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与文化交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59:40

贸易与文化交流篇1

关键词:国际贸易;文化交流;合作

一、前言

在国际经济贸易中,由于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存在着文化差异,要是贸易合作畅通、合理,达到合作双方满意双赢的结果,就需要有效的文化交流和沟通。同时,由于商品凝聚着民族文化,加强国际文化交流,才能使商品更具有国际性。因此,研究国际贸易中的文化交流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文化及文化交流的内涵

探讨国际贸易中的文化交流问题,首先要对认识国外对文化的理解。国外关于文化的研究主要在社会学和人类学著作中,著名人类学学者泰勒(edwardburnetttylor)给文化的定义是:“文化或者文明就是由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包括知识、信念、艺术、道德法则、法律、风俗以及其他能力和习惯的复杂整体。就对其可以作一般原理的研究的意义上说,在不同社会中的文化条件是一个适于对人类思想和活动法则进行研究的主题。”这个定义将文化看作特定的生活方式的整体,作为信息、知识和工具的载体。事实上,“文化”这一术语在西方国家社会学和人类学著作中出现的频率是非常高的,“文化”出现的频率仅次于“社会”一词。“文化”在西方国家概念中既包括观念形态,又包括行为方式。文化作为社会成员所共有的,它提供道德的和理智的规范。由于文化并非源于生物学,是学习而得的行为方式,因而文化是社会生活环境的映照。罗杰·基辛从广义的角度对文化进行了定义,认为“文化是用作为把人类群体与他们的生态结合起来社会地传播着的行为方式(mode)、生活方式(settlementpatterns)、社会群居和政治组织的方式,以及和实践”。从狭义的角度来说,“文化是以民族精神和气质(ethos)为核心的属于价值形态,是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机构与制度”。“文化作为制序(institution)、器物与精神产品,它给予我们以历史感、自豪感,据此我们理解人的生命存在、意义和人在宇宙中的地位”。英国哲学家、逻辑学家怀特海认为:“文化是思想活动,是对美和高尚情感的接受。”

近代中外文化交流从1840年雅片战争到1919年前是一种畸形的状态,自新中国成立后逐渐向正常化方向发展。当今社会国际贸易日趋频繁,理解文化交流的重要作用和文化传播的方式和特点,了解文化的传播,不仅有助于国际贸易的正常化发展,也对文化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在中外国际贸易中传播中国文化,自觉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由于文化交流在国际贸易中其中重要的作用,要在国际贸易中的跨文化交流实践中实现无障碍,就需要提高个人修养和综合素质、树立跨文化交际意识、了解跨文化交际的基本理论及东西方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基本差异、掌握跨文化交际的基本原则和具体国际商务活动中的具体礼仪规范、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和语用能力,从而提高自己的国际竞争力。

三、国际贸易中的文化交流方式与思考

国际贸易中的人际交流方式是多样的,但主要还是直接交流与谈判。实践证明,国际贸易中的沟通成效除了与谈判者的综合素质和信息解读的保真程度有关,更重的是与文化差异程度和文化交流畅通程度有关。其中,文化交流方式是影响国际贸易中文化交流的重要方面。谈判者个人可能受到不同文化的影响,并且在谈判风格中体现出来。谈判者很可能来自非常不同的文化,亚文化的环境,面对陌生人自然会保持高度的戒心。由于文化方面的差异,容易造成并加深误解,增加交流的难度。文化是多元性的,交融的,超越了国界。沟通中的误解和曲解是难以避免的,问题是如果大家都以自己的文化观念来判断对方的利益和行为,则难以达到平息纷争、实现合作的目标。

在国际贸易活动中,虽然大多用英语进行交流,但双方的母语往往又不都是英语,这就增加了交流的难度。加之,不同的国家存在着文化的不同点,国际贸易中存在的跨文化问题主要通过语言、礼仪、禁忌与、谈判风格体现出来。因此,我们必须尽量了解对方的文化,对方的价值观和风俗习惯,并且在国际贸易交流中要尽量用简单、清楚、明确的英语,不要用易引起误会的多义词、双关语、俚语、成语,也不要用易引起对方反感的词句。在礼仪方面,健康、必要的礼仪可以赢得人们的尊敬和爱戴,广交朋友,避免隔阂和怨恨。首先,它可以沟通人们之间的感情,感受人格的尊严,增强人们的尊严感;其次,它有助于发展我国人民同世界各国、各地区人民的友谊。在国际贸易活动中,遵守国际惯例和一定的礼节,有利于我国的对外开放,有利于展现中国礼仪之邦的风貌。

四、结论

国际贸易活动实际上也可以说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活动。当与外国人进行贸易合作时,由于各自生活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中,因此,各自的民族文化、习俗以及礼仪等差别比较悬殊。如果违反礼仪规范,不仅会影响双方融洽关系的形成,而且还会影响对方对自己在修养、身份、能力等方面的评价,甚至影响国际贸易合作的成效。在国际贸易中,重视并加强懂文化交流,掌握必要的礼节与礼仪,是国际贸易合作的基础。人们之间的交往要符合一定的文化习俗和礼仪规范。

参考文献:

[1]李德尚玉.浅谈民族文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01).

贸易与文化交流篇2

关键词:电子商务;国际贸易;影响;对策

中图分类号:F7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428(2016)04-90-02

一、电子商务概述及特点

电子商务(electronicCommerce)是随着互联网(internet)的发展而产生的。20世纪90年代,电子商务雏形诞生。这种新型的商务方式一经产生就改变了企业的销售和经营模式。近些年来,传统企业逐步由纯线下销售向线上消息、线下销售相结合过渡。

对于电子商务的定义,目前比较权威的是世界电子商务会议(theworldBusinessagendaforelectronicCommerce)于1997年11月提出的:电子商务是指整个贸易活动实现电子化。此定义简明扼要地概括了电子商务的基本特征:首先,电子商务是一种贸易活动,即商品和服务的交换;再者,电子商务于传统商务的不同就在于电子商务实现了电子化;最后,电子商务是一个有机整体,是不可割裂的。同时,必须指出的是,电子商务的类型主要有B2C(Business-to-Customer),B2B(Business-to-Business),C2C(Customer-to-Customer),B2G(Business-to-Government),o2o(online-to-offline)等。其中国际贸易中应用最多最广泛的是B2B,也即企业与企业间的贸易。这种电子商务类型也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总的来说,电子商务有如下特点:

(一)经营业务的全球性

当今世界已成为一个整体,只要有一台可以连接因特网的计算机,就可以与全世界交流。一个企业进行电子商务,仅仅局限于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是不可能也是不现实的。

(二)交易成本的低廉性

如上所述,与世界交流已经触手可及,与传统商务相比,电子商务的交易成本几乎趋于零,特别是交通成本和中介费用的大幅度降低。

(三)服务范围的外延性

随着电子商务的诞生,原先许多不能进行贸易或交易成本很高的商品或服务,都可以通过电子商务进行贸易。如软件服务、物流、支付等。

(四)商品成本的抽象性

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异的人类劳动,商品交换遵从等价交换原则。而当今电子商务的发展,使商品成本由传统上的制造成本、交易成本、运输成本向更抽象的知识、技术、版权成本转移。价格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制造成本却大大低于价格。最典型的例子在于软件服务,刻录一张正版软件CD的成本极低,而其售价却是其制造成本的几十甚至上百倍。显然,当今知识经济的兴起是建立在电子商务带来的传统意义上商品成本的大幅度下降的基础上的。

二、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一)对于贸易流程的影响

1.交易准备阶段

在交易准备阶段,传统的商务模式是出口商和进口商通过函电,甚至是面对面进行磋商、发盘、还盘等一系列的交易准备活动。而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进出口商之间的磋商已经被电子邮件、视频会议等方式所取代。这大大降低了国际贸易准备阶段的交流成本,提高了贸易成功的可能性。

2.合同订立阶段

电子商务的出现,使电子合同成为可以与纸质合同相提并论的契约载体。一个合同的订立如今已经不再需要双方到场签字,只需要带有安全保护措施的电子邮件就可以完成。电子合同方便快捷、保密性强,且不易丢失,具有先前纸质合同所不具有的一系列优点。

3.履约阶段

履约阶段是国际贸易过程中至关重要的阶段。国际贸易单据,作为国际贸易活动中信息流的载体,是商品物权和责任划分的重要依据。传统的单据大多通过邮递等方式运输,运输时间较长、成本较高、安全性较差等缺点较为突出。电子商务则通过电子数据交换(electronicDatainterchange,eDi)等形式将实体信息流转化为电子信息流,通过加密、数字证书等方式保障了单据的安全性,缩短了国际贸易的周期,加快了商品流、资金流的流动,推动了国际贸易的进程。

(二)对外贸企业的影响

1.促使企业结构转变

传统意义上的垂直型企业目前已不太适用于电子商务环境中,电子商务要求企业实现基本信息化,各部门间信息交流实现即时化,这就推动企业由垂直型结构向扁平化结构转变。最终使企业结构更加优化,部门联系更加紧密,交流成本更加低廉。

2.无纸贸易出现

作为一种新兴的贸易方式,无纸贸易是指贸易链的各个参与方利用电子信息方式,实现信息流、货物流和资金流的协调流动,以完成国际贸易活动的交易全过程。很显然,无纸贸易是由电子商务催生的,是电子商务的一部分。

3.国际信息贸易格局形成

如前所述,信息在国际贸易实务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电子商务的普及,使国际信息成为可能,并进一步催化了国际信息贸易从国际贸易中分离出来,正在逐步占据国际贸易额中越来越多的比例。国际信息贸易与国际商品贸易、国际服务贸易三足鼎立局面正在形成。

(三)对政府的影响

电子商务使税收的征收更加困难。一方面,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国际贸易交易大多虚拟化,交易地点,交易人员,交易标的难以确定;另一方面,传统的税收凭证都是纸质的,易于税收部门管理监督,而在电子商务下,凭据以电子化居多,这就给国际逃税带来了可乘之机。

三、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国际贸易发展对策

(一)对我国外贸企业的建议

1.应基本实现信息化

对于企业来说,要想融入当今国际贸易格局,仅依靠传统意义上的交易方式已远远不够。特别是随着B2B的兴起及蓬勃发展,企业应加速建立适合自己的电子商务体系。从电子商务站点的规划、分析、设计、实施到站点的运行和维护,每一个步骤都要求企业精益求精又不失创新性。这就要求我国外贸企业重视电子商务的建立和完善,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基本实现外贸信息化。

2.应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到国际贸易的新形势中

企业不能畏首畏尾,裹足不前,也不能固步自封,夜郎自大,应该以正确的心态和包容的态度参与到国际贸易中,特别是电子商务下信息交流异常便利,企业应抓住机遇,在当今国际贸易新格局中创造商机。

(二)对我国政府的建议

1.注重对外贸流程的监管

如前文所述,电子商务下金融、物流、生产、销售等各方面的融合进一步加剧,这就要求政府必须对整个贸易流程进行必要的监管,以保证交易安全以及顺利进行。同时,在这样一个多部门多行业参与进行的贸易中,单纯凭市场自发调节,是很难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的,这就给政府的管理提供了理论基础。

2.注重相关法律制度的制定

与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冲击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当今国际上以及各个国家在此方面法律制度的不完善。这就要求政府加快建立健全保障电子商务环境下国际贸易的法律机制,为其顺利进行提供政策法律依据,使其更好地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古贞,汪渝,李德强等.电子商务概论[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

[2]黎孝先,王健.国际贸易实务(第五版)[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1.

