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手工艺研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24:57

传统手工艺研究篇1

关键词:传统手工艺合作社;可行性;问题;构想

中图分类号:F321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4月18日

中国传统手工艺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璀璨的明珠,展现着中国历史的兴衰,反映着社会生活的变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的生活更加趋向机器化、便捷化,这对于传统文化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对于传统手工艺来说,一方面要保持传统特色,另一方面要满足现代人的要求,因此传统手工艺迫切需要探索其传承与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传统手工艺合作社可行性分析

合作经济是一个全球性的概念和实践活动,1995年国际合作社联盟第31届代表大会,对合作社做出了如下原则性定义:合作社是人们自愿联合、通过共同所有和民主控制的企业,来满足社员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的共同需求和渴望的自治组织。改革开放以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在一定时期内,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农民的生活质量。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很难抵御市场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农民便选择了抱团、合作,各种以民主平等、自愿互利为原则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股份制合作社等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大量涌现。

合作经济在我国的蓬勃发展为传统手工艺的发展提供了思路,传统手工艺走合作化的道路能否有效地解决传统手工艺面临的后继无人的困境?基于这一问题,我们收集了一些关于传统手工艺合作社的新闻报道和调查研究资料,包括:陕西华县的惠众皮影专业合作社、福建畲族传统工艺制作专业合作社、四川省阿坝州阿坝县藏族传统手工艺合作社,对这三个合作社进行了对比分析。我们发现三个合作社的首要目标都是要传承当地的传统手工艺,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带动当地百姓加入进来学习掌握这些传统的手工技艺并非易事,首先这一技艺必须能够给人民带来经济增收,这才能确保民众能够积极地参与进来,三个合作社将传统的手工艺品与旅游业结合起来,把手工艺的市场销路定位在旅游纪念品上,这符合近年来我国旨在把旅游业打造成支柱性产业的发展方向,旅游业的发展保证了这些手工艺术品有一定的市场,只有产品销售出去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才会有更多的民众参与进来,进而达到传承传统技艺的目标。

传统手工艺专业合作社,其组织形式大都是企业+社员的模式,社员负责加工制作,企业负责原料和销售,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社员的收入除了其制作产品获得的报酬外,还有合作社的利润分红,这能够有力地调动社员的生产积极性,合作社的组织管理人员也要不断地探索销售方式和提高产品的创新力,以便及时对市场做出反应。可以说传统手工艺合作社是在制造工艺上保持着传统的特色,而在合作社的运营、销售上采用的是现代化的企业运行模式,一方面紧密地与市场结合,带动当地人民的经济收入,提高整个企业的活力;另一方面鼓励更多的人加入进来学习,能够有效地传承这些传统技艺。

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分析,传统手工艺的合作社道路可以说是一种形式上的创新,以现代企业的专业化生产运用到传统的手工艺制造上,有效地将传统与现代市场运作相结合,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并且合作社能够凝聚群众的力量,把有技术的人组织起来,集中生产销售,避免个人经营的风险。但是并不意味适用于所用的传统手工艺,通过对比以上三个合作社,发现皮影戏、藏族传统手工艺、畲族传统工艺都带有明显的地域特色。皮影戏是陕西重要的民俗文化,是陕西一大特色,可以说尽人皆知,发展皮影专业合作社首先在产品的知名度上占据优势地位,同时皮影戏是陕西旅游业在传统文化方面着力宣传和打造的主题,这能够保证其有一定的市场需求量;藏族传统手工艺、畲族传统工艺同样都是当地旅游业的一大特色,已经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在此基础上建立合作社,将当地民众组织起来进行生产,能够有力地推动这一产业的发展,而对于一些并不知名的传统工艺来说仍然要面临巨大的挑战。

二、对蒲城县玉女土织布专业合作社实地调查分析

土织布相比于前文所提到的皮影戏、藏族传统手工艺、畲族传统工艺,其并没有明显的地域特色,也没有很大的知名度,在关中地区除了蒲城土织布,其他地方也有自己的土织布而且制作的工艺、流程大致相同,因此把土织布专业合作社作为实地调查的对象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我们以“蒲城县荆姚镇许家庄土织布专业合作社”为具体研究对象,进行实地调研了解,以更好的研究“传统手工艺合作社”这一发展模式是否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可推广性。

蒲城土织布是传统织布手工艺中的一种,是关中平原孕育的产物,曾是关中地区的传统产业,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但是在工业化发达的今天,土织布技术面临后继无人的濒危境况。近年来,蒲城县土织布已被列为陕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在蒲城地区也就出现了大大小小的土织布专业合作社,我们对蒲城县规模较大的玉女土织布专业合作社进行了实地调研,了解其具体的发展现状。其于2008年4月15日依法成立,专门从事纯棉手织土布服装、床上用品和家居饰品的研发、生产、销售的农民合作组织。同大多数合作社一样采取“合作社+社员+市场”的经营管理模式:合作社负责研发和销售,入社农户负责加工产品,由合作社统一回收、销售。在这个模式下,社员主要扮演的就是生产的角色。合作社采取入股分红的方式,社员获得经济收入一方面来自分红,另一方面来自织布生产,社员从合作社领取线,按照要求来进行加工,以织的布的数量来计算,按量计算能够极大地调动社员的生产积极性。

但是,通过我们在当地的走访调查,发现合作社存在很大的问题,其中包括:一方面玉女土织布在蒲城县当地知名度很大,但是蒲城以外鲜有人知,同时与其相类似的土织布合作社也很多,蒲城土织布本身与其他地区的土织布,相比来说并没有十分突出的特色,目前市场上更多的是机器织布,在款式、价格上都比传统织布更有优势,市场竞争大,其销售量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社员积极性不大、自由散漫。有社员反映他们从合作社获得的收入并不高,不能全凭这个收入来维持生活,他们更多的是抱着“闲着没农活时就干干”的心态。虽说这对于社员来说在其平时收入之外,有了额外的收入,可以补贴家用,但其实这是一个不健康的发展态势,社员的这种心态不利于合作社的扩大发展。其次是社员在年龄分布上主要在50岁以上,年轻人从事织布的人并不多,更多的还是以外出打工为主,尚没有带动年轻人投入其中,合作社缺乏创新的活力。

三、传统手工艺合作社发展构想

社员思想自由懒散、管理难度大、销路单一的问题是许多传统手工艺合作社都会面临的问题,我们认为合作社可以从人才的引进、管理方式的创新、产品销量的提高三个方面来着手解决:

(一)人才的引进。合作社主要是由当地村民或者手工艺者组成,其管理者文化素质不是很高,需要引进专业管理人才和专业设计人才,专业的管理人才能够及时地把握市场的流行趋势,制定适当的销售方案,专业设计人才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开发新的产品,提高产品的多样性。但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人才引进并非易事,人才也并不仅仅局限在高校毕业生,合作社可以发动本地区的个别文化水平相对来说比较高的年轻人投入进来,他们不是以社员身份加入,而是以企业职员的方式,需要有绩效考核、有固定的上下班等,把这些年轻人作为重点培养对象,一方面让他们了解合作社产品的制作、销售;另一方面多派他们外出学习,外出宣传,为合作社向外发展提供基础。

(二)多元化的管理。合作社普遍采取多劳多得的分配方式,这造成社员自由散漫,不受管理。现代企业除了多劳多得还有一定的奖惩制度,而在合作社中奖惩制度不适宜采取,可以采取:核心社员和边缘社员相结合的方式,核心社员其要有定额的生产任务,在定额之上可以采取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的分配方式,定额生产保证了合作社基本的产品供应,同时多劳多得能够提高社员的生产积极性。边缘社员其相对比较自由,但是其入股和分红会受到一定的限制,边缘社员不代表被排斥,这是社员根据自己情况的选择。而且在任何组织中都有比较开明和比较保守的人,合作社也一样,合作社需要先发展一批人,使这些人从中获取比较可观的收益,这样可以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其中,并且积极地从事生产。

(三)提高销量。产品销量的提高是关系到所有合作社发展的关键,但是对于传统手工艺来说,其工艺繁琐、生产效率低下、种类单一是造成其无法在价格、产品多样性上与市场上机器制品相竞争,目前其更多的是以旅游纪念品的形式出售,旅游业的发展可以成为传统手工艺品的主要销售渠道,但是也需要多探索销售渠道,提高自身的独立性。近年来,各地都有自己的农业博览会,这些传统手工艺合作社可以把自己的产品带到各地的博览会上宣传、寻找商机。同时,近年来由网购掀起的节日购物热潮,可以成为这些合作社关注的焦点,采取拓展线上宣传销售、植入网页广告等方式让更多人了解传统手工艺品。

四、结语

通过对传统手工艺走合作社道路的理论分析和实地调研分析可以看出:传统手工艺的发展必须走产业化的道路,必须与市场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激发人们的参与热情;传统手工艺与专业合作社相结合的道路,一方面能够克服以往一家一户独立生产对市场反应迟钝的缺点;另一方面能够集聚众力进行专门化、产业化生产,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各个传统手工艺合作社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合作社的领导人要积极探索解决方法,同时要经常与社员沟通,做好思想工作,保持内部的凝聚力,共同寻求解决困难的办法。

主要参考文献:

[1]华觉明.传统手工技艺保护、传承和振兴探讨.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7.

[2]赵农.关中蒲城土织布纺织研究――关于渭南地区乡村手工艺生产、发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文化民生问题的田野调查.艺术百家期刊.

[3]霞浦县崇儒畲族乡畲村成立合作社传承“非遗”手工艺又致富.福建日报,2015.12.17.

[4]龙瑞泉,扎西泽让.四川省阿坝州阿坝县祥瑞藏族传统手工艺合作社成立.中国农民合作社,2011.7.

