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社会治理新局面十篇社会治理新局面十篇

社会治理新局面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5:04:55

社会治理新局面篇1

【关键词】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检察机关一、引论

据法律治理国家。我国法治思想最早产生于奴隶制末期和封建制初期,以商鞅、慎到、韩非为代表的法家。不同的历史时期,法治的内涵与外延有很大的区别,人们对法治的认识也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韩非等人倡导的所谓“法治”,是指帝王所制定而严令臣民遵守的统治手段。在封建社会时期的所谓“法治”,是指以“天条”维护封建君、臣、父、子纲常伦理的特权。在资本主义时期,法治是反对封建特权的有力武器,但同时又是维护私有制、维护以财产为社会成员等级身份的法宝。但法治毕竟是社会走向文明、进步的产物。我党虽然在革命的历史进程中一直重视法制工作,但对法治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曲折的历史。在建国初期,同志的治国方略是专制加若干民主,法治长期被理论界认为是资产阶级的东西。期间虽然在“评法批儒”,表面上颂扬法家,实际经历了十年的无法无天。1979年1月26日王明礼先生发表在《人民日报》的《人治和法治》一文,拉开了“人治与法治”大讨论的序幕。①1979年9月9日,中共中央了《关于坚决保证刑法、刑事诉讼法切实实施的指示》,即中共中央(1979)64号文件,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法治”的概念,明确了法律、司法权威与党的领导的关系。据说该文件在两高征求意见时,有关人士非常欢迎取消党委审批案件制度,但建议最好由学者提出,以避向党要权之嫌。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江华说,我入党50年,这是我看到过的有关民主与法制的最好的党内文件。②此后,彭真等个别国家领导人强调过依法治国,但没引起足够的重视。在1984年再版的《法学词典》中,对“法治”开宗明义的解释仍为:“某些剥削阶级思想家主张严格依据法律治理国家的思想”。③90年代在法学界仍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关于“能人是否需要特殊保护”的大讨论。1999年,“依法治国”写入宪法序言。20__年11月8日,××××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及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必须保障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的目标,进行了深刻、全面的论述,翻开了我国法治的新篇章。④

社会主义法治,是指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政治制度前提下的立法、执法、守法、法律实施,依据法律治理国家的模式。我国社会主义法治,是在中国历史、中国国情前提下具有中国特色的一个全新的概念:首先从立法上,是在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公有制经济为主的经济基础之上的立法,这是区别于一切剥削阶级立足于私有财产立法的经济基础;从政党体制及政体上,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及人民代表大会制,这是区别于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受控于财团、三权鼎立的政治基础;从执法上,我国的司法官员是国家公务员,不是政治平衡妥协的产物,这是区别于资本主义国家司法官员是所属政党代言人的执法立足点;在法律适用上,“三个代表”是根本指针,实现全社会公平正义是最终目的,这是区别于资本主义国家财产决定身份导致的事实不公终极目标差别。

理念,即理性、系统的思维模式、思想观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指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巩固人民民主政权的前提下,理性的处理党政关系、关系、立法、守法、法律实施等一系列依据法律治理国家的理想、思维模式。理念有自觉主导人们思维方向、行为方式的作用,是一种理论化、系统化、哲学化、理想化的意识。不同的理念,对同一个问题会形成不同的认识,处于不同的立场,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从而产生不同的效果。在政法队伍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的意义,就是要求政法干部队伍深化对社会主义法治深远的政治意义、及长远的战略意义的认识,提高执法水平及能力、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稳定社会秩序、维护人民民主、巩固国家政权、保持国家长治久安、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打好坚实的基础。

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

我国长期以来党政不分、政企不分、党法(党权与司法)不分、政法(政府职能与司法职能)不分、公私(公权与私权、公有与私有)不分。由于缺乏正确的治国理念,关系不清,治国方略长期左右摇摆,政治运动不断,政策长期代替法律,朝令夕改,给党、国家和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灾难。深刻的历史教训,使党和国家领导人逐步认识到了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到政治文明的重要意义。

文明的定义,指在一定社会范围内,人们所见到的政治、社会、经济、宗教现象的总体。⑤政治指政府、政党、社会团体、个人在内政及国际关系方面的活动。⑥主要指与政权治理有关的活动。政治文明主要与政治野蛮、独裁相对应,各国的意识形态不同,对政治文明内涵、外延的理解不同,所以定义也不同。但对法治属于政治文明的内涵之一,属基本统一的共识,因为法治是排斥个人独裁、野蛮政治的。政治文明不仅关系到国家安危,也关系到公民的安危。法治可以通过正常选举解决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更替,通过民意理性的处理政府换界过度,防止因国家领导易人产生动荡,有效防止将国家的安危寄希望于个别人。邓小平同志曾深刻的说:“将国家的安危寄托在个别人身上,是一种极不正常的政治现象,还是法治靠的住”;法治又可以有效防止将个人安危寄希望于圣人治理的国家。威廉一世基于战绩的骄傲,站在自己行宫的顶端欣赏自己王土的美景,却被一座破旧的老磨房挡住了视线,他下令拆除,遭到磨房老主人的拒绝,出钱赎买仍行不通,一怒之下,威廉一世下令武力拆除。磨房主一纸诉状将威廉告到法院,普鲁士最高法院判决国王败诉、赔偿损失、在原址重修磨房。“法律既然结合文秘家园了意志的普遍性与对象的普遍性,所以一个人,不论他是谁,擅自发号施令就绝不能成为法律”。⑦法治政府应该是有限政府、服务政府、责任政府,而不是个人随意发号施令,随时有可能将任何一个公民陷于危险的政府。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交替、党政关系、依法执政、政企关系等一系列问题,是长期存在于我国的敏感的问题、必须基于法治理念才能厘清的理论与现实问题。法治理念是依法治国方略的前提,而依法治国又是理性治国的基础。1982年,我国宪法正确处理了党法关系,此后在逐步理顺党政、政企关系。但我国的人权问题从1983年解禁到1991年才正式开始系统研究,⑧孙志刚的无辜惨死,才促使我国为控制盲流、维护社会治安的收容制度,改革为对弱势群体人性化服务的救助制度;杜培武、佘祥林、滕兴善等冤案的又考问我们对司法现状的深刻反思。⑨20年代夫妻在家中看黄碟被警察查处事件的公开披露,再次考问了我国的公权与私权的法律界限。可见,无法治理念,何以有依法治国,无依法治国,何以有政治文明?

政治文明需要经济基础,河南省上蔡县文楼村等部分地区的农民,因贫穷以买血为生,导致群体感染艾滋病,我国还有数千万生活在温饱线以下的民众,他们连生存都存在问题,参政、议政,行使民利根本无从谈起,对他们还谈什么政治文明?政治文明也需要物质文明为基础。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只有发展经济、奠定物质文明的基础,物质文明的基础恰恰要通过市场经济的发展来积累,而市场经济又需要法制来维护其应有的正常秩序、以法治理念指导下的司法、行政执法、守法、法律实施,才能为市场经济提供无地域区别、无主体身份区别的公平、平等、正义、诚信的环境。

精神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不同的理念,就会有不同的意识、不同的思维和不同的心理。八十年代初,我国进行农村改革,很快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随之国民经济有了大幅度提升,但“三角债”、黄、赌、毒、刑事犯罪问题居高不下,诚信、道德等精神文明问题日显突出。严打之后的刑事犯罪不断反弹、一些丑恶现象层出不穷,促使精神文明建设提上了党和国家的议事日程,普法教育为公民划定了道德底线,在为公民培养法律意识的同时,也在为公民树立法治理念,为依法治国奠定人文基础。

可见,建设“三个文明”,首先要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奠定坚实的依法治国的人文基础。

三、社会主义治理念与检察队伍建设的关系

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肩负着保证国家法律统一、有效实施的重任。检察队伍是法律监督职责的载体,检察队伍是检察官与司法辅助人员有机组合的整体,检察官个体通过亲历每一起刑事案件,对其案件证据进行审查、判断,对案件当事人的行为进行法律上的评判,对工作上游的警察、下游的法官的执法情况进行甄别,是日常法律监督的实施者。不同的执法理念,对监督对象的行为性质会得出不同的评判结果。尤其现在我国在外交、内政方面,处于比较复杂的政治、经济环境。国际上,超级大国出于其自身利益,对我国进行政治、经济上的打压;国内“法××××”、“门徒会”等一些反动组织,黑恶势力犯罪团伙在一些地区还比较猖獗,重大刑事案件居高不下,群伤、群死、环境污染的重大事故时有发生,腐败问题仍属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所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与检察队伍建设的关系在于:

1、有助于检察队伍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法律总是服务于一定的政治,因为法律往往是政治斗争成果的肯定和反映。政治为保持其理性和有序性,又必须受制于法律。在现实社会中,有文秘家园时法律与政治问题往往交织在一起,法律监督者如果没有清醒的政治头脑,就很难看清法律问题背后的政治背景,丧失应有的政治敏锐性,将复杂的政治问题,作为简单的法律事件处理;但在法治社会,处理有复杂政治背景的法律问题,既要考虑政治目的,又要兼顾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坚持依法处理,保证合理、合法。比如打击、黑恶势力犯罪团伙等。

2、有助于检察队伍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正确处理日常检察事务。法律意识,指人们关于法和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和心理的统称。法律意识属于社会意识之一,站在不同的阶级、不同的立场,就会有不同的法律意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就是要求我们树立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三个代表”、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上,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法的本质、作用,正确看待现有法律及法律现象;正确理解和解释现行法律的含义;全面理解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稳妥的处理好打击、处理与预防刑事犯罪,惩处犯罪与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应有的正常社会秩序和尽力修复被破坏的社会秩序的辨证关系,准确适用法律。

3、有助于检察官养成依法理思维、以法言法语办案的思维定式。不同的理念,有不同的思维、行为定式和习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可以促进检察官刻苦钻研法学专业理论,提高检察官自身的法学造诣,以精深的法理知识准确认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为提高办案质量、规范办案程序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4、有助于检察官养成依法办事的行为习惯。意识支配行为,意识要付诸于行为才能变为现实,而行为成为需要深厚文化理论底蕴和修养为基础的、依法办事的习惯,需要坚定的法治理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可以为检察官养成言、行、举、止依法约束的行为习惯,提供坚实的意识形态基础。

5、有助于检察官明确正确的服务方向,和公正的美德,为构建和谐社会、为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服务。和谐、发展,使广大人民群众过上小康生活,将我国建设成世界上繁荣、富强、民主、文明的强国是最大的道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包含了这个道理。公正是一切和谐的基础,所以,希腊人将公正命名为第二种美德。⑽只有懂得公正的人,才会尊重所有人的权利,才会忠诚的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和谐服务。检察官的一切法律监督活动都必须坚持公正原则。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可以强化检察官的职业道德观念,坚持“忠诚、公正、清廉、严明”的职业操守,

四、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检察工作发展的关系

法律监督是法治环节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法治的质量保障。检察机关作为日常法律监督机关,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检察机关正确、全面的履行法律监督职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从法律适用监督入手,保证国家法制统一。法治的前提是法律制度的统一。我国由于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民族众多、经济发展不平衡、国情及利益格局复杂,所以法律授予立法资格的主体多,法律层次及其效力比较复杂。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树立,有利于检察机关在检察实践中,拓展法律适用选择视野,从社会主义角度审视现有法律、法规的合宪性,效力的合法性,理性的甄别监督对象所适用法律的合宪性、效力的合法性,保证法律制度的统一实施。

2、从执法活动监督入手,保证法律实施统一。法律的统一实施,既包括法律在我国领土内得到统一、有效的贯彻落实和遵守、执行,又包括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即合法权益平等的受法律保护和违法行为平等的受法律追究。这是宪法的基本原则。徒法不足以行,法律需通过人来实施。在法律实施的过程中,由于受执法理念、法律意识,利益驱动等各种因素影响,有可能使法律在有些地区、对有些人的贯彻、落实大打折扣,甚至被歪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树立,有利于检察机关拓展监督视野,站在维护的高度,坚持平等的执法观。在我国领土内,无特殊的地域、党派、群体和个人。无论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其他法人;无论是国有企业、私有个体及其他所有制主体;无论是曾经为国家和人民做过多大贡献或有多大能耐、多高地位的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检察机关都有监督法律统一实施的责任和义务。

3、从执法环节监督入手,保证程序实体并重。法治的核心就是公正,但公正的结果是通过公正的程序一步一步实现的。无公正的程序,很难有公正的结果,最起码很难使人相信结果的公正性。所以,程序公正有其独立的价值和意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树立,有助于检察机关在监督实体法的执行之前,首先要监督程序法的遵守情况,延伸监督视野,深入执法前沿,细化监督环节。从立案到执行,使每一个诉讼环节都做到法治化、规范化,使每一道程序的公正为结果的公正奠定一个令人信服的基础。

社会治理新局面篇2

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的背景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重要战略思想,其提出有着缜密的时机性、逻辑性,对新阶段党和国家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指导作用。

1.时代需要――奠定新时期理论高度。

改革开放30余年来,中国取得了让世人刮目的成就与欣喜的变化。国家从上至下面貌一新,经济实力飞速增长,人民生活富足充实,国际地位日益提高,综合国力日趋强大。当今时代,是中国发展的蓬勃机遇期,更是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

不同的时代孕育不同的理论思想,不同思想扎根于不同的土壤。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艰苦卓绝的战争过程中,逐渐形成自身指导思想,最终诞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早理论成果――思想;改革开放时期,世界主题演变为和平与发展,邓小平理论应运而生,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为改革发展开辟道路;本世纪初,世界进入多极化时代,全球范围内机遇与挑战并存,党和国家发展面临新问题,以同志为中心的第三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审时度势,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引导党和国家继续前进;中共十七大,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根据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的新趋势,提出科学发展观指导思想,将以人为本、兼顾环境、能源与社会发展作为国家发展方针,面向新形势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我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始终紧扣时代主题,直面最新的问题与挑战,直击时代矛盾,始终是与时俱进、适应中国实际的理论指导。从思想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党和国家均瞄准社会时代主要矛盾展开思想,使其扎根时代,指导现实,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即时的时效性和持久的生命力,将不断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指明方向。

2.当今时代――国内国外新形势

当今世界局势可谓丰富多彩。在多极化进一步发展的同时,世界各国追求和平发展,提倡合作共赢。国与国之间联系越发紧密,彼此不可能独立存在,因此国家间的“命运共同体”观念日益超越以往美日等国主导的“价值观共同体”成为各国外交的首要选择。“命运共同体”观念包含利益共同体与风险共同体两方面,体现当今时代世界联系的日趋紧密,国家间“牵一发而动全身”,世界范围内的“蝴蝶效应”日趋明显。

在经济领域,世界经济进入新常态阶段,即由原有的高速发展阶段,步入低速、甚至停滞阶段。我国经济发展也由高速阶段向中、高速(甚至中、低速)阶段过渡。但目前来看,我国今后仍处在大有可为的发展机遇期,政治制度潜力优势仍可发挥,其中的关键就在于改革的进展。如今改革进入攻坚期、深水区,①利益集团的利益被不断触及,既得利益者不愿放弃之前红利,改革活力、动力需要进一步挖掘。如何使改革向深度和广度发展,是党和国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由此可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明确了党和国家的工作主要战略目标,主攻方向和主攻领域,直击社会主义建设最关键问题,紧抓主要矛盾,从解决问题出发为党和国家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3.形式与内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集成创新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中国共产党最新理论成果,与中国特色社会主理论体系一脉相承,又饱含新意,处处体现理论与时俱进的集成性和创新性。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小康社会”虽从“建设”上升到“建成”阶段,但此战略决策的重点在于“全面”,即与以往不全面的、不平衡的小康社会划分界限。②改革开放以来,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基本建成小康社会,国内生产总值不断创下新高,一些发达地区甚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但小康社会发展依旧不全面、不平衡,全国多个地区尚未脱贫,贫富差距拉大,由此党中央提出“一个都不能少”,加大扶贫力度,着力保障民生,小康社会建设走向全面。

(2)全面深化改革。中国是一个走在改革中的国家。改革是自身的改善和提高,是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的表现,不断的改革就好像舵手不断调整的航向,始终使国家行驶在正确的发展航道上。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盘旋的,因而改革也不可能一帆风顺。之前改革存在着“不全面”和“不深化”的问题,是需要重点抓住的主要矛盾。改革的领域上,不能只注重经济改革,而忽视其他领域,要协调改革,兼顾发展与稳定。改革深度上,应进一步深入强化,敢于啃硬骨头,攻坚作战,挑战“深水区”,③打击利益集团,使改革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3)全面依法治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人民当家做主根本保证,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国家长治久安的必要保障。2014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首次专题讨论依法治国问题并《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正在积极创建,但法制体系不全面部分也在社会发展中逐渐显现。④依法治国需要提升到更高层次,立法、司法、执法、守法都需要更加细致、严格、有序,使整个国家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还需很长的道路。全面依法治国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和人民福祉,必须上升到核心价值观高度。

