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编导的概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33:59

广播电视编导的概念篇1

【关键词】广电;广电产业;法律视角??

广播电视(简称“广电”)作为现代传媒的主要载体,人们关注较多的是其新闻宣传的“喉舌”功能,从产业角度讨论广电媒体问题曾被认为“不合适宜”[1],而站在法律的层面讨论广电产业化问题更是“自不量力”。但在依法治国的策略和法治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尝试从法律的视角讨论广播电视产业化问题显得十分有现实意义。本文从广播电视的法律属性入手,在分析广电产业特性的基础上对广电产业的法律问题进行了尝试性的探讨。??

一、广播电视的法律释义

什么是广播电视?不同的视角会有不同的结果。传播学者认为“广播电视是通过电磁波传导方式向特定范围播送音像节目的大众传播媒体。”[2]从字义上讲“广播电视”应属于传播学或广播电视学上的概念,想从法律角度来说明“什么是广播电视”,确实有点困难。一个传播学概念如何成为一个法律概念呢?这本身在法理上就值得探讨。如同“垄断”一词有不少人认为是经济概念而不是法律概念一样,同样有个疑问:“广播电视”能不能从法律角度进行界定呢??

笔者认为是可以的。所谓的法律概念无非是指“在法律上对各种事实进行抽象,概括出它们的共同特征而形成的权威性范畴”[3]。一个概念只要具备了“法律上的规定”以及“权威性的范畴”两个要素就应当具有法律概念的形式特征。因为法律概念本身并不能将一定的事实状态和法律后果联系起来,只是适用法律规则和原则的前提,其功能是“将杂乱无章的具体事项进行重新整理归类的基础”[4],把某主客体、某事、某行为归入某一概念所指称的范围,界定法律的适用而已。而法律概念的实质特征就是“概念”本身,这个特征本来就需要从法律外进行抽象概括。因而,对广播电视法律概念的理解,应先看看“在法律上”有没有“假定”,是不是“权威性范畴”?再从概括的内容角度审视其法律概念的实质特征。现在就从“法律”的“权威性范畴”中来考察广播电视法律概念。?

1.法律中的广播电视概念?

对于很多问题我们喜欢借鉴,现不妨先从国外调整广播电视关系的法律规范中寻找广播电视的法律概念,探讨一下各国立法是如何对广播电视进行“假定”的(下定义)。《加拿大1991年广播法》对广播的定义为“利用无线或者其他通信手段为公众提供通过广播接收设备接收的加密或者不加密的节目,但不包括专门为演示而传输的节目。”《统一德国的广播电视国家条约》总则第2条就是对“广播和电视”的释义:“指为社会组织的、用电频而不用导线、或用导线,以文字、声音、图像的形式播出的各类节目。它还包括以密码播出,付费后可接收的节目以及图文电视。”[5]《美国联邦通信法》第3条第6款把广播理解为“为了公众接收,直接或通过转播,进行广播电视传播”。可见,很多国家在法律中都明确地规定了什么是“广播电视”,给“广播电视”披上法律的外衣。但遗憾的是在我国不仅没有《广播电视法》,连行政法规和部委规章中也难以找到对“广播电视”的假定。因而,对我们而言“广播电视”在某种程度上还仅仅是停留在法律之外的一个概念,也正为如此,导致了广播电视与其他概念在法律范畴上的模棱两可、权限不清(如与电信的关系),这也是从法律角度理解广播电视的意义所在。?

2.广播电视的法律属性?

之所以一直想把广播电视当作一个法律概念来探讨,原因就在于广播电视已不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概念或传播学俗语,它的内涵本身就具有诸多法律属性,或者说有法律概念的实质特征。首先,在“媒体即权力”的视野中,作为最主要的媒体,广播电视一直是权力的象征,是“第四种权力”的核心组成部分,在三权分立与制衡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这种功能就属于法律的范畴;其次,广播电视已由单纯的“工具客体”向“责任主体”转变,人们曾经一直从一种“工具论”或“功能论”的角度来认识广播电视的本质,广播电视也同一双筷子、一台机床一样,“尽其所能、听我之命、为我所用”,但社会发展到今天,广播电视已从“工具客体”的本质中挣脱出来了,变成了一个具有独立行为能力的“责任主体”,是享有权利并能独立承担义务的“法律主体”;第三,广播电视作为“准公共产品”的特性和“公益性”的要求,人们总是要用法律的理念和原则来规范广播电视的行为,如公共信条、公正原则、合法传播等等。可见,广播电视这个概念就是法律内涵的体现,也离不开法律的视线。?

3.法律角度探讨的意义?

为何要在法律范畴中讨论广播电视的概念呢?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是想把广播电视当作法律的调整对象,不再让它一直游离于法律之外,甚至居于法律之上。这也是从法律层面认识广播电视的前提,只有有了法律上的界定和界限,广电产业化才合法以及合法地产业化。??

二、广电产业及其特性问题分析

要全面正确地认识广播电视产业化的法律问题,从产业的角度分析广电产业及其特性是前提条件,只有认清了“事物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掌握其有别于他物的本质所在,才能懂得如何用法律手段对广电产业进行规范。?

1.产业与广电产业?

什么是产业?人们的认识水平总是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对于产业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过程。“产业”一词最早由重农学派提出,特指农业。在人类迈入资本主义大生产时代后,产业主要是指工业,在英文中,产业与工业的表示方式都是industry。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曾将产业表述为从事物质性产品生产的行业,并被人们长期普遍接受为惟一的定义,也正是因为“物质性生产行业”的定位,广电媒体始终没有被赋予产业的属性,而一直尊居“事业的宝座”。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服务业和各种非生产性产业的迅速发展,产业的内涵发生了变化,不再专指物质产品生产部门而是指“生产同类产品(或服务)及其可替代品(或服务)的企业群在同一市场上的相互关系的集合”。[6]人们也开始对广电媒体进行重新定位,把它当作一个产业进行经营,经营的内容包括“广告经营、节目经营、信息经营、技术经营、劳务经营、混合经营”。[7]因而,可以从产业的角度给广电产业下个定义:即生产、制作、经营、播放以广播电视节目(信息)或提供广电文化服务为主的企业组织及其在市场上的相互关系的集合。同时,“‘产业’是一个居于微观经济的细胞(企业)和宏观经济的整体(国民经济)之间的一个‘集合概念’,它既是同一属性的企业的集合,也是根据某一标准对国民经济进行划分的一部分。”[8]根据现行产业的划分标准,广电业属于第三产业。?

2.产业化与广电产业化?

“产业化是指社会生产劳动的基本组织结构体系与社会生产活动的现代化过程。”[9]“对照国际上通行的说法,一切有投入有产出、按照企业运行规则进行经营活动的事业都可称之为‘产业’,都可以推入市场。所以产业化问题,是就资源的配置手段而言的。从微观的角度看,同时也是‘企业化’的问题;从宏观的角度看,也即是‘市场化’的问题。”?[10]从人们对产业化的认识,可知所谓广电产业化,指的是“意识形态的广电媒体”向“产业经营的广电媒体”过渡的过程,也就是广电媒体的资源配置及生产方式的分工化、市场化、企业化、集团化,“从单纯的文化、精神生产事业的媒介单位沿着经营合理性的轨迹向企业状态过渡的一种现象过程。”[11]

3.我国广电产业化问题的争论?

在我国广电媒体一直强调其政治属性,对于其经济属性的“产业化问题”好像成了个“观念”,十分敏感,人们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回避这种提法。在传播学界,甚至有人否认广电媒体产业化观点,也有人提出“广电媒体是产业但不应产业化”,而最新的观点是“既是事业,又是产业”[12]双重角色。而实际上,广播电视从经济学角度来看是个“稀缺资源”,本身就具有产业的属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还原其本来面目,按经济规律办媒体也应是“政治家办报”的内涵所在,现在最大的政治就是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不应把经济规律与政治理念完全对立起来,更不能人为地扼杀广电媒体的产业属性而否认广电媒体产业化。但承认广电媒体是产业而反对产业化的观点也值得商榷,这种观点看起来是用辩证的观点一分为二地分析问题,却有不合逻辑不顾实际的嫌疑。从逻辑上讲,如果广电媒体是产业了,当然不存在产业化的问题,提出“产业化”是因为我国广电媒体还不是定位在产业角色的现实困惑,要还其“产业”的面目,就得讲“产业化”。“双重角色”的定位是对转轨过程中的一种无奈的选择,更是人们对现实的一种理想的期盼,同样是徘徊于政治话语的迷魂阵中,不敢“越雷池半步”,听使行政的使唤,背着产业规律而行,最终会使广电媒体步国有企业的后尘,陷入老化、冗员、低效的泥潭。对以上几个观点的分析实际上回答了广电媒体要不要产业化的问题。?

4.广电产业的特性?

不同的产业都有自身不同的产业属性。与一般的从事物质产品生产的工农业和其他服务性的第三产业相比,广电产业是特殊的产业,其产业特性应是广电媒体属性与产业属性相结合所决定的。因而,对其属性的认识,想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从产业角度分析广电媒体的产业属性,二是从广电媒体属性角度分析广电产业的特性。?

(1)广电媒体的产业属性。主要体现为信息组织属性、利益组织属性以及控制对象属性。信息组织属性是广电媒体所具有的收集、加工并传播信息的基本功能决定的,它是最本质的属性,使广电媒体相区别于其他社会系统,决定了广电媒体具备成为“产业”的必要条件;利益组织属性是广电媒体作为整个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首先必须依赖一定的物质条件生存,在此基础上,广电媒体产生了获取经济利益的动机、行为以及追求经济过程中形成的运营机制。利益组织属性使广电媒体必须按照其他产业基本的生存方式生存,是广电媒体具备成为“产业”的充分条件;控制对象属性是指广电媒体必然生存于一定社会环境中并且以信息传播为功能,成为国家、政府、意识形态的控制对象而被制约和监控,决定了广电产业的特性。用“‘利益—控制’平衡”模式分析广电媒体的产业属性问题会发现:在这一模式中,利益和控制二者力量的对抗和平衡,造成了广电媒体的三种形态:利益力量强则形成广电产业;控制力量强则形成意识形态广电媒体;二者在某种条件下达到平衡时,则形成信息、利益、控制三种属性上都有鲜明体现的产业化的广电媒体,我国广电媒体正朝力量平衡的产业化趋势发展。?

