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文化调研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26:15

社区文化调研篇1

一、创新社区文化和培育社区精神的功能定位

1.社区文化是社区建设的精神支撑,社区精神是社区形象的标志。与会者指出,社区建设本质上是社区文化建设,社区文化是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区建设和发展的文化背景和精神支柱。社区文化指特定地域内的社会共同体所反映出来的有关人的行为模式、社会习俗、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以及思维定向等文化现象的总和,以及为提高社区成员素质、提高社区文明程度、满足社区成员精神需求而开展的社会性、公益性活动。与会者认为,创新社区文化重点是培育社区精神。社区文化作为一种地域性文化,必然有自身的特色,这种特色在文化上的集中表现,就是社区精神。如南京东路街道的"诚信文化"独具特色,打造"中华第一街"的社区精神成为南京东路街道的象征,这种精神与地域空间结合起来就成为社区形象的鲜明标志。

2.社区文化和社区精神是城市文明的根基。与会者认为,建设文明城区,社区是基础,只有社区文明,整个**才能文明和谐。城区文明程度如何,必然反映在社区文明上。社区文明又在居民价值观念、目标追求、伦理道德、行为规范等方面反映出来。因此,思想道德建设所包含的文明高尚、崇尚善良、健康向上等精神,不仅是城区精神文明创建的基础,而且是社区文化和社区精神的核心。浦东新区潍坊街道打造和谐社区,营造温馨家园,一个最有特色的亮点,就是提升居民文明素质。与会者提出,社区文化恰恰是提高居民精神生活和思想意识水准、维系社区和谐人际关系的有效方式。构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是**发展的战略目标,社区文化和社区精神则是文明大都市的根基。建设和谐社区,没有文化就不和谐。

3.发展社区文化是服务群众需求的实现途径。与会者认为,建设社区文化能帮助群众实现自己的愿望,解决困难,有利于把群众工作做到实处。新形势下群众的生存条件、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群众的需求也在变化。随着"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转变,尤其是大量的退休、失业人员回到社区,在基本生活问题解决之后,对于精神文化生活有着强烈渴求。做好群众工作,就要不断满足和善于引导群众各种需求,要通过发展社区文化,做好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工作,使社区文化不但成为社区居民生活的一部分,而且成为检验社区党的执政能力的一把标尺。

4.社区文化和社区精神有助于解决转型期的社会问题。与会者指出,伴随着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关系、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社会结构正在发生变迁,城市居民的年龄结构和家庭结构也不断发生变化。现代人平均寿命延长、人口老龄化问题以及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城市布局结构带来的失业人员、提前退休人员、动拆迁居民增多,社区成为这部分人生活的主要空间。面对有着较多空余时间和富裕精力的人群,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有利于提供一个他们能参与社会交往、体现个人价值和实现精神排遣的渠道,有利于社区成员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为确保社会稳定提供心理基础和文化条件。如四川北路街道加强民间文化团队建设,极大地丰富了社区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营造了充满阳光的精神家园。

二、社区文化宣传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挑战

1.社区公共领域的发育和发展对社区文化工作的新挑战。与会者认为,当前**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了比较宽裕的小康水平。与此同时,社会公共领域不断发育和发展,社区内的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团、协会以及社区居民基于共同兴趣和爱好组成的各类自发性文化活动群体大量涌现,社区居民参与社会公共领域的形式、途径更为广泛和多样。如何更有效地将党的宣传文化工作渗透到新的公共领域,并根据这些组织和团队的规律来创新宣传文化工作的方法和手段,引领社区公共领域和群众文化团队健康有序发展,成为社区党的宣传文化工作所面临一个新的挑战。

2.社区群众的阶层分化,社区文化工作所面对的对象由相对同质性向异质性转变,社区党的宣传文化工作面临如何应对的问题。与会者提出,由于知识结构、能力水平、职业和收入来源等多方面因素的差异性,社区成了人民群众的阶层分化和社会结构形态变化的一个缩影。在社区,既有一部分富裕阶层,也存在着一些困难群体,还有相当部分的中等收入群体,**基层社区结构呈现橄榄型的发展形态,社区党的宣传文化工作所面对的基本群众也有相对同质性向异质性转变。处于社会结构不同层次的不同阶层的群众对参与社区文化的需求和期望也不尽相同。如何根据不同群体,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文化工作,满足不同类型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社区群众的文化权益,是社区文化发展的一个新课题。

3.社区居民的社会生活在组织化的基础上出现了"多样化"的趋势,人的全面发展的渴求和意识的日益增强,社区群众工作面临如何适应的问题。与会者提出,**在迈向国际化大都市的进程中,社区居民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价值实现方式正在发生着越来越深刻的变化。社区居民的社会生活在组织化的基础上出现了"多样化"、"个性化"的趋势,不少居民在参加职业化的组织之外,还参与其他各种基于交往和价值实现需求的组织,个人的角色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许多需求具有明显的个性化特征。对于人的全面发展来说,社会生活的组织化与多样化、个性化是辩证统一的。如何在发挥组织化优势的同时,适应社区居民社会生活多样化、个性化的新特点,使社区文化工作发挥出最大的亲和力,把最大范围内的群众凝聚在先进文化的旗帜下,成为新形势下社区群众工作所面临的新挑战。

4.在社区群众民主意识和社区文化团队自治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社区党组织面临着如何改进基层文化阵地和群众文化团队的领导和管理方式的新课题。与会者认为,随着社区居民知识化程度总体提高,由于视野不断开阔,人们接触到大量的社会各方面信息,人的思维方式、认识水平、思考能力同以前的居民有了很大的不同,他们有较强的民主意识、较强的判断和选择能力。如果按照传统的方式来领导和管理社区文化工作,越来越难以得到认同。从基层文化活动和发展的实践看,有两个不容忽视的趋势:一是居民群众的民主诉求与维护自身文化权益关系越来越紧密;二是群众文化团队自治化程度不断提高,仅靠委派、任命群众文化团队负责人的简单做法,越来越难以得到活动群体的认同,事实上一些人的身份也难以体现。如何根据广大群众的意愿和要求,创新社区文化阵地建设,探索群众文化团队的管理模式,也是需要深入研究的新课题。

三、创新社区文化和培育社区精神的对策思考

1.行政区域管理与公共区域管理相结合。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和城市管理体制的影响,目前社区文化建设还未打破以块为主、条块分割的格局,形成文化设施资源单位所有、部门所有的封闭状态。要改变这种状况,关键是要打破企事业单位在行政管理与公共管理的分割局面,使社区拥有组织和调配手段,实现文化资源优化配置和利用,使社区内的文化资源产生最大效应。建议在扩大社区管理网格化试点中,理顺社区文化建设的管理体制,及时总结体现行政管理与公共管理相结合,实现双向开放、优势互补,盘活社区文化资源的经验,突破体制机制瓶颈,为社区文化发展开辟更为广阔的社会空间。

2.形态开发与功能开发相结合。在关注社区文化的形态开发的同时,必须花大力气把重点聚焦到社区文化的功能开发上。建议在办好各种艺术节、文化节、体育节、科技节、歌咏队、腰鼓队、晨炼队、拳操队、民乐队、读书会、故事会、演唱会、展示会的同时,要注重社区文化的整合凝聚功能、教育启迪功能、陶冶塑造功能以及娱乐健身功能的开发,从而不断满足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通过各种形态文化活动的感染力和感召力,切实增强社区文化活动的社会功能和政治功能,使之真正成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心理、文化基础。社区文化功能要与社区管理功能有机统一,社区精神培育要充分体现社区管理功能,不能虚脱和魂不附体。

3.地理要素与开放要素相结合。社区文化参与和服务的主体是社区居民,具有社会文化的共性,同时更有地域文化的个性,在创新社区文化的时候,必须注重地理要素特征,形成每个社区自己的特色文化,不能搞"一刀切",针对社区居民的异质性增强、事实上存在多样文化兴趣的特点,要以开放的视野和胸怀,接纳不同的文化,把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乡土文化与都市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公益文化与消费文化,在社区实现多元融合,使不同阶层的社区居民在社区都可以找到"知音",达到共融、共存、共生、共享。

4.大众化与分众化相结合。社区作为人们紧张工作之后居住和生活的平静港湾,社区文化承载着社会化功能,社区文化大众化就是要以精神文明建设为主导,营造人们守望相助、关系密切、病难相助、充满人文关怀的家园。如何使不同的群体有归缩感,更为重要的是精神局面的东西,这就要求在思想道德、科技、文化、教育、体育等领域,细分受众,建设雅俗共赏的社区文化,搭建社区居民"上学"、"上网"、"上场"的载体,服务和满足社区不同阶层居民的不同需求。不断提高人们的社区认同感和归缩感。

社区文化调研篇2

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举措。而社区是城市的细胞,是社情民意集中的地方,廉政文化只有走进千家万户,才能焕发出勃勃生机和活力。最近,我们就廉政文化进社区工作在**地区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基本情况

**街道有行政、事业机构56个,有工业企业36个,商业服务企业18个,境内厂矿俱乐部11个,各类学校9所,党员有1300多人,有着宣传廉政文化的厚实基础。**街道办事处把廉政文化进社区与创建特色社区、文明社区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利用社区阵地,以廉政文化进社区进家庭为主线,搭建多个平台,促进廉政建设从"文件"走向"文化"。搭建知识传播平台。街道利用社区党员议事会及人员集中的地方进行廉政文化建设的宣传,设立便民公示栏、廉政投诉点、监督电话和举报箱,利用流动影院和社区党校教育社区居民,发挥廉政廊亭墙报及廉政文化论坛的阵地效应。搭建文艺宣传平台。利用社区文化艺术团,举办节日晚会、社区广场演出、干群齐唱廉政歌曲等多种形式的文艺演出。组建廉政文化宣传队,把发生在大家身边、人人有切身感受的廉文清史编排成诗歌、小品、相声、歌舞等节目,在居民流动较大的广场、公园等场所进行表演。搭建教育阵地平台。各社区把廉政文化纳入辖区内的景观建设,利用小区各项设施,在居民小区创作廉政文化标语和漫画,在草坪点缀上廉洁格言警句。社区还定期发挥远程教育的作用,组织居民群众观看廉政纪录片。

二、存在问题

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认识问题。少数干部、群众都赞同"雍正方法",认为廉政文化熏陶,速度太慢,效果不明显,不如严刑峻法来得实在,只有杀一儆百,从心里上起到震慑作用,从源头上遏制腐败。其实,这是对廉政文化了解不深、理解不透所形成的思想意识问题。

二是协调问题。廉政文化建设与法制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相脱钩。三种文化本来可以相辅相承、相互促进的,但由于主体单位的不同,廉政文化建设没有与法律法规、公民道德宣传阵地有效结合,法律法规知识及公民道德也没有利用廉政文化建设载体进行大力宣传,造成人力、物力资源浪费。

三是方法问题。廉政文化在整个文化领域中,还没有占据到主流位置,仅流于写写文章、刷刷标语等形式,活动不多,参与不广泛,宣传不到位,内容不够丰富。

四是广泛性问题。群众参与的广泛度不够,人民群众是文化的主体,文化是一种存在于社会中的普遍信仰和共同遵守的规范惯例,没有人民群众参与的文化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也就不可能让廉政文化走进千家万户,形成社会规范。

三、努力方向

廉政文化进社区,要坚持把思想教育、纪律教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结合起来。创新教育模式,营造教育环境,逐步在社区建立起"教育全民化、管理规范化、监督社会化"的党风廉政建设新体系,打造廉洁和谐社区。当前,我们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创新廉政文化宣传形式。廉政文化进社区,必须创新宣传形式,探索新方法。廉政文化建设可以采取"总结、挖掘、提炼"的六字方法创新工作形式。总结,就是在反腐倡廉的工作实践中去总结廉政文化。挖掘,就是要在民族文化教育的优秀传统中去挖掘廉政文化,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提炼,就是要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去提炼廉政文化。一是廉政环境建设进社区。把抓廉政教育与环境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环境建设营造反腐倡廉的良好氛围。结合社区的实际,建设"廉政文化一条街"、"廉政文化一条路"等的形式深入开展廉政文化宣传教育。二是廉政先进典型宣传进社区。可以通过社区里的典型,如社区内的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优秀党员等,来教育社区居民,润物细无声,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三是廉政意见箱进社区。在社区设置廉政意见箱,让社区居民通过意见箱举报腐败行为和给廉政建设提合理化建议。四是创作一批廉政文化精品。我们应把廉政文化作品创作工作作为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项目,鼓励和支持既熟悉反腐倡廉工作,又有艺术创作才能的专业人士创作出一批文化含量高、品味强、社会影响大的廉政文化精品。

社区文化调研篇3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江西省新型商品住宅高校一社区体育服务的数量、种类、质量、管理模式、经营方式等进行研究,并分析了影响社区高校体育服务开发利用的因素以及社区高校体育服务设施建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社区高校体育服务市场化经营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

