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疾病的发病原因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25:05

慢性疾病的发病原因篇1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3)12-0237-01

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pneumonia,Vap)是指患者机械通气48h后或停用机械通气拔除人工气道后48h内发生新的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在病程后期往往出现呼吸衰竭需要接受呼吸机治疗,然而由于该病其特殊的病理生理改变导致其并发Vap几率远远高于其他疾病。为减少相关Vap的发生率,对2012年1月-12月在我院住院的需要机械通气的95例CopD急性加重患者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其中发生Vap12例,具体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12月在我院住院需要机械通气的CopD急性加重患者95例,其中男52例(54.7%),女43例(45.3%),年龄为62-93(68.28±12.73)岁。机械通气时间7-30d,平均15.2d;本组所有病例均经口气管插管,40例患者改为气管切开。临床表现:t36-39.5℃;外周血wBC检查示(0.8-1.7)×109/L,其中1.0×109/L11例;12例均有脓性痰或痰液较前增多;X线摄片检查示左侧肺炎2例、右侧肺炎6例、双侧肺炎4例。病原菌:12例均经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导管吸取分泌物作细菌培养,检出致病菌16株,其中G-杆菌12株、G+球菌3株、真菌1株。

1.2结果

12例并发Vap的机械通气患者中,好转9例、死亡3例,病死率为25.0%。死亡原因为重症感染、多脏器功能衰竭、恶性心律失常等。

2发生Vap的原因

2.1疾病本身因素

CopD患者多数高龄,呼吸功能严重减退,免疫功能低下,容易出现肺部感染;伴有其他慢性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迁延反复,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长期应用;内环境紊乱、酸碱平衡失调及多脏器功能障碍。本组患者多伴有其他疾病;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20-33年不等;全部病例既往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2.2外源性因素

人工气道的建立使气管直接与外界相通,病原菌直接进入下呼吸道;CopD患者肺部感染重,痰液多,常需脱开呼吸机吸痰,不仅易引起痰液中细菌扩散到空气中,污染周围环境,也可使空气中细菌进入人工气道,增加了感染机会;呼吸机管路消毒不彻底,痰液污染管道,冷凝水未及时倾倒致倒流,湿化灌内未用灭菌水;无菌操作不严格。

2.3内源性因素

口咽部细菌定植与易位:经口插管者由于口腔分泌物增多,分泌物可沿人工气道管壁下流,使大量口腔细菌进入下呼吸道而感染;声门下、气囊上积聚的分泌物随着气囊放气而漏入下呼吸道;消化道相关误吸:CopD患者机械通气后体力消耗大,常采用鼻胃管肠内营养,但接受肠内营养易出现胃容量过多、胃pH升高、潜在病原微生物定植增多等问题,且放置鼻胃管可减弱食管括约肌功能,造成消化道食物反流[1],胃液反流误吸入气道,胃内细菌引起Vap[2]。本组9例出现胃内容物的反流。

3护理对策

3.1采用封闭式吸痰由于吸痰操作系统是封闭的,吸痰时无痰液喷出,亦避免人工气道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减少了院内感染机会;封闭式吸痰操作不需脱开呼吸机,可由单人独立完成,不用戴手套,只需在吸痰前后予患者纯氧吸入2min,因此易被患者所接受[3];吸痰后冲管同样采用封闭式,将连接生理盐水的输液器与封闭式吸痰管的侧孔之一连接,每次吸痰后打开输液器开关即可进行冲管,由于未脱开呼吸机,减少了患者低氧和感染机会[4]。

3.2加强呼吸环路管理呼吸机及其相关装置(呼吸机管道、湿化罐等)选用高水平消毒灭菌;呼吸机管道使用可耐受高压蒸汽灭菌的类型;呼吸机管道内的冷凝水及时倾倒,在离断管道、变换患者及处理冷凝水时注意勿使冷凝水倒流入患者气道;保持呼吸机的空气滤过膜清洁,每周清洗1-2次;呼吸机湿化罐内用灭菌水。

3.3保持口腔清洁口腔护理2-4次/d,依病情、口腔情况选择护理液,一般多选用2%-3%碳酸氢钠溶液。口腔冲洗时注意气囊与气管壁密封;气管插管有效固定;护理液注入速度不宜过快,一次量不宜过多;吸引应适时适当。

3.4充分气道湿化人工气道患者气道干燥、分泌物干结,湿化可使痰液稀释易于吸出,减少分泌物滞留及细菌定植机会。

3.5清除滞留分泌物机械通气患者分泌物易滞留在口咽部及气道,清除滞留的分泌物,进行声门下和气囊上吸引可降低Vap的发病率。气囊保持合适的压力,既要防止气管壁过度受压,也要防止分泌物漏入下呼吸道。气囊放气或拔管前应吸引和确认气囊上方分泌物已被清除。

3.6防止消化道相关误吸行胃肠内营养患者如无禁忌证,宜取30-45%半卧位,以减少胃液反流和吸入危险;鼻饲前30min吸净痰液,待患者平静后再行鼻饲,每2-3h鼻饲1次,每次100-150ml,鼻饲前判断有无胃潴留,如有胃潴留,可减少鼻饲量或暂停1次;当患者胃肠蠕动好、有饥饿感时,可适当增加鼻饲量;鼻饲后30min内尽量避免吸痰、翻身等操作。

总之,CopD患者机械通气后并发Vap的原因既与疾病本身有关,更与外源性、内源性因素有关。阻断病原菌的传播、充分气道湿化及防止消化道相关误吸是预防Vap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林晓静,李亚洁,朱顺芳.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非药物预防策略[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4):302-305.

[2]徐军,张天华.呼吸机相关肺炎的监测及护理[J].护理与康复,2004,3(1):18-19.

慢性疾病的发病原因篇2

江苏大学附属金坛医院呼吸科,江苏金坛2132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4年7月在该院就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病人(a组)3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病人(B组)50例,正常对照(C组)30例,分别测定其糖化血红蛋白、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探讨分析糖化血红蛋白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意义。结果a组的糖化血红蛋白为(5.87±0.72)%,B组的糖化血红蛋白为(5.21±0.59)%,C组的糖化血红蛋白(5.14±0.52)%;a组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分别为(2.81±1.21)ng/mL、(119.27±11.24)mg/L和(3.21±0.18)mg/L,B组的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分别为(0.81±0.24)ng/mL、(9.48±3.27)mg/L和(0.57±0.21)mg/L,C组的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分别为(0.59±0.23)ng/mL、(8.71±2.98)mg/L和(0.49±0.27)mg/L;a组的糖化血红蛋白、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都明显高于B组和C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联合检测有助于早期判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有助于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预后。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糖化血红蛋白;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D-二聚体

