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发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36:40

绿色建筑发展篇1

关键字:绿色建筑;发展;经济性

1引言

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房屋建筑行业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房屋建筑行业的发展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发展。对促进工商业和农业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空间的就业机会。

虽然建筑行业能够显著的促进经济的发展,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到一直以来的建筑行业的粗放的发展模式。大量的建筑工程消耗掉了过多的能源、资源,并且在是施工过程中造成了一定的环境污染。有统计资料表明:目前我们国家的建筑行业的耗能已经占到了社会各个行业耗能总量的30%左右。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们国家的建筑行业还将保持一个积极发展的态势,建筑面积也将不断的增加,如果不对传统的建筑行业进行变革和创新,每年的建筑工程将会消耗掉更多的能源。所以绿色发展是建筑行业的必由之路,是我们国家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2绿色建筑的概念

目前,关于绿色建筑的理念在我们国内已经被广泛的传播。一些房屋建筑企业也打着绿色建筑的噱头进行产品的宣传和推广。这也造成了社会上对绿色建筑的认识有一定的误区存在。所以必须要对绿色建筑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才能保证绿色建筑能够沿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不断前进。

现在看来,国内外对绿色建筑没有一个完全统一的定义。绿色建筑的理念最早提出是在上世纪60年代,由美国的建筑师提出,首次将生态和建筑联系在了一起。认为生态建筑就是要使得建筑物和周围的环境很好的结合在一起,使其更好的满足人们的居住要求。

国内的绿色建筑研究学者也对绿色建筑给出了不同的定义,但是归根到底绿的建筑的实质都是可持续发展。这里我们看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对绿色建筑的阐述。一种说法是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的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高效的建筑物,能够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物。另一个对绿的建筑的定义是绿色建筑是指为人们提供舒适、安全、方便的居住、工作和生活的空间,同时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内能够保证对资源(能源、土地、水、材料)有一个高效率的利用、并且对周围的环境造成最低限度的影响。这个对绿色建筑的阐述是比较全面的,它关注的是建筑生命周期内的全过程的节约,重点关注的是如何保证人民的健康并尽量减少环境污染。

3绿色建筑的特点和发展规律

3.1绿色建筑的特点

1)绿色建筑强调的是全寿命周期,它主要强调的是建筑在使用寿命时间内对环境的影响。从项目选址、规划、设计、施工到运营的整个过程我们都可以称之为建筑物的寿命的组成部分,要在建筑物的这个使用寿命这个时间段内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全面的估算。同时也要考虑到建筑对环境的影响并不仅仅是发生在建筑物存在的这一时期里面,绿色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就是在这个的基础之上前后不断的扩展,要皆可能多的考虑到与建筑相关的各个环节。往前可以追溯到建筑材料的开采、运输和生产的环节,往后可以考虑到建筑在被拆除后产生的垃圾进行自然降解和有选择的回收利用的过程。采用全寿命周期的概念就意味着从原材料采购环节就要入手分析其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程度,尽量就进取材,减少运输能耗,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淘汰落后的、耗能高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建材的选择要具有前瞻性,尽量选择可循环再利用的建材。所以全寿命周期的概念在建筑的前期建造过程中就要充分的被重视起来。

2)要在最大程度上节约能源资源,做好对环境的保护,尽量减少建筑物对周围环境造成的污染。建设部对建筑工程提出了“四节一环保”的要求,也就是用来强调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和保护环境。

3)要保证建筑根本的功能需求。保证建筑使用人员的健康是最基本的要求,节约能源资源不能建立在牺牲人的健康的基础上。同时要尽可能的降低成本,在绿色建筑的建造而后使用过程中坚决不能出现奢侈与浪费的现象。

4)建筑要与自然做到和谐统一。我们大力提倡发展绿色建筑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实现人、建筑和自然的协调统一,做到和谐发展的目的。

3.2绿色建筑的发展规律

要统筹兼顾好绿色建筑的生产与经济建设和资源开发利用的问题,全面安排。既要保证经济效益又要有社会效益。建筑业与经济发展是相互制约的关系,经济发展的落后也会影响到建筑业的发展,反之建筑业的不合理发展也会阻碍经济的长期发展。

绿色建筑要遵循自然界的普遍规律,绿色建筑的发展要遵循与自然环境相适应的规律。要做好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要满足以下两方面:一是使得环境与经济协调,保持经济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二是处理好环境与经济的关系。人类的发展是:一方面要做好各个利益方之间的平衡,另一方面也要在成本--收益的基础上追求经济效益。绿色建筑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组成部分,同样需要与各利益方在结构上平衡、在发展上协调统一。

4目前绿色建筑的发展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建筑行业飞速发展的今天,大力提倡发展绿色建筑对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显得尤为重要。绿色建筑在我国已经被强调了好多年,但是缺乏实质性的进展,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

1)政府的推广力度不够

政府一直在提倡发展绿色建筑,也在向社会积极的推广绿色建筑技术,但是建筑行业的开发商过分的注重企业的短期经济效益,多数还采用传统的施工技术,使得国家制定的一系列鼓励发展绿色建筑的方针政策很难得到落实。这就要求政府要进一步加大绿色建筑的推广力度,来促进建筑开发企业从事绿色建筑事业的积极性。

2)绿色建筑的造价相对较高

绿色建筑作为一个新兴技术,在工程建筑的过程中必然要采用一些新技术和新材料。这就增加了建筑工程的初期投资。开发商基于初期融资的压力和对建筑建成之后的收益的考虑,从自身思想认识上对绿色建筑者这种模式还不是很认可。这还是开发企业没人认识到发展绿色建筑的核心,忽视了绿色建筑在降低建筑物的运行成本和社会经济效益大等方面的优势。

3)技术力量薄弱

目前国内缺乏对绿色建筑设计技术和施工技术的深入研究,也缺少成功的实例。建筑施工企业对绿色建筑的认识和绿色建筑的施工技术掌握不到位。过分担心采用新技术所带来的风险隐患,这就导致我国国内的绿色建筑技术停滞不前。

4)对绿色建筑的认识上存在误区

现在建筑企业对绿色建筑的认识还比较片面,认为建筑工程的绿化的程度高、能够节能。就是绿色建筑。绿色建筑的直接发展动力还要落实到改变建筑开发企业和工程业主的对绿色建筑的认识上来。从目前国内的研究现状来看,对绿色建筑的施工技术研究的相对较多,却忽视在经济方面的研究。绿色建筑的经济优势的研究成果会比较明显直观。对绿色建筑的经济性能分析不到位的话,会造成投资者担心成本的回收问题,也会影响到人们对绿的建筑的购买欲望。

5结论

绿色建筑的发展离不开全社会对绿色建筑理念的充分理解和认识。在绿色建筑的发展过程中,要充分的吸收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使得绿色建筑的发展能够符合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最大限度的采用先进的技术,减少能源资源的使用,降低对环境的污染。来真正实现绿色建筑的宗旨。

参考文献

[1]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GB/t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绿色建筑发展篇2

关键词:土木工程;绿色建筑;发展状况 

 

1. 绿色建筑 

1.1绿色建筑的概念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所谓“绿色建筑”的“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 ,花园,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指建筑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又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 

1.2绿色建筑的特征 

绿色建筑主要有以下几点特征:建筑本身较传统建筑,其耗能大大降低。绿色建筑尊重当地自然,人文,气候,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因此没有明确的建筑模式和规则。绿色建筑充分利用自然,如绿地,阳光,空气,注重内外部的有效联通,其开放的布局较封闭的传统建筑的布局有很多区别。绿色建筑过程中,对整个过程都注重环保因素。 