论文关键词:高校;商品住宅;经营;体育服务

一、前言

体育社会化是社区体育兴起的促进因素.作为新型商品住宅社区服务的组成部分.新型商品住宅社区体育服务的供给在社会转型期同样也存在很多问题而属于公共服务提供者的政府由于种种原因.供给的社区体育服务严重不足.根本不能满足现阶段城市居民越来越多样的社区体育服务需求在这个特殊时期如何有效的满足居民的社区体育服务需求.增进新型商品住宅社区服务发展和社区建设就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同时。据全国第四次场地普查数据显示.教育系统的体育场馆占有量最大。达67.2%.各类高校都建有体育设施。而敞开校门面向全社会的自由开放只占室内场馆的6%.室外场地的7%.以盈利为主要目的开放只占1%。其实高校体育在体育人才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而社区体育与高校体育截然分离的状况.导致了高校体育巨大的人才体育资源不能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开发。然而,高校体育这种为社会服务的功能还没有得到充分开发.高校体育职能机构在体育市场运作上还走不出原来陈旧观念.还不能主动出击和社区体育联合开展社会体育工作.为他们体育运动的开展提供服务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江西省南昌市及省内各地方院校已建和待建体育场馆资源及配套设施、经营管理办法、新型商品住宅社区体育设施、体育服务、周边消费群体和相关产业经营项目等为本文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数据等对高校体育资源经营管理进行了资料收集与整理并在众多公开出版的相关书籍中查找资料

(2)问卷调查法。本文对江西省内近几十所高校体育场馆资源、新型商品住宅社区体育服务项目进行了调查。发放100份调查表,回收92份,剔除2份无效问卷,有效问卷90份.有效率为90%。

(3)数理统计法。本文对原始数据采用excel电子表格和Foxpro数据库软件处理.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相关统计处理

三、结果与分析

1.江西省部分高校体育资源经营管理现状目前江西省各高校体育资源均有不同程度地进行了开发性的经营管理活动.普遍存在着领导重视程度不够。经营管理水平较低,产业化运营的合法资质、手段和方法匮乏.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高.缺乏可持续发展所需的政策环境和专业的高水平经营人才管理等问题。

(1)省内高校体育资源开放经营研究情况。目前,高校体育资源在以体育教学为主的前提下.在管理上提高体育资源的使用效率和效益.是目前高校体育资源管理者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将高校体育资源进行统一的体育硬件资源整合以保证教学.面向市场,充分考虑场馆多功能性和效益,坚持“以体为主,多种经营”,加大体育竞赛市场的开发.充分发挥和利用高校体育设施资源与技术.在高校体育资源管理下着重争取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两个效益同步增长。高校有偿体育服务的体育资源及配套服务的研究比较少.特别是对于部分省市高校的体育资源有偿服务研究就更少了。

(2)省内高校体育资源经营管理中有偿服务基础。高校体育资源同其他社会体育场馆的经营开放相比,由于其在场馆规模、设施水平、便捷的交通位置等方面具有实用、方便,且价格低廉等优势,成为大众健身场所的重要资源随着多年来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各高校都加大了高校体育场馆建设的投入力度.大部分高校体育资源、器械设备在总体数量上有了长足的增长但高校体育资源相对薄弱.并且由于历史传统、管理体制等多方面的原因.高校体育资源的建设与利用还存在很多的问题,经营项目就是其中江西省部分高校在选择开放上的一个技术问题。

(3)高校体育资源开发存在的主要制约因素。调查显示高校体育资源开发存在诸多制约因素.针对开发中的棘手问题.高校一般采取迂回策略.但总体效果欠佳(表1)。

首先,高校中的体育资源是国家投资修建的,其目的就是给体育教学的顺利进行提供必要条件.是一项福利性设施.不能主次颠倒。高校体育资源的开发利用,一定要保证体育课的顺利完成.只能利用场馆及教职工空余时问进行因此在接待社会团体和个人进行体育消费时.会因为时间上的冲突而造成一定的矛盾其次.各高等院校.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体育资源设施缺口、器材陈旧、资金不足等现象。第三,高校体育资源在有偿服务的组织管理上还比较薄弱.如体育资源有偿服务活动与高校有关规章制度的配套、衔接,以及体育部门与高校有关领导、部门间的协调关系需进一步加强。尤其在开发经营管理方面还存在诸多矛盾.我国在高校体育资源方面虽然制定了不少政策.但有关高校体育资源的政策法规方面过多地重视了规划、建设.并未充分认识到利用现有高校体育资源进行开发的重要性

2.转型时期新型商品住宅社区体育服务和体育社区建设状况

(1)江西部分城市新型商品住宅社区体育服务数量我国现阶段的社区体育服务主要还是政府部门投资提供社区体育服务.但由于政府投入资金有限.因而提供数量极其有限.反映在社区体育发展现状就是经费缺乏.体育场地设施缺乏.不能满足居民的需求.因此现阶段对居民的社区体育状况调查反映.居民普遍要求政府加大投入.加大建设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的力度。

因此.社区体育服务的自身积累是社区体育设施经营维系的根本社区体育服务中的低偿、有偿服务的资金积累在目前我国社区体育服务资金不足的情况下.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资金来源同时私人投资进入较少,虽然我国社会发展.居民的体育意识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但总体上由于经济原因以及部分思想原因.居民的体育服务需求总量上还是较低.造成私人投资不愿意进入社会体育服务领域中.这就使得我国社区体育服务的供给方式单一.供给较少。

(2)江西部分城市新型商品住宅社区体育服务内容社区居民选择健身的体育活动项目的很多且丰富如跑步、太极、套路、气功、门球、健美操、台球、类、游泳、器械健身、乒、羽、网等(表2)。

我们可以看出慢跑、武术类项目颇受欢迎,原因是多方面的,跑步简单易行,武术类指导员水平高、态度好。体育锻炼项目在普通大众更容易普及.体育休闲项目的技术水平学习能激起一些居民的体育技能学习的兴趣。江西省部分城市社区居民体育项目选择体育锻炼、休闲娱乐放松多而有组织体育锻炼偏少.除跑步、太极和健身操、体育舞蹈外群体性减少,造成个性化多,一些负面体育相关项目锐增.反映出市民项目选择与体育设施状况密切相关,由此可见.现有的体育设施不能满足市民的体育需要.必须在原有基础上建立较为完善的设施体系。

(3)社会体育指导员素质。我省社会体育指导员虽然是在数量上有所提高(表3)

但质量上难以满足市民健身指导的需求.而且基本属于无偿和志愿服务。社区层主要是由受过培训的居委会文体干事从事社区体育管理工作,他们虽然有工作热情和奉献精神.但缺乏专业管理知识,年龄偏大,文化素质、能力、精力、效率低下,社区体育服务中心具有一技之长的指导员不多.影响了社区体育服务组织的建立与发展居民调查表明居民体育指导服务选择对象加大.包括有偿和专业人员.只是比例较少。

四、江西省高校为新型商品住宅社区体育服务发展体系对策

1.扩大高校一社区体育服务的内涵

当前最紧迫的是要开拓出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双效互动”.“资源共享”的和谐发展的双赢之路.形成以高校为中心的社区体育发展的新途径我们知道高校有完善的组织结构.较强的策划组织体育比赛及体育活动的能力.在组织开展体育活动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人才.以及较充足的体育场馆和体育设备.能为社会体育及社区体育的开展提供咨询、策划、组织等优质的服务。

2.创建高校一社区体育服务模式

目前社区自身和周边的高校体育教师和体育骨干学生是社区体育服务丰富的人才资源.他们具有扎实的体育功底.丰富的体育理论知识以及充沛的体力与精力.在工作和学习之余.完全可以从事社区体育组织服务与指导服务的工作,同时,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的不断深入发展.学生与社区居民一起融人全民健身的大潮是可能的趋势,这样可促进健身者相互联动.有助高校体育资源的共享和合理使用(图1)

因此.充分发挥高校体育人才的优势.拓展高校体育的功能,与社区体育进行有效的整合.是解决社区体育服务发展中人才缺乏问题的关键所在高校一社区体育就是体现这一改革思路的社区体育发展的重要模式因为高校一社区体育有利于体育资源共享.使高校设施向社区开放.社区设施向高校开放.使大学的体育教师能充分发挥其专业能力,使高校体育、家庭体育、社区体育三者能有机地结合.达到优势互补。

社区文化调研篇4

关键词:社区研究;起源;意义;方法

abstract:thispaperdescribedtheoriginandsignificanceoftheCommunityResearchandliteratureanalysis,survey,fieldresearchmethod,observation,interviews,questionnaires,andquizzeslawcommoncommunityresearchmethods.Keywords:Communityresearchtheoriginofmeaning

中图分类号:C916

社区是社区社会工作的载体和对象。社区研究,是指运用社会学理论与方法对社区所进行的实地调查与理论分析工作,社区研究是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具体运用,是一种能够比较充分地体现社会学学科特点和方法的社会研究形式。

一、社区研究的起源与发展

1、国外社区研究的起源与发展

20世纪20~30年代,美国早期从事社会学研究的芝加哥学派研究了芝加哥城市的都市化过程,由此探究美国城市的结构及演变过程。著名的人文区位学理论就是在这一研究过程中产生的。

50年代,在美国的社区研究中,开始重视社区权力研究,目的是通过社区权力分配状况,认识社区社会分层结构及决策过程。这方面研究的代表作是1953年出版的美国学者弗洛伊德・亨特的《社区权力结构》一书,该书对亚特兰大市的权力分配进行了研究,指出辨认社区真正领导人,同他们进行恰当的沟通或施加压力,就可能促进社区的重大社会变迁。60-70年代,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到来,传统的农村社区很难找到,一些学者认为,在美国这个高度发展的社会中,社区已经解体,社区研究的意义不复存在。

但在70年代后,美国社会学者在经过对社会现代化所带来的变化的反思,认识到,美国社会虽然高度发展,但在民族间、种族间仍存在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差异,特别在城乡间,经济发展、社会结构、价值观念等方面仍存在很大差别,社区研究的意义不可忽视,社区研究开始复兴。

2、中国社区研究的发展历程

我国的社区研究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是在“社会学中国化”的过程中提出来的。吴文藻先生是中国社区研究的首倡者。他认为,应该通过社区研究的途径,实现中国社会学研究本土化、民族化的目标,为社区研究奠定了理论和方法的基础。

在社区研究上做出最大成就的是费孝通先生。他强调研究者必须亲自与事实接触,获得第一手资料,进行综合的实地研究。他的《江村经济》被公认为是把人类学、经济学、社会学溶于一体的传世之作。20世纪80年代初期,他又亲自指导和带动了全国的小城镇研究以及乡镇企业研究。费孝通先生对社区的关注与研究促进和推动了我国学界和政界对社区与社会发展的研究。

二、社区研究的意义

社区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社区是认识社会的必要过程,社区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社区是认识社会的窗口。

社会是一个抽象、总体的概念,而社区则是个具体、局部的概念,要正确认识社会必须从研究具体的社会现象和社会单位入手。与其他社会单位相比,社区是一个具有相对独立和完整意义的社会单位,能更多地反映人类社会的一般特征。同社会整体相比,社区又是个具体直观的社会实体,剖析一个社区的结构与功能,研究一个社区的建设与管理,比研究剖析社会整体容易得多。

2、社区的研究在实践上可以直接为城乡社区的建设与发展服务。

正确认识社区的结构、功能及它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把握社区建设与发展的规律,可以为提高社区的功能效率、规划社区的发展远景、加强社区的管理、探索新型社区的模式等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从而有力地促进城乡社区的建设与发展。

三、社区研究的方法

社区研究不同于一般的了解社情民意的社会调查,它必须在学科理论的指导下,以科学的方法进行实证研究和理论分析,客观地描述社区的一般状况、过程和特点,准确地预测社区发展的未来趋势,构建科学的社区理论。同时,还必须能够直接为社区建设服务。社区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建立社区理论以指导社区实践,而科学社区理论的建立,掌握科学的方法是十分重要的。

社区研究的方法可以分为一般方法和具体方法两类,社区研究的一般方法亦称社区研究的基本方式,它贯穿于社区研究的全过程,主要由社区调查法和文献分析法构成,其中,社区调查法最为常用。社区研究的具体方法,是指社区研究者运用一些具体的手段或形式,对社区和社区成员进行较为详尽和细致的调查方法。

1、文献分析法

文献是人们专门建立起来储存与传递信息的载体,是人们从事各种社会活动的记录。载体与社会现象是文献的基本要求,载体是文献的基本形式,一定的社会现象是文献的内容。文献分析法也称历史文献法,是一种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检索、搜集和阅读来积累材料,进而对研究对象开展深入的历史考察和分析的方法。文献是社会调查研究中不可缺少的信息源。

文献分析法在社会研究中得到广泛的使用。如当年马克思为写作《资本论》,在40年中共阅读与研究了1500多种书刊。恩格斯在其《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中,也应用了当时大量的所谓“官方资料”来揭露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制度。列宁在写《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一书中,引用了400多种文献资料,为写作《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列宁摘录了146本外文书籍以及232篇国外文章。在许多社会问题研究中,已有的文献记载可以给研究者提供充分的资料,文献分析法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但文献法具有不完全性,并难以排出非真成分。对于某一特定的社区研究来说,某类或某些文献并不是一种完全的资料,因为文献的作者并不是都按照一个主题与要求记录社会现象,不可能与研究者的要求完全相吻合。而且,某些文献还有可能有某些个人偏见与虚假成分,特别需要研究者去伪存真,去粗取精。

2、统计调查法

统计调查法是一种借助于定量化的调查方式,是通过对大规模样本进行调查,搜集资料并对资料展开统计分析的方法。统计调查的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可以广泛地了解和概括事物的一般情况;二是可以帮助人们客观、精确地解释社会现象;三是可以较为准确地了解人们的意见、态度和观念。因为,要真实、准确地了解大众的一般态度,紧靠对少数个案进行调查还不行,必须通过对大样本的统计调查才可能反应客观事实。

