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企业一体化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19:01

建筑企业一体化篇1

关键词:设计施工一体化建筑装饰企业行业分工互补功能

设计施工一体化是将设计要点和施工内容进行有机结合,整合建筑装饰行业优势,发挥建筑装饰企业专长的重要举措,通过设计施工一体化的建设可以将建筑装饰工程统一为一个整体,是新时期建筑装饰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与举措。应该从建筑装饰行业的角度出发全面解读设计施工一体化的概念,做到对设计施工一体化功能与价值的深入分析,从解构设计施工一体化的内容,统一设计施工一体化的过程入手,提升建筑装饰企业运用设计施工一体化的能力,强化设计施工一体化对建筑装饰企业的促进作用,为建筑装饰行业实现设计施工一体化的发展目标探寻保障与支撑。

1设计施工一体化的定义

设计施工一体化是建筑装饰企业根据装饰设计与装饰施工存在的必然、内在的练习,通过整合的办法将建筑装饰工程各环节做到紧密结合,建立起设计和施工的体系,以一体化的方式完成建筑装饰工程的各项目标。设计施工一体化是当前建筑领域的趋势,由于建筑装饰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建筑装饰工程内容越来越复杂,传统的设计与施工相分离的方式已经不适速发展的实际,建筑装饰企业应该着眼于设计与施工的统筹,提升工程质量、工程效果,在出色完成建筑装饰工程任务的同时,提升建筑装饰企业的竞争力,进而做到对建筑装饰产业的有效调整,为整个产业的发展开拓更具有发展潜力和生命力的空间与环境。

2设计施工一体化对建筑装饰产业的价值

2.1设计施工一体化是行业发展的必然

在物质文化水平逐步提高的大背景下,社会对建筑装饰工程的要求正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建筑装饰产业想要实现发展,就必须对建筑装饰工程的全过程进行全面而有效地覆盖,使建筑装饰工程的各环节纳入到有序、体系的层次和环节。特别应该展开对设计与施工的统一和调整,使建筑装饰工程得到更为科学、更为完整的行业支持,在提升建筑装饰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同时,以设计施工一体化推进整个行业的持续发展。

2.2设计施工一体化是企业发展的需要

设计施工一体化不但可以有效避免工程业主因专业水平、协调能力和管理能力不足而出现的建筑装饰工程的常见问题,而且也能为建筑装饰企业提供设计与施工相关工作的整合与处理空间,能够对装饰工程设计和施工进行有效地协调和专业地处理。在提升建筑装饰企业服务质量的同时,提升建筑装饰企业的发展潜力,使建筑装饰企业在设计施工一体化的背景下通过自我完善和调整适应建筑装饰市场的发展,做到对建筑装饰企业不断进步的保证。

2.3设计施工一体化是企业竞争力的体现

当前建筑装饰市场的同质竞争愈发激烈,如何提升建筑装饰企业竞争力,建立建筑装饰企业独特的竞争优势成为企业和行业急需解决的任务与目标。进行设计施工一体化建设是当前较为有效的途径,通过设计施工一体化可以实现对设计市场和施工市场的有效整合,确立建筑装饰企业在同行业中的优势地位,同时设计施工一体化设计还可以形成建筑装饰企业的特点与

优势,帮助建筑装饰企业建立起独特的市场形象,增强建筑装饰企业的竞争力。

3建筑装饰企业推进设计施工一体化的措施与方法

3.1做好设计施工一体化的分工工作

建筑装饰企业专业分工有助于形成的专业化的设计与施工体系,有助于设计施工一体化目标的实现,只有紧紧依靠建筑装饰设计施工一体化,才能借设计施工一体化功能的发挥进行设计施工的综合协调和管理,建立起建筑装饰设计施工的新型平台,更好地发挥出建筑装饰企业在设计与施工中的独特优势。

3.2提高设计施工一体化的内涵

设计施工一体化过程中应该提高综合协调能力,使建筑装饰工程在装饰设计的主导下,兼顾施工过程和技术,使整个建筑装饰设计与施工更加完美。在设计施工一体化的过程中应该大胆引进专业设计人才,提高专业设计和施工的资质等级,在满足市场和客户需要的基础上,提升建筑装饰工程设计施工一体化的内涵。

3.3发挥设计施工一体化中的作用

应该发挥设计施工一体化提升施工企业内在素质的功能,掌握建筑装饰设计施工的动向,形成对建筑装饰工程发展趋势的把控,建立建筑装饰企业独特的优势和竞争力。应该发挥设计施工一体化的保证监督作用,通过设计施工一体化的体系形成严格遵照执行、科学控制装饰施工、严格质量管理的体系,在提升对装饰施工工程监督水平的同时,提高装饰施工企业施工质量。应该发挥设计施工一体化的管理功能,形成对建筑装饰工程系统性和结构性的科学管理体系,做到对建筑装饰工程质量、安全、效益等各项目标的保证。

4结语

建筑装饰行业实现设计施工一体化是当前主要的方向,设计施工一体化的建设可以发挥建筑装饰行业在技术、组织、管理方面的优势,在取得设计和施工两个重要过程有效统和的基础上,做到对建筑装饰行业、建筑装饰企业潜在价值和能力的挖掘,从设计施工一体的方式、途径和策略上推进建筑装饰行业与企业向更全面、更系统的方向发展,在创建符合新时期建筑装饰行业设计施工一体化发展策略的前提下,做到对建筑装饰产业发展的有力促进。

参考文献

[1]王俊才,洪红,廖奇云.建设工程项目的发包方式――设计-施工一体化承包模式的应用研究[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3(6):108-114.

[2]分项工程设计施工一体化体验――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装饰装修、建筑幕墙工程设计施工一体化实录[J].施工技术,2010(9):14-15.

[3]刘志峰.推进住宅全装修发展成品住房建立科学的住宅建设模式[J].住宅产业,2009(7):1012.

[4]劳智权.对于“建筑装饰装修设计施工一体化”的思考[J].室内设计与装修,2007(2):92.

[5]赵一峰,金磊.通过科技创新和设计能级管理提升建工设计-施工一体化总承包能力[J].建筑施工,2007(9):741-743.

