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能源与环境的认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30:05

对能源与环境的认识篇1

细心的读者一定注意到,在十报告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论述中,有关“资源”、“环境”、“生态”的表述同以往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全会等相关文献的表述有一个明显的不同:以往的相关文献有时不提“生态”,只将“资源”与“环境”连在一起称为“资源环境”或“环境资源”,有时不提“资源”,只将“生态”与“环境”连在一起称为“生态环境”,而从未把“资源”、“环境”、“生态”三者同时分开并列表述;十报告则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同一个部分中多处明确把“资源”、“环境”、“生态”三者同时分开并列表述。譬如:

在阐述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性时,十报告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其中的“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就是明确把“资源”、“环境”、“生态”同时分开并列表述的。

在阐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部署时,十报告提出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四项重点任务。其中的“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也是明确把“资源”、“环境”、“生态”同时分开并列表述的。

在阐述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时,十报告明确提出:“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其中的“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也是明确把“资源”、“环境”、“生态”同时分开并列表述的。

在阐述生态文明建设的国策方针时,十报告明确指出:“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其中的“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虽然没有出现“资源”、“环境”、“生态”字样,也是分别对应于“资源”、“环境”、“生态”的,因而实际上也是把“资源”、“环境”、“生态”同时分开并列表述的。

此外,在阐述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时,十报告明确要求:“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其中的“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实际上也是把“资源”、“环境”、“生态”同时分开并列表述的。

如此等等。

在笔者看来,十报告这样明确把“资源”、“环境”、“生态”同时分开并列表述,是迄今为止在我们党和国家的相关文献中对于资源、环境、生态关系的最全面、最完整的正确表达,其所反映的不仅仅是文字表达上不同于以往一些相关文献的变化,而是在更深层次上反映出我们党对于人与自然功能关系的深刻认识和对于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准确把握。同样,人们对于十报告这样明确把“资源”、“环境”、“生态”同时分开并列表述的认识也不能仅仅停留在字面意义上,而是要站在正确认识报告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严峻形势和重点任务的高度,以及正确认识报告体现的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创新的高度去理解和把握。

必须指出的是,笔者特别强调上述十报告把资源、环境、生态同时分开并列表述的正确性,并不仅仅因为这种表述出自十报告,更是因为这种表述符合生态学原理。

从生态学的观点看,资源、环境、生态是人类生存发展的三大自然要素,分别体现着人与自然的不同功能关系。

其中,所谓“资源”,泛指“自然资源”,对于一个特定的国家来说,它具体指的是在该国领土和可控大陆架范围内所有自然形成的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可以被开发利用以提高人们生活福利水平和生存能力,并具有某种“稀缺性”的实物资源的总称。通常分为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生物(主要是森林)资源、水资源(仅指淡水)和海洋资源五大类。

所谓“环境”,泛指一般意义上的“自然环境”,特指与人类生存和发展有关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前者称为“原生环境”,后者称为“次生环境”。环境有两个明显区别的部分:物理环境(包括温度、可利用水、风速、土壤酸度等)和生物环境,后者构成其他有机体对于有机体施加的任何影响,包括竞争、捕食、寄生和合作。从人类与自然的功能关系看,环境是客体,人类是主体,人类与环境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所谓“生态”,泛指“自然生态系统”,指一定空间范围内,生物群落与其所处的环境所形成的相互作用的统一体。任何一个自然生态系统都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两大部分组成。其中,生物群落处于核心地位,它代表自然生态系统的生产能力、物质和能量流动强度以及外貌景观等。非生物环境既是生命活动的空间条件,也是生物群落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他们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自然生态系统包括:地球表面的陆生生态系统、水生生态系统和地球表面以上的大气系统。

这就告诉我们,资源、环境、生态是分别体现自然对于人类不同功能的三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

从哲学上讲,资源、环境、生态之间这种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关系,正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的反映。

这里所说的“对立”,指的是它们相互之间的区别,主要指它们强调和体现的自然对于人类的功能不同。其中,资源强调的是实体功能,体现为自然对于人类实体的直接有用性;环境强调的是客体的“受纳功能”和“服务功能”,体现为接受并容纳生产和消费所排放的无用副产品和为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生存繁衍提供栖息地等直接与间接有用性;生态强调的是主体(包括人在内的生物)状态及主体与客体(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和协同进化功能,体现为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影响、相互适应、相互选择、相互制约的“有机联系”和“协同进化”。

这里所说的“统一”,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它们都统一于自然这个整体,都是自然对于人类功能关系的体现。也就是说,它们都是从人类福利的角度来定义的,都是能为人类提高福利水平发挥作用的自然要素,因而都属于人与自然的功能关系的范畴。离开了人与自然的功能关系,就没有资源、环境、生态可言。

二是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可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是因为,资源、环境、生态的区分从本质上说是功能的区分,而不是对特定的自然物质实体的区分,不是把自然存在的要素硬性地区分为资源、环境、生态。换句话说,资源、环境、生态作为自然对于人类功能的体现是自然界所兼有的,也是同一自然介质所兼有的。以森林为例,我们不能认为这片森林具有为人类提供木材和其它林副产品等资源功能,那片森林具有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容纳废弃物、减低噪声和提供生存游憩空间等环境功能,还有一片森林具有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保持水土、保护野生动植物、维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而应认为同一片森林同时兼有资源功能、环境功能、生态功能。一旦人们为了获取木材和其它林副产品而大规模砍伐森林,则不但其资源功能遭受破坏,其环境功能和生态功能也必将遭受相应的破坏。从这个意义上我们也可以说,破坏资源就是破坏环境、破坏生态,保护资源就是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十报告做出“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的论断,其道理就在这里。

