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三农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十篇三农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十篇

三农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15:48

三农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篇1

一、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三资”登记的台账管理不完善、不全面

对村级集体的资金、资产的管理做到了账款、账物相符,管理也很严格,而对资源,尤其是土地、“四荒”等的管理。一方面是登记不全、不细,从而造成资源底子不清、管理不规范等问题,给资源登记造成一定困难;另一方面,随着国家对农村扶持力度的加大,国家通过投资、投劳、土地置换等形式形成的集体资产也随之增多,但这部分资产权属不明,手续不清,造成农村集体资产产权难以界定。

(二)财务管理、村务公开不规范

有的村级财务人员对开支条据不审核、不把关,违规条据也能报账;有的财务人员有意拖延报账时间,无法正常结账;有的村财务制度执行不力,开支不经集体研究,大额支出不讨论,支出凭证手续不完整,报账员对农户往来、应收应付账款不过明细账,造成农户查账较难。虽然乡镇对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工作一直高度重视,花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同时出台了不少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措施,但是在个别村,由于村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群众意识淡薄,公布的内容、形式、时间都不符合要求,公开不及时。

(三)村级集体财务审计工作困难重重

目前,我县的村级集体财务审计基本依靠农经部门完成,但没有专项审计经费,且对农经人员的审计业务培训少、指导少,开展农经审计困难多;此外,农经部门对审计发现的问题不能直接处理,只能建议县、乡政府等有关部门处理,致使审计出的一些问题不能及时得到处理。

(四)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监督不力

一是群众监督乏力。分散的家庭经营使村民集体观念、民主管理意识淡薄,有的村民只忙于在外打工,对集体的事不关心、不过问、不了解,民主管理和监督流于形式。二是村班子内部监督不力,有的村主要干部搞一言堂,大事不开会,小事不研究,班子成员无法监督。三是村委会财务队伍不稳定,每逢村党支部、村委会换届,会计也跟着换,由于经费紧张,镇党委、镇政府对村财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力度不够,基层财务人员业务难以提高。有些村干部自己对财务法规和财务制度不熟悉,也不学习,不按规章制度办事,不听财务人员的意见和建议,造成管理不规范。

二、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对策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不仅是一项经济管理工作,也是一项政治工作,是党在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需要,是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需要,更是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实践证明,管好农村集体“三资”,有利于巩固壮大集体经济,有利于改善党群、干群关系,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一)以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为契机,加大对村级基层干部的培训管理力度。镇党委、政府每年定期对村支部书记、主任和财会人员开展党性教育、廉政教育和财经管理知识的培训,提高村干部综合素质,增强法纪观念,同时把“三资”管理纳入干部岗位目标考核和廉政考核内容,从机制上建立一套“权有所限,钱有人管,事有人监”的有效管理模式。对违反制度的村干部要严肃处理,对管理民主、严格执行制度的要给予奖励。

(二)对通过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后的资金、资产、资源要建立台账,明确界定产权。乡镇必须成立农村集体“三资”清产核资专门组织,由镇纪委牵头,乡镇财政所组织实施,村委会及村民代表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采取“台账式”管理办法,每年底还应对集体“三资”进行一次清理核资,对因资产出售、征地拆迁、中心村规划建设、资产资源数量增减的情况,应及时记录归档,完善台账,实行动态管理,向社会公布,接受群众监督。

(三)健全制度,加强“三资”管理。首先,严格实行村务公开制度,村级每年必须将工程建设、项目发包、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使用纳入公开范畴,把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分季度公开,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村务公开要严格按照公开项目及时进行公开,实行微机打印张贴在村部公开栏,方便村民就近查询。

其次,建立民主管理与审计监督制度。一是建立健全村务、财务公开监督小组和村民大会制度,实行村集体组织“三资”民主管理机制。二是建立完善村集体组织“三资”审计制度和监督渠道,组织定期审计、专项审计,并公布审计结果。

最后,推行集体资产监管制度,采取“台账式”管理办法进行有效管理。对村级资产资源登记造册,建立资产管理台账。各村台账一式两份,村委会和“三资”管理部门各执管一份,每年组织一次盘点,做到账物相符、账账相符。

三农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篇2

>>基层气象部门为农服务工作现状及对策气象为农服务发展现状及对策安徽省气象为农服务社会化体系探讨广汉市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的现状及对策河南省农产品物流服务社会化现状及对策研究气象为农服务发展现状及趋势安阳县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现状及发展建议转型时期襄垣县气象为农服务现状及对策建平县气象为农服务建设现状及对策建议新形势下气象为农服务现状及对策“三农”气象服务现状及对策分析禄劝县“三农”气象服务现状及对策道真县气象为三农服务现状及发展建议基层气象台站气象服务现状及发展对策基层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探索乐安县气象为农服务的现状、需求及对策浅谈气象为农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气象为农服务工作中的困境及对策探讨上海助残服务社会化的现状、困境与对策思考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l.

[5]王晓红.基层气象部门为农服务工作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5(13):299.

[6]江西省基层气象为农服务社会化发展试点方案[eB/oL].[2015-08-26]..

[8]安徽:以“四位一体”构建基层气象为农服务社会化体系[eB/oL].[2015-05-22]..

[9]罗剑飞.广汉市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的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6(6):289-291.

