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播案例研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10:37

网络传播案例研究篇1

二十一世纪,全球互联网快速发展,中国互联网迅速与国际接轨,全面进入网络时代,博客、微博、QQ等迅速普及,学校教育教学也自然无法脱离网络。

德育案例是高职院校班主任、辅导员、任课教师、学校各部门行政管理人员等全员育人工作中形成的具有先进性、科学性、价值性、可行性的真实事例,是教师总结撰写并通过网络来实现传播应用的一种策略支点。重点是个案资料的积累、研究,并通过实践、传播、分享、应用这些案例,使高职校的德育工作者、尤其是青年教师,在网络时代层出不穷的新问题面前,更好更快地应对,游刃有余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以建立起网络德育案例信息库和交流平台,对教师转变传统德育的观念,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借助多媒体网络研究新时期的德育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网络时代高职院校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

(一)学生接受信息渠道的多样化、复杂化

现今的网络时代,高职院校学生通过互联网了解了学校、家庭以外的未知领域,结交了许多不相识的朋友,改变了原有的思维方式,互联网对青年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不如高中、大学紧张,业余时间可以游离于学校和家长的监控之外,学生们喜欢泡网吧,上网聊天、看新闻、发微博、在BBS上涂鸦、贴图、上传视频、玩网络游戏等,有的甚至上课时还在用手机上网。学生们大面积“触网”,使得他们接触新信息、新思想以及新的生活方式的机会大大增加,从而对传统的德育方式的效果提出了挑战。当我们还停留在对个案的“孤岛式”研究的时候,高职院校的学生已经走在了教师的前面,在运用网络分享他们的经验。与普通大学、中学相比,他们有更多的时间接触网络,负面的情感、事例的传播在一个学校与另一个学校之间,比正面的还要快。因此,对于德育工作案例的传播与应用,我们如果还停留在开会交流学习或传统的纸质出版物为载体的阶段,显然是很不适应的,也是很不利于德育工作开展的。德育工作在校内主要会受到时间的局限,在校际与地区之间,更将面临时间与物质双重成本的制约,恐怕更加无法适应新网络时代的发展。

(二)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年轻化、专业化

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年龄特征也正在年轻化,将以80后、90后为主。对于网络他们可能并不陌生,但作为独生子女一代成长起来的这些教师,在成熟的速度上却较60后、70后的老师更为缓慢。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实践也日趋具体化、多样化、复杂化。有许多年轻教师主要是专业教师,对学生既要传授专业技能,又要提升学生修养,并用自己的师德去影响学生,往往有些不知所措。所以一方面我们要想方设法把老教师的宝贵经验尽快地保留与传播给新教师;另一方面,在网络时代,80后、90后的新教师将会遇到许多依靠过去经验和理论难以解释和应对的问题,这些问题随时产生,因地因人而异。解决这些问题,仅靠专家和教研部门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充分发挥当事学校、教师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把出现的新问题以案例的形式收集起来,进行实践研究,一个一个地加以解决。所以,要使青年教师能够承上启下,快速成长,其关键在于利用网络,建立以校为本的德育工作案例制度,把学到的理论与对德育工作案例的研究有机结合起来,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不断反思,来同化并形成新的德育理念,从而推动德育工作向纵深发展。

(三)教师传统培训的理论化、简单化

传统的教师在职教育,目前都以理论、经验的课程培训为主,指望教师们通过理论培训马上“听了能懂,懂了会用”,这是不太现实的。传播学的“认知不协调”理论认为:人们总是习惯于回避同自己原有认知要素相对立的不协调信息,反而积极接触与之协调的信息。年轻教师对不协调信息易于排异、歪曲,难以重构。专业人员所具有的知识大多要嵌入于情境活动之中,需要边做边学,才能学会。实际上,大部分教师在参与讲授为主的培训后,都很难把听来的知识和技能马上运用到日常管理上,反而成为难以消解的困惑。所以年轻教师在德育工作上的成熟,更是依赖于老教师的传帮带和自身经验的积累,这与飞速发展的新网络时代已经不相适应。目前各类教师培训往往为了培训而培训,简单化地搞几次讲座不能真正有实效。行之有效的方法还是通过网络来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且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

建立以校为本的德育工作案例制度,并利用好网络开展校与校、地区之间的分享交流,达到传播与应用的效果,80后、90后的青年教师在这方面比老教师更有优势。德育工作案例的应用与传播的研究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德育案例积累,教师把实际工作与教育研究相结合,重点围绕德育个案进行分析,撰写案例报告。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寻找同类个案,通过对同类个案的比较研究,从中可以发现新问题,概括出一般性的结论。利用网络逐步积累大量案例,再进行研究的话一定可以总结出诸多的教育策略,这就为教育行为提供了科学的指导。

二、网络时代德育案例的传播应用研究策略

为了使德育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让德育真正使学生入耳、入脑、入心,学校要建立开发德育案例研究的机制,并加以传播、应用。在行动中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推广优秀案例成果,制定德育工作案例共享机制,使之成为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和中介;让青年教师在案例中学习和总结先进的德育工作理念,再将先进的德育工作理念通过案例变为德育工作行为;通过问题的解决将成功的经验运用于德育工作之中,最终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典型的德育工作案例资料的积累

通过对德育工作案例资料学习与应用,提高教师的德育工作水平。首先要在学校建立网上德育信息资料库,为德育案例的应用研究搭建好交流平台。全体教职员工在教育实践中撰写德育工作案例,能够将典型事实用记叙文的形式写出来,并上传到网上,经过部门负责人的审核,才能公开。其原则是案例的撰写必须具有真实性,即所写案例必须是现实生活中确实发生过的,有据可查的,而非道听途说的。但是要隐去所有当事人的姓名和班级等有关信息,重要的是在于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案例必须具有典型性,即选择那些在日常生活中有一定影响的案例。建立了德育职教网络平台,旨在加强各校德育交流,高职院校德育网络平台为彰显各校风采,可以分级设置:一级版块以学校名称建立,二级版块以班主任辅导员工作案例、德育活动案例、学生管理制度、学生社团活动、学习资料为分类。各成员单位指定一名工作人员为本校版块管理员,负责审核本校成员注册信息的正确性和发贴的合法性。当各校不断有德育案例上传,网络的资源就会越来越丰富,加入的人员也会越来越多,德育研究交流就会蔚然成风,德育工作的创新成果也会不断出现。

(二)形成德育工作案例的传播交流机制

做到送出去时有接收的,引进来时有供应的。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者特别需要迅速及时地掌握最新的学生思想动态,了解德育的新的内容。如果利用网络媒体在传播信息方面具有及时、大量、交互等优势,就可以在自己的实践中边学习边运用。网络可以使学校德育内容得到扩展,网络信息会极大地丰富德育资源,使我们的德育工作有了凭借。网络提供了与有关学校、有关地区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激励、共同发展的可能。高职院校德育工作案例的积累,有赖于各校结合自己的德育工作案例,及时回顾反思,积累自己和他人的案例;形成研究学习氛围,学习别人,探讨实践,总结反思,共同提高。这会产生以下作用:

更新德育观念。高职院校通过德育案例的传播共享,德育工作者会积极深入地研究德育在网络时代的特点和规律,充分认识网络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会改变老的思维方式,也会同理学生喜爱网络的心理,不再一谈到网络就只看到学生接触它的负面的影响。教师会采取变堵为疏、积极参与、正确引导的做法,将德育渗透到媒体教育和信息教育之中。教师也会利用网络开展自身对学生的德育工作,如利用家校路路通平台跟学生的家长积极沟通,教师建立QQ群与学生交流。有一位教师就利用QQ群解决了一个学生离家出走的问题。学生由于父母闹离婚而离家出走,手机不愿意接听,但教师发现她建立的QQ群中该学生在线,于是耐心地跟她聊,学生也把她的烦恼在QQ中倾诉出来。最后在教师的开导下,学生终于回家了。目前学校的专题学生工作都开通了微博,交流更加直接,不受时间、地域等因素的影响。

教师会意识到利用网络德育案例的交流可以找到很多方法,可以解决实际问题。网络是这个时代的人们人际互动的新空间,在互动过程中也逐渐形成了网络道德规范。但部分学生网络道德感弱化倾向明显,网络道德失范,通过德育案例的交流,可以着重加强对青年学生的“网德教育”,形成青年学生对网络道德的正确认知。增强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要他们学会选择,识别良莠,鼓励他们进行网络道德创新,提高个人修养,养成自律的习惯。学校在传授网络技术的同时,加强网络道德训练,增强青年学生的网络道德和法制观念,培养良好的网络道德行为,从而改善网络社会道德失范状况。

在新的形势下,培养一支业务精通又懂网络技术的德育工作者队伍显得尤为紧迫。网络时代要求从事德育工作的干部和教师学会运用网络,把德育教育渗透进去,这样才能面对新世纪的高职院校学生,解决网络时代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和问题。这支队伍应当具有深厚的德育理论水平,具有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责任感;具有深入了解网络的特征,熟练地使用网络、驾驭网络,即会用网上的正面材料,对学生进行形势教育,培养其解疑释惑的能力;具有强烈的开拓精神,不断发现新问题、探索新思路的与时俱进的精神。也会利用网络开展各种德育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学生的才艺可以在网上展示、学生取得的成绩可以通过网络公示,学生之间的矛盾可以利用网络来化解。充分运用网络技术平台开展教育活动,对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合理运用现代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网络为教师服务的同时,也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可以自由探索的环境,教师可以通过德育案例的交流,让学生在网上自由地谈天地、论古今。这样网络也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参与性和探索的精神。

(三)通过德育案例应用进行自我反思

教育是一项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工程。教育工作者需要经常反思,在反思已有德育工作行为与新理念、新经验间的差距中完成理念的更新,这一过程需要经验与理念的共同引领。所以当自己的德育案例受到别人的关注时也要多关注与自己相似的德育案例,看别人处理的办法,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以后的德育工作中进行完善,并修改自己的德育案例。

在反思理性的德育工作与现实的差距中完成向行为转移的飞跃,这一过程需要同伴互助。教育工作者不能是孤立的,在原来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体系中进行创新,特别是与同伴的探讨,在德育案例的交流平台把自己应用的心得告诉别人,并进行思想火花的碰撞,这样可能会有更加创新的方法。遇到困惑借助德育案例交流网络还可以向同伴讨教,这样的策略可能对年轻教师的成长更加有帮助。

在反思德育工作行为与学生实际收获间的差距中完成规律的揭示。这一过程是需要专家引领下的行为反省。网络上丰富的信息资源使教师获得养料,完善知识结构,学习发达国家的科学技术、管理模式和先进经验,并借助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甚至普通人的力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网络时代高职院校德育案例的应用研究,要以“案例”为载体,采取“德育工作实践—案例形成—案例积累—传播分享—案例应用—总结理念—前瞻性探讨”的校本教研途径。主要采用理论研究、行动研究、案例开发与传播共享研究等方法。在研究中,坚持实践性原则,着眼过程,注重发展,重视操作,强调行动性、开放性与生成性。根据不同的问题,还可以确定不同的研究课题;各研究课题小组及个人充分发挥各自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实践中检验、修正、发展。在具体实施时面向全校,或一个地区同类几所学校构成一个整体全面的运作体系。

网络传播案例研究篇2

〔关键词〕网络谣言;政府辟谣;谣言受众;阻断机制

〔中图分类号〕D63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821(2012)11-0023-05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化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以及矛盾突发期诸种问题冲突的叠合积聚,伴随着各类社会突发事件产生的网络谣言,已经成为影响当前社会和谐和稳定的重要因素,成为广大网民和各级政府关注的焦点。

当前国内关于网络谣言的研究主要有网络谣言的概念,成因,特点,传播规律和传播动力等。王国华(2011)认为网络谣言是在网上生成并传播的未经证实的特定消息,并以地震谣言为例,从网络谣言的、传播等视角分析谣言的传播动因[1]。伍宝等人(2009)指出信息缺乏、社会心理、网络虚拟环境三者相互作用是网络谣言的成因[2]。也有学者认为增加公众的生活安全感和信任感才能实现对网络谣言的有效规避和消解[3]。但在网络谣言传播中政府的辟谣对策研究中缺少丰富的案例支持,从而造成已有研究不够深入系统。因此,本文在研究网络谣言规律基础上,整合前人研究成果和当前发展动态,通过把握网络谣言的传播特点,研究网络谣言受众的心理变化,进而从传播媒介、网络谣言受众、政府行动3个角度提出网络谣言的辟谣对策。

1网络谣言的内容及类型

1.1谣言传播的网络化

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谣言的传播不再局限于口口相传,而是更多的借助于网络进行传播。网络谣言是指通过网络介质(例如邮箱、聊天软件、社交网站、网络论坛等)而传播的没有事实依据的话语。主要涉及突发事件、公共领域、名人要员、离经叛道等内容[4]。

网络传播案例研究篇3

>>2013年度陕西网络传播十大案例分析2015年度陕西网络传播十大案例分析网络传播机制及应对策略以书为媒:2012年度热点出版和文化事件透视房管行业热点难点问题及应对策略分析2012年度中国热点述览地区重大负面事件的网络传播应对策略2012年度网络热事盘点2012年度网络语言正流行2012年度注册会计师《审计》科目大纲解读及机考策略2006年度网络热门事件回顾2012年度春季烟粉虱的暴发危害及防治对策某院2011―2012年度麻醉处方收样分析与对策2012年高考英语湖北卷完形填空试题分析及应对策略2012年度指南2015年度事件2012年度新疆山羊绒资源状况及公证检验质量分析网络热点事件传播中的心理效应分析网络传播的负面影响及应对策略热点关注: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l.

