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十篇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十篇

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20:30

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篇1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意识形态 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意识形态很强的社会实践活动。从这个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具有意识形态功能和非意识形态功能。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的对受教育者施加意识形态的影响,使其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体系并以此指导和规范自己行为的作用。简言之,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的向受教育者传播和灌输意识形态的作用,其目的是达到社会整合,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的非意识形态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认知和交往的手段,所具有的提高受教育者的认知水平和交往能力,使其掌握必要的公共生活准则,并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和情绪上的愉悦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功能。本文主要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功能。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意识形态的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与意识形态存在天然的密切联系,这种联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功能存在的内因。从本质上看,二者具有同一性。思想政治教育和意识形态都反映了社会上一定阶级和群体的根本利益。但是,正如马克思所言,“每一个企图取代旧统治阶级的新阶级,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得不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就是说,这在观念上的表达就是: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把它们描绘成唯一合乎理性的、有普遍意义的思想。”这就意味着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要有较大的包容性。这样一来,要求统治阶级的思想政治教育除了反映本阶级、本集团的利益以外,需要从形式到内容上反映整个社会的整体利益,反映社会的整体进步,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发挥意识形态功能,又要发挥非意识形态功能。

   尽管思想政治教育和意识形态具有密切的联系,但二者还是有区别的,主要表现在:

   第一,意识形态与思想政治教育是内容和载体的关系。意识形态(主要是指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思想政治教育是灌输意识形态的载体和途径,任何阶级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和灌输的都是本阶级的意识形态,而不是别的意识形态;反过来,统治阶级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这一途径(比如通过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这一途径)来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和意识形态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第二,意识形态和思想政治教育是目的与手段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是传播意识形态的一种手段,但是其本身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传播主流意识形态,使主流意识形态成为社会全体成员的指导思想,成为个体政治社会化的指导思想。对于统治阶级而言,其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有三重任务:一是传播本阶级的意识形态,使之成为全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二是对非主流意识形态进行研究和分析,必要时还要斗争和扬弃;三是对主流意识形态进行发展创新,以保持主流意识形态的先进性,使之既正确反映社会现实,又具有一定的超越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功能的特征

   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功能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一元性与多层次性。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尽管存在各种各样的意识形态,但是统治阶级的指导思想只能是一元的,即使是多党制国家,其思想政治教育发挥意识形态功能,所灌输和传播的意识形态也只能是一元的,不可能同时传播多种相互冲突的主流意识形态,否则就会使人们思想发生混乱,无所适从。因此一元性是意识形态功能的重要特征。与此同时,我们要注意意识形态功能的多层次性,其功能的发挥需要照顾到受教育者的不同层次的需要和利益,反映出社会发展的差异性和不平等性。

   第二,灌输性与渗透性。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的发挥离不开灌输。在这里“灌输”是中性的概念,是原则而不仅是方法,包括通过各种途经和手段进行正面的、显性的教育或者通过隐性途经开展的教育都属于灌输,不是单向的“你打我通”式的灌输方法。与此同时,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的发挥不是局限于某一个领域之中,而是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及人们的心理等各个方面和各个层面,犹如一种“普照之光”,对受教育者的思想观念、价值系统和行为方式都产生影响,从而对个体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对整个社会系统的运行进行宏观调控。

   第三,批判性与建设性。思想政治教育在发挥意识形态功能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冲击和影响,主流意识形态与非主流意识形态的批判与反批判是不可避免的。在当今两种社会制度并存的世界中,一方面,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主要在于弘扬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反击和批判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我们的渗透和攻击,维护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要善于在揭露传统和西方意识形态过程中加强自身建设,吸收传统和西方意识形态中的合理因素,并结合我国当代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变革和创新,构建体现时展需要、与人们思想需求相适应的时代精神和观念体系。

   第四,继承性与发展性。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的继承性体现着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连续性,因为任何阶级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可能脱离其历史文化传统和已有的精神资源。另外,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的发挥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和发展和社会的变迁而不断发展变化。

   三、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的现实必然性

   意识形态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功能。这一功能能否得到充分发挥,直接关系到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与繁荣。当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态势是,在我国国内处于强势地位,在国际上处于弱势地位。在这种态势下,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更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内在要求。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当社会客观条件发生变化的时候,反映这一客观条件的理论也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对于一个政党而言,能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自觉地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以及政党自身角色与地位的变化,制定相应的政策和策略,是加强政党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政党保持生机与活力的内在要求。意识形态作为思想上层建筑,是国家利益的重要方面,影响到执政党的执政地位。如果主流意识形态受到破坏,必然危及到国家的安全,影响到执政党的执政地位。因此,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十分重要,不能轻视。

   第二,  是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功能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推进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可以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就是要大力倡导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结合起来的价值取向,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提高共同理想的凝聚力,反对片面追求个人利益和个人理想、不顾集体利

   益和整体利益的价值取向;坚持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反对金钱至上和享乐主义。其二,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可以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方向保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就是要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不动摇,使市场经济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服务,而不至于在西方的和平演变下被不知不觉地纳入了资本主义的范畴。

   第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

   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对于和谐社会的建设的重大意义表现在:其一,坚定社会成员的理想信念,增强社会凝聚力。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就是要在全社会树立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的共同理想,增强社会成员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共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其二,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就是要在全社会加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提升人们的道德认识和精神境界;要积极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风尚,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社会氛围和人际关系。其三,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就是要通过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解决利益矛盾;要通过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理好群体性事件,坚持依法办事,按政策办事,既依法维护群众的正当权益,又依法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总之,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功能,对于我党执政能力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宣扬主流意识形态的主要途经,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主流意识形态,使全社会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更好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

   2.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

   3.       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       郑永廷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

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篇2

【关键词】思想政治意识形态辩护功能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思想政治教育与意识形态建设有着必然的联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和谐意识形态的辩护功能,对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唯物辩证法,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及时研究和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实现国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一思想政治教育是和谐社会意识形态功能实现的途径

意识形态是在阶级社会中与一定的经济基础相适应并树立在这一基础之上的政治的和法律的思想观念的总和。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指一定的阶级和政党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念、道德规范,对其社会成员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其形成符合一定阶级和政党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实践活动。由此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是灌输和渗透意识形态的途径,意识形态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不存在脱离意识形态的思想政治教育,离开了意识形态这个内容教育就不再是思想政治教育;同样意识形态脱离了思想政治教育这个途径,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效果和影响力会大大降低。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具有意识形态的特征,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阶级性和鲜明的国家意识形态性,传播主流意识形态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目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和谐意识形态功能实现的途径。

二思想政治教育辩护功能的实现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而提出的重要战略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和长期的任务,稳步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要求我们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功能和作用,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使全体人民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共同的理想信念,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1.思想政治教育政治功能的实现

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思想政治理论对方针政策的宣传和灌输,整合社会成员的思想,达到思想政治上的一致,增加社会的凝聚力,实现社会政治的稳定。民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制度的源泉,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保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加强人们的民主意识教育,增强人们的权利意识,引导人们合法地参与国家和社会管理,行使民主权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要加强法治教育,树立法治观念,严格遵守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反必究。

2.思想政治教育经济功能的实现

和谐社会中,思想政治教育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为经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出现了收入差距拉大的问题,解决公平和效率是我们的主要任务之一。要较好地解决公平问题,归根到底要靠发展,只有高效率的发展,才能解决好公平的问题。但是要想发展,需要有确保经济市场和谐顺畅运行的规章制度、公平竞争和诚实守信的市场氛围,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成为经济制度创新的先导,为新的经济制度进行辩护。

3.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功能的实现

思想问题最终要落脚到生活领域和生产实践,生活领域是思想教育程度最综合的反映。目前一些社会问题和道德问题突出,严重影响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例如:信息网络虽然给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好处,但是也给我们带来很大的挑战,比如一些邪教或反动势力,他们就经常通过信息来捣乱,一些假消息来蛊惑人心,对青少年来讲,由于他们分辨能力差,这些负面内容对他们的影响就较大,必然会影响正确的意识形态形成。青少年身上洋溢着时代的活力、掌握着先进的技能、沉积了丰富的知识,在不久的将来他们会是社会的主人,充分调动青少年社会主义主人翁精神能够更好地促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来实现社会和谐

面对信息网络的发展、生态环境的失衡、社会心理浮躁等矛盾和问题,急切需要我们通过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整合社会成员的意识形态,增强社会凝聚力,实现社会和谐。

1.思想政治教育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

在和谐社会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从群众的最根本的利益出发,做到尊重人、理解人。随着社会改革开放程度的日益加深和全球化的发展,受教育者获取信息的来源不再单一地局限于教育者,教育资源也不再为教育者所单独掌握和控制。人们获取新知识、新观念的渠道大大增加,思想观念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事物的认识、理解和接受,更趋于相信自己的独立判断,呈现出独立思考意识提高、民主参与观念增强等特点,这使他们并不完全处于被教育的地位,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正视被教育者从各种渠道获取信息的现象,与他们进行平等的对话和讨论,用社会主义的和谐意识形态引导他们。

2.思想政治教育要加强教育引导,使人们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通过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会人们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立场分析现实问题。正确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所不断涌现出的新问题,面对“分化”、“西化”的战略图谋和渗透活动,我们要能够及时地做出正确的判断,面对腐朽思想和文化垃圾,我们要坚决抵制,面对网络上传播的某些消极的信息,要进行严厉的回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让思想政治教育贴近人们的现实思想,从而凝聚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动力。

3.要通过电视、报刊、广播、网络等各种媒体,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要以诚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增强中国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把握新形势下人们思想活动的特点,紧密结合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采用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方式,入耳入脑的大众话语,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深入人心,引导人们自觉建立良好的思想基础,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思想保证。