三农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篇3

【关键词】农村经济管理问题对策

一、现阶段农村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土地经营规模小,农村居民增收效益不大

众所周知,我国农业人口数量位居世界前列,农业用地面积在世界范围内同样屈指可数,但是农业人口基数之大、农业用地面积之丰富难掩我国土地经营规模太小、农民经济收益过低的缺陷和弊端。而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在平原地区农作物的种植和收割相对方便,农民收益相对较高,但是在山区、丘陵、高原地带,土地都是由农户以个体为单位经营的,经营不成规模,独立作业的现象普遍存在,而这种特点决定了机械化程度较低,零碎的土地不利于机械化生产和作业,最终降低农民的耕种积极性,大量土地被闲置,阻碍了农民收入的提高和农业的进步。当前,我国农业收益不高,但是国家对农民、农业和农村予以较大的恩惠和补贴,而仍然有大部分农民把持着自己手中的一亩三分田,不愿意将土地承包给大型土地经营单位,降低了农业产出,甚至对国民经济发展形成阻碍。

(二)对农村经济管理的认识不够

为了提升农业发展效益,国家和各级政府出台了各种农业生产制度,不断强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想尽一切办法调动农民的积极性,然而,这些努力并没有得到农民的重视,农民的思想过于保守,未能对农村经济管理形成正确的认识,不仅仅是农民,农村的管理人员也难辞其咎,在工作中懒散怠慢,不能做好本职管理工作,在其位不谋其政的现象屡禁不止,导致农村经济管理水平得不到有效提升和改善。

(三)没有健全的法律法规

农村人口众多,而且各种环境都异常复杂,所以和城市相比,其经济管理工作存在较大的难度,工作量明显要大,例如审核财务状况、承包与转让土地使用权。但是针对农村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和相关法律法规却不够完善,即使农民出让土地承包权形成规模效益,也难以获得应有的收益,不利于农村经济管理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和改革。

(四)农村劳动力科技素质低

近年来,农民进城务工的现象极为普遍,不仅仅是务工,许多农民愿意将自己的子女送到城市去接受教育,在城市他们能够享受到更为先进的教育和更为健全的医疗保障,生活形态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相比之下,留在农村的都是年过半百的人。最终导致农村土地被闲置,留下来的劳动力素质较低,思想不够开放,不接受先进的机械化生产方式,仍然沿用传统的作业方式,降低了农业生产效率,导致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下。要想解决上述种种问题,根源就在于提升农村固有劳动力的科技素质并想法引进先进的劳动力。现阶段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能够提升农村居民的科技素质,使他们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二、农村经济管理的对策

(一)科学调整农业生产效益模式和基本结构,增强农民生产信心

不同的农村具有各自不同的自然环境和实际特点,我们需要在分析不同地^具体特点的基础上探索合适的农业生产效益模式和基本结构,既使农村经营结构达到有效而科学的调整,又使农民利益不受损、耕地红线不突破、土地制度不改变,严格遵循党中央提出的“三步”政策,大力发展无毒、无污染、无公害的蔬菜瓜果以及其他农作物,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延长农产品产业链,加快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着力增强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加大政府对农民的扶持力度。

(二)提高农村经济管理的认识

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改善,地方领导更加重视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我们应该再接再厉,在此基础上加大农村经济管理的宣传,让更多的干部和基层人员投身到社会主义农业、农村中来,切实发挥好农业发展对国民经济建设的促进作用。

(三)健全农村经济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

根据我国各级乡镇政府对农村经济现阶段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并且按照当地实际情况建立农村经济管理制度,其内容主要有:各工作岗位责任制度以及农村经济经营科学管理执法方式等。农村承包合同制度不断的完善,更好的为广大农民群众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使农民的基本权益得到保障。

(四)加强农村经济管理队伍的建设

根据相关工作人员的管理经验,将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人员分别指派到各乡镇部门,使各乡镇里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有专业人员负责。全面加强农村经济管理人员自身的职业技术能力和思想道德修养,使其积极的参加相关的培训学习工作,并且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进行总结,能够及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更好的建立起农村经济管理队伍,使其队伍专业水平以及个人修养不断提升。为了使农村经济管理队伍体系建立完善,并且得到稳定性,确保合理编制在职人员。根据政务财务统计,预算费用为农村经济管理人员经费。

(五)完善激励政策

经费不足是当前我国开展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难点,只有具备充分的经费和完善而健全的政策,才能调动农村经济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而一套可行而完善的激励政策体系则无疑会加快农村经济管理工作进度,提升管理效率。

三、结语

笔者在文中对我国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并对症下药,根据存在的问题给出了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解决对策,以求达到改善农村生活状况,提升农业发展水平的目的。第一,打造一支具备较高素质的农村经济管理队伍,发挥这支队伍的引领和带头作用;第二,提升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加强农村财务工作的透明度,健全农村土地承包权和转让权,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必须承认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存在着数不胜数的难点,而这不能成为我们不重视农村经济管理的借口,而是要勇敢面对问题、迎接挑战,针对农村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良好的解决对策,为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三农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篇4

大萧条与美国金融危机的比较

当前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问题及应对策略

农业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试点工作的成效与不足——以吉林市为例

通货膨胀对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影响研究

吉林省商业银行韩元兑换业务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

开展县域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的对策研究——以松原市为例

从信用视角探析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难”问题

推进长吉图金融一体化的几点设想

吉林省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银行业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以延边州为例

现金结算与非现金结算关系研究

对网络时代银行卡犯罪问题的思考

基层央行反洗钱现场监管中存在的难点及建议

再贴现业务办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关于改善永吉县支付结算环境的调研

对基层国库机构设置的几点建议

发挥银行业纪委组织协调作用的几点思考

发挥思想政治工作能动作用推动国有上市银行有效发展

加强央行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

吉林省资本市场发展回顾与展望

关于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资产证券化的思考

金融统计标准化与区域金融稳健指标体系的构建

吉林辖区上市公司再融资状况分析

提升期货公司自我发展能力推进期货市场健康发展

我国推出融资融券业务的相关问题研究

论多方联动推动外贸企业合理规避汇率风险

关于新一轮国际粮食价格上涨的思考

关于政策支持“三农”经济发展问题的探讨

关于金融支持林业发展的实践、问题及建议——基于吉林省白山地区的实地调查

欠发达地区的普惠制与市场化:双层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问题研究——以吉林省舒兰市为例

“集体林权+农田水利”信贷模式发展的基本情况及其成效

新兴农村金融机构——村镇银行反洗钱业务监管的路径选择

对强化基层国库非现场监管的思考

关于四平农行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情况的调研

白山市房地产行业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关于做好新形势下基层银行安全管理调研工作的几点建议