3、实地调研法

实地调研法是一种通过深入调查现场,利用观察、访问、座谈等方法搜集特定对象的资料,对调查对象进行深入解剖的方法。其主要特点有四个方面:一是只调查少数个案,大量乃至全局的个案无法实地调查;二是对每一个个案的各种特征和各个方面都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三是主要依靠无结构的、非标准化观察记录和访问记录收集资料,资料难以统计汇总;四是依靠定性分析得出结论。实地研究的这些特点,与统计调查的特点正好相反,主要采取归纳法,研究者一般都不带假设进入调查现场,而是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收集资料。

4、观察法

观察法是研究者根据研究课题,直接感知与记录正在发生的一切同研究对象和研究目标有关的社会事实的一种调查方法。观察法是社会调查研究最基本的一种方法,因为科学始于观察,通过观察可以获得第一手的感性经验资料,为理性认知准备条件。

5、访谈法

访谈法是调查者直接向被调查者口头提问,通过与被访谈者交谈并记录的方式而了解有关社会实际情况的一种方法。访谈是一种特殊的人际沟通,它有预定的计划,有特定的主题,有一定的工具或辅助手段(如访谈表、录音机等),是了解被调查者对特定调查主题的看法的科学方法。根据被调查者的人数,访谈法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个别访问,即访问对象是单个个人,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使被调查者减少内心的顾虑,可以较多地讲心里话。二是集体访谈,即召开调查会,其优点是被调查者之间可以相互启发、互相补充、活跃气氛,加大调查的信息量,促使人们对问题做较为深入的分析探讨。

6、问卷法

问卷法是运用统一的有问有答的资料搜集工具向各个被调查人了解情况与意见的一种方法。这个统一的有问有答的资料搜集工具就是问卷。在现代社会研究中,问卷法是一种最为常用的搜集资料的方法。问卷法通常分为两种:即自填问卷和访问问卷,分别用于问卷调查和方法调查。自填问卷是被调查者自己填答的问卷;访问问卷是有访问者根据被访问者的口头回答来填写的问卷。

7、测验法

测验法是以间接的方式收集个人态度、人格结构和心理行为等方面资料的方法。它是一种标准化的程序,在这个程序中,受测人对一组预先设计好的刺激做出反应,以使测验者能够以一个或一组资料来描写并推论受测者的心理行为状况。

总之,社区研究方法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在实际社区研究当中,方法的采用实际上就是一个综合运用过程,即诸多方法往往渗透在某一个研究过程当中,很少有单一的研究方法现象。为此,社区工作者必须在掌握科学方法论的同时,熟悉各种一般的和具体的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1]罗萍《社区导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

[2]宋林飞《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社区文化调研篇5

1.成人学习心理研究是我国成人教育研究的薄弱之处

国际上心理学在人类动机研究领域颇为活跃,如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模型、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韦纳的成就归因理论等,无疑为学习动机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国外对成人学习开展系统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相继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理论观点。我国台湾地区重视成人学习心理的实证研究并有丰厚的积累。国内则是进入80年代后才逐渐加以认识的,近年成人学习力求深入教育心理层面,但对许多问题的探索偏重于理论思辨,比如叶忠海主编的《职工教育心理学教程》,探讨职工学习心理基础和准备,以及职工教育中学与教的心理学问题。高志敏在《成人教育心理学》中,按照人的成年期发展,阐释成人学习的心理特点和一般规律。还有《青年学习心理学》、《成人学习理论》等都主要从基本理论和知识概念方面进行阐述和论证,这些有代表性的文献中不乏古今中外成人学习的理论精华,对于学科建设是有意义、有价值的成果。但由于成人学习者的复杂性和研究方法上的局限性,目前鲜有量化分析的研究。近年来多元统计方法的发展及计算机技术介入研究,提高研究的科学性,但涉及成人学习者,针对群体学习心理的实证分析为数不多,几乎是空白。零星的研究成果,或主要针对成人学校的学员(比如电大、成职校),或以年龄、职业进行群体划分,且样本量一般比较小,在科学解释和理论推导上,略显分量不足。

有关研究表明,成人学习者具有独特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特性,有丰富且个性化的学习经验。他们对参与社区教育的看法是什么,成人为什么学习,他们想不想,愿不愿,能不能,会不会学习,这些问题都有待于多维度进行综合实证研究分析,才能找到答案。因此,从研究成

人学习者独特的经历和体验入手,了解、掌握他们学习的意识、学习的观念、学习的态度、学习的准备、学习的基础以及学习的行为,对成人学习心理进行科学研究,有助于深化认识,克服社区教育工作的盲目性,随意性。

社区教育实验本身是新生事物,尽管我们要学习国外的经验和理论,但中国社区教育的问题和规律,只有立足于本土去实践,去探索,才能获得真知灼见,才能有效掌握和解决。

本课题是一个有理论价值的应用课题,其创新意义表现为:

v本课题选择社区教育、社区文化、成人学习心理多视角探讨成人学习非智力因素的核心,揭示社区成人学习的一般心理特征以及相关因素,提升经验,阐释理论,研究选题角度较独特。

v究竟应该如何评价社区成人学习,目前国内尚无成熟的理论和现成的方法,本课题将在总结提升实践经验基础上,在评价方面作尝试性探索。

v本课题将涉及成人终身学习多方面的内外关系,也将涉及成人学习一系列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在研究过程中,力求从整体性、系统性和特色方面有所创新。

2.社区教育正在成为我国成人教育新的增长点

社区是学习型社会的基础。社区教育的提出和实施,回应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建立学习型社会,满足人们终身学习需求的必然结果。2000年,教育部确定了北京等八个大中城市的城区作为社区教育实验区,启动了社区教育的改革实验。改革实验的重要方面之一就是社区教育以成人教育为重点,成人教育深入社区,正在从补偿性教育转变为发展性教育,沟通教育与社区的联系,以满足社区成员多样化学习需求。“九五”期间,社区教育理论研究已经起步,出版了一批有学术质量的成果。厉以贤的《社区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叶忠海的《社区教育学基础》、黄云龙的《社区教育的管理与评价》、马叔平等的《论社区教育发展模式》都从基本理论、战略规划、宏观管理等方面,概括了当前我国社区教育的新经验、新观点,并使之条理化、系统化。

“九五”课题《面向21世纪中国社区中的终身学习的调查与研究》,运用社区发展和终身学习的理论,从未来社会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从未来社会人的生活基本单位——社区建设出发,以问卷调查为基础,分析社区经济发展、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变动对终身学习的影响,探索实现终身学习目标的途径。

相比之下,社区教育在中、微观教学领域的研究略显滞后,与社区成员与日俱增的学习需求和积极性形成明显反差。如何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如何整合社区成人学习过程中内外各种因素,如何组织教学,设计课程,开发教材,都面临诸多挑战和困惑。因此,尤为迫切地需要深入实际,在社区教育情境中进行问题研究,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回答社区成人终身学习的“应然”与“实然”。

二、研究内容与目标

本课题作为社区教育的基础环节和前提条件之一,着眼于跨学科的综合实证研究。主要借鉴国内外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和成人学习理论及动机评价方法等研究成果作为理论基础,从调查研究入手,通过实地抽样,开展社区成人终身学习现状调查,重点了解社区成人学习的需求、动机、态度和行为特征,探讨社区成人学习的优势和资源,建立适应多样化需求的成人学习模式,为规划社区教育,推进学习型社区的发展提供依据,并对社区成人教育课程设置和教材开发提出积极建议。

课题重点研究的六个专题:

1.社区成人学习心理特点及其理论研究

2.社区成人学习需求及动力的调查与评价

3.成人参与社区教育的动机取向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4.建立社区成人学习的激励机制和终身学习的模式

5.以居住小区为单元的学习型社区发展思路与实验研究

6.社区终身学习发展趋势与构建学习型社区

课题确定的四个研究目标:

1.运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对社区成人终身学习现状进行描述,提供一个实证研究的统计分析结果和专题研究报告。

2.通过一定规模的社会调查,了解社区成员的教育需求和动机取向,对规划社区教育,设计课程和培训项目,编写教材提出研究建议。

3.结合实际,编订成人终身学习评价量表。

4.总结经验,从非智力因素的角度,探讨各种学习动力的培养和激发,并提出具体有效的途径和措施,建立社区成人终身学习模式和激励机制。

三、研究方法及思路

社区成人学习问题研究是一个介于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之间的课题,既涉及社区发展和社会学习组织的建构,又关注个体的成长和发展。

本课题研究设计打破以职业或年龄划分成人群体,概括群体学习一般特征的研究模式,从社区发展、社区文化(文化特质和心理归属)切入,探讨对成人学习理念、态度、需求的影响,旨在促进个人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的持续改变,同时对社区发展的精神动力作出深入解释和理解,以期促进构建学习型社区的进一步研究。

本课题为应用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法、调查法、问卷法、统计法和比较法进行。在开展一定规模的社会问卷调查的同时,采用座谈和个别访谈,进行个案的质的研究,使调查真实、生动、丰富,提高研究结果的信度和效度。

在研究方法上,强调理论探索与实证分析有机结合,调查研究和文献研究有机结合,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有机结合,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互动,理论问题在

社区文化调研篇6

如果你所选择的题目是有关社会工作理论分析方面的题目,我们希望你能够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地分析探讨,以提升自己的思维深度与科学素养。

二、论文的具体要求:

根据社会工作的培养目标我们对06级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的论文提出如下要求

1、论文内容必须与专业发展方向密切相关,论文不能偏离专业方向

2、论文必须要反映学生自己的专业水平,以调查研究报告为主要形式

3、以来理论分析为重要内容的文章,必须体现撰写者的实际理论水平,坚决杜绝网上拼凑与抄袭他人的文章

4、论文字数要求在8000字以上,以10000左右字为宜;

5、一些题目的范围较大,撰写文章和与指导教师沟通的过程中,尽量把题目具体化。避免过分空洞与小马拉大车的现象的出现。

1.个案管理在社区矫正中的运用

2.社会工作在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

3.校园学生文化现状调查与学校社会工作的介入

4.大学学校社会工作需求的实证研究

5.大学教育本质研究:社会工作学的视角

6.网络技术在社会工作中的运用:方法革新的

7.社会工作在学生社区管理与服务工作中的价值与应用

8.司法工作者与社会工作者在社区矫正中的职责与分工

9.二本院校社会工作教育模式之思考:学生视角

10.上海地区学校社会工作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11.上海农民工子弟学校社会工作现状调查

12.社会工作课程对学生自我成长的价值与影响:一种质性研究

13.大学生就业困惑与学校社会工作的介入

14.上海地区社会工作者生存现状调查

15.艺术教育在社会工作中的价值与应用

16.上海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现状及其问题研究

17.上海市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运行现状及其问题研究

18.上海市外来人员综合保险制度运行现状及其问题研究

19.农民工养老保险研究

20.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研究

21.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问题研究

22.生育保险问题研究

23.工伤保险问题研究

24.社区教育与新市民转换研究

25.社区教育与提升市民生活质量的研究

26.社区教育与外来人口生活适应性研究

27.社区教育与外来人口生活融入研究

28.80后婚恋观调查

29.社会工作在家庭问题中的介入

30.社会变迁与家庭生活-----以本人家庭为例

31.老年婚姻问题调查与研究

32.老龄化与养老问题研究

33.空巢家庭状况与研究

34.老年社会工作案例研究

35.养老机构状况调查36.社会工作价值观、冲突与对策研究

37.社会工作方法在社区矫正中的运用

38.社会工作价值观在戒毒工作中的经验与分析

39.医疗社会工作的个案研究

40.我国医疗社会工作的发展、问题与对策

41.中外医疗社会工作比较研究

42.城市老年人社区福利服务调查与路径研究

43.劳动争议的问题与社会工作介入

44.社会工作行政方法与企业管理影响机制研究

45.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的基本要素与困境分析研究

46.社区资源对城市养老方式的影响

47.职业化背景下的社会工作教育的回应

48.上海社区建设研究

49.上海社区服务发展研究

50.上海外来流动人口基本养老保险模式研究

51.上海外来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

52.上海征地农民保障问题研究

53.上海养老机构发展研究

54.上海养老设施发展研究

55.上海城市低保家庭生活状况调查

56.外来民工子弟享受上海义务教育情况调查

57.在校大学生专业意识与转换专业的困境调查

58.上海外来移民史个案调查

59.我国高校贫困大学生的资助体系建设及其存在的问题

60.改革以来城市邻里关系的变化

61.城市家庭代际之间的冲突与一致

62.城市市民社会发展公平感调查

63.上海城市青年世博会参与研究

64.上海市民世博会态度研究

65.上海市民对外来农民工态度认知研究

66.上海市民对钓鱼事件的认知研究

67.市民对子女教育的认知研究

68.上海市民养老方式的选择

69.上海市民对房价认知研究

70.上海市民与社区关系研究

71.社会(群众)组织研究——以**组织为案例

72.房产改革对上海市民生活影响调查

73.社区邻里关系调查

74.互联网与社区生活

75.社区建设与市民生活(社区建设对上海市民生活影响调查)