[中图分类号]R56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742(2014)11(c)-0067-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呼吸内科的常见疾病,是一种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不断加重发展成为不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疾病,可进一步恶化发展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病程长,致残率和病死率比较高,可能与空气有害气体以及有害颗粒导致呼吸道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慢性咳嗽、咳痰、气短或呼吸困难、喘息和胸闷,通过肺功能检查可以判断病人是否存在气流受限,以明确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主要累及病人的肺部,但也有部分病人会出现肺外多脏器的损害。该病尤其高发于老年人群,全球40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已经高达10%~1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采用药物治疗可以减少或者消除病人的临床症状、提高病人的活动耐力、降低病情严重程度、减少急性发作次数以及改善病人的健康状态。通过减少其急性发作的次数,使其在较长的时间内维持在稳定期,可以延缓病情进展,改善预后。因而通过了解急性加重期的敏感指标有助于早期判断治疗,预防疾病进一步加重进展[1]。有研究证实,糖化血红蛋白、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有一定的敏感性,有助于早期判断及治疗,进而改善病人的预后[2-3]。现选取2011年9月—2014年7月在该院就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病人32例、稳定期的病人50例以及正常对照组30例,探讨分析糖化血红蛋白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意义。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9月—2014年7月在该院就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病人(a组)3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病人(B组)50例,正常对照(C组)30例。入选病人中男性72例,女性40例;平均年龄为59岁(46~73岁)。3组病人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研究方法

分别测定3组病人的糖化血红蛋白、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并对其进行比较,探讨分析糖化血红蛋白、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意义。

1.3统计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经χ2检验。

2结果

2.13组间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

通过检测3组病人的糖化血红蛋白,并对其进行比较,结果显示,a组的糖化血红蛋白明显高于B组和C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的糖化血红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3组间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水平比较

通过检测3组病人的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并对其进行比较,结果显示,a组的的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都明显高于B组和C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的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涉及气管、肺血管和肺实质,严重者甚至可以累及肺外脏器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它是一个慢性的、反复发作的疾病,在反复急性发作的过程中使疾病加重进展。通过肺功能及病人的临床表现对其严重程度进行分级。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应用支气管舒张药物(β2受体阻滞剂、抗胆碱能药、茶碱类)、祛痰药即可以控制症状,而对重度和极重度的病人,可能还需要应用糖皮质激素。长期氧疗可以很好地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4]。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是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人在短期内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较平时加重或者咳痰量增多、咳出黄浓痰等。在急性发作时,病人的用药方案是需要改变的,可能需要应用抗生素。反复急性发作是引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进行性发展的重要因素,会加重病人病情,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需要积极的干预治疗[5]。通过预防其急性发作可以起到延缓疾病进展、改善疾病预后的作用,因此,掌握急性发作的敏感指标就尤为重要,有研究证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时病人的糖化血红蛋白会上升,因此通过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可以早期判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急性发作并尽早予以治疗[6]。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个炎症过程,故在发作时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和血清降钙素原会上升[7-10]。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人由于长期处于慢性缺氧的状态,会引起血粘度增高,有研究表明,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的病人中,D-二聚体的水平会高于正常,且D-二聚体水平升高的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可能呈正比[11]。因而,我们推测通过糖化血红蛋白、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的联合检测可以更好的预测慢性阻塞性急性加重。

该研究显示。a组的糖化血红蛋白明显高于B组和C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的糖化血红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的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都明显高于B组和C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的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既往的文献研究结果是相符的[11-13]。

综上所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病人的糖化血红蛋白易升高,对疾病的预后不利。通过糖化血红蛋白、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联合检测有助于早期判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有助于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预后。

参考文献

[1]高远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治疗观察与分析[J].当代医学,2011(10):9-10.

[2]刘艳红,贾金广,于洪涛.iL-6,C-反应蛋白及D-二聚体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变化及意义[J].医药论坛杂志,2011(4):31-33.

[3]林武洲,彭德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变化特点及意义[J].中国医药导报,2012(14):61-62.

[4]骆国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严重程度的评价[D].广州:南方医科大学,2013.

[5]陈自力,方宗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频率与患者生活质量的关系[J].中国临床康复,2005(27):10-12.

[6]郑勤玲,李梅华,杨艳霞,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J].中国实用医药,2012(34):51-52.

[7]胡春林.C-反应蛋白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1(30):103-104.

[8]尹世琦,柏乐,钱月清.C反应蛋白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意义及治疗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9(24):93-94.

[9]刘玉玲,赵小慧,张克武.降钙素原与超敏C-反应蛋白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2(9):1384-1385.

[10]刘远新.降钙素原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诊治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3(14):75-76.

[11]鲁芬.D-二聚体测定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意义[J].中外医疗,2010(5):21-22.

[12]张胜堂,张秀卿,宋滨东,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C-反应蛋白、白介素-10、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比例检测的意义及比较[J].中国临床医生,2010(9):29-30.

慢性疾病的发病原因篇3

【摘要】

从慢性病的定义和特点、慢性病防治策略、慢性病控制现状、中医药的临床效应特征、慢性病防治对中医药的需求及慢性病的防治途径等六方面展开论述,试图阐明重大慢性疾病防治与中医药整合调节的密切关系。

【关键词】重大慢性疾病中医药整合调节

世界卫生组织于200510颁布了《预防慢性病———一项至关重要的投资》的全球报告。该报告指出,慢性病不仅危害高收入国家,在许多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慢性病的影响也在逐步增大。如果现在采取必要的措施预防和治疗各种慢性病,那么到2015年将可能拯救3600万人。采取行动以减慢和遏制慢性病的上升趋势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的当务之急[1]。

近年来,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重大慢性病发病率快速增长,发病年龄明显提前,慢性病的死亡人数已占总死亡人数的70%以上,并呈持续上升趋势,约25%的城市居民患各种慢性病。慢性病已成为我国城乡居民死亡和生活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中医药长于治疗慢性疾病,慢性病防治给中医药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因此,如何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慢病防治中的优势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试从以下6个方面加以阐述。

1慢性病的定义和特点

慢性病指非传染性慢性疾病,不由细菌、病毒和其它致病微生物引起发病,而由于人体中微小损伤长期积累形成的一大类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患、慢性牙病(龋齿、牙周病)、骨质疏松症、神经精神病、慢性肝肾疾病、慢性骨关节病、良性前列腺肥大和先天异常等。随着社会发展、生活方式转变,人类的慢性疾病由30年前的十五种左右上升到七十余种。

慢性病被专家称为“隐蔽的流行病”,其病情发展具有隐蔽性,人们往往在查体时发现患病;同时慢性病具有阶段性特点,一般来讲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症状缓解阶段,出现症状后服药,用药来控制症状,症状缓解后放松治疗,结果疾病并未从根本得到控制,还在发展,只是更加隐蔽;第二阶段是合并症阶段,由于没有有效治疗,长期服药会引发许多合并症,许多人自作主张,大量吃药,结果药越吃越多,病也越治越多,出现多个系统损害;第三阶段是恶性循环阶段,由于前阶段不能从根本上治疗慢性病,最终使病情加重,只有住院治疗。

慢性疾病最突出的特点是其复杂性。它不是一因一果简单的病理问题,而是一个复杂的因果网络系统[2]。以糖尿病为例,从诱发因素来看有遗传方面的原因,也可能是饮食结构不合理所致;从结果来讲,除血糖超过正常外,还会有白内障、糖尿病足、冠心病等并发症。现实中可能出现一因多果,一果多因,多因多果的复杂病理特征,在某些特定条件下甚至会出现各要素既相互竞争、又相互依赖,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病理现象。

2医学发展决定慢性病防治策略为“重预防、治未病”[3]

