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的必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34:37

绿色建筑的必要性篇1

关键词:绿色施工;建筑经济;意义;发展

一、绿色建筑的发展趋势

“绿色建筑”概念的产生体现了时代的进步,发达国家对建筑的绿色化早已高度重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接受并深化了这一概念。目前,我国与室内环境质量相关的网页已达120多万个,如何使建筑绿色化已成为热门话题。90年代,我市引入这一概念,到目前,绿色建筑观念也得到社会广泛认同。但是,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限制,在我市“绿色建筑”主要表现在观念上,在建筑上的具体表现还不多。可以肯定“绿色建筑”既已深入人心,其发展必然势不可挡。近年来,我市出现了室内环境检测行业,并在各个项目实行室内污染检测行业,标志着绿色建筑开始步入一个全新的阶段。

二如何发展“绿色建筑”

1、发挥“绿色”规划设计的龙头作用

建筑物的形成始于规划设计,首先要在规划设计阶段充分体现“绿色”,使建筑内外环境尽可能符合环保、节能减排等要求。目前,建筑规划设计对“绿色”的着力点,还滞留在绿化美化间距采光通风等较为直观的初级阶段,在如何控制气、光、声、视觉、精神污染等更高层次上,尚须探索进取。

2、尽量选用绿色建筑材料与构配件

首先在建筑材料及设备的选择上,要坚持“工艺先进、技术可行、精心选材”的原则,所有材料、设备必须符合“质量优、无毒害、无污染、工艺先进、且易施工”的原则。强调先选用绿色建材,主动淘汰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材料制品。例如在外墙砖以及地面砖等天然装饰材料的选择上,应避免采用放射性成份超过国家标准的天然石材,若选择不当,会成为人体健康的隐形杀手。而节能建筑体现了节约并合理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例如:淘汰旧式钢窗,使用具有密封、隔音、节能等优良性能的塑钢窗;用铝塑复合管、交联聚乙烯等新型环保产品取代镀锌钢管作上水管;用硬聚乙烯塑料排水管取代沙漠铸铁排水管;用6L以下的低容量节水型坐便器取代冲水量9L以上的坐便器;在照明电器中,广泛采用绿色节能照明灯具。除此之外,今后还将逐步禁用天然原木生产的建筑门窗、地板。

3、坚持“绿色”施工

按传统施工方法,将产生大量固体废弃物和噪音、废气、废水以及其它有机化学污染,这些污染的危害主要表现在施工阶段,有的还延伸至使用阶段造成长期危害。因此,必须改变传统施工方法,倡导全新的“绿色”施工。

施工过程中,将结构施工阶段产生的建筑垃圾,经分、剔除并把有用的废渣碎块粉碎后,与标准砂按1:1的比例拌合用于抹灰砂浆和砌筑砂浆,砂浆强度可达到5mpa以上。如,某公司先后在9万m2不同结构类型的多层和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回收利用各种建筑废渣840多吨,用于砌筑砂浆、内墙和顶棚抹灰、细石混凝土楼地面和混凝土垫层,使用面积达3万多平方米,节约资金305万余元。又如,以旧房改造、拆迁过程中产生的碎砖瓦、废钢渣、碎石等建筑垃圾为填料,经重锤夯实扩形成扩大头的钢筋混凝土短桩,并采用了配套的减隔振技术,具有扩大桩端面积和挤密地基的作用。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可达500~700kn。

目前,我市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且大部分在未经任何处理的情况下,便运向郊区或乡村,采用露天堆放或填埋的方式处理。在清运和堆放的过程中,粉尘和灰砂以及化学有害残留物造成了严重的空气、水体、土壤污染。对这些建筑垃圾如何处理,成了我市建筑绿色化道路上的一个重要课题。

三、我国发展绿色建筑经济的必要性

1、绿色建筑经济的国际环境

目前全球面临着碳排放量大幅度激增、气候变暖的恶劣环境,所以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低碳经济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现在,在欧美发达国家正在进行“低碳革命”,而次革命的核心就是高能效、低排放,欧美发达国家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抢占先机和产业制高点,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下大力度发展低碳技术,并且对相关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如产业、能源、技术、贸易等等。由此可以看出,低碳经济已经成为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的选择。所以中国作为一个影响巨大的发展中大国,必须把发展低碳经济作为以后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但我们也必须认识到这样做对我国来说既是可持续发展、转变发展模式的机遇,同时也是在国际社会中不可推卸的责任。

2、我国绿色建筑产业的现状

绿色经济的争夺战已悄然打响,这对我国是压力也是挑战。而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就目前来说虽然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也必须看到我国目前整体科技水平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我国经济从高耗能向低碳型经济转变最大的制约就是技术能力有限。我国目前经济的主体是工业,也就是说能耗的主体就是工业,而我国目前的工业水平还比较落后,经济增长点往往在一些高耗能产业上,这是我国工业目前的基本特征。我国政府正在谋求如何加快工业化、城市化以及现代化的步伐,在此阶段,能源需求必然会快速增长,但同时,我们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又不可能不上,由于我国经历了长期贫困落后的时期,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和人民一直以来的愿望,所以改善和提高全国人民生活水平水平,就必然会带来能源消费的快速增长,高耗能、高排放的特征更显突出,成为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一大瓶颈,因此如何既保证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又不走欧美发达国家用环境换发展的老路,是我国党和政府必须正面对待的发展现实。

3、关于绿色建筑的内在价值

将我国新建和在建房屋改造为绿色建筑,将造就中国最有前景的产业,推动未来10年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也是打开中国内需的战略大通道。2010年起,通过发展绿色建筑,中国每年有1~2万亿左右的消费市场,并利用中国现有的生产体系对称性生产出这个新增规模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由此可以拉动经济增长3个百分点以上,加快研究并推进跨越式产业的中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大战略,造就中国经济增长的力量。目前所有的产业之中,商品化程度最快、产业体量最大、对国民经济影响最大、拉动GDp增长最有效的产业,就是中国建筑业及相关产业。发展绿色建筑创新转换传统建筑从高能耗发展方式向低碳绿色建筑发展方式的转变,抓住绿色建筑的开发、建设和推广环节,大规模推进绿色建筑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绿色建筑市场。

结束语:控制建筑室内外污染和发展节能型建筑,使建筑绿色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千家万户和社会公众的生活和健康以及资源的合理利用。在新兴经济体市场需求巨大,这是建筑工业化技术的大趋势。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绿色建筑发展的大趋势已不可逆转,中国发展绿色建筑将有效带动新型建材、新能源、节能服务等产业发展,有望撬动超过万亿元的绿色市场规模。

参考文献:

[1]魏后.对绿色建筑经济发展前景的探讨[J].科技资讯.2008(34).

绿色建筑的必要性篇2

中国的绿色建筑研究始于2001年,近年来发展较为快速,涌现了很多具有代表性的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绿色建筑设计简单来说,即回归到绿色设计的“3R”原则,Reduce,Reuse,Recycle,减少环境污染、减小能源消耗,产品和零部件的回收再生循环或者重新利用。

在景观设计行业中,近年来最具代表性的是北京大学景观设计研究院的俞孔坚,他倡导白话景观,“反规划”理论,以及“天地-人-神”和谐的设计理念。其代表作品秦皇岛汤河公园就充分地体现了这一思想。秦皇岛市汤河公园位于中国著名滨海旅游城市秦皇岛市区西部,坐落于汤河东岸,长约1公里,总面积约20公顷,它有一个优美的名字:“绿荫里的红飘带”。这也给这个公园做了最好的注解:即用最少的人工和投入,将地处城乡结合部的一条脏、乱、差的河流廊道,改造成一处魅力无穷的城市休憩地,一幅幅和谐社会的真实画面,生动地在生态场景中展开。设计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有河流生态廊道的绿色基底,只引入一条以玻璃钢为材料的、长达500米的“红色飘带”,它整合了包括步道、座椅、环境解释系统、乡土植物展示、灯光等多种功能和设施。2007年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评奖委员会称它“创造性地将艺术溶于自然景观之中,非常令人激动,同时不乏很强的功能性,有效地改变并提升了环境[1]。”

但是俞孔坚的景观设计作为一种新兴的生态景观,与国内人们固化的思想大相径庭。国内的甲方始终是把商业和利益放在第一位,绿色和生态的理念更多时候只是噱头,是商业利益的幌子。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因素,比如如此生态的设计对于维护来说更加困难,而管理层是否有足够的资金或者愿意花费资金去管理维护这样的景观等等诸多因素,导致了这种生态型景观设计的市场非常狭小。而且中国绿色建筑起步晚,处在快速城市化的发展起步阶段,基础理论及思想准备不足,认识水平低下。

例证之一就是俗称“鸟巢”的国家体育场。该建筑称之为“超级绿色机器”,因为该建筑的一系列特色功能,比如雨水收集系统、能为运动场草地过滤阳光的半透明屋顶、自然通风系统以及体育场屋顶防水垫层等。但也有持反对观点的人认为,其造价高达45亿美元,建造和装饰浪费了巨量的钢材,但是现在却空置使用率极低,这简直是非常极端的浪费。某建筑评论家在给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的提议中认为该建筑永远也无缘成为可持续发展建筑,因为其“建筑成本如此之高,消耗的钢材和能源如此之多,几乎是建造类似场馆或体育设施所需造价的10倍甚至是20倍”。

与此同时,还有其他因素,比如绿色建筑效果是否达到要求需要很长的时间来证明、绿色建筑设计技术有所欠缺、绿色建筑的外观设计不成熟、市场机制发展不完善,等等,使“绿色”成为标签,变成招摇撞骗的手段。那么在这样的国内社会环境之下,是不是就意味着不应该推行绿色建筑与生态城市呢?

