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优缺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09:33

广播电视优缺点篇1

【关键词】新形势;广播电视;网络发展;运营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广播电视作为直接面对消费者的一种传媒载体,受到许多人士的熟知与重视,并在经济领域成为许多投资人士的目标项目。与传统的网络相比,有线电视在双向、高速、宽带、低成本、多功能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过这些优势广播电视网络奠定了其在节目传输、商业、通讯、社会服务等方面的重要地位。但近几年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广播电视面临着空前的压力,为了在传媒行业之间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广播电视就必须在发展中转换角色,找到更好的发展方向。

一、广播电视产业存在的问题

(一)广播电视产业缺陷

广播电视从上世纪二三十年展至今,已经经历了一次次的更新换代,在人们的不懈努力中,广播电视凭借其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力以及通过电视广告等形式的商业运作模式,成为了传媒发展中最炙手可热的形式。然而,由于资源供给在传统的封闭式媒体资源供需体系中存在结构性短缺,对总体资源的使用率有着一定的制约效果。并且由于广播电视传媒在组织结构设置、节目制作机制、行业定位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常常出现认识的偏差,对广播电视传媒的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从而降低了市场竞争力。总结来看,有以下四点缺陷:

1.广播电视的组织结构不能适应现代媒体的要求。

2.人们对广播电视行业的定位比较模糊,政策给予的空间相对比较封闭。

3.人力资源管理较为落后,缺乏相应的市场竞争。

4.广播电视的节目缺乏规范的市场,经营理念较为僵化。

(二)传媒形式的多样化,导致广播电视观众流失

中国传媒的多元化是历史进程的必然结果,早在上世纪后期就已经稍具规模,在多元化形式的初期阶段,广播电视传媒的竞争压力较小,整个传媒格局比较稳定。但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进步,传媒形式在原来的广播电视基础上大大丰富,尤其是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使得计算机网络媒体的地位逐渐与广播电视传媒相抗衡,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还有着逐渐取代广播电视的势头。也正因为互联网本身的特点,使得广播电视传媒的观众不断流失,这对数十年来受到观众青睐的广播电视传媒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三)国内外资本大量流入中国,加剧了广播电视传媒的压力

1.作为经营主体的民营资本进入到了除新闻宣传外的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上,并涉及到其他的广播电视产业。

2.外资进入中国广播电视市场变得更加容易。

3.利用电信、卫星、网络等介质影响了我国广播电视传媒产业。

4.由于外资对广告的经营,导致国内的广播电视广告经营形势严峻。

5.通过合作制作节目的形式进入中国市场。

二、广播电视网络运营的特点

(一)广播电视网络是政治和文化产业的传媒工具

政治文化等意识形态的传播方式就是广播电视网络产业属性和意识形态属性的统一,同时,广播电视也是重要的文化产业。目前,政府是控制我国广播电视网络的主体,因此,通过广播电视媒体来宣传政府相关的理念和措施是必需的。而电视网络同样也是巨大的文化产业,它不仅能为人们提供音乐、电影、电视剧等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还利用音乐类比赛节目、选秀节目等表现形式形成一定的产业结构,从经济和文化两方面带来产业的繁荣,达到共同进步。

(二)政府垄断广播电视网络

在我国,媒体主要是为政府服务的,政府有权利有义务对各级广播电视媒体进行管理,保障广大人民能够吸收丰富的文化,从而提高全民的综合素质。

(三)政府和市场对广播电视网络共同调整

在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经济体制下,政府和市场共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根据广播电视网络的自身服务属性可以看出,由于市场规律往往不能约束广播电视网络,因此广播电视供求表现就通常是由政府向消费者进行提供相应的政府行为。根据广播电视网络在提供节目上的商品属性上来说,广播电视网络必须按照一定的市场规律来进行相应的生产、交换以及消费,这是市场发展规律的客观性和必然性。

三、限制广播电视网络发展的原因

(一)传输网络布局不规范,缺乏长期规划

在广播电视网络的发展初期,由于没有制定长远的发展规划,再加上地方广播电视网络的建设缺乏和其他省市的沟通,造成个别区域的电视传输网络布局不合理,给后期扩建带来阻碍;另外,在信号的兼容与传输方面也存在很多问题,对有限电信号的传输质量产生影响,给当前发展带来矛盾。

(二)技术不达标,运行资金不到位

广播电视网络虽然经历了数十年的不断发展,但作为高科技水平的系统工程,许多技术问题至今仍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再加上即使一些问题能够从技术层面予以解决,但由于资金的缺乏,使得这种实际操作成为一种愿景。除了上述政府限制会导致资金不足外,还与广播电视的运营模式存在较大的关系。由于我国的广播电视媒体在融资方面没有足够的经验,缺乏相应的改革措施,只是单纯地依靠广告收入来进行整个广播电视产业的运转,大大加剧了运转的难度,导致广电产业停滞不前。

(三)产品不符合要求,服务体系模糊

广播电视媒体,虽然是一种产业结构的模式,但同时也是精神文化的领域范畴。因此,它需要对不同层次的消费者进行具有个性化的文化传输。而我国大部分广播电视人员都缺乏这样的认识,对服务对象以及服务细则都缺乏一定的了解,从而导致生产出来的产品往往都不能被大众接受和认可,使得市场对广播电视的期望大大降低。

(四)创新意识滞后,服务方式有待改进

对于广播电视网络发展来说,由于具备优势资源,因此在技术引进、设备更新等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但是在业务更新、服务方式更新方面却相对滞后,甚至一些地区仍沿用几年来的传统服务模式,不能符合时展需要,客户受众不能体验更好的服务,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不高,阻碍了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四、广播电视的运营策略

根据上述广播电视的运营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积极行动起来,对广播电视产业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媒体市场中找到新的突破点。

(一)建立优质的服务平台

为了提高广播电视的质量,相关部门就必须建立起优质的服务平台,通过网络通讯、计算机信息处理等现代手段,将广大的用户信息容纳到一个数据库当中,并借助专业的信息管理软件对这些信息进行有效管理。

(二)转变广播电视网络模式

由于传统的广播电视网络的网络职能过于单一,广播电视节目通常都是单向传输,除了能够保障节目的正常播出以外,很少对系统外的业务进行接触,使得整个广播电视网络系统缺乏一定的资金。因此要想实行产业化经营,就必须实现广播电视网络的专业化和多元化。抓住市场的动向,对市场进行细分处理,明确群众用户的信息动向。具体来说,就要先对客户进行分类,对于广播电视的忠实观众,可以利用优质的服务质量来进行维持,对于可争取的用户就需要凭借专业的管理手段与营销模式进行拉拢,对于一些从不关心广播电视的用户来说可以选择暂时的放弃,当有较好的时机时再进行进一步的拉拢工作。接着就要对各阶层的用户的消费模式、行为习惯等基本情况进行把握,明确市场的基本形式。从而转变广播电视的模式,使之更加适合大众的口味。

(三)实现技术的改革与创新

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技术创新的步伐逐渐加快,除了推动业务的全面发展以外,也给客户带来全新体验。我国广播电视网络虽然起步较早,但是创新动力不足,客户端的服务效果不理想;在当前电子化、信息化发展时代,广播电视网络必须强化技术创新,实现内部业务的整合,更好地发挥新型产品优势,为客户带来舒适、流畅的服务,增强广播电视网络的市场份额。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信息传递高度发达的今天,整个传媒形式都异常严峻,要想将广播电视网络更好地发展下去,就需要相关部门与人员的高度重视。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网络的自身优势,并找到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在最短的时间内予以纠正,从而才能将广播电视产业发展壮大,满足市场的基本需求。

参考文献

[1]方雪梅.四川省有线广播电视网络发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

广播电视优缺点篇2

[关键词]网络化数字化广播电视应用优势

中图分类号:G250.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6-0300-01

一、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的起源及发展

我国传统的电视节目,都是通过模拟信号来完成图像的传输、产生及接受,采用的方法都是时间轴取样的方法进行的,传输的式是幅度调制。但是这样接受效果并不好,会产生色变或者有噪音。现在,数字体制信号已经替代了传统的模拟体质信号。在上个世纪60年代,数字化广播电视的研究是为了使人们更好地享受电视带来的视觉听觉效应;在1984年,日本提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研究方案,1988年试播。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使电视业进入了一个新的数字化时代,数字信号的特点是通过代表信息的物理量以数据组来表现的,其中最主要的特征表现为离散性。

二、我国广播电视技术发展现状

(一)广播电视技术向数字技术发展

2003年我国大部分地区实现广播电视节目数字传输;2004年由模拟向数字的转换工程全面启动;2008年全国展开推广数字电视和高清晰度数字电视。数字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科学技术,得到了广大用户的认可,成为了广播电视的核心技术,该技术弥补了以往广播电视的质量和效果差的缺陷。依托数字化技术来实现广播电视,进而使广播电视技术的数字化发展进程得到飞速发展。

