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口腔保健常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07:48

儿童口腔保健常识篇1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病;口腔保健

[中图分类号]R78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0)-7-204-01

龋病是儿童常见的口腔疾病,且近年来学龄前儿童龋病患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1],要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2010年5~6岁儿童90%无龋的口腔健康目标,我们的任务还很艰巨.为了解吐鲁番市学龄前儿童龋齿患病情况,2008年1月~2009年12月我们对本市区4158名学龄前儿童龋齿患病情况进行调查,为吐鲁番市制定儿童口腔保健预防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1对象与方法

2008年1月~2009年12月对来我院儿童保健门诊进行健康体检的4158名2~6岁儿童进行龋病流行病学调查,在自然光线下,采用平面口镜和探针进行口腔检查,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龋齿检查标准,按年龄分成4组,按民族分成3组,进行比较,采用χ2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p<0.05有临床意义。

2结果

各年龄组儿童龋病患病率及充填率见表一。

各民族儿童龋病患病率及充填率见表二。

3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我市学龄前儿童乳牙患龋率很高,5~6岁组患龋率高达62.70%,但治疗充填率却很低,总充填率只有3.17%,这可能与以下几个方面因素有关;

3.1与最近这几年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膳食结构改变,精制食品过多,及过多摄入糖类食品有关。

3.2与家长口腔卫生保健意识不强,口腔预防保健知识贫乏,忽略乳牙的预防保健,对乳牙龋病治疗重视不足有关。

3.3与儿童没有掌握正确的口腔卫生保健,及学龄前儿童年龄小,在治疗中易产生紧张恐惧心理,从而不愿意或拒绝治疗有关。

3.4与幼儿园未开设口腔卫生保健健康教育课,及未开展群体儿童龋病普防普治有关。

3.5乳牙患龋率在不同民族儿童之间存在差异,这可能与不同民族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不同有关。

3.6与目前口腔医疗费用过高,我地区居民承受能力较差有一定关系。

4建议

4.1依托儿童系统保健服务,积极开展儿童口腔保健预防工作;

4.1.1依托我院儿保门诊医师,对定期参加儿童体检的家长,进行儿童口腔保健预防知识的宣传,教会家长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培养其健康的生活方式。

4.1.2定期对家长开办口腔保健健康教育讲座,由专业医师讲解儿童乳牙龋病的危害,及预防龋病措施,转变家长错误观念,提高儿童家长口腔保健意识。

4.1.3对幼儿园教师和保健医生进行口腔保健知识培训,及时传播口腔保健新技术、新理念、新信息,不断提高保教人员的口腔保健知识水平,再把口腔保健知识贯穿到教学和入园儿童的生活安排中,积极培养儿童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4.2平衡儿童膳食,降低儿童致龋危险因素;

定期到幼儿园进行膳食调查,对儿童膳食进行科学管理,及时纠正不合理的儿童膳食结构,制定营养平衡的食谱,达到降低儿童致龋危险因素目的,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4.3加强监督指导,确保儿童口腔保健预防工作落到实处;

定期对幼儿园开展督查指导,要求幼儿园建立儿童健康档案,对患有龋病儿童管理率要求达到100%;同时检查教师教案与儿童口腔保健相关内容,抽查儿童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查看儿童日常生活安排,抽查儿童口腔卫生(实行儿童一人一杯)落实情况;

4.4在幼儿园开展口腔三级预防保健措施;

4.4.1口腔一级预防保健措施:以健康教育为基础,培养儿童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开展群体儿童普防工作,推广适合儿童的简单、安全、经济、防龋效果好的氟化物涂膜技术[2]。

4.4.2口腔二级预防保健措施:定期开展群体儿童口腔检查,早期发现龋病,早期治疗,及早恢复乳牙功能。

4.4.3口腔三级预防保健措施:对较重龋病进行正规、系统、彻底的治疗,降低学龄前儿童龋齿患病率。

4.5加强质量管理是儿童口腔保健发展的基本保证;

严格按照吐鲁番市托幼机构管理条例,定期对托幼机构进行质量验收检查评比,对验收合格的托幼机构给予表彰,未达标者限期整改或彻底取缔,同时加强托幼机构人员的卫生保健管理,不断提高我市儿童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儿童口腔保健常识篇2

资料与方法

2006年4月~2007年4月收治牙病患儿660例,男300例,女360例,年龄2~13岁。660例患儿中口腔不良习惯130例;吃甜食较多320例;口腔保健知识缺乏210例。