二、“以自然为中心”还是“以人为本”

人类发展长期以来都是在一个“以人为本”的模式下进行的,包括一切商业利益、科技研发都是为了服从于人本身对于生存和发展的需求,而这种“以人为本”的生存逻辑,其实是西方工业文明在近代对世界占主导地位而被人们所接受的一种意识形态。我们知道西方工业化文明的发展始终是以人的利益和发展为中心,比如工业革命中发明的蒸汽机之类的,都是为了满足人们对生产力发展的需求,包括从西方的城市规划和建筑以及古典园林也可以看出来,强调的是人工的痕迹,削弱自然环境对其的影响[2]。

那么在这种模式发展下的地球环境我们也是非常清楚了,中世纪欧洲自然环境非常恶劣,英国被称为“雾都”,遍地臭水和垃圾。现代中国又出现的雾霾、水污染、沙尘暴,以及层出不穷的各种社会问题。

比对西方哲学,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主要特征,即把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放在首位,而不是两者对立。在中国的古典哲学体系中,向来提倡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辩证关系,即“天人合一”,这是中国古典哲学所寻求的最终理念[3]。

那么对比一下前面说到的西方的工业化模式的话,中国古代则是与自然相互依存的一种农业和手工业的生存方式,物质资源从自然中来,最终又回到自然中。又比如说中国的建筑中徽派建筑风格追求布局和自然的和谐,西南部的建筑则根据当地山地的地形依山而建,材料也是木材、草、夯土之类的自然材料,这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甚至可以称之为“绿色”。在这样的发展模式下,中国古代科技更是在当时领先西方很多年。所以在古代中国文明一直处于世界第一强国的地位,也正是因为这种生存的方式。

上文对比西方和中国的发展模式并不是主张要回到古代中国的发展模式,而是论证了在这两种发展模式下,前者固然带领人类走向了空前的繁荣,但是也加速了资源和能源的消耗,为人类自己的未来埋下了隐患。而后者比前者对待自然更加和谐、更“绿色”、更加适合人类长久的生存和发展。

在当今社会,一切发展都是为人类自身服务,人类作为地球的主导者必然要生存发展,那么“以人为本”这个提法本身没有错,但是把“以人为本”从整个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孤立出来,在设计中仅仅考虑人自身的利益和需求,就会走进人类发展的误区。试想人类为了自身的发展不断向自然索取,破坏自然环境,那么地震、沙尘暴、雾霾、洪水等接踵而至的自然灾害必然会带给人类报应,并且当下人类的环境正在面临着这些严峻考验。所以上台后也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正是因为人类发展到今天,认识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性,才提出了“绿色”和“生态”等观念来努力达到以及维持这种平衡的关系。这也涉及到一个生态学上的说法,即“人类属于自然,而自然并不属于人类”。从这个角度出发,“以人为本”的设计观念可能并不是正确的,我们应该更加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提出?“以自然为中心”或者“以自然为本”的指导思想,或许这是一种更适合人类持续发展的理念。

三、绿色建筑与生态城市是否是人类“自我逃避”的手段

有的人说现代的科学技术根本无法有效地实现绿色建筑与生态城市的愿景,绿色建筑只是一个幌子。也有的人说绿色建筑根本只是人们在自我欺骗,全面实现绿色建筑在当今的社会中面临太多困难,想要借鉴中国古代的发展模式更是难上加难。

对于这些观点,笔者认为,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任何人都无法预知未来又涌现出什么科学技术来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就像五百年前刚研发出蒸汽机的人们又怎么会想到21世纪的今天会有iphone手机一样。而对于绿色建筑与生态城市是人类在欺骗自己这个观点,更是显得极端,人类文明不断地向前走,而每个阶段都会有一些进步的标杆来见证人类迈出的每一步,比如建筑界有普利兹克奖、学术界有诺贝尔奖、体育界有劳伦斯奖。正是有了这些标杆,人类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动力去创新和打破常规,所以我们也需要有绿色建筑与生态城市这样一个鲜明的标杆来见证人们从“以人为本”的意识形态进步到“以自然为中心”的意识形态中。

自从绿色建筑与生态城市的概念出现以后,不断受到各个设计行业奖项的青睐,比如俞孔坚的中山岐江公园2002年荣获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aSLa)2002年度最高奖项荣誉设计奖;2010主持设计的秦皇岛海滨景观带,再获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设计荣誉奖。再加上国家这几年推行的“海绵城市”这一对于大型城市规划建设的指导政策,使得生态型的城市景观成为了当今国内景观规划设计行业的主流方向。与此同时,国家正在大跨步地进行“美丽乡村”建设,建设生态型与资源节约型国家的政策,主张人们回到农村中,体验淳朴的乡下生活。而且国内大量的建筑设计公司和旅游行业现在也在大打生态牌,推出了很多不仅在商业上运作得很好,而且在生态保护方面也落实得非常好的项目,比如说杭州的安缦法云酒店、大理的悦榕庄酒店都受到了业内外的认可。

四、新加坡的绿色建筑发展对于我们的启示

作为一个热带国家,新加坡的土地资源和淡水资源非常匮乏,严重影响着国家的绿化发展。但是经过新加坡政府和人民的不懈努力后,新加坡现在绿化覆盖率几乎已经到达了50%,转身一变屹然成为了世界闻名的“花园城市”。

绿色建筑的必要性篇3

关键词:新时期;绿色施工理念;建筑工程;管理策略;分析研究

进入二十一世纪,在城市化建设不断助推下,建筑工程建设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大大提升了城市化建设水平。在实际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所造成的粉尘污染、空气污染、噪音污染、光污染等,给人们生活居住带来不便。低碳绿色理念是伴随着城市化建设,而出现的新型施工理念,是一种时展号召。针对现阶段建筑工程建设问题和缺陷,各地区也采取了一系列手段和措施,对建筑工程绿色和环保施工技术迭代和更新。笔者旨在研究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管理必要性,分析绿色施工理念下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和存在问题,探讨基于绿色施工理念的建筑工程管理策略,为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在绿色施工管理方面提供一些可行性思路。

1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管理必要性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压力。对于建筑行业来讲也是如此。尤其是绿色生态环保大背景下,传统的建筑工程施工,已经无法满足新时期工程建设需要。为了提升工程建设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满足工程建设市场需求,需要加强绿色施工理念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管理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性,主要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理念,是实现建筑工程节能减排需求重要手段,从而大大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其次,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理念,可以更好规范建筑施工行为,使得基层施工人员,可以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施工管理,避免工程质量问题的产生[1]。最后,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理念,实现了“以人为本”的目的,尤其是新型绿色施工材料的应用,大大提升了建筑使用者人身安全。由此可见,绿色施工理念在建筑工程建设中的应用,不仅是时展的必然要求,而且是建筑工程建设行业革新的必然趋势,更是绿色生态环保国家战略布局的必然结果。

2绿色施工理念下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和问题

虽然随着工程建设行业的革新和发展,建筑工程施工取得了一定的业绩,但是从绿色施工理念应用的视角,其实还是存在着一些有待提升的问题,影响到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管理效率。笔者认为,现阶段绿色施工理念下,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施工企业缺乏绿色施工管理意识。绿色施工理念是近些年随着建筑工程事业的发展,逐渐展现出来的新型施工理念。部分施工单位管理人员,没有及时做到与时俱进,对于绿色施工管理没有正确的认知,没有深入分析绿色建筑的时代意义,使得绿色施工管理存在不到位的问题。其次,施工企业重利润轻管理现象严重。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目的是利润和效益,这是不言而喻的[2]。可以说,利润和效益是施工企业的根本和根基。但是,从建筑工程施工过程来看,部分施工企业存在较为严重的重利润轻管理现象。比如,施工材料选择上,采取价格低廉的非绿色建筑材料;比如,在绿色施工技术提升上不到位等,都大大地影响到绿色施工管理水平和效益。再次,绿色施工管理缺乏科学性。部分施工单位,缺乏相应的绿色施工技术和管理人才。为单纯迎合国家绿色方针政策,或者单纯满足市场需要,虽然采取了一定的绿色施工技术和管理模式,但是却缺乏科学性和精准性、针对性,使得绿色施工出现问题。最后,绿色施工管理缺乏监督机制[3]。部分施工企业虽然在绿色施工技术和管理应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业绩,但是由于缺乏绿色施工管理监督机制,对发现的绿色施工问题无法得到及时反馈,使得绿色施工技术和管理无法真正得到整修弥补。

3基于绿色施工理念的建筑工程管理策略探讨

3.1落实低碳绿色建筑设计,注重开发可再生资源

建筑物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损耗,属于自然和常态情况。无论何种类型的建筑形态,都会出现或多或少能源损耗。为此,我们在实际低碳绿色建筑设计时,设计单位要着重做好建筑物节能设计,通过建筑物体形设计,达到节能效果和目的。比如,设计单位可以从建筑物的平面形状、平面布局、建筑进深、建筑体形系数、建筑表面面积系数、建筑长宽高、建筑朝向等等因素入手,对建筑物能耗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再比如,设计单位还可以对建筑物墙体、热缓冲区、遮阳区、门窗、屋顶等部位进行合理设计,使得建筑物本身护结构,可以达到保温隔热效果。另一方面,低碳绿色建筑设计时,要合理开发利用各种可再生资源。太阳能资源、风能资源、电能资源、热能资源等,都属于清洁能源利用范畴[4]。比如,太阳能资源作为一种用之不竭的资源,可以用来建造太阳能光电屋顶、太阳能电力墙、太阳能光电玻璃等,利用太阳能资源将太阳能转变为建筑本身热能。再比如,风能可再生资源,可以借助风能资源安装风力发电和风力制热装置,可以使得风能转换成建筑物可直接利用的能源形态,为使用者提供源源不断的能源资源。

