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风貌设计导则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48:04

城市风貌设计导则篇1

关键词:城乡总体风貌,设计方法,长寿区

abstract:throughtheanalysisoflongevityareawithinthescopeofthenaturalresources,historicalandcultural,socialeconomy,thoroughlyunderstandthepastandpresentsituationofurbanandruralstyle,basedonregionalurbanandruralstylelong-termaccumulationofproblem,with"longevityareaoverallstyledesigninurbanandruralareas,forexample,regionalstylelandscapeelements,theuseofurbandesignprinciple,thispaperdiscussestheoverallviewoftheurbanandruralcountydesignmethod.

Keywords:urbanandruraloverallstyle,designmethod,longevityarea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长寿区地处重庆腹心,拥有“一江二湖三山两槽”,地形地貌特征鲜明,自然景观资源丰富,长江水道和长寿湖等风景旅游资源尤为突出;长寿是重庆重要的化工城,具有现代重化工业城市的特点。然而,现状长江岸线的利用不尽合理,景观环境欠佳,工业发展与城乡景观塑造的矛盾日益显现,城乡风貌景观特色逐渐消逝,迫切需要集中的解决。《长寿区城乡总体风貌设计》旨在建立一个符合地域特性、满足可持续发展的城乡风貌建设指引框架,保护自然生态本底,重塑城乡风貌魅力,提升区域竞争力。

1探索县域城乡总体风貌设计方法

针对县域范围的大尺度风貌总体设计在国家没有明确的技术规范或是编制办法,因此明确设计目标是探讨县域城乡风貌总体设计问题的基础。设计围绕三个核心问题:什么是最具长寿特色的城乡风貌和主要的风貌问题?如何改善风貌存在的问题同时保护和强化特色风貌?如利用设计指导建设特色风貌,形成区域特色风貌,提升区域竞争力?设计从分析城乡聚落特色景观特色、分析山水自然格局、发掘历史文化底蕴、提炼城乡产业特色风貌出发,以长寿特有的历史人文和自然经济环境特征为基础,采取了一种既考虑到城乡风貌整体又顾及局部,一种具有操作性和实用性的切合长寿实际情况的城乡总体风貌设计方法来指导城乡相关设计、建设和管理。在设计思路上,本着宏观总体定位、中观引导、微观落实的原则,实行总则和分则两条技术路线:总则是城乡风貌整体性指引,分总体景观系统构建和风貌专题研究两条支线。分则是在总则指导下,对区域城乡风貌要素分别进行归纳总结,分通则和导则两条支线予以落实。

2把握资源特色,塑造城乡风貌的总体定位

从山水自然特色角度分析,突显特色山水资源价值,强化长寿“一江二湖三山两槽”山水格局,塑造“山水优美之地”;从历史文化角度,需要突显寿文化等历史文化,塑造“养身长寿之乡”;从产业角度,需要优化和提升化工产业特色,塑造“工业繁荣之区”。

3保护山水自然格局,打造区域城乡自然和谐有序的空间格局

城乡总体风貌的展现首先要有清晰的风貌景观系统,规划分别从区域总体景观构架、区域景观风貌特定区划二个要素来引导:

一是依托长寿“一江二湖三山两槽”山水格局,结合风景区、自然保护区和需要重点控制的山体、结构性生态景观地段、城市功能区之间和城镇之间的生态隔离带等生态要素形成网络状区域生态景观构架。从宏观层面确定区域整体景观风貌格局,建立具有地域特色总体风貌形象。二是以地形地貌特征、产业功能区划、城镇分布为基础,划分山岭林地特色风貌区、平谷湖域特色风貌区、现代农业特色区、城市风貌区、工业风貌区、小城镇风貌区等不同特色的风貌分区,从中观层面制定统一而又有差别性的风貌特色分区。

4通过专题研究,强化城乡特有的景观元素

根据城乡总体风貌设计目的和要求,对影响长寿城乡的一些重要景观因素进行专题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次设计将分别对长寿的自然山水格局、历史人文、田园风貌、城市风貌、镇乡风貌、村落风貌、田园风光、交通走廊、门户节点、产业区风貌等进行探讨研究,以便更好地落实长寿城乡的风貌特色。

自然山水要素:山体作为自然载体与生态屏障,是维护好山林植被的良好生态条件,是城乡审美创造的基础与维护区域环境的根本。区域风貌总体设计首先应保护区域内大山大水的生态格局,通过分析山体高程、植被、水体情况划定山体和水体的保护边界,控制山体、水体开敞空间中的生态廊道,维护山林原生植被与生物多样性特征。

历史文化要素:挖掘各历史时期的文化元素,并运用于各城乡空间环境予以反映。

城市要素:研究城市的形态和结构,重点研究城市建成环境和自然环境之间关系,提炼城市意象和特色,塑造个性化的城市空间格局。组织城市公共活动空间系统,确定城市三维空间形态,挖掘并提高城市形态环境的品质和生活质量,赋予城市鲜明的个性和特色。设计着重把握城市整体建成环境,从多个系统来构建整体景观风貌格局。包括景观分区和重要节点、廊道的识别,以及建立景观界面和视觉系统(如天际线、视线走廊)、开敞空间和公园绿地系统、城市生活与公共设施系统、道路交通系统和照明系统等。

小城镇要素:根据城镇功能、发展定位、历史文化与所在景观风貌分区,确定小城镇各自的风貌定位和具体内涵,规划将小城镇分为工贸特色城镇、田园特色城镇、山水生态特色城镇进行分类指导。

村落要素:村落是乡村环境的基本单元,是乡村居民居住、休憩、交往以及从事生产活动的场所与依托,具有归宿感与标识性,基本单元环境品质的好坏除了融入周边大环境的融洽,还在于自身环境的美化。规划按照建筑规模将村落划分大中小三类进行分类指导。

田园要素:乡村田园既是一种生产空间,也是一种乡村景观展示空间,是乡村的一种典型代表特征。创造良好的田野景观,将农田、溪流、湿地、草地、灌木等融为一体,共同构成田园景观,对提升乡村景观环境具有重要作用。规划整合长寿特有的沙田柚种植园区、现代农业园区等特色农业景观,

交通要素:由于长寿区境内水陆交通发达,交通干道对各景观资源起到串联与组织作用,为提升区域整体形象,规划依托公路、铁路、水路交通景观走廊和功能制定交通沿线的风貌景观。

门户节点要素:城市中心、区域门户地区、“山”、“水”、“城”空间交汇处、有历史、人文价值的区域等再造门户节点景观,提升对外形象。

产业要素:长寿作为老牌化工工业地区,工业区的景观风貌是城乡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风貌总体设计重点关注工业区风貌建设,提高工业区环境品质,展现现代、和谐和繁荣的工业文化场景。

5、制定城乡风貌建设与管理文件,强化设计的可操作性

在总体风貌设计和风貌专题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城乡总体风貌建设与管理总则,作为指导城乡风貌建设的技术规定。总则的编制和审定,是给总体风貌规划设计赋权的过程。总则明确区域风貌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基本设计原则,确定城市的总体结构与形态以及城乡的总体形象,提出城乡风貌管控的基本方法,明确总则与各层次规划设计的衔接要求。

在风貌特色分区和风貌景观要素的基础上,结合行业主管部门,制定管理通则,通则将识别长寿城乡风貌景观要素,提出系统性管理办法。

以中心城市、镇、乡、街道为管理单元,制定管理导则,落实风貌分区、风貌要素等控制要求和建设指引。

结束语

根据上述分析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城乡总体风貌设计工作阶段的划分,其设计任务就是在充分调查和收集现状资料的基础上,对设计范围自然资源、历史人文、社会经济等方面进行总体的分析研究,提炼风貌景观要素,并运用城市设计的理论和方法,科学合理地组织城乡风貌景观要素,并形成系统性管理文件。同时城乡总体风貌设计属于非法定性规划,是引导性而非强制性的。因此还需要通过控制引导的方式影响城市、镇和乡村的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来落实设计内容,共同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城乡风貌。

参考文献

城市风貌设计导则篇2

【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城市风貌系统;城市风貌规划;石河子市城市风貌规划

前言

城市风貌系统作为城市景观特征、神韵气质以及经济文化水平等的综合体现,因此,做好城市风貌规划不仅是城市规划设计中景观管理的需要,同时也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以及提高城市文化水平的重要手段,显然,做好城市规划设计中城市风貌系统的规划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城市风貌规划概述

1.1城市风貌规划的体系构成

城市风貌规划体系的构成要素如下:

第一、活动特性区系统,就是将城市的一些领域圈转化为特性区,并界定其类型和内容。

第二、道路系统,包括城市的步行区系统以及商业区系统等。

第三、节点空间系统,主要包括各种城市节点的分布和类型。

第四、开放空间系统,主要包括城市的广场、游憩场所以及林荫道等。

第五、高度控制系统,主要包括城市的稿酬建筑物的分布与高度控制。

第六、视觉眺望系统,主要包括城市街道的视景特性以及鸟瞰景观类型等。

第七、观光路线系统,即对城市游客所提供的观光旅游资源以及旅客对城市设计风格的认同意象等。

1.2城市风貌规划的特点

城市风貌规划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如下三点:

1.2.1传播的倾向性

城市风貌规划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城市的美化,更是为了发掘城市在历史文化特征以及在生活和审美等相关方面的信息以及载体,并将其向人们进行明确地传播,便于城市能够得到众人的辨别和感知。

1.2.2视觉的主导性

城市风貌规划效果是以视觉为主的感观所体验的结果,主要通过对城市以视觉为主的对城市环境和城市规划效果的感知,来使受众对城市的规划有一个更加鲜明的认识,同时也使城市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更为综合。

1.2.3技术的灵活性

城市风貌规划尽管发展的已经日臻完善,但与整体的城市规划设计体系相比,城市风貌规划仅仅是对城市区域的地域环境、发展阶段、演进历史等进行适时的、有针对性的选择,更是强调城市规划设计技术的灵活性。

2城市风貌系统规划技术分析

就国内目前城市风貌规划体系而言,城市风貌系统规划具有很强的技术灵活性。笔者通过对新疆地区石河子市已有的城市风貌规划实践的分析,认为当前城市风貌系统规划有如下四种可行的技术。

2.1分主题跟进后续规划指导

我国城市风貌规划的实施往往具有非常明确的问题导向,在建构的一个合理规划框架的基础上,还需要城市风貌规划能以一种行动规划的姿态出现,更好的指导城市风貌规划近期的实践指导活动,这一实践动力通常就是城市为自己所设计的包装,比如石河子市就曾针对不同需要采用了不同的旅游“主题”,像“花园式绿洲”以及“驼铃梦坡”等不同的主题。

