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人才培养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39:42

康复人才培养方案篇1

1.1关于康复医学专业课程介绍

通常情况下,对学习康复医生的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养,主要指的是医学方面最基本的只是还有临床方面专业的医学知识,与此同时,康复医学还包括康复方面的医学知识。例如,对康复情况的判定、相关的治疗方法、以及临床表现的主要情况等等。在教授康复医学专业课程知识的时候,应该首先对课程的教育目标进行判定,根据专业的要求培养出复合型康复医学人才。康复技术的专业课程主要是用来培养对病人进行康复治疗的治疗师。康复技术专业课程主要包括最基本的医学方面的知识,还有必须要掌握的临床中处理病人情况的方法,但是这门课程的重心应该放在康复技术上面,要培养出复合型的康复技术人员。

1.2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复合型医学人才培养方案

构建一套科学的复合型医学人才培养方案,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从而对学生进行不同等级的划分。在培养不同医学人才的时候,不可以盲目的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也不可以一味的参考我国临床医学方面的人才培养方案,应该根据学科的特点以及学生的特点,根据我国传统的康复医学内容,构建一套复合型医学人才培养方案。康复技术课程培养的是康复治疗的医生,这一专业要求学生能够了解多种多样的专业康复治疗技术以及相关的知识,为了学生治疗技术还需要掌握最基本的医学基础知识还有临床的知识。培养复合型的康复人才。这一专业采取的是一种比较新颖的方式学生要想学好治疗技术,就必须要打好一定的专业基础,并且学校方面能够在安排相关专业的时候将技术与基础知识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培养复合型的医学人才。

1.3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整体水平

康复治疗学是医学相关学科。而且在临床上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因此,在培养复合型康复医学人才的时候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尤其是康复治疗技术方面更加需要学生进行临床的实验,多多参与临床康复工作,慢慢的培养自身的实践能力。

2实现复合型康复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2.1学校方面应该重视康复医学人才培养教育

康复医学课程在我国开办的时间比较短,作为一门新的教学课程,很多人对这一专业并不十分的了解。从最先引进这一概念到开办专业课程已经有将近15年的时间,可是不能够否认的是康复医学招生数量十分少、招生范围十分的狭窄,人才严重匮乏,专业知识缺乏。如何提高康复医学人才的复合性,需要做到:第一点,学校需要加大该学科的宣传力度,借助各种手段提高专业的影响力,确定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第二点,不断的扩展招生规模,提高学生数量,增加课程的多样性;第三点,注重人才培养的质量,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对学习康复医学专业的学生进行培养,增加考核制度规范考核标准,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2.2构建高水平的教师行列

当前,我国的大部分从事康复医学的老师大部分都是从其他医学专业调过来的,有一小部分是经过了康复医学知识的训练,或者是在国外学习过相关的知识,然后有一定的临床从业经验。为了提高学生的复合性,和知识的丰富性,从事教学的老师不单单需要拥有较强的专业基础知识,而且还需要有丰富的实践能力,我国相关培养学校需要组建一支高学历、高水平的专业队伍。提高学生知识的丰富性以及多样性。

2.3增加实践教学课程,创建康复医学教学基地

康复人才培养方案篇2

关键词:医体结合;高等医学教育;复合型人才培养;课程方案

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11)01-0096-04

theFeasibilityof“medicalScienceCombinedwithphysicalScience”StrategyfortrainingVersatilemedicaltalents

FULanying,YanGXiaolin,LinGwenjie,FUQiang,LiUJia,JianGGuangtao

(p.e.Department,XinxiangmedicalCollege,Xinxiang453003,HenanChina)

abstract:thepapermakesapointbasedonthedemandofthemodernsocietyontheversatilemedicaltalent,discussesthephysicaleducationreformintheeducationcontentandforminthemedicalschoolssoastobuildthecurriculumcombiningmedicalscienceandphysicalscience.theresultsshowthatthiskindofeducationcannotonlyimprovethecomprehensivequalityofthestudentsbutalsocultivatetheirabilityinwritingmedicalprescriptionsandphysicalprescriptionsaswell.theadaptationof“medicalsciencecombinedwithphysicalscience”atmedicalinstitutesisfeasibleforthepeteachingreformandvaluablefortrainingthetalentswiththeintegratedinterdisciplinaryknowledgeofmedicalscienceandphysicalscience.

Keywords:medicalsciencecombinedwithphysicalscience;highermedicaleducation;integratedtalents;curriculumplanning

多年来,我们利用高等医学院校的资源优势,运用实验法有意识的引导医学生进行“医体结合”领域的知识拓展和交融,使实验班的部分学生对这种结合有所认识并逐步产生兴趣,从而走上了全国各大体育院校(如北京体育大学、武汉体育学院、上海体育学院等)“医体结合”的硕士和博士生行列,有的留校工作、有的已到国家体育科研机构从事运动医学、运动生化领域的研究和在医疗系统工作等。实践证明,这类人才很受社会的欢迎。然而,在当前备受瞩目的新医改[1]逐步深入和绝大多数患者与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的接触将更加频繁的今天,我国医药卫生人才培养工作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不适应的矛盾还比较突出[2,3],高等医学院校人才培养改革的步伐还比较缓慢,导致目前绝

大多数医院没有“体疗“医生,无法满足大众对健康的需求,也不符合当前新医改发展精神。换言之,“医体结合”教育在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尚未形成。为此,本文在前期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医体结合”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无疑,是为走出一条适合我国高等医学院校特点的改革新路子,对体育课程改革的一种“启迪”和“引导”,使“医体结合”在高等医学院校起到一种导向作用,为尽快培养出既“医”又能“体”的复合型人才提供有效借鉴依据。

1“医体结合”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意义

无论是备受瞩目的新医改和国家正在深入推行的“全民健身计划”及“奥运争光计划”战略都迫切需要运用“医体结合”知识的观点和方法,对不同人群的健康问题和参加的体育运动进行指导和监控,解决诸如健康教育、体育保健、伤病预防、康复护理等实际问题。更期望高等医学院校在培养大批全科医生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为既“医”又能“体”的复合型人才。而这种人才的培养不仅是满足大众健康需求和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的特殊研究,也是高等医学院校体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其意义在于:

1.1有利于促进高等医学院校体育教育的改革1)高等医学院校体育教育肩负着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体育习惯,为国家培养身体合格人才的重任。过去学校里缺少优秀的“医体结合”教师,教师上课就技术而技术,课余时间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也很少;目前各校大都有本领域的硕士和博士学位的教师,为加强“医体结合”人才培养提供了保障;2)实行“医体结合”有利于改变学校管理者、教师以及学生对体育的认识,通过举行多种多样的“医体结合”活动,让学生掌握锻炼身体的方法和技能;结合职业特点,选择与开发相应的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内容,使体育课堂渗透更多的具有医学职业特点的教学内容,以促进医学院校体育教学的改革。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来看,“医体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将是未来我国高等医学院校体育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

1.2有利于社会体育与社会医学共同发展“医体结合”复合型人才培养不仅推动体育教育和医学教育的发展,而且还可以促进社会体育和社会医学的发展。在“医体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学生参与社会体育活动和社会医疗活动将会越来越多,这对全民健身运动的促进、预防疾病的发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因为“医体结合”对健康的促进是全方位的,是防治生活方式疾病的新载体,是一项低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举措,在健康促进和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贵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高等医学院校“医体结合”的体育教育既有其他普通院校的共性,又有医学院校自身的特殊性。其课程应有利于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又要符合医学院校特点的教学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主要开展的教学[4]。对这项具有方向性的事业,不但使具有我国民族文化特点的医疗体育进一步得到继承和发扬,而且是满足人们健康需求的当务之急。