76.居民委员会与市民生活

77.居民委员会选举调查

78.业主委员会与市民生活

79.业主委员会选举调查

80.市民维权行动调查

81.世博会对上海市城市文化资本的影响

82.“月光族”的住房消费模式研究

83.“啃老族”的住房消费模式研究

84.90后大学生的就业观研究

85.90后大学生的消费观研究

86. 上海市80后大学生移民的城市融入研究

87.上海市80后大学生移民的城市认同研究

88.上海市持居住证的外来移民的城市融入研究

社区文化调研篇7

关键词:社区教育工作者澄江街道现象调查

一、调查目的

澄江街道是江阴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水平居全市之首。随着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的加快实施,现代化滨江花园城市逐步展现现实模样,新一轮的“村居合一”和“撤村建居”势在必行,澄江街道于2012年进行了社区管理体制调整。2013年是澄江街道社区管理体制调整,实施“建设城市、管理城市、服务市民”的工作重心转移后的关键之年,澄江街道现有28个社区,区划进一步优化和扩大,街道以社区优化调整和争创全省和谐社区为契机,推进社区建设理念、方法、体制、机制的创新。因此,在澄江街道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和区划调整大背景下,社区教育专职教师要承担新的责任和义务,具备全新的能力,为保证社区教育活动的正常开展。如何建立一支专业化的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提高其专业素养和工作水平,研究街道层面的社区教育工作者的专业素养,显得特别重要,对澄江街道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专业化发展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更全面地了解本街道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发展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以便更好地服务街道社区居民,推进我校“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化发展研究”课题研究,我们对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现状进行调查。

二、调查方法

此次调查从澄江街道社区教育工作者基本情况、被调查者对自身工作的评价、社区教育工作者对自身专业发展的要求及社区教育工作者在社区教育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阻力等方面开展。

三、调查对象

根据2013年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印发的《社区教育工作者岗位基本要求》的通知要求,社区教育工作者是指社区教育的管理人员和专职教学人员,澄江街道共有个28个从事社区教育工作的管理人员,本次调查的对象专指这28个管理人员。共发放问卷28份,收回28份,有效问卷28份有效回收率100%。

四、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被调查者基本情况

1.性别结构:本次调查的社区教育工作者共28人,男性为1人(3.57%),女性为27人(96.43%),性别比率严重失调。

2.年龄结构:本次调查的社区教育工作者年龄在20~50岁,其中20~30岁12人(42.85%),31~40岁12人(42.85%),41~50岁4人(14.3%),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年轻化。

3.文化程度:被调查的社区教育工作者中,研究生3人(10.7%),本科生15人(53.6%),大专生10人(35.7%),文化水平相对较高。

4.专业结构:被调查的28名社区教育工作者所学专业种类丰富,有经济管理、行政管理、工商管理、经济学、工业设计等,其中跟教育有关的有6人(21.43%)(包括小学教育2人、英语教育1人,学前教育2人、现代教育技术1人)。近50%的人所学的专业与目前从事的工作无关,有18人具有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或管理学知识。

5.从事社区教育的时间:被调查的社区教育工作者,从事社区教育1年~5年的有21人(75%),5年~8年的7人(25%),大部分社区教育工作者从事社区教育工作时间相对较短,经验不太丰富。

6.职称情况:被调查的社区教育工作者中,有社会工作师职称的5人(17.86%),助理社会工作师职称的7人(25%),没有职称的15人(53.57%),其他专业职称的1人(3.57%)。

7.选择社区教育的原因:被调查的28名社区教育工作者,因自己热爱而选择社区教育工作的有4人(14.29%),服从领导安排的23人(82.14%),有1人(3.57%)是因为与自己所学专业有关而从事。

8.工作状态:所有社区教育工作者能认真从事本职工作,26人认为自己从事的工作很重要。有27人认为自己的群众工作能力很强,有26人认为自己的社会工作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很强,24人认为自己在工作中有改革创新意识,有24人很关注当前的形势和政策。有27人能很好地操作计算机。有18人能掌握基本的日常外语会话知识。所有社区教育工作者几乎没有机会受过社区教育岗前培训。只是在进入社区前进行过社区工作者培训。89.2%社区教育工作者从事社区教育工作以来,没有进行过任何形式的社区教育专业知识方面的培训。

(二)被调查者自身评价及专业要求等结果及分析

1.89.3%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的工作职责是:传达上级精神、制订社区教育年度计划;负责对社区内各层次人群进行社区教育的组织管理工作;做好社区教育的调查、研究、指导工作;协调上级部门开展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培训;开展内容健康、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体活动。有50%的社区教育工作者对自己工作的评价是,社区教育工作年初有计划,月月有活动,年终有检查,可以应对。但实际实行过程中,各条线之间交叉很大,教学内容、教学意义体现不够明显,各种支持力度不够。社区教育居于“鸡肋”地位。

2.被调查者认为自己急需提高的素质:了解教育、热爱教育;有一定的教育工作经验;专业知识足够;组织协调能力;创新能力;所有人都认为要增强自身的社区教育专业知识与组织协调能力。100%的社区教育工作者都认为自己的社区教育工作由于专业知识缺乏、进修机会不多;虽然自己有创新意识,但在工作中很难创新。

3.被调查者对自己的职位在社区教育中的价值有如下评价:57.1%的人认为可以增加社区居民受教育的机会,从而提高居民素质;18%的人认为是完成上级交办的社区教育方面的任务;14.3%的人认为价值不明显。

4.被调查者认为自己在社区教育工作中遇到最大的阻力困难是:领导不够重视、职责界限模糊、专业知识缺乏、缺乏专项资金、教育资源、专业师资缺乏。

5.被调查者认为提高自身专业化水平的途径是:28.6%的人认为要领导重视,67.8%的人认为要对社区教育工作者进行专业培训,提高认识;28.6%的人认为配备相关专业的人员充实社区教育工作,特别提到多吸纳学校教师加入到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39.3%的人认为要加强交流学习,各社区教育工作者之间交流互动,取长补短,互相促进;28.6%的人认为要强化社区教育工作者的发展意识。

五、结语

通过以上调查,我们清楚地认识到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化发展是社区教育工作者的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内在专业结构指社区教育工作者的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伦理、自我专业意识等方面。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发展不是一个轻而易举的过程,而是一个长期的、充满着困难和艰辛的过程,社区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发展和成长,需要每一位社区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刘雪莲.关于社会工作者专业化问题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

[2]顾晨霞.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化发展研究――以江阴市澄江街道为例.江苏省江阴市澄江街道成人教育中心校,2013.9.

社区文化调研篇8

【关键词】藏族社区;文化变迁;郎木寺镇

从19世纪90年代开始,乡村社区一直备受社会学、地理学和乡村人类学等学科的关注,学者们主要从社区概念内涵、社区变迁及其机制进行了研究,并在理论上形成了乡村城市化理论、城乡连续体、乡村社会变迁的时空模型等理论体系[1-3]。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少数民族社区的变迁开始成为国内研究的热点。近年来,西部民族旅游发展迅速,旅游日渐成为社区变迁的重要影响因子,因此基于旅游涉入视角对民族地区社区发展变迁的研究也逐渐增多,其中,保继刚从旅游小企业角度[4]、刘炳献从权力视角[5]、王帆运用人类学涵化理论[6]、饶勇从博弈论视角[7]、苏醒结合女性历史记忆[8]、冷瑾[9]通过语言变迁等分别对社区变迁现象和过程进行了多维度研究,这对于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维护民族地区社会的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甘南藏族自治州(简称甘南州)碌曲县郎木寺镇为例,首先借助问卷调查,分析旅游开发带来的社区文化变迁现象,然后从经济学供需理论角度出发研究变迁机制,以期为构建“和谐藏族社区”提供借鉴。

1、研究区概况

郎木寺镇(34°05′n,102°38′e)位于甘南州碌曲县南部,交通区位优越,有213国道和313省道过境,是大九寨旅游热线上的重要节点城镇和甘川交接区的重要门户城镇,境内藏传佛教文化氛围浓郁,在整个藏区乃至世界佛教界影响深远。2005年郎木寺镇被评为“中国魅力名镇20强”,并享有“东方瑞士”、“江南香巴拉”等美誉,2010年郎木寺镇实现旅游接待人数6.78万人次、旅游收入2862.51万元,分别占当年碌曲县总量的46.76%和40.3%。迅速发展的旅游业在推动社会开放、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藏族传统文化产生了较大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传统聚落社区的变迁。

2、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1 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本着“样本选择应具有代表性且尽可能多样化”的原则,分别选取在社区内从事农牧劳作的个人、从事打零工的家庭负责人、经商的店铺老板、掌握丰富乡土知识的老人、寺院里的僧人以及当地的政府领导,每户确保有1人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主要涉及三方面内容:第一部分主要就旅游的经济发展影响来设问,共6个问题。包括就业机会、经济收入、产业结构、物价水平、生活消费、土地价格;第二部分主要就旅游的社区生活影响来设问,共5个问题。包括原有生活秩序受干扰的程度、对传统建筑及景观特色的态度、对传统藏族服装的态度、对外地游客的态度、现在的邻里关系状况等;第三部分主要就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来设问,共4个问题。包括宗教观念、婚姻观念、教育观念、生态观念等。问卷要求受调查居民按1-5等级方法表明对问题的感知,统计时将“完全同意”和“同意”归入“肯定”类,将“不同意”和“完全不同意”归入否定类,1-5分别代表“完全不同意”、“不同意”、“中立”、“同意”、“完全同意”,最后算出每一问题的加总平均值,3分以下为否定,3分以上为肯定,这样可以相对直观地看出基于居民视角下社区传统文化的变迁情况。

2.2 数据来源

研究数据来源于田野调查、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等,其中统计分析数据以问卷调查为主。调查地点为受旅游开发影响最深的郎木寺镇区所在地——郎木村,调研时间为2010年7-8月,先后对郎木村的84户家庭84人进行了调查,受语言交流限制,调查样本数相对较少,发出调研问卷总计100份,收回问卷93份,最终用于有效统计问卷84份(占回收问卷的90%)。经统计这次调查涉及的84户占郎木村总户数的36.4%,84人占郎木村总人口1302人的6.45%,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并且调查对象性别比例相当,可保障调查结果的相对可靠。

3、郎木村社区传统文化变迁的主要表现

3.1 经济发展方面

郎木寺旅游开发对其社区经济影响较大,调查结果表明(见表1),对社区经济发展起到积极效应的主要有:①对“旅游促进社区就业”持赞同的居民达61.9%,访谈结果显示在新增社区居民职业类型中以餐饮业、住宿业、娱乐业、交通物流业最多;②超过一半的受访居民认为旅游增加了社区收入,近1/4的居民持反对态度。在旅游开发前,社区居民主要依靠出卖牲畜和畜产品,收入渠道较为单一,目前由于较大范围及力度的旅游活动迫使传统农牧业开始偏向服务以旅游商品、特色餐饮、民族服饰及休闲娱乐为主的旅游及其相关产业,农牧产业附加值不断增加,此外,打工、经商、政府补贴以及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等也逐渐成为社区居民收入的重要来源;③随着旅游的深入开发,传统以粗放型农牧经济为主的产业格局正逐渐向具有高产业收益和附加价值的第三产业主导的局面转变,农牧业成为第三产业发展的辅助产业,因此多数社区居民赞同“旅游优化产业结构”这一观点。但旅游开发对社区经济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旅游活动提高了社区的物价水平,改变社区居民的消费结构并促成低价上涨,从均值上看,其中以物价上涨最为明显。

3.2 社区生活方面

旅游开发对社区生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生活环境和社区关系两个方面(见表2)。

就生活环境而言,66.67%的居民认为原有相对稳定的社区生活秩序受到旅游干扰程度较大,尤其是传统藏式建筑及景观与服饰在旅游深入开发中面临特色逐渐缺失、受重视程度减弱等问题。根据访谈结果,旅游要素的介入,郎木寺镇社区的建筑风貌和格局已发生较大变化,传统的塌板房逐渐被砖瓦房所替代,对传统景观毁灭性的改造导致了街区建筑风格不一且布局混乱,电线、铁塔和垃圾充斥整个社区,独特的藏乡景观正在逐渐丧失。同时随着小城镇商业发展及外来人口增多,郎木寺镇社区居住形式将会更加复杂,社区功能则同样会发生转变,经营性的居住形式将成为以后社区居住发展的方向。传统藏族服装是宗教的精神性或感情性的集中象征[11],服饰结构形态、色彩、图案及配饰方面均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力。旅游发展对郎木寺镇社区居民着装的影响主要是通过职业构成和人口成分的变化间接作用的,批发零售、餐饮住宿、交通物流以及公共事业单位或部门的相继出现带来了就业结构的显著变化,使得藏服开始追求轻便、大方、整洁,以提高经济或行政效率,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藏区藏服的宗教及文化象征。

社区的关系首先体现在社区居民与外来游客的关系上,郎木寺城镇规模较小,社会服务功能不完善,因此外来游客与社区居民存在设施、资源、空间等方面的竞争关系,近42%的居民认为大量外来游客的涌入已经超过了社区的环境心理容量,应对游客数量采取一定的限制措施以减缓主客双方的矛盾;其次,社区关系还体现在社区内部居民之间的关系上,50%的居民认为现在的邻里关系比以前略显疏远,影响社区内部关系的核心因子是职业类型的多样化。根据访谈内容整理,传统类型相对单一、范围相对狭小、人员相对固定、与外界沟通相对较少的工作性质使得工作仅为传统生活的延伸。职业类型的多样化导致生活环境微环境的变化,原有社区关系逐渐被分割,原有宗族血缘关系在职业关系的冲击下受到显著影响。

3.3 社会文化方面

藏传佛教作为藏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与基础所在,对藏民日常生产生活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旅游开发促成了郎木寺镇社会经济格局的开放,居民思想观念在与外来游客的大量接触对比中逐渐呈现出一定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宗教、婚姻、教育和生态等方面(见表3)。

