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十四五规划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50:10

绿色建筑十四五规划篇1

全球能源、资源与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所有国家共同面对的挑战,各国在国家层面对于基本的行动框架也达成共识。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逐步形成了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学发展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近年来一直全力推进中国绿色建筑发展,出台了大量法律法规并积极推进建设实践。

在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指导下,绿色建筑发展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十一五”规划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发展循环经济的章节中专门提到了建筑节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年-2020年)》中将“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作为重点领域“城镇化与城市发展”下的优先项目。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出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这一切都说明中国政府非常重视绿色建筑的发展,并已经从国家层面开始实际行动,地方政府全面积极响应。同时,绿色建筑发展也有利于国家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发展循环经济、构建节约型消费模式、推进健康城镇化,是实现国家发展方式转型的重要抓手。

中国绿色建筑发展的战略目标

中国绿色建筑发展总体战略目标是以实现国家“十一五”规划约束性指标为契机,促进绿色建筑发展,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通过实现绿色建筑的“四节一环保”推动中国可持续发展。

中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具体目标应该与绿色建筑的定义(简称“四节一环保”)相一致,包含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和环保五个方面的目标。绿色建筑的节能目标是大力推动新建住宅和公共建筑严格实施节能50%设计标准,直辖市及有条件的地区实施节能65%标准,“十一五”期末建筑节能1.1亿吨标准煤。绿色建筑的推进现阶段以加大新建筑节能为主要突破口,同时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在国务院批准的《节能中长期转型规划》中,建筑节能作为节能的重点领域,在“十一五”期间实现节能1.1亿吨标准煤的目标。这一目标将分别落实到新建建筑、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和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应用三大领域之中。

绿色建筑节地方面目标是以“十一五”规划提出耕地保有量1.2亿公顷为基础的贯彻国家推行新建住房结构比例调整的要求,执行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住房(含经济适用住房)面积所占比重必须达到70%以上的政策。

绿色建筑节水的目标可以参考《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一五”规划》提出的节水目标,单位GDp用水量比2005年降低20%以上,全国设市城市供水管网平均漏损率不超过15%,生活节水器具在城镇得到全面推广使用,北方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污水处理量的20%,南方沿海缺水城市达到5%~10%,“十一五”期间节水690亿立方米。

绿色建筑的环保暂时还难以制定明确的数字目标,因为作为目标基础的现有建筑物污染排放统计还很缺乏。《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规定到2010年,主要污染物排放降低10%,所有城市都要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城市污水处理率不低于70%%,全国城市污水处理能力达到1亿吨/日。

中国绿色建筑发展的战略重点

中国绿色建筑发展的战略重点体现在政策法规、科技创新和建筑实践三个层面。政策法规层面以全方位政策法规推进绿色建筑;科技创新层面以适宜性技术研发支撑绿色建筑;建设实践层面以全寿命周期视角实践绿色建筑。

中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基本政策是:一是积极推进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必须首先解决建筑节能问题。建立健全建筑节能政策体系和法规体系,政府强制要求所有新建建筑必须执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完善建筑节能技术支撑体系;设立了墙体材料专项基金。二是引导绿色建筑健康发展。设立“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通过一套科学、规范的评价体系和办法,对绿色建筑工程项目或技术产品予以确认;逐步推行绿色建筑性能评定认证制度,推动绿色建筑认证机构发展。三是完善绿色建筑关键技术支撑体系,编制符合中国国情的绿色建筑规划设计导则,制定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建立结构体系绿色评价、绿色建材分析评价等关键技术集成平台。

中国中央政府一直积极出台绿色建筑相关法律法规,推进绿色建筑发展。绿色建筑法规体系应逐步健全,形成一套完善的三维体系框架,第一维度是横向体系,横向体系由主干法和相关法组成。第二维度是纵向体系,纵向体系由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四个层次构成。第三维度是绿色建筑政策法规的类型,除了强制性办法,还应该包括激励性办法和政绩考核办法。此外,还有强制性的政策规定及激励性政策。另外,在政策法规体系中,需特别提出的是通过政绩考核手段实施节能减排,通过对地方政府和大型国有企业的考核手段促进他们切实推进绿色建筑。绿色建筑法规体系是各个部分互相依赖形成的完整系统,激励和处罚手段需要主干法和相关法相互配合以及部门间的合作,因此法律法规的完善需要长期的建设过程。

科技创新战略的内涵是以适宜性关键技术研发支撑绿色建筑。在国务院2005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年—2020年)》中,“城镇化与城市发展”作为十一个重点领域的第九项,成为国家科技发展的关键领域。在“城镇化与城市发展”重点领域中有五个优先发展领域包含了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绿色建筑(包括建筑节能)科技创新的主要突破应在关键技术和适宜性技术两方面。《纲要》提出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的关键技术研发包括:绿色建筑设计技术,建筑节能技术与设备,可再生能源装置与建筑一体化应用技术,精致建造和绿色建筑施工技术与装备,节能建材与绿色建材,建筑节能技术标准等六个方面。绿色建筑的许多关键技术在西方是比较成熟的,但普遍存在增加建筑造价的问题。因此在引进西方技术基础上,中国科技人员更重要的是选择与创造本土化的适应性绿色技术。这里的适宜性技术是指合理的工艺手段与新技术产品组合、低技术与高技术结合。低技术如自然通风、外遮阳措施、科学的使用能源、雨水收集等。

绿色建筑十四五规划篇2

受省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委托,现就《浙江省绿色建筑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草案)作如下说明:

一、制定条例的必要性

制定本条例主要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考虑:一是节能降耗和改善人居环境的需要。我省建筑总量大,每年新增面积超过1亿平方米,建材生产和建筑建造、使用过程中消耗的能源,已占全社会总耗能量的40%左右,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压力。相对于传统建筑,目前绿色建筑平均节能率达65%,建造成本只增加1%左右,还显著改善建筑的健康性和舒适性。发展绿色建筑既有利于降低能耗,又有利于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二是转型升级和建筑产业发展的需要。建筑业又是我省支柱产业之一,2014年增加值已占全省GDp总量的6.1%,对地方财政贡献率已达12%。发展绿色建筑有利于推动相关传统产业技术升级与产品更新换代,引领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进而拉动有效投资,促进我省经济转型升级以及建筑产业更高水平地发展。三是法制建设和落实决策部署的需要。我省自2007年颁布实施《浙江省建筑节能管理办法》以来,累计建成节能建筑5.6亿平方米,形成了年节约标准煤776万吨的能力,特别是自2014年全面执行《民用建筑绿色设计标准》(DB331092-2013)以来,建成绿色建筑1.2亿平方米,绿色建筑发展和建筑节能工作已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具有较好的工作基础。近年来,节约能源法、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相继出台,国务院实施《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省委在生态文明、“两美”浙江建设、全面深化改革等决策部署中,都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绿色建筑,现有的政府规章已不相适应。加快我省建筑节能立法,并将其上升为绿色建筑条例,各方面条件已经具备,也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二、起草过程

今年,省人大常委会将绿色建筑立法列入条件成熟提请审议的立法预备项目,并按照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健全人大主导立法工作机制的精神,确定由省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提请审议。环资委贯彻实施民主立法、科学立法,牵头成立立法起草小组,由法工委、建设厅等部门和省人大代表、立法领域有关专家学者共同组成,积极开展条例草案的起草工作。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形成后,起草小组先后征求了立法领域专家学者、各地建筑节能负责部门、有关建设单位和省级有关部门的意见;还赴广东等地进行学习考察,赴省内各市(县)进行调研;同时,在浙江人大门户网站公开征求意见,又书面征求省政府领导意见。在综合各方情况和反复研究修改的基础上,形成了条例草案。环资委认为,出台该条例条件已基本成熟,现提请本次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

三、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条例草案分为总则、规划与建设、运营与改造、技术与应用、引导与激励、法律责任、附则等七章,共五十二条。

(一)关于条例名称及适用范围。在省人大常委会立法计划中,该法规的名称为《浙江省建筑节能条例》。环资委认为,绿色建筑比节能建筑内涵更丰富、范围更广,在以节能为核心内容的基础上,还涵盖节水、节地、节材和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等方面,更能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并与自然和谐。目前,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绿色建筑发展也处于领先地位,将立法规范范围从建筑节能拓展到绿色建筑,更符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更能发挥立法的引领作用。基于上述情况,将条例草案名称更改为《浙江省绿色建筑条例》。同时,进一步拓展条例适用范围,除沿用《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对民用建筑的的限定外,草案第二条第三款规定,还适用于“工业用地范围内用于办公、生活服务等用途的建筑”。

(二)关于绿色建筑等级。为了因地制宜、有序推进绿色建筑发展,条例草案参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在第五条将绿色建筑分为“一星、二星、三星三个等级”,制定不同等级技术标准进行管理,并确立分类递进和分区递进的绿色建筑实施机制。一方面,草案第六条、第二十条规定,全省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内新建、大规模改建民用建筑应当最低按一星级进行建设,其中新建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最低按二星级进行建设;另一方面,草案第九条授权市、县人民政府可以确定高于全省一般要求的绿色建筑等级,促进相对发达地区发展高等级绿色建筑。此外,草案第十至十二条还要求在建设项目可研及其批准、土地出让、委托设计等活动中,应当明确绿色建筑等级要求。

(三)关于绿色节能评估。节能评估和审查是节约能源法设定的一项行政许可事项。按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要求,草案未增加新的行政许可环节,在第十四条适度扩充了绿色方面的评估审查内容,并将法律规定的按年综合能耗实行分类管理换算为按相应建筑面积进行分类管理。第十五条规定,新建民用建筑项目办理规划报批时,应当向城乡规划或建设主管部门报送节能评估文件,办理节能审查,对不符合绿色建筑强制性标准的,不得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同时,草案第十六至十八条对图审、施工、监理、验收等环节落实节能审查意见作出规定,第十九条对出具验收能效测评报告的第三方机构作出规定,建立建设全过程闭合监管机制。

(四)关于运营节能监管。绿色建筑运营阶段的用能管理是实现节能降耗的关键环节。条例草案建立绿色建筑运行能耗监管体系,强化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双方的责任义务。草案第十二条第三款规定,“新建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总建筑面积一万平方米以上的其他公共建筑,建设单位应当安装用能分项计量及数据采集传输装置”。第二十五、二十六条规定,建设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公共建筑运行能耗监管信息系统、建筑能耗统计制度,并向社会公布统计结果。在此基础上,第二十七条规定,对超过能耗限额标准的公共建筑实行惩罚性电价政策,实现利用价格杠杆推动既有高耗能公共建筑进行绿色改造的目的。

(五)关于绿色技术应用。绿色技术是绿色建筑的核心。条例草案第二十九条结合我省实际,确定了“推广应用自然通风、自然采光、雨水利用、可再生能源利用、余热利用和生态白蚁防治等先进适用技术”的路线。第三十一条规定城镇土地开发应当推广低影响开发模式,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第三十三条规定新建民用建筑按标准强制利用可再生能源,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第三十五条规定新建保障性住房实行全装修,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第三十七条规定公共建筑应当推广应用建筑信息模型技术。

(六)关于扶持激励政策。为推进绿色建筑发展,在刚性规定的基础上,条例草案第四十条制定了五条激励政策,主要有:因采用墙体保温增加的建筑面积不纳入建筑容积率核算;利用太阳能、浅层地热能、空气能可以申请项目资金补助;地源(水源)热泵系统执行居民峰谷分时电价,并按照实际消耗地表水量计收水资源费;购买二星级以上绿色建筑的,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可以上浮。第四十二、四十四条还规定自身光伏发电量可以抵扣建筑能耗,合同能源管理节约的能耗资金财政部门不予核减。这一系列激励政策可有效调动绿色建筑开发、建设、使用等主体的积极性,有助于推广绿色技术应用,引导绿色建筑快速发展。

绿色建筑十四五规划篇3

一、绿色建筑的内涵和发展绿色建筑的意义

绿色建筑的基本内涵可归纳为:减轻建筑对环境的负荷,即节约能源及资源;提供安全、健康、舒适性良好的生活空间;与自然环境亲和,做到人及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处、永续发展。根据2006年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颁布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建筑的定义是指满足《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的相关标准,在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绿色建筑是综合运用现代建筑学、生态学及其他高新科技的成果,把建筑建造成一个小的生态系统,为使用者提供贴近自然、方便舒适并节能的使用环境。所谓“绿色”并非仅仅指一般意义上的景观绿化等,而是指对环境无污染的一种标志,本质是物质系统的循环,无废无污、高效和谐、开放式闭合良性循环建立起建筑物内外的自然空气、水分、能源及其他各种物质的循环系统。

