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教学特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06:45

绘画教学特色篇1

【关键词】彩色铅笔儿童绘画简便优势方法

偶然的一次机会,我辅导学生画画,因为学生没有带颜料,便顺手拿了我平时备用的彩色铅笔,让他用彩色铅笔来涂色,没想到,画了以后,效果特别好,画面不仅色彩饱满、色调清新、而且笔触细腻丰富,也很有层次感,更重要的是学生特别喜欢这种绘画工具,一画就停不了笔,因为其细腻、丰富、且操作简便的特性,让孩子们大大增强了对绘画的兴趣,从而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对达到美术教育的目的有着积极的作用。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彩铅儿童画的教学进行阐述:

一、进行儿童彩铅画教学的特点优势及可行性

1.彩色铅笔特点和优势

彩色铅笔: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够像运用普通铅笔一样自如,同时还可以在画面上表现出笔触来,对于学生来说作画工具相对简单,便于掌握。彩铅为儿童自由地表现自己的思想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尤其技法的多元性和较少的束缚,能够使学生自由地表达,一封信或一个贺年卡、一个笔记本,他们都可以用便于携带的彩铅画、漫画或者卡通画来装饰,也可以在卡通画中刻画他们的故事,通过它来反映愿望,与同龄人交流。

彩铅画教学不需要投入过多资金,不管是农村还是城镇中小学都能有效地进行教学活动,因此,彩铅卡通画易于推广与普及。

2.彩铅儿童画是极富吸引力的课程资源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努力使美术课变得更有吸引力,但常使许多教师感到头痛的是美术课学生总是注意力不集中,不爱带作画工具,甚至干脆做其他科目的作业等,特别是小学中、高年级以上学生。一方面学生在这一年龄阶段正进入美术学习的“危险期”;另一方面由于美术非考试科目,学生忙于应付考试;再一方面与学生不能有效地欣赏美术作品,美术课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方法对学生没有吸引力等等因素造成的。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各种媒体的相继出现,使得原有的一些美术教育资源已不能满足新时期少年儿童的需要,因此必须要深入挖掘美术教育资源,使其为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服务。在美术课中引入操作简便、表现丰富的彩铅画来进行儿童画的创作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使学生方便操作,随时随地都能进行绘画,而且由于它的简便,能更好地激发学生认真观察生活,体会到其中的美感,从而创造出更加生动的作品。正是由于彩铅画的这些特点,所以深深地吸引着几乎所有学生,学生在欣赏、创作彩铅画的同时进行交流和表达,在愉悦的环境中,学生思维得以发展,绘画技能得以较快增强,正确世界观得以逐步形成,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儿童彩铅画教学符合当今时代的发展,符合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是极富吸引力的课程资源,符合素质教育的需要。

二、如何实施儿童彩铅画创作的辅导

由于儿童彩铅画这个领域一直鲜有人涉及,所以,这个方面的教学方法几乎没有任何的借鉴,以下便是我参考其他领域的绘画方式和自己平时教学中的尝试所得来总结一下儿童彩铅画的辅导方法:

(一)由技法入手,掌握作画技巧

1.让学生认识彩铅、了解彩铅的特点

学习彩铅画必须首先了解和熟悉彩铅的工具性能,然后才能更好地掌握与运用它。我们目前比较熟悉的是普通的彩色铅笔,有马利、中华等,它们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够象运用普通铅笔一样自如,同时还可以在画面上表现出笔触来,但是国产的质地比较硬,所以,笔芯很容易断,作画的时候,需要提醒学生掌握适当的力度。

能够同时画出像铅笔一样的线条和水彩一样的功效的画具就是水溶性彩色铅笔,质地相对来说比较软。使用方法相当简单,就像普通的铅笔一样,画好后用蘸水的笔在上面涂抹,颜色就会溶化。如果用彩色铅笔的笔部直接蘸水画,可以画出很利落的线条,还可以在画面上自由混色,是水溶性彩色铅笔最大的魅力,用含水的笔涂抹画面上的颜色时,颜色会互相混合,能表达出你所想表达的色彩,创造出独特的绘图风格!如图:

2.结合素描的线条来进行塑造

彩色铅笔和普通的铅笔有很多共同点,所以在作画方法上,可以借鉴以铅笔为主要工具的素描的作画方法,用线条来塑造形体。

一般画轮廓的时候,可以直接用彩色铅笔打底稿,但用笔可以略微轻些,握笔的姿势可以用平时写字的样子,笔与纸的角度大约为90度,此时刻画出来的线条会比较硬、细,适合小面积的涂色。

如果涂色面要大些,线条也可以更为松软些,我们可以把笔倾斜,笔杆与画面大约是45度,笔尖与纸接触面积大,所以涂出的线条就粗了。由于彩铅是有一定笔触的,所以,我们在排线平涂的时候,要注意线条的方向,要有一定的规律,轻重也要适度,否则就会显得杂乱无章。.

另外与运笔也有关系,需要粗的时候我们用笔尖已经磨出来的楞面来画,需要细的时候我们用笔尖的楞来画,就可以粗细掌握自如了。如图:

当然线条根据画面需要还可以有更多的表现方式,因为艺术的本身就是自由不是约束!

3.利用彩铅的特性,借鉴水彩画的表现方法

彩色铅笔还有一个特性,就是色彩丰富且细腻,可以表现出较为轻盈、通透的质感,这与水彩画的绘画风格相比,有异曲同工之妙,而且彩铅相对孩子们来说,更容易掌握,巧妙地借鉴水彩的特点──颜料色粒很细,与水溶解可显示其晶莹透明;把它一层层涂在白纸上,犹如透明的玻璃纸迭落之效果,我们可用不同的力度,用彩铅进行排线,反复上色,也能刻画出如水彩般梦幻、诗意的境界,如果用可溶性彩铅与水彩相结合的方式来做画,并且利用彩色铅笔对水彩的部分再加以细部修正,画面会产生更微妙的感觉。如图:

(二)充分利用彩铅的特点,让画面具备彩铅画的“独特性”

彩铅画的“独特性”,就在于它有一些特别的地方。这些“特别”,是其他工具、材料所不能达到的,只有充分利用了彩铅的独特性所表现出来的作品,才算是彩铅画,正是这“独特性”使得彩铅画成了真正意义的彩铅画。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彩铅绘画技巧的基础上,我是这样来引导学生的:

1.利用彩铅工具简单、便于绘制的特点,捕捉灵感

利用彩铅的变携特点,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生活,捕捉灵感,随时写生,为以后的创作累积素材。

比如可以引导学生用彩铅画画图画日记,我带领学生参与图画日记的形式时发现通过绘画的过程增加了对生活细致的观察力,对于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都有了一个很具象地表达和描绘,学生的记忆力也得到了锻炼,当然还可以用来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那画面的内容就可以不受真实内容的限制,可以夸张,变形,随心所欲,由感而发,很好的锻炼了学生的创造力。

