首页范文商业文化活动十篇商业文化活动十篇

商业文化活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4:15:00

商业文化活动篇1

早在上个世纪民国时期,王孝通先生就在著名的《中国商业史》一书中提出:我国早在“神农、黄帝之间,商业规模已备。综计世界诸国,惟埃及开国,较我为先;他若希伯来、腓尼基、巴比伦等,世所称为商业发达最早者,犹俱在我国之后;至如近世著名商业国之欧、美诸邦,当时商业,尚未萌芽。”

由于商业文明发展的最直接结果必然是早期商业城市的繁荣,而近几十年来的城市考古学已经证实:中国不仅是世界上商业城市出现最早的国家之一,而且,一直到明清时期,中国商业城市发展远远领先于世界。所以,把华夏文明简单概括为农业文明的观点,是不符合华夏文明客观情况的。纵观中国古代商业文明催生的商业城市,两汉时期的西安、洛阳等都城代表了世界商业城市的最高水平,唐宋以后的苏州、成都、扬州等地方城市的商业繁华,也远远超出了同时代的西方商业发达国家的任何城市。扬州是中国古代地方商业城市中的杰出代表,通过对古扬州地区和城市商业生产活动、特点的分析,对于探寻中国古代商业文明发展的轨迹和特点,全面而客观地切近华夏文明的多元化本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古扬州地区及城市商业生产活动

古扬州地区商业生产活动发达,是古代扬州城市商业繁荣的历史背景。扬州地区自古“俗好商贾”,形成了独特的地域商业人文景观。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古代江淮地区“俗尚商贾,不事农业”,这是古代扬州地区和城市商业文明的基础。

《旧唐书》卷五九《李袭誉传》称:“江都俗好商贾,不事农桑”,另据杜佑《通典》的扬州卷《风俗》中说:“扬州人性轻扬,而尚鬼好祀。每王纲解纽,宇内分崩,江淮滨海,地非形势,得之与失,未必轻重,故不暇先争。然长淮、大江,皆可拒守。闽越遐阻,僻在一隅,凭山负海,难以德抚。”

扬州好商贾、不事农桑的生产结构特点,并非是该地区农业耕作不发达,恰恰相反,扬州地区拥有极为灿烂的农业文化历史。据张之恒在《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文化》一书中的考察:龙虬庄遗址从第8层至第4层都发现人工栽培稻遗存,而从第8层至第4层栽培稻则从原始型向成熟型发展,这说明龙虬庄文化发展的1000余年间稻作农业是持续发展的,以稻作为主体的农业经济逐渐成为江淮东部地区人们的主要食物来源。而且,稻作农业贯穿整个江淮东部的新石器时代。

扬州地区俗好商贾的地域人文特征的形成,与发达的农业生产直接相关。一方面,相对于农业生产活动而言,商贾行为无疑是一种“只消费、不生产”的活动,本地发达农业提供的足够数量的剩余粮食,是商贾活动得以顺利展开的一个重要条件。历史文献也表明,”楚、越之地,地广人稀,……无饥馑之患。……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干金之家“(《史记・货殖列传》)。另一方面,学者童恩正对于美索不达米亚、埃及和印度等世界上最早文明发展地区的研究表明,唯有以谷物栽培为主的农业,才能提供足够数量和富有营养的食物,使人口增加,定居得以实现,并能提供一定的剩余产品为社会分化的基础,从而促进文明的出现和国家的形成。扬州地区稻谷栽培农业,不仅完全有能力提供足够数量的粮食,而且可保证人口增加和定居得以实现的营养,这是扬州商贾活动盛行的另一个重要条件。

二、从中国商业发展历史的规律和特点来看,古扬州城市正处于中国商业活动开始由北向南转移的关键时间和关键地域。

一方面,周长山在《汉代城市研究》中指出:“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都在经历着巨大变化。随着铁器的应用,农业和商业的分离,推动了城邑的进一步发展。”“城邑的扩展,又反过来促进了工商业的发达,城与商品交换的场所――市日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城市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感受日深的客观存在。”

另一方面,王孝通在《中国商业史》中认为,“春秋之商业,可分为二期:第一期为黄河流域之商业,第二期为扬子江流域之商业,故其时强国之势,亦由北而趋南”,即春秋初期,中国古代商业以北方黄河流域最为发达,这和学界长期坚持的北方黄河文明在早期最为发达,而南方长江流域经济相对落后的观点完全一致。但是,到了春秋晚期,中国商业活动的繁荣出现了从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南移的情况,“吴、越皆扼扬子江之口者,故其势渐强,然而所谓春秋之趋势,由北而趋南者,盖由黄河趋扬子江,又由扬子江上流趋于扬子江下流,岂非随商业之趋向而进行乎?”也就是说,中国商业经济活动发展的规律,是北方发展在前,南方发展在后,具体而言是从黄河流域逐渐转移到了扬子江下游地区。

从时间上看,春秋末期正是扬州城市的发生期,在地理区域上,扬州位于吴越国统治的扬子江下游,因此,可以推测扬州城市原始形态就具备了良好的商业活动基础。这也可以说是此后扬州城市商业形态占据主导地位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从扬州地区所属国家盛衰与商业发展的关系上看,扬州地区应该有过相当发达的商业活动。

扬州城最初为吴王夫差所建,后来被越国灭掉,其直接原因固然在于诸侯之间的军事斗争。但是,另外一个方面,与商业发展有很大的关系,没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作为后盾,仅仅依靠政治阴谋和穷兵黩武是不全面的。

据王孝通先生观点,“越之兴也,十年生聚,十年教训,虽由勾践卧薪尝胆之功,实系计然经营实业之力。”“吴、越之兴亡,率由于商业,商业之于国,关系大矣。”按照这种说法,越国灭掉吴国,与越国强大的经济力量直接相关,而越国经济又以商业活动最为突出,这里不得不提到中国商业发展的两个鼻祖级人物,一个是王孝通先生所说的计然,另一个则是人人皆知的范蠡。前者“尝南游于越”“长于牟利”,后者更是充满商业经营智慧,被尊称为陶朱公,民间则常常称之为财神爷。从越国商业经济发达乃至消灭吴国的情况来看,扬州城在属于越国期间,受到越国商业经济活动影响的可能性是完全存在的。

四、古扬州城市的商业文明,早在吴王刘濞时代的盐业生产活动中,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程度。

扬州的盐业活动究竟开始于何时,尚需要学界进一步考证,但是,扬州在汉初吴王刘濞时期,盐业发达已经著名国内倒是不争的事实。据《史记・吴王濞列传》记载:“濞则招致天下亡命者,盗铸钱、煮海水为盐,以故无赋,国力富饶。”而韦明铧《两淮盐商》一书则说:“刘濞最重要的政绩有三,即铸钱、煮盐、造船。这三大产业,使得当时吴国的强盛成为天下之首。”对于吴王刘濞时期的盐业经济为其带来的巨大财富,黄仁宇先生在《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里通过分析“七国之乱”的原因,有这样一个非常独特的看法:“实际上还有一个原因,则是吴国处于长江下游,煎矿得铜,煮水为盐,吴王即利用这商业的财富,减轻并替代人民的赋税,因之得民心。他又收容人才,接纳各地豪杰。”由此可以证明吴王刘濞时代,利用盐业积累的财富使国力富强。扬州作为吴国的都城,其商业繁华由此可见一斑。

由上可知,早在扬州城市的原始形态时期,不仅具备充分的商业发展的条件,而且,在原始形态的末期以盐业为标志,一度成为中国古代城市商业活动中重要的内容。

二、古扬州城市商业文化的特征

中国古代社会长期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形成了以务农为本的价值判断体系。经商则与社会正统道德观念相违背,公开言利的功利观念尤其违背了“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道德教条。因此,从商还是务农,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纯粹的生产活动方式,而被赋予了道德价值意义。

扬州城市原始形态时期,商业活动相当发达,较早凸显了言商重利的社会风尚,并在道德观念上获得了充分的肯定和支持,由此形成了与传统伦理教义中重农抑商不同的道德价值观念体系。这既是商业生产结构形成的必然特征,同时,也是扬州都市文化不同于农业文化的差异所在。这正是扬州都市文化原始形态的第一个重要特性。其原因在于:一方面,马克思在考察古代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时指出,城市位置的选择有一定的条件,城市只有在对外贸易特别有利的地方,或者在国家元首及其权臣需要用自己的收入(剩余产品)换取劳动而把它作为基金支付出去的地方才能形成。虽然吴王夫差开凿邗沟的主观目的在于军事运输,但是,邗城不仅没有发展成为纯粹的军事城市,相反,邗沟在沟通南北运河水道之后,使扬州成为国内日趋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这在客观上大大刺激了扬州城市商业文明形态的发展。另一方面,一般而言,一座城市的兴起,往往是在这一地区农业相当发达,有了足够的粮食剩余可以满足手工业者等非农业人口的供应之后,才会在交通便利、人口聚集的地方产生城市。从地理资源条件上讲,邗城阶段的扬州,是非常适合这种城市发生模式的。

扬州的好商贾之风,导致了扬州城市与中国传统社会主流不同的道德观念。这里可以通过扬州对于历史上两个重要人物夫差和刘濞的道德评判看出。

商业文化活动篇2

关键词:高校校园氛围;商业化;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4-0154-02

大学既是学术、自由和思想的殿堂,又是浮于尘嚣世俗之上的象牙塔。然而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商业活动进入到高校校园,高校学子开始接触并参加商业活动。

一、高校校园氛围商业化现状

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高校内的商业活动主要有以下几类:①学生推销活动;②学生自主创业(开店、公司);③学生组织的活动及演出拉赞助等;④商业人员作讲座报告并推销相关商品服务等;⑤商业“选秀”和商家冠名等公关宣传类活动;⑥兼职活动(包括家教、送餐、做服务员等);⑦其他。校园商业化现象分为以下四类:校园商业性广告泛滥,商家对校园活动进行赞助,学生参加创业兼职等商业活动,校园内建有商业区。学生是消费的主力军,所以现在很多商家都把目光放在了学生的身上,从而导致了很多商业活动进入校园;加之没有相应的机构来进行管制,便导致越来越多的活动进入校园,从而使得高校越来越具有商业氛围。