欢迎订阅《吉林金融研究》

投稿须知

监管引领吉林省银行业科学发展

利率不完全传递对货币政策稳定化作用机制的影响

宏观调控政策初见成效未来房价下降预期增强

稳健货币政策下金融如何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以吉林省松原市为例

韩国银行挤兑停业风波的启示及反思

辽宁省外商直接投资情况分析

农村民间金融正规化问题研究

解决关键问题巩固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成果——对吉林省农村信用社八年发展情况的思考

金融机构支持农民合作社发展的现实选择

对保障个人信用权益问题的思考

商务信用信息纳入征信系统的方法和途径研究——以辽源市为例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非现场监管工作中的若干问题研究

银行保险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邮政储蓄银行市场竞争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通化地区为例

发挥农业政策性信贷功能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最大山葡萄生产基地产业优化升级的途径与措施

提高新生代农民工金融需求满足程度的路径选择

促进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应抓好“四个环境”建设

三农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篇5

【关键词】惠农政策;执行情况;存在问题;对策措施

农业属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一产业,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以及国民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对于我过这样一个农业大国来说,惠农补贴在基层的实际运行情况的作用更为突出,直接影响了农村经济能否顺利发展,是农业各项政策中的关键组成内容,能够有效地改善农民的生产效率,进一步地提高粮食产量。但是,由于农村经济制度正处于不断的变革当中,而且又受到当前社会的变革的冲击和影响,惠农补贴在基层的运行以及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惠农补贴政策的管理不善,缺乏足够的惠农补贴投入、惠农补贴政策的范围不广泛等,限制了当前我国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一定程度上也威胁了我国的粮食安全。所以说,我们必须要进一步的强化惠农补贴政策的管理,逐步地改善当前惠农补贴的问题,提高其经济效益的发挥。

一、我国的惠农补贴政策的必要性

近些年以来,党中央以及国务院始终关注农业、农民农村的发展,始终坚持将“三农”问题的解决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例如前些年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取消了农业税,而且提出了农业补贴的措施等等,进而促进了农村的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也大幅提高。因此,我国的惠农补贴政策对于保持农业农村发展的良好形势、加快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进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有利于我国进一步的推m城乡统筹发展,对于我国的粮食安全的保证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农业领域也逐步的加快了现代化的进程,可以说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整体农业经济飞速增长,到目前为止已经全面取消农业税,基本实现了惠农补贴政策全覆盖,进入新的农村经济发展时期。对于我国的国的惠农补贴政策来说,这一项工作是解决“三农”问题中的关键组成内容,也可以说是促进我国农业进一步发展和提高效益的的核心方式之一。说到底惠农补贴政策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政策,可以说是直接影响我国的整个农业和农民效益的关键,也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所需的必不可少核心因素,惠农补贴政策有利于提高我国农业发展的经济效益,在农业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结合当前的形势,进一步做好的惠农补贴政策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中之重的任务。对于开展惠农补贴政策可以说能够在较大的程度上提高农民的种植积极性,同时对于激励农民的充分的开展农村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往传统的实施农业税,缺乏惠农补贴政策的方式明显限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阻碍了农业的增产以及增收。所以,要想实现农业快速发展,解决好农村的经济问题,必须要做到充分开展惠农补贴政策,这才是符合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基本要求,逐步的发挥出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

二、当前惠农补贴政策存在的问题

1.惠农补贴政策效应不突出

目前的惠农补贴政策并没有实现明显的提高农民收入。我国政府的惠农补贴政策的根本目的就是在于提高农民的收入,这也是我们党开展一系列农村政策的基本要求。但是由于目前粮食的农资的价格相对比较高,而粮食的价格相对有没有明显的提高,所以目前的惠农补贴政策尽管受到农民的欢迎。由于数额相对较低,所以仅仅是杯水车薪,不能明显的增加农民们的收入。因而也就不能够充分的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2.惠农补贴政策缺乏规范

目前我国政府推出了多项惠农补贴的项目,而且准确的细化了惠农补贴政策的实施标准。为了能够提高农业补贴政策效能,我国启动了农业“三项补贴”改革,目前山东的惠农补贴主要包括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包括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种粮大户补贴)、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补贴,农机购置补贴。但目前实行的粮食补贴均是以农户种植面积作为基础,从而来确定农户的实际补贴资金。尽管在对种植面积进行严格公示,也对上报面积进行了重点抽查,但仍然存在补贴面积核实难的问题。除此之外,虚报补贴面积的现象也屡禁不止,只能根据各村上报的情况进行分析,对村干部进行教育批评,无据查处。

3.惠农补贴政策意识淡薄

目前部分农村地区惠农补贴政策的管理意识比较淡薄,甚至有的农村地区直接对惠农补贴政策置之不理,这就与惠农补贴政策的实际意义形成了明显的矛盾。一般来讲,惠农补贴政策实施意识淡薄表现在:有的惠农补贴政策仅仅被当作是表面工程,惠农补贴相关工作人员大多是凭借自己的经验去开展惠农补贴的日常的管理工作,不重视对惠农补贴政策的真实落实情况。还有一部分农村地区忽视了惠农补贴政策宣传工作的重要性,没有积极的利用惠农补贴政策开展实际的农业补贴工作。

4.惠农补贴政策的落实制度不完善

实际上来说,一些惠农补贴的实施机构一般都涉及多个部门,例如财政局、乡镇政府、农业局等部门。但目前往往存在缺乏协调配合的情况,时常发生职能交叉以及重复工作,这就大大的降低了惠农补贴政策的实施效率,出现浪费大量的资源的现象,导致了惠农补贴政策涉及到的各部门之间缺乏相互配合。而由于惠农补贴政策落实机制的不完善,可能阻碍了农业生产的有效性,甚至是降低了农民的工作的积极性。