[3]辛文娟,赖涵.传统媒体和微博议程设置的对比研究——以广东佛山两岁女童小悦悦被撞案为例[J].新闻界,2011.

[4]郭镇之.关于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J].国际新闻界,1997.

[5]孙海文.从传播学角度看地方政府形象塑造[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

[6]孙海文.从传播学角度看地方政府形象塑造[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

网络传播案例研究篇4

关键词:社交网络购物—分享达人

近年,社交网络和电子商务的融合成为流行的商业实践,随着各大社交网络用户的日渐成熟以及规模的日益庞大,用户与品牌企业之间的互动交流正在加剧,且用户之间的相互分享正在产生着交叉营销效应,使社交网络的广告效益不断凸显。本文针对社交网络中的“购物—分享”现象,利用传染病动力学和复杂网络理论,对在线社交网络中的信息传播行为进行建模仿真研究。下面首先介绍本文提出的模型,然后介绍仿真实验,最后给出结论和建议。

一、基于agent的社交网络“购物—分享”模型

(一)社交网络的结构特征

文献①提出典型社交网络具有以下特性:

1、度分布服从幂律分布。幂指数γ∈[-3,-2]。

2、用户按属性进行聚合,同属性的用户联系密切,不同属性的用户间联系较少。

3、存在相当数量的随机连接。

人们在社交网络中基于共同的兴趣或体验建立朋友关系,整个网络出现多个“圈子”(clique),“圈子”中“度”(degree)高的结点成为此圈子的意见领袖,对于成员它有相对较高的成员关注程度和意见影响力。

(二)“购物—分享”行为的心理驱动机制

e.S.刘易斯在1898年提出aiDma消费行为模型,而日本电通公司在2005年提出了新的即aiSaS消费行为模型。此模式将消费者在注意商品并产生兴趣之后的“信息搜集”以及“信息分享”作为两个重要环节来考量。由于网络的普及,人们会产生三种渴望:要求庇护、渴望发言、寻求联系。这反映了人天生的社会属性,导致消费者由个人主义的自我认同转为寻求社会认同,每个人希望把自己的独特体验分享给大家。这是社交网络的“购物—分享”的心理驱动机制。

二、社交网络“购物—分享”模型

社交网络的结点(nodes)是社会行动者(socialactor),“边”是行动者之间的社会关系。个人的消息会被其好友看到,并以一定的概率分享、传播。同时,若其好友对其内容不感兴趣则成为“免疫者”且不会传播。本文把社交网络的用户定义为结点,个体之间的好友关系则可以用结点之间的边来表示,信息只沿着边传播。传播结点表示该结点接受了来自其邻居结点的信息,并具有传播该信息的能力。未感染结点表示该结点没有接受来自其邻居结点的信息,并有机会接受信息,即有概率被感染。免疫结点表示该结点已经接受了其邻居结点的信息,但是不具有传播能力。结点在传播状态、未感染状态和免疫状态之间的转移不仅依赖于结点自身的状态,还与它的邻居结点的状态相关。

本文提出的消费者“购物—分享”模型如图1所示。

(一)实验方案

基本策略是利用人们对朋友的信任,增强购物分享率和成交率。实验方案如下:

1、草根策略:选取全体结点的度排位最低的用户自发的分享购买体验和产品。

2、达人策略:选取初始设定的圈子的中度最高的核心人物即达人做推荐。

3、超级明星策略:由整个社交网络中好友数量最多的超级明星做推荐活动。

在这三种方案的基础上增加激励因素,即给予推荐提成,提成比例分别为20%、40%、60%、80%、100%。显然,前三种方案的提成比例为0%。所以,总共18个实验方案。

(二)仿真与分析

1、生成社交网络

根据文献③生成模型,设定初始结点60,初始圈子10个,最终人口数为800。网络结点具有的属性是“偏好”和“从众”,行为包含“喜欢”、“分享”、“拒绝”、“购买”等等。

关于幂指数,采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和最小二乘法,拟合之后得到γ=-2.44,符合社交网络的幂律分布特征。度分布的长尾并不明显,有一定程度的截断。网络的平均节点度最终稳定在4.38。

2、仿真实验结果分析

首先定义社交网络中度最低的结点为“草根”,10个圈子中度最高的为意见领袖,即“达人”,网络中度最高的为“超级明星”。仿真实验中,随机选取100个草根、10个达人、1个超级明星,使用netlogo的behaviorspace,每个方案做100次试验。

(1)单人的平均收益

分别统计不同提成比例下三类方案的平均收益,其中草根为2.15,达人为4.07,超级明星为31.90。超级明星的平均收益效果明显好于达人和草根。而达人方案的效果稍好于草根。

出现此结果的原因在于草根、达人和超级明星的度的差别。草根的平均度为2.1,低于网络度平均值4.38,达人的平均度为53.7,而超级明星的度为87。超级明星的度只比达人高62%,但是效果远远超出达人,原因在于超级明星的好友中包含了达人,即达人帮助超级明星做出了相当的贡献。

(2)总收益

总收益为三种方案的统计收益之和,草根方案总收益为215,达人为40.7,超级明星为31.90。草根方案高于达人方案,达人方案高于超级明星。

(3)标准差率

草根、达人和超级明星方案的稳定性并不相同。达人方案最稳定,其次是超级明星,而草根方案最不稳定。如图2所示。

三、结论与建议

在社交网络中利用“购物—分享”模型做营销是可行的,策略如下:

——如果商家要在社交网络中只寻找一位推荐人,建议考虑超级明星;如果商家不考虑请超级明星推荐,那么完全可以考虑寻找某些圈子的意见领袖合作,最终的收益稳定且可观。甚至考虑草根方案,发掘长尾市场,但是草根方案的不稳定性过于显著,具有不可预计的风险。

——综合考虑总收益和稳定性,本文推荐“达人方案”。在社交网络中利用多个圈子的意见领袖做推荐活动,对企业营销嵌入社交网络非常有效。建立圈子,在圈子中寻找甚至培养意见领袖,从而影响圈子成员的购买选择。

总之,无论是强关系还是弱关系,分享和推荐机制压缩了信息的供应链,它让优质商品的信息通过对朋友的信任,快速地传递到消费者那里,达成购买。

参考文献:

①熊熙等.社交网络形成和演化的特征模型研究.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12:140—143

②肖沙娜·朱伯夫等.支持型经济,2004

③钱大千,张晓东.基于SnS社交网络的增长模型.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265—1268

④胡海波,王林.物理[J],34卷(2005年)12期,889

⑤李飞.零售业态创新的路径图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6.12(24):654—656

⑥冯炜.基于模仿的创新——对中国零售业态发展的战略性思考[J].江苏商论,2003

⑦mkinenS,Seppenenm.assessingbusinessmodelconceptswithtaxonomicalresearchcriteria:apreliminarystudy[J].managementResearchnews,2007,30(10):735-748

⑧ChesbroughH.Businessmodelinnovation:opportunitiesandbarriers[J].LongRangeplanning,2010,43(2/3):354-363

网络传播案例研究篇5

一、公共危机管理:动态危机传播过程

从古巴导弹危机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泄露事故,从“9•11”恐怖袭击到“非典”、大肠杆菌疫情蔓延,从全球金融危机到印度洋海啸、佛罗里达飓风、汶川地震,从埃克森公司(exxonValdez)石油泄漏事故到强生公司泰勒诺(tylenol)胶囊中毒事件、各种食品安全事件……进入20世纪以来,随着现代化的不断推进、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人类社会在不断进步的同时,各种问题和矛盾也随之而来,越来越多潜在的或是正在发生的公共危机日益成为人们不可回避的问题。在这样一个“风险社会”①的时代,“没有一个组织可以免疫于危机”,[1]如何应对公共危机,维护公众利益和公共安全,促进社会的良性发展,已日益成为摆在各国政府面前的重要课题。在大众媒介日益发达的今天,信息传播在公共危机管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有学者认为公共危机管理实际上是“一个动态的危机传播过程”(aprocessofongoingcrisiscommunication),公共危机传播的效果是决定其成败的关键。舆情则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民众对社会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是较多群众关于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等表现的总和,[2]公共危机是引发舆情的重要的中介性社会事件。公共危机传播贯穿于公共危机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是政府、组织与社会、公众之间双向互动的信息沟通行为,在此过程中,舆情的监测、分析、研判、疏导等是危机传播成功与否的关键。

十六届四中全会把建立和完善舆情信息汇集和分析机制写入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反映了党和国家对舆情研究重要性的认识。据统计,截至2010年底,我国网民数量达到4.57亿,占全球网民总数的23.2%、亚洲网民总数的55.4%,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4.3%,其中手机网民在总体网民中的比例进一步提高,达3.03亿。[3]以即时、互动、开放为特点的网络传播为公众表达意见,参与政治、经济及社会生活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平台。由此,舆论打破了时空限制,出现了聚合化、实时化等趋势,大规模、全国性的舆论可以在短时间迅速形成,这一点在公共危机传播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在此背景下,能否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对网络舆情进行准确分析和研判,进而通过有效的危机传播预防和化解危机,直接关系到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目标的实现。与此同时,对于这一领域的研究在理论方面也极具价值:一方面,对公共危机传播中网络舆情这一特殊信息传播方式进行分析研判,能够帮助我们深入研究新媒体环境下危机信息传播的新特点、新趋势;另一方面,在定量与定性研究的基础上对公共危机传播中网络舆情的分析研判机制进行探讨,能够帮助我们了解网络舆情发生、发展、演变的一系列过程,是对舆情基础理论的深化和拓展。

二、公共危机传播中的网络舆情分析研判机制

在危机传播方面,目前探讨的重点集中在危机引发的信息流动和系统互动过程,在研究方法上,结构分析法逐渐取代了传统的个案研究,形成了管理学、传播学和公共关系学三大主要理论视角。国外对网络舆情的研究并不局限在社会科学领域,一些自然科学家侧重于对于舆情的产生、发展进行定量分析,网络信息处理领域重视应用技术开发,如话题检测与跟踪(DtD)相应的理论与应用研究从传统对于事件的识别跨越到包含突发事件及其后续相关报道的话题检测与跟踪。国内对网络舆情的关注最近几年有很大提升,据CnKi(2005-2010)统计,相关论文呈爆发性增长,成为学科交叉研究的热点。机制是一种在稳定和多数情况下存在的工作方式,因此公共危机传播中网络舆情分析研判机制建设的主要内容集中体现在对当前新媒体环境下,我国公共危机传播中的一种特殊的信息形式———网络舆情进行分析和研判时所采取的工作方式的建立上,其主要内容包括:

1.公共危机传播中网络舆情分析机制。在动态监测与全面汇集的基础上,将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研究危机传播生命周期中网络舆情信息的分析策略和机制,以期更准确地描述、推论、预测和预控。

