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50:21

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篇1

关键词:中华经典;阅读体系;阅读方式;推广路径

近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站在复兴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国梦的高度,提出要大力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部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还先后颁布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此背景下,我国各级各类高校都开始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加以落实,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具体的实践中也存在不少问题[1],诸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践还缺乏体系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彼此脱节,难以相辅相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形式比较单调、实效性有限,等等。鉴于此,我们基于大学办学理念中必不可少的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和服务社会的责任担当,尝试构建了以大学为核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并从中华经典阅读活动的开展入手进行实践探索,较好地体现了大学传承文化的使命担当。

一、“五维一体”:构建中华优秀文化传承的阅读体系

目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虽然得到了国内各级各类高校的重视,但是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理念、目标、内容、方式、路径与评价等,迫切需要进行全面、系统的探讨,以期构建一个比较科学的、行之有效的实践教育体系,以避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盲目性与随意性等。对此,我们认为应该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作为理论依据,以党和国家力推的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战略作为指导思想,以中华经典阅读活动的开展作为抓手,借鉴传播学的“5w”模式,按照“为何读”、“谁来读”、“读什么”、“怎么读”与“读的效果如何”几个维度,从中华经典阅读的目标、主体、内容、方法和评价几个基本方面构建“五维一体”的中华优秀文化传承的阅读体系。

第一维:关于“为何读”,也即确立教育的目标与理念问题。教育目标、理念关系到整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导向,是教育内容选择、组织、实施和评价的重要依据。从文化自信角度就此多有论述,指出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意见》,明确提出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要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不断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等。这便为我们如何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明了方向,也即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远大目标,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教育理念,通过中华经典阅读等切实加强大学生的人文涵养、塑造其健全人格、提升其人生境界。

第二维:关于“谁来读”,也即明晰阅读主体这一问题。《意见》指出,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贯穿国民教育始终,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按照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原则,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这为我们构建中华经典阅读实践的主体提供了指导,使我们认识到中华经典阅读应从中小学抓起,贯穿学校教育的始终。高校作为国民教育的最重要的出口,在中华经典阅读实践中负有“最后一站”的把关校准的作用,既要为基础教育各学段的经典教育提供智力支撑,也要为在校大学生养德修身提供价值定型养分与平台,还要为把中华经典阅读拓展到社会各个层面,推动全民阅读而成为行动示范牵引者。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认为高校的经典阅读和经典诵读在国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经典阅读与诵读中居于核心地位。为此,我们针对当前大中小学中华经典教育实践各自为阵、彼此脱节的弊端,在阅读主体上努力将大中小学生都纳入中华经典阅读体系之中,通过中华经典进中小学、m社区等活动,促进大中小学中华经典阅读的有效衔接与良性互动,并对所在地区和社会的阅读活动施加积极的影响。

第三维:关于“读什么”,也即开发教育内容这一问题。经典阅读在世界各国大学建设中都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所在国家的大学传承其文明和文化必须肩负的功能和使命。“经典名著课程的教育价值在于它能培养心灵自由,气质高雅,具有推理能力的人才;它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并加深他们对反复出现的社会问题和道德两难问题的思考;它还能激发学生对相关的人类精神活动或物质活动的兴趣”。[2]开发中华经典阅读的内容,面临的是如何从浩瀚的古籍中选择适合大学生阅读且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目标理念的经典作品。为此,在选编经典作品时,我们要考虑的是,它们是否有助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否体现了国家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是否有现实的人文关怀,是否有启迪人生的价值,是否有较高的审美文化品位与独特的审美文化魅力等。[3]我们认为在这个方面各级实施主体围绕明确的目标和标准是大有可为的。以广州大学为例,我们发动全校师生共同参与校园“经典百书”书目的遴选与推荐活动,并设计和开发了中华经典阅读网站,建立了中华经典百篇音视频学习资源库等。另外,从中华经典的历时性与现时性特点出发,我们也考虑了传统经典与红色经典的有机结合,在历史和现实的维度中建立一种文化脉络,通过中华经典教育既思考中国文化从哪里来的问题,又解决现实中如何思想的问题。

第四维:关于“怎么读”,也即探索经典阅读的方法问题。针对新媒体时代大中学生媒介接触与阅读方式的变化,我们应该创新中华经典阅读的实践方式,不仅实施“素读”法,通过对文本的反复诵读在学习中理解和记忆文本,还应以微学习理论为指导,遵循“微型化”、“多样化”、“交互性”、“情境化”等原则,实施“微悦读”、“泛在读”等。在这方面不管是中小学还是大学或者是社会与社区,可供利用的方式与路径当然非常多,而广州大学的实践表明,关注新媒体语境中的经典阅读方法并积极引导并不是可有可无的事情。

第五维:关于“读的效果如何”,牵涉的是经典阅读效果的评价问题。为了给中华经典阅读实践提供一个必要的保障,也不妨将经典阅读作为考试科目,使之制度化、常态化。p者所在的广州大学就专门颁布了《广州大学本科生第二课堂学分实施办法》,将“中华经典诵读”作为本科生第二课堂的必修课,并利用网络平台开发相应的考试评价系统,诵读考试试题全部在《中华经典诵读选本》的100篇作品中抽取,实现了从考试报名、上机考试、机器阅卷、成绩等环节的信息化处理。目前这种评价方式已实施了六年多,每年的上机测试量基本是在校学生的四分之一,任何年级的学生都可以参加上机测试,合格者获得相应的学分,使学生在踏入社会之前的国民教育的“最后一站”能得到比较充实的中华经典的涵育与浸润。另外,实践表明开展各种形式的经典阅读比赛、评选活动,表彰经典阅读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定期整理、汇编,出版优秀读书征文、读书报告、读书心得等,都可以有效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和热情。

二.“多样态”:创新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的阅读方式

“五维一体”阅读体系中的“怎么读”值得重点探讨申说。在开展中华传统经文化典阅读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现在的大学生对于阅读中华传统经典普遍不太感兴趣,而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很复杂的。我们曾对广州大学200多名大学生进行主题为“大学生与经典阅读”的抽样调查,调查显示多数大学生对阅读中华经典的态度比较消极,只有三分之一的文科生会在每周花四五个小时去阅读中华经典,而阅读中华经典的理科生还不到十分之一。在原因调查中,大部分学生认为经典过时了,用处不大;经典往往不通俗,少趣味,不好读,或读不懂等;一些学校实施经典阅读的方式方法过于死板、单调,较少顾及大学生媒介接触习惯与阅读方式的变化。

有鉴于此,高校开展中华经典阅读教育,就不仅要在“为何读”的问题上引导学生充分认识经典阅读的重要意义,还需要在经典阅读的方式方法上进行创新,积极开发出为大学生乐于接受的“多样态”的经典阅读方式,以期改善经典阅读的实践效果。

首先,我们还是要大力提倡“素读”经典,也即排除各种辅助手段,纯粹地阅读(包括精读、朗读、默读等)纸质经典。因为只有潜心静气地品读经典,才能深入理解经典的内涵,汲取其精华,使经典浸润人生,转化为学习者的内在文化修养。

其次,考虑到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的媒介接触习惯已发生很大改变,我们还应推行一种基于微型内容和微型媒体的新型的经典阅读方式。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第39次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可知,截至2016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已达7.31亿,其中95.1%用手机上网。而大学生是手机网民的主力军,微媒介(智能手机、掌上电脑、社会网络SnS以及博客、微博、微信、游戏、wiki等媒体)及媒体内容最受大学生的青睐。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将那些由单篇的诗、词、赋、曲、文等组成的中华经典作品制作成学生喜闻乐见的多媒体、碎片化的数字资源,使大学生可以轻松地、随时随地地选择、获取和利用微小的学习内容模块,在可移动的、情境化的环境中获得一种轻快的甚至带有一定娱乐性的学习体验,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微悦读”、“移动读”、“泛在读”。另外,也可以开发阅读活动专题网站,鼓励学生社团建立经典阅读公众微信号或QQ群等,引导学生线下阅读、线上讨论,使大学生能够借助微媒介,轻松地自己的阅读内容、心得和体会,并相互进行点评,从经典阅读群体中获得充足的学习动力。