3.2培养绿色施工人才队伍,重视现场能源和资源管控

绿色施工理念和技术的贯彻和落实,单纯依靠传统施工人员和技术手段,是远远不够的。绿色生态环保大背景下,必须要培育出新型的绿色施工人才队伍,为建筑工程绿色施工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型人才支持。绿色施工人才是建筑工程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是企业竞争的核心和关键。为此,施工单位要加强对绿色施工人才的引进,聘请高素质、高水平、高绿色技术标准、高能力的施工人才,进入到建筑工程建设企业中,为工程建设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此外,对于现有的施工人才,除了要根据施工需要进行更新换代以外,要对保留下的传统施工人才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他们在绿色施工知识和施工技术方面的视野和水平。另一方面,施工单位要尽力减少对能源资源的消耗和浪费。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对于生态的破坏和环境的污染是不可避免的[5]。然而借助新型绿色环保技术和科技,可以最大限度降低施工现场环境污染,实现对施工现场资源能源的有效节约。与此同时,施工单位要积极引进环保工艺设备,在各种环保技术手段配合下,在降低施工成本同时,更好保护施工现场环境,坚决杜绝能源超标和资源浪费现象。

3.3注重施工技术创新,更多选用新型绿色施工技术

随着建筑工程技术不断蝶变和更新,一些新颖的绿色施工技术和绿色施工材料,逐渐进入到建筑工程行业当中。比如,工程建设中常见的地源热泵技术,夏天可以通过对室内空调热量的引流,借助冷凝器或蒸发器,将热量引流并暂时储存至地下。而到了冬天,可以利用热泵技术将储存于地下的热能,直接引流出来进行供暖。地源热泵技术,在冬夏之间的反复能量交换中,实现对可再生资源的充分利用,大大减少了对煤炭和石油等非可再生资源的损耗。另外,建筑施工单位在选择建筑材料时,要具备一定经济意识和生态意识,要选择环境负荷小的建筑材料,比如生态水泥、高性能建筑材料、绿化混凝土等,提高绿色施工材料的覆盖率。甚至在进行建筑材料选择中,也尽量选择可循环使用建筑材料,例如优先使用钢结构建筑,同样也可以提高建筑材料使用寿命[7]。最后,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当中,可以增加废水回收与过滤系统,对生活废水进行回收再处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总而言之,建筑工程施工单位,要更多选择绿色施工技术和绿色施工材料,实现绿色生态理念的创新发展,真正实现建筑工程绿色施工应用。

3.4迎合绿色施工需求,构建起绿色施工管理体系

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迎合新时期现场绿色施工需求,可以根据工程建设实际情况,构建起绿色施工管理体系,使得各个部门和相关施工人员,都可以在绿色施工管理机制约束下,更好地开展各自工作。笔者认为,在实际的绿色施工管理体系构建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合理地设置绿色施工管理机构。管理机构的设置,可以根据工程建设的需要,设置2~3级机构:一级机构可以由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共同组建;二级机构可以由施工单位的管理机构来担当,并设置专门人员对接施工单位;三级机构可以由施工单位下属的分包单位进行胜任,直接对施工单位和施工品质效益负责[8]。其次,对于设置好的绿色施工管理机构,要坚决落实绿色施工管理责任制度,要划分出明确的区分,使得每个部门都有属于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范围,尽量做到责任到人、奖惩到人。最后,要建立起完善的沟通和交流机制。绿色施工管理机构设置较为复杂且环节错综,为此要建立起完善的沟通和交流机制,实现各个单位之间“0障碍沟通”。比如,可以借助新科技形式,搭建线上沟通与交流平台,可以大大提高绿色施工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4结语

综上所述,绿色施工理念在建筑工程建设中的应用,是时展的必然要求,是建筑工程建设行业革新的必然趋势,更是绿色生态环保背景下,施工技术和施工材料进行创新的必然结果。建筑工程绿色施工应用,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需要从绿色施工人才培养、绿色施工组织机构、绿色施工管理体系、绿色施工技术创新、绿色能源资源管控等多方面入手,全面提升建筑工程绿色施工应用水平和效率,实现绿色施工理念的全面贯彻,促进建筑工程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

参考文献

[1]吴艳.基于绿色施工理念的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对策探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2(7):48-50.

[2]郭龙清.绿色施工理念下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探讨[J].房地产世界,2022(3):152-154.

[3]董英红.基于绿色施工理念的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分析[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2(2):65-66.

[4]唐文静.绿色施工理念下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路径探究[J].工程与建设,2021,35(6):1381-1382.

[5]苟发祯.绿色施工理念下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居舍,2021,23:133-134.

[6]张腾腾.绿色施工理念下创新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策略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16:158-160.

[7]曾建.绿色施工理念下的建筑工程管理的新策略探讨[J].居舍,2018(4):114-116.

绿色建筑的必要性篇4

绿色建筑指在建筑的设计期、建设期和运营期整个全生命周期内,注重节水、节电、节地、节材、节能、环保和控制污染,采用一些列绿色科技手段,建设健康、安全、无害,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建筑。绿色建筑不仅是经济发展的产物,更是社会价值观进步的产物。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人们很少关注居住环境的健康、环保。但是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居住环境的舒适性、健康性,对建筑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绿色建筑不仅改变了城市化发展的方式,改善环境,更能节约资源,造福后代。对于绿色建筑的设计涉及到各方各面,不仅要考虑到建筑周围的气候、环境、经济、文化特点,还要考虑建设过程中的材料、设备、环保(节能、节水、节电等)效果和舒适性效果。因此绿色建筑在设计时必须体现健康环保的材料和设备,如装饰用的油漆涂料等要选用无甲醛释放的材料、避免使用合成材料等,最终使绿色建筑与外部环境和谐相通,居住舒适。

2绿色建筑推广存在的问题分析

2.1尚无完善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

虽然绿色建筑越来越受到重视,相应的指标及评估体系逐渐出台,其规范性逐步建立。但是,因为我国对于绿色建筑的研究起步晚,经验和数据少,而且现有的绿色建筑评估主要着重于设计和施工过程,其准确性和权威性难以保证。同时,由于建筑工程工序复杂,条款众多难以量化,因此其评估难度很大。而且,目前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缺乏经济性和舒适性评估,不利于实现住户的效益。因此建立一个科学、规范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对于促进绿色建筑的推广至关重要。

2.2尚无有效的激励机制

绿色建筑由于其特殊的建设材料和建筑技术要求,因此其建设成本比较高,开发商所获得的利润就比较少。而且,目前房屋价格很高,公众对于绿色建筑的认知度较低,因此开发商对于建设绿色建筑积极性较低。首先,目前我国尚没有建立有效的激励政策机制,比如采取优惠补贴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因此难以激发开发商建设绿色建筑的兴趣,这也是绿色建筑推广困难面临的核心问题。其次,我国尚未建立相关的融资优惠政策,比如风险补偿。虽然,在融资方面政府已出台担保政策,但是尚未形成行之有效的机制。第三,政府采用的是事后奖励方式,难以激发开发商的积极性。

2.3绿色建筑成本高、设计难度大

在绿色建筑的设计阶段,由于其特殊的设计要求在设计阶段要耗费更多的人力、财力。在绿色建筑的施工阶段,绿色建筑要面临更多的技术难题、设备要求,有更高的环境保护要求,增加更多的建筑成本。在绿色建筑的装饰阶段,对其舒适性和健康性有更多的要求,会增加其建筑成本。调查显示,我国的建筑中绿色建筑增加的成本占到2.7%—9.3%。而且,绿色建筑要将绿色建筑的理念体现在建筑的方方面面,其通风、照明、采光、采暖及其材料都有特别设计,但是目前由于其实践经验少,设计院遵循固有的设计模式不愿花时间研究如何设计绿色建筑。

3绿色建筑推广采取的对策分析

3.1完善绿色建筑激励机制

要顺利推广绿色建筑,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来促进其发展。激励机制的目的在于消除绿色建筑成本高的弊端。因此,可以在补贴政策和税收政策方面对绿色建筑的推广加以激励,提高开发商建设绿色建筑的积极性。(1)补贴政策政府应将绿色建筑的建设和市场机制相结合,以优惠补贴政策来激发开发商的兴趣和用户的积极性。对于消费者,可以采取“给予绿色建筑购房者以普通住宅套房同等信贷”的优惠政策,或“与首次置业购买普通住宅同等的契税”等优惠政策。对于开发商,对建设达到标准的绿色建筑开发商,给予专项补贴、减免企业税、降低贷款贴息等优惠政策。(2)税收政策税收政策可以采取优惠税收和强制性征税政策。对于开发商而言,绿色建筑推广面临最大的问题便是成本问题,税收优惠政策可以补偿开发商因增加环保功能而增加的费用,降低其成本,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绿色建筑的价格,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3.2完善绿色建筑法规

法律手段是使社会公众遵循规范,推广绿色建筑实施的保障。虽然我国对于建筑的用地、市场和管理已经有《土地管理法》、《房地产管理法》和《建筑法》等法律规定,但是对于绿色建筑并没有系统的法律规定。《节约能源法》虽然对于节能有所规定,但是都是一些激励作用,具有较差的强制性效果,因此其实施效果较差。所以,必须构建绿色建筑方面的法律法规,并加强执法和监督工作,对绿色建筑的推广形式具有强制性实施作用的法律。