(二)广播电视技术逐步向网络化发展

以网络作为载体的网络电视对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进程有着很大影响,广播电视是当今社会最为广泛的传播工具,广播电视的网络化既可以使电视台建立一体化的网络系统,同时对我国广播电视的全国普及发展有重要意义。广播电视技术的网络化发展还可以促进信息的交流沟通和共享。

三、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的优势

(一)资源共享,提升了活动效率

当连网之后,就可以利用网络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同时缩短制作时间,减少制作步骤,从而提高工作效率。通过网络的另一大优势就是信息的高度共享,从而确保信息的各项相关活动变得更加的简便。除此,在制作过程中,还能够把不同分部的活动区域化,空间化,比如可以把视频编辑分割完成,接下来通过网络将分割部分合理融合在一起,从而提升活动效率。这样,工作人员就可以在开展活动时可以更加灵活多变,加入更多主观积极的内容,制作出更多的优秀的节目内容。

广播电视技术可以方便工作者进行远程编辑,工作人员可以从网络上下载自己所需要的编辑信息,然后利用编辑体系进行编辑,当编辑完成以后,再传输到制作处。但是在现在的科学技术下,这种远程编辑技术还不够完整,存在一些缺陷。只有不断改进广播电视技术,远程编辑才能逐步发展突破缺陷,今后的远程编辑技术将更加完整方便高效。

四、广播电视技术使用方面的特征

在网路数字化应用以后,从节目的制作到节目的管理再到节目的播放都可以通过网络来完成。在建设网络的时候,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认清建设什么样的网络体系。第二,权衡工艺技术的性价比。在整个网络系统平台的搭建中我们还要满足电台网络建设的基本原则,通常要对工艺的先进性,安稳性以及扩展能力等等进行分析。基于电视台的独特性,它的网络和其它的网络并不相同甚至还有着巨大差别,比如它对带宽数的规定就十分严格,所以必须保证充足的带宽数量满足来数据、音频和视频信息的传输,所以在搭建此中平台中,应该配备高端先进的设备以,技术以及维护人员,建设统一的网络体系。整个网络的信息进行活动必须有可靠地数据库来管理,从而让使用者摆脱传统方式中那样为信息寻找合适的路径,有了此数据库使用者只需要靠填写信息的主要特征就能够完成,而其他的工作部分都可以靠服务器自动完成。

五、网络广播技术的实现

首先要根据因特网的特性建立一个特殊的广播服务器,在广播服务器中建立网页服务器,在网咯服务器的主页上,建立属于每个广播电视节目的有效链接,对于用户所发来的请求,广播服务器可以随时侦听,并根据所接受的请求,马上将用户所点播的节目发送到用户请求的客户端,再经由用户端展示播放给用户。这样用户只需要在计算机上通过鼠标操作,就可以运行客户端软件,随时访问自己感兴趣的广播电台的服务器收看自己喜欢的节目。而在服务器的客户端总也包括广播文件的监控系统与制作工具。制作工具的可以将已经录制好的视频文件压缩城广播数据文件上传至服务器,再通过服务器将应答反馈给客户。客户端软件通过向服务器发出请求,然后接受服务器所发送的广播电视内容,并将起播放出来。网络广播台站的建立必须要经过以下几步:(1)对广播的音频源和播放的内容惊醒甄选与确立,然后根据所选内容确定网上播放所需要的带宽;(2)准备网络广播所需要的服务系统软件;(3)建立一个独立的广播服务器;(4)在服务器的主页上建立“广播”链接。按照上述步骤进行操作,就可以成功的建立一个广播站点。

六、广播电视技术不断的进行优化发展

由于网络科技的介入,相关技术工作者也将相关的优化活动放在一定的高度之上去考虑。对广播电视网络技术的优化主要是针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对网络的结构模式的优化;(2)对信号的传输方式进行优化;(3)对网络的传输容量和光节点的分布进行优化。通过优化活动,使用者不但能够感受和前端类似的图像,而且确保了网络将数据双向传播的服务功能,为用户提供更多的优质服务。

七、结语

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应用的的发展空间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大,既可以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同时也进一步打开了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市场。随着科技的发展,中国广播电视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广播电视未来发展需要创新,发挥广播电视的优势。中国应加快数字化的进程,以计算机作为平台,把广播电视系统和多媒体计算机互联网系统充分融合在一起,使互动的、立体的、融合的广播电视节目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在不断优化进步的网络数字化的应用下,使得广播电视技术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视野更加开阔,我国的电视业发展也会越来越好。相信会把我国的广播电视带入一个新的阶段。

参考文献

广播电视优缺点篇3

一、现状分析

1、广播电视宣传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十五”期间,我市广播电视宣传从数量到质量都有很大变化。××人民广播电台不断改善节目质量,每天坚持播出《闽北各地新闻联播》栏目,开设直播节目《成长悄悄话热线》,还推出了一个新闻综合性栏目《阳光早间档》,每天上午9:00至11:00播出,电台的节目影响力也越来越大。除××区外各县市建立了广播音频工作站,每天播出12小时以上。××电视台二套作为公共频道获得上级广电部门批准开设。新闻实现天天播,开设的《××新闻》、《今晚十点》、《y城十五分》三个新闻栏目各有侧重点,其中《今晚十点》成为品牌栏目,被评为省级名牌栏目。××电视台还开设了《××方园》、《××经济》、《七彩阳光》等新栏目并在《××新闻》的周日《新闻周刊》中开播了手语节目。同时节目评奖创优工作也取得可喜成绩,特别是三年来获省级广播电视奖作品达到134件,并保持了每年获省级一等奖两件的水平。电视新闻在省台的用稿量保持在全省地级市前列,广播新闻的用稿量也有所上升。

2、广播电视事业建设发展迅速。我市不断加大对县乡村广播电视光缆联网建设和50户以上自然村的通广播电视建设。至2005年累计完成1627个行政村,9328个自然村的通广播电视建设任务。网络建设稳步推进,全市现有有线广播电视传输干线网络总长达12633公里,全市127个乡镇与城区实现光缆联网,有线电视用户达46万户。2003年,完成××人民广播电台的调频发射机建设,改善了××人民广播电台信号在我市各县(市)的无线覆盖;2004年,经国家广电总局批准,我市又开播了××人民广播电台城市生活广播,丰富了我市的广播节目内容。至2005年底,全市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95.42%和97.44%。原创:同时,进一步加大事业技术改革,提高科技应用水平。2004年8月,完成所有县级广播电台的音频工作站建设,大大提高了我市各县级广播电台节目的采编和制作质量。××市广电中心的设备数字化改造工作也逐步展开,在××城区网中已实现传送数字有线电视节目,实现模拟电视和数字电视同网传送。县级广播电视网络公司的互联网业务和政府网业务在××、××*、××等县(市)取得重大突破。广播电视经营创收稳步增长,有线电视收费率从原来的80%增加到97%,有线电视收入比2000年将近翻了一番。2005年××电视台广告收入800万元,比2000年翻了一番多。投资5000多万元,建设××广电中心大楼,成为××市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提升了广电部门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社会管理工作得到加强。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并汇编成册,为规范管理提供了依据。为了加强广电安全播出传输管理,建立了安全播出传输指挥中心,在重要时期实行24小时不间断值班。制定了《安全播出传输应急预案》,市、县广播电视系统都建立起了一整套的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措施和安全播出监测体系,各级建立有相应的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指挥中心。全系统形成了应急、紧急、危急状态的管理模式,从而保证了在重大节日、重要会议及敏感期的安全播出传输。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建设摸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取得了显著效果,2002年以来,连续三年取得全省广电系统行风评议组织工作一等奖。

4、队伍素质有一定提高。在市直广电系统大刀阔斧进行管理体制改革,由××电视台、××人民广播电台、网络公司组建市广电中心,实现统一管理,统一运作,资源共享。中心成立后,全面推行了竞争上岗制度,进一步调动了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坚持唯才是举原则,招聘了一批专业技术人员,并在2004年委托××师专举办了电子信息工程大专学历班,目前已有近百名的市县乡广播电视工程技术人员在读。到2006年后,这批学员陆续毕业后,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闽北广播电视基层技术人才缺乏的问题。建立了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和局领导上党课制度,开展了“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开展了“十佳新闻工作者”、技术维护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活动,促进广电技术人员爱岗敬业,推进技术创新,激励广大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多出精品,多出人才,为广电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困难与问题