再次,竞赛性阅读(竞读)应该成为青少年经典阅读的一种重要方式,以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力。例如,从2011年开始,为了配合“世界读书日”、“书香羊城节”等,由广州市教育局主办、广州大学承办,广州市属高校大学生每年都要举行一次规模盛大的“中华经典诵读大赛”,已吸引了数以万计的大学生的踊跃参加;2016年10月开始,广州大学还承办了由省委宣传部、教育厅共同策划的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的首届南粤大学生语言艺术节,有来自全省51所高校、数以千计的大学生的积极参与。至于结合传统节日与民俗活动,开展形形的主题阅读活动,同样也可以激发大学生阅读经典的浓厚兴趣。

通过实施多样态的中华经典阅读方式,可以有效地解决目前存在的高校中华经典阅读教育方式过于死板、单调、学生普遍不感兴趣的问题。

三.“三走进一走出”: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辐射力

如何以大学为核心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体系在实践层面和理论层面都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本文难以详加列论,我们的一个基本观点是应该有更多的高校要具有这方面的文化自觉,只有这样,大学才能真正承担起传承文化的办学使命。大学开展中华经典阅读与教育活动,不仅要立足于课堂、校园,还应考虑采用什么样的体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推广到城市社会生活,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城市的文化建设,甚至还应考虑如何让中华经典走出国门,传播到国外。如果从一所在地大学已有的实践探索来看,“三走进一走出”不失为一种值得提倡推广的行动模式。

所谓“三走进”,就是采取得体有效的方式让中华经典走进大学,走进中小学,走进城市社区。比如广州大学就颁布了《广州大学“经典百书”阅读推广活动实施方案》,根据“经典百书”阅读推广活动的需要,开发了系列经典导读类通识核心课程,立项建设了一批经典导读类通识教育在线开放课程(慕课),通过共享和购置等方式引入了高质量的经典导读在线课程,鼓励教师在通识课程教学和专业教学中有意识地宣传推介“经典百书”,实现“经典百书”阅读与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目前,我们为大学生开设的经典导读类通识核心课程与慕课就有“中华文化经典导读”、“唐诗经典导读”、“宋词经典导读”、“中国古代小说经典导读”、“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导读”等,并编制了《中华经典诵读选本》《唐诗十二讲》《唐宋词十八讲》等系列教材,举办了“经典传承与文学教育”系列讲座,构建了面向全体学生的课内与课外、线下与线上有机融合的阅读推广机制。

为了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从小学、中学到大学一以贯之,我们以大学为核心开展中华典阅读活动,有意识地将广州市的中小学生囊括在内,并通过构建“三联动”的实践教育体系,将大中小学的中华经典阅读活动有效地衔接起来。从2013年开始,广州大学即制定了“中华经典进中小学活动方案”,每年设专项资金,选派大学教师与大学生到中小学开展中华经典讲座,指导中小学生开展各种经典阅读活动,如广州市中小学生诵读中华经典美文表演活动、广州市“书香校园”及“阅读之星”选拔活动、广州市书香校园“十本好书”推荐活动等,与大学形成了一种良性互动,活动的价值取向与活动的品质都得到了有力的保障。

让经典阅读走进社区,则是指大学通过在社区传播推广中华经典,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市民文化生活的有机融合,更好地发挥大学文化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引领与辐射作用。在这方面,比较可行的做法是,借助于各种传统节日,配合丰富多彩的节日民俗活动,开展相关的经典诵读、展演活动。例如,2011年广州大学就在海珠区主办了“我们的节日・端午”经典诵读展演活动,深受市民的欢迎与好评。五年来,广州大学在广州市的多个社区开展了“我们的节日”系列经典美文诵读与展演,吸引了众多普通市民的参与,在相当程度上发挥了大学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服务地方城市文化建设的职能,从而为学习型城市的建设注入了最生动的力量与元素。

所谓“一走出”,是指让中华经典走出国门,配合国家正在实施的“一带一路”战略,对外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那么如何有效地实施呢?当下利用“孔子学院”作为传播平台,应该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近年来广州大学就积极利用与意大利帕多瓦大学共建的孔子学院,每年举办一些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主题活动。如2010年9月27日至10月1日,为了配合意大利“中国文化年”举办了“中国宣传周”活动,利用图片、讲座、视频、经典诵读、电影等多种形式宣传中华优秀文化,在帕多瓦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其他每年举办的“东方雅韵”主题活动,在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等节日举办的中华文化展演活动,也起到了在国外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积极作用。

总之,以大学为核心,建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阅读体系,实施多样态的中华经典阅读方式,开拓“三走进一走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推广路径等,应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高校目前实施中华经典阅读教育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为高校如何更有效地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完成大学使命提供一些可资借鉴的做法与思考。如何能够使当下我国的高等教育能够更好地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了我们要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扎根中国、融通中外,立足时代、面向未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我们的“根”,这是无论如何都必须坚守的,只有在扎根中国的基础上才可能更好地融通中外、立足时代和面向未来。

参考文献:

[1]屈哨兵,和丹丹.中华经典诵读发展状况与策略建议[J].教育导刊,2015(1):5-8.

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篇2

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如中国的传统价值观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能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提供丰富的养料,其时代精神和内涵非常值得我们传承与发扬。在现阶段的多元化文化发展的背景下,当今青少年基本都是“吃薯片、看大片、用芯片”的一代,接触的都是快餐文化和娱乐文化,即便是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往往也是知之甚少。在报告中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大学生作为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在大学生价值观培养中融入传统文化,重新审视和挖掘我国历史遗留下来的文化瑰宝,对于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具有积极的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需要借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依托和载体,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唤醒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引导他们树立文化自信,不仅能够增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品格修养,还能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和接受程度。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与升华

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以老子道德文化为本体、以儒家、庄子、墨子的思想、道家文化为主体等多元文化融通和谐包容。在五千年的历史积淀中,形成了丰硕的精神资本,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丰盛的营养价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优秀传统文化中精炼提取出来,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契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也是从价值目标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也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包含了优秀传统文化中对“仁、义、礼、智、信”的推崇,充分汲取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又结合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充分体现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两者的互相促进和互相补充实现了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内容与思想上的高度统一。

二、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

(一)加强顶层设计,紧扣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切入点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战略任务需要践行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智力支撑”[3],这关乎民族与国家未来成长。面对复杂多元的西方社会思潮的冲击和挑战,要牢牢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路和本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需要高校从顶层设计的高度,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开展厘定方向、制定规则。

为加强国民素质教育,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需要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内容,制定系统的教学计划,分阶段有序推进,将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髓传递给学生,引导学生开放学习外国文明的同时,要坚持批判的态度,避免西方的文化陷阱。引导学生时刻关注时代的发展变化,在学习和坚持优秀传统文化的前提下,依据实际情况和社会的进步,不断创新和融入新内容、新思想和新理念,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从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目标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二)??新宣传教育载体,提升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性

高校需依托网络新媒体平台,将我国的优秀古典文籍制作成微信,或者制作成电子书上传到云端、app中,吸引更多同学进行阅读和下载,提高大学生使用手机阅读的整体数量和质量。注重把传统文化打造成大学生喜欢的流行文化,让大学生在消遣娱乐时感受传统文化之美,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同时高校需优化网络传播内容,营造正确的传统文化舆论氛围,引导学生抵制一些不良的网络恶搞现象,用正面声音和先进文化占领网络阵地,让大学生在一个优质的网络文化和氛围中学习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从而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为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帮助。

(三)注重文化环境熏陶,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造和谐的校园文化品牌,激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自觉

高校需依托校园文化品牌建设,提升思想品格和艺术品位,传递积极的人生追求、高尚的思想境界和健康的生活情趣,使大学生在校园环境中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渊源,提升文化认同感。定期举办文化类学术研讨活动,通过学术讲座、传统文化讲堂、学习竞赛等形式,拓宽大学生的文化视野,强化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知。高校要充分发挥大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学生会、社团等组织的独特优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在党和国家重大节日、重要纪念日,组织师生举行庆祝和纪念活动,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造校园文化品牌,鼓励学生用多种形式塑造我国的传统文化经典。在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中国传统节日组织开展主题班会、传统节日论坛、传统文化展演等活动,使礼节礼仪成为培育学生主流价值的重要方式。

