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化学的研究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08:10

环境化学的研究方法篇1

【关键词】游戏游戏化学习初中科学教学

1游戏化学习内涵

游戏化学习,主要是指在学习过程中采用游戏化的方式来学习知识。把游戏和学习结合在一起,主要是让学习者融入虚拟的游戏环境中,把学习的困难通过虚拟的游戏环境变为简单,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把游戏和学习的乐趣相互融合,忽略学习的枯燥,让学生在游戏中热爱学习、享受学习。在游戏化学习过程中,要强调教师、学生、教学工具、教学环境这四个方面各自的转变和作用。

1.1教师,从以往前台的讲解转变为幕后的组织,承担着游戏化学习的指导和设计;

1.2学生,从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的学习知识,成为游戏化学习的主角,需要主动地去接触和实施游戏来获取知识;

1.3教学工具,从以往的黑板教学为主转变为以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的先进科技教学,为教学提供更多思路和方法;

1.4教学环境,从以往枯燥乏味被动学习环境转变为自由有趣的主动学习环境,为教学效果和质量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2游戏化学习实施目标、分类和准则

2.1实施目标

游戏是一种极富内涵的娱乐方式,从生活中的游戏到电子游戏,从单机游戏到网络游戏,娱乐始终是游戏的一个主题,但是从游戏中获取的东西却不仅仅于此,游戏让人们的生活更加有趣,让人们在生活和游戏中发现未知和新知。游戏化学习是一种方式,更是一个思想,要彻底解放学习者的压力,解决学习者的困难,就需要引导学习者由被动变主动,由枯燥变有趣,让学习者在游戏化的学习环境中,获取真知。

2.2实施分类

游戏化学习设计分为课内和课外。

2.3实施准则

两种游戏化学习方式可以很好地把学生的学习时间利用起来,前者需要教师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游戏环节辅助教学,后者需要利用优秀的游戏学习软件,引导学生合理游戏,这些工作都还任重而道远,其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3初中科学游戏化学习设计

下面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利用游戏化学习的两种类型,分别举例说明如何进行具体的游戏化学习教学设计,以促进初中科学教学改革深入和创新。

3.1课内游戏化学习设计——课堂游戏设计

在课堂教学中,通常需要教师对实验中出现的现象或是问题进行解释,但是直接得出结果并不能让学生形成深刻的印象,也不利于学生认识和理解科学实验中的本质,这个问题是困扰初中科学教师的常见问题之一。下面通过游戏化学习的方式来加强学生对二氧化碳性质的认识。

例1:在学氧化碳性质的实验中,除了知道一些基本的性质外,教师通常还会做一个实验,即把二氧化碳通到澄清石灰水中后,澄清石灰水并没有按照常规变为浑浊,学生一般遇到这个问题时无从入手,而教师如果直接去帮助学生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明显这种知识的传授并不深刻,达不到实验目的。

游戏设计内容:把全班分为几个小组,每组设置一个组织者,进行对抗游戏;游戏设计的取胜者为找到实验失败原因多者的团队,奖励可依条件设置,而结果必须以实际的实验来检验实验失败的原因;游戏需要设定时间限制;要求每个小组必须在组织者的领导下,人人参与;

游戏过程:以把全班分为五个小组为例,其实际的操作为有以下四种:

(1)缩短二氧化碳通入时间,观看是否变浑浊;

(2)将试管洗刷干净后通入二氧化碳,观看是否变浑浊;

(3)重新配置石灰水通入二氧化碳,观看是否变浑浊;

(4)稀释盐酸后通入二氧化碳,观看是否变浑浊;

(5)控制反应速度后通入二氧化碳,观看是否变浑浊。

游戏结果:如果通入二氧化碳后变浑浊,则说明找到其中原因之一,五个小组,其中有一个小组找到5个原因,三个找到4个原因,一个找到3个原因。

游戏总结:在整个游戏过程中,每个团队都表现出了不同的特性,有些思路不够,有些联想不足,不过通过教师对每个团队分别指导和提示,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并且依次进行了实验演示。通过具体的实验—联想—实验—再联想的方式,让学生本着科学的实验研究精神去了解知识的本质,提高了学生的求知能力,也让学生能够深刻记忆和理解实验内容,认识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特点。

3.2课外游戏化学习设计——游戏软件设计

课外游戏化学习设计主要依赖于游戏软件的设计和开发,但是目前此类软件太少,相关的教育软件开发公司还不成熟,而要依靠初中教师自身对初中科学学习进行相关游戏设计和开发,可以利用flash的强大小型游戏开发模式,开发和设计小型的游戏化学习环境,利用游戏情节把科学知识点有效串联起来,融会贯通,学习者在每一个场景利用相关的科学知识来解决问题,攻克游戏。

例2:游戏以“小Q”为主人公,故事情节为“密室脱逃”,把每一个密室设置成一个游戏场景,通过攻克密室中的疑难问题,来脱逃密室。以脱逃密室为游戏的主要目的,大大调动了游戏者的兴趣,在每个场景中,串联相关知识点,以情景论述、模拟实验、寻找物品、原理探秘四个环节构成,下面以一个具体的场景来讲述“密室脱逃”的具体设计。

情景论述设计:“小Q”带着一只小狗“汪汪”进入一个密室,“汪汪”很快嗅到一股气味,气味越来越大,而且“汪汪”在嗅气体后生命值不断下降,此时需要主人公“小Q”要在规定时间内查明气体从何冒出,以及冒出的是何气体;

寻找物品:“小Q”需要在房间内找出冒出气体的物品;

环境化学的研究方法篇2

虚拟地理环境研究的作用与意义,具体包括:

以虚拟地理环境为基础,可建立虚拟地理实验室,为研究和解决区域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资源开发、环境保育、大型工程建设等重大科学问题,提供一个集定性与定量两种方法为一体的、以人为核心的、人机交融的地理“研讨厅”,由此促进实验地理学的研究,推动地理科学的发展;虚拟地理环境,把现实地理环境中的地理(遥感)信息环境、以及现代网络信息世界(赛博空间)作为客观实在进行研究,从而突破了“虚拟地理环境”作为信息技术系统的狭义理解,为“虚拟地理学”的发展建立了基础;以虚拟地理环境为基础,开展遥感、遥测实验方法研究,发展遥感信息科学/遥感科学;虚拟地理环境,是以人为核心的、面向大众与网络社会的三维虚拟环境,可用于虚拟地理野外实习、地理远程教育、生态环境教育、地理游戏与娱乐等;由此,并可推动“大众地理学”以及“地理美学”的发展;虚拟地理环境的研究,可以为我国的数字信息工程(数字地域、数字城市、数字流域)建设提供理论与方法基础。

虚拟地理环境的具体研究,是结合科学计算可视化、信息可视化、遥感信息模型和虚拟现实技术,在城市、地质、煤矿、水文、海洋、林业等领域,开展地学可视化与虚拟地理环境系统的设计、开发和应用。在案例和原型系统的基础上,对虚拟地理环境、地理遥感信息科学和地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开展原创性的探索研究。

虚拟地理环境研究方向的子方向包括:

研究方向一:虚拟地理环境系统

(1)投入式虚拟地理环境系统该方向研究投入式虚拟现实用于地理景观模拟,地学数据分析,地学模型计算与模拟等的理论和方法。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三维数据模型,实时三维图形显示和实时交互,地学模型计算算法与可视表达的融合,面向大众和面向地学专家的人机交互界面设计,虚拟环境空间认知,群体决策等。该虚拟环境可用于数字城市、虚拟旅游、地学模型计算模拟等研究和应用领域。

(2)分布式虚拟地理环境系统该方向研究基于网络的分布式虚拟地理环境系统的建立方法和应用。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分布式三维数据模型,大数据量虚拟世界的网上实时显示和浏览,分布式多用户的共享空间和实时互操作,地学模型远程计算与地学试验,地学智能体,元胞自动机,应用程序服务器开发等。该系统可用于建设虚拟社区,支持区域可持续发展参与式规划、管理和决策,建设虚拟教育实习基地等。

(3)移动虚拟地理环境系统具体研究内容包括:移动式GiS、GpS和虚拟现实技术的集成和融合,虚拟空间和现实空间的合成理论,支持地理学野外工作与实验的方法特征等。

研究方向二:地学可视化与地学知识发现该方向结合数据挖掘技术,研究图形/图象/地图表达和图形思维用于地学知识发现的理论和方法。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地学可视化与地学图解,地学计算,(集聚)知识表达,数据挖掘方法,多样化图形表达,面向地学问题求解的人机交互界面,多感知投入式问题求解方法,分布式群体合作研究方法,地图视觉认知,地理空间认知等。

研究方向三:虚拟地理环境与虚拟地理学该方向以网络信息空间、虚拟现实以及数字地球发展为背景,研究信息社会/知识社会下虚拟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探索虚拟地理环境的基本规律,以及虚拟地理环境和现实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和作用特征。

环境化学的研究方法篇3

1环境标准在环境管理中的作用

环境管理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就是依据法律和法规进行监督管理。环境的科学管理包括环境立法、环境政策、环境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监测等方面[1],所有这些都离不开环境标准。因此说,环境标准是实施环境监督管理的核心。

1环境标准是环境保护法规的有机组成部分

世界上有80多个国家制定了环境标准,其中大多数国家的环境标准同法制性标准[2]。我国的环境标准是环境保护法规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执法依据。没有环境标准,环境法规将是不完整的,也难以具体执行。

1.2环境标准是环境保护部门行使管理职能的依据

环境标准是环境监督管理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各级环保行政主管部门行使管理职能的主要依据[3]。无论是“三同时”把关,还是定量管理实施新的五项制度,都必须通过环境标准来体现。此外,环境标准也是处理环境事故和环境纠纷的依据之一。

环境标准是制定环境规划的重要依据

环境标准反映了国家的环境政策目标,因而也代表了环境规划所要达到的目标。例如美国《清洁空气法》明确规定,在“国家大气环境质量标准”颁布后9个月内,每个州都必须向联邦环境保护局呈交在本州执行和维持该标准的计划。该计划应规定尽速达到国家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的日程表[4]。我国的环境规划目标主要是用标准来表示,环境质量标准就是环境规划总目标的分解并定量化了的产物,是环境规划的定量描述[5]。

由此可见,环境标准在环境管理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环境管理工作中贯彻执行环境标准,对于严格执法,促进环境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提高环境监督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保证环境标准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也就成为强化环境管理的必要条件。