(2)广电产业的特性。a.文化性与商品性。广电产业首要的属性是其文化性,生产特定的“文化产品”。“广播电视本身就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必然植根于特定的文化环境中,既然如此,广播电视的发展也不可避免地与文化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广电业的发展也折射出文化母体遗传因子所赋予的种种规定性。”[13]这种规定性正是广电业在发展中所应遵循的规律。当文化与技术和市场融为一体的时候,文化作为一种产业也在市场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文化产业与信息产业的融合又将广电媒体推向了市场,作为一种“稀缺资源”,凝聚着社会必要的“劳动时间”,同样具有商品的属性,有“使用价值”和“价值”。文化性与商品性两者并不是广电业的“矛盾所在”,正是有“文化性”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才使广电媒体有商品性的属性。b.公益性与盈利性。作为“准公共产品”,广电媒体应信奉“公共信条”,创造社会效益。“思想文化教育卫生部门要以社会效益为一切活动的惟一准则,它们所属的企业也要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14]这个论述说明了广播电视业有别于其他行业。但这也只是广电产业的一个方面,广电产业更为突出的应是其盈利性,能够创造经济效益,广电产业被人称为“最后一个的暴利行业”。[15]在认识公益性与盈利性中,人们习惯把两者对立起来,总以为经济效益的利润最大化必然违背社会效益最大化的运行准则,而实际上,经济效益最大化和社会效益最大化只是广电业不同社会定位中的两个不同层次,两者在不同层次中要求不同,在同一层面两者的要求是一致的,没有社会效益自然就没经济效益,经济效益是为更好地发挥社会效益作用。c.意识形态性与相对产业性。从上文的控制对象组织属性可知,广播电视具有很强的政治属性,是“权力的人”[16],总体现意识形态要求。因此,广播电视虽然具有产业属性,应按市场规律办事,但同样也有政治属性的内在要求和意识形态的运行准则,不可能完全按照市场经济中的规律运行,因而其产业化有很浓厚的意识形态的“烙印”,不可能完全产业化,至少现在是不可能的,只能是相对的产业化。但市场具有神奇的力量,意识形态性并不能阻止广电媒体向产业的方向迈进。

三、广电产业的法律视角

对广播电视的法律释义和广电产业特性的分析之后,现在再从法律的视野来看广电产业的特性,实际上也是从广电产业的特性角度来讨论法律问题。一方面要讨论广电产业与法律规范问题,另一方面要研究广电产业的法律适用问题。前者实际是探讨产业化的规范问题,后者讲的是如何在规范中进行产业化。?

1.广电产业与法治?

以法治业是广电产业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法对广电产业的产权关系、市场关系、利益关系、经营规则进行规范,保证了广电产业的健康发展,健全的法制还为广电产业发展创造健康、公正的外部环境,法制越健全越有利于广电产业的发展。没有有效的法律体系和执法体系,不可能保障广电产业的正常发展的。以美国为例,当代广播电视业的发展就是继承了美国法治的传统,以法治业“从一定意义上,又保证了美国的电子传播产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能居世界的领先地位。”[17]另一方面,法治是一种理性的办事原则。“法治”一词又经常被理解为依法办事。广播电视产业的运行必须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媒体权利与广电产业权利?

“权利为由法律上之力保证实现的自由。”[18]媒体为争取自由,“历经被告到原告的历程”?[19]。1789年法国的《人权宣言》、1881年的《出版自由法》、美国1775年的《独立宣言》、1789的《宪法》都对媒体权利进行了规定。现在国际公约和各国都以法律的形式保障了媒体权利,确认信息自由原则。1948年的《世界人权宣言》第19条对此做出了明确表述:“人人有权享有主张和发表意见的自由;此项权利包括……通过任何媒体和不论国界寻求、接受和传递信息和思想的自由,”[20]是有关传媒的国际法进行分析、解释的基础和标准。在美国,媒体权利的法律渊源是宪法第一条修正案:“国会不得制定法律……剥夺人民的言论和出版自由……”[21]这条法律被媒体广泛运用而成为一把有效的保护伞,是媒体权利最集中的体现。但权利总与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正如英国法哲学家J·边沁(JeremyBentham)和德国法学家R·耶林(RudolfJhering)所主张的“权利的本质就是法律保护的利益”。“权利的本质可定位于正当利益,或追求正当利益行为的合理依据。”[22]媒体既是“社会公共器”也是“创利大户”,随着以信息技术不断革新并广泛应用于广电媒体,信息成为受法律保护的财产,媒体权利在产业化过程自然表现为一种产业权利,要求法律保护其产业利益,赋予法律权利,当然也承担了相应的义务。?

3.广电产业与产权?

广电产业的发展最核心的问题是“谁拥有广播电视”,即产权问题。什么是产权?我国法学界对产权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如认为产权是所有权;产权是物权;产权是经营权;产权是有关财产的一切权利,包括所有权各项权能、现代经营权以及知识产权等。[23]“产权是具有明确归属的财产在运用中形成的一系列权利,它可以按效益最优原则进行不同安排,而这种安排将影响处于其中的不同主体的行为方式,因此产权是现代社会资源运用的规则。”[24]因而,产权问题是广电产业法律制度的基础,不同的产权制度产生不同的广电产业管理体制,也决定了各国广电产业发展的差异。在广电产业化过程,各国都以产权改革来促进产业化,也是用产权制度来保障产业化的成果。?

4.广电产业特性与适用法律问题?

由于广电产业不同于其他产业,其产业特性决定了法律调整的方式方法与其他产业应有所不同。法虽然是“抽象的、普通的”,但不同的法律调整对象自然应适合不同的法律规范。这就提出一个问题:广电产业如何适用法律?这个问题实际包括了三个子问题,一是现行调整产业的法律规范广电产业能不能适用呢?正如上所分析的,广电产业有其特性,当然需要特别法或专项法律进行调整。但也不能排除一些法律对广电产业某一领域的适用,或者说对其个别业务的调整;二是要考虑如何适用法律问题。法的适用具有普遍性,虽然广电产业的特性对法律有特别的要求,但现行的法律却没有特别的规定,“既定法律原则”会使广电媒体产业化过程中出现了诸多法律障碍;第三,实际上还得考虑法律局限性问题。在讨论产业法治时,人们常常认为法律是万能的,以法律手段代替了经济、行政及其他手段,这实际上是很危险的,也违背了法治的原则。?

5.广电产业法律构建问题?

这是讨论广电产业法律问题的归属点和最终目的,产业特性的法律适用问题及其他法律问题最终是要通过构建广电产业法律体系来解决的。问题的对策就是立法,构建法律或重造法律。而广电产业法律体系除了上面所讨论的产权制度外,至少应包含这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广播电视媒体属性的法律界定;二是广电媒体的管理体制;三是广电产业的政府管制问题;四是广电产业的市场运行规则;五是广电产业与相关产业的法律协调问题;六是广电产业发展外部法律问题。?

注释:?

[1]黄升民、丁俊杰主编:《中国广播电视媒体集团化研究》,中国物价出版社,2001年,第1页。?

[2]刘爱清、王锋主编:《广播电视概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第5页。?

[3]孙国华、朱景文等主编:《法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74页。?

[4]参见《牛津法律大辞典》(中译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第533页。?

[5]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法规司编:《广播电影电视法规汇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第668页。?

[6]国家体改委等编:《中国国际竞争力发展报告1997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页。?

[7]刘爱清、王锋主编:《广播电视概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第330-334页。?

[8]王先庆著:《产业扩张》,广东经济出版社,1998年,第2页。?

[9]李晓枫、柯柏龄主编:《电视传播管理实务》,新华出版社,2001年,第70页。?

[10]吴文虎主编:《新闻事业经营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23页。?

[11]黄升民、丁俊杰主编:《媒体经营与产业化研究》,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

[12]刘宏著:《中国传媒的市场对策》,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年,第1页。?

[13]黄匡宇主编:《广播电视学概论》,暨南出版社,2000年,第122-123页。?

[14]参见《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45页。?

[15]新华社新闻研究所中外媒体发展战略研究中心:《财经媒体的市场空间》,载江蓝生、谢绳武主编:《2001~2002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141页。?

[16][美]JosephStrausbhaar,RobertLaRose著,涂瑞华译:《传播媒体与资讯社会》,亚太图书出版社,1996年,第34页。?

[17]胡正荣著:《媒体管理研究》,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第279页。?

[18]王利明主编:《民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45页。?

[19]张国良主编:《新闻媒体与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11页。?

[20][法]洛特非·马赫兹著,师淑云等译:《世界传播概览》,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9年,第306页。?

[21][美]t·巴顿、卡特等著,黄列译:《大众传播法概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4页。?

[22]张俊浩主编:《民法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67页。?

广播电视编导的概念篇2

近些年,电视剧不仅成为各电视台争夺收视率的利器而且对广告创收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电视剧买方和播出平台的专业电视剧频道对电视剧的选、排、播常重要,否则随着电视剧价格的逐年提升,带来的是巨额成本的浪费和收视危机。长期的电视剧运作经验告诉我们,目前的收视率可以按照如下的比例计算各个因素的贡献率:一是内容,这要占六成左右;其次是节目编排,占三成左右;最后是节目推广,贡献一成左右。对于编排人员而言,应该在选择内容、组合内容上施展手脚,并协调节目推广部门营销这些内容。而经常看电视的朋友可能会知道,安徽卫视有时一段时间内的几部电视剧编排会呈现一种主题,即电视剧的类型一样,宣传口径也一样,这其实就是电视剧编排的“主题集束式”做法。

节目上的“集束式”不是分散自己“攻击”目标,而是集中要点,向特定观众群推介和传播的一种节目编排方式。这种编排方式适合单位时间内大量的电视剧编排,其折射出节目编排中的“导入”(Leadin)、“雪球”(snowball)等原理。

集束式编排对于收视的提升有两个益处:一是便于各个时间段的观众能够接触到你要传播的主题概念;二是便于将某一时间段内的观众导入其他时间段,这样,观众规模能够像滚雪球一样不断递增。

众所周知,目前各频道电视剧每次播出量都在三集左右,像黑龙江电视台影视频道每天黄金剧场达到四集连放。而很多电视剧的总集数就在三十集左右,一周左右时间播完。这样短的时间,一部优秀电视剧没有维持几天高收视就接近尾声,这对于广告客户的广告投放是不利的。采用“集束式编排”可以帮助一个频道将优势进行延续,以便电视台的企划部门利用特定的传播概念制作销售案,也有利于广告客户有足够的时间发现高收视率的电视剧,并进行跟进投资。

电视剧主题集束式编排最早可以追溯到安徽卫视的《周末大放送》,这也是卫视中最早打通周末全天时段、以量取胜进行集束式编排和推广的一个剧场。这种以“量”为核心的集束式编排近年来受到大量克隆,其效果也大打折扣。实践告诉我们,以内容为核心的主题集束式编排是一种更为有效编排手段。

主题集束式编排重在提炼概念、集中同类电视剧进行规模化播出。这样,在特定的时间跨度内,易形成单一的传播点,从各时间段进入的并对此主题感兴趣的受众可以有长期的逗留时间,同时也便于人群中的“二次传播”。

安徽卫视第一剧场很多电视剧的编排和推广都采用一个个主题进行:“春天幸福计划”(《守望幸福》、《家有九凤》、《幸福像花儿一样》)、“抗日传奇系列”(《双枪老太婆》、《江塘集中营》),“危情出轨系列”(《出轨》、《危情杜鹃》)、“婚姻三部曲”(《哑巴新娘》、《半路夫妻》、《再婚家庭》)。这些电视剧都是按照贯穿几部剧的同一主题进行编排和推介,其中尤以“幸福三部曲”的收视效果最为明显。黑龙江电视台影视频道是以电视剧资源为主的专业频道,电视剧播出量占中播出量的80%以上。主题集束式编排在这一平台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如2011年9月至10月,频道结合黄金剧场电视剧资源,打出“爱在金秋播出季”的主题概念,对六部电视剧进行集束式编排和推广,其中包括《母爱无悔》、《丈母娘来了》、《谁来伺候妈》、《老爸的筒子楼》、《家产》、《婚巢》。几部剧从内容看,都属家庭伦理剧,虽然各自展现的角度不同,但贯穿其中的都有“爱”这一主题。频道即结合季节特点和电视剧主题,进行了主题集束式编排。广告推广部门,也以此为主题策划了一系列线上和线下宣传推广活动,如“彩虹行动”“孝感天下”等。该播出季收视效果很好,市网收视率为同时段第一。而且,电视剧集束式编排,以强带弱,使品质中等的剧目在前后两部优质剧目的拉升下,收视也有了提高。2012年年初,结合春节特别编排,影视频道又推出“铁血使命播出季”主题集束式编排了《女子炸弹部队》、《穆桂英挂帅》、《杀狼花》、《女子特案组》等剧目,虽然几部剧目分属抗战、古装、现代等不同年代背景,但内容、风格都属于女性强情节剧,都有巾帼不让须眉的气概。组合播出后,避免了当时手中古装剧不足、不好搭配编排的弊端,又使黄金剧场形成一种气场,收视连续上推。虽然这里面存在覆盖、观众收视偏好等因素的影响,但无论从科学推断还是从观众对于此种方式的认可度看,以主题为主的集束式编排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也许有人疑问:很多电视剧上星播出时间都是经过审报确定的,怎么才能灵活编排呢?