18~19世纪以生物医学模式为主,到20世纪50年代以后,各种慢性病成了人们健康的最大威胁。慢性病的发生和发展是多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除生物学因素外,还与人的生活习惯、心理活动、行为方式、环境污染有着紧密联系。许多科学家在生命科学领域面临的挑战是如何认识和防治复杂性疾病。

现阶段,常规的药物和手术对抗治疗不能根治糖尿病、肿瘤等慢性复杂疾病,但可以从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入手,强调健康维护,控制疾病发展。更重要的是,新的医学模式要求树立预防战略观念和新的诊疗观念,要求医学服务形式从医疗型向医疗、预防、保健型转变,医学服务模式从医疗为导向朝向预防为导向转变。

医生从单纯的诊治疾病发展到对人群健康和疾病进行管理,强调对疾病到健康过程中机体整体生理病理状态的动态把握度,调节诊断、治疗和保健的实施策略,融治病于自然生活。单纯对抗性的治疗方法已明显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对慢性疾病的防治生活化、常规化将会极大改善病人的机体状态,最终保证人类健康。

3国内慢性疾病控制现状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一些慢性疾病虽不能逆转其病理状态,但可以通过替代方法进行有效治疗,如肾脏疾病的透析治疗,肝脏、肾脏、心脏等器官移植,冠状动脉等血管介入及搭桥手术等。这些先进的技术手段拯救了大批病人的生命,成为现代医学的亮点。

但是这种疾病终末期的救治与干预是一种高成本创造技术的治疗干预模式。重视疾病终末期的干预,忽视预防,对国家、社会及人民有百害而无一利。医学需要更新理念、转变模式、做好疾病的预防与管理。

与现在世界上十分重视预防和治疗各种传染性疾病如艾滋病、疟疾和结核病相比,许多专家学者对慢性疾病还是不够重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资料,2005年有280万人死于艾滋病,175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因此我们应该意识到,如果10年后我们再来关注慢性疾病,去研究预防和治疗方法,那么问题将可能变得更加严重,到那时我们需要投入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将会更多。

4中医药的临床效应特征

中医药临床的精髓是“辨证论治、整体观念”和“治病必求于本”,是几千年来使其能够服务于人民的重要因素。中医独特的“欲救其死,勿伤其生”理念,调节机体的各个方面,恢复机体的和谐有序,更合理地治疗慢性综合性疾病的思维方式已经被国内学者认识并认可[4]。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方剂》项目也证实中药方剂具有多组分、多靶点效应,具有多因微效、增效减毒、整合调节的临床效应特征。如项目首席科学家王永炎院士所述:方剂的潜能蕴藏于整合之中,不同组分配伍产生不同的效应,重新整合朝向多模式组方。针对全息病证,解读多组分与多靶位的相关性。组分配伍配比优化设计可融整合调节、对抗补充于一体,启动自组织、自稳态的整体功能,求得方剂和谐自然的整合效应[5]。此种效应特征使得中医药在慢性病防治中占据优势。

5慢性病防治需要中医药

中西医学体系的差异表现在对疾病认识的理论、思维、诊治过程与所关注的结局方面,两者各有所长。既往西医学重在“以病论治,针对病因”,强调“标准、统一”,长于诊断。近来其治疗疾病的理念也发生了明显变化,由治疗单一疾病向一体化管理转变,认为对病人的治疗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在一级预防、二级预防的过程中,应该由病人、医生、护士及其病人家属组成团队并肩作战,缺一不可。在这一点上,中西医学逐渐趋同。

对于心脑血管疾病、肿瘤、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和糖尿病这四种最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来说,它们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迄今为止,仍然无法阐明它们的病因机制,而且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也不可能把所有疾病病因都搞清楚,或者弄明白如何避免所有由遗传因素引起的疾病负担。但既然是多因素作用,就意味着干预不同的危险因素有可能实现相同的目标[6]。

因此,将重点集中在这些疾病共同的危险因素,如吸烟、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缺乏体育锻炼上,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进行控制,可以取得一定成效。在此基础上,中医药的介入可望为慢性病防治带来益处。

前已述及,中药具备了解决慢性病多因素致病难题的临床效应特征,但能否真正起到慢病防治作用,目前还缺乏令世人信服的证据。

6慢性病防治途径—循证为先并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

中医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思维特点以及在此思维下的治疗方法对日益增加的慢性疾病预防保健有着独特优势。尽管如此,因其理论体系和治病原理难以用现代医学理论加以解释,故未能得到国内外的普遍认可。另一方面,辨证论治强调个体化治疗,使中医药缺乏标准、规范化和普遍适用性,限制了其进入国际市场。循证医学和实践的理念将为中医药带来巨大变化,在慢病防治领域也不例外。

目前正在进行的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芪参益气滴丸对心肌梗塞二级预防的临床试验研究”就是一项中医药的循证实践[7]。采用大规模随机对照、双盲双模拟的实验设计,在全国设立东、西、南、北、中15个临床试验分中心,共计75家医院同时进行实验。利用中心随机化系统,阿司匹林肠溶片为对照,主要以非致死性再梗塞、非致死性脑卒中及心血管病死亡等终点事件发生率为评价指标,计划在两年内完成4000例样本,进行上市中成药芪参益气滴丸对心肌梗死二级预防的疗效评价。研究中注意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注重群体评价和个体评价的链接,强调标准化和个体化的结合,研究者报告结局和患者报告结局互为补充,有望用现代科学方法证明中医药防治慢性病(冠心病)的疗效和优势所在。

将循证医学的理念和方法融入中医药学,在其指导下建立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的指标体系,研究并处理慢性疾病的防治问题,才可能充分发扬中医药学优势,弥补不足,并有望成为一条防治慢性病的新途径。

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称,若使更多的人免于死亡或免于过早死亡,应该及早开始预防各种慢性疾病,预防胜于治疗。“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是中医药临床中的原则和先验,努力认清中医药学的优势和不足,并在慢性病防治中积极实践,必将取得丰硕成果。

参考文献

[1]张璐,孔灵芝.预防慢性病:一项至关重要的投资———世界卫生组织报告[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6,14(1):1.

[2]严广乐,苏式兵.系统科学视角下中医药干预慢性疾病的研究思路[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7,9(1):90.

[3]苏式兵,王汝宽,李梢,等.医学发展趋势和前景分析[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7,9(1):112.

[4]孙利华,莫卓华.中医药对我国疾病谱的应用前景广阔[J].中国药业,2005,14(9):4.

[5]张伯礼,王永炎,商洪才.组分配物研制现代中药的理论和方法[J].继续医学教育,2006,20(19):89.