1、体制。从宏观看,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广播电视系统的管理体制,管办不分,又管又办,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广播电视业全面发展的需要。从微观上看,各级广播电视部门内部的管理机制和管理水平,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广播电视全方位发展的需要。宣传管理与经营管理相混合,国家、集体、个人三者间的责、权、利关系不明晰;在事业发展上重投入而不计成本、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不能成正比,在经营上单纯依靠广告和用户收视费收入而忽视其他赢利,在发展上注重量的扩张而忽视质的提高,这些都严重影响着我市广播电视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我市广电事业是从下而上发展起来的,以县为单位独立建网,自成体系,各自经营。由于条块分割的体制,造成广电事业发展与体制约束的矛盾,导致许多重复建设,投资效益低下,利益关系难以协调,无法形成整体效益。

2、人才缺乏。我市广播电视系统在长期的宣传工作和事业建设中,锻炼和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宣传人才和技术人才,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但随着事业的快速发展,广播电视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专业人才严重不足,高层人才紧缺,人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一是缺乏优秀广播电视产业化发展的经营管理人才;二是缺乏适应新技术发展的高级技术人才;三是紧缺新闻采、编、播、采、主持岗位上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在市本级244个在编人员中,高中及以下文化人员比例大,有139人,占57%;新闻采编播技术人员171名,其中高级职称仅9人,仅占5.3%。队伍中中级与初级职称中大学本科及以上人员少,后继力量不足。

3、资金紧缺。市级广电部门由于建广电中心大楼投入巨大资金,自身原始积累单薄,基本靠借贷搞建设,目前市广电中心资产负债率高达60.93%,2006-2008年每年须支付贷款利息××*万元,2009-2011年每年须偿还贷款本金××*万元,2013年偿还贷款××*万元,2014年偿还贷款××*万元,2015年偿还贷款本金××××万元,在偿还贷款本金的同时尚须支付相应的利息,面临沉重的债务负担。广播电视系统属于高投入、高技术的产业,设备的更新、人员的引进,网络的建设维护和改造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没有投入就谈不上技术的更新,没有投入就谈不上人才的引进。广电系统的人员编制和经费预算都是90年代初核定的额数,无法跟上目前发展的需要。而今后较长一段时间我市广播电视的收入中有相当大的部分用于还贷和付银行利息,余下能投入事业建设和发展的资金十分有限,各方面的开销都显捉襟见肘,目前电视台记者摄像设备陈旧,加上编辑设备不够,严重影响了采编新闻的效率和质量。我市有线电视网络大都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现已超期服役,网络改造因为资金紧缺进展缓慢。按照省政府要求,全省县城以上要实现模拟电视向数字电视整体平移,因为资金紧张,我市有线电视数字化改造面临困境。

三、目标与战略措施

(一)总体目标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三贴近”原则,坚持省委提出的“四个破解”的要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大力推进宣传创新,努力提高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能力,打造更多的名牌栏目,拓展新的传播领域;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应用数字化技术,进一步扩大广播电视有效覆盖,推进我市广播电视网络化、数字化建设,为“数字××”建设创造条件;稳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实现广播电视公益性事业和经营性产业的全面、协调发展;继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队伍建设,按照政治坚定、业务精通、纪律严明、作风过硬要求,培养造就××的名记者、名编辑、名主持人、名播音员和技术专家、管理与经营人才,把我市广电事业发展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基本思路

1、强化优势产业。广播电视是以提供内容产品和服务为主的综合性产业,电视是其龙头和支柱。目前电视的优势和潜力还远没有得到最充分的发挥,需要进一步强化。一是要加快实现频道专业化、对象化的步伐,继续保持现有电视产业经营特别是广告经营的持续增长;二是要尽快实现电视产业经营的转型,改变过去单纯依赖广告和收视费的经营模式,积极开办付费电视,使之成为电视产业经营的又一个重要收入来源。

2、振兴弱势产业。主要是指广播,它曾经取得过辉煌业绩,现在相对整体处于弱势,需要大力振兴。广播具有传播迅速、便于应急,互动性强、易于参与,服务性强,移动性强、伴随接收,音质优美、想象丰富,专业性强,技术简便、成本低廉,广告价低、利润率高等8大特点,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按照产业规律切实加大产业经营特别是广告经营的力度,积极开发广播衍生产品市场,进一步增强产业活力,增加产业经营收入,尽快提升产业总体规模和效益。

3、发展新兴产业。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应用,使广播电视网络成为以提供内容服务为主的非常重要的新兴产业。从产业发展的角度讲,广播电视网络要真正变成一种产业载体,实现规模经营,并大力开发增值业务,要在确保传播好广播电视基本公共节目的前提下,大力开发网络新业务新市场,提供新服务。要紧跟当今广播电视技术发展潮流,大力发展数字电视,推广数字机顶盒,在网上积极提供付费电视、视频点播、数据广播、互联网接入、网络游戏、电子政务、电子商务、远程医疗、远程教育以及其他网络服务,促进网络产业迅速膨胀和扩张,使网络产业尽快发展成为广播电视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发展战略措施

1、加强广播电视新闻宣传和节目制作能力。

⑴加强和改进宣传工作,提高引导社会舆论的能力。坚持以宣传为中心,严把导向,不断扩大宣传规模,提高节目质量。××电视台全年自办栏目播出时间要从现在的4279分钟增加到五年后的8000分钟,重点办好《××新闻》、《今晚十点》两个品牌栏目,改革调整《××方园》栏目。开辟《》《》栏目,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开通网上广播电视,通过internet网络收听电台节目。

⑵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提高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能力。××电视台在实现两套节目通过光纤传输各县(市、区)的基础上,“十一五”期间要完成硬盘播出技术改造,进一步提高节目播出的稳定性、可靠性。在2007年春节装修启用广电中心大楼2000平方米演播厅,提升电视节目制播水平。电台要在不断提高节目质量的基础上,办好城市生活广播,节目运作以大时段的服务类板块节目为载体,采用听众喜爱的主持人直播方式,增强节目的互动性。根据不同时段收听群的差别,设置编排节目,为听众提供专业化的主持和专家级的服务。继续完善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内部员工分配制度,加强培养和引进广播电视编导、播音员主持人、广告策划营销等专业技术人才,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节目制作能力。

⑶增强针对性,努力提高广播电视对外宣传的能力。不断拓展对外宣传的新途径,努力扩大××形象的宣传影响面,为外地了解××,了解“双世遗”地-武夷山做出应有的贡献。要在巩固已有的对外宣传阵地和渠道的基础上,争取对外宣传合作有新突破,从2006年开始,广播电视对外宣传要逐年增加,力争在中央级、省级媒体的用稿每年以10%递增。

2、提高广播电视覆盖和广告创收

⑴加快广播电视建设,努力扩大广播电视覆盖。按照国家和省上的统一安排,继续推进我市广播电视的县乡村联网建设,结合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作,提升农村广播电视网络质量,扩大农村有线电视联网用户。在十五期间实现所有乡镇光缆联网的基础上,完成85%行政村的光缆联网建设,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全面完成我市20户以上自然村通广播电视建设,确保在“十一五”期间使我市的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7%和98%,使县乡及90%的行政村能收听到8套以上的广播节目,收看到100套以上的电视节目。使未实现县乡村联网的行政村及大自然村能收听到3套以上的广播,收看到30套以上的电视节目。积极探索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确保“村村通”、“长期通”,实现“户户通”。同时,按照省广电局的要求和部署,完成有线电视模拟向数字平移工作,计划“十一五”期间,争取有线电视用户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长。××市区有线电视用户增加到10万户,全市有线电视用户达到60万户。

⑵积极拓展广告创收经营。进一步完善市广电中心广告创收经营机制,精心培育新的经济增点长点,力争每年的广播电视广告创收以10%递增,5年后电视广告收入达到2500万元。同时,广播电视报经营上要有新的突破。

3、加大广播电视科技事业投入力度

⑴推进有线电视数字化转换工程。为适应有线数字电视的整体转换和各项增值业务的开发,继续进行城区网及部分乡镇网络的双向改造,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发展10万户双向有线电视用户;计划在2005年到2008年采用模拟与数字并行的过渡方式;2008年开始逐步关闭模拟电视频道,在全市10个市县城区基本实现有线模拟电视向有线数字电视的过渡;至2010年全市停止模拟电视播出,完成整体数字转换工程,在数字电视整体平移后,计划增加30套电视节目。

⑵拓宽广电事业发展空间。继续抓好广播电视采编播设备的更新改造,“十一五”期间市县两级电视采编设备及有线电视播出系统全部实现数字化,并进行无线数字电视播出的尝试;市县广播采编播全部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开播市县两级的网上广播节目。同时,跟踪ip电视、网络电视、原创:手机电视、卫星移动电视等新技术的发展及在广播电视上的应用,开发新业务、拓展新市场,推动新的发展。