作者简介:

建筑企业一体化篇2

关键词:我国建筑企业;信息化管理;生产模式

随着我国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的管理方式已经严重阻碍了我国建筑企业的管理,阻碍了我国建筑企业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建筑企业努力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实施信息化管理,已经成为提高我国建筑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必然要求。为此,我国建筑企业必须大力加强企业信息化管理的管理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努力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改革建筑企业的管理方式和生产经营方式不断提高我国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我国建筑企业的发展。

1信息化与信息化管理的涵义

信息化是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

信息化管理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企业管理现代化的过程,它是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先进的管理理念相融合,转变企业生产方式、经营方式、业务流程、传统管理方式和组织方式,重新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提高企业效率和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的过程。

2我国建筑企业实施信息化管理的意义

当今的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任何一个国家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建筑企业也是如此,实施信息化管理正是促进企业走向市场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我国建筑企业实施信息化管理可以打破存在于建筑企业内部的信息壁垒,从根源上解决我国建筑企业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形式,促进建筑企业内部进行组织形式的改革,构建适合企业发展的组织结构以及新的业务流程,将建筑企业原来的多层宝塔式管理结构转变为扁平的动态网状结构,从而使建筑企业的结构更加精简,行动更加敏捷,更富有改革创新精神,促进建筑企业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转变生产经营方式,走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市场化道路。

3我国建筑企业信息化管理的生产模式

随着我国建筑企业的不断发展,其规模化、国际化水平越来越高,这样就使得建筑企业面对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所面对的建筑工程项目无论是从规模上、难度上还是从复杂性上来讲越来越大,在这样的情况下,建筑企业必须努力应对竞争环境的变化,努力实施信息化管理,协调发展其生产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建筑企业的发展。

1、我国建筑企业传统的生产模式

传统上我国建筑企业实施的是纵向一体化的生产模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企业的发展主要是沿着纵向一体化的生产模式发展,三十年来,其纵向一体化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无论是大型建筑企业,还是中小型建筑企业都具备多种资质的建筑活动。也可以这样说,在我国,几乎所有的建筑企业都能够完成整套建筑作业,都具备承包大型建筑工程项目的能力。建筑企业不但可以独立进行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可行性分析以及立项、规划和设计,而且还可以针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投资、融资、采购、施工、运行等各种生产活动。在纵向一体化的信息化生产模式下,建筑企业的信息流在企业内部闭合流动,通过在建筑企业内部进行生产控制与生产调配,在不进行外部循环的基础上完成建筑工程项目。在这种生产模式下,游离于承包工程项目之外的建筑企业如果想参与建筑项目的建设,必须和承包项目的建筑企业达成一致,在承包企业的直接控制下参与部分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

2、信息化时代的我国建筑企业的生产模式

纵向一体化的信息化生产模式其实是一种战略联盟式的生产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专业化生产水平越来越高,特别是在信息化水平越来越高的前提下,建筑企业互相联合、共同发展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为了获取利润,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许多承包伙伴在认真分析外部环境和各自内部优势项目建设的现实条件下,分别完成具有技术相对优势的建筑工程项目的子项目,从而获取超出独立建设或者竞争环境下的利润。在横向一体化的信息化生产模式下,建筑企业的信息流在组成战略联盟的各企业之间闭合流动,通过各个建筑企业之间分工合作,有效控制并最终完成整个建筑工程项目。

4信息化时代的我国建筑企业生产模式的优越性

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项目逐渐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纵向一体化的信息化生产模式越来越不适应形势的发展,而横向一体化的信息化生产模式逐渐呈现出自己多方面的优势。

1、横向一体化的信息化生产模式在承揽工程方面具备着绝对的优势

和纵向一体化的生产模式相比较,横向一体化的信息化生产模式在承揽工程方面具备着绝对的优势。当前,我国建筑企业不但承包国内的建筑工程,而且承包着大量的国外的建筑工程项目。同时,所承包的工程项目也逐渐出现细化的特征,工程项目的范围也向着不同的行业发展渗透。不但如此,我国建筑企业还面对着不同地域文化、经济与技术条件的限制,面对着不同业主复杂多变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快速获取和建筑工程项目的信息,就成为决定我国建筑企业承揽业务量的关键。

而横向一体化的信息化生产模式就是建立在信息技术之上的先进的生产模式,在这种生产模式下,不但能够使业主、建筑企业和原材料生产企业通过迅捷方便的信息平台实现实时沟通,而且还可以使建筑企业在短时间内完成对信息收集、,从而实现快速选择联盟伙伴,选择建筑工程项目控制等。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信息化手段可以便捷地从海量的信息中筛选出符合企业要求的联盟伙伴,并对这些联盟伙伴按照不同的要求进行分类筛选,然后在决策支持系统的作用下完成对联盟伙伴的选择。这样不但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还可以选择出最科学、最有效的联盟伙伴,可以在业主需求发生变化时对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作出快速的调整。

建筑企业一体化篇3

江苏省住建厅副巡视员当前主要建立三个体系,即建筑工业化的技术标准体系、市场应用体系和质量监管体系,并定期建筑工业化技术公告。

建筑业是江苏的优势产业、支柱产业和富民产业。2014年,据初步统计,江苏建筑业总产值2.75万亿元,同比增长18.5%,建筑产值规模居全国前列。但总体上看,江苏建筑工业化水平还不高,存在建设周期较长、资源能源消耗较高、生产效率、科技含量和标准化程度较低等问题。在新一轮发展中,住建部明确江苏省为建筑工业化试点省,江苏以此为契机,以建筑工业化为引领,改革创新、转型升级,推动江苏建筑业再上新台阶。

总体设计、分步实施、有序推进

总体设计。江苏建筑工业化起步较早。2007年制定了《江苏省建筑工业化细则》,成为全国第个在省级层面上进行工业化技术规范指导的省份。2011年《关于城乡发展体化为引领,全面提升城乡建设水平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快建筑工业化和住宅工业化进程,坚持以建筑工业化为抓手促进建设生产的节约实效。建造过程中低碳环保,将推进建筑工业化作为衡量建筑企业资信的重要因素。2014年10月,江苏省政府又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建筑工业化促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对推进建筑工业化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政策扶持、保障措施、实施路径作了明确规定,并由省政府成立建筑工业化推进小组对全省进行指导。

分步实施。江苏明确了以绿色建筑为方向、建筑工业化为手段、住宅工业化为重点的实现路径,并根据省情制定了“三步走”战略。第一步试点示范期(2015~2017年),主要是推动建筑工业化示范基地建设,培养龙头企业,建立建筑工业化标准、技术和质量等体系框架。第二步推广发展期(2018~2020年),主要形成产业集群和产业联盟,全面构成现代化生产体系,建筑工业化技术、产品和建造方式产业联盟,全面构成现代化生产体系,建筑工业化技术的产品和建造方式,推广至全部省辖市。第三步普及应用期(2021~2025年),即到2025年来,也就是用10年左右时间,使建筑工业化建造方式成为主要建造方式。

有序推进。在住建部和江苏省政府指导下,各级政府推动建筑工业化的热情很高、力度很大。部分企业也积极引进国外技术和设备,投资建筑工业化生产基地。对全省建筑工业化基地进行了合理布局,防止像光伏企业一样一哄而上、一哄而下。一些地方政府也积极出台文件,如扬州市政府就明确规定,全市规划投资2~3个建筑工业化生产基地,从而确保了建筑工业化基地的健康发展。

推动建筑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发展

没有信息化,就没有建筑产业的现代化。要充分应用信息技术提升建筑产业在勘察设计、生产施工、运营维护等环节的信息化水平。鼓励企业加快推广信息领域的最新成果,加大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智能化技术、虚拟仿真技术、信息统筹技术在建筑业中的研发、应用和推广。鼓励建筑企业利用大数据、互联网平台营销自己的建筑产品,推广金螳螂利用020模式,从工装到家装跨界发展的先进经验。金螳螂在2014年5月收购了家装驿站,建立了电商平台。家庭装饰可以在互联网上订购,然后工厂化生产,现场装配,目前在50个城市展开,以后将逐步发展到200个城市。这种做法,对利用信息技术、互联网平台来推动建筑工业化有很好的示范意义。