二、高校校园氛围商业化原因的调查分析

1.考证潮流:现在大学生越来越倾向于参加各种证书的考试,从而就促使培训机构入驻校园。他们在校园开展讲座,进行培训,张贴海报;从而导致学校商业性广告泛滥,在学校的各个角落你都可以见到它们的存在,而且不仅仅只有培训机构的广告,还有一些商家的活动宣传、赞助商的宣传海报。94.74%的被调查者认为在学校随意张贴与散发广告会造成环境污染且影响美观,36.84%的被调查者认为内容混乱没有条理,而42.11%的被调查者认为派发的传单广告存在恶意违规广告并且造成纸张浪费。

2.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经费缺乏:高校校园文化经费不足是长期困扰组织者一大问题,好多活动受到经费的限制无法实现,于是活动组织者开始主动寻找出路——商家赞助。在我们的调查中,有42.11%的被调查者表示当社团活动加入商家赞助时会被赞助商的奖品所吸引,于是各式各样的商家乐此不疲地“登陆”校园。

3.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融合:社会呼吁高校培养的人才能适应社会需求,于是很多学生会利用在校的这段时间进行一些兼职活动。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有47.37%被调查者对校园内张贴的兼职与就业信息类广告感兴趣,他们会找寻与自己相符条件的工作而且他们希望可以通过工作来锻炼自己,使自己能适应各种竞争,增强自身素质。

4.学校为了方便学生的日常生活,一般都会在校园内建设商业区,在我们调查中,有94.74%的学校中设有商业区,有47.37%的被调查者也表示在学校里派发的商业广告中,他们对商家打折、促销感兴趣,而且有68.42%的被调查者表示他们经常去商业区。学生作为消费者在消费方面具有从众心理、攀比心理,促使越来越多的商家进驻到学校的商业区;而且商家之间会进行竞争,商家之间的竞争进入到校园内,就会使得学校的商业气息变得浓厚起来。

三、校园氛围商业化的影响

1.高校校园氛围商业化是一把双刃剑,其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①学校里的商业性广告会给学生提供他们想要的信息如一些培训机构的讲座、兼职活动、商家促销等,让需要的人能够及时获得自己想要的信息。②商家赞助校园活动使得活动的资金充足,可以设置价值较高的奖品,更容易引起广大师生与新闻媒体的关注。有57.89%的被调查者表示商家参与校园活动是必要的,可以增加活动的吸引力,提高活动质量。③学生参加商业活动,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提升自己的能力。在调查中有84.21%的被调查者表示,在校期间参加商业活动有利于拓展自己的人际关系,有利于以后工作;有89.4%的被调查者表示可以锻炼自己的能力,帮助自己在以后很快地适应社会需求并且丰富自己的课后生活;而且在学校内建有商业区极大程度地方便了师生的日常生活。

2.高校校园氛围商业化的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在:①学校人口密集,商业性广告的发放易重复,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以及校园环境的破坏。而且商家对校园活动的支持会造成校园活动高消费、高浪费的现象,也会刺激活动组织者之间盲目攀比和竞争的心理。②商家对校园活动的支持固然会提升活动的吸引力和活动质量,但是商家的介入也不是免费的,他们会根据自己的投入要求一定的回报。他们或是派代表出席活动,或是要求在校园内悬挂商家的宣传海报亦或要求冠名,期望通过校园活动来获得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在本调查中有57.89%的被调查者表示校园氛围商业化利大于弊,有47.37%的被调查者认为校园商业氛围可以与学术氛围相容,还有47.37%表示视情况而定;但是有68.42%的被调查者表示校园商业化已经严重影响到校园纯净的学习氛围,希望学校设立一定的监管部门对其进行监管。

四、高校氛围商业化的对策

商业活动进入校园使得高校原本纯净的学习氛围被商业气息渲染,对此我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1.顺应民心,正确引导,极力营造一个以学习氛围为核心的校园氛围。对于学校内随意张贴与派发传单的现象,学校方面不能说禁止,学校可以圈定一个区域供他们派发传单,以及做一个橱窗用于张贴海报。

2.对于商家介入校园活动的情况,要建立完善合理的商家合作体制:①建立合理的审批体制。对于活动赞助,审批部门可以以活动性质作为审批依据,适当放宽娱乐性活动的审批要求,严格控制以学术科技为主题的活动的赞助,使得校内还是有学术性活动的举办,保持校园氛围的学术性。②强化对活动过程额定监督。校园活动从计划、组织到完成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要想达到预期的目的,主管部门就必须对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看是否按审批的要求进行。③建立活动效果反馈机制,给学生提供一个信息反馈渠道,方便他们对活动的开展提出建议和意见,还可以接受学生的投诉和对违规活动的检举。

3.给予足够的支持。学校应该积极创造条件,在活动经费、活动条件等方面为校园活动的健康开展提供有力支持。

4.对学生参加商业活动进行规范治理。学校要规范学生兼职,为学生提供兼职平台,规范学校内的勤工助学,对相关社团所提供的兼职机会进行甄别。而且学校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能唯利是图,这样才能构建健康文明的校园氛围。

5.对学校内的商业区进行规范。学校方面要控制商业区内商家的数量,对相应的经营项目进行规范,主要以方便师生生活为主。

参考文献:

[1]曾蓓蕾.浅探商业因素冲击下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建设现状及对策[J].现代商业,2009,(05).

[2]杜晶,袁馨之,赵永斌,肖凌志,王国才.高校校园商业活动现状调查与分析[J].科技资讯,2008,(08).

[3]黄雨.校园文化机型商业化现象初探——从校园商业广告泛滥谈起[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25).

商业文化活动篇3

深度探索商业文化的概念、内涵及范畴,需要从“文化”这一商业文化的理论渊源开始。众所周知,文化人类学是文化研究的重要理论源头之一,而从文化人类学对文化的定义中,我们似乎可以比附出“商业文化”研论文联盟究的核心要素。1950年代,在对前人研究成果进行分析评价基础上,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克罗伯和克拉克洪给出了一个他们认为包括了大多数社会科学家认可的那些内涵要素的标准定义:“文化由明确的或含蓄的行为模式和有关行为的模式构成。它通过符号来获取和传递。它涵盖该人群独特的成就,包括其在器物上的体现。文化的核心由传统(即历史上获得的并经选择传下来的)思想,特别是其中所附的价值观构成。文化系统一方面是行为的产物,另一方面又是下一步行动的制约条件。”“文化是历史上所创造的生存式样的系统,既包含显型式样又包括隐型式样。它具有为整个群体共享的倾向,或是在一定时期中为群体的特定部分所共享”。

如果对上述定义做简单分析,我们可以从中“分离”出一些关键词汇,如行为模式、符号、人群独特的成就、器物、传统、价值观、行为的产物、制约条件、生存式样的系统、群体共享等。在此基础上,结合文化人类学的基本知识体系和构念,我们可以将商业文化的研究细分为传统、人及人群、组织与制度、行为、思想精神与信仰、物质器物、差异等七个层面。需要强调的是,不是说这七个方面就是文化,也不是在它们之后加上一个“文化”的后缀就可以表达商业文化了,而是说,我们可以从这样一些层面或维度来观察和研究商业文化。

1.传统

在文化研究的任何领域,传统都是其核心内容,因为文化是动态的、发展变化的,传统就是克罗伯和克拉克洪所说“历史上获得的并经选择传下来的”思想和行为。从商业文化方面研究传统,也就是研究商业文化的传统,包括我国有史以来商业的起源,与商业活动相关的制度、组织、人物、事件、物质与器物、商业文化与社会互动(对当时社会各层面的影响)等等。需要强调的是,关于商业传统的研究,不仅仅或主要不是研究商业发展史,而是从“传统”——流传与统摄角度,看商业文化“传”到今天的是什么。

传统视角的研究还有另外一个方面,就是现今为许多人津津乐道的所谓传统文化对当代商业(企业)及其经营管理的影响。虽然这一方面的研究总显得似是而非,但人们的兴趣却往往有增无减。

2.人及人群

人类在“人化”自然的过程中,必然把自己的生活,把自己的信仰、道德、智慧、习俗等观念的印记打向自然界和自然物。只有当自然存在物经过人的加工、改造和创造,被人们赋予一定的意义时,才能称其为文化。用美国著名人类学家威斯勒(wissler)的话来说就是:“文化乃是人类行为的结果”。文化既然是人类行动的结果,我们就可以从人及人群的行动中找到文化产生、发展与变迁的脉络,商业文化也是如此。

从人的视角研究商业文化有两个基本问题,一是研究什么人,二是研究人的什么。关于“什么人”,自然是与商品制造、流通、使用等各个过程发生联系的所有的人,包括商品的制造者、销售者、消费者等,所有的人都与商业文化有关,比如企业家文化、企业管理者文化、员工工作文化、消费者(行为)文化等等。但是,商业文化关注的不是这些“所有人”的“所有事”,这就引出了第二个问题,就是“研究人的什么”。自然,从商业文化角度来说,它所关注的是这些人及人群在参与商品制造、流通、使用过程中的“工作者文化”和“消费者文化”,而不是他们的全部社会活动。

3.组织与制度

关于组织与制度对人类文化的影响,从文化学的鼻祖爱德华•泰勒就开始关注。马林诺夫斯基认为,文化从它一开始就存在于人类懂得利用环境提供的机会上所进行的有组织的开发之中,存在于对集体完成的活动有助的干劲、技能及精神反应的训练之中。从社会意义上说,文化的出现将动物的人变成了创造的人、组织的人、思想的人、说话的人以及计划的人。动物的人象所有其它动物一样,生活在一种机体发展的过程中会随之适应的环境里。雷蒙德•弗思则将其称为“社会结构的某些原则”——“把人们的个人利益加以组织,使他们的行为相互协调,以及把人们组织起来从事共同的活动”。

在商业活动中,所有的商业组织及相关制度(包括社会层面和企业组织层面的)所形成的“生存式样的系统”,都对商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重大塑型与导向作用,比如组织层面的结构设置和权力配置、制度层面的关于企业组成的制度(股权结构)以及关于企业管理与运营的制度等。前述九种期刊中企业与

