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能源计量管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51:09

企业能源计量管理篇1

关键词:能源计量信息;管理系统;计量器具;标准化

能源计量信息管理系统,是把分布在不同地点的多台计量仪表进行联网,实现计量仪表的在线实时数据采集和管理[1]。系统的组成通常由计量检测设备、数据集中器(分站)、用户终端、管理服务器(主站)、管理软件和网络器件等构成,具有能源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处理、数据存储等能源计量功能,其输出数据可用于能源统计与能源审计。

一、能源计量信息管理系统的现状分析

目前,中国各行业开发和使用的能源计量信息管理系统无统一规范标准。因为缺乏国家规范性的指导文件,企业按照自行需求进行设计和开发,能源计量管理系统模式较混乱。许多企业因为没有相关标准或规范的指导而茫然。据浙江省医药化工行业能源计量信息管理系统调查显示,现阶段企业在能源计量系统由于系统结构、功能模块、数据结构与输入输出报表等多方面的不规范,使得企业在计量器具选择、计量数据采集点设置的规范导致企业能计量与源平衡的不确定性。因为缺乏相关标准或规范,很多企业的能源计量管理系统输出政府能源监管部门的需要的各类申报报表(企业耗能设备一览表、企业能源计量器具一览表、能源工业企业能源购销存表、能源消耗统计及分析报表、生产信息报表),误报和漏报的情况时有发生。这种政企不一致的状况,使得政府能源监管部门较难统一管理企业的能源统计与审计工作。本文就结合当前中国用能行业能源计量信息管理系统的特点,对系统的设计规范做一些浅层次的探讨与研究。

二、能源计量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的一般要求和设计原则

1.系统的软硬件环境设计要求

在设计能源计量信息管理系统时,对设计硬件上要考虑企业的经济承受能力,逐步完善。同时,配备的计量器具必须要能在线检定或校准;软件设计要考虑全面,给予必要的完善及升级的空间。

2.确定现场能源计量检测点设置与计量器具配置要求

(1)现场能源检测点确定。用能单位能源计量信息管理系统,应能采集行业不同种类能源的数据。所称能源数据,指煤炭、原油、电力、天然气、焦炭、水、蒸汽等和其他直接或者通过加工、转换、回收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种资源[2]。

能源计量信息管理系统采集点的设置原则是以能够准确和实时采集数据的作为计量检测点,并且要考虑能满足能源平衡、能源统计与审计要求[3]。具体数据采集范围包括:

a)输入用能单位、次级用能单位和用能设备的能源及载能工质;b)输出用能单位、次级用能单位和用能设备的能源及载能工质;c)用能单位、次级用能单位和用能设备使用(消耗)的能源及载能工质;d)用能单位、次级用能单位和用能设备自产的能源及载能工质;e)用能单位、次级用能单位和用能设备科回收利用的余能资源。

(2)计量器具配备率要求。根据GB/t17167—2006标准要求,能源计量信息系统数据采集点的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不低于表1的规定(见下页表1)。

3.合理选用现场能源计量器具

根据GB/t17167—2006标准要求,能源计量信息管理系统所选用的能源计量器具,要依据不同用能设备所耗的能源类型不同,而选用相应的计量器具。所选用的计量器具必须要能提供数计量据输出接口。选用的计量器具除了保证精度要求,也要根据生产工艺、使用环境等条件的要求,进行选择相适应的计量器具。

能源计量信息系统数据采集的计量器具准确度不低于表2的规定(见下页表2)。

4.能源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功能模块设计原则

(1)计量器具系统模块。计量器具系统模块的功能是能源计量管理系统与能源供应部门收费端计量数据联网,实时监控一级计量和二级计量能源数据偏差,并将所采集计量数据形成对比图,出现不合理偏差系统立即报警。系统对电能供应质量进行实时监控,并有报警提示和报警记录。

(2)能源数据采集系统模块。能源数据采集系统模块的功能是自动采集各类能源计量点的实时瞬时量和累计量,采集周期在1分~24小时范围内可调。采集数据项目完全符合能源统计和能源计量管理部门的要求。

(3)采集数据传输、存储、查询系统模块。采集数据传输、存储、查询系统模块应满足实时传输的要求,考虑到数据传送速度,有线传输200米以内可采用双绞线串口传送,超过200米宜采用光纤以太网传送,也可采用无线传输;各采集点数据传输到人机交互界面的时间不应超过1秒。数据输出应满足集中化管理的需要,可通过人机交互界面查询到所有的能源计量数据输出。能源数据中心服务器实时监控历史数据一般要求保存不少于60天。

(4)数据汇总和计算分析系统模块。数据汇总和计算分析系统模的功能是对能源消耗计量数据进行汇总,并按照系统设定各种能耗定额指标和节能量化指标计算分析,并自动形成对比分析图表。超过指标系统立即报警提示。通过报警提示,企业能够及时发现能源浪费现象和能源消耗异常情况,及时进行纠正与改进,及时有效控制能源消耗和能源成本开支。能耗定额指标和节能量化指标主要包括企业单位产值综合能耗、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企业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企业和车间能源消耗定额及用能设备单耗等。数据汇总和计算分析系统模块功能能够对每个产品能源成本、每个车间能源成本和企业能源成本进行监控和分析,并自动形成对比分析图表,用能成本超过预定费用,系统立即报警提示。

(5)报表统计系统模块。报表统计系统模块功能是能够根据政府、各级公司及分公司需要,自动导出所有的各类满足政府能源统计与审计要求的用源申报报表(企业耗能设备一览表、企业能源计量器具一览表、能源工业企业能源购销存表、能源消耗统计及分析报表、生产信息报表等),能源统计报表数据均能追溯到系统计量检测记录。

(6)企业、车间、设备能源管理系统模块。企业、车间、设备能源管理系统模块功能是实时监控企业、车间、设备能源实时消耗量,监控各项用能指标不超过定额指标。超过定额指标经报警提示查找原因,及时进行改进。设备管理系统功能能对重点用能设备能耗状况、负荷率、有效利用时间、开启、停止时间等影响能源消耗的各项参数进行实时监控,确保设备的高效、经济运行,减少设备的空载时间和能源浪费的地方。

5.能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设计和维护原则

信息系统应做好防电磁干扰,采集信号线应采用屏蔽线,并禁止与强电信号线混敷;与信息系统相连的外网系统应做好防火墙等病毒隔离措施。用能单位应设系统维护人员负责能源计量信息系统的整体维护;各车间也应有专人负责每天不少于一次的仪表值和信息系统反馈值的一致性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通知系统维护人员。

三、能源计量信息管理系统规范化工作成效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2009年3月,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联合上虞新和成生物化工有限公司、上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联合制定了《医药化工行业能源计量信息系统》联盟标准,建立了能源计量信息管理系统的统一的管理模式,实现能源计量管理标准化。通过近一年的标准实施表明,统一规范的能源计量管理系统进一步提高了工艺过程中的能源计量数据的分析和研究的正确必可靠性,为改进生产工艺,提高技改节能效益提供了科学的依据,真正发挥了能源计量数据的功效。其次应用能源管理的科学方法,结合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通过精确计量,自动采集能源量值数据信息,对能耗数据进行计算汇总、图形对比、经济分析、量化评价,控制能源消耗,节约了能源成本开支,提升企业能源管理水平。例如,浙江省重点试点企业上虞新和成生物化工有限公司发酵车间经过对蒸汽消耗数据的分析,将灭菌工艺由原来的间歇消毒改为连续消毒,使车间每月蒸汽消耗量下降30%。精馏车间强化循环水温差管理,优化了操作参数,耗汽量从原来6吨/小时下降为4.5吨/小时,循环水用量从910吨/小时下降到450吨/小时,使该车间每吨产品能源成本下降15%。通过考核,公司万元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4.6%。

为了扎实推进企业能源计量工作,将节能工作落到实处,我们对企业能源计量信息管理系统相关的设计规范和标准进行了初步的研究。规范、有效、科学的能源计量信息管理系统不仅能规范企业能源计量与管理,也将进一步推动国家依法实施节能减排监督管理。

参考文献:

[1]杨涛.能源管理系统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7):274.

