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播的时效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30:34

网络传播的时效性篇1

关键词:网络传播;网络舆论;互联网

一、网络传播的特点

互联网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在诞生之后立即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不可否认,互联网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效率,促进信息资源在更广阔的时间范围内进行有效传播。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传播技术,网络传播与互联网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相互影响。在互联网时代诞生的各种新媒体为网络传播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网络传播来加强与他人的互动,各种网络传播形式开始在人们的生活以及实践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下文则结合网络传播的实际情况,具体分析这种信息传播方式的特点。

(一)实时性

网络传播以各种网络信息平台为基础,其中传播的参与者既可以接收信息,也可以传播信息,传播的速度较快、传播效率较高,只要拥有一部手机就可以直接进行信息的传送。相比之下,传统媒体则需要经历一系列的信息处理过程,因此信息传播的速度较慢,信息只有在进行有效的处理之后才能直接在媒体平台上。网络传播则能直接突破这一限制,其中每个人都可以是信息传播的主体,积极传播能够引起受众注意的信息,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信息的有效运作和传播,迅速引起大众的注意和关注。这种实时性的特点能促进对信息资源的优化利用,调动每一个人传播信息的积极性。

(二)互动性

传统的传播方式以单向性的传播为主,公民往往只能被动地接收媒介组织传播的信息,同时大部分的信息往往是经过加工的。相比之下,在网络传播的过程中信息传播以双向传播的形式为主。尽管口头传播具有一定的互动性,但是传播范围有限。网络传播能有效弥补这一不足,直接打破各种信息传递方式的桎梏。不同的信息以较为丰富的形态进行运作,没有时间和地域的限制、要求,只要有智能手机并且保障网络的有效连接就能直接进行信息传播和互动。每个人既可以接收信息也可以信息。同时,还可以实现两者之间的有效互动与讨论。这种强大的互动性为每一个人提供了更多信息获取的机会和渠道。

(三)多样化

与其他的传播方式相比,网络传播更加注重对不同信息传播方式的运用和组合。大部分的传统文字传播以纯文字的形式进行信息传递,网络传播则能够充分地调动不同传播者的热情,依托现有的互联网技术,积极地利用不同的传播方式,注重对视频、语音、文字等不同传播形式的有效整合。这种信息传播方式不仅能够保障信息传送的速度和效率,还能为信息的接收者提供全方位的信息,保障信息传递及接受的双方能够实现面对面的交流和互动,有效地实现信息资源的利用及共享。加强了信息接收方与发出方之间的联系,从而真正地突破传统信息传播方式的桎梏。

二、网络舆论的生成以及作用

在传统的信息传播时代,意见领袖主要以各个领域的专家及知识分子为主。但是在自媒体时代,随着网络传播方式的多样化以及多元化发展,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意见领袖。其中,意见领袖是网络舆论的重要引导者与推动者。如果普通网民直接在网络平台上相关的信息,那么传播速度十分有限。相比之下,意见领袖则能够对这些信息进行有效的传送,一旦意见领袖注意到了这类信息,就会直接生成网络舆论。许多意见领袖有较为庞大的粉丝群体,因此在意见领袖转发相关的信息之后,就会迅速引起广大粉丝的助力和转发,这对网络舆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网络传播时代,每个人都可以传播、制造信息。每个人的教育背景、观点有所区别,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社会舆论在内容和形式上呈现复杂化的特点。如果政府无法对网络舆论进行有效引导,网络舆论便极易出现失控的现象。因此,为了充分发挥网络舆论的正面作用及影响,对于我国政府来说首先需要不断提高公民的媒介素养,注重对信息的有效筛选,增强公民的信息判断能力,保证公民传递的信息能够为社会文明的发展发挥一定的作用。通过上文的相关分析可以看出,网络舆论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舆论代表某一个阶段之中,社会群体的价值取向与心理特征,同时大部分的网络舆论带有一定的平民化与蝴蝶效应。为了充分体现网络舆论的作用和价值,我国必须加强对网络舆论的引导和利用。政府首先需要保证信息的公开性和透明性,在网络中传播一些正能量的信息,严格按照事实真相进行信息传输,尽量避免各种主观因素的负面影响,采取正确的信息传播形式来进行舆论传播和引导。其次,政府必须注重对舆论的监测,不管是网民还是媒体机构都需要通过积极地搭建自媒体平台,保证所的信息符合实际情况,严格按照信息传递的要求分析信息的真实性及可靠性,尽量避免网络传播的负面影响。最后需要注重网络传播方式,积极实现传统媒体与网络传播方式的融合。传统媒体的专业性更强,同时具有一定的权威性,能保证信息传播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因此,传统媒体能有效地弥补网络传播的不足。如果能够有效地实现传统媒体与网络传播模式的有效结合,就能进一步发挥网络舆论的作用和价值,对社会公众进行有效的引导,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张志勇.网络集体行为对网络传播以及网络舆论生成的作用和影响分析[J].社会传播研究,2009(24):106.

[2]黄燕云.浅析网络传播过程之中网络舆论的生成以及作用和影响[J].传播理论研究,2009(01):03.

网络传播的时效性篇2

论文摘要:相较于传统媒体,网络上信息传播形态的多样化,信息传播类型的复合性以及信息传播内容的共创性等新变化更凸显了网络的“平台”作用。网络不仅是“媒体”,其真正价值在于网络信息、知识、技术、关系等资源的高度整合。网络媒体的发展应探索包括内容、渠道和形态三个别方面在内的有效整合传播之路。

一、问题的提出

1998年5月,联合国时任秘书长安南正式提出了“第四媒体”的概念,认为“在加强传统文字和声像传播手段的同时,应用最先进的第四媒体—互联网,以加强新闻传播工作”。以“网络媒体”四个字为关键词在搜索引擎中查找,其中百度为8220000篇,谷歌为2960000篇。以“题名”为检索项,“网络媒体”为检索词,“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为检索范围下,中国知网上也有907篇相关论文。可见,“网络媒体”这一说法已较为普遍,而且在学界以此进行研究的也不为少见。以彭兰为代表,目前学界对网络媒体的界定是,“网络媒体是指具有一定资质、利用网络这样一种媒介从事新闻与信息传播的机构(包括有传统媒体背景的网站和有新闻登载资格的商业网站。

对于建立在网络技术基础上的信息传播形态的研究,可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的尼葛洛庞帝,他提出了“网络是超媒体”,但他所描述的超媒体是互联网技术—“超文本”的延伸,因此他对超媒体的认识也仅局限在传播新科技的角度。张君昌(2004)则进一步提出了超媒体的概念,认为网络处在“‘在计算机技术支持下,多媒体信息之间相互叠加、高度融合、自由装换的传播状态’的泛媒体时代末期和超媒体时代的前夜”。陈刚(2008)则质疑了互联网的新媒体属性,指出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的形态不是媒体,网络作为媒介的根本特性是反媒体,即媒体自身的淡化。吴晓波(2008)则从营销的角度,提出“用超媒体的思维发展网络媒体”,他认为网络不是传统媒体简单的延伸阎。那么如何看待网络的属性以及如何充分地发挥其信息整合的功能,则是今后研究的重点,为此,文章从信息传播形态的多样化、信息传播类型的复合性、信息传播内容的共创性等网络信息传播模式的变迁中,探寻信息传播在内容、渠道、形态等方面的路径整合之路。

二、网络信息传播的新变化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认为,网络不仅是“媒体”,更重要的是“平台”。网络作为媒体的特性仅仅是网络信息传播大系统中一个信息传播单元。如图1所示,网络媒体、博(播)客、网摘、SnS(社会性网络软件),RSS(丰富站点摘要),taG(标签)、wiKi(维基),p2p(点对点)等都属于信息传播单元,它们共同构成网络信息传播大系统。

相比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我们研究发现,网络虚拟空间里的信息传播发生了新变化,这些新变

化更突显了网络的“平台”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信息传播形态的多样性

在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传播时代,信息传播的方式是单一的,如纸质媒体是以特定版面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广播、电视等电波媒体是以特定时间段的波段或屏幕为形态进行信息传播。而在网络信息传播时代,信息传播则突破了传统媒体单一的形态介质局限,其信息传播的形态多样化,呈现出用户创造的特征。在网络信息传播平台上,网络除了融合报刊的网络版、网络广播和网络电视等形态外,还包含其特有的信息传播形态,如BBS论坛、虚拟社区、网络聊天、博客、播客和闪客问。此外,搜索引擎和网络游戏等一些新的信息传播形态,会在互联网平台上不断涌现。

(二)信息传播类型的复合性

我们研究发现,网络中信息传播类型的复合性表现在网络传播本身的复合和网络传播过程的复合两个方面。网络传播本身的复合表现在它是自身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的整合,因为不管哪种传播类型,都可以在网络上找到它的原型。在人们所认同的“信息社会”里,信息的自身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构成了整个人类社会,而网络对这些传播类型的整合,正是对传统媒体的传播类型的革命性突破。另一方面,信息传播类型的复合性还表现在网络对某一事件的传播可以融合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传播类型,这是以往传统媒体所不能企及的。如在舆论监督领域,新媒体普遍运用的情况下,有时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不会直接导致相关舆论的生成,而是通过各种新媒体以人际传播的方式被继续传播,附带上情感和倾向,从而形成关于某个问题的舆论网。

(三)信息传播内容的共创性

尼葛洛庞帝认为,网络改变了影视等大众传播媒介将信息推给(pushing)用户的传播方式,取而代之以用户个人自主地将信息从数据库中拉出(pulling)的传播方式。在以网络技术为基础的全员传播时代,用户创造占70%以上”,媒体神话将一去不复返,人类历史进人了用户时代。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介与其他媒介相比,最根本的特性是交互性。网络资源可以边消费、边生产,人类从此进人一个用户创造的时代。如凤凰网在新闻版块一条新闻,后面都可以让网民发表评论,而其他网民在接收到这条新闻信息的同时,也会接收到关于该新闻信息的网友评论,这是网络中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对于信息传播内容的共创性的集中表现。