健康教育内容:如何早期发现儿童龋病,合理使用氟化物防龋;儿童正确刷牙方法;提倡学龄前儿童定期接受口腔健康检查;如何培养良好的口腔习惯;“六龄牙”的重要性。

健康教育方法:①如何及早发现龋病:刚萌出的恒牙易患龋齿,应经常观察牙齿的变化或定期到医院请专科医师检查。早期龋(龋齿很浅,仅限于牙釉质层),孩子本身没有不适或疼痛,但在擦干牙面后能看到局部有白垩色(粉笔色)或深褐色斑点,且这些斑点不能用刷牙方法去掉,这种情况下,可到专科医院请医生对变色的牙齿表面涂氟或再矿化治疗,使牙齿恢复到正常颜色。如果是后牙咬合面的窝洞内,可做窝沟封闭,同时这也是提醒要更加注意口腔卫生的警示信号。②良好习惯的教育: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一定要从小养成;孩子一定要坚持早晚刷牙、吃完东西要漱口。儿童不要咬坚硬的东西;不把衣服、手等不卫生的东西放入口中,家长可以用故事、儿歌、游戏等方法告诉孩子正确的刷牙方法和口腔清洁方法,督促儿童养成口腔护齿习惯。在饮食方面,适当限制儿童食用含糖的食物如饼干、蛋糕、饮料等,更要控制含糖食品的摄入频率,减少间食的次数,多饮用牛奶、豆浆;多咀嚼箩卜、青菜等有利于牙齿健康的食品。③儿童牙刷、牙膏的使用常识:儿童应选用刷头大小、刷毛软硬都合适的保健牙刷,刷完牙,要将刷毛上的水甩干净,刷头向上,立在口杯中,使其尽快干燥,防止细菌滋生。建议每2~3个月更换1次牙刷,以保持牙刷的清洁能力。建议4岁以前的儿童不宜使用含氟牙膏,以免吞入氟素对儿童生长发育不利。④“六龄齿”的重要性:由于家长认为“六龄齿”是将来要被更换的错误概念,忽视对其保护。“六龄齿”的早失会大大降低儿童的咀嚼功能,造成儿童营养不良,影响颌骨的发育,引起临牙的倾斜、咬合关系的紊乱,造成牙齿排列不齐,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⑤增强家长口腔健康意识:就诊患儿中,乳牙龋坏较普遍,这与家长对乳牙保护知识缺乏有关。他们认为乳牙坏了没关系,反正要换牙。针对这一误区对家长进行宣传教育:3~6岁是儿童患龋的高峰期,该阶段牙弓开始发生变化,出现牙间隙,为换牙做准备,但这种变化易造成食物嵌塞,引发邻面龋。龋病早期治疗,时间短、痛苦小、效果好、花费少。所以提倡学龄前儿童至少每6个月接受1次口腔健康检查,患龋多的易感儿童3~4个月检查1次。建议家长在儿童6~7岁时进行预防性治疗-窝沟封闭术。

结果

通过口腔健康宣传教育后,牙病患儿的口腔行为习惯有了非常明显的改变。患儿家长也提高了对乳牙的认识,做窝沟封闭防龋术的患儿也日渐增多,这说明儿童口腔健康教育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见表1。

儿童口腔保健常识篇3

【关键词】儿童口腔疾病健康教育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R78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4-0180-02

口腔疾病,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疾患,在人类中广泛流行,其发生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1]。经临床研究发展,儿童中发生口腔疾病的例数较多。口腔疾病的出现,使儿童感到疼痛、拒绝进食,不但妨碍了人体所需营养素的摄入[2],甚至还会妨碍儿童的生长发育,影响其健康成长。而对口腔疾病的预防,应从儿童抓起[3]。我院为采用针对性预防措施,现对儿童口腔疾病的发病情况及发病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8月~2011年3月收治的600例儿童口腔疾病患者资料。其中男367例,女233例。患儿年龄在1~12岁,平均(6.27±2.81)岁。

1.2方法

对600例儿童口腔疾病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统计600例患儿口腔疾病类型。采用我院自制的调查量表对患者家属进行调查分析,包括患儿日常饮食、刷牙方法、牙刷的选择和更换,口腔健康检查的频率,常见口腔疾病的知识等。

1.3数据处理

将本次试验所得数据录入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例数(%)表示。

2结果

600例儿童患儿主要疾患为:龋齿188例,占31.33%;牙髓病78例,占13.00%;尖周病56例,占9.33%;舌系疾病102例,占17.00%;乳牙滞留82例,占13.67%;外伤73例,占12.17%;牙齿错合21例,占3.50%。

3讨论

3.1患儿发病原因

患儿发病原因为:饮食不当、刷牙方法不正确、饭后未漱口、牙刷选择不当。

研究表明,饮食不当导致龋齿的发生。口腔中的细菌,能够利用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在牙齿表面形成一种黏性物质,在细菌代谢产生有机酸,并导致牙齿脱钙,逐渐形成龋洞[4]。而在牙齿萌出之前,食物的营养成分对牙胚的生长发育及形成和钙化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旦饮食不当,营养缺乏,会导致牙釉质发育不良,牙齿萌出后,耐酸能力也有所下降[5]。而儿童进食较多的零食,尤其是睡前吃甜食,更对牙齿有较大危害。

刷牙不当会造成儿童未有效刷牙,使牙齿表面仍留有软垢,不但不能有效清除食物残渣,还会导致牙釉质被损伤。漱口与刷牙具有同样的效果,而一般儿童多不能保证三餐后刷牙,导致食物残渣持续嵌顿在牙缝中,并大量繁殖。及时有效的漱口,能够将大部分的食物残渣都清除掉,效果较好。

而在儿童刷牙时,家长往往不能及时为儿童更换牙刷,牙刷选择较硬,也会导致细菌残留、牙齿受损。

此外,我院工作中还发现,对儿童口腔疾病的患者,家长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部分患儿在发生口腔疾患后,家长用土方法治疗,而不愿意到医院就诊,造成疾病加重。

3.2临床预防建议

医院要加强对家长的健康宣教,提醒家长通过各种方法,保持儿童的口腔卫生。使其能够定期带儿童到院进行牙齿检查。一旦发现牙齿损害,及时治疗,防止龋齿加重。加强有关口腔知识的掌握,培养其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生活习惯,并对饮食进行调节。多进食对牙齿有益的食物,如蔬菜、粗粮、水果等,并食用含钙较高的蛋类、肉等,避免让儿童睡前进食。婴幼儿期间,要多晒太阳,补充钙和维生素。提高家长对口腔知识的重视,并配合有关部门对儿童口腔疾病的防治。建立各种途径在全民进行健康宣教,以普及口腔保健知识。

在1~3岁儿童乳牙萌出后,嘱其每年至少检查两次,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为家长提供牙齿牙膏的选择方法,牙刷的大小要符合儿童年龄的大小,选择保健牙刷和儿童牙膏。在每次刷牙结束后,要将牙刷清洗干净,每两个月更换一次新牙刷。

家长一旦发现儿童出现口腔疾病后,要及时到医院就诊。避免耽误患儿病情,更不可使用土方法、偏方等自行对患儿治疗。

此外,对儿童口腔疾病的预防,并不仅是针对患儿的健康教育,更是一种全民健康教育工作。宣传者包括幼儿机构、妇幼保健机构等,彼此结合,实现人人口腔健康。

参考文献

[1]韩惠兰,朱成男.儿童口腔卫生健康教育需求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2006,21(22):3119~3120.

