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56:44

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篇1

论文摘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高校为顺应培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立人才的需求,在理论中构成了以党委担任为主的德育治理体系体例,树立了一支较为不变的敢工干军队伍。跟着情势的开展,这—体系体例与高校育人义务的完成有些不相顺应.树立和完美党委一致布署下以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施行的德育治理体系体例已成为高校德育变革要义。要完成体系体例转换,需求进步对德育在高校教育任务中非凡位置的看法,确定党委和校长的德育职责及各部分的德育义务.真正构成齐扼共管的新格式。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最严重的计谋决议计划是:把党的任务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立上来,然后确定了变革开放的总方针,为社会主义中国的前史历程掀开了簇新的一页。千秋大业,教育为本,百年树人,德育为首。高校是培育和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所需人才的主要基地,德育任务以处理人才为谁效劳的闻题为首要义务。而这一义务的完成,需求执行全员的、全程的、全方位的系统育人,这就要求有一个与之相顺应的大局限的任务轮回机制,这较之观念、内容、方法的改变更具有“变革”涵义。

一、高校德育体系体例变革的首要成就

1、完住的扭育系统为高校位育运作供应了组织包管。

经由20年的变革理论,我国离校在探究中已树立起了以学生治理体系体例为首要根据的德育系统。首要表现为:校(党委副书记一本能机能部分:学生处、学工处)一院或系(党总支副书记、政治指点员、班主任)一班级。有的在班级增设了导师制,导师既授业,又育人。在这一系统中构成了分工协作,各司其职的任务格式:

决议计划批示:党委。

主管部分:学生处、学工部及思维理论教育单元。

执行中介:院或系组织系统。

详细落实:班级。

群众组织:校、院或系的团组织与学生会。

由此可见,在高校治理中.德育体系体例首要表现为单线运转的任务机制.

与专业课教育、后勤治理等相对应.是专门的事务。

2.多方面、多条理的德育步队为高校德育施行供应了力气保证。

德育步队是施行德育的主体。为调动全体教职工工育人积极性,经由探究高校已根本树立起了由多方面、各条理人员组成的德育步队,这支步队包罗:(1)专职政工干部(规划治理);(2)思维理论课教员(理论讨论);(3)根底、专业课教员(教书育人);(4)机关、后助人员〔治理、效劳育人);校外特遨、特聘人员(多为专题申报)。并明白了这支步队的德育义务,即以喜欢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为主旋律,培育、塑造学生的政治质量,思维质量、品德质量和人格质量。恰是广阔教职工经过理论研讨、日常治理、专业课教育等多方面的理论,指导学生确立准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徽发他们积极向上、具体开展,为做社会主义现代化“四有”于新人供应梢神动力。

3、灵敏多样的育人方法为德育义务的完成发明了前提。

高校德育贯串于大学生整个过程,表现于进修,科研、劳动、生涯各个方面,因而,也要求多种方式予以表现,除系统的思维人品课和日常治理外,还健全了正常化、准则化的党团组织生涯、政策理论进修;举行业余党校;组织社会考寮和社会理论〔如大学生社区效劳队、喜欢心社、寒署很的“三下乡运动);发明了丰厚多彩的校园文明生涯(如墙报宜传、主题演讲、专题争辩等)。学生恰是经过多方式、多渠道参加,在获取常识的还怡情明志、熏陶情操,使自我从政治崇奉到日常行为都不时提高。

二、顺应时代开展,转换高校德育机制

主席在党的十四大申报中指出“科学提高、经济萦荣和社会开展从基本上说取决于进步劳动者的本质,培育多量人才,我们必需把教育摆在优先开展的位置,起劲提商全民族的思维品德和科学文明程度,这是完成我国现代化的基本大计。”变革开放20年来、特殊是90年月后,高校德育以较为齐备的体系体例、多条理的育人步队和多方式的育人伎俩,在进步学生的思维品德程度方面获得了可喜的成果,为高校的变革和开展供应了不变的内部情况。但跟着时代的开展和我国变革开放的不时深人,在我国体系体例转型期间,在新世纪降临之际、大学生思维人品也出现出异常复杂的状况,在中心价值观念仍占主导位置的还显示出多样化、实利化的价值追求,使德育内容不时扩展,义务日益艰难。因此,首要靠政工干部施行高校德育任务已越来越显得力气缺乏,固然如前所述我们的德育步队包罗了全校教职工在内,但因为缺乏详细的目的系统和约束机制,实践上德育任务更首要的是由党委指导下的政工干部来抓。而专职政工干部除班主任外,与学生接触有限,不免陷人就德育抓德育的狭隘圈子,影响德育任务的有用性。为了使高校德育任务与其他方面任务严密连系起来,探究高校德育体系体例立异,真正扩展德育主体已是一项非常紧迫的义务。应由党委指导下的政工干部担任制向党委一致布署下的校长及行政系统施行为主的德育治理体系体例转换。这一转换首要由以下因家决议:

起首,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度有关方针、政策的需求。树立和完美在党委一致布署下的校长及行政为主施行的德育治理体系体例是党和国度面临新的情势开展对高校变革而提出的一项主要行动。《中国通俗高级黉舍德育纲要》指出:“德育任务要在党委的一致布署下,树立和完替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施行的德育治理体系体例,校长对学生的德智体具体担任。”“全体教职工负有德育任务的贵任。”“黉舍要高度反视和充沛发扬教员的育人效果。’“黉舍的各项治理任务都应与德育任务严密连系,使之成为学佼德育的孟要路子。”《中国共产党通俗高级黉舍签层组织任务条例》也指出“思维政治任务要严密围绷黉舍的变革和开展,亲密连系教育、科研、行政治理等各项任务,接纳各类方式进行。”明显,这里已明白提出了商校德育施行是校长及行政系统的义务,是广阔教职工义无反顾的贵任,而不独自是政工干部的贵任。把这一决议计划落实到详细任务之中,不只有助于实在增强和改良高校德育任务,使之从内容到办法及步队建立各方面都获得改良,并且会大大进步高校的人才质量,然后推进整个高级教育事业的开展。

其次,是深化商等教育变革,顺应新的人才培育形式的需求。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高级教育变革已大致阅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78--1982年,是从的毁坏中拨乱归正和恢复开展;第二阶段是1983-1991年,是在高级教育加快开展的还进行了体系体例变革和教育变革的探究阶段;1992年以来,是高级教育变革深化阶段,已明白提出了“体系体例变革是要害,教育变革是中心,教育思维和教育观念变革是先导”的总体思绪。目标在于培育具有丰厚的科学常识、较强的实践运用才能和不变.安康的身心本质的现代化建立人才,这也是跟着现代科技开展,面临诸多全球问题而提出的世界性话题。我国高级教育正面对粉从应试教育到本质教育的改变。比来.中共中心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变革,具体推进本质教育的决议》中指出:“施行本质教育,必需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一致在教育运动的各个环节中”,“各级各类黉舍必需愈加注重德育任务”,“进一步改良德育任务的方法办法,离德育于各学科教育之中”。对在具体推进本质教育进程中的德育任务提出了更高更详细的要求。“索质就是做人”,常识是根底,没有丰厚的常识,就不成能有很强的才能和很高的本质;才能是在必然常识墓础上经由培育和练习,并在理论中磨炼构成的实践技艺;本质是把从外界取得的常识技艺,内化于人的身心,升华而构成不变的质量和素养。三者是不成切割的全体,也是我们德智体具体开展的教育方针在新情势下的详细显示。强调从常识、才能、本质的角度来组成人才的培育形式无疑更具有时代特征,也是我们变革教育内容和课程系统的前提。这一墙养形式的理论也必定是综合的,它表现在高校教育、科研、治理、效劳各环节之中。因而,以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施行德育义务与这一人才培育形式更相顺应。再次,是处理学生实践问题,进步德育有用性的实际需求。当时大学生正面临着的是开展的时代、开放的情况和变革的实际,而大学生较之小学生、中学生对校外世界怀着更激烈的调查和参加愿望。因而二在覃革开放进程少生长起来的大学生们在富有时代精力,认同中心价值观念,显示较强的竞争、参加认识的还也极易受市扬经济负面效应、西方本位主义价值观念等消极因索的影响。如现阶段一些学生政治信心模栩,块乏集体主义精力,小我名利思维较孟,测验故弄玄虚。行为举止不敷文明,甚至有的打斗斗殴,抽烟酗酒笋。这使高校德育内容添加,难度加大,也要求更多的力f投入。固然我们素来也强调对大学生的思维教育要上下合力。齐抓共管,但在原有体系体例下,“党委抓德育”、“行政抓智育”已成为一种思想定势,成了一种商定俗成的任务职责划分。使高校德育在实践运作中首要成为党委线下政工千部的“专利”,德育任务有时被看成了学生思维间题的“救火’任务。然后无视了学生思维人品的构成规则,难以将正神的标准要求内化为学生的心思需求,构成不变的价值追求,盲目调适小我与他与社会的养系。为此,更新高校德育体系体例,真正做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已显得,也是变学生被动承受为自动接收的实际选择。

三、树立和完美党委一致布署下以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

施行的德育治理体系体例秀要处理的几个问题

1、从离校的基本义务动身看法位育任务与黉舍其他任务的一致性.以走出就德育抓德育的小圈子。

高校的很本义务是培葬社会主义的优异建立者,人才的思维品德本质和科学文明本质若何,关系到我国杜会主义现代化目的的可否完成。高校又是社会主义精力文明的窗口,高校师生的思维品德程度和相貌既受社会影响,一还又表现着时代偏向,对全社会起粉孟要辐射和示范效果,要完成这一基本义务,提商大攀生思维人品,.仅靠政工千部是远远不敷的。必需发扬校长及行政系统的组织协调功用,把教育、科研、治理、后物效劳同思维政治任务严密连系起来,而且把德育任务纳人高校的办学体系体例、治理体创及其运转机制的革新之中.纳人到高校党的建立和精力文明建立之中。然后在看法和理论上真正从黉舍全体任务的离度来看法、规划,走出以往就德育抓德育的狭隘圈子。当前,商校正在进行面向21世纪的教育思维革新、教育内容和教育系统的调整,倡议大学生的文明本质教育,德育在个中据有非凡位置,是深化教育变革的一项不成无视的主要内容。

2、明白党委和校长的职资.提离政工干军队伍紊质.以防止原有抽育步队的两化。

提出高校德育要在党委一致布署下以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施行的治理体系体例,并不是指高校德育任务由本来的党委抓酿成行政抓,而是德育施行主体的扩展。党委和行政都负有德育职贵,只是详细义务分歧。党委是德育任务的指导中心,首要是依据情势开展的需求和党在新期间的主要义务,连系实践一致研讨必然期间内德育任务的目标、义务、内容、办法,制订思维政治任务的目的系统。校长首要是负贵落实与施行,把德育任务融人黉舍各方面任务之中,将思维品德教育与科学文明教育严密连系起来,做到“两手抓”,“两手硬”,真正表现校长对学生德智体具体负贵。因而,树立和完美新的德育体系体例既不是党委包办行政,也不是行政替代党委,更不是要作废原有专业政工干军队伍。政工干部是商校思维政治任务的专家,是学生日常思维行为的治理者,对学生德育任务负有更直接的贵任。在倡导全体教职工参加德育任务的还必需增强专业政工干军队伍建立,要害是进步步队本质。增强进修和磨炼,要求既有优秀的质量和崇高的情操,又能深入地掌握德育任务的规则和特点,进步德育任务的治理才能。

3、确定目的系统.强化“三全育人”气真正构成齐抓共管的任务格式。

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篇2

一、首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意义与影响重大

《世界教育信息》:从城市发展与国家发展的双重视角来看,您认为首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具有怎样的意义与影响?

