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高等教育教育学心理学十篇高等教育教育学心理学十篇

高等教育教育学心理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58:02

高等教育教育学心理学篇1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广东肇庆526040)

摘要:在大学期间,学生的心理状况与学校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息息相关。在大学阶段,既要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身体素质的同步发展,又要在学校的课程设置与安排中保证心理教学与体育教学的共同提高。在未来高校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发展中,体育教学与心理教育要齐头并进,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满足当今快节奏发展的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本文对当前高等教育阶段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二者的相互作用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高等教育;体育教学;心理健康教育;高素质人才

Doi:10.16083/j.cnki.22-1296/g4.2015.04.036

中图分类号:G80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4—0077—02

收稿日期:2014—10—16

作者简介:魏然(1987—),男,湖南湘潭人。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助教,研究方向:运动训练。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校学生面临的学习与就业压力越来越大。高校学生特殊的年龄阶段与大学特殊的群体环境,导致学生的心理问题与心理障碍的出现频率逐年加大。所以说,在高等教育阶段开展适当的心理辅导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而大学的体育教育作为高等教育阶段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却在培养学生健康体格和完善身体素质方面存在着很大的缺陷与不足。因此,传统高等教育阶段的体育教育也亟待改革。将心理健康教育引入高校体育教育的课程中去,是为了引导大学生向身心健康的方向发展。将学生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统一起来,对塑造其健康的人格有着巨大的作用。

一、高等教育阶段心理健康教育与体育教学的现状

在现阶段,高校在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还有很大的不足。就大学生的年龄特点来说,他们正处于身心敏感期,大部分学生都面临着理智与情感、理想与现实等方面的矛盾和冲突。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就可能诱发严重的心理问题与心理障碍。这种心因性的矛盾不但会给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带来困难,也有可能给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埋下巨大的隐患。

然而,目前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的开展时间不长,师资力量、理论基础等方面都还处在发展初期,不能有效地达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同时,本来就相对薄弱的心理健康教学活动往往流于形式,难以起到培养学生正确人生观与价值观和塑造完整人格的作用。随着社会群体压力的不断增大,大学生群体的心理障碍问题也有严重化的趋势,大学生中因为心理原因休学、退学的人数也在逐年递增。因此,在高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变得刻不容缓。另一方面,体育教育在高等教育阶段的开展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各学校对学生的身体素质都给予了不同程度的重视,体育教育成为承担大学阶段健康教育的主要科目。在当前教育改革工作不断深化与发展的过程中,国家和高校对体育教育的开展也做出了调整,不仅将终身体育的教育理念引入到学科工作的开展中,也逐渐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体育课程结合起来,从而全方位地提升学生的身心素质,为其将来走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体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作用

在高等教育阶段,无论是体育教育还是心理健康教育,都应遵从以人为本的原则,符合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体育教育和心理教育工作是培养学生身心健康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心理健康对大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更是培养大学生自我心理调节能力的重要手段。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可以让一个人更加乐于亲近自然,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其他活动中去。体育活动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一方面,体育活动能够改善学生的情绪,为营造健康的心理环境创造氛围,也能够使紧张的情绪得以放松,同时还能够让学生更加敏感地观察到自身的身体问题,从而自发地选择有针对性的体育锻炼项目。另一方面,体育活动可以协调学生的群体关系,通过体育项目中的良性竞争和自我超越,锻炼学生的意志与品质,完善健康的人格,逐步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竞争优势。

另外,在体育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等教育理念的相继提出开始引导高校体育逐渐走上不同的道路。现阶段大学中的体育课程正在逐步摆脱原本僵化、机械的体能训练模式,而转为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在今后的人生中保持持续的体育锻炼的知识与能力。因此,体育教育不仅致力于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体魄,同时也关注学生是否具有保持长期进行体育锻炼活动的兴趣与健康的心理。只有同时拥有健全的精神与强健的体魄的人才能称得上真正健康的人,这也将成为高校开展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和导向。

三、体育教学与心理教育相融合的发展方向

在高校的健康教学活动中,体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因此,在未来的健康教育发展过程中,将二者结合起来,共同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是体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大方向。

(一)加速体育教育改革进程

体育教育改革的深化就是要引导高等教育阶段的体育教学课程逐步由原本的技能训练转变为体能素质训练。在大学体育课堂上,要将单纯的、机械性的体能训练逐步转变为学生乐于接受且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积极作用的体育项目训练。这种变化能够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找到乐趣并逐步提升自我成就感,进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同时,终身体育的教育理念也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将体育锻炼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去。因此,在体育课堂上,不仅要关注学生的体育学习,也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健康教育理念的顺利实施。

(二)将心理健康教育引入体育教学课程

在体育课堂中,可以将心理学知识和方法有机地融入进去,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训练的效果,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另一方面,在体育教学中引入心理健康教育,还可以保证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与有效性。体育课堂的教学实践设置要符合高等教育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等,更加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体育健康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的积极性,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同时,在体育教学与师生的竞技互动中,也容易发现有心理障碍和心理问题的学生。教师可以利用心理学知识,及时帮助有问题的学生。在课堂上,结合体能训练培养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并尽量用优势教育的方法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与成就感,逐步提高他们的抗压能力。

(三)发挥教师在学生心理塑造上的积极作用在进行体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时,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一方面要注意课堂上技能与理论的培养与训练,另一方面还要发挥教师的积极作用。教师优良的素质与品德、积极的人生观和生活态度等对学生的培养和教育有着积极的意义。教师的个人魅力在教学活动中影响着学生对人生与自我的认识。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要重视教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这是教学工作顺利、有效进行的重要保障。同时,具备丰富、专业的体育及心理健康知识的教师,对培养学生健全的品格、及时发现学生的健康问题并予以纠正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庄静.高校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36).

[2]张雁,阎春喜.现代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0(S1).

[3]曹绍珍,刁元均,金兆江.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小论[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6(S1).

[4]高丹娜.如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S1).

[5]张志明.浅论高校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J].当代体育科技,2013(2).

高等教育教育学心理学篇2

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多种模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理念的指导下,对心理健康教育过程及其组织形式做出的特征鲜明的简要表述。”[1](p.398)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指“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实现学校素质教育的总目标而建立一种心理教育合理的结构和程序,或总结实施心理教育的经验,创造新的心理教育模式。”[2]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

1.理论研究薄弱

一方面,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模式的分类上面。根据学科背景不同,陈旭、张大钧总结国内外采用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将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分为医学模式、社会学模式、教育学模式和心理学模式。[3]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对象、内容和方法不同,胡凯将心理健康教育分为医学型和教育发展型。[4](p.19)但是学术界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概念、作用等的研究几乎空白。另一方面,我国学者构建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主要来源于自身的实际经验,缺乏理论支撑。特别是整合思想在我国流行以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从自身工作实际出发,在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构建了适合本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促进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但是这种基于实践构建的模式由于缺少理论基础,在实施中必然遇到一些问题而不能很好的解决。

2.实践操作推广性弱

科学有效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应该具有大范围普遍的推广价值。它不能仅仅局限在一个学校或一个省市。而我国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在实践中就存在着操作性和推广性不强的问题。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一些发达地区的学者构建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在相对落后地区很难实施。例如,发达地区的某些模式构建的前提是高校在教学、管理等各个方面的协调合作,学校硬件和软件设施的配套齐全,而欠发达地区高校的条件相对落后,不能满足某些模式构建的前提,致使这些模式在这些地区无法实施。另外,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的最主要特点就是,构建者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经验总结来构建模式。而我国高校之间差异很大,很多模式不具备推广价值、没有推广空间。如何构建一个实践操作推广性强的、具有大范围推广价值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关系到我国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顺利进行的当务之急。

3.整合理念模糊

整合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人的心理的复杂性以及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固有的复杂性,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必须走一条整合的道路,才能实现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大部分都在尝试各个要素之间的整合。整合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模式实施途径的整合。如舒曼[5]等人提出的立体化模式提出了模式构建途径的三个层次,即心理测量、学校心理咨询和开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开办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二是指各种模式之间的整合。如胡凯[6]在分析了医学模式和教育发展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教育发展型为主,医学型为辅”的生理、心理、伦理、社会相结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但是在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的概念比较模糊,整合的要素不尽相同,整合的标准没有明确规定,整合的内容和途径单一缺乏创新。

4.本土化研究不够深入

国外由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有一个相对较长的历史,其发展走在我国的前面,有较成熟和稳定的工作模式。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在理论研究上主要是借鉴国外的先进理论、经验和方法。在我国当前比较流行的心理咨询模式,咨询的理论、方法、手段和技能等都来自于国外,至今仍没有根据我国的国情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而进行深入研究的本土化心理咨询模式。在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教授的理论知识几乎都来源于国外的理论成果。由于当前我国在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方面的积累较少,借鉴国外的先进理论和方法是我国当前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发展的主要途径。但是在国外可行的模式,不一定适合我国高校学生的特点和状况,如果不经过一个充分的内化过程而直接拿来就用,很可能在实践中效果不佳、甚至可能导致心理健康教育的失败。

二、对策

1.引入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理论基础

一个有效的模式离不开理论的支撑,面对我国当前模式理论基础薄弱的问题,加强理论基础势在必行。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正在走一条整合的道路,在实践中整合要求多层次、多角度的调动高校学生、教师和其他相关部门的积极参与,强调多方的通力合作。这就要求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理论基础不能仅仅局限在心理学范围内,要引入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相关的其他学科的理论知识,例如,社会学、管理学、教育学、社会工作等,来探索和丰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理论基础。