2.公共危机传播中网络舆情研判机制。在对网络舆情进行全面、客观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网络舆情形成所依赖的三个基本条件———作为意见表达空间的互联网、作为舆论主体的广大网民、作为舆论对象的中介性社会事件(公共危机)进行综合研究,建构网络舆情研判的指标体系与模型。同时,针对公共危机的生命周期,将网络舆情的研判机制细化为:预警机制、响应机制、疏导机制、机制、反馈机制等。

3.预案平台建设与反馈评价机制。对公共危机传播中网络舆情的分析研判最终要为政府的危机治理提供支持,因此,设计基于危机事件的舆情分析研判系统、信息库、预案库、专家库,并在实践检验和反馈的基础上对相关指标、模型、方案进行修正亦是机制建设的重要内容。

4.公共危机传播中网络舆情分析研判的体制建设。网络舆情的分析研判机制的建立和有效运行需要以科学、规范、长效化的体制作为保障,因此进行体制建设是公共危机传播中网络舆情分析研判机制建设的基本前提。整体而言,公共危机传播中网络舆情分析研判主要着重于两个方面:第一,综合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和分析方法对危机传播中的网络舆情进行汇集分析,建立相关指标体系;第二,在分析基础上建立包括提前预警、紧急响应、迅速联动、科学疏导、及时反馈等诸多环节的网络舆情研判、应用机制,研究其模型框架和管理机制。舆情本质上始终贯穿了公众与国家管理者之间不断变动的相互利益关系,[4]围绕着不同的危机事件,舆情的主客体之间不断进行利益的博弈和政治态度的变动,普遍性与群体性、综合性与纷杂性、相对性与可变性等等交杂在一起,加之民众心理、历史性和民族性方面等特点,舆情信息本身很难把握。同时,网络的开放性、虚拟性、即时性和互动性决定了网络舆情的自由性、多元性、突发性、分散性、偏差性等特点,这些更为网络舆情的分析带来了困难。一方面,公共危机传播中网络舆情分析研判指标体系的确立,指标所对应的网络舆情信息经过分析要能准确地作出判断、发出预警、提供支持,对于指标的可测性、可靠性、导向性和延续性等都有一定的要求,这需要将危机事件进行分类,结合具体案例深入分析影响网络舆情的各种因素,选择那些对网络舆情影响较大、便于测度的要素作为分析研判指标;另一方面,公共危机传播中网络舆情分析研判机制的设计,要行之有效、具有可操作性,及时进行修正和完善。#p#分页标题#e#

三、公共危机传播中网络舆情分析研判机制的体系

从历时态角度分析,任何危机都有特定的生命发展周期———危机前、危机中、危机后。在不同种类的危机事件中,在不同的危机发展阶段,其网络舆情的内容、特点不尽相同。因此其体制建设要以情报学的信息监测、汇集作为技术、数据支撑,以传播学的研究方法与范式为主导,结合社会心理学、管理学、公共关系学等方面的研究视角,其基本体系如下图所示。危机前:做好危机事件网络舆情预警的规划和建模工作,基于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有效的分析方法进行网络舆情信息的监测、采集、处理、分析和预警,提出针对不同种类危机事件的切实可行的分析研判机制和模式框架,进而实证检验和反馈修正。危机中:结合当下的危机事件,对其进行分类,及时预测和发现网络舆情的发展动态,予以全面挖掘和汇总。在此基础上,进行处置分析(包括数量、内容、倾向性、时间、用户信息、网站类别、ip地址等方面的分析)和专门化、系统化的研判(包括网络舆情本身,及其与外部微观、中观、宏观因素的互动),同时结合社会调查,考察网络舆情与社会舆情之间的关系。进而,汇集并建构危机传播中网络舆情的响应、疏导、、反馈机制,通过实践检验,建立指标考察其正负效应。危机后:通过反思,对相关模型框架和指标体系进行修正,同时探讨危机传播中网络舆情分析研判的长效机制建设。

四、公共危机传播中网络舆情分析研判的流程

网络传播案例研究篇6

1.1通信网络当前现代远程教育技术系统是一个比较综合的大网络系统,它横跨了卫星广播网、计算机网络以及有限电视网和邮电通信网络这些系统。它可以根据不同在情况进行相应的几种信息通道的融合,最终达到传输目的。但这都必须要在保证信息传输速率,支持多媒体网络传输下进行,因为在现代远程教育中,其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学习效率得到提高,如果没有多媒体宽带网络的支持,就不能很好地对教学质量予以保障,也就不能达到教育目的。1.2多媒体终端设备远程教育系统的终端设备所要做的就是对自身信息进行处理,将自身信息予以传播以及对外来信息进行接收这几项工作。对自身信息的处理一则是说对将要予以传播出去的信息内容进行分析加工,让它能为教学目的提供条件;再则就是对信息的传播格式进行修改,让它能在适应网络传输格式需求的情况下顺利传播。而将自身信息予以传播,就是说让信息在通过网络信息平台终端的己方这一端输送到网络上去,来完成信息的传递。最后对外来的信息进行接收,顾名思义就是讲己方终端设备对符合自身需要的信息进行筛选并接收到设备上,并最终以能够使人接受图像、声音的方式转换出来。比如要对课堂上一段课程进行视频传送,首先要对视频信号进行处理,处理过程中首先要对视频信号内容进行编辑,剪切不要的部分,配上字幕等,第二要对视频信号的传输格式进行转换,但为了避免传送数据过大也需要对其进行压缩处理。然后就是对视频信号的传播。1.3教学资源通信网络与终端都是依靠教学资源来做基础的,如果没有教学资源其对信息所做的处理、传输以及呈现过程都是徒劳。因此教学资源是远程教育系统的根本核心。它是远程虚拟学堂的重要组成,如果没有它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料,对学生学习做出评价等等工作,远程教育将不能进行下去。通信网络与终端只是给予远程教育提供硬件支持,教学资源就是远程教育的软件支持。在硬件支持的保障下,如果缺少软件的支持,远程教育系统将是空洞而且不完善的。

2远程教育网络课程教学设计

2.1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原指讨论的方法与方式,即从意见对立中寻求矛盾,在矛盾中寻找新的意见,在归纳的基础上,形成对真理的表述。现当今,案例教学法是指在教育过程中,大量采用课堂或现场案例分析、对案例进行专题讨论、亲自实践等多种方式,进而去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研究和分析,生动形象地解释所学的内容,深刻揭示其哲理内涵,最终帮助学习者更好的掌握知识并提高教学质量。在这种教学方法中,教学者主要的作用是组织和引导学生,整个课堂的主体还是学习者。通过提前给学生布置题目,让学生对案例事先有个了解,然后同学之间进行辩论,老师进行指导,在整个过程中来获取知识,锻炼能力。同时教师辅以点名提问的方式,来回答问题,最后做一个总结来概括知识点。2.2案例教学法在网络课程中的作用远程开放式教育是让学习变成学生自主的一个行为,老师通过远程教学辅导的服务,它最大的特点就是老师跟学生能够处在永久分离的状态下。所以,这就对教师的教学法式提出了考验,老师必定要在传统教学的方式上做出改变,此类教学探求的重点在于:首先,要调动起来学生自身对学习的兴趣,从而让他们能保持不停学习的动力和兴趣,让整个教学过程能够同步进行;其次,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通过老师的正确引导,让学生能够独自准确地理解法律条文的深层以及引申意义。最后,增强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的处理能力。案例教学可以理解为老师在教学过程当中,通过讲解实际法律事件例子,按照法庭审理方式建立模拟法庭等等形式的授课方式。这类方法重在给学生营造有特色学习氛围,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能够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一方面,案例教学模式能充分地激起学生对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案例通常会具备形象具体,鲜明有趣等特点,这些就能很好地调动其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填补了传统教学的单一、枯燥以及抽象等性质缺陷。从而巩固所学知识。另一方面,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师生互动性很强的新型关系性教学。其案例可以来自学生自身遇到的生活实际问题,然后经过老师为其引导解决,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培养了学生对实际事件的处理实践能力,而学习也丰富了老师的教学资源和视野,双方都在教学互动中得到了提升。2.3案例教学法在网络课程中的应用——以电大“民事诉讼法”为例随着媒体设备以及计算机技术信息科学的迅速发展,这方面因素也越来越多地被用在辅助教师教学相关方面,这就造就了多媒体教学案例的优越性。在进行法律基础教学过程当中,采取视频教学的方式,即为法律基础与信息技术科学结合体现,这也是为教学最终达到的目的提供了最有效的支持。2.3.1网络课程中情境设计对教学的重要指导作用在笔者看来,网络课程中对于情境设计可以理解为把已经学会的理论知识与解决办法在一个特定的情景中加以还原进行分析的特殊学习形式。通俗地说,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东西运用到将来从事的工作中,或者身处的环境中遇到问题时,并且还能够用其来提供、制定应对措施。目前这种学习办法也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在现代社会生活当中。目前有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通过招聘到公司岗位工作时会出现很多事情都无从下手,因为当前的教育体系下主要看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对动手能力的培养教育。以至于社会各界都给大学生提出了毕业再去技校学一年的呼声高涨。但现在出现了这种网络课程中情境设计的教学方法,大学生就能摆脱人们对于其动手能力弱的批判。这种教学方法尤其在法律基础教学中能起到很大的作用。比如在关于“民事诉讼法”的教学过程当中,模拟法庭教学学生可以各自扮演角色,在扮演的角色情景下充分吸收到课本知识,还能互相交流学习心得,既生动又高效准确。2.3.2网络课程需求性知识的设计与研究不同年级的学生对不同课程采用案例教学法存在不同需求。广播电视大学法学院在校学生中,不同年级的学生对案例教学法的需求存在差异。当被问及“你希望本学年民事诉讼法课程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所需要占到的比例的问题”时,高年级中大部分的学生是选择30%到60%,而04级的只有14%的学生选择这一比例。这从整体上反映出,采取案例教学的方式更能够吸引高年级的学生,由于低年级的学生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缺乏一个系统的知识储备,对这样的教学方式没有太多的需求。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学生对于案例教学的作用以及能否对自己的学习起到更好的促进有一个相对清晰的了解。因而,在实际教学中,需要做好信息的沟通以及反馈,促进教与学之间的经验交流。案例教学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反馈,做好必要的调查和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意见和想法。教学者可以同其他学校或者本校的教师共同交流学习,分享一些好的教学方法,最终促进案例教学方法的完善以及发挥其最大的功效。2.3.3网络课程案例与理论知识衔接性研究随着我国对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体现了我国法律对人才实际能力的需求加大,之前的“理论型人才培养”模式也就逐步被“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所取代,如何才可以解决国内对于法律教育教育缺乏实践能力的培训,这是一个发人深思的难题。而解开这个难题的重点在于如何完成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理论知识灌输”的教育方式到“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实践与理论结合”的教育法式转变。模拟法庭教学方式就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它突破了单单只依靠老师笼统重复地灌输枯燥无味的课本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就拿“民事诉讼法”这门课程来说,完全都是理论课程,没有什么趣味性可言,假如只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来教学的话,学生是不能够完全理解其深层次的法条含义。案例教学全程包括对案件的分析,进行庭审环节示范以及模拟现场法庭等等方式来给予学生启发,并指导学生进行对课本知识的拓展分析,提高实践能力。这不仅能摆脱传统无趣的教学环境以及枯燥的课本知识,还能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积极性,让学生学得深刻,学得透彻。