三是指它们之间是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这里说的转化,主要指资源、环境、生态在人与自然的功能关系中的地位的转变。就是说,它们在人与自然功能关系中的地位会随着人类社会不同的时空条件而发生变化。还以森林为例,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处于大规模经济恢复和建设时期,社会对木材的需求凸显,森林的资源功能被摆在第一位,木材生产成为当时林业建设压倒一切的任务。而几十年后的今天,基于对历史经验的深刻反思,人们又意识到“生态需求已经成为社会对森林的第一需求”,国家也相应做出了“林业建设由木材生产为主向生态建设为主转变”的战略调整,森林的生态功能也取代资源功能而成为了首要功能。

在笔者看来,十报告把资源、环境、生态同时分开并列表述,并做出“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形势判断和“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等重点任务的部署,正是上述资源、环境、生态相互关系的体现,也可以说是生态学原理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的正确运用和发展。

令人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此前人们对于“资源”、“环境”、“生态”的科学涵义及其相互关系往往存在一些模糊认识,其主要表现是将“生态”与“环境”混为一谈,即将“生态”混同于“环境”。在许多人的心目中,“自然生态系统”属于“环境”的范畴,是“环境”的一部分;“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属于“环境保护”的范畴,是“环境保护”的一部分。如此等等。

人们稍加注意就会发现,这种将“生态”与“环境”混为一谈的情况在学术理论界和实际生活中都时有发生。

有资料显示,在学术理论界,这一情况起初是由某知名学者在五届全国人大讨论《宪法》(草案)时的发言引起的。当时,针对草案中“保护生态平衡”的提法,该学者认为,“保护生态平衡”不够确切,建议改为“保护生态环境”。从此,“生态环境”成为一个将“生态”与“环境”联结在一起的新名词。

本来,在该学者提出“生态环境”这个新名词后,如果将其视为联合词组,即将其理解为“生态、环境”或“生态与环境”也是可以说得通的。但随后的情况却是:在我国一些官方文件和新闻出版物中广为流传的“生态环境”一词,往往被误用或误认为偏正词组的“生态环境”,亦即“生态的环境”,这就把生态与环境的关系弄混淆了。譬如:

2003年,在我国的一个对外文件白皮书中就曾出现过作为偏正词组的“生态环境”一词,在译成德文时,就曾经遭到德国人的质疑。

后来,有些学者又在学术论文中主张将“生态环境”一词的含义“归总为‘环境’”,在这些学者看来,“生态环境”的准确表达是“自然环境”,而“自然环境”是“广义环境的一部分”,因而按照这一逻辑,也就可以将“生态环境”归总为“环境”。

此外,在研究分析20世纪中叶以来出现的全球性资源、环境、生态危机时,更有许多学者把“生态危机”包含于或归结于“环境危机”,因而在文字表述上只将其称为“环境危机”,而忽略自然生态系统出现的“生态危机”。

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受这种把“生态”与“环境”混为一谈的模糊认识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也常常把有关自然生态系统的事项混同于有关环境保护的事项。譬如:

在设立全面涵盖资源、环境、生态相关职能的“委员会”一类的机构时,只标明“资源和环境”字样而省略“生态”字样,致使人们误认为其中的“环境”已经把“生态”包含在内。

在区分政府内设机构的职能时,常常将诸如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建设、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乃至天然林的恢复与保护等属于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的管理职能混同于污染防治等属于环境保护的管理职能,致使一些干部群众对于政府部门之间的职能划分缺乏准确的把握,给相关部门的依法行政和人民群众的参政议政带来很大的不便。

在召开全面涵盖人口、资源、环境、生态相关工作的会议时,只标明“人口、资源与环境”字样而省略“生态”字样,实际上也是误将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工作混同于环境保护工作,致使承担自然生态系统保护职能的部门无权参加这类会议或者无权在会上发言;

在探索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过程中,只将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损失的因素纳入其中,而将生态因素混同于环境因素,或者将生态因素归入环境因素,致使生态效益、生态价值、生态补偿在该核算体系中未能得到应有的体现(令人高兴的是,十报告在谈及“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时,已经明确要求“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其中的“生态效益”、“生态价值”和“生态补偿”已经明白无误地表明了“生态”因素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对照本文前述将资源、环境、生态同时分开并列表述的十报告和报告所依据的资源、环境、生态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人们不难看出,所有这些只讲资源、环境而不讲生态,或者将生态与环境混为一谈的模糊认识和不当做法,都是同上述十报告的精神不相符合的,也是不符合生态学原理的。事实上,十报告对资源、环境、生态的全面、正确、完整表述,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对现实中这些模糊认识和不当做法的有力澄清与矫正。因此,笔者有理由期盼并相信随着全国范围内学习贯彻十热潮的深入开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力推进,这些模糊认识和不当做法将有望逐步得到澄清和改变。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毕竟人类的思维习惯是很难改变的。由于某些习惯思维的惯性作用,人们也很难设想这些模糊认识和不当做法会随着十的召开而很快改变,弄不好还可能在一定时期继续存在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因此,笔者认为,尽管十报告已经做出了不同于这些模糊认识和不当做法的明确表述,人们对此问题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仍应引起适当的注意。

我们如此强调正确认识资源、环境、生态的关系,是因为真正弄清这三者的联系与区别,对于贯彻落实十精神、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正确认识资源、环境、生态的关系有助于人们准确把握生态文明的科学涵义,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性。生态文明的本质特征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其主要体现是人口、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生态的协调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以资源、环境、生态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良好的社会。我们从人与自然的功能关系上正确认识资源、环境、生态的联系和区别,就能更加自觉地把资源、环境、生态并列为人类生存繁衍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大自然要素”,同时给予高度重视,进而更加自觉地搞好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更加自觉地投身生态文明建设,为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良好的社会做出贡献。