转贴于论文联盟

组织文化方面文献的较大比例,也说明了组织与制度在商业文化研究中的重要性。

4.行为模式与行为规则

德国著名哲学家卡西尔认为,人的突出特征和人与众不同的标志,既不是他的形而上学本性也不是他的物理本性,而是人的劳作(work)。正是这种劳作,正是这种人类活动的体系,规定和划定了“人性”的圆周。行为模式与行为规则,是文化人类学田野调查的最重要内容之一,这些研究更多集中在这样一个问题上:是什么东西调节着人们在群体生活中的行为?比如,如何合理制定和避免利益冲突、如何让人们的行为遵循一定的规范、如何让人们的态度变得积极起来,等等。毋庸置疑,上述行为模式和行为规则的研究,是商业文化研究的又一重要领域。

5.思想、精神与信仰

思想、精神乃至信仰和价值观等,在任何领域都是文化研究的核心。从商业文化方面来看,这些研究,既可以是一个宏观的范畴,如一个民族、区域或时代的商业思想或精神;也可以是一个微观的范畴,如一个组织、一家企业,或者一个人(企业家或商业领袖)的思想或精神。其中,价值观的研究是商业文化研究的核心问题。

6.物质、器物与形象

在其著名的《文化论》中,马林诺夫斯基在谈到“文化的各个方面”时,首先提到的是“物质设备”,他认为:“人的物质设备,举凡器物、房屋、船只、工具,以及武器,都是文化中最易明白、最易琢磨的一方面。”在商业文化研究方面,作为商业活动最终产出物的商品已经成为目前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但从“物质”层面论文联盟看,商业活动所包含的“物质”不限于商品,其它的如商品生产与流通场所的设施与形象、与商业活动相关的器物(尤其是传统遗存)、商业组织的形象与品牌展示物、一些以展示而不是出售来盈利的商品(展品)等等,都是商业物质文化研究的范畴。

7.差异

商业文化活动篇4

健全制度完善组织机构

浙商文化促进会首任会长由原浙江省文化厅厅长杨建新担任,原省政协副主席徐鸿道任名誉会长。

四年多来,促进会不断完善人事、财务、会议、档案、工作纪律等多项内部运作程序管理制度;认真完成每年民政厅社团组织的年审申报工作;主动和政府机关沟通,发挥桥梁作用;虚心学习兄弟商会的经验,取长补短,促进本会的发展。

为更好地服务会员企业,促进会分别成立了动漫专业委员会、教育专业委员会、策划咨询专业委员会、人力资源专业委员会、健康专业委员会等7个专业委员会。促进会自身建设的加强,无疑增添了企业的向心力。

组织活动丰富会员生活

2009年6月,在促进会成立之初我们就组织了一批会员赴九华山进行“浙商文化之旅”。10月,为了丰富企业家的业余生活,提高企业家的精神生活品质,促进会组织一批会员前往红二团进行“军民共建”主题活动。为了更好地保障我会企业家的健康,分别在11月中旬及12月下旬为副会长、理事开展了免费健康体检活动。

2010年10月,配合国务院三峡办和省政府组织的“天下浙商三峡行”活动,商会组织50多家企业赴三峡考察投资,为实现互惠共赢,推动库区发展共同出谋划策。

2011年7月,促进会带领宋城集团、浙江省演出公司、杭州东方国龙影视动画有限公司、杭州昱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温州文化用品市场开发有限公司等企业的企业家们与合作银行招行杭州中山支行行长共赴台州进行商务考察。通过开展活动,搭建了企业与企业间、企业与政府间、企业与媒体间、企业与金融机构间的交流平台,充分地发挥了协会的桥梁和助手作用。

2012年8月,组织浙江世纪风采、台州得力佳文具等文化企业赴青海参加青海唐卡艺术节,推动企业利用参展机会在全省乃至全国进行推广宣传。

除此之外,商会组织会员企业分别赴安徽、河南、温州、台州、宁波等地考察对接项目,成效突出。

举办论坛发挥桥梁作用

在促进会在刚成立半年时,国务院刚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为了抓住当时文化产业发展的历史性机遇,更好解读规划内容,2009年10月19日,在文化部及省文化厅的支持下,举办了题为“文化产业——浙商新的历史机遇”的文化产业论坛。我会邀请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陈少峰院长、浙江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李杰院长等专家为企业家授课。

2011年、2012年我会先后参与承办了由文化厅主办的全省文化产业管理干部培训班。来自全省各市、县区文化产业管理干部八十余人分别听取了北京大学文化产业学院副院长陈少峰、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花建、浙江大学文化产业学院院长李杰、浙江工商大学品牌研究中心主任柏定国、西泠印社艺术品鉴定评估中心主任兼中国美院特聘教授叶子、文化部文化产业司投融资指导处辜科伟等专家学者的专题讲座。

杭州作为动漫之都拥有180多家动漫企业,并已成功举办九届中国国际动漫节。浙商文化促进会在此契机下,举办十余次动漫沙龙,建立了动漫QQ群,得到动漫企业的热情响应。其中2010年1月12日邀请了文化部产业司动漫处齐斌介绍了动漫企业认定有关注意事项。目前浙江省共有25家动漫企业通过国家认定。2010年1月27日,促进会率32家动漫企业前往义乌,与义乌市玩具协会、礼品协会、印刷协会进行业务对接,商讨如何促进动漫衍生产品的开发、销售和合作,受到义乌方面积极回应。义乌市委副书记参加了座谈会。在此期间,组织动漫企业参加2010义乌文博会,布置了600多平方米的动漫主题馆,让浙江动漫做了一次整体亮相。

因为动漫沙龙的牵线搭桥,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龙泉宝剑和动漫企业玄机科技达成合作意向,共同打造“秦时明月宝剑”,共同开发建设宝剑主题公园。动漫企业与传统产业正式联手,推动企业转型升级。2013年4月28日,由浙江省文交所、中国移动手机动漫专区、浙商文化促进会等举办的首届动漫衍生品洽拍会在义乌顺利召开。当场有9个项目达成合作,涉及16家企业9类动漫形象,洽拍、合作金额达3340万元,成为义乌文博会上一大亮点。

塑造形象

提升浙商企业文化层次

为尽快实现草根浙商向文化浙商的转变,树立文化浙商的整体形象,浙商文化促进会在2010义乌文博会新闻会上,了《浙商文化宣言》,展示了浙商为发展文化产业而努力的决心与抱负。

为推动企业文化建设,促进会还积极帮助企业创作企业之歌。如为文化浙商而作“让梦想升起——文化浙商之歌”;为彼岸咖啡而作“彼岸之歌”;为分水制笔业而作的“分水制笔之歌”;为临海官溪村而作“这美丽的地方叫官溪”;为大陈村而作“大陈,一个充满书香的村庄”、“谜一样的廿八都”、“妈妈的那碗大陈面”等数十首歌曲。其中“大陈,一个充满书香的村庄”、“妈妈的那碗大陈面”获得了2010年全国村歌总决赛第一名。因为“妈妈的那碗大陈面”,大陈村日产15吨的大陈面生产线已正式投产,每包面条上都印着这首歌。媒体报道,“一首村歌带动村级产业经济新发展”,大陈村书记汪衍君成为浙江省人民代表,获得浙江文化产业创新奖荣誉。大陈村已成为浙江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全国村歌活动示范基地;促进会为一个残疾人企业家写的歌曲《半个月亮》,使这位企业家大受鼓舞,企业迅猛发展,年产值达2个亿,被评为2013年度全国三农十大创业致富榜样。这些充分体现了文化的力量。

2010年,促进会参与编写了《浙江文化产业2010年度报告》。每年一本《文化新浙商》已连续出了3本。全面梳理、展示浙江文化产业发展态势。今年还与文化部产业司合作“创新财政扶持资金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模式分析及路径研究——小微文化企业集聚发展与公共服务》”课题研究工作;协助文化厅产业处出版了《2013年度浙江文化产业招商引资项目汇编》;协助编辑《中国动漫案例分析》。都获得了很高的评价。促进会还和专家一起,参与有关县市制定文化产业规划,帮助县市明确方向,理清思路,确定重点,寻找突破,整合资源,推进发展。

由文化部产业司支持,浙江省文化厅、新华社浙江分社主办,浙江省浙商文化促进会、新华网浙江频道、都市快报承办,建设银行浙江省分行协办的“文化新浙商”评选活动已连续举办了三届。共有40位企业家被评为“文化新浙商”,40位浙商获得“文化产业创新奖”荣誉称号,30位浙商获得“新锐奖”荣誉称号。促进会与协办单位建设银行浙江省分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和授信协议,为浙商文化促进会会员、理事、副会长单位及当选的两届“文化新浙商”企业授信一百亿元人民币。“文化新浙商”评选活动鼓励更多的浙商从“草根浙商”向“文化浙商”转变。通过评选活动,让社会各界更多地去关注文化产业,让文化企业家们团结到一起,资源整合共同发展。

在此基础上,2012年3月31日,由浙商文化促进会发起创立,15位文化新浙商出资,委托浙江华睿投资管理公司管理的卓越浙商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创立,国家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刘玉珠司长、原省文化厅田宇原副厅长为基金揭牌。卓越浙商文化产业基金的投资以文化项目为主,股权投资相结合,基金总规模为20亿元人民币,首期4亿元人民币。卓越浙商文化产业基金以促进浙江文化产业发展为己任,致力于浙江文化产业的投资与传统产业的文化改造,对振兴浙江优秀文化、助推浙江产业的转型升级具有特殊意义。

搭建平台推进浙商资源整合

一个商会的服务功能强不强,主要看这个商会的社会资源整合能力有多强。

为此,浙商文化促进会与新华社浙江分社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在新华网浙江频道开通了文化浙商网站;将网站与相关杂志一同作为浙商宣传的平台。与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为浙商文化促进会的第一家分会——义乌分会,组织了第一次培训,请文化产业专家为义乌文化产业发展把脉。

2010年,浙商文化促进会推动浙江新远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普达海文化产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同发起成立了浙江文化艺术品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文化艺术品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已于2012年12月18日正式挂牌营业。为文化产业投资、咨询、并购重组等提供服务。交易所的成立,为文化与资本联姻,为浙江企业的转型升级,为县市区文化产业的整合,提供了更为广阔平台。

