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规文化建设心得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18:04

合规文化建设心得篇1

孟子曰: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淮南子有训:矩不正,不可为方;规不正,不可为圆,合规管理是金融业的生命保障线,对作为上百年历史的银行业来说,客户是其发展的天然基石,质量是其分展的永恒主题,形象是其发展的亮丽衣裳,而制度是其发展的根本保障。

合规作为一门独特的银行风险管理技术,如今已得到全球银行业的普遍认同。合规风险也与银行的其他风险一道,纳入银行的全风险管理框架之中。如何真正体现商业银行应有的诚信与正直的价值观念,如何大力倡导建立银行自身的合规文化,都已成为各家商业银行探究的主题。

近年来,我行始终将完善制度、从严治行作为固本之策,以把握政策、诚信待客、建章立制、规范操作作为着力点,不断加强合规建设和风险管理,通过学习教育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只有把风险扼杀在摇篮中,才能最大程度地维护我行利益,最终使每一位员工受益,因为稠州行的发展与繁荣关乎我们每一位员工的利益。

合规是我行内部的一项核心风险管理活动,合规操作是企业合规文化的重要构成要素。“合规”包含着两个层次的涵义:一是有一个“合格”的“规”;二是大家都去“符合”这个“合格的规”。在我行的内部控制检查中,曾发现了不少问题,例如授权流于形式,疏于审核相关信息;重控管理存在漏洞;查库管理不够规范;对账管理不够到位等等,从中揭示出我们日常工作中的有章不循,制度执行不严的现象,这些检查都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合规就像一个警示牌,时刻提醒着我们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风险防范有时就在一念之间,有责任心的人就能把风险拒之千里,没有责任心的人是害已又害人,我们不能凭感情办事,违规操作,最终自食其果。

当然,制度和规定有时和客户需求会产生矛盾,客户需求往往受到制度和规定的制约,作为员工的我们要把握政策,规范操作,控制风险,绝对不能以习惯代替制度,以人情代替纪律,以信任代替管理,不搞违规操作,坚持以诚相待,以高效率和高质量取得客户的信任。

合规文化建设心得篇2

作为一个企业的合规文化建设,必须要有一套合格的规章制度和高效的规章制度执行力度。我联社以市场竞争需要和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高度出发,认真制定方案、精心组织、统筹安排、分步实施,有序的开展以“诚实守德、积极进取、科学管理、依法经营、内控至上、安全第一、不断创新、稳健发展”为指导思想的合规文化建设活动,以企业文化建设为主线,明确“一个目标”,树立“两种理念”,做好“三个结合”,即通过开展活动,明确形成主动合规作风、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和构筑案件治理长效机制的目标;树立“合规人人有责”和“合规创造价值”的理念;在活动实施过程中,将合规文化教育活动与经营管理目标相结合、与道德风险防范相结合、与案件专项治理工作相结合。通过有序开展合规文化建设活动,促进了业务的稳健发展,提高了支农服务水平,增强了风险防控能力,取得了初步成效。本文就近期开展的合规文化建设中的一些切身心得体会,谈几点粗浅的个人见解。

一、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合规文化学习教育活动,增强了合规意识,营造了合规氛围。根据制定的实施方案,县联社积极组织合规文化建设的学习动员,召开专题会议,利用宣传栏、简报、横幅、标语等有效载体宣传合规理念,普及合规知识,分期分批举办常规性的业务知识与内控管理培训班,采取“请进来,走出去”形式开展法制与警示教育,开展“构建合规文化,我该怎么做”大讨论、“合规从我做起”主题征文和合规知识竞赛活动,从而使合规意识深深根植于广大员工心中,使得整个团队形成强烈的合规经营意识和合规管理理念,在全社上下形成“以遵章守纪为荣,以违纪违规为耻”的浓烈合规工作氛围。

二、积极参与,合规文化知识竞赛取得佳绩。该联社积极组织员工参与市办事处举办的各项企业文化活动,今年8月份,在省联社龙岩办事处举行的“我为农信树形象、农信因我而增辉”龙岩赛区的演讲比赛中,该联社选派的李燕同志获得第二名,还被评为优秀选手,代表龙岩赛区参加全省农信社演讲决赛;熊利才同志也在市农信社举办的会计知识竞赛中,脱颖而出,勇摘银牌,9月份被选拔为龙岩赛区选手参加省级比赛,荣获全省农信社会计知识决赛一等奖,为XX联社的合规文化建设成果上增添了厚重的一笔;其他几位选派的参赛队员在市级举办的合规知识竞赛中也同样表现优异。

三、通过整章建制,进一步促进了内控管理机制建设。一是把加强制度建设作为合规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向全体员工发出“内控制度合规文化建设建议表”,适时制定、修订和落实科学的经营管理制度,使内控制度渗透到各领域、各环节、各部门、各岗位,尽可能覆盖所有业务风险点,县联社还将各项规章制度收集整理汇编成册,发至员工人手一册,促使广大员工自觉用制度激励、规范、约束自身行为;二是在年初就逐级签订《综合治理和防范案件责任状》、《禁赌保证书》、《安全保卫责任书》,制定了严格的奖罚措施,使每位员工清楚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该怎么去做;三是将内控安全责任制落实情况纳入年度考核,与年度目标管理相结合,与干部提拔任用和职工的物质利益挂钩。

合规文化建设心得篇3

项目文化是以施工企业为主体,工程项目为施工企业文化建设的延伸点、载体阵地建设而呈现的一种文化。项目文化是施工企业文化的重要支撑,成为企业凝聚人心、规范管理、提升素质的软实力。优秀的项目文化是员工精神之动力,企业发展之灵魂。充满“正能量”的项目文化能够滋润心灵,育人铸魂,凝聚力量,引领发展。项目文化不断适应企业发展,有利于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强有力的市场品牌。

二、项目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以笔者所在中交一航局佛山地铁项目为例,公司成立时间虽然较短,但母公司中交集团、中交一航局则较为久远,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公司的文化体系建设已然十分健全,各种法律法规制度框架都已经建立并运行有效。作为子公司的城交公司,也定位了轨道交通专业化发展方向,企业形象识别系统鲜明,通过不断实践、总结和提炼,逐步丰富和完善了企业文化,形成了符合自身特色的文化理念。这也成为目前施工企业项目文化建设的缩影。

经济发展进入新时期,全球化进一步加剧,价值观念日趋多元化,项目文化建设仍然相对滞后,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项目文化建设的系统性和专业性不完善。建筑行业竞争已经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利润低,作业条件艰苦,流动性强,环境简陋,物质与精神贫乏,项目文化多呈现为短平快的施工大干标语,难以形成真正意义上具有核心竞争力和鲜明特色的项目文化。

二是重视程度不足,项目文化流于形式和口号。施工生产作为企业经营的重要实体天然就是中心任务,以项目经理为中心的经营制度,以成本和利润为考核的晋升机制对项目文化具有排斥作用;另一方面,施工企业常常由于工期紧,任务重,安全质量压力大,精力、时间及经费有限,务虚工作短期内难以有成效与收益,项目文化建设逐渐沦为走形式,仅限于口号。

三是施工企业流动性大,项目文化长远规划缺失。由于施工企业经常野外露天、地下、水下及海外作业,条件恶劣,跳槽、人员调动等十分频繁,以农民工为主的协作队伍按需进退场,而工期由工程量决定,建设周期相对较短,难以形成长期固定的项目人员,此外,项目管理人员与农民工综合素质差别大,文化层次与诉求差异明显,企业文化适用性与覆盖面无法保证,项目文化长远的规划更是无从谈起。

