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经济活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14:32

对外经济活动篇1

关键词:航标;经济活动;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党的十以来,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坚决惩治腐败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党风政风为之一新。但是党中央在分析反腐败斗争形势时也指出,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主要是在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上还没有取得压倒性胜利,减少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重构政治生态工作艰巨繁重。作为承担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航标单位,每年有大量的财政拨款用于航标建设和管理,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如何构建起较为完备的“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1在经济活动中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机制需要解决的问题

1.1“两个责任”落实不到位导致“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机制运行不顺畅。如果不能建立行之有效的责任体系和问责体系,还存在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职责不清、问责不到位、监督有空白的情况,必然会影响各项监督制约举措的执行力度。

1.2对从严治党形势认识不足导致“不敢腐”机制的惩戒和警示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从近年来党中央和海事系统内通报的案件和问题上来看,个别党组织和少数党员领导干部对全面从严治党的紧迫性认识不足,有的单位违反财经纪律、廉洁自律规定、权力运行规则的风险度依然较高,是许多小节酿成大错的案件发生的原因。

1.3党风廉政制度建设滞后导致“不能腐”的体制机制没有完全建立

腐败从根源上说,是权力失去制约和监督导致权力滥用,行为发生。廉政制度建设是构建“不能腐”体制机制的重要保障,从保障两个责任有效落实的长远规划来看,必须要加强廉政制度建设。

1.4廉政文化建设根基不深导致“不想腐”的思想基础不够牢靠

通过廉政文化建设,可以引导培育和重塑廉洁价值观,从思想根源上解决廉政问题。从航标单位工作实际出发,虽然廉政教育工作每年都开展,但是廉政价值理念的培树却是近年来才逐渐提出。职工群众对廉政文化体会不深,廉政文化氛围在航标工作中扎根不深,土壤不厚,这些都需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逐一解决。

2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的主要途径

2.1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建立完善“不敢腐”的惩戒机制

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主体责任体系。明确党委、纪委以及班子主要负责同志和班子成员在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的规定动作。纪委协助党委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督办各部门落实反腐任务,追究落实廉政责任不力的问题,全力做好监督、执纪、问责。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海事系统“五个禁止”要求。紧盯“”问题新形式新动向和年节假期等重要节点,加强对厉行节约、公务接待、公车配备、规范办公用房等规定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并向基层单位延伸。

2.2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建立完善“不能腐”的防范机制

2.2.1健全监督制度。要加强巡视监督工作,认真执行《北海航海保障中心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办法(试行)》、《北海航海保障中心党组巡查工作办法(试行)》,将专项巡视做法形成制度长期固定下来,强化震慑作用。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严格执行领导班子议事规则和“三重一大”管理规定。落实领导干部个人事项请示报告、述职述廉、诫勉谈话等制度,完善检查方式,提高检查实效,以制度约束行为,提高党内政治生活的严肃性。

2.2.2深化航标单位内部管理机制改革。探索建立“权力清单”的监督体系,要根据航标工作特点,梳理航标单位各项工作的公权力,明确权力范围,划定边界,将权力清单进行公示,同时有针对性的逐条制定廉政风险防控措施,形成监督制约体系,并接受群众监督。通过编制岗位职责清单,着力推进单位内部职能调整,推进政事分开、管办分离,避免出现权力过度集中的局面,推进机关向基层权力下放,能够交由基层办理的工作事项,一律交给基层管理,机关负责宏观掌控和监督制约,不仅有利于调动基层工作积极性,也有利于形成权力监督制约体系。

2.2.3建设完备的经济活动监管体系。一是出台经济合同管理的相关规定,制定询价、竞争性谈判和招投标的具体程序和细则。二是实行对外经济活动集中会审。定期由计划财务、纪检、审计和主管部门等人员对经济合同进行集中审核。三是充分发挥询价及竞争性谈判小组作用。在竞争性谈判过程中,由谈判小组与三家及以上投标单位分别进行谈判,针对各投标单位的最后报价、资质、信誉、服务、业绩、施工方案、保修期限等进行评估打分,集体研究确定合作厂家。四是加强审计监督。引入第三方审计机制,在经济活动开展前,先由第三方进行工程量估算,出具工程量清单和预算限额,主办部门以此为依据进行比质比价,公开选定厂家。五是加强纪检监督。安排纪检人员在谈判小组之外对工程建设,从下达计划、招投标、签订合同、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和最后的验收等环节进行监督检查,对设备和物资采购,从价格的确定,合同相对方的选定等,全过程参与,提高采办过程的规范度和透明度,防范廉政风险。

2.3加强廉政文化熏陶,建立完善“不想腐”的自律机制

一是要打造航标特色的廉政文化价值体系,发挥职工首创精神,集思广益,研究提炼体现行业特点和职工精神追求的廉政价值理念、愿景等。二是发挥廉政典型的示范作用。加大廉洁典型培树力度,请先进典型现身说法,开展“廉政典型讲廉政党课”活动,激发干部“见贤思齐”的内生动力。三是广泛开展群众性廉政文化活动,组织开展职工廉政书法、绘画、摄影展览,举办廉政问答、知识竞赛等活动,使职工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教育。使教育的内容和方式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工作,促进廉政理念的内外认知。

参考文献

对外经济活动篇2

【关键词】经济外交系统分析系统评价目标排序

经济外交是指一个国家通过大力发展本国经济与对外经济贸易关系,运用经济、贸易手段来实现其对外战略的外交活动。经济外交有两种不同的含义:一种表示经济是某一国家外交特别强调的侧重面,另一种则表示经济是某一国家外交所使用的特殊手段。其实质性内容包括:由一国政府或代表本国政府的机构或官员以经济利益为目的而进行的对外交往活动;以经济力量为手段或依托、为实现和维护本国国家战略目标而进行的对外交往活动。同时,经济外交决不仅仅局限于外交活动,还包括指导经济外交活动的政策,如一个国家通过外交活动促进进出口的政策也属于经济外交。在当今国际交往中,经济利益成为国家利益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经济上的联系和交往,已经越来越成为各国之间最主要的交往和联系,经济外交愈来愈受到各国的重视。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使各国的经济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地区经济和世界经济的稳定、协调与发展,而经济外交正是各国追求上述目标的重要手段。

经济外交是经济与外交的辩证统一,与过去不同的是,中国已从“以经济促外交”进入“以外交促经济”的时代。目前中国政府和中国外交部门、地方的经贸部门、大型集团型企业、民间部门都在全力促进对外经济合作,大力加强经济外交工作。经济外交的主体不同,其活动的目标也就不同。经济外交不但要突出重点,还要兼顾其他,这就需要对其目标进行排序。

一、系统目标的设定

利用专家决策系统,采用系统因素分析法,对所研究问题构成系统的目标进行设定。为防止偏差过大,覆盖不全面,可首先取定一个在系统中上下层关系较多的,或与其他元素联系较多的元素Si,找出相应的关系集合:a(Si)没有回路的上位集,指Si与a(Si)中的要素有关,而a(Si)中的要素与Si无关;B(Si)有回路的上位集,指Si与B(Si)中的要素相互有关系;C(Si)无关集,指Si与C(Si)中的要素完全无关;D(Si)下位集,指D(Si)中的要素与Si无关,反之不成立。

由于目标集合的取定必须涉及决策人的效用函数,不便进行具体的分析,但现实中对外经济工作紧紧围绕下述宏观目标展开。

一是推进周边外交,切实做好中国与周边地区及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外交。中国是世界上拥有邻国最多的国家,其国际利益主要集中于周边地区。中国外贸进出口总额超过50%集中于周边地区,应加大周边外交的力度。

二是参与多边外交,大力发展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贸关系。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为国内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营造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

三是更好地发挥对外援助的政治效应和经济效应,重点是择优援建与发展中国家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标志性项目,提供紧急救灾援助,派遣医疗队,扩大人才培训规模。

四是加强“引进来”和“走出去”的结合,根据我国不同地区的发展情况和优势,与不同国家进行了科技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工农业生产等形式多样的多、双边合作,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为我国和平发展赢得充足的自然资源和生产要素供给,赢得有利的国际经济环境。

五是处理好同东盟的关系,这将有利于减少美国在该地区的影响,避免与美国的直接对抗,并有利于的最终解决。在东北亚加强合作,共同开发,可以实现中、俄、日、朝等各方利益的均衡,并维护朝鲜半岛的稳定。

六是要巩固和发展同美、日、欧等发达国家的经贸关系,建立和启动救济机制,充分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处理贸易纠纷,积极组织应对国外的反倾销案件,切实保护好我国企业的利益。

由于我国的经济外交范围比较广泛,包括金融外交、能源外交、发展援助外交、对外投资合作、区域合作、服务贸易等多个方面,经济外交的主体不同,其活动的目标也就不同。当经济外交的主体是具体的实体集团或部门时,其活动的目标就应更为细化和实际,如在如何利用境外资源、引进外国技术与资金、提升出口产品的档次、开展服务贸易、扩大工程承包、扩大进出口贸易规模等目标集中进行排序和选择。但所有目标的大前提是为国家利益服务,并且如何通过这种“经济外交”使中国真正成为国际社会的“参与建设者”和“负责任的大国”。

国家的经济外交的基本国策可以几十年不改变,指导经济外交活动的大宏观政策可以不变,但具体实施经济外交活动的目标的设定应该是不断调整、不断完善的过程,即目标的设定是动态过程。并且应该保证目标设定的动态一致性,即目标不仅在行动的初期选择期是最优的,在行动的执行过程中也是最优的。正是因为如此,经济外交活动目标的设定和排序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二、影响目标的因素分析