企业能源计量管理篇2

关键词:能源统计;能源计量;问题分析

从广义的角度看,能源计量通常指的是能源审计、能源利用状况分析、节能监测以及能源统计等,它是企业技能工作与能源管理的基石。从狭义的角度上看,能源计量更是基础中的基础。假使企业无配备能源计量器具,那么能源管理部门要想获取到可靠而又准确的能源计量数据就很难,更别说科学合理的统计、分析企业的能源统计、节能监测、能源利用以及能源审计状况了。同时,也不能给企业的节能工作与能源管理正确地指引方向,甚至还有可能使生产成本增加,导致企业能源出现严重浪费的情况。从宏观的角度来说,因企业能源浪费会伴随环境的破坏与污染,故人类务必要采用现代化的手段准确定量地感知污染物的排放量与能源的消耗量,实际上有针对性的节约能源是保护环境最根本的手段。

一、现阶段企业能源计量统计工作面临的问题

1.1能源管理部门职责不清晰、机制不完善。不少用能单位没有独立的能源管理部门,绝大多数单位都由物业服务中心或者后勤工作者来兼任,在用能方面没有长期有效的管理手段。部分企业片面追求产量和产值,忽视能源计量统计工作给企业在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的基础保障作用以及节能所带来的潜在经济效益。很多能源管理部门的职责还停留在数据记录及数据上报阶段,对相应的法律法规缺乏了解,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1.2计量设备的精度不达标,配备不充分。不少用能单位的能源计量统计普遍存在配备率不足、精度不符合要求及检修不及时的问题。用能单位对电力的计量设备配备率较高,但是对生产用水等普遍存在计量不足,计量配备很不平衡。有些计量设备精度达不到工艺要求,导致计量不准确可靠。有的计量设备安装位置不合适,没有充分考虑生产工艺流程,没有计量网络图,计量器具没有按期检定校准,对不合格的计量器具不能及时更新,导致计量不准,发现问题不能及时解决。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计量设备配备不足,精度不符合要求,另一方面就是所设置的计量设备只是从生产需要考虑,没有充分考虑计量与设备能耗、工艺能耗及用能考核等的关系。

1.3能源管理部门人员的自动化程度低下,配置不够合理。用能单位本应依照本单位所使用的能源情况配置相关专业的能源管理人员,能源管理部门人员应当具有能源专业背景或具有能源管理培训经历。有些单位的能源管理人员缺少系统的能源计量知识和专业化的管理经验。很多用能单位的计量还处于人工抄表阶段,一方面需要大量的人员来查表、登记、归类、统计等,另一方面工作单调乏味,并且计量频次不高,达不到精细化考核的要求。还有可能出现漏记、错记等问题。

1.4计量数据管理使用混乱。在能源计量数据管理和使用上,很多用能单位没有把计量数据作为企业能源化管理、实现真实成本核算的基础,各自为政,互补协同,甚至数据前后矛盾。

二、企业计量统计问题的处理办法

目前,在能源计量统计上企业存在很多问题,这就需要给出有针对性的处理方案从而改善企业的能源计量统计管理系统。

2.1充分认识做好能源计量、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做好能源计量、统计工作,提供准确可靠的能源计量、统计数据,是政府依法实施节能监管,开展能源审计、考核,评价企业能源利用状况的重要依据;也是企业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保证。企业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能源计量、统计工作,严格落实各项政策,确保计量器具配备合理,统计数据真实、完整。

2.2完善管理机构,成立能源管理中心。2009年,财政部、工信部下发文件明确提出:“为加快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提高工业企业能源管理水平和能源利用效率,推动工业企业节能减排,在工业领域开展能源管理中心建设示范工作,中央财政安排资金对示范项目给予适当支持。”

能源中心应是公司统一实施能源管理、能源调度、节能的部门的代表,它的关键任务应为:(1)能源流与信息流的集中监督与控制;(2)能源活动和环境经营相结合;(3)管理并管辖公司区域内的所有能源活动;(4)以计划值为引导进行集中一贯制能源管理;(5)扁平化、集中化的生产组织与调度管理。

2.3建立和实施能源计量统计技术体系。建立和实施能源计量统计技术体系的主要作用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能源技术的发展奠定“先行”的计量技术基础;二是为用能单位及用能设备完善程度评价提供科学公允的保证;三是为社会、企业、能源用户的合理配给、正确厘定、公平交易提供计量技术条件;四是为政府制定节能政策和节能宏观控制提供客观、公正、准确、科学的依据。通过能源计量整体技术水平、提高能源计量整体技术水平,把提高能源技术和管理水平的基础性工作抓实做好,促进节能工作可持续发展。

2.4合理配备能源计量器具。根据企业自身用能特点,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对长度(L)、热学(t)、力学(F)、电磁(e)、化学(S)五类进行细分,合理配备仪表,安装准确到位。

企业能源中心的设立,给能源计量器具提出了新的要求。能源计量器具还得有如下功能:(1)历史数据查询功能,不仅可供未来的计量数据作对比性参考,还能确保查看计量数据中存在异议的板块;(2)通信功能,如今电与煤的计量可运用带输出信号远传功能的协议电能表与电子器量衡,技术相对较成熟,一些气、水、油的计量仪表也可选取智能输出方式抑或是远程方式;(3)自动化功能,为防止出现漏记、错记的情况,符合考核精细化的要求,要尽可能地减少人工抄表的人力成本。

2.5提升能源计量统计人员管理和技术水平。用能单位的能源计量统计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应定期接受能源计量专业知识培训,切实提高综合素质,真正承担起能源计量统计工作,满足现代能源计量统计管理的需要。计量统计人员要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参与计量统计管理,对原始计量数据的归档、对计量器具的定期检修都要细致认真,确保计量数值准确,能源中心可以实时掌握企业能源情况。用能单位亦可以采取一定的奖惩措施,提高企业能源计量人员的积极性。

2.5改进企业能源计量器具管理流程。根据规定,并依托企业能源中心,识别重点用能单位和重点用能工艺,分析计量过程要素,对涉及人员、计量器具、计量方法和使用环境条件实施定期监管,及时发现计量数据变化异常,及时从能源中心数据平台反馈计量器具和计量数据情况,分析数据异常变化原因,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三、结束语

开展能源计量统一工作,既是企业能源结构优化、增强市场竞争力、合理用能以及提升经济效益与利用效率的保障,又是企业提升能源管理水准、加大能源管理力度的重要基石。该项工作的开展不仅仅能减少企业非必要的资源的浪费,减少对社会环境的毁损与污染与生产成本,还能够正确、可靠、科学地指引企业节能、能源管理工作的开展。尽管当前在能源计量统计中企业还存在大量问题,但健全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已转变成企业实现达成节能减排、减少生产成本的目标的终南捷径。

参考文献:

[1]聂曦.国家能源政策和能源计量.中国计量,2011(3).

企业能源计量管理篇3

能源计量组织机构建设

合理设置能源计量的组织机构是加强企业能源计量和节能管理的关键。企业的规模各有大小,集中度各不相同,管理层级也迥然有异。每个企业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行业特点,合理构建能源计量组织机构,这个机构应该由企业主要负责人牵头领导,从企业最高管理层级开始,垂直向下依序层层设置。横向能源计量组织机构的规模应该根据企业工艺复杂程度和能源消耗量级来决定,在能源消耗量级较大的所属企业内,应遵循匹配性原则,避免设置规模过于单薄。要根据工艺特点和能源消耗两个因素综合考虑,建立企业内部能源计量管理体系,目标责任层层分解,人人有责,形成能源计量网络,实现计量数据化管理。

企业能源管理制度建立

根据企业历年生产、经营数据和管理经验,重点建立能源计量管理五个方面的制度。机构职责及各级岗位人员责任制度,计量器具的选型、采购、入库、流转、报废等管理制度,计量器具的使用、维护、保养制度,能源计量器具的周期检定(校准)制度,能源计量数据采集、处理、使用、保管及监督制度等规章制度。上述五个方面的制度,要相互联系、相互协调,制度的编制要有充分的能源法规基础、计量法规基础,各子制度建立以后,要达到成体系、好理解、有约束的效能,形成上下联动、紧密配合、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使之能够有效地贯彻管理意志,达到为节约能源目标服务的目的。