发展绿色建筑是实现低碳经济的必要措施。低碳经济是指运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最大限度地减轻对高碳能源的依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障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要积极承担保护环境的责任,节能降耗;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型工业,建设生态文明。其核心问题就是绿色能源技术和节能减排技术的创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政策的重新规划。建筑业作为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有规模大、投资大、能耗高、寿命周期长和相关产业链广等特点,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下大力提倡发展绿色建筑,对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我国政府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所做出的承诺,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将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节能减排措施,节能减排将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保证执行受到法律和舆论的监督。而另一方面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快速发展的历史时期,根据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人口司于2010年3月的《世界城市化展望2009年修正版》的报告指出,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从1980年的19%跃升至2010年的47%,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59%。目前,我国城乡建设增长方式仍然粗放,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建筑建造和使用过程能源资源消耗高、利用效率低的问题比较突出。节能减排目标和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需求相冲突,而解决这一冲突的根本措施就是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推进产业结构创新;以循环经济为核心,推进节能减排创新,发展低碳经济产业,包括新能源、工业节能、资源回收、环保节能材料和绿色建筑等。

二、绿色建筑的相关政策内容及解读

近几年来,绿色建筑一直是国家、政府部门和行业关注的热点。早在2006年我国政府就颁布实施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可见对绿色建筑发展的重视程度。为指导“十二五”绿色建筑产业科技发展,2012年我国针对绿色地产的相关扶持政策相继陆续出台并付诸实施,为传统地产商的“转型”指明了方向,为绿色地产商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些将有助于大规模推进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2012年4月,国家财政部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了《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这是我国首次以正式文件形式提出绿色建筑发展目标,其目的就是为进一步深入推进建筑节能,加快发展绿色建筑。实施意见中包括六大部分内容:一是发展绿色建筑的重要意义;二是推动发展绿色建筑的主要目标与基本原则;三是建立健全绿色建筑标准规范及评价标识体系;四是建立高星级绿色建筑财政政策激励机制;五是推进发展规模化绿色建筑;六是引导保障性住房及公益性行业优先发展绿色建筑。实施意见中对发展绿色建筑提出的具体实施要求有四点:一是要求到2020年,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超过30%,建筑建造和使用过程中的能源资源消耗水平接近或达到现阶段发达国家水平。要求到2014年政府投资的公益性建筑和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省会城市的保障性住房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力争到2015年,新增绿色建筑面积达到10亿平方米以上。二是首次明确了对高星级绿色建筑的奖励标准:2012年奖励标准为:二星级绿色建筑45元/平方米(建筑面积,下同),三星级绿色建筑80元/平方米。奖励标准将根据技术进步、成本变化等情况进行调整。三是鼓励和支持绿化生态城区建设:凡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的一星级及以上的评价标准,其中二星级以上绿色建筑达到30%以上,2年内绿色建筑开工建设规模不少于200万平方米的集中连片发展新城区,给予资金定额补助,资金补助基准为5000万元,对规划建设水平高、建设规模大,能力建设突出的绿色生态城区,将相应调整增补助额度。四是支持引导保障性住房及公益性行业优先发展绿色建筑。保障性住房发展一星级绿色建筑达到一定规模也将优先给予定额补助。鼓励各地在政府办公建筑、学校、医院、博物馆等政府投资的公益性建筑中,率先执行绿色建筑标准。从2014年起,政府投资公益性建筑全部执行绿色建筑标准。2012年5月住建部又下发《“十二五”建筑节能专项规划》,提出将设立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发展专项资金。科技部也印发了《“十二五”绿色建筑科技发展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其中明确提到,将加大财政对绿色建筑科技的投入力度。

国家针对绿色建筑相关扶持政策的密集出台,表明我国政府对发展绿色建筑、大规模推进国内绿色住宅消费的态度和决心,这些将大大提高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水平,并撬动万亿元的绿色建筑产业。

三、发展绿色建筑是提高房地产开发商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随着国家利好政策的出台,绿色建筑成为未来房地产开发行业的发展主流方向,越来越多的房地产企业将开始转型“绿色”,尤其是获得相应认证的绿色建筑,正越来越多地受到国内外开发商的重视。根据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分院估算的数据,近几年,我国房地产开发商排名前十位的都在成体系的开发绿色建筑,而一些中型开发商甚至是把绿色建筑作为差异化竞争的主要手段。前者如万科集团、绿地集团等;后者如南京的朗诗集团等。作为国内房地产开发商的龙头,万科集团也是绿色建筑的先导者之一,早在2004年万科就在上海做了第一个绿色建筑“朗润园”,当时也是上海市政府刚刚开始推行绿色生态建筑,朗润园除了按当时的政府要求建成为“四高小区”外,还把节能率提高到一半以上,甚至为当时政府制定的一些政策提供了参考。绿地集团也是较早介入绿色建筑的开发商,在上海,绿地集团得到了上海市政府专向节能基金的资助;在其他一些地方,正是因为满足了当地政府兴建绿色生态小区的要求,绿地集团较为顺利的取得了土地开发。

我国房地产企业在改革开发以来的市场经济发展中已经从原始积累期发展到了稳定发展期。房地产开发商要做大、做强就要从单一的开发销售转变成房地产开发销售、租赁与经营共举,通过优质的资产沉淀获得核心竞争力。这就要求房地产开发商必须要从开发建设(增量)为主转向经营投资为主(存量),房地产企业的主要业务环节也将变为房地产资产全生命周期(从规划设计、建设施工、运营管理直至报废拆除)的管理,因此,未来建筑物业全生命周期内的能源消耗将是房地产开发商自身的一项重大成本支出,而谁能把这项成本降低,就将大大提高自身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实现良性循环。而绿色建筑的所关注的核心点正是建筑物全生命周期内的节能减排,节约各类资源,因此开发绿色建筑可以使开发企业大大降低经营成本,从而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随着房地产市场的日趋成熟,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品牌效应越来越成为购房者选择购房的重要因素之一,未来的房地产市场越来越成为品牌的竞争。开发商如果能将绿色建筑作为经营理念之一,则能够加深购房者对开发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印象,从而提高开发企业的品牌价值,增强品牌竞争力。

绿色建筑十四五规划篇4

在我国,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近三十年来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相应的,在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也空前增加。

中国建筑“短命”、大拆大建现象的背后,带来的资源浪费、环境影响更是越发严重。

屡见不鲜的“短命建筑”

“我很高兴看到家乡面貌焕然一新。但是我印象里有些建筑建成也就十来年,为什么都要拆呢?”当记者与朋友聊起中国式建筑时,朋友感叹,“现在家乡很多地方都在拆建,听说在争建全国卫生城市和园林城市。”

在记者身处的广州,同样充斥着“短命建筑”的案例。记者在广州市荔湾区陈家祠广场看到,原先“余荫亲境”的绿化广场已被挖得面目全非。2010年,因广州亚运会开幕在即,广州市荔湾区耗资8亿元建成了陈家祠绿化广场,但仅使用4年时间,即因为广州地铁八号线建设需要“推倒重来”。

类似广州陈家祠绿化广场这样“推倒重来”的短命建筑在各地并不少见。翻阅近年来的新闻报道,不难发现许多不甚完整的“死亡名单”。2010年8月,曾是北京地标性建筑的四星级凯莱大酒店开始拆除,拆除后将建五星级酒店。而该酒店1992年才开业,2008年重新装修,使用年限仅为18年;曾经见证中国男足挺进世界杯决赛圈历史时刻的沈阳五里河体育场,1988年投资2.5亿元建成,2007年被爆破拆除,使用未满20年;浙大湖滨校区3号楼,被认为“设计寿命为50年、使用100年都没问题的大楼”,只用了15年就成了建筑垃圾,爆破拆除后,取而代之的则是仅比其高13米的建筑……

我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规定,重要建筑和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耐久年限为100年,一般性建筑为50年至100年。然而实际上,我国被拆除建筑的平均寿命只有30年。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李东泉认为,建筑“短命”原因主要有三种:一是施工质量存在问题,使得建筑寿命不能达到设计年限;二是建筑设计落后,人们审美水平提高后,发现以前的建筑造型与自然环境、街区等不能很好协调;三是土地升值过快,原来的建筑性质不能充分体现土地价值,拆掉重建更合算。

“现在普遍选择拆除,多是为了追求GDp增长。一些省、市甚至建完就拆、拆完再建,弄水泥,炼钢筋,GDp一下就上去了。”业内人士坦言,如果确实因为“质量问题”,建筑被拆除还算是“死得其所”。但现实情况是,一些大型建筑仍在“青壮年”时期,就因为种种原因被拆除,造成巨大浪费。

“基于所获得的拆除项目统计资料,如果将工程质量和规划违规视为合理拆除,则合理拆除占10%,不合理拆除占90%;不合理拆除中,我们再把功能滞后、商业利益和形象政绩原因视为严重不合理拆除,占比55%。”中国建筑科学院李晓萍说,之前,相关法规的不健全成为大拆大建难以遏止的主要原因。

“短命建筑”除了城市规划考虑不周之外,更多的因素在于规划决策“家长制”,一些政府官员不顾资源约束,热衷于大拆大建带来“政绩”。“目前绝大多数的情况都是靠地方一把手的一句话。”

此前,曾有一位省级规划部门工作人员对媒体表示:“现在普遍情况是‘一届政府一个规划’。不同的领导有不同的喜好,有的领导刚上任就提出新概念,修改以前的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不能说变就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学院教授杨解君认为,在规划过程中要充分论证,让专业人士的意见得到真正体现。

不少业内专家建议,城市规划应保持延续性,要制定15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城市规划方案,并严格执行规划方案;同时,要抓紧编制省、市、县三级政府部门的权责清单,制衡地方行政官员更改规划的权力,杜绝“一届政府一个规划”的现象。

大拆大建增加碳排放量

引用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曾说过的一句话――“建了几年或十多年的房子被炸掉,有的是建成后还没使用就被炸掉,这些仍然能够长期使用的建筑变为废墟,无论是对资源或环境都是一场灾难。”

研究人员发现,按照“十一五”期间我国建筑的拆建比折算,“十二五”期间我国每年拆除建筑物的建筑面积约为4.6亿平方米,若这些被拆除的房屋使用寿命由设计的50年降低为实际使用的25年,按平均每平方米1000元计算,“十二五”期间,我国每年因过早拆除房屋浪费4600亿元。

“据对砖混结构、全现浇结构和框架结构等建筑施工材料损耗的粗略统计,在每万平米建筑的施工过程中,仅建筑垃圾就会产生500~600吨;而每万平方米拆除的旧建筑,将产生7000~12000吨建筑垃圾。”北京建筑大学教授、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建筑垃圾管理与资源化委员会副主任陈家珑说,由于过早拆除了大量本不该拆除的建筑,中国建筑垃圾的总量不断飙升。

根据住建部的统计数据及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预测,中国每年由于建筑过早拆除带来的建筑垃圾增量约4亿吨,约占我国垃圾总量的40%。

“现在中国每年消耗全球一半的钢铁和水泥用于建筑业。”业内人士指出,据统计,过早拆除的建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5%,如果考虑建筑再建过程中所需的建筑材料以及拆除时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建筑过早拆除将致中国每年新增10%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为让钢筋混凝土堆砌起来的城市建筑“绿”起来,建筑业者绞尽脑汁想了很多解决方案。此时,我国“绿色建筑”概念的提出也顺势而出。近年来,我国“绿色建筑”建设速度明显加快。据统计,“十二五”期间建成的“绿色建筑”将减排二氧化碳229.8万吨。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并不等于减少环境污染,建筑垃圾在处理过程中也会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例如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秦佑国说,绿色建筑的内涵包括减少资源能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冲击,创造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与周边的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尽管各国的绿色建筑标准都把“节约能源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放在重要的地位。

此前,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节能研究所副所长徐斌指出,目前我国发展生态建筑、绿色建筑,重要的不是在于设计和建造一些高技术水准、高标准的建筑。当务之急是制定独立的建筑绿色拆除标准,明确如何进行绿色拆除,以及建筑物的各种废弃物如何进行最大化再利用。

2013年,国务院颁布《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将建筑拆除管理作为绿色建筑十大工作重点之一。该行动方案提到,对符合城市规划和工程建设标准、在正常使用寿命内的建筑,除基本的公共利益需要外,不得随意拆除。然而,该行动方案一直缺乏具体的执行措施。

“目前,绿色建筑设计、施工和运营环节已经被普遍关注,但拆除政策的研究还几乎一片空白,未能真正覆盖建筑全生命周期。”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天津分院副院长尹波对记者说。

百年建筑彰显城市韵味

“我国相当一部分建筑‘短命’,在建了拆、拆了建之间‘折腾’。而欧洲、美国建筑的设计使用寿命是80年,实际平均使用寿命在100年以上。”业内人士指出,相比中国30年的平均建筑寿命,目前发达国家建筑,像英国的平均寿命达到了132年,而美国的建筑寿命也达到了74年。

以北京为例,如今北京城里古色古香的四合院和胡同已所剩无几,到处都是新建起来的高楼大厦。有专家分析指出,过去国内和西方的建筑质量差距较大,但现在国内的设计和施工水平,都能达到使用年限50年以上的标准。迥然不同的结果,东西方的观念差异是重要原因。

保护老建筑,在西方是一种普世文明。西方人有一个珍惜保护古迹和文物的共同心理和习惯,即一座房子能不拆就不拆,即使它不是什么文物,但对一条街的居民或一家人来说,仍有它的纪念意义。