充分发挥企业在建筑工业化中的主力军作用

企业是建筑工业化的主力军。目前江苏省有10多家大型建筑企业进行建筑工业化的尝试,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中南集团的框架体系、大地集团的世构体系、镇江威信模块的钢混体系、苏州皇家木结构体系等。但江苏建筑企业总体上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在房建领域的企业较多,处于建筑行业的低端,轨道交通,桥梁,港口等建设能力不足。现在江苏6个城市在建地铁600公里,市场基本被大企业垄断。江苏要全面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像南京一样,由市政府牵头,组建大的企业集团向地铁等高端市场迈进。要组建一批工程研发中心、行业协同创新中心,加强对建筑工业化研究,重点开展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钢混结构体系的创新研发,尽快形成设计技术、部品生产建造技术、装配施工与集成技术、成品住宅技术等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加强制度创新。建筑企业要改变项目部大包干的旧的管理模式,加强企业总部对项目部的指导。企业总部是决策中心、金融中心、安全生产和工程质量的控制中心,是机械设备和人力资源的调度中心。一个项目用什么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都由总部通过信息化系统加以指导,从而真正提高我们的科技水平。这是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通行做法。江苏建筑企业在2000年前后,大部分改为股份制企业和民营企业,经过多年发展,许多企业成为集团化的大公司,下面有分公司、子公司、项目部,现在是怎么调动各个层次积极性的问题。有些企业已进行了大胆尝试,比如南通二建进行了项目部公司化运营的探索,赋予项目部更多的权力;南通四建进行了股权流转的革新,对企业发展起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加快人才培养。要开展多层次的建筑工业化知识培训。使行业领导干部、企业负责人、专业技术和经营管理人员通过培训,更快掌握相关的前沿知识,提高科学管理和技术水平。特别是要加强工人队伍的培训和教育。当前建筑工人主体仍然是农民工,要以住建部实施新资质标准为契机,努力把建筑工人培育成职业化的产业工人。整合力量、加大扶持建筑工业化发展力度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2014年10月份,江苏省政府出台《关于推进建筑工业化、促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加大财政对建筑工业化、工业化基地和企业的支持力度,在税收、土地、科技和人才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各市县政府也纷纷出台文件,加大对建筑工业化的支持。

加大对建筑工业化基地扶持。动员建筑企业、房地产企业、建材企业、设计企业以及大投资集团,投资建设建筑工业化生产基地、积极参加建筑工业化联盟。

加大建筑工业化产品的宣传、提高群众的认知度。积极宣传建筑工业化、建筑产品的优势和特点,提高美誉度和知名度。建设主管部门加强对建筑工业化的引导

加强技术指导。省住建厅成立由主管部门、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专家组成的建筑工业化专家专业委员会,进行标准编制、项目评审、技术理论、性能论定等方面的技术把关和服务指导。当前主要建立三个体系,即建筑工业化的技术标准体系、市场应用体系和质量监管体系,并定期建筑工业化技术公告。

建筑企业一体化篇4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㈠指导思想。以党的十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打造省会次中心,构建幸福新,建设全国一流现代经济强县”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规范运行为抓手,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加快企业转型升级,全面提升建筑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市场开拓能力和综合竞争实力,努力推动全县建筑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㈡目标任务。到2018年,实现建筑业总产值120亿元以上,其中外拓产值30亿元以上,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6万人以上,培育一批带动能力强、业界影响大的骨干龙头企业或企业集团,努力打造建筑业发展强县。

二、提升建筑企业竞争能力

㈠加快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深入推进建筑企业市场化、股份制改造,完善企业法人结构,规范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营管理层的职责,明晰所有权和经营权,加快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促进企业管理现代化、规范化、精细化。鼓励建筑企业通过转型、兼并、重组等方式向总承包方向发展,加快培育一批资产规模大、融资能力好、竞争实力强、资质等级高的大型建筑企业或企业集团。

㈡培育壮大建筑业人才队伍。强化以企业家为核心的经营管理人才和工程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推行管理、技术骨干基本固定、劳务用工相对灵活,职责明确、高效运作的劳务管理模式,鼓励企业培养或引进高素质人才。建立适应建筑业发展要求的培训机制,将建筑业工人纳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引导建筑劳务人员参加由人社部门组织的岗位技能培训,鼓励建筑从业人员参加执业资格考试和技能鉴定,到2016年,县内所有建筑工地作业人员必须持职业资格证书上岗。鼓励和支持职教中心等职业技术学校与建筑企业加强培训合作。

㈢推动建筑业技术装备升级。鼓励建筑企业建立仓储、物流基地,建设总部大厦,在用地、项目建设收费等方面比照工业项目优惠政策予以支持。鼓励建筑企业以大、中型工程为平台,引进国内领先的大型机械和设备。鼓励企业开发具有自主产权的专利和专有技术。支持建筑企业按照《省认定建筑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暂行)》要求建立企业技术中心,推动企业提高设计与研发能力。鼓励建筑企业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合作,支持研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推动企业申报国家、省级施工工法。鼓励企业广泛运用节能、节地、环保等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大力推广绿色建筑。积极推进住宅产业化,提升建筑业产业化水平。

㈣拓展建筑业发展空间。鼓励建筑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企业向交通、电力、水利、铁路等国家重点投资方向和专业领域拓展。鼓励建筑企业向具有设计、采购、施工综合功能的工程公司和工程项目管理公司方向发展。鼓励建筑业经营向房地产、建材、装备制造、维护服务等上下游产业链延伸,扩大企业发展空间。鼓励有条件的建筑企业以epC方式进入基础设施和重大产业领域。鼓励建筑企业向承接幕墙设计施工、空调设备安装、建筑智能化等高附加值产业发展。建立县外市场政府推介机制,定期组织县内骨干企业到县外重点区域开展合作洽谈和推介引导。县内建筑企业跨县承包工程的,由税务机关及时办理外出经营税收管理证明。

㈤深化企业文化建设。引导企业提升发展理念,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着力培育企业技术文化、质量文化、信用文化、项目文化等,塑造企业形象,打造企业品牌,提高管理水平。创办并定期举办企业管理、项目管理论坛,打造高层次建筑业交流平台,提升建筑业影响力。注重正面舆论宣传,推介建筑业企业典型,增强全社会对建筑行业的认同度。

三、加强建筑市场体系建设

㈠完善市场运行机制。建立科学的建筑市场体系,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基础上,注重择优。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对建筑业企业在市场准入、资质审查、质量评优等方面一视同仁,建立统一开放、公平公正、竞争有序的建筑市场。加强市场监管和现场监管的信息建设,实现市场监管和现场监管联动,让现场管理好、安全生产好、产品质量好的企业拥有更大的市场。

支持县内建筑骨干企业参加全县城市基础设施等重大项目建设,通用技术项目优先县内骨干企业。

㈡鼓励企业创先争优。设定建筑业专项发展基金,对在工程质量、转型升级、税费缴纳、外拓业务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建筑业企业给予奖励。