[2]白亚利,王新元.饮食习惯与龋齿的预防[J].实用医技杂志,2011,18(1):93.

[3]苏吉梅,叶笑味,阮文华,等.儿童口腔疾病1657例初诊原因分析[J].浙江预防医学,2003,15(7):26-26~29.

儿童口腔保健常识篇4

方法: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的调查方法,参照世界卫生组织《口腔健康检查基本方法》第四版中龋病诊断标准对城区内865名小学儿童进行口腔龋患情况的检查,并对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的内容包括儿童甜食摄入习惯、口腔卫生保健习惯、父母的口腔卫生行为和学历水平等。

结果:小学生的患龋率为55.8%,受检者龋均为1.87。每日摄入甜食的频率、睡前是否进食、刷牙的频率、家长对孩子口腔健康的评价与儿童患龋相关联。

结论:预防儿童龋病应该加强对家长的口腔健康教育,改善家长对口腔健康的态度,以帮助儿童建立健康的口腔行为。

关键词:龋齿家庭口腔卫生习惯口腔健康行为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7-0241-02

龋病是儿童少年最常见的口腔疾病,世界卫生组织已将龋病列继癌症、心血管疾病之后的第三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儿童的主要生活环境是家庭,其口腔健康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其父母的影响,儿童与家长的口腔健康行为总称为家庭口腔健康行为[1]。家长的口腔保健意识及对口腔保健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到儿童的口腔健康状况,父母的文化程度、知识、行为等会直接影响到有利于儿童口腔健康的行为的建立,因此家庭早期干预对儿童的口腔健康影响重大[2]。本调查研究采用临床检查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辖区内的小学生及其父母进行调查,探讨家庭口腔健康行为与患儿龋齿发生情况的关系,为进一步制定龋病的综合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1对象和方法

1.1调查对象。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1年10-11月调查徐州市区小学生865名,其中男生457名,女生408名;并对受检学生的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家长的学历水平初中及以下83人,高中/中专311人,大专及以上471人。

1.2调查方法。

1.2.1龋病检查。检查及诊断标准采用wHo规定的《口腔健康检查基本方法》第四版的要求,使用统一设计的表格,调查人员为接受统一培训的口腔医师,在调查之前进行标准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79。调查在学校的自然光线下进行,采用统一的器械对受检者进行口内检查并作记录。

1.2.2问卷调查。问卷的设计参照《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方案》的问卷,在小范围内预调查,根据流行病学专家的意见,修改完善最终形成正式问卷。主要内容包括儿童的一般状况、儿童的饮食习惯、儿童的口腔卫生保健习惯、父母的口腔保健态度和行为、父母的学历等因素。

1.3统计学处理。将每个儿童的龋病调查表和其家长填写的问卷紧密整合在一起,用epidata3.1进行数据双录入并质量控制,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统计分析。

2结果

表1865例儿童龋患情况

组别例数百分比(%)

无龋组38244.2

有龋组48355.8

表2儿童饮食习惯与患龋的关系

项目

无龋组有龋组

例数百分率(%)例数百分率(%)

可乐/雪碧等碳酸饮料每天≥2次82.1224.6*

每天1次246.34910.1

每天

饼干/蛋糕/面包等甜点心每天≥2次184.74910.1**

每天1次8923.316233.5

每天

糖果/巧克力每天≥2次123.1245.0**

每天1次256.58217.0

每天

睡觉前吃甜点或者喝甜饮料经常164.2285.8**

偶尔19450.829861.7

从不17245.015732.5

注:*p

表3儿童口腔卫生行为习惯与患龋的关系

项目

无龋组有龋组

例数百分率(%)例数百分率(%)

开始刷牙的年龄

3岁15440.320542.4

≥4岁10527.512926.7

每天刷牙次数≥2次17746.319340.0**

1次16643.525853.4

偶尔/从不3910.2326.6

是否用含氟牙膏是14437.719841.0

不是15941.619941.2

不知道7920.78617.8

注:**p

表4家长口腔保健行为与儿童患龋的关系

分类频率

无龋组有龋组

例数百分率(%)例数百分率(%)

帮助孩子刷牙每天4211.05912.2

每周133.4193.9

偶尔22759.428258.4

从没做过10026.212325.2

检查孩子刷牙效果每天5815.26413.3

每周348.95311.0

偶尔24263.431064.2

从没做过4812.65611.6

注:**p

3讨论

儿童口腔保健常识篇5

世界卫生组织已把龋病列为危害人类健康的3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2]。乳牙在萌出后不久即可患龋,其病因十分复杂,发生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国内儿童乳牙患龋率已达很高水平,卫生部和全国牙防组2005年报告5岁组城市儿童乳牙患龋率是61.9%。2006年程睿波等[3]调查沈阳市儿童患龋率3岁组为48.43%,龋均2.00。要想从根本上降低乳牙患龋率,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儿童口腔健康水平和wHo在“2010年5~6岁儿童90%无龋”的目标,就必须在孕妇和婴幼儿阶段(0~3岁)采取干预措施[4]。此次对3岁组散居儿童龋病防治干预前后对比,患龋人数、治疗人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龋均也明显降低,说明散居儿童防治龋病措施,经过5年的探索和实践,防龋效果显著,儿童口腔保健意识以及健康状况有了明显改善,儿童口腔健康水平明显提高。

乳牙的发育从母亲怀孕第4~5周开始,乳牙的硬组织是在胚胎时期形成,母亲的营养状况直接影响胚胎时期乳牙的发育,关系到孩子出生后乳牙的健康。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致龋菌存在母婴传播,因此儿童防龋干预应从母亲孕期开始,良好的口腔卫生、合理的膳食,会促进儿童乳牙矿化,减少母婴传播机会,降低儿童患龋率。

