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信息安全管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07:24

工程信息安全管理篇1

【关键词】信息与通信工程;安全管理;施工现场

1.信息通信工程安全管理理念

信息通信工程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样也是国家政治、军事以及企业运行中不可或缺的,所以它的安全管理在使用中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它在我国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信息通信工程安全管理一般是指在信息通信工程安全建设中所涉及到的有关问题,例如建设主管部门安全问题、建设主体安全问题、安全生产企业管理问题等,所以,在信息通信工程管理建设中,安全是发展中的首要问题。

2.通信工程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2.1促进安全生产保证机制的形成

对信息通信工程实行安全管理制度,可以提高施工人员在工作中的安全意识,同时也会引起企业其他部门的争相效仿,进而使整个单位企业都对安全施工有了新的认识,促进了政府、施工企业以及监理单位等监管体系的有效协作,更加促进安全生产保障机制形成,为施工人员作业安全提供保障。

2.2提高信息通信工程安全生产水平

政府、施工企业以及监理单位等监管体系的有效协作,即政府安全生产监管、施工单位的安全控制以及监理单位建立的有效协作,充分发挥了有效的市场监管作用,政府在信息通信工程的调解中发现了市场监管存在的不足,监理单位的调控使得信息通信的安全生产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治理。施工单位一定要对施工人员制作好安全防护制度,如果施工单位仍有存在不足的地方,施工人员也可提出安全要求进行整改,只有政府、施工企业以及监理单位相互协作,安全生产水平才能得到整体提高,才能保证自身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2.3有利于实现通信工程建设投资效益最大化

在信息通信安全管理办法实施以后,企业管理人员发现施工人员对工程监督得到了加强,也开始修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漏洞,安全施工得到很大程度的完善。这种做法不但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施工中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也提高了信息通信工程的质量保证,使得企业的建设投资得到正激励提高,实现了工程建设投资效益最大化。

3.强化通信工程安全管理的有效对策

3.1重视对施工人员的教育

作为施工人员,在进入企业时,企业负责人就必须向施工人员讲述安全施工管理的重要性,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并在企业发展工程中定期对施工人员加强安全施工的引导,增强施工人员的职业安全素质,提高施工人员在去年全市共中的重视力度。因为信息通信工程的建设不是儿戏,它涉及到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不能一概而论,更不能走形式主义,必须毫不松懈传输安全教育。

3.2提高员工责任心

在施工过程中要保证信息通信工程建设管理的安全质量,施工人员在现场施工中一定要树立强烈的责任心,要从实际出发,制定出关于施工安全的管理办法。施工人员要结合实际总结出施工时产生的状况、管理中产生的状况以及施工人员在安全方面的管理措施,提高工程中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并把管理中的每个细节都落实到位。严格的控制并划分出每个责任人负责的区域,若今后在信息通信工程中出现问题,避免责任人相互推卸责任。

3.3确保建设安全中资金的有效投入

在信息通信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往往只重视施工的高效性,却对安全施工不够重视,由于对安全资金的投入不足或者不到位,在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发生不确定性事故。所以,在施工之前,管理人员必须罗列出安全措施的详细计划单,保证在安全管理中安全专款的适用范围。在安全投入费用中,监理单位也必须对其进行单独开支,保证监理单位对工程监理负责的积极性,可以在这种基础上实行安全生产奖罚制度,促进员工进行有效安全措施。

3.4建立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我国企业对每项工程都会制定不同的安全管理办法,并且我们质量安全监督局会对施工现场进行勘测和检查,并签订《安全生产管理计划书》,最大程度的把安全责任落实到位。在施工现场,企业要对安全施工和安全生产做好宣传,弘扬安全生产的信心,把安全施工大标题张贴在醒目的位置,最好切实有效的安全工作职责运行,若在施工现场出现问题,一定要认真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找到可以解决的方案,切忌乱动施工现场,防止出现混乱。

结束语

随着我国信息通信工程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安全管理办法的实施研究不仅是我国信息保障得到安全运用,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保障了通信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对以后信息安全保障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信息通信安全管理中,要注重对工作人员安全素质的培养,重用高科技专业发展人才,提高人员安全保护意识。并且重视对安全管理人员的管理进行创新,加强安全管理理念,保证技术工程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戴凯.通信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4,(7).

[2]黄云龙.通信工程安全管理探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5).

[3]李刚.论通信工程安全管理的对策[J].中国化工贸易,2013,(10):68-68.

工程信息安全管理篇2

随着我国计算机网络用户的急剧增长,我国信息系统的安全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近几年来,不仅在我国,全球的信息系统安全问题层出不穷。而信息系统的安全问题不仅仅是个人和企业的问题,它还涉及到国家的安全、社会的公共安全等。因此,不断加强信息安全技术的研究,提高我国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十分迫切。针对严峻的信息系统安全现状,目前普遍采用的方式主要有物理隔离、防火墙的建设、访问者身份认证、加密等,但是仅从这些方面去考虑还远远无法保证信息系统的安全。不断加强信息系统安全建设方面的技术,不断提高信息安全风险的检测和评估是提高信息系统安全的重要手段。

2SSe-Cmm模型

2.1SSe-Cmm模型的概述

SSe-Cmm(SystemsSecurityengineeringCapabilitymaturitymodel)模型的中文全称是信息安全工程能力成熟度模型,该模型的主要任务就是评测和改进整个信息安全系统整个生命周期当中的安全工程活动,到目前为止,这个模型是信息系统安全工程领域当中可靠性较高的针对性模型。

2.2基于过程的SSe-Cmm模型

基于过程的SSe-Cmm模型是从成熟框架Cmm模型发展而来的,SSe-Cmm模型把信息系统中的安全工程划分成三种不同的过程,分别是风险过程、工程过程、信任度过程,SSe-Cmm模型对这三个过程中的关键过程域以及其安全能力成熟度的等级进行了定义。在这个模型中,图b的横轴指的是这个信息系统安全工程的过程域,纵轴是11个过程域的5个能力成熟度等级。根据这个模型的框架对整个信息系统安全工程中的风险过程、工程过程、信任度过程都评定能力成熟度等级,此时得到的二维图便能够把信息系统工程队伍实施信息系统安全工程的能力成熟度形象的反映出来,也能间接的将信息系统安全工程的可信度反映出来。采用SSe-Cmm模型对信息系统安全工程进行风险的评估,该模型所认定的安全风险事件包括了3个组成部分,分别是安全威胁、系统的脆弱性、风险事件所造成的影响,在SSe-Cmm模型中,只有具备这三个要素才能称之为信息系统工程安全风险。SSe-Cmm模型中的安全机制就是把信息系统中的工程安全风险控制在系统能够接受的范围之内。SSe-Cmm模型所定义的风险过程包括了评估威胁过程、评估系统脆弱性过程、评估风险事件的影响过程、评估系统安全风险过程。

3SSe-Cmm模型的构建和应用

3.1SSe-Cmm模型的构建

根据上述SSe-Cmm模型的作用过程在信息系统安全工程中构建SSe-Cmm模型的具体步骤如下所示。第一步,对信息系统的安全工程风险进行分析,进行工程的风险分析时,要从现行的信息系统工程的风险入手,然后采取科学、先进的风险分析方法进行风险的分析。第二步,要确定目标,及要明确信息系统安全工程所提出的系统安全要求,这个安全要求是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设计、建设、使用以及安全风险评估和监管的主要依据。第三步,对信息系统的二维视图进行描述,即需要明确的、简洁的对信息系统中的安全系统进行描述,谈后根据描述给出信息安全系统的拓扑图和边界的划分,边界的划分包括了系统的典型构造、系统的应用划分等,并对系统内的数据和需要保护的财产、系统的环境等进行描述。第四步,建立信息安全系统的基线。第五步,制定相关的信息安全系统构建策略,这些策略包括系统的物理安全策略、网络完全策略、系统应用安全策略等。第六步,对信息系统的安全工程建设进行整体的设计,其中设计是必须保证信息系统安全系统的整体框架是全方位和综合性的,并增强每个层次和划分区域的安全防御能力,从而实现一体化的信息安全系统。

3.2SSe-Cmm模型的应用原则

第一,安全需求的基线。包括了用户的安全需求、对系统安全具有影响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等,保证系统的安全需求与法律和政策中的保持一致,并且保证用户的需求与系统的安全需求保持一致。第二,安全输入的基线。第三,协同安全的基线。第四,安全管理的基线。在安全管理基线方面包括以下几点:一、要将信息系统的安全控制责任以文档化的形式传达给每位相关者;二、对于信息系统的安全控制有关的软件配置进行定义和管理;三、对用户和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控制和管理的培训和宣教。第五,安全保证参数的基线。包括确定安全保证的目标、制定相关的保证策略、对安全保证证据金属分析等。