3.3健全绿色建筑评估体系

对于绿色建筑,我国的评估体系对其有着较高的标准,但是由于绿色建筑较高的技术要求,其评估标准与施工技术之间存在着脱节问题。据2006年调查显示,在建筑设计阶段达到标准的项目占95.7%,而在施工阶段仅有53.8%,建成后达到设计标准的小于20%。[4]针对绿色建筑发展的现状,制定绿色建筑评估体系首先要以实际为准,根据绿色建筑实践中各个工序和环节的情况,制定相应的评估标准和体系。同时,要解决建设标准和评估体系与实施环节脱节的问题,因此要完善执行环节的标准及评估体系。

3.4加大技术研发支持

绿色技术使用是绿色建筑推广的基础,绿色建筑具有很高的技术要求和职能要求,因此需要更高的科学技术要求。研发绿色建筑相关的节能材料、节能技术、节能工艺、风险规避技术,可以降低绿色建筑的建设成本。同时政府应加大对绿色技术研发的资金支持,鼓励各相关人员致力于绿色技术研发,加快绿色建筑推广的进程。第三,加强与国外的绿色建筑技术研发的合作与交流,不断提高我国的绿色建筑建设水平。加大绿色建筑技术推广机制,将绿色建筑新材料、技术和体系转化应用,并编制相应的技术目录,促进其推广使用。

3.5加大宣传与示范力度

要加大绿色建筑的宣传力度,可以举行绿色建筑模型展览,构建绿色建筑教育基地,对绿色建筑的理论、方法进行宣传,推广其应用。同时,通过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介对绿色建筑进行宣传,提高公众对绿色建筑的认知度、树立绿色消费观。另外,要加大传统建筑的弊端的宣传力度,使公众意识到传统建筑的破坏性和资源的紧迫性,选择绿色建筑购买。政府应加大示范力度,组织绿色建筑的示范工作。首先,进行单个达标绿色建筑示范工程,比如组织“旧房改造绿色工程示范”、“可再生能源建筑示范工作”等。其次,进行区域性绿色建筑示范工程,比如组织“可持续发展建筑城市”、“生态建设城”等。第三,加强单项绿色技术示范,比如进行“太阳能发电示范”、“节能材料应用示范”等示。

4结论

绿色建筑的必要性篇5

关键词:绿色建筑发展策略

绿色建筑必须因地制宜、物尽其用、与生物的和谐相处。随着全球经济的加速发展,环境、资源问题凸显,尤其温室效益导致的全球变暖问题严重加剧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形成严峻的挑战。2009年12月7日,全球192个国家和地区齐集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此次会议被称为自二战结束后最为重要的国际性会议之一,本次会议对每个国家提出低碳减排的要求。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积极承担作为一个大国的责任,承诺到2020年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要比2005年下降40%-45%。

当前,我国住宅和公共建筑都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建筑消耗主要包括钢铁,水泥,木材等的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消耗。据相关统计,建筑行业所排放的废气占总排放量的50%、二氧化碳占40%,为能源消耗较大的行业,地产行业逐步实现向“绿色低碳”地产的转变势在必行。同时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建筑业的消耗会以每年1%的速度增长,建筑业的消耗量远远超过一、二产业,因此发展绿色建筑经济成为兑现我国节能减排承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切实保护环境的重要措施。当前我国绿色建筑发展中存在着政府表率作用未凸显,观念转化不彻底;政策法规机制的不健全;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宣传普及推广工作不到位等问题。为进一步推进我国绿色建筑市场的形成和有序发展,要切实发挥政府在发展绿色建筑行业中的作用;加快完善绿色建筑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完善与绿色建筑相关的激励制度;加大宣传和普及绿色建筑的相关内容等。

一、绿色建筑及其评价标准

1990年世界上第一个绿色建筑在美国安家落户,1992年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第一次较为明确的提出“绿色建筑”的概念。此后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和推广,2002年世界绿色建筑理事会成立,绿色建筑成为一项全球化的运动。

所谓绿色建筑总体上指的是在建筑物的建造和使用的全周期内,以不破坏原有生态环境为前提,充分利用周围的自然资源,做到最大限度的节约土地、水、能源等,在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的同时又能给人类提供健康、陶冶情操的居住环境。

绿色建筑主要是从设计和施工两方面来体现“绿色”的理念。从实践来看,图纸方面的设计做到环保节能一点都不难,真正的难处在于施工方面的绿色理念的落实到位。有数据表明,90%的建筑在设计都是符合绿色建筑的评价标准,但到验收阶段符合绿色建筑标准的往往不到20%。具体来讲,绿色建筑需符合以下几个标准:

第一,要做到因地制宜。作为绿色建筑的灵魂,因地制宜要求建筑的设计和施工要符合当地的气候、水文、日照等各种条件。从设计上将原有的可利用的资源充分考虑进去,取代过去全部推倒重建的浪费做法,同时要坚决杜绝挖山头、填塘、造地等类似情况的出现。

第二,要做到物尽其用即最高效率的使用建筑材料。尽可能多地利用可再生材料,同时尽量使用当地原有的建筑物、木材、土石等材料,不必盲目追求所谓的“进口加工”材料。

第三,要做到与生物的和谐相处。绿色建筑打出“以人为本”的口号,但在坚持该原则的同时还应考虑其他生物种群,与周围环境形成良好的互动机制。

二、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障碍

中国经济正处在高速发展期,巨大的人力、物力的消耗,给社会、环境、资源造成严重的负担。在实现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为了更好的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绿色建筑从一开始便得到肯定,并迅速的推广、实践,发展势头良好。其中,出台了包括《绿色建筑的评价标准》、《绿色施工导则》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以规范绿色建筑市场的发展;相关的监督和激励机制也逐步的建设和完善中,在制裁违规行为的同时鼓励更多的企业和单位参与绿色建筑的设计和建设事业中来,绿色建筑市场前景广阔。另外,开发商为适应时展潮流、吸引更多的顾客和谋求更大的利润,也相继打出绿色建筑的口号;普通百姓也在潜移默化中吸收和接受绿色建筑的理念。虽然绿色建筑在我国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不可否认由于我国绿色建筑发展晚、起点低,现在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仍存在着许多不足和问题。

(一)政府表率作用未凸显,观念转化不彻底

现阶段政府在绿色建筑市场方面的工作仍存在缺位、错位和不到位的情况。一个简单的数据对比,在全国的建筑比例中大型的公共建筑和政府建筑仅占到了4%,但其能源消耗却占到了22%,单位能耗更是惊人,是普通民居的5-10倍。但我们很难在不合格建筑物整治工作中看到具体的改进建议或措施。另外,政府部门相关工作人员本身对于什么是绿色建筑没有真正的理解,在这样的基础上,更谈不上制定出合理的政策法规来推动、发展和完善绿色建筑市场。

(二)政策法规机制的不健全

在法律法规方面,主要表现为体系的不健全和落后。现行的《建筑法》颁布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对于当前正在迅速发展的绿色建筑产业只字未提,而对于建设节能也缺乏强制性的规定,只局限于支持、鼓励和提倡。除此外,颁布的《节约能源法》、《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等法规规定过于原则化、笼统概括性强,缺乏实际可操作性,如罚款部分并未明确的规定法律责任。

(三)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由于绿色建筑的效益更多的是体现国家和社会方面,对于个人来说特别是开发商更要承担建造的初期的成本,因此如何更有效的激励他们投入到绿色建筑的事业中是当务之急。但从具体实践来看,不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地方领域对此的相关规定较少,且强制性条款较多。

(四)宣传普及推广工作不到位

当前有一大部分老百姓简单地把“绿色建筑”理解为高科技、高成本、高档的“三高”产品,对绿色建筑存在着认识误区,甚至于部分地方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百姓们对绿色建筑产生旁观、排斥的心理,这不仅不利于对绿色建筑的推广,也与政府将绿色建筑打入普通民居领域的初衷背道而驰。

三、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策略

(一)发挥政府在发展绿色建筑行业中的作用

作为国家工作的制定者、指导者、监督者和推动者,政府在房地产行业实现绿色化的过程中,通过制定合理可行的政策法规将推动房地产的宏观动力真正转化为促进经济友好发展的微观动力。首先,严格审批,尤其是公共工程和政府建筑的修建申请,从源头上确保建筑体现绿色环保低碳的设计理念。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从公共工程和政府建筑着手,既能充分表明政府推动绿色建筑事业发展的决心,也能起到积极的示范推动作用。其次,针对当前存在的由于验收问题而导致施工单位为施工过程中为了降低成本或者施工难度而偷工减料或更改施工计划的情况,严格验收检查制度,对包括施工前、施工过程及施工后的工程情况进行检查。实行常规验收和不定期验收相结合的制度安排,通过不定期的突击检查,对违法违规的施工单位进行整顿,并依据情节的严重程度依法做出相应处理。第三,落实问责制度,并将此纳入政府工作的评价体系当中。一旦在验收阶段出现不符合绿色建筑标准的建筑,迅速向相关负责人追究责任,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实现绿色建筑市场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发展。

(二)加快完善绿色建筑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鉴于绿色建筑在我国发展时间短,因此必须加强相关的立法工作,确保绿色建筑行业的方方面面在实践中都有法可依,避免留有法律上的漏洞。其次,在制定过程中,要坚持实事求是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改变过去的政府主导、科学家主体、缺乏多层次的专家参与的制定模式,形成新的标准制定模式,实现包括科研人员、开发商、建筑师等在内的决策模式以此来加强法律法规的可实际操作性。对违法违规的处罚要有细致和硬性的规定,这样才能使监督真正的做到有法可依,不让监督流于形式。此外,要对地方各级政府实行评价考核制度,要求地方政府从当地实际况出发,制定促进和推动绿色建筑在当地发展的法律法规,改变地方放任所谓绿色建筑的发展状况,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三)完善与绿色建筑相关的激励制度

