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动力工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59:38

船舶动力工程篇1

关键词:模块化;系列化;监测系统;动力机械;工程船舶

中图分类号:U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工程船舶的安全生产是确保企业发展和生存的基本前提,对工程船舶状态的监测和故障的诊断又是保障工程船舶安全的重要手段。对各类工程船舶运用模块化的监测方法来构建不同的监测系统,不仅仅能够降低监测的成本,简化监测系统,还可以达到故障诊断和状态监测的目的,全面地反映了工程船舶动力机械系统的运行状态。

我国监测系统现状

我国船舶机舱自动化监控水平表现为:船舶机舱监测系统仅为单一对象设计,系列化研究产品较为缺乏;监测系统无法确定故障部位、无法对故障原因进行分析、无法对故障性质进行诊断,它只是具备简单的报警功能。因此,综合水平较高、最大程度满足各种需要的系列化船舶动力机械监测系统的开发就显得极其重要。船舶动力机械监测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瞬时转速、油液分析、热力参数、振动

1.1瞬时转速法

柴油机各个缸的工作状态可以通过曲轴的瞬时转速波动信号反应出来。瞬时转速法容易实现在线监测,方便使用,但是对于柴油机转速变化频繁、工况较为复杂的一些工程船舶,瞬时转速法的应用会受到限制,柴油机缸的运行状态以及相关故障的信息可以通过对瞬时转速的波动的监测来获得。

1.2油液分析法

通过监测船舶液压系统和系统中的油液来对动力机械系统中零件磨损的程度、类型、部位进行诊断。油液分析方法在实际的应用中还缺乏准确性和可靠性,但是,在实验室的应用中,却是比较成熟的检测方法。

1.3热力参数法

利用冷却液、滑油、燃气、空气等动力机械系统中的介质参数对整个系统的技术状况进行判断。动力机械系统中的热力参数具有可用性强、诊断范围广、信息质量好、外界干扰小等特点,其蕴含了大量的故障信息。但是,只采用监测热力参数的方法是很难诊断故障的,热力参数的异常通常是由动力机械故障所引起的。

1.4振动分析法

在分析、处理数据后,利用工作时船舶动力机械产生的振动信号,来诊断内部零件状态的方法称为振动分析法。振动分析法的特点是能够实现在线诊断、其诊断准确率高、速度快。但是,振动分析法难以归纳不同类型的动力机械共性,对于不同类型的船舶,其方法也不相同。这就是说,对于复杂动力机械系统而言,振动分析法存在技术上的难点。

系列化、模块化监测系统

2.1监测系统模块化

监测系统的模块化包括软件功能模块化以及监测方法模块化。⑴软件功能模块化,根据要求体现设定参数和监测程序,来对不同船舶动力机械系统实现监测,而无需设计新的系统硬件及软件。根据要求对相应软件功能模块以及监测方法进行优化组合,就可以达到目的,研制、开发出相应的监测平台。提高了性价比的同时,很大程度上节省了研制、开发新产品的费用。软件功能模块参考图1。⑵

图1软件功能模块

监测方法模块化,船舶热力参数监测数目根据不同工程船舶机舱自动化等级的不同而异。不同级别船舶热力参数监测模块的建立可以根据船舶机舱自动化的等级来进行。可以根据监测在线铁谱、颗粒污染度、水分、黏度等参数的不同来构建不同的监测模块;可以将振动和瞬时转速分别构建为独立的模块,这取决于监测参数的单一性。整个监测系统由互相独立的不同数量的监测功能模块和不同的方法组合成。监测系统是可以在被测设备中独立存在的机舱设备,而不是与设备对应的配套关系。船型不同的监测系统其规模可大、可小,结构可变,根据不同机型、船型的需要,设备不同。

2.2监测系统系列化

系列化通过经过对技术的全面比较,分析同类产品具有的发展规律,为了协调配套产品与同类产品之间的关系,合理地计划、安排产品的尺寸、型式、主要参数。系列化产品能够最大限度地节省设计,又能及时达到市场需要的标准,灵活机动地发展新品种,它采用了发展变型产品的方法,根据市场特殊要求,使得产品通用性好。工程船舶的类型多,可监测性也不同。所以对监测系统经济成本的要求、常见的故障、运行中的特点、动力机械设备的组成的要求各不相同。

设计监测系统

工程船舶分为水域施工船、潜水工作船、打捞、救助、港口服务船和浮体。下面针对设计工程船舶动力机械系统状态监测故障诊断系统以挖泥船和航标维护船为例,进行介绍、说明。

作业机械系统、辅助机械系统、主推经系统构成了自航式挖泥船的动力机械系统。。挖泥船的工作负荷较重、工作环境恶劣、所需工作时间长、长期在外进行作业,定期的保养和维护不足。因而挖泥船常常因疲劳破坏、腐蚀、磨损等因素造成较高的故障率。我们采用了四种监测模块的优化组合来确保自航式挖泥船监测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其监测系统的方案为图2所示。

图2挖泥船监测方案图

作业机械系统、辅助机械系统、主推进系统构成了航标维护船的动力机械系统,航标维护船大部分的时间都会在码头停靠,其运行时间较短,对其可适当定

图3航标维护船监测方案图

期保养、维护。航标维护船的主要故障以动力机械故障为主,航标维护船具体的监测系统方案如图3所示。设计工程船舶动力机械系列化监测系统,部件要做到经济、简单,还要做到可靠、实用。

结束语

系列化动力机械监测系统提高了设计质量和设计效率,还降低备件成本、维修成本、管理成本、培训成本等营运成本。船舶动力机械系统系列化监测系统的开发推进自身技术发展,同时也达到保养、维护的目的。

参考文献

船舶动力工程篇2

关键词:船舶;动力定位系统;设计原理;控制技术;加工制造;分析

中图分类号:U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船舶加工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船舶加工制造要求的不断提高,具有高性能并且系统功能完善的船舶加工制造设计,成为当前船舶加工制造与设计生产研究的重点。动力定位系统作为高性能船舶的重要功能系统,在船舶加工制造设计中进行应用也越来越普遍。本文就将结合某船舶制造设计中的动力定位系统制造设计情况,对于高性能船舶动力定位系统的控制技术进行分析论述。

1、高性能船舶动力定位系统设计方案分析

某船舶制造设计方案主要是为了满足船舶运行应用中的自动化操作控制要求,并且为了实现恶劣气候环境条件下船舶的航运安全的保障,根据船舶设计制造的相关要求,需要进行动力自动定位系统的设置实现。根据船舶制造设计的相关要求以及规定,在进行船舶动力定位系统的设置中,确定了下列设计方案。

1.1船舶电力系统的设计

首先,在船舶动力定位系统的电力系统设计中,主要设置了两台特定功率的轴带发电机,同时还设置应用了两台不同功率的主柴油发电机和一台特定功率的应急发电机。此外,还在船舶动力定位系统的电力系统进行了一个12屏主配电板的设置,并设置有相应的应急配电板,对于电力系统的电站设置有专门的电站管理系统,能够对于电力系统电站机组的自动起停运行以及自动并车、转移负载、大功率负载询问、机组运行故障报警处理等功能,进行控制实现。总之,对于船舶的动力定位系统来讲,电力系统结构部分主要是进行动力定位系统侧推以及方位推等设置运行中所需驱动动力的提供实现,同时,对于船舶中的各种设备以及操作控制系统进行工作电源的提供与保障。

1.2船舶推进系统设计分析

其次,在进行与船舶动力定位系统相关的推进系统设计中,主要就是进行推进主机以及齿轮箱、轴系、可调桨、方位推等设备装置的设计实现。船舶运行过程中主机与轴带电机、方位推与艏侧推等之间,可以相互进行备用,以对于船舶推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进行保障实现。通常情况下,在船舶制造设计中,船舶推进系统中的各个主要设备通过通讯线路与动力定位控制系统实现相互联系,同时通过动力定位系统的控制作用,实现船舶运行中的动力推进功能。

1.3船舶动力定位系统设计分析

在对于船舶动力定位系统的设计实现中,主要进行了船舶动力定位系统中的动力定位操作台以及便携式定位操作板、动力定位系统控制器等结构设备的设置实现,根据对于动力定位系统上述设计,在船舶运行过程中,能够实现对于船舶运行的手动操作以及自动转向、自动定位、自动寻迹航行、自动跟踪目标航行和自动导航等功能的实现。在船舶动力定位系统工作运行实现过程中,系统中的动力定位操作台是系统的主要控制中心,通过操纵杆以及显示器进行操纵控制实现,动力定位系统控制器主要是进行动力定位系统信号的采集和信息处理中心的控制实现,总之,船舶运行过程中,动力定位系统的这些结构组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实现动力定位系统在船舶运行中功能作用。

2、船舶动力定位系统的控制技术分析

根据上述对于船舶定位系统以及运行关联系统的设计,在船舶运行过程中,动力定位系统的控制运行作用实现,主要是通过预先在船舶动力定位控制系统中的动力定位控制器上进行终点坐标以及预定航行轨迹的输入设置,然后由动力定位控制系统根据输入的预定航行轨迹,通过定位控制就散方法对于船舶的航行方向和速度等进行计算求得,从而实现对于船舶预定轨迹航行的控制保障。如下图2所示,为船舶动力定位系统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船舶动力定位系统结构原理示意图

