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视力的主要措施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08:10

保护视力的主要措施篇1

【关键词】运动保护急救措施高校

大学生活既是丰富多彩的,同时也是极容易发生各种突发事件的。在校大学生掌握一定的运动保护与急救措施知识,既是自我保护的要求,同时也是保护他人的基础。现阶段很多高校都对在校大学生开展了运动保护与急救措施宣传工作,但总体来看学生的掌握情况不容乐观。大多数高校这方面的工作仅仅是处于形式化阶段,没有太多的实质性进展。这种结果的出现既有学校自身因素,同时也有学生和社会现实情况造成的影响。高校开展运动保护与急救措施课程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多个方面加以努力。

一、当前制约高校开展运动保护与急救措施教学的因素

1.高校重视程度不够

随着逐年递增的就业压力,高校更加关注的是学生就业率,苦思冥想如何能够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效果,进而提高学生就业率。在这种背景下,大学生运动保护与急救措施教学就很容易被忽视。实际上,高等教育培养的是学生各个方面技能,专业技能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学生生活技能。运动保护与急救措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两个技能。

2.大学生自身不注重对运动保护与急救措施知识的学习

很多大学生一踏进校园就如释重负,不再重视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更何况是全凭个人兴趣去学习的运动保护与急救措施知识。在市场经济大背景下,社会就业和个人发展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高等院校学生,专业技能高低是其就业重要指标,只有在大学期间把各个专业必修课学扎实,才能够帮助学生毕业时找到更好的工作。所以,很多大学生更加重视的是专业课学习,对于运动保护与急救措施知识学习主观上就觉得可有可无。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很多学生平时还有可能会去了解一些运动保护与急救措施相关知识,但到了专业课考试阶段,学生的精力就全部放在了复习考试上,甚至于有些学生还会利用体育课时间去学习专业课知识。主观意识上不重视是高校开展运动保护与急救措施,是该课程无法广泛深入开展的重要原因。

3.社会各界没有注意到大学生对于急救知识的匮乏

大学是一个人口密度相对较高的场所之一,各种运动保护与急救措施对于这样一个群体而言非常重要。近些年大学校园火宅等各种危情事件频发,面对这些紧急情况,大多数的大学生都不知所措。显然,针对大学生的急救知识宣传工作很不到位。惨痛的教训告诉我们,针对大学生开展运动保护与急救措施教学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高校开展运动保护与急救措施相关课程的方式方法

高校开展运动保护与急救措施相关课程需要从多方面着手,课程设计、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等很多方面都会对最终教学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1.以教学计划为主,其他形式为辅

高校应该分步骤将相关运动保护与急救知识汇编入教学计划当中,并根据教学目标安排专门的教师进行讲授。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从校内和校外寻找更多教学资源,保质保量的完成教学任务。提供专门场地给该课程教学,每年的总课时必须要保证在20个以上,并重视实践课时所占的比例,从根本上解决此类课程形式化的问题,让每一个学生真正学会运动保护和急救技能。充分利用学校各种宣传设施设备,举办多种类型的知识竞赛和专家讲座,确保学生有兴趣参与到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学习当中,逐渐培养学生在这些方面的学习惯性。

2.与相关机构联合开展教学课程

就目前情况来看,高校教师资源普遍较为匮乏,想要专门配备教师开展运动保护与急救措施课程教学,显得有些困难。这也是当前高校此类课程形式化的主要原因之一。高校可以与相关机构联合开展该课程教学,特别是急救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可以依靠高校所在地急救中心专家资源,通过与他们的合作来实现学校该课程的教学。急救中心不论是在急救理论知识和经验,还是在相关设施设备上都有非常充分的资源。而且让学生走进真正的急救室,去直观了解相关急救设备和急救措施,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最大限度的实现教学目标。

3.充分利用体育课时间教授运动保护与急救措施知识

目前,各大高校都把体育课作为低年级学生的公共必修课,课堂教学内容基本是以相关运动技能教育为主,大多数是在室外进行。从形式上来看,体育课课堂是高校开展运动保护与急救措施知识教学的最佳环境,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模型各种急救现场,教授相关专业急救知识。所以,学校要根据自身教学条件和学生情况,对体育课程进行科学分配和调整,把与学生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运动保护和急救知识添加进体育教材和教学内容当中,实现校内运动保护与急救措施知识教学平台的构建。

4.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教学

运动保护与急救措施教学实践性最重要,特别是急救措施教学,很多时候都是在紧急情况下开展急救工作,往往都属于突况,这就需要教师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单单依靠高校与合作机构的资源不可能实现所有急救现场的教学,想要让学生更广泛地了解并掌握相关急救措施,完全可以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来虚拟实际现场,让学生更为真实的感受到实际急救现场。而且网络和多媒体教学相较于纯理论教学更为生动有趣,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更多学生方便快捷地掌握运动保护与急救措施知识。

素质教育强调的是对学生全面教育,不仅仅是改革传统专业知识教育教学方法,还包括对学生各种生存技能的培养。现在社会竞争压力逐渐增大,大学生有必要也必须要掌握一定的运动保护与急救措施知识。高等院校是培养我国未来精英的关键机构,应该从思想上对大学生运动保护与急救措施课程给予足够高的重视,从教材设计到教学模式改革,逐步构建大学生运动保护与急救措施课程教学体系,把大学生这个群体打造成能自我保护及保护他人的高素质群体。

参考文献:

保护视力的主要措施篇2

关键词:线路杆塔;配电线路管理;政府规划;管理措施;技术措施。

中图分类号:U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kV配电网,由于投资和线行等问题,大多为架空线路,并且在道路两旁建设,因此,带来了新问题,线路的杆塔不能避免受到失控车辆的碰撞。鉴于目前车辆碰撞电力杆塔的情况越来越多,开展道路旁杆塔防撞的分析探索,旨在集中力量开展基于问题的风险分析,探索如何改善道路旁杆塔防车辆碰撞的管理,以减少外力破坏事故的发生。

一.现状分析

1.主要遭受车辆碰撞杆塔情况

2009年以来,XX供电所曾经发生多起较重大的道路旁杆塔(设备)遭受车辆碰撞的外力破坏事故,造成配电网减供电量约12.6万千瓦时,直接经济损失约12万元(社会经济损失没有计算),给供电企业和用电客户造成较大的损失,以下是具体的情况统计:(表一)

2.容易遭受车辆碰撞的杆塔位置统计:(表二)

二.道路旁杆塔防车辆碰撞的探讨

1.管理措施的探讨

1.1争取地方市政规划合理考虑供电线路走廊通道的安全性。

加强与政府规划部门的密切沟通,及早了解当地市政规划情况。电力线行规划阶段,必须及时与国土城建相关规划部门进行线行确认,提前了解区域路网的规划建设情况,确保电力规划与城镇规划相匹配。工程设计及施工管理过程中,对地理位置交通状况比较复杂的环境下,需根据实际情况,要求设计单位在工程设计中增加必要的防撞标识及防撞柱等安全防范措施,同时对施工质量严格把关验收,确保该部分安全措施的施工标准能满足要求,将风险尽可能规避在事前,避免到出现问题后再进行补强处理。若了解是车流量大的主干道,且经常通行重车的路段,争取将架空线路改为电缆线路。

1.2配电网规划设计时必须考虑未来发展变化情况。加强与当地政府、道路管理单位的沟通,要求其在道路规划、建设、改造的同时做好电力线路的规划,在市政规划、建设中同时规划、建设或预留电力线行位置或同时埋设电缆管道。