广播电视编导的概念篇3

作为视听媒介的电视,通过光波和声波两种介质传递信息,以画面和声音两种形式作用于人的视觉和听觉。同期声作为电视新闻声音的一部分,亦当物尽其用,承担传递新闻信息的任务。具体来说即指在电视新闻中大量运用同期声来传递人物讲话信息和环境信息,并且与旁白和新闻导语交叉运动,形成电视新闻声音节奏。高低起伏的电视新闻声音不但准确传递新闻现场信息,还能给观众带来视听享受。

(1)利用旁白叙事,概括信息。旁白作为抽象的语言符号,具有高度的概括能力,这就决定了旁白在电视新闻中无可替代的叙述新闻事件的作用。它能把新闻事实的时间、任务、地点、事件、原因等信息概括传递给观众。一般而言,旁白的叙述方式即将基本的信息概括出来,对新闻现场声响或者是空间进行描述,交代新闻事件的现场信息,而剩下的内容则需要由现场的同期声来进行补充。

(2)巧用同期声,制造效果。虽然旁白叙事,把新闻的基本内容和信息表达出来了,但是旁白不能代替人物采访,在电视新闻中依然应该有选择性地加入人物采访的同期声,这样才能准确的传递信息。但是现场采访的同期声的节奏慢,所以在现场采访和播出时,必须控制好采访的“量”,有时,还需要利用旁白来概括人物讲话内容。因此,在一段同期声之后,有时还需要用高度概括性的旁白概括和总结人物讲话。

(3)选择合适的声音节奏。节奏是规律性的变化,存在于一切宇宙万物之中。电视新闻的导语、旁白、人物采访、现场音响、现场报道的交替出现,产生规律性的变化,形成电视新闻声音节奏。这几种声音的不同组合,能够多次因其电视新闻声音的音色、音高、力度和语速的变化,形成抑扬顿挫、张弛有度的声音节奏。

同期声和旁白的恰当运用,不但能使电视声音顺利完成叙事的任务,还能传递新闻现场的空间信息,而且还形成动听的电视新闻节奏。另外,同期声的运用,迫使部分新闻画面与声音合一,增加了画面细节信息,提高了新闻的可观性。

电视新闻中的画面,除了摄像机拍摄到的活动图像之外,还包括照相机拍摄的照片和电脑绘画的图形和动态图像,新闻照片和电脑绘图如今已经成了常用的视觉符号,是抽象新闻信息视觉化的重要手段,大大提高了新闻信息的易受性和可看性。

(1)运用照片,补充新闻信息。照片作为一种非语言符号,是对客观事物最直接的反映,具有具象性,能够表示个体事物。在工业意外、自然灾害等突发新闻时,为了抢新闻时效,才可用照片弥补欠缺动态图像的不足;在引用人物言论作为新闻内容的一部分时,如果没有新闻图像可采用人物的照片作为画面内容,以此来提高新闻的权威性、可信性、可看性;在运用照片作为电视新闻画面时,可利用特技形成“推、拉、摇、移”等镜头运动效果,从而形成运动节奏,增加画面的动感和趣味性。

(2)运动电子地图,增加空间感。电子地图是对某一国家或者是地区的领土轮廓和相对位置的描绘,是真实领土的“缩影”,形象地表示地理位置,这样直观地向观众展示新闻地点信息,可以避免冗长的描述性文字。除了交代位置信息之外,电子地图还用来简要地解释空间跨度较大的新闻事件,电子地图、文字、数字等符号的综合运动,不但能够表明事件的地理位置,还能概括描述事件时空进程,生动叙述新闻事件。

(3)运动数字信息图表,增加新闻的权威性、科学性。很多电视新闻涉及大量的数字信息,如失业率变化,这些都包含了大量的数字信息和专业术语,如果旁白和同期声大量的解释则会显得冗长拖沓,但是如果直接利用数字信息图表,则会简明扼要的表达信息,观众也一目了然。数字信息图表能代替繁琐的数字和文字的描述,形象地反映变量的某种状态和变化趋势。

对电视画面和声音的多种技巧的运用,本质是建立在新闻编辑自身的素质和新闻团队的配合工作之上的。因此,作为新闻编辑必须掌握以下技巧才能不断地提高电视新闻的编辑技巧。

(1)掌握基本的编辑技巧。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应该具备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要突破故步自封的编辑思维能力,首先要走出去,走进新闻一线,利用敏锐的新闻洞察力,捕捉有价值的新闻素材,然后将新闻素材编辑成主题形式,通过巧妙的搭配组合方式,让节目的整体效果拥有较强的可观赏性和可听性。为了加强广播电视新闻的真实性和趣味性,增强广播电视新闻播出的视觉效果,就必须要在标题、导语、副标题、小标题中进行编辑加工,使人们通过标题就能够一针见血的了解新闻报道的内容。

(2)具备组织统筹的技巧。广播电视新闻制作并非个人所为,而是需要一个完善的工作团队,要有前期的新闻信息采集的记者站和通讯员,还要有新闻稿件组稿员、后期电视新闻制作效果团队、新闻播报团队以及新闻意见、播放效果总结归纳团队,每一个环节都是一档广播电视新闻制作必不可少的,对此广播电视新闻编辑部是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制作的核心环节和部门,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必须要具备组织控制统筹的工作技巧,要加强编辑部各个团队的紧密配合。

(3)后期控制指挥技巧。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不仅仅是凭借文字的组稿和编辑,还需要后期的执行播报,这就对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后期控制指挥能力有了很高的要求,特别是对于直播类的新闻节目而言。因此,所有节目组的成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应急能力,以便在规定的时间内,尽可能地让节目的内容变得丰富多样和新颖,只有这样才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广播电视编导的概念篇4

在中国,电视剧之于电视产业的重要性绝不亚于美国。仅从每天各卫视频道的晚间黄金时段节目表上就能窥见一斑。每晚8点档,鲜有电视台会在这个时段放弃电视剧的播出(即便有也是刻意安排的差异化竞争,但事实往往证明这样的竞争策略收效甚微)。更有省级卫视(如安徽卫视)甚至以电视剧播出作为其频道定位。据笔者统计,若以每天24小时的播出时间来计算,安徽卫视2007年,电视剧占日播出量的71%,每周播出电视剧数量达到121集之多。

当前,国内全年电视剧产量约为12000一15000集,但遗憾的是,中国电视剧的高产量与电视观众的满意程度之间并未形成正比。特别是近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年轻观众中刮起了一股“美剧”风,“美剧联盟”、“美剧论坛”这样的网站比比皆是。年轻受众不仅是媒体的今天,更是媒体的未来,因此面对年轻受众对美剧的热情追捧,我们有必要从美国电视剧的播出方式、生产机制入手,在深入了解中思考国产电视剧的症结和出路。

演季

“演季”是美国电视业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许多娱乐节目(主要是电视剧和真人秀)的播出方式已经形成了“演季”和“非演季”的播出制度。

在通常情况下,电视剧“演季”一般从每年的9月中旬开始,到第二年的4月中旬结束(真人秀一般在三四月播出)。这是因为,在这段时间天气转凉,夜晚变长,人们的户外活动相对较少,晚上一般会选择在家中收看电视。尼尔森调查显示,秋季的电视观众平均比夏天增加10%以上。因此,这段时间是美国各大电视网推出新节目的最佳时机,可以有效地提高节目的收视率和影响力。12月下旬到次年1月初,是美国的圣诞节和新年假期,各大电视网会进行一段时间的修整,俗称“冬歇期”。在此期间电视网会中断正常的剧集播出,播放一些适合节日气氛的特别节目。冬歇期过后,各电视剧集又恢复正常播出。而每年的5月至9月,则是美国人生活中的度假时间,许多家庭都会在这段时间里安排外出度假,收看电视节目的人数会大大降低,这段时间即非演季。这时,各电视网一般不再推出新的节目,只是重播以往的节目,以此来降低成本,集中精力为下一个演季做准备。

从“演季”的概念来说,一个节目通常一年只有一个“演季”。例如《老友记》播出了10季,就意味着播出了10年。“演季”概念的出现不仅与美国人的生活习惯息息相关,更重要的是与美国电视的商业化运作模式密不可分。这类在剧情或内容上有连续性的电视节目,经过一个夏天的停播,观众对其中的情节和人物产生了很强的心理期待,等到节目真正开播的时候,又会掀起新一轮的收视狂潮。这种摸清消费规律、运用心理学提高收视率的策略,是美国各大商业网运作多年的经典手法。

周播

美国电视剧播出方式的另一个特点是:一般按每周一集的速度播出。

《英雄》、《急诊室故事》等国内观众耳熟能详的美剧在美国播出时均为周播。也就是说,对于美国观众来说,各部电视剧的情节进展速度是以周为单位的,而他们可以在每天的某几个固定时段看到不同的电视剧,欣赏不同的故事。比如中国观众热捧的科幻剧《英雄》,就被安排在每周一晚9点播出。这样的安排有利于培养观众的收视习惯,观众可以不用再查阅节目表,到时候就会在固定的时间收看自己喜爱的电视剧。另一个特点是整点概念。情节剧、情景喜剧和电视电影是美国电视剧的基本样式,其中情景喜剧时长30分钟,情节剧60分钟,电视电影2小时(包括插播广告时间)。这些电视剧会根据时长被安排在整点或半点播出。