3远程教育网络课程教学设计建议

3.1网络课程学习资源的设计首先,收集“民事诉讼法”课程相关的媒体素材,常见的有文本、音频、图形图像、动画和视频。其次是准备丰富的试题库。“民事诉讼法”的整个课程对于每一个章节的练习以及考核的试卷,都会配有相应的参考答案,方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再次,对于课程的学习设计了独特形式的教学课件。运用媒体信息把知识点整合教学,这样可以进行完整教学的课件可用于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中。课程中出现的一个重难点问题,也可以设计一个相应的有针对性的课件供学习者上网搜索并自主下载,方便学生在学习中自主的解决这些难点问题。最后是教学案例,教学案例每一方面的内容都需要包含,包括对事实的详细描述、案例的相关背景、对案例的分析以及评价、能运用在哪些领域、对于教学的建议等等。3.2网络课程教学的方法设计大部分执教“民事诉讼法”的教师,尽管都接受了有关信心技术方面的培训,可是教师在这方面毕竟不能跟专业人士相比,这就要依赖于教师们自身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摄取量以及培养这种不断摄取信息的意识。教师之间还要互相进行信息的沟通交流跟及相互学习,凝聚成一股智慧囊。进行“民事诉讼法”的视频案例制作时,要注意结合一些实际理论,能够向相关人士请教,并在其指导下去行动,比方说,可以把构建主义的学习理论以及教学设计原理等相关的理论结合起来。现今的“民事诉讼法”中文本案例占大多数,但是视频案例就很少见。这样就要求教学老师利用一些电视节目,把其剪辑制作成视频案例来教学,比如把像央视的一些法治栏目《今日说法》、《法制在线》等,还有其他电视台的法治栏目,把需要教学的内容与视频结合剪辑,采取这样的方法无疑可以减少备课时间以及更能达到较好的实际效果。3.3网络课程教学评价设计网络课程把学习的最终目标作为一个依据,采用一定的技术手段来衡量、测定学习的整个过程和产生的结果,从而达到一个客观的评价,这样的一种形式就是网络课程的学习评价。对于评价活动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对网络学习的一个监控和管理,能够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教学,同时对学生做一个必要的调节,使学习变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行为,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评定,把教与学更好的统一结合起来。电大进行“民事诉讼法”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定期做好反馈工作。

4结论

网络传播案例研究篇7

关键词:媒介事件;新媒介事件;案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1)09-0038-02

媒介事件是大众传媒的狂欢节。2009年媒介事件的提出者丹尼尔•戴扬受访时谈到新旧媒体间关系[1]:旧媒体展现事件,新媒体作回应。响应中央媒体(包括媒体事件试图制造大规模共识的极端情况),新媒体往往寻求自己的接收空间、响应空间。换言之,新媒体的角色似乎站在公众一边[2]。

在微博、全民记者等作为传媒关键词的2010年,媒介事件呈现方式更加复杂。考察媒介事件研究的变化既有关照实践的现实意义,又是对理论的一种呼应。参阅2010年新闻学界对媒介事件研究发表的论文,笔者对2010年媒介事件研究进行综述和归纳。

一、新媒体对传媒公共性的塑造和公共空间构建的作用

考察媒介(主要是新媒介如网络)事件对传媒公共性的塑造和公共空间构建的作用,探讨新媒介环境下建构与维护政府形象的新挑战,寻求合理的公权力互动模式。赵桂华《新媒体事件与传媒公共性》对典型的新媒体事件进行微观分析,探讨在新媒体时代传媒公共性的新特点。某种程度上传媒在现代社会中已经成为了人们实现某些社会需求(民主政治参与)的功能替代物。蒋谢尔[3]《新媒体事件:“网络最优化”倾向于“公共领域”建构》考察网络在新媒体事件中与传统媒体、政府的互动关系,指出网络构建公共领域的优势及可行性。作为大众传媒,公开的话语权及提供一个意见的自由市场是其引导舆论、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保证。无论是媒体传统的议程设置还是受众的主动爆料,只要形成了媒介事件,并以一种规范型公共性实践的理性面貌出现,受众的充分关注都会形成强大的话语权和舆论监督力量,从而促进了传媒公共空间的建构,维护公共利益。“公民超越私人领域通过公共领域与国家、政府意志产生互动。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中的规范化可以被视为建构公共领域的一项尝试。”潘旭、汪青云[4]《基于新媒介事件的网络舆情特征分析》认为:网络舆论多以新媒介事件为对象,以口碑式的讨论为主要形式,并在内容上呈现出以负面口碑为主的特点,在传播效果上具有议程设置的特征,为受众提供收集意见的窗口和表达意见的平台而影响广泛且深远。叶皓[5]《“媒体事件时代”应注重维护公权力形象》分析了新媒体事件时代网络监督对政府公关能力提出的考验及相应的对策,即“政府部门不能将之看作‘敌情’针锋相对,而是要视之为‘民情’虚怀以待”。

二、新媒体参与媒介事件的特点

网络媒体及受众成为媒介事件的参与者。2010年的研究文章都提到了新媒介事件。目前国内对于新媒介事件的研究,大多衍生于“媒介事件”这一理论基础。师曾志[6]《网络媒介事件及其近年来研究现状和特点》归纳和梳理了网络媒介事件。“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全球某些发达地区急促地‘集体个人化’,这也是乌尔利希•贝克所指的‘制度使然的个人化’。”在高度个人化的现代社会,“媒介事件”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间歇性地发挥规范的整合作用,常态中较为孤立的个人在媒介事件中重新认同,凝聚成群体。然而新媒体时代,媒介事件的特点和作用都发生了改变。有学者将新媒体事件定义为“由网络、移动媒体等为主的新媒体信息、形成相应舆论进而为民众广泛关注并可能采取相应行动的热点事件。”对于新媒介事件的特征,蒋谢尔在文章中概括到:“现实生活中的某些事件经新媒体披露和传播后,在一定条件下,会由孤立的事件发展为可持续的运动,在营造群体氛围的基础上影响主流社会,其传播效果得到放大。它所标志的不仅是媒体形态的变化,或是媒介生态系统的扩展,而更是媒体内容、话语权、主体性的变迁,是网络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转型。这是公民新闻以及群众书写的要点所在,是处于社会边缘的信息中下阶层加入创造历史事件的关键所在,也是新媒体事件最根本的新特征。”周葆华《突发事件中的舆论生态及其影响:新媒体事件的视角》,将新媒体事件之新总结为“不仅强调媒介技术之新,更强调事件传播机制之新,强调在特定场景中分析权力关系的变与不变”。刘莎、汪阳[7]《论新媒介环境下媒介事件角色的演变――以“奥巴马女郎”事件为例》,分析了新媒介事件的三种表现即新媒介事件在一个非常基本的层面上引起一个重大的电视仪式的重新组织,用类似黄色新闻的趋向来提高关注度,是对网络传播效果的一种积极回顾。新媒介事件中受众力量的动员和整合、集体认同感的建构、对其它社会力量的影响、以及受众形象的展现等问题。(龙佳《新媒体事件:传播中的受众角色研究》):受众凝聚合力、发挥主体力量始于其叙事的情感动员,新媒体事件凭借着其传播特性,能够迅速的传播一种情感倾向,从而一个有提及认同感的群体就产生了。

三、跨学科视野的媒介事件研究

韩敏[8]:《商议民主视野下的新媒体事件》对参与公共事务,推动民主进程的新媒体事件进行梳理,探讨在这些事件中“壁垒化论坛”是如何及因何形成的,并讨论其与商议民主精神背离的表现及危害。在一些新媒介事件中,“面临特殊媒介生态环境中的中国新媒体事件塑造的不是社会共识,而是某个阶层或者群落的集体身份的确认与集体意识的塑造。在这种集体情绪的公共表达的新媒体事件中,现实世界的弱势阶层演变为虚拟世界中的舆论强势阶层,现实世界的强势阶层转化为虚拟世界中的舆论弱势阶层”这都造成了信息传播和参与行为的不对称,从而形成舆论暴力。刘菁:《社会学视角的新媒体事件传播研究》运用社会学的视角,将视野转向如何引导新媒体事件,进行舆论的议程设置,使其产生积极的社会传播效果。

四、典型的媒介事件微观研究

周葆华:《突发事件中的舆论生态及其影响:新媒体事件的视角》分析在新媒体事件的舆论生态传播语境下,舆论主体、舆论载体、舆论过程、舆论影响的特点和变化。陈静:《媒体行业的道德困境》,作者探讨媒体事件,社会公益和个人隐私、权利和权力的话语权之争、经济制约与社会责任承担之间的矛盾和困境,反思以网络为代表的传播媒介的传播伦理。媒体所设置的议题是否仅因为事件本身的新闻价值还是存在诸如只是为了提高受众关注度、炒作等嫌疑的复杂问题。媒体涉入如此之深,甚至有可能直接推动事件的进程,不可避免地存在对媒体本身的伦理争议。何文清:《应对媒体的关键是引导媒体》提到了媒体事件中对网络引导的问题。管峥:《浅议新闻自由与舆论导向之间的平衡》结合典型的媒体事件,探寻当代中国新闻自由的出路。

五、结语

2010年对于媒体事件的研究基本上都是对处于新媒体时代媒体事件――新媒体事件的案例分析,媒体事件本身的理论研究缺乏。研究者关注的如媒体事件中公共领域的构建、政府公权力等问题都在以往的研究中有所体现,缺少创新。从发表的论文数量上来看,与新媒介事件相关的论文200多篇,但核心探讨媒介事件的不足20篇。

参考文献:

[1](美)丹尼尔•戴扬,(美)伊莱休•卡茨著.麻争旗译.历史的现场直播:媒介事件[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

[2]邱林川,陈韬文.媒介事件”概念的演变[J].传播与社会学刊,2009(9).

[3]蒋谢尔.新媒体事件:“网络最优化”倾向于“公共领域”建构[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0(5).

[4]潘旭,汪青云.基于新媒介事件的网络舆情特征分析[J].东南传播,2010(2).

[5]叶皓.媒体事件时代维护公权力形象的应对之策[J].现代传播,2010(2).

[6]师曾志.网络媒介事件及其近年来研究现状和特点[J].国际新闻界,2010(6).

[7]刘莎,汪阳.论新媒介环境下媒介事件角色的演变―以“奥巴马女郎”事件为例[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3).

[8]韩敏.商议民主视野下的新媒体事件[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3).

[9](英)詹姆斯•卡伦著.安斌,董关鹏译.媒体与权力[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10]马杰伟,陈韬文等.新媒体与媒介事件研究新方向[J].传播与社会学刊,2011(14).

[11]邱林川,陈韬文.“媒介事件”概念的演变[J].传播与社会学刊,2009(9).

[12]潘祥辉.媒体议程与中国社会变迁D30年来中国媒介推动社会变革的十大事件回顾[oL].中国论文下载中心,2009-07-27.

[13]龚秋晨.“神七升空”与“美国大选”:典型媒介事件的对比解读[oL].中华传媒网,2009-01-20.

[14]董关策.试论“最牛钉子户”媒介事件的新闻传播学意义[oL].中华传媒网,2007-06-20.

[15]文桦,刘仁圣.媒介事件在农村―新华网腾桥西瓜网上求助案例分析[J].新闻大学,2003(1).

[16]闵惠泉.我们都在见证历史[oL].中华传媒网,2005-11-28.

[17]施.《死亡日记》:一个媒介事件的构建和伦理分析[J].现代传播,2005(4).

[18]公共领域的双重要求―评析九一一事件与中国的媒介事件[oL].中国校园无忧网,2008-08-14.

[19](美)卡茨•雷•霍夫曼著.刘建伟译.录像艺术:电视能用来做什么?[oL].中国传媒网,2002-10-28.

[20]韩斯霞.塑造公共领域面相的一起媒介事件―对直播铁路价格听证会的个案分析[oL].中国传媒网,2002-01-01.

[21]郭小平,王子毅,董朝.贾君鹏事件:媒介事件与社会的集体记忆[J].今传媒,2009(12).

[22]陈奕.“媒介事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

[23]赵鸿燕,徐扬.标出对象的发生―西方媒体外交研究的谱系学分析[J].现代传播,2010(11).

[24]李岩,李东晓.道德话语的生产性力量及中国式人肉搜索的勃兴[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8).

[25]刘自雄.解析“媒介事件”的内涵[J].辽东学院学报,2005(5).

[26]董乐铄.媒介事件与“假事件”的辨析[J].中国记者,2010(11).

[27]王云.全球性媒介事件对国家软力量的影响[J].新闻爱好者,2010(9).

[28]h陶忻.试论媒介融合下的媒介事件报道策略―以中国网络电视台上海世博会报道为例[J].今传媒,2010(11).