根据船舶动力定位系统的运行控制结构原理,可知该系统是一个双输入和双输出的多变量控制系统,在船舶自动化航行问题的避免与安全保障控制中,虽然也能够满足船舶制造设计的相关要求,但是系统结构相对比较复杂,运行控制过程中响应比较慢,并且具有较大的控制偏差。结合船舶动力定位系统的结构原理,哎进行不确定的多个变化量计算中,使用神经网络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分析具有较大的优势,根据这一情况,基于船舶动力定位系统的原有设计方案与原理,进行了如下图2所示的系统改进设计与计算控制。

图2船舶动力定位神经网络控制系统结构示意图

该动力定位系统改进设计方案中,动力定位系统在船舶运行中的控制功能与作用实现,主要是通过Bp神经网络计算方法,根据样本集中的样本进行实际输出值以及误差测度的计算求得,并对于船舶动力定位系统中的输出层权值进行调整,通过重复循环实现对于相关要求与条件的满足。在改进的船舶动力定位系统中,对于船舶自动航行问题的避免与航向安全的保障控制实现,主要是通过将航向方位以及距离作为神经网络计算中的输入元素,同时将舵角以及主机运转方向作为神经网络计算中的输出值,同时根据前期人工操作船舶航行控制的相关数据作为计算样本,进行神经网络的计算训练,使神经网络对于船舶航行过程中的指定位置移动中的舵机和主机运行规律进行识别,并进行网络权重的收集贮存,以进行船舶的航向控制实现。

3、结束语

总之,高性能船舶动力定位系统,对于船舶自动化航行过程中的问题避免,以及对于恶劣天气条件下的船舶航行安全保障等,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意义,因此,进行高性能船舶动力定位系统技术的分析,也具有积极作用和价值意义。

参考文献

[1]赵大威,边信黔,丁福光.非线性船舶动力定位控制器设计[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11(1).

[2]王宗义,肖坤,庞永杰,李殿璞.船舶动力定位的数学模型和滤波方法[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9(4).

[3]李文魁,张博,田蔚风,陈永冰,周永余.一种波浪中的船舶动力定位运动建模方法研究[J].仪器仪表学报.2007(6).

船舶动力工程篇3

广东“十二五”规划中指出,在船舶制造业方面,广东省将大力推进船舶产业尖端化,大力发展高附加值、高技术的(超)大型、特种船舶和海洋工程及配套产业,重点建设广州、中山、珠海三大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在海洋空间发展方面,广东省将对珠三角、粤东、粤西地区的海域进行合理开发利用海洋空间,推进港口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珠三角、粤东、粤西港口群协调发展,提升沿海及内河主要港口的通过能力和服务水平。随着广东省“十二五”规划的出台,广东造船业将会面临众多的机遇和挑战。

船舶产业急需调整结构,广东在竞争中“做优做强”

“十一五”期间,中国船舶业得到高速发展,几乎所有的总目标都超额完成。但是,相对于总量的增长,我国造船业在“质”的方面提升幅度远跟不上。中国船舶产业的发展依然面临很大的挑战。

今年3月,中船协第四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上,中国船舶产业现状中存在的不足被一一指出。基础设施设备效能低,优势技术以及专业人才的缺乏,成为了阻碍船舶产业在“质”的飞跃的瓶颈。

“十二五”规划指示,将重点发展船舶工业和海洋工程新兴产业。未来五年间,中国的船舶产业将迎来一场重大的结构调整。为了在即将来临的竞争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广东船舶企业也需结合自身情况,把结构调整作为发展的核心主题之一,更加注重在“质”方面的不断提升,做优做强。

“十二五”,规划广东造船业重点建设项目

广东“十二五”规划,积极引导广东地区的船舶企业向东西两翼发展,依托港口建设修船项目,同时进一步关注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的发展。

四大基地的建设成为重点

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广东将重点在广州、珠海、中山三地建设以下四大项目,形成珠三角“船舶制造”以及“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

广州龙穴――建造高端大型船舶

广州龙穴大型修造船基地位于广州市南沙区龙穴岛,是中国三大造船基地之一。目前,广东省建造的船舶主要以中小型船舶为主,但建造大型船舶的技术和设备相对缺乏。针对此现状,“十二五”期间,将加大力度对广州龙穴修造船基地进行扩建,依托中船集团,加大对高附加值,高技术船舶的建造力度,尤其是大型及超大型船舶。开拓海洋工程等高端船舶,扩大相关高端船舶产能。

龙穴造船

广州大岗――推进中低速柴油机项目

广州大岗大型装备产业基地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大岗镇,“十二五”期间,将在其中建设占地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的广州船用柴油机生产基地,加快推进中船集团的中低速柴油及项目建设。目前,全球的船用柴油机生产总体上已成熟,往往在新船订单一出现就会引起各大企业争抢。中国船用柴油机企业面临的最大影响,是来自韩国厂家的倾销。韩国船用柴油机产业规模大,品牌有力,配套产业完备,低生产成本为其带来优势。展望于推进广州大岗的中低速柴油机项目,未来将能在一定程度上应对韩国柴油机倾销。

珠海――打造世界级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

珠海市将在高栏港,重点建造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该基地以总装和总承包为目标,未来将重点打造世界级的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参与国际竞争,珠海高栏港邻近油气资源丰富的南海海域,这样的地理环境有利于海工装备的运输,建设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的区位优势十分显著。

中山――完善船舶和海洋工程相关配套产业

“十二五”期间,中山市将加快推进中船集团中山基地建设,中山长兴造船等项目建设,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的船舶产品,完善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延伸产业链。促进船舶修造与配套工业的协调发展。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备受关注

“十二五“规划中,多次重点提到了“发展海洋工程新兴产业”,南海深海油气田将被进一步开发。为了确保这些海洋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对于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进一步完善的要求,也由此而生。今年3月份,在福州举行的中国船协第四届常务理事会、理事会第二次会议上指出,在深化海洋工程开发中,重点在广州、深圳、珠海布局建设海工装备聚集区。

近年来,产业的集群化促进产业发展、拉动地区经济发展,已成为一种被广泛接受和应用的战略方式,全球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的集群发展现象也日趋明显。例如竞争对手日本和韩国,其海洋工程制造业都集中在一定的区域,如日本的横滨、神户、长崎和韩国的釜山等。广州、深圳、珠海三地,将在未来为南海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油气终端处理和加工储备提供有力的支持。

珠海高栏港

纵观全局,认清形势

广东船舶产业总量规模偏小

广东省是国家规划建设的三大造船基地之一,但与浙江等省市相比,存在总量规模偏小的现状。现有的广东船舶企业中,中船集团能建造大型船舶,但大部分船厂主要生产中小型船舶,大型造船设施不足制约了进一步发展。

另一方面,船舶配套业发展滞后,船舶配套产业规模较小,本地配套率低下,也是广东船舶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升

广东船舶企业科研投入总体不足,缺少专业的船舶研发机构,设计能力薄弱,产品自主开发能力差。广东现有船舶产品中知名船型较少,与世界船舶市场发展趋势不相符。自主创新能力的不足制约了我省造船技术的进一步提高。

优势环境促进广东船舶发展潜力

广东省对外经济发展成熟,处于优良的地理位置,大陆海岸线长度居全国第一位,能建众多深水海港,这些优势环境都将对广东船舶企业有重大的正面推动作用。随着“十二五“规划把发展重点移到了海洋工程新兴产业之上,南海深海油气田开发,创造了对海洋工程装备的巨大需求市场。

积极应对,在竞争中发展

面对未来船舶业的激烈竞争,广东省响应“十二五“规划,将建设广州、珠海、中山三地的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完善相关配套产业链。而广东地区的船舶企业自身,也应积极应对,规划合适自身发展的道路,在竞争中求发展。

抓好生产,做高附加值船舶,增加销售额

据统计,2010年全球成交新船1.252亿载重吨,(国内估计是1.5亿载重吨),相比2009年增长136%。完工量14,717万载重吨,亚洲船东订单变得相对活跃。在这样的机遇之下,广东船舶企业应抓好生产,打造高价值船舶,通过“质”来提高销售额。打破只重视“吨位”的观念,着眼于总体效益。

加强企业技术改造,支持对研发的投入,建设人才队伍

企业应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提升产品设计能力,重点是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系列化船型开发与优化升级,大力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的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以及关键船用配套设备。尤其在关注环保节能的大主题下,应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关键技术的开发,推广节能节材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提高效能,推广“绿色造船”。

另外,依托华南理工大学等院校,大力培养船舶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投入更多的科研经费,打造优秀人才队伍。

相关链接

浙江省、福建省的“十二五”规划中,船舶业相关部分的摘要整理

构建“一核两翼三圈九区多岛”总体布局。以宁波―舟山港海域、海岛及其依托城市为核心区,促进宁波、舟山区域统筹联动发展,加快舟山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建设,着力打造我国海洋经济参与国际竞争的核心区域和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战略高地。

发展壮大优势产业。择优发展石化、船舶、钢铁等现代临港工业,着力引进和组织实施一批投资规模大、产业关联强、附加值高的重大项目。对于船舶工业,重点发展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等高附加值大型船舶以及船用主(辅)机、动力装置、甲板机械等配套设备,做强特种船舶和远洋渔船,积极发展海洋工程装备产品和中高档游艇,提升发展船舶修理业。

扶持发展海洋新兴产业。坚持引进与培育并举,提升海洋装备工业技术集成和设备成套化水平。打造部级海洋先进装备业和海洋工程装备基地。发挥沿海地区船舶工业特色优势,重点发展海洋工程船、液化天然气船、综合服务船、邮轮游艇、体育船艇、节能型船用柴油机及船用电子信息设备等高附加值船舶和船用设备,加快形成现代船舶产业链协作体系。

