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56:52

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篇1

1、国家实施“文化兴国”的战略机遇2011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文化兴国”成为我国的国家战略。2012年多项力度超前的文化产业政策密集出台,如《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等,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发展动力,在国家层面上推动了文化产业的持续高速发展,也为四川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战略机遇。

2、四川省“文化强省”战略目标2011年底中共四川省委第十一届九次全会通过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决定》,确立了“文化强省”的奋斗目标,到2020年,文化产业将成为全省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产品生产经营体制基本形成。2012年3月四川省政府召开了全省文化产业发展大会,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进一步提出要促进四川省文化产业跨越发展,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四川省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努力建成与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相适应的文化强省。四川省“文化强省”的奋斗目标为四川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3“、文化与科技融合”战略机遇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引擎”;党的十报告进一步要求“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国家文化部先后出台了《文化部“十二五”文化科技发展规划》、《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纲要》等政策。国家实施的这些文化与科技融合战略,为四川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新机遇。2012年5月18日,成都被认定为首批部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首批认定的16个基地在全国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示范性。2014年1月绵阳被认定为第二批部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成都和绵阳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将为四川文化产业发展提供示范和引导作用。

二、四川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和优势

1、区位优势独特四川位于中国大陆西南腹地,自古就有“天府之国”的美誉,是中国西部门户,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工业、农业、军事、旅游、文化大省,是“中国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其省会成都是中国西部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

2、经济实力较强四川被称为“中国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其经济总量多年居西部第一,其综合实力高居西部地区首位。根据相关数据统计,2013年四川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6260.8亿元,比上年增长10.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3425.6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3579.0亿元,增长11.5%;第三产业增加值为9256.1亿元,增长9.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2454元;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3.0∶51.7∶35.3。3、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四川丰富的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宝贵资源和不竭源泉。四川历史悠久,根据考古发现,200多万年前旧石器时代早期,四川便开始有了人类活动,悠久的历史赋予四川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从古蜀文明到现代的巴蜀文化,此外还有三星堆文化、金沙文化、三国文化、李白文化、诗歌文化等。四川历史悠久,文化深远,文化古迹众多,有古蜀文明历史古迹遗址,如巴蜀青铜文明时代的三星堆、金沙等遗址等;秦汉与三国蜀汉历史文物古迹遗址;唐宋至明清四川历史文物古迹、遗址、陵寝。四川省自贡恐龙博物馆与美国国立恐龙公园、加拿大恐龙公园齐名,为世间三大恐龙遗址博物馆之一。

三、四川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1、文化产业发展迅速作为文化大省的四川,近年来全省文化产业呈快速发展态势。“十一五”期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从116亿元增长到521亿元,在同期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由1.57%上升到3.03%,文化产业年均增长速度近20%,高于同期经济增长速度。2011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为715亿元,占全省GDp的3.4%。根据四川省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2年,四川全省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为936.44亿元,居全国第七位、中西部首位;文化产业占GDp比重3.92%,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文化产业连续多年保持28%以上增长,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文化产业居西部第一根据中国人民大学、文化部文化产业司联合举行的“文化中国:中国文化产业指数会”上的省区市文化产业发展指数(2013):四川综合指数在省、区、市文化产业发展综合指数(2013)中进入全国前十,与福建并列第八,是唯一的中西部省份。2014年7月29日,上海交通大学了《2014: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指数报告》。该份研究报告由上海交通大学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中国文化发展指数研究中心《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指数研究》课题组提出,报告由四部分组成,以政府各有关部门公开的文化产业数据为依据,对2012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指数(CCiDi)、表征指数(CCiRi)、发展内涵指数(CCiei)和发展综合指数(CCiDCi)做出报告并进行了分析。根据报告,四川、安徽成为西、中部地区进入文化产业发展“新十强”代表。

3、文化产业发展的竞争能力不足产业主体是产业发展的关键,目前四川省文化产业主体以中小企业和个体户为主,还没有形成一批在国内外较有影响力的大型文化企业集团。究其原因:一是由于企业投资多以自筹资金为主,中小企业占据着主体,资本市场融入度极低;二是文化产业层次较低,主要分布在文化旅游、娱乐、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等领域;三是特色的“文化品牌”尚未树立,从而导致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能力不足。

4、文化产业影响力不大根据中国人民大学、文化部文化产业司联合的《中国省市文化产业发展指数》(2011、2012、2013)提供的数据显示,2012、2013年度,四川文化产业影响力指数均未进入前十名,四川文化产业影响力不足,在全国乃至世界的影响力还有待大力提升。

四、文化与科技融合趋势下四川文化产业发展对策

1、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大力发展动漫产业动漫游戏产业是科技与文化紧密结合的产物。2012年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国家进一步加强了对动漫游戏产业的扶持。2012年6月的《“十二五”时期国家动漫产业发展规划》,确立了“十二五”时期动漫产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即推动我国从动漫大国向动漫强国跨越发展,并提出了具体的政策措施。这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为引导动漫产业的发展方向、保障动漫产业的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我国的动漫产业区域格局大体分为东北、华北、长三角、南方、西南以及中部等6大产业发展带,其中包括以成都、重庆、昆明为中心的西南动画产业发展带。可见,成都动漫产业在全国已有一定的影响力。在国家实施“文化与科技融合”战略的背景下,四川应推进文化资源与科技优势的融合,大力发展动漫产业等优势产业。四川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风土人情,如大熊猫文化、金沙文化、三星堆文化、三国文化、李白文化等都是动漫游戏原创作品的创作源泉。四川省会成都高新区是文化部颁发的国家动漫游戏产业振兴基地、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国家网络游戏和动漫产业基地,四川应充分利用这些优势资源,大力发展动漫游戏产业。

2、推进创意与农业融合,大力发展创意农业在新农村发展和建设的进程中,随着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美学经济时代的创意农产品将成为市民消费的“新宠”。近年来,创意农业在我国各地得到较快发展,并逐渐成为农业现代化的引擎。四川休闲文化资源丰富,成都被誉为是“休闲之都”,是国内农家乐的发源地,具有发展创意农业的优势和资源。在国家实施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战略背景下,四川应充分发挥创意农业方面的资源和优势,推进文化、科技与现代农业的融合,发挥科技在现代农业中的关键作用,推动农业与旅游、科技、咨询、设计、广告、会展、金融、物流等现代服务业的有机结合,并提升四川创意农业在国内、国际上的品牌竞争力。

3、依托特色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文化产业带(1)三国文化产业带。三国文化是四川独有的文化资源,应以“成都、绵阳、广元”为中轴线,打造三国文化产业带,突出三国文化,将现有的三国文化旅游拓展为集旅游观光、休闲体验、文艺演出、产品制造、影视作品、动漫产业等多元化、复合型的产业链条。(2)红色文化产业带。四川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应充分挖掘和开发红色旅游资源,打造红色文化产业带。以遂宁、达州、广安、巴中、南充、广元、宜宾为中心,充分利用革命老区文化资源,突出生态、民俗和红色旅游特色,打造川东北红色旅游文化产业集聚区和产业带,并实施品牌战略,将其打造成为国内知名的红色文化产业带。

4、实施品牌战略,提升文化产业影响力当前四川文化产业发展迅速,但其影响力还有待提升。2012、2013年四川文化产业影响力指数未能进入前十,相对于东中部省份,四川文化产业在全国的影响力不足。在此背景下,四川需要推进文化产业大集团的加快发展壮大,坚持大集团带动大产业发展战略,培育一批民营大型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发展一大批充满活力、专业性强的“高、新、特、精”中小型文化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精品战略,打造红色革命文化品牌、古蜀文化品牌、三国文化品牌、宗教文化品牌、科技文化品牌等,提升四川文化产业在全国乃至世界的影响力。

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篇2

关键词:地方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产教融合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迫切要求地方高校向应用科技大学转型,这不仅可以解决目前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而且可以深化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加快现代教育体系的建设。邵阳学院每年培养一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毕业生,作为地方高校如何适应转型,为企业、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这对于推动高等教育发展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和我校校企合作现状分析

金融危机后,为什么德国能够成为欧洲经济的领头羊?不仅因为其强大的实体经济,更因为其有“双元制”的中职、应用型的高等专业学院、面向工业技术创新的工业大学和面向基础科学的综合大学所构成的强大教育支撑。英国,在大众化过程中实行了双元模式,之后出现了牛津和剑桥等著名古典大学与城市大学、新大学、多科技术大学的共同繁荣的景象。分散治理的美国,逐步完善起研究型大学、州立大学和社区学院系统,24个州立社区学院允许办本科层次的职业技术教育,形成了适应市场需求的多样化高校体系。法国,更是走了一条与其他工业化国家完全不同的道路,培养高级应用人才的工程师学校其地位甚至超过了综合大学[1]。

职业教育发展促使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应运而生,西方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兴起比较早,一般认为,“产教融合”这一术语是欧洲兴起职业教育后才出现并得到频繁使用的。一方面行业企业为了产业转型或者技术升级,自身成立培训机构或采取与高校联合共同培养所需人才,另一方面是高等职业院校以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与行业企业主动融合,依照行业企业规范要求规划人才培养路径。西方发达国家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方面做了多方面尝试,比如宏观上的政府的政策制定、经费投入机制、法律约束机制,微观上的专业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德国的“双元制”、美国的“合作教育”、英国的“工读交替”、澳大利亚的“taFe”、日本的“产学合作”等产教融合模式,都积累了值得借鉴的经验。然而“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是有区别的,经常被人们错误地理解为同一含义。相比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一个双向整合、双向发力的过程,这期间企业和高校都应该是产教融合的主体,双方为了各自的发展必须水融地合为一体,因此产教融合需要双方组成一个关系紧密的利益共同体,这样才能实现真正意义的产教融合[2]。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在与重点高校相比不具优势的情况下,地方普通高校也在通过转型为应用技术大学提升自身优势。向应用技术类高校转型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管理模式的转型、专业课程建设的转型、师资队伍的转型、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转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等。目前针对转型普遍社会抱有认知偏见,高校存在分类管理体制和机制未完善、师资队伍不适应、学校实训教学条件不充分、校企深度合作多障碍等突出问题,只有形成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办学特色,才能真正实现成功转型,而这一切转型的关键就是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模式、实现产教融合。

我国的职业教育相比西方发达国家兴起较晚,校企合作相对滞后。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目标,高校必须主动向企业靠拢,寻求与企业的联合。这样的校企合作主体是高校,是一个单主体的单向过程,很难真正与企业形成合力,尤其是在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初期,高校人才培养的特色和优势还没有形成、企业短期内还无法从高校获取人才红利时,企业几乎很难有合作热情。因此,这种校企合作关系是短期的、不规范的、难以持久的低层次合作关系。

建立“课内外相结合、产学研联盟”的实践教学模式,课程教学采取校企合作教学模式[3]。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已经向应用型转型迈出了第一步,依托2010年邵阳学院质量工程教改项目“地方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近年来本专业集思广益定位专业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制订了以培养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新培养计划,努力解决地方高校普遍存在专业知识陈旧,专业范围太宽的问题,使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更具优势,努力缩小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需求之间的差距;通过采取多种教学手段、保障各项教学条件努力保障应用型特点;基于新的培养方案开展了各项教学手段改革,努力探索我校校企合作,采取请企业的高级工程师进行讲课和辅助指导实验,制定了严格规范的指导书和实施细则;本专业还一直在寻求与行业公司和企业建立合作教学,努力尝试通过课程置换,承认学生在公司和企业所获学分,这项工作还在摸索之中;努力探索和构建学校和企业相结合的、综合的、多方位一体的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和考核体系,等等。这一系列的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就业率较以往有所提高,证明转型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转型发展的关键途径是“产教融合”,然而,我们的改革与真正意义上的“产教融合”仍相差甚远。