三、如何进一步落实惠农补贴政策

1.提高惠农政策自身的科学性

政策首先必须要具备科学性,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执行惠农政策,在制定惠农政策时要注意必须要紧密联系农村的实际情况,只有这样才能够适用于广大的农民群众。这其中要合理的划定惠农补贴政策的实施范围,加强政策针对性,在具体实施时要注意按照公共性、公平性以及有效性的基本要求去开展。进一步明确政府在其中的职责,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推进农村发展,重点要进一步扩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惠农政策的实施范围,提高补助标准,增强激励效应。

2.加强部门组织机构改革

地方政府必须要全权负责本地区的惠农补贴政策的落实,农村村委会等要采取成立领导小组的方式,负责本村惠农补贴政策的日常的落实工作,要注意加强惠农补贴政策的日常宣传工作,按照实际的工作来进行惠农补贴,加强农村惠农补贴政策的时效性。

3.加大对惠农补贴政策的财政支持

近些年来,家非常重视惠农补贴政策问题,已经把解决好农村问题作为我国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根据这一项政策,基层的政府部门必须要争取各级财政支持,增加投入一些新的惠农补贴政策项目,加大扶持力度。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逐步加深的市场经济,以往的落实惠农补贴政策落实方式方面已经明显落伍,无法满足实际情况,逐步的暴露一些不足。所以,必须要对惠农补贴政策的实施体制进行改革,寻找出当前的惠农补贴政策在落实方面的一些问题,并集思广益进行科学的分析,有针对性的制定一些改革措施。从而形成落实惠农补贴政策的新型方式,充分地发挥出惠农补贴政策真正的应用价值,更好的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杜辉,张美文,陈池波.中国新农业补贴制度的困惑与出路:六年实践的反思[J].中国软科学2010(7).

[2]张山.我国农业补贴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中国集体经济2010(13).

[3]何宇鹏.农业补贴政策国际比较与启示[J].现代商贸工业2009(22).

[4]周批改.惠农政策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95.

[5]二零一六年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政府工作报告.

三农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篇6

>>解决“新三农”问题的对策分析新三农问题及解决路径思考“新三农三牧”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三分农民”新构想解决“三农”老问题基于新农合保险基金运行浅析保险欺诈问题的成因及对策亟需解决“三农”问题解决好“三农”问题应采取的对策河南“三农”问题及对策刍议浅谈解决“三农”问题的途径潜流痕的成因及解决对策“新农保”的三大亮点助推“三农”发展的新引擎新农合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基层新农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互助县乡镇水管站在解决三农问题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三农”问题的症结及出路贵州“三农”问题根源及解决措施探讨“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及对策研究“三农”问题的现状及应对策略“三农”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

参考文献:

[1]李培林.全球化与中国“新三农问题”[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

[2]温铁军,孙永生.世纪之交的两大变化与“三农”问题[J].经济问题探索,2012,(9).

[3]吴太贵,陈湘舸.“新三农”问题探讨[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2,(6).

[4]陈林.“新三农”问题的十大关键[J].太平洋学报,2007,(10).

[5]张晗.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新三农”问题研究[J].农业经济,2015,(5).

[6]国家统计局.国家统计局2015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eB/oL].(2016-04-28)[2016-07-31]..

[12]蔡p.以农民工市民化推进城镇化[J].经济研究,2013,(3).

[13]徐勇.现代化视野中的“三农”问题[J].理论月刊,2004,(9).

[14]范辉.农村住宅空闲超一成[eB/oL].(2014-6-20)[2016-07-31]..

[16][美]乔尔・科特金.全球城市史[m].王旭,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17]陈家喜,刘王裔.我国农村空心化的生成形态与治理路径[J].中州学刊,2012,(5).

[18]田毅鹏.乡村“过疏化”背景下城乡一体化的两难[J].浙江学刊,2011,(5).

[19]陈小玉.土地碎片化与农业规模经营――费孝通土地问题思想研究与启示[J].西部学刊,2016,(3).

[20]刘圣中.国家和集体压力下的农户产权:中国农地产权制度结构及其缺陷的政治学分析[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40(4).

[21]韩长赋.切实把《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宣传好贯彻好落实好[J].农村经营管理,2015,(1).

[22]新华网.中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将超过61%[eB/oL].(2014-11-03)[2016-7-31].http:///fortune/2014-11/03/c_1113097444.htm.

[23]冯创志.土地抛荒屡屡出现的警示[eB/oL].(2012-02-16)[2016-7-31].http:///comments/2012-02/16/c_111530572.htm.

[24]徐祥临.“三农”困境之根源:双重教条束缚[J].人民论坛,2011,(8).

[25]费孝通.乡村・市镇・都会[m]//乡土中国,乡土重建.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253-254.

[26]刘彦随,刘玉.中国农村空心化问题研究的进展与展望[J].地理研究,2010,29(1).

[27]龙花楼,李裕瑞,刘彦随.中国空心化村庄演化特征及其动力机制[J].地理学报,2009,64(10).

[28]祝金甫,冯莉.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宏观经济管理,2011,(8).

[29]于水,丁文.土地流转纠纷的治理:从“碎片化”到“整体性”――基于江苏SY县的田野调查[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

[30]黄祖辉,王朋.农村土地流转:现状、问题及对策――兼论土地流转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影响[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8(2).

[31]黄延信,张海阳,李伟毅.农村土地流转状况调查与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11,32(5).

[32][美]西奥多・w.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m].梁小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64-74.

[33]黄宗智,彭玉生.三大历史性变迁的交汇与中国小规模农业的前景[J].中国社会科学,2007,(4).

[34]黄宗智.发展还是内卷?十八世纪英国与中国――评彭慕兰《大分岔: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J].历史研究,2002,(4).

[35][英]e.F.舒马赫.小的是美好的[m].李华夏,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73-78.

[36]国务院.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eB/oL].(2014-07-30)[2016-07-31].http:///yzyd/local/20140730/c_1111862094.htm.

