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传统文化的看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39:20

对传统文化的看法篇1

1中国设计的成功之路———现代与传统交融

1.1理解掌握传统文化表象下的文化元素

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应用到现代工业设计中去,首先,要细致深入地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提高中国传统的文化在设计中的含量和民族意识。这要求设计师做到宁静致远,决不能心浮气躁,要安心做学问。研究深层次的文化特点,延其“意”,传其“神”,提炼出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核心内容,对其进行创作和挖掘,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潜移默化地融入作品中,并使它在现代工业设计中得到更新和发展。第二,要找到传统文化表象下的文化元素,通过再创作,融入设计作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设计元素不是单纯的从形态或者纹样出发,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设计对象中,绝不是形式上的模仿、抄袭或者复古,我所说的从传统文化元素出发,指的是先把这些物化的文化表象特征打散、解构,对文化与精神层面的提炼,从中抽取某些部分作为设计元素,使设计出的现代工业产品带有一定的传统文化意象,从时代的角度去认识传统,再通过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等,用现代的方式表现出来,使所谓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工业设计中展现全新的生命力和时代感。第三,合理恰当地使用所抽取的传统文化元素进行组合,灵活运用到设计中。这要求设计师找准合适的结合点,要多从传统产品的使用方式,传统的审美观念等方面考虑;或者把这些元素选取相关的几种合理结合,综合运用,使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工业设计中的运用提升到更高的层次。带有本土化特征的中国现代工业设计打出“中国设计”的名片,在全球化进程中更有自己的特点,从而更有竞争力和影响力。

2008奥运火炬的设计,是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同现代工业设计结合的一个很好实例。北京奥运会这次的火炬设计,采用的“祥云”这个传统纹样作为整体设计的元素,同时其形态的设计还结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书卷的造型,设计出一个“卷起来”的火炬。祥云代表祝福,书卷代表着中华文明,两种设计元素的有机结合,产生了即饱含本土化特征又具有全球化特征的优秀现代工业设计。另外,奥运火炬的包装也带有浓浓的中国韵味,这是一个木质的盒子,形态设计元素来自传统的中国木箱,加上两个金属搭扣,厚重而古朴,盒内用金黄的丝绸作软装饰,即保护了火炬,又有皇家的高贵。这么有中国传统特征的设计,不仅中国人看了喜欢,也得到了全世界设计师的认可。

1.2设计本土化不仅要立足于本国市场,更要面向国际市场

当今的世界是融合的世界,国际间交流广泛,出口和进口工业产品的活动非常频繁,所以我国的现代工业设计不仅要适合本国市场,同时更应适合国际市场。这要求我们的设计师将我国传统文化特征简化再简化,变得符号化、概念化,可以选取其中最代表中国的、最典型的元素作为设计出发点,使产品更容易被不同文化的外国人理解。如我在“雅致中国”国际设计大赛中,以中国典型的古代建筑“大屋顶”的形态作为元素,用樱桃木和不锈钢材料组合,设计了一个有“屋顶”意象的果盘,被大赛组委会选中入围。中国古代建筑是极具特点的,而且这个形态在国外也被大部分人所认知,选用这个元素,是比较成功的。另外,工业设计面向国际市场,也要求设计师对外国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如果遇到两国文化中“相克”的局部元素,要适当弱化,或者省略。如:红色是中国传统中吉祥喜庆的颜色,往往喜欢用在设计中。而在一些北欧国家,如瑞典和德国,红色是“流血”的不祥之兆。那么如果设计销往这些国家的产品,要尽量避免红色元素的出现。这要求设计师要更多的了解国际市场和世界文化,设计出既带有本土特征,又适应国际市场的现代工业设计产品,这样的设计在国际市场更能吸引消费者的注意,既树立的国家品牌,又促进了世界文化的交流。

1.3要深入了解产品设计的目标人群,确定产品的市场定位

产品是为人设计的,而人是多元化的,其生活环境、地域特征、文化程度、年龄、经济能力、兴趣爱好、审美观念存在差异,这要求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构思时,从特定的消费者群体出发,了解他们的文化品味和具体需要,针对他们的喜好,从中国传统文化中选取合适的设计元素进行展开和深化。

1.4现代工业设计需要发展的眼光,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世界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这就要求设计师要用动态的眼光来理解世界、理解消费者,并体现在设计中。特别是一些耐用产品的设计,随着使用年数的增加,人们的价值取向、审美观念、需求趋势,一定会发生变化,这样就对产品的生存周期和实际价值发生影响。如何在时尚和经典、现代和传统的结合点适度前移,在时间的进程中“保质“”保鲜”,把握好其中的“度”,是很值得设计师深入研究的问题。

对传统文化的看法篇2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育

在一次针对小学生的问卷调查中,有按重视程度给传统节日排序的题,大部分学生按照春节、中秋、清明、端午的顺序排序。端午竟成了学生眼中相对不受重视的传统节日,而将圣诞节和端午节相比,一些学生更喜欢圣诞节。今天,部分年轻人不重视传统节日而喜欢过洋节,不重视传统手工艺而崇尚西方的科技产品。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面临一定的困境。作为一名美术教师,笔者每每看到这样的现象或听到这样的报道便很揪心。笔者不愿看到漠视乃至忽视传统文化艺术的现象愈演愈烈,不希望传统文化艺术只能成为人们脑海里的模糊记忆,而人们徒留悲叹和深深的惋惜。笔者希望尽最大的努力通过美术课的教学传递重视传统文化的信息,感染、影响学生,让他们在重视传统文化艺术的道路上有所作为。笔者认为,重视传统文化艺术应该从学校、从课堂抓起,让学生形成重视传统文化艺术的意识,尊重、呵护传统文化艺术。在美术课堂上,教师不应仅仅照本宣科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而应该有所作为。中国的文化艺术博大精深,有很多令人叹为观止的精华被尘封在角落里。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一些人更看重的是效率、品牌、时尚。而传统文化艺术很古朴、很稚拙、很耐人寻味,它才是真正的中国味道,因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笔者认为,教育者有必要在课堂上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结合课本知识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让他们能够在长期耳濡目染的学习环境中提升品德修养,更好地传承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文化艺术。如何在学校美术教学中传播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笔者的看法如下:

一、在教师队伍中提倡再学习的必要性

现在一些教师从教后在具有压力的工作环境中,已无心继续学习以充实自己的学识,更谈不上在教学中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播,再加上本身对传统文化不够重视,难以对学生产生影响。教师代表了强有力的文化力量,所以必须加强教师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再学习。现在很多外国人来中国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痴迷于中国的京剧、武术、书画、皮影、剪纸等文化艺术。一个伟大的民族的生命力就在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古人云“技进乎道”,对于教师来说,技就是教学技能,而道就是文化,教师的教学必须以文化为基础。教师学习传统文化迫在眉睫,只有这样,其才能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播。

二、在教学过程中让传统文化艺术与教材相结合

中国是礼仪之邦,这体现在方方面面。如,在建筑中我们看到故宫的布局严谨、左右对称、色彩绚丽、庄严神圣、前朝后寝等,处处体现了天子的威严和皇权的至高无上。还有民居,如北京四合院,通过体量、布局、空间、色彩等体现了自然、等级、内外有别、尊卑有序等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人的哲学观念: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比。而西方人在建筑中更多体现的是人定胜天,征服自然,具体表现有修剪得非常整齐、壮观的树木苗圃以及高耸入云的尖顶等,严谨的计算和度量也体现出他们严谨的思维与科学观念。这就是东西方人的思维差异。教师在关于建筑的课堂上向学生讲解这些内容,既让学生了解了中华传统文化在建筑中的体现及其对建筑的影响,又能深刻剖析教材、拓宽教材的知识面。

三、教材与本土文化相结合

对传统文化的看法篇3

关键词: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继承;创新;和谐

中图分类号:tU-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11(2009)04-068-03

作者:刘志宏,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教师;广西,桂林,541004

一、绪论

建筑创作永恒的主题是民族特色与现代文化的融合,也是地方性与时代感的融合,以及传统与创新的融合。

黑川纪章曾说:“不要只把看得见的东西作为传统搬到建筑中来,而要注意那些眼睛看不见的东西。”日本人正是善于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用功,才让这座用数亿吨钢铁和水泥建造成的巨大首都的内里和外在都保持了一副既勿望传统又不失摩登的完整容颜。相比之下,本土建筑风貌令人有点遗憾了。于是探索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成为了当今建筑设计师的职责。

二、中国传统建筑文化

(一)传统建筑的物质文化研究

中国传统建筑具有强烈的秩序感和对称均衡的层次,从城市规划和建筑群布局都是如此。如《周礼。考工记》中提到的“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主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匠人营国制度”从根本上规范了中国城市的整体观念,体现了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伦理道德观念和封建等级制度。