参考文献

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篇3

何为意识形态性?要弄清此问题首先要把握何为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是一个意义广泛、争议颇多的概念。法国学者特拉西在19世纪最先使用“意识形态”一词。此后,意识形态一词在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等领域广泛使用,但对其内涵有不同的认识。我国哲学界和政治学界通常把意识形态与观念上层建筑等同起来,认为意识形态是系统化、理论化的阶级意识,阶级性是其本质特征。笔者赞同俞吾金对意识形态的理解:“在阶级社会中,适合一定的经济基础以及竖立在这一基础之上的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而形成起来的,代表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情感、表象和观念的总和。”[2](p129)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始终是意识主体对物质生活的反映,是对特定阶级或社会集团利益的反映。换言之,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不同阶级有不同意识形态。正如列宁所言:“在为阶级矛盾所分裂的社会中,任何时候也不可能有非阶级的或超阶级的思想体系。”[3](p326-327)在这里,我们说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意识形态性,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总是一定阶级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为传播和维护一定阶级的意识形态服务的,是为实现和维护一定阶级的根本利益服务的。由于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所以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体现为阶级性。既然如此,为什么不把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归结为阶级性呢?这是因为,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包括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政治教育等方面,尽管思想教育、道德教育也具有阶级性,但阶级性更多地是与政治教育相适应的。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归结为阶级性,容易使人把思想政治教育简化为政治教育,难以全面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方面。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有相当部分是社会性的,是社会各阶级都能认同和接受的。相比较而言,意识形态性所指向的内容更为广泛,能较好地涵盖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方面。意识形态性也更能全面、准确地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规定。

二、意识形态性是思想政治教育是其所是的本质属性

一切事物都存在于关系之中。“属性就是一事物与他事物在相互联系中表现出来的质。”[4](p17)我们应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形成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矛盾、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社会实践活动尤其是其他类型教育的关系等角度来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

(一)意识形态性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发展的始终,是其最一般最稳定的属性。思想政治教育是阶级社会的产物,是一定阶级实现其政治目的的重要方式。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5](p98)综观阶级社会发展历史,古今中外每个时代的统治阶级都会通过一定的途径来传播反映其阶级利益的意识形态。尽管内容、方法、称谓等有所不同,但其实质都是意识形态教育。原因何在?众所周知,一切事物都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国家权力也是如此。各种政治力量此消彼长,不断变化。任何一种政治力量都不能一劳永逸地取得国家政权,/!/时刻面临着与其他政治力量的较量与斗争。任何一种力量要在竞争中胜出,都必须借助意识形态宣传工具,并在意识形态斗争中保持优势。在阶级社会中,意识形态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反映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并为其服务的意识形态,即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二是反映已被消灭或正在被消灭的生产关系的意识形态,即没落阶级的意识形态;三是反映当前社会中生长着的新生产关系的意识形态,即代表未来社会发展方向的进步阶级的意识形态。这些意识形态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矛盾冲突。若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受到挑战,其统治地位就会受到威胁。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证明统治阶级比被取代者更具优越性,使其权力上升为合法性权力。思想政治教育能为统治阶级权力的合法性提供有力辩护,能为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统治地位的确立和维护提供有力支撑。因此,统治阶级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有目的、有计划地向社会成员灌输自己的意识形态,并要求社会成员按照统治阶级制定的行为准则行事。其目的就是发挥意识形态的导向、批判、整合等功能,统摄相近的意识形态,分化消蚀异质意识形态,使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从而在精神上瓦解被统治阶级的反抗,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定阶级传播意识形态的重要途径,意识形态性是贯穿其始终的本质属性。不同时期、不同阶级的思想政治教育所代表的利益是不同的,所传播的意识形态也是不同的。“在贵族统治时期占统治地位的概念是荣誉、忠诚,等等,而在资产阶级统治时期占统治地位的概念则是自由、平等,等等。”[5](p1)今天,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反映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只有到了阶级消亡时,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才能消逝,与此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也将发生质变。

(二)意识形态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矛盾的集中体现。任何事物都是一个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多种矛盾构成的复杂系统。正是事物内部的矛盾,将一事物与他事物区别开来。在诸多矛盾中,有一矛盾贯穿于事物发展的始终,体现在该事物的各个方面,规定和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这就是事物的基本矛盾。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其基本矛盾就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对人们思想品德的要求与人们实际的思想品德水准的矛盾”[1](p6)。这个矛盾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始终,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方面,既是其产生的原因,也是其发展的动力。这一矛盾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把本阶级、本社会对人们的思想政治品德的要求,转变为人们实际的思想政治品德;个体也要借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社会要求,使自己的思想政治品德与社会要求趋于一致。也就是说,这一矛盾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即社会要求的个体化和个体思想政治品德的社会化。社会要求的个体化,意味着社会意识转化为个体意识,意味着作为社会意识的意识形态转化为体现个体意识的思想政治品德。意识形态是对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的自觉反映,但是,“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6](p152)。这就是说,意识形态必须掌握群众,必须实现个体化,才能发挥其对经济基础的能

动作用。这一过程能否自行完成?列宁基于对俄国工人运动的深刻认识,对此作出了说明。“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3](p317)思想政治教育是意识形态掌握群众的主要途径,它能用一定的意识形态影响、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价值取向,使人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要求的思想政治品德,使作为社会意识的意识形态与体现个体意识的思想政治品德走向统一。这样,通过转变了的人的实践活动来发挥意识形态对经济基础的能动作用。个体思想政治品德的社会化是一个社会成员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作为社会存在物,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对一定意识形态的把握。只有接受一定阶级的意识形态,形成与社会发展要求相一致的思想政治品德,即实现个体思想政治品德的社会化,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才能生存和发展。指出:“在阶级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7](p283)马克思主义认为,个体要重复人类的发展历史,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也体现在个体的发展过程之中。人类的发展历程,是一个从无知到有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过程。个体亦是如此。一个新生儿实际上是一个无意识的自然存在物,他必须不断地接收外界的各种思想观念,不断地内化社会意识,实现从自然存在物到社会存在物的转变,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在这一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帮助人们内化一定的意识形态,形成比较稳定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即思想政治品德。这不仅使一定意识形态得以巩固和发展,而且使个人发展获得更为充分的条件。俞吾金对此作了比较深刻的说明:“一个人愈是与某种意识形态认同,他在以这种意识形态为主导思想的社会中的生活就愈是得心应手。”[2](p3)

(三)意识形态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区别于一般教育的特有属性。

从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事物的关系来看,意识形态性最集中、最突出地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思想政治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显着标志。我们通常把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称为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实际上就是强调其鲜明的意识形态性,突出其特殊性以示区别。在这里,有必要专门探讨思想政治教育与一般教育的区别。我们看到,正是意识形态性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一般教育区别开来。在阶级社会中,一般的教育也是为一定阶级服务的。但是,一般的教育并不像思想政治教育那样是直接服务于阶级的,其意识形态特征远不如思想政治教育鲜明。对此,我们可以从内容、目的等角度进行分析。从内容上看,思想政治教育所传播的就是一定阶级的意识形态。对于一般的教育而言,它们要么反映的是社会意识形态中的非意识形态部分,如自然科学;要么反映的是意识形态的某一方面,如哲学、艺术。但思想政治教育不同,它所传播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等,直接就是一定阶级的意识形态。当然,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并不是意识形态的全部。作为一个复杂的观念系统,意识形态的内容比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更为广泛。我们通常认为,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艺术、哲学等,但是,这并不是说思想政治教育与这些方面就没有联系。思想政治教育所进行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道德观、法制观等教育,正是这些意识形态构成部分的具体化。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比任何一种其他教育更能体现意识形态的方方面面。从目的上看,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为了维护一定阶级的地位。一般的教育主要是为了传播知识、培养技能。思想政治教育则是为一定阶级或政治集团夺取或巩固国家政权服务的。它传播一定的意识形态,使之为人们所接受,成为人们行动的指南,发挥意识形态的社会控制功能。意识形态是可以与暴力相提并论的斗争工具,是夺取或巩固国家政权的重要形式。要夺取或巩固政权,总要营造舆论,先做意识形态工作。不论革命阶级还是反革命阶级均如此。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做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证明本阶级意识形态的先进性并广泛传播,使之为大多数成员所认同;二是研究、批判对立的意识形态,以维护本阶级意识形态的地位;三是结合社会现实发展本阶级意识形态。就我们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内容主要是马克思主义,领导者是中国共产党,实施者是高度专业化的政工队伍,依托于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主要目的是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它不仅传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之成为广大社会成员的行动指南,而且促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断发展,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三、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性的现实要求

意识形态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思想政治教育传播一定阶级的意识形态,为实现和维护一定阶级的根本利益服务。就我们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坚持其意识形态性,就是要大力传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巩固其主导地位。需要指出的是,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具有共同性,一定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社会的共同利益。若思想政治教育只能反映特定阶级的利益,它就不可能被多数社会成员所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内容,尤其是道德教育方面的内容,实际上是人类社会所普遍认同的。恩格斯曾指出:“现代社会的三个阶级即封建贵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都各有自己的特殊的道德,……但是在上述三种道德论中还是有一些对所有这三者来说都是共同的东西……不仅如此,对同样的或差不多同样的经济发展阶段来说,道德论必然是或多或少地互相一致的。”[8](p434)因此,即便是具有鲜明意识形态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有人类社会共通之处。意识形态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这告诉我们:思想政治教育总是服务于一定阶级的,任何淡化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性的企图都是危险的。当前,我国的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意识形态领域也出现了深刻变化。有人主张指导思想多元化,有人怀疑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合法性,有人否定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必然性,等等。“淡化意识形态”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巨大冲击,甚至危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在理论界,有人提出用“思想社会教育”、“社会性思想政治教育”、“公民教育”等来帮助思想政治教育“转型”;也有人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上要自觉地向社会、向公众回归,纳入“生命教育”、“交往教育”等内容,甚至认为只要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从事精神引导的活动,都是思想政治教育。前一种主张,忽视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抹杀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意识形态性是思想政治教育是其所是的本质属性,意识形态性的丧失,就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后一种观点,貌似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但实际上扩大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容易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泛化,失却了根本。在阶级社会中,意识形态斗争是常态。只要阶级还存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就不会停止。

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篇4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意识形态性;学术性;社会思潮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1)03―0092―03

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淡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识形态性和轻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术性两种错误倾向。前者不注重对学生进行主流意识形态的引导,价值取向模糊,从而淡化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识形态功能。后者在教学中照本宣科,学术含量不足,没有理论论证和学术支撑,结论武断,缺乏论证,没有说服力。这两种倾向都会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要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宗旨,必须把意识形态性与学术性高度统一起来。如果只是片面强调其中的一点,就会使思想政治教育失去了它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从而陷入困境之中。

