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科学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十篇科学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十篇

科学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31:50

科学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篇1

开题报告写作范文一、课题开题报告含义与作用

开题报告,就是当课题方向确定之后,课题负责人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报请上级批准的选题计划。它主要说明这个课题应该进行研究,自己有条件进行研究以及准备如何开展研究等问题,也可以说是对课题的论证和设计。开题报告是提高选题质量和水平的重要环节。

二、开题报告的结构与写法

开题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题名称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就是本课题有没有人研究,研究达到什么水平,存在什么不足以及正在向什么方向发展等。开题报告写这些内容一方面可以论证本课题研究的地位和价值,另一方面也说明课题研究人员对本课题研究是否有较好的把握。我们进行任何科学研究,必须对该问题的研究现状有清醒的了解,这在第一部分已经谈到。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我们现在进行的课题基本上都是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这就要求我们的研究必须有一些基本的理论依据来保证研究的科学性。比如:我们要进行活动课实验研究,我们就必须以课程理论、学习心理理论、教育心理学理论为研究试验的理论依据。我们进行教学模式创新实验,就必须以教学理论、教育实验理论等为理论依据。

(五)课题主要研究内容、方法

(六)研究工作的步骤

(七)课题参加人员的组成和专长。主要看参加人员的整体素质与水平,尤其是课题负责人的水平怎么样。如果参加人员和负责人既没有理论又没有实践经验,这个课题就无法很好地完成,也就无法批准立项。

(八)现有基础。主要是人员基础和物质基础。很多课题对人员和设备方面要求是比较高的,如果基本的研究条件都没有,这个课题同样不能立项。

(九)经费估算。就是课题在哪些方面要用钱,用多少钱,怎么管理等。

如何撰写教育科研课题的开题报告

一、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就是课题方向确定之后,课题负责人或课题组主研人员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报请上级批准的选题、研究计划。它主要说明这个课题应该进行研究,自己有条件进行研究,准备如何开展研究等问题,是对课题的再论证和再设计。

二、开题报告的作用。进一步明确研究思路,完善实施方案,明晰研究技术线路,再次论证研究课题重要一步。

三、开题报告论证的主要内容

1、审定课题名称。一是看名称表述是否准确、规范。准确就是课题的名称要把课题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规范就是所用的词语、句型要规范、科学,似是而非的词不能用,口号式、结论式的句型不要用。二要看名称是否简洁,不能太长,能不要的字就尽量不要,如:应用信息技术构建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研究、网络环境下高中英语听读教学对学生文化素养提高和学习策略形成之影响、借助信息技术,变革学习方式、有效应用信息技术,促进师生幸福成长。

2、寻找研究依据。政策依据、理论依据、实践依据,充分、贴切、准确,不要贴标签,拉大旗,喊口号。

3、分析研究背景现实背景、历史背景要清楚,符合实际。

4、查清研究现状单位的研究现状及问题点评;国内的研究现状;国外的研究现状。用书检和网检的方法。

5、论证研究价值理论价值;实践价值;应用价值;科学价值;改革价值。

6、阐述研究意义有现实意义;有历史意义;有实践意义;有方法论意义。

7、界定核心概念。就是对关键词、关联词的概念、意义、本质、联系进行阐述。

8、完善研究设计。确定研究程序;提出研究假设;确定研究目标;提出研究措施;落实研究内容;提供研究方法;划分研究阶段;落实研究人员;预测研究成果效应;建立研究组织;规划研究管理;分析规划研究的保障。

四、开题论证的方法以综合评价为主:一是课题单位的自我论证评价;二是同行的论证评价;三是科研管理部门的论证评价。由预审、初审、学术评审、综合评审四个阶段组成。预审与初审可在开题前后的时间里进行。重点侧重在课题选择和课题计划的制订上。学术评审与综合评审要贯穿于课题研究的全过程,重点放在计划实施与成果的预期鉴定上。

五、开题报告的写作

(一)开题报告的组成。三个主要部分:前言、正文和结语;三个次要部分:标题、署名、引文注释和参考文献。

(二)开题报告的结构与写法。

1、课题名称。题目必须与内容一致。确切、中肯、具体、鲜明、简练、醒目。开题报告一般不使用副标题。

2、署名。在题目的下面,必须签署课题研究单位,一般不写撰写者姓名。署名的目的是表示对开题报告负责。

3、开题报告可以不写内容摘要和关键词。

4、前言。前言是开题报告的序言。前言部分一般都应说清楚课题选题、立项、批准的过程,以及开题前的准备、开题缘由、开题意义,开题前所进行的调查情况所做的工作等。要力求简明扼要,直截了当,并实事求是,要开门见山、直入主题。不要面面俱到,不着边际,文不对题;或一步登天,言尽意止,不留余地。

5、正文。开题报告的正文部分占报告的主要篇幅,它是报告的主体。正文部分必须对再次论证的内容进行全面的阐述和论证,包括研究前的观察、测试、调查、分析、学习,材料形成的观点和理论。如调查的问题、现状和实质,产生问题的原因及其发展趋势。正文部分是开题报告的关键部分,它体现了课题组的水平,同时也可以看出今后课题研究的状态和水平。撰写开题报告的正文部分,同样要掌握充分占有材料,要认真对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整理,经过概念、判断、推理的逻辑组织,最后得出正确的观点。可采用图表来集中反映数据,要注意少而精,数据必须准确无误。正文部分要层次清楚,观点鲜明,逻辑性强,大标题涵盖小标题,小标题服务于到标题,标题统帅内容,内容说明标题。

(1)课题、问题的提出?a、提出和研究的背景:现实背景、历史背景。B、提出和研究的依据:政策依据;理论依据;实践依据。C、问题的研究现状:国内的、国外的,省市县内外的研究的,单位研究现状及问题点评,已取得了哪些成果?已进行了那些研究?D、问题研究的价值:理论价值;实践价值;应用价值;科学价值;改革价值。对解决教育实际问题(包括对本校、本地区的教育工作实际存在的问题)或回答教育理论问题有什么意义?对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会有什么贡献?e、问题研究的意义:现实意义;历史意义;实践意义;方法论意义。以上几点要求做到:少而精;针对问题;能指导操作;表述简明、准确,有具体贯彻要点,涵盖子课题,能理解把握。

(2)课题的界定:对课题题目的界定;对条件词、关键词的界定,包括内涵与外延。

(3)改革的主张、研究设计。a、研究的指导思想。指导思想就是在宏观上应坚持什么方向,符合什么要求,可以是哲学的、政治理论的,也可以是政府的教育发展规划,也可以是有关研究问题的指导性意见等。B、研究的具体目标。总目标、分目标,目标要实在,要可行。和内容。课题研究的目标也就是课题最后要达到的具体目的,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也就是本课题研究要达到的预定目标:即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定位,确定目标时要紧扣课题,用词要准确、精练、明了。相对于目的和指导思想而言,研究目标是比较具体的,不能笼统地讲,必须清楚地写出来。只有目标明确而具体,才能知道工作的具体方向是什么,才知道研究的重点是什么,思路就不会被各种因素所干扰。C、研究的具体内容。内容要紧扣课题的目标来分解。D、研究的方法、原则与策略:方法、原则与策略的理论支撑;方法、原则与策略的可操作性;方法、原则与策略的活动性。课题研究的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个案法、比较研究法、文献资料法等。确定研究方法时要叙述清楚做些什么和怎样做。e、课题研究的步骤。课题研究的步骤,也就是课题研究在时间和顺序上的安排。研究的步骤要充分考虑研究内容的相互关系和难易程度,一般情况下,都是从基础问题开始,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从什么时间开始,至什么时间结束都要有规定。课题研究的主要步骤和时间安排包括:整个研究拟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起止时间;各阶段要完成的研究目标、任务;各阶段的主要研究步骤;本学期研究工作的日程安排等。F、预测课题研究的成果及形式:本课题研究拟取得什么形式的阶段研究成果和终结研究成果。如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研究报告、论文、经验总结、调查量表、测试量表、微机软件、教学设计、录像带等。其中调查报告、研究报告、论文是课题研究成果最主要的表现形式。G、有效的组织保障: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在方案中,要写出课题组长、副组长、课题组成员以及分工。课题组组长就是本课题的负责人。一个课题组应该包括三方面的人,一是有权之士,二是有识之士,三是有志之士。有权了课题就可以得到更多的支持,有识了课题质量、水平就会更高,有志了可以不怕辛苦,踏踏实实踏实实去干。课题组的分工必须是要分得明确合理,争取让每个人了解自己工作和责任,不能吃大锅饭。但是在分工的基础上,也要注意全体人员的合作,大家共同研究,共同商讨,克服研究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H、其他保障:如课题组活动时间;学习什么有关理论和知识,如何学习,要进行或参加哪些培训;如何保证研究工作的正常进行;课题经费的来源和筹集;如何争取有关领导的支持和专家的指导;如何与校外同行交流等。

6、简短的结语。开题报告的结语要简洁,可以对课题管理部门提希望,给研究人员提要求,可以表示课题组的态度和决心。

7、可以写上引文注释和参考文献。撰写开题报告时引用了他人的材料、数据、论点、文章要按要求注明出处。反映出课题组严肃的科学态度,体现出开题报告的科学依据,同时也是尊重他人劳动的体现。可以是页末注(脚注,在本页文章的下端)、文末注(段落后或篇后注)、文内注(行内夹注)和书后注四种。开题报告也可以有致谢。对于曾经指导、参加过选题、论证,或对此工作提供建议或便利条件,而又没有在课题组的同志,可用简短的文字表示感谢。开题会上,有关专家必须详细审查开题报告,向研究者提问质疑。但开题会不同于成果鉴定会,更主要的应该是完善方案。在确定研究有明显价值的前提下,论证双方应全力讨论方案,提出意见和建议、修改补充方案。专家审查的内容包括:1、选题是否当,是否符合立项条件;2、课题论证是否充分;3、负责人的素质或水平是否能承担此课题;4、课题组力量如何或分工是否得当;5、资料准备如何;6、最终成果预测如何;7、是否具备完成本课题所需的其他条件;8、经过比较,本课题是否有更合适的承担人;9、其他原因(加以说明)。