以周作为电视剧的播出频率,这在目前的中国电视界还鲜有人敢尝试。除了因为中国观众习惯的封闭式叙事模式与周播美剧的开放式叙事模式不同外,更重要的在于“周播”是对电视剧制作水准的一大挑战。试想要让观众在事隔一周之后仍然会有热情去主动寻找、收看,这无疑对电视剧质量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显然,“周播”这一概念对于目前质量不算太高,生产、销售还未完全达成规模化的中国电视界来说,适用性并不高。即便是近来运作成功的《丑女无敌》在推出季播概念后,第一季也仍然是用一天一集的方式在播出。但对于美国电视网来说,周播模式可以在一定的时间内,容纳更多的品种。我们可以看出,nBc在一周时间内提供了近20部电视剧供观众选择,内容包括喜剧、科幻剧、警匪剧、悬疑剧等。此举一方面为了满足不同观众的口味,另一方面也为了试探观众的反映。在一个演季中,电视网会根据收视率决定各个电视剧的命运。在尼尔森收视率报告中,收视率低于2.0的电视剧往往不等播完一个完整的演季就会被停播,而那些收视率高的电视剧则会延续到下一演季。从这一点来讲,美剧的竞争程度远比国内激烈得多,电视剧制作团队的压力也远大于国内。

约会意识

电视剧演季一般为36周,除去冬歇期和偶尔插播的一些特别节目,按每周一集的播出速度,一部电视剧在一个演季中的播出量一般为25集左右。以FoX的《反恐24小时》为例:这部电视剧讲述了一个特工一天24小时内发生的故事。而对于观众来说,每周只能看一次1小时的故事,那么当一个演季结束时,可以说他用了一年的时间来看关于一个特工生活中一天的故事。

对于观众来说,自己喜欢的电视剧只会在一周内的某个固定时间播出,如果错过了,就只有等待明年或后年的夏季重播了。这就在观众和电视剧之间建立了一种“约会”意识,培养并巩固了观众的收视习惯,而支撑这种“约会”意识的是优秀剧集带来的品牌效益。只有被观众高度认可、高度期待的电视剧才有可能与观众达成时隔一年的“约会”机制。一般来说,每年在nBC、CBS、FoX等几大电视网中,每家电视网各自十几部的新播电视剧中,只有一两部能够获得在下一演季续拍的机会。因此,能够存活4个演季以上的电视剧一定是电视剧中的精品。目前被国内观众热捧的《迷失》、《英雄》、《越狱》等,也只不过刚刚播出了三四个演季,它们今后的命运仍操纵在美国观众手中的遥控器上。

流程化生产

美国电视剧的生产已经形成了一整套流水线制作方式。在整个制作过程中,除了最初的创意可能由个人提出外,其余的生产环节,包括剧本创作、情节设置、对白撰写、现场导演、后期制作、推广宣传等都是由团队分工合作、流水线生产完成的。

与国内较为普遍的电视剧制作完毕后一次性卖给电视台的“完全型”制播分离不同,美国电视剧的生产实际上是“不完全型”制播分离,电视网也一定程度地参与到生产过程中。在整个电视剧生产过程中,商业电视网、制作公司和经纪人公司三家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完成电视剧的制作。

首先,制作公司会向电视网提供一个剧本提纲,这个提纲包括电视剧的大致情节、主要人物设置、人物关系、场景设置等基本内容。如果创意提纲获得了电视网的认可,为保证“优先购买权”,电视网会向制作公司支付一笔拍摄许可证费用。这样,既分散了制作公司的风险,又可以保证电视网按自己的需要量身定做。如FoX电视网,对自己目标观众的定位是30岁左右的青年男性观众,FoX选择的电视剧也大多是以新鲜、刺激为特色,如《反恐24小时》、《美国头号通缉犯》、《越狱》等。

在提纲获得认可后,电视剧制作公司就开始制作一集样片提供给电视网。电视网收到样片后,会组织观众或专业的节目分析师对样片进行评定。只有经过这一轮筛选的电视剧才能正式获得电视网的订单,一般为25集。签署订单后,电视剧制作公司开始着手拍摄,电视网将在每年5月公布的下一演季节目表中,为新剧安排具体的播出时间,并进行推广宣传。有些电视剧只能获得半个演季的订单,如果收视效果不错,在年底的冬歇期后还会继续播出。

获得电视网的订单之后,经纪人公司便介入其中,为制作公司挑选合适的演员,制作公司会为一部电视剧成立专门的,包括制作人、导演和技术人员在内的制作班底,并组织拍摄制作。其中编剧环节是整个制作流程中最重要的环节。美国电视剧通常会有一个编剧团队,大家一起讨论故事创意,再分头进行写作,如FoX热播电视剧《迷失》就有8位编剧共同工作。

在美国电视剧的生产制作中,导演与摄像、剪辑等工种一样,只是技术团队中的一员,只需对各自拍摄的某集电视剧的质量负责。每部剧会有一个负责人,往往由全剧的制作人担任,由他保证、把关整部剧的情节走向和整体风格。

边播边拍

美国电视剧在制作上的另一大特点就是实行边播边拍的方式。在每个演季开始的时候,制作公司一般会拍摄完成4―5集的备播量。有1~2集已经最后定稿的完成剧本,以及数量更多的剧本初稿和剧本梗概,剩下的在播出期间拍摄制作。这种方式决定了美国电视剧可以根据观众的意见和市场表现随时做灵活的调整,根据观众的喜好决定人物的去留和情节发展的走向,有时甚至能将观众的意见写到剧本中去。所以,在美国电视剧中某个人物突然复活或某个配角成为主角的情况十分常见。如《越狱》中,编辑和导演原本要Sara死去,在新的一季中不再出现,但在观众的强烈要求下,Sata又复活了,并成为第四季的主角之一,而她与迈克的爱情也成为了观众的最大期待之一。

边播边拍的好处是能够根据市场反响及时调整故事情节走向,这对于开放式叙事模式的美剧来说自然在观众中形成很强的亲和力。需要提到的是,国内2008年出现的《丑女无敌》是湖南卫视引进的电视剧模式,其美国版叫做《丑女贝蒂》。尽管《丑女无敌》亮出了“季播”、“边播边拍”等几大概念,但日播的频次无法保证其实现真正的边播边拍,而中国观众也绝不可能等待一周来看一个情节的推进,这就从两方面限定了国内电视剧的“边播边拍”只能停留在概念阶段。

美国电视剧产业运作完全是一种工业化模式,它的巨大成功是由各方面因素相互支撑的结果。除了上述编播和制作模式外,营销方面,在制播分离制度的约束下,各商业电视网只拥有电视剧的首播权(有时也有一次的重播权),电视剧的版权(包括次轮、三轮播映权和音像制品发行权等)归制作公司所有。在首轮播放后,制作公司会将电视剧打包卖给国内的有线电视台或地方电视台重播,许多热门的电视剧在重播时仍有较好的收视率业绩,制作公司也可以从中获得不俗的收益。一般来说,在一部电视剧包括播映权、广告等在内的整个收入中,制作公司获得的比例在六成左右,剩下四成由电视网和发行渠道平分。这样一种以制作公司为主导的利益分配制度既保证了制作公司的利益,也使得制作公司有能力去进行大投入、大制作。如上文提到的《急诊室故事》,单集的制作成本便高达1300万美元,《迷失》和《疯狂主妇》的节目推广费用分别高达2000万美元和1000万美元,超过很多电影的投资。这也为美国电视剧优秀作品的不断涌现提供了物质上的保障。同时,好的电视剧也能直接保证商业电视网的收视率,为电视网带来丰厚的广告收入。这样的双赢才能够进一步保证各方面的良性循环。

广播电视编导的概念篇5

【关键词】广播电视编导应用型人才培养

作为国内外广播电视艺术领域极具影响力的专业学科,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迄今为止有六十多年的历史,其人才培养目标是打造广播艺术类节目等的策划等以及节目主持等方面的人才。在每一套节目的制作过程中,广播电视编导的工作涉及到策划构思、前期拍摄、后期制作等,也就是说,编导在前期节目制作中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

一、当今形势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在我国,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毕业生主要的发展方向为艺术类和技术类,艺术类毕业生大都从事各类文艺节目、栏目、mtV的编导、主持等工作,工作性质决定了艺术类人才需要具备良好的理论基础,并且掌握较强的实践能力,而技术类毕业生则往电视广播人才方向发展,他们多数负责电视节目的、栏目的策划工作,因此,技术类学生需要掌握较强的电子信息技术,学会并灵活运用电脑二维、三维动画、非线性编辑等技能进行数字化影视节目制作,能独立使用摄像机、录像机、音响等电子设备,能分析并独立解决电视节目中出现的问题。

为适应电视行业在我国的发展情况,开设本专业的高等院校应充分利用自身优良条件,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应用型人才,大力推进教育教学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二、当今形势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的培养情况

(一)从“报考热”现象分析社会需求问题

近年来,“艺考热”现象的出现向人们展示了当今形势下艺术类专业的热门情况,与此同时,艺考学生不得不面对高校提出的艺术类学生录取制度的改革,如降低录取比例、增大录取难度等。“报考热”现象是时代对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需求的真实反映,同时也是对跟风考生的警示,毕竟,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是为适应时代需要而产生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需要与时代需求相结合的。艺考热”而引起的生源问题、毕业生失业问题、艺术教育投入与产出问题让大多数出生于工薪阶层家庭的学生望而却步,艺术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并不会成为强调实用型社会的主流。

(二)从课程设置探讨高校教学模式

作为一个重视实践和应用技能的专业,高校应支持实践教学环节,提供良好的硬件设备、打造优秀的师资团队。国家教育部也在相关规定中指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不得少于20周,在课程设置方面,校方不能以资金、师资方面为由而减少学生实践环节课程,亦不能针对学生就业率问题而着重关注学生的实践教学,忽视课堂理论知识教育。就目前情况而言,大多数高校存在着课堂设置不合理的情况,这种现象应该早日杜绝,这类艺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综合性应用型艺术专业人才,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不到位给人才培养之路铺设的不是奠基石,而是绊脚石。

(三)从教学工作中寻找新的方法

在传统的授课过程中,教师的理论教学占很大一部分内容,学生只能接受深刻的理论概念,他们的理解和思考大部分产生于与老师和同学交流过程之中,是一种感性认识,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在作品上的创新。比如,在对国内外作品的鉴赏过程中,往往涉及到相关的文化、经济、政治等内容,这时,以理论教学为主导的课堂模式不适用了,学生缺乏理性认识的弊病完全将暴露出来,长期如此的话,往往会成为阻碍学生发展的瓶颈。老师作为教育的执行者,应积极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传统的教学工作中找到新的方式积极推动教育方式的创新,以适应新时代背景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学需要。

三、当今形势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新建设

(一)建立人才筛选机制,创立新人才培养模式

政府可以利用其职能出台相关政策,建立人才筛选机制,学校作为执行者,把学生放在首要位置,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让合适的人学习合适的技能,培养应用型人才,这样不但满足了社会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人才过剩和人才失业等问题。同时,建立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高校可以聘请优秀的、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为学生提供一对一现场指导;实行外校人才对接制度,增强校与校之间的学术交流;建立专业的实践基地或与影视公司进行实习生交流活动,这样,在增加学生将实践课堂与理论课堂的结合的同时,也增加了实践经验的积累。

(二)进行高校教学改革,打造理论实践结合课堂

高校应进行课堂制度等改革,摒弃传统的纯理论教学模式,适当调配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学习时间。实行合理的师生间关系考核制度,以改善师生间关系,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团队意识和较强的沟通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艺术灵感,一个优秀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应对文字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较强的分析力。

