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教室文化设计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14:45

小学生教室文化设计篇1

【关键词】农村中学教室文化建设研究

学校的教室文化环境和设施设备建设,反映着学校的办学理念。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特别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如何科学论证,合理规划,使学校的教室文化环境,设施和设备符合素质教育要求,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构建“以生为本”的教室文化环境,成为当前农村中学课堂文化建设中日益突出的一个问题。本文将就这个问题做一些初步的探索。

一、先进学校建设经验的启示

近年来,全国各地的许多中小学校,已经在教室文化建设方面做了不少积极有益的探索。学校从教室环境建设,到课桌椅等设施的设计,都在悄然突显“以生为本”的历史性的变化。

去年,我有幸参加了我县教育局组织的课堂文化建设考察团,去江苏考察学习,我看了不少学校,其中江苏锡山高级中学的课堂文化建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江苏锡山高级中学是苏南一所颇有名气的学校。它的出名不在楼高,不在地大,也不在现代化的教学设施设施,而在于“以生为本”的先进办学理念。校长介绍说,教室是孩子成长的地方,它必须首先是一个文化场所,不能流行什么就搞什么,追逐表面浮夸的东西,而忘却了办学的本意。管理好学校,说穿了也很简单,关键是营造一种文化氛围,让每个学生融入其中。教育要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教室的一切设施建设应有利学生的发展,有利于学生自主、多样的学习。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创造一切可能的环境和条件,这才是教育的魅力所在。事实上,走进这所学校,我们不难发现,“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在学校的教室文化建设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为了满足学生的需要,在教室的设计上,除了主空间之外,还规划了一个用来自学、个别辅导和谈话的小空间(即辅助教室)。而且大教室都建成组合式,根据学生需要可以随时变化。这样就为实现个别化教学,个性化教育提供了方便。

为了方便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教室里全是可以拼接组合的课桌椅。另外,对黑板的设计、信息化接口,校园的生物点缀等都围绕师生需求进行了充分论证。教室、图书馆、艺术室、体育馆都围绕学生的年龄特征建设;都加强了数字化建设,设置了许多让学生进行互助学习的工作室,研究室,孩子们可以随时上网,获取信息,随时随地进行交流。这在整个学校的投资中占了很大的比例。各学科实验涵盖了理科教学的全部内容,从设备的配置来看,有助于由原来的“验证型”向“探索型”转变,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为学校开展创新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其实,对于一所学校而言,大楼可以迅速盖起,设备可以短时积聚,但人的素质的提高,文化的积淀却不能一蹴而就。因此,要加强学校课堂内涵建设,硬件重要,软件更重要。应当严禁搞不切实际的标志性工程,尤其不得在教室内建设非教育设施,以保证有限的资金投入到对学生学习直接有效的项目上去。注重文化品位,提倡俭朴大气,讲究实用价值,体现人文关怀,方便学生学习,这不仅关系到学校的投资方向,而且体现着学校的办学思想。事实上,国内还有很多像江苏锡山高级中学这样的中小学校,它们都十分关注教室文化建设,甚至可以说,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学校教室文化建设突显“以生为本”,已经成为全国中小学校悄然兴起的一种共同趋势。

二、当前农村中学教室文化建设现状分析

国内许多中小学校教室文化建设的先进经验,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和重要启示,但是,课堂文化建设,不能依靠简单移植,更不能“照猫画虎”,生搬硬套。只有立足于本校办学的实际需求,才能培育出根深蒂固,富有生命活力的学校文化。农村中学的教室文化建设,可以借鉴先进地区中学校教室文化建设的先进经验,但更重要的是立足于当地的实际,走出一条体现本校办学理念,反映农村办学特色的教室文化建设之路。

近年来,农村中学文化建设,在当地县教育局的高度重视和强力推动下,着“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边完善”的原则,全面推进学校课堂文化重建工作,其中在教室文化建设领域的实践与探索,已经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果:各个农村中学普遍重视装饰教学大楼门厅,走廊和楼道;设置黑板报、橱窗,阅报栏;设计制作学校标志,包括校牌,校训,校风,教风,学风以及学校展板等。同时,在走廊,楼梯口醒目的地方,设计制作反映学校办学理念的名言警句,从而使整个教学办公大楼洋溢出一种浓厚的学习文化氛围。

但是,农村中学教室文化建设还存在许多问题。其别突出的问题是许多农村中学把教室文化建设单纯理解为教室物质环境的建设,因而在教室文化建设中“见物不见人”的现象屡见不鲜。解决这个带有倾向性的问题,应当成为新时期进一步改进农村中学教室文化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三、进一步改进农村中学教室文化建设的思考

1、以解决当前教室文化建设建设中普遍存在“见物不见人”的突出问题为切入点好突破口,开展教室文化建设专项建设活动,切实把学校教室文化建设工作摆在学校文化建设工作的显著位置,强化建设措施,加大建设工作力度,优先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2、教室文化建设,不等于简单的物质堆砌,在教室设备更新,设施改善和教室环境的美化和净化过程中,要突出“以生为本”理念,一切要以经济,实用、安全、高效、方便学生使用,满足学生发展来设计和实施。严禁搞不切实际的标志性工程,尤其不得在教室内建设非教育设施。教室里任何建设都要符合教育功能的要求,保证有限的资金投入到对学生学习直接有效的项目中去。同时,注重文化品位,提倡俭朴大气,讲究实用价值,体现人文关怀,方便学生学习,这不仅关系到教室文化建设的投资方向,而且也体现着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

小学生教室文化设计篇2

1科学性

现代教育技术装备是中小学办学的基础,是实施教学大纲、推进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对推进教育现代化、实现区域内教育均衡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各功能教室的装备、建设要符合现代教育的特点,有利于各种媒体信息的传播、收集和运用,实现资源共享;要适应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要求,有利于营造学科实验的优良环境;要体现整合教育资源,探索实验教学模式;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实践、学习和个性化教育,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保证装备建设的科学性,必须要做好以下几点:

1.1深入调研,充分论证

教育装备主管部门应深入教学一线,深入课堂,加强调研,了解教学所需。

1.2整体规划,科学布局

立足全县实际,优先建设一批装备水平高、应用效果好的示范学校,充分发挥示范学校的带动与辐射作用,惠及更多教师,推动全县装备水平的整体提高。

1.3区域定位,特色发展

学校的教育技术装备工作,必须立足于学校特色和定位,从实际出发,从设施配备、队伍建设、管理应用、教学研究、教学管理、学生学习等诸多内在要素研究着手,深入到教育教学需求的各个方面。

例如,农村学校多媒体教室的升级改造,室内卫生环境差(考虑到安全因素,全县平房教室全部拆除室内天棚),若选用投影机,灰尘是无法克服的难题,若选用“液晶触控一体机”,价格贵,农村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许多功能难以有效发挥,这种情况下即可采用推拉式黑板镶嵌50″液晶电视模式完成多媒体教室的更新;城镇学校学生人数多,卫生状况好,师资力量强,可选用短焦投影机、电子白板等模式;五莲县实验学校等一批新建条件较好的县城学校,其校园网络、视频监控系统、闭路电视系统、校园广播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微机室、演播室、报告厅、机器人实验室、理科实验室、教学仪器、音体美器材,则设施全部采用当前先进的设备配套建设。

2规范性

新建中小学功能教室在面积、间数、建筑要求、环境要求、水、电、通风设施、信息传输等方面,要严格按照《中小学理科实验室装备规范》及《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试行)》的要求设计、建设,并要请县教育装备相关部门审核、指导。已建成但不符合标准化要求的,要加以改造,力争3~5年内使全县中小学基本达到《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试行)》的要求。

2.1注重标准化

严格按照“依据不同层次、规模,科学规划、适度超前、因地制宜、注重实效,整体推进、标准统一、合理配置,一切以教育教学为中心”的原则,着力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尤其注重在城乡一体上下功夫,高标准推进教育均衡。

教育装备的高标准并不是盲目追求教育装备的高档次。要因地制宜,能用、好用、适用于教师的装备,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功效,应成为配置标准考虑的重要因素。

2.2加强特色建设

追求特色要与遵循教育规律相统一。坚持统筹兼顾,科学引领,注重教育信息化、实验室建设标准化与特色化的统一,提倡将教育信息化、实验室建设与学校特色建设结合起来。

如实验室内部设施的排布,采用排排坐式、岛式、中央台式及自由组合式等多种类型,满足了不同实验类型、不同教学模式的需要;生物标本室开放式的设计,学生可自由出入,标本橱为全玻璃结构,并设置局部照明,通体透明,便于学生参观学习,充分发挥育人功能。

莲海学校实验室实行教室化管理,提供了一个很好范例。他们突出“教室”元素,积极倡导、鼓励理、化、生、科学各科教学积极利用实验室进行,逐渐养成在实验室里解决教学问题的习惯和能力,提高了实验室利用率,给学生提供更多动手动脑机会。

3前瞻性

五莲县把教育信息化和实验室标准化建设纳入五莲县教育发展整体战略,将教育信息化、学校实验室标准化建设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来抓,以促进和保障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3.1队伍建设

人才队伍的梯队建设才是最具前瞻性的工作。教育管理人员的教育技术规划、统筹、协调和执行能力,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是教育装备现代化的关键。

3.2理念确立

根据国家教育信息化标准,结合《山东省教育信息化推进计划》,大力推进具有五莲特色的数字校园建设,推进县为单位数字校园数据支撑中心建设,实现多媒体教学“班班通”、管理服务“一卡通”、网络学习环境“人人通”的数字校园环境。