[37]魏后凯,盛广耀.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进展、障碍与推进思路[J].经济研究参考,2015,(3).

[38]文军.农民市民化:从农民到市民的角色转型[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6(3).

[39]刘远风.刘易斯拐点后的中国农村空心化治理[J].经济经纬,2014,31(1).

[40]邓大才.改造传统农业:经典理论与中国经验[J].学术月刊,2013,(3).

[41]曹锦清.中国土地制度、农民工与城市化[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3(1).

[42]林本喜,邓衡山.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土地利用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浙江省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J].中国农村经济,2012,(4).

三农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篇7

【关键词】农村;健康教育;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282—02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约占总人口的80%,因此如何对农村居民进行切实有效的健康教育已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高度重视[1]。本文将对2010年至2012年我地区农村健康教育情况进行研究,从而探讨农村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根据所得结果探讨相应对策,从而达到提高农村健康教育效果的目的,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以随机方式选取我区人民医院2010年至2012年间前来就诊患者进行本次研究,每年均选取100例患者。2010年100例患者中男性54例、女性46例,年龄18至81岁,平均年龄(49.28±2.53)岁,疾病类型:内科61例、外科39例;2011年100例患者中男性56例、女性44例,年龄20至85岁,平均年龄(49.73±2.61)岁,疾病类型:内科59例、外科41例;2012年100例患者中男性52例、女性48例,年龄19至83岁,平均年龄(49.51±2.59)岁,疾病类型:内科60例、外科40例。2010至2012三年所选取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疾病类型、例数等)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1.2.1研究方法我院2010年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为医护人员日常工作中将相关知识渗入;自2011年始,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培训,使其掌握健康教育专业知识与方法,并进行集中讨论,反应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提出解决对策;2012年,在此基础上指定专人对住院患者进行系统健康教育讲座。对2010至2012三年间我院患者健康教育效果进行评价,并调查患者对我院健康教育工作满意度,将结果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

1.2.2评价方法①健康教育评价。应用自拟健康教育知识评价表对2010至2012三年间所选取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评价,评价表内容包括疾病知识、临床检查知识、手术知识、用药知识、护理知识、饮食知识、睡眠知识、运动知识、心理知识以及急救知识等,用于评价患者健康教育掌握情况,共十小项,每项10分,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则患者健康教育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越好,即健康教育效果越明显;②满意度调查。采用自拟满意度调查表评价患者对我院健康教育工作满意度,内容包括医护人员态度、健康教育形式、健康教育内容等,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则患者对我院健康教育工作越满意[2]。

1.3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对于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

2结果

2010至2012年区人民医院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及其对健康教育工作满意度对比分析,具体结果见表1。

由表1可知,2010至2012年,患者对健康教育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得分呈显著上升趋势,且其对我院健康教育工作满意度也显著上升,p

3讨论

3.1存在问题农村健康教育存在问题包括:①患者及家属对健康教育重视性不足,由于农村地区大多医疗条件及经济条件较差,多数居民具有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自我保健意识较为淡薄,不讲究个人卫生;②患者自身具有较低文化程度,接受健康教育知识能力较差[3];③患者由于受到传统观念限制,对医护人员工作内容仅理解为看病就医,不接收医护人员所提供的健康教育内容;④医护人员对健康教育重视性不足,认为健康教育与疾病治疗无相关性;⑤部分农村医疗机构人手不足,医护人员工作负荷较大,无暇进行健康教育工作;⑥农村医疗机构对医护人员要求较低,因此部分工作人员无良好的受教育情况,不能够及时接受健康教育相关知识并运用于日常工作中[4];⑦医护人员责任感较差,认为健康教育不属于本职工作,或认为实施健康教育将增加自身工作负担,因此产生排斥心理,不能够将健康教育良好执行;⑧医疗机构对医护人员实施健康教育情况未能够进行有效监督,从而无法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5]。

3.2对策根据农村健康教育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解决对策:①各级部门应提高对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督促相关人员切实执行健康教育工作,并提供相应支持[6];②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健康教育相关知识培训,提高其专业知识掌握情况,并运用于健康教育工作中;③不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集中讨论,反映健康教育工作中所遇到的困难并提出解决方法;④鼓励医护人员进行继续教育,提高自身受教育程度;⑤指定专职人员对各医疗机构健康教育情况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应及时提出并加以解决[7];⑥建立明确的奖罚机制提高医护人员实施健康教育积极性;⑦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健康教育方式,若患者受教育程度较低,应尽量避免使用专业术语,利用通俗语言讲解相关知识,并列举大量临床案例使患者更容易理解教育内容,若患者年龄较大,记忆力减退,应反复多次讲解相同内容加深记忆,并为家属提供健康教育使其辅助患者接受教育[8]。

综上所述,农村健康教育确实存在多种问题,但若有效实施健康教育将有利于改善农村居民健康保健意识,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因此,各部门应引起足够重视,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持续的开展下去,必然收获丰富成果。

参考文献:

[1]王桂鸣.贫困山区农村健康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1,2(20):215.

[2]杨会兰.农村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的难点分析及对策[J].基层医学论坛.2010,14(27):839-840.

[3]刘洪玲.德州市农村妇女生殖健康状况及健康教育对策[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335-336.

[4]董文平,周艳,张敬蕾.农村社区护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7):4-6.

[5]娄芫,何立星,何宝祥.农村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需求与对策[J].中国医学创新.2011,8(7):105-106.

[6]邓亚平.农村医院患者健康教育低效的原因与对策[J].当代护士:专科版(下旬刊).2011(7):168-169.