4结语

工程信息安全管理篇3

关键词:软件工程;数据信息;安全管理;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9-00-01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信息的公开化、透明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信息资源的管理也面临巨大的困扰,信息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人们数据存储的重要因素。现代企业出于安全和利益需要,对于很多信息不能公开或者一定时期内不能向外界公布,这时就需要应用安全保密技术。

一、保密技术对数据信息安全的重要性

保密技术是企业为获得自身利益和安全,将与自身发展密切相关的信息进行隐藏的一种手段,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企业信息的保密也越发重要。保守企业秘密是指严格按照有关经济法律和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将涉及信息和信息的载体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限制知悉的人员,同时也包含了企业自身或内部员工保守秘密的职责,并以此采取相应的保密活动。通常情况下,属于保密范畴的信息,都应当明确内容,并规定相应的期限,在此阶段内,保密主体不能够擅自改变,并且其知悉范围是通过强制性手段和措施来实现控制的。

二、数据信息安全保密技术类型

(一)口令保护。对数据信息设置口令是数据信息安全的基础保障。在对数据保密信息设置安全保障的过程中,可以先根据计算机技术设置登录密码,并确保密码的复杂性,如字母与数字混合、大小写字母与数字混合等,以免被黑客破解。如果有提示密码可能被盗的消息,则应当及时辨别消息的真实性,并登录到安全中心重新设置密码,从而确保数据信息登录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二)数据加密。在信息的存储及传输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对数据进行加密,这样才能够保证数据信息的安全性,从而提升信息保密的抗攻击度。所谓数据加密,主要是指根据较为规律的加密变化方法,对需要设置密码的数据进行加密处理,由此得到需要密钥才能识别的数据。加密变化不仅能够保护数据,还能够检测数据的完整陛,是现代数据信息系统安全中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保密技术手段之一。数据加密和解密的算法和操作一般都由一组密码进行控制,形成加密密钥和相应的解密密钥。在数据信息传输的过程中,可以根据相应的加密密钥,加密数据信息,然后根据解密密钥得出相应的数据信息。在此过程中,大大保障了数据信息的安全,避免被破解。

(三)存取控制。为保证用户能够存取相关权限内的数据,已经具备使用权的用户必须事先将定义好的用户操作权限进行存取控制。在一般情况下,只要将存取权限的定义通过科学的编译处理,将处理后的数据信息存储到相应的数据库中。如果用户对数据库发出使用信息的命令请求,数据库操作管理系统会通过对数据字典进行查找,来检查每个用户权限是否合法。如果存在不合法的行为,则可能是用于用户的请求不符合数据库存储定义,并超出了相应的操作权限,这样则会导致数据库对于用户的指令无法识别,并拒绝执行。因此,只有在采取存取控制保护措施下,数据库才能够对发出请求的用户进行识别,并对用户身份的合法性进行验证。同时还需要注意不同用户之问的标识符都具有一定差异,经过识别和验证后,用户才能够获取进入数据库的指令,以此确保数据信息的安全性,为用户提供一个良好的数据应用环境。

三、增强数据信息安全保密技术

(一)数字签名技术。在计算机网络通信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假冒、伪造、篡改的数据信息,对企业应用数据信息造成了严重影响,对此,采取相应的技术保护措施也就显得非常重要。数字签名技术主要是指对数据信息的接收方身份进行核实,在相应的报文上面签名,以免事后影响到数据信息的真实性。在交换数据信息协议的过程中,接收方能够对发送方的数据信息进行鉴别,并且不能够出现否认这一发送信息的行为。通过在数据签名技术中应用不对称的加密技术,能够明确文件发送的真实性,而通过解密与加密技术,能够实现对数据信息传输过程的良好控制,以免出现信息泄露的情况。

(二)接入控制技术。接入控制技术主要是指针对用户所应用的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有效控制,实现一般用户对数据库信息的资源共享,这是避免非法入侵者窃取信息的另一关卡。对于需要密切保密的数据信息库,用户在访问之前应当明确是否能够登陆,及登陆之后是否涉及保密信息,以加强数据信息控制。在对绝密级信息系统进行处理时,访问应当控制到每个用户。在系统内部用户非授权的接入控制中,任意访问控制是指用户可以随意在系统中规定的范围内活动,这对于用户来说较为方便,而且成本费用也比较低廉。但是此种做法的安全性较低,如果有用户进行强制访问,势必会导致外来信息入侵系统。对此,采用强制访问方法能够有效避免非法入侵行为,虽然安全费用较大,但是安全系数较高。

(三)跟踪审计技术。跟踪审计技术主要是指对数据信息的应用过程进行事后的审计处理,也就是一种事后追查手段,对数据系统的安全操作情况进行详细记录。通过采用此种技术,如果数据库系统出现泄密事件,能够对泄密事件的发生时问、地点及过程进行记录,同时对数据库信息进行实时监控,并给出详细的分析报告,以保证数据库系统的可靠性。跟踪审计技术可以分为好几种类型,如数据库跟踪审计、操作系统跟踪审计等。这些技术的应用及实施,能够加强对数据库信息的安全限制,以免再次出现病毒入侵的情况。

(三)防火墙技术。防火墙技术主要是指对计算机网络的接入进行有效控制,如果有外部用户采用非法手段接入访问内部资源,防火墙能够进行识别并进行相应的反击处理,从而将不良信息隔在网络之外。防火墙的基本功能是对网络数据信息进行过滤处理,同时对外来用户的访问进行分析和管理,拦截不安全信息,将网络攻击挡在网络之外。

四、结束语

对数据信息进行安全保密管理是信息安全的关键,也是安全管理的核心。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条件下的保密工作和传统的保密工作已经有了截然不同的特点。因此,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对于数据信息的安全保密显得更加重要,需要进一步改进相关技术,需要企业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赵楠it系统数据信息安全解决方案解析[期刊论文]-科技资讯2013(15)

工程信息安全管理篇4

【关键词】计算机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应用安全管理

作为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处理和控制电子信息的技术,电子信息工程主要就是用来应用、研发电子设备信息系统,处理和采集电子与信息。这一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在社会各行业,网络、手机等就属于其应用的成果。在应用的过程中,尤其需要注意信息安全问题。

1计算机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应用优势

1.1能够对管理效率进行提升

以往企业管理方法具有较差的管理效率,其管理也无法对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满足。近些年来,我国部分城市具有较慢的发展和建设速度,同时也具有较低的经济水平,这就使得城市中很少应用计算机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各企业领导者也没有对计算机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进行正确的认识。对此,我国有关部门应该将目前的情况进行分析,将电子信息技术的作用和重要性告诉企业和城市领导者,将培训工作对其展开,从而使得企业和城市之中能够广泛的应用计算机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对企业的管理质量和效率进行提升。

1.2能够对管理水平进行提升

在社会各个行业中应用计算机电子信息工程技术,都能够对其管理能力进行提升。在设计各种工程的时候,对计算机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进行应用,能够优化设计方案,提升工程设计的质量,从而有效控制成本,对工程企业综合实力和社会形象进行提升。

1.3对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进行推动

我国经济社会目前处速发展的阶段,与此同时科技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这对计算机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发展也会起到推动作用。计算机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发展也会使得社会发展的越来越数字化、智能化、现代化和信息化,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如果想要对国际社会中我国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地位进行提升,就需要对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速度以及研发效率进行提升,从而使得我国计算机信息技术今后发展的更快更好。

2计算机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安全管理

2.1安全题

当今时代属于信息化时代,其网络信息繁杂多样。在这些信息中部分信息十分普通,其可以被社会群众进行浏览,部分信息则属于商业信息,公司企业的机密有许多都包含在商业信息之中,因此其会直接影响到企业公司的经营和发展。一旦企业被披露重大的商业信息,其同行业企业就有可能对这一企业发动攻击,被攻击的企业也丝毫不具有竞争优势。所以,目前许多企业和公司都十分重视网络信息安全。破坏信息、篡改信息、窃取信息是网络信息中主要存在的安全问题。造成这种信息安全问题通常有两种情况。