2.巧妙运用彩铅特点和技法进行表现

在绘画中,引导学生巧妙运用所学彩铅绘画技巧进行绘画表现,会有惊喜发现。如:

画云:如果画的云类似于棉花,看起来弯弯曲曲的,就可以先用蓝色的彩铅笔比较重的刻画一下,然后用同一种颜色沿着轮廓,由重及轻的往外画,这样云不仅漂亮,而且把云绵软的质感表现得很形象。

画草地:用排线的方法,留出彩铅的笔触,更显简洁生动。

画天空:用些斜线画出松软的线条,并留出些空白作云,使天空看起来更为通透,明朗。

画水:用平涂加重点刻画的方式,可以表现出生动的倒影。

画花:采用彩铅接色的方法,能生动表现画出花的色彩关系和虚实感。

用色时,还要让学生明白,色彩不仅是为了画面更漂亮,更重要的是,色彩可以表达作者的想法和情感。比如,画面上鲜花盛放、到处充满嫩绿,那表达的当然是春天的气息。而表达寒冬自然就需要用冷的色调,如紫、蓝等。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用色彩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做到根据画的内容结合自己的想法,色彩运用得当。有时可把色彩画得鲜艳,有时也可以色彩淡雅。哪里可多用色彩,哪里可少用色彩,并注意到色彩可互相衬托对比,创作时,很多时候画面就是靠用合适的色彩,利用色彩之间的衬托表达自己的想法的。大胆处理好色彩的关系,最后还要进行“收拾”整理,完善画面。

最后根据画面的需要,还可以适当加入其他绘画工具如:水彩、水彩笔来点缀,使画面更富有表现力。

3.利用彩铅表现力丰富的特点,结合卡通进行创作。

卡通是是英语“cartoon”的汉语音译,原指政治讽刺漫画,后来也指动画片、连环画。卡通本身也是一种艺术形式,能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它本身又具有幽默的特点,使真人实物难以表现的东西可以通过这种形式表现出来,它多以夸张与变形的表现方式,强调讽刺、机智和幽默,它所包含的形式比一般意义上的漫画还要广泛,涵盖的内容比文字还要丰富,因此,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艺术生命力。

彩铅的特点:彩铅作画工具相对简单,色彩丰富、细腻,便于学生绘制。两者属于不同的范畴,但都有线条简洁,表现丰富的特点,同时也都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二者相结合,相得益彰,具有生动、新颖、简便的特点。

比如,有一次,某个比赛要求让学生用卡通的形式画自画像,我便让孩子们用彩铅来表现。在我的简单启发,大胆鼓励下,孩子们很快抓住了自己最富有代表性的特征,并结合彩铅的绘画特色,用丰富的表现手法,加上细心的刻画,很快把一个个可爱的形象塑造的惟妙惟肖。

《搞怪大王》

顾裕成

《小百灵》

张薇

《大头儿子》

邱驰磊

《我爱大自然》

庄葳

在学习中,还要注意应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并要细心的“导”。作画时要经常鼓励学生大胆用笔,如果作画拘谨、放不开,就不可能出奇制胜,出不了好的效果,如果反复涂抹还会损害画面效果。所以,整体要画得大胆,局部及细节要画得精妙,力求做到大胆用笔,细心“收拾”。最后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综上所述:我认为彩铅画是小学美术教学中极富吸引力,也是很独特的课程资源,其本身的操作简便、表现丰富的特点,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训练学生的绘画技巧,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它是提高少儿整体素质的宝贵资源,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一资源为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服务。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美术学习决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美术学习应以“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强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因此,在小学美术课中进行彩铅画教学是很值得尝试的,这也体现了“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的理念。在彩铅画学习中,学生兴趣极浓,他们学得主动,学得轻松,学得高兴,整个过程使学生在学到彩铅画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审美素养得以逐步提高,创新思维得以有效训练,整体素质得以稳步发展。孩子是国家的未来,也是国家的希望,重视和发展他们审美能力的培养,就是造就一批高素质人才,就是造就一个开放、文明的未来,展望前程,我们任重道远!

部分学生作品

《水乡》

徐福小学

《童年的秋千》

徐福小学

《悠闲的大象》

顾裕成

《欢奔》

《助人为乐的长颈鹿》

方偲

主要参考书目

《全日制义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1、7

《全日制义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2、5

绘画教学特色篇2

绘本实则为图画书,将绘本融入小学美术教学对小学生的心理及审美都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符合小学美术的教学要求。小学阶段是一个特别的时期,是儿童德、智、体教育的启蒙阶段。在这样的期间内,他们的逻辑性还比较弱,脑海里没有具体的表象,思维较为混乱抽象。因此,在小学美术课堂中除了让学生欣赏一些著名画家作品及画风之外,还需要添加一些简单易懂的图画,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避免学生失去美术学习的兴趣。首先,在绘本中人物、动物、植物的造型大多鲜明、可爱、生动,符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其次,绘本图画大多色彩鲜艳,充分运用了邻近色、对比色等色彩知识,对学生的色彩知识学习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第三,绘本中的故事往往短小精炼,具有趣味性,可以让学生轻松领会图画含义。第四,绘本的绘画风格各异,绘制材料丰富,能够帮助学生认识不同画种。第五,绘本画面蕴含美术原理,如画面均衡、透视等,为教学提供优秀资源。由此可见,绘本内容与小学美术学习内容高度一致,并且符合小学美术教育理念,能够辅助教学达成教学目标,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二、绘本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1.合理运用,激发学习绘本

用于美术启蒙教育的优势显而易见,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认知的不断变化,合理地选择和运用绘本成为首先要关注的问题。由于不同学龄基础知识量的不同,对绘本的选择要有所变化,需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分出不同的层面。对于低年级的孩子,应用色块明亮、简单的绘本进行教学;对于高年级的孩子,他们已能大致分析画面所使用的绘画技巧、风格、和图画所蕴含的教育意义,故在选择上可以倾向于绘画技巧较复杂的绘本或视觉传达效果强、寓意深刻的绘本来提高孩子的想象力和艺术气息,促使孩子了解自己喜欢的作画风格,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进一步提高孩子们对美术学习的积极性。

2.循序渐进,深入教学

美术教学中,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认知,能够最大限度地保留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深入教学。绘本“浅显易懂”这一特性,恰好能成为启迪学生认知的“金钥匙”。如:高年级《猫头鹰》一课中,教师需引导高年级学生欣赏著名画家《猫头鹰》作品,找到猫头鹰的形象特点,并将《猫头鹰》作品与实际猫头鹰的图片做比较,领会作品中的寓意,并且分析画家运用了什么画法来体现猫头鹰这些特点。为了营造轻松、趣味的学习氛围,我们首先可以引用绘本《猫头鹰宝宝》的图画故事,利用绘本中的画面提高学生对猫头鹰生活习性和身体结构的了解;引导学生对比《猫头鹰宝宝》和著名作品《猫头鹰》的绘画手法,使学生对猫头鹰的身体比例及形象特征有更深刻的认识。

