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与工匠精神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59:36

职业教育与工匠精神篇1

关键词:工匠精神;职业价值;精细管理;制度支持

一、提倡“工匠精神”在当前经济形势下的指导意义

(一)什么是“工匠精神”“工匠精神”精髓是精益求精、追求完美、不断创新、挑战自我,是一种专注、执着、敬业、守规的精神。“工匠精神”不仅表现在精神意识上,更是体现在实践行动中。中国自古以来对“工匠精神”就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传承。然而,在片面追求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的企业发展理念下,在“机器换人”的工业新趋势下,追求完美、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却在渐渐消失。

(二)“工匠精神”的缺失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世界的繁荣离不开中国制造的巨大贡献,但是一味追求速度、忽略“工匠精神”的不平衡发展,必然影响中国经济的后劲。首先,中国中小企业寿命普遍偏短。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仅2.5年,集团企业的平均寿命为7-8年,与欧美企业平均40年的寿命相比,相距甚远。其次,中国制造业急功近利、大而不强。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人口红利带来的成本优势开始慢慢消失,廉价生产对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破坏逐渐显现,品牌和创新的相对滞后,更造成后续发展动力不足。第三,缺乏创新能力的中国制造业腹背受敌。东南亚国家在中低端制造业发力,凭借更廉价的劳动力,吸引中国本土企业在东南亚建厂、在华外资企业转移产能;中国制造成本快速上升,迫使在华外资高端制造业回流发达国家。

(三)富有创造力的高素质“工匠”队伍是实现中国经济转型提速的最主要推动力当下的“工匠精神”不仅仅代表技艺,而是技术型、创新型、复合型的高技能人才。缺少高技能“工匠”,以及对其背后整个技能人才队伍的迅速扩充和结构优化,中国企业就无法赚取产业链最高端的丰厚利润,“中国制造”就无法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升级为“中国智造”。

二、现有职业教育体系向“工匠精神”培养体系转变的困境

(一)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不明确中国职业教育发展至今,已经拥有了全球最大的职业教育规模,但是时至今日,社会上甚至于某些职业院校自身,都还把职业教育与学历教育划等号。首先课程设置与普通学历教育差别不大。部分县市职教中心或职业院校80%-90%的课程都是文化课,很少或者没有设置职业技能类的课程,只有在三年级才开始安排一些专业职业技能课程的学习。其次,师资管理缺乏职业教育特点。文化课教师与专业技能教师无论在业绩考核、管理制度、薪酬待遇、工作机制上都实行同样的政策,职业技能教育没有实现应有的地位。三是专业设置缺乏合理规划。很多职业院校在开设专业时缺乏合理科学的规划,往往什么行业火爆就跟风设置什么专业,但是经济形势和就业市场瞬息万变,学生就业时永远滞后于市场需求。

(二)职业教育缺乏科学有效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能力导向、市场导向、实践导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普通教育并无本质区别,未能针对职业教育真正有效评价和监控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质量监控体系和评价标准的缺失一方面使得职业院校热衷于规模升格,建立覆盖专科、本科、研究生的所谓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与培养“工匠精神”的职业教育目标愈发偏离。另一方面,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无法评估,甚至使职校成为质量低劣的代名词,陷入“名声差——就业难——招生难——生源差”的怪圈。

(三)职业教育现行职业能力培养机制重技能、轻兴趣,缺乏培养“工匠”的环境但凡工匠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质:他们喜欢自己所从事的行业和工作,有着极大的兴趣和热爱,并怀有崇高的理想和荣誉感,他们耐心专注、锲而不舍、精益求精。但是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都只是满足于对学生知识的教授、技能的训练,却恰恰忽视了最重要的对职业的兴趣,即“职业尊严”的培养。如此体系下培养的学生至多只能成为“熟手”而远非“工匠”。

(四)职业教育现行教学机制使职教毕业生难以实现高质量就业近年职业教育无论是在校人数还是就业比例都得到长足发展。首先从办学规模看,教育部2015年7月的《201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显示,全国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院校有1297所,占普通高校总数的53%。当年全国普通高等职业教育招生315万人,毕业生321万人,在校生达到964万人。换言之,中国职业教育规模已与普通高中阶段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旗鼓相当。其次从就业比例看,教育数据机构麦克思研究院的统计数据显示,高职高专院校2014届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1.5%,比2013届上升了0.6个百分点。但是职业教育就业人数并不代表高质量的就业。目前职业教育学制普遍较短,从几个月到三年不等,职教课程体系与社会需求脱节,课程内容陈旧、适用性差,因此学生往往只掌握简单、初级的操作技能。麦克思研究院的《2015年高职高专生就业报告》显示,2014年大学毕业生月收入为3487元,其中本科毕业生月收入为3773元,而高职高专毕业生的月收入为3200元。虽然技能人才的缺乏使得职教毕业生能迅速就业,但是用人单位很快发现这些学生在职业精神、实际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上的缺陷,遑论成为“工匠”了,因此职教毕业生就业初期离职率、流动率远高于其他学历毕业生。

(五)职业教育现有实训体系与“工匠”培养机制相去甚远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实训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学生在校内的实训基地进行学习,但由于技术更新换代快,学校的教学设备、实操环境往往滞后于实际工作;二是学生完成理论课程后到企业进行一段时间的技能训练,但企业出于各种原因很难悉心指导,实习学生常沦为企业流水线上的廉价劳动力;三是企业或者实训基地与职业学校进行深度合作,将企业对技术技能的实际需求嵌入职业学校的校本课程,让学生尽早了解和学习未来工作中亟需的技术技能。但一方面企业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学校也很难修改公办职业教育体系中严密的课程,难以推广。

三、深化改革,将职业教育打造为批量生产工匠最重要的体系

(一)加强职业价值的培养,做好“工匠精神”的传承世上没有永恒不变的职业,但无论年代和行业如何流转变迁,要求从业人员忠于职业、诚实守信、脚踏实地、精益求精、坚守品质,最终实现自身和职业的价值,这不仅是从古至今、从外国到中国都在坚持的“工匠精神”,也是对一个合格的职业人的要求。因此职业教育首先要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操守。

(二)精细管理,特色培养,为“工匠精神”夯实基础短短三年甚至几个月的职业教育,不可能将毫无实践经验的学生培养成一位大国工匠,但可以搭台子、架梯子,给学生成长为未来的大国工匠提供有效支持。因此在注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过程中,高职院校自身同样需要养成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结合专业特点和学生个性特长、职业倾向,开展精准的个性化培养,在学生全面掌握专业基本技能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成为本专业的高技能人才。

(三)优化现有实训机制,打造高技能人才处于战略转型期的中国优化现有实训机制迫在眉睫,实操训练不能单纯依靠教育系统,而应该参照国外先进经验,让行业、企业参与进来,紧跟社会需求和技术变革,保持实训技术先进性。因此职业教育要改变原有满足于老教材、老设备、老技术的传统实训模式,要主动加强与科研院所和行业领先企业的沟通合作,从新技术研发、试制、制作各个环节全程参与,在真刀真枪的实战中打磨优秀的高技能人才。

(四)打破学历制度壁垒,打通高技能人才职业上升通道现代社会的“工匠精神”不是孤立的,而是由一整套高品质、高标准的工匠制度和对违规者的严厉惩罚构成的,在制度规约下养成制造业的工匠习惯,再把工匠习惯升华为“工匠精神”。这是一项牵动政府、企业、社会多方力量的系统工程。首先,改变唯学历论能力的局面,切实提高技能人才的职业尊严和薪酬待遇。一是打通技能人才晋升天花板,在全社会形成“不唯学历唯能力”的氛围,二是切实提高技能人才的待遇水平,这是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的重要路径,发挥政府、市场、专业组织、用人单位等多元评价主体作用,加快建立科学化、社会化、市场化的人才评价制度。其次,破除偏见,打通高技能人才职业上升通道。只有切实解决技术等级能否等同大学文凭、高考能否实行“学术型”“技能型”两类院校录取制度、职业资格证书如何与职称制度无缝衔接等技能人才在职业提升和个人发展上的各种问题,优化技能人才的成长和发展环境,打通高技能人才职业上升通道,有空间实现个人的价值,“工匠精神”才能有更多成长的空间。

(五)从政策和制度上鼓励校企双方积极推动技能培训,共同培养“工匠精神”的优良土壤当前产教融合推进难的主要原因一是校企双方权责利缺乏明确、规范的法律规定,学生实习期间的安全责任也往往使企业难以承担;二是企业作为盈利部门,现有的激励政策很难给企业带来明显的利益回报,缺乏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在政策上进行支持,例如对于参与产教融合的企业,在财政、税收等方式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其次,尽早出台职业院校“企校双制、工学一体”的培养模式,以及“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为核心的新型学徒制的管理办法,用制度明确校企双方的主体责任和职责。只有政府、学校、企业通力合作,才能有效解决技能培训与实际脱节的问题,共同培养“工匠精神”的优良土壤。

作者:覃友杰单位: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职业教育与工匠精神篇2

摘要:央视新闻推出8集专题片《大国工匠》,讲述了8位不同岗位的工匠,用他们灵巧的双手,诠释一个现代工匠的职业素养和能力。他们默默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不断挑战自己追求技能的极致和完美,最终脱颖而出,跻身部级技工行业,成为一个领域不可或缺的高端人才。“工匠精神”在职业教育中也是十分重要的,其最重要的体现就是在培养良好的技术技能的同时重视对学生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的培养。