三农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篇8

(一)新环境对农业专项资金审计工作带来的挑战

国家在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的同时,对农业审计服务“三农”的期望值更高了。各级政府部门对“三农”资金的投入规模越来越大、领域越来越广,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点多、面广、线长、政策性强”的特点将更加明显。当前农业专项资金审计需求与审计资金投入不足之间的矛盾,将显现得更加突出。

(二)重查处、轻分析和落实较为普遍

多数审计人员非常重视对被审计单位违法违纪问题,甚至把按照法律法规审查认为是农业专项资金审计工作的一切,而并未对审计中存在的社会因素、主观因素和根治问题的对策重视不足,要清醒的看到,我国农业专项审计中,存在着对资金分配、管理、使用中违法违规行为,还要对落实支农惠农政策重视起来,要对现代化农业发展、农民增产粮食增收等影响因素,分析查找并提出一些可操作的意见建议,还要意识到审计查出问题不是工作的全部,要把更好的改正不足、加强管理和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益结合。因此既要加强审计工作的分析能力,还要提出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

(三)审计人员知识结构、素质能力待提升

提高农业专项资金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需要针对审计出现的原因、不足及产生根源等要全面且深入的展开调查工作,提升到帮助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高度,来进行研究分析,这样将能真正发挥农业专项资金审计工作的作用。当前,农业专项资金审计人员在知识结构不合理、素质能力不强,具体工作中查账较内行,在深入调查研究时,对一些涉及政策性、倾向性问题举棋不定、模棱两可,知识结构和素质能力不足明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观念意识上,部分审计工作人员认同,审计即查账,而对其他方面却不愿做更多尝试,二是通过结合调查研究与分析问题的方法上,对运用的技能、方法掌握不到位,如怎样选定调研题目、制定可行性方案,如何将个别问题深入研究,怎样将繁杂的资料进行分析、汇总、加工和提炼等知识匮乏。

二、加强农业专项资金审计工作的认识

农业专项资金审计工作进入新时期,笔者认为对加强农业专项资金审计工作应做好以下方面工作:

(一)明确审计判断标准

在对农业专项资金审计判断标准上,应把能否农业增收,将衡量农业资金的使用效果、管理水平为基本标准,将能否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作为衡量审计工作的根本目标。首先在审计判断标准上,即判定每笔农业资金项目使用的情况,既要参照传统的法律法规去衡量,又要将其与农民的收入挂钩。如果对农民增收不起作用,即使严格按照法规制度使用,也不能完全认为资金的管理使用是有效的,审计人员需要进一步分析专项资金使用的现状、查找出原因,深入挖掘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不合适单位的具体情况,或是法规政策脱离实际难以执行。第二在评判审计自身工作标准上,不仅在发现查出问题,收缴资金上,更为重要的是能否通过专项审计工作,更好地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二)强化审计服务职能

在明确农业专项资金审计工作的目标、范围、重点及工作组织方法时,要深刻体会农业专项资金审计为“三农”服务的意识,只有这样将服务职能,有意识地通过审计职能更好地发挥出来。当审计某个地方的专项支农资金时,查处、收缴被挪用挤占资金,能很好促进农业专项资金的良好使用,体现为一种服务。而如果将审计人员从地方专项资金的使用数量、结构和变化等方面,用以检查分析政策执行情况,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使用效果上,结合宏观经济政策提出意见与建议,这将是更高的层次服务水平。

(三)提升审计人员工作的业务能力水平

审计工作要针对性的开展工作,加强审计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能力,改善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做好农业专项资金审计,就要不断学习相关农业知识,了解农业产业政策、投入政策和发展趋势,更要对农业现实状况多加了解。此外,针对当前农业审计人员的现状,还需要掌握学习审计调查的研究方法,开展审计调研的全面性和及时性,只有这样专项审计工作才能肩负起历史的重任,有效地提升专项审计工作的层次,开创出农业专项审计工作的新局面、新高度。

(四)完善审计工作方法

1、坚持审计与调查审计相结合通过审计工作方法,将审计与调查审计相结合,将经济效益和财务收支的审计结合,要走出符合国家农业特点,运用农业专项资金的新路子。审计相对审计调查来说,在深度上具有明显优势,易找出问题的源头,明确问题责任的归属,有较大的处理力度,结合被审计单位相对业务单一,易于整改落实、见效快,也存在审计面较狭窄、横向延伸困难,而调查审计则是涉及面宽、范围广,且相对调查的限制少,易于开展延伸调查,能从较宽的审计署在工作规划中明确提出了,要将实现审计与调查审计项目所占比例要相当。因此农业专项审计既要强化监督财经纪律执行的状况,又要加强检查各项支农政策落实的状况。我国农业专项投入的渠道广、使用范围广、种类多和使用对象分散,它的效益呈社会、经济和生态等多个方面。其中部分效益是直接可以体现的,但有的效益要通过改善当前生产、生活设施及生态环境效益上间接的体现出来的,一些是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体现出来;如上所述将农业专项审计将审计与调查审计紧密结合,做到突出重点、全面审计,做到能查错纠弊,落实好国家支农政策方针,为全面加强制度管理、促进现代化农业发展、促进农民民增收提供高质量的审计服务。

2、坚持农业专项资金与基本建设审计结合农业项目资金的审计要和基本建设审计结合,得以核实农业支出的准确性。农业专项资金的实施多用于农田水利、道路建设及建筑工程等方面,多数资金项目是通过工程造价决算核实的,查明专项资金支出的使用情况,并对资金拨付的环节进行审计,强化建设项目工作的检查;其一是检查相关项目建设支出明细账,以合法性、真实性和合理性来检查资金支出;其二是要深入建设项目现场,对建设项目质量、数量等进行实地核对,参照每个项目计划书审核建设内容的完成情况,查验是否符合项目计划要求,是否存在大决算小工程、新决算老工程的违法法规、骗取农业专项资金的行为,因此要将农业专项审计与基本建设审计结合起来,即是对加强农业专项资金审计工作的需要。