优化完善集疏运网络。整合港口资源,建设一批深水码头和重点港区,发展集装箱运输,进一步提高港口吞吐能力。

扶持发展船舶交易、船舶管理、航运经纪、航运咨询、船舶技术等航运服务业,建设一批航运服务集聚区和宁波、舟山远洋船员服务基地。

――摘自《浙江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建立现代造船模式,发展大型船舶、特种船舶、游艇和海洋工程装备等,加快建设船舶产业集中区,推进部级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建设。推动兴化湾南岸、罗源湾南岸等装备制造业后备基地规划建设。

壮大提升海洋优势产业。加快海洋产业集聚发展、优化发展,推动海洋经济转型升级。着力优化提升临港工业,推动形成东南沿海重要的临港重化产业基地。推动临港工业与运输、金融、保险、商贸等产业联动发展。加快现代海洋渔业、船舶修造、海洋运输、滨海旅游等产业发展,延伸产业链,提高技术含量,培植一批在国内外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龙头骨干企业和产业集群。

船舶动力工程篇4

关键词:船舶电气;自动化;发展趋势

前言

船舶电气自动化设备是船舶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船舶工业在电气自动化程度、性能和技术水平方面均有了较大地提升,很多设备的电气化水平已经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船舶航海安全以及航海能力的重要表现在于船舶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及其自动控制能力,对于船舶来说,其能力的重要体现在于其电气化的水平。

1.船舶电气自动化的应用

1.1船舶电气自动化的可靠性。

船舶电气系统自动化的设计中,与元器件及系统等都有较大的关系,涉及设计、制造与安装等多个环节。在总体设计中,要减少船舶电气设备的故障率,以提高电气系统的可靠性。船舶电气自动化的设计中确保电气设备的可靠性是把控的关键点,因此设备选型问题是首先要认真对待的问题,要选择质量可靠的生产厂家,并要求其能及时提供快捷的售后服务,以便处理突发应急情况,以免因设备故障致使耽误船舶航期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1.2船舶电气自动化的安全性。

船舶电气自动化的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电气设备的安全性因素。比如发电机工作电流在超过其额定电流的2~2.5倍时断路器应在0.6秒以内分断;主配电板上每个断路器要严格按照短路保护电流计算结果来进行选型。在人身安全方面,生活区用电要有漏电保护装置,必要时安装隔离变压器。全船供电系统要按照船级社的相关要求安装自动化监测系统,重要的动力设备的自动化监测系统要设置冗余功能,一旦发生故障时能自动切换,保证船舶动力的持续工作,以确保船舶在航行中的安全。其他设备上要有短路保护装置,线路发生故障时能及时地将故障线路自动切断,以保护设备的完好。

1.3船舶电气自动化的可维护性。

船舶电气自动化的设计中要充分重视设备的可维护性,如在总体设计中,应考虑到船舶电气设备的安装位置及安装基座形式,以方便其维修过程中拆装及更换零部件。若安装的位置不易维护,一旦出现问题,会使系统的工作停顿,不利于进行维修工作。同时要加强与设备制造厂商的沟通,及时反馈技术问题,与其技术人员共同研究改进方案,共同促进船舶电气系统的可维护性。为便于船舶在航行过程中处理设备紧急故障,尽量选用模块化设备,船员可通过更换厂家提供的备品模块就能方便快捷地解决故障问题。

2.船舶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情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通信技术及制造技术的发展,电子计算机在各船舶工业得到了全面的应用。在船舶驾驶、船舶机舱管理和装货等方面,计算机技术已得到全面的应用。如在船舶主机遥控、机舱监测报警、泵浦控制、液位遥测和压载控制、冷藏集装箱监控、自动导航等功能上控制上应用广泛。根据船舶的种类及设计的情况,船舶自动化的程度也不尽相同。根据船舶设计的功能的要求来确定自动化程度。如在设计制造过程中,根据设计需要建立起综合的网络系统,将工作母站与船舶上其他的分控制系统连接起来,采用高速传输技术,连接起分工作站,实现船舶综合网络监测系统。以达到对船舶上所配备设备进行监测、控制和操纵的功能要求。同时基于此系统,建立起对外通信设备联网,通过数据传输、电子邮件等各种通信手段,实行与执行岸及与其他船舶间对话,借助现代化的工具以确保船舶航行的安全性。船舶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可实现监测和报警功能,同时可对船舶的动力系统、燃油系统、压舱系统等进行管理,可通过电气设备实现泵和阀的控制、备用泵自动操作燃油消耗记录、货物控制和监测、水量计算等等管理功能。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也会更加的完成,可实现全面的智能管理和可靠运行,实现故障、保养和维修的智能化,保证安全、经济地操作。

3.我国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未来发展的方向

3.1船舶电气自动化的多功能方向

顺应现代科学不断发展,船舶电气系统整体监控将往综合化、系统化的功能方向发展,通过信号线的整合优化,形成标准的信号通道,网络化的功能也日渐成熟。

3.2多学科的发展促进船舶电气自动化发展

机电一体化、人工智能和模糊技术的应用,使船舶自动化领域将更加宽广。在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学科之间的渗透与交叉应用越来越广泛,科技的发展使得人工智能和模糊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使船舶电气自动化的发展潜力更加巨大,会进一步助力于船舶业的发展,带来造船和航运业的飞速发展。材料科学的应用,制造工艺的进一步完善,都推动了船舶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新技术的发展,推动着船舶工业的技术进步,在全智能控制自动化、信息技术监视、全面自动化智能控制、卫星通信方式导航、全球定位系统、船岸信息直接交流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

3.3船用电缆的发展

近年来,船舶的设计建造逐步向多元化工程的方向发展,作为传输信息和能量的电缆品种会增多,在考虑电缆在狭小的船舶舱室内的布局,同时对船用电缆的性能要求亦愈来愈高。特别是使用中高压供电系统的工程船舶,对电缆的选型及安装工艺要求比较高。船舶电缆的安全可靠性,对船舶航行和人命安全有着重大影响,世界各国对舰船电缆的阻燃防火性能和安全等方面的要求将不断提高。进入新世纪,电缆制造新工艺和新材料的应用将可能有重大突破,如利用高能高压电子加速器对电缆绝缘进行辐照,可以提高电缆的耐温性、阻燃防火性和机械强度,大大延长电缆的寿命。

3.4新能源的发展

鉴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绿色能源如太阳能、氢、燃料电池、超导电磁将被推进利用,然而普及到船舶实际应用还需要进行大量的研究和试验,还需要科学技术人员的努力,以及巨额投资和政策支持。在新能源领域,积极的探索和开发是推进技术向前发展的关键。

随着船舶自动化的系统及设备的迅猛发展和技术的不断更新,其将往数字化、智能化、模块化、网络化、集成化的方向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

船舶动力工程篇5

关键词:船舶涂装;作业管理;问题与对策

1引言

作为造船三大工艺之一的船舶涂装是指在船舶建造过程中对船体、附件以及船室等进行喷砂、打磨等工序,在达到除锈、去疤与除污的要求后,再对船舶表面进行涂漆施工的过程。近些年,船舶涂装工艺的进步与发展已成为造船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目前,我国船舶制造业已走向国际市场,开始参与到国际竞争中,但仍与国际先进造船企业存在一定差距,特别是在船舶建造过程中的各项管理工作方面,其中的船舶涂装作业管理就是制约我国船舶制造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针对目前我国造船企业涂装作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开展研究,不断完善涂装作业管理工作对于提升我国整体船舶涂装作业管理水平,带动我国造船行业持续健康繁荣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船舶涂装作业管理存在的问题

(1)对涂装作业重视程度不足

由于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在很多造船企业中,仍然将船舶涂装作业看成是给船舶的“化妆”,而忽略了其阻止海水对船舶腐蚀,进而延长船舶使用寿命的作用,这导致了这些企业对船舶涂装作业的不重视[1]。因此,在一些造船企业中,根本没有专业的涂装人员,涂装作业都是由企业有一定施工经验的职工带领大量外包民工来完成,或者干脆外包给民工负责完成,这导致涂装质量根本无法得到保证。这是我国很多造船企业产品内在质量一等,但涂装质量二等的一个重要原因。

(2)缺乏涂装作业管理人才

由于船舶涂装作业是一项集化工、热工、机械、电器、流体动力等技术于一体的技术工程,因而涂装作业管理工作需要具有专业综合素养的管理人员来完成。但是,我国现阶段从事船舶涂装作业管理的工作人员,绝大多数都是从化工或机械专业转行过来,而且没有经过相应的系统学习,所以他们的专业综合素养普遍无法达到行业要求。另外,我国这方面的人才也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这严重阻碍了我国船舶涂装技术发展和管理水平的提高,进而影响了我国造船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3)缺乏科学系统的涂装作业管理制度

目前,我国很多造船企业的船舶涂装作业管理模式单一,而且缺乏科学系统的涂装作业管理制度,甚至一些企业既没有科学明确的管理责任制度,也没有详细完善的质量监控管理制度。这样的情况不但影响了这些企业船舶涂装质量的提高,还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船舶涂装新技术和新工艺在这些企业的应用,从而给我国造船行业的持续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带来一定程度上的影响。

(4)对涂装技术设计认识深度不够

目前,我国很多造船企业还不具备成熟的涂装施工工艺和检测手段,导致了涂装周期长、效率低和成本高等问题,这严重影响我国船舶行业的整体国际竞争力。究其原因,是这些企业对涂装技术设计认识深度不够。首先,这些企业对壳舾涂一体化概念的理解不到位;其次,这些企业的船舶涂装技术装备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不高[2];另外,这些企业的船舶涂装预处理等生产管理也急需加强。这些问题都是造成我国船舶涂装技术应用不足的重要原因。

