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的对策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07:22

环境保护的对策篇1

关键词:环境税直接管制排污费补贴排污权交易

一、引言

为了解决环境的外部性问题,必须实施有效的公共对策。对环境问题的公共对策主要有直接管制、排污费、补贴、排污权交易和环境税。接下来,本文将对环境税与四种公共对策进行对比分析,证明环境税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最有效的对策。

二、环境税与直接管制的比较

直接管制指的是政府通过立法,制定环境质量标准,限制或禁止污染,最终实现政府对环境资源利用的直接干预。其主要优点是权威性、严格性和迅速性。

相对于环境税来讲,直接管制存在一些严重的缺陷。首先,缺乏弹性和效率。直接干预的方式没有考虑企业之间成本与收益的差别,对所有企业“一刀切”式要求,这妨碍了对治污方法的自由选择,造成资源配置的低效率。环境税通过影响污染者备选活动(如安装排污设施以减少污染、为污染支付税费等)的成本与收益,使污染者可以对政府提供的这种经济刺激做出灵活的反应,从而引导经济当事人进行有利于环境的选择。其次,直接管制不利于促进技术革新。污染者如果达到了政府规定的排污量标准,处于节约成本的考虑一般情况不会再努力治理污染。相反,环境税要对生产的每一单位污染纳税,每增加一单位的污染量都需支付税收,这促使污染者想方设法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甚至进行技术革新使排放量低于规定的标准以减少纳税。

三、环境税与排污收费的比较

排污费指的是政府对污染企业每单位排放征收庇古税。这一对策增加了财政收入,降低了政府的监督和管理成本,也有利于激励企业在排污治理和排污费之间进行权衡,激励企业进行清洁生产。

在长期实施过程中排污费却暴露了它的局限性。首先,在长期的实践中收缴率低成为了排污费制度的一大难题。一方面,有的环保部门把排污收费工作当作筹资工具而不是执法手段,用收了多少钱来评判排污收费工作的好坏。另一方面,一些地方政府领导只注重GDp的增长,为了招商引资,用减免排污费“做人情”,在一些地方划定“无费区”、设“企业宁静日”,搞“减半征收”、“减免征收”等政策。环保部门因为顾忌当地政府的压力,过多考虑企业的承受力,觉得排污收费工作不好出政绩,还容易得罪人,也不愿下力气真抓实干。其次,根据排污费使用规定,排污费可以计入企业的生产成本,然后转嫁给消费者。而税收则从企业利润部分征收,对企业收入产生更直接的影响。这样的价格转化形式和收入分配结果更符合福利经济学的要求。

四、环境税与财政补贴的比较

环境补贴政策是指政府根据企业进行污染防治所发生的费用,针对企业排污量的减少程度给予补贴。补贴和环境税一样,都对污染者提供经济刺激。

环境税与财政补贴存在着几点差异:第一、补贴加重了公共支出的负担,需要增加其它财政收入以弥补这项开支。相反,对污染征税则使政府得到了一笔收入,减少公共财政的负担。第二、由于补贴的存在,污染企业的利润可能较高,这会降低该行业的退出率,鼓励新的生产者进入该行业,造成总污染程度会加重。而征收环境税,是减少而不是增加污染企业的利益,是阻止而不鼓励资源流入污染严重的企业。第三、随着时间的推移,补贴不仅在道德上是站不住脚的,而且可能会成为对有关行业的一种隐蔽式保护。财政补贴管制难点在于衡量污染降低量的标准基点的建立,即“正常的”排污量的确定。因此,反映环境目标的合理补贴水平一般很难精确地确定,合理与不合理之间的界限可能是模糊的,该行业的保护者们施加压力使补贴逐步提高相对比较容易。这样,不仅达不到治理环境的目的,反而会助长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采取消极怠工的态度。相反,环境税无需确定污染的基准点,只需确定单位污染的税金就行了。征收环境税,不仅为政府实施环境保护政策提供了财力,而且还直接用于弥补受污染者。

五、环境税与排污权交易的比较

排污权交易的基本思想是把排放废物的权力。通过拍卖或无偿分配的手段交给微观经济个体,这种污染权的数量是由政府根据国家环境目标确定的。这种权力还可以像普通的商品那样在市场中进行交易。产权交易的最显著优势是:实现特定环境目标的确定性。

与分配初始产权的产权交易制度相比,环境税收具有其独特的吸引力:首先,排污权交易具体在一个地区实施时要求具备相应的条件,不仅包括充分的科学研究以排污许可总量、完全竞争市场以实现自由交易,还包括先进的技术来检测污染排放,可是这些条件都相对的不够成熟。其次,实现许可证市场的均衡需要较长的时间并产生大量的交易费用。由于许可证数量的有限,持有者很可能会产生囤积居奇的行为。许可证还可能成为行业或地区生产垄断的一种方式。既定的产权分配格局,对该市场的潜在进入者形成歧视,会限制经济效率的提高和市场的自由发展。在环境税收手段下,所有的资源利用者都面临统一的税收价格,各企业按照自己的情况做出调整,避免了产权市场上的交易费用。且环境税收方式的竞争条件是公平的,更符合自由市场经济情形。

六、结语

环境税改变了直接管制制度缺乏弹性和效率低下的问题,也消除了直接管制下社会整体污染增加的可能性。同时,环境税解决了排污费收缴率低,不利于社会资源有效分配的问题。此外,环境税不仅增加了财政收入减少了财政补贴方式下公共财政负担重的问题,也避免了补贴制度下隐蔽式保护的问题。最后,相对于排污权交易,环境税明确了环境资源的公众所有性,避免了大量的交易费用。相对于四种公共对策,环境税是最科学、高效、便捷的环境治理对策。

【参考文献】

[1]穆红莉,孙丽欣.从外部性控制策略分析主要环境经济手段的异同.经济问题研究.2003(6).

环境保护的对策篇2

【关键词】环境保护;原因;对策

前言

农场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场所,更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企业。但随着各类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比如为促进粮食增产,过量使用化肥和农药等等情况都给环境造成了破坏,这就给环境保护工作带来了更大的困难。长此以往就会使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越来越恶化,而威胁到人们的生存和健康,因此在农场实施环境保护已刻不容缓。

1目前农场环境保护中的不利影响

农场在生产过程中过量施用化肥、农药使生态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具体表现在:第一,超过国家标准滥用化学肥料,化肥流失率居高不下,不仅污染农田土壤,使农产品质量下降,有的还甚至造成地下水污染和空气污染,国家明令禁止的烈性农药没有从源头上完全禁止。第二,大棚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使得地膜污染呈加剧上升态势。近年来,我省各地随着大棚技术的普及,尤其是“菜篮子”工程建设,种植大棚蔬菜技术的推广给农民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使地膜用量和覆盖面积迅速增加。随着不可降解塑料地膜的大范围使用和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的无控制使用,农场周边的白色垃圾污染不断增加,空中、水上、树梢、地里随处可见,这和城市“禁塑”白色污染形成了极大的反差。第三,高毒、高残留农药给土壤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安全隐患。土壤污染导致有害物质在农作物中积累,并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引发各种疾病,最终危害人体健康。第四,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对卫生和健康构成威胁。多年来,由于农场建设几乎没有进行规划,更谈不上配套基础设施的兴建。我省多数城镇和居民聚居点的大量生活污水任意排放,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几乎全部露天堆放。使农场聚居点周围的环境质量严重恶化,造成严重的“脏乱差”现象,也致使浅层地下水污染严重,对卫生和健康构成了威胁。第五,农作物的秸杆无法处理逐渐成为一大新的污染源。以秸杆为主料、以人畜粪便为辅料入池产沼气的还不是很多。第六,大部分地区饮用水不达标,存在饮用水不安全的隐患。第七,城镇产业转移,非公有制经济和乡镇企业的发展使农场工业化的污染越来越重。第八,农场畜牧业规模发展迅速带来畜禽粪便废弃物污染。