[3]南洋.电子商务对我国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与对策[J].金融理论与教学,2012,(05):75-76.

[4]乔阳,沈孟,刘杰,杨光,岳强.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应用现状分析[J].对外经贸,2012,(03):39-41.

贸易与文化交流篇3

关键词:中国-东盟自贸区文化交流促进繁荣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初级形式,其核心内容是货物贸易。根据经济一体化理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可给地处东盟经济圈、南亚经济圈和中国经济圈的的合部的德宏带来贸易创造、贸易扩大、规模经济、竞争促进、引进外资等效应机遇。自贸区的建成不仅促进了企业间产品、技术、资金、人才的交流,也促进了区域间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国家经贸距离说认为,文化距离、行政或政治距离、地理距离、经济距离仍是影响当今国际经贸的四大因素,这四大因素既可能提高也可能降低产品的国外市场吸引力。该理论还认为:国与国之间、区域之间的经济贸易与交流,有赖于精神上的沟通与交流,精神文化不仅给世界带来无限商机,更给世界带来信任和理解。中缅两国阡陌纵横、山水相连,汉、傣、景颇、德昂、傈僳等众多民族跨境而居、同宗同源、同语同俗、通婚互市、和睦共处的独特厚重的历史人文基础,为德宏乃至云南通过缅甸走向东盟、走向南亚奠定了坚实的人文历史基础。

一、借助文化促进自贸区的建设的基础条件

1.中国与东盟四个新成员国到2015年才建成自贸区

根据中国与东盟《货物贸易协定》,双方产品分“早期收获产品”、“一轨正常产品”、“二轨正常产品”及“敏感产品”等几大类,各规定了对老六国和新四国的零关税时间表(见下表)。

由此可见,2010年1月1日起,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其定义是“与东盟6个老成员建成自贸区”,而与东盟4个新成员(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则要到2015年才能建成自贸区。中国与东盟四个新成员国建成自贸区尚有一个缓冲期。在此期间,可通过文化交流、文化影响培育相似消费需求,促进经贸发展,扩大合作领域,减少双方在履行《货物贸易协议》、《服务贸易协议》、《投资协议》和《争端解决机制协议》等框架协议的摩擦。

2.德宏与缅甸有厚重的人文基础

德宏与东盟成员国缅甸接壤,有503.8公里的边境线。缅甸的缅族、克伦族、克耶族、钦族等都是蒙古人种,自汉唐时期从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先后迁入缅境内。德宏与缅甸犬牙交错的503.8公里国境线两边住着许多同宗同祖的民族,如中国的傣族和缅甸的掸族,中国的景颇族和缅甸的克钦族,中国的德昂族和缅甸的崩龙族等。跨境民族的语言、服饰、生活习俗、孕育了中缅两国人民水融的胞波情谊,他们跨境而居,互市通婚,和睦相处,共同协作,一同发展。

历史上,祖国内地与东南亚、南亚、西亚国家经贸人员往来,无不以德宏为桥梁。这种交往,可以上溯至“蜀身毒道”形成的公元前四、五世纪,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比北方丝绸之路开通早200多年。二战时期,随着以德宏为枢纽,连接中国昆明――缅甸曼德勒的滇缅公路,贯穿中国昆明――缅甸八莫、密支那――印度雷多的中印史迪威公路和中缅印输油管道等三大交通运输干线的建成使用,大量人员、物资源源不断地通过德宏集散,德宏对缅印经贸文化交流进入历史鼎盛时期。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1956年中缅两国总理在德宏州府芒市主持召开的“中缅边民联欢大会”,1985年德宏全境开放为边境贸易区,极大地促进了中缅友谊的发展,德宏与缅甸的经贸人员交往不断谱写出辉煌的时代新篇。2009年明确的“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战略”的实施、“瑞丽开放开发实验区”的建设再次把德宏对外开放推向新高潮。汉、傣、景颇、德昂、傈僳等众多民族跨境而居形成的特殊人文基础,促进了德宏对外开放的进程、促进了德宏经贸的发展。

3.德宏与缅甸文化的共融共存形成了文化力

德宏与缅甸特殊的地缘、亲缘关系形成了共融共存的民族文化、音乐舞蹈文化、宗教文化、边地文化和抗战文化。有促进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繁荣的文化力。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启动,其本质是一个拥有19亿消费者的共同市场的启动,并意味着在这一共同的大市场中,与跨国公司一起流动的不仅仅是资金、人才、品牌、类似的产品以及相关的技术、管理方式等,同时,还有全球化背景下的具有中国和东盟特色的共同消费社会群体的出现,意味着这里将可能成为世界性的采购潮涌起的地方,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世界工厂”崛起的地方,外来资本大量流入的地方。东盟各国生活着300多个民族,历史上,印度文化、阿拉伯文化、中国文化、西方宗教文化等长期在这里传播、交流,各民族的本土文化通过不断吸纳外来文化,同时又始终保留自身文化特点的结果,使这里的文化呈现出千差万别的多样性特征。这种特征决定了他们的生活方式、消费喜好、商品购买、经常使用的物品种类、款式和色彩等存在着多样性选择,决定他们的进出口商品和外贸市场多元化,决定他们人与人之间,公司与机构之间的商品互动存在着一个文化的变数,这种变数不仅可以影响他们国家的外贸投资政策,同时也影响着他们国家内部与国家之间的市场竞争,进而影响地区之间国际市场的竞争。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与繁荣既需要经济力量和政治力量的扶持和推动,同时还需要文化对市场的涵养之力和推动之力。

4.德宏与缅甸有文化交流的平台

为传承和增进由老一辈国家领导人亲自缔结的中缅胞波情谊,弘扬两国多姿多彩而又各具特色的民族民间文化,增进两国人民情谊,促进经贸发展,先后举办了容国际性、民族性、参与性为一体的中缅胞波节、国际目脑纵歌节、国际泼水节、国际珠宝节等节日活动,双方在旅游、民间文化交流等方面广泛开展合作。形成了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良好局面。

二、借助文化交流缩小中缅之间的情感和心理距离

中国-东盟自贸区运行一年多来,中缅双方贸易条件明显改善,贸易量大幅增加,相互间的贸易依存度提高,双方合作的领域日益扩大。据海关统计:2010年全州完成进出口总额113860万美元(其中,对缅贸易104666万美元,占全省对缅甸贸易的59.48%),同比增长49.27%,完成省政府下达任务的124.39%,占全省对外贸易总额的8.51%。其中:进口28790万美元,同比增长47.36%;出口85070万美元,同比增长49.95%。按贸易方式划分:边境贸易完成98907万美元,同比增长46.3%,占全州贸易总额的86.86%,占全省边境贸易总额的56.99%,占云南省对缅甸边贸的69.65%,居全省第一位。

但中国与缅甸之间在政治体制、民族、和文化等方面的多样性问题,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及经济依存度不高、经济互补性不强的问题尚未得到明显改善、国际金融危机一方面加强中国与缅甸的合作,另一方面中国与缅甸的的目标要求不一致;早期收获计划成效有限;非传统安全问题包括、非法移民、资源和环境安全、金融安全和洗钱在内的非传统安全问题将对缅甸的政治稳定与经济发展构成严重的挑战。当前的中国与缅甸之间,彼此之间的情感与心理微妙又复杂,一方面彼此都渴望沟通与交流,在优势互补前提下实现共同的发展与繁荣;另一方面,由于存在政治、经济、文化甚至意识形态方面的差异性,因此,面对迅速崛起的中国,缅甸既感到是一种机遇,又感到是一种压力和挑战。在某种情况下,甚至感到是一种威胁。在云南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战略的实施过程中,缅甸持十分谨慎的态度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因此,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与繁荣无法单纯依靠政治和经济力量而得到健康、快速地发展,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强大的政治和经济力量反而给经济行动带来意想不到的阻力,对大家都有利的决策有时也会引来防范或敌意,共融共赢的愿望有时也会演化为诸如“中国”这样的误解。借助各跨境民族、华侨、华商这一文化交流的桥梁,缩小中缅之间的情感和心理距离,通过商会、协会、群团组织、民间组织等平台加强与缅甸的交流,增进彼此间的了解认知,消除顾虑。只有情感和心理距离的接近,双方才能找到生产与消费,安全与财富的绿色通道。

三、搭建文化交流平台

1.实施“走出去”与“请进来”战略

组织优秀的傣族、景颇族精品剧目如傣剧《南西拉》、景颇族舞台剧《景颇人》及反映我州民族文化的综合性歌舞节目《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德宏》到缅甸巡回演出,同时,邀请缅甸知名文艺团体到德宏进行演出交流活动。通过相互交流,以艺术的形式扩大文化交流的影响面,达到加深中缅两国人民的了解,增进两国民族友谊的目的。

2.加强两国文化交流合作

德宏文化是在中原文化、东南亚文化、印度文化与本土文化交融的基础上形成的,决定了其具有独特性、多元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注入新的内容。由于东南亚、南亚等国多信奉佛教,具有相同的文化背景、相似的风俗习惯和相近的审美心理,为两国间的文化交流合作奠定了基础。要开展以文化学术交流(包括佛教文化、民族文化习俗等)、舞台艺术交流为重点、与缅甸轮流举办跨境文化节庆活动、举行各种文艺人才的培训等多种形式的文化交流活动,在尊重不同文化的基础上,努力提升德宏的文化软实力,不断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3.要努力挖掘两国共同的历史文化,增强两国人民的民族认同感