(四)信息传播虚拟环境的趋真化

人们将媒体通过传播塑造的环境称为媒体拟态环境,它与真实环境有一定的差别。在网络中,媒体拟态环境消失,网络塑造的环境则更接近于真实环境,是真实环境的一种技术虚拟和镜像。所以,在网络的传播世界里,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精英阶层和大众阶层(或草根阶层或山寨阶层),他们并行不悖,共同成为传播的主体,而这些主体在一种近乎真实的虚拟环境中借助网络平台传递信息,营造个性的信息传播态势,如以往企业不得不依靠大众传媒为其宣传和公关,在网络时代企业则作为传播者通过自己的网站,直接面对国内外受众进行宣传和公关,销售产品和塑造形象。网络博客也通过较高的点击率,获得真实的经济回报。

三、信息内容有效传播的整合路径

大众传播时代的特定历史条件造就了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的辉煌时代,而随着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介技术的发展,人类进人了个性化媒体时代。以web2.0为代表的新媒介技术的关键是对于原本散布在社会各个角落的、被忽略被遗忘的大众智慧的价值“碎片”的有效聚合与利用,从而翻开了一个新的传播时代的序幕。互联网行业的“摩尔定律”—梅特卡夫定律告诉我们,网络的价值等于网络节点数的平方。也就是说,网络的真正价值在于网络信息、知识、技术、关系等资源的高度整合。网络作为媒体的特性只是网络这个大价值链中很小的一部分。因此,我们认为网络媒体的发展应突破“网络是媒体”的樊篱,探索“有效整合传播”之路。这里提及的“有效整合”,不是对网络所传播的信息的简单融合,而是合理、有序、有效的整合,是内容、渠道和形态三个方面整合的路径模式。

(一)内容整合

网络的个性化特征使信息传播主体多元化、复杂化,造就了大众共创的时代。然而,在广裹的信息海洋面前,受众变得无所适从。网络信息过剩的同时也带来了信息的相对稀缺,尤其是有效信息的缺失。面对网络的这种信息传播状态,具备一定规模且有专业素养的网络媒体应该积极探寻网络信息内容的聚合、甄别和整合之路。其一,网络媒体的角色定位应该从传统的信息传播者或者转变为信息聚合者。正因为网络中的受众具有“碎片化”的特点,信息聚合的目标应该是便于信息的精准传播。其二,网络媒体除保持自身“独家”特色外,还可以采取“多家”信息整合的策略,以满足受众获取信息的愿望和需求。例如,针对某一重大事件的信息传播,网络媒体除了传播关于该事件的基本信息外,还需整合博客(精英或草根阶层)、播客BBS论坛、聊天室、网络社区等关于事件的信息传播情况。其三,传播的内容升级,完成从信息到知识的转变。

(二)渠道整合

网络传播的最大特点是交互性,网络信息传播的传者和受者的界限变得模糊,进人了一个内容共创的时代;网络的线上和线下的界限也变得模糊不清,现实社会和虚拟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在网络信息传播中,多传播主体、多传播渠道共同汇聚在网络信息传播这个大系统中。渠道整合分为线上渠道整合和线下渠道整合两个方面。前者是对互联网上各类信息传播主体的有效聚合。对于这些传播主体或传播渠道的有效整合和链接,将使得网络信息传播变得全面、及时。比如,2008年四川坟川大地震发生后,关于地震的第一条信息是在百度贴吧里诞生的。后者是网络媒体的跨媒体传播策略,也指网络媒体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融合传播策略。如在北京奥运会的网络媒体传播中,央视国际网站和中央电视台以及手机信息传播的运营商—中国移动这三者的完美配合,使得央视国际网站的奥运信息传播很成功。

(三)形态整合

网络信息传播形态呈现多样化的特征,这是对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的一次革命。那么对于网络信息传播中的形态整合则是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形态多样化的必由之路,我们认为,可以从基于点的形态整合和基于面的形态整合两个角度加以整合。

1.基于点的形态整合。这是关于微内容的管理,网络信息传播中“信息传播以微内容为基础,微内容(microcontent)是将信息传播对象分解成的很小的单位,类似于信息管理领域研究的数据元、信息元、知识元”。我们把包括网络媒体、博(播)客、BBS论坛等在内的信息传播单元称为“点”。网络信息传播中,信息总是由一个“点”发起,进而引发到不同的“点”,即不同的信息传播单元(如图2)。

由于网络传播内容共创的特性,这一引发信息的“点”不一定来源于网络媒体。如关于2008年的四川坟川大地震的第一则信息来源于百度贴吧,而网络媒体要具备发觉信息引发“点”的敏锐嗅觉,然后对信息进行多点的整合传播,以实现信息传播效果的最优化。如信息传播进人博(播)客、BBS论坛、网络社区等信息传播单元,与其有效的整合;信息传播与搜索引擎的结合,将有效信息变为搜索引擎的内容;利用植人式信息的方式,将信息传播与网络游戏相结合,使得信息传播融入到网络游戏的内容等等基于点的形态整合,使网络媒体达到优化传播的目的。

2.基于面的形态整合。基于面的信息传播形态整合,是在基于点的传播形态整合的基础上进行的。在网络传播纷繁复杂的信息海洋中,有一定组织规模和专业素养的网络媒体在基于面的形态整合这一方面将有所作为。这方面的运用例如网站的专题信息和桌面工具。网站的专题传播就是针对时下某一重大信息进行的一整块、一整版内容的有效聚合。在这个信息专题里,融合了来自除网络媒体以外的多种信息传播单元的有效信息。桌面工具全面汇集了网络媒体业务的形态,它是一种基于面的信息传播形态的有效整合。如新浪推出的“新浪魔方”,将网络信息直接整合到用户桌面,对网络传播产生深远的影响。此外,基于面的信息传播形态的整合模式还有很多,有待进一步探索。

网络传播的时效性篇3

大众化的双重影响对于网络文化传播的重要性,在2001年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指出:要高度重视互联网的舆论宣传,积极发展,充分运用,加强管理,趋利避害,不断增强网上宣传的影响力和战斗力,使之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阵地,对外宣传的新渠道。2007年,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时也强调: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互联网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扩大宣传思想工作的阵地,有利于扩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辐射力和感染力,有利于增强我国的软实力。我们必须以积极的态度、创新的精神,大力发展和传播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切实把互联网建设好、利用好、管理好。网络文化传播对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实现具有双重影响。它既为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及其大众化提供了无限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为其带来了一些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网络文化传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实现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网络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实现提供了较好的传播平台和载体形式,增强了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想得到广泛传播,获得理想的传播效果,并被受众所接受和认可,必须借助一定的传播平台和载体才能达到,而网络作为新兴媒体正好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载体形式。与传统媒介相比,网络所具有的时效性、交互性等特点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迅速、及时和跨地域性的传播成为可能。同时,网络改变了传统的思想文化宣传和教育模式,出现了电子阅览室、网络会议、网上谈心等多种崭新的方式和手段,在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和有效传播方面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网络以图片、视频、音乐等形象的方式鲜活地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使得抽象的理论变得更为生动,便于人们理解和接受。

二是网络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注入了时代因子,有利于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吸引力。网络文化的出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推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创新和发展。同时,网络文化的开放性、多元化等特点,促进了不同国家、民族文化之间进行平等的交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够在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成果的进程中发展和丰富自己。

三是网络文化有助于人们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民主政治素质的提高。网络文化所具有的创新精神、平等意识、开放和竞争意识等日益融入到人们的意识之中,极大提高了人们的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民主平等意识,激发了人们参与社会活动和民主政治生活的积极性,增强了人们对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理论的认同感,从而促使人们能够积极主动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网络文化传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实现的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一是网络文化对我国社会主义的主流文化建设形成了一定冲击和影响。

阿尔温•托夫勒在《权力的转移》曾说:“世界已经离开了依靠暴力与金钱控制的时代,而未来世界政治的魔方将控制在拥有信息强权的人手里,他们会使用手中掌握的网络控制权、信息权,利用英语这种强大的文化语言优势,达到暴力金钱无法征服的目的。”这就使得网络文化带有一种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互联网上充斥的信息很多是经过意识形态过滤的,带有浓烈的政治色彩和意识形态色彩。西方国家利用自己在网络上的优势,大肆宣扬和传播西方文化和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从而形成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和文化的冲击。二是网络的开放性和多元化使得我国社会的主导价值观受到了一定的消解和削弱。在网络空间,多种思潮涌动、多元价值观出现、多种信仰并存,各种思想文化相互碰撞、激荡、交融。致使人们原有的价值理念和道德标准受到严峻挑战,一些原本十分清楚的价值观又受到了质疑,价值观之间的冲突比以往更具有广泛性、复杂性和深刻性。三是网络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青少年的道德意识。如,1999年初,北京联合大学曾对五所高校的学生使用inter-net的情况进行了初步的调查,调查问卷中对于“在网络交往中,应遵守诚实守信的社会公德”这一观点,有38.8%的人表示“现在做起来很难”,还有5.3%的人认为“没有必要”。有14.4%的人认为网络使用会提高社会道德水平。同时,也有15.3%的人认为网络的使用会降低社会的道德水平。还有46.6%的人表示“很难确定”。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对“是否有网络违规或违法行为”的,有12.5%的人承认曾经“获提他人的邮件”,9.8%的人曾经“查阅黄色图片或文字”,8.6%的人曾经“获得机密或他人的私人信息”,还有5.4%的人曾经“了不健康的信息”。

二、依托网络文化传播平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基本途径

网络传播速度快、信息容量大、开放度高和交互性强的特点,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和依托。