企业领导职责的设定

企业节能工作的有效性主要依赖于企业管理者的重视程度。企业的管理层,应设置专项牵头领导者,一般应设一名副总经理级专项管理人员负责此项工作。领导人应对能源管理和计量管理工作较为熟悉,并能熟练掌握企业生产技术,必须熟知国家能源和计量的法律、法规,掌握相关政策,便于发挥组织协调企业能源计量管理工作的作用。领导职能的设定应含盖企业内部各项能源计量管理的方针、政策、策略的制定;节能与计量管理效果的评估评价;企业年度和阶段性预算涉及节能方面内容的决策;能源计量管理硬件投入计划的审定;能源计量管理行政与经济奖惩。

能源计量人才队伍建设

能源计量发展的关键在于造就一支掌握现代化计量技术和管理知识的专业人才队伍。工业企业一般都是当地能耗大户,来自地方政府的能耗指标压力必须落实到企业内部精细化节能措施上来,因此,必须切实提高企业内部能源计量人员的综合素质,才能适应能源计量管理的需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大量智能型的计量仪表逐步替代能耗高、准确度低的传统仪器仪表,这对企业原有的知识技能不高的计量人员提出了更高的专业知识要求。企业应通过大规模、多层次、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能源计量人才队伍。

新型节能技术的引进与应用

工业企业的经营周期、设计建设水平随着时代的不同而有所不同。老企业建厂年代一般没有采用新型节能技术,而这类企业却占现有工业企业总量的比例较高。因此,笔者认为,引进和应用新技术降低企业能源消耗是一个普遍性问题,也可以说是工业企业面临的普遍课题。资源量的日益紧缺枯竭,客观上造成了进厂能源价格的不断攀升,这对工业企业的桃战日益突显,尽可能以高效和可持续的技术措施来实现减少能源消耗成了当务之急,随着科技进步的发展,新的节能先进技术给工业企业带来了巨大的节能潜力,企业利用新能源、新技术降低能源消耗,主要途径有四个方面:一是走大集团道路,规模化利用能源,循环利用能源,减少外排和能源浪费;二是通过更新改造,持续提高装备水平,淘汰落后生产设备;三是调整工艺结构、原料结构和能源结构,尽量选用消耗当地供应充足、物美价廉的能源;四是发挥内部科技人员的创新积极性,根据本企业的特点,大力倡导节能发明改造,应用节能减排新技术,推进科技进步,确保节能减排措施的实现。

企业能源计量管理篇4

关键词:计量管理;企业节能;关系

计量是节能和管理的眼睛,缺少科学的计量数据,节能和管理就是一句空话。计量管理的重点是有准确的计量数据,没有准确和必要的计量数据,能源审计的能量平衡表无法编制,能源网络图无法绘制,能量平衡测试工作也无法进行,也无法找到节能降耗的关键环节。

1充分认识计量管理对企业节能降耗的重要性

质检部门主管的标准化、计量、质量管理、质量监督、认证认可、特种设备监察等工作,都与节能降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认识是行动的先导,不解决企业领导的思想认识问题,或者企业领导对能源计量工作重视不够,想把企业节能工作搞好,就是一句空话。近年来,各地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的专项整治和节能降耗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技术和管理上,相当一部分企业能源计量基础工作不扎实,能源计量管理手段落后、水平不高,存在对国家能源计量管理的法律法规不了解、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不足或不适用、能源计量管理人员队伍不健全、能源计量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和能源计量管理体系不完善等问题[1]。通过广泛的能源计量法规宣传和国家节能政策的宣传,转变企业负责人对能源计量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片面追求产量和产值、忽视能源计量数据管理和使用、不把计量数据作为能源管理节能降耗和成本核算依据的错误观点,进一步促进企业自觉开展节能降耗活动,推动计量节能工作的顺利开展。

2计量管理工作要融入到企业节能降耗中去

2.1完善各项能源管理制度

为做好节能降耗工作,要制订严格的能源管理制度,这些规章制度明确规定各有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标准,理顺了工作流程,各项管理规范、顺畅。这些制度包括用电管理制度、用水管理制度、燃料管理制度、统计管理制度、定额管理和奖惩制度。特别是定额管理制度在节约用能、合理用能、控制能源消耗生产成本的过程中发挥较大作用。通过在能源使用全过程的各个环节上安装的能源计量器具,使得各个环节上的能源是否按定额消耗就有了依据。通过严格的检查、考核、评比,确保奖惩结果在每月的绩效工资中予以兑现。

2.2做好测量体系的策划

测量体系是能源计量工作科学化管理的重要手段,一个完善的测量体系能够保证企业能源统计报表数据资料准确,保证企业能源单耗的可比性和受控性并逐步达到先进合理、保证能耗定额的有效执行与合理奖惩,只有坚持不懈地通过测量体系为能源管理的误区,保证能源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2.3做好计量数据收集和分析

测量体系将测量管理活动规范化后,企业应建立起各种能源的计量框架,绘制能源计量网络图,确立重要的能源计量点,配备先进的计量设备,运用先进的测量手段,提高主要能源的计量率和准确性[2],特别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做好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和工具,如果不善于使用各种科学有效的方法,所有的管理就只能停留在口头上,作为技术部门应该积极引导和帮助企业掌握使用科学的方法和工具。

2.4做好用能分析

用能分析就是通过采集的数据和信息对企业的用能进行定量分析,清晰地了解能量的利用和损失情况,为谋求减少实际能量损失、增加回收利用能量提供依据。企业要通过用能分析,掌握耗能情况,查找企业的节能潜力,明确企业的节能途径,为改进企业的能源管理,进行节能技术改造,提高能源利用率提供科学依据。

2.5构筑计量管理平台

计量确认体系是一个标准化的系统,由组织机构、职责、程序和资源构成。计量确认体系在计量设备的规范、计量检测设备的配备及性能要求、储存与保管、量值溯源、记录、标记、环境条件、计量人员以及管理制度等方面有明确要求,并对应形成的适宜程序文件。

3为生产企业提供良好的服务

一是带着热情服务。对企业既管又帮、管帮结合,不能乱施权威,更不能居高临下;二是带着原则服务。寓监督管理于服务之中,在监管中加强服务,在服务中加强监督,对企业存在的问题,既要敢于直言不护短,又要苦口婆心帮助企业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三是带着主动意识服务。充分发挥质量技术监督计量服务职能优势,着重帮助指导试点企业建立科学完善的能源计量管理网络,完善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开展能源计量检测、实施能源计量数据统计和能源消耗数据间的平衡、追溯、比对,用科学的数据控制节能空间[3-4]。质检部门应抓住当前的机遇,积极推进能源计量工作。领导重视是关键,思想统一是保障,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通过有效的技术服务推动企业节能降耗工作。

4结语

正确处理好计量管理与企业节能降耗的关系,对企业在能源供应、输送和消耗全过程各个环节的数理现象和运动规律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指出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为各项能源管理活动提供有力的技术保证。计量工作是企业管理的基础,只有依靠科学的能源计量手段和管理方法,促进节能降耗,才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也是广大计量工作者的历史责任。要认真研究能源计量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开展专门的技术攻关,为企业的节能降耗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贡献力量。

5参考文献

[1]孙勇.浅谈加强中小企业计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22):166.

[2]严菁.能源计量管理在水泥企业节能降耗中的应用[J].中国计量,2009(7):43-44.