二、转型发展关键之途径“产教融合”的改革探索与构思

区别高职高专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作为向应用型科技大学转型的地方本科院校转型改革要以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把握从“校企合作”到“产教融合”这一转型发展的重大跨越,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提高认识,健全机制,进一步明确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办学定位、学科专业建设对接区域产业发展,搭建良好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和优质的合作平台,深化合作内容,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推进“双证制度”、建立“双元制”的教学体制。针对目前转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具体研究对象,调研存在的认识和实践误区,探讨如何走出误区,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研究和推进“产教融合”的深化改革,促进本专业成功转型。

有了更科学、更明确的改革思路和目标,还要制定一系列恰当的改革措施加以保障。

1.提高认识,加强制度完善和保障。

针对地方高校转型期产教融合的现状,分析普遍存在的认识和实践误区,借鉴国外高等教育的先进、成功经验,提高自身认识,探讨地方普通高校如何在国家大政方针的指引下健全和完善校企合作管理体制和机制,进一步明确院校和企业合作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切实深化校企合作、推进产教融合这一转型的关键途径。为实现充分产教融合做好准备,使高等院校和行业企业成为效益共同体,真正实现高校的人才培养与用人单位无缝对接。可以通过政府和职能管理部门搭建校企合作平台,联合培养出行业企业真正需要的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解决“企业用工荒”与“学生就业难”的矛盾,从而使学生、企业、学校乃至社会受益。

2.建立校企合作管理体制和良好的合作运行机制。

针对校企深度合作存在的问题,如校企合作不稳定,融合渠道不畅通,以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研究对象,探讨如何建立深入持久的合作运行机制及优质的合作平台、如何通过平台切实开展校际合作、产教融合、院校与企业行业协会、科研机构合作,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资源共享,突出专业特色,充分发挥群体优势和规模优势。很多地方高校刚刚从普通高校转为应用型高校,原来的师资以理论教学为主,在一定程度上不能适应实验、实践等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工作实际,更谈不上和行业、企业联合进行科技研发等应用型科学研究,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有限。而企业师资虽然实践动手能力强,但多数理论功底不好,而且缺乏从事高校教学的基本技能和方法训练。拟解决途径是采取共同制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培养计划,完善教师资格标准,落实政策导向,调动教师转型的积极性。不间断输送专业教师到相关行业企业进行培训,加强青年教师到生产实际中的锻炼,使教师真正成为双师型教师,真正掌握本专业的主流、热门技术,以此传授给学生;直接与企业联合进行人才培养,由合作企业优先选拔优秀人才,并利用企业的生产平台和研发中心共同为企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等。

3.深入考察产教融合的发展,探讨如何创新合作模式。

根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自身优势,在继承和扬弃原有模式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实践,比如与企业共建校外实践基地,科技研发中心,联合开展科技攻关、项目合作,等等。学校可以将部分实践教学活动直接在校外实践基地完成,这样一来学生可以通过企业实践充分了解行业的具体情况,特别是针对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高年级学生可以了解行业和市场需求的实际情况,为他们将来的就业选择能奠定很好的基础;此外可以从和企业联合开展的项目合作平台中寻找适合高校教学的实际项目,合作编写应用型教材,共同制定课程教学大纲,用行业企业的标准要求学生、教授学生和考核学生,使这部分教学环节尽可能贴近市场和行业生产实际,提高学生的工程技术和应用能力。

4.探讨如何有效推进产教融合,深化合作内容。

产教深度融合是一个系统工程,应当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包括专业的设置与改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课程内容与课程资源的开发、校内外专业实训平台及科研平台的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模式改革、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和评价体系建设等,推进“双证制度”、建立“双元制”教学体制。可以采取邀请行业和企业的技术部门、人力资源部门及兄弟院校有相关经验的专家教授共同组建本专业的学术委员会,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实施环节,使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真正适应产业结构调整、更能满足企业的要求;邀请合作的知名企业中的相关技术人员兼职为学生授课或者开展专题讲座活动,使学生在大学就读期间充分了解企业用人要求,了解所学课程在实际中的应用,对所学课程有较充分的认识;邀请合作企业优秀的技术人员共同参与本专业毕业设计的指导,可以采取毕业设计选题与企业的项目开发实际相结合,以企业项目实战开发的标准要求和考核学生,改革毕业设计教学和考核模式以此提高毕业设计的教学质量。

三、结语

地方高校向应用型转型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想使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应用型转型的大环境下脱颖而出,快速提升转型发展的水平,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为社会培养真正所需的技术技能型应用人才,与学院管理、教学运行与管理、师资力量、软硬件条件和水平等多方面因素密不可分,但不管是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类专业的迅速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还是经济发展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给我们带来任何影响,产教融合的深度校企合作是我们实现成功转型的重要途径,我们在改革实践中要突出的是以下几点:坚持“应用型转型”、深化“产教融合”改革理念;建立“双师型”师资队伍,提高教师队伍质量;强调学生工程技术及应用能力的培养,坚持学生综合素质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张凤武.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研究[J].绥化学院学报,2014(11).

[2]曹丹.从“校企合作”到“产教融合”―应用型本科高校推进产教深度融合的困惑与思考[J].天中学刊,2015(1).

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篇3

关键词:西部典型地区;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对策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西部地区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资源优化配置研究”(10YJaZH127);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灾后绵阳科技城军民结合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与机制研究”(SC09e01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武器装备科研生产领域的军民融合取得了显著进展。由于存在军工相对封闭、军民融合产业支撑不足、资源共享程度不高、机制运行不畅、政策法规不健全等问题,不能适应新时期军民融合产业的发展,未能有效地将军工科技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1.军民融合产业发展要素分析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发展与生产要素投入的增长存在正向互动关系,且各生产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激发而共同形成产业的整体效应。军民融合产业主要包含以下要素:

1.1科技研发

科技研发是指包括军工技术民用研发和民用技术军用研发两大研发过程,是军民技术的双向转移。军民融合的重要特质就是强调军民之间两大创新体系的相互融合,而科技研发正是一种推进融合的内在推力。科技研发成果在一定程度上驱动了军民融合产业的发展,是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动力要素。

1.2成果转化

新技术的产生并不等于新产业的形成,要使科技成果变成现实的生产力,特别是要形成规模效益,就需要不断加快成果转化的步伐。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高效益,是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根本目的。科技成果(特别是高技术成果)转化数量、质量和转化速度直接决定了军民融合式企业能否取得竞争优势。

1.3企业发展

军民融合式企业是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主体。只有军民融合式企业发展势头良好,才能进一步促进军民融合产业的发展。必须要把企业的发展和产业的发展紧密相连,充分发挥企业发展是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的作用,推动军民融合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1.4队伍建设

产业发展靠人才支撑,加强军民融合产业人才队伍建设,能为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一方面,强化军民融合科技转移攻关人才培养,是实现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关键手段之一。另一方面,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就其本质来看,就是管理人员的技术经营。

1.5发展路径

路径即实现军民融合产业健康发展的路线。发展路径决定了产业发展的方向,要使军民融合产业沿着既定的科学路径发展,才能确保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态势。

2.绵阳科技城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绵阳是我国国防科技工业重要的科研生产基地,规模较大,门类较全,产业发展基础较好。本文拟以绵阳科技城为例,通过采取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分析绵阳科技城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生产要素具备条件。

2.1科技研发标准不统一

对于绵阳科技城而言,在军工技术民用研发过程中,由于军工技术专业性太强,保密性太高,研发技术复杂难度大,造成部分军工技术无法转为民用技术,且研发人员的市场敏感度不高,使得研发的技术不能广泛应用于民用市场;而在民用技术军民研发过程中,军工单位与民营企业的融合壁垒一直存在。一方面,民营企业准备进行军品技术开发时,由于体制机制造成的信息不对称,研制出军品不能满足军方的需求;另一方面,军品研发周期长、投入大,进行前期的科研投入和样品试验需要承担相当大的风险,且军品配置涉及的行业多,而各个行业基本上都有自己的行业标准,致使民营企业承担军品任务,在技术的标准统一上存在很大的困难。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军民融合产业的发展。

2.2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低

绵阳科技城国防科研院所和企业每年虽有大量的科技成果面世,但真正实现成果转化的很少,成功转化的更少。据调查结果表明,绵阳科技城军民融合式企业在成果转化方面面临的问题很多(见图1),其中主要问题是缺乏资金。近年来政府给予国防科研院所的军品任务逐渐增加,国防科研院所勿需为求生存而发展民品业务,导致西部地区国防科研院推进军民融合产业的动力相对减弱。而且在军民技术转化过程中,由于军工技术专业性太强,保密性太高,造成了部分科技成果无法转化成为现实生产力。

2.3企业发展环境待改善

在企业发展方面主要体现在对小微企业扶持力度不够,企业投融资渠道单一。政府部门出台了一些鼓励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政策,但大多政策侧重于扶持大型军民融合型企业的发展,小微军民融合型企业的扶持力度明显不足,而中小型军民融合式企业受资金实力限制,难以获得发展的资源。此外,近年来虽然绵阳科技城部分军民融合型企业在投融资方面有一些比较好的做法,但从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整体来看,依然没有形成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和适合的金融环境,融资方式单一。经调研(见图2),绵阳科技城有91%的企业与合作单位合作路径采取自己联系的方式。

在绵军民融合型企业在融资过程中资金的主要来源是自筹资金,占74%,其次是金融机构贷款,政府资助、风险投资、国外融资所占比例相对较少(见图3)。

2.4人才队伍建设不畅通

军民融合产业的发展与队伍建设紧密相连,绵阳科技城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在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缺乏实效。一是院地企协同度不高。由于院地企三方的利益诉求存在分歧,国防科研院所、地方政府、军民融合型企业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工作机制,各管理部门之间各自为政,自成体系,缺乏综合管理,存在“三条块”的现象,缺乏有效的协调沟通。二是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和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缺乏。军民融合型企业培养人才的渠道狭窄,未形成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人才的思想观念落后,在人才管理和利用方面缺乏经验,导致企业培养的高层次人才极少,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军民融合产业发展进程。

2.5发展路径不科学

军民融合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正确路径的引领,发展路径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军民融合产业的良好发展。同时,军民融合产业的发展涉及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等一系列的问题,但是从一定的程度上来看,绵阳科技城军民融合产业的发展忽视了产业发展的资源要素的内部关联,缺乏一条清晰明了的发展路线。路径的不科学性、不合理性,导致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不甚理想,严重阻碍了绵阳科技城军民融合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3.西部典型地区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3.1以科技研发为动力,驱动军民融合技术创新

搭建西部地区军民融合科技研发平台。军民融合产业的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建立人才、知识结构合理的专职科技研发机构。完善西部地区实验室体系,构筑技术研发开发体系,开展基础性研究的科研平台,拥有关键技术和核心专利,具备超前的重大产品研制和关键技术储备,为军民融合产业的快速发展奠定良好的技术基础。完善西部地区军民融合资源共享互动体系,积极组织军工先进技术参与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推动军工高科技资源对外开放和合作利用。

3.2以成果转化为抓手,推进军民融合产品创新

加速完善西部地区军民融合技术成果转化平台,大力发展科技创新平台,促进军民融合技术成果转化,完成发明创造、科研成果向商品转化,提高军民融合企业成活率和成功率。积极搭建西部地区产学研企对接平台,围绕地方主导产业发展和高新技术产业培育,构建产业科技支撑网络,建立健全利益共享、政策引导支持的长效对接机制。

3.3以企业发展为核心,加快军民融合产业创新

完善西部地区企业服务支撑体系;做强投融资平台,大力培养金融中介机构;制定政策措施,优化金融中介机构的发展环境;开展学习和培训工作,提升金融中介机构的服务能力;建立企业化的运行机制;着力拓宽民进军渠道,引导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民营企业家的综合素养,推进军民融合产业基地建设。