传统手工艺研究篇2

引言

一千多年来,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技艺传承有序,并在相对独立的地域文化中形成了浓厚的民族色彩和本土风格,是中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技艺传承不可避免地受到景德镇地域文化的深重影响,并在此影响下形成了鲜明的特点,这对于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技艺传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与探索。

景德镇地域文化和传统手工制瓷技艺传承略述

景德镇地处江西省鄱阳湖流域的昌江中游沿岸,群山环抱,在长期的相对独立的发展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景德镇以陶瓷文化而闻名世界,被誉为瓷都。从总的文化圈来看,景德镇自古处于江南丘陵地区,属于江南文化圈范畴,自古有江南雄镇之称。从民俗文化上来说,景德镇的文化为江南文化圈中的赣文化与徽文化的融合,同时也涵盖了大量其他外来人口文化元素,具有显著的兼容并存的多元化特征。

景德镇地域文化带有浓厚的陶瓷文化气息,其他文化大都围绕陶瓷文化来展开。景德镇早在东汉时期即开始制陶,景德镇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以单的传统手工制瓷而支撑了上千年经济发展的手工业城市。景德镇的民风民俗、、城市格局、建筑形式等等,都与陶瓷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在中国手工制瓷史中,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技艺的发展较晚,但发展却非常迅猛,在宋代时即已经跻身于中国六大窑系之列,以吉白瓷而闻名天下。而到了元代,景德镇青花瓷、枢府白瓷、颜色釉瓷开始兴起。经过元代过渡以后,在明清时期,由于宫廷在景德镇设立官窑进行皇家用瓷的烧造,景德镇一跃而成为天下瓷都,集天下名窑之大成,手工制瓷技艺达到巅峰状态。

与其他产瓷区相比,景德镇是唯一自瓷业兴起后直保持繁荣的城市,在2006年,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技艺列入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分工极为细密,主要工序达到七十二道之多,核心工序主要为拉坯、利坯、施釉、彩绘和烧造。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技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之一,其延续传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历史上地域文化对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技艺传承的影响

首先,地域文化体系的相对独立性,造就了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传承体系的独特性。景德镇地处江西东北部的江南丘陵地带,相对稳定的环境和独立的文化环境造就了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技艺传承的独特性和唯一性。景德镇工匠代代相传的手工制瓷技艺的完整性与独立性是全国乃至世界其他地区所绝无仅有的,其中的许多为景德镇所创烧,如古彩、粉彩、青花玲珑、颜色釉等技艺。

其次,多地文化所形成的行帮文化,造就了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传承方式的二元化。在历史上,各地工匠为谋生而大量到来并聚居在景德镇,成为各地文化杂处地带,各种文化以陶瓷文化为中心,互相融合影响,为了维持手工制瓷技艺的稳定传承,二元化传承方式是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得以精确传承的重要保证,但同时也使技艺传承被限制于较小的范围内。而行帮还对技艺传承设置了大量的规矩,这也大大限制了技艺传承,使部分技艺因此而可能失传。

最后,皇家用瓷烧造所形成的官窑文化体系,造就了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传承内容的丰富性和先进性。明清时期设立更具权威的御窑厂,打破了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传承的单调性,官窑带来了丰富而先进的技艺,民窑通过效仿官窑,模仿学习了大量新的技艺并进行传承,从而极大地丰富了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的传承内容。

新时期地域文化变迁对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技艺传承的影响

首先,地域文化的日益开放与包容,造就了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技艺传承体系的开放性。而由于开放程度的提高,从而使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技艺的传承几乎不再受到任何限制,打破了地域界限。技艺传承的开放性使新时期外地来景德镇学习传统手工制瓷技艺的人口迅猛增长,除高校学生、还吸引了许多外地艺术家前来学习,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技艺传承体系进入到空前开放的大时代。

传统手工艺研究篇3

“我的研究主要是两方面。刚开始是藏族传统绘画艺术。我在中央民族学院学美术,基础是西洋画,就是油画,专攻中国画。进大学前,我自己还学习过藏族传统绘画,学习过程中,感觉到藏族绘画艺术与其他民族相比并不逊色,拥有自己的特色,但在绘画理论方面有所欠缺,因此,我立志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其实我是学画画的,个人对绘画很感兴趣,从经济上讲,肯定画画比理论研究要挣钱得多,但当时就觉得藏族绘画艺术需要理论研究,这个工作要有人做。毕业工作后,又找了些老师,认真学习藏族的传统绘画,用7年时间写出《藏族传统美术概论》,1994年由中国藏学出版社出版,1995年获得全国优秀图书一等奖,2007年被大学确定为艺术学博士必考书,2010年又获得第二届中国藏学研究珠峰奖藏文研究专著类二等奖。

再一个,我很关注藏族传统手工艺。从2000年起,我对藏族传统手工艺做了深入细致的田野调查,具体内容分为几大类:第一,传统藏区的手工艺,我用几年时间把甘、青、川、滇、藏5省区跑了几遍;第二,受藏族传统手工艺影响的土族、蒙古族、白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手工艺;第三,汉族地区如北京,承德、五台山等地藏传佛教寺庙的传统手工艺;第四,目前正在各地蓬勃发展的现代藏族手工业;最后,是受藏族文化影响的不丹、锡金、尼泊尔、外蒙古等几个国家的手工艺。这些年我跑遍了这些地区,实地调查了解传统藏族手工艺情况,真实记录下这些技艺。

“对于藏族传统手工艺,至今我不敢说什么研究,也不敢说自己发现了什么新东西。我之所以专心做它,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真实记录下这些手工艺,原料是什么,具体过程如何?等等。我感觉,现在有些手工艺正在消失,有些手工艺或者将会消失,我们有责任把这些好东西记录下来。

“还有一个原因,我原来在政协工作,常常看政府工作报告,关心老百姓的增收问题。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都关心藏区老百姓的增收。我时常想,增收得有个增收来源,藏族传统手工艺就是个很好的来源。2003年,我去尼泊尔,观察尼泊尔人学藏族手工艺,是请藏族的手工艺人做他们的师傅,长年累月地教学,直到学会为止。当年,海关统计,尼泊尔出口的手工艺品总价值12亿元人民币,现在大概已经20亿了。我们四川郫县有20多家藏族手工艺品加工企业,可和尼泊尔比,差距还大得很。藏区农牧民是有这些传统技艺的,藏族手工艺品很有市场潜力,发展好了,我们也能把这20亿装进老百姓的口袋里。这些年来,我一直在思考,我们搞研究的,也得好好研究这些问题,不能光把自己关在书房里,天天写写文章。

目前,我正在撰写《藏族手工艺大全》的汉文版。已经改两稿了,原来有个藏文版,现在和中国科学院合作翻译成汉文出版。政府对民族文化的保护非常重视,中国科学院本来准备出一套《中国手工艺大全》,听说我这本书后,很重视派自然历史研究中心等几个单位来和我协商,还主动联系大象出版社出版,对装订等各个环节高标准,严要求,准备出成精品。《藏族手工艺大全》出版后,他们准备动用各种现代技术,比如化学成分测定等,沿着这本书的思路进一步做下去,我这本书包括56大类技艺,他们以后可能一种技艺出一本专著。真要是做成了,对于藏族传统手工艺的保护和弘扬,将是个很大的帮助和贡献。

“此外,我现在负责民族文化博览中心二楼藏族展览馆、五楼经堂馆(刘文辉捐赠珍藏经堂)展厅的设计和监督工作。原来西南民族大学有个老的藏族展览馆5-12地震的时候严重受损,对于馆藏文物的保护很不利,学校和相关部门很重视,在资金比较困难的情况下,筹集资金修建新的藏族展览馆和藏传佛教文化展厅,学校安排我负责设计工作,目前设计已经完成,施工也在紧张进行,今年应该可以完工。

传统手工艺研究篇4

一、蒙古族传统工艺美术研究背景

在我国的工艺美术和文化艺术领域之中,蒙古族的传统工艺以其幽远的发展历史,精湛的工艺水平,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此外,蒙古族独特的草原民族特性,热情好客,吸引了内地的大量文化的爱好者的移民,对于蒙古族的手工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还有一些传统的蒙古族工艺美术品的原材料产自内,历年来,众多的中国外学者进行了蒙古族的传统工艺美术的相关研究,相继编着了较多的有关蒙古族的传统工艺美术研究方面的书籍和论文,这些研究以及文献资料为蒙古族的传统工艺美术研究保留了大量的原生态信息,为研究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蒙古族传统工艺美术的特色

大量的蒙古族传统工艺美术品的创作目的是为了美化蒙古族人民的生活以及居住环境,根据这一目的可以把蒙古族传统工艺美术品分为生活用品和生产用品两大类,第一类生活用品类主要包括蒙古族的民族服饰和民族饰品以及各种摆设和生活用具,第二类生产用品主要包括草原民族从事生产活动如放牧以及运输工程中的各类用具,这两类蒙古族传统工艺美术品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别。从这些种类可以看出,蒙古族的传统工艺美术品的种类众多,而且其工艺多出自于蒙古族的民间生产,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工艺水平高。另一方面,蒙古族传统工艺美术品的设计者往往也是蒙古族传统工艺美术品的使用者,这些工艺美术品经过历史的沉淀带有悠远的历史气息,包含了蒙古族的民族智慧以及人民对于生活的美好向往。

三、蒙古族传统工艺美术分类内涵

蒙古族的生活方式的开放性,造就了蒙古族民族文化的多元性,另一方面,明清时期蒙古族传统工艺美术品的特殊发展背景等等,使得蒙古族传统工艺美术从原材料到工匠、生产规模以及生产工艺都具有较复杂的综合特性,这些对于蒙古族传统工艺美术的审美依据模糊化,文章现对于主要的蒙古族传统工艺美术品进行探究。

四、蒙古族传统工艺美术研究

文章主要从传统蒙古族服饰以及服饰刺绣艺术、蒙古族传统的彩绘工艺以及蒙古族传统用具工艺美术研究等方面进行蒙古族传统工艺美术研究。

(一)传统蒙古族服饰手工艺美术研究

蒙古族传统的服饰手工艺是其传统民间工艺的重要组成,其工艺独具匠心,在指法以及持针的手法上都大有讲究,服饰的手针工艺是蒙古族传统服饰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具有浓厚的生活实用性以及美术价值。蒙古民族服饰除了御寒和护身等实用之外,每一处都体现了蒙古民族对于审美的追求,长期的历史发展沉淀所形成的传统服饰的颜色体系对于蒙古民族的民族崇尚有着直接的体现,例如蓝色象征着蒙古族人民崇尚的长生天以及蒙古族的先辈,绿色则是蒙古族赖以生存的草原之色,红色象征着或,代表了蒙古族人民的热情。

1.镶边工艺蒙古族自其先辈开始就讲究服饰的镶边艺术,作为蒙古族的传统手工艺一直在不断地发展以及完善之中,为蒙古族的民族服饰锦上添花,其根据蒙古族人民的年龄以及服饰的不同位置镶边的款式风格以及色彩上往往不同,通过色彩的运用以及样式的改变来体现不同阶段

2.传统蒙古族服饰刺绣艺术美术研究蒙古族的服饰刺绣艺术具有久远的历史,并且随着蒙古族文化的发展进行着不断地创新,追溯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蒙古族的先辈们就已经掌握了剪裁和缝制工艺,大约到了元代,蒙古族传统的服饰手工艺技艺趋于成熟,传统蒙古族服饰刺绣艺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与蒙古族人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例如:袍服和坎肩以及套裤等数十种蒙古族人民的服饰以及配饰。刺绣手法风格各异,体现了蒙古族历史发展的各个时期的特色,传统蒙古族服饰刺绣艺术的造型、色彩以及工艺和图案都具有极高的美术价值和社会内涵。

(1)传统蒙古族服饰刺绣色彩的美术研究蒙古族崇尚的色彩主要包括蓝色、白色、红色、金银色以及绿色等,这与蒙古族人民的生活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传统蒙古族服饰刺绣色彩上蒙古族人民倾向于使用给人以轻松愉悦感觉得色彩,使用服饰的颜,!色为单调的草原环境增添丰富的色彩,另一方面,蒙古族的服饰往往色彩对比强烈,采用大胆的色彩对比,来增强服饰色彩的丰富程度,长此以往,蒙古族人民掌握了这种色彩对比的方法,配合具有民族特色的配饰将蒙古族的审美情趣以及情感世界鲜明的体现出来。

(2)传统蒙古族服饰刺绣图案的美术研究传统蒙古族服饰刺绣图案对于蒙古族大而正的平面剪裁服饰进行填补,将传统蒙古族服饰中的大面积面料进行分割,使得服饰的内容更加调和,增添了流畅的节奏美感,将蒙古族的服饰结构的精美以及工艺的细致体现的淋漓尽致。图案是以反映蒙古族生活以及美化生活为目的,带有吉祥如意的美好寓意,寄托着蒙古族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传统蒙古族服饰刺绣图案具有极强的美术变现力,多以动物、花卉以及吉祥的文字等传统纹样为主,由于蒙古族传统服饰的独特性,刺绣图案的美术美感是其他图案形式所不能替代的,其色泽、空间以及质感造就的浮雕效果,将刺绣艺术的美术效果完美的体现出来。