加强民族起源、迁徙、融合的研究,这不仅能够加深中缅文化交流,也为德宏解决好当前各类跨境民族问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与智力支持;借助对中缅陆上通道德宏地区的研究,为搞好中缅经济合作及做大、做强中缅边境贸易提供现实的指导和借鉴;利用文物资料并结合文献史料研究中缅之间宗教文化的交流与传播。这对加深中缅文化交流,促使宗教文化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加强两国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傈僳族、德昂族音乐、舞蹈的对比研究。

4.丰富文化交流的内容

充分发挥德宏地缘人缘优势,扩大与缅甸等东南亚、南亚国家的文化、艺术、科技、教育、医疗、影视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开展文化交流,深入挖掘德宏民族文化、生态文化、边地文化、珠宝文化、抗战文化五大特色文化,依托傣族泼水节、景颇族目瑙纵歌节、中缅胞波狂欢节、中国瑞丽国际珠宝文化节、德宏葫芦丝文化节和傣文化国际研讨会、景颇文化国际研讨会等文化交流平台,积极开展文化领域境内外交流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发展。积极发展民族语言文化传播事业,办好报纸、电台、电视台、互联网、出版社等新闻文化事业,不断扩大广播电视的覆盖面,进行汉语和各种少数民族语言的多语种、多文种传播,提高中华文化的对外影响力,在文化交流与合作中增进友谊,增进互信,建设中华文化对外传播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文化桥头堡。

5.建立文化交流的长效机制

文化交流具有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为此,应建立文化交流的协调机制、组织机制、融资机制、管理机制等长效机制。以改变目前主要依靠民族节日、重大庆典活动进行交流的现状,拓宽交流的渠道、充实交流的内涵。

四、提升文化软实力,实现文化对接缅甸

文化软实力是国家软实力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一个国家的文化能够对其他国家产生吸引力,得到普遍认同,甚至被吸纳或融合到其他国家的文化中去,这个国家与他国之间就会少几分敌意,多几分理解。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文化软实力”这一概念并强调:“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说明“提高文化软实力”被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为以后的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美国的历史学家戴维・兰德斯在其著名的《国家的穷与富》一书中也指出:“如果说经济发展给了我们什么启示的话,那就是文化乃举足轻重之因素”。在当今激烈竞争的国际经贸舞台上,许多国家都程度不同地以自己的文化观念影响着国际的经贸关系,以自己的文化力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从而给消费行动带来影响。由于德宏的汉、傣、景颇、德昂、傈僳等众多民族跨境而居,同族同源带来了相似的文化背景和消费需求,大大促进了德宏对缅贸易的发展,在缅甸的木姐、拉戌、曼德勒、南坎等地区中国商品的市场占有率超过70%。提升文化软实力,扩大中国文化、民族文化在缅甸乃至东盟各国的影响,用文化对接东盟,缩短中国与东盟各国的文化地理距离,促进自贸区的建设与繁荣。区域性、世界性的自由贸易既需要市场的造势与推介,更需要文化的引力和助力,文化既是商机,也是财富。

参考资料:

[1]《缅甸经济研究》德宏民族出版社2010年出版.

[2]王子昌《文化认同与东盟合作》,《东南亚研究》2004、5.

[3]叶祥松,《略论东南亚华人经济》,《当代亚太》,2001年第8期.

[4]《谁说距离不是问题――哈佛学者探讨影响国际经贸四因素》,《参考消息》2001年12月3日第四版.

[5]桥头堡黄金口岸课题研究综合报告2010.11月汇编.

贸易与文化交流篇4

为培养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建立梯度实践培养模式,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建立梯度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将本科培养方案中包含的课程分为四个阶段,根据每一阶段开设课程的特点,增加并强化应用型人才的实践培养环节,使得学生在实践训练中逐步具备国际贸易实务能力和国际文化修养,并具备初步的企业国际贸易战略制定的能力。第一阶段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阶段,针对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开设的英语、计算机及数学等公共基础课程,展开国际语言、风俗习惯及思维方式等国际交流模拟,并通过邮件、论坛及视频等方式与其他国家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展开互动,了解双方的文化差异,培养人才的国际素养和国际习惯。针对学生的国际交流模拟出现的问题、学生的国际交流模拟报告及国际交流心得进行讨论,通过模拟、交流和讨论提升人才的国际交流能力,并加深对国际文化的了解,减少国际贸易活动中的文化误解。第二阶段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阶段,针对国际金融理论、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贸易法律与惯例、货币理论及货币银行理论等多门学科基础课程展开国际贸易纠纷等实践处理模拟。培养学生对多门课程的综合应用能力,并初步了解国际贸易纠纷涉及的商务内容和商务环节。第三阶段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阶段,针对国际运输与保险、国际结算、电子商务、部级技术贸易、商务谈判、国际税收、国际投资及企业战略管理等课程建立国际贸易实务环节的模拟和现场实习,培养贸易人才处理贸易活动各环节的实务处理技能,结合国际文化素养培养,提升贸易人才的实践能力。第四阶段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阶段,该阶段综合锻炼学生的国际贸易活动实际处理能力,并于海关、税务、银行及企业等单位进行实务学习,通过报关、报税、信用证及合同签订等多环节的国际贸易实务处理,培养人才的实际商务处理能力。在这一阶段的实践培养过程中,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兴趣,鼓励学生向学科交叉、多样化和个性化人才发展,培养人才实践能力、企业战略决策能力和人才的创新力。另外,根据国际贸易的专业特点,将各领域的贸易往来作为实践培养的案例,培养人才适应不同领域和不同产品的商务特点,培养人才具有快速适应不同领域和不同商品的实际操作能力。(见图1)

二、应用型人才的国际文化培养

国际文化差异是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必须面对的一个关键问题,经济活动离不开各国的文化、习惯和思维方式等因素。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需要充分了解国际文化的差异,以避免在国际交流和贸易活动中,因缺乏国际文化的了解而引起的文化冲突、误解和违法行为,保证贸易活动的顺利开展。目前,国内多数高校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的重点是外语能力培养和国际贸易等理论的培养,国际文化培养环节较弱,本文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的国际文化素养的培养方案。1.礼仪及风俗习惯。结合语言课程、实践模拟、国际网络交流及现场实习环节,培养国际贸易人才的国际文化素养,了解国际礼仪特点和风俗习惯,尊重国际文化差异,避免文化冲突。国际礼仪包括见面问候、电话礼仪、餐桌礼仪、会议礼仪和穿着礼仪等内容。风俗习惯包括世界各国的饮食禁忌、穿着禁忌、数字禁忌、思维习惯、交流习惯及工作习惯等内容。2.。国际商务交流过程中尤其需要注意问题,避免因不同导致的商务摩擦。在语言课程、时间模拟和国际交流过程中注重培养国际贸易人才对中教信仰的了解,并尊重各国的合法宗教习惯,提升人才的国际修养。3.跨文化沟通协调能力。国际贸易的开展中,跨文化沟通无处不在,协调能力更是体现综合素质的关键因素。只有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才能独立承担业务,更好的统筹各个业务环节,协调贸易中错综复杂的多方关系,并能够在外贸工作中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

三、结语

贸易与文化交流篇5

摘要:国内关于清代中日书籍贸易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有系统研究某一地区或某类书籍的贸易情况,也有从经济或文化的角度进行研究的。国内的研究多从中国向日本传输这一角度来谈,相比之下,日本的书籍怎样传入中国及对中国的影响则涉笔不多,加之清代中日书籍贸易这一问题存在着涉及面广、资料繁杂等问题,因此关于清代中日书籍贸易的研究还有很大的空间。

关键词:清代;书籍贸易;研究成果

国内对中日书籍交流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加深了学界对中日书籍交流的认识。20世纪90年代末,浙江大学王勇教授提出了“书籍之路”的概念。他认为:“若从东方人的立场对古代东亚(尤其是中日)文化交流史进行考察,可以发现,东亚文化交流无论在内容、形式,还是在意义、影响等方面,均有别于‘丝绸之路’,故应倡导‘书籍之路’的概念。”无疑,这一概念完善了汉文化圈的建构。清代的中日书籍交流,除了以前传统的方式外,书籍贸易成为了中日书籍交流的主要途径。

一、研究现状

古代的中日书籍交流主要以中国向日本传输为主,以日本接受中国文化为主,清朝前中期也不例外,至晚清则有另一番景象。所以,国内学者的研究也多是从中国向日本传输这一角度来谈。至于日本的书籍怎样传入中国及对中国的影响则涉笔不多。关于清代中前期的研究,学者经常从经济贸易的角度出发,又归宗到文献学或文化交流的上来,以求完善中国的文献学研究,了解当时中日文化交流的情况。晚清,是中国历史的大转折时期,这一时期的中日书籍贸易也发生了转变。日本书籍(包括日本的书籍和西方传输到日本的西方书籍)大量向中国传输,所收藏的汉籍也大量回流到中国。学界对这一时期的汉籍回流现象、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及晚清图书的商税问题有所探讨。目前,学界对清中前期的书籍贸易研究数量较多一些,晚清研究数量较少。在这些研究成果中,有以地区为研究对象的,也有以某一类书为研究对象的,也有总说等其他情况。

二、研究成果

古代中日之间的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一直是历史学界的一大研究重点,而中日之间的书籍贸易不仅具有经济贸易的性质,又有文化交流的性质。因此,从书籍贸易的角度来研究清代中日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国内的研究成果有:

胡孝德先生在《清代中日书籍贸易研究》一文中认为,清代的输日书籍更多是以商品的形式呈现的。通过对输入日本书籍的数量、价格和畅销情况,以及中日两国商人在书籍贸易中的获利情况的考察,作者比较清楚的向读者展现了清代中日书籍贸易的概况。周振鹤先生的《持渡书在中日书籍史上的意义――以《戌番外船持渡书大意书》为说》一文,以《戌番外船持渡书大意书》作为例证,从买方、卖方、刻本、写本诸方面分析了清乾隆时期中日书籍贸易情况。作者认为贸易的核心在于获取最大的利益,因此商人在进行书籍贩卖时一定会了解市场的需要及考量入手的价格,然后才决定“持渡”哪些书及多少份,因此研究中日两国书籍交流史的核心应该是持渡书目的研究。持渡书书目与大意书的研究更直接关系到中国学术领域中的目录学与版本学的问题,也关系到书籍史中的出版史与印刷史的问题。周振鹤先生以《戌番外船持渡书大意书》所载441种书与《千顷堂书目》进行比较,列出了为《千顷堂书目》所不载的明人著作与明代刊本。书中含有的清代书籍还未与《四库全书总目》作比较。孙文杰先生的《论清代对外图书贸易及管理》一文介绍了中国和日本、朝鲜、西方的书籍贸易概况和清朝允许及禁止的进出口图书种类,文中还简单的介绍了晚清图书进出口税收的调整情况。