本院儿保负责辖区0~6岁散居儿童系统管理,因3岁以上儿童已大部分入托,婴幼儿是本院工作的重点,而人的一生口腔保健的基础在婴幼儿期,即防龋关键期。此时疾病、营养偏差会使维生素、微量元素以及钙含量不足,会导致牙齿发育缺陷,抗龋能力降低。因此把儿童防治龋病措施贯穿儿童系统管理的始终。通过儿童来院健康检查,开展对儿童口腔保健个体化指导及对家长口腔保健知识健康促进,提高家长自身口腔健康水平和关爱儿童牙齿健康的意识和责任。在提倡良好饮食习惯,合理搭配营养的同时,重点宣传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因为致病菌的滞留和菌斑的形成是龋病发生的条件,而正确刷牙不仅可以机械性去除菌斑和软垢,还可以按摩牙龈,促进血液循环,提高上皮角化程度,增进牙周健康,预防龋齿的发生[5]。指导家长帮助孩子掌握正确的竖刷法刷牙,用含氟牙膏,对抗牙面酸解,干扰菌斑形成,促进牙面重新矿物质化。

此次调查,患龋儿童治疗比例从2003年8.93%至2008年62.16%有了较大幅度上升,但还有近四成未接受治疗。乳牙龋齿早期自觉症状不明显,治疗目的是为了终止病变的发展,保证乳牙处于正常的功能状态至替牙期。儿童年龄小,常因紧张和畏惧而不愿接受治疗或拒绝治疗,还有个别家长认为“乳牙能换,不用治”,加之口腔治疗费用较高,造成口腔治疗比例不高,因此还应大力宣传教育,增强家长的认识,提高治疗率。

散居儿童龋病预防性干预是以健康教育为基础,强化儿童家长及全社会对儿童口腔保健重要性的认识,帮助监督训练儿童早晚刷牙及饭后漱口,养成口腔卫生好习惯,定期口腔检查,早诊早治乳牙龋。在以后工作中会逐步完善,长期实施。

【参考文献】

[1]全国牙病防治指导组.第二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5.

[2]杨志龙,吴建妹,朱惠琴,等.氟化泡沫对幼儿园儿童龋齿预防效果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5,20(21):28742875.

[3]程睿波,张晓芳,张颖,等.沈阳市5375名3~6岁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上海口腔医学,2006,15(6):596660.

[4]寇艳松,张运平,胡丽萍.0~3岁儿童口腔保健管理模式探讨[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31):3940.

[5]黄薇,台保军,杜民权,等.湖北省宜昌市6~7岁儿童口腔健康行为及其影响因素[J].口腔医学研究,2003,19(3):226.

转贴于【摘要】目的检查5年来对散居儿童龋病预防性干预的效果。方法对3岁散居儿童进行龋病调查,2006年、2008年分别与2003年干预前对比。结果2006年、2008年散居儿童患龋率与2003年干预前相比都有明显降低(p

【关键词】龋齿/预防;龋齿/流行病学;健康教育;儿童保健;儿童

随着国内卫生事业的发展,口腔保健逐渐被人们重视,儿童龋病预防工作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本院于2003年开始对管辖社区0~6岁散居儿童进行龋病预防性干预,并抽取2006年和2008年3岁组进行效果观察,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研究对象为在沈阳医学院奉天医院进行系统管理的3岁散居儿童(总体的95%)。从2003年开始本院对管辖社区内散居儿童,实施龋病防治干预措施,于2006年和2008年对3岁组散居儿童龋病发病情况进行检查,2006年检查133人(男69人,女64人)、2008年检查165人(男86人,女79人),并将检查结果与2003年干预前检查的3岁组儿童143人(男75人,女68人)龋病患病情况进行对比。龋病诊断依据第二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标准[1],由经口腔专业培训的医生,在光线充足条件下,进行视诊、探诊(一次性口镜、探针)检查。

1.2防治模式

1.2.1开展健康教育对孕妇提供孕期口腔保健知识宣传,对家长每年4次以上进行个体化0~6岁口腔保健知识教育,内容有乳牙特点;乳牙龋病的病因、危害、防治、检诊;口腔不良习惯的危害与纠正;乳牙外伤处理;有效的刷牙方法;食物对牙齿健康影响及儿童合理饮食等。发放口腔健康教育知识宣传单,宣教普及率95.0%以上。

1.2.2预防性干预指导儿童在婴儿期2个月1次、幼儿期3个月1次、学龄前期1年1次体检的同时,均进行口腔卫生宣教、检查及个体化指导,如发现儿童患龋病、牙髓病和根尖周病及乳磨牙存在深窝沟时,及时通知家长,嘱其到口腔儿科进行治疗或窝沟封闭,并电话回访,掌握治疗情况。

胎儿期:孕妇注意口腔卫生,饮食合理,妊娠后期补钙和维生素D。婴儿期:提倡母乳喂养,科学添加辅食,防治佝偻病。小儿出牙后,每次哺乳结束再喂一二匙水,母亲每日早晚2次用洁净纱布或指套牙刷清洁牙面。

幼儿期:每餐后漱口,少吃甜食,2岁以后,指导儿童开展刷牙训练,晚间睡前刷牙,刷牙方法由家长监督帮助,使用儿童牙刷和儿童含氟牙膏。学龄前期:坚持每日早晚刷牙,儿童牙刷每季度换1次(牙刷变形及时更换),饮食多样化,不吃零食,培养口腔健康意识。

2结果

儿童口腔保健常识篇6

【关键词】龋病;口腔保健;预防措施

龋病是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下,牙体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儿童中最常见的口腔疾病就是龋病,龋病不仅使儿童感到患牙疼痛而影响食欲、咀嚼、消化、吸收和生长发育,甚至会引起全身疾病,影响儿童健康。但龋病是可以预防的,龋病的预防是儿童保健的主要任务,所以必须教会每个母亲防龋的实用技术,使儿童的龋病预防从胎儿期开始并贯穿于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避免乳牙的龋坏和早失影响儿童的发音和美观,以至给儿童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压抑,下面分3个时期进行论述。

