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培养法治思维的方法与途径十篇培养法治思维的方法与途径十篇

培养法治思维的方法与途径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39:17

培养法治思维的方法与途径篇1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普遍性;特殊性;中西方对比

美英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仅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有强大的实力,而且在教育上包括德育即思想政治教育同样具有明显优势。西方经过长期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为适应资本主义统治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目标、途径以及领导、组织、评估体系。由于文化传统和历史渊源差异以及社会制度的截然不同,因而其思想政治教育诸多形式,与中国思想政治教育有明显区别。同时,在相互区别的过程中又有其共性的东西。本文拟通过对中西方思想政治教育普遍性和特殊性的比较探讨,分析其深刻原因,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经验借鉴。

一、中西方思想政治教育的普遍性

综合比较中西方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发现不同的国家思想政治教育在目的、手段和途径上,都存在相同的一面:宗旨均在于“教化民众”,以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思想灌输是其主要手段;全社会参与是主要途径。

1、有明确的目的

中西方国家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上具有一致性,概括起来就是:第一,从人的培养的目的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为培养维护其阶级统治的人;第二,从教育的目的来看,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为维护阶级统治的统治地位。

(1)培养维护其阶级统治的人。教育,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在内都是为了培养人,但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人的目的和其他学科有所不同,如医科培养医生、工科培养工程师,而思想政治教育则是培养维护其阶级统治的坚定拥护者。第一,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是争取民心。一个国家人民群众思想政治态度如何,直接关系到统治阶级地位是否巩固,影响到这个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文明进步。中国古代有句成语:“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说的就是人心向背,是统治者地位能否牢固的关键。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高唱民主,宣称国家属于人民,为人民所有,政府权力源于人民,要以国民意志为根据,也说明了民心对一个政府的重要作用。第二,培养忠于自己阶级统治的人。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维护其统治的人,都各有明确的要求,但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提法不同。中国提出培养“四有新人”的人才培养目标,强调要把青年人培养成为忠于社会主义祖国,忠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美国提出培养“好公民”、“合格公民”的人才培养目标,强调实施教育的核心不单是为了培养职业技能,更主要的是使教育对象掌握美国社会基础价值观,把教育对象培养成忠于美国资产阶级政权的坚定支持者。

(2)维护统治阶级的政治统治。无论中西方,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目的都是一样的、明确的,即维护统治阶级的政治统治,具体表现在:维护制度,维护国家政权,维护统治阶级意识形态体系,维护统治阶级的领导权。其中,维护其制度以巩固其统治地位的基础;维护其领导以从根本上巩固其统治地位的核心;维护其意识形态以巩固其统治地位的前提;维护其领导权以从根本上巩固其统治地位。这“四个维护”,集中到一点,就是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

2、把思想灌输作为手段

为实现上述目的,中西方各国都不约而同的把思想灌输作为手段,而且其灌输内容也有相同之处。

(1)都把思想灌输作为塑造人的手段。思想灌输的教育方法,不仅是我国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采取的主要手段,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也是如此。正如美国教育家所说:“即使是在具有民主传统和声称西方民主之冠的国家,也必然要进行政治灌输和禁止异说,这是很实际的问题。”[1]不同国家都把思想灌输作为手段这一现象,使我们深刻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在不同国家的共同使命,就是持续不断地向本国人民群众进行统治阶级意识形态教育;这里的灌输,不是指教育方法上的强迫硬灌,而是指有领导的正面教育;采用灌输的方法与讲求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同方式、方法并不矛盾,是统一的。

(2)思想灌输的主题基本上是一致的。中西方不同国家在思想政治教育灌输的主题存在相同之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以培养人们的政治立场、观点和方法和树立人们的价值观念或信仰为目的的意识形态教育;第二,进行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教育;第三,以培养人们遵纪守法意识,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为目的的法制纪律教育;第四,进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路线教育;第五,以为形成全民族的凝聚力,培养人们主人翁责任感为目的的爱国主义教育。

3、强调全社会参与

从中西方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实现来看,一个鲜明共同点是,要求全社会,包括国家政权、各类社会机构团体都来参与,以便实施普及的、全程的思想政治教育。

(1)国家政权机构的决策、引导与管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实践活动,要求全社会参与,首先需要政府机构的重视,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得以实施的有力保证。这就要求政府必须做到:提出规划、确定目标、纳入各级政府部门的工作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并组织实施和严格监督,才能确保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在中国,各级党组织担负着领导和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在美国,历届总统和主管教育的领导机构都十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总统亲自督促各州和地方教育委员会研究从小学到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

(2)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分工与配合。中西方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都注意发挥教育合力的作用,从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涉及的范围和途径来看,主要来自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每个人都接受过这三个方面的教育,甚至终身受到这种合力的影响。第一,这种建立在血缘关系、经济关系和感情联系基础上的家庭教育,主要通过父母对所在国家、制度、政策等的认同感,从言谈举止中对子女产生影响。家庭思想政治教育各国都有奠基性、针对性和全程性的特点。第二,学校教育对人们思想政治观点及品德的形成,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它通过各学科的教学内容、教师的榜样力量、各种课外活动、学校校风等影响学生。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各国都有目的性、渐进性、引导性和知识性等的特点。第三,社会教育是人们通过社会舆论、社会交往、社会活动等接受的教育,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在各国都具有广泛性、渗透性和导向性的特点。[2]

(3)宗教的诱导与融合。宗教文化是早期民族文化的主流,随着世界的发展,宗教在不同国家的地位和作用出现了差异,但不管宗教文化在国家中是处于民族文化的核心,还是宗教文化多元化的状况,宗教在世界各国中的作用不可忽视,而且更多的国家则是有意识的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宗教教育融合在一起。在美国,历届执政者都把宗教变成美国资产阶级实行政治统治的舆论工具,变成一种社会凝聚的力量和美国人的一种精神动力。在中国,正常的宗教活动,在团结、巩固和扩大包括宗教各界的爱国统一战线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3]

(4)各种传媒的传输与导向。报纸、书籍、报刊、广播、电视等是对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工具和有力武器,通过这些媒体向公众传递信息、思想和观念的过程,称为“大众传媒”。中西各国运用大众传媒,宣传国家大政方针、对外政策,培养人们政治兴趣,改变人们政治态度,巩固人们的政治信念等,对维护国家稳定安全等具有重要作用。

4、原因分析

不同的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手段、途径上,存在着相同的一面,分析其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

(1)受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以及上层建筑体系内部关系的制约。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属于上层建筑,一定的上层建筑包括思想政治教育,总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同时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其次,上层建筑是一个庞大的体系,他们之间具有相对独立性,但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由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以及上层建筑庞大体系的上述关系所决定,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必然集中表现为培养维护其阶级统治的人;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

(2)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所制约。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社会的人,一种观点、理论不可能在人的思想中自发形成。需要经过有组织的、成系统的灌输教育,才能使人们接受。通过内化,才能转化为自己的认识。而且,这种灌输教育是全社会的。既然是全社会的,就必须有全社会的参与,才能获得全面的成功。

二、中西方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

中西方思想政治教育在目的、手段和途径上等方面存在相同的一面,但同时在提法和作用、内容、组织运作等方面存在不同,即中西方国家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特殊性。

1、思想政治教育的提法和作用性质存在区别

(1)思想政治教育提法上的区别。不同国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提法不同,目前大致有以下几种提法: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工作、思想道德教育、政治社会化、公民教育等。在这些不同的提法中,实际上存在两种不同认识。第一类,把思想政治教育等同于道德学或公民学,例如把人要讲礼貌,过街要注意安全等内容等包括在里面。第二类,认为这些不同的提法是同一内容的不同表现形式。

(2)思想政治教育作用性质的差异。无论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中国社会主义国家,虽然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为了维护各自国家的制度、国家政权、意识形态、领导权,但其作用的性质有原则性的区别。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维护的是无产阶级领导政权,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维护的是资产阶级政权。

2、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存在差别

(1)理论基础相左。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包括:社会主义理想、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道德教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教育,社会主义法治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西方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源自以洛克和卢梭为代表的“天赋人权论”、“社会契约论”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包括:资本主义制度教育,以个人主义为中心的价值观教育,资本主义法治观教育,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教育等。

(2)对人的培养要求各异,教育内容不同。在中国,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为了培养各族人民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四有”新人反映了社会主义对人的本质要求,同时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提出了具体要求。培养“好公民”是美国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人的具体目标。“好公民”是指爱美国、爱美国的社会制度、遵守美国法律、履行美国宪法规定的任务。围着这个要求对美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也提出了要求。[4]

3、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运作不同

思想政治教育在不同国家,不管采取何种形式,都是有领导、有组织地进行,只不过是在组织运作上有所区别。在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及有关部门分工负责。中央设置宣传部,教育部设社政司,领导和组织全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党和各级政府组织都把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列入议事日程,设置有关部门对新闻、出版实行管理;完善有关法制,把思想政治教育纳入法制轨道。在美国,各专职教育管理部门、各州政府在总统主持下经常研究教育工作。其运作特点之一是成立“开国文件委员会”,专门研究如何宣传美国的《独立宣言》、《解放宣言》、《联邦宪法》,把这三个文件尊为开国之本,立国之本。美国对学校教育进行严格政治筛选,以保证思想政治教育权牢牢掌握在可信任者手中。

4、原因分析

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差异追其根源,大体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1)制度原因。恩格斯说:“每一个时代的社会经济结构形成现实基础,每一个历史时期由法律设施和政治设施以及宗教的、哲学的和其他的观点所构成的全部上层建筑,归根到底都是由这个基础来说明的。”[5]社会主义国家以公有制为主体构成其经济基础,资本主义国家以私有制为主体构成其经济基础,两类国家经济基础不同,必然决定作为上层建筑的思想政治教育也不同。所以,不同制度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内容、作用性质是不可能相同的。