第一,在网络文化传播中促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实践路径,需要协调好网络传播过程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使之形成强大合力,从而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宣传与传播。有学者指出:“效果问题是整个传播活动的中心,这个问题贯穿于传播活动的全过程。设定效果的实现,需要传播者、受众的良性互动,需要相当质量的信息,需要畅通无阻的传播通道。所有这一切共同协调运作的结果,就是满意的传播效果的获得。”在网络社会,信息的传播过程是由传播者和受众通过网络媒介共同完成的。要达到网络信息传播的效果,必须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协调好信息的传播者、受众和网络管理三个重要环节。其中,传播者是传播过程中的信息采集者、制作者和传送者,传播者的自身素质和理论水平直接关系到传播内容的科学、正确与否。受众既是网络传播媒介影响的对象,对传播过程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大众传播的效果问题,是传播者和受传者都关心的一个大问题,因为效果是传播目的的最终体现。而这个体现者恰恰又是受传者,所以,研究大众传播的效果与研究受众关系极为密切。”受众的需求,受众对网络信息内容的选择性接触活动等,都会对网络传播的效果起着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一是必须不断提高传播者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质,从政治上对制作和传播的信息内容进行严格把关,使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的信息得以广泛传播。同时还要提高传播者自身的信誉度,这样才能在受众面前树立起自己的权威,使受众对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置信不疑。

二是要加强对网络媒体的管理,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思想教育、行业自律等手段,加强对网络传播的管理和控制,形成依法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规范有序的互联网信息传播秩序,切实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目标的顺利实现。

三是加强对网络传播受众心理的分析和研究。受众对信息的接受不是简单的被动接受,而是主动的选择。而这种选择是通过受众心理发生作用的,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喜好,选择是否接受以及接受哪些信息。因此,要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效果,必须对受众的心理接受和需求状况进行深入研究,从而找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与网络传播的结合点。

第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占领网络传播阵地,严防各种有害信息和错误思潮在网上传播,牢牢把握网上舆论引导主动权,营造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良好网络传播环境。曾指出:能否积极利用和有效管理互联网,能否真正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途径、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人们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关系到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国家文化信息安全和国家长治久安,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正是基于网络传播对于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过程中,要始终重视网络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作用,牢牢把握网上舆论引导主动权,使网络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前沿阵地,为人们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中国特色社会共同理想信念、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提供良好网络文化环境。为此,首先就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占领网络传播阵地,形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的网络传播体系。要充分利用网络的传播特点与优势,利用网络技术手段,不断加强和完善各种马克思主义理论网站建设,加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尤其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新成果的宣传力度,形成正面宣传优势,努力营造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氛围,从而引领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同时要不断提高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提高网络文化产业的规模化、专业化水平,把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作为网络文化的重要源泉,推动我国优秀文化产品的数字化、网络化,加强高品位文化信息的传播,努力形成一批具有中国气派、体现时代精神、品位高雅的网络文化品牌,推动网络文化发挥滋润心灵、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作用。其次,要严防各种有害信息和错误思潮在网上传播。一是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网络的管理和控制,净化网络空间,杜绝有害信息和错误思潮在网上传播。二是利用网络优势,设置专门论坛,积极引导人们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网上错误思潮进行分析,使人们能够透过社会思潮的表象看清其实质,明辨是非,洞察真伪,从而其提高理性、科学批判各类错误思潮的能力。

第三,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网络新闻宣传工作,积极探索网络领域思想和文化宣传工作的规律和特点,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网络条件下,思想和文化宣传工作不管是在宣传的内容,还是在形式等方面均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相比传统的宣传工作而言,网络领域的思想和文化宣传具有便捷、及时的特点,能够迅速地将宣传的内容传达到受众,同时宣传的内容更加全面、具体和集中,在宣传的形式上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利用网络开放性和交互性等特点,可以在网上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宣传活动,增强网络文化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此,新时期必须切实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网络工作,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够在网上进行广泛的宣传和传播。为此,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结合。

一是将宣传的内容与形式相结合。内容与形式之间是内在统一的辩证关系,一定的内容必然以一定的形式呈现在人们面前,而一定的形式也必然是一定内容的形式,“如果形式不是内容的形式,那么它就没有任何价值了。”传播的内容固然重要,但形式也非常重要,在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传播中,应坚持内容和形式的双向结合。从传播的内容上来说,网络媒体要增强社会责任感,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从传播的形式上来看,利用网络以文字、图片、动画等多种形式和手段来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可使它的宣传具有形象性、生动性和逼真性,从而使其达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效果。

二是将“堵”与“疏”相结合。解决思想认识问题重在交流疏导,这是由人的思想转化规律决定的。在宣传过程中,首先就要通过网络提供的便利条件,以大众化的语言对群众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同时也要及时对社会的一些热点问题进行反馈和分析,引导大众的思想和行为,疏导大众的情绪,避免社会矛盾的进一步激化。在进行正面宣传和教育的同时,还要加强对网络的控制和管理,杜绝不良信息和庸俗、低级、腐朽文化在网络上的传播和蔓延。

三是将网上宣传与网下宣传相结合。网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与传播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式与手段,但网络宣传只是现实生活中的宣传工作在网络上的延伸。因此,在运用网络载体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与教育时,只有坚持网上和网下联动呼应,将网络宣传同其他渠传统新闻媒体的宣传以及其他渠道、方式的宣传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和教育的效果。四是将思想灌输与双向互动相结合。网络具有交互性的特点,这就使得信息的传播者与受众之间能够自由地进行互动、交流和沟通。通过网络,受众能够及时地将信息的接受情况向传播者进行反馈,并可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而对于传播者来讲,能够使他根据信息的反馈情况进一步调整策略,更好地促进信息的传播。因此,在网络上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必须坚持思想灌输与双向互动相结合。

第四,培养一支既懂马克思主义理论、又能熟练掌握网络传播技术的高素质网络文化宣传人才队伍,确保网络文化传播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忠于马克思主义、忠于党、忠于人民的人手中。2004年9月,在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强调:高度重视互联网等新型传媒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加快建立法律规范、行政监管、行业自律、技术保障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加强互联网宣传队伍建设,形成网上正面舆论的强势。2007年1月,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再次强调:要加快网络文化队伍建设,形成与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相适应的管理队伍、舆论引导队伍、技术研发队伍,培养一批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干部。各级领导干部要重视学习互联网知识,提高领导水平和驾驭能力,努力开创我国网络文化建设的新局面。的这些论述为新时期加强网络文化宣传人才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当前,确保网络文化宣传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忠于马克思主义、忠于党、忠于人民的人手中,就要进一步加强网络文化宣传单位领导班子建设,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业务素质高的干部选拔充实到重要岗位上。

三、结语

网络传播的时效性篇4

(一)多种信息传播机制并存

网络信息的传播如果从时效性上看,可以分为两种形式:实时传输和非实时传输。前者的信息是“即时”传输的,后者的信息则是“延时”传输的。如果从信息反馈的及时性来看,网络信息的传播又有“同步”和“异步”之分。所谓“同步”就是每次通信需要参与对方确认,需要双方配合才能完成通信,它强调通信双方时空上的共同性,所谓“异步”则是指通信双方不需要共同参与,通信双方可以在时间上错开,分别对信息进行处理。由此,信息传输机制按照同步异步、实时非实时来组合本应该有四种形式,但非实时显然是无法实现同步通信的,因此,信息传输机制实际上有三种形式:实时同步、实时异步、非实时异步。面对面的部落广场通常是实时同步的,机械媒介的媒体传播通常是非实时异步的,而互联网传播则是上述三种传播方式并存。

(二)弱联系

传播的发生,离不开参与各方之间的联系。在部落广场的条件下,信息的传播以同步方式进行,这种信息传输机制需要人以独占资源的方式参与,此时,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是强制排他性的,这种联系我们称之为固定联系,由于具有独占性和强制性,固定联系的效率是很高的。在机械媒介的媒体传播中,信息的发出者和接受者之间不存在任何强制性,我们称之为松散联系,由于没有时效性的要求,加之参与者参与的时间也非常分散,松散联系的效率通常很低;网络信息的传播既可以采取固定联系的方式,比如即时通信、网络电话,也可以采取松散联系的方式,比如电子邮件、网络跟帖等。网络还能够提供一种综合效率更高的联系方式,我们称之为弱联系。弱联系保持了同步方式的同时性,但不要求参与双方以独占的方式共同参与,弱联系通常是以实时传送、异步处理的方式实现的,由于互联网的信息传播都是实时的,因此,在网络传播中,除了互联网同步方式建立在固定联系上,其他的传播方式都是建立在弱联系上,松散联系因为效率不高通常不为互联网传播所采用。由于弱联系传播方式不需要独占资源,是一种信息共享的方式,所以在网络信息传播中为了提高信息传播效率、减少信息干扰,我们更多地采用弱联系而不是固定联系来进行信息传播。

(三)弱组织

传统组织都是有固定边界的,而自媒体条件下的网络传播让组织不再具有确定的边界,而且传播的信息也不再保持固定边界,因此是一种弱组织传播,弱组织传播与传统组织传播的区别不仅在于边界是否确定,还在于传统组织是在传播之前就建立的,与传播过程没有关系,而弱组织是在传播之后边传播边建立,其边界取决于动态的传播过程。同时,弱组织具有共享性,一个人可以同时属于多个弱组织,弱组织传播具有以下特征:1.去中心化:传统的大众传播方式是点对面的传播,公共信息一般是由具有话语霸权的权威媒体发出,传统媒体处于信息传播体系的中心。而自媒体条件下的网络传播是去中心化的,信息的传播可能由任何普通个人发起,并以他为中心传播开来,在此情境下,每一个信息传播的发起者就是中心。因此,去中心化并不意味着没有中心,而是指去掉静态固化的中心,其实质是多中心化。2.话语权的转移:传统的大众传播方式,其传播力和话语权主要取决于信息发出者,而自媒体条件下的网络传播则是“人人自带麦克风”,其传播力取决于每个参与者个体。它改变了传播生态,并创造出一种崭新的权力分享机制,“网络的结构是一种民主精神的显示,它的共时性让所有的终端用户共享信息”。