通过税收优惠、免税、折扣等各种方式,建立健全与绿色建筑相关的激励制度,充分调动各市场主体参与的主动性和热情。如对于生产绿色节能可再生产品的企业,可以对部分产品实行价格补贴或优惠政策,以鼓励更多的企业加入绿色节能的生产队伍中来。其别优秀者,可授予其“优秀企业”称号,打造企业的品牌,以品牌的无形力量推动绿色建筑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对于采用绿色节能可再生材料的建筑企业或开发商,一律根据购买的不同的材料实行多层次的返补政策,以此来提高施工单位建设绿色建筑的积极性。同时为了防止企业或施工单位谎报销售量或购买量扰乱正常的市场秩序,政府应加强审查工作。另外,对于购买低能耗房子的消费者,应规定出台具体的退税奖励措施,刺激、提升用户使用节能绿色建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让更多的用户认识、了解、购买和使用绿色建筑,绿色建筑市场才有持续成长的动力,才有可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建筑市场。

(四)加大宣传和普及绿色建筑的相关内容

绿色建筑的推广在于绿色理念的倡导和宣传。利用网络、电视、杂志等各种媒体,对于当前日益加深的能源危机问题给予深刻客观的报道,提高公众的能源危机意识和环保节能意识,提高全社会对于绿色建筑重要性的认识,从观念上转变对绿色建筑的理解误区,自觉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绿色建筑事业中。其次,充分利用社区、各地居委会等基层组织,组织志愿者定期做好海报宣传、举办沙龙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节能与绿色建筑的宣传,寓教育于乐,为绿色建筑的推广和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群众基础。另外,可考虑在大学的相关专业中增设节能与绿色建筑课程。

参考文献:

[1]仇保兴,从绿色建筑到低碳生态城[J],城市发展研究,2009(7)

[2]薛明,胡望社,杜磊磊,绿色建筑发展现状及其在我国的应用探讨[J],后勤工程学院学报,2009(3)

[3]于一凡,田达睿,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的国际经验比较与借鉴[J],上海环境科学,2009(1)

绿色建筑的必要性篇6

[关键词]节能;可再生;绿色建筑;节能环保;未来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S21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6-0349-01

前言

随着冰川融化、气候变暖等自然现象的发生,人们已经意识到自然生态环境破坏对人类社会将造成怎样的危机。建筑产业作为污染和破坏生态环境的罪魁祸首,必须对其实施改革。绿色建筑就在这样的形势下应运而生,其核心思想就是减少建筑耗能,维持生态环境平衡,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本文将对绿色建筑的含义及其发展的必然性做简要讨论。

1绿色建筑的含义及设计策略

1.1绿色建筑的含义

自然与生态环境对于人类的重要性是无法言喻的,它是人类得以延续、社会得以发展的重要前提,如果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和污染,将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众所周知,人类社会的诸多生产活动中,建筑活动是对生态环境和能源消耗影响最大的,因此对建筑的改革势在必行。

绿色建筑是一种社会需求,是阻止生态环境被进一步破坏的手段。所谓绿色建筑,就是指在建筑材料、建筑施工、建筑物最终投用的整个过程中,降低化石能源的开发与使用,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和污染物的排放,减少建筑生产过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破坏。绿色建筑中使用的建筑材料都是具有耗能低、污染小、寿命长、并可循环利用的绿色材料,诸如太阳光、太阳能、风能、沼气能、绿色植物遮阳、雨水等。

1.2绿色建筑设计的总策略

房地产建筑行业是我们国家支柱性产业之一,与此同时,也是对生态环境破坏最大、污染量排放最大的产业。绿色建筑设计是要针对建筑施工的整个过程,确保每个环节都是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绿色建筑上常采用设计有:种植屋面、自然通风及采光井、自洁净玻璃、自然通风烟囱、太阳能夜景照明、中空双玻玻璃幕墙、铝合金断热内开窗、地下室太阳光采光、轻质保温墙体等,其核心的设计理念就是,加强对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降低能源的消耗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实现建筑、人类、社会与经济多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1.3绿色建筑材料的使用

在建筑施工中所使用到的材料、管材等的生产过程会发生很多能源损耗和环境污染,多数建材都会对环境和人的身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例如:混凝土会散发氡气、人造板材有大量甲醛挥发等。在目前的房地产建筑中,多数仍然是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水泥恰恰是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建筑材料之一,而且钢筋混凝土结构拆除后还会留下很多难以处理的废弃物。因此,绿色设计理念下,要选用可再生、循环利用的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建筑材料,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人们身体健康的危害。

1.4绿色遮阳设计

建筑物的遮阳设计有很多种:窗户外遮阳、窗户内遮阳、中空玻璃夹百叶遮阳、利用植物、建筑物之间相互遮挡遮阳、利用透光材料白遮阳等等。遮阳设计的主要作用就是改善建筑物的热工性。选择合理的遮阳方式,有利于加强建筑表面对外部气候资源的利用,为室内提供良好的气温环境。

1.5水资源的回用

选用节水器具,采用雨污水处理系统来处理回用全部建筑污水和雨水,如冲厕、绿化浇灌、景观水池用水、清洁道路和夏季中庭玻璃天窗的水幕降温等。

1.6开发利用节能系统

受气候、地区的差异性影响,建筑耗能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要根据各个地区的不同特点来选择不同天然能源的利用方式,以构建科学、适宜的节能系统。例如:寒冷的北方,冬季采暖所消耗的能源巨大,耗能排放的二氧化碳又严重的污染了环境,这种状况下就需要加强墙体的保温设计,同时开发新的绿色能源,减少碳的排放。炎热的南方,夏季降暑所消耗的能源也是非常大,因此在建筑设计上,要加强隔热、遮阳、自然通风设计,以降低对电能的损耗。使用清洁能源,是绿色建筑下建筑设计的必然趋势,目前被开发利用的自然节能系统有:太阳能热水器系统、太阳能制热和制冷系统、家庭太阳能发电系统等,除太阳能外,风能、生物能、地热能也会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节能系统中。总之,对可再生能源的综合利用,是建筑绿色化规划设计的发展趋势。

2绿色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

绿色建筑的中心思想是节约资源、减少能耗,虽然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绿色建筑的基础研究相对滞后,节能技术与节能建材发展的还不成熟,绿色建筑配套施工技术也比较复杂,但是,由于绿色建筑遵循的观念是可持续发展,重在强调建筑行为与生存环境的和谐统一,因此绿色建筑必将是新世纪建筑的发展主旋律。

绿色建筑是随着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界不断濒临失衡的危险现状所寻求的理智战略,它以人、建筑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在利用天然条件和人工手段创造良好、健康的居住环境同时,尽可能地控制和减少对自然环境的使用和破坏,充分体现向大自然的索取和回报之间的平衡。为了重建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实现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的协调平衡,促进人类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是未来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

结束语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重要性的认识越来越高,体现节约能源、节省资源、保护环境、以人为本发展理念的绿色建筑必将成为新世纪建筑的主题,绿色建筑将占领建筑产业的整个舞台,虽然现存状况下,绿色建筑还没有深入人心,实施与发展还存在诸多的困难与阻碍,但随着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人类与自然界协调发展的全球化战略,绿色建筑终将被人们认可,成为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促进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共处,绿色建筑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郝靖欣,张希晨,持续发展与绿色建筑[J],时代建筑,1999

[2]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GB/t505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3]江亿,中国建筑能耗现状及节能途经分析[J],新建筑,2008

[4]田蕾,建筑环境性能综合评价体系[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绿色建筑的必要性篇7

【关键词】绿色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策略

一、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当前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由于我们的地球长期遭到人类活动的严重破坏,地球温度由于温室效应不断上升,成为人类生存的重大威胁,所以需要世界各国积极采取措施,寻求有效手段应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以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案。当前正在倡导低污染,低能耗的绿色低碳经济模式,这种绿环环保的观念也越来越深入人心。西方国家长期以来一直注重环境保护问题,其采取的环保措施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执行力上要比发展中国家都有较高的水平。正是有了这些全面的措施,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更环保和可持续,西方国家在新能源开发,低碳经济推广方面都有先进的经验。我国近年来对于绿色环保的意识也越来越强,实施低碳经济发展思路的建筑企业也为数不少,这也是由于世界范围内环保意识提高促使绿色低碳经济发展的外部原因造成的。这是一个良好的局面的开始,但是我国进行的现代化建设和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国内需求对绿色低碳经济的推动作为内因也是必不可少的。

二、我国绿色建筑经济的发展现状

1.暂未形成完善的绿色建筑经济市场体系

由于我国绿色建筑经济起步较晚,很多消费者还无法形成对绿色建筑的全面认识,即便国家近年来一直鼓励和支持发展绿色建筑经济,但是还没有形成完善的G色建筑经济市场体系,导致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相对不足。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我国的建筑经济发展,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追求整体上的数量与规模,而对于发展质量却相对忽视,加上我国现有市场经济体制的固有弊端,致使绿色建筑在建筑经济体系当中只占有很少的份额;另一方面是因为我国建筑市场体制存在不足,在建筑项目的开发过程中,很少会将环境成本计算入总费用成本中去,在施工过程中也很少会主动采取价格相对较高的绿色建筑材料和施工技术。

2.缺少绿色经济发展的技术支持和激励政策

在绿色建筑经济的发展中,企业无疑是最为重要的市场主体,企业不仅是绿色建筑的直接设计者、施工者和维修者,还是绿色建筑材料、绿色建筑技术的直接研发者。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比较早,所以建筑规范和施工标准相对完善,对于绿色建筑的市场认可程度也比较高。而我国房地产市场起步较晚,绿色建筑经济的发展还面临着很多的挑战,其中绿色技术的创新能力不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我国的建筑市场上目前缺少集可行性、先进性和经济性于一体的绿色建筑材料和施工技术。