(2)国别和历史文化背景原因。各国之间,国情不同,历史不同,面临的现实不同,实现目标不同,都会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出现内容、方法上的差异。人类从远古到近展的历史是创建辉煌古代文明和现代文明的历史,世界各国人民在这一历史过程中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并通过长期的文化交流,不断吸收外来文化成果,发展、丰富着不同民族的文化。思想政治教育所涵盖的内容,正是这种文化积淀的反映。同时,也决定了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在其理论基础,对人培养的要求,运作方式等方面的差别。

三、中西方思想政治教育比较分析对我们的启示

通过中西方思想政治教育普遍性与特殊性的比较分析,结合中国自己的特色和具体情况,对我国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一些启示:

1、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发挥思想教育的优势

通过比较分析不难看出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中国的专利,西方国家对其的重视不亚于中国,所以我们要发挥重视理论教育、理想教育传统的这一大优势。随着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对人的影响至关重要。一个重视科学理论思维的民族才是有前途的民族,这一点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越来越被世人所认识。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开放社会,中西文化相互激荡日趋激烈,人们的价值观念日趋多样化。但思想观念越是多样化,越需要一种主流的思想观念来引导和帮助人们识别正误,认清方向,这种主流的思想观念只能是马克思主义,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坚定不移地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的精神支柱。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和重中之重。

2、确立层次分明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与西方特别是美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相比,其更具有可操作性和层次性,这就启示我们可以将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具体化和层次化,使其更具有操作性。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能肩负跨世纪历史重任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从公民教育的角度来说,这属于培养“模范公民”的层次。但是,仅有这个层次还是不够的,道德教育需要分层次进行。现阶段,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分为两个层次:最低层次是培养合格公民,使受教育对象具备爱国爱党、遵纪守法、心态健康、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德境界,最高层次是培养模范公民,使受教育对象具备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具备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献身的精神。这样,思想政治教育才会循序渐进,更加落到实处,实效性才能得到提高。

3、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

当前,从教育的表层形式和途径到深层教育思想,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教育形式变得多样化,除了理论灌输之外,还有大量实践活动以及环境熏陶感染教育,实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正面教育与启发教育相结合,社会调查与社会服务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各种校园活动相结合来施行思想政治教育。我国道德教育的方法总体上说是理论灌输方法,主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品德等课程的讲授,尽管在学生和公民中已经开展了一些心理咨询、有形教育、社会实践等活动,但其广度和深度尚显不足,有待拓展。同时在这个方面我们也可以借鉴西方的做法更加关注“大众传媒”的作用,把握教育主旋律,净化媒体环境;关注教师、政工干部和党政干部队伍整体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加大教师筛选和考核力度。[6]

4、采取开放型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构建全员教育体系

要树立开放型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对国家而言,就是要树立解放思想,加强与国外的思想教育的交流与合作,学习西方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成功经验,共同探讨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面临的思想道德危机等课题。对学校而言,就是要形成学校全员教育的良好氛围。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瓶颈是学生思想道德培养仅仅是班主任的事,而且思想政治课教师不是品德能力的培养,而是一个单纯的知识灌输者角色,学校也没有注意环境的熏陶,没有把校长及管理干部、任课教师、班主任统合起来,他们各行其是,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混乱,这就必然要求内外开放,齐抓共管,建立多层面多视角的思想政治教育立体网络系统。同时对家庭和社会而言,也要承担自己应尽的职责,积极参与到育人的环节中来。

【参考文献】

[1]卡扎米亚斯等.教育的传统与变革[m].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75.

[2]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17.

[3]赵飞.中美学校德育实施途径比较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01(2).43.

[4]金仕琼,镡鹤靖.中美高等德育的目标、内容及实施途径比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5(2).28.

培养法治思维的方法与途径篇2

关键词: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路径

一、对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界定

当今时代经济和科技高速发展,课程改革也在不断发展,中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所谓核心素养,是指“体在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现实生活情景时,能够通过自身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综合解决问题,而且还指通过自身技能和观念的提升,在各种问题面前表现出的综合品质”。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大体上是指学生通过教师传授的知识和自己的亲身实践,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和相关的技能以适应生活,并在个人情感和生活技能等方面得到正确的发展,走正确的人生道路。立足于学科,才能更好地把握学科的本质。中学思想政治学科,主要是锻炼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素质。作为学科素养的精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集结了“最能体现育人价值的根本性和关键性要素”。培养中学生思想政治核心素养,关键就是要加大中学生对此科目的重视程度。思想政治学科的内容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是综合性的,但是却又有别于我们通常所指的综合课。思想政治课程的设置,是我国课程体系的重要标识,尤其是在初中阶段,更是对国家教育发展有着很大的基础作用。提高核心素养,也是育人的本质。

二、培养核心素养的途径

1.注重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辨析式思维

政治思想教育本身就能够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的努力下,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素质,增强学生的辨析性思维,不仅能够培养中学生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还能尽快实现教育的改进与突破。在课堂中不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应充分运用每一分钟,鼓励学生提出疑点,在各个知识点上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共同交流、共同探讨、共同分析,向45分钟课堂要效率。

2.注重课堂设计,增强练习引领

自古以来,教师都是一个伟大的职业,虽不能创造物质财富,却能创造精神财富,给予每个人真正的财富原动力。课堂设计对于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有很大的作用,教师要最大限度地把握课堂,设计课堂展示方式,体现课程活动性。课堂设计大致可分为三个维度:主体活动、思维激发和情感体验,让学生从各个方面提高知识掌握程度和素养。练习引领就是将练习题联系本课的内容,让学生从书中和生活中寻找答案。课堂设计与练习引领相结合能逐渐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3.注重课下指导,体现差别式评价

教师对中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主要体现在课堂的实践和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教师应该在每一个环节中督促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得出结论,而不是一味地追随课本。教师要利用多种途径对中学生进行正确的评价,尽量进行单个指导,这样有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三、追求教育的深度与广度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无论是小学还是中学,都要求课堂教学保持“深度”和“温度”。在知识研究方面,要尽可能地开发更深一步的知识,教师也要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从心里想学,从心里要学,跟随教师的步伐,在心里和情感上共同接受思想政治核心素养。教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最直接和最有效的途径,在中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过程中,学生无论是心理素质的提升还是技能的提升都离不开教师的教育和指导,学生的责任感以及正确三观的培养也都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教师需要理论联系实际,把最有效、最简捷的方法传授给学生,尊重学生的意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所以,课本知识固然重要,但是也需要联系实际,不仅是要求学生掌握书本上的哲学知识和思想教育知识,也要通过亲身实践对知识进行全面而且系统的理解。知识是一步步探索得来的,与生活结合的知识,才是教育的真谛,才是核心素养的体现。中学时代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只有不断地提升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和品质,才能为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育应该连同经济与科技共同发展,共同进步,中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不断进步的同时,也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中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需要每一位学者以及每一位接受教育的人共同探讨、共同创新。这不仅有利于自身的发展,也有利于社会和国家的发展。

培养法治思维的方法与途径篇3

初中思想政治课,能力培养大致应该包括三大方面:(一)认识事物方面:辩证思维能力:(二)政治方面:比较鉴别和判断辩析能力:(三)社会生活方面:评估能力和参加社会实践能力等。每一方面的能力培养还有其具体的能力要求。这些能力培养目标体现了人才素质的能力要求。

一、思想政治课能力培养与掌握知识,提高觉悟的关系

思想政治课必须坚持知识是基础,能力是重点,觉悟是归宿三位一体的教学思想。从教学过程看,能力培养与掌握知识和提高觉悟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

第一,能力与知识的关系。(1)任何一种能力都要以一定的知识作为载体、掌握知识是能力培养的前提和基础。如,比较鉴别和判断能力的培养,必须以掌握科学的理论知识为基础。因此,教师在能力培养中,必须十分重视学生学好基础理论知识。(2)掌握任何知识又都需要相应的能力,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又会促进能力进一步得到发展,具备了一定的能力是掌握知识的条件和工具。如分析理解能力和发现问题能力,是正确有效掌握知识的条件。因此,学生一旦具有了一定的能力,教师可指导学生对知识作进一步的消化和理解,并灵活地加以运用,从而形成学习掌握知识与培养提高能力的良性循环。所以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不能脱离知识教学而孤立地只培养能力,不能把知识与能力分离开来,甚至对立起来,而应该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不仅实现了能力培养目标,而且也打下了扎实的知识基础。

第二,能力与觉悟的关系。(1)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是思想政治课的出发点和归宿,也应该是能力培养的目的和归宿。(2)培养和提高多种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和觉悟程度。思想觉悟的提高是一个多种因素综合的过程,它既受到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的影响,也受到学生个体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的制约。其中能力素质的高低是重要因素之一。学生具备了辩证思维能力,判断析能力和评价能力,就能正确地认识自我,认识社会,就能规范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就能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为人类的崇高理想而奋斗不息。因此,在中学阶段,夯实能力的扎实基础,将将使学生终身受益。

二、“小课堂、大社会”是思想政治课能力培养的途径

对思想政治课能力培养依据和能力、知识、觉悟三者关系的分析,目的就在于寻求实施能力培养的最佳途径与方法。由于能力培养内容的多样性,决定了能力培养途径与方法的多样性,但不论采用何种途径与方法,必须贯彻始终的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我认为:“小课堂,大社会”是思想政治课实施能力培养的途径。“小课堂、大社会”实践,有其丰富的内涵。单从培养能力的角度看,它能帮助学生由“学会”进而发展到“会学”、实现“知识型”向“智能型”的转变。具体表现在:

“小课堂,大社会”实践做法之一:“材料进课堂,”即把大社会中的实际材料恰到好处地引进小课堂。课堂教学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形式。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指出:“如果没有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就不可能实现教学目的和任务。”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在改进教学方式中加强能力培养。要在变“封闭式”为“开放式”,变“注入式”为“启发式”,变“平面式”为“立体式”的教学改革中,注重对学生归纳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比较鉴别能力、判断能力、辩证思维能力等多种能力素质的培养与提高。“材料进课堂”充分体现了这一要求。

“小课堂,大社会”实践做法之二:“时政演讲”即把国内外形势及党和政府的重大方针政策教育,以学生演讲的形式纳入课堂教学,使么成为政治课课堂教学的一个有机环节。

教育学告诉我们,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是使学生在培养提高自己能力上做主观动因的努力是至关重要的。“时政演讲”充分体现了这一要求。学生准备“时政演讲”到走上讲台演讲的全过程,达到了对学生阅读能力,理解分析能力、评价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知识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等多种能力的锻炼,培养和提高。

“小课堂,大社会”初践做法之三:“社会实践活动”即社会调查和参观访问。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具有实践性特点的课程。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活动必须纳入到社会活动中去,这是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原则的重要形式。

培养法治思维的方法与途径篇4

关键词:法制教育;法治;法律素质;依法治校

现代学校教育是一个复杂而又开放的社会系统。作为这一系统基本要素的教育内容,会随着社会发展进步和社会成员素质提高而不断地吐故纳新,保守的、甚至反动的教育内容将逐渐地排除出系统之外,科学的、进步的教育内容又会被系统主动吸收。1999年3月,“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正式写进现行宪法,法制教育作为实现这一治国方略的重要途径而被吸纳到现代学校教育系统当中,成为现代学校教育内容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

一、法制教育在现代学校教育中的地位

法制教育在现代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是由现代学校法制教育的功能决定的。我们认为,现代学校法制教育对建立法治国家、造就法治人才和培养守法公民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现代学校法制教育是弘扬法治精神,彻底摒弃“人治”思想的基本途径。法治精神是指尊崇法律、维护法律的勇气和毅力。“假定人人都有这种勇气和毅力,经过相当时间,便可形成一种风气。www.lw881.com风行既久,便会变成习惯。这种习惯一日不形成,法治之实现便一日靠不住,真正的法治是把这种习惯作为条件的”(蔡枢衡)。法治精神是推动法治化进程的源动力,是一种可以沉积的民族文化。中国有着几千年的专制传统,却没有民主法治的文化遗产,从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演绎下来的中国现代文化,不可避免地存在着重人治轻法治的封建残余,如果再不强化法制教育,法治精神就无从谈起,法治国家就难以实现。现代学校教育的系统性、有组织性、规模性和科学性等显著特点,使现代学校法制教育在培养受教育者的法治精神中具有特殊的作用。通过学校法制教育,向社会输送一批又一批具有法治精神的社会成员,就能使整个社会逐渐形成良好的法律文化和法治环境,逐步消除封建人治思想,为最终实现法治国家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次,现代学校法制教育为国家造就合格的法律操作者和守法公民。法治国家是法律主治而不是权力主治的国家,是法律操作者主导而不是行政官僚主导的国家。西方社会几百年的法治实践经验和现代中国二十多年的现代法治建设历程表明,法治需要执法公仆,需要护法忠臣,需要弘法良才,“必须造就一大批合格的法官、检察官和律师。”而所有这些法律人才的摇篮就在学校,根本途径就是学校的法制教育(包括法律教育)。同时,开展法制教育,使社会成员在学法、懂法的基础上,运用法律武器,参与国家和社会管理,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勇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自觉维护法律尊严,这是实现法治国家的基础性工程。尽管自1986年开始的三次全国性的普法宣传和正在进行的“四五”普法已经取得明显成效,但最富有实效的途径仍然是学校的法制教育,无论从“英才教育”意义上,还是从“普及教育”意义上,唯有学校法制教育才能持久而有效地担当起培养“法治英才”与“法治公民”这一历史使命。

第三,现代学校法制教育是教育青少年学生知法、守法,减少青少年犯罪的最有效途径。青少年犯罪是我国当前最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从数量上看,青少年作案成员占全部刑事犯罪作案成员的比例逐年增长,在九十年代一个时期以来曾经高达73%。他们以“财”、“色”、“霸”为作案目的,以暴力型、故意型、团伙型为主要方式,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同时,犯罪趋于低龄化,在校学生犯罪占青少年犯罪人数的比例大有增长之势,江泽民同志在2000年初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所举的几个实例,更让我们对在校学生的法律素质充满忧虑。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局面,社会变革的原因固然有之,但更主要的一个因素就是我国学校多年来忽视甚至放弃法制教育的结果。“加强法制重要的是要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小学、中学都要进行这个教育。”邓小平同志的讲话指出了青少年犯罪的根本原因,指明了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有效途径,也就是加强教育,尤其是学校法制教育。因此,只有加强学校法制教育,利用学校优势,根据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有的放矢地施加法制影响,使青少年学生知法懂法,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从而有效地扼制青少年犯罪。这也是现代学校对建设法治国家和维护社会稳定应尽的法律责任。

二、当前学校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现代法治社会中,是否具备法律素质,有无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是衡量个体社会化程度的一项基本标准。随着义务教育的全面普及和个体受教育年限的逐渐增长,学校已成为个体社会化必经环节。法制教育应当成为现代学校教育的一个重点,强化现代学校法制教育,提高现代学校法制教育实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当前学校法制教育现状与建设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是不相适应的,它直接影响了中国法治化进程。

1.把法制教育作为学校德育的一个组成部分。除大学有专门的法律教材外,各级各类学校的法制教育内容不仅少得可怜,而且全部散见于德育类教材中,作为学校德育内容的一个相对次要的组成部分,不系统、不全面、无规律,缺乏内在连续性。孰不知,“道德人”与“法律人”尽管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本质上是有区别的,有道德的人会因为不懂法而触犯法律,而不道德的人却会因为了解法律而不敢犯法。邓小平同志在讲到“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人才时,也是把有道德和有纪律(合理理解就是有法纪)并提的,而且特别强调纪律的重要性,丝毫没有把纪律纳入道德范畴之意。同时,德育概念本身也没有包括法制教育,学校德育广义理解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狭义理解仅指品德教育。政治教育主要指政治立场、观点、态度以及政治鉴别力等方面的教育,思想教育仅指人生观和世界观教育,而品德教育旨在培养教育者良好的道德品质。德育的三大组成部分本身并不涵盖法制教育内容。另外,比较美国、德国与瑞士等国的学校教育,尽管也强调道德或宗教教育,但法制教育却是这些国家学校教育的传统,它与道德或宗教教育无论从教材编写、专业设置还是教师配备上都有区别。可见,把学校法制教育内容变相为德育内容,这种做法从理论上是没有任何依据的。同样,在学校教育实践中,德育实践本身就在以分数和升学率为杠杆、以智育为中心的教育体制面前毫无地位可言,再把法制教育纳入德育范畴,无疑于彻底否定了法制教育的重要地位。

2.把法律素质排除在素质教育内容之外。法律素质是指个体通过法制环境影响和法制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并按照法律要求自觉地规范自己行为的内在稳定的特征和倾向。如前所述,在法律已经遍布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今天,法律素质已成为个体社会化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然而,一直以来我国素质教育理论研究中,法律素质的理论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即没有明确提出“法律素质”概念,也没有对法律素质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培养受教育者法律素质的途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当前的学校素质教育也没有突破传统学校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认识上只承认“法律意识”或“法制观念”的存在,在实践中忽视甚至放弃对学生的法律素质培养。熟不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的政治理想。教育在一定意义上讲是为政治服务的,当今大力倡导的素质教育同样要为实现政治理想服务,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强大推进器,这种作用的集中表现就是培养法律职业群体和包括法律素质在内的综合素质人才。如果素质教育理论仍然停留在原来的水平,无视法律素质的存在,不重视法律素质的研究,学校教育实践仍然沿用原来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加强法律素质教育,就必然影响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

3.把法制教育等同于法律知识教学。法制教育是指通过学校的各种教育形式,使学生知法、守法并学会用法,培养和提高法律素质,形成良好的守法用法和护法习惯,自觉树立法律权威。当前学校法制教育实践,绝大多数仅仅停留在“知法”这一层次上,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法律情感的陶冶和法律行为习惯的培养。当然,法律知识教学是法制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但两者有着重要区别,法律知识教学不能代替法制教育,知法者并不一定是守法者,知法是前提和手段,守法、用法和护法才是法制教育的目的和归宿。现在知法犯法青少年大有人在,有两点可以说明,一是模仿犯罪,不少青少年模仿影视小说中罪犯的犯罪方法和手段实施犯罪;二是反侦查,比如作案时带手套,伪造证件,破坏现场等等。所以,把传统学校德育中的法律知识教学转变为法律素质养成已是现代学校教育的当务之急。

三、现代学校法制教育构建

法制教育在建设法治国家进程中的重大功用与现代学校教育忽视法制教育、不重视法律素质培养的现实形成了鲜明对比。教育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民主法制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理所当然地要为民主法制建设服务,培养大批的民主法治人才和守法护法公民。现代学校教育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改革那些与民主法制建设不相适应的教育教学体制,把法制教育摆在应有的地位并真正落到实处。我们认为,当前加强法制教育,培养和提高受教育者的法律素质必须着手以下几方面的构建。