一、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识形态性

1.意识形态功能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关键环节,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的历史上,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线”地位从来都是为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服务的。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来说,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取代。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不会过分“突出意识形态性”,也不会由于“淡化”、“泛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庸俗化、万能化。总而言之,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是为了强化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出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发挥着巨大作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战场和主渠道,必须体现出鲜明的意识形态性,体现出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导向要求。

2.正确认识意识形态领域里马克思主义的一元化与社会思潮的多样化之间的关系

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一元化与多样化的统一,既不能只讲一元化,排斥多样化,又要防止只讲多样化,忽视一元化。利益主体多元化的格局下,利益诉求相互冲突,利益博弈日益激烈,各个阶层出于自身的现实利益和未来的利益期望,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自己的观点,社会思潮的多元化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统治地位构成巨大的冲击。如果动摇和取消马克思主义,如果放弃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统治地位,如果对多样化的社会思潮放任自流,社会公众就会失去共同的理想和共同的精神支柱以及基本的道德规范,全党和全国人民就会失去最根本的思想准则,这必然造成人民和党内思想混乱,必然由思想混乱导致社会政治动乱,最终导致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政权的丧失。如果对多样化的社会思潮一味封杀抑制,如果把其他社会思潮都当做异端邪说,盲目地否定其他社会思潮,也会阻碍理论创新和改革发展。

应当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同时,“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和整合其他社会思潮,形成马克思主义一元指导下多元社会思潮求同存异、相互包容、共同发展的生动格局。我们不能因为一些社会思潮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存在着潜在的威胁而无视其在某一方面局部的合理性,也不能因为一些社会思潮对社会发展的某个阶段还存在着一定的合理性而忽视其危害性,应当对其进行客观理性地分析和评价。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是孤立的,而应当是在与各种社会思潮交流、交锋、交融中发展自己;在与各种价值观的碰撞斗争中充实自己;它应当注意吸收那些建立在同一基础上的社会思潮中的一些合理的成份,与时俱进,引领时代的潮流,从思想上巩固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长治久安。

3.正确把握好意识形态中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与时俱进

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识形态性,就要研究和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不断丰富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使其保有生机与活力。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理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创新意识形态,在开放的思想环境中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整合力,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体系形成和发展所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马克思主义是信仰和科学的统一,它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趋势――共产主义的预测和描绘,同人类的理想相符合,需要我们去信仰它;它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表现出的科学性,又要求我们必须根据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对其不断丰富和发展,因此,对待马克思主义要做到坚持和创新的统一,割裂两者的关系以及片面地强调哪一方,都会在实际上失去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要存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地位要巩固下去,就必须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本质不变的情况下不断创新,不断保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生机与活力。

社会经济领域及政治领域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都必然会反映到意识形态领域中来。因此,要从本国的国情出发,结合时展的需要,下大力气研究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坚持与时俱进,推进理论创新,用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时展和形势变化,要求意识形态及其工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马克思主义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增强,也要求意识形态及其工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可以说,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开放环境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的动力。

二、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术性

1.意识形态功能的实现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术性

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一门科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识形态功能没有科学做基础就没有生命力。要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增强教学的实效性和说服力,必须以学术性为基础。加快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术建设,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时代感和科学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挥学科价值的必然要求,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保证。从学术的角度来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的,是通过宣传真理而在受教育者心中树立起科学的真理观,引导他们追求真理,并使之成为受教育者的内在心理需求和自发的行动。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真理的认识过程往往是曲折艰难的,追求真理的过程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同谬误作斗争的过程。一方面,人们迫切地需要真理性的认识来指导实践活动;另一方面,人们极有可能面对真理却和它擦肩而过,甚至还把它当成谬误来抵制。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和学术发展中,既要引导受教育者追求真理,也要让他们厘清各种错误的社会思潮,注意与其划清界限。

2.实践经验的提升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术性

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思想政治教育是党的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历史和现实也表明,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术性体现不出来,思想政治教育就不能摆脱经验主义和盲目主义,就很难提升水平,其作用必然会受到怀疑,从而使其价值和地位难以得到社会的认可。革命的理论来自对实践经验的提升,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实践,伟大的社会实践需要科学的理论来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术性,来源于社会生活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检验。这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也反映了实践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内容以及相关理论观点,是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实践性的科学理论,要根据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提升人们的精神生活境界和智力水平,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术性。

3.教育客体的特点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术性

网络信息时代决定了教育客体获取信息的渠道众多,如果教育主体讲授思想政治理论课空泛并且缺乏实质内容,就不会触动教育客体的心灵,达不到改造教育客体人生观、世界观的目的。教育主体应该在收集各种资料信息的基础上,对材料加以系统整合、升华。如果只是停留在事物的表象,只是重复教育客体早已经知道的,或者只是讲述教材中写的东西,缺乏对事物本质的挖掘,势必对教育客体缺乏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不仅达不到教学目的,还会造成教育客体的抵触情绪,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陷入困境。

三、切实把握好意识形态性与学术性结合的关键环节

1.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识形态整合功能,发挥其学科价值

要使思想政治教育不脱离意识形态功能体系,就要让人们普遍地接受和认同马克思主义。一方面,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和宣传,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的说服力;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要突出理想信念教育,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引导人们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社会主义的信心。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性,而且还要不断促进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如果不去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只是一味地坚持,结果就会造成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僵化和教条化。思想政治教育要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在进行学术研究时就要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贯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切从实际出发,主动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中解放出来,从而准确把握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主题,使马克思主义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帮助人们将这个主题内化为人们的理i生认识,并促使人们将理性认识外化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我国在经过多年的努力探索之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已经取得显著成绩。2005年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联合颁布通知,将原来隶属于政治学一级学科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取消,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在这之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迎来了加快发展的大好机遇。这对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术品位具有极其深远的历史意义,必将推动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大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向实践转化的中间环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价值实现的一个重要路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观点,是伴随着马克思主义创立、发展而产生、发展的,不仅马克思主义是科学,而且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如何掌握群众的学问也是科学。因此,既要在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中推动理论创新和学科发展,又要在发展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体系中更好地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宗旨,为改进和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性、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提供有力的学科支撑。

2.搭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术研究平台,科学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思想作为社会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同时,也是社会意识中相对比较稳定的一个部分。社会客观存在的多样性反映在人们的头脑中,就必然形成各种各样的思想观点,从而造成人们思想的复杂性。因此,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就必须全面考察受教育者在社会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中所处的地位、人际环境和文化氛围以及身心发展的特点。以便把握其思想形成、变化的外部客观环境,有针对性地组织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科学性。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论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为思想政治教育规定了根本目的和任务。马克思主义的物质利益观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与物质利益相结合,从而为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经济工作,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地解释了人们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物质动因。

马克思主义理论告诉我们,人们的思想发展不仅依赖于社会存在,同时对社会存在也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依据这一原理,教育主体的任务就是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传播先进的思想和理论,并且以此武装教育客体的头脑,指导他们的实践活动,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是造就和培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一代新人的理论。因而,它必然成为对受教育者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理论来源。社会主义意识不会在群众中自发产生,必须不断地向广大人民群众灌输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才能提高群众的思想觉悟,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也是确立思想政治教育战略地位、目的、任务、内容方法的重要理论依据。思想政治理论课还要以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为指导,正确对待社会矛盾,科学地分析和把握每一个社会矛盾引起的物质原因,引导人们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术研究和学科理论体系的建设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总之,在思想政治教育学术性研究的过程中,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充分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术性、科学性和真理性。

参考文献

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篇5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意识形态;教育

当前,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中,尚存在一些理论问题需要解决。其中难点之一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识形态属性问题。科学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识形态属性,有助于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构建符合学科教育和人的成长规律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内容和体系。这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长效性的关键。

一、“德目主义”教育来源于对意识形态理论的误解

自从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颁发以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努力贯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实际教学中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但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形式的“德目主义”的教学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改革和深化,更重要的是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效果。所谓“德目主义”教育,是华东师范大学陈桂生教授近年所批评的一种教育教学模式,即在德育实施过程中,仅以简单原则和规范的形式,从德育所要达到的目标出发,教条化或口号式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1]。比如,我们要求学生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等价值观念,那么,我们往往仅以此一维度而直截了当地展开思想品德课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所以,在高校许多教育工作者(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学生)的印象里,思想政治理论课目的在于通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而不同于一般人文与社会科学课程。它所要讲解的主要内容,只能是针对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等意识形态的观点和内容。这样就自然形成了一种对意识形态狭隘的功利化理解的思维定势: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专门讲解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等意识形态问题和内容的课程;二是关于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等意识形态问题,只有依靠思想政治理论课提纲挈领地来负责和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较强的意识形态属性,因而就没有也不应该有与其他人文与社会科学同等的学科地位。这种观点由来已久且影响至今,但是实际上并不符合《意见》的精神以及马克思主义关于意识形态的理论。按照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理解,《意见》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课程负有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职责。哲学社会科学中的绝大部分学科都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对于帮助大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正确认识和分析复杂的社会现象,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具有十分重要作用。”[2]现实问题是,如果按照上述观点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作狭隘和功利化的意识形态的理解,那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就无法摆脱长期以来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的束缚,我们所采用的教育教学方法也只能是“灌输和说教”,在一定程度上有违学科内在发展的规律,脱离大学生理性培育的特点,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就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德目主义”教育教学思想的根源正是在于这种对意识形态理论的误解。表面上看,这种观点似乎很有道理。因为,作为党和国家主张开设的、并由高校所实施的对大学生广泛开展教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其意识形态的特征十分明显。而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原则及其教育,始终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所倡导和坚持的主旋律,也成为党、国家和政府在制定方针、政策和具体法规时的指导性原则。

然而,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识形态属性?