3.缺少绿色建筑经济的有效评价机制

目前,建筑市场上关于绿色建筑的呼声越来越高,关于绿色建筑经济的研究力度和范围也在不断加大,但是对于绿色建筑经济发展速度与质量的评价常常缺少有效的评价标准。目前,我国绿色建筑经济的评价机制,主要是依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这一制度性规范,但是在实践中会存在很多弊端,这是因为制度中的相关评价标准都是固定的,但其中很多内容已经相对过时,无法对绿色建筑中出现的新材料、新技术进行评估。而西方发达国家在制定绿色建筑经济的评价机制时,普遍都采用全寿命周期的方法来评价,即对绿色建筑在前期需投资的费用与后期的低运营、低维护成本等方面的比较,来阐释绿色建筑潜藏的巨大优势,这对绿色建筑经济的发展无疑能够形成有效的促进。

4.相关法律与配套政策不完善

绿色建筑经济的发展,会涉及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技术创新等多方面的内容,所以要想实现绿色建筑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国家就必须尽快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及配套制度,细化绿色建筑经济发展的计划与扶持政策,并加大对绿色建筑经济发展的宣传力度,让企业主体和普通居民都能对绿色建筑有一个全面、直观的认识,增强对绿色建筑的认可程度。但是,由于我国在相关立法和制度建设上的滞后性,以及在市场宣传力度上的相对弱化,我国当前绿色建筑的发展还缺乏有效的法律保护与约束机制,相关政策支持措施无法及时到位,导致绿色建筑的建设与发展在很多时候只能停留在“表面”。

三、我国绿色建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1.政府部门要加强市场引导,提供政策支持力度

绿色建筑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要求政府部门必须发挥宏观调控的积极职能,做好绿色建筑经济发展的市场引导工作,确保绿色建筑经济发展迈入一个健康的轨道。一方面,政府部门要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形成对建筑企业的有效约束,让绿色建筑的设计能够真正达到“节能减排”的目标,对于有意违反相关规定的建筑企业,要给予相应的处罚;另一方面,政府部门要积极发挥自身的市场监督作用,及时了解和有效把控行业动态,促进企业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另外,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也是必不可少的,可以对积极践行节能减排理念的企业进行适当的奖励,减少税收或进行财政补贴,增加建筑企业推行绿色建筑的积极性、主动性,形成一个积极向上的建筑环境。

2.加大市场宣传,提高市场对绿色建筑的认可程度

绿色建筑的建设与发展,最终是要为消费者服务,只有消费者对绿色建筑形成高度认可,绿色建筑经济的发展才会获取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因此,在发展进程中,必须重视市场宣传教育工作,使市场消费者对绿色建筑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和全面的认识,增强对绿色建筑的认可程度。除了政府部门和行业组织要承担宣传引导职能外,社会媒体也应当承担相应的宣传职责,如制作相应的宣传短片,生动形象地向公众介绍绿色建筑的优势等,逐渐在社会上形成绿色建筑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提高生产企业和消费者的参与度。

3.建立绿色建筑经济发展的有效评判标准体系

在我国,绿色建筑虽然已经不是一个新生事物,但却还是一个新鲜事物,国家还没有基于绿色建筑经济的发展要求建立一个权威的评价标准体系。从20世纪末期开始,世界上的很多国家都针对不同类型的绿色建筑建立了相应的行业标准和评估体系,为绿色建筑的推广与发展提供了便利。因此,政府应尽早行动,提高绿色建筑行业评估标准建设的及时性、先进性和规范性,尽快提出相关的建筑节能、节水、节地、节材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综合性标准体系,这样我国绿色建筑经济的发展才能获得良好的建设依据和评价标准。

4.提升行业技术创新能力

绿色建筑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依赖于源源不断的行业技术创新,这是确保绿色建筑能够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基础性保障。绿色建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然会面临着节水、节地、节材、节能等目标的实现,所以无论是国家科研机构,还是建筑企业,都应当加大行业技术研发与创新的力度,并做好绿色建筑行业技术成果的转化与市场推广应用工作,尽可能快速地将新产品、新技术以及新材料纳入标准规范的范围内,创建并优化节约能源与保护生态环境的综合性发展规划以及标准体系。同时,要积极研发对环境污染小、利用率高、可回收、易降解的绿色材料,避免出现不必要的环境污染问题。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不断发展,建筑产业结构也正处于不断的优化与发展阶段,其中绿色建筑的发展是一个必然趋势,符合我国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因此,政府部门和企业应当结合我国绿色建筑经济的发展现状,准确把握绿色建筑经济发展的市场脉搏,加大绿色建筑材料与绿色施工技术的研发力度,为我国绿色建筑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政策和技术支持,实现我国绿色建筑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绿色建筑的必要性篇8

【关键词】建筑企业;绿色施工;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建筑企业实施绿色施工是当前建筑施工行业的必然要求和必然趋势,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必须要牢牢把握绿色施工的方法和策略,不断提高施工的效果。

二、绿色施工的概念、原则

1.绿色施工的概念

绿色施工是一种在现代环保理念的基础上,结合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建筑工程实施的现代环保型施工技术。即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合理的监督管理方案、科学的评价体系,按照节能环保的原则,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将建筑施工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在追求高效的同时减少因建筑施工对环境造成的破坏。绿色施工技术涉及到多个方面,如资源循环利用、优化施工技术、清洁生产和环境保护等。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倡导路绿色施工。制定科学的实施方案,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加强监督管理,使建筑工程科学有效的进行,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

区分绿色施工和绿色建筑、文明施工。绿色建筑是指节能环保、舒适安全的一种建筑,绿色施工是建筑施工中的一种规范,是实现绿色建筑的一种施工技术;文明施工只是施工过程中比较基本的一个要求,而绿色施工远远高于文明施工,可以说绿色施工是在文明施工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社会对建筑行业的要求而产生的一种意义更深、效益更好,同时要求也更高的建筑施工技术。

2.绿色施工的原则

在进行施工之前,首先要对施工方案进行总体规划,在设计规划的各个方面都应考虑到绿色施工对建筑施工的要求,为绿色施工奠定基础。其次,在施工方案策划、工程材料管理等方面要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漏洞,阻碍施工方案的实施。

三、推行绿色施工的意义

1.绿色施工是贯彻基本国策的必然要求

未来建筑业的发展,既要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要注重环境保护、节约资源,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建筑业中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工程建设中就体现为绿色施工。

2.绿色施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绿色生产是发达或较发达国家和地区进行污染防治的成功经验,是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促进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将清洁生产引入建筑业中,必将使建筑业进入一场变革,建筑业的能耗将大大降低,污染物排放量将大大减少。

3.绿色施工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绿色施工过程是可持续发展在施工中的贯彻执行过程,它的目的是最大限度的减少施工活动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实施绿色施工,有助于企业节能降耗、降低成本;有助于企业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为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四、建筑企业推行绿色施工可行性研究

1、建筑企业推行绿色施工经济成本分析

在建筑施工中实现高效率利用资源(能源,土地,水资源,材料),最低限度的影响环境的建筑物,绿色建筑施工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是21世纪建筑施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建筑企业在认识绿色施工的重要性的同时,作为企业,同样要关注绿色施工给建筑企业带来的成本影响程度。绿色建筑会造成初始成本的增加,据有关资料显示,同一项建筑物运用绿色建造技术的手段与传统的建造技术手段,其成本要比传统的建造技术高5%~10%,2005年美国三大建筑公司中的tuner建筑公司665名高级经理在他们提供的报告中,也提出采用绿色施工会使得成本增加。但给消费者,环境及社会带来外在的,隐性的,不可量化的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相对于绿色施工带来的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的巨大性,5%~10%的建造成本增加经济上应该是可以接受的。在建筑固体废物资源利用方面,国际研究者发现推进建筑固体废物资源化的障碍不在于科技水平的欠缺,而在于从经济角度分析废物资源化的收入不足以弥补处理废物所需的成本,即废物资源化成本高于同质自然资源的成本。作为企业,没有推进建筑固体废物资源化的原动力。

2、建筑企业推行绿色施工优秀案例

我国的绿色施工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发展势头良好。《绿色施工导则》仅仅是一个开端,还属于导向性要求。以绿色施工应用示范工程为切入点,建立完善激励机制。推行绿色施工应用示范工程能够以点带面,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加强研究和积累,建立完善绿色施工的法规标准和制度。《绿色施工导则》专设“绿色施工应用示范工程”一章,鼓励各地区通过加快试点和示范工程,引导绿色施工的健康发展,同时制定引导企业实施绿色施工的激励机制,以示范工程为平台,促进绿色施工技术和管理经验更多更快地应用于工程建设。

应用绿色施工示范工程案例有:

(一)中共中央组织部办公楼在施工过程结合现场及企业情况,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做到绿色施工。节水方面:工程现场对雨水和清洗车辆用水,进行回收利用,用于现场降尘,洗车用水。

节材方面:建设中大量使用了以废弃物(矿渣水泥,海粒砖等)为原料的建筑材料和环保材料,用量占同类建筑材料85%以上。

保护环境方面:施工中制定了废水沉淀后再排放,现场洒水降尘避免夜间进行高噪声施工等。采用商品混凝土减少环境污染。石材加工全部工厂化,提高工效15%,减少了现场的噪音和粉尘污染,涂料采用环保涂料。

(二)天津市最大规模的人造山占地约40×104m2,利用建筑垃圾500×104m3。该市用3年时间完成一个“山水相绕、移步换景”的特色景观。如今垃圾山已成为天津市民游览休闲的大型公共绿地。利用建筑垃圾“堆山造景”国内外已不乏先例。