第二,正确认识资源、环境、生态的关系有助于人们全面认识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严峻形势。如上所述,根据生态学原理,资源、环境、生态体现着人与自然的不同功能关系。而且,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人们对于资源、环境、生态的这种辩证统一关系有了正确的认识,就会懂得资源、环境、生态的状态如何事关人类社会的资源安全、环境安全和生态安全,进而懂得资源丰富、环境优美、生态良好是人与自然的功能关系和谐的标志,“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则是人与自然的功能关系恶化的体现;就会懂得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上述“严峻形势”已经不是仅仅涉及资源、环境、生态中某个单方面、局部性的一般问题,而是全面涉及资源、环境、生态的全方位、整体性的严重问题。这对于全面增强人们对于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忧患意识,大力增强人们积极应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促使人们自觉加入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列,无疑有着重要作用。

第三,正确认识资源、环境、生态的关系有助于人们全面落实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任务。过去,由于人们对资源、环境、生态的联系和区别存在种种模糊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态文明建设任务的全面落实。正确认识了资源、环境、生态的关系,就为全面落实十报告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任务提供了充分的科学依据,促使人们更加自觉和努力完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重点任务。譬如,懂得了资源、环境、生态是生态文明建设中同时分开并列表述的三个关键词,就会把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生态系统保护这三项任务都放在同等重要地位予以推进,并通过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和宣传教育为这三项任务的落实提供重要保障,再不会只重视其中的一项或两项任务而忽视其他任务;懂得了资源、环境、生态的联系和区别,特别是懂得了生态和环境的联系与区别,就会在思想上切实加深对十报告关于“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这一指示的认识并将这一指示落到实处,而不会再将生态系统保护混同于或归结于环境保护;懂得了资源、环境、生态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就会切实提高对十报告关于“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科学论断的深刻认识和把握,从而更加自觉地把十报告关于“全面促进资源节约”的重要部署落到实处,进而从资源节约入手,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为全面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2.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全会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3.姜春云主编:拯救地球生物圈——论人类文明转型,新华出版社2012年版

4.〔英〕a.麦肯齐等著,孙儒泳等译:生态学,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5.〔美〕K.a.沃科特J.C.戈尔登等著:生态系统——平衡与管理的科学,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6.丁圣彦主编:生态学,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7.戈峰主编:现代生态学,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8.曹克瑜: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理论、核算框架与实现途径研究,建立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9.黄秉维:陆地系统科学与地理综合研究——黄秉维院士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10.邵青还:“生态环境”在德国有争议,中国绿色时报2003年4月9日

11.钱正英、沈国舫、刘昌明:建议逐步改正“生态环境建设”一词的提法,工程院院士建议(中国工程院政策研究室编)2005年第7期(总第93期)

12.严耕、杨志华著:生态文明的理论与系统建构,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版

对能源与环境的认识篇2

一、生物教学中加强可持续发展观点的教育,教师是关键

为此,生物课教师要认真钻研教学大纲,认真分析和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近年来,我国积极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形势发展很快,生物课教师要努力学习有关的理论知识,认真收集有关资料,努力改进教学方法,使高中生物课加强可持续发展观点的教育落到实处。

二、了解环境现状,加强环保使命感在人类利用环境的过程中

因为认识的片面性,对自然界进行了掠夺性的滥用,打破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人类生存环境严重恶化,甚至威胁了人类的生存。通过生物课程教育,使学生了解到,就是人类自身造成了如今的悲剧,让学生明白,人类不能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向自然疯狂掠夺,必须要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不致于造成更加恶劣的后果。

通过学习,让学生清楚我国在环保工作方面的客观状况:国民素质普遍低下,生产力水平偏低,我们所处的环境日益恶化,自然资源日益紧张,恶劣的环境正在威胁着人类的安全,进而使学生产生强烈的保护环境的使命感。此外,通过学习,学生认识到自然价值理论,即生物圈的一切存在物都有其内在价值,一切存在物都是平等的,人并不是自然界的主宰,尽量少影响其他的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在未来,自然资源越发紧缺,维护环境安全迫在眉睫,通过教学内容的传授,使高中学生了解到人类正面临越来越严重的资源短缺难题,通过教育,以进一步强化学生参予保护环境的使命感。

三、学习课本内容,增强环保意识

通过高中课程的学习,并经教师的正确引导,使得高中学生对环境保护形成初步的观点,在高中二年级的课本中,就有许多知识点或直接或间接地涉及到环保这个话题。如“遗传与变异”这一章节,就阐述了环境因素也是产生变异的条件之一,还有,“观察二氧化硫对植物的影响”这一试验,也强调了环境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进度,提出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引发思考,使高中学生能更加深入地了解自然环境的某些自然特性,明白人类对于自然环境的干预,不能超过一定的限度,以确保自然环境本身所具备的有限的自我恢复功能。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因此,培养认识到生物教学中涉及的环保内容,提高学生对环保行为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培养参与环境保护的好习惯。

首先,教师在课堂中应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能力,就某些与环境相关的内容让学生参与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的兴趣。例如在讲解“生物与环境”这一章时,让学生认识到生物与环境是相互依赖的,二者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同时让学生拓展认识到,若随意捕捉、残杀野生动物,会对环境造成严重威胁。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你们身边有没有随意捕捉、猎杀野生动物的行为”,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积极思考,有的同学回答宠物市场有贩卖野生鸟类的商贩,有的同学说餐馆中有蛇出售,或者在市场中有野生蜥蜴以及乌龟等野生动物。在学生全部投入到积极思考、积极发言的课堂状态时,除了在教科书中涉及的几种动物与植物外,教师还可为学生播放一些稀有动物的幻灯片,让学生增加对动植物的热爱,激发其保护动植物的兴趣,或者组织学生观看如《可可西里》等与环境相关的电影,通过真实的语言及视觉效果让学生体验保护动植物的迫切性。让学生触景生情,并通过积极讨论认识到,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因此保护野生动物也是保护人类自己,捕杀野生动物行为通常满足的仅是人类的眼前利益,违背可持续发展战略。通过学习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让学生意识到阻止残害动物行为的重要性。