(一)完善素质教育理论,把法律素质作为重要的素质教育内容加以研究。九十年代初期,国家以法律性文件的形式大力倡导“改革人才教育模式,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在全国形成了“素质教育”的理论研究高潮。从实质意义上讲,素质教育应该认为是对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教育”的进一步诠释和具体化,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全面培养和发展所有学生的各种素质,而“全面发展教育”是它的基本实现途径。传统学校教育中的德育、智育和体育是素质教育的几个重要途径,但决不是全部途径,80年代教育改革增加了美育和劳动教育,九十年代又大力推行心理教育。素质教育的途径随着社会进步以及科技文化和教育事业本身的发展变得越来越完善,九十年代末期“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提出,又为学校素质教育提供了一条重要的途径,那就是法律素质教育,这是社会、教育和人的发展的共同要求和必然选择。加强法律素质方面的理论研究,明确法律素质在个体综合素质中的地位和作用,揭示法律素质的基本内含、层次和养成规律,对完善素质教育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二)建立科学的法制教育课程体系,使学生从小学到大学都能够接受到系统的法制教育。法制教育在学校教育中之所以没有地位,得不到应有重视,一个重要原因是学校没有法制教育课程,没有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教材,使法制教育成了可有可无的“软任务”。比如,许多学校仅仅是每一学期或学年请校外的“法制辅导员”举办一至二次法制讲座。其实,法制教育与其它学科教育一样,具有自身的认知规律和结构体系,没有相应的课程就难有法制教育实效。因此,教育决策部门应当及时修改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建立法制教育课程体系,让法制教育作为一个重要学科纳入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当中,使法制教育在学年编制、课时分配、学周安排和教材编写等方面都加以明确,把“软任务”变成“硬任务”。这不仅是法制教育地位使然,也是课程现代化的一个客观要求。同时,要加快法制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在法学院校开设一定比重的教育学科,在师范院校增加一定比重的法律课程,从而使法律专业人员能够有机会进入教师队伍,使师资队伍具有相应的法律素质,最终使现代学校法制教育具有可靠的智力资源保证。

(三)努力探索法制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提高法制教育实效。法制教育与学校德育一样,不能只注重知识的灌输和概念的掌握,而应把重心放在素质的提高上,养成较强的法制观念和良好的守法用法行为习惯。为此,在认真完成正规法制教育课程教学任务的基础上,还需要努力探寻其他富有实效的途径和方法。我们通过对多所中小学校法制教育的调查和思考,认为法制教育活动应该可以是丰富多彩和富有成效的,除了正规课程教学外,还可以包括:1.利用学校部分教师和校外司法专业人员的法律智力资源,开展“周末法制教育系列讲座”,制定计划并严格执行;2.帮助学生建立法律协会,进行有关法制方面的学习讨论和实践;3.组织青少年学生旁听各类案件的审理,切身感受违法与制裁、犯罪与刑罚的必然联系;4.在法官和检察官的协助指导下开展模拟法庭活动,通过实践提高素质;等等。形式多样的法制教育丰富了校园生活,减少了违法违纪行为,对建设良好校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实行依法治校,民主管理,努力建设良好的法制教育校园环境。依法治校既是依法治国方略的一种生动体现,同时也是学校得以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实行依法治校,健全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按章办事,就能在校园内形成讲求民主、积极参与学校管理、自觉维护校规校纪的良好氛围,这是一种强大的隐性课程,它能使置身于其中的全体学生,在潜移默化当中,不知不觉地养成认真学法、自觉守法、善于用法、勇于护法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使法制教育事半功倍,最终实现代学校法制教育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田克勤:《邓小平理论概论》,高考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程燎原:《从法制到法治》,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3]叶澜:《教育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4]教育部:《邓小平教育理论学习纲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5]童星:《当代中国社会问题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处版;

[6]赵洪海:《中小学素质教育论纲》,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7]舒达,蒋长好:《素质教育全书》,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年版;

培养法治思维的方法与途径篇5

关键词:社会责任感;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渗透;重要意义;有效途径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忽视社会责任感,凡事以自身的利益为中心,尤其是一些年轻人,社会责任感薄弱,这也造成了社会上的一些不文明现象。高中是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时期,教师一定要牢牢把握这一时期,通过应用科学的教学手段,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进行社会责任感教育渗透,从而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一、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开展社会责任感教育的重要性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开展社会责任感教育,对于促进思想政治课程的发展和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是一个人在社会立足的根本,且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也应该是每一个公民的义务。高中阶段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使命的重要时期,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对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使学生在未来成长为对祖国和社会的建设有用的人才。

现在社会中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就是公民社会责任感薄弱的问题,尤其是年轻人。这主要是因为在社会各方面飞速发展的情况下,人们忽视了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并且,这一代高中生大多为独生子女,思想观念都是以自我为中心,意识不到自身的社会责任,也造成了一些社会上的不文明现象。高中政治课程包括“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等内容,这其中有些内容与社会责任感息息相关,所以教师应该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重视对学生责任感的教育。

二、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开展社会责任感教育的途径

1.由社会责任感问题引出课程内容

好的方法是走向成功的开端,应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是在高中政治课程教学中渗透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由社会责任感问题引出课程内容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并且应用这种方式进行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可以在课前帮助学生了解课程内容,起到有效铺垫作用。同时,由社会责任感引出课程内容,可以有效地引发学生对社会责任感的思考,例如,在学习“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这部分内容时,就可以由社会责任感引出课程内容。在讲解这部分内容之前,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当下存在的一些社会现象,如现在有很多年轻人,忽视传统文化,重视外来文化,这种现象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针对这种现象,我们是不是有责任肩负起弘扬传统文化的重任?然后让学生对这种社会现象进行思考,说一说自己对于传统文化应肩负的社会责任。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在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渗透社会责任感,进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在实践中进行社会责任感教育

在实践中对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感教育是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渗透社会责任感的有效途径。社会实践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社会实践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现象,促进理论知识与实践的有效结合。

例如,在学习“生活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来进行社会责任感教育。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的和谐稳定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为了在实践中渗透社会责任感,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题为“提高社会责任感,促进社会和谐”的社会实践题目,让学生结合身边的实例,说明提高社会责任感对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意义。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并促进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

3.定期开展社会责任感交流讲座

定期开展社会责任感交流讲座是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渗透社会责任感的另一种有效途径。例如,在学习过“和谐社会里的社会公德”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谈一谈维护社会公德与社会责任感的联系。

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渗透社会责任感,对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通过应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在思想正式课堂中融入社会责任教育,从而帮助学生提高社会责任感。

参考文献:

培养法治思维的方法与途径篇6

关键词:思想政治(品德)课;启发式教学;途径

一、启发式教学的含义

在我国古代教育史上,孔子第一次提出了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原则。子日:“不愤不肩,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朱熹在《论语集注》中对此解释道:“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这也就是说,只有当学生具有强烈求知欲进入积极思维状态时,教师才能积极:地诱导、引发,学生才能积极、主动、自觉地思考,“开其意”“达其辞”要正确理解启发式教学的含义:首先,启发式的实质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其次,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采取不同的方式不断启发引导学生,从外部作用于学生内部,才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思维。由此可见,在思想政治(品德)课中除对学生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外,还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发现并解决问题。

二、实施启发式教学的意义

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中明确指出:“要改变注入式教学方法,尽量实行启发式教学方法。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和思考来提高认识,寻求问题的答案。”这个论断既是对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学中实行启发式教学的具体表述,同时,又是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学的改革方向。因此,在思想政治(品德)课中实行启发式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1.符合课改的需要

启发式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思维为核心、人格能力培养为目标,是宏观和微观有机结合的教育思想。这种教育思想摆脱了传统的重在知识传授的偏向,把目标定位为培养面向21世纪的具有创造性、开拓精神、适应现代生活的高素质人才。可见,启发式教学符合新课改的要求,适应时代的发展。同时也体现了素质教育的主体性、发展性和教学生学会学习的思路,在很大程度上遵循了当代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2.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性的能动作用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一句寓意深刻的话:“理想的教育其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在于教学生学”。在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学中,教师不仅应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使学生达成新课标要求的能力目标。启发式教学的特点是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在学习知识、培养认识、解决问题的同时,掌握接受知识的思路和提高认识能力的途径,从而提高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发展奠定基础。

3.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思想政治(品德)课的教学任务决定了它的教学必须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健全心理为一体。启发式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运用各种手段和途径,启发学生积极地、创造性地思维,既有集中思维,又有发散思维,在发表不同见解的过程中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立体交流,对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质量和学习质量都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贯彻启发式教学的主要途径

在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学中始终贯彻启发式教学原则的途径主要有:

1.问题意识途径

思维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思维从问题开始,又深入于问题之中,并同解决问题形影相随。人有了问题,就要求去思维、去解决,教学上不断提出问题,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常常能激发他们产生寻求解决问题的强烈欲望,从而有效地调动思维的积极性。我国古代学者曾经说过:“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李政道教授也说:“一定要从小培养学生的好奇心,要敢于提出问题。”因此,教师要善于设置疑点,多积累学生易出错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究,这样既避免了课堂教学的平铺直叙,又使课堂气氛波测起伏。当然,教师的置疑既不能呆板平淡,又不能深浅过度,更不能无针对性,否则游离教学本旨,就达不到应有的教学目的。

2.精选实例途径

为实现教学目的,在教学中教师可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等关键问题,运用一定教具,如实物、实验、电教等,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其理解和掌握知识。其中精选实例是指教师要根据教材各课标题的内容,选取相应的典型人物或事件提供给学生作为足够的思维材料,以使教师的授课更加生动活泼,引人入胜。首先,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贴近学生实际,符合学生特点和认知特点。其次,要符合社会实际,选择的内容要尽可能联系社会现实,体现时代特点,反映社会热点。因此,在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学中,若教师运用了大量相互对立的观点和材料,启发学生对比,同时教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会使学生从中受到启迪。