在布达佩斯市,政府就明文规定所有门面建筑超过50年的一律不准拆迁;法国对有20年历史的或在国内外有过影响的场所,都被政府立了标记予以保护。在美国巴尔的摩市,一个废旧的电厂经过精心改造后,变身成为一个书店。整个建筑至今还保持着发电厂原有的红色砖砌外形,甚至保留了四根醒目的烟囱。如今,这座上百年的建筑已成为巴尔的摩市的标志性建筑,成为展示美国工业文明历史、彰显现代商业时尚的经典。

一些市民和城市规划专家表示,我国部分城市规划就像摆积木,不是看谁的建筑品格独特、结实耐用,而是比谁拆的快、建的新,导致城市缺乏文化积淀和历史韵味。

“利用旧建筑是有效的绿色建筑策略。”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李保峰说,国外已有众多案例证明,可以有诸多方法保障建筑可以不被肆意拆除。

绿色建筑十四五规划篇5

五大方面构建质量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2017年,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和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巩固和拓展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成果,围绕“落实主体责任”和“强化政府监管”两个重点,严格监督管理,严格责任落实,严格责任追究,着力构建质量安全管理长效机制,不断提升全国工程质量安全水平。

组织开展质量安全提升行动提高工程质量水平

强化质量责任落实。严格落实参建各方主体和从业人员的质量责任,特别是建设单位的首要责任和勘察、设计、施工单位的主体责任。严格落实质量终身责任制,全面实行五方主体项目负责人质量终身责任承诺、竣工后永久性标牌、质量终身责任信息档案等制度。组织开展全国工程质量监督执法检查,督促质量责任落实。加大质量责任追究力度,对违反有关规定、造成工程质量事故的责任单位和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和信用惩戒。

健全质量监督机制。强化政府监管,加大抽查抽测力度,推行“双随机、一公开”检查方式。强化对涉及公共安全的工程地基基础、主体结构等部位和竣工验收等环节的监督检查。加强监督队伍建设,保障监督工作经费,开展对监督机构人员配置和经费保障情况的督查。鼓励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缓解监督力量不足问题。开展监理单位向政府报告质量监理情况的试点,充分发挥监理单位在质量控制中的作用。

推进质量管理标准化。建立质量管理标准化制度和评价体系,推进质量行为管理标准化和工程实体质量控制标准化,督促各方主体健全质量管控机制。开展标准化示范活动,推行样板引路制度。制定并推广应用简洁、适用、易执行的岗位标准化手册,将质量责任落实到人。

夯实质量监管工作基础。加快修订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和检测机构资质等级标准,规范质量检测行为。继续开展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建立长效机制,提升住宅工程质量水平。推进工程质量保险工作,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工程质量的激励和约束作用。

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有效遏制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完善制度和责任体系。出台部门规章《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强化安全管理措施,严格落实工程建设各方主体的安全责任。

加大违法违规行为查处力度。以建筑起重机械、深基坑、高支模等为重点,深入开展建筑施工安全专项整治,严厉查处安全违法违规行为,严防事故发生。加强建筑施工安全事故通报和查处督办,强化约谈制度,严格事故责任追究。

加强监管能力建设。建立建筑施工安全监督层级考核制度,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监管工作。研究创新建筑施工安全监管模式,提升监管效能。开展部分地区建筑施工安全监管人员培训,提高监管人员素质和能力。

提高监管信息化水平。继续推进覆盖建筑施工企业、施工人员、起重机械、施工项目、施工安全事故、施工安全监管机构及人员等信息“六位一体”的建筑施工安全监管信息系统建设,实现监管信息互联互通。

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出台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诚信体系建设指导意见,建立完善建筑安全生产“黑名单”等制度,强化安全信用惩戒,提高安全诚信水平。

促进全行业安全意识提升。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月”等活动,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加大安全宣传教育力度,广泛普及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知识,全面提升建筑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意识。

提升勘察设计水平推动建筑业技术进步

提高建筑设计水平。组织宣贯新时期建筑方针,在相关媒体开设建筑设计专栏,引导建筑设计理念与方向。

加强勘察设计质量监管。开展部分地区勘察设计质量监督执法检查,研究修订工程勘察质量管理办法,研究推进施工图审查制度和标准设计改革工作。

加大推动技术进步力度。出台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版),加快推动先进、适用新技术推广。继续推动Bim等信息技术应用,引导推进建筑业信息化。编制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等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制定绿色建筑国家建筑标准设计体系,支持重点工程建设。

完善风险防控机制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

构建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落实建设单位和勘察、设计、施工单位等参建各方风险自辨自控、隐患自查自治主体责任,落实主管部门监管责任,严防风险演变、隐患升级导致事故发生。

推进质量安全标准化管理工作。制定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标准化管理指导意见,制定质量安全现场施工标准化手册。组织标准化现场观摩,推动样板示范活动。

建立施工关键节点风险控制制度。加强对轨道交通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重要部位和关键环节施工安全条件审查工作,强化风险控制。

开展部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检查。针对新开工和事故多发城市开展监督检查,开展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人员培训,提高监督管理水平。

加强工程抗震设防提高地震应急处置能力

加强抗震设防制度建o。组织《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立法调研,深入开展新建工程抗震设防、既有建筑抗震加固和抗震设施建设管理研究,做好相关制度研究和协调工作。

加强抗震设防管理。建立减隔震装置质量检测制度,强化减隔震工程质量管理。完善超限高层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机制,研究公共建筑防灾避难功能建设对策措施。开展减隔震工程和超限高层抗震设防专项检查。

完善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地震应急工作机制。规范各地应急响应报告流程和内容,完善震后房屋建筑安全应急评估管理制度,开展有关技术培训,提高应急响应效率。

加强专家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国家震后房屋建筑安全应急评估专家队、全国市政公用设施抗震专项论证专家库,完善全国城市抗震防灾规划审查委员会工作机制,提升抗震防灾专业咨询能力。

六项工作助力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

2017年建筑节能与科技工作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全国科技创新大会要求,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任务分工,根据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部署,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强化责任担当,开拓创新、整合资源、提高效率,重点抓好提升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水平、全面推进装配式建筑、积极推动重大科技创新以及应对气候变化、务实推进智慧城建等工作。

全面推进装配式建筑

制定发展规划。出台《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明确行动目标和工作任务,指导重点推进地区、积极推进地区和鼓励推进地区制定省级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和实施方案。建立装配式建筑统计信息系统,加强监督考核,定期通报各省装配式建筑进展情况。

完善技术标准体系。开展装配式建筑技术体系和产品评估推广工作,研究梳理并重点推广成熟先进可靠的技术体系。制定装配式建筑相关技术标准,编制部品部件标准及图集,完善装配式建筑标准规范。

提升装配式建筑产业配套能力。开展装配式建筑设计、部品部件生产、装配施工和全装修专项调研,推动设计、生产、施工、装修等全产业链发展。制定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和产业基地管理办法,创建一批部级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产业基地和工程项目。编制《木结构建筑发展专项规划》,推动木结构建筑试点示范和钢结构建筑推广工作取得进展。

加强装配式建筑队伍建设。指导各地结合建筑业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具有装配式建筑能力的企业集团。加大装配式建筑技术培训和宣传推广力度,广泛开展国际交流合作,促进人才队伍建设。推动与装配式建筑相适应的设计、生产、施工、验收和招投标等监管制度创新,合力推进装配式建筑工程总承包和装配式建筑全装修。

提升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水平

提高建筑节能标准。印发《“十三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专项规划》。组织开展建筑节能、绿色建筑与装配式建筑实施情况专项检查。开展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应用、建筑环境全文强制标准研编及严寒、寒冷地区城镇新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修订。推动重点区域城市及建筑门窗等关键部位提高建筑节能标准。推进超低能耗建筑试点。

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落实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要求,对既有居住建筑进行节能改造,并探索以建筑节能改造为重点,适老化改造、建筑功能提升及居住环境整治同步实施的综合改造模式。加强公共建筑能耗动态监测平台建设,加大城市级平台建设力度。推动一批城市制定公共建筑能耗限额标准。推进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重点城市建设,开展公共建筑电力需求侧管理试点。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绿色校园建设指导意见并开展试点。

推广绿色建筑及绿色建材。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绿色信贷支持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实施意见。推动有条件地区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强化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质量管理,研究建立绿色建筑第三方评价机构诚信体系。研究制(修)订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技术要点及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开展年度绿色建筑创新奖评审。加快推进绿色建材评价工作,编制《绿色建材评价分类目录》和以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为重点的绿色建材评价技术导则。研究制定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应用绿色建材的相关要求和政策措施,提高绿色建材应用比例。

深化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积极利用太阳能、浅层地热能、空气热能等解决建筑取暖需求,推行可再生能源清洁取暖。配合做好“余热暖民”工程。加快中央财政支持的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验收,强化相关政策、标准、技术、产品等方面的示范成果总结。推动农村地区被动式太阳能房建设。

积极推进建设科技创新

实施住房城乡建设“十三五”科技创新专项规划。研究制订《规划》落实方案、工作分工和考核办法,推动部省联动和工作协同。跟踪先进技术发展趋势,加大行业应用的前瞻i生研究。

组织实施重点科研项目。深入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在城镇水污染治理、城乡规划遥感监测与评估、绿色建筑及建筑工业化等方面突破和集成一批标志性科技成果。提炼部门和行业重点领域的科技需求,积极争取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支持立项攻关。

构建科技创新平台。建立部、省协同推进机制,制订住房城乡建设科技创新平台管理办法。研究制定行业科技创新平台规划,分类组建一批重点领域科技创新基地,完善行业专家智库,增强行业科技创新能力。

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强部科技计划项目实施的全过程管理。研究编制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十三五”重点推广技术领域,编制与一批重点领域技术公告,推广一批先进适用技术。

积极推进国际科技合作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

推进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制定印发《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应对气候变化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确定2030年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应对气候变化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推进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组织编制相关技术导则,指导各地开展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督促试点城市完善落实工作方案。推动实施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领域国家适当减缓行动项目,与亚行合作开展气候适应型城市技术与政策研究。

加强低碳生态城市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组织实施好中欧低碳生态城市合作项目、中英繁荣战略基金“绿色低碳小城镇试点项目”和“城乡生活垃圾处理政策与技术研究项目”、中德城镇化伙伴关系项目、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基金六期“可持续城市综合方式项目”中国子项目。继续推进中美、中加、中德、中芬低碳生态城市合作试点工作。

深化建筑能和绿色建筑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推动实施中美“净零能耗建筑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继续组织实施好全球环境基金五期“中国城市建筑节能和可再生能源应用项目”。深化中德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技术合作和中加、中欧现代木结构建筑技术合作。

务实推进智慧城建工作

制定加强大数据应用推动智慧城建发展指导意见。明确智慧城建指导思想、任务、目标和保障措施,提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领域智慧化应用发展方向,统筹推进智慧城建工作。

开展智慧城建评价。按照国家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工作要求,引导支持各地智慧城市试点参加国家新型智慧城市评价工作。从住房城乡建设领域特点和需求出发,编制智慧城建指标体系,促进住房城乡建设领域智慧城市评价工作。

编制住房城乡建设领域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公告。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领域智慧化技术研究,深入开展应用示范,编制住房城乡建设领域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公告,行业信息化发展报告,推广应用一批先进适用技术。

党风廉政建设不放松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强化责任担当,坚定理想信念,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做合格党员,确保廉政建设工作落实到人、落实到工作每个环节,为建筑节能与科技工作保驾护航。

绿色建筑十四五规划篇6

关键词:建筑设计;绿色建筑;绿色设计

1导言

截至目前,中国有许多的建筑在建造和投入的过程中,造成十分严重的资源和能源的浪费。依据2009年9月的相关数据,中国现存四百三十亿平方米建造产物总量,在这其中有百分之九十五是高能耗建筑,中国城市累积建造的环保建筑仅仅占其中的百分之十六。依据我国现在的基本情况,2005年7月1号,国家颁布通过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其编号为GB50189-2005,2006年又颁布通过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其编号为GBt/50378-2006,2007年年11月15日,《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细则》也紧接,中国的环保建造评价和认知正逐步迈入正式进行的阶段。为了促进建造节能,2011年在全国两会上,中央民建提议,将发展节能建筑归入“十二五”规划之中,重点推动绿色建筑,以便于为大家提供健康、适用的生存空间。建设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绿色建筑。逐步变为当今建筑前进的重要方向。

2绿色建筑设计的原则

2.1绿色建筑的设计不是传统的建造,目标是为了实现优化整体的效果,按照一定的规划策略,对能源实现最优化的使用。它所需要遵从的原则是:系统协调性。在人们所身处的现实环境中,只有保持协调性才能不使自然生态失衡。