意识形态是20世纪以来最为混淆的一个政治哲学的范畴。按照当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意识形态的论述,意识形态属于上层建筑领域,它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具有作为维护统治阶级及其社会的经济基础,包括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合法性,是起着维护和推动作用的精神力量。马克思和恩格斯当年虽然不乏对德意志意识形态遮蔽性的批判,但同时也揭示了作为意识形态的一种客观和本质的属性:作为社会整体系统的生存和发展,总是包含着物质和精神的不同层面,其中每个层面都是相互渗透和相互适应的,而意识形态就是指那种力求维持社会正常运行的观念、原则和规范的价值理论的系统,其表现为“人类对世界、社会、人的思想观念、情感态度、理性信仰的混合体,是包含一定价值判断的知识体系”[3]。

性其核心在于由特定社会制度所规定的并具有导向意义的价值观念系统,或者我们所坚持和倡导的若干原则或主义或规范的总和。

第一,意识形态是一个与经济基础相辅相成的文化价值系统。意识形态从它生成开始就具有一定的“受决定性”、“滞后性”和“保守性”。但是也应该看到,意识形态一经形成,又具有作用于社会的“独立性”、“能动性”和“文化复杂性”。正如恩格斯在其晚年所指出的那样:“在每一个科学部门中都有一定的材料,这些材料是从以前的各代人的思维中独立形成的,并且在这些世代相继的人们的头脑中经过了自己的独立的发展道路”[4]。同时,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及其理论系统的意识形态,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又是历史的和发展变化的,在其内容、结构和体系上呈现出某种复杂性和多层次性。其中,有关于制度层面的原则和原理的合理性和合法性解释;有关于社会运行机制的规则和原理的合理性和合法性解释;有关于道德与法律规范的遵守的合理性和合法性解释,等等。

第二,作为社会系统的精神层面,意识形态本身同样可分为不同的层面。因为不同的人类群体,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念系统。每个社会都有着属于自身的意识形态系统;同样,不同的人类群体也应有不同于其它的意识形态特点。意识形态有着不同的社会制度性、阶级性和阶层性。在当今全球化时代和开放性社会,由于经济和文化多元化,意识形态也表现出各不相同的多元化系统,并且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和相互整合。同时,在这些多元化系统中,因为系统与系统的开放性和关联性,所以,其意识形态有着共同的一面,即最为基本的层面。我们经常所讨论的社会公德,就是一种这样具有共性的基本层面。无论是哪个国家,无论哪个地区,无论什么民族,其社会公德的要求都是基本一致的。其中,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就是大家共同遵守的道德原则。作为社会公德的道德原则,人道主义是没有国界的,它们不分民族,没有党派,没有阶级之分。所以,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有一些道德原则是社会主义所独有的东西,也有一些是国际社会所共有的东西。而这种共有与独有,一般与特殊,是处理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识形态属性的关键。

第三,意识形态涵盖了绝大多数的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正象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所指出的那样,任何哲学社会科学都不能离开它生产和交往方式的基础,我们正是“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不同的产物和意识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5],可见,意识形态包含几乎所有的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它们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生活。例如,作为市场经济理论基石的《国富论》与《道德情操论》紧密相关,反映了市场经济中人与人的一般关系,同时蕴含着亚当斯密深刻的人文价值关怀[6]。因此,我们可以说,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内的大多数人文与社会科学,诸如文学、哲学、历史学、经济学、法学、新闻学、社会学、管理学等众多学科及其教育,没有多少学科或课程能够做到价值中立,它们都具有较强的意识形态属性及其建设的功能。事实上,每一位人文和社会科学工作者,一方面在于探索人文和社会科学的规律,另一方面必然是在从事某种意识形态的建设工作。因此,试图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一般人文与社会科学区分开来,既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意识形态的理论和观点,也不利于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和发展。而且,当前的思想政治理论学科建设,急需从其它许多人文与社会科学学科,甚至于自然科学之中,汲取更新和更多的内容和方法,以增强学科建设中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

第四,意识形态并非是贬意的而且具有维护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动力。实际上,意识形态属性并非是简单保守而贬意的,对于社会存在和发展,仍具有某种积极的保护和稳定的作用。社会发生革命或改革过程中,意识形态有可能陷入某种真空和发生紊乱,但需要尽快地整合和统一,否则该社会就缺乏必要的和谐及凝聚力。所以我们必须认识到,强调和重视意识形态建设的导向功能,并不是社会主义国家和社会唯独所有的问题。可以说,任何国家和社会,为了维护其稳定和不断发展,都有一个意识形态建设及其教育问题,只是所选择和坚持的原则以及贯彻的方式方法不同而已。同时,意识形态建设是一项持续不断的系统工程,其中的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地解决。由此可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识形态属性有其维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公益性特点,我们也不能期待它会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

二、意识形态灵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和体系的关系

科学理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识形态属性,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的前提。而正确处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识形态特点和学科建设的关系,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取得实效的难点和关键所在。因此,相比一般专业课程的学科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的难度以及对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艺术的要求会更高和更强。

面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识形态理论的困惑,当前在一些教育工作者中仍有一种“去意识形态化”、走向“价值中立”的倾向和要求,以为这样就可以改变长期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条和被动局面。然而,这种要求是相当幼稚和不可能的。综上所述,包括诸多人文社会科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可能摆脱其意识形态的属性和职能。事实上,“去意识形态化”虽然可能摆脱某种意识形态的影响,但却会履行另一种意识形态的职能。马克思主义已经证明,不存在一种超越经济和政治的纯粹意识形态。当然,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组系列课程,每门课程可能分属于或接近于不同学科,其中意识形态属性的表现仍有强弱之分,具有各自不同的学科性质和特点。同时,意识形态既然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就需要不断创新、整合和发展。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需要建设和谐文化,其中包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目标的意识形态建设。众所周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新的价值观念树立,传统价值观念的动摇,社会价值体系一度处于巨变、甚至是无序和紊乱状态,越来越凸显意识形态建设的必要性。因此,胡锦涛总书记在2006年“两会”期间,带头倡导在全社会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他指出:“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倡导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扶正祛邪,扬善惩恶,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7]一再表现了意识形态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因此,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渠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问题在于,我们今天所提倡和建设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突出表现为一系列基本原则和规范,怎样使之转化为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内容和体系?怎样依循教育教学规律与符合人的成长和发展规律?怎样创造与高等教育相适应的教育教学艺术?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对于教育教学规律的遵循,不能仅靠教育行政手段来推行和完成,只有通过教师本身的教育智慧和道德责任感才有可能实现,而教育行政部门为此需要提供更多的支持和服务。从根本的或更长远的观点来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效果,取决于自身不断努力的学科和学术建设。为何必须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按照学科规律来建设?这是因为,当我们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学科建设时,即构建为一种具自身特点的知识内容和方法体系,才能奠定知、情、意相互结合的“三观”和“四信”的理性基础。因为理智与理性是一体二面的,“知的一面曰理智,情的一面曰理性,二者本来密切相连不离。譬如计算数目,计算之心是理智,而求正确之心便是理性。数目算错了,不容自昧,就是一极有力的感情,这一感情是无私的,不是为了什么生活问题”[8]。

因此,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和学术建设,开展广泛而深入的学术研究活动,是对大学生进行深入而有效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前提。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和学术建设,使其学术水平和学科地位以及教师的教学素质得以提高,因此将使得大学生乐于追求“真、善、美”并自觉服膺之,以保证我们所倡导的核心价值观教育能像春雨一样起到润物无声的作用和效果。原初大学生可能只是盲从而紊乱的价值观念,将从无序走向有序,从“三观”教育达到“四信”教育的目标。同时,还需要解决当前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建设中的学术张力、学术宽容和学术自律问题,这是高校学科和学术性的本质特征,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建设的思想保证。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首先是科学,是被社会实践反复证明了的颠扑不破的真理,才转化为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纵观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意识形态不断创新和完善,不仅没有对社会带来不利的影响,而且还为改革开放提供了精神推动力。早在1978年上半年,由南京大学一位普通学者撰写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引经据典批驳了当时盛行全国的“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成为推动改革开放和思想解放的经典案例。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社会进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须与时俱进。如今,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正处于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新阶段。而高等教育反映先进文化和先进生产力,肩负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任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和学术建设理应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供原动力。所以,在意识形态的保守性与学术开展的创新性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在学术理论层面上鼓励学术探索、学术批评和宽容不同意见,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和学术建设取得优秀成果的前提。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建立在学科和学术基础上,从更加广泛的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吸收新的内容、观点和方法,以保证它源源不断的学术滋养和活力。当然,提倡学术宽容仍然是双向的,一方面是在学术探讨的层面,我们应该“尊重差异和包容多样”,允许不同观点的争鸣,行政领导不宜过分涉及具体学术问题;但同时还要强调教师的学术自律,鼓励学术反思和批评,即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同时,尤其是在人文和社会科学相关领域,肩负起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神圣职责。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尚不成熟的思想观点和方法,每一个认真和负责任的学者,必须保持谨慎的态度,经过反思和批评再操作之。因为包括教学题材的选取和处理,教学方式和方法的选择,甚至于自身的言行举止,每种因素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青少年。据调查,目前我国大学生虽然大多在生理上接近成年,但是在思想意识方面还很幼稚和不成熟,受应试教育和社会负面因素的影响,其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状况不容乐观,而且很容易受到舆论、环境和不良思潮的影响。所以,大学时期仍然是思想道德教育的关键时期,更需要对其进行积极而正面的教育和引导。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发挥主导地位和作用,不能因为教师的草率和盲从为学生带来误解或误导。

总之,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由于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作狭隘和功利化的意识形态的理解,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陷入简单化或片面性,限制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进和深化,背离了学科和学术发展的内在规律,结果欲速而不达,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首先,如果将意识形态理论及其教育作狭隘、抽象和片面的理解,必然导致教育工作者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中裹足不前和敷衍塞责。实际上,在一些高校教学管理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这种状况。例如,有些教育工作者主张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座化,坚持认为:只要开设一些时效性和针对性较强的学术讲座,就可以代替目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其次,上述观点容易无形中将意识形态的导向功能与人文和社会科学教育割裂开来,致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孤立无援,人文和社会科学似乎是价值中立的困境和倾向。第三,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内容中仍然存在的反复重叠现象,其症结仍然出于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识形态狭隘化的理解,唯恐淡化了意识形态要求的目标和功效。比如,关于集体主义教育问题,长期以来我们习惯将其作为道德原则和规范,置于思想道德修养等相关章节之中,使得原本活生生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变为失去了“集体”原始内涵,因而是简单化和庸俗化的个人服从组织、群众服从领导的道德说教,其教育教学效果可想而知[9]。

为了避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由于狭隘和功利化所面临的困境,在此我们不妨借鉴美国高校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方面的有益方法。经我国有关学者考察证实:美国的许多高校同样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它们往往也开设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系列课程,只是科目和课名各异,没有统一的要求。而且,“美国大学的政治课与专业课、人文课不严格区分,把思想政治教育课与专业课、德育课与人文素质教育课统一起来进行教学,并且注重其实效性。除了开设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之外,美国大学还特别强调把德育目标渗透到文理各科教学之中,尤其重视通过美国的历史和地理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信念,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通过道德渗透把传授科学知识与培养道德素养结合起来”[10]。

所以,笔者认为,作为高等教育领域中的交叉学科,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其内容和体系的构建,以及教学程序和方法的制定,不可能局限于仅有的几条原则和规范以及对这种原则和规范的注释。意识形态的灵魂作用,表现在具体的学科内容和体系之中。在其教育教学过程中,既要强调意识形态的性质,以免导致无立场的价值中立或无价值主义;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也不能重蹈过去狭隘和功利化的意识形态的覆辙。在学科建设中,必须遵循学科自身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此时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是一致的。而一种科学和规范的学科体系应该是:具备相对稳定的,具有既定问题和背景作为引导的,由一系列概念、范畴和原理作为支撑的,包括核心原则和规范在内的,并按照一定的科学思想和逻辑方法建构起来的知识系统。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原则作为其中的纲领和骨干,循序渐进得以展开,出神入化镶嵌于其中,使其成为更为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隐性课程。只有如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才能顺利摆脱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困境,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桂生.“德目主义”评议[J].当代教育科学,2003,(8):12-13.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eB/oL].people.com.cn.