宗教观念。调查问卷表明,超过半数的社区居民对于“旅游淡化了传统宗教观念”这一观点持肯定态度,近1/3的居民认为旅游发展没有影响其传统的宗教观念。根据对郎木寺镇社区居民去寺院的频率和家庭做法事的访谈结果,每天坚持去寺院的人以中老年人为主,总人数已相对减少;做法事虽仍然是传统习俗的要求,但是在家人生病和灾害事件等方面,居民更多的是选择去医院和理性应对,这说明宗教传统对社区居民的要求相对于旅游开发之前已相对减弱,取而代之的是对宗教传统的继承。

婚姻观念。对“旅游开化了传统婚姻观念”,持肯定、中立与否定态度的居民大致均占受访居民总数的1/3,均值小于3,这表明大多数居民认为旅游开发对婚姻观念并未造成较大影响,但仍有必要对探究持赞同态度的居民的看法。针对此部分居民,笔者专门进行了深度访谈,结果显示,自由恋爱和父母包办是传统藏区最主要的两种婚姻选择方式,就郎木村而言,这种父母起相当作用的婚姻主要发生在藏汉、藏回通婚的家庭中,旅游的开发促进了社区的社会开放程度和传统职业结构的变化,父母包办婚姻所占比例越来越低。

教育观念。绝大多数居民认同“旅游强化了社区文化教育观念”。据此笔者以郎木寺镇中心小学为重点调研对象,走访了30户牧民家庭并进行访谈。从对子女上学的期望来看,90%的家长期望子女能上大学,希望教育可以改变生活;在子女受教育的地域选择上,80%的家长希望孩子能到教育条件相对较好的县城、合作以及兰州去学习。教育观念的转变既得益于国家对民族地区教育的投入和政策支持,也与旅游开阔了社区居民的视野有很大关联。

生态观念。调查显示有25%的居民认为“旅游改变了社区生态保护观念”,近50%的居民表示中立。传统藏族生态伦理为崇尚自然、尊重生命、万物一体的价值观念[12],目前旅游开发已导致社区较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如白龙江河道淤积、固体废弃物污染、景观植被破坏等,商业活动的驱使、治理成本和省际交界而产生的行政管理困难等因素,社区居民一般对生态环境保护多趋于被动态度。

4、郎木村社区文化变迁的动力机制研究

4.1 社区传统文化变迁的动力

旅游导致的社会文化变迁是在文化接触过程中产生的,是主客两种文化融合的结果[13],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奥格本认为社会变迁主要是文化的变迁,导致文化变迁的因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发明、积累、传播和调适。郎木寺镇社区传统文化变迁也正基于外来文化的直接干预(传播)以及外来文化与本地文化磨合(调适)的变相干涉而逐渐形成的。这种分析是从文化的视角来分析社区文化的变迁,而对于文化如何作用于社区原有经济系统,并通过影响供需双方引起社区变迁的机制研究较少。郎木寺镇社区经济发展、社区生活和社会文化的变迁属于文化变迁下行为选择的结果,供需关系就是在市场导向下社区经济主体自由行为选择的重要参考。目前供需关系理论常用来描述经济发展过程中供需双方在量上的相互关系以及由此而引发的种种经济现象,但对供需双方“质”的关注较少。在郎木寺镇这一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中,随着旅游要素的不断介入,原有对等平衡的供求关系链不断发生改变,供需双方越来越受到旅游要素这一中介的影响,最终发展到供需双方以旅游要素为参照,实现供需组合与统一,而两者之间原有的直接关联程度逐渐降低。本质上,这种变迁与社区的供需属性有直接关联,何种供需性质支撑何种社区生产、生活组织方式,因此属性的变异正是导致传统社区发生变迁的重要动力。

4.2 变迁过程与动力机制研究

相对封闭状态下的供需平衡阶段:时间为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郎木寺镇的社会知名度总体较低,不为大众所知,其内部的社会经济系统相对封闭,社区居民的生活需求与供给基本处于对等状态,一般以简单的生活性物质资料和生产性的农牧器具需求与供给为主,这种仅在规模上能够适度扩张,且无较大利益空间存在的供需本质上属于“维持式”供需,即无法形成较强的生产拉力促使社区变迁,因此社区传统文化形态保持相对完整,在此生产及生活状态下,宗教、种族观念及血缘关系是维持传统社区发展的根本纽带。

旅游介入状态下的供需变化阶段:时间为上世纪90年代中期至2005年,1994年碌曲县旅游事业管理局成立,郎木寺旅游开发逐渐受到重视。2000年以来,郎木寺镇入境旅游发展迅速,国内旅游也随之壮大,原有“维持式”供需逐渐演变为以市场为导向的“参照式”供需,此时生产者考虑到消费对象不再仅局限于本地社区居民,更有大批外来游客,因此产品的类别、生产数量、供给方式乃至价格均开始参考外来游客的实际需求。消费方面,大量的外来游客及从业人员的流入,使得原有社区居民的需求主体地位逐渐下降,随之而来的需求类型、需求数量以及消费方式的变化引起了传统社区消费结构的变化。在此阶段,消费者具有自主选择供应方的权利成为加剧生产与消费的相对孤立的重要因素,因此生产进一步参照外来需求,外来需求进一步刺激生产,在这种“参照—刺激”的互动中,本地社区居民逐渐受其影响,原先的社区关系开始淡化,社区作为一个整体开始从事旅游开发活动,参与旅游开发的利益分成,社区联系纽带的商业性逐渐增强。

产业主导变化下的社区变迁阶段:时间为2006年至今,郎木寺镇积极推进“旅游兴镇、旅游名镇”的发展战略,旅游影响的程度与广度已扩大至社区生活的方方面面。首先,产业结构的变化,即表现为农牧业的地位和产值逐渐降低,以旅游及其相关产业为主的第三产业迅速发展成为社区新的经济支撑,这预示着传统农牧型社区居民心理特征正逐渐模糊退化,而与第三产业相匹配的注重效益与服务的经营心理则在不断被强化;其次社区空间结构变化,沿街商业空间逐渐兴起,社区空间不断因镇区规模的扩大而被置换成设施用地、商业用地、道路用地等,社区面临分割和蜕变的困境;最后,制度构成变化,即政府为加强社区规划管理,实现旅游业与社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开始优化调节原先的管理措施及规章制度,郎木寺镇区制度的重新确立为其社区变迁提供了政策准许,规范了变迁方向与力度。这一阶段的变迁具有反馈效应,将会再次作用于供给与需求,进而引发下一轮的变迁(见图1)。

5、结语

随着郎木寺旅游不断深入的发展,郎木寺镇社区在经济发展、社区生活及社会文化等方面均出现了相应的变迁,其变迁过程与动力机制是在旅游要素的牵引与中介连接作用下,在供给与需求从“维持式”到“参照式”的属性变化过程中逐渐发生变迁。变迁对于旅游目的地既有利也有弊,“利”为旅游开发可促使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弊”为外来强势文化对目的地社会文化的冲击。通过本文的研究,今后郎木寺镇旅游开发应注意:①传统以市场为导向的按照游客需求开发的旅游发展模式应谨慎对待,需求的性质一定程度上决定供给的性质,进而间接影响社区文化变迁的性质和方向;②要重视社区利益,不能一味强调社区全面参与旅游的开发模式,要在适度保持传统社区的宗教文化氛围,要适当引导社区参与,并培育社区居民的民族自豪感;③政府部门要强化其宏观引导和管理职能,制定科学的政策、法规,加大对发生消极文化变迁现象的民族社区的引导监管力度,以构建“和谐藏族社区”,并促进民族旅游业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万灵.社区研究的经济学模型——基于农村社区机制的研究[J].经济研究,2002,(9):57-67.

[2]冯乐安.试析人类生态学范式和新城市社会学范式之不同[J].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10,16(2):145-148.

[3]黄陵东.西方经典社会变迁理论及其本土启示[J].东南学术,2003,(6):74-78.

[4]保继刚,邱继勤.旅游小企业与旅游地社会文化变迁:阳朔西街案例[J].人文地理,2006,(2):1-4.

[5]刘炳献.旅游对阳朔社区居民的影响——一种权力视角的解读[J].科技经济市场,2007,(8):84-85.

[6]王帆,赵振斌.旅游影响下的古村落社会文化变迁研究——以陕西韩城党家村为例[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8(5).761-764.

[7]饶勇,黄福才,魏敏.旅游扶贫、社区参与和习俗惯例的变迁——博弈论视角下的可持续旅游扶贫模式研究[J].社会科学家,2008,(3):88-92.

[8]苏醒,杨慧,梁虎.旅游开发背景下女性历史记忆的变迁——以大理千年白族村落诺邓为例[J].旅游研究,2010,2(2):20-25.

[9]冷瑾,陈飙.旅游开发对语言变迁的影响路径研究[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0,22(2):98-102.

[10]项萌.旅游业背景下侗族传统民居的文化意义与变迁——对广西三江林溪侗族村寨的田野考察[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9,(1):145-149.

[11]李玉琴.沟通人神:藏族服饰的象征意义及解读[J].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5(2):86-91.

[12]南文渊.藏族生态伦理[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13]孟威,苏勤.旅游主客交往对社区居民影响的分析模型——以周庄为例[J].旅游论坛,2010,3(3):293-298.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6XmZ028)

社区文化调研篇9

【关键词】广西;民族学;发展

【作者】覃乃昌,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研究所研究员。南宁,530028

【中图分类号】C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4X(2008)04-0001-010

RetrospectionontheDevelopmentofGuangxi’sethnologicalResearchfor50Years――Celebrationofthe50s’anniversaryofestablishmentoftheGuangxiZhuangautonomousRegionQinnaichang

abstract:thecompleteandsystemicethnologicalresearchinGuangxistartedinthe1950sof20thcentury,hithertowasdividedinto4phases,therearetheinitialphasefrom1950stothemid-termof1960s,thestagnatedphasefrommid-termof1960stothe1970s,theresumedphaseofformertermof1980sandtheentirelydevelopingphaseaftermid-termof1980sfromitsbeginningGuangxi’sethnologicalresearchwascontactedtocarryingoutthepolicysetbytheCpCandournationofequalitytoeachethnicgroups,andhasservingtheethnicjobfortheCpCandournationSincethe50yearsofestablishmentofGuangxiZhuangautonomousRegion,thoughexperiencedzigzagandcrucifixion,theethnologicalresearchhasstillobtainedtheplentifulandsubstantialharvest

Keywords:Guangxi;ethnology;development;retrospection

19世纪80年代起,英国、法国等西方国家侵占东南亚各国,我国南方各省与东南亚的文化关系引起他们的注意,他们开始研究这些地区的地理、历史、民族、语言、习俗等。这一时期出版和发表了一批西方学者的著作,其中有不少涉及壮族等民族及其与东南亚泰、老、掸、岱、侬等民族的关系。这是对广西民族研究的开始。这一时期研究的特点是,把华南的壮族及相关民族都视为泰族的一部分。在西方学者的影响下,到20世纪初,泰国学者也加入了这项研究并持与西方学者相似的观点。20世纪20年代以后,出于对我国疆土沦丧和被入侵的忧虑,我国的知识分子开始了对包括广西在内的边疆少数民族的调查与研究。其中对广西民族研究最有成就者为徐松石、刘锡蕃先生,其主要著作有《粤江流域人民史》、《泰族僮族粤族考》和《岭表纪蛮》等。与此同时,钟敬文、李方桂等一批中国学者还开始对广西瑶、苗等民族的调查与研究,主要涉及这些民族的族源、历史、语言、经济生活和风俗习惯等。学者们对壮、瑶、苗等民族地区进行了多次调查,积累了一定的资料,为新中国成立后开展广西的民族学研究,提供了可贵的线索和材料。

广西全面系统的民族学研究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迄今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中期的起步阶段、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的停滞阶段、80年代上半期的恢复阶段和80年代中期以后的全面发展阶段。

一、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中期:以大规模的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为主要内容的起步阶段

1.中央民族访问团的访问及对广西少数民族的初步调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废除了民族压迫、民族剥削制度,实行民族平等政策。1951年7月至11月,中央人民政府派中央访问团(中南分团)到广西少数民族地区进行访问,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任团长,李德全、金晓任副团长,广西民政厅副厅长陈岸、著名学者黄现、刘介、苗延秀等也参加了这次访问工作。访问团的任务,主要是代表中央人民政府慰问少数民族,宣传党和国家的民族平等团结政策,了解民族地区的情况,帮助民族地区进行基层政权建设。中央访问团联络组在进行慰问和宣传的同时,做了大量的社会历史调查工作,整理成20多份调查材料,其中包括:《广西少数民族历史资料提要》;《广西大瑶山一般情况》;《大瑶山瑶族家庭经济与自然屯经济典型调查》;《大瑶山团结公约订立经过》;《广西龙胜县东区概况》;《广西龙胜县场头苗族调查》;《广西龙胜县伟江洋湾村调查》;《广西龙胜县东区伟江乡甘甲村甘甲屯调查》;《龙胜县南区龙脊村壮族社会调查》;《广西龙胜县减租退押情况》;《龙胜县文化教育情况》;《龙胜县灾荒情况调查》;《广西三江县第八区(林溪)民族概况》;《三江县第六区民族概况》;《广西三江木材问题调查报告》;《三江县人民政府财政经济委员会关于开展兄弟民族地区贸易工作报告》;《广西三江县1951年下半年度半级制财政收支概况报告》;《防城县偏人情况》;《防城三区少数民族情况》;《东兴市情况介绍》;《防城县山人(瑶族)情况》;《防城县第三区峒中乡民族情况》;《防城县二区巫头、氵万尾、山心越南族情况》;《江平越南族情况及教堂活动》;《广西东兰县第五区(中和区)民族概况》;《广西东兰县西山区民族情况》;《广西田东县民族概况》;《广西平果县民族概况》等,共40多万字。这是广西解放后首次范围广泛的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它忠实地记载了广西少数民族地区解放初期的实际情况,为各级党委和政府制定民族政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也为以后的广西民族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在中央访问团访问后,发表了费孝通的《关于广西壮族历史的初步推考》①等文章。