3.教学情境的设置途径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形象化的语言描绘、探究性问题的设置、具体教育活动的组织及电教手段的运用等创设最佳教学情境,营建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以达到启发、感染的目的。思想政治课中教学情境的设置旨在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引起共鸣,启发学生思索,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情境的设置要围绕教学目的,切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合情合理,健康有益,不能只图“热闹”而游离教学目的,我们知道,人的认识过程都是建立在感知的基础之上的,是由浅人深、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情境的设置也是至关重要的,一定要加强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直观性,使学生接触客观事物,把实际感受、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结合起来。这样,启发式教学才能更好地实施。

4.启发氛围的创设途径

为了有效地实施启发式教学,教师还必须善于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营造启发的氛围,使学生走出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桎梏。具体来说,启发式的课堂氛围体现在“四个度”上:一是亲和度。在学生学习期间,学生与教师的接触最为紧密,也总是希望遇到一个关心自己、鼓励自己并且能够帮助自己拿得好成绩的教师,那么,就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亲近学生,建立一种和学生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二是自由度。这里的自由是在有一定限度的基础上的,对于一个问题的提出,教师运用多种手段去调节学生学习的气氛,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在一个充满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接受知识。三是参与度。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中,往往只有少数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师的教学活动,而大部分学生因为害羞或者不会只能限于沉默。教师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善于启发学生,组织所有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四是激活度。启发式教学的本质就是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不能让学生被动思维或是拒绝思维。这样达不到学习的目的,只有把课堂由一个人讲变为大家讲,把教师是演员变成师生都是演员,才能更好地让每一个学生认真去学、积极去学。素质教育环境下需要对学生进行完整的教育,它的真正贡献不仅仅是让学生获得某种单一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拥有一种态度、一种精神、一种不懈的追求,这样的教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启发式教学。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中,“启发式”教学是核心,是教学方法的灵魂。“启发式”教学既是教学规律的客观反映,又是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学的目的需要。

培养法治思维的方法与途径篇7

关键词:创新;能力;体悟

当代的中学生是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们整天接触的是日新月异的现实生活和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他们希望思想政治课老师能真正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高度,就他们所关心的一些诸如经济体制改革、民主政治建设、国际形势的变化等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给他们以信服的解答,希望通过思想政治课学习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教学改革,要从学生实际出发,研究学生的需求,把提高创新能力的教学目的与学生的需要结合起来。这样,思想政治课教学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

一、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的前提条件,是创设能激发兴趣、启发思维教学问题情境

如果说,教学设计中确定目标和内容这一环节回答的是“教什么和学什么”的话,那么,选择合理例题的教学方法这一环节解决的就是“怎样教和怎样学”的问题。这一环节的设计中,最能体现创新教育的一个途径就是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即给学生提供创新的条件、机遇和氛围。

创设教学情境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激发兴趣和启发思维,强调的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形成探究的精神。兴趣是构成学习心理的动力系统中的最活跃因素。思维是能力的核心,启发思维是思想政治教学中培养能力,发展智力,进而提高学生素质的关键一步。因此在思想政治课中创设问题情境,能使学生认知的动力系统和智力系统处于兴奋状态,使学生的认识活动和意向活动全身心参与投入,在创设新环境中,能产生碰撞,开拓思路,这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创设情境主要通过设疑。设疑能使学生从原有认知结构中产生矛盾,激发思维的欲望,这不仅能使学生在兴趣和成功的喜悦中较好地掌握新知识,还能从中发展思维,培养创新能力,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

针对高一经济常识劳动者权利和义务与社会保障的教学,设置这样一个情境:小王的爸爸在某化肥厂工作,每天上班8小时,月薪700元。过了一年化肥厂被私人承包了,每天常常劳动10小时以上,双休日也常得上班,而又未能及时领到工资,最终因经营不善,化肥厂倒闭,小王的爸爸下岗。但小王的爸爸掌握一技之长,会修理自行车,便去街道摆设了一个自行车修理铺,恰巧此时,该镇正在争创全国卫生城,当地城管委同志与小王的爸爸发生了争执……

请问:(1)这一则材料从过程上来看可分解为哪几个阶段,在不同阶段中,你是如何看待小王爸爸、化肥厂领导、城管领导三者关系的?(2)你阅读了上述材料有何启示?

教师放开让大家争论各抒己见,使大部分学生置身于思考探索的气氛中,教师将学生的各种解答方案让全班同学评议、争辩,最后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和小结,当一些学生看到了教材中叙述的内容与自己的看法基本一致并有新的见解时,脸上充满成功的笑容。这就告诉我们,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一是要向他们提供尽可能多一些的创新机遇;二是要根据所授的课题安排刺激思考的情境,提出引起思考的问题,适当地暴露、产生、激化学生认知结构上的矛盾,使整个课堂充满积极创新的气氛,从而激发学生向上进取的精神和创造力。

二、重视学法指导,是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认识活动的主体。只有学生积极地、能动地参与,凝聚于知识中的智力因素才能转化为个体的创新能力。从学法指导入手,强调的是“发现”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获得结果,强调的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形成探究的精神。这是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培养法治思维的方法与途径篇8

(一)对非法律专业学生的法律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一般可分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和研究型人才培养,但不论是哪种人才培养目标,都离不开对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而对于非法律专业学生来说,法律并非他们的专业知识内容,同时,法律也不像英语、数学等课程那样属于基础必修课程,这也导致了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对法律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目前,对于非法律专业学生进行法律基础教育的课程主要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是公共必修课程,包括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教育两方面内容。但是目前一个客观存在的问题就是,从教材内容来看,思想道德修养内容约占整门课程的2/3,法律基础内容约占整门课程的1/3,这导致了在很多高校将这门课程定位为思想品德课程,从而容易使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将其作为政治课程进行讲授。同时,《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师多数为非法律专业教师,缺乏系统的法律专业知识的培训,在授课时,很难将法律知识、教学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很难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知识真正融合到一起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向学生传授。

(二)教育方式单一,以课堂理论讲授为主,缺乏实践性

高校对学生法律教育大多采用课堂讲授形式,易倾向“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以理论教学为主的课堂,往往缺乏师生之间的互动,使得学生被动获取相关知识。另一方面,学生在学习时多为应付考试,对于书本中的法律知识只是死记硬背,没有深入的思考和理解,容易遗忘且很难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工作生活中。此外,这种局限于课堂理论教学方式的法律教育,缺乏实践经验,导致大学生缺乏对法律直接的体验和实践,很难从心理和思维的角度树立法律意识,从而未能完全达到法律教育的真正目的。

(三)法律教育师资力量不足

法律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高校法律教育需要一支具备专业法学背景、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和法律实践经验的法学教师队伍。在高校当中,对非法律专业学生进行法律教育的教师主要还是承担《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师,这部分教师多数为非法律专业教师,由于缺乏系统的法律专业知识培训和法律实践经验,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很难将法律知识、教学理论与教育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进行相关案例分析时,难以结合道德与法律,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关联延伸,从而降低了法律教育课程的实效性。

(四)法律咨询机构建设不健全

高校中法律咨询相关机构的设置不健全。目前,我国几乎所有的高校都已拥有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中心,但是,在高校里却很难看到大学生法律咨询中心。高校中以提供法律咨询及帮助服务的机构建设尚不健全,当大学生遇到法律问题的时候,很难通过有效途径获得帮助,不利于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以及学校法治氛围的形成。

二、高校非法律专业学生的法律教育建议

高校对非法律专业学生进行法律教育,首先要明确培养目的。对于非法律专业的学生来说,法律教育的目的不是要培养专业法学人才,而是要通过法律教育让其对法律体系结构有整体的认识,并且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及法律素养,提高其用法律思维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达到以上目标,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法律教育。

(一)拓宽学生获取法律知识的途径,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在《利维坦》一书中,托马斯•霍布斯提到“法律仅仅对广泛了解的人来说才是法律,才具有法律的约束力”。可见,在法治社会建设这个大环境之下,我们的高校对非法律专业的学生进行法律教育,应首先要以法律知识的传授为基础。对于高校而言,拓宽学生获取法律知识的途径,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的兴趣,一方面,除了一些法律必修课程以外,还可开设法律相关选修课程,让学生可以根据自身不同的需求和兴趣选择法律课程进行修读,让其有更多的机会拓宽法律知识面。同时,学校可充分利用社会中的优质资源,从社会中聘请优秀的法律工作者,如律师、法官等进入校园,通过课堂教学、专题讲座等形式为学生传授法律知识,让授课者的实践经验真正与理论讲授相融合,增强法律教育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另一方面,优化师资队伍是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前提,高校法律教育需要良好的师资队伍来推行。对于一些非政法类高校来说,在现有师资的情形下,应加大法律基础课程教师的专业化培训,鼓励教师进修学习和深造,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同时,还应吸收具备扎实教学功底、良好专业修养和丰富法律实践经验的优秀教师加入法律教育队伍,真正将法律理论知识转化为指导法律实践的力量。