提高企业创建优良精品工程的意识。对获得国家优质工程“鲁班奖”、全省建设工程“芙蓉奖”的建筑企业或成功创建全市结构优良工程、全省安全质量标准化示范工地(工程)、全省优质工程的建筑施工企业分别给予奖励。

鼓励建筑企业向高资质发展。对主项资质由一级升至特级、二级升至一级的房屋建筑总承包企业分别给予奖励。

扶持建筑业重点税源企业。对独立纳税建筑企业当年实际入库税收排名行业前10位且同比上年增长超过10%的,给予奖励。

鼓励企业外拓市场。对当年外拓施工产值达到1亿元以上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相关规定回本县缴纳所得税的建筑企业给予奖励。

按相关规定开展优秀建筑企业、企业家评选活动,并择优推荐参加省、市优秀建筑企业、企业家评选。对被评为市级及以上优秀建筑企业的,次年度该企业县内承接工程履约担保额度调整为8%,在年度内承接的本县工程项目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可由建设单位直接打入该公司农民工工资专户,其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存取及使用由县住建局负责监控。

㈢加强信用体系建设。严禁建筑企业将发包、承包的工程转包、违法分包、肢解发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等级和相应执业资格的单位和个人。建立统一的建筑市场诚信信息平台,建立健全建筑市场各方主体、执业资格人员的信用档案登记、评价、和奖惩制度。对存在不良行为记录的建筑企业实施“黑名单”管理,对信用良好的企业,在招标投标、贷款准入、贷款利率、融资额度、评优评奖等方面予以优待。

㈣规范招投标和工程造价管理。加强对建设工程招投标活动的监管,坚决遏制和打击串标、围标、抬标行为。落实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登记备案制,强化标后跟踪监管。推行建设工程竣工结算备案制,加强建筑市场计价行为引导,强化对工程概算、预算、结算书中现行工程量计价、人工工资等造价行为的审查,确保建设工程造价计价行为规范,保障建筑施工企业合法利益。

四、强化建筑质量安全管理

㈠加强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强化预拌混凝土质量追踪系统对混凝土质量的全过程信息管理,推行混凝土试块芯片植入管理,推进基桩监测远程网络监控管理,开展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设计、施工中的应用试点,对施工项目及其从业人员实行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建立健全项目法人、施工企业、监理企业各司其职的质量安全保证体系。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许可制度和安全生产许可证暂扣及恢复办法。规范施工现场总分包行为,明确总包、分包企业质量安全责任。提升建筑工地文明施工管理水平,维护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

㈡强化质量安全各方责任主体责任。强化各方责任主体的质量安全意识,形成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各方责任主体自我约束、自我规范、自我管理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各方责任主体应依据建设工程施工项目部和现场监理部关键岗位人员配备标准,做好相关岗位人员配备工作。施工现场必须使用经审查合格的图纸进行施工,依法严肃查处出现质量安全问题的责任单位。

㈢大力推广绿色施工。提升建筑业从业人员的绿色建筑理念,强化对建筑工人卫生健康知识、安全常识、质量意识及节水、节电、节材、降尘等节约、环保理念的教育。大力创建绿色工地,禁止县城区施工现场搅拌混凝土,逐步推广预拌砂浆和绿色建材。认真组织绿色施工评价,推动节地、节能、节水、节材、环保、科学运营等工作,最大限度地节约建筑成本、减少建筑垃圾、降低扬尘污染。

㈣加大建筑节能应用推广力度。加快创建“全国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县”,加大绿色建筑和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推广力度,完善并实施相应的技术标准、奖励政策和行政保障政策,推动可再生能源在建筑领域规模化、高水平应用。

㈤加快推进建筑产业化。大力推广适合工业化生产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构件、钢结构新型建筑体系,努力实现构件设计标准化、预制生产工厂化、现场施工装配化的施工生产方式的转变。在保障性安居工程等政府性投资项目中开展建筑工业化和新技术应用示范试点。

五、加大建筑业政策扶持力度

㈠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县长任组长,常务副县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的县促进建筑业发展领导小组,及时研究解决建筑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县住建局,负责建筑业发展日常管理。各相关部门按照本部门职责,为建筑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发挥建筑业协会桥梁纽带作用,搭建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的沟通协调平台,加强企业同企业及相关机构的联系,加强建筑业发展的协调服务。

㈡加强融资服务。探索建立银企合作机制和企业金融信用体系,帮助建筑企业解决融资难题。建筑业企业协会要发挥引导作用,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和中介机构通过联营、合资、合作等方式设立融资性担保公司。在贷款和出具投标担保函等方面,支持建筑企业到县外投标承包重大项目。支持有条件的建筑企业增资扩股。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以工程合同、应收帐款、工程设备等动产及股权、专利权质押等形式解决企业的资金需求问题。引导金融机构对成长型、有效益、讲信用的建筑企业提高授信额度,简化审贷程序,适当给予利率优惠。

建筑企业一体化篇5

关键词:建筑设计企业;企业文化;文化建设

abstract:thedomesticconstructiondesignunitinthesurveyanddesignexperienceoftheindustryandthehighspeeddevelopmentofreforminrecentyears,afterthegenerallypromotethemanagementleveloftheenterprise,andpayingattentiontotheenterprisecultureconstruction.However,becauseofthearchitecturedesignofenterprisecultureunderstandingofunitofdepthandsystematic,inadequateunderstandingarchitecturedesignenterpriseofenterprisecultureconstructioneffectisnotideal,thispaperanalyzesthecharacteristicarchitecturaldesignenterprise,andputsforwardthearchitecturedesignenterprisecultureconstructionmethod.

Keywords:architecturaldesignenterprise;enterpriseculture;Cultural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进行企业文化建设需要系统认识企业文化理论,深刻理解企业文化本质,然后正确掌握企业文化建设的工具方法。建筑设计企业文化的建设应该先从系统认识建筑设计企业的特点着手。

一、建筑设计企业的特点

1、建设工程质量现状

建筑设计责任重大,科技含量高,专业性强,因此要求设计人员的文化水平、专业水平、责任心较强。按照建筑企业资质的不同,设计企业的骨干要求也分别有质和量的规定。如《建筑工程设计资质分级标准》中规定甲级“单位专职技术骨干中建筑、结构和其他专业人员各不少于8人、8人和10人;其中一级注册建筑师和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均不少于3人”,乙级“单位专职技术骨干中建筑、结构和其他专业人员各不少于6人、6人和8人;其中一级注册建筑师和一级注册结构师均不少于1人”。丙级“单位专职技术骨干人数不少于10人;其中二级注册建筑师不少于3人(或一级注册建筑师不少于1人),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不少于3(或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不少于1人)”。基于上述原因,设计企业的人员要求高,较难挑选,特别是骨干注册师欠缺,人才很容易流动,给人才的引进、保留和管理带来了不少困难。

建筑设计科技含量高,专业性、时间性强,设计收费是按建筑工程的类型和面积计算,因此建筑工程不同的类型和面积收费就不同,因而设计人员的分配按工作量计算,也不同于其他产业。现代加速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建筑设计的时间要求急,因此设计人员需要加班加点,再说建筑工地随时有可能要求设计人员现场服务,因此设计企业的工作纪律也有些新的要求。随着新材料、新科技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设计规范的经常变化,设计人员的学习提高继续教育等,也有一些新的特点。