1胎生期保健

胎儿的牙齿是在胎生期第六周开始发育的,故母亲已知怀孕就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摄入营养合理的平衡膳食,要摄入足量的优质蛋白和足量的含钙磷食品,孕妇应多照日光,妊娠末期如出现指趾和腓肠肌痉挛要在医生指导下补一定量的钙剂。

20~1岁组儿童口腔保健及防龋措施

首先,保健医生要做好产后访视和新生儿预防投药工作,同时做好口腔护理指导。避免用各种土办法处理“马牙”以免引起口腔感染,母乳喂养儿无需饮温开水,而人工和混合喂养儿各种代乳品残渣易残留口腔,故喂完后要饮一点温开水清洁口腔,4~6个月乳牙萌出,孩子也开始添加辅食,此时更应加强口腔护理,每餐后均应饮12口温开水清洁口腔,睡前不给小儿糖果等甜食,特别要注意不要让孩子含糖睡觉,因为口腔细菌分解糖产酸,腐蚀牙质,产生牙菌斑是龋病的一个重要因素。

3龋病易感期防龋措施

1~3岁小儿乳牙全部萌出,这个时期的牙为龋病易感期,要注意蛋白质,维生素、钙磷的合理搭配,市售小食品,不易做辅助食品常规添加,笔者提倡食用家庭自制食品。饮食膳食平衡不仅能促进身体健康,同时也可促进牙齿的正常发育,增强牙齿对龋病的抵抗力。教育儿童多吃对牙齿有益的食物,如五谷、杂粮、牛奶、蔬菜、鱼肉和蛋等,应从小养成少吃零食或不吃零食,特别是含糖高的食品,尤其是睡前不吃东西的好习惯,吃零食后应及时漱口,4岁以前是儿童预防龋病的重要时期,3岁以前开始刷牙有很好的预防作用,所以3岁儿童要在母亲帮助和指导下采取正确刷牙方法,有效的刷牙可以清除粘附在牙齿表面的牙菌斑,起到清洁牙齿、预防牙齿光滑面龋和预防牙周疾病的作用。消除牙菌斑是防龋最关键的一个环节,而实现这一环节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儿童掌握正确刷牙的基本要领,使用质地较好的保健牙刷和含氟牙膏,每次刷牙时可挤出黄豆粒大小含氟牙膏刷牙,每日早晚各刷1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min,彻底清洁口腔难刷部位,养成良好的口腔习惯。

由于生活水平及教育水平的提高,大部分家长把儿童送到幼儿园接受早期教育,故幼儿园应开展儿童口腔保健工作,培养儿童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向幼教人员和家长宣传口腔卫生知识和防龋知识,为幼儿园儿童建立健康档案和口腔检查档案。龋病是儿童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对于龋病的预防治疗仍是医务工作者的主要任务,早期发现龋病,及时治疗,早期填补。若不及时填补,可导致牙周组织发炎,以至影响恒牙正常发育,若乳牙因患龋齿过早丢失,还可影响恒牙正常排列,为确保儿童有一口健康的牙齿。家长应注意孩子的牙齿情况,每半年到医院检查1次,定期检查除发现龋病及早治疗外还可提供有关口腔卫生方面的指导,对儿童牙齿进行必要的预防保健教育宣传,定期检查,可降低龋病患病率。

参考文献

[1]全国牙病防治指导组.第二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人民出版社,1998:160.

[2]卞金有.口腔预防医学.人民出版社,2003:28.

儿童口腔保健常识篇7

1材料和方法

1.1问卷设计

本研究参考《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设计问卷。问卷内容包括主观口腔健康程度、购买口腔保险意愿、口腔健康重视程度、口腔医保信息、口腔保险需求和基本信息共6个部分。

1.2调查对象及抽样设计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7-8]选择成都市5所小学,其中武侯区2所,金牛区1所,双流县2所。小学内采用分层整群系统抽样方法,在每所学校各随机抽取2~5年级的各一个班对其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纳入标准:成都市6~14岁儿童家长。排除标准:问卷空缺大于5%或有逻辑问题。

1.3统计方法

采取双人双盲录入法录入数据,录入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以保证数据录入的正确性。利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多元回归和相关性检验等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检验水准为双侧α=0.05。

2结果

2.1基本情况

共发放问卷650份,收回有效问卷562份,有效率86.46%(562/650)。男生297人(52.85%),女生265人(47.15%);儿童年龄最小者6岁,最大者14岁,平均年龄(9.36±1.62)岁;家长年龄(37.84±4.67)岁;家长学历高中及其以上者占76.51%(430/562);家庭平均人口(3.94±1.38)人;家庭平均月收入(6.80±3.70)千元。1年内儿童有口腔疾病治疗花费的家长为176人,占31.32%(176/562),平均花费(988.13±1499.36)元。

2.2口腔健康情况

变量“口腔疾病困扰程度”反映了每个调查对象受口腔疾病困扰的主观感受,满分为50,分值越高表示越不受困扰。本研究调查结果为40.39±8.35。单个疾病的困扰程度分值为1~5,分值越高越不受困扰;同时采用二分类方法,分数小于或等于3的儿童认为受到困扰。本研究受到各项疾病困扰和有购买保险意愿的人数和比例见表1。龋齿的困扰程度分值均值为3.40,受龋齿困扰的儿童占全体被调查对象的48.40%(272/562);牙周病的困扰程度均值为3.80,受牙周病困扰的儿童占全体被调查对象的37.19%(209/562);正畸的困扰程度均值为3.74,受正畸困扰的儿童占全体被调查对象的38.08%(214/562);外伤的困扰程度均值为4.49,受外伤困扰的儿童占全体被调查对象的13.70%(77/562)。