(二)法律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达到由内而外的素质教育

法律教育与道德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道德教育重在净化人的内心世界,法律教育重在规范人的外在行为。所以新形势的教育,就是培养具有现代道德意识和法律观念的人才,将法律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才能更有效地达到对学生进行由内而外素质教育的目的。200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要求,将《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两门课程整合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一门课程,其目的也正是在于将学生的道德修养教育与法律基础知识教育有机融合,相辅相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在全国高校内是规定的公共必修课程,它也是一门旨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法律道德素养的重要课程,要将法律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达到培养目标,高校应当考虑加强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把控及教学质量管理。一是,课程承担单位应当对课程进行准确定位,在进行授课内容安排时,注意法律教育内容与道德教育内容的平衡统一,从而避免顾此失彼的现象发生;二是,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当将法律知识与道德教育进行融合,例如在讲解婚姻法、民法等法律知识的时候,可以适当结合相关道德规范的内容,将道德修养与法律教育作为统一整体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道德与法律之间的关系,认识到从道德与法律的角度来规范自身的行为;三是,对非法律专业的学生而言,应当增加《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讲授的趣味性,对于一些法律概念应当避免过于专业化的阐述方式,可适当增加法律案例分析,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社会问题法律案件的独立思考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同时还能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对法律学习的积极性,并且有助于非法律专业学生对法律知识的消化吸收。

(三)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注重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由于传统教育体制和教学模式的影响,法律教育通常重视课堂教学,忽视实践教育环节。然而,对非法律专业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需要学生在拥有一定法律知识的基础上,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心理和思想上培养学生的法律观念、感觉和情绪。否则,理论的法律教育只能让学生对知识概念有所了解,很难让其在思想和情感上与法律思维保持一致,从而无法达到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的目的。通过对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法律教育模式的了解,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的法律教育途径相对较多且更注重实践性。例如,新加坡高校在法制教育过程中融入了家长合作、社区合作、政府合作等途径,为高校的法制教育提供更多便利的环境和优秀的教学资源。借鉴国外不同法律教育方式,高校可通过以下几方面工作的开展推动非法律专业学生法律教育的实践工作。一是,组织学生观看诸如《今日说法》、《法网》等类似的普法栏目,用贴近现实的法律案例进行分析和讲解,让学生产生对法律危害性的认识以及对于违法犯罪行为的憎恶感,在认知上了解守法、用法的重要性;二是,让学生“走出课堂”,积极在校园内开展法律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鼓励高校建立法律社团等学生组织,在学生会等社团中增设法律部,为社团活动提供法律意见,通过校内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三是,学校应积极与政府法律部门及相关机构进行联系,为学生“走出校门”进行法律实践提供机会和平台,例如动员学生以志愿者的身份积极参与到社区的普法工作中,让学生在做法律宣传工作的过程中自身也受到法律的教育与熏陶。鼓励学生到法律援助中心和律师事务所实习实践,组织学生到法院旁听真实案件审判等,让学生更近距离接触法律,增进学生对法律的认识。在法律教育的过程中,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运用实践教学手段,有效促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发挥实践的综合教育功能,对学生法律观念以及法律学习积极性的培养更加有利。

(四)建立高校法律咨询机构,营造高校法制氛围

对非法律专业学生进行法律知识教育及法律意识的培养,是对学生自身内在法律素养的提高,与此同时,在高校当中,还应当积极推进法律咨询机构的建设工作,营造浓厚的法制氛围。因为对于高校非法律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并非学习法学的专业人才,虽然具备一定的法律基础知识,但是当真正遇到法律问题的时候,还需要得到相关机构的意见与帮助。因此,建立高效法律咨询机构,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有效地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让学生对法律产生信赖感,当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可以第一时间想到通过对相关机构进行咨询、寻求帮助,利用法律的途径对问题进行解决,对于其法律意识的培养有着积极的作用。法律咨询机构的人员结构可由法律专业教师及学生助理构成,还可聘请校外专业人士参与到高校法律咨询工作中。机构的职责应是积极为维护大学生合法权益提供法律帮助,同时切实加强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机构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还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常用法律知识的宣传活动,达到法律知识的普及目的。除此之外,法律咨询机构的建立可以为学生提供法律实践机会,学生通过参与到法律咨询工作中,更加熟悉法律内容及相关法律流程,让学生可以走出课堂,充分实践。

三、结语

培养法治思维的方法与途径篇9

近年来,我国的民主法治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各种新情况、新事物不断涌现,直接影响到高等教育制度和人才培养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也冲击着大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给大学生法制教育提出了许多新要求,这些新要求集中表现为立足法治实践、培养法律意识、解决现实问题三个方面。

(一)立足法治实践: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基本内容

大学生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喜欢用社会上、生活中发生的事情检验所学知识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对大学生开展法制教育,必须让大学生认识到法制教育与法治建设的关联程度。我国法治建设所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这些成就不能仅仅在法律活动中、在人们的生活中体现出来,还应当及时地走进大学生的课堂,让大学生熟悉和掌握。因此,只有立足我国的法治实践对大学生开展法制教育,才能增强大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拓宽大学生的法律视野。首先,我国法治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应当成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内容。2008年2月,国务院发表了《中国的法治建设》白皮书,对中国建设法治国家的历程、中国的立法体制和主要法律制度、依法行政与建设法治政府、司法制度与公正司法、普法和法学教育、法治建设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内容作了阐释。2011年10月,国务院发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白皮书,全面介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构成、特征、完善四个方面的内容。这两部白皮书都是从宏观上对我国法治建设成就进行的概括,表明了国家对法治建设的基本态度和举措,是对我国法治建设的经验总结和发展预测,应将这些内容融入到当前的大学生法制教育中。一方面,可以帮助大学生全面、客观地了解我国法治建设的基本情况,正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内容;另一方面,有助于大学生明确自己所接触、掌握的法律知识在整个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找准自己进一步学习法律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和应当努力的方向。其次,当前法治建设中出现的一些备受关注的典型案件也应当成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内容。法治建设必然伴随着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伴随着依法解决社会纠纷、依法打击违法犯罪等具体的法律活动。因此,社会上的法律热点、典型案件的依法处理,疑难案件引发的法律争论等,都应当成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媒体报道的具有一定影响的案件,特别是对推动我国法治进程具有较大影响的案件,更应当成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对这些案件的了解、对相关法律问题的讨论,使大学生对法律在社会中的实施状况等产生更为深刻的认识。同时,社会上发生的一些具有“反面”色彩的案件,也应当成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内容,使大学生在对这些案件的评价中了解更为全面和真实的社会和法律,正确看待法治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总之,法治实践是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基本内容,大学生法制教育必须立足于法治建设的实践,既要让大学生了解中国法治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也要让大学生看到法治进程中社会的进步。只有这样,大学生法制教育才能避免空洞的理论说教,成为弘扬法治的重要途径,进而实现法制教育的目标。

(二)培养法律意识:大学生法制教育的重要目标

对大学生开展法制教育不仅是让大学生了解法律的相关规定,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还应当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基本形成的今天,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这是因为,当前中国的法律体系已基本覆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人们无论进行哪种社会活动都必须遵循法律的规定。在这种形势下对大学生开展法律知识教育,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是把遵纪守法的观念镌刻到大学生头脑当中,把法律深化为大学生的精神信仰和心灵追求。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是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和日后顺利步入社会铺路搭桥,帮助大学生尽快融入社会,理智地处理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使他们逐步走向成熟。正像有学者所说的那样:“学校法制教育以法律观念教育为主要内容,才能成为受教育者的内在需求,最终也才能使法制教育内化为学生学法、守法、护法的源动力。因此,学校在法制教育教材内容设计上应以基本法治理念为核心内容,通过讲解相应部门法律法规知识、介绍社会实例等生动灵活的方式,侧重讲解法律基础理论以及法在社会中的作用,着重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修正以往偏颇的做法。”[5]“法律意识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体系,是社会主体对社会法的现象的主观把握方式,是人们对法的理性、情感、意志和信念等各种心理要素的有机综合体。”[6]法律意识包含的内容很丰富,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也应当从多个方面入手。但对于大学生而言,有两方面的内容非常重要:一是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法制教育应当使大学生认识到,法律是法治社会中最高的统治规则,是衡量人们行为的最高标准,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任何人、任何组织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只有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大学生才能认真对待法律,处处推崇法律,使法律融入自己的灵魂深处。二是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观念往往通过行为表现出来,而习惯则在一定程度上连接着观念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有助于培养观念和制约行为。通过接受法制教育,可以使大学生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不仅把法律至上的观念落到实处,还可以反过来强化法律至上的观念,同时有助于大学生理性地支配自己的行为和免受各种伤害,也能够使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转化到行动中,即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可见,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和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二者相辅相成,应共同成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主要内容。。

(三)解决现实问题: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必然要求

当前,大学生的生活已经明显不同于过去,他们在生活中所面对的问题很多。首先,当前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从小生活在父母呵护之下,自我中心意识较强而独立生活能力较差,处理问题的能力不足。于是,大学生因琐事而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实例屡见不鲜。其次,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大,不但临近毕业的大学生要四处奔波寻找工作岗位,而且低年级的大学生也往往利用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或者劳动来锻炼自己。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因缺乏经验、考虑不周或者受到伤害往往不会用法律保护自己。此外,有的大学生在恋爱、婚姻、考研、申请奖学金、受到纪律处分等方面遇到问题时,因自己的诉求得不到满足,就采用违法手段进行报复,在伤害别人的同时也伤害了自己。以上情况的出现至少说明两点:第一,经济社会发展在给大学生提供充裕的物质条件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许多生活和学习上的难题。在新形势下,大学生既可能成为受害者,也可能成为加害者,而且这种伤害比以往大学生中发生的伤害后果更为严重,影响更为恶劣。第二,当前大学生所接受的法制教育不具有实用性。近年来关于大学生维权不当或者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报道并不能否定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成就,但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当前大学生所接受的法制教育不能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由此看来,在大学生法制教育中加强法律的实用性教育,帮助大学生运用法律解决现实问题已迫在眉睫。只有切身感受到法制教育有助于解决现实问题,帮助自己理性地处理各种纠纷,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最大限度地减少自己遭受伤害的可能性,大学生才会对法制教育感兴趣,才会积极主动地接受法制教育。因此,解决现实问题是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法律实用性的真实体现。