其中以地区为研究对象的成果有:李杰玲女士的《清代广东与日本船舶贸易中的汉籍交流初探》一文,利用日本大庭先生整理的中国商船所载的书籍资料,介绍了清代广东方志输入日本的年代和数量,还提到了明治维新之后汉籍的回流情况。贺宇红先生的《书籍东渐――宁波“中日海上书籍之路”的传播和交流》一文,简洁的介绍了中国古代宁波与日本的书籍交流,认为明清时期宁波鼎盛的雕版印刷业、发达的文化教育事业、便利的地理位置和与日本由来已久的贸易传统,“足以使宁波成为日本人收集书籍的主要目标市场和基地”。范金民先生的《缥囊缃帙:清代前期江南书籍的日本销场》一文,主要依据日本学者永积洋子的《唐船输出入品数量一览1637-1833年》一书和大庭先生整理的三份输日汉籍书目,详细探讨了清代前期江南书籍输日的数量,书籍的出港地,输日书籍的内容、价值,以及江南书籍刻印与流通市场等问题。作者通过对三份输日汉籍书目的分析,为我们勾勒了日本对中国文化的接受情况。作者还指出江南地区的书籍生产和销售市场使得从乍浦、宁波和南京开出的赴日船只拥有比其他地区的唐船更为有利的条件,无论是在书籍的价格、采办、调度上等。江南地区的兴盛的雕版印刷业是中日之间书籍贸易的有利支撑。

以某一类书为研究对象的的有:巴兆祥先生长期从事中国地方志流播日本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有专书《中国地方志流播日本研究》和多篇相关论文。《中国地方志流播日本研究》详细介绍了中国方志东传日本的过程。其中,《17-19世纪中叶中日书籍交流史的经济学分析:以地方志为例》一文从经济学的角度,全面分析了17到19世纪,中国输日方志的数量、渠道、价格和利润,探索了中日方志贸易的特性及日本重视收集方志的原因。作者指出日本重视收集方志主要和日本国情及幕府政策有关。巴兆祥先生指出,地方志的交易在书籍贸易中具有一种特殊的形式,属于半公开的形式,清政府一度禁止中国的地方志流入到其他国家,以防危害国家安全。但是在多方的参与下,地方志还是大量的传到了日本。

三、研究资料来源

有关这方面的资料,总的特点是琐碎繁杂。清代的官方记载颇少,只零星见于清代皇帝和大臣禁止出口某些书籍的记载。因此,资料多来源于当时一些人的记闻。如杨守敬《日本访书志》、黎庶昌《古逸丛书》、缪荃孙《日游汇编》、蒋芷《清季野史》、孙殿起《琉璃厂小志》等。新中国成立后,国内学者关于中日汉籍交流的整理成果也是重要的参考资料。如严绍t《汉籍在日本的流布研究》、王勇主编《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典籍卷》、王桂平《清代江南藏书家刻书研究》等。

清时期,日本对前来交易的商人商品审查甚严,要对船只上的商人和商品进行一一登记,所以日本留存的关于中日书籍贸易的资料比较多。国内学者在研究这一问题时也多寻找日本方面的资料。日本方面的资料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日本幕府和长崎海关留下的官方资料;二是日本学界整理的相关资料。长崎海关官员“书物改役”、“唐通事”等每年会制作当年进出口的各类账簿,然后进呈给幕府,因此留下了大量的中国书籍出口日本的官方资料。这些账簿通常会记载书籍的名称、卷数、数量、价格等。被国内发现引用的主要有《舶载书目》、《商舶载来书目》、《唐蛮货物账》《自文化三年至文政五年新收书目》、《享保十八年癸丑火乔长崎售书并新渡书目》、《书籍元账》、《落札账》、《购来书籍目录》、《百舌草茎》等。日本各级藏书机构编纂的藏书目录如《御文库目录》、《尾张德川家藏书目录》、《毛利元次宫所藏书目录》、《昌平学舍藏书目录》等也是重要的研究资料,对于古本汉籍的整理大有裨益。长崎海关官员大田南o,除编纂《百年之账》等官方资料,其私人日记《琼浦又缀》、《琼浦杂缀》也记载了当时书籍贸易的情况。日本学界对相关资料的搜集整理也极大的帮助了国内学者的研究。关西大学东西学术研究所资料集刊第十三个系列――《江户时代漂着唐船资料集》是国内学者的重要参考资料。其中大庭先生编纂的《宝历三年八丈岛漂着南京船资料――江户时代漂着唐船资料集一》、《安永九年安房千仓漂着南京船元顺号资料――江户时代漂着唐船资料集五》详细整理了两艘漂流船上的书籍书目。大庭先生长期致力于中日文化交流研究,其著作《江户时代中国典籍流播日本之研究》(其中收录了正德元年(1711)卯五十一番船所载书目)、《江户时代唐船持渡书研究》都是杰作。其它如日本学者永积洋子的《唐船输出入品一览1637-1833》,日比野丈夫和山根幸夫关于中国地方志传入日本的研究等。

四、研究的未来走向

清代的中日书籍贸易研究,国内的学者做出了很多的努力,成果颇丰。清代中日书籍贸易牵涉的问题十分繁杂。单从书籍贸易的的角度来说,它不仅牵涉到当时中日两国书籍印刷效率、成本、交易盈利问题,还牵涉到书籍交易在中日商贸中的地位。从中日交流的角度上,不仅仅牵涉到两国经济、文化上的交流,还牵涉到清中前期与晚期,中日两国的地位变化问题。资料繁杂,涉及面广等问题的存在,给清代中日书籍贸易研究留出了很大的空间。笔者认为还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首先是研究方向。前面提到,关于清前期的研究多集中在中国书籍流向日本这个方面,而关于流入到中国的日本书籍研究较少。日本书籍散见于中国文人的文集中,要做系统的研究,工作量大而繁杂,有待进一步的整理工作,这样才能窥见中日书籍贸易及中日文化交流的全貌。其次是资料整理。这一时期的书籍交流以贸易为主要途径,清朝的官方记载很少,因此学者的研究大多只能从国外着手,很难直接了解到中国人对这一时期书籍贸易的切身感受。如果将国内的各地区关于中日书籍贸易的资料做一个系统的汇编,再把日本留存的资料翻译成中文,对相关研究来说是如虎添翼的。再次是研究的纵向比较。中国“正式”的书籍贸易最初从什么时候开始;古代各个时期书籍贸易的规模有多大,在中日书籍交流中的比重有多大等等这些些问题看似和清代的书籍贸易无关,但只有追根溯源、了解全貌才能更好的认识清代的书籍贸易。尤其,晚清书籍贸易是中日两方地位的大反转,值得深入研究。最后,研究成果的应用问题。国内学者考订了很多日本编写的汉籍书目,这些书目与中国留存书目的比较,以及应用到国内文献学的工作还需要学者的辛勤和努力。(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勇《“丝绸之路”与“书籍之路”――试论东亚文化交流的独特模式》,《浙江大学学报》,2003年第33卷第5期。

[2]贺宇红《书籍东渐――宁波“中日海上书籍之路”的传播和交流》《中国文化遗产》2006年第5期。

[3]范金民《缥囊缃帙:清代前期江南书籍的日本销场》,《史林》2010年第1期。

贸易与文化交流篇6

凡是通过电信网络进行的营销、生产、流通、销售等活动都属于电子商务范畴,它不单单是在互联网上的交易,电子商务囊括了所有利用电子信息技术用来增加价值、解决问题、降低成本、创造商机的商务活动,原材料采购查询、产品展示、产品储运、订购出口、电子支付等贸易活动都可以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进行交易。电子商务由多个贸易环节组合而成,完整的电子商务是通过网络进行全部的贸易活动,买家、卖家、银行等金融机构、配送中心、认证机构、政府机构等机构都会参与其中。

2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分析

2.1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运输体制的影响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可以构建一个功能强大的物流系统,该物流系统集物流、仓储、交通、运输、物流信息于一体,通过查看该系统信息可以获知整个国际贸易物流情况及物流贸易各个环节的运作情况,根据查询结果即可对国际贸易的运输环节进行实时监控和有效管理,国际贸易的运输体制随着电子商务的渗透发生了变化。

2.2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交易形式的影响电子商务是一种新型交易模式,需要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贸易往来,电子商务平台对信息量有很高要求,它是一种综合了资金、商品、信息、物流等环节的贸易流通模式,该运营模式改变了传统的国际贸易中单向物流的形式,为国际贸易的发展提供了全方位、多层次发展空间。

2.3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交易范围的影响电子商务平台的应用有效扩大了国际贸易的交易范围,使地区与地区、地区与国家、国家与国家的联系更为紧密,即足不出户也可以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进行贸易往来,在同一时间可以进行多项贸易交易,不会出现时间冲突,使国际贸易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国际经济的交易范围得到了有效扩充。

3分析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具体应用

在进出口商品过程中,企业常常通过利用电子表格进行商品的商检、报关、运输投保、结保险、汇等相关工作,极大的减少了时间、人力、物力的损耗,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交易环节,有效降低了交易费用和流通成本,进一步加快了国际贸易的节奏。国际贸易业务主要包括贸易关系建立、商业谈判、电子合同签订、订舱租船、报检、报关、申请许可证、货款结算、配额管理等贸易环节,整个贸易过程都可以通过电子商务平成。在国际贸易进行过程中,会涉及到生产企业、外贸企业、流通企业、海关、税务、金融等机构,要想确保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就需要这些机构的相互配合、协调。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主要包括eDi方式、intemet方式和intranet方式三种方式。eDi方式指的是电子通讯方式,企业会通过标准的电子数据格式将估价单、进货单、报价单、清款对帐单、出货单等商业文件传送给交易企业,该种通信方式可以消除企业间的空间障碍、降低数据的流通时间,人工誊写商业文件的差错也会有所降低。internet方式指的是国际互联网,通过国际互联网可以进行产品推销、购买商品、信息咨询、金融服务、商务洽谈等一系列商业交易活动。通过互联网消费者还可以与企业进行网络购物、网上法律服务、网络广告的贸易往来,可以使我国社会资源得到高效配置。intranet方式指的是企业内部网,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可以通过互联网连接成一个有机整体,通过内部网络进行信息交流,可以实现资源共享。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可以进行商务谈判、订单、促销、发票、海关申报单、提货单等日常经济信息的往来,并可以进行文件签署、电子付款,在国际贸易中具有广泛应用。