3改善船舶涂装作业管理的措施

(1)更新观念和提高认识

首先,必须摒弃船舶涂装作业仅仅是给船舶“化妆”的传统思想,提高对船舶涂装作业管理的重视程度。其次,要提高对壳舾涂一体化的认识,摒弃涂装是船体制造后续工序的传统观念,从分段划分阶段开始,就要充分考虑涂装作业的施工条件和作业管理;在造船过程中,更要尽早安排好各层涂漆作业,使它们能够做到“空间分道、时间有序”,即不同类型工件分道作业实现互不干扰,时间上合理分配做到互不干扰。

(2)加强人才培养

随着涂装技术发展,新型涂装设备和高性能涂料不断出现,现代船舶涂装作业需要的已不再是简单的“油漆工”,他们不仅要掌握基本的涂装理论知识,还要掌握各种涂装设备的操作以及涂装过程的检测技术,可以说其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船舶涂装的质量[3]。因此,企业必须加强对涂装工作人员职业技能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争取培养出大批合格的涂装作业人才。同时,还要努力培养涂装作业管理人员,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船舶行业的涂装作业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3)完善管理体制

提升船舶涂装作业管理水平,很重要的一点是完善涂装作业管理体制。我国目前的涂装作业管理体制与先进造船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不但效率低、效益差,而且还缺乏市场化经济内涵,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对于有实力的造船企业来说,可通过投入资金,引进人才等多种手段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但对于一些中小型企业来说,可考虑与涂装设计工程公司合作来促进涂装作业管理的科学化与合理化,以达到提高工程质量和生产效率的目的。

(4)推行涂装作业标准化和简易化

现代造船追求的是高效率、低消耗,因此应推行船舶涂装作业的标准化和简易化。船舶涂装标准化包括涂装设计、工艺、管理以及质量检查的标准化和船舶涂装配套的标准化。目前,我国一部分船厂已开始实施,但还需进一步推进。涂装作业简易化包括减少应用涂料的品种和采用施工要求低的涂料品种两方面。为此,应尽量采用先进造船国家常用的万能型底漆和低表面处理要求的底漆。

(5)推进计算机辅助涂装作业管理

推进计算机辅助涂装作业管理是实现涂装作业管理现代化必不可少的环节。计算机辅助涂装作业管理可对涂装作业实施动态管理和结算,使材料供求趋向于“零库存”,劳动力负荷更加趋于平衡,从而提高工料可控率和整体效益;计算机辅助涂装作业管理还可实现涂装作业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从而有效缩短建造周期。目前,我国一些大船厂已经普遍开始推进计算机辅助涂装作业管理,但是大多还只是停留在工料统计管理方面,而没有达到系统工程管理水平,因此,还需要进一步推进和发展。

4结束语

综上所述,船舶涂装不仅关系到船舶的外表美观,而且还会对船舶的航行性能、使用寿命、在航率以及维修率等方面产生影响。因此,针对我国造船企业船舶涂装作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运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对其进行改善,将有助于保障我国造船企业的船舶涂装作业施工质量,提升我国造船企业的船舶涂装作业管理水平,推进我国造船企业的船舶涂装技术水平向更高层次发展,从而促进我国造船行业迈向更科学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陈名,陈银莉.浅谈现代船舶涂装施工问题及解决措施[J].中国水运,2013(15).

船舶动力工程篇6

现将这些年来主要技术工作总结如下:

一、船舶建造检验工作

船舶建造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船舶的使用寿命和营运安全。船舶建造质量主要由图纸设计、建造工艺和检验监督三方面决定,而船舶在建造过程中是否按图施工、是否按认可或先进工艺施工,等等,这些都与验船师的责任心和业务水平有关,可见验船师的检验工作直接关系到船舶的建造质量。在1993年至1党年实习和工作初期,我分别在党船厂、XXX船厂、XX船厂对船舶设计、放样、装配焊接等等船舶的工艺流程进行了实践。并跟随验船师对包括千吨级“XXX五运司8”等几十艘建造船舶进行了实践检验,掌握了辖区内船舶的建造检验技能。在任助理工程师几年来,独立检验建造船舶二十余艘,其中包括客船、货船、工作船等类型。在工作中,我充分认识到科学的工作程序和严格的管理是保证船舶建造质量的重要,原来部分船厂管理较为混乱,检验发现问题,产生返工现象较多,影响了船舶建造速度和船厂的效益,在工作中我经过思考,与船厂协商,制定出“技术工人-----船厂质检员-------验船师”的三级报检制度,有针对性的把规范要求发放到技术工人手中,在船舶建造中的几个重要步骤按三级检制通过检验后,方能进行下步施工,实践证明,采用这个措施后,返工现象大大降低,提高质量和效益,收到了船厂的欢迎。船舶检验过程其实是执行规范的过程,但执行规范决不是生搬硬套,而是在充分理解规范条文的基础上对问题做出恰当的处理。在检验工作中,我常常在保证满足规范的情况下,尽量考虑到船厂和船东的利益。一次在船舶改建检验中,该船进行加长、加宽,原实肋板强度不能满足要求,设计图纸原设计采用增加实肋板腹板高度的做法来满足要求,但在实际施工中,该设计工艺复杂,施工难度大,质量无法保证。我经过研究,提出在原实肋板面板上增加一扁铁,达到增加实肋板面板尺寸,满足强度要求的变更设计,该变更设计得到上级检验部门的审核通过,施工上大大减少了强度,加快了施工进程,船东、厂方均很满意。

在工作中我特别注意对发现问题进行研究,想方设法解决它。一次在“XXX181”倾斜试验中,把移动到船舶另一舷的压铁移回原处时,船舶没能完全回复到原先平衡位置,保持倾斜了一个很小角度。开始以为船上物体滑移所至,但检查后没有。虽然只是很小角度,我并没有放过,相信其中必定有原因。打开舱室仔细检查,发现该船在尾舱内有一隔离空仓,为了让船舶试航时能在空载情况螺旋桨不露出水面保持航行性能,船东对该舱进行灌水压载,使船尾部加大吃水。倾斜试验前船舶曾进行排出仓底水但没干净。倾斜试验时,该舱内积水移向了另一边,在将移动到船舶另一舷的压铁移回原处时,由于船底纵向骨架的阻拦,虽然在骨架间有流水孔,但回流速度缓慢,致使仓内一边积水使船舶没能回到原平衡位置,保持了一个很小的倾斜角度。问题缘由找到了,我即要求船舶清空该仓内积水后重做试验,结果令人很满意。在检验隆安船厂建造的“隆安水运12”船时,进行操舵试验过程中,发现左右满舵时舵杆明显摆动,经反复试验观察,发现产生摆动的原因是由于尾封板结构布局不太合理,下舵承座安装位置处于扶强材之间,在满舵时舵杆牵拉尾封板产生较大弹性变形所致。考虑到内河船操舵频繁,经常大角度操舵,受力较大,故提出在下舵承位置的尾封板内侧加设舱壁水平桁的措施,厂方采纳了我的意见。后经重新试验,情况良好,该船营运多年来,舵系从未发生问题。

二、营运检验

营运船舶的检验是船检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船舶检验的实际工作中,很大一部分工作是对营运船舶的检验,而且营运船舶的技术状况较之新建船舶更为复杂,在业务技术水平方面对验船人员的要求更高。因此,从事营运船舶检验的验船人员不但要掌握和运用有关新建及营运船舶检验的所有规范规则和规程,而且必须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现场处理问题的能力。任助理工程师以来,我共对船舶进行营运检验1000艘次,包括客船、普通货船、油船、工程船、拖轮、汽车渡船、砂石船、乡镇圩横渡船等船舶类型,在工作中,一如既往的认真细致,善于思考,发现问题及时加与解决,清除了大量事故隐患,保证了船舶的安全航行。九七年十一月,我在检验“XXX水运001”船时,发现货舱口纵桁有变形现象,仔细查看,发现舱口端横梁尺寸较小,强度不能满足规范要求,我提出在货舱区左右增设支柱的办法来进行解决,经过这些年的跟踪检验,没发现该船货舱区出现变形现象。二00一年八月,我在检验“XXX水运188”船时,凭我对规范的熟悉和经验,敏锐的感觉到这条长度在30余米的船舶所核定的B级300mm干舷值不能满足规范要求,翻阅该船的干舷计算书,果然发现计算错误,随即要求该船重新进行了干舷核算,消除了事故隐患。

在检验“田阳22”船时(该船为吸斗运砂船),船主为了节省投资提高经济效益,未经批准在机舱前壁处增设一较大敞口水箱,让货舱砂水流到水箱,在由主机带动水泵把砂水排除舷外。我认为该船在进行吸砂作业时,不可能一直开动主机排水,且该水箱为敞口水箱,万一有其他原因,不能及时将水排出舷外时,水将进入机舱,严重影响船舶安全,故提出拆出水箱保证舱壁水密,增设一套排水设备,避免了一起潜在可能发生的沉船事故。

九十年代前期,水运事业发展迅猛,大量违章建造船舶流入市场进行营运,这些船舶由于天生不足,存在着大量结构技术缺陷,给营运检验工作带来沉重压力。我在营运检验中,抓住船舶进行特别检验上厂的机会,严格按检验规程进行检验,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对后天难于纠正的缺陷,在不违背规范的情况下,采用变通处理,签发大量《检验意见通知书》,纠正了船舶原建造存在的大量缺陷,基本清理掉了船舶历年的检验遗留问题,为船舶的安全航行提供了技术保障。