二、当前大学生法制教育滞后的具体表现

1986年,国家教委发出通知,要求在高校开设《法律基础》课程,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2005年,、教育部联合发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将《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合并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我国大学生法制教育基本上是依靠前期的《法律基础》和现在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进行的,尽管也有其他途径和形式如开展法制讲座等,但由于缺乏硬性规定,具有不确定性,难以在法制教育中发挥主要作用。当前,高校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主要阵地的大学生法制教育工作已经落后于形势发展,难以发挥法制教育的基本作用,无法达到预期效果。法制教育落后的具体表现可以归纳为定位不当、内容和途径不新三个方面。

(一)定位不当:法制教育附属于道德教育

从最初设立《法律基础》课程的目的以及当前把《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合二为一可以看出,我国高校的法制教育带有明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而且政治教育隐含在道德教育中。而在思想政治教育一再被加强的情况下,法制教育逐渐处于附属地位,大学生法制教育似乎成为道德教育的手段。当然,对于法制教育附属于道德教育的实际状况,不少人持认可和坚持的态度。有的学者强调:“我国的学校法制教育从性质上讲应是‘德育’,而非侧重法学知识教育的‘智育’。”“由于法制教育的德育性质,自然包含着对大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教育的功能。其中,政治教育是其功能核心。”“法制教育理应承担起政治教育的功能,教师应把政治教育当成义不容辞的责任。”[7]大学生法制教育的这种附属于道德教育的定位虽然有一定的合理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法律与道德的统一,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基本功能,但其负面影响也很大。一是这种定位使法制教育课丧失了最基本的普法教育功能。法律和思想政治教育属于不同的专业,《法律基础》和《思想道德修养》也属于不同的课程,它们应当由不同的专业教师讲授。两门课合并之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自然属于思想政治教育课,由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教师讲授,而这些教师往往对法律知识知之甚少,他们不但无法传授法律知识,而且难以回答大学生关于法律问题的各种提问。更有甚者,一些高校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由既不懂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又不懂法律知识的政治辅导员讲授,其讲课的效果可想而知。“政工人员固然有比较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等思想政治工作优势,但就大学生法制教育、培养大学生法制观念而言,基本上没有什么可圈可点的地方,甚至有误人子弟、延误法治国家目标进程的危险,因为法制教育不等于简单的思政工作。”[8]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虽然接受了法制教育,却可能连最基本的法律概念和常识都不懂,他们在法制教育中学到的法律知识甚至没有日常看新闻学到的多。二是这种定位使法制教育培养法律意识的目标模糊。道德与法律的确有非常密切的联系,但二者的指向明显不同,对人的引导有很大的差别。在法制教育中谈高尚的道德问题或许无可厚非,但法治的精髓是依法办事。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就是要培养大学生崇尚法律的意识,使他们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教导他们根据法律主张自己的权利,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利益,这与道德上的许多高尚要求有一定的差距。“把法制教育视同为道德教育,事实上按照道德教育的套路来开展法制教育课,不仅难以达到法制教育的目的,而且还将使‘法制教育’遭受埋没。”[9]在法制教育附属于道德教育的情况下,法制教育自然无法达到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目标。

(二)内容不足:法律知识残缺且无实用性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成为最主要的法制教育场所后,这门课的教材就成为法制教育内容的关键。目前,各高校使用的是教育部统编教材,这部教材充分贯彻了把法制教育附属于思想道德教育的定位原则,在大幅度地讲授思想道德修养的内容后,只用很少量的篇幅介绍法律知识,而且在介绍法律知识的少量篇幅中,也多是介绍法律中的政治性、道德性的内容,对纯粹的法律知识介绍的并不多,许多法律仅仅是列出名目而已。有学者对这部教材提出了两点批评意见:⑴从教材的内容看,仅最后两章是专门讲法律的,原来的一本法律基础书似乎是以压缩饼干的方式压成了现在的两章多内容,降低了法制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份量。⑵从教材所涉及的法律部门看,基本上是无所不有,但是就各部法所讲述的内容看,犹如蜻蜓点水点到为止,法律内容这样的安排,也确实难免既让部分教师觉得法律没什么可教,也让学生觉得学不到什么法律知识。[10]这些意见在一定程度上指出了当前大学生法制教育在内容上的不足。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教材在内容上的不足还有两点:一是着重介绍了理论性的法律知识,简化了应用性的法律知识。教材对我国法治建设的理论和宪法的基本制度等内容介绍的较为详细,这是值得肯定的;但关于民法、刑法、行政法、诉讼法等相关内容的介绍过于简单,使法制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大学生掌握我国法治建设的理论、宪法的基本制度固然重要,但三大部门的实体法和程序法的内容对大学生来讲更为实用,大学生学习之后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二是遗漏了与大学生的需求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大学生更需要掌握的往往是与自身的学习、生活、就业密切相关的法律,而这些法律由于在整个法律体系中所占的分量不够大,难以在教材中占据一席之地。于是,大学生虽然学习了法律,但不知道如何运用法律解决自己遇到的现实问题,他们学习法律的兴趣自然就会减弱。在教材内容方面存在不足的情况下,法制教育的局限性就会逐渐暴露出来。一方面,这种过于简单的法制教育脱离了我国法治建设的实践,使大学生对法律的掌握落后于社会现实。由于我国法律体系中的许多法律部门及其基本内容没有在教材中体现出来,大学生无法通过正常的学习全面了解我国法治建设的状况,法制教育自然就成了空洞的理论说教,既失去了其道德性、政治性的功能,又难以达到其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解决大学生遇到的现实问题的要求。另一方面,这种缺乏基本法律内容的法制教育由于专业技术性要求不高,更加剧了一些不懂法律的教师授课的可能性。既然法制教育没有多少法律专业的技术含量,对法律知识略知一二的教师通过简单培训就可以登台授课,这样既误人子弟又使法制教育如同儿戏,使法律和法制教育失去了严肃性。

(三)途径不新:授课方式单一

目前关于大学生法制教育的途径,学界批评的较多,这些批评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课程开设过于单薄,除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外,几乎没有其他的教育途径。如有学者指出:“当前,很多学校把法制教育简单地理解为开设一门课程,认为只要按国家规定的课程和课时量给大学生上完课就行了。学校领导和社会各界主观上对法制教育重视不够,客观上也行动不力,没有把法制教育纳入社会、学校工作的整体规划和重要的议事日程上,使法制教育缺乏整体性和一致性。”[11]另一方面,教育方法基本上是课堂讲解,没有趣味性和吸引力。如有学者批评道:“高校的法制教育方式单一,就目前而言,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主要形式是法律基础课,而该课程的教学方法却仅限于课堂讲解,理论与实际脱节,使原本丰富多彩的法制教育工作变成了单一的课堂教学,学生学习的目的也只是应付考试,加之法律基础课时有限,不但使学生很难树立法制观念与法律信仰,而且还会导致大学生觉得法律离自己现实生活很远。”[12]当然,在实践中,一些高校还通过邀请法律界的权威人士进行法制讲座、开展法律宣传和咨询等活动,然而这些活动基本取决于主管人员的兴趣爱好,具有偶然性和随意性,没有形成规模和制度。高校法制教育途径长期以来一直没有改变。这种状况说明,当前大学生法制教育的途径不新,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忽略了网络时代社会变革对法制教育的影响和现代科技手段在教育、教学方法中的运用。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资料的收集、信息的传播、教育资源的整合、教学设施的配备等都异常便捷,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教育逐渐走向公开,教育资源越来越具有共享性。大学生法制教育只有正视社会进步,紧跟时代潮流,充分运用现代科技和各种资源,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三、新形势下大学生法制教育创新的努力方向

立足新形势,结合法制教育的属性和特点,针对当前大学生法制教育落后于形势发展而出现的主要问题,对大学生法制教育进行创新势在必行。“创新是高校学生法制教育的动力和源泉。要在传承中创新,在开放中创新,在发展中创新,不断提高创新力,使法制教育真正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增强实效性。既要创新教育理念,着力培养大学生遵守法律的坚定性;也要创新教育形式,努力提高法制教育的针对性;更要创新教育内容,切实增强法制教育的渗透性;还要创新教育机制,不断增强法制教育的协调性,使法制教育贯穿于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全过程,真正体现以创新求突破,以创新求发展,以创新求提高。”[13]这种思路非常值得肯定。新形势下的大学生法制教育创新关涉很多领域,笔者认为,针对其在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总体上可以从找准定位、更新内容和拓宽途径三个方向入手。