在讲解生物的多样性面临威胁这一知识点时,可利用课本上的内容向学生讲解生存环境的改变与破坏,介绍当前水污染对人类造成的威胁。让学生意识到水对人的身体与生活都是及其重要的,假如没有水,人类将无法生存,而当前世界人均水资源的占有量和我国目前的人均用水的形势已经相当严峻,通过这些数据,让学生意识到水资源已成为一种稀缺的资源,因此应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节约用水,如及时关闭水龙头、洗澡时尽量选择淋浴的方式、浇花用淘米水、冲洗厕所用擦地的水等,加强水资源的重复利用。通过这种方式,既能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当前我国水资源匮乏的现状,又能树立学生节约用水的意识。

通过以上各种课堂教学方式,以真实的数据说服学生,让学生认识到当前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以身作则的同时,规劝身边人不要因眼前利益而违背自然规律,造成环境的眼中破坏,最终只能害了人类自身。

五、通过现代科技教育观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生态环境教育中,不能只给学生讲环境污染、自然资源的破坏等,使学生产生悲观、消极的情绪。教师在教学中要把当今在环境保护、资源保护上科学家们的研究增加到教学中去,如让学生了解利用基因工程,可创育出高效杀虫和防病的工程菌,既解决害虫对农药的抗药性,又不污染环境;利用生物科技能生产可再生能源,如将植物纤维素转化为酒精等清洁液体燃料,利用秸秆生产沼气和氢气能源;利用生物技术解决某些环境污染问题,如建构超级细菌,高效吸收和有效分解工业废水的有机废物和毒物,实现排污过程的生物净化;还可利用生物技术生产可生物降解的塑料,解决白色污染等。

六、开展各种课外实践活动,将环境保护意识渗透到整个社会中去

对能源与环境的认识篇3

1.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要性。“环境教育是整个国家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在中小学和幼儿园普及环境知识,努力提高年轻一代的环境意识。”环境意识的重要内容就是可持续发展观念,它既包括了科学意识,又有道德意识、文明意识,它涉及地理、生物等多个学科的知识,但大部分与地理学科有关,因为地理学科不仅涉及自然科学领域,还涉及人文科学领域的内容,全面反映了世界的环境、经济、文化。在地理教学中,学生通过对自然现象、区域自然特征及人类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学习,认识到人类离不开大自然,两者是相互依存的,从而形成科学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增强对环境的忧患意识,形成保护环境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并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遵守各项环保法规,形成爱护环境、爱惜资源的良好行为习惯。

2.地理教育要适应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要求。中学地理教育要为促进可持续发展培养合格公民和建设型人才,使我国中学地理教育对人才的培养目标与世界接轨。

2.1德育目标。德育的任务在于发展与完善受教育者的道德品质。目的是使人的个体发展与社会整体发展相适应,并最终促进社会发展。地理学科的德育目标要面向21世纪,就要使学生树立新观念、新道德、新价值、新态度和新行为。主要有以下新的德育内容:①树立环境意识和环境道德观念。要引起学生对周围环境质量及人地关系的兴趣和关注,要以身作则,提倡绿色文明行为。②树立正确的环境价值观。使学生懂得环境作为资源是有价值的,环境对人类在物质、精神、文化、情感、经济等方面是有价值的。③树立新的经济发展观。要让学生懂得经济增长并不等于经济发展,认识经济发展不能再以牺牲环境、毁灭资源为代价,重视环境质量和资源可持续利用,创造经济利益。④树立新的全球观。使学生认识到环境问题具有全球性,要加强全球合作,建立国际政治和经济次序,建立新的全球伙伴关系,以实现子孙后代的持续发展。⑤增强自觉参与意识。要使学生认识到,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全社会的发展战略,涉及面很广,必须依靠全体公民积极参与,增强学生自觉参与意识。

2.2智育目标。按照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一般观点,智育的目标是培养人的一般认识能力。如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智育的任务是由学习知识、训练技能和发展能力三部分组成的。在学习地理知识方面,依据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人类培养的要求和不增加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原则,中学地理教育要求学生重点学习对德育和智育有价值的地理知识。在地理技能训练方面,不仅要训练学生在课堂上利用文字、数字、图表和地图等地理信息资料获得知识或表达知识的技能,还要训练学生直接从社会、自然的实践大课堂中获得地理知识信息并准确表述它们的能力。如:测量、统计、调查、绘制等实践活动所需要的地理技能。这些能力对教育提出了新要求,让学生认识到要学会学习,成人后继续完成终身教育,要学会应用,为国家和地方的环境与发展发表见解,提出方案,有效参与可持续发展。

3.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意识的方法和途径。

3.1利用课堂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人的认识来自两方面,即前人总结的经验和实践的体验,对中学生来说,其认识主要来自前者。因此在地理教学过程中,除了讲清地理知识、完成教学任务外,在课堂教学中还应有意识地突出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内容。例如:讲我国自然资源时,一方面讲清我国环境资源的优势,激发民族自豪感;另一方面也必须实事求是地讲清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的劣势,促使学生树立人均意识,产生危机感、忧国心,进而阐明我国为什么要把计划生育、保护环境作为基本国策。另外,在课堂上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结合时事热点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评说。如讲长江一节时,结合长江源头的生态环境保护开展讨论;讲我国天气气候时,结合我国的洪涝灾害原因,并从环境资源利用保护的角度,揭示人地互动过程中的教训,促使学生从大量事实中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