(4)全面从严治党。十以来,党中央加强对党员干部的作风整治,陆续推出多项法规、政策,巡视组也多次重拳出击,一批贪腐官员纷纷落马,治党“从严”成为新标签。高度重视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在多个场合强调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与此同时,一边扎牢制度篱笆,一边剑指沉疴顽疾,“老虎”、“苍蝇”一起打,彰显了中共中央从严治党的决心。治党之严格可谓前所未有,、徐才厚等“大老虎”的落马展现了中央从严治党的决心和力度。此外,“全面”也是这次治党的重点之一。2014年10月8日,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中强调,“世间事,做于细,成于严。”严格与全面不分家,治党无例外、无特区,党员干部人人有份,人人有责,人人自省,人人自律。⑤

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自身内在逻辑联系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并非心血来潮,四个方面的组成也并非无心为之。“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一套有机整体,其相互之间联系紧密。与此同时,“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内部的每一个“全面”也都自成体系,在自身范围内含义深刻。

1.“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自身是有机统一体

(1)“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容结构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党的基本路线核心内容“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依照“一中二基”的理论构架,“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可以深化理解为“一个中心三个举措”或“一个中心三个点”,即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中心,以全面依法治国、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为举措,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服务。这符合了我国目前依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任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巩固基石。

(2)“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自身亦有“鸟之两翼,车之双轮”的结构关系。在2015新年贺词中强调,“我们要让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如期实现”。⑥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犹如车之两轮,带动社会前进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犹如行车轨道,指引目标道路;中国共产党好比“开车人”、“总舵手”,引领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向前。的比喻形象生动,勾画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内部的相互联系,将四方面有机协调,组合协作的特点清晰描述,形象跃然纸上。这种解读也最能描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间相互协作,共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运作方式。

2.每一个“全面”都自成体系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每个方面也自成体系,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包含自身的理论起源、小康标准、五项重要指标、六点要求等细致理论内核;全面依法治国包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全面完备的法制保障,涉及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多个层面,纷繁复杂;全面深化改革秉承改革衣钵,具有明确的有关改革地位、时态、定力、任务、目标、特征、方法、推进、动力、担当等相关理论架构,涉及社会经济、生活各个方面,任重道远;全面从严治党聚焦国家领导事业核心,立足当前实际,着眼新常态,治党成果累累,前路曲折,势必将长期推行,狠抓不怠。由此可见,每项“全面”都自成体系,纷繁庞杂,都是十分艰巨的任务,实现起来任重道远,需要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智慧、能力、耐心与坚持。

三、坚持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角度看“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战略布局,为新时期、新阶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道路和方向,看待“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也一定要处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角度,保持道路方向的正确性,明确改革建设的目的性。

1.“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五位一体”蓝图相一致

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党的十报告提出了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为一体的“五位一体”总布局理论。“五位一体”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囊括新时期发展各方面的全面布局理论。由邓小平时期强调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三位一体”,到更加全面的“五位一体”,现代化理论得到丰富,党的现代化建设理论更加全面,强调协调均衡,以人为本。

与“五位一体”总布局理论相比,“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可谓更加细化,也更契合当今时代。而从内容上看,“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提及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和全面依法治国也与“五位一体”现代化建设的五个方面有所契合,而且与“五位一体”布局的每个方面都息息相关,正可谓只有做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才能更好做到“五位一体”建设,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2.“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应着眼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现阶段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而在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过程中更要把握自身价值取向,坚持正确方向。

现代化建设并不等于西方化建设,现代化不是西方文明特有的产物,社会主义也需要现代化,也能够实现现代化。这需要党和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不动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到2020年,国家各项事务的科学、有效、规范和制度化,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同时,为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法治,体现法治人民性和法制公正性,保持法制生命线,也必须强化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严格践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依法治国。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实施应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解决初级阶段基本矛盾。我国目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仍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表明发展仍是第一要务,民众不能只想“分蛋糕”而不思“做蛋糕”。目前我国人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我问题仍然严重,在改革中不能均权化,也不能均衡化。经济建设仍是目前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心工作,不过要杜绝只考虑GDp增长的“唯GDp论”和完全否定GDp价值的极端论调。当今时代,随着物质需要层次的提高,民众精神、文化的需要也随之提高。推进文化建设同时也要把握正确方向,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扎实、全面推进文化建设。

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中国梦的关系

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以来,所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和重要执政理念,正式提出于2012年11月29日。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并且表示这个梦“一定能实现”。⑦“中国梦”的核心目标也可以概括为“两个一百年”的目标,也就是: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逐步并最终顺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体表现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途径是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施手段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为实现“两个一百年”、中国梦理论提供了理论指南。同时,“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也是中国梦的深化、具体化,将中国梦理念细化到治国理政各个方面,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具体方案。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梦的阶段性目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梦实现的一个阶段、一个步骤,建成时间为“建国百年”,即21世纪中叶,目标是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保障民生、实现每个中国人自己中国梦的基础,也为改革开放百年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全面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铺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必须要完成的工作和任务。

2.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招

唯有全面深化改革,才能实现中国梦,才能完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今日中国之巨变,之巨大腾飞,最主要源于自身改革。改革是自己发展自己、改进自己的过程,是社会主义的完善和发展,是国家治理水平的进步和提升。改革无完成时,只有进行时。改革应针对一切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机制,不仅要对旧的、阻碍社会发展的体制加以改革,也要对新体制加以完善、发展,使之更符合时代要求,适合现实国情,促进国家各项事业腾飞,促进中国梦的实现。

3.全面依法治国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法制保障

改革是对过去机制的否定和发展,改革伊始,一直处于“破旧”阶段,而如今改革进入“立新”阶段――建立科学合理的制度和法律保障。没有法制约束的改革会增加太多偶然性,导致机会主义泛滥。民无定心,则无定日。改革开放以来,一些地方政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频频“折腾”,一定程度上造成民心焦虑,百姓生活“抢”字当头,充分体现了“立”的重要性。只有实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才能使百姓生活“心里有底”,使国家各项事务运行有序,依法改革,依法有据,真正体现制度自信、道路自信,才能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必要法制保障,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铺设道路。

4.全面从严治党决定中国梦能否实现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各项事业建设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全国各项事务成功与否的核心所在。而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法宝。从严治党是中国共产党巩固执政地位、走在时代前列、肩负历史使命的关键所在。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紧密结合,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推进从严治党的重要指针和工作主线。现如今,多种思潮纷纷涌现,而在党内也面临“四大危险”的挑战――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⑧一批腐败分子纷纷落马,体现了党中央从严治党的决心与力度,⑨而全面从严治党方针的提出与执行也务必会为中国梦的实现加上最重要的“保险”,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训练好“舵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力以赴。

五、总结与思考――路漫修远,上下求索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党和国家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理论,对社会主义经济、民生、改革、法制、党建等都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秉承时代的需要,创新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产物。它贴近现实国情,反映国内外局势,在理论领域集成创新,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优秀理论继承发扬。“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理论同样结构严谨,内部相互关联,彼此协同促进,和而不同,相得益彰。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指导作用,与“五位一体”蓝图一致,与社会发展紧密相联。“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还与中国梦梦想完美契合,将中国梦理论深化细化,为中国梦的实现指明道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描绘曲谱。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理论作为有机统一体,内部各部分间相互支撑,相互作用。其理论并非自发产生,也不会自我实现。在实行操作的过程中会遇到诸多矛盾、困难,需要我们平衡协调矛盾,在解决矛盾中发现新矛盾,解决新矛盾,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对于理论的理解也不可教条化、先验化。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多思考,多提问,多走访,多观察,多调查,多收集资料,从实际出发制定正确政策,使政策运行成功、有效。

实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须在日益复杂的社会思潮中保持正确方向,警惕、享乐主义等错误思想,吃水不忘挖井人,艰苦朴素,继往开来。须铭记,没有历代共产党人的齐心协力、前赴后继,就没有如今美好的生活。在新时期建设阶段既不可抹杀历史伟人的功绩,也不可坐在功劳簿上不思进取,坐享其成。应科学全面看待发展历程,以史为鉴明得失兴亡,昂首挺胸迎接新时期的挑战,为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作者单位:辽宁大学)