2.开展高校现状和大学生现状的调查研究

2007年教育部公布我国普通本科院校共742所,分布于全国的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国家支持力度不同、学校建立历史长短等原因,造成我国高校之间存在很大差异。通过调查、发现和研究这些差异的内容和表现,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提供物质载体和构建空间,是我国构建具有大范围推广价值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基础。大学生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对象,一种模式的作用和价值最终是通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和改善情况体现出来的。当前,我国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有很多,“2000年在南京召开的大陆、香港、台湾三地21世纪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学术讨论会上,有报告表明,20世纪80年代中期,23.25%的大学生有心理问题,90年代上升到了25%,近年来已经达到30%左右。”[7]但我们应该看到,一个行之有效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仅仅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不够的,还要对大学生的学习、家庭、社会背景、思想品质等进行调查研究。这种全面调查可以提高模式构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使构建的模式可以推广到全国各大高校。然而调查和研究的过程是漫长和复杂的,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3.科学规范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趋势

在世界上的其它国家和地区,都在有意识地探索一种整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即把学校的各种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充分调动起来,形成一种整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和环境,使学生在这样一种具有心理健康教育功能的环境中成长和发展。目前,我国学者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趋于分散,大家都从不同的目标取向来研究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这必然会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特殊性和个体性,而不具有普遍性和整体性。因此,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整合是十分必要的。“整合”这一概念是20世纪90年代西方学者针对未来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发展趋势提出来的。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未来要走整合的道路,这是国际普遍的发展趋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该通过研究和讨论明确什么是整合、怎么整合等一系列问题,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提供理论的指导。

4.高度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大力开展本土化研究

中国在其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逐渐形成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涉及的范围也相当广阔,其对个体的心理和行为也会产生重要影响。“传统文化不仅影响人的心理活动模式,而且影响人们在产生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时的求助方式。例如,西方人普遍比较重视和善于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有心理问题会及时求助心理医生。而中国人将心理问题等同于精神疾病,认为有“病”才去心理咨询,这就造成了中国人在心理问题上的讳疾忌医。”[8]我国当前心理方面的理论实践基本上都来源于西方,由于不同历史文化的影响使得人们的差异很大。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正视中国文化因素对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吸收外来的理论和方法,大力开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本土化研究,创造出适合我国国情和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佘双好.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崔景贵.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与整合[J].现代教育科学,2004,(1).

[3]陈旭,张大均.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模式探析[J].教育研究,2002,(1).

[4]胡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概论[m].武汉:中南大学出版社,2004.

[5]舒曼,袁爱清,徐紫云,徐朝亮.立体化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及成效报告[J].华东大学学报,2006,(3).

[6]胡凯.建立中国特色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思考[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高等教育教育学心理学篇3

作者:张国磊 杨龙滨 李晓明

[论文关键词]教育心理 高等教育 课程教学

[论文摘要]在课程教学中进行教育心理研究,可以有效地提升课程教学效果。文章根据心理研究理论和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特点,分析了进行教育心理研究的必要性,并根据实际教学经验,总结探讨了在课程教学中可以采取的多种教学方式。

一、将教育心理学应用在高校课程教学中的意义

我国高等教育倡导实施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客观上对从事高等教育工作的教师群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校教师在不断提高学术水平、完善专业知识结构的同时,还应该进行教育教学方法总结。对教学对象进行深入的教育心理研究,探求并把握大学生群体心理的共性需求,克服不同年代群体交流的障碍,研究适用的教学方法,并在课程教学中有效地实施。

教育心理研究的是学校教育情境中的心理现象。具体而言,既要研究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探讨不同类型学习的过程和有效教学的条件,也要研究教师的教学行为,探讨教学设计,为有效教学提供科学依据。而广义的心理教育,除了心理咨询和心理帮助等形式外,更多的是与学校日常教育活动结合在一起的。在高等教育中,课程教学是对学生产生影响最为深远的过程,也是高等教育的中心环节。教育心理的研究,可以有助于解决怎样教学和如何教得更好的问题,进而有助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进行教育心理研究,教师就可以把自己的教学工作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较快地取得教学经验,增强教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师将教育心理学应用于课堂应该做好的几个方面

1.科学有效的教学组织。首先,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调动讲课的激情,用真诚去感染学生。教学实践证明,教师富有情感的生动讲述,可以激发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融洽的情感共鸣中去接受知识,更好地感受和理解教学内容,进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其次,有效的教学组织还包括精心设计每一次课的教学过程,包括开场白、新知识的导入、生动的事例、课堂总结。良好的课程教学设计会让学生主动跟随教师的思路,听课也成为一种享受,而不是枯燥的理论知识灌输。同时,精心设计课程教学还能让学生对教师产生折服心理,进而对课程产生兴趣,得到好的教学效果。第三,有效的教学组织还包括充分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无意注意是由刺激物的特点和人的内部状态所引起的,对课堂教学而言,教师的讲课内容和方法、衣着和行为、板书和直观教具及现代化教学设施、教室环境和周围环境因素等,都可能成为学生无意注意的对象。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讲课语音、语调的抑扬顿挫的变化;对重点知识在音调、音量上给予突出和强调,并适当重复;善于应用手势、表情等肢体语言;教学过程中增加提问、教学演示等方式,等。

2.善于运用激励策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任何一种社会活动中,参与者都会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在高等教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是相对特别的角色,因而得到教师的激励对于学生课程学习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教师应该善于利用这个自身得天独厚的条件。目前高校的教育资源相对缺乏,学生人数众多,因而教师对于学生的激励难以有效地一对一进行。但我们可以从点滴做起,有所作为而提高教学质量。笔者认为,检查批改学生作业,就可以作为一个非常好的与学生沟通并实施激励的环节。笔者在从事专业课程教学中,很重视学生的作业批改,并做过如下尝试:在学期初批改学生作业时,只在学生作业上简单注明“阅”及批改日期,不做其他注明,学生作业质量一般且与教师课堂沟通较少;一段时间后,笔者批改作业时写上几句评语,点中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并在作业上标明成绩,如a-,同时在课堂上将教师的批改作业记录展示给学生看,在此之后学生上交的作业,大部分作业质量从态度、书写等方面有了明显的改善,而且很多学生将这种认真的态度一直维持到课程教学结束。在教学过程还可以适当采用讨论式教学,鼓励学生课堂发言,并进行以肯定为主导的重点点评,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避免人为地隔离教与学,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并为实施有效激励提供最直接的机会。

3.按照记忆规律引导学生复习、练习。德国心理学家H.ebbinghalls研究得出了“遗忘曲线”:即记忆初期遗忘较快,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逐渐减慢,到了相当的时间几乎就不再遗忘了,遗忘的进程具有“先快后慢”的趋势。关于记忆的研究还表明,克服遗忘最有效的途径是复习。因而,高校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已知规律,在课程教学后短时间内组织进行有效的复习,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采取的教学方法包括:在知识传授过程中,举出与实际相关的生动的事例或者演习具有代表性的习题,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印象和理解;与学生课代表及时沟通,通过课代表督促学生及时复习;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并一定做到及时批改、反馈,形成有效的复习监督环节。这种方式可以同激励的策略有机地结合起来,既强化了学生对于知识的记忆,又可以有效激发其学习兴趣。课程教学每个环节的良好掌握,最终会积累成课程教学总体的良好效果。

4.了解教学对象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教学方法。我国在校的大学生大部分年龄在二十岁左右,这个年龄段的大学生拥有非常鲜明的共性特点:他们渴求别人的认可和关注,但却非常敏感、排外;他们冲劲十足,思想解放,善于接受新事物,敢想敢做,但心理状态不成熟,情绪变化强烈;他们要求独立,却思想单纯、社会阅历少,缺少规划自己生活、学习的能力。对于当前大学生的教育,要给予充分关注,做好心理层面的研究,利用他们的心理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肯定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每一点进步,这种“肯定”要及时、准确,真正做到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注。其次,实际教学要重视“南风效应”,以情感人,尊重和欣赏学生,构建和谐的教学氛围。避免“超限效应”,根据学生实际状态灵活安排教学内容,防止知识过多或过难,超出学生理解能力,而使学生放弃学习。

5.执行好教师在课程教学中的角色。首先,教师是课程教学的组织者。教师需要为学生创造一个理想的学习环境,严明课堂纪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完成每节课的授课任务。其次,教师是课程知识传授的引导者、辅助者,是课程教学的规划者。教师需要对课程按照知识体系、学时的要求进行整体规划,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补充或者删减,保证知识的基础性和前沿性,掌控课程学习进度并按阶段及时明确课程学习的要求。进行教育心理研究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但在高等教育课程教学中的实施还存在一定难度,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其一,如何评定教学效果及总结教学方法。目前评价教育效果更多的是以课程考试成绩作为评定标准,这样的评定依据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对于教学方法的总结很难做到准确、全面。素质教育不是几年就能完成的,检验学生对于知识掌握、应用的情况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而,不经过长时间的总结分析,很难总结出一种普遍适用的教学方式。其二,进行高等教育教学活动的教师,大部分来自于专业研究领域,而不是师范专业,专业、术业有所区别,在进行教育心理研究时很难达到专业水平,同时鉴于我国高等教育生师比过高的现状,教育资源缺乏,高校教师承担教学、研究的工作量过大,因而推行教育心理研究存在一定的难度。

在高等教育课程教学中进行教育心理研究,需要耗费任课教师的很多时间、精力,尽管如此,将教育心理研究应用于教学活动,努力提高教学效果仍然是广大高等教育工作者的职责和目标。

[参考文献]

[1]游永恒.重新思考我们的教育目的[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2).