跟踪先进技术和先进产品,推进教育城域网和校园网升级换代,提升各级各类学校技术装备水平,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数字化教育基础设备,满足师生教育教学需要。

3.3规划建设

在具体规划建设时应做到:一是坚持标准,又不拘泥于形式;二是坚持均衡发展,尤其强调镇域内均衡发展,又根据学校发展规模、布局及装备发展趋势;三是设计立足实际,又留有升级空间。

如实验学校、洪凝小学等一批新建、改建学校校园网的建设,其接入的功能教室较多,网络上要跑大量的视频数据,这需要比较宽的内网带宽,最好六类布线,万兆主干,但由于受资金的制约,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算,于是采用了一个折中设计方案,主干网络采用六类布线,可升级到万兆,使信息化建设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能满足学校需求。

4实效性

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各功能教室建设要结合学校的特色建设及学科特点,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突出实际应用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1室内文化切忌同质化

各功能教室室内文化对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在学校调研时发现,大多数学校的室内文化同质化现象严重,没有与本校文化特色相融合;室内张贴、悬挂的内容不少,但能结合用室、学科特点并能给人启迪者甚少。

4.2内部建设应方便管理应用

各功能教室在设计、建设上,应尽可能地突出学生元素。

如莲海学校物理教室,教室设置了边台,用于放置公用实验设备,在边台上方设置仪器架,用于存放分组实验用品。一是弥补仪器室不足仪器无处摆放的缺陷;二是让仪器更贴近学生,减少往返仪器室取用仪器的麻烦,方便使用。在实验台中间设计为突起的用品架,上面可放置实验用品,架内镶嵌常用仪表,方便使用。

在生物教室边台上方安装标本架,用于存放标本、模型,使该室可兼用做生物标本室,标本开放式管理,方便学生参观学习。实验台中间的用品架里面镶嵌生物灯,避免按普通模式安装生物灯时妨碍操作空间且易损的弊端。

小学生教室文化设计篇3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装备;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03(2013)11-0007-03

近年来,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出台,各级政府对教育投入的不断加大,以信息化为依托的各种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在中小学的普及率越来越高,各功能教室的建设、内部配备就成为了必然。

规划设计者智慧的一笔,不仅可以节约大量资金,还可以惠及子孙后代,如出现失误,不仅浪费资金,还会贻害无穷。如何做到科学性、规范性、前瞻性、实效性相统一,本文结合我县中小学的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工作谈几点看法。

一、科学性

现代教育技术装备是中小学办学的基础,是实施教学大纲、推进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对推进教育现代化、实现区域内教育均衡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各功能教室的装备、建设要符合现代教育的特点,有利于各种媒体信息的传播、收集和运用,实现资源共享;要适应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要求,有利于营造学科实验的优良环境;要体现整合教育资源,探索实验教学模式;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实践、学习和个性化教育,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保证建设装备的科学性,必须要做好以下几点。

1.深入调研,充分论证

教育装备主管部门应深入教学一线,深入课堂,加强调研,了解教学所需。

2.整体规划,科学布局

立足全县实际,放眼发展愿景,优先建设一批装备水平高、应用效果好的示范学校,充分发挥示范学校的带动与辐射作用,惠及更多教师,推动全县装备水平的整体提高。

3.区域定位,特色发展

一个优质学校的发展需要在先进教育思想引领下的特色发展。特色学校是立足于本校实际,经过长期的办学实践形成的独特的、稳定的、优质的办学风格与优秀的办学成果的学校,是认识和优化了个性的学校,个性化会形成较为先进的文化理念,文化理念的形成需要课程支撑,教育装备为课程的完成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和技术服务。

学校的教育技术装备,必须立足于学校特色和定位,从设施配备、队伍建设、管理应用、教学研究、教学管理、学生学习等诸多内在要素着手,深入到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深入到师生的心里,成为培植教育文化、提升教育质基、铸造五莲教育品牌的重要手段。

比如:农村学校多媒体教室的升级改造,由于室内卫生环境较差(考虑到安全因素,全县平房教室全部拆除。室内天棚),若选用投影机,灰尘是无法克服的难题,若选用“液晶触控-体机”,价格贵,农村教师年龄结构欠合理,许多功能难以有效发挥,可采用推拉式黑板镶嵌液晶电视模式完成多媒体教室的更新。城镇学校,学生人数多,卫生状况、师资力量强,可选用短焦投影机、电子白板等模式;五莲县实验学校等一批新建县城学校的校园网络、视频监控系统、闭路电视系统、校园广播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计算机室、演播室、报告厅、机器人实验室、理科实验室、教学仪器、音体美器材等内部设施配备全部采用当前先进的设备进行建设。

二、规范性

1

新建中小学功能教室在面积、间数、建筑要求、环境要求、水、电、通风设施、信息传输等方面,要严格按照《中小学理科实验室装备规范》及《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试行)》的要求设计、建设,并要请县教育装备相关部门审核、指导。已建成不符合标准化要求的,要加以改造,力争3-5年内使全县中小学基本达到《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试行)》的要求。

1.注重标准化

严格按照“依据不同层次、规模,科学规划、适度超前、因地制宜、注重实效,整体推进、标准统一、合理配置,一切以教育教学为中心”的原则,着力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尤其注重在城乡一体上下功夫,高标准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装备的高标准并不是盲目追求教育设备的高档次,因地制宜,能用、好用、适用于教师的装备,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效,才是高标准。

近几年,有些学校用推拉式黑板镶嵌“液晶触控一体机”或“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模式对多媒体教室进行了改造,设备非常先进,但设备的核心价值互动性、生成性在教学中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仅仅起到了电子显示屏的作用。

2.加强特色建设

特色一定是与众不同,也可能是标新立异,但必须要遵循教育规律。坚持统筹兼顾,科学引领,注重教育信息化、实验室建设标准化与特色化的统一,提倡将教育信息化、实验室建设与学校特色建设结合起来。

例如:实验室内部设施的排布,采用排排坐式、岛式、中央台式及自由组合式等多种类型,满足了不同实验类型、不同教学模式的需要;生物标本室开放式的设计,学生可自由出入,标本橱为全玻璃结构,并设置局部照明,通体透明,便于学生参观学习,充分发挥了育人功能。

再比如:莲海学校实验室实行教室化管理,突出“教室”元素,积极倡导、鼓励理、化、生、科学各科教学都在实验室进行,逐渐形成在实验室里解决科学问题的习惯和能力,提高实验室利用率,给学生提供更多动手动脑的机会。

三、前瞻性

教育信息化、学校实验室标准化建设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是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有力保障。要把教育信息化和实验室标准化建设纳入五莲县教育发展的整体战略。

1.队伍建设

教育管理人员的教育技术规划、统筹、协调和执行能力,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才是教育装备现代化的关键,人才队伍的梯队建设才是最具前瞻性的工作。

茅盾在《风景谈》中说过的“人依然是‘风景’的构成者,没有了人,还有什么可以称道的?再者,如果不是内生活极其充满的人作为这里的主宰,那又有什么值得怀念?”“人类的高贵精神的辐射,填补了自然界的疲乏,增添了景色、形式的和内容的。人创造了第二自然!”

2.理念建设

根据国家教育信息化标准,结合《山东省教育信息化推进计划》,大力推进具有五莲特色的数字校园建设,推进县域单位数字校园数据支撑中心建设,实现多媒体教学“班班通”、管理服务一卡通、网络学习环境“人人通”的数字校园环境。

跟踪先进技术和先进产品,推进教育城域网和校园网升级换代,提升各级各类学校技术装备水平,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数字化教育基础设备,满足师生教育教学需要。

3.规划建设

在具体规划建设时应做到:一是坚持标准,又不拘泥于形式;二是坚持均衡发展。尤其强调镇域内均衡发展,又根据学校发展规模、布局及装备发展趋势统筹考虑;三是设计立足实际,又留有发展空间。

例如:县实验学校、洪凝小学等一批新建、改建学校校园网的建设,各现代化的功能用室较多,网络上要通过大量的视频数据,这需要比较宽的内网带宽,最好六类布线,万兆主干,但受资金的制约,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算,于是采用了一个折中设计方案,主干网络采用六类布线,可升级到万兆,使信息化建设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能满足学校需求。

四、实效性

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各功能教室建设要结合学校的特色建设及学科特点,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突出实际应用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室内文化切忌同质化

各功能教室室内文化对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在学校调研时发现,大多数学校的室内文化同质化现象严重,没有与本校文化特色相融合;室内张贴、悬挂的内容不少,但能结合用室、学科特点并能给人启迪者甚少,名人语录有时有那么一两句就够了。

例如: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的墙壁上有这样一段话:“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这段话强调了学生学习不能只是听,只是接受,应该让学生动用眼、耳、手、脑等多种感官参加学习,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这句话不知道开启了多少儿童智慧的大门。

再比如:实验学校图书室入门醒目处有一句话:“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两百本书。(苏霍姆林斯基)”通俗的语言、与环境非常协调的标牌、红色的启功体,再加上开放、整洁、宁静、温馨的环境,使进入者会产生读书的冲动。

2.内部建设应方便管理应用

各功能教室在设计、建设上,应尽可能地突出学生元素。

例如:莲海学校物理教室,设置了边台用于放置公用实验设备,在边台上方设置仪器架,用于存放分组实验用品。一是可弥补仪器室不足仪器盛不下的缺陷;二是让仪器更贴近学生,减少来回到仪器室取用仪器的麻烦,方便使用。在实验台中间设计为突起的用品架,上面可放置实验用品,架内镶嵌常用仪表,方便使用。