1.3与道路管理单位签署协议时要考虑杆塔迁改出资问题。

规划建设部门与道路管理单位签署协议时必须考虑日后道路改造时杆塔迁改出资问题,做好未雨绸谋有关工作。进一步落实市政道路建设时投入资金预埋管道,为日后架空线路改电缆打好基础。

1.4关注供电线路及设备保护区域环境变化,完善交通警示标志。根据供电线路及设备保护区域环境变化,对存在碰撞电力杆塔(设备)安全风险的情况,及时做好拍照、取证、登记等工作,并与相关部门或责任方进行沟通协商,落实解决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1.5加大电力设施保护宣传力度。

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村居和社会群众的支持,积极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电力设施保护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想方设法争取各方支持,尽快落实有效措施解决电力安全隐患问题。

对电力设施周边居民、工厂企业等开展经常性电力设施保护的宣传工作,派发电力设施保护宣传单和张贴宣传小画册,加大宣传力度,使电力设施保护工作家喻户晓,以取得民众共同参与保护电力设施的宣传目的。

1.6严格执行《佛山顺德供电局10kV线路“黑点”管理办法》,消除“黑点”安全隐患。

对容易遭受车辆碰撞的杆塔“黑点”进行统计(如表二所示),制定改造和防护措施,落实责任人,并且定期收集、更新“黑点”管理资料,跟踪改造及防护措施落实情况,防止“黑点”隐患扩大至事故。

线路负责人加强杆塔“黑点”的巡视,缩短巡视周期,将采取的措施和巡视情况填入《10kV线路“黑点”巡视记录表》,更好地掌握线路“黑点”情况。

1.7提高杆塔的巡视管理。加强线路巡视。要求线路负责人加大对易受车辆碰撞杆塔的巡视检查力度,缩短巡视周期,对发现易受车辆碰撞电力设施或存在安全隐患的情况,及时与政府、道路管理部门、交警部门沟通,加装杆塔警示与防护等安全防范措施。

1.8提高杆塔(设备)的防撞管理。

建立和健全电力设施安全隐患技术档案,并设专人负责跟踪和管理。巡视线路时,关注防撞措施受车辆碰撞的受损情况,做好不强及警示措施。

2.技术措施探讨

2.1加建防撞水泥墩。

在交通黑点的铁塔四周加建约1米高的钢筋混型土水泥防撞墩,防撞墩表面铺贴红白相间的防撞标识瓷砖,为道路边的铁塔构筑“安全保护墙”。对位于道路交叉口、弯道等交通黑点处的杆塔,在杆塔向道路方向的基础边加建约1.8米高的钢筋混凝土水泥防撞墩,防撞墩表面铺贴红白相间的防撞标识瓷砖,为杆塔构筑“安全保护墙”;并悬挂“防止碰撞”安全警示牌,引起车辆驾驶员的注意。

2.2争取交警部门的支援。通过与交警部门进行沟通协商,在主干道路较易发生车辆碰撞电力设施的交通黑点路段,安装减速带和限速警示标志牌,以限制车辆的行驶速度。

三、成效预测

1.在铁塔四周倒混凝土防撞水泥墩,当发生车辆碰撞铁塔事故时可最大限度降低杆塔的受损程度或减小杆塔受到冲击伤害。

2.对道路交叉口、弯道处等易被车辆碰撞的杆塔,加建约1.8米高的钢筋混型土水泥防撞墙,可起到防车辆转弯刮碰铁塔的作用。

3.在较易发生车辆碰撞电力设施的交通黑点路段,安装减速带和限速警示标志牌,可有效限制车辆的行驶速度和减少车速过快导致的碰撞电力设施事故的发生。

4.加强线路巡视。加大对易受车辆碰撞杆塔的巡视检查力度,缩短巡视周期,对发现易受车辆碰撞电力设施或存在安全隐患的情况,及时上报并采取安全防范措施。

5.建立电力设施安全隐患技术档案,设专人负责跟踪和管理,以确保安全措施落实到位,安全隐患彻实得到解决。

保护视力的主要措施篇3

关键词:征收;直接征收;间接征收;环境保护

一、国际投资中的直接征收

传统上国际法就承认国家有权征收外国人的财产,征收问题早于当代国际投资法。在当资条约中一般都有有关征收的规定。有关征收的习惯国际法寻求实现国家和投资者权利间的平衡,现在投资法明确规定了构成征收的条件和征收的法律后果。征收需要服务于公共目的。环境保护措施无疑满足了公共目的的本质特征。习惯国际法中的征收往往是为了协调国家权力与投资者财产权利间冲突。在国际法领域,征收的合法性没有争议,但是必须满足四要件才能符合合法征收。第一,征收必须为了公共目的。联合国大会将公共利益定义为为了公共事业、安全、国家利益,而不是为了国内外的个人或私人的利益。投资者不能挑战东道国的公共利益。就国家征收决定其本身而论,其可以认为是国家决策的表现,投资者很难对抗东道国为了公共目的的决策。第二,征收措施不得武断和歧视。国际法庭在eLSi案中首先对武断进行了定义,其认为仲裁者故意忽视法律的正当程序,其行为动摇了司法得体。国际法院的这一裁判中的定义在后来仲裁裁判中当作最有说服力的先例。仲裁庭在azuris诉阿根廷案中将武断定义为为仅来源于主张,反复无常的、任性的,放纵的、不受约束的,专横的,其定义包括了布莱克大辞典中的定义和国际法院在eLS案裁判中所做的定义。仲裁庭在occideental诉厄瓜多尔案中,认为征收是建立在偏见和偏好基础上,而不是在事实原因的基础上。武断的定义必须建立在该术语的一般含意的基础上,也应当在国际投资法具体情境中考察。国际法一般要求东道国对外国人或外国投者进行武断的待遇行为进行克制。国际习惯法并不要求东道国对所有的外国人公平对待,或者将外国人和本国国民同等对待,甚至无正当理由不公正的待遇可能也是不可诉的。为了在特定领域保护外国投资,大多数的投资协定规定了国民待遇和最惠国待遇。仲裁实践表明,相对于主观意图,仲裁庭更倾向于以措施的实际后果为武断的认定标准。在西门子诉阿根廷案中,主观意图对于认定歧视待遇不是决定性因素。确定是否存在歧视的决定因素是相关措施对于投资的实际影响。第三,征收程序必须符合正当程序原则。对于这一要件至今存有争议。正当程序原则是国际习惯法给予外国人最低待遇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与公平公正待遇的内容类似。另外,程序正当原则往往明确规定在双边投资协定中。因此正当程序原则是否构成征收措施合法性要件也就产生了争议。在国际最低待遇标注和公平公正待遇原则下,再规定程序正当显然是重复的。有人认为征收中的正当程序不同于违反投资保护待遇中的正当程序要求。但仲裁庭在与征收有关的争议中并不考虑正当程序。有关正当程序的考量是在投资待遇中解决的。第四,征收需要充分、及时、有效的赔偿。学者对于该要件争议也较大。及时、有效要求补偿不能不合理的延迟,并且赔偿的支付货币是可以自由兑换的货币。补偿的充分性要求一直存在争议。当今的标准要求补偿应当在征收发生之前或者征收决定为公众所知悉时的公平市场价为准。一般将公平市场价格作为实际的补偿标准。