二、自媒体语境下网络文化的传播机制

(一)以层级带动为特征的次传播

所谓次传播是指传播是以层级带动的,如果信息接受者直接接受从信息者发出的信息,我们称之为首次传播,如果通过一个中间人接受从信息者处发出的信息则称之为二次传播,以此类推,接下来有信息的三次传播乃至无限延续下去的n次传播。次传播具有社会化效应,一条看似不起眼的信息,经历次传播后可能会引起一场大流行,而且这种流行往往并不肇始于传统的权威媒体,完全可能来自势单力薄的网民个体。如2009年百度“魔兽世界吧”里一句“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的帖子,在短短的5个小时便引来了超过20万名网友的点击,近万名网友参与跟帖,迅速蹿红为年度网络流行语。

(二)以信用驱动为特征的社交传播

当传播能够在人与人之间多次进行,决定传播的不再是传统的空间结构,而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自媒体语境下的传播更多地依靠人际关系实现,换言之,自媒体是通过以信用驱动为特征的社交关系来实现多度传播的。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斯坦利?米尔格拉姆提出了著名的“六度分隔理论”:通过熟人的熟人,最多六个人,你就能联系到地球上的任何一个陌生人。六度模型最大化了熟人网络的力量,它指出了一个极限,最遥远的人之间通过六次间接联系最终也能联系上,然而真正有效的关系远比想象中来得少,只有两种:好友和好友的好友。在熟人网络里,一度传播是人与人之间直接传播信息,传播信息的双方相互信任,通常表现为情感维系的好友之间的传播或者契约维系的客户之间的传播,一度传播是用户节点间紧密传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也是其他多度传播的起点。二度传播也叫作信任担保传播,它是基于好友之间的信任来实现的,两个陌生人借助共同好友实现了信任的传递,此时,共同信任的好友起到了双方的信任担保作用。接下来,三度及其以上的传播不再是基于信用的,因为朋友的朋友未必还是朋友,所以信任担保不具备可传递性。因此,以个人交际联系为动力的信用传播实际上只包含一度传播(即好友传播)和二度传播(即担保传播)。

(三)以破窗效应和蝴蝶效应为特征的裂变式传播

网络信息传播中的破窗效应和蝴蝶效应通常会导致网络文化的裂变式传播,破窗效应揭示了信息如何在人群中放大扩散,这一由美国心理学家菲利普?辛巴杜提出的理论认为:如果一个公共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被人打破了而没有被及时修补,那么其他窗户就会莫名其妙地接连被人打破。破窗效应表明人都有从众心理,潮流一旦开启就会势不可挡地演变为流行趋势,表面上,破窗效应的关键点在于谁开启第一次,但是,并非所有的第一次都会必然导致流行,实际上,破窗效应得以实现还需要另外一个前提,那就是这种从众行为必须是利己的,而且容易付诸实践,这种利己不一定是指经济利益上的满足,也可能是心理上的满足。自媒体上的信息能在短期内大规模流行,或者说破窗效应能够得以实现,其前提是“待流行信息与所有参与用户的知识背景具有极强的正相关”,即参与用户在相应的领域中已经具有足够背景知识的积累和铺垫。背景正相关包含两个方面:信息背景正相关和用户背景正相关。前者是指参与用户具有共同的信息背景,所以对信息的反应高度一致,后者关注的是传播链的相互信任,足够的信任是传播得以延续下去的重要基础。一些网络词句的流行大致如此,这些词句如果经由传统媒体直接使用很难流行起来,而在自媒体语境下,某些网民觉得某一语句有趣而相互传递之后,其他网友也有同感并大量转发,网络流行语就能得以广泛传播。另一种会导致网络文化迅速流行的效应叫蝴蝶效应,蝴蝶效应揭示了信息在人群中传播时的不确定性。这一由美国气象学家洛伦兹1963年提出的理论认为:亚马孙河流域的一只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会导致两周后在美国的德克萨斯州引发一场龙卷风。蝴蝶效应不是说让蝴蝶扇动几下翅膀就必然能够带来一场龙卷风,而是说微小的偏差可能导致不可预料的大流行。换言之,蝴蝶效应表明了未来流行趋势的不可预测性。如果说破窗效应能够告诉我们未来会流行什么的话,那么蝴蝶效应则告诉我们,理论预测是不可靠的,预期中期望的流行可能往往并不存在,因为只要时间足够长,任何一些小的干扰信息都会导致完全不确定的结果,而且时间越长,这种偏差越大。破窗效应和蝴蝶效应造就了网络文化传播的两个重要特征:迅速传播,主题多变。破窗效应让流行在短期内迅速扩张,而蝴蝶效应则让流行点不断变换。

三、自媒体语境下网络文化的引导策略

(一)恪守以人为本

人类的技术不管如何发达,最终都是为了服务于人,自媒体语境下高校网络文化的传播也不例外,所谓以人为本,就是指我们的文化要不断满足当代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随着信息化社会的来临,大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呈现出开放性、多样性、草根性、个性化等诸多特点,这就对高校网络文化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既不能对高校网络文化中存在的诸多弊端和乱象听之任之、视而不见,也不能因噎废食,以高校网络文化存在种种缺陷为由而视之为洪水猛兽,无端加以压制和禁止。而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即要求我们不断净化高校网络环境,改善高校网络文化生态,为大学生提供丰富和优质的网络文化产品,满足大学生多元化、差异化、多层次的文化需求。

(二)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

高校网络文化重在引导,我们要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定向引导,让高校网络文化传播中的蝴蝶效应、破窗效应朝着既定的价值目标和方向发展,而不是完全随机地发展,以形成有良好价值倾向的公共舆论导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凝练和概括,也是当今中国网络文化发展的价值引领。时下的网络文化纷繁芜杂,泥沙俱下,我们要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提升当代大学生对民族和国家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最大限度地凝聚社会共识;增强大学生网民对网络文化的辨析和鉴别能力,抵制各种不良社会思潮的侵蚀,提高大学生群体的审美情趣,防止“网络审丑”现象的泛化,弘扬真善美,拒斥假丑恶;强化自媒体平台的责任担当和政治意识,坚守道德底线,做到守土有责。

(三)着力培育公民的网络公共理性

当下中国的网络舆论场,充斥着各种极端化思维和情绪化表达,虚假信息和网络谣言更是泛滥成灾,加上网络水军的推波助澜,总体上呈现出一种非理性甚至是失控的态势。良好的网络公共理性是网络文化健康发展的基础,因此,重塑大学生网民的网络公共理性,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生态势在必行,这需要网络管理部门不断与时俱进,做好网络治理的顶层设计;需要自媒体平台加强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为高校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媒体环境生态;需要网络意见领袖善用手中掌握的话语权,做好网络信息传播的“把关人”;需要大学生网民提高自身网络素养、学会理性表达。

(四)健全网络舆情监测预警和危机处置机制

网络信息传播中的破窗效应和蝴蝶效应通常会导致网络舆情事态的严重化和复杂化,甚至酿成社会。因此,要确保网络舆情可管可控,就必须健全网络舆情监测预警和危机处置机制。高校相关职能部门一方面要健全网络舆情监测预警机制,加强对网络舆情信息的采集、甄别和疏导,及时发现网络舆情中的不良苗头和倾向,做到防患未然;另一方面,要完善危机处置机制,加强相关职能部门的行政效能建设,把握好危机处理中的“24小时黄金期”,对大学生的关切第一时间予以响应和回复,严防“破窗”扩大,做到网络舆情处置公开、公平、公正、透明,避免事态进一步恶化和升级。

(五)大力发展网络文化产业

网络传播的时效性篇5

关键词:网络危机传播;模式建构;网络时代

    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网络在危机传播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而网络危机就是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而发生的现象。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蝴蝶效应也一次次的显现出来。在传统媒体的的传播模式下,受众基本都是处于一种被动的“靶子”地位,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网络的发展,过去的那种“封”、“堵”、“截”和被动延迟消息的模式已经不再适合当前形式。在网络时代下,受众是集信息消费者与信息制造者于两种身份于一身。因此,危机传播的研究又具备了新的特色。在传统意义上的危机传播的单向性以及被打破,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广泛应用正在改变着危机传播模式。网络所具有的实时性、即时性、开放性、交互性等特点已经使得危机信息的传播呈现出了放大化、无碍化、互动化、复杂化等多种特点。对于网络危机的传播主要有个案研究、技巧研究和理论研究3种研究取向。最初的网络危机传播主要是集中在个案的研究上,技巧研究则是在案例研究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理论研究相对较少。

1 网络危机传播的内涵

    要研究“网络危机传播”,首先需要明确其真正的内涵。从修辞学上来看,“网络危机传播”有“网络的危机传播”与“网络危机的传播”这两种解释。网络的危机传播可以简化理解为危机基于网络的传播。美国的学者罗森豪尔特认为,所谓危机指的就是“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并且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作出关键决策的事件。”在公共关系中危机传播被认为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包括了业、组织或政府面对危机事件所采取的为了减少危机损坏程度的沟通信息、树立形象的公关策略。网络在其中扮演的是媒体的角色。网络因为其自身的特有的特性成为了危机沟通时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与传播平台。因为网络的存在,大大的缩短了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距离,也使得传播者与受众之间不再有明显的分界。但是网络也无意之间带了许多的问题,没有把关人使得各种真的、假的信息都能够在网络上传播,任何带有语言杀伤力的传输内容,都可以经过网络立即传输到全球各个角落。

    网络危机的传播在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的统一的概念表述。多数学者都认为网络危机涵盖在危机的概念之中,是在网络上所孕育萌发的危机或是通过网络传播使的危机事件的负面影响进一步扩大的情况,是网络媒介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从这里能够看出网络危机也是危机的一种,其爆发也有可能会蔓延到,并最后成为公众所讨论的焦点。但是“网络危机的传播”中网络危机虽然起源于网络,但是传播的受到并不仅仅是限于网络媒体。