4我国企业国际贸易电子商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4.1电子商务领域没有健全的法律体系我国电子商务起步较晚,还未发展成熟,电子商务领域没有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我国也相继出台了一些相关法律法规,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法律体系的规范性、系统性仍有待提高,在进行国际贸易交易过程中缺乏规范性文件作指导,处理国际贸易纠纷时无法可依。

4.2电子商务具有较低的信用水平在电子商务领域没有建立成熟的信用制度对其进行有效规范,电子商务中货款支付的安全性偏低,该模式下产品质量也没有一个可靠保证,电子商务的信用水平偏低,如何构建良好的信用管理体系已成为发展我国企业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必须考虑的问题。

4.3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较为滞后当前,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较为滞后,大规模从事国际物流产业的企业更是少之又少,国际贸易的物流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而且物流企业信息化技术水平普遍偏低,无法确保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4.4企业国际贸易信息化技术水平偏低当前,我国多数企业国际贸易信息化技术水平普遍偏低,信息传递网络化、网络化办公等办公方式仍处于起步阶段,这些因素对我国企业国际贸易电子商务的发展产生了制约作用。

5促进我国企业国际贸易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发展策略

通过分析发现我国企业国际贸易电子商务中仍存在很多问题有待解决,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以下一系列应对策略,为促进我国企业国际贸易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提供指导性建议:(1)完善我国电子商务领域的法律体系,明确我国各级政府、消费者、企业在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平台中所应遵守的法律、法规,使国际贸易纠纷的处理有法可依(。2)构建科学的电子商务信用保证体系,使其适合于我国企业的国际贸易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提高我国电子商务的信用水平(。3)大力发展我国国际物流运输产业,提高物流企业的信息化技术水平,对货物运输情况进行实时跟踪、有效监管,实现单据电子化、标准化、网络化(。4)要加大电子商务的自主研发能力,夯实电子商务基础,加强外贸企业信息化建设。

6总结

贸易与文化交流篇7

与对外货物贸易地理方向一致的是,中国对外文化贸易地理方向同样集中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以核心文化产品进出口为例,“十一五”时期,美国、德国和中国香港稳居中国核心文化产品贸易伙伴前三名。该时期中国与三大伙伴实现的核心文化产品进出口额约占中国核心文化产品进出口总额的六成。然而,随着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推进以及国际多元文化市场的不断开拓,未来中国对外文化贸易地理方向必将发生新的变化。其中最为值得关注的趋势就是,阿拉伯世界将是中国对外文化贸易的重要指向;中阿文化贸易将为中国对外文化贸易注入新的活力和发展动力。

一、中阿文化贸易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一)历史悠久的经贸文化往来是推进中阿文化贸易的宝贵资源和财富

中国和阿拉伯交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著名的丝绸之路和香料之路很早就将中国和阿拉伯联系在一起。自公元7世纪中叶起,中阿政治关系日益密切,经济往来趋于频繁,文化交流更加活跃,这种状况对彼此社会经济及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单从文化的角度看,对于同属东方文化圈范畴的中国文化与伊斯兰文化,对人类文明均有杰出的贡献,且在外交、文学、书法等领域有着诸多相似的文化价值认同和共通之处,成为中阿交往以及文明对话延续的坚实基础和宝贵财富。从某种意义来说,中阿文化贸易雏形可以溯至彼此交往之初,因为通过外交、贸易以及军事接触的文化交流、交往,其文化与交易特征彼此交融,并有着极为强烈的外显性,这为中阿文化贸易注入了历史的基因,理应成为中国对外文化贸易的典范。

(二)强劲的双边贸易增长为当前中阿文化贸易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对于活跃的古代中阿贸易,进入21世纪的中阿关系和经贸往来愈加深入,呈现出新的气象和特点。当前的中阿经贸合作正处于以能源合作为抓手,以商品贸易为基础,广泛涉及双向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技术、医药、纺织、旅游、文化等多领域的全方位发展时期。尽管目前中阿经贸合作受到西亚北非地区局势的影响,却依然逆势而上。统计显示,近年来,中阿双边贸易保持了年均近30%的增长。2012年,双边贸易额已经达到了2224亿美元,同比增长14%,又一次创历史新高,中国已成为阿拉伯国家第二大贸易伙伴,阿拉伯国家已成为中国第七大贸易伙伴,但这还不是最终的目标。在突尼斯举办的中阿合作论坛部长级会议上,中阿各方达成共识,到2014年,中阿贸易额要达到3000亿美元。中阿双方,现在都已把对方作为自己的重要贸易伙伴。强劲的双边贸易增长为当前中阿文化贸易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中阿博览会为中阿文化贸易注入了发展的生机和活力

为了促进与阿拉伯国家的贸易往来,从2010年到2012年,中阿已经举办了三届贸易论坛。统计显示,三届论坛,共签订合同项目201个,合同金额2547.56亿元;共设置展位7000多个,展览面积12.5万平方米;共举办阿拉伯国家投资推介对接会10场、国内省(市、自治区)专场推介会12场,涉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农副产品、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加工等各个领域。2012年9月,国务院批准同意将宁洽会暨中阿经贸论坛更名为中阿博览会,这既是对三届宁洽会暨中阿经贸论坛取得巨大成就的高度认可,也是基于搭建我国向西开放平台、构筑全方位开放格局的战略考虑。在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的形势下,搭建中阿博览会这一国际合作平台,以各种形式的经贸合作为先导,逐步推进中阿经贸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发展,是中阿博览会肩负的重要历史使命,标志着中阿的交流进入深度合作期。

(四)双边聚居及经商人口的壮大是中阿文化贸易发展的可靠力量

中阿交往的重要成果不仅体现在促进双边经济、文化发展,同时也加速了人口的移动和聚居。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福建泉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在700多年前的元朝时期,大批阿拉伯人、波斯人来到泉州——即阿拉伯世界所熟知的“刺桐”从事经商贸易,其中相当数量的商人在那里定居、繁衍生息。随着历史的发展变迁,如今约有2万多穆斯林族裔居住在泉州湾畔的晋江市陈埭镇,那里也成为福建省最大的回民聚居地,陈埭回族社区的很多年轻人都从事着与中阿贸易相关的工作,他们勤于学习,努力工作,为当地经济发展和对外交流做出了贡献。在广东,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约有10万多阿拉伯“广漂”。他们享受着广东人民建设美好家园的成果,同时也真诚地把广东看作自己的故乡,并为建设这个“故乡”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两地贸易,在深圳的阿拉伯商人专门组织成立了深圳阿拉伯商人联合会。此外,我国宁夏回族自治区以及其他有着深厚伊斯兰文化的地区与阿拉伯世界有着天然的联系。这种文化生根、人口聚居的状况无疑成为中阿文化贸易发展的积极因素和可靠力量。

二、中阿文化贸易面临的困境和问题

(一)阿拉伯世界动荡为双边文化贸易发展带来一定困难

近年来,受阿拉伯国家发展水平严重不平衡、大国竞相角逐中东、社会思潮复杂多变等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多种因素的交互影响,阿拉伯国家的分化不断加剧,其发展呈现出变革与动荡并存的复杂局面。尤其是“阿拉伯之春”带来外资投资减少、旅游业发展受挫以及证券股票市场崩盘等不良后果,由此导致外汇储备减少并波及酒店、餐饮、航空等多个行业,使国内失业率、通胀率攀升,不稳定因素进一步加剧。而对于文化贸易来说,稳定的市场环境和消费预期以及不断繁荣发展的相关产业是推动中阿双边贸易的重要条件。然而政局的动荡不仅影响到经济发展,降低阿拉伯世界对进口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而且制约着双边文化交往规模的扩大,深度的加强,为中阿文化贸易发展带来诸多困难。

(二)中阿文化领域的民间交往有待加强

进入21世纪的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在各个领域的友好合作关系稳步发展,合作水平不断提高。为了充分发掘合作潜力,建立新的双边合作机制,推动合作关系迈上新台阶,从2004年起到目前,中阿合作论坛部长级会议已经召开四届,取得了丰硕成果,在政治互信、互利合作以及人文交流方面进一步深化了共识。然而相较于政府积极推动以及历史上中阿经贸文化交往的盛况,目前中国以及阿拉伯国家民间文化交流、交易往往更关注欧美市场,由此造成中阿文化贸易民间基础薄弱,市场潜力不足。因此中阿双边文化领域民间交往有待开拓加强。

(三)中阿双边贸易结构和贸易发展方式有待进一步优化和完善

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开展双边贸易具有很强的互补性。目前,在22个阿拉伯国家中大部分国家的经济结构比较单一,许多生产和生活用品基本靠国外进口,例如机电产品、纺织品、鞋类、轮胎等,而在这方面中国产品有着价廉物美的优势。中阿经济的高度互补为双方在石化、能源、港务等领域的合作提供了广阔空间。然而,从贸易结构上来看,中国从阿拉伯国家进口石油化工产品比重较大,而出口商品又集中在劳动密集型领域,给人一种低价低质量的恶劣印象,直接影响双边贸易的发展。因此中阿贸易的商品结构需要优化,需要从消费关系向投资关系转变,实现经济贸易的多样化,其中文化贸易和投资应该是重要的选择,由此推动出口贸易粗放型的数量扩张,转向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质量的集约型增长,进一步转变贸易发展方式,这是中阿双边贸易发展的长久之计。

(四)中国在阿拉伯世界的文化影响力和软实力亟待提升

有学者研究指出,目前中国还没有将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为切实可用的软实力,中国对阿拉伯国家传播文化的平台和渠道还很匮乏,真正展现中国文化和价值观的核心文化产品数量还很有限。而文化产品出口的相关分析也显示,中国在对外文化传播缺乏针对性,难以在国际文化传播竞争中形成优势。以阿拉伯世界为例,目前在拥有1.5亿人口的22个阿拉伯国家,共有1个中国文化中心、9所孔子学院,但在阿拉伯的书店、图书馆中,很少能找到中国文化的书籍,中国出版的有针对性的阿拉伯文图书仅26种,而影视版权输出则为空白。2011年中国核心文化产品前十五位进出口市场均集中在欧美,而没有阿拉伯国家的身影。因此开发丰富的、有针对性的文化产品和传播平台,将真正反映当代中国精神风貌的代表性作品推介给世界民众,才能有效拓展我国文化产品的出口空间。可见,中国在阿拉伯世界不应该只关注于货物贸易,在文化影响力和软实力方面亟待提升。

