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学继续教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19:58

动物医学继续教育篇1

一、快速检索信息资源,掌握最新的医疗科学动态   

继续医学教育作为一种精英教育,以人为研究对象,以生命科学为主导,综合应用多种教育方式,达到服务于医学工作、服务于人类社会的目的。川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医学继续教育的方式也需要加以适当创新,跟随时展与变化,开展积极引导活动,培养医务工作者形成终身学习意识。   

医学继续教育通常以自主阅读图书馆资源为主,充实自身的医学知识,但是,在实际的学习与工作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医学作为生命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多个学科具有相辅相成的特点,各类学科的相互融合,形成了全面性的专业知识体系。在生命科学不断发展与进步的时代背景下,各类新知识、新发现也逐渐展现。将网络教育模式融入到现代医学继续教育活动中,能够快速检索信息资源,掌握更多最新的医学科学动态,第一时间获取相关信息资源。 

网络资源丰富,内容充实,网络巨大的知识容量能够转变传统教学空间中存在的问题,使专业知识的获取不再局限于书本之上。网络信息技术能够加快信息资源的获取速度,优化配置各类信息资源,使信息资源获取的方式能够更加简单、有效且突出整合性特点。   

在医学继续教学活动中,可以灵活应用网络教育平台开展教学活动。f41比如可以积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查找最新的生物医学应用状态,以最快的速度获取相关的理论知识、实践知识以及相关工作经验掌握最新的医疗专业技术内容,了解当前最前沿的科学动态等。网络教育模式在医学教育的重点应用,能够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以发展的理念指导各类临床实践活动,全面提升每一位医务工作者的自我综合素质,也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全面的医疗服务。 

二、丰富继续教育形式,真正实现个性化教育教学   

传统的医学继续教育活动,多采用学习班与进修式的学习方式,由于受到时间、距离或者工作因素的影响,很多医务人员无法亲临授课现场或者参与进修活动,从而错失学习的机会,使继续教育的目的没有达到。   

网络教育的方式能够有效改善上述问题,网络教育的方式能够将教学活动扩展到任何网络技术普及的区域,将文字、图形、动态等多媒体教学软件有效融合,通过图像、声音等形式,转变传统教育模式中单一的文字讲解方式。生动的动态图像能够增强学生的各项医学知识掌握能力,为医务人员塑造良好的医学知识学习环境,实现跨时空、跨时间的继续教育指导。  

网络授课方式下更加关注医务人员个人的情感体验,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融入其中,为现代医学继续教育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网络教育模式能够完成从以传教者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手段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的转换。网络继续教育可以提供系统化的文献资料、授课专家录制的完备的教学视频,包括手术视频等。同时,网络授课还可以通过微视频的方式,详细讲解某一个疾病的诊治难点、观察重点等等,以分享相关的医学知识经验。有目的、有重点且富含针对性特点地开展各项教育活动,是深入开展现代医学继续教育活动的有力举措。  

网络教育模式能够掌握最新的动态模式,便于医务人员形成完整的疾病诊疗理念。医务人员可以根据个人的理论知识掌握能力、实践知识掌握能力等开展教育活动,这能大大地满足不同层次医务人员的继续教育需求。通过案例指导、情景模拟等形式,针对实际的临床案例进行网络讨论、网络互动,也可以借助网络技术模拟实际的临床工作场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习知识,以真正实现个性化教育教学,为医务人员未来的工作与职业发展创设良好的条件。 

三、拓展交流互动平台,共享与传播临床工作经验   

网络教育模式在现代医学继续教育中的应用,能够提升医学继续教育的质量。医务人员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方式与多元性的互动模式开展学习活动,比如可以借助e-mail,贴吧等形式向相关的专家提出问题,或者通过论坛聊天室、问答天地等与其他人一同共享经验、探究问题等等,将枯燥的医学继续教学活动变得更加生动、活跃,既拓展信息交流与互动的平台,又共享相关的临床工作经验。   

网络教育活动的开展,每一位医务人员均为学习的主体,不但要能够听和看,还要能够通过即时通讯工具与其他医务人员一同进行话题讨论、问题咨询或者主题辩论等等,以及时解决实际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解答学习者的疑惑。医学网络继续教育平台能够实现临床病例讨论、疑难病例的远程分析,比如可以针对1例死于脑出血疾病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网络平台讨论,分析其所存在的并发症,发病前的血压水平、心率状态等,明确其脑出血的位置、抢救的时间以及抢救的方式等等。以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为主要媒介的现代远程教育,转变了传统医学继续教育模式,彰显了现代医学继续教育的开放性价值,使每一位医务人员均能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不断丰富个人工作经验。   

医学教育模式能够丰富医学继续教育的材料,只要具备上网条件,任何场所都可以参与继续教育活动,查阅相关的医疗信息、课程资料。因此,网络教育可以将电子教案、典型案例以及多媒体素材等融入其中,为医务人员提供一个良好的医学知识自主学习平台。同时,还可以基于个人的实际工作能力、专业方向等选择继续教育的内容。在网络远程教育的方式下,医务人员能够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将相关的数据信息进行交互利用。而系统性记录网络继续教育内容,教学和学习服务系统则可根据继续教育学员具体信息,提出更具针对性和个性化的学习建议,不断提升医学继续教育的质量,为医务人员带来全新的医学继续教育体验。               

动物医学继续教育篇2

[关键词]学术沙龙继续教育医学

为了有利于学术研究、有利于学科发展、有利于科研成果的临床应用,形成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的医学继续教育的学习氛围,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科教研室于2005年1月开始主办每月1期的“医学继续教育学术沙龙”,公开进行学术自由辩论。沙龙的主持人主要是本院和其他院校的国内外学术带头人,学术沙龙内容涉及儿科学、妇产科学、内科学、病理学、遗传学、生物医学、循证医学等多种学科,参加人员主要为本院的临床和科研工作人员、进修生和研究生。参与者均可以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以纯清事实,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每期学术沙龙的热烈讨论的气氛均深深感染着我,学者们发人深省的发言,时常在我内心中激起了波澜,催促我执笔写下了关于医学学术沙龙在医学继续教育中的作用的一些个人观点。

一、传统的医学继续教育面临的挑战

目前,我院儿科教研室的“医学继续教育学术沙龙”已经主办了40多期,成绩是显著的,但亦发现了医疗卫生工作人员在传统的医学继续教育中面临的挑战。

1.新的疾病谱对传统的医学继续教育的挑战

疾病谱是指某一地区危害人群健康的诸多疾病中,可按其危害程度的顺序排列成疾病谱带。不同的地区,疾病谱不尽相同,具体的疾病谱可指导当地有关部门有针对性地部署防治。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口迁移、社会压力、环境污染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导致了我国“疾病谱的迁移”和“新疾病谱的发生”。既往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传染病如霍乱、鼠疫、天花、回归热、斑疹伤寒、黑热病等已经得到有效控制,而心脑血管病、肿瘤、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已成为威胁我们健康的主要杀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和禽流感对人类健康构成了新的威胁。如1918年西班牙禽流感,在一年之内席卷全球,患病人数超过5亿,死亡人数近4000万。2003年SaRS全球流行,几个月内席卷全球32个国家和地区。2009年甲型H1n1流感,也在几个月内席卷全球116个国家(截止2009年7月3日),患病人数达89921例。