3.理性临摹,提高技巧

绘本中的画面构图合理美观、造型活泼、色彩鲜艳,贴近小学美术教育的内容。小学美术教育主要培养学生审美能力、造型能力和色彩感知等,这些教学点在绘本中都能一一提炼,故理性地临摹绘本能帮助小学美术教学实现教学目的。还可让学生将绘本中的明暗色块用水彩颜料调和出来,再按照绘本的明暗位置进行上色,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对色彩的运用。

三、结束语

绘画教学特色篇3

一、电脑绘画与图案教学的结合

windows“画图”工具的“编辑”功能中包含有“剪取”、“复制”、“粘贴”、“重复”、“撤销”和“粘贴来源”等菜单。教师在介绍这些功能的实际运用时,可结合图案的设计来进行。如,利用这里的“复制”、“粘贴”、“粘贴来源”工具可以将一个基本图形(或一张基本图片)复制出若干个(张)与其相同的图形(图片),如果把它们按照一定的规律连接起来便可得到一张“二方连续”或是“四方连续”图案;若再通过“查看”功能中的“缩放”工具(或是“图像”功能中的“拉伸/扭曲”工具)把它们有规律地缩放(或拉伸、扭曲),又可将这些“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图案变成“渐变”图案。这样做,既实现了电脑绘画的教学目标,又加深了学生对一些图案知识的理解、掌握,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

二、电脑绘画与色彩教学的结合

windows“画图”工具的“颜色”功能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色彩编辑菜单,它就是“编辑颜色”。这里除有现成28色的“颜料盒”外,还有“规定自定义颜色”子菜单。打开这个子菜单的功能界面,可通过鼠标直观地进行任意色彩的选择和“色调”、“饱和度”、“亮度”等的调整。若在进行色彩选择时教师有意识地浸透“原色”、“邻近色”和“间色”的教学,学生对色彩概念的理解将会更加直观、更加深刻;通过鼠标拖曳进行“色调”、“饱和度”和“亮度”的调节还可帮助学生对色彩“明度”、“纯度”进行理解和区别。

三、电脑绘画与构图教学的结合

美术构图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布局方面的构图,二是色彩方面的构图。布局构图主要应考虑画面各部分内容的分布、摆放是否合理、大小是否得当。色彩构图主要应根据作者的表现意愿,正确处理好色彩的冷暖关系、对比关系、前后层次关系和画面内容的主次关系等。在电脑绘画中,画面的布局构图和色彩构图都是可以通过软件的功能来实现的。如:

利用windows“画图”工具绘画经常要通过“编辑”功能中的“粘贴来源”选取某一文件夹中的图片(图形)来进行画面的重新组合。在这一过程中,选取的图形(图片)虚线边框上会出现移动图标或缩放图标,通过这些图标可移动图片(图形)的位置或进行图片(图形)的缩放。教师一方面可利用这些功能,通过鼠标拖曳进行画面部分内容的移动、通过拉动实现图像大小、长短的变化,以达到布局合理、大小得当的构图要求;另一方面还可通过对“位移”、“缩放”前后的画面对比,让学生了解怎样的画面结构较合理,怎样的画面结构不合理,以提高学生的布局构图能力。

绘图“工具箱”中有“取色”、“铅笔”、“喷枪”和“填充”等工具,用鼠标点击这些工具后,再在“颜料盒”中蘸上你需要的颜色,便能轻松地画(涂)上你所需的点、线、面。更为可喜的是:当你对所画(涂)的画面颜色不满意时,你还可用这些工具重新蘸上其他颜色,进行第二次(第三次、……)着色(将自然覆盖前一次的颜色),直至你满意为止。教师可通过此项功能操作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并进行实际演练,提高学生色彩构图能力。

四、电脑绘画与简笔画教学的结合

我们知道,儿童简笔画是通过目识、心记、手写等活动,提取客观形象最典型、最突出的主要特点,以平面化、程式化的形式和简洁大方的笔法,表现出既有概括性又有可识性和示意性的绘画。简笔画的画面主要是由各种不同的点、线和平面几何图形组合而成的。在windows自带的“画图”工具中有“铅笔”、“直线”、“曲线”、“矩形”、“多边形”、“椭圆”等子菜单,这些子菜单能画出各种不同的点、线和基本的几何图形,是绘制儿童简笔画的最好帮手。

绘画教学特色篇4

【关键词】现代派;欣赏;方法;传承;辨别;情感

随着社会的进步,精神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多的将目光投向艺术领域,对于艺术的认知与理解成了一个人的修养标尺。中学生正处于审美意识培养阶段,更需要陶冶情操,提高修养。2000年以来,基础教育改革进一步纵深发展,美术教材呈显出多样化的趋势,不仅加入了贴近生活、美化生活的内容,如:《学习服装搭配》,同时也加入了提升学生审美及修养的内容,如:人美版13册的《格尔尼卡》,15册的《现代绘画的色彩搭配》等,进入了现代派绘画作品的欣赏范围。现代派绘画作品题材广泛、内容抽象,中学生如何欣赏分析现代派绘画作品值得教师商榷。作为一名基础教育工作者,现就中学生欣赏现代派绘画作品的方法与途径展开探讨。

欣赏现代派绘画作品,教师首先要讲清现代派绘画的传承。现代派绘画并非一派一系,而是对二十世纪以来涌现出的画派画家的统称。它历史渊源,是在继承积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西方美术经历了罗马时期、哥特时期、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时期、洛可可时代……每一个时期都涌现出优秀的绘画大师,例如大家都熟悉的:达.芬奇、安格尔、米开朗基罗,他们把古典绘画推向了高峰时期。随着历史的进步、时代的发展,艺术家开始从不同的道路探索艺术的方向,从而迎来了流派纷呈、充满画家个人色彩的现代艺术时期。早在十九世纪中期就诞生了现代派绘画的启蒙者保尔.塞尚,他在表现自然物体时开始专注于结构,运用圆柱体、圆锥体、球体进行画面物体的布局安排。他的绘画直接影响了二十世纪初的立体主义、几何抽象艺术,因此,人们把他称之为"现代绘画之父"。还有荷兰画家温森特?凡高。他的作品不同于传统绘画的严谨,而是充满鲜艳的色彩和草草的线条,画面充满强烈的个人色彩。同时,相继出现了探索光影的印象派画家莫奈、雷诺阿、德加、修拉;色彩强烈的野兽派画家马蒂斯;充满形式和技巧的立体主义画家毕加索;具有强烈情感的表现主义画家蒙克;抽象艺术画家康定斯基;诗与梦的巴黎画派画家夏加尔……以及二十世纪出现的种类繁多、异彩纷呈的各种派别。现代派绘画由具象走到抽象、从整体走到局部,由内容走到形式,现代派绘画更多的是"视觉艺术",更多的注重线条、色彩、结构、体积等。