在生物教室边台上方安装标本架,用于存放标本、模型,使该室可兼用做生物标本室,标本开放式管理,方便学生参观学习。实验台中间的用品架里面镶嵌生物灯,避免按普通模式安装生物灯时妨碍操作空间且易损的弊端。

五、结束语

小学生教室文化设计篇4

关键词:校园;氛围;建筑空间

中图分类号:tU984.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1)07-0092-03

1 前言

建筑空间是指人们人为的为了满足生产或生活的需要,运用各种建筑要素与形式所构成的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的统称。它包括墙、地面、屋顶、门窗等围合建筑的内部空间,以及建筑物与周围环境中的树木、山峦、水面、街道、广场等形成建筑的外部空间。小学建筑空间,就是指能够代表小学校园和小学生精神风貌的空间氛围。它的是由校舍建筑、校园小品,校园绿化、校园的空间架构等因素组成,体现了校园内在精神品质和风貌。

2 项目概况

宁乡县城郊乡中心小学坐落在宁乡县县城内。校园规划24个小学教学班,学生总人数为1200人左右。校园总占地面积1.85hm2,规划新建建筑面积10000余m2,其中包括综合楼、教学楼、食堂兼风雨操场、学生宿舍等几个分项工程。校区地形较复杂,最低点至最高点的高差约有6m左右。校园规划结合地形地势精心设计了一组具有现代风格的建筑群体,平面布局紧凑、造型典雅活泼,充分展现了教育建筑的书院气息及小学建筑的特色。她的建成为宁乡县增添了又一文化教育新景观。该设计在2010年获得2010年度湖南省工程勘察设计二等奖。

3 校内建筑设计

从定义上来讲,建筑设计是指建筑物在建造之前,设计者按照建设任务,把施工过程和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或可能发生的问题,事先作好通盘的设想,拟定好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方案,用图纸和文件表达出来,作为备料、施工组织工作和各工种在制作、建造工作中互相配合协作的共同依据,便于整个工程得以在有限的条件下、在预定的投资限额范围内,按照周密考虑的预定方案,统一步调,顺利进行,并使建成的建筑物充分满足使用者和社会所期望的各种要求。作为小学来说,校内建筑应该具有满足小学生勤奋好问,活泼可爱的特点,其中最主要的还是师生在教和学的使用上的合理性和便利性。

3.1教学楼设计

宁乡小学教学楼分南北两栋设计,楼体南、北栋均为四层,教学楼设有普通教室和教师办公室。该南北两栋教学楼的室内正负0.000相差0.9m,用连廊作横向联系。

基于该教学楼的定位,它既要在校园色鲜明,造型独特,又必须与周边建筑风格和手法协调。建筑形体在整体性强的基础上,进行凹凸,退缩等变化,使空间具有通透性,流动性,室内外环境相渗透。最大限度地使建筑与自然环境取得完美的统一,大大提升该教学楼的品味和气质,达到“外整内通,步移景异”增加了建筑的内涵。在建筑造型设计中,结合小学立面设计特点进行整体设计,以橘黄色三色面砖、乳白色面砖为主饰面。以完整的形体介入,在造型上显得简洁,明朗。

3.2综合楼

综合楼以一字形的主楼和圆形的附楼两部分组成,主楼设为四层。通过连廊连接三层附楼。主楼设计为自然教室、劳技教室,美术教室,音乐教室,电脑语音教室,学生阅览室,教师阅览室等教学用房。附楼为行政办公区,利用地形高差设计了架空层(车库),设有联校之办公室、会议室、小餐厅及厨房,设有教务总务室、财务室、档案室、校长办公室、书记办公室等行政办公用房。因为该楼所座落地块前后高差较大,又正对校园大门,设计将主楼中间架空,作为学校的一条步行要道,人流通过此楼便可便捷的到达位于该楼北向的教学楼、学生食堂及学生宿舍。该综合楼还在东北端设置了一个两层的连廊与教学楼相连。基于该综合楼面向校园主人口的重要性和地标性,其造型既要体现该类型建筑的突出性,又要在符合小学建筑设计基本原则的基础上,与相临建筑的风格和手法协调。在建筑造型上,该综合楼采用了与现代风格相融合的处理手法,以橘黄色三色面砖、乳白色面砖、灰白色真石漆为主饰面,通过一字形体块的主楼和圆形体块的附楼的组合,直通屋面飘板但截面上变化的前排圆柱、与圆柱呼应的圆形附楼,里外两种色调的深浅对比,挺拔的塔楼(楼梯间)等元素,赋予该楼富有个性而灵动的现代小学教育建筑的全新形象。

3.3食堂兼风雨操场

一层设计为食堂,二层设计为风雨操场,并设有简易舞台,可容纳720人在其内观看演出。该楼北面为学生宿舍,南面为200m运动场,东面为教学区。总图布局符合小学建筑设计基本原则,在功能上方便学生日常生活需求。在建筑造型上,以橘黄色三色面砖、乳白色面砖为主饰面,屋顶采用螺旋球节点网架蓝色彩钢板屋顶,造型简洁,明快,并与校园内其他建筑相协调。

4校园小品来展现育人的环境场所

校园小品是增加校园文化韵味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绿化、香化、净化、园林化、知识化,让校园的一景一物,每堵墙壁,每个角落都能无声地“说话”。而且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的保证。“领导+长者+朋友”型的领导角色,“师长+父母+朋友”型的教师角色,互助互爱、情同手足的同学角色是现代教育中的新型角色,颇受学生欢迎。让他们在一种和谐的、民主的氛围中,从小懂得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关爱他人,形成崇高的道德情操。优美的自然环境具有陶冶学生心灵、熏陶学生行为、启发学生美好想象的作用。在教室的长廊上布置学生优秀的作品,在校园的橱窗里挂上学生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的照片,在校园内开辟生态园,让学生置身于知识的时空,徜徉于欢乐的海洋,陶醉在美的意境中。

5校园绿化及自然环境传达良好氛围

保护环境,维护大自然生态,爱护我们的家园,已成为世人瞩目。

在宁乡县城郊乡中心小学,花草树木随处可见且往往自成一景。植物是大自然生态环境的主体,在室内布置绿色植物,使人们接近自然,接触自然,生活在自然中。通过绿化室内可以把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休息的空间变成“自然空间”,不但美化环境和有益生态的平衡,并对身心有着很大的健康作用。当学生们置身于有绿色、有生命的室内空间里,看到浓浓的绿意,鲜艳的花朵,闻到阵阵的花香,可以使他们的思想更加地敏捷,精力更加充沛,也可以使学生们心情愉快,消除烦恼,减轻压力。

6丰富的交流空间表现朝气蓬勃的校园形象

众所周知,处在一个清新整洁、文明优雅、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中,就会令人心旷神怡、积极进取;而处在一个零乱污秽、灰暗粗俗、单调乏味的生活环境中,则易使人情绪低沉、颓废。

马克思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

也创造人”。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启迪作用。所以说校园文化环境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学生的活动是校园生活中最富活力的景象,而学生各种各样的丰富活动也是校园精神的表现,因此校园精神环境的营造当然也要包括构筑各种交流空间来体现校园精神。学生校园生活本身的丰富多彩性,决定了交流空间要多层次性的空间,空间设计应从建筑单体渗透到外部空间的各个领域中。

只有创造出多样化的空间形式才能创造出富有生机的校园环境,才能满足学生不同的交流娱乐活动。具体来讲,交流空间可分为以下几种:

6.1打造书香校园,弘扬民族文化,传承中华美德

环境是一位无声的老师,校园应成为学生诗意栖居的教育乐园。在校内修建含有丰厚人文底蕴和科学内涵的校园活动空间,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的陶冶教育,让学校成为人文素质教育会“说话”的“书”。给人以美的启迪与享受,使学生在校园内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

6.2营造优美和谐、富有个性特色的校园生态环境

充分利用校园空间进行植树、栽花、种草,根据季节和品种对花木进行合理搭配,形成了疏密有方,错落有致,深浅有度,文化寓意深刻的绿色景观,做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给人一种异彩纷呈的愉悦,令学生们引以为豪,珍爱万分。使校园真正成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使学生享受到美学意识和人文道德素养的教育,处处体现育人理念,从而潜移默化地陶冶师生的品格,提高了师生的审美情趣,促进了师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6.3班级文化让学生在展现灵性中升华自我

班级文化为学生展现生动活泼、健康和谐的自由灵性提供了广阔天地,而且让他们的能力和人格在这个天地中得以提升。在紧抓教学的同时,更加注重优美的校园环境,多彩的文化生活,高雅的艺术情趣,浓厚的学习氛围,科学的人文精神,优良的学风教风校风,催人奋进的学校精神等建设,引导广大师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校园文化真正发挥育人功能,使学校发展进入良性循环的高层境界,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从本质上实现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去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7建筑单体及空间设计

建筑组合丰富多样,造型活泼,设计元素充满时代气息。空间上预留学生交流、休息和远眺的阳光空间,便于景观开朗、活泼、富于变化,符合小学建筑的特点和可识别性。建筑艺术创作立意轻快,活泼自由,能反应学生朝气蓬勃的天性特征。入口柱廊的庄严,不但丰富了视觉层次,还有培养栋梁之材的寓言。通过这些画龙点睛的手法运用,赋予了建筑韵律感、艺术魅力、个性和文化内涵,构成了学校之门的独特景观。塑造了现代教育建筑的艺术形象,位于主人口处的综合楼造型新颖、活泼,极富现代感,对校园景观起到景上添花的作用。