开题报告简写

学生:

一、选题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二、论文综述

1、理论的渊源及演进过程

2、国外有关研究的综述

3、国内研究的综述

4、本人对以上综述的评价

三、论文提纲

四、论文写作进度安排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提纲

一、开题报告封面:论文题目、系别、专业、年级、姓名、导师

二、目的意义和国内外研究概况

三、论文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研究内容

四、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科学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篇2

结题报告的题目一般格式为:《……》课题结题报告。

关键是该课题题目应具体明确,准确地概括研究的方向、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且有新颖性。具体要求是:①应有价值、有新意。②范围既不会过于宽泛,也不会过于狭窄。③最好能囊括研究范围、对象、内容、方法。④题目内容最好涉及两个变量。⑤题目不要用疑问句形式。⑥题目要避免价值判断。⑦不宜用过分修饰、文学化的题目。⑧用词规范,切忌杜撰。

在研究过程中如果发现题目不当或该研究没有价值,就得终止研究,重新调整研究课题,并呈报立项审批单位。在结题报告中应写新的课题,并附上说明。

二、结题报告的基本结构

结题报告是一项课题研究结束,研究者客观地、概括地介绍研究过程,总结、解释研究成果,向有关部门(机构)申请结题验收的文章。它是课题研究所有材料中最主要的材料,也是科研课题结题验收最主要的依据,其基本结构包括:

题目部分——标题、署名。

正文部分——

(1)序言(问题的提出、研究的动机)。

(2)理论依据。

(3)研究目标。

(4)研究方法(采用哪些教育科研方法)。

(5)研究的主要内容。

(6)研究过程概述。

(7)研究成果(概括性描述、列出图表、研究假设的检验结果)、结论与建议。

(8)存在的问题或研究的局限性。

结尾部分——注释、参考文献、附录。

结题报告要注意基本格式的规范化。根据具体情况,在体例上可作适当调整,我们反对格式呆板化,但也不能违反基本格式。接下来着重谈谈几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三、理论依据的选取、运用要准确

理论依据即本课题研究的科学依据,是选题论证的依据,是研究者对所研究问题预先赋予某种假设的理论依据和指导研究过程的理论依据。

选取理论依据要防止三种情况:①无“论”可依;②有“论”难依;③大“论”小“依”;④有论不依。所选取理论的科学性、先进性、针对性和理解的深刻性直接关系到教育科学研究的水平。

教育理论都有很强的时代性和现实针对性,有的还存在其局限性,运用时不能拈来便用。

四、教育科研过程要作客观、清晰的概述

对研究过程的概述必须符合研究类型特点。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有多种划分标准,因而教育科研有多种类型,诸如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发展研究);理论研究、实验研究、调查研究、追因研究;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等等。对于各种研究,特别是应用研究和实验研究应明确界定。

应用研究用于应用或检验理论,评价它在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中的作用。中小学教育科研大多数是应用研究。

实验研究是根据研究目的,运用一定的人为手段,主动干预或控制研究对象的发生、发展过程,以探索、验证所研究现象因果关系的研究过程。教育实验可分为探索性实验、验证性实验、推广性实验(当前我国进行的有学校整体改革实验、引进国外教育理论的验证实验、教育政策决策的实验、课程教材的改革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实验)。

这里有必要讲讲教育行动研究,它与教育实验是有区别的。教育行动研究是教育决策者、校长、教师主动利用有关理论、知识、方法解决亟待解决的实践问题。它把解决问题放在第一位,强调研究过程与行动过程结合,注重研究者与行动者合作,要求行动者参与研究,对实际工作进行反思。

在研究中也常有二者交融渗透而以一为主另一为辅的情况。不同研究类型,其研究过程是有不同的。教育实验研究与一般性教育研究在研究过程的表述上是不同的。

1、教育实验研究过程的表述应体现三个阶段:

①准备阶段。选定课题、形成实验假设、确定实验自变量和因量、下操作定义、制定控制无关变量的措施、选择被试、分配实验组或对照组、选定测量方法工具、形成方案和工作计划。

②实施阶段。执行实验程序、方案,观察实验对象,记录所需资料、数据并加工整理。在执行实验程序、方案过程中,有前测和后测设计(即对被试进行的测量),前测有时会给实验带来麻烦,所以并非所有实验都要前测,但后测却是不可缺少的。

③总结阶段。对资料数据的分析,概括研究结果,形成研究结论。(包括判断有否充分的实验控制、实验结果可否实际运用、可否与非实验班组比较、所得数据资料能否确保检验假设、能否充分反映实验效应、是否有相关变量的干扰、实验结果有否代表性、可否大范围推广)。

2、一般研究过程的概述内容应包括:

①简介研究的时间、地点、对象和参与研究的人员。

②对问题、设计和行动步骤、过程措施的回顾;对观察到、感受到的有关现象的描述、整理。

③对行动过程和结果作出判断、对有关现象和原因作出分析,根据新的发现、新的认识和新的思考探讨规律性的东西并进行论证(只有研究过程而没有分析论证,因而得不出有价值结论的研究是无效的研究)。

概述时应强调态度客观,以事实为依据,对事实的描述要明确,遣词用句以中性为原则。尽量避免使用第一人称。

五、研究成果与结论的陈述要简洁、符合科学性

研究成果需作概括性描述,诸如解决什么问题、认识有何提高、师生得到哪些发展。

对于所撰写的一些文章(著作)的观点、要点应归纳说明,所发表的文章(论文、教学案例、资料选辑)列出图表。

主要研究成果如果是巨篇宏论,则应列出该文的纲目结构。

在成果的表述中一般有讨论与分析,即讨论该研究的局限性、尚待解决的问题、应用的价值和推广的可能性。

科学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篇3

健康网讯:

选题是科研的第一步,也是科研工作中战略性的决策。选题充分体现了研究者的科学思维、学术水平、实验能力及其预期目的。选题是贯穿科研全过程的主线,各环节工作都是围绕这条主线运行。所以选题是科研的成败与成果大小的决定因素。

选题的原则

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这是现阶段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方针。医学科研选题也应贯彻这一方针。为提高疾病防治水平、增强人类体质和提高人口素质服务。在选择医学科研课题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需要性原则 选题的方向必须从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尽量选择在医药卫生保健事业中有重要意义或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医学基础研究、延缓衰老、提高生命的质量等科学技术课题都属于长远需要的课题。但从临床科研考虑,当前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主要是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最大的疾病。如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占我国全死因人数的72.30%,也是死因顺位中的前四位;还有环境污染所致的公害病也不容忽视。所以选题时,应当根据个人专长、工作基础与单位条件,既可选当前迫切需要的课题,也可选国家发展长远需要的课题。

创新性原则 创新是科研的生命线。缺乏创新性,就会失去科研立题的前提。若为理论课题,要求有新观点、新发现,得出新结论。若为应用课题,则要求发明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或是把原有技术应用于新领域。创新性是科研的灵魂。衡量课题的先进性,主要考核它的创新性如何。

选题的创新性来源于:①所选的课题是前人或他人尚未涉足的;②以往虽有人对某一课题作过研究,但现在提出新问题、新试验依据及新的理论,促使该课题有新的发展、补充或修正;③国外已有人研究,但尚需结合我国实际进行探索属于填补国内此领域的空白。由此可见,充分地复习有关专业文献,及时掌握国内外发展动态,这对保证选题的创新性是十分重要的。

科学性原则 选题的科学性就是指选题的依据与设计理论是科学的。为保证选题依据的科学性必须做到:①选题时要以辨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与客观规律相一致;②以事实为依据,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③正确处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选题不能与已确认的基本科学规律和理论相矛盾;④充分反映出研究者思路的清晰度与深刻性。选题应尽可能具体、明确。

选题成败与否,主要取决于设计的科学性,其中包括专业设计和统计设计。在专业设计时,被试因素、受试对象与效应指标的选择,应当尽量做到技术路线清楚,设计科学严谨,研究方案具体,实验步骤合理,实验方法和设备先进。在统计学设计时,应当正确选用实验设计或调查设计类型。

科学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篇4

关键词: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软化;规范化

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研究生思政课”)是思政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研究生教育工作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渠道,也是新形势下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环节”[1]。要保障和提升研究生思政课教育教学效果,以实现新时代研究生思政课立德树人的使命担当,必须建立有效的研究生思政课教学评价机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是高等教育评估、评价以及测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而目前我国研究生思政课管理存在一定程度的评价软化问题,必须分析其原因并且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目前研究生思政课存在教学评价软化的问题