1.3绿色建筑的内涵 

1.3.1节约环保 

节约环保就是要求人们在构建和使用建筑物的全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呵护生态和减少污染,将因人类对建筑物的构建和使用活动所造成的对地球资源与环境的负荷和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和生态的再造能力范围之内。 

1.3.2健康舒适 

创造健康和舒适的生活与工作环境是人们构建和使用建筑物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要为人们提供一个健康、适用和高效的活动空间。对于经受过非典sars肆虐和甲型h1n1流感全球蔓延困扰的人们来说,对拥有一个健康舒适的生存环境的渴望是不言而喻的。 

1.3.3自然和谐 

自然和谐就是要求人们在构建和使用建筑物的全过程中,亲近、关爱与呵护人与建筑物所处的自然生态环境,将认识世界、适应世界、关爱世界和改造世界自然和谐与相安无事地统一起来,做到人、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只有这样,才能兼顾与协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才能实现国民经济、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又好又快地可持续发展。 

1.4绿色建筑的意义 

节约能源和资源,减co2少污染 建筑本身就是能源消耗大户,同时对环境也有重大影响。据统计,全球有50%的能源用于建筑,同时人类从自然界所获得的50%以上的物质原料也是用来建造各类建筑及其附属设施。尽管诸如道路,桥梁,隧道等不能以绿色建筑去衡量,但是居住区,办公大厦,公寓等对资源的利用时周而复始的。另外,建筑引起的空气污染,光污染,电磁污染占据了环境总污染的1/3还多,人类活动产生的垃圾,其中40%为建筑垃圾。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由于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对住宅,道路,地下工程,公共设施的需求越来越高,所耗费的能源也雨来越多,这与日益匮乏的石油资源,煤资源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2. 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 

2.1在全社会的环保意识在不断增强,营造绿色建筑、健康住宅正成为越来越多的开发商、建筑师追求的目标。 

人们已不但注重单体建筑的质量,也关注小区的环境,不但注重结构安全,也关注室内空气的质量,不但注重材料的坚固耐久和价格低廉,也关注材料消耗对环境和能源的影响。同时,用户的自我保护意识也在增强。今天,人们除了对于煤气、电器、房屋结构方面可能出现的隐患日益重视外,对一些慢性危害人体健康的东西的认识也在加强,人们已经意识到“绿色”和我们息息相关。 

2.2开发生产了一批“绿色建材”。 

通过引进、消化、借鉴,先后开发出环保型、健康型的壁纸、涂料、地毯、复合地板、管道纤维强化石膏板等装饰建材,如“防霉壁纸”是壁纸革命性的改变。“塑料金属复合管”,是国外20世纪90年代刚开始的替代金属管材的高科技产品,其内外两层为高密度聚乙烯,中层为铝,塑料与金属铝之间为两层胶,具有塑料与金属的优良性能,它有不会生锈,不使水质受污之优势,目前国内已研制成功。 

2.3重视施工过程中环境问题。 

目前建筑行业主要的环境因素有噪声的排放、粉尘的排放(扬尘)、运输的遗撤、大量建筑垃圾的废弃、油漆、涂料以及化学品的泄露、资源能源的消耗如生产生活水电的消耗,装修过程中引起投诉较多的油漆、涂料、胶及含胶材料中甲苯、甲醛气味的排放等。一些企业已通过150l400l环境管理标准认证。 

 

参考文献: 

[1]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gb/t 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王有为.实施绿色建筑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j].浙江建筑. 2008(9). 

[3]薛明.绿色建筑发展现状及其在我国的应用探讨[j].后勤工程学院报.2009(5). 

[4]黄宁.建筑环境评估体系及比较.建筑学报,2005(1). 

绿色建筑发展篇3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绿色建材

中图分类号:F40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近年来,可持续发展理念开始被各国政府所接受,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发展绿色经济尤为重要。作为绿色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建筑是在建筑业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能源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居住、工作和活动的空间,最终实现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建筑田。

一、绿色建筑

1绿色建筑的要求

绿色建筑是顺应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要求而产生的,是追求自然、建筑和人三者之间和谐统一,并且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建筑。其核心内容是尽量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并尽可能采用有利于提高居住品质的新技术、新材料要有合理的选址与规划,尽量保护原有的生态系统,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并且充分考虑自然通风、日照、交通等因素,要实现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尽量使用再生资源尽可能采取太阳能、风能、地热、生物能等自然能源尽量减少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的排放,采用生态技术实现废物的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控制室内空气中各种化学污染物质的含量,保证室内通风、日照条件良好。因此,积极发展绿色建筑,符合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流。

2绿色施工

绿色施工是实现绿色建筑的重要环节,目前建筑行业主要的环境因素有噪声的排放、粉尘的排放扬尘、运输的遗撒、大量建筑垃圾的废弃、油漆和涂料以及化学品的泄露、资源能源的消耗如生产、生活水电的消耗,装修过程中气味的排放等。在建筑业中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体现在工程建设的全过程,施工阶段是我们应更加重视的一个阶段。建筑施工具有周期长,资源和能源消耗量大,废弃物产生多等特点,项目施工过程会对环境、资源造成严重的影响。另外,尽管一些再生的、重复利用的、重新整修的材料足以满足使用要求,但现在的施工项目大多数仍需要使用新的原始材料。同时,还可将建筑物建成后对室内空气品质的不利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而且绿色施工对于在投资决策、规划设计阶段一些可持续技术应用效果的实现也具有重要作用。施工阶段既是其规划、设计的实现过程,同时又是大规模的改变自然生态环境、消耗自然资源的过程,因此,对这一过程的环境因素进行控制和管理,提倡以节约能源、降低消耗、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为基本宗旨的“清洁生产”,对于推行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广绿色建筑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绿色建材及基本特征

绿色建材是指在原材料的利用、生产过程、施工过程、使用过程、废弃物处理等过程中,对环境基本不产生污染,对人类生存环境和健康无害的建筑材料原。一方面,它们不仅具有一系列新型功能,例如灭菌、防霉、除臭、隔热、阻燃、调温、调湿、消磁等,对人体健康有益。另一方面,它们不仅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甲醛、卤化物溶剂或芳香族碳氢化合物,而且往往能够固定碳,吸收有毒物质和污染物,对环境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此外,当产品结束使用寿命,绿色建材产品可以循环回收利用,不产生污染环境的废弃物,仍能产生较高的利用价值。

1保温隔热材料

节能减排措施在绿色建筑上的重要体现就是保温隔热材料,在建筑物围护结构的不同部位分为内外型保温隔热材料。内型保温隔热材料的空心砖、加气混凝土块等,它们轻便的材质不仅使墙体变薄,而且使用户获得更大的使用面积。另外,这些墙体材料采用粉煤灰、炉渣等原料,在生产过程中不产生污染,同时具有防火、防水、隔音、隔热、保温等功能。外型保温隔热材料的发泡型和挤出型聚苯乙烯板、岩棉板和玻璃棉板等。依据材料物理状态的不同分为板块状、浆体状保温隔热材料。浆体状隔热材料主要成分有聚苯粒、矿物纤维和硅酸盐等,经一定的生产工艺复合而成粉状或膏状产品原。此外,除应用在墙体内外的保温隔热材料外,还有应用于门窗的保温隔热材料。