网络传播案例研究篇8

【关键词】网络编码无线网络无线局域网无线中继网络无线多跳网络

1引言

在2000年,网络编码技术最初被提出来用于提高有线网络中的多播(单点到多点)传输速率,使其达到多播的最大流限[1]。在传统的数据包传送方式中,中间节点仅仅扮演着转发器角色,它们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复制和转发而不对数据内容做任何处理。而网络编码技术拓展了传统的包传送技术。简单来说,网络编码是一种融合了编码和转发的信息交换技术。使用网络编码技术,中间节点扮演了编码器的角色,来完成编码和转发双重功能。自提出以后,网络编码技术便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工业界的广泛关住。

最初几年,关于网络编码技术应用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有线通信网络。已有的研究成果表明:网络编码可以在有线网络中不同的通信场景中带来好处。跟传统的包转发技术相比,网络编码技术能有效地提高多播传输速率[1],或者有效地降低多播带宽消耗[2]。Gkansidis等人研究了网络编码在大数据分发中的应用问题[3],不仅节约了下载时间,还增强了p2p通信系统的鲁棒性。此外,网络编码还在纠错、链路失败下的数据恢复等方面有着潜在的应用。

最近几年,网络编码技术在无线通信网络里的应用也开始受到广泛关注。研究成果表明,由于无线链路的不可靠性和物理层广播特性非常适合采用网络编码,网络编码技术可以在无线局域网、无线中继网络、分布式无线多跳网络等无线网络中带来非常可观的性能改善。

网络编码在无线网络中所能带来的好处可以用图1中的简单例子来说明。图中,节点a要发送数据包p1到节点B,节点B要发送同样大小的数据包p2到节点a。a和B不在相互的通信范围内,必须借助于节点R来转发。如果用传统的发送方式,总共需要4次发送来完成p1和p2的传送。如果采用网络编码技术,可以先让节点a把p1发送到R和B把p2发送到R,然后R把p1和p2逐个比特异或后得到编码包p1p2并且发送(物理层广播)出去。a接收到p1p2后,通过把p1p2和p1异或得到p2,同理B也得到p1。因此总共只需要3次发送就完成p1和p2的传送,从而提高传送效率。

接下来讨论网络编码技术如何在无线局域网、无线中继网络、分布式无线多跳网络等无线网络中带来性能提高,指出存在的一些问题,并讨论可能的解决方法。

2网络编码在无线局域网的应用

无线局域网已经被广泛部署在各种地方,比如说办公楼、大学校园、机场等等。由于无线局域网中无线链路内在的高丢包性,获得高传输效率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网络编码技术可以用于无线局域网中以显著提高传输效率。

无线局域网中的网络编码主要思想是:在无线接入点,不像传统的协议里那样不同的丢包被分开重传,几个(有着不同接收节点的)丢包可以组合在一起来实现一次发送就恢复多个丢包。以图2里的无线局域网为例来说明该思想。在这个例子中,接入点要分别发送p1和p2到节点a和B。当发送p1时,a没有正确接收到此包,而B却正确接收到此包;当发送p2时,B没有正确接收到此包,而a却正确接收到此包。在这种情况下,接入节点可以发送编码包p1p2。如果a收到该编码包,则可以通过把p1p2和p2异或来恢复出p1。同样,如果B收到该编码包,则可以通过把p1p2和p1异或来恢复出p2。这样一来,一次发送就能成功传输2个丢包,从而将重传效率提高了一倍。

为了设计出实际可行的基于网络编码的无线局域网接入点发送协议,有两个重要的方面需要进一步考虑:

(1)媒体接入控制(maC)协议的设计

目前的无线局域网工作模式下,当无线接入点要给某个用户发数据包时,通过基于点到点连接的maC协议来获取发送机会。当采用网络编码后,由于一个编码包有好几个接收节点,基于点到点连接的maC协议已经不能再用于此种场合。因此有必要设计新的maC协议。一种简单的方案是接入节点采用广播的方式来发送数据,从而让每个接收节点都接收编码包。这种方案的缺点是那些不需要此编码包的接收节点会由于接收此包而浪费能量。更合理的方案是设计能够建立从接入节点到多个接收节点连接的maC协议,来保证仅仅有必要的接收节点来接收编码包。

(2)高效编码算法的设计

当有很多个接收节点时,不同的编码包(即有不同接收节点集合)会有不同的性能提高。因此,有必要明确编码包好坏的合理衡量方法以及设计高效编码算法来找出较好的编码包。合理的编码包好坏衡量方法应该综合考虑到各个接收节点处已经接收的包,各个接收节点处的丢包率和各个流的包大小。而高效的编码算法可以从最优化理论的角度来研究,设计查找最优编码的低复杂度算法,或者设计低复杂度启发式算法来查找较好(但不一定最优)的编码。

3网络编码在无线中继网络的应用

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对频谱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现有的蜂窝网结构中引入中继的协作式通信是实现高速率高覆盖的非常可行的方案之一。无线中继的基本思想是使用中继节点将基站发送的信号处理后再发送给用户,或者将用户发送的信号处理后再发给基站,从而扩展覆盖范围和获取分集增益。

传统的无线中继技术里,无线中继对不同的信号(数据包)进行分开的处理和转发。具有网络编码的无线中继可以将多个信号进行编码后通过一次发送来实现多个信号的中继,从而进一步提高频谱效率[4]。

以图3中的无线中继为例,说明网络编码所能带来的性能提高。当用户a发送信号p1时,一方面基站直接接收该信号,另一方面中继把接收到的信号转发给基站。同理,当用户B发送信号p2时,中继也接收此信号并进行转发。在传统的中继技术中,中继点对接收的p1和p2分别进行转发,总共需要2次转发。因此网络吞吐量为1/2符号/时隙。由于目的节点两次接收到信息p1和p2,该中继传输方案获得了2阶分集增益。如果具有网络编码功能,通过转发编码包p1p2中继节点可以同时帮助a和B中继信号。在这种情况下,基于网络编码的吞吐量为2/3符号/时隙且同样也获得了2阶分集增益,从而获得更高的频谱效率。

在基于网络编码的无线中继中,有几个重要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首先,目前为止已经提出来许多可行的中继方案(有着不同的中继节点信号处理方式、发送功率确定规则等),如何将这些具体的中继方案与网络编码技术结合起来需要进行大量的研究。其次,由于中继节点发送的是编码的包,目前已有的中继节点最佳发送速率和发送功率确定方法已经不再适用,因此需要重新设计。还有,由于用户的移动而发生中继或者基站的切换时,如何快速有效地更新网络信息也需要进一步的考虑。

4网络编码在无线多跳网络的应用

无线多跳网络由于其低带宽、多跳、拓扑变化、高丢包率等特性,采用基于单纯转发的传统包传送技术时所能达到的网络吞吐量非常有限。因此,采用网络编码技术来显著提高无线多跳网络吞吐量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研究方向。

在无线多跳网络中,网络编码可以在单播、多播、广播、p2p等方面带来性能提高。由于单播数据流占到网络总流量的主要部分,采用网络编码来有效地支持单播通信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2005年,wu[5]等人指出在简单的双向单播中通过同时利用网络编码技术和无线链路物理层广播特性,可以大大提高频谱效率。受此思想的启发,针对多路单播流,mit的Katti等人[6]提出了一个基于网络编码、实际可行的包传送架构(Cope)。该架构巧妙地利用了由双向信息流和无线通信中的包监听特性这两方面所制造的可观网络编码机会,并结合无线物理层广播特性来实现单个发送就将多个数据包传递到各自的下一跳。他们所搭建的测试平台显示Cope架构具有显著提升(能高达二倍以上)无线多跳网络吞吐量的潜力。紧接着此开创性工作,一方面,一些研究工作对Cope架构进行了不同方面的性能分析:文献[7]从理论上分析了Cope架构下的编码机会,而Liu等人[8]则分析了利用网络编码和物理层广播特性所能带来的网络吞吐量提高的理论上界值。另一方面,一些研究者从制造更多编码机会和更有效利用编码机会这两个方向来探索更加合理的包传送架构设计。ni等人[9]提出了基于网络编码意识(coding-aware)的路由思想,通过合适的路由选择来制造更多的双向信息流和有效的包监听,从而制造更多的潜在网络编码机会。

目前基于网络编码的无线多跳网络包传送技术存在几个关键问题,以下将对其及其解决方案进行讨论。

4.1网络编码机会制造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虽然网络层上采用基于网络编码机会的路由算法能够为网络节点制造更加可观的潜在编码机会,但是这些潜在编码机会必须转换为数据链路层上真实的编码机会才能最终带来编码增益。现有的maC协议由于是无意识地制造数据链路层真实编码机会,使得数据链路层以非常低的效率利用潜在的编码机会。因此,有必要设计基于网络编码的maC协议,从而把潜在编码机会在数据链路层充分地体现出来。目前为止,已经有一小部分研究工作对该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但是这些工作中提出的maC协议存在着以下严重不足:在做接入调度时仅考虑由双向信息流产生的潜在编码机会,并没有考虑到由包监听所产生的可观的潜在编码机会;没有考虑和评估所设计的maC协议的节点接入公平性。因此,有必要对基于网络编码的maC协议设计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无线多跳网络maC协议采用退避计数器及相应的退避机制来有效地减少发送碰撞的概率,并保证公平性。为了设计能主动地制造编码机会的maC协议,可以设计能主动地制造编码机会且保证接入公平性的退避机制。主要思路是:

(1)设计合理的规则,基于当前节点待发送包的信息来判断在节点获得接入机会的时刻是否具有编码机会。如果没有编码机会,则判断推迟接入无线媒质(即增大退避计数器当前值)是否能带来编码机会。

(2)设计合理的规则,基于邻居节点待发送包的信息来判断邻居节点是否需要接收当前节点的某个包以获取编码机会,从而决定当前节点是否提前接入无线媒质(即减小退避计数器当前值)。

(3)基于各个竞争流已经获得的包发送机会统计数据来动态调整竞争窗口值,以保证接入公平性。

4.2网络编码机会利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在数据链路层,Katti等人在文献[6]中提出的采用面向数据包大小的队列结构,把有着相同下一跳且在同一大小范围内的所有不同数据流的包都缓存在同一个队列。为了减少乱序,只有每个队列的最前面那个包可能参与编码。但是,理论上讲,每一个流的最早到达的包都有可能符合参与编码的条件。因此,该队列结构过于简单,抹去了部分数据包所具有的潜在编码机会。

合适的队列结构既要有能接受的复杂度(如队列数),又能在不引入包乱序的前提下保证尽可能多的不同数据流的最早到达包具有参与编码的机会(即保留尽可能多的编码机会)。如果采用面向流的队列结构(即为每个流维护一个队列),所有最早到达包都具有参与编码的机会,然而此结构需维护较多的队列。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网络的具体特性来设计相应的(在复杂度和编码机会间取得良好平衡的)队列结构。

在编码子层,目前的编码算法要么有低复杂度但经常找不出最优编码,要么能经常找出最优编码但复杂度偏高。高效编码算法的设计可以从最优化理论和算法的角度来研究。针对每类网络的队列结构,首先分析最优编码问题的难度(是否np-complete),然后根据问题难度来决定是设计具有多项式复杂度的查找最优编码的算法,还是设计有效的启发式算法或近似算法。

5结束语

通过上面对不同类型无线网络中的网络编码应用的探讨,可以清晰地了解网络编码在无线通信网络里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目前关于无线网络编码的研究大多停留在理论阶段,仅有少数的研究者在测试网络里进行性能测试。因此,尚有大量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考虑和研究,以最终实现网络编码在无线网络里的实际应用。

参考文献

[1]ahlswedeR,Cain,LiS-YR,etal.networkinformationflow[J].ieeetransactionsoninformationtheory,2000,46(4):1204-1216.

[2]LunDS,medardm,effrosm.minimum-costmulticastovercodedpacketnetworks[J].ieeetransactionsoninformationtheory,2006,52(6):2608-2623.

[3]GkansidisC,Rodriguezp.networkcodingforlargescalecontentdistribution[C].ieeeinFoCom,miami:ieee,2005:2235-2245.

[4]ChenY,KishoreS,LiJ.wirelessdiversitythroughnetworkcoding[C].ieeewCnC,LasVegas:ieee,2006:1681-1686.