2.3口腔保健意识

有21.89%(123/562)的家长带孩子作常规口腔健康检查,46.98%(264/562)的家长在孩子感到轻微不适时即带孩子看口腔医生;有93.06%(523/562)的家长在孩子口腔健康出现问题时选择带孩子去口腔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口腔科。家长自身做过牙周洁治术的比例为53.38%(300/562),1年以内做过牙周洁治术的人有21.53%(121/562)。

2.4影响口腔保险参加意愿的因素

本研究采用线性回归模型,将因变量定义为“家长购买口腔保险意向”,为赋值法所得的每个调查对象对各项口腔疾病购买口腔保险意向的评价之和;自变量为其影响因素,将问卷中列出的口腔保险影响因素纳入模型,从中筛选出对口腔保险购买起到显著作用的影响因素。首先应用相关性检验对变量进行初筛,对影响调查对象购买口腔医疗保险的因素进行分析,具体变量见表2。为了不漏掉可能的影响因素,检验水准定为0.15,从中筛选出显著性变量。通过筛选,发现儿童年龄、家长年龄、家长最高学历、家庭人口、户口类型、口腔疾病困扰程度、1年内有无口腔花费、儿童口腔就医行为、就诊医疗机构、家长上次洁牙时间和有无其他的商业保险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将这些变量采用线性回归分析,其中儿童年龄、家长年龄、口腔疾病困扰程度、1年内有无口腔花费、家长上次洁牙时间及有无其他的商业保险对家长购买口腔保险意向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表3)。方程经F检验得R2=0.320(p<0.05)。

3讨论

3.1研究意义

口腔医疗保险是指为了在口腔疾病治疗或预防性治疗中得到一定比例偿付医疗费用的险种。虽然口腔保险在我国的发展才刚开始起步,还没有实践经验可以证实它对我国口腔医疗卫生服务的影响,但从医疗保险发展的国际经验看来,医疗保险可以显著影响人的就医行为[9],促进对卫生服务的利用以增进健康。儿童口腔健康与家长引导下的儿童口腔健康行为密切相关。抓好儿童口腔健康是逐步改善人群整体口腔健康的重要举措。目前,从国家计生委到各级医院,都在强调儿童口腔预防保健的重要性。如何从个人角度来增强自我口腔保健意识,是公共卫生、卫生经济都需要探讨的重要话题。目前,口腔疾病(主要指门诊就诊)没有纳入社会医疗保险,商业医疗保险也多强调大病补充保险,对口腔保险的关注程度不够。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3]显示,35~44岁年龄组口腔保健消费患者自付率占87%以上,45~64岁年龄组达83%以上,儿童则更高。高自付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口腔健康需求,是导致我国口腔疾病仍然存在以治疗为主、预防为辅的治疗模式的原因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口腔保健意识增强,口腔保险可以很好地满足口腔保健从意识转变为行为,改善人群的整体口腔健康。

3.2影响家长购买口腔保险的因素

儿童口腔保健常识篇8

关键词:氟化泡沫;儿童;口腔保健

龋齿又称蛀牙、虫牙,常见于儿童,已被wHo列为全球重点预防的非传染性疾病之一[1]。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目前龋齿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且发病趋势也越来越趋于低龄化,是临床上口腔科常见的疾病之一[2]。据报道,我国5岁儿童乳牙患龋率高达66.0%[3]。若龋齿未得到及时的治疗,最终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牙齿的缺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尤其是对于儿童而言,龋齿的发生严重改变其饮食习惯,不仅会造成儿童偏食等不良饮食习惯,其伴随的疼痛对儿童的身心健康也会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因此,对于儿童进行必要的龋齿预防及治疗措施,有助于其正常的生长发育。随着龋齿在我国学龄前儿童中发病率的不断上升,预防龋齿已经成为儿童口腔保健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4]。目前。临床上应用氟化泡沫预防龋齿是一种较为有效措施。本研究主要针对儿童选择不同方式进行相应口腔保健,以期为临床上预防及治疗儿童龋齿提供一种较为有效的措施。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采取随机抽样法对本辖区内6所幼儿园儿童进行龋齿的流行病学检查,均由2名口腔医生。其中龋齿的评判标准符合wHo2007年标准[5]。所有儿童家长均签订知情同意书。120名儿童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男童64名,女童56名。研究对象年龄3~6岁,平均年龄(3.6±0.4)岁。经SpSS统计学分析处理,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龋齿情况等方面无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1.2入选及排除标准入选标准:本辖区幼儿园就读;生活方式尤其是口腔卫生习惯相似;智力正常;无氟化泡沫禁忌症。排除标准:排除重大疾病;口腔病史。1.3分组方式对照组儿童施行常规口腔保健措施,例如日常刷牙等。研究组儿童采用氟化泡沫(北京鑫源恒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对龋齿进行预防,具体操作为:(1)清洁牙齿:儿童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对牙齿进行正确的清洁,确保牙齿与氟化泡沫的充分接触。(2)选择托盘:在遵照充分覆盖儿童牙齿,保证足够深度的原则下,根据每个儿童口腔的特点,选择适宜的托盘。(3)轻咬氟化泡沫:将氟化泡沫灌注于托盘内,保证足够的深度,以达到充分覆盖儿童牙齿的效果,但又不可过多,以免使儿童感到不适。将托盘放入儿童口腔内,使儿童轻咬2~3min。在对儿童进行氟化泡沫操作过程中,医护人员要提醒儿童应咬住牙托,不要进行咀嚼、吞咽等动作。在咬托结束后30min内不要饮水和进食,以免影响效果。每半年使用一次。两组儿童均进行如下相关护理工作:(1)全面的检查:对参选儿童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尤其是口腔的全面检查,及时对儿童出现的突况实施相应的措施。(2)良好的沟通:护理人员应与儿童及儿童家长进行良好全面的沟通,向其详细介绍氟化泡沫与常规口腔保健措施预防龋齿的具体操作、注意事项及效果和不良反应。(3)密切的关注:密切关注儿童在研究过程中的反应,采用及时准确的措施应对儿童的各种不适。(4)温馨的提醒:应告知儿童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对儿童进行有意识的引导,培养其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对儿童进行相关的口腔保健知识的宣传,使其养成良好的口腔保健意识。日常减少对糖果等零食的摄入,同时记得饭后漱口、早晚刷牙,培养自身良好的口腔保洁习惯。(5)由衷的建议:建议家长定期带儿童到医院进行口腔检查[6]。1.4评价标准对比两组儿童的配合度以及2年内龋齿的发生率。配合度评价标准:(1)配合:自主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工作。(2)基本配合:表现出勉强配合的态度。(3)不配合:反对拒绝,甚至哭闹,由相应家长对其进行劝说、帮助,才最终完成相应操作。2年后儿童龋齿发生率的调研:对所有儿童均进行2年的随访,对其进行定期口腔检查,并记录相应龋齿的发生情况。1.5数据处理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9.0进行相应的数据处理。