桑锦龙:2015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启动“十三五”规划编制的关键时期。在这样一个具有承前启后意义的重要时期,立足北京实际,全面分析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形势,对于明确新的历史阶段首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和重点任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总体而言,我认为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关于首都工作的指示,准确把握新时期北京作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城市战略定位,围绕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战略目标,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内推动改革是“十三五”期间乃至更长一段历史时期北京现代化建设的主线。特别是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调整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等全局性、战略性任务,必然会对北京市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建设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全面准确地认识高等教育在北京市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在坚持和强化首都核心功能的进程中更好地发挥高等教育的作用就成为研制北京市“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对此,我个人有以下几点初步认识。

第一,丰富多样的高等教育学习机会既是北京的城市特征和比较优势,也是市民最为关心的民生福祉之一。作为中国大陆地区最重要、历史最悠久的高等教育中心之一,北京丰富多样的高等教育资源、人才济济的高等教育机构、充沛的新增高素质劳动力储备、发达的高等教育服务业都已经成为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城市竞争力的核心因素,也是市民最为关心的民生福祉之一。

第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关系到北京市能否率先形成科技文化创新“双轮驱动”的发展格局、建设“高精尖”经济结构的大局。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首都经济增速正从两位数的高速增长转变为个位数增长,第三产业主导地位不断强化,科技文化创新“双轮驱动”和建设“高精尖”经济结构将成为“十三五”期间首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这就迫切需要高校更好地发挥知识创新、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和文化引领功能,为首都经济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奠定基础。2013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对148个国家的专利申请进行追踪后得出结论:美国仍然是全球最大的创新国家,其专利申请占全世界总量的27.9%,主要由大学助推。与此相比,我国大学的贡献较小,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在教育机构的申请人排名中分别为第14位和第21位。这说明,加快建设高水平大学与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是相辅相成的,应该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提升首都高校支撑北京市经济转型升级能力。

第三,北京市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对我国实现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的战略具有重大影响。“十三五”时期也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决定性进展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我国加快经济转型,尽快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局面,稳步实现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这显然对首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目前,全市普通高校共有89所,占全国普通高校总数的4%,其中中央高校35所,占全国的1/3;“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8所、“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6所,各占全国的1/5。可见,北京市在全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全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四,需要强调的是,拥有高度发达的高等教育体系也是世界各国首都的普遍特征。综观伦敦、巴黎、东京等一些发达国家的首都,可以发现它们通常也是本国教育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和高等教育中心,具有市民普遍受教育程度高、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发达、高等教育资源密集、高校具有强大的知识创新能力、高等教育对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支撑能力强、教育国际化程度高等特征。这提醒我们必须充分认识高等教育在坚持和强化首都核心功能中的重要作用。

二、首都高等教育改革挑战与机遇并存

《世界教育信息》:“十二五”期间,北京市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取得了哪些成就?

桑锦龙:“十二五”以来,北京市积极促进各级各类高校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在专业课程、实践教学、师资队伍、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等教育教学关键环节持续推进改革并取得明显成效。特别是近两年来,北京市积极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努力实现在京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共建共享,重点开展了以“北京学院”为代表的机制创新探索,实施由“双培计划”“外培计划”和“实培计划”组成的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此外,北京市还努力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积极推进高校国际交流合作并取得了重要进展。简言之,我认为“十二五”期间首都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科技创新能力、社会服务水平等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相关资料显示,北京市高等教育毛入学率(18~22岁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比率)已经达到60%,高考录取率连续三年保持在80%以上,每10万人口中在校大学生人数就达5311人,主要劳动年龄人口中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比率达到37.75%,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4.5年,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年参与率达60%。可见,北京市高等教育各项指标在全国保持领先地位。

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篇3

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了学校德育工作的任务、原则等,并将全面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作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把坚持学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学校的中心任务,把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抓好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纪律和法制教育,作为学校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是当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指导方针。

加强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是党给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了我国教育的方向,即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并指出:"毫无疑问,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还指出了"十年来,我们的最大失误是在教育方面,对青少年的政治思想教育抓得不够。"同志也指出:"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几方面都得到发展。"同志更充分地指出了"抓好教育和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工作,直接关系到我们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能否取得成功,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取得成功,大家都要从这样的高度来认识问题,开展工作。"由此可见,加强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工作,历来都是我国十分重视的重大问题,是我党的一贯主张。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重视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鲜明标志,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人才的重要保证。纵观历史,我们不难看出,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和远见卓识,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殷切期望。作为学校,我们必须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培养更多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复合型人才。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是党给学校在新教育形势下的重要任务和战略任务。面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现状,面对国际国内的新形势下,各种腐朽落后、丑恶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在一定期限内将会继续散发着影响;国内外的敌对势力正在趁我国的改革开放之际,加紧思想灌输,同我们争夺青年一代,以实现其在中国''''和平演变''''的愿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和社会上种种丑恶现象给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了很多负面的影响,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率的日益攀升就是最直接的证明。

在新形势下,切实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好学校德育教育工作成为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针对青少年学生出现的各种情况,对学生开展广泛的德育教育,包括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教育等,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增强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提高学生对"真、善、美"的鉴别能力,培养学生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在思想上形成坚定的理想和信念,将满腔的热忱转化为学习的动力,从而成为祖国建设的真正接班人。

二、端正思想,以德育为首,将学校德育教育摆在首要地位

同志曾指出:"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也说:"道德普遍地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我国的教育方针指出:"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学校,其目的是培养祖国建设的接班人,因此,必须把学校德育工作放在学校教育工作的首要地位和重要地位,克服重智育、轻德育;重升学、轻素质;重结果、轻过程的思想。要切实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改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现状,就必须做到:

1、领导重视,将德育工作放到学校工作的首要地位。

学校领导班子,特别是校长,要重视学校的德育工作,将学校德育工作放到学校的首要位置,体现出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合理构建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和德育工作网络模式,制定相应的德育工作管理制度,制定学生德育教育序列化实施方案,把德育工作摆到学校工作的日程上来,通过合理安排德育和智育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形成多渠道、多途径、多方式的德育合力网络,优化学校德育环境,注重对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通过校园环境文化向学生传递德育教育信息。只有通过领导重视,才能保障学校德育教育的首要地位和多渠道途径,也才能体现学校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2、全员参与德育教育,保障德育工作顺利开展。

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同时也是一项宏伟的工程,要想培养出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仅仅有领导的重视是不够的,还要有一批高素质的教师。邓小平同志将教师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仅是指要具有渊博的知识,更要有过硬的政治素质。"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这是小平同志对教师作用的概述。"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这是同志对教师的期望和要求。从学校教育来说,教师是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在大德育观念的引导下,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起着主导性的作用,因此,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必须要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做到德育工作的全员性。具体说来,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①加强政治学习,通过学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学习马列主义思想以及三个代表的思想精髓,学习中央八号文件有关精神,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和大德育观念意识。②建立健全科学的评价机制,把教师的育人水平、政治素养以及师德行为作为评价教师的重要内容,与教学成绩等同起来,在注重教学成绩的同时,注重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成果,而不是单一的以学生成绩评定教师优劣。③树立教师正确的教育观和人生观,提倡教师的无私奉献精神,确立教师中的典型形象,并以此作为教师和学生学习的典范,体现教师的表率作用和"蜡烛"精神。④推行德育"教师首任制"。树立"德育无小事,事事育人;德育无闲人,人人育人"的思想,通过教师首任制的推行,贯彻"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这一思想,真正做到全员育人。

3、合理利用教育资源,做到全程育人,提高德育工作效率。

教育是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的。尤其是作为德育教育,应该随时把握教育的时机,推动德育教育。通过教师有目的的组织,使学生在课堂上、活动中甚至在游戏中,受到感染,潜移默化。首先:将德育活动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去,通过学科知识的教育,向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其次,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社会实践活动,要体现出活动的设计意图和思路,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认同、内化德育教育的内容,从转变自己的行为。最后,通过校园文化传递德育信息。校园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场所,通过有意识的对校园环境文化氛围的营造,创设优美的教育环境,让学校的一草一木甚至是每一壁墙都成为德育教育的阵地。要使德育教育在润物无声中进行,使学生素质在日常生活中逐渐提高,这样的德育教育才是合理的德育教育,也才能体现出德育工作实效。

三、以教学为中心,发挥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增强育人的实效性

《若干意见》中指出:"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必须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地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纳入中小学教育的全过程"。这也就是我们平时提出的"以德育为首,以教学为中心",也就是要求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在把德育工作放在首要地位的同时,更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全面推进学校德育教育工作。

1、以课堂为阵地,在学科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元素,也是德育教育的主要渠道。而课堂教育中的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中最基础,也是最根本的育人工程。在课堂教育中,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从语文、政治到历史、地理,众多的学科内容中渗透着不同国家、地区、民族和时间段的多种多样的精神粮食,对学生的成长有着积极的作用。课堂教育的组织者--教师,是德育教育的具体实施者,在教学过程中,以教材作内容为德育教育的切入点,将学科教育与德育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相关内容,通过有意识的诱导,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学习学科知识的同时,从政治、思想、道德、法纪、心理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增强教师育人观念,在推行德育首任制的同时,强调学校教职工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人人都结合教学工作,把课堂教学作为德育教育的主渠道,长期不懈地抓好德育教育工作。

2、以实践活动为基础,在实践中推进德育教育。

学校教育是多形式的。作为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形式之一--社会实践活动,是推进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手段。"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上好实践课,首先要求指导教师要以德育内容为中心,围绕中心设计活动;其次,要求设计的活动具有可操作性,感染性;最后,活动的组织要有序。总的说来,就是要通过活动让学生受到感染、得到启发。一次好的主题班会课,可以让学生热情高涨;一次生动的小品演出,可以让学生哽咽在喉;一次有序的社会实践,可以让学生得到深刻的启发……因此,以实践活动为基础,有利于学校推进德育教育工作。

3、搞好德育主题教育活动,有目的、有针对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德育主题教育是实现德育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在学校德育教育活动中,按照序列化的要求,将学校德育教育工作分解为若干主题教育活动,并结合上级有关要求和精神,通过树立一个德育教育的主题,并围绕这个主题开展有针对性的德育教育活动,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的完善和发展。比如:利用好"校风建设活动月"主题活动,搞好学校三风建设,利用"民族精神教育活动月"主题活动,灌输爱国主义、民族传统精神等。

四、抓好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协调,发挥家庭教育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也好了,家长有"望子成龙"的心情,希望子女能够受到更好的教育。作为学校部门,应该把家长希望子女成才的迫切愿望、教师教书育人的心情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全面提高青少年的素质。这是同志对学校教育提出的希望。作为学校,应该理解家长的要求和想法,但同时,更重要的是要指导家长正确教育下一代,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与学生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主要通过以下途径来体现:

1、抓好家长学校工作,做好学校与家长的协调沟通工作。

一方面,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高,但是他们对孩子的教育方法却不一定都是正确的。另一方面,由于家长不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而学校也不了解学生回家后的表现,造成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脱节。要理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渠道,可以通过建立家长学校的途径,由学校组织学生家长,进行定期的交流与学习,让家长认识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其实,家长总是希望自己的子女品学兼优,能力出众,这些想法与学校德育工作的目标是一致的,学校在教育活动中与家长建立信息沟通的渠道,就可以避免出现"双方目的相同而手段各异,造成受教育者茫然不知所措,最终收效甚微"的现象。同时,通过家长与学校的沟通,互相了解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在家庭的情况,有利于学校实施德育的针对性教育,也有利于家庭针对学生出现的特定情况进行专门的教育与沟通,从而促使学生改正错误。因此,开展好家长学校的教育,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衔接,围绕学校与家长的共同目标,对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2、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让家长主动参与到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中来。