(二)蒙古族传统的彩绘工艺的美术研究

文章此处主要针对与蒙古族生活息息相关的家具彩绘工艺为主进行研究,蒙古族的居住以蒙古包为主,一般家具规模不大,大型家具的彩绘主要于家具的正面以免被其他家具遮挡,小型家具一般要进行5个面的彩绘,根据家具的功能性,其彩绘的内容往往不同,蒙古贵族崇尚与龙、凤、狮、以及虎,部分贵族的家具彩绘中含有文房四宝以及吉祥如意寓意的装饰图案。由于蒙古族崇尚的色彩主要包括蓝色、白色、红色、金银色以及绿色等,蒙古族家具的传统彩绘工艺多使用红色、蓝色、白色、金银色以及绿色等,其中红色占据绝大部分,在传统的彩绘工艺中多运用色彩的强烈对比,颜色绚丽,但由于工匠的精巧布局其依旧具有很高的协调性。蒙古族的传统家居彩绘工艺,配合其草原环境的蓝天与白云,青草和九曲连环的河流溪水,将蒙古族的生活空间点缀的艺术气息十足,蒙古族传统的家居彩绘中因要求不同,运用或精美或粗犷的线条以及层次丰富的色彩对比提高了蒙古族传统家具的美术价值。

(三)蒙古族传统用具工艺美术研究

蒙古族由于其独特的草原生活方式,需要配合生产活动进行频繁的迁徙,其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上附着的传统的工艺的美术价值同样对于蒙古族传统工艺的美术研究存在有重要的意义。

1.鞍马用具工艺蒙古族被称作是马背上的民族,蒙古族人民与马有着不解之缘,蒙古族传统的鞍马用具在国际上的鞍马用具领域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不是其他民族其他国家可以取代的,蒙古族传统的鞍马用具传承了我

国北方游牧民族数千年的鞍马制作工艺和传统文化,在发展完善的过程之中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工艺美术类别,蒙古族传统的鞍马用具是蒙古族男子身份地位的象征,蒙古族传统的鞍马用具种类很多,而且造型丰富多样,装饰品的工艺及其丰富,鞍马用具包括马鞍以及配套的辅助部件,其图案多寓意吉祥如意等蒙古族人民对于生活的美好向往。2.毡庐用具工艺蒙古民族居住于蒙古包中,因为蒙古包的材料主要是毡毯并且蒙古包的顶棚形状为穹庐形,所以一般将蒙古包又成为毡庐,这是蒙古民族所特有的居住环境,主要是为了配合草原生活的频繁迁徙以及四季的气候变化,毡庐便于拆卸以及安装,蒙古包颜色以及本身的形状都是蒙古族人民在长期的发展中的传统文化体现,色彩丰富,为草原民族的生活层次丰富的提供点缀。

3.饮食用具工艺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蒙古民族的传统用具工艺的美术研究自然离不开对于蒙古族的饮食用具的研究,蒙古族的饮食用具体现了蒙古族人民的粗犷豪放特性,虽然工艺不比农耕民族的工艺技术繁荣,但是极具民族特色,蒙古族人民由于需要进行频繁的迁徙,其传统的饮食用具要求使用不易破损的材质,一般为木材和皮革以及金属等,例如具有蒙古族特色的皮革制成的酒壶以及皮囊,使用动物的骨角做成的牛角杯和牛股筷子等,其造型、材质和装饰都是游牧民族的传统习俗的体现,另一方面也是蒙古族传统工艺美术的重要载体。

4.游乐器具工艺每个民族的游乐器具都带有浓郁的民族气息,蒙古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每逢大型的节日庆典以及日常的婚丧嫁娶,蒙古族会举行丰富多样的游乐活动,这构成了蒙古族的日常生活的亮丽风景线,笔者此处以蒙古传统的男性竞技项目———男儿三艺为例,这些竞技项目特有的服饰具有显着的民族特色,例如摔跤项目的服装多风格粗犷,套裤上选择的图案多为寓意吉祥如意的图案以及狮头、虎头等,赛马相聚佩戴的云冠将蒙古男儿的英姿烘托得酣畅淋漓,蒙古族传统的游乐用具在制作上工艺十分讲究,配合举办的项目的需求来选择色彩的搭配,同样具有重要的美术研究的价值

传统手工艺研究篇5

传统工艺如何体现文化内涵?

在毕设巡展的一角,一组玲珑温润的陶艺作品隐隐发出粼粼的微光,简单古朴的弧形勾勒出内心的从容,泥土的材质爆发出远古时代天真的呼喊。王教授告诉我们,这是他在2016年度指导的艺术硕士何昊辰的作品“观山漫醉”――一组适合户外使用的便携式茶具,它将茶具的实用性和审美格调完美融为了一体。

“大多数人将传统工艺理解为工艺上的学术研究,严重脱离了生活。”王教授却一直鼓励并带领学生在工作室进行相关的工艺技法学习和艺术创作实践。一年前,师徒二人开始准备毕业设计。他对何昊辰提出自己的独特看法:“工艺应该从设计的角度去发展,更贴近生活。”

研究生何昊辰遂从僵硬的书本理论中脱身而出,关注人们在现实生活的实际需要,并对茶具类设计比较感兴趣。他无意间发现,不少人为了让老普洱的味道更浓郁,往往将泡过几次的茶重新再煮。难道煮茶是我们的传统吗?带着疑问,他先将茶具大概定位为煮茶器具。王教授随即点拨何昊辰:“进行陶瓷艺术创作,除了考虑使用功能,还应该根植于自身的文化土壤和中国悠久厚重的文化传统中。”

在导师的启发之下,何昊辰想到传统文化中有曲水流觞、寻佳泉朱茗等典故,还回想起元代杨维桢的《煮茶梦记》,其中的“月夜煮茶”让他为之陶醉,感受到浓浓的东方古典趣味。“我觉得户外煮茶这一行为充满了乐趣,让休闲娱乐的人们悠然自得,可充分适用于公园一类野餐茶聊,而且户外休闲茶具有更多的可设计空间,所以我最终选定了户外休闲茶具这个方向。”何昊辰说。

王教授对何昊辰的设计思路给予了肯定,“但要记得,在设计的过程中,对于受众群体的调查,以及市场上同类产品的调研都是很重要的。”为了夯实设计的基础,何昊辰开始对潮汕工夫茶进行重点调研,因为潮汕工夫茶道非常流行煮茶亦或煮水泡茶。

这次调研为他选择燃料提供了关键思路。何昊辰分析了各种“煮”的很多方式,包括常用的户外燃烧工具酒精灯、便携式煤气炉等。最终,他别出心裁地选用了潮汕工夫茶中的鸟榄炭和龙眼炭搭配。乌榄炭和龙眼炭都属于微烟炭,耐烧。考虑到前者不易燃,何昊辰就用龙眼炭起到助燃的作用。两者搭配作燃料,燃烧时还会散发榄核的清香,“这能让茶在煮制过程中更富有生活情趣。”

设计如何让生活更便捷?

有了思路,何昊辰开始着手设计。他准备将茶具分为煮茶器具和泡茶器具两个部分,分别要做出风炉、煮茶壶、泡茶壶、公道杯和茶杯。“这组设计需要做的东西体量很大,加上当时我思路也没放开,找不到突破创新的点。”

他将煮茶器具设计拿给王教授看,教授却发现里面没有茶滤结构。王教授告诉何昊辰:“单一的煮茶器具会限制很多茶的种类,茶滤的加入则可以满足煮水泡茶功能,这样既可以在煮茶壶内煮茶,也可以在公道杯内泡茶。”由此,何昊辰决定将煮、泡合二为一,省略结构复杂的泡茶壶,将煮好的茶水直接倒入公道杯内,然后分茶。

通过进一步优化,何昊辰又花了一年的时间,终于完成了现在的结构设计。这套茶具的特点主要在材质和便携两个方面。何昊辰如数家珍地向我们介绍道:“材质上,我根据不同组件的功能需求选择了相应的泥料,从而突出体现手工制作的效果。比如风炉采用匣钵料,煮茶壶和茶滤采用砂锅料,公道杯和茶杯采用白瓷泥。便携主要体现在结构和其他的辅助组件上,以达到产品即包装的效果。在制作上,风炉采用泥板成型,其他的采用手工拉坯成型,经过一系列修坯,粘接等工序完成泥坯。电窑800度素烧成坯,上釉,然后通过气窑打烧、制造完成。”

对于何昊辰的这个设计,王教授表示,作品的创造性思维以及相关的工艺手段问题不大,“不过,这个题目的难点也有很多,诸如如何决定功能性、便携性、美观性的主次和三者之间的协调退让;如何解决收缩率不同的各种陶瓷原料做成器具的契合;如何为减小体积让所有的茶具都容纳在风炉内等等。”对此,师徒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思考和讨论,最终找到了最优方案。“导师的主要工作是在设计过程的不同阶段提醒学生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尽量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当然,复杂的设计实践过程有时候会令学生的思维与设计初衷渐行渐远甚至背道而驰,这时候,导师还把他召唤到正确道路上来。”王教授说。

传统工艺逆袭

“北理之所以成立传统工艺美术系,是因为当时的院长发现,工业文明严重冲击着传统文化,大量具有重要文化价值的传统手工艺和工艺美术命悬一线。”为了力挽狂澜,学校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了这门学科,成立了校内工作室,还与地方手工艺机构合作,建立了一些校外实习基地。也因此,北京理工大学的本科生们有一项特殊的“福利”,在埋首于枯燥繁重的理工科专业课程之外,他们可以选修设计与艺术学院十多门传统手工艺课程,亲自做一做陶瓷、剪纸,过一把文艺的瘾。这也在无形中加深了北理学子对传统文化的价值认知,提高了传统文化素养,所以他们的身上不仅具有普遍的理性气质,更体现着难得的生活情趣和灵动之感。

也因此,十多年过去了,看似“落伍,有些老土”的传统工艺美术系不但成功抵住了时代洪流的侵蚀,学校的陶艺、雕塑、染织、漆艺、木版年画、剪纸等专业都受到了师生的热捧。王教授告诉我们,近年来他重点关注的对象是濒临失传的传统手工艺,并做了大量搜集、整理、传统手工艺资料、研究手工艺规律的工作,与此同时,他还不遗余力地培养着陶艺研究型人才。“我们的弟子学习积极性很高,有很多学生一边考察、研究传统手工艺,进行学术研究和积累;一边自觉地跟随着手工艺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工艺美术大师,去学习实践传统手艺,以达到传承工艺的目的。”

传统手工艺研究篇6

论文摘要:传统手工艺是作坊式的师徒手把手地传承技艺的模式,它的核心就是将纯熟的手艺绝活保留下来。而高等教育是侧重创新研究模式,它是在否定基础上再肯定,寻求不断的变化和创新,两者的目标是相背离的。但是,它们也有互补性,传统手工艺目前面临的困境是缺乏创新,不能很好地和现代社会的审美和需求结合;艺术设计高等教育面临的问题是缺乏民族性,创新的根基不牢固,并且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如何结合市场经济、企业的产业结构及对人才的需求来调整教学手段也是艺术设计高等教育在思索的问题。文中分析了两者各自存在的利弊问题,探讨了适宜双方发展的契合点、利于合作和发展的规划,以及如何产生良好的互动效应。