⑶建立安全信息系统。按照省广电局的部署,拟在市级有线前端设置安全预警信息系统,并将该系统延伸到县级广电部门,提高安全播出应急响应能力。在完善我市广播电视安全播出传输应急、紧急、危急状态的三种级别管理模式的基础上,修订我市广电安全播出传输应急预案,健全指挥系统,充分利用科技手段,提高安全播出自动化水平。

⑷发挥××市广播电视中心大楼功能作用。进一步完善大楼的功能建设,努力把××市广播电视中心大楼建成集办公、广播电视节目采编、制作、播出及多功能业务开发于一体的综合性广播电视大楼。

4、深化广播电视管理体制改革

深化广播电视管理体制改革,构建新型广播电视管理体制,就是要建立既符合精神文明建设特点和广电发展规律,又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三大体系”,即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市场运作体系和政府监管体系。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管理体系。同时,积极推动投融资体制的改革,逐步加大我市广播电视市场的开放力度,广泛吸纳各种力量投资参与广播电视产业发展。允许符合条件的各类所有制机构作为经营主体进入除新闻宣传外的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业。广播电视新增业务在确保控制节目管理权、审查权、播出权的前提下,可吸收国内社会资本组建公司,进行市场化运作。

5、规范运作,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

⑴加强监管,着力建立健全管理的技术手段和工作机制。拟建立我市广播电视监测台(站),加强对各县(市)广播电视播出传输的监测,建立广播电视视听质量监督体系和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实现对有线、无线、卫星等多手段传输的广播电视节目全方位监测。同时,加强对信息网络传输视听节目的监督管理,促进网上视听节目的传输健康繁荣、有序发展。对网站播放非法视听节目和无版权视听节目、未经许可播放视听节目、传播、色情等有害视听节目等违法行为进行查处。

⑵建立广播电视投诉受理机制。随着广播电视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发展,其它行业经营广播电视部分业务的情形可能出现。广电部门应设立广播电视投诉受理机制,受理不同传输或播出平台用户对广播电视节目内容、播出质量、播出安全的投诉,维护用户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宏观管理能力。

⑶积极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执法。深入开展“十一五”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严格进行广电播出机构年检工作,严格广电特殊岗位人员准入制度和行业市场准入制度,推进规范化管理。同时,探索加强新的媒体传输广播电视节目的管理手段,不断提高广电系统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和执法水平。

广播电视优缺点篇4

关键词:乡镇文化广播电视发展

1、前言

乡镇文化发展与建设阶段中,广播电视行业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伴随广大群众日常文化生活水平的持续提升,其对精神文化提出了更高的目标追求,多元化、系统化、高品位、多视角成为目前广大受众观看广播电视节目的需求特征。广播电视行业在符合大众文化品味需要层面也急需要不断优化与改进,更密切的迎合大众口味。应加强服务与管理、积极改造与创新,方能查找缺陷与不足,全面优化文化传播效果,提升文化事业水平,进而为广大乡镇人民开创更为多样化、丰富性的文化氛围。

2、乡镇文化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纵观当前乡镇文化广播电视事业发展不难看出,其仍旧存在一些缺陷与不足,无法对乡镇文化事业做出突出贡献。乡镇地区经济水平决定,广播电视始终是广大群众了解外界信息、社会热点问题、国家重要事件的核心渠道,同时也是乡镇居民同外界进行信息交换与沟通的媒介桥梁。当前,我国乡镇地区居民文化需要、娱乐需求不断增长,然而乡镇广播电视传播内容、工作重心却始终不见较大的转变,无法符合大众现实需要。特别是一些基层广电频道通常县级广播电视台制作播出的节目内容仍旧沿用陈旧的工作思路,欠缺创新创造力。主要采用播放新闻栏目、投放电视广告、制作健康类节目、播出电视剧等形式,节目内容结构欠缺完善性以及丰富性,显示出了单调、枯燥的一面。

另外,乡镇地区广播电视事业在基础建设工作中呈现出迟滞缓慢的问题。长久以来,乡镇区域广播电视行业在建设基础设施、更新设备系统层面相对来说速度缓慢,明显落后于乡镇经济建设发展的步伐。具体表现在有线电视仍旧没有实现全面覆盖,数字电视的引入与发展也较为缓慢。较多乡镇地区农民家庭通过卫星天线或是被人们叫做大锅盖的设备接收电视节目,对数字电视以及有线电视的普及安装欠缺兴趣,这也直接导致乡镇文化广播电视节目内容乏味孔洞、节目形式不新颖、素材不丰富的问题。为扭转这一不良局面,乡镇地区应进一步强化乡镇广播电视行业基础建设,唯有巩固基础,方能为广电行业的深入发展建设提供良好的技术保障。

3、乡镇文化广播电视事业发展更新对策

3.1优化广电栏目安排设置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乡镇地区人民综合能力、知识水平、审美意识以及探索发倔新鲜事物的思维渐渐强化,大众更愿意通过广播电视节目了解更多的资讯与信息。为此,乡镇地区广播电视传媒机构应密切紧贴大众现实需要设定编排更加丰富生动的广电节目形式。新闻节目、娱乐节目、影视栏目、生活资讯、房产信息、自然地理景观、教育教学、财经节目应做到兼容并蓄,使广大乡镇地区人民可获取各个层面的信息,使精神文化生活更加充实饱满。另外,应密切关注乡镇地区人民日常生活的规律、习惯、个性喜好,做好广电节目内容的设置与安排。例如,一些农家访谈形式的节目、农耕经济、种植项目普及推广、家庭邻里纠纷调节疏导等节目形式,较易引起乡镇地区广大人民的关注,因此成为当前需要积极尝试推广的方向。

3.2强化广播电视基础建设,丰富推广形式

乡镇文化广播电视加大基础建设势在必行,应通过扩充财政投入,向乡镇政府提出申请,扩大拨款量,同时将更多的经费投入到有线电视、数字电视系统设施的建设上。再者,可将经费用作对乡镇地区人民的专项补贴,例如乡镇居民但凡开通数字电视,则会享受定额补贴或是在缴费上给予一定的折扣。还可以乡镇地区、农村地区为基准,但凡每季度、每年新增业务量完成百分之二十,可享受一定比例的财政奖励或相应的福利待遇,当然具体百分比可依照该地区现实状况做合理调节,进而可提升有关部门、具体机构的工作积极性。甚至可将具体的补贴款项发放至推荐办理数字电视业务的具体人员。例如,可积极推行人员推荐打折优惠制度,但凡在其他人推荐情况下办理了数字电视业务,经过核实推荐方确实是数字电视老用户,则可享受一定的折扣服务或给予定量的经费奖励,这样一来可形成数字电视用户互相之间积极推荐、资源分享的良好局面,以提升数字电视、有偿付费节目的宣传推广力度。

4、结语

当前,我国乡镇文化广播电视事业建设发展仍旧停留在初级阶段,较多工作仍需要不断更新完善。为此,我们应继续加强员工素质管理,扩充基础设施系统建设投入,积极推广优秀付费节目,全面把握乡镇地区人民收看广播电视节目的核心需要,进而真正优化乡镇文化事业发展建设成果,为乡镇居民文化精神生活提供最有利的支持。

参考文献

广播电视优缺点篇5

【关键词】新媒体广播冲击

在新媒体技术层出不穷的今天,传统媒体面临着严峻挑战。各类传统媒体的占有份额不断萎缩,网络媒介的势力范围却以几何速度不断扩张。广播作为传统媒体,在具体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中,经过长期的发展逐步具备了权威的信息和强大的舆论引导功能,这是新兴媒体所缺乏的。广播的政治属性决定了它在完成必要的宣传任务的前提下,拥有获得新闻、解读政策的政治优先权利。相对于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而言,这是传统媒体拥有的宝贵财富。同时将新旧媒体竞争从传媒集团与业外资本的外部竞争,转化为集团内部事业部之间的竞争,自发地进行平台转移,从而掌握主动权,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1.当今广播新闻的现状

新闻是广播电台的立台之本。在当今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在与报纸、电视、网络博弈的过程中,广播新闻如不发挥其自身快速、及时、现场感强的特点,就会在传媒业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失去克敌致胜的重要砝码。反之,作为广播记者如能做到先声夺人,充分发挥广播新闻的自身优势,将是广播记者提高自信心,赢得听众、赢得竞争的重要手段。

1.1.缺少快速性

广播新闻以快著称,然而实际情况却名不副实。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广播记者的观念缺乏更新,仍然热衷于伏案写作,以稿件写作水平的高低来论英雄。