二、国际投资中的间接征收

间接征收的构成要件很早就有人论述,也一直存在争议。在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的多边文件中,《保护外国财产公约草案》、1992年世界银行关于《外国直接投资行为指引》、还有《北美自由贸易区协定》(northamericanFreetradeagreement,以下简称naFta)等规定了间接投资或相当与征收的措施。间接征收是国家采取的管制措施,无论是立法、还是行政管理上的措施都可能引起投资条件单方面的改变。投资仲裁中有大量有关间接征收的案件。在RewerCopper诉海外私人投资公司(opiC)案件中,牙买加政府在合同中明确做出了不上涨税收和专利税的保证。仲裁庭指出,虽然Copper的当地分支机构仍然拥有条件变化之前的投资财产权利,但是不能再对投资进行有效控制。在Cme诉捷克共和国案中,仲裁庭发现捷克媒体委员会干预了Cme的当地分支结构CntS的合同权利,并且指出“如上述的捷克媒体委员会的作为或不作为导致了Cme当地分支机构的经营权受到了严重破坏,CntS变成了一个有资产但是不能经营的公司。”被破坏的正是申请人的投资,这种破坏正是申请人的高压政策造成的。在Sabtaelena诉哥斯达黎加案中,仲裁庭认为,当东道国采取的措施对投资者的所有权、占有、使用和收益产生影响时,东道国行为构成了征收。在S.D.meyers诉加拿大案中,仲裁庭明确指出,征收包括不仅包括公开的、故意的公认的财产掠夺,而且还包括对投资者的全部2016•2(中)或大部分的财产的使用造成损害的国家干预。technicasmedio-ambientalestecmedS.a.诉墨西哥案中,仲裁庭认为,为了区分国家的管理行为和征收行为,国家必须核实投资者的财产因为东道国的行为已经失去了经济价值。

三、环境保护与征收

在投资中引入环境保护要晚于在贸易领域。贸易领域的环境保护可以追溯到《关税和贸易总协定》(Generalagreementontarifsandtrade,以下简称Gatt)第20条(b)、(g)项;1991年《能源》在第18条有关自然资源的规定、第24条有关保护人类、动植物的生命和健康;第19条允许成员国采取谨慎措施保护环境等条款;《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第1114条规定了环境措施。晚近的双投资协定完善了相关规定。例如美国2012年双边投资条约范本第12条规定了投资和环境保护,本条第5款规定“本条的任何一款不得解释为阻止一方采取、维持或实施与条约一致的、易于保证境内投资活动的、意识到保护环境重要性的措施”。在第8条第3款(c)项允许成员方采取或维持包括环境在内的措施,“为保护人类、动植物生命和健康所必需的”、“与保护生物或非生物可耗竭自然资源有关”。有关环境保护的征收案件构成仲裁案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使当国家所采取的措施的真实目的是为了保护环境,也不意味着赔偿不正当。tecmed诉墨西哥案中,仲裁庭认为,依据投资条约环境措施构成间接征收。尽管投资对居民的健康和环境产生影响,但是在庭审中仲裁庭发现这些环境影响并不足以引起终止许可的后果,事实上这种终止许可起因于社会动荡。仲裁庭也明确指出,相关措施是否构成可补偿性的征收需要考虑环境保护的社会背景。更特殊的是,仲裁庭指出一般管制性征收并不阻碍本案措施的征收法律效果,仲裁庭认为环境措施是否是征收取决于环境措施的特性,即环境措施的客观效果。在本案中仲裁庭开始采纳效果和目的因素来认定环境措施是否构成间接征收。在CompaniadelDesarrollodeSantaelena,S.a.诉哥斯达黎加政府案中,仲裁庭在裁决中指出,环境征收措施无论多么值得赞赏、也无论对社会有多大好处,与国际采取的其他政策措施相似,即使是为了环境保护的目的,无论是对国内的还是对外国人的财产进行征收,国家的补偿义务仍然要承担。有学者指出仲裁庭考量有关环境问题的征收时应当限于调查决定征收的最低科学标准,作出征收决定的措施是否以合法和科学的手段和程序,并且调查是否能够提供证据证明存在潜在的损害。如果仲裁庭确信证据具有科学性和说服力,那么,应当认定征收是为了环境保护目的。这一分析重点在征收目的的合法性上。其要求仲裁庭在做出裁定时依据做出征收行为背后环境保护的原因。征收必须基于公共利益,环境保护无疑属于公共利益的范围。仲裁庭需要确认被征收的投资是否会造成环境风险。但也要考虑其他征收要件,将其他征收要件作为实施征收措施的前提。仲裁庭主要的考量应该是东道国采取的征收措施是否是为了环境保护目的。首先满足了东道国所采取的措施是为了环境保护目的后,还要满足于非武断、非歧视性。若东道国给予外国投资者补偿,国家的措施就不会认定为武断和歧视,东道国政府的行为应当认定为合法。2012年美国新定的双边投资条约范本将投资争端中的环境措施排除在征收之外。2012年美国双边投资条约范本附件B第6条规定除了在极少情况下,缔约一方旨在保护合法的公共福利目标如公共健康、安全和环境等的非歧视性管理行为,不构成间接征收。这一规定与国际习惯法关于征收的规定略有不同。

四、新一资条约中的环境保护及其发展趋势

国际法中关于征收的有关规定是为了解决保护投资者的所有权和东道国管理本国公共事务间的冲突。合理的环境保护不仅要符合国家的公共管理权和立法权,而且要符合合法的公共目的。东道国环境保护规则影响投资者投的资决策。东道国环境立法具有不确定性,新环境规则可能改变投资者初始所赖以投资的财政和管理体制,很可能会影响投资者继续经营。东道国所采取的环境措施很容易构成征收,其中包括以环境保护为目的的征收。国际习惯法不排除东道国对征收对象的补偿义务,即使出于公共目的、非歧视并且符合正当程序。2012年美国双边投资条约范本附件B所规定环境保护构成征收的例外。那么投资者的财产权利受到此类措施影响时,东道国将免除补偿责任。美国2012年投资条约范本附件B的关键之处就在于缩小了征收条款的适用范围。不仅附件B4(b)第四项将国家因环境保护目的而采取的非歧视的措施排除在间接征收之外,而且附件B4(a)也为仲裁庭提供了认定间接征收的标准。这一规定将对有关环境措施是否属于征收的仲裁实践产生重要影响。在具体的案件中,一般情况下环境措施符合2012年投资条约范本附件B的规定,除非投资者有证据证明受到了歧视待遇。因此,如果双边投资协定采取美国2012年双边投资条约范本的模式立法,环境措施将被排除在间接征收之外,那么投资者将会为东道国的环境保护负责。美国依据2012年美国双边投资条约范本签订了一些双边或区域性的投资条约,

五、结语

无疑环境保护问题应当受到各国的关注,它也是促进国际投资法体系中的各个主体去努力寻找平衡东道国环境保护利益和投资者海外投资利益保护的法律规则。将环境问题排除在间接征收之外并不符合投资法律体系的原始目的,也对投资者的商业期待不公平。仲裁庭将会明确什么条件下一项措施可认定为环境保护措施。在不久的将来,有关环境征收的案件仲裁庭可能狭义解释有关环境措施的规则,使得间接征收不赔偿的范围最小化。

作者:葛宪运罗庆勇单位: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重庆市长寿区人民法院

参考文献:

保护视力的主要措施篇4

一、开展的主要工作

1.为了认真宣贯国家电力法律、法规和电力设施保护条例,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自觉保护电力设施的意识,利用区乡电视台、广播电台不定期组织开展宣传活动。1月26日,与县“三电“办在城区共同组织开展了保护电力设施专题宣传活动。在活动中制作标语横幅6幅,发放宣传挂图、书籍等资料5000余份,摆放展板宣传12张,活动吸引数千民众踊跃参与。通过宣传,使广大人民群众对保护电力设施的重要性,破坏毁损电力设施的危害性,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自觉保护电力设施的意识有了进一步加强。

2.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受益,谁负责“和”属地管理原则,进一步理清了电力设施保护工作管理界面,明确了工作职责,细化了工作任务,制定落实了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先后下了《电力设施保护考核评分细则》、《关于进一步加强电力设施保护“三定“管理工作的通知》、《2011年电力设施保护实施方案》、在公司局域网上公告了《2011年电力设施保护工作要点》,《2011年电力设施保护宣传方案》和《把电力设施保护工作纳入绩效考核的通知》、制定了《农村配变技防措施方案》。同时按照公司文件要求,对下属各单位电力设施保护工作进行了督导落实。各供电所按照”属地管理原则顺利接管了辖区内35KV及以上输电线路管理职能,并分线路杆塔基确定了管护责任人,同时落实了专人负责电力设施保护基础资料、台帐、信息报送等工作,使电力设施保护工作步入了规范有序的运行轨道,电力设施外力破坏事件得到有效控制。一季度,没有发生公司资产的电力设施被盗事件,没有发生35KV及以上线路设施的外力破坏毁损事件和大面积停电事件,凡及时发现电力线路下的违章建房均得到有效制止。

3.及时严肃查处电力设施遭外力破坏毁损事件。一委度共计查处电力设施遭外力破坏毁损事件7件,挽回经济损失28050元。查处其它涉电案件3件,追回直接经济损失1685元。有效制止电力线路保护区内违规施工作业6起。

4.认真做好电力设施保护信息报送工作。坚持按照省市公司要求,及时、准确报送电力设施保护信息资料,做到经常和各基层单位沟通协调,帮助他们及时解决信息报送疑难,具体问题,杜绝了信息防震迟报、漏报、瞒报现象。

另外,指导协助生维中心、变电集控中心完成了省公司资产安全警示标志的安装任务。

二、存在的具体问题及对策措施

今年一季度,共发生农村用户抽水变压器被盗3台,各1台,发生车辆撞杆等交通肇事毁损电力设施事件4起,发生施工作业毁损电力设施事件2起,发生飞行滑翔伞毁损电力设施事件1起。从发生这些案事件分析来看,主要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1.农村变压器的防范措施未落实到位

(1)目前属公司资产没有安装防盗锁的农村变压器有489台占应装的22.94%;(2)有近300台农村变压器安装在距人家户较远的地方,属于特别容易遭受盗窃破坏类;(3)农村变压器技防措施单一,仅为安装防盗锁,没有比较先进的断电报警器和防盗报警系统;(4)部分地方存在供电所片区负责人巡视检查不到位,群众义务看护人不落实,对农村变压器,被盗风险分析评估、应急预案缺失等问题。

2.电力设施防外力破坏事件事前控制不力。

公司多次通过局域网公告栏和下发文件通知,要求各单位认真抓好电力设施防外力破坏事前控制工作;凡需在电力线路保护区内施工作业必须经市经信委审查同意,办理施工作业许可证,采取安全防范措施,方可从事作业;对公路沿线、集镇街道和城区容易被车辆撞击的电杆及拉线要分别采取搬迁或加固杆基、安装防撞警示标志等措施防止遭受车辆等外力破坏事件。但个别单位却熟视无睹,对电力线路保护区内施工作业不监管、不制止,对容易遭受车辆撞击的电杆拉线不采取有效技防措施,造成电力设施防外力破坏事前控制工作不落实,使电力设施无法避免破坏事件。

3.个别单位和人员认识模糊,把电力设施保护工作当成附加的,多余的工作,没有同本单位生产经营工作同计划、同布置、同检查、同总结、同评比。其结果将导致安全出现“软肋”,影响公司大安全。

针对以上具体问题,特提出如下对策措施:

1.继续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全民护电氛围。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方式,广泛宣传电力网法律、法规和安全用电常识,不断增强人民群众依法用电、安全用和自觉保护电力设施的意识,形成保护电力设施“人人有责、人人负责、人人尽责”的良好氛围。

保护视力的主要措施篇5

关键词:设施农业;植物保护;常用措施;

1设施农业植物保护概述

1.1设施农业植物保护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村人口占比很大,所以对农民来讲农作物的种植意义重大,因为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农作物。国家在农作物的保护中投入了更多的精力,但依然在相关的建设设施上出现很多问题。因为环境的影响导致农作物不能正常的生长,农作物不能得到良好发展。

1.2设施农业植物保护存在问题的原因

1.2.1传统观念的影响

目前在保护农作植物方面因为受到传统理念影响,只是对农作物进行种植,并没有重视其管理,任其自生自灭,这样的思想根深蒂固,不利于农业的发展,影响农作物的生产。

1.2.2农业植物保护措施不完善

目前时代变化非常快,虽然我国的农业起步比较早,但是目前的制度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需求,导致很多植物遭到破坏,没有相关的制度及相应的参考保障。对此当植物减产后,也没有有效的措施实施,对人们的生产有极大的影响。

2设施农业植物保护常用措施

2.1重视农业植物保护手段的提升

2.1.1防虫网覆盖技术

可以在蔬菜的作物区域,建立防虫网,将害虫进行隔离,保护蔬菜。对大棚而言,防雨膜也是一种有效的保护措施,可以使用银灰色防虫网,22目左右。

2.1.2植物防治昆虫

为了消灭蚜虫以及螨虫,可以混合农药、大蒜以及洋葱提取物,有效的轮作(蔬菜以及大葱之间进行轮作)也可以避免病原菌的大肆传播,将其在土壤中的隐藏病原菌进行杀灭。

2.1.3色胶板诱杀技术

因为使用了光谱反应以及光色生态规律的原理,形成了色胶板诱杀技术,主要使用在作物定植以及苗期等,不断诱杀害虫,将害虫进行合理的控制。目前此技术在使用中主要包括2种:蓝色粘胶板以及黄色粘胶板,具体的步骤就是在植株高出30cm的地方放置已经涂了机油的矩形黄板,之所以没有使用方形的,主要是因为方形黄板诱杀效果不明显。

2.1.4轮作

为了增加农作物抗逆能力,可以通过轮作的方式,主要是在轮作的过程中将其非寄主作物以及寄主作物作为重点,在土壤中减少其出现病虫的频率,防治虫害。因为线虫经常出现在作物的根部,所以轮种就可以减少其虫卵的数量,在此过程中加强对病原物存活时间的考虑,注意其间隙时间的控制。

2.2政府保护措施

农作植物在保护的过程中并不是由单独的部门完成,而需要很多相关部门之间进行合作实施,应该对制度进行完善,形成保护体系;在保护的过程中结合先进的技术,目前已经出现了很多先进的技术,要加以应用。

2.3重视管理制度的完善

相关部门应该重视对农业植物的保护,重视相关制度的制定,而且对法律法规的制定应该完善,将责任落实到部门,这样才能形成更加完善的设施农业植物保护规范。当进行操作时,管理人员应该对自己的权利进行合理的使用,一定要发挥带头羊的作用,并且定期深入到基层的农业工作中,做好植物保护的宣传工作,根据具体的情况将制度制定得更具特点。在农业植物保护中应加强执行力度,落实责任,建立相关的惩罚制度,顺利实施农业植物保护。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农业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可以稳定社会的发展。因此作为农业工作者更应该重视设施农业植物保护工作,实现产品质量的提升,将优化结构作为目标,使作物的正常生长,农业得到更大的发展,优化农业产业,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提升生产力。