关键词:“工匠精神”;职业教育

1“工匠精神”的内涵及来源

1.1什么是“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一个新兴的词汇,没有标准权威的定义,一般是指工匠对自己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李克*总理提到,要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并且解读了敬业守信、精益求精这一职业精神的含义。今年总理又在政府工作报*中提到“工匠精神”,从职业精神到“工匠精神”,就是要求企业回归根本,加强中国“制造”。工匠精神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一个匠人做人做事的原则。“工匠精神”具有以下四点内涵: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耐心、专注、坚持;专业、敬业。工匠精神的核心是:不仅仅把工作当作赚钱的工具,而是树立一种对工作执着,对所做事情和生产的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

1.2“工匠精神”的传承发展

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工匠精神由来己久。在我国古代,工匠精神指的“学徒制”或者说“传统学徒制”。是在近代学校教育出现之前,手工作坊或店铺中师徒共同劳动,徒弟在师傅指导下习得知识或技能的传艺活动。学徒并没有接受到正式的教育,只是机械的模仿师傅的动作,对师傅来说,也没有正式的教学内容,教授的就是自己从上一任师傅身上学到的以及自己从事这件工作以来的经验。古代孔子收了七十二弟子,被认为是我国正式教育的先锋。从这一点上来说,职业教育的起源比普通教育早,只要有学徒制和手工作坊就有了职业教育的雏形,所以职业教育的历史更加源远流长。中国古代职业教育中师傅带徒弟制度不仅仅是单纯的技术传承,作为师傅,就是学徒的名义上的父亲,不仅可以打骂、管教他的生活,也可以决定他的技能的学习程度。师傅不仅教授了技术技能,也有?任告诉这些离家很早的少年一些做人、成家、立业的道理,教给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

2“工匠精神”给职业教育注入活力

2.1为什么职业教育需要“工匠精神

现代的中国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蓝领工人们,竞争力都不大,很多时候,都无法成为生产一线的技师和人才。根本原因就是职业教育出现了偏离轨道的现象。职业教育只是为了传授技能,并没有关注学生对于技能和岗位的热爱,以及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这也就阻碍了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进一步钻研技能创新,对于技能掌握的精度也不高。于是,“中国制造”只是一味的抄袭模仿,质量差,产量多,没有竞争力。我们需要更多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拥有一颗“匠心”,能在岗位上发挥积极作用,而不是简单的流水线工人。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息息相关,而经济要发展,职业教育也要发展。职业教育只有在“工匠精神”的引领下,注重职业精神,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创新钻研,精益求精的传授,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才能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艰苦朴素,勇于改革和创新,才能让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能有更多行业尖端、世界领先的能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2.2如何在职业教育中渗透“工匠精神”

如何在职业教育中渗透“工匠精神”?换言之,培养“工匠精神”就是在职业教育中培养学生发现实际生产生活问题的能力和通过技术技能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呢。在教育过程中着力培养育中贯彻质量管理的理念、标准与策略,这样,培养出的工匠精神可能更加完整。职业教育过分侧重技能而忽视人的价值偏向,当前,职业教育偏向于技能教育,以对“人”的忽视和“人”的失落为特征的职业教育实践,只是单纯的传授知识和技能。职业学校学生对于技术和机能没有深刻的理解,更谈不上刻苦钻研,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技能,成为具有“工匠精神”的工匠了。

因此,我们职业教育应当将向学生渗透“工匠精神”不仅作为口号,更应该实际行动起来。首先,职业教育在培养工匠和培育“工匠精神”上要把培养职业精神放在突出的位置,扎实提升学校的办学能力,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双师型”教师。提高行业准入制度,加大教师的培训和进修力度,使得教师有更强的技术技能水平,引导学生安心扎实的学习技术技能。学生首先要成为工匠,才能谈得上有匠心,才能形成“工匠精神”。其次,要培养学生成为工匠的形态,形成钻研技术的习惯与恒心,培养职业道德,培养对职业岗位的兴趣和信心,在培养学生乐于工作、善于生活中提高把控情绪的能力,在钻研技术中获得快乐。这是“工匠精神”除了技能外最重要的一点。最后,职业教育特别要提高教学实习和顶岗实习的质量,加大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要积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介入职业教育,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使得办学主体多元化;另外在企业建立真实的实习实训车间,学生顶岗工作,充分锻炼技能和技术以及在具体岗位上让学生理解工作和工作过程,掌握技术和工作流程。

参考文献:

[1]薛栋.论中国古代工匠精神的价值意蕴[J].职教论坛,2013,34:94-96.

[2]王丽媛.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J].职教论坛,2014,22:66-69.

[3]邓成.当代职业教育如何塑造“工匠精神”[J].当代职业教育,2014,10:91-93.

[4]王新宇.“中国制造”视域下培养高职学生“工匠精神”探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6,02:14-17.

[5]刘晓.技皮?术骨?匠心――漫谈“工匠精神”与职业教育[J].江苏教育,2015,44:20-22.

[6]马永祥.在职业教育的坐标中审视“工匠精神”的价值[J].江苏教育,2015,44:39-40.

[7]王云珠.“工匠精神”的培育需要本真的职业教育[J].江苏教育,2015,44:40.

[8]彭文彰.高职院校如何培养具备“工匠精神”的会计人才[J].财会学习,2016,08:245-246.

[9]孔宝根.高职院校培育“工匠精神”的实践途径[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03:53-56.

[10]胡冰,李小鲁.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使命――对理性缺失下培育“工匠精神”的反思[J].高教探索,2016,05:85-89.

[11]]陈昌辉,刘蜀.工匠精神――中国制造在呼唤,职业教育应担当[J].职业,2015,20:14-15.

职业教育与工匠精神篇3

关键词:职业教育;工匠精神;职业价值观;传承路径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17)02―0140―03

据统计,2010年中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2016年作为十三五开局之年,面对国际经济新常态下新一轮工业革命竞争的加剧,制造业大国并非制造业强国,由此对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2016年3月5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同年,《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再次强调弘扬“工匠精神”的号召。“工匠精神”的频频被关注,一方面反映出当前我国人才培育在质量上还缺乏核心价值观念,另一方面折射出“工匠精神”作为衡量现代人才培育水平的重要标准。基于此,本文着力就“工匠精神”的内涵及现实意义展开论述,并就当前职业教育人才职业价值观的现代性传承提出积极的应对建议。

一、“工匠精神”的内涵解读

《诗经》中所描述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即是对传统“工匠精神”的真实写照。我国传统“工匠精神”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如儒家所提出的“止于至善”作为做人、做事的最高准则,由此延伸出传统“工匠精神”的内涵包括“学艺先做人”、“德艺兼修,以德为先”、“精益求精、止于至善”等思想。在当代中国,“工匠精神”的精神内涵更加丰富,一方面代表了工匠们对自我职业、自我价值追求的一种表现,另一方面代表了工匠们对其工作作风、职业技能、工艺水准与品质所坚守的一种职业精神。具体来讲,“工匠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部分,包含了对人民的服务精神,对岗位的敬业精神,对社会的奉献精神,对职业的精益求精精神等。同时,作为工匠们的立身之本,职业操守更是“工匠精神”的显著特征。如在追求精湛技艺上,以修身、敬业、严谨、务实来热爱并忠诚于自我职业,以乐于奉献、一丝不苟来专注于自我职业,以淡泊名利、视技术与声誉为生命来提升职业境界,以追求完美细节与品质,打造最优秀、无法匹敌的卓越产品来交付客户。

二、“工匠精神”在应用型人才职业价值观培育的现实意义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机遇期的到来,对于应用型人才培育质量,迫切需要从“工匠精神”的渗透中来完善人才支撑体系,来提升人才的软实力,来增强职业教育的核心竞争力。可见,立足新常态来积极推进“工匠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是“工匠精神”是打造“制造强国”战略的人才基础。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通知中多次强调“人才是建设制造强国战略的根本”,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职业素质培养,将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任务。“工匠精神”不仅是人才职业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也是优化职业教育改革模式,塑造和培育具备“工匠精神”就业者的根本需要。当前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自主创新能力弱,人才质量水平相对较低,与“工匠精神”的缺失有较大关系,特别是职业教育功利性问题,在强调职业技能培养上,忽视人才职业价值观的引导。二是“工匠精神”是职业院校重塑办学质量的软实力。职业院校肩负着高技能型人才培养重任,在学科职业技能培养上,一味关注职业技能的提升,忽视对学生职业精神的培育,尤其是在专业、敬业、专注、坚持、耐心、创新、创造等精神特质教育中更处于弱势。中国制造需要中国特色的“大国工匠”,而职业院校在突显办学理念上,更应该兼顾专业技能与人才成长协同,关注并强化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培育,让学生成为健全人格的应用型“工匠人才”。三是“工匠精神”是促进职业院校学生职业成长的现实需要。培育具备专业理论与职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是职业教育的基本任务,而拥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具备优秀的职业操守和良好的职业适应性,更是提升职业院校人才培育质量的关键。

三、应用型人才职业价值观中“工匠精神”的价值维度

应用型人才是将成熟的理论、技术应用到生产、生活实践中,面对社会转型中不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严重影响了职业教育毕业生的社会认知度和职业成长水平。如“眼高手低”、“频繁跳槽”、“缺乏坚守”等等。从我国传统“工匠精神”的内涵来看,具备高尚的职业精神,需要从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中来创造至臻完美的先进产品。为此,面对职业教育人才职业价值观培育中“工匠精神”的时代性传承问题,迫切需要从“工匠精神”的价值维度来进行归纳。

(1)坚持知行合一的价值主张

所谓知行合一,就是要从“良知”、“认知”上做到与实践的统一。王守仁提出“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将“知”与“行”作为亲身躬行实践的基本要求;黄炎培在反思传统教育时提出“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的观念,来改变只读书而不动手实践的教育弊端。职业教育首先要体现职业性,强调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融合,尤其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向上,要关注市场需求的变化,培养满足市场、适应岗位的应用型人才。如“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战略的推进,就是要从深化“知行合一”上来兼顾人才知识、技能的双向迁移,来培育学生具备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要求。