2.1.1商业间谍

同行业企业通常会对黑客进行私下聘请,使得黑客对同行企业网站进行攻击,对其商业机密进行窃取,从而对自身竞争力进行提升。

2.1.2恶作剧

部分具有较高计算机水平的人为了对自身水平进行彰显或为了恶作剧,往往会对企业网站进行攻击,或者对企业公司的商业信息进行搜集和公开,从而损害企业利益。这两种安全问题虽然存在不同的目的,但是由此却可以看出目前社会上的信息安全问题越发严重。

2.2安全措施

对于安全问题,企业可以对防范措施进行应用。

(1)企业内部员工禁止对不知来源的移动设备进行使用,防止有病毒从移动设备向计算机转移,从而使得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出现。

(2)企业可以备份商业信息。在此情况下,即使有黑客破坏企业商业信息,企业也能够将商业信息及时找回,对企业经营进行保证。

(3)企业员工在对资料进行下载的时候,需要对安全的网址进行选择,如果网址不安全,就很有可能有病毒存在。

(4)企业员工在对互联网进行浏览的时候,禁止对不明链接和非法网站进行点击,这些链接和网址往往安全性较低,在浏览过程中病毒就有可能进入到计算机中,从而泄露计算机中的信息。

(5)企业应该对防火墙进行安装,防火墙功能往往携带在杀毒软件之中,企业员工需要将防火墙功能开启,从而对外界攻击应用防火墙进行抵御。

(6)企业需要对杀毒软件进行安装,卡巴斯基杀毒软件以及360杀毒软件等都属于目前我国较为流行的杀毒软件。在对杀毒软件进行选择时,需要安装企业版,员工还可以针对时间在杀毒软件中进行设置,使得软件能够将杀毒自动定期开展,从而对企业网络环境和计算机环境安全进行保证。

(7)企业层次不同的员工应该存在不同的访问权,系统管理层需要将访问权进行分层设置,从而防止下属职员了解高层商业机密,并将机密泄露。

(8)企业员工需要将密码在重要文件中进行设定,访问者如果想要访问就需要将正确的密码输入进去,从而使得文件泄密可能性降低。

(9)企业需要对机房进行科学的设置,不仅需要防止电磁干扰机房,还需要防止振动过大影响到机房。

3结语

本文就计算机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应用和安全管理进行了探讨。现阶段,我国计算机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发展较大,但在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上仍然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我国目前需要做的就是不断的在社会领域和行业中应用计算机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从而不断完善这一技术。除此之外,还要在管理方面进行加强,从而使得信息安全性更高,更好地在人们生产和生活中提供服务。

参考文献

[1]李宝杰.计算机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应用与安全[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6(24):86-87+96.

[2]陈永强.我国计算机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应用和安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4(08):236-237.

[3]恽凯.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科学应用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5(23):88+90.

[4]史媛芳.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应用[J].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1):45-47.

[5]史媛芳,张心全.浅析电子信息工程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5(04):239.

作者简介

闵路(1995-),男,汉族,四川省内江市人。大学本科学历。现为成都理工大学信息工程专业在读学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信息工程的应用。

工程信息安全管理篇5

关键词:工程安全质量;安全质量监督;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F2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14)05-0150-03

1企业利用工程安全质量监督系统及其意义

安全质量是施工企业的生存之本、发展之基。任何安全质量事故的发生,都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美誉度下降,甚至还可能会使企业资质降低、投标受限,更严重者会危及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给企业带来灭顶

之灾。

目前通过各类报道与统计发现,国内施工企业的安全质量管理状况还不尽如人意,各种大小安全质量事故此起彼伏,屡禁不绝,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因而,如何增强安全质量风险防控能力,减少安全隐患和质量通病,有效防范各类安全质量事故的发生,是当前亟待考虑的问题。

大凡卓越、伟大的公司都是高瞻远瞩,他们眼界高,品位高,看得远,目标远。古人云:登高而望远,万事万物尽收于眼底。也就是,你能看多远,你就能走多远。企业之未来之路尽管存在诸多的不确定性或者变数,但归根结底,企业未来之命运是由自己决定的。企业未来之路并非无规律可循,世间一切事物只要存在发展变化的因素,都是受规律所掌控的,只是有的时候我们的企业没有看到或忽略了这种发展变化的趋势。面向未来,我们企业的安全质量管理工作可运用和把握的趋势就是充分利用信息化产业,通过信息化技术,不断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综合竞争力。目前一些具有现代管理意识的企业家们逐渐开始重视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并通过实施一些工程基础应用系统的实践,验证了信息化战略的正确性和重要性,坚定了其通过信息化管理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实力的信心。

那么既然未来企业管理的信息化方向已经明确,那就要在安全质量管理信息化方面下功夫,提高企业竞争力,通过开发应用新技术,达到和实现企业安全生产的目标。

2工程安全质量监督系统分析

企业施工安全质量不仅深刻影响着企业、个人生死存亡的大事,它更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国家对于工程建设项目的安全质量一向高度重视。从工程项目建议书阶段开始,对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建设准备、建设实施、竣工验收和试生产运行等等工作及所涉及的对象主体必须进行监督、控制和约束。而建筑工程安全质量监督工作涉及范围广,其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涵盖的内容从建设工程项目建议书阶段开始,直至工程项目竣工验收结束、投入生产运行的整个建设工程施工生产活动全过程。因此工程建设安全质量管理监督工作所要收集、处理和反馈的信息量巨大,整个监督管理工作量巨大、综合性强、技术难度要求高。如何对工程安全质量监控中大量的信息进行有效的收集、处理,并减轻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日常事务工作的负担,提高工程建筑安全质量监督工作的效率和准确率,实现建筑业施工当中的安全质量管理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等问题是我们急待研究和解决的。目前工程建筑安全质量监督管理信息化系统则是解决这一实际课题的有效工具,它对促进企业施工单位对工程安全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有较大的推动作用。

项目施工是一个工程项目实体的过程,也是形成最终产品的重要阶段。所以,施工阶段的安全质量是工程项目的控制重点。在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阶段过程中,为了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安全质量的监督,应对建筑工程建设生产的实物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和控制。通过对工程安全质量监控和监督管理,使整个工程项目的每个关键环节的安全质量得到有效的管理。

首先让参与项目管理的单位和人员都进入工程安全质量监督系统,用户建立在组织机构的目录树上,用户在组织机构中拥有与岗位职责相适用的角色权限。通过工作流程、数据汇总、信息传递,实现从公司到分子公司再到项目部的三级管理,这样形成一个安全质量项目管理系统平台。

3安全质量监督系统功能

安全质量监督系统功能根据施工单位安全质量监督工作的需要,应必须具备以下功能:

3.1安全管理

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体现规范管理、保证投入、强化培训、防范风险、落实责任,从这些方面进行开发。具体如下:(1)安全目标计划。编制安全生产管理目标,并采取措施,保证安全目标的实现,也便于对企业项目安全开展安全生产绩效评价;(2)安全生产许可证管理。通过系统平台管理安全生产许可证;(3)安全事故信息。在系统中实施动态监测,及时上报。把事故信息第一时间反馈到项目管理平台中,对事故的高效处理及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提供了决策依据;(4)安标工地信息。把安全生产标杆通过安全管理信息在平台中进行统一管理示范,为企业其他项目安全文明施工提供借鉴;(5)专职人员管理、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对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建档管理,保证了从业人员的素质;(6)安全监督检查。通过对企业各项目实施的定期、不定期及专项监督检查,把检查具体情况,发现的隐患及整改纠偏措施在系统中进行记录,并及时反馈给项目施工单位,形成系统监督管理追溯,做到事前预防、事中控制;(7)安全费用管理。为保证安全生产所需资金投入,形成企业安全生产投入的长效机制,我们制定了安全费用制度,记录安全生产费用预算,为项目安全管理提供了有效保障作用;(8)重大隐患排查和重大危险源管理。事故隐患具有隐蔽性,通过采取有效排查措施,控制或消除危险源;加强重大危险源管理,通过危险源辩识卡来记录检测危险源,消除事故苗头,规范企业整个项目工地的安全管理;(9)安全培训、技术交底。安全培训及安全交底可以提高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及安全技能,保障项目施工顺利实施。企业把培训内容及受训人上传到系统中,保证项目培训的针对性及时效性;(10)法律法规文件管理。通过知识库来强化企业员工对国家、地方制定的安全法规,企业、项目部颁发的标准、制度、办法、安全、质量体系等文件的学习,系统实时更新,便于相关人员对安全方面的知识查阅,为企业各级项目管理人员的提供一个参考依据;(11)安全风险预警管理。建立了安全风险预警管理,通过风险预警管理模型,监测内外部关键指标,全面监控,如果安全生产事故伤亡人数、经济损失等各项指标超出预警值,系统将会自动报警,项目部或公司将采取措施消除报警,以科学的统计方法进行战略预警,保障企业的运营可以进行目标监控和考核。