2.2分条块落实风貌设计管理

基于风貌区块的城市风貌规划是城市风貌管理的重要参考依据,风貌区块的划分一般都是结合管理的实际需要而进行划分的,因此,分条块落实风貌设计管理,有利于促进后续风貌规划管理工作的开展。同时区块空间尺度相对较大,基于形态导向的风貌区块的划分可以充分利用城市规划、建筑形态两种形态要素,结合自然环境进行城市风貌系统的规划设计,同时由于城市区块空间的尺度比较小,而且相应的城市风貌特征比较统一,这非常有利于形成鲜明的城市形象。

2.3分层次强化空间格局特色

分层次强化空间格局特色的城市风貌规划技术在借鉴景观规划原理、系统理论、城市意象等城市设计理论的基础上,城市风貌规划通常对影响城市风貌感知区域进行合理的划分,并以区块的空间形式来有效确定重点建设的区域以及各区域的主题特色,从而为后续的风貌管理提供科学的指导。风貌规划一般将控制框架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专项规划,通过对城市形态以及生态景观格局等宏观层面控制和把握,再加上对微观层面的形象设计所提出的通则式的设计指引来对重点区域进行科学合理的风貌规划。

2.4分对象强调规划信息认知

分对象强调规划信息认知的城市风貌规划技术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公益广告宣传、工作访问等形式,借助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手段,面向公众全体、公众样本以及公众代表等不同对象,有效拓展风貌信息交流的广度与深度。其中城市风貌规划的主题信息作为城市风貌规划工作的核心,它一般基于对城市风貌素材所要传达的城市风貌信息与所要表征的城市特色来进行城市风貌规划设计的,通过分对象强调规划信息认知的城市风貌规划技术可以有效实现城市风貌的“理念识别”。

3城市风貌系统的规划工作的实践举措

笔者个人认为,城市风貌系统规划工作的实践举措需要从健全和完善实现城市风貌系统规划的相关法律体系、城市风貌规划设计编制体系以及城市风貌规划设计行政管理体系这三个体系的相关内容来着手进行。

3.1健全相关的法规体系

在日益讲求民主与法制的社会环境中,依法治国是我们的目标,社会行为规范越来越多地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城市建设活动也不例外。因此,健全和完善实现城市风貌系统规划的相关法律体系对提高城市建设的科学性,提高城市建设的质量和效率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做好城市风貌系统规划工作的重要保障。

3.2健全城市风貌规划设计编制体系

做好城市风貌系统规划所需要的城市风貌规划设计编制体系应包括城市总体风貌规划设计以及详细城市风貌规划设计这两个不同阶段的城市风貌规划设计内容。其中,城市总体风貌规划阶段的城市风貌规划设计应着重进行城市社会文化氛围的研究与策划,有效实现城市形象、城市特征以及城市性质之间的融合,并在区域规划阶段的城市设计思想指导下进行;另外,对于详细城市风貌规划设计的城市风貌规划设计要增加城市景点、观景点、游赏路线等相关内容,在保护原有视觉空间创造新景观的指导下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

3.3健全城市风貌规划设计行政管理体系

笔者个人认为,城市风貌规划设计行政管理体系的健全和完善需要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有效控制城市风貌规划设计管理运作系统的变化。其中可以在城市规划设计审批流程和规划设计操作流程的基础上,通过建立规范的有效反馈机制来有效控制城市风貌规划设计管理运作系统的变化。

第二、有效推动城市风貌规划设计管理机构的变革。要不断强化城市风貌规划设计管理执行机构、风貌规划设计管理咨询机构以及管理监督机构的职能,建立分级管理和综合管理之间的良性关系,推动城市风貌规划设计管理机构的变革

第三、提高相关人员对城市风貌规划设计管理的认识。城市风貌规划管理作为社会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以下工作来提高相关人员对城市风貌规划设计管理的认识:一是要引导各类与城市风貌规划设计相关的政策的形成,并要确保这些政策前后一致;二是要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来最终达到相关政策的最终目的。

4结语

总之,结合城市区域特点,选择合适的城市风貌规划技术方法,采取相应的措施,健全和完善相关体系,才能做好城市风貌系统规划工作,才能更好的促进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l]刘永忠.城市风貌规划的体系构成要素[J].建筑规划与设计,2010(07).

城市风貌设计导则篇3

关键词:嘉峪关市,城市风貌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在这个信息时代,我们生存的这个巨大的星球已经被一股叫做“全球化”的趋势变成一个小小“地球村”。随之而来地,许多人发现,作为人类文明的精华之所在,那些原本千姿百态、各自精彩的城市,也正在变得越来越相似。这种现象在我们这个正在高速发展的国家显得尤为突出。于是,“城市风貌”作为一个问题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下,梳理有关城市风貌规划的理论,搭建合理完整的城市风貌规划框架都成为亟待研究的新课题。本文正是以此为出发点,结合嘉峪关城市风貌规划的实践研究,针对城市风貌的认知维度与规划方法进行专门探讨。

2.城市风貌认知

2.1城市风貌的概念

城市风貌即城市的风采和面貌,主要是由城市所在地域的自然过程,历史文化过程和当地的社会经济活动所决定的;“风”指对城市社会人文取向的软件系统的系统概括,是节日风俗、城市风采、戏曲、社会习俗等软质方面的表现。“貌”则是对城市总体环境硬件特征的概括,是街道、建筑、山体、河流等城市的有形形体和无形空间硬质方面的表现,是“风”的载体。

基于上述对城市风貌的基本认识,本文给出的城市风貌定义为:城市在不同时期历史人文积累、自然生态特征和城市功能发展的长期综合影响下,由建筑物、构筑物、标识物等不同类型的空间识别要素形成的具有空间结构、形态特征、文化属性的城市视觉形象,并与城市自然环境、人文环境、职能环境相互适应的有机系统。

2.2城市风貌的认知维度

维度,又称维数,是数学中独立参数的数目。在物理学和哲学的领域内,指独立的时空坐标的数目。维度是指一种视角,而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字,是一个判断、说明、评价和确定一个事物的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条件和概念。城市风貌的维度可以理解为,对于城市风貌的要素认知有多方位、多角度的认知视角,不同的认知视角下各种因素在城市风貌中影响的范围和内容都各有区别,由此就构成了城市风貌不同的维度,是判断城市风貌好坏的“基本因素”。这里将城市风貌认知维度划分为主体、客体两个方面。具体解释为承载城市风貌的物质空间自身认知维度和以城市聚居者为主的客体对于物质空间的感知维度。

主体维度认知是从城市的整体性出发,从城市整体视角观察、分析城市风貌。它研究的是城市本身是否拥有风貌资源,有什么样的风貌资源的问题,要求具有宏观性和逻辑性。而客体认知维度是从城市的局部认知入手,通过城市中具有突出特色的部分的分析解读,确定其在城市整体风貌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的是这些特色风貌资源看起来怎么样的问题。通过人的认知视角,感知城市的物质空间形象。

2.3城市风貌认知系统

我们可以分两个层次建构城市风貌认知系统,一个层面是把城市风貌作为一种客观实体与空间形态来判断,从整体构成角度来分析城市风貌的组织规律;另一层面,以人的认知与判读为基础,体验城市风貌的空间特征与文化意义。通过主体维度认知城市的整体风貌与方向,通过客体维度了解城市局部特色风貌的构成与层次,最终才能使得城市风貌的整体秩序和重点特色被有效的识别感知,进而进行主次有序、详略有质的规划与控制。通过这些问题使得城市风貌的识别性有效提升,使城市环境(主体)同人(客体)的需求达到“同一”。

3.城市风貌规划方法研究

风貌规划的编制内容涉及到影响城镇风貌的所有因素,包括历史、文化、审美、自然、景观的等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如何通过一项规划设计成果把握好这些要素之间的复杂关系,做到既系统又突出重点,使规划成果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是风貌规划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要研究风貌规划编制的内容,首先要弄清楚哪些是风貌规划的目标是什么;风貌规划控制内容,这也是到貌规划和建设管理中最关键的部分;最后应该知道如何将对风貌要素的把控,转化为便于管理的风貌规划的实施管理。风貌规划的核心内容则包括以上三个部分。

3.1风貌规划目标

(1)城市功能发展目标――高效的城市功能构成

城市风貌规划要在对城市功能研究和进一步疏导的基础上,对城市物质空间环境做出控制引导,创造、适应和满足城市对内对外各项活动的空间环境基底。首要目标是城市竞争力和吸引力的提升,推动地区产业升级和服务业发展。在城市功能发展中,分析认知大众生活软质的文化风俗特征和活动方式的硬质特征,在规划中从中提取功能发展的关键点,满足当代城市中不同人群的生产生活需求。

(2)城市环境发展目标――和谐的城市空间组织

目标在于构建良好的城市环境带动城市土地价值,带动城市建设。在城市环境发展中,分析城市整体环境中的自然基质以及硬质的建设空间的特征,在规划中综合其所处的生态环境的生长性特征,避免城市空间漫无目的,无序的自我扩张。通过自然要素的整合,城市色彩、开放空间、景观视廊、建筑要素等的控制,为城市营造出优美的视觉空间形象。

(3)城市特色发展目标――鲜明的城市形象特色

具体指地区文化特色的发扬、继承和演进,使得城市特征显著。风貌规划旨在详尽的调研基础上,通过具体分析和整合城市资源,将城市的自然特色、发展动力、历史文脉以及人文精神等要素内化到风貌规划体系中,形成别具特色的规划系统。

3.2风貌规划体系构建

(1)城市风貌整体定位

通过城市风貌特色的含义与构成要素的分析,可以使人们清楚地从城市总体地层面认识一个城市总体的特征。对于基于对嘉峪关市现状风貌的系统研究,得出嘉峪关雄关文化、工业文化主导,多元文化交汇的文化特色;祁连雪山围绕,讨赖河水穿越的自然特色;以及对外旅游吸引力强,对内和谐宜居的社会生活特色。

(2)明确城市风貌结构

明确嘉峪关市的风貌结构,一方面有利于明确风貌建设的任务和内容,另一方面有助于有效地协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便于物质空间风貌的塑造和实施。综合现状分析,确定嘉峪关市的风貌结构骨架。

(3)城市风貌系统构建

在城市风貌系统的研究中,通过城市风貌核、风貌轴、风貌片区的划定,形成风貌控制的重点区域,进行重点控制。以此反映城市历史极其独具魅力之处,并为人所感知、理解;体现城市特色形象及面貌,反映居民独特的精神生活和人文内涵。

3.3城市风貌实施引导

根据嘉峪关城市风貌结构中风貌核、风貌轴、风貌片区的规划分级,结合地段本身属性,形成重点控制地段、一般控制地段、风貌协调地段,从而展开嘉峪关市中心城区风貌控制工作,最终达到对于嘉峪关城市风貌的有效管制。