三、如何打造富有特色的?目文化

项目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性的长期工程,不可一蹴而就。由于施工行业的特殊性,项目文化建设应该作出针对性的对策,既要结合实际情况,覆盖协作队伍,促进施工生产的进行,又要作出长远规划,形成富有特色的品牌文化。

(一)重视规划,明确项目文化建设方向

一是统一思想聚合力,高度重视破难题。思想的统一是任何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只有思想统一了,才可能行动同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强大的合力。以佛山项目为例,其前期由于管理松散,主要领导更换频繁,人浮于事,思想极度混乱,领导班子更换后,迅速召开员工大会,思想得到统一,同心同德干事业,步调一致谋发展,做到合编“一盘棋”、合力“一股绳”、合心“一家人”,项目凝聚力与战斗力得到极大提高,项目文化获得上级公司的认同并作为示范点进行推广。

二是以问题为导向,坚持正向价值引领。坚持以问题为导向,针对在以往项目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要深入剖析,对症下药,坚持正向价值引领。通过深入剖析问题,找出项目文化建设的短板和痛点,根据分析出的项目短板和痛点,结合一航局企业文化和城交公司文化理念,项目部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理念和完备的项目文化体系,并以执行力为抓手,领导干部带头示范,奖罚分明,逐渐形成了富有地域特色的项目文化。

(二)建章立制,形成项目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

项目文化建设归根到底是制度建设,是一种共同遵守并维护的规章制度和精神风气。从一般员工到企业领导,从一言一行的制度规范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潜移默化。健全的制度是项目文化建设落地的根本保障。项目文化建设最终落脚点要落实到项目管理的各方面。

一是建立并健全制度,为文化落地提供保障。在明确项目文化发展方向后,要构建行之有效的运行框架和体系,有明确的责任推动建设者,有公正合理的考核奖罚措施,有运行维护反馈的归口部门。切实做到有章可循,对标先进,选树典型,奖优罚劣,切实保证项目文化落地生根,使文化入脑入心。

二是多措并举,确保制度得到贯彻落实。制度为项目文化建设提供了章程,落实成为关键。只有找准项目文化建设的落脚点,项目文化建设才能真正落地生根。施工企业项目文化建设要以安全为前提,齐抓共管;以创效为目标,精细管理;以人才为支撑,注重培养;以标准化为抓手,规范流程。只有各项制度得以落实,才能形成规范,并成长为优秀的项目文化。

(三)细化分工,打造专业化差异化高效团队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行业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化要求越来越高。打造差异化的专业化高效团队成为施工行业文化建设的题中之义。

一是细分领域,走差异化专业化项目文化建设之路。目前施工企业多数具有多类施工建设资质,因此项目管理团队多数是市政施工、港口施工及铁路施工等都全面涉及,经常干完铁路干港口,哪里需要哪里调动,对于项目文化长期规划十分不利。施工企业完全可以细化分工,走差异化专业化道路,以佛山地铁为例,打造轨道交通专业化品牌团队,以城交公司为例,打造一航局“两铁+”专业化轨道交通品牌公司,明确差异化和专业化发展方向,并付诸落实。

二是强化专业化人才培养,形成固定团队。对于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打通晋升通道,留住人才;对于协作队伍,加强培训与筛选,提升协作队伍和农民工的专业技能,优胜劣汰,培养自己的优秀协作队伍,形成固定团队。专业化发展指明了方向,固定团队提供了基础,针对性的解决了项目文化建设的高流动性和特殊性短板,为项目文化的长远规划提供了前提。

(四)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共赢。

项目文化发展的方向和制度的实施,都要建立在人本文化的基础之上,只有符合人本发展理念,获得广泛认同,并具有上下同欲的群众基础,才能实现文化认同和发展。要贴别注意项目文化对协作队伍的延伸与覆盖,切实让农民工认同施工企业的项目文化,并愿意遵守维护,通过真情关怀,打造共创双赢的利益共同体,才能形成富有特色和凝聚力的项目文化。

合规文化建设心得篇4

关键词:商业银行;合规建设;必要性;领导层

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2-0-01

银行不仅是经营货币的企业,更是管理企业风险的企业。近年来,随着我国银行业利润大幅增长,与之伴随的经营管理风险也日益凸显。商业银行加强合规建设,提升合规管理水平,这既是顺应形势提升业务经营管理水平的需要,也是面对激烈市场竞争练好“内功”,实现稳中求进目标的必然选择。

一、银行合规文化的内涵以及特点

所谓合规,就是凡事合乎规则。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指出,银行的活动必须与所用的法律、监管规定、规则以及与银行自身业务活动的行为准则一致。也就是说合规是银行内部一项核心的风险管理活动,它包含两个层次的含义:一是要有一个合格的“规”。这个“规”是符合法律并能适应银行经营特点、提升经营管理层次、保障银行健康发展。也是能调动从业人员积极性;二是全员要去符合这个合规的“规”即需有一种氛围和机制,使从业人员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去遵守这个“规”。合规是一种文化。只有每个人都遵守合规意识,理解合规管理、熟悉合规操作、掌握法律法规、监管规定和制度规定,养成执行规定、合规操作的良好习惯,最终才能形成良好的合规,有效的控制合规风险,确保银行经营不偏离目标,实现经营价值的最大化。

二、商业银行稳步推进合规建设势在必行

如果把银行比喻为一艘船,目标任务就属于船头。它决定着船前进的方向;业务流程属于船身,它贯穿着整个操作过程;而人力资源、绩效考核等手段属于船桨,它决定着船的平衡;但最重要的合规文化,属于河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个比喻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合规文化在银行经营管理中的重要水平。

1.合规建设是实现案件防控目标、确保稳健运行的内在要求。从近年来国内外发生的法国兴业银行欺诈案、河北邯郸农行金库被盗,江西鄱阳信用社财政资金卷逃案等各类案件不难看出,虽然发案原因主要体现在操作环节和人员上,但背后潜藏的是操作人员合规守法意识欠缺。内部人员合规意识差、合规文化没有落根植地,是导致信任代替制度、违规操作诱发案件的主要因素。在当前我国银行业金融产品日新月异、内控基础稍显薄弱,案件防控压力加大的新形势下,构建有效的合规文化,将合规浸润到日常管理和决策中去,大力营造企业合规文化氛围,是化解合规风险、健全内控体系的有效途径、是确保银行稳健经营的第一要旨。

2.合规建设是提升竞争力的重要保障。在我国银行业金融产品和服务具有高度同质性的今天,同业的竞争已经不只是效益规模的竞争、资产质量的竞争,更是战略思维、经营理念、管理文化的竞争,而这种竞争的核心就是企业文化的建设,而合规文化又是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核心。合规文化虽然不能像资产业务那样迅速的产生经济效益,但是它的形成对于银行规范经营管理、增强员工忠诚度和认同感,提升企业凝聚力和品牌竞争力都具有重要的作用,而这种竞争力往往是持久的,是能给银行带来财富收入和声誉价值的不竭源泉。因此,商业银行一定要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正确处理好拓展业务和合规管理的关系,牢固树立合规的经营理念,为业务健康有序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保障。