2012年4月29日,由浙江、江苏、山东、安徽、福建、江西六省和上海市文化厅(局)共同发起成立华东六省一市文化产业联盟,在义乌文博会开幕上正式揭牌成立。联盟的成立不仅为进一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还可以更好地发挥华东六省一市的独特优势,整合资源,协同创新,共同探索出文化产业大发展的路径。2013年4月27日举办了中国文化产业(义乌)论坛。并评选出首批华东六省一市文化产业领军人物十名。以此加强六省一市间的沟通交流,搭建省际合作平台。

浙商文化促进会整合内部、外部资源为各会员企业提供尽可能好的服务,同时进一步提高了商会的吸引力。

引导投资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随着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等政策措施的出台,通过浙江省委省政府的积极引导,促进会积极推动浙商进入文化产业,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成立4年的时间里,据不完全统计,已引导浙商投资文化产业270亿。

经过这四年多的努力工作,浙商文化促进会已形成了自己的架构,确立了自己的形象标识和工作风格,联合了一大批浙商会员,并通过全心全意服务会员企业,推动资源整合,促进转型升级,积极引导浙商进入文化产业,基本树立了浙商文化促进会的良好形象。

商业文化活动篇5

关键词:外贸企业文化软实力商务礼仪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发展,特别是中国加入wto、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之后,对外的商务活动日益频繁,国内企业如何更好地走出去,以自身蕴含着中西方优秀文化的商务礼仪,与不同文化背景的经济对手加强了解、减少摩擦、密切合作,为企业提供不竭之力量源泉,成为中国对外企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以往评估一个企业,主要看其业绩的高低,但现在业界却已经普遍认识到,企业跟一个家庭和一个国家一样,没有优秀的文化传统和知识储备,是不可能使企业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的。一个不健康、不健全文化的企业是无法不断创新,以适应瞬息万变的机遇和挑战的。香港经盛国际执行董事叶生说过一句话:“人类因为梦想而伟大,企业因为文化而繁荣。”

一、企业文化及商务礼仪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构建发展中,逐步形成的被全体员工所认同、遵守,带有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它是企业经营准则、工作作风、企业精神、道德准则、经营目标的总和。企业文化,是传承着本地区、本民族的历史传统,遵循着新时代的文化观念和行为准则,体现着不同地区、民族、国家的共同价值观和道德规范等企业意识形态,它是由价值观、精神状态、行为方式、信息符号等组成的企业特有的文化形象,它对企业能力的形成、发挥和保持起着根本性的作用。

商务礼仪作为企业文化内容的一员,对形成自身优秀的企业文化,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培育企业优秀精神,塑造企业良好形象,构建企业社会的和谐关系,特别是在促进对外企业文化交流,建立真实的、坦诚的相互关系,使商务交往更有效等企业实践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和作用。它是企业交往时表示尊重和友好的行为道德规范,涵盖商务交往中的方方面面,因此,从小到见面致礼,大到履行商务契约的各种商务交往活动中,不能因为不了解双方企业文化背景的不同,使商务礼仪的疏漏导致:小则失去商机,大则损害国家形象。

二、从文化形态看中西方企业文化的差异

中国传统文化历经五千年的传承和发展,优秀的历史文化,使中国赢得了“礼仪之邦”的美称。中国人也以温文尔雅、彬彬有礼的风采面对于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表现为“天人合一”,重视人伦与自然的和谐,主张“亲亲为大”,孝悌为人之根本;重视群体与个体的互补,强调群体与个体的同中有异,异中求同,形成了谦虚、忍让、柔中有刚的传统性格;重视以义取利,以道养器。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以义取利更是其主流意识形态,在义利发生矛盾时,主张“克己复礼”、“见利思义”,甚至舍生取义。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粹,也应是中国企业文化的精髓。但近代以来,人们对大道取法自然的认识及遵循越来越弱,见财起意,情、理、法,次序鲜明,做任何事情,法律意识虽有但先要看人情、再讲道理,好大喜功、互相拆台,忧患意识和奉献精神不强,时间观念和进取意识较难经受住考验,这成为制约中国对外企业文化健康发展的严重弊垢。

目前,世界经济秩序以美国为瞻首,西方企业文化也以美国文化为代表,契约文化是其主要特点,这与美国这个新兴的混合型多民族融合,以及简单的社会结构分不开,这种关系链条没有像中国以血缘为基础那样复杂,他们宣扬个人利益至上,追求个人权益的最大化,追名逐利是个人的本能,也是人生存的目的,在追求个人利益和权利过程中,不考虑道德不道德。竞争而实用、功利而无情成为西方文化的主流,主导着社会人生。他们相信法律,认为只有法律才能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只有依靠法律才能保护个人的权利,制裁侵犯人权者。他们擅长抽象逻辑思维,非常注重个人的生命价值和尊严,形成率直、豁达、硬朗的文化品格。当然,随着现代经济、科技、交通和各种信息传媒的全球化发展,有力地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西方一些有识之士也发现并认真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之处,虽不是很得要领,但并不影响其逐步在社会、生活、经济等诸多领域的运用,这也为中西方企业文化的接触和交融,推动全球经济文化的健康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三、扬长避短,培育异中有同的商务礼仪

商务礼仪是商业活动中参与人员相互尊重而又比必须遵循的礼仪准则。商务礼仪包含的内容繁多,涉及到商务活动如言行举止、吃喝穿衣、待人接物、礼仪赠品等的各方方面面。不同的文化背景必然会导致不同的商务礼仪。中西方企业文化的差异,使商务活动交往者形成了不同的价值观和思维、行为方式,深刻影响着人际关系和交往模式,对商务礼仪等的相互融合,构成了潜在的障碍。这就需要我们充分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点,并以此做好与西方文化的契合,使两种企业文化得以共荣而又不失各自的风采。在商务交往中,商务礼仪应当遵循三个原则:本于尊重、善于表达、形式规范。对于尊重,不同的文化有着不同的理解,表达形式也不同。所以,商务礼仪要考虑环境、氛围、文化背景等因素。比如交换名片,中国人往往比较主动索要名片,以表示自己对对方的好感和重视;而在西方人的眼里,向对方索要名片是不礼貌的、冒失的行为,一般都是等着对方主动提供名片。初次商务交往中,中国人多表现的较为矜持,礼仪方式含蓄而不太外露,对西方人有时候的那种大大咧咧、直截了当的交流方式感到太露骨,从心里认为西方文化底蕴浅薄,太没涵养,甚至粗鲁无礼;而西方人的方式较为直接、坦率,他们认为中国人特别狡猾,不直率,善于猜测别人意图,谈判对手琢摸不透。因此,在同对外商务交往对方的初次接触前,应尽可能多地了解对方企业文化中的商务礼仪,及时调整自己的礼仪方式,尽量避免沟通障碍,要抱着入乡随俗的心态,有礼有节地去适应对方。同时,增强企业文化意识,尊重对方的文化习俗。既要理解他国文化、习俗及企业业务惯例有所了解,又要对其文化等进行消化吸收,去伪存真,除劣用良,即在某种程度上与自身企业文化取得交融,进而得以超然豁达,不陷于对方文化礼仪的框框之中。同中有异,不失本企业文化之特色;异中有同,不失大同世界之礼仪,以创设一个轻松愉悦的商务交往环境。

中国人讲究人情味,好面子,这种面子文化渗透于中国人几乎全部的生活,也体现在了企业文化中。如在商务谈判时,如果要在“面子”与“利子”这二者中选择的话,中国人往往会倾向“面子”,而西方人则看重“利子”,西方人会直接了当地跟你谈利润的问题。商务谈判前的见面寒暄也存在着企业文化的差异。中国商者认为首次见面,得给人家留下个好印象,所以热情地为客人沏上茶,说上一些看似与商务谈判无关的话题,这样一是尽了地主之仪,二是在问候中尽可能多的了解对方的情况,做到了心中有数。西方商人会唔时的礼仪方式较为简单,握个手,报下家门,然后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谈判合同的签署是其唯一的目的,他们认为见面漫海空聊是不务正业,是在浪费金钱,长时间的闲谈那是工作以外的事情。这就需要中国企业商者多做好事前功,尽量在商务交往中不给对方留下礼仪繁琐等不良影响。

在商务礼仪的语言选择和运用方面,西方人简洁、明了,表态不含糊,爱辩论,口气硬朗,甚至武断,他们认为个人意见的表述是正当的权利,也有利于解决问题,他们不会去过多地考虑是否有“人情味”。而中国企业文化主张“以和为贵”,注重通过商务礼仪创造和谐的商务活动氛围。也许会为保全双方的脸面,而使用一些模糊的甚至暖昧的语言,对对方存有异议,往往是迁回陈述自己的见解,尽量避免摩擦,以寻求友谊的建立和长久性合作的可能性。

在签订商务契约礼仪方面,中西方对待商务契约的态度不太一样。西方企业非常重视契约的权威性,契约一旦签署就会严格执行。而在中国企业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更注重的是信誉这就实际上出现了是重视法制还是重视人情的企业文化差异。美国学者帕伊曾感叹:“许多美国商业者认为,中国人只须用口头约定,或点一点头,就可决定协议或协议生效的可能。”在解决商务契约纠纷礼仪中,中国企业文化习惯从道德上考虑问题,重视“一言九鼎”、“一诺千金”。一旦发生纠纷和争端,首先想到的是如何赢得周围舆论的支持,很多应该利用法律来解决的问题,中国商者人习惯于通过舆论来发挥道德层面的作用。而西方企业、商人却恰恰相反,对于纠纷的处置,他们以契约为标准,惯用法律的手段,从法律上寻找突破,良心和道德的作用暂不考虑,他们会全力发挥律师的作用,由律师出面去处理纠纷。一些中国企业非得通过复杂的人际关系网去解决的纠纷,在西方人眼里却不以为然。

作为国际商业经济活动,其蕴含的企业文化交往的内容涉及面非常广,但可以看出,商务礼仪的重要性,其作用不只贯穿于商务交往活动的整个过程,其影响力所产生的效应会远远大于一个商务活动具体过程的结果。不拘礼节得看什么时候,有时野外手抓玉米饽饽是一种朴实,但到了厅堂之上手抓馒头也许就是一种粗俗。在具体的商务交往活动中,文化差异的所形成的礼仪更是千差万别,既与交往者本身文化素质有关,也与交往双方企业文化的交合相关。企业文化差异是一种客观存在,它没有先进和落后之别。国外企业来到中国开展商务活动需要“中国化”。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国企业进军全球市场也需要“他国化”,对外商务文化一定要适应当地文化和习俗,以中西合璧的商务礼仪,赢得经营者或合作者的心,确保商务交往活动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张庆和《实用商务谈判大全》[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99.