家长学校是学校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的主渠道。但仅仅限于沟通交流,远远达不到德育工作的要求。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让家长主动参与到对学生的教育工作中来,是德育工作实效性得以保障的基础。要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就要让家长参与到学校的德育活动中来,协助学校进行德育教育工作。①让家长走进校园。除了家长学校开课期间,在其它时间,将家长请到学校参加观摩活动,让家长在观看活动过程中发现自己子女的优缺点,从而引起重视,增强其育人的责任感。如在学生艺术节活动、体育运动会、军训汇报表演等活动中,邀请家长到校观摩,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利于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加以准确的定位,从而进行针对性的教育。②让教师走进家庭。通过教师的家访活动,将学校德育带入家庭。组织教师定期进行家访,使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要求,也使学校了解家庭的教育情况等。通过学校、教师、家长的督促,促进了学生的自控能力、自理能力的提高。③让学生走出校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学生中成立志愿者服务队,进行环境保护活动、学雷锋活动等活动内容,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指导,切实加强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切实开展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但它也是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作为德育教育工作者,我们任重而道远。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不仅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在学校教育中,面对全体学生广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培养出更多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的品学兼优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建设的若干意见》。

[2]《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日报社。

[3]《中小学教育管理》,主篇:贺乐凡,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4]《选集》人民日报社。

[5]《关于教育的谈话》。

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篇4

[关键词]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设计;理论;探讨

财政部于2009年8月10日和8月12日,分别颁发了《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两个征求意见稿,并拟于2010年执行。笔者对即将出台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在设计中的若干理论问题进行探讨。

一、关于财务目标

2009年8月10日,财政部公布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则》)中没有明确提到财务目标,但它贯穿于《规则》的始终,如开始的财务管理原则、财务管理任务以及最后的财务评价指标设计,因此,这是《规则》和《高等学校财务制度》(以下简称《制度》)设计首先要明确的问题。

(一)事业单位(以高等学校为例)财务目标“最大化”的几种表述

财务目标,也称理财目标,是指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财务系统内部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要达到或追求的境界或目的。它是财务主体理财活动的出发点与归宿点,具有导向功能、约束功能和评价功能。因此,它是财务理论框架的逻辑起点,是财务理论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财务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是财务理论结构中的基本要素和最高层次。正确认识和确立财务目标,不仅是财务理论研究的客观需要,而且是理财实践和评价财务指标的重要标准。

财务目标的确定取决于财务主体的价值导向,如企业的财务目标虽有很多表述,其中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或企业价值最大化等目标最具有影响力和代表性。那么,事业单位(以高等学校为例)的财务目标是什么呢7

1.高校价值最大化。林国泉(2006)认为:“高校财务管理目标应选择综合办学实力最大化、学校综合价值最大化。”黄兰霞(2008)认为:“在目前的新环境下,高校财务管理目标应以高校价值最大化为目标。”

2.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最大化。张海兰(2005)认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是高校财务管理的永恒目标。”李永宁(2006)认为:“高校整体财务管理目标已由过去单纯强调社会效益最大化转向追求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最大化。”

3.投资效益最大化是高校财务管理的首选目标。曲岭(2003)和张海兰(2005)认为:“投资效益最大化是高校财务管理的首选目标。”

(二)高校财务目标“最大化”的评述

1.高校财务不能以“综合办学实力最大化”为目标。高校“综合办学实力”包括办学条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校声誉等一级指标,“办学条件”包括学生、教师和物资资源等二级指标,财务指标仅是物资资源之一。“综合办学实力”是全校所有工作的综合目标,因此,不能作为财务目标。

2.高校财务不能以“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最大化”为目标。我国党和政府文件中的提法是:“把全部经济工作转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要“始终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全部经济工作的中心”,“必须在提高经济效益上下功夫”。我国著名财务专家王庆成(1999)指出:“提高经济效益或经济效益最大化可以作为理财目标的总思路,却不能作为理财目标本身。提高经济效益或经济效益最大化,作为一种定性的要求,无疑是合理的,然而却缺少可操作性。它不能进行计量,经济效益本身不是具体的经济指标,它需要借助于一定的经济指标来加以表现,与此相联系,对它也难以进行控制,难以追溯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此外,张海兰的“保证高校财务状况正常化是高校财务管理的基本目标”,也无法计量和评价。

3.高校财务不能以“投资效益最大化”为首选目标。众所周知,收益与风险是一块硬币的两面,收益大伴随着风险大。投资效益最大,则投资风险最大。这也是教育部多次强调高校控制投资的原因。

4.不能以“最大化”为目标。没有“最大”、只有“更大”,本文拟采用“更大”、“更小”或“更低”的提法。

(三)《高等学校财务规则》设计中财务目标的定位

在企业财务目标中,笔者倾向“企业价值最大化”或“企业价值更大化”的提法;在高校财务目标中,笔者倾向总体目标为“高校价值更大化”。但具体目标则为:

1.教育成本更低化。oeCD《刻不容缓:确保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未来――“高等学校财务管理与治理”项目成果报告(2004)》认为,大学财务可持续发展的第二个内容是成本回收。该报告指出:“回收全部经济成本在很多国家都被作为一个政策目标。”“懂得并收回成本处于财务可持续能力建设的中心环节。如果高等学校的每一项主要活动(作业)都能产生足以涵盖其全部经济成本的收入,则学校的财务能力是可持续的。”

美国高校CFo的一个重要职责是限制成本。威尔斯利学院首席经营官威廉姆・S・里德指出:“当你去问任何一位首席财务官,是什么事使他或她在夜里失眠,那么你很可能会听到他或她激动地讲述成本限制的事情。首席财务官们在他们极少的睡眠中还被下面的这些问题纠缠不休:来自于限制学费增加的压力;公众对高等教育成本的关注;对于财务资助需求的增加和净学费收入的相应下降;在远程教育方面,教育范式转变的可能性;在课堂上提供更多技术的压力,这些只是一部分问题而已。”

2.投资风险更小化。高等学校是非营利组织,《高等教育法》第二十四条规定:“设立高等学校,应当符合国家高等教育发展规划,符合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不得以营利为目的。”高校财务活动以教学、科研收支为主要业务,也可以在避免风险的前提下从事投资活动。2000年9月至2001年8月,某重点大学因不慎投资股票损失至少3700万元。因此,教育部于2007年8月29日召开的“加强高校管理,进一步治理商业贿赂”视频会议上。强调:“高校不得从事股票投资和其他风险性债券投资”。

二、关于财务管理体制

2006年12月4日,财政部公布的《企业财务通则》(以下简称《通则》)第二章为“企业财务管理体制”,1997年6月23日,财政部和国家教委印发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第二章为“财务管理体制”,但《规则》却未提到“财务管理体制”。之所以强调财务管理体制,主要是明确总会计师在财务管理体制中的地位。

(一)设置总会计师是政府30年来的一贯主张。在《规则》和《制度》设计中应在“财务管理体制”中明确总会计师的岗位

据笔者考证,明文规定设置总会计师的文件有14个。

1.1979年11月22日,在教育部颁发的《教育部部属高等学校实施细则》中,第十四条规定:“凡设立一级财会机构的高等学校,根据工作需要,一般应当设置总会计师,建立总会计师的经济责任制。其职位相当于副校(院)长级。”

2.1982年1月11日,在财政部转发的《教育部部属高等学校财务管理试行办法》第五条指出:“部属高等学校应当建立在校

(院)长领导下的以总会计师为首的经济责任制,由总会计师协助校(院)长全面领导学校的各项财经工作,并负责处理学校日常财经方面的重大问题,实行‘一支笔’审批财务开支的制度。”

3.1985年1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和业务主管部门可以设置总会计师,总会计师由具有会计师以上技术职称的人员担任。”1993年的《会计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和业务主管部门可以设置总会计师。”1999年10月31日的《会计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国有的和国有资产占控股地位的大、中型企业必须设置总会计师。总会计师的任职资格、任免程序、职责权限由国务院规定。”但是,99版的《会计法》没有了“事业单位”。

4.1986年10月15日,国家教委、财政部颁发的《高等学校财务管理改革实施办法》第三条指出:“高等学校应根据《会计法》和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在校(院)长领导下的,以总会计师为首的经济责任制。总会计师协助校(院)长全面负责学校的各项财经工作,实行‘一支笔’审批财务开支的制度。”

5.1987年10月28日,国家教委了《高等学校总会计师工作试行规程》,这是专门规定“高等学校总会计师”的法规,它全面系统地规定了总则、职责、权限、任免、奖惩、附则,共分六章三十条。

6.1988年12月10日,国家教委印发《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试行)》第十二条规定:“规模较大的高等学校,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有关规定设置总会计师,实行在校(院)长领导下的以总会计师为首的经济责任制。总会计师的任免,应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7.1990年12月31日,国务院的《总会计师条例》第二条规定:“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设置总会计师;事业单位和业务主管部门根据需要,经批准可以设置总会计师。总会为师的设置、职权、任免和奖惩,依照本条例的规定执行。”

8.1991年4月8日,国家教委、财政部印发《高等学校“八五”期间财务工作的若干意见》第一条第二款指出:“加速推行校(院)长领导下的总会计师经济责任制。‘八五’期间高等学校的主管部门应与学校一起积极选拔和培养总会计师。规模较大的高等学校要在1995年前配备完毕。总会计师统一领导高等学校内部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并作为“八五”期间高校财务工作的重点。

9.1991年10月29日,国家教委、财政部了《关于高等院校贯彻

10.1994年11月17日,国家教委了《关于当前国家教委委属高校财经工作中几点意见的通知》,其中第二条规定:“委属高校日常财经工作原则上坚持实行校(院)长领导下的总会计师经济责任制,没有设置总会计师的,必须建立以校(院)长为首的经济责任制。”

11.1996年6月17日,财政部印发《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第九条规定:“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业务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法律和国家有关规定设置总会计师。总会计师由具有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担任。”

12.2000年6月12日,教育部、财政部颁发了《关于高等学校建立经济责任制、加强财务管理的几点意见》,其中规定:“建立健全各级经济责任制,首先必须建立健全校(院)长经济责任制。……除按规定建立健全校(院)长经济责任制以外,高等学校必须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按校内管理层次分别建立起总会计师或主管财务工作的副校(院)长、财务处长、二级单位财务负责人和基层财务人员等若干个层次的各级经济责任制。一级管好一级,一级带动一级,一直抓到每一个基层经济单位。经济责任制的内容应贯穿于高校财经工作的全过程。”

13.中共教育部党组于2005年8月31日了《关于贯彻落实的具体意见》,其中第七条规定:“2005年至2007年,全面推行对直属单位、直属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积极推行直属高校总会计师制度和会计委派制度。”

14.2007年1月15日,教育部和财政部了《关于“十一五”期间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其第八条指出:“规模较大的高等学校按国家有关规定经批准可以设置总会计师岗位,协助校(院)长全面领导学校的财经工作,直接对校(院)长负责。……高等学校总会计师的任职条件除符合《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总会计师条例》规定外,还应具有财经、管理类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必须全职从事学校财经管理工作。高等学校总会计师纳入高校领导干部管理。按副校(院)长级干部配备。凡设置总会计师的学校,不再配备与总会计师职责重叠的副校(院)长。”

2010年2月28日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第五十八条规定:“在高等学校试行设立总会计师职务,提升经费使用和资产管理专业化水平。公办高等学校总会计师由政府委派。”