高等教育教育学心理学篇4

论文摘要: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保障,加强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是高等学校所面-临的迫切任务。针对学生个体的自身特点,积极引导教育,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心理健康咨询,帮助大学生走出各种心理误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已经成为各大高校目前最为关注的问题。 

(一)当代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近年来由于失恋、就业受挫等心理问题引发的休学、退学乃至引发的恶性案件里逐年上升的趋势,这一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以及高校稳定的突出因素。主要有三个原因致使这种情况的发生:

一是社会环境的因素。在我国,随着对外开放、科学技术的进步,整个社会的信息量在急剧膨胀,社会生活的节奏在加快,各种思潮的冲击已经影响到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心理、行为。当客观事物与自我身心达不到统一时,就会有心理挫折和挫败感的产生。无法让客观事物的判断与现实相一致是现今社会最主要的心理问题。

二是人际交往的因素。大学时期是自我摸索、自我意识发展的时期,而且必须走入社会独立生活,在其社会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各种人际关系的矛盾需要应付,这时往往容易因为某些原因导致人际交往的失败,于是产生苦闷、自卑,以致影响身心健康。

三是教育模式的因素,一直以来的中国学生都面临招考试决定命运的应试教育,学校家长双方面都只注重学生的成绩而没有过分重视对于其人格的培养,以至于很多学生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突然到大学独立生活就显得格外不能适应,使之心理生理都无法与周遭环境协调,最终出现各种各样的严重心理问题。

(二)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作用。

1 以教育的手段更容易学生接受健康的观念。中国的学生长期受应试教育的熏陶习惯了填鸭式的教育手段,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开设为课程,与传统的政治,英语等一样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接受“正确”的思维方式,避免走入牛角尖,死胡同。全面的健康不仅仅包括智力和身体,心理健康更是重要的方面,所以,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势在必行。

2 提升了高校教学的成效。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学生有个良好的心态来接受,而心理健康教育就可以达到这个目的,它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它使大学生正确的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长处与不足,正确的进行自我评价,同时,又帮助大学生树立适当的奋斗目标,促进大学生之间的相互交往,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使对思想政治课的人之提升一个档次,将理论内化为个人素质,这是高校教育的最终目的。

3 有利于学生独立自主地对待处理问题。为了应对我国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学生除了学习文化知识没有自己一点独立自主的空间,所有生活上的问题都被父母老师大包大揽,忽略了对自己独立能力的培养,当面对自己独处的时候们就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不适应,无法出师,不善于处理情感与理智的问题,以致不能坚持正确的认识和理智的控制,而成为情感的奴隶,长期受心理问题的困扰。而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要求高校的教师掌握心理学以及心理调节方法,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为其服务,将知识和方法传授给大学生,让他们拥有自我独立处世的能力。所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让学生健康顺利的脱离传统束缚,更快更好的发展。

(三)基于现状明确高校心理健康教青工作的开展方向。

1、引起重视,建设优秀的教育队伍是前提。现今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者数量上无法满足广大学生的迫切需求。学校应充分重视该项工作的发展,设立一些奖励晋升的优惠条件,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老师从事这项工作,干出成效。学校应经常对教育队伍进行培训,考核,提高质量,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可以及时的,有效地进行开导教育,使之得以治疗。

2、方法得当,运用和摸索适合广大学生需求的方法。教育部门应建立健全的心理干预机制,设身处地的为了学生着想,把心理咨询辅导落到实处,注重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与之交流情感,及时了解学生在生活,人际交往,学业等值多方便的心理失衡,帮助学生宣泄出不良情绪,并及时提供一些好的建议,促使其在面对困难时勇于克服换位思考,来摆脱心理闯题的困扰。以学生班级为基础,开展宣传“健康心理的重要性”。认真分析学生的个别案例,找出启发他们的心灵之药。

3、坚持不懈,做好持之以恒的长期准备。心理健康教育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长久的一项造福大学生,帮助其健康成才的重要举措。教育工作者应做好长期工作,长期提高自身能力的心理准备。只有不断扩展教育的范围,才能适应当今需求日益提高的社会。认清形势,及时总结经验与教训,“以学生的特点进行全方位的关心和教育,使之身心健康”必须长期不断创新地开展下去。

现在的大学生认知能力趋于完善,情绪情感丰富、强烈,意识活动控制力日渐增强,人格逐渐成熟,对于完全大包大揽的干预并不能接受,他们更期待公平、民主、相互尊重的交往方式。心理老师就扮演着这样一个同学们朋友的角色。真诚,无条件的积极关注与学生建立一个彼此接纳,彼此信任的沟通环境,以确保疏导的顺利进行。真诚就是要求老师成为学生本人,设身处地的为他考虑,为他提出走出困境的方法。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更容易被学生所接纳的符合其人格特征的教育方式。从而让学生更积极的面对独立生活,正常的处理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紧张的人际关系问题,情感失衡的心理问题。心理教师的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这样一个宣泄心中苦闷、解开矛盾、改变心理失衡的场所,这样才使高等学校的教育得到了全面发展。

重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高等学校教育新形势下很重要的一个文化建设组成成分。心理教育通过心理咨询和辅导的方式更是体现了高校教师充满人性化的教育模式,不仅解决了学生的心理问题,同时也将学校氛围营造了一个平等互相尊重的和谐环境。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教育文化中不可缺少。

综上所述,在高等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于高校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杨芷英: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综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j],2007,(11)。

高等教育教育学心理学篇5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众化;就业心理;就业压力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发展科学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地位、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国家大力的倡导下,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完成了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重大改变。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神速”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许多问题,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大学生就业越来越难的问题。通过对陕西师范大学的调查研究,笔者发现了一些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论证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供参考。

一、陕师大学生就业心理存在的问题

在对师大1000名不同专业、年级、性别的学生进行调查访问之后,发现师大学生就业心理表现如下:

1、急于就业且就业期望值高

根据调查结果,49.73%的同学表示应先就业再择业,39.24%的同学表示要先择业再就业。由此看出:大部分学生选择先就业,而待业以及考研都只是在不能找到合适工作时的选择。在回答“您认为大学生就业心理存在什么问题”时,居首位的是“就业期望值太高”,占到56.22%。

2、看重工作发展前景、工资及待遇

调查结果显示,43.03%的同学会选择行政事业单位,31.46%的同学则会选择国企,5.73%的同学选择民营企业。由此可见:学生的就业趋向是行政事业单位以及国企,看重的是它们较好的福利待遇和较强的稳定性。

3、就业过程中焦虑心理突出

调查发现,师大学生在就业中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是焦虑,占到45.0%。被调查的学生中68.22%的认为面对就业情形有一定压力,17.08%的人认为面对就业会感觉迷茫或不知所措,仅有11.24%的人会对自己的就业前景很自信。调查显示,有超过调查人数一半的同学表示高等教育大众化是造成自身就业压力增大的重要原因,也是造成他们就业过程中焦虑心理的原因之一。

4、免费师范生的就业心理

相对于非师范的同学,免费师范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心理有着自己的特点。

(1)在职业的选择上,免费师范生的就业目标比非师范的同学更加的明确,在择业的过程中盲目心理相对较小;

(2)在就业地域的选择方面,免费师范生从哪里来回哪去,跨省有条件的原则下大多数都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这样就业过程中的焦虑心理也会有所缓解;

(3)在薪酬的考虑上,由于职业的确定,免费师范生在就业的过程中考虑更多的是学校各方面环境的好坏,对于薪酬待遇不做太多的考虑,就业期望值明显小于非师范的同学。

二、影响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因素

1、外部因素

(1)就业形势的影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深化,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多,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大学生一次性就业难度不断加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普及,许多用人单位提高学历录用标准,增加毕业生求职的难度,无形中给毕业生心理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2)高校师资不健全,课程设置和机构不合理是影响毕业生就业心理的一个重要因素。高校招生的规模扩大了,师资、教学设备就日趋紧张了,全日制高校师生的比例逐渐扩大,专任教师的缺失严重。加上在扩招之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压力也在增强。就业心理指导缺乏系统性、实效性。

2、内部因素

(1)认知能力不同。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或盲目自信或保守怯懦。其二,对就业形势分析的欠缺。不能准确把握机遇。

(2)自我调适能力不同。从调查结果来看,就业心理与个人性格有很大关系。有些毕业生性格外向,遇到问题能及时发泄,得到调整;而另一些则因为性格内向,不善于与他人交流,心理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调整。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期望值高”、“焦虑”等心态的出现是很正常的,当人们想去做好一件事情的时候,自然而然会出现这样的心理。然而当这些“期望值”和“焦虑”的程度达到一个值的时候,就显得不合适了。这些心理若是等不到及时的调节就会带来长久的负面情绪从而产生不良的影响。