对每一个目标,应对影响目标的因素进行分析。在当今经济社会,面对信息爆炸的局面,用传统的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等方法进行系统分析已不可能,可尝试直接从数据中学习并生成贝叶斯网络的方法进行系统分析,这里的系统可以是经济研究的大系统,也可以是处理模型的小系统。即需对上面提到的每一个目标的a(Si)、B(Si)、C(Si)、D(Si)集合进行影响因素分析。

由于经济系统是个动态随机系统,应采用动态贝叶斯网络进行分析。动态贝叶斯网络是复杂随机过程的图形表示形式,是动态系统建模和状态估计的方便工具,也是进行预测、原因推理等的重要工具。它是为了解决动态的不确定性问题而将贝叶斯网络扩展成带有时间参数的网络而形成的,可用于解决动态的不确定性问题。具有非线性、可解释性、可扩充性强等优点,可通过进行因子分解来提高在统计和计算上的效率以及精确和易理解的概率语义等。和传统的贝叶斯网络一样,动态贝叶斯网络的联合概率分布由变量的条件独立性假设来确定。

从数据中学习动态贝叶斯网实际是寻找和训练序列集匹配度最高的动态贝叶斯网。一个动态贝叶斯网可以展开成一个长的贝叶斯网,扩展贝叶斯网的学习算法处理动态贝叶斯网学习的做法是从训练序列中学习到两个贝叶斯网结构:初始网B1和转换网B2。给定先验和转移网络,可表示出一个任意长度的动态贝叶斯网络。通过引入一个评分函数,评价初始网B1和转换网B2定义的动态贝叶斯网反映训练序列的准确度,然后由搜索算法寻找最好的动态贝叶斯网,即寻找最好的初始网B1和转换网B2的组合。

另外,进行影响因素分析必须涉及评价指标体系的选择,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具备完善的评价功能、监测功能、预测功能。问题不同,背景环境不同,评价指标体系的选择也应不同。要根据国别情况有的放矢。一方面,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因而许多国际上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并不一定适用;另一方面,不同的国家及地区之间,在经济发展、社会人文条件、自然资源禀赋及环境状况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有必要针对不同区域的不同特点,建立不同的经济发展指标体系,从而更好地为经济外交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提供服务。

三、隶属函数的确定

人脑作为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主体,对于自然现象的反映往往都是模糊的。这种模糊有来自于客体自身的模糊性,也有认识角度的模糊性,关于隶属函数确定的研究不但需在模糊信息的处理上做工作,也需要涉及主体对隶属度确定的影响方面的研究。目前大多数系统隶属函数的确定确定方法还停留在经验和实验的基础上。几种常用的方法有模糊统计法、例证法、指派方法、二元对比排序法等,但各种方法在不同程度上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最简单的方法是借助于指派方法的思想来确定隶属度函数。将目标落实到数量分析时,目标按不同的类型可分为效益型目标、成本型目标、固定型目标、偏离型目标、区间型目标。效益型目标是指目标值越大越好的目标,成本型目标是指目标值越小越好的目标,固定型目标是指目标值越接近某个固定值?琢越好的目标,偏离型目标是目标值越偏离某个固定值?茁越好的目标,区间型目标是指目标值越接近某个固定区间(a,b)越好的目标,如果只按照线性隶属转化显然不合实际。可根据问题的性质套用现成的某些形式的模糊分布,然后根据测量数据并借助于其他的数学方法,比如最小二乘法、集值统计与随机集落影等方法确定分布中所含的参数。思想仍是采用初步确定粗略的隶属函数,然后再通过学习和实践检验逐步修改和完善,通过实际效果来检验和调整隶属函数。常用的模糊分布有矩型、梯形、k次抛物线型、Г型、正态、柯西、岭形等;每一种分布又分为戒上型、中间型、戒下型三种形式。

由于对于同一模糊概念,不同的人会建立不完全相同的隶属度函数。如何寻找与之最为接近的隶属函数,或者说更逼近地反映评价指标所表达的客观实际内含,能够最大限度地反映其所呈现的状态特征,值得重点探讨。

四、目标评价

在完成目标的设定、影响目标的因素分析、隶属函数的确定等工作完成后,目标评价及排序可采用量化的方法来进行。根据问题的不同,可选用系统动力学方法、主成分分析法、模糊评价法、灰色理论、层次分析法、最大可能―满意度法等系统评价的不同方法建立评价模型。

协调的总体相关程度,一般由模型所具有的耗散结构、耦合体系和概率分布的特征来加以确定;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计算综合水平,建立系统协调性评价的非线性多目标模型;将数据包络分析理论应用于区域资源、环境、经济系统协调发展评价中,采用多个宏观经济指标进行关联分析,建立了基于目标规划的系统多目标综合集成评价模型等。

由于量化方法存在共同的缺陷:以单目标为优化前提,精度低、可解决问题的维数少(即所容纳的问题复杂度低),动态性分析程度差等。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目标集合中各个目标要基于其重要性划分优先级;在动态模型中引入正负偏差量使方程具有一定弹性,以增加求可行解的机会;建模过程中可以先做必要的简化处理,忽略次要因素,但当被忽略的因素对决策有重要影响时,会危及研究结论的正确性,应做有效性分析;当模型的解出现多个最优时,预先对变量定界,或在得出最优解后对某些变量赋予上下界进行数量分析。

在我国,虽然政府和中国外交部门、地方的经贸部门等都在大力加强经济外交工作,但学术界相关于经济外交的体系理论研究尚属于发展阶段,尤其是关于经济外交活动的目标排序问题探讨更少。本文初步探讨在对经济外交活动的目标排序这个复杂系统进行系统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的整体框架。进一步的研究应该是深入到具体的背景,如结合具体的地方经贸部门,对其涉及经济外交活动目标进行实时排序,进一步完善相关研究。

【参考文献】

[1]何中顺:新时期中国经济外交理论与实践[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7.

[2]杨福昌:经济外交[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

对外经济活动篇3

在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或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中,人们从传统政治经济学的经济效益这个基本概念出发对对外贸易经济效益这个概念进行了界定。人们认为,经济效益是指在经济活动中为了达到一定的经济目标所耗费的劳动和由此取得的成果之比,即产出与投入之比;产出越多而投入越少则经济效益越好,反之经济效益就越差。根据经济效益的这个概念,人们进一步定义,对外贸易经济效益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投入对外贸易活动的劳动和取得的成果之比。笔者认为,在中国市场经济深化发展的今天,对外贸易经济效益这个概念的这种界定,显然存在着局限性,主要是将经济效益与经济效率混为一谈,使得人们不能正确使用这个概念来研究有关对外贸易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以及指导中国的对外贸易实践。因此,正确认识对外贸易经济效益概念的局限性以及重新定义对外贸易经济效益概念,具有重要意义。

一、经济效率与经济效益的基本概念以及两者的联系与区别

在合理界定对外贸易经济效益这个概念之前,必须首先搞清楚经济效益与经济效率这两个基本概念的联系与区别。现代市场经济理论认为,如果能够使用较少的要素投入获得较多的产出,同时消费者能够以较低的价格获得其所需要的商品,则经济效率就越高;反之,经济效率就越低。经济效益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活动所获得的经济利润与所投入的总成本之比;经济利润越多而总成本越低,则经济效益就越好;反之,经济效益就越差。经济效益与经济效率之间的主要联系表现为:一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效率的提高是建立在企业讲究经济效益的基础上的,这是经济效率与经济效益的根本联系。如果企业是理性的,即企业以利润或经济效益最大化为其根本目标,则在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为了实现利润或经济效益最大化,企业就会不断提高生产与经营技术水平以及加强企业管理,从而使得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多的产出,进而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相反,如果一个经济社会并不讲究经济效益,那么企业就会缺乏改进生产与经营技术的动力,也不会加强企业管理,从而不会追求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多的产出,进而也就谈不上提高经济效率的问题。另一方面,经济效率与经济效益在完善的、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中会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企业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过程就是提高整个经济社会的经济效率的过程。企业为了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就会不断实现技术创新,同时在技术外溢的作用下,就会提高整个经济社会的经济效率;整个经济社会的经济效率的提高又会促进市场竞争更为充分,市场竞争程度的提高又会使得企业经济效益下降,从而又迫使企业不断地实现技术创新;如此循环往复,经济效率与经济效益会在市场竞争的均衡中不断变化;市场竞争的结果会使得企业的经济效益出现波动变化,而整个经济社会的经济效率则总处于不断提高的过程之中。