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篇3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关系;价值影响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二十四个字为基本内容。但是,短短的二十四个字,却是内容丰富、层次分明的。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适应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要求和目标,有利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当前世界文化多元化的新形势下,积极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探析

1、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渊源

(1)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基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富强,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和兴旺发达。中国传统文化中“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生动表达了国家富强,人民共享经济发展繁荣的幸福场面。“民为重,君为轻”的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的民主内涵则是当今民主建设的重要文化来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终要求就是要建设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大同社会,早在中国传统文化《礼记》中就有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人民和睦的和谐大同社会是当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源泉。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平等,就是要实现人人平等的社会;公正就是要促进社会公平。在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平处于公,公出于道”、“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则蕴含着的公正平等的文化内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基础。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爱国,就是热爱祖国,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中国传统文化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当今爱国精神的文化基础。诚信,在中国传统化中历来受到世人的青睐,“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海岳尚可倾,口诺终不移”中蕴含着诚信精神是营造良好诚信风尚的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蕴含着中华民族丰富的传统文化,有利于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的同时,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精神动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推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改革和发展的精神力量,也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对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凝聚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2)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基础。中国传统文化是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基础。具体表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位卑未敢忘忧国”等孕育着深刻的团结统一、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爱国主义思想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基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愚公移山”蕴含着不屈不挠的改革发展精神,“因材施教”、“审时度势”、“与日俱新”则包含着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这些深刻的优良传统文化构成了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的思想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深刻的思想精神,既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的思想基础,同时,也是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基础。在新时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荣辱观相辅相成,紧密联系。不仅与中华民族美德相承接,而且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中国社会主义法律法规相协调。为人民群众进行道德选择,确定价值取向,判断行为得失,规范日常生活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继承发扬了中华民族传统精神文化中自强求富、尚和合、求大同的文化内涵。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精神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崇正义的继承和发扬。同时,个人价值准则中的爱国、敬业、诚信、友爱的内容继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爱祖国、守诚信、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文化。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追求,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之中,具有牢固的文化基础。抛弃传统,丢弃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活力和命脉。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传统中国文化是我国当前在世界文化多元化交流融合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神支柱和精髓。其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内涵,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不断创新发展,发展具有时代鲜明特色的文化价值理念。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时,也注重吸收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从中汲取其丰富深厚的文明成就。在继承吸收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时俱进,充满生机和活力。

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意义

1、对于继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具有深远的历史价值

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源远流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对于继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具有深远的历史价值。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内容极为丰富。热爱祖国,矢志不渝;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维护统一,反对分裂;同仇敌忾,抗御外侮都是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千百年来,融入民族意识中的爱国主义传统成为激励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支柱。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始终凝聚着中华各族儿女的共同心愿,引领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方向。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爱国主义在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凝聚作用。同时,爱国主义也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力量源泉,爱国主义精神为个人实现人生价值提发展舞台和指明方向。

2、对于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和主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对于培育和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时代特征,最能激励中华儿女的锐意进取。改革创新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途径。改革创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需求,是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当代中国人的精神风貌写照,是激发社会创造活力的强大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体现和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思想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基础和思想基础的源泉是中国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创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不仅对于继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具有深远的历史价值,而且对于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分析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国传统文化意蕴,有利于弘扬共同理想,凝聚精神力量、引领建设道德风尚。建设全民族奋发向上,团结和睦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有利于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华民族国富民强、人民幸福、民族振兴的中华梦。同时,也是全面贯彻落实四个全面发展战略的体现,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更加富强、更加民主、更加和谐、更加文明、更加美丽的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使中华民族更加自信、更加自强的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

【参考文献】

[1]房广顺,张宏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统文化意蕴探析[J].理论探讨(上半年刊),2015(01).

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篇4

【摘要】文章以继承和发扬湖湘文化的优良传统为切入点,重点探讨了湖湘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之间的关系以及弘扬湖湘文化,增强其服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功能的现实路径等内容,做好湖湘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关键词】湖湘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院校医学生医德教育的路径研究》研究成果,编号:XJK016CDY011。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2016年度立项课题《湖湘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研究》研究成果,编号:xspybzz02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传统文化作为滋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高度概括和凝练。湖湘文化是我国丰富多彩的文化传统中十分富有特色并且有深远影响的一种区域性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能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提供鲜活的文化质料、丰富的实践载体、深厚的群众基础,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湖湘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关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凝练所得,对于引领社会思潮,弘扬社会正气,培育文明风尚,塑造崇高人格和民族精神品格,培育和谐人际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源’”,“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守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

湖湘文化产生和传承于湖湘大地,它经过漫长的历史沉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系统,它有着丰富的内涵和特征,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的优良价值传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滋养。湖湘文化源远流长,孕育了独树一帜的湖湘精神,这种精神具有优良特质,它是中华精神宝库中的璀璨明珠。“经世致用”“心忧天下”“百折不挠”“兼收并蓄”和“敢为人先”的精神特质彰显了湖湘文化的优良传统,也展现了湖湘人的高度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湖湘大地的生动诠释和体现。

继承发展湖湘文化的优良传统与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互相融合、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湖湘文化的优良传统和精神特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一致性,它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文化滋养,服务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然而湖湘文化毕竟诞生并很长时间存在于中部一个相对封闭的农业地区,由于历史继承性,故难免留下历史时代的印迹,多多少少存在一些与生俱来的落后的封建的思想观念,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相背离的,是不可取的。因而对湖湘文化的继承发展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进行科学辩证的扬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湖湘文化的继承发展指引正确的方向,指导新时期的湖湘人继承发展好湖湘文化的优良传统,做好湖湘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研究,这对于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实现“中国梦”,凸显湖南特色,达到“六个走在前列”是非常重要的。

二、弘扬湖湘文化,增强其服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功能的现实路径

怎样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和倡导社会主流价值体系的同时,让广大青年学子易于接受,老百姓喜闻乐见?我们完全可以在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找到切入点。在三湘大地,这个切入点就是湖湘文化的精华。如果我们把湖湘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就能找到核心价值观的载体,就能深化核心价值的内核,就能赋予核心价值体系以灵魂,就能在倡导弘扬核心价值体系时接地气。继承发扬湖湘文化的优良传统,做好湖湘文化优良传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使湖湘文化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服务。弘扬湖湘文化,增强其服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功能,具体可通过以下方法和路径实现。

(一)加强湖湘文化优良传统的挖掘,以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文化内涵

湖湘文化的优良传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它的精神特质在中华民族文化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千年湖湘文化的优良传统积淀孕育了内涵丰富的价值思想,体现了湖湘人民的价值追求。加强对湖湘文化优良传统价值元素的挖掘,有助于丰富和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内涵。

(二)加强对湖湘文化优良传统的宣传,以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认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绵长而持久的生命力、凝聚力和感召力源自深层次的文化认同。中华地域文化具有地缘亲和力,易被当地群众理性认识和有情感认同。中华地域文化中的优良传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源”。湖湘文化产生流传于湖湘大地,是湖湘人民智慧的结晶。其优良传统形成独特的精神特质,折射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风貌。加强对湖湘文化优良传统的宣传,对湖湘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研究,辨析湖湘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传承,提供一种地域文化作为核心价值体系参照,识别其中的历史脉络,做出系统深刻的理论分析,为地域性文化传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有助于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认同。

(三)加强对湖湘文化优良传统的弘扬,以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体验

人们对一种价值观的认同与践行,需要一个文化体验的过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与践行也是如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人们从社会的生活体验中逐渐形成文化体验的同时,也不断强化和巩固共同的价值标准、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它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体验。湖湘文化的优良传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涵养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体验。加强湖湘文化优良传统的弘扬,提炼、总结出湖湘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让湖湘文化有机融入核心价值体系,再将其有效融入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学习中,有助于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感知、体验和领悟它,从而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体验。

【参考文献】

[1]朱汉民.湖湘文化通史[m].长沙:岳麓书社,2015.