(2)坚持敬业乐业的价值传递

东汉赵晔在《吴越春秋》中对干将、莫邪铸剑的故事进行了生动描述。干将为铸剑,“采五山之铁精,六合之金英”;莫邪为铸剑,“断发剪爪,使童男童女三百人鼓橐装炭,金铁乃濡,遂以成剑”。可见,为了能够铸造出至臻完美的宝剑,他们的专注、敬业、执着与坚持成就了宝剑的至臻化境。同样,在德国、日本等制造业强国,其对“工匠精神”的坚守与追求,也成为其职业精神的极高荣誉。德国的工匠在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中,成就了“德国制造”的高品质标准,他们的勤俭务实、信守承诺的职业精神,成为德国公民应有的基本素质。日本的马桶盖之所以深受国人的疯抢,与其卓越的品质不无关系,更是折射出日本的“工匠精神”。为此,关注每一件小事,注重每一个细节,只有以专注、敬业来作为职业人才价值观的培育内容,才能真正提升职业教育人才水平,才能满足社会人才岗位需求。

(3)坚持德艺并举的价值实现

德艺并举将“德”与“艺”建立统一,儒家的“德”,强调作风、品德、道德、恩德;儒家的“艺”,强调技能,追求精湛。只有“德”与“艺”结合方能成就“道”。从中国文化来看,“德”是一种精神,“艺”是一种体现,“德艺并举”是中国人从做人、做事上所提炼的一种“理想人格”。做人不能贪图眼前利益,做事不能偷工减料,将“德”与“艺”作为服丈缁帷⒊删腿松的根本准则。因此,职业教育人才价值观的培育,要从具备良好的人文精神、高超的专业技艺上来实现人才培育目标,彰显应用型人才的“工匠精神”。

四、立足“工匠精神”来促进人才职业价值观的传承对策

从“工匠精神”的内涵、价值、意义上来审视人才职业价值观的培育与传承,需要立足职业教育实际,深化职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精神的内化,注重“工匠精神”的引领,优化课程专业教育模式,深化产教融合。

(1)以互联网思维来整合应用型人才课程教育模式

2015年国务院通过《“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将“互联网+”作为创新创业、绿色生态等领域的行动纲领,尤其是对“工匠精神”的融合与应用,将专业、专注、精致、严谨注入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新业态中,优化人才资源配置均衡性。职业教育课程建设在“互联网+”背景下,将人性化、多元化、在线式、开放式教学作为发展重点,特别是微课程、翻转课堂等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更有助于整合课程教育资源,实现实施互动互学。“互联网”思维是“互联网+”战略推进的基本导向,尤其是在应用型人才职业价值观培养上,更应该从教学资源、教学成果的整合来提升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依托互联网平台,以“工匠精神”来融入到新型、技能型人才提升战略中,为职业院校课程教学提供广阔的交互式教育学习平台。

(2)以优化专业设置来实现职业教育与市场、产业需求的契合

职业院校在人才培育发展上要优化专业结构,尤其是防范专业“同质化”倾向。2015年教育部印发《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4-2018)》,明确提出了优化专业结构、提升办学质量,实现与区域内产业升级的有效契合。对于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不仅关系到人才培育质量,更决定了办学特色。立足“工匠精神”为教育导向,从行业、企业岗位职业需求调查中来优化专业结构,提升职业院校应用型人才的岗位适应力。管理学大师克劳斯比将“质量”定义为“满足需要”,而人才质量就是满足和适应产业发展、就业市场需求的过程。因此,职业院校要仅仅围绕行业、产业及区域经济发展实际,从专业设置、课程结构、项目导向、教育目标、人才标准等方面,重视与各产业需求的契合度,科学动态调整专业结构,为适应产业升级、转型培育更多的具备“工匠精神”的优秀人才。

(3)以职业生涯规划来渗透“工匠精神”

生涯规划是有计划、有组织地帮助学生制定未来的职业发展目标、方向和途径。从“工匠精神”的内涵及价值维度上,立足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明确学生的职业定位,强化生涯规划意识,增强应用型人才的敬业观、专业观、职业信念和理想。同时,结合职业院校理论教学与实训实践环节,从提升学生的职业关键能力、职业态度、职业操守等方面,强调对学生心理品质的教育,特别是社会责任感、社会价值观的导向,让学生能够从中正确认知自我,正确处理择业、就业中的问题。

(4)以“工匠精神”来协同校企共建与互赢

深化校企合作,立足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拓宽校企合作范围与途径,从提升职业院校人才职业价值观上,以“工匠精神”来培育现代企业文化,来营造优秀的企业价值观氛围。职业教育呼唤“工匠精神”的回归,“工匠精神”应该成为现代企业工作环境的重要内容,立足校企合作来强调“以德为先”、“德艺兼求”的“工匠精神”,将之融入到生产、服务的各个过程,引领广大学生从中感悟爱岗敬业的精神、增强职业认同感。

〔参考文献〕

〔1〕叶军.工匠精神:职业教育的灵魂和支柱〔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16,(03).

〔2〕崔景贵,姚莹.工匠精神与现代职业教育:一种积极心理学的视角〔J〕.江苏教育,2016,(36).

artisanspirit:theinheritanceofmodernityinthecultivationof

professionalvaluesofappliedtalents

GaoJingjing

(LvliangUniversityideologicalandpoliticalDepartmentShanxiLishi033000)

职业教育与工匠精神篇4

一、工匠精神与无缝对接机制的意涵解读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完美、不断创新的精神理念。“工匠精神”首先是一种职业精神,同时又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职业习惯的体现,是职业人的职业价值追求,它实现了职业道德、职业技术、职业思维的有机统一。[1]

所谓无缝连接,本是一个技术概念,是指在充分掌握系统的底层协议和接口规范的基础上,开发出与之完全兼容的产品。对无缝对接的释义,语境不同,意涵也有所不同。对于高职院校培育工匠精神而言,引用的无缝对接机制,是指在工匠精神培育过程中,着眼于培育效果的实现,在主体择选、方法选用和评估方式上采取衔接较为紧凑、可行、科学的机制,促成培育机制的科学化、体系化和规范化。

二、无缝对接机制在高职工匠精神培育过程中的运用

第一,在培育主体上,促成校培机制与企培机制的无缝对接。针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高职院校培育工匠精神,校企合作、共同育人是不可缺少的机制,它融合了学生的校内学习与企业实践,实现学校与企业资源、信息、机遇的共享,为学生素质教育提供新的平台。借助学校和企业这两个平台和主体,诠释和彰显工匠精神的魅力和活力,真正将工匠精神植根于高职院校发展命脉,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也才能有针对性地为社会培养工匠型人才。

培育和传承工匠精神,首先高职院校要确立科学的人才培育目标,为社会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要树立工匠精神的人才培养理念,构建以培养工匠精神为灵魂的工匠型人才的培养体系,将工匠精神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计划,将工匠精神的培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2]以工匠精神为目标组织实施职业素质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职业习惯。但真正将工匠精神融入学生的生活和心灵并自觉践行,还需校企之间进行本职的无缝连接,因为企业实习,关注的是学生所学专业知识和技术的活化应用,重视的是学生职业素质的展现。校企合作,将优秀的企业文化引进校园,增强学生的职业生涯意识、质量意识、拼搏意识、创新意识,通过企业工匠文化对学生进行专业的实践示范和指导;而企业为学生提供实训实习岗位,师傅带徒弟,一方面向学生传授所学专业相关的应用技术和职业技能,让学生练就过硬的技艺本领,另一方面,工人师傅专注、敬业的工作态度会深深影响学生的职业思维和职业追求,使学生更直观地认识、理解工匠精神,进而向往、崇敬工匠精神。总之,校企合作共育工匠精神,实现高职校培机制与企培机制的无缝对接,吸纳企业能工巧匠和高技能人才,既能满足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技能的需求,又能让学生直接感受能工巧匠的精神风尚和价值追求,受到企业文化和企业环境的熏陶,获得技术精练和精神提升的双重收益,将工匠精神刻在学生心中,把创新意识融入学生血液之中。

第二,在培育过程上,促成内化机制与外化机制的无缝对接。所谓内化,是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相一致,自己所认同的新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统一的态度体系。而外化,则是指受教育者将内在的个体意识(新思想道德认识)转化为外在的实践行为的过程,是由内(思想道德认识)向外(行为实践)的发展过程。高职工匠精神的培育,其本质在于将工匠精神内化于心,其追求在于将工匠精神外化于行,实施内化机制与外化机制的完美结合,才能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

职业教育与工匠精神篇5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工匠精神

一、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工匠精神培养的融合效应

融合工匠精神培养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将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教育教学、学生管理带来新理念和新思路,有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和学校的转型升级、优质发展。

(一)创新创业型人才不可缺少工匠精神

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不仅需要基本的知识、技能和素养,还需具备坚忍不拔、坚持不懈等优秀的心理品质。工匠精神主要表现为“专业专注的敬业精神、千锤百炼的品质追求、精益求精的职业态度、挑战自我的创新精神”,与创新创业型人才所需心理品质高度契合。将工匠精神内化于学生心中,能促其养成专注、严谨、执着的职业态度,戒除浮躁心理,更注重创新创业实践的细节和风险,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和职业生涯竞争力。工匠精神对于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是不可或缺的。

(二)引导高职院校走出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误区

高职院校开展的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类型教育,因此不少高校也习惯性地将创新创业教育定性为创业知识和技能教育,忽视了创新创业精神和素养的培育。现实中,高校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双创大赛、创业园、众创空间等多是形式大于内容,更关注学生技能培养、就业创业成果的短期效益,缺乏支持学生持续成长、生涯发展的长期规划。将工匠精神培养融入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可有效矫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运动式”的政策和行为,引导高校走出“重形式、轻内容,重技能、轻素养,重成果、轻规划”的误区,进而改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见物不见人”“见技术不见精神”的现状。