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传统手工艺逐渐得到重视并恢复发展起来,但是某些种类的手工艺还是面临重重困难,无论从工艺手段、材质,还是应用价值等来看,都受到很多限制,如果只是作为一种传统手工艺的保留,它们需要社会力量甚至是相关部门的扶持,如果目前只是依靠自身发展,短期内很难振兴,需要重整发展之路,找到和现代社会需求的结合点,并适应现代审美、现代生活的新模式。传统手工艺注重手艺的传承,大部分是靠手工完成,其成本较高,在现代社会,比较难以适应大众需求,但也有部分高端或是特殊消费群体能接受,但类似需求的力量是有限的,不足以推动某一个传统手工艺行业的发展。对消费群体的科学细分将决定产业的出路,决定行业的存亡。

艺术设计高等教育也面临着很多挑战,艺术设计的核心就是不断创新。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西方的艺术设计教育理念随着一批海外学者的归来,而逐渐渗入了国内的艺术设计教学领域,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就是在这个时期提出和实施的。时隔十几年,国内这些高校仍然在继续改革和创新着,并在不断摸索适合本土的教学模式。

在通常观念里,传统手工艺产业很难和高等教育联系起来。传统手工艺是作坊式的师徒手把手地传承技艺的模式,它的核心就是将纯熟的手艺绝活保留下来。而高等教育是侧重创新研究模式,它是在否定基础上再肯定,寻求不断的变化和创新。从某种意义上讲,两者的目标是相背离的。但是,它们也有互补性,传统手工艺目前面临的困境是缺乏创新,不能很好地和现代社会的审美和需求结合;艺术设计高等教育面临的问题是缺乏民族性,创新的根基不牢固,并且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如何结合市场经济、企业的产业结构及对人才的需求来调整教学手段也是艺术设计高等教育在思索的问题。正是基于以上存在的问题,两者可以找到发展的共通点,相互弥补,取长补短。

下面我们将结合江南大学设计学院的教学实践来分析、探讨传统手工艺产业和艺术设计教育的互动现状:

以下是在当代手工艺教学、实践过程中的一些情况:2009年10月,我和几个做专题研究的学生到江苏省连云港东海县对水晶手工艺产业进行考察。

首先,对东海县水晶城进行考察。东海县水晶城是东海水晶工艺品的集散地,也是全国水晶原料的集散地。在水晶城里大多是简单加工的水晶工艺品,有的水晶饰品是按份量销售,基本没有设计,也谈不上什么附加值。当然水晶城里也不乏精品,但是按照水晶石材的档次和雕刻工艺的精美来区分的,目前我们所能看到的最高附加值的工艺品就是这两者完美结合出来的产物。但是就我们所见到的精品,还是以传统题材为主,它所面对的消费群体的数量正逐渐萎缩。

其次,对当地的水晶企业、作坊进行考察。通过对当地至善坊水晶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考察发现,目前他们在传统工艺的继承上做到了极致,比如他们雕刻的佛像非常活灵活现,神韵十足。有的水晶还有着非常漂亮的包含物,比如一些有色金属矿物质,会折射出美丽的光泽,挑选这一类材料雕刻成的佛像,几乎每一件都是独一无二的,不可复制的。在艺术品收藏领域中,这种传统工艺品有一定的优势,它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企业高层非常重视与高校间的交流,意识到传统手工艺行业都面临的种种问题和困难,比如大多数传统手工业没有发展的远景规划,目前遇到的瓶颈就是只能满足对传统工艺的一部分市场需求,也就是不断复制传统的东西,形式上没有创新,消费的群体也比较局限,并且当代设计理念相当缺乏等等。我们深入接触的这家企业在行业里有一定的先知先觉,他们已经开始在自我的定位上寻找新的突破口。

通过与至善坊水晶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交流我们有了以下第一手的资料信息:

一、规划企业发展战略

企业在成立至今的6年时间里,以前三年的时间充分融入行业,在此基础之上实现企业规模扩大。

二、确定企业文化和理念

确定“我们的灵魂就是水晶,水晶就是我们的灵魂”的企业文化,提出“艺术化设计、产业化生产”的发展理念,坚持“不换思想就换人”的观点。

三、引进艺术设计专业人才促进企业发展

从08年引进第一批艺术设计专业设计师以来,企业在产品的质量、产品的销售、管理模式等方面发展迅速,成绩斐然。

通过至善坊水晶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个案分析,现代艺术设计教育和传统手工艺产业各自存在的利弊有以下几方面:

一、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优势:现代艺术设计教育具有系统性、开放性、交互性,对品牌意识及打造品牌的理念比较成熟。

传统手工艺的优势:传统工艺美术行业拥有精湛的技艺,其产品在收藏市场上具备坚实的基础。

二、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弊端:由于传统文化和技艺等方面的“断代现象”,设计教育体系下的学生在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方面存在欠缺,设计作品个性凸显风格前卫,由此导致设计产品与消费群体脱节。

传统手工艺的弊端:传统手工艺行业面临缺乏创新、品牌意识薄弱、市场分析缺乏科学性以及知识产权的保护措施的无力等诸多问题。

总的来讲,传统手工艺产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它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半自动化程度,特别是形态复杂的工艺品的加工大部分还是需要靠手工来完成,即使是使用机器,人工对机器操作的熟练程度也很难被电脑程序指挥下的机器完全替代。手工艺在现代社会的价值很高,但是如果只停留在照搬和重复古人的东西,其价值也是低廉的。艺术设计高等教育在传统手工艺产业中发挥了对传统文化精髓的挖掘,与当代设计理念的融合以及对品牌的打造等方面的作用。现代艺术设计高等教育和传统手工艺产业的结合需要找到适宜双方发展的契合点,看清以上分析的各自存在的问题和具备的优势,这样才利于制定出长远合作和发展的规划,产生良好的互动效应。因此我们还要逐步探索如何和企业产生联动,如何引导消费市场,以及如何增加现当代手工艺术品的附加值,这将是我们艺术设计学科将要继续研究和探索的课题。

参考文献:

[1]荣四海.基于创新生态链的产学研合作模式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传统手工艺研究篇7

关键词:传统金属;传承创新;高校;培养模式;再设计研究;花丝工艺

一、传统金属工艺概述

(一)传统金属工艺时展背景

随着社会生产效率及经营速度都有了较大程度上的提升,随之而来的也有传统手工劳作在市场内部应用占比缩小,使我国历史发展以来形成的传统手工劳作技巧和方式趋于式微,加快了手工劳作模式退出市场的速度。传统金属工艺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劳动人民从事生产活动得到的经验总结,具有重要的时代历史性特征。但根据我国文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及财政部在2017年3月共同制定的《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提出,未来工业生产应该重点关注传统工艺具有的文化传承、工艺美学和匠人精神等文化元素,达到促进我国传统工艺文化传承与应用的需求。这就要求新时期必须要积极寻求传统金属工艺创新设计方法,寻求解决传统金属工艺传承困难的局面,使传统金属工艺中蕴含的各种文化元素和精神内涵,能够以其独特的文化特质和美学构造得到展示,是弘扬与传承中国人民文化智慧结晶的重点要求[1]。

(二)传统金属工艺传承的时代碰撞

1.文化性与民族性传统金属工艺是我国古代群众利用金属材质制作成品,用以观赏或者实际应用得到的生产及加工技巧。纵观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归纳记载的大量传统金属工艺,可以看出,金属工艺作为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体现,在兼具实用性和观赏性的基础上能够作为某一固定的文化现象代表传承至今,必定离不开其背后蕴含的文化性特点,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展示。因此传统金属工艺就其性质划分上兼具文化性和民族性特色,也是中华文化及精神的重要展示[2]。2.时代性和局限性同时以传统金属工艺制作的特点来看,无论哪一种类型的传统金属工艺制作方式,从制作材料到结构工艺等多项因素上,都需要耗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成本,与现代社会高效率社会生产需求不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特点,这也是传统金属工艺逐渐被市场所淘汰最基础的原因[3]。此外,以地方为特色的传统金属工艺传承模式基本上以师徒或者父子相传的模式,工艺传承简单,产品设计单一化,借鉴抄袭传统首饰较多,并不能适应市场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基于以上判断,传统金属工艺的发展进入到了认识上有高度,但保护传承上又缺乏有效手段的尴尬阶段。因此,立足工艺美术的历史特点和工艺技法,结合工艺美术类高校课程体系改革,探寻出一条集合“传承—保护—再研—提升—入市”的路径显得更加具有历史和现实的双关意义。

二、传统金属工艺结合高校创新培养模式再设计的可行性

(一)传统金属工艺发展的需求

根据传统金属工艺在新时期生产过程中,受到金属加工工艺生产效率低下等因素限制,无法实现大规模生产及加工的特征,必须有效结合现代创新及设计优势资源,在确保传统金属工艺制作成品质量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具体结合高校创新培养模式和再设计研究,对传统金属加工方式进行改进,根据高校完成传统金属工艺创新培养和再设计发展的具体研究,以高校文化创新及工艺优化的优势,将传统金属工艺应用在高校教学培养体系内,能够从传统金属工艺历史沿革、所需材料、工具和加工工艺等多个层面着手,实践传统金属加工工艺分析及创新应用,在其意义上不但能够达到促进学生掌握工艺技法,拓展传统工艺的传承模式,增强手工艺的生命力,也能够借助当前我国高校教育以培养人才创新意识为核心的教育特色,对传统金属工艺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以及工艺更新等内容上有所发展,是传统工艺与现代创意有机结合迸发的全新产学研项目[6]。

(二)传统金属工艺发展的指导思想

以高校课程体系建设为培养模式的契机是传统金属工艺传承的一个发展方向,也是高等艺术院校教学的重点目标。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融汇了中华传统文化科学性、实用性、审美性、教育性等多种特性,特别是其独具华夏特色的审美价值,使其具备了进入工艺美术设计领域的合理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十大类别,其中的传统美术以及传统手工艺两大类别,展示了中华民族手工劳动所承载的生活文化,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这种审美价值不仅体现在杰出的代表作品中,更体现在手艺人的工具中。因此,如果能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工艺与美术设计相融合进行产教融合的模式,不仅为工艺美术专业设计增添了一份厚重而亲民的文化底蕴,更彰显佩戴者独特的传统文化审美能力与气质。所以,传统金属工艺可作为重要的切入点,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走进工艺美术设计课堂中,将传统工艺引入现代设计中,不仅是工艺延伸的重要途径,也是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提高学生设计水平的新思路。因此在金属工艺具体创新与改革的过程中,除了需要对当前教学体系内原有的金属工艺课程进行全方位调整以外,还需要强化教学过程实践应用的重要性,使学生能够通过积极训练,以优化和更新加工内容的需要,对金属加工工艺创新发展进行转变[7]。