2“医体结合”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方案的构建

2.1“医体结合”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点与特色面向社会,服务体育与医学是“医体结合”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最主要特点,是高等医学院校体育教育有别于其他院校的关键所在,是专业发展之源。“医体结合”教学体系的发展趋势从以下几方面逐渐呈现出特色:1)教学要为社区医院、医院康复科、骨伤科、针灸科、高水平运动队队医、保健营养师、健身指导员、国家体育科研机构和全国各大体育院校等输送人才(表1);2)重视“医体结合”教学改革,推动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3)突出“医体结合”人才的基本技能和专门技能培养;4)突出校内、外合作的复合型人才培养。

2.2“医体结合”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方案的设计理念“医体结合”复合型人才培养过程是在体育课程中实施的。其课程设置包括理论课和技术两大部分,强调理论与技术的密切联系,强调知识结构的实用性。

在理论课的构建上,主要是为学生搭建可塑性的知识框架。医学院校有人体生理学和医用生物化学等课程,结合体育课程进行运动生理和运动生化的理论与实践,既交叉渗透了知识又丰富了专业基础。因此,对学生掌握知识要求较高,强调知识体系的完整、系统和科学性,强调以通识为基础的深厚专业理论基础、宽广的专业知识面和较强的科学创造能力。如“预备医生”、“预备教师”或“预备研究人员”等(表2)。

技术课内容:未来的医务工作者,不但要懂得强身健体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要对他人及患者施以科学的体育健康指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质量、预防和治疗疾病。因此,技术课采用运动处方授课方式,并以运动处方教学解决众多与体质发展相关的问题、与伤病和疾病发展相关的问题,主要培养学生像医生为病人开处方一样,使学生今后从事医疗工作不仅能开医疗处方,还能开体疗处方的复合型能力(表2)。

2.3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医体结合”的重要环节“医体结合”的教师来源于体育部、基础医学院、附属医院、社科部、心理系等。授课教师自身所涉及的学科领域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体育教育、教育学、心理学、运动训练等多个专业。既实现了对学校丰富的办学资源的合理利用,也贯彻了“医体结合”的办学思想,使学生获得不同专业背景师资队伍的知识和方法的传授,发挥不同学科教学优势,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

3“医体结合”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方案的实施

3.1课程方案的实施步骤根据课程方案,遵循《高等院校体育教学指导纲要》的要求,将课时安排为144学时[5]。具体实施计划为:

1)学生按照教学计划修满学时,通过考试获得学分。

2)“医体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采用两年时间实施,第一年为“普学必修”,第二年为必修课。

3)每学期考试成绩按百分制计算,成绩带入学生的期末评先、评优、评奖学金的综合评定,与学生个人利益直接挂钩,也是学生毕业、获得学位的必要条件之一。这不但有利于体现“医体结合”新课程评价,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奋斗精神。

3.2运动处方教学在“医体结合”复合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运用运动处方教学与常规体育课教学效果是不同的,它是一种可以切实锻炼学生身体和培养学生锻炼能力的新型教学模式[6-8]。将运动处方教学运用于“医体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之中,其目的是以运动处方教学为主要手段来完成“医体结合”教学中的任务,并以运动处方教学解决众多与体质、伤病和疾病发展相关的问题。但在“医体结合”人才培养中采用运动处方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师要向学生阐明运动处方制定原则与方法,然后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如“医体结合”技术课程需要的场地器材、气候环境等因素和老师共同制定出三套处方,先后分三个阶段进行实施。

第一阶段:教材类内容及全面发展身体素质,运动处方的制定方法和原则。制定运动处方时应充分考虑到运动类型、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和运动次数因素,同时保证处方的可行性,兼顾学生的生理、心理发育规律,使运动处方教学建立在客观有效的基础上。

第二阶段:教材类内容及学生进行运动处方的练习。要求学生严格按照运动处方的内容进行学习和练习,以发展各项素质和提高技术为主。

第三阶段:教材类内容及全面发展体能和技能,学生根据自身状况选择运动处方(表3)。在教学中,教师主要任务除进行技术项目指导和处方教学的宏观调控外,还要做到即时状态评定和适时调整。

3.2.1“医体结合”运动处方教学对实验班学生体质状况的影响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办法,我们每年对实验班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进行了测试,并对实验班学生总成绩的优秀率、良好率、及格率、不及格率进行了统计。从今年对实验班学生统计的总体态势上来看,优秀率和良好率之和最高(图1),而普通的对照班学生的优秀率较低,印证了实验班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明显提高。说明“医体结合”运动处方教学不但符合培养学生健身习惯、传授健身知识技能、促进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学目标要求,而且适应了社会对医疗服

务、康复治疗、保健预防和健康教育和满足了学生未来职业需要。即充分发挥医学教育资源优势,使医学生在增强体质的同时,掌握运动中预防疾病、康复保健知识和方法,提高自身健身文化素质,达到既指导自我健身,又能在将来的医疗实践中运用这些知识和方法,配合医疗手段对一些疾病进行治疗和康复指导。使学生全面掌握了运动处方的理论知识和手段方法,符合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目标需求。3.2.2“医体结合”的业绩1)从实验班学生期末综合考试成绩反映,学生不但掌握了体育保健、伤病处理、心理与康复等众多学科体系的交叉性知识,而且自我个性也得到了充分发挥;2)促进了整体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培养了一部分具有双重应用能力的人才。据来自我院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的信息(不完全统计),近几年我院考上全国各大体育院校研究生有20多名,呈每年上升趋势;3)2009年11月,在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全省高等本科学校体育工作专项检查中,专家组对我院实施的“医体结合”教学给予了高度的赞赏和评价,尤其对“医体结合”学生的实践能力予以了充分的肯定,结果被评为优秀等级。这是对我校实施“医体结合”教学改革成效显著的肯定,更是对我们科研工作的鞭策;4)2009年6月,我们喜获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的立项。我们将继续深入探索“医体相结合”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使医学专业能在体育领域得以更加普遍地发展,为提高我国国民健康水平和我国竞技体育水平提高、尽快培养出既“医”又能“体”的复合型人才做出更大贡献。

图1“医体结合”运动处方教学对实验班学生体质状况的影响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国家和社会对“医体结合”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是高等医学院校存在的前提和发展的原动力,突出学科交叉能力的培养是高等医学院校体育教学最重要和最显著的特征。高等医学院校的体育教学是实现“医体结合”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主体性教学之一,教学基地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基本支撑条件。因此,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教学基地建设的成功与否,是高等医学院校能否真正培养出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的“医体结合”复合型人才的关键[9]。可以说,“医体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决定了“医体结合”教育的特征及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多年来的实验也说明“医体结合”培养复合型人才具有极大的优势,而且也为学生自主选择专业留下了很大的空间,便于他们更好地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社会的职业需要选择专业,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种培养既有较强的广泛的应用能力、又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的交叉能力,得到了社会的肯定。

4.2思考由于来自社会的需求和压力,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学生也逐渐意识到自己应承担的社会责任,非常重视自身能力的提高。但是,从整体上看人才的培养步伐还比较缓慢。因此,实施“医体结合”复合型人才培养还存在以下问题:⑴市场经济的趋利性限制了高等医学院校学生复合型素质的全面发展。“医体结合”人才培养强调复合素质的培养优于专业知识的培养,而市场经济的趋利性恰恰使得学生依据将来就业形势选择大临床专业,忽视小专业如康复医学、运动医学等领域的选择,其实质是限制了医学事业的发展,限制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复合型能力的培养。这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培养目标是不相适应的;⑵目前我国有90%以上的医学院校学体育课只开设两年,每周一次,每学期授课16~18周,遇阴雨天和节假日停2~3周,考试要用去2~3周,学生学习时间实际每学期只有12~14周,每年为24-28周,两年一共不到50周。而医学院校的学制为五年,五年时间只开设两年体育课,对于医学生显然很少。而且在这短短的时间里,要想掌握太极拳、体操等技术项目是很难的;⑶学生除每周上1次体育课外,课余时间很少活动或不活动的现象普遍存在,未能很好的拓展学生的锻炼时间和空间,很难形成适合自己的锻炼方法和锻炼习惯;⑷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知识陈旧,不能占有本学科的前沿性知识,教学方法、内容缺乏创新性,“医体结合”的知识欠缺。

