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行业调查报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18:56

通信行业调查报告篇1

1企业自身

通过对企业自身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可为企业运作提供丰富的情报。在一个企业中技术中心(研究院)、市场部(销售部)、财务部、人力资源部、生产、采购、设备部、计划部等部门掌握着企业研究开发、市场营销、财务、人事、生产运营、人财务、产供销等信息。以从企业内部建立的信息网络中获取这些信息。企业允许每位员工把自己搜集到的情报上传到企业竞争情报系统。2企业竞争对手的情况竞争对手是竞争用户最为关注的对象,竞争对手相关信息数量庞大,内容繁杂,这其中包括需要确定谁是自己现实和潜在的竞争对手,竞争对手的背景和基本信息、产品/服务、财务、技术、营销、人员、组织结构、生产运营等方面的信息。

2.1公司名录

确定谁是自己的竞争对手,了解对手的背景和基本信息,最基本的需求是获得公司名录信息。工商、税务、黄页、竞争对手网站、企业名录出版物和数据库是最常用的名录信息源。如托马斯美国制造商名录、康帕斯全球企业名录、盈科黄页服务等。竞争对手的基本信息包括名称、地址、电话、成立时间、性质、法人代表、行业类型、经营范围、雇员人数、企业规模、机构设置、进出口权等。这些信息一般可通过企业注册表获得。

2.2经营状况

竞争对手的经营状况包括地理位置、设备办公条件、工作或生产是否活跃、员工的知识水平、领导者的风格、主要“客户”情况、所处竞争环境、对新产品的开发计划、生产的秩序效率、原材料采购地域及支付方式、主要原料供应商名称及联络方式、主要产品及品牌、产品销售地域、销售方法及收款方式、开户银行、经营场所、人员情况等。竞争对手的这些经营状况可以通过实地参观考察、访问等多种途径获取。

2.3产品/服务

有关产品/服务的竞争情报需求又可进一步细分为对产品/服务种类、特征、新产品开发和产品项目情报四种类型[2]。种类情报主要通过查阅公司名录、产品名录、公司主页、产品样本和手册;检索数据库;询问经销商;参加展览会;联系相关行业协会等途径获得。特征情报主要通过访谈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的员工;开展反求工程;查阅产品样本和手册;订阅剪报;检索数据库和询问经销商等途径获得。新产品开报主要通过订阅专业报刊杂志、产业研究报告;参加行业会议和展览会;走访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专家以及直接联系竞争对手等途径。产品项目情报主要通过订阅行业协会出版、产品样本和手册;检索数据库;询问经销商和直接联系对手等途径获得。

2.4财务和资信

如竞争对手为上市公司,其年度报告是极为有用的竞争情报信息源,几乎包括了所用作为商业秘密的工业普查资料上的企业财务信息。其财务信息可通过查阅其向社会公布的财务报告;订阅各类机构和证劵分析师的分析报告;联系竞争对手的前雇员和退休员工获得。非上市公司的竞争对手可以通过订阅综合性商业出版物、行业出版物;检索资信数据库;联系政府机构和行业协会;委托信用调查机构开展调查等途径获得。

2.5市场营销

有关竞争对手市场营销方面的情报需求,占据着竞争情报需求的优势地位。如能有效获取,将是赢得市场竞争优势的关键。竞争对手的市场营销情报包括对手的营销组织、营销策略、营销渠道、市场占有率、销售价格、广告预算、广告效果、售后服务、客户忠诚度等诸多种类。

(1)营销组织情报:通过订阅产业研究报告、报刊和专业杂志、产品样本和手册;互联网搜索;访谈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员工、经销商和竞争对手等途径获得。

(2)营销策略情报:包括销售制度、广告宣传、人员推销、营业推广、公共关系和网络营销案等系一系列方法。主要通过监测并分析销售活动;阅产品样本和手册;互联网搜索;访谈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员工、经销商和竞争对手;委托行业或市场调查机构代为搜集等途径获得。

(3)营销渠道情报:包括销售渠道的形成、销售渠道的实力及国际销售策略。主要通过竞争对手的产品展览会、发放的宣传材料、广告的投放情况、连锁店或者分销商等获得。

(4)市场占有率情报:通过查阅行业协会出版物、产业研究报告、多外公开的档案、政府出版物;委托行业或商业调查机构代为搜集等途径获得。

(5)销售价格情报:通过访谈一线销售人员、竞争对手、经销商、客户;访问主管价格的政府部门的网站;订阅行业协会出版物;检索数据库和电子商务网站;委托专业调查咨询机构代为搜集等途径获得。

(6)广告预算情报:通过订阅报刊和专业杂志、竞争对手的财务报告;访谈竞争对手、广告商、媒体广告部员工;委托专业调查咨询机构代为搜集等途径获得。

(7)广告效果情报:通过访谈客户、经销商和一线销售人员;订阅报刊和专业杂志、产业研究报告;委托专业调查咨询机构代为搜集等途径获得。

(8)售后服务情报:通过访谈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员工、客户、经销商、竞争对手等途径获得。

(9)客户忠诚度情报:通过访谈经销商、客户;委托专业调查咨询机构代为搜集等途径获得。

2.6公司人员

竞争对手的管理人员和人力资源状况对于了解对手公司的管理风格,人才优势有着重要的意义。竞争对手管理人员的信息主要通过阅读公开出版社或公司网站上的传记资料;观看对管理人员的访谈;聆听管理人员的讲话;访谈竞争对手和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员工等途径获得。竞争对手的人力资源状况可通过阅读企业招聘企业,信用调查报告、与竞争对手有关的庭审记录;访谈行业主管部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企业内部人力资源部门等途径获得。

2.7组织结构

了解竞争对手的组织结构,可以判断出各个业务部门在对手公司中的地位、某一决策问题的决策点和关键决策者。组织结构的变化也可能预示着公司的战略调整。竞争对手的组织结构信息主要通过订阅公司网站上的组织结构图、企业名录和资信类数据库;访谈竞争对手的员工和资深业内人士等途径获得。

2.8生产运营

竞争对手的生产运营情报:包括对手的生产、产能以及工程和研发状况,涉及公司内部的核心经营数据、直接竞争对手处获取有一定难度,但可以通过与公司的生产运营活动相联系的第三方接洽获得一部分信息。

(1)生产情报:主要通过订阅行业协会出版物、产业研究报告。访谈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员工、供应商、设计施工单位;查阅规划委、建委、质监局、法院、卫生防疫站等政府主管部门公开的档案文件并从中推断;委托专业调查咨询机构代为搜集等途径获得。

(2)产能情报:主要通过订阅行业研究报告、行业协会出版物。访谈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员工、供应商、运输部门、客户;查阅环保局、消防局等政府主管部门公开的档案文件并从中推断;委托专业调查咨询机构代为搜集等途径获得。

(3)工程和研报:主要通过查阅专业期刊、会议论文、科技报告、专利;检索科技类数据库;访谈行业协会、科技主管机构、技术专家和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员工等途径获得。

3竞争环境

从社会环境获取竞争情报是指在企业内部和企业对手之外搜集相关情报,获取的情报主要有行业情报、市场情报、消费者情报、客户信息情报、宏观环境情报。

(1)行业情报:行业情报内容包括行业类别、行业基本信息、行业生命周期、行业技术水平、行业政策、行业竞争格局等。主要通过查阅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政府行业主管部门的统计数据或市场调查报告、阅读财经类报刊和专业杂志等途径获得。

(2)市场情报:市场情报内容广泛,类型多样,可分为市场结构、市场规模、商业网点分布、市场发展前景等几类。可通过查阅统计年鉴等工具书、调查问卷、模型分析、阅读财经类报刊和专业杂志、政府出版物;亲自调查获取一手信息;委托专业调查咨询机构代为搜集等途径获得。

(3)消费者情报:消费者情报是企业正确制定产品开发策略和市场销售策略的基本前提,其内容包括消费需求、消费动机、消费行为、品牌知名度和消费满意度等。可通过调查问卷、座谈会、回访、专业的媒体调查机构提供的数据等途径获取。

(4)客户信息情报:客户信息情报是企业的利润来源,也是企业经营风险的根源。其内容包括客户基本信息、客户组织信息、客户经营效益、客户信用评价等。主要通过实地访问等途径获取。

(5)宏观环境情报:所有行业都会受到宏观环境的影响,企业能做的是监测这些宏观环境因素的变化和根据这些变化调整自己的经营方式和战略定位。企业的宏观经营环境包括政治环境、技术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等。①政治环境信息。政治环境的变化包括国内政治环境的变化、发生重大国际事件、政府变革、权利转移以及一些具体的立法和规章制度的变化。政治环境信息主要可通过阅读时政类报刊和专业杂志、政府出版物、订阅网络新闻、加入论坛、博客等、听广播、看电视、检索新闻和法律法规数据库、通过驻外使馆、新闻记者等进行搜集;与政府主管部门建立良好的关系网络等途径获得;②经济环境信息。经济环境的变化包括经济周期的影响、世界贸易方式的变化、汇率和商品价格变化、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的变化以及经济对供应商和特定用户群的影响等。经济环境信息主要通过阅读财经类报刊和专业杂志、政府出版物、访问国内外的财经类网站、浏览知名经济学家的博客、搜索财经类数据库、与主管经济的政府部门建立良好的关系网络、亲自调查获得一手信息、委托专业调查咨询机构代为搜集等途径获得;③社会环境信息。社会环境信息的变化包括社会地理环境、气候环境、交通环境、通信变化、人口构成、人们的品味、习惯的变化以及对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等。社会环境信息主要通过阅读报刊和专业杂志、检索人口统计数据库、亲自调查获取一手信息、委托专业调查咨询机构代为搜集等途径获得;④技术环境信息。技术环境上的变化包括技术变革对产品、工艺、分销渠道的影响等。技术环境信息主要可通过检索技术类出版物,如期刊、会议论文、专利、技术标准、技术报告等、检索科技类数据库、订购行业协会出版物、咨询专家、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等途径获得。

通信行业调查报告篇2

关键词:中职统计职业道德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7(b)-0128-01

职业道德行为是指从业者在一定的职业道德知识、情感、意志、信念支配下所采取的自觉活动。对这种活动按照职业道德规范要求进行有意识、有目的训练和培养,称之为职业道德行为养成。养成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把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贯彻落实到职业活动之中,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做到言行一致、知行统一,进而形成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并达到崇高的职业道德境界。

作为一名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师,我在教学中对中职生职业道德行为养成做了一些小小的研究,以下就是我个人的一些经验的小结。

1利用专业知识,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素质

“依法统计,严守秘密”是我国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在统计领域的具体化。在教学过程中,我结合实际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和诚信教育。比如有针对性地选取实际工作中存在的因虚报、瞒报、拒报或屡次迟报统计资料而被绳之以法的事例,告诫学生统计必须遵守《统计法》,它是每个统计人的职责和义务。同样作为社会的一个成员,遵纪守法也是每一个人必须履行的义务,否则必将会受到法律的惩处。另一方面,统计的信息,咨询和监督功能表明统计是服务于社会的,要赢得统计客体的支持和赞誉,统计人必须做到严守国家、企业、个人的秘密,这关系到一个人的信用,“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对个人来说,是安身立命之本,是孕育德性的基础;对一个社会来说,是建立一个公正有效、有序运行体系的基本保证。在教学中,我还运用国民经济的有关数据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识我祖国,爱我中华”。

2利用统计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我注重对学生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善于与人沟通的能力,使用小案例教学法与行为教学法,结合具体情景,教给学生体现职业素质的具体方法,制定全面发展的学习目标,包括专业能力、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社会与交流能力以及认知和道德方面的学习目标。通过让学生上网、看电视、看报纸杂志,去国美电器,去菜市场社会调查,培养学生应用现代先进的信息技术查阅及运用有关资料的能力。