三、师大学生就业心理的调适对策

1、自我调适为主

(1)树立正确就业观,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与社会认知,调整就业期望值。

从社会需要出发,把社会的要求内化为自己的主观需要。所谓大学生就业难,是难在找一份理想的同时也跟自己专业有关的工作。大学生要想顺利实现就业,需要从社会需求出发,当前真正需要人才的地方多在中西部地区和一些小单位。要处理好物质需要和精神追求的关系,兼顾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生存只是手段,发展才是目的。

(2)调整自我,保持心绪平衡。遇到工作难找,受挫折的情况,需要大学生接受客观现实,保持心绪平衡,及时调整因就业受挫而引发的心理失衡问题,及时进行自我调适。一方面要冷静对待。要认识到就业形势严峻的普遍性,增强自信,用心理暗示法进行自我调节,尤其要认识到自己的优势、特长;另一方面要适度宣泄。找家人、老师、同学朋友倾诉,宣泄不良情绪,放松自己的心情。

(3)对于免费师范生而言,应该加强自身的教师教育修养。坚定从教的信念和无私奉献的决心。培养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有意识地调节自己的就业心理。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解决的主要途径是要依靠大学生自身调节,这样的情况下,高校所能做的也就是引导了。

2、高校调适为辅

(1)将就业指导、就业心理纳入必修课,实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把就业指导作为年级的必修课程,重点做好职业意识、职业选择、职业发展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做好职业规划。

(2)拓宽心理咨询和指导的渠道。一方面,通过电话、网络心理咨询;另一方面,与学校的校报等其它报刊合作开辟就业心理健康专栏。可以介绍毕业生心理咨询案例并对案例进行分析和点评;也可以邀请辅导员或心理研究人员针对学生当前遇到的心理问题进行及时说明和排解等。

(3)给予就业指导和心理咨询以必要的支持。学校应该从政策上和师资上对心理咨询和就业指导提供必须的方便,创造有利的客观条件,确保就业指导和心理指导有序、有效地开展。

3、社会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份子,在就业的过程中需要社会给予一些必要的关注。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产生是基于整个社会的发展与变革而导致的社会环境的变化。政府应严格执法力度,加强大学生就业市场良好环境的建设,统一当今存在的各种性质的招聘会,提高就业的效率。用人单位要建立与高校合作培养人才的机制。因为高校培养的人才是为用人单位服务的,而这不单纯是高校本身的事,所以用人单位也应成为大学生培养的主体,更多地为大学生提供实习的机会,帮助其提高实际的操作能力,并积累工作经验。

四、结语

现今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凸显并不是由某一个原因引起的,它是随着个人成长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只是其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撇开其他因素不谈,针对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加剧,我们应该更加明确高等教育大众化并不是简单的数量扩张,更重要的是要有高度发达的物质条件作基础,要有高度完善的高等教育自身体系作保证,更要形成尊重个人,敢于张扬个性,个体平等发展的价值观念。

【参考文献】

高等教育教育学心理学篇6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听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3)28-0006-04

[作者简介]侯庆琦,女(1975―),山东日照人,硕士,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

我国高等特殊教育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近30年的发展,现已有高等特殊教育院校14所,分别招收肢体残障、听障、视障的大学生。残疾大学生是我国大学生群体中重要而特殊的组成部分,他们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他们也同样担负着推动我国残疾人事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双重任务。但由于身体上的缺陷,残疾大学生在心理、人格、社会适应等方面与健全大学生存在差异,这就需要从事高校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探索有效的教育方法,帮助残疾大学生树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品质,从而真正做到身残志坚、成长成才、反哺社会。

听力障碍者是听力因先天遗传或后天人为因素而受损的残疾人,包括弱听、重听、老化聋等。笔者将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引入听障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之中,试图为听障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探索新的路径。

一、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内涵

“积极”一词源于拉丁语positum,含有“实际的”和“潜在的”含义。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兴起的一股心理学思潮,它致力于研究人的积极品质、潜能,倡导用更加开放的、欣赏的眼光看待人以及更多地关注人的正面力量。积极心理学的核心思想强调人的价值和人文关怀,以及人本身所固有的积极心理资源,主张用积极的心态对待人的心理现象,把培养人的积极心理品质作为其重要使命。这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借鉴。目前,积极心理学主要把普通人作为研究和帮助的对象,但是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对残疾人的教育也同样有重大影响。积极心理学可以帮助他们正视自身的缺陷,激发其固有的积极心理因素,培养其积极的心理品质,使他们在面对生活压力、社会竞争时,保持良好的心态,努力实现自身的价值。

二、积极心理学理念在听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一)肯定主体地位,充分发挥能动性

积极心理学发扬了人本主义思想并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积极心理学的本质与目标是寻求人类的人文关怀和终极关怀。“人文关怀”本身即蕴含着积极的作用和价值,它与人的尊严、人的价值、人的独立性密切相关,它不仅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规范,而且把大学生放在主人翁的位置,突出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

听障大学生是大学生群体中的一个部分,更是国家建设的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对于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应当把人文关怀、以生为本作为精神引领,关心他们的处境、尊重他们的尊严、肯定他们的价值、重视他们的主体地位,从而激发他们的积极潜能,更好地发挥其能动性。

受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教育工作者应该肯定听障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发现他们的优点,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能动性。根据积极心理学的观念,思想政治教育是外在教育与内在教育的结合。大学文化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作为校园里的一分子,听障大学生同样是各项实践活动的参与者。根据听障大学生的特点,学校应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主题活动、文艺演出等,用积极主动的体验方式帮助听障大学生在自觉轻松的实践和学习中获得感悟。

以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南特院”)的听障大学生为例,学校鼓励他们举办、参加每一项活动。他们自行编排、表演的手语操、手语舞蹈、街舞、时装表演等节目,每次演出都会赢得最热烈的掌声;他们还和正常大学生一样,积极参加“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和各种志愿者活动。2010年,听障大学生赴江西景德镇开展为期两周的以制作陶制工艺品为主要内容的暑期社会实践。他们克服了重重困难,在短短五天的时间里,制作出陶艺雕塑作品40余件,陶瓷绘画作品100余件,并拿出所有作品举办义卖会,所得款项全部无偿捐献给江西景德镇特殊教育学校,此次活动也被《中国教育报》等各大媒体报道。这些活动使听障大学生能够充分发挥并切实地感受到他们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在充分发挥听障大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同时,将思想政治教育逐步转化为对他们的自我挖掘、自我培养、自我塑造的过程,使其成长成才。南特院非常重视听障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校教务处、学工处、宣传部、校团委等相关部门经常联合起来对听障大学生进行专业教育、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以及职业规划指导,挖掘他们的能力、培养他们的人格品质。经过学校长期的努力,听障大学生李昂在2012年“金桥・蓝朗”杯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中战胜各名校参赛选手,获得一等奖。可见,听障大学生的潜能是不可忽视的,经过开发、培养以及自身不懈的努力,他们必定会有所成就。

(二)挖掘积极潜能,培养积极品质

个体存在的各种积极的潜在能力经过挖掘和激发便可以形成积极的人格品质。积极心理学提倡只有个体所固有的积极力量得到增长,消极方面的力量才能够被抑制或消除。人人都有积极的心理潜能,听障大学生同样拥有。教育工作者应善于挖掘听障大学生身上的积极潜能,使之得到培育和增长,形成积极品质。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能够及时地修正学生的不良行为,同时又能鼓励和挖掘他们的积极品质。听障大学生最大的缺点是缺乏自信、有偏执倾向、社会适应能力弱,而他们的优点则是形象思维强,动手能力较强,做事认真、执着,对规则的遵守度远超于正常人。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应当充分开发并培养听障大学生的这些积极力量,当这些积极的心理因素累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学生的自信心便会提高,容纳他人的程度会得到改善,思考问题将更加全面,社会适应性也随之增强。例如南特院在对听障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积极鼓励听障大学生与正常大学一起参加、同场竞技,学校专门为听障大学生配有全程服务的手语翻译。除此之外,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善于发现听障大学生的积极潜能:在每次的宿舍文化建设的活动中,由于听障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强、集体荣誉感强,他们所设计的文化建设方案在评比中总是摘取桂冠;听障学生设计的各式服装创意新颖、制作精美,受到了国内外来访者的赞誉。学校鼓励听障大学生走出校园,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在学校的鼓励、培养和指导下,加上个人的努力,很多听障大学生在省级乃至全国的创业计划竞赛、形象设计大赛、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残疾人运动会等众多比赛中取得佳绩。鼓励大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积极参与体验,形成参与―体验―感悟―行动的教育过程,使他们提高自我认识、自我接纳、自我探索的能力。[1]

积极品质的养成需要经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教育者外在引导和激发大学生的内动力,鼓励他们从积极体验入手,由行动到有小变化到有大变化再到行为习惯直至积极品质的外化。这一过程,对于听障大学生和施教者来说则需要经过更长的时间和磨砺。而思想政治教育者自身应当拥有积极的人生观,并用积极的眼光去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之处,即使他们身上表现出一些不良的品质,也应当相信他们有改正自我的积极愿望和潜在能量,用更加开放、包容、充满人文关怀的教育方式去教育他们,使之最终形成良好的积极品质。