1.2.不生动性

现在许多广播新闻稿,为什么同样拥有重大的主题,但播出后却反映平平呢?原因很简单,这些稿件没有充分考虑听众的感受,基本上还是报章体的翻版,充其量加两段缺乏现场感的音响或采访录音,听起来枯燥乏味,没有吸引力。例如:"娃哈哈"口服液广告,采用老两口生活断型情节,从隔代人童年今昔对比入手,巧妙地拓展了产品的目标消费群体,体现了"娃哈哈"不仅是孩子的饮品,也可以弥补老年人遗憾的时代主题,歌颂了新时代的新生活。这样拉近了产品与消费者的心理距离,这是很有诱惑力的诉求点。这里,产品的代言人与信息高度吻合,给人以质朴自然的美感,使受众于美的享受中接受了信息宣传。如果单纯的利用广播播出的话很难让观众产生生动感。

1.3.被动性

好的录音报道能吸引人收听,听完了有的听众就会有想法,于是就会有人同电系,提意见,谈感受,提供新线索等等,然后记者又会根据情况再次行动,再次形成报道,从而使广播由单向传播变成了双向传播。这样下去就让广播产生了被动性。

2.新媒体时代广播新闻的应对策略

2.1、充分应用网上广播

有人称网上广播为“在线广播”,系指数字化的音频视频信息通过国际互联网传播的形态。网络广播应该包含广播网络化和网络化广播两个从属概念。有狭义与广义的区别,狭义的网络广播就是通过网络进行广播,这是一种流媒体技术,通过在因特网站点建立广播服务器,运行节目播送软件,将节目内容广播出去,访问者运用计算机接收软件,访问节目运行站点,收听、收看、阅读广播信息。它是网络传播多媒体形态的重要体现,亦是广播电视媒体网上发展的重要体现。网络广播之所以对年轻和高端的观众有很强的吸引力,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传统媒体新闻的宣教色彩浓厚,官话、大话、空话、套话较多,而网络世界的信息传播虽然良莠不齐,但由于来自众多网友的民间“舆论场”,具有敏于追踪热点、敢于正视难点,透明度高,平民化色彩浓的优势,对传统媒体宣传型的报道模式构成了有力的冲击。广播电视媒体在互联网上建立web站点,将自身拥有的音频视频信息资源优势与网络传播的优势结合起来,以新技术新手段扩大传播领域和范围,是今天广播电视媒体发展的一个亮点。

2.2、充分利用新媒体的技术优势

利用新媒体的技术优势,丰富服务内容,开发更多的增值点。在新媒体平台中开办各类专业性广播频道,如财经、科技、购物等,以小众化播出的模式,直接针对目标受众,避免了同类广播频道在传统平台中低收视的尴尬境地,转而依靠各类专业性广播频道,解除广告压力,有效地到达目标群体,以多元化的盈利模式取代单一的盈利方式。

2.3、量身定做广播节目

新媒体的传播内容应根据新媒体的特点安排,应该有一定比例的量身定做的节目。如果一种新媒体只是将部分广播频道“平移”到自身的播出平台,所提供的节目内容与传统广播节目没有本质区别,却要求用户支付更为高昂的收视费用,将缺少足够的说服力使受众转变已有的收视习惯,从传统广播或其它更为低廉的媒体服务转向费用较高的新媒体。新媒体公司可运作一些独有性垄断性资源,构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进行平台平移。

结论

广播作为传统媒体,是电子传播时代的重要标志。对于传统广播新闻媒体来说,仅把广播中播过的内容简单打包搬上新媒体平台是远远不够的,在构建新媒体产业的时候,要注意产业之间的新的延伸和拓展。

【参考文献】

【1】戴蔚然-新媒体时代的广播走向-《现代传播》2007.4

【2】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2007年中国广播影视发展报告》第348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广播电视优缺点篇6

关键词:数字时代;广播电视;县级转播台;无线发射

如今,广播电视技术已进入数字时代,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创新,模拟信号正在逐步向数字信号过渡,数字技术对于广播电视无线发射技术来说是一个质的飞跃,也是时展的必然趋势。无线发射技术具有明显的传输信息更准确、电视画面更清晰的优势,视听效果都有了质的转变[1],但同时它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县级转播台广播无线发射在发展中也遇到了诸多问题,找到解决方案是推动广播电视发展的关键。大量运算和研究表明,无线发射可以解决诸多问题,因此数字时代对于广播电视无线发射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1数字时代广播电视无线发射技术的特点

近年来,由于国家的重视,广播电视无线发射覆盖的范围越来越广,县级广播电视转播台在许多基层县均有分布,它自身具有覆盖范围大、系统操作简单、费用成本低、接收信号简便的优势。广播电视无线数字发射技术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①集成智能化。广播电视无线发射技术的集成智能化是其重要的特点之一,笔者所在的县级转播台使用的是中央无线数字覆盖的县级300w无线数字电视发射机,就现能转的节目而言,可集中转发中央电视台的12套数字电视节目,根据以后的发展,还有扩展增加本地节目的空间。这种发射机能够实现主备机自动切换信号源而不影响正常的节目转发,配套的监视系统还可以对发射机的各种数据信息和12套节目的图像画面进行实时监测监视,并且还可以连接计算机进行远程自动化控制开关等。②实效性。传统的广播电视系统经常出现频率资源紧缺的现象,在数字时代利用更为优质的数字信号进行覆盖,稳定性和可靠性均优[2]。③技术性。无线数字发射技术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创新,可节省资金成本,减少频道资源的浪费,具有一套数字发射机可以代替多个频道的传统模拟发射机的优势。

2县级转播台广播电视无线发射存在的问题

县级广播电视转播台是我国广播电视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发展中受到了覆盖面、资金、技术、人才等多种因素的制约。首先,大部分县级地区经济落后、财政困难、专项资金不足,直接导致广播电视的基础设施落后,发射台站规模小、设备陈旧、备机不足以及系统不能够及时更新改造。现在丘北县转播台有3套300w的模拟电视发射机(分别收转中央的2套、云南卫视1套电视节目);2台300w的中央无线数字覆盖的无线数字发射机(转播中央的l2套电视节目);4套模拟300w调频广播发射机(分别转播中央和省州的广播节目),这种调频广播发射机性能卓越,采用全新的DSp和DDS技术,为用户提供优质的视听服务[3]。就设备本身而言,广播电视转播台并没有明显不足,但是由于经济的制约,备份机器不全,设备一旦发生问题无法在短时间内处理,就会直接影响到正常的安全播出工作。其次,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现有人员缺乏专业知识,“专业不对口”,有的技术人员的知识结构层次低,而导致维修和维护力量薄弱。人才是广播电视台的核心力量,而现在体制是工程技术人员的编制近些年来都没有新增,现有的技术人员有的专业技术不强,有专业技术的部分人员年龄又偏大,年轻懂专业技术的寥寥无几,整个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呈现出了一种“青黄不接”的现象。专业知识良莠不齐的工程技术人员队伍使得县级广播电视台和转播台的各项工程事业建设出现了发展滞后的尴尬局面。

3解决县级转播台问题的方案

虽然县级转播台在发展中面临着很多挑战,但是也迎来了很多发展机遇,成为地市之间的一个重要转播阵地。县级转播台的发展和建设,首先要借助当地经济发展契机,争取国家和省以及当地政府的资金支持,将硬件设备增加,将技术的档次提高,资金能够作为数字时代县级转播台广播电视无线发射的保障,促进我国城乡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的健全。其次,必须加快技术型人才的培养与开发,广播电视行业不断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对于人员的要求也更高了。县级转播台可以邀请行内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定期组织员工培训或者举办讲座,提高工作人员的理论与实践水平以保证无线发射技术与数字技术“强强联合”[4]。创新是工程技术人员的灵魂,广播电视工程技术人员必须要有创新意识,创新实际上也是一种新的人才标准,代表着人才素质的变化。最后,重视广播电视设备的日常维护是转播台安全播出的重要保障,广播电视无线发射的维护工作人员往往把所用的关注点放在发射设备上,会忽略附属设备的维护。实际上多种设备组成一个整体,无论是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转播台的正常播出,维护是非常关键的一项工作,平常还要定期对电源地线和发射设备的工作地线进行检查和测试,定期检查防雷装置和接地电阻是否正常。另外,发射馈管的维护也不能忽视,要定期用波导充气机对馈管进行抽气检测。300w广播电视发射机自身设有过流、过压、过激励、过温、过驻波等保护措施,自然灾害的防范是发射设备正常安全运行的保障,而设备的正常安全运行和定期维护又是安全播出的重要保障。

4结语

现代社会,科技数字化的发展涉及各行各业以及各个领域,为了适应数字信息时代的要求,现代广播电视无线数字发射技术正在全面普及实施。为了适应数字信息的发展要求,该技术对于履职于广电系统的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无线数字发射技术的应用给传统的广播电视传输领域带来了新的技术创新,在数字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无线数字发射技术在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不懈努力下,不断地创新和完善。笔者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能用到技术更先进、性能更稳定、功能更完善的无线数字发射机。

作者:李青童单位:云南省文山州丘北县广播电视台

参考文献:

[1]肖祖伟.数字时代的广播电视无线发射问题思考[J].通讯世界,2016(13):90-91.