教学评价是保障教学效果的基础性手段,而研究生思政课存在如下教学评价软化的问题。(一)重视本科生思政课教学评价而相对忽视研究生思政课教学评价。无论是从学生的角度来认识,还是从思政课教师的角度来体察,都可以得出研究生思政课教学不如本科生思政课教学管理规范的结论,而实际上这不仅仅是研究生思政课的独特境遇,而是全部研究生课程的共性。在国家相对重视本科生教学的背景下,研究生的“研究性”学习方式是形成这种认识和现状的重要原因。这种相对重视本科生思政课教学而略显忽视研究生思政课教学的认识和倾向也体现在教学评价的差异上,即研究生思政课教学评价的规范性弱于本科生思政课教学评价。为了凸显研究生思政课不同于本科生思政课,或者是从位阶上来看体现研究生思政课是对本科生思政课的递进,研究生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实施在各个学校基本上都采用了不同于本科生思政课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首先,研究生思政课多采用专题教学的模式。多名任课教师根据大纲内容结合教师研究专长采用专题教学模式,符合研究生思政课“研究性”教学的特质。另外,研究生思政课从大纲编写的特征以及教学内容的设计上来看也比较适宜实施专题教学。其次,自主探究性学习方式被大多数研究生思政课所采用。虽同属于思政课,研究生思政课与本科生思政课的教学目的和重点并不完全相同,研究生思政课的学习不再要求像本科生那样强调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而是更加注重根据教师专题教学布置的任务进行研究性学习,提出创造性观点。最后,研究生思政课教学评价往往较为单一,很多学校和教师采用学生提交专题论文的形式来完成课程考核。专题论文考核相对于研究生的学习特点具有一定的优势,有利于训练研究生的学术研究能力,但是也容易形成教学考核软化甚至虚化的问题。(二)重视研究生专业课程考核而相对忽视研究生思政课教学评价。就研究生整体性课程教学评价的构成和实施而言,还存在一定程度的较为重视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的学习和考核,而相对忽视思政课的学习和考核的倾向,这尤其体现在一些专业性较强院校(如医学、建筑院校等)的研究生课程考核中。首先,重视专业课学习是从本科教育阶段就形成的认识惯性。思政课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党和政府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思政课的课程建设和教育教学工作,然而从应然到实然始终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体现在学生对思政课的认知和态度上。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体互动,研究生从主观上形成的认识必然反映到研究生思政课教育教学中,并直接影响到研究生思政课教学评价的实施。其次,这种错误认识与长期以来研究生思政课教学考核相对软化具有直接的关联性。通过对研究生思政课教学评价结果的总结,研究生思政课的不及格率及未达到学位授予分数的比例在各个高校都相对较低,甚至有的课程长期为零。究其原因是由于研究生思政课教学考核的相对软化,并且这种软化处理使学生产生了认识上的预期,客观上就容易产生不重视研究生思政课考核,甚至不重视研究生思政课学习的片面认识。再次,学生重视研究生专业课及实践学习和考核往往也基于专业安身立命的需要。专业与职业对应的可能性本就不小,研究生专业与职业对应的几率就更大了。专业性在研究生教育中显得尤为突出,专业学习便成为研究生的安身立命之本。单从这点上来认识和分析,似乎研究生重视专业课程的学习、实践及考核是情理之中的事情。相比较而言,专业课的学习和研究任务比较繁重,能够投入到思政课学习的时间和精力自然就很少了,研究生不重视研究生思政课的学习和考核便显得貌似自然。(三)侧重于对研究生思政课进行学术性评价而相对忽视教学性评价。学术性评价被认为是研究生教育评价的核心价值,这尤其体现在博士生教学活动的教育评价中。首先,这符合学历教育递进的规律和实际需要。思政课教育教学是一个体系化的工程,因而必须一体化地来推进思政课建设。从本科生思政课教学到硕士研究生思政课教学再到博士研究生思政课教学,在教学内容上三者是有交叉和重合的,因而研究生思政课教育教学和教学评价必须体现对前端思政课教学内容的递进,而不能出现本科生思政课教学及评价的简单“复制”,否则将极大减损研究生思政课的效果。学历和学位的递进性对课程教学提出了要求,学术性评价符合研究生思政课教育教学的这种递进性。这就是为什么本科生思政课考核采用机考等侧重客观题考核方式,而研究生思政课则倾向于采用考察研究生学术水平的主观题考核方式。其次,研究生思政课教学实施学术性评价更加有利于对研究生能力的培养。思政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第一课程,价值观改造、品德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是思政课应肩负起的使命和责任,当然这也体现为本科生思政课和研究生思政课所共有的教学目的。但是在具体落实思政课教育教学目的上,研究生思政课和本科生思政课却是各有侧重点的,其中最为显著的一条就是在德育之外,本科生思政课相对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讲解和传授,而研究生思政课更为注重对学生能力特别是学术能力的培养。研究生今后的职业生涯多数是要走上学术探讨和科学研究的道路,学术能力便成为研究生应培养和提升的核心能力,研究生课程教学包括研究生思政课教学必须回应这种需要。

二、规范研究生思政课教学评价的主要措施

建立研究生思政课教学评价制度是保障研究生思政课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性手段,然而研究生思政课教学评价制度的建立不能对一般性教学评价制度进行简单化的移植,而必须针对研究生思政课的课程性质和教学评价软化的现实问题来完善研究生思政课教学评价制度。(一)全面依据课程大纲的内容来实施教学评价。“从实质上看,教学大纲是对一门课程进行系统化设计的结果,是一门课程的教学实施方案”[3]。教学大纲在一门课程的教育教学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大纲不光是教学的实施方案,也是教学质量监控和教学效果评价的基本依据。本科生思政课教育教学由国家统一编写教材,然后由各个高校依据统编教材出台校本适用的大纲。研究生思政课教学大纲与本科生教学大纲的编制方式不同,研究生思政课由教育部统一的教学大纲,各高校研究生思政课教学依据教育部颁发的大纲组织教学,因而教学大纲是研究生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据。研究生思政课教育教学必须依据教学大纲实施教学评价。一是研究生思政课考核和教学评价必须依据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实施考核。任课教师必须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组织实施教育教学工作及教学考核,教师不得在没有完成教学大纲讲授内容的前提下仅以教师自身的学业专长或是兴趣爱好讲授与大纲无关或者关联性不强的教学内容,不得以脱离教学大纲的内容作为教学考核的内容。研究生思政课多采用专题教学,教师容易在教学中为发挥自己研究领域的特长而脱离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二是研究生思政课的教学考核和评价必须全面考查学生对教学大纲规定内容的学习和掌握情况。教师对研究生思政课教育教学的组织可用专题教学的模式,但是对教学专题的选择和分工必须依据教学大纲的教学内容模块,不得对大纲教学内容进行选择性截取和考查,教学评价必须全面考查学生对教学大纲全部内容的学习和掌握情况,这样才能实现大纲预设的教学目的。就教学考核内容所需的全面性而言,单一性课程论文考核因内容单一而难以有效涵盖教学大纲规定的全部教学内容。(二)建立研究生思政课形成性教学评价体系。长期以来研究生思政课教学评价方式相对单一,课程教学结束后主要是以课程论文的形式作为教学考核的依据。这种评价方式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课程论文的写作具有训练研究生学术能力的功能,但是如果缺乏有效的指导及反馈,仅仅通过单一性的课程论文终结性考核方式来实施教学评价,不仅不能有效训练学生的学术能力,也无法达成预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单一性的研究生思政课终结性考核方式呈现出诸多弊病。“将发展性评价、过程性评价贯穿教学各环节,形成对研究生成长的动态监控”[4]。故而笔者建议建立研究生思政课形成性评价方式。首先,形成性评价有助于保证研究生思政课的教学质量。相对于本科生较为严格的教学管理和监控,研究生课程教学监控机制相对软化,存在着相对不规范的现象。通过引入考勤、提问、课堂讨论等形成性评价环节,能保证基本教学秩序,提高教学效果。思政课课堂教学仍然是对研究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而规范化的教学是保障教育效果的前提。其次,形成性评价有助于研究生思政课育人目的的实现。形成性评价有助于客观、全面地对研究生进行课程学习的综合评价。思政课肩负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育人效果的评价恐怕很难通过简单的课程论文这样单一性形式来实现。而通过形成性评价,教师可以全面考查学生对待思政课的认识和态度,在交流与提问的互动中了解学生,纠正学生的一些认识偏见,传递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和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更有利于思政课育人目的的实现。再次,形成性评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思政课的教育教学目的具有多重性,不仅要具有育人的核心功能,也应具有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能力的功能,这不仅包括学术能力的训练,也包括其他综合能力的培养。教师在课程学习之初向学生交代形成性评价的要素和构成,这形成了对学生学习的导向。学生在思政课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通过翻转课堂的演示,通过主题式的实践,必然有助于其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三)建立研究生思政课教学评价的督导制度。为了提升教学质量,2012年国务院颁布了《教育督导条例》,为我国高校教育督导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法律依据。作为我国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教育督导在高等学校中普遍建立起来。“将检查、监督、评价、指导和激励的机制引入到高校教学工作中,成为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的重要手段”[5]。然而自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逐步建立教育督导制度以来,从高校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教育督导实施来看,主要针对本科生教学工作进行督导,缺少对研究生课程教学的督导,更谈不上对研究生思政课教学效果进行针对性督导。倡导建立区分性的研究生思政课教育督导制度。一方面,研究生思政课面临保障教学质量和提升教学效果的任务,教学督导制度不可或缺。从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整体性结构来看,大学本科教育的质量保障体系相对健全和完善,而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保障机制却是短板,研究生教育督导的缺失对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升造成直接影响。很多学校建立了专门性的教育督导机构,如教学评价中心或者教育督导组,但是多数情形下却仅仅以本科生教育教学为督导对象,难以将研究生教育纳入教育督导范围,或仅仅通过研究生院(处,部)来附带性地实现教育督导职能,如此一来必然难以实现对研究生教育的督导作用。另一方面,在建议将研究生课程包括研究生思政课纳入学校整体性教学督导的前提下,应建立区分性的研究生思政课教育督导制度。对研究生思政课的教育督导要与本科的督导制度进行适度区分,研究生教育是对本科生教育的深入和递进,教育督导制度应该适应这种递进而建立区分性的研究生教育督导制度。同时对研究生思政课的教育督导也要区别于对研究生其他课程的教育督导,这本质上是由研究生思政课的课程性质所决定的。因而对课程实施不加区分的统一性督导是目前教育督导制度实施的通病,这貌似具有统一性,并且具有执行的便捷性,但却可能丧失了针对性。

长期以来,研究生思政课教学评价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极大地影响了研究生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建立和完善研究生思政课教学评价制度不能采用简单化和机械化的方法进行处理,必须针对实践中存在的教学评价软化的问题提出针对性方案。然而,对研究生思政课教学评价制度的完善既与研究生思政课教学评价的特殊情势有关,也与研究生教育的整体性质量监控和教学评价制度的完善有关。作为前提,必须首先重视对研究生教育教学评价制度的完善,并逐步建立规范和完善的研究生思政课教学评价的各项措施。

参考文献:

[1]靳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9).