2.2遵循地域性原则。绿色建筑设计时我们文明发展进入到一定地位的必然产物,各个地域对于绿色建筑设计的利用程度就可以直接性的映射出当地人民对其的喜好程度。所以,进行绿色建筑的时候要采用因地制宜的方法,顺应当地的风俗习惯、生活习惯、等等,并且以多样化的方式应用绿色建筑的概念,综合各种方式,从而策划出与当地的财政状况、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相呼应的绿色建筑,制定出合适的建造审核系统、策划指正和能力模范,选择适当的方案来描摹出人们喜欢的建筑物,供人们使用。

2.3遵循高效性的原则。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建造损耗的能源占到全球总耗能的40%,因此,目前绿色建筑依旧都是一个持续性高的话题。绿色建筑的特殊就在于其使用的通过节约环保的策划,推动节约省地,维护环境健康。绿色建筑着力于对完整的世界循环,关注能源的最佳利用率,减少对现存地域,水源甚至别的不再生能源的损耗,着重在能源上的利用来呵护自然。譬如在对建造灯光的规划利用的方面,可以对照该地区的朝阳时间的时限、地处的位置及目前存在的新能源,进行多面的设计,以便于建筑能够得到最优化,节省了人工的同时也减少了对能源的消耗,减少资源损耗,降低光照污染。

2.4遵循经济性原则。经济性原指的是绿色建筑设计基础在于对建筑物生活历程进行消耗的计算,这其中有评审策划资金和开销,但是绿色建筑并不是代表着高价的付出,绿色建筑设计有助于削减建造成本,减少建造支出,提出可行性极佳的实际操作方案,在这个基本上,依据项目投入资金和要求的技术手段,最终使得被动式和主动式之间可以相互配合着进行施工。

2.5遵循进化性原则。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的时候,得要将规划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了解清楚,这也就具备预判性,在进行策划的时候,要将重点放在技术的连续性以及创新性之上,灵活选择且对于后续的发展也十分的有利,因为绿色建筑施工技术在逐渐的提高,其进化性也比较高,因此在设计时应留有余地,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便于后期的维护与替换。

3绿色建筑设计理念融入到建筑材料方面

决定建筑质量的另外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建材,现如今,大部分建筑在设计整体框架均与相应的要求符合,但在实际进行建筑施工的时候,依旧存在着建材不合格的现象,建材不合格对于人们健康及质量的影响难以现象。所以将环保自然的理念添加到建造策划中,在建造选择上应采用绿色材料,以降低对生物的害处,而且要节省资源,降低能源使用。伴随着世界不断前进,我们对生态材料的技术研究越发地深入,制造出许多种类的建造生态材料。建造材料在市面上的生态材料主要有下面几种:首先,原木材、石膏、砂石等,对于这三种材料还得要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有效的加工,在制造的过程之中,其中的有毒物质进行积聚并释放出来,就可以降低对于人体的伤害,是建材之中的较为重要的材料。其特征主要表现在:价格相对较低、有毒物质含量少;大芯板、纤维板材料都是排放量低的无毒材料。

4建筑的电气节能

电气设计是绿色建筑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在绿色建筑策划中添加生态电气设计,是建造节约绿色的实在体现。在实际的电气设计中,设计者理应明确,建造物是最主要的供电设施。对供电系统进行优化能够最大程度地提升建筑设计能源节约。所以,在建造电气设置规划时,降低对毫无所用的电线铺设,降低电线损耗,尽最大能力地降低能源的消耗。于现实电气实施中,不同种的电线种类有着不尽相同的节省能源的能力,所以在实行高楼电气节约能源技术实际进行时,首先需要选择合理的导线类型。从导线材质上分析,要选择通电率较小的新型材料电线。在实际的电气工程中发现,铜质材料的导向电导率比较高,但是其成本比较高,因此在实际方案设计中,应该理性选择导线材料,实现经济实惠原则。在进行选择灯具的时候,要本着节约能源的原则来进行选择,并且还得要有节能控制开关等等。在进行设计照明系统的时候,就得要依据工程的实际需要、实用型及技术经济型来进行设计,不可以仅仅依靠照明的艺术效果来进行设计,这样会导致成本加大。在选择光源之上,要优先选择高效光源,比如室内就可以选择功率小的荧光灯或是高压钠灯,那么室外照明则就得选用金属卤化物及高压钠灯等等。

结束语

伴随着建造的不断进行,在建造规划中,加入绿色建筑设计理念,这是现代科技发展的主流。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主要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现如今在进行建筑施工策划的时候,将人的各项需求和生态相互结合,将尊重大自然、生态的思想真正的体现出来,科学、合理的运用周边的自然资源。因此本文分析建筑设计中的绿色建筑设计十分的有意义。

参考文献:

[1]荆可歆.解析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技术优化结合[J].建筑设计管理,2016,03:92-96.

绿色建筑十四五规划篇7

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解决制约城市科学发展的突出矛盾和深层次问题,开创城市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发〔2016〕6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和落实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改革创新、依法治市的思想,坚持依法治理与文明共建相结合、规划先行与建管并重相结合、改革创新与传承保护相结合、统筹布局与分类指导相结合、完善功能与宜居宜业相结合、集约高效与安全便利相结合的基本原则,着力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着力塑造**特色城市风貌,着力提升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着力提高城市管理服务水平,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实现我县“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体化”,努力打造和谐宜居、产城融合、富有活力的现代城市。

(二)基本原则。充分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坚持政府主导和市场主体

相结合,推动城镇化和城市发展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推动城市布局与产业发展相协调,推动城市空间拓展与人口规模、城市功能相匹配,推动城市规划建设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

1、坚持“以人为本、适度超前”的原则。按照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律,明确中心城、乡镇、村庄发展定位和目标,编制完善各类规划,引领县城、集镇和农村协调发展。

2、坚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的原则。实行城乡建设项目化,项目管理责任化,立足现有条件和财力,分清轻重缓急,优先改善人居生态环境,逐步完善配套基础设施。

3、坚持“依法推进、齐抓共管”的原则。整合执法力量,加强舆论宣传,健全管理长效机制,激发群众参与城乡管理的热情。

(三)总体目标。以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创造优良人居环境、促进产城融合发展为方向,推进城市科学规划、有序建设、集约开发、高效运行、精细管理,致力打造发展充满活力、环境美丽宜居、文化富有特色、社会和谐文明的现代化城市。

——环境美丽宜居。实施美丽宜居家园建设行动,努力打造全民共享的安居体系、配套完善的适居服务、品质优良的怡居环境,彰显自然环境之美、景观特色之美、文化交融之美、城乡协调之美、和乐宜居之美。

——文化富有特色。利用**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优美的自然景观,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塑造城市特色风貌,打造

既融合传统又体现时代特征的建筑和园林精品,有效保护历史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建设具有历史记忆、时代特点、地域特征的多元文化城市。

——社会和谐文明。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引导市民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行为方式,提升城市依法治理水平,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形成多元、开放、包容的社会氛围。

二、坚持规划引领,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

(一)创新规划理念。强化城市规划统筹城市空间建设与空间管制的公共政策属性。坚持以人为本,由侧重物质空间形态向注重提供优质公共服务和人居环境转变,更多地关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坚持集约发展,由外延扩张式规划向内涵提升式规划转变,提升完善城市功能;坚持生态文明,由偏重追求经济增长向实现“五位一体”发展转变,推动城市绿色发展;坚持公共交通主导城市空间布局,由被动满足公交出行需求向城市空间布局主动满足公交出行转变,实现公交沿线集约高效布局。

(二)完善城市规划体系。依法加强规划编制和审批管理,重点强化专项规划的地位和作用,优先制定综合交通体系、市政公用设施、公共服务设施、资源环境保护、住房建设、公共安全等专项规划,落实总体规划,指导控制性详细规划。加快制定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建设项目的规划管理必须依据经依法审批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未制定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地块不得出让、转让和开发建设。结合“十三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同步编制近期建设规划,明确近期重

点开发建设区域、项目,合理引导城市建设时序,努力减少“城中村”。

(三)提升规划设计水平。坚持问题导向,注重规划的可操作性,推进“多规合一”。规划编制更加符合**县实际,满足群众需求,体现地域特色。加强建筑设计规划审查,注重公共建筑设计管理,杜绝贪大求洋、媚俗怪异、盲目模仿的建筑设计。

(四)健全规划决策机制。健全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依法办事的规划管理工作体系。重大事项应经专家评估,并接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询问。发挥规划展示馆宣传、公示、监督作用,实行“阳光规划”。

(五)改进规划方法及内容。加强城市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的衔接,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建设用地指标和城市建设空间坐标协同相容。改革城市总体规划内容,兼顾刚性和弹性,突出城市规划建设用地边界、“三区四线”、生态保护红线、耕地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线等刚性内容,明确城市建设约束性指标,加强城市空间开发管制;主动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及不确定性,为专项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留有必要的弹性空间,建立弹性空间使用管理办法,维护规划的刚性。

(六)严格规划管理制度。强化“规划即法”意识,依法实施规划。严格履行规划许可审批,加强地上、地下、空中、建筑立面等公共空间规划管理,建立公共空间规划审批

制度。依法严厉打击违法建设,依法拆除城区乱搭乱建,切实增强城乡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加强违法建设动态监管,确保“拆一片、清一片、管一片、绿一片”。坚持疏堵结合、疏导在先,开展拆违风险评估与防范,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三、完善城市功能

(七)优化城市路网结构。高度重视提高和改善城市通透性和微循环,调查分析研究街区路网结构现状,制定路网加密改造规划,对建成区“断头路、瓶颈路”要逐年铺排改造建设行动,逐步打通路网,提高道路通达水平;对严重影响路网密度、造成路网梗阻的小区、大院,要逐步从中开设公共道路,提高城市通透性;城市新区规划建设要严格执行路网密度规定。到2020年,全面完成新城区“七纵十三横”道路建设和老城区道路改造提升以及城市出入口道路建设,提高城市道路通行能力,形成较为完善的城市道路交通网络体系。“十三五”末,城区人均道路面积达到12平方米,道路畅通率达到95%以上。

(八)提升城市交通综合管理水平。加强交通需求管理,针对性制定城市交通管理政策,编制城市交通管理规划,改进和规范交通组织、交通渠化、交通信号设置和静态交通管理工作。到2020年底,完成城市停车资源状况摸底调查工作,建立停车资源基础数据库,2021年编制完成停车设施建设专项规划。推进城市停车信息系统建设,统筹整合利用停车资源。大型公共建筑项目应当按照停车场配建标准配建、增建停车场,配建停车场应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鼓励采取授予停车设施特许经营权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停车设施建设,鼓励利用地下空间及城市零散用地科学合理建设地下、地面和立体停车设施,逐步形成规范有序、安全便利、协调发展的城市停车管理格局。推进充电站、充电桩等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科学渠化交叉路口,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推进交通管理智能化、交通标志标线标准化建设。

鼓励公交公营,科学布局公交线网,推广公交专用道管理措施,新建道路要建设港湾式公交停靠站,现有公交车停靠站逐步进行港湾式改造。

(九)优化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坚持城市共享发展理念,以治理“城市病”为导向,健全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建设,提升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建设水平。按照城市人口发展和分布,坚持“配置均衡、规模适当、功能优先、适用经济、绿色环保”的原则,严格预留用地,合理规划建设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着重解决中小学校、幼儿园、社区服务中心、医疗卫生设施、生产生活服务设施、文化体育设施、公园绿地数量不足、空间分布失衡、网络基站覆盖不全、治安监控摄像头存在盲区等问题。

(十)全面推进安居工程建设。加快推进“租购并举”的城市住房制度改革,培育住房租赁市场,优化住房供给结构,以政府为主保障困难群体基本住房需求,以市场为主满足居民多层次住房需求。加快推进与棚户区改造项目直接相关的城市道路和供水、供气、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配套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因地制宜确定住房保障标准,加快保障性住房分配入住,提升管理水平,完善退出机制。

(十一)大力促进产城融合。统筹产业园区与城市功能布局,依托城市发展产业园,增强产业园区公共服务、生活居住、交通出行等城市功能,推进园区设施和城市设施共建共享,逐步解决产城脱节、职住分离问题。积极推进产业园区经济管理功能与所在行政区划行政管理职能有机融合,调整行政区划,逐步推动两者并轨运行。

(十二)因地制宜推进地下综合管廊管沟建设。按照“先规划、后建设”、“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宜廊则廊、宜沟则沟”的原则,制定地下综合管廊管沟建设专项规划,建立项目库,统筹各类管线敷设,综合利用地下空间资源。

加快老城区既有地面架空线入地工程,并结合地下空间开发、旧城改造、棚户区改造等统筹安排地下综合管廊管沟建设。完善特许经营,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和运营地下综合管廊管沟。2020年底,县城规划区范围内逐步形成连片示范、覆盖成网的管廊体系。

(十三)保障城市安全。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城市公共安全技术防范设施建设水平,定期开展安全生产督查,优化安全监管手段,切实保障市政公用行业安全稳定运行。提高城市综合防灾和安全设施建设配置标准,加大建设投入力度,加强设施运行管理。规范推进供水水质信息公开,确保饮水安全。切实加大燃气行业安全生产监管力度,整治安全生产隐患,坚决取缔无证经营。规范排水许可管理,积极应对城市内涝,建立内涝预警报告制度。落实“互联网+”战略,全面推行信息化、数字化管理,进一步完善污水处理在线监控,整合形成污水、垃圾处理和供水、燃气、老旧建筑等市政设施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保障城市运行安全。