3.合规建设提高制度执行力、优化内控环境的核心所在。制度是根本,执行是关键。从中、外银行风险管理质量差异性比较以及国内外各项银行案件中可以看出,国内银行业其实不缺制度,缺的是执行力,究其根源在于合规文化的欠缺。现代管理有一句名言:“三流的管理是人管人,二流的管理是制度管人,一流的管理是文化管人。”这充分说明,如果合规文化建设到位,将实现由制度管人到文化管人的转变,企业的管理将变得更有效,员工的自觉性与认同度会更高,企业的风险控制将变得更好。通过培养良好的合规文化,引导员工强化风险意识、责任意识和合规意识,推动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和落实,进而营造一个良好的内控环境。

三、找准合规文化建设的切入点

对商业银行来说,合规建设不是立竿见影的简单工作,而是长期的、系统的、复杂的“生命工程”。因此应该抓准切入点,稳步将合规文化建设活动推入深入。

1.做到“两个到位”。一是宣传到位。对于以理念、认识为基础的合规建设而言,宣传教育尤为重要。商业银行要充分利用各种平台和载体,加大宣传力度,积极营造合规文化建设的声势和气氛,做到合规教育入脑入心。二是要激励约束到位。要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抵制违规操作的行为,要落实责任追究制度,起到惩戒警示的作用,在员工队伍中形成“我要合规”、“主动合规”的良好氛围。

2.要坚持三个结合。一是将合规文化建设与业务经营相结合,做到“两不误,两促进”即合规建设不误中心工作有序开展,不误各项业务有效发展,以合规文化促进当前各项工作、经营和谐发展。二是将合规建设与基础管理提升活动结合起来。通过加强制度、机制建设来营造合规文化氛围,通过合规建设来巩固和提升制度、机制的执行效果。三是将合规文化建设和案件防控相结合。合规文化要充分借鉴案件防控工作的成功经验,从文化层面入手,巩固案件防控活动成果,努力实现合规建设的升华。

合规文化建设心得篇5

一、县城规划管理区域层级

根据县城总体规划,县城规划区布局为“一城八片”的空间结构。近期县城建设重点是以老城区为依托,拓展中心城区发展空间,形成主城区东、西、南、北“四大组团”结构;远期县城建设拓展到周边镇区和发展备用地块,形成“一城八片”的大城关格局。

二、规划管理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有关规定,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分权,执行顺畅、监督有力,协调融合、利益分享”的原则,将规划管理责任划分如下:

(一)规划编制。县城规划区应加强协调、统筹发展,按照《县城总体规划》的要求进行规划控制。“一城八片”控制性详细规划由县规划建设局组织编制,经县人民政府批准后,报县人大常委会和市人民政府备案;县城规划区道路交通、给排水、电力、电信、广播电视、教育、旅游、绿地系统、环境卫生、消防、环保、燃气、文物保护、抗震防灾等专项规划由相关专业部门组织编制,县规划建设局参与评审,报县人民政府审批;雷峰、国宝2个卫星镇总体规划和“八片”规划区周边的村庄规划由所在乡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报县人民政府审批;县城规划区内重要地块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应当符合控制性详细规划,由县规划建设局组织编制。城乡规划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单位承担城乡规划的具体编制工作。城乡规划报送审批前,组织编制机关应当依法将城乡规划草案予以公告,并采取论证会、听证会或者其他方式征求专家和公众的意见,公告的时间不得少于三十日。规划批准前,审批机关应当组织专家和有关部门对规划方案进行审查。

(二)规划管理。县城规划管理应加强空间整合、统一管理,提升城市职能。为便于县城规划建设管理,将县城规划区划分为核心区(县城中心区、三班中心区、盖中心区)、控制区(“八片”除三班、盖中心区外的其他六片规划区)、一般区(控制区外周边的村落)。核心区由县规划建设局负责规划管理,严禁个人建房;控制区由所在乡镇政府会同县规划建设局共同管理,农民住宅经批准按规划集中建设;一般区由乡镇政府负责管理,引导农户按规划集中连片建设新村。

三、城市规划的实施

(一)在县城中心区、三班中心区(见附图三)、盖中心区(见附图四)内新建、扩建和改建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线和其他工程设施,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向县建设主管部门申请办理“一书两证”(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申请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应当提交使用土地的有关证明文件、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等材料。需要建设单位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建设项目,还应当提交修建性详细规划。对符合控制性详细规划和规划设计条件的,由县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县规划建设局应当依法将经审定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的总平面图予以公布。建设单位或个人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后组织工程放线,经县规划建设局会同县行政执法局(城监大队)验线合格方可动工建设。

(二)核心区(县城中心区、三班中心区、盖中心区)的建设和发展,应当深入研究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明确各个地块地下空间的布局框架和分层格局,充分考虑防灾减灾、人民防空和通信等需要,科学规划,合理利用。要加强城市地下管网的规划建设管理,切实做到地上和地下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地下管网施工需挖掘城市道路的,要按程序报批。控制区和一般区的建设和发展,应当结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先安排供水、排水、供电、供气、道路、通信、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和学校、卫生院、文化站、幼儿园、福利院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为周边农村提供服务。在一般区内进行乡镇企业、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以及农村村民集中连片住宅建设的,建设单位应当向乡镇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经乡镇人民政府同意后报县规划建设局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三)城市建设要保持地方特色和传统风貌,积极探索“中国瓷都·”陶瓷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旧城区改建应合理确定拆迁范围和建设规模,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历史文物古迹的保护以及受保护建筑物的维护和使用,应当遵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城关新区的开发和建设应注意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绿化工程应同步实施。县建筑立面审查小组要加强对城关重要节点、大型公共建筑、城市开敞空间、主要出入口、沿街建筑立面的专项审查,努力塑造富有陶瓷文化特色的城市建筑景观。

(四)建设项目综合验收:由建设单位组织,县规划建设、市政公用事业、行政执法、国土资源、消防、环保、电力、电信、文物保护等单位参加,对建设工程是否符合规划条件、是否超占建设用地、是否完善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并符合相关规范要求、文物保护措施是否落实等情况进行核实验收。综合验收合格后,建设单位方可组织工程质量竣工验收。建筑工程竣工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

四、规划监督检查

(一)在县城规划区内凡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未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的,均属于违法建设行为。对违法建设行为先责令停止建设,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依法拆除。县城中心区内的违法建设行为由县行政执法局(城监大队)会同所在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查处;三班、盖中心区的违法建设行为,在行政执法中队未成立前由所在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查处,县直有关部门配合;控制区和一般区内的违法建设行为由所在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查处,县直有关部门配合。

(二)县规划建设局应严格实施《县城总体规划》,加强对县城规划区内的规划编制、审批、实施、修改和建设活动、违法建设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县行政执法局(城监大队)应会同所在乡镇人民政府加强对县城中心区内的建筑工程进行跟踪检查,及时制止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未按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内容进行建设的违法行为。龙浔、浔中、三班、盖、雷峰等乡镇人民政府应负责跟踪检查各自辖区内的建筑工程,及时制止违法建设行为。

五、加强规划管理队伍建设

建立健全规划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和评价机制,全面提高规划队伍整体素质。根据县城发展需要,配齐配强规划管理人员,在确实保证现有规划管理机构人员的基础上逐步有所加强。充分发挥规划专业技术机构的作用,大力扶持规划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形成一支结构合理、功能完善、保障有力的规划工作队伍,服务城乡规划管理。

合规文化建设心得篇6

关键词:新农村;景观规划;景观特色

中图分类号:p901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新农村景观规划是包含土地及土地上的居住区、建筑物、道路、水系、等在内的地域综合体的规划设计,是建立在布局规划和景观规划的基础上,结合区域的基本特征与属性,在区域的范围内进行环境与空间的合理结合。在新农村景观的规划与设计建设中,既要体现乡村新貌,体现农村的现代气息,又要保护好文物古迹,保护好生态环境;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万面,既要保持农村纯朴民风,弘扬优良传统,又要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形成新农村的新风尚。