3.4以要素保障为依托,推动军民融合产业发展

完善西部地区人才保障体系、资金保障体系、技术保障体系、信息保障体系、政策保障体系五大体系建设。建设创新人才体系,健全人才激励机制,优化人才服务环境,建立人才培养基地。引入多种融资形式,拓宽融资渠道,以解决在军民融合技术转移过程中出现的资金短缺问题。建立军民融合型协作网络,科技信息平台,民进军企业数据库。建立起一整套符合军民融合产业发展要求的各项政策规章,为军民融合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3.5以科学路径为导向,引领军民融合产业发展

科学的发展需要科学的路径引领,西部典型地区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应在人才、资金、技术、信息、政策等要素组成的保障体系下,以科技研发为动力,驱动军民融合技术创新;以成果转换为抓手,推进军民融合产品创新;以企业发展为核心,加快军民融合产业创新,以五大保障要素为基础,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产业创新”的路径推动西部地区军民融合产业的创新,从而有效地推动西部地区军民融合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旋.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以航天企业为例[D].中国地质大学,2012

[2]杨渝南,张勇.军民融合产业资源优化配置研究综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157-160

[3]赵澄谋,姬鹏宏,刘洁,张慧军,王延飞.世界典型国家推进军民融合的主要做法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10):26-31

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篇4

总书记《在十七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产业日益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日益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总书记不久前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在强调“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重点工作中,他强调“要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提高文化企业装备水平和科技含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在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重要讲话的同时,我们还认真学习了李长春同志发表在2010年第12期《求是》杂志上的署名文章,学习了刘云山同志、刘延东同志在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同时,我们还认真学习了总书记不久前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深刻认识了当前“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的重大意义。

首先,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就要把运用高新技术作为推进文化建设、提高文化创新能力和传播能力的新引擎。

正如李长春同志所说:“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运用,极大地增强了文化的创造力和传播力,催生了一系列新兴文化业态和新的表现形式……反映了文化产业未来发展的方向。”为此,李长春同志要求我们“充分认识科技进步对文化发展的重要作用,敏锐把握世界文化发展的新趋势,紧紧抓住信息化深入发展的历史机遇,加快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努力掌握文化发展和文化传播的主动权”。

第二,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就要推进文化发展向更多依靠科技进步转变。

如刘云山同志所要求的:“一是充分运用科技手段增强文化表现力、促进文化产业升级。要自觉站在科技发展的最前沿……充分运用先进技术推动传统文化产业改造升级,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创新文化产品样式,积极培育新兴文化业态。二是推动文化领域的科技创新。要积极推动文化领域的科技研发纳入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主动参与高新技术研发和标准制定,组织重大专项攻关,提高自主研发和运用能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形成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技术……三是更好地发挥企业在文化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推动文化企业把技术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依托,加大技术要素在收入分配中所占比重,切实增强技术创新的动力和活力,使企业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实施文化科技创新项目的主体、文化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主体。”

当前,国家文化建设“十二五”规划正在制定过程中,要推进新阶段的文化发展,从根本上来说,一要靠文化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的不断深入,二要靠文化科技进步和文化创新的有力支撑。推进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是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客观要求,是实现新阶段文化发展目标的必由之路,也是我们文化科技工作的核心。

从长远来看,文化行业内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进步动能若不能培育起来,文化发展的动力将面临衰竭的危险,文化建设的可持续性将受到影响。因此,推进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大幅度增加文化创新的有效供给,提升中国文化的软实力,是文化科技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时代担当。

二、准确把握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指导方针和战略目标

(一)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指导方针

我们结合专家的意见并经过认真的论证,提出了“面向需求,汇聚资源,引创并重,推进提升”的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指导方针。这十六字方针,从全面推进“两大一新”全局出发,既是对以往文化与科技融合工作的继承发展,又体现了新时期新阶段对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新要求,是科学发展观在文化与科技融合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可以认为,十六字方针的提出,解决了我国文化与科技融合工作方针长期缺失的局面。

1.面向需求。

面向需求,是十六字方针的基点。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文化创新的价值取向决定着文化创新的精神品质。面向需求指的是面向群众、面向市场的需求,以此为取向,逐步完善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支撑体系和市场机制,推动文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的形成,加速科技与文化融合的协调发展,提升国家与区域文化创新能力。

2.汇聚资源。

汇聚资源,是指着眼于发挥各类资源优势。优化配置跨学科、跨部门和跨区域的文化资源、科技资源、人力资源,统筹文化部门所辖行业科技并借助各方科技力量,共同进行文化与科技融合的研发与应用,支持文化科技中介机构健康有序发展,逐步完善文化与科技融合及转化的服务平台。

3.引创并重。

引创并重,是指兼顾引进消化和自主创新。为此,鼓励以应用为导向的自主创新,统筹文化科技的基础研究与应用技术研究,加大行业重大共性技术与集成技术的研发力度,注重适用科技的引进消化与自主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大幅度增加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有效供给与高效推广,着力推进文化标准化和文化信息化建设,增强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创新能力、吸纳能力和转化能力。

4.推进提升。

推进提升,就是从现实的紧迫需求出发,通过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基地建设,汇聚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主干力量,着力解决当前制约文化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通过示范带动,培育文化新业态和优势文化产业及特色文化产业,辐射带动文化产业向优势区域集聚,延伸完善产业链,整体促进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

(二)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战略目标

在此前提下,我们思考了未来中长期我国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战略目标。

1、推动文化科技领域学科布局的调整与重构,进一步聚焦文化科技的战略目标,促进系统内外的科技资源整合,加强创新队伍建设,推进文化系统的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

2、推进现代科技与艺术生产的结合,开发利用民族文化资源,提升文化内容和艺术形式的表现力、感染力并进而扩大其影响力,构建与完善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体系,构建与完善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传播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的需求,不断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和对外文化宣传工作。

3、加快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布局、文化传承与传播体系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古籍保护、文化市场监管的支撑技术与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构建与完善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标准化体系,促进文化信息化工作。

4、推进科技与文化产业的交叉融合,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促进民族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文化产业优势,构建与完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催生新的文化业态,衍生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文化科技企业,促进文化产业在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战略地位的进一步提升。

三、明确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

我们从落实“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和“文化创新能力建设”的战略部署出发,对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进行了梳理。

回顾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由于通讯技术、机械电子技术、印刷技术等现代科技的进步与发展,衍生出了广播电视业、电影业、印刷出版业、新兴演艺业等一批文化业态。考察这些业态内部的各环节与链条,其链条下游既有经济属性的文化产品(含服务),又有公益属性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如电台、电视台、影院、图书馆、剧场等,而这些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又与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文化馆等一起构成了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同时还关联到文化传播体系。在链条的最上游,无论是什么文化业态,都必须与文化资源相联系,都关联到文化资源的修复、开发、加工、保存、存储、利用、传承以及保护等环节。在链条的中游,其实质是文化产品的生产过程,这关联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上述内部环节与链条中,还涉及到市场监管与政府管理两大方面。同理,其他新型的文化业态也不例外。其中顺应时代而发展起来的网络文化业,可以看成是上述若干具体业态的一个集合,同时也可以看成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一个非物理化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

事实上,文化与科技融合既涉及公益性文化事业也涉及经营性文化产业,涉及文化建设的各个领域,因此,如何明确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总体思路以及如何明确其主要任务,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重要工作。

(一)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总体思路

在工作定位上,应确保一定的基础科学研究作为必要的战略储备前提下,继而重点关注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效率和效益。在工作路径上,应在若干优势领域内聚焦重点目标,通过开展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持续增强文化与科技融合的自主创新能力。在工作抓手上,应将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基地建设,将文化新业态和优势文化产业及特色文化产业的示范带动作为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两个重要突破口。在工作载体上,应将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实现“产学研用”相结合。

(二)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工作思路

就当前工作思路而言:第一,我们作为文化部门的科技管理、服务部门,要主动与国家科技管理部门相关司局沟通,推进文化领域的科技研发纳入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第二,我们要主动与部内相关司局如文化产业司、文化市场司、社会文化司、艺术司、非遗司等以科技为动力、为支撑、为载体的文化建设部门联系,主动提供咨询和服务;第三,我们还要主动与“文化与科技融合”工作做得好的城市和地区联系,深入了解,掌握前沿动态;第四,我们还要主动依靠相关专家,做好“文化与科技融合”相关技术和产品的推展工作。

(三)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主要任务及指标

围绕我国文化科技发展的中长期战略目标,当前及“十二五”期间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主要任务与指标初步考虑如下:

1、关于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体系建设。

加强沟通打破条块分割,整合文化科技资源,促进产、学、研结合,逐步建立符合新时期文化发展和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新型文化科技体制;至“十二五”期间末,基本形成国家和企业相结合的文化科技投入机制,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投入大幅度增加,力争立项并实施“国家文化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专项,使科技基础设施和条件平台明显改善,使现代信息技术得到全面应用,文化标准化体系基本完善。

2、关于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效率和效益。

对国家和区域经济增长及发展方式转变的贡献率有显著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与文化产品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供给率有显著提高,传统文化产业改造、新型文化产业业态培育得到有效推进,科技的引进消化与自主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率有明显提高,基本满足文化事务管理与文化市场监管业务的需求;立项并实施“文化科技成果转化与服务平台”专项,协同实施“国家文化创新工程”、“国家文化资源数字典藏与应用计划”、“全国文艺基础资源抢救修复计划”、“中国当代艺术家基础档案数据库建设”等关联项目;示范带动1-2个文化产业新业态和优势文化产业及特色文化产业项目。

3、关于文化与科技融合的项目攻关。

行业重大共性技术与集成技术的研发能力大幅度提升,攻克30-40项关键技术;基本掌握数字文化资源处理、网络文化传播、舞台艺术表现、电子娱乐体验、文化监管等领域核心技术,整体技术水平达到国际中等以上;继续实施“国家文化科技提升计划”,立项并实施“文化与科技融合促进工程”专项,国家骨干文化科研院所的作用进一步发挥,建设3-5个文化与科技融合基地。

4、关于文化与科技融合建设。

培养10名左右在国内外文化科技领域有重要影响的科技专家,100名左右中青年科技骨干,形成一支学术品德好、专业素质高、研发能力强、团队结构优的创新型文化科技人才队伍;对文化科技基础条件资源进行战略重组和系统优化,文化系统科技布局进一步调整并趋合理,文化科技转化与服务平台进一步完善,文化科技中介机构健康有序发展;加大逐步进入部级重点实验室行列的步伐,争取实现文化部所辖行业没有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历史性突破;科技在文化基层管理、服务单位的普及应用水平大幅度提高,干部职工科技意识进一步增强。

(四)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主要工作抓手

就具体的工作抓手而言,近期主要有四点考虑:

第一,尽快建立健全政策保障机制,加强对文化与科技融合的组织与引导。

我们要主动与科技管理部门联系,力求尽快建立部级协调机制,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需求与资源的对接。同时,加强对文化各领域“文化与科技融合”的调研,为有关发展战略和规划的制定提供决策支撑。

第二,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园区的建设,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新兴业态又好又快发展。

力争与国家科技管理部门联合,共同推动示范园区建设,形成具有产品设计开发、研究咨询、内容制作、系统集成、营销策划、消费与售后服务等产业链完备的“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园区。

第三,实施“文化与科技融合”的重大工程,提升重点文化领域的技术与装备水平。

在既往“国家文化科技提升计划”的基础上,力争在今后整合各工程项目,推出“文化与科技融合促进工程”,加强对具有中国文化特色和国情特点的高新技术应用产品的开发,促进新产品、新服务、新品牌和新业态的形成。

第四,扶持“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企业主体,充分发挥企业主体在先进技术应用、产品推广中的作用。力争发挥企业主体的作用,鼓励企业增加对“文化与科技融合”相关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的研究开发,促进产学研结合“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企业的形成。

第五,建立“文化与科技融合”奖励机制,通过“优秀企业”和“优秀产品”的评比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

四、落实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政策措施

为保证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有效,努力开创文化科技发展的新局面,需要从深化体制改革、完善配套政策、加大科技投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社会环境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采取切实措施。