4.3建议第一,完善办学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1)“医体结合”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医学院校体育教学在建设本专业时并没有太多的经验可以借鉴,这就需要围绕“医体结合”的特点和自身的特点对于师资队伍建设进行合理的配置;在完善办学条件方面,必须建立1~2个“医体结合”临床中心,为学生实习提供稳定的临床基地,满足临床教学工作需要。同时也是学科教师在教学中紧密结合临床经验让教学内容始终跟上“医体结合”发展步伐的重要措施。特别是师资力量、后期教学实习基地和设施等基本办学条件要进行实地评估;2)“医体结合”能否达到效果,关键在学校领导和教师的知识结构以及对医学与体育这两个学科的融会贯通能力。从复合型人才的构成要素及其培养方案对教学要求来看,关键是领导重视,组成由教学院长、体育部门领导、专家和医学专业的有关专家组成教改小组,开展专题研究,制定“医体结合”课程方案,落实教学计划,形成齐抓共管。然后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不但具有“医体结合”的知识结构,而且该结构一直处于不断更新状态;3)根据医学院校五年的学制和对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建议医学院校的体育课应从两年延长至三年以上。

第二,重视课程建设,突出“医体结合”特色。1)“医体结合”的培养方案要正确定位,扬长避短,开辟出新的培养领域。这样不但能避免医学院校人才类型与其它专业领域的重复,而且还可以形成各高校之间新办专业方向互补的新局面,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2)在对“医体结合”课程设置时,切实考虑到该专业人才的现实需求和未来需求的状况(如:强化身体素质教育突出心肺机能的提高。考虑学生今后多从事医疗工作和病患者接触,尤其外科医生的手术,常常是几小时乃至更长的连续工作,自然对他们的体质要求要高。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在体育课中,把身体素质和素质拓展、健身跑作为课堂基本内容)安排;3)技术课授课方式采取针对性很强的运动处方教学,这样有利于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顺利完成和学生体质的增强;适应学生个体生理机能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调动学生的自觉性和主观能动性,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显著高于普通班,学生的主体性和个体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和挖掘,并有力促进了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使课堂体育教学得到延伸与补充,对学校体育工作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4)课程方面,突出教学内容特色,优化课程结构,调整好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比例。注重校内学习与未来职业结合,在未来职业中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从而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第三,建立“医体结合”教学评价体系,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医体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培养复合型人才质量。其人才培养质量有两种评价尺度。一种是学校内部的评价尺度,另一种是学校外部的评价尺度,即社会的评价尺度。前者反映提高人才培养与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后者反映提高人才培养对社会的适应程度。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教学评价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校内部的教育评价机制以及社会评估的合力作用,用社会评价来完善学校评价的不足。加强科学督导,保证复合型人才的质量。1)改革传统评价理念。把过去侧重技术考核的教学评价体系转到侧重“医体结合”综合能力考核上来,因为教学评价对教学方式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力求评价指标的多元性和评价方法、手段的多样化[10];2)建立社会评估制度。毕业生质量如何,应该说只有用人单位最清楚、最有权评价,而且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质量评价也直接影响对毕业生的选择和吸纳。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建立和完善,高等医学院校必须关注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质量评价与需求。通过调查、座谈会,以及学校、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的总结交流,建立一套全面科学的毕业生信息采集与反馈系统,及时将社会对学校教育质量和规格需求滚动式的反馈到学校,促使学校按社会需要进行质量监控,保证学校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人类需要健康,社会需要健康,健康需要体育,健康需要医学,健康观念的确立为“医体结合”提供了发展机遇。“医体结合”,体医渗透,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以求达到个体和群体的健康,这是现代医学和现代体育发展的重要特征,也是新形势下高等医学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省略/news/system/2009/04/07/010453531_02.shtml.

[2]杨毅,王红雨.医学院校体育课程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J].医学与社会,2009,22(11):65-67.

[3]刘春雨,朱波涌,韩小燕.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的现状及本校面临的挑战[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9,30(3):122-125.

[4]刘杰.高等医学院校体育教学目标取向及教学切入点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4):542-544.

[5]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m].北京:教育部,2002,8,12.

[6]杨静宜,许峻华.运动处方[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2.

[7]全国体育学院通用教材.运动医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6.

[8]王瑞平,高航,耿洁.大学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运动处方效果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3):396-397,403.

康复人才培养方案篇3

我国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简称《课程方案》)是指导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含综合大学、师范院校、体育院校)培养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指导性文件。其培养目标是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高等学校办出特色、提高质量的重要前提。课程方案制定的是否完善直接影响到各高校培养人才的高低。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课程方案》,其培养目标是指培养本专业能胜任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训练和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课程设置主要是必修课(1126学时、60学分,占56.1%)包括必修课和一般必修课,选修课程(880学时,50学分,占43.9%)主要包括方向选修课(约530学时,31学分)、任意选修课(不少于350学时,1分),实践环节主要包括社会实践(入学教育、军训、劳动教育、社会调查、毕业教育、就业指导);教育实践(10~12周,其中见习l~2周、实习8~10周),科研实践(毕业论文、学术活动)。其中教育实践是学生教学能力形成的主要环节。

通过以上分析发现,教育部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为出了多元化的特点,满足了社会对人才的不同要求,但是《课程方案》却没有对教师的核心能力———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做特殊的、具体的要求,没有体现出对教师教学能力重视。很明显滞后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对教师教学能力要求。因此,各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是应考虑进行适当的修正和调整。从课程设置看,教育部很注重体育基础学科,忽视人文学科课程和教育类课程,而且理论选修课较少、技术选修课较多。从教学实践环节看,学生实习时间太短(只有10周),这一点与国外教师教育明显不同,比如英国的学校非常重视教学实践课,其课时量远超过200课时,同时通过微格课程的教学训练,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法国的教师教育业非常重视学生的教学实习,其教学实践达到486学时。

2对陕西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分析

由于西安体育学院是陕西省及西北地区唯一所高等体育专业院校,其体育教育专业开设时间长、规模大、人数多,是体育教育人才主要培养基地。所以本文以西安体育学院2004年教学计划中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为例对陕西省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进行分析。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学校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能从事学校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与竞赛,以及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体育专业人才。西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为:必修课包括公共课(636学时、占23.9%)、专业基础课(548学识、占20.6%)和专业课(648学时、占24.4%)。选修课(828学时、占31.1%)和实践性教学活动(教学实习10周)。

西安体育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和2003年《课程方案》中的培养目标保持了高度一致,都是培养复合型人才,不同的是西安体育学院强调了人才的专业性,体现了社会对人才的专业化要求的特点,要求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教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等,体现出为中小学培养人才的特点。必修课划分更为具体,但是课程设置只是强调了体育基础学科,忽视教育类课程的开设,选修课也缺乏对教育类课程的重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人才培养目标向课程目标转换时没能突出为中小学培养教师人才的特点,课程设置脱离《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特点和对教师的教学要求,忽视体育与健康课程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缺乏对学生教学能力的训练,缺乏针对学生教学能力专门课程的开设以及与《体育与(健康)课程》相关专题课程的开设。教学实习时间太短,实习前的培训主要是常规口令练习和中学校园集体舞练习,缺乏针对学生教学能力和从事《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培训。西安体育学院新修订的08年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和方案与以前相比虽然有了很大的改善和进步,但是教学实习时间的规定、实习前培训以及培养学生教学能力的专门性课程仍没有得到重视。