3.2日常行为中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爱惜资源的习惯。可持续发展意识不是抽象的,不能仅局限于书本,局限于学生日常生活。要让吃、住、行的行为具体规范成为环境教育的实际内容。例如:我校组织学生去铁山寺国家森林公园进行实践活动时,学生自发地发出“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的号召。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随地吐痰,乱扔纸屑,不采摘花木。这些点点滴滴正是培养学生环境意识的最好课堂。

对能源与环境的认识篇4

关键词: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企业竞争力

iSo14001已经成为一套目前世界上最全面和最系统的环境管理国际化标准,并引起世界各国政府、企业界的普遍重视和积极响应。

iSo1400系列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汇集全球环境管理及标准化方面的专家、在总结全世界环境管理科学经验基础上制定并正式的一套环境管理的国际标准,涉及到环境管理体系、环境审核、生命周期评价等国际环境领域内的诸多焦点问题。在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自然灾害频频发生的今天显得尤其重要。下面分五个方面说明实施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与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的关系。

一、提高企业形象进而提高市场份额

企业获得了iSo14001的认证证书标志着企业的环境管理水平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标志着企业已经实施了一整套符合国际标准的管理机制,对有关环境、资源等问题进行着有效的管理,特别是表明企业已经严格遵守了有关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国际公约和其他相关要求。

遵守环境法律法规是环境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也是体系管理的重要内容。在体系的十六个管理要素之中,与遵守环境法规要求紧密相关的就有九个要素。包括:环境方针中承诺、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法律法规的收集和识别,目标指标和环境管理方案的制定,培训、信息交流、法规符合性的定期监测以及法律法规符合性的评审等。因此企业实施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可以从体系上保证企业能持续、有效的遵守法律法规,极大的丰富了企业执行法律法规的手段。

二、提高市场的准入程度

iSo14001标准中规定,实施认证的组织要对自己的相关方施加影响。即获得认证的企业要求相关方实施环境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认证便形成了一个链式效应,使各级的供货方、相关方加入到认证行列中来,迅速扩展企业的数量。否则便不能满足订货厂商的要求。由此可见,iSol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认证已经或正在成为市场准入的条件之一。

三、改进产品的环境性能,推动企业的技术进步

环境管理体系从体系的高度强调了污染预防,明确规定在企业的环境方针中必须对污染预防作出承诺。在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中,要求全面识别企业在活动、品和服务中的环境因素,并针对其环境影响加以控制和管理。这就体现了从源头控制污染,实现污染预防的原则。在实施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认证时,要审核企业在产品设计、生产工艺、材料选用、设备运行、废物处置等以及经营活动的各个阶段是否实现了方针中预防污染的要求。通过认证的各企业在上述不同的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环境绩效。

四、节能降耗、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1、节约能源和原材料

在iSo14001标准中,不仅要求识别有关环境污染方面的环境因素,而且还要识别能源和原材料使用方面的环境因素。因此企业在建立环境管理体系中,应对本企业的能源消耗和主要材料的消耗进行分析,找出能源或资源消耗中的主要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技术措施或管理措施,提高能源或资源的利用水平。

2、认真对废弃物实行分类处理和回收利用

首先是采取措施降低工艺过程中的废物产生量,包括降低废品率,减少边角余料等工艺废料的产生量,从源头上加以治理。除了从源头治理之外,对产生的废物,也要进行认真处理,实现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例如实施14001认证的企业普遍对金属边角料、注塑浇口、包装纸箱、废油及废溶剂等尽量做到回收再利用。很多企业对建立体系前后的废弃物排放量进行了比较,降低的幅度很大,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五、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推动企业由粗放型管理向集约型管理转变

实施环境管理体系过程是对企业的环境影响状况,资源、能源利用状况等方面的环境因素的一次全面地、系统地调查和分析的过程。要通过这一工作,使企业的各个部门对其活动、产品或服务中的因素进行识别并加以评价,找出重要的环境因素加以控制或管理。在环境管理体系的审核中,除对环境污染方面的控制和管理状况进行审核外,也要对能源、资源利用方面的分析和管理状况进行审核。在能源、资源的利用方面,要分析主要耗能设备的利用率及利用的合理性,要通过本企业单位产品历年消耗量的比较,以及与国内外同行业先进水平的比较找出自己企业在管理上、技术上或设施上的差距,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制定措施加以改进。同样对于原材料的利用也要做类似的调查和分析工作。企业实施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可以通过对各种资源的消耗的控制,全面优化本身的戍本管理,减少不合理的消耗,实现最低成本的控制,因而可以使自己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所控制的环境因素,除了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等对环境产生污染的因素之外,还包括自然资源和原材料的使用。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尽可能减少能源和资源的消耗,也是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推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意义是重大的。它不但可以丰富环境管理的手段,实行有效的污染预防,还可以节约能源资源,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促进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许前,马万民;试论企业环境管理体系的模式及其建构[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1年02期