重点控制地段建设目标:反映城市历史极其独具魅力之处,并为人所感知、理解。体现城市特色形象及面貌,反映居民独特的精神生活和人文内涵。

一般控制地段建设目标:能提供正常生活的休闲精神娱乐场所,并创造符合当地人文风格和特色的城市空间。

风貌协调地段建设目标:顺应城市形象,创造丰富多彩的城市格局。

根据以上的原则与目标,针对嘉峪关市中心城区重点的城市地段进行导则指引控制,而在一般控制地段及风貌协调地段不做具体的控制引导,结合具体的项目设计在不违背风貌控制要素的基础上进行设计。

4.嘉峪关城市风貌规划实践

4.1嘉峪关市风貌概况

嘉峪关市现代化气息比较浓厚,城市功能完备,市区环境优雅,街道宽敞整洁。商业、旅游、金融等设施功能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另外嘉峪关市旅游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全国唯一的长城文化与丝路文化交汇的城市。嘉峪关风貌现状问题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化体现方面:城市整体文化氛围不够浓郁,文化风貌的塑造主要依托于历史遗存,以古迹光观游览为主,文化倡导较单一,不符合多元文化并存的综合性城市的精神内涵。另外关城的文化辐射效应尚未发挥,没有形成与城市的互动与共赢。

(2)生态影响方面:嘉峪关市属于典型的干旱区绿洲城市。因而城市生态系统对外具有高度依赖性,以及由于城市各方因素的变动导致城市景观的快速演变性。基于嘉峪关市在戈壁荒漠的基质背景中表现出的异质性与低阻抗性,其整体生态构架尚未完全形成,人工环境与自然要素的结合有待改进。另外讨赖河尚未充分发挥对周边区域的空间干预与环境效应,生态价值未得到充分彰显。

(3)城市空间方面:城市标志空间的代表性不突出,城市天际线缺乏与周围山景的整体考虑。另外城市高品质消费空间稍显不足,城市中尚未形成功能复合、品质较高的购物环境。

(4)建筑风貌方面:建筑风格各异,地域性特征不显著,色彩较为混乱。城市环境设施形式各异,缺乏主题性的引导与控制。

4.2嘉峪关城市风貌体系构建

(1)风貌特色提炼

总体定位――嘉峪关市是一个文化特色浓郁的人文城市,生态环境优美的旅游休闲城市,也是居住环境优越的宜居城市。在未来,嘉峪关市应凭借与酒泉便捷的交通联系,以“山―水―关―城”一体的空间特色为吸引点,以良好的生态背景为支撑重点打造成为:

雄关天下、丝绸之路文化之都,

戈壁明珠、生态宜居滨水之城。

(2)整体风貌结构

综合嘉峪关市现状风貌内涵挖掘与问题整理,基于嘉峪关市的整体风貌定位,最终得出嘉峪关市整体风貌结构,即为

一轴贯城,两脉通远,三带构形

两翼策动,三核聚心,多点辉映

“一轴”――城市发展轴。沿新华路串联老城、新城和未来新区,展现城市发展文脉,并与嘉酒对接,主要是指向城市未来发展方向。

“两脉”――高速沿线城市生态绿化脉以及讨赖河滨水景观脉。

“三带”――沿兰新路展开的商业活力带;沿迎宾路展开的旅游展示带;沿新建高铁站点展开的新区形象带。

“两翼”――位于城市发展轴西侧的嘉峪关长城和东侧的酒泉钢铁厂,这两翼即是嘉峪关的发展腾飞之翼。

“三核”――传统商业心,公共生活心,新区政务心。

“多点”――酒钢职工乐园、森林公园、迎宾湖公园、东湖公园、讨赖河公园、明珠公园、南湖公园等多处绿化景观核心点。

(3)分级风貌控制

城市风貌核在城市风貌系统的研究中是具有鲜明特色的城市节点与标志物的集合,是集中展现城市风貌特色的核心空间,也是嘉峪关风貌骨架上的标志性空间。规划中以城市空间特性、文化特性、自然要素为基础,设计老城商业核心、公共生活核心、新城政务核心作为一级风貌核,作为片区功能组织的核心带动区,进行重点建设与控制;将门户类、景观类风貌节点作为二级风貌核,并贯穿于风貌骨架之中,进行风貌控制,结合一级风貌核形成多类型、多层级的节点系统。

风貌轴线是城市风貌空间特色形成的不可

或缺的形式。基于嘉峪关城市道路、河流构成特点,围绕城市公共活动密集、文化潜力突出、生活氛围浓郁的线性空间,形成一轴、两脉、三带的城市风貌骨架。规划中以城市发展轴、讨赖河滨水蓝轴、高速生态绿轴作为一级风貌轴,作为城市发展的核心带动区,进行重点建设与控制;将三条主要街道空间作为二级风貌轴,进行风貌控制。

风貌区是现代城市风貌载体的最基本的城市物质基础,它们往往能整体的反映一种统一的文化内涵或精神取向。基于这种理论我们对嘉峪关进行特色定位与特征分区,提出各个分区的主要风貌定位,从而形成依托各分区特点的风貌分区。依据统一的文化内涵、相同的精神取向以及协调的建筑形态三个基本的标准,我们将上述风貌区分为三个等级。依据风貌区定位和风貌等级,形成不同片区的风貌控制。

一级风貌区:反应城市历史、城市独具魅力之处,体现城市整体形象及面貌,反应居民独特的精神生活和人文内涵。建设目标为展现新型工业城市的现代风貌特色和以雄关文化为载体的历史文化特色风貌区,以及以生态宜居特色为载体的讨赖河周边滨水风貌区。

二级风貌区:能提供正常生活的休闲精神娱乐场所,并创造符合当地人文风格和特色。建设目标为体现现代都市特色的公共活动特色风貌区,以及具有协调风格和建筑形态的现代风貌居住区。

三级风貌区:顺应城市形象,创造丰富多彩的城市格局。建设目标为使各类型具有统一风貌的现代居住片区。

5.结语

城市风貌作为一种稀缺性资源,其重要性开始受到各方面的关注。由于城市风貌规划还处在起步阶段,风貌规划编制的模式尚未成型,本文仅从风貌规划的概念、方法、内容等方面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讨,并以嘉峪关城市风貌规划为例做了简要介绍,其中的一些经验不妨为广大风貌规划工作者所共同学习、借鉴。

[参考文献]

[1]蔡晓峰.城市风貌解析与控制[D],同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城市风貌设计导则篇4

关键词:总体规划城市设计城市风貌

中图分类号:tU98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城镇化速度不断加快,城市空间迅速扩张,城市中出现了大量的自然生态空间被城市建设空间所吞噬、城市开放空间破碎、城市面貌缺乏自身特色等问题。一些城市主相继开始了一些总体城市设计的研究,研究针对的内容一般以城市的风貌特色、景观组织、空间构架等为主。

1.总规阶段城市设计研究的内容

城市设计在与城市规划各阶段相对应时应有不同的设计内容,总体规划阶段的城市设计,通常称为总体城市设计。总体城市设计要从城市总体层次对城市的结构形态、城市肌理、竖向轮廓、视线走廊、开放空间、门户空间、重要界面、生态绿化等城市形态环境系统的要素进行宏观构筑。同时还要对各类功能区环境如居住区、工业区、中心商务区等进行专项塑造,以形成整体协调基础上的适应不同功能性格的环境特色。另外,还要对建筑的风格、色彩以及环境小品设施等各类环境要素提出总体控制原则。

2.城市设计在总体规划中应用的理论与实践

国外众多的规划理论中,对于宏观大尺度城市层面的城市设计研究实践最为典型并具有较大影响的是凯文.林奇。但该理论较多关注城市物质空间,将其运用于总体城市设计实践中需要对于自然生态环境、城市文脉、游憩系统等进行补充研究。国内城市总体规划研究阶段的城市设计一般都是城市的风貌特色、景观组织、空间构架等为主。

3总规阶段城市设计的内容框架

总体城市设计越来越受到关注,近年来国内外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即从城市整体出发,系统地对城市风貌、城市特色、城市空间、景观、游憩等各方面进行组织、设计。针对不同侧重点的总体城市设计,其重点也不尽相同。总体规划阶段的城市设计主要涉及以下几个内容:

3.1城市风貌特色

城市特色的发掘、提炼和发展是城市设计的重要任务,结合城市风貌特色资源、城市性质、城市自然风貌和社会环境特点,对城市基本特色进行提炼和概括,进行特色分区,是城市特色设计的主要内容。

3.2城市景观

(1)城市形态:城市形态是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态,是根据自然环境及历史发展的文化积淀,结合城市功能发展需要,经过形式艺术处理而造就的生动效果。

(2)城市竖向特征与城市天际线:城市自然环境的竖向特征往往是是反映城市总体形象的重要方面。结合起伏变化的地形条件考虑城市的空间布局、建筑开发、建筑高度控制、景观轴线和视线组织等方面的发展控制对策和引导措施。

(3)建筑高度分布:建筑的高度分布是城市整体景观效果的决定素,城市中高度的分布应该结合城市的背景轮廓线、地形地貌、中心区的选择、地标性建筑选址等各种综合决定。

3.3城市景观分区

对城市景观进行分区,有利于对城市空间、景观的控制。针对城市功能分区比较明的城市,以城市功能分区来进行城市景观的分区。有利于对各分区的空间及景观特质做出明确的规定及引导,如划分为居住区、中心商务区、传统商业区、历史文化保护区、休闲娱乐区、工业区、特色产业区、自然生态保护区等等。

3.4视觉系统

视觉是人们感受城市的主要途径,在城市层级应建立相应的视点、景点及视线。视点的建立就是要建立供人们驻足观赏的空间,相对于城市层级,指的是那些能观看城市级景观的广场、绿地;景点是视觉感受的对象;视线是建立在城市级反映为“视线通廊”,它给出一种在空间范围上的规定,保证视线能够通过,建立视点和景点之间的联系,视线走廊可以是城的开敞空间,也可以通过对建筑物构筑物的位置、高度、宽度及布局方式的限定来实现,使人与城市景观之间得到必要的视觉沟通。

3.5城市开敞空间

城市设计研究的重点是城市的空间,从城市的物质形态来说,城市包括了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实体(各种建、构筑物)及实体之间的开放的空间,我们把这部分开放的空间成为城市开敞空间,它包括了城市的街道、广场、公园绿地以及自然或人工的、自然的河湖水面。

4实例——以舒城县中心城区为例

4.1挖掘城市风貌特色

舒城因水而兴。城市系统与整体形态都与水有一定的关系。城市生态山水系统自然环境是城市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不同的自然条件影响决定了城市的功能组织、发展潜力、外部景观等。舒城以水为特色的自然生态基底是城市整体风貌塑造的基础,丰富的水网是舒城独特的城市财富。

4.1城市景观风貌的塑造

舒城城市总体风貌塑造的首要任务,是恢复生态体系的完整构架,构建清晰的城市自然关系。舒城城区风貌呈现明显的二元特征。市区范围内众多街坊存在低密度低层的乡村景观和沿街一层皮城市景观的混合形态。城市风貌与半城市化风貌斑驳破碎,呈现模糊而缺乏秩序感的现代城市风貌。从风貌角度观察,在舒城城区范围内应加强旧城更新改造,新开发区域统一安排用地,避免将村庄、半城市化地区变成将来的历史遗留问题。