[3]季广茂.意识形态[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9.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95.

[5]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83.

[6]梁小民.拯救亚当斯密[J].读书,2004,(7):90-96.

[7]胡锦涛.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j].北京:新华文摘,2006(12):1.

[8]梁濑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12.

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篇6

   论文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定位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存在的问题剖析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以来,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存在的问题,学术界一直十分关注,有学者将其症结大致归结为六点:“一是教育内容有点动荡化;二是工作内容失之泛化;三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手段有些僵化;四是思想工作管理出现简单化趋势;五是有些人和地方弱化思想工作的阶级性,以纯学科建设来冲击本学科建设;六是思想政治工作有些市场化倾向。”有学者认为,这一学科建设中不同程度、不同范围地存在着“杂、散、疑、平、虚等问题一。

   应该说,立足于宏观角度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进行整体性研究,学界所列举的上述问题已经触及到了这一学科的某些症结,但当我们对这一学科进行深入细致的考察时,又会发现这些观点尚缺乏实质性的解释,有待于进一步细化和深化。鉴于此,本着宏观与微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笔者认为这一学科存在的问题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第一,学科定位与归属认识混乱。过去在学科编排中,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归属于政治学一级学科中的二级学科,但在现实中,却未取得一致认识,较难操作。有人认为它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应该归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也有人认为它的重心在思想政治教育,应归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甚至可归为教育学一级学科。归属上的混乱导致了人们关于学科名称的争论。主张以马克思主义为研究重心的人认为,此学科应改名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而主张以思想政治教育为研究重点的人主张改名为思想教育学或思想政治教育学,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本质上是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政治学学科和教育学学科交叉性的学科。应当正名为‘思想政治教育学’,至于划归哪一个门类,是法学还是教育学,可以讨论。将之划归教育学门类,它可以是一个一级学科,也可以是一个二级学科。”

   第二,专业方向缺乏明确性、稳定性。与其它学科相比,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方向相当繁杂,可谓“杂而泛”,既有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世界政治、思想政治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公民教育、科技进步与现代文明、舆论与宣传等研究方向。也有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与实践、宪法与宪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精神文明等研究方向。由于研究方向包罗万象,特色因此而消失,出现了以下几种情况:一是把既非马克思主义又非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硬挂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名义之下;二是研究方向虽与马克思主义或思想政治教育有关联,但到底研究什么,单从专业方向名称上不能判断;三是内容不实,研究范围之大不着边际;四是同一个人的两个研究方向差异较大,大到人类社会发展,小到具体个案研究;五是有的研究方向直接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研究,这与专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学、科社研究划分不明显。

   第三,学科课程设置混乱。在部分院校中,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课程集中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相关内容,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却只字未提,该学科已演化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单一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等同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社会主义、国际共运史、文化史、革命史、党史等专业与学科。有的学校考虑到了思想政治教育,开设了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思想政治教育学方法论、思想政治教育史等课程,却只讲西方资本主义的内容,对于马克思主义只字不提,这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有的学校课程设置既有马克思主义的内容,也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表面看起来设置合理,但仔细深究,则空而不实。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定位

   现今,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的需要,国家设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并将原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进行分离,分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两学科,思想政治教育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这一学科不但区别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也区别于原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综合性、系统性和整体性的特征,其实质就是进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教育与灌输。它注重的是如何让群众、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属于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应用学科。这既需突出政治性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也要考虑如何让群众接受的问题。也就是说要突出它的教育功能,教育的始终都要以马克思主义为立足点,关注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等问题。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教育实践活动,普遍存在于阶级社会的一切国家和一切历史发展阶段。不论各个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称谓如何不同,它都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实。从人类历史的发展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以下三个特点:其一,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教育是途径,是手段,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遵从教育的规律;其二,思想政治教育不但要以教育为手段,更要以思想教育为渠道,把人的思想作为教育的对象,从转变人的思想着手开展工作;其三,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中,必须把受政治限定的阶级思想,即一定阶级主要的意识形态灌输给社会成员,以期改变人们的思想,维护或实现阶级的统治。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是阶级社会实施意识形态影响的重要手段。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与政治优势,这一优良传统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每一个历史时期都得到了生动的体现,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体现着时代精神,不断向前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虽然由来已久,但这一概念是由中国共产党人率先明确提出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建立也是在马克思主义建立之后,因为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为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提供理论与方法论基础。也就是说,虽然历史上的各个阶级有自己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观点,却不存在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

   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不同.学科本身具有科学性,而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就是关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科学。早在1987年5月,中共中央在《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中就明确指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综合性和实践性都比较强的科学,必须有专职人员作为骨干,并且要培养和造就一批思想政治教育的专家、教授和理论家。”‘关于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通知中也明确指出:“思想政治教育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方法,专门研究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培养人们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学科。”

   再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特定的研究对象内涵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的内容指向性。科学研究的区分,就是根据科学研究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的矛盾性。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一门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基本理论基础、充分体现党性和政治性的学科。它虽然在专业知识构成上借鉴了多学科的知识,哲学、政治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美学等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知识都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中有所体现和渗透,但其研究对象与主旨相当明确,这一学科主要研究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教育培养人的规律问题。它一方面要从受教育对象的思想实际出发,遵从教育规律,采取恰当的方式方法,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教育,另一方面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坚定方向,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去教育人、培养人。

   第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既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又具有政治性、意识形态性。从一定意义上说,意识形态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本质表现,也是其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根本之处。任何一个阶级都注重意识形态教育,任何一个统治阶级都把意识形态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根本内容。对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来说,进行意识形态教育自然是以马克思主义教育人民群众。具体到学科建设,就是要建立一个专门从事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学科体系,那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这一学科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并存,而在实践中,为强调意识形态性而无视科学理论性、学术规律性的情形时有发生,特别是近几年“马克思主义非意识形态化”的呼声渐高,这都是极端错误的做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并存的特点,是对这一学科功能、作用,甚至归属的界定和说明,科学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前提和条件;而意识形态性则是目的和保证。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的统一,更突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属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特点,使思想政治教育学成为一门治党治国的学问,政治性明显,但它又不同于一般的政治学原理的研究,它是关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教育与接受问题的研究。

   三、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工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篇7

一、从学科分类上看,思想政治教育属于软科学领域,是多科融合的交叉边缘学科

英国着名教育学家托尼·比彻(tonyBecherl从认识论和社会学角度运用四个维度对所有学科进行了分类。托尼·比彻所讲的认识论视角包含硬,软(softversushard)和纯/应用(pureversusappli-ante)两个维度。硬/软维度是以学科领域的所有学者对某一特定的研究范式或理论体系的认同程度来描述学科理论属性的一个指标,认同度高,则学科硬度高、软度低;认同度低,则学科硬度低、软度高。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建立是在大量借鉴政治学、教育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门相关学科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这不仅有基本理论的借鉴与融合,还有研究方法与研究范式的植入,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学在理论属性上是一门研究范式多元的软学科,不像自然科学领域内的交叉学科有着认同度较高的研究范式。多范式的问题源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借鉴移植。思想政治教育学是在上述学科的结合部、交叉处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现象的学术概括和规律的理论探究。这一形成方式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学作为一门多科融合的交叉边缘学科的理论属性。