其次,要教会学生分辨现代派绘画作品。如何分辨呢?比较。与谁比较呢?只有与传统绘画相比较才能认识现代绘画作品。有了直观的认识才能欣赏。通过比较使学生"知其然"再"知其所以然"。一般来说,美术作品的创作大体分为两类,即再现性的和表现性的。大部分传统绘画作品属于再现性的,如:达芬奇的名作《蒙娜丽莎》,达芬奇以高超的技艺再现了一位面含微笑的佛罗伦萨女子,面容秀丽、神态端庄,合乎大众的审美标准。体现了传统绘画的严谨、一丝不苟。因此,凡是描绘对象的结构符合透视规律,色彩细腻逼真的作品均可划分到传统绘画作品的行列。现代绘画作品则不然,它属于表现性的,更多的注重画家内心感受的表达。如:毕加索的作品《梦》,同样是人物题材,但画中的女子并不符合现实生活中人的自然状态,更多的添加了画家的想象与再创造,她并非是生活中的样子,而是画家心目中的样子。造型随意、色彩大胆、鲜明。现代派画家不再象传统画家那样描绘物体的自然状态,而是根据画家对事物的感受来创作,以更简洁的造型、更单纯的色彩来表现事物,走进事物的内部,表达画家的内心世界。

再次,要使学生学会欣赏分析现代派绘画作品。如何欣赏?

一要讲清画家的绘画目的。让学生体会到现代派画家不再追求完美的画面,而是开始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绘画。教师讲清画家的追求和目的,学生就会很快理解并开始以一种全新的视角进行欣赏。例如:莫奈作品《印象.日出》,据课堂经验,学生往往一看到这幅作品,就开始议论,"什么呀,还大师的作品呢,乱七八糟的。"不要惊诧,这时候,就要教师开始正确引导了。告诉学生,先看题目并提问"印象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印象就是短暂的、瞬间的影像",这时教师手拿一个桔子,展示给学生,看10秒,藏起来,让学生回答桔子的色彩、形象、细节?这时学生就会有回答不出来的问题。随后就要告诉学生莫奈画这幅画的绘画背景,这幅画是莫奈在日出时的瞬间进行绘画表现的,时间短暂但表现的色彩非常丰富,是一幅印象作品,光线的印象。所以,这幅画主要表现了画家对光线的探索和描绘,具有高超的技巧和对色彩的把握能力。这时,学生就会开始思索、体会了。明白什么是印象主义及莫奈为什么这么画了。同时也能进行欣赏了。

二要引导学生就画论画,使学生体会到一幅画的线条、块面、色彩、体积是决定画面的主要内容。从而使学生学会欣赏现代派绘画作品。现代派绘画往往注重某一方面,这时就需要教师进行具体的引导与讲解了。例如:立体主义画家莱热的作品《城市》。教师首先提问:画面有什么形状?学生回答:圆柱体、长方形、半圆形等;教师再提问:大家走在商业街是看到的建筑是什么形状的?学生回答:楼房-长方体;招牌-长的、方的、椭圆形的;楼上的装饰-半圆形的、三角形的……教师再提问:同学们看到的城市和画家画的城市有没有共同之处?同学回答:有。教师提问:是什么?学生回答:城市的印象、城市的形状。教师进行总结:所以,这幅作品是用块面来体现城市的感觉的,画家以独特的视角体现了自己对城市的认识,体现了现代城市的特点。再比如:康定斯基的抽象作品,以几何形作为画面的构成,这时就不要深究画面画了什么内容了,这时要告诉学生欣赏画面的布局、色彩的安排、体积的对比。从而认识抽象作品。

绘画教学特色篇5

【关键词】儿童绘画;自由;纯真;颠覆

一、儿童绘画的定义及特点

儿童绘画是指儿童通过观察、认识外部世界后,尽情发挥想象力,绘制出来的美术作品。

儿童的绘画活动是儿童真实的自我表现。孩子喜欢的、厌恶的都在绘画过程中直接地呈现出来。也就是说,儿童的绘画活动其实就是孩子对自我兴趣的自然展现过程。而兴趣也是促使儿童进行绘画活动的内在动力。同时,孩子在进行绘画活动时,并不像成人那样把绘画当作一种需要认真应付的工作或者活动来看待,他们更愿意把绘画活动当成一次自己感兴趣的游戏。以游戏的心态对待绘画活动,对于任何一个成年画家来说都是很难得的,只有抛弃现实的功利心,才能画出最感人的作品。在游戏中,孩子纯真的天性和真实的自我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点,儿童的想象力在绘画过程中得到彻底的解放,使他们的美术作品具备如此强烈的感染力。

由于儿童的年龄较小,正处在人生的初级阶段,他们对世间万物的认识是粗浅的、不全面的,甚至是有偏差的。他们并不具备成年人所拥有的一套以客观现实为标准的评判逻辑或观念。换句话说,由于孩子不具备成年人的逻辑思维和观念,所以他们在绘画活动过程中,并不受到这些逻辑思维、观念的束缚和左右,使他们的想象如天马行空、无拘无束,画面大胆、纯真、夸张、毫不掩饰。使得孩子的绘画作品更贴近人们的心灵,也更容易与观众的内心产生共鸣而令人们感动;这是绘画创作中最难能可贵的,这也是成年画家无法企及的。

作为一名成年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早已脱离了儿童时代的稚嫩,童年时代的自由率真、天真烂漫被成熟的理智取而代之。当他们进行儿童美术作品的创作时,如何创作出符合儿童审美要求的绘画作品,视乎成为横亘在眼前不可逾越的鸿沟。这“鸿沟”是每一位成年人都无法逾越的,就连毕加索都说:“我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里画得像一位大师那样,但却需要用一生的时间去学会画得像孩子一样。”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面对儿童绘画时束手无策。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与专业的美术院校学生在儿童绘画创作方面也有其天然的优势。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大部分都没有经过美术专业基础训练,在绘画造型、色彩应用等方面基本保存孩童时代的稚拙和朴素,这使得他们绘画作品中的造型、色彩更接近儿童的趣味和审美。而他们所缺少的就是儿童的想象力和表现欲。

因此,怎样激发学生的联想,解放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创作出符合儿童审美要求的美术作品,是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必须重视的一道教学难题。

二、儿童绘画创作原则

许多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接触儿童绘画的最初,带有一定的个人偏见或误解,他们会以自己的审美观念去衡量儿童天真的作品。他们会认为,儿童绘画作品简单粗糙,仅仅是儿童随手草率的涂鸦而已,没有真实的造型空间和色彩质感。如果以写实的标准和手法进行幼儿美术教学活动,偏离了孩子的兴趣趋向和审美喜好,会得到怎样的教学效果便不言自明了。因此,培养学生的儿童绘画创作能力,要注意一下创作原则:

1.稚拙原则

首先要纠正学生错误的观念,强调要以儿童的审美需求为创作的出发点。摈弃以写实再现客观存在为目的的绘画理念和手法。写实的绘画作品,力求在二位的平面上塑造三维立体的真实错觉,创作这样的作品需要作者具备扎实的绘画基础和细致理性的观察分析能力。