[5]wuY,Choupa,KungSY.informationexchangeinwirelessnetworkswithnetworkcodingandphysical-layerbroadcast[C].39thannualConferenceoninformationsciencesandsystems(CiSS),Baltimore:ieee,2005.

[6]KattiS,RahulH,Huw,etal.XoRsintheair:practicalwirelessnetworkcoding[J].ieee/aCmtransactionsonnetworking,2008,16(3):97-510.

[7]ChiK,JiangX,HoriguchiS.networkcodingopportunityanalysisofCopeinmultihopwirelessnetworks[C].ieeewCnC,LasVegas:ieee,2008:2858-2863.

[8]LiuJ,GoeckelD,towsleyD.Boundsonthegainofnetworkcodingandbroadcastinginwirelessnetworks[C].ieeeinFoCom,anchorage:ieee,2007:724-732.

[9]niB,Santhapurin,ZhongZ,etal.Routingwithopportunisticallycodedexchangesinwirelessmeshnetworks[C].ieeewimesh,Reston:ieee,2006:157-159.

【作者简介】

俞智敏:工程师,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现任职于华信邮电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长期从事移动通信网络设计。

网络传播案例研究篇9

【关键词】网络舆情;舆情危机;特征;成因;政府治理;对策

一、引言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在2014年7月21日下午第34次调查报告的调查显示,截止2014年6月,中国网民总数达6.32亿,手机网民数量达到5.27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6.9%,达到了增速的最大值,三项指标均排名全球第一位。互联网作为新兴的媒体,影响力已经大大超越传统媒体。此外,由于网络的匿名性和随意性,对于热点问题或者重大事件的激烈讨论,往往形成强大的网络舆情舆论,严重影响了有关部门的决策。因此,应该充分的发挥网络舆情在提高公民意识以及反腐倡廉中的积极作用,针对网络中存在的信息良莠不齐以及监管力度不到位等现状,规定网络行为规范,使网民受到法律法规约束,促进网络向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网络的自由开放性特点,使言论实现了最大化的自由表达,个人过去在传统新闻媒体上无法实现的言论得到自由自在的表达,形成了事实上的言论自由。然而,网络舆情的本质是民众与管理者之间的利益的关系,伴随着各种网络舆情危机事件的发展,舆情的主体和客体之间不断进行着利益上的较量和政治观点和态度的改变,往往形成是非不明,相互攻讦,甚至酿成现实中恶性,导致网络舆情信息本身有着很大的不稳定性。如何因势利导,把握网络舆论的正确导向,这就是本文研究的问题。这个问题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能够提供相对完整的、具有说服力的网络舆情理论,能够提供应对和处置网络舆情危机的参考。

二、研究现状

1、国际内研究现状

国内关于舆情危机的研究较晚,起步于2000年前后。“非典”的爆发,使得政府和学者关注到了网络上的集体舆论和其对社会的绝大影响。比较重要和典型的研究成果有:2009年中共中央宣传部舆情信息局出版《网络舆情信息工作理论与实务》系统的阐述了有关网络舆情的应对和控制。[1]2010年国内出版了对网络舆情进行全面研究的专著《网络舆情概念研究》,深入探讨了网络舆情。[2]2011年,人民网舆情检测室著书《如何应对网络舆情》,详细论述了在网络舆情发生发展时如何应对网络舆情,在舆情监测和分析研究领域处于国内领先的位置。[3]2011年的《网络舆情与社会稳定》,针对当时的舆情形势以及当时的舆情热点的典型案例,指导政府管理者应对网络舆情的能力。[4]总体而言,国内的研究尚处于宏观和概念层面,缺乏对具体问题的深入和细节研究。

2、国研究现状

国外从1980年后开始出现网络舆情的专题论文。以传播学和新闻学为基础研究舆情危机管理,研究透彻且范围深广数量巨大。美国学者提莫斯・库姆从公共关系角度系统阐述了如何应对来自网络媒体的危机,详细分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规避危机的方法。[5]法国法学家tardy指出了当前社会舆情传播与新闻事件有着重要的联系。[6]美国记者Lippmann关于舆情见解沟通了网络舆情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7]随后又发表了《publicopinion》一书,最早提出了议程设置的思想,是舆情研究史上的一个里程碑。[8]美国危机管理专家和危机管理大师Heath,在《Crisismanagement》一书中提出了危机管理的4R理论模式,对网络舆情危机的成因、危机的危害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9]在网络舆情危机的政府管理方面,学者pinfold讨论的结果是有人得出政府对网络舆论的管理是“制造网络世界的村庄傻瓜”。[10]网络舆情危机下的影响力研究是综合了各学科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系统化深入。

总体而言,西方学者对的网络舆情危机研究比较全面,几乎上概括了网络舆情危机的所有方面,对我国在网络舆情危机的理论研究与处理技能方面极其具有指导意义,值得借鉴。

三、现阶段网络舆情状况分析

“网络舆情”是指多数人在互联网上对某一公共事件发表的理智的或者非理智的意见或者言论。“舆情危机”是指产生网络舆情后由于各自利益不同而产生利益的分化,逐渐形成态度对比鲜明的舆情双方或更多方,在短时间内形成大量的舆论,这些舆论的矛头直指刺激事件产生的根源,通常是政府部门的某项政策,在网络上的更大范围的民众中掀起范围更大、强度更强的社会反映,形成激烈的观点对抗。[11]如果此时刺激民众情绪的一方不能及时解决,舆情危机就可能立即或很快变成一场观点上的冲突甚至是行动与肢体上的冲突,称为群体性突发事件。

1、网络舆情的基本特征

了解网络舆情的特征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网络舆情的规律。

(1)虚拟身份:网络舆情的主体可以以自己的真实身份出现在网络中,也可以隐藏身份的出现在网络中,后者属于大部分,用昵称、绰号、或者匿名的方式出现在网络上。

传统传播媒体或者社会组织中,个人的言论受限。网络则提供了一个自由空间,在虚拟身份的保护下,摆脱现实社会关系的压力和束缚,更少地考虑自己的言论后果,相对自由地表达观点,释放压力。这一主要特点使得网络舆情变得更加多变,增加网络舆情操控难度。

(2)议题广泛:是指公众评论的对象,即网络上的各种信息的海量性。网络舆情议题包罗万象,各种价值观念、意识形态、道德规范、奇闻轶事都能在网络里找到对应的群体,获得理解和支持。近几年来,“失独群体”、“事件”、“”、“控制房价”、“马航失联”、“同性恋群体”等等话题不断吸引着眼球。

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舆情的议题更加广泛,那些与人们日常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人们感兴趣的以及与人们利益息息相关的媒体或者某个组织或者个人的各种新闻、意见、和观点才会引起关注。

(3)立场从众。舆情通常会在短时间内迅速的形成并急剧的传播,至于事实是否清楚,判断是否正确似乎不重要,重要的是不是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原因在于网民的非理性情绪,宣泄之后会出现一系列的跟风现象,导致有些片面的观点一边倒。如“南京徐老太事件。”

立场从众会产生“意见领袖”,作为网络舆情的一级主体,其意见形成过程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在网络意见转化为舆论的关键时刻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很多学者提出,选拔意见领袖对其进行专业培养,对网络舆情方向进行引导与控制。如各种网络大V,明星微博。

(4)爆炸性传播。在舆情在网络上扩散的过程中,其波及的广度、传播的速度和扩散过程中的影响力呈几何倍数的增长。呈多层次、多方面传播。

网络舆情由小变大的过程中,传播范围扩大,所涉及的领域也是逐渐向其他领域蔓延,变成范围更广、层次更深话题,最终演变为批判国家政治。

2、网络舆情现状

(1)网络舆情危机的现状。

①思想意识和道德伦理。第一,网络舆情危机下的政治网民民主意识。网络时代的到来,民众的民主意识不断提高,经常在网上讨论国家的大政方针,影响着政治方向和政治决策。网络的便捷性和匿名性的特点使越来越多的人愿意通过网络来表达对政府决策和社会公共事件的态度意见和观点。第二,网络舆情危机下的网民道德水准。民众注重个人存在价值是一种社会发展进步的表现,有些人过分注重个人价值和得失,导致对网络中的与自己不一致观点尤其是不公平现象反应过激,产生仇恨强势群体情绪和反应。所以必须注重网络道德的培养和自律,不要受个人为中心的道德观念的驱使。②组织技术和管理监督第一,现阶段网络舆情分析机构。中共中央宣传部舆情信息局是专门负责舆情信息收集、、总结等工作的机构,收集分析具有倾向性的舆论走向以及和可能会爆发的。人民日报社网络中心舆情检测室主要职能是研究网络舆情,监测网络舆情信息、和准确把握最新网络舆情动态、趋势,分析舆情产生的原因对网民的影响,总结网络舆情案例特点并找出规律和建议。第二,现阶段网络技术预防体系。网络实名制度是我国网络技术预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表现,防止网民任意散布与传播虚假信息,受到了一部分习惯网络虚幻的网民的抵制,因此落实网络实名制依然是十分必要的。第三,现阶段网络舆情监督机构。针对网络舆情建立了监督举报的网络信箱,并建立信息分析机制和信息反馈机制,逐渐完善了网络舆情监督机构。

(2)网络舆情危机的发展阶段。网络舆情具有的特点以及参与的低成本性,的舆情信息能够很快的聚集人气,网络舆情发展分为“散布,汇聚,热议,流行”阶段。科学解读网络舆情,引导网络舆情。

①散布阶段。最初信息于网络上的时是没有经过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和策划,零碎的分布于网络信息空间里。其点击量可能非常小,形不成网络舆情。[12]在网络舆情的散布阶段,如果能预料到可能形成网民关注的舆情信息,则能在萌芽状态时对舆情信息的发展加以干预,不但可以引发网民的主动关注,促进舆情的形成和指引舆情的方向,而且也可以让舆情消失在萌芽状态,避免不必要的舆情形成。

②汇聚阶段。到网络上的信息引起部分网民关注,由不同的网民对信息加以转载、评论,使原来处于零碎状态的舆情信息短时间受到大量网民的关注,并引起许多网站转载。快速的扩散信息,使信息和网站的访问量呈几何倍数的增长,甚至刷爆网页造成网络瘫痪。大量的跟帖、转发和评论使原本零碎的信息成为网络信息关注的焦点,形成了网络信息的汇聚。[13]汇聚阶段在关键时刻必须把握住关键信息引导网络舆情,处理不当会加剧网络舆情负面压力。

③热议阶段。散播之后,随着多种媒体的参与其中,使原本零碎状态的舆情信息迅速成为网络媒体的炒作焦点,受到大量网民的关注。传统媒体与现代网络媒体互相跟风,对舆情信息进行大量炒作,深度挖掘当事人,使得舆情持续发酵,和有可能导致现实中的负面。网络舆情危机的爆发是政府的处理的重点和难点。

④流行阶段。将网络事件的人物情节缩略成单词或短语,反复传播强化,造成网民的对社会事物的行为方式和价值判断。形象而且比较具体概括的流行语,比如“我伙呆”、“土豪”、“潘俊薄“大妈”、“高富帅”、“白富美”等等,都是在舆情传播过程中以及信息反馈总结或概括出来的语言和特征,简单形象,方便记忆和长时间传播。[14]流行语大多数会成为一代人时代记忆,塑造着人们的看法和观念,不是短时间内可以消除的,必须在长时期的不断纠正或者是逆向传播信息到一定程度才能够弱化这些认知。

3、网络舆情成因分析

掌握网络舆情危机产生的原因,对于更好地研究网络舆情危机以及找到应对网络舆情危机的有效策略有着重要的作用。

(1)宏观成因。

①社会原因。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存在着、贫富差距、体制缺失等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矛盾和人们的不满引发的对社会焦点事件的传播扩散往往最能够引起了广大网民的注意,并且受相关利益的影响,很多网民就逐渐从旁观者转变成真正的参与者和行动者,网络已成为民众表达言论的主要渠道。

②经济原因。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伴随着的是矛盾的不断增多,导致利益关系多元化现象。利益关系的多元化使社会矛盾激增。民众于是纷纷以网络为载体,表达自己的不满情绪,寻求一种心灵上的慰藉,从而也缓解了社会矛盾;但是一旦民众情绪激动,抒发的不满或矛盾没有及时得到解决,就极有可能引爆一场网络舆情危机和突发性。