2造成农场环境保护不利影响的原因

目前的环境管理体系及农技推广体系很难应对环境污染问题。目前,我省对农场环境污染现状及特点重视不够,传统的环境体系是建立在城市和重要点源污染防治上的工业优先增长和依托工业的现代化农业快速发展,居民在空间分布上迅速集中。这使农业生产区域的产业结构从自然和谐型转变成自然危害型,使原有的具有强大环境自净能力的自然循环被破坏,各类环境污染也呈现出与城市污染迥异的特点。农业生产导致的面源污染具有排放主体分散、隐蔽、排污随机、不确定、不易监测,使得对面源污染的管理因成本过高,而只能对受害地进行监测,很难监控排污源的现状;财政渠道的资金不充足导致污染治理跟不上;城乡分治战略使城市和农村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公平现象。具体到环保领域,主要指城乡地区在获取资源、利益与承担环保责任上严重不协调。扶持措施不力,导致农场污染治理的市场化机制难以建立。我省根据有关规定,对城市和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污染治理制定了许多优惠政策,而对农场各类环境污染治理却没有类似的政策扶持。治理模式不适合导致农场污染治理效率不高,农场的环境污染仅是套用解决城市污染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污染的主要手段“末端治理法”是完全不适合的。除了面源污染难以收集污染物外,生活污染、乡镇企业污染以及集约化畜禽养殖场污染,采用末端治理则会因为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的最小经济规模限制以及高折旧率限制而不可行,因此就难以达到预期的环境保护效果。

3农场环境保护的对策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建立农业生态补偿机制,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鼓励和引导采用清洁生产方式,在对农业生产者进行补贴时,将补贴与农户是否采用了节约型的农业技术相挂钩,对采用了配方施肥、化肥深施、施用有机肥等肥料合理使用技术的农户给予补贴;对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生物农药的农户给予补贴。强化乡镇企业污染治理与环境管理,目前农场农业产业化进程尚未完成,且呈加速发展的态势,因此乡镇企业的污染仍是农场区域环境保护相当长时间内必须面临的难题。要完善和控制乡镇企业环境污染的法制建设,加强宏观控制,做农场环境保护控制规划。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环保准入门槛,禁止工业和城市污染向农场转移。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标准,淘汰污染严重的落后的生产能力、工艺、设备。特别要重点保护水源,尤其是地下水水源。结合产业政策和产业结构调整,切实做好农场的环境保护规划。做好小城镇环境保护及规划工作,开发推广较低成本的污水处理技术。建立环境保护工作的公众参与机制,让公众参与环境监督和环境管理。对于由于经济实力及技术手段的欠缺,一味地采用城市污水的处理体系显然是不现实的,必须针对农场地区的资源与环境条件,开发推广切实可行、因地制宜的较低成本的污水处理技术。按照农场环境保护规划的要求,采取分散与集中处理相结合的方式,处理生活污水。当前农场建设规划要有环境保护的内容,并配套建设生活污水和垃圾污染防治设施。控制养殖业发展规模,建立生态型养殖场,推广示范秸秆气、沼气技术。建立生态型养殖场,走可持续农业发展的道路。鼓励生态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建设,通过发展沼气、生产有机肥等综合利用方式,实现养殖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把养殖场建成清洁能源中心、有机肥供应中心和废弃物处理中心。对畜禽粪便进行资源化处理利用的规模化养殖场应给予补贴。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新能源建设工程的利好政策,大力推广农村沼气、秸秆气工程建设。把以沼气、秸秆气为龙头的循环农业建设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场建设的“农字一号”工程来抓。在发展沼气秸秆气的过程中,利用高效微生物菌剂加快产沼气速度,提高产气量,从根本上解决沼气发酵原料不足问题,力争做到不养猪也能建沼气池,既拓展沼气发酵原料的来源,又从源头上解决因焚烧农作物秸秆而污染农场环境的问题。加大对农场环境保护事业的投入力度,培养群众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大对中央财政资金用于农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的专项转移支付的争取力度,明确资金的渠道、用途、落实责任、加强监管。加强环境保护的法制建设,制定具有强制性的防治农场环境污染的政策法规。积极探索群众自主管理的保洁机制,对农场生活垃圾普遍实行定点封闭式堆集,提高农场生活垃圾收集率、清运率和处理率。

环境保护的对策篇3

【关键词】农村;环境保护;现状;问题;对策

一、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现状

城市环境与农村环境唇齿相依,农村环境保护不好,不仅损害农民的切身利益,还会严重影响城市居民的“菜篮子”、“米袋子”。

1、农村饮用水环境逐步得到改善。高度重视农村饮水环境安全工作,合理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区,科学制定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加大风险防控工程资金投入,重点解决农村群众饮水困难问题,着力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切实保障农村人畜饮水安全。

2、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积极开展。大力发展生态养殖,强化养殖业污染防治。加强畜禽养殖环境监管,科学规划养殖园区,突出抓好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实现畜禽养殖由庭院式分散养殖污染向集约式集中治理污染转变,积极引导畜禽产业在农业生态系统内的良性循环。

3、农村生态示范创建工作效果明显。生态示范创建是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工程。坚持“以点带面”、“示范带动”的原则,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农村生态建设活动,积极开展治理“三乱”(乱倒垃圾、乱泼污水、乱堆杂物)、清理“三堆”(柴草堆、粪便堆、垃圾堆)、推广“三改”(改水、改厕、改厨)、美化“三口”(村口、路口、门口)活动,净化了农村环境。同时,通过大力开展生态示范区、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创建和绿色文明单位创建等系列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整体推进。

4、农业土壤环境污染防治有序推进。加强对农业土壤环境污染调查,开展高污染用地的环境监测和评估,通过法律、政策、技术、工程等多种手段防治污染,不断提升了土壤环境污染防治能力和水平。

二、农村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

1、环境安全面临严重威胁。农村水环境污染表现较突出,农村作坊式企业生产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农村生活污水随便倾倒,造成“二污合流”,未经处理的废水直接污染饮用水源或用于农田灌溉,严重威胁着村民生命健康和农作物安全。农村生活垃圾、废弃物基本上未进行无害化处理,“脏、乱、差”现象仍十分普遍,严重影响农民正常生产、生活环境。