2防水密封材料

防水材料是主要用于建筑物顶部、外墙及其他部位,起到防水、防尘、去污、保温等功能。现代绿色防水材料也具有消毒杀菌等作用,并在使用过程中对环境无不利影响。防水材料主要分为以废旧塑料为主原料,添加增塑剂和固化剂生产而成,具密封和防水性及耐寒热、抗老化等特点的不定型材料和硬质聚氨醋防水保温密封的定型密封型材料两大类。随着中国建筑质量以及使用安全要求的提高,防水密封材料以成为不可或缺的建筑功能材料。

3新型混凝土材料及绿色水泥

在目前中国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背景下,混凝土行业进行产业升级已势在必行。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利用粉煤灰及高炉矿渣取代混凝土1/3左右的水泥,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工程结构混凝土总用量,减少了结构混凝土的自重和体积,增加了建筑工程的实用面积,减少了地下基础部分建设费用,可较大幅度的降低建筑工程的综合成本。另外,水泥生产工业是排放粉尘和有害气体的最多的行业之一,因此,开发绿色水泥技术将是行业发展的新热点。首先,通过改进生产工艺,采用干法生产水泥,可降低能耗,减少碳排放。其次,利用高环境负荷工业废渣,可以将废渣转化为优质资源,解决工业废渣利用率低、污染环境的问题。另外,可以通过利用其他产业难以处理的废弃物来生产绿色水泥。水泥工业以这些可燃废弃物为代替燃料,在炉内高温焚烧,将有机物彻底分解,焚烧后的残渣完全进入水泥熟料,对环境和水泥质量并无影响。

4木材

木材是“绿色建筑”的首选建材,它具有钢筋、水泥等其他建材所不具备的低碳、环保、节能等特点。有研究报道,对同一建筑如果用木结构代替钢结构,将节省近30%的能源和近40%的水;代替混凝土结构则将节省45%左右的能源和水。另外木材保温隔热性能优异,比普通砖混结构房屋节省能源超过40%。它的保温性能分别是混凝土和钢材的16倍及400倍。因此,在某些建筑上采用木结构组件替换钢或者混凝土结构的组件,即可减少建筑业的能耗和排放,还能利用木材还具的彩色、瓷化、塑化性能。

5环保涂料

环保涂料是指涂料产品的性能指标、安全指标在符合各自产品标准的前提下,符合国家环境标志产品提出的技术要求的涂料产品。它的主要特征是少用或不用天然资源,大量使用尾矿、废渣、垃圾、废液等废弃物作为再生资源。用低能耗制造工艺,采用清洁的生产技术,不使用生产产品时产生汞、铅、镐、铬及其化合物和添加剂的原料,严格控制涂料的VoC释放量,禁止使用有毒有害的溶剂,产品可循环或回收再利用,无污染环境的废弃物等。环保涂料除具有无毒、无害、隔热、隔水、阻燃、防辐射、防虫、防霉等功能外,其硬度、光洁度、耐腐蚀性及附着力均强与传统涂料产品,延长了使用寿命,减低了生产污染排放。尤其当建筑物处于青海地区气候、湿度、日照较为苛刻环境的时候,环保涂料就显示出其适应性强的优越性。

绿色建筑发展篇4

1.1绿色建筑的提出与定义

绿色建筑也称为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最早是在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明确地提出来的。由于时间、地理位置、经济水平等条件的不同,国际上对绿色建筑概念的理解也不尽相同。我国于2006年颁布实施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绿色建筑的定义是“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总之,绿色建筑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共同发展,应用了资源、环境、经济、健康的集成思想,以节约能源、有效利用资源的方式,建造低环境负荷情况下安全、健康、高效及舒适的居住空间,达到人及建筑与环境共生共荣、永续发展。

1.2绿色建筑的内涵

主要包含三个方面:

一是节能,主要是强调减少各种资源的浪费;

二是保护环境,强调减少环境污染,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三是满足人们使用上的要求,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

1.3与传统建筑相比,绿色建筑主要有以下几点特征

一是能耗大大降低。二是没有明确的建筑模式和规则。三是充分利用自然,注重内外部的有效联通,布局开放。四是建造过程中,注重环保因素。

2绿色建筑在我国的发展

自绿色建筑的概念提出以来,我国政府大力推动了绿色建筑的发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于1996年正式将“绿色建筑体系研究”列为的重点资助课题,生态建筑在我国起步。进入21世纪,人们对绿色建筑的认识已经由对住宅节能、节水、节地的一般要求和对控制治污的被动要求,上升为对小区选址规划、住宅设计、建筑施工、产品验收运营这一全过程进行生态技术的评估、指导与跟踪检验的主观性要求。这也体现了中国大众已经形成一种绿色建筑生态的、人本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3我国绿色建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在提出绿色建筑时,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相对较为薄弱,绿色建筑发展较慢,近几年已明显加速,发展时暴露出了不足,主要表现在:

3.1缺乏有效的政府运行要素导致各方参与积极性低

1)我国缺乏有效的成体系的鼓励政策和监管机制导致市场各方参与积极性不高。在房地产行业绿色发展过程中,政府作为指导者、监督者和推动者,需要通过制定合理的政策将推行绿色建筑的宏观动力真正转化为微观动力。

2)现阶段绿色建筑尚未形成规模效应,成本相对较高,市场认知度低,建设单位积极性不高。特别是前几年我国房地产市场总体上供不应求、卖方市场格局下,多数开发商更看重短期收益,对提升住宅品质的认识不够,发展绿色建筑的动力不足。

3)绿色建筑的建造成本通常高于普通建筑,而这部分成本直接推高了房价,因此只能成为高档住宅的尝试,难以赢得市场

追捧。

3.2相关技术标准不完善导致推行效果不佳

我国绿色建筑起步晚、实践经验少、基础数据不足,现有的评估标准偏重于对设计和建设过程的引导,使得评估结果的权威性、科学性和可靠性大打折扣。一方面,评估体系的设置主要以定性条款居多、量化数据较少,过多的主观判断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评估质量。另一方面,在标准设置上,评估体系侧重建筑环境质量的评价,强调节地、节能、节水、节材等内容,忽视了建筑本身的经济性和使用的舒适性,难以实现绿色效应最大化,影响了绿色建筑的推广和拓展。

3.3设计能力欠缺难以保证绿色建筑规模化推广

1)设计体制、设计人员水平,与绿色建筑设计要求都还有一定的距离。

2)高水平设计师人才稀缺,设计体制较为落后。由于绿色建筑评估标准过多强调技术和部件的应用,忽视了设计环节对技术部件的集成整合效应,造成绿色建筑与节能减排目标偏离。绿色建筑要求在建筑设计、建造及使用中充分考虑环保、节能、经济、舒适等综合因素,在方案推行前期就引入可持续发展的整体综合理念,需要采暖、通风、采光、照明、材料等所谓“辅助多工种”提前参与,在此之下,需要建筑设计全过程介入。

4采取措施推动绿色建筑发展

当前房地产行业萎靡,市场对房地产产品技术含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发展绿色建筑提供了有利时机,这就要求我们完善体制,增加投入,加强引导,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

4.1完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

从德国、美国、日本等绿色建筑推行较为成功的国家经验来看,它们都有一套科学、完备、适合本国甚至世界行业权威代表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如美国LeeD,日本CaSBee,英国BReeam,德国LnB,澳大利亚naBeRS等。我国虽然也出台了一些标准和技术细则,但是仍存在部分项目为评级、评星而建的现象。需坚持强制与指导、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评估体系标准。

4.2以科技进步推动绿色建筑发展

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中,开展对绿色建筑、建筑节能的技术研究,实现绿色建筑设计、建造、评价和改造的一条龙技术服务支撑,建设综合性技术服务平台,建立以实际建筑能耗数据为导向的建筑节能技术支撑体系。加快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共性和关键技术研发,重点攻克绿色建筑规划与设计、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等方面的技术,加强绿色建筑技术标准规范研究,开展绿色建筑技术的集成示范工作。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建立适合国情的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的技术发展模式。