企业能源计量管理篇5

关键词:计量管理;企业节能;能源计量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2-0045-02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实施以来,企业从生产各个环节都注重节能工作,在这众多的环节当中,计量工作是十分重要的环节。计量工作是企业管理的基础,一个科学的能源计量管理模式,才能得到准确的计量检测数据,进而探索合理的改进方案,进行技术改造,就能够使能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为企业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1充分认识计量管理对企业节能的重要性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肩负着标准化、计量、质量监督和特种设备监督管理的重要职责,许多工作都与节能降耗、提质增效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计量是企业重要的技术基础,缺少科学的计量数据,节能和管理就是一句空话,它是一切经济活动的重要基础。计量数据不准或不真实,什么成本、经济效益都不可能真实。企业广泛使用计量检测数据为经营管理服务,将这些数据反馈到企业的产、供、销各方面。准确可靠的经营管理数据信息的获得,是靠计量工作实现的。只有计量数据的可靠,才能为企业生产、经营及决策提供可靠的信息,才能真正实现“一切用数据说话”,达到提高企业管理及经济效益的目的。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不解决企业领导的思想认识问题,或者企业领导对能源计量工作重视不够,是不可能把企业节能工作搞好的。近年来,随着各地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的专项整治和节能降耗工作的开展,应该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技术和管理上,相当一部分企业能源计量基础工作不扎实,没有科学的能源计量管理模式,存在对国家能源计量管理的法律法规不了解、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不足或不适用、能源计量管理人员队伍不健全、能源计量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和能源计量管理体系不完善等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第二十七条:“用能单位应当加强能源计量管理,按照规定配备和使用经依法检定合格的能源计量器具。用能单位应当建立能源消费统计和能源利用状况分析制度,对各类能源的消费实行分类计量和统计,并确保能源消费统计数据真实、完整。”没有准确和必要的计量数据,无法对能源利用情况进行分析,无法找到节能降耗的关键环节。没有可靠的计量检测数据,企业的能源消耗就是一本“糊涂账”,更谈不到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率。节约开支、降低成本,没有计量这把尺子可不行。

通过广泛的能源计量法规宣传和国家节能政策的宣传,要转变企业负责人对能源计量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片面追求产量和产值、忽视能源计量数据管理和使用、不把计量数据作为能源管理节能降耗和成本核算依据的错误观点,进一步促进企业自觉开展节能降耗活动,推动了企业计量节能工作的顺利开展。

2计量管理要融入到企业节能中去

2.1完善各项能源管理制度

为做好节能降耗工作,要制定严格的能源管理制度,这些规章制度明确规定各有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标准,理顺了工作流程,各项管理规范、顺畅。这些制度包括:用电管理制度、用水管理制度、燃料管理制度、统计管理制度、定额管理和奖惩制度。特别是定额管理制度在节约用能、合理用能、控制能源消耗生产成本的过程中发挥较大作用。通过在能源使用全过程的各个环节上安装的能源计量器具,使得各个环节上的能源是否按定额消耗就有了依据。通过严格的检查、考核、评比,确保奖惩结果在每月的绩效工资中予以兑现。

2.2确定能源计量工作的范围

能源计量工作是企监实现能源科学管理的重要技术基础。企业能源计量工作的范围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

(1)负责制定能源计量网络图和能源计量器具配备规划;

(2)协助企业能量平衡测试,为企业用能设备的改造和管理提供可靠数据;

(3)参加基建、技术改造措施有关能源计量器具配备方案的审批;

(4)编制能源计量器具购置计划、安装和调试;

(5)对因计量不准而引起的能源经济纠纷进行技术仲裁;

(6)对能源计量器具的合理使用进行监督管理。

2.3构筑计量管理平台,为节能降耗提供技术保障

计量确认体系是一个“标准化”的系统,有组织机构、职责、程序和资源五部分构成。计量确认体系在计量设备的规范、计量检测设备的配备及性能要求、储存与保管、量值溯源、记录、标记、环境条件、计量人员以及管理制度等方面要有明确要求,并对应形成适宜程序文件。

2.4做好能源计量器具的溯源、检定等管理工作

计量工作的核心就是通过量值溯源,出具准确可靠的计量数据,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技术保障。为了保证使用的能源计量器具的量值统一、准确,计量管理部门积极发挥职能作用,按照GB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要求,对企业能源计量范围内的各种计量活动进行管理、监督。配备必要的能源计量器具,建立企业能源量值传递系统。制定能源量值传递溯源图,明确规定标准器的名称、精确度、测量范围,器具的型号、数量,被检定/校准的计量器具的名称、精确度、测量范围、数量、使用地点、检定周期等,使能源计量器具的受检率要达到100%。实行周期检定要求能源计量器具的周期受检率要达到100%;检定/校准合格的计量器具才能投入运行。能源计量管理部门、使用部门要保证投入服役运转的计量器具的可靠性和精确度。

3建立科学的能源计量管理模式

加强能源计量的管理是十分必要的,急需的。一方面,要依据国家计量管理部门所提出的管理要求,从加强能源管理出发,结合企业管理的具体情况;另一方面,要依靠企业在管理中充分发挥自主作用,建立科学的能源计量管理模式,为企业提供准确的能源产、耗数据。

20世纪80年代中期,各企业能源计量由计量机构统一管理,从计量监督、计量器具的配备和改造、量值传递到数据采集、计量认证及计量器具的拆装、维护均由计量部门负责。这种计量管理模式从理论上是可行的.可保证计量数据的准确、公正性,可对能源计量的全过程实行集中监督、统一管理,使企业计量工作协调发展,但这种模式完全依赖于计量部门,缺乏监督认证。计量人员的责任心和业务素质直接影响到能源计量数据的准确性,不利于企业对能源消耗进行实时监督控制。

随着国企体制改革的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笔者认为,企业对能源计量应建立由计量管理部门和能源管理部门共同负责的管理模式。计量管理部门着重于计量器具的管理、选型配备,制定完善的周期检定定计划,做到检定记录齐全,数据准确,在用的能源计量器具均应有检定合格证,并在有效期前使用,以保证能源计量器具的准确度;能源管理部门负责计量器具的日常维护、保养。能源计量数据采用“数出一门,多家认证”的管理方式,由能源管理部门采集的能源计量数据必须经工艺员复核、用户部门签字、计量部门认证后才能报表的三级管理模式。计量部门和用户部门在平时采取抽查认证方式监督计量数据的准确性,各部门分别建立完善的计量数据管理台帐。确保能源计量数据的全面性、准确性、真实性和应用性,通过数据汇总、统计分析,能耗检测,对量值进行管理,指出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使能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为企业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既能对能源管理部门、消耗部门和计量部门互相监督的作用;又能让两个部门共同配合、密切协作,使能源计量经常处于正常状态,满足能源统计的需要。在能源计量发生纠纷时,应由计量管理部门和能源管理部门共同协商裁决。

综上所述,计量工作是企业管理的基础,只有依靠科学的能源计量手段和管理方法,提高计量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促进节能降耗,才是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张万路.能源计量百问[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7.

[2]尉忠友.工业企业能源计量与管理技术指南[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

企业能源计量管理篇6

关键词:能源计量;计量技术;节能技术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20007002

现代社会,人类的生存发展已离不开能源,能源构成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能源的改革与更替推动人类社会的生产与发展,推动人类物质文明的进步,随着能源日益紧张,响应国家节能减排号召,企业也在不断提高能源节约程度,能源计量是提高企业能源管理、推动节能工作的基础,在工业生产领域,能源计量显得格外重要,能源审计工作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物质采集到运输至生产都需要对能源及使用状况进行测量,能源计量并不是单纯的依靠一个变量对衡量能源使用状况,而是通过各种量的相互渗透去分析,这些量包含力学量、化学量、光学量、热工量等,能源计量在企业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是企业经营管理所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之一。

1能源计量与企业节能对企业经营与发展的意义

企业经营管理离不开能源计量与企业节能工作,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各种生产参数与各种数据的分析应用,能源计量工作便是为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提供各种参量的,能源计量是技术基础,是企业进行定量分析的依据,缺少这个依据,企业就无法对能源使用效果进行评价,更无法协调公司正常运营,促进公司发展。因此,公司有必要利用现有的经济状况与技术能力,采用先进的标准技术与测试技术去获取各种准确且具有价值的信息,利用这些数据去为计量提供基本的数据保证。此外,节能管理工作,公司同样不容忽视,节能工作始终要围绕公司的整体发展考虑,提高公司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从经济长远发展得角度来看,能源是企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在企业内在发展与各种经济利益的推动之下,企业必须通过节能方案,不断改善环境、降低能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将节能减排作为公司的一大发展战略贯彻执行。

2能源计量在企业节能减排中的重要地位

为实现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解决工业技术难题,为新产品、新工艺提供高质量的检测方式与手段,提高产品的质量,企业必须对能源进行计量,能源计量是企业节能减排的一种手段,现代工业的三大支柱中便有计量测试这一支柱。计量测试为新能源产品提供必要的质量保证,让工业产品具有可靠的制造工艺流程,因此,工业企业必不可少的质量把关便是拥有扎实的计量检测技术与检测手段,对能源安全与产品质量提供实时防护。高质量的计量检测平台,可以为工业化生产提供动力,能够快速推动生产力的提升与企业能源消耗的降低。有关法律法规及相关条例宣称,能源计量是企业及工作单位开展节能减排活动的重要基础与前提,为了加强企业能源计量与管理,必要的计量器具是不可少的,对企业的能源使用与消耗状况的分析必须建立在数据模型的基础上,缺少了数据模型,节能也便无从谈起了,准确有效的能源计量,能为企业节能减排提供方向性的保证。借助能源计量这一手段,可以节能减排的效果进行有效评价,对节能效果进行测试,对于新能源的推广提供方向性的支持,因此,必须提高计量精度,配备准确的计量器具也是能源计量工作所要重视的工作内容之一。