8结束语

开放的校园空间能给学生提供随时交流的学习机会。一个优秀的学校规划设计,其开放空间的重要特点就是减少间隔墙或空间之间的明确分隔,增加校园开放空间的弹性空间运用,从而影响到学生在学校里的校园行为。开放的校园空间在学习目的方面,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自主选择机会。开放的校园空间赋予学生的“第二课堂”可以去学习更加丰富的知识内容。

参考文献:

[1]张宗尧,李志民.中小学建筑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06

[2]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小学生教室文化设计篇5

关键词:现状教学特色

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迅速扩张,这为室内设计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平台,表面的高就业率导致各类层次的高校都热衷于扩招室内设计专业的生源,办学条件与教学水平的良莠不齐,尤其是地方高校的室内设计专业面临诸多省会名校的扩招冲击,生存空间被挤压,警钟已敲响。近日教育部表示,“就业率连续两年低于60%的专业,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处理好扩大招生与提高教学质量的关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当务之急,“扩大规模是发展,提高质量也是发展,而且是更重要的发展”[1]。

一、教学现状

(一)地方高校的室内设计教师及生源的知识结构及专业素养与省会名牌院校有明显差距,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一是,小城市能为教师提供的室内设计舞台的机会太少,加上待遇又低于省会同级别岗位,所以留不住优秀的教师;二是,学生的来源地多是偏远落后的乡村地区,先天的艺术熏陶欠缺,专业技能较弱;三是,设计专业有别于普通绘画专业,教学需要更多的外部环境的配合,比如,大城市的现代化设计,高水平的设计精品随处可见,高规格的专业装饰建材店及装饰博览会为师生开阔了视野,这些是地方院校办学的软肋。

(二)由于扩招,生源的专业技能,综合设计素质逐年下降。学生普遍存在速成的要求,对专业理论基础知识不重视,学习上喜欢走捷径。部分学生作业抄袭成风,从网络、书刊剪裁作品的问题比较突出,模仿成了设计的怪癖。其作品表现出生搬硬套,随意性的现代与古典,不伦不类的中式或欧式等特点,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每年的毕业生作品汇报展览上都能看到类似的问题。相反,由于扩招,每年增多的毕业生就业压力促使用人单位的条件提高,这对地方高校室内设计教学质量处于逐年下滑的处境更是雪上加霜,任期恶性循环,室内设计专业“减招至停招”离我们就不远了。

(三)经验丰富的室内设计教师本身就比较缺,扩招使这类矛盾加剧,设计教师每日忙于第一线教学及学校规定的科研工作量,已无更多精力时间投入到社会实践中,教师的知识更新问题突出。设计观念、设计手法、新材料、新工艺每年都在变化,我们的教师如不紧随设计市场、不断更新观念和知识,就不能及时有效的把新观念新知识带进课堂,这会使我们的教学脱离社会。埋头教学与埋头实践是一把双刃剑,引导不当,就会多一个只会教教材的教书匠或者多一个技术精通、理论欠缺的技师,任其发展等于自毁长城。

二、教学的关键

(一)室内设计教学质量是关键,毕业生的就业率,专业的社会知名度倍受关注。这其中最容易体现教学质量的莫过于大大小小的设计竞赛活动,学生的成果成为高校,社会之间的一面镜子,反映着供需关系与产品质量的优劣。但从室内设计教学与市场需求之间反映出的问题看,竞赛加剧了师生的重学轻研、重仿轻创的现实性与功利性。市场期待精品设计,用人单位需求合格的毕业生,这才是我们教学的关键。如何有效提高地方院校室内设计教学质量,笔者认为,一是,要提高现有教师的教学水平,把教学质量要求放在首位;二是,把好招生的质量关,宁少勿滥;三是,加强合作,资源互惠,协调师资、让师资流动起来,“哈佛约有90%的老师都不是哈佛的,他们是向全世界找老师”[2]。这对解决当前地方高校师资不足,改变师资队伍的本土化、近亲化,教学内容的多样化,开了一剂多快好省培养人才的好药方。

(二)室内设计教学方法要变革,教学要两条腿走路,课堂教学与课外现场教学并重,三分之二给课堂教学,三分之一给课外现场教学,教学方法进行由内到外,再由外到内的转变,教学不能只说不练,仅仅课堂上的虚拟练习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实战的体验非常必要,然而把学生不成熟的方案用在真实的施工现场是不现实的,提出“仿真教学”就是给学生提供实战的机会。仿真教学分成三个层面,其一;就是充分利用室内设计装饰材料样品实验室,零距离观察、触摸、测量材料。其二;就是充分利用实习基地或社会资源提供的现场装修工地,现场勘测,课堂讨论设计,再到现场装修工地与原设计方案进行比对,区分优良,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深入施工现场去感受,去学习,又带着问题回课堂探讨,完成作业后再去施工现场检验自己的设计方案,达到仿真教学的目的;其三,教师不可能样样都懂,聘请设计专家、学者讲学,与国内外相同学科,校系建立经常的学术交流活动,是促进室内设计课教学质量提高的有效方法。

(三)室内设计教师要养成细致观察生活、研究设计的习惯。看到什么要摸一摸,踩到什么要停一停。培养学生,先培养自己的生活品味。有空翻一翻想看的杂书,听一点悦耳的音乐。偷闲去名山大川走一走,高档的吃、住、行体验一下,这不是可有可无的生活,这是室内设计教师必备的积累。没有生活体验及设计实践是教不好设计的,课堂教学最受欢迎的老师不仅对设计的基本理论,设计相关知识有较深入的了解,同时对设计施工的技术与工艺流程非常熟悉,他们常年深入设计,施工第一线,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课堂教学生动、实用,缩短了校内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脱节的距离。我们作过调查,在设计方面做出成绩的,通常是有较全面的艺术素养和设计经验。比如,建筑师缺乏艺术素养,在他们主持下搞出的建筑设计往往缺少美感,这不是说他们不追求美,而是缺少美的发现与感受。培养优秀室内设计人才,必须注重艺术与技术的结合。德国包豪斯教学体系是半个多世纪以前的事了,但对今天的室内设计教学还有可借鉴之处。概括地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四方面:①“开设设计基础课‘形态构成’、②学校设工场加强实习环节、③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去实现设计、④理论研究,办学14年出了14本书”[3]。

三、教学特色

(一)特色是一个专业或一个学校发展战略的核心问题,同时又可使自身形成竞争优势的发展方向。它应与本地区的经济文化现状、发展需求及本校的实际相结合,制定有益于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长远规划。地方高校室内设计教学一个最大的误区就是简单照搬国内外现成的教学模式,千校一面。我国地域广阔,每一地域都有其独特的地域优势,室内设计教学模式应考虑学校所处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特点,充分将地域优势,文化特点转化为专业发展的相对竞争优势;从分析学校所处地域传统文化、风土人情、自然风貌、民间艺术等入手,深入的研究和开发这些资源,使其转化为具有地域特色的教育和课程资源,并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完善,使其逐步形成自身的教学特色。

任何一所学校,不论其历史长短、规模大小、基础厚薄,总会存在某种相对竞争优势。这种相对竞争优势或是显性的,或是潜在的。而学校或某一专业的发展定位就是寻找自身的这一竞争优势,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设计教育只能因地制宜,因国情设立,因市场需求而发展”,“那种希望建立一个稳定的、标准的、以不变应万变的设计教育体系的想法,只能是空想”[4]。日本是制造业强国,日货风靡全球,日货除了制造精良,独特的设计风格至关重要。日本的现代设计是从学习外国,特别是美国和德国的经验发展而成,但日本的现代设计并没有抛弃日本的文化传统,相反,日本的民族文化在现代设计中显得更加突出,我们在选购产品时,往往一眼就能认出那是日货,这是因为日货的设计特色从文字、色彩、造型都深深烙上日本文化的烙印,可见特色优势是一个产品乃至一个专业求生存求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地方高校室内设计专业教学的核心竞争力。

(二)院校的特色,不是自发形成的,也不是完全按照管理者“主观意愿塑造的”,都是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和特定的条件下,进行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坚持多年的不懈努力而形成的。特色不是赶时髦,照搬别人成功的教学模式是急功近利的行为。保持地方高校室内设计专业相对的竞争优势,就要在“地方特色”上做足文章。室内设计教学要时刻瞄准社会需求,盯紧市场变化,利用毕业生的就业反馈,大力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正确把握专业特点,发挥自己的长处,明确培养目标,建立合乎自身特色的教学体系。首先,善于吸收国内外优秀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经验,撰写具有当地装饰艺术特点并适合师资现状的教学大纲,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新教材;其次,正确引导学生捕捉当地各艺术流派的特点,了解当地审美趣味、熟悉当地的文化生活习俗。比如对客家民居装饰的研究,引导学生从色彩上、材料上、造型上、尺度上寻找灵感与创新,把传承与创新落在实处。课堂作业内容强调当地艺术特色,风格上顺应当地文化风俗,审美造型符合当地人的口味,材料造价适合推广应用。总之,顺应当地城市建设的发展需要,有传承与创新意识的室内设计毕业生是保证地方室内教学专业良性发展的前提。

结语

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各地院校相差不大,但地方高校设计教师与学生互动、交流的时间相对多一点,这是因为小城市的交通成本比大城市低,教师到学校与学生互动、交流的机会就多一点。另外,设计教师由于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比省会院校少,自然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课堂教学上,省会名牌院校教师社会实践机会多,自然与学生在一起的时间就少一点。地方高校要缩短与省会名牌高校的教学质量差距,就要变被动为主动,用地方高校课堂教学的时间优势换省会名牌院校课堂教学的资源优势。