(一)大力推进文化科技体制改革

文化科技体制改革是科技事业发展和推进自主创新的动力。要继续深化文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符合文化科技发展规律的科技体制,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全社会的文化科技活力,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科技生产力。

1、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这一技术创新体系的建立是科技体制改革的关键。其目的之一是有效整合产学研的力量,面向群众需求和市场需求,加快技术创新成果的产业化;目的之二是使企业成为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投资主体、研究开发的主体和科技成果应用的主体。

“国家文化科技提升计划”和“文化与科技融合促进工程”专项向国内企业开放;文化部重点实验室、文化部工程中心和公共科技成果,向全社会特别是系统内外企业开放;逐步建立健全文化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为系统内外各类企业的创新活动提供社会化、市场化服务;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鼓励企业与科研部门、高校联合共建工程实验室、共性技术研发和工程化平台,推行以项目为纽带的文化科技协作攻关机制。

2、继续推进文化科研院所管理体制和文化科技宏观管理体制等方面改革。

贯彻国家关于科研院所管理体制改革的精神,对于面向市场的应用技术研究开发类文化科研机构,“十二五”期间完成进入文化企业集团或向企业化、市场化转制的过程。对于从事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文化公益研究的文化科研机构,“十二五”期间完成现代院所制度的建立。加大对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等中央级公益性文化科研机构的建设力度,为适应文化与科技融合的需要,“十二五”期间可考虑更名中国文化科技及产业化研究所或中国文化科技及产业化研究院。

继续完善文化科技宏观管理体制,加快文化科技司职能的转变,促进文化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健全文化科技资源社会共享机制,提高主管文化部门动员和整合文化科技资源的能力。完善文化部内部各部门间的沟通机制,加强艺术科学项目和文化科技类攻关项目的统筹规划。“十二五”期间,建议成立文化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科技委主任一职由分管副部长担任,建议“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独立建制。

(二)制定和实施鼓励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政策措施

政府引导和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要有营造良好的政策和制度环境。“十二五”期间,继续完善与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及实施细则,主要包括:制定《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十二五”规划》,依法加强对文化科技发展的规范管理;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政府采购制度,优先购买国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装备和产品;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成果转化的政策,制定和完善促进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政策,强化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的有效衔接,提高技术配套和自主开发能力;加强对重大技术和装备引进的管理;完善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大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力度,坚决查处和打击各种违法侵权行为。

(三)进一步加大文化与科技融合的资金投入

科技投资是战略性投资,建立健全财政性科技投入稳定增长的机制。“十二五”期间实现财政的科技投入增幅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幅。继续调整财政性科技投入的结构,重点支持文化公益研究和文化领域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支持文化领域重大战略产品和重大科技工程,加强文化部重点实验室、文化部工程中心等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科学组织文化科技攻关项目,切实加强科技经费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积极引导系统内外企业和社会增加对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投入,营造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格局,努力形成政府财政性科技投入结构在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再创新的比例大致为2∶6∶2,以此带动全社会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再创新投入结构趋于1∶3∶6。

(四)加强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人才队伍建设

适应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发展趋势,凝聚与建设一支掌握现代科技知识、善于运用科技手段推动文化发展的文化科技人才队伍。

“十二五”期间,努力营造人成其才、人尽其才的体制环境和政策环境:配合抓好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加大高层次文化科技创新人才和高级技术管理者公开招聘力度,重点科研机构的学术带头人、重点实验室主任和其他高级科研岗位,要逐步面向系统内外公开招聘;加大文化科技人才培养使用力度,重点加强具有科技创新素质和技术经营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培养,逐步解决人才队伍规模素质结构不适应文化科技发展需要的矛盾;加强项目-基地-人才一体化建设,依托重大科研和重大工程项目、重点科研基地、国际学术交流合作项目,培养一批中青年专家,形成一批骨干科技创新团队。联合教育部门逐步建立文化科技类人才培养渠道。

我们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注重把抓住发展机遇和创新发展理念、发展模式结合起来,要注重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努力提高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要在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中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工作,开创文化科技工作新局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文化科技司)

advancetheFusionofCultureandtechnologyandStartawholenewphase

wenKe

(ministryofCulture,Beijing100020)

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篇5

【关键词】文化科技融合创新

一、推进文化科技创新是我省文化发展繁荣的迫切需要

一直以来,科技创新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并从文化的内容、形态、传播与影响等各个方面,不断推动文化的发展与演变,成为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

目前,我省文化科技发展仍存在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不够的问题。一是科技创新对文化产业和文化服务发展的支撑不够,没有形成引领文化发展的科技创新支撑体系。二是文化产业发展需求对科技创新的带动不足,装备软件和核心技术基本全靠引进,缺少自主知识产权。三是文化与科技创新融合的体制机制还不完善,文化体系的科技意识不强、科技体系对文化不精通,影响我省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快速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以动漫、网络游戏、手机游戏、手机媒体等为代表的新兴文化业态,已逐渐成为继it产业后最具潜力的产业之一。所以,必须通过运用现代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文化产业、培育新兴数字文化业态,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这为我省推进文化科技融合创新指明了方向。

二、加强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对策

(一)发挥科技创新对促进新型业态形成和传统文化业态转型的核心动力。

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应用,在不断衍化出一批批千姿百态的科技消费产品和服务的同时,也无时不在塑造和影响人类文化的内容与形态。加大文化产业体系中科技元素融入的力度和文化创意嵌入科技的力量。以高科技文化产业项目为主体,聚焦数字出版、广电制作业、网络视听业、电影产业、演艺产业、动漫产业、艺术品交易产业、休闲娱乐业、网络游戏业、工业设计等重点产业,逐一展开文化科技融合的方向、内容、路径和举措的调研,明确不同文化产业对科技的需求。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传统文化行业转型,依托云计算、海量数据、iCt大融合、商业智能、移动应用、全息技术这些技术热点,推动出版印刷、报刊发行、广播影视、演艺娱乐等向数字化转型。通过与数字化技术、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等高新技术的结合,提升新型文化业态和传统业态的发展活力。

(二)加强企业的主体地位,积极扶持民营文化科技企业

(三)积极探索跨部门文化科技合作新机制

在现行体制机制中,文化、科技、产业这三大领域分属不同的政府主管部门管理,从而导致政府对文化科技创新融合的管理功能处于条块分割状态,使得各部门在文化科技创新融合过程中的深入沟通和有效互动存在一定的困难,导致科技成果有时往往不能及时有效地为文化发展提供支持。所以,推动建立文化科技融合的大部制管理,促进相关主管部门间及与企业的协同与联动至关重要。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体系和机制建设,整合河北省科技和文化发展专项资金,加大引导投入,扩大扶持范围,对与科技融合的文化产业实行政策倾斜。建立政府部门、企业、公众在文化科技产业价值链的各环节分别组织合作团队的合作模式。进一步优化文化与科技相互融合的政策环境。

(四)加快构建文化科技双向互动的现代传播机构和平台

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篇6

【关键词】绵阳科技城;技术创新;军民融合

2016年3月,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强调,要把创新摆在军队建设的重要位置,要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抓理论创新、科技创新、实践创新,做到以创新驱动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因此,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以创新驱动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重要讲话精神,各地纷纷采取相应政策措施,探索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在创新驱动及国家军民融合战略的推动下,绵阳市大力扶植了诸多军工科研项目,聚集了大批军工科研单位,丰富了军民融合资源。2015年,绵阳科技城新增军民融合企业超过90家,总数已突破450家,实现销售收入约1800亿元,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超过70%,增长率高达18%。但是,随着军民融合不断深入,绵阳科技城军民融合技术创新出现了创新体系不完善、创新能力不强、中介机构不健全、创新的政策和规划出现军民分离及缺乏创新技术、资源和专业人才等问题,使得绵阳科技城军民融合技术创新活力严重不足。有鉴于此,本文通过对深入分析绵阳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现状,找出阻碍绵阳科技城军民融合技术创新发展的深层原因,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战略方案,全面指导和推动绵阳市科技城军民融合技术创新快速发展,对增强绵阳市军事实力和促进绵阳市经济发展,切实落实国家军民融合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一、绵阳科技城军民融合技术创新现状分析

随着2000年之后我国军民融合进入寓军于民、军民一体新阶段,绵阳军民融合技术创新机制迎来了新发展机遇。绵阳科技城率先确立了军民融合技术创新机制,不仅大大促进了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迅猛发展,也在新一轮机制创新中抢占了先机。

(一)形成了科学发展体制机制

国务院批准成立了由科技部牵头、18个部门组成的绵阳科技城建设部际协调小组,四川省成立了省建设绵阳科技城领导小组,绵阳市设立了科技城党工委管委会,初步构建起部际协调小组会议研究科技城建设重大问题,部省在资金、项目、政策方面给予强力支持,绵阳市具体实施的部省市三级联动推进科技城建设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明确了科技城党工委管委会和各园区的职能职责,加强与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的协作配合,统筹政产学研资源推进科技城建设,形成了科学高效、统分结合、责权利统一、各方利益共享、富有生机活力的军民融合技术创新管理体制和协调机制;优化政务服务环境,加强科技资金支持,建立基础设施、产业项目、公共服务投融资平台,深化行政体制、科技体制、投融资体制改革,为科技城军民融合技g创新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体制机制保障。

(二)探索出了军民融合发展有效途径

经过反复实践论证,绵阳科技城初步探索出了“军工企业自身转化”、“院所与企业联合转化”和“科研院所自身转化”的军民融合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三种模式。建立了院地、军地联席会议制度和国防科研院所民激励机制,设立了重点针对军民融合企业的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科技城产业投资基金和民区域特色高技术产业链专项,设立了中物院技术转移中心、军民两用技术交易中心。推动国防科研院所和大企业开展战略合作,促进科技、人才、资金等有机融合,成功培育军民融合型高技术企业100余家,军民融合产业产值达到600亿元,军民融合步伐明显加快,初步探索出军民两用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化有机衔接的军民融合发展有效途径。

(三)集聚到了大量创新驱动发展要素

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为手段、军民融合为特色,加速构建科技成果孵化、产学研对接、科技成果产业化、科技成果转化投融资和人才支撑等创新平台,初步形成了人才集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通联全国的区域创新体系。先后建成国家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6家、部级企业技术中心5家、国家重点实验室8个、各级生产力促进中心、孵化器、技术中心100余家,建成各类高校13所、国家重点中职学校8所,聚集了创新创业及专业技术人才55万人,总量增长了3倍,人才密度达到1200人/万人。科技城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项,相继实施973、863等科技计划项目2133项,获得专利授权3244件,取得科研成果2500余项,完成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开发近5000项,其中200多项新技术新产品填补国内空白,部分技术打破国际垄断。

(四)逐步奠定起坚实的产业发展基础

着力把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不断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形成了门类多样、产品众多、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产业集群、集聚、集约发展态势明显。科技城聚集了一大批民项目、高新技术产业项目,产业发展的集中度、效益比、科技含量进一步提高,产业规模不断壮大,质量不断提升,结构更趋合理。电子信息产业正向千亿产业集群迈进,食品及生物医药、冶金机械、新材料、新能源已形成百亿产业集群;军工及民用光电子、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激光及核技术应用等新兴产业产值超过百亿元,成为支撑科技城未来工业发展的新引擎。

二、绵阳科技城军民融合技术创新困境

绵阳科技城在国家实施军民融合战略中,虽然率先确立了军民融合技术创新机制、路径、措施,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一)创新关注存在偏差

军民融合技术创新过程中,相关技术在军工企业、民用企业或其他组织之间不断展示、转化和传递,需要经过相关组织的认知判断与筛选得以完善与发展,再经过系统的知识整合才能形成具有市场前景和商业价值的产品或服务。而绵阳科技城现有技术创新体系更多关注的是单个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强调创新体系各参与者自身的改革与创新,而非整个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整合,使得技术创新的目标不集中,效果不明显。因此,促进军民融合技术创新的关注点不应放在单个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上,而是应该关注军民结合系统中所有与创新相关组织的结合能力上。