3企业能源计量与企业的能源管理

在企业中,能源计量有几个突出特点,就是计量数量大、计量种类多,为了强化企业能源计量,使企业树立以数据为企业经营管理的标准,企业必须完善能源计量体系,健全能源管理制度,促进节能减排,为企业创造良好的能源节约环境。为了实现企业能源计量,企业必须配备良好的能源计量器具,能源计量器具的水平与计量水平是密切联系的,但计量器具的种类繁多,规格复杂多样,如何在繁多的厂家中选择合适的能源计量器具,是企业单位所要思考的问题,企业必须加大对能源器具的投入力度,从能源计量器具的选择到采购至验收、调试都要统一规划与统一管理,不断引进与推广技术含量高、准确度高、自动化程度高的器具,选择合适的能源计量器具,能从最初阶段提高能源计量的质量与水平,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较为准确的数据。能源计量手段具有科学有效的监督作用,依据能源计量的监督检测数据,企业可以针对重点耗能领域展开专项整治,建立健全能源保障制度,从能源计量器具的管理至能源计量数据的统计,要严格按照公司管理方法,遵从相关规章制度的要求,减小数据误差,提高数据准确度。在能源计量中,数据管理尤为重要,规范化的数据审核制度需建立,以此来保证数据的录入与支出都有所保障,确保数据来源与使用的真实有效。除了企业制度的保证,国家有关部门要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提高企业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企业相关工作人员根据自己所在的职业要求,熟悉国家关于这类工作的相关要求,重视计量工作的要求,掌握国家计量、能源管理上的要求,企事业单位要严格遵从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从公司的制度与管理层面入手,加强企业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提高企业整体素质,提高企业专业文化素养,努力构造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企业要投入大量资金与时间培养能熟练掌握能源技能器具使用的工作人员,这些员工了解能源计量器具的内部构造与使用原理,素质高,能积极应对突发状况,寻求解决突发问题的方式。企业始终要配备一批具有高素养的专业计量队伍,为企业的节能事业做出贡献。

4能源计量在企业节能减排当中的应用

能源计量在企业的节能减排应用中,需要注意很多事项,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问题便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要始终遵循国家相关规定,符合国家能源计量标准,建立健全先进的科学数据管理系统,保证能源计量得到的数据信息准确可靠。企业在能源计量过程中,需要对能源计量工作提供绝对的技术指导,这样的指导既包括对计量本身,也要努力为计量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在计量过程中,为不断提高计量的精确度与准确性,企业要始终对能源计量器具进行不间断检测与测量,改进能源计量器具,进行有效的技术指导,为了企业能源计量技术的不断提高,企业内部可建立健全计量监控体系,充分利用能源计量的数据为企业能源利用与能源使用提供技术性的指导。同样,为了开展良好的计量工作,必不可少的便是具有熟悉能源技能技巧的工作人员,这些具备专业技能工作人员必须要熟练能源计量行业的行业需求与专业特点,采用先进的培养人才理念,创新培养人才模式,企业可与外部企业加强合作与交流,建立专门人才队伍,定期派遣工作人员去先进单位去进行学习与交流,这批专业的能源计量队伍,必须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与创新能力,能很好满足企业对能源计量的要求,在外部环境与整体的计量技术得到提升的同时,企业要利用这些计量数据的指导作用,用这些数据对企业的能耗进行规范化、细致化、技术化的指导,争取将耗能指标不断落实到每一个职能机构,落实到每一个部门,强化企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建立健全节能减排的长效机制,为节能减排提供最大的技术支持与体系保障。企业在管理过程中,要明确管理责任,能源计量工作需要从能源确认、能源管理、能源测量方式的改进与数据分析方面入手,企业要依据企业内部形态,建立完善的能源计量管理体系,不断从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工作标准上去提升能源计量的整体能力,在提高企业计量技术与水平的同时,企业要依据相关标准,不断推进节能技术与先进的管理技术,落实节能减排技术,从能源计量角度,不断提高企业效益,企业效益包涵企业的经济效益与企业的环境效益,让企业走向效益型节能型的道路。

5结语

能源计量对于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意义重大,在资源与能源型经济面前,企业要不断提高能源利用率,不断增强能源计量的管理工作,建立完善能源计量与能源管理制度,增强企业经济效益,促使企业走上节能环保之路。

参考文献

企业能源计量管理篇7

计量是节能和管理的眼睛,缺少科学的计量数据,节能和管理就是一句空话。质检部门主管的标准化、计量、质量管理、质量监督、认证认可、特种设备监察等工作,都与节能降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是,计量数据却是最重要的,它是一切经济活动的重要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计量数据不准或不真实,什么成本、经济效益都不可能真实。

没有准确和必要的计量数据,能源审计的能量平衡表无法编制,能源网络图无法绘制,能量平衡测试工作也无法进行,也无法找到节能降耗的关键环节。没有可靠的计量检测数据,企业的能源消耗就是一本“糊涂账”,更谈不到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率。在《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中第三十六条规定:加强能源统计和计量管理,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督促企业合理配备能源计量器具,加强能源计量管理。“树立了计量就是计钱的理念!”节约开支、降低成本,没有计量这把尺子可不行。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不解决企业领导的思想认识问题,或者企业领导对能源计量工作重视不够,想把企业节能工作搞好,就是一句空话。近年来,随着各地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的专项整治和节能降耗工作的开展,应该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技术和管理上,相当一部分企业能源计量基础工作不扎实,能源计量管理手段落后、水平不高,存在对国家能源计量管理的法律法规不了解、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不足或不适用、能源计量管理人员队伍不健全、能源计量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和能源计量管理体系不完善等问题。

通过广泛的能源计量法规宣传和国家节能政策的宣传,要转变企业负责人对能源计量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片面追求产量和产值、忽视能源计量数据管理和使用、不把计量数据作为能源管理节能降耗和成本核算依据的错误观点,进一步促进企业自觉开展节能降耗活动,推动了全市计量节能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服务中我们注意这几点:一是带着热情搞服务,对企业既管又帮、管帮结合,不能乱施权威,更不能居高临下;二是带着原则搞服务,寓监督管理于服务之中,在监管中加强服务,在服务中加强监督,对企业存在的问题,既要敢于直言不护短,又要苦口婆心帮助企业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因此,我们更要在企业领导面前多为他们说话,多为他们撑腰,多为他们创造好的工作环境;三是带着主动意识服务。充分发挥质量技术监督计量服务职能优势,着重帮助指导试点企业建立科学完善的能源计量管理网络,完善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开展能源计量检测、实施能源计量数据统计和能源消耗数据间的平衡、追溯、比对,用科学的数据控制节能空间。质检部门应抓住当前的机遇,积极推进能源计量工作。领导重视是关键,思想统一是保障,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通过有效的技术服务,推动企业节能降耗工作,计量工作是能够有所作为的。

二、计量管理工作要融入到企业节能降耗中去

1.完善各项能源管理制度

为做好节能降耗工作,要制定严格的能源管理制度,这些规章制度明确规定各有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标准,理顺了工作流程,各项管理规范、顺畅。这些制度包括:用电管理制度、用水管理制度、燃料管理制度、统计管理制度、定额管理和奖惩制度。特别是定额管理制度在节约用能、合理用能、控制能源消耗生产成本的过程中发挥较大作用。通过在能源使用全过程的各个环节上安装的能源计量器具,使得各个环节上的能源是否按定额消耗就有了依据。通过严格的检查、考核、评比,确保奖惩结果在每月的绩效工资中予以兑现。

2.构筑计量管理平台,为节能降耗提供技术保障

计量确认体系是一个“标准化”的系统,有组织机构、职责、程序和资源五部分构成。计量确认体系在计量设备的规范、计量检测设备的配备及性能要求、储存与保管、量值溯源、记录、标记、环境条件、计量人员以及管理制度等方面要有明确要求,并对应形成的适宜程序文件。