(三)传统金属工艺创新应用的市场优势

以花丝工艺作为首饰制作主要金属加工方法来看,现代首饰设计趋向于人的个性化与参与性,人们对首饰的关注点已经从单纯的外部装饰性转向注重内在意蕴与情感表达。虽然现代首饰设计可以通过机械加工对传统首饰进行大规模的复制,但是大规模的机械复制使得设计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新颖与个性,极易使人产生审美疲劳,从而使得该产品在视觉上与反观上的惊艳感降低。因而机械复制与产品同质所造成的审美疲劳,使得传统手工工艺运用于现代的首饰设计之中成为可能。再加上传统金属工艺加工方法其独特的文化性和民族性特点,能够提高商品的价值和文化内涵,具有发展潜力和增长空间。

三、传统金属工艺与高校创新培养教学融合意义

(一)理论层面

将传统金属加工工艺和高效创新培养模式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具有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的重要意义,是非物质文化遗传的创造性传承。首饰设计作品具备文化底蕴与内涵,才能够具有典型的民族特质,才能更好地体现我们的“文化自信”。该项目的研究,将传统金属工艺中的首饰设计的创作空间与历史维度相结合,极大地拓宽了首饰艺术的创作空间与创作维度,为传统手工艺的发展开拓更多的可能性[8]。

(二)学科意义

传统金属工艺的拓展与创新是工艺美术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比如说首饰花丝工艺虽存在工艺繁琐,样式老旧的问题但是可以在现代设计语境存活的,面对新的语境挑战,以一种科学系统的传承方式存活下来是花丝工艺在现代设计语境长期稳定发展的保障,实现传统工艺由传统的传承模式向现代的教学模式的转变是花丝等传统工艺进行现代转型的基础。该项目的学科意义就在于拓宽了首饰艺术创作空间和教学内容,深入研究传统手工艺术的创新性,将工艺传承与高校学科课程体系相结合,在教与学中,不断发扬和传承传统花丝工艺。

(三)现实意义

随着大众对金属工艺和首饰审美层次的不断提高,人们更加看重内涵和各异性在首饰中的体现,追求首饰中个人情感的承载以及首饰创作材料的与众不同。将中国传统手工艺的代表花丝工艺应用于现代首饰中,与大众市场上那些设计毫无新意但工艺技术上无可挑剔的商业首饰相比,无疑提升了花丝首饰的差异性和竞争力。作为从事珠宝设计行业的我们应该努力结合时代的特点,将首饰花丝细腻别致的工艺特点发扬光大,吸收多元化设计元素的同时注重花丝工艺的传承和创新,让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工艺重新焕发出耀眼的光辉,从而推动我国现代首饰设计领域的多元化发展。

四、传统金属工艺与高校创新培养教学融合的实现路径—以花丝工艺为例

(一)关注融合教学成果的导向性作用

结合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火热开展的时代条件,将传统金属工艺文化作为非物质文化保护的重点内容展示在社会群众面前,通过传统金属文化工艺,比如花丝工艺在首饰类文创产品制作和生产过程中具有的独特设计内涵和结构美学内容,有效推出非物质文化遗产金属工艺与现代化经济品结合发现的目标。要求高校在首饰设计课堂教学过程当中,必须要积极关注到金属工艺从传统加工方法寻求新时期创新改革的迫切性和时代性特点,在提供认知和方法建议的基础上,深入挖掘传统金属工艺文化元素,作为新时期生产和设计的灵感来源,在保护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任务上为其提供基础性应用平台,以高校作为教育传播者的重要功能,凭借教育发展的导向性作用,在社会内带动传统金属工艺加工方法的技巧优势和文化内涵形成,以精神文化内核传承为核心,强调文化和工匠精神,也是积极转化传统金属加工工艺,实现传统金属工艺文化发扬和传承的重要展示。

(二)保证传统金属工艺的核心特质

传统金属工艺区别于其他金属工艺最本质的体现就在于传统金属工艺的文化性和民族性特点,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期寻求传统金属工艺与高校创新培养模式结合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强调学校是作为文化和公益保护者的身份出发,要根据不同的主题划分,选择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和有利于弘扬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及民族精神的教学主题,通过文化内涵深入研究的途径对如何推广传统金属工艺,利用新媒体时代信息化和网络浏览的便捷性特点,在最大范围内实现传统金属工艺特点展示,实现新时代传统金属工艺及生产方式上,生产文化功能展示进行转变,以生产文化元素为主要资本优势,但同时要关注生产产品的质量,绝非为突出文化元素而忽视整体生产质量作出规整,要实现传统金属工艺文化性、民族性和创新应用的时代性特点。以花丝工艺为例,将此工艺的传承纳入高校培养体系,首先要重视工艺的文化性和民族性特点。在课程设置上,要避免直入主题,直接进入实际操作阶段,一定要有理论讲述作为先导,使学生明晰花丝工艺的发展历史,以及随着时代进步所产生的内在变化,要立好民族性的旗帜,使学生明白这是中华民族的独特文化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实操阶段,要保留传统技法的学习,要尊重历史和传统,特别是工艺美术大师的地位和作用。要创设条件开设以“大师进课堂”“大师进高校”等为主题的课程,让大师进课堂现身说法,将以往父子传承的模式,变为大师教授,学生学习掌握,掌握技法和工艺毕业后辐射影响更多人的传承模式;要高度重视新媒体教学手段,可以采取视频摄录的方式,完整呈现传统花丝工艺技法的方方面面,结合课程教学改革,打造更加扁平的教学体验过程,采取线上呈现的方式,将创作或制作的过程延伸到其他高校,将传承意义的覆盖面做到最大化;要鼓励或支持跨系、跨校课程选择,探索学分互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重视传统金属工艺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疫情期间互联网教学和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传统金属工艺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发展创设了条件。因此,必须高度重视传统工艺设计教学流程再造,打造“线上线下三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保障学生线上理论学习,线下提升综合实践能力,实现“手、脑、眼”沉浸式教学效果,促进创造性思维、设计技能等高阶能力的发展。以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珠宝首饰花丝工艺》为例,该课程是2019年开始建设的混合式一流课程。课程创设背景是传统花丝工艺面临失传,工艺制作步骤复杂,短时间较难掌握,具有教学和传承两方面的严重局限性。课程着力从以下方面进行破解:一是更新教学理念,遵循“以学生为中心,从传授工艺知识转向培养设计能力为主转变,从单一实践制作向多种学习方式融合转变”的教育理念实施教学。二是改革教学模式,打破传统花丝工艺复杂,短期工艺无法掌握,通过首饰案例录制视频线上进行制作分解,学习形式更为灵活,学习效果更为扎实。三是优化教学内容,通过在线课程,增加理论学习内容,将理论教学与实践制作技能内容紧密结合,让学生在线下运用理论知识解决设计实操问题。四是强化教学实践,将工艺与文创衍生品设计相结合,拓宽了首饰艺术创作空间和应用场景,为深入研究工艺创新和继承发扬传统花丝工艺提供可能。课程依托山东省高等学校开放课程平台和中国大学mooC(慕课)平台,上线教学视频,实现校内混合教学。目前应用四个学期,跨校累计在线学习3000余人,14所高校使用,初步实现了“继承工艺文化、拓展工艺价值、传播工艺美学、助力工艺振兴”的建课理念与使命。通过线上学习,促使学生全面了解传统花丝工艺特点,辅以创新创意思维教学引导,使学生掌握传统工艺创新要点,同时启发线下的设计方法转化,将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相融合。线上造型美学传播,线下造物技艺体验。通过线上学习,促使学生掌握传统花丝工艺造型规律和美学价值,线下通过对材料、工艺的实操体验,启发学生由概念创意拓展到设计实践层面,体现审美与工匠精神的统一。线上以学定教,线下因需促学。线上教学突出学生中心、自主学习和育人目标达成,线下教学突出企业、展赛及培养规格需要,体现不唯教、只唯学的混合式教学观,形成线上技法保护、强化指导学习、线下技艺实践、工艺传承创新的传统工艺学习流程再造。

(四)关注传统技术工艺产学研模式一体化发展

借助传统金属工艺与高校创新培育模式及再设计研究内容,可以看出,当前传统金属工艺生产的工艺品种类和形式有所限制,不仅在产品多样化特点上不能得到应用,传统金属工艺本身具有的低效率生产问题更是其教学创新发展的重大阻碍。设计研究的过程中,必须要充分利用美育教学内容,对原有加工产品的设计理念进行完善,同时突破原有的设计方式,积极关注现代化技术应用的需求,以文化对比作为传统金属方法文化内涵深入拓展的需要,找到最符合现代化审美和工艺发展的设计想法。在有效的市场调研数据前提下,以高校为具体产业形成主体,基于传统金属工艺为核心实现打造具有高度审美和符合市场消费需要的传统金属加工工艺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模式,产品加工和培育模式,以满足传统加工工艺在具体实践优势最大化获取需要。以花丝工艺为例,花丝工艺是来自基层的原创生态工艺。首饰作品的实现价值在于佩戴和进入消费领域,进一步推进花丝工艺产业化,需要政府、社会和各方的共同合作。通过相关政策措施,提高了花丝工艺发展的组织化程度,同时制定实施鼓励花丝工艺发展的专项工作优惠政策,并建立了专项资金,以强化政府财政扶持力量。依托网络资源优势,公司积极拓宽经营途径,逐步形成了以现代电商平台为主、以传统销售手段为辅的现代市场营销网络,逐渐形成并健全了流程工业电商平台,以此提升花丝工艺发展的品牌化程度。当前,更需要通过基础文化教育,提高学生对花丝工艺的认识,加强对传统花丝工艺人才的保护和培养。形成了“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以现代教学体系取代传统的师徒教学模式,有利于传统花丝工艺的可持续发展。它还可以将传统花丝工艺纳入国家教育体系,通过加强研究和创新获得消费者市场的认可,激发年轻人对传统手工艺的兴趣。同时,应该看到,创新并非标新立异和割裂传统,而是在保持对传统花丝工艺精华与艺术本质的"恒久品味"的前提下,推陈出新。唯有提高人们对传统花丝文化和传统花丝技术等内容的认识,才能立足传统传承,提升花丝工艺质量,让当代创新技术成为对传统的继承。

总结

传统手工艺研究篇8

关键词:传统艺术元素、文化产业园、建筑创作、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K928文献标识码:a

相关研究背景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千年历史长河中孕育出的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结晶。在传统文化中,包括了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艺术元素(如图1),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诸如中国书法、篆刻印章、秦砖汉瓦、京戏脸谱、皮影、文房四宝、剪纸、中国瓷器、国画、石狮、风筝、如意纹、唐装、筷子、汉字、太极、八卦等传统艺术元素被广泛应用于现代设计领域,创造出新的视觉形态,使其既有传统元素的形似和神韵,又具有现代设计的意味与形式,能够唤醒个人与民族的记忆,给人以无比的震撼和无穷的联想。

在传统文化广泛应用于设计领域的大背景下,关于提取传统艺术元素应用于现代建筑设计中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园在我国各地大量出现,其新的类型与形式也不断涌现,但传统艺术元素在其中的应用方式还较为单一,已不能满足人们新的视觉要求。本篇论文着重探讨传统艺术元素的应用与文化产业园区建筑的相互关系,得出传统艺术元素在文化产业园建筑中的应用原则和方法。

二、国内研究领域现状分析

自从西方建筑思潮进入中国开始,中国的建筑师就从未停止寻求建筑中传统文化继承与发扬的道路,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方面,这始终是中国建筑学界的一个热点。本文根据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检索,将研究内容分为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关于传统艺术元素应用方面的研究