儿童的身体及智力发育还不成熟,他们是依靠直觉认识外界的,因此,不能仔细理性的观察外界的事物。而那些被孩子见到过或者观察过的事物,仅仅是在孩子的头脑中形成了物象特征的模糊的概念。过于严谨、理性的写实绘画很难引起孩子的兴趣。这一时期教师和家长不能以成人的眼光来评价儿童画作品,也不能让儿童去模仿成人的作品或技法,要给孩子充分的自由,顺其自然,让儿童用自己喜欢的表现方式画自己喜欢画的内容,使儿童纯真的天性得到保存。

我们不得不回过头来,想想我们的童年时代,尝试以孩子的眼光进行创作。不追究像与不像,真实不真实,只追求稚拙的趣味和奇幻的想象。尽量不以真实的客观规律作为衡量作品的尺度和标准。

2.题材兴趣趋向原则

认真留意儿童的绘画作品,我们不难发现,大部分的作品比较活泼、可爱。孩子们把自己喜欢的动物、植物,自己的父母、老师、朋友,画到作品中。因此,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创作的绘画作品必须贴近孩子的生活,以孩子最熟悉的生活内容为创作的题材,这样更容易与孩子产生共鸣,也更利于激发孩子的绘画兴趣。

3.颠覆性原则

颠覆性原则是指在儿童绘画创作过程中,尽量颠覆正常的逻辑关系、物理关系、比例关系、色彩关系。这样可以打破正常的思维模式,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彻底的解放。

颠覆逻辑关系是指在创作中,把本来毫无关联的两种绘画素材进行巧妙结合,形成独特的画面内容,给人以奇特的新鲜感。例如,动物和植物结合。我们可以画出一棵高大的树,但树上结满的不是果实和鲜花,而是大大小小的各种各样的鱼。我们也可以画一头长颈鹿,而长颈鹿身上开满了各种鲜花、生长出各种瓜果。

颠覆物理关系是指以正常的物理关系在画面中进行相反的处理。这种方式可以使观众产生无限的联想。例如,鲸鱼本来应该在水中生活,但在绘画作品中我们可以把鲸鱼画在天上飞翔;火车在陆地上奔跑的交通工具,我们可以把火车画在树干上和花瓣上。我们还可以把人画在云朵上,与小鸟一起翱翔。

颠覆比例关系是指把原本正常的物体比例关系进行放大、拉长,使画面中物体的比例形成强烈的反差。比例关系的应用最容易使一件作品贴近儿童的审美,因为孩子在绘画的过程中不会在意画面中个主体的比例关系的。例如,把西瓜画得比汽车大;把长颈鹿的脖子画得更长;可以把一群小朋友画在向日葵上做游戏等等。

绘画教学特色篇6

金属箔是金属色在绘画中的具体材料使用形态。金属箔是以铂金、黄金、银、铜、铝为原料锤制而成的。国内作为绘画材料的金属箔有:铂金箔、各种k金箔、银箔、铜箔、铝箔、各种彩色箔以及用这些金属箔研磨成的金粉、银粉、铜粉、铝粉等。金属箔因为其特殊的性质而具有闪耀的光泽美感。其中,铂金箔、黄金箔和金粉因其化学性质稳定而具有色质稳定、永不变色的特征。银箔因其氧化作用,通过加热及化学处理能形成斑斓的烧箔色彩。金属色的金属光泽之美,使得它们可与任何颜色形成协调,从而达到画面光彩夺目的独特视觉效果。也正是因为这些优异的品质,使得艺术家们以金属箔为材料,创作出了绚丽的艺术作品。

高校装饰绘画教学中金属箔的运用

对于金属箔的运用,在现代绘画中,除了传统的描金、勾金、沥粉贴金、雕金等技法以外,还运用了洒金、贴金丝、切金、贴金箔、埋箔等各种新的表现技法,既继承了传统金箔的表现技法,又发掘了金属箔的新的材质特色。现代金属箔的运用形状变得多样化,更加注重画面肌理效果的营造,也突破了传统中单一使用金箔的局限。由对金属箔的运用有工艺上的要求,工艺性与技术性较强。在使用金属箔进行装饰绘画创作过程中,既要讲究工艺性又要讲究绘画性,使工艺与绘画相交融。金属箔具有薄而易碎的特质,因此,要求学生在创作中先熟悉与掌握其工艺性的一面,才能保护金属箔不受损伤,保证用箔质量。这也要求在装饰绘画创作的构思阶段就需要考虑好如何用箔。在处理箔的过程中,要求制作步骤严格,杜绝心浮气躁,怕麻烦的心理。对于箔的表现方法的掌握,除了平贴以外,还包括如何切箔、撒箔、打磨,对箔的保护与防变色等各方面技术与工艺的掌握。同时还需要熟悉与掌握金属箔与各种美术颜料的配合使用,充分利用金属箔的材质美感进行装饰画创作。有些画面效果需要烧箔时,要控制好加热时间,才能做出各种斑斓的色彩效果。选修装饰绘画的学生,可能来自油画、国画、水彩等不同专业,要积极鼓励他们把用箔技术同自己的专业特长相结合,创作出装饰绘画新的表现形式。

将金属箔应用于高校装饰绘画教学是一种创新

绘画教学特色篇7

[关键词]:绘画兴趣创设环境幼儿教学

在从事幼教工作多年来,通过无数次的实践证明,孩子要学会某种知识或技能,不能仅凭教师枯燥的说讲。重要的是培养幼儿活动兴趣。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时只要是感兴趣的就会比较轻松、学起来也会比较快。所谓兴趣,是指人们积极认识某种事物的倾向,人们从事有趣的活动会比较积极,效果会比较好。反之则不然。所以,在幼儿的学习过程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能力的源泉。培养孩子的兴趣,使他们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学习犹如能源与之发动机是一种促使其不断进取的动力。

一、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敏锐的观察力是我们绘画的先决条件,让孩子学会观察,善于发现事物的特性,及事物的变化是很重要的。教师要逐步引导幼儿学习如何观察,每到一个新的环境就要有顺序的引导幼儿进行观察。例如,从我们身边的环境、物品、作品开始,教室里你看到墙上有画,这幅画是春天的花、草、树木等,有桌椅、窗户,窗户上有好看的剪纸等。让他们学会有条理去观察生活、发现事物中美好的共性。这样使孩子先能抓住每样物品的特征,为将来学画打好基础。美术作品来源于生活。在孩子最初学画时要为孩子创设绘画氛围,先要引导孩子欣赏简单成人作品,最好是贴近生活的。如苹果树、桃树等。还可以欣赏大班哥哥姐姐的作品,让他们去参观大班的哥哥姐姐画画,看到比自己稍大的小朋友能画出很好的作品,让他们对绘画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来,来激发孩子的主动兴趣。游戏也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活动。教师运用游戏的形式进入活动,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接受了学习。