3.完善能源计量网络

按计量数据的收集、处理、储存、反馈、控制的需要,逐步形成各种能源的检测计量网络,同时,还根据能源计量管理的需要,绘制《电能计量网络图》、《供煤计量网络图》、《蒸汽计量网络图》、《供水计量网络图》等,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计划严格按照网络图实施。

4.做好能源计量器具的溯源、检定等管理工作

计量工作的核心就是通过量值溯源,出具准确可靠的计量数据,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技术保障。为了保证使用的能源计量器具的量值统一、准确,计量管理部门积极发挥职能作用,按照计量管理体系文件要求,对公司能源计量范围内的各种计量活动进行管理、监督。建立企业能源量值传递系统。依据《量值溯源管理程序》制定能源量值传递溯源图。明确规定标准器的名称、精确度、测量范围,器具的型号、数量,被检定/校准的计量器具的名称、精确度、测量范围、数量、使用地点、检定周期等,使能源计量器具的受检率要达到100%。对那些精密度高、本企业不能检定的计量器具,及时提请政府计量部门安排检定。实行周期检定。根据能源计量器具所检测对象的重要程度和使用环境的优劣,来确定各计量器具的检定周期,要求能源计量器具的周期受检率要达到98%~100%;检定/校准合格的计量器具才能投入运行。对能源计量器具的购置,严格按照《测量设备采购、贮存、发放管理程序》执行。能源计量管理部门、使用部门要保证投入服役运转的计量器具的可靠性和精确度。

三、做好能源数据的采集、分析,为生产提供服务

扎实做好生产过程中的能源计量数据统计是整个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企业在能源供应、输送和消耗全过程各个环节的数理现象和运动规律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统计分析的结果以《质量月度分析》的形式,及时上报给主要领导和主管部门。统计分析包括:能源供应、消耗、节约和储存等方面计划执行的情况并加以分析;指出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特别是要提供统计期产品单耗(指单位产品如吨盐、吨汽等所耗用的某种能源,如多少千瓦时电力,多少千克焦炭)和产品综合能耗(单位产品耗用的所有能源)。这些数据为公司合理组织供应,分配使用能源,能源消耗定额制定,计划节能目标的制定等各项能源管理活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证。

综上所述,计量工作是企业管理的基础,只有依靠科学的能源计量手段和管理方法,促进节能降耗,才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企业能源计量管理篇8

统计计量是指通过科学准确的测量来搜集、整理和分析客观事物的总体数量特征及量值方面资料的工作过程,它是统计计量的基础。在统计计量信息工作中有两个特点,一是通过数据来揭示事物在特定时间、特定方面的数量特征,帮助企业对事物进行计量,进行定量定性分析,以期作出正确决定的数量性,它是统计学与计量学的结合,以统计计量的数据显示或数据为基础,可利用空间较大;二是从总体上分析,企业统计计量涉及到涉及了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和各个领域、涉及到宏观与微观的每个环节和每个领域的综合性,对事物可进行定量定性分析、获取量值,也可对不同事物有联系的综合性分析,预测事物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趋势,从而做出合理性的企业决定。企业的统计计量是企业计量工作的重要组组成部分,由企业统计计量机构的工作者进行统一管理和决策、促进企业实现数据的量化处理,并以此制定生产工序和产品定额的依据。

企业的统计计量是市场检测企业的主要科学依据,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表现形式,统计计量数据的准确、科学性能够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帮助企业在竞争中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进行科学决策,它也是企业长远发展中的重要环节。

二、简析企业统计计量的现状

一直以来,企业的统计计量工作归计划部门负责企业统计计量数据的流通方式是自下而上的纵向或单向运行。在生产型企业和流通型企业中,统计计量数据由班组—车间—计划部门—经计划部门,计划部门汇总后呈现给上级领导领导。其运行方式的单向性严重影响了企业工作管理过程中的效率。

根据企业统计计量的运行方式,可以看出企业在管理体制上存在些许的问题:第一,企业统计计量信息的利用仅在初级阶段的配套分析。

第二,企业部门在竞争中没能多角度、多侧面的从经营管理的全局出发来综合考虑企业各方面所需的统计计量信息,以及如何提高搜集、测量统计计量信息效率的方法,如何获取更加科学、准确的数据和量值信息。

第三,由于各部门之间的激烈的竞争,使得统计计量信息在各个部门之间无法进行有效地共享与交换,从而降低了统计计量数据的利用价值,甚至有些部门重统计轻计量等。

三、浅析企业统计计量在生产中的作用—以企业能源统计计量的作用为例

企业统计计量在生产经营中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其在生产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企业进行科学的管理、通过其数据显示和量值信息可以帮助企业进行科学决策、正确判断企业的发展趋势和预测企业发展蓝图,是企业在市场经济中进行有效竞争及长远发展的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其在各个领域、各个行业的发挥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现已企业能源统计计量为例,对企业统计计量的作用做以简要的分析。

企业能源的统计计量是企业统计计量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门,由企业的统计计量机构或其主管部门进行统一管理,企业在进行能源计量管理的过程也促进了企业能源定量化管理的实行,以能耗数据为依据能够帮助企业制定正确的生产工序和产品能耗定额,制定考核用能状况的标准,从而为制订节能的操作制度创造条件,使得能源统计计量在能源节能中发挥巨大的功效作用,为合理开展节能技术改造提供可靠依据,体现了利用统计计量在能源节能环保、提高有限资源利用率、提高监测、控制水平等方面的作用。而能源统计计量的准确与否,也直接影响着工业企业的能源计划、消耗定额考核和节能效果评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因此企业能源统计计量的工作者要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和个人素质,企业统计计量的主管部门要做到企业用能实行全面统计计量,在生产过程中,分别计量各种能源和含能工质(包括分配、加工、转换、储运、消耗等环节)。

但是,在实践中,尤其在检查和考核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企业在能源管理方面的问题,如能源统计计量的发挥问题、能源统计计量手段不健全对能源影响能源统计等工作问题。通过加强工业企业的能源管理工作,在不断完善能源计量和能源统计管理手段的同时,企业能源的“计量先行”和“统计准确”的作用将在能源节能上得到有效地发挥,能源统计计量的数据及量值信息为产品的生产,能源消耗统计、计划分配、能耗分析、定额考核以及技术改造和节能效果评价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简析企业统计计量的意义

根据企业统计计量的特点,统计计量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发挥着显著的作用,能够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能够帮助企业进行科学管理、科学决策,促进企业在竞争中形成良好的秩序,有利于市场经济的稳定、健康、有序的发展。通过企业统计计量数据及量值信息可以反映企业在特定时期的动态发展状况,反映企业的资产规模、生产规模、产业结构;体现经营销售、财务盈亏;反映产品质量、产品结构、技术结构等。总之,其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五、结语

企业能源计量管理篇9

【关键词】能源审计;节能;对策

审计具有很强的监督与管理作用,能源审计是一种专业性审计活动,属于管理审计范畴。企业能源审计是由节能主管部门授权的能源审计机构和具有资格的能源审计人员依据国家节能法规和标准,对企业的能源利用状况进行审核与评价。目的是通过把审计的管理与控制方法引入企业能源管理工作,帮助企业合理使用能源资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目前我国企业能源审计面临的突出问题

在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监管力度的加强和企业能源成本压力的双重作用下,能源审计工作正经历着20世纪90年代能量平衡后的又一次新的发展高潮。但由于我国能源审计工作全面开展的时间过短,能源审计工作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一)能源审计工作的定位尚不清楚

企业能源审计的现状是市场职能和政府职能并行。从政府角度看,政府节能主管部门要求重点耗能企业提交能源审计报告和节能规划,却没有明确是政府委托还是企业自身行为。如果是政府职能,就不应该收费,但能源审计所消耗的人力物力很大,需要聘请一些相关行业的专家和高级技术人员,所需经费没有来源,整个能源审计工作将无法展开,政府部门能源审计的监督职能就无法发挥。从企业角度看,如果仅靠市场行为,企业出于自身节能管理的需要,开展能源审计工作,又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审计机构实行监督。从审计服务机构看,审计服务机构既然因能源审计业务向企业收取费用,肯定要为企业服务,帮助企业理顺数据关系,片面迎合政府要求,从而使能源审计变成走过场,起不到应有的监督与作用。此外,审计服务机构的违规行为不能得到相应的处罚,也无法保证国家节能政策的顺利推行。