注解:

①《狠抓改革攻坚――四论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人民日报》2014年12月16日第1版。

②《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开幕》,《人民日报》2012年11月9日第1版。

③《三中全会,历史抉择树航标(全面深化改革・决策篇)》,《人民日报》2013年11月8日第1版。

④《开创法治中国新天地(法治中国,铿锵前行)――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述评》,《人民日报》2014年10月20日第1版。

⑤《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强调:历史使命越光荣,奋斗目标越宏伟,越要增强忧患意识,越要从严治党》,《人民日报》2014年10月9日第1版。

⑥《国家主席发表二一五年新年贺词》,《人民日报》2015年1月1日第1版。

⑦《深情阐述“中国梦”》,《人民日报》2012年11月30日第1版。

⑧《忧患意识:面向全党的战略提醒》,《人民日报》2012年11月10日第1版。

⑨《割除腐败毒瘤深得党心民心――广大干部群众坚决拥护中央关于问题的处理决定》,《人民日报》2014年12月7日第1版。

参考文献:

[1]《狠抓改革攻坚――四论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人民日报》2014年12月16日01版。

[2]《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开幕》,《人民日报》2012年11月9日01版。

[3]《三中全会,历史抉择树航标(全面深化改革・决策篇)》,《人民日报》2013年11月8日01版。

[4]《开创法治中国新天地(法治中国,铿锵前行)――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述评》,《人民日报》2014年10月20日01版。

[5]《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强调:历史使命越光荣,奋斗目标越宏伟,越要增强忧患意识,越要从严治党》,《人民日报》2014年10月9日01版。

[6]《国家主席发表二一五年新年贺词》,《人民日报》2015年1月1日01版。

[7]《深情阐述“中国梦”》,《人民日报》2012年11月30日01版。

社会治理新局面篇3

今年3月份是第19个综治宣传月。为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切实维护全市社会政治稳定,扎实宣传《湖北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条例》,进一步深化平安广水建设,积极争创省级优秀平安县市,市综治委决定在全市开展以“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促进广水平安发展”为主题的综治宣传月活动,现就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宣传内容

1、宣传上级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一系列文件精神;宣传《湖北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条例》和省委〔〕12号文件。

2、宣传各地各部门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的意义。

3、宣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领导责任制、目标管理责任制、一票否决权制、责任追究制等机制。

4、宣传各单位扎实开展“逢四说事、为民办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严打整治、平安创建、治安防控、铁路护路联防等工作。

5、宣传“五五”普法主要内容,特别是加强对青少年、在校学生和有违法犯罪苗头人员的教育,宣传对落实刑释解教人员的帮教措施、预防和减少各种犯罪的工作经验。

6、宣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先进工作者、见义勇为积极分子的先进事迹及平安创建取得的成果。

二、时间安排

宣传月活动集中宣传时间定在(来源:文秘站)3月15日至19日,市领导将发表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化平安创建的电视讲话,市综治委将组织部分成员单位在东大街设立咨询台,集中宣传(具体日程见时间安排表)。

三、活动要求

1、加强领导,成立专班。各乡镇办事处、市直各单位要按照要求,成立专班,明确专人负责,全面落实综治宣传月的各项工作。

2、形式多样,务求实效。各地各单位既要采取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宣传,又要充分利用横幅、标语、墙报、文艺演出、知识讲座、图片展览、演讲会、咨询台等多种形式,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广泛宣传综治创安工作,防止前紧后松,力求实效。

3、突出重点,科学安排。本次综治宣传月活动要把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贯穿始终,各地各部门要在宣传时间、宣传内容、宣传重点上科学安排,确保宣传工作不走过场,努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平安创建的参与率、知晓率。

4、建立机制,立足长效。要进一步健全完善集中宣传与经常性宣传相结合的综治宣传工作机制,密切与新闻媒体的合作,开展综治宣传工作。此次活动结束后,各单位要认真总结活动经验和做法,收集并妥善保管好有关图片资料,建立长效机制,适时开展宣传活动。

5、强化督查,措施到位。市综治委将组织专班对各地各部门宣传活动情况进行抽查,抽查情况将在全市通报,并将开展宣传月活动情况纳入年终检查考评。各地各部门要将开展活动的情况和效果于3月30日前报市综治办。

附:综治宣传标语口号

广水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20__年3月3日

广水市综治集中宣传周活动时间安排表

(20__年3月15日—3月19日)

时间

宣传活动内容

责任单位

3月15日

(星期一)

宣传主题: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促进广水平安发展。

主要内容:《湖北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条例》、省委〔〕12号文件和本部门法律法规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相关内容,接待群众咨询,受理群众投诉,接受群众监督,提高执法水平。

工商局物价局

烟草局质监局

药监局

3月16日

(星期二)

公安局司法局法院检察院计生局劳动局文体局交警大队

3月17日

(星期三)

广电局地税局

教育局国土局

3月18日

(星期四)

财政局国税局

审计局供电公司

3月19日

(星期五)

建设局城管局

交通局卫生局

要求:

一、各参加活动单位必须做到“六个一”,即有一名班子成员带队,有一个宣传专班,有一个固定宣传咨询点,有一条宣传横幅,有一批发放宣传资料,有一套宣传音响设备或宣传展台。

二、必须确保宣传时间,上午8:30以前各单位宣传专班必须到位,市综治委将组织专班进行抽查。

三、参加活动的宣传人员必须着配发的制服参加宣传。

四、宣传周活动的地点设在应山办事处东大街,各单位设立咨询宣传点的具置自行确定。

附:综治宣传标语口号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开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新局面。

2、社会治安人人维护,综合治理人人参与,平安成果人人共享。

3、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方针,全面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4、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促进广水改革发展稳定。

5、建设和谐平安广水,共创兴市富民大业。

6、确保一方平安,发展一方经济,造福一方百姓。

7、努力实现社会长治久安,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8、治安环境是加快发展的第一环境。

9、群防群治保平安,同心同德奔小康。

10、警力有限,民力无穷,人民群众是维护治安的力量源泉。

社会治理新局面篇4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历史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老干部工作,明确提出要牢牢把握为党和人民事业增添正能量的价值取向,充分体现离退休干部特点和优势,更好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激励广大老同志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增添正能量。因此,把握好、学习好、贯彻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做好新时代老干部工作的基本前提和根本保障,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老干部局机关的首要政治任务,全体工作人员要充分认识开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习大培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确保老干部工作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奋勇前行。

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展大学习大培训,要在六个方面“学有成效”。

一是要在对党绝对忠诚上学有成效。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老干部工作是党在特定历史时间规定的一项政策性、思想性很强的工作,必须把坚持党的绝对领导作为做好老干部工作的独特政治优势和根本政治保证,通过开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习大培训,更加自觉地从政治的高度理解把握提出的一系列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判断和重大举措,不断提高把握政治大局和政治方向的能力水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维护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执行党的政治路线、方针政策,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和政治觉悟,真正做到对党忠诚、襟怀坦白,确保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在老干部局机关得到不折不扣贯彻落实。

二是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学有成效。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老干部工作主要是为老干部提供保障和服务的工作,面对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及老干部的新态势,老干部工作者必须具备深厚的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要通过开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习大培训,深刻理解“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的历史地位、丰富内涵、科学体系、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深刻领会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上,建立在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上,补足精神之钙,筑牢政治之魂,带头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三是要在增强全局观念上学有成效。观大势、谋全局,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的一个重要工作方法,也是对领导干部素质能力的基本要求。全体工作人员要通过开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习大培训,更加自觉地在大局下学习、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行动,更加主动地聚焦大局、服务大局、保障大局,更加用心地从全局高度认识、谋划和推进各项老干部工作。

四是要在主动担当实干上学有成效。使命重在担当,实干铸就辉煌。全体工作人员要通过开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习大培训,深刻认识强化法律意识,继续发扬担当精神和实干作风,牢牢把握职能定位,主动融入老干部生活当中,全面加强和改进服务,努力让老干部在接受党的关怀上感受到温暖。

社会治理新局面篇5

党的四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完善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有效机制,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健全公共安全体制机制,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完善国家安全体系。这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治理及其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为新时代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提供了根本遵循。