三、公正检验

几年来共进行公证检验15艘次,作出的技术结论均作为理赔的依据之一,从没引起争议,同时,还从船检的角度协助海事部门分析事故原因,提出建设性意见,均被采纳作为结案的依据之一。如在对“XXX水运035”船的公证检验,该船发生触礁事故后上排,我到现场进行公证检验,通过细致检查,发现主甲板下约180mm处有一条长焊缝,怀疑船舶已经过改装,重新丈量主尺度后,发现该船型深确实比证书记载增加了180mm,在事实面前,船主也不得不承认该船确实经过私自改装,确认了该船吃水超过航道水深是导致触礁的原因之一,为理赔和海事结案提供了依据。

四、乡镇船舶整顿检验

由于历史遗留的原因,90年代初本航区有大量无证乡镇运输船舶违章航行,这些船舶技术状况都比较差,是水上交通安全的极大隐患。几年来我作为船检骨干,参加了对XXX江流域、水库乡镇船舶的9次整顿工作,检验船舶400艘次。乡镇船舶的检验发证是检验工作中的一个难点,这些船舶私自建造,无图纸资料,必须经过实船测量得出一些原始数据进行计算。我在对这些船舶进行检验时,既是进行技术把关,又进行帮助。通过限制航行时间,限制航线,增加干舷等方法对船舶提出一些限制条件,保证船舶的营运安全。在检验“XXX024”船时,在稳行核算不能满足要求,我经过分析,提出在该船舱底加设固定压载,降低船舶重心,经再次核算,满足了要求。在工作中我注意到辖区内乡镇圩渡船赶圩均携带有农产品等货物,提出将客舱区划出一定区域进行货物的放置,前部载客、后部载货,载货量根据实船统计资料选定,同时兼顾了载客和载货,又避免人货的混装,在稳性核算时设计加入货物进行核算,符合了实际情况,更有利于保证安全。在乡镇船舶检验中,由于大部分船主素质普遍较低,对船舶只有一些感性认识,对在乡镇船舶存在的缺陷,如舱壁的水密性、舵链的隐患、安全、信号设备的配备,我都能耐心、细致地进行说明,使船主真正在思想上认识,主动纠正船舶存在问题,现在辖区内乡镇船舶的技术状况得到了很大提高,几年来没因船舶技术状况出过事故。

五、船舶设计

由于地方船厂技术人员的缺乏,本着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我利用自身掌握技术,帮助进行过多艘船舶船体设计,包括800吨改建船、1800吨改建船、35米甲板横渡船等多种类型船舶。多年以来,我所设

计的图纸符合国家颁布的技术规范要求,并均通过了上级船检部门的审核。同时,按我所设计的图纸进行建造、改建的船舶,或按我所设计船舶图纸进行技术改造的船舶,其技术状况良好,没有发生技术质量事故。在船舶图纸设计工作中,我始终追求科学、合理的目标,使安全保障和经济效益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得到船方的肯定和欢迎。在参与船舶设计的过程中,我积累了船舶图纸的审核经验,具备了内河船舶图纸(船体部分)审核的能力。

六、学习和提高

船舶动力工程篇7

【关键词】船舶电站;供配电系统;自动化;综合保护

船舶电站是现代船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其提供不可或缺的动力支持。当船舶电站及其供配电系统发生故障时,会给船舶的正常运行带来直接且严重的威胁。因此,提升船舶电站供配电系统自动化性能,采用综合保护措施,便成了当务之急。

1船舶电站概述

对于船舶电力系统而言,船舶电站属于核心组成部分,能够以非电形态的能量为对象进行转化,使其成为满足要求的电能,并提供给船舶电网系统。船舶电站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发电机组,包括原动机和发电机;二是配电装置,包括开关电气、保护装置、测量仪表以及控制设备等[1]。发电机组是一种可以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发电装置;配电装置能够利用船舶发电机组提供的电能,并将其合理分配给船舶上的全体电力负荷装置,并在分配过程中进行测量以及控制。船舶电站容量不大,当个别大容量负载执行启动动作时,启动电流有可能导致电网电压不稳定,给整个船舶电网系统带来较大冲击,最终威胁船舶的运行安全。所以,船舶电站的发电机组应具备两大基本能力,一个是较理想的承载能力,另一个是保障船舶电站稳定运行的能力。

2船舶电站供配电系统自动化模块

目前,船舶电站自动化体系常见的结构形式有两种,一种以数字-模拟集成电路为基础,另一种以pLC控制体系为基础。随着pLC微机自动化控制体系的不断成熟,其开始广泛应用于不同规模的船舶电站自动化体系,并发挥出了较理想的效果[2]。

2.1自动并车

pLC控制系统充分利用了计算机所具有的强大运算能力,对以电压为代表的一系列基本参数进行计算和分析,得出正确的调频以及合闸指令,从而达成理想自动并车的目的。若想实现理想并车,发电机和运行机组之间应满足三大基本条件,一是电压持平,二是频率保持一致,三是电压相位保持一致。基本的设计理念是:待系统进入初始化状态,执行并车程序;检测差压,分析其有无超出允许范围;检测频差,分析其有无超出允许范围;确定差压和频差均处于允许范围之后,执行合闸运行命令[3]。

2.2pLC端口的程序通信

若想保证pLC程序、计算机之间能够进行高效的数据传输,则需要重视和做好pLC端口设计工作。在pLC控制系统中,其采用D8120数据寄存器来存储和表示通信参数,与此同时,以8129为工具对各项通信数据予以检验,分析其是否存在异常[4]。

2.3安全保护

在系统自动化领域,安全保护属于不可或缺的内容。对于自动化电站而言,所谓安全保护指的是,以发电机组为对象进行保护,所以,在建构电站体系的过程中,应依据相关规定做好对保护装置的有效设置。为进一步提高供电品质,同时保证供电的连续性,在构建和完善自动化电站体系的过程中,应科学设置过载保护、短路保护以及欠压保护等,对发电机实行所谓的双重保护,从而保障其高效、可靠运行。

3船舶电站供配电系统的综合保护

3.1熔断器保护

熔断器又被人们称作保险丝,是船舶电力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电气装置和线路间发生短路时发挥保护作用,另外,还能够避免较长时间的超负载问题,是一种结构简单但较为实用的电器保护装置。只要按照相关要求予以适当调剂,便能够起到比较理想的保护作用。熔断器保护不仅适用于小容量的配电线路,同时还适用于电机的主保护。在发电机中,还可将其用作主开关。

3.2断路器保护

断路器可以接通、承载以及断开正常工作状态下的电路电流,也可以接通、承载以及断开规定的非正常工作状态下的电路电流。船舶用的断路器具有四大保护功能,即负荷保护、短路保护、欠压保护以及失压保护,大多设置在船舶发电机的主开关处进行相应保护。在具体选型时,应严格检验断路器的工作性能,包括合闸性能、脱扣及锁扣性能、电流整定性能等,如此才能保证断路器拥有良好的保护性能[5]。

3.3智能综合保护控制器保护

智能综合保护控制器在现代船舶中得以逐渐普及,可对船舶电机进行全方位、综合性的保护。当电机进入工作状态之后,对其各项运行参数进行准确收集,并加以分析,如此一来,可以及时发现故障,起动相应的保护措施。控制器能够对动作延迟时间内进行记录、分析和判定,在此基础上实现对设备功能的有效保护,与此同时,赋予设备理想的技术安全性。控制器以上位机软件为工具,以网络为通讯介质,对电动机进行过压保护、欠压保护、过频保护和欠频保护等,与此同时,还可以对电机的其他功能进行实时在线保护。其借助计算机对数据进行相关处理之后,能够及时发出针对性的管理信息,除此之外,当设备遇到故障时,越限报警功能可以在恰当的时间内向相关工作人员发出提示,要求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这样能够避免不必要停机而带来的负面影响,不仅使设备拥有了更为理想的安全性,同时还大幅提高了设备的工作效率。

4船舶电站发展前景展望

目前,船舶正朝着大规模化、多功能化的方向不断发展,给船舶电站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要求其拥有更大的容量以及更为理想的自动化。若想保障船舶安全、高效运行,首先应使电气设备拥有更为优异的性能,其次应做好电气元器件的更新换代工作,以此推动船舶电站朝着高安全性、良好节能性的方向不断发展。

船舶电站自动化系统经历了四大发展阶段,即手动就地操作阶段、手动遥控操作阶段、半自动控制阶段、全自动无人值班阶段[6]。现如今,计算机控制技术的不断完善,为船舶电站综合自动化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我国一直关注船舶电站自动化科研工作,多项技术已达国际先进水平,并明确了船舶的三大发展方向,即计算机监控、全面电气化、综合自动化。可以预见,未来的船舶电站将拥有更为齐全的功能,更为理想的安全性。

5结束语

船舶技术在某种程度上能够体现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而船舶电站是现代船舶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其自动化水平的高低集中反映了船舶技术水平的高低,而其供配电系统是供电质量以及可靠性的关键保证,也是船舶电站自动化水平的重要反映。可以预见,未来的船舶电站将会采用一种具有高度自动化性能的网络运行系统。

参考文献:

[1]姜乐.船舶电站并车与保护单元的设计与实现[D].大连海事大学,2013.

[2]白明,邹福顺,林阳峰,赖伟生,陈新锋,黄悦强,陈振强.基于工业以太网的船舶电站系统设计[J].广州航海学院学报,2014,02:5-7.