参考文献

保护视力的主要措施篇6

关键词:送电线路;保卫工作;电力建设;电力生产;电力系统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m247文章编号:1009-2374(2016)29-0122-02Doi:10.13535/ki.11-4406/n.2016.29.055

1送电线路保卫的含义

送电线路保卫属《电力法》和《电力设施保护条例》赋予的任务,是经济保卫的一个方面,它是为保证送电线路安全而开展的一项专门业务工作。送电线路保卫工作的组织,即电力主管部门(主要是指电力保卫部门)、政法机关和人民群众相结合的管理形式。电力保卫部门不但熟悉所属送电线路的基本情况,而且还行使公安机关授予的一定权力,是保卫送电线路安全的专门力量。人民群众既是义务护线员,又是线路保卫信息最直接的提供者,发动和依靠群众提供线索,揭露证实罪犯活动,协助破案,保证送电线路的安全,这是做好电力线路保卫工作的根本保证。

2送电线路保卫工作的特点

2.1保卫对象的广泛性

结合实情可知,送电线路一般会经过城镇乡村,翻山越岭且需要在江河湖泊上实现有效跨越,自身颇具面广以及线长、情况复杂以及点多等各项特征,可谓是“无围墙工厂”。正是因为送电线路密集,且相关杆塔设施星罗密布,使得所需保卫对象的广泛性甚为突显,导致相应的保卫工作实施难度重重。立足相对较为严峻的治安形势环境下,面对如此众多保卫对象,要求送电线路保卫工作者必须统筹兼顾,根据对象的广泛性特征,认真做好各项工作,完善点面结合。因此,开展保卫工作,应全面结合实情,突出重点,有效兼顾一般情况,旨在充分适应送电线路设施野外所拥有的广泛性保卫工作需求。

2.2保卫方法的多样性

会对送电线路安全运行造成直接威胁影响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既包括自然因素,又有来自人为方面的因素,还有来自送电线路自身保护方面的问题,正是由于这些会对电力线路安全造成破坏威胁的因素存在,要求保卫工作实施所用手段必须具备多样化特征。

2.3发生事故的危害性

包括送电线路在内的电力工业属于公共事业,送电线路一旦遭受破坏,就会造成事故,不仅会使供电中断,而还会在政治上、经济上和人民群众生活上造成严重影响和损失。送电线路特别是一些一级用户送电线路、枢纽变电站的线路、超高压线路,一旦发生事故,就会造成更大范围的大面积停电。其影响之广、损失之大,是不可估量的。对此我们必须有足够的认识,增强全局观念,加强工作措施,把这一工作做得万无一失。

2.4保卫体系的多样性

电力保卫人员除必须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外,其知识结构也应是多维性的。这就要求我们的保卫人员,不但要有一定的保卫工作业务知识,而且还要具有刑事侦察、治安管理、公安业务、法律知识,不但要熟悉和掌握本单位生产业务知识,了解送电线路保卫工作的一般规律,而且还要学会做群众的组织和思想教育工作以及公共关系等方面的工作。只有具备多维性的结构,才能适应送电线路保卫工作的实际需要。

3送电线路保卫工作存在的问题

3.1不良宣传的诱惑作用

现如今,由于金钱至上错误理念的腐化加之利益主义的不良熏陶,导致有些想要致富却缺少门路、“想致富偷线路”的违法分子走上了非法致富的道路,其弃道德及法律不顾,大肆采取盗窃措施,使得电力线路正常运行受到直接的破坏危险。与此同时,各个收购摊点还存在有一定的诱发租用,立足被盗线路设施取向而言,收购摊点具备有销售快、渠道多、隐蔽强等相关特征,甚至有某些废品收购摊点,对于货物来源从来不过问,只要盗窃户一送到便收取,大大加快了销赃速度。部分的盗窃以及运输、销售以及冶炼送电线路设施现如今已然形成一体化模式。在前科人员的积极组织下,部分没能进行良好改造的人员,经社会不法分子网罗在一起,实现团伙组建、兄弟拜把,开始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盗窃行为,使得电力设施备受破坏,此类犯罪团伙所进行的线路偷盗活动,通常呈现出一定技术性,行窃及销赃属于一条龙作业流程,查获此类犯罪的难度相对较大些。

3.2认识跟不上

在地方上,某些干部人员认为,全面保护送电线路仅仅是电力部门应该开展的工作,一旦线路存在问题情况,便是电力部门未能落实好自身责任,其常常将线路安全从所在地治安状况中割离出来,尤其是当区域送电线路以及超高压线路受到破坏威胁之后,部分地方干部人员总是互相推诿。

3.3政策跟不上

1987年9月,我国国务院颁布了《电力设施保护条例》,此为从建国开始,为我国电力行业所制定的首部部级行政法规。然而立足实践不难发现,此项法规实际执行成效不甚良好。《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内容还不完善,管理权限与职责的规定和实际相差较大。的“实施细则”虽然在奖罚方面进行了细化,但在执行过程中较难。

3.4措施跟不上

具体表现在对电力设施保护工作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研究不够。保护送电线路设施的群众意识不强,宣传教育工作没跟上。部分地区没有健全保护电力设施的组织。由于电力保卫部门的职权所限以及地方公安机关警力不足等因素,出现了有案无人破、有人破不了的现象。从技术防范上看,没有安装一些较为先进的防盗和自动报警装置。同时电力部门与有关方面的关系协调不好,如与工商部门加强对废旧收购店的管理;与林业部门处理植树造林剪伐树木,形成线路通道的问题;与城建、土地管理部门协调送电线路保护区内不得建房等一系列问题。

4加强主网送电线路的安全保卫工作措施

4.1坚持“预防为主,确保重点,打击破坏,保障安全”的方针

预防为主是送电线路保卫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立足点,预防为主就是要把着眼点放在预防上。预防与安全是成正比的,预防工作做得越好,主网线路的安全就越有保障,要求“预防为主”,是要通过积极主动的工作,严密防范的措施,打击与防范相结合的方法,及时发现隐患,堵塞漏洞,清除不安全的因素,使主网线路保卫工作始终处于主动地位。

4.2实行送电路线的主管单位及部门的工作原则

主网送电线路属于国家财产,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的义务。要清除“大电网我们不受益”“大线路和我们关系不大”等错误思想,明确“没有大电网就没有小电网”“没有大线路送电就不会有小线路”的用电道理,把保护主网送电线路纳入到部门的工作范畴,当作一件大事来落实。同时电力主管部门在负责正常巡线、维护、检修等技术保护工作的基础上,建立保护电力设施的组织,开展群众性保护电力设施的活动,落实各项工作措施,查处盗窃破坏电力设施的案件等。

4.3采取打击与防范并举的工作方针

线路上一旦发生了案件,电力保卫部门就要配合当地公安机关侦破和打击处理。如果发案较多,一段时间内还要集中主要力量开展专项斗争。通过破案和打击处理,既可以震慑罪犯、遏制犯罪、教育群众,又可以及时发现送电线路设施还存在的漏洞和隐患,研究犯罪分子盗窃,破坏活动中的特点、规律和新动向,促进防范工作的改善和加强。决不能把“预防为主”误认为电力保卫工作就只是搞预防,而轻视或者放松打击,也不能只强调“打击”而忽视预防工作。实践证明,只打不防,防不胜防;只防不打,打不胜打;只有以防为主,防中有打,打中有防,打防并举,才能使犯罪分子受到制裁,犯罪活动得到遏制,人民群众受到教育,电力设施得到保护。