慢性疾病的发病原因篇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是慢性阻塞性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的总称,早期不知不觉,也没有特别症状,患者发现有症状的时候已经发展到了中、晚期,这是造成此病死亡率特别高的主要原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和哮喘,是由多种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在患者中这种炎症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咳嗽等症状,在夜间或凌晨发作比较频繁,而且常伴有广泛而多变的呼气流速阻塞症状,部分患者可以自然缓解或经治疗得以缓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应该做到早期诊断和治疗,以减缓肺功能衰竭的速度。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地区性差异很大,北京、上海、西安、天津、沈阳等城市的发病率在1%―5%,男女患病率没有明显差别,其中40%的患者有家族史。城市发病率高于农村,发达国家高于发展中国家。目前不但是中老年人群的发病率高,儿童的感染率也是较高的,有的地区儿童的发病率已经高于成年的发病率,对此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病原因还不十分清楚,一般来讲亲属性患病率普遍高于群体患病率,而且亲缘关系越近患病率越高,并且患者的病情越严重。大多学者认为是与多点位遗传基因有突变有关。

导致肺疾病的原因比较多,其中环境诱发因素比较多:有吸入性抗原:花粉、真菌、尘螨、动物毛屑等等。因特定工作环境引发患病的原因:从事冶金、铸造、装修、水泥、化工、农药等等工作的人群。感染引起的病因有:病毒、细菌、支原体或衣原体等引起的呼吸系统感染,例如甲型链球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均可以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发生。鱼、虾蟹、牛奶、蛋类等食品导致发病叫做食物性抗原。心得安、阿斯匹林等药物、气候变化、运动、妊娠等都可能是哮喘诱发的因素。

如何判断是不是有阻塞性肺病症,下面的内容可以帮助你初步判断:

1、非正常的喘息现象反复发作,伴有呼吸困难、胸闷、经常咳嗽和咳痰、运动时气短、全身乏力,头昏头痛、吃饭不香、饭量少、睡眠质量下降等症状、有接触冷空气、物理性和化学性刺激,呼吸道病毒性感染等因素。

2、发作的时候,在双肺有弥漫性异味,呼气周期延长、固定性湿洛伊罗音、有呼气为主的哮鸣音。

3、年龄大于40岁。

4、吸烟或有吸烟史、有因工作原因接触二氧化硫、油漆、氨气、粉尘等经历。

有以上反应的人就应该及时到医院进行诊治了,不要认为症状有缓解或消失就掉以轻心,如果贻误在发病的初期易于治疗的好时期,就容易形成难以治愈的“老慢支”。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造成我国人口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在秋天也是发病率较高的季节,已经患有多年的慢性支气管炎和哮喘的中老年人患者,应该在这个季节特别注意治疗,如果不能够在秋季充分治疗控制病情,到了冬季就更会频繁的反复发作,特别是较严重的患者,在发病的时候极容易危及生命。例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久治不愈多数伴有其他疾病,特别是患者长期的肺部功能低下造成的代谢障碍,导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而危及生命。

治疗慢性阻塞肺疾病的原则

人类在2500年前就认识了气管炎、哮喘,虽然至今没有治愈气管炎、哮喘的特效药物,但是只要能够做到坚持长期规范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可以充分控制病状的继续发展,达到减少复发或不发作,不影响正常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实际效果。

慢性阻塞肺疾病患者应当遵照医嘱备有长期治疗的药和发作期用的药,治疗目的是充分抑制炎症,降低气道高反应性,预防哮喘发作,维持正常肺部生理功能。患者应该注意自己在一天当中症状的变化,在复诊的时候提供给医生作诊断参考,这样医生就比较容易做到患者用药的个体化,并且按照病情发展的不同程度和症状反应合理用药。

慢性阻塞肺疾病患者不管是看西医、中医,还是看中西医结合,医生的合理治疗方案和患者坚持长期治疗是关键。特别是患者本人应该积极地配合治疗,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减少不良生活习惯和保持清洁卫生的生活环境,尽可能保护和维持正常的肺功能,避免或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预防再次急性发作,防止或减慢心肺功能的减退,预防并发症的产生。

物理疗法治疗慢性阻塞肺疾病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物理疗法对治疗慢性阻塞肺疾病已经有了突破性的成果。

例如英国、美国等国家的临床专家,用o2使患者肺动脉压、肺小动脉血管抵抗明显降低,特别是在防止右心负荷加大向肺心病发展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实质性的临床效果。患者在医院和家庭交替吸o2,目的是纠正低氧血症,有利于提高病人的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及精神状态,减轻红细胞增多症,预防夜间低氧血症,改善睡眠,预防心脏衰竭,减轻家属负担,减少医疗费用支出,使病人在精神上得到非常的安慰感,提高了生命质量。

超短波、超声波、微波、紫外线、磁穴、超声抗生菌消炎药液雾化吸入、臭氧居室空气净化等疗法,对整体改善和提高患者的免疫力、提高代偿机能、加快炎性渗出液的消散吸收、通畅肺部循环生物功能、抗炎、脱敏、解挛、祛痰均具有药物难以比拟的效果。

最新研究表明,慢性阻塞肺疾病患者呼吸系统整体的物理内环境,同健康状态的呼吸系统物理指数有较大的差别。在患者体表向体内输入120Hz脉冲磁场、800高斯恒定磁场能量20分钟后,患者的呼吸憋闷气短的症状产生了明显的改善,1天治疗2次进行5天左右,患者有明显排痰量增多,痰液稠度和分泌量趋于正常,继续治疗至10天并施加生物电体外循环平衡法,调整患者体内生物电场的平衡,加速了患者基本症状的消除,并且患者的免疫力有了显著的提高。经众多临床病例观察,采用细胞基因能量治疗仪生态性聚合生物能量场治疗的患者,在治疗一段时间后,喘息、气促、胸闷、咳嗽、全身乏力症状基本消失,饭量增加,睡眠质量得以改善。另有部分患者在接触过敏源或感冒后,没有诱发哮喘症状,充分表明患者的免疫机能得到了整体提高。

慢性疾病的发病原因篇5

【摘要】目的:了解深圳华侨城医院死亡病例的死因原因及分布特征,找出威胁人们生命健康的主要因素,做好提前干预措施。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1~2012年深圳华侨城医院网络直报死亡个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1~2012年深圳华侨城医院共报告死亡病例32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15例;在医院病房内死亡的有27例,占84.38%,在医院之外死亡的5例,占15.62%。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深圳华侨城医院死亡病例的主要死因,占死亡总数的100.00%;死因顺位前5位的疾病分别是:恶性肿瘤(46.88%)、脑血管病(15.63%)、心脏病12.50%)、呼吸系统疾病(12.50%)、糖尿病(3.13%),前5位死因的死亡病例共占死亡总数的90.63%。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深圳华侨城医院死亡病例的主要死因,应加大综合预防保健与健康生活方式的引导力度,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关键词】死因;数据分析;监测

死因登记和报告是生命统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准确、可靠的人群死亡信息对制定我国人口和卫生政策、确定资源配置和干预重点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人口的年龄结构和引发死亡疾病谱也随之发生变化[2]。从2011年开始深圳华侨城医院的死亡病例个案全部通过《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统进行网络直报。现对2011~2012年深圳华侨城医院死因监测数据分析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资料来源于深圳华侨城医院2011~2012年通过《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报告的所有死亡病例个案,由于深圳华侨城医院未实行居民全死因监测报告,所采用的数据为深圳华侨城医院报告的死亡病例包括120接诊病例和入院治疗病例,未就诊的死亡病例未列入统计。

1.2死因分类根本死亡原因按照《国际疾病分类》(iCD-10)要求统一进行死因编码。

1.3统计学方法所有死因监测数据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基本情况

2.1.1总死因构成2011~2012年深圳华侨城医院共报告死亡病例32例,2011年报告16例,2012年报告16例。其中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32例,占100.00%。