2 网络时代危机传播所体现出来的新特征

    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与网络的出现,社会信息传播领域中出现了建立在各种先进的数字技术基础上的,能够使得传播信息量大大增加、传播速度加快、传播方式大大丰富,与传统的媒体风格迥然不同的新型媒体。新媒体中主要包括了互联网、大型电脑数据库通信系统、高清晰数字电视、手机以及多媒体信息的交互平台等等。这些新媒体的出现对于变革人们的生活、交往方式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网络则又因为其本身所具有的方便、快捷,海量存储和开放性、互动性等特点,现在已经成为了能够与各种传统媒体争锋的又一重要媒体。从近几年中国的网络媒体的发展来看,其表现出来的的影响力、社会地位、政治认可度、对重大事件的报道能力等都原来越强,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因此,当前网络媒体以及网络传播基本已经成为了危机传播所不可或缺的一种重要的手段。在危机传播中网络媒体可以利用自身的特点来填补传统媒休的空缺。

   首先,网络上信息的透明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民众的知情权进行保护。在进行危机处理的过程中,政府能通过信息公开平台,配合各种传统媒体来及时准确的向公众传递信息,进而能够提高危机处理部门工作的透明度,有利于民众在面对危机事件时能够作出更为理性的判断,并采取合理的措施来尽可能的减少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并且通过网络,各种危机信息也更加难以被掩饰或者拖延。

   其次,是相比而言网络传播的方式更加有利于实现危机传播。在进行传播时,传统媒体需要按照一定的程序来定时信息,而网络媒体则能够实时更新。在危机传播的三个阶段中,网络媒体的实时更新能够使得信息传递具备速度上的优势。同时,传统媒体会因为各种原因只能够又选择的提供一些他们认为最重要的信息。但是,要明白的是不同侧面的信息对于那些处于危机的不同阶段的民众将会具有不同的意义。而网络因为其海量的容量和超文本链接的特点能够很容易的打破传统媒体的局限,能够对危机事件作出做出深度和连续性报道,需求不同的公众可以选择自身较为关切的方面例如危机事件产生的前因后果,事态的进展或控制,政府对事件的态度和措施等

   再次,是各种信息网络的建设,如何建立起一套高效的信息反馈机制是目前网络危机传播需要关注的焦点。根据目前网络的发展,公众能够利用网络来对各种危机事件发表自己的意见,“话语权”在网络时代中被牢牢控制在大众手中。因此,及时掌握舆情民意,并且积极制定出更加合理、有效的危机对策是目前网络危机传播中,政府及相关主体需要把握的优势。但是网络传播与传统的媒体传播相比具有更难以控制和掌握的特点,因此危机传播在借助网络传播的方便、快捷及时的特性的同时,还必须要防止网络媒休的不可控制性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3 网络危机传播模式的构建

   关于网络危机传播模式,应该囊括网络危机的传播和网络的危机传播两点内涵,同时借鉴传播学经典的“5w”模式,结合网络的特性,尝试建构一个整合的传播模型。

   拉斯韦尔在1948年发表的《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明确提出了传播过程及其五个基本构成要素“5w”传播模式,即:谁(who),说了什么(Sayswhat),通过什么渠道(inwhichChannel),对谁(towhom),取得了什么效果(withwhateffect)。这为本文构建网络危机传播模型提供了基础性的思考视角。

   在当今时代,网络危机传播是将新的传播沟通技术与传统媒体的传播进行优势组合。只有两者相互合作才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出媒体的舆论导向和控制功能,才能够更加有效的化解和处理危机。与网络媒体诞生前的传统媒体时代的危机传播模式相比,该模式的信息源不仅仅是包括了政府,还将网络的危机传播与网络危机的传播的内涵融合在一起,体现出了危机与网络危机的从属关系以及网络危机的传播途径并不仅仅是网络。

   在危机的始发阶段,危机信息会有三个走向分布:危机的利益相关人、网络以及传统媒体的新闻采编人员,然后继续流向到公众。根据网络的性质,通过网络所传播的信息并没有经过“把关人”的筛选过滤,者及时既是把关者,真实性和信息的价值都得不到保证。但此时公众还会接收到来自传统媒体传播的信息,但是如果这些信息不及时,那么就会出现“多种声音并存”的状态,也容易造成网络谣言的滋生。因此,在网络中传播的信息最容易产生各种谣言,引发社会混乱,在危机解决中要尽量缩短这种多种声音并存状态的时间。而网络危机产生之后,公众会直接接受到信息,而同时网络危机的信息会流向传统媒体,这就直接会产生一个时间差,因而如果处理不当就容易产生各种负面影响。

    其次,无论是网络危机的产生还是其他危机时间的产生,传统媒体的新闻从业人员都能够从从网络上获取有价值的危机信息,然后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在加上自己所掌握的信息,就更能够形成比较清晰的有关危机事件的认知,因此通过这些途径,传统媒体的记者往往能够进行深入的分析报道和扩大影响,向公众告知,形成为全面、详尽的突发性事件危机报道。记者不仅仅需要到现场获取各种真实有效的信息,同时还需要利用网络上的文字和图片中,发掘潜在的、真实的、有助于解决危机的信息。这个过程不管是对网络危机还是其他危机事件的处理都极为关键。经过专业新闻人员加工和传统媒体传播的信息,其权威性可信度和深度都有所提高,这对于谣言的遏制、化解公众面临危机的不安情绪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最后,当危机主体在介入危机事件后,成立危机处理小组,通过网络与传统媒体等途径来相关措施和信息。由调查人员亲历现场调查事件真相,形成报告,并制定出一系列的危机处理办法,公众或者通过传统媒体,或者由网络或手机获取这些信息,或者是通过一些网络自媒体发表个人对这些危机措施的看法与态度,也在一定程度上与危机传播主体形成互动。这样全媒体危机传播模式为更好的解决危机提供了有效而合理的方法。

4 结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进程的加快,现代社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变得更加脆弱,各种各样的公共事件不断衍化,危机发生的频率也越来越高。近年来,我国社会处于危机多发的阶段,因此,对危机传播的研究已逐渐成为应用传播领域中极为重要的新兴研究领域。然而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网络危机也随之而来网络时代使得危机事件迅速和广泛的传播,各种危机的危害与影响也被成倍放大。在网络时代的大背景下如何更加有效的应对危机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李宏伟,王红梅.网络危机成因分析与应对策略研究.电子商务,2009,(02):17-22.

[2](美)沃纳·赛佛林等著,郭镇之,孟颖等译.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83-88.

[3]薛澜,张强,钟开斌,等.危机管理:转刑期中国面临的挑战.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06):63-68.

网络传播的时效性篇6

关键词:网络危机传播;模式建构;网络时代

    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网络在危机传播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而网络危机就是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而发生的现象。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蝴蝶效应也一次次的显现出来。在传统媒体的的传播模式下,受众基本都是处于一种被动的“靶子”地位,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网络的发展,过去的那种“封”、“堵”、“截”和被动延迟消息的模式已经不再适合当前形式。在网络时代下,受众是集信息消费者与信息制造者于两种身份于一身。因此,危机传播的研究又具备了新的特色。在传统意义上的危机传播的单向性以及被打破,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广泛应用正在改变着危机传播模式。网络所具有的实时性、即时性、开放性、交互性等特点已经使得危机信息的传播呈现出了放大化、无碍化、互动化、复杂化等多种特点。对于网络危机的传播主要有个案研究、技巧研究和理论研究3种研究取向。最初的网络危机传播主要是集中在个案的研究上,技巧研究则是在案例研究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理论研究相对较少。

1 网络危机传播的内涵

    要研究“网络危机传播”,首先需要明确其真正的内涵。从修辞学上来看,“网络危机传播”有“网络的危机传播”与“网络危机的传播”这两种解释。网络的危机传播可以简化理解为危机基于网络的传播。美国的学者罗森豪尔特认为,所谓危机指的就是“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并且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作出关键决策的事件。”在公共关系中危机传播被认为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包括了业、组织或政府面对危机事件所采取的为了减少危机损坏程度的沟通信息、树立形象的公关策略。网络在其中扮演的是媒体的角色。网络因为其自身的特有的特性成为了危机沟通时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与传播平台。因为网络的存在,大大的缩短了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距离,也使得传播者与受众之间不再有明显的分界。但是网络也无意之间带了许多的问题,没有把关人使得各种真的、假的信息都能够在网络上传播,任何带有语言杀伤力的传输内容,都可以经过网络立即传输到全球各个角落。

    网络危机的传播在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的统一的概念表述。多数学者都认为网络危机涵盖在危机的概念之中,是在网络上所孕育萌发的危机或是通过网络传播使的危机事件的负面影响进一步扩大的情况,是网络媒介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从这里能够看出网络危机也是危机的一种,其爆发也有可能会蔓延到,并最后成为公众所讨论的焦点。但是“网络危机的传播”中网络危机虽然起源于网络,但是传播的受到并不仅仅是限于网络媒体。

2 网络时代危机传播所体现出来的新特征

    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与网络的出现,社会信息传播领域中出现了建立在各种先进的数字技术基础上的,能够使得传播信息量大大增加、传播速度加快、传播方式大大丰富,与传统的媒体风格迥然不同的新型媒体。新媒体中主要包括了互联网、大型电脑数据库通信系统、高清晰数字电视、手机以及多媒体信息的交互平台等等。这些新媒体的出现对于变革人们的生活、交往方式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网络则又因为其本身所具有的方便、快捷,海量存储和开放性、互动性等特点,现在已经成为了能够与各种传统媒体争锋的又一重要媒体。从近几年中国的网络媒体的发展来看,其表现出来的的影响力、社会地位、政治认可度、对重大事件的报道能力等都原来越强,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因此,当前网络媒体以及网络传播基本已经成为了危机传播所不可或缺的一种重要的手段。在危机传播中网络媒体可以利用自身的特点来填补传统媒休的空缺。