二、企业文化对建筑设计企业的重要性

企业文化是在企业生存和发展过程中逐渐沉积下来,用来指导企业经营决策为,为企业员工所认同并纳入社会评价范畴的理想观和价值观。近年来,国内外众多研究和大量实践表明,企业文化决定着企业的持续发展。中国著名企业家张瑞敏在参加《财富》论坛前夕对媒体记者分析海尔经验时认为:“海尔过去的成功是观念和思维方式的成功。企业发展的灵魂是企业文化,而企业文化建设中核心的内容应该是价值观”企业文化目前已成为许多企业走向成功的强大动力和重要法宝,在建筑设计企业中尤为如此。企业品牌是企业进入市场生存发展的标志,承载着企业信誉、经营实力、经营价值观等诸多内容,是企业与市场对接的桥梁。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同时,如何打造建筑设计企业的品牌,应当是我们思考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客观上说,建筑设计企业的品牌建设在认识和推进力度上,与其它行业很难相提并论,主要原因在于建筑设计企业的品牌具有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体现在企业品牌的名称、品牌价值、品牌形成过程、品牌内涵等方面,与其它行业的品牌有着很大的区别。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到来,企业品牌对

建筑设计企业已变得十分重要,加强建筑设计企业品牌建设的任务也变得十分突出。企业品牌与企业文化结合是否紧密,将是建筑设计企业品牌建设持续化、优质化的关键。近年来,建筑设计企业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做了许多基础工作,但大多还仅仅停留在表面上、形式上,是应时应势而做。如何让企业文化深入企业、更好地为企业服务,为打造企业品牌服务?应采取什么途径和方法,去提升、挖掘、发挥企业品牌价值?这是建筑设计企业发展战略中的重大课题。从企业文化层次上去提升企业品牌价值,是加强企业品牌建设的最有效手段。在建筑设计领域,有一些错误的观点,一是把建筑设计企业品牌简单化,片面地认为只要设计出有影响、投入大的工程,企业品牌价值自然而然就提升了,这种理解是片面的。企业品牌如果离开了企业文化的支撑,这种品牌是苍白的,或者说是难以持久的。二是把建筑设计企业品牌抽象化,认为企业品牌是少数领导考虑的问题,和广大员工关系不大,和企业文化更是毫无关系,这便导致了企业品牌的目的定位不明确、不清晰,当然也就无法有效地实施企业品牌战略。因此,如何把企业品牌融入企业文化中,让企业文化在企业品牌建设中发挥独特作用,是打造企业品牌的关键。

三、建筑设计企业文化建设的方法与措施

1、优化管理,规范制度,建立良好的企业制度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进行组织、协调、领导、控制与决策的行为能力,建筑设计企业文化的建设离不开管理能力的提高。建筑设计企业相比较制造业等其他产业来说现代化制度建设速度较慢,企业间的管理能力差距较大,管理结构不甚合理。目前,我国建筑设计企业开始重视企业制度与文化的建设,最终目标是实现简洁高效的管理模式并建立严谨科学的管理制度。

建筑设计企业管理具备其他企业管理的共性,目前亟待解决的管理问题是制定适宜的发展战略、设置合理的部门分类以及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国内相当一部分建筑设计企业没有或盲目制定了发展战略,这是企业发展过程中一个风险系数较大的管理决策。无论是专攻某一领域还是投融资带动整体发展等一些战略的制定,首先是要认真做好市场调查及国内外形势分析的,在此基础上仍需进行专家论证并获得修正。简洁高效的部门设置是保证企业运营的重要因素。大中小型建筑企业的部门设置是不同的,要合理设置部门分类一要考虑划定的职责范围;二要根据市场的发展要求,比如建立国际事务部、合约部、信息化管理部等等;三要根据企业实力和专业决定依据建筑设计分工进行部门分类设置的细化程度,比如是否建立设计部、市场部、公关部等等;四要根据发展战略确定部门存在形式,是以总公司部门存在还是以子公司形式存在等等。企业文化不是一些口号,也不是单纯的文化建设,而是在企业战略规划指导下和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全体员工共同遵守的企业目标、企业标准、管理理念和行为规范。建筑设计企业文化的建设背景有其行业特殊性,表现在企业生产以项目为中心,工程分类和标准多,人员来源复杂且流动性强等方面。根据这种背景和特点,建筑设计企业要建设良好的企业文化,领导层要从意识上重视并学习理解企业文化;研究层要紧紧抓住自身企业的优势和特点,吸取其他企业相关建设的精华,提炼出适合自身发展需求的企业文化;实施层要认真学习和严格执行实施企业文化所覆盖的内容,一定要避免口号化、表面形式化和盲目跟从。

2、重视技术,提高质量,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技术创新是企业文化发展的不竭动力。同时也是企业文化获得员工认可的保证。市场认可建筑设计企业品牌后,对建筑设计企业文化建设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用户对企业产生信任并对其品牌进行追随的首要条件是建筑设计企业能提供质量上佳的建筑设计作品。质量是建筑设计企业品牌成败的重要支撑,技术是提高质量的一个手段,还是企业品牌竞争的重要指标。没有质量和技术就没有市场,就失去了竞争力。建筑设计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仅仅包括单项优势、短期优势、机会优势、做大优势和借外优势,更是作为一种知识、技能与资源互动的体系而存在的,技术和质量就是这种体系的外在体现。建筑设计企业要依靠技术和质量使企业内部员工产生归属感和使命感。

3、重视信用,提高企业信用度。信用即是建筑设计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文化提升的重要标志。信用既包括人和人之间的信用关系,也反映企业与企业间在进行商品交换时必须遵守的伦理和行为准则。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信用度是企业产品或者服务获得顾客持续认可和追随的重要指标。对建筑设计企业来说,信用体现文化,文化保证信用,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协同体。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集中统一的信用体系已经被打破,但新的信用制度与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这种形势下政府、企业、顾客和监管部门任何一方的失信都会给社会造成巨大损失。针对当前建筑设计企业市场上的信用问题,我国正加大其信用体系建设,并试图建立全国性的建筑设计企业信用档案。树立良好的企业信用一方面要做好自身信用建设,这包括树立信用意识、严格执行合同、避免不良行为、另一方面要做好对合作方的信用评估,建筑设计企业应该建立自己对合作方的信用评价体系,选取合适的评价指标。

参考文献:

[1]丁洪斌,王从远.建筑企业品牌管理的探索与研究[J].建筑经济,2010,(04).