(二)市场发育不成熟

绵阳军工科研院所和军工企业长期处于国家计划和采购模式下进行研发和生产,应对市场和适应市场的意识和能力较差,特别是军工生产任务较为饱和时,对市场危机感的敏锐性就更低。加之绵阳区域要素市场发育缓慢,产权市场、资本市场的发展相对滞后。按照市场化程度评价指标体系考评,绵阳市场化水平在全省相对而言已处于落后状况。

(三)功能构架不完善

一是绵阳科技城过分强调了组织制度因素对技术因素的制约和影响,缺乏对技术因素和组织因素之间相互作用机理的探讨,没有揭示出创新体系中技术、经济、制度三个关键变量之间的互动关系,使得在军民融合中技术和组织因素的对应性很差。二是绵阳科技城创新机构之间相互作用的网络体系还没形成,国防科研院所作为军民结合技术转移与产业化的地位不突出,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也未真正确立,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还不健全。

(四)知识流动不顺畅

技术创新体系目标不在于系统资源的配置形态,而在于知识创造与流动的效率。在知识的大量繁衍与流动中,实现可遇而不可求的创新,才真正符合创新的特征和本质。知识的开发和使用依赖各创新主体之间的组织形式、技能和互动。在绵阳科技城技术创新体系中,知识与信息的流动仍然主要由政府主导,呈现单向流动,国防科研院所和在绵各类企业的双向或多向互动未真正形成,企业与企业、科研院所与科研院所之间的横向联系很少,整个军民结合知识流动不畅,没有形成知识的汇集与组合。

三、绵阳科技城军民融合技术创新对策建议

由于军民融合技术创新四大主体利益诉求不同,它们在性质、特点、优势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不同主体关于如何推动军民融合技术创新的着力点也不同。绵阳市政府可通过推进相关机制为军民融合技术创新创造良好环境。由企业、大学、科研机构组成的“产学研”相融合的创新模式能将潜在的创新能力转变为现实生产力。而中介机构则在上述过程中起到桥梁作用,通过提供知识、技术、经验、资金等为各类主体服务,促进各行为主体之间的交流。具体而言,各主体应该做好以下工作。

(一)政府层面

借鉴国内外成功实践经验,结合当前绵阳科技城军民融合建设近几年的实际情况,在组织领导层面上把握军民融合技术创新推进机制。主要思路是:把现行绵阳科技城管委会的战略规划和政策创新职能抽离出来,将其提升到以四川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省科技城建设领导小组,同时充分下放省级部门管理权限,让绵阳科技城管委会简化为专司执行管理的机构。这样有利于发挥省级居中联系、沟通上下、整合资源的优势,集聚全省院校、高层智囊机构的智力,举办高端学术研讨论坛,制定区域产业发展纲要,对接陕、渝跨区域发展规划,研究军民融合技术创新产业政策,以点带面实现国家赋予科技城创新战略职能的整体突破。同时,要创新现有军民融合组织领导w制,建立健全军地联席会议制度,形成省市互动、党政军企协调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的工作格局。

(二)企业层面

军工企业是军民融合技术创新的主力军,但目前绵阳市大多数军工企业还不是合格的市场主体,比如管理过于行政化等,亟须加强自身建设,同时充分发挥自身规模优势,做好技术、管理融合,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一是同科技园区联合打造科技园区联盟。军工企业可通过与科技园区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与园区共同探索军民融合技术创新之路。借助园区的引领、聚集、窗口、福射等作用,通过资源共享、工作交流、互惠合作等方式,达到提升自身军民融合技术创新的目的。二是提高企业创新活力。绵阳市现有的大型军工企业基本上都是国有企业,普遍存在国有企业的通病,如企业创新动力不足、员工创新积极性不高、企业管理水平不高、竞争能力不强等问题。

(三)科研机构

科研机构是军民融合技术创新的主要科研力量,为军民融合技术创新提供知识供给和人才服务,同时承接部分军民融合技术创新研究任务。而建立健全绵阳科技城军民融合技术创新机制对科研机构提出了更高的挑战,这要求从提高创新能力和把握科研方向两方面加快释放科研机构创新潜能。一是把握两用技术的方向。科研机构在进行军民融合新技术研发前,可组织有经验有权威的专家团队对项目进行整体评估和论证,使两用技术的研发更加符合军队整体的发展战略和民营企业的经营理念。二是提高自身创新能力。绵阳市科研机构在进行军民融合技术创新时,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可以通过发放招聘、网络宣传、员工薪酬激励等方式,吸引各地相关人才来到绵阳科研机构,进行军民融合技术创新研究。

(四)中介机构

绵阳市军民融合中介机构可建立与市政府直属的军民融合技术创新发展管理委员会,直接管理和统一领导军民融合投融资。管理部门主要负责组织及制定军民融合投融资的大政方针、发展战略和规划,并进行战略谋划、科学决策、统筹资源、集中管理。同时,合理配置和统筹应用军民资源,统筹安排和协调解决军民两用项目立项等方面重大问题。做到用国家发展战略指导军队发展目标,用军队发展目标引导社会资源进入军民融合技术创新建设。实现社会资金紧贴绵阳市科技城军民融合技术创新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平洋.军民融合视角下军用标准化改革与国防工业发展[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05:107-112

[2]胡红安,李洋.我国军民融合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因素分析――以西部航空航天制造业集群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08:120-125

[3]吴刚.军民结合产业特质、成长机理及路径优化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14:98-102

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篇7

关键词:东莞;科技金融;路径

一、东莞科技金融发展概述

(一)东莞科技金融发展现状。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是推动创新型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但科技要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即科技产业化,需要依托科技园区、科技平台、科技孵化器(科技创业园)、科技创投和产学研合作等一系列载体和机制的推动才可能实现。在这其中,科技金融在推动科技研发和科技产业化过程中发挥着极其关键作用。东莞作为国家首批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地区及全省科技、金融产业融合创新综合实验区,正在利用这个契机积极地进行产业转型,目的就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靠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在科技金融这一方面,东莞已经有了相应的措施。

1、政府出台相应的实施办法、方案及措施。2014年,东莞市政府颁布了《东莞市创新财政投入方式促进科技金融产业融合工作方案》,提出引导天使投资、推动银行加大信贷力度、推进贷款贴息、推进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等工作计划;2015年6月,又出台了《东莞市创新创业种子基金实施方案》,全面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创业;2015年7月,市政府又先后印发了《东莞市促进企业研发投入实施办法》、《东莞市加快新型研发机构发展实施办法》、《东莞市促进科技服务业发展实施办法》以及《东莞市促进科技金融发展实施办法》等通知,建立了银行信贷风险补偿、创业企业贷款贴息补助、科技保险补贴等全面支持科技金融的工作机制。

2、政府加大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力度。在这一方面,东莞市政府进行了财政科技投入方式的创新:第一,市财政设立首期5,000万元的“东莞市创新创业种子基金”,这一基金全部用于并仅限于投资东莞市内注册的种子期、初创期等创业早期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或者项目;第二,市财政每年安排2,000万元作为创业机构风险补助资金,用于对在东莞注册的创业投资机构在投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过程中的亏损弥补;第三,市财政安排2亿元作为信贷风险补偿基金,鼓励合作银行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进行贷款支持。

3、建立多部门的协调机制。科技金融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它不是单靠一个部门就可以完成的。在此基础上,东莞市财政局联同科技局、经信局、外经贸局、发改局、市金融工作局、中国人民银行东莞中心支行、银监会、试点银行,组建了一个共同参与的协调机制。

4、东莞科技金融企业规模不断扩大。2015年,东莞市上市企业已有32家(17家在a股上市、15家在境外上市),上市后备企业达114家;在全国股权转系统挂牌的企业有36家,在前海股权交易中心挂牌的企业近200家,数量均居全省地级市第一位。作为广东省第三条民间金融街,东莞民间金融街已签约进驻金融机构及企业20多家,融资额累计约20亿元;目前在东莞的p2p金融平台有30多家。

(二)东莞科技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尽管东莞在科技金融各个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但是相对于其他地区,这些措施还远远不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比较多。

1、未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制度环境。到目前为止,东莞还没有制定一系列相对应的支持科技金融政策法律法规,有的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这部法律适用范围较广,对东莞本土企业针对性不强。一个地方经济要可持续、健康地发展,首先要把这个地方的制度环境先建立起来,才能保障各方的合法权益不受到损害,才能保证一个比较公平竞争的环境,否则,科技金融各项具体实施方案、办法在执行的过程当中会因为遇到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却找不到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解决而显得比较棘手。

2、科技金融的支持渠道相对比较单一。当前,东莞科技金融的资金渠道来源于政府主导。无疑,当前我国的科学技术与金融的融合处于萌芽阶段,按照发达国家的经验,在科技金融的初期,政府主导为主,但是政府在主导整个科技金融资金来源的同时,要适时地引导金融机构、社会力量进行投资,建立一个多层次的科技金融市场。在目前情况下,东莞还没有建立起一个专门的科技银行,这个科技银行是满足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建立的。同时,东莞市政府也鼓励中小微企业以知识产权进行质押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然而对知识产权的评估是一个艰难的工作;另外,东莞的信用担保制度也很不健全,这样会造成金融机构在借贷的同时,也会使到一部分优质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或者项目融不到资金而半路夭折。

3、金融业占地方生产总值比重较低。2015年东莞实现金融业增加值402.71亿元,占全市全年生产总值的6.4%;2016年东莞实现金融业增加值441.64亿元,占全市全年生产总值的6.5%,而发达国家金融业占GDp比重在15%以上,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的这一比重超过13%,广州、苏州等城市超过7.5%。由此可见,金融业在东莞市经济总量中的地位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4、发展结构不平衡,金融新业态规模和数量少。东莞有银行、证券、保险等传统金融机构129家,但是其他金融机构数目较少,例如:小额贷款公司只有17家,融资性担保公司41家,科技支行仅2家,a股上市公司32家,只有少数几家公司成功发行了私募债。这些数据说明,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在企业融资中仍然占绝对主导地位,金融新业态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本土天使投资基金数量还没有突破零,境内上市公司数量也不多。因此,虽然东莞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建设已经开始取得突破进展,但是东莞仍需努力建设完整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并且在金融产业结构上进行不断优化升级。

5、科技金融中介市场不完善。科技金融中介机构在科技金融市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对优质科技企业与劣质科技企业进行甄别与筛选,充当科技信贷资金供需双方之间的桥梁,同时为促进科技金融体系正常运转提供必要的中介服务。由于科技企业投资具有的高风险性加剧了信贷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与道德风险,如果科技金融中介机构不完善,那么科技企业将难以获得科技融资。东莞几乎没有本土的科技金融信息咨询服务平台、信用评级机构、科技企业资产评估机构、科技贷款担保机构等科技金融中介结构,毫无疑问,这将会严重限制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事业的发展。

二、东莞科技金融发展路径

东莞要推动科技与金融的融合与发展,应立足东莞产业实际,借鉴苏州、深圳、杭州等先进城市经验,着力提高科技创新与现代金融意识,加快完善相关科技金融政策,创新科技金融工具,建立一套多元化投融资机制,鼓励科技企业进行融资,发展科技金融中介机构等。

(一)发挥政府在科技金融工作中的主导作用。东莞科技产业与金融的融合在当前处于初级阶段,在这一阶段,政府要责无旁贷地承担起主导性工作,在工作中发挥主心骨的作用。否则,科技金融建设工作就会乱成一盘散沙,最终会导致所有的责任在各参与方之间互相推脱,形成互踢皮球的局面。在这一方面,东莞市政府可以制定出一套税收激励机制,鼓励科技型企业科技创新;另外,由于东莞是以全球加工出名,东莞的产业对科技的依赖性本身不高,这就造成东莞科技产业相对比较薄弱,到目前为止,东莞只有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4个省级实验室,这显然不能够满足东莞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需求,因此政府的专项资金应该拿出一部分资助非营利性科研机构的建立以及这些科研机构的科研活动,鼓励更多全国著名的高校在东莞建立研究所,同时应通过政策鼓励引导企业成立科研部门,不断积极地进行新产品的研发。

