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经济盈亏平衡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01:28

工程经济盈亏平衡点篇1

关键词:盈亏平衡分析医院经营管理

一、引言

盈亏平衡分析法是指把盈亏平衡点作为基础,对医院的销售量、成本以及利润做盈亏平衡分析。盈亏平衡点也称盈亏临界点、保本点,表示总销售额与总成本相等时的产量,既没有盈利也没有亏损的状态,如果销售量小于盈亏平衡点时的产量,则是亏损状态,如果销售量大于盈亏平衡点时的产量,则是盈利的状态。盈亏平衡分析法是一种常见的应用于对企业产量、成本、利润三者的评估方法,将其应用到医院的经营管理,可以对医院服务量、成本以及盈亏三者进行合理的分析评估,有利于医院科室经济管理的强化。近年来,盈亏平衡分析法在医院的经营管理中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和强化作用,效果明显。现对近年来盈亏平衡分析法在医院经营管理中的应用及应用效果进行评估,以明确其在医院经济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二、盈亏平衡分析法在医院经营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盈亏平衡分析法在医院经营管理中的应用主要是针对医院成本、服务量以及盈亏三者的评价分析,医院管理人员首先需制定医院成本和和服务量的关系图,找到盈亏平衡点,再根据盈亏平衡方程得到具体的收支情况,制出盈亏平衡图,如此,各项数据更加明确,更加有利于医院的经营管理。

(一)确定医院成本与服务量的关系

医院在为病患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过程中,需要用到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以及材料等,这些消耗的货币表现都可称作是医院的成本,总成本根据成本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固定成本、可变成本两类,固定成本即固定不变的成本消耗,指的是业务量的增减变化不影响成本的高低,例如工资、固定资产折旧所需费用等;可变成本也称变动成本,这些成本与服务量呈正相关,服务量增大,变动成本随之增大,服务量减少,变动成本随之降低,如医疗卫生材料等。根据以上分析的成本与服务量的关系,即可制定出成本与服务量的关系图表。

(二)找出盈亏平衡点,建立盈亏平衡方程

盈亏平衡分析法通过研究医院成本、服务量和医院的收益来确定医院的盈利或亏损,而盈亏平衡点是指医院不盈不亏时医院的总成本与服务量相等,对应制定出的成本与服务量的关系图表中成本与服务量的交点。盈亏平衡方程即为,利润=总收入一总成本=总收入一固定成本一变动成本,还可以继续细分下去,改写成与单位业务收入,工作量、财政拨款等有关的方程式,以此应用到医院的经营管理中,得到相关数据,制定图表,获得盈亏平衡时的服务量以及对医院经营管理盈亏情况的明确分析。

三、盈亏平衡分析法在医院经营管理中应用效果的评价

由以上对盈亏平衡分析法在医院经营管理中应用方法的分析中可知,影响医院盈亏平衡的主要因素为医疗卫生服务量、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及单位收入,而影响盈亏平衡点的关键是单位收入和固定成本,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必须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影响因素。盈亏平衡点作为医院的盈亏标志,是医院正常经营状态下的基本工作量的指标,当医院的工作量达到盈亏平衡点时的工作量时医院可以维持正常的经营,处于收支平衡的状态;当医院实际的工作量小于盈亏平衡点时的工作量时,虽然短期内医院可以运作,但长此下去必然会面临经营困难的局面,所以,盈亏平衡分析点是医院正常运作的指标,盈亏平衡分析在医院的经营管理中也可作为一个对经营风险的预测方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由盈亏平衡计算方程可得,在总收入以及固定成本不变,卫生材料等固定成本增加时,盈亏平衡临界值增大,导致上年收益减少,下一年的收入增加,医疗服务量也随之增加;而当总收入以及可变成本不变时,工资、固定资产折旧费等固定成本增加时,医院的收益率不发生改变,但会引起下一年的盈亏平衡点的医疗收入和医院服务量、工作量等增加;如果是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不发生变化,医院的总收入增加,那么,上一年的医院收益率增大,盈亏平衡点的最小收入降低,下一年的医院服务量会相对减少。因此,要明确医疗卫生服务量、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及单位收入对盈亏平衡点的影响原理,在医院的实际经营过程中,采取措施,保证医院的正常运作,提高医院的收益。在实际的工作中,要注意减少医院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增加医院的医疗总收入,增加服务量,提高盈亏平衡点的指标量,在增加医院社会效益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当然,盈亏平衡点指标的变动受到多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在实际工作中,要时刻注意各种影响因素的变化,测定盈亏平衡点,使盈亏平衡分析在医院管理中的指标意义和参考价值得以最大化的展现。

四、总结

现阶段,在我国对于医院经营管理中分析法应用的大力推动下,医院的管理发展势如破竹,再加上医院整体的改革和管理工作的积极配合,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事态呈现出良好的趋势。所以,要充分利用盈亏分析法的参考价值和作用,加强医院的经营管理,促进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殷梅英,刘平.某市级医院mRi、Ct盈亏平衡的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10年5期

工程经济盈亏平衡点篇2

1.1新井初始日产油界限模型

研究新井初始日产油界限的理论依据是盈亏平衡分析理论。应用盈亏平衡分析理论,通过新井固定费用、变动费用、原油产销量以及税金、利润(或净现金流量)的综合分析,确定新井初始日盈亏平衡点产油量,即新井初始日产油界限。由于原油生产自然递减的特殊规律,利润盈亏平衡分析法计算的新井盈亏平衡点产油量每年都不一样,这对油田企业的生产经营没有指导意义,因此,笔者认为油田企业不宜采用利润盈亏平衡分析法。而财务净现值盈亏平衡分析法则不同,该方法不但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而且通盘考虑了新井整个评价期的经济效益,计算的盈亏平衡点产油量也是唯一的,对油田企业的生产经营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因此,笔者建议油田企业的效益分析宜采用财务净现值盈亏平衡分析法。

1.2井网密度界限模型

井网密度是油气开发的一项重要参数,是油藏开发中后期的一项控制指标,井网越密,油气采收率越高,但油气开发的总投资及开采费用也将大大增加。因此,有必要研究采收率与投资费用的关系,找准两者的最佳结合点,即经济界限井网密度。经济界限井网密度是指在一定的开发技术经济政策条件下,达到储量损失最少、开发速度合理、稳产时间较长、经济效益最佳的井网密度。即达到经济界限井网密度时所钻的最后一口加密井所增加的产出正好等于该井的全部投入。文献资料显示,有许多专家学者把经济界限井网密度定义为:油藏开发期内的总投入等于总产出时的井网密度,把本文定义的经济界限井网密度描述为经济合理井网密度。笔者认为这样的定义是欠缺的,众所周知,一般情况下,已知油藏前期新井的边际经济效益是最好的,随着井网的不断加密,新井的边际经济效益会逐渐减弱,即新井的边际经济效益是递减的。当新井的边际经济效益接近于0时,油藏经济效益达到最佳,再增加新井带来的边际经济效益必将小于0,此时,油藏经济效益开始减少,随着井网的继续加密,油藏的经济效益将继续减少,直至为0,这就是许多专家学者所说的总投入等于总产出。从这个过程不难看出,总投入等于总产出时的井网密度是一个不合理的井网密度,因此,不可能是经济界限井网密度。笔者认为,经济界限井网密度与经济合理井网密度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经济界限井网密度在一定技术经济条件下是一个定值,是指能使油藏开发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的井网密度,而经济合理井网密度是一个范围,是指能使油藏开发获得经济效益的井网密度。研究和描述经济界限井网密度的方法很多,目前国内比较成熟的方法是单位面积可采储量界限法。

1.3关停日产油量界限模型

对油井和油藏而言,存在着三个界限产油量

①经营亏损点界限产油量;

②生产亏损点界限产油量;

③关停界限产油量。经营亏损点界限产油量是指油井和油藏的销售收入扣除应纳税赋,并抵消相应生产成本后,刚好还能分担相应期间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时的界限产油量;生产亏损点界限产油量是指油井和油藏的销售收入扣除应纳税赋后,只能抵消相应生产成本(包括因投资而产生的折旧和摊销以及进攻性措施费用),不能分担相应期间费用时的界限产油量;关停界限产油量是指油井和油藏的总销售收入扣除应纳税赋后不能抵消因开井而必然要消耗的直接成本时的界限产油量。研究认为,当油井和油藏的产油量小于生产亏损点界限产油量时还不能马上关停。因为对于一口油井和一个油藏而言,投资是已经发生的,如果在折旧和摊销没有提足的情况下关停,那么剩下的固定资产净值将无法收回,这对企业形成损失;另外,进攻性措施费用也不是生产后期必须要发生的费用;还有职工工资与福利等费用也是必然要发生的,不因油井或油藏的关停而减少和不发生,如果关停,那么这部分人工费用必将转嫁到别的油井和油藏,增加其他井和油藏的负担。因此,从企业整体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等角度考虑,只要油井和油藏的销售收入扣除应纳税赋后还能抵消因开井而必然要消耗的直接成本,就不能关停。