2、化学污染问题十分突出。农业生产中化肥的过量施用,造成土壤养分比例失调,理性化性质恶化,肥力下降。农药的高强度使用造成高毒、高残留,不仅会加重农作物生长环境污染,而且存在严重农药残留持续污染。非降解农膜碎片残留土壤后,滞留时间长,将严重影响土壤透气性,阻碍农作物吸收和根系生长,导致减产。

3、面源污染防治任重道远。我国农业生产特别是畜禽养殖造成的农村面源污染逐渐加重,“三废”排放很难有效控制,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和土壤污染,甚至导致部分水体、土壤功能丧失;农村生活垃圾的肆意堆放,垃圾解析、淋溶导致大量污染物渗入地下,将对农村地下水质量构成严重威胁。

4、公众环境保护意识相对淡薄。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十分薄弱,环境监管工作机制不健全,农村环境保护宣传投入不足,导致村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保护法制观念淡薄,形成“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氛围尚需时日。

三、农村环境保护的对策

1、完善农村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标准体系.遵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农村保护实际情况,抓紧研究、完善有关土壤污染防治、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饮用水水水源地污染防治、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等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方面的规范、条例和制度等。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研究制定农村区域间、城乡间的生态补偿政策。推广应用农村污染防治适用技术根据农村不同区域的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和环境现状,研究、开发和推广适合不同区域特点的农村污染防治适用技术。

2、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提升农民环境保护意识。大力开展农村环境保护宣传活动,扩大环境宣传教育领域,利用各种形式宣传农村环境污染状况及危害,让群众了解到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和治理污染的紧迫性,提高村民环境保护意识、道德水平和环境保护法制观念,从而在全社会形成尊重自然、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新风尚,构建人人主动参与环境保护的新格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农村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3、推进环境连片整治,着力改善村容村貌。(1)加快推进生态文明村镇创建工作。生态文明村镇创建是推进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立足区位、资源和产业优势,突出城镇规划与农村规划统筹考虑、城镇建设与生态建设统筹考虑、经济发展与环境建设统筹考虑、快速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统筹考虑,努力构建生态文明村镇创建工作的新格局。(2)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努力解决农村垃圾处理问题。大力实施农村连片整治工程,积极推广户分类、村收集、乡运输、县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3)集中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按照“硬化、净化、绿化、亮化、文化化、有序化”的“六化”标准,强化对农村普遍存在的“垃圾乱倒、粪便乱堆”等脏、乱、差现象进行集中整治,逐步建立起村镇环境综合治理的长效机制。(3)加强畜禽养殖集中整治。科学布局畜禽养殖园区,加强对畜禽养殖散养户的引导,积极推动集约发展,逐步改变人畜混居现象,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鼓励养殖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实现养殖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4、发展绿色生态农业,重视环境保护科技支撑。从科学发展的战略高度,积极发展良性循环的生态农业,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要加强农药、化肥控制,坚决禁用超标农药,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生物防治和精准施药等技术,积极扶持生产企业开发生产生物肥等新型高效肥料品种。要尽快建立和完善农村环境保护科技支撑体系,推动科技创新,大力研究、开发、推广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以及农村健康危害评价等方面的环境保护实用技术,将清洁生产和废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大力扶持并建设一批集研究、开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化废为利的生物科技企业,通过“压小上大、扶优汰劣”提升产业层次,延伸产业链条。推广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重视对塑料农膜的污染防治。采取适时揭膜技术,提高塑料地膜的回收率;要提倡使用可降解地膜,鼓励开发农膜再生加工技术。加强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评估,掌握水质状况,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农村生活饮用水达到卫生标准。

结束语

近年来,各级政府以“清洁水源、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能源”为目标,以生态示范创建为载体和抓手,把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作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大力推进生态示范创建活动,稳步实施人居饮水安全工程,突出抓好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持续加大农村环境监管工作力度,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环境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1]易国锋.我国农村环境保护的困境及对策[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7(06)

环境保护的对策篇4

关键词:环境保护难点对策

1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现状分析

1.1项目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项目突飞猛进的引入,虽然在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环保工作取得重要进展,但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对环境造成一些影响,带来了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出现一些影响可持续发展和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

众所周知,环境污染问题是目前我国比较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了。而项目建设的同时,造成的空气的污染、沿海江河水系的污染、水土流失、荒漠化、沙尘暴等等环境问题。噪声扰民、水质下降、家禽死亡、农田受损、工厂附近群体性居民身体体质弱等问题已经成为投诉的热点。

近几年来,因忽视环境污染而引发的灾难事故频繁发生,松花江污染事故就是一个为了发展当地经济留下安全隐患的典型例子,当时造成江水水质硝基苯浓度升高,污水团一路循江而下,河道附近居民饮水安全得不到保证,影响之深、危害之大不得不让我们反思。还有,2011年,美国康飞公司漏油事件导致几百万平方公里的渤海湾海域严重污染事故,漏油事件污染水质的同时也给当地的渔业和渤海湾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影响的背后就是渔民的生计怎么办、生态环境如何转变,所以我们一定要吸取教训避免这种恶性事件、危害公众安全事故再次发生,这些都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大事。

1.2环境保护思想意识淡薄。地大物博的传统观念还留在很多人心里,所以就会有一些牺牲环境、资源换取经济发展的现象。也就有些人,经济条件好了以后,不注重自己的行为,铺张浪费,用一次性餐具,穿高档皮草,使用难以降解和回收的材料,可是这些奢侈与欲望的代价是树木逐年减少,珍贵稀有的野生动物逐渐减少。其实,环境保护不是一个部门或者一个群体能做好的,必须要所有群众共同参与和关注,需要我们每个人从身边做起,从自我做起,树立环境保护意识。生态环境逐年恶化,他是我们赖以生存的依靠,所以每个人要从思想上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提倡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树立良好的消费观念,建立节约能源的生活模式,推广文明的行为习惯,杜绝奢侈、浪费的行为,培养生态消费、理性消费的消费观念,把环境保护当成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总之,环境保护从点滴做起,环境保护人人有责,做新时代有道德的公民。

2解决环境保护工作难点的对策

2.1转变环保思想,坚持环保优先。转变思想,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立环境保护优于经济发展的意识,坚持以人为本、改善环境质量,探索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新道路。同时针对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对不符合要求的项目环评坚决不予受理、不予审批或暂缓审批。把环境保护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统筹考虑,从宏观战略层面切入解决环境问题。环境问题究其本质是经济结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和发展道路问题,必须从发展方式上找根源,从最顶层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寻出路,从国家宏观战略层面入手,实现环境保护的历史性转变,使群众环境权益不受侵害。

2.2加大执法力度,做到依法环保。我们要加大环境保护执法力度,深入开展和整治违法排污企业,大力开展保障群众身体健康环保的专项行动,对重金属、危险废物处置污染企业违法行为予以坚决整治。加大重点区域、典型案件挂牌督办、责任追究和后督察力度,深入推进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以执法检查作为一种手段,加大检查、综合治理力度,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