(二)建立一个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协调机制。鉴于科技融资的风险性,首先,政府有必要搭建一个科技企业融资担保体系,这个体系由政府控股或者参股的担保公司、再担保公司、信用风险分担机制、信贷风险补偿金组成。同时,应充分发挥保险的平衡作用,大力发展贷款保证保险和信用保险业务,稳步扩大出口信用保险对科技企业的服务范围;其次,政府可以主导组建科技银行,针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支持。

(三)出台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东莞科技金融在发展的同时,也要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来保障各参与方的合法权益,引导风险投资、天使投资、创业基金、产业基金等新的金融模式参与进来,减少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对银行贷款的过度依赖,确保各参与方合法利益不受到损害。

(四)构建一个科技金融的全方位平台。科技金融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它涉及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等多个参与方,要实现这个系统工程各参与方信息的相互衔接,有必要也非常迫切地需要建立一个整合各参与方资源的平台。政府、资金需求方、资金供给方、科技金融中介机构等在内的参与主体在平台注册,政府承担平台建设、推广、维护、信息和数据统计、提供政策性担保和再担保、政策性补贴等服务,同时定期公布科技型企业的融资需求、政府专项资金政策、风险投资状况、创新创业项目、企业信用评级等信息,并且不断地进行更新,有效地衔接政府与企业、银行与企业、风险投资公司与企业等之间的信息沟通,搭建起各方互动的工作桥梁。

(五)发展科技金融中介机构。科技金融服务中介机构在科技金融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作用:如减少信息不对称、节约交易成本、提高融资效率等。政府应该对科技金融中介机构给予税收优惠、信贷支持,对科技金融中介机构的人才引进要采取激励措施,这样才能使科技金融服务中介机构有光明的前景。

(六)完善科技金融担保、再担保体系。由于商业性的担保机构是追利避险的,而科技创新与科技投资又具有高风险性,因此如果仅靠市场机制的作用,科技融资担保体系是不可能建立起来的,而单纯靠政府的补贴,科技融资担保覆盖面太窄。因此,应该采用“担保市场化,再担保政策化”的措施,把担保环节交给市场,政府对担保融资提供政策性再担保和补贴,以此提高科技企业融资担保的信心,降低投资风险。

(七)成立科技金融服务中心,优化整合科技创新资源。东莞要实现科技与产业融合,必须立足服务创新型经济全局,突破部门思维、跳出行业利益、树立大金融和大科技观念,重点要成立科技金融服务中心,并以服务中心为主导,进一步整合各方面科技创新资源。为此,要尽快成立东莞科技金融服务中心,搭建银科企合作平台,完善科技金融信息服务平台,要加强对科技金融工作的组织领导及人才、社会舆论等方面的支持,要扩大科技金融的宣传,提高政府、企业与社会的科技金融意识;吸引培养科技金融人才,充分借助利用广州、深圳的科技金融人才为东莞市服务。

(八)鼓励民间金融开展天使投资与风险投资。由于政府加大了对民间金融的监管力度,东莞庞大的民间富余资金需要在更加合规、安全的基础上向其他高收益投资领域发展。根据发达国家经验,天使投资和风险投资具有高风险、高收益性,是科技发展的“推进器”。而东莞目前还没有天使投资机构,风险投资机构也很缺乏,东莞市政府应该拨出财政专项资金向天使投资和风险投资机构提供补贴,以鼓励和引导民间金融向天使投资与风险投资领域发展。

(九)鼓励科技企业利用ipo、“新三板”、地方股权交易中心、私募债券等方式融资。天使投资和风险投资主要投资于创新创业企业的初创期,而企业进入成长期后,需要的资金量更大,但是其风险和收益相对较小,那么这个时期的科技企业就要积极利用ipo、“新三板”、地方股权交易中心、私募债券等融资方式。

(十)推动科技企业上市融资,搭建科技金融后台支撑。东莞应大力借鉴先进城市培育上市公司的经验,将推进企业上市作为培育新兴产业、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建设创新型经济的重要动力。为此,重点要进一步加大对拟上市科技型企业的政策支持,进一步实施科技型企业上市融资资助计划,进一步做好上市后备企业的筛选和培育工作,引导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鼓励具备条件的企业在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参加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挂牌交易试点,进一步落实好科技型中小企业上市和挂牌新三板的奖励支持政策,推进松山湖产业园区进入“新三板”扩容试点。

三、结语

东莞发展科技金融是推动东莞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东莞应采取多种措施,并通过多种渠道促进科技金融全方位发展。在这过程中,必将遭遇挑战与阻碍,需要各个参与主体的全力配合才能取得有效成果。

主要参考文献:

[1]陈肯界.东莞科技金融发展现状与对策[J].中国市场,2015.

[2]刘建.东莞科技金融现状与问题研究[J].科技资讯,2017.

[3]李文洁,秦川.科技金融结合助推创新型经济发展[n].东莞日报,2013.

[4]胡青善.科技金融是东莞发展创新型经济的主动力[n].东莞日报,2012.

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篇8

张利珍(1989-),女,四川内江人,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2012级研究生,研究方向:风险管理与保险。

摘要:在当今的经济形势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同时科技与金融是社会发展的两大引擎,科技与金融的融合发展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我国也在科技金融发展方面做了深入研究。本文通过对科技发展各阶段的资金投入进行分析,同时与发达国家比较得出我国对基础阶段研究投入不足以及融资难问题,通过分析原因,得出要增强基础研究能力就要改变政府单一投入的现状,同时优化资金来源以及资金资源配置结构。

关键词:经济形势;科技金融;发展动态;融合

一、引言

在现代经济中,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科技与金融的融合发展在中国乃至全球的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世界范围来看,进入新世纪以来,科学与技术的融合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新技术层出不穷,新的金融产品也是日新月异。科技与金融的融合发展动态以及发展的方向趋势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如何使科技与金融更好的融合并促进经济的良好发展是我们亟需探索的课题。本文通过与发达国家研究经费来源及使用情况的比较,发现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R&D经费,不仅在量上有决定的优势,而且在质上更有良好的优化配置。大量而且优化的资金投入不仅为美国的世界头号经济大国的地位奠定了基础,而且成为近些年美国经济的增长点。

从目前情况看,虽然我国的R&D经费总量在世界上处于中上等水平,但是R&D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非常低,并且经费的优化配置非常不合理,中国的R&D经费投入大多集中在“试验发展研究支出”,投入在产品的末端,中国的基础研究支出最为薄弱,因此造成了中国制造转为中国创造的难度非常大,中国产品附加值低,只能通过较低的人力成本取得收益。因此要改变这一现状就要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并且优化资金来源及资金的投入方式。

二、我国科技与金融融合发展动态

科技金融是金融资本促进科技创新以及帮助研究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简单说来,就是金融促进科技的发展,科技成果的产生离不开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所以我们从高技术产业出发,探究科技金融发展的动态,通过总结我们得出:在当今形势下科技金融具有以下特征:

(一)我国科技与金融发展稳步增长,高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占GDp的比重不断升高,从1995年的0.065增加到2011年的0.187,比重增长了将近二倍,由此可见我国的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了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同时优化了产业结构,促进了企业的转型。

(二)我国R&D经费投入以政府为主,企业投入严重不足,但这一现状在逐渐改变,企业投入所占的比例逐渐提高但仍然与发达国家差距很大。并且R&D经费投入的分配不合理。比如2011年我国R&D经费中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研究经费的分布结构为4.7%、11.8%、83.4%,由此可见我国经费的投入大多集中在“试验发展研究支出”上,照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我国企业主要侧重于试验发展活动,因为试验发展的投入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与基础投入的高风险相比,能获得不错的收益,但也照成了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及有效专利水平不高,基础研究非常薄弱,产品的附加值较低。

(三)高科技企业中无形资产在总资产中的比例高,无形资产往往高于有型资产。传统型企业在创办时大多以设备、机器等有型资产为主,而在高技术企业则不同,在中国的科技型企业大多为中小企业,有形资产规模小,通常拥有的是专利权、知识产权、非专利技术等,由于无形资产占比高,也就造成了高风险性。

三、我国科技金融发展问题及分析

(一)R&D经费总量与分配不合理

我国的R&D经费从1995年的384.67亿元到2011年的8687.01亿元,扣除Cpi的增长也是有了不错的提高,从另一个角度分析,R&D经费占GDp的比重来看,从1995年的0.0085到2011年0.0185,也有了不小的提高,所以我国高新技术研发投入量是在稳步增加,从市场上来看,我国的高技术企业的发展良好,并且其主营业务收入也在稳步提高。

但与发达国家比较来看,还是有很大差距,并且相关投入的分配也不合理,资金的来源也没有优化,政府负担绝大多数的研发资金。在资金分配方面,以2011年为例,美国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研究的百分比分别为16%、23%、61%。然而在我国以上三种研究支出比例为:4.8%、11.8%、83.4%。由此可见我国的R&D经费投入大多集中在研发的末端——试验发展研究,这就决定了我国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的现状,这也是我国产品低附加值的根本原因。

(二)高技术中小型企业的融资难问题

经历了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当今无论世界上还是我国,银行业都高度重视风险控制,普遍以安全性为经营第一原则,严格实施贷款责任人追究制度,减少银行的坏账率。由于科技金融存在高风险,使得高科技中小企业要获得贷款,尤其是研发贷款非常困难,这就制约了我国高科技企业的发展。从另一方面讲,目前政策鼓励银行向高科技中小企业贷款,有相应的扶持,通过贷款支持研发,科技成果转化为新的生产力以及高科技产业得到发展时,虽然银行承担了高风险,但是因为我国贷款利率的管制,也无法实现与风险对应的收益,这就势必降低银行实施贷款的积极性。

四、我国科技金融发展的建议

(一)增大基础研究投入量,提高企业投入积极性

我国应该完善产学研相结合体系,从世界发达国家来看,企业是研发的主体,我国也应该通过鼓励企业自身进行基础、应用、试验发展全链条研究,再通过完善的专利保护体制,合理的技术转让条例保护企业的研发利益,增加企业研发的积极性。

(二)完善科技型企业贷款机制,建立市场化融资模式

由于我国金融没有完全市场化,银行贷款利率受到管制,银行的信贷收益是相对固定的。对于高新技术企业贷款,虽然承受了高风险,但是没有得到相应的收益,违背高风险高收益的原则。要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从以下两点出发,第一,建立专门性的科技银行,专门针对科技型企业发放贷款,这肯定需要国家的政策支持。第二,从根本上讲,建立良好的贷款担保机制,将高科技企业贷款进行市场化融资,成立对科技企业专门的审批机制,适当增加银行的自,此外还可以让民间资本参与其中,让政府和民间共同促进科技金融的发展,共同促进社会的进步。

基金项目:本项目得到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创新型科研项目(低碳经济浪潮下科技金融的发展动态及融合趋势,CX2014Sp124)资助。

参考文献

[1]赵昌文.科技金融[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26

[2]房汉廷,关于科技金融理论、实践与政策的思考[J].中国科技论坛,2010,(10)

[3]约瑟夫·熊彼特.何畏,易家详译.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40-60

[4]索洛.对增长理论的贡献[J].北京:经济学季刊,1956,(2)

[5]王新红.影响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融资能力的因素分析[J].经济特区,2007,(10):270-271

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篇9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基础条件