总的来说,对于整个经济社会来说,最重要的不是要使得所有企业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而是要使得企业在公平、公正、完善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形成并具有提高经济效益的内在动力。经济效益与经济效率之间的主要区别表现为:一方面,提高经济效率是整个经济社会的根本目标,而提高经济效益是企业的根本目标,这是经济效益与经济效率的一个根本区别。对于整个经济社会来说,如果能够使用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多的产出,同时消费者能够以较低的消费支出获得最大的效用,则经济社会的生产就能够节约经济资源,减少资源耗费和浪费,从而提高了整个经济社会的经济效率。对于企业来说,如果其产品的销售价格越高而成本支出越少,则其经济效益就会越好。现代微观经济学以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理性假设为基础来研究如何提高整个经济社会的经济效率。另一方面,影响经济效率与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存在较多的差别:(1)从市场结构来看,在市场的长期均衡中,相对于不完全竞争市场来说,完全竞争市场具有最高的经济效率,但完全竞争厂商的利润或经济效益是最低的;随着市场垄断程度的不断提高,整个经济社会的经济效率会下降,但企业的经济效益会越来越好。(2)从同一个时点的单个行业内部的不同企业来看,在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下,生产或经营技术水平较高或管理能力较强的企业,显然能够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3)产业技术进步能够提高经济效率,但未必能给企业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以中国彩电行业为例,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彩电行业的产业技术水平明显低于当前的水平,那时彩电行业的经济效率明显低于当前的经济效率,但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大多数彩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好于当前的经济效益。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较为简单,20世纪90年代虽然中国彩电行业的产业技术比较落后,但那时市场供小于求,因此,那时彩电企业普遍能够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而当前彩电行业的产业技术比较先进,但市场供大于求,因此,当前的彩电企业难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由这一点来看,产业技术进步能够提高经济效率,而市场供求关系则是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影响因素。

二、对外贸易经济效益概念的重新合理界定

本文认为,应该将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概念作重新界定:对外贸易经济效益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对外贸易活动所获得的经济利润与所投入的总成本之比,经济利润越高而总成本越低则经济效益就越好,反之经济效益就越差。从企业、产业和国家层次来说,对外贸易经济效益又可以分外三个层次:(1)外贸企业的经济效益,它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企业从事对外贸易活动所获得的经济利润与所投入的总成本之比,这是对外贸易的微观经济效益;(2)单个行业的对外贸易效益:它是指在一定时期单个行业(如纺织服装或机械电子或化工等等行业)内所有从事对外贸易活动的企业所获得的经济利润总和与所投入的成本总和之比,这是行业的对外贸易经济效益;(3)对外贸易宏观经济效益,它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国所有从事对外贸易活动的企业所获得的经济利润总和与所投入的成本总和之比。影响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同时影响不同层次的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因素也是不同的,但是,无论如何,国内外市场的供求状况是影响三个不同层次的对外贸易经济效益水平的重要因素。为了更好地理解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概念,本文同时定义对外贸易经济效率的概念:对外贸易经济效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对外贸易活动的产出与投入之比;在对外贸易活动中产出越多而投入越少则对外贸易经济效率就越高;反之,对外贸易经济效率就越低。#p#分页标题#e#

同对外贸易经济效益概论类似,对外贸易经济效率也具有三个层次的内涵:(1)外贸企业的经济效率,它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企业从事对外贸易活动的产出与所投入之比,这是对外贸易的微观经济效率。例如,出口生产企业通过改进生产工艺,可以一方面提高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降低产品的废品率,在不需要增加较多投入的情况下便可能获得较多的产出,于是,出口生产企业通过改进生产工艺就提高了经济效率。(2)单个行业的对外贸易效率:它是指在一定时期单个行业内所有企业从事对外贸易活动的产出与投入之比,这是行业的对外贸易经济效率。(3)对外贸易宏观经济效率,它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国所有企业从事对外贸易活动的产出与投入之比。在开放经济中,对外贸易宏观经济效率是整个国民经济的经济效率的重要内容;提高外贸企业经济效率是提高单个行业对外贸易经济效率的基础,而这两者又是提高对外贸易宏观经济效率的基础。当然,影响对外贸易经济效率的因素也是复杂多样的,同时影响不同层次的对外贸易经济效率的因素也是不同的。提高对外贸易的宏观经济效率,就是要以较少的经济资源投入通过国际交换来获得较多的产出,这实际上就是一个如何通过发展对外贸易以促进国民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的问题。从整个经济社会来看,经济社会所关注的是对外贸易宏观经济效率的提高,而对外贸易宏观经济效率的提高又会通过市场竞争影响外贸企业的经济效益,推动外贸企业实现技术创新,如此循环往复,在完善的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外贸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理性动机就会推动对外贸易宏观经济效率和整个国民经济的经济效率的提高。如果缺乏公平竞争的、完善的市场经济环境,外贸企业就缺乏通过实现技术创新来提高经济效益的内在动力,或者通过“寻租”之类的非公平竞争的方式来提高经济效益,从而对外贸易的发展就不可能推动对外贸易宏观经济效率和整体国民经济的经济效率的提高。因此,最为重要的是社会经济要形成公平竞争的、完善的市场环境,并促使外贸企业具有追求较好经济效益的内在动力。

三、当前对外贸易经济效益概念的局限性以及对该概念进行重新界定的重要意义

以上分析表明,当前有关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概念实际上混淆了经济效益与经济效率的概念以及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而使得人们对于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认识出现一定的偏差,也难以根据当前的概念来分析如何提高对外贸易的经济效益和对外贸易的经济效率。笔者认为,当前的对外贸易宏观经济效益概念基本上就是本文的对外贸易宏观经济效率的概念;然而,根据本文的概念界定,对外贸易宏观经济效益和对外贸易宏观经济效率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本文通过重新合理定义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概念,至少具有以下重要意义:首先,能够从理论上分清楚对外贸易经济效益与对外贸易经济效率这两个不同的概念,运用这两个不同的概念,能够分别明确政府部门与外贸企业在当前不断深化发展的中国市场经济中的不同目标与作用。政府部门的目标与作用并非一定要取得较高的行业的对外贸易经济效益和对外贸易的宏观经济效益,更为重要的是要形成公平、公正、完善的市场竞争环境,要通过深化改革以及实施合理的宏观调控来促使企业通过实现技术创新追求对外贸易微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对外经济活动篇4

关键词:外汇风险;三要素;国际贸易;影响因素

一、引言

作为经济主体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企业,在其对外经济活动,特别是国际贸易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在国际范围内收付大量外汇,如应收帐款、应付帐款、货币资本的借入或贷出等,这就可能造成企业拥有大量的以外币表示的资产、债权或者是债务,而这些涉及外币的资产、债权和债务等,都需要在一定的周期或者是在贸易活动结束后与本币进行折算或兑换,以便结清债权债务并考核对外经济贸易活动的最终利润和成果。也就是说,本币是衡量企业对外经济活动效果的共同指标,企业在国际贸易活动中所发生的外币收付,均须在一定的时期或国际贸易周期结束后与本币进行折算,以便结清相关的债权债务,并衡量其国际贸易经营活动的最终成果。因此,企业国际贸易必须直面外汇风险,其外汇风险类型也主要涉及的是交易风险,这是对企业国际贸易活动影响最大的外汇风险类型,所以,本文对企业国际贸易外汇风险的分析正是围绕交易风险进行。

企业国际贸易活动中面对的外汇风险与汇率紧密相关。可以说,只要存在汇率波动,企业在国际贸易活动中,不管选择何种外币币种进行结算,都无法从根本上避免外汇风险。自从浮动汇率制度实施后,人民币弹性明显增强,汇率波动幅度显著加大,变动频率也明显加快,而且,由人民币与世界各主要货币的汇率走势可以看出,没有哪一种外汇汇率不存在波动。因此,外汇风险已经成为一种常态长期存在于企业的国际贸易活动中。同时,随着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的不断复苏,世界各国之间针对汇率的博弈也越来越频繁,各国贸易争端和摩擦也接连上演,导致外汇汇率的波动进一步加剧,外汇汇率的走势和预测也更难以把握。面对这种格局,企业的国际贸易活动不可避免地会面临越来越多的外汇风险,如果不进一步加强外汇风险管理观念和增强外汇风险管理技能,企业在国际贸易活动中必将遭受巨大的汇率损失。因此,在汇率市场化环境和世界经济格局不断变幻的过程中,加强对外汇风险的管理和控制对企业的国际贸易活动十分重要,而分析和认清企业国际贸易所面对外汇风险的影响因素是对其进行有效管理与控制的前提,这也正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二、外汇风险的三要素

根据外汇风险的定义,需要从三个方面对其进行理解:第一,外汇风险是由于经济主体持有的以外币表示的资产、债权或债务,发生了不同货币之间的折算或兑换而产生的。如果经济主体持有的资产、债权或债务都是以本币表示的,不涉及汇率,也就不会因汇率变动而带来外汇风险。第二,外汇风险是由于不同的时间点,汇率不同而导致经济主体持有的资产、债权或债务折算或兑换成本币后的价值发生变化。如果折算和兑换是在同一时间,或汇率不发生变动,那么就不涉及汇率变动,也不会产生外汇风险。第三,外汇风险是因汇率变动的不确定性而给经济主体带来经济损失的可能性。汇率变动的不确定性意味着外汇风险是否发生是不确定的,风险发生的时间是不确定的,风险程度是不确定的,发生后所产生的影响也是不确定的。这种不确定性导致的经济损失只是一种可能性,即有损失的可能也有收益的可能,并非必然。

对外经济活动篇5

【关键词】劳动力价值;海派;创新;马克思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用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来解释世界,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普遍发展规律。但是由于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时代与马克思所处的那个时代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社会分工也进一步细化,马克思在那个阶段得出的结论在今天就需要我们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无疑,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所剖析的是人类社会最深层次的问题,揭示的规律也是深刻,如何使这棵大树更加枝繁叶茂,这是应当也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中国的主流经济学之所以不是西方经济学而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主要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无论是从历史方面还是从现实方面都比西方经济学更适应中国当代国情和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趋势。西方经济学和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就类似于树叶和树干的关系,这也需要根据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际情况,以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为指导,充分借鉴西方经济学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来为我所用。但是在社会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马克思主义也需要与时俱进,对如何进一步创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尤其是劳动价值论作为马克思整个理论框架的核心基础更需要我们重新认识。在这个时期,海派经济学者提出了很多创新的观点和理论,认为马克思研究应当避免两个教条:一是照搬马克思义理论的教条,只讲坚持,不讲发展;二是照搬西方经济理论,只讲吸收,不讲借鉴。