2结论与建议

(1)油藏从方案设计到决策执行再到关停报废的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中,需要进行多次决策。不同的经济技术界限是做出上述决策的主要依据。目前,上述经济技术界限模型已广泛应用于某油田的实际生产,并取得了很好的决策效果。

(2)油藏或油井生产性亏损并不意味着关停。只有在油井和油藏的营业收入扣除应纳税赋后已不能抵消因开井而必然要消耗的直接成本时才考虑关停。

工程经济盈亏平衡点篇3

在这种决策问题中求出了盈亏平衡点之后,根据目标函数的大小关系来确定优选方案的准则便可等效地转化为根据实际参数值落在盈亏平衡点的哪一侧来确定优选方案的操作方法。针对实际决策问题的条件求出两个备选方案在特定参数的取值空间中的盈亏平衡点,并且进一步确定在以该点为边界点的两个区间中,当实际参数值落在每一个区问中时哪个备选方案是优选方案,这种分析与操作过程就是关于单参数的盈亏平衡分析。在具有两个备选方案的经济管理决策问题中,如果存在着不止一个参数的话,那么关于单参数的盈亏平衡分析的概念与方法可以推广为关于双参数的盈亏平衡分析的概念与方法。在问题中两个方案的目标函数随着两个参数(p:与几)变化的情况下,在参数p,一与凡的共同取值空问(p!一凡平面)中如果存在着一条临界曲线,当表示实际参数值的点6(p,,几)正好落在此曲线上时两个备选方案的目标函数值相等,因而两方案无差别,它把p,一pZ平面划分为两个区域,当表示实际参数值的状态点(p,,凡)位于其中一个区域中时甲方案的目标函数值大于乙方案的目标函数值因而甲方案优于乙方案,而当该状态点位于另一区问中时乙方案的目标函数值大于甲方案的目标函数值因而乙方案优于甲方案,那么,这条临界曲线就称为两个备选方案在参数空问p,一几中的盈亏平衡线(或称无差异线)。

在决策问题中确定了盈亏平衡线在p厂p护砰面上的位置之后,根据目标函数的大小关系来确定优选方案的准则便可等效地转化为根据实际参数值状态点落在盈亏平衡线的哪一侧来确定优选方案的操作方法。针对实际决策问题的条件求出两个备选决策方案在两个特定参数的参数空间中的盈亏平衡线,并且进一步确定在被它划分成的两个区域中,当实际参数状态点落在每一个区域中时哪个备选方案是优选方案,这种分析与操作过程就是关于双参数的盈亏平衡分析。尽管在经济学与一些管理学科中人们早已使用无差异线(即盈亏平衡线)这一概念来分析与讨论各种相关的理论问题,但是在没有有效计算1:具的条件下,在解决各种管理决策问题时,实际上很难手工地为两个备选方案构造它们关于两个参数的盈亏平衡线。因此,与单参数盈亏平衡分析早已被人们在各种决策分析问题中经常使用不同,在到现在为止的各种管理决策分析文献中从未见过有人将双参数盈亏平衡分析作为一种可以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决策分析方法来介绍。但是,在我们提出的电子表格软件建模与分析方法汇1,2]的基础上,在各种具有两个备选决策方案的实际管理决策问题中,针对决策者感兴趣的一对参数来确定两个备选方案之问的盈亏平衡线在操作上不存在任何困难。因此,从此以后可以将关于双参数的盈亏平衡分析纳人到常规管理决策分析方法的范畴之中。

从技术上说,两个备选方案目标函数之差作为所考虑的参数p,与几的函数的图象是三维空间中的一个曲面,其上与各种函数值等高线在氏一凡坐标平面上形成该函数的一簇等值线,两备选方案之问的盈亏平衡线就是这个目标函数差值函数等值线族中使该差值等于零的那条等值线,亦即,盈亏平衡线就是两备选方案目标函数差值函数的“零值等值线”。在excel工作表中生成制作两备选方案关于双参数的盈亏平衡线所需数据的方法有三种:第一,在针对给定问题的决策模型中,如果已在一个单元格中求出了两备选方案关于一个参数(例如几)的盈亏平衡点的数值,那么将这个单元格相对表示另一个参数(例如p.)的单元格作一个exoel的(一维)灵敏度分析操作[2,31,这样便可立即获得所需的数据。第二,在可以表示出两备选方案目标函数差值函数等值线二一K的解析表达式几二f(K,pi)的情况下,在两个空白单元格中分别键人表示第一参数p,与目标函数差值K的两个任意数值,再在第三个单元格中按照该解析表示式键人依赖于前两个单元格的e劝el公式,在此基础上将第三个单元格相对前两个单元格作一个excel的二维灵敏度分析操作[2,3],这样就得到了制作包括盈亏平衡线在内的目标函数差值函数等值线族所需的数据。第三,在两备选方案目标函数计算模型的基础上,将表示两目标函数差值的单元格相对表示两个参数的单元格作一个二维灵敏度分析操作以生成一个基本的数据表,在此基础上在两个空白单元格中分别键人表示第一参数pl与目标函数差值K的两个任意数值,再利用对上述数据表所作的查表与内插计算口,41在第三个单元格中建立第二参数凡对于前两个单元格的依赖关系,在此基础上将第三单元格相对前两单元格再作一个二维灵敏度分析操作,这样就可再次获得包括盈亏平衡线在内的目标函数差值函数等值线族所需的数据。

在各种经济管理决策问题中一般都会先作两备选方案关于单参数的盈亏平衡分析,然后才会需要进一步作它们关于双参数的盈亏平衡分析,因此采用上述第一种方法来制作盈亏平衡线既简单又自然。但是,利用后两种方法不但可以绘制出两备选方案之问的盈亏平衡线还可以同时绘制出(作为盈亏平衡线背景的)两备选方案目标函数差值等值线族,从而使得所制成的图形包含更多的信息。对于可以获得解析表示式几二f(K,p,)的问题来说,在后两种方法中第二种方法效率较高,但是,由于第三种方法不要求具有解析表示式几=f(K,pl),所以其适用性更强,即使在无法获得所需解析表示式的情况下也可以用它制作出带有背景曲线族的盈亏平衡线图形。在制成了盈亏平衡线(及作为背景的两备选方案目标函数值等值线族)图形之后,在其中添加一个以问题给定的两参数值为坐标的、代表问题状态点的点子,插人一个显示有关优选决策方案的决策结论的动态文本框,再叠放一个可以对两个参数值进行调节的控制面板,这样便将它改变成了一个可以实现可视化如果一怎样分析的可调图形[l],利用这个可调图形可以直观而动态地观察问题中的状态点在二参数的取值空问中移动时,在,它跨过盈亏平衡线时优选决策方案的变化。我们在文献[4]第三章中通过一系列例子详细说明了与盈亏平衡线数据的上述三种制备方法对应的具体操作方法以及所制成的可调图形在决策分析中的用法。

工程经济盈亏平衡点篇4

关键词:客运企业;成本构成;企业效益;盈亏平衡点

一、引言

客运企业属于运输企业,农村客运是客运企业农村地区的经营业务范围,农村客运发展滞后是长期以来困扰道路客运领域而又与“三农”相关的问题。突出表现为:农村道路条件差、农民出行困难、农民出行缺乏安全保障。要解决这个问题,发展农村客运,需要提高客运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运输企业的安全防范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农村客运“开得起来,留得住”。

由于全国各地地理、社会、经济差距比较大,农村客运企业经济效益存在较大的差距,以广东省为例,就总体而言,虽然广东省的交通基础设施和经济相对发达,但是广东省的客运企业经济效益存在比较大的地区差距,两翼和山区客运企业经济效益差。这两个地区大部分农村分散在山区,在客运需求上,农村客运的流量与流时存在不对称性和不均匀性,影响了客运企业的经济效益;在客运服务的供给上,由于农村线路与其他客运一样,没有把农村客运当作城市公交一样的公益事业来看待,因而,往往收益小,客源不足,客运企业运营的成本高。