对能源与环境的认识篇5

1环境意识的内涵与特点环境意识是反映人与自然环境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的价值观念,是人与自然环境关系所反映的社会思想、理论、情感、意志、知觉等观念形态的总和。环境意识的产生是人类对人与环境关系认识的一次伟大的觉醒。以往社会发展只有人类目标,没有环境目标,常常以损害和牺牲环境的方式去实现人类的需要。特别是18世纪后页工业革命以来,人类依靠先进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强大生产力,无限制地向自然进攻,一方面掠夺式地开发自然资源,拼命地向自然索取,损害了地球的基本生态过程,出现了滥伐森林、草场退化、沙漠扩大、土地退化、水土流失、物种灭绝等严重问题;另一方面,人类不断向环境排放废弃物,超越了自然净化能力,出现了大气污染、水源污染、土壤污染、生物污染,以及一系列严重的、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正是在这样的生态形势下,爆发了世界环境保护运动,环境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环境保护被作为社会的重要目标提了出来,整个公众意识发生了重要变化。思想家在预测未来世界的主要议事日程时,把世界环境退化对人类生存的威胁放在重要位置;哲学家呼吁摒弃人类中心主义,确立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方向,建立尊重自然的哲学;科学家在确定科研课题时,把经济社会发展引起的环境退化、资源短缺、人口增长过快等问题作为主要挑战,拟定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新的理论和实践方案;政治家纷纷提出环境保护方案,把环境保护与更广泛的政治和经济目标结合起来,环境保护成为国际合作的重要主题;企业家和农场主开始关心自己的产品设计和生产的生态学意义,纷纷把环境保护列入企业发展目标,开发绿色技术或生态技术,出现了社会物质生产生态化的趋势;更有越来越多的公众,抛弃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出现了"绿色消费"的潮流,喜欢购买与环境保护有关的产品,如绿色食品、生态时装、绿色汽车、冰箱和空调器等等受到消费者青睐而走俏市场。环境意识体现了人类价值观的完善与进步。其特征是:(l)环境意识的科学基础是人类生态学而不是地理学。它所反映的社会存在不仅仅指生态环境这一特定的客观存在,这是地理学的定义。环境意识所反映的社会存在,作为社会物质生活的条件,它是人类学的环境,或社会的自然,是人类活动改变了的自然界。它的关键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它不仅强调自然生态的变化,而且强调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和引起环境的变化,以及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即环境的价值。(2)环境意识具有整体性的特点。它强调综合思维,不仅把地球生态系统看成是一个有机整体,而且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构成了统一的有机整体。包括自然生态整体性,人类利益和人类实践的整体性以及人类与自然的整体性。同时,它也十分重视自然生态系统、人类利益和人类实践,以及不同地域的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强调从这种多样性和差异性中把握整体性。因而其思维方式是分析与综合的统一。(3)环境意识依据生态系统整体性的观点,认为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有一个限度,超过这一限度即会导致生命维持系统的破坏,因而需要把人类活动限制在某一历史时期生态系统能承受的限度内。(4)环境意识在根本价值观上有重大突破。它主张在突破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的基础上,确立人类与自然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价值方向,并依据新的价值观放弃传统的社会发展模式,实现社会物质生产方式和社会生活方式的重大变革。2.环境意识教育是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为加快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与"可持续发展战略"而作出的一个重大决策。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一目标意味着一场变革,包括人类价值观以及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其中以新价值观的形成为核心的环境意识的产生与发展具有先导性的作用。而素质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培养可持续发展人才的教育思想,其根本宗旨在于提高全体国民的整体素质,促进国家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解决中国的环境保护问题,必须提高人民的环境素质,最根本的是从教育抓起,特别是从幼儿、中小学学生的教育抓起,使国民从小就受到环境科学知识的教育,具有环境意识,具备环保技能,养成在生产和生活中自觉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环境意识不可能自发、自动地产生,主要靠教育和实际行动。早在1975年联合国贝尔格莱德"国际环境教育研讨会"就制定了《贝尔格莱德》,提出环境教育不仅向学生提供环境知识,更要培养其环境的态度和价值。1977年1月的赫尔辛基区域性国际环境教育会议建议:环境教育要贡献于人类共同的福利,关切全人类的生活,就要加强环境价值意识。1977年10月的政府间合作的国际环境教育第比利斯会议宣布:环境教育的目标在于供应给每个人去获得保护及改进环境所需要的知识、价值、态度、承诺及技术。为此,我国由国家环保局、中央宣传部、国家教委联合印发的《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1996-2010年)指出:"环境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包括环境意识在内)的基本手段之一。"中小学环境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意识的形成对人的环境素质养成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环境教育是价值教育,是面向未来的的一项伟业。中小学阶段是青少年儿童长身体、长知识、意识观念逐步形成的时期。他们今天在接受基础教育时,如果能学到环境科学知识,具有一定的环境意识和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和义务感,将来走上职业岗位后,就不会重蹈人类过去非持续发展的/文秘站-您的专属