二、为幼儿创设绘画环境

为了让孩子对绘画产生兴趣,在幼儿的活动区创设美术角,在美术活动区内为幼儿提供各种绘画工具、材料让他们随时随地都可以画画,任凭想象、自由发挥。在美术活动区角内挂一些美术作品,内容要生动有趣、颜色要鲜艳。多以孩子喜欢的内容为宜,来调动孩子的主动意愿。在幼儿的活动场所展示一些富有情趣、内容健康适宜幼儿年龄特征的作品和艺术品,让幼儿随处都可以受到艺术作品的熏陶。

三、绘画内容的多样性

要使孩子持续对绘画的兴趣,就要在绘画的形式、内容上要多样化,应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贯彻实施,带领幼儿多看一看、做一做、玩一玩,再想一想、画一画。在活动中开发幼儿的想象力,有了丰富的想象力孩子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没有想象力,孩子只是一味的模仿,这种作品是没有生命力的。当孩子掌握了一些简单基本的线条后,就应给孩子创造机会让孩子自由发挥,大胆进行创编,充分展示自己的绘画才能。例如,在教学活动中,一位幼儿将小鸡画在天空站在云彩上,当我看他的画时他天真地我对我说:这只小鸡被云彩带到天空看星星了。多么了不起的想象啊!我马上鼓励了他的大胆想象与创编,教师要用心开发每一位幼儿的艺术潜能和丰富多彩的想象力。绘画活动要多溶入游戏进行。例如,在画“风车”时,我让孩子手拿风车在户外快乐的玩,边跑边玩边观察风车在跑动时的样子,玩后马上进行创作,激发孩子的绘画及创作兴趣。教师的语言对孩子的影响至关重要,教师应有清淅、流利有条理的语言,语速要慢,还要有丰富有趣的画语,这样可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只要孩子对你讲的注意了,他们就会产生最初的兴趣,另外,还可以结合生动形象的肢体语言来帮助幼儿理解绘画内容。

四、兴趣的持续与发展

要让幼儿对绘画保持持续的兴趣及愿望,教师要发挥出重要的知道作用。兴趣的发展有着不同的程度,最初的兴趣对儿童来说是有趣是一种好奇心,刚开始很有趣很好玩,之后便不会那么好玩了、有趣了,要让他们持续兴趣,教师在选择绘画内容上要注意,绘画内容应是孩子喜欢的简单的内容。要根据孩子不同的年龄特点、个体差异、心理特征,选择孩子喜欢富有童趣的内容。绘画时多以鼓励表扬的语言来肯定幼儿的自信心。如画小鸡,先带孩子们观察小鸡给小鸡喂食物,圆圆的头上有两只圆眼睛,毛茸茸的身体上有两只小翅膀,身体下有两只小鸡爪。通过教师语言讲解和示范有些幼儿基本能画出小鸡,个别幼儿画不上,教师可以帮助他们画出小鸡说:“小鸡肚子饿了,你给它画一些小虫子吧!”虽然这孩子没有画小鸡,但是他也练习了曲线,由简单到难逐步引导。对画的好的要鼓励,没画好也要鼓励“你的小虫子画得很棒”,坚定孩子的自信心。

五、绘画色彩要鲜艳

色彩的培养对孩子来说是很必要的。色彩鲜艳作品能激起孩子们对画的兴趣,大多数孩子看到颜色鲜艳的作品时从他们的表情中能看出他们的喜悦。幼儿对色彩方面具有敏锐性、丰富性。幼儿对较强视觉刺激的色彩很感兴趣,较多方面注意的是色彩对比强烈颜色鲜艳丰富的物品。如:在游戏玩气球的活动中,让幼儿自己挑择气球时红色、粉色、兰色等色彩鲜艳的都被挑走了而白色、灰色的被冷落了。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们则会选择颜色鲜亮的教具和图片,就是为了吸引幼儿的眼睛,让他们感兴趣。对色彩的认识当然也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如孩子的性格、性别、家庭等都对幼儿有一定的影响。男孩喜欢兰色、黄色、橙色而女孩喜欢红色、粉色等。在绘画活动中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喜好。但在活动过程中尽量引导幼儿学会恰当的使用不同的颜色来突出作品的特征和风格。尽量让幼儿欣赏不同的作品,使幼儿感受到色彩的魅力。

六、绘画的材料要丰富

幼儿园的美术活动多以水彩笔、油画棒、为主要绘画工具,我们应该给孩子更多更广泛的绘画工具。例如:我们中国特有的毛笔画,印章画、吹画、手指点画、砂纸画、刮画等,让孩子们尝试各种工具作画的快乐。

绘画教学特色篇8

关键词:新时代;民办高校;绘画教学改革

目前,我国高校绘画教学,尤其是民办高校绘画教学正处于发展与探索时期,其基础、实践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正在逐渐进行发展与完善。而在新时代教学改革环境下,如何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过程中体现绘画特性,已成为教师思考的重点。因此,笔者结合新时代民办高校绘画课程特色和素质教育教学要求,提出了一些改革设想。

一、民办高校中基础绘画课程的特色简述

民办高校绘画教学相对于其他高校绘画教学而言,具有更强的专业性和培养针对性。其基础绘画课程不仅包括素描、彩绘、速写等课程教学内容,也包括绘画技巧的实践与绘画内涵的解读[1]。民办高校绘画课程重点在于,在培养学生绘画知识与素养的基础上,提升学生学生艺术、人文、审美等综合性的教学特色。

二、新时期民办高校绘画教学改革意义

现今在社会各方面的深化发展中,时代对人才的需求,更注重其所具有的素质。与此同时,教育领域的改革要求,也侧重于学生的主体性、品质、技能的综合性发展。民办高校作为教育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绘画教学改革已成为提升民办高校实效性、竞争性发展的必然趋势。新时期民办高校绘画教学改革,不仅有助于打破传统教学中学生基础差、绘画作品缺乏内涵和精神的弊端,也有助于体现出绘画教学课程所具有的培养学生艺术、人文、审美等综合发展性的特性,从而提升民办高校绘画教学新时期的可持续竞争发展和现代化建设。

三、新时期民办高校绘画教学改革策略

(一)转变绘画教学改革理念,突出学生主体性

新时期民办高校应依据我国教育领域“素质教育”改革的要求,转变传统绘画教学中“以师为主,学生为辅”、“教师教学,学生跟学”的教学理念,更新为“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以教师教学为辅导”的教育理念,从而实行民办高校绘画教学改革的有效发展[2]。这就需要高校做到:首先,提升绘画教学以及民办高校绘画教学改革重要性的认知和重视程度,如,高校通过“增加课时”或开展“绘画教学座谈会”、“优质教学评比”等活动转变教师教学观念,突出学生日常学习的主体地位;其次,改变学生学习理念,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促进学生创新发展;此外,改变传统绘画教学中“像不像”、“如不如”的评价理念,注重学生自身艺术内涵以及个性化的全面提升。