[2]肖映胜,张耀灿.高校思政课教学评价理念新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1(6).

[3]郭.高等教育质量控制的三个环节:教学大纲、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J].中国高教研究,2016(11).

[4]何露丹,李桂红.高校研究生思政课程考核体系探究[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3).

科学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篇5

一、以理论为向导

我们在教科研过程中,时常感到迷茫,不知所措,甚至想退缩。除了意志不坚定和急功近利之外,主要的还是缺少教育理论的指导。实施新课程,我们需要学习《课程标准》的一些新理念、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一些新经验等,并运用这些先进教育教学理论指导平时教育科研工作。而新课程所蕴含的新理念、新方法以及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所出现和遇到的各种各样的新问题,都是过去的经验和理论所难于解释和应付的。因此,我们要学习,学校定期组织教师学习教学理论或要求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自觉学习有关教学理论,由于教学理论是教学工作的指南;提高教师的素质要以教师对教学理论知识的掌握为基础,如果没有一定的教学理论,就无法使实践活动得到升华。所以学校重视组织教师学习教学理论,特别是学习《课程标准》的一些新理念,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一些新经验等。另外加强制度性措施。学校订购教育教学杂志与理论书籍,提供学习材料,学校每年都尽可能地为教师们订一些教育教学刊物,帮助教师们学习,并不定期组织报告会、汇报会、理论学习辅导等。凡各学科所需要的可供学习和有利于教科研工作的硬件或软件,要求完全给予满足,并且不断增加投入。要求每位教师每年都要写读书笔记一万字。定期检查,记入本人工作考核。

二、以课题为抓手

课题选择,是教育科研的起点,它关系到科学研究的方向、成效、价值与意义。这正如英国科学家J・D・贝尔纳所指出的:“课题的形成与选择,无论作为外部经济技术的要求,或作为科学本身的要求,都是研究工作中最复杂的一个阶段。一般说来,提出课题比解决课题更困难……所以评价和选择课题便成了研究战略的起点。”为此,要做科研兴校工作,必须重视科研课题的选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一是依据教育实践。即从教育实践中找课题。教育实践中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是选择课题的基本来源。这些问题的研究与解决,可以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推动教育改革的深化。如,学校的德育研究课题“新时期班集体建设和管理”,就是从教育实践寻找的。

二是依据教育理论的文献。即从教育理论文献中找出课题,把理论中没有人研究过的问题,或是别人研究过的但是有争议的问题,作为选择研究的课题。如,学校开展的“小学数学分层分类”教学模式的探讨,就属于这方面选择的研究课题。

三是依据上级课题与学校实际情况,选择自己研究的课题。如w校的“问题――自主探究解决”的课题,就是依据市进修校的“问题解决”教学实验课题选择的子课题。

同时,课题选择力求做到“新、小、易”。所谓“新”,选题要符合学校实际研究能力,又要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还要有时代感,有生命力。所谓“小”,从表面看来虽小,但很有研究价值。所谓“易”,课题难度不要太大,便于我们研究,易出成效,实验周期也不要太长。

三、以课堂为阵地

教学研究的源泉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课题研究的演练场,同时也是检验课题研究成果的主要途径。为此,学校经常举办教学研讨、总结交流、分析评估、调控反馈等活动。

1.课题牵动。学年初我们要求各学科教研组制定切实可行的课题研究方案,还要求教师要围绕学校的总课题,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研究的子课题。同时我们要重视培养教师的“课题意识”,鼓励教师立足自己的平时教学和自身水平,在身边找问题,由问题上升课题,作为自己研究的课题。由于这样的课题来自于教学实际,源自于教师自身,因而更能调动教师科研的积极性。

2.实验班带动。实验班就是典型,是榜样。典型能够带动一般,榜样能够影响整个学校。在重视实验班研究成果的同时,更要重视成果及时展示与汇报,带动其他教师的教学,真正发挥其辐射作用。

3.活动促动。我们通过组织各种活动为研究同类课题的教师提供相互交流、学习、探讨的机会与舞台。安排实验班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以及先进教学经验,组织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研讨课、汇报课、观摩课,听后进行针对性评议。还定期组织实验班教师与课题组成员进行研讨交流,谈收获、提问题、讲困惑、议策略,寻找解决的办法。让教师在交流合作、思想碰撞中得到了收获,开阔了视野,又让教师在展示中感受到了研究的愉快。

4.常规拉动。教育科研不是随心所欲的事情,它有自身的运作规律,需要严格遵循。在教科研常规管理上,我们坚持形成课题有论证,实验之前有方案,实验过程有记录、有汇报、有研讨、有案例、有小结。各种资料档案要齐全,成果形成有鉴定,研究成果有辐射。这样井然有序的课题研究活动,有效地拉动了整个学校的科研工作。

四、以制度做激励

科学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篇6

《xxxx的实验与研究》是xxxx年立项的xxx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大课题,xxx年立项的xxx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根据课题组成员近五年的精心研究,基本完成了研究任务。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主要是探索研究性学习及其基本规律,探索在中小学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组织形式,为中小学开展研究性学习推动新课程改革提供可借的经验。通过研究,促进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推动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立项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教研室、教科所的研究人员和实验学校校长教师组成的实验队伍,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实现了“两个结合”:一是课题实验与新课程改革实践紧密结合,将实验研究成果及时应用于新课程改革实践,再把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纳入课题研究的内容不断深化研究。通过课题实验拉动新课改,通过新课程改革促进课题研究。二是理论研究与科学决策相结合,把理论研究成果作为决策依据,以科学决策促使课题实验的不断深化,推动课改进程。本课题通过研究与实验,提出了研究性学习在各学段的目标、管理模式、操作方法、评价方法。在课题研究中总结出从学科、生活、大自然、社会四条途径中引发、发现、挖掘、寻找课题等做法,对中小学开展研究性学习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研究性学习经过四年的探索与实践,总结出的基本经验是:依据国家、地方、学校三类课程,凭借学校、家庭、社区三个空间,依据自然、社会、自我三个取向,开展研究性学习。以研究性学习为龙头,整合综合实践活动其他领域的内容。在实践操作中总结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六个步骤”,即:指导学生正确选题,制定研究计划,收集材料,开展研究,撰写研究报告,交流展示研究成果。组织管理上“六个落实”,即:指导教师落实、时间落实、活动落实、管理落实、交流展示成果落实、评价落实。这些基本经验在全省发生了重大影响,该项成果已在省市全面推广。

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研究,教育者在教育观念上实现了四大转变:即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师角色的转变;课程观和教本观的转变;人才观的转变。

科学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篇7

关键词:医学综合设计性实验;医学本科生;协作能力;培养

《医学综合设计性实验》是一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必修课。课程包括项目立项、开题报告撰写、预实验、正式实验、结项报告撰写和项目答辩等环节,其中开题报告和结项报告的撰写,对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非常有帮助。《医学综合设计性实验》课程的设立,弥补了当前医学课程体系结构上的科研能力培养缺陷,改变了医学生的科研与写作能力亟待提高的现状[1]。这为学生学术论文的撰写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为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未来的科研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

1科研写作整体布局

1.1立意清晰

项目确立具体方向后,便可进行谋篇布局,所写内容一定要紧紧围绕项目立项进行,可以开篇明提项目立意,也可在文末进行必要的总结。立意清晰既包括整篇内容的立意清晰,也包括每一段落有明确清晰的观点,所有的文字材料都围绕着观点进行阐释,从而能更突出主题。学术论文的写作不需要让他人猜你写的主要意思是什么,应该明确提出观点。只有纲举目张,才能使写作比较容易。对标题的命名,应反映实验的内容,标题应高度总结,而且能够具体说明项目的特色,实现概括与特色的统一。

1.2格式具体规范

带教老师为学生提供开题报告和结项报告模板,规范学术论文的格式,使学生按照已有的模板要求进行论文撰写,在形式上符合学术论文的要求。具体要求包括字体大小、段落格式、图表的规范,以及参考文献格式等。模板内容规定得越具体,学生写作就越规范。因此,制作较为规范的模板对本科生的论文写作尤为重要。1.3段落写作合理对所有的内容进行大纲布局,有合理的观点阐述,每段内容或采取总分格式,或采用分总格式,明确提出具体观点。参考文献的组织应具有逻辑关系,既可有时间先后的推理关系,也可有根据理论进行的逻辑推演。段落的字数要求,每段以300~500字为宜,如果论述内容较多,尽量不出现1000字以上的大段,且以句号贯穿始终,要划分好具体的写作义群。