[2]王伟光.充分发挥湘学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n].光明日报,2014-10-11.

[3]郑大华.湖湘文化的精神特质[n].北京日报,2015-01-19.

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篇5

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我们应该大力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彰显中国力量。民族精神直接来源于社会现实,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关系密切。民族精神的先进人物及其优秀事迹具有令人震撼的感染力和感召力,在人民群众中的引领和带动作用更加突出,带给人们更加深刻的启示和更为深远的影响。积极吸收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正面因素和合理成分,传承五千年中华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最终凝聚成中国特色、中国风、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的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正能量,正是这一部分代表着中华民族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构架和实现方式,都深深地打上了中国传统烙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表了中华民族精神里最本质的部分―文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文明”,确实抓住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本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于中华民族精神之中,中华民族精神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民族精神具有内在一致性。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民族精神的传承

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贯穿着中华民族精神的生成、发展与完善,并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鲜明的价值指向。中华民族精神就是我们民族性格的体现,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表了中华民族精神里最先进的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深扎根于中国民族精神之中并能将之更好的传承发扬。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民族精神相互塑造

民族精神以其特有的品质和内涵,凸显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性与实践性,激发人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热情和积极性,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转化,使广大人民群众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者、建设者和践行者。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过程与其核心价值观念的演化过程是一个相互塑造的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深熔铸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之中,并且是具有我们民族特色、民族风格、民族文化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有我们这个民族的特性,并彰显我们的民族精神,这不仅是历史的延续更是民族精神的延续。价值观只有在创造中才能展现其魅力和活力,民族精神也只有在创新中才能体现世界性的意义和普遍的价值。民族精神或一个民族的价值追求是随着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性活动而不断发展的,价值观因此必然要对不同历史时期特殊的时代性问题做出回应,从而必然带有特定的时代烙印。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根于民族精神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每一个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都依赖于一定的文化环境,体现着该民族的精神。对中华民族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几千年波澜壮阔历史的凝结,是对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崇高民族精神的提炼,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升华。它为中华民族每一个个体提供了可供遵循的理想信念,它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民族的根在文化,文化的魂在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是对中华民族精神之根的坚守。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真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平,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民族精神爆发出勃勃生机。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着民族精神

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篇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深层的文化基因和价值源泉。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和创新发展,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涵养化育功能,是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性工程。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互关系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民族根基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民族、群体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用以判断是非、指导行为的基本价值准则,它建立在本民族传统文化、历史积淀和心理结构的基础上,体现了该民族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根基则是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如同志指出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1]五千年的中华民族史告诉我们:中华民族之所以能战胜各种自然灾害、外敌侵略、民族分裂,促进生产发展、科技进步、社会繁荣,巍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一个重要原因是得益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又是每个中国人的安身立命之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传统和价值理念,才能接地气,得到民众的认同、支持、拥护,才能动员广大群众自觉投身到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动中。与此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赋予浓郁的民族色彩,使之成为区别其他价值观的显著标志。为什么中国人追求的独立自由不同于西方人追求的独立自由,根本原因在于中西方文化传统不同:西方人受卢梭天赋人权理论的影响,其价值取向主要追求个人的独立自由,如财产独立、人身自由;而中国人受儒家文化影响,其价值取向主要是追求道德完善,把个体的气节情操、人格尊严置于生命、财产、自由之上,所谓“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也。”[2]265(《孟子?告子上》)可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深厚的民族根基,如果抛弃这个根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没有生命力、凝聚力、向心力,无法与西方价值观相抗衡。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超越升华

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民族根基,并不意味着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同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理论来源、思想内容、时代高度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远远超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理论来源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马克思主义社会意识形态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经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他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由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吸取了各方面的理论文化成果,所以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思想内容:既有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反映全国各族人民普遍愿望的国家层面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又有顺应世界发展潮流和吸取西方现代文明的社会层面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还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规范人们思想行为的个人层面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时代高度,实现了“三个统一”:传统与现代的统一,继承与超越的统一,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简单继承,而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超越升华。它是当代共产党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引下,根据时代的发展变化,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1]的方针,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内涵,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活力,为“中国梦”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二、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

(一)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前提是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那些符合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心理、体现中国人价值观念和顺应世界发展潮流、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思想精华,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热爱故土、保家卫国是人类最普遍、最深刻的情感,中华民族也不例外。“故土难离”、“叶落归根”,反映了中华儿女对故国家园的深深依恋;“位卑未敢忘忧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体现了中华儿女对国家民族的社会责任感;“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表现了中华儿女与侵略者血战到底的英勇气概。这种爱国主义精神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应该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一个民族只有百折不挠、自强不息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古今中外莫不如此。中华民族在历史上饱经忧患,经历了数不胜数的天灾人祸,但仍傲然屹立于世界东方,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华民族具有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3]2(《周易?乾卦》),“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这种百折不挠的意志和自强不息的精神,是我们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应该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仁民爱物的博大情怀。仁爱是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它源于家庭血缘关系又超越家庭血缘关系,是一种广泛延伸到人类社会乃至宇宙自然的普遍之爱,体现了中国人“民胞物与”的博大胸襟,完全可以与西方的平等博爱精神相媲美。孔子不仅主张仁者爱人,人与人之间相亲相爱,而且主张换位思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4]2(《论语?颜渊》)孟子更是推己及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2]16(《孟子?梁惠王上》)这种仁民爱物的价值观,对我们构建文明和谐社会和自由平等的人际关系具有重要的启迪,应该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诚实守信的做人准则。追求真善美、摒弃假恶丑、诚实做人、反对欺诈是人类的普遍美德,也是中国传统道德的基本准则。中国人把诚实守信视为安身立命之本,“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4]21(《论语?为政》),“民无信不立”[4]126(《论语?颜渊》),要求人们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诚实待人,踏实做事。践行诚实守信的做人准则,有利于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形成和谐友善的人际关系,消除见利忘义、唯利是图的社会风气,应该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5.和而不同的理念。在中国人看来,世界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史伯认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万事万物只有和谐共生,才能保持生机活力;如果强求一律,将扼杀事物的发展。和而不同要求人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应做到人与人之间相互包容;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应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思考问题时,应照顾到事物的方方面面。这种和而不同的理念,应成为现代人处理各种关系的准则,它有利于我们形成海纳百川的气度、兼收并蓄的胸怀,倡导自由、民主、平等、公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合理扬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虽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诸多相通之处,可以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多方面的思想资源。但也应该看到:中国传统文化毕竟产生于封建社会,宗法血缘的社会基础、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君王至上的皇权政治,使中国传统文化打上了浓厚的封建烙印,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必须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合理扬弃,批判其陈腐、僵化、封闭、保守的封建性因素。如儒家的“忠孝”思想就是精华与糟粕并存,它要求人们“在家尽孝,为国尽忠”,孝敬父母,忠于国家。“忠孝”观念对中华民族产生了深远影响:一方面培育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传统和尊老敬老的社会风尚;另一方面又演变为维护封建统治的思想工具。由于中国古代是封建社会,君王是国家的化身,因此,“为国尽忠”实际上就是忠君,“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薄后名”,士大夫把维护封建统治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在家尽孝”则演变为纲常名教,要求子女对父母绝对服从,孝道成为束缚人们个性、桎梏人们心灵的精神枷锁。道家的“知足常乐”也是如此。老子指出:“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恒足矣。”[5](《老子?第四十六章》)老子把贪欲视为万恶之源,认为克制自己的贪欲可以消灾避祸,获得精神上的安宁幸福。确实,道家的“知足常乐”思想对于人们正确处理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关系,从物质欲望的无限追求中解脱出来,平息人们的躁动心理具有深刻的启迪,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中国人的进取精神和竞争意识,使人们形成了得过且过的消极心理。可见,只有合理扬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范畴。

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途径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现代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价值和丰富内涵。