深化农村和生态环境监察工作,健全环境风险防范与应急管理工作机制,全力遏制化工行业环境事件高发势头,突出环境应急预案建设和管理,妥善处置各类突发环境事件。

建立健全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使用监督问责制度,用法律和制度制约大型工业企业和项目建设,要让这些重点工程或大型企业严格按环保要求办事。严格查处环境违法企业,责令整改,整改不合格不许生产经营,严格惩罚包庇、庇护的个人,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禁止。坚持以人为本,抓紧制定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的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加快环保立法进程、完善环境经济政策、引导环境科技创新,更好的落实科学发展观,完善体制机制,提高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水平。

2.3加强环保宣传深化环保意识。我们要做好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紧紧围绕环境保护中心工作,大力宣传探索环保新道路、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的举措和成效,让人民群众更加关注和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活动中,使人民群众对环境保护有更深刻的认识,要在动员公众参与上取得新进展。

3结语

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环境保护就是在维护我们家园的生态环境,家园的生态关系到你我他每个人。法制约束也好,大力宣传也好,都不如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更有效果。所以,我们要从根本上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把环境保护工作落实到实处,让我们的家园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环境保护的对策篇5

关键词:梨树县人口发展环境保护对策

中图分类号:S34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2(a)-0-01

人口与环境同发展,人和环境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人口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人体本身也是一个很大的污染源。一个人一般每天要吸进0.75kg氧气,呼出0.9kg二氧化碳。人体从呼吸道、汗水、大小便中排出的代谢物中含有400多种化学物质,人的粪便中有许多的微生物菌体。城市人口每人每年平均产生垃圾4200kg排入环境。人口的增长,需要同时加快经济发展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因此,必须坚持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国策,保持人口合理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梨树也不例外。

保持人口合理发展,加强环境保护是梨树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任务。首先,努力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环境,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是以人为本在全县环保领域的集中体现;其次,集中力量解决好环境问题,有利于“五个统筹”,有利于促进梨树的全面、协调发展。

1梨树县人口与环境的现状

梨树位于吉林省西南部,地处东北松辽平原腹地,素有“东北粮仓”和“松辽明珠”之美誉,是国家重点商品粮基地县和吉林省畜牧业大县。东辽河环绕大半个县境。全县幅员面积3595km2,所辖21个乡镇,313个村和33个社区居委会,近年来人口总量低速增长,自然增长率一直在0.5%以内,呈逐年下降趋势,2011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34%。全县符合政策生育率为94.7%,现总人口78.679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7.9874万人,城镇人口20.9919万人。昭苏太河在境内发源,流经6个乡镇,流域面积1147km2,占梨树县土地面积的30.5%,流域内人口达28万人。

梨树县虽有辽河支流眷顾,十几座小型水库零星分布,但地理位置处于东北平原腹地的贫水区域,水资源相当匮乏,基本没有地表水可用,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生活使用的全部是地下水。南部郭家店、十家堡、孟家岭三镇矿产资源主要以硅灰石和制造水泥用石灰岩为主,储量虽较为丰富,但人均量很少。

梨树是农业大县,人口较多,当前环境保护形势十分严峻,各种新旧污染相互交织,城镇污染有向农村转移的趋势。环境问题解决得恰当与否,事关大局。

2人口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措施

坚持人口的合理发展,提高人口素质,对保护环境必将产生重大作用;而良好的生态环境才是全县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必须结合梨树实际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而为之。

一是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在努力发展生产的同时,控制人口数量的增长,加速资金的积累,加快经济的发展;积极提倡优生优育,使人口的优质遗传基因得到发展,让劣质遗传基因受到抑制;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技术事业,开发人口的智力资源,提高人口科学技术素质;进一步改善城乡医疗卫生条件,扩大集体福利,保障妇幼健康。

二是加大水源地监管力度。按照国家法规要求设置乡镇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划定保护区范围,并设置明显详细的标志。规划;严把环评关,严禁对饮用水有污染的新建项目进入水源地。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内严禁发展工业和设立排污口排放工业和生活污水,加强对水源地周边排污口的管理,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内已有的工业污染源应限期关停或搬迁。在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禁止设置排污口禁止畜禽养殖和水产养殖,严格监控化肥、农药和农膜的使用。禁止向水源地倾倒工业废物、危险废物和生活垃圾;加大乡镇饮用水源监管力度,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要有专人管理,对饮用水源进行常规监测,对各乡镇深水井供水点进行卫生处理和检测,保证饮用水源水质达到国家标准。

三是建设环境优美乡镇。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快推进全县水源地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改水、改厕,修建小型乡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水源地的生活垃圾在分类收集、综合利用的基础上,对不可进行生物处理的垃圾建立“户集、村收、乡(镇)运”与“村收集、乡(镇)中转、县处置”相连接的城乡生活垃圾统筹处理模式,减少农村污染对水源地水质的影响。监督保护区内沼气池、粪便、垃圾等各种污染物的存放和处理,严禁随意倾倒废渣、垃圾、人畜粪便等其它废弃物。

四是强化治理养殖业污染。号召积造农家肥。梨树县畜禽散养户和小规模养户占有相当的比例,大力积造农家有机肥不仅能培肥地力、改善土质、缓解土壤板结,还能提高农作物产量、减少生产成本、净化生活环境、改善农村的卫生面貌、改变脏乱状况,促进新农村建设;鼓励生产有机肥。以畜禽粪便为主要原料,加工生产生物有机肥,不仅具有固n、解p、解K的特殊功效,而且使平日废弃的资源得以再次利用。生物有机肥有利于改良土壤、改善农产品品质、减少化肥残留物对人们健康的危害。梨树县境内只有吉林省农生物有机肥料科技有限公司与梨树县东北养猪育种有限公司两家生产以畜禽粪便为主要原料的有机肥。公司满负荷生产可年产40万吨,能消化一定数量的禽粪,目前只年产1万吨左右;东北养猪育种有限公司消化了自家所产生的猪粪,年产有机肥1万吨。这两家所生产的有机肥供不应求。

五是努力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积极实施测土配方施肥计划,推广使用低残留化肥,通过测土配方,精确计量,使各种养分形成科学组配,从而提高化肥利用率,减少流失量;加强农药管理,禁止生产和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农药,注重科学合理施用农药。大力推广生物防虫技术、机械物理防虫法,应用农药和基因工程技术防治污染。合理使用农膜,并有效回收二次利用,循环使用,减少农村面源污染;充分利用人畜粪便、农作物秸秆等有机废物,结合当地实际,选用“四位一体”、“三结合”、“一池三改”等模式,大力发展沼气清洁能源,美化家庭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改善村容

环境保护的对策篇6

[论文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从产业结构、公众参与、环境管理、队伍建设、环境规划、环境投资等方面对当前环境保护中面临的问题及采取的对策进行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经济发展在给人们提供前所未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享受时,也给自然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近几年来,通过环境保护与治理,环境质量恶化的趋势基本得到控制,局部地区环境质量逐步得到改善,但环境保护依然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环保工作任重而道远。

一、当前环境保护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环境保护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前进的过程。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既矛盾又协调统一,是相互发展的整体。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整体处于工业化中后期,环保工作的形势依然严峻,将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