2我国的环境标准体系

我国的环境标准体系由主体结构和支持系统两大部分组成[6]。环境标准的主体结构含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质量标准是为保障人体健康、维护生态良性循环和保障社会物质财富,并考虑技术、经济条件,对环境中有害物质和因素所作的限制性规定。污染物排放标准是根据环境质量标准,污染治理的技术、经济条件,对排入环境的有害物质和产生危害的各种因素所作的限制性规定,是对污染源进行控制的标准。显然,由环境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构成的环境标准体系的主体部分是进行环境监督管理的重要依据。而环境质量标准是环境标准体系的核心。

为了制修订和执行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需对有关的采样方法、分析测试方法、管理和治理的技术规范,名词、术语、图式、标志、量纲及导则等作出统一的规定,这就是环境标准的支持系统。支持系统由基础标准、方法标准和标准样品标准组成。

3建立和完善环境标准体系所需要的科学技术支持。

无论是环境标准的主体还是支持系统的建立和完善都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撑。例如,制定环境标准体系的核心环境质量标准的基本原则[7]可以归纳为两点:

首先,要有科学依据枣环境质量基准。环境质量基准反映环境介质中的污染物作用于研究对象,在不同浓度和剂量下引起危害作用种类和程度的最新科研成果。基准按作用对象的不同分为卫生基准(对人群健康的影响)、生态基准(对动植物及生态系统的影响)和物理基准(对材料、能见度、气候等的影响)。环境质量标准要起防止污染物对人群健康、生态平衡和材料、能见度、气候等的不良影响的作用,必须以环境质量基准为制定的依据。

其次,要坚持先进性与现实性的统一[8]。

污染物排放标准与环境质量标准有密切的联系,即排放标准控制污染源,使其排放出的污染物经过自然净化和稀释扩散进入环境后不致使相应区域的环境质量达不到标准的规定。显然,污染物的稀释扩散规律、环境容量等方面的科研成果都是修订排放标准所需要的科学依据。此外,我国现行排放标准是以浓度控0为主,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了克服这种局限性,需要探索和研究其他控制污染物排放的方法,使排放标准与环境质量标准建立起联系。

支持系统各类标准的建立也需要科研提供技术支持。制定基础标准,需要了解国内外有关词汇、术语、图式、标志的习惯与规定;掌握国内外制修订环境标准的原则和导测,建立规范化的制修订环境标准的程序和方法。同样,制定方法标准和标准样品标准,也必须通过科学研究开发出稳定、可靠、准确的分析测定方法和环境标准样品。

总之,制修订环境标准的过程是一个多学科协作的科研和决策过程,环境标准体系中各类标准的建立和完善,都需要不同层次的科研成果支持。只有根据制修订环境标准的计划和规划,合理组织安排相应的近、远期标准科研项目,才能使环境标准工作走上科学化轨道.

4各层次环境标准科研工作的目标

4.1环境标准科研的层次及其内涵

随着技术经济的发展控制污染物排放的方法得到提高,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也逐步提高,要求标准保护的对象增加,保护的程度增加。

根据环境标准工作的上述特点和我国环境标准体系的实际情况,可以将标准科研工作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4.1.1环境标准制修订技术导则研究

研究制修订环境标准的技术导则实质上就是研究制修订环境标准的标准(或技术规范),这一层次的科研工作归属于软科学研究,其主要目的是要确保标准的制修订程序和方法的科学与合理,从而使制修订出的环境标准满足当时的科学性、先进性和现实性要求。

此外,有关环境标准制修订的一系列管理办法或规定也属于一层次。

4.1.2环境基准研究

环境基准研究属自然科学范畴,是制修订环境标准的基础和科学依据。环境标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首先需要在大量科学研究基础上确定污染物的环境质量基准,而后遵循经济合理与技术可行两大原则以基准为科学依据制定环境质量标准,并以环境质量标准为目标制定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基准研究在环境标准工作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美国极重视环境基准的研究工作,其审查和修订环境质量标准的费用中90%以上用于支持围绕标准的环境质量基准研究。1978财政年度到1986财政年度,环保局用于大气环境质量基准研究项目的经费达3.20亿美元[7]。而每确定一项水质基准也耗资约10万美元[8]。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的同时,还加强了基准研究的组织工作,针对标淮制修订过程中提出的问题确定研究需要,制定下阶段研究计划,统一设计,统一方法,开展系统研究。美国的环境质量基准正是由于随研究进展而不断修订,才得以保持其先进性,并对世界各国有着深刻的影响。除美国外,前苏联、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环境质量基准也有相当影响。

4.1.3环境标准制修订的决策论研究

以环境质量基准为科学依据来制定环境质量标准乃至污染物排放标准要考虑经济、技术等许多因素。同时,卫生基准、生态基准和物理基准所存在的不确定性、污染物环境浓度及其分布的不确定性,标准保护对象和保护程度的选择,都会影响最后的标准值。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规范化、定量化处理,可以降低环境基准转化为环境标准的决策过程中的随意性,增强科学性。其中有一系列的技术方法和决策方法要研究。

美国在制修订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和确定致癌物水质基准时采用了风险评价的技术。风险评价通过对意义不够明确的“健康影响阈值”“风险”“安全余地”等概念采用精确的技术性定义,确定了需要保护的对象、相应的阈值以及污染物最大浓度的概率分布特征,然后运用统计处理估算出达到标准时污染物浓度超过健康影响阈值的风险(概率),从而对标准的安全性作出定量评价。标准制定者可据此选择适当的标准值,以保证标准的科学性。

对技术、经济和社会影响的评价,美国采用管理影响分析方法来完成。管理影响分析内容包括对达到标准所需费用的估算,对各类工业和社区的经济影响分析,以及达到标准可带来的效益分析。

我国在从基准转化为标准的过程中,较少使用定量化方法,因此科学性和现实可行性不强。

4.2我国环境标准科研的目标

分析上述三个层次的环境标准科研工作,可以看出其中既有关于环境过程的基础性科学研究,也有直接为标准服务的软科学研究;既有必须在近期内解决的方法论研究,也有需要按标准制修订计划逐步安排的应用性研究。因此,应当根据标准工作的特点,考虑近期和远期目标,科学合理地制订标准科研计划,从而使科研能为标准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首先,必须重视有关标准工作的软科学研究。除了上文论及的技术导则研究和决策论研究之外,还应当研究标准实施和监督管理的机制。其目的就是使环境标准的制修订工作科学化、规范化,使标准实施更为有效。

环境化学的研究方法篇4

作者简介:夏成,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可持续发展理论。

通讯作者:甘辉,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可持续发展理论、环境经济。

摘要开展环境社会系统研究,可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支持,更有助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建构。目前,环境社会系统研究面临的问题是多学科融合不足,正处于探索阶段。把握环境社会系统研究的现状和趋势,将会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方向。本文从共同演化、方法论、多样性、模型、案例五个方面综述了当前国外环境社会系统的研究进展。环境系统和社会系统是共同演化的,前者影响了后者的文化、价值、科学技术以及社会组织,后者也对前者产生影响并体现了环境系统的特点。开展环境社会系统研究需要发展真正的整体主义方法,形成新的理论框架。环境社会系统具有复合的模式与过程。系统的多样性十分必要,不同地区的自然、社会差异很大,不存在适合任何情况的单一制度安排;文化多样性为解决环境社会问题提供了多种视角和选择空间。已有的定量模型与概念或定性模型并不相称,涉及演化的数学模型的所得的结果往往少于定性分析,需尽可能多地考虑环境社会系统中的影响因素以避免遗漏的可能性。案例研究也是热点之一。

关键词环境社会系统;共同演化;方法论;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X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04(2013)07-0022-05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3.07.004

党的十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重要任务之一,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建设的全过程。将环境、社会(包含经济维度)作为一个系统即“环境社会系统”来进行研究,有助于丰富并发展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并有望为生态文明建设服务。国外关于此系统名称的提法有多种,比如社会-生态系统(Socialecologicalsystem)[1]、环境社会系统(environmentalsocialsystem)[2]、复合适应系统(Complexadaptivesystem)[3]、人与环境系统(Humanenvironmentsystem)[4]等。本文除直译外,其它主要使用“环境社会系统”这一提法。这类研究尽管意义重大,但由于需要多学科的参与和集成,因此难度较大,目前尚处于探索期,还不成熟。本文结合国外此领域的相关进展,本文重点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了归纳。

1共同演化

共同演化(coevolution),由两物种之间的演化扩展到物种适应其生物和物理环境的各种特点时产生的演化[5],其意义在于它将演化生物学和生态学联系起来。演化的思想已经成为生态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6]。

目前,共同演化的概念已经从生态学扩展至不同种族基因、文化变迁领域[3,7,8]。虽然关于达尔文的进化的基本观点能扩展到社会、经济的哪些具体领域及其使用界限仍是目前的争论焦点之一,但是越来越多的学者认同:社会、文化演化过程和自然进化过程都有其自身机制,且存在重要的、根本性的差异[5]。norgaard[5,9,10]提出并初步发展了环境系统和社会系统互相影响、共同演化的思想:环境系统和社会系统是共同演化的,前者影响了后者的文化、价值、科学技术以及社会组织,后者也对环境系统产生影响并体现了环境系统的特点。

文化演化的过程是指从宏观、微观层面包含人群在内的各种系统的变化。其方式主要有:通过大规模的生物物理影响;通过有意识地设计文化产品和过程作为选择力量;故意“操控”基因信息[5]。而自然演化又会在不同的层面、以不同的强度影响文化演化。一些学者已经开始研究文化与自然共同演化的特点及其与技术和社会组织的联系,以便理解人类的文化如何影响演化的过程和规律,知晓人类的生物性未来[5,11]。

Holling[8]把“pan”和“hierarchy”合成为“panarchy”,暗示了系统演化过程中可能存在不可预期的变化;并通过适应性循环(adaptivecycle)这一概念模型描述了系统的发展、病态和毁灭等不同阶段中主体的状态特征。ipCC的一份报告[12]认为,为了理解社会、制度、技术的演化过程,必须解决以下问题:对新的行为、制度、社会或文化模式的研究;对那些已经发现的(规律)进行试验;使用各种方法选择“合适的”或“可取的”变化;使用各种方法普及并固定已经选择的变化。农业共同演化的研究认为,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是共同演化而非动态平衡,行为的驱动因素可能随时间演化[13-15]。

当前,不同国家、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全球可持续发展面临诸多压力。开展环境社会系统演化的动因、机制、途径等方面的研究,对不同区域迈向生态文明,实现一个地区、国家乃至全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理论视角。