在教学中以一个社会调查活动项目为中心,将学生每四人分为一组,具体分为以下阶段。

2.1分组准备阶段

向学生阐述考评方法、步骤,列出各步骤完成的时间表,让每位学生知道做什么?怎么做?推选出小组长,拟定调查课题,申报课题,确定调查范围,写出调查方案。

2.2分组调查阶段

每个小组根据本组课题查阅资料,讨论、设计调查问卷,打印并发放问卷,进行问卷调查。教师只是作为指导者参与其中,随时掌握学生的动向及调查进程,当学生出现方向性的问题时,及时进行点拔。本阶段主要考核学生运用知识能力(解决问题)、动手能力、交往与合作能力、责任感、团队意识、协作精神等。

2.3分组撰写调查报告阶段

各组对问卷汇总整理,画出整理表,撰写调查报告提纲,应用调查报告的写作格式撰写调查报告并打印,本阶段主要考核学生的写作能力、归纳总结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创新能力。

2.4学生讲解阶段

这是一个知识的主流反馈阶段,各组制作口头报告ppt,主要针对各组调查报告进行陈述和归纳,把调查研究的结果表述出来,制作口头报告ppt,以恰当的形式传达给其他同学,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本阶段着重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

2.5交流心得体会阶段

小组间交流本次活动的收获,存在不足,提出改进意见。选出调查报告优秀小组到各班汇报,各班互相学习。

2.6教师评价阶段

上述五个阶段每一步骤都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上交学习成果,教师给出相应阶段的分数,即最后每一组的档案袋中有五项内容。在小组合作考核教学中,“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考核所追求一种境界,小组成员间的使命互助活动是教学活动赖以进行的动力源泉,合作学习不仅讲合作,而且还存在竞争,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小组合作成绩既是个人成绩又是小组成绩,各小组既是调查者也是被调查者,小组之间也要互帮互助,把个人评价和集体评价,考试评价和学习过程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当某一小组或某一人有一点一滴进步时,教师和小组成员应及时给予表扬,肯定和鼓励。从而发挥合作小组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7体会与收获

学生选择的调查课题内容广泛,有中职生的学习态度、理财观、人际交往、礼貌礼仪、职业生涯规划、技能训练、安全消防知识、社团活动等方面的调查,学生通过调查活动,既是与同学交流沟通的过程,也是对自己行为的检查与反思过程,同时是对小组长领导能力的检验过程,在调查报告中,学生对学校课程设置、教学管理、体育活动、技能训练等方面提出了很多建议,小组口号也有创意,有“让微笑充满校园,自信从我们开始!”充分展示了当代中职生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3实践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以真实生活为内容进行德育渗透,可以体现学生和教师对生活世界的关注,同时相对于理论教学来说对学生的教育更直接更有效。由于统计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学科,所以结合统计的理论教学,我安排学生参加了一些实践性的统计活动。为此我结合统计课的教学内容,安排学生进行相关的统计调查:学生消费情况调查,学生学习态度的调查,手机礼仪调查,公交车让座的调查,学生微信使用情况调查并写出调查报告,在完成统计实践教学的同时,也完成了一次良好的德育渗透。

2011级(4)班的王嘉成同学的《关于中职财会专业学生社会实践状况及对策的调查报告》获自治区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2013年会暨第八届学术研讨会一等奖,在自治区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2013年会暨第八届学术研讨会上,《中职生手机礼仪情况调查》《中职生业余生活调查》、《中职生心理健康调查》《中职生吸烟情况调查》《网络对中职生学习生活影响的调查》《中职生校服款式的调查》《中职生文明礼仪行为的调查》,《乌鲁木齐财政会计职业学校学生社会实践调查》八篇调查报告获得一等奖,《中职生追求名牌的调查》《乌鲁木齐财政会计职业学校学生就业观的调查》《中职生理财观的调查》4篇调查报告获二等奖,《乌鲁木齐市财政会计职业学校学生礼貌礼仪调查》《乌鲁木齐财政会计职业学校学生学习态度调查》2篇调查报告获三等奖。5篇调查报告被编入《中国梦我们的梦》新疆职业院校学生德育科研优秀成果2013年选集。

参考文献

通信行业调查报告篇3

报告名称:广东省全民公益个人(家庭)参与动机

调研机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许国彬教授

调研方法:利用校友资源、个人人脉资源形成层层扩散的人脉网,集中完成问卷;在人流集中区设点摆摊(如超市门口、公园、休闲娱乐场所)并随机拦访;通过有关部门(如学校、医院、政府,当地公益组织等机构)集中发放问卷;利用邮件发放问卷;上门进行深入访谈。

时间:2010年12月5日

调研价值:西方社会崇尚个人自由、而我们传统文化更看重“家国一体”和“孝”文化。家庭不仅作为社会细胞而存在,而且在个人生活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家庭成为公益主体可以进一步壮大现代公益事业社会参与力量,促进全民公益事业的发展。

2.报告之人才:公益人的脸面

报告名称:中国公益人才发展现状及需求

调研机构:腾讯公益基金会、南都公益基金会、刘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和零点研究咨询集团

调研方法:调查团队搜集了5000多个各类nGo的联系方式,打了4200多个电话,最终拿到451个nGo的成功样本,涵盖:草根nGo、社团、公募基金会、非公募基金会、国际基金会、国际nGo。

时间:2010年12月17日

调研价值:公益人才短缺,已成为制约中国公益慈善事业快速发展的一道难题。该报告将为我国公益人才的职业化和专业化发展提供基础信息,为公益人才培养项目的设计和实施提供扎实的基础,对推动中国公益行业的专业化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战略指导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

3.报告之信息披露:透明赢得捐赠人

报告名称:2010年度中国慈善透明报告――全国慈善信息披露现状抽样调查

调研机构: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

调研方法:报告采取的是定量分析法,数据来源包括中心监测数据、抽样调查数据。在全国范围内,采取以网络监测为主,向慈善组织直接问卷调查和向公众随机调查相结合为辅的方法,随机选取了99家开展慈善活动的社会组织,并通过网络对988名公众进行在线调查。

时间:2010年12月2日

调研价值:慈善信息透明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大量有关救灾的慈善信息披露,甚至成为重大政治问题。慈善组织的性质决定了它需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这就要求其必须赢得公众的信任,如果信任缺失,公益组织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慈善信息披露制度建设,会促进整个慈善行业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和行业透明度、公信力的增强。

4.报告之渠道:网络成就未来慈善

报告名称:“全民公益”时代网民公益捐助的态度与行为研究

调研机构:北京大学公民社会研究中心师增志教授

调研方法:报告采取互联网公益平台分析、公益事件中网民热门评论的文本分析、网络调查问卷发放及半结构的访谈办法进行调研。

时间:2010年12月5日

调研价值:网络的公益,远非传统意义上的单向的公益行为。你说我听的时代已经过去,每个网络的个体都可以成为网络时代的主体。互联网为社会公益事业的开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也为全民公益时代的到来提供了可能。

5.报告之理念:战略CSR

报告名称:全球战略CSR案例报告――第四代企业的价值驱动力

调研机构:灵思传播机构

调研方法:通过组织部分全球500强企业CRo(企业社会责任首席执行官)座谈、学术机构重点案例分析以及互联网的浏览阅读、过滤分析摘要全球主要企业责任网站信息,共汇整近20件企业社会责任调查、60余篇报告,以及超过260项各种企业及非营利组织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案例。

时间:2010年12月7日

调研价值:战略CSR不是单纯的慈善捐款或公益赞助活动,这一理念的实施将打破公众和企业对传统公益慈善的认识。企业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同时也是社会成本产生的最大来源,因此鼓励和帮助更多企业导入CSR管理,可以在提升企业机构运营优势的同时解决更多社会问题。

6.报告之方式:公益旅游

报告名称:公益旅游调查研究报告

调研机构:中国旅游报、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

调研方法:为了了解公众对公益旅游的看法,调研机构在全国范围内以发放问卷的方式进行抽样调查,共计发放问卷1500份,回收问卷1301份,其中有效问卷1192份。

通信行业调查报告篇4

第一条为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工作,提供及时、科学的防治决策信息,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以下简称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以下简称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传染病防治法、应急条例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中规定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工作。

第三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坚持依法管理,分级负责,快速准确,安全高效的原则。

第四条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对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对本行政区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实施监督管理。

第五条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及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鼓励、支持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的科学技术研究和国际交流合作。

第六条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对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工作中做出贡献的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七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必须按照规定及时如实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信息,不得瞒报、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瞒报、缓报、谎报。

第二章组织管理

第八条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按照专业分工,承担责任范围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与管理工作,具体职责为:

(一)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对行政辖区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进行监测、信息报告与管理;负责收集、核实辖区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信息和其他信息资料;设置专门的举报、咨询热线电话,接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疫情的报告、咨询和监督;设置专门工作人员搜集各种来源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疫情信息。

(二)建立流行病学调查队伍和实验室,负责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与处理,搜索密切接触者、追踪传染源,必要时进行隔离观察;进行疫点消毒及其技术指导;标本的实验室检测检验及报告。

(三)负责公共卫生信息网络维护和管理,疫情资料的报告、分析、利用与反馈;建立监测信息数据库,开展技术指导。

(四)对重点涉外机构或单位发生的疫情,由省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报告管理和检查指导。

(五)负责人员培训与指导,对下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对辖区内医院和下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疫情报告和信息网络管理工作进行技术指导。

第九条国家建立公共卫生信息监测体系,构建覆盖国家、省、市(地)、县(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的信息网络系统,并向乡(镇)、村和城市社区延伸。

国家建立公共卫生信息管理平台、基础卫生资源数据库和管理应用软件,适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法定传染病、公共卫生和专病监测的信息采集、汇总、分析、报告等工作的需要。

第十条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承担责任范围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任务,具体职责为:

(一)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信息监测报告制度,包括报告卡和总登记簿、疫情收报、核对、自查、奖惩。

(二)执行首诊负责制,严格门诊工作日志制度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疫情报告制度,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疫情监测信息报告工作。

(三)建立或指定专门的部门和人员,配备必要的设备,保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疫情监测信息的网络直接报告。

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室)等应按照规定时限,以最快通讯方式向发病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报告,并同时报出传染病报告卡。

报告卡片邮寄信封应当印有明显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疫情”标志及写明XX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收的字样。

(四)对医生和实习生进行有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工作的培训。

(五)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标本采样。

第十一条流动人员中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的报告、处理、疫情登记、统计,由诊治地负责。

第十二条铁路、交通、民航、厂(场)矿所属的医疗卫生机构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应按属地管理原则向所在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第十三条军队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军人中的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由中国人民卫生主管部门根据有关规定向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直接报告。

军队所属医疗卫生机构发现地方就诊的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按属地管理原则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第十四条医疗卫生人员未经当事人同意,不得将传染病病人及其家属的姓名、住址和个人病史以任何形式向社会公开。

第十五条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对辖区内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负责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情况,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

第三章报告

第十六条执行职务的医护人员和检疫人员、疾病预防控制人员、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均为责任疫情报告人。

责任疫情报告人在执行职务的过程中发现有法定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或病原携带者,必须按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进行疫情报告,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第十七条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均为责任报告单位。依照有关法规对责任疫情报告人工作进行监督管理。

乡(镇、地段)级以上的责任报告单位必须建立疫情管理组织,指定专职疫情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或所辖区域内的疫情报告工作。