海派经济学就是以马克思经济学为基点,广泛吸收古今中外先进与合理的经济思想,借鉴各种社科和自然科学的方法,努力在超越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基础上综合创新,构建一种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中揭示当代中外经济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的马克思经济学新范式。海派经济学不仅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理论体系,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也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海派经济学家的理论已经涉及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方面面,从海派经济学论坛第14次研讨会开始,程恩富、张薰华、顾钰民、周肇光、冯金华等代表人物就提出构筑“新马克思经济学综合理论”平台的思路,其方法论的特点是在继承历史唯物论和唯物辩证法的基础上,批判地吸收现代西方经济学的方法,借鉴中外现代社会科学和某些自然科学的知识和方法。其基本理论假设与理论核心是“新的活劳动价值一元论”、“新经济人论”、“公有制高绩效论”等。他们认为,“新经济学综合”的创建,理应在保持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主要学术渊源关系之外,放眼世界,纵观历史,努力积极吸收古今中外一切经济学说的合理成分,以实现某些理论原创,构筑新的马克思经济学平台。

一、海派经济学对经济活动人的假设

西方经济学自英国近代亚当・斯密、西尼尔和约翰・穆勒以来,一直到当代美国哈耶克、弗里德曼和布坎南,只把“自私人”即“经济人”作为探究人类经济行为和市场经济的始点、基点和定点,并由此推演出整个经济学体系和经济进化史。即使现今某些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对传统“经济人”内涵进行修补,把分析范围扩展到非经济领域,增添机会主义行为描述和信息成本约束,或者把含义扩展界定为可用货币衡量的经济利益与不可用货币衡量的精神利益两个层面,也没有根本摆脱作为“最大化行为”的“自私人”的思维模式。旧“经济人”假设和理论包含三个基本命题:经济人是自私的,即追究自身利益是经济人的经济行为的根本动机;经济人在行为上是理性的,具有完备或较完备的知识和计算能力,能视市场和自身状况而使所追求的个人利益最大化;只要有良好的制度保证,个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自由行动会无意而有效地增进社会公共利益。

在社会中所有的经济活动中,人都是作为主体出现。西方经济学在开始理论框架架构时,就率先提出对人的定义,认为参与经济活动的人应当是完全理性与自私的,即经济人假设。但在这种经济人假设在现实生活中遭遇到非常大的挑战,后来有的经济学家就在其基础上提出了有限理性等其他假设,西方经济学的主流框架还是以自私人为基础。人尤其是工人阶级在马克思经济学的理论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他们是整个社会历史向前进的主体力量,是马克思强调的主要是团体的力量,即参与经济社会的人是社会人。海派经济学家对于人的假设则更加符合实际,它并不是揉合了两种学说的观点,而是根据实际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海派经济学的代表人物程恩福认为经济活动中的人应当具备以下三个条件:首先,经济活动中的人有利己和利他两种倾向或性质;其次,经济活动中的人具有理性与非理性两种状态;再次,良好的制度会使经济活动中的人在增进集体利益或社会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实现合理的个人利益最大化。可见,其方法论是整体主义、唯物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当然,海派经济学现在仍需要进行包括“新经济人假设”在内的多种合理假设的进一步创新和探究。

二、科学认识劳动和劳动价值论

劳动价值论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马克思分析批判资本主义的切入口,自从马克思经济学诞生一百多年来,价值的决定问题一直是研究的焦点,这一问题的不同认定决定了马克思经济学的科学性,一个理论的前提如果是伪命题,建立在其上的理论构架就必定是错误,马克思坚持的是活劳动对价值的唯一决定,西方学者包括我国的很多学者则认为生产要素决定价值的多元论,西方经济学中的四位一体公式也正是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建立。虽然说马克思的活劳动价值一元论是科学,但马克思的分析也有其时代局限性,他所在的时代社会经济发展还比较落后,社会分工也远没有今天细致,也因此,马克思的活劳动价值论在劳动的定义上就有了一定的时代局限性。

基于此,海派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程恩富教授首次提出“新的活劳动价值一元论”的新观点,认为凡是直接生产物质商品和文化商品(精神商品),以及直接为劳动力商品的生产和再生产服务的劳动,其中包括自然人和法人实体的内部管理劳动和科技劳动,都属于创造价值的劳动或生产劳动。具体表现在:

一是,生产有形和无形物质商品的劳动,都属于创造价值的劳动。如为市场提供物质商品的工业、农业、运输业、建筑业、仓储业、物质技术业,以及流通业等领域中的相关劳动。

二是,生产有形和无形文化、精神商品的劳动,都属于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如为市场提供文化(精神)商品的教育、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文化艺术、文化技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图书馆、博物馆、文化展览馆、园林和旅游等相关劳动,另外包括讲课、表演、解说和导游等无形商品或服务劳动。

三是,生产劳动力商品的劳动,都是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有关劳动力这一特殊商品的生产和再生产的部门有:美发美容、医疗卫生、体育运动、教育和沐浴等。当然这个新观点是在继承马克思关于物质生产领域活劳动创造价值的基础上提出和论证的,澄清了除劳动以外的其他生产要素是否创造价值以及物化劳动和科学技术这两种生产要素是否自行创造价值的模糊认识,是在社会主义新形势下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新发展,也是对我国理论经济学研究和发展的新贡献。

对于程恩福教授的观点我是基本同意,还应补充一点,必须符合当时的社会伦理道德的活劳动才创造价值。如色情活动、活动也对活劳动的恢复有一定作用,但其并不能称为劳动,至少在现在的社会伦理道德下,其活动并不创造价值。再有,生产违法商品的活动也不可以作为价值创造劳动,因他是违背社会道德的。还有一项活动是否归纳到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中还值得研究,就是证券业的规模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个虚拟经济活动中。对于这一类活动,根据马克思对劳动的定义是不能称为劳动的,在马克思的理论体系中就没有办法将其纳入其中,这不能说不是一个很大的缺憾。

股市是一个融资市场,没有股民的活动也就没有股市,没有股市企业的资本筹集将会耗费更大的成本,因此,炒股活动也在某种程度上节省了活劳动,节省的活劳动也就是其付出的活劳动,它在一定程度上也应称为劳动,不仅是一种投机活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张薰华教授认为劳动除了直接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和非常产劳动,还应包括直接生产过程外的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股市对生产的重要作用我们无庸赘述,是显而易见的,把炒股活动称为劳动也就有了一定的科学根据。

三、海派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海派”极为重视经济学重建中的方法论创新。他们认为,马克思虽然精通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尽管这些经济学方法在当时也曾被视为学术的前沿和最新的工具,但在最后构建《资本论》3卷本政治经济学新体系时,他并没有采用当时西方经济学的那一套方法,主要是因为,马克思要实现对传统政治经济学的充分革命和全新超越,决不能囿于资产阶级或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那套新方法。事实上,马克思在重视以往经济学方法论的同时,重点批判地借鉴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论,采用了原创的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来改造政治经济学的旧程式。

“海派”理论认为,在创新马克思经济学的同时,必须学习马克思的这一独创精神,要突破中外政治经济学说史上的某些方法局限,在重建中国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的过程中广泛借鉴和采用相关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可用知识,努力做到经济学方法论体系的有机整合。程恩富教授认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还应当借鉴其他所有学科的先进部分如哲学、伦理学等。“海派”对其他学科研究的重视,实际上反映了当今社会科学发展的一个大综合的趋势,在这种综合中,又强调创新马克思主义的灵魂地位。

当前,在国际学术界,正广泛开展一场经济学的改革运动。无疑,这一场世界性的经济学改革运动与“海派”理念有不谋而合之处,经济学就应当有“大海”海纳百川的气魄――历史主义、演进主义与包容性,这才是经济学的真品格、真性情。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就是这方面的杰出代表,坚持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也正是“海派”的核心灵魂与风骨,无论是构建“新马克思经济学综合创新学派”的平台,还是倡导经济学方法论多视角学科的融合,都似乎表明,“海派”经济学正在融入这个国际性的经济学改革的滚滚洪流中。

参考文献

[1]周肇光.中国海派经济论坛的主要学术观点.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第4卷.第2期.2006(3)

[2]周肇光.科学认识和发展劳动价值论――中国海派经济论坛第12次高级研讨会综述.教学与研究.2001(9)

对外经济活动篇6

关键词:经济法;制定;实施;内在化

一、经济法制定与实施的外部性内涵

在经济活动中,经常会出现第三方的利益,即活动的开展除了对合作双方产生影响外,还会对其他团体的利益产生影响,这就是所谓的外部性特征。[1]由于经济活动特殊的属性,外部性特征往往不可避免,只有加强对外部性的重视度,通过内在化的措施才能不断降低对外部环境的影响,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在经济法制定与实施过程中的外部性问题。1.经济法制定中的外部性立法机关在进行经济法的制定、修改、废除等过程时会对第三人的利益产生一定的影响,这就是经济法制定中的外部性体现。[2]在立法的过程中,需要依靠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持,这就会产生一定的额外费用,而这部分费用会给社会或个人带来一定的受益,这就是立法过程中产生的外部性。另外,经济法在制定、修改的过程中不仅会影响市场主体的利益,还会带动其它经济体的发展,从而产生立法受益中的外部性。2.经济法实施过程中的外部性经济法实施中的外部性主要指的是经济主体在进行经济活动时对其它利益群体产生的影响,主要由公共的法律实施与私人的法律实施两部分组成。其中,公共法律实施的外部性指的是在实施法律条文时给社会个体或群体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这种效益可能是直接的,也可能是间接的。而私人法律实施的外部性则是指经济主体在开展经济活动时给他人带来的额外的收益,这种收益是根据经济活动的特点产生的。