中国传统建筑的每一单位,基本上是一组或者多组的围绕着一个中心空间(院子)而组织构成的建筑群。这一原则一直采用了几千年,成为了一种主要的总平面构图方式。从北京的四合院到故宫,无不遵从了这一原则,都是内向围和的空间。

(二)传统建筑的精神文化研究,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对传统建筑文化发展有着深厚的影响

1、“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强调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协调发展。对于建筑则应与环境协调溶合,成为所处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建筑与环境、生态、地貌等均是共生的。建筑环境自然化,自然环境人文化,是中国传统建筑创造的永恒主题。这与当前人们所关心的环境生态、所强调的“可持续发展”也是息息相通的。所以,继承和发挥传统建筑文化就要学习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将其与当今时代和社会相适应的精华发扬光大,以指导我们的认识、创作和实践。

2、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具有重情知礼的人本精神,中国建筑空间自然和谐,尺度合理,意境独特,组合高妙,无论何种建筑类型均注重意境,讲求人伦,礼乐并行,情理有度,建筑艺术与功能相统一。整个建筑体系善于把握功能空间与观赏空间、功能尺度与观赏尺度、功能序列与观赏序列的一致,达到功能所要表现的艺术效果和空间意境。如帝王宫殿的威严,民居的亲切,园林建筑的恬静。而最终目的则是为人服务,“以人为本”。

3、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具有注重动能、结构和艺术统一的实用精神。中国传统建筑在结构及构件运用上注意遵循内在的力学法则,建筑形象呈现出清晰的结构逻辑,不同功能的建筑,采用不同的结构形式和屋顶形式,通过室内外结构、构造、色彩、装修、家具、陈设、工艺品及美术作品等有机结合,达到功能所要表现的艺术效果和空间意境。

(三)传统建筑的艺术文化研究

中国人很早就把自然山水风景作为审定的参照对象,“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在传统儒道文化培育下,把山水赋予“中和之美”的特征加以推崇,追求平和、宁静、淡泊、雅致、含蓄、自然而不造作。凡人工环境,集中体现在中国园林艺术,但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此外,中国建筑艺术最高的美学理想是对“诗意美”,“意境美”的追求,给人以只可意会不可言的审美情趣,并同时给人以人伦的教化,人文的熏染。从自然的意境美达至人的精神境界的升华,直抒胸臆,得到最大的精神享受,达到“大美不言”、“物我两忘”的崇高境界。

比方说我们许多古城的规划很有文化性和地方性,注意了环境的有效利用,成为了今日的风景名胜。而现在我们一般的城市规划和开发区大多只注意道路的宽阔,缺乏个性化。还有,我们的传统建筑、尤其是居住建筑,展示了人与自然共生的美德,这种美德就是现代西方建筑所探讨的生态性和共生论;而现在很多开发项目受政治、经济利益的驱使,忽视了这些美德,在豪华的小区、宏大的会所中,大多都在延续同一个模式,重复同一个思路,违背了因地制宜、因环境而宜的原则。现在流行的造园艺术也大多停留在公园式的建筑上,既没有发掘中国园林的生态平衡措施,也很少塑造人与自然的精神共鸣,造成了园林与文化的断裂。假使我们摆脱崇洋的迷信,重新审视我们的传统,中国建筑文化将有不可估量的发展空间。

三、立足当代,继承传统,实现中国建筑的创新

继承不只是对传统艺术语汇中的符号有兴趣,而是在传统文化与哲学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并加以积极继承:在语汇、意境和气场的阶梯上进步:挖掘时代建筑的情感价值,“得其古意,取其精神”,绝对不是时代北京市的那些公共建筑物广泛表现的那种“头顶瓜皮帽下着西装”的别扭形象,在强悍的骨架上蒙上旧陋的外衣。我们有责任去保护古老的文物,但没有义务去再造昔日的旧景。正如刘致平先生说过的“仿制、因袭和复古都是倒退行为,不足以言之为创作。对过去的古老建筑必须批评地接受”。继承是为了变革而不是为复古。过分的追求原汁原味是没有现实意义的。北京平安大道的商业效果就是复古主义失败的一例。我们可以用历史的眼光去评价古典遗产的审美,但更应该以时代的观念去指导当代建筑艺术的提升。

冯友兰先生在对儒学的态度上,提出过著名的“抽象继承”原则。他的基本意思是说传统文化主要是儒家学说在伦理问题上、在社会治理上有一系列的准则和规范,这些东西里有封建的、不合时代要求的内容,但我们却可以对之抽象地继承,比如“忠、孝、节、义”等伦理规范。仅以“忠”为例,过去“忠”主要是指对皇帝个人的忠,现在我们则可以提倡忠于国家、忠于民族,即把过去“忠”的含义抽象地继承过来,赋予今天我们这个时代应有的含义,这便是冯友兰“抽象继承”的基本意思。推而广之,儒学有很多优秀的东西,但是它所植根的社会背景已今非昔比。

由此可以看出,冯友兰先生对传统文化的“抽象继承”态度,实际上是将传统视为一个活的生命体,一个发展的范畴,而不是死水一潭。传统文化的诸多方面都可以随时因势而变,但它的原生文明中的基本精神却一以贯之。因此,对待传统的正确态度是既要看到传统的特殊性与历史性的一面,又要看到传统的普遍性与超越性的一面。而且,传统中具有超越性的东西往往是抽象而非具体的,这里所谓“抽象”并不是说其玄乎其玄、不可捉摸,而是说它在过滤了具体的、特殊的历史内容之后保持下来的精神价值。

在对待传统建筑文化的态度上,同样适用“抽象继承”原则。德国著名史学家w・沃林格说过,所谓“抽象”,就是艺术中所要表现的对象要“异于其原型”,因而,正确认识和继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不应是对前人的形式、风格和原型的简单模仿、拼贴与借用,这样就把“民族性”、“传统性”简单化、庸俗化了,而应认知与体悟其内在的精神信仰,审美意境和对空间的特殊认知,应从哲学的视野中深刻把握传统建筑文化具有超越性的内涵,也即抽去了具体的、特殊的历史内容与形式之后保持下来的某种精神特质,而这些精神特质有可能恰是现代建筑最缺乏的因素。对此,许多建筑大师早有精辟见解。印度建筑师查尔斯・柯里亚(charlescorrea)认为,对传统建筑的继承,实质在于找到创造出各种建筑形式的神圣信仰,“否则,在寻根的过程中,我们很可能会陷入一种浅薄的形式转换的危险之中。”日本建筑师黑川纪章则认为:“传统有看得见和看不见两种东西,中国化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并不是所有的都可以用眼睛去看的,比如屋顶的形式,比如京剧,这是可以看得到的中国传统文化。但对于看不见的思想、人的想法,这是一个感受的东西,无法用形状来表示。把看不见的东西用抽象的方式来加以表现,找到这种表现方法,也就是抽象化是很重要的。我希望中国建筑在现代化的同时,应该有更多精神性的东西,我希望表现中国思想的建筑能够越来越多。”

对此,吴良镛先生也曾做过深刻阐述,他说:“所谓‘抽象继承’是指从建筑传统中:第一,将传统建筑的设计原则和基本理论的精华部分(设计哲学、原理等)加以发展,运用到现实创作中来;第二,把传统形象中最有特色的部分提取出来,经过抽象,集中提高,作为母题,再用到当前的设计创作中去。这样的继承,并非形式的抄袭或旧零件的排列组合,既有创作原理的继承与发展,又有形象的借鉴与创造。”

之所以要倡导“抽象继承”方法,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缺乏如《建筑十书》之类的建筑理论著作与文献,传统建筑内涵的丰富理性与精神并未获得明确而深入阐述,只是“隐性”地渗透在大量的历史建筑经典中,这就使得继承和发展传统的前提――解读传统、理解传统变得相对困难。而如果建筑师不能真正理解传统,只是简单模仿传统建筑“显性”的文化特征,而不能很好地将其“隐性”的观念与精神创造性地表达出来,就一定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继承传统,而且还有可能变成在所谓发扬传统的口号下破坏传统。例如有些地方在产业化开发中建设的若干低劣粗糙的仿古建筑,虽可在有限的范围内营造一定的传统气氛,但其本身只是无生命的抄袭或复制,实际游离于当代建筑文化之外。

对传统文化的看法篇4

关键词:澳大利亚文学小说发展历程

引言

近年来,澳大利亚文坛涌现出许多优秀作家,他们敏感地捕捉到时代的变迁为人类带来的影响,积极创作了各种多元文学作品,促进了澳大利亚文学整体的发展。这些作家在澳大利亚文坛上甚为活跃,创作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等各种文体作品都比较突出,撰写了澳大利亚的风土人情与人类对自我身份苦苦追寻的焦灼,对形成独具一格的澳大利亚文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1]