由于“疾病谱的迁移”、“新疾病谱的发生”和全球“微生物一体化”等原因,医学实践要求医务工作者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新理论,而传统以课程体系为框架的医学继续教育,主要强调的是“三基”,缺乏新的医学实践,不适应疾病谱的快速变化。

2.新技术对传统的医学继续教育的挑战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医学科学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部分传统的理论基础和医疗技术已逐渐被新的科学结论、新技术和新的发现所取代;经验医学已被循证医学所取代。医学知识日新月异,新理论、新知识和新技能对传统的医学继续教育形成了挑战。

基因工程、生物制药和克隆技术等成为治疗和预防疾病的新手段。基因缺陷导致了许多种遗传性疾病,目前已经对其有了更全面和深入的认识,部分研究成果已经应用于临床,十分引人注目。如2000年,Celn-Bey-abina等成功对5例X连锁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疾病患儿实施了基因治疗。对心血管病和其他慢性病的病因学和病理学的先进知识,有助于降低它们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如心血管病生物靶向治疗、介人手段在心脏瓣膜病高危患者中的应用。新技术的应用,也有助于医生对许多疾病作出正确的诊断,如基因芯片、高分辨率熔解曲线分析等技术有助于医生更快、更准确对病原学进行诊断。新的、更有效的药物、疫苗和其他治疗方式也几乎是每天都在被引进临床和应用,如禽流感流行不久,相应的疫苗已经应用于临床。同时,通讯技术的革命,使医学信息的传播和交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有效和快捷。这些现状要求对传统的继续教育模式进行创新性改革,以适应医学科学发展的要求。

3.传统的医学教育缺乏学术探讨

传统的医学继续教育主要强调“三基”,对新理论、新知识和新技能缺乏正确的认识,很少进行公开的学术争论。传统的医学继续教育中常见的形式是学术讲座,只讲述,不进行学术争论。同时,传统医学教育也缺乏“大科学”观念,很少与社会交流,与其他学科交流,使自己的学科处于封闭的状态,这与目前多学科交叉的现代医学发展规律相悖。不争不明、不交流就不能发展,所以传统的医学继续教育无生气,无创新,发展缓慢,成绩平平。

二、学术沙龙在医学继续教育中的作用

现代医学对传统医学继续教育形成了巨大的冲击,顺应科技时代,与时俱进,必须对其进行创新,以适应现代医学继续教育发展的要求。“平等”、“对话”、“理解”与“宽容”是学术沙龙的灵魂。“以灵活多样的主题、开放的组织形式和自由交流的学习氛围”为主要特征的学术沙龙作为现代医学教育的重要组织形式,对于培养医学专业技术人员独立探索的学术能力、创新思辨的学术品质具有不可缺少的作用。他有利于增加讲与学之间的沟通交流,发挥讲和学的主观能动性,同时,有利于科研成果的临床应用和学科发展,形成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的医学继续教育学术氛围。

1.学术沙龙有利于加强学术交流,开展学术争鸣

学术沙龙有利于加强学术交流,开展学术争鸣。不辨不明,不交流就不能发展。由于个人知识范围和认识深度的局限性,医学工作者对自己经验性和创新性的观点主观认为是正确,但是,当把它展现在众人面前,进行辩论时,可能部分观点非常陈旧,可能不符合新的理论,可能不符合循证医学的观点,其观点在学术沙龙上将被批判得“体无完肤”。因此,我们的自己的成果不能“孤芳自赏”,应该让同行对它进行客观的评价,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爱因斯坦曾说过:“一个人要是单凭自己来进行思考,而得不到别人的思想和经验的激发,那么即使在最好的情况下,他想的也不会有什么价值,一定是单调无味的。”这无疑是对学术沙龙在医学继续教育中的作用的最好诠释。学术沙龙不仅可以调动众人的头脑进行共同思考,发挥讲与学双方的主观能动性,而且有利于开展有效的争鸣,达到辨明是非,选择最好理论和观点,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医学教育氛围,这无论是对个人医学实践,还是对整个学科的发展都有着无可限量的促进作用。

2.学术沙龙有利于建立一个学习共同体

疾病谱的迁移,科技成果转化周期缩短,高科技不断渗透,要求医学从业者不断学习先进的实践、理论和医疗技术。每一个学习者都有不同的知识背景,看待问题与选择信息可能完全不相同,信息加工也不相同,获取知识非常有限。医海无涯,学科交叉,即使针对某一个问题,每个人不可能对其进行全面深入的正确理解。因此,现代医学教育认为医学学习不是一种孤立的个人行为,而是从“大科学”角度,共同学习,共谋发展。这不仅有利于提高个人的专业素质,还有利于学科的交叉和发展。

学习共同体,即学习活动由教师和学生所组成的共同体共同完成。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去,而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心灵的接触。”学术沙龙正是这样一种学习共同体,因为智慧的火花只有在心灵撞击中才能绽放灿烂的花朵。在医学继续教育学术沙龙中,参与者通过对话和辩论,认清事实,同时,可以吸收不同的观点,完善和提炼适合自己的信息,运用自己已有的经验和知识,主动构建对自己富有意义的新的认知体系,共同进步,适应了现代医学发展和医学继续教育的要求。

3.学术沙龙有利于科技创新

讲授是传统的医学继续教育的主要形式,注重知识灌输,把接受普遍的、确定性的客观知识作为教育的目的,强调对已有知识的掌握、理解和运用。传统的继续教育是为了达到与客观世界一致的认识,所有学习结论都具有同一性和同步性。这种教育方式不仅局限了学习者的知识范围和热情,还严重阻碍了医学科技的创新。

对话和争论有着丰富的继续教育意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宣告:通过对话和各自阐述自己的理由进行争论是2l世纪教育需要的一种手段。参与者之间的平等交流和对话是学术沙龙的基本特征。“在具有交往精神的讨论中,没有所谓的最后原则,也没有自始至终不变的立场。不论是自己的或别人信奉的讨论原则,都是在讨论中形成的。”这种特征解除了讲授形式的封闭性、单一性和确定性,增加医学继续教育的开放性、多元性和非确定性。多元性和非确定性意味着医学继续教育学习的自由、深度和意义的层次性、多种可能性或多重解释,继续教育必然从静态、封闭的学习框架转向动态、开放的共同学习体系。科技创新的闪光点在对话和争论中,通过各种思想的相互碰撞生根发芽。同时,需要自由的民主的讨论氛围,才能开展有效的学术争鸣,学术沙龙提供了其所需的自由民主的环境。当不同学科方向的学习者进行交流与对话时,参与者的探索欲望与反思雄辩的兴趣使这种不同经验与思想的交叉传递,不同知识领域的横向联系,常常会使人耳目一新,倍受启发。另外,在近乎苛刻的争论与探讨中,常常会形成更深层次上的认识,从而达到科技创新。