二、经济法外部性产生的根源

1.经济法公共利益本体的影响与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比,公共利益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在长期的过程中,一般只是在口号里使用,而不具有实际的价值。[3]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推进,公共利益已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概念,而是能够被实际化、具体化的利益关系,这种利益能够被人们真切的体会,同时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传统民商法的制定主要与个人利益的联系较为密切,对公共利益的体现较少,这种制度已不能满足实际的需求,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经济法的产生。经济法的出现能够提高公共利益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性,弥补了民商法的不足,在保护和促进公共利益上发挥着重要作用。2.受益对象的不确定性与经济性的特征经济法最主要的是服务于公共对象,但是何为“公共”?公共对象是由哪些群体组成的?以及所谓的“公共利益”又是具体指的什么?对于这些问题,目前并没有人做出明确的规定,所以公共利益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促使经济法的出现。公共利益的不确定性主要表现在受益对象的不确定性及受益内容的不确定性,受益对象的不确定是公益概念中最重要也是最复杂的概念。[4]另外,公益的内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需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更新,这就会导致公益内容的不确定性。公益对象和公益内容的不确定要求具体的条文能够对其进行详细的规定,这就促使了经济法的出现,经济法属于公共利益本位法,以追求公共利益为己任,所以经济法的制定与实施是时展的必然趋势。除此之外,公共利益还具有明确的经济性,即以经济基本权为基本的形式,最主要的是要实现经济的上的正义,要求经济法要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的指导思想,能够起到维护经济市场秩序的作用,同时要能够随着外部政治、经济等的变化及时进行调整,以更好的服务于公共利益主体,发挥经济法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三、经济法制定与实施的外部性之内在化

经过长期的实践证明,经济法的外在化所带来的影响弊大于利,所以需要对其进行改革,其中最主要的措施就是外部性的内在化,其基本的思想是将外部性制造者所带来的额外收益转化为自身利益的一部分,从而减少因自身经济活动对其他利益群体的影响。经济法制定与实施的外部性内在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经济法制定中的外部性内在化法律是各团体进行经济利益划分的最主要的依据,所有地方及其他部门利益的获得都得按照相关的法律规定执行,所以立法权是各部门争夺的权利之一。为了有效解决因立法权不明而出现的外部性问题,就需要采取界定的方式,严格且明晰的规定具体的立法流程。另外,经济法的制定要求按照规范的程序进行,相关部门应建立完善的立法制度,能够促进社会民主与法制建设。在立法的过程中,可以将经济法所涉及的各经济利益体联系起来,给予他们发言的机会,鼓励他们对法律的制定建言献策,从而使经济法的制定能够满足大多数人的利益,促进经济法制定外部性的内在化。2.经济法实施中的外部性内在化经济法实施中的外部性内在化主要是指在实施的过程中尽量减少经济活动对外部的影响,尽量使经济主体产生的影响进行内部“消化”,以避免对其他经济利益体带来不好的影响。任何法律的制定和完善都不可能考虑到所有经济体的利益,因此在实施的过程中必然存在外部性特征,绝对公平的经济活动并不存在,所以只能通过有效措施的实施来尽量将对外部性的影响,即将其内在化。

四、加强经济法制定与实施外部性内在化的措施

1.明确各行政机关的立法权立法权的归属将直接关系到后续的利益划分,如果不能对其进行有效调节,则很容易出现因利益分配不当而产生的外部性,这就要求中央、各级地方政府及各立法部门界定各自的立法范围,避免因立法权的争夺而出现纠纷。虽然经过不懈的努力,我国的法律体系已逐渐趋于完善,但是关于立法权目前并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导致立法权的归属问题无据可依。要想合理界定各级政府的权利,首先,需要明确政府的职责,要协调好市场经济与政府职权之间的关系,政府不得随意干预市场经济的发展;其次,应对各自的立法权进行详细的界定,我国是单一制国家,同时又是多民族国家,既要保证全国采取统一的法制,又要能够保护地方多样性的利益,因此在确定立法权的归属时应权衡各方面的关系,立足于未来,同时又能符合现代的社会需求。2.完善经济法的立法与实施程序制度立法程序的制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民主的思想,建立完善的立法程序,将各利益群体组织到一块,并为他们提供建言献策的机会,从而保证各利益体的民利,最大限度的将外部性内在化。我国应努力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立法制度,建立完善的立法听证制度、论坛制度等,鼓励民众加强对立法过程的监督,而且立法制度的建立要与实际相结合,具有可操作性。另外,经济法制定完成以后需要由公共机构实施,所以还需要加强实施过程中外部性的内在化,建立完善的公共实施制度。当经济主体所进行的经济活动对其他经济体造成利益损害的时候,应给予一定的补偿,加强对公务员制度的完善。3.经济法私人实施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经济主体在开展经济活动的时候不可避免的对他人的利益带来影响,当这部分影响处于不利情况时,应给予被损害群体维护利益的机会,这就需要建立完善的私人实施制度。虽然我国目前还没有相关的制度,但是实际生活中类似的案例已经屡见不鲜,这表明公益诉讼及私人实施制度的建立具有一定的社会基础。在建立公益诉讼时,应鼓励公民进行合法权益的维护并给予一定的补偿。另外,要建立举报制度,加强公众对经济法制定与实施过程中的监督,推进外部性内在化的发展。

五、结论

经济法主要服务于公共利益,在制定和实施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对经济主体以外的经济利益体造成影响,即具有明显的外部性特征。实践证明,外部性对社会和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弊大于利,所以需要将其内在化,这就要求明确立法权的划分,建立完善的立法和实施制度,加强对私人实施制度的完善,从而降低经济法制定与实施的外部性影响。

参考文献:

[1]侯斌.经济法制定的外部性探究[J].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04):58-64.

[2]崔佳琪.经济法制定与实施的外部性及其内在化[J].经济与法,2014(11):92-104.

[3]郑鹏程.论经济法制定与实施的外部性及其内在化[J].中国法学,2003(05):114-123.

对外经济活动篇7

 

全球价值链的对于政策制定的启示为:主动投入价值链的调整中,国家及区域间应建立高效率及生态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应在多边协商的背景下降低关税水平;客观公正地制定贸易政策;应降低投资壁垒;政府吸引投资的关注点应从产业的广度转移到产业内的具体活动中;政府要努力保证稳定的投资体系并长期支持经济良性发展;提高跨国公司投资对于投资后的认同感。贸易增加值核算的基本单位由国家价值链组成,其中包括一系列的产业。

 

自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程度的加深和随着生产的专业化及生产职能的转变,使生产及价值的分配进入了新的阶段,即全球产业内生产活动所形成的价值在空间层面上不断地分散、深化,这种全球价值链的国际传导对于价值链的地域分布改变了全球的经济发展及相关的经济版图,为全球各国不同形式的经济体带来了价值链形成过程中衍生的机遇和挑战。

 

一、全球价值链影响扩大并加快了国际间的“传导效应”

 

全球价值链影响扩大并加快了对于产业内生产活动的影响,并且使这种影响在国际间进行传递,进一步深化了全球生产职能的转变与经济格局的形成,使全球各经济体认识到自身在价值链中处于何种地位,并如何突破由于价值链的传递带来的影响形成的经济发展瓶颈,在2008-2009年的全球经济危机中,全球的生产活动缓慢发展,价值增值活动尤其是贸易活动所带来的价值大幅缩减,一部分原因在于经济发展的周期性影响,另外部分归因于全球价值链形成所带来的影响力的逐渐增加。这就是全球各经济体密切融入以全球价值链为载体的经济活动中,这使得国家间经济周期相关程度往往更高。

 

比如,亚太地区特别是东亚、东南亚地区融入全球价值链的程度很高,因此经济活动往往因美国和欧洲经济周期影响而呈现出周期性波动。

 

全球价值链的影响力主要通过供应链和结构效应向全球各经济体进行国际传递。近二三十年来,全球价值链通过以下两种方式使全球的贸易收入增加,使全球贸易的长期收入弹性有所提高。即定位于全球价值链的特定经济体将生产活动聚焦于专门的产业,但由于这些产业对外依存度比较高,对于外部的经济活动影响较为敏感,这就是“结构效应”。随着全球价值链的不断拓展与深化,耐用品消费的比重占国际贸易额的比重也在不断增加,从而推动了出口的收入弹性不断提高。2010年,耐用品交易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在45%作用,比其在全球GDp的比重高12%。这就是为什么世界贸易额在2008-2009年的经济危机中下降的幅度超过了GDp的萎缩幅度,并且贸易依存度也同比下降65%-75%的原因。

 

其二,全球价值链的内涵驱动力所表现的特点会促进各经济体的商业活动的发展,放大商业周期的冲击效应,也就是“供应链效应”。与传统贸易相比,处于全球价值链各链条上的产品数量随跨国贸易活动迅速增长,使全球价值链带来的贸易活动对于贸易的机制性冲击的敏感程度大大提高。但是对于汇率波动的反应程度去逐渐下降。