安全系统平台覆盖了安全管理的主要方面,抓住管理的重点,落实安全生产的企业主体责任,提升了企业项目安全管理水平。

3.2质量管理

(1)质量创优计划。在系统中明确创优项目、目标、措施等信息,以便全面掌控项目的工程创优举措,统一筹划报优评奖;(2)质量监督检查。在系统中明确检查的组织者、参与者、时间、内容及发现的问题、整改情况、验证核实整改情况等信息,使上下质量监督检查制度的落实情况一目了然;(3)优质工程管理。把各项目创优成果统计录入系统中,发挥宣传、激励作用,便捷各方追溯以往的成果;(4)质量事故信息。在系统中统计录入事故的单位、发生日期、图片、原因、处理情况等,便捷各方吸取教训,避免发生类似事故,起到预防作用,同时便捷掌握事故及其处理情况。

通过质量管理系统信息平台可以及时方便查询或对应填报相关质量信息,全面提高了施工生产质量监督管理水平,进一步规范了质量管理流程,质量监督工作的可追溯性显著增强,掌握项目质量情况更加快速、直接,实现了部分动态管理效果。

4安全质量监督系统体系结构及设计

结合企业的发展战略、管控模式、业务模式以及实际业务流程,建设、构筑it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基础应用。企业安全质量监督系统体系结构系统采用eRp系统,集成公司、分公司、项目等数据采集与分析决策平台,多层组织架构的安全质量业务管理信息系统。

具备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控制体系的信息系统。融合安全质量监督为一体的管理系统。结合施工企业管理决策模型,搭建一个高效、准确、及时的企业安全质量综合管理平台。

平台建设目标是将公司的数据报送机制信息化,实现统一的数据采集渠道,并利用统一的数据加工和分析工具,实现数据的自助加工利用,为企业安全环保部门建立统一的数据采集、整理、分析和共享解决方案,使决策数据能够更快更有效的提供和共享,最终目的是要建立公司层面的统一数据视图,提高各级管理机关对下属企业的管控能力和决策能力,并切实提高对公司各级领导的决策支持能力,形成以决策支持为核心的企业安全质量信息化智能模型。该系统必须完成的功能有成员注册,信息提交,信息查询等功能。在数据库后台建设完成之后,分别设计注册模块,信息提交模块,查询模块。通过这些模块,完整的将安全质量监督相关信息能通过一次查询而展现出来,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数据查询,更加有效的形成一种先进的管理模式。

工程信息安全管理篇6

1筑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构建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建筑工程项目也逐渐增多,建筑施工现场中人员、材料、机械混杂在同一个空间,稍有不慎就会发生安全事故,例如现场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层次不齐,安全意识也有所差异,在施工过程中,一些工作人员忽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盲目蛮干,进行高危作业的时候,没有做好必要的防护,或者使用电气设备后没有按规定处理,存在着重大的安全隐患;此外,建筑施工现场多是在室外作业,天气、地质等自然环境的变化不仅会现场工作人员造成伤害,还会影响原材料的质量以及机器的使用寿命等,为此,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构建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系统是十分必要的。此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计算机、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系统逐渐应用的经营与发展中来,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安全生产”已经成为建筑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实现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而通过构建智能化、自动化的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对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各类信息实现集中管理,并及时排除施工隐患,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建筑企业的经营效益,更有利于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长远发展。

2筑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优势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建筑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建筑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也逐渐完善,该系统在实践应用中主要呈现出以下优势:1.有利于提高施工现场资源的调配效率,在过去,管理者为保证施工进度和施工安全,要不停地往返于仓库和施工现场,并对施工环节进行监督与资源配置,而在安全信息系统构建的前提下,管理者可以削弱这一部分的人工,并将其转化为计算机行为,同时利用信息系统及时收集施工现场的资源使用信息,以及安全生产状况,并结合现场反馈做好资源的优化配置;2.有利于做好建筑施工的预防工作,所谓“防患于未然”,在建筑施工中由于工程、技术、工艺的多样性,管理者难以做到细致入微的观察与分析,而在安全管理信息系统中,计算机可以将每一个工程、每一项技术工艺从实践活动转化为数字信息,这样管理者只需要通过模型对施工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明确,并制定完善的预警方案,以更好地控制施工质量;3.有利于完善信息数据库,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对施工材料、施工技术、施工过程、施工效果等信息进行统一收集,并根据这些信息为建筑工作做出标准体系,而这不仅有利于缩减工期,提高施工效率,还有利于为企业的未来建筑施工提供标准、积累经验。

3何实现建筑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有效应用

3.1优化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细节

安全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到诸多环节,如数据的收集、输入、存储、处理系统,软件更新系统、报表编制系统、信息查询系统等,而对这些细节的优化设计就是保证系统完善的前提。在建筑安全管理中,做好安全类型的标记与分类是系统优化的重要步骤,在信息系统建设中,相关机构应该利用不同的颜色和标志对不同安全等级的施工现场进行标注,如红色为高危区、黄色为警示区、绿色为安全区,当然每一个区域的划分并不是绝对的,管理者应该根据施工进程及时调整安全区域的划分情况,以确保安全管理及时有效。此外,管理者还应该配合现场检查,对施工现场中的安全标志进行排查、设置与更换,以保证现场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3.2做好建筑安全管理系统的定置管理

所谓定置管理就是对物的特定的管理。在现代管理理念中,定置管理是一种衡量人、物、空间三者关系的管理方式,简单来讲,在定置管理中,管理者可以根据实践活动需要,将物与人“捆绑”在同一个空间内,并保证人能够及时利用物资开展实践。在建筑施工现场,建筑材料、建筑工人、建筑机器、各种工具充斥在施工现场,而传统的现场管理办法只能通过对不同施工资源的位置划分进行规范,而缺乏从空间要效益的意识,但是在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中,管理者应该增强定置管理理念,通过对施工现场信息的收集,将施工人员与特定的施工材料和施工工具投放在某一空间内,以减少施工过程中资源调配环节,进而降低施工中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

3.3完善安全隐患排查系统

在建筑安全施工中,预防是第一位的,只有将安全事故扼杀在萌芽状态,才能够保证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的安全生产问题屡见报端,极大地刺痛了社会的神经,因此,如何提高建筑行业的安全生产效益,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则成了国家建设、社会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在信息技术应用于建筑施工管理的过程中,利用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我们可以实现对施工过程的有效监督,并利用安全生产标准排除安全隐患,其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为,首先项目管理部门对建筑施工区域进行划分,明确存在安全隐患的区域,并利用责任制做好工作安排;其次,相应的责任人对负责区域内的安全隐患进行数据信息收集,利用拍照、测量、调查等方式实现数据上传,为安全隐患的排查工作提供依据;最后,利用系统的工作考核,对不同区域的安全管理情况进行分析,并录入到信息系统中来,以实现责任考核,提高安全管理效果。

4总结

总之,安全信息化、标准化建设是实现安全管理工作高效、准确、快速进行的根本保障。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建立高效灵敏、运行可靠的安全管理系统,全面推进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已是大势所趋。目前我国建筑行业的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发展并不健全,其中包含着诸多问题,如信息收集范围不规范,企业无法确定信息收集标准;信息共享性差,各部门之间难以实现有效的信息沟通;信息的转化率低,大量信息处于闲置状态,缺乏实用价值;安全事故信息的渗透性差,存在大量的重复性事故。而针对这一问题,建筑行业在构建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过程中,应该从实用性的角度出发,一方面重视对信息管理人才的培养,如通过与高校或研究机构合作,推进专业人才的培养,提高人才的信息素养,并能够从安全生产的角度提高信息利用效率;另一方面鼓励企业投入到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中来,并通过建筑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提高资源共享效率,以避免同类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推进整个建筑行业安全生产的步伐。

作者:闫海涛单位:烟台东部海洋经济新区牟平建设办公室

参考文献

[1]孙凯,曹朝妮.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J].建筑安全,2013,02:59-62.

[2]白凤美.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及预警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J].建筑技术,2016,01:86-89.