[3]雷正江.豪华游轮船舶电站自动化系统设计及实现[D].重庆大学,2011.

[4]席雯.船舶电站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武汉理工大学,2012.

船舶动力工程篇8

关键词:船舶检验;质量;水运安全

中图分类号:F407.4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09)017(c)-0176-02

一、概述

船舶是世界海运贸易的重要载体,世界货物贸易量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运输任务要靠船舶来完成,保障货物安全稳定地运输,船舶质量是关键,加强船舶检验质量对消除船舶安全隐患、保障水运交通安全具有极其重要作用[1]。

近几年,我国造船、航运及其配套行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并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目前我国造船企业的手持订单量已居世界第一,我国民用运输船舶拥有量飞速增长,远洋船队迅速壮大,运力规模居世界前列,运输量逐年增加。随着航运业的迅猛发展,国内造船企业数量增加,规模越来越大,目前我国的造船、航运业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并在继续高速发展。船检工作所面临的责任和任务十分重大,保证船舶检验质量、提高检验水平,为造船、航运业的又好又快发展而保驾护航。

二、船舶检验业务种类及其重要作用

船舶检验是为了保证船舶、海上设施和船运集装箱具备安全航行、安全作业的技术条件,保障人命生命财产的安全和防止水域环境污染,由国家海事主管机关授权的船舶检验机构所实施的检验。就国内而言,船舶检验机构有中国船级社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所属的地方船舶检验机构。就国际而言,船舶检验机构通常是船旗国政府授权的船级社[2]。船舶检验的业务种类较多,主要业务可以分为五大项:审图、建造、产品、营运、海工等。下面就船检五项业务进行描述并阐述其主要作用。

(一)审图。船舶建造之前要进行船舶设计,这一关也是船舶建造的前提,关乎未来成品船舶的结构、性能和用途,审图就是对所设计的船舶图纸进行审查,包括尺寸、受力、稳性及动力配备等各个方面设备和结构的审查,保证建造后的船舶在结构性能和设备状况方面达标航行标准,使船舶设计和结构参数满足公约和规范的要求。

(二)建造检验。图纸审查合格之后,船厂会按照图纸的标准进行建造。按照造船进程船厂会一项一项申请报验,包括船体、轮机、电器等各个方面,船检部门都要派专业验船师进行现场检验,检验合格才能造下一步,船检要一步步检验,船舶一步步建造,船检的质量把关过程持续在整个船舶建造的过程中。建造检验是船检部门最独一无二的功能,也是保证船舶质量最关键最基础的环节。建造检验的水平和把关标准的好坏对船舶质量的影响是很大的,如果说船检在海上安全链中属于重要基础性地位那么建造检验就是基础中的基础了,所以建造检验一定要高标准、严要求、高水平、严把关,严格控制船舶建造质量,做到造船技术、检验水平与检验责任的完美结合。

(三)产品检验。在船坞中,一艘船舶从无到有是要由很多材料、设备组装和焊接到一起的。这些船上所用的设备和材料来源于各个船用产品制造厂,上船之前一定要保证产品质量和技术参数符合规范要求。在这些产品出厂前需要船检部门进行严格的出厂检验,有产品认可,工厂认可、型式认可等形式。出厂前这些材料和设备要进行很多次试验,如材料拉伸试验、疲劳试验、探伤试验等,以测出其抗拉应力、抗压应力、扭转应力、疲劳时间、内部缺陷及合金含量等,使材料符合造船规范的要求。如船用机电设备和甲板机械,其结构设备的尺寸测量、性能试验、运转试验、压力试验等都要进行测试,涉及到精密藕件还要测出部件的尺寸精度、圆柱度等(船舶部件配合尺寸一般都精确到0.01mm)。如船用柴油机,要测出柴油机的负荷特性和推进特性下的动力性能曲线,以及油温、水温、排温、爆压等一系列柴油机主要性能参数,还要检测配电箱和配电板等,测试时除达到标准要求外还要保证运转时间。一艘船舶建造完成需要很多设备仪表和机械,这些产品都需要进行出厂前的检验,以保证船用设备安全可靠,进而保证船舶的安全运行。

(四)营运检验。船舶建造完成后要进行开航前试验,调试设备以符合性能要求,只有满足了船舶设计标准、签发了船检证书才能正式交付使用。船舶投入营运期间,为保证船舶结构设备的安全可靠和船舶的续航性,船检部门会应船方申请向船舶派出验船师进行检验,以保证其符合性能要求,检验周期一般为五年。包括特别检验、年度检验、中间检验等,还有坞检、轴检、锅炉检验等一些特殊检验。这些航行中的检验从船舶下水一直延续到船舶报废为止,营运检验为保证船舶在航行过程中设备性能安全可靠、船舶持续适航起到重要的作用,诚然海事主管机关的安全检查和港口国检查也对船舶营运性能和适航性进行检查,同样为船舶安全营运和保障水运安全起到重要作用。营运检验与海事安检二者是相辅相成、互有补充、各有侧重的。

(五)海工检验。该项检验主要是针对大型海上设施、钻井平台、跨海大桥等大型海洋建筑工程在建造过程中的检验,这些大型海上设施结构复杂、建造难度大、施工水平要求极高,船检的验船师们克服困难、严格把关,为它们建造的全过程进行质量检验,这些大型海工项目的建造,在船舶停靠、海运安全、防止水域污染等方面作出较大贡献。

以上几项检验项目是船舶从无到有,从设计到航行以致船舶报废全过程的监督检验,船舶检验是贯穿始终的。尤其是建造检验更是控制造船质量最关键的一环,提高检验水平、把好船检质量关对船舶安全营运、保障水运安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发挥船检优势主动服务经济

服务造船企业,促进船舶经济发展。近几年,我国造船工业飞速发展,造船总量大幅增加,随之出现了大量的中小型民营船厂,其承担的造船数量和吨位也越来越大。民营船厂规模的壮大,为我国造船工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行业繁荣和社会经济发展,但同时也产生了不少问题。

(一)造船行业良莠不齐,船检主动帮扶。近年来,国内、国际航运市场繁荣火爆,造船市场需求量大,许多船公司订单爆满建造合同甚至接到2012年之后,造船市场遍地黄金,大船厂业务繁忙小船或利润低的船没时间造或干脆不造,形成供需严重失衡的局面,这样一些民营船厂就如雨后春笋般崛起,迅速满足了强大的造船需求,这些新兴的造船企业发展过快,在发展初期,大多数民营船厂的技术和管理水平难以适应造船技术和质量要求,尤其是技术人员的缺乏,成为整个造船行业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严重影响了造船能力和质量,制约了造船企业的发展。面对这种状况,船检机构严把造船检验质量关,同时主动对这些造船企业在技术、管理、人员培训等方面进行帮扶,帮助一大批中小型民营船厂迅速成长起来,造船能力和造船质量得到了很大提升。

(二)严把船舶质量关,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近几年,随着全国造船企业如火如荼地发展,南方等地出现了一批沙滩造船企业,由于缺乏精湛的技术,部分船舶新造出来航行就存在着安全隐患,严重影响船舶质量。针对船舶发展中的突出问题,船检机构及其管理机构开展了多项全国性的专项治理活动,包括低质量船舶专项治理活动、渡口渡船专项整治工作、砂石运输船整治活动、“四客一危”船加强检验活动等,这些整治活动的开展使各地中小型造船企业趋向规范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新建船舶质量总体水平明显提高,水上交通安全形势进一步稳定,保障了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三)重拳出击,整治低质量船舶。为打造水运安全链的长效机制,船检机构及其管理机构坚持从低质量船舶“造、检、航”的全过程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3]。全面规范船舶生产市场秩序,坚决打击非法违规低质量造船现象;全面治理在航低质量低标准船舶,改善船舶安全生产技术条件,消除船舶安全隐患,将不合格船舶清除出航运市场或停止其生产;规范造船行业的生产经营方式,提升生产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严格执行船检检验标准,设立准入门槛制度,堵住低质量船舶的生产源头;共同推进船舶质量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的建立,构建船舶“造、检、航”安全生产管理责任体系和长效管理机制;加强船舶建造检验、营运检验、产品检验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建立。

四、总结与展望

船舶检验工作在水上安全管理链中涉及船舶设计、建造、监理、营运、海事监管等各个环节,特别是在船舶建造质量控制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是其它部门无法取代的,船检部门应坚持理念上引领队伍,行业上加强引导,工作中突出重点,服务上创建品牌[4]的指导方针,通过努力培养更多更优秀负责任的船检队伍,发扬船检工作敬业精神,推进责任船检、质量船检、阳光船检、品牌船检的建设,不断制定和完善船检法律法规和检验标准,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努力提升船舶检验水平。为维护水运安全链的稳定、保障水上交通安全、促进造船业、水运业又好又快发展贡献船检人的全部力量。

作者单位:辽宁海事局船员考试中心

参考文献:

[1]王卫民.船舶检验:发展水运事业的基础[C].大陆桥评,2008,4

[2]徐雪忠.论船舶安全检查与船舶检验的关系[m].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2(6)

船舶动力工程篇9

摘要:我国的海域辽阔,海岸线长,船舶事业也不断的在发展,有效的促进我国经济、政治以及文化的发展。在船舶运动的过程中,机械工作的可靠性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对船舶的整体运行带来影响,保证船舶能够安全的运行。在船舶工作的过程中,对其机械的可靠性进行分析,并且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船舶工作的可靠性,有利于船舶的正常工作,促进船舶行业的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船舶机械工作可靠性途径