二、农村客运企业的成本分类与构成

客运企业为完成客运任务所消耗的以货币形式表现的一切费用称为客运支出。一定时期内的客运支出就是这个时期的客运总成本。单位客运量所分摊的运输支出就是客运成本。客运成本是反映客运生产水平、技术水平、经营管理水平的综合指标,也是反映客运生产过程劳动消耗及补偿的尺度。

客运成本大致可分为甲、乙两大类共十个项目。甲类为车辆费用,指营运车辆从事运输生产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它主要包括工资、职工福利费、燃料费、轮胎费、保修费、大修理基金提存、折旧费、养路费及其它如行李杂费支出等。乙类为企业管理和财务费用,指企业管理和组织运输生产所发生的各项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从农村客运的企业成本构成看,客运企业(户)经营成本由四大部分构成,即固定成本(客运企业的车辆、设备、房屋和房屋折旧等)、变动成本(燃油、购置附加费、轮胎、维修、司乘人员工资、行车津贴、职工福利等)、各项费用(客运附加费、公司管理费分摊、养路费、运管费、保险费、维修费、检测费等)及其他(行车杂费、随车工具购买费用、过渡费、路途故障救济费、劳保费等)。在四类成本中,各项费用能够调整的幅度最大,并且在各类成本中占的比重比较大。基于以上成本构成分析,可以发现农村客运企业(户)的成本排列,解析经营农村线路企业(户)的营收情况,找出农村客运企业(户)的盈亏平等点,为农村客运发展提供坚实可靠的政策依据。

三、农村客运企业的成本与效益实例

(一)农村客运的企业成本实例

由于燃油价格上涨,加上各种税费成本高,客源不足等原因,客运企业,尤其是经营农村线路的客运企业(户)经营成本高、效益低。以广东省为例,年平均营收水平为514.6元/车日;平均成本为531.1元/车日,农村客运企业(户)的经营基本情况是普遍亏损,并且亏损企业(户)远多于盈利企业(户),客运企业(户)缺乏经营农村客运的积极性。

第一,各类费用的构成与比例:如表1所示:最多的费用油料费和司乘人员工资,这两项费用无论企业,还是政府调整难度都比较大,是客运企业日常必要的开支项目。而客运附加费、车辆保险费、路桥通行费和养路费则有比较大的调整空间,是鼓励农村客运发展,采取优惠政策的重点领域。在各类费用中,最少的费用是运管费,因此,对此进行调整对提高农村客运企业(户)经济效益的意义并不明显,没有多少实际意义。需要针对农村客运不同的成本构成分别对待,并且对不同地区要采取不同的政策措施。

第二,根据表1计算的典型抽样调查,对广东省经营农村线路企业(户),进一步进行成本计算分析,经营农村线路企业的营收情况如下:

(二)农村客运的企业效益实例

就农村客运的企业经营状况看,在年平均车日营收与车日成本比较、年平均车日营收和年平均车日成本三个方面,广东省经营农村线路的企业都普遍亏损。

第一,广东省农村客运普遍亏损,并且亏损大于盈利。在11个抽样地区中,只有广州、中山、江门和汕头4个城市的农村客运能够盈利,其他7个地区都亏损。盈利与亏损相比较,4个市的年平均车日盈利区间在13-5(元)之间,该4个地区年平均车日盈利额只有2元,如果使用每点数据计算,则平均车日盈利额7.75元,这些地区的农村客运线路只能获得微利;7个市的年平均车日亏损区间在87-19(元)之间,这7个地级市,年平均车日亏损额9.7元,如果使用每点数据计算,则平均车日亏损额43.9元,显然亏损额大于盈利额。可见,我省农村客运企业(户),亏损多于盈利,亏损面大于盈利面,亏损额大于盈利额。

第二,农村客运年平均营收水平为514.6元/车日。从年平均车日营收看,广州年平均车日营收最多,韶关年平均车日营收最少,各抽样城市年平均车日营收合计5544元/车日,11个市的年平均营收水平为514.6元/车日。其基本特征是:珠江三角地区普遍年平均车日营收水平比较高,山区最低,两翼地区介于其间。经营农村客运的企业营收情况与地区经济发展程度基本保持一致。

第三,农村客运年平均成本为531.1元/车日。从年平均车日成本看,广州年平均车日成本最多,韶关最低。各抽样城市年平均车日成本合计5886元/车日,11个市的年平均成本为531.1元/车日。与营收情况相一致,珠江三角地区经营农村客运企业成本相对高,山区成本比较低,两翼处于中间水平。这种情况既符合广东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也符合机会成本原理,珠江三角地区相对于山区和两翼经营农村线路的机会成本高于其他地区,即经营农村线路而放弃经营其他线路的代价高于其他地区。因此,珠江三角地区,尽管经营农村线路的企业能够盈利,但是,客运企业对经营农村线路的抱怨也比较大,从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角度,这是一种合情理的正常反映。

项目调查表明,盈利和亏损线路有其规律性。盈利线路的类型规律为:县(区)到镇或镇到镇的营运线路,以及经济发达的珠三角洲农村客运线路(如东莞采用招投标方式实行一镇一公交模式),多元化农副业经济地区的农业客运线路,如汕头市。保本线路的类型规律为:行政村到县(区)的线路,在县(区)周边的农村客运线路以及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镇到镇的线路;亏损线路的类型规律为:行政村到行政村、行政村到镇、新开辟的公交化线路,向社会承诺比较严格执行发车班次实载率低的线路(如中山市部分公交线路)以及非法营运严重的线路。

四、农村客运企业成本、效益与盈亏平衡点

尽管农村客运企业成本效益存在地区差距,但是农村客运企业的成本结构基本相同。客运成本与效益是反映客运生产水平、技术水平、经营管理水平的综合指标,也是反映客运企业营运过程劳动消耗及补偿的尺度。

在客运企业营运中,客运营运成本的高低和效益大小不仅取决于与营运有关的各种费用多少,而且与客运周转量的多少也有关。客运企业营运成本水平是衡量客运企业经营管理状况和技术进步水平的重要标准。在一定时期内,假如技术水平和要素价格不变,营运成本与客运周转量之间的关系,称为营运成本函数,即c=Φ(Q),其中,c为客运企业营运成本,Q为客运企业的客运周转量。在农村客运营运成本效益分析中,运用农村客运营运盈亏平衡点进行分析是为了便于客运企业进行成本控制和成本核算,即为了确定客运周转量,使客运企业营运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客运营运盈亏平衡点是客运企业获利与亏损的分界点,在图1坐标上表示为客运企业营运成本函数曲线与营运收入曲线的交点。在平衡点上,客运营运收入等于客运营运成本,换言之,对应于该点的客运周转量,此时的客运营运成本己经到了最高的边缘,再高客运企业就要亏损了;这时的客运营运收入则己经到了最低的边缘,再低也要亏损。在客运企业营运收入、成本和其他各项因素确定的条件下,对应于平衡点上的客运周转量是不可再低的客运周转量,根据这个盈亏平衡点,确定约束条件,进而确定最佳客运周转量,因此,客运企业营运盈亏平衡点是进行客运企业成本效益分析的基础。;五、结论

由于农村客运的发展缺乏与城市公交一样的公平待遇和制度环境,使得农村客运企业(户)各种税费负担重,经营成本高,效益低,大部分农村客运企业(户)基本上都处于亏损的边缘。

鉴于上述状况,在各地区的农村客运发展中,建立农村客运的企业扶持政策措施。即建立农村客运政策体系。政府在农村客运的发展过程中,可适当进行税费减免。各级政府需要在税费政策上,给予农村客运与城市公交相同公平的待遇,通过减少税费,减轻客运企业的负担,推动农村客运发展。

就客运附加费、养路费、过路过桥费和运管费而言,交通主管部门可以实行全部减免或分类减免政策。而对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车辆购置税,税务部门应在本级政府权限范围内,根据本文对农村客运的定义,对农村客运的经营者或车辆减免一定的营业税和车辆购置税,以减轻企业经营负担。保险费可由交通主管部门或运输协会出面,与保险公司就降低保险费率的问题进行研究,通过招标、组织企业联保等方式减轻企业第三者责任险和承运人责任险的保费负担,提高保额,增强农村客运企业抗风险能力。

政府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降低农村客运企业的成本,提高客运企业的经济效益。在制定交通规费费改税政策时,应将农村客运中使用的燃油作为农业用油,纳入返还或补贴的范围。尤其是在当前燃油价格与国际接轨,汽油价格不断提高的情况下,政府对农村客运企业实施返还或补贴政策更加重要。另外,对少数客源少,经济效益差,但又确有必要开通的农村客运线路,可对经营者购置车辆或运营提供必要的财政补贴,以确保该线路的开行。

[参考文献]

[1]中国统计年鉴.[m].交通运输.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2005.