3结论与建议

康复人才培养方案篇4

关键词:实验教学;模拟临床;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1-0143-03

康复服务业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也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重大事项,最近国家领导人又在多个重要会议上都重申、强调康复服务在国家卫生事业、养老事业中的作用。因此,我们对接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定位运动康复专业的发展方向为面向临床医疗及社会康复服务。运动康复是物理治疗学中的主要内容,我院运动康复专业是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损伤、疾病、衰老和先天性残疾者进行康复治疗服务。该专业的重要特征是理论知识广泛,需要扎实的技能操作本领,并要求学生掌握与病伤者沟通交流的技巧,这样才能培养成为合格的康复治疗师。正因为这样,就对康复治疗教学尤其是实验教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坚持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巩固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重点,通过实验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科学精神[1]。实验教学改革要以提高学生的“认知、技能、创新”能力为着力点,整合实验教学内容,优化实验课程体系,开设设计性实验及创新性实验,逐步形成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验教学体系[2]。运动康复治疗实验教学内容广泛,技术技能繁多,实验教学学时相对不足,教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清晰、明确地教学,展示各种技术技能,使学生的动手操作有重点、易上手,并直接与临床康复实际相结合成为我们实验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教学内容是核心,教学方式是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好的内容要用好的形式去实现[3]。为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探索“构建运动康复虚拟临床实践教学模式”,并逐渐应用于教学实践,观察教学效果。

一、教学模拟临床实践模式的构建

1.筛选确定并开展量化实验教学改革的核心专业课程。《针灸学》、《推拿》、《急救技术》、《物理因子治疗学》、《运动康复治疗技术》、《运动损伤康复》、《心肺疾病康复治疗》和《神经系统疾病康复治疗》等纳入其中。这些课程是在学习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注重理论指导的实践技能操作性很强的核心专业课程。

2.客观量化实验教学模拟临床实践模式。①模拟临床实践的量化方案。依据实验教学中各个实验技术的理论、方法、操作、临床需求和注意事项,建立各个技术分点的操作规范和量化方案。量化内容包括实验技术、理论背景、沟通能力三个主要部分,总分为100分。实验技术占50~60分,理论背景占20~30分,沟通能力20分。再将各个部分细分,如实验技术分为操作者(治疗师)(5分)、受试者(患者)(5分)、操作要点(30分)、治疗处方(Fitt,20分)、功能(5分)等;理论背景包括解剖定位(5~10分)、操作的生理病理基础(5~10分)、结果评价解释(5~10分)等;沟通能力包括向受试者交代(5分)、操作引导(5分)、互动与反馈(10分)等。之后教师应用该方法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定。②模拟临床实践量化考核信度检验。在《神经系统疾病康复治疗》实验课的脊髓损伤康复功能评定(aSia评分)中对此量化教学与评价进行了信度检验:两名教师根据事先确定的各个点及给分标准,背对背同时评价同一操作学生的成绩。以2010级和2011级学生为例对其实验成绩进行评估,结果误差在5%~10%之内,见表1。这说明这种量化评价方法比较客观,便于教学交流。

在《运动康复治疗技术》课程《徒手肌力评定》和《关节松动术》实验课结课单项技术考核中应用该量化考核方法,带教教师和一名学生分别对2010级每一位考生进行测评,所得结果极为相近,相差约1%~5%,见表2。这表明学生能够据此客观地了解每项考核内容反映出的实验实质内容,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实践。这种考核评价方法也便于同学们互评。

3.案例模拟临床康复治疗实践,强化培养学生的临床综合实践能力。增设临床病例分析与实践模拟,建立临床案例康复治疗模拟教学范式,锻炼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和实践技术的能力,推动其在学校学习期间逐步建立临床思维,学有所用,有的放矢,为学生走向临床做铺垫。几年来,我们收集整理了近30个临床康复治疗典型病例,以问题形式提问并操作。在教学设计时,特别注重病例的选择和讨论提纲的制定,把握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先进性[4]。案例涉及常见的各类康复病种,包括神经损伤与疾病、运动损伤、骨关节疾病、代谢性疾病和心肺疾病等。以病例为基础的学习可以充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已在欧美国家的许多医学院校相继使用并显示出良好的效果[5]。每个病例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模拟患者、治疗师,从疾病的诊断、功能评估、治疗方案的制订、实施以及与病患交流等临床环节反复练习,进一步强化训练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服务患者的临床意识,促进其快速适应临床康复治疗的实践。

二、教学模拟临床实践模式的预期成果

1.解决单纯理论教学中实际存在的问题。教师有非常明确的教学点,这样的实验技术传授、演示和理论辅导,使学生能容易地学习、掌握技术关键,并能思考和巩固学习理论基础,易学易记,还可促进对该技术的掌握和加深理论学习;使实验教学评价更加客观真实、标准规范,可以多个教师同时进行,横向可比;将操作者与受试者沟通能力纳入考核量化内容,使各个实验技术学习直接面向临床,更容易移行到临床实际中,促进在实习实践阶段更容易适应。

2.培养康复治疗临床综合实践能力。目前国内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在教学方法上采用“病例设问―讲授点拨―讨论总结”三段式教学法已经形成趋势[6]。而我专业的实验教学改革,系统地将运动康复专业课中主要课程的实验教学技术按照“实验技术、相关理论知识、临床沟通能力”三个主要部分细化为百分法评分,实现了实验教学量化、标准化、规范化和客观化,有利于深化课程教学、学术交流和应用性专门人才的培养。针对临床康复实践中的典型案例,以问题的形式将每个疾病中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要点、关键点等一一列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反复练习实践,形成临床案例康复治疗模拟形式。

3.在实验教学改革实践中进一步促进康复治疗师或康复医师和教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建设。师资队伍培养和教学基地建设是搞好教学的基本条件。模拟临床康复治疗技术量化操作与评价方法,可促进教师仔细认真思考各个实验教学的理论点、方法点和技术点,促进教师加强学习和研究,使实验教学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而“动”,跟着专业结构调整升级而“走”,围绕人才需要而“转”,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而“变”。派出青年教师到临床专题进修学习,参加专题康复讲习班、研修班,进一步巩固专业知识和临床实践技能,了解临床康复实际需求和发展动态。同时鼓励教师积极报考康复治疗师和康复医师职业资格考试,建设“双师型”的教学团队,以适应专业建设发展的需求。积极鼓励专业教师辅导学生进行研究立项和带领学生搞学术研究,在研究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提升专业教学水平。

本研究的局限在于该实验课程改革刚刚开始两年,处在课程设计和实践的探索阶段,尚未对试验结果进行调研总结。我们预计在实施三年后,经过调查问卷和技能比赛等方式来观察实验教学改革的实施效果。

三、结语

康复治疗技术模拟临床实践实验教学模式的构建,进一步完善了课程教学,有益于提升学生的临床综合实践应用能力和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实现。预期教学成果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毕业生适应社会需求、服务社会以及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很有帮助。

致谢:在此感谢王佩芸、刘洵、吕尤焱、傅涛老师参与本文创作。

参考文献:

[1]梁栋梁,李平法.CBL教学法在急救医学教学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1,32(20):4284-4285.

[2]张伯礼,于越.实施教改工程以质量立校[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05):50-51.

[3]杨立元.以科研促教改,积极创建优质精品课程[J].唐山学院学报,2011,24(2):97-99.

[4]张文玲,冯晓,刘艳林.pBL教学法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8):116.