但是,据笔者调查,全国公办大学按2263所计算,设置副校级总会计师的不足1%。

(二)高校设置总会计师的思考

1.完善和健全财务管理体制的需要。(1)完善两个“体制”的需要。国家教委在颁发《高等学校总会计师工作试行规程》的《通知》指出:“高等学校实行在校(院)长领导下的以总会计师为首的经济责任制,是贯彻国家《会计法》,对现行财经管理体制进行的一项改革,也是完善高等学校领导体制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这项改革,建立以总会计师为专业主管的、纵横结合的经济管理系统,对改善学校财经管理,提高办学效益,促进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意义。”这里提到“财经管理体制”和“高等学校领导体制”。(2)健全经济责任制的需要。教育部和财政部非常重视高校经济责任制的建设,曾专门《关于高等学校建立经济责任制、加强财务管理的几点意见》的文件,指出:“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制的核心是将权利和义务相结合,使各级领导、各有关部门在经济工作中既要按规定行使权利,又必须按规定履行责任。”笔者注意到,1990年前的总会计师文件提法为“总会计师为首的经济责任制”,如不设总会计师,就成为一个没有“为首”责任的经济责任制;1990年后的提法为“校(院)长领导下的总会计师经济责任制”,发达国家的校(院)长的首要任务是财务(筹资)功能,我国的校(院)长首要任务是当好称职的院士和学科带头人,因此,高校的经济责任制离不开总会计师。

2.高校的经济活动比企业更为复杂。有人认为,高校的经济活动简单,不需设置总会计师岗位,笔者认为,高校的经济活动比企业更为复杂。闵维方教授在2003年就指出:“大学是一个高度异体化的组织,其复杂程度不亚于一个跨国公司。”oeCD(2004)的项目成果报告也指出:“如今的大学已不再像过去几百年里人们所熟知的那样:一块安静的地方,教授们悠闲地开展着教学或研究工作、思冥宇宙万物。如今的大学已经成为一项庞大、复杂、需求多元、充满竞争、需要持续大规模投入的事业。大多数高等教育机构都不是商业机构,不过许多正变得越来越像企业。在很多方面,管理高等学校要比管理企业复杂得多,而且必须因‘校’制宜。”

笔者曾在1993年就提出过“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比工业企业财务会计更为复杂”的观点。文中提到“事业单位的成本计算比工业企业更为复杂”“事业单位的服务定价比工业企业更为复杂”等论点。时至今日,教育成本、医疗成本,教育收费标准,医疗收费标准难以确定,就是例证。

此外,《通则》在“企业财务管理体制”中要求建立财务决策制度、财务决策回避制度、财务风险管理制度、财务预算管理制度,分清出资者与经营者的财务管理职责,这也是《规则》与《制度》设计应借鉴的。

三、《规则》与《制度》设计有关问题的探讨

(一)关于财务管理要素

《通则》没有从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这六个会计要素出发,却明确了资金筹集、资产营运、成本控制、收益分配、信息管理、财务监督等六大财务管理要素,并结合不同财务管理要素,对财务管理方法和政策要求作出了规范。《规则》基本上从原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五个会计要素出发,明确了收入管理、支出管理、结余管理、专用基金管理、资产管理、负债管理、财务监督七个方面。笔者对《规则》与《制度》设计的建议如下:

1.重视信息管理。200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制定了《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2009年4月12日,财政部颁发的《关于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指导意见》第二条“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目标和主要任务”中规定的目标要求是基本实现大型企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与经营管理信息化融合。进一步提升企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规定的主要任务要求是推进企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主要是会计基础工作信息化,会计基础工作涉及企事业单位管理全过程,只有基础工作信息化,才能为企事业单位全面信息化奠定扎实的基础,建议利用会计信息加强财务管理,建立财务预警机制和建立健全企业财务评价体系。

2.加强费用管理。2009年8月12日,财政部颁发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将会计要素的“支出”改为“费用”,并采用修正的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基础,《医院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则采用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基础,这需加强费用的核算与管理。

3.强化财务监督。《通则》第七十二条、第七十三条、第七十四条、第七十五条、第七十六条规定了违反《会计法》和《通则》的处罚,而1997年6月23日,财政部、国家教委印发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和《规则》只作了一般规定。建议增加违反《规则》的处罚,加大处罚力度,降低违法成本,达到第一条规定的“规范事业单位的财务行为,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和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障事业单位健康发展”的宗旨。

(二)关于财务风险

《通则》强调财务风险有第十条、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九条、第三十条、第三十一条、第四十七条、第六十三条,共七条。《规则》只有三条,如第四条“防范财务风险”,第四十六条“建立负债的风险控制机制”,第五十三条“财务风险指数”。其实,高校的财务风险已经引起政府、学者和媒体的重视,高校不仅存在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而且存在资产不实的运营风险。建议增加“建立财务风险管理制度”,“建立财务预警机制”等内容。

(三)关于与财政体制改革的衔接

财政体制改革包括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等方面,《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对财政体制改革有了较好的体现。财政与财务关系更为密切,《规则》只体现了部门预算与国库集中收付,建议增加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等内容。

[参考文献]

[1]林国泉.论高校财务管理目标定位[J].事业财会,2006(3)

[2]黄兰霞.论高校财务管理目标及实现路径[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11)

[3]张海兰.网络信息时代高校财务管理目标及其实现[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4]李永宁.高校财务管理目标的转变及实现路径[J].财会月刊(综合版),2006(14)

[5]曲岭.浅谈高校财务管理目标[J].泰山乡镇企业职工大学学报,2003(4)

[6]王庆成财务管理目标的思索[J].会计研究,1999(10)

[7]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高等教育管理项目办公室――英格兰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刻不容缓:确保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未来――“高等学校财务管理与治理”项目成果报告(2004)[J]辽宁教育研究,2005(9-10)

[8][美]露西・拉普斯基与玛丽・p・麦考文・莫克高校的财务运作(CFo译丛)[m]李正主译,王晖主校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3l-40

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篇5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第一任务教育本质

教育最关注的问题是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教育的目的和任务。高等教育虽不同于基础教育,但其教育的目的和任务仍是育人。高等教育育人的核心任务和要求是“学做人”和“学知识”。“学做人”的基本要求是人的全面发展视野下的人格健全,“学知识”的基本要求是掌握社会和行业需要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在高等教育的实施过程中,人格健全和专业知识两个方面的要求应先后有别,有所侧重。因为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和最终目标是培养出具有健全人格的人。只有具备健全人格素养,且具有先进文化知识的人,才是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学做人”要求教育主客体学会做人。一般而言,我们只重视塑造学生的人格和灵魂。实际上,教育者同样要接受“学做人”的再教育。因为正人先正己,做人是一辈子的事情。教育者首先应是榜样、表率,然后受教育者才会信服,才会接受教育。否则,所谓的“学做人”就只能是自欺欺人。

落实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首先是落实“学做人”,然后是落实“学知识”,二者都落实到位,才是完全育人,才是完成任务。在高等教育的众多任务中,育人既是根本任务,又是第一任务。而“学做人”是高等教育“第一任务”中的“第一任务”,这也是它的本质所在。

高等教育的“学做人”是塑造人的人格和灵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最终目的也是塑造人的人格和灵魂。实际上,高等教育的第一任务“学做人”主要是通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完成的。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完成高等教育第一任务“学做人”的主要途径和关键手段。

一、高等教育第一任务的本质

1.第一任务的本质是回归生命的本质。

人接受教育学习技艺、知识、更新观念,其目的是个人技艺能力的提高、个人得到发展,最终服务家庭、社会和国家。当个人的受教育程度已达到教育体制的最顶端,个人的教育何去何从?这个时候深化教育的本质认识很重要。教育本身和受教育本身,只是通过提高个人能力和知识传承这个手段,实现个人为家庭、社会、国家作出更大贡献的目标,但这不应成为最终目的。因为生命的本质决定了最终目的应该是自身修养的提高和人生境界的提升。

所以说,人接受教育学习技艺、传承知识,是教育的一个过程,仅仅是生命的一个阶段。当教育达到一定程度后,用什么维持和保障个人的操守,即接受道德的规范和法律的约束?那就应该是生命的本质。生命的本质与教育的本质是一致的。所有的教育最终要回归生命的本质,所有的教育都应为生命的本质服务。

2.第一任务是社会秩序的基础和保证。

一个国家的稳定繁荣,离不开综合实力的增强。一个社会的稳定,离不开社会细胞家庭的稳定,一个家庭的幸福安康离不开家风、家规,家庭成员的道德水准和经济基础。

社会秩序建立在国家与家庭的基础上。国家强大、家庭幸福、个人安康是良好的社会秩序的前提条件。良好的社会秩序凝练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凝聚成强大的家庭、民族与国家的自豪感、向心力与合力。

在家庭、社会、国家这个大群体中,人是构成这个大群体的基本个体和基础要素。个人的素质和思想水平会影响家庭的幸福、社会的稳定,个人的素质和思想水平就会直接决定家庭与社会的风气。所以,家庭也好,社会秩序也好,归根结底,还是要重视和培养社会个体的素质和思想。

大学生是社会个体中比较特殊和重要的存在。因为他们要接受高等教育,并且完成社会化的过程。也就是在进入社会之前,要接受国家的意志,社会的要求,道德的规范,法律的约束,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这个社会化过程和高等教育塑造人的过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高等教育的对象是社会成员中比较特殊的一个群体。这个群体中的个体是知识分子,能够在影响社会、改造社会、发展社会的过程中,发挥重要而巨大的作用。所以,高等教育对这个群体本身的教育和群体中的个人的塑造显得非常突出。

高校教育要求教育主客体“学做人”,积极塑造师生的人格和灵魂,遵守社会道德和规范,维护社会秩序,需要经历由道德―法律―法律和道德并重―道德的这样一个过程。良好的社会秩序需要高度的道德自觉,道德自觉的形成需要规范强制约束后养成习惯。道德和法律是塑造人的两种要求,是规范社会秩序的两驾马车。当道德的约束力不能很好地显化作用的时候,法律就要规范社会行为和秩序。当社会成员形成道德自觉,法律在规范社会行为和秩序中的作用反而不明显了。所以,在一定时期,仅仅强调道德是不够的。同样的,在社会转型期,完成高等教育第一任务“学做人”,仅仅强调思想道德的约束是不够的,还需要加强法治教育,用法律的硬性规定约束行为,养成符合社会秩序的行为习惯,久而久之,道德自觉形成,就会内化成大学生的道德信念。这个过程会有阵痛,但是会带给我们一个思想道德高尚的合格人才,一个幸福的家庭,一个稳定的社会,一个强大的国家。

3.第一任务是意识形态的要求。

第一任务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是从国家层面对个人提出的要求,也可以理解为国家对个人实施教育的目的。国家实施教育,培养合格人才,必然要求个人接受国家的意志,服从国家的意志,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意识形态的教育和要求。这是任何一个国家都必须做到的,否则,国家意志无以体现,国家利益无从保证。

因此,个人接受教育,不仅包含接受知识和文化,而且包含接受国家意志,二者不可偏废。但在现实中,实现二者的统一,往往存在意识形态教育和文化教育的融合不够的问题。也就导致我们的教育虽然是知识文化学习多,意识形态教育也多,但是受教育者国家意识不强,国家意志体现不够。更有甚者是道德缺失,法律欠缺,最终累积成诸多的社会问题。

由此可见,完成高等教育“第一任务”需要经历一个比较长的时期。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我们最需要审视的就是我们的意识形态教育。意识形态源于国家政治,融于社会生活,但高于社会生活。也就是说意识形态不是脱离生活的存在,而是在生活中孕育,在生活中体现。因此,意识形态教育要和生活教育结合起来,纯粹的理论教育和观念灌输,这仅是一种知识的教育,知识教育有可能得到个人情感的认同,从而形成个人的意志,乃至上升成一种社会责任和国家意志。事实上,仅仅进行知识教育而出现这种情况并不多。可见,意识形态融于生活的教育有待加强,效果有待优化。