三、未来中阿文化贸易发展的趋势和空间

(一)中阿文化贸易的规模和增速有望大幅提升

按照一般的国际经验,当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文化消费会快速增长;接近或超过5000美元时,文化消费则会井喷。2013年我国人均GDp达到6600美元。同时依据美国《金融杂志》2010年公布的数据,全球最富有的国家在阿拉伯的卡塔尔,人均GDp为9万多美元。从平均水平来看,根据阿拉伯经济理事会公布的统计报告,早在2007年,阿拉伯国家人均GDp的平均值已达4661美元。因此,对于两个发展中经济体,中阿都处于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都面临着改善民生的艰巨任务。双方有着庞大的人口和市场基础以及巨大的文化消费潜力,加之快速增长的双边贸易,稳步发展和卓有成效的投资及基础设施合作,特别是服务领域良好合作的起步,均表明中阿文化贸易是未来双边贸易发展的重要趋势和有力增长点。相关信息显示,目前中国银行等5家金融机构已在阿国设立分行或代表处,阿联酋、摩洛哥等国的6家银行也在华开设了分支机构;中阿间直航航线不断增加,目前每周航班数量已超过100班次;11个阿拉伯国家已成为中国公民旅游目的地国,2012年中国首站到访阿国人数达40万人次。而中阿博览会的举办以及中阿自由贸易区的申办无疑为中阿文化贸易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带来了希望。可以预计,随着中阿经贸关系的不断深化和贸易便利条件及基础设施的改善,未来中阿文化贸易的规模和增速有望大幅提升。

(二)部分文化行业双向贸易可先行突破

阿拉伯人对中国精神文化的了解长期停留在器物层面上,有着生疏感和模糊感,但却拥有挥着不去的亲近和好感。就目前情况看,在阿拉伯国家传播中国文化的平台以及文化产品、服务的规模和数量远远无法满足阿拉伯民众的需求。前叙利亚驻华大使穆罕默德·海依尔·瓦迪指出:“目前,在阿拉伯的书店、图书馆中,很少能找到中国文化的书籍。在阿拉伯国家和中国的电视台,反映阿中文化的节目也不多。”而前约旦哈希姆王国文化大臣阿迪勒·图维斯博士则认为:“通过电影、旅游以及对文学、诗歌和哲学作品的翻译,可以推动文化交流。希望能看到更多介绍有关中国文化、文明、工业发展及中国在当代世界贸易活动中独特地位的电视节目。”未来中阿文化贸易的突破和拓展不能希冀面面俱到,而实际可行的是首先推进条件具备、易于进行传播和提升影响力的文化行业,如当前中阿在金融、旅游、演出、出版、会展等方面,起步良好,前景广阔。金融方面,2013年中阿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金融合作进一步加强,对于双边文化贸易融资、发展文化金融必将带来积极影响。旅游和演出方面,近年来,中阿旅游服务贸易蓬勃发展,同时国内的一些演出团体开始在阿拉伯国家进行商业演出,如四川德阳杂技团赴阿联酋商演,江西杂技团参加利比亚商演,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赴阿曼、科威特商演等。出版方面,阿拉伯世界多家出版社推出了与中国文化相关的出版项目,如埃及最高文化委员会主持的“国家翻译计划”,已出版20多部直接译自中文的古今文化、文学著作。黎巴嫩的阿拉伯科学出版社与中国的五洲传播、华语教学等出版社合作,出版了多种普及型中国文化读物。阿联酋的文字翻译工程,也已资助出版了多部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这些活动不仅对中阿文化贸易发展提供了积极的金融、渠道和平台支持,而且也是极有发展潜力和空间的文化贸易行业领域。

(三)区域文化贸易合作潜力强劲

一方面,阿拉伯世界政局动荡,双边文化贸易存在困难;另一方面,阿拉伯国家的经济分化进一步加剧。近年来,阿拉伯国家的经济平均增长率基本保持在4-5%左右,但不平衡性依然十分严重。埃及、苏丹等阿拉伯大国的经济增长在6-7%左右,沙特等海湾国家的经济增长在4%左右;毛里塔尼亚、科摩罗等基础薄弱的国家经济发展依然缓慢;而饱受战乱折磨的伊拉克和索马里等国的经济发展则无从谈起。可见,未来中阿文化贸易的发展要从稳定和优势突出的区域和国家着眼,中阿区域文化贸易合作潜力强劲。以沙特为例,近年来,中沙两国在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的交往日趋活跃,但目前双方文化机构之间的合作不多,尚有很大发展潜力。2013年,沙特阿拉伯王国担任本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主宾国,中沙业界以此为契机,将开展更多经典作品互译及文化产品贸易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而宁夏是我国西部大开发和大开放中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继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石嘴山工业园、灵武羊绒产业园升格为部级园区之后,国务院又批准在宁夏设立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和银川综合保税区,中国穆斯林国际商贸城、世界穆斯林城、希诺健康城等大项目也纷纷落户宁夏。目前,宁夏已在阿联酋、埃及等国家设立了6个境外销售中心,成为发展区域文化贸易的重要平台和渠道。未来中阿文化贸易必将率先在地区合作方面迈出坚实有力的步伐。

四、中阿文化贸易发展的路径和措施

(一)从战略层面拟定中阿文化贸易发展规划,重视和加强政府推动及民间文化贸易发展

实现中阿文化贸易的良好起步以及长期可持续发展,必须首先从战略层面对其做好长远规划。要制定专门针对阿拉伯世界的“文化软实力提升”战略,并协调“市场多元化”战略和“走出去”战略,形成面向阿拉伯世界的三足鼎立的战略格局。就“文化软实力提升”战略,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其一,充分利用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以及传媒秩序重构的机遇,加强与阿拉伯世界的文化对话和相互理解,深化中阿合作论坛的主题和内容,将文化交流、文化合作,特别是文化贸易置于更高的层次,不断拓展商业性文化交流;其二,加强中华文化在阿拉伯世界的传播和辐射,特别是利用出版物、电视频道、新媒体、电影节、博览会等进行全方位的宣传、报道和双边沟通;其三,加强与阿拉伯世界的公共外交,尤其注意发挥民间力量,支持与中阿文化促进相关的社会组织的建设和发展,设立更广泛的文化、教育交流基金,形成中阿官方与民间全面合作共促双边文化贸易的多通道格局。

(二)谋划中阿文化贸易行业及区域突破策略,大力推进中阿地区、城市文化贸易合作

阿拉伯世界的动荡与分化虽然给中阿经贸往来带来困难,但从全球来看,却是市场转向和开拓的重要机遇。因为政治动荡使阿拉伯世界原对外贸易,包括文化贸易地理方向可能发生变化,在这种情况下,中阿双方应适时推进文化贸易的繁荣发展,谋划中阿文化贸易行业及区域突破策略,无疑是一件共赢互利、面向未来的战略举措。具体而言,一则要深入调研和分析目前阿拉伯国家文化市场状况,高度重视市场开发潜力大、前景好的阿拉伯国家和地区,同时选取国内发展基础和条件良好的地区,如宁夏、广东、福建等地,推动建设中阿双方文化贸易合作示范园区、自由贸易试验区、文化贸易姊妹城市等,探索中阿文化贸易地区合作,创新合作机制。二则要突破中阿文化贸易行业或区域的瓶颈问题,可以选择金融、旅游、演艺、广播影视及会展等作为先行突破的行业,与中阿文化交流一道,拓展中华文化“走出去”在阿拉伯地区的影响力;同时要鼓励和支持阿拉伯地区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进口,让国内民众给更多了解阿拉伯文化,扩大双向交流、贸易的文化消费基础。

贸易与文化交流篇8

(一)国民价值观念的差异对国际贸易有一定的制约

人们的价值观念涵盖了对社会方方面面的看法和对某个事物的衡量和评价的标准,对一个国家民族传统风气的影响有很大的作用。日积月累形成的价值评价体系,必然会对人们选择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需要不同的产品和服务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国家贸易往来中,要特别注重不同国民之间价值观的差异。每个国家都有固有的价值观念,在对待国家贸易中的产品和服务的态度和评价都有所不同,发展国际贸易的欲望必然会有差别。在进行商务交往和谈判时,谈判时间的选择、谈判技巧的运用、谈判过程的把握、谈判结果的商定等等方面都有着千差万别,要顺利推动国际贸易的进行,就要有的放矢,加强沟通交流,努力取得合作共赢的效果。

(二)传统道德观念的差异对国际贸易交往有一定的影响

道德观念的形成,离不开本国的教育体系和社会的舆论引导,不同国家的人们在不同的背景之下对善恶荣辱、是非对错等观念是不同的,随着历史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主流模式,深刻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理念。在我国,儒家的正统思想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人们习惯于用道德约束的力量来制约日常的生产生活,在西方国家则习惯于用法律来规范人们的日常行为。这种道德观念上的差别,表现在国家贸易交往中就是各国处理纠纷的方式不尽相同,交往的成本会显著的增高。

(三)不同的民族和对国际贸易交往也有一定的影响

每个国家的国民都有自己主流的,各种宗教的教义不同,对人们的要求和规范也不同。在国际贸易中,有的产品适合在这个国家销售,但在另一个国家由于受宗教的影响,可能就不能销售和生产。因此,在国际贸易交往中,要充分考虑到当地的民族习惯和,避免产生不利的影响。

二、解决文化差异对国际贸易不利影响的几点建议

(一)要充分了解各国传统的风俗习惯之间的差异,做好准备工作

世界上几百个国家,由于历史传统的影响,各国的风俗习惯、都有着很大的不同。在开展国家贸易交往活动中,首先要到当地深入调研,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民俗等方方面面的情况,推销的产品要适合当地的需要和客观实际,只有这样,才能顺利的开展国际贸易交往活动。

(二)提高国际贸易交往中谈判技巧

由于文化的差异,不同国家在国际交往中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和思维方式都有很大的差别,在国际贸易谈判中,要提高沟通的技巧和能力。这就需要在现有的国际贸易交往中,一方面要加强对商务谈判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要多加强实践锻炼,多参与一些国际经贸交往活动,提高谈判的成功率。

(三)不断用法律来规范和制约国际贸易交往活动

健全的法律体系,是规范国际贸易交往活动的基础。特别是在现有的文化差异对国际贸易交往带来的不利影响下,更要探索建立健全国际统一的法律纠纷解决体系,使国际贸易双方都能接受和理解,尽量减少文化差异带来的不利影响。与此同时,在各国都争相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大环境下,要提高加入的门槛,规范世贸组织纠纷解决的措施和条件,实行无差别对待,不能搞贸易歧视和贸易封锁,建立正常的国家贸易交往的环境,使更过的国家都能参与进来,使全世界更多的人民都能享受到国际贸易带来的便利。