1、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

1.1、新农村景观现状

在我国,由于在农村规划的研究范围,缺少统一的规划标准,引起了土地资源的浪费与环境质量的破坏。很多原有的水塘和水系流道用于抛弃生活垃圾,没有很好的利用;在很多农村没有解决安全问题,存在泥石流、滑坡等潜在的自然危害危险;很多农村的建设质量混乱,施工技术低下,居住建筑没有形成统一建筑思想,引起与周围环境的不相协调;很多道路的建设没有考虑实际情况,没有为整个村庄起到整体服务的概念;排水渠道、路灯、通讯等基础设施忽视了农村的整体需求,其配套性、共享性差,教育、娱乐、环保、健身、医疗等设施难以配套运行,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村民生活水平的发展。

1.2、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的具体的实施步骤

1.2.1、景观体系框架

村域土地利用规划中将土地利用划分为禁止建设区、非农建设区主要集中在霞岭河和控制建设区。根据以上村域土地利用规划中对农村土地利用的划分规划,在对农村的村庄景观规划设计中,将住宅区、农田、道路、河流有机组合,整个村域规划形成“点、线、片”的景观框架网络体系。使农村村域范围内的绿地景观和建筑区景观与河流形成一个连通景观体系。

1.2.2、景观规划重点

从规划布局而言,着重对农村的一下几点进行规划强调:控制住宅以及公共建筑的盲目扩张,对村庄整体强调合理布局,建设具有宜人景观的人居环境;重建植被,强调景观的生态功能,因地制宜地增加绿色廊道和分散的人文景观,营造并保护种植田;在霞岭河以西的工程建设区,建立集约化用地政策,与其自然环境相协调。对于硬质交通道路,将严格遵守国家参数,进行标准建设;合理安排民生工程(村委会、老年活动文化中心、幼儿园、医疗室、商业服务点、通信等公共设施场所)、综合防灾体系工程(消防信道、防洪工程、抗震工程、泥石流防护工程)、生活辅助设施工程(垃圾收集点、公共厕所、停车场)在规划中的合理位置,中心公告服务设施区。

1.2.3、绿地景观设计

整体规划采用“点”、“线”、“片”相结合的手法组织景观点,营造流线生动、步移景移的景观效果,布局安排合理。在村口,设置的该村牌坊以及景观小品,这是整个景观轴线的开端,沿着村内主干道同村内道路交汇处,将是整个村庄的中心公共服务区,左侧包括村民室内活动中心,室外体育活动公园、村部祠堂、养老院、幼儿园,、医务室以及村委会及侧坪休闲区域,右侧是音乐喷泉休闲广场、商业服务中心、中心停车区域,再沿着主干道就是各类景观小品及绿化景观,这些景点沿着主干道合理的布局,营造出一个适宜居住的美丽农村环境。

1.2.4、建筑规划与设计

依据新农村的住宅建筑要求,原则上遵循充分利用原则,在实际操作中,对现有建筑进行质量评价,统一拆除老房、危房。然后按照国家统一建筑参数标准,进行整体修筑。建筑风格采用本地住宅的特征,合理布局住宅平面户型,设计内部功能分区;强调户型外观整体性与美感,提高村庄人居环境质量。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简单而紧凑,位置主要集中于永安新村中心,在村中心布置了村委会、村医务室、农村的幼儿园、商业中心、养老院、室内活动中心和公厕等公建;并且把室外活动场所与灾难紧急疏散广场布置于村内十字路口周围,确保交通顺畅,为村庄的安全更添一份保障。

2、新农村景观设计要重视传承地域景观特色——以海南保亭新农村改造为例

2.1、案例实况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位于海南岛中部五指山南麓,东接陵水县,南邻三亚市,西连三亚市、乐东县,北依五指山市、琼中县。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距省会海口市230公里,距离三亚市70余公里,其规划总体目标为逃离喧嚣、回归自然、恢复健康是如今都市人群最新倡导的度假观念。到大自然中去,回到最淳朴、最怀旧的原生态地区,体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世天堂。我们将打造一个利用新农村改造而整合出新的空间形式,开发成宜居且适合度假的养生基地。

2.2、具体规划开发模式

2.2.1、新农村改造

将农村中分散分布的各个小型村寨进行大规模的整合和改建,将原先的宅基地和农林用地进行集中的安置,规划成较为和谐统一的新型村落,便于政府统一的管理,协调整体的经济发展,将农村闲置土地得到最大化的合理开发和运用。这些被置换出来的土地,将用于开发一些可出售的度假公寓和产权式酒店之类的产品,以及一些富有当地风俗民情的特色商业,从而带动该地块的经济发展和旅游开发。这种新的规划形式将集合商业街,度假酒店、可以给人们创造一个全新的休闲度假养生的绝佳场所。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2.2.2、土地集约化改造:将原先的村寨整体改建置换出来的土地进行重新规划,建议开发成新的产品类型包括高品质酒店、酒店式公寓、度假公寓、高端会所以及排屋别墅类的高端物业,打造成以休闲度假为目的的养生基地。让热带雨林、养身温泉等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以及黎苗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通过以上案例分析可以得出新农村建设一个重要的目的是为了传承当地的自然和文化特色,使之成为有本地传统特色的现代化新农村景观。改造不是随意的盲目改变,而是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和寻找地方文化传统元素,进行系统化的规划设计,适应当地人生产生活的最佳环境,适应农村特有的自然环境;是在保护原有古老装饰风格基础上的改造,是一种传承地域文化的行为。改造也不是模仿,而是在本身地域文化中寻找代表性符号,并作适当的强化,否则就会丢失地域特色,丧失文化传统。

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造就了大量的历史文化古村。历史文化名村一般保存着比较丰富的文物并具有重要历史价值,能完整地反映一定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和地方特色,其中大部分街巷、建筑、环境及居民生活状态保存完好。我国已将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纳入了法制轨道。但是,真正纳入法规保护的历史文化名村只是中国数量庞大的自然村落中的极少一部分。一般村落中仍然或多或少地保留着一定的传统特色,与历史文化名村一起构成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古老文化的完整载体,在体现村落传统方面两者缺一不可。广大的一般村落是传统文化的基质,而优秀的历史文化名村是其中的精髓。如果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只体现在保护历史文化名村上,那么,失去了传统文化基质的历史文化名村就成了孤零零的花瓶。建设新农村的根本目的是构建和谐社会,其中文化的和谐和历史传统的可持续发展是要素之一,在新农村规划中,对村落传统进行保护和延续意义重大。然而,现在的大多数新农村建设都是统一的小区化的形式,笔直的道路,排列整齐的农民别墅(公寓),不伦不类的仿欧式建筑形式,炫耀着经济发展的成就,而对传统的保护和继承往往被忽视。实现新旧村落文化脉络的延续和空间形态的自然生长,还要了解村民对住宅建筑空间的需求,结合引导新的生活方式和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共同对由此产生的新建筑空间需求进行合理化设计。掌握好原有的村落形态和构成肌理,对原建筑形态、院落布局特征进行新与旧的必要协调,调整好新环境与旧村环境的关系,即新建筑以与旧村相似的尺度和肌理,有机地嵌入新村建筑群内,把新建筑的布局和开放空间的控制与旧村形态有机地衔接起来。

坚持求大同存小异的规划设计原则,可缓和传统与现代的矛盾冲突,可保持原有的地域特色。建筑材料可以用现代材料来替代,但应以不破坏地方原有整体风格为准。农居建筑群的整体风格保持一致,可以突出地方特色。保护农村原有的聚落生态、自然生态是发扬地域特色,使本地的历史文化生态得以延续的基础。整体规划改造的原则是以保护地方特色为前提,新建筑与老建筑相和谐,不能出现与环境格格不入的现象,那样只会是破坏整体村落的美观,破坏环境的和谐,以致会影响到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古人常以“和为贵”“和气生财”来表达人与人关系上的“和谐”、“和气”的重要。如今,一些富裕的农民产生了显富、攀比、炫耀的心态,反映在建筑上则是极不和谐的争奇斗艳。

3、结语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目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有利于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缓解社会矛盾。对于新农村景观设计进行规划,有利于构建具有地域特点的农村景观,满足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极大的推动“中国梦”的实现。

参考文献:[1]刘萍.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7.