4.2城市风貌分区

风貌分区划分的作用是充分发掘各分区的内涵特质,依据功能、位置或风貌特征的不同,将城市建设区划分为不同的景观分区。

(1)老城风貌区:多元混合的滨河老城,不同时期的建设风貌并存,保持老城的历史文脉,突出老城的多元混合特性和滨水特性。

(2)舒东新区核心风貌区:体现舒城现代城市特征的区域,高层办公、酒店、商场、商住混合建筑集中布局的区域,商务商业气氛浓厚,建设成为城市新中心。

(3)西部组团核心风貌区:城市公益设施集中区域,政务办公、文化设施、体育场馆等,通过轴线组织,大型带形开放空间的设计,形成庄重正气、大气开放的总体风貌。

(4)舒东新区、西部组团、工业园区内一般社区风貌区:亲水近绿的城市社区城市居住主要区域,通过亲水近绿的环境打造,建设成为宜人、公园在城市中的居住社区。

(5)南溪组团风貌区:静谧绿色的生态新区,舒城将来发展的战略区域,建设成为一个公园中的居住社区。

(6)城市产业风貌区:绿色集约的企业基地,将工业园区打造成高校的企业生产基地。

(7)其他重点地区的主题:南溪河风貌带,结合南溪河曲折多变的岸线,建设滨水绿色廊道,引入文化要素,形成文化、休闲为特色的城市公共游憩空间,也是体现和传承舒城历史水岸生活的重要区域。

4.3视觉系统的构建

根据不同的用地性质和自然环境因素将景观轴线分为:商业类轴线,交通类轴线,景观类轴线。视觉点主要有商业节点,休闲节点和门户节点。形成三带一换多点的视觉系统。

以桃溪路、梅河路构筑舒城主题风貌带,沿线组织城市主要公共建筑,如行政中心、宾馆、酒店、商业等设施,作为舒城东西向的人文景观集中地带;龙津大道风貌带,沿龙津大道连接多个风貌分区和节点;南溪河风貌带,以南溪河水体为核心形成的滨河风貌带,是一条以自然生态景观为特质的,满足舒城居民日常休闲、游憩的景观风貌带。

一环:龙眠路-南溪河-华盖路-桃溪路构成的核心风貌环,该环是舒城城市风貌的集中体现区。其中构成风貌环南北边界的南溪河、桃溪路也是属于舒城三条风貌带的组成部分。

多点:位于风貌环上的风貌核心节点(万佛路以西的行政商业节点、滨水体育休闲节点,鼓楼街沿线的商业风貌节点、滨水商业文化休闲节点,龙眠路沿线的商业商务风貌节点、滨水休闲游憩风貌节点)和门户节点(龙津大道、六舒三公路、春秋路分别入城的5个门户节点)。

4.4建筑高度控制

任何成片、成组的建筑群体,都必须在规划控制局部最高的高度下形成高低、大小、进退的变化。规划舒城县中心城区形成两个高度开发区,标志性建筑高度适当引导,不作具体控制:

高强度开发引导区:舒东新区、桃溪路-梅河路发展轴沿线、龙津大道发展轴沿线采用高强度开发,建筑以高层和大尺度建筑为主。一般建筑的建筑高度不超过100米。

中强度开发引导区:其他区域内开发采取中强度开发,一般建筑高度一般不超过50米。

标志建筑:在西部组团核心风貌区、南溪组团风貌区、舒东新区核心风貌区分别建设三个标志性建筑,其中舒东新区建设城市最高建筑,商务商业类,高度不受限制;西部组团核心风貌区建设西部标志建筑,政务中心,大体量建筑为主,不过分追求高度;南溪组团风貌区建设南部标志建筑,商务商业类,高度不受限制。

参考文献:

[1]扈万泰.城市设计运行机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1

[2]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1

[3]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六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舒城县城市总体风貌专题研究.2010.

城市风貌设计导则篇5

此外,2010年海南省财政安排10亿专项资金,推进国际旅游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10亿专项资金主要用于筹建旅游发展控股公司,构建旅游基础设施投融资平台;支持洋浦航运物流中心和儋州西部中心城市建设;支持科学编制国际旅游岛总体规划;支持实施旅客购物免退税政策所需信息系统等软硬件设施建设;支持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口岸监控管理水平。同时,2010年还增加安排旅游宣传营销、房地产、农产品等“三大”促销经费,重点保证旅游促销、首届博鳌国际旅游论坛、世博会参展以及“欢乐节”等节庆活动的成功举办。

“公厕”成“一把手”工程,海南2010投18亿“打扫卫生”

国际旅游岛须是卫生岛。2001年1月8日,海南省委办公厅和省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将2010年确定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环境综合整治年”,并出台了环境卫生整治、旅游市场环境综合整治、治安环境综合整治3方面实施细则。省委书记卫留成表示,要把整治工作列入干部考核,并实行“一票否决”。国际旅游岛建设环境综合整治一年,旅游市场、社会治安、卫生环境明显改善。据2010年12月14日召开的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环境综合整治会议透露,2010年全省共投入卫生环境整治资金18亿元,用于市政道路设施的建设维护、公共厕所建设、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等。

2010年3月,卫留成一句“‘方便’问题,可不是小问题”,正式启动了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公厕工程”。政府高层专题研究公共厕所建设规划,将公共厕所和旅游厕所的建设和管理,提高到“一个地区的文明水平、文明程度”的高度,是事关国际旅游岛建设、事关海南形象的重要工作。海南将公共厕所建设列为国际旅游岛开局之年的六大重点工程之一,作为“第一把手”工程大力推进,计划用3年时间,投资2亿多元建设1587座公厕。其中2010年全省规划建设总量为648座。2010年12月21日,海南省政府出台《海南省公共厕所建设财政奖励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奖励和鼓励各市县新建公共厕所,计划每座新建公厕奖励3万元至5万元。奖励原则为:多完成多奖励,少完成少奖励,鼓励快建、多建并早日投入使用。其中100%完工的项目,每座奖励3万元至5万元;主体工程完工的项目,每座奖励2万元至3万元;已完成前期工作并已开工的项目,每座奖励1万元至2万元;各市县申请奖励时必须提供新建公厕的布局图,以及新建公厕的实景照片和平面布置图。截至12月1日,海南全省竣工项目520座,在建项目128座。三亚、陵水等部分市县已经超额完成公厕建设任务。

在垃圾处理方面,截至12月1日,全省21个垃圾处理设施项目中,已有19个项目完工并投入试运行,2个项目在建。全省新增无害化处理设施能力2089吨/日,日无害化处理垃圾2800吨,全省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0%以上。

打造国际旅游岛先行试验区:探索试验5方面,建11个高端产业板块

2010年8月29日,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领导小组开会审议了《海南国际旅游岛先行试验区策划方案》。根据该方案,已经初步选定在琼海龙湾建设国际旅游岛先行试验区。试验区设党工委和管理委员会,代行海南省委省政府授予的行政职能,享有省级政府的相关行政审批权。

2011年底前完成规划全面动工

2010年10月29日召开的海南省文化改革发展会议,正式提出了“一区三带九重点”的文化产业格局,其中的“一区”,指的就是国际旅游岛先行试验区。试验区选址琼海龙湾,规划用地38平方公里。此处将作为海南省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突破口和示范区,重点围绕特殊政策试验、开发模式试验、体制机制创新试验、产品创新试验、投融资模式创新试验等五个方面先行先试,建设成规模大、开放度高、国际一流的部级重点文化产业园区,成为对国际旅游岛建设具有龙头带动示范作用的集聚区。根据计划,2010年将制订出先行试验区的组织框架,明确体制机制。到2011年底,先行试验区完成规划设计,全面动工。

目前,海南省国际旅游岛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已正式注册成立,公司注册资本40亿元人民币,是承担海南国际旅游岛先行试验区开发建设主体的省级国有控股投融资平台。国际旅游岛先行试验区主要包括政策试验产业、旅游文化娱乐产业、基础性和功能性产业三大类别,涵盖11个高端产业板块,前期调研准备工作现已全面铺开。

科学规划:风貌规划将强制列入各类规划

风貌特征是一个城市的门户与脸面。2010年12月22日,由海南省住建厅主持、雅克设计有限公司编制的《海南国际旅游岛风貌规(导则)》通过专家评审。《导则》把国际旅游岛的风貌形象定位为:阳光海岛。《导则》从海南岛风貌结构的三大风貌圈(滨海圈、台地圈、山地圈)、七大风貌区(城市、乡镇、村落、景区、旅游度假区、产业园区、郊野风貌)、五大风貌带、四大风貌核(海岸、河流、交通、绿道、旅游风貌带导控)、三大风貌要素(自然、人工、人文)等五个风貌尺度为基点,解读风貌资源,诠释风貌内涵,编制风貌导控,对各个市县乡镇风貌规划及其它城市规划设计工作具有较高的指导性。《导则》的定位从“热带城乡”向“国际旅游岛”转变;导则的重点从“城乡规划”向“风貌规划”转变。编制以“国际旅游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重点突出国际性、开放性、地域性、稀缺性、特色性和文化性。海南国际旅游岛的风貌资源特征可用八句话概括,即碧海蓝天沙滩、青山绿水阳光,生态雨林温泉、椰风海韵帆影,胶林田园牧歌、黎苗民族风情,地域骑楼文化、滨海城市景观。而海南核心风貌则是:热带岛屿、生态环境、黎苗风情、纯朴民风、特区精神。

海南省住建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在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下,《导则》的意义主要在于突出国际旅游岛的个性特征及其风貌,突出产业化发展的道路,提升国际旅游岛的品质。它和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包括建筑设计、生态景观设计、园林小品设计密不可分。风貌规划今后要作为其它规划编制的一个强制性内容,与项目同时设计、同时建设、同时使用。

立法保障国际旅游岛建设:拟用6年完成56项立法

海南省充分运用特区立法权,努力构建具有海南特色的经济结构和更具活力的体制机制,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提供法制保障和支撑。目前,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专项立法计划已经海南省委批准。此次专项立法项目分为综合、产业发展、民生保障、环境建设四大类,涉及六大方面,提出的立法项目共有56项,拟用6年时间完成。

2010年11月24日,海南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分组审议了《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条例(草案)》。《草案》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开放开发西沙旅游,引导有序发展无居民岛屿旅游。另外,要支持发展大型购物商场、专业商品市场、品牌折扣店,完善旅游购物服务体系,建设和经营好免税店,逐步将海南建成国际购物中心。