[2]贾玉新《跨文化交往学概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3]胡文仲《跨文化交往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商业文化活动篇6

【关键词】商务礼仪应用商务活动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3-0165-02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企业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各种商业活动不胜枚举。但由于各企业的创办理念、价值观念、交流方式等方面存在着差异,面对日益繁杂的经济合作和竞争环境,为了在商务活动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在复杂的环境下处理好公共关系,各企业有必要普及良好的商务礼仪知识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建立更好的合作洽谈关系。

商务礼仪是人们在商务活动中体现相互尊重的行为准则。这一准则将人们在日常商务活动中的行为都约束了起来,彰显了人和人之间的一种相互尊重。当今社会的多元化发展以及开放性发展,使得商业活动较以往有了大幅度增加,商务礼仪在商务活动中的重要性日渐凸显了出来,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一商务活动中的商务礼仪

商务礼仪是指企业商务人员在长期的商务活动中形成的、应当遵循的对交往对象表示尊敬、友好的行为准则。在商务活动中涉及的商务礼仪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交谈礼仪,包括商务礼貌用语的使用;(2)仪表仪态礼仪;(3)对商务规矩和习俗的遵循。在商务活动中,交流氛围直接影响到一个企业的切身利益,交谈应时刻遵循真诚与尊重的原则,营造信任友善的氛围。同时,善于使用商务礼貌用语能够融洽交往双方的关系,从而促进商务活动的顺利开展。此外,仪态仪表是商务礼仪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众所周知,商务活动场所是比较正式和严肃的,因此正确的着装和得体的仪态会给人重视该交流活动并尊重对方的感觉;反之,会让对方质疑其进行商务交流的诚意。除了要重视语言和着装之外,对商务活动各环节中约定俗成的习惯和不同地域不同企业的文化也应当有适当的了解,正所谓“入乡而随俗,出国而问禁”。做到了这一点,才能在贸易往来中不冒犯或者触碰到贸易伙伴的,促进商务交往活动的顺利开展。可以说,商务礼仪与商务活动是呈正相关的,即交往双方遵守商务礼仪会促进商务活动的顺利开展;反之,贸易双方如不遵守相应的商务礼仪则会对商务活动的顺利开展造成不利影响。

二商务礼仪在商务活动中的正确应用可带来良好结果

1.有助于构建良好的商务活动氛围,促进商务活动顺利开展

良好的商务活动氛围是商务活动顺利开展的外部因素之一。融洽、和睦的商务活动会使贸易双方舒缓心情,进而有意愿进行更深层次的交流。假如贸易双方在一个剑拔弩张的氛围中进行交际,双方都唯恐自己会在这场贸易交流活动中有所损失,一心只想着如何能让自己在这场交际中获得更多利益,那么这场商务交流活动开展的目的也就没有了实现的可能。反之,假如贸易活动双方都是彬彬有礼,能够传递给对方合作的诚意,注重维护活动的开展气氛,那么自然而然地就会拉近两个企业的距离,使两个企业之间的贸易活动顺利地开展。

2.有助于提高企业形象,彰显企业信誉和员工素质

商务礼仪在展示企业文化、文明程度、道德水准、塑造企业形象等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的形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能够为企业的商业活动加分。几年前在国际商业贸易往来中曾发生过一件有关商务礼仪的事情。上海某鞋厂和日本的某株式会社签订了一个有关布鞋的合同,但是由于日方的预测失误以及海运等原因,使得中方的布鞋在运到日方时已经过了布鞋销售的旺季,为此日方发给中方一封措辞激烈的退货函,这种行为在国际上是应该受到谴责的。但是中方企业从双方长期合作的目标出发,重视商务礼仪的使用,委婉地告诉日方退货是不合理的,但是可以以货易货,用其他的产品替代。中方企业的这一举动使得日方企业大为感动,双方长期的合作关系便维持了下去。中方企业得体的处理方式不但解决了货物纠纷问题,而且提高了中方企业的企业形象,彰显了其员工的素质,有利于自身的发展。

3.有助于增进不同区域、不同文化背景下商务活动双方的友谊

文化差异是造成不同区域企业交流中产生问题的一个重要的原因。生长在不同地域、不同环境中的人们,所接受到的文化、教育也是不同的,这些文化会对人们的行为举止产生重大的影响。例如,在我国的课堂中学生们的座位安排和坐姿是规定好的,而在美国则具有很大的随意性,这是因为我国一直崇尚的集体主义文化与美国人奉行的个人主义文化要求的不同。因此在我国和西方的一些国家进行商业活动的往来时,这种集体主义的观念和个人主义的意识就会发生碰撞,稍不注意便会使得两者之间产生矛盾。因此,善用商务礼仪,对其他国家的风俗习惯予以重视,才能增进贸易双方的友谊,促进贸易顺利开展。

4.有助于促进商务活动双向沟通,为长期合作打下基础

众所周知,利益是企业开展商务贸易活动的根本目的。在贸易活动中,贸易双方所做的任何事都是为了要尽最大能力争取自己的利益以及维护自己的利益。在正当获取利益和维护利益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摩擦和冲突。虽然这些冲突并不是针对某企业或某个人,但是有时候也会影响贸易双方之间的和谐关系,甚至最终闹得不可调和。而适时将商务礼仪应用在商务活动之中,时刻给对方被尊重的感觉,可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有利于贸易双方达成和解共识,找出适中的解决方案,圆满解决问题。

综上所述,商务礼仪在商务活动中作为一种行为准则,约束着商务活动中的方方面面。商务礼仪是从道德方面对商务活动进行的规范,它充分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尊重、平等交流,增强了人与人之间的好感,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在商务活动之中散发着正能量,为贸易双方合作的实现做出重要的贡献。在当前法治社会和道德社会双重建设的大背景之下,将道德的作用彰显出来,不但能够促进人们对道德力量的深入了解,为其从事道德建设夯实基础,同时也会给贸易伙伴被尊重的感觉,促进商务活动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李心.浅谈国际商务谈判中礼仪的合理使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11)

[2]宋源.国际商务礼仪与商务活动[J].消费导刊,2010(01)

[3]王苗苗、张芝.浅谈商务礼仪在商务交往中的应用[J].科技创业月刊,2010(12)

商业文化活动篇7

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逐渐取得丰硕成果,其中最为显著的就是商业的繁荣与发展。商业的兴衰可以直接反映出国家的经济实力以及国民的生活水平,同时商业的发展也离不开商业民俗的内在作用。所谓商业民俗,是出现在商品流通领域中的文化习俗。这种文化习俗在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间的变迁中反映了社会经济、文化与政治的改革与发展。一方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的发展,经济体制的改革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单一公有制到多种所有制经济,都必然引起商业经营方式等的变化,进而带动商业民俗的变迁。另一方面,商业活动也是一种文化现象的集合,是商业民俗的外在表现。对于商业民俗的研究可以清晰地了解我国经济发展的脉络,深刻了解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商业民俗中价值信念、行为规范,是一定社会群体的利益、信仰的外在表现,这种价值观可以影响人们的长期发展,可以对经济主体产生巨大的主动性和创新性。此外商业经营及传播的创新将人们与消费密切地联系在一起,改善人们的消费习惯,影响人们的消费方式,进而以其文化影响力推动经济的改革。因而,对商业民俗变迁的研究有助于梳理和把握中国经济发展演化的规律,同时挖掘商业民俗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机理,这也是本文的研究价值所在。

二、文献综述

民俗是广大民众所创造、传承的文化,这种文化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也与经济密不可分。它作为一项新的研究领域,最早出现在19世纪的欧洲。1812年问世的《格林童话》由于收录了大量的民间故事,成为民俗研究出现的始祖。随着对民俗研究的不断深入,民俗不再局限于民间故事传说,其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现今西方民俗的研究领域主要有口头文化、物质文化、社会民间习俗和民间表演艺术等四种,通常从历史地域、作用、心理分析等角度进行研究[1]。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内对于民俗的研究也逐渐升温,对于民俗与经济的研究,当前主要集中于民俗的经济功能的研究上。薛霞[2]从民俗为经济提供机遇的角度出发,认为民俗促进了旅游业以及各种相关产业的发展。王丽坤[3]侧重于民俗对于县域经济影响的分析。她提出,民俗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对于提高县域整体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商业民俗作为民俗的重要分支,从1992年起就引来众多学者的研究。宋醒民[4]对商业文化内涵及其变迁进行了研究。他的研究主要是从商业文化的价值观和商品文化角度进行分析,提出重塑和建设商业文化。王锐[5]最早将商业民俗作为独立的概念进行研究,认为“商业民俗”可以理解为在一定区域的商业活动中,那些由人们传袭下来的稳定的、对于商业交易活动以及与之有关的言行等具有约束力的习俗。传统的商业民俗主要包括商人的信仰、行为方式以及传播方式三种民俗,这三种民俗是对商业民俗的概括,对于研究商业民俗具有重要意义,为人们提供了基本的研究思路。在此基础上,逐渐有更多的学者加入,并不断开阔研究的范围与层次。周丁波等[6]对商业民俗中传统的及时商业广告民俗进行了深层次研究。他们指出,招幌和招徕市声是传统集市经营活动中主要的表现形式,是在过去的年代向消费者进行宣传和营销的手段,也是一种弥足珍贵的文化精髓,是中华民俗的特色。在商业民俗的地域范围上,陈伟明[7]考察了古代华南少数民族的商业民俗,认为民族的商业民俗文化特色,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少数民族商业观念和习惯的反映,也是助于其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综上所述,学者们主要从民俗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出发,对于商业民俗的定义、表现形式以及地域意义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剖析其社会价值。本文尝试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商业民俗变迁背后的经济学意义,寻求在现今经济发展阶段中实现商业民俗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商业民俗的变迁