四、打造绿色宜居环境

(十四)强化污水大气治理。全面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严格落实《**县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作方案(2016-2050年)》,加快调整城市能源结构,增加清洁能源供应,提高环境监管能力,倡导文明、节约、绿色的消费方式和生活习惯,动员全社会参与改善环境质量。县城城区内实行雨污分流排水体制,加快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提标改造,新城区严格执行雨污分流,老城区逐步完成雨污分流改造。加快工业园区(集中区)循环化和沼气池处理,在工业园区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提高园区承载能力和循环发展能力,重点实施污水处理升级改造及配套管网等项目。2020年,敏感区域(重点河流、湖泊、重点水库)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全面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到2025年,城市建成区实现污水全截入、全收集、全处理,力争实现雨污分流,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达到100%。新建、升级产业园区应同步规划建设污水垃圾集中处理设施,采取控源截污、垃圾清理、清淤疏浚、水体自净能力修复等措施,加大黑臭水体治理力度。

(十五)加强垃圾综合治理。通过政府、市场、市民“三手同向发力”,全面推动垃圾分类体制机制建设。推进城乡生活垃圾焚烧和区域统筹处理,建设覆盖城乡的垃圾收运体系和垃圾分类收集系统。加快推动垃圾治理区域统筹,建立生活垃圾区域处理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完善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及建筑垃圾处理费价格机制。鼓励建设垃圾分类和处理宣教基地,加强垃圾分类和处理宣传教育,引导居民、单位等正确认识和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和处理工作,倡导文明、节

约、绿色的消费方式和生活习惯,限制过度包装,推广简包净菜入城,减少一次性饭盒、筷子、购物袋等制品使用。2020年,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35%,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80%,基本建立餐厨废弃物和建筑垃圾回收和再生利用体系。

(十六)推进县域景区化建设。以“四湖一溪一渠、四路一区一村”文化旅游总体规划为指导,全力推进县域景区化建设。按照县域国内一流旅游目的地标准,完善城区旅游设施项目,实施县城临街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将县城建设成为全县旅游集散中心。完善集镇旅游服务功能,打造鸳鸯湖、金沙湖、金鼎湖等一批旅游特色景点。按照“五有五无五统一”(有绿化、有路灯、有雨污分流、有人行设施、有配套管网,无暴露垃圾、无乱设乱挂、无违章乱建、无出店经营、无车辆乱停,统一规划、统一风格、统一立面、统一标识、统一管理)的要求,有序开展县城和集镇沿街立面综合改造。2020年度完成县域内集镇沿街立面综合改造,形成各具特色、风景优美的乡村旅游景观带。大力发展乡村文化旅游、休闲观光农业等产业,每个乡镇至少建设1个上规模的农家乐和乡村旅游项目。

五、提升城市建设品质

(十七)改进建筑设计管理。强化“适用、经济、绿色、美观”

建筑方针和“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等设计理念的宣传、培训和教育。完善建筑设计招投标决策机制,规范决策行为,提高决策透明度和科学性。推动建筑设计管理改革,开展新型城镇化标准设计图集体系建设工作,加强对

建筑设计的技术指导。定期开展全县优秀建筑设计评选,倡导开展建筑评论,加大对优秀设计作品和主创人员的推介力度,提高建筑设计水平。

(十八)推动建筑方式转型。推动建筑行业向产业化、现代化转型。支持装配式建筑技术研发投入,建立和完善全县装配式建筑技术标准体系,健全装配式建造方式的项目报建、招投标、质量安全等监管体系;加大对装配式建筑和住宅产业化政策的奖励支持力度,着力引入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到2020年,全县创建5个以上住宅产业化示范小区。

(十九)加强和改进建筑市场监管。及时协调解决建筑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重大问题,重点厘清街道办事处、产业园区管理机构等建筑质量安全监管职责。依法惩处各类产业园区相关人员阻挠、干预质量安全监督执法行为。运用质量责任保险,推广“大数据”“移动互联网+”远程监控等信息化监管手段,完善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长效机制。

(二十)加强城市设计。将城市设计贯穿于规划工作的全过程。城市总体规划要有城市设计导则内容,规定城市风貌特色定位,确定城市总体空间格局、整体景观体系、公共空间体系,划定城市设计重点控制区。结合控制性详细规划,重点加强城市中心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历史文化景点等重点区域的城市设计,形成与地域环境、文化特色相协调的建筑风貌。按照城市土地开发建设、城市修补、生态修复的需要,积极开展特定地块的城市设计,合理确定建筑的高度、体量、形态及新旧建筑、建筑群体的空间组合关系。单体建

筑设计方案必须在形体、色彩、体量、高度等方面符合**的文化特色要求,坚决遏制城市建筑贪大、媚洋、求怪等乱象。建立城市重要特色风貌清单制度,将突出反映地域特征、民族特色、历史文化的城市风貌列入清单,挂牌保护。制定符合**实际的城市设计管理制度和技术导则,提升城市设计能力水平。

(二十一)保护历史文化风貌。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合理利用,重点保护好古遗址、文物保护单位和近现代历史建筑,延续历史文脉,展现城市历史风貌。充分发掘湖南特色的地域性、历史性、民族性建筑特质,提炼文化元素,融入新城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突出历史建筑的保护,历史建筑应当保持原有的高度、体量、外观形式和色彩。协调处理好棚户区改造与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的关系,禁止借棚户区改造之名行拆除历史建筑、传统建筑之实。切实做好历史建筑的认定工作。

六、加快城市管理转型升级

(二十二)改革完善城市管理体制机制。牢固树立“为人民管理城市”的理念,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完成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体制机制改革,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水平。完善城市基层治理机制,进一步强化街道、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将党的组织体系向深度和广度延伸扩展,在居民区建立从社区到楼栋的纵向组织体系。以社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带动社区居民自治组织、社区社会组织建设。落实社区服务活动中心设施的规划建设,增强社区的综合服务和社会治理功能,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二十三)推动物业管理转型升级。加快推进县级层面物业管理工作,以市场化、规模化、专业化、信息化为导向,推行“互联网+现代物业”战略。建立健全物业服务行业诚信体系,开展物业服务星级评定,加快推出一批竞争力较强、信用度较好的物业服务企业。推进既有小区综合整治和改造,普及物业管理,新竣工商品房小区全部实行物业管理。到2020年,城市新建住宅小区物业管理覆盖率达到100%,旧住宅小区物业管理覆盖率达到80%以上。

(二十四)提高市民文明素质。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引导市民积极参与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广泛开展文明城市、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等创建活动,道德模范学习宣传活动,扶贫帮困、慈善捐赠等社会公益活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优化志愿服务平台,培养志愿精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将良好校风、优良家风和社会新风有机融合。规范市民行为,建立和完善市民公约、学生守则、行业规范等公约守则和行为准则,针对不文明行为建立系统完备的管理机制,明确惩治措施。

(二十五)做实基础工作。建立健全城市基础地理信息、人口信息数据采集和数据共享机制。健全完善城市人口信息数据统计,发挥统计、公安、卫生计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综治等部门在城市基础数据方面的信息采集优势,提高调查统计数据质量,提升城市统计服务决策水平,进一步加强城

建档案管理,妥善保存城市建设的基础信息,统筹城市地下地上管线的综合管理,明确地下地上管线的综合管理部门,建立信息共建共享机制。

七、强化组织和要素保障

(二十六)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领导,围绕本意见提出的总体目标,确定本地区城市发展的目标和任务,集中力量突破重点难点问题。成立县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工作领导机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实行县领导联系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工作项目制度。按照“重心下移、权责一致”的原则,压实乡镇主体责任和部门执法责任,明确征地拆迁工作责任主体。加强管线建设、工程协调,建立更加高效、顺畅的建设机制。

(二十七)强化资金保障。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建设管理,按照政府主导、财政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注重绩效的原则,创新城市建设管理投融资机制,以特许经营权为核心,全面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ppp合作模式在城市建设领域的应用,通过城乡统筹、区域统筹方式,提升项目规模效应。加强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监管,全面规范市场准入,健全完善中期评估、成本监审、价格调整和市场退出机制。

(二十八)营造舆论氛围。切实加强宣传工作和舆论引导,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等组织在城乡规划建设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开展城乡管理“五进”活动(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营造全民参与城乡环

绿色建筑十四五规划篇8

第一条为加强**市中心城区门店牌匾设置管理和统一设置规范,根据《**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市户外广告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门店牌匾,是指**市中心城区范围内门店业主(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在其经营、办公场所或建筑物控制范围内,设置与依法核准登记的名称相符的标牌、标志、指示牌、匾额、漏空字、霓虹灯、垂直灯箱等定着型户外广告。

第二章许可管理

第三条设置门店牌匾,应当事先报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审查许可。设置人凭核准的《市区门店牌匾设置效果图》和《市区门店牌匾设置许可证》进行设置。

第四条新建的建筑物,需分户出租的临街房屋产权单位或者物业管理单位,应当协助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对各出租户的门店牌匾进行统一管理,门店出售、出租前,房屋开发或产权、物业管理单位应当统一规划设置门店牌匾支架,由各承租方申报在预设的支架上设置门店牌匾。

第五条设置门店牌匾可能对他人生产、生活造成影响或妨碍的,申请设置前应当征得利害关系人书面同意。

第六条门店牌匾的设置应当安全、美观,与环境相协调,有利于美化市容景观、城市文明建设和方便人民生活,并不得有下列情形:

(一)粗制滥造、残缺破损、污渍明显、缺笔少划,损害市容市貌的;

(二)违反城市管理有关规定、城市容貌标准、户外广告设置规划的;

(三)妨碍他人生产经营或者影响居民生活的;

(四)妨碍交通、影响交通安全或者造成环境污染的;

(五)影响建筑物采光、通风、消防等正常功能的;

(六)利用公共设施,占用公共场所、人行道、公共绿地的;

(七)形象丑陋或者有不良文化内容的;

第七条每个门店原则上只允许设置一块门店牌匾;在一楼临街门面较宽的,可根据其规模在一楼门上沿同一水平设置区适当增加。

第八条经核准设置的门店牌匾,设置者因歇业、解散或注销的,应当停止使用该牌匾,并无条件自行拆除。

第九条需要变更门店牌匾的设置位置、规格、形式、名称的业主,应当向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重新申报。

第十条门店的墙体、立柱、门框、门体、窗体上,原则上不得张贴或设置小广告、小招牌。

确需设置的,经批准可在一楼立柱上方设置微型挑出式灯箱,或者在玻璃门的上线160㎝以下,下线60㎝以上范围予以张贴,并讲究美观、对称、和谐。

第十一条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制作,且质量、品位、安全性能较高的硬质门店牌匾的最长设置期限为3年;采用精通材料、工艺、技术制作的硬质门店牌匾的最长设置期限为2年;采用喷绘布加图文打印制作的非硬质门店牌匾的最长设置期限为1年。

设置期限届满时该设置仍然符合有关规定和安全要求的,可申报继续使用该门店牌匾。否则,按无证设置处理。

第三章品质控制

第十二条新建的临街建筑物和主要街道、重点区域、街景容貌整治出新的建筑物立面门店牌匾的设置,不得采用喷绘布加图像打印制作。

除全国统一的牌匾、商标、标识、临街建筑物的门店牌匾,原则上采用硬质化材料做基板、面板、顶板、底板。

传统老字号店铺,其门店牌匾的材料可采用木材、石材等传统材料加工,保持传统文化特色。

门店牌匾的支架,应当符合《户外广告设施钢结构技术规范》,不得支架,外框不得使用反光材料包边。

第十三条设置门店牌匾的单位和个人,对牌匾设置负有安全责任。门店牌匾应当由相当设计资质的广告企业或建筑装饰企业进行设计、制作、安装。

第十四条鼓励使用新材料、新工艺制作门店牌匾。门店牌匾应当形式轻巧,尽量避免遮挡建筑装立面,影响建筑风格。

第四章规格控制

第十五条门店牌匾的设置规格,必须与建筑物相协调,使其与楼体和相邻的门店牌匾和谐一致。

在临街建筑物一楼设置门店牌匾,牌匾下沿不得超过一楼门头上沿,牌匾上沿与二楼下窗台线至少保持20㎝以上距离;

简易(临建)门面房牌匾高度一般为80㎝~100㎝,商业楼房门面房牌匾高度一般为100㎝~130㎝;

牌匾的厚度视建筑物具体情况而定,整体上要基本保持统一平面。

第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门店牌匾设置者应当报请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进行现场踏勘,确定门店牌匾设置的技术条件要求,经许可后方可设置:

需要在临街建筑物上设置高度超过130㎝等异形门店牌匾的;

需要在临街建筑物上设置悬挂式垂直指示牌的;