(一)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教育与政治教育的融合。“思想教育”,顾名思义,就是关于思想观念的教育。“政治教育”是统治者向社会成员传播政治观点、培养政治情感、使社会成员形成一定的政治认知、政治信念、政治理想,并达到政治参与和政治认同目的的实践活动。两者的融合结果,就是思想教育有了政治特别是主导政治意识形态的价值导向,政治教育可以通过思想教育的形式取得更好的效果。这样融合形成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受政治制约的思想教育。是侧重于思想理论方面的政治教育。政治性的要求与人们的思想现实的差距只能靠商谈、对话和理性说服以达成共识。这种共识的达成是因为“对话者与听话者之间的共享信念——他们对话行动中提出的有效性主张的主体间承认所产生、甚至所强化的那种共享的信念——蕴含了对涉及行动之若干义务的默认。就此而言,这样一种认可创造了一个新的社会事实”。也即是通过思想教育的形式达成政治教育的目的。为实现目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理论指导方面就涉及多门学科的相关理论。作为专门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思想政治教育学自然有了融合性的多范式的理论特征。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人文学科与社会学科的融合。在研究者的视野中;人文学科与社会学科是有着明显的区分的。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人文学科的核心是文史哲,对象是人文世界,人文世界具有精神性、意义性和价值性的特征。“研究人的价值和精神表现”是人文学科区别于社会学科的重要特征。社会科学旨在探寻社会规律,获得关于社会事务及其运动变化的知识,社会科学所关心的是人类活动的功能与效果;人文学科的旨趣在于探寻人的生存意义,表达某种价值观念和价值理想,为人的行为确立某种价值导向同。另外,国际上有四种比较权威的学科分类体系在社会学科(socialsciences)与人文(humanities)上有着清楚的分界。那就是认为社会科学是介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的。有时也起到连接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作用。从研究对象上看,社会学科研究人与社会的关系,即人的行为;人文学科研究人的文化生命,即人的本质。从研究作用上看,人文学科能够提供价值体系,对人的精神起根本作用,因而对人和社会似乎不具有明显的实际运用;社会科学对社会的影响较为直接,如法学、管理学。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借鉴的相关学科中,哲学、伦理学属于人文学科的范畴,而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则属于社会学科的范畴,教育学一般也归于人文学科。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学既有人文学科的属性,又有社会学科的属性。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人学范式走的就是人文学科的研究道路,社会哲学范式则是走的社会学科道路。思想政治教育学更多地关注的是社会政治关系和道德关系,更应该属于社会科学的领域,只不过它是带有人文学科特征的社会科学。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坚持了一条交叉发展的路径。交叉学科是现代科学发展的综合形式与重要趋势,也是科学深刻变革与日益丰富的表现,是不同学科相互渗透而形成的新兴学科,学科之间的融合是通过交叉来实现的,学科交叉是新兴学科产生的必然途径。进入20世纪之后,由两门学科交叉产生的学科不断出现,跨度也越来越大,也出现了三门以上学科交叉的新学科,如医学化学地理学、物理生物化学、教育社会心理学等。按照交叉程度可以将交叉学科分为六种类型,即比较学科、边缘学科、软学科、综合学科、横向学科、超学科或元学科[91&80-82)。思想政治教育学最初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中科学化而形成的学科,逐渐与政治学、教育学和伦理学等交叉融合,又大量借鉴了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概念。从交叉程度上看,思想政治教育学属于边缘学科和软学科的层次,但尚不能达到软学科要求的以管理和决策为重心问题的层面。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一门具有软学科特征的交叉边缘学科。

二、从价值取向上看。思想政治教育指向于国家意识形态建设。是服从服务于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的应用性学科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领域的理论教育和课程设置都是围绕主导意识形态的需要展开的。“在正式课程方面,意识形态试图回答这类问题——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对谁最有价值……从意识形态角度看,常常是在回答这些问题时形成课程。”[10w172)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体系中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的实践回答。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属的二级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必然在本质属性上反映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要求。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学科属性。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是因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而诞生的学科。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造、理论宣传、理论教育始终是结合在一起的。早在1847年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章程中,马克思恩格斯就提出了“宣传工作”的概念。并要求大家要有“革命的毅力并努力进行宣传工作”。他们也规定了理论教育的基本任务、主要内容和具体形式,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创立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也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参考。列宁提出了“政治教育工作”的概念和“灌输理论”,指出“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共产主义者”。而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实践则成了学科建立的直接理论依据。提出:“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武装斗争的中心环节。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完不成的。”“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生命线。”“在思想上要有所进步,政治上也要有所进步,这就需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时事政治。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思想政治工作,各个部门都要负责任。”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问题提上日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得以建立。这一阶段,我们党继承和发扬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开创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了从经验总结到理论建构的转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更是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提供了新时期的理论支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设立,也是顺应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需要的理论成果。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为灵魂的学科。马克思主义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直接的理论依据,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发展和实践创新。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根本理论依据。特别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成果也不断丰富和发展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架构,塑造着学科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具体来讲,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肯定了思想意识和社会存在的依赖关系,证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和地位;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说明了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则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任务的确定依据;社会意识形态理论告诉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说明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功能“最根本的是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众多理论创新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和学科建设中始终发挥着主导作用,特别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以人为本理念,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宗旨的重要原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人学研究范式建构的重要理论依据。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论述构成了学科的直接理论依据。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我们党也认识到,“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团结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党和国家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是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概括为认识和改造世界:邓小平指出是培养四有新人;另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灌输”的理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关于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论述。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要齐抓共管的思想等等,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重要来源。我们党近年来出台的有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文件,更是继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也是我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理论研究的直接理论依据。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学科。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坚持全面发展观,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所谓人的全面发展,就是按照人应有的本质,“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思想政治教育学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深入研究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认识世界的能力;二是深入研究社会思想意识的变动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引导人们形成符合社会主流价值取向所要求的思想政治素质。从马克思主义诞生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其理论出发点和价值追求都是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未来社会是“以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这种发展只能在共同体中才能实现。因为“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能力的手段……个人才能有个人自由”。这一思想为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各项工作指明了方向,也为思想政治教育明确了目标。特别是科学发展观更是鲜明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因此,从以上经典论述可以看出,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命题和价值追求,贯穿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进程。思想政治教育学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作为学术诉求,是从实践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具象化,也是其作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学科应有的学术价值取向。

三、从比较视角看,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是“中国向度”的意识形态教育类学科

国外也是有意识形态教育类相关学科的,如宗教学科、公民教育学科等等。而作为独立学科形态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特有。我们可以称之为是学科研究取向上的“中国向度”,意思是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学科存在的意义主要在于结合中国的意识形态建设实际,指导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并获得理论上的创新成果的意识形态教育类学科。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这里主要指“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学”,在理论属性上的“中国向度”主要源于以下两点:

(一)德治传统是学科“中国向度”的思想基础。中国传统社会的思想文化领域占主导地位的是儒家思想为代表伦理型文化。道德理想的播化成为社会秩序建构与维护的关键性的、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环节。这种思路在治国主张上的体现,就是对“德治”的肯认与推崇。统治者的道德成为德治是否顺利实行的关键环节。圣王和君子作为儒家思想的理想人格,居于社会政治生活和道德生活的核心,这就创设了政治生活与道德生活相统一的社会文化环境,使得“内圣外王”成为儒家人格修养的纲领性要求。由此推演出“三纲八目”的修养途径和慎独的修养要求,目的在于塑造道德上成“圣”而政治上“王”之的理想政治人才。因为没有法的约束,过分强调道德的自我调适能力,儒家的德治最终发展到了“人治”。同样,法律如果失去道德性,将不成其为法律,而是对人性的亵渎。法律的制定必须要求相应的道德基础作为基本价值取向,这也就是西方的法律都不与《圣经》道德相违背的原因。我们国家的政治文明建设自然也要符合我国的德治传统倡导的伦理道德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尽管在理论基础上是马克思主义的,但它厚植于我国深厚的传统“德治”文化的土壤必然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方法与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理论的契合,深受传统德治融“政治”于“道德”,以“育德”而“为政”思想的影响,形成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学这一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思想政治类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学或许也可以看作儒家“内圣外王”学的现代性表达,“内圣”讲的是思想道德的塑造与修养,“外王”讲的是政治实践,“内圣外王”学的核心是道德教化和政治实践,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学科的理论支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集体智慧结晶,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形成的政治和思想财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概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创设与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大体上是同步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意识形态性的时代特征就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004年,党中央提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并在随后设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六个二级学科,将思想政治教育明确归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下,其实质也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来统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为形成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奠定学术基础。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产物,它直接的理论支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中国向度”主要指学科的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建构。然而过分强调“中国向度”容易使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一样。由于缺少自觉的比较和对话的维度,结果会把“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思想政治教育变成只有“中国特色”的“自说自话”的体系,最终走向封闭僵化的学科道路。因此,开辟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的国际视野是学科建设的自觉追求和重要命题。

首先,从实践理性层面上,要确立全球化语境和国际视野中的中国问题视域。全球化背景下,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各种意识形态领域的问题呈现出复杂联系和共性特征,任何国家和地区的本土性问题同时也成为世界性问题,任何世界性问题都同时也表现为本土性问题。就我国现实来说,经济问题都会在社会思想政治领域有所反应,而价值问题、伦理问题、政治问题更是直接地影响着人们思想意识变化。西方发达国家所经历过的现代和后现代的问题,我们正在不同程度地体验或面临;我们在发展中所成功解决的实践问题和路径探索、理论创新都不是孤立层面的“中国特色”的问题,而是国际视野中的具有“普世意义”的中国问题,是与全球性问题相互交织的中国问题。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实践经验既是中国的财富。也应当成为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共享的精神财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应当从这样的高度和视野来审视中国问题,设计中国的意识形态建设,对具有世界意义的思想政治问题进行总结和升华。

其次,从文化精神层面讲,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应该在开放交流中碰撞交融。以此为新的契机形成新生的文化精神更能丰富普世价值的现代性内涵。全球化背景下,任何一种文化形态都不可能在文化世界里唯我独尊。它既然是一种文化类型,就必然有着自身的优势和弱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作为我国的一种文化现象,其文化诉求不能只停留在强调自身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的城堡里,而应该以更加的理论自信和理论自觉走出去,广泛开展与世界上各种思想文化热点的对话碰撞,努力对全球范围内思想文化领域的焦点问题作出“中国回答”,由此获得一种包含着中国文化价值的世界性的文化精神。这才是思想政治教育学所应该具有的文化底蕴。否则,只讲究中国特色、中国元素而不能在世界思想文化交流中占有一席之地,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学科存在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和力量就显得微不足道。

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篇8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意识形态

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是其本质的集中体现,是其在整合系统内部各要素以及与外在社会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积极特性和有利影响。它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方面的。从不同维度考察,它呈现出不同的特性和功能。

一、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维度:思想教育、政治引导和道德教化功能

从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概念的表述方式看,它涵盖了政治工作、思想工作、思想政治工作以及政治思想工作等相关概念的内涵。它是“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遵循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用一定的思想观点、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道德的社会实践活动”[1]。从这个角度讲,它具有三个基本的功能,即思想教育功能、政治导向功能和道德教化功能。

1.思想教育功能

思想有时被理解为意识、理念、观念、理论、以及精神成果等。它有正确与错误、科学与愚昧、先进与落后之分。在政治生活中,统治者常常重视做人的思想工作,用一定的政治理论对社会成员进行教育,对社会不同的思想观点加以整合和引导,统一社会成员的思想,为社会发展提供良好动力。思想工作所解决的核心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问题,它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总阀门”。世界观和方法论可以伴随着人们的社会实践而自发地产生,也可以通过有组织有目的的教育而获得。思想教育的使命就是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教育人民群众,以提高人们的理论水平和思想素质,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使人们更加积极、更有成效地参与到社会实践中来。可以说,思想教育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最为根本的功能。