突出“共建共治共享”,深刻揭示社会治理制度的科学内涵。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社会治理制度是指社会治理主体为了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而制定的具有约束性的各种行政法规、章程、制度、公约的总称。深化社会治理重在共建共治共享。共建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的前提下,各类社会主体协商合作,充分发挥其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的独特作用,共同参与社会建设和治理。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健全激励补偿机制等办法,鼓励和引导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社会建设。在教育、医疗、卫生、就业、社保以及社会服务等相关领域,营造全民共建的社会环境,为市场主体和社会力量发挥作用创造更多机会,增强社会力量参与社会建设的能力和活力。共治是社会治理的关键。充分发挥各级党委在社会治理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同时强化各级政府抓好社会治理的责任制,以保障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群众在社会治理事务中依法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努力形成社会治理人人参与、人人尽责的良好局面。共享是社会治理的目标。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归根到底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让人民群众共同享有治理成果。要构建共享服务体系,建立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社会保障,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基本需要;构建实现共享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民生保障制度和公共服务监管制度等,让人民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增加“民主协商”“科技支撑”,丰富完善社会治理体系的基本内容。一方面,民主协商是社会治理的重要方式和有效途径。充分发挥民主协商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有利于广纳群言、广谋良策、广聚共识,有利于促进党委和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有利于更好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有利于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另一方面,科技支撑已成为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技术保障。近年来,科技在社会治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不断推动社会治理创新。党的四中全会把“民主协商”和“科技支撑”纳入社会治理体系,强调在党委领导的基础上拓展民主协商的功能,在法治保障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科技支撑的作用,明确提出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七位一体”社会治理体系。这是适应新时展需要提出来的新要求。党的四中全会还提出“社会治理共同体”新概念。社会是由大小不同的各类社会主体构成,社会治理共同体主要是由政府、社会组织、市场主体、公民等治理主体共同组成的。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需要社会共同体成员共同参与共同体建设和共同体治理,各主体之间通过民主协商、共同合作形成良性互动的共同体,进而实现共同的治理目标。

社会治理新局面篇6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县委县政府关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策部署,深入贯彻中央第七次工作座谈会精神和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系列会议以及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构建社会治安群防群治格局,全面落实维护社会稳定各项措施,为我县文明建设提供良好环境。

二、总体目标

为全面落实维护社会稳定,实现末端发力群防群治终端见效工作机制,积极构建组织领导、齐抓共管、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参与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设工作格局,结合我局实际,一是切实做好林区草场安全防范工作,通过运用各种手段,着力提升区草场及周边治安环境的综治水平。二是着力宣传普法政策,强化群众的安全意识、防范意识,使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明显提升。

三、工作原则

坚持党政领导,充分发挥我局职能作用和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坚持科学规划、整体防控;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新办法、新路子。

四、工作措施

社会治理新局面篇7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环保局必不可少的“生命线”“向心力”。新的形势下,环保局的思想政治工作又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如何应对这些挑战,既是环保局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又是环保局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

一、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在有效消除思想工作领域可能出现的“盲区”上下功夫

改革的深化、社会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人由“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社会人”具有流动性相对增大、管理难度大等特点,思想政治工作不容易开展。久而久之,这一特殊人群在思想政治工作领域便成了被遗忘的对象,也成了思想工作的“盲区”和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因此,如何消除思想政治工作领域的“盲区”成了我们必须探讨的问题。消除思想政治工作领域的“盲区”,就必须扩大思想政治工作的覆盖面,形成覆盖单位、家庭、社会,覆盖各类新型组织和群体的工作网络[1]。

二、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在创新上动脑筋

创新,就是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寻找新机制、探索新途径、掌握新手段。创新是民族之魂,也是激发思想政治工作活力的源泉。当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社会在变,体制在变,机制在变,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也在变,我们必须适应变化,着力于工作的创新。只有这样,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在改进中得到加强,在加强中得到发展。如果我们无视社会的变化发展,只是简单地重复过去的老方式、老办法,就难以收到好的效果,甚至适得其反[2]。创新,要克服工作模式呆板,手段单一,生硬说教的方法。必须认真研究当前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研究人们不同层次的精神需求和价值取向。在总结、运用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鲜经验和有效做法基础上,继续寻找新机制、探索新途径、掌握新手段。

所谓新机制,从宏观来说,就是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社会化,形成“大政工”格局。要形成这种格局,首先要端正认识:思想政治工作是全党的事,全社会的事,不能只靠思想政治工作部门和少数政工干部去做。要在各级党委领导下,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发挥各个部门的优势,相互配合,加强协调,形成各部门、工青妇齐抓共管,专兼结合的社会化工作格局。其次,要把思想政治工作同社区管理、环保局管理、社会管理等紧密结合起来,形成多渠道、多层次的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同时,还要善于根据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实际和变化,来制定工作的目标任务、方式步骤和相应措施,确保党的各项中心任务的完成。

三、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政工队伍上花气力

思想工作能否创新、机制能否正常运转,归结到底还在人,因此说,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离不开建设一支有理想、有朝气、高素质的政工队伍,否则,一切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建设一支有理想、有朝气、高素质的政工队伍应着重从理论修养、人格力量和模范行动三个方面人手。从功能方面看,政工干部应成为思想政治工作领域的“灵魂工程师”。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难点多、热点多,要从容地解决这些热点、难点问题,政工干部就必须强化责任意识、阵地意识和占领意识,增强政治敏锐性,同时,要保持奋发的精神状态、积极的进取意识、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在精神风貌上给职工以好的印象,政工干部要成为“灵魂工程师”。

从素质方面看,政工干部要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专家。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它本身有其特有的客观规律。但在新形势面前,一些同志存在着理论基础不扎实、知识结构不相称、业务能力不适应的现象。政工干部要成为精通本职的专门人才,应努力学习思想政治工作的专业知识和其它相关知识,苦练做思想工作的本领,掌握讲理论课、解答问题、阐明政策等基本功,针对职工群众的各种思想热点、难点间题做工作,力争达到“站起来能讲,坐下来能写,走下去能抓,靠上去能帮”的要求[3]。此外,还应大力加强政工干部的业务培训,并积极引进政工人才,舍得从优秀的生产干部中选择政工干部,解决好政工干部出路窄、选人难、后继乏人等问题,千方百计把基层政工干部配齐配强,达到结构合理、整体优化、业务精通。

四、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在健全工作机制上做文章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建立健全一套科学有效的运行机制十分重要和必要,分析当前新的形势,总结多年来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和经验,我们认为,迫切需要健全以下四种机制。

(一)领导责任机制

要建立健全各级党委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其他领导成员分工负责的领导责任制,建立健全党委领导负责、有关方面负责人参加的思想政治工作联系会议制度。

(二)信息反馈机制

要建立健全环保局职工思想动态监控分析工作网络,形成社情民意观察、反馈系统,切实加强对环保局广大职工思想动态的监控和分析。通过这些措施,及时掌握、分析职工群众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思想政治领域的动态和带倾向性的问题,增加工作的针对性和前瞻性,探索工作的特点和规律。

(三)资金投人机制

要建立健全思想政治工作的投人机制,不断增加资金投人,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随着经济的发展,应当逐年增加对文化事业的投人。要建立健全专项资金制度,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加快宣传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四)考核奖惩机制

要制定一套适应本单位本部门的思想政治工作考核指标体系和具体考核办法。要把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作为考核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一个重要依据。对于工作成效显著的地方、单位及其主要领导干部要给予表扬和奖励,对于忽视、放松思想政治工作的地方、单位及其主要领导干部要给予批评和惩罚[4]。

社会治理新局面篇8

关键词:社会管理创新;转型危机;协作治理;社会政治稳定

中图分类号:D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54X(2013)04-0045-06

一个国家能否保持长期而可持续的和谐稳定,不是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中某个单一因素在起作用,而是多个因素交织在一起合力作用的结果。随着社会转型进程的逐步深入,人民内部矛盾的日益凸显。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已进入制度调整、体制变革与机制创新的关键阶段。改革开放时代暴露出的各种各样的利益冲突,不仅出现在各社会阶层之间,还出现在地区、民族等其他结构因素之中。有效维护利益大分化与制度大变革时代的社会政治稳定,成为当前中国国家治理与政治建设的重大历史使命。长期以来,全能主义和一元化的政府治理模式盛行,国家成为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唯一责任主体。在一个高度均质化的社会,这种治理模式尚可应付自如。但在一个日趋多元的异质社会,其治理绩效必将捉襟见肘。培育现代社会组织,提升社会自治能力,积极动员各种市场和社会力量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不仅是社会管理创新的核心目标指向,也是维护中国社会政治稳定的重大战略抉择。