工程经济盈亏平衡点篇5

关键词:不确定性分析盈亏平衡分析货币时间价值营业净现金流入量

进行某个投资项目的效益分析,核心内容即是对其利润、营业现金流量等内容进行测算,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出各种评价指标。而预测就不可避免地要以各种假设为基础,这就使得项目的投资效益分析存在不确定性,不确定性可能来源于诸如未来无法预料的事件和情况、调查统计方法的局限、分析人员水平及条件的限制、难以量化分析的因素等等。这些不确定因素的存在,会使在此基础上计算出的评价指标偏离实际,从而可能误导项目的评价,给项目的实施带来风险。因此,进行项目的投资效益分析与评价,只有作了不确定性分析才是完整的,才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决策的失误。

传统的不确定性分析方法包括三种: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和概率分析。

盈亏平衡分析又称量本利分析,是利用成本、销售数量与利润之间的线性关系,分析在利润与成本平衡时,应达到的销售水平,即盈亏平衡点销售量(销售额),即Bep(Breakevenpoint)。敏感性分析是研究影响项目的各个不确定因素变动时,对效益评价指标的影响程度,从而找出最敏感的因素,并在项目实施中进行重点控制以降低风险。概率分析是通过研究效益评价指标各个相关参数和因素的概率分布情况,然后利用数理统计的方法,计算效益评价指标的发生的概率以评价其风险。

三种方法中,概率分析法虽然科学性最强,但由于使用数理统计原理使得分析过程最为复杂,不适用于中小项目的评价;敏感性分析法由于假定各因素以同等概率出现,而且各因素互相独立、互不影响,使得分析结果缺少实用性和准确性;而盈亏平衡分析因为计算简便,有规范的、易于理解的分析模型,得到的不确定性分析结果又往往是投资各方最为关心的焦点问题,在实际应用中受到大家的青睐,特别是中小型项目的分析。

盈亏平衡分析的基本模型是:

pr=px-(Vx+F)=0

即px=Vx+F

其中:pr――利润

p――产品销售价格

V――单位变动成本

F――固定成本总额

x――产量(或销售量)

如果将销售税金加入,则模型变为:

px=pxr+Vx+F(1)

其中:r――销售税率

利用这一基本模型可以进行多个参数保本点的计算,如保本点产量(销量)、保本点生产能力利用率、保本点售价、保本点单位变动成本和保本点固定成本总额等,这些经济信息对于项目投资者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根据项目的特点,进行多种产品的保本点计算,也可以对参数进行相关的替换,得到决策者更有用的信息。

但是,盈亏平衡分析方法在应用中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保本点的计算是在三项假设条件下进行的:一是产销量相等;二是单位变动成本不随生产批量变化而变化;三是销售价格在任何销售水平上都相等。此外,它是在不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基础上进行的分析和计算,因此可以称作是静态的盈亏平衡分析。投资项目往往是中长期的,货币时间价值在投资效益分析中的重要程度是显而易见的,所以,在实际应用中,必须将这种静态的分析转换成动态的分析,以使分析结果更具科学性。这里,我们用项目净现值替换利润,则盈亏平衡分析的公式为:

其中:npV――净现值

nCFk――年营业净现金流入量

ik――年投资额

m――项目建设期

n――项目寿命期

i――贴现率

nCFk=eBit*(1-所得税率)+折旧(eBit为息税前利润)

eBit=px-(Vx+F)+in(in为利息费用)

即nCFk=[px-(Vx+F)+in]*(1-所得税率)+折旧

如果考虑销售税金,则

nCFk=[px-(pxr+Vx+F)+in]*(1-所得税率)+折旧(3)

将公式(2)和公式(3)结合,就得到一个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盈亏平衡分析模型。根据这一模型我们同样可以确定保本点产量(销量)、保本点生产能力利用率、保本点售价、保本点单位变动成本和保本点固定成本总额等经济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模型中忽略了除折旧外的其他摊销额以及项目终了时的残值回收额。此外,实际中,项目各年的营业净现金流入量可能不等,这会给计算带来麻烦,这时可以用项目的年平均营业现金净流入量来代替。

传统的盈亏平衡分析是用来计算某个项目或某个公司在会计条件下为了保证不亏损而必须达到的销售量或销售收入水平。但运用这种传统的会计盈亏平衡点方法来对一个项目进行评价存在着明显的缺陷,最主要的缺陷表现在这种方法没有考虑到货币的时间价值问题。通过实例的比较计算,我们会发现,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盈亏平衡分析结果比不考虑的结果会使项目的风险更大,因此用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盈亏平衡分析模型替代传统的盈亏平衡分析模型是非常有必要的。它能向决策者提供更科学和准确的信息。

作者单位:邢媛媛,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王新利,中信渤铝幕墙公司

参考文献:

[1]蒲明书.中外合资项目投资效益分析[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89-96.

[2]何华安.不确定性分析在投资项目评价中的应用[J].苏盐科技,2001.12:34-35.

[3]柳洋.投资项目不确定性的分析方法[J].统计与决策,2005,10:26-27.

[4]易树平等.投资项目经济评价不确定性分析方法及其应用[J].重庆大学学报,2003,5:56-58.

工程经济盈亏平衡点篇6

关键词:水文水井;钻进工艺;技术经济;盈亏平衡水文水井应用领域广泛,其共性是通过钻进等手段对地下水资源进行监测、开发利用等.按照水文水井应用领域可将其划分为:水文地质普查孔、水文地质勘探孔、探采结合孔、供水井(城镇生活供水井、工业用水供水井、农田灌溉井等)、地下水监测井、水源热泵水源井和回灌井、地热井等.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工业、农业、城镇饮水、地下水监测、新能源开发利用等领域中的水井建设需求量逐渐增多.根据2013年3月公布的全国第一次水利普查公报内容,截至2012年年底,我国共有地下取水井9749万眼,平均13个人就拥有一口水井.

1常用钻进工艺技术经济指标

1.1泥浆正循环回转钻进工艺

泥浆正循环回转钻进工艺是近年来水文水井普遍采用的钻进工艺,特别是在第四系松散地层中,以河南省某水文水井(含地热井)施工企业为例,2000年至2009年间,仅有个别地温空调井因深度浅、地层条件限制采用了冲击钻进工艺,其余均采用泥浆正循环钻进工艺施工.本文对2000年至2009年之间施工地点为河南省、采用泥浆正循环回转钻进工艺施工的129眼水文水井的施工数据进行了统计,包括供水井、地温空调井(地源热泵系统水源井)、地热井等类型.根据其钻进深度和钻进成井时间的统计,得出钻进效率为2.19~34.56m/d,平均钻进效率(总钻进深度/总钻进成井时间)为14.91m/d.2000年至2009年间,采用泥浆正循环回转钻进时,水文水井成井效率呈离散分布状态,最高值不超过35m/d.在技术经济中,盈亏平衡分析是在一定的市场、生产能力的条件下,研究成本与收益的平衡关系的方法.

一个项目的盈利与亏损之间一般至少有一个转折点,即盈亏平衡点.其固定成本包括:钻机及配套设备搬迁、安装费,井管材料费用,泥浆材料费用,测井费用,抽水试验费用,工地临时建筑费用,经核算为4.35万元.可变成本包括:钻机及配套设备折旧,人员工资,施工水电费,设备折旧按7000元/月、人员工资按28000元/月,施工期间水电费平均按3000元/月计.根据以上成本数据绘制了本案例中工期的盈亏平衡点,如图2.经计算该项目工期的盈亏平衡点为81天,即当工期小于81天时,该项工程盈利,且工期越短盈利越多,当工期超过81天时,该项工程亏损.由于该项工程施工时,钻进效率较低,且终孔成井后至抽水试验前有15天的停待时间,现场钻机施工人员、相关技术人员都处于停待状态,导致该项目工期过长(长达88天),略有亏损.

1.2泥浆反循环回转钻进工艺

根据反循环形成的方式,泥浆反循环钻进工艺主要分为三种类型:泵吸反循环、射流反循环和气举反循环.