注释

[1]周济:《开创高校毕业生就业新局面》,中国教育在线,2004-12-13。

[2]蔡镇钰:《放眼世界回归中国》,13页,《建筑学报》,2004(2)。

小学生教室文化设计篇6

【关键词】大学生寝室文化实践途径研究

如今,随着我国高等学校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发展,以及“90后”大学生群体特征的变化、自主意识的增强,寝室文化建设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日益提升,其影响日益凸显。同时,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个的重要内容,加强寝室文化建设,夯实寝室文化育人的实践途径,对营造积极的校园文化氛围,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加强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是高等学校育人的重要组成

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公寓管理的若干规定》中明确指出,学生公寓是学生日程生活与学习的重要场所,是课堂之外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新时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而不断适应,校园文化育人是高校育人的重要部分,而寝室文化是课堂文化的延伸,寝室文化的主体是大学生,大学生人才的培养质量同时也折射高校育人的成果,所以,加强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寝室文化是学风建设的基础

一所学校的学风是其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也是校园文化的制高点。学习是学生的天职,学风在课堂教室体现,也在寝室中养成。寝室文化在校园文化中具有重要优势,寝室文化相比于课堂教育的时间更长,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其比课堂教育更具有重要性,寝室也是大学生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重要载体,寝室里的学风更加反映了学校的学风。

2、寝室文化是思政工作的本源

随着学分制在高校中的逐步推广,高校班级概念不断淡化,寝室成为了高校最小的组织单位,寝室文化建设和班级文化建设一样,成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点。日常工作中,思政工作者逐渐发现,大部分学生所关注的热点讨论在寝室内完成,良好的寝室文化能够正确的引导寝室舆论,从而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思政工作的重点放在寝室,既保证了学生思想动态的第一时间传递,又可以及时加以引导,让大学生能够身心健康成长。

3、寝室文化是大学生提升综合素质的载体

寝室文化良好是大学生全面提升综合素质的关键,在寝室中所开展的同学们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如寝室文化节、体育竞技类的比赛等,可以营造良好的寝室文化氛围,也可以加强寝室内大学生的身体素质,让学生走下网络,在良好的寝室文化氛围下充分提升自己的能力、陶冶自己的品格、锻炼自己的身体。

二、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的途径

大连交通大学交通运院通过调研,成立宿舍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宿管会”),依托寝室成立东鼎书院,书院致力将学生宿舍打造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通识教育、学业辅导、就业指导、生活指导、心理发展、文化传承的平台,引领学生全面成长。

1、打造便捷温馨的学习生活服务体系

书院有学生自己设计的院徽、院旗和书院标识,增强了学生的自豪感和归属感,责任意识更加强烈。公共走廊上都展示着学生自己的各式作品和活动集锦,充满了各色的文化氛围,使得寝室内让人感觉温馨、舒适,广大学生全都自觉维护寝室公共区域环境。书院还设有自习室和阅览室,共书院内的学生阅读和学习,极大地方便了广大学生的学习需要。

2、打造专业教师、学长同学双轨并行的学业辅导体系

书院以第二课堂为导向,于公共办公区开设学业辅导中心,深入开展学生学业辅导。书院聘请相关专业教师定期到学业辅导中心为学生开设课程,书院通过分层引导,为学业上有优势和有劣势的学生分别聘请不同教师,让有优势的同学能够更深层次地理解学业上的知识,让学业上有劣势的同学能够尽快弥补自身的不足。另外,书院还聘请在学业有优势的家庭困难学生作为兼职教师,每晚为学业上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书院每月根据其工作量对家庭困难的兼职教师给予补助。

3、打造以学生社团为依托的综合素质提升体系

书院以社团为依托,在公共办公区设立“小淘客”二手市场,建立学生社团管理二手市场,学生可以自愿将自己的旧物卖到书院,也可以根据自己需要到“小淘客”二手市场来买取自己想要的物品,书院通过物品差价赚取一部分利润,然后将这些利润全部捐献给对口支援的贫苦家庭。“小淘客”二手市场的建立,既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也给予了一部分贫困家庭的资助。

4、打造以宿管会为主导的学生自我管理体系

书院依托学生宿舍管理委员会对寝室内学生进行管理,达到学生自我管理的目的。宿管会设会长一名,副会长两名,楼层长若干名,下设秘书处、实践部、检评部、宣传部。通过同月缘活动――由层长收集宿舍内学生每月生日情况,每月邀请老师和当月过生日的同学参加有宿管会举办的生日冷餐会,营造温馨家庭氛围,融洽师生、同学以及同学和宿管会之间的关系。通过寝室文化节活动――开展温馨寝室、DiY寝室设计评比活动,以评促建,营造温馨的育人环境。

5、打造以“学长计划”为指导的学生互助体系

由于寝室内有不同年级的学生,他们之间互相影响的力量强于老师对学生的影响,书院开展“学长计划”计划活动,以朋辈互助为基础,“学长计划”是从大二、大三、大四的学生中选拔出一批学业优秀、素质全面、有奉献精神的学生党员、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学生担任新生学长,采取“一对一”的方式对同学做指导和帮助,通过优秀学长的直接引导和全面影响,帮助大一学生明确建立长远目标,科学地制定个人发展规划,合理安排学习、工作和生活,有效培养个人兴趣,提高综合素质,迅速融入大学的学习生活。

学生是寝室文化建设的受益者,也是寝室文化建设的主力军,思政工作者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真正使学生做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思政工作者应该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我,探索基于学生公寓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新途径、新方法。

参考文献:

[1]强红.充分发挥寝室文化育人功能培养全面_省略_展高素质人才_以陕西理工学院为例《新西部》2010.22期

[2]赵勇.高校寝室文化育人实践探索―――以重庆文理学院为例《咸宁学院学报》第四期

小学生教室文化设计篇7

【关键词】小班化互动教学多媒体教室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主动迎合信息化时代教室多元化发展的需求,积极建设先进、实用的小班化互动教室,在提高师生数字素养、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改革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深远的意义。

1高校公共多媒体教室的现状

公共教室中除了占据最大数量的普通多媒体教室,还有语音教室、录播教室、远程直播教室、慕课教室等泛多媒体教室,本质上还是属于多媒体教室的范畴。二十年前,人们还在热烈争论多媒体教室的利与弊,反对者认为基于技术的、光放放ppt的多媒体教室,难以取代传统教室。经过多年的发展,多媒体教室基本占领了高校中所有的公共授课教室,鲜有的几间只配备黑板的教室也大多只作为自修教室使用。随着多媒体教室的发展,以及智慧城市、智慧校园等新兴概念的涌现,智慧教室的概念应运而生。智慧教室,或称智能教室、未来教室,是未来教室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内很多高校均已建设了用于试点的智慧教室,但因建设成本高,应用还不够广泛。

2小班化互动多媒体教室的构建

2.1建设背景。国内高校中,一般多媒体教室都是在普通教室的基础上,增加了多媒体讲台、投影、幕布、音响、计算机、展示仪等多媒体设备改建而来。小班化互动教室是多媒体教室的一种形式,不但具备普通多媒体教室的功能,同时又有一定的智慧属性,在现阶段智慧教室造价昂贵、使用复杂、推广困难的情况下,建设小成本、易使用的小班化互动多媒体教室,无疑成为多媒体教室的有效补充和智慧教室建设的有益探索。

2.2需求分析。小班化互动多媒体教室将先进的信息化教学设备与科学设计的教室环境有机整合,满足小班化分组研讨和交互式教学需求,能更好的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理念,提高学生参与教学互动的热情,从而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

小班化互动教室的需求,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多媒体教学系统。包含多媒体中控系统、互动教学平台和屏幕显示系统等。

2)常态化课程录制系统。可录制教师授课画面、教学主机屏幕和学生全景画面,并可根据需要组合成双屏或三屏的单一课程文件。

3)教室环境改造。根据经费情况对教室进行整体或局部改造,改善教学环境和课程录制环境。

2.3系统构建

因教室较小,为了节约空间,更好的方便教师走进学生当中,教室可采用壁挂式多媒体中控系统。壁挂式多媒体中控系统的通过模块化设计,将中控、电脑、功放、展示仪等设备紧凑的集中起来,设备箱附墙面安装,从而节约了教室空间,物理上达到了去讲台化的效果。其优点是,因模块化设计,设备之间连接点较少从而减少连接方面的故障率,同时某一模块出现故障时可快速更换,便于维护;另一方面,配合无线话筒、激光笔、翻页器甚至同屏器的使用,教师不再圄于三尺讲台,而是可以自由的走到学生当中去,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壁挂式中控也有其缺点,如音响功率较小、音效不佳,教师还很难摆脱讲台上没电脑的使用习惯等,较适合小教室使用。

高校教室中屏幕显示系统使用较多的主要有标准投影仪配幕布、短焦投影仪配电子白板和大屏交互式一体机三种方案,因壁挂式中控系统摈弃了讲台和显示器,为便于教师操作电脑,屏幕显示系统可选用投影仪配电子白板或大屏交互式一体机,两者各有优势。

互动教学平台应有签到点名、上传下发、即时反馈、评测分析等主要功能,平台可软硬件结合,也可为纯软件平台,应能支持iSo、android和windows三种操作系统。为保障无线并发使用,教室内可安装适量的无线ap。硬件方面还可以配置同屏器,以便于展示学生的手机、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的内容。

常态化录播现已发展较为成熟,本案采用的录播系统主要用于录制普通的课堂教学,以便于教师间的学习研讨或同学课后复习,教师学生双机位,无需自动跟踪。录制的课程自动保存在录播服务器中,师生视需要登陆账号下载观看。

改善教室室内环境,并对声学、光学、布局、色彩等进行适当的处理。教室在环境改造方面大量借鉴国内外设计优秀的教学场所,除了功能实现,更重视环境的舒适与美感,墙面的配色、颜料的选择,桌椅的形状、高度、桌面和搁物架的材质,需经过多方调研和反复论证。课桌可选用带滚轮一体式桌椅或组合式课桌,如梯形课桌可根据教学需要组合成6人桌、9人桌、10人桌、12人桌、15人桌或传统的“排排坐”排列,方便小组讨论学习。可在四周墙面布置一定数量的带磁吸的白板,便于师生随手书画,即时呈现瞬间迸发的观点或创意。

3结束语

今年的《nmC地平线报告:2017高等教育版》指出,“教与学的新形式需要新的教室结构”、“教育环境的设计也开始注重支持基于项目的交互学习,例如特别注重交互学习过程中的移动性、灵活性和其他设备的使用。”小班化互动多媒体教室,脱胎于传统多媒体教室,却比传统多媒体教室更具先进性和灵活性,能满足以学生为中心的小班化分组研讨和交互式教学需求,拓展了学校的教育教学模式,促进教与学的多元化发展,在探索课堂教学环境的再造、教学过程的重构、提升师生底炙匮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黄荣怀,胡永斌,杨俊锋,等.智慧教室的概念及特征[J].开放教育研究,2012(2).