一、劳荪――弗菲传统和澳大利亚文学

万斯・帕莫是澳大利亚杰出的文化学者以及文学史学者,他利用超过50年的时间写作了传世巨著――《九十年代的传说》。这部作品展现了十九世纪末期文学家是运用怎样的方式来对待澳大利亚本土风俗人情的。在他们看来,追求自由的游民聚集在一起生活,这种方式极具戏剧色彩,就好像是牧场主在自己家里超大的露台中观赏眼前风景一般。对他们而言,牧民的生活丰富多彩,他们极为擅长用华丽的语言来表现自己。这类比喻推断尽管显得穿凿附会,但表现出了其价值观念。这部著作透过文学描写,刻画出了澳大利亚的风土人情特点。因此,在二十世纪初期,澳大利亚文学作品便烙上了民族传统的印记。[2]万斯・帕莫作品看似与文学及文学传统间的关联并不深刻,但其作品阐明了社会背景对澳大利亚文学家之陶染与作用。

菲利普将劳荪与弗菲的著作与当时的大背景关联在一起,在他眼中,这两位作者并不认同欧洲与澳大利亚先行者们的理念,他们创建出了自己的传统,且运用这种观点来看待社会。曾经有专家如此评价劳荪的“传统”――数百年以来,盎格奋・萨克逊创作的著作已经在偏激的看法桎梏里解脱而出。狄更斯与哈代用同情的心态、深厚的学识与现实主义方式描写社会格局下的人物,他们根植于日常生活中为平民百姓进行创作,讴歌时代精神。

弗菲更加注重的是艺术美学,其作品并非只是记录社会现成经历与体验。小说应当符合实际生活,作者不但需要透过社会上有代表意义的人来阐明自身的立场,更加需要勇敢面对复杂而极具挑战的社会问题。弗菲与劳荪透过文艺创造,勇于对待社会实际现状,“劳荪与弗菲传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这个词也成了澳大利亚作品评论当中经常为人提及之术语。

在普瑞查、帕莫诸人的著作当中,均能察觉“90年代”文学质感,特别是劳荪传统。他们均一致认为“平凡百姓”十分重要,因此运用精致细腻的笔触来歌颂他们,竭尽全力地展现她们的淳朴善良,却忽视掉人本质当中的复杂性。[3]阅读者可以非常直接地感受到作品里面包含的作者的民族特质与传统。文学特点是时代之产物,在澳大利亚小说里缺少生活与传统的联结,不应该将成熟与传统混淆在一起。澳大利亚文学证明了这样一种悖论:年轻幼稚同样为一类传统。传统并非依据逻辑需求而生,它是来源于人类心灵深处的共鸣。

“假如文学遗产仅可以为人们带至从前环境当中的淳朴道德,那么除去抗拒不予接纳还可以有何作为?”将帕莫和“劳荪与弗菲传统”关联在一起来看,能够意识到艾略特提出之“悖论”――优秀作者影响了“同步规律”,由于社会感觉文学有着供养意义,因此它广受尊崇。[4]文学于某种程度得到关注,正由于其留存有学界专家发现且认同的价值观念,其对之后的阅读者以及作者有着很大作用力,保障这类价值观念得以延续与发展。劳荪与弗菲展现出了一些这类观念之特征“情谊”、“独立”与“忠实”,随后澳大利亚小说均依据实情记录了这类特征,且倡导将其发扬光大。

有学者认为澳大利亚文学作品传统只是映射了现实或是理想当中的历史传统,或者是歌颂当地人喜欢展现出来的模样。假如去区别澳大利亚文学作品当中构建传统的各类关联,就需要首先依据其想象的术语来体会这类作品。作品描写了瑞佛瑞纳区域情况,陈述十九世纪末期百姓们对社会的看法。这部作品面世以后四十年,大家都将其看作是作品里面角色――克林斯的日记摘录,之后才认可其是一部小说。他透过陈述者阐明作家不但自艺术层面关心当时澳大利亚文学作品的传统,也阐明自己和它各走各路。他厌憎“铺就花朵的浪漫道路”,以为其描写的生活毫无情节可言。他认为创作是记载自己的经历,他不似从前的作者一般文艺地描绘澳大利亚生活。尽管他也对当地的生活、“生活里的有意思的状况”与“极难断代的秘密”予以更多瞩目,可是他并未仔细解析自己记录的事情的重要含义。大家忽视了一件事:这部作品想象力极为丰富、结构严谨、言语犀利。弗菲透过其著作表达了对生活的态度,依据作品繁杂结构来说,其开创了澳大利亚文学作品之先河。对于之前讨论的著作有两类各不相同的看法:第一,这类著作描述澳大利亚原始区域的生活,每部著作均显著表达了“独立与自由”,贴合当地人与城市人的生活,这是弗菲与劳荪之主题;第二,认为上述著作仅仅题材类似,他们的写作方式完全不一样。以上两类笔者更加认同第一个看法。

二、英国文学传统的影响时期

二十世纪初,艾略特创作的《传统和个人天赋》发行,在他看来传统就像西方文化与遗产。他自恃作者视角对西方传统做出如此界定:具备欧洲文学概念,还认识到诗作者自己的国家有着“同步规律”,也就是历史文学包含在现代文学里,且引领后者,令大家感知且对它做出反馈。文学著作发表之时,往往同时作用于别的文学著作。这样一种悖论代表传统对于当代生活的作用,且并未展示历史的关键意义。初期他以为“传统”就是历史文学,之后发现传统应当传承自文化,包括那类有着相同文化的著作。他的看法还是未能分清楚历史文学和同期历史社会之关联。

勒维斯承接了前者之观点写作了杰出的《伟大传统》,探讨“传统与个体禀赋”提到的疑问,这部作品提到英国文学传统代表作家奥斯汀等人。他将假定“伟大传统”与喜剧作品“非伟大传统”区别,将菲尔丁等均归纳到后者;他将非传统著作《呼啸山庄》等和前者区分,称作另类传统。[5]勒维斯并未提到紧密注重社会当中道德择取情况,可是在其看来,作者未能运用阅读者能够感知的繁杂想象方式展现其紧密关注的道德问题,就无法变成伟大文学家。在他看来,英国文学作品最伟大的地方就是紧密关注社会里道德的择取问题,他将作品看作是道德故事与戏剧化诗作,这类作品透过探索式写作方式令阅读者感知生活经历与体验。

三、澳洲热土是本土文学传统之根源

澳大利亚文学作品展现出来的样貌均和欧洲文明有关联。欧洲文明里一些异常、不安定内容均没有植根在这一片土壤之上。这类反常实际上是自然环境与社会对其表现间的差异。假如社会对于环境未给出反应,实际上就是对于这类文化的批判,代表社会并未实现大家希望充盈、有内涵生活的期盼。尽管这类作家可以接受澳大利亚有不稳定文明,这点和其描绘的当地面貌完全不搭。但不可以因此证明他们,同样不可以说其只是简略记载了这件事――澳大利亚人民还未真正实现欧洲文明。不可以因为这点就下结论说其运用“后浪漫主义”观点来看待人和人、人和自然间缺少关联,或是讲其表现缺少社会传统。事实上假定的平均主义等传统均早几十年前就已不再得到文学作品关注了。

有关自然的作品均为静态描绘,无法凸显欧洲田园理想与澳大利亚荒野之间的差距。“《生活就是如此》透过作品里角色与景色描绘展现出田园牧歌般归隐生活方式。有一种具有讽刺含义的看法认为:这表示克林斯思考之结论,展现出荒野景色与土地风貌,表明其希望看到美好的自然景观。”事实上这类作品共通之处是描述和自然和谐相处之希望,并未将社会当作获取理想生活之途径。“这一点不仅代表作者对社会状态感觉无望,还代表其对文明感觉无望,也许由于其在那个时期社会体系当中没办法与别人一同愉快共存而觉得失落。”[6]所以,他们没办法透过体会当地社会生活去展示自身看法。十九世纪末期以后,澳大利亚文学始终跟随欧洲文学传统演变,尽管他们是于异国社会背景当中追寻特色发展,那同样代表其与西方文坛有着相同的浪漫主义。他们一同追寻深邃的生活,但此是社会没办法供给的――和自然和谐相处,其要求孤单个体,必须寻找充盈的生活。

类似风俗传统展现出了对浪漫的失望,这并不是澳大利亚特有的个性。他们在广泛含义文学传统当中较为独立,因此难以说明这类文学家与其著作是澳洲本土社会的结晶,这实质上可以说是文化遗产,由于其描述的生活面貌传达出对于传统变革的愿望。

结语

纵览上世纪下半叶澳大利亚文学作品发现,这类社会态度与文化价值日渐积累,慢慢变成这个国家的文化与文学传统。其无法规避地被英国文学与文化传统所影响,具有深厚的西方文化传统色调,对澳大利亚社会持否定意见。那个时期的澳大利亚文学作品透过自然以及社会面貌展现了理想和真实之间的隔膜,还未建立十分明显的当地特色。因此,澳大利亚文学传统可以说实际上为西方文学传统的复刻,静态且孤立地对待澳大利亚文学传统是不可取的,应当于广阔的背景之下探讨该议题。

参考文献

[1]刘寿康译.澳大利亚短篇小说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2]董蓓菲.澳大利亚中学母语教科书评介[J].语文建设,2006(10).