(三)运用欣赏理念,激发自我效能感

积极心理学倡导以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人的潜能、动机和能力,它要求“重视和尊重人的文化遗传、年龄、生活和个人特点,所有人不论年龄和生活状况,都能学习和成功”[2]。教育者应当善于发现受教者身上的优点,并及时给予赞赏和鼓励,以帮助学生克服自卑、胆怯等消极心理,树立自信心,激发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人们对自身能否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3]313听障大学生由于生理上的缺陷,往往产生自卑心理,依赖性强。教育者在教育听障大学生时首先要克服自身的消极观念,发自内心地关爱他们。他们对事物的认知、行为能力虽然低于正常大学生的水平,但对于其正当的行为应予以尊重和理解;在教育过程中,以鼓励、欣赏、开放的心态循循善诱,最终激发其自我效能感。一方面,培养听障大学生积极的个人表现经验。个人表现经验是指,个体亲自操作所获得的关于自身能力的直接经验。[3]316鼓励听障大学生亲自操作学习和生活中所遇到的各项事务,亲身参与各种活动与实践,只有这样,才能真实地体悟。这种个人表现经验是直接建立效能感的有效途径,并对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和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另一方面,对听障大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说服教育。由于听障大学生存在沟通上的障碍,他们有固执、偏激的心理倾向。因此,采用适当的建议、积极告诫和关爱性的劝告以及积极暗示,可以使他们思想逐步接受、态度慢慢转变,促进他们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再者,培养听障大学生积极的情绪状态。听障大学生性格上极度敏感、缺乏自信。教育者应当保持一个积极、正面的教育状态,并且用积极的情绪去感染、带动他们,使他们逐渐形成正面的、积极的情绪状态,这样才会增强自信心,才会有更高的自我效能感。

(四)优化教育环境,营造和谐氛围

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因素,一种思想教育需要一种环境去支撑,“每一个有见识的思想教育者都善于改善与提升环境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4]。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和积极的教育氛围,从而构建和谐发展的教育态势。

积极心理学家彼得森在《积极心理学》一书中指出:“好学校应该帮助学生成为高效的终身学习者,给予学生安全的环境,设立公正的评判标准,营造人性化,相互关心关照的氛围,保护每个学生的尊严,以使其成为富有爱心、有责任感并最终成为建设性的社会成员。”[5]而构建教育环境包括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学校环境一点一滴的设计都体现着人文理念。以南特院为例,校园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每个指示牌都充满了对残疾人的关照。无障碍通道、残疾人电梯,校园里的标语、指示牌上的盲文、手语的图示,听障大学生宿舍门上的感应灯,等等,这些无不体现着人文关怀。在校园里,不仅听障大学生之间会用手语交流,教师及正常大学生都能够运用手语与听障大学生进行无障碍交流;手语社、手语角为师生提供了更为自由的交流空间,整个校园处处充满了人文意蕴。而校园环境既包括外在设施,又包括内在教育、管理、服务等方面,对于残障学生来说,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和谐氛围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要充分利用各种资,积极拓展听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外部空间。积极心理学提出:“构建‘四位一体’的支持系统。即‘个人―家庭―学校―社会’为‘四位一体’。家庭、学校、社区要在教育上始终保持一致,并在实践中不断联合、协调。”[6]对听障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注重拓宽学生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实行多元化发展。“四位一体”支持系统即重新整合社会、家庭、学校等可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元素,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系统,以课堂为主要阵地,以学校、家庭、社区为载体,积极主动地走向社会,构建积极完善的残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多角度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为听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一个积极的大环境。

听障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它要求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要有耐心、爱心、恒心;更需要我们不断地思考,运用新的理念去探索新的方法,为听障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更广阔的路径。将积极心理学的理念运用于听障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是一个新的思路,有待广大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发展。

参考文献:

[1]梁惠.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2:20.

[2]孟万金.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研究,2008(5):42.

[3]阳志平.积极心理学团体活动课操作指南[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313,316.

[4]张世欣.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141.

高等教育教育学心理学篇7

论文提要:随着近年来高等院校扩招,毕业生数量迅速增加。金融海啸席卷全球,其影响已经从虚拟经济蔓延到实体经济中来,今年大学生就业工作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的心理教育,已成为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基础。本文从毕业生心理教育的内容和途径等方面探讨如何有效开展高校毕业生心理教育工作。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总规模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高校毕业生数量的不断增加,特别是源于西方经济大国的金融海啸席卷全球,对全球经济结构和经济秩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已经对我国的实体经济产生了严重冲击,也将会给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造成压力。虽然我国经济出现了回暖的迹象,但是全球的经济危机仍在蔓延,尚未见底。前所未有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压力还将持续较长的一段时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9年6月3目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加强就业工作措施和6月14日在湖南大学与毕业生座谈时都谈到,必须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涉及到千家万户,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大局,为了更好地完成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加强心理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一、心理教育在就业指导工作中的地位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心理教育的实质是指对高校毕业生培养和灌输正确的就业观。具体来说就是教导学生为获得职业做好心理准备;应对择业过程中产生各种心理困境的技巧,这是影响其正确择业和顺利就业的重要因素,也是毕业生价值观的具体体现。

现今社会劳动市场存在着就业难和招聘难的矛盾,就是用人单位在招聘人员时难以招聘到合适的人员;同时大量的高校毕业生却难以找到他们愿意从事的工作。这对矛盾从一个方面凸显出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存在的偏差。在就业指导中加强心理教育正是针对这一情况所采取的有效措施。只有在高校毕业生头脑里真正树立了正确的就业观,客观正确地判断自己能力和对企业薪酬、职业发展的要求,正确面对择业过程中遇到的挫折和失败,尽早完成从学生到社会人的心理转换,消除对家长、学校和老师的依赖心理,才能切合实际地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一方面满足了企业发展的用人要求,另一方面也让自己能学以致用,尽早就业。由此看见,加强毕业生心理教育,是确保毕业生全面发展、顺利成才的重要措施,是巩固高校教育成果的重要保障。因此心理教育是新时期高校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的重要工作之一。

二、加强高校毕业生心理教育的重要性

心理教育能促使毕业生了解如何成为一名高素质的公民,如何在社会实践中既享有权利又承担义务,自觉地把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统一起来,有利于高校为社会输出合格的社会公民。在大学生就业的各项调查问卷中,心理教育所涉及的的工作态度、道德修养、责任心等方面的指标与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都列于用人单位在招聘毕业生时的因素中的第一层次,可见心理素质是高校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的准入条件。从用人单位反馈的意见来看,刚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心理素质差,心理承受能力弱,面对工作畏难情绪严重,显示出针对高校毕业生的心理教育不应只面向高校学生的择业环节,而应全面涉及求职期间以及进入职场后的心理素质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学毕业生在找工作的实际过程中以及参加工作后严格要求自我,树立良好形象,真正成为合格的高素质人才。

三、高校毕业生心理教育面临的挑战

由于经济全球化和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社会工作、生活节奏加快,对劳动者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当前,部分毕业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心理素质欠佳、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漠、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等问题。高校成为多元化思想相互激荡的前沿,这使当代大学生心理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

(一)社会因素

首先,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在带给人们更广阔视野和更多价值选择的同时,也带来了人们在价值观念和思想文化上的困惑、矛盾和分歧,这无疑加大了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难度。当代高校毕业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发生了新的变化。毕业生思想更加活跃,观念不断更新,对物质和精神的需求强烈。西方国家通过电影、电视剧、网络向我国高校学生进行的文化宣传,对高校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一定影响,表现在:有的以自我成才为中心,追求自我奋斗和自我价值;有的对前途悲观迷茫,意志消沉而无高尚奋斗目标;有的受西方思潮影响,崇洋媚外,追求国外享乐为主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等等。

其次,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对高校毕业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就业观念的转变、知识更新、素质提高。市场经济的发展给毕业生心理教育工作带来诸多有利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挑战:就是就业观和成才观的功利化。从现实利益方面来看,部分毕业生在面对就业时,更多地关注职业的“含金量”,过分地看重工作待遇,而忽略了自身特点是否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及自身发展的长远利益;或者就业的过程中,过分看重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而忽略了个人理想与国家、社会利益的结合,不愿意投身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再次,毕业生规模不断扩大,就业竞争激烈。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高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一个很重要的现实反映就是高校招生规模迅速扩大及其造成高校毕业生自主择业规模的剧增。在这一情况下,毕业生因就业过程中竞争者大量增加和就业选择范围缩小而自然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

最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劳动力市场分化的加剧和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高校毕业生中也出现了一个特殊的困难学生群体,他们是一个需要在经济上和心理上都需要特别关照的群体。

(二)高校因素

首先,大多数高校并没有开设心理专业或者心理课程,只是设置了心理咨询室,而心理咨询老师难以顾及众多全校学生。其次,高校的扩招在带来中国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同时,也给高校毕业生心理教育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高校扩招使本来就不足的心理教育师资更显匮乏。尽管近年各高校从事心理教育的师资都有明显的增长,但其速度远远落后于学生的增长,造成毕业生心理教育师资严重不足的现象。部分高校普遍存在着重教学,轻引导的趋势。所充实的心理专业教师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教学一线上,而无力在课堂外对学生进行心理引导。而且心理专业知识教学与学生心理辅导有着重要的区别。教学过程重视的是知识的传授和知识的掌握;而心理引导关注的是学生心理认知的转变和心理情绪的调节;教学过程是一对多的讲授知识过程,心理引导更多的是一对一或一对几的个别辅导。而且正因如此,高校心理教育、心理辅导工作尤为突出。