(三)形成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新范式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首先是理念及精神教育,这也是由高职教育办学规律、功能定位、学制年限等决定的。工匠精神所要求的创新创业意识和精神赋予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新内涵,使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具有了人文性和思想性。同时,工匠精神又可通过价值引导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由重技能训练向重精神培养转型,形成“培养个性化创新创业型人才”的新理念。以工匠精神培养为引领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将为高职院校进行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改革提供突破口,推动学校围绕具有工匠精神的创新创业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在培养理念、课程体系、教学安排、学生管理、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改良甚至重构。经实践探索后,学校应统一思想,进行顶层设计,在产教融合大背景下充分挖掘市场需求,最终形成创新创业教育与工匠精神相融合的人才培养特色。这一改革过程有利于高职院校主动适应经济转型升级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新要求,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和路径。

二、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工匠精神培养的融合策略

(一)创新创业课程融入工匠精神

将工匠精神融入专业课程、公共课程和创新创业类课程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首先,结合市场需求和专业特色,将工匠精神作为一种职业规范和素质要求纳入创新创业课程教学大纲、考核评价,通过丰富多样的课程教学内容促进学生认同并自觉践行创新创造、精益求精、认真严谨、执着专注等职业素养。其次,加强教师教学能力培训,鼓励技能大师、能工巧匠和创业企业家来校任教。建立制度保障体系和长效合作机制,支持校内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开设创新创业类公共选修课程。鼓励教师结合擅长的方向和领域普及创新创业文化、倡导工匠精神,并充分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有效融合工匠精神培养内容,使学生零距离感受匠心匠气和不屈不挠的创新创业精神,增强创业的信心和勇气,激发创新创业热情。

(二)创新创业项目践行工匠精神

高职院校学生内化工匠精神的最佳途径为实践活动,通过创新创业项目实践方可让学生体会到工匠精神的价值实质。首先,构建体现工匠精神核心要素的创新创业实训体系。将工匠精神核心要素细分成若干创新创业能力与素质训练模块,融入创新创业意识培训和创业模拟实训,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接受企业环境和工匠精神的熏陶。其次,构建多元主体融合的创新创业实战平台。可依托学校创业园、众创空间等场地、政策及资源优势,鼓励学生结合所学专业开展创新制作、创意设计和项目实践;积极引入校外优质资源进行项目对接,让学生在有效满足市场需求的项目实践过程中提升调查研究、团队协作、精益求精、坚持不懈等方面的综合素养;鼓励二级学院成立教师创新工作室,激励有科研专长同时有热情的专业教师结合日常教学和科学研究带领学生开展项目实践,同时探索院企合作整合资源、开发基于市场需求的创新创业项目的有效方式;最终形成“众创空间+创新工作室”校院两级创新创业实践体系。第三,通过创新创业训练及比赛提升职业素养。以创业训练营等活动为主要抓手,与校外优秀双创服务企业深度合作,开展系统、专业的创新创业训练,有效提升项目可行性和项目质量;支持和鼓励学生团队参加“互联网+”等各级各类创新创业比赛,做好赛前训练和赛后跟踪,让学生在创新创业比赛中打磨项目、锻炼技能、提高素养。

(三)校园文化建设渗透工匠精神

职业教育与工匠精神篇6

关键词:职业教育;发达国家;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

在科技发展突飞猛进的现代社会,国家之间的竞争愈发体现为知识、科技、创新尤其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特别是高精尖工匠型人才的多寡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大小的重要标志。“职业教育是培育工匠精神的摇篮,作为职业教育中坚力量的高职院校应责无旁贷地担负起培育工匠精神的重任”。[1]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为了适应经济腾飞对工匠型人才的大量需求,以德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为先导,开始调整高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高职教育。与之相适应,相关专家学者也逐渐将研究关注点转向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研究得以全面展开,在价值定位、培育环境、培育目标、培育课程、培育模式等方面均取得了重要进展,构建了特色鲜明的工匠精神培育体系。

一、发达国家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特点

(一)赋予工匠精神培育的特有价值

大多数发达国家认为,工匠身上具有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企业行业制胜的法宝。这是因为,所生产产品如果没有匠心、匠技、匠艺和创新元素的有机融入,就不可能获得消费者的青睐,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会很快被淘汰。严肃、规范、细致有时甚至近乎刻板的敬业态度和专业精神养成了德国工匠的责任意识,成为德国企业生产设备之精密、制作之精良、生产过程之精细的秘诀,这种长期专注于某个领域某个产品使之获得国际市场“隐形冠军”的称号[2],有力保证了所生产产品成为高质量品牌,助推德国制造业成为世界翘楚。日本工匠素来就秉承卓越匠心的态度和对工作执着热爱的精神,日本企业一向信奉精益求精和追求细节理念,使所打造的精巧产品向来以精致的机械结构、精湛的技工技艺、精密的生产工艺而闻名于世。他们认为任凭质量不过关产品流通到市面上是一种耻辱,与收入金钱多少没有关系,从而有力塑造了日本技术“高精尖”、日本产品“品质一流”的国际形象[3],成为世界制造业的领跑者。瑞士工匠以满腔热情、极为用心、坚定执着的匠魂精心打磨、细心雕琢机械表每一道工序和每一个发丝小的构件,精心提升零件精密度和复杂度,专注产业创新和升级,专心研发复杂的新工艺和新产品,精益求精地对待产品质量,使瑞士钟表成为世界钟表行业领跑者,能够傲视群雄而成为世人追捧的奢侈品牌。

(二)营造工匠精神培育的和谐环境

发达国家大都认识到只有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的和谐氛围,将个人荣辱与产品品质挂钩,给予工匠相应的社会地位,才可以有效提升学生敬业、乐业的神圣感和使命感,才能使工匠精神在全社会发扬光大,提升工匠精神的培育效果。一是社会舆论环境。以严谨著称的德国早就把“匠心”渗透于国民内心之中,将成为大国工匠作为最令人羡慕的荣誉;美国让工匠的工作有舞台,生活有尊严,使之常年活跃在全球工业创意、商业模式创新最前沿[4];在日本,“匠”常常被看作是荣誉的象征,工匠会得到令人敬仰的社会地位。二是法律制度环境。德国建立起严格的行业标准和规章制度,并能在生产过程中得到有效实施;美国法律严格规定不准进口有坏点的产品,让诸多国家加大了对出口产品质量的管理力度;日本从法律上明确工匠在技艺上要精益求精,保障产品质量。三是校企合作环境。德国规定企业和高职院校同时对学生进行教育,但是实习必须按照程序操作的严格要求在企业完成;美国政府采取财政补贴、税收减免、专项资金支持等优惠政策,有效吸引了企业优秀员工加入校企合作队伍;英国明确规定高职院校必须与企业深度合作,在开设课程之前高职院校以市场为导向进行调研,企业也会派人在行业技能委员会任职,确保了工匠精神培育质量。

(三)厘定工匠精神培育的特色目标

发达国家均强调只有从“德”的工匠品质和“才”的工匠技能这两个维度来强化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才能够圆满完成工匠精神培育任务。因此,发达国家大都以树匠心、立匠德、励匠技为培育目标。由于各国历史传统、文化底蕴和关注侧重点不同,工匠精神培育目标也必然表现出各自特色。德国为了保持制造业精度高、质量优、技术超前等优点,以纵横交织的“职业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目标。从纵向上来看,包括基本职业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关键能力);从横向上来讲,基本职业能力包括与具体职业相关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而综合职业能力(关键能力)包括超越了具体职业、专门职业技能与职业知识范畴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5]美国制定了以“综合能力为中心”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不仅掌握专业知识、动手操作能力,还应该具备交流合作的能力、探索创造的能力等,具体来说由知识(相关行业的专业理论领域)、态度(职业动机、情感和理想领域)、经验(实训活动领域)、反馈(测评、评价领域)等四个维度所组成。日本政府认为,为了更好地促进社会发展,高职院校必须以“职人精神”为目标来培养未来建设者,要求所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精湛的技艺,坚定的理想信念,爱岗敬业、精益求精、专注极致的职业道德,完美的个性人格、独立自主的品质以及善于创新、勇于挑战、面向未来的前瞻性意识。[6]

(四)开发工匠精神培育的特定课程

发达国家普遍将确定课程内容作为工匠精神培育过程中的最关键环节,课程开发的质量和水平既决定了工匠精神培育目标的实现程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未来工匠职业素质的高低。课程内容的确定大多以未来工作岗位为导向,瞄准特定的工作岗位需要来实施。为了增强工匠精神培育实效性,德国开发了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化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领域为根本原则组织与职业相关的教学内容”,注重工作行动的整体性,在系统化的基础上将学习内容和教学情境有序化,强调典型工作情境中的解决实践问题能力。在美国,由若干资深从业人员组成专门委员会,将某一个特定职业目标进行工作岗位和工作职责两个层次分析,分别得出综合能力和专项能力,形成能力汇总表。然后由教学专家来确定具体教学单元或模块,将教学单元按照知识和技能的内在联系进行顺序排列,将若干相关单元组成一门特定课程。[7]日本既通过“道德教育”(“爱国心”教育、“心”的教育、个性教育、劳动教育、国际化的日本教育)来影响“职人精神”,也采取寓于“专门德育”(“德育课程”和“德育活动”)中的“职人精神”培育和寓于各学科中“职人精神”培育方式进行,还利用“职业生涯教育”课程来对学生进行“职人精神”培育,其指导思想、内容、措施均与“职人精神”紧密相关。