③政治原因。敌对势力利用互联网引起多次难以控制的事件,甚至直接质疑政府的管理,矛头指向政府决策各个方面互联网。也是民意的汇集地,形成巨大的舆情危机。如“”。

(2)群体心理和网络行业特点。

网络舆情危机的微观成因时应该注重加强从大众心理学和传播学的角度分析

①群体心理原因。第一,网络个体的主观焦虑。网络这个平台可以抒发自己的情绪,发表自己的意见、态度和观点,然而也会被这些情绪传染,导致莫名地焦虑感的产生,并且随着突发事件的发展有可能会不断强化。因此,他们通过网络散布信息和交流思想,制造网络舆情,从而也可以减轻这种焦虑情绪,甚至是获得一定的安全感。[15]第二,群体理性的迷失。网络舆情是群体的观点。群体的力量使处于群体里的个人倍感力量强大而容易情绪激动做出过激的反应,加剧网络舆情危机的形成与发展。例如在网络中存在着“失独老人”的QQ群,群里人员全部是失独老人,他们在群里找到了精神的归属感和慰藉,找到对政府独生子女政策不满的抱怨群体,在现实中组织串联,要求政府给予补偿,产生了具有持续的影响的网络舆情。如果遇到专业的网络推手的蓄意推动,社会稳定后果很严重。第三,转型时期网民心理失衡。转型期地区间与阶层间的利益冲突逐渐增大,特别是GDp及基尼系数的不断上涨,使民众更加不能接受我国贫富差距的现状,造成心理上的不满和落差,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爆发出来,网络评论、留言等形式提供了宣泄口。

②网络行业原因。第一,网络自身性质和网民分布。首先,网络信息传播迅速可以实现“点-收”信息瞬间完成,网络主体具有匿名特点,发表言论约束相对较小,因此网络信息传播速度极快。此外,网民年龄全覆盖。现阶段网民主力的集中70后到90后,民主自由意识浓厚,个人主义价值观强烈,敢于积极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格外关注网络中一些关于民主问题的事件。[16]第二,网络舆情研究缺乏学科体系支撑。目前的研究比较肤浅,研究内容、研究结果相对比较分散,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还没有明确,基本上照搬国外研究,缺乏独立思考。[17]如“舆情”和“舆论”两个概念不加以区分。此外网络舆情研究主要集中在梳理概念,缺乏与之相关的实证研究,[18]研究结论指导性差,网络舆情危机发生的时候,找不到类似的案例参考借鉴。第三,网络舆情监控手段落后。注重从网络舆情危机的管理机制方面研究,不注重从统计数据分析挖掘。导致网络舆情危机研究只停留在理论层面,应对策略往往脱离实际。

四、网络舆情管理对策

对网络舆情危机理论、特点、成因等的深刻研究,引出网络舆情危机下的对策研究。

1、法律与制度

(1)新闻发言人制度。“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主要是作为传播主体的政府,向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传播与公众利益相关的政务信息和重要新闻来实现政府与社会的沟通,它是一种相对稳定和规范的公共信息传播机制”。[19]网络新闻发言人是代表着政府的态度,所的信息具有权威性。政府的网络信息发言人制度应遵循公开透明原则,及时公布事实真相,保障群众的知情权;争取理解、信任和支持,消除网络舆情危机的隐患,构建和谐社会。

(2)网络监督规定。201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规定》,主要内容是出台网络实名制政策,弥补了网络法制的空缺,使得网络监督有法可依。网络实名制是针对互联网用户存在的心理和行为等问题而提出来的一种互联网管理方式,有利于政务的公开和公众的监督,促进网络反腐,减少网络欺诈,保护公民权利;避免青少年免受网络中不良信息的影响。其次,促进网络空间监督主体的多元化使得监督主体扩大到每个公民,健全了网络监督管理制度。

(3)网络责任追究制度。网络责任追究制度是指当事人网络行为受到网民或者政府纪律监督检查机构的监督和约束。前提是形成舆情监管流程:监测网络舆情、跟踪重点舆情、分析目标舆情成因、制定舆情应对策略、记录整理成舆情档案和资料。网络责任追究制度的主要内容:其一,时刻关注和收集网络上的全部舆情信息,分析热点议题,监控影响力较大的网站和意见领袖。其二,密切跟踪网络舆情动态,对造成不良影响的舆情信息的者、发及转载网站,根据其造成的影响进行相应的惩罚。其三,针对舆情信息的监控要给予充分的人才和经费上支持。

2、机制和手段

(1)提升处置网络舆情的反应速度。网络舆情传播由散布到汇聚迅速,一般在六个小时之内便可完成,甚至两个小时内,可以说是瞬息万变。所以必须依靠现代化的新科技,使用网络舆情监控软件,设置专门机构和专业人员,实时监控、提取各网站的新闻、跟帖、论坛、博客、即时聊天软件信等信息源,在关键时刻把握住关键信息,引导网络舆情的方向,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2)网络舆情危机预警。一般舆情危机的爆发都有迹可循,通过检测这些蛛丝马迹,预判可能发生的舆情危机,将舆情危机消除在萌芽阶段,避免引发破坏程度更高的危机,使得舆情危机化解难上加难。应对舆情危机,应根据提早介入,迅速调查舆情产生原因,实时公布调查进度与结果,缩短事件的持续时间,减轻事件的危机发酵程度。另外,舆情危机舆情需要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经验丰富的专家人才。

(3)建立网络舆情危机联合处置机制。通常地,网络负面舆情的控制难度很大,需要多部门合力应对,单独依赖个人或者部门只能面对失败。建立网络舆情危机处置小组,制定完备应急预案成为应对网络舆情负面效应的有效机制之一。

(4)建立网络舆情危机的反馈与评价机制。网络舆情危机的反馈与评价系统针对舆情危机爆发间、爆发的过程中和爆发后三阶段,通过信息的收集,建设网络舆情分析、研究判断,包括网络舆情收集跟踪、网络舆情分析判断、舆情预案库及实施,整个舆情事件的反馈评价。

(5)开发网络舆情危机管理的技术手段。由于网络参与人数众多,人工监测基本是不现实的,必须依靠各种先进技术手段。网络舆情技术的运用主要涉及网络信息搜集和网络信息分析两个主要方面,涉及多种技术:网络舆情监控系统、智能信息处理技术、网络信息监测托管服务、辅助决策工具、微博政务等。技术手段克服了人工管理网络舆情的繁杂性和不准确性。

五、结论

本文从网络舆情危机的特征、现状、成因等方面出发得出结论:网络舆情危机是网民借助互联网平台,对网络中出现的重大舆情进行、跟帖、评论或转载,形成意见、态度或观点的集合,进而引发现实世界的民众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影响民众的行为和行动准则。所以要探寻网络舆情危机的特征、成因和演变规律,有效的对策引导与控制网络舆情,维护社会的稳定。基于以上结论,本文寻找一种合理的途径从制度层面和策略层面共同作用化解网络舆情对社会稳定的影响,从法律与制度,机制和手段两个角度,提出网络舆情危机的应对策略。

本文由于研究资料和经费有限,缺少对目前社会最新网络舆情危机案例的分析和实际调查,未能对网络舆情危机问题更加深入的进行研究。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深化。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舆情信息局.网络舆情信息工作理论与实务[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9.

[2]网络舆情概念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52-53.

[3]人民网舆情检测室.如何应对网络舆情[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1.

[4]高红玲.网络舆情与社会稳定[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1.

[5]库姆(原名:提莫斯・库姆)著,林文益,郑安凤译.危机传播与沟通[m].台湾:台湾风云论坛出版社,2003.55-57.

[6]JeanGabrieltarde.publicopinionandpublic[m].France:taylor&Francis,1901.130-133.

[7]walterLippmann.opinionStudy[m].newYork:BasicBooks,1921.

[8]walterLippmann.publicopinion[m].newYork:BasicBooks,1935.78-82.

[9]希斯(原名:罗伯特・希斯)著,王成,宋炳辉等译.危机管理[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1:221-223.

[10]Carolynpinfold:nazis,poreandpolitics:assertingControlorerintemetContent.theJournalofinformation,Lawandtechnology,2002(2)44-45.

[11]丁菊玲,勒中坚,王根生.我国网络舆情危机预警研究探讨[J].情报杂志,2010(10):5-8.

[12]曹劲松.网络舆情的发展规律[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6)2.

[13]姜胜洪.网络舆情热点的形成与发展,现状及舆论引导[J].理论月刊,2008(4)34-36.

[14]孙轶,程瑞芸,刘建明.基于关键词分析的网络舆情变化规律[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5-47.

[15]唐超.突发型网络影响力演进的实证研究[J].情报杂志,2012(4)58-63.

[16]郝力耕.网络舆情危机频发原因及对策[J].青年记者,2013(15)18-20.

[17]曾润喜.我国网络舆情研究与发展现状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09(8)2-6.

[18]余亮.网络舆情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177-180.

[19]张旭东.政府传播视野中的政府公信力研究[J].湖南:湖南大学,2010.51-53.

网络传播案例研究篇10

关键词:企业危机传播;网络媒体;内容分析法;演变趋势

中图分类号:F27235;G2062文献标识码:a

如何科学地认识企业危机事件的信息在网络上海量传播的现象,采用积极正确有效的企业危机传播管理的对策,既是企业、媒体、及各方公众共同关心的问题,也是亟待深入探讨的课题。对于网络环境中企业危机传播的研究情况,本文利用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以“企业危机”和“网络传播”为关键词,检索2006-2010年分别包含这两个关键词篇名的论文,得到含有“企业危机”的有4770篇;含有“网络传播”的有2048篇,说明这两个研究领域,皆为学界所重视。鉴于近年来企业危机事件的信息在网络上海量传播的现状,以“企业危机”和“网络传播”为关键词,并列检索含有这两个关键词篇名的论文,得到2006-2010年中仅有5篇。再以“企业危机”和“网络环境”为关键词,仍以并列检索得到13篇,其中与本文相关的8篇。企业危机网络传播或网络环境企业危机传播管理的研究与实际现状相比,处于较为滞后的状态。

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通过对企业危机事件样本个案的量化分析,从危机事件信息的传播量和传播持续天数变量情况,探讨2003-2010年网络媒体中企业危机传播的演变状态、企业危机事件网络传播的时间长度等问题,旨在为网络时代的企业危机管理对策,提供有关危机信息网络媒体传播的实证依据。

一、网络媒体企业危机传播分析的基本情况

(一)企业危机传播与网络媒体的相关概念

企业危机指的是“对组织、企业或产业可能造成潜在负面影响的重大事件,此事件也可能波及到该组织的公众、产品、服务或名声,因其冲击到组织的正常运作,甚至威胁组织的生存”[1],“危机是一个会引起潜在负面影响的具有不确定性的大事件”[2]。也就是说,由于不确定性、威胁性的事件,使得企业处于一种危险状态,“导致这种状态出现的原因事件或因素可能来自企业的外部,也可能来自企业的内部,或者是外部与内部的共同作用,习惯上我们将这些原因事件称为企业危机”[2]。概言之,企业危机是致使企业处于一种非正常的、甚至危及生存的危险状态,而由那些具有不确定性、威胁性、对企业造成负面影响的事件,致使企业处于危险状态,它就是企业危机。

美国学者KathleenFeam-Banka将“危机传播”定义为“危机事件发生之前、之中、之后,介于组织和其公众之间的传播”[3]。廖为建等人指出,危机传播“关注和强调信息在处理危机事件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不管是危机前的信息预警,还是危机爆发后的新闻和公众沟通,抑或是危机后期的形象修复等,无一不需要调动一切信息传播手段来进行处理”[3]。可见,危机传播是指通过媒体,贯穿于危机事件处理全过程中的信息传播沟通的活动。