4.3从公共建筑入手启动绿色建筑市场

绿色建筑从技术开发、设计、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都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才能不只是停留在“示范项目”上。初期可通过加强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建设强制执行低碳型绿色建筑标准启动市场需求,引导社会节能减排意识。

4.4调动市场各方参与积极性

出台对绿色建筑各环节的税收优惠政策,充分调动建设单位、使用者、节能服务公司等服务系统的积极性,形成鼓励发展节能省地环保型建筑的财税政策体系。从美国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的经验来看,具体激励政策主要有税收优惠、奖励、免税、材料折扣、快速审批、特别规划许可等。建立多元化的资金筹措机制。要建立稳定、持续的财政资金投入机制,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方式,放大资金使用效率。落实好已的节能服务机制的优惠政策,支持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能效限额下的能效交易机制。激发改造需求,增大节能服务市场。

绿色建筑发展篇5

关键词:绿色建筑、可行性、发展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a

绿色建筑是基于人与自然持续共生原则和资源高效利用原则而设计建造的一种能使建筑内外物质、能源系统良性循环,没有废弃、没有污染、能源能实现一定程度自给的一种新型建筑模式。绿色建筑充分利用建筑场地周边的自然条件,尽量保留和合理利用现有适宜的地形、地貌、植被和自然水系。在建筑的选址、布局、朝向、形态等方面,充分考虑当地气候特征和生态环境。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如减少有害气体和废弃物的排放,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1、绿色建筑的特色

1.1绿色建筑的概念

绿色建筑起源于1970年代初期能源危机的“节能建筑”风潮,后来结合“风土建筑”、“生态建筑”的环境设计理念,现在更融合了最新的地球环保评估与生命周期评估LCa(LifeCycleassessment),而成为崭新的建筑科学体系。今天的绿色建筑,与过去的“节能建筑”、“风土建筑”、“生态建筑”,在环保尺度上已是截然不同的层级。它已经不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浪漫诗歌,而是彻底从地球温暖化、臭氧层破坏、热带雨林枯竭、资源短缺、生物多样化环境等地球尺度,来塑造整体建筑文化的环保生活哲学。

绿色建筑的基本内涵可归纳为:减轻建筑对环境的负荷,即节约能源及资源;提供安全、健康、舒适性良好的生活空间;与自然环境亲和,做到人与建筑及环境的和谐共处、永续发展。绿色建筑的建造特点包括对建筑的地理条件有明确的要求,土壤中不存在有毒、有害物质,地温适宜,地下水纯净,地磁适中,应尽量采用天然材料。建筑中采用的木材、树皮、竹材、石块、石灰、油漆等,要经过检验处理,确保对人体无害。绿色建筑还要根据地理条件,设置太阳能采暖、热水、发电及风力发电装置,以充分利用环境提供的天然可再生能源。

1.2绿色建筑的特点

建筑从最初的规划设计到随后的施工建设、运营管理及最终的拆除,形成了一个全生命周期。关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意味着不仅在规划、设计阶段充分考虑并利用环境和自然因素,而且确保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最低、尽量就地取材,运营管理阶段能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低耗、无害空间,拆除后又对环境危害降到最低,并使拆除材料尽可能再循环利用,减少资源浪费。

绿色建筑优先考虑使用者的适度需求,努力创造优美和谐的环境。同时,要保障使用的安全,降低环境污染,改善室内环境质量。此外,满足人们生理和心理的需求,同时为人们提高工作效率创造条件。通过优良的设计和管理,绿色建筑要采用适用技术、材料和产品。因地制宜,最大限度利用本地材料与资源。增强耐久性能及适应性,延长建筑物的整体使用寿命。尽可能使用可再生的、清洁的资源和能源。

2、绿色建筑发展的多元化

2.1绿色建筑开发的可行性探讨

我国目前绿色建筑发展缓慢,开发商是绿色建筑的创造者,消费者是绿色建筑市场的创造者。他们构成了绿色建筑发展的两大主要推手。开发商在开发绿色建筑时,会考虑绿色建筑的市场需求,会从自身角度考虑绿色建筑的成本效益,再做是否投资的决定。消费者在购买绿色建筑时会从自身角度考虑成本效益,再做是否购买的决定。因而很有必要为开发商和消费者开发出关于绿色建筑成本效益的可视化系统,给出绿色建筑直观的成本效益信息,为其决策提供数据基础。此外,可视化系统提供的绿色建筑运营使用阶段带来的效益,还能为政府制定相关补贴激励政策提供依据。

2.2绿色建筑发展趋势

从长远来看,未来绿色建筑的发展要把最大程度的能源节约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结合起来,实现自身产生的能源要大于所消耗的能源,把建筑创造成一个生物体,可以借助阳光、风和雨满足自身对水和能源的要求,使其具备一定的自我恢复能力和再生能力。理想的绿色建筑不仅不会损害环境,还会致力于改善环境,也就是说,不仅可以减少水的消耗量,还会对水进行收集和处理;不仅不会影响空气,还会过滤空气;不仅会节约能源,还会创造能源。

绿色建筑的发展是一个系统化工程,需要多方力量的参与并采取多元化的政策和措施。这其中既包括通过法律和政策手段制定和实施技术援助、信息交流、资金资助、税收优惠、简化程序等措施强制或鼓励绿色建筑的开发及推广,也包括各行业协会组织通过制定自愿遵守的绿色建筑分级、评估及认定标准等积极推动其发展。

积极发展和推广绿色建筑,是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发展循环经济从而应对全球性环境危机的必然要求。克服绿色建筑发展面临的诸多障碍,顺应绿色建筑的发展趋势,不仅要确立可持续发展原则在绿色建筑发展中的指导性地位,还要从更广泛的意义上理解绿色建筑的深刻内涵,致力于创造真正舒适、健康的理想人居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参考文献:

[1]李湘洲.谈我国发展绿色建筑的几个问题[J].建筑学报,2007(5).

绿色建筑发展篇6

[关键词]绿色建筑发展分析

中图分类号:G2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绿色建筑的定义:

目前,国际上比较认可的绿色建筑的定义是:绿色建筑是指为人类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活动空间,同时最高效率地利用能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其目标是为人类提供健康、舒适、高效的工作、居住、活动的空间,同时尽可能地节约能源和资源,减少对自然和生态环境的影响。绿色建筑主要体现在节能高效、舒适环保、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一、绿色建筑的发展及现状:

1969年,美国建筑师伊安·麦克哈格的《设计结合自然》一书的出现标志着生态建筑学正式诞生。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召开使可持续发展思想得到推广,绿色建筑逐渐成为发展方向。