工程信息安全管理篇7

关键词:航空管制;信息系统;信息安全;对策

1强化安全管理意识

航空管制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人员的信息安全管理意识对于航管信息安全管理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也是航空管制信息安全管理过程中的重要因素。航空管制信息安全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安全漏洞,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相关工作人员安全意识的淡薄,在工作中对自已要求不严,从而忽视了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为了强化航空管制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就必须注重对工作人员信息安全管理意识的强化。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积极强化航空公司的各级领导信息安全意识,首先确保最高决策者始终拥有高强度的安全意识,并且以身作则,在自己的实际工作中体现出对安全管理得重视,这样才能带动各级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安全防范意识。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主要内容是“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各航空工作人员应该始终将技术与管理结合起来,作为约束自己日常工作行为的基本准则。强化工作人员的信息安全意识,需要对其进行定期系统的信息安全教育(如信息安全管理知识讲座等),以此为手段不断发展航空管制人员的信息安全知识水平,促使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能拥有高度的自主安全管理意识。2)注重对航管人员自身信息技术素质水平的培养。在航空管制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中,良好的专业素养以及熟练的操作能力是每一位工作人员都必须具备的技能。况且,随着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逐渐的深入航空领域,在以后的航空管制工作中,若是没有一定的信息技术专业知识,航管人员就无法准确高效的把握航管新装备和新技术。同时,航管人员在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过程中,还能开拓自己的眼界,丰富自身对现代化技术的认识,在强化自身工作能力和安全意识的同时,还能为整个航空领域的发展提供帮助,确保航管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3)注重航管信息安全管理观念创新。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各个领域都在飞速发展。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大量的新型航空管制理念,都要求航空管制信息安全工作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变迁、创新。不仅如此,由于航空管制信息安全直接影响着飞机的飞行安全和乘客的人身安全,相关人员应该始终保持本公司的运营理念与国际的新理念接轨,根据市场需求不断改善航管信息安全管理目标和具体实践措施,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航空管制信息安全管理模式。将航管信息安全管理的策略落到实处,确保航空运行过程中各个环节的信息安全[1]。

2抓住主要矛盾

要想最大程度的发挥出航管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作用,航空公司的决策者和相关工作人员就得明确航管信息安全管理过程中的重难点,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有目标、有计划的施以措施。航管人员务必要高效的解决在航管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中出现的各种矛盾,下文就以其中存在的主要矛盾为例说明。航管信息安全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保证航管信息的完整性、可控性及保密性等,除此之外,还需要对航管信息资料进行防御、检测、抑制、恢复和管理,从多方面着手,保证航管工作的质量。航管信息管理工作的重点是管理和控制航空管制信息系统,其主要是对航管系统层、网络层以及应用层进行安全控制。航管工作中的系统层管理指的是对硬件和软件的安全管理,而且软件安全管理是整个航管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对于硬件系统的安全管理工作,一般将其列入物理安全范围,主要是防电磁辐射、电子干扰等因素[2]。在应用软件这一层面上,航管信息系统有时候会遭到黑客的侵袭,因此,相关技术人员务必要做好防“黑客”、防病毒的准备工作,而且在此基础上,还得不断恢复信息管理系统,优化操作系统的可行性和安全性,确保航管信息安全管理的效率。在加强软件系统管理工作的同时,还要对网络层面的安全管理进行加强。其主要包含以下几点:网络报警、网络恢复、数据保护、密钥安全及内部认证等。对于网络层面安全管理工作的加强,工作人员应该将重点放在各处子网的出入口设备上,同时,软件设施方面也应配合硬件设施,积极研发嵌入式操作系统,不断创新,应用更高水平的数字签名技术,对网络层进行加密。

3完善航管部门信息安全防范体系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要想充分完善航管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对航管信息进行有效控制,航管部门就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条件不断健全航管部门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所以,工作人员就要提前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研,就目前市场上的航管信息安全管理机构设置进行讨论研究,仔细观察整个机构设置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对各个部门的航管信息安全管理职能进行明确划分,使信息安全管理要求与业务流程联系起来,最大程度的发挥出航管信息安全管理机构的作用。不断完善航管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加上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与统一监督。时刻与国际先进的技术保持联系,将自身的发展与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紧密联系起来,将本航空公司的安全管理体系至于本行业发展的前沿。在航管过程中,需要使用的仪器设备要尽量采用国产装备,特别是某些涉及到自主关键技术机密以及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仪器设备。与此同时,工作人员还应该注重加强对网络安全系统的规范管理制度,逐渐建立出相应系统的航管信息安全管理标准和统一的航管信息安全管理综合评估体系以及针对航管信息的获取和应用等,需要明确的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措施体系。由此可见,在航管信息安全管理的过程中,始终不能脱离完整、规范的航管信息安全防范体系,只有通过航管部门系统全面严格的控制把关,才能高效地处理航管信息安全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在日常的航管部门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中,工作人员务必要注意两点,一是加强对航管人员的信息安全教育。要定期组织全体航空管制信息安全管理人员对工作中的专业知识以及某些设备的操作技术进行学习,不断的对航管人员注入最新的航管理念,对航管人员的航空管制保密常识进行培训,加强信息安全教育,确保每一位航空管制人员都拥有深刻的信息安全意识,以保证航空飞行安全。二是对整体航管人员实行保密信息封锁制度。航空公司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自身发展的电子设备保密管理制度,控制工作人员与外界不必要的联系,始终严格约束所有工作人员的言行举止,切忌在日常交流以及联系中向外界流失掉机密信息。不仅如此,航空公司中的任何以为工作人员都不允许以任何一种形式对外界透露公司内部的运行情况,更不能泄露涉及航管和飞行安全的信息[3]。

4健全航管信息安全管理法规制度

航空公司严谨有序的运行模式,不仅需要每一位工作人员的付出还需要高层决策者与各级工作人员商议之后制定出合理的法规制度,以统一形式的制度、要求及管理力度对员工进行统一管理,一视同仁,旨在提升对航管信息安全的管理效率。健全航管信息安全管理法规制度的要求分为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公司要尽快且保证质量的建立属于自己的航管信息安全评估系统。在建设的过程中,要始终按照国家的标准要求,不管是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网络规划建设,都必须通过国家相关管理部门的审批。而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配备的过程中,则需要安全管理部门和质量管理部门进行约束指导,所有的信息建设只有在通过有效的信息安全质量认证之后,才能投入使用。第二个方面,要想使航空管制信息安全管理过程中的规章制度得到系统化、明确化、条理化,工作人员就必须以本航空公司的航管信息安全管理模式为出发点,经过多方面的调研分析,采取各个阶层工作人员的意见整合之后制定出可行有效的信息安全规章制度,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使航空管制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可行性得到大幅度提升[4]。

工程信息安全管理篇8

关键词:高校;安全管理;信息化;应用

一、高校安全信息化管理的主要意义

信息化管理在高校安全管理工作当中的主要应用是借助于现代化网络技术来针对当前我国高校安全管理保卫工作进行全方位的管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高校安全管理工作的质量。信息化管理在高校安全管理建设中主要的目的是加强对学校信息安全的保卫工作,能够让校园的信息安全得到保障。最近几年来,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信息技术也得到了进步,现代化网络技术在高校教育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能够为高校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带来新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高校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目前,在我国高校安全保卫科部门中,信息化管理还相对落后,有很多的高校保卫部门还没有完全的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安全管理网站,高校保卫部门的工作人员自身对于信息化安全管理的意识也没有跟随时代的脚步,都是属于较为落后的。除此之外,我国诸多高校安全保卫部门还在一定程度上承担着学校内部治安管理,政治保卫,消防管理以及学生安全教育等多种教育服务工作。当前,我国高校保卫部门工作人员大多还没有被纳入编制形式,据不完全统计调查,我国诸多高校中安全保卫部门的工作人员还没有达到常住校内人口的3%,这种情况的出现,会让我国高校中保卫部门的工作人员在某种程度上出现,人员不足等诸多问题。正是因为高校内部保卫人员的缺少,才在一定程度上让高校安全管理很难得到开展,高校保卫部门的各项服务工作其实是较为繁多的,事情较多,事件较繁杂。所以,高校领导人员必须要坚持以科学的力量,主动的去更新思想理念,要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借助于现代化网络技术,只有这样才能让信息化管理在高校安全管理中的实际应用得到改善,要构建起完善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要推动安全保卫工作的信息化,科技化,智能化等方面的完善,充分运用信息化管理在高校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去实现高校保卫工作顺利开展以及效率上的提升。让信息化管理服务于高校安全管理,让其为我国诸多高校搭建一个优质的安全教育系统,为广大师生带来更为方便,更为快捷,更为有效的信息化管理服务。