[5]凌春华.CBL教学法在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体会[J].科技教育创新,2012,(19):144

康复人才培养方案篇5

【关键词】专业课程设置;中医药院校;康复治疗学;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R49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6805(2014)24-0139-02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学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很多疾病的治疗需求不再局限于生命的延长,而是注重社会参与能力的提高、生活质量的提升和功能的恢复等,很多社区医疗机构、康复机构和综合性医院等部门对康复治疗专业性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加大,给中医药学院校增加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压力。

笔者所在学校康复治疗学专业的开办不仅使学校办学结构逐步优化,也标志着学校办学理念的更新。作为一个新兴的专业,在办学机制、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上,都有许多问题需要开展深入的研究。专业课程的设置质量问题严重影响到中医药院校康复治疗学人才的培养质量,加大对专业课程的设置研究,有利于人才的专业化和规范化培养。下面就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变化存在的不足进行探析和阐述,以提高康复治疗学专业的教育改革水平。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选取的是笔者所在学校康复治疗学专业的2008年教学计划的资料,该计划通过了讨论和专家论证后进行修订,分别按照专业课门数、教学计划中的学时、专业课程理论学时和实践课程的学时等进行分配和比较,然后分析和研究该教学计划,并从中得到教学改革中的教训,总结经验。

1.2研究方法

将笔者所在学校康复治疗专业的教学计划资料和其他优秀的院校相比较,通过跟康复治疗专业发展最好的院校比较,分析和查找自身院校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制定改革方案,从而达到提高康复治疗学专业学校人才培养的水平的目的,为社会输出更多的康复专业化技术人才。

2结果

2.1学校康复治疗学专业课程设置的变化分析

笔者所在学校2012年的康复治疗学在整个培养方案中,通识教育课和学科基础课均进行了削减,专业及专业方向课程基本不变。总课时数跟2008年的设置减少了208个学时,主要是通识教育课程方面的课时减少了许多,其次是学科基础课程减少了108个学时,这类课程可以统一归纳为理论课程。但在实践课程中,康复治疗学专业的实践学时增加到了384学时,和2008年相比有了显著的提升。由于学科基础课程学时转变,直接影响到各专业课程的教学变化,主要涉及到的专业课程是运动疗法技术学、理疗学、临床康复学、作业治疗学和语言治疗学等内容,上述几门主要专业课的总学时数还是保持跟原先一致。

2.2跟康复治疗学专业水平较高的学院进行比较

经调查,在该高等院校中,康复治疗学专业的总课程学时跟我校2012年的相应专业总课程学时相当,但经过仔细的比较分析可以发现,该康复治疗专业的总课时数、专业课实践课时数和专业课实践课占总课时数的比例等要明显高于笔者所在学校,二者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课时计划上的差异。另外,该康复治疗学专业院校与笔者所在学校的中医康复专业在课程类别上基本一致,但从课程科目来看,该康复治疗专业的专业课将运动疗法技术学、语言治疗学、理疗学、作业治疗学和康复医学评价均融入了传统康复治疗科目中的内容,而笔者所在学校康复治疗学专业在手法治疗、神经系统、骨骼肌肉系统、心肺系统康复等课程中仅仅教授现代康复技术,并未能将其更好融合。

从笔者所在学校实施课程改革之后的结果可以看出,学校康复治疗专业2012年的学时计划和2008年相比有了非常显著的差别,虽然专业课程的类别以及专业课教学方向并没有发生改变,但理论基础课程与专业实践课程的比重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2008年,理论基础课程所占的比重要高于实践课程,而在2012年,理论基础课程的比重要远低于实践课程,更注重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课时计划更为科学。而虽然学校进行了课时改革,让课时计划更为科学,但与其他院校中较为优秀的康复治疗学专业相比,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种差距表现在不同课程类型所占的比例、传统课程知识与现代新技术在课程教育中的融合程度等方面。因此,学校的康复治疗学专业还需要在目前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改革,才能够迈入优秀康复治疗学专业的行列。

3讨论

通过对学校课程改革结果的比较分析可以发现,经过课程改革后,学校的康复治疗学专业教学计划更为科学实用,但与其他院校优秀的康复治疗学专业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需要采取进一步的改革措施。经过对目前差异的对比分析发现,需要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才能够让康复治疗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更为合理,从而培养出更多的康复治疗人才。

3.1对重复性较大的课程进行合并

由于中医康复学专业课程中出现的针灸学、推拿学等很多课程在内容方面都源于相同的中医理论,这就造成了课程内容与课程设置方面的重复,比如说中医基础理论与中医诊断学、中药学和方剂学等课程,就属于传统中医的范畴,这类课程的设置对康复治疗学专业的学生来说仅需作基本了解即可,对康复治疗来说起到的只是理论上的辅助作用。因此,可以将原有的中医特色课程融合为中医基础课程、中药方剂学和针灸推拿学等,让课程种类减少,这类课程的归纳总结性更强,避免重复性内容的出现。

3.2增加必要课程类别

由上文可知,笔者所在学校在康复治疗学专业的规划和设计上相比原有的专业课程设计变化较大,其中变化最大的就是将原先的课程进行了精简,消除了原有重复性内容的课程,并且尽最大可能性完善了院校的课程设置。而在一些重复性的课程类别得到了精简的同时,康复治疗学专业中还需要增加必要的科目,来达到让学生掌握更为全面的康复治疗知识的目的。比如新增加的肌肉骨骼康复学和内外科疾患康复学两科目,就是在康复治疗学专业中学生必须要掌握好运动损伤康复和内外科疾患康复的基本理论,在当今的康复治疗领域具有很高的实际应用价值[1-2]。同时,为了体现学校培养康复治疗学人才培养的特色,在课程培养设置上也更应该融合运动医学的相关课程,更好的体现传统治疗技术在运动医学中的重要价值,让学校培养的康复治疗人才能够在更广泛的领域里得到应用。

3.3引入现代最新的康复治疗内容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现代医学科技疗法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现代康复治疗技术被运用在疾病治疗和康复中[3-4]。特别是许多先进的康复器械,在当今的康复治疗过程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因此,在设置康复治疗学专业的课程时,不但要保证传统中医的课时量,充分突出了中医院校康复治疗学专业特色的同时,还要将现代康复治疗技术内容添加其中,突出康复治疗学专业与时俱进的特点。因此,现代的医学康复治疗面向现代化发展,现代康复治疗技术是未来医学治疗领域发展的重点,必须要将其作为未来医学发展的重要手段。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引入更多先进的现代康复治疗器械,以供学生的实践训练,从而让学生在毕业后能够拥有更完善的康复治疗技能[5-6]。

3.4增大实践课程的比例

目前学校康复治疗学培养方案中融入了多种针灸、推拿等中医康复治疗技术的课程,为培养更多、更全面的康复治疗人才提供帮助,跟其他类似学科院校比较,具有一定的优势,初步掌握和学习到各种中医康复治疗技术,可以弥补现代康复治疗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有利于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但目前学校康复治疗学专业中仍存在很多设置漏洞,其中专业课的实践课时和专业课时较少,现代康复治疗技术跟实践课时较少,导致康复治疗学专业的学生难以提高实践操作能力,而康复治疗学属于一种动手操作和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如果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没有得到足够的训练,那么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就很难得到真正的提高[7-8]。虽然说目前学校的实践课程比重相比于以往增加了许多,但仍需要继续增加实践课程所占的比例。

所以针对目前学校的康复治疗学课程的设置问题,需要加强改进和优化。首先要在原有传统中医康复治疗特色基础上增添现代康复治疗技术的课程,重点要关注的是实践课程教学。增加专业课时,重点是现代康复治疗技术课时增加,同时将专业基础课时减少,从整体上保证所占比例的平衡。其次要将专业课的实践课时增加,主要是针对现代康复治疗技术,增加其在专业课时中的比重,加大对学生康复治疗技术运用能力的培训。加强和完善院校康复治疗专业的课程设置,增加中医康复课时量等。

参考文献

[1]韦军湘,韦金亮,徐锡杰.高等中医药院校运动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建设研究[J].体育科技,2012,12(2):19-25.