随后,在美国、香港、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相继提出了各自的绿色建筑标准。

国外在绿色建筑理念上已经做出了大量的示范和实践。比较典型的如:英国BRe的环境楼(environmentalBuilding)为21世纪的办公建筑提供了一个绿色建筑样板。该大楼为三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6000m2,其设计新颖,环境健康舒适,不仅提供了低能耗舒适健康的办公场所,而且还有用作评定各种新颖绿色建筑技术的大规模实验设施。该大楼最大限度利用日光,南面采用活动式外百页窗,减少阳光直接射入,既控制眩光又让日光进入,并可外视景观。采用自然通风,尽量减少使用风机。采用新颖的空腔楼板使建筑物空间布局灵活,又不会阻挡天然通风的通路。顶层屋面板外露,避免使用空调。白天屋面板吸热,夜晚通风冷却。埋置在地板下的管道利用地下水进一步帮助冷却,安装综合有效的智能照明系统,可自动补偿到日光水准,各灯分开控制。建筑物各系统运作均采用计算机最新集成技术自动控制,用户可对灯、百页窗、窗和加热系统的自控装置进行摇控,从而对局部环境拥有较高程度的控制。环境建筑配备47m2建筑用太阳能薄膜非晶硅电池,为建筑物提供无污染电力。该建筑还使用了8万块再生砖;老建筑的96%均加以再生产或再循环利用;使用了再生红木拼花地板;90%的现浇混凝土使用再循环利用骨料;水泥拌合料中使用磨细粒状高炉矿渣;取自可持续发展资源的木材;使用了低水量冲洗的便器;使用了对环境无害的涂料和清漆。

我国的绿色建筑理论和实践还处于起步阶段,对管理与评估工作的研究也是刚刚开始,目前已有的评估工具最新的有国家建设部于2005年10月出台的《绿色建筑技术导则》和为《绿色建筑技术导则》提供评价标准的于2006年6月出台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我国在绿色建筑建设上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2011年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数量得到了大幅度的增长,绿色建筑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呈现出良性发展的态势,根据《2013-2017年中国绿色建筑行业发展模式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1]显示,截至到2011年底,我国取得绿色建筑标志的项目达353项,2647栋建筑,3488万平方米,其中设计标识项目330项,建筑面积为3272万平方米;运行标识项目23项,建筑面积为216万平方米。其中2011年,全国获得绿色建筑标志的项目是241项,1950栋建筑,建筑面积2504万平方米。

二、绿色建筑分析

绿色建筑设计:

绿色建筑的特性往往体现在一些细节上,这样,绿色建筑的设计就尤为重要,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应该从如下方面出发:

(一)以合理的设计达到建筑建造的节约。在建造的设计过程中,在满足结构要求的基础上节约材料,充分发挥材料的性能,例如水泥中添加一些添加剂减少水泥的用量;另外还可通过建筑体形设计达到节能效果,如平面布局、平面形状、长宽比和朝向,合理设计建筑的墙体、门窗、屋顶、热缓冲区及有效遮阳,提高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同时,也对建筑材料的节约有着重大意义。

(二)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以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例如,太阳能的利用:设计太阳能住宅,最简单的光电效应可以将太阳能直接变为电能。利用这个原理硅太阳能电池广泛应用在计算器、收音机、汽车上,此外,太阳能热水器的设置也可以很好的将太阳的热能很好的收集利用。风能的利用:例如利用风力发电,通过独立运行方式,通常是一台小型风力发电机向一户或几户提供电力,它用蓄电池蓄能,以保证无风时的用电。

(三)选择环保的建筑材料。环保型材料主要分为:1.基本无毒无害型。如石膏、滑石粉、砂石、木材、某些天然石材等。2.低毒、低排放型、对人类健康不构成危险的装饰材料。如甲醛释放量较低、达到国家标准的大芯板、胶合板、纤维板等。

环保装饰材料主要有:1.环保地材:植草路面砖是各色多孔铺路产品中的一种,采用再生高密度聚乙烯制成。2.环保墙材:新型加气混凝土砌砖,可用木工工具切割成型,用一层薄沙浆砌筑,表面用特殊拉毛浆粉面,具有阻热蓄能效果。3.环保墙饰:草墙纸、麻墙纸、纱绸墙布等产品,具有保湿、驱虫、保健等多种功能。4.环保管材:塑料金属复合管,是替代金属管材的高科技产品,其内外两层均为高密度聚乙烯材料,中间为铝,兼有塑料与金属的优良性能,而且不生锈,无污染。5.环保漆料:生物乳胶漆。6.环保照明:。通过科学的照明设计,利用高效、安全、优质的照明电器产品,以达到节约电能、保护环境为目的。

绿色施工:

绿色施工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体现,是绿色施工技术的综合应用。在建筑施工现场减少对场地的干扰,减少对绿色植物的破坏,减少噪音,减少环境的污染,减少水资源的利用等等。从而实现实施科学管理,保证施工质量,消减污染,满足环境需求,最终实现绿色施工体系。

在许多情况下,建造和清除扰乱了场地上现存的自然资源,代之以非自然的人造系统;建造和拆除所产生的废弃物占填埋废物总量的比重较大;在建造过程中散发出的灰尘、微粒和空气污染物等会造成健康问题。而具有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施工方法则能够显著减少对场地环境的干扰、填埋废弃物的数量以及在建造过程中使用的自然资源,绿色施工可以通过切实有效的管理制度和工作制度,最大程度地减少施工活动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同时,还可将建筑物建成后对室内空气品质的不利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因此,实施绿色施工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绿色经济:

绿色建筑是一个广泛的概念,但是,绿色并不意味着高价和高成本。例如,新疆有一种具有当地特色的建筑,它的墙壁由当地的石膏和透气性好的秸秆组合而成,保温性很高,再加上非常当地化的屋顶,就是一种典型的乡村绿色建筑,其造价只有800元/平方米,可谓价廉物美。

绿色建筑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毋庸置疑是有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虽然其初始投资成本高要比传统建筑高5%~10%,投资回报一般需要较长时间,但是从长远出发能带给生产者一定的收益,节约能源消耗,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保护了环境,为后代和同代人了节约了能源。所以,绿色建筑的推广在当前形势下是势在必行的。

结束语:21世纪人类共同的主题是可持续发展,对于建筑来说亦必须由传统高消耗型发展模式转向高效绿色型发展模式,绿色建筑正是实施这一转变的必由之路,是当今世界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前瞻产业研究.《2013-2017年中国绿色建筑行业发展模式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前瞻产业研究院,2013.

[2]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GB/t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绿色建筑发展篇7

【关键词】绿色建筑;绿色施工;发展前景;施工管理

前言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社会大众对于生活品质与物质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要求,不加节制地对自然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使得社会发展面临着较大的环境负担。作为一个高能耗的行业,建筑行业的发展给环境与社会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要满足和谐社会的建设需求,就必须使自然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二者达到平衡的状态,因此,建筑工程企业必须进行绿色化的发展,才能够满足自然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建筑施工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不利于建筑行业绿色化发展。笔者选择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的发展前景作为研究对象是有一定的社会现实意义的。

1、绿色建筑与施工的特点分析

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就是对有限的自然能源与社会资源进行高效利用,减少单位施工量中的能耗,减少建筑施工对周围生态环境以及社会大众生活影响。在最低的能源消耗基础之上为社会大众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一般来讲,绿色建筑与施工具有以下几点特点:

第一,传统的建筑结构较为封闭,在设计理论方案希望与自然环境进行完全的隔离,这就使得传统的建筑环境对于居住者的健康产生不利用影响。而绿色建筑将建筑物的施工与自然的发展进行联系,将建筑物的内部与外部进行联通,使建筑物室内的环境可以进行自然调节。

第二,传统的建筑物是一种商品,建筑物的形式会根据社会大众的想法进行设计。在施工过程当中也不会注意到环境资源的破坏与利用效率,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进行过度地指化生产。但是,绿色建筑与施工则是一种资源,在最小的能源消耗的基础之上进行生态利用,在许多领域获得综合性利益。