需要在临街建筑物上以镶嵌等特殊方式设置门店牌匾的。

第十七条门店牌匾字体的最大高度,不得超过门店牌匾的二分之一。

第五章内容控制

第十八条门店牌匾的内容应当与工商部门核准的名称相一致,具体内容为名称、标志、色彩。

门店牌匾的名称、标志、色彩一般适用企业(行业)形象识别系统规定的标准实施。

设置全国统一的字体一般适用企业(行业)形象识别系统规定的标准。门店牌匾中使用的文字、汉语拼音、计量单位,必须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基本的用语用字,书写应当规范准确,无错别字、繁体字、异体字、缺漏字。

手书的门店牌匾和传统老字号门店牌匾中有繁体字、异体字的,必须在醒目位置配设规范汉字副牌。

门店牌匾中的外国文字,必须与中文配合使用,中文置于主要位置。

第十九条如需设置经营服务性文字、图案和电话号码的,按经营性户外广告收费许可。

第六章色调控制

第二十条新建的临街建筑物和主要街道、重点区域、夜间营业的门店,以及街景容貌整治出新建筑物立面、其门店牌匾的设置应当与夜景照明设施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使用,达到白天美化、夜间亮化的视觉效果,符合绿色照明、节能环保的要求,并不得采用外打灯的办法实施夜景照明。

第二十一条门店牌匾不得使用繁俗、低级的背景图案,做到简洁大方、素雅协调。同一路段的门店牌匾设置,要达到底色协调、简洁明快,体现现代城市风格与城市人文环境。

第二十二条门店牌匾的色彩处理应根据行业范围不同而定,底板色彩可按照以下规定配色(黑色、白色除外):

(一)家电、五金、汽配修理、电子、机电、化工类的门店牌匾底板一般用冷色系列,如蓝色、绿色、灰色、黄相。

(二)食品、餐饮、娱乐类的门店牌匾底板一般用暖色系列,如暖黄色、暖绿相。

(三)时装、女装、儿童玩具、儿童服装类的门店牌匾底板一般用高明度色系列,如白色、柠檬黄色、粉紫、粉青相。

(四)男士的服装、男士生活用品类的门店牌匾底板一般用低明度色系列,如深蓝色、深灰色、深红、深棕相。

(五)星级饭店、行政企业、文化所属单位类的门店牌匾调色板一般用含灰度的色彩系列,如深红色、深蓝色、灰棕相。

(六)银行等金融业、医药、卫生类行业的门店牌匾底板一般用企业形象识别系统制定的用色规范,如农业银行的绿色、中国银行的白色等。

(七)茶叶饮品、茶馆的门店牌匾底板一般以绿色、褐色系列有颜色为主。

(八)中国传统经营行业、老字号店铺的门店牌匾底板一般用含灰的中性色。

绿色建筑十四五规划篇9

城市绿色影响因素分析

我市绿地被蚕食,已不成其为体系。用行政手段干预历次《太原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时有发生,致使一些单位和个人擅自变更规划用途,挤占公共绿地,私搭乱建和超强度开发等违法行为屡禁不止。府东街以北到东缉虎营,规划绿地一公顷,已被全部营造了房屋;南海街小区20米×20米绿地被占用;河西中部及平阳路的防护绿地被大量侵占,修建住宅。滨河东路南内环北侧规划的50米绿化带,已被数幢高层建筑侵占。长风大街规划的王村公园,其土地已被拍卖,改作了住宅。长风小区的绿化带已被列入建房之列。《总体规划》控制的滨河东、西路两则的50米宽的绿化带已被断断续续的切断,改变了用途。这都是规划管理不力,执法随意,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城市形象。

影响城市绿色问题的成因

其一,绿化环保意识淡薄,对城市绿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其实,城市绿化,并非只是单纯的栽花种树,而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其二,“老板规划”。其本质——项目背后有钱权交易问题,也是城市规划建设方面的腐败问题,给国家造成极大的浪费,殃及子孙后代。“十年浩劫”以后,到1986年末,全国各地完成了总体规划。随着改革开放和房地产业迅速发展,纷繁的建设实践和随之而来的复杂矛盾,迫切要求修改完成不久的总体规划。当时,市场经济大发展,外商纷纷来华投资,城市政府把城市发展寄托于外商,外商指到哪里,城市规划就做到哪里,这种规划,只重视物质设计,失去了社会发展依据,只听从老板摆布,由此就出现了“老板规划”。其三,急功近利。改革开放,“西风”吹来,盲目追求,简单抄袭,生搬硬套,互相“克隆”,不结合本地的经济承受力,只致力高水平成果,弄得现在“千城一面”的尴尬局面,其结果占用了大片土地,浪费了资金,损害了城市形象,丢掉了城市特色。其四,在实施《总体规划》过程中,规划管理不善,执法不严,未按我国《城市规划法》严处违反规划的重大项目负责人,并以此进行教育。

城市绿色格局的构建

(一)城市“森林”建设。

森林绿化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成片的林带,其环境、生态效益是其它任何形式都无法比拟的。因此,把“树木”引入太原中心城,是提高我市生态环境质量和美化城市的根本途径。将林业和园林融为一体,以树木为主体,包括花草及其中的建筑设施,包含公园、街头绿地和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绿地、垂直绿化、行道树、疏林草坪、片林带、防护林、水源涵养林、草地、水域、花圃、苗圃、果园、菜地、农田等。其范围重点在中心城,扩展到市区,考虑到市域。从市民的工作生活需求出发,全面规划设计林种、景区、景点及各种植物群,以改变城市的生态系统。第一,城市道路是首选的绿化线。行道树的主要功能是吸尘防噪、消纳污染物和提供绿荫。加强城市道路的绿化建设,精心绿化迎泽大街、水西门街、府东街、府西街、北大街及五一路、解放路和新建路。同时,建设绿色生态保护环,外环两侧各设置30~50米的林带,为抵御西北风,在西北方向要适当加宽。规划将单行树改为双行或多行,达到纵横向都郁闭成林。按树种进行搭配栽植,注意落叶树、常绿树的搭配。靠建筑物一侧栽种落叶树,夏凉冬暖,多姿多彩;靠车行道一侧,种常绿树,对噪声、灰尘、污物有降低和阻隔作用。对影响视野和通行的枝条要及时修剪,以形成分枝高、枝条粗壮的树林。第二,培植防护林带和隔离林带。汾河中轴线和贯穿东西沟河绿化建设。在汾河城市段筑坝蓄水,绿化美化,结合现状在汾河两岸各设50米宽的绿化带。以保证城市绿色空间及其通气走廊;加强东西沟河的绿化建设,河西六条沟是:北排洪沟、玉门沟、虎峪沟、九院沙河、开化沟、风峪沟,河东五条河是:小返河、阳兴河、北涧河、北沙河、南沙河,每条沟河两岸留设30米的林带。两岸防护林,则宜选择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林种,可植欧美杨,几年则可成林,既可抵御洪水、在中心城各分区之间和新区之间,以及住区与喧闹的道路、市场、工厂之间,要设防护林分隔带,适当加大面积,使人有闹中取静的感受,力求形成城市的消毒站,保障人们的身心健康。第三,水系绿化建设。城西水系,将汾河水引入森林公园——动物园——饮马河——西海子——南海子——迎泽公园,使湖面变成活水,经南沙河排放汾河,对沿河岸进行绿化美化。

(二)立体绿色建设。

中心城绿化不仅仅在平面上做文章,达到较高的“绿地率”,而且应开拓绿色空间,增强绿化的层次感和立体感,追求较高的“绿视率”。在城市用地紧张的情况下,立体绿化不仅是增加绿量的现实途径,也是美化市容的有效措施。据专家论证,向建筑索取绿化空间,可使城市绿化覆盖程度增加20%以上。我市城区的楼顶面积至少10万平方米,再加上阳台、墙面,立体绿化的潜力很大,但要设计“种植槽”,并制定有关政策加以推广和保护,这也是世界规划建筑面临的一场革命。因此,目前应大力提倡屋顶绿化和阳台绿化彩化等,并搞好花、草、树木品种之间的立体搭配,使之形成一个超于自然的植物垂直分布生态系统,创造更多的生态建筑。今后,新建居民住宅和单位办公楼,都应预留绿化槽和设置花台,为立体绿化创造条件。同时,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墙面垂直绿化,就是用大自然中的绿色植物来砌墙,是城市的“立体草坪”。这种墙有绿化、美化城市、减少光污染、制氧、除尘、杀菌和消音的功能与作用。对道路狭窄的地段,可建设“生态墙”,建筑物墙或杆柱以藤木爬绕,形成绿色墙,以扩大绿色空间,改善环境和丰富城市景观,从而形成“墙面攀藤蔓,窗前花满台,楼顶长花草”的多层次绿色空间。

(三)公园绿色建设。

中心城的公园特别是位于市中心区的大型公园,具有吐故纳新的作用,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优化城市大气质量,并能吸纳噪音和部分有毒气体,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其功能犹如肺脏,因此被称为“绿肺”。而我们长期受噪声和有毒气体污染的太原人,见到的却是满目高楼大厦(有人赞它是现代文明的象征、商业社会的偶像;但也有人说它是愚昧落后的表现,是对环境的损害),缺乏的正是公园和绿地。因此,强化“绿肺”建设是非常之重要的。1998年初,太原市公园(公共绿地)面积约736.06公顷,从城市可持续的角度规划公园面积约1505公顷,新增769公顷,提高104.48%,按等级分为五类。

第一类一般性公园(即综合公园)。指供城市居民作良好的休息游览和文化娱乐的、综合性功能为主的有一定用地规模的绿地。综合性公园的内容、设施较为完备,规模较大,质量较好,如设有露天剧场、音乐台、俱乐部、陈列馆、游艺室、溜冰场、茶室、餐馆等。园内一般有较明确的功能分区,如文化娱乐区、体育活动区、儿童游戏区、安静休息区、动植物展览区、园务管理区等,规划面积891.4公顷。

第二类专类公园。指性质比较单一,以某一项功能为主的公园。包括儿童公园、动物园、植物园、体育公园等,规划面积259.4公顷。

第三类纪念性公园。指以革命活动故址、烈士陵园、历史名人活动旧址及墓地为中心,以纪念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革命烈士而建置的公园。园内除纪念用场地或建筑外,尚可利用周围自然条件扩建若干休息游览区、寓革命传统教育、纪念性于娱乐之中。规划面积73.08公顷。

第四类小游园。建置在林荫道或居住区道路的一侧或尽端,规模不大,可视为城市道路绿化的扩大部分。规划面积66.12公顷。

第五类居住区级公园。建置在居住区内部,主要为该居住区居民服务的公园。规划面积215公顷。

(四)庭院绿色建设。

单位庭院约占建成区总面积的20%左右,是中心城区增绿量、上水平、出精品的潜力所在。特别是沿街单位修建透视墙后,庭院绿化已与街路绿化连成一体,其地位、功能更加突出。庭院绿化应从两个方面进行努力,一是增加比重。单位庭院绿化用地占建设用地面积的比重,旧城区不应低于30%,新区不应低于40%.其中,医院不应低于45%,生产有毒、有害气体的工厂和高等学校不应低于40%.低于以上标准的单位,应按要求尽快补足。二是专用绿地。单位的庭院绿化,除了在面积、功能方面满足自身的需要外,还应在色彩、造型、风格等方面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为此,必须改变单位庭院绿化各自为政、各行其是的无序状况,将其纳入建成区园林绿化的总体规划之中,统一标准,严格把关,分头实施。就是打破行政隶属关系,凡在建成区内的机关、团体、部队、企事业单位,其庭院绿化方案必须报经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后方可实施,并由其按照审批的方案严格进行检查验收。对不合格者,限期达标;限期内仍不达标的,除公开通报批评和予以必要的经济处罚外,由市区政府组织专业队伍进行绿化,其费用由该单位承担。

(五)广场绿色建设。

广场是构成城市艺术空间的重要因素。根据广场的位置、性质和周围环境,重点对五一广场、火车站广场和南寒广场等等,进行高水平的绿色改造,除五一广场之外,有选择地设置喷水池、雕塑、建筑小品等装饰,形成各具特色的艺术空间。以五一广场为例,五一广场位于市中心区,它南北两部分,占地8.8万平方米,有花卉喷泉、雕塑、国旗台等,四周为几何形对称图案的草坪,地面用花岗岩铺装。前几年改造五一广场时,不惜砍掉原有树木植上草皮,实际上失去了绿化广场的真正作用。广场的作用是让人们有一个良好活动环境,城市开辟广场目的是给人用的,而不是单纯给人看的。广场铺满了草皮,人们都进不去,内部敷设了人行道,可是草坪上一棵树都没有,使人难以在此停留,尤其是夏天,日光曝晒,谁也无法在此休憩、观赏等活动。改造方案有二:一是围合作用。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看,用大树围合的空间较四周无依无靠的开敞空间能留住人,给人以休憩的场所。二是覆盖作用。广场有亭、廊,以及树木,都是覆盖物。人们愿意在林荫下小憩,大树底下好乘凉,据测,草皮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的量只有树木的十分之一。总之,设计广场应把握形式与功能的结合,不要离开功能去追求形式,城市要个性化,不是机械化,更不要抄袭别人的东西,要抓住本市的特点,创造自己的特色。