近年来,市经济社会发展迅速,科技整体实力不断提升,区域创新体系日益完善,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截至底,全市经重新认定的部级高新技术企业107家,占全省总数的70%,科技型中小微型企业近2000家。在金融基础方面,“引银入黔”、“引金入筑”工程取得明显成效,市金融体系日益健全,金融基础设施日益完善,金融服务环境不断优化,金融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持大幅增长,直接融资占比不断提升。以来,市启动实施科技金融计划,出台了《市科技金融专项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市科技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等政策文件,在搭建科技贷款合作平台、健全创业风险投资机构、加强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这些,都为深入开展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指导思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科技创新和产业化需要金融的支持,同时也为金融体系健康发展拓展了空间。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是支撑和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的着力点。“十二五”期间,我市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牢把握“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按照“坚持走科学发展路、加快建生态文明市”的总要求,紧紧围绕我市“工业强市”和“城镇化带动”两大战略,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高新技术及战略性新兴产业跨越式发展为目标,积极探索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源对接的新机制,充分发挥财政性资金“杠杆效应”,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搭建起有特色的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全面壮大我市科技实力,把建成中国西部地区科技企业家创业的摇篮、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的重要基地。

(三)基本原则

1.发挥比较优势。根据资源禀赋、产业特征、区位优势、发展水平等基础条件,有针对性地搭建高端装备制造、磷煤精细化工、铝精深加工、食品医药、电子信息等特色优势产业贷款合作平台及组建专业性创业投资基金,充分利用优良的生态、气候资源和宜居、宜游、宜业环境,吸引科技领军人才带技术、带资金、带项目到创业发展。

2.整合各方资源。发挥财政科技投入的引导放大作用,有效整合各级各部门的科技资源、项目资源、财政资源和金融资源,引导和带动社会资本参与科技创新、投入实体经济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支持,共建共享科技和金融结合的各类载体和平台,尽快健全科技投融资体系,做大科技投融资总量。

3.着力制度创新。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政策要求,积极借鉴发达地区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的先进经验,同时结合自身实际和特点,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努力创新金融工具、金融产品,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微型企业提供可靠、便捷的融资渠道。同时,加强科技金融运行的监测和监管,建立健全风险防控管理的体制机制。

4.加强统筹协调。强化科技金融顶层设计,建立和完善科技部门与金融管理部门、财税部门以及其他相关机构的科技金融协调机制,加强对有关区(市、县)的指导和扶持,广泛宣传和动员企业积极参与,健全长效工作机制,形成条块结合、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

二、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五年的探索、实践,建立健全以“五公司、一中心”(“五公司”即科技风险投资公司、科技担保公司、科技小额贷款公司、科技企业信用服务公司、科技成果评估交易公司,“一中心”即科技金融服务中心)为引领,“五平台、一通道”(“五平台”即天使资金平台、股权投资平台、贷款合作平台、信用服务平台、产权交易平台,“一通道”即推动科技型企业进入上市融资和代办股份转让系统等场外市场挂牌的通道)为支撑,“五补助、一补充”(“五补助”即投资风险补助、投资保障补助、科技贷款补助、科技担保补助、科技保险补助,“一补充”即银行、担保机构、保险机构风险准备金补充)为保障的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投融资服务体系,构造包含种子期、初创期、成熟期各类科技型企业,覆盖从创业到上市全过程,跨越资本市场和资金市场,统筹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的综合性投融资服务供应链,使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微型企业的融资需求得到有效解决,银行、创投机构、担保机构、保险机构、企业的共赢局面基本形成,有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使市成为全省乃至全国中西部地区科技和金融结合的创新示范区域。

(二)具体目标

1.科技实力大幅提升,培育和吸引一批省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分院、分所、重点实验室分支机构、研发中心在我市聚集,新建部级重点实验室或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2—3个、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3个,建成现代药业研究院、工业技术研究院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

2.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年均增幅达到30%以上,力争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6%以上。

3.完善创业风险投资体系,力争政府引导性基金规模达到5亿元以上,聚集和带动社会资本30亿元以上。积极引进省外天使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进入我市,新成立10支左右创业投资基金或子基金。

4.引导和促进企业通过发行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和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等进行直接融资,力争发行企业20家以上,募集资金100亿元以上。

5.加快推动企业上市融资,力争5家以上企业到创业板或中小板上市,20家左右的企业进入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挂牌。

6.构筑8—10个“科技部门、银行、企业、担保机构、评级机构”等多方参与的科技贷款合作平台,重点打造现代药业、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合同能源管理、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专业贷款平台,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可持续的金融服务。

7.通过不断创新融资模式,累计为我市科技企业提供融资300亿元以上,帮助300家左右的企业快速成长。

8.全市科技金融计划财政投入资金(含中央、省级、市级和区县级投入),力争5年累计达到5亿元以上。其中,市级财政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中安排科技金融财政专项资金,并逐年增长。

三、工作内容

(一)大力发展创业风险投资机构

加快培育壮大省科技风险投资有限公司、科富创业投资中心(有限合伙),依托省科技风险投资有限公司、火炬高新技术企业服务中心、高新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等机构建立科技投融资服务战略合作联盟,共同搭建科技投融资服务平台。进一步做大市科技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建立开放式创业投资市场,积极引进省外优秀科技创业风险投资机构参与我市科技金融体系建设,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放大作用,实施投资风险补助,吸引民间资本与引导基金在筑合作设立创投机构(基金)、创投管理机构,新成立10支左右创业投资基金或子基金。加快组建市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和市天使投资基金,建立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库和科技成果评估交易机构,完善成果转化财政奖补政策,运用创业投资机制,吸引社会资本投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二)搭建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贷款合作平台

积极协调有关金融机构,共同搭建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贷款合作平台。重点打造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现代药业、节能环保等专业贷款平台,不断创新金融产品,为企业量身提供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建立科技贷款评审专家库,积极推荐科技专家参与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项目评审工作,为银行信贷提供专业咨询意见。建立科技贷款风险补偿和分担机制,不断扩大市科技金融专项补助资金规模,对符合产业政策、市场前景好的高新技术项目贷款进行贴息补助,对提供科技贷款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给予风险准备金等补助补贴,对获得科技贷款的项目在无偿研发资金上给予倾斜支持,引导和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市科技型企业贷款提供优惠利率和开通“绿色通道”,积极支持国家、省、市科技重大专项、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项目。大力发展科技信贷专营机构,力争设立3—5家科技小额贷款公司,建立相关激励机制促进小额贷款机构与高新技术企业合作,探索开展10家左右科技支行试点。通过搭建贷款合作平台,形成多方参与、互惠共赢的合作模式,支持传统特色优势产业转型升级,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做大做强。

(三)创新和完善科技担保服务体系

鼓励国有担保公司及其他担保机构为科技型企业及企业创新活动开展融资担保业务,通过补贴或奖励,引导银行和担保机构接受知识产权质押或知识产权的反担保。加快组建2—3个科技担保公司,积极探索知识产权质押、股权质押、应收账款质押、未来收益权质押、其他权益抵(质)押、金融租赁等多种担保方式,逐步扩大信用担保,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支持。鼓励民间资本设立科技担保机构,集成现有各级担保机构的资源优势,形成面向科技型企业的科技担保网络。鼓励创业投资机构投资参股科技担保公司,促进科技担保与创业投资协同发展。积极探索和逐步完善科技担保机构的风险补偿机制,实现担保机构与科技企业互利共赢。

(四)培育和支持企业进入多层次资本市场

培育和支持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启动实施“科技型企业上市培育计划”,积极开展市科技型中小企业上市资源调查和分析,推动有潜力的企业进入上市企业资源储备库,加快企业直接融资步伐;推动制定《关于支持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进入代办股份报价转让系统配套扶持政策》,支持高新区进入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力争推动5家科技型企业进入创业板或中小板上市,推动20家企业进入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或天津股权交易所挂牌。启动实施市科技型中小企业集合票据、集合债券发行工作,择优选取、优先支持有融资需求的优秀科技型企业发行集合票据和集合债券,对参与发行集合票据和集合债券的科技型企业,市科技金融专项补助资金给予“投资保障补助”。探索利用信托工具拓宽融资渠道,筛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重大技术改造项目和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发行信托计划,并与银行贷款、股权投资、融资租赁等形成组合和优势互补。

(五)积极开展科技保险工作

鼓励保险公司开展科技保险业务,支持保险公司开发和创新科技保险产品,支持开展自主创新首台(套)产品的推广应用、科技企业融资以及科技人员保障类保险,加大对科技领军人才、科技企业核心高管人员的保险服务力度。进一步完善科技保险财政支持政策,对科技企业保险费用支出进行补助。提高保险中介服务质量,大力拓宽科技保险服务领域。建立科技保险风险准备金制度,逐步完善风险共担机制,提高保险机构发展科技保险的积极性和持续性。

(六)建立健全技术产权交易市场

加快组建科技成果评估交易机构,完善科技成果定价、转移、转让机制,推动技术产权交易市场的发展和完善,建立健全技术产权交易制度和规则,为重大专利及非专利技术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搭建平台,为金融资本、技术成果拥有人搭建合作桥梁,加快促进我市自主创新成果及省外、国外引进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建立有利于技术产权流转的监管服务机制,充分利用产权交易所,依法规范开展产权交易,为科技企业产权转让特别是知识产权质押物流转、处置等提供服务。

(七)完善科技企业信用体系

以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和科技贷款合作平台为抓手,加快建立健全科技企业信用评价体系。搭建科技企业征信平台,逐步建立和完善科技企业信用信息档案系统;引入或组建专业信用评级机构,开展重点科技企业信用评级工作,推动建立科技企业信用报告制度;启动实施“市星级信用科技企业培育计划”,利用信用激励机制引导和鼓励企业诚信发展;推动科技型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更新投融资观念,为深入推进科技与金融结合打牢微观基础。

(八)建立健全科技金融中介服务体系

积极探索科技金融服务公司化发展道路,完善科技金融服务的各项功能。成立市科技金融服务中心、市科技资产控股公司,作为科技金融政府引导资金的出资主体和财政性科技资产资本运营主体。在现有火炬高新技术企业服务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服务机构的基础上,鼓励设立新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和新的管理咨询、投资咨询等公司,不断培育壮大我市科技金融中介服务机构。发挥好中介服务机构的桥梁纽带作用,组织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进行项目、资本对接,开展企业融资咨询、融资讲座及银企洽谈会、重点项目推荐会等活动,切实推动银企、银保、银创、投证合作。建立完善科技企业、科技成果数据库,做好科技项目的储备和筛选工作。建立健全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重大科技平台、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市级以上重点科技项目、科技政策法规、科技金融产品等科技信息收集、统计、制度,逐步形成集信息共享、风险投资、银行贷款、担保、培训、产权交易、专业中介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四、计划进度和阶段目标

(一)全面启动阶段

1.启动实施科技计划与项目管理改革,增设科技金融计划,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中单列科技金融专项资金,制定科技金融补助政策,针对科技型企业广泛开展科技金融宣传和培训。

2.制定出台《市科技金融专项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市科技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市星级信用科技企业培育管理办法》、《市科技型企业上市培育计划》等政策文件。

3.加强科技金融机构建设和基础制度建设,“五公司一中心”、“五平台一通道”、“五补助一补充”的科技投融资服务体系初具雏形,两年累计为我市科技企业提供融资50亿元以上。

4.引导省科技风险投资有限公司和火炬高新技术企业服务中心参股组建2—3支创业投资基金或子基金。

5.市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加大对大学生(含硕士、博士生)创业的支持力度,为高新开发区大学生创业园等孵化器内的初创期企业提供“种子资金”;启动实施“1020”计划,加大对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的支持力度。

6.力争推动1—2家科技型企业到创业板、中小板上市。

7.与有关合作银行、担保机构搭建3—5个贷款合作平台,力争为科技企业提供贷款融资30亿元以上。

8.设立1—2家科技小额贷款公司、1家科技担保公司,开展4家左右科技支行试点。

(二)纵深推进阶段(2013—2014年)