第三,传统的建筑会出现建筑设计与生产的标准化,建筑形式过于单一,虽然南北建筑风格有较大差别,但这也就是全国的建筑形式基本样本。而绿色建筑与施工加强对本地建筑材料的利用,建筑的形式与当地的气候与自然资源有很大关系,建筑物的形式会因为地域文化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第四,传统的建筑物只在施工的过程中对建筑物当地的环境负责,这与绿色建筑与施工有着本质性的差异。绿色建筑与施工,在建筑的合理使用年限之内,为居住者提供健康的环境,保证居住者可以高效使用建筑空间。在最后,绿色建筑会与自然共生,减少建筑物对于资源的需求,实现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第五,传统的建筑物的能耗较大,建筑物的建设很有可能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与环境的污染。但环保型建筑物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能量损耗,更有一些环保型建筑物能够自己产生可利用的再生资源。

2、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的发展前景分析

环保型建筑物的工程发展是构建绿色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绿色建筑的关键。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已经被更多的人接受。开展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是许多建筑工程企业的研究重点。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在当代社会具有大好的发展前景,下面,我们就来对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的发展趋势进行简要的分析:

2.1建筑工程企业管理者思想观念的科学化

在未来的发展过程当中,越来越多的建筑施工企业会将绿色建筑作为自己的建设目标,将绿色施工作为自己的实践任务。企业最高管理者在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的发展过程当中,会不断进行深入的学习与研究,对绿色建筑与施工的发展进行理论基础的奠基。更多的绿色发展战略会成为建筑施工企业的重要发展指导文件。在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的发展过程当中,建筑施工企业要引导全体工作人员进行一场“绿色革命”。建筑工程企业的管理者会直接参与到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的改革工作当中,建立起明确的绿色施工管理与指导部门,监督与管理绿色施工工作。专职的绿色施工人员会成为一种新兴职位,促进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的发展。

2.2绿色建筑施工管理升级优化

在《绿色施工导则》当中,对于绿色施工的施工管理工作具有明确的规定。在开展绿色工程的施工之时,施工管理工作需要包括许多内容。比如说组织管理工作,规划管理工作以及实施管理与诱人管理等等。在施工管理的过程当中,施工工程的管理者会成为关键,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是施工管理的重要基础。施工企业应当以施工管理人员为核心,对各个部门与相关人员进行调动,明确绿色施工的管理体系,制定出符合施工实际情况的绿色施工管理制度。绿色施工管理体系是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只有建立了明确的管理体系,才能使管理制度得提到,管理方案的合理程度提高。动态管理是绿色施工管理的重要方法,从施工的整体对工程施工进行管理,基中包括对施工设计、施工准备工作、施工材料的采购工作以及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等等。另外,绿色建筑施工的管理人员还要从工程的特点出发,对绿色施工进行大力宣传,使每一位建筑施工的参与者都能了解绿色施工的含义。在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的发展中,绿色建筑与施工的知识培训活动也会越发丰富,宣传力度的提高会使每一位建筑工程的工作人员具有绿色意识,施工氛围得以绿色化。

2.3能源利用绿色化

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的发展,都离不开能源的支持。对能源进行合理配置,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是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发展的必然。一般来讲,在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会用到天然气、煤与电、汽油与柴油等多种能源。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的管理人员需要对能源结构进行工,保证能源的高效利用。减少绿色建筑与施工现场的能源浪费问题十分重要。

在电能使用绿色化发现,建筑施工的用电量会得到控制,施工现场的办公室以及机械设备的电源需要及时进行切断。在施工现场与建筑物当中要尽可能安装低能与节能的电器设备。施工管理者要合理安排施工时间,使电能得到度地指。其次,在设备的应用方面。要加强设备的维护与保养,使设备长期保持在正规的运行状态,加强设备的使用效率,促进建筑施工效率的加强。

结语:

综上所述,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建筑行业发展的绿色化已经在为必然。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不仅是建筑行业自身的需求,更是社会对于建筑行业的要求。希望建筑行业的相关人士认识到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的重要性,从实际出发,加强建筑施工企业的绿色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牧.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前景分析[J].中外建筑.2010(09):63-65

[2].王有为.实施绿色建筑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J].浙江建筑.2008(09):75-77

绿色建筑发展篇8

关键词:绿色建筑;发展现状;对策;前景。

abstract:Greenbuildingreferstoprovidehealthy,comfortableandsafeliving,workingandactivityspaceforpeople,andachieveefficientuseofresources,theminimumimpactontheenvironmentofbuildings.astheglobalenergycrisisandthedeteriorationoftheenvironmentisbecomingmoreandmoreserious,greenbuildinghasbecomeanimportantsubjectintheworldofsustainabledevelopment.

Keywords:greenbuilding;developmentstatus;countermeasure;prospect.

中图分类号:tU71

1.绿色建筑概述1.1绿色建筑的概念。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所谓“绿色建筑”的“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指建筑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又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1.2绿色建筑的特征。绿色建筑主要有以下几点特征:建筑本身较传统建筑,其耗能大大降低。绿色建筑尊重当地自然,人文,气候,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因此没有明确的建筑模式和规则。绿色建筑充分利用自然,如绿地,阳光,空气,注重内外部的有效联通,其开放的布局较封闭的传统建筑的布局有很多区别。绿色建筑过程中,对整个过程都注重环保因素。1.3绿色建筑的意义。节约能源和资源,减Co2少污染建筑本身就是能源消耗大户,同时对环境也有重大影响。据统计,全球有50%的能源用于建筑,同时人类从自然界所获得的50%以上的物质原料也是用来建造各类建筑及其附属设施。尽管诸如道路,桥梁,隧道等不能以绿色建筑去衡量,但是居住区,办公大厦,公寓等对资源的利用时周而复始的。另外,建筑引起的空气污染,光污染,电磁污染占据了环境总污染的1/3还多,人类活动产生的垃圾,其中40%为建筑垃圾。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由于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对住宅,道路,地下工程,公共设施的需求越来越高,所耗费的能源也雨来越多,这与日益匮乏的石油资源,煤资源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2.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

绿色建筑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等多种理念的综合体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目前,虽然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才刚刚起步,但必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在绿色建筑发展的初期,由于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比较欠缺,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下面主要就影响绿色建筑发展的积极因素和不利因素进行了阐述。

2.1绿色建筑发展的积极因素。现阶段,我国绿色建筑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建筑开始奔着节能减排展开,所以,很多建材生产厂商,也逐渐开始关注绿色环保建材,只是很多新型的绿色建筑材料不断面世,绿色施工也不断受到重视。个别建筑公司意识到绿色建筑将取代传统的建筑,所以也采取了行动,不断采取手段,进行绿色施工,降低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废弃物的排放量,合理的应用油漆,涂料等。很多企业还通过了环保认证。这样,就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同时,有有利于公司施工中进行绿色建筑的施工。

2.2绿色建筑发展的不利因素。现阶段,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困境主要表现在,绿色建筑普及性还较低,普通百姓很难进行绿色建筑的施工建设,绿色建筑的建设费用要比普通建筑高,所以投入很大,普通百姓也承受不起,此外,绿色建筑建成后,常表现出经济效益不客观现象。因为绿色建筑常常不能进行高层楼房的建设,而城市发展的需求是建设更多的高楼,以满足土地不足带来的居住危机。

3.发展绿色建筑的对策建议

3.1加强全社会的生态意识教育。要在全社会普及生态教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提倡绿色消费,使全民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出发,在居住、出行、娱乐中切勿追求奢侈豪华,倡导节能和减少对环境污染的生活方式。只有全社会接受并追求绿色建筑体系,才能驱动建筑市场的需求,促使市场各方主体积极营建绿色建筑。