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良好结合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等的培养,并且实践课程教学可以锻炼他们的现场表现力,这不仅有利于综合素质的培养,也有助于日后工作的顺利开展,使每一个走出校门后的学生都能经营好自己的一份事业。

(三)推广案例式教学,注重学生思维培养

案例式教学模式首次由哈佛大学商学院提出,主要通过经典案例对已有理论进行解释说明,起到促进学生理解的作用。对于偏向理论知识的专业来说,案例式教学是可行的,它倡导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负责帮助学生,以一个监督员和指导员的角色出现在课堂。比如老师可以利用电影或电视视频对教学内容进行解说、可以在分析某部代表性作品的同时,联系其时代背景、学术氛围等,加深学生认识,带动学生兴趣。在某种程度上而言,案例式教学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它改变了学生的认识,包括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深化了“编导”这一概念,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性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21世纪社会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偏向于应用型人才,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作为一门年轻的专业,其人才培养方式还需要不断地进行改革与创新,只有不断地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才能早日实现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广播电视编导的概念篇6

【关键词】科学发展提高人力资源效率

科学发展观是继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后又一个重要的理论创新和行动指南。是新形势下促进我国政治、经济、科技、社会、文化全面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科学发展理论对于指导我国经济面对全球化战略竞争和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的工作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是公认的全社会第一经济资源。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提升人力资源综合素质,开发人力资源的深度和广度,对整个社会的物质、经济和科技进步等多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何有效应用科学发展理念,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开发人力资源渠道,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始终是摆在各级管理者面前需要重视和解决的现实课题。

“二十一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已经成为广泛共识。各类人才又来源于不同的人力资源库存,分为不同的层次和类别。作为承担国家广播电视传输发射任务主力军的国家广播电台,是以短波、中波、电视、调频、微波和卫星等电子信号传输和发射为主要任务的事业单位。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安全播出、技术设备维护、基础建设、事业发展和技术研发等。经过多年“西新工程”(即新疆广播电视覆盖工程)的洗礼,创造了我国广播电视建设史上的奇迹,涌现出了各类出类拔萃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建造了具备现代一流的广播电视台站网络,广播电视传输与覆盖质量的显著提升有目共睹。在取得如此辉煌业绩的同时,我们应该看到,受到传统管理方式和理念的影响,分布于全国各地的各个基层台站的内部管理,尤其是人力资源的管理还跟不上技术设备更新换代的步伐,还不能适应数字化、网络化、自动化为代表的新技术应用的现代管理要求。重视技术设备、资金的投入,轻视人力资源管理效力提升的现象明显存在,并且,某些方面正在影响、制约着广播电视传输和发射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分布于全国的各基层台站都是独立的法人单位,具有集安全传输、技改更新、事业管理的综合性职能。这些综合职能得以实现依靠的是广大高素质的干部职工队伍,即高素质的人力资源队伍的通力合作和协调。人力资源群体素质的高低,对于电成以安全传输发射为中心,以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为代表的现代技术和现代事业管理为支撑的广播电视发射传输短、中、长期目标任务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本人认为,坚持科学发展理论,提高电台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是实现上述目标任务中一个十分关键的因素。我们只有紧紧抓住这个关键因素,不断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才能紧跟新技术发展的步伐,打造传输快捷、覆盖广泛、安全可靠、优质高效的现代化传媒体系,促进电台事业的整体发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牢固树立人力资源是单位重要资产和财富的理念

传统概念上的资产和财富是指资本、产品、技术、生产工具等等,人力资源并未被纳入资产和财富的范畴,仅仅被认为是一种劳动生产要素和成本耗费。随着人力资源在现代经济增长中的地位和作用凸显,现代经济管理理念的变革和创新,人力资源已经被广泛认为是组织的一种重要的特殊资产和财富。其原因在于:1)人力资源是首要的能动性经济生产要素;2)人力资源是特殊的经济资源,它是唯一可以通过自身劳动而创造价值、增加价值、增加物质财富的一种资源。3)人力资源均有通过投资凝结于其中并成为资本的经济要素。所以,人力资源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已经显现出资产和财富的特性。尽管人力资源在受教育程度、工作技能掌握程度和个人素质等方面存在差异,但是,这些都仅仅表现出其资产和财富含量的不同而已,不会改变其特殊经济资源的根本属性。而且,人力资源还可以通过不断的学习、培训、投资得到价值增值。

基层台站各个部门和岗位的干部职工是人力资源的主体,无论其职位、学历、能力的高低,无论身份的差异和专业的分别,都在自己的岗位上根据国家广播电视传输发射事业发展的要求而各尽所能和尽心尽力。他们身上都体现出了单位能动性资产和财富的特性要素,是电台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资产和财富,应给与充分的尊重和肯定。鉴于此,各级领导干部对待所属部门的干部职工,无论亲疏远近、能力大小,都应该更新传统观念,把他们视为本单位具有个性的能动性资产和财富,并为此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认识理念,为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促进电台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人力资源基础。

2着力完善领导技能

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的重中之重在于各级领导干部。电台的各级领导,尤其是台级领导干部要牢记自身的角色定位,不可混淆自己的岗位职责。由于电台的技术属性,台站的领导干部大多数是从技术一线岗位逐步走上台级领导岗位的专业技术干部,是广播电视传输发射的行家里手。然而,长期与机器设备打交道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工作上的“技术性偏好”,重视技术细节,忽视人文管理,尤其是忽视人力资源管理对完成电台中心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并经常抱有“人事管理技术含量低,人情关系弹性大难以掌控”等错误观念,从而在领导行为上将人力资源管理简单化、机械化,造成单位里人际关系、干群关系不和谐等不良现象,影响单位的整体合力。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认为,领导者拥有三种主要技能,即: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

(1)所谓技术技能是指对某种类型的过程或技术所掌握的知识和能力。在具体操作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层次上,技术技能是衡量工作绩效的主要指标。但是,对于担任领导职务的人员来说,自身技术技能的重要性相对淡化,重点转向注重宏观的技术管理。

(2)所谓人际技能是指有效地与他人共事和建立团队合作的能力。单位中任何层次的领导者都必须拥有并掌握良好的人际技能(沟通)能力。这是领导能力的重要评价指标。

(3)概念技能是指根据设定的模型、框架和广泛关系进行思考、决策的能力。例如,中、长期工作计划和项目设计等。越高的职位上,它的作用越重要。概念技能处理的是观点、思想,人际技能关心的是人的综合发展和需求,技术技能涉及的是具体事物。

现代管理学理论和实践告诉我们,不同层次的领导者三种技能的比例要求是不同的。管理层级越高,工作中技术技能所占的比例越小,而概念技能所占的比例越大。基层台站的台级领导干部是电台层面上的高层领导,在掌握技术维护管理细节的基础上,应该把工作的重点放在人际技能(沟通)和概念技能上,放在探索研究盘活、培养、激励、开发适应电台安全传输、技术维护、技术开发、行政管理需要的各类层次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上面。逐步加大自身工作中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的含量,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做到“站得高,看得远”,把握角色定位,抓住工作要点,提高全局的工作效率。如果只注重具体工作细节,不重视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的提升,就会陷入“干了应该别人干的活,忘了自己应该干的事”的工作误区,影响整个单位工作效率的提升。

3着力搭建实用高效的培训、交流平台

当今广播电视传输发射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日新月异。为了立足当今,放眼未来,我们应该在人力资源培训和交流方面搭建实用、高效的平台,才是适应现实工作需要和未来发展的预期。

3.1建立台内日常培训、考核评价机制

(1)各技术业务部门、经济和行政管理部门,要根据本部门机器设备维护、业务管理工作的需要,结合行业最新发展情况,拟定基础业务培训课题,采取系列培训教授的方式,实行台内开放式培训。

(2)鼓励各部门学有心得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分专业、不分层次地自愿申报讲课或实验计划,开展自台讲座与实验。以此高效率地推动各专业技术门类的基础性培训,同时建立台内培训考评机制,作为年度个人绩效考核的依据之一,推进年度考核结果的实际效果。

3.2建立骨干专题培训讲座机制

对于具备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要求每年至少举办4个学时的台内开放式专题讲座,并以此作为年度考核、评优、晋级的重要考核量化指标之一。

3.3建立精英交流培训机制

对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中层以上干部和部分专业技术骨干,采取分期、分批、分专业到兄弟台站进行小范围的相互交流;以“课题研究”式进行组合交流,注重研究、探索专业技术工作中存在的现实突出问题,同时探讨技术业务未来发展的方向性问题,并进行较大技术项目的立项研究,提出可行性论证报告,以便决策层决策。

通过搭建不同层次的培训、交流平台,并进行科学合理的量化考核,激发每位专业技术人员钻研技术的积极性、创造性,引导广大干部职工结合本职工作,深化对现代广播电视传输发射技术、经济与行政管理业务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综合素质,成为高素质的人力资源群体。

4培育灵活机动的专业工作研发团队

在各部门按照岗位职责要求完成相应工作的前提下,积极引导、鼓励工程专业技术人员结合自台各类机器设备的情况,开展相应替代产品的研发工作。同时,创新产品研发项目的提出、申报机制,打破传统的由领导指派专业工作研发团队的模式,试行、培育逐步建立不设前提条件的各类工程项目研发的自由团队组合竞标形式,充分发挥和调动专业技术人员的研发积极性,变“要你组团研发”为“我要组团研发”,为有潜力、想干事的专业技术人员“脱颖而出”建造平台,为不断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研发能力、技术管理水平培育土壤。

转变思想观念,完善领导技能,创新工作机制,立足本职,放眼未来。我们只有站在广播电视传输发射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结合电台工作的现实需要和广播电视传输发射事业的发展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剖析并改善自身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所存在的问题,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促进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才能真正实现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安全可靠、优质高效的现代化广播传媒体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卿志琼主编《管理学》,旅游教育出版社,2008年3月出版.