[2]陈建,徐国栋,杨翼.体育院校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探讨[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0,25(5):682-684.

[3]朱燕.上海中医药大学康复治疗学专业(中西医结合方向)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J].中国康复,2011,4(5):321-322.

[4]陈艳,潘翠环.国内医学院校康复治疗学专业本科教育课程设置比较分析[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3,28(6):992-995.

[5]王尊,王磊,顾一煌,等.南京中医药大学康复治疗专业课程设置的实践和思考[J].中国康复,2012,5(6):316-317.

[6]唐巍,胡玲,倪朝民,等.中医药院校康复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0,25(4):367-370.

[7]郭新荣,张卫华.中医药院校康复治疗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C]//全国高等学校康复治疗专业第二届规范化教学及研讨会论文集,2009:100-103.

康复人才培养方案篇6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传统教学法 康复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1879(2010)10-0018-02

1 前言

我国高职高专护理教育的重要目标是培养高技能、高素养、综合型的护理人才,对工作者的情感要求较高。我们对本院护理专业的学生进行了案例式康复护理教学的理论和实训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 研究过程

2.1教学对象。以我校2007级三年制高级护理专业570名学生为教学对象,平均年龄为21岁,教材采用人民军医出版社的《康复护理学》。

2.2教学方法。授课时间安排在第四学期,选择康复护理学中适合的章节分别采用传统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授课。2种教学方法的课时均为24学时。

2.2.1传统教学法。教师首先讲授理论课,然后在实训课中进行示教,使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最后进行课堂测试,对教学目标进行评价。

2.2.2案例教学法。①课前选择案例设置问题。根据教学目标,教师以案例导入的方式讲授主题,提出讨论的问题。要求学生认真仔细阅读案例,收集相关资料。②课堂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并设法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采取先分组讨论,再推荐代表发言的方式。争取做到一人发言,大家补充,相互启发,共同受益。③讲评案例。讨论结束后,教师给予总结点评,指出本次讨论中运用的理论知识和难点、重点,指明正确的分析方法及思路,引导学生对案例有全面深入的认识。④课后复习。要求学生根据讨论、发言和教师的讲评内容对案例进行思考,总结自己的体会并写出总结。⑤考核方法。教师对作业做出评语,并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打分,作为其平时成绩的一部分。

2.3评价方法。课程结束后,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拟定8项指标,每项10分,理论考试作为辅助评价。共发放调查问卷570份,收回有效问卷516份,有效回答率为90.6%。

2.4结果,见表1。

3 案例教学法的优势

3.1激发了学习兴趣,调动了学习积极性。案例教学法是让学生在教室这一安全的环境中,对以后在临床实践中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分析解决的过程。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置身于具体的康复护理活动中,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了学生的主动意识和参与意识,提高了学习兴趣。同时,案例教学法的考核方法使学生在学习中既有压力又有动力。

3.2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融洽了师生关系。案例教学法增加了师生的互动。案例教学法是一种民主式教学,它能充分显示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两者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是平等的,双方可自由辩论,有利于建立师生间良好的互动交流平台。而且通过典型案例的讨论,使学生对相应问题的认识越来越清晰,理解越来越深刻,从而提高了学习效果。

3.3增强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在案例教学中,教师把案例及问题交给学生,让其自己分析,给学生发挥个人创造能力的空间。在案例讨论中不存在唯一的正确答案,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觉反思、调控的能力,以逐步提高沟通交流能力、独立获取信息和自学的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都有利于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康复人才培养方案篇7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康复专业培养模式

一、康复专业中高职教育衔接的必要性

党的十提出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战略要求,全面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相衔接,实现技术技能人才的系统培养与终身培养,不断加大资金投入,持续改善办学条件,进一步推进工学结合,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鲁昕部长[1]指出:所谓“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发挥中等职业学校的基础作用,重点培养技能型人才;发挥高等职业学校的引领作用,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系统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支撑国家产业竞争力的能力。随着国家和地方高职高专院校招生政策的变化,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努力探索建设职业教育“立交桥”。因此,高职院校生源结构也发生着明显的变化。尤其针对高职院校的单独招生及统招三校生生源,各地区都有相应政策支持改革。

二、康复专业中高职衔接模式的建构

1.充分了解康复专业中高职学生基本情况

在通过康复专业各中高职学校或学生以问卷、座谈、走访等方式,充分调研该专业中高职学生学习就业情况,充分分析该专业学生在实践动手能力、、学习能力和习惯、及对职业的认知、个人需求等因素。为康复专业的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和课程设置开展提供依据素材。

2.康复专业中高职的主要衔接模式

2.1在招生方面的衔接,为学生在职业技能技术的进一步学习和提升,职业教育学院的职业技能教育的开展和延续,中高职在招生模式上进行了多种方法衔接。如:高职自主单考、单招模式[2],充分利用高职单独招生制度改革实现中高职衔接。学历直通制模式:是高职院校内部或中高职校际间联合合作实现衔接。对口专业学分互认模式:通过建立中职与高职院校协作的学习学分累计和统一课程标准实现衔接。

2.在管理上的衔接,整合各中高职学校内职业教育资源,开展联合办学,促进优质资源共享;对学生进行遴选方面,为保持较高质量生源,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可持续性,按照“专业水平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优胜劣汰”晋升入学的思路进行。

3.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特色

3.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建立与康复医院、社会福利院、残联等多方校企合作机制模式,以教学医院、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实训基地、社区康复人才培养基地为平台,创建多种教育教学方法。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把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线,配以工作任务的完成为目标,将教育教学与康复临床实践、康复技术服务结合,并把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贯穿其中,使学生在反复实践中提高综合能力,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

3.2制定康复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康复专业高职高专院校遵循以“基础理论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综合素质较高”的办学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能牢固掌握本专业所必备的理论基础知识及专业技能,具有独立的实践操作能力;能较好自我调节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强,综合素养较高;有一定的发展潜力及创新精神的“一专多能”高素质康复专业技术人才。

4.康复专业的教学开展模式

4.1现阶段康复专业的教学模式

在结合康复专业中高职衔接教学的各方面情况综合分析,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学生自身特点,以能力为本位,实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多种形式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不断强化学生的学习文化基础,同时强调康复专业学生毕业实行多种职业资格证书鉴定途径,尽力量争取实现“因材施教”“个体特色化”教学模式。

4.2康复专业所开设课程

在康复专业的中高职的课程衔接上,对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和课程编排有较系统设计方案。理论课程方面强调对专业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并以“学以致用”为教学目标;专业课程方面强调对康复专业针对性和实用性强的知识掌握和运用,专业技术方面强化康复治疗专业技术实践操作的应用能力,使学生具备最基本的专业技能技巧。综合课程方面则根据市场化需求优选配置,适当设置职业道德修养、人文社科、基础科研方法等课程,从学生综合素养方面着手加强培养。各课程之间注重联系性和相关性衔接。主要开设的课程以基础性课程、专业性课程和综合职业课程三个方面的课程为主。

基础课程:人体解剖学、人体机能学、人体发育学、人体运动学、病理学、诊断学基础、医学影像学、临床疾病概要等

专业课程:康复评定、运动治疗技术、作业治疗技术、言语治疗技术、肌肉骨骼康复技术、神经康复技术等课程。

综合课程:通识课程(英语、计算机、语文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职场安全与健康、就业指导等相关课程。