夏成等:国外环境社会系统研究进展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第7期2方法论研究

社会系统、自然系统、众多人造物都具有整体涌现性,因此需要整体性的研究方法。这不仅需要生态学的参与,还需要其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技术)的参与[3,4,16,17]。

研究一个系统至少包括三个层次:系统、子系统、包含两个或以上子系统组成的体系,即suprasystem[8]。层次理论是理解和处理复合分级系统的一种整体性方法;具有等级结构的集成系统比不具有等级结构的、且包含与前者相同元素的集成系统演化得快,还具有更好的恢复力(resilience)[6]。

社会-生态系统具有新的、复合的模式与过程,包括具有阈值的非线性动力学、互相影响的反馈回路、时滞、恢复力、异质性、意外、遗留效应、协同作用等[18]。反馈过程是社会-生态系统的典型特征之一,通过反馈机制导致的持续的交互作用可能使得复合系统远离平衡[6,18,19]。社会-生态系统是自组织的,个体与系统之间的反馈有可能成为理解制度变革得以产生以及变革结果得以维系的原因[20,21]。系统中的因果关系常常是复合而非线性的;在联系链条中的各个要素中,因果关系可能是循链而动,也可能是跳跃的[17]。

就系统优化的方法而言,ostrom认为〔22〕:环境社会系统研究中,表现出来的主要问题背后的概念结构是一幅崎岖不平、有着众多“山巅”和“山谷”的图景。如果一旦发现了某些山巅就简单地把潜在的解决方案急剧地减少到几个“优化的”策略,往往不足以形成富有成效的解决方案,而且,任何提高某个子系统的适应优化程度的过程很可能对提高整个系统的恢复力是不利的[3,22]。在短期内有利于应对全球性变化的治理策略在长期可能是有害的[23]。

在不同学科中,对系统的范围的定义和使用存在差异;在环境社会系统的研究中,倚靠关于范围的某种单一视角是不够的[4],科学研究应该是和实际应用混合在一起而非分离的[17]。

环境化学的研究方法篇5

关键词:国际汉语教学语言环境个人环境文化环境教育环境

一、引言

“语言环境”有时简称“语境”②,其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因学科研究角度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语言环境是掌握一门语言的必备条件”(陈昌义,2000),这已经是第二语言学习领域内不争的事实。尤其在第二语言教学界,人们非常重视语言环境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学界关于社会语言环境、自然语言环境、多语言环境、副语言环境、教育语言环境等对语言教学影响的研究不胜枚举。但国际汉语教学领域所应考虑的语言环境要素应该包括哪些,如何处理这些环境要素并使其最大程度地促进汉语教学的效果等问题目前学界还少有研究。

本文首先对语言环境进行“历时”研究,总结语言学学科对语言环境认识的三个阶段,再从共时层面梳理不同语言学分支学科对语言环境的认识,以此为基础尝试归纳国际汉语教学中的语言环境应包括的主要内容。

二、语言学学科对语言环境的认识阶段

自19世纪初至19世纪六七十年代历史比较语言学建立,语言学摆脱哲学附庸地位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来,语言学领域中关于语言与语言环境之间关系的研究经历了以下几个主要阶段:

(一)积累阶段

19世纪中期以前是语言学学科对语言环境认识的积累阶段。在这一时期,历史比较语言学“一统天下”,语言学家主要将研究兴趣集中在通过比较的方法建立语音对应关系,探讨语言演变规律上,没有意识或者极少认识到语言环境与语言之间的内在联系。但是这一时期的研究为后来语言学各个分支学科对语言环境的研究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宝贵资料。

(二)思辨与论证阶段

19世纪中期,语言学家在对历史比较语言学的语言观点和研究方法进行反思的基础上,开始对“语言研究是什么”“语言是什么”等问题进行哲学思辨与探究。这一时期关于语言与语言环境关系的认识可以分为三个派别。一派以“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Saussure)为代表。19世纪末20世纪初,索绪尔将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划分为“语言”和“言语”两个方面,并提出“语言学的唯一的,真正的对象是在语言自身之中研究语言和为研究语言而研究语言”。索绪尔的理论奠定了20世纪结构语言学的基础,但同时割裂了“语言环境”与“语言”之间的关系,将“言语”研究和语言环境研究排除在语言学研究之外。另一派以波兰籍人类语言学家马林诺夫斯基(B.malinowski)为代表。同样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马林诺夫斯基在研究中指出“话语和环境互相紧密地纠结在一起,语言的环境对于理解语言来说是必不可少的”(malinowskiB.,1923:307)这一主张,并于1923年提出“语境”这一概念。在马林诺夫斯基语境理论的基础上,美国哲学家莫里斯(morris)于1938年首次提出“语用学”(pragmatics)这一术语。语用学将研究的视角置于具体语言环境中语言与使用者的关系上。经过不断发展,语用学逐渐发展成为现代语言学研究中一门重要的分支学科。还有一派以法兰西社会学派的梅耶(meillet)为主要代表。在语言学学科发展的历程中,梅耶最先将语言研究的社会方面纳入语言学研究范畴之内(戴庆夏,1993:5)。研究者开始关注具体社会语言环境中的言语现象。社会语言学随之在20世纪60年代得以兴起,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三)广泛应用阶段

20世纪中期以后,随着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各学科的飞速发展及相互交叉影响的日益频繁,关于语言与语言环境之间关系的研究也日趋多元化。在语言学各分支学科中,社会语言学研究语言的社会环境,尤其重视言语社区、年龄、性别、阶层、民族、家庭、社会网络环境中的语言变异,以及语言与使用者的关系;语用学则主要侧重于研究语言发生的情景环境,如言语交际中的会话含义(conversationalimplicature)、预设(presuppositions)等;狭义的应用语言学即语言教学,研究语言的学习环境,进而探究语言学习的规律以及如何将这些规律运用到语言教学中。在其他学科领域的研究中,教育学将语言环境作为教育环境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在教学活动的组织、教学法的选择以及教材编写等方面。人类学和民族学研究语言的亲疏远近,以及持不同语言,生长于不同语言环境之下人们的思维习惯、族群认同意识和态度,以及对世界的认知等。

三、不同语言学分支学科对语言环境的认识

作为语言学分支学科的社会语言学、语用学以及作为狭义应用语言学的语言教学研究中都涉及到“语言环境”的概念,但不同研究领域对语境的定义不同、研究思路不同,所关注的语境内容也有所不同。

(一)语用学研究中的语境问题

语用学最早关注“语言环境”的研究。马林诺夫斯基(1923)最早在《意义的意义》一书中将“语境”分为“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伦敦学派创始人弗斯(JohnRupertFirth)(1957)在《语言学理论概要》中对语境做出了明确的阐述,他认为语境包含由语言因素构成的上下文语境(context)和由非语言因素构成的情景上下文(contextofsituation)两部分内容。后者又包括:1.参与者的有关特征:人物,个性;2.有关实物;3.言语行为的效果(Hymes,1976:22)。索振羽(1999)在此基础上,将“语境”进一步区分为“狭义的语境”和“广义的语境”。狭义的语境指言语发生的上下文语境。广义的语境包括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和民族文化传统语境。其中,情景语境主要指个人环境,包括交际的时间、地点、所选话题、所处场合以及参与者的身份、职业、思想、教养、心态等;民族与文化传统语境包括历史文化背景、社会规范和习俗以及价值观等。(索振羽,1999)

语境研究是语用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语用学家认为语境的存在是为了使话语意义能够恰当地表达和准确地理解。语用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如指示词语、会话含义、预设、言语行为、会话结构等的研究都建立在对语境的研究基础之上。索振羽(1990)将“语境”研究看作是与预设、会话含义等同样重要的语用学研究内容。从语用学的发展史看,早期的语言学关注狭义的语境,也就是上下文语境。当代语用学则开始研究广义的语言环境对话语理解及表达的影响。从这一角度看,语用学就是一门“狭义语言环境学”。

(二)社会语言学研究中的语境问题

社会语言学研究“人们说的话”(王远新,2006:258),同时揭露“社会”与“语言”“这两个变项的相互关系”“包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等”(戴庆夏,1993:2)。社会语言学家研究语境的最终目的,是研究语言环境中的语言变异以及在言语社区、社会阶层、民族、年龄等社会语言环境中人们对语言的认同等问题。因此,社会语言学不关心狭义的上下文语境,而是更关注情景语境与民族文化传统语境。美国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Hymes)将语境归纳为八个部分,分别是:“话语的形式和内容、背景、参与者、目的、音调、媒介、风格和相互作用的规范”。(索振羽,1999:20)

(三)应用语言学研究中的语境问题

于根元(2003:46)指出,“语言教学是应用语言学中主要的内容。狭义的应用语言学就是指语言教学。”语言教学作为狭义应用语言学,首先是一种教学活动。语言教学又是以传递“语言”这一具有特殊性质的知识为内容的教学活动,而语言的产生、发展、变化和使用都离不开语言环境。克拉申(Krashen)认为语言学习是一个内在化的过程,即把一种语言的语法和语用规则内在化,成为学习者大脑机制的一部分。而语言环境在这个内在化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语言教学研究中当然也就包括研究语言环境诸构成要素对语言内在化过程的影响以及规律。换句话说,语言教学关注狭义语言环境中那些与教学实施过程以及学生的习得过程密切相关的因素,其概念外延远远大于语用学所定义的广义的语言环境。

四、国际汉语教学中的语言环境

语言学习的模式主要有两种:自然学习和课堂学习。自然学习一般是指学习者在目的语环境中,通过语言实践活动,采用非自觉的方式掌握目的语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知识的过程。课堂学习则是指学习者通过参加有组织的学校学习,以特定的目的为驱使,并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应用一定的学习方法,系统地掌握目的语知识的过程。自然学习过程一般具有很大的不可控性,因此语言教学主要研究影响语言课堂学习的因素,以及各要素对语言学习效果的影响等。“语言环境”因素正是影响课堂学习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国际汉语教学中的“语言环境”是指课堂汉语学习活动中影响语言学习效果的所有主观和客观因素的总和。

2005年“世界汉语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际汉语教学时代已经到来”(吴应辉,2010),2006年“六大转变”政策的提出,促使世界范围内汉语教学的主阵地由国内转移到世界各地。国际汉语教学中的语言环境较传统意义上对外汉语教学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我们在综合分析影响语言教学过程的各种语言环境因素的基础上,认为新形势下的国际汉语教学语言环境应该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个人环境