4.4运用相关单位及群众的工作方法

主网送电线路的保护应依靠政府的领导重视,依靠沿线群众的义务保护,依靠政法机关的密切配合,依靠电力部门的自身努力。如果没有各级政府的重视,组织协调,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许多工作就无法开展。主网送电线路作为一个无围墙工厂,绝大部分设施在野外,线长、面广、点多,情况复杂,如果没有沿线广大群众的保护,靠几个巡线工和保卫干部是不可行的。送电线路被犯罪分子称为“露天银行”,如果不依靠公检法机关对盗窃,破坏电力设施的案件快查、快判、依法严厉打击那些不法分子,电力设施被盗窃、破坏的现象将会更严重,电力系统就会有被瓦解而造成瘫痪的可能。主网送电线路不但要有一支企业化的施工队伍,而且更需要有一批训练有素的专业化管理人才,否则,要想充分发挥电力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是不可能的。

4.5突出严格管理的工作重点

电力保卫工作管理的重点,必须在本职范围内做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四项工作。

4.6强化“五个方面”的工作措施

行政措施:即运用命令,指令性计划和规章制度等手段,采取令行禁止的方式执行管理职能,是保证生产工作任务完成的一种办法。

经济措施:即利用经济手段和经济方式来组织、调节和引导社会的经济活动,执行管理职能的方法。保护主网送电线路安全的工作,要采取的经济措施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对系统有关人员采取的以包线路、包费用、包安全、定奖罚的“三包一定”为主要内容的经济岗位承包责任制;另一类是对沿线广大护线员,由“义务保护型”改为“有偿服务保护型”,对其工作内容定人员、定杆塔、定职责、定奖惩、包安全的“四定一包”形式。

技术措施:即运用有关生产劳动的经验和知识,保证生产顺利进行,履行管理职能的一种方法。一方面,对自然灾害事故应采取的技术措施:另一方面,对人为事故应采取的技术措施;对于盗窃破坏电力设施的犯罪活动,除利用法律手段坚决予以打击之外,继续利用装设防盗锣帽,焊接杆塔底层,采取安装报警装置等方法。

法律措施:即运用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的手段,执行管理职能的方法。首先,大力普及有关法律知识,以震慑犯罪,教育人民群众,提高依法护线的意识,同时宣传《电力法》《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使电力线路方面的行政法规更加深入人心;其次,制定和统一印发《盗窃破坏电力设施案件立案标准》,开展依法严厉打击盗窃,破坏电力线路设施的犯罪活动,并要明确各级电力保卫部门的职责范围和相应的工作权利,发挥权力和优势;最后,要进一步发挥政法机关的作用,开展专项斗争和综合治理工作。

教育措施:利用广播影视、报刊专栏等宣传工具,大力宣传电力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与人民生活紧密相连的道理,同时对保护电力线路的基本知识和正反两方面的典型事例进行大力宣传,增进社会对这一工作的理解,使全民提高保护电力设施人人有责的意识,积极投身到这一工作中去。

参考文献

保护视力的主要措施篇7

(一)着力建立科学、规范、高效的广播电视设施保护长效管理机制,确保全市广播电视的安全播出,为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二)各辖市(区)、各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广播电视管理条例》和《广播电视设施保护条例》,把经济和社会事业建设与保护广播电视设施结合起来,纠正和制止损坏广播电视设施的行为,依法保护好广播电视设施。

二、管理职责

广播电视设施保护工作,要按照“统筹协调、各司其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相关部门认真履行各自的职责,协调配合,齐抓共管。

(一)广播电视行政主管部门和播出机构要在广播电视设施周围设立保护标志,做好广播电视设施的管护与保养,对损坏和侵占广播电视设施的行为要及时予以制止,并向当地人民政府和上级广播电视行政主管部门报告,以便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广播电视设施安全。

(二)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在城乡规划管理工作中,要充分考虑空间广播电视专用传输通道和无线发射天线场区的重要性、地域性和特殊性,依法保障空间广播电视专用传输通道的安全,依法保障广播电视发射场区的发射效能和安全。重大工程项目确实无法避开的,应当依照《广播电视设施保护条例》的规定进行处理。

(三)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在土地开发利用的监督管理工作中,要充分考虑广播电视设施保护的需要。涉及广播电视设施的土地开发,要征求广播电视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对侵占广播电视设施的违法用地行为,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要依法严查。

(四)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建设施工单位的管理,防止因施工不慎造成广播电视节目传输中断事故的发生。

(五)公安部门要加强对破坏广播电视设施行为的打击力度,确保广播电视设施的安全运行。

各企事业单位在工作中涉及广播电视设施迁移的,建立协调机制,保障广播电视设施安全运行。

三、组织领导

各辖市(区)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坚持“超前考虑,有效控制,依法管理,重在绩效”的原则,把广播电视设施保护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明确责任部门,狠抓措施落实,做到依法管理、长效管理。

(一)加强广播电视设施保护工作的组织领导。市政府决定成立全市广播电视设施保护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并建立联络员制度。各辖市(区)政府也要建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班子,层层明确任务和职责,建立严格的目标责任制。

保护视力的主要措施篇8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问题解决措施

近年来,建筑工程施工中暴露出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多,因此积极探究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促进建筑安全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1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建设单位对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法规执行不力

当前建筑市场中一些建设单位为了获得更多利益而忽视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法规,违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规定,将建筑工程项目分解为多个小项目,分包给多家的建筑施工单位。且建设单位还依靠权利逼迫建筑施工单位签订不公平的建筑工程合约。一些建设单位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而将建设工程项目直接承包给没有建筑施工资格的建筑施工单位或个人。此外建设单位还经常存在拖欠建筑施工单位工程款项的行为及拒付建筑施工单位安全管理费用等情况,建设单位因为工程款迟迟不能到位,建筑施工单位需要垫付巨大的工程施工资金款,而建筑施工单位由于资金的限制,其能够投入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资金更少,导致建筑工程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条件变的更差,从而建筑工程单位安全管理的水平更低。且一些建设单位为了彰显政绩而大量压缩建筑工程施工单位的工期,其使得施工单位的本来紧凑的施工工期压的更紧,使得施工单位只能牺牲安全管理来进行赶施工进度。

1.2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问题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施工进度安全管理问题及施工质量安全监管问题。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建筑工程施工单位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因此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往往会通过缩短施工周期而谋取更大的经济效益,然而过分加快建筑工程施工进度会使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大打折扣,这种以牺牲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盲目缩短建筑工程施工周期的现象会大大增加建筑工程施工事故发生的机率。

1.3建筑工程安全保护措施薄弱

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对于安全施工的意识较为薄弱,因此建筑施工中的安全保护措施一般都较差,其大大增加了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难度。建筑施工单位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再加之建筑工程施工单位的思想道德素养与施工理念存在一些问题,及政府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监督力度不严,使得建筑施工单位很少甚至基本不对建筑施工保护设施投入资金,因此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保护措施的建设十分薄弱,其大大增加了建筑施工人员作业的危险性。近年来,建设单位对安全施工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建筑施工单位虽然也投入了一些资金进行施工安全设施的建设,但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保护措施对施工人员的保护力度还远远不够,施工人员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还不能完全消除,因此建筑工程安全管理部门应该重视建筑施工安全保护措施的建设,从而减少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2建筑工程安全管理问题的解决措施