2培养文献检索能力

每篇文章一旦确立项目方向后,就可对关键词进行梳理,通过关键词检索相关的参考文献。文献检索的范围包括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学会对图书馆相关文献资源的检索,专业书籍更为系统地展现文献资料。数据库资源相对而言,对某一具体方面论述较多,因此应把图书馆书籍资源与文献数据库的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文献检索,以使文献资源系专业。进行参考文献检索时,可对关键词进行有机的排列组合,关键词前面的范围包括主题、提名、关键词、摘要,以及全文等,范围选择的不同,搜索的文献数量则不同,只有进行合理的选择,才能搜到需要的目标文献。同时应学会关键词的转换,如将心肌梗死转换为缺血性心脏病。学生也可自己进行检索式的编写,练习编写检索式的方法,对提高检索效率有很大帮助。

3重点内容的写作要求

对本科生进行科研文件能力培养时,可下载优秀的科研论文或优秀的硕博论文,供其模仿。开题报告所涉及的立题依据、研究目标及内容、预期结果、研究方案及可行性分析、课题主要创新点、进度安排、成员及分工等内容,除立项依据外,其他内容学生均可较容易地模仿研究生论文。结项报告部分与开题报告内容相类似,唯有结果和讨论部分学生很难模仿。因此,对开题报告中的立项依据、研究目标及内容、结项报告中的结果和讨论进行重点说明。

3.1开题报告的立项依据、研究目标及内容

立项依据应写项目设立时的意义。如疾病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对发病的意义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可以设置一些相关数据进行支撑,引用最新的临床调查结果。国内外研究现状部分,应提出明确观点,对疾病可简略写一下大概情况。也可进行中西医药学治疗的写作,先列西医药治疗的一些弊端,以突出中医药的优势,然后引出课题的实际意义,为项目立项奠定基础。国内外研究现状是写作的难点,如何规划所写内容,将文献中的观点有机地进行整合,为立项提供必要支撑十分重要。所写内容要以自己表达的主要观点为支撑,而不是以参考文献数量的多少作为支撑,这也是目前本科生论文写作上存在的很大问题。篇幅的长短和要表达的观点应该一致,如果是核心内容,所占篇幅就该相应地大。对研究思路的描述,首先应对立项依据和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总结,然后提出研究目标,概述所研究的内容。对研究的具体项目,说明其在研究中的意义,切不可将实验项目写得非常具体,只简明扼要地说出其意义即可。对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而言,研究目标要精炼,研究内容是研究目标的具体化,是研究方法的概述化,是对研究方法的总结和提炼,学生开始写作时往往分不清什么是研究目标,什么是研究内容,因此写作前需要做详细的说明。

3.2结项报告的结果和讨论

结项报告前面的立项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以及技术路线图和实验方法均与立项依据相似,当然也可根据具体的实验结果进行调整。结项报告的撰写应注意对结果的描述和讨论部分,实验结果先以文字进行描述,然后以图表形式展现,一般情况下先表后图。表题在表的上方居中,图题在图的下方。图和表都要严格按照研究生的要求进行,对结果的描述,切忌出现结论性语句,结果主要描述实验的客观事实,不应出现相应的观点。观点在讨论中体现。讨论部分既可以是理论探讨,也可以是结果所得出的结论。要求观点明确,可结合文献支撑其观点,有实验结果的结论和文献结果,可以进行对比,一致的地方可进一步推出结论。如果实验结果不一致,要写明原因,分析是实验方法的问题还是操作的问题。讨论中可适当论述实验项目的弊端,也可展望下一步如何开展。由于对结项报告进行评分,并纳入学期成绩考核(占课程成绩的30%),故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热情[3]。《医学综合设计性实验》的开设,开题报告和结项报告的撰写,内容的谋篇布局,从格式到内容的安排,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组织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文献搜索能力。写作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医学生未来的科研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1]于双成,吴运涛,李玉玲.医学生的科研与写作能力亟待提高[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12):19-20.

[2]李新民,杨丽萍,李晓冰,等.医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探索[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6,14(20):29-30.

科学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篇8

关键词:高职院校;专业课程目标;制定;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6)12-0011-05

一、核心概念界定

(一)高职院校

高职院校即高等职业院校,它是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一般简称高职(包含高等专科学校、其他各类高等学校及机构举办的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或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高职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紧密,其突出的职业特性是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间最大的区别。高职教育是高层次的职业教育,为生产、管理、建设、服务第一线培养高端或高级的技术技能人才。因此,高职教育主要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态度、职业能力和职业特性,使学生具有未来职业岗位及工作任务所需要的思维、行动、情感、语言等职业特性。和普通高等教育一样,高职教育也分为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学历教育主要分为专科、本科和研究生三个层次,其中以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为主。鉴于此,笔者认为高职主要指高等专科层次的各类高等职业教育。

(二)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就是一种预期的学习结果。我们通常认为“课程目标”是由课程方案的目标、每门课程的目标和教学目标三部分构成。“课程目标”这一概念首次出现在博比特的《课程》一书中,并给出其内涵是“学生应该掌握及达到的能力、态度、习惯、鉴赏和知识的形式”。而奥利瓦则将其定义为:课程规划者希望学生在完成学校课程计划的部分或全部后,达到的一种可量测、具体化的能用术语表述的取向或结果。高孝传等人从本质内涵方面对课程目标的概念进行了界定:“课程目标是指学生在某段特定教育时期内需要实现的培养目标,即在国家相关教育方针的指导下,结合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现状,要求学生完成或达到预先规定的教育任务、内容情况。”汤百智等将课程目标描述为:它是学生经过一门具体课程学习后,在知识、技能和态度等方面应达到的预期结果,而且在实际课程开发活动及实施中总会表现出一定教育的价值取向及其基本要求。

(三)专业与职业

高职教育与其他普通教育类型的不同点在于鲜明的职业导向特性,这决定高职专业课程目标的确定需要进行职业分析和社会用人单位需求调查。为了准确把握高职专业课程目标的含义,必须厘清“专业”和“职业”两个基本概念的涵义。以下是有关教育专业的几种基本概念:高等学校或中等专业学校根据社会专业分工的需要设立的专业类别(《辞海》);高等学校的一个系里或中等专业学校里,根据学科分工或生产部门的分工把学业分成门类;产业部门中根据产品生产的不同过程而分成的各业务部门(《现代汉语词典》);“专业”顾名思义即专门职业的意思,可以引申为从事某固定职业所需要的专门技术与专门理论(全《职业教育与课程论》)。

由上可以看出,“专业”可以理解成一种学业门类或职业。高职教育的专业是学校与劳动力市场对接的切入口,它的设置是以社会经济发展的就业需求为依据,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因此,高职教育的专业可以看作是培养人才的类型,即高职教育的专业是教育部门根据劳动力市场对从事各行业的劳动者和人才的需要以及高职教育的整体可能性所提供的培养类型。

以下是有关社会职业的几种基本概念:职业是指个人在社会中所从事的并以其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的种类(《教育大词典》);指在业人员所从事的有偿工作的种类(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创新职业指导新理念》);职业是一定社会中社会成员所从事的作为自己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类型或具体工作(南海:《职业教育的逻辑》)。

以上有关“职业”的几种基本概念表明,“职业”是个人联系社会的纽带,它与社会分工密不可分,正如马克思所说:“每一种职业都是社会分工的一定部门。”随着社会分工的精细化、复杂化,职业分类也愈加丰富化、多样化。职业主要包含以下三种涵义:一是指“occupation”,生活中所从事的工作,如从事医生、教师等职业。二是“vocation”,以前是农业生产等体力劳动工作的专有名词,现在则逐渐泛指一切为了得到酬薪而受雇去做的一般工作。三是“profession”,一般专门指受过专门训练或从事脑力劳动的职业(如哲学家、科学家等)。

凯尔・桑德斯指出专业是人们所从事的需要专门技术的职业,它需要培养特殊的智力去完成,其目的是提供专门性质的社会服务。姜大源在《职业教育学新论》一书中将社会职业总结为群集式的工作资格、规范的工作领域、层级型的工作空间和社会化的工作价值四个基本特征,证明了高职教育的专业具有很强的职业属性,专业和职业有紧密联系和对应关系。高职生未来的职业活动涉及的知识、技能和能力能够通过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获得,高职院校专业培养目标的确定以专业覆盖的职业从业资格要求为参考,高职专业课程目标的编制需要依据专业所面向的职业岗位群进行企业人才需求和职业分析。高职教育的专业虽然具有很强的职业性,但并不等同于社会职业。通常情况下,高职教育的一个专业可以涵盖多个社会职业。这是因为高职教育的专业数量不仅与社会职业分工的专门化水平与程度有关,还受到效益最大化和科学合理化的制约,其在划分上追求尽可能多地覆盖社会职业。

(四)高职院校专业课程目标

从“课程即学科”和“课程即科目”的角度出发,高职课程的分类按照课程实施的作用一般可分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最典型的课程类别主要按其功能划分为普通文化课程、专业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本文中的专业课程目标则主要指包含实习实训等实践课程在内的专业课目标。高职院校专业课是以科学分工或生产部门分工为依据进行的学业门类划分,目的是促进学生形成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它以教授学生未来从事职业所需的专门理论与专业技术为核心,是一种专门培养学生理论及专业技术的课程。其中,高职的综合实践课是针对高职的专业需要而开设的,是一种突出强调技术技能的实践性学习课程,主要形式表现为学生在文化课和专业课基础上以独立操作的企业实习等方式进行。并且,高职院校的课程正朝着理实一体化发展,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更加紧密。因此,高职教育的专业课旨在传授专业知识、提高职业技能,即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技能,提高学生就业、创业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它是实现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和途径。