   首先,网络上信息的透明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民众的知情权进行保护。在进行危机处理的过程中,政府能通过信息公开平台,配合各种传统媒体来及时准确的向公众传递信息,进而能够提高危机处理部门工作的透明度,有利于民众在面对危机事件时能够作出更为理性的判断,并采取合理的措施来尽可能的减少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并且通过网络,各种危机信息也更加难以被掩饰或者拖延。

   其次,是相比而言网络传播的方式更加有利于实现危机传播。在进行传播时,传统媒体需要按照一定的程序来定时信息,而网络媒体则能够实时更新。在危机传播的三个阶段中,网络媒体的实时更新能够使得信息传递具备速度上的优势。同时,传统媒体会因为各种原因只能够又选择的提供一些他们认为最重要的信息。但是,要明白的是不同侧面的信息对于那些处于危机的不同阶段的民众将会具有不同的意义。而网络因为其海量的容量和超文本链接的特点能够很容易的打破传统媒体的局限,能够对危机事件作出做出深度和连续性报道,需求不同的公众可以选择自身较为关切的方面例如危机事件产生的前因后果,事态的进展或控制,政府对事件的态度和措施等

   再次,是各种信息网络的建设,如何建立起一套高效的信息反馈机制是目前网络危机传播需要关注的焦点。根据目前网络的发展,公众能够利用网络来对各种危机事件发表自己的意见,“话语权”在网络时代中被牢牢控制在大众手中。因此,及时掌握舆情民意,并且积极制定出更加合理、有效的危机对策是目前网络危机传播中,政府及相关主体需要把握的优势。但是网络传播与传统的媒体传播相比具有更难以控制和掌握的特点,因此危机传播在借助网络传播的方便、快捷及时的特性的同时,还必须要防止网络媒休的不可控制性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3 网络危机传播模式的构建

   关于网络危机传播模式,应该囊括网络危机的传播和网络的危机传播两点内涵,同时借鉴传播学经典的“5w”模式,结合网络的特性,尝试建构一个整合的传播模型。

   拉斯韦尔在1948年发表的《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明确提出了传播过程及其五个基本构成要素“5w”传播模式,即:谁(who),说了什么(Sayswhat),通过什么渠道(inwhichChannel),对谁(towhom),取得了什么效果(withwhateffect)。这为本文构建网络危机传播模型提供了基础性的思考视角。

   在当今时代,网络危机传播是将新的传播沟通技术与传统媒体的传播进行优势组合。只有两者相互合作才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出媒体的舆论导向和控制功能,才能够更加有效的化解和处理危机。与网络媒体诞生前的传统媒体时代的危机传播模式相比,该模式的信息源不仅仅是包括了政府,还将网络的危机传播与网络危机的传播的内涵融合在一起,体现出了危机与网络危机的从属关系以及网络危机的传播途径并不仅仅是网络。

   在危机的始发阶段,危机信息会有三个走向分布:危机的利益相关人、网络以及传统媒体的新闻采编人员,然后继续流向到公众。根据网络的性质,通过网络所传播的信息并没有经过“把关人”的筛选过滤,者及时既是把关者,真实性和信息的价值都得不到保证。但此时公众还会接收到来自传统媒体传播的信息,但是如果这些信息不及时,那么就会出现“多种声音并存”的状态,也容易造成网络谣言的滋生。因此,在网络中传播的信息最容易产生各种谣言,引发社会混乱,在危机解决中要尽量缩短这种多种声音并存状态的时间。而网络危机产生之后,公众会直接接受到信息,而同时网络危机的信息会流向传统媒体,这就直接会产生一个时间差,因而如果处理不当就容易产生各种负面影响。

    其次,无论是网络危机的产生还是其他危机时间的产生,传统媒体的新闻从业人员都能够从从网络上获取有价值的危机信息,然后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在加上自己所掌握的信息,就更能够形成比较清晰的有关危机事件的认知,因此通过这些途径,传统媒体的记者往往能够进行深入的分析报道和扩大影响,向公众告知,形成为全面、详尽的突发性事件危机报道。记者不仅仅需要到现场获取各种真实有效的信息,同时还需要利用网络上的文字和图片中,发掘潜在的、真实的、有助于解决危机的信息。这个过程不管是对网络危机还是其他危机事件的处理都极为关键。经过专业新闻人员加工和传统媒体传播的信息,其权威性可信度和深度都有所提高,这对于谣言的遏制、化解公众面临危机的不安情绪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最后,当危机主体在介入危机事件后,成立危机处理小组,通过网络与传统媒体等途径来相关措施和信息。由调查人员亲历现场调查事件真相,形成报告,并制定出一系列的危机处理办法,公众或者通过传统媒体,或者由网络或手机获取这些信息,或者是通过一些网络自媒体发表个人对这些危机措施的看法与态度,也在一定程度上与危机传播主体形成互动。这样全媒体危机传播模式为更好的解决危机提供了有效而合理的方法。

4 结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进程的加快,现代社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变得更加脆弱,各种各样的公共事件不断衍化,危机发生的频率也越来越高。近年来,我国社会处于危机多发的阶段,因此,对危机传播的研究已逐渐成为应用传播领域中极为重要的新兴研究领域。然而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网络危机也随之而来网络时代使得危机事件迅速和广泛的传播,各种危机的危害与影响也被成倍放大。在网络时代的大背景下如何更加有效的应对危机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李宏伟,王红梅.网络危机成因分析与应对策略研究.电子商务,2009,(02):17-22.

[2](美)沃纳·赛佛林等著,郭镇之,孟颖等译.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83-88.

[3]薛澜,张强,钟开斌,等.危机管理:转刑期中国面临的挑战.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06):63-68.

网络传播的时效性篇7

关键词:社交网络;人际传播;影响;应对策略

引言

随着电话、电脑、手机、网络等新媒体的发展与普及,QQ、人人网、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正日益成为大众交往的聚集地,社交网络媒介传播的方式应运而生。这种新型的传播方式扩大了人际交流范围,便于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丰富了人际交往方式和渠道,也恰如其分地迎合了当今信息时代高速的生活和工作节奏,但其对传统的人际传播依然产生了一些不利影响。本文主要研究社交网络传播的方式对人际传播的影响,包括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并试图结合实际,提出几点针对性的应对消极影响的对策,促进社交有效性的提高。

一、社交网络传播与人际传播的概念

传播是在特定的社会关系内、在特定的场所内进行的一项系统工程。其中,社交网络传播是在社交网络上进行的信息交流。在社交网络中,传播者通过非线性的形式广发信息以吸引其他用户的关注,而其他用户则是有选择性地传阅、反馈传播者所的信息。社交网络的传播者具有个性化、平民性和追求自我认同的特点,而受传者可以与传播者进行角色转化,传播的信息具有分散性、多元化和共享性强的特点。而人际传播指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交流,这种传播方式不需要任何非自然的媒介,信息交流的双方互为传播者和受传者,并且反馈较为及时,双方之间的交流更加充分,但相对大众传播,这种传播的信息量较少,覆盖面也较小,尤其是在多级的人际传播中,信息容易走样。

二、社交网络传播对人际传播的影响

(一)社交网络传播对人际传播的积极影响

1、丰富了人际传播的方式,扩大了人际传播的范围

以网络为渠道的沟通,没有地域的限制,也没有种族的限制。只要沟通双方不存在语言交流障碍,并且各有一台电脑终端与数据端口,就可以通过键盘进行交流互动。在互联网上,足不出户即可通达天下,大大地扩大了沟通的范围。网络交际使得人们无论身处世界何处,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实时通讯和交流,即使去国外出差或旅游,依然可以透过网络视频与亲朋好友进行交流,这种社交网络的交流形式极大地扩展了人际交流的范围,丰富了人际交流的方式和渠道,人们不再局限于面对面交流或用书信邮件交流。

2、增强了人际传播的时效性

网络的即时性、便捷性有助于群体沟通中的协调效率。网络社区将有共同兴趣爱好或技术专长的人集合在一个无实体的交流平台中,社区的成员无需面对面就可以匿名通信,iD号不受真实姓名的约束可以自行设定和更改,人们不再束缚于身份、性别、年龄等从而能够畅所欲言。这种传播方式相比书信、文字阅读和电话交流等非对面进行的沟通少了沟通的反应时间差,时效性更强。在沟通中,得到的回应越快,沟通的效果越好。尤其在群体沟通方面,社交网络传播对人际传播时效性的增强更为明显。

3、社交网络传播丰富了人际传播的内容

网络交际形成一种特殊文化形态,丰富了人们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有效弥补了传统文化空缺,从而促进了文化的多元化发展。网民通过社交平台建立和巩固人际关系,形成专属网络群体或社区文化氛围,很多线下不好意思交流的内容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传播,社交网络传播避免了人际传播的尴尬情况。社交网络传播虽然属于非面对面的虚拟交流,但可以实现多元化价值观和理念的碰撞,这种文化形态不受现实人际传播中财富、地位高低的影响,相对来说更为自由、多元化,且互动性更强。

(二)社交网络传播对人际传播的消极影响

1、加剧了人际传播的信任危机,使其冷漠化

随着社交网络的流行,人们越来越依赖于线上交流,线下的人际关系日渐疏远和冷漠化。虚拟社交网络对传播者的言行没有规范和约束,部分传播者可能会传播不实的信息,但如果受传者不加选择地相信,就会被误导,进而不再相信社交网络,社交网络传播就会出现信任危机,一旦这种不信任和失落感被带到现实中的人际传播中,就会影响加剧人际传播的信任危机。现实中的人际传播因为社交网络传播的不真实性而受到影响,人际关系也会被淡化,传播双方的关系也会出现疏远的现象。