二、完善信息化管理在高校安全管理中体系

(一)分层次的建立健全高校安全管理制度与手段

信息化管理体系规划在当前高校安全管理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高校安全体系建立的,主要的目的是识别安全问题所在,要在一定程度上明确安全管理的内容以及安全管理的范围,建立完善高校安全管理组织管理机制,完善机制必须要从高校管理和技术这两个方面去分析。其中分层次信息化管理规划在这两个环节的安全管理防范中,都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形成可靠,完整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体系。以下将信息化管理在高校安全管理中的过程分为七个环节。第一:识别保护对象。识别保护对象主要是识别高校当前所面临的网络安全风险,要分析这些风险的所在点和原因,然后再将所分析出的结果引入进高校安全管理体系规划当中。第二:完善高校安全管理组织体系。高校安全管理组织的成员必须要由专业人员来挑选,还要将各个层面的人员都进行合理的培训分配,要从it,行政,管理,保卫等部门选取人员来担任这一主要职位。第三:完善高校安全管理工作机制。高校安全管理工作机制是能够形成文件资料形式的工作条例,要制定出校内各个岗位之间明确的具体责任和需要承担的义务、服务等,将工作职责分清楚能够确保高校各岗位员工在工作上的运行效率。第四:将高校安全管理归纳进校内建设规划,要充分了解到高校建设项目,比如教学楼,食堂等项目,要根据实际情况看其建设是否会影响到高校安全管理规划,若是在建设过程中,有一定程度上的影响,那么,就必须要将安全管理规划进高校建设规划当中。第五:根据实际情况来看待现有的高校安全管理预防措施,充分了解高校自身的安全管理措施,并且要在一定程度上去预估所能产生的作用。第六:必须要以长远的眼光来看待高校安全管理,不能只图眼前利益而忘记长远的考虑,因为信息化管理在高校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第七:将传统技术充分结合在现代化信息管理安全技术当中,这样能够有效的节约经济成本,还能让安全管理得到改善。

(二)高校安全管理体系框架的主要内容

上面所描述的规划信息化在高校安全管理体系中的步骤从组织,管理到技术等方面全面考虑高校信息化安全管理的相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是能够完善高校安全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在高校安全管理工作中要提高师生对信息化安全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在高校整体教学工作中不能为了提高暂时的教学效率而放弃了信息化安全管理,要把管理目光放长远,从大局出发。要对学校教学中容易出现安全隐患的各个方面都要有一定的了解,提高其重要性的认识。其中高校安全管理体系框架可以详细的分为三个方面。安全组织体系。其能够确保高校信息安全工作得到落实。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将决策,管理,运营以及应用的实际作用发挥出来。高校安全管理体系。安全管理体系是整个高校安全管理体系实际运行的重要保障,其最为基本的框架包含了安全制度的建立,运营工作条例的建立以及高校应急机制的完善和评审机制的建立等。高校信息化安全技术体系。信息化安全技术体系是保障高校信息资源以及应用系统不受外部任何形式的病毒攻击,其主要的基本框架式由系统层安全技术和网络层安全技术组成。其中系统层安全技术主要包含了高校内部数据库安全的保护,校内数据备份以及恢复和相关人员身份验证等功能;网络层安全技术主要是包含了对外来病毒的防范进入的检测,防火墙的运行等方面。

三、信息化管理在高校安全管理当中的问题成因

(一)高校安全管理方面的不足

高校安全管理是学校信息化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诸多高校内部网络都存在很大的管理问题。据不完全统计调查,高校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也是校内网络安全风险的主要问题来源。在某种程度上因为校内网络设计的不规范,漏洞百出,在校内人员使用网络时有可能会因为某些网络陷阱,错误代码等原因,让其运用网络进入到不该进入的网站、页面等。此外还有很多的校内网络内部用户充分使用自己对信息网络的了解去随意的改动网络数据,让学校的网络受到损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学校信息化安全管理受到网络损害而不能及时的保护,导致学校信息丢失等。虽然我国诸多高校中没有很多的机密文件,但是某种非法访问也在某种程度上严重的破坏了信息化在高校安全管理中的秩序,这种情况的出现所引发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根据相关不完全统计数据表明,我国高校中所出现的安全问题有70%都是来自于校内的内部网络使用人员,还有很多校内管理人员没有经过相关人员的同意擅自对校内信息进行改动或者删除,除此之外还有可能就是校外有人充分利用校内人员采取内外勾结的方式对高校安全管理系统进行破坏,让高校中诸多信息丢失等。

(二)高校安全管理技术较为落后

因为当前我国诸多高校校园网都是运用共享网络结构模式,网络用户和主机之间,用户和用户之间都是通过网络相连接的校内网络传输线路大多都是由双绞线线路和光纤线路所构成的。校园网络所覆盖的范围越大,那么网络的线路也会越多,其所覆盖的网络区域也会越广泛。这种形式的网络结构的本质特征也是构成校园网络安全问题的必要基础,在实际中所出现的网络病毒,校园网络受到黑客袭击以及用户的隐私曝光等问题,都是因为校园网络所受到的破坏,从而致使使用校内网络用户遭到相关的网络袭击。我国大多数高校的网络计算机用户都是采用的win-dows操作系统,因为这个系统有一定程度上的缺点,所以其自身在防御病毒的能力上相对较弱,很容易受到网络中所附带的病毒破坏系统安全。高校各部门学院做出属于自己学院的网站数量相对较多,但是大多都是技术水平较低的网站,其安全性相对较多,这种情况的出现也会给那些入侵者提供一个较好的环境。除此之外,我国高校内部所使用的网校园网络都是由校园网络中心服务器所扩散出来的,高校网络中心服务器基本都是使用的windows2003作为主机操作系统,这种操作系统在某种程度上其预防能力和抗入侵能力是相对较弱的,没有固定强悍的杀毒和防御系统,要想将病毒或者是入侵病毒解决掉,就必须要让高校安全管理部门将网络中心的服务器换成iiS让其作为校内网络的web服务器,然后再将sqlserver作为校内网络数据库的安全系统服务器,这种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将高校网络的安全程度提升,从而高校信息资料安全得到保障。

四、高校信息化安全管理的优化探索

(一)完善信息化安全管理系统和教学信息协调

要完成并做好高校安全管理系统和教学信息协调工作,要求高校在管理技术上和行政机构上做出优化措施。行政机构上要化繁为简,为高校安全管理系统和学校行政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减少不必要的程序,各行政部门之间在协调工作上要由专门的工作部门统一指导,在协调工作的各个环节要有系统具体的工作计划并严格按照工作计划完成工作任务,既要有大方向又得有小目标。在技术上要积极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方法,提高系统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保障信息管理系统的稳定性。

(二)全面提高信息化安全管理认识

现在高校学校的管理基层在管理工作中经常会忽略安全管理的工作,对学校上级管理部门所提出的安全管理方案的实施力度不够,管理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没有全面、充分的认识到安全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安全问题的出现。因此在高校安全管理工作中首先要提高对信息化安全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在学校整体教学工作中不能为了提高暂时的教学效率而放弃了信息化安全管理,要把管理目光放长远,从大局出发。对学校教学中容易出现安全隐患的各个方面都要有一定的了解,提高其重要性的认识。把信息化安全管理工作提高到关系学校一流大学建设上的战略高度来把握、来布置工作,抓好各项制度和措施的落实。

(三)信息化管理模式推进管理制度的健全

在学校信息化管理制度上无论是网络还是其他方面的问题在工作中都要做到明确安全责任,建立责任追查制度,从学校层面将网络和信息安全的责任落实到每个部门,切实网络信息安全的责任,形成追责、补救机制。因为没有责任人就有安全漏洞,所以必须明确责任人和事故处置办法,以此整强对安全管理工作的认识。其次在管理制度上应用信息化管理系统,使管理工作更加高效快捷,管理程序大大简化,安全管理部门和学校二级部门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可以在保证快捷的前提下,做到真实准确。信息化安全管理体制在建设中要时刻做到以学生为本,并且服务于全体学生,实现安全信息互通,从而为学生提供了实时高效、个性化、全方位的管理服务,并全面实现了校园安全信息化系统。

(四)加强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

信息化安全管理模式的管理不仅需要管理人员有较强的安全管理意识、知识,还要对信息化管理有较强的操作技能,做到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的精通。这就要求高校要有一批高素质的信息化安全管理工作人员,加强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迫在眉睫。培训要让学习人员学到先进的管理方法,技能和系统管理工作思想,掌握并能在工作中应用信息化计算机网络技术。只有真正在工作人员上做到计算机技术的熟练应用,才能更好的在高校信息化安全管理工作中做到信息化。