弗斯(1957)曾对语境中的个人因素做了阐述。他在研究中将语言表达和理解中所涉及到的非语言因素称为Contextofsituation(情景上下文),其中参与者的有关特征,如人物、个性等都是重要的语境内容。我们认为弗斯提出的语言环境因素既然影响语言的表达和理解,那么也必然在一定意义上影响语言教学的效果。我们将弗斯提出的“人物”和“性格”因素与国际汉语课堂教学活动结合,认为国际汉语教学中的个人环境具体体现为学习者的社会特点、性格特点、学习目的(动机)、学习策略和语言观念等几个方面。在汉语教学过程中,这些个人环境因素将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汉语教学的效果。

1.学习者社会特点

学习者的社会特点指学习者作为社会个体在社会中的身份、职业、地位等因素,这些因素会对国际汉语教学的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在泰国汉语教学中,王室成员和普通民众由于社会身份的不同,在汉语教学中采用的教学策略和方法甚至教学内容均需有所不同。王室成员作为泰国贵族,更加关心中泰两国的政治经济情况以及中泰两国的关系,而普通民众在学习汉语的时候可能更加关心旅游、生活等话题。

2.学习者性格特点

学习者的性格因素也将影响汉语教学的效果,有研究表明,性格外向的学习者与性格内向的学习者相比,能够更加快速高效地掌握汉语知识。国际汉语教学针对某个国家的学习者,这些学习者往往体现出一些性格方面的共性。如中亚地区的学生大多性格外向而缺乏纪律性,喜欢迟到;日韩学生大多遵守纪律,尊重师长;欧美学生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

3.学习目的和动机

汉语学习目的和动机是另一影响汉语教学效果的个人环境因素。教育学通过大量实证性的研究证实了学习动机的强弱将对教学效果产生不同的影响。学习目的和动机还从一定程度上预测了学习者能够达到的学习水平。

4.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有效学习的程序、规则、方法、技巧及调控方式。“是内隐的学习规则系统。”(DuffyG.,1982:357~373)学习策略的不同会对学习产生直接的影响。有学者认为第二语言学习策略与一般性语言学习策略有所不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习者的语言学习策略会呈现出差异。学习者采用单一的学习策略还是多种学习策略,采用哪种学习策略都将影响汉语教学的效果。

5.语言观念

语言观念指的是学习者对目的语言以及对目的语言学习本身所持的观点和态度。语言观念也可以分为“工具性观念”和“系统性观念”两种。持语言工具性观念的学习者重视语言的交际能力,不太关注这种交际能力的养成是否通过系统的学习,更加不重视汉语学习的可持续性。而持系统性观念的学习者则认为语言是一个系统的有机体,语言学习是一个系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二)文化环境

关于语言和文化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已经是学界的共识。在国际汉语教学中,处理好文化要素与语言要素之间的关系,可以使他们相互促进;处理不好他们之间的关系则将使语言教学的效果事倍功半。语言教学中的文化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学习者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的冲突,学习者对目的语文化的认同以及学习者跨文化交际意识和态度。

1.学习者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的冲突

文化的差异性是文化本身固有的特点。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说不同语言的人的文化观念也必不相同,学习第二语言实际上就是学习第二语言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因此学习者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之间的差异是一组客观存在的矛盾。这种文化差异可能是直接的、明显的,如中西方差异,西方人健谈,喜欢平等的对抗,极力表现自我,向外延伸自我;东方人婉转含蓄、模棱两可,压制自我、慎言戒言,对环境高度敏感。也可能是细微的、不明显的,如东南亚有些国家信奉佛教,对人热情,和善,强调自我,不喜欢干涉他人等。这些文化差异会给语言教学带来现实的冲突,如果处理不好,将影响汉语教学的效果。

2.学习者对目的语文化的认同

《中华文化辞典》认为,“文化认同是一种肯定的文化价值判断。即指文化群体或文化成员承认群内新文化或群外异文化因素的价值效用符合传统文化价值标准的认可态度与方式。经过认同后的新文化或异文化因素将被接受、传播。”(冯天瑜,2001:20)

在国际汉语教学中,学习者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度是影响语言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这种认同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习者对“文化”本身的认同,即是否具有多元文化态度,是否用包容的态度对待现代文明中同时并存的不同文化现象。二是学习者对中国文化的态度,如是否愿意了解中国文化,并用开放的态度接受中国文化对其自身文化的改造。

3.学习者跨文化交际意识和态度

学习一种语言,必然面临一个跨文化交际的问题。其中包括接触汉语教材,与具有中国文化背景的老师打交道等。由于语言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在跨文化交际行为中很可能产生交际失误,甚至可能产生冲突,形成交际障碍。在国际汉语教学中,学习者本身的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强弱影响学习的效果。比如日韩等国家的学习者含蓄内敛,不喜欢表达,在学习汉语过程中因为害怕说错而不敢开口,造成很多“哑巴汉语”的现象。

(三)教育环境

已有对语言环境进行的分类研究一般按照“二分法”将语言环境区分为“个人环境”和“社会环境”两部分。其中“社会环境”包含“文化环境”和“教育环境”两个部分。这种分类方法与弗斯对“语境”的分类方法一致,是对语言研究中“语用”思想的继承。我们认为,从语言教学学科自身特点出发,教育环境在语言教学中所起到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因此我们将其单列出来予以讨论。

教育环境作为语言教学中的一种语言环境,指的是对教学组织形式和组织过程起决定作用的环境因素。这些因素一般由组织语言教学的具体组织单位、区域、国家制定,通过对语言教学形式所做的规定约束语言教学的效果。语言教学中的教育环境主要包括教育政策、教育资源、教学管理、课堂教学语言、教学方法的应用、师生关系等。

1.教育政策

教育政策“一般指的是由一国政府制定的在一定历史时期教育发展的目标和任务,以及具体实施的方式和办法等。”(盛译元,2012)一个国家的教育政策,尤其是语言教学政策属于一个国家汉语传播的顶层设计,对这个国家的汉语教学情况的开展具有指导意义。

2.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一般指“一切可以用于教育、教学的物质条件、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崔永华,2008:129)教学资源为语言教学活动的实施提供帮助,比如黑板、图片等直观教具可以直接应用到教学过程中,多媒体设备可以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可以多方位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等。教育资源还包括获取教学相关资料的途径,如图书馆、网络媒体等。

3.课堂教学语言

第二语言学习理论一般认为采用目的语语言组织教学的效果好于相同条件下采用学习者母语作为教学语言进行教学。然而是否采用目的语作为课堂教学语言,取决于采用哪种教学模式,还取决于学校教育制度的规定等。如在一些国家的国际教育学院开设的汉语课,校方规定必须用英语来教授汉语的情况。

4.教学方法的应用

王策三(1985,244~245)认为“教学方法是指为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手段而进行的,由教学原则指导的,一整套方式组成的,师生相互作用的活动。”语言教学中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虽然采用不同教学方法在达到教学目的方面可能“殊途同归”,但其实施过程和步骤都可能对语言教学产生一定的影响。

5.师生关系

汉语教学在世界其他国家大多是一种汉语作为二语的教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太强调师生关系,似乎这已经是无需讨论的问题。我们认为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非常重要,尤其当将“语言”作为教学的对象,而教学过程又涉及用“语言”来教“语言”的时候。另外,师生之间建立以学生为中心还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关系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之一。

以上分析了语言学学科对语言环境的认识过程,以及不同语言学分支学科对语言环境的认识。在综合分析影响语言教学过程的各种语言环境因素基础上,我们认为国际汉语教学中的语言环境应该包括个人环境、文化环境和教育环境三个部分。在国际汉语教学中,这些环境因素与教学活动要素之间是一种辩证的关系:一方面,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行为能动地改造环境,另一方面,环境影响教师和学生的行为和思想状态。教材的编写和选择要以教学环境为基础,但同时教材所设计或创造出的微观教学环境贯穿整个学习过程,是实现教学目的的重要保证。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对语言环境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注释:

①本文行文中的“语境”即“语言环境”。

参考文献:

[1]DuffyG.Fightingoffthealligatores:whatResearchinReal

ClassroomhastosayaboutReadinginstruction,JournalofReadingBehavior,1982,14(4):357~373.

[2]Hymes.Cohesioninenglish[m].London:Longman,1976:22.

[3]JohnRupertFirth.aSynopisisoflinguistictheory,

StudiesinLinguisticanalysis,Blackwell,1957.

[4]malinowskiB.theproblemofmeaninginprimitiveLanguage见

冯志伟.现代语言学流派[C]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

[5]陈昌义.论外语语言环境[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

(2).

[6]戴庆夏.社会语言学教程[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3.

[7]王远新.语言理论与语言学方法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6.

[8]索振羽.语用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9]于根元.应用语言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10]吴应辉.国际汉语教学学科建设及汉语国际传播探讨[J].语言

文字应用,2010,(3).

[11]冯天瑜.中华文化辞典[Z].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12]崔永华.对外汉语教学设计导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

社,2008.

环境化学的研究方法篇6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创业环境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创业活动开始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创业带来了技术创新和组织突破,为社会提供了新的产品和服务,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大学生是市场经济急需的创新型人才,通过创业可促使具有创造性潜能的学生进行大胆的尝试与突破,有利于高校科技知识、创新成果向产业化转化;有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产业质量的提升;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良好创业氛围,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繁荣发展。研究当前我国大学生创业的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建立有利于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良好环境,使大学生创业成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对提高我国的经济竞争力,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创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既受到创业者本身创业能力的制约,也受到外部创业环境的影响。而作为影响创业的外部环境包含的因素非常复杂,不同国家和地区由于自身的文化、经济与政治环境的差异,在创业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上有较大差异。如何在借鉴其他国家创业环境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市场调查,构建我国特殊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下的大学生创业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对创业环境理论的完善和发展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对促进大学生创业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二、大学生创业环境研究

创业环境研究是创业研究的一个关键领域,创业环境对推动区域创业活动和创业理论的创新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全球创业观察(Gem)提出创业环境的构成要素包括金融支持、政府政策、政府项目支持、教育与培训、研究开发转移、商业和专业基础设施、进入壁垒、有形基础设施、文化与社会规范等。Shane(2006)认为创业的环境方面包括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经济环境包括收入、资本税和财产税,经济增长和社会财富,低通货膨胀率和稳定的经济条件。政治环境包括自由、法律和财产保护措施、地方分权。社会文化环境包括对创业的社会尊敬、创业的压力和特定的文化信仰;蔡莉、崔启国和陈巍(2006)将创业环境概括为科技环境、融资环境、人才环境、政策法规环境、市场环境和文化环境。叶依广等(2004)认为,创业环境是政府和社会为创业者创办新企业所搭建的一个公共平台。张玉利和陈立新(2004)则将创业环境定义为:在创业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要素组合。池仁勇(2002)认为创业环境是创业者及其企业产生、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由创业文化、政策、经济和技术等要素构成,是多层面的有机整体。