(五)打造工匠精神培育的有效模式

发达国家广泛认同面对国际市场需求多样化背景,在企业产品已由单品种、大批量的规模化生产向以客户为中心的多品种、小批量的精益生产转变的外部环境下,只有采取合理有效的工匠精神培育模式,才能适应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德国“双元制培育模式”是以企业和高职院校为主体,政府、行业协会、企业、高职院校、学生紧密结合,形成了“职业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事,而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观念,学校理论教学和企业实践紧密相连,学生具有学徒和学员的双重身份,技能养成的重心更加侧重于企业,由行业协会建立公共实训平台,为德国各行各业输送了大量具有卓越匠心的技能型人才。“校企合作培育模式”由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首次推出,随之出现了并列式、交替式、双重制、底特律契约、企业与学校契约等模式,强调能力培养和训练、具有个别化教学性质的CBe职业教育模式,又在许多社区兴办“工匠工厂”,有针对性开展“工匠运动”,提出“今天的DiY,就是明天的美国造”口号,重振了美国制造业。瑞士采取由培训中心、企业行业和高职院校所组成的三方协作的“三元制现代学徒制培育模式”,以产教融合为理念,由企业行业牵头,选择适合当地发展特色的不同类型校企合作方式,实现课堂教学与生产实践零距离对接,展现出学徒培育的高效性,为企业“量身”培养出一大批具有严谨意识的工匠型人才。[8]

二、对我国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的启示

(一)把工匠精神理念融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

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大多存在“重技术、轻素养”的倾向,注重了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忽视了职业道德素质的养成,导致学生在很大程度上缺少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精神。随着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迫切需要高职教育培养出更多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另外,企业在选拔人才的过程中也会重点关注综合素质,不仅对学生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进行考核,还要对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创新能力进行评价[9],所以,高职院校需要将工匠精神渗透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二)用工匠精神内涵引领高职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具有潜移默化的立德树人功能,当前校园文化建设既没有体现出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也没有体现建设主体的多元化特点,突出技术性而缺乏人文性特征,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高职院校要深化校企融合理念,通过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良性互动,以工匠精神内涵来引领校园文化转型,打造校园文化的职教特色;构建由学生、教师、校内管理人员、学生家长、行业企业专家能手等共同组成的多元化校园文化建设主体格局,共同致力于校园文化建设;将工匠精神元素有机融入到校园文化中,使学生在校园中随处可以感受到工匠精神文化气息。

(三)以工匠精神为指导,确定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

尽管众多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分解中,都明确列出了人才的职业素质,但是分类的依据和标准不够明确。工匠精神是匠心、匠技和匠魂的统一体,其内涵特征也必将随着时代和社会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从知识结构上讲,主要由科学文化知识、专业技术知识组成;从能力结构上说,应当具备与从事职业相匹配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从素质结构来看,一般包括科学文化素质、专业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身心素质等方面。[10]

(四)以工匠精神为核心,打造高职院校课程体系

课程作为重要载体,在工匠精神培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更多关注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忽视了综合职业素质的培养;过分强调学科体系,淡化了职业教育的综合性和实践性;过多关心知识结构的形成,忽略了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应该将工匠精神融入到高职院校课程体系中,既要用好思政课程,又要在专业课程开发中渗透工匠精神意蕴,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工匠精神要素和专业特征有效开展课程思政,通过实践教学环节践行工匠精神理念,将专业实训教学有机融入地方经济产业链中,使工学结合市场化。

(五)让现代学徒制成为工匠精神培育首选模式

职业教育与工匠精神篇7

一、工匠精神在职业教育教学中的意义

1.工匠精神是现代企业稳定发展的基石工匠精神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所传承的重要精神,也是指引我国工业发展方向的精神指标。在中华民族历经了数千年的发展后,工匠精神开始成为现代各行各业的发展理念,并在当代职业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职业教育的主体方向是以职业岗位为主,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在未来的职场道路中具有足够的实力满足社会需求,真正发挥职业教育应有的作用。在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与职业教育存在许多异曲同工之妙,工匠精神所推崇的创新精神与实践精神恰好与职业教育的需求相符,而在职业教育中融入工匠精神必将使人才培养方式发生转变,使其更符合当下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理念。据对各个国家的企业统计调查发现,发展历程在100~200年的企业大多分布于荷兰、澳大利亚、德国等国家。这些企业在当地都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并随着历史的变迁和时代的变革仍然延续着。这些企业之所以成为长青企业,在市场变革中未被淘汰的主要因素是它们虽历经了百年发展,但其最初的工匠精神仍然延续着,仍然在不断地影响着企业的未来发展,并引领企业朝着更长远的目标走去。在企业运营中,如果每位管理者和员工都具备工匠精神,对企业的运营和产品有更高的要求,那么就会使企业的持续发展具备更强的实力来应对外界市场的变化。在我国的行业企业发展中,市场以往的低成本时代退去之后,企业在此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面临许多诱惑,而只有坚持自己的原则,保留自己的发展精神,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是工匠精神在历史长河中仍然得到有效传承的重要原因。2.工匠精神是职业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的需求职业教育的主体目标是通过教学培养学生成为技能型人才,掌握技能知识,为未来的职业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在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方面,大部分企业都希望职业院校的学生在毕业后能够立即上岗工作,能够适应企业的运营模式,并在各项技能操作方面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快速熟悉企业文化,与企业生产实现良好的衔接,同时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在企业工作过程中能够保持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将工匠精神贯穿于各个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这意味着职业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技能,还要加强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让学生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尊重自己的职业,对自身职业的未来发展与付出有着明确的认识,使学生将来不管在何种岗位任职,都能将工匠精神置于职业中心,将其作为努力的目标。而这也是让职业院校获得社会认可的重要指标,是吸引更多技能型人才投入至职业院校的重要保障,也使职业院校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工匠精神对职业教育教学带来的启发

1.对院校文化精神的启发职业院校的教育理念是以技能培养为主,而技能的形成过程不仅是对专业的实践操作,还需具备一定的精神内涵。工匠精神是我国工业发展过程中重要的精神文化,职业院校需将工匠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当中,在校园中突出工匠精神的信仰理念、职业态度和对职业精神的坚持,使学生在校园氛围中感受到职业院校的教学理念,从而对职业教学有更深的认识。职业院校可以通过校园媒体、校园广告或校园杂志、报刊等途径报道鲁班、方文墨、小野二郎等具有工匠精神的人物事迹,介绍每位传奇人物背后的故事,对他们的工匠精神以及对自身事业坚持不懈的精神大力宣传,使之融入职业院校的每个角落,将其作为校园文化大力弘扬,使校园文化在人物事迹的渲染下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形成工匠精神。2.对职业教育中创业教育的启发职业教育是一个系统的教育过程。在此过程中,职业教育所肩负的是每位学生未来的前途,同时也关系着各行各业的未来发展,职业教育是促进我国提升就业率的重要保障。在职业教育的创业教育中,创业的教学多数是建立在学生掌握职业技能和具备承担职业岗位能力的基础上所开展的教学,是围绕创业能力、创业思维、创业意识等方向进行培养。这样的教育方式虽然能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创业能力,但其创业精神仍然十分缺乏,对未来的创业道路未形成基本的认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过于注重技能的提升,而忽略了精神领域的发展。对此,职业教育要结合创业能力的培养目标,将工匠精神融入创业教育中,围绕工匠精神开展职业能力教学、培养职业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创业活动中,从而为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带来更多的动力。3.对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教学的启发职业教育所涵盖的专业课程十分广泛,涉及多个行业,是一个具有综合体系的教学系统。在任何一个专业的教学领域中,完善的教学方案都是促使职业教学顺利进行的依据。教师在执行教学方案时,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起到带头作用,发挥工匠精神,做到先育人再教人,以身作则,为学生做好榜样。并将工匠精神融入职业教学和职业考核中,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爱岗精神和奉献精神,并提高自身的职业服务意识,与其他学生互帮互助,形成团队合作,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工匠精神渗透于专业课程教学当中,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和课程内容强化细节培养,摆脱传统教学过于笼统的问题,将教学内容进行更精细的划分,并逐步培养学生形成专注、一丝不苟的专业习惯。工匠精神是当前每个行业都需要的精神,其对岗位工作的细节和求精必然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此,职业教育要将工匠精神融入每个专业的教育教学中,融入校园文化中,以工匠精神为基础开展各专业课程教学,培养学生形成工匠意识,在工匠意识的驱动下改变职业行为,更认真地对待自身职业,使人才的培养更适合当下企业的发展需求。4.对职业教育实训教学的启发工匠精神与职业教育具备的共同特征是实践性,因此,在开展职业教育教学时,要对学生的实训课程加以关注和重视。不可低估职业教育中任何一个教学领域,要将教学重点覆盖于职业课程的任何一个分科,并在实训教学过程中,结合工匠精神,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工匠精神的影响下对自身实践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职业教育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课程提供相应的实践平台,例如,定期举办实践展示、实践竞赛等,合理划分实践教学领域,强化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实践要求,使学生对工匠精神有更深刻的认识,并切身体会到工匠精神的核心与理念,逐步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

三、小结

职业教育与工匠精神篇8

关键词:中职院校工匠精神必要性途径

一、中职院校“工匠精神”培养的必要性分析

(一)是提升中职院校吸引力的需要。纵观历史,我国一直都重知识轻技能,家长希望孩子将来能够出人头地,而把“手艺人”看作是低等,有一技之长只是谋生的手段。现代社会也存在着这样的现象,家长希望孩子能够好好学习,能进入到学术型的大学,那样孩子才有出息。而选择去读中职院校,绝大多数因为孩子学习成绩差,没考上高中,不得不选择中职院校。这与中职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教育目标几乎没有任何关系。而整个社会对于高中和学术性大学给予了高度关注,在师资投入、政策倾向、社会选择、就业择业等方面,中职院校毫无竞争力。而作为中职院校,如果能抓住机遇,把“工匠精神”作为自己的教育理念,从而培养出众多在各个领域里都能独挡一面、技术精湛的大国工匠,那么就会提高中职院校的社会地位,扭转社会对中职院校的偏见,职业教育就会出现新的局面。