(五)加强网络安全管理

网络是把双刃剑,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大,要对网络宣传工作格外的关注。网络安全与信息化是国家战略,也是学校的战略,办学重要的支撑,做好网路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更是广大师生的愿望,希望引起大家高度重视。学校将进一步健全机制,加快管理队伍的建设,人才专业队伍的建设,推动学校从数字校园向智慧校园纵深发展。首先要善于利用网络进行正面的宣传,增加正能量,对学校的办学亮点、特色进行宣传,对炒作和诽谤要及时地处理、回击。要牢牢地掌握网络话语权,探索网络舆情引导管理新模式,及时发现处理网上的不良信息,主动加强与网信部门、公安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的联系,建立健全舆情沟通协作机制。其次校园网络已经成为教学、科研、办公等主要教学活动的支撑平台,是正常办学非常重要的一个平台,重要性不亚于课室和实验室。加强网络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保障学校教学秩序正常运行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面对突发事件,必须尽一切可能快速地恢复,要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制定并且完善网络信息安全预警和应急响应方案,明确应急处置的流程、权限、落实应急响应技术队伍,强化技能训练,开展网络防范应急演练,提高网络应急处置能力。

五、结束语

在当今社会现代化和信息化的大发展趋势下,高校安全管理系统应该紧跟时展的步伐。在信息化安全管理中要加强在管理工作中的信息技术应用,提高安全管理的技术水平,一方面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借助构建信息化平台保安全,科学论证、统筹考虑学校安全信息化建设的方案,另一方面加强和完善视频监控系统建设、网络系统建设,加强对学生信息的掌控能力,提高信息化的水平和质量。才会为学生提供更安全的学习生活环境,最优的发挥信息化给教育带来的便利,对学校的长远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郑必舜.信息化管理在高校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20(03):228-229.

工程信息安全管理篇9

【关键词】工艺安全信息装置现状

工艺安全信息是新、改、扩建项目以及现役装置工艺安全管理的信息基础,为管理、技术、维修和操作等人员在实施工艺安全管理活动时做出正确判断提供技术依据,是实施工艺安全管理的基础及连接工艺安全管理其他要素的纽带。

1工艺安全信息的内容

工艺安全信息应包括物料的危害性、工艺设计基础、设备设计基础和装置启动、运行及变更等其他信息。

1.1物料的危害性

1.1.1物理性质数据

对纯物质,物理性质数据通常包括分子量、凝固点、沸点、熔点、比重、pH值、热容量、燃烧热、闪点、自燃温度、粘度、相对蒸气密度、电导率和介电常数、表面张力、临界温度和压力、汽化热、颗粒度等。

1.1.2化学性质数据

(1)化学性危害资料可包括以下方面:

――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信息:物料的稳定性、分解产物或副产物;物料发生聚合反应和失控反应的可能性,及应避免的不良反应条件;

――不相容性:化学品、杂质、设备设施选材、建筑材料和公用工程相互之间可能的反应;

――热力学和反应动力学数据:反应热,不稳定开始的温度和能量释放的速率;

――确定意外混合或失控反应产生的毒性或易燃易爆性物质的种类及其生成速率。

1.2工艺设计基础

工艺设计基础是对工艺的描述,包括工艺化学原理、物料和能量平衡、工艺步骤、工艺参数、每个参数的限值、偏离正常运行状态的后果。

1.3设备设计基础

设备设计基础是设备设计的依据,包括设计规范和标准、设备负荷计算表、设备规格、厂商的制造图纸等。

1.4其他信息

1.4.1装置启动信息

新改扩建装置开工前,对装置进行的启动前安全检查相关资料应作为工艺安全信息资料保存。

1.4.2?工艺危害分析信息

研究和技术开发、新改扩建项目、在役装置、停用封存、拆除报废等各阶段的工艺危害分析信息应完

整记录并保存。

1.4.3?运行过程信息

在役装置运行中,以下信息或记录应作为工艺安全信息管理。

(1)操作记录;

(2)工艺技术设备变更记录;

(3)设备检测记录;

(4)设备日常维修记录、停工检维修记录;

(5)事故资料;

(6)其他。

2工艺安全信息在工艺装置管理的意义

(1)工艺安全信息是对工艺系统的准确描述,也是开展工艺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例如:库车新老门站联络线工程实施的过程中,设计单位始终提供准确的工艺安全信息,为该项目成为样板工程提供了技术保障。

(2)工艺安全信息是对工艺系统设计规格的有效记录。帮助用户了解工艺系统的设计意图以及偏离正常工况可能导致的后果及其对策,有助于确保生产和维修等活动符合设计意图,从而有效防范工艺安全事故的发生。

(3)工艺安全信息是工艺系统改造、扩建的重要设计依据以及变更管理的基础。如果原有的工艺安全信息缺失,新的改扩建设计就缺少必要的基础,就有可能引入新的风险,故工艺安全信息对于变更过程中的事故预防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4)工艺安全信息也是积累现场设计、操作、维护和维修实践经验的载体。工艺安全信息注重平时的总结、记录和存档,需要累积,是操作人员记录变化的过程,是工艺安全管理的知识产权,积累并留下记录痕迹,不容易使人走弯路,也不会因人员的变更造成信息的断层,无论从安全角度还是从技术积累和创新的角度看,收集编制工艺安全信息资料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5)完整、准确的工艺安全信息为企业合规性提供了科学的、可追溯性的证据。

3塔里木油田工艺安全信息现状

(1)建立、维护、执行、提升工艺安全信息管理制度,包括信息偏差的处置;

在塔里木安全管理系统推进初期,油田出台了《工艺安全信息管理标准》和《工艺安全信息移交管理办法》,从信息收集内容和制度上为信息的完善提供了保障。现油田初步完善了危险化学品的mSDS;现场基本具备必要的工艺与设备设计基础;将变更在图纸上标识;工艺和物料的危害已经识别,员工了解识别出的危害;工艺/安全工程师掌握工艺安全分析方法,对关键工艺设备的设计实施工艺安全分析。

(2)鼓励收集和使用工艺安全信息的创新,确保工艺安全信息准确、完整持续处于完好状态;

在获取工艺安全信息的过程中,我们始终鼓励员工认真负责,加强筛选,去伪存真、分析评价信息的准确性,创新收集工艺安全信息的手段,致力于保证工艺安全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始终处于最佳状态。

(3)收集和使用的工艺安全信息均要文件化,实现工艺安全信息的完整性管理;

在收集完成准确和完整的工艺安全信息之后,要对工艺安全信息以电子文档或纸印本形式进行存档,并便于员工取用。工艺技术文件要根据工艺设备变更管理(moC)文件的要求情况定期更新。

(4)通过持续的培训,提升员工收集和使用工艺安全信息的敏感度和关于工艺安全信息偏差零容忍的理念与意识,丰富员工收集和应用工艺安全信息技能水平。

4工艺安全信息得到有效应用

按工艺安全信息内容对相关操作岗位员工进行培训,确保员工了解本岗位涉及的物料、工艺、设备所带来的危害及相应的防护措施要求,并知道工艺安全信息的查询和获取途径。在工艺危害分析、变更管理、员工培训、编制操作规程、应急预案、检修方案等方面充分应用工艺安全信息。工艺安全信息必须与操作及生产现场保持一致(信息内容与现场实际对应),并确保工艺安全信息在项目变更后及时更新。

5结语

综上所述,工艺安全信息管理是涉及工艺安全信息的采集、沟通、应用、维护的管理过程。工艺安全信息产生并应用于整个工艺设备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是识别与控制危害的依据,齐全、真实、可靠的信息凸显职业道德与认真负责的态度,有效的信息沟通应用和动态的维护是避免事故的基础。工艺安全信息可以为管理、技术、维修和操作等人员在施工作业与工艺安全管理活动中进行分析、判断、决策提供特定的工艺安全信息,为合理的决策和安全地工作提供相应的保障,所以是工艺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工艺安全信息管理规范.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2011

工程信息安全管理篇10

关键词:信息安全;企业管理;经济

信息管理高效的经济信息管理是企业不断发展的重要保障,而要想实现高效的信息管理,对信息安全性的管理与控制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因素。近年来,随着科技与管理理念的不断丰富,对信息管理中的信息安全性控制也在不断强化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企业信息管理涉及的因素较多,导致目前仍旧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有必要对企业的经济信息管理中的信息安全进行分析与探讨。