传统艺术元素是指具有某种特殊内涵或者特殊意义的标示,是将地域性的传统文化在艺术上的一种提炼和归纳。它是一个城市、一个地域、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独特文化的抽象体现,对当今社会的发展、对历史及传统文化的回忆和演练发挥有重要内涵意义。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源远流长,灿烂、丰富而厚重,我国传统艺术元素种类丰富,其中包括种类繁多的民间工艺、形式多样的建筑园林艺术、多姿多彩的民俗艺术等。本文将文献中收集到的我国传统艺术元素进行整理,分为建筑园林类、图案纹样类、器物类、文化类、民俗类等五大类(如附表1)。

现今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正在逐步提高,应用传统艺术元素所做的优秀设计也不断涌现,在现代设计中运用传统艺术元素的隐喻象征手法已成为主要的设计手法。国内学术界关于传统艺术元素方面的研究开展得较为充分,并已取得了一定数量的研究成果,通过对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传统艺术元素应用的方式与原则也分为注重创新、注重挖掘文化内涵、注重传统元素与现代技术的结合三个方面,分述如下:

1.1传统艺术元素创新性应用的研究

罗显怡从传统元素的时尚演绎的角度出发,指出在应用传统元素时必须对其进行创新,将传统的设计语言渗透到现代的设计之中,创造出新的视觉形态,使其既有传统元素的形试和神韵,又具有现代设计的意味与形式,能够唤醒个人的记忆与民族的记忆,进而体现出某个民族的气质、精神和理念(罗显怡,2011)。

鉴于中国风格被误认为等同于传统元素的拼接,费飞指出中国设计需要中国风格,但对传统元素的应用不能脱离设计的实用功能、必须注重设计的科学性、需要传承传统文化精神、需要创新(费飞,2011)。邱岚指出在现代设计中再现“传统”元素,并不意味着一成不变的盲目复古和仿古,而是利用现代的手法和传统美学尺度,对传统形式进行符合传统文化特征的再创造,在这种理念指导下设计出的作品是充满时代感的,并且能够体现出现阶段的思想和技术水平(邱岚,2011)。

1.2对传统艺术元素文化内涵挖掘的研究

通过对大量实例的调查研究和分析对比,杨巍指出在现代建筑中运用中国传统建筑元素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1.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人文观念的应用;2.中国传统建筑空间设计的应用;3.中国传统建筑符号的运用。同时他强调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不是停留在表面效果追求形似,,而是讲求神似的追求意境。以现代化的设计手法,以“取其形,延其义,传其神”为原则,将这些传统设计元素加以提炼和简化,恰如其分的运用,就可以在现代建筑设计中,渗透出一股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风味,让现代建筑设计与中国传统元素更加完美的结合,并得到提高和升华,创造出现代、简洁、舒适而又能体现中国主义精神和意境的现代建筑风格,形成一种新的而又适合中国国情和民族审美心理的中式建筑设计(杨巍,2009)。

1.3传统元素与技术结合的研究

戴斐指出用当念来整合传统艺术元素,是实现设计古今融合或传统风格当代转化的关键,即在文化内涵和审美法则上遵循传统,在设计手法和材料配置上现代化。各种具典型文化内涵的传统图形纹饰,,至今仍有积极的实用意义,可结合当代技术与工艺对这些传统符号进行抽象、简化、嫁接等艺术加工,在形式和寓意上予以延伸与拓展(戴斐,2009)。传统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朵云轩艺术中心与上海京剧院迁建工程”的项目设计就是一个较为成功的案例。在中国风大热的今天,中国元素作为传统文化的象征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到建筑设计、室内设计、视觉设计中。作为一个建筑设计师,是对传统的再复制做纯粹的中式风格,还是将中国元素与传统符号以现代的手法与现代的材料表现出来,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邵隽指出“朵云轩艺术中心与上海京剧院迁建工程”项目虽没有直接复制这些传统的中国元素建筑符号,但无论是总体布局还是立面造型以及设计理念,都无处不体现了“国粹园”这一主题。将中国元素与传统符号以现代的手法表现,给人豁然开朗的印象(邵隽,2010)。

2、文化产业园区建筑方面的研究

文化产业是以“文化创意”为核心,通过技术的介入和产业化的方式制造、营销不同形态的文化产业的行业。随着政府对文化产业的大力度扶持,我国的文化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期,文化产业集群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文化产业园区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各地不断涌现出一批知名的文化产业园,文化产业园的规划设计与建设模式也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尤其以传统艺术元素在园区建筑中应用方式的创新最为突出。

王彦辉从文化产业园中建筑设计的角度出发,认为对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不仅体现在对传统建筑形式要素的提炼与转化(浅层表达),更体现在对传统建筑所蕴涵的内在文化精髓的挖掘与传承(深层表达),在具体设计中,这两个层面应当是并重的(王彦辉,2008)。尹杰在其论文中分析了南京晨光1865创意产业园的发展模式,描述该创意产业园区的形成思路和发展现状,分析园区的优势与劣势以及外部环境的危险与机遇,提出进一步发展的建议与对策,同时探索产业复合型发展模式的得与失,为其他文化产业园的开发建设提供了借鉴示范作用(尹杰,2010)。乔峰以河洛文化产业园的规划目标定位为例,对其整体的场地布局、功能分区及景观设计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总结,并结合生态自然观的理论框架,提出了现代城市公共空间生态自然的景观构建模式,针对城市自然遗留地景观保护与发展的融合,提倡人与自然的共生,促进城市生态的良性发展(乔峰,2011)。郭洋和张清以上海发展较成熟的创意产业园m50为例,采用使用后评价(poe)的研究方法,通过问卷调查、自由访谈和量化分析的方法,对产业园内外环境进行了综合评价,尝试提出符合使用者需求的设计建议,为今后创意产业园区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郭洋、张清,2010)。

三、对相关研究进展的评述和展望

近年来,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关于提取传统艺术元素应用于现代建筑设计中的研究与日俱增。但由于文化产业园在我国起步较晚,现有国内关于传统艺术元素在文化产业园区建筑中应用的论文和资料较少,且大多停留在对设计作品的评述上,并无定量化的建成效果评价,表现为研究内容和方法单一、研究指导意义不强、研究完整性与系统性不足、研究方法上存在局限性等几个方面。研究多以感性方面的定性描述为主,未能引入其他学科领域的科学定量的方法和研究体系,使得研究成果无法摆脱表象式的描述。

传统文化艺术元素在文化产业园建筑中应用的相关研究正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但从相关研究的分析和总结中可得出传统艺术元素在文化产业园区建筑中的应用往往存在以下问题:传统艺术元素的应用缺乏创新性、对传统艺术元素的内涵挖掘缺乏深度、不注重传统艺术元素与现代技术的结合、传统艺术元素应用缺乏系统性与整体性等。此外现有研究多以现象描述为主,缺乏深层次的理论研究。所以未来的研究还需从应用方式的角度做进一步的探讨。

传统艺术元素在文化产业园区建筑中的应用,应取其形与意,正确地把握传统艺术元素应用的手法,合理的利用文化产业园中的“文化性”特征,对传统艺术元素中蕴含的文化内涵的形成与发张形成正确理解,将会为传统艺术元素与文化产业园建筑的融合提供一种策略,及保留了传统文化,又体现了时代特色。

参考文献

[1]罗显怡.变“土”为“洋”——传统元素的时尚演绎[J].生态经济.2011(06)

[2]王玉萌.传统元素符号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1(07)

[3]薛黎静.传统装饰元素“云纹”在酒店设计中的运用[J].环境艺术.2011(07)

[4]邱岚.回归传统——浅谈现代设计新趋势[J].安徽建筑.2011(05)

[5]李广雯.环境艺术中传统造型元素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0

[6]邵隽.浅谈中国元素在建筑设计中运用[J].科技信息.2010

[7]尹杰.南京晨光1865创意产业园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1

[8]全宁.传统与创新——浅析中国传统视觉元素与现代图形设计的融合[J].艺术与理论.2008

[9]秦亚平.探析中国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的整合[J].深圳大学学报.2011(09)

传统手工艺研究篇9

(厦门市集美职业技术学校福建厦门361022)

摘要:我国许多优秀的传统手工技艺由于种种原因,在快速发展的经济浪潮中逐渐被人们忽视、淡忘,许多手工技艺已濒临失传,技艺传承形势严峻。在重视、传承传统优秀手工技艺的过程中,中职学校在传统手工技艺人才的培养、传统手工技艺的文化传承、手工技术的提升、区域特色经济的发展四个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优秀传统手工技艺;中职学校;传承;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9-0148-03

作者简介:高爱民(1970—),女,福建漳州人,硕士,厦门市集美职业技术学校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为中职语文教学。

长期以来,中华民族以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孕育了各地品种繁多、形式多样的手工技艺。这些久经历史岁月的考验,经世世代代能工巧匠之手一点点积淀形成的、独具特色的传统手工技艺已成为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许多传统手工技艺因其选材独特、构思巧妙、技艺精湛,成为中华民族的国粹,如景泰蓝、四大刺绣、旗袍等。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与时间的推移,许多传统手工技艺逐渐式微,被人淡忘,甚至消亡。如何让优秀的传统手工技艺得以传承下去,并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芒,这些问题值得大家探讨。

传统手工技艺的发展现状令人堪忧

随着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许多传统手工技艺跟不上时展的步伐,大部分传统手工艺产品生产规模小、经营方式落后、效率不高,手工制作的方法已逐渐被机械化、规范化、标准化所替代,导致许多传统手工艺企业的生存成了问题,手工艺者下岗、转行现象严重。尤其是许多人追求的不再是技术的精湛或作品的独特性,而是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在巨大的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人们沉不下心来学习研究、精雕细刻,而是一味降低成本,导致量多质次,更阻碍了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与发展。

此外,随着那些担负着传承重任的老艺人年龄的增大,后继乏人,许多绝技都已少人知晓,极有可能“人亡技绝”。一份调查数据显示,1979年以来,被国家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的204人,到2005年仍健在的仅有147位。“大师”减多增少的趋势,使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形势堪忧。如果再不重视这些古老技艺的传承,我们祖祖辈辈积累下来的那些优秀传统手工技艺在不远的将来会成为“古董”艺术,后人只能瞻仰而无从继承。

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教育势在必行

传统手工技艺传承的困境已引发职业教育界与行业人士的强烈危机感。经过有志之士的奔走呼告,极力抢救,传统手工技艺渐渐走进社会大众的视野,并在大家的努力下出现了少许的回归。少数民族较多的省份在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方面已走在沿海各省的前面。现在经济发达的沿海省市也开始行动起来,由政府牵头,尝试出台了一些扶持传统手工艺行业的优惠政策,这无疑是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与发展的福音,由此必将带动各地对传统手工技艺传承的重视。

但是,对于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无论是社会上的盈利性机构还是非盈利的培训单位,多是采用临时、短期快速培训的方式,目的在于解决社会富余劳动力的再就业问题,或是为了满足特定人群对传统手工技艺的兴趣与爱好,这些做法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传承。无论哪门手艺,都需要长时间、系统地学习与训练,经过长期不断的摸索与熏陶、继承与发扬,最终才能形成个性鲜明、具有代表性、有一定内涵的手工技艺产品。如福建省福州的寿山石雕、脱胎漆器,莆田的红木家具,泉州的惠安石雕、影雕、提线木偶,厦门的珠绣、漆线雕,漳州的掌上木偶,闽南地区的宗教、戏曲服饰制作等等,这些传统手工制作技艺均经过了几百年的传承与发展,形成了各自一套系统而严谨的制作流程与技术要求,绝非经短时间的培训就能掌握的。