2.政治引导功能

政治引导,就是在充分了解社会成员思想状况的基础上,循循善诱、说服教育,支持和弘扬正确的政治观点,反对和批评错误的政治观点,并注意把不正确的认识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一定的阶级、政党,为实现其政治目标,围绕不同时期的政治任务,会对社会成员开展组织工作、宣传工作和教育工作,使社会成员对党和国家的政策、路线、方针等形成一定的政治认知,培养社会成员的政治情感,形成政治认同和正确的政治立场,进而树立坚定的政治信念和崇高的政治理想。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标,就是帮助社会成员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形成对崇高理想追求的坚定信仰,并以此凝聚社会力量,激发社会活力。

3.道德教化功能

与专门的政治工作和思想工作不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人们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它内在地要求人们坚持不懈地进行道德教育”[2]。道德教育是进行道德教化的重要途径。思想政治教育语境下的道德教育并非伦理学意义上的比较宽泛的道德教育,而是研究社会成员的“思想品德”。思想品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在个人思想与行为中的体现和凝结。思想品德的培育是一个人道德品质形成和完善的过程。培育良好的道德品质,是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化功能的重要体现,它不仅是个人成长成才的内在需求,也是国家社会对个人的期望和要求。

思想教育功能、政治引导功能以及道德教化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三项重要功能,其中思想教育是根本,政治引导是核心,道德教化是基础。这三项功能具有不同的价值侧重,同时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有机地统一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

二、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维度:意识形态功能和非意识形态功能

长期以来,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什么”这一命题,学者们提出了诸多有价值的观点。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就是意识形态性”这一观点最具代表性。当然,这并不否认思想政治教育也包含部分非意识形态的教育内容。因此,从本质的维度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功能。

1.意识形态功能

它“是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的向受教育者传播和灌输意识形态的作用,其目的就是达到社会整合,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3]。意识形态带有明显的政治性和阶级性,具有为统治阶级辩护、帮助人们观察和分析现实社会、培养社会成员的思想素质以及凝聚社会力量等功能。但它并不会自发地在人们头脑中产生,尤其是社会主导的意识形态。“灌输”是思想政治教育发挥意识形态功能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当然,灌输并不是将社会主义理论硬塞进人们的头脑,而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进行深刻解读,采取正确有效的方法进行宣传,创造合适的环境进行教育,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理解、掌握并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意识。

2.非意识形态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社会性,这是其非意识形态功能的体现,它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性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关注社会成员以及社会整体的发展。它注重开发人的潜能,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注重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需要注意的是,非意识形态功能的发挥,不仅没有消减其意识形态功能,相反,它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和巩固了其政治功能。这不仅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发展,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维度:个体和社会

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由于思想政治教育既作用于人,又作用于由人所组成的社会,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又可以分为个体和社会。

1.个体

所谓个体,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在规范和引导受教育者的思想和行为并促进其全面发展方面的作用和影响。它包括塑造人格、引导行为、激发精神动力以及开发功能等。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塑造个体健全的人格,促使受教育者形成社会所要求的品格和素质。引导行为功能,就是把受教育者的思想和行为引导到符合社会发展的方向上来。它不仅引导人们积极参与社会政治生活,而且用社会需要的道德准则、法律法规等规范人们的行为。激发精神动力,就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调动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人们更主动地、更有成效地参与社会实践。开发功能,即深度挖掘人的个性优势,释放人的潜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述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并不是单个的、相互孤立的,而是同一个过程的不同方面,只是根据受教育者的不同特点和教育目的,在表现方式上各有侧重。

2.社会

社会是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主要有社会调控功能、社会整合功能以及保证功能等。当社会成员之间发生矛盾与冲突时,它可以运用说服教育、心理疏导等多种方式消除矛盾,调控和规范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帮助社会成员树立国家意识和集体意识,培养民族精神,增强责任感、荣誉感和忠诚度,将社会目标转化为个人的目标,并将个人的行为整合为集体的合力,凝聚社会的力量,从而发挥出“1+1>2”的社会整合效果。保证功能,即保证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保持社会稳定的功能。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及时了解社会动态,把握社会心理,及时协调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冲突,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的稳定。

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和社会中,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延伸、发展和验证。思想政治教育直接作用于单个的人,其功能的发挥首先表现为促进人全面发展的程度,没有个体性的功能,社会也无从谈起,社会只有通过个体的提升和外化才能实现;另一方面,社会是检验和衡量个体的重要尺度。只有当它在很大程度上维护了社会的稳定、促进了社会的全面发展,才能说明它在促进个体全面发展方面是成功的。当然,个体的发挥也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而社会环境本身是之前社会发挥的结果。因此,从这个角度讲,个体和社会相互渗透,其区分也是相对的。

四、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维度:经济功能、政治功能和文化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指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运行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5]从环境角度,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经济功能、政治功能和文化功能。

1.经济功能

经济功能,即思想政治教育对经济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到经济建设走什么路、坚持什么方向的问题。没有强有力的政治保证,经济建设是搞不好的。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集体主义意识和奉献精神,提升人们的道德境界,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利益纠纷,化解社会矛盾,使人们更积极地工作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以更强大的动力和更好的精神状态参与到社会的建设;它着重培养人的思想素质、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经济发展输送一批批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助推器。

2.政治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在各种社会关系中扮演“沟通者”的角色,它及时向社会成员解读、宣传党的各项政策,增强人民群众对国家、政党的认识和认同;它还利用各种途径及时反馈来自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为政党决策提供依据。在当前,需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教育全党和全国人民,巩固和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领导权,注重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阵地的建设,有效地抵制西方各种不良思潮,维护并促进政治的稳定和发展,为现代化建设营造出良好的政治氛围。

3.文化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能是指它在社会文化领域的价值和积极影响。主要表现为文化传播与渗透功能、文化选择与过滤功能、文化传承与创造功能等。它所传播的是主流文化,是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社会主义文化,是代表社会前进方向的先进文化。文化传播的过程是维护社会主流文化的过程,也是进行文化渗透的过程,也就是说,它将社会的主流文化渗透到各种非主流文化中,引导其健康发展,增强主流文化对社会其他文化的引领作用。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但是,什么样的文化需要弘扬,什么样的文化需要舍弃,这就需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对文化的选择与过滤功能。文化传承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重大课题,它所传承的必然是我国民族文化当中最宝贵的部分,是最能显示中国特色的文化因子。当然,文化传承离不开文化的创新,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是文化发展的规律。在文化传承和创新过程中,还要处理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和时代化的问题,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体系,这是发展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另外,思想政治教育还具有生态功能,它是用生态学的观点和方法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肯定,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社会结构的细化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也将不断地丰富和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党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是我国取得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对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研究,有助于丰富其内容体系,推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发展,也有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当前,面对经济全球化,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各种“西化”、“分化”思潮此起彼伏,这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在此背景下,我们更要加紧思想文化阵地的建设,重新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环境,加强意识形态功能建设,全面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充分发挥它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功能。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冷静的反思,对其本质、环境、价值、目标、方式方法以及功能等进行深刻的省察,并采取有效的途径加以创新,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这一过程需要我们始终保持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这也是保持其旺盛生命力的内在需要。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篇9

   一、从学科分类上看,思想政治教育属于软科学领域,是多科融合的交叉边缘学科

   英国着名教育学家托尼·比彻(tonyBecherl从认识论和社会学角度运用四个维度对所有学科进行了分类。托尼·比彻所讲的认识论视角包含硬,软(softversushard)和纯/应用(pureversusappli-ante)两个维度。硬/软维度是以学科领域的所有学者对某一特定的研究范式或理论体系的认同程度来描述学科理论属性的一个指标,认同度高,则学科硬度高、软度低;认同度低,则学科硬度低、软度高。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建立是在大量借鉴政治学、教育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门相关学科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这不仅有基本理论的借鉴与融合,还有研究方法与研究范式的植入,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学在理论属性上是一门研究范式多元的软学科,不像自然科学领域内的交叉学科有着认同度较高的研究范式。多范式的问题源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借鉴移植。思想政治教育学是在上述学科的结合部、交叉处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现象的学术概括和规律的理论探究。这一形成方式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学作为一门多科融合的交叉边缘学科的理论属性。

   (一)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教育与政治教育的融合。“思想教育”,顾名思义,就是关于思想观念的教育。“政治教育”是统治者向社会成员传播政治观点、培养政治情感、使社会成员形成一定的政治认知、政治信念、政治理想,并达到政治参与和政治认同目的的实践活动。两者的融合结果,就是思想教育有了政治特别是主导政治意识形态的价值导向,政治教育可以通过思想教育的形式取得更好的效果。这样融合形成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受政治制约的思想教育。是侧重于思想理论方面的政治教育。政治性的要求与人们的思想现实的差距只能靠商谈、对话和理性说服以达成共识。这种共识的达成是因为“对话者与听话者之间的共享信念——他们对话行动中提出的有效性主张的主体间承认所产生、甚至所强化的那种共享的信念——蕴含了对涉及行动之若干义务的默认。就此而言,这样一种认可创造了一个新的社会事实”。也即是通过思想教育的形式达成政治教育的目的。为实现目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理论指导方面就涉及多门学科的相关理论。作为专门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思想政治教育学自然有了融合性的多范式的理论特征。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人文学科与社会学科的融合。在研究者的视野中;人文学科与社会学科是有着明显的区分的。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人文学科的核心是文史哲,对象是人文世界,人文世界具有精神性、意义性和价值性的特征。“研究人的价值和精神表现”是人文学科区别于社会学科的重要特征。社会科学旨在探寻社会规律,获得关于社会事务及其运动变化的知识,社会科学所关心的是人类活动的功能与效果;人文学科的旨趣在于探寻人的生存意义,表达某种价值观念和价值理想,为人的行为确立某种价值导向同。另外,国际上有四种比较权威的学科分类体系在社会学科(socialsciences)与人文(humanities)上有着清楚的分界。那就是认为社会科学是介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的。有时也起到连接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作用。从研究对象上看,社会学科研究人与社会的关系,即人的行为;人文学科研究人的文化生命,即人的本质。从研究作用上看,人文学科能够提供价值体系,对人的精神起根本作用,因而对人和社会似乎不具有明显的实际运用;社会科学对社会的影响较为直接,如法学、管理学。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借鉴的相关学科中,哲学、伦理学属于人文学科的范畴,而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则属于社会学科的范畴,教育学一般也归于人文学科。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学既有人文学科的属性,又有社会学科的属性。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人学范式走的就是人文学科的研究道路,社会哲学范式则是走的社会学科道路。思想政治教育学更多地关注的是社会政治关系和道德关系,更应该属于社会科学的领域,只不过它是带有人文学科特征的社会科学。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坚持了一条交叉发展的路径。交叉学科是现代科学发展的综合形式与重要趋势,也是科学深刻变革与日益丰富的表现,是不同学科相互渗透而形成的新兴学科,学科之间的融合是通过交叉来实现的,学科交叉是新兴学科产生的必然途径。进入20世纪之后,由两门学科交叉产生的学科不断出现,跨度也越来越大,也出现了三门以上学科交叉的新学科,如医学化学地理学、物理生物化学、教育社会心理学等。按照交叉程度可以将交叉学科分为六种类型,即比较学科、边缘学科、软学科、综合学科、横向学科、超学科或元学科[91&80-82)。思想政治教育学最初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中科学化而形成的学科,逐渐与政治学、教育学和伦理学等交叉融合,又大量借鉴了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概念。从交叉程度上看,思想政治教育学属于边缘学科和软学科的层次,但尚不能达到软学科要求的以管理和决策为重心问题的层面。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一门具有软学科特征的交叉边缘学科。