(1)泵吸反循环钻进.以郑州市北郊11眼供水井施工为例,采用CBF-150型钻机及其配套设备施工,钻具组合为:三翼钻头+Φ159mm钻杆.经统计,采用泵吸反循环钻进工艺施工的这11眼水井,其钻进效率为18~54m/d.

(2)射流反循环钻进.通过查阅国内文献,1993年时广西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公司在施工桩径为1500mm的钻孔灌注桩时部分孔段(中砂、圆砾石层及第三系粘土层)使用了射流反循环钻进工艺,平均钻进效率为72m/d.

(3)气举反循环钻进.水文水井钻进领域,气举反循环钻进主要用于成井较深的地热井钻进中.气举反循环钻进工艺在地热井施工中可完成3512m的深度.根据文献资料,在砂岩、页岩、白云岩等地层钻进时,气举反循环钻进深度的平均时效为0.78~1.8m,最高时效为3.12~4m.

1.3空气钻进工艺

从目前水文水井工程实例来看,当采用空气潜孔锤钻进时,特别是基岩地层,其钻进效率明显高于泥浆正循环回转钻进工艺.以云南红层基岩地区抗旱井为例,钻进口径150mm,钻进深度60~70m,平均钻进效率为65m/d,钻进过程较为理想时最高钻进效率可达23.67m/h,即3h左右就可完成一眼70m深度水井的钻进.以郑州荥阳基岩地区钻进地热井为例,在50~282m孔段采用了空气潜孔锤钻进工艺,其钻进效率为54~140m/h.2015年在松散地层进行了空气潜孔锤钻进试验研究,不同地层条件下钻进效率分别为:155mm口径时,粘土或夹砾石87m/h,潮湿粘土、砂土72m/h,泥岩21.6m/h,砂岩42.6m/h;205mm口径时,粘土或夹砾石57m/h,潮湿粘土、砂土43m/h,泥岩13.4m/h,砂岩32m/h.

2钻进成本特点分析

水文水井钻进的目的是获取开采地下水资源通道或获取需要了解的水文地质特征.在钻进过程中,由于地质构造、钻进工艺适应性、现场人员操作、项目管理过程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任何一眼水井的钻进成本及钻进效果都具有唯一性,这也是预测水文水井钻进成本的难点所在.结合水文水井钻进工程实例,钻进成本具有如下特点:

(1)钻进成本受客观、主观各类因素影响.从水文水井钻进特点分析,可能影响水文水井钻进成本的客观因素有地质条件、钻进深度、钻进口径、设备及工具能力等;主观因素包括现场工人操作水平、钻进工艺选择、钻遇复杂地层时能否快速有效处理等.

(2)钻进成本具有离散性.水文水井钻进过程不确定性因素多,且有些无法提前预知或预防.当钻进深度和井身结构确定后,一方面,地层因素和钻头碎岩将影响钻进效率,从而带来可变成本的变化,造成钻进成本的变化;另一方面,受人为因素影响,如意外造成孔内事故、操作规程不合乎规范等,将有可能同时影响水文水井钻进的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

(3)钻进风险高.受各类不确定性因素影响,钻进工作具有高风险性,且钻进深度越深,其孔内不可预测的情况越多,越有可能发生意想不到的孔内复杂情况.若想保证任何情况下钻进工作都能顺利进行,必须具有较强的水文水井钻进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二者缺一不可.

(4)工期对水文水井的经济性影响大.通过对采用不同钻进工艺施工的水文水井进行的影响钻进经济效益的敏感性分析,可知除了合同额外,在工期、固定成本、人工成本、设备使用费等指标中,工期对整项水文水井工程的经济效益影响最为敏感,即工期对其经济性影响程度最大.

3提高技术经济指标的对策研究

(1)合理选择钻进工艺.虽然现阶段水文水井钻进工艺有多种,但在实际工程中,一般企业仍然以泥浆正循环钻进工艺为主流钻进工艺.此种钻进工艺虽然适用地层条件、井身结构较广,但一旦钻遇基岩地层,其钻进效率极低,由此带来的超长工期也将严重影响整个项目的经济性.以郑州西部基岩地层两眼300m左右井深的水井为例,两家单位负责施工:一家采用空气潜孔锤钻进工艺,从设备组织到成井,仅用了10余天时间,虽然施工期间燃料费高,但由于工期短、人工成本低,最终经济性仍然良好.另一家单位采用泥浆正循环回转钻进工艺,由于该地区属于缺水地区,无形中增加了泥浆配置等额外的水费;由于钻进工艺不适用,施工工期长达3个月;由于长期泥浆护壁作用,导致地下水资源并不丰富的地区其含水层严重堵塞;由于钻进时间长,导致人工成本、施工过程中的燃料费高,成井质量差、经济效果也不理想.建议水文水井企业在钻进工艺选择时,结合项目用途、所在地地质条件选择钻进效率高的钻进工艺.水文水井施工中,一旦钻遇困难地层,应及时变换钻进工艺,特别是井深较深的地热井项目,能有效避免因钻进工艺不适应钻遇地层造成的钻进效率低、工期长的现象.

(2)加强施工成本与工期的盈亏平衡研究.在市场行为中,若企业在施工中仍然以泥浆正循环回转钻进为主,导致钻进工艺单一,只能承接钻进难度低、经济性差的项目,将可能导致企业发展乏力.建议水文水井施工企业,多了解除泥浆正循环回转钻进工艺以外的其他钻进工艺的特点、适用地层、实际应用的钻进效率等,通过技术经济指标评价,核算水井项目的成本、工期盈亏平衡点,在企业经济条件允许下实现多种钻进工艺并存,以便在水文水井项目中能够快速完工,实现企业的长期良性发展.

(3)工期管理中,实现科学统筹管理.在水文水井工程案例分析中,存在着多种非生产性停工的情况,如孔内事故处理工具不全、钻机及泥浆泵主要设备维修时间过长、施工材料未准备齐全出现的停工待料等.建议在工期管理中,提前做好预案,加强现场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的技术培训,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避免施工中的长时间停待.

(4)应急性公益水文水井项目须以高效为首要目标.在应急性水文水井项目实施时,应提前做好技术储备工作,一旦紧急情况出现,及时拿出合理的水文水井钻进和施工管理方案,及时调配设备和人员,此时应根据情况紧急程度,将提高钻进效率放在首位,其次适度考虑设备、人员的成本投入,高效完成应急水文水井建设任务.

4结论

(1)以河南省水文水井工程项目案例为基础,分析了目前常用的水文水井钻进工艺应用情况以及工程应用中的实际效率,总结归纳了水文水井钻进成本的特点.

(2)从技术经济的角度出发,明确了工期对水文水井项目的经济性指标中的重要性,在合理钻进工艺选择、施工成本核算、水文水井项目工期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提高钻进技术经济指标的对策.

(3)将技术经济评价中的盈亏平衡、敏感性分析等方法应用于水文水井项目技术选择和工程管理中,使水文水井领域中的经济性评价更为科学、合理,并为企业长期良性发展提出了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引进的建议.

参考文献

[1]国土资源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国土资源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水文水井钻探工[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9:41-42.

[2]地质矿产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司.水文地质钻探:工艺部分[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3:37-47.

[3]杨玉胜.公路建设项目财务分析的盈亏平衡分析法[J].工业技术经济,2008,27(2):132-134.

[4]韦兴标.桥基钻孔灌注桩射流反循环钻进工艺[J].探矿工程,1994(6):56.

[5]王玉国,肖海龙,谢连生.气举反循环钻进工艺在3512m深的京热164号井中的应用[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09,36(2):9-11.

[6]刘戈,刘广辉,李凤茹.地热井气举反循环钻进与成井技术探讨[J].吉林地质,2006,25(4):39-42.

[7]王建平,巩建雨.气举反循环钻进工艺在水井施工中的应用[J].西部探矿工程,2013(5):55-57.

[8]顾孝同.沿黄地下水凿井工程气举反循环钻进技术应用[J].人民黄河,2006,28(8):70-71.