动物医学继续教育篇3

一、医学图书馆员再教育的紧迫性

随着医学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医学文献量急剧增长,各学科之间交叉重复且高度分化,如何科学地收集、系统地整理、及时有效地提供医学文献信息的重担就落在了医学图书馆员的肩上。而当前医学图书馆员的整体素质现状导致其很难挑起重担。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馆员自己对角色的认识存在偏差,缺乏忧患意识。部分馆员认为图书馆员就是负责借借还还,没有什么新东西,也不需要主动服务。当然也看不到或者不愿看到新技术革命对图书馆带来的深刻变化,因此不接受新事物,不学习新知识,不能认识到新时期医学图书馆员的新使命。

2.缺乏复合型人才且学历偏低。目前的现状是很多医学图书馆员虽然是图书情报专业毕业,但对医学知识了解甚少;有的人毕业于医学院校,但又不懂得图书情报学知识;有的是“半路出家”,基本不具备专业知识;最令人担心的是馆员里本科以上学历尤其是研究生学历所占比重小,专科以下学历仍占相当部分,本科学历中图书情报及医学专业的人数离要求相差较大,并且具有高级职称的偏少。严重缺乏掌握现代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等高新技术的人才和精通外语的复合型人才。

3.科研能力差,没有形成高水平的研究队伍。因为图书馆员整体学历偏低,导致馆员科研能力差,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馆员尚缺乏科研的基本能力和素质,甚至不会科研;二是馆员整体发表和出版的高质量的论文、论著少;三是很少有馆员承担省(部)级以上的研究课题。可以说,距离知识型、研究型馆员的要求尚远,没有形成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研究队伍。

综上所述,医学高校图书馆员的继续教育,既是图书馆现代化及医学科学发展的要求,又是由当前馆员队伍的现状决定的;既具有必要性,又具有紧迫性。因此,必须抓好医学图书馆队伍的建设,进行必要的继续教育,不断提高专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二、医学图书馆员再教育的措施和途径

动物医学继续教育篇4

关键词成本—效益分析医院继续教育医疗工作

中图分类号:R012文献标识码:a

医学继续教育工作实行全行业管理。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打破医疗机构的行政隶属关系和所有制界限,充分利用各地区的卫生和医学教育资源,按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总体要求,加强对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规划、组织和领导。全国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是指导、协调和质量监控的组织。

1医院继续教育的成本与效益

1.1医院继续教育的成本

医院中继续教育投资的成本因继续教育的性质、内容、种类等不同而不同,主要包括:(1)受继续教育者所需的直接货币成本以及继续教育活动所需的物质条件的成本。(2)实施继续教育的机会成本。(3)利用现代化医学仪器或有经验的员工从事继续教育活动的机会成本。

1.2医院继续教育的效益

医院继续教育的直接结果是促使医院中受继续教育者医疗熟练程度、医疗技能,医疗所需知识等人力资本存量的增加。最终效益表现在:(1)对医院而言,医院内员工医疗绩效和医疗生产率得到提高,进而使医院能够获得更多的利润,在竞争中处于更加有利的地位。(2)对受继续教育者而言,最明显的收益就是可以增加其医疗收入和有关的福利待遇,提高医疗水平。

1.3医院继续教育其他项目投资成本—效益分析

医院继续教育除临床医疗服务外,其他服务如饮食、后勤等项目的投资成本—效益分析可以规避一定的风险。

成本—效益分析在医院经济管理及质量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追求单位成本的效益最大化是市场经济的要求;同时医疗卫生的结果往往难以完全以数量和货币来表达,进行经济分析时还应从医学、伦理学、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综合考虑,选出的方案才能更实用。医院管理者需要综合考虑和评价医院各种投资项目和诊疗方案,从患者角度出发,采用最适宜的诊疗措施,达到最佳效果,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或费用开支,减轻患者负担;同时从医院角度出发,兼顾医院一定程度的赢利,为医院的发展积累资金。

2我国卫生部建立的医院继续教育管理制度

基于对医院继续教育成本的效益分析,为了保障医院和医疗工作者双方的利益,我国卫生部建立了继续教育管理制度。

(1)继续医学教育所需的经费,采取国家、集体、个人等多渠道筹集的办法解决。

(2)根据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国家计划委员会、财政部《关于颁发义务教育等四个教育收费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教财[1996]101号)的有关规定,举办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可收取合理的学习费用,但不以盈利为目的。

(3)各单位要为卫生技术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提供必要的条件。

(4)继续医学教育实行登记制度。

(5)继续医学教育的内容,应以现代医学科学技术发展中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为重点,注意先进性、针对性和实用性,重视卫生技术人员创造力的开发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根据学科发展和社会需求,开展多种形式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

(6)在继续医学教育活动中要注意加强政治思想、职业道德和医学伦理学等有关内容的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卫生技术人员。

(7)继续医学教育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按需施教,讲求实效的原则,根据学习对象、学习条件、学习内容等具体情况的不同,采用培训班、进修班、研修班、学术讲座、学术会议、业务考察和有计划、有组织、有考核的自学等多种方式组织实施。

(8)各地区、各单位应根据不同内容和条件,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和办法,开展以短期和业余学习为主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

(9)卫生部和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定期将认可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按学科专业分类提前公布,供各地卫生技术人员选择参加。

(10)接受继续医学教育的卫生技术人员应根据本人的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选择参加与本人专业和岗位工作相关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

3特殊继续教育的成本—效益分析

所谓特殊继续教育,是指员工通过继续教育获得的业务技术知识、技能,只对继续教育的医院具有适用性,或者能使提供继续教育的医院的生产率比其他医院提高得更多。这类继续教育只对提供继续教育的医院有益。

医院特殊继续教育的这种成本—收益结构,在能够保证受继续教育的员工继续教育结束后仍然在医院服务较长时间的情况下是可行的。因为受训员工较长时间在医院服务,将能保证继续教育投资预期收益的回报时间。但是,如果员工在继续教育结束后,或是在一个比较短的服务期内,到其他医院以水平的工资率就业,显然不会对员工带来损失,但对医院来说,特殊继续教育的成本将得不到补偿。因此,这种成本—收益结构对医院是不利的。

目前医院在处理特殊继续教育的成本收益关系时,通常采用两种途径:(1)医疗关系双方达成默契,或订立长期医疗合同;(2)调整特殊继续教育的成本—收益结构。

显然,采用第一条途径存在着一些困难,它限制了依据医院经营情况对医疗雇佣量调整的灵活性,而且还要受到种种制度性因素的干扰。第二条途径是可行的,即在继续教育期间,医院和员工双方承担继续教育成本,在雇佣期间医疗关系双方获得预期继续教育收益。

医院和员工将分别对各自的成本与收益进行比较,如果净收益为正,那么在经济上就是合理可行的,通常医院可以用诸如离职率、医院解雇率等因素加以验证。至于双方各自应该承担多少成本和享受多少收益,可通过双方协商的方式来加以确定。

参考文献

[1]程晓明.医疗卫生领域中的成本—效益分析[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4.