二、落实第一任务的主要途径和关键手段

1.落实、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研究和实践。

当前,高等教育落实“第一任务”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个主要途径。在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理论化、理想化、圣人化的特质,出现了远离人的主体性发展需要的倾向,主要表现为研究方式理论化,教育内容空洞,实践教学活动理想化,实践教学活动单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精神没有完全走进受教育者的生活世界,立德树人收效甚微,坚定理想信念任重道远。

立德树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立德树人首要解决的问题是塑造人的灵魂和人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教学活动都是围绕立德树人、塑造人格开展的。从这个意义上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一种深层次人格发展的教育。人格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教育者以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为媒介,对受教育者进行长期的培养、教育、熏陶、影响,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回归、融合于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并将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相结合起来,完善隐性教育模式和手段,落实隐性教育的要求和任务。

教育家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主要讲的是教育应以生活为中心。在网络时代,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也应以生活为中心,在坚持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同时,也要积极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研究与实践。事实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已经成为了一种新的发展趋势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途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最关键的还是要坚定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信念,让信息受众者内心信服虚拟信息,自觉树立信心、信念,坚定践行信念。高校要通过不断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建立和完善合理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机制,形成有效的机制合力,提高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2.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是对教育主客体灵魂的教育。一所高校,符合校情校史、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实际上是一种校园精神的体现和折射。它是一种文化积淀,能深入人的血液,影响一代又一代人。校园文化建设本身就是一所学校自身的文化传统、优良校风的凝练、传承、展示、发扬的过程。毫无疑问这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不可能有捷径,不可能一蹴而就。

深层次的思考是需要时间和空间的。因此,学校需要什么文化,学生需要什么文化,尤其是活动文化,高校应慎重思考和选择。活动文化的内容应是既系统化又有侧重点,由点切入,点面结合。点就是通过活动,给学生一个思考的引子,面就是给学生更大更多的空间思考。评价活动文化的成败,仅仅看活动当时是否轰动而论,很肤浅。开展文化活动,目的不是为了吸引眼球,捞取上位资本,而是活动育人。育人的过程,应是润物细无声。如果单纯说只有轰动才是成功,那么轰动就是一种功利、短视,无益于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应力戒。

高校应高度自觉地坚持大学文化信念和坚守大学文化品位,自觉担当起引领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责任。校园文化建设必须放置到社会文化的大背景中考虑。因为高校校园文化要符合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要求,体现时代文化的精神特质,紧跟文化发展趋势,反映社会主义文化的主题与精神。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互动,表现为个体与群体,个体文化与群体文化之间的接触、交流、碰撞与升华。但归根结底,是通过个体交往的行为文化实现。因此,校园文化实现对社会文化的引领作用,首要的是培养具有先进文化的个体,加强先进校园文化的建设,最终实现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协调发展。

3.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创新发展。

高等教育要遵循“认识―情感―信念―行为”的道德形成规律,并这种观念的指导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创新。因为道德的形成,需要一个完整的过程。而纯理论教学只是其中一个环节,不足以形成道德意识,坚定道德信念,践行道德行为。因此,高校有必要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方法。在授课过程中,与时事紧密结合的知识点,可以先组织学生实地考察、学习、思考,然后组织讨论,最后理论分析讲解。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把这种过程纳入“过程教学”建设与考核范畴,其考察、学习、讨论、小结等过程教学成绩,至少应占课程成绩的三分之二。这样,有理论有实践,而且更强调实践,有利于掌握知识,学以致用,形成道德意识,指导自己的行为,从而健康成长成才。

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篇6

针对《供应链管理》课程的特点、教学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首要教学原理可以突破该课程教学模式重构的关键点。基于首要教学原理,在《供应链管理》课程中以“聚焦完整任务”为宗旨,围绕着“激活原有知识”、“展示论证新知”、“尝试应用练习”和“融会贯通掌握”四个阶段进行教学活动,构建该课程的五星教学模式,可以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学习效能,有利于培养具有完整知识结构、较强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能解决实际供应链管理复杂任务的供应链管理人才。

关键词:

供应链管理;教学模式重构;首要教学原理;五星教学模式

1引言

目前,供应链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管理实践的前沿和趋势,也是管理科学研究的热点,代表了未来管理的发展方向,融合了采购管理、生产管理、财务管理、物流管理、市场营销等众多领域的内容,是经济管理类学生和管理从业者应该学习和掌握的内容。《供应链管理》已成为国内外各类商学院的热门课程。尽管《供应链管理》课程非常重要,但是该课程在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化、脱离实际,教学手段方法过于单一,考核方法单一,教学理念落后(唐中君和丁媛,2011),以传递信息代替教学,过于依赖媒体等问题,教学效能和教学魅力差强人意,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高。这就导致高校培养出来的供应链管理人才所具备的知识技能与企业实际需求相脱节。近年来一些高校教师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供应链管理》教学改革的方向,如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侯心媛,2011)、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李巍巍和唐凯,2009)、基于师生协同的教学(李静宜,2011)、基于体验式的教学(陈玲玲,2012)等教学理念。但是,这些研究往往只是一种教学理念在《供应链管理》教学中的浅层构思,没有形成系统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模式。

2《供应链管理》课程的特点

《供应链管理》课程有以下几个特点:(1)内容多、涉及面广,对学生的知识面要求高(杜志平等,2010)。《供应链管理》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多,涵盖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信息管理、采购管理、生产运作管理、物流管理等内容。以上每一个部分都是一个独立的应用领域,各自所要求的基础知识和教学方法都有差异。(2)应用性强、实践难度较大。供应链管理注重各类管理原理和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实际应用,但是学生却不可能为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而长时间在企业进行实践和实习,增加了学生理解、掌握和应用知识技能的难度。(3)面向任务。《供应链管理》的课程内容与一定的供应链管理任务相关,如供应链战略决策、供应链策略选择、物流系统、信息流系统、商流系统、资金流系统等课程内容都可以归纳成相对独立完整的任务,让学生去完成。(4)知识来源广泛。随着企业和社会对供应链管理关注度的提高,关于跨国公司和国内企业供应链管理最佳实践的新闻报道不断出现在互联网、报纸、电视等各类媒体中,为学生获得供应链管理知识提供了广泛的渠道。(5)知识更新快。从20世纪90年代到现在,国内外对供应链管理的研究逐步升温,研究成果逐年增加,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从1996年到2009年,该领域研究文献的数量从7篇增加到5362篇,增长了765倍(邓明荣和葛洪磊,2012)。

3基于首要教学原理的《供应链管理》教学模式重构

3.1首要教学原理简介当代著名教学技术与设计理论家、教育心理学家merrill(戴维•梅里尔)博士提出的“首要教学原理”(又称为“五星教学模式”)试图确定能够最大程度地有利于学习的任何教学产品的若干基本特征;是有效教学的各种处方(merrill,2001,2002)。首要教学原理以“聚焦完整任务”为教学宗旨,认为教学应该由不断重复的四阶段循环圈—“激活旧知”、“示证新知”、“尝试应用”和“融会贯通”等构成,共有五个原理(阶段)和15个操作要点,形成“结构—指导—辅导—反思”的教学循环圈(盛群力和宋洵,2008)。首要教学原理对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理论兼收并蓄,博采众长;不仅关注教学过程,更关注学习过程;将教学原理同教学设计模式结合起来;致力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效率和主动性;实施起来有很大的灵活性;是研究教学过程的新制高点(盛群力和马兰,2006;戴维•梅里尔,2007),是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理想的理论基础和开发工具。目前已有相关教师将首要教学原理用于建筑类课程(蒋友宝等,2008)、汽轮机原理(李树春,2011)、战略管理(宋阳等,2012)等课程的教学设计中。

3.2基于首要教学原理的《供应链管理》教学模式重构基于《供应链管理》课程的特点、教学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可以得到该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关键点与首要教学原理的五项首要原理是相互对应的,如图1所示。可见,首要教学原理可以为《供应链管理》教学模式重构提供系统的理论支持和开发工具,形成五星级的教学模式。(1)聚焦完整任务。根据现实企业需求重构《供应链管理》课程的完整教学任务,并形成针对每堂课的子任务序列。首要教学原理以“聚焦完整任务”为宗旨,认为当教学内容在联系现实世界问题的情境中加以呈现,学习者介入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时,才能够促进学习。因此,基于现实企业供应管理的实际决策过程,可以以某一产品或某一企业的实际供应链为具体案例,提炼出《供应链管理》课程中学生需要完成的完整的、复杂的供应链管理任务,包括供应链战略决策、供应链策略选择、供应链流程运作、供应链集成管理、供应链绩效评估、供应链改进与提升等。将供应链管理任务进一步细分成不同的单元子任务,如将供应链的流程运作细分为供应链物流运作、信息流运作、资金流运作和商流运作等,并根据子任务之间的逻辑关系将其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多样等顺序加以编排,形成针对每堂课的单元子任务序列,为学生提供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让学生一开始就知道学习结束之后他们能够完成的供应链管理任务。(2)激活原有知识。根据认知特点,对完成单元子任务所需知识技能进行分类,并设计其内容结构和呈现方式,同时针对这些知识技能来激发学生原有的理论知识、实践经验、已知信息和操作技能等。首要教学原理认为当相关的旧经验被激活时,学习才能够得到促进。因此,根据认知特点,将《供应链管理》课程中的知识技能分为信息、成分、概念、程序、过程等五类。对每一类知识技能分别设定适合其特征的内容结构,如说明主体功能、标明事物结构、区分类型特征、设计程序步骤、给出过程规则等。同时,对每一类知识技能分别设定适合其特征的呈现方式,如文字、图像、公式、多媒体、案例、动画、模拟等。由于供应链管理的知识技能大多以企业管理的知识技能为基础,因此可以让学生回忆其在前导课程、实习实训、新闻事件、操作实践中已掌握的企业管理知识技能,并以合理的内容结构和方式呈现出来。(3)展示论证新知。针对知识技能的类型,设计多维的《供应链管理》教学方法。首要教学原理认为每一种知识技能类型都有相匹配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因此,针对信息、成分、概念、程序、过程等五类知识技能,借鉴现有的《供应链管理》多维教学方法(葛洪磊和郑映群,2014),设计讲解示范、游戏实验、软件操作、模拟仿真、案例分析、视频赏析、实地考察、调查分析等多维教学方法,以充分地展示论证这些知识技能,提升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4)尝试应用练习。针对完整任务和子任务序列,设计多样化的应用情境,激发学生运用新知识。首要教学原理认为当要求学习者运用知识或技能解决问题时,才能够促进学习。因此,设计新的案例分析、模拟仿真、软件操作、调查分析、企业实践、参加竞赛等任务或任务序列,形成多样化的应用情境,指导学生综合应用学到的供应链管理知识技能,及时检查错误并给予纠正,同时逐渐减少指导以提升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能力。这既是应用知识技能的过程,也是考核反馈的过程。(5)融会贯通掌握。根据学生特点,设计灵活的方式激发学生运用新知识。首要教学原理认为当学习者受到鼓励将新知识技能融会贯通或迁移到日常生活中去时,才能够促进学习。因此,根据学生在知识技能应用中的表现进行分组,通过个人反思、小组讨论、小组展示、小组辩论、企业实践、参加竞赛等各种方式激发学生创造、发明或探索供应链管理的新知识及其应用途径。

4《供应链管理》五星教学模式的持续改善

基于首要教学原理重构《供应链管理》教学模式,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完善和优化的过程。在教学模式的重构和教学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动态进行供应链管理实践要求与学生已有知识技能的差异分析。企业进行供应链管理的实践要求是形成《供应链管理》课程完整任务和任务序列的关键,而完成完整任务所需的知识技能与学生已有知识技能之间的差异是确定教学内容的关键。因此,一方面需要通过调研动态地了解企业供应链管理的实践要求,另一方面要对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体系进行摸底,然后对两者进行比较分析,确定完整的任务和任务序列以及重点的教学内容。随着实践与教学活动的动态演化,企业供应链管理实践要求与学生已有知识的差异也会动态变化,需要进行动态的调研和差异分析。(2)持续贯彻知识技能类型与教学策略的匹配关系。知识技能类型与教学策略的匹配涉及信息、成分、概念、程序、过程等五类知识技能与其内容结构、呈现方式、讲解说明、尝试练习和学习指导等五个方面的匹配。知识技能类型与教学策略的匹配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是整个教学设计的关键。因此,要合理划分五类知识技能,并在理论分析和教学实践中检验知识技能类型与教学策略的匹配关系。(3)合理权衡教学方法多样性与可行性的悖反关系。同一课程内容和任务序列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以提高教学效果,但是设计和实施多种教学方法却会面临实施成本和时间的限制。因此,如何为不同的课程内容和任务序列选择最合适的教学方法,需要权衡教学效果与实施难度之间的关系,做出合理的取舍。

参考文献

[1]merrill,ponentsofinstructiontowardatheoreticaltoolforinstructionaldesign[J].instructionalScience,2001,29(1):291310.