2、网络中的不良信息侵害了受传者的身心健康

社交网络几乎不存在言论限制,传播双方都可以进行无约束的信息,正因为这一点,大量不健康的文本、图片、音视频等存在于社交网络中,这给很多未成年受传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甚至还有可能诱发其犯罪。青少年道德意识弱化,对暴力、色情、偷抢、欺诈等不健康的信息缺少免疫力,很容易受到不良诱惑。由于很多社交网络传播者和受传者也是人际传播中的传播者和受传者,社交网络中的不良信息势必会影响人际传播主体和客体的身心健康,使其出现情绪失控、失眠、易怒、神经衰弱等不良情绪,诱发各种心理疾病。

3、不利于人际传播中交流双方的隐私保护

大量社交网络的传播者同时也是人际传播的主体,因此,社交网络传播对传播者的影响也会波及人际传播的传播者。由于社交网络中,网民在交流过程中会获取到他人的一些私人化的生活细节,在当事人并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网络平台或开玩笑或恶意曝光,导致事件主角的形象、名誉、财产等受到极大损伤,还会侵犯人们的隐私。一旦这种线上的消极影响波及线下,就会影响线下人际交往的正常进行,极大地破坏交流双方的关系和亲密度。

三、应对社交网络传播对人际传播消极影响的对策

通过比较社交网络传播对人际传播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本文结合实际,提出了几点应对消极影响的对策,具体如下:首先,传播双方需要自我发展,通过自身的一些活动参与能力展现来压缩看手机与电脑的时间,并把真正的人际交流放到面对面交流上来,增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亲密关系,发挥人际沟通的最大优势,实现社交网络人际传播与人际传播的有机结合。其次,缩短上网的次数和时间,可以采取限制流量的使用方式,在需要进行心理交流时,如果时间充裕,尽可能采取线下交流的方式,这会提高沟通的有效性。对于面对面交流出现尴尬的内容,可以采取线上交流的方式。最后,加强对传播双方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在社交网络或线下设立心理咨询室,为有心理障碍的人提供心理辅导,此外,传播交流的双方都应加强自身的心理防御能力,在使用社交网络时,灵活过滤掉不良的信息,为自己打造一个相对健康、安全且舒适的人际环境。

四、结论

总之,网络具有复杂性,社交网络鱼龙混杂,其在交际方面虽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也带来了消极的一面。社交网络传播虽然丰富了人际传播的内容和方式、扩大了人际传播的范围,但同时也加剧了人际传播的信任危机,淡化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此外社交网络上的不良信息还会侵害人们的身心健康,因此,人们在利用这两种方式进行社交时,应扬长避短,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应对网络世界中夹杂的负面影响,从而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网,促进自身的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詹恂,严星.微信使用对人际传播的影响研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3,12:112-117.

[2]杨念念,张敏,温富成.社交网络传播特性及其中心性分析[J].中国报业,2014,02:14-15.

[3]邸焕双,王玉英.网络语言信息传播的条件及对人际交往的影响[J].情报科学,2014,07:55-58+65.

[4]韩有业.论网络人际传播对现实中人的特征的影响――基于网络交流沟通类应用形式的发展状况的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2,01:99-103.

[5]田芳.新媒体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学理论,2012,36:219-220.

[6]金晓宇.网络传播对人际关系的影响[J].城市地理,2015,22:242-243.

[7]陈叶,陈文华.新媒体社交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及对策[J].考试周刊,2014,44:169-170.

网络传播的时效性篇8

【关键词】网络;新闻媒体;优势

网络的诞生和飞速发展,导致形形的信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从而促进了网络媒体的形成和发展。网络新闻是依靠网络上的综合性门户网站和各类专业性网站所的具有传播价值的新闻信息。目前,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媒体以传播的经济性、时效性、便捷性、交互性、全球性、有效性等优势锐不可当地对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网络媒体的发展优势

自网络媒体出现之日起,便紧跟着网络飞速发展的步伐迅速崛起。它区别于那些传播文字信息的报刊、传播声音信息的广播、传播动画信息的电视,它传播的主要是以文字、声音、视频等多种形式所反映出来的综合信息。近几年来,网络传媒作为新兴大众传媒异军突起,并以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迅速扩张。网络媒体的发展无形中促进了新闻事业和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就目前形势来说,网络新闻媒体的发展,相对传统的新闻媒体有很大的优势,也正是这些优势促使网络新闻媒体的飞速发展。

传播信息的经济性、时效性、便捷性。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新闻传播是低成本的运行。传统的新闻播发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邮递员上门投递或受众自己购买,这种方式主要以各种报纸杂志为代表;二是通过专门的发送和接收装置获取新闻信息,而这种方式主要以广播、电视为代表。况且传统媒体的制作环节相对来说比较繁琐,资金投入也大,如报纸的制作就具有复杂的分色胶片和印刷的程序,广播、电视的运作又需要专门的发送和接收装置。假如报纸想要扩版、电视台想开设一个新的频道、广播站想要扩大功率等,都需要巨大的人力、物力的有效投入。相比之下,信息化时代的网络新闻媒体在扩大信息量、增设新的传播功能方面所需要的资金要比传统媒体少得多。[1]网络新闻媒体的建立和运作不需要太多的成本有效投入,而且在新闻信息的搜集和方面投入的资金也相对较少。

在信息网络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十分迅捷,已经超越了时间、时空的有效限制。各个时间、各个地区所发生的事情可以第一时间在网上进行传播,网络信息涉及人类生存的各个方面。而且,网络无孔不入的特性大大提高了信息传播的时间和真实度。这些是传统的新闻媒体所无法做到的。

传统的新闻媒体的内容、形式的选择和传播会受到很大的限制。而网络新闻传播可以同时传送文字、图像和声音,从而形成一种动态的立体传播效果。同时,网络上的新闻内容可以不限时、不限量地进行储存。在各种信息数据库中,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进行检索和使用。而且,对于同一事件的报道和评论也很容易进行对比,可以了解它所涉及的广度和深度,让读者对一个事件能够进行全面而清晰的剖析。

传播信息的交互性、全球性、有效性。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的一大优势就是它具有即时交互性的特征。也就是说,此时的传播者与受众可以无限时、无限地、无障碍地进行双向沟通与交流。例如,随着报刊电子版本的盛行,让读者在阅读网络电子刊物时就无须再去邮寄订单、订费,读者只需打开计算机接通网络就可以直接浏览刊物内容。此外,由于网络信息“全天候”的驻留性,读者对自己所需的信息内容和时间都可以自主进行选择,而不必受广播、电视播放时间或报刊邮发时间的限制,这都极大地方便了传者与受众间的联系,使信息的接收者拥有了更多的主动性。

由于网络的快捷、方便,能有效地缩短距离,因此,大大拓宽了网络新闻媒体所涉及信息的范围,使新闻具有全球性的特征。例如,中国文化宣传片《文化中国》亮相纽约时报广场便很好地证明了中国在进行有意识地融入世界,力求将中国最美的一面展示给世界,从而更好地让世界各国了解中国、认识中国。并且,随着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世界各个国家、地区所发生的任何事件都可以有效地在网上传播。

网络新闻媒体在注重信息时效性的同时,也注重信息的有效性。网络新闻媒体所传播的信息和传统新闻媒体的内容信息差别不大,但所传播的速度以及全面性是传统新闻媒体所不能比的。况且,信息的有效检索、有效储存、有效传播都是网络新闻媒体自身的优势。

网络媒体发展面临的问题

网络作为一把双刃剑,在对传统新闻媒体产生积极、广泛影响,促进新闻传媒自身变革,以及推动新闻事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网络媒体的发展带来了新的问题和忧虑。现实中的我们要正视这些困难和问题,多思考,努力解决,理智和清醒地面对,以促进网络媒体的健康发展。

网络新闻信息可信度的丧失。我们在庆幸网络的开放性、便捷性给我们带来很大便利的同时,也应该看到网络上海量信息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现象。各种信息的一哄而上,混淆了作为新闻信息的真实性。真实、准确是新闻的生命,因此,在网络新闻信息的时候,注重信息的可信度,便成为网络新闻的首要要求。那种只追求轰动效应和经济效益的行为是不可取的。同时,为了吸引受众而用各种充满噱头的话语重伤他人,置正确的舆论导向于不顾的行为更为可耻。当今网络新闻上存在着各种娱乐明星的“八卦”新闻,而最终事实证明是无中生有的例子数不胜数。这在很大程度上给受害人造成了名誉、心理上的伤害。这些虚假新闻不仅会误导公众,混淆视听,损害读者的利益,同时也败坏了网络新闻的名声。[2]

在目前的网络新闻媒体中,由传统媒体机构如报刊、电台、电视台等开办的占主体地位。由于他们有一套自己的业务运作体制和丰富的业务经验,因此,其所的信息大部分是真实、可信的。而一些非媒体机构和个人开办的网络媒体所的信息的可信度就有待认真核实了。有的网站所提供的信息纯粹是道听途说,有的是捕风捉影,有的是剽窃他人之作等一些为了吸引受众眼球所的虚假恶搞信息。比如2012年3月4日微博上的一条信息:“宋祖英遭人封喉?!”并且配有“真实”照片,表明此时的宋祖英正遭人“封喉”,而后来有网友澄清宋祖英只是用手抚摸一下自己有点酸麻的脖子。网络的开放性使得上网者可以随意自己的观点和态度,这种“网络自由”直接导致网络新闻媒体和信息的多样化和复杂化,导致真实性和可信性的参差不齐,从而也降低了网络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和传统媒体一样,网络传媒公信力是其保持持久竞争力的关键来源,是其不断增强竞争力的首要手段,是其第一生命力。网络传媒除了要在资金、技术等实力方面不断改进自己,提升自身市场竞争力之外,更要学会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有效提升传媒公信力这样的软实力。[3]

激烈的版权之争。网络的一大特色是实现全球信息资源的共享。不管何时、何地、何种性质的信息都能够在互联网上被找到,都能被应用,而且大多是免费的。这便带来了一个引起社会关注的问题:网络信息的知识产权需要保护吗?面对如此浩大的网络信息库,应如何有效保护?