[2]蒋进玲.数字时代广播电视无线发射技术相关问题的探讨[J].通讯世界,2017(9):72-73.

广播电视优缺点篇7

首先是思想认识上不相适应,大致可归纳为四种意识:

―――“小作为”意识。即“小富即安”、“小进即满”的小农经济思想作祟,认为沪郊广播电视半个多世纪风里来,雨里去,发展到今天这样规模实属不易,现在就在这个摊子上小打小闹已经足够了。

――“无作为”意识。即思想上总认为上海作为海内外闻名的东方大都市,特大城市与特小郊区的格局,媒体如林,强势覆盖,相对处于弱势群体的上海郊区广播电视似乎天地越来越小,从而不思进取,不敢作为。

―――“难作为”意识。即思想上往往认为,随着广播电视系统规范化管理力度的不断加大,尤其上海更是走在全国前列,以往那种粗放经营的模式难以为继,感到沪郊广播电视发展前景不明,不仅有劲没处使,也不知如何使劲。

―――“盲作为”意识。即在思想认识上脱离上海郊区的实际,不注重在转变存量发展方式上下功夫,而是盲目认为要发展就要增量的大投入,盲目地参照大台的运作模式,小孩戴大帽子,最终理想落空,怨天尤人。

其次是运作方式上的不相适应,其表现为:

―――现行机制体制上不相适应。现在沪郊广播电视台基本都是享受地区事业单位同等待遇的部门,内部分配机制与上级媒体存在较大差距,基本处于“大锅饭”的境地,因此较难适应新一轮发展的需要。

―――从业人员队伍不相适应。近些年来,随着郊区农村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在一些广播电视从业人员包括部分领导干部的头脑中,“老广电”那种“赤脚走乡间,田头勤采访”的优良传统和俭朴作风逐步淡忘或失却,而一味追求城市大台风格,这种“东施效颦”倾向,恰恰抛弃了沪郊广电最难能可贵的看家本领,立身之本。同时,上海郊区广播电视长期处于地区垄断行业地位,基本缺乏竞争,因而从业人员对广播电视大平台上激烈竞争的环境氛围不相适应。

――节目采制播出方式相对滞后。沪郊广播电视基本还沿袭着传统的运作模式,在新闻播报上,好不容易达到新闻天天播出的目标,无暇顾及每日新闻的滚动播出,也无力实施新闻直播,故而造成全天的新闻无论轻重缓急,一律到晚上才播出;由于广播电视合一的体制,新闻稿件合用,缺乏特色,缺少活力;社教类、综艺类栏目面目陈旧,形式老套。

――产业发展能力较弱。经营理念落伍、管办不分,产业单一、效益不高,与江苏、浙江等邻近县市台相比,在产业发展理念、运作机制以及产业发展的规模及效益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

沪郊广播电视如何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在转变发展方式上下功夫,在未来的发展中充分张扬沪郊广播电视独特的个性,实施错位竞争战略?笔者提出以下思考:

―――提高思想认识。对沪郊广播电视界来说,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精神的实践中,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切实转变思维方式,以科学发展观推进广播电视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和繁荣。从思想认识上坚决摒弃沪郊广播电视无所作为、无能为力的悲观论调,摆脱传统发展理念的束缚,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沪郊广播电视又好又快发展,实现新一轮的飞跃。

―――正确把握继承传统与创新发展的最佳结合点。沪郊广播电视出身寒门农家,必须时刻不忘农家艰苦创业、勤劳朴实的本色。在沪郊各区县广播电视台的从业人员尤其是青年中大力传承和发扬在50多年的实践中积累和打造的优良传统、优良作风,按照十七大提出的“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的要求,深入农村、深入基层、深入一线,与农民群众打交道、交朋友,在上海郊区现代化建设的第一线体验火热生活,从而以满腔激情采写出受人称道的好作品,在与郊区人民的密切交往中锤炼出过硬的好作风。

―――大力实施沪郊广播电视“新闻强台”工程。重点实现广播电视新闻运作方式的转变,着力在“大、强、活、新”四个字上下功夫:一是做大,即着力增大每档新闻的播出量;强化区县台的通联工作,消除伴随郊区城市化进程而相继落户沪郊的大中型国有企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在地区新闻播报中的空白。二是做强,即加大每档节目主要新闻的深度和力度,并积极创造条件,开设新闻深度报道栏目、新闻述评类栏目以及舆论监督类栏目,切实加重民生类新闻以及受众热线新闻的比重。三是做活,解放思想,改革新闻播报方式,积极实施郊区广播电视新闻直播工程建设,可分阶段实施,力争五年内基本实现广播电视新闻直播化。四是做新,重点是提高沪郊广播电视播报的时效性。加快新闻档期播报频率,推进广播电视新闻滚动式播报,力争在五年内达到早新闻、午间新闻和晚间新闻滚动播出,并为未来新闻滚动准点播报创造条件。

―――创新思维,积极打造和做大潜在优势,张扬沪郊广播电视个性,大力实施广播电视错位竞争战略。首先改变重电视轻广播,广播节目“克隆电视带带过”的被动局面,倡导广播电视内部的错位竞争。以广播节目直播为抓手,以媒体与听众互动为重点,大力推行以主持人为中心的现代广播运作机制,办强办活广播节目,办出沪郊广播的特色,重振沪郊广播的雄风,与电视一决高下,抢占受众市场份额。同时加快广播直播节目的档期播出频率,提倡向日播档期目标推进,形成大板块的品牌栏目。其次是节目设置着眼点必须立足城乡一体的现代化郊区建设,立足于沪郊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自己身边带有浓厚沪郊特色的乡土信息、新农村风情、现代农家题材,进行具有沪郊特色的乡土化包装制作。再次是加强纵向横向联盟,增强区县台迎战风浪的抗衡力。

广播电视优缺点篇8

关键词:电子工程广播电视直播技术

随着当前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我国已悄然进入了电子工程时代,在整个电子工程的大力发展趋势下,各种新兴的信息传播技术被应用到各行各业当中。在目前我国的广播电视行业中发展过程中,直播技术作为其中重要的技术支持力量,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从而让人们获取信息更加及时,欣赏到的电视节目更加丰富。因此,研究并掌握目前的直播技术对于我国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当前广电卫星直播技术的主要形式

从当前我国广泛使用的广播电视卫星直播技术来看,主要形式可分为两种:1)分配式直播技术。这种直播技术形式的传输基础为C波段卫星信号,以此为基础再利用卫星信号将有线电视网络和各大电视台两者之间进行实施传输,这种直播技术形式非常有效地为人们对广电节目的收视提供了方便,但是这种形式的直播技术存在着一定的缺点,特别是在播放效果与信号方面不够理想。2)直播形式。这种形式主要是通过外置的碟型天线对卫星信号的直接接收,省去了中间的一系列环节所带来的不必要影响,正因为如此,这种形式所带来的电视节目质量相对而言非常高。对于电视直播形式而言,其重要环节就在于数字信号的压缩和解压阶段,不管是微信信号,还是新式的电视机顶盒终端,采用的都是数字形式信号,通过接收后对其进行转码,转换成可以呈现出视频形式的信号。在广播电视行业中,直播技术的产生对于广电传播有着非要重要的推动作用,促进了广播电视事业的飞速发展。

二、当前广电卫星直播技术的发展现状

从广播电视直播技术出现的那一刻,一直处速发展的状态中,并且由于直播技术本身是有偿输出,资金优势为其发展也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1]。但是,从目前我国广播电视直播技术的发展现状来看,显得不尽人意。在我国,广电直播技术的发展仍存在着大大小小的问题,例如在环境气候较为恶劣的天气或环境中,电视节目的传输则会收到干扰,呈现给用户的画面则会大打折扣,这对于用户体验来说显得十分糟糕;城市建筑高楼越来越多,对于信号传播也会有一定程度上的阻碍。此外,随着广播电视直播技术的发展,使得我国电视节目的发展逐渐呈现出单一化,但这对于各地方人们群众的个性化需求显得有些背道而驰。以上广电直播技术存在的种种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当前直播技术发展与服务的瓶颈,都需要相关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与服务模式的创新。