(二)是现代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根据数据分析,目前全世界存在了两百年以上的企业有5500多家,这其中日本占了60%,德国占了16%,荷兰占4%,法国也占了近4%。通过研究发现,这些企业存在着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都有着一种工匠精神。就像德国的家族企业和日本的尖端品牌,正是工匠精神使他们延续百年,一直屹立于世界。他们对匠心、精品的坚持与追求,他们的精益求精,才是他们的核心竞争价值所在。这些百年企业需要的工匠精神是不断创新、精益求精、敢于挑战。而我国现阶段的工人,大多是在流水线上工作,几乎没有任何技术含量,只通过简单的培训任何人都可以从事。工人不懂生产,不懂企业,工作只是生存的必须而已。这样的企业不要说传承百年,连生存都是问题。因此,企业要做大做强,就一定要让工人具有工匠精神,这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三)是中职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就目前来看,影响职业院校发展的重要因素是缺乏鲜明的职业教育特色。根据对上千家企业的调查发现,多数企业更注重工人的人品与责任心。他们认为,工作经验和能力等等都可以在以后工作中逐渐培养,但他们本身所具备的做人品质和对工作的责任心则应该是在学校就重点培养并慢慢形成的。地方性与行业性、技术技能性、市场导向性这三方面是中职教育的特色。中职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了地方性与行业性,这也是职业教育的发展目的,它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而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着职业教育对学生技术技能的培养。劳动力市场却最终决定着学生的就业情况,这就是市场导向性的体现。所以,职业教育只有将工匠精神作为自己的办学理念,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严谨认真,将工匠精神发挥最大的优势,形成办学特色并持之以恒,才能解决中职教育的自身发展需要。

(四)是中职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工匠精神”是从业者所应具备的一种职业精神,具备了工匠精神,就能使从业者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就能在职业生涯中立于不败之地。工作严谨负责、能吃苦,具有某项或多项特殊技能,这些才是多数企业招聘人才时更加关注的。中职院校学生有多层次的需求,他们既有生存的需求,也有发展的需求。而中职院校也应该同时关注到学生的这些需求,要通过教育教学体系来满足学生多方面的需求。但在实际教学中,中职院校更多的只是关注了学生的生存需求,即就业需要,而对学生长远的发展需求则关注不够。从而使得我们的学生能就业,但职业发展却很难,因而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毫无优势。所以,学生不仅要具有高超的技术技能,更要具有工匠精神,这样才能在工作中具有更明显的竞争优势,使自己的职业生涯更长久。

二、中职院校“工匠精神”培养的基本途径

(一)德育教育是培养“工匠精神”的“主渠道”。所谓德育,就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学校不仅要重视德育教育,更要把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教育结合起来,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从而形成良好的教育。职业学校要以德育教育为主渠道,在德育教育中融入工匠精神,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工匠精神的重要性,进而形成自己的职业精神。

(二)专业教育是培养“工匠精神”的有效途径。工匠精神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培养完成的,它需要长期的培养和熏陶。中职院校要在培养学生专业技术技能的同时,不间断的对学生进行工匠精神的培养和熏陶。学校在教育体系设置中,第一要培养学生高超的专业技能,一丝不苟;第二要让学生具有明确的专业目标,并能持之以恒;第三要让学生具有专业操守,乐于奉献。在整个专业教育中,要让学生逐渐具备工匠精神。

(三)实践教育是培养“工匠精神”的重要途径。学校教育最终要与就业实际相结合,不仅专业的技术技能要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工匠精神同样要在工作实践中得以转化和提升。只有当工匠精神和具体的工作发生关系时,学生才能切身体会到工匠精神的内涵与价值,最终形成自己的职业精神。在职业精神的教育实践中,往往可以通过建立模拟场景的方式,激发并训练形成相关职业情感过程,例如可以校企联合,将学生带到企业,企业组织专业人才对学生进行工作实践的指导,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了解企业生产和管理情况,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工匠精神。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的技能比赛,通过比赛既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还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的荣誉感,提高自我认识等。

参考文献:

[1]孙晓玲.基于职业素质的高职职业精神内涵论[J].职教论坛,2012,(06).

[2]永新,林洁.高职学生职业精神培养探析[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13,(02).

职业教育与工匠精神篇9

实质上,新常态下,经济减速只是问题的表象,根本问题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即由过去的数量型增长转向质量型增长。与增长方式转变相伴而行的是发展动力的转变:数量型增长主要依靠要素和资本投入去驱动,而质量型增长则需要依靠创新去驱动。高职院校作为科技兴国、应用型人才的摇篮,新常态下,我国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高职院校既要培养技术过硬且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

2015年5月1日即五一国际劳动节,央视推出《大国工匠》栏目向公众讲述八位具有工匠精神的行业顶级技工的精彩故事,加之马修克劳福德的《摩托车修理店未来工作哲学-让工匠精神回归》及亚力克。福奇的《工匠精神-缔造问答传奇的重要力量》等书籍的一版再版,尤其是2016年3月5日工匠精神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至此工匠精神高调地进入公众视野,引起人们的重视,社会各界人士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大讨论。有人提出工匠精神是工匠对工作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极致,细琢,注重细节,追求零瑕疵的一种精神。若仔细推敲工匠精神的内涵会发现,将其等同于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显然是不完整的。传统的手工艺劳动属于综合式的劳动,从接收订单了解客户需求,到产品设计、产品制造、质检、售后服务等一些列的活动大多是由几个人全权负责,存在大量的创新、创造的要求。故有人认为工匠精神就是一种努力去发现问题并且通过亲身实践来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文化。笔者认为以上两种说法各有千秋,只是认识层次的不同。前者是基本要求,后者是最高期望。故本文中工匠精神培育是指,在教育过程中着力培养学生发现实际生产生活问题、通过技术技能手段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教育中贯彻质量管理的理念、标准与策略。

二新常态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必要性分析

(一)职业教育备受冷落与新常态

人才需求形成矛盾现代技术工人的短缺和工匠精神的缺失,既与当前职业教育自身缺陷有关,如结构不合理、质量有待提高、办学条件薄弱、体制机制不畅,但也深受我国传统教育文化的影响。正如沈汉达先生所说,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主要表现在对人的吸引力上,而人与文化密不可分。一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无一不是文化影响的结果。儒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影响范围最大、深度最广的文化。儒家文化强调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如,孔子主张学而优则仕,孟子主张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金榜题名时才是人生幸事之最。同时儒家鄙视手艺、技能,视为小道,斥工匠为奇技淫巧,属雕虫小技玩物丧志之流。沈汉达学者曾做一项关于学生选择就读职业学校的原因分析问卷调查,其调查结果显示:未能考上普高/本科的选择率(中职:72.2%;高职73.1%)远高于其他选项,大多数学生都是出于被动的原因选择就读职业学校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公布的20102014年《部分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状况分析》指出,各技术等级的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均大于1,劳动力的需求大于供给。高级专业技术职务(高级工程师)、职业资格一级(高级技师)、职业资格二级(技师)、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较大,可见技能型人才缺乏。一方面职业教育备受冷落,另一方面新常态下需要高技能、高素质的劳动者,矛盾显现。故需加以科学引导,塑造工匠精神,转变学生思想观念,使其安心学习专业技能,成长为优秀的技术骨干,才能适应经济新常态。

(二)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召唤工匠精神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居民收入增加,居民消费结构与消费习惯发生根本性变化。以往,居民的消费为了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讲的是个廉价实用,低档的生活资料拥有巨大的市场。如今,人们的消费转向拥有个性化、多样化、舒适性、品质优的产品,价格已不再是大部分消费者考虑的首要因素。虽然中国作为制造大国的,素有世界工厂之称,但是国人出国购买电饭煲、马桶盖等现象频现,日代、韩代、美代颇有市场,中高端的消费市场被欧美、日韩等国长期垄断。这都是由于长期以来制造业结构不均衡,劳动者受教育水平低,工匠精神缺失,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需要大量具有工匠精神的技术工人、工程师。

(三)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创新离不开工匠精神的培育

我国GDp增速从2012年的7.65%到2013年的7.67%、2014的年7.4%、2015年的6.9%,经济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究其原因,一方面受全球需求萎缩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与国内生产成本增加影响出口竞争力息息相关。适应新常态关键在于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动力,而形成新的增长动力的关键于创新。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方面,存在重技能轻创新、重训练轻思考,重确定性轻问题性,难以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较好地融入培养方案,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对创新的需求。工匠精神,小到对每一个工作环节的高质高效的创造,大到一个新的产品,一种新的技术的开发,蕴含创新与实践两种能力。在高职院校培育工匠精神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要求。

三新常态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途径

(一)革新理念,增强高职院校吸引力

职业教育社会地位不高会影响职业院校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进而会导致苦恼烦闷、萎靡不振,学习缺乏规划,无所事事,学习成效不佳。在此情况下,又何谈工匠精神?为改变这一现状,使学生树立劳动光荣、技能高尚、创造伟大理念,奋发拼搏,脚踏实地学技术增本领,笔者认为可通过以下两点着手:从国家层面,在全社会树立杰出工匠大师,优秀工程师、优秀技师的模范典型,为他们著书立说,给予较高的社会认可,同时提高他们的工资待遇,更好地感召和吸引工匠从业者和工匠学习者奋发向上;从学校层面,职业院校通过邀请工匠大师定期举办讲座,培养年轻人对于传统技艺、现代技术的热爱。