一、转型危机与治理风险:中国社会政治稳定面临的主要挑战

转型期中国的社会政治稳定问题,既有现代化背景下政治稳定的一般性问题,如社会动员、政治参与激增带来的政治不稳定,也有中国社会政治生态背景下的特殊性问题,尤其是必须在改革、发展与稳定之间寻求微妙的平衡。当前,我国的社会政治生活总体上是平稳有序的,但仍然存在着若干制约因素,它们成为损害我国社会政治稳定潜在基础的重要因素,如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通货膨胀、物价上涨与失业的压力,某些政府官员和公职人员的腐败行为,以及基层政权组织软弱涣散、社会控制功能弱化等。整体而言,中国目前面临的社会危机是一种“转型危机”,是特定历史背景下结构性转型的必然现象,是经济一社会转型中由于各种利益冲突和治理能力滞后所产生的危机。一方面,经济和社会关系发生重大结构性变迁,从而产生了大量的经济和社会的矛盾和冲突:另一方面,这些矛盾和冲突不能在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自我矫正,需要国家通过各种治理手段进行干预。转型危机与治理风险是中国社会政治不稳定因素的本质属性和核心特征。中国目前的不稳定因素主要存在于经济和社会领域而非政治领域,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急剧变迁必须付出的成本和代价,尚处于基本可控的范围之内。中国的转型危机与治理风险呈现出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

首先,转型危机与治理风险具有多发性与复杂性。目前中国的各种社会矛盾不仅数量明显增多,涉及的人数众多且人员构成复杂,而且激烈程度有不断加剧的趋势,城乡居民对群体利益冲突的感知非常明显。法制网舆情监测中心的《2012年研究报告》显示,近年来呈现出诱发原因复杂化、参与群体多样化等特点。在诱发原因上,因社会纠纷、征地强拆和警民冲突所引发的数量较多,其中征地强拆已成为导致各地社会秩序不稳定,诱发舆情事件的重要因素。同时,环境维权和族群冲突作为的重要诱因,逐步成为突出的主题。在参与者的分布上,城镇居民稍高于农村居民,社会矛盾存在着由农村向城镇转移的明显趋势,这意味着利益矛盾和礼会冲突问题更加错综复杂,社会治理面临的考验日益严峻。同时,青年学生群体和流动人口成为参与的重要力量。青年学生往往熟练掌握网络新技术,便于在网上进行动员,并突破消息封锁,扩大事件影响力。随着我国人口流动的加剧,流动人口与本地居民的冲突或不同地区来源的流动人口之间的矛盾激化,也容易导致的爆发。一方面是社会矛盾数量的激增,各种矛盾不只局限于公民之间、劳资之间、干群之间,而且跨城乡、跨区域、跨行业、跨单位的社会矛盾呈凸显趋势,社会利益矛盾的协调难度空前增大,当前中国的转型危机与治理风险呈现出极其复杂的局面。另一方面,在利益诉求的表达方面,各社会群体游走于合法与非法之间的灰色地带,普遍存在利益诉求的合理性与表达方式的非法性之间的矛盾,各种非法与合法的社会矛盾相互交错、叠加,经济的、社会的、政治的问题相互纠缠,行政、治安、民事和刑事案件相互交织,极大地增加了利益矛盾和社会冲突的错综复杂性。

其次,转型危机与治理风险呈现出明显的突发性与群体性。在当下的中国,转型危机与治理风险往往以人民内部矛盾的形式展现出来。人民内部矛盾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内部不同成员、不同群体之间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由于经济利益、政治态度、思想认识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差异而引发的非对抗性冲突。一方面,人民内部矛盾及其解决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另一方面,尽管人民内部矛盾是非对抗性的,但如果处理得不好,也会对经济发展、政治稳定与社会和谐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目前,某些人民内部矛盾不仅激烈程度很高,而且激化过程极短,带有明显的偶然性和突发性。同时,随着社会转型的深入和利益格局的大调整,大多数社会矛盾由个体层面上升到群体层面,各种逐渐增多,中国政治逐渐步入“集团博弈”的时代。规模之大、涉及人员之多、诱因之复杂、危害程度之高已远远超出了个体层面的社会矛盾。往往更具社会冲击力,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和谐稳定更具杀伤力,其负面消极影响绝对不能小觑。社会矛盾的突发性与群体性相伴相生,对转型中国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社会政治生活的和谐稳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最后。社会怨气和心态失衡成为诱发转型危机与治理风险普遍的社会心理氛围。目前中国进入了一个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社会矛盾复杂而尖锐的高风险时代。2011年江西抚州的连环爆炸案、2010年福建南平的戮童惨案以及法官、法警、公安民警、城管和干部被枪杀、被泼硫酸、被刺死等极端暴力事件频繁出现,成为中国社会危机日益外显的表征。失意群体残酷报复社会的病态行为是社会怨气最极端的表现形式,对中国社会政治稳定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长期累积又得不到发泄的社会怨气极大地增加了潜藏的政治风险,大幅增加了社会维稳成本。一方面,社会怨气是点燃的导火索,是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影响因素。近年来全国各地的,如云南孟连事件、贵州瓮安事件、甘肃陇南事件等,都是由于群众利益长期受损,多年矛盾积蓄难解,民众对公权力不信任,社会怨气积聚而最终引发的。一方面,社会怨气也可能诱发残酷的社会报复型犯罪,引起人们的社会恐惧与心理恐慌。如果一些弱势群体在遭受社会不公时得不到及时的权利救济和情绪疏导,随着怨气的不断积聚,非常容易产生各种消极情绪,如仇官、仇富、仇警等心理,一旦受特定情境、特殊事件的刺激,极可能借机宣泄,出现烧等极端破坏,形成泄愤型,危及社会和谐稳定。

目前中国的转型危机与治理风险根源于中国的赶超型发展模式,中国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与社会治理模式逐渐显现出其内在困境和发展悖论。主要体现为:(1)中国的经济增长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同时日益凸显的各种社会问题却成为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代价,中国长远的可持续协调发展遭遇空前的考验。(2)中国虽然保证了社会政治生活的大局稳定,但日趋严峻的利益矛盾和社会冲突也导致了党和政府局部的政治信任危机和合法性危机,大局稳定、局部不稳定和政治稳定、社会不稳定因素凸显成为当前中国稳定格局的基本特征。(3)中国现行的维稳模式保证了中国这个巨型社会相对平稳的社会转型与制度转轨,但压力型体制下的维稳模式也出现了明显的异化与内卷化现象,中国的维稳模式亟需现代转型和战略重构。一般而言,中国社会的转型危机与治理风险只是社会不稳定的重要诱因,不会成为危害政治稳定的直接因素,执政者大可不必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但是,针对种种危害社会政治稳定的因素,同样也不可麻痹大意,掉以轻心,而是应该防患于未然,通过有效的政府治理积极主动地化解各种利益矛盾和社会冲突。因为社会不稳定是政治不稳定的前奏,是催生政治不稳定的土壤,社会不稳定往往是政治不稳定的风向标和显示器。因此,一个执政党或政府要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长期保持自己统治的政治合法性基础,就必须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及时解决好各种社会问题。而加强社会管理创新,是实现社会和谐与政治稳定的必由之路。

二、社会管理创新:转型中国和谐稳定的安全阀

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加强社会建设,首要的任务就是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管理创新的核心目标指向是有效回应和解决现代化进程中的各种社会问题,维护转型进程中社会的和谐稳定。而目前中国社会的维稳是一种刚性和压力维稳。具有明显的运动式治理和组织化调控色彩。这种维稳模式面临着现实的困境,集中体现为政治风险大,维稳成本高,有不断被异化和内卷化的趋势。目前,中国的社会矛盾呈现出多发性、复杂性、突发性、群体性等特征,而其社会管理格局具有明显的政府主导色彩,社会自我管理能力不足,公民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不够,严重影响了社会治理绩效。因此,实现中国维稳模式的现代转型,是转型中国实现长期可持续的和谐稳定的治本之策。而变革传统的政府一元化主导的社会治理模式,通过社会管理创新有效动员社会组织和公民的力量参与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构建国家、市场、社会之间有机互动的多元共治模式,是中国维稳模式现代转型的重要突破口。