秘书!/覆辙。我国每年出生人口约1700多万,在校生约2.2亿多人。贯彻从小抓起的方针,通过学校教育,培养一代又一代青少年的环境意识,是提高全民族环境意识的基础工程。在我国,如果没有各阶层公众环境意识的提高,特别是青少年一代环境意识的提高,环境意识就不可能成为全民族深层的自觉意识,那么即使制定了非常好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也很有可能只是作为一种设想存在,难以变成全民族的实践行动而得到多施。在这个意义上,提高青少年的环境意识与素质具有关键性的意义。中小学环境素质教育任重而道远。3.使学生牢固树立几个重要的环境意识,培养学生的环保素质环境处理和保护环境是一个现代人无法回避的问题,是人们终身学习的一大课题。1992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首脑会议"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行动议程》,标志着可持续发展开始由理论走向行动。1994年,中国政府根据环发大会的基本精神,编制了《中国21世纪议程》,提出强化环境教育,提高国民的整体环保意识与素质。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使受教育者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健康而完整的环境意识是21世纪国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环境教育的目的在于使所有的人都意识到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复杂性,使所有的人都掌握一定的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养成保护环境的道德责任感,形成正确的环境价值观和态度。因之,环境意识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必须确定环境保护意识教育这一"国策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努力培养中小学学生的环境素质,在中小学学生中树立正确而全面的环境意识。3.1可持续发展意识。发展不仅限于增长,持续更不是停顿。持续有赖于发展,发展才能持续。传统发展战略是以谋取国民生产总值或工农业总产值高速增长为目标片面实施高积累和高投资,是一种高物耗和高能耗的经济,从而带来资源和能源消耗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经济效益低,使发展本身难以持久等一系列弊端,破坏了人与环境的和谐。可持续发展环境意识认为要采取新的途径,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实现环境保护,达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环境意识的培养目标不能仅以人类为尺度,而是更深的以"人类--自然"系统的层次;不仅以人类的利益为目标,而是以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标。因而在这里,不仅承认自然界对人类的外在价值,而且承认自然界自身的价值,即它对地球生命或生命维持系统具有的持续生存的价值。这是自然界的内在价值。人类的可持续性和地球生命系统的可持续性必须实现有相互联系的三个持续性:生态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社会可持续性。人的活动不能超越生态系统的涵容能力,不能损害支持地球生命的自然系统。发展一旦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发展本身的意义也就不复存在了。3.2人均与国情意识。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人口众多、经济落后是基本国情。中国环境资源种类繁多,总量丰富,属资源大国。但中国人均环境资源占有量相当低,不但低于发达国家和某些发展中国家,甚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属资源"小"国。中国钢铁、煤炭、石油、粮食、棉花等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虽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占有量也较低。例如,粮食总产量4900亿公斤,居世界首位;但人均占有粮食量只有400公斤。饮食结构只能在人均占有粮食400公斤上做文章,只能以粮食、蔬菜等植物食品为主,肉禽蛋奶动物食品为辅。为此,在环境资源开发利用和经济社会发展方向上,要牢固地树立起人均与国情意识。要在全民中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把节约为荣、浪费为耻的道德风尚扎根于广大中小学学生的心中。3.3全球意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是一个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等多因素构成的复合系统,全人类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整体。世界各国人民在开发利用其本国自然资源的同时,要负有不使其自身活动危害其他地区人类和环境的义务。因此,环境意识的培养不仅要关注小范围的环境污染,如一定地区和国家的城市、河流、湖泊、近海、农田的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和生物污染、噪声污染等,还要关注大范围的全球环境问题,如地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生物多样性消失和危险废物在全球范围转移等;不仅关注日常生活中"小我"和近期影响层次上的环境问题,而且要关注"大我"和远期影响层次上的问题,关注全球性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子孙后代和全人类的未来发展。3.4环境资源意识。传统社会生活不认为环境是资源,因为那时认为环境质量和自然资源是无限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无价值的、可以无偿使用;是无主的,谁采谁有,因而认为对环境质量和自然资源的使用是大自然的恩赐,没有枯竭之虑。环境意识的产生,要求改变对环境资源的这种态度。它强调环境资源是有限的,必须加以保护和珍惜使用;它是有价值的,必须有偿使用;它是有主的,属于国家财产。为此就要求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在社会物质生产中通过资源的分层利用、循环利用使资源最大限度地转化为产品,减少排放;在社会生活中摒弃过度消费和奢侈浪费,追求过简朴的生活,过"绿色消费"的生活达到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的目的。3.5环境科技与经济意识。人类要依靠科技进步、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排放和文明消费,建立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协调、持续、发展的新模式。要强调科学技术发展的"生态化",强调整体性思维,把人类、社会和自然看作是一个有机整体加以认识和对待。不断完善科学技术成果的应用,使整个科学技术沿着符合生态保护的方向发展。通过采用绿色技术进行清洁生产,通过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废弃物排放,达到提高经济效率和保护环境的双重目的。这样的经济同传统浪费型经济有区别,是一种节约型经济。3.6环境法制意识。要使学生懂得每个公民、法人和组织都享有利用环境的权利,同时也必须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严重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行为都是违法的,应承担法律责任;公民对污染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都有检举、控告的权利,遭受损失的有权要求赔偿损失。3.7人口意识。人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因而,环境意识在人口政策上要求计划生育的同时,把人口增长与教育结合起来,通过发展教育事业来提高人口素质。既控制人口的数量,又提高人口质量和素质。这是解决人口问题的根本途径。3.8环境公德意识。环境道德作为人类可持续生活的道德,是一种新的世界道德。它认为不仅要对人类讲道德,而且要对生命和自然界讲道德。它把道德对象的范围从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扩展到人类与自然的生态关系,从对自然界的价值和自然界权利的确认,制订和实施新的道德原则。这种道德原则不仅以人类的利益为目标,而且以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标。地球自然有其内在价值。地球不是人类的财产,而是一个有机共同体,是生命的单元。地球不属于我们人类,相反,我们人类属于地球。我们人类和其他生物都在一个家园中。所以说,环境道德问题既涉及前人、当代人、后人,也涉及其他生物和自然界。这是人类环境价值观的深刻变化。3.9环保参与意识。环境教育是"学中做"的教育,非常需要通过学生的亲身经历来发展其对环境的意识、理解力和各种技能。环境保护工作是一项全民的事业,涉及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也需要每一个人的积极参与。学生自觉参与,是搞好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中小学学生在环境意识提高的是础上,必然产生保护、改善和建设环境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因此,需要提高学生参与环境保护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自觉地参与环境保护的各种活动。