目前,因为网络新闻传播中的不规范转载行为而引起的法律纠纷日益增多,但这种行为仍旧屡禁不止。特别是一些以牟利为目的的商业网站,他们的新闻信息来源主要是通过直接转载而获得的。我们经常会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因知识产权问题而出现法律纠纷的事件,其实,网络上知识产权的侵权行为更为严重,亟待有关法律法规的出台和完善。一些网站在既不付费,也不标明出处的情况下,直接转发其他网站的新闻信息,或者把其他媒体所提供的信息直接粘贴过来署上自己的名字,或者不经作者允许私自出版其著作等,所有这些行为已经对他人的知识产权造成了侵犯。目前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还不够完善,有其现实的模糊性,不能有效地解决网络新闻信息的知识产权纠纷问题。况且,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便捷性促使网络侵权行为变得容易和普遍,而且难以核查和追究,这便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和问题。

严重的安全隐患。网络上海量信息的甄别,致使新闻编辑的工作量加大,难度提高,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比如,网络新闻媒体信息具有时效性、不受距离限制等优点,但也有被人伪造、篡改、截获、混淆的可能。网络病毒和黑客更是能够肆无忌惮地攻击网络新闻媒体信息,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网络媒体的形象和新闻信息的真实性和权威性。同时,网络新闻还面临着一个严重的问题:由于网络新闻内容的海量性及监督功能的减弱,一些关于个人隐私的事件也屡见报端。继腾讯和360关于网络隐私的纷争不断升级引发国内网民持续关注后,全球最大的社交网站Facebook也被曝泄露用户信息,“谷歌街景”也因在加拿大搜集个人信息再次陷入信任危机。[4]而类似2008年艳照门事件的情况依然在网络上能够看到。网络信息传播的自由化和广泛性带给当事人的伤害也仍然存在。

结语

网络新闻媒体的建设和发展,涉及国家的新闻宣传、文化传播、意识形态、信息安全、信息产业发展、信息化建设等许多方面。目前我国网络新闻媒体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其在发展中所出现的问题,政府和社会各界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不能因噎废食,也不能一概而论,从而为网络媒体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其自身的发展和提升。

参考文献:

[1]唐润华.因特网对新闻传播的影响[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9(3).

[2]辛荣钰.试论网络媒体的影响力及社会责任[eB/oL].百度文库,.

[3]贾菁.网络传媒公信力研究[J].新闻爱好者,2012(3上).

[4]网络隐私再掀话题家用电脑需“加锁”[eB/oL].中山网.中山日报,2010-10-28.

网络传播的时效性篇9

1.1 数字化 

网络视频新闻是建立在互联网平台上,以互联网技术为主要的技术支撑,所以数字化是网络视频新闻平台最大的特点。在传统的信息内容、传播方式等方面,可以运用较小的信息耗损实现视频新闻的传递,传播速度较快。 

1.2 时效性强 

网络视频新闻可以在新闻事件发生的同时进行摄录和转播,所以其极强的时效性是其他传统新闻媒体无法实现的。同时,可以根据需要配以相应的声音和文字,可以从视觉、听觉等多个方面同时刺激观众的感官,这种直观的传播形式更有利于获得群众的欢迎。 

1.3 较强的现场感 

网络视频新闻除了与新闻事件同步的画面、声音以外,其营造的现场环境也可以为群众带来很强的现场感,通过力量、情感等要素的传达,使观看新闻的群众犹如身处现场,带来不一样的感官刺激。 

1.4 互动性强 

网络视频新闻传播的方式可以与观众进行互动,通过留言、论坛以及转发等形式,将观众也拉进新闻传播的主体环境中,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新闻的者和参与者,拉近了媒体与观众的距离,也更加容易使观众产生共鸣。 

2 网络视频新闻平台的传播效果分析 

网络视频新闻平台与传统的电视新闻相比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互动性等特点,而在传播效果方面,并不完全优于电视新闻传播,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1)网络新闻平台与电视新闻之间尚未形成密切的互补关系,所以无法达成良好的受众叠加效应,网络视频新闻使得观看电视新闻的观众数量越来越少,这也从另一个层面反映网络视频新闻具有更好的传播效果。 

2)虽然网络视频新闻吸引了很大一部分群众的视线,但是电视新闻以及文字和图片相互协调的文字新闻,似乎更加符合群众的阅读习惯。信息爆炸时代造成了大量的碎片化信息,而网络视频新闻平台对于很多信息尚未经过全面的审核便进行传播,或多或少的造成了一些虚假信息的存在。所以网络视频新闻的传播,仍然受到一些阻碍。 

3)网络视频新闻平台具有的互动性功能,使得其获得更多群众的广泛参与,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传播效果。网络视频新闻平台具有上传、下载等功能,而且视频可以评论或者转发,与观众的互动性较强。但是我们也发现,网络视频新闻上传的程序相对较为复杂,所以使用者并不多,这也是需要我们着重关注的问题。 

3 网络新闻传播平台的发展建议 

3.1 对网络视频新闻进行重新定位 

网络视频新闻与传统媒体之间的竞争,应该消除以往的同质化竞争模式,对网络视频新闻平台的功能、性质等进行重新定位,开展异质化竞争,才能充分体现网络视频新闻平台的优势。比如全国性的网络视频新闻平台可以将其网络新闻视频的内容集中在中央电视台的新闻传播方面,而地方的网络视频新闻平台,则可以充分展现地方特色,加入更多关于民俗风情以及娱乐的信息内容,迎合地方观众的需求,而且有利于拉近与观众的距离。 

3.2 丰富视频报道形式 

互联网是网络视频新闻的传播终端,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平板电脑、手机等移动终端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尤其是用手机接收和浏览新闻已经成为现代人随时随地的新闻传播方式,所以网络视频新闻的传播形式,应当按照不同用户的接受方式,对于新闻报道的形式、时长,以及镜头的切入和变换等,进行必要的调整,使其更加符合移动终端的使用,才能获得更多用户的支持。 

3.3 增加更多原创性新闻 

新闻的真实性和原创性,是保证其获得群众认可的重要基础,所以网络视频新闻传播平台的发展,应当加入更多原创性新闻,培养观众的忠诚度。一方面可以培养专业的新闻采编队伍,负责在新闻事件发生时用最快的速度进行采编和处理;另一方面则要培养新闻工作者的新闻敏感度,及时发现有价值的新闻,更多原创性新闻,才能提高其传播效果。 

网络传播的时效性篇10

1.旅游文化产业的网络传播内容同质化严重,缺乏个性特征

通过对现有网络传播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各地旅游文化产业的网络传播内容和信息表达十分类似,无法突出全国各地旅游文化的特色,网络传播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旅游文化产业网络传播内容同质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旅游文化的宣传内容和产品推广具有相似性;旅游文化传播网站和旅游咨询内容无法与地区文化产品进行有机结合,对当地有文化产品的推广作用及其有限;由于网站建设者缺乏对当地旅游文化的深入了解,认识肤浅,导致网络传播所展示的内容体现不出当地旅游文化价值内涵。

2.旅游文化产业的网络传播体系缺失,营销模式未实现网络化运作

目前,通过百度、搜狗等网络引擎进行搜索,关于旅游文化产业的网站为数不少但是良莠不齐,尤其是比较独立的小网站更是林林总总,彼此之间不相互借鉴相互参考亦无交集而言,旅游文化产业的网络传播体系尚未真正形成,处于缺失状态。除此之外,我国旅游文化产业仍然在沿用传统的营销模式,未实现网络化运作,比如数字营销、互动营销等先进的现代化营销理念尚未进入到旅游文化产业的营销模式运作中去,构建健全、创新、互动的网络传播体系和营销模式便显得迫在眉睫。

二、网络传播趋势下旅游文化产业的传播策略

1.充分发挥网络传播优势,加强旅游文化产业网络传播研究

现代社会信息传播技术发展迅速,网络资源共享趋于常态化,旅游文化信息网络传播具有跨区域性、跨行业性、多向互动、传播范围广等特点,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对外推广宣传当地的旅游文化,促进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壮大。因此,各地旅游企业必须仔细研究民众的消费习惯、消费心理、旅游文化的偏好等等,深入挖掘网络传播的潜在能力,充分发挥网络传播优势,不断深化旅游文化产业网络传播研究,争取在降低经济成本的基础上获得最大的旅游产业效益,促进当地旅游文化产业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

2.整合网络信息资源,打造旅游文化产业的品牌网站

传统媒体传播内容兼容性较差,传播方式单一,传播速度不够快捷,传播覆盖范围较小,作为新兴媒体的网络信息传播手段与传统媒介相比,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首先,网络传播的旅游文化内容丰富多样并且个性鲜明,带有浓郁地方特色和地域风情,易于吸引外地游客前来参观旅游。其次,网络传播平台的实效性可以适应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和旅游需求,通过对旅游文化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来推动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升级。最后,网络传播方式的多样性可以便于当地旅游业的对外传播,比如通过微博、论坛等手段以及某些大型网站的宣传和推广来拓宽旅游文化信息传播的广度。

3.强化网络互动传播,构建旅游文化产业的网络营销模式

在当今的网络化时代,旅游文化产业也进入到网络营销推广的时代,需要对所有旅游文化资源进行科学的分类,根据不同的景观特点、饮食特点、地域特色等划分为不同的旅游文化特色,以特色吸引消费,以特色拉动营销,构建全新、互动的网络营销模式。另外,在实际网络营销过程中,还需要强化网络互动传播,比如,综合运用旅游网站、论坛、留言板、讨论区等为旅游爱好者提供旅游文化资源的互动交流,以及开通微信、播客、博客等互动资讯平台,及时有关旅游文化资源的热点话题与活动信息,有效激发民众对旅游的兴趣,引导民众参与旅游文化体验,真正感受到旅游文化的魅力。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