高职的专业课程目标作为专业课程标准的核心,应从根本上明确“高职生为什么学”“高职生应当学什么”“学习将给高职生带来什么”等有关高职专业课程的基本要素。由此可见,高职专业课程目标是一种针对专业课做出的预期学习结果,即期望学生经过专业课学习后在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应达到的状态和水平。高职专业课程目标是专业课程开发、编排、实施和评价的依据,它通常以观念形态存在,在专业课程实施前预先产生并存在于教师和学生的大脑中,引起并指导教育者和学习者的行为,是协调、组织师生行为的准则。为了使本研究活动更具针对性,论文中涉及的高职院校专业课程目标主要指的是中观层面的高职具体的每门或某门专业课(包括实习、实训课程在内的专业实践课)的课程目标。

二、相关文献综述

目前,国内外对职业教育课程领域关注广泛,相关研究成果也日益丰硕。但整体而言,专门针对高职院校专业课程目标制定和开发的理论研究尚不多见,多在课程开发或设计等研究成果的某些章节中涉及。还有如田凤兰等人从实践导向视域等不同视角对职业教育课程目标开发进行研究。仅有王玲、刁春好等人以“高职课程目标开发/设计”为题目进行研究。在中国知网和eBSCo中以不同主题,对2005―2015年所有相关文献进行高级精确检索,检索详情见表1。

(一)国外研究综述

在研究文献数量上,国外相关研究成果比中国丰富很多。在影响力方面,国外学者对课程目标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上影响深远,出现很多世界著名的课程领域专家。特别是美国和英国,先后涌现了一大批国际课程论著名专家,如美国的泰勒(tylerRw)、查特斯(Chartersw)、博比特(BobbitJF)、蔡斯(ZaisRS)、艾斯纳(eisnerew)、加涅(GagneRm)、舒伯特(SchubertwH)、波帕姆(pophamwJ)、奥利瓦(olivapF)、约瑟夫・施瓦布等,英国的斯宾塞(HSpencer)、斯腾豪斯(StenhouseL)、泰勒(pHtaylor)和理查兹(CmRicards)等。其中,博比特的《课程》、查特斯的《课程编制》以及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等都为高职课程理论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对专业课程目标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的主要观点如下: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最早使用curriculum(课程)一词。博比特最早提出“课程目标”概念,对职业教育的专业课程目标具有基础性的影响;蔡斯将课程目标分为curriculumaims、curriculumgoals和curriculumobjectives,即课程宗旨、课程目的和课程目标;奥利瓦的《DevelopingtheCurriculum(6thedition)》融合古典和现代课程作品,详细阐述了课程开发各个过程的原则和组合等问题,认为课程目标是用具体、可测量术语所表述的取向或结果;舒伯特将课程目标取向类型分为普遍性、行为、生成性(展开性)和表现性共4种目标取向,为后续的职业教育专业课程目标的取向研究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基础;在职业教育专业课程目标的来源问题上,最终可以追溯到泰勒,他认为课程工作者对课程目标应该综合考虑“学习者本身”“当代社会生活”“学科专家建议”三个方面来源,并且这三种来源缺一不可,这对职业教育的专业课程目标的确定等相关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英国学者泰勒和理查兹依据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探讨课程的理论基础,并指出课程理论研究和实践必须考虑学科内容、学生、教师和环境及其相互间的组合关系;英国的斯腾豪斯提出了过程模式的课程思想,肯定课程的内在价值和研究必要性,并第一次提出并实践了教师应成为研究者的思想。

根据上述文献分析,国外相关研究成果在研究内容、深度、影响力和探索力度上都要超越国内很多。国外研究既重视专业课程目标的实施过程,又注重其理论研究。但国外的研究经验终归只是其自身的实践探索,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并非解决任何国家高职专业课目标研制问题的“灵丹妙药”。

(二)国内研究综述

1.研究时间、数量分布分析

国内高职专业课程目标的相关研究起步很晚,这不是说“课程目标”概念现在才有,而是没有在教育文件中正式使用。早在民国初政府颁布的《中小学暂行课程标准》中就已首次使用了“课程目标”一词,但对于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的研究却起步晚很多,从期刊文献、专著资料时间分布上即可明显看出。高职专业课程目标研究是随着职业教育课程研究兴起的,研究历史非常短。在相关文献数量分布方面,涉及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的重要专著主要有邓泽民的《职业教育教材设计》、徐国庆的《职业教育课程论》、黄尧的《职业教育学――原理与应用》、黄艳芳的《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论》、全的《职业教育课程与教育学论》和汤百智的《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论》等。专门针对高职专业课程目标的期刊论文尚不多见。与外国的相关成果数量相比,我国的研究成果数量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我国对于高职课程目标的研究还比较薄弱。

2.研究方向分析

学者们基于不同视角对职业教育的课程目标从历史到现状、从国外到国内、从理论到实践、从目标定位到开发技术等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分析探讨研究。一些学者基于泰勒课程原理、多元智能理论等不同理论或观点展开探讨,如郭峰、饶异伦的《基于泰勒课程原理的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研究》、胡怡芳的《基于多元智能的职教课程目标研究》、蒋满英的《多元智能理论视野下的职业教育课程目标探微》等。曹文华、张书芳和张原等人则从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的“求知”和“求职”角度论述。吴健从证券业从业资格证学习与实训的角度探讨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等问题。俞明、贾宏则基于“课程情境、知识分类、能力构成、社会需求以及教育目的”等几个方面对课程目标的技能化问题进行了批判性反思等。还有一些学者对已有相关研究成果进行述评,如王坤、谢长法的《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研究综述》,对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的涵义、层次、类型、确立依据等方面进行了回顾分析,并指出课程目标由单一目标向多元目标整合的趋势;王鉴在《课程论热点问题研究》第三章中就课程目标的基本历程、研究热点问题及发展趋势做了详细整理、分析。

3.研究内容分析

第一,价值取向上。施良方在参考舒伯特的见解的基础上,总结了行为目标、生成性和表现性比较经典的三种类别。有的学者也提出普遍性、行为、生成性(展开性)和表现性四种经典课程目标价值取向。王小聪、郭岚对职业教育课程目标从实质和形式进行了解读,即实质取向上的知识本位、社会本位和学生本位,形式取向上的行为目标、生成性(展开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郑晓梅对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和发展趋向进行详细阐述。张红梅对课程目标的内涵和取向、确定依据和方法等进行了详细解析,对于课程目标的取向发展趋势做出由单一目标向多元目标整合发展的判断和预测。在研究深度上,由过去“几种价值取向各有利弊的一般性教育意义的比较”发展到现在“后者是基于更高的价值追求而对前者的超越”。这反映出课程的时展精神,不断追求人的价值和个性解放。

第二,基本依据/影响因素方面。目前,对于课程目标的主要来源或确定依据等问题的研究,不管是普通教育还是职业教育都一致认同泰勒的课程目标“三来源”,即对学生、社会和对学科的研究。在职业教育课程领域中,学者们一般用主要来源、确定依据或影响因素等表述课程目标的确定问题。如邓泽民具体阐述了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的制定依据应从学生、社会、学科以及职业发展四个角度分析;黄尧认为主要是从学习者的研究、对职业的研究和对社会的研究三方面阐述;黄艳芳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要和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两方面来考虑;徐国庆认为课程目标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技术发展水平、职业教育理念、职业教育模式和生产组织模式;汤百智提出影响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确定的“四因素”: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社会对职业人才的需求、技术发展的进步和生产组织模式的改变。

综上所述,“高职专业课程目标的依据”“确定的影响因素”或“基本来源”以及“依据”都是基于不同视角和层次对课程目标的确定进行阐述。对于“高职院校专业课程目标的依据或影响因素究竟应该包含什么?”的回答并未达成一致共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4.对国外成果的研究

中国学者从多个角度介绍、分析国外先进理论,分享其成功实践经验。施良方翻译了泰勒・拉尔夫的《BasicprinciplesofCurriculumandinstruction》(《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麦克尼尔的《ContemporaryCurriculum:inthoughtandaction》(《课程导论》)等,系统引进了国外先进理论。余强翻译了帕梅拉・博洛廷・约瑟夫的《课程文化》,梳理了艾斯纳、施瓦布、阿普尔、古德莱德等美国著名学者的课程观,借鉴人类研究法将美国课程理论和实践分为几种课程文化,并进行实践应用的反思。孔企平对西方学者有关课程模式的讨论进行了研究综述。全从职教课程理论基础出发,对泰勒、美国学者坦纳夫妇(tannerLandD)、塞勒(SaylorJ)、罗通(Lawton)、英国的丹尼斯・劳顿、克尔(Kerr)以及澳大利亚的史密斯((SmithKL)与罗瓦特(LovattJ)等众多外国学者的有关课程理论的观点进行分析,并指出职业教育的课程基础问题应围绕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展开讨论。

5.研究趋势分析

从研究理论层面看,我国对职业教育的专业课程目标的理论研究,更多的是借鉴、甚至依赖国外的已有理论,本土化的研究较少。在实践研究方面,对职业教育的专业课程目标缺乏系统化的研究,涉及的问题不够全面,多是从某一个角度就事论事。综合以上分析,笔者认为,专业课程目标后续研究不可回避的热点问题主要有:专业课程目标确定的影响因素和依据、专业课程目标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专业课程目标的表述以及专业课程目标如何落实等。

参考文献:

[1]廖哲勋.课程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高孝传,杨宝山,刘明才.课程目标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汤百智.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

[4]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缩印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

[5]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6]全,张家琼.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7]汤百智,汤棣华.基于工作过程取向的职业教育专业课程组织研究[J].职教论坛,2015(9):15-21.