2.1.2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死因分类和构成2011~2012年深圳华侨城医院共报告死亡病例32例,其中恶性肿瘤15例、循环系统10例、呼吸系统疾病4例、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1例、精神疾病1例、泌尿生殖系统疾病1例,分别占46.88%、31.25%、12.50%、3.13%、3.13%、3.13%。

循环系统死因构成:2011~2012年深圳华侨城医院共报告循环系统死亡病例10例,其中脑血管病5例、心脏病4例、其他高血压病1例,分别占50.00%、40.00%、10.00%。

恶性肿瘤死因构成:2011~2012年深圳华侨城医院共报告恶性肿瘤死亡病例15例,其中肺癌6例、肝癌3例、胃癌2例、胰腺癌2例、结肠癌1例、卵巢癌1例,分别占40.00%、20.00%、13.33%、13.33%、6.67%、6.67%。

2.2死亡病例分布特征

2.2.1死因顺位死因顺位前5位的疾病及构成分别是;恶性肿瘤(46.88%)、脑血管病(15.63%)、心脏病12.50%)、呼吸系统疾病(12.50%)、糖尿病(3.13%),前5位死因的死亡病例共占死亡总数的90.63%(表1)。

2.2.2年龄分布深圳华侨城医院报告的死亡病例都在30~岁以上,其中30~岁组1例(占3.13%)、40~岁组0例(占0.00%)、50~岁组2例(占6.25%)、60~岁组6例(占18.75%)、70~岁组11例(占34.38%)、80~岁组12例(占37.50%)。

2.2.3死亡病例性别分布32例死亡病例中,男性17例,女性15例,男女性比为1.13:1;男性死因顺位前3位排列依次为:恶性肿瘤7例(占41.18%)、脑血管病4例(占23.53%)、心脏病3例(占17.65%);女性死因顺位前3位排列依次为:恶性肿瘤8例(占53.33%)、呼吸系统疾病3例(占20.00%)、脑血管病1例(占6.67%)。

2.2.4死亡地点分布32例死亡病例中,在医院病房内死亡的有27例,占84.38%,在医院之外死亡的5例,占15.62%。

3讨论

3.12011~2012年深圳华侨城医院死因监测数据表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深圳华侨城医院死亡病例的主要死因,占死亡总数的100.00%。深圳华侨城医院死因顺位前5位的依次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国家卫生部公布的第三次全国死因调查显示,我国城市前5位死亡原因依次是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3]。我院与全国居民死亡原因基本一致。因此,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危害深圳华侨城医院辖区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和死因,预防和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重要性日益显著,今后应有针对性的进一步加强和重视慢性病的防控工作。应大力开展健康宣传教育,倡导健康的饮食和行为方式,提高居民就医意识;加强社康医务人员素质和设备建设,鼓励居民定期进行体格检查,进一步提高全人群健康档案建档率(尤其重点人群),早期防治恶性肿瘤、心血管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从而降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3.22011~2012年深圳华侨城医院共报告恶性肿瘤死亡病例15例(占46.88%),位居死因第一位,特别是肺癌、肝癌、胃癌占恶性肿瘤的73.33%,这与居民吸烟、饮酒、不良饮食习惯、缺乏体育锻炼、过度的精神心理压力等多种因素有关。因此人们应注意劳逸结合,提倡乐观、积极的心态,医院应努力提高肿瘤的诊治水平,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积极开展肿瘤普查工作,加强对恶性肿瘤的预防、保健宣传工作,增强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3.3循环系统疾病成为第二死因,以心脑血管疾病为主,进入21世纪,我国居民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患病人数迅速增加,由此而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病风险升高[4]。本资料中死于心脑血管疾病9例,占循环系统疾病的90.00%,以大于60岁者为主。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脑血管系统发生退行性变化,结构和功能亦发生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因而引发老年人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疏于防范和治疗,最终导致死亡。而这些疾病是可以防范防控的,相关社会机构应通过各种方式宣传和普及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知识[5],从而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病死率。

3.4死亡病例性别分布显示,男性死因顺位前3位排列依次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女性死因顺位前3位排列依次为恶性肿瘤8例、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病。提示性别是影响死因构成的重要因素,应高度重视男性、女性死因及顺位特点并开展有针对性干预工作。

总之,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也在下降,肿瘤、心脑血管、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慢性疾病发病较多,各种损伤也日益增多。因此人们在考虑疾病治疗的同时,也要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树立正确的生命健康观,学习疾病预防和保健知识,保持良好的个人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医生在疾病救治工作中要不断总结经验,探索新方法,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以达到预防和减少疾病的发生,降低病死率的目的[6]。

参考文献

[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国死因登记信息网络报告工作规范.2007.

[2]钱合笑.温州市2009年居民主要死因及潜在寿命损失分析[J].浙江预防医学,2011,23(2):9-12.

[3]朱立文,张玉军.宝应县2008~2010年居民死因监测分析[J].中国健康月刊,2011,30(4):359.

[4]黄建萍,施旭光,杨自力,等.南通市第三次死因回顾调查居民死亡原因及变化趋势.中国卫生统计,2009,26(6):628-630

慢性疾病的发病原因篇6

阑尾炎误诊原因分析

统计近年县级医院,阑尾炎住院病人资料,急性阑尾炎误诊率25%,慢性阑尾炎误诊率62%,分析误诊原因:

1对一些少见的以右下腹痛为主的疾病(如回盲部放线菌病,大网膜扭转)不了解,往往用阑尾炎代替。

2对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酸中毒、结节性多动脉炎)不了解,将其腹痛的症状诊断为阑尾炎。

3疏忽了理论上不易预料而临床上又常见的疾病(如便秘、小儿发热性疾病――急性扁桃体炎)的鉴别诊断。

4手术时,见肠管有病变(如克隆病、小肠原发性非特异性溃疡),不能根据肠管大体解剖作出其诊断,随意诊断为阑尾炎。

5某些疾病(如右半结肠癌、结肠血吸虫病),阑尾炎可能为其并发症,单纯诊断为阑尾炎。

6一些罕见的、不容易与阑尾炎构成鉴别诊断的疾病(如脾扭转、自发性气胸),有报道误诊为阑尾炎的。

7一些常见的全身性疾病(如恶性组织细胞病、白血病),可首先以腹部症状出现,从而误诊为阑尾炎。

8临床医生多将具备右下腹慢性疼痛、局部压痛表现的疾病一概诊断为慢性阑尾炎。

9阑尾炎的其他病变(如阑尾粘液囊肿、阑尾蛔虫病)一律诊断为阑尾炎。

10阑尾炎临床表现不典型,造成诊断困难(如肓肠未降、结肠游离病人)。

11阑尾炎是常见病,容易在医学者脑海中浮现,思想上容易发生麻痹大意,以致轻率做出诊断。

12对一些其他病的腹部分型了解不够(如腹型过敏性紫殿内脏型荨麻诊)。

13常忽略询问外伤史(如迟发性脾破裂,腹壁损伤)。

14不能仔细分辨与阑尾炎十分相似的常见病(如肠系膜淋炎、麦克尔憩室炎)。

阑尾炎鉴别诊断新思路

前文,阑尾炎误诊率甚高,又因为急性阑尾炎发病率高(约1:1000),慢性阑尾炎患病率高(若以病检为依据,成年人几乎为全部人群,以临床表现为依据达25%)。所以,阑尾炎的正确诊断优为重要。