动物医学继续教育篇5

1.1近几年我国医院图书馆人员继续教育与培训已逐步得到重视,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发展缓慢。国外很多国家的医学信息学课程都有了二十年以上的历史,并也建立了比较稳定的医学信息学专业教育体系,以及相关专业的继续教育培训体系。早在60年代初,德国、法国、比利时、荷兰等欧洲多个国家就成立了专门的医学信息培训课程。美国的医学信息学教育更加普及,有近20多所一流大学就相继成立了医学信息学系,跨州和地区的医学信息学研究,教学中心开始了正式的医学信息学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的教育。斯坦福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众多院校都形成了非常规范的、有完整体系的医学信息学专业学位教育。与之相比,我国的医学信息学专业的继续教育则远远落后,除法律法规不规范、不健全外,社会及图书馆都对继续教育的意义认识欠缺,导致医院图书馆人员的继续教育与培训提高等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

1.2医院的图书馆人员是医院信息化的重要信息人才,但大多数医院的图书馆人员的学历普遍偏低,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的学历更是少之又少。当今医学模式的转化和医疗环境的改变,使得图书馆人员必须有较高的基础知识,才能较快地接受新鲜事物,深刻理解理解信息技术的变革,不断创新并与时俱进。近年来,医院图书馆人员继续教育问题成为关注的热点之一,原因是医学信息技术工作随着现代社会信息化速度的不断加快,计算机、互联网络在医院各项工作中的广泛应用,使得图书馆各项工作内容,各种服务方式都发生了巨大改变,承担着信息传播任务的图书馆人员正面临着医院管理信息化、医院学科专业化和精细化、医学用户信息需求多元化等多重考验。因此,医院图书馆人员的培养已成为越来越迫切的问题。

1.3医院图书馆人员要提高自身素质,主要途径就是要接受继续教育,由于当今医学科学的迅猛发展,产生了大量医学科技信息,涌现出许多医学科技成果,而医学知识的老化和更新的迅速。医学信息的新理论、新方法、新理念的出现正逐渐改变着医学信息技术。随着计算机、现代通信网络科技、信息数字化等技术在医院的广泛应用,使图书馆人员必须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医学知识和计算机技能,如信息技术理论、各种计算机操作软件、医学信息源和信息检索、医学信息系统开发、各种数据库的建设与管理、互联网的网络与通信、多媒体技术等。面对技术和知识的挑战,图书馆人员只有接受继续教育,不断更新观念,才能改变其知识老化及知识结构不合理的现状。

2开展继续医学教育面临的问题

2.1继续医学教育的意识落后

2.1.1有些医院的领导对医院图书馆人员的继续医学教育重视不够,也未认识到加强图书馆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对医院发展的重要性,多数领导认为医院图书馆人员的进修学习,往往不能为医院直接创造经济效益,认识上的偏颇使得图书馆人员的培训难以落实到位,与医院每年有计划地强制安排医护人员外出进修深造形成强烈反差。由于图书馆人员的继续教育未能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导致了医院图书馆专业队伍整体素质偏低,这也难以保证对图书馆人员继续医学教育投入的经费。

2.1.2大部分医院图书馆人员承担着医院信息的日常工作,往往工作与学习发生冲突,缺乏基本的业务知识,不进取思想和满足于现状,对工作不具备危机感和紧迫感。另外,由于医院图书馆人员本身就没有完全意识到继续医学教育的必要性,大多数人员认为参加各种继续教育的主要动力,是来自职称晋升及其它外部强制力量,而本身缺乏主观能动性,加之领导对脱产学习不予支持,致使其学习热情不高,主动性不强,影响了学习效果。

2.2管理模式落后是影响继续医学教育的关键问题在实施非学历继续医学教育的具体过程中,缺乏对图书馆人员继续医学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也没有任何图书馆学术组织对提供和实施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机构进行资格认定,更缺乏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管理,缺少对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实施过程及效果的监督检查与评估,缺少项目的学分授予标准等。图书馆学会主要以传统的专业会议来对图书馆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多是以学会办学为主,没有将数字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教育技术结合起来进行培训。

2.3继续医学教育的教育模式较落我国继续医学教育的师资力量薄弱,教师多以兼职为主。目前,开展继续医学教育的主要来源是各相关专业学会和不同层级的医疗数据库机构。这样的师资培训队伍仅对某一专业学科比较熟悉,无法对医院图书馆人员展开医学、计算机、外语等多方面的综合培训。现有的师资素质完全不能培训急需的医院图书馆人员,难以与医院图书馆人员对继续医学教育的高期望值相匹配,影响了医院图书馆人员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3继续医学教育是推动医院图书馆人员的发展对策

3.1当前建立医院图书馆人员继续教育管理和评价体系是关键,尤其是要逐步建立一套适合图书馆人员的继续医学教育体系在医院图书馆人员的继续教育过程中,着重研究继续教育的培训目的、具体的培训内容、不同培训方法等,最重要的是改革继续教育的课程体系,明确培训课程目的、选择课程内容、优化课程组织,目的是构建起一个既适应医院发展,又符合知识经济时代要求,促进图书馆人员成长与发展的继续教育课程体系。

3.2确定医院图书馆人员继续教育的培训的具体内容,开展多种形式的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当今,由于各国教育方式、手段的不同以及社会形态的各异,国外继续教育的形式规定也有所不同。例如美国的继续教育,对各种专业人员规定了听录音带、看视频等;参加各种研究、学习、培训班;在经过认可的院校上课、进修研究生课程;也可通过观看电视接受再教育;积极参与社区健康教育计划和参加研究团体等形式。因此,对医院图书馆人员的继续教育的形式也应该多种多样,这样才能满足图书馆人员的不同需求。值得注意的是医院图书馆人员的继续教育的内容必须应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3.3建议各医院的领导对医院图书馆人员准入的要求门槛应相应提高医院图书馆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和学术背景,除有信息管理、计算机应用、医学或外语等专业的学历或学位要求,还应有愿意在医院图书馆领域发展的个人兴趣。提高图书馆现有人员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其参加具有学历资格或非学历教育的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参加各种网络教学课堂,学习各种医学文献数据库的利用,还应参加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知识讲座等。根据图书馆各类人员继续教育的不同需求,分领域、分岗位的进行细化,以满足图书馆不同岗位的人员的个性化继续教育需求。

4结语

动物医学继续教育篇6

【关键词】继续医学教育;管理信息系;项目;学分

1信息化在继续医学教育管理中的应用

1.1功能

继续医学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一般由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管理系统、人员管理系统和学分管理系统组成。能够通过查看项目的举办时间、地点、主讲人、课程内容、天数、学分数以及完成情况等信息,实现对项目的管理[2]。通过查看卫技人员的学习参与情况、学分获得情况、学习内容等信息,实现对管理区域内卫技人员及学分的管理。

1.2作用

继续医学教育管理信息系统通过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对项目进行登记、审核、备案和信息反馈,加快了信息交流速度、增加了信息准确程度,极大增强了继续医学教育的管理能力[3]。同时能够及时、准确、动态的查询和统计卫技人员的学习记录、学分记录和学习情况,在线上就可以进行发放和审核学分。使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工作规范化、便捷化,全面提高了管理工作效率[4]。