县(市、区)级以上责任报告单位必须实现计算机网络直报,乡(镇、地段)级责任报告单位应创造条件实现计算机或采集器的网络直报。

第十八条责任报告人在首次诊断传染病病人后,应立即填写传染病报告卡。

传染病报告卡由录卡单位保留三年。

第十九条责任报告单位对甲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和乙类传染病中艾滋病、肺炭疽、脊髓灰质炎的病人、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城镇应于2小时内、农村应于6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对其它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伤寒副伤寒、痢疾、梅毒、淋病、乙型肝炎、白喉、疟疾的病原携带者,城镇应于6小时内、农村应于12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对丙类传染病和其它传染病,应当在24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第二十条有关单位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应当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接到报告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在2小时内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并同时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向卫生部报告。

卫生部对可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当立即向国务院报告。

第四章调查

第十一条接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的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立即组织力量对报告事项调查核实、判定性质,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并及时报告调查情况。

不同类别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调查应当按照《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规定要求执行。

第二十二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现场调查应包括以下工作内容:

(一)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密切接触者追踪调查和传染病发病原因、发病情况、疾病流行的可能因素等调查;

(二)相关标本或样品的采样、技术分析、检验;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确证;

(四)卫生监测,包括生活资源受污染范围和严重程度,必要时应在突发事件发生地及相邻省市同时进行。

第二十三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组织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等有关领域的专业人员,建立流行病学调查队伍,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工作。

第二十四条接到甲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和乙类传染病中艾滋病、肺炭疽、脊髓灰质炎的疑似病人、病原携带者及其密切接触者等疫情报告的地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立即派专业人员赶赴现场进行调查。接到其它乙类、丙类传染病暴发、流行疫情报告后,应在12小时内派专业人员赶赴现场进行调查。

第二十五条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管理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信息系统,各级责任报告单位使用统一的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第二十六条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积极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专业人员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调查、采样与处理。

第五章信息管理与通报

第二十七条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所设与诊治传染病有关的科室应当建立门诊日志、住院登记簿和传染病疫情登记簿。

第二十八条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指定的部门和人员,负责本单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报告卡的收发和核对,设立传染病报告登记簿,统一填报有关报表。

第二十九条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本辖区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报告卡、报表的收发、核对、疫情的报告和管理工作。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按照国家公共卫生监测体系网络系统平台的要求,充分利用报告的信息资料,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定期分析通报制度,常规监测时每月不少于三次疫情分析与通报,紧急情况下需每日进行疫情分析与通报。

第三十条国境口岸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港口、机场、铁路等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国境卫生检疫机构,发现国境卫生检疫法规定的检疫传染病时,应当互相通报疫情。

第三十一条发现人畜共患传染病时,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农、林部门应当互相通报疫情。

第三十二条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及时通报和公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授权,及时通报和公布本行政区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内容包括: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性质、原因;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发生地及范围;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的发病、伤亡及涉及的人员范围;

(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处理措施和控制情况;

(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发生地的解除。

与港澳台地区及有关国家和世界卫生组织之间的交流与通报办法另行制订。

第六章监督管理

第三十三条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对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指导。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对本行政区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指导。

第三十四条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在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

第三十五条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具体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工作的技术指导。

第三十六条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在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下,积极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工作。

第三十七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责任报告单位或责任疫情报告人有瞒报、缓报、谎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情况时,应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第七章罚则

第三十八条医疗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会同有关部门对主要负责人、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的行政处分;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对社会公众健康造成其它严重危害后果,构成犯罪的,依据刑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建立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的;

(二)未指定相关部门和人员负责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的;

(三)瞒报、缓报、谎报发现的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

第三十九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给予警告;对主要负责人、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的行政处分;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对社会公众健康造成其它严重危害后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瞒报、缓报、谎报发现的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

(二)未按规定建立专门的流行病学调查队伍,进行传染病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工作;

(三)在接到传染病疫情报告后,未按规定派人进行现场调查的;

(四)未按规定上报疫情或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

第四十条执行职务的医疗卫生人员瞒报、缓报、谎报传染病疫情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责令暂停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执业活动,或者吊销其执业证书。

责任报告单位和事件发生单位瞒报、缓报、谎报或授意他人不报告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或传染病疫情的,对其主要领导、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由其单位或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造成疫情播散或事态恶化等严重后果的,由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

通信行业调查报告篇5

章乃器早年服务于银行界,在上海浙江实业银行当练习生。他勤奋好学,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在银行总经理李铭(馥荪)的识拔下,逐步擢升为副总经理,成为一位成功的银行家和知名的经济学家。他熟悉金融业务,精于企业管理,对银行业务多有创新,并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著作。马洪先生在1997年出版的《章乃器文集》序言中,指出章乃器是我国近代经济学家中少有的货币专家和理财家,是首倡创建中国现代资金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学者之一。近年海外出版的一套大型企业家传记丛书,以“中国资信业第一人”为题,将他列为20世纪全球99位风云企业家之一。

上海滩上中外银行的竞争

1928年完成北伐,国民政府“武力统一”中国大部分地区后,虽然外患频仍,但国内政治相对稳定,故30年代前期中国民族工商业发展迅速。在中国的经济中心和远东的金融中心上海,以江浙财团和北方财阀为背景的华资银行,与外资银行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形成一股不可轻侮的势力。

当时在上海公共租界、法租界,洋商银行如汇丰、麦加利、花旗、东方汇理、横滨正金等行,通过它们的买办与属于旧派的华商汇划钱庄协作,形成一股实力,与属于革新派的华商及官商合办银行的中国、交通、通商、浙兴、浙实、金城、上海等南北派银行(它们组成上海银行公会)相对峙。浙江实业银行另一副经理朱博泉,曾留学美国,熟悉英美银行制度,建议银行公会50家会员银行通力合作,组建联合准备库及票据交换所,与洋商银行(所谓“外滩银行”)抗衡,从而提高华商银行的信用与地位,发挥应有的作用。朱博泉这一富有爱国心和建设性行动的规划与推行,得到章乃器不小的赞助。

在金融理论上,章乃器主张实行保护主义的经济政策,用统制手段管理中国的货币和金融市场,实现币制的统一,反对列强控制中国的货币。他很早就主张创造现代银钱市场和资本市场,强调信用对金融市场的调节作用,并首倡“信用膨胀”说,主张把信用放款改为票据贴现,以加快资本的流通,“以稳健的扩张信用之手段,代替不健全的通货膨胀手段”;由华商银行“推行票据承兑和贴现,使短期资金市场现代化;同时推行股票和公司债票,使长期资金市场――证券市场――国民经济化”。他指出,把信用放款改为票据贴现,可以加快资本的流通,使呆滞的“账面债权”化为可以流通的“票面债权”。在朱博泉、章乃器等人的积极倡导下,上海于30年代成立了票据交换所和票据承兑所。

章乃器阐述金融的涵义时,使用了颇为形象的譬喻:“金”是一种坚硬而固定的物质,而“融”是融化流通的意思。“‘金’何以能‘融’?这有赖于‘信用之火’的燃烧,但有时‘信用之火’烧得太猛烈了,融化的金腾沸洋溢,反而要浇灭了‘信用之火’;跟着,融化的金也冷却而结冻了。这就是信用过度膨胀成了恐慌底现象――就是所谓资产的冻结。所以‘金融’底重要意义,是要金钱融化流通,而顶顶要不得的就是呆滞冻结。”

据当时同在金融界服务的李文杰先生回忆:“上海银行公会设有‘银行实务研究会’和银行界人士组织的‘银行学会’,乃器同志是主持人之一。”“为了适应银行收受国内外财政金融市场信息,调查研究掌握客户信用状况,确保投放贷款的安全回收,乃器同志还建议组设上海征信所,作为同业的横向联合的科学管理机构。”

由于金融商业往来日以万计,商业欺诈行为也与日俱增,给工商业和金融业造成不小的损失,一个企业能否从银行通融资金,一家公司与另一家公司间的交易能否成功,除了必备条件之外,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对于对方信用状况的了解。对客户信用的评估成为十分迫切的问题。随着经济活动的日益频繁,一种专职对有关个人和机构的资产信用状况进行调查的资信调查机构――征信所,已经于20世纪初应运而生,并在欧美和日本各国得到普及。

早在民国初年财政部颁布《银行公会章程》时,即规定银行公会应该办理征信机构。1920年《银行周报》总编辑徐沧水,曾应银行公会要求,草拟上海征信所章程。上海银行公会在翌年的全国银行公会第二届大会上,提出了设立征信所的议案。然因当时军阀混战,民生凋敝,创办征信所的动议一直没有实现。

上海在1932年前,已有五家外商征信机构,其中上海兴信所、帝国兴信所和东京兴信所是日本人办的,商务征信所和中国商务信托总局是美商办的(东京兴信所在“一二八”事变后停办),但一直没有一家中国人自己办的信用调查机构。国内银行界主管信用调查的人士常常感到,信用调查工作倘由各银行单独去做,往往规模有限,资料也不够完备。章乃器问道:“为什么在上海地方,我们仍要用外人办理的信用调查机构?”

创办中国征信所

1931年,一个出乎意料的机会出现了,天津发生了一场空前的金融大风潮,几使全市金融业为之崩溃,这一事件却成为中国征信所创立的催生剂。

天津有个协和贸易公司,系留美归国的祁仍奚及北洋军阀段祺瑞的女婿奚东曙等所开办,经营进出口业务。公司开张之初声势浩大,排场阔绰,骄气凌人。各大银行经理争先恐后地要求其开户往来,但又互相保密,不通声气。协和贸易公司以印刷精美的栈单,向各银行做抵押放款。不料协“七君子”在狱中(1937年)。左起:王造时、李公朴、邹韬奋、章乃器、沙千里、沈钧儒。

1932年6月6日,在上海香港路4号银行公会会址内,正式成立了全国第一家中国人办的信用调查机构――中国征信所。和经营不善,到处透支,各银行以有押品保障,大胆放款。结果协和债台高筑,宣告破产,中华懋业银行、中原银行随之倒闭,其他各行都不同程度地蒙受损失。如中南银行天津分行一家,就吃了倒帐222万元,在协和倒闭的前一天还放了40万元。

这个金融风潮当时轰动全国,更震动了上海金融业。章乃器、资耀华等利用时机,大声疾呼,批判银行界吃了互相保密、互不通气的恶果,必须成立一个共同经营的中国征信所,以帮助金融业了解金融市场的变化情况及债务人的信用。

1932年3月,张禹九、祝仰辰和资耀华邀集章乃器、孙瑞璜、方培寿等八九位银行界精英,在非正式的谈话方式之下,筹划一种合作信用调查机关的组织。经过几度磋商,产生了一个学术团体――中国兴信社,他们希望利用这一团体,延揽培养进步人士及人才,作为未来金融界中流砥柱之用。

中国兴信社的目标,是在研究信用调查的方法,促进信用调查的技术,交换信用调查的资料。为充分达到上述的三个目标起见,就着手组织中国征信所。第一次社员大会公推章乃器、祝仰辰、资耀华三位干事,指导中国征信所工作的进行。

中国征信所筹备之初,许多人为之担忧,觉得这个事业太空洞了,一切设备和组织在中国均无先例可援。而章乃器等则以为:“倘使外国人设立的机关有法子调查,我们必然也有法子调查。而过去对于调查工作的实际经验,也使我们觉得这个事业是有相当把握的。”

在当时创立中国征信所确非易事,首先要各大银行自愿摊款出资,次之要培训这方面的人才。中国银行和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原已各自设立了经济、信用调查部,比较接近征信所,但要上海全体金融业排除私见,互相协作,共同出资,分担经费,成立公共的中国征信所,也很难取得一致同意的。但在天津金融风潮的冲击下,这个主张立即获得了各银行的同意。国内金融界的实力人物张公权、李馥荪、陈光甫、胡孟嘉、秦润卿、严成德、钱新之、徐新六、徐寄、林康侯、唐寿民、贝淞荪等都表示支持和赞助。