小学生教室文化设计篇8

关键词:建筑设计;中学设计;以人为本;单体设计

1项目概况

某中学设计规模为42班,可容纳在校生2100人,学校占地51635平方米,约合77.5亩。总建筑面积约38100平方米。该中学是新城区的一个重要工程,规划与建筑设计要有时代气息,高起点、高品位,同时充分体现当地街道以高档住宅区和高品位商务区为主的特点。

2设计理念

规划设计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规划设计要做到尊重城市文脉,因地制宜,功能齐备,布局合理,路网清晰,交通便捷,充分体现教育建筑的特色。既要借自然之景,又创人文之景,综合运用各种设计手法,创造一个为广大师生所喜闻乐见的优美环境。

同时在设计思路上,对学校的建筑设计力求造型美观,功能齐全,设施完整,并符合教育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的标准。优化和深化建筑群设计并将景观园林设计,建筑室内设计等专业融为一体考虑,创造一个人性的建筑环境。要充分考虑现代学校的建筑特点,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体现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如在建筑内的部分区域,设置书吧、琴吧、棋吧、休息吧等,让每个角落、每道墙都会“说话”,体现浓浓的校园文化气息和人文关怀精神。既要体现建筑的时代性、美观性,更要注重学校建筑的实用性、耐用性。如不要过多的运用维护、保养、清洁不易的材料。在教室内要预留装修时摆放每生一个的储物柜的空间,走廊上要有专门摆放雨具的空间等。

3学校建筑规划思路

根据该项目道路和场地现状和中学功能,规划设计上力求各个区域的位置各得其所。学校的设计以人为中心,初中是以普通教学楼为中心,布置学校的三大功能区:教学区,后勤区和体育运动区。教学区靠近南入口,是学校地的主体形象,且靠近大江,景色优美,最南面的入口靠近行政楼,方便对外的联系,大阶梯教室的大块实墙面也使学校有厚重的对外形象。校前广场西侧是结合沿河绿化的广场,东侧为对外停车场,使校园和马路有安全的缓冲地带,也使家长有停车的地方,体育运动区对环境的要求最低,所以靠近城市主干道,运动场也无需退界,使用地的效率更高。生活区的食堂在东北角,当地风向西北风和东南风使废气对校区的影响最小,宿舍在东边,也有相对安静的环境。三大区域功能明确,风雨廊将三大区有机连接,成为学校性质和江南气候特点的结合,打造了校园完善的步行系统,平时上下两层便捷联系教学区和生活区、运动区,同时雨季可以在地面层躲避风雨,大热天还可以避免日晒。沿九曲江设置自行车专用道,可以直达各普通教学楼,基地东侧设置机动车道,连接南北两个入口,这样整个基地做到机动车、自行车和步行人流的各自分流,将互相干扰降到最低。整个校园布局合理,交通清晰,充分体现教育建筑群的人文特色和环境之美。

4建筑单体设计

本项目的教学楼是学校的中心位置,是学生的基本学习活动单元,教学楼靠近九曲江,有天然的优美环境,隔离了城市马路的喧嚣,打造宜学的氛围,教学楼结合地形,设计成活泼的体形,三幢教学楼沿河流扇形布置,教室的朝向控制在正南向15°之内,教学楼的走廊设柱子,加强结构的整体性,也是学生的活动场地更能保证安全,让初中生在努力学习的同时,在校园留下美好的记忆。沿江做观景平台,是课间休息交流最好的场所,逐层退台的做法对教室的采光通风影响很小,使得走廊上也可以看到水景,营造——江景走廊。敞开的南走廊通常会受到雨水的侵袭,我们用廊外的花池来解决问题,可以挡雨遮日,也避免上层坠物的危险。每个教室都有一个北阳台,北阳台包括三个功能:洗涤水槽,可以方便老师课后的洗手,也使卫生工具有合适的安放地点,还是学生最合适的雨具放置处。

(1)教学楼南边是大阶梯教室,大阶梯教室可以容纳650人,一个年级可以同时使用,也可以临时作为学校的小剧场,尽可能的满足多功能。1#教学楼与2#教学楼之间的小阶梯教室可以容纳个两个班级。行政楼和大阶梯教室之间的大楼梯是风雨廊的起点,也暗示学习就是登台阶,需要不断地攀登。

(2)公共教学楼和实验楼通过东侧连廊相连,两楼底层作为机动车库,平时作为教工停车场地,二层平台即可成为休憩平台,享受课余的无尽乐趣。实验楼顶西侧设置了天文台,培养学生兴趣爱好的同时作为整个校区的制高点,也可看作校园的中心点。

(3)体艺中心比较有趣:东西两头连接看台和风雨廊,所以自然就设计成了两层,二层是室内篮球场,一层是另一些体育活动室,还有是有顶地活动场地,可以在下雨天上体育课。

(4)食堂为三层,一层为教工餐厅和浴室、设备用房,考虑采光要求,在餐厅厨房与浴室和设备用房之间做了一个L形的架空廊,满足所有房间的采光,也分隔开不同功能的影响。二层三层均为独立的学生餐厅及配套厨房。一~三层的厨房既分隔又通过垂直交通相联系。各餐厅按层数分开,可以满足今后学校后勤餐饮部分的灵活操作,满足各种需求。

(5)两幢学生宿舍各为5层,其中2#宿舍底层设置了小卖部和课余活动场地,满足住校生的课余活动和生活服务需求。2#宿舍东侧毗邻设置了10套教师宿舍,专门用于单身教师或外地教师的住宿安置,为教师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两幢宿舍均设置了北廊和南阳台,每间宿舍有独立的卫生间,走廊中心位置还设了公共盥洗室,为学生更好地休息创造优良环境。

(6)运动区位于基地的西北侧,沿城市道路侧设置了300米的田径运动场,在体艺中心的南北两侧分别设置了三个篮球场和三个排球场,球场边上空地为运动器械场地,为学生创造最佳的运动锻炼场所。

5无障碍设计

本项目的无障碍设计遵照《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建筑首层楼面设1:12的残疾人坡道,坡道面做防滑处理,使得人流从场地能够平缓顺畅的进入到建筑内部。在一层门厅设有无障碍专用厕位男女各一个。在踏步起始点前,铺设有触感提示的地面材料,为视觉残疾者提供方便。基地内人行线路设置盲道,连接市政道路的盲道,所有盲道直接通往各建筑入口。

6结论

文章通过结合某中学建筑设计实例,采取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在建筑的细节设计中,适当设置精巧空间,灵动感让每个角落都充满情趣,激发师生学习的兴趣,体现浓郁的校园文化气息,营造人性化的教书育人环境。

参考文献

[1]叶天士.浅谈学校建筑设计实例[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06,27(02):74-75

小学生教室文化设计篇9

近几十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外交流的不断加强,使国内的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教育建筑的设计面临着严峻挑战。因此有必要提高通廊空间的使用率,在功能和形式上进行创新。本文主要研究高等院校教育建筑通廊空间的设计,首先从通廊空间的概念和特性出发,接着阐述我国教育建筑的特点和弊端,然后从师生的行为特点和使用需求为基本点,总结出我国教育建筑通廓空间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

关键词:

教育建筑通廊设计方法

中图分类号:tU9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2-0124-02

随着中国教育制度和教育模式的改革和深化,传统的功能单一的通廊空间的设计已不能满足现代教育发展的需求,而且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研究教育建筑室内通廊空间设计有助于我国的教育水平与国际现代化的教育理念接轨。对通廊空间进行利用提高了教育建筑内部空间的利用率,完善了教育建筑的功能,为学生舒适、高效率的学习提供了保证。此外,通廊空间这一概念是从古代的廊演化而来,研究通廊空间的设计体现的是对历史的尊重和延续,是一种文化传承的精神和态度。

一室内通廊空间的概述和特性分析

1室内通廊概念

1.1汉语中关于廊的释义

中国古代汉语中关于“廊”的解释有很多,中国的文字起源于“象形”。汉字“廊”以“广”为部首。“广”字部首通常指单斜的屋面,并且代表一边开敞。辅、从属性建筑物多以此字为部首。古汉语中“廊”是建筑物的名称,中国古代辞书和建筑著作均有解释。《汉书》中注:“廊,堂下周屋也”;北宋李诫编著的《营造法式》中则为:“屋垂谓之宇,宇下谓之庑,步檐谓之廊。”现代汉语中的“廊”部分地继承了古汉语中“廊”的概念,并揉合进了“庑”的词义。《辞海》中解释廊为“屋檐下的过道或独立有顶的通道”。