2中国继续医学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发展的基本情况

2000年,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办公室开发建立了部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审批系统,用于进行部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各省可通过该系统推荐本地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经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组织专家评审通过后,批准成为部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但由于国家层面仅有项目申报和信息反馈系统,各省份和各项目申报单位仅能在申报部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时使用该系统,无法实现对省级及以下项目及人员、学分的管理功能。因此各省份逐渐建设各自的管理信息系统,以实现对省级及以下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人员、学分的管理[5]。目前各省建设的管理信息平台极大便利了各自区域的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管理,但由于各省之间的管理信息系统由于设计开发思路不同,相互之间不互联互通,形成了信息孤岛,存在卫技人员在不同地区学习后,学习信息不能实时计入学习记录,甚至出现不能计入的情况。不仅如此,由于没有国家统一的管理信息系统,国家层面在需要掌握全国各地情况时,就只能要求各省市逐一上报,想要了解某省某地具体情况时,也只能要求所在地省级管理部门将情况上报,信息收集时手续繁琐,整理起来也非常麻烦,导致效率低下。因此,由国家开发建立管理功能完善、范围覆盖全国的管理信息系统变得十分有必要。

3六省市继续医学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情况

为了解不同省份继续医学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通过对黑龙江省、山西省、四川省、云南省、陕西省和宁夏自治区进行调研,对六省间继续医学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功能进行比较。调研发现,黑龙江省、山西省、云南省不仅管理信息系统功能完善,而且覆盖本地区各级继续医学教育管理机构和医疗机构。他们的管理系统中用户分为省、市政府管理人员、机构管理人员和卫技人员。机构的管理人员可以通过信息系统申报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根据申报的不同层级的项目,由不同层级的政府管理人员组织专家进行评审,批准后项目成为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纳入项目管理系统,同时机构管理人员可从系统查看申报的项目是否获批。机构管理人员在举办项目后,通过填写项目执行情况,申请授予继续医学教育学分。同时,还可以查看本机构内卫技人员学习情况、学分获取情况等信息,实现对本机构卫技人员的继续医学教育管理。政府管理人员可以查看本地区内各机构的项目执行情况、卫技人员学习情况等信息,并对已执行项目进行学分核验和授予。卫技人员可以通过系统,查看自己的学分获取记录等信息。此外,山西的系统在项目评审时,系统会自动抽取与项目申报机构无关的三名专家,对项目进行盲审。在学分授予时具备分析功能,如同一人员在同一时间参加两个项目,则自动删除并提示。在卫技人员在考核两个月前,若学分未达标,平台还会发出的学习提醒。云南的系统在项目申报时会进行分析,同一个学科在一个月内(举办地点相同),所申报的项目不能超于3个,当超过3个时,将弹出提醒。黑龙江、山西、云南真正实现了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对本地区内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申报、审批和管理,也能够实现对卫技人员的继续医学教育学习情况查看、管理及学分发放功能,极大减少了人力成本的浪费。四川省将远程机构、项目和学分的管理也纳入管理系统,省级层面功能比较完善,但市、县之间各自搭建各自的管理系统,地区之间无法共享使用,省里和各市之间信息不互通,在管理中仍有很大不便。而陕西省和宁夏的管理系统还停留在最初功能,仅具备对项目登记、学分记录等功能,在项目管理、学分核验、人员管理时仍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去进行繁琐的工作,严重降低工作效率,且极易出错。

动物医学继续教育篇7

护士继续教育是指在经过学校规范化专业培训毕业后,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为主的一种终生性的护理学教育方式[1]。护士继续教育是护理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飞速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及疾病谱的变化;人们的健康需求日益增长,这些都赋予了护理工作新的内涵,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当前医疗卫生改革的背景之下,如何加强在职护士、特别是合同制护士的继续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是每位护理管理者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本文就近年来一些基层医院合同制护士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管理对策提出几点个人看法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1合同制护士继续教育存在问题

1.1工作流动性大、学习目的不明确部分合同制护士认为自己等同于“临时工”,随时都有跳槽的可能,再加上社会上一些人的歧视和偏见使合同制护士认为自己与正式护士有身份差别,看不到前途,因此对继续教育认识不足,只是将其作为应付上级检查,职称晋升,变换工作岗位的辅助条件,因而学习被动,积极性不高。

1.2管理层重视不够、护士待遇偏低一些单位管理者只重视对医生的培养和在职教育,认为他们是医院主要创收人员和技术支柱,在酬金分配上多向医生倾斜,而将护士作为配角和次要创收人员,对护士继续教育工作支持力度不够,而一些医院对合同制护士未做到同工同酬。事实上、合同护士的工作性质和强度与正式护士一样,但付出往往得不到重视和认可,物质与精神回报均低于期望值[2],致使合同制护士时常感到压抑和无奈。

1.3培训形式单调、缺乏吸引力一些医院护士在职教育形式较为单一,一般为讲授式,照本宣科,内容刻板,缺少新意,忽视对人文科学、伦理学、管理学等边缘学科知识的学习,有些继续教育还局限于基础知识的普及,未能体现护理教育的“四新”原则,也无法满足临床护理人员急于解答工作中所遇到实际问题的需要,培训对护士缺乏吸引。

1.4护士外出学习机会少、激励机制缺乏分析原因可能是合同制护士带有“临时性、流动性”等特征,用人单位担心对合同制护士职业发展培训投资太多,一旦护士跳槽将得不偿失,因而合同制护士很难享受到与正式在编护士同等的深造和进修机会。再有、一些医院对护理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护理人才梯队建设,护理新技术,新业务的引进、科研工作的开展重视不够,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使合同制护士看不到希望,也不同程度地影响到她们继续学习的积极性,留不住人才。

2管理对策

2.1想尽办法稳定护理队伍建议医院管理者严格执行《护士条例》,切实维护护士的合法权益,打破护士身份歧视,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进一步激发护士继续学习深造的积极性,提高护理队伍是整体素质,留住人才。

2.2护理人员的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到医院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护理管理者要学会适时地开发医院领导层,重视合同制护士的培养和使用,把《护士条例》落到实处,制定相应的政策,改变合同制护士待遇偏低的现状,尽快实现同工同酬,给护士继续教育创造有利条件。

2.3根据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制定切合医院实际的护士继续教育计划,除了面授、函授、学术讲座之外,还可以院内会诊、护理查房、操作演示等形式对护士进行培训,还可以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不单可以解决护士在工作中产生的疑惑,还可以帮助其明确学习目的[3],调动护士学习的积极性。

2.4医院要打破身份歧视,创造机会支持合同制护士外出进修学习,健全护理人才管理机制,对那些通过在职教育获得文凭和在护理质控、护理科研、教学方面有突出贡献的合同制护士给予适应的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并在评优、评先、晋升和转正定级上给予优先考虑,使优秀的护理人才脱颖而出。

笔者认为,人才资源是医院的第一资源,在医院的各项管理中处于重要地位和起到主导作用,新时期的护理工作者,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只有通过在职继续教育培训及时“充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超越自我,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成为一代具有良好医学基础,全面发展的护理新人。

参考文献

[1]郑修霞.当代教育学理论与护理教育.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4:342-343.

[2]向艳君,马伟光,赛冬梅等.医院合同护士压力源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8,14(23):2455.

[3]王雪莹,王鹏.问题式教学与护士继续教育相结合的探讨[J]中国现代护理杂志2008,14(19):2108.