[3]张绰.澳洲华文文学透视[J].广东社会科学,1996(2).

[4]刘福根.澳大利亚语言规划简述[J].语文建设,1999(5).

[5]钱青英.19世纪文学简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对传统文化的看法篇5

关键词:书法文化传统天人合一精神生命流动传承途径

1.引言

书法,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脉,它体现的是一种永不腐朽的艺术传统,有着丰富的人文关怀。它本身是无意中发起的,从而渐渐形成一种意境;它本身生于有形,却慢慢幻化为无形,给予我们更多的思考和品味。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它所体现的文化精神与传统美学有着惊人的契合之处,那就是两者都注重生命意识及意境的体悟。所谓书法就是心灵的绘画,它是艺术与心灵的碰撞和融合,只要有心灵的感悟,书法就会散发出独特的艺术生机。

2.书法文化传统体现的天人合一精神

天人合一实际上是我国哲学的一种基本的精神,这种精神指的是一种人和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的追求。哲学是一门艺术,“天人合一”就相当于一个本论体,毋庸置疑地对“书法”这门艺术产生深远的影响。

我国书法文化传统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追求自然,中国书法所追求的美学观就是对自然的崇尚、热爱、把握和挖掘。我们的书法可以看成是自然的一种艺术重塑,书法家就像是造一座集自然于书法内的园林,把从自然中感受到的山山水水的情意付诸书法创作中,对山水的形象进行改造,最终形成同样具有诗画般美感的书法艺术。我们可以感受到书法和我国的古典文学词、赋、诗、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同时是书法的特征之一。如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书法大家王羲之,对鹅的一种特别的感情情和在看到公孙大娘舞剑所获得的启示都为他的书法创作提供了助力。韩愈点评张旭的草书,说观摩他的书法时而感到惊喜,时而感到错愕。这是因为张旭的草书一变则如鬼神,让人揣摩不透。他的草书让我们看到群狼奔突的勇猛,让我们看到千舟竞发的蓬勃之势,又让我们看到龙游蛇移的灵动。激情、狂野,字如其人。徐渭空有才华但一生并不得意,甚至是落魄潦倒,所以他具有满腔愤懑、狂放乖戾的个性。他的书写字形不定,时大时小,笔线粗细由心而定,结构布局严实,不按行款界限而作,可谓奇变百出,让我们真真感受到他那颗不服的、抗争的、苦闷的心,这也是其漠视法度的性格在其书法上的体现。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书法体现的意趣实际上就是书法家们的情韵,这正是书法的“天人合一”精神的体现。

3.书法文化传统体现的是生命流动的境界

生命信仰首先就是承认生命流动的形式。汉字有其生命体现,线是组成汉字的元件,书法实际上就是一种线的艺术。娴熟的书法线条,可以包含生命情调,透露出一种自然山川的灵气,是丰富情思的集合体,是书法家心性轨迹的一种最真实的追慕。用“达情寄托”形容书法真是一点也不为过,无论纵、横、伸、折,都体现着或是飞动流转的人生经历,或是雍容含蓄的人物形象,或是雄强刚健的品格精神,又或是飘逸洒脱的人生态度,无不是丰富的生命内容的体现。

我国的书法文化传统所体现的生命信仰的精神可以细分为生命意识及生命情调,而这些精神的显现又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说:一个就是势,另一个则是韵。势指的就是书法蕴含的生命的动感,韵就是书法想要达到的意蕴品格。古人评论书法要先观书法之势,这是书法审美的重要标准。文章布局,甚至是每一个笔画,都要注重气势的关联,这是使零散的笔画和字进行内在生命联系的动力。如此书法的静态空间得以打破,气韵更加生动,连带着生命更加流动。

我国的书法长于构造“紧张”氛围的动势及张力,在作品中有冲突,而各种冲突的结合又巧妙地实现一种和谐。运笔有一种缓急、提按、曲直、轻重的交替变化,时藏时露,时晦时暗;结体而言,注重笔画组合达到一种有生气和匀整的效果,笔画的时斜时正,呈现一种起伏多变性、收敛和发放合度。我们要认识到,书法对生命意识的自由抒发还要建立在对书法的规则与法度的熟烂于心的基础之上。

4.传承书法文化传统的途径

书法文化是我国一笔宝贵的资产,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把这种传统进行继承和创新,让这种独特的艺术发扬光大。书法文化传统的继承要以学生为主要人群,因为学生是未来的人才,是国家的希望。现代学生接触了越来越多的外来事物,这些新鲜事物很容易冲淡他们对本土优秀文化的感情。针对书法文化的继承,笔者提出对学校育人的几点建议。

首先,在学校增设书法课程,并且保障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开设书法课程,让学生对书法艺术有所了解,养成正确的书写习惯,按规范写字,这是初期的目标。中期,要传授书法知识,促使学生把汉字写得美观,让学生的书写水平有所提升,培养热爱书法的兴趣。在较高阶段,要注重让学生主动学习书法知识,提高书法技艺。即使不能够做到人人实现这些目标,也不至于让我国的优秀文化艺术被埋没。

其次,多开展有关于书法的活动,激发学生对书法的兴趣。比如学校可以举办一些书法展、书法比赛、书法知识竞赛等活动,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书法的魅力,还可以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这种感情会一直滋养着他们的心灵,从而促使他们主动学习。

不可能每一个学子都爱上书法、学习书法,但是只要有一部分学子对书法文化产生深厚的感情并一直为之努力,那么书法文化传统就能够传承下去,这就已经足够。

5.结语

当代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变化,书法早已不是我们最熟悉记录、交流的方法。但是,必须承认书法包含丰富的人文内涵,凝聚先辈们的聪明才智,连接着每一个中华儿女对我国优秀文化的认同感。所以,我们应当忠于优秀书法文化,不忘传统,将书法文化传统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鲁鹏.论书法传统性的再坚持.大家,2010(22).

对传统文化的看法篇6

关键词:法治建设、传统法律文化、本土资源

世纪初的中国正在进行着一场深刻的法治化革命,“依法治国,建设主义法治国家”已成为新世纪我国的治国方略和宪政目标,在这场法治现代化进程中,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法治现代化进程中是否必须利用传统法律文化以及如何利用传统法律文化?传统法律文化在法治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究竟如何等等?这些都亟待解决,本文拟就以上诸问题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对传统法律文化的总体认识

1.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曾有过辉煌的。众所周知,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有着悠久的文明史,古代中国人创造了先进的文化,“在近代以前时期的所有文明中,没有一个国家文明比中国更发达,更先进。”(1)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传统法律文化自成体系,其中古代法典编纂达到了很高的成就,“按照现代以前的任何标准来看,中国法典显然是自成一格的巨作,”(2)“有关正式的中国法律的不仅数量多,容易理解,而且其适用的时间,比所有现代国家法律的历史都更长久。”(3)至唐代,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到了顶峰,对周边东亚诸国产生了深远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华法系。虽然到了近代,在列强坚船利炮的威逼下,中国被迫国门洞开,被强行拉入了世界体系范围,在欧风美雨面前,中华法系失去了昔日的光辉,竟沦为“落后”、“野蛮”的代名词。从晚清“新取”开始,中国开始了艰难的法治近代化的历程,从那时起,中国法治变革的参照物就是西律文化,西方法律文化成为法律移植的主要对象与评判法治变革成效的主要标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备受冷落,沦为受批判乃至受攻击的对象。但是,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无论的立法或市民的立法,都只是表明和记载关系的要求而已。”(4)因此,“在法的问题上其实并无真理可言,每一个国家依照各自的传统自定制度如规范是适当的。”(5)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来说,它根植于古代中国农业社会,与当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文化、思想相适应,有其存在的内在的合理性,那种单纯地以西方法律文化为标准来衡量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并且只注重二者的分野,并进而由此得出结论,说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落后的观点是错误的。认识到这一点,才会使我们在对待传统法律文化上不至于妄自菲薄以致进而失去前进的勇气。