2结果

2.1两组儿童配合度比较两组儿童在接受相应操作过程的总配合度为82.50%,其中研究组儿童为83.33%,对照组为81.67%,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2.2两组儿童2年内龋齿发生情况比较对两组儿童进行2年随访,相应口腔检查结果显示,研究组儿童龋齿的发生率(为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为28.33%),两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3讨论

儿童口腔保健常识篇9

龋齿是学龄前儿童常见的一种慢性口腔疾病,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乃至整个机体健康。为了解龋齿患病及相关因素,为儿童龋齿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提高儿童的生活质量。作者对60名龋齿儿童和60名正常儿童进行了生活方式问卷调查;现总结分析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04年1月-2004年7月在古交市妇幼保健院儿科门诊进行健康体检的儿童120名,年龄在3到7岁,其中龋齿患儿60名为研究组,另60名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比较进行。其中俩组中男女各一半;并在年龄、性别、体格发育等临床资料上无明显的差异(p>0.05)

1.2方法:按儿童的生活方式、饮食、卫生习惯等自行设计儿童生活方式问卷,共9个问题(具体项目内容见下表)每个问题提供“是”和“否”2个答案,让受试着从中选择一个,答“是”计1分,答“否”计0分,每题都必须回答,由专业人员进行监督,保证每份问卷都有效,统计两组受试者每个项目得分,合计后列入表1。

1.3两组儿童生活方式问卷得分情况分析。

表1

项目对照组研究组p值

早晚刷牙5336

餐后漱口4828

喜吃甜食或含糖多的食品3250

睡前吃零食3451

使用含氟牙膏4219

VitD缺乏史2848

使用保健牙刷4435>0.05

定期检查牙齿4225

母亲及抚养人大专以上学历4820

2结果

龋齿儿童问卷调查结果问卷的9个项目除7项(使用保健牙刷)两组差异无显著外(p>0.05)其余致8项差异均有显著性(p

3讨论

3.1多因素导致龋齿:龋齿是机体在内环境因素影响,在细菌作用下,牙体硬组织中的无机盐脱钙,有机质分解造成牙体组织破坏、缺损的一种疾病。是口腔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

龋齿是儿童及青少年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由于其进行性、破坏性的损害并可引起全身疾患。随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及生活水平的改变,龋齿发病也逐年增高。本调查显示:龋齿患儿与正常儿童在生活方式上有较大的差异,具体表现在本调查所设计的儿童生活方式问卷的9个项目,其中除7项无显著差异外,其余8项均有显著性(其中主要抚养人的文化水平高的孩子龋齿少)。提示预防龋齿的发生要做到:(1)注意口腔卫生,培养小儿良好的卫生习惯。(2)餐后漱口和睡前吃甜食对龋齿病的影响最大。儿童的食物含糖量高,易发酵产酸,更有利于细菌繁殖而发生龋齿。因此饭后漱口是防止龋齿发生的重要因素。另外儿童的刷牙次数对龋齿的预防作用较明显,养成正确的刷牙姿势及早晚刷牙的好习惯。(3)适当增加牙齿的抗龋含氟量,如用氟化液漱口或用含氟牙膏。(4)3-6个月进行一次口腔健康检查,如发现有龋齿,应及时治疗,填充龋洞,以杜绝感染,预防龋齿引发其它疾病。(5)及时补充VitD缺乏。(6)母亲的文化程度于儿童乳牙龋患有密切的关系。母亲的文化程度低,口腔保健知识缺乏,正确指导幼儿口腔保健能力受限,言传身教影响面窄,其孩子的乳牙患龋率就高。

3.2健康教育在预防龋齿方面起很重要的作用:龋齿的预防应采用综合性预防措施。应抓小、抓早,从母亲怀孕时抓起,保证孕妇足够的钙、磷、维生素D及必要的微量无素。尽量少食糖、甜食。多吃蔬菜、水果。做到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及含氟牙膏正确刷牙。预防保健机构要定期检查,指导口腔卫生保健工作,做到早防、早治,使儿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降低患龋率,促进儿童健康的生长发育。

儿童口腔保健常识篇10

【关键词】刷牙;健康教育;口腔卫生;对比研究;学生

【中图分类号】G479R329.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9817(2010)07-0860-0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可以通过健康、社会、语言、科学和艺术等5个领域的教育来实现”。“幼儿园健康教育是要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适宜有效的多种活动,提高幼儿的健康认识水平,改善幼儿的健康态度,培养幼儿的健康行为,最终使幼儿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1]。口腔保健一直是幼儿园健康领域的重点工作之一。为了解托幼机构儿童口腔卫生现状,降低龋齿患病率,提高口腔健康水平,笔者从指导儿童正确刷牙入手,开展了为期1a、形式多样的口腔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调查对象为某大学附属幼儿园3~6岁的幼儿。选择日托、小、中、大9个班和全托10个班,共计19个班。日托幼儿每天8:00入园、17:00离园。日托幼儿每日早饭后、午饭后在保育教师的监督指导下刷牙。全托幼儿可以周一入园,周五家长接走,为3~6,7岁的混龄班,每个年龄段的幼儿数基本相同。全托幼儿三餐后在保育教师的监督指导下刷牙。干预前后均采用按年龄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从19个班每班抽取4名儿童,共计76人进行调查。