中国征信所的开办经费,当时计划必须有十家以上的银行担任开办费和经常费才行。这种担任经费的银行,就是征信所的基本会员。照起初的预算,开办费仅有2500元,经常费每月仅1000元;预定每基本会员负担开办费250元,经常费每月100元。后来仔细研究的结果,觉得2500的开办费无论如何都不够,就扩充到5000元。而结果竟用到6800元左右。章乃器认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设备上绝对不主张因陋就简。作为一个银行共同组织的信用调查机构,出品必须精美而不能粗制滥造;同时由于得到同业前辈的热烈赞助,预料基本会员数目一定能超出预算的十家之上,增加些开办费不成问题。

1932年6月6日,在上海香港路4号银行公会会址内,正式成立了全国第一家中国人办的信用调查机构――中国征信所。当时有基本会员12家,共同组成董事会。章乃器出任董事长,潘仰尧任经理。当时中外报纸,对于这一新生事物都很关注,大多数报纸发表了鼓励的社论和文章。

章乃器说:“一年来的外侮侵寻,的确给中国民族以重大的刺激。这种刺激的结果,在许多方面,都显出兴奋活跃的样子。尤其,在都市中间,这种兴奋活跃的情形,格外来得显著。一向以保守著称的金融界,在最近几个月中间,也完成了几件重要的工作,而中国征信所,也就是兴奋活跃中间的一个产物。”

中国征信所的特色服务

所谓的“兴奋活跃”只是一种驱动力,章乃器为中国征信所制定了严密的科学的工作制度,一切调查工作按照调查、复查、审查三步程序进行,据此作成报告,分送各会员银行。

中国征信所成立之初,社会上许多人不了解这个机构的性质。章乃器解释说:

“征信所是一个信用调查机关。比方,甲商人要向乙银行通融一点款项,乙银行在允许通融之前,必然要知道甲商人是怎样的一个人。他的财产有若干?他的事业发达吗?他的费用太大吗?他的过去的历史怎样?他的品性怎样?他一向对于欠款的偿还,准确而不失约吗?他的家庭状况怎样?他所交的是哪一类人?……乙银行要等到这种种的问题得了满意的解答之后,再斟酌情形给甲商人一个相当限度的通融。经过这种手续的放资,自然就很稳妥。征信所的职务,就是代乙银行解答这种种的问题。”“工厂和批发商要放货帐给零卖商,零卖商要放货帐给消费者,都可照这种办法,向征信所询问他们的顾客的信用。在外国,连保险公司保火险都要请教征信所。征信所除报告那保户的经济状况和品性外,还要报告他过去着火的原因和次数。那样,一味以保险后纵火图赔为业的奸徒,就难施其技。”

“有许多人对于征信所的作用,发生了许多误解。顶普通的误解,就是认征信所是一个介绍放款投资的机关。征信所的调查报告,的确可能一面使金融界得到稳妥放资途径,而一面使需要资金的工商业者得到适宜限度的资金的通融。然而,这是征信所的工作自然的结果,而不是征信所工作的直接的目标。这是间接的、不期然而然的效能,而不是一种业务。”

有一位朋友问章乃器,征信所能代将要订婚的男女调查对方的人品行为吗?章乃器认为:这倒并不是开玩笑的话,而的确是在人事的征信范围之内,在外国,有些女子怀疑他的丈夫的行为,有些男子怀疑他的妻子的行为,往往也请征信所给他个调查报告。有些东家对于他的雇用人怀疑,也到征信所里去探问。但专营这一类的调查业务的叫做人事征信所。

征信所的主旨是为会员服务。希望委托征信所调查工作的工厂商号或个人,往往先加入征信所做会员。非会员虽然也可请征信所做调查工作,然而费用较高且手续繁复。征信所的会员,往往分为数种,视缴费多寡而定。缴费多者以后每次所纳报告费较低,而委托调查案件的件数的限度较大。中国征信所除基本会员外,普通会员分为下列三种:

种类

常年费

查案件限度

限度内每份报告费

限度外每份报告费

甲种

300元

100份

1元

2元

乙种

200元

50份

1.5元

3元

丙种

100元

20份

2元

5元

会员需要英文报告者,上述费用,一律改收规元。非会员如有托查事件,每报告一份,中文者银10元,英文者规元10两。

在提供常规的经济情况的调查报告的同时,中国征信所还力求开拓服务渠道。当该所探得市场上发生特别变化,或商业上有欺诈行为及危险事项发生,立即派员外出调查,收集资料,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影响及补救办法,在最短时间内制成报告,及时分送各会员。如报告发出后,发觉所提供的内容不确或有新的变化时,即主动通知会员而不另外收费。

除信用调查事业之外,中国征信所最重要的业务是编纂《征信工商行名录》。当时上海出版行之名录,已经有七八种之多;内中比较可用者,不过二三种;但因为编辑者的立场的不同,而详略互异。外国人出版的,只注意到外国人的需要;而中国人出版的,也只注意到中国人的用途,因此一个机构往往要同时购备好几种的行名录,才能应付营业上的参考之需,诸多不便。为弥补这一缺点,中国征信所决定出版一本比较完全而适于各方面应用的行名录。同时也因为这种业务,和信用调查工作有密切的关系。

当时关于国内经济的调查,经常出版而有参考的价值的,只有一份外人主编的海关报告。中国人自己没有出版过连续两期以上的中国年鉴;而英国人胡德海氏所编的英文本中国年鉴,却连续出版了十年以上。章乃器指出:这表明中国人并不愿意或者需要了解中国的事情,而外国人反比我们注意。《征信工商行名录》预定的目标,是内容要超过外国人。倘使我们不能出产精美的作品,就情愿不做。

在《征信工商行名录》的编纂过程中。洋商因其所拟的编辑方法的周密,表现出很大兴趣,许多洋行主动预定广告地位。中国商家有许多还不知利用行名录,对于列名行名录之足以推广营业,也有许多未曾了解,然而许多规模较大的商家也对于行名录表示赞助。《征信工商行名录》出版后,以其编辑周密、内容宏富、印制精美的特色,一举压倒了过去几十年间影响最大的英人《〈字林西报〉行名录》,成为30年代中国企业家和外商必备的工具书。

客观、翔实、中立的调查原则

章乃器为中国征信所制定的工作的规条是:审慎以求“真”,详尽明晰以求“美”,忠实公正以求“善”。

所谓“真”,就是正确的意义,这是调查工作的最重要的条件。为求调查报告的正确起见,在事务组织上加以特殊的注意。调查工作,除普通一般人所知的直接和间接方法外,往往再加复查的手续。调查的人,不知委查者是谁;复查的人,也不知调查者是谁。这样,调查和复查的人,都能以不受拘束的客观的态度,充分的写出来所得到的资料和意见。这种资料和意见,再由对于该业熟悉的人员,严加审查。最后,将经过调查、复查和审查三重手续的资料,加以整理,作成报告书。

所谓“美”,章乃器概括为“详尽明晰”四个字。对于报告书的内容,他主张多叙事实,少下批评。关于事实的,哪怕是无关宏旨的微言细行,片鳞只爪的数字记录,都尽量容纳。读报告书的人也许可以因小而见大。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批评最好还是让别人来下。然而,这许多的复杂的资料,倘使不加以合法的整理和提纲挈领的编排,会使人目迷五色而找不到头绪。

章乃器认为:“善”是“真”和“美”的基础,“征信所负责调查信用的重责,倘使自身没有一种光明磊落的态度,怎能判断别人的信用程度,而取得社会对我们的报告的信任呢?所以,这种忠实公正的空气,在征信所当中是顷刻都不能缺少的。固然我们必须有严密的组织,使任何人都明白,含有作用的虚伪偏袒的报告,必然要在发出之前被摈弃;而不能专恃空洞的忠实、公正……等道德的信条。然而,倘使没有这种忠实公正的‘善’的信条的树立,求‘真’和‘美’的种种组织上的工作,往往不能严谨永久的维持。”

基于这种理由,在用人上面,他主张摈弃染有习气的人物,任用勤奋努力,清白自好的人,并以严密的组织去维持他们对于工作的兴趣和信仰,才能有把握获得“善”果。

章乃器将调查工作譬喻为搜集旧邮票;只要不断努力,持之以恒,自然就会有惊人的成绩。断片的新闻、片鳞只爪的数字,在一般人必然觉得是枯燥乏味,了无价值可言;然而,在一个注意调查工作的人,看见就立刻要把他们收集起来。这种的收集,久而久之,自然就成为极有价值的府库。

有一部分人批评中国征信所,不应该把中国工商业家的信息,“和盘托出”地告诉给洋商会员,章乃器认为大错特错。他反问道:“我们和外人的营业竞争,是应该靠组织上的秘密性呢?还是应该靠营业方法的敏捷和知识的充分?我想一个正当的营业机关,决不拒绝把组织的内容告人。当然一部分不肯出面的股东,成了法律上的隐名合伙人,是应当秘密的。至于出面的股东,还有何秘密可言?在贸易上不使对方彻底了解我们的内容,条件上一定要非份的吃亏。这和一堆品质高低混杂一起的商品一般,要被别人把品质高的当做低的估价。在低的一方面,并得不到便宜,而高的却已经大吃其亏。征信所的报告也许要告诉别人若干内容不良的工商业者,然而同时告诉别人许多内容优良的工商业家。这样,我们把这大堆的‘统货’按等级整理清楚了,总价格自然马上要抬高。”

成为全国独占事业

对于中国征信所事业的发展方针,章乃器提出一个原则:“一切的事业要从积极的方面找出路。”他认为中国人对于事业观念最大的错误,就是把“守家产”和“做事业”混为一谈;把大部分的精神,用在消极的节流的工作上面,而对于积极的发展事业,反放在脑后。结果会越来越消极。“不日进则日退”,学业然,事业亦然。

他主张:“优美的工作成绩,是事业的生命”,“倘使征信所能产生优美的工作成绩,社会必然会觉得这样的一个机关的极端的需要。一个社会所需要的机关,合理的费用,自然会有人供给的。反之,倘使征信所因为节省开支的缘故,使工作的成绩无由表现;慢慢的,社会就要觉得这样一个机关并没有多大的用处。一年,两年……这个赘疣的机关终于要处于淘汰之列。那不单是戕害中国征信所的生命,而且要断送征信所事业的前途。”

中国征信所开幕时,基本会员为12家,四个月后增加到18家,它们是:上海商业储蓄银行、中央信托公司、中孚银行、中国通商银行、中国实业银行、江苏银行、明华银行、浙江兴业银行、新华信托储蓄银行、上海邮政储金汇业局、中央银行、中国企业银行、中国银行、四行储蓄会、交通银行、浙江实业银行、国华银行、聚兴诚银行。囊括了几乎所有重要的华资民营银行和官办银行。

中国征信所同时还发展了普通会员29家,内中洋商22家,华商7家;总共拥有会员47家。当时上海的信用调查机构,从来没有一家能有这么多会员。

自中国征信所成立后,许多中国工商业者想加入做会员,然而不知道中国征信所工作的价值如何,就要求先替他们调查个别顾客的状况试试;及至看过明晰翔实的调查报告书,便毫不犹豫地加入了。一些洋商银行和洋行,也十分赞美中国征信所调查工作的精密,甚至说:做梦也想不到一个初开办的征信所,能有这样的出品!中国征信所逐步吸收了汇丰银行、麦加利银行、花旗银行、横滨正金银行等英美法日外资银行为特别会员。上海各主要外资企业也纷纷要求加入,他们首先通过本国银行,委托中国征信所作信用调查。后来怡和、亚细亚、德士古、三菱、三井、卜内门等一些大洋行,也直接取得了特别会员资格。