2.民族识别调查

由于历代统治阶级实行民族压迫政策,许多少数民族得不到承认,更不能享受民族平等的权利。在广西,就是当时有近千万人口的壮族,也没有被当作一个民族来看待。解放后,实行各民族一律平等的政策,许多在历史上被湮没了的民族获得了新生,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其他条件的限制,广西解放初期仍有不少人们共同体的民族成分未能确定。为了落实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做好民族工作,在广西民族事务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从1953年下半年到1954年上半年,由中南民族事务委员会和广西民族事务委员会共同派出调查人员,对广西未确定民族成分的人们共同体开展调查识别工作。

调查工作分两期进行,第一期从1953年9月到12月,调查了龙胜县的伶人、黎人和苗人,罗城县的仫佬人、环江县的毛难人、南丹县的水家和隔沟人。第二期从1954年2月到5月,调查了平果县的陇人、防城县的越人(即京人)和龙津县的傣人。调查结束后,由调查组给广西民族事务委员会写了调查报告,为人民政府确定民族成分提供了依据。广西民委将这10份调查材料印成9册(南丹县水家和隔沟人调查合一册),送有关部门内部参考。这9册资料约93万字,另有各种统计资料113份,地图16幅,房屋、衣饰图18幅。②这是继1951年中央民族访问团访问之后,广西组织的第一次较为系统的民族调查。

3.壮族语言调查

民族平等和语言文字平等,是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为了贯彻党的民族政策,适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需要,党和人民政府在民族文字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1951年起,中国科学院先后派出工作组,到广西、贵州、云南等省,调查壮、布依、傣等民族语言,并研究这些民族的文字创制和改进问题。1952年和1954年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又先后派人赴广西,在中共广西省委和桂西壮族自治区党委统一领导下,与地方的壮族干部一起,组成壮语调查工作队,对47个壮族聚居县52个点进行壮语方言的调查。经过两年的协作,记录了丰富的语言材料,为创造拼音壮文和深入开展科学研究准备了较为充分的资料。经过对壮语方言材料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的全面对比研究,确定以壮语北部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壮语武鸣音为标准音,采用拉丁字母为字母形式,制定了拼音《壮文方案》草案,并在1956年12月11日的《广西日报》上公布。经过在壮族部分地区试行后,国务院于1957年11月29日正式批准了《壮文方案》,并决定在壮族地区全面推行使用。这一时期出版了《壮语语法概述》、《武鸣壮语语法初步研究》、《壮汉词汇》(初稿)、《壮汉语言语法的几个问题》等,发表了《广西壮语方言分布概况和创制文字的途径》、《壮族文字同壮语的基础方言和标准音问题》③等一批壮族语言研究成果,这次语言调查不仅为创制拼音壮文准备了条件,而且也为以后的广西民族学研究提供了大量的资料。

4.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的调查

1956年8月,在中共中央和同志的倡议下,由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主持成立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在全国开展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工作。广西调查组设5个分组,每个分组又设2―4个小组,开展调查工作。根据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关于“首先调查各少数民族的社会生产力、所有制结构和阶级情况,然后尽可能收集历史发展资料和特殊的风俗习惯,进而对各少数民族历史作系统的研究”的方针,到1963年,共完成了对广西壮族自治区30多个县、近百个(乡)及广东、云南、湖南、贵州等省有关壮、瑶、仫佬、毛南、侗、苗、仡佬、回、水、彝等10个少数民族的调查。在普遍调查的基础上,对少数民族历史的若干问题,如侬智高、黄鼎凤、陈开、李锦贵、吴凌云、李文彩、冯子材、刘永福起兵、左右江革命和土司制度、私庄经济、瑶族石牌制、民族起源以及少数民族歌谣、风俗习惯、宗教、丧葬等作了专题调查;以龙胜、南丹、大新壮族社会历史调查和金秀大瑶山、南丹大瑶寨瑶族社会历史调查为试点,取得经验后,全面铺开,并开展了睦边县那坡(以壮族为主)、都安瑶族自治县三只羊(以瑶族为主)、七百弄(以瑶族为主)、宁明县夏石(以壮族为主)、龙胜各族自治县马堤(以瑶、苗、壮族为主)历史的专题调查;开展对革命老根据地东兰县东里屯解放后经济变化情况的调查。此外,还组织了对宁明县境内宁明江畔耀达“岜莱”(壮语,即花山)崖壁画的考察,收集有关崖壁画的故事传说等资料10多万字。到1963年底统计,上述调查共搜集资料2620万字,包括广西各民族的经济、政治情况及民间传说、歌谣、碑文、出土文物、历史文献资料等。同时完成了《壮族简史》、《壮族简志》、《瑶族简史简志合编》、《仫佬族简史简志合编》、《毛南族简史简志合编》、《花山崖壁画资料集》和《壮族社会历史调查》(6辑)、《瑶族社会历史调查》(7辑)等书稿的编写(内部印行),出版了《广西少数民族简介》、《广西壮族简史》(黄现著)、《广西壮族历史和现状》(黄藏苏著)等著作。在编写《壮族简史》过程中,为了弄清壮族历史上的三大问题即族源问题、壮族是否经过奴隶制社会问题、侬智高起兵反宋的性质问题,于1962年和1963年,分别在南宁和北京召开壮族历史科学讨论会。通过这次调查,系统地了解广西各少数民族社会历史基本情况及经济结构、阶级结构、风俗习惯等,为研究壮、瑶、仫佬、毛南、京5个民族解放前的社会性质提供了大批资料。这次调查对当时正在进行的少数民族地区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制定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建设方针和政策,以及对形成以民族平等为核心的民族政策体系,都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也为开展广西少数民族社会历史和文化研究培养了一支队伍,准备了大量资料。正如彭真同志所说的:“确定以大力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调查研究工作,要求于4年到7年内基本弄清楚各主要少数民族的社会经济结构和阶级情况,这不仅为民族工作所必需,也可供研究各民族历史和人类原始公社以来的古代史以丰富的史料”。

1953年在广西民族学院设立民族研究室,1956年,在广西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基础上成立广西民族研究所,隶属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领导。这是广西社会科学战线最早成立的研究所。

这一时期民族学研究的主要特点,一是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有计划地开展。二是以全面系统调查少数民族社会历史情况为主要内容。三是民族学调查与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贯彻实施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民族平等政策服务,但是它本身就是民族学研究,并为后来的民族学发展创造了条件,民族学研究也由此与党和国家的民族工作建立了密切的联系。

二、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1977年:民族学研究从曲折发展到完全停顿阶段

从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开始到“”结束的20年间,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错误指导思想对党和国家各项事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民族工作和民族研究事业也在“民族问题的实质是阶级问题”的错误判断下受到严重破坏。在广西,从1957年下半年到1958年,在全国形势的推动下,普遍开展了整风和反地方民族主义运动,在如何走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上,开展了“多、快、好、省”还是“少、慢、差、费”的两条道路的大辩论。辩论的结果是完全否定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循序渐进的工作方针,接着是批判少数民族地区“特殊论”、“落后论”、少数民族工作“条件论”、“渐进论”,在处理民族问题方面出现了简化民族过程的唯意志论,并刮起了一股“民族融合”风,人为地抹煞民族差别。对这些违背党的民族政策的做法提出疑问或表示反对的言行,均被视为阶级斗争的反映而被加以整肃。这一时期的民族研究工作也受到这种“左”的政治思潮的影响,例如在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中片面强调经济结构、阶级关系的调查,而忽视对少数民族社会历史文化的全面了解,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习俗的调查被当作“资产阶级倾向”、“猎奇”等等,从而给以后的民族历史文化研究留下许多缺憾。即使是这样,这次调查的科学成果也很快被尘封埋没,而且有限的研究也被强调服从政治,为阶级斗争服务,为中心工作服务,被当作应时应景之作,因而学术上没有发展。随之而来的“”,使广西民族工作与民族研究全面瘫痪。广西民族研究所也被撤销,人员下放。

三、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5年:以编辑出版《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为主要内容的恢复阶段

粉碎“”以后,1977年恢复了广西民族研究所,广西民族学院民族研究室也恢复独立建制。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大会确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路线,为民族研究指明了方向,广西民族研究开始有计划、有组织地展开。其中第一项工作即继续进行20世纪60年代因“左”的干扰而未完成的“中国少数民族问题五种丛书”的编辑出版工作。《中国少数民族问题五种丛书》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办,成立丛书编辑委员会,统一规划和组织编写。《丛书》工作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组织修改补充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已经编纂的书稿,主要是几个少数民族简史;另一方面是组织整理和编撰一批新书,包括广西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丛刊和民族自治地方概况等。经过广大民族研究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从1979年到1985年,共完成了43本约1000万字的编辑出版任务。其中,《广西少数民族》分别简要介绍广西11个世居少数民族的族源、人口及分布、语言文字、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的社会形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壮族简史》、《瑶族简史》、《仫佬族简史》、《毛南族简史》、《京族简史》分别记述主体在广西境内的壮、瑶、仫佬、毛南、京5个民族的族源、族称、历史发展、社会经济形态、文化艺术、、风俗习惯以及他们在历史上共同开发广西,为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所做出的贡献。少数民族语言简志包括《壮语简志》、《瑶语简志》、《仫佬语简志》、《毛南语简志》、《京语简志》,介绍这5个少数民族语言系属、特点及使用情况。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主要包括《广西壮族自治区概况》和《巴马瑶族自治县概况》、《金秀瑶族自治县概况》、《都安瑶族自治县概况》、《富川瑶族自治县概况》(恭城、大化两个新成立的瑶族自治县《概况》到1993年才出版)、《龙胜各族自治县概况》、《隆林各族自治县概况》、《防城各族自治县概况》、《三江侗族自治县概况》、《融水苗族自治县概况》、《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概况》、《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概况》,介绍各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区划、自然资源、民族人口分布、历史发展、政权建设、社会变革、经济文化建设成就以及风俗习惯、、名胜古迹等。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丛刊包括《广西壮族社会历史调查》(7辑)、《广西瑶族社会历史调查》(8辑)、《广西侗族社会历史调查》、《广西仫佬族社会历史调查》、《广西仫佬族毛南族社会历史调查》、《广西京族社会历史调查》、《广西彝族仡佬族水族社会历史调查》等,基本上是根据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材料编辑整理,一般由50年代参加实地调查和资料整理的专家学者负责编辑整理。此外,还编辑出版了《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石刻、碑文集》、《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碑文、契约资料集》、《广西崖壁画资料集》、《明实录•广西史料摘录》等,这些都是50年代、60年代广西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的成果。

1978年,为了《壮族简史》一书定稿,广西区民委在南宁主持召开壮族历史科学讨论会,再次对壮族族源、壮族是否经过奴隶制社会、侬智高起兵性质等壮族历史上三大问题进行讨论。通过三次讨论并进行探讨,这三个问题有的逐渐明朗。对第一个问题,意见趋于一致,认为壮族是土著民族,是从百越中的西瓯、骆越人发展而来的。第二个问题,有三种看法,一是认为壮族经过奴隶制社会发展阶段;二是认为桂东南地区没有经过奴隶制社会,桂西地区经过奴隶制社会;三是认为壮族地区没有经过奴隶制社会发展阶段。第三个问题,有两种意见,一是认为侬智高代表奴隶主的利益,是以落后的奴隶制社会反对宋王朝先进的封建社会,搞分裂,应否定;二是认为侬智高反对交趾侵略,是民族矛盾导致侬智高起兵,是正义战争。以后一种观点趋于一致。

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的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和80年代中国少数民族问题五种丛书的编辑出版,为党和国家制定民族政策及其他相关政策、为民族工作提供了依据,也为以后开展少数民族社会历史文化及民族问题的理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四、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民族学研究全面发展阶段

1.研究机构和群众性学术团体恢复和建立,研究人员增加

1977年,广西民族研究所得到恢复。1995年,经自治区编制委员会批准,成立东南亚民族研究中心,与广西民族研究所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广西民族学院民族研究室也于1977年恢复独立建制,1984年升格为广西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并于1995年改名为广西民族学院人类学研究所,内设民族学人类学研究室、民族历史文化研究室、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室、民族经济研究室、东南亚研究室。广西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于1980年成立民族语言文字研究室,专门从事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研究。广西艺术学院1984年成立民族艺术研究所,专门从事民族艺术研究。广西师范学院1985年成立民族民间文学研究所(以后改称民族民间文化研究所)。广西师范大学1984年成立广西地方民族史研究所,1998年又成立华南民族文化研究所和壮学研究所。广西大学1990年成立广西大学民族研究所,1995年加挂东南亚研究中心牌子。广西社会科学院1981年成立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1991年成立壮学研究中心。1998年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党校成立民族研究所。1997年,广西右江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6年改为百色学院)成立民族学人类学研究所。198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成立了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从事民族医药古籍整理和民族医药研究工作。除此之外,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艺术研究所等单位也有相当一部分科研人员从事民族研究。

与此同时,于1981年成立了广西民族研究学会,下设民族理论、民族学、民族史、民族语文四个理事会;1985年成立了广西少数民族经济研究会,广西民族贸易经济研究会,广西民族语文学会,1991年成立了广西壮学学会、1992年成立了广西瑶学学会,1996年成立了广西苗学学会,2007年成立了广西侗学学会。全自治区专职和兼职从事民族学研究的科研人员及教师等共约150多人。