建筑企业一体化篇6

1.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只要指的是在企业在发展经营过程中倡导、积淀而产生的,是以相同的价值观为基础,企业所包含的精神为核心,将相关的管理哲学、优良习惯和规范意识为最主要的内容,从而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荣誉感,是企业运行下去最重要的支撑力量。企业文化在企业中是无形的资产,可以通过对企业文化的建设使企业朝着健康的方向上发展,而企业发展的目标,就成为了企业文化的功能体系。

2.核心竞争力。

美国学者G.Hamel和C.K.prahalad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在企业组织中不断积累的相关知识,尤其是怎样处理多种生产技能与各种技术流的学识。”核心竞争力在企业中是较为基础的一个方面,是企业在经营活动和产品研发中不断形成的,并且可以让整个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稳定发展并获得持续提高,同样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企业中集体智慧的结晶。

二、施工建筑企业文化和核心竞争力之间的关系

对于所有施工建筑企业而言,企业文化是企业中的“灵魂”,在企业成长过程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探析施工建筑企业文化和核心竞争力的关系,对于施工建筑企业未来的发展有重要指导作用。

1.施工建筑企业文化建设是核心竞争力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施工建筑企业文化本质就是企业的利益,如果将施工建筑企业文化转化为产品的竞争力,就能够形成企业的自身的特有核心竞争力。在施工建筑企业的发展中,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自身所拥有,并且能够在企业的长期发展中积淀下来,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使其很难被其他施工企业或是竞争对手所模仿的综合实力。

2.施工建筑企业文化决定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相关管理。

在进行施工建筑企业管理中,主要是经验管理和制度管理两个模式,而施工建筑企业文化的文化既不是经验管理也不是制度管理,所以这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方式,是时展的产物。而施工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主要以人为媒介,通过企业文化影响员工,进而实现对人的管理。

3.施工建筑企业文化具体定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积累方向。

由于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并且也受到自身发展因素的影响,所以在发展过程中,应该进行反复的调整,进而提高企业竞争力,而在这一调整的过程中,企业可以逐渐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所以,施工建筑企业文化建设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有着重要的基础作用。

三、企业文化建设对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意义

在施工建筑企业中,企业文化是重要的构成主体,并且对于国家的经济增长有着重要意义。而由于全球一体化的不断发展,这就要求企业在发展中树立起统一的价值观,从而让员工更好从事相关工作,促进企业和个人的发展。通过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能够为施工建筑企业注入新的活力,同时这也是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一个方面。

1.企业文化建设有着鼓励刺激作用。

优秀完善的施工建筑企业文化可以为企业未来发展指明方向,使其能够在正确的方向上前进,同时也能够满足社会相应的要求,进而保证企业朝着健康、光明的方向上发展,也推动了员工在行动和思想上得到有效统一。由于施工建筑企业文化方面的指引,员工有着共同的目标以及发展方向,进一步为企业企业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通过发展优秀的企业文化建设,能够让企业内部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与积极性,从而起到激励刺激的作用,让员工感受到和企业发展的责任感,使企业有着向前进的力量,推动企业良好的发展。

2.提高施工建筑企业文化的核心凝聚力。

由于通过施工建筑企业文化建设,能够让全体员工有着统一的价值取向和追求,这就将员工的个人利益和企业的整体利益结合在一起,所以施工建筑企业文化核心凝聚力能够得到较快的提高。在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中,能够让企业员工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在社会层面建立出较好的法律意识,对于社会的健康发展都有帮助。

四、进行施工建筑企业文化建设的具体手段

由于企业文化建设对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有着较为重要的影响,所以在进行企业文化培养的过程中,从文化角度入手是最有效的方式,具体可以采取的手段如下:

1.选择科学的企业核心价值观。

由于核心价值观可以被看成企业中所有职工的共同价值判断标准,它对于职工的知识获取方面有着极大的作用,并且可以影响职工的日常行为。在进行施工建筑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围绕企业最核心的价值观进行相关工作。同时,还应该注重两方面问题:第一,施工建筑企业的价值观不应该使用学术性的话语和生搬硬套术语进行表述,应该预留出一定的空间,让员工根据实际的情况,自行构建和描述,将企业的实际发展和职工的美好愿景结合起来;第二,为了让施工建筑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可以让员工更好的接受,应该鼓励管理层和职工根据自身的需要统一进行讨论,将核心价值观进行提炼,通过这样方式和手段,让员工深刻体会、认可企业的文化价值观。

2.加强企业的创新能力。

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由于我国企业发展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导致施工建筑企业的生产往往不能和先进方式相匹配,如果施工建筑企业想要进行持续不断的发展,并且让施工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发挥出自身的作用,所以对企业本身进行相关创新是非常必要的。而核心竞争力一般都是动态的发展过程,所以创新工作刻不容缓。在企业进行创新过程中,施工建筑企业文化一般具有下面两个重要的作用,首先,降低由于企业发展而构成企业文化层面的惰性,因为这种惰性容易导致企业不能健康发展,不利于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其次,是努力塑造施工建筑企业的文化,能够引发创新的潮流,加速创新工作的发展。

3.对于人才的培养工作。

由于在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中,人是最重要的要素,所以根据“以人为本”观念的指导,应该发掘企业自身所具备的特有潜力,对人的因素进行重视,充分发挥人在企业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所以企业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该让全体职工具有荣誉感和责任感,首先,充分发挥出职工对于个人事业的责任感和认同感,在文化层面增强员工对于企业的归属感;其次,应该加强人才的选用制度,通过在人员任用方面做到知人善任,提高其晋升渠道;最后,构建完善的职工成长平台,企业应该在宏观角度为职工设立出完善的成长平台,从而为企业文化建设形成人员方面的凝聚力做出贡献。

五、结语

建筑企业一体化篇7

【关键词】建筑业;产业地位;产业结构;可持续发展

1.辽宁建筑业产业地位分析

2000年以来,辽宁省经济得到了快速稳定的发展,2010年,辽宁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845.73亿元,解决就业人口2317.5万人,形成了以第二产业为主体的强劲增长势头,同时,经济的快速发展为辽宁省城市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依托,为辽宁省城市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作为工业大省,辽宁省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离不开工业快速稳定发展的带动作用,2010年,以工业为首的第二产业实现产值9976.8亿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4.1%,继续体现出辽宁工业的深厚底蕴和旺盛的生命力,辽宁省建筑业在1980年以后得到了持续快速发展,2000年至今,辽宁省建筑业保持与辽宁经济增长速度相一致,在辽宁省第二产业中的比值维持在11%—12%,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其中,2010年,创造就业165.8万人,实现产值4690.3亿元。作为唯一可以从投资和消费双向拉动国民经济的产业,建筑业的发展不仅拉动了GDp的增长,同时也拉动了财政的增长,同时,建筑业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辽宁省居民住房条件的改善,为辽宁省城市化发展和居民租房条件的改善作出了重大贡献,建筑业已成为辽宁省重要的支柱产业。

2.辽宁建筑业产业结构分析

辽宁省建筑业企业结构主要由国有企业,集体建筑企业,股份合作企业,联营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私营企业,港澳台投资企业,外资企业和其他企业组成。分析下表不难发现,辽宁省建筑企业以内资企业为主,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虽然呈年年增长的趋势,但很难成为辽宁省建筑业的主力军。

国营企业和集体建筑企业在80年代以前占主导地位,改革开放后,各种所有制的建筑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进入辽宁建筑业市场,使得国有建筑企业的比例出现下降的趋势,特别是在近五年间,辽宁建筑业企业数量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但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总数却基本保持不变,出现逐步减少的趋势。