(六)都市农业绿色建设。

都市农业是立足于现代都市的现代化农业,是都市地区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形式,也是典型区域特殊形态的现代化农业,都市农业将成为加速我市建设都市农业现代化的龙头,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发展都市型农业,首先是合理布局,把都市型农业作为城市具有生态功能的重要基础设施;其次是实现城市绿地与都市农业一体化,构筑都市生态绿地网络系统;第三是市场化、产业化作为发展都市型农业突破口;第四是发展以现代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特征的现代都市型农业科学技术;第五是有计划发展观光、教育、旅游,把都市农业与城市文化结合在一起。

(七)大环境绿色建设。

东西山绿化,在一、二期工程基础上,2010年再发展5~10万亩,精心抚育管理,早日郁闭成林;平原林网建设,村落、居民点四旁绿化,提高绿化质量和品级,要起到防风固沙作用;荒山造林,在古交、阳曲、娄烦进行荒山造林,特别是三北防护林建设要全面高标准完成。

新加坡的绿色建设值得借鉴

新加坡的城市绿色建设是全世界最为详细周密的。一是巷道必须种植花草树,人行道两旁种植灌木和乔木成为林荫步道,使行人和车辆完全隔离;二是桥与灯杆绿色建设,美化高架桥和陆桥,桥上做花坛,并种爬滕类植物,使之成为绿桥,选择开花的攀滕类植物,以美化灯杆;三是混凝土走道的宽度超过1.5米者要种树,狭小的走道有埋设水管或沟渠者不可以种树;四是停车场必须种植花草树木,两行停车位之间也必须种植树木遮荫,停车位上铺设特制空心石板作为树木根系通气之用;五是绿化围墙、挡土墙和路旁零星地要先整地,使土地平坦整齐再种草皮,践踏枯死的草皮要随时补植;六是道路旁不雅观的建筑物,均应种植高大的绿篱及花木遮丑;七是新填土地在未开辟道路及盖房屋之前,政府用来培植树苗和草皮,以减少太阳的辐射,街道的树木,均需作根系通气处理;八是绿化学校大操场。

20世纪60年代初,新加坡是世界上高居榜首的脏乱城市,仅用了30年的时间,就跃为全球最佳的绿色花园城市。笔者在新加坡考察,所见所闻:“以人为本、政府重视、规划科学、设计缜密、依法实施、求实笃务。”这些绿色建设经验是举世无双的。惊羡之余,各级领导都应反思、检讨,更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营造城市绿色亟须理论支撑

通过对城市绿色理论研究,能增强各级领导和市民的绿色意识,城市绿色有益于人体健康和美化环境,提高城市品位,其作用有五个方面。一是绿色植物能制造新鲜空气,绿色植物的叶子通过光合作用,吸进二氧化碳,放出氧气供人吸收。据统计,每公顷树林绿叶的面积达5万到7万平方米,每日能吸收二氧化碳150到500公斤,释放出氧气60到400公斤。而一个成年人每天排出0.9公斤二氧化碳,吸进0.75公斤氧气,需要10平方米的林地。可见搞不搞绿化,是危及到人类生死存亡的大问题。二是绿色植物,能过滤烟尘、吸附和净化有害气体。我们太原市,由于工业的发展、人口增长、工厂“三废”,以及汽车废气污染,空气中含有大量的粉尘、炭粒、油烟,及铝、汞等金属微粒,很容易引起人体呼吸道的各种疾病,甚至引起癌症。然而,绿色植物却能对有害气体和烟起过滤、吸附等净化作用。一平方米榆树,一昼夜能吸收3至9克灰尘。在生长季节,松、柏树、云杉,都能吸附粉尘、飘尘、油烟及金属粒等。女贞能吸收氟化氢,蔷薇能吸收低浓度的汞。绿色植物的叶片还可以吸收、净化二氧化硫、氟化氢、氨等有害气体,降低有害气体对人体的危害。三是绿色植物能自动调温和消除噪音。绿色植物能把太阳光反射回去13%,吸收70%只有百分之十几能透过。树叶蒸发的水,可以调节空气温度,防止干燥。夏季降温,冬季升温,增加相对温度等有积极作用。城市噪音刺激人们的神经系统和听觉器官,日久天长,对工作、学习和休息都有害。研究证实,一条绿化好的街道,可降低噪音8-10分贝,特别是疏松林带,消除噪音的效果更为明显,能使交通噪声降低一半左右。反之,一条没有树木的街道,噪声比两旁栽满树木的街道大五倍以上。四是绿色植物能起到杀菌作用。在树木茂密的地方,就能闻到一股芬芳的香味,这是树木散发出来的物质,这种物质具有杀菌作用,是树木抵御周围生物等外敌侵犯、保护自己的手段。据测定,在热闹的百货大楼每立方米含有细菌400万个,而林荫道为58万个,绿化公园仅存1000个,林区只有55个。有些绿色植物如香樟、黄连木、松树、榆树、侧松、桧柏等,都能分泌出一种挥发性的植物杀菌素,杀死空气中的细菌,针叶分泌的杀菌素对白喉菌和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桧柏分泌出的杀菌素,可杀死肺结核和痢疾等病原。树木还可以减少水中的细菌量。有人作过测定,水流在通过30-40米宽的林带后,水中的细菌减少了二分之一。流经榆树和金合欢混交林的水,大肠杆菌能减十分之九。五是绿色植物能美化环境。绿化是美化环境的重要手段,以迎泽大街为例,利用不同的花木和花卉巧妙配植,可以构成层次丰富、美丽独特的街景。整个大街的绿化由公园、游园、街心绿地,分隔岛、花池、人行道绿带和道路两侧的树木组成,临街的公共绿地面积共为23.6万平方米。按照规划,大街的绿化突出了点、线、面结合的特点。在大街两侧选用了有地方特色的中国槐和云杉为主要树种。大街分隔岛花池共有46个,总长4.5公里,以灌木栏杆围绕,池中以连翘、榆梅、一串红、紫茉莉等花草组成花带。沿街的金属栏杆用牵牛花、小荞麦、五叫地垂直绿化。这样形成了分隔岛、花池、路边树木、人行道绿带组成的绿化带。迎泽大街规划了四处大面积的公共绿地,有五一广场北面的小游园、迎泽公园、珠林园、墨艺园绿地。沿大街两侧的机关单位还有82处楼前的庭院绿地,与马路上的绿化景观融为一体,互为映衬,有机地组成了迎泽大街层次丰富的绿化效果。整个街道绿树成荫,鲜花似锦,在“荫”的基础上,兼获“景”的效益,真可谓“荫”“景”并茂,给人以移步换景之感!

总之,要注重城市整体绿化格局的构建。市中心和分区之间,以及各新区之间,新划定绿色空间地带要尽快形成包括公园绿地和各种绿化隔离带以及草地、粮田、果园、水面等,以达到绿化隔离带的要求。绿化体系是以汾河两岸为轴,东西11条沟河为支脉,联系东西山和风景区及市区各公园、小游园,形成点、线、片、面结合的绿化体系,并与三条(东西山,南部平原和北部边山,西交、娄烦及阳曲广大山区)防风沙绿色屏障相连,形成全市大环境的绿化效果。这样,通过绿色通道及“绿楔”、“绿脉”,形成通畅的气流,恢复城市外部范围生物的正常输入和市中心区生物基因的自然调节,使城市的动植物群落之间相适宜。

参考文献

1张春祥主笔:国务院批复的《太原市城市总体规划(1998~2010)》

2张春祥:《实现绿化规划是消除环境污染的重要一环——兼论植树种草能促使人们的身体健康》。《城乡建设研究》。1987年第4期

3张春祥:《城市规划亟须理论支撑——对我国城市规划亟待走出误区的一些探讨》。浙江省建设厅《城市论坛》。2004年第5期。

绿色建筑十四五规划篇10

城市绿色影响因素分析

我市绿地被蚕食,已不成其为体系。用行政手段干预历次《太原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时有发生,致使一些单位和个人擅自变更规划用途,挤占公共绿地,私搭乱建和超强度开发等违法行为屡禁不止。府东街以北到东缉虎营,规划绿地一公顷,已被全部营造了房屋;南海街小区20米×20米绿地被占用;河西中部及平阳路的防护绿地被大量侵占,修建住宅。滨河东路南内环北侧规划的50米绿化带,已被数幢高层建筑侵占。长风大街规划的王村公园,其土地已被拍卖,改作了住宅。长风小区的绿化带已被列入建房之列。《总体规划》控制的滨河东、西路两则的50米宽的绿化带已被断断续续的切断,改变了用途。www.133229.com这都是规划管理不力,执法随意,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城市形象。

影响城市绿色问题的成因

其一,绿化环保意识淡薄,对城市绿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其实,城市绿化,并非只是单纯的栽花种树,而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其二,“老板规划”。其本质——项目背后有钱权交易问题,也是城市规划建设方面的腐败问题,给国家造成极大的浪费,殃及子孙后代。“十年浩劫”以后,到1986年末,全国各地完成了总体规划。随着改革开放和房地产业迅速发展,纷繁的建设实践和随之而来的复杂矛盾,迫切要求修改完成不久的总体规划。当时,市场经济大发展,外商纷纷来华投资,城市政府把城市发展寄托于外商,外商指到哪里,城市规划就做到哪里,这种规划,只重视物质设计,失去了社会发展依据,只听从老板摆布,由此就出现了“老板规划”。其三,急功近利。改革开放,“西风”吹来,盲目追求,简单抄袭,生搬硬套,互相“克隆”,不结合本地的经济承受力,只致力高水平成果,弄得现在“千城一面”的尴尬局面,其结果占用了大片土地,浪费了资金,损害了城市形象,丢掉了城市特色。其四,在实施《总体规划》过程中,规划管理不善,执法不严,未按我国《城市规划法》严处违反规划的重大项目负责人,并以此进行教育。

城市绿色格局的构建

(一)城市“森林”建设。

森林绿化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成片的林带,其环境、生态效益是其它任何形式都无法比拟的。因此,把“树木”引入太原中心城,是提高我市生态环境质量和美化城市的根本途径。将林业和园林融为一体,以树木为主体,包括花草及其中的建筑设施,包含公园、街头绿地和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绿地、垂直绿化、行道树、疏林草坪、片林带、防护林、水源涵养林、草地、水域、花圃、苗圃、果园、菜地、农田等。其范围重点在中心城,扩展到市区,考虑到市域。从市民的工作生活需求出发,全面规划设计林种、景区、景点及各种植物群,以改变城市的生态系统。第一,城市道路是首选的绿化线。行道树的主要功能是吸尘防噪、消纳污染物和提供绿荫。加强城市道路的绿化建设,精心绿化迎泽大街、水西门街、府东街、府西街、北大街及五一路、解放路和新建路。同时,建设绿色生态保护环,外环两侧各设置30~50米的林带,为抵御西北风,在西北方向要适当加宽。规划将单行树改为双行或多行,达到纵横向都郁闭成林。按树种进行搭配栽植,注意落叶树、常绿树的搭配。靠建筑物一侧栽种落叶树,夏凉冬暖,多姿多彩;靠车行道一侧,种常绿树,对噪声、灰尘、污物有降低和阻隔作用。对影响视野和通行的枝条要及时修剪,以形成分枝高、枝条粗壮的树林。第二,培植防护林带和隔离林带。汾河中轴线和贯穿东西沟河绿化建设。在汾河城市段筑坝蓄水,绿化美化,结合现状在汾河两岸各设50米宽的绿化带。以保证城市绿色空间及其通气走廊;加强东西沟河的绿化建设,河西六条沟是:北排洪沟、玉门沟、虎峪沟、九院沙河、开化沟、风峪沟,河东五条河是:小返河、阳兴河、北涧河、北沙河、南沙河,每条沟河两岸留设30米的林带。两岸防护林,则宜选择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林种,可植欧美杨,几年则可成林,既可抵御洪水、在中心城各分区之间和新区之间,以及住区与喧闹的道路、市场、工厂之间,要设防护林分隔带,适当加大面积,使人有闹中取静的感受,力求形成城市的消毒站,保障人们的身心健康。第三,水系绿化建设。城西水系,将汾河水引入森林公园——动物园——饮马河——西海子——南海子——迎泽公园,使湖面变成活水,经南沙河排放汾河,对沿河岸进行绿化美化。