(一)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基因,只要我们深入挖掘阐发,就不难提炼其时代价值。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浓厚的仁爱精神,如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孟子要求统治者施行仁政,墨子强调人与人之间应该“兼相爱,交相利”。无论是儒家的“仁爱”,还是墨家的“兼爱”,都体现了深厚的关心人、爱护人、帮助人的人文情怀。这种深厚的人文情怀,与我们今天提倡和谐友善的道德理念息息相通。在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大力弘扬中华民族这种团结友爱、助人为乐的精神,有利于消除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的冷漠状态,形成互帮互助的社会氛围,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中华民族是一个热爱和平、崇尚理想的民族,把实现“大同社会”作为自己梦寐以求的社会理想,“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3]726(《礼记?礼运篇》)这种“天下为公”的思想境界,“选贤与能”的政治模式,“讲信修睦”的道德情操,“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各得其所,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的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是相通的,实现大同社会在历史上曾激励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为之奋斗,今天同样是鼓舞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大同社会与“中国梦”可谓异曲同工。

(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现代改造

由于时代的发展变化,现代人的价值观与古人会产生一定的时代隔阂。但这种隔阂不是绝对的,由于相同的历史传统、文化基因和民族心理,价值观又具有一定的传承性,特别是在某些涉及人类共性和共同利益的价值观上,现代人完全可能与古代先民产生共鸣。价值观的这种传承性和共同性是我们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依据。只要我们根据时展变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现代改造,某些传统价值观是完全可以“旧瓶装新酒”,适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如中国古代的生态价值观。中国古代的生态价值观主要表现在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儒家把人与自然的关系归结为“天人关系”,认为人与大自然存在一种相互依存、相互适应、相互制约的关系。如果天人和谐,则万物兴盛;反之天人相逆,则人要受到天的惩罚。儒家还认为“天地有好生之德”,因此人在对待自然时,要尊重其他物种的生命,做到“万物并生而不相害”。如果我们抛弃“天”的人格神含义,把“天”还原为自然之天,那么“天人合一”就完全可以改造为现代生态文明思想,即人们要破除人类中心主义,做到尊重自然、敬畏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道家则提出“道法自然”、万物平等的观点。老子认为“道法自然”,主张人顺应自然,不能过多干预自然,向自然索取,否则会破坏生态平衡。庄子指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6](《庄子?齐物论》)既然“万物与我为一”,不同的物种皆有生存的权力,因此人与万物是平等的,人不能以主人自居,扼杀其他物种的生存。道家的生态价值观对于克服现代人的人类中心主义、保护环境、养成绿色的生活方式,难道没有积极的启示意义吗?

(三)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

有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由于反映了人类社会的共同规律,具有普遍意义和超越古今的时代价值,与我们今天的社会生活仍息息相通,因此可以直接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丰富的民本思想,最著名的是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2]328(《孟子?梁惠王上》);荀子的“水则载舟,水则覆舟”[7](《荀子?王制》)。孟子指出,在百姓、社稷、君王三者中,最重要的不是君王社稷,而是百姓。因为百姓是国家的根本,只有老百姓安居乐业,国家才能稳定,社稷才能巩固。荀子把“水”比喻为民众,“舟”比喻为统治者,统治者只有得到民众拥护,才能维持自己的统治,否则就会丧失自己的统治地位。如果赋予民本思想新的时代内涵,就是我们党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把听取群众呼声、解决群众困难、维护群众利益、实现群众幸福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当前,重点是做好两项工作:一是大力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坚决反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进一步密切群众联系;二是持之不懈开展反腐败,既打“老虎”,又打“苍蝇”,将腐败分子清除出党,纯洁党的队伍,提高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总之,始终保持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获得群众发自内心的支持拥护,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

四、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涵养化育功能

(一)广泛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塑造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浇灌。因此,如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书斋,走向民间,普及群众,遂成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可或缺的基础工作。首先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通俗解读。由于时代的变化,大多数人对传统文化已经相当陌生,不要说读《论语》、《孟子》、《老子》、《庄子》等古代经典,就是一些简单的传统启蒙读物,如《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等,也似懂非懂。造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是很多人不懂古文,没有中国历史文化的基本知识。要弥补这个缺陷,必须组织有关专家编写优秀传统文化的通俗读物,力求在文字上通俗易懂,形式上图文并茂,使群众喜闻乐见,看得懂,记得住;同时降低成本,价格实惠,让群众买得起。其次将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在国民教育中。当前我国教育存在一个很大弊端,就是重视外语教育而忽视母语教育,学生把大量时间精力花在外语上,而汉语基础却没有打好,以致汉字生疏、读写能力差、国学知识贫乏。必须改变这种状况,教育部应制定统一规划,在大学设立国文专业,在中小学开设传统文化课,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书本、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在国民教育中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仅让青少年从小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熏陶,树立文化自信与价值自觉,而且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人才辈出。

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篇7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辩证统一

中图分类号:G0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8-0158-02

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紧密关系突出体现在“辩证统一”四个字上,而“辩证统一”又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国传统文化是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头活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结出的优质果实,所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联系,二者是统一的;二是体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不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简单继承和复制,它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消极方面的改造,同时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精华部分的进一步升华和创新,二者是辩证的。

一、中国传统文化是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头活水

南宋大学问家朱熹的七言绝句《观书有感》中的名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虽然本意是在说明知识是需要不断更新和发展的,但把它用在描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辩证统一关系上也是非常恰当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条件下占主导地位的价值取向,它是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不断变化发展的。面对新世纪新阶段所呈现出的社会特点,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从三个方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即“三个倡导”,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三个倡导”提出来后,受到老百姓的高度认可,“三个倡导”之所以能直击中国老百姓的心灵,能获得中华民族子孙的高度认同,关键在于它的源头活水是植根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中的。

首先,“三个倡导”在语言风格上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简洁、明快的特点,其次,“三个倡导”在内容上也体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印记,从三个层面继承了传统文化中“仁义礼智信”的思想精华,彰显了独特的文化底蕴。

强调,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倡导一,从国家层面上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其中“富强”是指国家富足而强盛。财富充裕,力量强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价值目标,也是中华民族的千年夙愿。国强才可能民富,国势平稳,家才和睦,中国传统文化中自古就有“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之说。

国家富强,一定是建立在国家给予人民充分民主的基础上的,一个国家民主的建设是为了国家能长治久安、繁荣发达,同理,只有一个国家的民主建设好了,国家才能长期平稳发展。所以“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直高扬的旗帜,真正的民主也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优越性的根本体现。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民主集中体现于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在“仁爱”的基础上倡导的仁政。比如孟子根据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早期民主命题。

“文明”一词最早见于《周易》。该书中多次出现“天下文明”等描述。唐人孔颖达注解说“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其意指社会文教昌达、文德彰显而形成的王者修德、民风淳朴、风调雨顺的和谐景象。《尚书・舜典》称赞舜“浚哲文明”,就是指他非常谦恭,品德高尚,很受人爱戴的意思;而在《礼记・乐记》中又说:“是故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这里的文明是指人的谦恭有礼,指人的教养和开化状态。

“和谐”是指和睦协调,是人们认识自然,认识人类社会变化的发展规律。而和谐社会则是指一种美好的社会状态和一种美好的社会理想。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仍然是有迹可循的。

中国传统思想是以“和”来说明事物的存在方式和存在状态的,如《中庸》:“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再比如《诗・周南・关雎》“关关雎鸠”。汉郑玄笺:“后妃说乐君子之德,无不和谐。”唐李商隐《杂纂》:“诸妇和谐,不嫌■辣。”

倡导二,从社会层面上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自由”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永恒追求,是人类价值追求中最富有魅力的价值理想。孔子在《论语》中说“从心所欲,不逾矩”,表达的正是孔子对自由的一种理解。《逍遥游》等名篇表达了道家对自由的体认和追求。

“平等”和“公正”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价值取向,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体现了人性的关爱本质。孔子提出,“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表达了追求公平、均等的社会秩序的强烈愿望。中国传统文化历来贵“公”重“平”,中国古代典籍中有许多关于公正的主张。如在《礼记・礼运》篇中做出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的设想即是公正之道的体现。