1.2方法

1.2.1口腔健康教育

1.2.1.1内容包括正确的刷牙姿势、刷牙时间、刷牙次数等。

1.2.1.2形式(1)幼儿园盥洗室张贴自编的刷牙儿歌、正确刷牙姿势的照片或漫画;(2)保健人员利用牙模具及挂图到教室对儿童进行口腔保健教育;(3)幼儿餐后由助理教师监督指导刷牙,及时纠正不规范的刷牙行为;(4)面向幼儿家长举办口腔保健讲座并发放口腔保健相关知识问卷。

1.2.2口腔健康状况评价采用菌斑染色法检查刷牙效果,以下评价标准由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口腔科制定。

1.2.2.1操作步骤(1)让幼儿使用指定牙膏和牙刷正确刷牙;(2)刷牙后由专业人员用蘸有菌斑染色液的棉签在幼儿的每一个牙面上涂满菌斑染色剂;(3)幼儿用清水漱口后统计着色情况。

1.2.2.2分年龄段检查着色部位(1)小班:8个切牙和4个尖牙的12个唇面以及8个磨牙的咬合面,合计20个牙面;(2)中班:包括小班的20个牙面,外加8个磨牙的颊侧面,共28个牙面;(3)大班:包括中班的28个牙面,外加8个磨牙的舌面,共计36个牙面。

1.2.2.3有效刷牙的评价标准(1)有效刷牙:牙面呈现白色无染色剂附着;(2)无效刷牙:牙面有染色剂附着呈现粉红色;(3)若幼儿个人有≥50%的牙面无染色剂附着视为刷牙合格(幼儿园全园80%的儿童刷牙合格是北京市海淀区评比口腔保健模范幼儿园的标准之一)。

1.3统计分析用SpSS11.5软件进行χ2检验,p

2结果

2.1调查人群的一般情况干预前后样本人群在学段、性别、入托类型、牙齿龋患状况这4个特征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见表1。

2.2各牙位合格率健康教育后各牙位的合格率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干预前36个牙位中有9个牙位合格率达到80%以上,干预后有23个牙位合格率达到80%。无效刷牙的牙面集中在上颌Ⅱ、Ⅲ、Ⅳ颊面、Ⅴ颊面,并且呈左右对称趋势。见表2。

基线调查结果显示中小班的合格率在3个年龄段中低于整体平均水平。干预后3个年龄段的合格率均有提高,其中小班合格率提高了40.90个百分点,中班提高了34.29个百分点。干预前后3个学段整体的合格率有显著提高(p

3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的膳食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幼儿有更多机会接触高含糖量的精细食物,目前我国儿童患龋齿率达78%,龋齿已成为儿童三大疾病之一[2]。在6岁前的整个婴幼儿期,乳牙极易患龋。龋齿是一种慢性口腔疾病,破坏咀嚼功能,影响生长发育。龋齿不经治疗,可以发展成牙髓病、根尖病,甚至使颌面部发炎,过早缺失,影响牙的生长发育,致使面部畸形;此外还能诱发心脏病、肾脏病、风湿病等。

刷牙是人们保持口腔卫生的一种常用方法,可以对菌斑起到很好的清洁作用。健康教育可以尽早帮助儿童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减少牙菌斑的形成和堆积,达到防龋效果。

龋齿多发于窝沟、磨牙、双尖牙的颊面,磨牙的颊面窝沟和舌面窝沟及牙齿排列不整齐的扭转、重叠、倾斜处[3]。调查结果显示,刷牙不合格的牙面集中分布在上颌Ⅱ、Ⅲ、Ⅳ颊面、Ⅴ颊面,并呈左右对称趋势,其中右侧各牙位刷牙合格率最低。说明龋齿的分布规律基本和刷牙不合格的区域相吻合。造成这种分布规律的原因是由于幼儿精细动作的协调能力还不完善,而刷右侧牙时手腕需要反转,在难度上比刷左侧牙高,而且由于颊部肌肉的抵抗增加了刷上颌各牙面的阻力。各牙位合格率的分布为监督指导儿童刷牙提供了关注重点:一是要求教师尽心尽责加强训练儿童刷牙动作的规范性;二是要求儿童提高对刷牙重要性的认识,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每次刷牙每个牙面至少刷10次,刷牙至少刷3min;三是幼儿的口腔比较小,粘膜又娇嫩,因此幼儿园严把牙刷质量关。牙刷要选刷头小、刷毛软、刷毛端经过磨圆的儿童牙刷。

综上所述,托幼机构通过面向幼儿、家长及保教人员适时开展丰富多彩的口腔健康教育,能提高儿童刷牙合格率,控制龋齿发病。据调查,1岁和6岁儿童龋患率分别为8.33%和88.7%[4]。2岁半的幼儿乳牙基本出齐,但是手的技能尚不健全,因此,3岁之前的幼儿主要由家长或看护人员用指套式牙刷帮助幼儿刷牙。但是这个年龄段的幼儿已经有一定的理解表达能力,模仿力也很强,因此应注意培养孩子的刷牙兴趣。在幼儿的整个学龄前阶段如果从婴2岁半左右开始,以游戏活动(如动作模仿)的形式让幼儿直接感知正确的口腔保健常识,可以让幼儿对刷牙的重要性有一个模糊的认识。从小班(3岁左右)就应要求儿童餐后及睡前练习刷牙,逐渐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龋齿形成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有效刷牙能降低龋齿发病率,因此从幼儿开始培养刷牙的好习惯势在必行。

4参考文献

[1]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实施细则.北京:同心出版社,2006.

[2]孙建萍,刘文泉,姜华.健康教育在龋齿预防工作中的作用.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06,3(12):47-48.

[3]王英杰.幼儿龋齿发病规律及其预防措施.现代康复,1999,3(4):3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