职业院校的教育者也意识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艺术传承不能就此淹没在经济大潮中,他们开始行动起来,把研究、学习、传承传统手工技艺当作己任,并开始努力推行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教育。各大专院校也纷纷开设了各具特色的手工课程,如手工编织、蜡染、扎染、珠绣、堆绣、绢人、糖人、花草纸、彩陶、银饰制作、石雕等等,并逐渐形成本校的特色专业(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手工技艺传承的不足。

2013年初,教育部正式批准了首批100所中、高职院校的申请,在公布的《首批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名单》中,有32个省、市、区(包括新疆建设兵团)共计100所学校100个示范专业,结束了各大院校各自为政的局面,使民族文化传承正式进入全国职业教育的示范专业建设行列。福建省有5所大、中专院校的5个专业成为示范专业点。

中职学校在传承传统手工技艺中的作用

首先,有利于传统手工技艺人才的培养。中职学校在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中所起的作用不同于大专院校。大专院校重在系统研究传统手工技艺的历史渊源与技艺发展情况,偏重学术研究。中职学校的主要任务在于技艺上的继承,即专门学习、掌握某项传统手工技艺,重在实操技能的学习与训练,在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与人才的培养方面更实用、更有效,正好与大专院校起到互补的作用。中职学校开设特色手工课程,可改变传统的“师徒式”一对一的教授方式,使传统手工技艺的教学正规化、规模化,一届毕业生少则二三十人,多则可达近百人,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传统“师徒式”人才培养数量少的局限,为传统手工技艺传承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其次,有利于传统手工技艺的文化传承。传统的“师徒式”传授方式主要靠口耳相传,很难积累系统的实物、文字、图像等有形可查的资料,工艺技术容易失传。中职学校在设置专业或课程时,可不断积累有关工艺的各种文字、图像及实物资料,并通过整理历史文献、采集实物、口述资料等形式,对传统手工技艺进行提炼升华,使传统手工技艺从个体化的手艺转化为系统性的知识和技能,提升传统手工技艺的整体水平。同时,通过资料、教材等形式将这些手工艺知识和技能详细记录下来,可使传统手工技艺得以文字的形式流传下来,易于后世学习,也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创造有利的条件。

再次,有利于促进传统手工技艺的技术提升。传统手工技艺要发展,离不开继承与技术革新。许多传统手工技艺日渐走向没落,一方面,是因人才培养能力不足;另一方面,是由于技术落后、产品不符合市场需求。中职学校为了扩大教学规模,提高教学质量,在课程设置上要求教学内容丰富多样,这就间接地对教师的技艺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所传授的技艺不仅应是对传统技艺的继承,更要适应当今学生的兴趣爱好与学习实际,并要为学生将来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这样的做法势必促使教师不断改进、完善原有的技术,丰富产品的种类,使学生既能掌握传统手工技艺,又能贴近生活,从而促进传统手工技艺的技术革新与提升。

最后,有利于促进区域特色经济的发展。中职学校的任务之一是服务当地经济发展。学校围绕当地紧缺人才设置专业,所设置的特色专业往往与当地的特色经济密切相关。在一般情况下,很多传统手工业是当地的特色经济、特色行业。正规化、规模化的特色手工专业教学不仅可为当地特色行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支持,也可为传统手工技艺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从而促进当地特色经济的发展。

中职学校手工艺课程的教学实施

目前,中职学校开设传统手工课形式多种多样,大部分以兴趣小组、选修课形式出现,除艺术类学校外,其他中职学校的传统的手工艺课无法成为必修课程中的一门。究其原因,主要是在教学实施上存在很大困难。如何解决这一难题?我认为可从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确定目标,编制教学计划。根据学校所在区域的传统手工艺,选择一、两个传统手工艺项目作为主要学习目标,所选项目要考虑到可操作性强、地方特色明显、适合中职生学习特点等方面。笔者所在的厦门市有几个传统的、濒临技绝的手工艺,与服装专业相关的如珠绣工艺、掌上木偶与宗教用品等小服饰制作。为了让中职生爱学、肯学、好学、学好,经过一番调研,服装专业最后确定以微型服饰制作为主要学习内容,循序渐进,学习时间为一年,分基本技艺学习、设计与成品制作学习两个阶段。

中职学校在实施教学时先尝试以第二课堂形式引进传统手工艺学习,在教学条件成熟时再把手工艺课纳入正式的课程体系中。笔者所在的中职学校,从2010年开始开设服装手工制作(包括堆绣、贴绣、吉祥结编织、布艺等内容)、闽南手工糕点制作(包括月饼、炸枣、麻薯、甜果等)、手工钥匙打磨等手工艺课程,其中,闽南手工糕点制作已正式编入烹饪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服装专业也开始考虑将珠绣、宗教服装手工制作以选修课的形式纳入服装专业课程体系中,并作为专业特色,力求“人无我有,人有我精”,将厦门的传统特色手工技艺发扬光大。

其次,采用小班制的教学模式。传统手工艺课教学因受技术限制,很难以大班形式授课,主要采用小班制形式授课,人数10~15人为宜,地点在理实一体化实训室,配备所需的设备。以服装手工课为例,开始以周六第二课堂形式授课,实行二年后条件成熟,开始尝试以选修课形式进行。课时安排每周4课时连上。一个班15人,配备1~2位手工教师授课,分3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以组长为代表,负责本小组成员学习任务的安排与进度。实训室配备多媒体设备、版桌、烫台、电脑、展示柜及学习必备的专业用具。在实训室里即可完成从设计、打版、制作到成品展示的所有任务。

再次,多途径的师资保障。困扰特色手工艺课程教学实施的问题在于手工艺教师难寻。解决这一问题有几个途径:(1)从民间寻找能工巧匠来校授课。如我校就从社会上找到厦门当地很受欢迎的布艺“手工制作达人”、“面点制作大师”来校兼职,担任手工艺制作课程教师。(2)从行业协会中获取人才资源。如我校从厦门纺织服装行业同业协会聘请到高级版型师来校指导手工打版。(3)借助合作企业的人才优势为学校服务。如聘请企业专业技师和工程师来校授课、进行技术指导或开设讲座。(4)挂靠高校,通过师资培训、开设讲座、来校挂职等形式解决师资缺乏问题。我校服装专业的做法是从社会上聘请能工巧匠做为长期的兼职教师,同时安排本校教师通过外出培训、跟班学习的方式,培养出自己的手工课教师,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师资不足的问题。通过三年来的努力,我校的手工教师基本上能承担服装手工制作基本技术的教学任务。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职学校的特色专业将会使各地的传统手工技艺重现艺术生命,重新走进文化艺术殿堂,让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再次感受“中国元素”神奇瑰丽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浙江省中职传统特色专业情况介绍[eB/oL].(2013-05-24).http://edu.zjol.com.cn/05edu/system/2013/05/24/019359508.shtml.

[2]邱春林.传统工艺美术人才的培养[n].中国文化报,2013-03-24(8).

传统手工艺研究篇10

(一)政府主导机制

民族地区乡村文化的保护和开发是关乎国家建设、民族发展的大事,这决定了该举措本质上应该是一种政府化行为。因此,壮族乡村传统工艺的抢救、保护、传承、开发、研究、创新等整个过程都应以政府为主导。当前,壮族乡村传统工艺产业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扩张的能力十分弱小,其组织形式普遍处于原始状态,表现为规模偏小、经营分散、结构单一、关联度低等。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市场指导。市场是乡村传统工艺品的发展载体,也是其生命力的体现。目前壮族乡村传统工艺市场的开拓是广大壮族乡村村民颇为关注的问题。对市场进行调查和预测是开拓市场的重要手段,因为村民们只有在了解市场动向的前提下才能及时调整产品的品种和质量。受社会历史及地理环境的影响,目前壮族乡村民众的信息交流渠道相对狭窄,加之村民整体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因此仅依靠村民力量根本无法完成对传统工艺市场的调查与评估。所以,当地政府应该加大对乡村传统工艺市场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力度,组织相关的专家学者及有关单位对乡村传统工艺产业进行正确的市场指导。2.活动支持。壮族乡村地区普遍具备“文化丰厚、民风淳朴、风景宜人”的特性,广西靖西县旧州绣球村就素有“风景小桂林、气候小昆明”美誉,近年来有关调查结果充分显示,旧州的自然环境、文化遗存、社会结构、经济状况和精神生活仍保存在一种比较完整的文化生态中,是一个难得的、活生生的、底蕴深厚、不断发展的文化整体[2]。壮族乡村特有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为政府在当地举办相关文化活动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当地政府可以通过举办各类民俗文化活动,以“文化搭台”的形式实现“经济唱戏”的目的,如通过举办绣球文化旅游节、绣球文化艺术节等吸引专家来调研、商人来考察、游客来观光,节庆带来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势必为壮族乡村传统工艺产业赢来商机与生机。3.资金帮扶。资金紧缺是壮族乡村传统工艺产业发展的桎梏,也是目前当地农民无法自行解决的难题。因此,政府有必要对其进行积极适当的资金帮扶,既要安排必要的研发启动资金,也要兼顾广告宣传、技术培训、技艺保护等方面的费用资助。对于资金的来源,政府除财政拨款外,还应鼓励民间资本的参与,采取投资与受益相挂钩、民办公助等原则进行多渠道筹集。此外,还可借助乡村的传统信仰文化组织相关民俗活动进行社会募捐等。

(二)民众参与机制

扎根乡土、依附自然的乡村传统工艺是源于乡村、基于乡村的草根文化。广大乡村民众是乡村传统工艺主要的创造者和传承人。离开乡村民众的广泛参与,乡村传统工艺的保护和开发将无从谈起。为此,应该注重落实民众参与机制,通过激励、抢救、带动等方式充分利用乡村民众的力量推动乡村传统工艺的保护和开发。1.激励创业。为了树立乡村传统手工艺人的信心,激发其创业热情,进而壮大乡村传统手工技艺的人才队伍,政府相关部门一方面应该着手组织建立乡村手工艺人档案,收藏他们的作品,同时组织策划相关活动,如乡村传统手工艺品制作竞赛、乡村传统工艺产业品牌创新人物评选等活动,通过设立相关奖项和颁发证书,使人们树立尊崇乡村文化艺术的人才价值观,激发人们在手工艺产业方面的创业热情。另一方面,积极推荐农民艺术家申报“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广西民间工艺大师”等荣誉称号,让乡村传统手工艺人的技艺及成果得到肯定,从而提高他们的创业信心、激发创业热情。2.抢救人才。高尔基曾说:“一个民间文艺家的逝世,相当于一座小型博物馆的毁灭。”[3]对于壮族乡村绣球技艺,乡村传统手工技艺能手往往是绣球文化的主要传承者和绣球产业化开发的主力军,但一些手工技艺能手多是年迈老者,年轻能手寥寥无几,如不采取相关补救措施,必将造成“人走技失”的局面。例如,最具特色的旧州绣球绣制工艺“堆绣”,目前只有极个别老人掌握,24股的堆绣技艺目前已经失传。而从总体上看,旧州年轻一辈绣工的技艺与老一辈相比,也存在较大的差距。可见,抢救技艺人才势在必行。具体有以下几种做法:一是鼓励通过多样化的方式实现传统手工技艺的跨代传承,如动员开展家族(庭)式传承,即鼓励祖辈与父辈将技艺传给子辈与孙辈;组织实施师徒式传承,即乡村传统工艺协会通过办班培训或通过资深艺人招收门生,将技艺传给学员或学徒;等等。二是组织相关部门及时深入采访年迈的乡村传统工艺能手,通过调研—整理—归档等程序,建立乡村传统工艺能手的资料库。3.带动学习。目前,乡村教育发展基础还比较薄弱,广大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滞后,部分义务教育学校不达标,青壮年文盲仍然存在。以广西靖西县旧州绣球村为例,目前当地村民的文化程度大多为小学或初中水平,其薄弱的文化基础及思想意识的局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旧州绣球产品整体质量的提升。如巨型绣球的制作,巨型绣球的造型设计涉及代数、几何等知识,球体的巨幅图案也需要更高的设计、绘画与刺绣技艺,而当地大多数手工艺人因缺乏必备的知识,所以对绣球制作显得力不从心。对此,当地有关部门可以针对绣球生产所涉及的文化知识,通过文化培训等形式对当地民众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带动民众学习。