3、坚持分析性复核与现场实地调查相结合审计采用现场调查和分析复核结合的方法,将账面的审计和深入乡镇及农户的调查结合,要检查农业资金发生的真实性。目前我国农业专项资金只是集中于财政部门和相关主管部门,要将账簿、报表、凭证三者进行审计,摸清出资金的投入状况与总体规模,并掌握资金的支出结构是最为重要的,并在此的基础上顺着资金的流向、深入乡镇和项目的实施现场进行实地的核查,因此这样才能核实出专项资金收支目的性和真实性。

三、结语

三农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篇9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和人才观,按照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要求,加强我市农业农村人才工作调研,了解掌握全市农业农村人才队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研究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明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思路、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着力营造有利于农业农村人才充分发挥作用的体制机制和良好社会环境,为推进科学发展,奋力进位赶超,建设开放繁荣秀美幸福新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二、调研内容

调研的主要内容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等伍建设情况。具体是:

1、人才基本情况。各类人才总量,职称、技术等级分类,学历分类,年龄分类,岗位分布,行业分布,高层次人才等情况。

2、人才政策和待遇落实情况。人才发展规划、政策制定、执行情况,人才待遇落实情况,人才对工作、生活、创新创业创优环境的满意度等情况。

3、紧缺或急需人才情况。紧缺或急需人才的需求岗位以及岗位要求、专业要求、学历要求、特长要求等情况。

4、人才流动情况。近三年人才流入和流出情况,流动人才的学历、专业、行业、流动原因等情况。

5、人才培养情况。近三年现有人才的培训情况,包括培训机制、培训方向、培训效果等情况。

6、人才引进情况。近三年人才引进情况,包括引进人才的数量、层次、专业等以及引才政策、引才力度、引才方式等情况。

7、人才使用情况。现有人才作用发挥情况,人才激励、保障措施落实等情况。

8、存在问题及原因。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留住以及管理和服务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影响人才积极性的主要问题、引起人才流失的主要因素、引进人才的主要障碍等,查找人才工作在观念、环境、体制、机制等方面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9、意见和建议。针对存在的问题,结合工作实际,就人才工作政策、办法、措施等,提出针对性强、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

三、调研分工

此次调研分2类,组成2个调研组,分别开展调研。

1、农业系统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责任单位:各县(市、区)农业局、市局办公室,配合单位:局机关各部门、局属各单位)

2、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责任单位:各县(市、区)农业局、市农业局科技教育科,配合单位:局机关各部门、局属各单位)。

四、调研方法和时间进度

调研主要采取发放统计表和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实地走访等形式,准确把握农业农村人才工作现状,形成基础数据;在充分掌握本类别人才数据和情况的基础上,分析问题,查找原因,结合实际提出对策,形成综合调研报告。

整个调研活动安排1个多月时间,具体分四个阶段进行。

1、动员准备阶段(10月20日前完成)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动员部署,明确工作任务,并制定具体的调研工作方案。

2、组织调研阶段(11月15日前完成)。各单位通过发放统计表和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实地走访等方式组织开展全面、广泛、深入的调研。

3、研究分析阶段(11月30日前完成)。对人才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对调研情况进行梳理分析,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研究。

4、形成成果阶段(12月10日前完成)。在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广泛征求意见,分析论证,修改完善,形成书面综合调研报告,并与人才花名册和基本情况统计表(含电子版)同时分别上报市农业局办公室和科教科。

五、组织领导

六、几点要求

1、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本次调研活动是加强农业农村人才工作建设的重大举措,是贯彻落实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的实际行动,事关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意义重大。各单位各部门要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认真抓好落实,扎实开展好调研活动。

三农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篇10

1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调查情况看,我省农村土地征用补偿费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违法占用土地《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颁布实施后,我国实行了土地用途管制和耕地保护制度,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但从调查情况看,个别地方存在对不符合征用条件的土地,采取绕道而行,征用不通改为占用、租用,先占后征或先租后征的问题。这类违法占用和租用的土地,由于缺乏法律的约束,普遍存在低价或无偿占用、长期拖欠土地征用补偿费等问题。

1.2补偿标准过低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土地市场价格逐年攀升,城市建设用地每亩售价动辄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农村土地的征用补偿标准却很低。据调查,2005年全省征地补偿费平均仅为2.66万元/亩,失去土地后丧失长期生活保障的农民心理失衡的程度可想而知。近年来个别地方已由此引发了多起农村。

1.3拖欠征地补偿费在调查中发现,各地普遍存在拖欠征地补偿费的现象,部分地方拖欠数额较大。这一问题存在于两个层次:一是土地征用单位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支付不到位。据调查统计,1999年至2005年,全省土地征用后应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支付土地征用补偿费66.71亿元,实际支付59.80亿元,有6.91亿元未支付到位。二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向被征当地农户支付不到位。1999年至2005年,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向被征地农户支付补偿费51.78亿元,实际支付49.05亿元,有2.73亿元未支付到位。

1.4分配标准不统一主要是征地补偿费中土地补偿费的分配上,由于政策调整因素,形成了两个时期分配不均的问题。一是2005年4月,省政府制定的《甘肃省征收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补偿费用分配使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前,法规政策规定土地补偿费全额留归集体。但由于失地农民对分配这部分资金的诉求过于强烈,引发了一些。在执行过程中,为确保农村社会稳定,部分地方采取了将土地补偿费全额发放给被征地农户;或集体留一部分,给失地农民分配一部分的做法,造成了不同区域同类土地补偿标准不一的问题。二是为确保失地农户生活水平不低于失地前的水平,《办法》规定应将不低于80%的土地补偿费分配给失地农户,形成了《办法》执行前后失地农户补偿标准差距显著的问题。《办法》出台前已征地农户对此反映强烈,个别地方出现了农户要求集体按新标准追加补偿引发的,个别村委会迫于无奈,采取变卖集体资产的办法满足农户要求,严重影响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基层组织的正常运转。

1.5集体资产监管不力留归集体的土地补偿费为本村的集体经济发展提供资金保障,而集体经济的发展,又是为失地农民提供就业机会,解决失地农民生活保障的重要政策手段。但由于部分地方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制度不健全,造成集体资产大量流失,个别地方由于村干部盲目投资或兴办企业,集体资产丧失殆尽,由此而引发了失地农民上访等。