[2]蔡可心.现代化农业生活区的景观生态设计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2.

合规文化建设心得篇7

柘林水电厂企业文化建设,既有外部环境的推动作用,也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从外部环境来看,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规范,残酷的市场竞争唤醒了中国的企业领导人,外部众多企业开始注重企业文化建设,柘林水电厂的发展必然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不能落后于社会整体进步的步伐,必须建立与外部环境相匹配的企业文化;而且,柘林水电厂不但面临外部政治环境的要求,市场经济的考验、也面临着电力企业改革不断深化的考验,这种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和严峻的。从内部环境来看,柘林水电厂作为一个水力发电企业,长期的预期电价不能到位,多年来水偏枯,巨额亏损,使得柘林水电厂面临着建厂以来严峻的考验和可持续发展的难题。在这种情况下,厂新一届班子提出了“两条腿走路”,作为破解发展难题、转变发展方式的战略,并在职代会上提出了“两个努力”的目标。“两条腿走路”、“两个努力”应该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能否持续深入地向前推进这个发展战略和工作任务,关键在于人,核心在于坚持以人为本,在于全面提高队伍素质,培育优秀企业文化,那就迫切需要加快建设学习型企业、创新型团队和统一企业文化,这样才能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理念。所以,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要实现柘林水电厂可持续平稳发展,迫切要求进一步加强优秀企业文化建设,为企业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

2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按照国网公司、省公司的统一部署,一直以来,柘林水电厂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柘林水电厂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还面临一些突出问题,亟需改进和提高。

2.1思想认识程度不够

许多人对为什么要建设企业文化认识不到位,不明白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对建设优秀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有的人认为把企业的文娱体育活动开展好了,就是建立了企业文化;有的把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完全等同;有的则将企业文化等同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凡此种种,都是对企业文化的狭隘理解,偏离了企业文化的本质,更不会把企业文化融入管理、推动管理水平的提升。

2.2统一规范意识不强

由于国网公司在建设以“四统一”为基础的优秀企业文化过程中,缺乏自上至下的穿透力,加上我们厂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统一规范的意识不强和本位主义的影响,着意的追求企业特色,虽然不是自搞一套、自成体系,但也有一定的“自转”倾向,造成目标偏移,价值观多元,难以实现统一的规范、标准,没有按照国网公司统一的标准体系和规范体系去运作。

2.3企业文化传播不力

缺乏广泛的宣传,或者宣传形式单一,停留在表面上,缺乏对员工进行深层次的教育,没有将国网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和企业精神的本质要求细化为柘林水电厂员工的行为准则,融入厂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到厂工作的各个环节,企业的精神文化没有得到广大员工的广泛认同和接受,没有转化为员工的群体意识和整体行动,没有把企业文化真正转化为企业的财富。国网公司统一的核心价值观尚未真正融入员工的思想和行动,企业文化在推进企业发展、规范员工行为中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

2.4企业文化建设执行不够

没有实实在在地将企业文化建设置于企业经营的战略高度,更多的是做表面文章,提几个口号,张贴几条标语,制订一个实施方案,下发几个文件,搞几个活动等,认为这样就完成了企业的文化建设,没有在执行力上下功夫,注重外在的形式,不注重实质的执行和推动,没有真正的将企业文化建设贯彻到企业的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当中。

3柘林水电厂如何开展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有目标、有步骤、多元复合的系统工程。柘林水电厂如何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应该做到四个坚持。

3.1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与发展战略相结合

柘林水电厂作为一个冗员严重的老厂,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企业和亏损大户。对柘林水电厂来说,要分析面临的市场情况,制定企业脱困的发展战略、奋斗目标和具体措施,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和省公司其他基层单位相比,更显得十分重要而迫切。因此,柘林水电厂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与发展战略相结合并作为公司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在制订企业发展规划时,必须做好企业文化建设发展规划,才能够真正发挥企业文化的推动作用。在制定公司发展战略的同时,必须将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一个重要的规划内容和长久的发展大计相结合,将企业文化建设与宏观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相结合,将企业文化建设延伸拓展为全面的、全方位的、全过程的战略。

3.2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与经营管理相结合

在电力体制改革突飞猛进的形势下,柘林水电厂要站稳脚跟,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内增凝聚力、外增竞争力,凝聚力和竞争力的获得,必须搞好企业文化建设。所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文化建设进行总体部署上必须与企业宏观的发展战略相结合的同时,还必须把企业文化建设与具体的生产经营管理紧密结合,开拓更广阔的工作领域和思路,发挥企业文化对生产经营管理的渗透、保证和促进作用。把国家电网公司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落实到企业经营管理的规章制度和员工的各项行为之中。

3.3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与创新精神相结合

创新是进步的灵魂,发展的动力。建设企业文化的根本目的,是依靠文化推动企业的发展,让文化的光芒照耀企业的前程。从这种意义上说,企业文化决不仅仅是历史,更是属于未来。柘林水电厂正面临着可持续发展的使命,面对未来,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健康发展的目标,甚至是跨越式发展的目标,必须注意把握企业文化的创新性,根据厂发展的要求,创新文化理念。把企业文化建设的成效体现在推动企业发展的成效上,在推进“两个转变”、深化“四化”工作、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的实践过程中,进一步创新企业文化建设方式方法,创新“四统一”企业文化内涵、时代内涵和柘林水电厂的特色内涵,更好地促进柘林水电厂的健康发展。

3.4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与队伍建设相结合

人才一直以来都是企业的第一资源,员工队伍建设事关企业的兴衰,特别对柘林水电厂这个老的水电企业来说,既要面向市场求发展,又要坚持水力发电企业传统的生产模式,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柘林水电厂要实施“两条腿走路”的发展战略,建设一支适应企业发展、结构合理、业务精湛、富有活力的高素质干部、员工队伍,为企业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4结语

合规文化建设心得篇8

关键词: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总体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为贯彻落实《库尔勒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的各项建设任务,以可实施及统筹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为导向,以全面提高库尔勒市公共服务设施对人民群众的服务能力为目标,是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及配套能有库尔勒市的整体发展相协调。以《库尔勒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为前提,库尔勒市规划局决定编制《库尔勒市区公共服务设施布局规划》,以深化和细化库尔勒市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更好的完成库尔勒市总体规划的建设。本次重点对行政办公设、商业、文体、社区等规划内容做论述。

1.公共服务设施简介

公共设施是指为市民提供公共服务产品的各种公共性、服务性设施,按照具体的项目特点可分为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娱乐、交通、体育、社会福利与保障、行政管理与社区服务、邮政电信和商业金融服务等。