一、企业经济信息管理的信息安全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管理力度不足

企业管理力度不足是信息管理目前存在的普遍问题,也是导致企业信息管理存在安全隐患的主要原因之一。一方面,部分企业将管理重点放在了人员管理与财务控制方面,忽视了对经济信息安全的管理与控制;另一方面,部分企业的管理人员由于专业素质与工作经验的缺乏,对信息安全管理没有采取科学的方式方法,导致信息安全管理难以充分发挥其作用与价值,进而导致信息管理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总之,管理人员与管理制度是导致企业管理力度不足的重要因素。

(二)缺乏总体规划

在企业管理中,对经济信息的管理涉及到许多因素,所以高效的管理需要一个科学的总体规划。对于企业来说,经济信息管理不是单个部门或人员的工作,而是需要整个企业人员都具有信息保护的意识。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工作内容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或工作重点不同等原因,使得不同的员工与信息安全的意识程度不同,所以管理效果也难以达到最佳状态。考虑到这些问题,企业在进行经济信息管理时就需要制定一个整体规划,但许多企业在这方面的工作力度仍有不足。(三)对信息安全不够重视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此时保证企业的经济信息安全是管理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但是,在实际竞争中,许多企业对经济信息的安全保障意识不够强烈。只是单一的对市场信息进行分析,而没有完善的管理系统,难免会导致信息储存或管理出现一定的问题,甚至造成企业关键经济信息的泄露,给企业发展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另外,信息管理中管理人员作用的发挥也非常重要。部分企业没有重视到这一点,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提升速度较慢,导致安全隐患的存在。

二、对企业信息管理安全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分析

(一)环境因素的影响

由于市场竞争比较激烈,许多企业将管理重心放在了市场拓展与产品优化等方面,出现了先重视产品与业务,再考虑信息安全的现象,导致信息安全管理滞后于业务的进行,产生一定的安全隐患。这是外部环境的影响,内部环境对企业的信息管理也有着一定的影响。企业的业务流程对信息管理体系的设置与实施有着一定的影响。此外,部分企业虽然重视对信息安全的管理,但由于防范体系的不够完善等原因,使得安全责任没有落实到具体,这些都是导致经济信息管理存在安全隐患的因素。

(二)人为因素的影响

人为因素的影响主要是指经济信息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与工作态度等因素的影响。一方面,安全管理人员是接触机密信息的直接人员,这部分工作人员若是出现刻意泄露或工作疏忽等现象,极易导致企业关键经济信息的泄露,给企业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影响企业的稳定发展。另一方面,技术人员也是人为因素中的重要部分,技术人员主要对相关设备进行管理与维护,也能够直接接触到关键信息。需要维护的设备较多,但部分企业为了节约人力成本,让同一个技术人员负责多个设备的维护,导致技术人员的工作难度增加,进而影响其工作效率。

(三)技术因素的影响

信息安全技术是保证信息安全的重要因素,也是企业在这方面管理中比较重视的一部分。具体来说,技术因素对信息安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软件方面影响,包含了设计漏洞或技术缺陷,以及杀毒软件更新较慢或临时发生的运行故障等问题,这些都是对信息安全管理产生影响的因素。二是信息管理体系的设计方面,包含了风险评估数据、业务流程数据、测试数据、访问权限设置以及对信息资产的保护程度等。这些因素导致信息管理体系存在必然的安全隐患或漏洞,而这些漏洞将会为整个企业管理带来严重的不利影响。

三、强化企业经济信息管理中信息安全的必要性

(一)企业信息管理的主要特征

企业信息管理的特征主要包括三个内容:第一是具有保密性,这是信息管理的基本特征,也是信息管理的基本要求。各个部门负责的事项不同,部门人员只能获取应当了解的信息,而不能越权了解其他私密信息。第二是完整性。保证经济信息的完整是企业信息管理的基本原则,只有保证信息具有基本的完整性,才能更加精准地获得数据价值,从而发挥其作用。第三是可用性。只有具有较强的可用价值与企业的私密信息,才具有一定的安全保护价值,才能在企业发展中发挥其本身的作用。

(二)强化信息管理安全的必要性

正是由于经济信息具有的这些特征,才使其有了明确的强化必要性。首先,强化信息安全的管理有助于保证数据的保密性与完整性。只有保证信息的完整与私密,才能促使其在企业竞争中充分发挥价值。其次,信息的高效运用与价值发挥的实现,本身就需要一定的网络条件,而网络环境比较复杂,所以对数据的安全保护就显得十分关键。例如,不法分子的信息盗取、网路黑客的恶意攻击等,都是影响信息安全的因素。所以,对信息安全管理进行加强,是企业实现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手段。

四、提高企业经济信息管理安全性的建议

(一)健全经济信息体系的安全保障

构建健全的经济信息体系的安全保障,是实现高效经济信息管理的重要前提,也是实现信息管理制度能够稳定发展的重要条件。在健全管理体系的保障过程中,最为首要的任务,即是在系统设计过程中就强调安全性。从目前来看,由于市场的宽容度逐渐升高,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到市场竞争中。由于部分企业对信息安全的认知不够明确,或者管理制度不够合理等因素,导致其经济信息管理制度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因此,企业需充分明确自身实力与发展情况,确定当前发展中的关键,设计针对性的安全管理制度。具体来说,企业可加强对进入内部信息系统的准入设置与权限、增加必要的保护屏障技术等。另外,还可借助科学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将指纹识别等运用到信息管理中,以保障管理制度的安全性。

(二)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

企业重要的经济信息泄露,其中一个关键的原因,即是工作人员的刻意为之或工作疏忽导致的。因此,在企业的经济信息管理中,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与安全意识是十分有必要的一项措施。一方面,企业可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促使其对信息安全有明确的认识;同时,还可借助培训,提升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与风险意识。另一方面,管理责任的落实也十分重要。企业的经济信息涉及到许多企业的重要信息,要在日常管理者中将管理责任落实到具体,进而提高工作人员的管理责任心。此外,提高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以及综合素质等,也是一个比较有效的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的经济信息管理效率。

(三)强调对硬件的安全管理

在信息安全这个问题上,管理设备与硬件条件的强化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可以说,硬件设备是高效的信息安全管理中的重要基础。首先,针对企业的实际情况,可淘汰一部分功能比较传统的设备,购进更先进、安全保障程度更高的设备,进而促使设备在信息安全管理中充分发挥作用。其次,在运用过程中,随着运用时间的增长硬件设备的损耗程度也更大,所以对硬件设备的维护工作必须得到重视。企业可安排专门的维护人员,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或零件更换,避免因硬件系统而导致的信息泄露等问题。同时,还可对维护人员进行培训,以提高其技术水平。此外,合理的安全屏障与接入控制、禁止未授权访问或下载文件等措施都是硬件强化中的重要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对经济信息的安全保障。

(四)健全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的完善,是保证企业经济信息管理安全性的重要因素。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来讲,企业对经济信息进行的管理是根据本身的信息安全需要、业务分析以及风险预测等的结果,并结合科学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实现的信息管理。构建完善的信息管理制度,能够为信息管理提供包括设计、运行等各个方面的安全保障,并有效避免因安全隐患导致的各类安全事故。一方面,企业可建立起相关的安全管理体系与防范制度,加强对关键数据的保存与备份,以保证在发生安全事故时能够及时进行弥补,避免业务受到影响,进而将企业的损失降到最小程度;另一方面,还可建立起集中的管理控制体系,将经济信息进行综合管理,并借助企业内部的管理平台对其进行管理。

结语

据上述的分析可知,强化企业经济信息管理中的信息安全,不仅是推动企业不断发展的重要方法,更是推进我国企业管理理念不断完善的重要手段。通过健全经济信息体系的安全保障、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强调对硬件的安全管理,以及健全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等方式,从企业管理的各个角度强调了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业信息管理中的信息安全。

参考文献:

[1]马志程,张磊,王琼.基于iSo/ieC17799标准体系的企业信息安全管理新模式[J].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2016,(1):80-83.

[2]梁俊荣.基于信息安全的企业经济信息管理探讨[J].信息化建设,2016,(5):335.

[3]刘晓松,郭玲玲.基于管理因素的企业信息安全事故分析[J].企业经济,2013,(1):55-58.

[4]孙波.基于现代网络信息安全的信息管理分析[J].信息通信,2013,(2):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