1.2西方词语中关于廊的解释

西方词语中关于廊的概念是从汉语中音译过去西方建筑与中国的廊有很多共通之处。《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中有关廊的中英释义如下:

“porch:coveredentrancetoabuilding,esp.achurchorhouse.”中文解释为:建筑中(尤其是教堂和房子)带顶的入口。翻译为“门廊(尤指教堂或房子)。“veranda:roofedopen-frontedterraceorplatformwhichextendsfromthefront,backorside(s)ofahouse,sportspavilion,etc.“中文解释为:从房屋、体育看台等建筑前面、后面或侧面延伸出的带顶的前部开敞的平台。翻译为“(半敞的)走廊。“corridor:longnarrowpassage,fromwhichdoorsopenintoroomsorcompartments”中文解释为:连接通向房间或单元的入口的长而窄的过道。翻译为“走廊,回廊:通路”。

1.3室内通廊空间的概念

从字面上来看,室内通廊空间就是可通过的走廊。从建筑方向来说,建筑的本质就是空间本身。因此,廊作为建筑形式的一种,其本质就是廊的空间。通廊空间是廊空间的一种。通廊空间包括建筑内部的通廊空间和建筑外部环境中的通廊空间,室内通廊空间包括室内走廊、敞廊、边廊、廊厅;内外之间的过渡性通廊空间;建筑群体中各个单位建筑的联系通廊空间。室内边廊通常是建筑外立面与室内空间界面共同围合而成的,这一类型的廊空间的一侧界面是虚界面,通常存在于较大型的室内空间中。室内敞廊的两个侧界面都是开敞状态,属于开放型空间,处于尽端的空间由于侧界面的虚空而更加具有目的和方向性。廊厅是指室内空间中长形并相对狭窄的房间或空间,该空间可处于大空间的节点之上,作为组合空间的方式,这类空间可以是界面不缺失的空间,也可以是界面缺失的空间,形式较为多样,功能性更强。

2室内廊空间的特性分析

2.1室内通廊空间的空间特性

室内通廊空间的核心功能是交通功能,人经过走廊从一个空间到达另外一个空间,使通廊有了过渡的功能。室内通廊具有引导性,它大多以线的空间形式存在,联系着周围的各个空间,完成空间与空间之间的交换。人从通廊空间经过必然会消耗一些时间,获得相应的空间体验、实现了时空的转换,具有时空性特征。通廊把两个或多个空间分隔开来,能给人以多样的空间感受,提供丰富的视觉信息和物质内容促进行为的发生,这就是所谓的“边界效应”。它为各种活动的发生提供了空间场地支持。

2.2通廊空间的功能特性

交通功能是通廊空间最基本的功能,它联系着不同的空间。通廊空间作为公共空间可容纳公共活动,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创造了机会。建筑设计师可以根据空间的需要或自己的意图去调整通廊空间的形态,从而使通廊周围的空间服从通廊的设计形态。丹下健三提出了“道建筑”的理念,就是以内部走廊为基本构成元素,将各功能单元组织在一起,使建筑整体结构化、形象化,体现出与廊相关的具体形态。通廊空间是一个过渡空间,通廊空间的存在为室内空间之间气流的交换提供了过渡空间,起调节内部气候环境的作用。此外它还发挥着引导和疏散的功能。

二我国教育建筑室内通廊空间设计存在的问题

1我国教育建筑的特点

我国教育建筑的发展经历了20世纪初探索发展时期、建国初的特殊历史时期、改革开放后建设高潮期以及当代高校建设壮大时期四个阶段。至新中国解放前夕,我国高等学校教学建筑开始注重建筑的使用功能,建筑的风格是中西结合。新中国成立后,高等教育建筑的数量和规模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建筑形式效仿苏联,缺乏本土特色和文化底蕴。改革开放后,教育重新被重视起来,许多优秀的建筑拔地而起,如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学楼和中央美术学院设计楼等。

2通廊空间设计存在的问题

高校许多教育建筑的设计功能单一,人在走廊无法停留。如东北大学艺术学院所在的综合楼八楼和九楼的室内设计中,狭长的走廊仅仅限于通行和展览,学生的活动都被限于各班级的专业教室,不利于活跃艺术氛围。有些教育建筑的室内通廊空间的设计中,通廊空间设计尺度不合理,如东北大学综合楼八楼和九楼的2100毫米宽的走廊设计:尺度过大时,往往造成空间场所感不足和空间的浪费。东北大学艺术学院教学楼空间的组合和处理缺乏对比和变化,建筑内部四周布置的空间面积相似,这种处理方法使得走廊呈直线型狭长分布,各个空间的渗透和层次没有明显体现出来,各个空间的处理非常孤立。

三教育建筑室内通廊空间设计中师生的行为特点和使用需求

1师生的行为特点

人和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正如丘吉尔的一句名言所说“我们塑造了环境,环境又塑造了我们”。环境为人的行为的发生提供条件和场所支持,所以行为和环境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通廊空间中设置一些定期或不定期的展览,都会让人把脚步停下来驻足几分钟或更长时间。课余时间到通廊的休息空间休息放松是老师和学生的普遍心理诉求,设置一些小书吧还可方便学生在课间翻阅书籍。交往是大学的灵魂,学生之间需要交往,获得知识、审美、思想的提升。学生作为一个群体,其活动有时必须是集体去做一件事情,在社团活动或班级活动中更能体现这一点。但有时也会独自去干自己的事情,比如独立学习、独立思考。因此会有集体性和独立性的特点。

2师生的使用需求

李道增编著的《环境行为学概论》将人的需要分为六个等级,其中安全感的需要包括安全感、领域感、私密感等等,这是人类的普遍需求。师生对公共空间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交往上,可以增加彼此的了解,增进感情。此外还需要方向上的引导。交往是人的需要,独处也是人的需要。阿尔托曼对私密性的定义是:对接近自己或自己所在群体的选择性控制。在通廊空间的设计上还要保证师生对私密性、舒适性的需求。

四教育建筑室内通廊空间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

1设计原则

教育建筑内部的通廊空间内,每个功能都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所以应从整体考虑出发保证设计的统一。室内通廊空间除了满足最基本的功能即交通功能之外,还需满足适用性的要求。设计尺寸既要满足规范,又要满足其功能需要(满足舒适度)。根据量化分析宽度在2700毫米左右是较合适的选择。设计最终目的就是为人服务,设计都应该以为人提供更加方便、舒适的生活为宗旨。

2设计方法

2.1营造通廊空间的序列感

人在对建筑通廊空间体验的时候,空间因素和时间因素都会发生作用。加强通廊空间的序列感就是把空间的序列和时间的先后有机组织结合起来,使人在体验时获得协调一致、充满变化、抑扬顿挫的节奏感,获得完整、深刻的印象。营造通廊空间的序列感,首先应从人流路线的序列安排人手,而且空间的序列必须有起伏、抑扬的变化,关键是有重点和高潮,比如在通廊空间的划分上,要在居主导地位的体量较大的空间设置较小的空间去作陪衬,以突出大空间。

2.2营造通廊空间的层次性

教育建筑室内通廊空间作为利用率很高的场所,必须满足学生对公共性、私密性等的需求,营造出层次感。教育建筑在设计时一般尺度较大,这样在进行室内设计时需要“缩小”原来的尺度以营造私密感和领域感。在“竖”向上,可以改变吊顶的高度、设置小尺度的空间给人带来亲切感;在“横”向上可以通过座椅、绿化、隔断等实行空间划分,“缩减”空间给人的尺度感。

2.3对通廊空间进行分隔和渗透

空间的分隔和渗透是来源于我国古典园林的处理手法,如其中的“借景”手法就是一种空间的渗透。在建筑的空间处理中也把这种手法借用过来,以增加空间的层次感。其中的分隔不是把两个空间完全隔离,它和渗透相辅相成。

2.4创造复合

在通廊空间的墙面上或顶棚上都可进行教师和学生作品展览,加强交流学习。墙面的展示可以做成开放、自由摘取式的作短期展览,也可做成封闭精致的橱窗式的供长期展览。合理设置桌椅方便学生在课间出来休息使用,也可设置小型的咖啡厅。在教育建筑通廊空间的设计中设置一些小型的健身活动设施如乒乓球台、羽毛球场等,还可以增加储藏功能、小型书吧和小型会议室等功能。

2.5优化通廊空间环境

室内设计的颜色和材料的选择会影响人的感受,教育建筑室内装修的色彩选择尽量以暖色为主,营造出温馨、活力的感觉。通廊空间内应该尽量保证光线的充足,必要时借助人工照明改变光线状况。将景观元素引进到通廊空间中,既可以给室内增添些自然的气息,也可以丰富空间,使空间充满生命力。

五结语

小学生教室文化设计篇10

班级是学生最重要的成长环境之一,班级建设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发展。班级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班级文化建设。班级文化建设在学校管理和德育工作中至关重要,如何进行班级文化建设呢?在前几个学期我们做了一些尝试,得到了一些经验教训。