广播电视编导的概念篇7

【摘要】媒介融合时代广播突破传统频率传播形态,将文字、图片、视频等符号融为一体,在互联网、移动媒体平台上获得更多发展路径,其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平台、传播对象都发生了深刻变革。基于传播格局重大变化,广播教学改革迫在眉睫。本文运用比较研究方法,以《广播新闻》课程为例,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实验模块四个方面梳理安徽大学广播课程教学改革思路与经验。

关键词媒介融合广播教学广播新闻教学改革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一方面,传统广播听众严重流失,节目陈旧,渠道单一,广告减少;另一方面,年轻听众群转移到车载终端、网络平台和手机平台上,广播的收听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媒体、社交媒介等新兴技术推动下,广播依靠频率为输出渠道的传播格局被打破,新广播形态不断涌现,如北京电台音视频同作,新浪微电台、网络广播、手机广播、卫星广播、数字广播、多媒体广播等,广播不再以单一音频为载体,数字信号取代模拟信号,多屏节目取代声音节目,听众变成用户和网民,传播内容和形式都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实际上新技术带给广播的不都是危机,更多的是发展机遇,而传统广播电视人才培养模式早已落后于实践发展,迫切面临转型,广播教学亟待改革和创新。

1983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ithielDeSolapool教授在《自由的科技》(thetechnologiesofFreedom)中使用“媒介融合”概念泛指各种媒体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发展趋势。2005年蔡雯将媒介融合这一概念介绍到国内,她从微观、中观、宏观和大传媒业四个角度对媒介融合概念进行研究。综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媒介融合是包括媒介技术、所有权制度、媒介产业、组织结构、采编流程、文化传播、人才培养等多层面、多视角的融合。这种理念对于广播转型具有深远影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整合新闻媒体资源,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广播与互联网、移动媒体的融合发展是必然趋势,怎样融合?高校该课程教学如何改革?探索媒介融合平台上广播的发展路径、方法是未来重中之重。

基于上述传播格局变化和理论前沿视角,本课题将立足媒介融合背景,以广播新闻课程教学为例,研究广播新闻课程教学的新内容、新方法、新模式,创新教学理念,希望以此出发,为广播课程和新闻传播学专业其他课程改革提供借鉴和启示。

一、教学理念改革

在以往以频率为唯一输出渠道的传统广播时代,广播教学在观念方面的主要问题是:

1、广播长期被认为是弱势主流媒体,对音频节目市场竞争因素考虑不够充分,对广播媒介融合趋势关注不够。除中国传媒大学、暨南大学、安徽大学等少数高校外,不少高校教学模块中没有单独设置广播课程,内容被压缩讲授。

2、过于强调新技术给广播带来的危机感,而对利用新技术进行创新的引导力度不够。广播听众流失严重,尤其是年轻听众,媒介接触行为主要是上网和使用手机。笔者曾在本校各届广播电视系学生中做过调查,发现有收听广播习惯的学生人数不到班级总人数的5%,新技术被误认为是广播的终结者。

这种陈旧的教学理念导致高校课程设置与市场人才需求严重脱节,造成学生只片面了解传统频率,而对媒介融合条件下数字化广播颇为陌生,缺乏理解,如北京电台“播播视频”弥补了广播不能看的缺憾,网络电台解决了广播线性传播时间无法选择的问题。实践探索拓宽了广播内涵,广播课程教学的理论支撑更加丰富。

广播课程教学改革必须突破理念束缚,充分考虑数字技术发展现状,寻找创新点,将数字化传播、互动传播、社交网络、多屏合一、自媒体、大数据、云计算等理论和实践融入教学体系,提高学生对于新媒介生态的认知,在此基础上建构广播课程改革新观念、新理论、新框架。

大部分高校所开设的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课程均偏重于理论阐述,没有突出自身的专业特点,缺乏广播专业素养的培养,造成广播与其它新闻传播课程的同质化教学。以往广播新闻教学是基于传统频率传播平台,内容多以广播新闻、编辑为主,讲授基于声音传播的消息、专题、通讯等传统体裁广播节目,案例教学多以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为范文。单一培养模式导致学生不了解如何利用数字化技术采制全媒体新闻,无法适应媒介融合环境下的记者和编辑工作,更谈不上创新,造成广播多样化发展与后备人才不足的矛盾。笔者所讲授的《广播新闻》课程突破这一局限,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

1、全媒体平台教学内容改革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广播人才不再为单一频率服务,而是能够应用全媒体技术,对节目进行一体化全媒体内容设计和生产,将信息包装成不同传播渠道和传播形态的信息产品,通过产品组合,实现整合传播。安徽大学广播新闻课程教学内容拓展到网络媒体、移动媒体平台,注重对学生进行全媒体技术应用的培养,打通音频和视频制作界限,提高学生在全媒体平台进行新闻采编、制作和策划运行的能力。例如,广播新闻在网络、微博、微信平台的节目样式发生变化,内容碎片化,形式简短、精练,实践教学要求学生对广播网络平台加以关注。在媒介竞争激烈的今天,各家媒体竞争的已经不再是独家新闻,而是独家解读,因此广播评论、广播新闻全媒体策划、数据新闻等都将成为广播教学应加强的内容。

2、双体系教学内容改革

安徽大学的广播课有《广播新闻》及其配套的《广播新闻实验》两门,形成理论和实验相配套的必修核心课程,学生在学完基础核心课程,掌握广播新闻采编规律基础上,进行开放式体验创作和训练。安徽大学广播电视专业将课堂教学扩展为课内教学与课下教学结合的“双体系”教学模式,形成核心课程、选修课程、创作实践与体验采风四个模块教学内容。这些内容紧密相连,既注重课堂理论知识教学,又突出了实践教学的重要。《广播新闻》和《广播新闻实验》两门课在课堂教学课时相对固定的前提下,在教学内容方面形成互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创新性实验。

鼓励学生参加科研。2012年笔者指导学生申报部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2009级广电学生的《应急广播如何“应急”——以安徽交通广播908为例》获得立项,发表三篇论文和相关研究报告。大学生创新型实验让学生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方面有很大收获,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和科研创新的能力。2014年笔者在全校举办“声音表情大赛”,鼓励学生在互联网平台上参加创作,用声音符号来表达各种情绪和场景,让学生体验到广播声音的无限魅力。上述教学内容都是基于广播融媒变革的全新尝试,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所获经验和感悟为日后教学改革奠定良好的基础。

3、语言训练教学模块

广播对声音传播要求高,学生在进行连线采访、广播节目编播制作过程中,需要针对安徽各地方言进行普通话规范训练和口语表达训练。笔者除讲授广播新闻课程之外,还为学生们开设《语言传播与自我推荐》课,主编《新编普通话水平测试与培训教程》、《文稿播读与新闻播音实务》,在口播新闻、记者连线报道等实训环节中,提高学生口语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加强他们对于新闻信息的梳理和整合能力。这项为学生们提供的具有广播电视特色的气质和素质训练,受到学生欢迎,对于广播电视卓越编辑记者的培养有重要影响。

三、教学模式改革

原有的教学模式是老师单向传播,对于学生的实验作业,以老师讲解为主,学生没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在广播新闻教学改革中,改变单向讲授模式,注重与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

1、小组创作教学模块

笔者将广播电视专业学生分成小组,增加全媒体实验练习。结合课程进展,采取自选选题和指定选题的方式进行采访制作实验,作业采取学生自述采制过程结合老师点评方式进行讲解。学生在策划、选题、采访、制作中的想法、遇到的困难、有特点的细节在学生自述环节中得到充分展现,老师在学生自述后,详细讲解实验中的优缺点,指出修改的办法,并对理论再做阐述。这种自我分析加上理论指导的体验,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到创作的具体细节。

2、体验式教学模块

一方面,结合网络电台传播方式,加强案例教学和情境式教学,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数字广播的个性化定制方案,挑选、定制、编排电台节目,建立自己的广播电台,进行全新的用户体验,了解数字广播的运营状态和模式。另一方面,增加全媒体广播新闻的采录、编辑和节目制作,加强学生综合处理音频、文字、图片、数据和视频的能力。广播新闻课以创作实践促进理论教学,让学生在创作中更加深入地体会理论,熟练掌握广播采访制作技能,同时,加强学生的新媒介素养教育,提高他们对于网络信息的辨识、筛选和利用能力,强化学生对于全媒体广播的认识,以期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的复合型记者和编辑。

3、考核方式

秉承安徽大学“夯实基础、三基并重”的人才培养理念,广播课程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协调发展,在强调专业理论学习基础上,着重以培养全媒体卓越编辑记者为目标,强化实践教学,突破以往试卷考核方式,提倡“学以致用”。在理论方面,重点考核学生对理论的梳理及理解能力,要求运用相关理论分析问题和现象。在实践方面,重点考察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将主题创作、基地实训等全真式广播实践建设成常态化教学方式,增强学生在数字音频创作方面的经验,与视频配音、配乐创作相结合,以期培养复合型、实践型专业人才。

四、实验模块改革

安徽大学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实习教学模块改革起步早,进展快,依托本校部级“新闻传播实验示范中心”、学校宣传部共建的虚拟演播室和广播站,以及校企联合建设的实训基地,创建学生实习平台,在课堂理论教学基础上,加强实验教学,使得学生在理论学习阶段能够很快进入模拟实际工作。

1、依托音频工作站管理系统的全媒体实验平台建设

我校原有广播实验室长期因缺乏经费,设备落后,配置不足,跟不上实验要求。2013年建立依托数字音频工作站的数字音频实验室,下一步将与视频编辑系统打通,建立国内领先的全媒体编辑平台。该平台让学生学会利用数字技术,在多媒体平台上制作节目,培养全媒体复合型记者、编辑和经营者,跟上业界实践步伐,提高学生在数字广播时代的传播能力。

2、采风活动

从2008年开始,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每年组织学生外出采风活动,带领学生深入皖南徽文化区,亲身体验徽文化的博大精深。所需费用由学生出面与企业单位谈判赞助的方式获得,学生们发挥专业的特长,为赞助单位提供广播电视方面的服务,体验到专业对于社会服务的重要性。每次采风活动都有一个主题,使得学生能主动地参与到文化活动中,体验到紧张创作的乐趣,体验媒介传播在文化传承和保护中的重要性。广播课程鼓励学生在采访中多采集优质的声音素材,结合视频和图片创作节目。这一活动已成为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保留项目,深受学生欢迎。

3、实训基地

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除在安徽交通广播电台、合肥广播电视台等建立实习基地以外,还在黟县碧山村、南屏村等地建立多个实习基地,为学生体验式实践课程提供稳定的实习场所。依托大型企业联合体、股份公司和民营企业建立实训基地,这些实训基地创作设施先进,空间布局合理,他们的资源能够为学生所共享。学生进入实训基地后,一方面学习广播电视采制方法,一方面参与横向课题的研究与创作,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各方面专业能力得到极大提高,也为培养广播电视卓越编辑记者创造了条件。

综上所述,在媒介融合时代,无论业界还是学界都在摸索未来媒体发展路径,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高校专业教学路径和方法。安徽大学广播课程改革目前虽已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基础,但依然有很多方面需要改进和完善。数字时代带来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问题、新现象,随着媒介融合步伐的加快,广播将面临更大变革。因此,在高校专业设置和教学中,需要紧跟实践步伐,更新教学理念,拓展教学内容,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路径,任重而道远。

【本文系“安徽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成果】

参考文献

①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肯尼思·库克耶著,盛杨燕、周涛译:《大数据时代》[m].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②杨溟:《融合媒介导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③申启武,《2012:广播与新媒体在互动融合中实现新跨越》[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3(3)

④高福安、刘亮,《关于新媒体环境下广播媒体的新思考》[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2(10)

⑤裴永刚,《媒介融合时代新闻编辑人才培养探讨》[J]《.青年记者》,2013(3)

广播电视编导的概念篇8

民族文化类电视栏目是西部省级卫视的特色栏目,是西部省级卫视利用区域性文化资源优势,在竞争中实施差异化战略的首选栏目类型。一些颇具影响的民族文化类特色栏目逐渐形成品牌,在提升频道形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广西卫视的《唱山歌》、《寻找金花》,内蒙古卫视的《蔚蓝的故乡》,新疆卫视的《丝路新发现》等等。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民族文化类栏目在包装推广、形象宣传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如何加强自身品牌推广,扩大栏目影响力,是民族文化类栏目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西部省级卫视急需改进的地方。只有将传统的文化命题和与时俱进的营销策略完美结合,才能真正实现品牌化目标。