2.1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根据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存在的问题分析,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强化应该从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管理与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两个方面进行。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管理首先应该做好建筑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建筑工程施工本身就是一项十分庞大的工程,施工项目繁多,施工手续的审核也十分复杂。建筑施工前的准备能够帮助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更加有条不紊的开展,此外,建筑工程施工前的准备还能够帮助建筑施工成本的控制。其次,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管理要重视施工组织的计划,科学规划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人员与施工机械设备的选择与使用。施工质量的控制与管理应该积极提升建筑施工单位技术水平及建筑施工人员施工技术,并选择适合的建筑材料且并严格控制建筑材料的质量,此外还要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过程质量的监管,从而全面提升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减少建筑工程质量不合格而遗留的潜在危险因素,进而帮助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更好的开展。

2.2加强建筑工程安全保护措施建设

建筑工程安全保护措施是建筑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保障,因此建筑施工单位应该积极加强建筑施工安全保护措施的建设。建筑安全保护措施的建设首先要提升建筑施工人员安全施工的意识。建筑施工安全保护措施只能对建筑施工人员起到临时保护作用,建筑施工中的安全问题需要建筑施工人员自身充分重视,并积极提升自身安全施工的水平,否则就是在先进的建筑施工安全保护措施也不能够完全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其次建设单位在招商建筑施工单位时要严格审核建筑施工单位的安全保护措施建设水平,将建筑施工单位的安全保护措施纳入招商的要求之一,以督促建筑施工单位积极提升其施工安全保护措施。建筑施工安全保护措施建设应该积极引进国际上先进的建筑施工安全保护设施,此外建设单位还要加大建筑施工设备、工具的安全检测力度,以及时发现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及时消除隐患,以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2]。

2.3提升建设单位安全管理意识,积极引进先进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方法

建设单位的安全管理意识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及施工人员的安全施工意识,因此建设单位安全管理意识的提升对于建筑工程安全施工十分重要。此外建设单位还应该落实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责任制度,以使建设单位严格监督建筑施工单位安全施工。建设单位是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及安全的主要监管者,建设单位的安全管理意识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建筑施工单位的安全施工管理,此外建筑施工单位缺乏了建设单位的安全管理会使得其安全施工意识淡薄,因此建筑施工单位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及安全保护措施的建设工作力度都会下降,这对建设单位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十分不利,因此建设单位应该重视并积极培养安全管理意识,以提升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此外建设单位还应该积极学习先进的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方法,并不断创新出适应建筑施工环境变化的安全管理制度,以帮助施工单位更好的开展建筑安全管理工作。

3结束语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对于提升建筑施工质量,保护施工人员施工过程人身安全十分重要,因此本文就针对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了探究,以促进建筑安全管理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韦丹特,刘颖.浅析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改革与开放,2011(8):90-90.

保护视力的主要措施篇9

关键词:工程机械设备;保养;维护

1工程机械设备保养维护要求

(1)技术人员必须拥有足够的设备保养意识,能够让这些意识指导自己的保养维护措施落实的更加精细、完善,保证维护检查过的设备没有故障,也不存在效率无法保障的隐患。同时具备一定的保养意识可以让工作人员的措施与想法得到规范,进而保证自己时刻秉承严谨、客观、负责的原则开展工作,防止出现遗漏。(2)是在保养工作中落实保养制度,因为工程项目中的机械设备种类很多,因此工作复杂且系统,如果不对应出合适保养制度,就会导致工作落实的水平无法达到要求,保养措施的作用也无法全面发挥。(3)无论是什么调整措施都不如预防来的实际,因此工程机械设备的维护中必须要注重让设备的操作人员可以在实际应用中配合正确的操作措施,同时尽量可以让设备的各个部件得到良好的使用维护,不过度使用,也不让其运作的时间过长,导致各个部件的因为得不到时间休息,而出现较大的磨损。

2如何做好工程机械设备的保养和维护

2.1工程机械设备的保养措施

日常保养工作的管理也同样,分为几个种类。首先,是常规性保养。常规性保养工作是指在实际施工步骤落实之前,对机械工程进行更为全面的管理与查看。原因是常规性保养措施本身就主要依靠检查、排查等感官检查措施对各类机械设备的运作状态进行查看。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很多大型机械设备的运作需要齿轮、轴承的协助,因此技术人员必须要及时对这些关键性部位进行润滑油处理,维护其在运作的高效。同时,技术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设备的种类与功能进行维护措施的落实,防止出现技术操作不当,给设备的使用造成不可逆的伤害。为了保证机械设备的运作稳定,常规保养措施中还需要根据设备的实际需求进行打蜡、润滑、规格调整等措施,让其运作的状态更加稳定,同时可以达到规定的使用寿命。其次,是针对性保养。与常规性保养操作不同,针对性保养的特殊性与针对性更强,需要技术人员根据设备的种类与实际需求进行科学且特殊的措施维护,保证机械设备的功能更全面、高效的发挥。这种专门性的保养措施可让设备因为获得更为专业、科学护理而在实际运作中展现出最佳的运作状况,为施工运作的效率进行保证。一般情况下,工程施工管理机械设备的运行时间在600~3000h之内,因此为了最大限度的延长设备的使用时间,必须根据设备的实际需求进行针对性保养,这些针对性措施主要包括拆装、清洗、校正等,一些精密性仪器还需要进行润滑、除油、清洗等,执行这些操作时,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操作标准或是辅助适宜的仪器,防止损坏到设备的零部件。最后,落实针对性保养措施时,要对机械设备的运行系统进行维护,保证运行系统有足够的动力支撑各个部件的稳定运作。其中的一些线路要得到技术人员的重视,尽量保证线路的长度、折弯、盘装、预留等操作符合安装技术标准,同时防止出现破损,要在技术措施落实的过程中积极检查。如果发现破损,技术人员要及时对其进行修整,严重的要及时修复,防止出现针对性措施不到位,最终导致故障不能及时解除,给机械的后续运作带来持续性的影响,甚至给机械运作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带来威胁。最后,重要部件保养。机械设备在实际运作中有很多重要的部件需要得到保养技术人员的重视,这些重要的部件主要有轴承、塔吊轮滑、搅拌机电机等,这些较为重要的部件在工程实际的施工中的设备较为常见。在技术措施维护中,无论是保养还是故障处理,都必须在检查之前进行清洗,让技术人员可以对其基本构造与使用情况进行清洗查看,然后做好技术调整后,再根据重要部件的需求进行保养措施。如很多设备的发动机空气滤化器清洗,要先严格按照拆卸规范执行动作,然后仔细清洗,使用专业的清洗剂,防止给精密、重要的部件造成损坏。同时要注意不会对气缸内的排气系统与气缸内的气体流动运作产生影响。最后,全部的技术调整措施执行完毕后,要配合质量上乘的润滑油或是保养油,保证气缸的性能不受影响,甚至可以运作的更加高效、稳定。最后有需要的情况下,要对气缸周围的部件,如柴油机、滤动系统、水箱等进行科学清洗,防止这些部件的运作受到影响。