中国征信所的创办和发展,实为近代中国人用科学方法进行信用调查之先驱。章乃器指出:“中国征信所目下的基础的稳定,表示中国人对于技术工作的能力,并不亚于任何外国人。他希望中国征信所将来的发展,可以引起一切技术机关的发展;使中国人舍弃过去凭依情感的不规律的判断、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惯例、和听其自然的迷信观念的处理事务的手段,而趋向到科学的手段。”

章乃器以“积极猛进”的作风,迅速拓展征信事业。中国征信所开业四个月后,随会员数目的增加,业务量增加了约三倍,职员人数和开支也逐月增加。1934年初,中国征信所迁入圆明园路133号底层大厅,业务发展到鼎盛时期,全所职工百人。章乃器对任用职工要求很严,所内女职员很多,大多是沪江大学商学院毕业。一般职员进所后也经过培训,基本上都具有大学文化水平及信用调查等专业知识。

章乃器除照常在浙江实业银行处理公务外,每天中午驾车来所办公两小时。下设中英文秘书各一人,负责行政事务。下设信用调查、资料档案、编审、行名录编辑及总务五部分,及一个小型印刷所,还在天津、汉口设立两个分所。除以信用调查为主要业务外,还从事商品研究、市场预测以及出版《征信工商行名录》等工作。在《申报》辟专栏,不定期刊登商品及市场研究报告。行名录每年一刊,还出过一册《上海工商名人录》。到抗日战争爆发时,已拥有公司行号调查档案三万户,工商界个人档案一万多户,以及一大批经济资料。1935年4月1日,《大公报》上海版出版,一直到抗战爆发,都由该所负责编采经济版。还自己出版“每日商情报告”,供会员参考。

中国征信所提供的征信服务,为会员企业和金融机构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最著名的例子为1935年,当时有一家外国纸商行在投机活动中失败,但仍隐瞒真情,继续接受商号订货,收取定金,并向银行贷款。后经中国征信所调查,获知已拖欠贷款达40万元,即将此情况向会员通报,引起银行防范和各家纸商的警惕,避免了一场危机的发生。

上海原有的几家外商征信所,因无法与中国征信所竞争,相继倒闭,中国征信所遂成为全国的独占事业。

为救国而舍弃事业

正当中国征信所的事业蒸蒸日上之际,章乃器却于1936年夏辞去董事长职务,离开了他亲手创办的事业。这件事马上轰动了整个上海滩。

章乃器辞职的原因,是在国难日益深重的形势下,他公开批评“攘外必先安内”的错误主张,针锋相对地提出“非攘外不足以安内”;并与宋庆龄、沈钧儒等组成救国会,呼吁国共两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救国运动很快席卷了整个中国,引起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仇视和当局的恐惧。、吴铁城等高层人物曾亲自出面,对沈钧儒、章乃器等利诱威胁,但他们不为所动,坚持团结抗日的立场。

为了瓦解救国会,上海市长吴铁城以发动挤兑相威胁,向浙江实业银行总经理李铭施压,迫使他辞退章乃器。李向章提出:银行出资送他到英国去留学,薪水照发。“你到英国去学习三五年回来,那时不但银行需要你,国家也需要你。”章回答说:“那还是让我辞职吧。我不能让银行受累,但也不能离开救国会,那是关系国家存亡的事业。我也用不着同别人商量,我不能在这时去英国,谢谢你的好意安排。”于是,章乃器当场辞去了上海浙江实业银行副总经理职务,并在一两小时之内办好了辞职手续。

早在30年代初期,上海的中共地下党组织在白色恐怖下遭到严重的破坏,一些同志和组织失去联系,处境十分危险,生活极端困难。章乃器的三弟章秋阳(中共秘密党员)便通过把这些同志安排到中国征信所,隐蔽待命,职员中的地下党员有骆耕漠、季明、吴全衡(在所内的姓名是李百蒙、季步飞、吴潜英)等。1935年陈云在长征途中奉命到上海,也是先通过章乃器与章秋阳联系上,由秋阳安排秘密住所隐蔽,转道前往苏联。

在章乃器主持下,他的爱国主张也反映于中国征信所的业务上,例如在信用调查报告中为民族资本呼吁,特别是1935年至1936年申新纺织厂七厂危机时,调查报告都作了“千万勿让日商纱厂兼并”的呼吁。中国征信所是上海“职业界救国会”的基本单位之一,每次游行示威,全所有三分之一职工参加。大部分职工思想进步,积极从事救亡运动。中国征信所附设的印刷所,也曾秘密印刷过中共中央《为抗日救国》(即“八一宣言”),以及救国会的文件和宣传品。

作为一位自学成才的经济专家,章乃器在浙江实业银行及中国征信所,享有很高的声誉,同仁都称之为“章博士”而不名。以他当时在银行界的影响来说,征信所的董事长远比银行的副经理大得多。中国征信所采取董事长负责制,而章乃器是代表浙江实业银行担任董事长的,他离开了银行,便不能再任董事长了,由他推荐的中国银行代表祝仰辰继任。

祝仰辰上台后,违背他事前向章乃器承诺的“方针、政策不变和重要人事不变”两个条件,压迫中国征信所内的爱国力量。宣布解聘资料部主任李百蒙(骆耕漠),激起全所员工的义愤。他们派代表到章乃器家里讨论对策。章表示本人决不因此放弃救亡运动的领导工作,并将售去新落成的江湾住宅来维持生计。经讨论大家决定罢工反抗。章乃器应代表要求去征信所作了动员报告,罢工便正式开始。本来每日早晨,征信所都有成帖的信用调查报告和市场报告送到银行经理们的办公桌上。罢工的第二天,送上去的只是一张罢工宣言,口号很简单:“不许祝仰辰摧残救国会力量!”罢工震动了整个金融界,成为上海各报的特大新闻。

当时,宋子文已取代祝仰辰的后台张公权,出任中国银行董事长。宋是中的英美派,暗中表示同情救国会,并曾通过宋庆龄向救国会捐款。他刚取得了中国银行,也需要收揽人心,就亲自与章乃器谈判。他先指责祝仰辰无知,说已经决定把他撤回去,不让他再任征信所的中国银行代表,要求章办理善后――复工和推荐董事长继任人选,章推荐新华银行的孙瑞璜继任董事长,持续了三天的中国征信所罢工风潮方告结束。

孙瑞璜为人温和,深明大义,表示决不干涉职工业余参加救亡活动,并说维持中国征信所的正常秩序,应于救亡运动有利。以后救亡运动不断扩大,孙瑞璜一直恪守诺言,暗中予以支持。其后13年间,中国征信所一直由孙瑞璜主持,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在章乃器一生中,曾四次为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而放弃个人名位事业。在这次辞职事件以后,1939年他因反对损害中华民族权益的《日苏中立条约》,退出了救国会;1948年底应之邀,舍弃在香港的房地产企业秘密北上,参与新中国的建立;1957年,因坚持自己的政治见解,遭到批判和罢职。但他不改初衷,赍志以殁。

结语重倡“信用经济”时的反思

作为一家在中国近代民族信用经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服务机构,中国征信所在新中国成立后结束,是当时苏联式计划经济下的必然结果。其后经过“对资改造”等所有制的改变,几乎彻底扫荡了国内的民营经济,建立了计划经济的一统天下,经济信息也完全由政府垄断。在经历了“”和各种政治运动后,传统的道德体系被彻底摧毁,出现了信仰危机。改革开放后,中国开始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也同时品尝了摧毁信用和道德的恶果。

在中国加入wto,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回顾70年前中国征信所的历史,不禁令人扼腕:我国正在由短缺经济转变为过剩经济,而当今市场上最稀缺的商品,可能就是信用!

反思这段逝去的历史,有三点值得引起我们的注意:

一、中国征信所是中国兴信社的事业的一种,是一个信用调查工作的公用机构。用今天的标准来衡量,是一个由学术团体创办的会员制非营利机构(其在当时是否纳税尚待考证),初创阶段的18家基本会员,都有重要职员参加中国兴信社。中国征信所筹备和运作没有任何政府机构的参与,可归入政府、企业以外的“第三部门”。其经费完全来源于会员缴纳的会费和对社会的有偿服务,除了支付员工的工资和日常办公费用外,像董事长章乃器这样的高级管理者,从未支取过分文的薪酬和车马费,这在当时的工商界是史无前例的。中国征信所的公信力,正是建立在其价值中立、信息的对称性和严格的职业自律上。在信息时代的21世纪,中国要重建信用经济,是否有必要筹设大一统的政府信用机构,让官方或半官方机构同时充当运动员和裁判员的角色,令企业重新忍受信息不对称的痛苦?或是开办成千上万的营利性征信机构,使用户继续遭受虚假、矛盾的资信误导?我并不认为政府应该放弃指导和监督,也支持成立有资质的征信企业。但从历史的经验看,信息垄断或信息滥用均不可取,非营利机构的运作模式,也许更有效率和公信力。

二、以中国征信所发起的背景条件与今天相比较,缺少了一个重要的角色――民营银行;同时我们可以发现,当时像中央银行、中国银行这样的官方银行,完全和其他民营银行一样,在中国征信所里处于权利平等的基本会员地位,分担会费,共享资信。从技术的角度考虑,众多银行和金融机构的共同参与是征信业的基础,而我国目前的银行业体制和结构,是否符合信用经济发展所需的条件,尚有待论证。凡是信息不对称的领域就容易产生信息垄断和腐败,这个问题只有从体制上加以解决。

三、中国征信所是民族金融业与国外金融业竞争的产物,它以保护和发展民族经济为出发点,但又坚持了独立资信调查机构的公正性,因此也为外商银行和企业所认同。在进入wto和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企业必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我们不应将入世理解为放弃对民族经济的保护,在政府不便直接干预的情况下,应尽快制订有关信用、非营利机构的法律法规,并健全私法体系,发挥第三部门(npo、nGo)的社会补偿功能,使中国企业行业尽快联合起来,组成各种企业联盟和行业服务机构,以公平、公正的态度,应对国际资本的竞争。

通信行业调查报告篇6

执行:李蕊(实习)方乐(实习)

谁是中国最优秀的nt>市场调查公司

Ⅰ.中国市场调查公司25强(排名不分先后)

益普索(中国)市场研究咨询有限公司

上海aC尼尔森市场研究公司

盖洛普(中国)咨询有限公司

华南国际市场研究公司

央视市场研究股份有限公司

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有限公司

北京慧聪国际资讯有限公司

广东现代国际市场研究有限公司

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有限公司

深圳泛中(amR)市场资讯公司

北京零点研究集团

新华信市场研究咨询有限公司

北京环亚市场研究社

广东大通市场研究有限公司

北京勺海市场研究公司

雅兴市场研究公司

东方市场研究

赛诺市场研究公司

北京开卷图书市场研究所

北京中通网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北京华通人市场信息有限责任公司

iDC

北京美兰德信息公司

广州市致联市场研究有限公司

北京源流汽车市场咨询有限公司

Ⅱ.中国市场调查公司25强调研报告

谁拖了市场调查业进入黄金期的后腿

自1987年中国社会调查所成立以来,我国的市场调查行业已经走过了近18个年头,民意与市场调查行业的企业与机构超过了1000家,调查业的营业额也接近3亿美元(据市场调查协会的数字2001年为2亿3千万美元)。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企业越来越关注客户对其产品和服务的评价,因此,精确的、定量的市场信息需求不断增加,市场调查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增长契机。另一方面,本行业在技术水平和行业成熟度等方面与欧美等国相比,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因此,对于中国市场调查行业来说,通过考察其中的领先企业的发展状况,可以对行业全貌和发展趋势有准确的把握,更深入地探讨阻碍行业健康快速发展的问题与相关对策。