一、建立特色鲜明的栏目形象识别系统

西部省级卫视的民族文化类栏目大多已经具有一定的电视包装意识,但仍需进一步强化。应该导人ci设计,建立一套全方位、立体化的栏目形象识别系统,突出栏目理念,提高观众对栏目的选择率与使用效度。民族文化类电视栏目往往以传播民族文化、展示民族风情为特色,个性色彩鲜明。建立栏目形象视觉识别系统可以将栏目的民族特色、地域特色以视觉化、系统化的形式传达给电视观众,使栏目形象突出易记。栏目的形象识别系统主要包括栏目标识、色调、音乐、片头、题花、图文字幕等。

栏目标识是栏目理念、风格特征以及整体形象的抽象与概括,能够对栏目起到推广和强化作用。栏目标识制作的基本要求是醒目、简洁、特点突出、有时代感。内蒙古卫视《蔚蓝的故乡》栏且以“传播人文韵味的草原文化、展示时尚魅力的民族风情”为定位,以现代视角和都市人的欣赏习惯对原生态民族文化加以时尚包装,满足受众探奇、求美的心理需求,舒缓紧张工作中的焦虑,拂去都市生活的浮躁与喧哗。栏目名称富有诗意色彩。蔚蓝寓其高远。故乡代表眷恋。名称字体隽永浪漫,人文气息浓厚。栏目的标识设计,巧妙地体现出内蒙古特有的草原文化意境,基本做到了与栏目定位一致。传达栏目理念,形成鲜明的栏目形象。

色调是栏目的表情,使用恰当能够切合栏目主题并展示出丰富的意境,准确传达出民族文化类栏目的整体风格。《蔚蓝的故乡》栏目主体色调使用蓝色,通过片头色调、演播室色调和细节色彩的有机聚合形成视觉上的主体风格,使蓝色成为节目标识系统中的基础色调。蔚蓝色是天空的颜色,而“长生天”是蒙古民族崇拜的对象,神圣崇高;蔚蓝色意味着高远辽阔,就像蒙古民族博大开放的胸怀;蔚蓝色又是现代、时尚的颜色,代表着理性、睿智。蓝调的使用有效地传达和巩固栏目的品牌特色,与栏目名称和栏目定位相一致。

栏目音乐是栏目的声音表情,应与栏目风格协调,达到视觉与听觉的统一。《蔚蓝的故乡》栏目音乐采用时尚化了的女声长调,悠远、明亮的歌声与现代电声乐器合在一处。剔除了原生态长调的忧伤,传达出自由的意境,旋律既有鲜明的民族色彩,又有现代时尚的气息,能够为观众所喜爱和接受。

精美的电视栏目片头是传达栏目宗旨的导视窗口,在美化电视屏幕的同时,能够使电视屏幕变得活跃。使画面主题得到深化。《蔚蓝的故乡》栏目统一制作了大片头,画面是意象化了的草原,流动的乐谱和飘扬的野突现了草原的神奇与优美,给人以丰富的联想空间,比具象的画面更具艺术魅力。栏花采用抽象化的云饰图案,体现了鲜明的民族特色。统一了字幕播出规格,栏目个性更加突出。

电视栏目的形象包装应集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能够让观众感受到包装之外的一种思考,一种启迪。《蔚蓝的故乡》在栏目名称、标识、色调、片花、栏花等方面的包装是值得肯定的,栏目内在的人文理念和精神基本得到了体现。

二、合理规划栏目的编排和播出

编排是电视节目由制作转入播出的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它的实质是寻找频道、栏目和目标受众群的结合点。在栏目的编排规划中,节目预告、节目导视、栏目形象宣传片的科学、合理编排是一种隐形的栏目包装,对栏目具有预告、提示、宣传、推广的作用,可以强化观众的识别和记忆,扩大栏目的品牌效应。民族文化类栏目在节目编排方面应该加强自我宣传,强化节目预告、节目导视以及栏目形象宣传片的作用,最大可能地实现与目标受众群的有效沟通,促进民族文化栏目的品牌推广。

“节目预告”和“节目导视”提示栏目内容和播出时间,是频道整体节目编排的重要组成部分。西部省级卫视在强化传统节目预告的基础上,应该利用先进的电视编辑手段制作出别具一格的“栏目预告”,以科学合理、承上启下的编排和高频次的播出,增强受众的收视心理期待。制作精良的节目导视多由冲击力强的画面、打动人心的音效、精致的制作手法剪辑而成,有的强化节目中的精彩片断,有的通过悬念设计吸引观众的注意力。由于播出频率高,既能够起到引导观众收视的作用,还具有强化栏目形象的宣传功能。它是抢占节目市场,提高收视率的强有力的手段,也是树立品牌栏目的有效途径。《蔚蓝的故乡》栏目在上午、下午、晚上以及播出结束前都有不同版本的节目预告信息。并通过见缝插针多次播出的方式来加强预告,起到了引发收视欲望的效果。

栏目形象宣传片是栏目形象的展示窗口,是自我宣传的广告。栏目形象宣传片不对具体某一期节目内容进行宣传,而是着力于推介栏目的整体定位和风格特性,重点凸显本栏目与其他栏目的差异性。栏目形象宣传片需要遵照受众收视规律进行编排播出,保证播出频率及时间,实现合理布局。《蔚蓝的故乡》栏目制作了具有地域特色、民族风格的栏目形象宣传片和间隔片花,贯穿在频道的整体播出之中,让观众看到特色鲜明的栏目形象。

民族文化类栏目的播出时间应考虑目标受众群的生活规律和收视习惯,最大可能地按照目标受众群的收视需求,做出科学合理的播出安排。同时还要了解竞争对手的节目编排方案,做到知己知彼,安排有序,从而达到扬长避短的目的。合理摆布黄金时段与非黄金时段、品牌栏目与影视剧的关系,做到有的放矢,张弛有度。

在不同时段循环播出和适当重播以前的节目内容。能够最大可能地覆盖目标受众,是民族文化类栏目加强栏目推广的有效做法。一些制作精良、反响良好的节目,不要播出之后就束之高阁,适当重播仍会有好的效果,一方面可以避免节目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也可以起到强化栏目形象、扩大栏目影响的作用。民族文化类节目的选题往往不受时效影响,好的片子历久弥新。可以对以前的节目进行同类项合并、板块式安排,冠以某某栏目“集锦”等名称,对栏目形象的强化作用非常显著。民族文化类栏目往往是西部省级卫视的品牌栏目。加大播出频次,适当重播以前的内容,以及对节目加以重新整合编辑,既强化了频道的定位和特色,同时有利于栏目本身的品牌推广。《蔚蓝的故乡》栏目晚上21:00首播,次日早晨7:00和下午17:00重播,不同时段循环播出增加了受众接触栏目的机会。

三、进行跨媒体联动的立体化传播

民族文化类电视栏目的品牌推广是一项系统工程,在鲜明的栏目形象识别设计基础上,在科学的编排播出的同时,还需要调动一切传播资源进行跨媒体联动的立体化传播,最大可能地扩大栏目的影响力,为创建优秀品牌做好准备。

民族文化类电视栏目的品牌推广应该首先着眼于台内频道资源的充分调动。栏目形象宣传片、节且预告、节目导视不仅应在卫视频道播出,也可以在台内其它频道播放,整合传播资源,扩大栏目影响。内蒙古电视台调动台内传播资源,除卫视频道外,还在各地面频道对《蔚蓝的故乡》栏目进行及时宣传,在固定时段,有计划地进行插片式自宣导视,分段预告常换常新,初步形成了多层次的自宣导视格局。

广播电视编导的概念篇9

   关键词:电视编辑;思维;形态;观念

   电视作品中许多令人耳目一新、叹为观止的艺术形象,都是通过声画塑造和传播的。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些片断:仰望蓝天白云,马上就能看到同一片蓝天下的亲人,这是电视驾驭时空的思维;仰望翱翔的雄鹰,俯瞰大地的壮观,这是电视自由转换角度的思维表达;坐在沙滩上观看大海,想到最思念的亲人踏浪而来,电视可以表现无限的遐思……这一切无不都是电视思维、电视编辑思维的结晶。

   事实上,从客观存在事物的展示,到人物内心活动的表达,电视都可以将它们顺理成章地转换成艺术化的视听造型,化腐朽为神奇,变平凡为伟大,通过视听形象传递情感或神韵,创造出适应和满足观众欣赏情趣的电视作品。

   1理论思维的重要作用

   理论思维是发现和创造高技术的前提条件,也是转换和应用高技术的具体手段。以往的电视实践也有力地说明了这个基本道理。

   20世纪末,人类迈入了数字电子传播时代。一方面,多媒体、互联网等新技术、新媒介的融入,为电视传播获得了延伸的可能性。电视编辑突破了基于磁带的线性编辑的诸多局限,基于数字技术的非线性编辑等为电视创作空间的拓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新媒介和新技术使自己放大和延伸”。新技术应用下的电视编辑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尤其需要新思维的切实指导,需要思维的推动激发和创造性构思。

   另一方面,媒介竞争也迫使电视编辑更新思维观念与思维方式。一直以来,报纸、广播与电视的竞争始终没有停止过,“第四媒体”网络的崛起,不可避免地对电视生存空间和发展前景构成强大的冲击。面对其他媒介及其电视媒介间的多重竞争压力,电视如果不及时从思维观念和思维策略上加以突破,其传统的优势地盘将难以维持。

   从“信息高速公路”的推进到“知识经济”、“信息经济”概念的提出,信息资源的丰富与膨胀已是公认的事实,而且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的影视产业将进一步跨入市场化、国际化轨道,“接受暴风雨的洗礼”在所难免。如何更为合理有效地利用和开发影视资源是未来我们面临的一大课题。如何实现电视资源从数量到质量的转变,如何借鉴和吸纳外来资源,并纳入自主发展轨道,如何实现从外延到内涵的强化,如何进行整合与重构,这是电视编辑面临的又一新问题。思维观念、模式、方法、策略的革新势在必行。

   2电视编辑是电视作品的重要思维艺术和结构方法,是电视制作的最后环节

   任何电视作品的形成都离不开电视编辑的直接组织和传播,电视编辑的思维方式与规律直接影响着最终电视作品的质量。北京广播学院的丁海宴先生曾以纪录片的编辑为例:“纪录片编辑的过程,就是整理的过程。纪录片在前期拍摄的时候经常是模糊的,而在编辑台上才能理出头绪。在记录事实的过程中,主观的理解与客观的事实,时常是相背的,这种矛盾的统一同样需要在编辑台上完成。许多感情阶段无法理解和解释的事实,往往需要在理智阶段来分辨和澄清。如果说,纪录片的前期制作是一种即兴的感情创作,那么后期编辑则应该是理智的思维创造。用个形象的说法,摄影机是感情的机器,编辑机(包括剪刀)则是理智的工具。”思维在编辑阶段的重要作用可见一般。

   面对紧迫的实践形势,理论显得相对滞后,这是当前电视界面临的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尽管“操作和思维是平等进行的”,但“两者是两个高低不同的层次和系统,人的思维和认识永远指挥着操作”。这也是建构电视编辑思维的另一重要动因。