“法治”是人类社会走向文明的重要标志。对于现代中国来说,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才是真正的法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法治常常作为德治的重要补充,受到不少思想家、政治家的推崇。管子曾说:“威不两措,政不二门,以法治国,则举措而已。”(《管子・明法》)

倡导三,在公民层面倡导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继承并弘扬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美德。爱国就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热爱祖国的山河,热爱民族的历史,关心祖国的命运,危难之时英勇战斗,为祖国捐躯,都是爱国主义的表现,也是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绵延不绝的民族精神,有名句为证。如北宋士大夫范仲淹的诗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明末清初的顾炎武大声呐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南宋诗人陆游也在《病起书怀》诗中吟咏道“位卑未敢忘忧国”,由此可见,爱国主义作为一种民族气节已深深融入到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

“敬业”就是专心致力于自己的事业。首先要做到忠于职守,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不计得失,兢兢业业。曾国藩曾说过“习勤劳以尽职”,韩愈在《进学解》中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这种坚忍不拔正是中华民族一直以来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诚信”就是诚实无欺,讲求信用,内诚于心,外信于人。诚信也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的传统美德,“诚信”最早来自儒家的思想,如《中庸》讲:“诚者,天之道”。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信”为人言,人要言必信,行必果。子贡问为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在孔子的心里,诚信地对待人民是统治者必备的基本素质。

“友善”是指朋友之间亲近和谐。其实,当今“友善”的含义更加丰富,不仅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友善,包括为人谦恭庄重、待人宽厚和气,处事诚实刚正、行事勤快敏捷、常怀慈善之心等等,还包括人与自然的友善。儒家对“仁”的推行就主要表现为善待他人,推己及人,这就是“友善”。在处理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时,中国传统文化主张“天人合一”。孔子还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子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都是友善的最好体现。

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闪耀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的滋养中形成的,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头活水。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具有内在统一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辟总结,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如果没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呢?同样需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统一于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之中,认真挖掘,辩证对待。用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社会主流价值,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土壤,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渗透到老百姓的内心并用来指导自己的行动。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结出的优质果实

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经济一体化和政治多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人民生活环境、社会结构以及经济条件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也需要与时俱进,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寻找适合现代社会的价值认同。

由于中华民族的传统价值观是在小农经济、宗法社会和皇权政治的土壤中孕育而成的,所以必然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比如两千多年前,人类社会开始了对社会治理模式的探索,东西方哲人不约而同地提出法治思想。然而,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里却都没有形成真正的法治精神和法治传统。中国封建社会里却长期存在有“刑不上大夫”“法不责君王”的说法;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法治”的诸多内涵中,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主义法治中一个最基本的元素。

在国家层面上,除了倡导富强、民主、和谐这些传统思想外,还需要倡导文明,而这里的“文明”除了指社会文教昌达、人的谦恭有礼外,还包括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等的丰富内涵。

虽然“爱国”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但是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爱国”,其内涵与过去相比,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那就是爱国主义必须同社会主义紧密结合,除了热爱祖国,还需要热爱社会主义。

所以我们讲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并不是要求回到儒家思想一统天下的那个时代,而是中国共产党在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规律清醒认识基础上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进一步升华和创新,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做出的通俗易懂的表达,它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与当代中国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的辩证统一的过程。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

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篇8

关键词: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595(2017)01010505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1]任何一个国家、地区和民族的崛起,都离不开自身文化的滋养。党的十报告提出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并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个字凝练表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和建设文化强国建立了价值坐标。大学作为文化承袭和创新的重要载体与发源地,应积极响应和贯彻落实十精神,充分挖掘文化资源,深入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并以高度的文化自觉,主动承担起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和建设的重任。

一、文化传承与创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切入点

(一)文化是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生态环境

价值、价值观始终被人们认为是文化最核心的要素,由文化世界凝练、培育、发展而来。一个社会倡导什么样的价值观,文化总是在其中全方位地发挥着强大的制约、引导和催化等作用,深刻地渗透、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形成。近年来,伴随着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来、正统与非正统等观念的交融碰撞,多元文化已经成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文化生态环境。[2]一方面,多元文化为中国文化繁荣和大学生个性丰富与思想解放带来了积极意义;另一方面,西方民主浪潮的冲击、“文化帝国主义”的侵蚀、西方社会思潮的干扰,均以文化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得以传播,直接削减、弱化了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力和影响力,[3]使得社会主流文化的权威受到挑战。多元的文化生态环境不可避免地引起了人们价值观的混乱,为大学生价值观选择带来了困扰,也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带来了挑战。在如今社会上各种文化――网络文化、流行文化、快餐文化、嘻哈文化、星座文化、消费文化等的冲击下,中国传统文化正在不断遭受着挤压和解构,人们原有的文化体系和价值追求被颠覆,使得价值观的不确定性、可变性以及在当下社会应塑造何种价值观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面对各种文化与思潮,正处于价值观形成重要阶段的大学生,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对中华民族个性和民族精神的淡忘、国家和民族意识淡薄、民族自信心不足等,面对多元价值观难以作出理性的抉择,出现了重个人利益、轻集体利益,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利益,重享乐、轻奉献等价值倾向。多元文化生态环境使高校教育的整体社会和文化氛围日益趋向复杂、多变,这也意味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勇敢地面对多元文化的冲击,从文化的碰撞、冲突和交融中挖掘文化资源,才能更好地发挥“以文育人”的功能。

(二)传承、创新文化是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应有之义

教育是文化的一个方面。[4]传承文化、创新文化本就是教育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使命。几千年来的文化积淀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生存命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如果离开了优秀传统文化,那就是缺乏文化根基和实践精神的教育。我们只有立足于本民族传统文化,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批判继承”地审视、提炼、挖掘传统文化,牢牢抓住中华民族的智慧精髓,尽快实现其现代化转型,才能在多元文化的博弈中站稳脚跟,在世界文化的交融中谋求更大的发展。因此,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站在全球化视角来审视当前的多元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始终保持鲜明的社会主义文化立场和价值态度来开展教育,以高度的使命感,有鉴别地对待传统文化,有扬弃地继承、创新传统文化,用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才能固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

二、文化交融与升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落脚点

“文化因交流而丰富,因交融而多彩。”[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吸纳借鉴了人类共有的文明成果精髓,彰显了中国当代先进文化的现代性、开放性和包容性,具有鲜明的历史进步性。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以怀、大视野、大境界,理清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融关系,让大学生在人类共有的文化精髓的滋养下成长。

(一)要讲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仅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挖掘思想渊源,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要从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思想的立场出发,讲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继承、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国共产党在认真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文化领域和精神文明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坚持以开放的姿态迎接并主动融入世界文明的发展潮流中,用唯物辩证法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并汲取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在逐渐深化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蕴含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等一系列理论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了几十年来全党全社会的价值共识,将我们党和国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提升到了价值层面,树立了明确的价值目标,进一步发展和创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此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二字,表明了它在整个社会所有价值观中处于统摄和支配地位,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灵魂。其12个词汇的表达坚持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契合马克思主义的精神要旨,体现了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意志和社会主义文化的生命力、凝聚力和感召力。这12个词汇的表达也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其他价值观不可替代的影响力,对形成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文化软实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十三亿人民统一目标,明确志向,必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

(二)要讲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交融的结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根据时展需要在对传统文化批判继承基础上的重新阐释和改造,其内涵更彰显时代精神,实现了传统性与现代性的有机统一。例如,中华民族历来就有胸怀家国、心系故土的忧国忧民、为国为家的情怀。《战国策・西周策》记“周君岂能无爱国哉”,《汉书》说“亲民如子、爱国如家”。在中国传统文化里,爱国始终被视为一种“大节”。孟子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决心以及岳飞“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豪迈气概等,无不体现了中华儿女胸怀天下的信念。而顾炎武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所表现出的豪情壮志和浩然正气更是对这一精神的精辟概括和阐释。可见,爱国主义,这种对祖国强烈而真挚的情感,早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在此基础上又有了符合时代潮流的内涵,除了继承传统爱国情怀外,还表现为要反对任何形式的分裂国家、阻碍祖国统一的行为,要促进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动、和谐,敢于同民族分裂活动作斗争。要忠于国家利益,坚持个人和集体的一切利益服从国家利益。要献身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爱自己的骨肉同胞,热爱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此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表达方式上富有时代气息,更具时代特色。应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是一个具体展开的“中国梦”,或者说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理想的多层次、多视角和多维度的表达。[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化为国家、社会、人民三个层次的追求,这与《大学》“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诉求是一致的,其表述既体现了传统文化理念,又符合时展需求,贴近实践、指导实践,更易让普通大众理解、接受。