 

产生这种机理的原因包括:在处于全球价值链链条的产业内部,由全球价值链内涵驱动所生产的产品比传统贸易活动中的产品更具品质型,并且提高了各国对于这种产品的需求弹性,全球价值链的内涵性生产更趋向于实时与适时的研发与生产技术,产品供应链上的任意节点也因为商业活动的影响而进行库存及物流活动的调整,会随着供应链活动进行路径式传递,但这种传递也会过分夸大商业活动周期性的影响,这种夸大的影响力取决于物流活动及存货涉及的所在企业在价值链中相应产业内的地位,该效应也被企业管理领域成为“牛鞭效应”。另外,全球价值链所产生的国际传递效应在其他方面对各国的经济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这就需要处于价值链中的各政府在经济发展及贸易投资等方面进行积极应对。

 

二、全球价值链的形成对制定经济发展政策的启示

 

在当今经济一体化趋势下,各国经济发展的中心是要融入全球的生产链条中,进入全球的生产及贸易网络,着眼于国际市场,充分利用本国与外部的优势资源,即资本、人力、知识与技术,成为全球价值链条中的一个环节,成为全球价值链所产生的价值中的一部分并占有特定的份额,因此,各国政府应遵循以下原则关注经济发展政策的制定。

 

第一,应积极进入全球价值链。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本国对于国际经济活动的参与度,尤其是在全球价值链当中所占的比重。积极参与到全球价值链,可以使国家迅速有效地进入到更为广阔的国际市场,获得更多的资源,创造更大的价值,从而更好地提高国家对于价值链的学习效应,从而提高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有更多的机会获得发达国家的外包及加工业务,可以使发展中国家拓展新的经营领域,提高发展中国家的就业水平,提高国内GDp的增加。

 

第二,政府应营造良好的商业活动环境,使商业生态形成良性发展,包括提高贸易水平,完善贸易活动。同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在关税、非关税壁垒、物流活动等贸易成本更高。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与改善贸易机制比如消除贸易壁垒需要较长的时间,但发展出口加工贸易或高科技技术园区的速度却很快。关于贸易壁垒与投资壁垒的政策建议,本文在随后的“全球价值链对投资政策制定的启示”中将进行说明,这里聚焦于政府在国家基础设施的投资和对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制定方面的启示。

 

第三,提高基础设施质量,使公众分享基础设施可能性提高。交通运输费用在物流总成本总所占比重约为45%,是物流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应使交通方式的多元化,即加强水、陆、空立体交通运输的可得性并使之融入国际物流网络,使大宗产品的集装箱化水平提高,大力发展多式联运,运用相应的信息技术,即目前发展迅速的iCt技术,使iCt参与国际物流竞争并使之融入到国际标准中,提高iCt的传输效率,与政府降低关税壁垒与投资壁垒类似,应降低iCt传输所产生的成本,这样有利于供应链优化与国际贸易活动的自由化。

 

第四,政府应积极扶植中小企业的发展。国内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生产与交易活动对于国家的经济活动能否融入到全球价值链的链条中有着深远的影响。随着全球价值链的分散程度与分工的复杂化,跨国公司将商业活动分散到价值链的链条中,即外包到国内产业部门或国外产业内部,其中跨国外包即离岸商业活动,成为全球价值链及国际贸易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价值链的链条中的参与主体可以是大规模企业,也可以使正在发展的中小企业。如果特定经济体内存在着众多的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会对外资进入产生吸引效应,跨国投资商会在产业内找到合适的供应商。

 

第五,政府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中的商业服务业。全球价值链中所涉及的企业从从事的商业活动主要有服务性活动,并在逐渐拓展业务范围。从传统的日常前台服务到信息技术对服务活动支持的研究与开发,例如数据统计、远程协助、虚拟信息支持、模拟运营、法律咨询、医疗信息传导、金融服务、企业财务信息、软件升级与研发,目前被称为流程外包业务(Bpo)或基于信息技术的服务(iteS)。

 

日本在2012-2013年从Bpo/iteS服务中获利454亿美元,相当于印度同期其他商业性服务产品出口的41%。马来西亚在2010-2013年Bpo/iteS平均每年稳步增长48%,其中iteS为政府利税65亿美元和35.2万个就业岗位。韩国和新加坡以高品质的基础设施、完善的物流活动与健全的仓储服务,称为全球价值链形成及发展的重要环节,对全球价值链的影响日益显著。

 

第六,积极推进全球价值链的产业升级。各经济体称为全家价值链的环节只是全球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当参与价值链的大多数经济体称为中等收入状态时,需要在价值链增值的基础上继续不断升级自身的产业活动,向价值链的中上游迈进,这样才能实现价值链质的飞跃,从而有机会成为价值链上游集团成员。

 

第七,加大研发力度鼓励创新活动。全球价值链活动升级会压缩一些经济体的发展空间,因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从自然资源的开发逐渐演化到链条式的组装或加工活动,这些活动需要创新与研发作为重要的载体,现在的价值链增值已从线性追赶过程转向非线性发展过程。发达经济体已投巨资在高增加值领域中耕耘多年,积累起较深厚的实力,后来者唯有通过全方位的文化与制度发展,夯实研发与创新基础,才有可能更有效地升级自身经济活动。

 

第八,积极支持进出口加工区域建设。外包的主体通常为发达经济体,而受托外包的通常为发展中经济体,加工和组装等外包活动主要在出口加工区或特定的区域内进行,这些区域已成为全球生产链的重要组织形式。

 

三、全球价值链对贸易促进政策的启示

 

稳定和可靠的国际贸易环境,高效及低成本的物流服务支持,能够确保各经济体的投资与贸易活动有序、稳步地进行,促进全球价值链的不断拓展和可持续发展。

 

第一,应在协商层面上削减关税,降低贸易壁垒,完善多边贸易磋商机制,积极推动贸易自由化在多区域展开,这是贸易收益最大化的最佳选择。因为如果全球价值链的上游或下游国家设定了相应的贸易壁垒,该国的生产商会因为全球价值链的国际传导作用影响到整个价值链,这样产品的品质无论如何,在多次的跨境商业活动后,会积累起非常高的贸易物流成本。

 

第二,贸易政策应保持客观公正,这样可使任何规模的公司都有平等互利的机会进入到国内外市场并获得其他公司的投入品,从而提高学习效应,贸易政策不仅要减低贸易流程的复杂程度,也要提高服务水平,促进资本、技术和人员在各国间的流动。

 

第三,贸易协议应聚焦于卖方和买方的垂直关系。制定相应的条款加强国际合约和处理垂直竞争问题的机制,适时地更新原产地原则,继续细化生产过程后的国别信息。

 

第四,推进边贸管理便捷化。优化边境管理,尤其要推进通关流程便捷化。包括增加营业时间、降低审查与船舶滞港时间、加快权证处理、减少通关单证数量或者提高单证验检速度、改善行政要求相关信息等。这些举措会显著提高物流效率,有助于供应商节省延迟销售所致成本,优化存货管理,保证供应链运行更顺畅,从而提高中间品贸易商的收益。

对外经济活动篇8

关键词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理论模型;实践模式

“循环经济”由美国经济学家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它摒弃了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资源-产品-废弃物”单向式直线过程,而是采用“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要求经济活动最大限度地利用进入系统的物质和能量。自从循环经济的理念问世以来,发达国家先后把它作为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手段而得到迅速发展。

在我国,脆弱的生态环境、欠完善的经济机制、粗放外延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压力不断增大的人口增长、整体文化素质低的人口特征等复合、累积型因素已经严重阻碍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寻求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已成为我国专家和学者的主要课题之一。推进循环经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按照自然界的生态循环原则,以物质和能量的循环流动为基线,依据要素禀赋结构,发展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优势产业,在产业结构不断演化升级和信息高效利用的过程中促进物质资源的循环利用和能源的梯次利用。建立“生态-经济-社会”三维复合循环体系,通过促进人类活动方式和行为模式的生态化转型,使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更加协调,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根基。2004年9月底,国家发改委首次主持召开了全国循环经济工作会议,标志着循环经济已上升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新的运行模式[1].