(二)改革绘画教学方法,创新绘画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教学手段的创新是民办高校绘画教学改革的重要实施对策,也是教师革新传统绘画教学的重要思考的课题。笔者结合新时代人才发展需求和教育改革要求,提出以下几项设想:

第一,实行多元化教学方法,打破传统绘画教学的学模式。这就需要教师在绘画基础理论与绘画技能教学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有针对性、目标性、层次性的开展启发式、示范性教学。例如,教师在讲述素描绘画技巧时,在明确把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知识掌握与个性发展的差异性,进行启发性引导,通过一对一示范性指导,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第二,通过教学手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优化基础绘画课程教学中的绘画特性。首先,在明确民办高校绘画教学目标和培养要求上,革新并完善原有的各阶段教学教材内容、教学计划、教学体系,从而设计出具有符合新时代学生发展要求的课程教学内容,制定教学目标,强化学生绘画理论与实践技巧的理解和应用[3]。例如,开展“一对一”指导临摹课程,使学生通过对不同优秀绘画作品的临摹,以及教师启发性、针对性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乐趣、开拓学生的艺术视野和审美鉴赏能力。其次,实行开放性课程特色课程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多元化、全面化的发展。例如,在教学题材上,除传统绘画课程具有的风景写生、人物素描等,添加个性创作教学题材。在绘画理论基础上,教师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尤其在学生实践学习过程中,通过“一对一”的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的绘画作品引导学生理论知识的运用,从而强化学生对绘画技巧的进一步掌握和认知,达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教学目标。此外,改变传统“以师为主”的教学方法,实行“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实践证明,传统的“以师为主”的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艺术思维的创新发展,影响了学生对绘课程的学习兴趣,并降低了教学效率,而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导的教学方法,则有效改善了这一弊端。例如,教师利用多元化包括对话法、演示法、多媒体、探讨式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有效的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强化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对知识掌握的能动性。

第三,在民办高校绘画教学手段中,进行进一步的创新发展,从而深化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突出学生主体性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绘画作品,并适当地给予学生一定的鼓励。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开展“绘画竞赛”、“学术交流会”、“学生个人画展”等活动,增强学生的自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包括审美价值、艺术修养、人文素质等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实现新时期民办高校绘画教学改革,需要教师在准确掌握高校绘画课程特色的基础上,依据新时期我国教育改革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采用全新的绘画教学方法和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手段,从而实现教师“一对一指导”并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绘画教学改革,进而将民办高校绘画教学特点展现给学生,提升学习质量和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朱勇.\谈应用型民办高校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设想及思路[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6(15):82-83.

绘画教学特色篇9

原因是:传统的绘画教学扭曲了儿童绘画的真谛

我们现在绘画的方法是:多采用模仿画,单一的模仿画教学不但不能使幼儿掌握绘画技巧,反而让幼儿失去了儿童特有的生动画法。《纲要》提出幼儿艺术教育必须“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偏向”“在艺术活动中面向全体幼儿,要针对他们的不同特点和需要,让每个幼儿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养”。《纲要》中还提出了“自由表达”和“创造性表达”的自我表达方式,而要让幼儿真正做到自由、创造性的表达自己,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就是让幼儿对绘画产生兴趣。

根据《纲要》内容,怎样提高幼儿绘画兴趣,让幼儿感受生活中的美呢?

一、以游戏为主,注重绘画方法的多样化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幼儿更是不例外。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一特点,让孩子在娱乐、玩耍中学习美术知识和技能。如大班画“毛毛虫”,教师可以利用晨间散步的时候,带孩子们找寻毛毛虫,并仔细地引导幼儿进行观察,上课时教师可以这样引导:“老师是魔术师,将在黑板上变出毛毛虫,请认真看,老师要变咯!”说完,老师在黑板上边说边示范,“小小球,排好队,长出脚,添眼睛,可爱的毛毛虫变出来了。”“呀!真的!”“好简单哦!”“我也要试一试。”“真好玩。”一下子就提高了幼儿画画的积极性。

二、运用多样化教学手段,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1.因材施教。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各年龄班和同一班内的幼儿的兴趣爱好、知识经验和绘画能力也不尽相同。因此,在教学中,应根据幼儿绘画水平进行分类,然后提不同绘画要求。如:画“好朋友”,对能力强的幼儿要求画出朋友的性别,并画一些好朋友参加的简单活动,对能力差的幼儿只要求画出简单的单线条人物,对中间水平的幼儿要求按教师的绘画标准来作画。对有绘画特长的幼儿则要求他们画带有故事情节的人物画面。小班幼儿适合于涂鸦活动,中班幼儿可以画喜欢的小动物,大班幼儿就可以画人物,根据幼儿年龄特点,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对幼儿绘画活动的选材。这样从活动开始到结束,孩子都沉浸在自己的绘画创造中,使幼儿的绘画才能都得到发展,增强了幼儿绘画的自信心。

2.经常改变作画方式。单一的绘画方式,幼儿会感到厌烦。因此应注意不断改变画画的地点和作画的位置,来提高幼儿绘画的兴趣,如:在活动室、户外等作画。在班中作画时让幼儿小组合作,大家围在一起,有时让幼儿站着画等。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只要抓住幼儿绘画特点,调动幼儿情趣,他们都能认真作画,课堂纪律也松弛,活而不乱,同样收到好的效果。此外,幼儿十分喜欢集体作画。同在一张大纸上,一目了然看到自己和小朋友的合作成果,心里非常喜悦。在绘画过程中,他们兴趣很高,分别在纸上寻找自己的位置。教师根据幼儿能力的强弱组织引导合理绘画。如“我的家乡”,能力强的幼儿画家乡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喜欢画山水的幼儿就画山水,能力稍微弱的就可以添画花草等。这样,不仅提高了幼儿的绘画兴趣,也增强了集体意识。

3.提供各种绘画材料,为幼儿能大胆表现创造条件。各种类型的纸是绘画的重要材料:及时粘贴,色彩鲜明;黑色卡纸能最大程度的烘托出生动的色彩;而不同颜色的皱纹纸如果做成纸屑进行粘贴,也充满了童趣。当然废旧材料如:挂历、报纸等对孩子们而言是“价值连城的宝贝”,各种笔也是孩子特有的“武器”:如水彩笔、油画棒、记号笔等这些对于孩子们而言是必不可少的。孩子们在有了丰富而真实的色彩经验和感性认识以后大胆而富有个性的创作便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比如圣诞节到了,我园一位老师搞的一个活动,教师事先为孩子们准备了各种颜色的皱纹纸,希望孩子们能一人剪一种颜色,剪好后一起使用,培养孩子们的分享和合作能力,尤其新给孩子们准备了可以在阳光下反射出许多美丽光线的镭射纸。小剪刀在孩子们的手中变得乖得可爱,用来盛方便面的大碗也在接受孩子们精心的“礼物”——皱纹纸屑不断得从孩子们的小手中落到碗里面……一个幼儿突然抬起头指着自己剪的粉红色的皱纹纸屑说:“老师你看多像粉红色的雪呀!”你不觉得孩子的话像散文一样动听吗?在后来的自由粘贴活动中,我们又惊喜的发现他们单独找到了一只空碗,并且小心翼翼的从其他碗里捏了一些纸屑,嘴巴里很认真的说:“拌一拌,呀,真好看,彩色的雪,我可以用它做……”等到作品完成后,我们注意到每幅作品都很有生机,镭射纸被剪成自己认为的最好的形状,并与彩色纸屑配合,画面色彩饱满,很富有想象力,而且画面的造型很具有抽象的味道,很有感染力。