设施有基础设施和附属设施,其中基础设施是指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工程设施,是用于保证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它是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一般物质条件。“基础设施”不仅包括公路、铁路、机场、通讯、水电煤气等公共设施,即俗称的基础建设(physicalinfrastructure),而且包括教育、科技、医疗卫生、体育、文化等社会事业即“社会性基础设施”(socialinfrastructure)

公共服务设施是在城市中均匀分布的,为所有市民公平的提供日常公共活动的场所。他不是城市的地标,而是城市中普遍存在的场所,它反映着市民普遍的精神面貌。公共服务设施作为社会公共资源,是实现和谐社会、为城市注入活力的实体之一,也是衡量居民生活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公共服务设施系统规划是改善市民生活品质,展现城市涵养、体现社会公平的一个有效手段。

2.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研究背景

库尔勒市在南疆各市县的城市规划建设方面已走到了前列,库尔勒市注重对城市建设规划先行的准则,从总体规划到各专项规划均走在各县市的前列,在公共服务设施布局方面已有较好的研究基础。

随着库尔勒市区建设的成熟,老城区在不断的改造更新,南市区和开发区组团的开发和建设也在不断跟进,库尔勒市区以它强大的辐射能力聚集着越来越多的人口,然而库尔勒市区的配套设施建设特别是公益性质的公共服务设施随着城市的建设暴露出了很多问题,如老城区公共服务设施的过度集中和新区公共服务设施的不足,这些暴露的问题都制约了库尔勒市区整体建设的品质的提升。

3.规划重点

社会公共服务设施根据其公益性和经营性程度的不同,可分为基本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和非基本社会公共服务设施两大类。组织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特别是基本社会公共服务设施)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重要职责和维护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政府为保障社会全体成员基本社会权利、基础性的福利水平,必须向全体社会成员均等地提供社会公共服务。在现阶段,基本社会公共服务主要包括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化体育、社会福利和宗教等领域。

本次规划涉及以上介绍的7个领域:非基本社会公共服务设施的2个领域以及基本社会公共服务设施的5个领域。其中基本社会公共服务设施的5个领域为本次规划的主要领域。

4.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总体发展目标与原则

1、发展目标

本次规划根据国家及有关城市公共设施设置的规范标准,结合库尔勒实际,分市级、片区级、居住区三级,拟订库尔勒市公共设施配置标准,作为规划新建的参考依据。其中,建筑、用地及服务规模为一般要求,在具体操作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作出相应的调整。

2、发展原则

以人为本。公共设施是直接与人民的福利相关的社会服务体系,因此,公共设施的定性、定量、定位选择,均以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提高市民生活质素为第一基准。

强化城市职能。完善城市中心体系,尤其要强化城市主中心,以增强市区的凝聚力与辐射力,从而巩固和提高城市的区域地位。

区域布局均衡。从全局与区域的角度,处理好公共设施相对集中与适当分散的关系,在突出城市中心的同时,以就近服务的原则也注重次级中心及非中心地区公共设施的建设,兼顾城市与市民的双重利益。

内部结构协调。在缓和市民必需公共设施供需矛盾的基础上,逐步将重点放在加强现状更为薄弱的文化、体育、娱乐等公共设施的建设。

质量全面提高。一方面健全服务体系、扩大供给容量,另一方面提升服务档次、提高使用效率,使公共设施真正“物有所值”,避免沦为纯粹的“门面工程”,甚至挪作它用。

5.规划公共中心空间布局

总体规划在沿袭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形成“一主、三次(1+2)、多点”的格局的基础上,重点提升与完善公共中心空间。

规划将形成:“三中心三片区”的格局,三个中心即老城区综合服务中心、南市区商务文化中心、开发区创业文化中心;三片区为城市的三个组团。

1、老城区综合服务中心

本次规划延续现状城市格局,将老城中心确定为一个市级中心,即为城市的行政商业中心,规划以现有的巴州州委及州政府所在地、库尔勒市委等行政单位为主体,沿石化大道和梨香路等区域集中建设行政办公用地,并同时延续发展已形成的老城区的中心商业。

2、南市区商务文化中心

南市区商务文化中心位于南市区组团内以北。库尔勒市政府已搬迁至南市区,同时库尔勒市区作为市域内的中心,南疆的中心,要承担并满足周边城镇对大型文化、商务设施的需要,规划在南市区的商务文化中心将会建成复合型商务中心,主要包括文化、办公、商业、娱乐、体育等大型设施,即以演艺广场为中心,集中布置一定规模的复合型商务、文化中心,它能够承办一些大型的活动。同时,南市区组团是城市开发建设的新区之一,新增用地较多,大量的房产快速开发导致南市区的公共服务设施匮乏,规划根据公共设施服务半径的要求在该区设置职能中心,就近服务居民。因此,该区级中心的建立将成为南市区组团的居民服务新中心。

3、开发区创业文化中心

位于开发区内,开发区以发展二三类工业为主,是城市开发建设的另一新区,沿石化大道两侧形成该区的中心。

4、三片区

三个片区为老城区组团、南市区组团、开发区组团。

6.行政办公设施规划分级及布局

市级:共形成两个市级行政中心,为老城行政中心和南市区行政中心。

区级:共形成一处区级行政中心,为开发区内的行政中心,老城组团、南市区组团不再单独设置片区中心。

居住区级:居住区级的行政办公设施为各辖区的街道办事处,对位于城市新区的新城辖区的基层设施用地做到规划先行,建设严格遵照规划实施。

7.商业设施规划分级及布局

商业设施由三部分组成:商业服务设施、市场、物流基地。

1、商业服务设施:分为市级商业中心、区级商业中心和社区商业中心。

2、市场:农副产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其它专业市场。

3、物流基地

8.文体设施规划分级及布局

规划建立健全市、居住区、社区三级,即市级、区级、社区级的群众文化设施,形成布点均衡、功能齐全的文化设施网络。

公共文化设施人均(常住人口和暂住半年以上的人口)用地面积指标为0.7平方米。其中,市级文化设施用地面积指标按照人均0.2~0.25平方米,区级文化设施用地面积指标按照人均0.2~0.25平方米,居住区级(镇级)以下文化设施面积指标按照人均0.25平方米。

根据人口预测,2030年全市人口90万人,按以上指标计算文化娱乐设施用地应不小于63公顷,其中市级文化设施用地应控制在18公顷。

本次规划文化设施用地为163公顷,占总用地的1.2%。

9.社区建设分级及布局

城市社区的划分依托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功能结构,既要考虑内部功能配置、组织的完整性,又要合理地超前预测和避免重复建设,体现有效利用性。同时还要考虑各方面关系,体现区域整体效应。这就要求社区布局规划应在城市总体规划层面上完成,按照一定的形态结构、人群规模和行政管理的特点,依照一定的原则,把城市划分为若干社区,从而在经济功能、社会心理和社区管理上有利于社区的结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社区布局规划按照街道和社区两级配置,街道社区服务中心结合各街道办事处设置。

社区布局规划中社区名称除现有社区外,均以暂定编号为名称,正式名称以社区正式成立批准文件命名为准。规划至2030年规划社区81个,其中天山辖区9个,萨依巴格辖区21个,团结辖区8个,建设辖区8个,新城辖区27个。

10.实施措施与建议

(1)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由地方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国家有关用地定额指标,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并依照法定程序审批。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文化设施的建设项目和功能,不得缩小其建设规模和降低其用地指标。