船舶运输时当前重要的国际性运输方式,在运输的过程中具有风险小、成本低而且方便快捷的特点。无论时什么样的运输方式首先就是要保证其运输过程中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船舶运输也不例外。在实际的船舶运输的过程中,部分船舶企业为了能够节约成本,对船舶的机械设备缺少检验和保养,导致船舶在工作的过程中缺乏一定的可靠性,严重会导致船舶出现故障,对船舶的正常运行带来很带的威胁。船舶通常工作的环境都比较恶劣,对机械设备的要求较高,机械设备是船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可靠性对于船舶的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应当对船舶的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的检验和保养,促进机械设备的可靠性提高。

一、缺少备用油泵组的可靠性提高途径

针对缺少备用油泵组的船舶应当要求企业对备用的油泵组进行配置,这样就能够在一组油泵组出现故障时就能够进行隔离出来,利用备用的油泵组进行船舶的工作系统的运行。原油泵组需要和备用的油泵组进行独立开来,这样在一定的条件下就能够对出现故障的油泵组进行相应的维修。

二、对工作压力调节措施进行规范

船舶机械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为了能够确保其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应当对泵类设备在维修前后的振动测试中,对其工作压力以及流量进行准确的检测,因此,在船舶机械设备工作的过程中,应当在试验台中设置相应的压力和流量的监测仪表,并且需要在管路系统中设置一定的背压调节装置,能够保证振动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泵类设备在含有气体的水中和不含气体的水中工作的状态存在很大的差别,而且和水中含有的气体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对背压装置进行安装的过程中,需要装置相应的隔离膜,避免由于气体进入水中导致振动测试的准确定和可靠性受到影响。

三、构建科学合理的设计维修制度

船舶机械在设计和维修的过程中,应当围绕可靠性对设计和维修工作进行开展,对船舶机械的使用性能进行衡量和分析,在相关的条件下,采取先进的方式和措施,对原材料进行合理的选择,并且对船舶机械设备中的零部件进行优化加工,在确保船舶机械设备能够符合标准的情况下提高船舶机械设备的可靠性。

首先,需要对维修的对象进行确定。在船舶进行建立RCm制度的过程中,应当对船舶中机械设备的整体运行的安全情况进行考虑,对其使用的情况以及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性,综合分析之后确定需要进行重点维修的项目,并且把它列入到预防性维修的任务当中。

其次,对重点维修的策略进行制定。在船舶进行工作的过程中,一些情况会对船舶中元件或者设备的安全带来影响时,需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针对一些设备使用后出现故障时,需要对其经济性进行分析,如果预防维修的成本较低可以选择预防维修的措施,反之,可以在故障之后进行维修,针对存在有隐患的设备,应当采取预防维修的方式,避免引起多重故障。在对船舶机械进行维修的过程中,应当结合机械设备的实际情况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维修。

最后,在制定相应的预防维修制度时,应当结合设备的具体情况对设备的预防维修的间隔期进行确定,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修,并且把时间相近的维修工作能够统一进行,有效的节约维修的成本和实践,更加有利于维修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柴油机的噪声控制措施

随着船舶行业的发展,船舶的载重也在不断的增加,使得船舶的柴油机的功率也在不断的增加,导致柴油机差生的空气动力性噪声在不断的增加。对其噪声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如果由于进排气门的开关导致噪声的增加,可以采取轮增压系统的方式来有效的降低噪声,特别是在大定增加系统中的排气总管中,针对废气脉冲导致的低频噪声此种方式具有良好的效果。如果噪声是由于装置的不平衡导致柴油机出现振动而产生的噪声,可以采用减震块来有效的降低噪声,能够有效的提高船舶机械工作的可靠性。另外,还可以通过隔音罩对噪声进行降低,切实对柴油机的噪声进行科学的管理,提高船舶机械工作的可靠性。

五、采用故障树的排除方式排除故障

在船舶机械工作的过程中,针对一些比较困难的故障判断,通常会采用以多传感技术为中心的故障树分析方式,能够扩展故障检测的范围,对船舶中的机械系统的参数进行监测,当船舶机械设备中出现故障或者异常时,故障树分析系统就会对其监测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把分析的结果反映在监测系统中,然后维修人员能够根据监测的结果进行维修。此种方式能够有效的检查出故障的准确位置,更加有利于船舶机械故障的检修工作,有效的保证船舶机械的可靠性。

六、加强对船舶人员的管理

在船舶机械工作的过程中,一些船舶机械失效是由于人为的原因造成的,主要原因是θ嗽钡墓芾砣鄙僖欢ǖ谋曜肌R虼耍需要加强对船舶人员的管理。

1、在对设备、零部件的存放的管理人员中,对于设备以及零部件的进出需要具有严格的标准,通常情况下,非设备以及零部件管理人员不能够进出库房,需要进出需要相关管理人员的允许,而且不能够随意的触碰、乱动,不能够把库里的东西用在其他地方之后在放回原位置,对使用过的设备以及零部件应当放在指定的位置。

2、对于设备以及零部件的采购和出库,对采购物品进行质量检查,出现问题应当返回,对于出库的零部件应当做好出库登记。

3、船舶中的维修人员、设备管理人员需要进行定期的培训和学习,促进其知识和技能的提高。同时完善工作人员的福利和待遇,制定相应的奖罚制度。

七、结语

在船舶机械工作的过程中,机械设备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存在很大的多变性,设备出现的故障也具有多层性和复杂性,使得船舶机械设备在工作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对船舶机械设备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检测,制定合理的解决措施,促进船舶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船舶动力工程篇10

关键词:引航员驾驶台资源管理

“驾驶台资源管理”的理解和认识

国际海事组织在1995年修订的“1978年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公约StCw78/95”的B-Viii/2部分中强调:“参加驾驶台班组工作的人员必须由足够的、称职的和不同职级的航海人员组成,他们必须分工明确,任务到人,各人之间的对话与联系应明确无误,集中精力工作,能随时对环境与局面的变化作出及时反映和采取有效的措施”。

船上资源是指:①在船上工作的所有人员,包括引航员;②硬件包括设备、仪器、物品、备件等;③软件包括命令簿、手册、指导书、海图、计划等;④其它包括时间、技能和经验等。

所谓“管理”是指:对一个企业的控制和组织等,它具有计划、组织、控制和领导四大功能。“驾驶台资源管理”是指:一个管理机构对驾驶台工作环境中可利用资源的控制和组织,也就是说达到船舶安全营运目的而运用和协调好全部船舶驾驶台团队人员所能应用的技能、经验与资源。

目前,各航运公司为了保证船舶营运安全和效益,都制定一系列方案,加强对船员新知识的普及和技能的培训,并制定了相关的操作程序和规定,希望通过这些措施达到加强船员的安全意识、情景意识、团队意识,改进工作态度,提高对船舶安全的预控能力。引航员作为船上的资源之一,也要从理念、态度和行为上融入到驾驶台的资源管理中,在生产过程中及早发现不足,及时修改失误,从而解决问题,确保船舶的安全。

引航员在船舶安全进出港中的作用

根据统计和分析,80%的船舶事故是在港口航行且有引航员在船时发生的。导致船舶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如下:

船长、驾驶员对港口环境,包括航道、通航密度、障碍物以及潮汐潮流等情况的熟悉程度欠缺或者引航员对航道的过分熟悉而疏忽。现代经济的高速发展,经济交流比任何时候都频繁,而对船员来说,船舶所挂靠的港口因而绝大多数是不熟悉的、是陌生的、甚至是异国他乡。对船舶即将挂靠的港口,即使有各种详细图书资料供参考,以及现代电子海图等方式、方法作为指引,但复杂的港口情况对于偶尔挂靠该港口的船长、驾驶员来说仍然是不易熟悉和掌握,从而导致船舶进出港存在不安全因素。引航员相对船长、驾驶员,对当地港口水域就熟悉的多,他们能及时了解港口建设、航道和相关工程进度等细节情况;熟悉本港气象、水文等自然条件,尤其对航道的变迁、水深的变化规律;掌握本港船舶动态、船舶流向的规律以及地方习惯的航法;具有语言交流的优势;熟悉与港口相关职能部门的联系方法;熟练掌握本港拖船的分布、数量、性能以及指挥拖船的艺术;对所靠离码头的走向、系缆设施、码头边的水流、水深、码头工人的带缆技术与风格等都非常熟悉。但是也有可能因过分熟悉而疏忽对港口各种情况变化的观察,而产生对船舶生产的不安全因素。

船长、驾驶员过分信赖或依赖引航员,放弃或未能真正履行自己的权利、或与引航员的沟通欠缺。航运的快速发展,港口通航情况的复杂多变,使得相当一部分的船长、驾驶员习惯性地过分依赖引航员。在引航员登轮接手工作后,就把船舶的一切操纵权都交给引航员,曾经见过个别船长只和引航员打招呼说准备港口文件去了,就离开驾驶台不见了,一直等到引航员要求船长上驾驶台才上来。引航员“引领船舶”不能被混淆为“指挥船舶”,引航员操纵船舶是事实行为问题而非法律问题。引航员操纵船舶并不意味着接替船长,船长始终具有操纵船舶、指挥船舶的权利。引航员引航是船长对权力的委托,权力委托并不等于权力放弃,只是一种可运行的权利。若是一位不称职、不负责任的引航员被指派上船,船长有中止、解除其引领工作并要求更换引航员的权利。引航员、船长和值班驾驶员都有责任确保船舶航行和靠离泊作业的安全。当引航员采用不当措施时,船长、值班驾驶员都有责任加以纠正,相互间有不同意见时,必须服从船长命令。船舶在引航过程中发生事故,很多情况是由于引航员接手操纵指挥权后,船长产生了松口气的思想,出于对引航员的充分、完全、盲目的信任,船长放心大胆地把船舶操纵以及船舶安全的指挥权拱手交给了引航员,最终因船长思想麻痹大意,未能及时发现和中止引航员操纵船舶的不当措施,导致船舶发生交通事故。