从创业环境的影响因素来看,annika(2001)认为通技术渠道的多样性、技术转移的畅通性等对创业企业的绩效有积极影响。陈琪和金康伟(2008)认为融资环境对创业企业有重大的影响。Hyungrae和Lee的研究表明,受教育程度对创业具有积极影响,有较高教育程度的创业者比低教育程度的创业者更有可能成功。Davidsson(2003)认为税收和其它优惠措施对创业有积极的激励作用。StandishKuon(2000)等学者通过对阿根廷、菲利宾、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比较研究,认为区域文化影响该区域创业活动。webster(2002)认为,公众对创业的态度影响创业者的信心,公众对创业的负面态度使创业者气馁。

从创业环境的绩效与评价研究来看,创业环境评价是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对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创业环境现状进行客观的定性和定量调查分析、评价和完善,其实质是对创业环境优与劣进行评价,包括环境评价影响因素、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及模型(朱燕空等,2008)。郭元源(2006)依据城市创业环境框架,构建了由经济、环境、科教、服务、文化、创业企业现状6个指标作为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59个三级指标构成的城市创业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赵观兵等(2004)利用因子分析法和Spss软件,对2001年江苏13个省辖市的创业环境进行了评价,并得到了13市的创业环境排名。张玉柱等(2009)采用主观赋权法中的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建立了大学生创业环境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王鹤听等(2009)对aHp方法进行了改进,将创业主体分为生存型创业主体和机会型创业主体,定量分析各环境要素对两类创业主体的贡献并构造决策矩阵,确定不同类别的大学生创业环境评价体系。李春晓等(2008)则通过问卷调查方法,筛选出中小企业创业环境评价指标,建立对中小企业创业环境的综合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利用德尔菲法及层次分析法等分析方法,在统一的标准下建立了中小企业创业环境综合评价模型。朱至文(2009)则将城市创业环境评价指标的分为显示性指标和解释性指标体系,显示性指标从城市创业环境的产出表现上,测量城市创业环境;解释性指标从城市创业环境的投入构成上,测量城市创业环境。

三、简要评述

从目前创业环境的研究现状来看:(1)在理论上,创业环境研究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大多数文献是在分析具体城市或区域的创业环境现状,并给出相应改善创业环境的建议和对策,而对创业环境的基本概念、特性、功能、理论框架的理论研究缺乏。而且,在创业环境的具体指标的选择上,理论界还没有达成共识,对各项指标的重要性程度也没有进行更深入的分析。(2)在实证研究上,创业环境研究主要以定性分析为主,定量分析比较缺乏,难以对理论研究的结果提供强有力的实证支撑。

因此,要把创业环境作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在理论上,必须把创业环境纳入企业管理的内生变量,借助于管理学和经济学的理论如战略选择理论、新制度理论等,结合各国和地区的特殊经济文化背景,对创业环境的研究对象、研究主体、研究边界、构成要素、与新创企业之问的相互作用机理以及创业环境的分析与评价进行系统的探讨和研究,构建比较完整创业环境研究框架,推动创业环境理论的发展;在实证研究上,既要积极吸收借鉴国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同时也应当结合我国创业环境特点探索适合国情的新的思路和研究工具,进一步通过更多的深入的案例跟踪研究,把定性与定量分析结合起来,运用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分析工具,为理论研究提供实证支撑,实现理论与实证的统一,这将是创业环境研究未来的发展趋势。目前,从国外最新的研究成果来看,正好体现了这一研究趋势,其在Gem模型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案例跟踪等方法,获得反映创业环境因素的相关数据,在此基础上,运用统计分析和微观计量方法,具体的分析了创业环境中的某个特定要素对创业活动的影响。如:edward和william(2008)分析了当地的工业条件对创业活动的影响。Silvia和annamaria(2008)研究了政府管制对创业活动的影响。Simeonetal(2009)则分析了公司所得税对创业活动的影响。

因此,本课题试图在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应用Gem模型,通过对当前中国大学生创业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的分析,建立一套反映我国特定经济文化背景的大学生创业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和统计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采用理论演绎、模型构建、实证研究和统计分析等相结合的方法,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来对中国大学生的创业环境进行综合评价,以期为建立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良好创业环境提供政策参考。

参考文献:

[1]StottShane.whereisentreprenemshipResearchHeading[R].ConferencepaperontechnologicalentrepreneurshipintheemergingRegionofthenewmillennium,2001.

[2]蔡莉,崔启国,史琳.创业环境研究框架.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J].2007(1).

[3]叶依广,刘志忠.创业环境的内洒与评价指标体系探讨[J].南京社会科学,2004(9).

[4]张玉利,陈立新.中小企业创业的核心要素与创业环境分析[J].经济界,2004(3).

[5]池仁勇.美日创业环境比较研究[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2(9).

[6]annika.R.assessingthefunctionalityofaninnovationsystem[R].paperpreparedforthenelsonandlYinterConferencearrangedbyDRUiDinaalborg,2001.

[7]陈琪,金康伟.创业环境问题研究述评[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8]HyungraeJo,JinjooLee.theRelationshipbetweenanentrepreneursBackgroundandperformanceinanewVenture[J].tecnovation,1996,16(4).

[9]Davidsaon.theofDomainentrepreneurshipResearch:SomeSuggestions[m].UK:emeraldGrouppublishingLimited,2003.

[10]朱燕空,郑炳章,王伟.我国创业环境研究综述[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8(2).

[11]郭元源,陈瑶瑶,池仁勇.城市创业环境评价方法研究及实证[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23(2).

[12]赵观兵,万武.江苏省区城高新技术创业环境与规模的综合评价[J].华东经济管理,2004(1).

[13]张立柱,等.基于多级模糊综合评价的区城创业环坑评价方法[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9(3).

[14]王鹤听,赵策,王相敏.城市创业环境优势要素识别系统分析模型[J].工业技术经济,2009(6).

环境化学的研究方法篇7

关键词:环境岩土工程;岩土工程;研究和探索

中图分类号:p642文献标识码:a

1环境岩土工程的含义

何为“环境岩土工程”成为大家关注的首要问题。环境岩土工程是一门将岩土力学与环境科学工程相结合一门综合学科。这门学科主要是应用一些现有的观点、技术去分析,解决与环境和岩土有关的工程问题。有了这门学科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环境与岩土,对于保护环境以及自然灾害的发生方面的研究有很大的贡献。这也会将环境岩土工程的研究带入一个新的高度,为其发展也会带来新的机遇。环境岩土工程与人类自然环境的作用、人类生产生活的作用息息相关,加强对环境岩土工程的研究可以减轻环境的污染、改善自然灾害对人类造成的不良影响的情况。为了研究环境岩土工程必须了解其包含的重点内容,这样才能更好地为更进一步研究环境岩土工程而做好知识储备工作。

2研究环境岩土工程的主要内容

环境岩土工程主要研究的是岩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联系,其主要的研究对象是大家常见的岩土。在研究环境岩土工程时需要以一定的理论知识为依据,实际的岩土体为主要实践研究对象,从最基础着手,对环境与岩土体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环境岩土工程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根据研究出来的一些新发现来对环境和自然灾害进行深入的研究。环境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环境的破坏也使人们深深的感受到环境的重要性,通过对环境岩土工程的研究可以找出改善环境的对策。同时也可以利用研究的结果为理论依据对自然灾害进行勘测与防御。以达到降低大自然对人们产生的危害的目的。

3研究环境岩土工程的主要任务

对环境岩土工程深入的研究可以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例如:施工过程中的污染问题、工厂废弃物排放的污染问题、建筑中的污染问题等。这些问题看似不起眼,但是对环境的污染却有很大的影响,它们可以通过对大气的污染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使人们的生活指质量下降。同时,研究环境岩土工程还能够对一些地震、火山爆发、洪水等自然灾害惊醒更加深入地勘探及预测,能够有效地对人们的人身财产安全惊醒有效地防护。因此可以看出,研究环境岩土工程迫在眉睫。

4研究环境岩土工程的主要方法

4.1量化研究法

量化研究法是将特定的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并将且应用统计学原理进行粗略的统计,然后对结果进行分析。对于环境岩土工程利用此法进行详细的研究,不仅可以细致地了解环境岩土工程中的环境与岩土的各种信息,而且还可以利用这些资源进行有效地整合,将资源进行充分地利用。这样不仅对环境能起到改善的作用,而且还能有效地对资源浪费的现象进行预防。环境岩土工程是一门交叉学科,这对环境问题和岩土问题进行了综合研究,使知识更加融汇在一起,为研究环境问题提出了新的思路。

4.2理论研究法

理论研究方法也是研究环境岩土工程重要的方法之一。我们通过对环境岩土工程理论性的研究,掌握其要点,然后根据理论背景进行更深入地研究,为实践进行更好地服务。理论上的研究虽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所有的实践都是以理论研究为背景的,只有有了一定的理论依据,才能更好地对现实中的问题进行更好地解决。

4.3组合研究法

对环境岩土工程进行细致的研究,仅仅只有量化研究法、理论研究法是不够的,还需要使用其他方法和手段为实现或者寻找科学原理进行探索来服务,这时组合研究法应运而生。组合研究法是将不同的方法和手段进行结合起来适当的排列或者进行重组,从而对研究对象进行更深入地研究,以取得新的突破。

5研究环境岩土工程的主要方向与主题

5.1研究环境岩土工程的主要方向

目前,环境岩土工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在教学方面的局限性、岩土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问题以及环境岩土工程与电子信息技术相结合方面的问题。现在在教学中可能只局限于观看一些视频、图片资料,不能使同学们深入到室外去亲身感受环境岩土工程这一学科的魅力,这也是同学们对环境岩土工程的兴趣不够浓厚的原因所在,最终导致对于这一学科的研究人才较少的一个现象的发生。在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关于环境岩土工程的相关问题。但是由于工人们知识储备不够丰富,遇到了这些问题也不能够及时发现,这给研究环境岩土工程带来了很大的不便。由于我国土地面积较大,土质也有很多种类,因此,对于环境岩土工作的研究带来了很大的挑战。这就需要科技研究人员对不同的图纸进行细致的研究,对现有的资料不断地完善,同时在施工时应该首先对工人进行一定的培训,这样不仅能简化工作流程,而且能够提高工人的工效率,节省时间。对于环境岩土工程的研究不仅能够对一些由地质结构变化引起的自然灾害进行预防而且能对其进行详细地研究,使人们对自然灾害更加了解,在对自然灾害的预防与勘测取得进展。现在科技发展之迅速,我们在搞好科研的同时也能够注重将环境岩土工程的研究与现代电子科技相结合,这对于环境岩土工程方面的研究将是历史性的突破。有了电子信息技术与其相结合,可以及时有效地读现有的数据进行更新,对不合理的数据进行更改,方便简单而且迅速,能够实现资源共享。