一、循环经济理论

目前对循环经济理论模型的研究都是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个角度进行的。从自然科学角度进行的研究主要包括研究循环经济理论模型中3R原则及各实践模式(企业层面、产业层面、社会层面)在技术上实现循环经济模式等问题,即从自然科学技术方面分析和研究资源及能源的减量化,产品的重复利用化,废弃物的资源化及无害化等具体技术能否实现和如何实现的问题。如“关于物质及能源循环利用技术的研究”,“关于废弃物的资源化技术的研究”等就属于这个范畴,属于实验或实证分析范畴[2]。从社会科学角度进行的研究,则突出社会发展的系统性和整体性,社会科学家更关心适应循环经济发展的体制和机制,以及适应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体系、政策体系、激励与约束机制的构建等问题,更注重探讨制度环境、制度安排及制度变迁的形成机制和循环经济增长模型等方面的内容。属于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的综合[3]。

从自然科学角度和社会科学角度对循环经济理论模型的研究给出了研究循环经济理论模型的方向和基本方法。在循环经济理论模型研究还存在“和谐度”的问题。依据外部效应理论,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度为:

和谐度(Cm)=正外部效应/负外部效应

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度=[人给予自然的正外部效应/人给予自然的负外部效应]×[自然给予人的正外部效应/自然给予人的负外部效应]

无论是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还是自然活动对人类的影响都可以划分为正的外部影响和负的外部影响两大类。相互之间的正外部效应越大,负外部效应越小说明其和谐度高,反之相互之间的正外部效应越小,负外部效应越大则说明其和谐度低。当前就人类活动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研究主要关注人类活动给予自然的负外部效应这一方面。

另外,对3R原则中的减量化原则,也可就减量化最适量的理论模型展开分析。目前研究循环经济的文献中提到的减量化原则一般表述为“减量化原则,要求用较少的原料和能源投入达到既定的生产目的或消费目的,在经济活动的源头就注意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但是,还有必要从减量化的最适量方面对减量化的理论模型做进一步探讨。需要度量要维持当前福利水平,甚至提高福利水平,应该投入多少自然资源为最适?在现在投入的基础上减少多少为最适?过多的减量化与过少的减量化都不能维持当前福利水平,更不能提高福利水平。所以有必要深入探讨:减量化的“最适量模型”。

对“大中小循环”三个层面减量化的最适量,都需要引入计量模型来确定。如,大循环层面(区域及社会),初步确定被解释变量为减量化的最适量,并用最适环境影响量pi来替代,解释变量有:人口变化量pV,环境意识水平eL,单位GDp的环境影响i;循环经济制度CS(虚拟变量),循环经济技术普及率Ct[4].

pi=f(pV,eL,i,CS,Ct…)+e

限制条件:福利水平≥当前福利水平

对减量化的“最适量模型”进行理论探讨,可促使我们分离出关键性的因素,并以减量化的最适量作为基本前提和假设,寻找到各个层面推进减量化的最优方法和途径。由于对减量化的统计数据还不完善,上式仅是减量化最适量的概念模型[5]。

二、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模式

-般经济理论认为,仍处于前工业社会的国家或地区,很难像工业国家或地区一样,实现总产值的高增长率和人口平均产值的高增长率。其主要原因是初期的人均产值水平太低及增长率过低而引起的起步过程的持续滞钝。同时,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路径依赖理论,一旦选择了某种路径,就意味着将长时期地锁定在这一路径上,即使在路径以外存在其他更有效的路径,因为存在转换成本,要想改变路径也绝非是容易的事。当前形势下我国社会经济体制不合理,人口素质低,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进程缓慢,信息不畅,观念落后等,形成了特有的低水平发展路径,要成功实施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必须找到并推行一种经济效益好,交易成本(转换成本)低的经济发展模式[6]。

“一个地区要获得发展,或者要有自然资源优势,或者要具有资本、人才、技术、品牌等后天获得性资源,而且后者对前者具有点石成金的作用”。我国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也正在使先天自然资源优势不断下降,生态不断脆弱化。因此我国的经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目前,国家在大力推进生态环境建设,虽然对于生态环境恶化的遏制具有重要意义,但如果经济仍然落后,传统经济模式不能得到根本改变,生态环境即使暂时恢复也还会再一次遭到破坏。所以必须创新发展战略,必须研究新的发展理论模型。根据前面从外部效应理论出发对人与自然相互影响的分析结论,我们认为生态环境建设可以理解为通过增加人类活动给予自然的正外部效应,实现生态环境的持续稳定增长,使被破坏了的生态环境能够恢复,进而提供充足的生态环境服务,使人类的福利水平不断升级;而循环经济建设则可以理解为通过减少人类活动给予自然的负外部效应,以维护生态环境的质量,同时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三赢”。可见,循环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高度的相关性,两者都是通过改善人类活动模式来影响自然环境状况,使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度不断提高升级。

和谐度(Cm)=人类活动给予自然环境的正外部效应(生态环境建设)/人类活动给予自然环境的负外部效应(循环经济建设)

和谐度提高的过程可以认为是由生态环境建设产生的促进自然环境增长的拉力和由循环经济建设所产生的防止自然环境退化的推力而形成的推拉合力所主导的人与自然关系不断协调的和谐演进升级过程[7]。

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是一项复杂的、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区域层面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重建等各个领域。实施循环经济模式的目的是促进该区域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因此在经济活动中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发展经济和生态重建并重为核心,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以体制改革和创新为突破口,全面推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的持续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走出一条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经济增长之路。

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实现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是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必须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要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要加强和完善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综合决策机制和管理机制,使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得到贯彻落实。更重要的是要把生态环境建设与产业发展、经济建设融为一体,必须实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在发展经济中应该通过循环经济建设来促进产业结构的生态化升级,同时通过生态环境建设产业化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与产业结构的生态化转型形成互动协调发展机制,稳步建立循环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互动式发展的长效机制

同时,要认识到我国要消除贫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须把发展放在首位。在搞好生态环境建设的同时,必须在经济发展模式方面加大调整力度,并加大扶贫力度,加大对循环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互动式发展体系的建设。大力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尤其要抓好循环型工业体系、循环型农业体系、循环型服务业体系、区域循环型产业体系的整合几个主要方面。

三、结语

经验表明,只有生态效益没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循环经济建设和只有长期利益,没有短期利益的经济建设模式很难持久推广运用。全面推进循环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互动式发展模式是一个大系统工程,同该地区的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工业问题、“三农问题”、资源资本化等诸多问题都直接或间接相关,不可能仅靠单一项目、单一工程、单一方面、单一区域的建设和发展就能取得进展。要有全面的、综合的、系统的发展与建设方案,才能取得好的成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顺利进行,需要得到政府、社会、企业、个人等诸多方面的支持和协助。除了要在认识上统一思想、步骤上配合、行动上协调、措施上配套外,还要运用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等各种手段和措施,以循环经济建设带动生态环境建设,以生态环境建设促进循环经济建设,建立循环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互动式发展的长效机制,使社会生产力得到长足发展,真正意义上实现全方位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新芝,刘凯.我国农业生态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2):42-44.

[2]崔铁宁,刘双喜.生态农业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趋势[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7(3):63-65.

[3]汪怀建,周跃龙,黄锦.生态农业建设中的循环经济探讨[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5,13(1):23-25.

[4]孙彦泉.生态经济与生态经济农业[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1):13-16.

[5]陈良.生态经济:农业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J],2007,9:104-106.

[6]李辉作,吴翔.以循环经济理论提升现代农业解决三农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J],农业与技术,2007,27(1):1-3.

[7]刘伟明.以循环经济理念发展生态农业的主要技术模式[J],台湾农业探索,2007,1:59-62.

对外经济活动篇9

从2003年起,《经济导报》开发了年度财经风云榜评选活动。活动的宗旨是发掘商业标杆,见证经济大势。即通过对一年来重大的经济行为,总结出本年度经济运行的大致特点;通过遴选健康的企业领袖,为山东商界树立榜样的力量。

评选活动的核心是“年度十大财经风云人物”,根据每个年度的经济运行特点,又相应地开发了系列辅助评选活动,如“行业领军人物”、“年度资本人物”等,2007年还根据山东官方的“大气候”推出了“十大服务业强势品牌”。

总体而言,由于该活动与《经济导报》的定位相吻合,活动覆盖范围与目标读者及目标影响群体相一致,活动在经营和社会效益两方面都达到了预期目标。在活动的研发和执行阶段,由于统筹了相关链条上的各种资源,使得山东财经风云榜活动一开始就树立了严密、正规、中立的形象,其评选结果逐步被国内外各大机构认可(很多机构的排行榜资料来自此榜单),已经初步成为了反映山东年度经济特点的晴雨表,成为了汇聚山东企业精英的新平台。

经济导报借助此项活动,一方面在财经界中深化其影响,扩大了高含金量的美誉度;另一方面,借此衍生出新的后续经营战略,即高端市场的精耕细作;此外,单就活动本身而言,也取得了不俗的经营业绩。

山东财经风云榜评选阶段

山东财经风云榜活动分评选和颁奖两个阶段。

评选阶段由山东省委宣传部指导,大众报业集团主办,经济导报社联合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共同承办。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是山东最具权威的经济领域学术机构之一,其院长黄少安教授为国内知名经济学家、教育部长江学者,兼任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评审团则由政府官员、经济学者、媒体负责人等人士组成。在评选阶段,活动就整合了政治、学术、传媒、经济等多方面的资源。

《经济导报》基本可以把握当年度山东经济最活跃的人和企业,最具影响力的财经事件。如果系统地来看这些人或事,就能够基本总结提炼出这一年山东经济的趋势。而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则有着学术上的优势。二者结合,这个活动就具备了专业财经媒体和专业学术机构两大优势,有了真实、全面、鲜活的一手素材和系统、专业的评价体系。此外,还有省委宣传部的指导,以及主办单位――大众报业集团的优势。

正是由于拥有这些资源,才使得活动在设立之时便较为完善,有了较好的形象和较高的门槛。事实证明,在《经济导报》推出此活动后,亦有媒体进行仿效,但最终知难而退,不了了之。

颁奖及后续传播阶段

颁奖典礼其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活动,需另行策划和筹备。由《经济导报》联合齐鲁电视台共同承办,在电视台演播大厅举行,现场邀请政府领导、社会名流等嘉宾出席,全国著名主持人主持,全程录制,后期制作播出。齐鲁电视台是覆盖山东省的有线电视频道,其收视率连年稳居全国非上星台冠军,在山东省口碑较好,影响较大。