一、一个温馨的家

何为班级文化?只有搞清它的全部含义,才能有足够的思想认识,才能全身心地投入,才能真正把各项工作落实到位。笔者同意这样的观点:所谓班级文化,是指一个班集体内教师和学生共同认可并遵守的价值观念和审美趋向,是由班级全体成员通过教育、教学、管理、活动所创建和形成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文化氛围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它扮演着传递社会规范、价值观念、科学知识、传统习俗和促进儿童个性社会化的角色。班级只有在被赋予丰富的文化内涵与生命意义时,它才可能成为一种真正的教育力量,学生才能在优秀的班级文化中茁壮成长。

一个班级就是几十名学生共同的家,把教室(包括宿舍)布置成一个温馨的家,是班级所有成员共同的心愿。一些优秀班主任无不为教室的布置精心构思设计。因为教室是学生学习生活交际的主要场所,是师生交流情感的地方,整洁、明丽、温馨的教室环境可以激发感情、陶冶情操,给人以教育启迪。有些教师认为,何必花那么多的时间去把教室打扮得花花绿绿,教室里没有这些布置,还不是照样上课。有这些闲工夫,还不如多批几本作业。但从我的观察了解看,整洁明丽、布置精巧的班级,它的班风学风好,正气足,而那些乱糟糟,学风不好的班级,教室里基本上没有什么布置。

如何建设一个温馨的家,教室可做哪些布置呢?国外一些成功经验可以借鉴。根据“生活即教育”的理念,他们的教室设计与我国是不同的,教室大,分学习、阅读、电脑、教师办公区等部分,教室布置生活化、家庭化。通常我们的教室很挤,空间不大。但我们有“螺蛳壳里做道场”的传统,靠师生的智慧,也能把教室布置出我们的特色。自开展班级文化建设活动后,有些教室里布置了生物角、图书角、阅报角,黑板报、学习园地从内容到形式都焕然一新。有些教室把全班学生的照片贴成一个家,把竞赛表设计成一棵大树,用不同颜色的树叶表示不同的结果,把优秀作业展示设计成一个家庭成员的劳动成果展示。把大家讨论出的班风、班级公约、集体获奖证书贴在最显眼处。特别是到了元旦、六一等重大节日,教室更是装饰得漂漂亮亮,像家里办喜事似的。这些布置本身就是一个载体,如没有这个载体,教师的教育思想、班级的共同目标、学生的愿望如何展示?诚然,教室布置的构思设计操作是师生共同完成的,这是一个帮助师生建立感情的契机。是教师走近学生的桥梁,是学生接纳教师的过程。一个好的教室布置就是师生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围绕这些精神财富组织的活动也是一个学生锻炼提升的过程。

宿舍文化建设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宿舍文化的建设更要有“家”的感觉。住在同一宿舍的一般都是同班同学,几个人就组成一个“小家”。家庭化、生活化的味道可更浓些。这是德育生活化、生活德育化的最有效的途径。

二、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

我在前面强调教室布置的重要性,不是说教室布置好后,万事大吉,这些就是所谓的班级文化。实际上如果这样理解就太肤浅了。我们这样做的目的之一就是营造一个和谐的浓厚的学习氛围,在这样的氛围里学习,对好的学风的形成有积极的意义。我们曾在一个班级实验过,这个班级的学生来自10多个乡镇,四年级时来到我校,他们吃住在学校。根据这个情况我们与班主任一起设计班级文化建设方案,组织开展班级文化建设活动,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操作:1.班队活动;2.学科渗透;3.早读晚自修;4.宿舍生活。一个学年的实验,学生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实效:

1.早读非常自觉。在班主任教师不在场的情况下,学生能自觉地按时早读。没有迟到或乱糟糟的现象。

2.课堂讨论热烈。不管是个别发言还是小组讨论,发言的量和度都是欣喜的。新教育实验中的构建理想课堂“六度三层”“三个基本性质”,得到较好的体现。教师尊重学生的思路,珍惜学生思维中的合理因素。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循循善诱,保护学生的创造力。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鼓励学生发问、怀疑,甚至反对教师的看法。在学生的认识一时跟不上时,做到以理服人,巧妙引导,决不强制学生盲目服从教师的见解。

3.作业很少有拖拉。很多教师经常为班级中那么几个学生拖拉作业而烦心,实际上,学生拖拉作业也与班级学风有很大的关系。在这个班学生拖拉作业的情况很少出现,这也要归功于班级文化建设,归功于班级有一个好的学习氛围。

4.爱读课外书。这是这个班级的又一特色。除了向学校图书室借书外,班级自设图书箱,大家把自己买的书放到班级图书箱,供全体学生阅读,从没有丢书的事发生。大家以买到好书读到好书为荣,很多学生坚持写读书笔记,多篇习作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奖或在报刊上发表。

5.各科均衡发展。小学生还在打基础阶段,所以既要让其自由发展,又要让其和谐均衡发展。这个班基本上做到了这一点。有书法绘画乐器英语特长的,更有各科和谐均衡发展的。因此,班级文化建设,不仅看这个班的教室布置得如何,更要看这个班级的学习氛围、学风、班风如何。学生学得是否轻松活泼,是否学会学习,是否和谐均衡发展。

三、一个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心理行为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能促使学生在良好的气氛中获得高效的学习效果。许多教师和班主任都非常重视这种关系的建立,使教学活动始终充满活力。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请你记住,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路的引路人。”师生间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相信任、共同促进,是一种朋友式的关系。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我们的教师善于换位思考,将心比心,任何时候都把自己摆在孩子的位置上,和他们同欢乐,共忧愁,用他们的眼光去观察世界,用他们的思维去考虑问题,用他们的感情去理解周围事物。教师要做到:坚持“爱”字当头,关心学生;坚持“情”字相融,细雨润物;坚持“诚”字相伴,家校互通。通过“爱”的传递,“情”的交流,“诚”的沟通,给孩子建立一种心灵相通、互相关爱、彼此接纳的人际关系,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使教育获得成功。

教师对学生平等交流的态度和家人式的关怀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尤为重要,这是开展班级文化建设的另一目的所在。别林斯基说过:“爱,是教育的工具和媒介”。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是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班主任要关心、爱护学生,理解尊重学生的情感,平等、真诚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在班级中感受到母亲般的温暖,从而形成良好的班级的情感氛围。在班级文化建设实验中,我们努力使师生关系达到以下三个目标:一是平等,二是信任,三是民主。

四、一个友爱合作的生生关系

目前在校的学生90﹪以上是独生子女,他们一生下来就享受着父母对他们的关爱,外公外婆对他们的溺爱,他们需要什么给他们什么,想说什么就算什么,在家里是个小祖宗,是重点保护对象。他们都以自我为中心,除了不知道关心别人以外,劳动观念也差,动手能力也差,生活自理能力也差;在公共汽车上也不会让座位,老人站着,他觉得很自然,他觉得在家奶奶都站着让我坐;缺乏多子女之间的兄弟姐妹之间的交流,适应能力很差。互助、友爱、合作是联结每一个学生心灵的纽带。笔者认为,在小学阶段要讲“竞争”,但还是多讲互助友爱合作,到了大学也许要多讲一些竞争。学会尊重他人,团结协作,互相友爱,互相谦让,使独生子女的教育由家庭个体式的教育转向学校集体式的教育即群体教育。学校的教师就是为这些独生子女创设一个“群体生活”环境。无论是教室漂亮的布置,还是生动活泼的班队活动的开展,还是自主自由的课堂教学都需要全体成员的互助合作、共同努力。为学生提供参与交往活动的机会,让他们与同龄孩子一起游戏、学习、劳动、嬉戏、模仿,甚至“争吵”,在交往中互相理解、沟通童心,共享童年的欢乐。通过儿童群体进行教育,利用孩子的乐群心理,帮助孩子结交朋友,建立与发展小伙伴之间的友谊。这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又一目的。

小学生之间无事打打闹闹、为一块橡皮斤斤计较、这个要报告那个在哭了。烦琐的同学间的小事整天包围着我们的老师,不解决又不好,解决又没个完,备课批作业只能放到晚上。这是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最大的苦恼。班级文化建设就是要提高学生自理、自立、自律的能力,把教师从繁杂的班级事务中解放出来。成立班级自治委员会(由学生选举产生,与一般由优秀学生组成的班委会互补)解决学生间的争端是班级文化建设中重要一环。有一次,一位学生丢了十几元钱,按惯例由班主任处理,但这次班主任交给班级自治委员会处理。通过小委员的努力工作,后来失主找回了丢失的钱。特别是住宿生间的事由自治委员会解决的更是不少。在学习中,学生间友爱合作互相帮助的事更多,很多教师采用“一帮一、双帮一”、学习小组等方法,就是很好的例证。

五、一个团结向上的班集体

团结向上共同进步成为全体班级成员的共同愿景,我们评价一个班级的文化建设搞得好不好,主要是看这个班级有没有这个愿景,有没有团结向上的班风和正确的舆论,有没有集体荣誉感,有没有凝聚力和向心力。是否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这个集体里获得成就感,产生幸福感。为了这个愿景,我们觉得可开展这样一些活动:

1.为自己班级甚至每个小组或小队起一个响亮的名字。2.设计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班徽。3.讨论确定班风口号。4.制订一个班级公约或班规。5.为班级运动队设计一个锻炼目标。6.为班级啦啦队设计几句鼓励口号。7.制订个人奋斗目标或班级奋斗目标。8.建立班级文学社、书画社、小乐队、武术队等社团,并为之起个好听的名字。这些活动的开展,一定会使班级显得更加生机勃勃,文化建设丰富多彩。

教师还可以根据课程要求,开展一些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活动,如参观美术展,观看海洋世界和家乡发展成果展。特别是班际比赛、远足踏青、夏令营等活动同学们特喜欢,这些活动最能拉近师生的距离,最能体现班集体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