[8]顾明远.教育大词典(增订合编本)(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9]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创新职业指导――新理念[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10]南海.职业教育的逻辑[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2.

[11]台湾师范教育学会.教师专业[m].台湾:台湾师大书苑,1992.

[1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新论[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2007.

[13]olivapF.DevelopingtheCurriculum(3thedition)[m].Boston:allyn&Bacon,2004.

[14]SchubertwH.Curriculum:perspective,paradigmandpossibility[m].newYork:macmillanpublishing

Company,1986.

科学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篇9

从2001年9月起,我校按照教育部2001年度新的课程计划开设综合实践课程。现在我们将教学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与思考总结出来,请兄弟学校的领导和专家给与指教。

一、课程设置的总目标与设置原则

依据教育部开设该课程的宗旨,同时参考当代学习心理学的最新理论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学会学习》等文献资料,我们确定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主线的综合研究性课程的教学目标,即"以人为本,综合创新",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研究性学习的态度目标: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参与一些类似于科研的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和产生积极学习的要求,并将逐步形成一种勇于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产生主动运用所学知识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欲望。

2、研究性学习的能力目标:

学生在研究学习过程中,围绕着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会激活自己原有的知识储存,采取多种方法收集所需信息,并通过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提高综合应用与创新能力。

3、研究性学习的人际目标:

研究性学习提供了一个利于沟通与合作的良好空间,学生得以在此过程中发展团队精神,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及成果,并在欣赏自己的同时,也学会欣赏他人。

4、研究性学习的价值目标:

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认真踏实的探究,会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出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不满足于现状的进取精神等,同时也会更深入地了解科学知识对于自然、社会与人类的意义和价值,学会关心国家、社会和他人,从而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

开设综合研究性课程是一项全新的教学工作,我们在选择与确定课程内容前,事先制定了以下原则:

1、开放性:开放性原则是培养创新精神的必经途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学习方式的自主性;教学时间和空间的开放性;教学活动的多样性;强调学习要与学生的生活与社会的发展相联系,不拘泥于原有的知识体系;实施过程要体现民主性和尊重个性发展的原则;评价标准的多样性,评价过程的参与性。

2、实践性:综合研究性课程强调学生要亲身体验、自主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在强调学生自主选择、探索各类综合问题前提下,对教学内容的安排要注重安排实践性或者指导实践的教学内容。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上,学生自主学习、讨论、实践的时间基本保证在整个课程时间的三分之二,特殊情况不得少于二分之一。开设综合研究性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研究能力、实践能力,以及科学精神、态度、行为和习惯。促使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的转变。因此,该课程特别强调理论与社会、科学和生活实际的联系,特别关注环境问题、现代科技对当代生活的影响以及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在活动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学校要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条件,使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直接经验和情感体验。

3、综合性:综合实践课程与研究性学习不能简单地分科进行,而要按照现代社会与科学的发展,高度重视课程的综合化,强调课程的整体性。要提倡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民族性与国际性的统一。在课程编制和教学中,既要注重一般科学原理的认识和掌握,又应注重科学态度、方法、精神的综合培养。

4、可行性:依据学生年龄与心理发展特点,注意由易而难,由近及远的策略。同时因地制宜,根据本校本地的具体条件做出适当的安排指导,以保证实施。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确定

依据课程目标,综合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学习内容(综合性知识)、能力培养。这三部分内容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1、研究性学习的方法是教学的核心。所有核心概念都要求每一个学生在掌握了这种研究方法以后,由教师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与平时的分科学习方法不同,强调的是小组研究学习,该学习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能动的过程,思考性探究是该学习的核心,它包括一整套严格的程序。学生在小组研究的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学习发现、理解、调查、设计、讨论、评价等种种方法,而且要学习合作、宽容、接纳、竞争、创新、自尊的心理品质,同时在学习中逐步形成科学、人文的精神。

2、综合性知识作为现实问题为综合研究性课程提供了理论背景,并以核心概念为主,形成比较统一的整体。学生学习的核心概念分为两大类,一种是较为抽象的核心概念,它们基本代表了综合知识的核心思想。这些核心概念不能用分科教学的方法灌输给学生,而应当以现实问题为依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它们,并进而把握其中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另一种属于事实性概念,它们可归于正在研究的问题之中,如朝鲜半岛问题、温室效应、生态入侵等等。其中最基本的依据是学生的生活。一是以“人与自然”为线索的内容,它主要以大连地区与人生存发展有关的自然环境为研究对象,如气候、水资源、植被状况、能源等。二是以“人与社会”为线索的内容。它可以是大连的历史变迁、社会文化(如文化传统、风土人情等),也可以是社会经济问题、社会政治问题。三是以“人与自我”为主要研究对象。它主要涉及学生对自我的认识问题。如青春期生理与心理、人格的塑造、道德的养成、人生的目的和意义等所引起的学生的自我反思与探究。这些概念是在研究中确定的,教师所作的是教会学生们如何讨论这些概念、如何查询与此相关的资料。

3、个性品质、科学精神及人文精神也是不可忽视的教学目标,一般在教学目标中不能十分具体地表现出来,但是在学生进行的所有过程中都有所体现,同时作为较深层次的观念目标,可以考虑请一些专家来作专题讲座,加以促进。三、综合研究性课程的组织、实施与评价

1、课程的组织:

综合研究性课程的开设面临着许多困难,其中,师资问题是不可忽视的,各学科教师本来就已担任学科教学任务,况且这一课程还没有人承担过,教学资源的缺乏是这门课困难重重。因而课程组织就显得尤为重要。学校拟成立综合研究性课程开发与研究课题组、课程教学实施组、专家顾问小组,由校长室、教导处、教研室等共同领导。科研课题组负责研究课程的开发与实验、教学资源的收集与编撰、课程评价以及师资培训等工作;教学组负责实施具体教学工作(当然,课题组与教学并不截然分开);专家顾问组负责科研课题的咨询与指导,同时也担当一部分相关讲座。

2、课程的实施:

本学期开设的综合研究性课程主要有:综合研究性课程总论、历史社会问题研究、自然科学问题研究、生态问题研究四部分,每一部分教学都突出课程宗旨与总目标。

(1)多样性的教学模式

由于教师的缺乏,这一课程主要由生物、物理、化学、地理、历史等学科中的几位教师承担,采取的教学模式主要有:

①主题报告:以介绍研究方法和研究案例为核心,以教师讲授为主,主要目的在于介绍背景知识、成功案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转变学生的观念,激发学生研究的兴趣;

②范例教学:介绍研究方法以后,分发相应研究材料,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按照要求与范例进行模拟研究。教师的角色是提供范例与学习指导,学生是学习的主导。主要目的在于促使学生在模拟研究中掌握各种具体的研究方法,如观察法、社会调查法、等量实验法等;

③小组研究性学习:以2-5人的研究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讨论、分工协作完成学习任务,学习"研究性学习"的步骤与方法。内容包括:确定选题、制定研究计划、收集研究资料、形成研究报告等等。教师的角色是小组的参与者与资料信息的提供者,学生自己选出的小组长负责研究进程的管理,学生是学习研究的主导。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体验学习角色的转变,了解与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体验小组协作学习,促进合作精神的形成。

④课堂论辩会议:以大课的形式进行论辩,各小组将已经完成的各项研究计划或中期报告,在讲台上向全体学生汇报,然后,由学生自由提问答辩,从选题、研究方法的选择、资料的可靠性等各个方面,进行提问、分析、论辩。教师的角色是会议的主持者(相当于电视节目主持人,不过,教师还需要提供深层解释与在解释中教会学生思考的方法),每一位在台上的学生是课堂的主导,在台下的学生是积极的参与者。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论文答辩的方式、方法,培养积极的参与意识合计性发言论辩的思考能力,以及在公共场合文明、坦诚的表达能力。

(2)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选择是每一位教师开设这门课的首要工作,因为没有相应的教科书,没有教学大纲,我们考虑到既不能脱离中学现阶段的分科教学,也不能将分科教学的内容搬到研究课中,于是,从三个方面入手,选择相应问题开展研究性学习。这三方面是:历史社会问题、自然科学问题、生态环境问题。历史社会问题以历史学科为依托,兼顾政治、经济等学科内容;自然科学问题以物理学科为依托,兼顾数学、化学、天文等学科;生态环境问题以生物、化学、地理学科为基础,由分科到综合。教师讲授时,以这三方面问题为基础,学生选择课题时,先从分科问题开始,再从自己的感兴趣的问题出发。各研究组在登记时,要进行相应的归类,即看看属于哪一类问题,适合采用哪些方法。当然,不论研究什么问题,目标是相同的,即都要学会上问题到的教学目标。

(3)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

全新的综合研究性课程需要安排好教学过程,我们从综合研究性课程概况开始,先后安排历史社会问题研究、自然科学问题研究、生态环境问题研究三类方法指导性课程,同时,引导学生学习课题选择与确定、制定课题研究计划、查阅课题相关资料、文献分析、数据初步统计等研究方法。

3、课程的评价

综合研究性课程的评价是达成其课程目标的重要步骤。评价方法注重过程性评价,主要采用研究性报告与研究者自评、互评的形式。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学会评价也是综合研究性课程的教学目标。研究性报告与自评、互评的所有资料都采用研究性档案的形式,由学生自己保管,每学期举办一到两次展览,评价每一位学生的研究性档案,并作为最终总结性评价(等级制评价)的主要依据。

教师进行的评价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研究报告的评定,主要对研究的中期报告与结题报告进行评定,内容包括:选题(内容、表达)、计划(文献分析、研究步骤、研究方法等)、过程(相关资料全部附录在报告后面)、结论、资料等;第二,综合能力的达成,一般一学年一次,采取不定期的方式,但主要放在下学期。