2.传统法律文化丰富,其中包含着很多优秀的成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礼法兼治”的社会综合治理模式、成文法、判例法共存及制定法与民间法并列的“混合法”模式、“无讼”价值观下节约成本的社会矛盾调解机制、“法不阿贵”、“刑无等级”的守法观念、司法中“亲亲相容隐”的人伦主义、“慎刑恤狱”的司法人道主义、“实质正义”的司法价值取向、法律的“集体主义本位”、“为政在人”的人治观、“亲民”的政治道德观、法律语言的简洁、司法人员的人文素养、古代行政立法、监察制度及廉政建设及历史上“变法”的经验等等,(6)这些都包含着符合现代法治的成分,经过改造,完全可以为当前的法治建设服务。

3.传统法律文化中缺乏现代化成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虽然曾有过辉煌的历史,其中也包含着很多优秀的内容,但由于传统法律文化毕竟是在古代农业社会中产生、发展的,与以商业文明为基础的西方“私法文化”不同的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总体上呈现出“公法文化”的特征。(7)受“公法文化”的影响,中国是个具有悠久人治传统的国家,历史上没有多少现成的符合现代法治的资源可供继承,本土资源中反法治的成分是主要的。传统法律文化反法治成分主要表现在,一方面中国古代历代统治者都奉行“重农抑商”的政策,中国国内从未形成统一的市场,商品经济极不发达,各地商业习惯不一,未形成统一的商法规则,反映市场经济运行一般的法律文化从未产生。另一方面,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封建极权统治下,人们恪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严格的等级观念,法律仅仅是统治者手中驭民的工具而已,难以形成现代法治所要求的民主、平等、自由、人权、私权神圣、权力制衡等观念。由于传统法律文化缺乏现代化成分,注定了在当前的这场以市场经济、民主政治为前提的法治现代化革命的进程中它无法扮演主要的角色。

二、中国法治建设必须充分利用传统法律文化的本土资源

1.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包含着许多先进的成分,例如前述的“礼法兼治”的社会综合治理模式,将法律建立在民族的伦理道德之上,通过礼法互动来保证国家机器的有效运转。以礼行法,减少推行法的阻力,以礼明法,增强道德的约束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现代西方社会中法律与道德的紧张对立所造成的法律的僵化及普遍的道德冷漠。又如,“混合法”模式中的成文法、判例法共存集大陆法系成文法之严谨与英美法系判例法之灵活之长而避两者之短,而其中的制定法与民间法并列又可以弥补制定法之不足,在法律之外,通过其他社会规范来调节社会关系。“混合法”模式下的法律实践活动可以有效地弥补法律的漏洞,实现法律的妥当性价值,更好地稳定社会秩序。传统法律文化中这样的内容还有很多,它们都是我们当前法治现代化建设的现成的本土资源,西方学者庞德曾说过,中国在寻求“现代的”法律制度时不必放弃自己的遗产。(8)西方学者能有如此真知灼见,对于这些优秀的遗产,我们更没有理由不继承。

2.法治现代化进程中不能割裂历史传统。文化建设不是一项空中楼阁的事业,文化自身有历史延续性的特点,任何一国文化的发展都是在既有的历史文化的基础上进行的,今天的一切与历史传统都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化的发展决不能割裂历史,不能完全摆脱传统。我们知道,英美文化非常注重对传统的借鉴。在英国,不论是普通法传统,还是衡平法传统,均是其法制长期发展的结果,而美国则主要继承了英国式的经验传统。这种对传统的尊重和继承对英美国家的稳定发展的绩效是明显的。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来说,传统法律文化陈陈相因,“在古代就获得了体系上的高度和谐与超常稳定,传统的法控制指令,潜入了中华民族的心理底层,它控制着新的法律体系的运转,使法律在社会实现过程中向既往的历史回复,”(9)因此,“那种认为中国传统的法律已随着旧制度废弃而无效了的观点是天真的。”(10)但是,自近代以来,传统法律文化却命运多舛。中国近代以来的法制变革不是依靠内部因素促成的,而是迫于西方的压力,针对外部的刺激所产生的回应,采取的是自上而下的“政府推进型”模式,其中从体制到话语都是西方式的,传统法律文化往往被忽略乃至抛弃。影响至今,当前我国立法工作中仍在单纯地强调立法的超前与速度、规模,盲目迷信立法手段,在制定和移植外来法律时往往割裂了历史传统和现实,使一些匆匆出台的法律、法规难以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实际领域,难以被民众认同、消化、吸收,从而最后竟变成一纸空文。这一切正应验了学者公丕祥所指出的“缺乏相传的民族文化心理的支持与认同,无论现行社会秩序受到现行法律规则怎样强化,它也是脆弱不稳定的”论断。(11)

3.移植的法律必须经过一个“本土化”的过程。任何外来文化进入一个国家之后都必须经过一个“本土化”的过程才能被消化、吸收,从历史上看,中国对印度佛教的改造,日本、韩国对从中国传入的儒家文化、佛教、道教的改造都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过程。这种改造是对外来文化进行过滤、吸收和选择的过程,如果没有这个过程,一种文化是不可能轻易地移植到另外一种文明里的。对于法律文化的移植来说,也同样如此。美国学者格伦顿等人认为,如果不经过“本土化”的过程,法律便不可能被移植,他们指出,“必须记住法律是特定民族的历史、文化、社会的价值和一般意识与观念的集中体现,任何两个国家的法律制度都不可能完全一样,法律是一种文化的表现形式,如果不经过某种本土化的过程,它便不可能轻易地从一种文化移植到另一种文化。”(12)

对于所谓的“本土化”,按照学者的解释,一方面是指“按照本民族的特质而发展”,(13)还指“与本国(本民族、本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传统以及风俗习惯等密切相结合。”(14)其主要原因是只有经过“本土化”的过程,才能使民众对移植的法律产生亲和力,便于民众接纳,减少推行的阻力。正如学者所指出的那样,“真正能得到有效贯彻执行的法律,恰恰是那些与通行的习惯惯例相一致或相近的规定,一个只能靠国家强制力才能贯彻下去的法律,即使上再公正,也肯定失败。”(15)

三、如何利用传统文化中的本土资源

1.仔细鉴别,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传统法律文化庞杂、良莠不齐,其中包含着许多优秀成分的同时还包含着更多的不符合法治精神的已被抛弃的糟粕,因此,在利用传统法律文化时,必须仔细地鉴别。对于其中的专制主义、法律工具主义、泛刑事主义等明显不符合现代法治精神的内容应毫不犹豫地予以抛弃,对于其中含有的优秀成分,亦必须仔细鉴别,巧妙合理地予以运用。

在利用传统法律文化方面,我们曾有过许多失误,将精华当作糟粕予以抛弃及将糟粕当作精华而奉行的错误都曾犯过。前者如近代第一代法律家在对待传统“混合法”的态度方面,“混合法”本来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优秀遗产,但是近代第一批法律家在西方“三权分立”思想下,却认为法官“援引比附”(即适用和创造判例)是司法干预立法事务,有悖宪政原则,故对“判例法”采取否定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中国法律制度向大陆成文法系一边倒的形势。后者如从建国至今,传统法律文化中的“法律工具主义”仍被许多人所奉行,将法律视为无产阶级专政“刀把子”的观念仍大有市场,针对治安的状况,隔一段时间就在全国或国内部分地区推行的“严打”竟成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种常规的手段!这种现象的存在,不利于人民群众现代法治意识与观念的培养。所有以上这些失误,都反映了我们在利用传统法律文化方面认识的浮浅与幼稚。

在利用传统法律文化方面,还应对传统法律文化中一些契合现代西律趋势,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西方法律的弊端而被一些西方学者推崇的内容保持冷静的头脑和审慎的态度。因为中国的情况不同于西方,中国与西方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面临着不同的情况,在西方要避免的一些东西有时反而是我们必须的对象。例如,西方二十世纪民商法发展的趋势是从个人本位向在坚持个人本位的同时强调社会本位,突出对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就法律的社会本位这一点来说,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有着极其丰富的资源,中国传统法律就是以集体为本位的。(16)但与西方不同的是,对于中国这个具有浓厚封建残余的国家来说,当前的法治建设中不应过多的强调集体本位,相反更应大力弘扬的却是个人本位、个人主义,没有个人的自由、独立,市场与民主就无法建立。又如,对于传统法律文化中法官司法实践中的“实质正义”的价值取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西方法律形式主义所造成的法律的僵化及由此可能造成的牺牲个案正义的结果。但是,对中国的司法实践来说,更应受到重视的却是法律形式主义而不是“实质正义”的价值取向,当前司法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要破除长期以来“重实体、轻程序”的现状。不确立程序优先、违反程序亦违法的观念,司法公正就根本无法谈起。因此,我们不能以为一些西方学者看到了西方文化的一些缺陷和内在的危机而对东方文明予以关注就跟在后面卖弄一些后现代主义的概念,天真地以为二十一世纪就是东方文明的世界了,金耀基先生毫不留情地批评了这些人,说他们是缺乏理性精神的表现。(17)