(二)能源审计的评价标准尚不明确

目前,我国节能管理部门对企业完成“十一五”节能目标的计算到底是按单位产值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还是产品能耗尚不明确;能耗标准针对性不强,有些标准或者指标没有考虑到行业内部的不同情况,如产业链的长短、原材料质量好坏等,均可能使产品能耗指标的可比性受到削弱;许多行业缺乏耗能指标的评价体系,单位产值能耗指标与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指标的比较存在的不可比因素太多,实际已经失去了比较的意义;地方节能主管部门与统计部门对等价与当量折标的要求不尽一致,导致计算结果差异较大。

(三)能源审计服务的市场准入制度尚未建立

我国尚未出台企业能源审计机构资质限定的相关法律、法规。有些地方甚至是三人或两人就组成一个能源审计小组,任意打一个牌子就跟企业签订能源审计协议。相关审计人员也没有相应的审计资格要求,部分机构参加审计的工作人员业务素质较低,指标的计算不准确,甚至理解错误,对二次能源与耗能工质投入、转出机理不理解,单位产品能耗计算不准确、审计报告质量不能保证,造成了能源审计市场的混乱,影响了能源审计应有作用的发挥。

(四)能源审计的基础性资料尚不完善

由于我国大部分企业缺少专职的能源管理机构,相关的能源使用及管理信息不全面,在各个生产与管理部门之间还没有形成一个有效能源的信息共享链,内部的能源信息共享性差,存在“信息孤岛”现象。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对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高于资源节约,甚至高于环境保护,致使企业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忽视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因此,节约能源意识较差,计量器具配置不全,完好率、配置率达不到标准,致使部分能源的消耗无法计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能源审计报告的数据准确度。企业财务成本核算中,只核算作为原材料、动力的主要能源,如原煤、电力等,而对用量较小的能源,如柴油、汽油、水等,在成本中则未作核算;部分企业对余热余能回收后转换的能源又用于生产时,不计入成本,因此成本分析中能源成本的升降金额并不反映实际的升降,使成本分析流于形式。

上述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企业及能源审计服务机构三方合作,做好各自工作,制定相应对策,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推动企业能源审计工作的健康、顺利及可持续开展。

二、解决我国企业能源审计中突出问题的对策

(一)从政府角度看

在能源的科学管理和节能管理工作中,运用法律法规来规范和调整企业能源利用过程、节能管理工作的各种权力和义务关系,对企业的管理和重点用能单位的节能管理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千家企业节能行动实施方案》以及各省市、自治区相继出台的《能源管理条例》等一系列的法律法规,给企业的节能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也使企业的节能管理和能源审计工作有法可循;特别是随着《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2007年4月27日,国务院召开全国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实施方案和办法》(国发〔2007〕36号)、《节能技术改造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使能源审计工作带有法可依,保证了企业的节能管理和能源审计工作在法律法规的监督下依法进行。

政府部门应继续抓好重点用能单位的能源审计工作,加大节能资金的投入和节能降耗的财税支持力度,通过制订财政、税收等激励政策,加大对能源审计的支持力度;尽快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并建立能源审计市场准入制度,规范能源审计工作;尽快制订出更多的适用于不同行业的国家能源标准检测方法及评价细则,准确衡量企业的能耗状况;对《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进一步明确涉及能源核算的项目,引导企业在财务成本核算中的成本、费用科目设置增加一些能源方面的明细项目,便于对能源消耗数据的统计。

(二)从企业角度看

企业开展能源审计工作,需要支付给审计服务机构一定的费用,此外,在审计过程中,企业各部门的会议协调、资料复印等还需要一定的成本付出,这些基本上构成了企业能源审计的成本。而企业所能获得的能源审计收益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企业申请新上项目时,完整、科学的能源审计报告能够帮助政府部门更好的判断企业原有的能源消耗及管理水平,综合考虑新上项目带来的能源消耗变化情况,减少相应的行政成本,为企业带来间接效益;其次,通过能源审计,企业可以充分认识到能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能源审计中提出的相关节能管理及技改措施,找相关的部门或机构进行可行性分析,并进行项目的具体实施,项目的实施可以为企业带来巨大的节能效益;再次,能源审计服务机构凭借着其强大的专业知识,可以在能源审计过程中适时的向企业宣传国家相关的节能或资源综合利用的优惠政策,以良好的服务让企业得到实惠。

基于此,企业应配合国家相关政策,做好节能管理的基础工作,完善能源使用的计量管理,保证能源使用数据的完整性、真实性、可靠性。一个真正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其行为和发展应该是在利国、利民,促进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基础上的利益最大化。

(三)从能源审计服务机构看

能源审计服务机构,应转变观念,在满足节能主管部门对能源审计工作要求的前提下,对企业用能状况做出客观评价的同时,从企业的角度出发,主要是把审计工作着眼于挖掘企业增加利润的潜力;紧紧抓住降低企业成本的“牛鼻子”,注重于企业能源利用与经济活动的效率、效果的审查和评价,更好地为企业决策层和管理层服务。具体措施有:

1.扩大能源审计的内涵

能源审计是手段,为企业服务是目的。能源审计服务机构在为企业进行能源审计时,应抓住降低企业成本的关键因素,将能源审计的内涵扩大,即对生产经营的全过程,而不是某一部分,灵活运用审计方法,以提高审计效果。能源审计的内涵扩大,一方面为准确计算企业产品产量、科学评价单位产品能耗、产值能耗提供了保障;另一方面,通过主要原材料和辅助材料的审计,对引导企业搞好事前预防、厉行节约等间接节能也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此外,能源审计工作人员在企业进行工作时,具有综合企业各生产管理部门的优势和对企业整体的信息进行整合的优势,具备为企业提供良好服务的条件。

2.注重企业能源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能源利用方面,企业大多缺乏统一指挥和计划,形成部分能源盲目超储积压,风吹雨淋、自然损失严重,各生产工序之间统筹计划调度能力差,设备无效运转时间长,导致能源损失大。

针对此类企业,能源审计工作人员需着眼于挖掘企业增加利润的潜力;注重对企业经济活动的效率、效果进行审查和评价;注重如何当好企业领导改进经营管理的参谋,发挥能源审计建设性的职能作用,通过对企业内部经济活动的监督与评价,为改善经营管理提出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帮助企业堵塞漏洞,增收节支,加强管理,提高经济效益。通过改进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建议,也是企业投资最低、收效最直接的建议。

3.坚持能源审计报告内容的完整性与审计重点的灵活性原则

在保证审计质量的前提下,企业能源审计应处理好全面与重点的关系,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工作。在审计过程中,应选择性的进行设备的现场测试,不陷入能量平衡的繁杂劳动中,能源监测也注重“抓大放小”,即抓住重点的用能工艺和主要的用能设备,不面面俱到,在合理评价企业能源、资源利用状况的基础上量力而行,科学地配置审计资源,让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益。不搞“企业能源利用率或者企业能量利用率”等庞大的数字计算工程。能源审计工作本身也涉及“节约”的问题,能源审计人员如何经济、合理、有效地利用各项资源,要运用系统工程的观点和方法,才能做到能源审计资源利用的最优化。

笔者相信,通过政府、企业、能源审计服务机构三方的切实改进和踏实工作,企业能源审计工作一定能够得到更为充分的发挥,我国的能源审计工作一定能够更加健康、持续地开展下去。

【参考文献】

[1]孟昭利.企业能源审计方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2]albertthumann,williamj.younger.handbookofenergyaudits.newyork:thefairmontpress,2003.