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重要进展:《海南省游艇管理试行办法》实施,有15项突破

游艇管理在我国尚属新生事物,目前国家尚没有完备的法律、法规。2010年11月23日,《海南省游艇管理试行办法》正式实施,这是海南省对游艇进行规范管理的首份法规性文件。该《办法》在15项游艇管理政策上实现突破,对促进海南省游艇业快速发展、发展娱乐休闲旅游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这也是海南旅游业走向国际化的重要一步,是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一个重要进展。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显现巨大政策效应

2010年是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开局之年,国家支持海南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正在落实和实施中。2010年12月22日,海南省委书记卫留成在海南省委五届九次会议工作报告上称,目前,国际旅游岛建设已显现出巨大的政策效应和影响力,推动海南步入发展的快车道。2010年预计海南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1300亿元人民币,是“十五”期间五年的总和。

2010年海南经济呈现强劲增长态势。前三季度全省地方生产总值逾1500亿元,同比增长17.6%,增速创该省1994年以来的新高。

在经济总量提高的同时,海南经济发展的质量明显提升。2010年,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首次上升为第一位。海南东部的海棠湾、清水湾等旅游项目进展顺利,西部的棋子湾、龙沐湾等项目相继开工。文昌航天主题公园开工建设,陵水海洋主题公园、海口电影主题公园等在筹建。

海南信息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崛起成为该省经济发展的新特点。东软、汉能、灵狮、惠普等海内外知名企业先后落户海南;生态软件园、三亚创意产业园等高新技术园区发展态势良好;中航特玻、英利太阳能电池、生物柴油等项目竣工投产。

城市风貌设计导则篇6

(一)坚持城乡统筹和“四性”原则,灾后农村住房重建促进了农村居住区建设跨越式发展。

全市灾后农村住房重建共136644户,核实和分解灾后城乡住房重建目标任务,强化了目标管理和督查工作;抓好灾后重建的各项培训,并与市委组织部一起,完成了对重灾乡镇的领导干部和重建从业人员的培训。调查测算并拟定对不贷款自建农户予以一次性奖励补助的意见,完成了对不贷款自建农户的一次性奖励补助审核工作。制定了灾后城乡住房重建项目竣工验收的意见,拟定并建立了全市灾后城乡住房重建项目工程质量投诉处理机制。组织全市灾后城乡住房重建会战,开展以“五比”为内容的重建竞赛活动(比开工建设、比质量安全、比施工进度、比公建配套、比竣工验收),发挥参战单位的积极性,又好又快的完成重建任务。各地村镇建设管理机构深入现场督查和指导,协调解决出现的相关问题,推进重建工作。

截止年底,农村住房重建除、、,其他区(市)县全面完成并已入住,全市共建成134762户,占总量的98.62%;已入住103153户,占总量75.49%。其中统规统建和统规自建的各种规模安置点640多个,均按“四性”要求编制规划,按规划建设,共97000多户受灾农户(约30万人),实现了多种形式集中居住。并突出抓6条风貌景观轴线上22个乡镇住房重建,结合林盘保护整治利用和农村环境风貌整治试点进行多样性示范,共121个示范点、2万多户农房,有效地解决了过去农村建房居住与产业的“两张皮”问题,摒弃了形态单一的“火柴盒”、打破了风貌呆板的“军营式”、消除了沿路建设的“夹皮沟”。

(二)化危为机克服困难,重点镇建设取得超常发展。

对市域重点镇总体布局进行调整优化后,全市共34个重点镇,今年抓住扩大内需的积极金融政策机遇,引导发展城乡产业和增加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重点镇建设取得了较好成效。

1、大力推进产业发展,社会经济稳步增长。34个重点镇克服地震和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因素,积极推进产业发展,全年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168亿元,同比增长33.7%,其中产业项目投资共计82亿元;全年主导产业营业收入共计398.4亿元,同比增长21.7%,有12个镇突破10亿元;三次产业增加值共计140亿元,工商各税收入共计18.5亿元,同比增长36%,有7个镇工商各税收完成过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共计1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为5973元,有些镇已达9000多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为9873元,有些镇已达12000多元。

2、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城镇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34个镇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34亿元,同比增长41.6%,其中城镇建设总投资123亿元,建成区面积共计为113平方公里,比去年增加21平方公里;城镇污水处理率平均为63%,人均硬化道路面积达到了9.5平方米。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各镇均达到了100%。城镇绿地率平均为30%,城镇自来水普及率平均为62%,自来水日供水能力共计22万吨。

(三)调整运作模式,持续推进新居工程和新型社区建设。

年,市政府提出优化布局方案,适时调整中心城区新居工程建设模式,抓好农民集中居住区产权办理和配套完善工作。中心城区新居工程继续推进,累计开工28个项目686.83万平方米,累计竣工330.29万平方米,已入住18460人;中心城区新型社区累计开工10个项目,竣工95.68万平方米,入住5573人。目前,已建成或部分建成的14个新居工程项目已完成了房屋产权初始登记,部分项目已开始分户产权办理工作;3个已建成入住的新型社区正进行产权办理工作。郊区市县和重点镇新居工程,已开工205万平方米,竣工156万平方米,入住3.5万人。

(四)统筹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开展场镇改造和林盘整治试点。

1、围绕六条风貌轴线,推进省级村庄人居环境整治。为促进重灾区实现科学重建和长远发展,以灾后农村住房重建六条风貌轴线的环境风貌整治为重点,把住房重建与农村环境风貌综合整治相结合,加大对六条风貌轴线上重建聚居点和环境风貌整治点的指导、服务和督促,对沿途重要节点的整改设计方案,现场组织专家审定。根据新农村建设的实际,制定《省级新农村村庄人居环境治理指导标准(试行)》,规范村庄整治。50个省级新农村村庄人居环境治理试点村,完成总投资70600万元,其中农房建设投资37069万元,完成村庄道路217.1公里整改、给排水管(渠)206.9公里;设置垃圾收集房(池)662个;建设公共服务设施58868平方米;“四清(清垃圾、清污水、清杂物、清污泥)、四改(改水、改厕、改厨、改圈)”受益农户18140户;实施风貌改造农户2404户,全面完成50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任务。

2、结合灾后重建,积极开展川西林盘整治建设试点。在重灾区充分利用川西林盘资源,落实灾后住房重建“四性”原则,以重灾区为主结合林盘整治利用实施农村住房建设,全市共启动170个林盘整治建设试点,累计完成投资3.3亿元,取得初步成效,有100多个试点林盘整治已完工,其中重灾区结合林盘整治利用实施灾后城农村住房重建,完成99个。林盘整治建设试点,创新和积累了多渠道多形式整治利用的经验。重灾区以“拆小院并大院”的方式依托林盘新建永久性住房,既节约土地,并引导农民在熟悉的环境中相对集中建设环境美好功能齐全的新家园。

3、大力开展一般场镇改造试点,提升小城镇形象。在重点镇快速发展的形势下,为改变一般小城镇的落后面貌,各地陆续开展一般小城镇改造。年,市政府在全市确定33个乡镇和金堂、郫县全县开展一般场镇改造试点。在市级资金支持带动下,各郊区(市)县共完成投资8.2亿元,在83个场镇共实施了200多个场镇改造项目,部分场镇已改变旧面貌。

4、完善农民集中居住服务功能,补充已建成集中居住区配套设施建设。针对前几年拆迁安置小区、农村集中居住区配套标准偏低,社区服务功能不适新农村社区发展需要的问题,年市、县二级设立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专项资金,补充建设配套设施。全年,14个区(市)县总投资7.1亿元,590个已建成入住农村集中居住区的整改,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完成率95.9%,公共设施配套完成率为88.3%,集中居住区失地农民就业率为96%,明显改善了已入住农民集中居住服务功能。

城市风貌设计导则篇7

城市建成区中的旧城和历史街区曾经拥有过繁荣,有的核心街区曾经作为代表城市形象的标志地区,而这些街区在当今城市空间规模快速发展和功能要素丰富综合过程中,逐渐丧失了原有的活力。究其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历史街区作为物质载体有使用寿命,二是历史街区作为空间场所无法承载当今城市功能要素和人们行为活动的发展需求。而换一个角度审视,历史街区又拥有重要的文化价值,承载着城市在历史中的演进轨迹和发展脉络。

再生发展面对城市中历史街区的物质环境和文化价值状况通过对衰落的物质环境进行实体性更新,对丧失活力的功能环境进行再生性改造或置换,对历史文化价值进行顺应城市发展趋势的延续和拓展。作为城市有机组成部分的历史街区,通过保护整治而实现的再生发展进一步体现在其作为空间场所对当今人们行为方式的适应方面。

1 空间物质环境

前门地区是北京城市中轴线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南中轴的独特空间位置使其成为北京市历史文化保护区中的核心片区。当今的城市建设已经对前门地区进行了交通系统的改造,城市中轴线的东西两侧分别开辟了前门东侧路和煤市街,将前门地区划分为三个部分。前门东侧路以东地区为前门地区三个组成部分之一,其用地规模为58.6ha,四至为北起前门东大街,南至茶食街,西起前门东侧路,东至新革路。

前门东侧路以东地区在空间环境和物质实体上,具有典型的北京旧城环境特征。在北京城市发展演变过程中,由于本地区没有跟上城市建设和功能更新的步伐,导致了空间物质环境上的衰落。空间物质环境的衰败同样也影响到人们的行为活动,商业活动缩减以及低层次运行方式,使得本地区逐渐丧失了原有的商业活力,居住空间环境的衰败也使得原有的生活行为活力逐渐消失,存在着居住人口老龄化和行为单一化的现象。

为达到本地区再生发展的目标,对空间物质环境进行更新整治既是必须的也是基础的在前门东侧路以东地区保护整治规划中,梳理整治空间物质环境,改造实体形态,置换内部功能等,成为保护更新规划中更新部分的主体内容。

2 历史文化渊源与价值

在整体肌理方面,本地区顺应由西北向东南倾斜的地势以及三里河河道的走向,形成了弧形街巷和斜向、南北走向胡同的肌理形态。在单体建筑形态方面,平民化的居住空间和市井商业。造就了以草厂三条至十条和长巷二条至九条为代表的东西向布置、小巧的四合院群落。在街区空间形态方面,传统的砖木结构建筑与清末民初殖民地时期西式风格的砖石建筑相互参差,展现中西建筑风貌并存和装饰艺术精致多彩的魅力,也体现出老北京建筑文化发展脉络和兴衰变迁的历程。

挖掘本地区的历史文化价值并加以拓展,使其成为可依托的核心资源是街区再生发展的目标。分类整理历史文化信息信的物质载体。甄别其历史文化价值、建立保护的措施等,成为保护更新规划中保护部分的主体内容。

保护更新途径的架构组成

保护更新途径的建立以建设目标为指向,其架构组成也与所达成的建设目标紧密连贯。就前门东侧路以东地区的保护更新规划而言,面对本地区独特的历史与文化价值和衰落的物质环境现状,首先要明确的就是对象。即保护什么和更新什么,其次要明确的是措施,即怎么保护和怎么更新再次要明确的是落实,即保护和更新措施如何操作。