(三)毕业生个体因素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数量的增长较大,这对毕业生心理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由于种种原因,在新的就业体制和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心理承受能力不足,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种种心理偏差。另外,毕业生中出现了就业困难的群体,尤其是随着近些年家庭承担的教育成本增加,父母对子女就业的期望也随之提高。但随着经济转型的推进,某些层次和某些专业的学生就业困难成为不争的事实,这与家长和学生的期望形成了巨大反差。

高校毕业生对社会现实条件和自己能力认识不足,产生自卑心理。部分学生由于家庭贫困,认为家庭条件差,所学的专业不是热门专业、绩不够优秀、不是名校毕业生,这都是学生产生自卑心理的原因。

高校毕业生对就业前景无法预期,往往容易产生焦虑心理。由于对就业前景难以预期,对毕业后的情况感到失控和无助,往往产生焦虑情绪,具体表现为:情绪容易激动,易产生过激行为;择业目标缺乏理性思考。对自己的目标定位不准,导致产生从众心理。高校毕业生走出校门后,不能够及时转换角色,喜欢到东部沿海大城市、大企业工作,认为辛苦学习多年,一定要找个体面、舒服收入高的工作。这样直接导致的结果是在大城市理想的工作岗位出现了很低的录用率,而西部城市的众多中小企业则出现了招聘不到满意的优秀人才的情况。大学生缺乏信心,依赖心理强烈。在就业过程中,毕业生依赖心理表现在缺乏主动参与意识,独立性不强,信心和勇气不足,在社会为其提供的就业机会面前心存依赖,不主动参与就业市场的竞争,不敢向用人单位展示和推销自我,依靠自己的努力去赢得竞争,而是一味地依赖家人、朋友、社会关系给自己找门路,让家长替代自己去奔波。

(四)金融危机影响因素

2008至2009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从西方发达经济国家的虚拟经济蔓延到我国的实体经济中。由于遭受金融风暴的影响,就业市场整体不景气,企业裁员风潮不断涌现,而许多企业在今年的校园招聘中纷纷削减名额有的甚至取消了原定的招聘计划。作为中国制造的重要基地,沿海加工制造和出口的企业受到的冲击比较大,这对沿海高校的毕业生影响尤为严重。

四、加强毕业生心理教育的主要措施

(一)提升综合实力,调整就业观念,是高校毕业生在复杂的市场竞争中取胜的重要途径。

大学生要在学习阶段,从道德品质、专业知识、业务能力、身心健康水平等方面对自己提出较高要求,提前为就业积累资本。一是培养集体意识,能否在参加工作后顺利融入团队并为原有团队所接纳,成为合格的社会人,这取决于个体的团队意识水平。二是要加强自学能力的培养。深厚的专业知识储备是提升业务能力的基础,但当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良好的自我学习、自我增值提高能力是知识更新的保证。三是加强实践做到学以致用。实践是使专业知识向实际工作能力转化的唯一途径。在求职的时候,用人单位看重的是专业知识储备和在现实中应用的能力。而在参加工作一段时间后,从事实际工作的业务能力将会成为用人单位考察员工的重点。高校毕业生若要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取得胜利,就需要加速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

(二)正确认识自我,消除焦虑自卑心态。

首先要正确认识、评价自己,接纳自我,消除自卑心理。要消除自卑心理,至关重要的是要能够正确地评价自己,纠正过低的自我评价。人贵有自知之明,正确评价自我不仅表现为知道自己的短处,也表现为了解自己的长处。这是建立自信、消除自卑的有效方法f51。首先,正确对待自己的弱点和缺陷,并积极进行补偿。其次,要在抓住机会恰当地展现自己的才能。再次,还要努力克服自身的心理弱点。如培养乐观自信的心态和积极的生活态度,摆脱因为紧张、焦急、忧虑等原因带来的不良情绪。其次要增强竞争意识,克服困难与挫折,消除焦虑自卑心理。增强竞争意识,克服焦虑心理。要克服焦虑、急躁的心理,就要打破求稳的想法,增强竞争意识。而且有竞争必定会有风险和失败,确立了竞争意识,就不怕风险和挫折,焦虑的心理则能得到缓解或克服。同时,毕业生还应克服自己择业心切、急于求成的思想,否则越急越容易择业失败,而失败的体验又会强化沮丧和焦虑的情绪。因此要客观地分析自己,合理地设计求职目标。

(三)摆脱麻木从众的心理,正确定位。

高校毕业生在正确认识自我后,应该找准自己的求职目标和定位。不要盲目与他人攀比,更不应有从众心理,这样尽量减少挫折,也会减轻焦虑的程度。盲目从众地蜂拥到沿海城市的大企业求职则会事倍功半。应该全面正确分析自己的实力和当前人才市场的需求,从自身实际出发择业。将个人的能力和职业的要求相结合、将个人的愿望与社会的需要相结合、将短期的收益与长远的发展相结合,从而对自身的择业目标做出一个相对科学的定位,减少因盲目定位导致就业困难而产生的就业心理问题。

(四)高校要加强对毕业生心理教育的力度

重视危机干预,避免发生不良后果。为此,一是要充分调动学生自助和互助的力量,发挥各级学生组织、心理健康协会、朋辈心理互助、班级心理委员的作用;二是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作用,把关心学生心理健康作为教师教书育人的基本要求,提高广大教职员工关心学生心理健康的意识和能力;三是建立健全危机干预多级网络,通过明确职责、机制和制度保障,确保多级干预网络有效运作;四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建设,尤其是专兼职师资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其在危机干预中的专业作用。学校的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和心理咨询机构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心理问题常识培训和讲座,促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自我心理调适的基本方法,引导毕业生科学合理地实现就业心理压力的自我疏导,正确面对就业挫折,减少自身的心理问题。

(五)重视家庭育人的重要作用

为确保毕业生顺利就业,学校与学生家庭应经常保持联系。家庭是毕业生成长成才的坚强后盾。毕业生作为家庭的一分子所受到的影响比较持久,而且在性格培养上,家庭教育的个别化与学校集体教育相比有其一定的优势。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父母不仅要有物质上供给的责任,更重要的是情感支持、精神引领。对待他们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父母要冷静、客观地帮孩子分析问题、找到症结,帮助树立信心,积极面对各种困难。

(六)将心理教育贯穿到就业指导全过程中

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的过程中重视心理教育,培养集体主义精神,确立科学的择业期望值。在职业选择的过程中,注意将国家、社会与个人利益结合起来。另外,鼓励和引导毕业生走自主创业的道路。当前,在就业社会总需求不足的情况下,毕业生都理想就业已不太现实,社会迫切需要有一大批大学生利用自己的学识自主创业,也为他人创造出更多的就业位置,在就业指导中要教育学生从等待工作机会到寻求工作机会,再到创造工作机会。同时要加强毕业生职业道德和作风教育,使毕业生明确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树立全新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

高等教育教育学心理学篇8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教育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取得了跨越式发展,高等教育质量稳步提高,高等教育育人功能凸显。与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的需求相应,高等教育体系从二维格局到四维格局的变革,强化了“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一、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从二维格局到四维格局的沿革

改革开放初期,高等教育的体系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构成的二维格局,即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按照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念、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专业教育也称“专门教育”,是培养各级各类专业人才的教育。

改革开放推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运而生。20世纪80年代中期,少数高校依托心理学学科的优势自发地成立了心理咨询中心,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1990年11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自发的心理健康教育进入有组织的长足发展阶段。1995年国家教委印发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中,第一次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十项“德育内容”中的一项。特别是1998年《高等教育法》颁布之后,高校从1999年开始扩招,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2001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教社政[2001]1号);之后陆续有《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的通知》(教社政[2002]3号)、《教育部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教社政[2005]1号)等中央、部委及地方政府的有关文件共同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2011年6月,教育部制定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高校大学生的公共必修课。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已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或类似的机构承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职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逐渐突破思想政治教育的大框架,取得相对独立的教育地位。

就业指导起源于美、英,以美国最为典型。改革开放之初,在包分配的就业分配体制下,高等教育并不存在就业指导的必要性。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化步伐的加快,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出台,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体制改革作为教育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强调大多数学生将在国家政策方针的指导下,通过人才劳务市场进行自主择业。就业指导教育应运而生。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大学生就业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新变化,急需不断深化就业指导。2002年3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公安部、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改革有关问题的意见》([2002]19号),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提出了指导意见,标志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和就业指导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切实做好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提出,将就业指导纳入教学计划。教育部印发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提出,从2008年起,提倡所有普通高等学校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并纳入公共课教学计划,贯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整个培养过程,由此,就业指导教育进入新的规范化发展阶段。

综上所述,当前在高等教育的系统中主要存在四个维度的教育,即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决定着人才的思想政治素质,包含培养人才的辩证思维能力等,是整个高等教育的统帅与灵魂,为其他三者的基础;专业教育是适应社会分工与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培养专业化人才,是高等教育的实体,为其他三者的载体;心理健康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左翼,促成学生的心智成熟,形成理性的认知方式、情感方式与意志能力;就业指导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右翼,使学生规划大学乃至未来职业发展与人生规划,实现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对接,完成高等教育的育人使命。四者相辅相成,兼容并包,共同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二、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体系沿革的启示