2.与多学科多领域交叉融合,研究领域大大拓展

民族学研究是以民族为对象的社会科学研究,主要研究民族共同体发生、发展、分化和融合的规律,国家和地区的民族成分、起源、分布和关系以及各族人民的生活方式。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广西民族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民族学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大大拓宽了研究领域,涌现出大批的研究成果,更好地为广西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例如与历史学相结合的有各民族族称及历史源流研究、少数民族奴隶制社会研究、土司制度及改土归流研究、少数民族与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民族关系史研究、华南与东南亚民族关系研究等,其主要成果有《壮族体质人类学研究》(李富强、朱芳武著)、《壮族通史》(黄现、黄增庆、张一民著,1988年出版)、《壮族通史》(张声震主编,1996年出版)、《瑶族通史》(奉恒高主编)、《壮族史》(覃彩銮编著)、《明清时期壮族历史研究》(苏建灵著)、《壮族历史与文化》(范宏贵、顾有识等著)、《越史丛考》(蒙文通著)、《瑶族历史与文化》(张友隽著)、《壮族历史文化导论》(美•金丽著,英文版)、《anoutlineZhuangHistoryandculture》(壮族历史文化概要,英文著作,李向平编著)、《古南越国史》(余天炽、覃圣敏等著)、《赤雅考释》(蓝鸿恩考释)、《文明的曙光》(蒋廷瑜、彭书琳著)、《历史的足迹》(蒋廷瑜、彭书琳著)、《盘村瑶族》(胡起望、范宏贵著)、《中国瑶族风土志》(蒲朝军、过竹主编)、《金秀大瑶山瑶族史》(莫忍章主编)、《国际瑶族概述》(黄钰、黄方平著)、《广西苗族》(朱慧珍、贺明辉主编)、《壮族土司制度》(谈琪著)、《壮族土官制度研究》(粟冠昌著)、《忻城莫氏土司500年》(蓝承恩著)、《壮族地区土司制度与改土归流研究》(黄家信著)、《清末民初壮族土司社会研究――以广西大新县境为例》(韦顺莉著)、《太平天国壮族农民起义》(覃高积著)、《广西壮族革命史》(黄成授著)、《壮汉民族融合论――历史上壮汉民族融合与同化现象研究》(韦玖灵著)、《广西民族关系的历史与现状》(黄成授等著)、《同舟论――广西当代民族关系研究》(黄海坤主编)、《瑶族农民起义史》(邓有铭、盘福东著)、《壮泰民族传统文化比较研究》(覃圣编)、《同根生的民族――壮泰各族渊源与文化》(范宏贵著)、《壮泰族群分化时间考》(黄兴球著)等。与考古学相结合的有《壮族文明起源研究》(郑超雄著)、《壮族历史文化的考古学研究》(郑超雄、覃芳著)、《壮侗语民族先民青铜文化艺术研究》(谢崇安著)、《广西左江流域崖壁画考察与研究》(覃圣敏等著)、《广西左江崖画》(王古荣、邱钟仑、陈远璋著)。与经济史相结合的有《壮族稻作农业史》(覃乃昌著)、《右江流域壮族经济史稿》(黄雄鹰等著)、《蛮荒稻香》(李富强著)。与哲学相结合的有《壮族哲学思想史》(黄庆印著)。与宗教学相结合的有《壮族民间宗教文化》(玉时阶著)、《壮族图腾考》(丘振声著)、《壮族自然崇拜文化》(廖明君著)、《壮族生殖崇拜文化》(廖明君著)、《壮族麽文化研究》(黄桂秋著)、《壮族布洛陀信仰研究――以广西田阳县为个案》(时国轻著)、《师公•仪式•信仰》(杨树?著)、《布洛陀――百越僚人的始祖图腾》(梁庭望、廖明君著)。与心理学相结合的有《广西民族交往心理》(李秋洪著)。与社会学相结合的有《近代壮族社会研究》(方素梅著)、《守望精神家园――龙脊壮族生活方式变迁研究》(黄润柏著)、《壮族的性别平等》(罗志发著)、《壮族女性文化》(韦苏文著)、《瑶族石牌制》(莫金山著)、《白裤瑶社会》(玉时阶著)、《泰国瑶族考察》(玉时阶等著)、《泰国瑶人的过去、现在、未来》(泰•阿南达著)、《盘村变迁》(郭维利等著)、《中国白裤瑶》(朱荣等著)。与神话学相结合的有《盘古国与神话》(覃乃昌、覃彩銮、潘其旭、郑坡雄、蓝阳春著)、《文化探源――壮族文化的民族学考察》(覃彩銮著)、《追问――来宾市文化考察札记》(覃乃昌著)、《岭南神话解读》(农学冠著)。与语言学相结合的有《广西通志•少数民族语言志》(自治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编)、《壮语方言土语音系》(广西区语委研究室编)、《壮语通用词与方言代表点词汇对照汇编》(广西区语委研究室编)、《壮语地名的语言与文化》(覃凤余著)。与科技史相结合的有《壮族科学技术史》(覃尚文、陈国清主编)。与文化史相结合的有《人类学视野中的壮族传统文化》(李富强著)、《壮族文化的传统特征与现代建构》(覃德清著)、《壮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周光大等著)、《瑶族传统文化变迁论》(张友隽著)、《瑶族历史文化与现代化》(毛殊凡著)、《瑶族传统文化》(谢明学、玉时阶著)、《瑶族文化变迁》(玉时阶著)、《壮族古俗初探》(刘映华著)、《壮、布依、傣、仡佬、京族文化志》(黄庆印等编写)、《南方山居少数民族现代化探索――融水苗族自治县发展研究》(吴承德、贾晔主编)、《壮族干栏文化》(覃彩銮著)、《壮侗民族建筑文化》(覃彩銮等著)、《中国侗族建筑瑰宝――鼓楼、风雨桥》(吴浩等著)、《中国侗族鼓楼》(杨永明等著)、《广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玉时阶、蒙力亚著)、《壮族文化的重组与再生》(邵志忠著)、《壮族悲文化》(韦苏文著)、《中国侗族村寨》(吴浩主编)、《壮族风俗志》(梁庭望编著)。与法学相结合的有《壮族习惯法研究》(陈新建等著)、(没有国王的王国――侗款研究)(邓敏文、吴浩著)、《广西民族区域自治研究》(覃乃昌著)、《广西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研究》(覃乃昌著)、与文学艺术研究相结合的有《壮族文学史》(欧阳若修、周作秋、黄绍清、曾庆全著)、《壮族文学发展史》(周作秋、黄绍清、欧阳若修、覃德清著)、《瑶文学史》(农学冠等著)、《仫佬族文学史》(龙殿宝等著)、《毛南族文学史》(蒙国荣等著)、《京族文学史》(苏维光等著)、《壮族文学概论》(梁庭望、农学冠著)、《壮族民间文学概观》(韦其麟著)、《广西民间文学散论》(蓝鸿恩著)、《壮族歌谣概论》(黄勇刹著)、《壮族歌圩研究》(潘其旭著)、《广西民间文学》(韦苏文著)、《岭南文化与百越民风》(农冠品、过伟等著)、《南方民间文化与民族文学》(过伟著)、《壮师剧概论》(蒙光朝著)、《壮剧艺术研究》(韦苇、向凡著)、《壮族舞蹈研究》(金涛主编)、《壮族文学古籍举要》(黄绍清编)、《广西壮族文学评论集》(上、下,王敏之)、《铜鼓艺术研究》》(蒋廷瑜著)、《壮族铜鼓研究》(蒋廷瑜著)、《壮族审美意识探源》(郑超雄著)、《左江崖壁画艺术寻踪》(覃彩銮、喻如玉、覃圣敏著)、《苗族芦笙》(贾晔等著)、《诗意的生存――侗族生态审美谈》(朱慧珍、张泽忠著)。与医药学相结合的有《壮族医药史》(黄汉儒等著)、《中国壮医学》(黄汉儒等著)、《中国壮药学》(梁启成等著)、《中国瑶医学》(覃迅云、李桐等著)、《中国瑶药学》(覃显玉等著)。与人口学相结合的有《壮族人口》(肖永孜著)、《中国京族毛南族人口研究》(央吉等著)、《中国仫佬族人口》(肖永孜、陈洁莲著)。与教育学相结合的有《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史丛书•壮族教育史》(李彦福、何龙群著)。民族人物研究有《壮族历史人物传》(范宏贵等著)、《侬智高》(黄现著)、《侬智高:历史的幸运儿与弃儿》(白耀天著)、《陆荣廷传》(陆君田、苏书选著)等。词典类有《古壮字字典》(张声震主编)、《壮族百科辞典》(潘其旭、覃乃昌主编)、《壮语词典》(区语委编)、《中国各民族宗教神话大词典•壮族部分》(蓝鸿恩主持)、《岭南文化百科全书》(广西部分,覃彩銮、雷坚等撰稿)。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广西以汉族为对象的民族学人类学研究研究成果丰富,主要有《雪球――汉民族的人类学考察》(徐杰舜等著)、《汉民族历史和文化新探》(徐杰舜著)、《汉民族发展史》(徐杰舜著)、《汉民族风俗史》(徐杰舜等著)。

这一阶段,在民族学学科建设方面,还出版了《民族学概论》(周光大著)、《发展经济学》(高言弘等著)。

这一时期还发表了大量的民族学研究论文。

3.集中力量实施一批大型调查研究项目,成果影响较大

深入的田野调查是民族学研究的基本方法。1985年至1986年开展对左江流域崖壁画的全面调查,出版了《广西左江流域崖壁画考察与研究》,并于1987年在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举办了大型的“左江崖壁画展览”;1985年,广西民族研究所和广西民族研究学会组织考察组,开展对红水河上游南盘江流域的民族学考察,撰写了《广西西林县民族社会历史调查》、《广西田林县壮族社会历史调查》、《南盘江天生桥水电站水库淹没区广西境内民族情况调查》共40多万字,作为内部资料印行。1986年,广西民族研究所组织调查组,开展对自治区境内的达开水库和西津、大化、岩滩等水电站库区的调查,分别撰写这些水库淹没区移民安置问题的调查报告,上报自治区及国家能源部,引起了重视,能源部拨款解决库区移民安置存在的问题。1986年到1991年广西民族研究所组织对部分自治县的调查,撰写出版了《龙胜四十年》、《三江四十年》、《融水四十年》、《金秀四十年》、《隆林四十年》5本书;1989年到1991年,广西民族研究所一批青年学者组成调查组,多次深入红水河流域的天峨、南丹、东兰、巴马、都安、大化、马山、忻城、来宾等县(自治县),对这一条著名的民族走廊的民族情况、土地、人口、传统文化、民族关系、国家水电开发与地方利益关系、水电站库区移民安置等问题进行了综合考察,发表了《红水河地区壮族人口的变迁》、《红水河流域土地问题研究》、《红水河流域壮族传统文化对发展商品经济的影响》、《国家企业如何带动民族地区发展――红水河流域经济综合考察》、《广西东兰县长江乡壮族社会和文化调查》等调查研究报告,共10多万字,引起了学术界和有关部门的关注。在对红水河流域进一步调查的基础上,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红水河开发与民族问题”,1996年出版了《红水河开发与民族问题》(陆群和主编)。为了弥补五、六十年代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中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调查不足的缺陷,推进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研究,1991年,广西民族研究所联合有关单位的科研人员组成4个调查组,分赴桂东、桂南、桂西、桂北、桂中及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等壮族地区,对壮族传统文化进行了抢救性的全面、系统的调查,整理了200多万字的调查资料。1992年到1993年,广西民族研究所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八五”重点课题“边疆民族地区稳定与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广西分课题,上报了《广西边疆民族地区稳定与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报告》及分报告。1994年,广西民族研究所部分科研人员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课题“中国少数民族现状与发展调查研究”(1996年被列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九五’重点课题),完成分课题“武鸣县壮族调查”,出版了《中国少数民族现状与发展调查研究丛书――武鸣县壮族卷》(龙远尉主编)。1997年到2002年,广西民族研究所组织对广西58个民族乡的全面调查,编写出版了《广西的民族乡》(覃乃昌主编)一书;2005年,广西民族研究所与云南大学合作,开展中国少数民族村寨调查,编写出版了《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田心村调查》(章立明、俸代瑜主编)、《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南昌村调查》(匡自明、黄润柏主编)、《东兴市山心村调查》(马居里、陈家柳主编)3本书。随着中国扩大对东南亚的开放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广西加强了对东南亚的民族学研究,在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的领导下,以广西民族研究所的科研人员为主,编写出版了"中国-东盟博览会•民族丛书",其中包括《广西世居民族》(覃乃昌主编)、《中国民族-东南、华南、西南卷》(覃乃昌主编)、《中国民族-东北、华北、西北卷》(覃彩銮主编)、《东南亚民族-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卷》(覃圣编)、《东南亚民族-文莱、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卷》(古小松主编)。

4.在国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的推动下,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调查与研究得到加强,成果丰硕