3.2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及评估体系。建立健全发展绿色建筑的政策法规体系;完善绿色建筑的技术标准支撑体系;建立严密的行政监管制度体系;建立切实可行的建筑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的综合性的标准体系;制订绿色建筑量化标准和可操作的评估体系。这些体系对指导绿色建筑设计、建设、规范引导建筑业转向绿色可持续发展将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3.3激励政策促进绿色建筑发展。促进绿色建筑的发展,建立有效的激励政策是其中重要的一环。目前,完善各种财政税收刺激政策已刻不容缓。借鉴国外经验,政府应制定一系列符合国情的激励政策,建立市场机制和财政鼓励相结合的激励机制,提高相关行业、企业和消费者的积极性。对符合绿色建筑标准的建筑投资者、消费者实行一定的政策优惠,采取经济补贴、低息贷款、税收减免等激励政策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

3.4适用技术推动绿色建筑发展。在绿色建筑的技术策略上要因地制宜。绿色建筑技术研究在国外开展得较早,已有大批的成熟技术,在积极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适用绿色建筑技术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选择与创造适宜本土的绿色建筑技术,走本土化绿色之路。大量建筑在建造过程中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选择最适用的技术与产品,把适用技术合理地集成在建筑上,尤其是自然通风和天然照明技术要得到强化应用。可以推广且成本不高的技术与产品才是绿色建筑技术与产品的重点。

4、我国发展绿色建筑的前景和优势

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时期,建筑存量大、新建建筑多,地理气候特征多样化,加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传统建筑文化,发展绿色建筑具有巨大的潜力和独特的优势。

3.1建筑节能潜力巨大。我国既有建筑达400多亿平方米,同时每年新建16亿至20亿平方米。我国建筑95%以上是高耗能建筑,如果达到同样的室内舒适度,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同等气候条件发达国家的2至3倍。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节能减排潜力巨大。

3.2发展绿色建筑比较效益高。据测算,达到同样的节能效率,建筑比工业投入少。此外,我国实施建筑节能和发展绿色建筑的成本相对欧美等发达国家要低得多,而应对气候变化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因此,我国发展绿色建筑的比较优势更为明显。

3.3绿色建筑技术相对成熟。欧盟学者针对80项减少建筑温室气体排放技术的调查结果表明,就投入和节能效益而言,高能效照明技术是几乎所有国家建筑物温室气体减排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就节能量而言,改进寒冷气候区的隔热和分区供暖系统,实行分户供热计量,在温暖气候区提高制冷和通风能效,注重遮阳、自然通风、隔热措施,以及改进发展中国家炊事炉灶等,均是有效的节能措施;高能效比的设备、太阳能热水装置、节能型家用电器和能源管理体系等,均是成熟的建筑节能技术。从“十五”开始,我国就组织实施了“绿色建筑关键技术研究”、“城镇人居环境改善与保障关键技术研究”等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在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建筑环境改善等方面取得了一大批研究成果,并在逐步推广中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绿色建筑发展篇9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源头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前言:在城市发展和建设过程中,迅速发展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对我国城乡环境系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如耕地锐减;工业化的无序发展,使大气、水受到严重污染,水荒逼近,沙尘暴侵袭及温室效应,给我国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危机。目前,我国建筑能源已占到全社会终端能耗的三分之一。我国现有城乡建筑面积近500多亿左右,都是高能耗建筑,且污染严重。对于城市建筑来说,其发展模式也必须由传统高消耗型转向高效绿色型,绿色建筑正是当今世界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绿色建筑的发展不能仅仅停留在科研单位或者高校之中,而应该落实到设计院。

1.绿色建筑的含义

绿色建筑(GreenBuilding),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等),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及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2.建筑设计对于发展绿色建筑的重要性

在性能导向成为绿色建筑发展趋势时,发展绿色建筑不能仅仅依靠绿色建筑评价体系,而是必须从建筑设计源头抓起,开展新流程、新技术和多专业协同的研究,推进理论与技术创新。在中央、地方各级政策和市场推动下,我国绿色建筑在未来5―10年将出现“井喷”发展,如何在快速发展情况下提高绿色建筑质量,值得行业思考。根据国际能源机构(ieaann)所做的“模拟走向应用”的研究结果显示,建筑节能40%以上的潜力,来自于建筑方案初期的规划设计阶段;另外,比利时权威专家通过对67座建筑的调研,发现在所应用的303项绿色建筑技术中,57%的技术措施需要在规划设计和方案设计阶段中落实。因此,必须重视优化设计,这是绿色建筑实现性能优化的关键环节。优化设计是现阶段绿色建筑快速发展中保证质量的着眼点。以设计师设计一栋绿色建筑的规划草图为例,在设计之初,设计师应该考虑建筑的平面布置、相关信息的整理、建筑群的布局,然后通过模拟等优化手段完善设计方案,到了单体建筑设计时加上技术手段支撑,再进一步完善方案,直到进入施工图阶段。

就绿色建筑的发展需要设计单位作为主力来推进,“基于设计院模式的绿色建筑流程标准化”非常值得研究。据了解,该模式包括不同的时间段,比如投标阶段、方案阶段、初步设计阶段与施工图阶段都有一个目标设想,接着考虑相关条件的输入与整合,然后是考虑输出什么,相关专业如何协作,最后考虑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什么样的工具来完成。

3.绿色建筑设计原则

(1)系统协同性原则

其一,绿色建筑是其与外界环境共同构成的系统,具有系统的功能和特征,构成系统的各相关要素需要关联耦合、协同作用以实现其高效、可持续、最优化地实施和运营。其二,绿色建筑是在建筑运行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多学科领域交叉、跨越多层级尺度范畴、涉及众多相关主体、硬科学与软科学共同支撑的系统工程。

(2)地域性原则

绿色建筑设计应密切结合所在地域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资源条件、经济状况和人文特质,分析、总结和吸纳地与传统建筑应对资源和环境的设计、建设和运行策略,因地制宜地制定与地域特征紧密相关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设计标准和技术导则,选择匹配的对策、方法和技术。

(3)高效性原则

绿色建筑设计应着力提高在建筑全生命周期中对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以减少对土地资源、水资源以及不可再生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减少污染排放和垃圾生成量,降低环境干扰。例如采用创新的结构体系、可再利用或可循环再生的材料系统、高效率的建筑设备与部品等。

(4)自然性原则

该原则强调在建筑外部环境设计、建设与使用过程中应加强对原生生态系统的保护,避免和减少对生态系统的干扰和破坏,尽可能保持原有生态基质、廊道、斑块的连续性;对受损和退化生态系统采取生态修复和重建的措施;对于在建设过程中造成生态系统破坏的情况,采取生态补偿的措施。

(5)健康性原则

绿色建筑设计应通过对建筑室外环境营造和室内环境调控,构建有益于人的生理舒适健康的建筑热、声、光和空气质量环境,以及有益于人的心理健康的空间场所和氛围。

(6)经济性原则

基于对建筑全生命周期运行费用的估算,以及评估设计方案的投入和产出,绿色建筑设计应提出有利于成本控制的具有经济运营现实可操作性的优化方案;进而,根据具体项目的经济条件和要求选用技术措施,在优先采用被动式技术的前提下,实现主动式技术与被动式技术的相互补偿和协同运行。

(7)进化性原则(弹性原则、动态适应性原则)

在绿色建筑设计中充分考虑各相关方法与技术更新、持续进化的可能性,并采用弹性的、对未来发展变化具有动态适应性的策略,在设计中为后续技术系统的升级换代和新型设施的添加应用留有操作接口和载体,并能保障新系统与原有设施的协同运行。也可称作弹性原则、适应性原则等。