5.2研究环境岩土工程的主题

研究环境岩土工程的主要目的在于在改善环境污染和对地质灾害等方面做出相应的改善。近些年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备受瞩目,环境问题的出现使人们的身体健康问题也受到了影响。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同时自然灾害频发,这足以说明我们研究环境岩土工程的必要性。只有我们对环境问题以及地震等灾害发生的原因时真正了解以后,我们才能更好的对自然灾害进行预防,但前提是必须对环境岩土工程进行高度重视,投入人力和物力对其进行深入研究,这样才能更好地为未来发展做出贡献。因此,继续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依旧是我们需要坚持的永恒的主题。短时间内可能收效甚微,但长期坚持后必定会收获到不同以往的成果。

结语

环境岩土工程虽然始于1979年,但是它的发展程度还远远不够,在我国尤其如此。所以,要想使得岩土工程的发展更加的成熟和完善,就要加大力度来研究和探索关于环境岩土工程的相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更省时省力的发展岩土工程。

环境化学的研究方法篇8

一、旅游环境哲学思想研究基础

(一)东方环境哲学思想基础

1.儒家“天人合一”哲学思想

在“天人合一”问题上,儒家的观点可以概括为“仁者爱人”,其生态思想可概括为“人伦中心”。儒家的“仁者爱人”不是西方的博爱,它是一种有差等的“仁民爱物”态度,并非西方的“人类中心主义”,而是一种“人伦中心”倾向。在其“天人合一”思想中,“天”主要是“人”的一种背景,儒家的“仁民爱物”,把自然价值看作是人伦价值的一种延伸。儒家“天人合一”思想主要是通过人对自身的修炼来实现。在看待人、社会、自然三者关系问题上,一方面儒家对人的价值比较重视,它将人看作社会与自然万物关系的中介与核心,将人在社会、自然中的纽带性地位突显,另一方面又克制人作用的发挥,主张克己修身,由己推人、由人及物。既要重视人的价值又要克制人的作用,似乎儒家思想在价值观上存在矛盾,但实际上这看似矛盾的思想旨意却正是古人的智慧之所在。

总的来说,儒家“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人心固有的至善本性,这个至善本性就是天地的生生之德。“天以阳生万物,以阴成万物。生,仁也;成,义也。”(周敦颐:《通书·顺化》)天就内在于人之中,人人都具有天地仁义的德性。人通过反身而诚,把内在的德性开发出来,也就实现了天德,达到了天人合一,就可以廓然大公,体验到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可以做到物来顺应,无所不至,体物不遗,爱物不私,民胞物与。但值得注意的是,儒家“天人合一”的人伦化的自我超越特征,也包含着把自然人道化的错误。

2.道家“道法自然”哲学思想

道家的“天人合一”哲学思想与儒家不同,道家的观点可概括为“道法自然”,它强调人与道的合一,人与自然的合一,人与宇宙生命和宇宙精神的合一。在天人皆来源于道的自然演化的含义上看,天与人本来是依自然之性而产生的,而且原本就处于一种自然而然的本来状态,故它们是合一的,而不是分离的。而且人是由天地和气所生,天地又是由道自身的无为自化所生,故此,要“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家“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就是要通过体验宇宙过程的自然本性,认识到自然之化是生命之本源和宇宙精神的最高体现,从而依循自然而为,去除一切对天地万物和人本身的有意造作和加工,把人的生命融入自然生态的大化过程中,实现人与自然万物平等,即道家所言:“以道观之,物无贵贱”。同时,由于天、地、人具有统一协调的关系,社会秩序亦为天道运行自然形成的一部分,因此人类社会只有依循天道运行的法则才能治理好社会,也才能实现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和谐相处。本文由收集整理

(二)西方环境哲学思想基础

1.“人文主义”哲学思想

人文主义的核心思想是反对一切以神为本的旧观念,宣传人是宇宙的主宰,是万物之本,用“人权”对抗“神权”,向中世纪的教会统治和宗教教义提出英勇的挑战,所以人文主义有时又称作人本主义。从人性论的观点出发,人文主义提出个性解放的要求。人文主义者否定教会宣扬的人一生下来就有罪孽,否定人生的目的是死后的永生的来世思想,猛烈抨击教会鼓吹的禁欲主义。他们肯定现实生活,颂扬尘世欢乐和幸福,赞美爱情是人的最高尚的感情,认为人有追求荣誉和财富的权利。人文主义批判中世纪对科学、文化的摧残,反对蒙昧主义,崇尚理性和智慧,主张探索自然,研究科学,追求知识,接受新事物,全面地、和谐地发展个人才智。为了反对封建压迫,人文主义还宣扬自由意志,提倡人与人之间建立平等、仁爱的关系,否定以人的出身、门第来决定社会地位的等级制度,强调个人的品德、才能决定人的地位。

西方文艺复兴运动使理性获得高度弘扬。人文主义对人性的颂扬,自然主义对认识自然的现实主张,使人与自然的关系被抽象的主体与客体关系取代。近代认识论的主客二分以及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在观念上树立起人是自然主人的信念。而西方基督教与哲学则成为形成整个西方文化传统核心——人类中心主义的两大因素。在基督教教义中,人高于自然界其他生命形式和存在物,是大自然的主人,自然界一切非人的存在物都是为人的利益而存在。人对自然的统治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2.“深层生态学”哲学思想

面对生态环境恶化及西方文化中人类和自然二元对立观念,深层生态学所倡导的中心思想和宗旨对于人类认识自己、认识社会、保护环境具有重大意义。

首先,深层生态学聚焦于整体(如生态系统、物种或地球本身)而非生命个体(整体主义),它主张以整体主义思想来看待和处理环境问题,确认人与自然不可分割(人与自然本体同一),强调相互关系,坚持人与自然相统一的一元论有机生态世界观。这种生态整体主义思想对于体现“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科学发展理念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构建要求具有重大价值。

其次,深层生态学强调自然的固有价值和生命物种平等权利,它认为个体特征与整体特征密不可分,自我与整个大自然密不可分,人的自我利益和生态系统的利益是完全相同的。因此,人类在对待自然界时,应彻底抛弃西方文化中人类和自然二元对立的观念结构,追求自我(self)实现与生态系统的平等,以一种宽容的态度对待自然界,使自然界中的万物走向真正的持续发展,即“活着,让他人也活着(liveandletlive)”(指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形式和自然过程)。深层生态学创始人阿伦·奈斯把这一思想定义为“生态智慧”,对人的生物属性和生态存在给予了足够尊重甚至充分张扬,在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现实生活中具有重大意义。

转贴于

再次,深层生态学把生态危机的本质归于传统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以及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机制的不合理,要从根本上克服生态危机,应该而且必须确立保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的价值观念、消费模式、生活方式与社会制度。

最后,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是要维护所有国家、群体、物种和整个生物圈的利益,追求人类整体利益与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实现”,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

3.“生态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

生态马克思主义认为,由于人类自身生存的需要,也由于人类不满足于自身的生存状态,不断地从自然界攫取更多的财富,不断地提升自己对自然掠夺和改造的能力,在加强对人的剥削的同时,也加强了对自然的剥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必然破坏生态环境。生态马克思主义从资产阶级维护其合法性的角度阐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破坏环境的必然性,指出由于人们在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中,感受到的不是快乐而是痛苦,人们受到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主导,把消费作为一种自我满足的手段,把消费当作人生的唯一乐趣,因而对于物质产生永无止境的追求。资本主义为了维护其合法性,以及继续维持高生产和促进高消费,就会借助科技变本加厉地“榨取自然”、“盘剥自然”,生产越来越多的商品,来满足人们对于商品的需求,进而导致资源枯竭和生态公害的频繁发生(唐宏,2007)。法兰克福学派的一位代表人物h·马尔库塞(1969)在《论解放》一书中更加广泛而深刻地论述了生态危机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他认为当代资本主义压抑人也压抑自然,造成人的异化也造成自然的异化,人不再是“人”,自然也不再是“自然”。

人类急需一种新的整体性生态哲学思想对当代全球问题和人类发展困境进行理论指导,而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在此时正慢慢发展壮大,在对当代全球问题和人类发展困境进行哲学思索的基础上,生态马克思主义对前述两个流派的理论进行了重大发展和补充。如前所述,对环境问题的探讨,生态马克思主义认为:生态问题不仅是环境问题,它更是一种更深刻的困局的征兆,其根源不在科学本身,而在于一种意识形态;环境问题的根源实际是源于人们的异化消费观,后又因科学技术发展而加重,技术虽然造成了资本主义“单向度”(one-dimension)的主要原因,但自动化的科学技术可以消除人类劳动的异化,为人类自身的解放和自由创造条件。因此,要实现自然的解放,我们不仅要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应合理本文由收集整理应用科学技术,将人与自然界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从对科学技术无限制的追求中解放出来。由此,西方的环境哲学走过了一条从二元分立(重视人的作用)—二元分立(强调客观世界的平等权)—实现二元统一的思想发展道路。

(三)东西方环境哲学思想比较

1.基本观点和思维方式

传统西方哲学和科学把世界普遍地理解为人与自然二元对立关系,认为世界分为物质和精神两种实体,人是精神性的,自然则是物质性的。在这一认识论下,西方哲学思想分立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流派,一是人类中心主义,二是非人类中心主义。人类中心主义认为,僵化的自然在与人的关系中,只能扮演工具的角色。培根提出,人应主动征服自然,使之服务于人类。洛克更是宣布“听命于自然的土地……只是一片荒原”,只有人的改造才赋予自然以价值,“对自然的否定,就是通往幸福之路”。人类中心主义实际是一种把人看作宇宙中心的观点,它的核心思想是一切以人为中心,或一切以人为尺度,为人的利益服务,以人的利益出发,主张按照人类的价值观来考察宇宙中的所有事物。由于它关于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存在过于极端的观点而被某些学者批评为“鼓励了人对自然的掠夺,是占有性的功利主义、利己主义,是经济主义、消费主义和个人主义及环境危机的思想根源”。