(四)推动各国加强国际之间的文化交流

贸易与文化交流篇9

【关键词】电子商务;国际贸易;趋势

一、电子商务背景下的国际贸易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的国际贸易发展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就是电子商务,尤其是电子商务平台的发展,给国际贸易提供了更为先进的媒介与渠道。电子商务合作已经在国际贸的合作方式、管理方式、监管方面等方面影响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并成为促进国际贸易发展的强大推手。具体的现状如下:

(一)贸易合作方式

在电子商务应用普及之前,一般的国际贸易合作方式通常是要通过现实的交易场所,并且在交易过程中要留存纸质的收据和凭证,并且合作的渠道非常狭窄,需要专业人员去拓展渠道,谈合作。但是在电子商务背景下,对过去传统的贸易合作方式进行了大大的改善。贸易合作双方通过电子平台进行接洽与合作,由平台提供的信息化流程为标准,简化了交易流程和模式,为贸易双方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并且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中小型企业通过电子平台寻找合作伙伴,基于信用机制下为贸易双方拓展了交易渠道,同时也为企业本身提供了一个向国际展示自身品牌和产品的平台和机会。据统计,2015年我国的国际电商交易额已经突破3.8亿元大关,在进出口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也超过了15%,是十年前的两倍之多。可见,电子商务平台已经成为国际贸易中的重要合作方式,被越来越的人认可。

(二)国际贸易管理方式

电子商务的发展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际贸易合作方式的转变,同时也使国际贸易管理方式发生了转变。在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电子商务平台上,国际贸易的合作和竞争都是相对自由化的、公平化的,是由市场为绝对主导的交易平台。因此,在对国际贸易的管理上也从单一的物流管理转变成资金流、物流、商流的综合管理。同时,利用信息化的技术可以使贸易双方在管理上求同存异,相互借鉴和交流,促进国际贸易在管理上达成共识,并走向多维度管理模式。

(三)国际贸易监管方式

传统国际贸易模式下,对于国际贸易行为的监管主体主要有海关、进出口检疫局、税务机构组成,监管行为也主要分为海关监管、进出口检查以及关税征收三个部分。但是在电子商务形态下,对国际贸易的监管已经不能仅限于上述三种形式,针对网上交易行为也需要加强监管。当前,我国也在逐步开展对网上交易平台的境外交易行为进行监管,加强与其他国家在这方面的经验交流活动,共同促进电子商务模式下的国际贸易健康良性发展。

二、电子商务背景下国际贸易发展趋势

在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下催生的电子商务,利用碎片化的信息技术使国际贸易从贸易内容、方式、种类几个方面都朝着丰富化、多元化、多样化的趋势发展。

(一)贸易内容丰富化

电子商务背景下的国际贸易交易,贸易内容不仅仅是产品本身,同时也是集合了物流、信息、资金等全方位的内容。国际贸易的重要载体就是集合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货物流的传送和传递过程。在过去的国际贸易中,由于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这四方面的贸易内容无法同时进行传送,而电子商务利用信息化手段就实现了贸易内容的及时传送。同时,电子商务也无限延展了贸易合作的区域,使由于地理环境、发达程度而在传统贸易中受到限制的贸易产品,摆脱了传统贸易方式的束缚,因此在电子商务背景下,国际贸易的贸易内容朝着更加丰富化的趋势发展。

(二)贸易方式多元化

可以说,电子商务的发展对于国际贸易最大的影响就是在贸易方式方面。首先是交易媒介方面更加多元化,电子商务形态下的国际贸易双方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交易,双方同时通过网络进行联系,建立合作管理,并对产品进行了解从而达成交易意向,此外向微商、微店等形式的交易媒介也涌现出来。在未来不同实行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和媒介会越来越多元化。第二,是在支付形式方面也更加多元化,基于电子商务的国际贸易,贸易双方不仅可以采用传统的银行汇款的方式,更可以通过手机银行客户端或者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支付平台,或者走交易平台的支付流程以电商交易平台为支付中介。不仅保证了资金支付的快速和便捷,同时也使交易资金的流向更加透明。第三,就是使贸易评价反馈形式更多元。传统的国际贸易交易中由于信息流的不畅,导致了对贸易双方的评价也不透明,双方无法建立透明公平的评价体系,而在电子商务时代,双方的交易信用可以评分、评价、交易等级等形式展现在交易平台之上,从而逐渐搭建起一个电子商务的信用评价体系,可以说内容的多元化也决定了交易方式的多元化。

(三)贸易种类多样化

电子商务背景下的国际贸易彻底颠覆了传统国际贸易中实物内容的单一交易种类。根据艾瑞网的《2015年中国跨境线上交易研究报告》数据显示,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电子商务贸易催生了旅游、医疗、教育等诸多领域、不同种类的线上国际贸易种类。以旅游业为例,中国在线旅游UGC行业发展迅猛,消费者对于在线旅游的认可度和接受度都非常高,不仅使跨境旅游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同时也推动了国外入境旅游人数的激增,这对于我国旅游行业整体而言都是具有促进作用的。因此,基于电子商务国际贸易的互动性,在未来国际贸易的贸易领域会得到更大的拓展,贸易种类也将会更加多样化。

三、结论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互联网技术的不断革新,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将愈加深刻。电子商务通过互联网为国际贸易双方搭建了一个摆脱时间和空间束缚的巨大的线上交易市场,并以线下市场为寄托,使国际贸易朝着全新的趋势快速发展,推动了全球经济的融合。可以说,在未来国际贸易的电子商务化趋势将更加鲜明。对于我国而言,要更加重视电子商务模式的利用,发挥其自身的优势,还要清晰地看到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漏洞,加强监管和引导,扬长避短从而使电子商务下的国际贸易发展更加健康有序。

参考文献:

[1]赵志田,杨坚争.贸易周期视角下中国国际电子商务发展策略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3(9)

贸易与文化交流篇10

国际贸易学毕业论文范文一:大数据时代的国际贸易理论新发展

摘要:时至今日,大数据作为海量的数据存储,将我们的日常生活囊括其中。徜徉在数据的海洋中,由数据信息挖掘和利用所带来的技术创新、生产率提高、经济增长以及新的竞争优势和新价值的产生已成为新一轮的生产力增长点。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国际贸易

一、引言与理论研究综述

对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自跨国界商品、要素流通和生产分工发展伊始几个世纪以来便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及前沿问题。从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到今天的新新贸易理论,对国际贸易学的研究历经五个阶段已逐步形成完整而成熟的理论体系。与之相比,大数据却是理论界较新且同样具有前沿研究价值的概念。虽然,数据作为世界的本原和人类认识世界的客观标度,对其认知历史可追溯到人类科学发展的起始(黄欣荣,2014),而大数据这一名词却在上世纪80年代美国人提出后直至2008年9月nature刊登的一期以Bigdata为主题的专辑才得以广泛传播。此后,理论界虽以大数据为研究主题,从不同视角和学科、交叉学科领域对其进行探索,但这些研究或集中于对其概念和特点的探讨,相关文献如陶雪娇等(2013)、黄欣荣(2014),或集中于其技术具体运用途径和方向的分析,如黄晓斌、钟辉新(2012),李莉、顾春霞和杨亚楠(2014),邵鹏、胡平、齐杰(2014)等。将大数据与国际贸易学这两个前沿研究问题结合研究的文献资料很少。需求催生供给,近年来随着交通、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全球价值链的分工方式使得世界范围内的实体物品资源和数据流通速度加快、流通方式日趋复杂,研究如何充分发挥大数据技术、挖掘信息以促进贸易发展成为大势所趋。王碧宏(2014)、李连飞(2014)等从跨境电商、在线国际贸易等新兴国际贸易方式发展的角度解读了大数据海量规模及其挖掘技术和利用效率的提升对于我国国际贸易管理及发展带来的新机遇及相关挑战;曹云、王东(2014)和谢健明(2014)则选择紧跟时事,将大数据研究置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开发和自由贸易区发展的具体操作案例中,研究大数据对国际贸易的重要作用;还有研究将大数据与贸易进出口直接关联起来,辩证地对大数据时代下进出口贸易发展的机遇及所面临的风险进行分析,如薛静辰(2014)。从上述文献梳理分析可发现,目前学者对大数据下国际贸易发展的研究虽不是空白,但研究的角度比较单一,多停留在大数据时代所带来的信息分析及其挖掘技术运用到某一具体贸易流通环节(如消费者行为分析、营销模式变革或物流效率提升等)而促使贸易企业效率提升的表象上,并未涉及其深层作用体制或传导体制的分析,因而所得出结论的普遍指导性不强,对大数据时代国际贸易学理论及架构变化的研究稍显不足,也无法形成对国际贸易学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发展的全面而系统的认识。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对大数据下国际贸易学发展的研究还处于基本空白而亟待理论研究者们的探索与创新。已有的国际贸易学理论研究领域的发展创新,经过总结大都可以沿着贸易动因、贸易结构和贸易结果等层次进行归类总结(彭徽,2012),沿用这一研究主线,本文将就大数据时代下国际贸易在贸易动因、贸易方式、贸易内容、贸易结果和贸易利益分配等方面的发展进行探讨,通过抽象具体商务和贸易操作中的大数据运用,深入剖析其深层作用理论,希望能从理论发展的层次去分析大数据时代给国际贸易学带来的新发展,填补研究空白。

二、大数据时代国际贸易学的新发展

随着数据信息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推广,我们所能分析和利用的数据的4V特征日益明显:数据总量规模增长巨大且呈指数级增速;来源和类型不断增加;数据价值突显。大数据的强大影响力已渗透到人们生活中的科技、经济、卫生、教育、军事等各个方面,有学者称大数据将成为开启人类社会的第四次科技革命的红旗手,更有甚者认为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直接意味着第四次科技革命。那么,就国际贸易学而言,大数据究竟在多大范围、多深程度上影响其理论发展呢?