建筑企业一体化篇8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管理;发展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城镇化建设脚步进一步加快,建筑施工企业数量成倍增长。然后,作为建筑业作为目前竞争激烈的服务型工程行业,由于竞争的不断加剧,各种不同规模、以及所有制不同的施工企业不断涌现,其中不乏能力与技术偏低的部分中小企业。在这些企业中,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专业的建筑类人才、系统的施工质量体系,容易导致一定程度的安全质量问题,甚至引发严重的施工安全事故,因此,加强建筑企业管理水平、提高创新能力、技能素养、从而保证企业可持续的发展是当前整体行业的关键问题。

1建筑施工企业现状

1.1部分建筑施工企业管理水平较低

在部分兼职施工企业管理中,特别是部分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过于注重经济效益,缺乏内部科学合理的管理,不利于企业整体发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问题:其一作为建筑施工企业,内部管理人员素质层次不齐,管理方法、管理理念不统一,在处理决策时考虑不够周全,缺乏对企业发展的科学认识,特别是部分企业对经济利益的过分追求,容易导致一些隐性问题。其二就是作为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人员对施工安全、施工质量、以及施工工期等方面要求严格,而没有制定切实有效的企业管理制度和施工流程规范,以及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措施,奖惩方案。从而导致管理上存在漏洞,以及对员工奖惩问题考虑不周,缺乏激励手段,容易出现消极怠工的情况。以上两点是当前建筑施工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的普遍问题。

1.2建筑施工队伍素质问题

在当前建筑施工企业中,除部分企业管理上的问题外,其施工队伍整体素质仍是当前企业管理的根本问题。部分企业施工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特别是建筑专业类人才缺乏,甚至部分管理人员也只是拥有长期施工的经验,缺乏对专业建筑知识的学习。其次,施工人员不具备相关专业技巧,只属于简单的卖力气,在具体施工过程中,整体效率不高,缺乏有效的质量保证。这就需要建筑施工企业加强专业人才的培训,来避免整体队伍能力不足导致的施工程序混乱,对建筑材料等情况了解不足等等问题,从而提高建筑施工质量,确保项目安全。

2建筑施工企业可持续发展分析

2.1健全组织结构、提高运营效能

作为一个企业,合理健全的组织机构,是企业管理、责任分化、优化资源配置等环节的主要保证。当前部分企业只设置财务、上层管理队伍等基础组织机构,因而导致管理上存才很多漏洞。要保证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各建筑企业就需要健全机构,从财务、人事、行政、施工各方面来完善组织结构,保证企业人事管理上的激励性、行政管理的日常性、施工管理的安全性、财务管理上的严谨性,使企业有效的整合和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企业运营效益、员工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其次在健全组织机构的基础上,各企业需要注意防止机构盲目庞大,出现人员过多、责任划分不清等问题,以保证各部分的正常运转,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增强自身竞争力。

2.2严格控制成本、合理调配资金

就企业而言,同过合理运营不断增加企业利润,是每个企业发展进步的主要动力。在建筑施工企业,由于目前行业竞争激励以及社会发展的大环境影响,利润逐渐降低,引发了新的生存问题。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应在加强内部财务管理的同时,通过有效的市场考察,结合施工材料价格、管理费用开支、以及合理的资金预算来科学严谨的进行资金调配。在成本控制上,企业需要针对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分析,并制定可行的项目成本计划及预算。在具体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建筑材料以及人力是项目资金的主要流向,因此,企业在这些方面应该加强管理,并针对设备及材料深入市场考察,选取价格合理、质量有保证的企业建立供应关系,来控制成本支出,提升施工项目的利润水平。

2.3提升创新能力、增加核心竞争力

在当前社会大环境下,对建筑施工企业需求增加,其建筑质量等方面要求也越来越高,如:设计新颖、项目质量、施工工期、使用寿命等。因此,传统的建筑施工理念和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各企业必须拥有更高、更新、更有特色的工艺及技术,才能保证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技术创新。建筑施工企业要针对目前信息化建设的特点,不断引进新技术,让办公智能化、施工机械化、管理科学化。其次企业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建立企业信息管理系统,让企业管理更直观便捷,避免各数据提取、项目施工状况、材料使用情况等出现漏洞。所以企业应通过各项新技术、新设备的引进,提升项目施工效率以及质量。人才创新。企业要发展,需要不断引进行业人才,从管理、技术能力、专业水平等各方面,加强人才引进速度,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让项目施工更合理,从而提升企业运营效率,来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其次,企业应加强企业内部员工培训,多进行专业知识的灌输,通过专业人才来带动普通员工技术上的进步,从而提升企业整体素质水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2.4中小企业联合、提高整体竞争力

在当前建筑行业里,竞争越来越激烈,不乏巨头级、航母级大建筑施工企业,而中小企业之间的兼并与联合越来越多。就部分中小建筑企业来讲,要提高企业生存能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就需要加强企业之间的联系,进行优势资源整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针对各企业的优势特点,从项目承包、项目施工等具体方面入手,通过企业之间的联合以及合并,来提升企业的整体实力,从而保证企业在建筑行业的激烈竞争环境下得以生存,并求得发展。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企业是推动城镇化建设的关键,是保证人们生活硬件设施建设的关键。在当前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建筑施工企业要保证自身生存以及持续稳定的发展,就需要企业针对施工中的一些问题,进行及时整改。其次建筑施工企业要根据行业发展及社会建设需要,严格企业自身管理、规范经营理念,走深化改革,不断创新的发展道路,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成长自己。最后,建筑施工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需要结合自身实际,加强企业之间的联合,通过合理整合,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自身生存能力,才能保证在日益剧烈的行业竞争中生存下去,提升企业经营效益。从而促使建筑行业整体快速、健康的发展,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作者:李书伟单位:河北省第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国有建筑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况与策略[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38(2):323-326.

[2]胡望伟.浅谈建筑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与控制[J].价值工程,2013,(31):93-94.

建筑企业一体化篇9

关键词:miS竞争力企业文化

中图分类号:F2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7(b)-0184-01

1miS的概述

20世纪60年代,J.D.Gallagher第一次提出了管理信息系统这个概念。以计算机关键技术的现代信息技术使得社会经的济结构、组织结构及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使世界的面貌产生了很大的变化。管理信息系统是企业管理与计算机技术相调和的结果,其产生使得企业的管理过程越发便捷,并可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与效益,因此其建设和应用对建筑施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此论题的研究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作用。

2miS在现代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中的地位

miS最本质的作用是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大的价值,而这一作用又可在不同的方面得以体现。管理信息系统能对建筑施工企业运营由内而外、由上而下带来全方位、深层次的作用,在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具体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2.1优化建筑施工企业的业务流程,提升工作效率