与西方环境哲学思想片面强调物种之间的平等和平权所不同的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既不极端地认为只有人有价值,只有人有利益,只有人能获得待遇和权利,也不只推崇对生命的重视,信奉生物平等主义,而使物种和生态系统的道德原则远远高于人的道德权利原则。它将人与自然看作一个整体,强调人和自然生物有共同起源,人性和天道在终极意义上相通。它承认自然界和人一样都具有主体地位。在看待“天地、人”以及二者关系问题上,它既不否认人作为自然有机整体的一部分,是宇宙创造过程辅助者和促进者这一重要价值,也不过分强调人的作用,而是主张人应具备“民胞物与”、“转贴于

仁者爱人”的思想,以“克己修身”的方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平衡。

2.基本方法

东西方环境哲学由于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异性,导致二者在处理生态环境中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之间、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矛盾的基本方法又各具特点。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以一种整体性思维看待生态环境,它的核心思想就是要告诉我们,人的生存和意义实现,都是在与他人乃至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中产生,它以一种整体性的思维方式向我们强调,个体只是整体中的个体。而西方环境哲学思想则注重分析,擅长利用现代科学手段将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归纳,从定量的角度把事物之间、系统之间的矛盾量化与分解,然后以数据为佐证,制定针对性建议措施,即在方法上寻求自然科学的支撑。虽然这种方法对于我们从科学的角度分解、量化系统矛盾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因其依旧无法摆脱二元论思想影响,从主客二分的角度把事物进行一级一级的抽象归纳,结果越来越远离了事物的本原,导致西方哲学思想史上的千年之蔽——本源性、本真性的存在被遮蔽了。

可见,无论是中国“天人合一”传统哲学思想还是西方生态环境哲学思想,在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上都有其局限性,亟待为认识、解决人与环境之间各种矛盾关系建立一种彻底的生态世界观,它是一种既能承袭“天人合一”思想精髓,又能克服西方生态环境哲学思想中人文精神不足的缺点,它带着生态科学理论和绿色生存技术而来,为了重建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而生的一种整体生态可持续发展世界观。

二、旅游环境哲学思想研究进路

(一)旅游环境哲学思想研究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的研究现状而言,旅游环境哲学尚存两方面的问题。

第一,旅游环境哲学思想本体论构建。西方作为研究现代环境哲学的先行者,诞生很多环境哲学流派(这其中包括环境伦理学、生态马克思主义、深层生态学、生态女权主义和生态神学5个比较大的派别),且更为偏重通过理性、技术手段实现其理念。但“一分为二”是西方环境哲学非常牢固的思想传统,想要完全推翻这个思想是非常困难的,所以西方环境哲学受到“斗争哲学”思想很大的影响,存在很多局限性。这方面东方较之西方有不同的思维方式,有不同于西方的哲学路线,这里最重要的有3点:(1)“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主干;(2)和为贵,“和而不同”是中国文化的精髓;(3)整体性、系统性思维是中国思维方式的主要特征。但东方环境哲学思想过于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的一面,有忽视人与自然的冲突一面,过于强调价值理性而忽视工具理性,过于强调人的内候内证的精神体验。

第二,旅游环境哲学思想研究体系构建。作为一种新的旅游发展观,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旅游环境哲学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国内外还鲜有专家学者专门针对旅游环境哲学进行系统阐述,零星的一些研究也主要集中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环境哲学问题、旅游环境承载力问题、游客容量问题、生态旅游与生态伦理等方面,严格来说这些研究成果远远没有达到旅游环境哲学的层次,更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一个学科要进入范式研究,一是要求有自己的研究对象,二是要求有自己的研究方法和方法论,三是要求有基本的解释现象的系统理论。而上述需要研究与思考的核心问题(包括旅游环境哲学概念体系、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实现途径)实际上也正是长期困扰旅游学界的重大问题之一。该研究从深层次上触及了旅游学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的基本问题,触及时空观、规律观、运动观、因果观、思维方式等方方面面,是旅游学基础理论与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领域的重大问题。

(二)旅游环境哲学思想研究进路

1.旅游环境哲学思想研究体系构建

任何一个发展成熟的学科都必须具备自己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旅游环转贴于

境哲学也不例外。理论体系研究一般包括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相关的概念体系。明晰研究对象是一切研究的起点,旅游环境哲学的研究对象简单来说就是旅游业发展中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具体到研究内容,则侧重于研究旅游环境这一复杂系统中旅游者与旅游者之间、旅游者与旅游目的地之间、旅游者与旅游目的地居民之间的伦理,从哲学层面寻找旅游活动背后对旅游复杂系统影响的根本原因、机理,以及从环境哲学的视角来解决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实现人—地和谐发展。在构建了旅游环境哲学的研究对象和具体研究内容之后,就必须寻找其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取得研究成果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一套科学的研究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旅游环境哲学理论的研究方法应该站在哲学的高度,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思想,提炼出自己的研究方法。明确旅游环境哲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就可以构建确切的相关概念体系。概念体系是理论研究的基础环节,也是核心环节之一。只有构建了合适的概念体系,明确研究对象所应该涉及的概念,才能构建完善的理论体系。旅游环境哲学是研究旅游环境的哲学方法论,旅游环境不仅仅只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社会、经济环境,是复合环境系统。它是围绕旅游活动而建立起来的多种组合,由旅游环境构成各要素在相互适应的基础上耦合形成既有特定结构与功能,并与外部环境实现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以适应外部环境,实现系统内外平衡的复杂体系。其涉及的概念包括环境伦理学、旅游伦理、旅游环境、旅游环境承载力、旅游可持续发展等概念。

总之,作为旅游环境哲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进路,构建从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概念体系以及理论基础等的完备的理论体系是其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也是旅游环境哲学取得学科进步和跨越的必经进路。

2.旅游环境哲学实践研究体系构建

旅游环境哲学的终极目标是实现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因此,构建旅游环境哲学研究思想框架(包括研究对象、概念、思想体系、研究视角等)仅仅是迈出了第一步,更为重要的是要将该哲学思想运用到旅游业实际开发与规划管理中去,以便更好地服务和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环境化学的研究方法篇9

基本概念的界定

预警即对危机和危机状态的事先警告、提醒人的注意的意思[4]。预警思想来源于军事,19世纪末期被应用于宏观监测和调控,随着卫星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广泛运用,20世纪80年代开始广泛应用于灾害监测,随着系统科学、3S技术、计算机的发展和全球生态环境恶化、资源和粮食短缺等问题的形势日趋严峻,科学预警思想和方法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并开始应用于农业环境监测、农业生态预报、农业资源监测和粮食安全等问题。

环境预警(environmentalwarning)就是对环境质量和生态系统的逆向演替、退化、恶化进行监测并及时报警。它具有先觉性、预见性的预测和警示功能,在环境质量和生态系统的演化趋势、方向、结果、速度、等方面发挥警觉作用[5],对环境生态系统的整治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服务具有重要意义。环境预警系统是对一定时期内的环境现状进行预测分析并作出评价,用以确定环境质量变化的趋势、速度,以及发展变化的限度的时间等,按需要实时的给出变化和恶化的各种警戒信息及相应对策[6]。可见,环境预警就是对生态环境质量状态的变化和生态系统演变的综合预测和评价;强调生态环境质量变化速度预测;应是在多种不同时空尺度下的多目标的动态预测和评价;需要对区域生态环境状态及时做出危害性变化和恶化速度的警告。狭义的生态环境预警仅是指对生态环境可能出现的危害和危机的警报,而广义的预警则涵盖了生态环境安全的维护,即从发现警情,分析警兆,寻找警源、判断警度以及采取正确的方法将警情排除的全过程[7]。

我国生态环境预警现状

1991年,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傅伯杰首次对生态环境预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了阐述,提出了运用区域持续发展能力(承载力、稳定性、缓冲力、生产力和调控力)作为区域生态环境预警的综合指标,建立区域生态环境预警体系。1992年中国科学院陈治柬、陈国阶对相关的生态环境预警的理论进行探索性的研究,建立了不良状态生态环境预警、恶化趋势生态环境预警和恶化速度生态环境预警的数学模式,同时给出了三峡水利工程环境影响生态环境预警与环境影响评价[8];1996年北京大学的许学工运用生态交错理论,提出了“生态潜在指数(e)”的计算公式,并利用此运算模型对黄河三角洲区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估和预警;1999年陈国阶等对生态环境预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研究,对生态环境预警相关的概念作了概述,对生态环境预警类型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生态环境预警定量评价的数学表达式。2000年西安统计学院的李俊红等对生态环境预警指标体系进行了探讨,并建立了生态环境预警指标体系[9],对我国的统计工作的发展和生态环境预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02年西安统计学院的颜卫中对生态环境预警体系作了研究,更加丰富了生态环境预警的评价体系[4]。总体说来,虽然不断有一些成果问世,但是还比较零散,尚未形成完整科学的生态环境预警系统理论,特别是对的研究固定区域的监测和预警工作尚待开展。伴随地理信息科学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集成基础信息以及环境风险预警模型,为构建由人机交互界面、决策支持层、专题应用层以及基础信息层组成的环境风险预警系统奠定了基础,同时为实现环境风险快速分析模拟和智能决策支持指明发展方向,风险预警的速度、智能化和有效性将会有很大程度的提高。环境风险预警系统的研发主要是由“十一五”期间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技术系统研究开发与应用示范”和国家“863”计划“网络化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警系统研究”项目等资助[10]。目前,大量有关环境风险预警系统设计开发原则、框架的探讨与研究已由环境科研工作者开展,并且一些环境风险预警系统研发以及应用的成功案例也同时积累。海上溢油的漂移扩散、性质变化能够由“大连海域溢油模拟信息系统”和“珠江口区域海上溢油应急预报信息系统”快速准确地预测模拟并可视化显示;区域环境风险管理决策过程方法探索的运用了地理信息技术,形成了长江(江苏段)沿江开发环境风险监控预警系统[3];松花江污染应急决策支持系统在arcGiS平台上运用了webGiS技术,实现了对松花江污染事件的动态模拟、预警和决策支持;通过“重大污染事故区域预警系统”项目[11],大连市环境信息中心开发出预警软件,多种信息已能够及时提供给应急指挥者,一套合理的工作流程也已形成。

综上所述,中国已经开展大量研究环境风险预警系统的工作。但是在研究和应用环境污染事件预警平台方面依然相对薄弱,尤其是在支撑硬件的设备和技术等方面无法应对污染事件进行预警的实际需求,从而针对污染事件的有效预警无法真正实现。一系列共性技术研究和应用示范已经寄托在“863”计划重大项目“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技术系统研究开发与应用示范”上面,期望能够取得突破。尤其近10年来,环境监测公共服务能力明显增强,监测技术水平显著提升。目前依托各类环境监测网的分级业务管理模式基本形成,以自动监测为基础的常规指标监测技术装备体系初具规模[12],国家环境标准样品已建立230多种、国家环境监测技术标准与规范已建立440多种,以及部门和行业的技术方法标准以建立数百种。