对儿童而言,完成绘画作品不是最终的结果,而在绘画过程中逐步认识自己,表达自己,拥有自信和丰富的创造力,真实的体验到快乐,感受和发现并表达生活中的美才是最重要的。

4.为孩子们提供了各种形式的儿童绘画作品,让孩子们在欣赏的过程中逐步丰富自己的感知经验。

我们幼儿园的走廊里高低错落的张贴着为孩子们复制的儿童作品,孩子们特别喜欢,总是三五成群的围在一起看着什么。一个五岁的幼儿盯着一幅猪画,一个劲的睁大眼睛,看上去很专注,我轻轻对他说:“宝贝,你在想什么?”“很好看,我在动物园看到的猪肯定是妈妈,这只猪是孩子。”“为什么?”孩子很郑重的说:“你瞧,这猪的毛是彩色的肯定是妈妈给他买的围巾,猪妈妈怕小猪冷着了,这小猪多可爱,我也要画一头小猪宝宝……”在孩子的眼里任何事物都被他们注入感情,都是有血有肉的,这就是儿童的可贵之处吧!经过一段时间的欣赏我们新奇的发现孩子们在自由绘画时,构图开始复杂起来,形象也变得丰富起来,原来我们想孩子们会因模仿限制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担心并没有成立,我们认为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这些大量的多种形式的并且是同一年龄阶段的幼儿的作品给予孩子们的是一种奇特的绘画语言,而每个孩子会用他们不同的方式通过绘画来诠释它们,从而拓宽了孩子们的思路,让孩子们有自信去创造出能表达自己的美术作品。

参考文献:

绘画教学特色篇10

界定民间美术植根于乡土,来源于人民大众。刘忠红在《民间美术:中国传统美术的根基》一书中对其有更明确的阐释:“民间美术是一种由劳动人民创造出的生活与审美结合的文化艺术,被鲁迅先生称作‘生产者的艺术’。”民间绘画是民间美术的一部分,主要分为两类:一是独立性的绘画样式,如年画、扇面画;二是附属性的装饰图案,如剪纸纹样、风筝、脸谱、泥塑、刺绣等。

二、民间绘画理论特征

民间绘画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形态代表着“民族文化群体的中国本原宇宙观、美学观、感情气质、心理素质和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反应了中国本原文化的哲学体系、艺术体系、造型体系和色彩体系。”从其文化内涵和艺术形态可以看出民间绘画具有内容多样、色彩丰富、构图简洁的特点。

1、内容上———趋利避害、求吉纳祥民间绘画流传于民间,是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内容囊括了生产劳动、衣食住行、人生礼仪、节日风俗等多个方面,蕴含着浓厚的乡韵、乡风、乡情,且多运用谐音、象征等手法,通过典故、寓言故事,来表达吉祥、喜庆、教化的意味。如剪纸和刺绣图案中常借鉴的一些中国传统的吉祥纹样:桃、竹、鱼、莲、牡丹、喜鹊等,几种吉祥物象并置又会组合出如五福捧寿、三羊开泰、年年有余、金玉满堂、喜报三元等吉祥寓意。民间绘画中所表现出的吉祥意味,与中华民族自古流传至今的“趋利避害、求吉纳祥”的心理趋向息息相关。不仅如此,中国人民融合了集体的智慧和创造力,使作品体现出意味深长、生动有趣、雅俗共赏的特点。

2、色彩上———色块丰富、自由奔放世间的色彩纷繁多样,中国古人在很早的时候就将自然界中的色彩加以研究提炼,总结出了“五色论”———青、赤、黄、黑、白。民间绘画中的用色,与中国传统的五色论息息相关。首先,民间绘画的色彩多为红、黄、蓝、绿这样的饱和色,色彩纯度高,色块单纯艳丽、鲜明饱满,这充满生命张力的色彩充满着喜庆吉祥的韵味,使得其他色彩都黯然失色;其次,民间绘画多运用色彩对比,如色相对比、冷暖对比和互补色对比等。有诀曰:“黄马紫鞍配,红马绿鞍配,黄身紫花,绿眉红嘴。”现代色彩理论指出,红与绿,黄与紫是互补色,互补色并置会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且两种颜色相互衬托更显艳丽;再者,民间绘画用色也会注重色块的大小比例,通常是将一种颜色设为主体色彩基调,其他颜色的小面积色块起反衬和装饰的作用。如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黑红搭配,在脸谱、春联中经常会运用,这样的色彩搭配体现着朦胧的原始美感,具有现代装饰色彩效果。

3、构图上———画面饱满、散点透视中国民间绘画的构图主要分为两种形式:一是采用与西方“焦点透视”相对应的“散点透视”,不受时间及空间的限制,视点可以自由游动,画面饱满,这在民间年画中多有体现;二是具有中国装饰绘画构图特点,如剪纸纹样中的太极式构图。

三、民间绘画理论对幼儿美术教育的作用及建议

1、提升幼儿审美能力中国民间绘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可以帮助幼儿提升发现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首先,民间绘画质朴、率真,这不仅仅表现在物化的艺术语言上,而且要追溯到心灵的纯真、朴实,“民间美术的率真使它的创造如童年的天真,既没有装腔作势、无病,也没有矫揉造作。”民间绘画中所表现出的自然、质朴与幼儿绘画中异想天开的趣味相契合。在民间绘画的熏陶下,幼儿的心灵得到净化,创作时更加纯粹、随心所欲;其次,民间绘画所采用的“散点透视”实则是无透视,这样没有规则和秩序,更有利于幼儿异想天开地表现事物,天上的、地下的、想象的、现实的都可以随心所欲地安排在画面中;再者,民间美术色彩丰富、对比强烈,传达出喜庆、生机、热情和活力,幼儿开朗、活泼、生命力旺盛,这决定了他们更喜欢高纯度强对比的色彩。我们可以根据幼儿的心理发展层次,创设富有民间美术色彩的生活与活动环境,通过艺术的渗透,增强幼儿对民间绘画的情感。

2、加深幼儿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民间绘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是一种物化了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通过民间绘画中喜闻乐见的造型语言和艺术形式表现出来,这样的形式更易于幼儿接受。再者,民间绘画是民间艺人通过对生活的提炼和升华而创造出来的作品,可以说是传统文化的精华,我们在教育时可以先让幼儿喜欢这些民间艺术,再进一步揭示民间绘画的精神内涵,使幼儿了解其中隐含的深刻人文精神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