一是2002年到达2004年开展田阳县敢壮山布洛陀文化调查与研究,撰写并出版了《布洛陀寻踪――广西田阳县敢壮山布洛陀文化考察与研究》(覃乃昌等著)一书;二是进行来宾市壮族文化调查,编写出版了《多维视野中来宾壮族文化――来宾市壮族文化考察与研究》(覃彩銮主编)一书;三是开展对平果县“嘹歌”文化的考察与研究,编写出版了《壮族嘹歌研究》(覃乃昌等著)一书;四是开展来宾市文化调查,获得了大量有价值的资料,编写出版了《国与神话》(覃乃昌等著)一书;四是进行大明山壮族龙母文化考察,编写出版了《大明山龙母揭秘》(罗世敏、谢寿球主编)和《大明山的记忆――骆越古国历史文化研究》(罗世编)2本书。这些调查研究成果的重要学术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在于:(1)长期以来,由于认识上的原因和某些客观条件的限制,对华南珠江流域许多原生态文化的调查与研究工作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展,使人们对这些文化缺乏了解和正确的认识,这些调查研究成果对于重构华南珠江流域的历史文化记忆,对于人们正确认识华南珠江流域的历史、正确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具有重要意义;(2)对贯彻落实国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些调查研究的对象有一部分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有一部分被列入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3)为当地民族文化开发和旅游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对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此外,根据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摸清广西文化家底”的安排,分别完成了“桂北文化调查”、“红水河文化调查”、“广西环北部湾文化调查”、“左江流域文化调查”,编辑出版了《桂北文化研究》(潘琦主编)、《红水河文化研究》(唐正柱主编)、《广西环北部湾文化研究》(潘琦主编)、《西江文化研究》(李俊康主编)、《花山文化研究》(唐华主编)5本书。

5.加强民族学基础资料整理工作,促进学科研究的发展

广西少数民族在历上形成的文献典籍有两大类:①用古文字记载;②用汉文记载。这些典籍内容涉及政治、哲学、法律、历史、宗教、军事、文学、艺术、语言文字、地理、天文历算、经济、医学等领域。1986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成立后,多次组织进行民族古籍的普查、搜集工作,搜集11个世居少数民族古籍600多种2000万字,整理出版壮族、瑶族、毛南族、回族等古籍40多种约1200万字。其中如已整理出版的壮族古籍《古壮字字典》(初稿,张声震主编)、《广西壮语地名选集》(张声震主编)、《布洛陀经诗译注》张声震主编)、《壮族民歌古籍集成•嘹歌》(张声震主编)、《壮族民歌古籍集成•欢?岸》(张声震主编)、《壮族麽经布洛陀影印译注》(张声震主编)、《壮族伦理道德长诗传扬歌译注》(梁庭望、罗宾译注)、《菜根草堂呤稿》(刘映华注释)、《茹芝山房呤稿》(顾绍柏注释)、《薰生诗草》(刘映华注释)、《亦器轩诗稿》(刘映华注释)。瑶族古籍《中国瑶族布努瑶支系―密洛陀古歌》(张声震主编)、《瑶族创世史诗――密洛陀》(蒙冠雄、蒙海清、蒙松毅搜集翻译整理)、《还盘王愿》(张声震主编)、《评皇券牒集编》(黄钰辑注),苗族古籍《融水苗族埋岩古规》(乔朝新、李文彬、贺明辉搜集整理),彝族古籍《那坡彝族开路经》(黄光荣、农秀英搜集翻译)、《毛南族民歌》(蒙国荣、谭亚洲译注)等。

此外还编纂出版了《侬智高研究资料集》(范宏贵主编)、《壮族土官族谱集成》(白耀天等编著)、《壮族神话集成》(农冠品主编)、《壮族嘹歌集成――贼歌》(何成文搜集整理)、《壮族嘹歌集成――三月歌》(何成文搜集整理)、《平果嘹歌》(侬敏坚等翻译整理)、《历代壮医药史料汇萃》(王柏灿等编)等资料集。这些古籍文献为广西的民族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对推动民族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6.民族学对外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推动了民族学研究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民族研究的不断深入,丰富的学术研究成果在国内外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广西少数民族对外学术文化交流日益广泛,有更多的国外学术机构和专家学者关心广西,并直接参与广西的民族研究。

日本。有一批学者从事壮族等民族的源流、羁縻制度和土司制度、历史上壮族地区移住民与壮族关系、明清时期壮族史、壮汉通婚及婚姻习俗等研究,出版了《汉民族华南发展史研究》,发表了《广西土司制度考察》等一批研究成果。1991年,日本学者与广西民族研究所联合对广西东兰县兰阳壮族蚂(青蛙)节进行考察,编写出版了《中国广西东兰县兰阳壮族祝祭文化调查》,日本各大报纸将其主要内容作了报道。2000年日本出版田诚之的《壮族文化史研究――以明代以降为中心》,2001年又出版田诚之的《壮族社会史研究》,2002年出版千冢惠子的《中国广西壮族歌圩调查记录》。2002年民族出版社出冈田宏二的《中国华南民族社会研究》。

越南。越南与我国壮族地区相毗邻,历史上关系密切,越南的岱族、侬族与壮族同源,因此,越南学者对广西民族研究也很关注。本世纪50年代和70年代,越南的民族识别代表团和古文字考察团先后到广西访问,与研究壮族的学者进行学术交流。进入90年代以后,越南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历史研究所等单位多次派团访问广西,就壮族和越南侬、岱等民族的历史文化关系等问题进行学术交流。

泰国。壮族与泰国的泰族的历史渊源关系更引起中泰和各国学者的注意。80年代中期,泰中友好教育委员会派代表团访问广西,了解壮族社会历史、经济文化、语言和风俗习惯。接着,泰国孔敬大学、朱拉隆功大学、艺术大学先后派代表团到广西考察并开展学术交流活动。进入90年代,学术交流更加频繁。1986年,广西民族学院学者代表团访问泰国,双方进行了学术交流,并签订了进一步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的协议,1989年再次访问泰国。1990年,泰国艺术大学代表团访问广西,与广西民族研究所签订了联合进行“壮泰传统文化比较研究”项目的协议。此后的4年时间,双方每年都互派代表团开展考察和学术交流活动。1991年,泰方派团到广西壮族地区考察,回国后编写出版了《壮族:泰族古老的兄弟》一书。1993年,泰国西北大学学术代表团访问广西壮族地区,回国后编写出版了《从广西、云南到兰那》一书,介绍泰族与壮族的历史文化关系,同时约请广西壮学研究中心学者撰写《壮族》一书,译成泰文出版。1994年,泰国朱拉隆功大学与广西民族学院学者联合编写了《壮泰语词典》在泰国出版。广西民族研究所与泰国艺术大学联合进行的“壮泰传统文化比较研究”项目,在南宁和曼谷举行多次学术讨论会。泰王姐甘拉•娅妮出席了该项目于1996年在曼谷举行的学术研讨会,并参观了由会议举办的壮泰传统文化展览。项目于2004年出版了《壮泰民族传统文化比较研究》(中文版)。2006年,泰国诗琳通公主应邀出席在广西民族大学举行的“壮泰语言文化学术研讨会”并做了发言。

此外,法国学者分别与广西民族学院、广西社会科学院等单位合作进行壮族、瑶族历史文化研究。美国学者在广西、云南壮族地区调查后,编写了《发展中的壮族》一书在美国出版。广西壮学学会、广西瑶学学会还分别召开国际学术研讨会,大批国外学者与国内学者共同对壮族、瑶族的历史文化及现代化问题进行研讨。这些学术交流活动,推动了广西民族学研究的发展。

广西的民族学研究从一开始就与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民族平等政策联系在一起,为党和国家的民族工作服务。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50年来,民族学研究虽然经历了曲折,但还是取得了丰硕成果。这些成果鼓舞着我们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继续努力,争取更大的成绩。

注:本文仅根据个人掌握的材料撰写,未能广泛征求意见,一些研究成果可能有遗漏,只能待以后修改补充,请大家见谅。

注释:

①见《新建设》1954年第3期。

社区文化调研篇10

关键词:京津冀;老年人;精神需求;文化需求

本文为2016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项目:“京津冀区域文化养老服务体系协同构建策略研究”(课题编号:201603120414);“河北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课题编号:201602120405);2016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研究课题民生调研专项:“京津冀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区域差异及协同发展研究”(课题编号:201601122)阶段性研究成果;2016年度河北省科技计划自筹经费项目京津冀区域老年群体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协同构建策略研究(课题编号:164576448)

中图分类号:C91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京津冀城市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现况调查研究――以唐山市为例

收录日期:2016年12月21日

目前,城市老年群体在物质生活有基本保障的前提下,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增强。本文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影响京津冀地区城市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满意度的因素,以唐山市为例进行实地调查,为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提出建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调查对象主要来自唐山市区的路北区、路南区、丰南区、古冶区、丰润区、开平区6个市区图书馆的老年人和随机在这6个区街心公园、晨练场地休闲或锻炼的老年人。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98份,有效回收率99.33%。其中,男109人(36.58%),女189人(63.42%);年龄57~66岁者占66.44%;有配偶159人(80.3%),丧偶39人(19.7%),离异8人(4.04%),未婚6人(3.03%)。

(二)研究方法。采用随机抽样和实地调查法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老年人的基本情况(性别、年龄、婚姻状况等)、精神文化生活现状及需求(求知学习、人际交往、自我价值实现、娱乐、家庭关系等)。

二、结果

(一)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中的学习需求。老年人进行文化学习,学习的需求是为了达到持续性社会化的目的而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老年人退休后,仍然有学习的需求,老年人在精神文化生活中对学习的需求主要包括养生知识、烹饪、摄影、书画、乐器、织毛衣、电脑、外语等。老年人对学习的需求主要分为四大类,即文娱类、医疗保健类、生活类、专业知识类。本次调查中城市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中对医疗保健类知识需求量最高,占82.21%(245人);其次是文娱类63.42%(189人)。其中在文娱类知识学习中,老年人对旅游知识学习的需求占62.43%(118人)。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中学习需求最强烈的是医疗保健类知识和文娱类知识,他们对这两类知识有强烈学习需求的原因主要是为了提高自己心理和身体健康,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让自身精神生活过得满意。

(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中的人际交往需求。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中人际交往需求是指对构筑或维持所需要的社会关系网络的要求。通过本次调查,可以发现老年人中希望在参与社会活动中多结交朋友的人数占85.9%(256人),其中46.1%(118人)非常希望参与更多的人际交往活动,比较希望的人数占34.8%(89人),一般的人数占17.6%(45人),只有1.5%(4人)的老年人不希望参与人际交往活动。随着老年人的年龄增大,其外出活动次数减少,人际关系相对较狭窄,但这并不意味着老年人对人际交往的需求下降。从本次调查的数据可以看出,大多数老年人退休后仍然有人际交往的需求,他们也希望扩大自己的人际交往圈子,丰富自己的晚年生活。

(三)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中的文化娱乐需求。老年人文化娱乐的需求主要是满足老年人各种兴趣爱好的需要。在本次调查中可以发现,老年人参加文化娱乐活动的原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满足业余兴趣爱好者占41.6%(124人);强身健体者占45.3%(135人);结交朋友者占26.5%(79人);摆脱孤独感者占50.3%(150人)。此次调查的选项为多选项,通过调查发现老年人在文化娱乐方面的最大需求是通过娱乐活动摆脱孤独感,并且活动本身充满乐趣,满足自身业余兴趣爱好。

(四)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中的自我价值实现需求。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把人的最高需求层次称为自我实现的需求,老年人在精神文化生活中同样有自我价值实现需求。通过本次调查发现城市老年人对自我实现的态度:持赞成意见者占98.0%(292人),其中非常赞成者占29.1%(85人)、比较赞成者占54.5%(159人)、一般赞成者占15.4%(45人)、持反对意见者占1.0%(3人)。通过这些调查数据可以发现大多数老年人在退休后仍有为社会、为家庭做贡献的想法与愿望,实现自身社会价值的愿望。

三、讨论

(一)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中家庭因素作用。我国受传统文化影,父母与子女共同生活的情况较多,子女在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家庭中子女除了积极为老年人提供物质生活保障外,更应努力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精神文化生活条件。子女可以通过电话、看望、聊天等方式,经常与老年人交流沟通,及时了解老人的各种精神文化需求并设法解决,让老人感受到天伦之乐,让他们有被尊重、受关注的感觉,使他们得到精神上的慰藉。子女还可为老人提供一些书籍,满足老年人对知识需求,鼓励老年人多参加人际交往活动,扩大老年人的交际圈。也可适当让老年人参与到家庭生活劳作中,如抚育子女的下一代,让老年人感受到自己的社会价值。同时,老年配偶在精神上起到子女无法取代的作用,对于无配偶的老年人来说,选择再婚能够改善婚姻状况,提高晚年生活质量。

(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中社会因素作用。社区是个体与社会联系的纽带和桥梁,老年人所体验到的社会关心和温暖、社会支持和援助都应从社区获得。但目前我国各地的社区服务功能尚不完善,尤其在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方面,多数社区服务比较局限,只限于一些简单的娱乐活动。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包括求知学习、人际交往、自我价值实现和娱乐等多方面。因此,建议大力开展各地社区精神文化服务建设,完善各社区的服务功能。为了满足老年人的知识需求可以开设老年大学。据调查显示,城市老年人对老年大学的认可度较高,在老年大学中,老年人可以学习新思想、新知识,同时也为老年人的人际交往提供了场所。老年大学的各项功能,可以满足城市老年人的各种精神文化需求。目前,全国老年人口已接近1.8亿人,老年大学学员才500多万人,不到3%,还有很大发展空间。因此,普及老年教育的任务还很重。

通过本次调查,找到影响京津冀城市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满意度的因素,得出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需要在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共同作用下才能得以实现。希望在家庭与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更好地丰富京津冀老年人的精神生活,促进文化养老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