1解析25强

第一阵营优势:高级研究能力、国际经验和资本实力

第二阵营优势:基本具备了在某个行业或专业化领域充当市场领头羊的资格

第三阵营优势:占据细分市场,经营规模和效益具备增长潜力。

入选的25家市场调查公司作为整体来亮相,事实上可分为三大阵营。

第一阵营:居于业界领导地位的外资独资或合资企业,包括益普索、aC尼尔森、盖洛普、华南国际和央视市场研究等。

第二阵营:国内规模领先的民营公司或合资公司,包括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有限公司、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有限公司、北京慧聪国际资讯有限公司等,营业收入超过5000万,甚至过亿。其中一些已经上市,如慧聪国际。

第三阵营:跻身实力派阵营的国内公司。北京零点研究集团、新华信市场研究咨询、北京环亚市场研究社等。此一阵营中的公司多为国内发展较为成熟的专业化调查公司,但目前在规模上与第二梯队尚存在差距。

(注:阵营划分的主要依据是公司的资产和营收规模,根据公开资料和公司自报数据,第三阵营的平均营收在1000万以上5000万以下。)

第一阵营有何优势?高级研究能力、国际经验和资本实力。

调查企业所能提供的服务因其研究能力而有差别。第一阵营的企业往往有自己的品牌产品和综合信息服务能力,并占据相关市场的绝大多数份额。益普索(中国)公司的母公司,总部位于巴黎的益普索集团的个案研究水平全球排名第二,旗下的ipsos-aSi是世界上最大的提供广告投放前测试的专业公司。aC尼尔森的零售市场报告和媒体监测报告已成为业界参考标准。经济全球化下对企业的国际化视野要求更高,而这些调查公司所具备的全球研究资源与经验非国内企业所及。它们大多在全球各地设有分支机构,服务众多国家的企业客户。盖洛普公司在全球25个主要国家设有分公司,涵盖全世界60%的人口和70%的总产值,共有3000名分析、咨询和培训专家。

雄厚的资本是第一阵营企业征战全球的后盾。2001年aC尼尔森与荷兰VnU集团实现强强联合,合并金额超过23亿美元,成为全球市场研究的巨无霸企业。益普索(中国)公司是2003年1月由益普索集团合并丰凯兴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曾为本土最为成功的个案研究公司之一),与益普索-华联信咨询有限公司(益普索集团和华联信市场研究有限公司的合资公司)组建而成。华南国际的前身华南市场研究有限公司(SCmR)早在1994年就与世界上最大的专项市场研究集团国际市场研究集团(Ri)建立联盟伙伴关系,并于1997年与之正式成立合资企业,从而实现了本土成长的专业化公司与国际资本与经验的成功对接。这也是我们把它归入此类的主要原因。

第二阵营中业内规模领先的调查公司大多已能安全生存于开放的中国市场之中。这些公司面对外资企业的竞争,采取避其锋芒、发挥专长的策略,基本具备了在某个行业或专业化领域充当市场领头羊的资格。慧聪资讯成立于1992年,其创始人迅速找准商情信息这一市场空白,在外资忽视的市场边缘,充分发挥人力优势,在北京郊区兴建了22000平米的数据中心,招募上千名员工从事行业信息收集和报刊广告信息监测。从iDG获得1400万美元投资到香港上市,企业资本金超过亿元,企业实力空前提高。新生代市场监测建立了“中国市场与媒介研究”年度连续调查制度,每年推出企业品牌评估报告。央视市场研究公司则拥有中国最大的市场调查网络,在电视媒体调查方面经验丰富。

实力派市场调查公司包括零点、新华信等知名市场调查公司。这些公司创制了自己的调查产品,在区域和细分市场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在整体实力上弱于第二阵营,有相当的增长潜力。零点公司在社会舆情调查、新华信在商业资信调查方面有良好的业界声望。广州致联市场研究公司、北京华通人市场信息公司、北京开卷图书市场研究所等公司分别在医药、行业信息和图书市场等方面也确立自己的优势地位。

2不善公开信息的信息收集者

目前采用市场调查的高端企业客户,多为分布于大城市的外资公司,而外资调查公司在业务实力和客户资源两方面显然是占有了先发优势;因此,内资调查公司特别是民营调查公司,其真正的本土优势和优质客户的主要来源只能是不断活跃的民营企业,面对调查行业的这块“新边疆”,本土调查业在市场推广方面固守成规的结果只会导致在市场总量中占有的市场份额增长有限。

本刊向全国200家重点调查企业发出调查问卷,并从公开渠道收集企业相关情况。在选择这25家企业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两个事实:其一,到目前为止,该行业尚没有任何类似的企业排行榜可资参照。其二,本刊联系的调查公司对此问卷调查的参与程度并不高。部分被访企业和业内人士对此的解释是,企业规模偏小,该行业尚不成熟,行业协会成立时间也不长,不适宜对企业实力做类似的横向比较。当然,这类行业信息的短缺在一定程度上将给广大企业选择市场调查公司带来困难。这些习惯于收集企业、消费者信息的企业,似乎不习惯把自身信息传达给外部公众(传媒),这似乎折射出该行业自身存在的某种悖论。

问卷调查发现,一部分被访企业认为企业对市场调查的认知度较低和社会公众对调查数据不太认可,企业客户对调查数据准确性存疑。由于文化心理原因,国人习惯于定性分析方法,本土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不太善于借助市场调查结果辅助决策,这直接导致调查行业的市场预期与实际需求之间存在脱节。因此,我国市场调查业的总体规模目前与世界水平相比差距较大(2001年中国市场调查业在世界市场占有率仅为1.4%,而美国则为39%。)。

另一方面,调查企业自身在对外推广方面力度欠缺。数据显示,约55%的被访企业通过客户间口碑来推广自己,另有约30%的企业则通过同行业口碑;而通过定期调查报告和主动做广告者微乎其微。调查企业自有其拓展客户的渠道:即同行和客户评价,这一点诚然是发达国家商业服务中介企业的不成文的定规;然而置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市场,本土企业参照此一规矩办事并不可行。

原因很简单,如同广告客户一样,目前采用市场调查的高端企业客户,多为分布于大城市的外资公司(约占80%的业务量),而外资调查公司在业务实力和客户资源两方面显然是占有了先发优势。零点集团董事长袁岳表示,中国市场研究行业每年增幅30%,但市场蛋糕中一半以上被外资公司分食。因此,内资调查公司特别是民营调查公司,其真正的本土优势和优质客户的主要来源只能是不断活跃的民营企业,面对这块调查行业的“新边疆”,本土调查业在市场推广方面固守成规的结果只会导致在市场总量中占有的市场份额增长有限。如此,市场调查行业作为黄金产业,只能是望梅止渴的空话。

如何迅速拓展优质企业客户、优化客户的行业分布已成为新兴中小调查公司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传媒和行业渠道加强与企业界的密切沟通将对此有所助益。

3专业化:全行业的心病

六成被访企业明确表示“专业化程度差”已成行业发展最大瓶颈,另有约28%的调查公司认为行业内部存在“低层次竞争”,这两个选项互相关联,专业化取向较弱导致业内分工不明。很多公司没有核心业务能力,泛而不精,导致了在很多行业的研究方面缺乏丰厚积淀,只能解决客户的初级问题或者咨询公司嫁接的调查业务。

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公司主要客户是企业,外资客户所占比重不一。就地区来说,京、沪、穗等大城市的调查公司接受外资客户的比重较高,最高达到90%,而来自中西部的被访公司表示此类客户比重偏低,有些企业甚至为零。客户行业分布主要是含金量高的行业:快速消费品、电信服务、传媒、汽车和金融服务等,这些正是市场营销活动重点产出的行业类别。在被访企业中,规模较小者的大量客户分布在上述行业之外的非主流行业,如政府、社会研究机构等。

专业化是取得优质行业客户的必要条件,这一点恰恰是中国市场调查行业的一块心病。

表现有三:其一,缺乏自主创新能力,自主调查品牌较少。在要求列举公司的自主品牌性调查产品时,约80%的被访企业没有填答或只是公司研究方向的复述。本土公司中少数公司如零点和新生代则拥有自己的调查品牌,如零点的居民生活指数等。其二,多数企业痛感专业化问题。在问及市场调查行业自身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时,六成被访企业明确表示“专业化程度差”已成行业发展最大瓶颈,另有约28%的调查公司认为行业内部存在“低层次竞争”,这两个选项互相关联,专业化取向较弱导致业内分工不明,很多公司没有核心业务能力。为了包揽业务,通常是什么行业的项目都做,甚至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对所涉足的行业都缺乏深入的研究和了解,泛而不精,导致了在很多行业的研究方面缺乏丰厚积淀,结果只能解决客户的初级问题或者咨询公司嫁接调查业务,最终导致处于行业低端产业链上的调查公司存在着滥价等低层次竞争格局。其三,专业化缺乏人力根基。除了市场定位因素以外,人才储备问题更是调查公司专业化程度差的重要原因。调查发现,约40%的被访企业把专业人才不足视为该公司发展的最大障碍,相当一批公司(约80%)把行业人才储备看作对市场调查行业影响最大的两大因素之一。在问及公司最主要的竞争优势时,仅有约9%的企业选择了“专业人才多”的选项。

因此,只有勇于展示自己,改善与包括企业界在内的社会公众的交流效果;调整自身定位,谋求专业化经营并增加人才储备,市场调查行业才能加快步伐进入高增长的黄金期。

本次调查的情况说明:

本次调查候选企业名单来源于中国信息协会市场研究业分会网站的会员名单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获得涉外调查资格的企业名单。本刊通过公开途径获取资料,确定200家企业作为问卷调查样本,根据本刊分析和企业回函情况,经营规模较大、专业特色明显的公司得以入选。虽然注意了地域、行业领域的分布等问题,但仍有挂一漏万的可能。报告的部分行业数据引自《1998-2002年市场行业调查报告》,谨向市场研究协会表示感谢;其他数据由本刊收集。

我们谨对上榜企业表示祝贺,对参与调查的企业表示感谢,对因资料不全等原因而未能入围的企业表示遗憾。

调查研究起迄时间:8月20日至9月20日,由本刊独立完成,调查参与方乐(实习)、李蕊(实习)。

相关链接:

中国市场调查十大知名项目(排名不分先后)

1.《“放眼中国市场”报告》――上海aC尼尔森市场研究公司

这份年度报告是中国零售市场的关键数据及发展趋势的全面总结,旨在展示中国快速消费品市场的全貌,它综合了aC尼尔森的零售普查、零售核数研究以及尼尔森媒介研究的分析数据,囊括了九十多个主要的快速消费品品类。aC尼尔森对中国零售市场进行监测已经有十年历史。

2.全国消费者生活方式和态度调查――盖洛普(中国)咨询有限公司

此调查是中国盖洛普公司自1994年起进行的两年一度的调查,涉及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就业选择、收入水平、储蓄目的、消费习惯、投资意向、对外了解、品牌认知、媒体使用、耐用消费品占有率和购买意向等广泛内容。

3.CmmS(《中国品牌发展报告》)――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有限公司

此报告是迄今为止中国同类研究中规模最大、访问最深、投入最多的调查之一。其内容覆盖中国30个城市,70000个样本,涉及5000余个品牌、1000多家媒体。CmmS探测消费者的产品消费习惯、媒体接触习惯和生活形态,其研究结果借助定制的数据分析软件自由呈现。