(三)要讲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交融产生的思想结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文化与世界优秀文化交融的结果,它拓展和升华了中华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民主、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价值观,既承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又契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求,有助于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如,民主是人类普遍追求的一种价值理念和政治理想。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实行公民直接治理国家的模式,被誉为西方民主的起源。到20世纪,民主制度逐渐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的普遍政治制度。英国是在君主制基础上通过改良方式发展君主立宪制,美国是在移民文化基础上通过革命形式建立起以联邦制为基础的总统共和制,等等,不同国家和民族都是根据自身历史传统与现实条件,选择和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政治道路和民主模式。中华民族也有追求民主政治的传统。早在《尚书》中就有:“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休命于成汤”的记载,这里的“民主”即“民之主”,有为民做主之意。而孟子提出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就是中华民族朴素的民主理念的集中体现。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中,先进的知识分子高举“德先生”(民主)和“赛先生”(科学)两面旗帜,也表明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一样,追求着民主政治。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为争取实现人民民主而不懈奋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民主是继承了人类政治文明积极价值的社会主义民主,是人民当家做主的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民主,是保证国家机关协调一致、高效运转的民主。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个字,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精髓与世界文化的整合,发挥了文化交流的桥梁纽带作用,增强了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活力,提升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竞争力和凝聚力,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与自觉。

三、文化自信与自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使命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培养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心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经久不息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和执著。[7]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8]。“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国梦的‘加速度’,是弘扬中国精神的‘原动力’,是凝聚中国力量的‘向心力’,是坚持中国道路的‘稳定力’。”[9]对于当今中国来说,五千年来从未间断的民族传统文化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坚实根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等世界先进文化的兼容并蓄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制胜法宝;党的领导和丰富的中国革命文化是我们文化自信的精神支柱;改革开放数十年来的繁荣发展和稳定的社会环境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深厚底气。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是要充分体现党和国家对中华文化的充分肯定,教育大学生要坚信中华文化拥有长久的生命力,能哺育我们走向新的辉煌。

1.要引导大学生礼敬自豪地对待中华文化的母体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讲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价值理念,通过各种手段,让那些沉寂在博物馆里的文物和图书馆里的古籍都活起来,向大学生充分展现中华文化的丰厚底蕴和魅力。同时,也要讲清中华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的基本走向、独特贡献和时代价值,让大学生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旺盛的生命力。通过文化育人,延续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和价值信念,增强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和价值观自信。

2.要充分展示中华文化对先进文化的强大包容性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充分展现中华文化与世界先进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讲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文化与其他国家和民族文明互学互鉴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体现了中华文化海纳百川的胸怀和与世界文化共同进步、共同繁荣的气度,从而增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的认可,远ㄗ咧泄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3.要教育大学生珍视宝贵的革命精神和传统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注重中国革命文化和革命传统的教育,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雷锋精神、大庆精神,以及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海洋深潜精神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激励大学生用好用足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丰富的革命文化资源,坚信中国革命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能不断再生再造,是我们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神源泉。

4.要充分展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成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充分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伟大成就,用事实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进步与文化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让大学生很好地认识和坚持当代中国的发展特色和发展道路,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坚信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才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我们才能早日实现“两个百年”的“中国梦”。

5.要体现中国文化赢得“他信”的信心

文化自信不仅在于自己的决心有多大,声音有多高,历史有多久,块头有多大,实力有多强,还在于人家是否信服,有没有“他信”。[10]正如现在不断涌现的“中国故事”“中国声音”“中国印象”……,中国文化正在努力地“走出去”。中华民族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中,正在用天人合一、仁者爱人、以和为贵、和而不同、众缘和合的独特思维,勇敢地肩负起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进行一场新的文明复兴的时代使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让大学生看到在经济建设的巨大浪潮中,我们正迎来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华文化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正努力掌握主动权,在与世界文化的碰撞、交流和交融中,显示出其独特的魅力,我们对在文化上赢得“他信”充满信心。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培养大学生继承、发展中华文化的自觉性

1997年,费孝通先生提出:“所谓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文化自觉不带有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它不是复旧,也不是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11]在当今全球化发展的浪潮中,置身于文化帝国主义、文化民族主义、文明冲突论等的世界文化大熔炉,我们只有通过文化的自我觉醒、反省,认清中国文化发展的道路,在文化融合和冲突中坚定社会主义文化立场和方向,创新自身文化,保持自身文化的独立性,才能在世界的舞台上发出自己的声音,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而要实现文化自觉,就要在文化自信的前提下,解放思想,吸收借鉴外来优秀文化成果,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该在帮助大学生树立对中华文化高度自信的基础上,鼓励大学生自觉了解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增强其传承和保持中华民族文化独特性的意识和自觉性;鼓励大学生自觉了解世界先进文化,培养其开放包容的宽广胸怀;教育大学生要以辩证取舍的态度,自觉地对传统文化和国外文化进行批判反思,成为优秀文化的自觉践行者和低俗文化的坚决抵制者,发挥其在文化参与和文化创造中的主体性作用,从而提升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和文化道德素养,实现对文化精神的追求,使中华文化更具创造力和活力。

总之,文化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深厚底蕴,离开文化阐释,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就会变得苍白o力。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其时代价值,阐释中华民族文化与世界先进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集中体现,才能充分展示党和国家对中华文化的高度自信与自觉,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促使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将个人的成长成才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合格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在十七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22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00724(1).

[2]刘艳萍.文化自觉视阈下学校道德教育的价值维度[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12):2830.

[3]张果,崔健,黄蓉生.文化传承与创新视域下的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4(4):4145.

[4]曹文彪.文的内化与外化的循环系统――关于文化本义的新阐释[J].学术研究,2009(6):1924.

[5].加强文化交流,促进世界和平[n].人民日报,20091014(1).

[6]钟永圣.传承与复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华传统文化解读[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4:2.

[7]云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上)[J].红旗文稿,2010(15):48.

[8].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160702(2).

[9]汪建新.“七一”讲话为何强调“文化自信”?[n].宜春日报,20160716(3).

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篇9

【关键词】传统文化;领导干部;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价值理想,对于凝聚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共识和精神力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到人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强盛、民族的复兴。倡导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而其中关键在于领导干部。2013年12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提出“党员、干部要做培育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如何在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过程中,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是提高干部素质的应有之义,也是传承中华文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客观要求。

党校既是传播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阵地,同时也是传播、宣传和弘扬中国文化的重要场所。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党校在党员干部培训中弘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地位和作用。

一、领导干部的价值观现状

价值观反映人对客观事物对与错、是与非,好与坏的判断。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领导干部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工作观、权力观、政绩观。

目前,绝大多数党员干部的价值观是积极向上的。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部份领导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金钱至上、财富第一、唯利是图、唯我独尊的思想不断滋长,贪婪占有之心之心不断膨胀,最终迷失了方向、忘却了目的、丧失了自我、丢掉了精神家园,沦为金钱和物欲的奴隶,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孔子云:“上好德则下不隐,上恶贪则下不耻争”凡是身居上位的人,他们的一言一行都是老百姓的表率和楷模。作为领导干部,其特殊的职业性质和岗位,使其自身渗透着一种道德的凝聚力、感染力和号召力,人民对他的道德水平、道德修养有着很高的期待。只有领导干部真正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社全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二、培育领导干部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中华传统文化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价值体现,其方方面面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党的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提出了反映现阶段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倡导的。特别是“诚信”,孔子讲过“民无信而不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并把“信”作为“无常”之一。后来孟子将“诚”与“信”结合起来,并提出道德修养论。国家层面倡导的“和谐”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是中华民族的内在品格。孔子曾提出“礼之用,和为贵”。道家虽然与儒家存在分歧,但却同样推崇“和”的思想。由此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传统文化是一脉相承、密不可分的。