1、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目前,

6、环保投融资体系未建立。环境投入是改善环境质量的物质基础,没有一定量的投入,环境规划和环境目标就无法实现。20世纪80年代前,

二、加强环境保护的对策分析

1972年,在斯德歌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开启了世界各国共同保护环境的征程。在30多年的发展进程中,人们逐步认识到要实施源头预防、全过程控制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要采取各种措施,坚持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1、加快产业结构优化。不同产业的污染强度不同,带来环境后果也不同。在相同的经济规模下,第二产业污染物排放强度最大,第三产业最低。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如果产业结构能成功地实现由资源消耗型、污染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和清洁产业转换,污染物的总排放量有可能保持稳定下降。所以在经济发展的前提下,为更好地降低污染物总量,就必须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产业结构内部优化;大力发展发展循环经济,建设和发展生态工业,形成产业互补生态链。大量事实证明,如果能最大限度地把资源、能源转化为产品,减少排污,将会从根本上控制和解决环境污染。

2、提高公众参与环保的积极性。首先要加大对环境保护工作的宣传。要让公众了解自身的环境保护知情权、参与权、检举权和监督权,以便充分行使这些权利。其次要提高环境信息的透明度。加强环境信息的及时公开政府和企业的环境行为,这是公众了解和监督环保工作的必要条件。如江阴市从2002年开始实行的企业环境行为信息公开化制度;张家港市的乡镇政府环境行为信息公开化制度。通过环境信息公开化,让企业、政府及有关部门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此外,要注重发挥环保社团和民间组织的作用,积极发挥他们宣传环保、实施环保的职能。

3、严格执行环境管理制度。环境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不能顾此失彼。在运用环境管理手段时,不能只偏重于传统的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更应该将其与法律手段、信息化手段、科技手段等综合使用,充分发挥各种手段的优势,以达到最佳环境管理效果。要认真学习落实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加大环境保护工作力度,重点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环保目标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等环保制度。从源头上控制污染源,以促进产业结构、区域结构的优化。

4、加强环保队伍建设。从目前来看,环保系统以地方政府领导为主双重领导体制,在短期内不会改变。为此我们必须注重环保队伍自身建设,重点加强环保业务和技能培训,增强拒腐防变能力,提高战斗力。在新形势下,原有的环境监管体制已不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迫切需要创新一种全新高效的环境监管体制。要细化环保职能,充分发挥监管与服务职责,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环保监督管理体系和管理网络,探索在经济发达地区的村、重点企业中建立环保办公室,配备环保专职人员。

环境保护的对策篇7

关键词:农村土地整治;环境影响;保护对策

中图分类号:p2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当前农村土地整治仍然以增加耕地为指导思想,这种片面追求耕地数量和产出的整治模式,势必会对整治区的生态环境产生一定影响,同时在土地整治实际操作中,由于技术支持与实施方法的缺失,也难以实现生态环境保护的效果。近些年,农村土地整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已经引起各级政府和研究学者的高度关注,部分学者从土地整治的理论范畴、生态可持续性、生态环境保护及生态评价方法等方面展开了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对于美好乡村建设中的生态风险研究还不多见。

一、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从生态学角度来看,土地整治过程就是借助系列生物、工程措施,对生态环境系统中水、土壤、生物、植被、气候及景观等因子实施干预的过程,打破原有的生态环境系统,重新构建新的生态环境系统,既会对生态环境系统产生正向生态效益,也可能逆向产生负向生态效益。

农村土地整治一方面通过对未利用土地开发,对遭受破坏、废弃的土地进行复垦,对农村生活用地存在的“空心村”等展开的建设用地整治,对水、田、路、林、村展开的综合整治,促进了农村生产、生活用地生态环境的改善,另一方面对生态环境系统过多地、不恰当地干预,也会加大生态环境系统对外界的依赖,导致自身调节能力的弱化和降低,破坏了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

二、高标准农田建设对于生态环境带来潜在风险

1、土壤的负面影响

工程项目建设进程中,由于工程量较大,需要使用大型机械设备,比如刮平机、推土机等,机械化的挖、填、运等操作,对熟土层会产生破坏,使土壤的理化性质产生改变,各类有机质含量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少,容易造成土壤板结,此外干旱少雨时又有可能引发土壤的面蚀和风蚀。

2、对植被的负面影响

高标准农田建设进程中,集中连片增加耕地面积,提高了土地垦殖率,并形成了单一农作物逐步替代田块间自然植被(包括原生、次生植被等)的状况,造成地表植被数量和覆盖面积的降低,同时集中补种的农田林网尚未完全成长,导致整治区生态系统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3、对生物多样性的负面影响

硬化的田间道路割裂了原有生物群落的栖息地,压缩了各类动植物生存的空间,阻碍动植物间的交流,损坏了物种迁移和遗传的多样性,进而影响到生物多样性的发展和维持;笔直、硬化的沟渠,造成水流速度加快,无法储存水分涵养水生生物,补充地下水源等问题,使得整治区生态系统结构趋于简化,不利于农业整体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三、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机理

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围绕散乱、废弃、闲置和低效利用的农村建设用地展开综合整治,优化农村建设用地格局,重点整治空心村、旧厂矿废弃地等闲置低效建设用地,提高土地综合利用效率,将节约出的建设用地,用以增加城镇建设用地供给,实现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保障了城乡统筹发展。农村建设用地整治,一方面改善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另一方面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镇发展缺地的难题。但是,整治过程中也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在农村建设用地整治进程中,一方面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了农业生产生活的景观格局,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也破坏了原自然景观结构和功能,造成景观多样性减少,景观同质性问题明显,降低了农业生态环境系统自我调节、修复能力,增加了对外界干预的依赖性。

四、宜耕未利用地整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机理

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灾害、建设面积扩张以及农业结构调整等原因,不可避免地会减少耕地,为实现耕地总量占补平衡,对宜耕未利用土地整治是一种有效途径,同时从景观美学角度来看,对未利用土地的整治,能够减少农田斑块和廊道的数量,破碎化的农业景观趋于完整,优化了景观格局。实际开发进程中,由于各类宜耕未利用地质量存在很大差异,在当前评价体系不健全、技术标准不完善、质量验收审核不到位的情况下,选择不恰当整治方式对宜耕未利用进行开发,有可能会引发以下几方面的生态风险:

一是对生态环境的综合影响。宜耕未利用地开发,要通过完全改变荒草地、沼泽、滩涂等原有地形地貌,整治为平整、规范的宜耕地,原有生态植被系统被各类农作物、人工林替代,同时也降低了土地利用类型和景观的异质化程度,破坏了土地本身稳定性及抗干扰能力。

二是对土壤的影响。在开发过程中,不合理整治方式更容易导致原本脆弱的地质进一步恶化,造成土壤盐碱化、沙化或水土流失等问题,同时影响到周边生态环境,如整治后耕地灌溉需对地下水源进行开发,从而影响到水资源状况;土地整治后,耕地多采用集约、单一、连片作物种植,干扰了土壤养分循环,造成土壤有机物含量下降。