三、广播电视中直播技术的相关应用

1.节目平台搭建工作。在我国广播电视直播技术的发展历程中,电视节目平台的科学搭建工作显得尤为必要[2]。节目平台作为整个电视节目在传输过程中的最前端,是电视节目播出和继承的目的重要载体。电视节目平台其实就是一个收集节目源并对其进行编码的系统,其主要工作内容就是利用节目采集系统,将需要博要的电视节目信号进行收集与整理,对其源代码进行编辑,编辑完成之后再运用编码复用技术对其进行解码,只有通过解码的信号源才能最终以视频的形式呈现在观众的眼前。从当前我国广播电视直播技术来看,为了让观众观看直播的用户体验达到最佳,一般选择500kbps――10mbps波段之间的编码进行处理。同时,随着数字卫星技术在我国快速地普及,国家广电局对于直播技术方面也作出了相应的规定,正因为电视机顶盒的出现顺应了时展的个性需求,其可通过对用户的个性化定制,能够让用户在观看节目选择上更加自由,所以当前国家广电总局对于电视机顶盒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视。

2.卫星传输工作。就目前形式而言,广播电视直播技术在多方力量的推动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此时需要大力改进的重点对象就是在线传播技术[3]。从实际的发展情况可以看到,我国在发展电视直播技术中大量的借鉴了国外优秀的技术与经验,有效地规避了不必要的弯路,这对于我国的电视直播技术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在社会快速发展的推动力之下,我国广播电视行业的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卫星直播技术已经步入中等网络时代,逐步呈现出网络拓扑结构。所谓网络拓扑结构指的是不同网络节点与不同通信线路之间的互相联结呈现出不规则形状,各个节点之间没有固定的形式进行联结,并且每个节点与其他节点之间至少有两条链路进行连接。这一类网络的优点体现在可靠性和通信效率较高,但是其缺点也比较明显,主要是对其管理方面比较复杂,须利用路由机制对最佳线路进行选择,这在广域网络中应用比较广泛,虽然这类机制的可靠性较高,扩展比较容易,但是由于结构的特性造成不同节点之间的连接较为复杂,因此在对其实际运用中,只有通过路由算法和流量控制,才能确保其正常运转。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当前的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历程中,直播技术的发展与运用不仅让现有的电视节目传播效率与质量有所提高,更对于整个广播电视行业都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我们的技术人员更要在未来的时间里,不断地对直播技术、直播内容与直播形式进行创新,对直播技术的应用更加科学合理,有效提升我国广播电视行业的服务水平,推进我国广播电视行业的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东栋.电子工程视角下探析我国广播电视的直播技术[J].科技经济导刊,2016,(12):102-103.

广播电视优缺点篇9

关键词:广播电视;编导工作;新媒体;优势;创新;改进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广播电视以及平面媒体等传统媒体不再处于垄断地位,以3D影像技术、重视受众情感体验以及立体音效为特点的新媒体给观看者带来极富吸引力的独特观感,媒体表现形式变得越来越丰富。新型媒介一方面与传统媒介相互融合,彼此借鉴,大大激发了媒体工作者创新动力,推动媒介平台不断发展进步,同时又给传统媒体带来严峻的挑战和影响,而广播电视媒介则是传统媒体的主要代表之一,其必须做到以受众为根本,不断创新改进,推动电视编导工作不断发展,取得更满意的成绩。

1广播电视媒体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的不足

1.1运行机制较为僵硬,不够灵活。以广播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表现出诸多缺点,其中不仅存在技术落后的问题,运行机制缺乏灵活性也是一个显著的体现。首先表现在传统媒体无法及时调整自身运行方式,导致其发展受到制约和影响;其次表现在发展过程中,以广播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对于节目质量营销关注度不足,导致节目质量参差不齐,对受众选择产生不良影响。由此新媒体的产生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广播电视传统媒体,并对后者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和压力。

1.2理念与内容过于陈旧。与时俱进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在当前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进步的背景下,民众生活质量不断改善,消费水平不断提升,而传统媒体节目内容以及发展理念却未及时做出革新,导致与大众欣赏需求不符。正所谓“恒者行远,思者常新”,新媒体时代下的新媒体显然与民众文化需求更为契合,因此传统媒体必须创新自身发展理念与内容,不断将新鲜血液融入节目制作中,着眼于民众多元化、多层次需求来打造精品节目,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1.3广播电视媒体工作人员专业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广播电视从业人员应具备的专业素质自不必赘言,而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则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作为广播电视工作人员不仅应具备过硬的专业基础知识,同时还应熟悉各类基本操作技能。传统媒体通过形象展示或声音传递的方式直接赋予受众情感体验。所以,不断提升从业人员工作素质,以受众认可的形象出现在公众视野内,形成独特的风格,为广播电视媒体树立品牌效应,是推动广播电视媒体不断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2广播电视媒体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的发展优势

2.1互联网络为多媒体合作提供了有利平台。随着互联网技术以及计算机应用的逐步成熟和发展,现代传媒史也迎来了一次巨大变革,以广播电视媒体为代表的传统媒体也承受着巨大冲击。现代传媒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以互联网络为发展平台,具有速度快、互动性强、可选择性高以及信息量巨大等优势,民众通过现代传媒能够获取更多的信息,其获取的方式与途径更为丰富,选择性更突出。所以将广播电视媒体与互联网平台融合,实现多种媒体合作与共同发展,推动媒体资源的有效整合,更有利于打造精品节目,提高节目收视率,为广播电视媒体赢来更多受众。

2.2移动传媒促进了广播电视媒体的革新与完善。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革新是移动传媒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而移动传媒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智能手机的应用与发展领域。移动手机具备丰富的使用功能,其具备基本通话交流功能,同时也具有相对突出的咨询服务平台功能。用户通过手机能够实时实地观看视频,查询想要了解的咨询。换而言之,智能手机作为移动传媒的载体和平台积聚了互联网络以及广播电视等多种技术优点,是一种极为快捷的新型服务平台。随着移动传媒的不断发展,广播电视编导也应审时度势,革新节目创作理念,着眼于节目内容与形式做出多方面、多角度的革新和完善,不断拓展媒体经营与发展空间。

2.3微资讯时代的发展。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民众生活节奏逐渐加快,日常生活中对于外部事物的信息需求量也随之增加。广播电视编导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为民众提供专业性更强、功能更健全的信息咨询与服务平台,这不仅是当前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表现,同时也是对传统媒体以及从业人员提出的更为严格的要求。随着微资讯时代的发展,投入资源以打造囊括了音乐信息以及咨询服务等多种功能的服务平台,通过最新发展平台将高品质节目推介给受众群体,是当前广播电视媒体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所以广播电视媒体编导应高度关注微资讯时代对传统媒体带来的影响,并结合实际情况积极改进和调整。

2.4新媒体的发展推动了广播电视媒体的升级。广播电视台作为传统媒体虽然具有广阔的受众面,但相较于新媒体而言依然有欠缺之处。在新媒体的不断推动和影响下,广播电视台也开始开通官方网站,以顺应社会发展潮流和趋势。现阶段媒体发展转播的方式大多以网站为主,通过网站在互联网平台上为广播电视提供主要支撑。将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站相互结合,使得观众能够在线收看、收听节目;浏览网页时也能够链接到广播电视媒体官方网站,以搜寻即时信息以及新的节目等内容。与传统广播电视相比,网站收听或收看的方式有效解决了外界信号干扰这一传统方式下难以避免的问题,因为网络对于广播电视信号的接收和传输稳定性较强,且观看不受播出时间限制,有效解决了以往广播电视节目播出时间固定、“过期不候”的问题,观众能够通过网络点播结合节目分类、标题以及简介内容来选择自己喜爱的广播电视节目,具有较大的自主性。总而言之,新媒体的发展促使广播电视媒体做出变革和升级,使得观众在观看或收听节目时跳出了播出时间以及被动接受播出内容的诸多限制,进而获取更多、更优质的信息资讯。