每年多种环境监测报告,2399个环境监测站已由环保系统建立,5万人的环境监测队伍已组成。以上数据表明,环境监测事业已经具备了进一步深化发展和实现历史性转变的基础。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制约,环境监测长期滞后于环境管理发展的需求,环境监测管理相对薄弱,环境监测的基础性和支撑性地位还不牢固,环境监测本身依然存在着一系列问题,诸如:网络体系不健全、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专业人才资源匮乏、技术装备能力亟待提高以及环境监测信息统一平台尚未建立,这些问题制约着我国环境监测预警体系的发展。因此,加快推进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既是环境监测事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实现环保历史性转变、探索环保新道路的迫切要求。

构建环境预警保障体

各级环保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坚定不移地推进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保厅(局)要成立由主要领导挂帅的“纲要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制定贯彻落实纲要的实施方案,层层分解任务,责任落实到人,资金落实到位,确保各项任务顺利完成。发挥全国环境监测的整体合力。协调好环保部门与其他部门、监测机构与监测管理部门、各级监测站三种关系,加强对监测机构的管理和技术指导,理顺环境监测的行政管理体制,规范运行机制以及社会监测机构和企业的监测行为。积极争取各级财政加大对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和运行保障的投入,将环境监测工作纳入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把环境监测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吸引社会资金投入环境监测事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保厅(局)要积极开展自查,环境保护部对本建设纲要的实施情况进行年度监督检查,确保各项重点建设任务的组织实施。#p#分页标题#e#

研究展望

环境化学的研究方法篇10

近年来,环境信息科学(environmentalinformationS。iences,或environmentalinformaties,或enviromatics)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早期单一的工程方向“环境信息化”正在发展成为一门多学科理论交叉、多技术手段集成的新兴学科领域〔。国际环境信息科学学会(internationalSocietyfo;environmentalinformationSeienees,iSeiS)作为这一领域的学术组织,致力于发展信息技术在环境领域的应用,提供环境信息系统研究领域的多学科交叉,以促进环境信息系统研究领域的国际交流。国内在环境信息科学的一些主要论题包括环境信息系统、环境遥感、环境模型、环境可视化、环境信息处理等方面都开展了一些研究工作。20世纪90年代以来,环境信息化发展迅速,特别是从上至下的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环境信息系统的建设极大地推动了这一工作的进展,环境地理信息系统则已成为实现环境信息化的主要途径。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领域的应用,正在从初期的信息管理、环境专题制图发展到Gls与环境模型集成陈、3S技术集成的多媒体环境系统、基于Gls的环境污染扩散模拟基于GiS的环境治理决策支持系统等。遥感技术在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有着广泛应用,一些主要领域包括大气污染遥感、水环境遥感、固体废弃物遥感监测、城市热岛效应与热环境监测、植被遥感、景观格局遥感监测、海洋环境监测等。环境建模与模拟一直是环境工程研究的重要内容,一方面,各种数学模型、物理模型、统计模型在环境信息科学中得到大量应用,另一方面,基于环境过程机理的计算机模拟模型、元胞自动机(Ca)模型、智能体(agent)模型等也在环境领域受到重视。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是从海量数据库中挖掘和提取对决策分析有用的、先前未知的隐含模式和规则的过程,笔者在1999年即面向环境信息化与数据挖掘技术的发展,试图将二者结合,提出“环境数据库中的知识发现”并进行了初步研究。可视化是表达和传输环境信息有效的形式,通过三维可视化、三维模拟实现环境现象、过程的真实感表达,能够更加逼真地传输环境信息。近年来,虚拟现实技术在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应用中受到了研究人员的重视卿。“虚拟地理环境”是虚拟现实技术支持下地球科学研究的创新平台,依托这一平台,能够进行环境科学与工程相关的理论研究、技术开发、工程实践、模拟决策等活动。针对环境信息技术集成应用的趋势,聂庆华提出了“数字环境”的概念,数字环境是环境信息化的过程和结果,是三维显示的数字虚拟环境,包括环境信息数字化、环境信息传输网络化、环境分析模型化和环境空间决策的智能化、环境过程和管理可视化。尽管国内目前在环境信息科学各个分支方向的研究非常活跃,但缺乏整体性、系统性的认识和探讨。本文在分析环境信息科学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基于环境信息流和信息分析处理构建了环境信息科学的体系结构,并以煤矿区环境监测治理与管理为例,全面分析了环境信息科学理论、方法与技术的应用,以期促进环境信息科学研究及其在构建和谐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

2环境信息科学的体系结构及其在煤矿区的应用

2.1环境信息科学的体系结构尽管环境信息科学的概念提出已有近20年的时间,但从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现状来看,对于环境信息科学的概念、学科体系还缺乏明显的定义。已有的一些环境信息科学研究计划中界定的范畴也不尽相同。因此,从促进环境信息科学研究的视角出发,首先需要对环境信息科学的体系结构进行界定。HuangGH等川提出的环境信息科学的构成要素及相互之间的关系,这是当前引用较多的环境信息科学体系结构。,环境信息科学是多学科集成的领域。传感器综合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大尺度地面采样技术成为可能,处理不同特征、尺度和复杂性问题的模型综合成为新的挑战,包括不同模拟、优化、评价模型以及相关信息技术与平台的合并,不同技术输人与输出之间的联接,社会经济因子的量化,以及大尺度集成模型的解算策略。在此基础上,HuangGH等提出基于环境信息科学研究的环境决策支持系统计算机系统,USGS的研究报告’)中,将环境信息科学定义为:环境信息科学是为加强对不同复杂程度的环境现象的理解,并提出新的认识的,集成物理、生物学、计算机和信息科学的多学科方法的研发、试验和应用的学科。不同定义都强调环境信息科学的多学科交叉、以信息技术为支持、解决复杂环境问题的特点。Huang等川的观点显然更强调以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GpS技术为基础的空间信息技术与环境科学和工程的交叉,而USGS的定义则重点强调了现代计算技术、人工智能等在环境领域的应用,特别是USGS在其未来环境信息科学发展规划中重点强调了计算智能等技术的应用。基于以上观点以及国内外研究的进展,结合我们的研究实践与认识,以环境信息流和环境信息处理分析为主线,可以构建环境信息科学的体系结构环境信息科学的理论基础来源于面向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需求的多学科理论交叉,技术支持在于面向环境信息流的多技术手段集成,最终通过不同学科领域方法模型的综合,实现环境科学与工程各个阶段、各个过程的目标和任务。因此,需要从多学科理论交叉与多技术手段集成的角度推进环境信息科学研究。

2.2环境信息科学在煤矿区综合应用的研究从一定意义上来讲,环境信息科学并不是一门独立存在的新兴学科,而是诸多学科的交叉和集成。不同学科在研究过程中,特别是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应用、资源环境规划与城乡管理、环境影响评价、信息科学、计算机技术等领域都从不同的角度开展着与环境信息科学密切相关的内容,这些学科的研究成果是促进环境信息科学发展的基础和关键。换言之,以前进行的研究工作往往是从环境信息科学的开展的相关论题研究,其重点还在于不同学科方向,但已经构成了环境信息科学研究的基础层。为了促进环境信息科学的研究,需要改变从外部到内部的“包围型”研究模式,努力推进从核心到的“拓展型”发展模式,即从环境信息流出发,组织和集成相关学科的研究,特别是在不同学科交叉链接的关键论题上开展深入研究,以便形成适应环境信息科学体系与研究需求的理论方法体系和应用技术系统。煤矿区作为1种以资源开采为驱动力发展起来的特殊地理区域,由于煤炭资源开采(以下仅涉及地下开采矿区)破坏上覆岩层原始应力状态,导致地下水流失、地面塌陷,进而引发土壤污染、水土流失,矿山排研形成的研石山压占大量土地,堆积物导致严重大气污染和土壤损害,甚至引发各种地质灾害。因此,煤炭区是1种典型的由于矿山开采导致的景观破坏、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的复杂区域,煤矿区的环境问题具有明显的复杂性。目前,对于煤矿区生态环境主要的研究视角包括:(l)从煤矿开采损害角度出发研究开采沉陷与地表变形预计、监测与治理;(2)从煤矿区土地资源管理角度出发研究煤矿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与生态响应;(3)从煤矿区地质环境角度出发研究矿区地质环境评价与地质灾害预防,(4)从煤矿区水资源环境角度出发研究矿井水害、水污染与水资源调控;(5)从景观格局生态学角度出发研究煤矿区景观格局;(6)从地理环境演变角度出发研究煤矿区地理环境演变与模拟;(7)从遥感与GiS应用角度出发研究矿区资源环境遥感与信息系统;(8)从大气污染角度出发研究煤矿区大气污染评价与控制;(9)从经济学角度出发研究煤矿区环境经济评价;(10)从管理学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研究煤矿区环境规划、环境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决策;等等。对以上不同视角的研究进行综合分析,可以看出多主题、多要素的时空环境信息是其中的关键,任何视角的研究都需要充分的信息和数据的支持、需要环境信息和背景信息的集成、需要计算机信息系统和分析工具的支持、需要环境知识和其它领域知识的交叉和集成。因此,从环境信息科学的角度出发,可以集成现有的研究工作,充分应用相关学科已有研究成果,通过成果整合与集成,在推进环境信息科学研究的同时,也进一步推动相关领域的研究。实现整合的关键在于不同研究视角之间的关联关系构建、链接边界选择、信息传输反馈、系统相互作用。按照该研究框架,煤矿区环境信息科学的重点在于多学科研究的交叉点,主要包括:(l)基于采矿环境影响机理的模型建立、参数获取;(2)各种环境模型的建立、参数提取与模型验证(面向环境系统分析的环境评价、污染扩散、环境演变模型和面向环境管理决策的规划模型、优化配置、动态演变模型以及环境保护治理与生态重建方案设计);(3)面向环境监测的遥感信息源选择与图像处理、环境信息提取与分析,以及组织、集成与管理多种环境相关信息的数据库设计与建立;(4)环境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下的模型解算与解释、分析结果可视化与应用;(5)集成信息、模型、数据库、系统、知识的环境决策支持系统(专家系统)构建。(6)资源一环境一人类一计算机系统中的信息流与信息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