4.《中国移动电话产业发展研究报告》――赛诺市场研究公司

此报告是关于国内移动电话产业的重要调查研究项目,影响着国家的产业政策,对于中国通信产业的发展起着相当大的作用。其数据来源自赛诺在中国通信市场研究领域规模最大的基础调查网络(移动通信市场零售监测)和最多的客户资源(覆盖150城市,5200家零售店)。

5.《中国电视受众研究》――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有限公司

结合电视收视率数据和当年基础研究资料每年对中国电视市场做一次总结,介绍中国电视观众的收视习惯、电视普及情况、分区电视收视情况等,从地域、季节、时间、观众构成等多个角度、不同层次对受众的收视习惯和分布特点进行剖析。

6.《中国媒介手册》――央视市场研究股份有限公司

该手册涵盖CtR市场研究与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调查的重要结果,全面展示了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网络及体育市场等多媒体的受众消费情况和媒介广告投放情况。

7.CiS系列产品――iDC

通过对信息技术和通信行业的分析和研究,多种渠道最大限度地提供给客户各种不同的服务,其中包括书面研究报告、电话会议、以及研讨会等各种不同的方式。CiS产品是iDC每年向用户提供的常规报告,主要涉及硬件、软件、服务等领域。

8.中国城镇和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指数调查报告――北京零点研究集团

2003年度最新的“零点居民生活指数指标体系”(包括三项综合指标和二十三项分项指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维度全面而深入地剖析了当前中国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及未来预期。“零点生活指数”指标体系中的三项综合指标包括目前个人总体生活满意度、当前个人的情绪感受、对5年后个人生活的变化预期。

9.《中国媒体广告市场研究报告》――北京慧聪国际资讯

由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和北京慧聪国际资讯媒体研究中心共同编写,对上一年中国内地广告市场的发展状况与变化趋势作了比较全面、系统的分析与预测。报告数据主要来自国家有关部门的统计数据和慧聪媒体研究中心对全国1000余种报刊广告的监测数据。

通信行业调查报告篇7

尽管有人提出应扩大传媒产业链,报刊业的生财之路不能仅仅依靠广告,但必须承认的是,现阶段广告还是我国媒体滚动发展的基础,报社有80%甚至更多的利润来自广告,广告是报业产业化运作的经济支柱。因此,在广告市场上,以广告主和广告者为一方的广告商与以报社为另一方的广告者,相互之间最常见的矛盾焦点集中在报纸的发行量上。

由于受习惯性思维的束缚及缺乏系统、真实、科学的调查数据的限制,在很多人(包括报业经营者、行业主管部门和广告公司、广告主)的眼里,发行量代表着读者对报纸的认可程度,是考察一份报纸价值、影响力的最重要指标,报纸的发行量成为报纸影响力的一种量化标志。因此,报社在同广告商交易的过程中,报纸发行量就成了确定报纸广告版面价格的基础,报纸发行量越大,报纸广告版面的价格就越高。

基于此,对发行量的关注、争夺日趋激烈与白热化。目前我国报纸主动公布的发行量数据总是缺乏可信性,各报社往往对发行量遮遮掩掩,虚虚实实。这种情况令广告商心有余悸,据国内某知名媒介购买公司透露,对于报社所提供的发行量数据,他们一般打8折,乃至5折甚至更低。

没有客观公正的发行数据的指导,没有权威透明的阅读率数据作参考,既不能使广告客户相信报纸的真实优势,也不利于报纸自身的发展和进步。市场要求报业提供全面、准确、及时、科学、公正的发行数据,以确立健康的报业成长环境和透明的广告投放环境。

国外发行量稽核制度的启示

正是由于认识到了报纸发行量在广告市场交易中的重要性,世界上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普遍建立了报刊发行量核查机构(auditBureauofCirculations,aBC)。实行发行量稽核制度,其目的是为了核实杂志和报纸发行量及其他营销数据,规范报刊业的广告经营活动,从而保护广告主、广告公司以及报刊社三方的经济利益。

最早的发行量稽核局1914年5月30日成立于美国,它是为广告主、广告公司和读者提供报纸发行量的非营利性报刊发行量认证机构。aBC的基本职能是:第一,公布由会员单位提供的标准化的发行量报表;第二,由核查员对所有相关的原始票据进行审核,以核实发行量报表中所显示的数据;第三,向全体会员公布经核查的报刊发行量数据,其原则是只报告事实,不附带任何观点。久而久之,aBC也就成了报刊发行量核查制度的代名词。20世纪20年代以后,英、法、德、澳等国纷纷效仿。1963年5月,国际发行量稽核局联合会(internationalFederationofauditBureauofCirculations.iFaBC)宣告成立。目前已经成为一个具有国际影响的报刊发行量认证机构。其可借鉴之处在于,由报业协会发起组建,实行董事会机制,更重要的是,董事会由广告主、广告公司、报刊媒体公司的代表共同构成,其实质是在广告主、广告公司和报刊社之间建立一个三方都认可并共同参与的发行量稽核机制,这就使得稽核行为能够维护三者的共同利益,保证稽核的真实、权威和科学。

我国报刊发行量稽核艰难起步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诚信经济,也是竞争经济。

2005年4月25日,一个独立于政府部门、出版商之外,监管、核实出版物发行量及相关数据的中介机构――国新出版物发行数据调查中心宣告正式成立。中国的报刊发行量稽核机构终于在千呼万唤之中亮相,标志着中国的发行量稽核制度蹒跚起步。

国新调查中心的核查工作大致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逻辑核查,主要是对出版单位所提供的发行数据进行数理逻辑性和真实合理性的审核;第二部分为实质核查,主要是派遣调查中心的核查员到出版单位以及涉及该出版单位出版发行业务的印刷厂商和发行商处提取与发行业务相关的财务和非财务文件。依照财务规律,通过对这些文件的财务审计,比对分析,计算出该出版单位的某种出版物的真实发行数量。

到2006年4月底,调查中心首批完成了《读者》、《英语周报》、《英语辅导报》、《艺术与设计》、《今古传奇武侠版》、《世界周报》发行量的核查工作,为6家单位颁发了《发行量核查报告》。2006年7月31日,、国务院纠风办、新闻出版总署、国家邮政局四部委联合下发《关于采取切实措施规范报刊发行秩序的通知》,《通知》指出:“鉴于目前都市类报纸普遍存在虚报发行量的情况,决定委托国新出版物发行数据调查中心对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沈阳、哈尔滨、石家庄、太原、西安、南京、杭州等11个城市出版发行的都市类报纸统一进行发行量认证,并予以公布。”

2007年4月27日,原计划在第三届中国媒体经营管理论坛上公布的11城市都市类报纸发行量核查结果未能如期。对此,国新出版物发行数据调查中心主任张友元的解释是:由于我国对报刊发行量的核查工作刚刚起步,且核查发行量所需凭证和环节较多,不少报社还不能适应核查工作的需要,提供的凭证不够充分,核定数据相当困难。列入本次核查的11城市都市类报纸还有6家有待进一步完成核查工作。已经完成核查的个别报社对有的数据确认还存在不同意见。有的报社认为竞争对手的数据存在虚假现象,为了妥善处理好各方面意见,决定暂不公布核查结果。报刊发行认证之起步艰难和任重道远,由此可见一斑。

健全科学的报刊发行量稽核机制

构建科学的报纸发行量稽核机制,不仅是维护读者和广告益的需要,也是构建报纸公信力的客观要求,是维护公平规范有序的报业竞争环境的需要,更是中国报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客观要求。

1.健全有关报刊发行量稽核的法律、法规,使稽核法制化、制度化。在发行量的稽核上,应该健全和完善有关法律法规,既赋予稽核行为法律法规的依据,又保证稽核行为的科学、规范。

2.加强对虚报发行量行为的处罚,保证稽核行为的效力。当前虚报发行量之所以大行其道,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对弄虚作假行为的处罚。很多报社明目张胆地虚报、高报发行量,与管理处罚的缺失有很大关系。

3.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认证工作模式。具有中国特色的认证模式,应该保证认证工作的权威性,保持认证机构的中立性,实现认证工作的专业化。

4.建立社会监督机制。用行政、法律、税收等手段加大对报纸发行量的监督力度,可与税务部门联合,从税收角度控制其虚报行为,因为营业额和发行量报多收多,报少收少。

5.实行退出机制。一要加强对报刊社的行业约束,二是要从管理上解决。具体手段上,行业管理部门可定期查清盯实各报刊的实际印刷量和发行量并定期通报公布,对虚报者予以批评教育或执行退出机制。

6.报刊经营者要充分认识报刊发行量核查对于我国传媒业发展的意义。目前,一些报刊社对报刊发行量稽核的认识存在误区:一是认为发行量稽核可有可无,甚至无比有好;二是盲目迷信发行量,认为发行量越大越好,将其视为评估报纸影响力的唯一因素。其实,报纸发行量有盈亏平衡点,并非发行量越大越好,而且,一家报社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并不只取决于发行量。

通信行业调查报告篇8

一、研究方法

1.调查方式

我国商业银行与一般工商企业相比,电子化的程度较高,几乎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笔者通过对各商业银行网站的考察,来了解其会计信息网上披露的情况。其他网站也有某些银行的会计信息,比如许多提供上市公司资讯的网站有已上市的四家银行的信息。笔者排除了这些因素,因为这些是银行本身无法控制的,缺乏可比性,而且不容易统计和对照。

2.银行选取

英国的国际金融界权威杂志《银行家》公布的2000年世界1000家大银行的排名中,有我国的14家银行。笔者选取了这14家银行,并加上我国目前仅有的4家上市银行中没有入选的深圳发展银行,共15家作为考察的对象,它们应该代表了我国商业银行的主流。

3.调查项目

各银行网站是否提供财务报告、首页是否能直接链接财务报告、提供了几年的财务报告、是否提供英文财务报告、是否提供审计报告、是否提供完整财务报告的下载等。笔者希望能够通过对这些特征的考察,来展现目前我国银行业网上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4.调查时间

笔者在2002年6月对于这15家银行的网站进行了调查,所取得的资料以2002年6月30日的情况为准,也希望以此来增加数据的可比性。

二、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结果见下页表。

三、主要结论

1.大多数银行主动提供了财务报告。从统计结果中可以看出,15家银行有14家提供了或简或详的财务报告。而且,只有上市的四家银行是根据证监会的要求提供网上财务报告,其他银行可以说是自愿披露的。这说明银行业已经比较重视财务报告的作用。

2.从提供的方式来看,有三种情况。一种是只提供网上直接浏览(即HtmL格式),这样提供的财务报告除了个别银行以外,一般不是很详细,采取这种方式的有: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光大银行、中信实业银行、中国民生银行、华夏银行、福建兴业银行、厦门国际银行,共9家;第二种是只提供财务报告下载(全部都是pDF格式),这样比较完整,但一般需要下载后才能阅读,采取这种方式的银行有: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招商银行、深圳发展银行,共4家;还有一种是既提供HtmL格式的浏览,又提供pDF格式的下载,如上海浦东发展银行。

3.多数银行比较及时地提供了网上财务报告。截至2002年6月30日,15家银行已有8家提供了2001年度的财务报告,占总数的53.33%.