在本地区保护整治规划中对保护更新途径的探寻顺应以上三个层次展开,并进而形成了保护更新途径的架构组成。

组成一:进行本地区满覆盖调查,建立起以院落为基本单元,以胡同为串联线路,以地块为集合面域的建筑实体历史信息档案。以图表与图则相结合的登录统计方式构建起本底资料,并以地区本底资料的归类统计数据为基础对现状进行判断与甄别。

组成二:在判断与甄别所形成的结论基础上,明确保护更新的具体对象与措施方法,即以文保单位、文物普查单位和保护院落为保护对象,建立起本地区的保护控制点,在保护地区成因肌理的格局下梳理街巷,更新改造衰败的院落和置换功能。

组成三,以保护整治规划所形成的保护与更新措施系列为基础,引入控制性详细规划就地区更新改造的部分建立起控制性指标体系以地块的刚性控制指标明确更新改造在量上的制约条件,并据此建立规划管理和操作实施的平台,以保障保护整治规划目标的达成。

1 本底资料的建立

鉴于前门东侧路以东地区的成因特征、功能性质和现实状况,以院落为基本单元以地块一胡同院落作为本底资料的构建层次进行本地区的满覆盖调查。并以15个方面的基础数据,作为地区内调查的基本内容建立起分类统计档案。

以地区本底资料为依据,在历史文化资源,街巷肌理、建筑风貌,建筑质量等方面进行价值量,完整性、特征性的比较评价从而甄别出保护更新的具体对象,类型特征以及空间分布,为在其后的保护整治规划中选择适宜的更新改造措施提供了依据和实施的对象。

通过对覆盖整个地区的本底资料的分析研究,明确了区位环境、传统商业、地方文化、旅游价值等方面的地区发展优势,并据此进行地区内部和跨地区的外部比较判断,为其后的保护整治规划提供方式上和程度上的选择依据。

2 保护与更新规划

根据本底资料明确街区保护整治的价值所在由此明确了保护整治规划的功能定位:以历史文化为主题的传统文化,商业,旅游及居住相结合的城市历史文化区。明确了保护整治规划的理念取向,即面向街区再生发展的目标,在更新中进行保护,将街区的建设融入当代北京城市的发展格局之中。

在保护整治规划中,对不同的分区选择有差别的措施。在重点保护区内以保护为主导,侧重就甄别出的院落具体落实保护措施,并以其为风貌形态的控制点梳理街巷肌理;在建设控制区内保护与更新并重,侧重对更新地块和院落在建设量与功能构成上的控制,在保护和延续街巷走向与格局的前提下,以街区功能定位为依据进行更新改造,在风貌协调区内以更新为主导,侧重在对更新地块和院落在形态尺度上的引导,侧重地块内部的功能置换引导以及与城市功能的衔接,在形态尺度协调和过渡的取向下进行更新建设,总之,针对不同的分区确定有差别的保护更新措施,形成主导取向层级关系清晰并覆盖整个街区的保护更新措施体系。

3 规划方法的综合 针对本地区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功能构成多样。现状建筑混杂,基础设施缺乏等等现实状况,面临当前城市建设与发展的推动,当代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变迁等等状况,街区内不同区位条件的地块,不同功能性质和类型规模建筑物需要运用综合的保护更新措施予以应对。

概括起来,综合规划方法所形成的保护更新途径序列为:本底资料理性判断为基础保护更新措施体系为主体一指标控制为支撑一城市设计为引导。以规划方法的综合,探索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并便于管理操作的保护与更新途径。

再生发展目标的体系确立

保护整治规划并不以保护与更新为目的,不同层次的保护与更新措施仅仅是运用于物质对象的措施手段,而措施手段的实施是为了达成街区再生发展的目标。由此,目标的确定以及相连贯的构成体系的确立,是选择相对应的更新与保护措施体系的基础,也是评价更新与保护措施是否适宜的判断依据。

街区的再生发展目标是由多方面要素相互作用并整合汇聚而成,即整合而成一千总目标,历史街区的再生性发展,与总目标相关联的多方面的要素依据其影响程度,分解并确立再生发展目标的体系。

1再生发展的目标

街区再生发展的总目标是引入城市发展的诸多活力要素,使得更新后的街区融入城市发展的总体格局,与其周边的城市地区协同发展,再生发展目标的核心指向,是通过对作为人们行为与生活的物质载体的更新,达到对街区人们日渐凋敞的行为与生活方式的再生。由此形成的再生发展的目标体系内涵构成的各个方面,均是以应对物质环境问题而导向街区内人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当代适应性更新。

2目标的内涵构成

街区再生发展目标体系的内涵构成涉及到当今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针对本地区的现实状况和历史文化价值状况,将引入街区的多个层次城市发展活力因素归为四类分支目标。目标体系中四类分支均以现状物质载体为更新对象,更新实施效果指向街区内人的生活和行为方式的呼应性再生。

(1)更新街区功能

街区内实体和空间环境的功能组成直接对应着使用者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街区中各种新的功能活力因素的引入,必然为日渐凋敞的生活行为注入再生和发展的力量。鉴于此,更新街区内的功能类型和功能构成。成为街区再生发展目标体系的首要部分。保护整治规划通过更新,置换和合并等措施,引入合院居住,休闲商业、特色餐饮,胡同旅游和商务办公等新型城市功能,形成独特的城市功能增长资源,结合街区发展的功能定位。打造以历史文化为主题的城市综合区。

(2)拓展风貌特征

具有悠久历史渊源与传统文化特色的街区风貌和传统建筑形态特征,在城市发展中是独特的优势资源。通过强化形态格局和拓展风貌特征,提高独特的形态资源在城市发展中的价值,汇集街区内人们寻古发史的体验行为,重塑人们对历史街区风貌的心理认知。保护整治规划建立起胡同一合院,的格局清晰的空间网络,保护重要历史建筑和重点院落,通过实体和空间环境的更新改造强化街区独特的肌理形态,拓展风貌特征,形成具有强烈形态感染力的城市特征标志区。

(3)提升环境品质

居民的生活与工作环境质量是评价城市及街区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街区环境品质的优化和提升是各项发展功能可持续增长的重要环节。历史文化街区内人们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再生和发展,与环境品质的提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保护整治规划采取分散化和小型化的绿地景观规划手法,以调整空间功能、增设公共空间和优化绿地景观等方法来提升街区的环境品质,从而提高人们各项生活行为的舒适度并保障街区的再生与可持续发展。

(4)完善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是街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项发展的基础支撑是街区能否更新再生和可持续发展的标志。它的配套与完善是街区所引入的各项发展活力要素能否运行的重要条件,鉴于此完善街区基础设施成为街区再生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再生发展的保障。保护整治规划结合街巷胡同的梳理和地块的规划调整,将现代城市基础设施引入街区,特别是利用地下空间完善道路交通设施,使之成为街区再生发展的基本保障。

再生发展目标的规划实施保障

在保护整治规划中引入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指标体系和城市设计导则,以引入两者在规划管理上的优势建立起具有有效操作性的规划与实施平台。

对街区整体肌理和街巷尺度格局的保护,是保护整治规划在实体环境建设中的基本内容,在更新中进行保护的工作内容也是围绕着这个部分展开,所以“有度”更新的控制指标体系和“有源”引导的城市设计导则成为规划实施的保障,控制性更新和引导性设计这两大类规划实施保障,均以“面状”的街区分区和“线性”的街巷胡同为主体对象,落实在更新中进行保护的规划理念并形成规划实施的保障。

1基于保护管理的控制性更新

街区整体肌理是风貌特征保护与拓展的基础对象,其街区尺度的规模和“面状”的分布构成了风貌特征的“基质”,因此对“基质”更新的控制是风貌特征保护与拓展的必要保障。

根据保护整治规划对前门东侧路以东地区的分区划定,在重点保护区、建设控制区和风貌协调区采取从强到弱,由紧到松的控制,指标体系,使街区的更新形成由中心向边缘的递减过渡,体现出与对象分区保护整治目的相对应的不同更新强度的规划控制,在空间形态上形成与城市尺度的衔接。

街巷尺度格局是风貌特征保护与拓展的另一基础对象,其贯穿街区的特性和“线性”通道的分布构成了风貌特征的体验线索,因此对街巷尺度格局的控制性更新是依据人的行为角度和感知角度对风貌特征的保护和拓展,

街巷尺度格局的控制性更新内容,包括道路系统及交通组织、停车场地及停车方式、胡同梳理和胡同开辟等方面,形成街区的车流。人流网络以及风貌体验网络。为保障建立起来的街巷胡同网络具有亲人的尺度,在两侧地块的更新强度采取外侧紧内部松的控制方式。

2基于再生更新的引导性设计

城市风貌设计导则篇8

关键词:人文主义城市复兴;文化;城市历史

abstract:thisarticlesummarizedideasofnormalUrbanRenaissanceandHumanityUrbanRenaissance,andanalyzedadvantagesofHumanityUrbanRenaissanceinfieldssuchastacticsubjects,guildsofplan,methodsofchangeandproductionofrenaissancewhichbetterthannormalUrbanRenaissance.onthisbase,itpointedthatHumanityUrbanRenaissancecanharvestmoreextensiveeffectoneconomy,socialandliteracythannormalUrbanRenaissance,anditalsomorefitthepracticeofurbanplaninChina.