引航员缺乏对船舶主要设备的正确使用和操纵性能的熟悉,如对船舶主机等设备的正确操作,对船舶的操纵性能、旋回性能,航速的控制以及应急操纵等方面缺乏足够的了解,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往往表现为动作到位率、连贯性的不协调,以及口令的急促或迟疑。比如有些引航员在靠离泊使用主机时,在船舶停车状态下直接叫出slowahead或者slowastern的车钟令,或者在散装船重载,余速尚有5节以上时要求船舶开出倒车等不符合船舶操纵常理的情况。在一般水域(危险系数不高)对船舶安全的影响不大,而在某些特殊航段或特殊时间段内对船舶安全的影响就可能上升。船长相对于引航员的优势在于对本船操纵性能了如指掌,熟悉全船人员、设备及其薄弱环节和局限性,对本船在各种紧急情况下的应急有全面的、适合本船的应急预案,时刻保持充分的安全度,有丰富的航海实践经验,能够从容应对各种复杂的险情。引航员相对于船长的优势在于具有熟练的驾驶和操纵船舶的能力,熟悉和了解航道和港口情况,为船舶进出港和靠离泊提供引航技术协调和咨询。具备当地航行的特殊知识和同港口当局的特殊联系,可支配拖轮、系泊船和工人。因此,当引航员登船后,船长应适时、主动地向引航员介绍本轮的船舶规范、货载情况、操作性能、船舶水尺、前后吃水差、车舵锚的使用和本船的特殊操纵要求等。同时引航员也应向船长介绍整个航程的航行安排、操作意图、航道和泊位水深情况、进出船舶动态、靠离泊方案、拖船配置和操作方案、安全靠离要求、港口有关规定和注意事项等。让引航员和船长各自的优势达到合理的互补,默契的配合,有效地形成一个整体,一个团队,从而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

引航员对“情景意识”未能正确的理解。引航员应正确地感知、理解船舶条件实际状态与变化趋势:船舶是船长、驾驶员和引航员操作和控制的工具,同时也是人员和货物的载体。船舶本身对于船舶安全作业有重要的关系,也是安全营运系统的组成因素,主要表现在适航性上,即船舶设备装置、操纵性能资料、货载配置等方面的状况。具体来说,船体结构、水密隔舱、机械设备和各种设备,如锚、舵、缆、侧推器、消防、信号和无线电等设备都应符合安全航行的要求,反之就会形成船舶的不安全状态。由于船舶的不适航,即使有再好的驾驶技术,不论如何遵守规章,事故都将是难免的。对于引航员来说,在登上引航船舶后到接手工作这段短短时间内要对以上所述的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很难,但要有意识地对船舶条件的实际状态与变化趋势正确地去感知、去观察和了解该船舶的适航状态。比如:从引航梯登轮前可观察登轮的设备是否符合标准并齐全,登轮后可以观察梯口接应人员的精神面貌、着装是否整齐,接着看船舶的保养状况、生活区是否整洁、有序,进入驾驶台后可观察值班人员精神是否饱满、热情、有序,助航仪器是否正常可用,船长在介绍船舶情况时是否清晰、详细,驾驶员、舵工在回答指令时是否及时、干脆等等情况,这些也可从侧面上反映该轮的船舶管理状况,试想一条表面观察上都显现出乱糟糟的,维修保养不良、驾驶台值班人员情绪低落、执行命令杂乱、助航仪器部分失灵等等不好现象的船舶,该轮可能已经实质上的不适航了。引航员从这些感知上能认识到船舶的不安全状态,进而在引航过程中提前做好预防措施、给自己的操纵留有更多的安全余地,更加小心谨慎引航,船舶的不安全状态或许就会因此消除,从而达到安全引航的目的。

引航员还应敏捷地察觉船舶周围的实际情况与变化趋势。船舶在多种介质中运动,安全在受到包括风、流、浪、涌等环境因素影响外,还受到船舶周围所处水域的气象、水文、潮汐等自然条件的影响,船舶所处水域的航路地理、危险障碍物等航道状况的影响,船舶所处水域中的交通密度、流量方向、交通秩序、交通局面以及保障航行安全的航道设施状况等海上交通状况的影响。引航员应巧妙地让船舶顺应自然条件,克服其不利影响,利用适合于各种自然条件的航行方法来保证航行的安全。注意随附近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交通状况,如在港湾进口附近水域随季节、时间变化的密集渔船,船舶因沿岸、狭水道及港湾航行而造成的各类船的各种会遇形式,随时随地较为确切地掌握交通状况,并与之相适应地驾引船舶。

引航员对“局面意识”或对事故预知和警惕的欠缺,未备有预控方案与应急措施。为了实现有效而正确的操纵决策,引航员必须对本船的下列信息进行分析:本船的运动信息,包括船舶位置、航向、航速及变化趋势,还有各种操纵仪器的作用状态和发挥作用情况等;所处的自然环境信息,包括风、流的方向及其强弱,尤其是对船舶运动施加的外力造成的影响情况;周围的航行条件信息,包括航道环境和交通状况,即航道的可航水深、可航宽度,航道助航设施情况,航行航道的交通状况,附近船舶的运动状况,以及有关的操船法规等;本船的静态信息,本船的尺度、主机性能、操纵性能、载货状态等等。全面地了解和判断周围情况变化对船舶运动的影响,正确判断相互作用的效果和结果。

引航员应尽其技能和谨慎驾驶的职责,利用自己的专业技能知识来预见自己的特定行为会导致可能发生的船舶动态结果,比如安全隐患或事故。不要因自己的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到以致发生船舶事故、或者虽已遇见到船舶有危险,却因心存侥幸心理而不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了解船舶当前所面临的局面、正确地预测船舶即将来临的局面和安全状况、在特殊情况下应有必要的戒备,及时采取适当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

引航员执行任务时应融入到驾驶台资源管理中

1、转变思想理念,端正工作态度

为了有计划、有组织、有控制、协调地做到安全引领船舶,引航员应正确认识和认真学习驾驶台资源管理的理论及知识,提高管理理念、端正态度、规范行为来理顺工作思路与关系、改变和完善自己的工作行为,从而将相关的理论知识和管理方法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工作态度上,引航员应衣着整洁、精神饱满、热情自信,把良好的心态、礼貌的问候带到驾驶台。情绪稳定,镇定自若,给船方以良好、宽松的心理暗示。

2、提高情景意识,及时发现和中止失误链与事故链

引航员应正确认识和了解各种内、外因素对船舶航行安全的影响,掌握船舶的实际状态,始终保持高度的情景意识,对即将发生的情况和局面做出正确的判断,检查和监督值班驾驶员所采取的操作行动对船舶航行安全的影响,利用集体的智慧规避风险。船舶事故大多是由人为失误造成,每一事故都是由导致其发生的一系列失误链或事故链而发生的,正确了解船舶周围局面的情况,认清每一个失误链或事故链的形成过程与迹象,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破断失误链或事故链,就可以终止失误链或事故链的发展和避免事故的产生。因此,引航员登轮后,应适当关注驾驶台的秩序,有无闲杂人员,气氛如何,环境是否适宜(首先是导航设施是否工作在最佳状态),对所引领船舶的安全航行做出初步的计划,并加以认真的实施和全程监控,以达到预期的安全目标。

3、注重不同文化意识和背景,保持良好的通信和交流

引领船舶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引航员要对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差异有所了解,注重各自的文化意识和背景,并通过采用尊重、理解、学习等方法化解异国异族之间信息沟通方面的障碍。与船长认真交换引航信息:了解船舶操纵性能,介绍引航方案,航道情况、泊位情况,操作要求、要领,要求的特殊配合等,积极有效地沟通、协调自己与船员、VtS管理中心、靠离码头泊位和港作拖船等多方之间的各种工作关系,从而有序和安全地完成船舶引航工作任务。

4、提高操纵、决策和应变能力

引航员作为船舶团队工作的重要成员,应明确驾驶台团队工作的要求,摆正自己在该团队成员中的位置,并充分发挥团队成员的作用,认真收集了解船位、航向、航速、角度、态势等信息资料,查看导航设施的状态,车、舵、锚、侧推器的工作状态等,虚心听取和尊重船长的意见和建议,形成一种和谐的船舶氛围,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加入到船舶航行和靠离泊安全作业的合作团队之中,使自己成为工作核心层的主要成员,有效地利用驾驶台资源正确地操纵船舶。特别应重视船舶在不同状态下发生失控等紧迫危险时的应急程序执行与操作,不断提高自己在船舶航行中的操纵决策水平和在紧急情况下的应急技能和应变能力,在关键或发生紧急情况的时刻,能采取积极果断的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

5、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程序,确保船舶引航作业的安全

引航员应合理使用驾驶台的人力与设备资源,充分认识到认真执行规章制度与操作程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自觉遵守相关的规章制度和严格执行操作程序,监督驾驶台工作团队其他人员所采取的操作行动对船舶航行安全的结果和影响,确保船舶在航行与靠、离泊等作业中的安全。

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