一方面阑尾炎的诊断在很大程度上需借助于除外阑尾炎以外的疾病;另一方面,熟悉阑尾炎可能发生的非典型临床表现和鉴别诊断,以及对腹痛的诊断采取认真、慎重的态度,是避免和减少误诊的有效方法。作者就鉴别诊断提出个人思路,具体方法:

把腹腔比作一个方形钟表,腹腔内器官按冠状面,从6点(下腹部器官如膀胱、前列腺、子宫、骨盆底)开始,顺时针旋转一周(沿途经过右侧附件、精索、输尿管、肾、胆道、肝、胃及十二指肠、胰、脾及左侧肾、输尿管、附件)至6点;然后按失状面依次从前向后由腹壁、腹膜、网膜及系膜、大肠及小肠、腹膜后间隙及器官直到脊柱及神经根。腹部疾病按上述排列顺序,将每一器官的各个疾病逐一鉴别。腹腔外疾病按胸部疾病、中毒及代谢疾病、变态反应及结缔组织疾病、传染病、内分泌疾病、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神经精神疾病、综合症、其他等顺序鉴别。

此方法的好处如下

1与阑尾炎相混淆的疾病多见于腹部疾病。将腹腔器官的疾病按前钟表顺序从先天性畸形、炎症、穿孔、阻塞或扭转、破裂、血管病变顺序尽可能逐一滤过,起码是腹部疾病不容易漏诊。

2各书对慢性腹痛的鉴别诊断,常按腹部九部分区法(即右上腹痛、上腹痛、左上腹痛、右侧腹痛、中腹痛、左侧腹痛、右下腹痛、下腹痛、左下腹痛)顺序鉴别。因慢性阑尾炎的鉴别范围近似于慢性腹痛鉴别诊断病种,又因为急性阑尾炎和慢性阑尾炎有时又无明显界限。所以,该鉴别诊断方法能将急性和慢性阑尾炎一并使用。

慢性疾病的发病原因篇7

关键词:慢性病健康管理老龄化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nCD),简称“慢性病”,不是特指某种疾病,而是对一组起病时间长,缺乏明确的病因证据,一旦发病即病情迁延不愈的非传染性疾病的概括性总称,是指以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患(CopD)、慢性牙病(龋齿、牙周病、骨质疏松症、神经精神病、慢性肝肾疾病、慢性骨关节病、良性前列腺肥大和先天异常等为代表的一组疾病,具有病程长、病因复杂、健康损害和社会危害严重等特点[1]。慢病是在多个遗传基因轻度异常的基础上,加上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及饮食习惯、长期紧张疲劳、忽视自我保健和心理应变平衡逐渐积累并而发生的疾病,其中生活习惯是其主要原因,即使有慢性病(如高血压)的遗传背景,发病与否大部分决定于生活习惯的负荷。在我国,随着人口的老龄化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所引起的人们生活方式与习惯的变化,慢性病已成为影响人民健康和死亡的首要原因[2]。慢性疾病与生活方式的关系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它们都与不健康饮食、体力活动减少、吸烟、饮酒、长期精神紧张、心理压力大等几种危险因素有关。所以,对这些慢性病的规范化管理,即对慢性病采取综合防治、管理措施,是实现以预防慢性病发生与发展为目的的一种健康工作方式[3]。

1.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健康意识

健康管理的对象是人,首先让人们认识慢性病及慢性病的特点,愿意接受慢性病的相关知识,只有接受才能进行后续的管理。由于检查出疾病,有些人会出现紧张、恐惧、情绪低落等状况。因此对他们给予心理健康指导,帮助他们进行心理调节以取得心理平衡,让他认识到慢性病并不可怕,要以良好的心态来接受它,虽然慢性病是终身疾病,治疗是一个需要持之以恒的过程,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鼓励人们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即通过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等途径开展一级预防措施,提高患者的自我健康意识,促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从而消除慢性病的危险因素,保证慢性病防治工作的良好进行。最后建立患者个人档案,这是健康管理者长期需要做的工作。

2.定期体检早发现早控制

根据人们不同年龄段、性别,选择针对性强、特异性和敏感性高、临床意义大、费用低的检查项目,并根据健康危险因素,生活环境,易患疾病的差异等特点,设计有针对性的健康检查项目和复查的周期。目的就是通过健康查体,进行疾病筛查,发现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进行评估,早期干预。针对疾病的种类和个数,相关危险因素的多少,进行疾病危险性评估,制定相应的饮食,运动或药物治疗方案和生活方式指导,并通过上门或电话随访了解干预效果,进行动态健康指导。

3.做好健康管理提高预防控制

什么是健康管理?健康管理是指:通过科学的管理系统,对个人及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趋势)进行评估、干预而达到最大的健康改善效果。健康管理的三个特点:一是健康检测(发现健康问题);二是始终以控制健康危险因素为核心(认识和评估健康问题);三是预防和纠正并举(解决健康问题)[4]。主要内容包括:1.收集信息资料:通过健康查体收集健康信息,建立个人健康信息档案(检查结果和个人生活环境和方式相关信息)。目的是了解与掌握健康危险因素,为动态的评价和进行有效地干预管理与健康促进提供基础数据。2.健康评估:由专业人员对健康现状及发展趋势做出预测,并提出个性化的预防和纠正措施。目的是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达到健康警示的作用,又为干预管理和干预效果提供了依据。3.行为干预:针对不同危险因素和发展趋势实施个性化的健康指导和干预,目的是让被管理者有计划、有目标的逐步改善不良的生活方式,达到健康促进的效果。4.信息跟踪与反馈:定期进行信息跟踪,及时进行效果评价与反馈,并与被管理者进行信息交流和互动,循环往复。达到预防、控制或减少慢性疾病发生和发展,提高人们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现在,人们已清醒的认识到慢性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和人们的生活习惯、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息息相关[5]。表现在膳食结构不合理:主要是摄入身体需要的食物少而对身体不利的食物多。我国是发展中的国家,十多年前,温饱问题还是我国国计民生的主要问题,当时人们对饥饿是敏感的,而对吃饱饭后能量过剩或饮食不合理造成的危害还需要有一个认识的过程。其次是重治疗轻预防的传统观念:新陈代谢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而身体内毒素的长期积累是疾病产生的根源。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什么是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概念是模糊的。随着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体力劳动大幅度减少而脑力劳动大幅增加,汽车代替了脚步,空调暖气代替了四季温度的更替,让我们的身体细胞变得迟钝、血管失去了弹性。在医疗实践中,医生也是往往注重对疾病的治疗,对造成健康危险因素的预防也仅仅停留在口头上的泛泛指导,难以落实到实处。

健康管理是预防医学和管理科学有机结合的产物,是一个同传统疾病管理有显著区别的新理念[6]。要切实做好对慢性病综合性、整体性、连续性服务,确保慢性病管理可持续开展,应从实际出发,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并学习国内外慢性病管理经验,基于社会、重视家庭、强调个人责任,充分发挥个人及家庭的主观能动性,让人们自己承担起维护健康的责任,堵住发生疾病的危险因素,达到自觉的预防和远离疾病,促进身体健康,享受美好生活的目的。同时强调,医疗单位的健康服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方便、快捷、优质”服务的宗旨,坚持“以人体健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重视干预效果,创新工作思路,不断完善,逐步探索出符合社情民意的慢性病健康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慢性病的流行形势和防治对策.中华预防医学会慢性病预防与控制分会《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5,13(1):1-3