(一)找准定位:通过法制教育带动思想品德培养

在新形势下对大学生开展法制教育,应当找准法制教育的定位,这是解决当前法制教育所面临的诸多问题的前提。对法制教育进行定位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摆正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关系,这一问题既困扰着当前的法制教育,也决定着日后法制教育的成效。学者们对这一问题的普遍认识是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应当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道德教育重在净化学生的内心世界,法制教育重在规范学生的外在行为。两者犹若鸟之双翼、车之两轮,不可厚此薄彼。”[14]但这种认识过于笼统,回避了二者的对立关系。因为法律和道德属于两种不同的社会调控手段,法制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属于两种不同的教育范畴,二者在一定领域和一定层面存在矛盾。摆正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关系,关键是弄清二者是附属关系、并列关系、此消彼长的关系或是其他关系。对于这些关键问题的回答,学界主要有两类观点。一类观点是:法制教育附属于并服务于道德教育。如有学者指出:“大学生的成人成才离不开法制教育,法制教育必须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法制教育应该宣扬法律之应然和必然之道德,并使之成为大学生进行道德评判的起码标准。……法制教育应该担当起宣传我国基本法律中对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的任务,并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15]这类观点目前占主流地位,而且在法制教育实践中得到贯彻,但目前法制教育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也多是由这一观点引起的。另一类观点是: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各自独立。如有学者指出:“大多数人认为法制教育是德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事实上,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法制教育以法律为核心,德育以道德为精髓,两者尽管有密切联系,但有本质的不同。法律关注的是整体,道德关注的是个体,法律和道德不是包含关系,而是并列关系。”[16]这种观点或许看到了问题的症结,对新形势下的法制教育创新具有借鉴意义。就法律与道德的关系而言,法律一般被认为属于“最低限度的道德”,处于道德的较低层面,强调人们“在行为上不能作恶”;道德主要属于高层次的追求,强调人们“在思想上和行为上都应行善”。任何一个社会都无法要求每个人在思想上和行为上都行善,但可以要求每个人在行为上不能作恶,所以法律的要求更易于达到,法律更能得到人们的遵守。而在法治社会里,评价人们行为的最高标准是法律而不是道德,对大学生开展法制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他们的法律意识而不是道德意识,要求他们依法办事而不是依道德办事。从法律与道德的这些分歧可以看出,大学生法制教育不但不能附属于道德教育,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道德教育,即通过法制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放弃力不能及的高尚要求,踏踏实实地做一个守法公民,积极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样值得称道。在新形势下摆正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关系,更要注重通过法制教育带动大学生思想品德培养工作。在大多数情况下,法律的要求与道德的要求是一致的,法制教育所培养的法律意识有助于大学生成为具有一定道德修养的人,因为他们能够感受到,思想道德修养的很多要求并非空洞无物的口号和遥不可及的幻想。与此同时,大学生还要学会运用法律审视过高的道德要求,在自由意志的支配下理性地选择去做道德高尚的人还是做遵守法律的普通人。显然,法制教育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道德教育的好坏,良好的法制教育能够促进思想品德的培养。

(二)更新内容:既传播法律知识又授其应用技能

找准法制教育的定位,通过法制教育带动思想品德培养,不仅意味着法制教育是一种完全不同于道德教育的领域,尽管它在某些时候和某些领域具有道德教育甚至政治教育的色彩;而且意味着与道德教育相比,法制教育更具有主导性、实用性和可接受性。可见,大学生法制教育实际上是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大学生法律素质、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塑造大学生法律人格的教育,是把大学生培养成现代法治社会所需要的公民的教育。为此,大学生法制教育必须修改当前法律教育的内容,结合课程要求、法治建设状况和大学生的现实需要,重新构建大学法制教育内容体系。首先,要加强法律基础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教育。加强法律基础理论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从一定的理论高度认识法律现象,了解法律发展的历史规律和价值追求,明确法治国家建设的基本理论,培养大学生对法律的积极态度和正确看待法治进程中出现的某些不良现象和问题的能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在熟悉宪法的基础上全面了解我国的法律部门和基本法律制度,在头脑中树立我国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从宏观上总体把握法律。其次,要加强与大学生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和应用技能教育。要让大学生喜欢法律、接受法律,就必须让大学生看到法律在解决现实问题中的重要作用。大学生所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不少,但主要集中在学习、生活、就业等领域。为此要重点加强三方面的法制教育:一是加强《民法》、《婚姻法》方面的法律教育,使大学生了解法律对从事民事活动、组建家庭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和相关规定,理智地进行人际交往和恋爱结婚。二是加强《行政法》、《劳动法》、《社会保障法》方面的法律教育,这对大学生就业、走向社会和获得社会保障很有帮助。三是加强《诉讼法》方面的法律教育,帮助大学生通过法律途径维权。在教育中,应当注重向大学生传授实用技能,使他们能够将学到的法律知识应用到社会实践当中去。再次,要加强大学生法律文化和国际法方面的教育。加强大学生法律文化教育,使大学生了解法律哲理、法律典故、法律象征、法律文物等方面的知识,有助于深化大学生对法律的认识。加强国际法方面的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国际视野,帮助他们客观地看待和正确地评论国际上的一些政治性、法律性纠纷。在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内容体系中,法律基础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最基本的内容,是大学生接受法制教育所必须掌握的知识。与大学生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和应用技能是法律的实践性特征的重要体现,是大学生法制教育实用性的基本要求,是使法制教育受大学生欢迎的关键。法律文化和国际法方面的内容是大学生法制教育上升到修养层次所必需的。通过这三个方面的组合,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内容可以实现理论性与实践性、知识性与趣味性的有机结合,形成新颖的法制教育内容体系。“教育决策部门应当及时修改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建立法制教育课程体系,让法制教育作为一个重要学科纳入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当中,使法制教育在学年编制、课时分配、学周安排和教材编写等方面都加以明确,把‘软任务’变成‘硬任务’。”[17]

(三)拓宽途径:保留传统的同时注重借助现代科技手段

培养法治思维的方法与途径篇10

【关键词】大学生;法治教育;完善;路径

一、现阶段普通高校大学生法治教育现状

为了解普通高校大学生法治教育的现状,笔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江苏省内4所普通高校1600名学生进行了调研,总计收回有效问卷1572份。分析得出现阶段普通高校大学生法治教育呈现以下特征。一是对国家法律体系了解不够。被调研的1572名学生对于国家法律体系的了解程度主要集中在“比较了解”和“略有了解”两个层次,总人数占比达到83.9%;二是学习法律知识途径与方法单一。在校大学生现阶段学习法律知识的主要途径为学校理论课程,占比达到74.3%;三是运用法律武器维权意识与能力不高。数据显示调查对象中仅有30.22%的大学生选择在权利遭遇侵害时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合法权益,并有27.04%的大学生选择自认倒霉的应对方式;四是运用法律维权频率较低。被调查对象中90.43%的同学没有运用法律维权的经历;五是法律知识储备较为片面。57.31%的大学生了解的法律知识主要为刑法,但与其今后息息相关的劳动法与侵权责任法占比仅为4.45%和8.56%。

二、现阶段普通高校大学生法治教育现状的成因

通过对调研样本进行梳理后发现,引起现阶段大学生法治教育现状的成因有以下几点:一是国家法治建设整体水平不高。改革开放后,国家开始重视法治建设,一方面推进国家法治体系的建设,另一方面积极贯彻“十六字”法治建设方针,但由于法治建设的历史周期较短,国家整体法治水平相对较低。二是传统价值理念的深远影响。封建社会人们崇尚“民以无讼为有德,官以息讼为政绩”的评价标准,这些传统价值理念也影响着现代大学生。因此,美籍华人黄仁宇就曾在《万历十五年》中指出:“中国一切问题的症结在于以道德礼乐代替法治,时至今日,影响颇深。”①三是普通高校法治教育工作体系不完善。高校作为大学生法治教育的主要场所,它对法治教育的重视及配套措施的完善程度直接决定着大学生法治教育的质效。分析数据后发现,现阶段普通高校在大学生法治教育建设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一是重视程度不够,二是教育方式单一且内容空洞,三是师资人数与专业性不足。

三、普通高校完善大学生法治教育的路径探析

(一)转变法治教育理念教育理念即是教育的观念,是指导教育实践的思想,拥有正确的教育理念对教育实践的开展与人才的培养都具有积极作用。通过分析调研数据后发现,现阶段普通高校法治教育理念存在着诸多问题,并最终导致了普通高校法治教育效果的不理想。因此,普通高校应当转变法治教育理念。首先,提高法治教育课程在大学生培育计划中的比重。现阶段大学生的法治教育主要以《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为主要形式,该课程兼顾了“德育”与“法育”两个维度,但普通高校教学计划在法育方面投入的力度相对较少,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法治教育的重要性。其次,培养大学生对法律的崇敬之感。普通高校的法治教育要把守法教育转变成崇尚法治价值的教育,使他们真正敢用法律武器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敢于维护合法权益,发自内心的遵守法律。最后,重视大学生法律实践能力的培养。理论源于实践并指导实践的开展,如果对于大学生法治教育仅局限于课堂理论知识的传授,这对于其今后运用法律知识无疑是纸上谈兵,经过必要的社会实践可以加深学生对于法律知识的理解与把握,有助于其法律思维的养成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创新法治教育课堂教学新模式普通高校应当积极创新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在内容方面,笔者建议完善现有法治教育课程形式,在保留现阶段《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法治教育的课程体系,尝试在不同年级开设不同的法律基础课程,例如,大一开设宪法与刑法课程,大二开设民法与婚姻法课程,大三开设合同法与侵权责任法课程,大四开设劳动法课程。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开设公选课的形式来弥补法治教育的不足。在形式方面,高校可以完善法治教育所需的配套设施,使得法治教育课程可以在类似于“模拟法庭”等极具法治教育意义的场所开展。同时,还可以在保障学校理论课程教学的同时开展课下法治教育活动,例如,设立大学生“法律文化节”,邀请法律实务人员进校开展讲座与普法宣传活动等形式。

(三)探索建立专职法治辅导员制度大学生入校后接触较多的是他的辅导员,因此,辅导员进行法治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便捷条件,目前许多大学在招录辅导员时都会考虑对于心理学专业辅导员的特殊需求,在招录人员时会对专业进行特殊规定。因此,笔者大胆假设,高校可以设置专职法治辅导员,在满足辅导员基本条件基础上,招聘具有法学专业背景人员进校担任法治辅导员,负责大学生日常课下法治教育活动的开展,具体人数可以按照1:2000设置法治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