有了电视媒体的全程参与,加上平面媒体、网络媒体的配合,每年的颁奖活动隆重热烈,参与各方都高度肯定。对于《经济导报》来说,除了将其作为山东财经风云榜的一个漂亮收尾,扩大报纸影响以外,还将其视为一个经营平台,开发了总冠名、指定用品、各级别赞助商等经营项目。活动的经费及收益由此而来,而前来参会的获奖企业家则无需交纳费用,保证了评选活动的公正、公平、规范。

颁奖典礼播出之后,《经济导报》进一步将资料制作成电子出版物出版发行,还探索以结集出版的形式进行后续推广。

后续经营策略

对于媒体来说,开发出一项大型活动,应该寻求其效益最大化。《经济导报》除了在活动举办期间进行招商经营外,还结合财经媒体和财经风云榜的具体定位,筹划对于高端小众市场的“精耕细作”。

对外经济活动篇10

关键词:规模报酬递增;新贸易理论;贸易利益

从亚当·斯密到马克思,乃至斯密理论的继承者阿林·杨格,都从分工角度对市场与经济规模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马歇尔是第一个重视并较为系统地研究规模经济问题的经济学家。自他之后,对规模经济的研究转而采用边际分析的方法。新贸易理论的规模报酬递增的假设·既贴近现实又很好地解释了传统贸易理论无法解释的贸易现象。著名经济学家克鲁格曼(paulKrugman)在与艾瀚南(Help-mallelhanan)合著的《市场结构与对外贸易》(1985)一书中提出了规模经济贸易学说。但从某种意义上讲,是Romer(1986)的开创性研究复兴了主流经济学对对规模报酬递增现象的分析。从此,经济学家开始从不同的角度去论证是否存在显著的规模经济效应,去探求规模报酬递增的源泉·去分析规模报酬递增的影响。

1 规模报酬递增理论的论证

数十年来主流经济学家运用大量的实证研究证实了规模报酬递增现象的存在,他们利用各层面的相关数据说明了一些发达国家的经济活动中的规模报酬递增现象。

Davis和weinstein(1998)通过估计13个oeCD国家的支出变化与产出变化之间的关系来检验是否存在规模报酬递增现象。他们估计出来的产出需求弹性为l_6,因此推断出存在明显的规模报酬递增现象。Head和Rise(2001)利用美国和加拿大的总量数据对Krugman(1980)的规模收益递增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的结果也表明,从整体看,这两个国家的生产活动具有较为明显的规模报酬递增特征。

至于企业内部是否存在规模报酬递增现象。由于企业层次上的微观数据很难获得,所以这方面的文献非常少见。但最令人瞩目的就是Lucas(1993)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军工产品生产中的规模经济效应研究。根据Lucas(1993)提供的分析结果。自由舰的累计总产量每翻一番,生产一艘自由舰所需的时间就会下降12%~24%。同时,在生产胜利舰、护航舰和坦克的过程中,也存在类似的规模报酬递增现象。

2 规模报酬递增的源泉

在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经济活动中,规模报酬递增现象还是比较明显的。在分析哪些因素导致规模报酬递增时,现有的文献通常会将规模报酬递增区分为两类;一类是企业间的规模报酬递增;另一类是企业内部的规模报酬递增。一般认为,外部性是规模报酬递增的主要源泉。从外部性是否出现在市场交易活动中的角度将外部性分为技术外部性和货币外部性。

在现在的文献中,技术外部性主要包括知识的外部性、研究与开发的外部性、干中学的外部性以及学校教育的外部性等四种。第一,源于知识的外部性的规模报酬递增。easterly(2001)指出,知识外部性会从三方面导致规模报酬递增现象的出现。并且由于存在知识溢出的现象,所以新知识实际上会提高整个社会中现有知识和机器设备的生产率。第二,源于研发的外部性的规模报酬递增。知识生产的主要投人要素就是研究与开发投资,根据Griliches(1992)的分类,可以将分析研发活动溢出效应的文献区分为两类。一类是计算某项(或某一系列)具体创新活动的社会收益的文献。在这方面。代表性的研究是mansfield、Rapoport和Romeo(1977)以及Knutson和tweeten(1979)等人的实证分析。另外一类文献则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去估计研发部门对产业部门劳动生产率的影响。这方面的代表性研究是Bernstein和nadiri(1991)的分析。他们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研发活动的外部性是非常明显的,研发投资的规模报酬递增特征也会非常明显。第三,源于干中学的外部性的规模报酬递增。Lucas(1993)指出,通过“干中学”而积累起来的人力资本是规模报酬递增的主要源泉。nelson和pack(1999)指出,发展中国家在吸引国外的先进技术时,干中学对发展中国家的人力资本积累产生了重要的积极作用。第四,源于学校教育的外部性的规模报酬递增,Foster和Rosenzweig(1996)指出,学校教育会使一个社会在采用新的生产率更高的技术时获得递增的规模收益。

从现有的文献看,货币外部性。有时候又被称为“密集市场”效应,基本上都出现在垄断竞争市场环境之中。较早从理论上分析货币外部性的文献是murphy、Shleifer和Vishny(1989)的研究。在他们的模型中,一旦企业的利润不能完全反应其所创造的社会净收益,那么就会出现货币外部性。此时,对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投资并改善各投入要素间的协调问题,或者进行“大推进”式改革,都能获得递增规模收益。这种外部性的大小是与市场中参与此活动的企业数目相关,而与企业从事的活动无关。Rodrik(1996)分析了不可贸易的中间投入品之间的互补性会使小型开放经济体中出现规模报酬递增现象的情形。

从理论研究的文献看,企业内部的规模报酬递增主要是由以下两个因素导致的:第一,固定成本。Romer(1990)aghion和Howitt(1992)以及Grossman和Helpman(1991)都指出,只要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固定成本,那么就一定会在企业内部出现规模报酬递增的现象。第二,生产投人品之间的互补性。Fasterly(2001)认为,除了固定成本之外,还有另外一个因素会导致企业内部的规模报酬递增现象的出现,即不同类型熟练工人之间的互补性。在团队生产中,某个成员的错误会使得其他团队成员的努力付之东流,所以将团队中的高技能工人身上投资的报酬会随着投资规模的扩大出现递增的特征。

3 规模报酬递增的对经济的影响

规模报酬递增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经济增长和经济波动的影响上。规模报酬递增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长期效应。在短期内,规模经济效应是否会对经济波动产生作用是非常重要的问题。这是因为,短期内的经济波动会对社会的经济福利水平产生重要影响。如果不能理解经济波动产生的原因,就很难运用恰当的宏观经济政策去熨平经济波动。我们分别概述供给边和需求边的规模经济效应对经济波动的影响。

3.1 供给边规模报酬递增对经济波动的影响

在分析供给边的规模报酬递增对规模经济的影响时,代表性的研究主要有Diamond(1982)、weitzman(1982)、Shleifer(1986)、Diamond和Fudenberg(1998)、Howitt和mcafee(1988)等人的分析,他们都假设生产技术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的特性,并以此为基础从理论上阐述规模经济效应对经济变动的影响。他们指出,规模报酬递增会导致多重均衡的出现。由于不存在唯一的稳定均衡,所以经济在各个均衡之间的转换会导致大幅度的波动。近年来对经济波动的研究发现,经济波动通常都呈现出非线性的特征,而且这种非线性波动都是内生的。Ryzhenkov(2006)利用1948~2004年间美国的总量数据对一个含有规模经济递增现象的内生增长模型进行校准后得到的研究结果表明,规模报酬递增对经济的直接影响并不显著,但是其累计循环效应却非常明显。aloi、Dixon和Lloyd—Braga(2000)以及Lloyd-Braga(2007)等人则在世代交叠模型中利用Hopf分叉法分析了规模报酬递增对非线性内生经济波动的影响。他们的研究表明,规模经济效应使得那些能导致非线性内生经济波动的条件更加容易出现。

3.2 需求边规模报酬递增对经济波动的影响

由于需求因素的变动都能通过价格机制反映到供给上去,所以在研究经济波动现象的文献中,很少有人从需求角度展开分析。Young(2007)分析了需求边的规模经济报酬递增对经济波动的影响。他的研究表明,当带有明显网络特征的高新技术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大时,为了获得消费外部性所带来的需求边的规模经济,高新企业会在需求发生很小的变动时做出重大的价格和产量调整。这会使经济变动得更加剧烈。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当需求边的规模收益递增现象比较显著时,即便投资和产出不发生变动,价格水平也会发生大幅度的变化。其原因在于,所有需求边的规模经济都源自于网络效应。由于存在网络效应的产业,基本上都是生产的固定成本较高,而边际成本趋近于零的产业,所以对于这些产业中的企业而言,价格竞争是最常用的竞争手段。

从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来看。如果经济体中所有投入的规模报酬都不变(或递减),那么就无法从理论上系统地解释为什么人均收人会持续地增长。为了克服这个缺点,相关的理论研究又把技术进步内生为状态变量。但是,不管内生增长模型如何精致复杂,其基本思想都强调。外部性都会带来递增的规模收益。所以有很多内生增长模型系统地分析了外部性(或递增的规模收益)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这方面的代表性研究有Romer(1986,1990)Barro(1990)、aghion和Howitt(1992)、Young(1991,1993,1998)、List和Zhou(2007)等人对物质资本的外部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以及Lucas(1988,1993)、Becker、murphy和tamura(1990)、tamura(1991)、Goodfriend和mcDerott(1995)等人对人力资本外部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的研究。内生增长理论中这些最具有代表性的模型从不同角度指出:没有递增的规模收益,就不会有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