[2]merrill,m.D.Firstprinciplesofinstruction[J].educationaltechnologyResearchandDevelopment,2002,50(3):4359.

[3]陈玲玲.供应链管理体验式教学探析——浅谈eRp沙盘模拟在供应链管理教学中的运[J].科教文汇,2012,(5):7273.

[4]戴维•梅里尔.教学策略效能的不同水平[J].远程教育杂志,2007,(4):1822.

[5]邓明荣,葛洪磊.供应链管理:战略与实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6]杜志平,刘永胜,刘俐.供应链管理课程特点与教学方式探讨[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0,(9):7475.

[7]葛洪磊,郑映群.供应链管理课程多维贯穿式实践教学体系[J].现代商贸工业,2014,(8):126127.

[8]侯心媛.基于工作过程的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改革[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1,(20):6263.

[9]蒋友宝,贺艺华,杨春侠.结构稳定性课程采用五星教学模式的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08,17(1):5154.

[10]李静宜.基于师生协同的“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创新模式的实践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2011,(10):5657.

[11]李树春.首要教学原理在“汽轮机原理”精品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电力教育,2011,(4):8385.

[12]李巍巍,唐凯.基于建构主义教学观的《供应链管理》教学改革[J].物流科技,2009(,8):116117.

[13]盛群力,马兰.走向3e教学——三述首要教学原理[J].远程教育杂志,2006,(4):1724.

[14]盛群力,宋洵.五星教学模式的应用探讨——兼及一堂课的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7(1):6972.

[15]宋阳,毛帅,杨雷.论《战略管理》课程的波纹环状教学模型设计[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15(5):111113.

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篇7

[关键词]首岗胜任人才培养模式产业升级能力培养

[作者简介]毛瑞(1965-),女,广东南雄人,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高级工程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建筑材料教学与科研;陈燕升(1979-),男,广东汕头人,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项目管理教学与科研。(广东广州510300)张立功(1968-),男,湖北武汉人,广东比亚德涂装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工程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化工材料应用与生产管理。(广东东莞523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研究项目“培养首岗胜任高技能人才助中小微企业产业升级的对策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2JK089)、2013年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高职基础教育与从业素质双向融合培养‘准员工’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JG201318)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7-0052-02

一、引言

近两年我国教育系统多次对全国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进行评估,揭示我国高职人才培养的现状,特别是对首岗胜任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要求高等职业教育不断提升行业服务能力,形成紧密追踪与提升产业发展的意识,彰显职业院校自身价值及其在校企合作中的吸引力,以满足国家中长期发展的需要。

伴随着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快速发展,建筑装饰行业的人才需求不但从数量上不断上升,而且对人才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要求受过岗前专业培训的声音不断出现。但是,从社会现状来看,处于新的历史时期的建筑装饰专业发展不容乐观,这是因为目前的招生竞争非常激烈,而高职院校的办学条件又受到各方面客观原因的限制。一方面,很多高职院校招收的学生基本素质偏低,经过几年的培养,专业综合能力与企业实际需求还是存在一定差距;另一方面,高职教育质量无法得到合理保证,很多学校不注重学生整体职业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在就业时很难达到岗位要求。

为了提高高职毕业生的岗位胜任能力,高职教育应该面向未来,以现代产业体系为依托,坚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原则,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培养首岗胜任高技能人才。在专业培养方面,学校的教学方案应该最大限度地适应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的需要,与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步接轨,使学生一毕业就能够具备较强的适应产业发展和岗位迁移的基本能力。培养首岗胜任高技能人才不仅是为学生将来的专业深度发展考虑,同时也为了积极主动与行业企业合作,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提高国家教育质量,增强学生发展能力,提升就业质量。

二、高职教育存在的现实问题

据有关部门的科学统计,我国目前的技术工人中,初级工所占比例为60%,中级工所占比例为35%,高级工所占比例仅为5%。由此可见,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高职教育培养技术型、实用型人才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然而,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进一步扩大和升级,我国劳动力供给总量快速增长,就业压力日趋严重。有关部门的相关预测显示,2020年前,15~64岁的劳动人口还将持续增加1.4亿,将占总人口比重的70%左右。从目前的社会就业整体局势来看,“就业难”与“招工难”二者之间的矛盾并存,并且随着企业对人才专业水平要求的提高而日益激化。由此可见,由于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脱节、滞后,高等职业教育的价值仍未能在就业市场和用人单位中得到充分体现。

虽然高职教育在近年来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取得了一系列进步,但是在具体的培养专业人才的方法和深度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一是随着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办学规模的急剧扩张与教学、师资、教育理念缺乏形成“快半拍”和“慢半拍”的矛盾;二是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不少高职教育实施者对工学结合的认识至今仍然停留在解决学生顶岗实习问题的低层面上,对于如何推行与深化职业教育以服务行业企业为宗旨,以促使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缺乏整体的规划和科学的管理与监督;三是校企合作新课改教育理念的全面贯彻使得许多没有企业经验的高职教师不适应,教师对能力素质教育的理解有所偏差,在课堂上所教的课程内容不完全适应学生将来从事的工作,教学过程仍带有很浓的学科体系特点,没有真正融入社会与服务社会;四是忙于生产经营的企业对高职教育的认识也有限,对寓教于行业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理解不深,或者不甘于作为学生的培养工厂与跳板,致使企业能工巧匠指导学生顶岗实习的机制尚未真正建立,很难达到师傅带徒弟的效果。

以上现实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高职教育的持续蓬勃发展,阻碍了高职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高职院校要尽快培养适应行业企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就必须深度融入企业元素与职业元素,使学生在高职教育阶段就能养成在做中学、在学中练的习惯,以便为毕业之后的首岗胜任实施提供基本保证。

三、以高职建材专业为例构建首岗胜任人才培养模式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装饰材料及检测专业(以下简称“高职建材专业”)立足广东省“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与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实际,通过与合作企业组建施工队伍,构建了“首岗胜任”高职建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指导学生独自完成招投标与提供涂料及施工一条龙的整体解决方案,解决了企业生产技术与用工紧缺两大难题,同时,也解决了制约中小微企业发展的人才和技术瓶颈。

(一)培养模式的基本框架内容

培养首岗胜任高技能人才的模式具有一定的框架体系,其主要内容包括分析解读并融入国家职业标准和企业岗位要求,积极引入企业的现场施工实践技能培训和企业资源,构建建筑装饰材料及检测专业“2+1”教学模式下以职业素质培养、职业能力训练、职业技能鉴定为一体的工学结合体系。目前,我国的建筑施工人才培养主要采用“2+0.5+0.5”的教学模式,实际上仍然是升格为高职前的中职教学模式,显然难以满足。

项目组通过细致的项目研究,提出了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的培养首岗胜任高技能人才的对策,主要通过三大支撑系统来安排高职教育的日常教学内容:第一,由专业基础能力、工学结合课程,“教、学、做”核心课程,专业职业规划构成的职业素质培养体系;第二,通过打造教学软环境、经过源于企业“内训”项目的训练、进行合作企业的“外包”训练、努力满足国家职业标准要求形成的职业能力训练;第三,由企业证书、职业技能鉴定平台、职业技能鉴定资源库、社会服务功能构成的职业技能鉴定体系。

(二)培养模式的实施方法

1.完善建材专业人才的职业素质培养。建材专业人才的职业素质培养主要包括系统接受建材化学基础、建材分析基础、室内环境与检测、装饰材料气体污染检测与治理实训、建筑装饰材料识别与选用、涂料与涂装技术基础、建筑装饰材料、色彩与构成、建筑装饰制图与识图、建筑装饰效果图制作、室内设计、建筑装饰工程预结算、建筑装饰装修构造与施工技术、装饰材料推销技术、客户服务与管理、建筑装饰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等专业基础能力的培养。

2.强化合作企业“外包”学生的职业能力训练。企业“外包”的职业能力训练是将企业的现场施工实践技能与学生在校系统学习专业基础能力相融合,利用企业已有的外墙维护(翻新)、内墙维护、涂装工具、调色、防水、外墙肌理、内墙肌理、外墙平涂、内墙平涂、内外墙腻子、外墙保温、地坪防护、干粉砂浆、钢结构防护等16大涂装系统施工标准结合企业承包的工程项目作为实践场地。在开展大学生创业实践的同时,让大学生接受企业的现场施工实践技能如调色师、样板技师、涂装工程师、涂装监理、服务工程师等涂装行业人才的专业技术能力训练。“外包”训练将驱动有效的社会实践,为师生从事真实工作提供机会和锻炼空间,实现学以致用,增强高职生的就业竞争力。

3.引入企业经历证书,完善和优化“双证书”机制及支撑体系。切实发挥职业资格和技能证书的导向作用,构建职业技能鉴定平台(包括相应的实训基地),开发和建设涂装工职业技能鉴定资源库。构建“企业本位”人才培养评价体系,评价主体转移至企业,评价标准源自国家职业标准,评价方式与手段同步于企业。明确人才培养评价体系是学生促进发展、发现潜能、树立自信心、调整自我规划方案的平台。

4.创设高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践教学软环境。彻底改造传统的实验室,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建设实训室,并在原有实训基地的基础上增加生产性、服务,满足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进一步修正建筑装饰材料及检测专业的实训项目与设备配置方案,模拟职业能力培养,深度融入行业元素、企业元素与职业元素,使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练,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提供保障。

5.打造高水平、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为实现高职中长期的发展需要,迫切需要高技能职业教育不断提升行业服务能力。针对目前存在的教师直接出自校门而未与企业对接、很难满足产业发展要求,专业教师追踪产业发展的意识淡薄、知识更新和技术进步跟不上行业发展要求等问题,高职院校应以项目为依托,以合作企业为平台,围绕面向生活产业的专业定位,培养和造就一批高水平、高素质的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重视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建设,注重专任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从而更好地实现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

四、结语

我国高职教育经过快速发展,在校生规模已占全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培养了大量高技能人才,也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支撑。社会对高职教育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也寄予了更高的期望。特别是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高技能教育应主动适应行业与产业的发展要求,更加重视培养学生所擅长专业的发展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坚持学校素质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并举,重塑高职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合作企业“外包”学生的职业能力训练,导入源于企业“内训”项目驱动的社会实践,健全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体制,彰显职业院校自身价值及其在校企合作中的吸引力,实现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

[参考文献]

[1]姜大源.中国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经验与规律[J].职业技术教育,2011(19).