工程经济盈亏平衡点篇7

   关键词:项目投资;盈亏平衡点;评价指标

   科研项目投资是一种以特定建设项目为对象,直接与新建项目有关的长期投资行为。项目投资决策的评价与分析是企业财务活动重要的部分,因为项目投资的规模大、风险大、回收时间长,对企业未来发展的影响也大。因此进行项目投资决策时风险评估十分必要。

   新投资项目由于处于项目的初始阶段,科研人员只注重技术层面上的风险,专业方面的局限使他们无法从整体上看到财务风险的存在。而财务风险又是客观存在的,要彻底消除风险及其影响是不可能的,为防范新项目的财务风险,就要求我们财务人员介入项目的管理,结合财务方面的专业知识将风险量化并告之项目管理者,对风险进行预警,将损失降至最低,为企业创造最大的收益。

   评估项目风险的关键在于如何确定预警指标及预警指标的临界值,以判断项目的风险是否存在,在对新项目进行日常财务风险管理中,应定期或动态地将预警指标与临界值进行比较,若预警指标临近或突破临界值,则根据具体情况发出警报。使核心的决策人员能够随时获取有关风险的信息资料。

   对新项目进行财务方面的风险评估,首先从调研阶段开始,项目的调研阶段主要是由新项目科研人员,从各个渠道收集有关该项目的信息,如设备购置价值、原材料价格、单位用量、损耗率、人工、工时、以及市场同类产品的价格、外部的年需求量和该项目目标利润率等等基础信息,并据此出具调研报告。

   其次,财务人员根据新项目科研人员在调研阶段出具的调研报告,根据其中的基础数据信息结合财务的分析方法提供财务可行性分析报告,主要包括对项目各风险值的说明,如根据设计成本信息(包括预计的固定成本、变动成本)以及目标销售价格计算出盈亏平衡点(Bep),从而给出外部对该产品的需求所应该达到的最小值;通过对该项目的投资总额和未来几年内现金净流量的测算计算出投资回收期,同时与新产品生命周期的对比可以让管理者知道投资回报期是否在产品的生命周期范围之内;通过估计当某一不确定变量(如销售量、销售价格、材料价格、人工成本、材料成本、固定性成本等)发生一定程度变化的时候,项目的投资决策指标(净现值、净现值率、获利指数、内部收益率、利润值等)将相应发生多大程度的变化,以此来预测新项目风险的大小,以及分析投资决策指标,明确项目的抗风险能力,从而成为项目风险评估的重要指标。

   一、盈亏平衡点分析

   盈亏平衡点又称零利润点、保本点、盈亏临界点、损益分歧点、收益转折点。它是指企业经营处于不盈不亏状态所须达到的业务量(产量或销售量),即销售收入等于总成本,是投资或经营中的一个很重要的数量界限。近年来,盈亏平衡分析在企业投资和经营决策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盈亏平衡点可以用销售量来表示,即盈亏平衡点的销售量;也可以用销售额来表示,即盈亏平衡点的销售额。如果预期销售额与盈亏平衡点接近的话,则说明项目没有利润。盈亏平衡点越低,表明项目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越大,抗风险能力越强。

   按实物单位计算:盈亏平衡点=固定成本÷(单位产品销售收入-单位产品变动成本)

   按金额计算:盈亏平衡点=固定成本÷(1-变动成本/销售收入)=固定成本÷贡献毛益率

   盈亏平衡点可以通过研究产品的单位售价(p)、单位可变成本(V)以及总固定成本(F)来计算。可变成本是与产量水平成比例变化的要素,通常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以及利用成本。固定成本是不随数量变化的费用。通常包括折旧费、租金、保险费、管理人员工资以及办公费等。盈亏平衡点的计算公式为:Bep=F÷(p-V)。

   根据设计成本信息(包括预计的固定成本、变动成本)以及目标销售价格计算出盈亏平衡点(Bep),从而给出外部对该产品的需求所应该达到的最小值,并提供给我们的管理决策人员,比较根据目前市场信息所预测出的销售量,是否达到了该最小值,如果没有达到就看其改善及增加销量的可能,以从销售方面确定产品的风险。

   二、投资决策评价分析

   投资决策评价指标是指用于衡量和比较投资项目可行性,以便据以进行方案决策的定量标准和尺度。从财务评价的角度,投资决策评价指标可分为静态评价指标和动态评价指标。按在计算过程中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因素的指标称静态指标,包括静态投资回收期、投资收益率;在计算过程中充分考虑和利用资金时间价值的指标称动态指标,包括净现值、净现值率、获利指数、内部收益率。

   (一)静态评价指标

   1.投资回收期是指以投资项目经营现金流量抵偿原始投资所需要的全部时间。投资回收期可以自项目建设开始年算起,也可以自项目投产年开始算起,但应予注明。

   投资回收期可根据现金流量表计算,其具体计算又分以下两种情况:

   项目建成投产后各年的净收益(即净现金流量)均相同,则静态投资回收期的计算公式如下:不包括建设期的回收期pp/=原始投资合计÷投资后前若干年每年相等的净现金流量;包括建设期的回收期pp=不包括建设期的回收期pp/+建设期。

   2.投资收益率,又称投资报酬率(Roi)是指达产期正常年份的息税前利润或运营期年均息税前利润占项目总投资的百分比。是作为评价项目投资价值的参数的一种方法,计算时使用会计报表上的数据。

   投资收益率(Roi)=年息税前利润或年均息税前利润÷项目总投资

   将计算出的投资收益率(Roi)与所确定的基准投资收益率进行比较,其指标大于或等于基准指标,则投资项目具有财务可行性。投资收益率考虑了项目有效期内的全部现金流量。

   (二)动态评价指标

   1.净现值(npV)是反映投资方案在计算期内获利能力的动态评价指标。投资方案的净现值是指用一个预定的基准收益率(或设定的折现率)ic,分别把整个计算期间内各年所发生的净现金流量都折现到投资方案开始实施时的现值之和。

   净现值(npV)=∑nCFt(1+K)-t+∑Ct(1+K)-t

   净现值(npV)是评价项目盈利能力的绝对指标。当npV>0时,说明该投资项目在满足基准收益率要求的盈利之外,还能得到超额收益,具有财务可行性;当npV=0时,说明该该投资项目基本能满足基准收益率要求的盈利水平,方案勉强可行;当npV﹤0时,说明该该投资项目不能满足基准收益率要求的盈利水平,方案不可行;净现值(npV)指标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并全面考虑了项目在整个计算期内的经济状况;经济意义明确直观,能够直接以货币额表示项目的盈利水平,其取舍标准也较好地体现了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目标。

   基准收益率ic也称基准折现率,是投资者以动态的观点所确定的、可接受的投资项目最低标准的收益水平。基准收益率的确定一般以行业的平均收益率为基础,同时综合考虑资金成本、投资风险、通货膨胀以及资金限制等影响因素。

   2.净现值率(npVR)是指投资项目的净现值占原始投资现值总和的比率。

   净现值率(npVR)=项目的净现值(npV)÷原始投资的现值合计

   只有净现值率指标大于或等于基准率,则投资项目具有财务可行性。

   3.获利指数(pi),是指投产后按基准收益率或设定折现率折算的各年净现金流量的现值合计与原始投资的现值合计之比。

   获利指数(pl)=投产后各年净现金流量的现值合计÷原始投资的现值合计=1+净现值率

   只有获利指数指标大于或等于1的投资项目才具有财务可行性。它(下转281页)(上接279页)是一个相对指标,反映投资的效率,即获利能力。

   4.内部收益率(iRR),就是资金流入现值总额与资金流出现值总额相等、净现值等于零时的折现率。

   内部收益率,是一项投资可望达到的报酬率,是能使投资项目净现值等于零时的折现率。就是在考虑了时间价值的情况下,使一项投资在未来产生的现金流量现值,刚好等于投资成本时的收益率,而不是你所想的“不论高低净现值都是零,所以高低都无所谓”,这是一个本末倒置的想法了。因为计算内部收益率的前提本来就是使净现值等于零。

   内部收益率越高,说明你投入的成本相对地少,但获得的收益却相对地多。iRR大于项目所要求的最低投资报酬率或资本成本,方案可行;内部收益率法能够把项目寿命期内的收益与其投资总额联系起来,指出这个项目的收益率,便于将它同行业基准投资收益率对比,确定这个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建设。

   通过对盈亏平衡点(Bep)的运用,计算出各因素在保本的前提下所达到的最大风险值或者说完成某一目标下的最高风险和最低风险指标,及这些风险对项目相关参数的影响情况,预测有关因素对净现值、内部收益率以及投资回收期等主要经济评价指标的影响,分析项目所能够承受的风险大小,将静态的管理数据转变为动态的风险评估数据后反馈给项目决策人员,推动相关部门进行风险评估,了解各个要素的变化对项目相关的财务参数产生的影响,便于有效的进行项目后面各阶段的评审和实施。