商业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增长赋予商业更多不同的意义。在过去发展的六十多年中,商业民俗也伴随着经济增长发生不同的变化,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20世纪50年代—70年代末相对传统化阶段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商业刚刚经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商业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商业,经济刚刚起步,在计划分配的体制下,商品流通主要在比较封闭的环境中进行,经济增长缓慢,社会各方各面发展不完善。商业活动局限于小范围的生产流通环节之内。这样的环境,一方面使存留于封建时期的集市贸易和小商小贩成为主要商业经营主体。这些集市大多数位于位置适中,交通便利的地点,为村民提供满足日常需要的生产和生活资料,并且为周边村民提供场所进行定期的商品交易。走街串巷的小商贩以其独特的叫卖声吸引众多的消费者,弥补了集市定期交易的空缺,成为商业方式民俗的一道风景线。另一方面在国家计划控制的指导下形成了许多聚集于地域中心的各种小型国营商业店铺和供销社,为日常消费者带来相对便利的商品交易。这一时期,由于受到经济、交通等的限制,商业活动主要在小地域范围内开展,进而商业民俗则呈现出相对封闭传统的特点,受地域限制较多。

(二)20世纪80年代初—90年代过渡化阶段

这一时期,中国的经济进入了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阶段,国家放宽对于商品购销体制的限制,一时间大量的商业店铺涌现出来,并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商业交易逐渐向外扩展,形成了规模较大的固定店铺以及百货商店。这些商店以其长久形成的声誉和丰富的商品种类集聚了周围较大范围的消费者,开始打破地域的限制,集合成为具有更广范围的商业中心。商业民俗在这一时期,主要的经营方式民俗和宣传民俗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由集市向商店的转变,由叫卖向招牌广告的发展等等都体现了商业民俗开始融入相对开放的环境,并为现代商业交易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三)20世纪90年代至今网络化阶段

自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以及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我国经济迈入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开放市场,减少限制。一方面越来越多的新事物逐渐涌现,新技术的出现与广泛应用开始成为普遍现象。另一方面国家开始鼓励各种新型商业的发展,鼓励技术进步创新。电视的普及、计算机网络的大范围应用、飞机动车等新型交通运输等的出现使得商业民俗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个变迁过程中,人们的交易民俗不再仅仅局限于独立店铺式的销售,更多的连锁店、网店的出现为人们的交易带来了更多的便利,使得人们更加便捷地获得自己想要的商品。同时,快递运输业也迅猛地发展起来。商业宣传也开始充斥于我们所能接触到的方方面面。

四、商业民俗变迁的经济学分析

在中国的发展历史中,社会生产与社会生活日益发生巨大的变化,商业民俗也随之发生了巨大改变。商业经营民俗由集市向固定店铺等转变,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直至技术水平的创新,各种网络店铺逐渐呈现在人们面前。商业宣传的革新促使商业传播民俗也发生翻天覆地变化。最初人们通过叫卖让更多的人了解自己的商品,表达自己的交易期望,现在人们更多的只需打开电视或者电脑等,就能浏览到想要的商品,甚至有更为详细的信息。商业经营和传播方式的诸多改变主要有赖于经济体制的变迁、信息技术的出现、教育水平的提高以及新型商业形式的涌入等。

(一)经济体制创新为商业民俗变迁创造环境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总体处于上升发展阶段,在这个进程中,我国完成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并从自给自足的产品经济逐渐向商品经济阶段过渡,与此同时国家经济发展的制度变化直接导致了商业民俗的变迁。

经济体制的变化通过逐步放宽经济发展环境为商业经营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商业经营方式民俗是商人在从事商品交易过程所采取的方式,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商业经营民俗主要表现在集市、小型坐商店铺、超市、连锁商店以及网店等各种不同形式。在过去的六十多年中,制度变迁使得这些民俗逐渐呈现在人们面前。

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70年代之前,国家处于长达30年的计划商业体制之下,在集中的计划体制中,国家经济以“分配”为特征,价格受到计划的严格限制,国营和合作社是商品流通领域的唯一主体。这种相对封闭的交易环境限制了商业经营方式的发展,使得在封建时期就得以存留的集市和国家控制的小商业店铺仍旧是商业经营的主流,而没有新的经营方式诞生。然而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限制了生产者发展生产的积极性,渐渐不能满足市场化的需求。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人们的生活消费需求不断增加,计划经济的弊端暴露无遗。在这种形势下,中国开始放宽市场管制,实行计划调节与市场相结合的经济体制。为了改变原有高度集中的状态,国家放宽了商品的购销机制,允许生产者自行销售商品,也允许商品流通领域的自由流通。扩大的商业贸易中心以及涌现的诸多民营商业店铺,在发展中不断适应人们消费需求的多元化,逐步建立起相对通畅的流通环境。直至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的经济体制才真正从“计划”向“市场”转变。这一转变不仅带来经济总量的增加,对商业经营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可以很好地利用价格机制向商品生产者传递信息,还可以有效刺激商品生产者和销售者改进技术,加强管理,提高效率。基于市场机制的种种好处,商业经营方式开始向新兴形式转变,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我国的一些主要城市,超级市场、便利店、货仓式超市、专卖店、邮购、自动售货机等现代化的商业业态都已开始引进,上海等大城市甚至已出现了网络销售和网上商店。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公布的“2012年度行业发展状况调查”结果显示,2012年连锁百强销售规模达到1.87万亿元,同比增长10.8%,连锁百强企业门店总数达到9.4万个,同比增长8.0%数据来源:http://cfen.com.cn/web/meyw/2013-04/23/content_972569.htm。。商业经营民俗的变化是直接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显著表现,是经济制度变迁的直接结果。

(二)网络信息技术推动商业民俗发展

商业与技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技术的突破可以促进商业的发展。二十世纪末互联网的出现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全球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并且改善了商业运行的环境[10]。

一方面,网络信息技术通过影响商家的经营决策改变商业民俗。即在网络技术进入中国之前,中国的商业经营集中于商业店铺、连锁店等各类实体店销售模式,网络在中国的应用使得更多人接触到这一新兴技术形式,并且迫切希望与其能够相适应。在这样一个相互适应的过程中,一些接受信息技术成本较低的商家首当其冲地抓住机遇,将商业经营带入网络空间,成立网店、使用网银等方式。随着网络购物的流行,传统零售企业纷纷转型,将经营向线上发展,诱使商业民俗也向网络化进军。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中国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已经占到了当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3%,仅就淘宝个人网店数量达1725万家数据来源:中国连锁零售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报告2011—2012。。

另一方面,新技术通过影响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来间接影响商业民俗变迁。网络对于消费者大有裨益。媒体和科技的日新月异使得消费者轻松掌握大量的信息,并且可以通过各种社交网络和微博等交流平台在更大的范围内实现即时沟通。近年来,智能手机的普及使用,使得消费者对于移动方便的网络购物的需求也相应提高[11]。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的网民规模高达6.14亿,年共计新增网民5358万人数据来源: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这一数字清晰的显示,如此规模庞大的网络用户群体对于商业经营者是巨大的机会,紧随技术潮流改变商业经营方式可以使经济发展更加迅猛。网络市场交易规模逐年递增,预期未来这种增长趋势仍然会保持。综上所述,网络技术通过商家和消费者联合效应导致了商业民俗的网络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三)商业人员文化水平的提升有助于创新商业民俗形式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教育促进人力资本优化,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进而带动整个国民知识文化水平的提升。商业人员文化水平的提升与其所受教育是密不可分的。教育作为培养经济发展人才的社会活动,与经济发展、文化社会进步关系十分密切。教育投入和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展,使得劳动者的素质逐渐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逐渐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

从事商业活动的人员文化水平的提升对商业经营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对新技术的接受能力更强。当新事物出现,接受到较高教育的人员能够以更快的速度加以适应和接受,并且能够比教育程度相对较低的人更好的对其加以利用,满足自身的效用。正如信息技术的出现与应用所显示的,商业活动中对高素质人才的引进,使得商业能够以较快的速度利用新技术的优势,逐渐形成网络化的商业民俗。其次,创造力是劳动者素质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劳动者的文化素质主要表现在新技术、新的思想的提出。教育培训使得劳动者有能力对于周边事物进行归结以及重新组合,这是创新的重要途径。在商业民俗的变迁中,商业人员文化水平的提升,主要是通过帮助商业经营者创新经营方式,运用新技术为其经营发展所用来创新商业民俗形式。

(四)外来冲击刺激商业民俗变迁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一些新型的零售商业业态大量涌入中国,并迅猛发展,对中国的商业店铺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新型的商业经营方式对传统商业民俗的冲击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影响人们的消费方式以及消费习惯。大型超市、专卖店、网店等的出现使得人们认识到便利消费的优势,消费者消费习惯的巨变引致商业经营者不得不改变原有经营方式,向能够满足消费需求的方向发展。第二,影响商业网点布局。传统商业经营中店铺处于相对分散化、小型化的特点,而新型零售店铺基于交通的便利形成较为集中的布局,导致传统经营的利润大量瓜分。基于此,商业经营者通过学习借鉴新型零售业态的有利经验,不断改善商业网点设置,向新型、盈利的方向发展。

因此,本土企业如同华润万家犹如雨后春笋,竞相涌现,以其低廉的价格和稳定的货源,为企业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也带动了商业民俗形式的向前发展。

五、促进商业民俗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商业民俗行为与经济发展是相生相伴的,并非独立的。商业民俗意识与观念贯穿于经济活动之中,充斥于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在现代复杂的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对各种新的冲击,保持商业民俗的健康发展对于经济增长是至关重要的。

(一)传承传统商业文化之精华

当今中国国门大开又面临全球化的影响,传统文化首当其冲,作为文化重要部分的商业民俗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面临复杂的经济环境,商业民俗应坚持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导向,从中国传统中挖掘商业民俗的精髓,发扬和构建中国特色商业民俗。比如中国传统文化崇尚“诚信”的价值观,这对于商业活动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商业运行不能忽视的。在商业民俗的现展中,以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为指导,在变迁中始终坚持中国特色。但是以传统文化为导向并不意味着对于外来冲击全部摒弃,商业民俗的发展也需要融入新鲜血液,因而要“取其精华”为其所用。