1.基本完成科技计划与项目管理改革,财政科技投入占财政经常性支出的比例逐年提升,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的财政投入占财政科技投入的比例大幅提升。

2.调整完善科技金融各项政策和制度,“五公司一中心”基本实现规范有序、运转高效的目标,“五平台一通道”搭建完毕,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五补助一补充”杠杆和放大效应明显体现,两年累计为我市科技企业提供融资150亿元以上。

3.力争推动2—3家科技型企业到创业板或中小板上市,推动5—10家企业进入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挂牌。

4.新组建3—4支创业投资基金或子基金。

5.新搭建3—4个贷款合作平台,力争两年累计为科技企业提供贷款融资80亿元以上。

6.设立1—2家科技小额贷款公司,1—2家科技担保公司,设立5家左右科技支行。

7.建立科技企业项目库及科技成果库,搭建高新技术企业信息服务平台,形成科技金融信息资源共享机制。

(三)总结提高阶段(2015年)

1.完全形成以“五公司、一中心”为引领,“五平台、一通道”为支撑,“五补助、一补充”为保障的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投融资服务体系,当年累计为我市科技企业提供融资100亿元以上。

2.全市(含各区、市、县)科技金融政府引导性基金规模达到5亿元以上,聚集和带动社会资本累计30亿元以上。

3.力争推动2—3家科技型企业到创业板或中小板上市,推动5—10家企业进入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挂牌。

4.新组建2—3支创业投资基金或子基金。

5.新搭建2—3个贷款合作平台,力争为科技企业提供贷款融资70亿元以上。

6.设立1—2家科技小额贷款公司,1—2家科技担保公司,累计设立7—8家科技支行。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科技金融工作的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科技金融结合工作的领导,在适当时候成立市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组织保障,创造政策环境。领导小组定期或不定期邀请省直相关部门、监管部门以及相关金融机构共同召开促进市科技和金融结合工作联席会议,研究和解决科技金融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形成领导有力、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工作体系。切实发挥政府对科技金融的规划引导、政策保障、风险管控作用和市场配置金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市科技局与相关部门和金融机构要建立经常性的沟通协作机制,加强对各区(市、县)科技金融工作的指导和支持,逐步形成有效的目标管理、督促检查和激励约束机制。

(二)进一步加大财政科技投入

严格执行国家科技法律法规,落实《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进一步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确保财政科技投入增长幅度高于地方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实现科技金融引导资金投入占科技经费比例逐年增长,力争全市市域范围内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的财政投入5年累计达到5亿元以上。深化科技计划和科技经费管理制度改革,综合运用无偿资助、偿还性资助、创业投资引导、风险补偿、贷款贴息以及后补助等多种方式,鼓励和引导全社会加大科技投入、支持科技创新。

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篇10

[关键词]农业科技;金融支持;措施与建议

[中图分类号]F8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13)04―0154―02

农业科技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重要支撑,特别是农业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程度提高,对农业科技的需求程度也随之增加。随着国家推动资源要素向农业和农村配置,金融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也逐步加强,成为农业科技发展的动力。但是,农业科技企业自身信贷吸纳能力弱,农业保险作用未能发挥,农业担保体系弱小,金融机构在产品设计上满足不了农业科技创新的需求,多方面因素制约了金融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

一、金融支持农业科技创新面临的问题

(一)农业科技贷款条件严格、程序复杂,农业科技企业很难满足贷款要求。目前,由于农业科技企业多属于成长型企业,受资产结构不清、发展前景不明等因素的影响,信贷风险普遍较高。对此政策性银行、商业性银行对农业科技贷款都提出了较为严格的贷款条件。农业发展银行对农业科技贷款采用商业贷款管理,贷款必须满足抵押条件,并经过银行及科技部门双重审批。即使农业科技项目符合贷款要求,科技创新主体还需要有不低于项目总投资20%的资本金和经济实力较强的其他企业法人为其担保,贷款门槛高。商业银行对农业科技企业的贷款发放执行与其他企业同样的审贷标准。特别是对小微型农业科技企业发放贷款时,不仅要求企业提供土地、厂房作抵押,大部分还规定抵押物中要有一定比例的股东房产,民营企业还需法人夫妻双方承担连带责任,并要求企业信用等级在a级以上,贷款门槛较高,多数小微型涉农科技企业很难达到。

(二)农业科技预期收益不稳定、成果估值难弱化了自身信贷吸纳能力。农业科技发展一般开发周期长、投入大。正常情况下,一个农业新品种从研发到广泛推广需要6-8年完成,一项新技术需要3-4年完成。而且,在农业科技的每一个发展阶段,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同时还面临着技术风险、应用风险、市场风险以及管理风险。农业科技发展的上述特征决定了农业科技研发成功难、预期成果估值难、成果转化应用难弱化了农业科技自身信贷吸纳能力。信贷吸纳能力较弱。商业性金融机构从利润收益、风险管理、贷款责任等角度出发,介入意愿较低,不愿为企业,尤其是成长初期的企业办理此类高风险贷款。据统计,截至2013年2月末,齐齐哈尔市风险投资资本投入到新农业及生物科技行业的金额分别占总投资金额的1.9%和0.67%,而且由于风险投资机构较为谨慎,对于种子型农业科技企业的支持更是微乎其微。

(三)金融制度安排和产品设计存在缺陷,不利于支持科技创新业务开展。农业科技产业具有高风险性和可抵押资产较少的特点,但大多数商业银行没有建立与农业科技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信贷管理制度,对农业科技企业贷款执行与其他企业同样的审贷标准,企业在创新产品产业化之前难以得到银行信贷资金支持。同时,金融机构对农业科技企业发放贷款时,抵押物仍以土地、厂房、机器设备等为主,由于抵押物的流动性限制,知识产权质押、农产品抵押、林权抵押贷款、应收账款质押贷款等贷款方式发放规模有限。而且农业科技企业的专利权、商标权等知识产权转化为产品、升级为产业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在无形资产价值认定非常困难,转让市场规模较小、流动性较差。

(四)农业科技相关险种有待开发,农业保险的风险保障与分担作用尚未充分发挥。由于农业本身受自然环境影响大,农产品价格波动大,而黑龙江省单个农户经营的落后农业生产方式和组织形式,有效规避农业生产过程的灾害风险和市场价格波动风险较弱,急需参加保险转移风险。但近年来,农业保险发展迟缓,导致投保的农户与企业少,受灾损失难以分散,农业生产面临着巨大的自然灾害风险。目前,黑龙江省开办涉农保险业务的机构主要是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和人保财险公司,农业保险险种非常有限。同时,农业保险在发展中,由于存在着交易成本高、补偿范围认定较难、缺乏重大自然灾害补偿机制等问题,导致农业保险业务发展缓慢,农业保险的风险保障与分担作用尚未充分发挥。2012年,种植业保险覆盖面积仅为8551万亩,仅占全省农作物植面积的39.2%,赔付金融仅为11.71亿元。据资料显示,黑龙江省洪涝灾害年均损失20亿元左右,旱灾损失10亿元。

(五)担保体系弱小,放大能力不足以支持农业科技信贷需求。目前,黑龙江省农村地区中小企业和农户的信用体系建设还不完善,金融机构为了保证贷款安全,在提供贷款时要求企业提供有效的质押物或通过第三方进行担保。但企业能满足银行抵押要求的资产少,缺乏有效的质押物。如农产品加工企业用机器设备等作抵押,金融机构认为此类设备更新换代快、折旧率较高,变现价值低,影响保障效力,不同意作为质押物。同时,由于地方财政困难,中小企业担保中介组织发展缓慢。目前,黑龙江省目前为中小企业服务的融资担保机构有110家,有一定经济实力担保的政策性机构仅有50多家担保机构,年担保能力仅为100多亿元,而且担保机构主要集中在省内大城市面向制造业、流通业,县级面向农业担保机构相对弱小,甚至没有担保机构。与农业科技企业和融资担保需求相比,农村担保机构无论在数量与还是担保能力上都有较大差距。

(六)农村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僵化,融资成本偏高。由于农村金融机构处于政策性扶持而又完全商业化运作的特殊经营特征,加之农村金融风险分散机制不健全,在农业科技企业信用程度较低的情况下,导致农村金融机构对农业科技企业的贷款利率已经远远对城镇其他企业的贷款利率,严重削弱了农业科技企业的贷款有效需求。2012年我省有的涉农金融机构贷款年利率11.358%,与农户贷款利率一样,融资成本高于城市企业和居民,超过农业科技企业的实际盈利水平和承受能力。

(七)金融支持农业科技创新没有形成整体合力,配套建设有待完善。目前,由于某种信息交流不畅、沟通机会少等原因,金融机构与农业、科技部门之间的缺乏信息共享和支农共建平台,金融机构与科技、农机、农技等部门联系较少,对农业科技发展的现状及前景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对农业科技企业的经营性质和经营风险缺乏掌握,农业科技部门对金融部门的信贷管理制度缺乏相应的认识,导致同时这些部门与金融机构也衔接少、配合少,影响了金融支持农业科技创新的深度和广度。

二、对策建议

(一)建立科学的农业科技研发推广模式,提高研发效率。鉴于农业科技的公共性及外部性的特点,应建立“政府主导、企业推动、院所保障、金融支持”的研发推广模式。政府部门要加强对农业科技研发推广的支持,确定发展目标和重点及保障措施,设专项经费重点推进产品研发、市场推广、对外合作、技术引进等环节。企业要发挥在产业化育种、成果转化与应用等方面的作用,增加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高校、科研机构要建立科技转化机制,开展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活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金融部门要建立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相结合、风险投资与风险保障相结合的多元化金融支持机构,合理满足农业科技资金需求。

(二)从制度层面支持农业科技发展,提高金融支持的有效性。金融机构要根据农业科技企业的发展特点,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农业发展银行把涉农企业在研发育种、农产品改良、土地改良及高效灌溉等基础性农业科技发展的资金需求纳入政策性贷款支持范围,发挥政策性金融对农业科技发展的支持作用。商业性金融要制定符合农业科技企业特点的信贷管理办法,拓宽贷款主体、简化贷款流程、提高授信额度,满足农业科技企业科技研发、成果转化推广过程中的信贷资金需求,满足专业合作社及农户开展设施农业、标准化种养殖、技术改造的资金需求。

(三)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满足农业科技多元化资金需求。金融机构要创新符合农业科技企业特点的抵(质)押担保方式和融资工具,探索以农业科技型企业的股权、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为质押的融资业务,简化质押环节,完善技术知识产权评估、登记操作流程标准,探索集体林权抵押贷款、大型农机具抵押贷款、应收账款质押等贷款模式,开展股权质押融资和中小企业股权信托融资,对重大科技专项资产实行证券化,发展可转换债券、票据贴现、贸易融资等低风险业务,既降低了银行风险,又有效弥补产业化的资金缺口。

(四)探索扩大农业保险范围,发挥保障及风险分担作用。一是延伸农业保险体系。在农业较为发达地区、粮食主产区建立农业保险公司,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为农业生产分担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二是保险公司要探索适合农业科技创新的保险产品,将科技育种、农业机械、农作物及畜牧品种改良、标准化养殖等涉及的农产品纳入农业保险范畴。三是加大财政对农业保险的补贴力度,充分调动保险公司的积极性,针对农业大灾之年出台对保险公司的有效补偿机制,弥补保险公司承保农业科技项目的风险损失。

(五)金融化运作,优化财政资金的引导效能。各级财政在自身财力范围内,综合运用无偿资助、偿还性资助、创业投资引导、担保、贴息、保费补贴、税收优惠等方式,引导和带动社会资本参与农业科技创新。通过设立风险补偿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等方式,探索建立对农业科技企业贷款的风险分担机制和奖励补贴机制,引导金融资本和民间资金参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探索财政农业资金的金融化运作的新形式,政府与民间金融组织建立农业新产品、新技术合作研发机制,资金循环使用,最大限度地发挥财政资金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