2.在利用传统法律文化方面,应注重对传统法律文化的改造。如前所述,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毕竟是在古代农业社会中产生、发展的,它根植于古代农业社会,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相一致,其内容与现代法治精神有着天壤之别。故传统法律文化要实现现代化必须与时代的发展同步,不断注入新的内容,变革图新,否则就没有生命力,最终将面临枯竭的危险。因此,在利用传统法律文化上,应主要利用其形式,用新的符合现代法治精神的内容去替换传统法律文化中不符合时展的内容,利用传统法律文化的固有载体来表达现代法治的内在要求。唯如此,才能从中找到现代法治精神的支撑点以便嫁接现代法治的内容,也唯有如此,才能使民众真正地接纳、吸收。

3.必须正确地看待法律移植与利用传统法律文化之间的关系。由于传统法律文化中反法治成分是主要的,在大力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法治建设的今天,在传统法律文化不能充分有效地提供本土资源的情况下,适时地移植西方法律文化比从有限的本土资源中寻找零星点滴的资料更能提高效益,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成本开支。因此,与利用传统法律文化的本土资源相比,法律移植在中国法治现代化进程中是一条更重要的途径,这也是任何一个后进的国家和民族在现代进程中不可避免的学习的过程,诚如学者在论及中国法学如何走向世界时所指出的那样:“不能否认,现代中国法律基本上是继受法,严格说来,我们继受的主要是西方法,因此,我们逃不脱当学生的命运。”(18)

注释:

(1)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出版社,1989年,第7页

(2)[美]费正清:《美国与中国》,张理京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第85-86页

(3)[美]D·布迪、C·莫里斯著:《中华帝国的》,朱勇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4页

(4)《马恩全集》第4卷,第121页

(5)[法]勒内·达维德:《当代主要法律体系》,漆竹生译,上海泽文出版社,1984年,第2页

(6)参见,张中秋:《中西法律文化比较》,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武树臣:《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武树臣:《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遗产》,载《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5年第3期;张晋藩:《中国古代行政管理制度的历史评价与借鉴》,载张国华主编:《中国主义法制建设的与实践》,鹭江出版社,1986年

(7)、(16)张中秋:《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78-117页、第36-77页

(8)高道蕴、高鸿钧、贺卫方编:《美国学者论中国法律传统》,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94页

(9)陈晓枫:《中国法律文化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9页

(10)、(15)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55页、第10页

(11)公丕祥:《法制化的理论逻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55页

(12)格林顿等:《比较法律传统》,高鸿钧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6-7页

(13)孙笑侠:《法的现象与观念》,群众出版社1995年,第26页

(14)何勤华:《法的国际化和本土化》,载《长白论丛》1996年,第5期

对传统文化的看法篇7

摘要当前国家提出“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文化体制改革政策,从国家领导、政协委员到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都开始对我国传统文化重视起来。在由于传统武术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现在传统武术的发展面临失传的危险。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及逻辑分析法,对传统武术的面临的危机、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对传统武术的发展也提出了若干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传统武术影响因素发展

2011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中提到:“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伴随着人类的进步,历史的篇章也在随之翻动着。以“奥运会”为主的体育,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成为一种体育界的盛典。而传统武术是我们中华民族非常宝贵的文化遗产,主要用身体的姿势形态和一些动作的连贯来传承和表现的一种文化,有着非常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众多的群众基础,在民间进行传承和发展。传统武术由于受各种原因的制约,面临着失传的危险,怎样在体育事业发展飞快的世界中摆好传统武术的位置,表现其的价值,怎样把传统武术在这个时代能够像更高一层次的发展推进,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传统武术的发展现状

什么是传统武术?经过查阅大量资料统计,并没有得出一个关于传统武术的一个相对统一的定义,而在《辞海》中关于“传统”一词的解释是:“历史沿传下来的思想、文化、道德、风俗、艺术、制度以及行为方式等;对人们的一些行为有一定的影响和控制的作用;传统在有阶级的社会里,传统是有阶级性和民族性;积极向上的传统对社会的发展有着进步的作用,而保守落后的传统对社会的发展会有着负面的影响。”现在对武术的定义是“武术是以中华文化为理论基础,以技击方法为基本内容以套路、格斗、功法为主要运动形式的传统体育。”既然武术是在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的背景下不断承传至今,注重内外兼修,对照“传统”一词的概念,可以称其为传统武术。

(一)传统武术的门类派别繁多、术语称谓不统一

中国武术门派之多,在世界武术中也是非常少见的。据统计,中国目前有“历史清楚,脉络有序,风格独特,自成体系”的拳种约129种。然而中国武术的流派繁多,却没有统一的命名方法。有些按地区命名(如河南派心意拳);一些按山脉、河流(如武当派);有以宗师姓氏命名(如杨氏太极拳)……以往,这些流派会以主修内功、外功来粗略划分,成为内家拳和外家拳两大类;世界上很多人都称武术为中国功夫,如果在国外讲八卦掌、形意拳、翻子拳、南拳等……外国人肯定听不懂。如果我们说一些术语,更是不可能明白,如果找一些翻译人员来解释,对于那些没有接触过武术训练的翻译者来说,更是很难讲明白。

(二)传统武术门派独自发展

传统武术经过武术家不断的实践,创立了不同的门派,像长兵、短兵、内家、外家等;但是很多武术家都是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由于他们太过于保守的传授方法导致了很多武术拳种的失传。而且还有个别的门派由于很少与别的门派进行交流,只顾自己的发展,在传授时往往特设关卡,致使拳种发展受到限制。

(三)传统武术赛事发展缓慢

按现在发展的情况看来,很多的武术比赛都是竞技武术的项目占据多数,中国武术也在想方设法的把竞技武术向国际世界化的推广。虽然这些年来传统武术在一些二线城市和一些小地方发展的不错,也多多少少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这样的传统武术也都只是在地方的传统节日上或者一些小规模的比赛上才有出场的机会。这样的形式,没法与国内一些正式的竞技武术比赛相比较,这样就使传统武术在很多时候失去了表现的机会。所以,我们应该重新摆正传统武术的发展方向,使传统武术正确、规范、有特色的走入正规化竞技市场,开拓传统武术的发展空间。

(四)在世界文化中传统武术处于弱势文化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泱泱大国,在中国的文化土壤中,每时每刻都感受着来自文化的气息,并时常感受着某种“文化力”的相互作用。不同的文化在相互作用中都是不平等的,而是强弱之别的,就是人们常说的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曾经辉煌一时的中华武术,不得不承认在如今这个体育全球化中处于弱势阶段,如果长期在体育的竞争中我们所谓的国粹武术长时间处于落后的地位,弱势文化就无法抗拒强势文化的渗透。中国传统武术必须保持自身特色,只有这样才能在这场竞争中作为一个“竞争对手”而出现。在呼吁继承传统武术的同时,更强调的是传统武术的发展与创新。同时结合时代要求,结合当代人民生活的水准,把世代承传下来的传统武术的精华,进行更好的继承和发扬,使传统武术在这个时代的发展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二、影响传统武术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现代人价值观的转变对传统武术的影响

市场经济的建立,使得人们把追求更多的财富和享受更好的生活作为现代人的主要生活目标。紧张的工作之余,人们都喜欢坐在电视机前轻松的看看电视剧,看看新闻,或者去操场打打篮球,踢踢足球,谁也不会去想传统武术的美在哪里,谁也不会去琢磨每个招式的含义等等,武术中人格的修养人生境界的提升等至高境界已离人们越来越远。

对传统文化的看法篇8

摘要: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不存在时间上的先后次序,它们是共时态存在的文化的一体的两面。不应该用实体论、整体论的观点来探讨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关系。由此出发,对传统文化和现代化关系的若干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的观点。  

关键词:传统文化;现代化;实体;共时态;整体  

  