(二)夯实经济基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经济与民俗的相互作用越来越明显。经济是文化的基础,文化是经济的反映。正如在商业民俗变迁中所提到的,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催生了不同商业民俗形式,只有经济发展了,商业民俗才会有更加健康的发展。夯实经济基础,一方面可以保证人们有足够的收入进行商业活动,保证商业交易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经济基础的稳固可以使得商家保持良好的商业道德和商业价值观,不会单纯以营利作为自己进行交易的唯一目的。商业道德是商业民俗健康发展的基本保证,规范着商业活动双方的行为。坚实的经济基础为人们践行良好的商业道德提供基本的物质基础保障。

(三)加强政府监管

商业活动的顺利进行离不开政府行为的规制,政府对于商业活动双方的监管可以促使商业民俗的健康发展。首先,政府可以通过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商业活动进行监管,使商业活动在政府的监督下按照正常的程序运行。法律法规的强制性约束力可以使商业活动的行为受到约束,保证商业民俗不偏离经济发展的方向,不偏离传统文化的指向。其次,政府应加强国民对于商业民俗的教育,使人们正确认识商业民俗的特点以及商业民俗对于经济的作用。只有对商业民俗文化有了正确的认识,才能使商业活动的运行具有更加顺畅的环境。

(四)强化网络技术监管

近代以来,技术的进入和发展对于中国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特别是网络信息技术的融入,使得中国的商业运行出现新的方式。然而网络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改善商业民俗保障经济的同时也催生了许多不令人愉快的行为。比如网络购物中的诈骗、质量不保等现象是网络技术产生的直接后果。一方面,加强网络的立法监管,拓展立法领域,制定科学规范的行业标准,建立安全有效的网络交易制度;另一方面,加大网络监管力度,严把网络销售和网络广告的准入标准,结合日常监督管理严格监控。

参考文献:

[1]李天舒.西方民俗研究发展概略[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8(5):88-93.

[2]薛霞.民俗经济[J].北方经贸,2005(12):108-109.

[3]王丽坤.县域民俗经济探析[J].文化学刊,2012(5):123-127.

[4]宋醒民,姚海明.商业文化:内涵、意义及其建设[J].江西财经学院学报,1992(11):34-37.

[5]王锐.商业民俗学及其研究意义[J].商业文化,1997(3):54-56.

商业文化活动篇8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商务活动文化因素个人活动

一、何谓跨文化商务活动

跨文化国际商务活动既是一种经济活动,也是一种文化活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外企业纷纷来华开展商务活动,中国的许多企业也谋划进军国际市场,中国经济会更广泛地融入到世界经济之中。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必然会在国际商务的经济运行中反映出来,甚至形成商业冲突。了解这些文化差异及对国际商务活动的影响,使我国企业在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过程中,如何适应国际商务活动主体之间的经济环境,取得竞争优势和获得国际经营活动主动权,是我国企业在跨文化国际经济活动中所必须重视和值得研究的问题。具体到国际商务活动中的跨文化定义,我认为,文化是群体成员连贯一致的、后天习得的、群体共享的观念,人们藉此决定事情的轻重缓急,就事情的适宜性表明自己的态度,并决定和支配后续的行为。跨文化交际中,作为个体而言,就是每一个独立的个人;作为企业与集团而言,则是一个组织与集体。

二、跨文化商务活动中有哪些文化因素

在众多的文化因素中,价值观是核心内容之一。价值观表现为某些符合社会文化,具有持久性、稳定性,为社会成员所普遍接受的信念。作为文化构成的深层因素,它既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又是社会文化因素在人们心中长期渗透、积淀的结果,它持久地影响着人们的态度、需要和行为方式。一般认为,群体价值是东方文化的思想内核,而个人主义是西方文化的支柱。中国是前者的典型代表而美国是后者的典型代表。传统的中国人认为,群体在先个体在后,个体是群体的一员,而且是群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人自古强调群体价值,孔子提出: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矣,体现的是人际关系。说明中国文化是群体性文化,强调团结就是力量,体现团队精神,群体价值。相反的,西方文化则把个人价值的实现放在首要位置。竞争在崇尚自我的西方国家被人们看成是实现个人价值的重要途径。美国人以物质财富的多寡作为衡量个人成功与失败的标准,这就激励了每个人积极主动地去竞争,以追求个人价值的最大实现[2]。另外,中西方人在思维方式上也存在着巨大差异。东方人强调形象思维,西方人则强调抽象思维。东方人重视曲线思维,而西方人则更看重直线思维。喜欢把复杂的问题分解成若干个简单的问题来加以解决。因此,文化差异是商务活动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三、文化对个人行为和商务活动的影响

由于文化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差异,每个国家的人会因为各自的文化而有不同的表现。例如伊斯兰教的信徒在商务宴会活动中注重礼节等。可以说,由于个人生活环境的不同,各人所处的文化背景不同,会产生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3]。而这三观则是为人处事的出发点。有的人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在商务活动中会千方百计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有的人则注重长远的发展,这类人在商务活动中往往会表现出利他性也就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倾向。而根据上文所阐述的,商务活动是商业中各个人与人组成的关系网络之间的物质、信息、资金流动,它的基础就是人。因此,文化因素在对人产生深远影响的同时,也会对商务活动产生深刻的影响。西方文化反映在国际商务方面,经常表现为轻视人情和传统习俗,只尊重规则和制度,一切服从合同和计划。而东方文化的传统伦理思想所注重的则是人伦情谊关系,追求心理上的认同感和安全感。

东方文化的群体价值观既然强调个人利益服从群体利益,员工对于组织怀有忠诚感和效忠心理。“和为贵”的价值取向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表现为公平、均富和稳定。员工以和谐为原则,讲求团体合作精神,反对彼此倾轧。员工对组织有一种感情依赖,员工和管理者的关系十分密切。而西方文化的个体主义价值观倾向于独立自由及个人的成就,通常个人也有足够的权利来处理各类日常事务。类似于德国,这是个非常讲求契约精神的国家,人们在商务活动表现出来的往往是严谨、一丝不苟,遵照规章制度行事。在中国,往往商务活动少不了传统酒文化的影响,“无酒不成席”已经成了商务宴会中的法则。因此,如果中国人跟德国人之间谈生意,中国人要遵守德国人的严谨甚至有些苛刻的性格,而德国人也要努力适应中国的这种商务文化。

四、结论

通过上文,我们发现,文化对人、对商务活动都有深远的影响。每个国家要想更好地与他国进行交流、进行商务经贸合作往来就不得不考虑文化的问题。这不仅仅是价值观、思维方式上的转变,更是需要一个国家发展方式的转变。要成功地进行跨文化商务交往,就必须充分认识这些差异,并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尽量缩小和避免文化差异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实际的商务谈判中,我们应该避免文化产生的冲突,努力克制情绪,谈判的最佳结果就是达到双赢,实现双方利益最大化。同时,又要以各自的文化背景为依托,努力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优势互补,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综上所述,我们看到了文化在跨文化商务活动中的巨大作用,也只有充分地进行相关国际商务文化与礼仪知识的学习,了解各国的文化把它对个人和商务活动带来的限制最小化,努力实现合作双赢才是真正让企业走向国际的正确之路。

参考文献:

[1]刘雯祺.中西文化差异对跨文化商务活动的影响[m].江西财经大学外语学院

商业文化活动篇9

[关键词]商务英语人才培养革新

商务英语是人们在各种商务活动中所使用的英语。当前,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日益全球化,我国对外经济、文化、教育交流与合作日趋频繁,企业的涉外商务英语被赋予了新的概念,复合型商务外语人才已经成为涉外企业的关键性人才,这些变化对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商务英语在涉外商务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涉外商务活动的内涵进一步延伸。当前,涉外商务活动既包括了传统的进出口贸易,又包括了新时代的各类涉外商务事宜,如涉外商函、涉外商务公关文书、以及广告性商务英语等等新型活动。下面重点从交易磋商、商务广告和商务函件三个涉外商务活动来分析商务英语的重要作用。

交易磋商是买卖双方通过函电或口头方式进行业务的洽淡,它是签订合同的基础,也是整个业务的关键阶段。在交易磋商的过程中,应该首先了解交易对方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对话语的理解也就不同,应尽可能采用习惯用语,做到商务英语运用的内容完整明确。特别是在拟订书面合同时,要遵循比较固定的条款模式,尽可能使用规范的商业书面英语,力求措辞严谨、准确、行文简洁,避免发生解释歧义。

商务广告是商业服务的表现手段,其作用性日益增长,应用领域不断扩大。英文在国际商务广告中使用普遍,作为广告重要组成部分的广告语言文字――广告英语,经过长期发展,已经形成一种独立的应用性商业文体,尤其在英语词汇、英语句法及英语修辞方面有许多独特之处。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简明扼要,浅显易懂。广告英语一般应使用简单句,口语特色浓厚,贴近生活,使人产生共鸣,能起到应有的广告效果。二是生动形象,诙谐幽默。广告语言要求富有艺术性,需要使用一定的修辞手法,以增加语言的形象性、生动性。三是多双关语的应用。利用某些英语词汇读音相同但意思不同或拼写相同但意思不同的特点,使某些词语或句子的使用在特定的广告环境中具有双重意义。

商务函电是国际商务往来中经常使用的联系方式,是顺利进行商务业务活动的前提和条件。当前,商务活动出现了一些新特点:一是新的通讯工具层出不穷。当前,从信息内容和形式来看,商务函电的基本格式、表达方式和内容都没有太大的变化,但随着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传真、互联网、电子邮件等更迅速、安全、方便、经济的通讯手段逐步取代信函,占据业务交流的主导地位。二是书写格式日益自由化。商务函电的公函,有专业式、简洁式和庄重式等多种风格。随着贸易双方业务联系的增多与贸易关系的加强,彼此间的了解与沟通日益深入,有个人内容渗入公函的趋势,这也助长了其格式的自由化。三是语言风格更加简洁化。在商务函电的写作过程中,除因格式自由化而变简洁外,其语言运用方面也简洁化了。一方面,由于业务繁忙,收函人最为关心的是所收函如何影响其业务,他应采取哪些行动,所以商函应直接简练,开门见山争取以最少的语言传送最多的信息;另一方面,电子数据交换、电报等用语及短句的使用,都使其语言风格简洁化。