2.2工程机械设备的维护措施

机械设备的周期性维护。在对工程机械设备进行管理时,必须保证设置的周期足够精确,同时,维护工作中必须注重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检测,同时,在周期性检查中要注意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记录,然后让相关专业的维修人员落实专业的维修工作,在机械设备的维护措施中,注意使用正确的维护方法与措施,并在对设备进行维修时,严格按照相关技术要求与说明落实工作,防止设备出现不可逆的损坏。同时每个机械设备的规格与耐受性不同,因此技术人员应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注意总结经验,并精确定位每个设备的维修周期,让设备得到更为科学、适宜的护理。一个良好的设备维护周期可以让设备的使用寿命达到要求,同时设备的运作也将更为稳定。设备的维护周期应得到精确确定,无论是一个月还是一个星期,都需要得到管理人员的维护记录卡片的记录,如此,每个设备运作状态、护理周期、维护问题等都可以得到详细的信息显示,减轻工作人员的任务负担。精密性维护工作。精密性维护工作同样属于较为重要的部分。工程机械设备中有很多机械的部件尺寸较为精密,尤其是一些大型的设备,功能较为齐全,因此精密的部件很多。技术人员在对这些精密部件进行维护时要对以下几个步骤进行重视。首先,要严格按照技术说明开展维护措施,然后在参数的设定、调整中对设备进行维护,这样可以让各项参数更为合理,调整的过程中就可以发现问题出在哪里,并及时进行正确调整。再次,技术人员还需要对设备的管理维护工作进行重视,因为外界环境中各种因素,如气候中的温度、降水等都可能导致设备的精密部件出现锈蚀或是形变的情况,因此技术人员必须根据精密部件的实际材质进行维护措施的对应,如打蜡、刷防护漆等,让问题可以防患于未然。

保护视力的主要措施篇10

关键词:有线电视,工程施工,安全预防

1、问题的提出

在施工过程中,虽然大家都会意识到施工安全的重要性,也强调采取措施保障安全,但由于组织者对安全知识掌握不全面,所以,对施工人员的要求也不够全面,导致工程中违规事件和事故屡见不鲜。为使有线电视事业发展得更快更好,也为呼唤更好的操作规程及早出台

2、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做好施工前的各项准备,是安全、优质、顺利完成施工任务的保证。(2)检查参加施工作业人员是否符合条件,特别是登高作业人员及有关施工人员,应为技术培训合格、持有安全合格证者,且当时身体健康,精神状况良好,并在作业前要相互提醒和询问。(3)做好人员分工,结合实际进行安全思想教育学习安全措施。临时工也应接受安全知识教育,了解有关安全注意事项。(4)做好施工机具的准备、检查、试验并作好记录做好个人安全工器具的检查试验、记录。(5)对施工物资、器材、材料等进行检查核对,应符合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6)对难度较大的施工方案,一定要精心组织,要做到五个“应”。各主管环节工作人员的安排应合理方案的要点应明确,施工机具应齐全、合格,各项准备应充分,现场指挥应统一。(7)对承包和发包的工程项目,包括小运输和劳务承发包等,应签订有效协议,明确安全责任,施工中各尽其责。(8)明确事故处理原则,落实有关工作人员,确保顺利施工。(9)安排好搬运起重工作,落实有关措施,确保安全。

3、施工现场的安全工作要点

(1)全体施工人员必须坚持“安全等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积极开展“反习惯性违章”的活动,互相关心施工安全,监督现场各项安全措施的实施,做到领导不违章指挥,工人无违章作业,现场所有人员发现违章,有权立即制止,发现威胁人身和设备安全的情况应立即停止工作,并迅速报告有关领导。(2)组织者应精心组织,做到分工明确,指挥得当操作者要精心操作,做到坚守岗位,密切配合。(3)施工作业必须按“安全措施”、“技术措施”规章进行,在施工前必须进行技术交底,已交底的措施未得到技术负责人同意不得擅自变更。(4)施工期间每天坚持开工会和收工会制度,全体施工人员,包括临时工均需参加。开工会的主要内容是实行“二交”,即交代工作内容,交代安全注意事项并按要求进行结对互保,做好详细记录;收工会主要总结当天的工作,谈工作中不安全因素和当天工作存在的问题。施工前要对所有安全工器具和施工机具进行详细检查。(5)工作小组负责人必须离开工作现场时,应指定临时工作负责人并通知全体工作小组人员都清楚。(6)立杆、撤杆、放线、撤线、高空作业、杆塔上工作,是现场施工的危险源和工作重点,现场工作总负责人、工作负责人、安全员务必尽职到位,精心组织,周密安排。(7)线路施工作业中,要特别注意邻近交叉的电力线路,要认真做好相关的安全措施。(8)施工中应全过程、全方位地抓好防触电、防高空摔跌、防落物伤人、防倒杆、防机械伤害的有关安全措施的执行。(9)在交通通道、行人较多的街道、公路施工或杆上作业,须指定专人维持秩序并应设标志明显的围栏绳。(10)工作中如果发生重大险情和事故,应保护好现场,及时汇报,及时正确处理,并坚持“三不放过”,并举一反三吸取教训,提高事故的防范能力。

4、有线电视工程中的不安全因素与表现

在施工中,常见的习惯性违章,主要表现在:(1)组织措施与实际工作内容不符,工作中不按安全操作规程操作,工作负责人擅自离开现场,使工作现场失去指挥和监护,进入施工现场不戴安全帽或不按规范戴安全帽。(2)登高作业前不检查登高工具或登高工器具超周期使用。登高作业时Bp机、大哥大不关机。高空作业随便抛扔物件。线路工作遇有雷雨、大风等危及人身安全时强行施工。高处作业使用不合格的或无双保险绳的安全带,使用不合格的脚扣、脚板。高处作业不系安全带和保险绳;安全带系在不牢固或有可能割断安全带的物体上;杆上工作移位时失去保护。攀登脆弱支撑物体进行登高作业。(3)立、拔杆,放、收、紧线无专人指挥或统一指挥信号。使用缺少有效制动、逆制装置的起重牵引机械作业。立杆时有人员在离杆1.2倍杆高以内逗留。立起的电杆杆基回土未夯实就撤去扒杆及浪风绳或登高作业。杆上工作不采取防倒杆措施或突然剪断导、地线。进户线未采取防护措施随意穿过电力、电话线路。杆上工作人员跨在受力钢绞线或电线上或站在受力钢绞线或电线内角侧。挖坑工作时发现不明电缆、管道,未采取可靠措施,强行开挖。立杆作业时无防止杆身滚动、倾斜措施。杆上有人工作时,调整或拆除拉线。穿越非高压弱电线路未采取有效安全措施即开始工作。交叉路口放、撤线时,路口无人持信号旗看守,无明显的警告标志。立杆前期准备工作未完善即强行立杆。(4)砍伐有可能碰线的树木,线路不停电,树上不系拉绳,或拉绳方向不当。车辆运输电杆时,未将电杆捆扎牢固。电杆违章堆放,影响道路交通。在墙壁上打孔工作不戴手套和防护眼镜。电动机外壳不接地或接地不可靠。使用无风扇护罩、无靠背轮护罩及无轴端盖的电动机。临时动力线沿墙敷设或使用爬地线。用拔熔丝的方法切断负荷。用硬金属线替代移动电器的电源线。不按规定使用梯子。低压间接带电作业,工作人员不戴绝缘手套,不穿绝缘鞋,不使用有绝缘柄的工具。在水田内赤脚上杆或穿潮湿鞋、裤带电工作。(5)工作前不开开工会,工作完结后不开收工会。施工人员不参加开工会、收工会。全部工作结束后,将物件遗留在施工现场。领导违章指挥。酒后作业,酒后驾驶。车辆违章载人,违章装载。施工作业不按规定着装。

5、有线电视工程施工中安全预防的注意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