文化活动既然是人类的生存运动,这种生存活动的基础既然是“文化形成的形式和习惯”,那么,文化活动的第一方面首先就是体现“文化形成的形式和习惯”,传递前人生存活动的经验和教训的传统文化。这是人一出生就置身于其间的、不可超越的。“人要成为全面的人,只有生存于承担了传统的同类群体中。人的文化方面只能以这种方式发展。”人要成长,“个体首先必须吸收与他相关的文化传统。个体首先必须爬上他出于其中的文化高度。”这说明,传统文化一方面是前人生存活动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一种知识、价值、意义,是前人生存活动的智慧的结晶。按照伽德默尔的看法,人作为有限的存在,是处于传统文化之中的,不管他是否了解这种传统文化,也不管他是赞成还是反对,他都不可能超越传统文化的观念意识。我们始终只能在传统文化中进行理解。不管意识到与否,传统文化总是影响并形成我们,始终是我们的一部分。它当然不会是躲在久远的过去,而是就存在于人的每一个成长阶段,就存在于人当下的生存活动中,存在于这种当下的生存活动的方方面面里。传统文化是我们进行思维的前提。我们固然也有许多无法控制的成见和思维定势,但我们必然要调整、修正、剔除和补充它们,在此基础上展开新的思维活动。这种新的思维活动及其成果马上就构成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思维转化为行动,行动产生成果,我们就这样也参与了传统文化的创造。传统文化就是这样存在、发展和延续下来的。传统文化还是使社会的各个部分、使社会的各个发展阶段保持紧密联系和统一性的东西,是社会发展的基因。它从物质技术、行为规范、精神意识等等层面表现出来,集中表现在语言符号、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等方面。这样看来,文化包含两部分:作为文化活动的结果的这一部分,是传统文化;作为对传统文化进行修正、补充、更新的另一部分,就是现代化。它们作为文化的一体的两面,是共时态地位居于个人、社会当下的生存活动的方方面面里。换句话说,传统文化、现代化共同构成了人的生存活动的本身。  

为此,应该避免陷入对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作“时代化”理解的误区:把现代化仅仅看作一个时间概念,一个历史时期,一个继传统文化之後的时期,而在此前存在、发生的一切事情都必然属于传统文化。关于这一点,福柯在《什么是启蒙》一文中谈及对现代化作时代性的理解时曾经指出:我们不应该将现代化仅仅看作一个处于前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一个时代,而更应该将其看作一种态度,而这种态度不是谁都有的,也不仅仅局限在某一个特定的时代。这是从个人对生存活动的态度来说的。著名后现代思想家、加利福尼亚大学的霍依教授则说得更加富有哲理意味:“按照我所提出的后现代主义观,称福柯为一个后现代思想家并不意味着他的同时代人和幸存者同样也是后现代主义者或必须成为后现代主义者。历史的中断不是同时发生在每一个人身上的,也不是同时发生在所有地方的。同一个人、同一种纪律或设置在某些方面可以是传统的,在某些方面可以是现代的,在另一些方面可以是后现代的。”这个说法言之成理而且可以借鉴来理解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之所以人们会把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关系理解为时代化的历时性关系,首要的原因是把传统文化和现代化作了实体化的理解。这有两种表现:一种表现是企图到前人遗留下来的书面文献材料中去寻找传统文化。这就把传统文化当作了一堆僵死的、既定的、静止的、封闭的东西,进而认为,传统文化是可有可无,最好是不必要浪费人力、物力、财力保存的可抛弃的东西。由此出发,人们还认为:古代书面文献材料所表述的传统文化,比我们自己所知道的更清楚、更值得相信。其实,且不说这个观点只注意到了历史的描述性而未涉及其解释性,只说它还忽略了一个最基本的事实:古人书面文献材料所记述的东西,有的只是纸上谈兵,有的不过是无法实现的或本来应该实现却并未实现的理想,有的则是虚伪的或言不由衷的粉饰,还有的只是一家之言或从某种立场出发的、有倾向性的、为某一群体利益服务的主张,……。另一种表现是把传统文化当作现代化的阻力和障碍,把传统文化当作现实中的问题、消极的东西、社会的阴暗面、一切不如意的东西的替罪羊或发生的原因,总之,把现实中的一切问题都归咎于传统文化。例如胡适说:“一面学科学,一面恢复我们固有的文化,……这条路是走不通的。如果过去的文化是值得恢复的,我们今天不至于遭到这步田地了。”在这种观点的指导下,要进行现代化,就要彻底清除传统文化

对传统文化的看法篇9

关键词:传统艺术;自然与现代;生态景物的传承手法

1园林艺术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1.1多层面看待造景手法中表现的文化价值

古典的园林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哲学思想的重要体现,这为现代艺术界中不仅带来极高的美学价值,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文化价值,更对后世的园林艺术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1.2传统造景手法对现代园林艺术发展的影响

在后世的艺术表现中,我们有许多的假山,微景观雕塑等等,这些都可以说是深受传统造景手法的影响。造景即是运用人工的手段将自然中的地形地势,山林水体,水流山石等自然条件构成的所有要素相结合塑造出景观设计师所想要表现的微小版的建筑设计。主要的表现有:地形再造和湖泊的挖凿;植物的养育;假山奇峰与洞壑危崖的砌叠;山谷溪涧与卵石溪流的布置;浅水小池与石山喷泉的修筑;雕塑的重设与建置等一系列的手法在现代园林艺术中表现的淋漓尽致。不仅如此,这些造景手法的产生也给我们带来了视觉艺术盛宴,也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有利于现代社会的良好的发展[1]。其次,在造景手法中,我们看到更多的是主景手法与次景手法的相结合,就像是小区的设计中对休闲区域的打造,一般会设计湖水与假山的结合,这就属于园林艺术运用在生活中的实践之一,湖水作为假山的陪衬设计,给人视觉上的协调感,同时山与水给人一种静谧舒适的感觉,这样的设计可以很好的让每个住户满意,当然虽然湖水是作为辅助景观出现,但是,湖水的比例同样是设计师要考量的重点,这时就可以参考传统的造景手法了,假山作为主景的构图中心,湖水的比例就是为了突出主景的表现力,这也是主景与次景的功用合作关系,这样不仅可以使园林艺术更具特色,还可以充分突出其艺术感染力,这样的设计正和福州五一广场有异曲同工之处,设计师将主景雕塑喷泉安装在广场的中心位置,这既突出了设计主题,又满足和平衡了游客的视觉感受,实在是值得众多设计师借鉴与参考[2]。

1.3造景艺术对于现代园林设计中产生的作用

一般来说,古代的文人画家都常常喜欢把梅、兰、竹看作是花中的“至清”之物,把松柏看作是木中之“幽韵气清”者,它们一旦入诗入画,那么产生的韵味就可谓是自然天成,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当然这也可以引申出我们的造景艺术,造景艺术作为一门视觉艺术,是要将画中美景转换为形象立体的实物,这样才可以被人们所感知,所认可。而这几年的园林设计也的确是在稳步中逐步有了发展和创新,这样也就使得园林设计师的设计感在稳步的提升,而这也正是当下社会一个良好的发展趋势。

2园林艺术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发展

2.1重要性

我们都知道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要想有发展就一定不能摒弃传统文化中的艺术价值,因此如何传承精华所在的部分就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2.2怎样真正实现

在园林艺术中,不光要求对景物的构思还包括应如何创造的问题。我们想要创造出崭新的东西,那么前期一定会进行一定的模仿,这就相当于造景的重要条件之一就是借景,借景能够很有效的突破空间的限制,为我们设计的园林增添美感,借景有时正如编导拍摄画面时对于构图的要求一样,远,全,中,近,特,在借景设计中,也同样的有近观,远瞻,仰视,俯瞰,等不同视角对于呈现在眼前效果的展示,所以这就更加要求在造景中要极其细致,传统的造景手法极其严格,所以当它运用于现代的园林中,我们也将应该在借景中充分的展示园林自身的优点,这样才能真正的实现优质的融合发展。

结束语

中国传统的造景手法正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共同交汇孕育下的宝贵成果,将这样的一项成果运用到现代园林艺术的设计中毋庸置疑是最好的选择,这很大程度提升了人们生活的环境质量,并且也更加有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因此作为当代艺术工作者,要更加发扬优质造园理念,设计出更多具有中国特色的园林景观。

参考文献:

[1]潘潺.中国传统造景手法在现代园林艺术中的运用[J].大舞台,2015(3).

对传统文化的看法篇10

关键词:传统建筑形式;传承;创新发展

abstract:thetraditionalChinesearchitecturalafterthousandsofyearstheinheritanceandaccumulation,thedevelopmenttoday,stillhavethecontentsofrichandpowerfulattraction.Butintoday'sincreasinglyglobalsituation,withthewestwindeastgradually,strongcultureofourconstructionindustryandtheinfluenceoferosion,belongtoourbuildingfeatureshasgraduallybefadingout.HowtodowellintraditionalChinesearchitecturalformsofinheritance,andrealizetheinnovationofthelandmarkisimminent.thisarticle,fromthetwoaspectsofinheritanceandinnovationareanalyzedanddiscussedtriedtofindabelongtous,thenew,themodernizationoftraditionalarchitecturaldevelopmentway.