Keywords:humanityurbanrenaissance;literacy;urbanhistory

中图分类号:C91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0)09-0076-03

1人文主义城市复兴理论辨析

城市复兴(UrbanRenaissance)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是欧美城市为应对城市衰落现象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的总称。一般意义上的城市复兴涵盖三个方面的内容:一,对城市,尤其是城市中心区重新进行城市设计,并加以提升改造。二,依托城市物质层面的改造,实现城市产业、经济、体制方面的提升。三,以城市面貌和经济实力的提升为契机,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凸现城市特色。从英国卡迪夫、爱尔兰都柏林、美国休斯敦等城市复兴实例来看,一般意义上的城市复兴进程往往依照这样的流程,即首先对城市进行重新设计和施工改造,在此基础上发展新兴产业,增强经济力量,最后再实现城市人居环境、文化品质的提升。

人文主义城市复兴(HumanityUrbanRenaissance)可定义为以城市的人文思想为主导开展的城市复兴活动。其所涵盖的内容与城市复兴类似,亦包括城市面貌改造、产业经济提升,人居环境改善三个方面,但流程和偏重有所不同。人文主义城市复兴注重对于城市文化品质、文化环境的提升,旨在以文化为引导来改造城市的面貌,并通过文化的提升带动产业经济的发展,从而实现城市面貌的改善和活力的提升。人文主义城市复兴采取文化引导的战略,对城市的改造效率高于一般城市复兴。同时,人文主义城市复兴注重对于城市历史文化的挖掘和再现,其复兴的成果亦优于一般城市复兴。

本文考证了一些人文主义城市复兴的案例,如英国伯明翰、韩国仁川、中国北京大栅栏等,分析其城市复兴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成果,并与一般意义城市复兴的特征相比较,以此为基础来分析两者在战略目标、规划导向、改造方法、复兴成果等方面的异同。

2人文主义城市复兴主义案例分析

2.1英国伯明翰

伯明翰自工业革命以来一直是英国重要的商业城市和制造业中心。二次世界大战中,伯明翰被战火夷平,20世纪50~60年代开始重建。但战前拥有的维多利亚风格城市面貌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大量无特色的钢筋混凝土建筑。为此,伯明翰曾一度被评为英国最“丑陋”的城市。同时,由于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伯明翰的制造业和旅游业都受到了较大的冲击。针对这些现象,伯明翰市政府在20世纪90年代启动了以人文主义为主导的城市复兴运动。

伯明翰城市复兴的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将城区划分为老城区和新城区分别进行考虑。在老城区规划建设维多利亚风格的商业街区,大量修建或恢复以两层为主的维多利亚风格建筑。新城区则借助英国工业博览会场馆的优势,充分发展高品质的商业街区。

第二,以老城区车站为中心,恢复周边十余条主要的街道,并在街道交叉口设立广场。广场以维多利亚风格的建筑环绕,中央设有喷泉、花器、雕塑、纪念碑等景观设施,作为承载市民活动的主要空间。

第三,以本土民俗文化和节庆为基础,开发特色产业。如在老城区建设以“Balti”餐馆为主的餐饮娱乐街,以及珠宝加工、首饰手表交易为主的商业街,在运河区建设以酒吧、餐厅、会所为主的休闲娱乐街等。

伯明翰城市复兴的主要成果包括:

第一,极大地改善了城市的面貌。伯明翰成功复兴了维多利亚时期的城市风貌,摆脱了混凝土森林的状况,并为城市文化氛围的提升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条件。

第二,有效提升了城市的人文氛围。经过一系列改造和复兴,伯明翰的城市特色不断凸显,市民生活方式开始改变,维多利亚时代的繁华氛围显现出来,并对世界各地的游客产生很大的吸引力。

第三,实现了传统产业的快速振兴。伯明翰的传统产业,如珠宝加工、特色餐饮、金融商务、汽车展销等都在复兴过程中焕发了生机,并通过文化传播在世界范围内增加了影响力。

2.2韩国仁川

仁川是韩国重要的国际交通与旅游城市,韩国最大的机场――仁川国际机场即设于此。历史上,仁川一直作为首尔的门户和重要的海港,许多重要事件,如仁川登陆等,都发生于此地。1995年后,由于地理位置冲要、旅游资源丰富等原因,仁川开始成为韩国重要的窗口城市。而仁川原有的城市风貌难以适应国际化旅游和文化窗口城市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大规模的城市复兴运动应运而生。

仁川城市复兴的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打造旅游业极核,提升城市发展动力。仁川将国际旅游城市作为主要建设目标,因此其复兴的首要任务即振兴旅游业。仁川市依托支石墓、广城堡、德津镇等历史文化景观,在西海岸的江华岛建设了一个旅游景观丰富、配套设施齐全并具有高端服务产业的旅游业极核,作为城市发展的主要支撑。

第二,鼓励多元文化并存,改善城市景观。仁川对于中区的唐人街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活动,增建了韩中文化交流馆,并定期举办各类文化交流活动。

第三,将永宗、菁萝、松岛三地划为“自由贸易区”,并建设智能化新城,涵盖国际金融、商贸物流、科技研发、商务洽谈等高端职能,将于2020年前建设成为韩国最先进的新城。

仁川城市复兴的主要成果包括:

第一,在10年内将仁川建设成为了国际知名的旅游城市,并以丰富的旅游景观、完善的配套服务不断提升城市的吸引力。

第二,将仁川建设成为了韩国多元文化交流的中心。目前,仁川市内各国文化交流场馆林立,文化交流频繁程度甚至不亚于首尔。

第三,初步建成了受到世界瞩目的智能化新城。至2010年,仁川市自由贸易区建设初具规模,永宗新城已基本建成,拥有世界领先的城市运行设施、节能设施和智能化管理设施。目前,永宗新城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学习和借鉴的典范。

2.3北京大栅栏

大栅栏是北京前门外的一条商业街区,包括大栅栏街、廊房头条、粮食店街和煤市街灯数条街道。大栅栏位于北京城南中轴线上,从明朝以来一直作为北京城重要的商业街区,并拥有六必居、同仁堂、马聚元、内联升等一系列全国知名的老字号商店。80年代以来,由于商业中心移位、基础设施未及时更新等原因,大栅栏开始呈现落后、混乱的状况。90年代中期,北京市宣武区政府曾对大栅栏进行过修缮,改善了大栅栏的面貌,但未恢复其商业活力。2005年后,宣武区政府对大栅栏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整体改造。此次改造中大量运用了人文主义城市复兴的手法和特色。

大栅栏改造的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对街区风貌进行整体改造。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依照民国初期建筑风格还原各类商业建筑的面貌,并从建筑立面设计、色彩控制、店招设计等方面入手,保持了街区的整体文化氛围。

第二,对传统商业字号进行保护性改造。对于内联升、瑞蚨祥、步瀛斋等老字号的外观依照民国时期的折中风格、巴洛克风格进行了恢复,对于商店内部亦依照传统形式进行了重新布局和装修,在最大程度上恢复了大栅栏极盛时期的商业氛围。

第三,对街区进行了完善的夜景设计。大栅栏在恢复传统风貌时,更依照现代商业发展的要求,设计了完善的夜景效果。临街建筑都设置有轮廓灯、霓虹灯、聚光灯、店招灯等照明用具,营造出了亲切宜人的商业环境。

大栅栏改造的主要成果包括:

第一,大大改善了街区的风貌,再现了传统的商业文化氛围。改造后的大栅栏重现了民国初年的繁荣景象,又融合了现代的商业文化要素,实现了传统商业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有机结合。

第二,使传统商业业态重现焕发活力。改造后的大栅栏中,六必居酱菜、同仁堂中药、马聚元巾帽、内联升鞋店、瑞蚨祥绸布、荣宝斋文具等老字号都恢复了繁荣时期的风貌和形式,同时引入了现代经营管理方式。这使得传统商业业态在大栅栏获得了新生,并受到更广泛人群的接受。

3人文主义城市复兴特征辨析

从英国伯明翰、韩国仁川、北京大栅栏这三个人文主义城市复兴典型案例来看,人文主义城市复兴与一般意义城市复兴无论是改造建设的过程或结果都有着较大的差异。与一般意义城市复兴实例,如英国卡迪夫、美国休斯敦、爱尔兰都柏林相比,人文主义城市复兴的优势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首先,人文主义城市复兴的战略目标更偏向宏观,不但注重城市风貌、产业、经济的复兴,更注重文化氛围、生活方式、城市精神的复兴。其次,人文主义城市复兴的规划制定以文化为导向,更注重对于城市文化氛围的营造。第三,人文主义城市复兴往往以更大的成本求得对历史景观的再现,从而获得比一般城市复兴更明显的文化效益和经济效益。第四,人文主义城市复兴的成果不仅仅是城市面貌的改善或经济实力的提升,更是城市文化的提炼和彰显,能为城市带来区域性甚至国际性影响力的提升。总的来说,人文主义城市复兴较一般城市复兴立足点更高,涵盖范围更广,所需投入更大,所能取得的文化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也更高。

4结论

综上所述,人文主义城市复兴较一般城市复兴在战略目标上偏向于物质文化双方面的改造提升,在规划导向方面重视文化导向和文化氛围营造,在改造方法方面更偏向于宏观和中观层面,在复兴成果方面则能取得更大的综合效益。人文主义城市复兴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当前我国城市广泛出现的“千城一面”问题,大大提升城市的文化品质,有效改善市民的生活质量,并增加城市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从而创造出长效的经济、社会、文化效益。如何将人文主义城市复兴合理运用于我国各类城市规划的实践,并充分发挥人文主义城市复兴的各项优势,是下一阶段中极富研究价值的课题。

参考文献:

[1]于文.城市复兴―英国卡迪夫的经验及借鉴意义.国外城市规划.2006,l2.no2,23.

[2]吴晨.城市复兴的理论探索.世界建筑.2002,12.

[3]张险蜂,张云蜂.英国伯明翰布林德利地区―城市更新的范例.国外城市规划.2003,第三期.

[4]张永和.美国城市中心区复兴案例分析.科教文汇.2006,09.

城市风貌设计导则篇9

关键词:自然环境诊断生态规划

1引言

将城市有组织地融入自然环境之中,成为真正意义的“山水城市”一直是人类不断不断探索、自我完善提高的一部分。然而快速的城市化过程,不可避免对自然生态产生了负面影响。如何在城市规划中根据其所处的自然环境,将城市建设融入自然,实现对自然生态的平衡设计,是建设生态城市的重要生态支撑。而在所有开发建设活动之前对城市生态的摸底工作,即城市自然诊断则是体现寻找城市的生态制约条件,也是实现自然生态平衡设计的价值点[1]所在。

中国传统道教文化提及的“师法自然,因地制宜”正是体现了城市发展需要尊重自然的智慧。生态诊断对于此句的理解则是通过对自然本底的学习和传承,形成对特定区域自然生态条件的理解和传承,即基于生态理性的思考,按照自然生态原理构建城市系统,并尽可能减少城市建设对自然的损伤、提高城市生态效率的过程。只有这样,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与生态服务价值才能形成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2]。

2自然生态诊断的理论基础

自然地理学将自然地理环境视为一个庞大的有机物质系统,其五大基本组成要素,即地貌、气候、水文、土壤和生物,在能量的支配下不断进行着动态联系。因此生态诊断关键技术即基于自然生态原理对各自然要素进行集成分析的同时还需体现各要素分析的动态联系。

承载力是生态城市发展的基石,是根据自然资源与环境容量约束下的实际承载能力确定城市在生态系统承受阈值范围之内的发展强度,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享的生态文明内涵。因此自然生态诊断从约束性条件内涵出发,即从尊重原始地形地貌、顺应自然生态演变规律、保持原生表土自然植被、维持自然生态多样性角度进行城市的生态本底前期分析,使城市在对自然扰动最小的被动式设计中实现生态过程的自我维持、自我循环,使城市自然生态承载力始终处于一个安全阈值范围之内。

3生态诊断从理论走向实践

3.1从地貌单元到城市建设适宜性

城市发展过程中自然地貌作为城市下垫面的基盘,直接影响着城市形态、结构和城市发展方向,因此自然地貌对城市的适宜性问题,是当前和未来城市地貌研究的主要问题[3]。在城市开发建设前端对地貌因素潜在作用的影响的判别诊断,将有利于城市规划和城市空间布局的顺利进行,也有利于城市功能和职能的充分发挥[4]。