[2]黄建始.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健康管理[J].疾病控制杂志,2006,10(3):215-218

[3]陈建勋、马良才、于文龙.“健康管理”的理念和实践.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6,(22)1:7-10
[4]计惠民.健康管理基本理论概述[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0,8(5):354-356

慢性疾病的发病原因篇8

关键词:高原病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9-0533-01

高原病的共同特点及高原病的发病诱因:慢性高原病的定义:慢性高原病的定义是指进入高原或者久居高原的居民,由于长期高原低氧环境所引起的人体慢性低氧疾病称为慢性高原病。

慢性高原病的临床分型和预后:起病都有一个共同点,起病缓慢常在不知不觉中发病,因其他病就医或在体格检查时才发现。发病初期无特殊症状,特别是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型,一般无症状,但因为它是慢性高原病的早期,可发展为明显的其他各型,因而对慢性高原病的早期诊断几早治疗及早预防有着积极的意义。

高原病的诊断标准:急、慢性高原病须具备以下三个必须的条件:一是进入高原或由高原进入更高的高原和久居高原:二是有缺氧的临床证据,即口唇发绀、动脉血血氧饱和度和氧分压低于高原健康正常人;三是有高原低氧性肺动脉压增高的证据,肺动脉瓣听诊区可听到第二心音亢进和/或分裂、超声或导管插管检测示肺动脉压。

慢性高原病诊断标准:久居高原;有慢性高原病各型的临床表现。

1高原病治疗原则

医学上将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区称为高原。人体由平原进入高原或在高原进入更高的高原,由于高原低氧环境所引起的人体低氧性疾病称为高原病。根据进入高原的长短分为急性高原病和慢性高原病两大类。急性高原病是指人体较快进入高原,在到达高原当天或数天内,由原低氧环境导致人体急性缺氧性疾病。而慢性高原并是指进入高原或久居高原的居民。有长期低氧环境所引起的人体慢性低氧性疾病。

1.1高原病的共同特点:a.进入高原或久居高原;b.有缺氧的表现:(如口唇或指甲发绀、血氧饱和度明显低于健康人)c.有低氧性肺动脉压力增高的临床依据:(肺动脉瓣高原病第二心音亢进和/或分裂、X线显示肺动脉圆锥突出、超声或导管插管显示肺动脉压力增高。

1.2高原病的发病诱因:a.上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诱因,由于上感,影响氧气的摄取,特别是伴有发烧增加机体耗氧量更易诱发或加重高原病病情。b.过度劳累;c.过量饮酒及暴饮暴食。d.精神过度紧张,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分泌增多,不但导致耗氧量增高而加重缺氧,而且肺血管对低氧的收缩反应更加敏感,更易诱发高原病,特别是急性高原病。这里主要讨论慢性高原病。

慢性高原病的定义是指进入高原或者久居高原的居民,由于长期高原低氧环境所引起的人体慢性低氧疾病称为慢性高原病。病因:外因是长久的高原低氧环境,内因是体内各种抗疾措施的调节,包括神经。体液。各器官和组织生理功能的代偿性调节等,若上述代偿性能维持体内各种生理的正常和平衡(内环境的平衡)而且能从外部低氧环境中取得维持身体所消耗的氧气,则内外环境之间也能获得新的平衡,不发生高原病。反之,则发生慢性高原病。

2慢性高原病的临床分型和预后

起病都有一个共同点,起病缓慢常在不知不觉中发病,因其他病就医或在体格检查时才发现。发病初期无特殊症状,特别是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型,一般无症状,但因为它是慢性高原病的早期,可发展为明显的其他各型,因而对慢性高原病的早期诊断几早治疗及早预防有着积极的意义。

国内传统上将慢性高原病分为:慢性高原反应。高原血红蛋白增多症。高原血压异常。高原心脏病。现在,高山病心血管研究所将慢性高原病分型如下:a.慢性低氧肺动脉高压(慢性高原病早期);b.慢性高原红细胞增多症;c.慢性高原心脏病;d.慢性高原病合并型(慢性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合并慢性高原心脏病。

慢性高原病的根本病因是长期高原低氧环境,当内外环境获得新的平衡时,不会发生慢性高原病,一旦这种平衡发生失调便发生慢性高原病,发病初期尽表现单一器官或系统受累,如仅有末梢血红蛋白增多或仅表现右心受累,经积极治疗,预后较好,当病情逐渐发展,累及的器官和组织越多病情越严重,病程越长各种病理性损害越严重,病情进展到多脏器明显受损时,提示病情以达晚期,病情难以逆转。

3高原病的诊断标准

3.1急、慢性高原病须具备以下三个必须的条件:一是进入高原或由高原进入更高的高原和久居高原:二是有缺氧的临床证据,即口唇发绀、动脉血血氧饱和度和氧分压低于高原健康正常人;三是有高原低氧性肺动脉压增高的证据,肺动脉瓣听诊区可听到第二心音亢进和/或分裂、超声或导管插管检测示肺动脉压增高。

3.2急性高原病诊断标准:a.进入高原或由高原进入更高的高原并有急性高原病各型的临床表现。b.只有一般症状而无相应脏器受累的诊断为急性高原病早期或者轻型。c.出现咳嗽、咯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肺部闻及湿性罗音,X线结果示肺部出现多个小斑片状阴影,即诊断为急性高原性肺水肿。d.出现一定的意识障碍或颅内压增高和脑水肿征象,即诊断为记性高原性脑病。e.排除心脑肺等基础性疾病。

3.3慢性高原病诊断标准:久居高原;有慢性高原病各型的临床表现。有低氧性肺动脉压增高的临床证据,无红细胞也无肺动脉增宽或增厚,右心扩大等,诊断为慢性高原性肺动脉压增高症。有或无慢性高原病临床症状,末梢血红细胞数或血红蛋白增高达到诊断标准即诊断慢性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有或无慢性高原病临床症状,X线或超声结果示肺动脉增宽或肥厚,右心室扩大,既诊断为慢性高原性心脏病。同时存在红细胞增多及高原性心脏病诊断为慢性高原病合并型。

慢性疾病的发病原因篇9

近年来,慢性肾脏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呈现显著上升发展趋势[1]。慢性肾脏疾病已经成为继血管疾病和肿瘤疾病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我国慢性肾脏疾病形式发展颇为严峻,尤其是40岁以上的人群患病率高达10.1%。慢性肾脏疾病最终会进展到终末期肾脏疾病,需要进行肾脏移植才能够维持生命,慢性肾脏疾病与对中慢性疾病存在密切关系,尤其是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过程中。肾脏疾病患者的临床与病理类型关系非常复杂,对慢性肾脏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笔者将根据相关工作经验,综合分析肾穿刺活检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为治疗慢性肾脏疾病患者提供科学的数据参考。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在2015年1月-2016年12月,选取在我院收治的200例肾穿刺活检一般资料作为研究对象。200例肾穿刺活检患者中有102例男性患者、98例女性患者;150例患者在60岁以上、32例患者在41~59岁、18例患者年龄在40岁以下。