动物医学继续教育篇8

【关键词】药学人才;医院药学;优化管理;基层医院

随着我国药学事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各类药学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在药品的研发、生产、流通、使用的各个环节,都需要不同层次的药学人才。但是,目前我国药学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都远远不能满足这种需求,在基层医院,药学人才尤为缺乏,严重影响了医院药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基层医院药学人才队伍健康发展,我们结合工作体会,谈几点看法。

1我国医院药学现状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临床药学工作开始起步,经过20多年的努力,国内在临床药学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临床药师们从调查临床用药和处方分析开始,逐步参与临床药物治疗,提供药学信息服务,开展治疗药物监测和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等工作,并结合临床进行药物动力学研究、新制剂和新剂型研究、药物经济学研究等工作。2002年初,卫生部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颁布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指出:“药学部门要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药学管理工作模式,开展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参与临床疾病诊断、治疗,提供药学技术服务,提高医疗质量”。并要求我国医疗机构“逐步建立临床药师制”。目前,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已在国内各级医院全面展开,治疗药物监测工作已在三级医院中较普遍开展,除了各单位根据临床不同需要开展个别药物品种的血药浓度监测外,常规监测的品种已达20多种;个体化给药方案的实施极大地提高了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目前,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地临床药学工作开展较好,但是全国绝大部分医院仍然以传统药学模式为主,为病人服务的工作主要是按医生处方调配药品,审查处方等,简单说明用法后发放,对于处方也仅限于发现较明显的配伍禁忌。药师只保证病人是否及时取到药品,而不是病人是否得到最合适的药品。

2基层医院药学人才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

2.1药学人才编制和供给不足

《药品管理法》明确规定在药品生产、经营企业以及医疗机构必须配备依法经过资格认定的药学技术人员,这是药品生产、经营企业以及医疗机构从事药学工作的必要条件之一。随着人们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社会对药学人才的需求呈现出不断上升趋势。然而我国医院药学人才无论从编制上还是从供给数量上都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存在着巨大的缺口。尤其是我国的执业药师更为缺乏,与需求相距甚远,而且我国的执业药师主要集中在发达地区以及大、中城市所在的生产、经营企业和医院。而边远地区所在的基层医院,药学人才相当缺乏,执业药师尤为缺乏,严重影响基层医院药学工作的开展。

2.2药学人才结构不合理,临床药学人才缺乏

人力结构主要是指学历结构与职称结构。由于编制和供给不足等原因,目前在基层医院,从职称上来讲,药学人员中高级职称人数偏少,大部分为初级职称药学人员;另外,从学历上来讲,药学人员中本科以上人员较少,大部分为专科学历,人力结构极不合理。另外,目前世界各国都普遍推行合理用药,重视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医院药师要参与临床,与医师共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和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近年来,我国的临床药学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也促使我国医院药学工作进一步面向临床,面向患者,开展药学保健是医院药学工作的当务之急。因此,我国目前急需拥有基础医学知识和临床药学知识,能够参与治疗药物监测、药物治疗的临床药师。但是,我国大部分医院缺少临床药师,特别是基层医院,由于临床药师缺乏,医院药学工作仍然停留在简单的制剂、处方调配等传统药学服务模式上,多数药学人员由于缺乏必要的基础医学和药物治疗学方面的知识,缺乏与医师和患者进行沟通的共同语言和能力,不能主动地参与临床药学服务工作。

2.3继续教育不完善,药学人才后劲不足

随着医药科学的迅猛发展,新的药物种类、品种、剂型不断出现,新知识、新技术日新月异,药学工作者要想胜任新形势下的药学工作,就必须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掌握最新的药学信息,掌握必要的工作能力。而目前我国基层医院药学工作者大多知识比较陈旧,更新慢,相关的教育培训少,不能满足现代药学工作的需要。

药学继续教育和在职培训缺乏统一的领导、管理,更缺少规范化教育培训计划,多数为学历教育,也就是为了取得文凭,教学质量不高,缺乏系统的药学知识教育,导致我国基层医院药学人才队伍的后劲不足。

2.4药学人才流动快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基层医院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基层医院药学人才的流动加快。一方面,基层医院设施简陋,工作条件差,高学历、高素质的药学人才难于发挥自己的才能,而且基层医院的各种待遇较差,如职称晋升和工资待遇等方面与大医院相比差距较大,因此多数药学人员不愿意在基层医院工作。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社会对药学人才的需求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再则,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特别是医院人事制度的改革也为药学人员流动提供了条件。

3对策与建议

3.1扩大药学教育规模

药学教育是培养各类药学人才的主要途径,要解决药学人才的供需矛盾就必须大力发展药学教育,进一步扩大药学教育规模,加强药学人才的培养力度。首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扩大药学教育的规模。在药学招生人数、办学规模上要进一步扩大,要加大对学校药学教育的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保障教育质量。其次,要积极探索,开展多种形式的药学教育,拓宽药学教育渠道,保证我国药学人才的供给,并且在药学人才供给上,要重点保障基层医院药学人才的供给。

3.2改革药学教育模式

目前,世界各国的医院药学已经由面向药品的传统药学转为面向病人的临床药学和药学保健。在这种大趋势下,我国的临床药学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为适应医院药学工作的转变,我国在药学人才的培养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在扩大药学教育规模的同时深入改革药学教育模式,课程的设置要合理,做到厚基础、宽专业,增强适应面。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适当增加基础医学的教学内容,增强临床指导能力,在实验教学内容上,要侧重技能训练,要注重操作的正规、安全、新颖与实用。

3.3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人员的综合素质管理中,思想建设占重要地位。基层医院必须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使药学人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且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培养他们高尚的医德、人品和人格,加强法纪教育,增强执法观念,在药学服务工作中,能够弘扬白求恩精神,树立救死扶伤,忠于职守,爱岗敬业,满腔热情,开拓进取,精益求精,乐于奉献,文明行医的行业风尚,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及一切有损于群众利益的行为。造就人人热爱专业,安心基层医院的工作氛围,保证基层医院人才源源不断,后继有人。

3.4加强药学继续教育

药学继续教育是继高等医药院校基本教育和毕业后规范化专业培训之后,以学习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为主的一种终身性药学教育,目的是使药学工作者在整个专业生涯中始终保持高尚的职业道德,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能够跟上药学发展有脚步。要保证药学人才队伍的后劲,就必须积极开展适合我国国情的药学继续教育,要有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来促进药学继续教育工作的实施,要有统一的权威性组织对全国的药学继续教育工作进行领导、管理和质量监控。药学继续教育的内容要适应各级各类药学工作者的实际需要,强调针对性、实用性和先进性,应以药学学科发展中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为重点。另外,利用网络资源积极开展网上药学继续教育,鼓励、组织药学技术人员积极参加网上药学教育。特别是基层医院,更要重视药学继续教育,规定药学人员每年必须参加一定学分的药学继续教育并将其作为年度考核、聘任和晋升的条件之一,从而保证基层医院药学人才队伍的后劲。