3.康复专业的实训基地和实训项目

在实训室组建和实训项目的设定,以及实训基地的建设方面,1、根据职业执行过程中所需临床技能操作的要求,进行日常人才培养。主要以实作动手性较强的教学特点,课堂操作实训与行业见习实训相结合;在实践教学考核环节,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相结合;毕业实习实践操作,由校企合作单位联合校内指导老师统一管理完成。毕业实行综合评比得分,对专业性的技能技术掌握的要求较高,即对康复评定技术、运动疗法技术、传统康复治疗技术、常见疾病康复等有一定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4.康复专业培养学生的证书要求

职业资格证书、专业技术等级证书等是高职院校毕业生从事本专业的职业岗位必要的上岗资格证书。针对高职高专强调实行“多证书”制度的特性,和完成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所需的要求。康复专业也提出“学历证书、资格证书”双证结合。进一步实行“多证”就业指导方针政策。根据高等职业院校培养面向基层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级实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康复专业中高职教育实现“多证书兼备”是实用型人才在知识水平、技能技巧和综合素养的着实体现和证明。[1]

三、康复专业主要面向的职业岗位领域

康复专业的主要就业岗位有:各级医院康复医学科、康复中心、专科医院如儿童医院或妇幼保健院、精神病院或脑科医院,以及康复专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康复治疗岗位、社会福利院、儿童福利院、养老服务机构、社会康复保健机构等。民政、残联康复服务中心、特殊教育学校等。[2]

四、康复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方案的成效

中高职衔接为康复人才培养的进一步提升提供了较好的途径。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了便利,为其职业生涯的规划和延续,提供了实际的可能性和可操作性。为康复专业知识的巩固和康复职业技能的完全掌握打下了更坚实的基础。中高职衔接为校企合作更持久,更系统化发展。医院等康复机构与专业院校配合开展教学实践,将使学生更适应职场环境;更多了解康复工作程序和康复服务对象,增加职场沟通交接机会。为就业后能很快适应职业角色的转变提供相对的适应期,从而提高和培养了学生社会综合素养能力。在利用中高职衔接的平台,使学生对今后康复职业背景发展和专业知识的全面认识更加准确。使学生在了解康复专业的服务范围、内容和形式,在空间认识上的局限被突破打开,减少职场执业陌生感,增加职场社会适应能力。中高职衔接的改革为职业教育提供了极大的发展空间。带动了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付彦军.搭建“立交桥”促进中高职有效衔接.中国远程教育.咨询,2o1o,(12)

[2]柳燕君.北京市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的研究.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16)

康复人才培养方案篇8

中医科人才培养计划和实施方案

一、通过考核,选拔使中医科科室人员逐步形成一支专业、学历、职称、年龄结构合理的专业技术队伍,使拥有一批中医理论功底深厚、临床业务能力突出的学科带头人和技术骨干,能开展继承工作和技术创新。

二、定向培养人才。中医科定时选派人员去上级医院进修深造。根据专科专病建设急需的人才有针对性的选择业务素质好、有敬业精神、爱学习、肯钻研的业务骨干进行外出进修学习。

三、鼓励自学造就人才。鼓励在职学习、自学成才。

四、招录人才。有选择的招录本科、硕士研究生,充实临床,为医院的长期发展储备技术人才。

五、依托曹克刚名医工作室和臧福科名医工作室,培养一批业务骨干,提升科研能力,创名医品牌,打造一支业务精干、科研素质高的中医队伍。

六、利用中医五联动工程,制定中医人才培养计划,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活动,

康复人才培养方案篇9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职业医学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3-0497-0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规定》中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为新形势下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是预防医学分支中的一门应用学科。主要任务是识别、评价、预测和控制不良劳动条件对职业人群健康的影响。职业医学以个体为主要对象,旨在对受到职业危害因素损害或存在潜在健康危险的个体进行早期检测、诊断、治疗和康复处理,而职业卫生则主要以人群和作业环境为对象,旨在创造安全、健康和高效的作业环境,提高职业生命质量,保护劳动者的健康[1]。面对严峻的职业危害形势,如何更好的保护劳动者的健康,如何培养并造就一批具有医学、预防、保健、康复等综合知识结构的新型复合型职业卫生领域的专业人才,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对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采用案例教学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案例教学的意义

案例教学法(caseteachingmethod,Ctm)是19世纪7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兰德尔首创[2]。案例教学以学生对案例的运用和讨论为特征,帮助学生掌握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反思的方法,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分析研究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高素质人才的一条重要途径,最早应用于医学和法学[3]。选择的案例往往具有实际、生动,富有吸引力和启发性等特点,从而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

案例教学区别于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是一种集启发式、参与式、民主式于一体的全新的教学方式,具有高度的仿真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其特点是侧重实践、师生交互,可全面激发教师和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和能力培养是医学教育的灵魂和目标,案例教学着眼于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学生培养成解决实际问题的“智慧高手”,而不是培养成解释问题的理论高手。因此,案例教学是一种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和实用型人才、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教学方法之一,也是将书本理论知识转化为现实工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它既是一种教学活动,也是一种教学方法。运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自学能力,缩短理论与实践的距离,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造能力、交流协作能力和综合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从而提高教学效果[5]。

2案例教学在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教学中的运用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单纯的理论讲授无疑是纸上谈兵,学生倍感抽象、枯燥和难以理解。案例教学法注重学生思路的扩展、能力的培养,注重理论教学环节,更注重实践教学环节。案例教学法中引用的案例应具有广泛的代表性、真实性、时效性、社会性。例如课前给学生布置讨论案例“张海超开胸验肺事件”,学生通过网络、期刊、媒体报道等搜集资料,结合尘肺病专业知识,对案例进行深入分析讨论,并写成案例分析报告,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在案例实践中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来源于生活,更应该回归生活。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提供真实的案例由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式教学,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交流能力,而且可以使他们深刻理解学习的内容。如在讲授“苯中毒”一节时,可以让学生扮演某制鞋厂的工人,在配底车间工作。生产过程中接触多种胶水,用于黏合鞋底,而且工作车间狭小,通风效果差,室内有明显异味,工人工作时也无任何防护措施;几个工人在一个操作台上工作,并相继出现头痛、头晕、乏力、牙龈出血等症状。然后,由一名学生扮演医生,通过对职业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项目等信息询问后,结合其生产工作的现场情况,做出具体诊断。最后,由参与学生对生产环境中存在的职业卫生与安全危害因素谈谈自己的实际体会,并针对危害因素的减少和消除提出行之有效的改善措施。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探究创新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合作能力,形成正确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

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教学中实施,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探索、合作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金泰.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第六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6:1

[2]吕立江.案例教学法在中医推拿临床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中医教育,2009,28(3):51-53

[3]郭德红.案例教学:历史、本质和发展趋势[J].高等理科教育,2008,1:22-24

康复人才培养方案篇10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体育保健专业

1概述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为实现特定的培育目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稳定的关系和活动进程的结构形式。课程体系设置形式、课程体系实施形式、学生素质教育形式、教育资源平台与教学载体建设形式等构成其内涵。高职教育重在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其人才培养模式特色必然体现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方面,而目前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欠成熟。我院体育保健专业结合学院办学定位和专业建设需求,在“系(体育保健与康复系)、所(学院医务所)一体”运行机制下,创新性的提出“系所一体、学工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此作为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与切入点。

通过专业建设与行业发展紧密结合,探索体育保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其目的是引导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和方法手段改革,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推动专业建设和发展。为区域和社会经济提供紧缺的体育保健康复专业技术技能人才,为相关专业建设和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2体育保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确立