(2)建立规划信息交流反馈机制,定期征集并及时掌握可能对建设规划有重大影响的问题及相关数据,以便及时依法调整规划,使之更具有可操作性。

(3)保障体系:通过思想保障,大力宣传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重要意义,达到“全民共识、领导先行”的效果,使得公共服务的建设在思想认识上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立法保障,确立规划的法律地位,保证规划得到有效实施,促使设施建设的畅通无阻和井然有序;通过经济保障,增加资金投入,畅通融资渠道。

合规文化建设心得篇9

关键词:项目建设十笏园文化街区分析潍坊市

潍坊市是世界风筝之都,位于山东半岛中部,产业发达,交通便捷,物流区位优势明显,是一座新兴的文化旅游城市。潍坊历史悠久,清乾隆年间便有“南苏州、北潍县”之称,也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风筝、木版年画的产地和集散地。潍坊自古人才辈出。历史上郑板桥、曹鸿勋、王寿彭、陈介祺等一批书画、诗词、金石、篆刻艺术大家影响深远,当代郭味蕖、于希宁等一批书画大师蜚声海内外,潍商传统、民俗文化至今延续,发展文化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基础和优势。发展文化产业要立足于当地的文化资源优势,树立品牌意识,打造自己的文化品牌。潍坊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文化底蕴丰厚,文化资源丰富,区位优势突出。在此背景下,开发建设潍坊市十笏园文化街区项目,提高潍坊文化名城的建设力度,这不仅彰显了城市文化底蕴、提升了城市文化品位,也极大地丰富了城市的旅游资源。

1十笏园文化街区项目概况

十笏园文化街区项目规划净用地面积8822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46194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19524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126670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潍坊市以历史文化环境保护为核心,集旅游、文化、商业、传统民居、公共服务为一体的城市中心综合片区,将极大地提升潍坊的城市形象。

一是区位优势。项目位于潍坊市潍城区曹家巷、梁家巷以西,向阳路以东,东风西街以北,关侯庙北围墙外约32米处以南。该地块市政配套服务设施齐全,是潍坊十笏园旧址所在地,历史文化底蕴浓厚,交通、通讯十分方便,是开发建设城市文化中心综合片区的理想地段。

二是规划布局。整个建设布局分为五大功能区,其中民俗文化展示区52712平方米,风雅文化展示区65315平方米,主题酒店26468平方米,餐饮文化展示区66324平方米,客栈文化展示区35375平方米。

三是优势分析。项目处于核心商圈的黄金旺地,具有开发高价值文化商业旅游业的硬件基础,而且项目规模具有相当的影响力,建成后是位于中心商业区的大体量文化旅游市场,具有相当的规模影响力。项目开发方向为以潍坊历史文化为特色主题的大型商住中心,该项目在政府规划中是以潍坊历史文化为主题的大型商业中心,而政府规划的目的在于通过建立一个全方位的历史文化中心,将该项目作为整个潍坊文化产业的一个补充,也成为该项目的核心特色之一。

四是发展前景。十笏园文化街区项目,这个文化产业功能与房地产开发相结合的项目,其开发建设,有利于改善潍坊城市面貌,能有效加快潍坊市城市化进程,并且能够有效提高和明显改善潍坊市民的居住环境条件。同时,这个项目的开发建设,有利于挖掘、整合以及增加潍坊这座古城的历史文化底蕴,另一方面,又有效带动了相关建材工业、第三产业的发展,对于潍坊市带来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是符合国家相关的产业政策。优化文化产业布局和结构,在《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当前,各省、市、区都在努力建设文化产业强省、强市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不断发挥自身优势,挖掘文化产业特点,推动本地区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在这种形势下,开发建设潍坊市十笏园文化街区项目,能够进一步提升周围居民的生活环境、生活品质,以及进一步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进一步带动现代化城市建设的进程和经济的发展,属于国家鼓励发展的重点产业,完全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

二是符合地区政策和发展规划。《潍坊市服务发展规划》中指出要加强文化产业建设。要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谐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繁荣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为基本目标,以改革管理体制为突破口,实现跨越式发展,逐步构建产业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产业体系,强化对地方特色文化,如奇石文化、剪纸文化的保护和挖掘,进一步推动营利性文化服务业的市场化经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集中力量建设潍坊剧院、人民会堂、音乐厅、图书馆、科技馆、文化宫、艺术馆、规划展览中心等文艺设施,把潍坊市建设成为具有较强辐射力的文化重镇。该项目的开发建设已被列入近期潍坊市服务业发展的重大项目。

三是可进一步加快潍坊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提高城市文化底蕴。近年来,潍坊市文化建设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和当前国家发展文化产业的良好形势,提出大力建设文化潍坊的号召,潍坊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成绩显著。在这种形势下,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不断提高,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发展,城市文明素质和文化品位得到不断提升,潍坊文化品牌也在全国甚至世界产生不断扩大的影响。但是,对于全国包括潍坊市来说,由于以前先发展经济的影响,总体上各地包括潍坊在文化建设方面还是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潍坊市的文化发展程度还是与其经济地位不相适应,因此,也就无法满足人民群众迅速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无法满足建设文化潍坊、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强市的要求。

3项目工程建设基本方案

一是规划原则。坚持城市建设与市场开发有机结合原则;坚持历史文化环境保护利用与开发建设协调一致的原则;坚持维护传统风貌与城市现代化要求的原则。

二是规划目标。①通过整治改建,打造与传统风貌相协调的历史文化街区,重塑潍坊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风貌,提高街区的文化内涵。②保护历史文化环境,传承历史文化,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促进地方经济的持续发展。

合规文化建设心得篇10

文化春色倍还人。春又至,今不同。相似的,是万象复苏草木更新,又迎来新一轮四时花开;不同的,是在这个壬辰龙年里,即墨市支行加强文化建设留下的一行行坚实的脚印……

内强肌体外树形象精心打造文化建设推进器

2011年初,即墨市支行的发展陷入历史最尴尬境地,业务规模小,各项考核居末,社会地位不高,员工情绪低落,工作积极性受到极大挫伤。这一切,对支行新一届领导班子来说是一个严峻考验。该行党支部经过深入思考,反复讨论,一致认为,只有总结经验教训,结合本行实际,进一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才是凝聚人心、提振士气、推进发展的最佳选择。为此,该行及时研究制定了“迅速掀起企业文化建设新热潮”的实施方案,并从内、外两个层面,组织开展了打造改革发展“推进器”的工作。

——慧中,强壮员工队伍肌体。首先从提高认识、营造氛围、强化管理入手,突出抓好三个结合:

一是学习教育与活动促进相结合,大力培养理念文化。把学习教育与兴趣引导结合起来,先后组织举办了“深入践行农发行价值体系”有奖征文以及企业文化建设知识竞赛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聘请海尔集团企业文化建设讲师到行授课,并组织员工到海尔、海信参观学习;创办《企业文化建设简报》,组织员工对农发行愿景、使命、理念、精神进行探讨。通过上述措施,广大员工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认知度不断提高,农发行价值体系逐渐根植于心、于脑。

二是面上发动与榜样带动相结合,大力倡导行为文化。为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带动效应,在倡导“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行为文化的同时,着重从语言文明、状态文明、形象文明等个人行为方面,注意培养、发现典型,树立榜样,并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和奖励,在较短时间内全行形成了“风正、气顺、心齐、劲足”的良好氛围。