(三)南京工业大学用建筑垃圾制造环保免烧免蒸标准砖,各项性能均满足国家产品质量要求,有效地利用建筑垃圾。制砖成本仅为0.18元/块(而目前市场售价为0.35元/块),其生产成本仅为市场售价的一半。

(四)上海市第二建筑工程公司在市中心的“华亭”和“霍兰”两项工程的7幢高层建筑(总建筑面积13×104m2,均为剪力墙或框剪结构)的施工过程中,将结构施工阶段产生的筑垃圾,经分捡、剔除并把有用的废渣碎块粉碎后,与普通砂按1∶1的比例混和作为细骨料,用于抹灰砂浆和砌筑砂浆,砂浆强度可达5mpa以上。共计回收利用建筑废渣480t,节约砂子材料费1144万元和垃圾运输费3360元,扣除粉碎设备等设备购置费,净收益1124万元。更重要的是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大大提高。

通过以上优秀案例可以看出,推行绿色施工具体措施较多,只要建筑企业在此方面加强组织管理及相关技术研究,可以达到《绿色施工导则》的要求。

3、目前建筑企业推行绿色施工可行性实施办法

实施绿色施工应依据因地制宜的原则。绿色施工是在向技术、管理和节约要效益。绿色施工在规划管理阶段要编制绿色施工方案,方案包括环境保护、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的措施。绿色施工应加强对整个施工过程的管理和监督,侧重于过程控制。绿色施工管理主要包括组织管理、规划管理、实施管理、评价管理和人员安全与健康管理五个方面。

五、绿色施工在施工企业中推行的建议

绿色施工是施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趋势,也是实现企业综合效益的有效途径,但由于上述种种原因的存在,使绿色施工在施工企业中推行进度缓慢、效果甚微、浮于表面。针对以上原因,提出以下建议以改善绿色施工在施工企业中的推行状况。

1、强化绿色施工意识

(一)对一线施工人员进行培训,让其正确认识绿色施工的内涵、原则、总体框架和要点,提高绿色施工意识,改变其传统观念。同时,提升施工人员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达到绿色施工对工作人员的知识与技能要求。

(二)强化社会公众的绿色施工、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等环保意思,形成社会对绿色施工的支持和监督。

2、完善绿色施工管理体制

(一)对环境法应进行修订,将绿色施工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与环境法相结合;在执法中应保证公平公正、落实到位,对因未实施绿色施工造成的环境污染进行相应惩罚。

(二)加快制定并出台实施指南、技术规范和评价体系三大标准。实施指南的出台能够指导施工企业按照绿色施工的程序与要求,有迹可循地完成绿色施工;技术规范的制定则让施工企业在绿色施工中,对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和新工艺的采用有相应的参照与目标;评价体系的建立则对绿色施工的成果能起到公正的反映,对施工企业推行绿色施工有检测、反馈、监督、改进等重要作用。

3、改进建筑行业结构、提升行业水平

(一)调整建筑行业结构,建立分层的有效竞争机制。通过建筑行业整合,形成一批在规模和实力上领先的大型企业,起到集约和综合的作用;通过专业化分工,形成大量的中小型企业,提供专业化、地区化服务。通过行业结构的调整,保障施工企业间的良性竞争,为绿色施工的推行创造优良的行业环境。

(二)对总承包模式进行优化改进,为绿色施工提供更有利的管理环境,增强绿色施工过程中的统一协调性;对有能力的总承包企业进行与绿色施工相关的管理与技术指导,在绿色施工的推行中发挥其领头作用。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企业在今后的施工中,一定要尽量采用绿色施工的方法,同时,要结合实际分析建筑工程情况,进而有针对性的采取合理的施工措施,提高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绿色建筑的必要性篇9

关键词:建筑节能;绿色建筑;科学技术

一、引言

目前,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已经渐渐充实,但人们的社会意识远远落后于物质生活的进步。全社会对于发展绿色建筑的重要性还缺乏清楚的认识,对绿色建筑的基本知识和绿色环保主动意识也缺乏必要的了解,甚至认为绿色就是高成本、高代价;整个建筑行业高能耗、高污染的生产模式仍随处可见,破坏了生态环境的同时,也严重制约着社会发展。

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有力保证,同时也是实现绿色建筑的根本措施。建筑业落后的技术装备,低下的机械化水平阻碍了绿色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的发展。许多企业没有重视绿色施工技术的学习及应用,反而通过加大人力的投入来弥补技术上的不足,造成了成本与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这种落后的循环生产模式在激烈的竞争中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化的施工要求,无法推动绿色建筑的进一步发展,只能使我国的建筑行业在高耗能、高成本、低效率的落后发展道路上徘徊。

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对能源、土地、水资源、材料的节能降耗,还没有可操作的奖惩方法来强制各方利益主体必须积极参与。发展绿色建筑还缺乏有效的行政监管体系,对与发展绿色建筑工作相关的行政管理职能尚未予以高度的重视,管理薄弱,致使各地绿色建筑发展水平良莠不齐。

二、在推进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对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工作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缺乏节能建筑的基本知识和主动意识。建筑节能是国家节能工作和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建筑节能工作,推动绿色建筑建设是国家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要求,对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动社会和经济健康、持续、和谐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某些市、县、区却对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应城市和孝南区建筑节能工作机构仍没有归口到建设主管部门,尤其是孝南区,对建筑节能监管力度不是很大,市区一体化管理问题依然存在。业主在建筑工程设计的过程中,多数只重视实用面积、结构安全、美观时尚,忽视建筑的性能、品质,没有把建筑节能作为建筑的一个固有的、内在的品质进行考虑,把建筑节能的要求撇在一边,只是为了通过施工图审查才根据建筑节能设计规范进行计算和设计调整。

2、缺乏有效的激励政策进行引导和扶植。建筑节能在经济层面上涉及初期投资、运行费、维修费、改造费等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权衡与取舍。一般而言,建筑节能是通过降低围护结构的能耗,选用节能型用能系统来实现的,开发建设成本自然会增加。按新的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测算,大体上每平方米建筑面积成本要增加100―150元,绿色建筑要300―500元。在建筑节能意识还未深入人心时,建筑价格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老百姓的购房选择,如果没有相关的资金保证和经济激励措施,节能建筑的建设单位很难面对市场初期的种种风险和阻力,势必会影响开发商开发节能建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标准性法规和监测机制。现阶段节能建筑的建造主要是通过执行建筑工程强制性条文的要求来实现的。湖北省虽然出台了《湖北省民用建筑节能条例》,但我市并未出台相关具有可操作性的规范性文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只能依照国务院颁布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中违反强制性条文相关条款进行监督管理。把建筑节能与建设工程其他强制性条文等同要求,造成建筑节能工作执法依据不足、行政监管力度不大,这是节能建筑难以推广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方面,全市还没有建立建筑能耗统计能源审计和能耗监测制度,缺乏相应的管理监察机制,既有建筑节改造工作还未启动。

4、缺乏对绿色建筑内涵的认识,绿色建筑建设工作刚刚启动。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按照《菏泽城市圈绿色建筑试验示范区实施方案》要求,今年,省住建厅对我市推进绿色建筑工作的具体任务目标是:菏泽城区绿色建筑工程面积达到1万平方米,各市、县、区建成一个以上绿色建筑示范项目,以示范促发展。目前,除正在兴建的市政府办公大楼,基本符合绿色建筑标准外,全市还没有一个已竣工的绿色建筑项目。

三、菏泽市加快绿色建筑发展措施

根据《加快推动我市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2013年菏泽启动绿色建筑示范工程,全市新增绿色建筑30万平方米以上;2014年元月起,中心城市规划区内10万平米以上、县城规划区内5万平米以上的房产开发项目,新建单体建筑1万平米以上项目,要全部按照绿色建筑标准进行设计和建设。

1、公益建筑“带头”执行绿色建筑标准

《意见》规定,2013年,每县区各有3万平方米以上新开工建筑必须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在制定保障性住房建设规划及年度计划时,要按照绿色建筑标准进行设计建造。

同时,在公益性建筑中开展强制执行绿色建筑标准试点,从2013年起,政府投资公益性建筑执行绿色建筑标准面积要达到30%以上;从2014年起,政府投资公益性建筑要全部执行绿色建筑标准。

据介绍,绿色建筑设计和运行评价分别分三个等级,即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中心城区和县城规划的城市新区,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的一星级及以上的评价标准,其中二星级及以上的绿色建筑要达到30%以上。

2、新项目节水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

据介绍,绿色建筑是指在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2012年,菏泽被确定为国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

下一步将推进建筑用地集约,加强建筑节能,推进建筑节水,新建建筑项目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建设节水设施,综合利用中水、雨水等各种水资源,配套建设节水设施,采用节水器具。逐步建立并完善绿色建筑在立项、规划、设计、图审、施工、监理、检测等环节的标准和制度。

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由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地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和运营质量六类指标组成。

3、绿色建筑列为市政府责任考核指标

2013年起,市政府每年向各县区下达推广任务,绿色建筑任务完成情况在政府节能目标责任考核分值中占建筑节能20%的比例。绿色建筑要求还将纳入城市规划项目控制指标,从单体建筑到区域建筑群环境进行规划控制。

《意见》要求,绿色建筑项目施工各单位在工程开工前应向建筑主管部门报送绿色建筑专项施工方案。绿色建筑项目的建设单位在组织建筑节能分项工程验收时,应结合建设主管部门科技、节能管理机构,一并对绿色建筑内容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建筑节能认定评审和工程竣工验收。

按照相关规定,绿色建筑示范工程评价取得一星级标识,实施项目管理的同级财政部门按照建筑面积奖励建设单位5元/平米,二星级绿色建筑45元/平米,三星级绿色建筑80元/平米,绿色生态城区给予资金定额补助,资金补助基准为5000万元。