4.财务报告被置于比较突出的位置。有7家银行在首页就可以直接链接到财务报告,这也说明银行对于财务报告作用的重视,不再只是空洞的提供一些情况介绍、业务说明、发展历程之类的内容,而是靠数据说话,来宣传自己。

5.不少银行提供了英文的财务报告。15家中有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中国民生银行、中信实业银行、华夏银行7家提供了英文的财务报告。而且这些银行的网页本身就提供英文版本,这表明它们关注自身的国际化,也希望给人一种国际化的气息。但是,除了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3家以外,其他银行所提供的英文财务报告的年度都是2000年以前的,说明更新速度比较慢。

6.报告的年度不同。大多数银行只提供近两、三年的财务报告,多的也只到1997、1998年,跨度只有4、5年。这反映了我国银行业开始重视会计信息的披露,仅仅是近几年的事情。

7.各个年度的内容、格式差别较大。各银行提供的报告基本上是近两年的比较详细,更早的就很简单。而且,报告的内容越来越详细,格式也越来越规范、复杂。这一方面反映了我国银行会计制度、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另一方面,也反映了银行信息自愿披露范围的不断扩大。

8.不少银行没有提供现金流量表。15家银行中除了上市的4家银行外,只有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和福建兴业银行3家提供了现金流量表。这可能是银行自身就不编制现金流量表,也可能是银行出于某种原因不愿意披露。如果是前者则说明银行的财务管理水平或者说会计工作水平比较差;如果是后者则说明银行存在信息的选择性披露问题,即只提供按权责发生制编制的、比较好看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而不提供按收付实现制编制的现金流量表。

9.大多数提供了审计报告。许多银行为了显示其所提供报告的权威性,提供了相关年度的审计报告,有11家银行提供了由国内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占总数的73.33%.其中上市的4家银行还提供了由国际会计师事务所依照《国际会计准则》审计后出具的审计报告。但是,对于审计报告的披露形式是不同的,一种是HtmL格式,可以在网页中直接浏览,这样做突出强调了审计报告的作用,更引人注意。采用这种方式的银行有6家: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交通银行、中信实业银行、中国民生银行、华夏银行。另一种是包含在下载的财务报告中,而不能直接在网页中浏览,采用这种方式的银行有5家: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招商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深圳发展银行。

四、存在的问题

1.银行会计信息网上披露基本处于自愿阶段。目前,只有证监会对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网上披露有规定,而对于一般的银行并没有规范可以执行。我国商业银行的信息网上披露尚处于自愿阶段,这也是导致许多问题存在的原因。

2.披露的内容和程度差别很大。虽然大多数银行在网上披露了自己的财务报告,但是披露的详细程度差别很大,一些银行只是提供了简要的财务数据,另一些则提供了详尽、完整的财务报告。由于网上披露尚无统一规范,银行可以有很大的选择空间,可以根据自身的利益披露自己想披露的信息,这对包括广大投资者、存款人在内的社会公众是不公平的。

3.披露的格式不统一。报表种类、报表项目、报表附注都不尽相同,给使用者带来很大的不便。

通信行业调查报告篇9

资料的收集大致可分为收集基础资料和专题资料两大类内容。基础资料收集主要是书面的现有的资料,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公司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的文字性资料;二是数字性资料。所谓专题性资料的收集主要是在工作小组通过撰写提纲后,针对写作提纲的要求有目的地收集资料,也包括针对特定的问题进行问卷调查和各种层面的访谈。

问卷调查

收集必要信息和数据的一种可行方法就是向企业内的主要员工分发调查问卷。对于起草第一份报告,这一阶段通常都会遇到一些阻力,因为调查问卷对于被调查人来说常常会是一种额外的负担。如果被调查人知道可持续发展报告的好处,才会有较好的合作,所以强有力的跨部门小组是有力的保障。

采访

这是一种面对面的访谈收集方式,用以弥补调查问卷见物不见人的不足。特别是有关撰写人对所负责章节不熟悉的时候,采访是一种有效的方式,有时甚至是保证报告符合公司实际情况的必不可少的环节。采访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保证留出充足的时间。询问被采访人关于企业的不同可持续发展问题与他们部门的相关程度以及他们对此的态度。

*澄清问卷调查过程中产生的一些误解,接着让被采访人填写缺少的信息。

*不仅要获得数据,还要获得纳入报告的实例。

*与被采访人一起分析收集的数据。

采访和问卷调查是企业内部提高可持续发展的适当方法,通过采访和调查,会在企业内部提出一些关键数字使企业管理人员和一般员工关注环境、社会和一般性的经济问题。并且,按照现有的经营过程来划分报告的准备工作,有助于使可持续发展更深入地融入到企业的各个部门,诸如研发、生产、销售等部门都需要处理可持续发展问题,也可识别企业内部的一些交叉关系,而“经典的”三支柱报告一般只会涉及环境部门和人事部门。

如果企业编制报告准备采用《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作为指导,依据《指南》的要求和指标,列出详细的资料清单,将是一个可以选择的方法。作为初次报告的企业都有一种感觉,那就是GRi的指标太多,同时也有部分指标并不适用的情况。所以,同时查阅同行业中其他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报告,看看他们采用了哪些指标,也是资料收集时的一个参考。

为第一次编制报告收集数据始终是一个挑战,因为对各参与方而言都是一次新的经历。然而,一个企业在编制报告上的经验越丰富,报告编制过程就越简单,也就越容易确定可持续发展问题,更精确地选择需要的指标。如果一个企业要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一般就要建立适当的、统一的数据收集和管理制度,逐渐地,数据的收集就容易得多了,甚至几乎不需要进行问卷调查或采访,相应的工作量也会减少。

中远集团首次可持续发展报告,就荣登联合国全球契约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典范榜,其采取调查问卷伴之以培训的方法来收集资料是一个可资借鉴的好方法:

如表5-1所示,在进行报告编制工作之前,由编写组对二级公司进行了四轮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基础情况的调查。编写组根据编制报告工作的需要,设计出问题单下发到二级公司,收到反馈信息后进行梳理,而后设计下一轮调查问卷的内容,以便保证收集到的信息更具有完整性和针对性。

为了保证编写工作的规范进行,专家组采取包括全球电话会议的培训形式,并与编写组就报告的编制工作召开了10次研讨会。在编写的过程中,不断深入对GRi报告指标的研究,同时,集团还组织专家组对二级单位负责实施全球契约可持续发展管理体系和编写报告的负责人进行了为期5天的培训班,以指导二级企业开展对三级企业的信息收集过程。

二、设计报告提纲

1.分析基础资料

收集了基本的资料后,紧接着就是对基础资料的分析。如何进行分析呢?至少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利益相关方分析,二是可持续发展分析,三是利益相关方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逻辑关系分析。

第一,进行利益相关方分析。分析内容包括:企业利益相关方是谁?企业对利益相关方的影响是什么?利益相关方的反作用又是什么?

谁与公司有关?利益相关方是指所有影响企业经营或受企业经营影响的个人、群体或组织。可能的利益相关方包括:

*员工;

*客户及最终用户;

*政府部门;

*供应商/上游公司;

*财务分析师;

*非政府组织:与环境问题、人权、

消费者保护等有关的组织;

*银行、保险公司;

*近邻、当地居民;

*专家(如大学或研究机构);

*潜在的雇员。

还要分析公司与利益相关方的关系是什么(参见图5-1)?

第二,进行可持续发展分析。问题包括: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有哪些?企业采取了哪些可持续发展措施?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绩效如何?企业为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哪些重要贡献?企业进一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风险和机遇是什么?等。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识别与公司最相关的议题,全面收集有关这些信息,识别企业面临的挑战,尽早开始处理企业还不熟悉的问题,在这一点上,要特别注意与有能力的利益相关方建立联系。

可持续发展的风险和机遇分析:在确定与企业相关的可持续发展题目过程中,下面一些问题可以提供帮助和启示:

第三,企业社会利益相关方与可持续发展关系分析。在利益相关方和可持续发展分析的基础上,找出其内在的逻辑关系。企业哪些利益相关方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企业如何构筑合适的利益相关方关系,来抓住可持续发展的机遇,有效避免可持续发展的风险。

汇集主要利益相关方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信息,具体工作包括:

*找出哪些利益相关方可以通过可持续发展报告提出。

*关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主题,找出利益相关方想知道什么或担心什么。

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主要利益相关方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考察:

共同了解企业为自己的经营活动确定可持续发展的方式,为报告形成基本信息的方式是成功编制报告的一个先决条件。

通信行业调查报告篇10

以下为报告介绍部分:

1.1调查背景

互联网时代,电子商务飞速发展,“网购”、“网赚”等词汇在互联网上炙手可热。随着网络的发展和普及,一些传销组织开始以“电子商务”、“网络团购”、“网络广告”、“网赚”、“网上购物”、“淘宝网店”、“网络直销”、“网络营销”、“网络”、“网络加盟”、“网上学习培训”、“网上基金投资”等名义拉人头发展下线,致使大量网民受害者深陷泥潭。

为此,我国最早创办、也是目前唯一一家以研究与传播电子商务、网络营销为己任的第三方研究机构——(Chinae-BusinessResearchCenter),通过联手中国反传销协会、中国反传销志愿者联盟,启动了“2010中国网络传销不完全调查”(b2b.toocle.com/zt/wlcx/),利用行业监测、问卷调查、用户反馈、专家座谈、案例研究等多种途径,掌握第一手资料,对网络传销进行了深入调查分析,并最终撰写了这份报告。

1.2调查内容

本报告主要针对以“电子商务”名义进行非法网络传销的企业展开调查,主要内容包括网络传销现状与特征、网络传销组织运作模式、目前网络传销企业的发展现状等方面。

1.3调查目的

本报告通过对网络传销的概念、网络传销运作模式、网络传销用户群体、网络传销的现状、特征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希望能够警醒广大网友,避免被迷惑;也希望能够为工商执法部分提供参考资料,协助他们及时查处网络传销组织。另外,呼吁:全国广大网民与广大受骗者,及时揭露身边的网络传销组织,促进电子商务与合法直销的健康发展。

1.4调查对象

本报告主要针对打着“电子商务”旗帜的网络传销组织。传销分子将传统传销与电子商务相结合,利用网络发展下线。

目前,据政府通报、媒体曝光与本报告调查显示:目前国内已被查处或涉嫌网络传销的组织较为典型的主要有:“世联发商贸网”、“来吧团购网”、“南通e网商务”、“蝴蝶夫人”、“中国ipC异业联盟网”、“艺路通网”、“广西新淘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陕西西经发电子商务发展有限公司”“杭州安购科技有限公司(安贝特商场)”、“北京金亿盟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新智培训网”、“梦幻庄园”、“创想网络”、“流动的财富(Q8)”、“安格电子”、“富迪健康科技”、“全国兴村富民互助社”、“成都麦酷电子商务”,深圳遛遛网以及境外的“香港世界通国际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香港月朗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百盛电子商务国际股份(香港)有限公司”、“香港美亚国际mDG电子商务”“香港meSUn(麦森)电子商务公司”、“香港mDG(麦酷”软件)”、“美国全球教育网”、“华盛机票预订中心网”、“、“英国tVi旅游快车”、“澳洲aD网络媒体广告公司”等。

1.5调查方法

作为国内唯一的第三方专业电子商务研究机构,秉承客观公正、科学严谨的作风,通过问卷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通过访谈长期致力于打击传销的草根研究员,深入了解传销内幕;通过对话身受其害的群众,深入分析网络传销成员模式。

此外还通过自身调研掌握相关数据与信息。整个过程确保报告的真实性、客观性、科学性。

1.6报告时间

2010年8月—2010年11月(调查监测阶段)

2010年12月初—2010年12月底(研究成文阶段)

2011年3月初(公开阶段)

1.7报告执行

《报告》由目前国内唯一第三方专业电子商务研究机构——,与中国反传销协会、中国反传销志愿者联盟联合编撰,历经数月抽样调查、运行监测、数据统计与研究分析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