(一)高校应坚持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基础立德树人。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把以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育人为本,主要强调学校的职能要在培育人上下工夫,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教会学生做人[1]。因此,高等教育应牢固树立“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把当代大学生培育成具备良好的科学人文素养、优秀的综合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笔者认为,关键在于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准确界定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避免大包大揽。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为:思想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政治教育旨在帮助大学生理解掌握党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政治路线、纲领;道德法制教育旨在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与法制意识,做有道德的遵纪守法的社会主义公民。思想政治教育应紧紧围绕这三个方面的教育深入有效地开展,探索增强实效性的路径。二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建设,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党团组织等整个队伍应不断提升教学教育和政治工作水平。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笔者认为应突破传授理论的框架,从根本上帮助学生培养辩证思维能力。三是构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加强阵地建设。四是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教育彼此借鉴,融会贯通,使思想政治教育贴近专业、贴近心理、贴近就业,贴近学生实际,在帮助学生应对学业困难、心理问题、就业挑战的过程中进一步形成辩证的思维方式。

(二)高校应坚持以专业教育为实体夯实学生专业基础。

当下,专业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是部分大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不感兴趣,也有对自己专业感兴趣但认为就业的前景不佳以致不能安心学习。在新生入学教育的过程中,应不断强化学生对专业的情意,强化学生对专业支撑个人未来发展的信心。同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水平,增强专业实习,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基础。而更关键的是,应在专业教育的过程中,更多地结合专业知识的应用、指导学生将专业学习与未来职业发展密切结合,使学生学有所成,学以致用,或者以用治学。

(三)高校应坚持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左翼,促进学生身心和谐。

除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已经日益凸显。其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但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离其目标还存在较大的差距。笔者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取得实效,必须从思想政治教育中分离出来,构建专业化、科学化的教育体系,将心理学科的发展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紧密结合,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的专业化水平与实践工作的规范化水平,培育大学生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杰出专家和学者及一批代表性成果。切实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心理教育理念,构建完善的心理教育工作机制,推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持续健康发展,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和谐与人格健全。

(四)高校应坚持以就业指导教育为右翼,导航学生就业成才。

就业指导教育不仅在于促进大学生就业,更重要的是帮助大学生以既有的成就为基础,确立人生的方向,提供奋斗的策略;准确评价个人特点和优势,评估个人目标与现状的差距,准确定位职业方向,塑造清新充实的自我,增强职业竞争力。

(五)高校应坚持以全程化就业指导为核心,凝聚四维教育的育人之力。

目前,高校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开展全程化就业指导工作。其工作理念的实质是:遵循学生在大学期间每个特殊阶段的思想成长与心理发展的客观规律,从新生入学着手,按照不同年级制定职业指导计划和实施方案,进而引导学生确立每个阶段的成长目标,明确发展的内在要求,激发学生成长成才的主动性与自觉性。在全程化就业指导的过程中,应始终注意整合四维教育的育人之力,不要仅仅突出某一方面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教育。在调研各年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教育四个方面存在的客观需求的基础上,科学设计教育内容,务求教育实效,使四维教育凝聚强大的育人之力。

参考文献:

[1]杨德广.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理念的转变与创新[J].教育理念创新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2010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

高等教育教育学心理学篇9

关键词:学生为本;教育教学质量;价值体现

作者简介:辛静(1985-),女,陕西西安人,陕西中医学院高等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实习员;杨景锋(1970-),男,陕西咸阳人,陕西中医学院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副教授。(陕西咸阳712046)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7-0001-02

长期以来,中国高等教育乃至中国教育本质上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教师本位思想”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相反,作为教育活动核心的学生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却处于被动、接受的从属地位。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合格人才,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个人发展。这一先进理念的提出对重新审视我国高等教育“重教师,轻学生”的现状以及改变我国高等学校发展战略路径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与此同时,“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已经在西方高等教育发达国家受到关注并得以推行,且取得了不凡的成绩。因此,将这一理念在我国高等教育界广泛推广有着重要意义。

一、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来,世界各国都将目光汇聚到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内涵建设上来,人们关注的焦点也从教师逐渐转向学生——这一教育活动的核心群体。随着“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提出,“人才培养质量”、“学生发展质量”等一系列与高等教育质量相关的概念应运而生。各国的高等教育政策制订也开始向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成长与体验和提倡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倾斜,并以此为依据,整合教育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试图从新的视角找寻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新路径。例如全美大学生参与度调查(nationalSurveyofStudentengagement,nSSe)、大学生课程体验调查法(CourseexperienceQuestionnaire,CeQ)等先后在美国等高等教育发达国家部分高校陆续推出并不断改进推广。这些全新高等教育质量评价分析系统均以转变教育观念、关注学生学习感受为基本特征。它们的推出有效促进了“以学生为本”理念在高等教育教学领域的应用和实施。反观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随着近年教育发展大环境的日新月异,高等教育改革相对滞后的弊端也日渐显露。目前改革的对象和目标仍停留在办学规模和教学条件等显性实力上,对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等隐性推动力的变革却停滞不前,这就导致“以教师为中心”的思想依然占据主导地位、教育实践工作缺少先进的理论指导,这种不良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我国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和人才培养结构的改善。“教育规划纲要”解读报告中指出,今后10年中学校应把教育质量摆在学校工作的首要位置,各类高等院校要充分关注办学内涵的积淀和教育质量的提升,把教育质量作为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提出来,强调高等教育既要为社会服务,也要坚持育人为本,将适应社会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1]这是我国首次从国家层面将教育质量工作放在教育发展的核心位置,这一表述充分体现了国家教育决策和管理部门立志提升高等教育办学质量的决心和与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趋势相融合的坚定态度,同时也为我国高等院校更新办学理念、制订教育政策和法规、改进教育教学方法等提供新的契机。

二、我国高等教育“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历史演变

“以学生为本”在高等教育领域一直是一个颇具争论的话题。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先后经历了效仿德国模式、学习日本模式、崇尚美国模式和自我探索四个阶段。因此,对“学生为本”教育思想的认识也从未统一过。从大学的起源——欧洲中世纪大学开始,教师就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师徒制、导师制、讲座制都注重教师在学问中的权威地位,实质上就是以“教师为中心”思想的体现。随着美国高等教育在世界高等教育界话语权的提升,他们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关注和“学生发展理论”的提出使得“以学生为本”教育思想在高等教育思潮的发展和演变中又重回中心地位,开始引领各国高等教育改革。经过多年的学习和尝试,西方推行并成功执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也开始在我国被学习和模仿。高等教育从纯粹知识的研究到人才培养的职能转变、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变化、学生对教育成本的分担、人力资本理论的兴盛、学习型社会对人的本体价值的确立使得人们对“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有更多的价值诉求。[2]

三、“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的价值体现

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高等教育的质量高低归根结底是通过人才培养质量来体现的。因此,大学的一切活动都应围绕“学生”展开,培养优秀的学生是大学的首要任务。我国高等教育后大众化时期,高等教育肩负着为社会和国家培养综合素质高、创新意识和道德使命感强的新世纪人才。“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如何培养人才”理所当然地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必须要解决两个根本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便在于能否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与我国高等院校的实际发展需要适当结合,然后重新构建并内化为指导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办学理念、管理理念、教学理念和学生发展理念。

1.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

办学理念是指导高等院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大法。随着“以人为本”思潮在全世界各个领域的广泛传播,“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高等教育界得到更为深切的认同和支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要求明确高等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学生的教育活动,明确高等教育的使命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切实把一切为了学生作为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将“育人为本”作为高等教育的指导方针,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学校教育为学生共性发展和基于共性基础上的个性发展服务,归根结底是为了学生的发展。

2.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

高等教育的管理工作是保障高等教育活动顺利进行的有力措施。长期以来,高校的事物管理呈现不平衡的发展状态,管理者、教师、学生之间缺乏沟通和联系。学生只是被当成管理活动的对象和被实施者,他们成长成才过程中的实际需要往往被忽略,这就使得管理活动达不到应有的目的,甚至会出现适得其反的结果。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有助于在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真正了解教育教学活动两大主体的真实情况,以学生的发展作为指导学校制订管理政策的主要参考依据,转变管理者高高在上的固有思维,让管理工作具有广泛参与性和相对公平性。

3.重构“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教学活动的指导方针。在“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下,教学不再是教师的独角戏。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中,学生拥有与教师平等的地位,二者相互学习、相互促进,是教学相长的关系。教师不仅要顾及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应该关注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种观点,鼓励每一个人参与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用“学生学什么”来帮助确定“教师教什么”、以“学生怎么学”来指导“教师怎样教”、以“学生的接受程度”来确定“教师的教学进度”、以“学生的发展”来衡量“教学的有效性”。

4.明晰“以学生为本”的学生发展理念

学生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变化的过程,且具有特异性。在“以学生为本”理念下,传统的学生发展观念将被颠覆。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高等教育活动更像是一场心灵塑造、创造个体灵魂的过程。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经过幼年、青年阶段的发展,在体质与心智上更接近于成熟,甚至已经形成了较为明显的自我发展意识和自我发展特征。可以说,在这一阶段的学习中,高等教育只需要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规范,尽可能做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现自己的个性、发挥自身特长、人人成才即可。因此,“以学生为中心”的学生发展观更适合指导高等教育领域中的教育教学活动:对专业教育而言,学生的学习不再受到专业范围的局限,学生的发展也不受本专业知识技能的限制,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特长爱好,以全面发展的目的在可行的范围内整合学习内容、调整学习目标;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而言,再也没有统一的要求和质量标准衡量学生的培养质量,学生的培养质量也不再仅仅与学习成绩、市场供求和就业率挂钩,而是通过多重维度的权衡将评价活动由学校教育本身延伸至学生的社会活动中,在发展中评估学校的教育,通过学生的发展检验学校的教育。