二、商务英语人才面临的新要求

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企业和其他商业组织对商务英语的教学、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具有较好的外语口语能力。扎实的英语语言功底和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是从事外贸工作的前提,现阶段我国商务英语专业虽然都开设有口语课,但题材也常常局限于一些生活用语,不能将英语学习置于真实的商务场景中,实战经验严重不足,很大程度上直接导致了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的学生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二是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水平。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应该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较强的英语听、说、读、译和写的交际与应用能力。能熟练地运用所学知识处理国际商务业务;具有国际市场分析和开发能力;有较强的翻译、谈判能力。这就要求培养单位同企业的相互结合,发挥所长,共同培养适合企业需求的商务英语人才。当前商务英语人才培养仍然停留在应试教育考证阶段,无法培养出适合21世纪企业需求的商务英语人才。

三是其他综合能力。现代商务英语人才应该具有一定商务运作能力和文秘业务能力。毕业生从事的工作大多需要一定的商务运作能力,而且大多与行政管理、办公事务处理、办公设备操作有关。因此商务运作能力和文秘业务能力也是商务英语人才工作与发展所必需的一种能力。

三、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革新的建议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商务英语人才不仅仅要在英语专业方面有突出的技能,还应具备较高的商务活动知识。因此在对人才的培养上,应密切与企业的联系,加强对应用能力的培养,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

1.以培养职业素质为导向的目标与方向

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应该以职业素质为导向,定位于培养复合型技能人才的目标,培养出来的人才应该具备基本商业英语能力和其他综合能力的。21世纪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不仅需要具备一般性的基本商务能力和英语能力,如语言理解能力、表达能力、查找资料的能力以及谈判、磋商等各类商务能力等,而且需要具备从事商务工作必须具备其他综合能力,如团队组织与协调能力、快速利用新科技获得知识、信息的能力、熟练掌握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以及创意能力等,以适应社会环境和职业岗位的变化。这种要求需要我们在商务英语的教学培训模式有所调整。无论是学校教学还是社会结构培训,都应该把培养商务英语人才的职业素质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应该以具有真实性的涉外商务活动为主要教学内容,供学生探索的学习内容应该尽量广泛,包括科技、经济、管理、外贸、金融、法律、军事、教育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2.构建实践性人才培养模式

当前,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性已为教育界认同,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应该探索构建一个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首先,应将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相结合,采用情境化模拟教学或企业实地教学,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运用知识,改变商务英语以往的理论同实践相脱节的问题。其次,要在避免“定单式”培养的人才知识面过窄的不足,做到“厚基础、宽口径”,培养出素质全面又具有专业素养的人才。在对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培训的教学环节,应针对企业、市场需求,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安排上既要强调针对性,同时,又要注重适应性,以增强职业能力和开拓、迁移的能力。三是突出专业技能与社会互动的重要性,强调实践或模拟实践涉外商务活动。在实践或模拟中,通过以合作交流和实战演练,培养商务英语人才的知识与技能,不断提高职业翻译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心理素质和职业素质,同时让他们了解涉外商务活动的特点、懂得如何独立开展业务、开拓翻译市场等。此外,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模拟仿真技术等现代化手段进行教学和培训,拓宽受教育者商务知识,扩大商务背景的认知,培养超前思维意识。

3.突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应充分重视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突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教学和培训要增进受教育人员对外国、特别是欧美国家文化的了解,努力克服并解决商务活动中的跨文化交际问题。一要增进正确认识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不同民族文化的人们有着特定的言语和非言语行为,应熟悉他们在商务活动中惯用的言语行为及肢体语言,培养能够特定的情景语言的预测能力。二要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标准和思维方式。不同的文化背景,其行为准则、价值标准、思维模式不同,商务活动应理解和尊重他方的文化。要通过不同文化的比较,培养商务英语人才认识了解文化差异性、复杂性、多样性以及文化融合的能力。三要增进对国际贸易规则和国际商务惯例的认识。国际惯例在我国已经是一个路人皆知的名词,但其深刻涵义并不为国人所深知。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虽然各国贸易方都有一套符合自己国情的商业行为规范,但是国际商务活动也有一套约定俗成的惯例。要增进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对国际贸易规则和国际商务惯例了解程度,做到能够在国际商务活动中灵活掌握和应用。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一体化程度的逐步提升,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有了一定的新发展。应该顺应市场对人才的发展变化,不断探索和调整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新方法,培养出具有创新性、竞争性、复合型的商务英语人才。

参考文献:

[1]熊伟:国际贸易实务英语[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2]黎海斌:看广告学英语[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3

商业文化活动篇10

关键词:商务英语活动跨文化交际

一、前言

随着跨国贸易的增多,国内市场对精通国际贸易的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量不断攀升。虽然有各种商务英语培训机构源源不断地向市场输入大量熟练掌握商务英语知识的人才,但是这些毕业生往往在实际商务活动中无法顺利完成交流任务。究其背后原因发现这些学生虽然能用流利的英语进行交流,同时也具备一定的国际贸易专业知识,但其在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意识却非常淡薄,这一方面的能力欠缺最终妨碍了他们商务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商务英语活动中的文化差异

1.时间观念差异。各国商务活动从业者的时间观念迥异,美国人的时间观念很强,非常珍惜宝贵的时间,因此与他们进行商务英语谈判的时候必需要准时到会。此外他们非常注重办事效率,往往会迅速完成信息收集和处理工作并果断地做出谈判决策。而中国人则时间观念相对而言没那么强,觉得因为各种原因迟到一点时间并无所谓,而且做事情相对仔细谨慎,考虑过程较长,因此谈判效率也不是那么高。日本人虽然非常具有原则性,商务活动讲究准时,准备充分,做事井井有条,但是谈判进程极其缓慢,在与外商谈判时恪守一些繁文缛节,谈判需要花费的时间往往是西方商务谈判者的三四倍,最终使得谈判另一方失去耐心为了尽快结束谈判而做出让步。阿拉伯人的时间观念则与美国人相去甚远,迟到30到40分钟在他们看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因此了解各国商务人员时间观念并关注时间效率是成功进行商务英语谈判的第一步。

2.商务活动价值观差异。中国人的商场是一个典型的熟人社会圈,商人间非常注重老朋友的面子问题,很多问题如果是老朋友则期望对方能够予以通融,这一点在国际商务谈判中也有一定的体现。中国商务人员非常热情好客及礼让,总是邀请对方先谈条件,一旦商务协商出现僵局,便会邀请对方就餐从而营造轻松愉快的气氛让谈判朝着有利于自己一方的方向发展。而美国人则很不习惯中国人注重人情这一特点,不管是中美合资生意还是中美贸易往来中,美国人都是以获得经济利益为第一位的,而不是彼此间的私人交情。美国人重合同、重法律,商业合同和朋友两者不能混淆,再好的朋友在经济利益上也是绝对分明,做到双方都要同等获利。可见国际商务英语活动中,谈判各方也应充分理解及尊重对方对于生意问题的不同价值观念。

3.谈判风格上的差异。美国人自信而直率,谈判时不管是表明自己一方观点还是谈判决策表态时,都非常直接表达。如果谈判另一方的某些条件他们觉得无法接受便会直言相告,让对方清楚明了自己这方的想法。而中国人或日本人在这方面的风格却截然相反,他们往往表达迂回曲折,希望对方能够琢磨其话语间的隐含意思。中国人或日本人比较注重自身的耐性和涵养,避免激烈的言辞争论,而美国人则崇尚直率的性格。此外商务谈判中不同国家商务人员的体势语也各有其特殊含义。日方人员在谈判桌上可能总是点头说“嗨”,但这并不表明他同意你的意见,只是表示谈判可以继续下去的一个语气词,所以谈判者千万不要误解日本人的这种礼貌行为。同时,日本人在思考某个问题而陷入沉默时,也常常会使对方很迷惑,以为是自己弄错了什么而赶紧做出让步,结果吃了大亏。因此多考虑谈判对方的谈判风格及正确理解其谈判时所使用的体势语言有利于商务人员在谈判中处于不败之地。

三、商务英语活动中的跨文化交际原则

1.文化观念及文化习惯上求同存异。各国商务人员都具有他们本国根深蒂固的文化观念和文化习惯,如果不妥善处理各国间的文化差异,则会引起彼此间的摩擦与冲突,更甚者会因此而失去大好商机。所以在国际商务谈判与交易活动中,既要遵循国际通用的法则,也要符合地方文化差异。在不损害本方基本利益的前提下,要理解和宽容合作对方的文化习惯差异,要求同存异。谈判双方并不是盲从对方,而是相互尊重对方的文化观念和习惯,使它们共同融合。

2.商务英语谈判应遵循公正公平原则。成功的商务英语谈判应该是建立在公平公正,互惠互利的原则之上。重视人情固然是中国文化的一个亮点,但是运用在文化观念各异的商务谈判中则应使用得恰到好处,否则反而会引起双方间的矛盾。商务英语活动双方进行国际贸易的目的都是为了赢得一定的商业利益,因此要让双方都获得合适的收益,遵循公平合理的原则,各取所需才能使双方合作愉快而持久。

四、增强商务英语学习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商务英语活动的顺利进行依赖于从业人员扎实的商务英语知识以及较强的跨文化交际意识。而现在很多商务英语的培训往往过于市场化,忽视文化意识的培养,因而毕业出来的学生在具体的商务实践活动中会不自觉地借助母语的语言规则,交际习惯,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来进行沟通交流,结果容易与不同的文化因素发生摩擦与冲突,有时甚至直接影响商务谈判的成功。

五、结语

在全球化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当今,国际商务英语活动对各企业的影响越来越大,成功的商务英语谈判能给企业发展带来很大的机遇和利润。而商务英语活动的顺利进行不仅要基于从业人员良好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需要他们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并应遵循一定的文化交际原则,最终确保国际贸易获得成功,使双方企业都受益。

参考文献:

[1]张子龙,汪芬.外贸企业商务英语跨文化交际策略[J].中国商贸,2011(23):227-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