3.5加强药学人才优化管理

加强药学人才优化管理,首先要引入人才管理先进经验,优化人才管理技术。人才的成长有其在竞争中自然产生的内在因素,同时也有其组织行为,如识别、选拔、培养、推举使其脱颖而出的外在动力。因此基层医院应借鉴国内外一些先进技术,提升人才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把药学人才选拔培养真正建立在公平、公正、公开竞争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真正重视人才,科学发现人才,合理培养人才,利于人才成长的科学机制。其次是强化激励机制,优化人才成长环境。优化人才成长环境是吸引人才的有效渠道,营造吸引人才,维系人才的良好人际氛围,为人才个体创建优化的生活、工作条件,公平、公正的竞争机会,健康向上的人际氛围,唤起人才个体特别是高学历、高素质药学人才对基层医院的归属感和忠诚感。

3.6合理引进人才

在目前药学人才严重缺乏的情况下,大力引进人才是改善和提高医院药学人才结构和层次,是加强药学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也是医院药学建设与发展的重要保证。一是坚持引进人才多渠道,基层医院要制定人才引进管理方法,无论是院校毕业生还是科研所、医院的人才,也无论是部队还是地方的人才,只要能为我所用,能尽其才,医院都争取条件引进。二是做好研究论证工作。医院要建立人才缺额信息库,每年在人才引进前,必须认真分析、科学论证。三是引进人才坚持高标准。坚持引进高学历高素质人才,同时把能力素质和德才表现作为人才引进的重要标准,综合考评,严格把关。四是做好人才资源转化。人才资源转化是人才引进及发挥高其能动和创新效用的重要环节,人才资源转化包括人才的工作环境适应转化、周边环境适应转化等,重点帮助引进人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帮助人才了解和掌握医院人才使用与管理有关政策,如可享受的各种政策和待遇等,改善工作和生活条件,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总之,拥有丰富的高质量的药学人才队伍是保障我国药学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我们必须充分认识药学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重视药学教育和培训,使之能够满足我国药学事业发展的需要。作为基层医院,必须重视药学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强教育和培训,加强药学人才优化管理,积极开展临床药学工作,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全民健康。

3.2改革药学教育模式

目前,世界各国的医院药学已经由面向药品的传统药学转为面向病人的临床药学和药学保健。在这种大趋势下,我国的临床药学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为适应医院药学工作的转变,我国在药学人才的培养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在扩大药学教育规模的同时深入改革药学教育模式,课程的设置要合理,做到厚基础、宽专业,增强适应面。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适当增加基础医学的教学内容,增强临床指导能力,在实验教学内容上,要侧重技能训练,要注重操作的正规、安全、新颖与实用。

3.3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人员的综合素质管理中,思想建设占重要地位。基层医院必须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使药学人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且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培养他们高尚的医德、人品和人格,加强法纪教育,增强执法观念,在药学服务工作中,能够弘扬白求恩精神,树立救死扶伤,忠于职守,爱岗敬业,满腔热情,开拓进取,精益求精,乐于奉献,文明行医的行业风尚,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及一切有损于群众利益的行为。造就人人热爱专业,安心基层医院的工作氛围,保证基层医院人才源源不断,后继有人。

3.4加强药学继续教育

药学继续教育是继高等医药院校基本教育和毕业后规范化专业培训之后,以学习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为主的一种终身性药学教育,目的是使药学工作者在整个专业生涯中始终保持高尚的职业道德,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能够跟上药学发展有脚步。要保证药学人才队伍的后劲,就必须积极开展适合我国国情的药学继续教育,要有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来促进药学继续教育工作的实施,要有统一的权威性组织对全国的药学继续教育工作进行领导、管理和质量监控。药学继续教育的内容要适应各级各类药学工作者的实际需要,强调针对性、实用性和先进性,应以药学学科发展中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为重点。另外,利用网络资源积极开展网上药学继续教育,鼓励、组织药学技术人员积极参加网上药学教育。特别是基层医院,更要重视药学继续教育,规定药学人员每年必须参加一定学分的药学继续教育并将其作为年度考核、聘任和晋升的条件之一,从而保证基层医院药学人才队伍的后劲。

3.5加强药学人才优化管理

加强药学人才优化管理,首先要引入人才管理先进经验,优化人才管理技术。人才的成长有其在竞争中自然产生的内在因素,同时也有其组织行为,如识别、选拔、培养、推举使其脱颖而出的外在动力。因此基层医院应借鉴国内外一些先进技术,提升人才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把药学人才选拔培养真正建立在公平、公正、公开竞争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真正重视人才,科学发现人才,合理培养人才,利于人才成长的科学机制。其次是强化激励机制,优化人才成长环境。优化人才成长环境是吸引人才的有效渠道,营造吸引人才,维系人才的良好人际氛围,为人才个体创建优化的生活、工作条件,公平、公正的竞争机会,健康向上的人际氛围,唤起人才个体特别是高学历、高素质药学人才对基层医院的归属感和忠诚感。

3.6合理引进人才

动物医学继续教育篇9

[关键词]管理干部继续教育人才培养

现今,人事行政改革范围越来越广,内容越来越深化,为了加快卫生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我们要“切实加强卫生人才队伍的建设”,要大力加强卫生管理干部的教育,建设高素质的职业化管理干部队伍。这是卫生事业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是推动卫生事业自身改革与发展的关键环节。

卫生管理干部教育包括“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共同完成的学历教育和“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两种。学历教育属于基础教育,应成为卫生管理教育的基础;继续教育,美国称之为“工程教育”,是提高卫生管理干部素质的重要保证。

一、开展卫生管理者继续教育的意义

1.适应知识更新的要求。卫生管理是一门科学,属于交叉学科,涵盖在软科学内。在当今世界知识更新速度急剧加快,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的情况下,管理科学同样处于知识爆炸之中,管理科学门类的不断拓展,管理科学知识的不断泛进,迫使管理者在知识的海洋中不断游泳,掌握新技能。这种知识的更新,手段的长进,技能的增强,更需赖于继续“工程教育”。

2.发展生产力的需要。卫生事业是知识、技术密集的群体,属于物化性的劳动。正如马克思所说的,社会生产力是“智力的物化”。由此可见,科学技术与智慧是物质形成的具体表现。要发展生产力,就要提高科学技术水平,而提高科学技术水平靠的就是人才。人才素质的提高,又离不开教育。继续“工程教育”,承担着管理者教育职能,促进生产力的正向发展。

3.适应卫生事业科学管理的需要。卫生事业是社会经济建设总体链条中的重要环节,肩负着保证人群健康,提高人群素质的双向职能。卫生管理者,在卫生事业中居于关键部位。国外通常所说的三分技术,七分管理的理论,刚好道出管理的重要。国家、企业如此,卫生事业更不例外。根据金州区2009年卫生系统统计,现有的卫生管理干部中,通过系统的卫生管理专业知识学习的干部,还不到管理干部总数的一半。这样的卫生管理干部队伍现状,是不能承担现代化卫生管理工作重任的,因此,必须加强卫生管理干部继续教育工作。培养高层次卫生管理人才的需要。卫生管理是一门科学,卫生管理人才,具有自己的特性,不是什么人都能够抵充的。它是因其管理岗位——职责范围——知识——结构——人才型所决定的。卫生管理人才,又分为行政、事业两大类。事业又分为医疗、防疫、妇幼卫生、中医中药、医学科技与医学教育的不同岗位,应配备专业对口的不同管理人才。这种人才,又因能级不同,层次而异来区分。高层次管理者,离不开继续“工程教育”。高水平的科学卫生管理者,就必须经过继续“工程教育”。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必然规律。为此,在卫生管理者当中,施以继续“工程教育”,便成了培养高层次卫生管理人才的必要措施。