四、结语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本质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关注人才培养的过程就是重视学生的发展。以“学生为本”理念是“以人为本”思想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具体运用。将“学生为本”理念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结合起来,一方面要求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成长需要,维护学生的权利和义务,保护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特征和差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要求在教育教学活动的管理中,设身处地为学生更好的发展考虑,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打造优良的教师团队,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学习精神,为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和整个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高等教育教育学心理学篇10

[论文关键词]高职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三位一体 健康成才

一、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现代社会是一个激烈竞争的社会,呈现出多元发展趋势。中国高技能人才需求总量在逐年上升,就业压力大,竞争激烈,已是不争的事实。随着我国“十二五”规划的提出,高等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必将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注入新活力,而高等职业技术人才是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直接动力。高等职业学校的教育有别于中等职业教育,也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从高职人才培养过程来看,目前主要有“产学研结合”模式、“订单式”模式、“就业导向”模式和“双证书制”模式等,它们相对于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无疑是进步的。这些新模式有助于提高人才的实践能力,彰显高职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特色与优势,并且带动高职院校的专业调整,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各种改革。然而,新模式片面强调培养学生的实际技能,忽视学生的后续持续发展能力,在一定程度淡化了高职教育的全面育人功能。

当今中国企业的生产方式以流水线批量生产为主,企业偏重于人才的操作技能,而这种被简化为培养掌握操作技能劳动者的高职教育,是远远无法适应2l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需求的。如果高职教育只为了填补一线操作技能人员的数量缺口,仅满足于充当缓冲社会就业压力的捷径,而不考虑学生就业的持续性和终身职业发展,不赋予丰富的育人内涵,不能让学生切实体验到实现自我潜能后的个人与社会价值,不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不关心他们的成长,不为学生的后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保障,那么,中国高职教育将难以对抗深深植根于中国社会的扭曲人才观,最终无法赢取广大学生和家长的认同。高职院校并不是单纯的职业培训班,作为学校,首先要培养的是现代化社会需要的有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的实用人才,而不是培养只会重复劳动的“工具人”。因此,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本着培养“以德为先”的全面发展的高职大学生的教育理念,德育是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重要内容。

二、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不足之处

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特别是用人单位的高度重视和关注,学者们对其研究不断地深入,对解决高职学生的理想信念问题、行为品德问题、心理问题等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随着社会的多样化,经济转轨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宏观背景对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挑战、新要求,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问题。高职学生由于种种原因,例如,生源的质量、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重技能轻理论的学习习惯、社会的偏见、就业压力等,使得高职学生面临“生存”和“发展”的双重压力,在思想上和心理上可能会产生一些比普通本科大学生更多、更严重的问题,如轻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自控能力差、日常教育管理难度大、学习压力大等。这些特点使他们的依赖性更强,吃苦精神更淡薄,逆反心理也更强。高职学生环境的复杂性、生源的多元性以及思想道德的差异性等,呼唤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实效性和针对性。准确把握高职生的思想特点,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提,从目前来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存在着不足,突出体现在:

第一,对普通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得多、范围广,对高职学生研究得少。学者们对普通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理论研究比较成熟,影响力、涵盖面较广,成果较多,但因高职的办学时间不长,许多院校是由中职转办高职的,因而对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相对较薄弱。第二,许多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角度仅局限于某一方面、单一问题的研究,缺乏综合性的研究。第三,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中存在着课程教育、日常教育管理和心理健康教育各自为政、相互脱节的现象,各部门之间没有进行统一的管理和部署,没有总体的计划和安排,教学之间的交流与研讨甚少。第四,将学生工作处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社科部的课程改革实践与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等大德育资源全方位结合起来的研究几乎没有。

上述种种情况表明,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已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探索新方向,补充新内容,采用新方法。

三、“三位一体”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三位一体”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就是从高职学生的思想和学习实际出发,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及学工处的日常管理工作的改革,整合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形成完整、系统而又高效的“三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促进高职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把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学工处的日常管理等教育资源进行整合,绝不是简单的三者相加,而是一种以心育心,以德育德,以心育德,以德育心,心育、德育一体化的相互渗透、有机整合的教育过程,可以称之为“道德灌输一心理健康一日常管理”的教育模式,这既是我国高职院校德育改革的一种模式,又是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本土化的一个尝试。三者有机整合,才能真正把德育工作的功效发挥到最大化,提高育人水平和能力,更符合人的整体性、教育的整体性思想,更好地提升人的精神世界,更有效地形成和谐健全的人格,更有利于高职生的健康成长与成才。

课堂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目的是使高职生成为“知识人”的同时,还要成为合乎需要的“社会人”“现代化的人”,让他们在心理上能正视、融入社会;在知识上能理解、分析社会;在行动上能作用、效力社会。而课堂教学则是对高职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是用科学的理论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它在培养当代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倡导“尊重的理念”“发展的理念”“成才的理念…服务的理念”,改变传统的“灌输式”“应考式”教学模式,立足于“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从学生出发,一切为了学生,使教学始终与高职学生成长成才和职业需要紧密联系。改革创新教学方法,采用学生深度参与的多样化教学方法和手段(如互动教学法、主题讲演法、辩论法、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实践活动体验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让课堂“活”起来、“动”起来,使教学变成学生参与的“听、看、读、议、写、讲、做”活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动腿,动手,动脑,动笔,动口,全身心地投入,教学活动做到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三贴近”,使思想政治课从“意义世界”回到“生活世界”,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使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针对性。心理健康教育是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通过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和讲座等途径,有组织、有目的地针对人们的心理发展施加积极的影响,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提高自我意识水平和自助能力,促进思想和心理上的成熟,培养健全的人格的社会实践活动。主要包括学习方法教育、环境适应教育、人际交往教育、健康情感教育、恋爱与性健康教育、优化人格教育等。只有构建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基础上的高职院校德育,才是充分有效的高职院校德育。一方面有心理健康教育的高职院校德育,会使高职院校德育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得到更好的加强和改进,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德育工作,有助于促进高职院校道德内化,提高德育的实效;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德育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决定着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德育过程是大学生品德的知、情、意、行的心理形成与发展过程。在对高职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时,要按照培养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心理基础、授予广博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并树立起正确的政治思想品格来进行,才能使合理的内化走向理性的外化。转贴于

日常管理与工作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这是学工处的职责。学工处的日常工作,就是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以规范办学为原则,以加强教育管理为手段,以主题活动为载体,从学生的日常生活行为中加强对学生的理想、道德、情操、文明行为、纪律、安全、法制和心理健康教育。通过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思想政治、科技制作、文娱体育等校园文化活动,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渗透到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之中,活跃校园文化生活,使大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因此,学工处的工作强调的是学生的日常管理和行为规范,为课堂教学提供第一手资料,从而丰富了课堂教学。

(一)突出一个核心,坚持以人为本

整合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资源,突出了德育工作的中心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认同高职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体差异性,并以此为基础大力推进每位学生的个性与潜能在职业领域的充分发展,尊重和满足不同个体的教育需求和受教育权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内涵来看,实现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全面、高水平、可持续发展始终是以人为本的高职培养模式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科学改革思路,实践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及学生工作处日常的教育管理工作“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对提高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积极向上和健康成长,构建和谐校园等有推广价值和指导意义。

(二)贯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四项原则

“三位一体”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一种全新的模式,在具体开展的工作中注重坚持四项原则: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与大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相结合的原则。既坚持探究课程教学改革创新,又狠抓学生的日常规范管理。二是课堂教学与课后教育工作相结合的原则。既坚持课堂中教学,又注重开展课后教育。三是普遍性教育与针对性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既看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共性,更强调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四是教学改革与实效性等紧密相结合的原则。从共同促进高职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才、创建和谐校园的高度实现三者的有机结合。

(三)“三位一体”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模式的融会贯通与相互促进

第一,教育对象的一致性。虽然思想政治教学、心理健康教育和学工处的日常管理三者的工作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有相通之处。三者工作面向的对象都是学生,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看,均要通过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的四个方面来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观和科学的世界观,培养学生形成关于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他人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健康和谐的完美人格。在主体性发展、整体性发展、现代素质发展、道德心理能力发展、人格发展等方面,三者在方向上是一致吻合的。培养高职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掌握丰富的政治理论知识,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形成较为良好的行为方式与创新行为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最终目的。从这个意义的层面上看,三者都是以培养符合统治阶级需要、服务和忠诚于统治阶级的国家公民为最终目的,都力图使受教育者成为爱国守法,具有健康心理、健全人格的,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自立、自律、自强的,积极进取、有益于社会的人。只有将三者有机结合,发挥各自的特色和优势,全方位、多渠道育人,才能真正实现这一共同的教育目标,才能使其真正具备社会所需的思想品德和综合素质。

第二,教育内容的相互融合与渗透。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总会碰到各种矛盾,不仅是政治、品质、行为习惯、法制,还包括思想意识、道德品质、心理障碍等。所以,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来看,不是单一的或者孤立的,三者的教育需要融会贯通,相互渗透,涉及高职学生教育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