1.2方法。所有患者均实施肾穿刺活检方法(采用美国巴德活检枪,穿刺之前注射止血药,手术后进行加压包扎处理,叮嘱患者采取平卧为,术后监测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临床病理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等结果,按照国际卫生组织和肾小球疾病病理分类方法明确病理类型。

1.3肾脏病理检查。所有患者均实施六胺银染色法和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对疑似淀粉样变患者做高锰酸钾染色方法,对疑似轻链肾病患者采取У染色方法。

1.4肾脏病理分型。参考我国在2002年肾活检病理诊断研讨会上的诊断标准,肾脏病理分型大致分为以下五种类型:其一,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主要包括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毛细血管内增生肾小球肾炎以及硬化性肾小球炎;其二,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主要包括过敏性紫癜肾炎、狼疮性肾炎、糖尿病肾病、肾脏淀粉样变性以及干燥综合征相关性疾病;其三,肾小管间质性疾病,主要包括急性肾小管间质性疾病、慢性肾小管间质性疾病;其四,遗传以及少见类型疾病;其五,其他未分类的肾脏疾病。

1.5观察指标。分析肾穿刺活检患者病理类型和临床表现等参数指标。

1.6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差异、组内差异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2.1肾穿刺活检患者的病理检查结果

200例肾穿刺活检患者中有136例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占68.00%(136/200);42例继发性肾小球患者,占21.00%(42/200);14例肾小管间质性疾病者,占7.00%(14/200);6例遗传性肾病,占3.00%(6/200);2例未分肾病,占1.00%(2/200),各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病理类型分析

病理类型中igan(iga肾病)所占比例最多,共有66例,占33.00%(66/200);其次是,膜性肾病,共有50例,占25.00%(50/200);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共有36例,占18.00%(36/200);28例igm肾病,占14.00%(28/200);9例增生硬化性肾小球肾炎,占4.50%(9/200);7例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占3.50%(7/200);3例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占1.50%(3/200);2例硬化性肾小球肾炎,占1.00%(2/200).

2.3临床表现:临床表现中nS(肾病综合征)最为多见,共有93例,占46.50%(93/200)。

3.讨论

上述研究结果与马明明,管保章,罗丽花等学者在相关文献中的研究结果保持高度一致[2]。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中最为常见的病理类型是iga肾病。本文研究结果还显示病理类型中igan(iga肾病)所占比例最多,共有66例,占33.00%(66/200)。从上述研究数据不难看出,系统性狼疮患者于风湿免疫就诊密切相关。在西方国家研究结果中显示,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比较高,出现上述原因是因为西方国家的糖尿病发生率显著高于我国,另外一个原因是糖尿病肾病的诊断多为临床诊断,没有进行常规肾穿刺病理诊断。本文研究结果还显示,不同性别的患者肾脏病理检查结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环境和基因等密切相关。

综上所述,肾穿刺活检患者中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最为常见,iga肾病是最为常见的病理类型,继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中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最为多见。

参考文献

慢性疾病的发病原因篇10

作者:夏广林

[关键词]重症;慢性;顽固性肺部疾病;体会

[中图分类号]R5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4721(2012)03(b)-0178-02

21世纪以来,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1],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严重影响人民健康[2]。据相关统计,我国慢性病的患病率为17.00%[3],这给我国医疗卫生服务带来强有力的冲击和挑战,尤其是县级及以下单位的卫生服务。慢性病具有病程长、病因复杂、迁延性、无自愈性和很少治愈性等特点[4-5]。在全球工业化污染日益严重的情况下,慢性顽固性肺部疾病也越来越多,不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6-7],而且给患者家庭及社会造成重大的经济压力和精神压力[8-9]。因此,对重症慢性顽固性肺部疾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效果及预后进行分析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此类报道所见甚少。吉林省地处高寒的东北,此地区在建国初期及以后很长一段时期经济不发达,生活条件艰苦,且煤烟粉尘较多,肺部疾病患病率较高,患者年龄大,体质弱,因此此项研究尤其有意义。本研究对2005年2月~2010年12月在吉林省舒兰矿业(集团)公司总医院呼吸内科住院治疗的169例重症慢性顽固性肺部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05年2月~2010年12月在吉林省舒兰矿业(集团)公司总医院呼吸内科住院治疗的169例重症慢性顽固性肺部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32例,女37例;年龄34~89岁,平均(68.79±14.76)岁。

1.2方法

对169例重症慢性顽固性肺部疾病患者进行积极病因学治疗及对症支持治疗,收集重症慢性顽固性肺部疾病患者性别、年龄、教育程度、职业、呼吸系统疾病等相关临床资料。治疗措施如下:(1)健康教育,心理支持,提高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和自身处理疾病的能力,提高患者对肺康复及其他治疗的依从性,减少急性加重,提高生活质量。(2)尽早戒烟及脱离职业污染。(3)运动锻炼,此为肺康复的核心内容,包括下肢肌肉锻炼,上肢肌肉锻炼等全身锻炼,增强呼吸辅助肌的力量和耐力,且鼓励长期坚持。(4)加强呼吸肌锻炼。(5)训练正确的咳嗽和排痰方法。(6)营养疗法。(7)氧疗。(8)无创通气。(9)外科手术治疗,如胸腔引流术,肺减容术等。(10)药物治疗,如抗感染、支气管舒张剂应用、糖皮质激素应用、祛痰等,并积极治疗并发症。

2结果

2.1169例重症慢性顽固性肺部疾病患者疾病种类

经统计,在169例重症慢性顽固性肺部疾病患者中,常见病种共7种,其中以肺癌、肺炎及肺源性心脏病居前3位,详见表1。

2.2169例重症慢性顽固性肺部疾病患者存活率分析

169例重症慢性顽固性肺部疾病患者3年存活率为79.28%,5年存活率为49.70%,各种疾病存活率详见表2。

3讨论

重症慢性顽固性肺疾病病因主要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肺功能检查时研究气流阻塞有重要意义。另一原因是肺反复感染或吸入有害的空气及粉尘,如支气管扩张,肺间质纤维化,肺尘埃沉着等。还有一种是特发性原因,如肺部肿瘤、气胸、肺脓肿等。其易患因素包括基因,接触有害颗粒(吸烟、有机和无机职业粉尘、在不通风的室内燃烧或烹饪化学物质所带来的空气污染、室外空气污染),肺脏的生长和老化,氧化应激,年龄,呼吸系统感染,社会经济地位,营养,并发症,居住条件等。

其发病机制为炎性反应,氧化应激,组织破坏等,导致支气管及周围肌肉和弹性组织破坏支气管腔形成不可逆扩张、变形、黏膜充血和水肿等使管壁增厚,加上分泌物增多,都可使管腔狭窄,呼吸道阻力增加,肺组织弹性回缩力减低,失去对小气道的正常牵拉作用,小气道在呼气时容易发生陷闭,进一步导致肺通气能力极度下降,最终形成低氧血症和(或)高碳酸血症,导致呼吸功能衰竭,右心功能衰竭和(或)全心功能衰竭,严重危及患者的健康甚至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