   二、从价值取向上看。思想政治教育指向于国家意识形态建设。是服从服务于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的应用性学科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领域的理论教育和课程设置都是围绕主导意识形态的需要展开的。“在正式课程方面,意识形态试图回答这类问题——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对谁最有价值……从意识形态角度看,常常是在回答这些问题时形成课程。”[10w172)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体系中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的实践回答。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属的二级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必然在本质属性上反映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要求。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学科属性。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是因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而诞生的学科。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造、理论宣传、理论教育始终是结合在一起的。早在1847年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章程中,马克思恩格斯就提出了“宣传工作”的概念。并要求大家要有“革命的毅力并努力进行宣传工作”。他们也规定了理论教育的基本任务、主要内容和具体形式,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创立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也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参考。列宁提出了“政治教育工作”的概念和“灌输理论”,指出“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共产主义者”。而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实践则成了学科建立的直接理论依据。毛泽东提出:“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武装斗争的中心环节。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完不成的。”“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生命线。”“在思想上要有所进步,政治上也要有所进步,这就需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时事政治。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思想政治工作,各个部门都要负责任。”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问题提上日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得以建立。这一阶段,我们党继承和发扬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开创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了从经验总结到理论建构的转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更是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提供了新时期的理论支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设立,也是顺应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需要的理论成果。

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篇10

关键词:意识形态;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策略一、我国特色社会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突出问题

1.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突出问题

(1)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意识的不断强化和理论创新问题

每一个社会都有自己的主流意识形态,它构成了一个社会思想文化的中枢和支柱。自20世纪上半叶以来,马克思主义成功地指导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不断地从胜利走向更大的胜利,因而它成为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具有充分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当前,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意识具有双重涵义:一是我国只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搞指导思想多元化,否则国家就不再姓“社”;二是整个意识形态领域只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而且必须长期坚持。因此,在当代中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整个意识形态领域居于指导地位,是一元化的和不容置疑的。

当前,我国已从传统的计划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闭关自守走向改革开放并进入全球化的轨道,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主流意识形态,正面临着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考验。

(2)社会阶层的分化和利益关系的多样化,呈现出冲击一元化的主流意识形态的态势

市场经济对我国的经济和政治生活的“双重”作用日渐显现。一方面,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形态,其趋利性使人们以更实惠的态度衡量评判一切现实问题,也使人们更多地关注自身的利益,并根据自身的利益来选择和评判意识形态,使人们的思想活动具有了更多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这必然使我国的社会意识形态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虽然非主流意识形态并不处于社会意识的支配地位,但却在其具体的阶层和经济领域中发挥着作用,影响着主流意识形态的贯彻和落实。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的加大,社会利益阶层逐渐分化的趋势在不断的加剧,由于社会消费倾向急剧增长所刺激起来的重物质利益、轻精神追求的观念抬头,使相当多的社会成员对生活意义理解简单化、生活目标物欲化、道德理想空虚化,从而形成当前转型期所特有的价值体系。以实用主义、功利主义、个人主义等为表现的价值观念在深刻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判断的同时,也导致人的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使大多数人对意识形态问题普遍取淡化的态度,不再盲目地信仰某种意识形态,进而深刻影响社会发展的选择和人们的价值判断,使业已形成的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和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承受着极大的冲击。而一个时期党的经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的存在,更为多元价值观的滋生和蔓延提供了土壤。

(3)大众文化的流行,滋生了消费主义的社会意识形态

大众文化是我国现代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当前,大众文化正将人们的理性裹挟于世俗化的文化浪潮之中,通过内容和话语的多样性,形成了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调侃,使主流意识的独立地位受到挑战;其将物质追求作为唯一,实现着对商业利润的追逐和对消费者的吸引,在市场上不断挤占主导意识阵地。明星崇拜、流行歌曲、娱乐报刊、电子游戏、时尚服饰等带商品色彩的大众文化形态,使青年陷入盲目的虚幻的感性幸福之中不能自拔;不断地制造“梦幻中的英雄”,使推崇个人主义甚至极端个人主义达到极致,人们尤其是青年在此虚幻中得到的了满足。这种状况,不仅在消解着人的责任感和人生理想,还吞噬着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也冲击着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4)媒体传播的社会化,使得主流意识形态难以直接有效地“灌输”给大众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以信息容量大、传递交换便捷、互动性强的优势,日益影响着是青年学生的成长。由于无所事事和学习基础较差,互联网便成为一些青年和青年学生消磨人生和打发课余时间的理想替代品以及联系情感的纽带。在网络世界里,由于日常生活的话语自由度的增强,使原先高度政治化的语言在日常生活中不断被弱化。同时,由于社会和学校对网络中的负面效应缺乏足够的认识,因而,对其无序化状态的整合一直不到位,给网络中宣扬的蛊惑人心的价值观蒙蔽人们尤其是青年的思想以可乘之机,构成对主流文化和核心价值观的威胁。

(5)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渗透,使年青一代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有淡化的趋势

当前,由于我国对外开放领域的不断扩大,文化的传播便日益成为西方国家渗透的主要方式之一。他们利用文化载体,在销售其文化产品的同时,兜售其价值观、政治理念和文化理念等意识形态,企图达到改变人们的价值观、淡化民族认同感的目的。受此影响,在一些人和学生的心目中,已经产生一种崇尚西方文化的意识,而对本民族文化则取妄自菲薄与肆意批判的态度,似乎唯有这样的态度,才能证明自己的开放性和世界性。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对挑战的策略

1.必须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理直气壮地坚持和维护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马克思主义作为当今我国社会普遍认同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它已发挥并继续发挥着对人们行动的导向和对社会稳步发展的主导作用。目前,在我国社会价值观多元纷呈,甚至彼此冲突、对立的情况下,更需要马克思主义来统一人们的思想,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思想政治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必须树立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敢于同非主流思想进行正面交锋,做到既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地坚持社会主义的人才培养要求,又能正面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这是新时期历史赋予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职责。只有在教学中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才能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

2.辩证地看待“一”和“多”的关系,树立思想政治教育新理念

社会主义和谐观是以“和而不同”为基础的,同时,讲求“以和为贵”,消解矛盾,从而实现内部的团结。“和谐观”不是简单的趋同,而是使有着矛盾和差异的双方协调地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之中,构成和谐而又充满生机的世界。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我们要适应时代变化的需要,辩证地看待多样化的社会意识对于一元化的学生思想工作的影响,正确看待学生中的不同思想和行为方式,通过扎实的工作,积极整合学生日常生活领域多样化的社会意识,树立主流意识形态的“一”和多样化社会意识中的“多”和谐相处的新观念。

3.注重教育的层次性

社会主义和谐观对差异性的承认,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兼容性。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是在承认不同群众拥有不同利益追求的基础上的教育活动。只有从这一事实出发,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式和方法才能有的放矢。

为此,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上,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必须根据人们承担社会责任的不同采取不同方式。

(1)注重广泛性

“我们不只是要善于团结先进的青年,而且还要善于把一切爱国的青年、包括还不赞成共产主义世界观的爱国青年,都团结起来,共同为祖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奋斗”。

(2)抓好重点队伍

学生中的党员干部肩负着引领先进思想文化发展方向和提升社会精神境界的政治使命,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直接传承者。因而,不仅要通过增加马克思主义理论选修课,强化对他们进行一般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党的历史教育,而且要加强对他们进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尤其是经典理论的教育,提高其理论修养,努力使其从思想上真正成为主流思想的真正继承者,使之走上社会后,仍然能坚定地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理想而奋斗到底。

4.强化人文关怀,引导、提升学生的精神文化层次

大众文化是和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的娱乐消遣性文化,在内容、形式、品味和艺术层次上是复杂多样的。为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让人文关怀走进日常生活,从寻求人的生存的协调状态和文明的趋向出发,把意识形态宣传的重点转移到构建和谐社会所必须的公民意识的宣传上来,努力构建适应和谐时代要求的人文精神,以矫正物质崇拜、商品崇拜和盲目享乐等倾向。为此,要提升青年学生的人文精神,引导他们积极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和价值,为他们提供正确的人文价值观导向,调整人们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以克服盲目的脱离实际的价值观;要围绕人们求和、求乐、求美、求进等需要开展各种活动,使青年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社会心理、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及审美情趣,树立起正确的群体意识和价值观念。

5.注重实践,强化效果,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高校要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为此,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实现如下转变。

思想政治工作要从集中、统一、大型的活动形式向小型、灵活、多样的方式转变;从千人一面、说教为主的模式向因人而异,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有机结合的模式转变。在课堂教学中,教育的柔性化、交互式教育应成为新世纪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课堂教学方法,坚决摒弃单一的理论灌输的方法,采取理论的灌输、实践的渗透、环境的熏陶相结合的方式;除加强课堂的理论教学等显性的教育外,还要注重受教育者的参与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通过假期和“黄金周”的社会实践活动,走进农村、工厂和社区,了解中国的现状,从而使课堂教育和社会教育结合起来,提高“两课”教学的针对性、时效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