网络媒体是“一定的组织或个人,在计算机为核心的各种多媒体交互式数字化信息传输网络上,建立的提供各种新闻与信息服务的相对独立的站点”[4]。网络媒体集印刷、声音、图像等媒体的优势于一身,迅速被人们普遍使用。一般认为在广义上网络媒体就是网络本身,而狭义上则指网络中的各种传播介质,如门户网站、论坛、BBS、群、博客、微博等。企业危机事件的信息在网络媒体上的传播,已成为了贯穿于企业危机事件全过程常见的传播方式,而网络媒体又因为能够满足相关利益的各方公众获得“危机认知”的要求,也成为了信息沟通交流的平台。

(二)分析方法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内容分析是大众传播中用于媒体内容量化分析的方法,可用于“评价所有传播形式的内容”[5]。我们以为,内容分析法对网络媒体的分析也应是适用的。它的分析方法“是以一些规定的单位为基础的,单位是可以仔细限定和估价的印刷品、电影或广播讯息的任何属性,单位可以是具体词语、定性主题、行动类型等等,通过计算在一条消息中重复篇幅或时间单位内出现的频率进行评价”[5]。梅尔文·德弗勒、埃弗雷特·丹尼斯对内容分析方法的描述,概括而言,涉及大众媒体内容分析数据采集的三个方面:“限定和估价的印刷品、电影或广播讯息的任何属性”是指对分析来源的媒体限定;“单位可以是具体词语、定性主题、行动类型等等”指对分析内容框架的限定;“计算在一条消息中重复篇幅或时间单位内出现的频率”则指则指在限定时间单位的前提下测量某一相关信息的传播量。遵循这些以实证研究为特征的方法规则,扩展应用于网络媒体的内容分析,是一项具有尝试意义的工作。正如周翔所指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传播学研究者开始日益关注传统的内容分析法在新媒介平台上的应用和改进,使之适应新媒体的介质特性并反映网络信息内容的本质。脱胎于传统内容分析法网络内容分析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它具有传统内容分析法的基本特征,但又不是内容分析法范围的简单扩大”[6]。

网络中企业危机信息的传播,相应的网络媒体是信息流动的分析途径,企业危机事件的信息沟通与认知是网络传播内容的分析框架,危机事件信息在网络传播中的持续时间则是限定时间单元的依据。参照内容分析的规则,采集样本个案企业危机事件信息在网络媒体中传播量和传播持续时间的数据,研究描述企业危机事件信息在网络传播中的演变状态。从企业危机事件信息的传播量和传播持续时间两个方面的变量指标,揭示网络媒体中企业危机传播有效性的量化判断依据,为企业在网络环境中,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进行有效的危机信息沟通,化解由公众危机认知与态度的信息形成的“舆论压力”,为消除危机事件给企业造成的负面影响,提供网络传播分析的实证参考。

(三)时间范围

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对时间单位的设定是基于两方面的考虑:

1.网民规模的扩大和互联网应用的普及。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11年1月的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7]相关数据显示,截止2010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457多亿,比2002年5910万人增长了近774倍,2002-2010年,中国网民人数平均每年增长152%。从网络功能使用情况来看,图1显示了与危机事件信息传播相关的搜索引擎使用、网络新闻浏览、博客应用、论坛\BBS等使用率数据[7]均处于较高的比例,体现了网民利用网络获取信息的需求、自主信息和自由表达意见的传播行为的比例明显上升。

2002-2010年是我国互联网快速发展时期,网民规模持续扩大,网络功能使用率明显提高等网络条件的日臻完备,扩充了包括危机传播在内的信息传播交流的通道。

2.危机传播的社会信息环境的开放。我国自2003年非典事件以来,信息传播逐渐开放透明,公众危机意识的觉醒,频频发生的企业危机事件涉及社会各方的公众利益,且以其自身所包含的新闻价值,愈益成为媒体和公众关注的议题和焦点。由于从2002年开始我国互联网步入快速发展期,因而,公众能够更加及时通过网络获取包括企业在内的危机信息。

以“企业危机”为关键词,2002-2010年期间每一年度(1.1-12.31)中含有此关键词的网络新闻,显示出企业危机网络新闻传播的总体情况(图2)。从信息源来看,企业危机网络新闻主要由于新闻网站和相当部分转载线下媒体新闻的信息所构成,转载线下媒体的新闻信息反映了网络传播的覆盖特性。图2表明,第一,显示了网络新闻媒体对企业危机的总体关注情况。第二,尽管2002年列入其中,但它的实际数据仅个位数,与以后各年度的数据相比,实在太少,说明2002年媒体对企业危机的关注度还相当的低,可以忽略不计。第三,媒体对企业危机的关注程度自2003年急遽上升以来,大体呈现抬升的趋势。

如果图2是网络新闻对企业危机总体情形关注的话,那么图3是博客对企业危机事件总体关注的情况。考虑到博客是个人的网络日志,大多是针对具体企业危机事件发表个人的看法和意见。因此,以“企业危机事件”为关键词,采用与图2相同的方法,显示自2002-2010年每一年度企业危机事件博文传播的总体情况。由图3看出:第一,2002年的数据仅个位数,与图2相同,忽略不计;第二,从2005年开始,博文篇数明显地逐年快速增长,到2010年博文篇数达到了将近2005年的80倍;第三,博文篇数在2007年开始步入了高位增长时期,显示了企业危机事件的传播,博客的比重迅速提升。综合企业危机信息网络新闻和博客传播的总体情况,本文将时间范围设定为2003-2010年。

(四)样本个案

内容分析法涉及样本的采集。本文利用百度和谷歌搜索工具的功能,采用简单随机网络抽样的方法,以搜索引擎能采集到符合要求的信息为原则,这里的“符合要求”,是指样本个案的抽样需要同时符合3项要求:(1)能够采集到网络新闻篇数的量化信息;(2)能够采集到博客篇数的量化信息;(3)采集的信息要能反映企业危机事件的传播从起始到消退的完整过程。在2003-2010年这个时间段中,按每年抽取企业危机事件信息传播3个个案作为样本,总量为24个,见表1。

需要说明的是,在众多搜索工具中仅百度和谷歌能对1年以前的网络新闻网页和博客网页进行搜索,在设定的时段单位中采集企业危机事件样本个案的网络新闻篇数数据和博客篇数数据。实际上企业危机传播利用的网络媒体,还包括电子邮件、论坛、帖子、微博等等,由于目前搜索工具对搜索条件有一定的限制,只能在许可的情况下,进行样本个案数据的采集工作。当然,这无疑会带来一定的局限性,不过由上文图1对2005年和2010年网络功能使用率的比较中,可以看出博客使用率的比例明显超过了论坛/BBS。因此,以博客这一网络媒体采集的数据,仍然具有典型性。

二、企业危机事件网络媒体传播的演变趋势

(一)2003-2010年企业危机网络传播演变状态

对企业危机网络传播演变状态的观察,其基本数据的建立是采集样本个案发生期间,网络新闻和博客中含有设定关键词内容的信息,以第一时间在网络新闻或博客中的出现为起始日期,以同一内容信息出现明显回落甚至消失的日期为该事件信息传播的终止日期,采集个案事件信息传播量和传播持续时间的数据,并以每年度样本个案的均值数据显示,以反映企业危机信息网络传播的一般状况。

图4是2003-2010年中样本个案事件的网络新闻和博客篇数均值的演变状态,反映每年度企业危机信息网络传播的强弱程度,侧重危机信息在网络媒体之间传播量波动的趋势状态。其中,网络新闻2005年、2008年的数据和博客2008年、2010年的数据分别是这一时期企业危机信息在两种网媒传播量波动趋势的峰值。

图5是2003-2010年样本个案事件网络新闻和博客传播持续天数均值的演变状态,反映每年度企业危机信息网络传播持续时间的强弱程度,侧重企业危机信息在网络媒体之间传播时间长短的趋势状态。其中,网络新闻2005年、2008年的数据和博客的2006年、2008年、2010年数据分别是这一时期企业危机信息在两种网媒之中传播天数演变趋势的峰值。

比较图4、图5得知,第一,企业危机网络新闻05年和08年的篇数与持续天数皆呈波峰状,形成正相关的作用。第二,企业危机博客2008年的篇数与持续天数也皆呈波峰状,形成正相关的作用,并由博客2006年持续天数的峰值蓄势而成。而博客2010年篇数和持续天数的峰值正相关翘头上升状,预示2010年及其以后企业危机信息的博客传播将形成第二个波峰。第三,企业危机网络新闻与企业危机博客一前一后相差两三年,却同时在2008年形成波峰交汇,表明两种网媒同样存在正相关的牵引关系。从上述整个演变趋势看,网媒的各自传播及其相关作用、网媒相互间的相关作用,对于观察、分析和评估网络时代企业危机信息传播,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二个高峰的峰值数据显示不及第一个波峰的高度,这是因为第二波峰客传播的危机信息分流了网络新闻中的企业危机认知和态度的信息,也就是说,这一类型信息流利用博客甚至更多的网络媒体进行传播,这是与第一个波峰相比,企业危机网络传播演变状态中不同前期的显著特征,由此表明:

1.企业危机认知和态度信息普遍开始利用博客进行传播,与网络新闻的危机认知和态度的信息所不同的是,博客更体现出个人化、更具自由度和开放度的信息传播特点,它与网络新闻中的同一类型危机信息流彼此呼应,对企业危机网络传播构成了新的挑战。

2.图5显示博客传播持续天数的数据在2008年达到峰值之前,连续3年均高于网络新闻,说明危机认知和态度的信息在其中持续传播和滞留时间要比网络新闻更长。与此同时,网络新闻传播持续天数的数据在连续2年回落至低位后,在2008年超出了以往每年的数据,达到了历史最高位,而且,与博客传播持续天数2008年的峰值数据叠加重合,一定程度上由博客与网络新闻媒体之间的相互影响,牵引互动所致,致使危机当事企业在网络环境中不但面临由危机信息传播量所构成的网络舆论信息环境的压力,而且还面临这种舆论环境得以延续形成的时间压力。因此,网络环境中企业危机传播在网络媒体范围的覆盖、传播时机的把握、以及真实、完整危机信息沟通等应对策略的并重,无疑是相当重要的。

3.网络新闻中企业危机传播既要应对危机认知与态度的信息,同时又需回应与影响博客中危机认知和态度的信息,而且针对博客的特点,还需要针对博客中的信息做出适时的回应,达到降低和缩短网络新闻传播量和传播持续天数的同时,降低和缩短博客传播量和传播持续天数,化解和消除由多元网络媒体危机信息传播所形成的舆论和时间的双重压力。换言之,企业危机传播对于博客的应对是间接的。如能同时在相应的不同网络媒体如博客进行危机沟通与传播,那么,企业危机网络传播的运作则事半功倍。这对于企业危机网络传播应对更多网络媒体具有指向性意义。

三、结语

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采集样本个案企业危机事件信息在网络媒体中的相关数据,运用企业危机事件信息的网络媒体传播量和传播持续时间两个方面的数据,能够比较直接地揭示网络媒体中企业危机传播演变态势,是分析企业危机网络传播的两个重要指标。

企业危机认知和态度信息流在网络媒体的传播量和传播持续天数的实证数据,有助于分析判断企业危机事件舆论和时间在网络环境中的压力状况,为企业争取在较短的时间中,化解和消除危机事件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提供网络传播分析的实证参考。

企业危机传播信息流在网络媒体的传播量和传播持续天数的实证数据,有助于分析判断不同网络媒体中企业危机传播的有效性状态,使企业能够及时调整和改善网络媒体的危机沟通的运作。

2003-2010年企业危机信息网络传播的相关峰值数据分析显示,我国企业危机信息朝着多元网络媒体传播的趋势发展,企业应当能在更多网络媒体,与公众进行有效危机沟通的运作,是网络时代企业危机传播管理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

本文对样本个案的数据采集,由于网络搜索引擎工具的限制,对样本数量和相关信息数据的采集均有一定的影响,这对内容分析法应用于网络媒体的实证分析,难免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1]吴宜蓁.危机传播——公共关系与语义观点的理论与实证[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5:17.

[2]单业才.企业危机管理与媒体应对[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5,24.

[3]廖为建,李莉.美国现代危机传播及其借鉴意义[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4]邹甜甜.网络媒体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影响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1(1).

[5][美]梅尔文·德弗勒,埃弗雷特·丹尼斯.大众传播通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380-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