首先,社会管理创新有利于社会治理结构的现代化,而社会治理结构现代化是中国维稳模式现代转型的基本前提。在现代社会,稳定应该是一种动态稳定,主要是通过一种社会主体之间合作互动的过程。借助制度规则的及时完善和调整,及时理顺各种利益关系,确保社会政治生活整体始终处于一种具有足够弹性和调适性的秩序之内。动态稳定是一种充满机会和活力的开放式的相对稳定,是一种有着局部变化而全局相对不变的大局稳定,是一种通过对局部变化的制度化调节而保持全局稳定的动态平衡。要实现动态稳定,关键是确立现代国家制度体系,不断提升社会制度的理性化与民主化水平。加强社会管理创新,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及时排解社会矛盾、化解利益冲突,而当各种危机事件爆发时,好的社会建设可以起到“安全阀”、“稳定器”的作用。基于社会管理内容的广泛性和复杂性,社会管理创新亟需实现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充分借助党委、政府之外的其他社会治理力量,共同构建立体的社会工作网络,协作生产公共产品与提供社会服务,在民主协商与合作治理的制度框架下,充分发挥多元治理主体的自治、自律、互补、协同作用,积极推进社会治理结构的现代化。

其次,培育现代公民社会是中国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而公民社会的成长是动态政治稳定的社会基础。社会管理创新的基本目标在于培育现代公民社会,激发社会的内生力量,构建自生自发型的社会秩序,开掘中国政治发展的内源动力。公民社会的主体既包括独立、平等、自由的现代公民,也包括代表团体成员利益并高度自治的现代社团组织。公民社会的形成与发展集中体现了民主、法治等现代政治价值的实现。公民社会的成长不仅是社会政治现代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而且是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基础性力量。公民社会有利于政治稳定的内在机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培育现代公民社会有利于增强国家的合法性基础,通过国家与社会双方的互动与协调增进政治稳定的社会基础。公民社会自下而上的压力释放模式弥补了政府自上而下的管理控制模式的缺陷,不仅能通过自稳定机制确保社会生活的和谐有序,为政治稳定提供坚实的社会支撑,而且能提升公民对政府行为的认可与接受程度,增强民众的政治认同感,维护与巩固国家的政治合法性。(2)公民社会的相对独立地位,有利于保护个人自由权利。并对政府权力进行有效约束,从而平衡政治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的关系,使两者更好地协调共存,形成政治稳定与社会稳定良性互动的格局。(3)从微观意义上讲,公民社会的成长是每一位公民自身公民意识成长和个体理性能力逐步发育的过程,而具有民主品格和高度理性的现代公民是支撑社会政治稳定最为重要的力量源泉。(4)社会利益表达渠道的制度化和社团实施利益表达的专业化趋向,为政治系统的稳步更新和保持活力提供了支撑性条件。也能更为有效地疏解由于社会利益格局失衡导致的不满和怨恨情绪,因而也有利于实现社会政治稳定。总之,公民社会的成长使得各个社会群体得以按照地缘、业缘等利益分界线组织起来。增强每个群体的政治博弈能力,从而有利于保护社会弱势阶层的利益,减少社会边缘化现象的扩大,增强体制的包容性,从而维护社会政治稳定。

最后,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中之重,而民生政治有利于培育强大的社会支持力量,为中国社会政治稳定奠定坚实的民意基础。民生政治是社会管理创新和维护中国社会政治稳定的有机结合点。有效解决人民的经济社会权利问题和他们最关心、最直接与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际上是中国政治必须直面的首要问题,民生问题是最根本与最重要的政治问题。民生政治从改善最大多数人的生存状况出发,推行平等取向的社会政策,以不断改善社会公平正义的状况。民生政治主张以市场激发效率、以法治保障公正、以参与推动改革、以民生促进发展,以经济社会权利的发展引领政治权利的发展,以经济社会建设推动国家政治建设,有利于实现国家和社会的现代化转型和长治久安。民生政治主张经济社会权利的实现,而不是着眼于政治权力的转移和更替。可以有效地软化体制的刚性,合理提出分权的理由,民生政治可以成为民主政治的代用品、调节剂和稳定器。民生政治同样构成体制变革的动力,但民生政治的基层性、世俗性、普遍性、包容性、节制性。使得这个动力的作用不是去解构这个体制,而是革新这个体制。③改革开放以来的政治发展实践证明,民生政治建设有效地强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调适性、复杂性、自主性和连贯性,增强了政治体制的弹性空间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通过大幅度改善社会弱势群体的物质生活水平,有效舒缓了社会不满情绪。只有秉持以人为本、均衡发展的民生建设理念,不断优化社会利益格局,真正缓和利益矛盾和社会冲突,才能不断巩固执政党和政府的合法性基础,增进官民之间的相互信任。弥补社会裂缝,实现中国社会的和谐稳定和长治久安。

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发展中大国,中国未来的发展道路充满着不确定性,人们体验着更多的风险焦虑和转型压力。一方面,政治稳定为公民社会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外在条件;另一方面,现代公民社会的成长,包括积极培育社会自治组织和权利义务对等的现代公民,是政治稳定的坚实支撑。在中国的现代化转型进程中,寻求自由与秩序的均衡,成为维护稳定和公民社会成长的重要着力点。通过民主激发公民社会的活力,以法治规约公民与社会组织的行为,在政治发展与社会成长良性互动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公民社会积极的政治稳定功能,预防和抑制其消极功能,实现政治稳定与社会稳定的相互促进,是构建中国维稳新模式的关键要素。通过社会管理创新变革社会治理模式,激发社会活力,提升基层社会的组织化和制度化水平,建立新型的国家与社会关系是化解社会矛盾、实现中国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环节,有效的社会管理是执政党和政府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新机制。

三、协作治理:社会管理创新夯实中国和谐稳定的治理基础

转型期的中国社会政治秩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和挑战,虽然执政党与政府主导公共秩序构建具有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合理性,但也具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市场稳步成为社会资源配置的主导力量。社会自主空间与自由流动资源不断增生和涌现,政策与治理资源越来越多地掌握在执政党和政府之外的组织实体之中。面对日益复杂的国家治理环境,以及多组织共生共存的局面,构建协作治理模式将成为社会管理创新的基本趋向,也成为维护中国社会政治稳定的战略抉择。协作治理是一种独特的制度形式,它不同于市场的自发性协作和科层等级制的管理。在一个极端复杂与多样化的时代。权力需要分散而不是集中,社会要求更多的是自由和个性化而不是一体化。由于复杂性与日俱增,治理的有效性越来越由跨越组织的政府运作所决定,非政府的参与者成为各种公共物品与服务供给系统的必要组成部分。通过合作伙伴关系或者协作治理关系把非政府和政府的资源适当连接起来。政府能力才得以不断维持并扩充。构建中国特色的协作治理模式,迫切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切实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首先。政府权威对于维护变革社会的政治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改善公共权力的运行品质、提升国家治理绩效依然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中之重。政府权威是现代化的客观要求,一个有权威的政府也是政治现代化的基本要素和重要标志。处于变革时期的社会,必然会出现一系列的矛盾、分歧、冲突,在政治上表现为各种形式的不稳定甚至动乱,这就提出了扩张政府功能和加强政府权威的要求。政府权威对于政治现代化本身,对于一个国家在变革时期的政治稳定和政治发展都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因此,转型期的多中心和协作治理模式,依然具有典型的政府主导性,执政党和政府是构建公共秩序的核心主导力量,是组合各种治理资源,型塑现代治理结构,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关键力量。政府权威是保证国家现代化变革正常进行和保障稳定与秩序的决定性因素,但强有力的公共权威不是人为地强制性地树立的,而是以政治廉洁和有效治理为前提的,改善公共权力的运行品质是中国政治改革的核心与关键。在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实践中,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全面提升执政党建设的科学化水平,推动执政党自身的适应性调整和现代转型,在回应社会挑战、化解社会危机的过程中不断实现执政党自身的理性化与现代化,在不断增强体制弹性和制度学习能力的基础上,有效实现理性而民主的国家治理,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实现社会和谐与政治稳定。同时,政府凭借有效的公共权力,通过充分的政治协商、政治沟通和政治妥协,对各种政治主体之间纵横交错的利益关系进行权威性的政治协调,达成社会矛盾乃至政治冲突的有效调解,实现一种新的基于社会共识的政治整合,是维护转型社会政治稳定的基本保证。