中国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传统文化中所提倡的一些思想如:以德治国、依法治国、以人为本、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和而不同、和为贵、与时俱进、经世致用、重德重教、执政为民、道德修养以及义利观、荣辱观、礼义廉耻观、修身养性、慎独等思想,都已经融化到了我们今天的思想观念和指导思想中,成为了我们今天制定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重要历史资源和思想资源。

三、弘扬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传统文化的教育和接受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人的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既要靠自身的修养,又要靠外界的教育。因此,我们需要从各个渠道,探索有效方法,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我们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加以批判的继承,要选择那些积极进步,对我们有指导意义,并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要求相结合的内容。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提到:“各种文史知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领导干部也要学习,以学益智,以学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珍贵的文化资源,在当今时代,其对领导干部的思想品质、道德修养等有着不可忽视的教化作用,比如传统文化中“修德”、“克己”、“正身”等能够启迪广大领导干部加强道德修养、保持高尚情操,在物欲中不随波逐流,在诱惑面前能坚守心灵的防线,将正能量传递给身边的同事、家人和群众。所以在党校的主体班教学中要将传统文化的学习纳入教学安排,进行系统化的教学。鼓励领导干部多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并在学员中开展优秀传统文化书籍书评的比赛,充分发挥党校在培育领导干部传统文化素养中的作用。

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篇10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十分广泛,它既有充满智慧火花的哲学思想,又有不懈探求真理的科学态度,还有催人奋进的人文情怀等。其形成了以儒学为核心、儒释道兼容的“和”文化价值观念和实践体系。中国古代儒家“和”文化的核心价值是“忠孝仁爱、礼义廉耻”。管子说:“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可以说,仁、义、礼、智、信是维系儒学“和谐”理念的核心,也是中国传统思想道德的价值核心。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倡导人们要讲“和谐”,而这一词的由来可追溯于《国语》这本书,这是最早记载有关“和谐”一词。在书中郑桓公与太史伯有次曾探讨过关于“兴衰之故”和“生死之道”这一话题,并第一次提出“和”的概念。至此以后,“和谐”的理念得到了推广,特别是春秋时期的儒家对其进行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在《论语?学而》中提及“礼之用,和为贵”。这句话突出强调了“和为贵”这一理论对处理人际关系、指导人们关于如何处理好个人与集体,人与人之间的问题,以及如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孟子在《孟子?公孙丑章句下》中突出指出了有关天人关系:“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也进一步突出“和”的重要性。儒家思想强调仁义礼智信,其中仁是儒家的核心内容,“仁者,爱人”仁爱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关怀思维等这些都是其核心内容的表现。这些的共同点都是主张以爱人之心来调解社会人际关系,这些都讲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进而关于礼,《论语?颜渊》中提到:“克己复礼为仁”。强调礼的重要性,要用礼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与人交往时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周礼的要求。这样才能达到一个文明和谐的理想新境界,减少与他人不必要的??执,培养和谐社会氛围。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所谓核心价值观,是人们对社会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24个字涵盖了全国各方面意见、反映现阶段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其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组成,是中国政府和人民共同为之努力奋斗的价值取向,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一)优秀传统文化是核心价值观的深厚土壤。在中国文明史发展的几千年中,特别是儒家思想,从春秋起到如今已经过了几千年,依旧经久不衰有着丰富的研究价值。“兼相爱,交相利”的爱仁思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思想;“三纲五常”的伦理思想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思想等这些都是核心价值观发展不可或缺的养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是根植于这些优秀传统文化,而这些优秀传统思想如深厚土壤孕育核心价值观。一个民族或者说一个社会价值观的形成与这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二者有着紧密的联系。“价值观的形成在于对理论与实践的一次次不断转换,是在对历史与实践的不断总结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和价值观的形成,是经过历史的积累根植于优秀传统文化中。长期以来我国致力于伟大中国梦的建设,只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的结合起来,以文化为土,孕育价值观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中国梦。

(二)优秀传统文化是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前提条件。当前,建设一个有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信条的中国,不但符合世界潮流,而且也是几代中国人为之奋斗的重要目标。记得孙中山先生曾经说过:“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认为应该“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新创”。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恰恰就是对深刻的历史洞察和现实认知基础上提出的。时代在召唤,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与时俱进的表现。如今,在全球文化沟通频率不断增加的同时,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文化交融和碰撞。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个人、社会和国家层面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性进行了深刻把握,体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与时俱进和不断创新。强调:“我国当前所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当今的时代精神。”换个角度来讲,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就是把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众多因素融合起来,内容之广包括了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取向。这不仅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也是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和培养核心价值观的时代体现。因此,在这个大时代背景下,我们要清醒地看到世界各国的竞争早已不是军事和经济的竞争,更重要的是文化竞争,文化的核心价值作用越来越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和践行要把握好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性,在不断吸收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践行和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增强我国文化自信和综合国力。

(三)优秀传统文化是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养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根基,是我国傲立世界之林的强大精神支柱。纵观中华民族历史画卷,我们可以看到蕴含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自强不息、坚持奋斗的人生精神;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人生思想。这些态度、精神和思想一直激励着人们百折不挠、勇敢直前,这些具体表现在以下两方面:其一,在困难和障碍面前,就更需要有坚持不懈和锤炼自身的勇气。其二,并不需要直接战斗或捐躯为国,更需要的是持重的忍耐和恒久的探索。这些表现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因此我们要以优秀传统文化为精神根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强大的精神支柱,使中国能真正傲立于世界之林。就如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是我们在世界文化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同时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支撑。”所以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在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候要以优秀传统文化为魂为魄,作为我国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良好的精神补给。

三、优秀传统文化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精神文化的标记,是构成中国梦不可或缺的核心内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民族复兴的“铸魂工程”,对实现中国梦起着凝聚人心、激发活力的巨大助推作用。

(一)有利于提高全民素质。从个人层面上讲,优秀传统文化中“讲诚信、重仁爱”的道德准则是涵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理念的主要依据。

“爱国”这个民族情怀深刻地烙印在我们每一个中华子女的心中。从古至今,爱国情怀永远未停止过,从顾炎武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的诗句我们就可以感受到强烈的爱国情怀。而关于敬业这一话题,在《尚书?周书》中有提起:“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就突出了辛勤工作的重要性,而民间关于干一行爱一行的说法也是对其的进一步印证。再次关于诚信它是做人的基本原则,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标准的尺度。从孔子的“民无信不立”到墨子的“言不信者,行不果”再到商鞅的“徙木立信”,这些都反映了古人早已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以及对于它的重视。“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张家让墙,注重邻里之间的友好相处,这与老子的“不争”“处下”一样都是在追求一种友好相处的状态,即“友善”的境界。

(二)有利于形成良好社会风气。从社会层面上讲,传统文化中“求大同、崇正义”的社会理想是孕育“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理念的重要因素。

我国宪法和法律保护每个公民的人身自由权,“自由”是每个公民应有的权利。古代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生产力决定了其生产方式和社会秩序,封建社会封闭保守,不够开放,但无法阻挡人们对于建设一个自由民主社会的向往和追求。人生而平等,每个人都享有“平等”的机会追求。就从教育角度来说,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在那个等级森严的时代,孔子敢于突破封建的束缚坚持自己的办学原则,让教育得到平等发展,不去区分高低贵贱。对当时那些身份低下的人来说是一件莫大的好事,使每个人都可以追求自己受教育的权利。孔子的这个主张就如同一股清泉给身份低下的人带来甘甜,这种优秀的传统文化应该得到大力弘扬。《礼记》中有提及“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这是“公正”思想的在古代的反映,这种思想体现了古代起人们注重“公正”,传贤不传子的美好社会理想。“法”思想主要以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家思想为代表,法家是早起法学思想形成的主要代表流派。法家以“法”为管理制度的核心,倡导“法治”,强?{法对构建社会氛围和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性,认识到法对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性,这对于核心价值观中的“法治”提供了理论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