Keywords:traditionalarchitecturalform;inheritance;innovation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概述

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文脉”已经是一个众人周知的流行词了。人类对文化传承的关注度前所未有。但环顾我们四周,回想这么多年来的所谓有关“文脉”的城市建设,不尽人意的居多。我们的高楼大厦,我们的城市规划,似乎在当今文化大同的背景下,越走越近,越来越雷同了。

建筑作为环境的重要组成,在人类发展的漫长进程中,建筑也不断地对人类提出新的要求,现代装饰也在对我们的建筑环境的改造与适应中影响着人们的行为,而人类行为又始终不断的改变着周围环境,而往往它们之间紧密联系、相互影响与作用着。而这种影响和作用最直接的联系就是:现时的我们通过何种方式去传承我们祖祖辈辈不断继承下来的传统建筑的形式,同时又如何去对其加以创新,与时俱进。只有真正做到“传承与创新”,我们的“文脉”才具有可持续性,在文化大同的社会发展浪潮中才不会被湮灭。

2中国传统建筑形式的现代传承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是一种根植于本土地域的独特文化资源,它是和世界其他建筑传统文化优势互补,并张扬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不可或缺的一环,其世界价值也正在于此。作为一种独特的地域或民族特征的形式存在的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具有呈现并张扬世界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价值。

当前中国建筑界洋风盛行、本土建筑文化的历史断裂和临阵失语现象盛行。全球化时代,我们的传统建筑文化不可能避免受着外来建筑文化尤其是西方建筑文化的巨大冲击。当然,建筑不应是遗憾的艺术,一旦建筑成为遗憾,它将带来诸多问题,给整个城市留下难以治愈的伤痕。纵观中国大地,改革开放这么多年来,城市发展迅猛,但又有几个城市还依然保留着我们老祖宗们遗留下来的宝贵遗产呢。就连一度被誉为“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苏州、杭州,虽然仍然保留着些许老祖宗的遗物,但很显然已面目全非,“天堂”不再了。当然,没有任何一种建筑文化可以凌驾于其他建筑文化之上。所以,正确的建筑传承发展方向应当是:建筑发展潮流与地域文化的有机结合。苏州园林与姑苏地域文化、吴越文化密不可分,与藏传佛教文化密不可分。只有在不同的地域文化氛围影响和制约下,才能体现不同地区建筑发展理念的不同形式。所以,对传统建筑文化的继承,不能仅仅通过建筑技术手段的改进、表达技巧的提高等建筑实践活动来解决,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站在哲学的高度思考现代建筑与传统文化的内在关联,才能在深层次上继承与创新传统,才能在欧美风暴的扫荡中创造华夏新风。

对于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主要有具象的传承方式和抽象的传承方式。所谓“具象传承”和“抽象传承”,传统的建筑形式有看得见和看不见两种东西,中国传统建筑形式到底是什么,并不是所有的都可以用眼睛去看的,比如屋顶的形式,漏窗的样式,这是可以看得到的中国传统文化,我们把这部分能直接感知到的建筑形式加以继承即为“具象传承”。在传统建筑文化中,有些东西是看不见的,如:建筑思想、人的想法等,这些都是一种感受的东西,无法用形状来表示。把看不见的东西用抽象的方式来加以表现,找到这种表现方法,也就是“抽象传承”。“抽象传承”通常是建筑文化传承的最主要方式,所以,中国建筑在现代化的同时,有更多精神性的,带有中国思想的建筑形式不断涌现才是体现我们传统建筑思想传承的关键。对此,吴良镛先生曾对“抽象传承”方式做了精辟的解读。他指出,建筑文化传承首先要将传统建筑的设计原则和基本理论的精华部分加以发展、并运用到现实创作中来;其次是把传统形象中最有特色的部分提取出来,经过抽象,集中提高,作为母题,再用到当前的设计创作中去。这样的继承,并非形式的抄袭或传统元素的罗列,它既包含创作原理的继承与发展,也包含着传统建筑外在形式的借鉴与创造。很显然目前大多所谓中国传统特色的建筑都只是对几百年前古典建筑外观形式的回应。而这充其量只能说是一种对传统建筑形式的无厘头的尊重而已,这只能算是简单的“具象继承”。而当今对于传统建筑形式的继承,应该用现代的语言来进行诠释。形式是表面的,好比建筑设计的表现图,不论是的手绘表达,还是电脑效果,都是表象的外在。而对于历史文化的尊重、对地域文脉的承袭,是需要设计师们利用现代的语言形式整合新老建筑元素符号,并将建筑本体融合到周边环境中去。这才是当今设计师们该认真对待的。【1】

传统是一种长期的生活方式积累的经验,它逐步涉及到各个形而上或形而下的领域和方面,形成体系流传下去,而并非一种符号化的东西。当传统只是以一种符号化的东西存在时,它便丧失了传的意义。而当代的很多设计只是把传统的表象的形跟现代的东西简单、机械相加,而将作为历史上的某一时期的形态拿到现代来,它的状态已经发生本质的变化,和那时相应的生活和社会环境脱离,因此它还是死亡的,无生命的。真正的对于传统的继承应该是不见于形色的。因为它一定是最贴近于当今社会状态的解决方式,而不是那种一眼就可以看出“古味”的运用。因为传统有一个传承的意义,它的意义不在于外貌的留传,而是精神的留传。

3中国传统建筑形式的创新发展

对于现代设计,首先要对本土的传统建筑有所认识,即对构成传统建筑的风格和影响设计因数的事物,如: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营造法式及气候的情况要了解,吸取传统建筑的精华,再对本地现今的情况进行彻底研究,才能温故知新创造出有传统精神的现代化建筑设计。对于“设计文化”的盲目追随的现象应该摒弃,把传统的东西放到设计当中不等于就有了文化。

建筑的生命就是它的美,对一个问题如果有许多解决方法,其中的那种给使用者传达美和情感的就是建筑。建筑作品应当通过情感为媒介来工作,所创造出的空间无论内外都是能让人感受与思考的环境。现代化传统的建筑设计最成功的地方,就是当您置身其中,您会感觉到传统的精神,但找不到一处与传统建筑的实例有直接关系的地方。换句话说,将建筑的入口处放一传统的拱门或以混泥土做成传统斗拱样式,这些做法只可算为仿古设计的例子。只有消化并吸收传统建筑的精华,通过对项目设计相关的情况的深入彻底的研究和了解,并在不知不觉中表现出传统的精神,这才是现代化的传统设计,这样的设计才称得上是传统建筑形式的传承并创新。设计的第一要义:“以人为本”。建筑史不仅仅是一部石头史,它是关于人性的殿堂的故事。我们的传统虽是“源远流长”,但不能缺乏突破与创新。对传统进行乾坤大挪移,其实是在作伪、造假古董而已。我们提倡“创新”,但不赞成去“复古”。【2】

传统的特点是具有历史和现时的两重属性。创新并不等于非要与历史发生必然联系,创新是存在于现时的;但传统首先是历史的,但它又可以作为现时的创新的依存点,所以它又是双重的。中国传统建筑史也是一部中国文化发展史,文化的积累越深厚,对现时的创新越有帮助。作为设计师,要想实现对传统形式的创新,除了要学会熟悉和精通传统的各种风格样式,更应该学会用思想和对生活的感受来驾御各种方法,汲取传统建筑的设计元素并将其发展,而不是照搬。这样我们才不会成为传统表现手法与传统艺术风格的奴隶,传统才会为现时的创新提供更多的原动力,而不是桎梏。

总之,对我们的传统建筑形式的传承和创新,就是要使用当今社会发展中最合理的建筑材料和技术,将传统的文化和精神恰当地融入到新的建筑样式。当然这种创新的建筑样式其本质跟我们的传统建筑的本质是一致的,即:既创造能保护自然,又能满足人类自身生活的,合理的,功能的,美观的建筑。对于我国当前的建筑趋同的乱像,认识传统建筑形式的传承和创新的重要性尤为重要。正如建筑大师贝聿铭所说:“中国当务之急就是探索一种建筑形式,它是有限的物所能及的,同时又是尊重自己文化的”。对于传统建筑继承的探究,最终目的是要指导建筑创作的实践。所以,我们要想对未来的建筑形式进行探究,着眼点还是要回到自己的传统建筑文化上面来。只有很好地了解并真正实现对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属于我们自己的新的建筑形式迟早会诞生,中国新一代的建筑大师也迟早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寻胜兰编著源与流: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m].江西美术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