企业能源计量管理篇10

【关键词】能源审计;节能;对策

审计具有很强的监督与管理作用,能源审计是一种专业性审计活动,属于管理审计范畴。企业能源审计是由节能主管部门授权的能源审计机构和具有资格的能源审计人员依据国家节能法规和标准,对企业的能源利用状况进行审核与评价。目的是通过把审计的管理与控制方法引入企业能源管理工作,帮助企业合理使用能源资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目前我国企业能源审计面临的突出问题

在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监管力度的加强和企业能源成本压力的双重作用下,能源审计工作正经历着20世纪90年代能量平衡后的又一次新的发展高潮。但由于我国能源审计工作全面开展的时间过短,能源审计工作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一)能源审计工作的定位尚不清楚

企业能源审计的现状是市场职能和政府职能并行。从政府角度看,政府节能主管部门要求重点耗能企业提交能源审计报告和节能规划,却没有明确是政府委托还是企业自身行为。如果是政府职能,就不应该收费,但能源审计所消耗的人力物力很大,需要聘请一些相关行业的专家和高级技术人员,所需经费没有来源,整个能源审计工作将无法展开,政府部门能源审计的监督职能就无法发挥。从企业角度看,如果仅靠市场行为,企业出于自身节能管理的需要,开展能源审计工作,又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审计机构实行监督。从审计服务机构看,审计服务机构既然因能源审计业务向企业收取费用,肯定要为企业服务,帮助企业理顺数据关系,片面迎合政府要求,从而使能源审计变成走过场,起不到应有的监督与作用。此外,审计服务机构的违规行为不能得到相应的处罚,也无法保证国家节能政策的顺利推行。

(二)能源审计的评价标准尚不明确

目前,我国节能管理部门对企业完成“十一五”节能目标的计算到底是按单位产值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还是产品能耗尚不明确;能耗标准针对性不强,有些标准或者指标没有考虑到行业内部的不同情况,如产业链的长短、原材料质量好坏等,均可能使产品能耗指标的可比性受到削弱;许多行业缺乏耗能指标的评价体系,单位产值能耗指标与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指标的比较存在的不可比因素太多,实际已经失去了比较的意义;地方节能主管部门与统计部门对等价与当量折标的要求不尽一致,导致计算结果差异较大。

(三)能源审计服务的市场准入制度尚未建立

我国尚未出台企业能源审计机构资质限定的相关法律、法规。有些地方甚至是三人或两人就组成一个能源审计小组,任意打一个牌子就跟企业签订能源审计协议。相关审计人员也没有相应的审计资格要求,部分机构参加审计的工作人员业务素质较低,指标的计算不准确,甚至理解错误,对二次能源与耗能工质投入、转出机理不理解,单位产品能耗计算不准确、审计报告质量不能保证,造成了能源审计市场的混乱,影响了能源审计应有作用的发挥。

(四)能源审计的基础性资料尚不完善

由于我国大部分企业缺少专职的能源管理机构,相关的能源使用及管理信息不全面,在各个生产与管理部门之间还没有形成一个有效能源的信息共享链,内部的能源信息共享性差,存在“信息孤岛”现象。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对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高于资源节约,甚至高于环境保护,致使企业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忽视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因此,节约能源意识较差,计量器具配置不全,完好率、配置率达不到标准,致使部分能源的消耗无法计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能源审计报告的数据准确度。企业财务成本核算中,只核算作为原材料、动力的主要能源,如原煤、电力等,而对用量较小的能源,如柴油、汽油、水等,在成本中则未作核算;部分企业对余热余能回收后转换的能源又用于生产时,不计入成本,因此成本分析中能源成本的升降金额并不反映实际的升降,使成本分析流于形式。

上述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企业及能源审计服务机构三方合作,做好各自工作,制定相应对策,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推动企业能源审计工作的健康、顺利及可持续开展。

二、解决我国企业能源审计中突出问题的对策

(一)从政府角度看

在能源的科学管理和节能管理工作中,运用法律法规来规范和调整企业能源利用过程、节能管理工作的各种权力和义务关系,对企业的管理和重点用能单位的节能管理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千家企业节能行动实施方案》以及各省市、自治区相继出台的《能源管理条例》等一系列的法律法规,给企业的节能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也使企业的节能管理和能源审计工作有法可循;特别是随着《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2007年4月27日,国务院召开全国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实施方案和办法》(国发〔2007〕36号)、《节能技术改造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使能源审计工作带有法可依,保证了企业的节能管理和能源审计工作在法律法规的监督下依法进行。

政府部门应继续抓好重点用能单位的能源审计工作,加大节能资金的投入和节能降耗的财税支持力度,通过制订财政、税收等激励政策,加大对能源审计的支持力度;尽快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并建立能源审计市场准入制度,规范能源审计工作;尽快制订出更多的适用于不同行业的国家能源标准检测方法及评价细则,准确衡量企业的能耗状况;对《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进一步明确涉及能源核算的项目,引导企业在财务成本核算中的成本、费用科目设置增加一些能源方面的明细项目,便于对能源消耗数据的统计。

(二)从企业角度看

企业开展能源审计工作,需要支付给审计服务机构一定的费用,此外,在审计过程中,企业各部门的会议协调、资料复印等还需要一定的成本付出,这些基本上构成了企业能源审计的成本。而企业所能获得的能源审计收益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企业申请新上项目时,完整、科学的能源审计报告能够帮助政府部门更好的判断企业原有的能源消耗及管理水平,综合考虑新上项目带来的能源消耗变化情况,减少相应的行政成本,为企业带来间接效益;其次,通过能源审计,企业可以充分认识到能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能源审计中提出的相关节能管理及技改措施,找相关的部门或机构进行可行性分析,并进行项目的具体实施,项目的实施可以为企业带来巨大的节能效益;再次,能源审计服务机构凭借着其强大的专业知识,可以在能源审计过程中适时的向企业宣传国家相关的节能或资源综合利用的优惠政策,以良好的服务让企业得到实惠。

基于此,企业应配合国家相关政策,做好节能管理的基础工作,完善能源使用的计量管理,保证能源使用数据的完整性、真实性、可靠性。一个真正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其行为和发展应该是在利国、利民,促进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基础上的利益最大化。

(三)从能源审计服务机构看

能源审计服务机构,应转变观念,在满足节能主管部门对能源审计工作要求的前提下,对企业用能状况做出客观评价的同时,从企业的角度出发,主要是把审计工作着眼于挖掘企业增加利润的潜力;紧紧抓住降低企业成本的“牛鼻子”,注重于企业能源利用与经济活动的效率、效果的审查和评价,更好地为企业决策层和管理层服务。具体措施有:

1.扩大能源审计的内涵

能源审计是手段,为企业服务是目的。能源审计服务机构在为企业进行能源审计时,应抓住降低企业成本的关键因素,将能源审计的内涵扩大,即对生产经营的全过程,而不是某一部分,灵活运用审计方法,以提高审计效果。能源审计的内涵扩大,一方面为准确计算企业产品产量、科学评价单位产品能耗、产值能耗提供了保障;另一方面,通过主要原材料和辅助材料的审计,对引导企业搞好事前预防、厉行节约等间接节能也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此外,能源审计工作人员在企业进行工作时,具有综合企业各生产管理部门的优势和对企业整体的信息进行整合的优势,具备为企业提供良好服务的条件。

2.注重企业能源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能源利用方面,企业大多缺乏统一指挥和计划,形成部分能源盲目超储积压,风吹雨淋、自然损失严重,各生产工序之间统筹计划调度能力差,设备无效运转时间长,导致能源损失大。

针对此类企业,能源审计工作人员需着眼于挖掘企业增加利润的潜力;注重对企业经济活动的效率、效果进行审查和评价;注重如何当好企业领导改进经营管理的参谋,发挥能源审计建设性的职能作用,通过对企业内部经济活动的监督与评价,为改善经营管理提出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帮助企业堵塞漏洞,增收节支,加强管理,提高经济效益。通过改进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建议,也是企业投资最低、收效最直接的建议。

3.坚持能源审计报告内容的完整性与审计重点的灵活性原则

在保证审计质量的前提下,企业能源审计应处理好全面与重点的关系,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工作。在审计过程中,应选择性的进行设备的现场测试,不陷入能量平衡的繁杂劳动中,能源监测也注重“抓大放小”,即抓住重点的用能工艺和主要的用能设备,不面面俱到,在合理评价企业能源、资源利用状况的基础上量力而行,科学地配置审计资源,让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益。不搞“企业能源利用率或者企业能量利用率”等庞大的数字计算工程。能源审计工作本身也涉及“节约”的问题,能源审计人员如何经济、合理、有效地利用各项资源,要运用系统工程的观点和方法,才能做到能源审计资源利用的最优化。

笔者相信,通过政府、企业、能源审计服务机构三方的切实改进和踏实工作,企业能源审计工作一定能够得到更为充分的发挥,我国的能源审计工作一定能够更加健康、持续地开展下去。

参考文献

[1]孟昭利.企业能源审计方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2]albertthumann,williamJ.Younger.Handbookofenergyaudits.newYork:theFairmontpress,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