四、推动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的建议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降低建筑物使用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居住舒适性,推进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工作越来越被政府和社会各界所重视。必须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经济手段和宣传教育的配套措施,调动政府、企业和社会的积极性,多管齐下、全面推进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建设工作。针对我市目前推进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工作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以下五点建议。

1、加强组织协调,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政府应将建筑节能和推进绿色建筑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把建筑节能作为城市生态环保的一项措施来抓。建议市政府和各县市区政府成立由主要领导同志牵头,建设局、规划局、房产局、财政局与相关职能部门参加的建筑节能领导小组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设立建筑节能管理办公室,可与墙体革新办一门两牌,只需增加2―3个人员编制即可。并将各县市区墙体革新办归口建设部门管理,具体承担当地建筑节能的研究、设计、建设的组织实施和相关的管理工作。只有组织机构落实了,才能使建筑节能逐步走上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将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推广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作为对政府履职的重要考核指标。

2、理顺工作机制,完善建筑节能闭合管理体系。虽然已形成了建筑节能闭合管理系统,但仅限于建设系统还不够完善。规划是源头,是建筑节能工作的关键环节。应把建筑节能审查提前到规划报建阶段,形成从规划报建至房产销售公示的完全闭合的管理系统。

3、利用经济手段激励引导企业,不断推进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建议各市、县、区政府要按照《山东省民用建筑节能条例》要求,尽快设立建筑节能专项资金,设立绿色建筑专项奖励资金,鼓励各地推进绿色建筑建设。并综合运用价格、财政、税收、市场准入、政府采购、信贷等经济政策,努力推进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对列入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建筑能效测评获得低能耗建筑能效标识、企业购置和使用建筑节能专用设备、经认定符合国家和省资源综合利用目录的建筑项目、设备和新型墙材等,要切实落实税收优惠,引导企业自主采用节能产品。

4、出台规范性文件,指导企业推进建筑节能建设。建议按照《湖北省建筑节能条例》和《菏泽城市圈绿色建筑试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参考国家关于《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民用建筑节能管理实施办法》《民用建筑热环境与节能设计标准》,结合菏泽实际情况,编制出台适合菏泽地区的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推广规范性文件,把推广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从一种号召转变为一种强制,以全面启动全市建筑节能工作。

绿色建筑的必要性篇10

【关键词】:绿色节能建筑设计方法理论

在当代社会,绿色节能型建筑是一个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绿色建筑,是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产物,并且随着我国资源节约型社会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绿色节能建筑在建筑市场上备受关注,进而绿色节能型建筑已经成为我国一个城市乃至整个国家文明的标杆式建筑。绿色节能建筑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民提供健康、适用与高效的生活使用空间,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一、绿色节能建筑的含义及其意义

绿色节能建筑是指为在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工作和活动空间的基础之上,并且在建筑全生命周期中实现各种能源的高效利用,从最大程度上降低对环境的影响的建筑物,它是将建筑物及其周围的环境看成一个有机的循环系统,在建筑建造与使用的全过程中综合各项措施有效地节约能源的消耗,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处,使建筑业在更高的层次上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绿色节能建筑以资源的高效利用为核心,以环境保护优先为原则,追求高效、低耗能、高环保,统筹兼顾,进而实现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文明、效益、环保综合效益的最大化。同时绿色节能建筑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用最小的能源消耗满足使用的功能、提高建筑舒适度。

二、现代化城市的绿色节能建筑的设计标准

1、作为绿色节能型建筑首先就必须积极顺应和按照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理念,从最大程度上节约资源能源以及提高绿色建筑的利用率。可以利用一些可再生能源,例如在建筑顶层设置太阳能吸收板,实现太阳能庭院灯及太阳能路灯照明系统墙面在符合规范及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量扩大窗面积,建立良好的建筑内外采光系统,在建筑内部设置中水设施,对各类废水进行综合处理,处理之后的水用于冲厕所或者进行绿化灌溉。

2、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时必须尊重自然生态,设计时考虑到建筑周围生态环境的承受程度,尽量做到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从最大程度上避免建筑物对周围生态平衡的破坏与影响。

3、绿色建筑在设计时必须能够通过建筑本身传达出一定的独特的建筑艺术以及现代化城市应该具有的生态美,并且应该注重人的身心健康,尽可能的避免环境破坏,给人以健康、舒适、亲切的感觉,还有建筑实体的空间以及本身的使用功能要顺应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也就是绿色节能建筑必须有有包容性的空间以及综合性的功能。

三、现代化绿色节能建筑的设计原则及理念

1、现代化城市的绿色节能建筑设计原则

1.1、保持城市当地质能平衡

在进行现代化城市的绿色节能建筑设计时必须减少外部能源的输入对本地能量流的影响,从最大程度上保持当地城市自身能量流的平衡,并且在设计中必须首先考虑太阳能、地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并且在建筑设计中必须控制建筑材料产地,尽量使用建筑城市本地的建筑材料,尽量减少因建筑材料的流动对本地物质流的影响。所以绿色节能建筑设计时必须遵守保持当地城市质能平衡这个原则。

1.2、资源利用率高,环境影响小

现代化城市的绿色节能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就是资源利用效率要达到最高,对涉及到建筑的各种资源,包括能源、土地、水、各种建筑材料等,都要高效率地利用,尽可能的节约能源。同时还要防止建筑对城市土壤、空气和水的污染,在建筑选材时,要考虑材料的可循环使用,鼓励建筑材料的回收利用。

1.3、整体设计原则

绿色节能建筑还强调建筑整体设计思想,结合当地城市气候、文化、经济等诸多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不能盲目照搬那些所谓的先进绿色节能技术,同时也不能仅仅着眼于局部而不顾整体,既要重视建筑设计的局部,但是更要从整体出发。例如对于一些寒冷的城市,如果窗户的热性能不是很好,那么用再昂贵的墙体保温材料也不会达到节能的效果。由此可见,整体设计的优劣,将直接影响绿色建筑的性能和成本。

1.4、以人为本原则

绿色节能建筑在注重节能环保的同时还应给使用者以足够的关注,也就是以人为本原则,尽可能的利用自然的方法创造宜人的温度、湿度环境,在尽量减少能耗的同时提高建筑的舒适性,并且要创造良好的声环境氛围,合理的空间布局,宜人的空间环境,完善的通信交通,给绿色节能建筑使用者提供一个比较安静、和谐、宜人的居住环境。

2、现代化城市绿色节能建筑设计理念

2.1节约能源和资源

这个理念的具体表现为充分利用那些清洁可再生能源,例如太阳能、风能等自然能源,在建筑实体的的前期设计、中期建造过程中的材料的使用,要充分考虑资源的最大限度利用,尽可能的保证资源的重复和再生利用。

2.2顺应和回归自然

现代化城市绿色节能建筑应该和周围环境的最大限度融合,争取建立一种和谐共存、动静互补的舒适环境,同时要做到保护周边的生态环境。再有就是建筑实体中不能含有那些对人体有危害的建筑原料或者装修材料的出现,保证使用清洁无害无污染的建筑材料。

四、现代化城市绿色节能建筑的设计方法

1、绿色建筑总体规划布局

首先必须综合考虑当地城市的地理环境、自然气候的类型与特征,优化建筑选址,合理确定绿色节能建筑的规模、密度、间距、高度、绿化等基本参数,使之与自然气候、地形地貌、河湖水面及自然植被等相适应,例如利用建筑周围现有的树木或者其它的一些植物来减少建筑物的热负荷,还可以根据当地城市的纬度与主要风向,对绿色建筑朝向进行优化,进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利用大阳能与风能等自然资源,进而减少建筑物的能源消耗。

2、绿色节能建筑形体设计

建筑形体与建筑空间系统不仅仅是构成节能建筑的必要条件,还是现代化城市地域性建筑特色最本质的体现,建筑体型系数小,则绿色建筑比较规整,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冬季供暖与夏季制冷通过外界面的热工损耗,但是体型数大有方便建筑组织自然通风,因此合理把握建筑的形体系数是绿色节能建筑节能设计的重要环节。在建筑单体设计中,利用别墅建筑造型中屋顶、阳台、线角、建筑饰面肌理丰富多样,与完美地与自然山水环境结合的特点,能够表达出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和谐原则,应该打破那些传统住宅建筑给人以单一的行列式的印象,利用变化的坡屋面争取阳光,应该结合当地城市季节长短的特点,运用不同的色彩吸收太阳能,从绿色建筑理念出发有利于建构人与环境可持续发展。

3、加强建筑周围环境的绿化建设

在社会发展的大步伐下人们开始感受到环境对自身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在设计时就应该加强绿色建筑周围环境的绿化建设,城市小区周围的绿化工作要尽量的减少不必要的硬质的铺地,要尽可能大的扩大小区内部以及周边的绿化草坪的面积,同时尽可能多的种植一些绿化效果比较好的树木,同时周边的绿化建设还要强调立体的绿化理念,具体的包括墙面的绿化、屋顶的绿化设计以及阳台的简单且必要的绿化。

四、结束语

绿色节能建筑是一个新兴产物,对环保、节能的要求,是值得探索、研究和尝试,虽然这条道路是漫长而又艰辛的,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绿色节能建筑理论的发展将导致建筑学技术内容的极大丰富与建筑艺术创造的相应发展,绿色节能建筑必将以自身的千姿百态的建筑形态与生态环境融为一体。

参考文献:

[1]曹丽新.浅谈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07).

[2]钱丽娟.浅谈绿色建筑中的建筑节能创新[J].山西建筑,2008

[3]姜长征.周庆华.在现实条件下如何体现绿色建筑设计原则[J].安徽建筑.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