   新投资项目的盈利及成功产业化,其前阶段的实施过程不容忽视,风险评估对新项目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已越来越受到重视和认可,进入新项目投资的资本,其目的是追求投资的高收益,对新项目的风险投资也只有在保证能获取高收益的情况下才有可能成为企业快速成长的资金来源,而高收益的保障就是要对新项目进行科学的风险评估并有效控制投资风险。良好的风险控制体系正是我们新的科研项目能够成功运行下去的制度保证,我们都是在寻找最合适的方法减小项目运行之初所存在的风险,运用以上的评估方法加上合理的风险评估方式也可以得出理想的评估效果。

工程经济盈亏平衡点篇8

关键词:牛圈子矿床、营房矿床、盈亏平衡地质品位、目标利润品位。

abstract:inthecurrentmarketconditions,theniujuanziminesretainedextractablereserveclassificationandindustryindicatorsutilization,toensurethatminingprofitability,reduceinvestmentriskandachievefulluseofnon-renewablemineralresources,toextendtheservicelife,toachievesustainabledevelopment.Discussestheniujuanziminesofbreakeven-grade,targetprofitisdeterminedbygradeandbycalculatingthesilver,gold,leadandzincbreakevengrade,theresultsofitsanalysisandprocessingtodetermineYingfangpoororeblocks,niujuanzisubmarginaleconomicoreblock,technicalandeconomicconditionsinthecurrentexploitationoftheeconomy.

Keywords:niujuanzideposits,Yingfangdeposits,geologicalbreak-grade,gradetargetprofit

中图分类号:p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概况

牛圈子银矿与20世纪80年代末发现,已勘探探明牛圈子矿床和营房矿床可供设计开采利用的白银储量970t,伴生黄金3500kg,铅加锌储量金属量250000t,矿石量430×104t。矿山初期建设规模年加工矿石量12×104t,年产白银能力25t。2009年,经过二期技术改造工程,矿山规模已达到年加工矿石量20×104t。矿山建设固定资产累计1.5亿元,其中各项贷款累计3821万元,其余为自筹资金,到2010年末,各项贷款本金基本偿还完毕。19年累计已采出矿石量224.5×104t,生产白银459.29t,黄金3496kg,铅加锌金属7142t。销售收入11.5亿元,企业利润2.15亿元。截止到2010年底,保有储量见表1。

2近2年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1主要技术指标

牛圈子矿床、营房矿床是相互独立的两个矿床。采矿、选矿、冶炼、产品种类和产品销售完全可以分割。因此,对牛圈子矿床、营房矿床主要技术指标分别统计计算。

矿石贫化率计算,采用年动用矿块平均地质品位减去年度采出矿石平均品位之后,除以年动用矿块平均地质品位求得,各年度采出矿石贫化率加权平均值为总贫化率。牛圈子矿床总贫化率5.4%,营房矿床总贫化率14%。入选矿石品位计算,球磨机给矿皮带上矿石多点均匀取样组合后,测试组合样矿石品位,全年组合样品矿石品位加权平均值作为入选矿石品位。产品金属量计算,采用全年销售产品计价金属量值。综合回收率计算,采用年度销售金属量总和除以年度选矿加工矿石金属量总和求得。

3矿床工业指标的分析与确定

3.1矿床盈亏平衡地质品位的分析计算

矿床盈亏平衡地质品位,是指矿山生产达到盈亏平衡时的最低品位要求,又称经济品位或临界品位。矿山最终销售产品类型不同计算公式有所区别。

最终产品为精矿计算公式:

(1)

最终产品为金属计算公式:

式中:—盈亏平衡地质品位;、—分别为选矿和冶炼产品品位;—每吨矿石采选管理综合成本,元/吨;—采矿贫化率;、—分别为选矿和冶炼回收率;、—分别为精矿和金属产品价格,元/吨;-每吨金属的冶炼加工费,元/吨;、—分别为每吨精矿和金属产品税金,元/吨。

采用公式(1)和公式(2)分别对营房矿床铅、锌、银金属和牛圈子矿床银、金金属单独计算盈亏平衡地质品位。计算中铅、锌和白银产品缴纳增值税,税率17%,黄金产品增值税税率为0,计算结果见表4、表5。

依据2009年价格,计算牛圈子、营房矿床盈亏平衡地质品位αj为:牛圈子矿床银矿体w(ag)为135.84×10-6,金矿体w(au)为1.90×10-6;营房矿床银铅锌矿体w(pb)为6.45×10-2,w(Zn)为6.70×10-2。当矿床平均品位大于矿床盈亏平衡地质品位时开采加工矿石即可盈利。矿山采用的工业指标圈定的矿体,牛圈子矿床银矿体平均品位w(ag)为168.43×10-6,伴生金w(au)为1.31×10-6;营房矿床银铅锌矿体平均品位铅加锌w(pb+Zn)为7.44%,伴生银w(ag)为154.65×10-6远远超过矿床盈亏平衡地质品位。

3.2多金属矿块综合经济品位的计算

牛圈子、营房矿床属多金属矿床,矿石选矿时对多金属进行综合回收,有用金属均有计价。因此,计算矿块开采盈亏平衡地质品位采用综合换算经济品位法。综合换算经济品位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多金属换算为主金属的综合经济品位;-吨矿石综合成本,元/吨;-采矿贫化率;-主金属选矿回收率;-主金属精矿中单位金属含量价格,元/吨;—每吨精矿产品税金。

矿块综合地质品位计算公式为:

式中:-矿块换算为主金属的综合地质品位;、-分别为矿块中主、伴生金属地质品位;-伴生金属品位换算系数,其值按等值原理求得。公式为:

式中:-伴生金属选矿回收率;-伴生金属精矿中单位金属含量价格,元/吨,—伴生金属单位金属税金,元/吨。

当矿块综合地质品位等于矿块综合经济品位时,公式(4)、(5)合并整理后代入(3)式得公式(6)为:

工程经济盈亏平衡点篇9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经济评价体系;盈利能力;清偿能力;不确定分析

1.研究现状

段利民,霍学喜(2012)[1]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研究视角上从合作社本质、功能等一般理论研究逐步转向我国合作社治理结构、合作社运行绩效、农户合作意愿等的实证研究,更加强调合作社研究的现实意义。

黄金瑛(2012)[2]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农村经济的推动,主要体现在专业合作社的经济效益方面,促进土地流转和产业化经营,带来规模经济效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促进农业技术和农产品新品种推广;促进农产品质量提升和产业品牌形成。

林海英(2015)[3]通过研究西部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现状寻找出存在的问题,借助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主要模式进行了效率评价,发现呼和浩特地区新城区、回民区、托克托县和武川县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主要模式对其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由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是近几年得以快速发展,截至2014年7月底,我国共有119.29万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当前来看研究内容主要是合作社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合作社结构的分析、以及合作社的绩效评价等问题,而关于农民合作社经济评价体系的构建缺乏系统研究,因此建立并健全一个合理的经济评价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2.经济评价的概念

经济评价主要是评价项目的微观经济效果和宏观经济效果,财务评价、国民经济评价和不确定分析。由于这两类分析所代表的利益主体不同,使得它们分析问题的视角不同。前者是站在投资该项目主体的角度,评价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济可行性;后者是从国家的角度出发,评价合作社对于国民经济的贡献。不确定性分析包括盈亏平衡分析和敏感性分析。

3.盈亏能力分析

盈利能力分析是对项目获取收益能力的评价和分析。如果项目属于中小型,通过盈利能力分析,就可以对该项目的可行性基本确定。总体来说,盈利能力分析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指标:

投资回收期(pt),是指回收项目投资所所需要的时间。常用项目投资的现金流量表计算投资回收期。投资回收期常常作为辅的评价指标,不可单独使用。这里不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

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财务内部收益率是指使项目在整个计算期内各年净现金流量现值累计等于零时的折现率。内部收益率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是对项目进行的动态分析,考察了整个生命周期的盈利状况。用以评价项目方案全部投资的经济效益的指标,其数值大小表达的并不是一个项目初始资金的收益率,而是尚未回收的投资余额的年盈利率。计算较为繁琐。

财务净现值(FnpV)。净现值法是在建设项目的财务评价中计算投资效果一种常用的动态分析方法。要求考虑项目寿命期内每年发生的现金流量,净现值是按一定的折现率(基准折现率),将各年的现金流量折现到同一时点(计算基准年,通常是期初)的现值累加值。