三是对生物的影响。宜耕未利用地开发降低了生境多样性,造成了生境总量减少、衰退及破碎化,进而影响到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对于濒危物种和生境敏感的物种影响尤其严重。

五、农村土地整治保护生态环境的对策建议

保护生态环境首先要正确认知生态风险作用机理,不能一味地强调“增加耕地面积”或“耕地占补平衡”,要注重长远的和潜在的生态环境影响,充分考虑土地整治进程中生态风险影响因素,将可能发生负向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其次要结合不同区域的生态、地形、气候条件,以及农村土地整治和美好乡村建设的不同特点,综合运用经济、行政和法律等手段,制定适合不同区域的、科学可行的保护生态环境政策措施,具体来说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制定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标准体系

科学的土地整治要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者统一,但由于环境效益具有一定滞后性,同时当前土地整治项目又缺少一整套完善的生态环境评价体系,使得土地整治项目生态环境评估难以落实到位,进而忽视土地整治中对生态环境的负向影响。农村土地整治生态环境影响因素多、涉及面广、相关性强,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要综合多学科知识体系,结合生态学、农学、资源环境、植物保护、园林、景观学等专业方法,因地制宜,制定包含土地整治项目前期论证、中期监管及后期控制各阶段的量化评价标准,量化标准有助于增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可操作性与透明度;同时制定标准体系实施的程序,采取相应法律、政策、法规措施保障落实到位。

2、建立土地整治项目实施的生态风险监管调控机构

及时有效的监管是保障土地整治生态风险管控的一个重要环节,各级政府应制定生态环境保护的任期责任制,根据基层人员配置的实际情况,成立由相关政府部门组建在一起的联合监管机构,包括国土、环保、林业、交通、财政、水利及农户代表,在土地整治项目事前规划、事中监测及事后评估中,严格把关、科学论证,确保生态风险防范落到实处。

3、强化对土壤、水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力度

针对土地整治中引发的土壤肥力下降、水资源环境负面影响及生物多样性等问题,采取综合技术措施,强化保障力度。在土地整治项目规划、实施和评估中,以发展生态保育型土地整治为目标,强化以土壤肥力提升,加快研发与推广表土剥离技术,保持土壤剥离和回填平整过程中土壤剖面的有机组合和整体性,土地整治后施用有机肥、农家肥,指导实施桔梗还田的办法;增强对水资源保护的力度,水域周围建立保护绿地,避免水利工程项目中过度的裁弯取直,避免由于施肥不当带来的水污染等问题,定期开展清沟掏淤、清捞杂物,确保水流通畅、沟渠干净;在生物多样性保障措施方面,采用硬化路面通过路基打孔为生物迁徙提供通道,设计田间路和生产道泥结碎石路面,辅以耐压草皮,提供动植物栖息场所,保留一定量的沟塘、低洼地,渠道坡面设计为缓坡,减少水位变化带来的冲击等。

结束语

要实现推进农村土地整治的规划目标,需要结合生态环境实际情况,分析土地整治对生态环境影响机理,积极采取制定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标准体系、建立土地整治项目实施的生态风险监管调控机构、因地制宜地选择土地整治方法和途径等措施,构建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形成生态风险防范长效机制,使土地整治真正成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吴惠敏;贾名党.美好乡村视阈下农村土地整治与环境法制建设――以安徽省为例[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6):89.

环境保护的对策篇8

关键词:电子文件;管理问题;保护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5-0002-01

1.网络安全对策

网络化环境中系统的安全问题,必须从技术上着手,采取多种专业技术来防止电子文件信息的泄密,保护电子文件信息安全的策略主要有防黑客技术、防病毒技术、数据备份加密等技术。

1.1防黑客技术。

1.1.1身份认证。身份认证是一种保障电子文件信息真实性的重要手段。它是某一用户进入系统后的第一道防线。身份验证就是系统可以密码或特征信息等对用户的真实身份进行确认,它只会对确认了身份的用户给予相应的访问权限,如增加、删除、修改等,否则予以拒绝,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限制了黑客的随意入侵,同时对操作权限的限制也避免了操作人员的泄密或者不规范的操作。

1.1.2数字签名。数字签名采用的是公开密钥体制下的加密措施,发方利用自己不公开的密钥对发出的电子文件进行加密处理,生成一个数字签名,与电子文件一起发出,以此来保证信息的安全性,而收方会用一个公开的密钥运用公开的算法解码检验数字签名是否与传输的一致,从而提高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和信息的安全。

1.1.3设置防火墙。防火墙技术实为一项隔离技术,其任务是防止外部未经授权的用户进入内部网或专用网,当防火墙成为内外部网络的唯一信息通道时,即它可以为这一信息通道发挥最大的防护功能,因此防火墙的位置非常特殊,它会成为内外部网络间所有的网络信息流的必经之地,所以设置防火墙既可以隔离风险区域与安全区域的连接,同时也会阻碍用户对风险区域的访问。

1.2防病毒技术。在计算机中存在的一种具有破坏性的程序,可以通过克隆自身将破坏性程序传染给更多的计算机,该程序即为网络病毒。对计算机病毒应采取先进的防病毒技术,同时配置防病毒卡和查杀病毒的软件,严禁使用来历不明的软件进入操作系统,为电子文件的使用营造一个良好的机房环境。

1.3数据备份,并加密。

1.3.1备份技术。缩微和光盘技术是文件资料进行备份的重要技术措施。缩微技术是采用专门的设备、材料和工艺把文件资料以缩小影像的形式拍摄记录在胶片上,经加工制作成缩微品保存和使用的技术。缩微技术的明显特征是标准化程度高,缩微胶片使用保存寿命长,缩微胶片存储文献资料的安全性也非常高,许多国家已开始使用并确立了缩微胶片的法律地位。光盘技术是指将文件资料以缩小影像的形式刻录在光盘上,它与缩微技术的应用有很多相似之处,相对于缩微技术:它的优点在于设备费用比较低,检索速度快,存储量较大,同时还可以还原色彩,但它也有明显的缺点即发展太快导致稳定性差,读取信息对软硬件依赖性强,保存期限短,特别是光盘系统的可编辑性差,使其法律凭证效力还无法认定。

1.3.2加密技术。采用加密技术可以保证电子文件内容的保密性。电子文件的加密方法有很多种,如在传输过程中采用"双密钥码"进行加密。网络中的每一个加密通信者拥有一对密钥:一个是可以公开的加密密钥,一个是严格保密的解密密钥,发方使用收方的公开密钥发文,收方只用自己知道的解密密钥解密,这样任何人都可以利用公开密钥向收方发文,而只有收方才能获得这些加密的文件。由于加密和解密使用不同的密钥,因此第三者很难从截获的密文中解出原文来,这对于传输中的电子文件具有很好的保密效果。

2.管理安全对策

七分管理,三分技术,文件的管理贯穿整个安全防范体系,是安全防范体系的核心,管理是单位网络安全的核心,技术是安全管理的保证。只有制定完整的规章制度、行为准则并和安全技术手段合理结合,电子文件管理的安全才会有最大的保障。