1.6失地农民生活缺乏有效的保障各地在解决失地农户生活保障问题上,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办法:一是将征地补偿费全额发放给失地农民;二是在村民自愿的基础上,逐年发放补偿金;三是给失地农户划给二三产业用地,鼓励失地农户发展二三产业;四是在机动地竞价时,失地农户享有优先权;五是对城中村农户实行农转非,享受城市居民社会保障待遇;六是城中村规划宅基地和建设住宅楼,以房屋出租保障村民生活;七是给失地农民重新调整土地;八是安置在村办企业就业;九是将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全额纳入村集体财务统一管理,用银行支付的年利息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基本生活问题;十是将失地的特困户纳入了政府的基本生活保障管理范围。各地虽然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探索,但从总体上看,解决失地农民生活保障问题,仍然以货币安置为主要手段,尚未形成一套有效、完整的政策保障措施。目前征地补偿标准普遍偏低,征地补偿费根本不能解决失地农民长期生活保障问题,同时,失地农民群体文化较低,缺乏就业技能,一旦将有限的补偿费花完,生活便陷入困境,进而影响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的稳定。因此,积极探索解决失地农民长期生活保障措施,已成为当前必须解决的问题。

2成因分析

2.1执法不力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任何国家、区域的土地面积都是一个难以增长的刚性约束条件。工业和城市要获得发展,必然要侵蚀、占用农用土地,否则,工业和城市建设将无处立足,这是任何国家或区域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必然发生的事实。在二元经济结构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城市土地与农村土地价值存在较大差额,农村土地价格明显低于城市土地价格,因此,在工业化初期,政府低价征用农村土地,支持工业发展,成为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许多国家或区域一种通行的做法。进入工业化中期后,工业和城市将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工农、城乡争地问题将进一步加剧。在这一时期,政府如不对工农、城乡用地进行强有力的干预,势必削弱国家或区域的农业发展基础,进而对国家粮食安全造成影响;与此同时,在这一时期,国家或区域基本完成了工业化发展的原始积累,不再需要通过工农、城乡土地差价这一方式为工业和城市发展提供支持,实行工业反哺农业,提高农村土地征用价格,逐步缩小工农、城乡土地价差,维护被征地农民土地权益,让农民共享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成果,成为许多国家或区域政府的必然选择。我

国正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转变的重要时期。为此,从2004年开始,我国开展了深化土地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对农村土地征用及补偿费监督管理的政策法律措施。但是,由于部分地方政府尚未清醒地认识到国家宏观形势的这一变化,受工业化初期惯性思维影响,对农村土地征用补偿费监督管理重视不够,政策措施落实不力,使工作中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或受地方经济利益驱动,采取工业和城市保护主义做法,对国家宏观经济和农民利益视而不见,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这是导致地方政府不愿提高征地补偿标准以及违法占用土地、拖欠征地补偿费等问题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

2.2执法体制缺陷《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和《甘肃省实施〈土地法〉办法》规定: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土地管理和监督工作。从调查情况看,我省农村土地的征用主体主要是各级人民政府或政府支持发展的地方经济支柱企业,国土资源部门作为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受行政管理体制制约,难以对政府行为实施有效监督,是造成上述问题发生的主要制约因素。

2.3监管制度不健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征地补偿费的支付途径不统一。从调查情况看,各地支付途径形式多样,有征地单位将征地补偿费直接支付给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有先支付给乡镇政府,再由乡镇向村委会支付的;有征地单位直接向农民支付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第二种支付方式,极易造成个别乡镇长期截留征地款,损害被征地农民和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这是导致拖欠补偿费问题发生的另一个主要原因;第三种方式会造成土地征用补偿费不能纳入村级帐内核算管理,土地征用补偿费监管部门――农村经营管理部门面临无帐可查的局面,使土地征用补偿费的分配使用直接脱离了监管,难以确保农户足额、及时获得补偿。二是土地征收程序不完整。《土地法》规定:国家征用土地的,依照法定程序批准后,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公告并组织实施。但在执行过程中,由于对公告的时间、地点、方式、内容等没有制定出规范的标准,征地补偿费的主要利益主体――失地农民无法获取准确、完整的信息,难以有效维护自身权益。三是村级财务管理民主决策制度缺失。大部分地方村集体经济组织对外投资、兴办企业等集体统一经营决策,缺乏群众参与决策的制度约束,由村干部说了算,随意投资,甚至于将集体资产低价出卖、集体企业村干部自己或亲属承包,谋取私利的问题屡有发生。这是导致集体留用的土地补偿费等资产大量流失,集体经济难以发展的主要因素。

2.4法规制度宣传不到位主要是省政府制定的《甘肃省征收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补偿费用分配使用管理办法》,这一关系到失地农民切身利益的法规宣传不到位,导致农民对《办法》出台前后补偿标准的巨额差距不理解、不接受。

3几点政策建议

3.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应当把农村征地补偿费监督管理工作纳入到促进国家工业化、城市化建设和建设和谐社会的整体工作中去,让各级政府充分认识农村征地补偿费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使之逐步转变落后和错误认识,自觉强化对农村征地补偿费的监督管理。

3.2建立有效的土地征用监管体制将土地征用及补偿费监督职责纳入国家审计监督范畴,从根本上解决作为政府职能部门的各级国土资源部门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不当体制。

3.3建立健全法规制度一是依照《土地法》,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征收程序,重点是建立农村土地征收及补偿费分配公示制度和补偿标准听证制度,提高土地征收及补偿费分配过程的透明度;实施补偿费支付方式改革,统一支付方式;二是依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及国家有关土地征用补偿费监督管理政策,建立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民主决策制度和土地征用补偿费专户存储、专账管理、专款专用等制度,有效维护失地农民和集体经济组织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