其次,优化社会结构与培育现代社会组织,为政治稳定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政治系统能否稳定,取决于该政治系统是否具备坚实的社会基础,是否能够获得绝大多数人的支持和拥护。人类政治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一个在社会人口总数中占最大比例的中间阶层,通常构成维护国家政治稳定的社会基础。它往往发挥着社会政治力量平衡器的作用,对社会政治结构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应当从政治上培养、扶持中间阶层的成长和壮大,使这个阶层真正成为未来中国社会发展和政治进步的核心力量。目前,我国的中间阶层已经产生,但尚未成为社会阶层结构中的主体力量。我们要从维护社会长期稳定、促进政治现代化的高度,通过有效的公共政策和社会经济制度设计,扶持和培育中间阶层,促成其壮大和发展。逐步优化社会阶层结构。同时,要以创建社会组织孵化机制为重点,构建高度组织化与制度化的现代社会。社会组织是党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是政府连接市场和社会的纽带,是社会管理创新的一支重要力量。社会组织是政治稳定的“缓冲带”和“减压阀”,具有极其重要的中介和代表功能、参与功能、服务提供功能和积累社会资本的功能,能够缓和政府与社会之间的紧张状态,促进相互沟通与理解,打破政治僵局,推动社会问题的解决和社会危机的化解,是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重要力量。日益多元的社会利益关系和日益复杂的社会结构,使社会问题更加复杂,“全能政府”越来越不能适应多元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问题更多地要留给社会组织去治理,各种社会组织可以而且应当充当政府有效治理和维稳工作的重要辅助力量。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转型中国政府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切实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格局,是中国走出治理困境,实现社会和谐和政治稳定的重大举措。

最后,切实完善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构建中国式的多中心治理与协作治理模式,奠定中国社会政治稳定坚实的治理基础。当前的中国正处于急剧的社会变革时期,也是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一方面,各种社会主体之间的利益矛盾日益彰显,各种突发频繁出现,一波又一波的“洪峰”对各级政府的执政能力与治理水平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另一方面,各种社会问题都呈现出复杂性、多样性和动态性的特征,对这些社会问题的治理日益成为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政府一元化主导的传统治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治理环境的需要,构建执政党和政府主导的多中心协作治理模式,是维护转型期政治稳定的根本出路。在综合治理组织体系中,各级党委、政府发挥着核心领导作用,是整合所有社会治理资源的主体。虽然多元治理主体之间的力量是不均衡的。但由于社会治理资源的弥散性分布以及各治理主体之间资源相互依赖性的影响,社会管理问题的合作治理与治安公共产品的协作生产是综合治理的基本特征。在中国,各种具有社会管控职能的政法机关、社会自治组织和市场组织(保安服务公司、物业管理公司等)构成了一个庞大的组织网络系统,并通过广泛发动居民参与,构建起有效的群防群治网络,执政党、国家、社会、市场组织围绕共同的目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以产生整体效益,形成整体合力。网络化的治理结构大大提高了社会治理绩效,减少了社会调控体系的空隙,有效地维护了公共秩序。在转型中国,执政党与国家主导社会秩序的建构,同时充分利用各种新兴的市场组织与社会组织资源,通过组织化调控的方式,构建完整而相对严密的“社会控制之网”,不断拓展国家治理空间,成为国家治理的基本战略选择,也是保证超大规模社会相对平稳转型的主要历史经验。这种威权主义与法团主义的有机结合,有效地化解了日益多样化的社会对国家治理体系的冲击,各种新兴的社会空间不断被体制化,与体制建立联系乃至直接成为国家体制的一部分。在这种制度模式下,各种市场组织与社会力量在一个具有高度包容性与制度化弹性的政治空间中,不断地被收购、吸纳或同化,而各种、反国家的犯罪集刚、黑恶势力则被有效打击或镇压。从这个意义上讲,在激烈的国际民主化浪潮中,在一个利益高度分化的转型社会中,通过综合治理建立的国家与社会之间的有机联系与统合机制,对巨型社会的平稳转型意义至关重大。

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关键是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和“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而稳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真正实现各治理主体之间的协作治理,是中国社会治理模式变革的基本趋向,也是维护中国政治稳定的重大举措,成为社会转型期中国构建维稳新模式的战略选择。

社会治理新局面篇9

深刻理解战略目标

中国共产党与西方政党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她不像西方政党在野时只谋求下次竞选获胜,执政后只谋求下届连任,只有近期目标而无远大理想。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既有远大理想或最高纲领即实现共产主义,又有近期目标或最低纲领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因此,她在执政过程中始终坚持远大理想和近期目标、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用最高纲领规定前进的方向,用最低纲领表达最高纲领在特定阶段的实践性目标。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新中国成立标志着第一个历史任务完成,现在我们正着力完成第二个历史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在新世纪确立的战略目标,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发展阶段。这一目标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基本成形,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最终确立下来。这一目标是社会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中国人民把中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强烈期盼。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各个方面。其中,经济建设是中心,政治建设是保障,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这一战略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能否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直接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能否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前景光明、任务艰巨,还将面临很多挑战,比如:我国发展中还存在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教育、就业、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社会治安、执法司法等领域还存在一些突出矛盾。面对这些挑战,我们要按照党的十八大的要求,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在科学发展中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两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系统把握战略举措

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是最鲜明的时代特征。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任何一个领域的改革都会牵动其他领域,同时也需要其他领域的改革密切配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统部署。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紧紧围绕总目标,即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加强各项改革关联性、系统性、可行性研究。应在基本确定主要改革举措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各领域改革关联性和各项改革举措耦合性,深入论证改革举措可行性,把握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使各项改革举措在目标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实际成效上相得益彰。必须从全局看问题,看我们提出的各项重大改革举措是否符合全局需要,是否有利于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对党和人民事业有利的,对最广大人民有利的,对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有利的,该改的就要坚定不移改,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国家和民族负责。必须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立足于国家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进行整体部署,破除妨碍改革发展的思维定势,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全面依法治国,是我们党在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之后,对建设法治中国的进一步阐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此作了全面具体的部署。全面依法治国,涉及思想观念、体制机制、领导方式和作风建设等各方面。当前,关键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推进依法治国的各项举措,在党的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全面从严治党,就是要落实从严治党责任,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从严管理干部,持续深入改进作风,严明党的纪律,发挥人民监督作用,深入把握从严治党规律,实现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着力做到协调推进

社会治理新局面篇10

理念是指“一种理想的、永恒的、精神性的普遍类型。”法治理念是人们对法治本质及其规律的理性认识与整体把握而形成的一系列理性的基本观念,是对法律精神的理解和对法律价值的解读而形成的一种认知模式。建设法治社会,必须牢固树立和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法治社会建设,就要深刻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坚持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这五个方面相辅相成,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就要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法治建设绝不是要削弱党的领导,而是要从理念上更好地强化党的意识、执政意识、政权意识,通过改善党的领导来更有效地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领导,通过完善党的执政方式来更有效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建设法治社会,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党的领导,在党的领导下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把党依法执政的过程作为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实行依法治国的过程,作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过程,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过程,把加强党的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贯穿于法治社会建设的全过程

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就要坚持严格公正长效机制。同志指出,要努力探索使广大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着眼长远,把建立先进长效机制作为党永葆生机与活力的治本之道来抓,这是我们党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一个新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新时期政法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政法思想政治工作一项长期的任务,必须注重制度和机制建设,确保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能够随着形势的变化不断取得新的成效。要坚持教育与管理并重、机制创新与制度建设并举,努力构建符合政法机关特色和实际的防治司法腐败体系。要把执法规范化建设与处理涉法涉诉问题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提高队伍的公正执法能力,全面推进政法部门的执法工作。

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就要坚持服务大局。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开展立法、执法、司法工作,不断强化服务大局的各项措施,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我国是一个法制统一的国家,建设法治社会要在国家统一的法制框架下加以推进,保证国家宪法和法律的严格实施,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确保法治建设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要从讲政治的角度来想大局、谋大局、服务大局,正确处理服务大局与严格依法履行职责的关系,正确处理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关系,正确处理执法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之间的关系,追求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就要坚持依法治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核心是依法治国,其价值追求是公平正义,其本质要求是执法为民,其重要使命是服务大局,其根本保证是党的领导。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国家,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保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五个方面的基本内涵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它既体现了现代民主法治的基本规律、基本原则,又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因而是科学先进的法治理念。在政法系统持之以恒地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对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法制体系的完善,建设高素质的政法队伍,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国家必将产生重要和深远的影响。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规律、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把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必须坚持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把建设法治社会的过程作为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过程,使各方面都能够坚持和实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的正确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