三是远期目标与近期要求相结合,大力培育严细管理文化。围绕“合规管理、严格管理、精细管理”的目标,结合本行实际编制了企业文化建设五年规划,在此基础上结合支行年度工作任务,制定年度实施细则,细化工作措施、目标要求,还专门成立了督导组,对进展情况进行检查督促,把握文化建设节奏,使员工时刻保持争强向上的目标追求,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严谨、细致、合规的管理文化之风在全行悄然形成。在农发行青岛市分行合规风险防控知识竞赛中,获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

——秀外,展示支行良好形象。该行与即墨建行合楼办公,营业室偏居一隅,门面较小,缺乏视觉冲击力,又因业务范围所限,社会影响力不大。为改变这种状况,该行召开班子会议进行专题研究,确立了工作思路和目标:不仅要发出响亮声音,而且要秀出良好形象,尽快提高社会知名度。

一是多措并举广泛宣传。为使本行的性质、业务范围、信贷政策、支农成效等广为人知,邀请即墨市委机关报《新即墨》记者进行深度采访报道;聘请当地电视台制作专题宣传片,并在关注度极高的《墨城访谈》栏目播放;在重大节日,组织员工到城市广场、繁华闹市散发宣传材料上万份;班子成员主动与政府有关部门加强沟通,有力地提升了社会认知度。

二是视觉形象外化于形。首先,外在形象标准化。在整修办公室、营业室时,规范了形象标识,重新制作了理念、愿景、格言等牌匾上墙悬挂,在营业大厅安装电子屏幕,定时播放宣传片。其次,文明服务优质化。开展了“岗位服务明星、星级客户经理”评选等活动,加强柜面服务、营销服务,不断改善服务质量,提升服务效率,在客户中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再次,形象展示社会化。组队参加地方文体重大活动6次,向社会展示了“建设新农村银行”的良好形象。

事业以文化主导,企业因文化铸魂。经过近两年的精心打造,文化建设的凝聚力、感召力、驱动力逐步显现,全行员工重拾工作信心,造就了一支“特别能承重、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队伍,使得“建设新农村的银行”成为当地一张靓丽的名片。

借力而为乘势而上重点推动中长期贷款突破

2011年,青岛市启动实施了“西海岸蓝色经济核心区”、“蓝色硅谷核心区”发展战略。该行服务辖区的即墨市和城阳区正处在这两大核心区内,这为加快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人和地利俱在,该行把文化建设成果转化为发展动力,乘势而上,一方面认真履行职责,确保粮油收购业务不出问题;另一方面采取得力措施,注重高层营销,注重高端项目,注重重点区域,积极融入蓝色经济建设,努力推动各项业务,特别是中长期贷款业务的有效突破。

——出“重拳”,强力营销新项目。即墨、城阳经济较发达,商业银行星罗棋布,行业竞争异常激烈,为争取工作主动权,该行组织业务骨干深入调查研究,理清发展思路,缜密制定营销策略,在市分行党委的具体指导下,组织实施强力营销。

一是群策群力,全员营销。为打好项目营销“攻坚战”,树立全行“一盘棋”的思想,着力发挥全行员工的营销合力。及时制定了中长期项目营销奖励办法,对“出力贡献”者及时给予表扬和适当奖励。全行干部职工积极行动,在走亲访友、同学聚会等各种社会交往中注重加强营销,全行上下形成了“团结一心抓营销、聚精会神促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是合纵连横,网络营销。建立健全营销网络,与地方政府领导建立畅通的汇报渠道,赢得理解支持,获得前沿权威信息;与财政局、发改局等部门建立良好的互动沟通,获得即时项目信息;与商业银行,特别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互通信息,把握营销先机。

——亮“硬招”,狠抓项目快落实。获得项目营销权后,采取有效措施,在“快,好”上下功夫,力争项目早落地、早成功。

一是集中优势力量攻坚。坚持“人财物三优先”原则,全行联动,集中力量,保证项目所需。人员优先,挑选业务骨干组成调查组进行项目调查;经费优先,优先保证项目调查所需;物质优先,优先保证车辆、办公用品等后勤服务。

二是各司其职通力合作。建立了分工协作、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行长着重协调内、外各方面关系;分管副行长靠前指挥,具体负责项目实施;客户部主管带领项目组加班加点、不怕疲劳、连续作战,严谨认真、服务周到的工作态度,赢得了项目单位的赞许。

到2012年末,该行成功营销六大项目,累计发放贷款19.6亿元,支持农村路网建设项目完成硬化、新建道路284条,修建桥梁18座,工程惠及13个镇,65个行政村,15万农民;支持污水泵站建设及污水管网配套工程,完成铺设污水管线74673米,新建泵站2座,城镇污水处理率超70%;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平整项目,助力青岛出口加工区“九通一平”市政基础设施,蓝色硅谷核心区完成土地平整3300亩;完成了即墨东部蓝色硅谷核心区土地整理项目19亿元贷款调查,已报总行审批。

严细管理落地生根全力保障业务发展高质量

坚持文化建设与业务经营同频共振,在此基础上,努力把严细之魂融于合规管理、风险管理,严格控制各类风险,从而使“心”之有“形”,“魂”之有“纲”,确保了业务科学有效发展。

——强化合规管理,严防操作风险。深入组织开展“合规从我做起”、“合规人人有责”等活动,使“合规创造价值”、“违规就是风险”的理念不断生根结果。制订了《即墨支行合规经营防控风险操作详解》,对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操作步骤进行细化、量化,进一步提高了制度的约束力。日常工作中,坚持从点滴细节开始规范,精细管理,切实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必依、违章必究。如:在中长期贷款管理方面,深入细致地查找业务合规、合同文本使用、操作规范、贷后管理、统计报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坚持边查边纠,纠改结合。同时,还举一反三,进一步细化管理要求,明确管理标准,减少了管理漏洞。发扬铁心肠、铁面孔、铁手腕的“三铁”精神,对违规者从严问责,严肃处罚,切实触到其痛处,使广大员工真正做到知规、守规、行规。

——前移防控关口,严控准入风险。在项目营销中,严格把握四个关键节点,提前守住风险关口。一是确定项目的合规性、效益性。对不符合上级行有关政策规定、预测效益不够理想的项目,从不马虎从事,决不急于求成,督促项目单位进一步完善相关手续,直至达到规定要求。二是准确评估政府还款能力。对于营销的任何一个项目,均全面了解政府的财力状况,反复进行调查核实,并对项目建成投产后的收支情况,进行多方面的科学预测,确保贷款偿还的可行性。三是注重关键人员的诚信状况。注意详细了解当地政府和项目管理人的诚信状况,以及他们对农发行的关注度。四是严格落实担保制度。本着“应抵尽抵”原则,对每一个项目贷款都将抵押担保作为主要担保手段,认真核实抵押物的真实性、有效性、合法性。由于严把了四关,没有出现一笔“带病”准入贷款。

——加强贷后监管,杜绝运营风险。在贷款管理过程中,首先,抓好制度建设,制定具体管理措施,针对不同类型贷款客户,建立信贷资金风险预警机制,成立预警领导小组,通过定期检查、分析例会,增强风险防控的前瞻性。行长每月、客户经理每旬至少到贷款客户检查一次。在检查中,根据国家政策和行业发展对企业的影响,密切关注客户的“现金流”、“企业非财务信息”、“项目进展”等,第一时间了解客户风险节点,发现风险苗头,采取措施及时处置。其次,科技监测与现场监测结合,严防客户风险突现。充分运用Cm2006系统、综合报表平台、信贷风险预警系统等信息平台,实时监测客户经营状况、管理情况、资金流向,及时分析风险状况,及时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