[2]叶展翔.“首岗适应、多岗迁移”的网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0(5).

[3]王瑾.高职教育一专多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7(6).

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篇8

首都教育(基础教育)学科群项目建设与发展的过程是与项目建设理念或指导思想的不断发展密切相关的。从总体上看,首都教育(基础教育)学科群项目从一期(2006-2008年)发展到二期,其项目建设理念经历了这样一个发展过程:合作共享———和谐共生———协同创新。可以说,这是首都教育(基础教育)学科群项目建设运行的内在逻辑发展过程。学科群二期建设初期,以“和谐共生”为核心建设理念,是在学科群一期资源整合与合作共享基础上的深化和发展,强调项目合作单位之间在首都教育(基础教育)学科群这个互惠共生体中的和谐关系、深度合作与共同发展,以形成服务首都基础教育发展的内在合力与贡献力。首都教育(基础教育)学科群项目二期建设发展到2011年,紧紧围绕北京市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以协同创新为核心理念指导学科群项目建设。实践表明,在协同创新这一理念的指导下,首都教育(基础教育)学科群项目实现了建设思想、思路与成果上的一次大的发展和飞跃。学科群项目合作单位(首都师范大学、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教育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北京市教育学会、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基础教育处等六个主体)针对关涉北京市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的热点、难点与重大问题,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各自在基础教育学科队伍、资源、人才、组织和研究等方面的优势,相互间开放共享,最大限度地整合协同创新要素,确定了四个协同创新领域———基础教育政策与质量监控、教师教育与合作共同体、校长专业发展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并通过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搭建协同创新平台,逐渐形成了首都教育(基础教育)学科群这一协同创新战略联盟。学科群各成员单位定位准确,分工明确,协同合作。政府(主要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为大学授权,在学科群这一协同创新体建设中主要发挥组织、协调与服务作用;大学、教育科研机构则主要在专业事务方面发挥功效,所有专业活动的发起、设计与实施均由大学与教育科研机构负责组织完成。

创新体制机制,搭建首都教育

(基础教育)学科群协同创新平台协同创新,关键在“协同”,主旨在“创新”。简单地说,协同创新就是各协同创新主体在协同创新目标指引下,充分发挥主体优势,整合各创新要素,通过协同创新体制机制,搭建协同创新平台,开展深度合作,从而实现“1+1>2”的协同效应。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协同创新实质上是一种管理创新。[2]对学科群协同创新而言,就是要在学科群各成员单位之间凝聚共识,形成共同目标,致力于推进北京市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在这一共同目标指引下,项目组在体制机制上大胆创新,建立良好的利益共享与责任共担机制,充分调动各主体协同创新的积极性,使学科群各参与主体在北京市基础教育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等方面形成战略联盟,开展深度合作,产出丰硕的、高质量的协同创新成果。

(一)将推进北京市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确立为协同创新目标协同创新强调多主体之间的深度合作,形成一个整体,即协同创新体。然而,要实现多个创新主体之间的深度合作与协同创新,首要的前提是在多主体之间达成共识———确立协同创新目标。没有共同的目标,就没有共识,就难以开展有效的合作,因为协同创新体中的每个主体都是一个独立的组织,每个组织都有自己的组织目标,组织中的个人也有自己的个人目标。因此,作为一个协同创新体,必须超越各主体的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寻找组织共性,在此基础上确立协同创新目标。这一协同创新目标是大家协同、合作的主旨所在,是凝聚协同创新体、开展深度合作与创新的前提。在首都教育(基础教育)学科群这个协同创新体中,各主体的组织属性是多样的,既有政府组织———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基础教育处,又有教育研究机构———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培训机构———北京教育学院,社团组织———北京市教育学会,高等学校———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显然,这些具有不同组织属性的主体都有自己明确的组织定位和组织目标,彼此之间有组织上的差异,包括组织目标上的不同。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们之间缺乏共性,没有共同点,达不成共识。这几个主体都是北京地区重要的教育组织机构,都具有公益性特点,它们在教育领域都有各自的组织优势,而且都有致力于为首都教育发展服务的责任和义务,[3]尤其是在服务首都基础教育上各主体间有很多的结合点。这就为首都教育(基础教育)学科群建设协同创新目标的确定奠定了基础。结合当前北京市基础教育发展的重大需求、重要问题和热点问题以及首都人民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即要全面提高北京市基础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将首都教育(基础教育)学科群的协同创新目标确立为致力于推进首都基础教育质量提升。这一协同创新目标的确立,有利于营造协同创新的文化和氛围,学科群便能紧紧围绕北京市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展开深入合作与探索。

(二)建立利益共享与责任共担的协同创新利益和责任机制首都教育(基础教育)学科群这一协同创新体是各主体为了满足首都人民群众对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的迫切需求这一公共利益,为解决这一公共利益发展受阻的重要问题、热点问题而合作组建的。这一协同创新目标是明确的,与公共利益是一致的。然而,在学科群协作运行过程中,各主体之间难免会有具体组织或个人利益上的不一致乃至出现分歧等问题。学科群成员单位的这些利益问题和分歧必须得到合理、妥善的解决,否则必然会影响相互间的深度合作,影响协同创新主体协作的动力和积极性。因此,学科群必须建立各合作主体都能接纳的利益分配机制,使得各主体都有协同合作的巨大动力,并乐意为之积极努力。为此,学科群建立了有利于全体成员利益共享的利益分配机制,即利益共享机制。这一机制不仅要考虑组织成员利益的共享,同时也必须考虑个人利益的共享,并正确处理好组织利益分配和组织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以公平的利益分配原则紧密联结参与协同创新的各方力量。[4]基础教育学科群研究的成果主要表现在人才培养、学术论文、科研奖励、中小学实践应用等方面。主要根据学科群成员单位及其个体教育专家在其中的参与程度、贡献大小来综合考虑,让协同创新成果的分配遵循利益共享与贡献优先原则,从而激发学科群成员单位与个体教育专家的积极性。在利益共享机制建设中,学科群全体成员都注意自身组织目标的公益性特征,树立大局意识,着眼于学科群的整体利益,致力于推进首都北京基础教育质量提升,满足首都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这一最大的公共利益目标的实现。同时,权利与义务、利益与责任总是并存的。在学科群协同创新体运作中,各成员单位及其个体教育专家在利益共享的同时,严格执行责任和风险共担机制,权利与义务、利益与责任同在。在联合申报、组织研究重大基础教育科研项目时,牵头单位与协同单位都能明确各自的权利与义务、利益与责任,做到分工协作,权、责、利明确,优质高效完成协同创新目标,产出优质的协同创新成果。#p#分页标题#e#

(三)探索多单位、多类型的人才协同培养机制人才培养是首都教育(基础教育)学科群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经过多年来的积累与探索,学科群成员单位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在实践中探索了多种有效的人才协同培养机制。

1.大学与中小学教师教育共同体(U-S)大学与中小学教师教育共同体充分发挥了大学的理论优势和中小学校的实践平台作用,实现了师范生和中小学教师共同发展、理论和实践“双向激活”,走出了一条“理论基础坚实、实践效果显著”的教师教育改革道路,并形成了“职前职后一体化”和“中小学实践反哺大学教师教育”的运行机制,有效提升了教师教育质量。这种合作形式集中表现为教师发展学校的建设。学科群二期建设期间,由首都师范大学开创的教师发展学校建设得到了新发展。现已开设网上教师发展学校(U-tDS),建立教师发展学校网页,在中国教师网开辟专栏,以视频技术、网络技术为支撑,通过视频会议、专题论坛和网络共同体等多种形式把师范生、在职教师和大学教师有效地联系在一起,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平台,建立了更大范围的虚拟合作共同体,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现在,教师发展学校已成为组织开展教师教育的重要实习和见习基地。

2.大学与区县政府协同体(U-D)结合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学科群成员单位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教育学院与北京市郊区县相关政府部门合作,培养了一大批骨干教师和中小学领导干部,推进了区域基础教育发展。同时,学科群成员单位还与教育部、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相关部门合作(U-G),联合培养骨干教师和中小学领导干部。

3.大学-区县政府-中小学协同体(U-D-S)在大学与中小学合作、大学与区县政府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形成了三角合作关系,形成了新的协同体制,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也因区县政府的介入而进入了更实质的阶段,获得了更大的规模效应。大学与区县政府的合作,也因为将学校纳入而获得了更实质的内容。

4.中小学-大学—中小学协同体(S-U-S)首都师范大学专门组建了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学校合作共同体,它为首都师范大学所有附属学校搭建了一个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创新平台。首都师范大学作为各附属学校的联结纽带,以特殊的方式发挥重要功能,支持各附属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各附属学校之间基于共同愿景,协同创新,加强体系内合作,将合作共同体建设成为具有首都基础教育特色、活动效果显著、国内知名的教育品牌。

5.大学-大学协同体(U-U)大学-大学协同体主要通过两种形式进行研究生的联合培养。一是学科群成员单位的教育专家以个人名义与其他成员单位合作的人才联合培养方式。如,学科群的教育专家到成员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或首都师范大学担任兼职研究生导师,联合培养研究生。二是学科群成员单位联合培养研究生。如,北京师范大学和北京教育学院合作开办了新加坡教育管理硕士班,首都师范大学与北京教育学院联合培养教育硕士,等等。

6.特级教师研究院为了更好地促进北京市中小学教师的发展,首都师范大学组建了特级教师研究院。该院先后聘请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在北京市中小学工作的19名特级教师,分别以建立工作室,参与教师教育课程建设,指导本科生教育见习、实习,指导毕业论文等方式参与了教师教育人才的培养工作。

(四)以四个协同创新领域为抓手开展科研协同攻关首都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是一个重大的科研课题,需要充分发挥学科群各成员单位的优势,协同攻关。学科群根据首都基础教育质量提升中的重点问题,确定了四个协同创新领域———基础教育政策与质量监控、教师教育与合作共同体、校长专业发展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以这四个领域为抓手,开展了一系列协同攻关工作。一是组建由首席专家负责的专家团队。重大科研项目首先需要有强大的专家团队,而在团队建设中,首要的是要选拔有影响力的领军型专家或首席专家,否则学科群中的专家容易变成一盘散沙,缺乏凝聚力和战斗力,因为协同创新体的成员往往都是各单位的佼佼者,都在各自研究领域有所建树。而有了好的首席专家,再根据学科群的研究需要,从学科群各成员单位选聘多学科的专家组建新的科研团队,就为协同攻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是采用项目运作方式。除了日常组织和管理工作外,学科群的具体运作主要采用项目运作的方式。具体而言,在学科群的四个协同创新领域,分别设立子项目、子课题,面向团队成员进行招标,由中标者主持完成该课题研究。首席专家负责组织专家们开展课题评审、检查督促与成果验收鉴定工作。这种项目运作方式,提高了研究工作的效率,促进了高水平协同创新成果的产生,推进了整个协同创新领域研究工作的进展,为北京市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的解决作出了贡献。三是搭建协同创新科研平台。科研协同创新需要有载体,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基地与专门机构的建设和发展都有利于协同创新体联合开展多学科、跨学科、多单位、多部门的重大科研项目攻关。近年来,学科群成员单位已经建立了多个研究机构,并将其作为协同创新科研平台,如北京基础教育研究基地、首都教育经济研究基地、首都基础教育研究院、北京市教育督导与教育质量评价研究中心等,组建了紫竹教育沙龙、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跨学科教育沙龙等学术交流平台,并即将组建首都教师教育与教育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五)通过专门教育政策研究与咨询服务机构为政府和社会服务首都教育(基础教育)学科群组建的初衷就是为了整合北京地区基础教育学科力量、研究队伍和教育资源,服务于首都基础教育发展。社会服务是其重要任务之一。针对政府决策、中小学校发展而提供专门研究与咨询服务,是学科群协同创新服务的重要方面。学科群成员单位中协同服务政府决策的机构主要有:北京市教育督导与教育质量评价研究中心、中国教育政策评估研究中心、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首都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院等。如,首都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院围绕社会普遍关注的中小学校安全问题起草了“校园安全条例(专家意见稿)”、针对北京市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实际起草了“北京市学前教育条例(修订专家意见稿)”等;北京市教育督导与教育质量评价研究中心针对北京市义务教育教学情况出版“北京市义务教育教学质量年度报告”;首都基础教育研究院针对北京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进展“北京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首都基础教育发展年度报告”等。同时,学科群成员单位通过多种协同方式服务中小学校。一是依托教师发展学校建设服务教师专业发展;二是为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建立北京市学习型学校促进中心;三是通过远程校本研修方式支持中小学教师发展。#p#分页标题#e#