4.绿色建筑设计要求

绿色建筑是一种气候适宜性建筑,即遵循气候特点设计出低耗能建筑。进行绿色建筑设计要考虑到应用环保节能材料和高新施工技术。

绿色建筑是一个能积极地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智能的、可调节系统。因此,它要求建筑外层的材料和结构,一方面作为能源转换的界面,需要收集、转换自然能源,并且防止能源的流失;另一方面,外层必须具备调节气候的能力,以消除、减缓、甚至改变气候的波动,使室内气候趋于稳定,而实现这一理想,在很大程度上必须有赖于未来高新技术在建筑中的广泛运用。

(1)绿色建筑合理使用建筑材料、就地取材(主要是木材),尽量使用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小的建筑材料,包括无放射、低挥发、低活性材料。

(2)注重对外墙保温节能材料的使用。外墙保温节能材料属于保温绝热材料,仅就一般的居民采暖的空调而言,通过使用绝热维护材料,可在现有的基础上节能50%~80%。

(3)绿色建筑主张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例如:利用空调冷凝热作为生活热水的辅助热源,利用太阳能和地热能产生的热水作为日常生活用热水。利用太阳能光电系统来支持日常生活用电。在混凝土中埋设光导纤维,可以经常地监视构件在荷载作用下的受力状况,自我修复混凝土可得到实际应用。建筑物表面材料,通过多功能的组织进行呼吸,可净化建筑物内部的空气,并降低温度。形状记忆合金材料可用于百页窗的调整或空调系统风口的开阔,自动调节太阳光亮。建筑物表面的太阳能电池可提供采暖和照明所需要的能源。

(4)设计单位在进行施工图设计时,应按照《绿色保障性住房技术导则》(试行)相关要求,进行绿色建筑设计,施工图设计文件应当编制绿色建筑专篇,把绿色建筑设计落实到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电气等各个专业,并明确绿色建筑的技术措施。

绿色建筑发展篇10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业的发展也在逐步的趋于成熟,而建筑跟人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人类的大部分活动是跟建筑是离不开关系的。而绿色建筑学在我国绿色发展的大背景下的实际探索以及研究是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的,作为建筑学发展的另一个开端。本文主要在绿色发展理念下对建筑学未来的发展前景做了一个详尽的分析研究。

关键词:

绿色发展;建筑学;未来发展

1建筑学发展现状

1.1建筑文化模糊不清。建筑学不仅仅是作为一种工程技术而存在的,也是一种文化创造运动。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建筑业有了突破性的发展,我国建筑的规模也处在直线上升的状态,但是在建筑的建设过程中,其实际的追求已经向着高而美的方向发展,逐渐的忽视了国家的文化特质,建筑产品变得华而不实。1.2仿照、抄袭之风蔓延。在建筑的建设过程中,手工操作以及实践的能力得到了过度的重视,但是对于建筑学的理论研究缺乏一定的重视,建筑相关人员的创造性的意见以及个性化的特征得不到完全的发挥。同样的由于建筑相关的人员对于理论知识相对略显匮乏,就造成其在相关方案的设计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由于理论知识的认识的不足,使得建筑的仿照抄袭的风气在蔓延。1.3建筑领域好大喜功。目前,建筑行业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其建筑的数量也在呈直线增加。建筑相关的企业的现状就是不停的加班,相当大的工作量以及非常高的收入使得建筑相关的企业逐渐变得好大喜功,对于理论的追求以及学术的追求逐渐不被重视,对于经济效益的追求变得狂热,建筑的风格缺乏一定的艺术性,直接影响着建筑学的发展。

2绿色建筑的特点

2.1寿命长。绿色建筑的特点是贯穿于建筑建设的整个过程来讲的,需要对建筑使用寿命进行一定的思考,另一方面还需要对建筑原材料的采购、加工和实际的应用给予足够的重视,对于建筑的寿命在整个过程进行考虑,建筑的内部维护工作进行全面的重视,还需要对建筑完工后相关废弃物的处理进行全面的关注,对建筑开工到完工的整个过程进行相应的重视,使得建筑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2.2技术性。绿色建筑的发展需要把相关的资源以及技术进行有机的结合,在绿色建筑的发展过程中,高科技的技术是其最主要的内容。需要对建筑建设的整个过程实行有效的监控,以这样的方式以及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来保障绿色建筑的功能以及性能等,更加重要的是还能够发挥环保的巨大优势。2.3因地制宜。绿色建筑的发展能够有效的实现建筑以及环境的和谐发展,所以绿色建筑的本质为因地制宜,按照建筑所在的位置的环境、文化传统以及经济水平等很多方面的因素,进行建筑设计方案的选择,在原有的基础上对方案进行有效的改进以及科学的设计。2.4较高的经济效益。绿色建筑的建设初始阶段相对而言比传统的建筑的资金投入量是比较高的,但是在绿色建筑建设完成之后的实际使用寿命明显高于传统的建筑,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绿色建筑相对于传统建筑来说其维修费用是非常低的,除此之外,绿色建筑的并不具有传统建筑的高污染的特征。以上的优势能够充分的发挥其实际的经济效益。

3构建绿色建筑学体系

1963年,p.索勒里首次提出了建筑生态学的概念,首次把建筑以及生态进行有机的结合,结合后能够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并且相应的减少能源的消耗。1969年,L.麦克哈格研究了几个大城市的空气库,并且提出了一系列的方式以及比较系统的观点。二十世纪八十年代,o.詹妮斯基研究了以生态学为基础建设一个将生态以及经济的和谐发展,并且首次提出生态城市的概念。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绿色建筑技术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为建筑单体进行服务的单项技术,更加是为具有绿色属性的提供的支撑的一种技术群。这种技术在达到建筑的相关要求的同时,还能够保障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4如何实现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建筑单体设计中的更好应用

(1)绿色发展理念在建筑单体设计过程中,需要通过对总平面的实际结构来实现科学合理的布局,还需要考虑到采光以及通风等方面的内容。实际的应用原则是科学合理以及综合考虑等,例如在对遮阳措施会对实际的采光因素造成影响,过多会减少自然的采光,过少又会不够节约能源以及环保。所以,应该根据实际的情况来对采光以及节能寻找到一个有效的平衡,因地制宜的实现绿色建筑的绿色以及合理的要求。(2)需要根据建筑当地实际的气候条件来设计建筑单体。例如,由于我国的北方和南方的实际气候特征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所以需要根据建筑当地实际的气候特征来设计不同的建筑体型数据。北方需要着重的对采暖进行重视,需要对外墙的保温以及隔热性科学合理的设计,而南方在外墙的实际设计中需要重视西山墙的太阳辐射,所以需要将窗墙比进行一定的限制。(3)绿色建筑需要使用加气混凝土等比较新型的材料来进行单体的构建,因为新型的材料一般具有节能的特点,而且新型的材料一般比传统的结构更加具有很大的优势,新型的材料不仅仅能够起到一定的隔热的效果还能有效的保护相关的资源。新型材料在能够对热量进行有效的吸收热量,但是具有一定的缺陷,会存在一定的隐患,这种材质的灰渣存在重金属,这样就会对自然环境以及人类的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一般采用的处理方式就是焚烧。并且建立起水泥窑,进而对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建筑学在绿色发展理念下的发展前景是十分良好的,已经逐渐的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绿色建筑体系。基本的原则依靠生态系统的循环性,发展的基础是绿色与环保,实际的内涵是和谐社会,主要的支撑是以绿色以及高效的技术为主的,绿色建筑体系的主要标志就是自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