(二)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是培养工匠精神的重要方式

培养和塑造学生的工匠精神,单靠职业院校是无法实现的。开展校企合作,让学生去企业实习,感受企业文化,是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工匠精神的重要方式。但职业院校要改变以往的先在校学专业知识后去企业实习的形式化的培养模式为:学校负责提供相应的文化课程和基础课程的教学,指导产业部门进行有效的教学管理;让企业参与到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师教学的设施设备提供、指导学生的技能实践、实施教学和技能评估等;学生毕业时要相应地通过两种结业考试,即产业部门负责职业技术的等级资格考试,发放全国统一的职业技术资格证书职业院校负责的文化课和基础理论的考试,发放相应的学历证书。学校与企业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共同培养适应新常态的具有工匠精神的优秀技工和工程师。

(三)利用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质量意识

对产品精益求精、追求完美、零瑕疵的质量意识是工匠精神重要内涵之一。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点培育高职学生的质量意识:①聘请具有丰富的学科知识和精益求精的质量理念的教师或者工匠大师开设选修课和讲座,并把其列入人才培养计划之中。②编写合适的讲义或小册子,结合学科背景采用案例教学法介绍行业的质量标准和行为规范。③实行入职前庄严宣誓制度。《希波克拉底誓言》是希波克拉底警戒人类的古希腊职业道德的圣典,也是全社会所有职业人员言行自律的要求典范,通过入职前庄严的宣誓,多一份信仰,增强产品质量责任感。在当今假冒伪劣横行的时代,我们更要对职业抱有一份敬畏之心,心怀虔诚和感恩,将工匠精神融入日常行动之中。

(四)创新教学模式,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

我国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新的生产方式的出现使高级技术工人供需矛盾凸显,职业教育改革越发紧急。目前,职业教育改革被提到战略的高度。经济新常态下我国所需要的不仅仅是可以完成特定工作任务的操作技工,而是具备通晓整个产业所有环节并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级技工。而很多职业院校过于重视操作技能的教学,忽视综合素质的培养。笔者认为,杨志勤,彭跃湘,杨安林提出的教学模式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①改单纯的课内专业技术教学为专业技术与综合素质相结合,可使学生在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培养想象力、分析能力、品格与素养,成为技术过硬且具有人文素养、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型高级技术工人②课堂教学与课外创新培训相结合,在将创新模块加入课堂教学的同时,通过课外实地参观、讲座、创新竞赛的形式积极组织创新培训活动;③改传统教学方法为项目教学法,即融教、学、做一体,教师引导、启发学生围绕一个特定的项目展开创新教学,积极主动学习,增强教学效果。④改传统的考核方法为行为导向教学的评价法,重视考察学生将知识和技能用于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关注学生完成项目的质量,关注学生在项目完成中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提高程度。

四结语

纵观历史,世界上没有一蹴而就的改革,所谓的终南捷径,不过是自欺欺人。工匠精神的培育更是如此,没有捷径,也不是高职院校的一己之责,需要学校、企业、政府以及社会共同的持续努力。如,中小幼教育阶段:学校教育改以往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模式为理论与实践齐头并进,两条腿走路;职业教育阶段:学校和企业联手深入开展具有工匠精神的优秀人才的培养研究;职业生涯阶段:政府和社会提高工匠的社会地位与工资待遇的同时也要营造宽容失败的文化环境,建立创新失败的补偿机制。

新常态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

一经济新常态及工匠精神

实质上,新常态下,经济减速只是问题的表象,根本问题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即由过去的数量型增长转向质量型增长。与增长方式转变相伴而行的是发展动力的转变:数量型增长主要依靠要素和资本投入去驱动,而质量型增长则需要依靠创新去驱动。高职院校作为科技兴国、应用型人才的摇篮,新常态下,我国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高职院校既要培养技术过硬且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2015年5月1日即五一国际劳动节,央视推出《大国工匠》栏目向公众讲述八位具有工匠精神的行业顶级技工的精彩故事,加之马修克劳福德的《摩托车修理店未来工作哲学-让工匠精神回归》及亚力克。福奇的《工匠精神-缔造问答传奇的重要力量》等书籍的一版再版,尤其是2016年3月5日工匠精神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至此工匠精神高调地进入公众视野,引起人们的重视,社会各界人士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大讨论。有人提出工匠精神是工匠对工作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极致,细琢,注重细节,追求零瑕疵的一种精神。若仔细推敲工匠精神的内涵会发现,将其等同于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显然是不完整的。传统的手工艺劳动属于综合式的劳动,从接收订单了解客户需求,到产品设计、产品制造、质检、售后服务等一些列的活动大多是由几个人全权负责,存在大量的创新、创造的要求。故有人认为工匠精神就是一种努力去发现问题并且通过亲身实践来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文化。笔者认为以上两种说法各有千秋,只是认识层次的不同。前者是基本要求,后者是最高期望。故本文中工匠精神培育是指,在教育过程中着力培养学生发现实际生产生活问题、通过技术技能手段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教育中贯彻质量管理的理念、标准与策略。

二新常态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必要性分析

(一)职业教育备受冷落与新常态

人才需求形成矛盾现代技术工人的短缺和工匠精神的缺失,既与当前职业教育自身缺陷有关,如结构不合理、质量有待提高、办学条件薄弱、体制机制不畅,但也深受我国传统教育文化的影响。正如沈汉达先生所说,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主要表现在对人的吸引力上,而人与文化密不可分。一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无一不是文化影响的结果。儒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影响范围最大、深度最广的文化。儒家文化强调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如,孔子主张学而优则仕,孟子主张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金榜题名时才是人生幸事之最。同时儒家鄙视手艺、技能,视为小道,斥工匠为奇技淫巧,属雕虫小技玩物丧志之流。沈汉达学者曾做一项关于学生选择就读职业学校的原因分析问卷调查,其调查结果显示:未能考上普高/本科的选择率(中职:72.2%;高职73.1%)远高于其他选项,大多数学生都是出于被动的原因选择就读职业学校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公布的20102014年《部分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状况分析》指出,各技术等级的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均大于1,劳动力的需求大于供给。高级专业技术职务(高级工程师)、职业资格一级(高级技师)、职业资格二级(技师)、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较大,可见技能型人才缺乏。一方面职业教育备受冷落,另一方面新常态下需要高技能、高素质的劳动者,矛盾显现。故需加以科学引导,塑造工匠精神,转变学生思想观念,使其安心学习专业技能,成长为优秀的技术骨干,才能适应经济新常态。

(二)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召唤工匠精神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居民收入增加,居民消费结构与消费习惯发生根本性变化。以往,居民的消费为了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讲的是个廉价实用,低档的生活资料拥有巨大的市场。如今,人们的消费转向拥有个性化、多样化、舒适性、品质优的产品,价格已不再是大部分消费者考虑的首要因素。虽然中国作为制造大国的,素有世界工厂之称,但是国人出国购买电饭煲、马桶盖等现象频现,日代、韩代、美代颇有市场,中高端的消费市场被欧美、日韩等国长期垄断。这都是由于长期以来制造业结构不均衡,劳动者受教育水平低,工匠精神缺失,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需要大量具有工匠精神的技术工人、工程师。

(三)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创新离不开工匠精神的培育

我国GDp增速从2012年的7.65%到2013年的7.67%、2014的年7.4%、2015年的6.9%,经济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究其原因,一方面受全球需求萎缩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与国内生产成本增加影响出口竞争力息息相关。适应新常态关键在于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动力,而形成新的增长动力的关键于创新。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方面,存在重技能轻创新、重训练轻思考,重确定性轻问题性,难以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较好地融入培养方案,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对创新的需求。工匠精神,小到对每一个工作环节的高质高效的创造,大到一个新的产品,一种新的技术的开发,蕴含创新与实践两种能力。在高职院校培育工匠精神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要求。

三新常态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途径

(一)革新理念,增强高职院校吸引力

职业教育社会地位不高会影响职业院校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进而会导致苦恼烦闷、萎靡不振,学习缺乏规划,无所事事,学习成效不佳。在此情况下,又何谈工匠精神?为改变这一现状,使学生树立劳动光荣、技能高尚、创造伟大理念,奋发拼搏,脚踏实地学技术增本领,笔者认为可通过以下两点着手:从国家层面,在全社会树立杰出工匠大师,优秀工程师、优秀技师的模范典型,为他们著书立说,给予较高的社会认可,同时提高他们的工资待遇,更好地感召和吸引工匠从业者和工匠学习者奋发向上;从学校层面,职业院校通过邀请工匠大师定期举办讲座,培养年轻人对于传统技艺、现代技术的热爱。

(二)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是培养工匠精神的重要方式

培养和塑造学生的工匠精神,单靠职业院校是无法实现的。开展校企合作,让学生去企业实习,感受企业文化,是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工匠精神的重要方式。但职业院校要改变以往的先在校学专业知识后去企业实习的形式化的培养模式为:学校负责提供相应的文化课程和基础课程的教学,指导产业部门进行有效的教学管理;让企业参与到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师教学的设施设备提供、指导学生的技能实践、实施教学和技能评估等;学生毕业时要相应地通过两种结业考试,即产业部门负责职业技术的等级资格考试,发放全国统一的职业技术资格证书职业院校负责的文化课和基础理论的考试,发放相应的学历证书。学校与企业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共同培养适应新常态的具有工匠精神的优秀技工和工程师。

(三)利用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质量意识

对产品精益求精、追求完美、零瑕疵的质量意识是工匠精神重要内涵之一。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点培育高职学生的质量意识:①聘请具有丰富的学科知识和精益求精的质量理念的教师或者工匠大师开设选修课和讲座,并把其列入人才培养计划之中。②编写合适的讲义或小册子,结合学科背景采用案例教学法介绍行业的质量标准和行为规范。③实行入职前庄严宣誓制度。《希波克拉底誓言》是希波克拉底警戒人类的古希腊职业道德的圣典,也是全社会所有职业人员言行自律的要求典范,通过入职前庄严的宣誓,多一份信仰,增强产品质量责任感。在当今假冒伪劣横行的时代,我们更要对职业抱有一份敬畏之心,心怀虔诚和感恩,将工匠精神融入日常行动之中。