2.1管理人员对策。

2.1.1加强安全管理力度,健全管理制度。每个单位都应建立一套科学、合理、严密的电子文件全过程的管理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查,使电子文件的管理如同纸质文件一样,达到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如:制订机房管理制度、各类人员职责分工明确、安全保密规定、安全防护记录等一系列的制度,保证各部门安全、高效地运作。

2.1.2加强安全防范意识,提高相关人员素质。培养或培训一支精通网络技术和管理的队伍,来保证网络化管理安全、平稳、正常地运行,同时加强对电子文件的制作者和管理人员的教育,使他们增强对信息的主体意识、获取意识、更新意识,培养他们忠于职守的品质、认真负责的精神、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精益求精的技术水平,引导他们自觉安装防病毒软件,定期自动更新操作系统,对不熟悉的软件不要轻易安装。

2.2电子文件管理对策。

2.2.1保证环境的安全性。一般情况下,电子文件是单独存贮在磁、光介质上的,因此要建立一个适合于磁、光介质保存的环境,如环境温度应严格控制在14℃~24℃之间,相对湿度控制在45%~60%之间;存放载体的柜架及库房也应达到有关标准,如:载体应置于盒中,直立排放,避免大量堆叠、相互挤压,并存放在避光、防尘、防霉、防虫、防雷电、防变形的地方;使用时要正确拿放光盘,保持读写面的清洁,软磁盘、磁带亦要轻拿轻放,不要在载体读写面留下指纹,避免各种划伤。

2.2.2保证操作的规范性。不规范的操作会损害电子文件的使用寿命,因此在使用的过程中必须规范操作程序,如防止随意关机和频繁启动计算机,保持电源稳定,避免因操作不当而造成计算机上的电子文件信息丢失等。以上这些措施,对于证实电子文件内容的真实、可靠,保证电子文件在存贮、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保密性,防范对电子文件的非法访问和随意改动,都具有良好的效果。

3.电子文件自身对策

3.1保护载体的安全。在对电子文件进行整理和因软硬件平台发生改变而对电子文件实行格式转换时,要特别注意防止转换过程中的信息失真。对电子文件要定期进行安全性、有效性检查,发现载体或信息有损伤时,要及时采取维护措施,进行修复或拷贝。

3.2防止改动的措施。在许多软件中我们都可以将文件设置为"只读"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用户只能从计算机上读取信息,而不能对其做任何修改。这种记录方法可以有效地防止用户更改电子文件的内容,从而保持电子文件的原始性和真实性。

总之,伴随着社会的进步,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电子文件会变得越来越重要,而其信息的安全问题也显得尤为重要。在这个开放的网络环境,面对技术挑战,我们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来防止各种可能出现的技术问题,同时不断强化内部的管理体制,提高自身素质,以保障电子文件的信息安全和长期的有效使用。

参考文献:

[1]安琪:电子文件及其管理[J].中国档案,1998(2).

[2]李桂兰,王少先: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初探[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3]邱晓威: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的管理问题与对策[J].中国档案,1992(2).

[4]吴雁平:电子政务环境下的电子文件管理[J].办公室业务,2003(3).

环境保护的对策篇9

近年来,我国公众环保意识高涨,不过公众主动参与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比较薄弱,特别是年龄较大的群体和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群。对此,我们应加深环保宣教方式和手段的改革,采取贴近公众日常生活的教育形式和手段,使得参与环境保护的意识和手段贯穿于社会生活的各个角度之中。以今年年初我单位在学校、社区、村镇、企业、商场、旅游景点等地开展公众参与问卷调查为例,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0份,回收1937份有效问卷,调查表明:在卫生、教育、住房、环保等关键词的选择上、公众对环保的关注度达到83.4%,有28.1%的公众表示对环境污染问题“最关心”;有75.2%以上的公众表示最近有半年时间没有参加过环保活动,选择参与的公众仅占7.6%,绝大多数公众不知道如何参与环境保护。以上这两组数字,折射了我市公众参与环保的突出问题:公众环保热情高而参与能力差。这意味着如果不能及时引导和回应公众参与环保的殷殷期待,我们就将失去借助公众的群力来推进环境保护事业的宝贵机会。

二、逐步完善信息公开制度

环境信息公开是环境知情权的重要内容,没有信息公开,公众参与无从谈起。公众只有在了解了环境信息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参与环境保护工作。对于环境信息公开,应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环境信息公开不仅涉及到政府,也涉及到企业。企业作为独立的主体,既具有经营自,也拥有商业秘密权。因此,这里就需衡量孰轻孰重了,环境作为公共物品,其质量的优劣都关涉每个人的生活,环境是人类生活的物质生活基础。所以,在某种程度上,企业的经营自要让位于公民的基本生存权,环境信息在涉及公民生存方面的必须要开诚布公。近几年来,公众参与在环境领域爆发的问题越来越多,特别是环境领域和事件的不断爆发和升级,给政府造成巨大的压力。这就提醒我们,公众的参与不是事后的救济性参与,而是要全过程、全方位参与,甚至有些事情已经出现了前兆和苗头,完全能够防止事态的扩大。因此,真正意义上的公众参与,除末端参与应急之外,还应包括预案的参与,即公众在环境规划制定、环境政策、工业开发建设项目实施之前的参与;过程参与,即公众对开发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一种监督,如果没有前期信息公开,过程参与无从谈起;行为参与,即公众从自己做起,自觉保护环境的参与。这就意味着信息公开是全方位的,而不是零碎的、被动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三、正确引导公众参与

当前处于转型与改革交织时期,人们的思想观念更加多元、多样、多变。如果多数人的观念形成合力,即会转化为舆论的合力,一旦舆论合力了,形成便难以撼动。舆论导向正确,是福祉;舆论导向错误,是祸害。随着公众对环保的关注越来越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和个人维权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因为很多问题是和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但是普通公众对污染的认知程度比较有限,不加以引导的话,会发生很多对社会秩序产生严重影响的事件,更有不明真相的群众被蛊惑,被别有用心的人以环境问题为突破口挑起其他社会事端。因此,环保部门的正确引导非常重要,正确地引导必须始终坚持“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的原则,要以“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情怀关注民生,把工作抓实,监管好企业的环境行为,敢于亮剑,主动发声,及时有效地厘清是非,把握好引导的时、度、效。对于涉及面较广的重大项目上马,要解读准确、宣传充分,赢得最大多数群众的支持,从而大大减轻政府的行政成本。

四、培育环保nGo积极参与环境事务

环境保护的对策篇10

关键词:环境保护;形式;对策

abstract:inthemoderncitypeoplearedeeplyawareof:thecityenvironmentisveryclosetohumansurvivalandhealth,withtheimprovementofcityenvironment,people'slife,healthandworkefficiencyincreasing.therefore,thedevelopmentofmoderncityconstruction,firstofalltocoordinatetheprotectionoftheecologicalenvironment.Sowemustpaymoreattention,howcanthegoodecologicalenvironmentproblemsintheconstructionofcityregulationmustbeworthustothinkandsolveproblems.