由于快速城市化扩张对建设用地需求量的增加,以山体、河漫滩、湿地、沟谷等为代表的自然地貌在逐渐被改变或者侵占,导致城市自然生态骨架或生态敏感地带的破坏,从而引发更多的次生灾害和潜在城市生态风险。因此在城市规划设计前端通过对地形地貌分划分,工程地质和地质灾害易发特性的认识,以及对地貌单元过渡带进行有效识别,才能在城市建设布局、开发强度、用地类型的控制中因地制宜提出开发策略,达到趋利避害、降低城市建设维护成本、保护城市安全的目的。例如预留自然汇水坡度和沟谷形成地表径流排泄通道,降低市政管网敷设强度;对易出现水土流失、滑坡等自然灾害的区域进行避让,既克服不利因素,也反应出城市的固有山水风貌,将城市地貌寓于城市景观建设之中;充分利用自然坡度在15°以下的山间盆地中的山前台地面、盆底平原作为城市建设的理想地貌单元[4]。

3.2从水文到海绵城市的认识

自古以来,“得水为上”,河道水体为城市提供了水源,但不利水文条件同时也给城市带来诸如洪水隐患、年均水量不均、河岸冲刷,河床淤积的不利影响。因此,如何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通过水文自然生态诊断,判断对于城市水文条件维护具有重要作用的河流、湖泊、湿地、坑塘、沟渠是建设水安全城市的基本要求,同时对于受到破坏的水体和自然环境提出生态空间恢复和修复策略。

海绵城市即作为能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弹性”的城市,其建设理念应在考虑长期性和复杂性的基础上遵循生态优先原则,从城市规划各阶段提出设置海绵性下垫面、城市低影响开发、城市河湖水系的打造以及强制调蓄容积以及超标雨水排放通道的设置原则。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低冲击技术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实现城市的良性水文循环[5]。从

3.3从生物到生态控制底线的保护

自然地理学对生物要素的研究包括种群、生物群落以及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对于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城市化过程,更具现实意义的问题是如何判别和保护城市扩张的生态底线[6]。因此通过生态诊断优先识别和保护自然提供的关键生态系统服务以及维护这些服务的空间格局,然后适应性的选择生物栖息地,来确定城市的形态和空间格局就作为维护区域与城市生态安全,实现精明保护与精明增长,建设宜居城市的基本保障和重要途径[7]。

通过对自然生态涵养、景观资源和生物栖息地保护具有重要战略价值的空间判断,同时对影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各因子的提取,通过生态源地、生态廊道、形成基质-斑块-廊道镶嵌格局的生态基础设施网络,为生态安全约束下的城市规划提供建设框架。

3.4从气候到城市大气环境改善

由于城市特殊的下垫面影响,气候问题最为重要的是城市热岛效应及空气污染问题[8]。目前城市爆发的空气污染、雾霾等现象超过大气环境自净能力,再加上城市相对不畅的通风环境,致使污染物集聚在城市内部[9]。而对于城市内废热及污染物的疏散和调节主要依靠城市通风作用,而这一调节策略的核心问题是城市通风道的布局及设计。

大气环境生态诊断通过对区域内外能源利用结构、城市现有以水系、交通干道为代表的通风廊道布局问题的梳理及分析,利用一些具体指标,如“风速比”确定城市现有的通风廊道和城市静风区,为下一步规划或建筑设计提出风道预留策略。依托整合组团内部和近郊的公园、绿地、农田以及水系、交通干道为对城市组团间及组团内部通风预留足够的通道,保证通风效率,同时在城市街区内部的建设和更新中通过对建筑密度、高度、体型设计方面的控制,以及街道廊道连通,建筑底层架空、错角布局等一系列细节设计确定通道的位置,营造具有不同功能和通风等级的城市通风微环境。

4生态诊断技术未来的展望

利用自然生态诊断分析技术运用于生态城市规划实践,让规划具有因地制宜和实操性是城市规划领域不断探索和突破的课题之一。在没有明确,可行的技术指导规范的情况下,以自然地理学对地球物质要素的划分对象进行生态诊断不失为一种可操作的途径。同时还需注意自然生态诊断不仅应作为规划的前置分析,还应作为规划后评估的手段,服务于规划设计运营的全过程,以体现生态城市规划中带来的生态效益。

开展自然生态诊断是一项长期、不断总结的研究任务,其工作方法和研究思路需具有一定的超前性,技术手段要有先进性,只有这样才有利于监测和研究城市生态系统的长期演变规律,丰富人类城市生态学知识,提高人类解决目前和未来可能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朱志华.自然生态平衡设计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a].见:现代建设工程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郑州: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09:201-203.

[2]王如松,刘晶茹.城市生态与生态人居建设[J].现代城市研究,2010,(3):28-31.

[3]ianDouglas.theurbanenvironment[m].London:edwardarnold(publishers),Ltd,1983.

[4]朱华友,毛锦旗,王育梅.城市开发建设对城市地貌的利用研究――以浙江省金华市为例[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5,28(4):441-445.

[5]邓先瑞.试论自然环境与城市建设――以长江流域为例[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6,40(3):467-470.

[6]余孔坚,王思思,李迪华,等.北京城市扩张的生态底线――基本生态系统服务及其安全格局[J].城市规划,2010,(2):19-27.

[7]俞孔坚,李迪华,韩西丽.论“反规划”[J].城市规划,2005,29(09):64-69.

城市风貌设计导则篇10

第一条为继承和弘扬徽派建筑风格,建设具有徽派建筑特色的城乡风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安徽省皖南古民居保护条例》、《安徽省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和《**市城市总体规划》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特制定本暂行规定。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城乡建筑风格管理都应遵守本暂行规定。

第三条建筑风格管理实行分级负责和属地管理,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市人民政府统一领导**市建筑风格管理工作。区、县和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建筑风格管理工作。各级政府主要负责人为本行政区域建筑风格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各级规划、建设、国土、文物、房管等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共同做好建筑风格管理工作。

各村民委员会协助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村内各村庄的徽派建筑风格管理工作。

第四条本规定所称的徽派建筑风格是指以“粉墙黛瓦、马头墙”为主要外在形式,并与山水环境相和谐的建筑风格特征。其基色调为灰、白、黑,基本符号为马头墙、坡屋顶(或披檐)。

第五条徽派建筑风格实行分区控制、分类管理。根据历史性、重要性、可视性的差异,按照城市、乡村、景区(点),旅游通道等区位情况划分为以下三类区域:

一类区域:世界、部级文化遗产地;各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村)、历史文化保护区、文物保护单位;城市(含区、县城)中的历史文化街区;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镇、古村落;

二类区域:城市(含区、县城)中历史文化街区以外的老城区、城市主要出入口、景区(点)和主要交通干线(公路、铁路、航道)两侧300米可视范围的村镇;

三类区域:城市新区、各类经济园区及其他城镇、乡村。

徽派建筑风格的分类区域的划定与调整,由各级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意见,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核,经市政府批准。

建筑分类管理原则:一是对现存传统建筑,要按照相关规定严格保护;二是对新建建筑,要按保持徽派建筑风貌的要求进行控制和建设;三是对非徽建筑,要按照不同区域相应的控制要求,对现有非徽派建筑逐步组织改造。

第六条规划和建筑设计研究单位要加强对徽派建筑创新的探索和研究,在承传徽派建筑风格的同时要注重功能与现代生产、生活方式相适应。

第七条各级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备有徽派民居推广型图纸,供个人建房和单位建设时选用,引导农民建设徽派风格的建筑。

第八条各区县、乡镇人民政府要按照分区控制、分类管理的要求,通过成片开发、统建居民小区(农民新村)的方式,加强徽派建筑风貌控制。

第九条各级政府应多渠道、多形式筹集资金,用于徽派建筑风格的保护管理工作。

第十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遵守本规定的义务,维护徽派建筑风格与风貌,对违反本规定的行为进行检举和控告。

第二章控制要求

第十一条各级政府负责组织编制管理区域的城镇建设规划和风貌保护整治规划,把继承和弘扬徽派建筑风格纳入规划强制性内容,制定建筑空间环境和景观的保护要求及相应的风貌管理控制措施。

第十二条一类管理区域建筑风格一律按照该地区保护规划中确定的范围、内容和要求,严格控制本区域内各类建设。

第十三条二类管理区域建筑风格按照体现徽派建筑特征的要求进行控制。建筑外观形式为徽派建筑风格,外墙色彩以灰白色为主色调。多层和高层建筑应合理运用徽派建筑特征符号,多层建筑(不包括大型公共建筑)屋面宜采用坡屋顶形式。

第十四条三类管理区域建筑风格要按照适当体现徽派建筑特征的要求进行管理。外墙色彩以灰白色为主色调。

第十五条风景名胜区内各类建设应符合风景区总体规划中所规定的建筑风貌要求。

第十六条各区域的各类房屋建设应体现徽派建筑的综合品质要求,坚持适用、安全、耐久、和谐、经济的原则。建筑空间布局应注意周围地形、地貌、水体、名木古树、田园风光等周边环境的保护,做到显山露水,高低错落,进退有序;建筑物装饰体现徽文化特色,合理运用徽派三雕等传统工艺,鼓励建筑物外装饰采用地方材料。

第十七条各类区域建筑风格严禁采用具有其它外来建筑风格(特定区域另行规定),严禁使用大面积的红、黄、蓝等艳丽色彩;严禁使用葫芦栏杆、罗马柱等具有典型地域性特征的外来建筑构件和马赛克等外装饰材料;严禁在一类管理区域和城市规划区内采用封闭式卷闸门,已有的封闭式卷闸门应在建筑改徽中一并改造。

第三章建设管理

第十八条各级行政管理部门在按法定程序办理规划、国土、建设、文物等各项行政许可手续时,应按建筑物所在区域的徽派建筑风格管理的控制要求,从严把握审批关。其中:城市规划区外的农民零星建房,由建房户出具书面承诺,国土部门在审批宅基地的行政许可过程中予以明确;城市规划区以内的各类建设和城市规划区以外的其它建设,由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发放《规划选址意见书》时予以明确。

第十九条按区域要求建设徽派建筑风格为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规划设计意见书》的强制性条款,各规划、建筑设计单位应严格执行。经规划行政管理部门审查批准的设计图纸,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不得擅自更改。

第二十条城镇规划区内建设监督管理由规划、建设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建设项目完工后,建筑风格的复核将作为规划验收的重要内容。

第二十一条城镇规划区外的其它建筑的建设监督管理由审批单位负责,农民零星建房的建设监督管理由乡镇政府负责。

第四章法律责任

第二十二条在建筑风格管理上违反审批规定的各类建设,由各级政府和相关行政管理部门依据有关法规进行处罚。

第二十三条当事人对规划行政管理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或者《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二十四条各级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其直接责任人由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章附则

第二十五条各地应依据本规定,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实施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