2.1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欠成熟

我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尚处于不断探索与改进之中。尽管从多个角度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方式在理论上和实践中进行了探索,初步形成了“订单”式、“双证”融通式、工学交替、“教学做一体化”等一些特色较鲜明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欠成熟。西方发达国家已形成了如德国的“双元制”模式、英国的“三明治”模式、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加拿大的CBe模式等较为成熟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国内体育高职院校设置体育保健专业的时间较短,基本处于探索和实践阶段,尚未形成较为成熟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我院体育保健专业在设立和运行过程中,基于学院的办学定位及专业办学目标,创新性的提出“系所一体、学工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2.2与行业合作,确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2.2.1“系、所”深度融合,形成“系所一体”的管理运行机制

根据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思想,结合学院的办学定位,在专业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加强与行业合作,整合优化保健与康复系、学院医务所双方人力资源、场所资源和设备资源,深度融合,创新“系所一体”的运行机制。按照以“育人为重,医疗保健并举”的原则,对现有管理运行机制进行改革创新。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明确领导职责及各部门的责权利,分工合作。做到学历教育、医疗保健一体化,使学生在随队康复保健的真实环境中培养成长。

对现有的专业教师与医务人员、教学场所与医疗场所、教学设备与医疗设备、学历教育与对外服务进行优化整合,完善“系所一体”的相关制度及规定。充分发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行业专家的指导作用及专业教师的主体作用,推进与体育保健、推拿按摩、康复治疗、健身指导等行业机构的合作,完善共建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师资培养等相关制度,提升专业的建设水平。

2.2.2确立“系所一体、学工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系所一体”的管理运行机制,结合专业调研,确立“系所一体、学工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制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适应体育产业转型升级和保健康复行业技术创新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掌握体育保健康复的基本知识,具备运动保健按摩与中医传统疗法、康复理疗、运动疗法等专业技能及健身指导能力,面向各级运动队、各类医疗康复机构、社会保健部门、体育俱乐部、体育健身及运动休闲会所等企事业单位,从事体育保健、康复理疗及健身指导工作的发展型技术技能人才。

遵循“育人为重点、能力为核心”原则,整合“系、所”优势资源,利用真实环境,以真实项目为主导,分阶段分层次,采取学习与真实工作相结合的方式,突出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着力培养发展型技术技能体育保健康复人才。人才培养分三个阶段进行,具体如下:

第一阶段:在第一学年,学生在校内专业基础实训中心及综合技能实训室(即场馆保健治疗室)进行专业基础知识学习与单一技能实训(下队服务)相结合,培养职业基础能力。要求学生在掌握单一技能的方法后,每周1次(1学时/次)下运动队服务,为运动员保健按摩。

第二阶段:在第二学年,学生在校内综合技能实训中心进行专业知识学习与综合技能实训(下队服务)相结合,培养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和拓展能力。要求学生每周2次(2学时/次)下运动队服务,为运动员进行保健治疗。

第三阶段:在第三学年,学生进入校内和/或校外的实训基地进行职业技能学习与顶岗工作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获得相关学历及职业资格证书,满足就业要求。(见图1)

3体育保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3.1教学与实训一体,构建实践课程体系

以“系所一体、学工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指导,融教学与实训为一体,与行业合作构建实践课程体系。针对目前部分高职院校课程体系设置仍属于普通高校的“传统专科型”或“本科压缩型”,课程设置过“泛”而不够“专”,突出表现在重理论轻实践,重基础轻技能,重知识轻应用,不能真正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的情况,我们探索构建实践课程体系。同时,面对缺乏理实一体化的教材和实训指导教材,教材内容陈旧,缺乏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教材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缺乏衔接等系列问题,加强与行业合作,力争编写相关教材。

体育保健专业以职业岗位核心能力为本位,与行业紧密合作,融合职业资格标准,以《运动解剖生理》、《中医学基础》、《运动康复推拿》、《运动疗法》、《物理因子治疗》专业5门课程建设为核心,以岗位能力课程为重点,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制定课程体系及课程标准。整合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资源,加强教学内容与工作实践的结合,力争实践课程体系的三个统一。一是课程体系与岗位工作任务相统一,以运动队康复治疗师和休闲会所推拿按摩师的职业岗位为依据,融入职业资格标准,确立以培养学生具有中级按摩师的知识、技能、创新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的课程体系,引导学生向高级按摩师、物理治疗师发展的培养目标。二是教学内容与岗位技能相统一,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岗位技能为依据,整合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满足岗位技能学习的需要。以技能学习项目带学习任务,实行小班现场教学,小组实训,融“教、学、做”一体化。三是教学场地与实训场地相统一,实施实践教学法,把教学场地与实训场地统一起来,注重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了大量可以学习和训练的资源,使学生综合素质获得全面提高。

3.2学工结合,实施一体化教学

高职教育的目的就是紧密结合行业产业的发展,为社会提供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这就要求高职学生能够融学习与就业一体,将学习目标与毕业时的就业目标要求相结合。要实现上述目标,满足学生自身职业发展和社会对学生就业需求,就要求进行高职教学方法改革,实施项目化教学,将学习与工作融为一体,并加强教学过程的考核,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体育保健专业以休闲会所保健按摩师和医疗机构康复治疗技士(师)的工作岗位能力需求为依据,融入行业职业资格标准,不断深化教学方法改革,使学生的学习和工作紧密结合。利用现有校内外较为完善的实训条件,针对学生的工作岗位,以运动康复推拿、理疗技术、运动疗法等核心课程的具体操过程为内容,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基地,采用项目导向模式,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3.3系所一体,共建校内实训基地

体育保健专业依托“系所一体”运行机制,专业与行业紧密合作,共建校内服务性实训基地。校内服务性实训基地的建设,不但有助于学校充分利用行业的人力、设备、技术等资源优势,降低办学成本,而且提高了教师的“双师”素质,有助于更好地解决教学资源匮乏、教师“闭门造车”、“照本宣科”等问题。

体育保健专业根据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分层次、分功能、有重点的建设校内服务性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本着能够保证学生专业基本技能、岗位专项能力训练的目标进行建设,满足专业理论和实训课“教、学、做”一体化教学需要,形成具有教学、培训、服务社会及职业技能鉴定为一体的多功能的、开放型的实训基地。

目前本专业在校内建有“2+1”(两个中心、一个医院)实训基地。包括专业基础实训中心(建有1个解剖生理实训室和1个运动康复推拿实训室)、综合技能实训中心(6个场馆保健康复综合实训室)、体育康复医院(下设运动创伤科、按摩康复科、针灸理疗科等)。借助中央财政支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通过购置仪器设备,增加实训工位数,提升教师能力,逐步完善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满足教学、实训、培训及为社会提供体育保健康复服务需要。

3.4校企合作,完善教学质量监控措施

基于学院教学管理制度,依托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及行业专家,完善落实专业教学质量监控措施。在学院教学督导室和系领导的督查下,将教学质量监督、考核体系和评价机制落实到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得教学环境、教学氛围、学习风气得到提升。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使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呈现良性发展态势。开放考核评价体系,依托行业、社会或委托第三方机构参与教学过程考核,对人才培养标准、课程标准、顶岗实习管理、考核评价标准、就业等进行评价,完善教学管理、师资管理、实训室管理制度等相关文件,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体育保健专业基于“系所一体”的管理运行机制,创新性的提出“系所一体、学工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并探索实施,引导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方法改革、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质量控制等专业内涵建设,有力的促进了专业建设和发展。基于目前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和实践,专业内涵建设还有待完善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有待拓宽和提升。

参考文献:

[1]宋冬萍.高职教育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30:56-59.

[2]肖放鸣.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14:90-92.

[3]张义先,李一平.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5:91-92.

项目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