3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工作的创新与改进

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化,电视编导必须对媒体传播规律有切实的把握,并善于突破常规,跳出传统思维方式,认真分析受众对于媒体传播的需求并准确把握,对节目表现方式以及素材内容加以创新,打造富有地域特色的广播电视节目,进而获取满意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3.1电视编导应重视新媒体的固有优势,并加以吸收和借鉴,以丰富广播电视媒体节目。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多种媒体介质彼此融合并共同繁荣发展,而不同媒介表现出不同的特色,唯有积极借鉴,取长补短,方可获取更好的发展。作为传统媒体的广播电视受众基础极为广泛,且表现出极强的真实性以及强烈的现场感等优异特质。广播电视编导应着眼于此点,将广播电视媒体固有优势加以充分发挥,并借鉴新媒体的特点,将新鲜血液注入广播电视媒体中,使之释放出更强的活力。以湖南卫视的《爸爸去哪了》、《我是歌手》、《偶像来了》以及浙江卫视的《奔跑吧兄弟》等电视节目为例,这些真人秀节目通过邀请电视电影明星、知名歌手等现场互动的方式将节目与受众之间的距离大大缩短,受众群体对于明星人物的熟悉也使得彼此之间的情感距离更为贴近。更重要的是,活泼、愉悦、轻松的现场氛围是对以往“言传说教、一本正经”的媒体节目的一种颠覆,其剧情安排极富特色,既给受众群体带来新鲜刺激的感觉,又勾起了受众欲望。同时,受众观看节目时往往沉浸于电视情境中,这样一来粉丝粘度明显提升。除此之外,此类节目还表现出设置悬念、推理逻辑等特点,充分体现了新媒体的互动性特点,这也是新媒体的一个必然发展趋势,即由以往的单向传播逐步发展为现代的双向传播与互动,将节目受众群体变为节目的参与和传播者,并且卓有成效。

3.2对现代科技善加利用,打造更富有感染力以及冲击力的广播电视节目。新媒体时代的发展促进了影像画面和数字信息技术的完美交融,色彩表现更为炫酷,显得更为五彩缤纷;各类特效技术营造出宏大壮阔、令人震撼的视觉冲击场面,而节目创意也在新科技的支持下变得别出心裁甚至呈现出令人匪夷所思的场景,受众群体多样化的需求得以满足,而广播电视编导工作难度也随之提升。编导工作人员需要了解新的节目制作技术并切实掌握,通过3D数字技术以及立体音效等手段打造更富有吸引力的广播电视节目。以北京电视台创办的《档案》这一纪实栏目为例,其选择国内外首次披露的悬疑案件以及重大历史事件作为节目内容素材,表现出极强的吸引力,而主持人作为事件的特定讲解者,通过事件发展时间这一基本轴线,利用情景再现以及现场模拟的形式将事件发展情节以及逻辑展示给观众,节目的现场感以及立体感油然而生,节目框架也显得更为全面,事件原貌得到真实地还原。同时,节目内容显得更为鲜活,即便事件内容原本显得平淡无奇,经过处理加工后的素材也变得较为丰富,具有吸引力。以受众群体关注焦点作为切入点,加大节目内容素材转化率,媒体感染力以及影响力随之提升。

3.3重视节目的深度发掘,切忌只作浅层解说,确保广播电视节目具有丰富的内涵。以互联网络为基础的新媒体具有独特的优势,其能够及时传播资讯报道并与受众群体展开互动,但报道深度性不足则是缺陷所在。与广播电视媒体相比,新媒体对于事件持续发展的影响以及关注度较低。因此广播电视编导应明确此点,对广播电视媒体的固有优势加以充分利用,采用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促使电视节目增值,使之为受众群体带来更丰富的资讯。首先应合理选题选材,设计策划话题时应以贴近日常生活、富有社会价值以及民众普遍关心的素材为准,通过系列报道对某一特定主题进行解读,可以从不同角度入手,也可以利用不同人物进行表达,确保浅阅读时代以及碎片化生活环境下的受众群体并能够享受真正有文化营养、有价值意义的广播电视节目。其次,电视编导应做到深入生活,积极体验生活,利用亲身实践搜集整理富有生命力的真实素材,将互动问答、观众参与以及嘉宾点评等方式引入广播电视节目中,确保受众群体能够体验到个性化以及多元化的节目感观,提高节目转化率以及收视率。

3.4广播电视编导应重视自身审美素质的提升,着力于精品节目的打造,切忌庸俗。在市场经济日渐发达的今天,经济效益成为企事业单位追逐的目标,而不少广播电视编导也过于强调收视率以及节目经济效益,采用各种手段疯狂赚取眼球经济。这种方法虽然在短时间内能够利用前期炒作赢得少数受众群体的追捧,也取得了相应的经济效益,然而就其长远而言,广播电视节目过于庸俗和低俗往往会对电视节目形象造成不良影响,也无异于受众粘度的提升,甚至会对其他节目乃至其他频道产生负面影响。以重庆卫视制作的电视节目《第一次心动》为例,广电总局因其内容格调低下而予以叫停;贵州卫视制作的电视节目《人生》因过于渲染苦难、传播负面情绪以及对未成年人不够尊重而被叫停;广东卫视甚至在《美丽新约》中向大众直播手术整容现场,石家庄电视台雇佣临时演员参加《情感密码》录制虚假节目,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凡此种种均流于低俗媚俗,单纯追求经济利益以及收视率而罔顾事实,其不仅格调低下,给社会受众群体造成不良观感,同时也对广播电视媒体固有影响力以及权威性造成较大伤害。

4结束语

广播电视编导应着眼于新媒体时代的发展特点,积极做出创新与改进,在此过程中应始终以专业理念以及专业的服务态度来制作广播电视节目,始终跟随时展潮流,基于新媒体时代的网络平台拓宽发展空间。在信息资讯日渐发展的今天,广播电视媒体也应与新媒体结合,积极借鉴后者的优势,以提高广播电视编导工作水平。总的来说,广播电视编导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的创新改进对于节目创作而言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同时也囊括了网络技术等多种元素。广播电视节目既要重视自身传统优势,又要引入互联网络等新媒体技术,不断拓展创新思维,积极挑战机遇,推动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不断进步。

作者:刘雨松单位:渤海大学

参考文献:

[1]张新刚,周世群.地方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方向建设思考———以播音主持方向为例[J].新闻界,2010,(1):170-171.

[2]杨尚鸿.传播学视野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定位再思考[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6(3):160-164.

[3]陈卓威,张亚伟.多科性大学影视类专业实践教学创新研究———以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为例[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11,(2):92-95.

[4]杨璟,周英静.民办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困境与策略———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原西南大学育才学院)为例[J].重庆与世界(学术版),2014,31(1):51-54.

[5]张芳.广播电视编导在现实环境下的发展[J].新闻研究导刊,2015,(1):69-69.

[6]邢丽梅.大数据时代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多元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110-114.

[7]王美兮,刘向东.浅谈广播电视编导人才必备的艺术修养[J].大观,2015,(3):96-96.

[8]殷晴.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职业素质培养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5,(22):101-101,133.

广播电视优缺点篇10

国家广电总局61号令的出台,在净化了广告播出环境的同时,也导致了电视广告时间的减少和广告价格的上涨。广告主在进行电视广告投放时,争相向优势资源聚集。周博表示:电视台的优质资源都非常稀缺,优质媒体的晚间黄金时间更是难以争取,这更要求广告主向优质媒体资源靠拢。联合利华一定要占领制高点,和优势的资源,强势的电视台进行品牌嫁接,帮助其建立强大的品牌背书。同时,借助优秀资源、有重大影响的电视剧等来增加其品牌的曝光度和市场影响力。清扬作为联合利华本年度重点推广的明星产品更需要不断地进行曝光。《三国》作为一部鸿篇巨制的大剧,本身就是一种稀缺资源,其本身具有很大的炒作点和话题性,在国内也有很好的收视环境和观众基础,再加上其优秀的制作团队,更让《三国》看点十足。因此选择借助《三国》进行品牌传播成为一种必然。

电视剧作为电视媒体的重要产品,其本身也正上演着优胜劣汰。随着电视剧制作越来越市场化,越来越多的高质量、大手笔、大制作的电视剧在不断涌现,粗制滥造的作品逐渐退出市场。在周博看来,电视剧的营销推广已经成为直接影响电视剧收视的重要因素。电视台如何在电视剧推广上出奇出新。这也成为广告主在考虑广告投放时的重要因素之一。面对充满话题的《三国》,安徽卫视精心组织、周密策划,内部举全台之力,外部整合各种媒体进行全方位宣传报道,在话题炒作,延伸节目开发,与观众互动交流,节目编排,挖掘三国文化资源等方面都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规划,让广告主看到了一个立体、鲜活的《三国》。在与观众的互动上,无论是围绕《三国》开发的《三国三人行》的节目,还是短小精悍的短信互动,都触发了观众进一步的讨论和深度卷入,是电视剧营销的一次重大突破。

安徽卫视做为全国电视剧第一播出平台,一直以来以剧行天下为自身的定位,培养了一大批具有高忠诚度,高粘合度的电视剧受众。这也正好符合了联合利华所追求的跟着消费着走的媒介投放策略。《三国》播出一个多月的时间也确实体现了收视逐渐集中的状况。随着收视向强势卫视聚集,广告投放越来越集中的现象将得到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