Keywords:environmentalprotection;form;countermeasure

中图分类号:[tU984.11+5]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一、发展与环境隐患

在现今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国门开放,科技、经济、贸易、建筑、文化……,以不同的方式涌入国门,推动了我国科技、贸易、建筑和文化的发展,也带动了我国各地方经济、贸易的振兴。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国土资源开发综合效益较低,文化遗产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人们将面临城市扩大、人口剧增、交通堵塞等新问题。

国家改革开放的政策,使我国的经济、贸易、通讯、建筑业……,以从未有过的速度向前发展,取得了瞩目的辉煌成就。但在建设发展中,大规模的开发建设,使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日益恶化,部分水资源遭到破坏,大量耕地被浪费,水土流失、空气、河水受污染、生态环境遭破坏,一些建筑存在质量问题。建筑设计使用年限50年,有些建筑却在20年左右拆迁,生态遭到破坏,都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留下了隐患。

生命支持资源,而资源——空气、水和土地却日益退化,环境祸患正在威胁人类。这不是耸人听闻,回顾我们在开发和建设中所走过的路程,对环境和自然的破坏所付出的代价便可说明。

在城市建设和改造中,大多数开发者往往首先重视建筑的功能,建成后的经济效益,企业的形象,“个性”与“特性”。却很少注意自身对环境的影响,企业“个性”与组群的关系;企业“特性”与地区建筑特点的协调;企业、公私经济效益与社会和城市的综合效益,给城市和后人留下了新的隐患。

人们在改造环境的同时又在破坏环境,使一个城市或一个地区逐渐陷入了一个新的生态不平衡状态。后人为此在建筑与自然、城市与环境、道路与污水排放、水资源与土地资源的保护、矿产开发与环境保护等等,重新付出昂贵的代价去改造、去协调,这确实是一个值得现代人深思的问题。因为它不仅只是建筑师应该思考的问题,以及建设部门所关心的问题,它所涉及的是一个社会问题,一个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和环境问题。仅仅停留在个人和企业的利益上,不适合21世纪人类生存与环境发展的要求。

改革开放,使我国大多数村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较发达的地区,村、镇巨大的变化令人惊喜。居住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村宅从过去的一层、二层,发展到三层、四、五层;在村、镇所划拨的一方土地上,一个比一个高的“塔楼”挤涌在一起,无规则的、大量的分布在城郊广大的土地上。其建筑形式有中式的、欧式的、美式的……,民办、镇办企业规模越来越大,有发展的,也有倒闭的。其中有些就其布置的随意性可以看出缺乏统一的规划,大量耕地被占用,水资源遭破坏,无序建设造成环境破坏。随着经济高速发展、人口剧增、交通堵塞,城市将向周边农村扩大,那种无序建设不能适应未来现代化城市的发展,必将改造或拆除。但遭破坏的自然与资源不能再生。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取得了骄人的成就,同时也付出了高昂的代价。资源可用不可生,破坏自然与环境也许只需1年、2年,但是我们要恢复自然、改造环境却需要10年、20年,甚至更久。

二、我国环境保护的现状

目前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已发展到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世界性的重大社会问题,人类所面临的新的全球性和广域性环境问题主要有三类:一是全球性广域性的环境污染;二是大面积的生态破坏三是突发性的严重污染事件。

目前,发达国家当前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环境污染,发展中国家主要是环境破坏,而在我国,则同时存在着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这两类环境问题,并且已十分严重。据统计,我国是世界上环境污染物排放量最大的国家之一,全国污染物的年排放量达4300余万吨,(其中烟尘约2800万吨,二氧化硫约1460万吨);1988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为368亿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为268亿吨,处理率仅为27%,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也相当严重。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已由解放初期的116万平方公里扩大到150万平方公里。

环境污染和破坏给我国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是极其惊人的。现在就让我们来看这样一组数据:据80年代初的不完全统计,环境污染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是690亿元,部分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达265亿元共计955倔元,约占当年全国工农业总产值的14%左右。从这样一组数据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到,我国严重的环境问题已经严重阻碍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这势必对我国以后经济的发展极为不利。

三、城市建设中生态环境防治

(一)防治措施:在设计期选择方案时,要符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城市发展规划,力求施工合理、降低造价;尽量少占用耕地,避免影响或破坏现有的植被和水土保持设施,以便将项目建设对现有植被的影响控制在最低限度;优化建筑平纵面设计,是挖填方量尽量平衡,减少水土流失;合理选取弃土场,加强水土保持设施及恢复措施及恢复设计;避绕学校、居民区、文物保护区、防洪排洪区等敏感区。公路选线应多走坡少走沟,多占荒地林地少占用农田。在公路建设区域实现剥离和保存表层土壤,便于以后生态恢复于建设,最大限度的节约土地,保护土壤资源。合理设置施工场地和拌合站,场址远离敏感点;合理规划公路两侧土地使用功能,降低营运汽车噪声对周围敏感点的影响。

(二)保护措施

1.环境空气质量防治措施:施工过程中应文明施工,避免扬尘污染,对施工区域实行封闭,并采取有效防尘措施。对于土方挖填产生的影响,应尽量保证填、挖方同时进行,一次完成;施工场地及时清理,定期洒水;对易起尘的建筑材料在大风时进行覆盖或加湿;水泥、沙、石灰等建材尽量不露天堆放,露天堆放的土、沙要放在避风处或加围墙;禁止在施工现场焚烧油毡、橡胶、塑料以及其他可能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

2.水污染防治措施:首先应控制施工废水,施工期废水种类较单一,废水主要污染物为泥沙悬浮颗粒和矿物油。施工现场因地制宜建造污水临时处理设施,对含油量大的施工机械冲洗水或悬浮物含量高的其他施工废水经处理后可循环利用。施工产生的泥浆废水经沉淀处理,底层泥浆作为建筑垃圾清运;砂浆和石灰浆等废液集中处理,干燥后与固体废弃物共同处置。其次是控制生活污水,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施工现场生活污水的收集管理,严禁以渗坑、渗井等方式排放而进入城市周围水体,同时也可避免污染地下水。

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对社会生活噪声可采取城市规划分区和制定有关法令等措施加以控制和限制。对城市建筑施工现场应加大噪声管理力度,建立建筑施工噪声现场管理督查制度,合理安排施工时间,严格控制夜间(21:00~6:00)施工。对高噪声设备的操作人员实行轮班制,每人每天工作时间不超过6h,并配备耳塞等防护设备;选择使用性能好,噪声低的施工机械;加强机械设备施工期间的维修和保养;高噪声设备安装减振降噪装置;将施工场地尽量布设在远离居民区的地方;距离50米以内的噪声敏感点,应采用临时隔声屏,以减少施工噪声对城市居民的影响。

4.生态保护措施:主要包括植被恢复和景观再造。在植被恢复和景观再造时,针对不同功能区段,因地适宜,本着经济合理原则,造景与地形紧密结合,土方就地平衡,采用乔灌木花草结合成复合层结构,提高绿化覆盖率和生态效益,最大限度的发挥园林绿化的综合功能。道路建设取土后,取土土地应平整、压实并及时绿化减轻其影响。弃土场填平后,采用好土填埋后,使荒沟变成平地,种植树木,既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又可增加植物量,减少水土流失,使当地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