   3电视编辑思维的重要功能

   在于将这些直观上无关联的画面组织起来。画面隐含的延伸性是电视编辑实现思维概括性和创造性的重要基础,在普多夫金和库里肖夫看来:“剪辑的过程不仅仅是讲述一个连续的故事。通过适当的组接并列方法,可以赋予镜头过去从未具有的意义。”他们甚至把它作为一条“美学原则”,“对于一种艺术来说,首先是材料,其次是组织运用这些材料,使其适合这种艺术的特殊要求的方法。”

   信息科学和认知科学把思维理解为“发生在脑中的信息变化过程,或者说是信息变换过程,从操作意义上讲即信息加工过程。”在他们看来,“思维是在特定物质结构中以信息变换的方式对客体深层远区实现穿透性反映的、可派生出或可表现为高级意识活动的物质活动。”它以感知为基础又超越感知,是人类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以信息加工为基础,又超越了信息加工的物理存在意义,赋予信息以精神、以力量、以思想。如此看来,电视编辑思维即是一种选择、加工、存储和输出电视信息的高级意识活动与过程,它包括以下四个基本环节:(1)选择信息,调动电视。编辑的注意力、观察力,对感性材料的捕捉能力、认知程度和理解程度选择信息,这是电视编辑思维的准备阶段。摄像师从俯拾皆是的生活现象中寻找出用以传情达意的最直接、最真切的对象物;电视编辑则从这些视听形象中选择和提炼信息,用以构造屏幕形象,可以说,是电视摄像工作的延续阶段。当然,电视编辑选择信息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受众的需要,这是制约创作者选择信息的客观因素。(2)加工信息。发挥电视编辑的想象力、抽象力和创造力,加工组合信息,这是电视编辑的主体阶段和核心。(3)存储信息。运用恰当的记忆方式和认知规律组织协调信息,这是主体阶段的延续。这两个阶段是信息的创造阶段,蒙太奇形象的塑造,电视独特时空的构造,都是通过电视编辑对信息的加工与组织实现的。创作者的认知能力、认知动机等在此得到体现,其思维观念、思维习惯也对之产生影响,相应地,受众的需求和认知方式得到较大程度的满足和遵循。(4)输出信息。基于电视编辑与受众的交互能力,将存储的信息输出给受众,这是整个电视编辑思维的完善阶段和最终检验阶段。

   4电视编辑思维的分类

   按照这一科学界定,电视编辑思维也应当包含三种基本形态: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创造思维。

   形象思维是电视编辑思维的第一层次,即通过具有形象化的电视符号组织来阐释一定的意义,是一种具象化信息的加工过程。着名导演谢晋在谈到电影、电视的本性时,曾用一句话来概括:“形象高于一切”。的确,电视摄像捕获的是视觉化形象,电视编辑塑造的也是形象,“电视是直观、形象信息的窗口”,形象的选择与建构是电视思维的第一要义和最基础层次。

   形象思维活动以客观形象为思维对象、以感性形象为思维材料、以指导创造物化形象的实践为主要目的,基本贯穿于电视制作的全过程。人们运用形象思维工具,就可对事物的客观形象进行分析、比较、综合、概括、引起联想与想象,创造新的物化形象。或以形象的积累创造诗意、表达情绪,或以形象的对比阐述思想、强调差异、刻画人物,或以形象的联想隐喻或象征某种意义等等。

   如果说形象思维是以物质客观存在的形态及其形象信息来表现事物,逻辑思维则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来表达事物的。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一样都属于认识的高级阶段,正如朱景和先生所说:“艺术创作有赖于形象思维,但在某些纪录片创作中,逻辑思维也颇重要。”事实上,逻辑思维并不仅限于纪录片种,其他电视节目中也有广泛应用。

   电视编辑的逻辑思维是指以事物间的内在逻辑联系为起点建构和组织信息的思维活动。它是一种以概念为基本思维单元、以抽象或逻辑为基本思维方法、以语言符号和信息辩证对列为基本表达工具的思维形态。

广播电视编导的概念篇10

电视作品中许多令人耳目一新、叹为观止的艺术形象,都是通过声画塑造和传播的。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些片断:仰望蓝天白云,马上就能看到同一片蓝天下的亲人,这是电视驾驭时空的思维;仰望翱翔的雄鹰,俯瞰大地的壮观,这是电视自由转换角度的思维表达;坐在沙滩上观看大海,想到最思念的亲人踏浪而来,电视可以表现无限的遐思……这一切无不都是电视思维、电视编辑思维的结晶。

事实上,从客观存在事物的展示,到人物内心活动的表达,电视都可以将它们顺理成章地转换成艺术化的视听造型,化腐朽为神奇,变平凡为伟大,通过视听形象传递情感或神韵,创造出适应和满足观众欣赏情趣的电视作品。

1理论思维的重要作用

理论思维是发现和创造高技术的前提条件,也是转换和应用高技术的具体手段。以往的电视实践也有力地说明了这个基本道理。

20世纪末,人类迈入了数字电子传播时代。一方面,多媒体、互联网等新技术、新媒介的融入,为电视传播获得了延伸的可能性。电视编辑突破了基于磁带的线性编辑的诸多局限,基于数字技术的非线性编辑等为电视创作空间的拓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新媒介和新技术使自己放大和延伸”。新技术应用下的电视编辑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尤其需要新思维的切实指导,需要思维的推动激发和创造性构思。

另一方面,媒介竞争也迫使电视编辑更新思维观念与思维方式。一直以来,报纸、广播与电视的竞争始终没有停止过,“第四媒体”网络的崛起,不可避免地对电视生存空间和发展前景构成强大的冲击。面对其他媒介及其电视媒介间的多重竞争压力,电视如果不及时从思维观念和思维策略上加以突破,其传统的优势地盘将难以维持。

从“信息高速公路”的推进到“知识经济”、“信息经济”概念的提出,信息资源的丰富与膨胀已是公认的事实,而且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的影视产业将进一步跨入市场化、国际化轨道,“接受暴风雨的洗礼”在所难免。如何更为合理有效地利用和开发影视资源是未来我们面临的一大课题。如何实现电视资源从数量到质量的转变,如何借鉴和吸纳外来资源,并纳入自主发展轨道,如何实现从外延到内涵的强化,如何进行整合与重构,这是电视编辑面临的又一新问题。思维观念、模式、方法、策略的革新势在必行。

2电视编辑是电视作品的重要思维艺术和结构方法,是电视制作的最后环节

任何电视作品的形成都离不开电视编辑的直接组织和传播,电视编辑的思维方式与规律直接影响着最终电视作品的质量。北京广播学院的丁海宴先生曾以纪录片的编辑为例:“纪录片编辑的过程,就是整理的过程。纪录片在前期拍摄的时候经常是模糊的,而在编辑台上才能理出头绪。在记录事实的过程中,主观的理解与客观的事实,时常是相背的,这种矛盾的统一同样需要在编辑台上完成。许多感情阶段无法理解和解释的事实,往往需要在理智阶段来分辨和澄清。如果说,纪录片的前期制作是一种即兴的感情创作,那么后期编辑则应该是理智的思维创造。用个形象的说法,摄影机是感情的机器,编辑机(包括剪刀)则是理智的工具。”思维在编辑阶段的重要作用可见一般。

面对紧迫的实践形势,理论显得相对滞后,这是当前电视界面临的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尽管“操作和思维是平等进行的”,但“两者是两个高低不同的层次和系统,人的思维和认识永远指挥着操作”。这也是建构电视编辑思维的另一重要动因。

在于将这些直观上无关联的画面组织起来。画面隐含的延伸性是电视编辑实现思维概括性和创造性的重要基础,在普多夫金和库里肖夫看来:“剪辑的过程不仅仅是讲述一个连续的故事。通过适当的组接并列方法,可以赋予镜头过去从未具有的意义。”他们甚至把它作为一条“美学原则”,“对于一种艺术来说,首先是材料,其次是组织运用这些材料,使其适合这种艺术的特殊要求的方法。”

信息科学和认知科学把思维理解为“发生在脑中的信息变化过程,或者说是信息变换过程,从操作意义上讲即信息加工过程。”在他们看来,“思维是在特定物质结构中以信息变换的方式对客体深层远区实现穿透性反映的、可派生出或可表现为高级意识活动的物质活动。”它以感知为基础又超越感知,是人类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以信息加工为基础,又超越了信息加工的物理存在意义,赋予信息以精神、以力量、以思想。如此看来,电视编辑思维即是一种选择、加工、存储和输出电视信息的高级意识活动与过程,它包括以下四个基本环节:(1)选择信息,调动电视。编辑的注意力、观察力,对感性材料的捕捉能力、认知程度和理解程度选择信息,这是电视编辑思维的准备阶段。摄像师从俯拾皆是的生活现象中寻找出用以传情达意的最直接、最真切的对象物;电视编辑则从这些视听形象中选择和提炼信息,用以构造屏幕形象,可以说,是电视摄像工作的延续阶段。当然,电视编辑选择信息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受众的需要,这是制约创作者选择信息的客观因素。(2)加工信息。发挥电视编辑的想象力、抽象力和创造力,加工组合信息,这是电视编辑的主体阶段和核心。(3)存储信息。运用恰当的记忆方式和认知规律组织协调信息,这是主体阶段的延续。这两个阶段是信息的创造阶段,蒙太奇形象的塑造,电视独特时空的构造,都是通过电视编辑对信息的加工与组织实现的。创作者的认知能力、认知动机等在此得到体现,其思维观念、思维习惯也对之产生影响,相应地,受众的需求和认知方式得到较大程度的满足和遵循。(4)输出信息。基于电视编辑与受众的交互能力,将存储的信息输出给受众,这是整个电视编辑思维的完善阶段和最终检验阶段。

按照这一科学界定,电视编辑思维也应当包含三种基本形态: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创造思维。

形象思维是电视编辑思维的第一层次,即通过具有形象化的电视符号组织来阐释一定的意义,是一种具象化信息的加工过程。着名导演谢晋在谈到电影、电视的本性时,曾用一句话来概括:“形象高于一切”。的确,电视摄像捕获的是视觉化形象,电视编辑塑造的也是形象,“电视是直观、形象信息的窗口”,形象的选择与建构是电视思维的第一要义和最基础层次。

形象思维活动以客观形象为思维对象、以感性形象为思维材料、以指导创造物化形象的实践为主要目的,基本贯穿于电视制作的全过程。人们运用形象思维工具,就可对事物的客观形象进行分析、比较、综合、概括、引起联想与想象,创造新的物化形象。或以形象的积累创造诗意、表达情绪,或以形象的对比阐述思想、强调差异、刻画人物,或以形象的联想隐喻或象征某种意义等等。

如果说形象思维是以物质客观存在的形态及其形象信息来表现事物,逻辑思维则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来表达事物的。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一样都属于认识的高级阶段,正如朱景和先生所说:“艺术创作有赖于形象思维,但在某些纪录片创作中,逻辑思维也颇重要。”事实上,逻辑思维并不仅限于纪录片种,其他电视节目中也有广泛应用。

电视编辑的逻辑思维是指以事物间的内在逻辑联系为起点建构和组织信息的思维活动。它是一种以概念为基本思维单元、以抽象或逻辑为基本思维方法、以语言符号和信息辩证对列为基本表达工具的思维形态。

创造思维是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创造性结合,是两者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