以创新驱动发展,深入推进首

都教育(基础教育)学科群建设,为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服务2012年,首都教育(基础教育)学科群圆满完成了二期建设任务,为促进首都基础教育质量提升作出了贡献。回顾学科群二期建设,首都教育(基础教育)学科群协同创新效应和协同创新成果显著,但由于时间短、任务重,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在协同创新体制机制上开展更深入的探索,尤其要在组织建设上下更大的工夫,争取在推进深度合作、资源深度开放与成果分配共享等方面取得更大突破。

(一)破解制约学科群协同创新的核心问题:组织建设问题协同创新体能否开展深度合作,能否产出高质量的协同创新成果,主要取决于组织建设与团队建设。因此,协同创新体的组织建设、团队建设是关键。目前,学科群建设主要采用非实体的方式运作,尚未建立实体性组织,研究人员和专家团队也是一种松散的组合。这种非实体性的、松散型组织和组合,主要依靠强有力的领军型专家和学术带头人发挥领导和组织作用。然而,这类松散型学术组织一旦离开了强有力的组织协调和沟通,往往容易导致组织目标模糊,主体权利与责任不够明确,组织成员利益分配不够明晰,这都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项目运行的效率,给管理带来较大的挑战。尤其当领军型专家和学术带头人面临人事关系的变化时,就会给学科群的管理带来新的问题,需要重新组织、协调、沟通,需要再次就组织目标与运作机制等问题增进了解,达成理解和共识。如前所述,学科群是由具有不同组织属性的多个实体组织联合组建的,这必然带来协同合作上的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具有不同组织属性的学科群成员单位具有不同的组织目标和组织利益,它们之间往往难以发现彼此间的共性与协同合作领域,难以达成共识,凝聚学科群协同创新目标;二是来自不同实体组织的教育专家也有自身的个体利益和追求,难以调动其协同积极性;三是学科群各成员单位的资源一般只供内部使用,难以打破资源壁垒,实现全面、深入的开放和共享;四是学科群不同成员单位的不同学科之间、同一成员单位内部不同学科之间研究队伍和学科资源难以有效开展跨学科的协同研究。[5]因此,未来学科群项目建设必须在组织建设、团队建设上进行认真、深入的探索,必须破解制约学科群协同发展的组织建设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科群协同创新管理实效,学科群应考虑建立实体性协同创新体,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将协同创新管理纳入制度化轨道,促进学科群持续健康发展。

(二)深入推进学科群建设,为首都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服务

1.未来学科群协同创新目标定位未来,首都教育(基础教育)学科群协同创新体的发展,将面向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对教育的需求,以首都基础教育发展的两大主题———“质量”与“公平”为核心,将“教师教育质量全面提升”和“教育政策科学公平有效”作为“提升质量”与“促进公平”的突破口和抓手,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推进首都基础教育的科学发展。首都教育(基础教育)学科群协同创新体将通过实现大学—政府—中、小学校—教育科研机构等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教育教学机构与研究机构之间的协同(研究视角—行政视角—实践视角的协同),教育学—心理学—哲学—中小学各学科的协同,教育政策—教育制度—教师等多层面的协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等多种教育类型的协同,教师—家长—社会人士等多种教育主体的协同以及国内—国际教育实体的协同,以机制创新为着眼点,深入展开多层次、多类型的基础教育改革试验,解决首都基础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难点、热点与独特问题,推进首都素质教育的发展与创新人才的培养,推进教育公平,实现首都基础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从而把学科群协同创新体建设成为首都素质教育推进中心、创新教育推进中心与公平教育推进中心。

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篇9

从事教育财务工作已十几年了,期间,我付之了艰辛与勤劳,也收收获了成功与快乐,十几年的教育财务工作对我来说,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磨炼,它磨炼了我的意志,增强了我战胜困难信心,与此同时也让我学到了很多的知识和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此,我特别感谢各级领导对我个人的关心和支持,对我县教育财务工作付出的辛勤劳动。正是由于他们的正确领导、不辞辛苦的现场指导以及对教育财务工作的热心支持,使我们圆满地完成了我县教育财务各项任务,受到上级领导及兄弟县市的好评。

教育财务的基本任务是对教育经费收支及资产进行核算和监督,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提供良好的经济环境,为学校完成各项教育教学任务提供经济保障,教育财务工作注重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时效性、科学性;要做到这些,我个人认为,在教育财务工作过程必须做到敬业、勤奋、求精、务实。

一、敬业:教育财务人员必须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意识。教育财务工作是一项复杂而枯燥的工作,是大量数字的排列组合,它的逻辑性强、数据关联程度高、工作过程要求细致耐心。因此,要搞好教育财务工作首先必须在指导思想上树立敬业意识,要热爱本职工作,忠于职守、安于寂寞、克已敬业,并不断地把这种意识融入到自身工作当中,只有这样,在教育财务工作过程中,才能有主动性、积极性,这也是搞好教育财务工作的首要条件,十几年来,我一直这样地要求自己,首先,以严谨细致的态度对待自己教育财务工作。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一丝不苟,教育财务工作性质也决定了我必须认真、细致。其次,提高工作责任心。工作对我们来说就是一种责任,我们有义务尽心尽责的去完成、去负责。教育财务工作更是如此,责任心强弱直接决定着教育财务的准确性、真实性。第三、工作的高效率。高效率工作,是敬业的重要体现。在教育财务工作中我一直遵循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管理,以身作责,在教育财务工作的核算、审计、协调、反馈等各个环节上加强管理力度,教育财务效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从中我也体会到了教育财务工作的快乐。

二、勤奋:教育财务人员必备素质。一个好的教育财务人员,在教育财务工作中首先必须做到勤奋,这也是教育财务工作好坏的关键,这种勤奋首先体现在教育财务工作开始前准备工作完善程度,要做好教育财务培训工作,要熟悉教育财务工作内容及相关的财务制度,尤其要了解学校教育教学的活动过程。以前,我县教育事业教育财务基本上手工操作,成立教育财务核算中心以后,这种手工操作形式远远不能适应核算中心财务工作需要,后来,在同事的共同努力下,我将相关的账务凭证、结报单及各种报表制作成电子表,通过录入记账凭证自动生成各种报表,大大提高了教育财务工作效率及准确性;在教育财务培训方面,预先书写好书面材料,制作好多媒体教学片,由过去的口头讲解变为利用多媒体与书面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大大增强了培训效果,提升教育财务工作质量。其次,勤奋还体现在对教育财务数据的备份发、整理、存档及总结。每个年度教育财务工作完成后,我们都化费一定的时间对教育财务资料进行整理归档,对教育财务工作过程中核算方式、科目使用情况、中心组织程序、存在的问题、好的经验都以书面形式进行总结,其中的艰辛是可想而知的。

三、求精:教育财务人员必须的业务素养。十几年的教育财务工作,从手工录入凭证、人工审核到软件录入、审核,完成了从手工核算到计算机操作过程。期间,要求教育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要不断地提高,一方面,要求教育财务员必须熟悉所教育财务核算内容、方式、教育财务核算对象,掌握好与教育财务相关各方面业务知识;另一方面要求教育财务人员有较好计算机操作水平,要很好地应用教育财务软件,并能较灵活地应用计算机进行软件外的数据审核、校对、汇总及分析工作。同时教育财务工作所需知识不是孤立的,就教育事业教育财务而言,需要教育财务人员既要熟悉教育财务核算知识,同时要有较好的教育财务核算经验、熟悉教育教学基本过程及学校基本情况。只有这样,教育财务人员才能适应新形式下的教育财务工作需要。多年来我和我同事一直坚持自学与专业培训相结合方式加强业务学习,在业务上尽可能做好精益求精。

四、务实:教育财务工作的灵魂。教育财务机构、教育财务人员应当依法履行职责,对原始凭证的真实性、有效性等进行认真的审核,不得伪造、篡改原始凭证及相关资料,不得以任何方式要求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不真实的教育财务资料,会计核算真实、及时、准确,不得有其他违反会计法及会计制度规定的行为。教育财务人员应当坚持实事求是,恪守职业道德。因此,教育财务人员的务实精神,既是教育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也是教育财务工作的灵魂。本人从事教育财务工作以来,一直本着“求真务实”的教育财务原则,一方面,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财务方针政策,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思想觉悟,以科学发展观指导自己的教育财务工作,做到岗位落实、责已责人;另一方面,深入基层进行调查审计,掌握好第一手资料,以确保各项教育经费落实到位并符合国家及上级部门的各项财务规定,近年来,我们每年对各报账学校包括村小和村完小都进行了教育内部审计,在有关人员编制、经费使用情况、学校预算情况、办学条件、学校资产等方面掌握了较真实的第一手材料,并不定期对部分学校进行一些专项审计,为我县教育财务工作做出一定的贡献。

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篇10

1988年3月3日,国务院《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条例》。《条例》规定,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任务是通过国家考试促进广泛的个人自学和社会助学活动,推进在职专业教育和大学后继续教育,造就和选拔德才兼备的专门人才,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自学考试已成为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全国累计有2.1亿人次参加自学考试;学历教育累计报考5420万人,毕业学生920万人;非学历教育累计报考2900万人次,约1000万人获得各种非学历证书。

2000年3月4日著名物理学家、教育家谢希德逝世

2000年3月4日,著名物理学家、教育家,复旦大学原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希德在上海逝世,享年79岁。谢希德,1921年3月19日生于福建省泉州市。她是中国半导体物理学科和表面物理学科开创者和奠基人,在表面和界面物理以及量子器件和异质结构电子性质理论研究方面成果突出,培养出数位当今中国该领域的领军人才。曾任复旦大学校长,为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物理学科研机构的建立与发展、科教领域的国际交流和合作以及物理学会的工作作出突出贡献。

2001年3月3日“西部开发助学工程”座谈会在京召开

2001年3月3日,、中央文明办、教育部联合在北京召开“西部开发助学工程”座谈会。为贯彻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帮助西部地区培养人才,2000年8月,在中央领导同志的关心和倡导下,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决定,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和教育部组织实施“西部开发助学工程”。助学工程资助当年考入全国重点和省(区、市)重点高等院校的品学兼优的特困本科生,每人资助2万元,分4个学年陆续支付,帮助他们完成大学学业。从2002年开始,资助范围和资助名额都不断扩大。

2000年3月7日曾宪梓教育基金会“优秀大学生奖学金计划”实施

2000年3月7日,曾宪梓教育基金会宣布实施“优秀大学生奖学金计划”,主要资助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35所高校就读、品学兼优而生活贫困的大学生,以期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才。首期资助的大学生共计1750名。2007年开始,考虑到基金会的资助宗旨,理事会决定将奖励计划更名为“资助奖励计划”,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等34所高校本科学生中实施,为期三年,每年资助奖励优秀大学生1750人,每人每年3600元。

1960年3月8日中国第一所电视学校北京电视大学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