(二)立体绿色建设。

中心城绿化不仅仅在平面上做文章,达到较高的“绿地率”,而且应开拓绿色空间,增强绿化的层次感和立体感,追求较高的“绿视率”。在城市用地紧张的情况下,立体绿化不仅是增加绿量的现实途径,也是美化市容的有效措施。据专家论证,向建筑索取绿化空间,可使城市绿化覆盖程度增加20%以上。我市城区的楼顶面积至少10万平方米,再加上阳台、墙面,立体绿化的潜力很大,但要设计“种植槽”,并制定有关政策加以推广和保护,这也是世界规划建筑面临的一场革命。因此,目前应大力提倡屋顶绿化和阳台绿化彩化等,并搞好花、草、树木品种之间的立体搭配,使之形成一个超于自然的植物垂直分布生态系统,创造更多的生态建筑。今后,新建居民住宅和单位办公楼,都应预留绿化槽和设置花台,为立体绿化创造条件。同时,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墙面垂直绿化,就是用大自然中的绿色植物来砌墙,是城市的“立体草坪”。这种墙有绿化、美化城市、减少光污染、制氧、除尘、杀菌和消音的功能与作用。对道路狭窄的地段,可建设“生态墙”,建筑物墙或杆柱以藤木爬绕,形成绿色墙,以扩大绿色空间,改善环境和丰富城市景观,从而形成“墙面攀藤蔓,窗前花满台,楼顶长花草”的多层次绿色空间。

(三)公园绿色建设。

中心城的公园特别是位于市中心区的大型公园,具有吐故纳新的作用,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优化城市大气质量,并能吸纳噪音和部分有毒气体,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其功能犹如肺脏,因此被称为“绿肺”。而我们长期受噪声和有毒气体污染的太原人,见到的却是满目高楼大厦(有人赞它是现代文明的象征、商业社会的偶像;但也有人说它是愚昧落后的表现,是对环境的损害),缺乏的正是公园和绿地。因此,强化“绿肺”建设是非常之重要的。1998年初,太原市公园(公共绿地)面积约736.06公顷,从城市可持续的角度规划公园面积约1505公顷,新增769公顷,提高104.48%,按等级分为五类。

第一类一般性公园(即综合公园)。指供城市居民作良好的休息游览和文化娱乐的、综合性功能为主的有一定用地规模的绿地。综合性公园的内容、设施较为完备,规模较大,质量较好,如设有露天剧场、音乐台、俱乐部、陈列馆、游艺室、溜冰场、茶室、餐馆等。园内一般有较明确的功能分区,如文化娱乐区、体育活动区、儿童游戏区、安静休息区、动植物展览区、园务管理区等,规划面积891.4公顷。

第二类专类公园。指性质比较单一,以某一项功能为主的公园。包括儿童公园、动物园、植物园、体育公园等,规划面积259.4公顷。

第三类纪念性公园。指以革命活动故址、烈士陵园、历史名人活动旧址及墓地为中心,以纪念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革命烈士而建置的公园。园内除纪念用场地或建筑外,尚可利用周围自然条件扩建若干休息游览区、寓革命传统教育、纪念性于娱乐之中。规划面积73.08公顷。

第四类小游园。建置在林荫道或居住区道路的一侧或尽端,规模不大,可视为城市道路绿化的扩大部分。规划面积66.12公顷。

第五类居住区级公园。建置在居住区内部,主要为该居住区居民服务的公园。规划面积215公顷。

(四)庭院绿色建设。

单位庭院约占建成区总面积的20%左右,是中心城区增绿量、上水平、出精品的潜力所在。特别是沿街单位修建透视墙后,庭院绿化已与街路绿化连成一体,其地位、功能更加突出。庭院绿化应从两个方面进行努力,一是增加比重。单位庭院绿化用地占建设用地面积的比重,旧城区不应低于30%,新区不应低于40%.其中,医院不应低于45%,生产有毒、有害气体的工厂和高等学校不应低于40%.低于以上标准的单位,应按要求尽快补足。二是专用绿地。单位的庭院绿化,除了在面积、功能方面满足自身的需要外,还应在色彩、造型、风格等方面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为此,必须改变单位庭院绿化各自为政、各行其是的无序状况,将其纳入建成区园林绿化的总体规划之中,统一标准,严格把关,分头实施。就是打破行政隶属关系,凡在建成区内的机关、团体、部队、企事业单位,其庭院绿化方案必须报经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后方可实施,并由其按照审批的方案严格进行检查验收。对不合格者,限期达标;限期内仍不达标的,除公开通报批评和予以必要的经济处罚外,由市区政府组织专业队伍进行绿化,其费用由该单位承担。

(五)广场绿色建设。

广场是构成城市艺术空间的重要因素。根据广场的位置、性质和周围环境,重点对五一广场、火车站广场和南寒广场等等,进行高水平的绿色改造,除五一广场之外,有选择地设置喷水池、雕塑、建筑小品等装饰,形成各具特色的艺术空间。以五一广场为例,五一广场位于市中心区,它南北两部分,占地8.8万平方米,有花卉喷泉、雕塑、国旗台等,四周为几何形对称图案的草坪,地面用花岗岩铺装。前几年改造五一广场时,不惜砍掉原有树木植上草皮,实际上失去了绿化广场的真正作用。广场的作用是让人们有一个良好活动环境,城市开辟广场目的是给人用的,而不是单纯给人看的。广场铺满了草皮,人们都进不去,内部敷设了人行道,可是草坪上一棵树都没有,使人难以在此停留,尤其是夏天,日光曝晒,谁也无法在此休憩、观赏等活动。改造方案有二:一是围合作用。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看,用大树围合的空间较四周无依无靠的开敞空间能留住人,给人以休憩的场所。二是覆盖作用。广场有亭、廊,以及树木,都是覆盖物。人们愿意在林荫下小憩,大树底下好乘凉,据测,草皮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的量只有树木的十分之一。总之,设计广场应把握形式与功能的结合,不要离开功能去追求形式,城市要个性化,不是机械化,更不要抄袭别人的东西,要抓住本市的特点,创造自己的特色。

(六)都市农业绿色建设。

都市农业是立足于现代都市的现代化农业,是都市地区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形式,也是典型区域特殊形态的现代化农业,都市农业将成为加速我市建设都市农业现代化的龙头,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发展都市型农业,首先是合理布局,把都市型农业作为城市具有生态功能的重要基础设施;其次是实现城市绿地与都市农业一体化,构筑都市生态绿地网络系统;第三是市场化、产业化作为发展都市型农业突破口;第四是发展以现代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特征的现代都市型农业科学技术;第五是有计划发展观光、教育、旅游,把都市农业与城市文化结合在一起。

(七)大环境绿色建设。

东西山绿化,在一、二期工程基础上,2010年再发展5~10万亩,精心抚育管理,早日郁闭成林;平原林网建设,村落、居民点四旁绿化,提高绿化质量和品级,要起到防风固沙作用;荒山造林,在古交、阳曲、娄烦进行荒山造林,特别是三北防护林建设要全面高标准完成。

新加坡的绿色建设值得借鉴

新加坡的城市绿色建设是全世界最为详细周密的。一是巷道必须种植花草树,人行道两旁种植灌木和乔木成为林荫步道,使行人和车辆完全隔离;二是桥与灯杆绿色建设,美化高架桥和陆桥,桥上做花坛,并种爬滕类植物,使之成为绿桥,选择开花的攀滕类植物,以美化灯杆;三是混凝土走道的宽度超过1.5米者要种树,狭小的走道有埋设水管或沟渠者不可以种树;四是停车场必须种植花草树木,两行停车位之间也必须种植树木遮荫,停车位上铺设特制空心石板作为树木根系通气之用;五是绿化围墙、挡土墙和路旁零星地要先整地,使土地平坦整齐再种草皮,践踏枯死的草皮要随时补植;六是道路旁不雅观的建筑物,均应种植高大的绿篱及花木遮丑;七是新填土地在未开辟道路及盖房屋之前,政府用来培植树苗和草皮,以减少太阳的辐射,街道的树木,均需作根系通气处理;八是绿化学校大操场。

20世纪60年代初,新加坡是世界上高居榜首的脏乱城市,仅用了30年的时间,就跃为全球最佳的绿色花园城市。笔者在新加坡考察,所见所闻:“以人为本、政府重视、规划科学、设计缜密、依法实施、求实笃务。”这些绿色建设经验是举世无双的。惊羡之余,各级领导都应反思、检讨,更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营造城市绿色亟须理论支撑

通过对城市绿色理论研究,能增强各级领导和市民的绿色意识,城市绿色有益于人体健康和美化环境,提高城市品位,其作用有五个方面。一是绿色植物能制造新鲜空气,绿色植物的叶子通过光合作用,吸进二氧化碳,放出氧气供人吸收。据统计,每公顷树林绿叶的面积达5万到7万平方米,每日能吸收二氧化碳150到500公斤,释放出氧气60到400公斤。而一个成年人每天排出0.9公斤二氧化碳,吸进0.75公斤氧气,需要10平方米的林地。可见搞不搞绿化,是危及到人类生死存亡的大问题。二是绿色植物,能过滤烟尘、吸附和净化有害气体。我们太原市,由于工业的发展、人口增长、工厂“三废”,以及汽车废气污染,空气中含有大量的粉尘、炭粒、油烟,及铝、汞等金属微粒,很容易引起人体呼吸道的各种疾病,甚至引起癌症。然而,绿色植物却能对有害气体和烟起过滤、吸附等净化作用。一平方米榆树,一昼夜能吸收3至9克灰尘。在生长季节,松、柏树、云杉,都能吸附粉尘、飘尘、油烟及金属粒等。女贞能吸收氟化氢,蔷薇能吸收低浓度的汞。绿色植物的叶片还可以吸收、净化二氧化硫、氟化氢、氨等有害气体,降低有害气体对人体的危害。三是绿色植物能自动调温和消除噪音。绿色植物能把太阳光反射回去13%,吸收70%只有百分之十几能透过。树叶蒸发的水,可以调节空气温度,防止干燥。夏季降温,冬季升温,增加相对温度等有积极作用。城市噪音刺激人们的神经系统和听觉器官,日久天长,对工作、学习和休息都有害。研究证实,一条绿化好的街道,可降低噪音8-10分贝,特别是疏松林带,消除噪音的效果更为明显,能使交通噪声降低一半左右。反之,一条没有树木的街道,噪声比两旁栽满树木的街道大五倍以上。四是绿色植物能起到杀菌作用。在树木茂密的地方,就能闻到一股芬芳的香味,这是树木散发出来的物质,这种物质具有杀菌作用,是树木抵御周围生物等外敌侵犯、保护自己的手段。据测定,在热闹的百货大楼每立方米含有细菌400万个,而林荫道为58万个,绿化公园仅存1000个,林区只有55个。有些绿色植物如香樟、黄连木、松树、榆树、侧松、桧柏等,都能分泌出一种挥发性的植物杀菌素,杀死空气中的细菌,针叶分泌的杀菌素对白喉菌和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桧柏分泌出的杀菌素,可杀死肺结核和痢疾等病原。树木还可以减少水中的细菌量。有人作过测定,水流在通过30-40米宽的林带后,水中的细菌减少了二分之一。流经榆树和金合欢混交林的水,大肠杆菌能减十分之九。五是绿色植物能美化环境。绿化是美化环境的重要手段,以迎泽大街为例,利用不同的花木和花卉巧妙配植,可以构成层次丰富、美丽独特的街景。整个大街的绿化由公园、游园、街心绿地,分隔岛、花池、人行道绿带和道路两侧的树木组成,临街的公共绿地面积共为23.6万平方米。按照规划,大街的绿化突出了点、线、面结合的特点。在大街两侧选用了有地方特色的中国槐和云杉为主要树种。大街分隔岛花池共有46个,总长4.5公里,以灌木栏杆围绕,池中以连翘、榆梅、一串红、紫茉莉等花草组成花带。沿街的金属栏杆用牵牛花、小荞麦、五叫地垂直绿化。这样形成了分隔岛、花池、路边树木、人行道绿带组成的绿化带。迎泽大街规划了四处大面积的公共绿地,有五一广场北面的小游园、迎泽公园、珠林园、墨艺园绿地。沿大街两侧的机关单位还有82处楼前的庭院绿地,与马路上的绿化景观融为一体,互为映衬,有机地组成了迎泽大街层次丰富的绿化效果。整个街道绿树成荫,鲜花似锦,在“荫”的基础上,兼获“景”的效益,真可谓“荫”“景”并茂,给人以移步换景之感!

总之,要注重城市整体绿化格局的构建。市中心和分区之间,以及各新区之间,新划定绿色空间地带要尽快形成包括公园绿地和各种绿化隔离带以及草地、粮田、果园、水面等,以达到绿化隔离带的要求。绿化体系是以汾河两岸为轴,东西11条沟河为支脉,联系东西山和风景区及市区各公园、小游园,形成点、线、片、面结合的绿化体系,并与三条(东西山,南部平原和北部边山,西交、娄烦及阳曲广大山区)防风沙绿色屏障相连,形成全市大环境的绿化效果。这样,通过绿色通道及“绿楔”、“绿脉”,形成通畅的气流,恢复城市外部范围生物的正常输入和市中心区生物基因的自然调节,使城市的动植物群落之间相适宜。

参考文献

1张春祥主笔:国务院批复的《太原市城市总体规划(1998~2010)》

2张春祥:《实现绿化规划是消除环境污染的重要一环——兼论植树种草能促使人们的身体健康》。《城乡建设研究》。1987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