1.大数据提供了贸易动因的新来源

深层解构国际贸易理论不难发现,无论基于何种发展层次的理论,贸易主体间的比较优势是贸易开展的动因这一结论已成为不可撼动的真理,理论的主要分歧点在于贸易主体的具体比较优势来源不同。已有的理论或从技术、要素禀赋等供给的角度,或基于相互需求、产品生命周期等需求的角度论述了贸易主体的优势来源。而数据作为重要的信息载体,它是知识的源泉,是企业创造价值和利润的原材料,是知识竞争的重要支点。拥有海量规模的大数据已为国际贸易主体带来新的优势来源:基于国家主体层次,庞大的数据资源储备被各国提到战略高度,将成为新的知识基础设施,构建国家综合竞争力;基于行业或企业主体层次,大数据为企业带来了新的商机和发展机遇,并作为新的、重要的生产因素成为行业或企业发展的未来新石油,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这些新的比较优势的培育,将成为新的贸易动因,推动贸易进程。

2.大数据促进了贸易方式的多样化

传统的贸易平台为实体贸易,商品或贸易主体需经过漫长的旅途到达特定交易地点以供选择或进行面对面的磋商,这样大大加大了贸易的成本和风险。而今,大数据技术革命时代的到来所带来的商品参数的可传递性、消费市场需求的精确分析和交易货币的电子化等巨大变化已突破了传统交易的时间、地域限制,使得交易流程数据化;此外,大数据技术的推广促进了跨境电商或在线国际贸易平台的构建,完善了国际贸易的供需链条。大数据时代下,国际贸易突破了传统实体贸易形式,发展出了跨境电子商务或可称为在线国际贸易的新型虚拟网络贸易平台,这种贸易平台的强劲发展丰富了国际贸易方式,成为实体贸易方式强有力的补充。

3.大数据充实了国际贸易的内容

在以往,商品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相关的要素流动占据国际贸易的全部内容,人们或有注意到由贸易所产生的贸易主体间的信息流交换,但也未将其放置在与商品、服务、要素等贸易内容同等重要的地位以作为独立研究对象,而是将其笼统地掺杂在贸易商品或服务商品内做细小的分析研究。大数据时代的诞生革新了这一现象。作为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所衍生的数字贸易、信息贸易便是基于日益频繁及扩大的国际贸易中对信息流重要性的强调及价值分析,认为数字所包含的市场定位分析、消费者行为分析、生产者供应行为分析等重要信息是比具体商品更为重要的贸易内容。一旦某一国家或企业能够掌握这些信息,那么其市场决策及预测的有效性便可大大提高。因此,许多知名企业纷纷投入到数据库收集及分析的行列中,大数据也朝着产业化方向发展。许多大型跨国企业在进行市场分析与产品定位等决策前,花费大量成本进行数据采集及购买,这也成为了商品成本的构成部分。数字信息贸易已成为国际贸易不可或缺的内容。

4.大数据为改变世界贸易格局提供了机遇

自二战以后,国际贸易利益分配便形成了南北两极分化的格局,发达国家凭借其先进的技术或资源因素占据着贸易优势地位,主导着世界贸易长达一个多世纪并呈长期保持优势的态势。近百年来,许多发展中国家曾尝试多种改革手段,企图实现贸易额的快速增长、贸易条件的改善和贸易地位的提升,但一直收效甚微。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带来了新的机遇,在大数据发展的大环境下,国际贸易并不太多强调国家的天然资源基础而依赖于数据信息技术的开发利用,其优势的获取能力具有后天的可培育性,这为发展中国家的赶超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大数据信息的充分识别和挖掘能够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对国际市场消费需求的合理定位和预测,从而减少供求失衡的可能性,实现资源的最合理配置。这样,发展中国家在新一轮的贸易竞争中有望提升其竞争力,获取贸易地位的提升,进而改变世界二元贸易格局。

5.大数据带来了新的贸易风险

大数据作为一种符号,在拥有大量科学标示符号所共通的优点之余,也包含着致命的隐患。除却大数据运用中所包含的提取数据信息的技术壁垒,大数据作为即时、快速的信息,其高速的流动性在便利贸易流通、拉近贸易主体距离之余,也增加了贸易信息扩散或被贸易对手恶意攫取的风险,这将带来不可预估的贸易损失。更为严重的是,贸易的数字信息中包含有大量与居民生活、国家安全、军事防卫等安全相关的信息,这些信息一旦被恶意破解、攫取和利用,将对国家关系、国家安全提出挑战。大数据背景下,贸易安全应该是国际贸易理论关注的重点。

三、结论与展望

时至今日,大数据作为海量的数据存储,将我们的日常生活囊括其中。徜徉在数据的海洋中,由数据信息挖掘和利用所带来的技术创新、生产率提高、经济增长以及新的竞争优势和新价值的产生已成为新一轮的生产力增长点。在此大环境下,我们分析国际贸易的新发展是可行且必要的。同时,在厘清新的时代背景下国际贸易发展的新特点之余,还应将其上升到理论层次,这样得出的结论才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同时也有利于后续研究者做出更为具体而实际的理论政策建议。本文在对大数据时代下国家贸易理论层面可能发生的变化做了基本研究,不足之处希望在后续的研究中得以完善,也期待更多的理论研究者将目光延伸到大数据时代国际贸易学理论新发展这一领域,以共同探讨贸易理论的时代特点。

参考文献

1、我国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的关系基于1991-2005年数据的实证研究曲建忠;张战梅;国际贸易问题2008-01-15

2、论国际文化贸易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李怀亮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4-20

国际贸易学毕业论文范文二:电子商务下的国际贸易变革

摘要:传统的国际贸易在运营上是以单向物流为主,而电子商务实现了四流一体的全新战略,即形成以物流为依据,以资金流为形式,以信息流为核心,以商流为主体的新的经营管理模式。

关键词:电子商务;国际贸易

一、电子商务的兴起

电子商务是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下,交易各方不相谋面,通过电子交易方式实现的一种新型的商业运营模式。电子商务是国际贸易发展的必然,它不仅简化了国际贸易程序,而且成本低廉、大大提高了国际贸易的运行效率,实现了国际贸易活动的全球化、简易化、信息化、智能化、无纸化,目前已经广泛存在于商业贸易活动中,并在推动经济全球化方面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基本应用

传统的国际贸易活动环节众多,业务操作过程复杂繁琐,费时费力。电子商务将交易各方连成一体,把原来传统商业模式中的各项活动转移到互联网上,在国际贸易实践中实现如下基本应用:

1.选定贸易伙伴。

在电子商务条件下,企业可使用信息技术建立自己的网站或借助相关的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平台,向全球市场自己的产品广告和服务信息,另一方面企业也可以通过网络主动搜索各种各样的经贸信息,在互联网上与客户咨询洽商贸易,足不出户就可以选择理想的合作伙伴和更多的商业机会。

2.便捷贸易磋商。

在电子商务方式下,各个交易方可通过互联网这个电子平台来了解其所关注的商品信息与行业发展动向,也可通过互联网为媒介的交互工具进行跨地咨询、交易谈判,既突破了面对面洽谈的限制,又能够使贸易业务的咨询及洽谈变得更加便捷、成本变得更加低廉。

3.网签与支付。

贸易双方运用电子商务,可以在建立的网站中通过发送电子邮件来彼此沟通,实现各种交易信息的传输。若想达成交易可以签订电子合同,并可通过网上银行和信用卡公司的参与实现网上支付。在网上进行的这些业务,过程快捷方便、节省开销,有专门的电子加密等技术保证客户和商家的商业信息不致泄露。

4.网上交易管理。

国际间贸易的业务活动比较复杂,会涉及到政府、银行、保险、税务、运输等众多部门。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使国际贸易的交易管理实现了网络化与无纸化,外贸企业可在网上与这些部门办理电子票据和电子单证业务,及时高效、轻而易举地完成相关的结算及后续工作。

三、电子商务推动了国际贸易发生变革

1.改变了国际贸易的运行环境。

传统实体市场的低速度决定了商品交易规模和范围的有限性,而电子商务的兴起,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市场空间,出现了电子化的虚拟市场。在电子商务这种虚拟化的业务运行环境中,商务活动中的生产者、中间商和消费者以数字方式开展交互式的商业活动,通过网上虚拟信息的交换,商务信息的传递被高速流转,商务主体之间的距离被缩短,商务交易的时空限制被突破,商务交易的范围被全球化。因此电子商务的出现与广泛应用,为交易各方创造了更高效的贸易市场。不仅如此,电子商务中网上的咨询、订货、促销与谈判也为国际贸易开辟了新的发展形势。但另一方面,有时交易者本身的直觉会被虚拟的网络所埋没,这样会使交易出现不确定性。另外,一些网上交易风险也要引起重视,如来自网络黑客的攻击或病毒的人侵。

2.扩大了国际贸易的经营主体。

贸易中介在在传统贸易方式下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把电子商务广泛应用到国际贸易实践,会引发贸易主体发生变化,随之催生了众多向全球市场提供产品或服务的虚拟公司,主要是指网上经营的公司或者服务公司等。这种虚拟组织在功能和效果上己经远远超出了原有的中介公司,并迅速成为新的国际贸易经营主体。电子商务条件下,信息网络技术将在专业领域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这些企业联为一体,利用互联网形成一个新型的企业组织形式,在网络上高效、快捷地为国际市场提供更好地服务和产品,实现过去由单一公司或者企业无法承担的市场职责。同时,电子商务采用现代化的信息网络技术,不仅简化了传统国际贸易业务的操作程序,还能让比较薄弱的中小企业轻松地进人国际市场参与竞争,扩大了国际贸易的经营主体。

3.创新了国际贸易的交易方式。

新型国际贸易用eDi取代了传统的有纸贸易,把一些经济信息如订单、发票、报关单等,按一定的数据格式通过互联网进行传送,不仅速度提高,而且传送成本与差错都大幅度降低,在网上做广告代替了电视、报纸等传统新闻媒介的宣传作用,eDi的使用使国际贸易活动的工作更加简捷。新型国际贸易在互联网上采用电子支付系统,传统的纸质货币被电子货币所代替,电子信用证结算速度高效,使国际贸易付款方式发生巨大变革。互联网上电子商务的交付分为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的直接贸易两种形式,一些无形产品,如电子书刊与音像制品等的直接贸易可以通过互联网完成,这种完全国际电子商务超越了地理空间障碍,已成为全新的国际贸易交货方式。

4.完善了传统国际贸易的经营管理方式。

传统的国际贸易在运营上是以单向物流为主,而电子商务实现了四流一体的全新战略,即形成以物流为依据,以资金流为形式,以信息流为核心,以商流为主体的新的经营管理模式。在这种模式引导下,、展销等传统贸易方式可融为一体,在计算机网络中可引人报关、商检、营销等主要进出口业务流程,由此为全球消费者提供互动的全面的服务,消除了传统贸易中时空对各个交易方的局限,节省了时间与费用,推动了国际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