(三)专家指导机制

实践证明,通过组织专家实地考察、开会研讨、撰写论著等方式,对乡村文化进行针对性、全方位研究,既有助于人们了解乡村文化的个性特征,继承发展和开发利用乡村文化,又有利于对外宣传,提高乡村文化的知名度。构建专家指导机制,应该落实以下两点:1.创设研究平台。所谓的“研究平台”,一是研究基地,如依托专项试点项目建立的“政府主办”式研究基地、由政府联合科研机构或高校共建的“官学合作”式研究基地以及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根据自身研究需要自行选择某一乡村作为研究点的“民间自办”式研究基地等;二是生态博物馆或生态保护区,如2005年在广西靖西县旧州绣球村建成的壮族生态博物馆,这为专家学者研究旧州壮族绣球手工技艺及其保护开发提供了平台;三是经济文化示范点,如2008年广西靖西县旧州绣球村被文化部选定为“第三批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这为旧州绣球技艺的保护开发创造了积极的环境。2.实施对接指导。研究成果只有用于指导实践才能发挥其智力支持的作用。对于乡村传统手工艺,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实施不同的对接指导形式:其一是“专家—民众”形式,即专家启动其研究成果直接指导乡村民众;其二是“专家—政府—民众”形式,即专家把研究成果提交当地政府,再由政府相关部门组织指导乡村民众;其三是“专家—企业—民众”形式,即专家把研究成果转让企业,再由企业通过培训等方式指导乡村民众。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以旧州绣球为代表的壮族乡村传统工艺产品开始走向市场。受其所处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壮族乡村传统工艺产业仍然处于相对盲目的发展状态,生产和销售均有待改进与提高。要打破当前的发展桎梏,应该启动创新理念,着手对“产”和“销”问题进行调整。

(一)生产策略创新

目前,绣球产业的开发经营者缺乏对市场的敏锐观察与理性分析,这导致绣球产品的生产缺乏针对性,商品种类相对单一,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缩小了绣球产品的销售面,制约了绣球产业的发展。要解决以上问题,最主要的应该从绣球的功能入手。从文献资料看,绣球最初是壮族男女求偶传情的产物[4]。以绣球传情求偶的习俗至今在壮乡仍有所保留,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年代的更替,当今绣球已不仅是壮乡男女的爱情信物,更多情况下还可以充当多样化的商品角色。因此,应根据市场需求了解并拓展绣球的现代功能,有针对性地对绣球进行分门别类的加工制作,例如可生产成双结对的“情侣用品”类绣球、囊括挂饰、摆饰、香球、贺礼等多种形式的“生活用品”类绣球、用于点缀装饰盛大节庆活动会场的“节庆饰品”类绣球、附属于当地旅游业的“旅游纪念品”类绣球、附属于民族体育赛事和民间游娱活动的“体育用品”类绣球,等等。如上所述,通过丰富绣球的产品种类来扩大绣球的市场功能,而绣球市场功能的扩大势必为绣球赢来更广阔的销售市场和更多的消费者。

(二)营销策略创新

当前,手工艺品开发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同时,手工艺产品面临着供大于求的局面,因此营销问题理应成为开发商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1.文化促销。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对文化作了定义:“文化是一个综合体,其中包括知识、信念、艺术、道德、习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所掌握的其他能力和形成的习惯。”[5]由此可以看出,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产品一旦被赋予文化因素后,其身价就不仅仅是物质因素的总和,其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也将随之提升。如旧州绣球是当地壮族集体智慧的结晶,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特色鲜明,这是制造绣球销售亮点的重要筹码。为此,产业经营者应该注重挖掘绣球的文化意蕴,如在颜色上,绣球的主色一绿色象征着壮族世代赖以生存的物质生产文化———稻作文化,主色二黄色反映了壮族古老的信仰文化———土地膜拜,主色三红色体现了壮族民众对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鲜艳的色彩搭配彰显了壮族人民热情勇敢的性格、自然纯朴的感情以及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活观念,等等。将绣球的文化意蕴融入销售环节,通过文字图片的宣传介绍和促销人员的讲解,势必能让无形的文化价值转为有形的产品价值,从而提升绣球对消费者的吸引力。2.平台促销。构建多样化的产品销售平台是广开产品销路的有效途径。一方面,可以借助当前科技迅猛发展、大众传播媒介日趋丰富的大好形势,通过互联网等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和传播媒介构建网络销售平台;另一方面,可以依托当地发展势头良好的旅游业,以旅游为销售平台,将壮族乡村传统手工艺产品融入当地旅游文化产品的销售行列。此外,举办壮族乡村手工艺品展销会等标志性节庆活动也是构建绣球销售平台的有效途径。3.广告促销。在众多促销手段中,广告无疑是最有力的工具之一。广告界有一句行话:“能够引起人们的注意,你推销商品就已经成功了一半。”[6]因此,在对壮族乡村传统工艺产品进行宣传时,应该策划好可以唤起人们注意的醒目标语和响亮口号,如旧州绣球可以将广告语设计为“购旧州绣球,游美丽壮乡”、“旧州:精美绣球眷恋的地方”、“好绣球、旧州造”等。另外,广告代言人的选定也非常关键。物色广告代言人,其重要的准则之一就是在产品与人物之间找到一种价值诉求与文化内涵的融通,使广告代言人与产品共同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对于旧州绣球广告代言人的遴选,在影视圈中因扮演“刘三姐”而声名大振的艺人可考虑列入人选的范围,因为绣球与刘三姐是一脉相承的:其一,绣球是壮族民间传说中刘三姐送给阿牛哥的定情信物;其二,电影《刘三姐》的重演是绣球脱离“四旧”、逐渐被社会认同的新起点。

“品牌是一种艺术,是一种能将产品与消费者的认可迅速连接的时尚文化;是一种能引起消费者情感共鸣、激发消费者购买欲望的多重财富。”[7]要实现壮族乡村传统工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开发经营者应当树立起品牌意识。

(一)落实商标

落实商标是对知识产权的重视,也是通过法律途径树立和保护自有品牌的重要手段。商标是品牌最光荣的象征,一枚好的商标可以最大限度地帮助商家创造利润。旧州绣球商标的设计,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特色化。壮族乡村传统工艺是特定乡村地区的民族传统工艺,具有明显的区域性、民族性、传统性特点,可将这些特性考虑成为其商标设计重点凸显的优势因素。第二是提高知名度。将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和群众基础的因素融入商标设计中,有助于商标在最短的时间内为消费者所熟悉和认可。旧州绣球在商标的设计上就具备有利的知名因素,如具有“中国绣球之乡”美誉的产地旧州,再如在当地技艺精湛、曾荣获多项荣誉称号的杰出绣球能手,等等。第三是具有合法性。近年来不少商标的设计尤其是区域民族产品商标的设计引来了诸多非议和官司,因此壮族乡村传统工艺产品商标的设计应注意吸取前车之鉴,在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等法律的基础上完成。

(二)优化包装

商品包装是附属于内装商品的特殊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同时又是实现内装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重要手段。目前壮族乡村手工艺品普遍没有采用正式的商品包装,这使其商品价值大受影响,非常不利于产品品牌形象的塑造。如何给乡村手工艺品设计合理有效的商品包装,首先是凸显特色。壮族乡村传统工艺产品的包装既要体现民族特色,又要兼顾地方特色,如可以在包装的正面,将工艺产品的精美形象、关于传统工艺文化意蕴的文字介绍以及山清水秀的壮族乡村图景,经过现代技术处理,整合成情景交融的广告图,以吸引消费者。其次是注重适用。壮族乡村地区众多传统手工艺品的制作材料都不具备防潮、防尘及抗污染的功能,所以壮族乡村传统工艺的包装要适用于抵抗外界环境的破坏。另外,介于绣球的购买者有跨省份,甚至是跨国的特点,所以包装还应注重迎合目标市场的接受需要,如包装上的产品文字介绍应同步体现壮文、汉字、英文三版说明。再次是体现美观。基于壮族乡村传统工艺产品外形精美的特点,可以在包装盒的其中一面设置由透明材料作成的视窗,这样既不影响密封的效果,又可以让购买者透过视窗欣赏到工艺品的精美形象。

(三)有效宣传

创新的宣传方式对塑造、打响品牌至关重要。传统的宣传方式,如文字、图片的纸质介绍或影视、网络的立体传播,在宣传的广泛性、深刻性和持久性上有着不同程度的局限,所以,壮族乡村传统工艺应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寻求更合理有效的宣传方式。例如,借助会展进行宣传。“所谓会展经济,是指通过举办大型会议、展览活动,带来商流、物流、人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并形成一个以会展活动为核心的经济群体。”[8]通过会展宣传新兴产业或特色经济往往能够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近年来,随着壮族地区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会展经济在当地发展迅速,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一年一度在南宁举办的中国—东盟博览会。该博览会以“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共享合作与发展机遇”为宗旨,涵盖商品贸易、投资合作和服务贸易三大内容,是中国和东盟扩大商贸合作的新平台。广西的壮族文化与东盟诸多国家的文化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应该充分利用这一文化特性,抓住博览会这一有效平台,深入宣传特色鲜明的壮族乡村传统工艺与壮族乡村传统工艺产业,将壮族乡村传统工艺融入国际经济文化交流和合作的轨道中。再如,借助高校进行宣传。近年来,广西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推动了广西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办学效率的提高,广西高等教育形成了“立足东盟、面向世界、开放—合作办学”的新局面,高校的国际交流活动越来越频繁。与高校对接的宣传即利用高校这个平台宣传壮族乡村传统工艺,如可以选择广西的部分高校,在每学年新生入学之际向外国留学生赠送壮族乡村传统工艺产品。首先,此种做法属于公益行为,没有商业气息,更易于产生宣传效应;其次,投资少但却可以产生跨区域跨国界的宣传效果;再次,宣传活动对象是高校的师生,他们是社会上文化素质较高的群体,其产生的社会内化力比一时的直接销售力意义更深远。此外,还可以借助名人、借助节庆、借助活动进行宣传,这些宣传方式均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