二、继续“工程教育”的运作

继续“工程教育”包括教育对象、教育计划、教育内容与教育手段。

1.教育对象应当与卫生系统的医学教育保持一致。卫生管理干部继续教育要面向具有中级职称以上的管理者。在现阶段,我国宜从国家整体与卫生管理队伍的个体出发,按照中国继续“工程教育”学会的要求,可因系统而异。如科技系统,为中级职称以上的,其它系统层次可向下延伸,但不能低于“士”级职称。现有卫生管理队伍大体上由学过卫生管理的,学过医学专业知识和未学过卫生管理与医学专业知识的三部分人组成。而系统学过卫生管理知识的是极少数。因此,现阶段的继续“工程教育”对象宜从在岗干部的全员中展开,在受教育面和队伍整体素质基本达标后,再分层次。

2.继续“工程教育”计划。这是对卫生管理干部实施继续“工程教育”的保证。计划制订,包括教育目标、培训宗旨、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培训政策与措施保证。要分做长期计划,中期计划与短期计划。中短期计划是长期计划的分解,要保持统一性与连续性。注重内在联系,计划制订要科学合理,经过论证,并起到约束作用。

3.继续“工程教育”的内容。卫生管理队伍现状的复杂性,决定了继续“工程教育”内容的多样性,就总体而言,应归结为三大类。一类是管理者的共性知识。包括国家公务员的共性知识。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理论。卫生管理方面的共性知识,如卫生管理学、医学基础知识等等。二类是卫生管理者的相关知识。包括卫生公共关系学、社会医学、医学社会学、医学理论学、医学美学、社会大卫生、卫生服务研究软科学与论文写作等等。三类是卫生管理者岗位的个性知识。如医院管理、中医药管理、预防管理、妇幼管理、药政管理、科技管理、医学教育管理、卫生监督管理、初级卫生保健与情报信息管理等等。四类是专业技能。如论文写作、计算机应用、综合与分解、科研设计与运作、演讲与口才、调查研究能力等等。

4.继续“工程教育”手段。可以分为知识传授、实践中培养两个方面。

⑴知识传授。现阶段可按照在岗卫生管理的不同人才,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学什么用什么的原则,因材实施。通过学校系统学习,短期培训及脱产、半脱产、业余、函授、电化教育等手段完成。

动物医学继续教育篇10

【关键词】继续医学教育管理系统应用

【中图分类号】R-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1)08-0808-02

继续医学教育是指完成基础医学教育和毕业后医学教育,即完成住院医师专业化培训或研究生教育后,在本专业领域内继续不断地掌握相关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和新技术的一种连续性、全员性和终身性的医学教育。继续医学教育(Cme)始于上世纪20-30年代的欧美国家[1],70年代引进我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逐步形成适应中国国情的继续医学教育体系和管理制度。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现代科学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医学知识更新速率加快,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实施和落实更显重要和迫切,继教学分也成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晋升职称及年度考核、护士执业再注册的必要条件之一。2006年9月国家卫生部颁布了继续医学教育“十一五”规划,要求充分利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加强对继续医学教育管理,进一步加快继续医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为了提高继续教育管理的力度与效率,减少重复、繁琐的工作,及时掌握继续教育开展情况,从2008年开始,常州地区开始统一使用由好医生网开发的医院继续医学教育管理系统(简称iCme)。该系统使用iC卡采集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数据,通过网络进行数据传输,配合手持式读写机(poS机)、上网电脑、联机式iC卡读写机和高效的管理软件,为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工作提供了集记录、管理、统计、申报为一体的现代化继续医学教育管理综合解决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学分登记、管理模式下的弊端,提高各级职能部门的工作效率[1]。

1iCme组成

iCme主要由软硬件两部分组成,软件主要包括用于对继教人员信息、组织机构、举办项目、学分管理、达标统计、生成报表的管理软件以及用于办班单位下载课题,管理刷卡记录、上传刷卡记录、读写iC卡的终端软件。硬件部分则主要是用于个人的身份识别,学习时用于刷卡签到的iC卡。

2iCme的特点

2.1方便学员随时掌握学分达标情况学员参加学习时通过iC卡刷卡进行签到,学分信息直接记录到iC卡上,学员只需登陆相关网站,输入iC卡编号,即可简单快捷的查询当年或者历年的学分信息。同时,学分的电子化使得学员无需保管历年纸质学分,不存在学分证书遗失影响晋升的情况,即使iC卡遗失,也可以申请补卡,学分信息不会丢失,安全可靠。

2.2医疗单位学分管理更加规范、效率在iCme模式下,各类学术活动、学习班都可以使用刷卡考勤、签到,大大的加快了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相对于手工签到而言,更加省时省力,同时也不会因为部分学员签到时字迹潦草、信息缺失而无法准确的对学习班情况进行统计、评估。

2.3电子学分代替学分证书,节约成本,安全可靠电子学分的出现,大大减轻了管理部门的学分整理、归档、保管工作量,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医疗单位组织各类学术活动时,直接凭iC卡刷取学分,不但节约了办班的成本,而且不会存在纸质学分准备过多造成浪费或是过少导致学员不能及时领到学分证书的情况。

2.4快速、准确进行统计查询,生成各式报表3.0版iCme管理系统下,统计查询功能分为两大部分,即学分查询部分和项目查询部分,学分查询部分是查询与学分相关的统计项,如个人的达标情况及学分明细,单位达标率等。项目查询部分则偏重于项目类的统计结果,如项目的开展情况、项目参加人员职称统计、项目分类综合统计等。医疗单位可以根据不同的工作需要选择合适的查询功能,迅速获得准确、全面的数据。也可以通过系统的查询功能,了解本院医护人员学分完成情况,对于缺少学分的人员加以提醒,保证学分达标率。

3方便上级主管部门检查监督,定期评估

单位在举办活动前,需将举办项目提交卫生局审核,只有审核通过后才能举办,同时,各单位上传的所有项目类和非项目类学分均需由卫生局审核后方能生效,iCme系统大大加强了上级主管部门对下属单位继续医学教育活动的监控、管理。结合系统强大的统计分析功能,主管部门还可以快速掌握继续医学教育开展情况,定期对继续医学教育工作进行评估,强化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强工作的规划、组织和领导。

iCme系统作为一种现代化的继教管理手段,是继续医学教育科学化、信息化、网络化管理的必然趋势。目前,iCme仅在全国部分城市使用,继教学分iC卡不能完全发挥其优势,相信随着系统功能的不断完善以及进一步的推广使用,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将更加科学、规范,管理人员的重复劳动力得到解放,工作效率和工作方法将得到真正的提高。继续医学教育才能适应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才能符合时展的要求,更好地推动和促进现代化医院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