(四)创新教学模式,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

我国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新的生产方式的出现使高级技术工人供需矛盾凸显,职业教育改革越发紧急。目前,职业教育改革被提到战略的高度。经济新常态下我国所需要的不仅仅是可以完成特定工作任务的操作技工,而是具备通晓整个产业所有环节并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级技工。而很多职业院校过于重视操作技能的教学,忽视综合素质的培养。笔者认为,杨志勤,彭跃湘,杨安林提出的教学模式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①改单纯的课内专业技术教学为专业技术与综合素质相结合,可使学生在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培养想象力、分析能力、品格与素养,成为技术过硬且具有人文素养、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型高级技术工人②课堂教学与课外创新培训相结合,在将创新模块加入课堂教学的同时,通过课外实地参观、讲座、创新竞赛的形式积极组织创新培训活动;③改传统教学方法为项目教学法,即融教、学、做一体,教师引导、启发学生围绕一个特定的项目展开创新教学,积极主动学习,增强教学效果。④改传统的考核方法为行为导向教学的评价法,重视考察学生将知识和技能用于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关注学生完成项目的质量,关注学生在项目完成中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提高程度。

职业教育与工匠精神篇10

关键词职业教育工匠精神培养

abstractinrecentyears,inthefieldofvocationaleducationtosetoffawaveof"craftsmanspirit",vocationaleducationasanimportantpositiontocultivateandspreadthespiritofcraftsman,itsimportanceisself-evident.thispaperexpoundsthemeaningandthefourbasiccharacteristicsofthe"craftsmanspirit",andputsforwardsomemeasuresforcultivatingthespiritofcraftsman.

Keywordsvocationaleducation;spiritofcraftsman;cultivation

0引言

中目前处于经济转型、产品更新换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时期。政府要求从供给质量的提高出发,用改革的方法推进结构调整,扩大有效供给,提升产品附加值,而不是以低廉的价格吸引消费者。因此,“工匠精神”的培养与传承迫在眉睫。2016年3月,中国政府首次将“工匠精神”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同年5月,以“弘扬工匠精神、打造技能强国”为主题的全国职业教育活动也顺利召开,在职业教育领域掀起一股弘扬“工匠精神”的热潮。因此,“工匠精神”的培养势在必行,它的养成则势必要以学生教育为抓手,以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为切入点。

1“工匠精神”的内涵和特征

1.1“工匠精神”的内涵

说到“工匠精神”,人们总会联想到瑞士做工精密的名表、日本一丝不苟的行业标准、德国严谨慎微的思维模式,然而“工匠精神”一词并不是舶来品,早在中国古代,就有许多文人墨客对“工匠精神”进行了相关阐述:《诗经》里写道“如琢如磨”、“如切如磋”;《瓯北诗话・七言律》里写道“精益求精,密益加密”,都是对“工匠精神”的阐述。登录知网搜索主题词“工匠精神”,可以看到近几年“工匠精神”相关文献比较丰富,大多数对“工匠精神”定义及必要性进行了相关论述。王丽媛(2014)认为,“工匠精神”应归为职业精神范畴,是一种行为表现和价值取向,其核心是对品质的高标准追求,其目标是打造行业内的精品。李宏昌(2016)认为,“工匠精神”是对职业敬畏、对工作执着、对产品精益求精、对服务追求完美的价值取向,并从“工匠精神”之于工匠个体、产品和服务两个层面阐述了其表现形式。孔宝根(2016)则从学生个体、学校、社会三个层面论述了影响培养“工匠精神”的因素,并对“工匠精神”的培养设置了三个阶段。

1.2“工匠精神”的基本特征

(1)工作态度:一丝不苟。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即做事认真仔细,丝毫不马虎。严格参照相应的行业标准和规范进行作业,不急功近利、急于求成,放眼于长远发展。只有具备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才能保证产出的高品质。

(2)工作精神:持之以恒。古语有云:“水滴石穿”、“铁杵磨成针”,其依靠的就是主体具有持之以恒的精神信念。“工匠精神”其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持之以恒,能定心、静心,不轻言放弃。很多受世人敬仰的工匠大师日复一如、年复一年地重复做着同一件事,从不言弃,最后成就了一件件流传永世、万众瞩目的艺术珍品。

(3)工作细节:尽善尽美。工作细节上追求完美,把所有经手的工作都尽可能做到趋近完美,在细微处下功夫,把每件事情都做到极致,对细节的处理不吝时间和精力。瑞士的手表制造业就充分论证了这一点,在细节上追求极致才使得瑞士手表享誉全球。

(4)工作成果:精益求精。精益求精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在现有条件下将事情做到最好,孜孜不倦,不怕麻烦,反复改进;二是在现有条件下进行再创造、提升、创新,发现新方法,与现如今国家推崇的“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也是一致的。摆脱思维定势,以新思维寻求提高品质的新方法,让产品质量有一个质的飞跃,实现由优秀到卓越,现如今“互联网+”也充分印证了这一点。

2职业院校“工匠精神”养成途径

2.1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工匠精神”的养成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职业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职业技能型人才,当前社会形态下应该延伸表述为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职业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工匠精神”培养的首要任务是在思想层面上渗透“工匠精神”,这就要求职业院校在建设校园文化过程中加强职业化改造,从思想上让学生对“工匠精神”有正确的、明晰的认知。营造良好的“工匠精神”校园文化,可以从以下两个层面入手:一是线上宣传,现在是互联网信息时代,每个学院甚至每个班级都设有相应的微信公众号、微博号,这些传播工具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利用新媒体进行“工匠精神”的传播,具有成本低、覆盖面广的优势;二是线下宣传,充分利用校园内部宣传载体,例如校园展板、校报等,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开展演讲、主题班会等活动,畅谈“工匠精神”的意义。

2.2“工匠精神”养成计划与课程教学紧密结合

教师首先以教学大纲为导向,将“工匠精神”的养成计划导入教学规划中,在组织教学过程中选择合适的、与各科目教学特点相对应的教学策略,将“工匠精神”养成计划潜移默化地渗透其中,培养学生“一丝不苟、持之以恒、注重细节、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内涵。其教学策略可以涵盖学生实践“工匠精神”相关内涵要求的考核办法等。与此同时,教师也要以身作则,率先践行“工匠精神”,秉承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亲力亲为、追求极致,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3专业课程采用“小班化”教学模式

目前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学单位通常都采用大班教学模式。然而事实证明大班教学模式并不利于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职业教育的教学对象多为16至21岁,学生的自制力比较弱,需要教师进行耐心的引导和督促,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传统的大班教学模式因人数过多,使得教师不能对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予以有效关注,也不能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针对性指导,从而造成学生失去学习积极性,达不到预期教学目标,“工匠精神”养成更是无从谈起。基于以上现象,将高职院校教学单位“由大化小”,o疑是促进“工匠精神”的有效手段。大量实践研究证明,采取小班化教学模式,有利于教师对学生加以时刻关注,教师可有效掌握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并形成及时有效的沟通互动,从而进行反馈和再指导,此种教学模式无疑对“工匠精神”的养成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

2.4通过“集中实训”、“校企合作”等途径培养“工匠精神”

江西农业大学软件学院2015届毕业生就业率为92.45%,2016届毕业生就业率是91.93%,其中有超过80%的毕业生从事互联网行业,其就业单位中不乏百度、新浪、京东等国内大型互联网公司。也有少数同学继续读书深造,或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银行等机构就职。相较于其他专业,软件学院就业率的持续居高与软件学院大四阶段进行的“集中实训”有很大的关联。软件学院前三年设置的课程大多为操作性强的课程,包括数据库原理及与应用、JaVa程序设计、网页制作技术等课程,大四阶段除开软件+英语班,其他所有班级举迁至北京或深圳的实训基地进行为期三个月的集中实训。实训过程中,学院按照学生自主选择培训方向进行分班,坚持小班化教学,由项目经验丰富的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具体项目的实施,教师时刻掌握着每个小组的项目进度以及编程代码的准确性、规范性,对小组遇到的困难予以及时指导,确保每个小组保质保量地完成项目。在整个集中实训实施过程中,可以发现学生的学习态度、任务完成情况,与实训前相比较有了极大的提高,可见开展集中实训对培养学生的工作态度和职业素养起到了积极作用。

当然,为期三个月的集中实训只是呈现给学生模拟的项目开发环境,其与真实的工作情境还是有所区别,不能完全等同于企业实习,所以还需要加强校企合作,让学生进企业顶岗实习。江西农业大学职业师范学院职业技术教育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在研二阶段由学院统一安排至江西电子信息工程学校、江西省医药学校等单位工作实习。通过校企合作,学生到工作岗位实践沉淀、感受企业文化;激发学生的工作热情、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形成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综上所述,“集中实训”是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重要手段,“校企合作”是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途径。

3结语

职业院校作为培养“工匠精神”的主要阵地,我们在了解“工匠精神”的内在含义和外在延伸的前提下,通过将“工匠精神”养成计划与课程教学紧密结合、将专业课教学单位“由大化小”、“集中实训”和“校企合作”等培养途径,致力于培养职业教育学生的“工匠精神”,让“工匠精神”蓬勃发展,重现辉煌。

参考文献

[1]王丽媛.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探析[J].职教论坛,2014(22):66-69.

[2]李宏昌.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培育与弘扬“工匠精神”问题研究[J].职教论坛,2016.16:33-37+96.

[3]孔宝根.高职院校培育“工匠精神”的实践途径[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3: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