4.偿债能力分析

在对大型项目进行经济评价时,应当对项目的偿债能力进行评价,常用的偿债能力指标主要包括:

利息备付率,对合作社偿还借款利息能力的分析,是指借款偿还期内息税前利润与应付利息的比值。正常情况下,利息备付率大于1,表示合作社有偿还利息的能力;利息备付率小于1时,表示合作社没有足够的资金支付利息,偿债风险很大。

偿债备付率,对合作社偿还借款本金和利息能力的分析是指项目在借款偿还期内,各年可用于还本付息的资金与当期应还本付息金额的比值。偿债备付率正常情况应当大于1,且越高越好。当指标小于1时,表示当年资金来源不足以偿付当期债务,需要通过短期借款偿付已到期债务。

资产负债率,是指各期末负债总额和资产总额的比率。合适的资产负债率表明合作社经营状况良好,风险小、运营稳定,有利于长期发展。

5.经济费用效益分析

经济费用效益评价是从国家宏观角度出发,利用货物的影子价格、影子工资、影子汇率和社会折现率等一系列经济评价参数来评价项目对于整个社会经济的贡献,优化资源配置评价项目的可行性[4]。

经济费用效益比(eBCR)以项目效益现值与费用现值之比表示。eBCR>i该项目在经济上是合理的;eBCRCi该项目在经济上不合理的。

6.不确定性分析

现在常用的不确定性分析主要包括盈亏平衡分析和敏感性分析。

6.1盈亏平衡分析

盈亏平衡分析也叫损益平衡分析,是指通过计算项目由盈利变为亏损时的保本销售量或者销售额来分析项目投入与产出的平衡关系。各种不确定因素(如投资、成本、销售量、产品价格、项目寿命期等)的变化会影响投资方案的经济效果,当这些因素的变化达到某一临界值时,就会影响方案的取舍。盈亏平衡分析的目的就是找出这种临界值,即盈亏平衡点,判断该项目对不确定因素变化的承受能力,为决策提供依据。

6.2敏感性分析

首先确定分析的经济评价指标,通常评价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指标包括:财务净现值、财务内部收益率、经济费用效益比等。选定不确定性因素,设定其变化范围。一般情况下,一个完整的项目,只需要选取那些对合作社影响较大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不必分析所有的影响因素。对于农民专业合作社敏感性分析,一般选择的不确定因素有:投资额、运营成本、运营收入等,在设定变化的范围时习上一般选取±20%。进一步计算合作社经济评价各指标对不同影响因素的敏感度系数,找出敏感性因素。敏感性分析结果表述,可以编制敏感性分析图,并归纳敏感性分析的结论,指出最敏感的关键因素,粗略预测此类项目可能的风险[5]。(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

参考文献:

[1]段利民,霍学喜.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国内研究文献综述[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3):91-95

[2]黄金瑛.农民专业合作社经济效益分析及发展对策探讨――基于厦门农村的调查[J].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12(6):43-46

[3]林海英.基于Dea的西部地区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模式的绩效评价[J].物流科技,2015(3):9-12

工程经济盈亏平衡点篇10

一、高级会计的定义

高级会计师是在原有的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的基础上,对企业特殊事项作出处理的方法和理论的总称。它的含义有以下几点:

1、高级会计是在财务会计的范畴之内

企业会计有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种方式组成,财务会计的目标是以编制对外报告,管理会计是从内部管理控制和预算两个方面为内部管理提供会计信息。高级会计仍然是以解决经济事项对外报告等问题。比如,物价的变动,是会计探究物价改变到达一种程度的条件下对外会计信息问题,跟财务会计报表把企业作为会计主体,进行研究怎样在以少数报表为基础,编制出能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的财务报表,都是为企业有直接或间接利益关系的人们提供有关集团的经营情况和经营成果及财务状况的信息,以满足财务会计信息对决策的影响。

2、高级会计是对企业面临特殊事项的处理

传统的财务会计所处理的经济事项经常性发生的是一般事项,比如,对存款和投资、固定资产等的核算。高级会计所处理的是特殊事项,是企业经营在某一特定的时间段和特定的条件下出现的突发事件,像企业在面临着破产的情况下做出的重组时间和清算等等。

3、高级会计采用的方法和理论

它所采用的方法和理论是对传统的财务会计方法和理论的修正,传统的财务会计涉及的会计确认、计量原则、会计目标、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等这些理论问题,都必须严格的依照四项基本会计假设,当会计所在的经济条件和客观原因发生改变后,出现打破四项假设这种特殊事项时,高级会计就产生了。像这种特殊事件的出现要引起传统的会计理论和方法发生变化。比如,原来的会计实体无法满足经营活动时,破产清算的新会计方法和理论就会随之出现。当随着物价的波动对货币计价假设中隐含的币值稳定假设进行冲击时,就必须有新的会计模式代替旧的会计模式。

二、高级会计产生的基础

在会计界会计假设被认为是自我证明的会计环境命题,这几个世纪被认定是正确的推论。在一些国家的会计理论中,假设经常被认为是原则得以生存的一种假定。人们研究的会计理论是要确定原则和假设之间的联系和会计方法和原则、假设他们之间的关系。企业会计的方法和关系经过几个世纪的较为稳定发展,它是在会计假设和其所在的经济环境大体一致,没有出现特殊事件,即是与假设不冲突的环境,这是人们不断研究的结果,客观环境的改变,多种超越假设的经济业务出现,肯定会增加一些新的方法和理论。高级会计对特殊事件的处理方法和原则与传统的处理方法有很大的差异。它是源于特殊事项对会计所作假设的一种背离。高级会计指在会计的客观经济条件环境发生变化,在这种变化引起了假设松动后,人们对特殊事件进行方法和理论研究的结果。

三、高级会计的内容构成

1、高级会计形成的基本原则

以四项假设和经济环境的关系为理论基础来确定高级会计的内容范围。前面已经说过,经济环境的客观改变造成假设松动是高级会计产生基础。划分传统会计和高级会计的标志是它们的经济业务是否在假设限定的范围之内。属于四项假设范围内的是传统会计的研究范围,背离四项假设的是属于高级会计范围。这是因为背离后所采用的原则和方法是传统的会计无法提供的。之所以把合并会计、外币会计、破产会计和物价变动会计等化为财务会计就是考虑到这一点。

上面从理论上论述了高级会计产生的基础,它们之间的判别标准是:在四个假设之内的是传统会计内容,超出的是高级会计内容。但是,传统会计阐述的是在四个假设的基础上的一般事项,但有的并没脱离四个假设,没有普遍性,处理的难度较大,如租赁业务、商品期货等。像这样的业务也归于高级会计。

2、高级会计应涵盖的内容

根据上面的原则,可以划分为这几个方面:商品期货会计、金融工具会计、租赁会计、外币会计等。

四、在生产经营中的应用

1、对主营业务盈利大小能力的分析

eBitDa是息税前利润的英文简写,它是对一家企业现金流量和盈利能力衡量的一个重要指标,这个指标越大越好。即那个公司的eBitDa指标越高,说明这个公司的盈利水平和能力就越强,也会提高盈利的质量。

因为eBitDa指标除掉了折旧政策的影响、资本投入的不同、所得税政策和不同摊销的影响,可以直接拿来衡量公司的资产创造利益的能力,能使不相同的公司在统一的口径下进行准确的衡量:主要经营业务的盈利能力。

2、对亏盈平衡点的分析

亏盈平衡点又称为保本点和零利润点,是指全部成本所生产产品的产量等于企业的全部销售收入。它是亏损和盈利的平衡点的一个界限,当销售收入大于这个平衡点时,企业就是盈利的,当小于这个平衡点时企业就是亏损的,等于这个平衡点时,企业是处在一个不亏不盈的状态,它是进行本量利的关键。

3、对生产决策的分析

在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当中,会出现有的产品因为价格偏低,成本较高,或者是因为一些政策的原因,造成这部分产品没有盈利,甚至还会出现小部分的亏损,是否因为它的亏损和盈利空间太小而停止生产这种产品的决策。根据传统的成本法,假如出现计算成本的亏损,就必须立即停产,但是有可能也会造成错误的决策。下面有两种方法来进行判断,一是依据决策分析生产理论:决定某产品是否应该生产的决策依据在于,这个产品能不能提供贡献毛利润。只要这个产品可以为企业创造和贡献毛利润,并且这个产品的毛利润大于零,就可以继续的生产这个产品,反之就要考虑停止这个产品的生产。二是根据产品单位销售的价格对该产品进行生产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