四、综合研究性课程开设的初步成果与今后设想

通过一学年的教学,学生们体验到了研究性学习带给他们的欣喜,全校共组织了154个研究小组,初步掌握了研究性学习的主要方法,完成历史社会问题研究的中期报告78个,自然科学问题的中期报告39个,学生的研究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热情与社会责任感。初步研究成果可以从学生的研究报告中体现出来如:《大连金石滩主题地质公园的规划设计》、《京杭大运河的昨天、今天与明天》、《这世界是否安宁?--20世纪人类各种灾难的分析》、《巨人的握手--20世纪七十年代中美关系解冻初探》、《中国近代早期民族资产阶级有没有先进性》、《大连开发区旅游的构想》、《脚本DoS程序的防御》、《仔猪下痢的防治》、《迪斯尼乐园-我的梦想》等等。我指导的研究性学习课题《大连金石滩主题地质公园的规划设计》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赛区)二等奖,《脚本DoS程序的防御》等三项课题获得了大连市一等奖,《同学录的语言设计》等三个课题获得二等奖,《仔猪下痢的防治》等三个课题获得了三等奖。我撰写的《充分开发社区科技教育资源的有效途径和意义》一文获得了2002年全国科技辅导员论文大赛(赛区)一等奖。

尽管我们开设的综合研究性课程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作为一门校本课程来说,课程建设还很不完善,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有待研究解决,为此我们对今后的课程开设有以下设想:

1、完善小班化教学。进一步完善小班化教学与研究活动的管理与指导。尽可能针对所有学生所选课题进行详细的指导,同时建立相应的课题管理机构,由研究小组与学校分别建立研究性课题档案。

2、建立开放的研究与资料信息查询机构。适当开放理化生实验室,建立相应的资料库。资料匮乏是讲授研究课最令人头疼的问题,许多问题理论可以讲清,但如果没有实证材料支持就缺乏科学性和说服力,建议学校尽快建立相应资料系统,除增加图书期刊等资料外,还可购买一些好的光盘、课件等,并应尽早实现电脑广泛上网,实现网络信息资源共享。

3、建立健全课题指导的教师、指导教师、顾问与管理人员的配套体系。吸纳和利用社会资源。研究课教师都是兼职劳动,本有专业课务在身,工作繁忙,对科技、人文方面的新进展不可能时刻把握,囿于学识,也未必能把所有问题讲清讲透,学校应利用良好的社会声誉和广泛的社会联系,多请有关专家、学者开设专题讲座,主持课题研究、评价或提供各种便利条件,这样,能够带来更好的学习效果和社会影响。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

3、陈侠《课程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4、钟启泉"国外科学素养学与理科课程改革",《比较教育研究》,1997(1)

5、杨章宏《教育实验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

科学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篇10

【论文摘要】科学素养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学生是一个国家潜在的人力资源,科学素养,应该从小培养。该研究报告通过在大量的文件检索和实际调查的基础上,明确了目前我国及昆明市的小学生科学素养水平状况,根据在现有基础和条件下尽可能低耗高效努力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对可能影响小学生科学素养水平的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重点放在教师科学素养方面,发现教师的科学素养水平直接影响学生的科学素养水平。针对昆明市现状提出了一系列提高小学生科学素养水平和提高科学教师科学素养水平的策略,并根据策略要求,开发研制了既具有资源库性质又具有开放性的小学科学教师备课系统,为科学素养的培养提供了支持平台。

一、问题的提出

1、学生是一个国家潜在的人力资源。小学生科学素养的高低,不但会直接影响到他们个人生活质量的好坏,影响到社会发展的顺逆,而且也会影响到国家未来科学技术的兴衰,影响到国家未来的生存与发展。在我国,由教育部领导的面向21世纪的基础课程改革中包括了科学课程的改革,明确地把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列为课程的宗旨。科学素养,应该从小培养。

2、以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科学素质为重要目标的科学课,从学校的重视程度到教师队伍整体素质都与整个课改要求存在较大差距。从观念上看,一些学校把科学课列为另册;从教学计划上看,课时常被挪用去补语文、数学;从教师队伍看,兼职比例过高,水平参差不齐等等。

3、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是深化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是现代基础教育的基础,将其列为课题研究,在当前,不但具有必要性,而且具有紧迫性。

二、研究的目标

1、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中探索出一整套有效促进小学生科学素养最优发展的策略,最后研究成果为研究报告。

2、进一步明确本地区小学科学教育存在的具体问题及其原因,及时了解本地区儿童科学素养水平和小学科学教育的现状,进一步推进小学科学教育的改革,为课程改革持续性开展积累资料、提供科学依据。

3、对儿童科学素养状况以及本地区小学科学课程建设等方面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和影响因素进行初步分析,提出本地区今后小学科学课程的建设与持续发展的重点。

4、探索小学《科学》课程取得好成效的行动策略,为云南省创造性地使用《科学》课程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5、研制开发“小学科学素养培养教师备课系统”,挖掘科学教育资源,为儿童科学素养的培养提供软件和硬件上的支持。

6、改革科学教育评价体系,建立儿童科学素养的发展性评价体系。

7、进一步发挥我区的科学教育的功能,扎扎实实地提高科学教育的质量,使全体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三、课题研究组织的原则

以五华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为主牵头,专兼结合,上下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以理论研究为指导,以调查研究为基础,以实践操作为依据,以策略措施研究为归宿。

四、研究的方法

以行动研究为主,结合进行理论研究和调查研究。

五、研究的过程

共包括理论研究、调查研究、行动研究和初步实施与总结分析几个主要阶段。从2003年3月到2005年11月,历时两年零8个月。

(一)理论研究

1、基础概念研究

科学素养是本课题的基础概念。对于这一基础概念的科学界定,直接关系着调查研究和行动研究的指导思想和设计原则。

通过多渠道查阅文献资料并紧扣课改有关理念,我们的对科学素养的概念性定义认识如下:

在西方国家,科学素养一词的英文表达是ScientificLiteracy。literacy有着两个不同的意思:一是指有学识,有学养,跟学者有关;另一个是指能够阅读,能够书写,对象是一般普通大众。《现代汉语词典》对素养的解释是“平日的修养,如艺术素养”。可见,科学素养主要是后天培养的修养。一种普遍的认识是:科学素养是指个体对日常生活、社会事物以及个人决策中所需要的科学概念和科学方法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品质。具有科学素养的人,会对科学产生兴趣并渴望探究,能发挥质疑、验证的科学精神,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去解答与实践有关的问题,或者能描述、解释和预测自然事物与自然现象的产生及发展规律。

国际公众科学素养促进中心主任、美国芝加哥科学院副院长米尔(JonD.miller)教授认为,公众的科学素养至少应该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

①认识和理解一定的科学术语和概念的能力;

②对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有所了解,具备科学思维习惯,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判断某种说法在什么条件下才能成立;

③全面正确地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关注影响,能够对个人生活及社会生活中出现的科技问题做出合理的反应。

结合国内外专家、学者对科学素养内涵的观点,联系我国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我们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归纳出科学素养

四个核心要素,即:科学兴趣、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科学兴趣指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及由此引发的亲近科学、体验科学、热爱科学的情感;科学方法指对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和程序的了解或把握,以及知道如何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去尝试解决手头、身边的问题,会提出假设或猜想,会搜集有关的信息或证据,会进行判断、推理和决策,会同他人交往,并且能与他人共同合作、一起来解决难题;科学知识指对自然事物、自然现象和科学技术知识的理解,包括对具体的事实、概念、原理或规则的理解;科学精神则指对科学技术具有正确的价值判断、形成负责的学习态度,既勇于探究新知又能够实事求是,既能独立思考又乐于互助合作。

由此可见,科学素养的培养和提高,是教育与教学的统一。既要进行责任感、团队精神、追求真理、坚持真理等规范性教育,又要通过具体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促进其个性的健康发展,促进其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完善,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这是一项需要多方紧密配合,共同实施的系统工程。

2、基础理论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为在小学阶段加强科学教育提供了依据;巴班斯基的“最优化”原理为科学教育提供了依据。

根据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整个认知发展基本上可分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动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每一发展阶段均有一独特的基础的认知结构,所有儿童都遵循这样的发展顺序。阶段论提供了根据儿童心理特点,对不同阶段的儿童应教什么和怎样教的科学教育的心理学依据。小学阶段的儿童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儿童数学水平较感知运动阶段的儿童提高,自然常识等科学课程中的概念和规律的理解与探索也成为可能。所以,在这一阶段进行科学教学利于儿童认知发展。但仅靠自发的探索对他们的科学思想的发展是不够的,而科学教育才使儿童的科学思想发展成为现实。皮亚杰所说的自然发生的科学的基本概念,在初等科学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根据巴班斯基的“最优化”原理,根据教养目标和具体的教学任务,考虑学生、教师和教学条件,按教学的规律性和原则来制定一个最佳方案,然后灵活机动地执行这个方案,以期用不超过规定限度的时间和精力,达到对该具体条件来说是最大可能的结果。根据这一理论,我们所说科学素养培养最优化是针对我区小学生这一个体和群体的实际条件而言,以期遵循尽可能合理发展的进程及取得尽可能好的发展结果,尽量使我区小学科学教育做到低耗高效。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本次课程改革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上述基础理论与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是相一致的,可以引为行动研究的指导性基础理论。

(二)调查研究

1、将概念性定义转化为操作性定义,使科学素养可测量可评价是本研究的重点,因此,我们确定了调查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