目前,有许多建筑施工企业的信息化仍然很欠缺,并未深入应用到建筑施工企业的实践中。实践证明,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可以给建筑施工企业原有的管理模式和服务注入新的活力,让企业的实践方式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建筑施工企业的业务流程在miS环境下主要是流程的优化过程以及建筑施工企业组织的变革两方面。建筑施工企业流程优化是对建筑施工企业流程方法的革新,建筑施工企业通过使用信息技术的使用,以及人力资源管理技术的运用从而对建筑施工企业的流程进行创新,这样极大的提高了建筑企业的各项指标。建筑施工企业的业务流程关系到建筑施工企业的业务工作是否顺畅以及业务工作的效率高低;同时,它还明确了建筑施工企业各个部门和工作人员的相关责任。

2.2提升建筑施工企业的竞争力

企业竞争力即企业和企业家在适应、融合和掌控外部环境的过程中企业成功地开展实践活动的能力。对建筑施工企业来说,主要是建筑施工企业内部管理部门或建筑行业环境及发展趋势对建筑企业的影响、国内国际建筑市场态势对建筑施工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统创新可使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在成本、服务、速度等各方面得到显著的改善。具体来说,管理信息系统给建筑施工企业可带来如下的竞争优势:首先,增强了建筑施工企业的适应性,使建筑施工企业能更灵敏的捕捉到新的、多变的竞争环境中的优劣信息,从而提高适应各种工作的能力。其次,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各创新部门实践能力的增强,使建筑施工企业实践者拥有更大的决策权,便于机构缩减。最后,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使建筑施工原本割裂的的业务过程得到了合理的整合。伴着信息的传输及访问成本的减少,建筑企业的每个员工都可以方便地在建筑施工企业信息网络上得到想要的信息,当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得到纵深发展后,管理者差不多可以无时无刻地对建筑施工企业业务过程进行控制。而所有这些,无疑极大增强了建筑施工企业的竞争力。

2.3为建筑施工企业实现目标和战略规划提供支持

实际上,建筑施工企业miS的实施是实现建筑企业组织目标和战略规划的历程,它最快的向建筑施工企业组织者提供及时的发展讯息,为建筑施工企业目标和战略规划的实现提供了有效的依据。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的长期目标的规划与实现,主要有对建筑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目标与督促、激励机制实现的计划体制的筹划以及对建筑施工企业应用系统功能结构的再造等,还包括对建筑施工企业信息系统的效益分析和绩效考核等。这些规划构成了建筑施工企业战略管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4为建筑施工企业的企业文化发展提供内在动力

企业文化是一种文化和经济结合的产物。企业文化是企业中人们共同拥有的特有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聚合,偏重于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而管理信息系统则既体现了现代管理理念,又强调信息技术的应用。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无疑使经济快速递增,社会物质财富扩张。管理信息系统在建筑施工企业中的实施,亟待改变建筑施工企业人们固有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同时,也为了充分激发出管理信息技术系统的潜能以实现建筑施工企业快速发展的目的。在此革新中必然会涉及到建筑施工企业改变和更新文化传统,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使建筑施工企业文化的发展具有了内在的动力。在管理信息系统实施的过程中,一定要突破建筑施工企业本身固有企业文化对行为的制约性,从而形成基于管理信息系统的新的企业文化。

3结语

总之,管理信息系统在现代建筑施工企业的运用,是为了建筑施工企业可以适应迅速变化的环境,提高建筑施工自身的效益和发展能力,采取信息技术,再造建筑施工企业的变革过程,是信息技术从普通业务应用渗透入建筑施工企业关键业务的过程,是传统的建筑施工企业管理向现代管理巨变的过程,也是提高建筑施工企业活力,提高建筑施工企业效益与能力的过程。今后,企业要继续弘扬管理信息系统,为建筑施工企业的持续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蒉志华.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Laudon,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s-organizationandtechnologyprenticeHall,1996.

建筑企业一体化篇10

关键词:工程企业管理;竞争力;绩效 

 一、中小建筑工程企业管理内容

 中小建筑工程企业管理是中小建筑工程企业参与社会化大生产及市场竞争的客观要求。要有效地组织中小建筑工程企业生产经营,就需要强制力的权威来制约,并且需要一个完善的链接每个部门的健康有机体系。不然,对于中小建筑企业而言,每一部门的各项工作都会因为缺乏组织而变得混乱不堪。

 (一)计划工作。对于企业目标的确定以及具体工作的实施目标计划等。对于现代化的建筑企业来说,必须要进行计划工作,对中小建筑工程企业行政工作进行指导,这是中小建筑工程企业实现管理科学化和管理成功的必要条件。

 (二)组织工作。中小建筑工程企业的组织机构是中小建筑工程企业运作的基本框架,中小建筑工程企业的各级管理人员必须明确要完成的任务是什么,怎么样去完成,又由谁来完成,任务的合理分配等。中小建筑工程企业要建立健全的组织管理体系,从上到下建立责权关系,确保管理的合理性,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小建筑工程企业的管理工作万无一失。

 (三)指挥工作。中小建筑工程企业的管理层必须确定企业人员间的具体分工关系,明确每个部门,每个人员的具体责任与权力,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协调好,每一级管理人员之间的关系,解决他们直接的矛盾与冲突。对于这一环节,就必须建立以首长为行政指挥的责任制指挥体系,这也是企业管理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

 二、中小型建筑企业管理方面的问题

 (一)中小建筑企业管理层过于膨胀。在我国,大多数的中小建筑工程企业的行政管理层都是过于庞大的,但是有好多些这些管理层都不够精简,有些企业根本没必要设立庞大的行政管理层,这样只会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二)对于集中权力的限制工作不够到位。在我国的中小建筑企业,绝大多数的企业都是将权力集中在最高管理层的某一人身上,但是企业又缺少对其进行监督制约的机构,使得这些权力在身的工作人员官僚主义、封建思想比较严重,大大的影响到企业的民主化、管理的科学化进程,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的发展,导致了建筑工程企业从事人员积极性的衰退,行政管理层缺乏活力,使的管理工作效率低下。

 (三)行政管理的法律以及体系不够完善。有些行政法已经制定,对执行的力度不够。现代化企业的管理就必须建立健全的科学的工作程序以及规则制度。一旦管理的体系不够健全或者是规章制度不够合理,都会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对科学方法的应用也会受到影响。

三、提高我国中小建筑工程企业管理效率对策分析

 (一)根据具体的情况提出具体的实际要求。对于不同层次的管理人员来说,要求也是不一样的,比如;上层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他们的主要工作就是进行一些活动的组织、规划,并且对整个工作的全部过程进行控制,使社会总体效率的最大化。

 (二)中小型建筑工程企业的规则制度的制度与完善。建立完善的工作制度、管理制度以及一系列的具体规范等,并对这些制度规范进行认真的执行,建立行政部门的法治秩序。除此之外,还要对管理法规进行明确的规定,建立必须的工作制度,以法律的形式来提高行政效率。

 (三)对中心型建筑工程企业从事人员进行素质的培养。对于每个层次的工作人员都应当注重自身素质的培养,这样可以更大化的发挥自己的能力与水平。特别是作为管理层,不单要有广阔以及高水平的知识面,还必须具备管理者的优良素质。对中小型企业的管理层进行素质的培养可以提高组织管理的有效性,能够实现科学而又艺术的管理。经济的全球化中小建筑工程企业管理人员在未来的管理中必须有国际眼光,熟悉国际游戏规则,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