对能源与环境的认识篇6

关键词:环境哲学;环境本体论;环境认知论;环境实践论;环境方法论

对环境哲学(environmentalphilosophy),本人从来是虔诚地敬仰之,但自从完成《环境伦理学的困境反思与重建》后,这种基于本能的虔敬看法被迫改变。客观论之,环境哲学研究虽已近40年,但它并没有形成相对自性的自我,而是形象杂芜、问题甚多甚至相互纠缠。溯其原因,实乃自身在源头定位上出了差错。从复杂性角度观之,任何事物都具有对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性,并且经历时间的孕育,这种敏感依赖性总会将自己变成另一个自己。环境哲学就是这样,它从一开始就将自己作为“环境伦理学”(environmentalethicS)的别称,这就导致了它直到现在都没有找到自己的独立方位。本文基于此对“环境哲学”获得自身独立定位何以可能作一尝试性审问。但其前提性努力是先悬置成见,即将“凡西人的东西都是好的”和“凡名人大家的东西都是对的”这两个为学的成见悬置起来(因为前一个成见形成于我们将贩卖变成职责和真学问本身,而失质疑之品质;后一种成见使我们只有亦步亦趋的本事,而无探寻真理之想望),对环境哲学的基本问题作一归真性判断,然后才尝试阐述其判断的基本理由:

(1)环境哲学不是环境伦理学,也不是“生态伦理学”(ecologicalethics)或“生态哲学”(ecophilosophy)。

(2)环境哲学的主体内容不是价值论问题。

(3)环境哲学研究不需要比喻方法和虚构方式。

一、环境哲学的自身位置

将环境哲学与环境伦理学等同,这从未有过疑问;用生态伦理学(比如罗尔斯顿)、生态哲学(比如纳厄斯等人)来指涉环境哲学,也得到较为广泛的宽容性理解,因为从事环境哲学者――无论在西方或在中国――都或多或少从生态学那里获得启发,因而大都将生态学看成环境哲学思想形成的重要理论基础。但正是这种几近于本能的渊源意识,才导致了对环境哲学的“失身”性理解和定位。

客观论之,环境哲学虽然与环境伦理学、生态伦理学、生态哲学有关联性,但绝不构成等同关系。要辨明这一点,须从学科分类学和学科构成论两个方面人手。

(1)环境哲学的哲学来源及分类学定位。在人类知识生产学科化的时代,任何方面的理性致思,都将(主动或被动)承受学科分类学的框架,并从而获得相应的学科归属。以此来看环境哲学,它的学科归属于何处?它由此而形成的学科身份如何?

当审视这两个问题时,就会发现生态学并不构成环境哲学的来源,因而生态学也没有资格构成环境哲学的理论基础,人们将生态学视为环境哲学思想形成的重要理论基础,是基于断源截流式的急功近利方式从生态学那里吸收营养,却忽视了对其本属于自己的源头智慧的吸取。

环境哲学的源头智慧有两个:一是哲学;二是环境科学。

从哲学看,环境哲学是哲学的实践形态,因而,它的第一个来源是哲学。

既然环境哲学来源于哲学,那么,它在哲学中应该居于什么位置?这需要从哲学的构成性角度来审视。

考察哲学的构成性问题,有两种并行的方式:一种是内涵构成式;一种是范围构成式。

范围构成式其实就是现行统一的学科分类法:哲学被定位为一级学科,下设中国哲学、外国哲学、伦理学、逻辑学、美学、科技哲学等二级学科。这种划分既没有逻辑规则,也是没有意义的内在关联性。与此不同,其内涵构成方式是哲学的语义生成性方法:哲学(philosophv)意即爱智慧,这源于词源学规定――希腊文philia乃是“爱”或“友谊”之意,sophia即智慧。由此形成哲学关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存在之本性的拷问,这就是形而上学(metaphysics),也是我们通常所讲的哲学本体论,它展开为三个维度,即世界存在的本原论、生成论和本质论;二是知识(或真理)探讨,即什么可以认知和如何认知以及真正的知识是如何构成的,也就是认知论(epistemology);三是德性生成的研究,即道德如何生成德性和德性怎样生成美德,这就是伦理学(ethics),它构成哲学的实践论部分。

在哲学的内涵构成中,哲学对存在之本性的拷问,必然自我超拔而达向神学,这是哲学的上升之路;哲学向下俯视则形成对德性生成的关注,必然伫立大地而统摄政治、经济、法律、教育。将此二者统一起来的是认知论,具体地讲就是逻辑、知识、真理,它所达到的是自由和美。

哲学与其他领域的关联,往往是通过实践(包括认知和方法实践)本身而实现。哲学作为人类存在的最高智慧,因为人的存在和生存获得上天入地的全景视域性的实践功能,由此形成各种实践哲学,比如管理哲学、政治哲学、法哲学、科学哲学、艺术哲学、宗教哲学等,环境哲学就是如此实践意义上的哲学实践形态。

在现实生活运动进程中,哲学的实践形态往往被人们理解为部门哲学或实践哲学,大而化之,确可这样说,但实际上不是这样:部门哲学通常是指从某个特定的领域里归纳、提炼出来的并涵摄此领域的基本认知理念和操作准则及方法;实践哲学通常是指从整个社会劳动中提炼、抽象出来的一般认知理念、准则和方法。而哲学的实践形态,是指以哲学的方式去观照实践问题,以求得根本的解决(比如本体解决、认知解决、方法解决、操作行动解决)之道。这里所讲的哲学的方式,既是古希腊人对“哲学”的原初定义方式,即爱智方式,也可通俗地表述为“理解的方式”,“哲学既非事关知识的扩展,也非事关世界新真理的获取;哲学家也不占有其他人得不到的信息。哲学并非事关知识,而是事关理解;也就是说,哲学事关已知事物的条理”。哲学的实践形态,就是哲学以自身方式去理解具体领域的已知事物,以及这些已知事物的形成性智慧与本体性存在方式。

数学家和有机论哲学家怀特海曾认为,欧洲哲学传统所形成的最可靠的特征是:其后的所有哲学成就都不过是对柏拉图思想的注释而已。欧洲哲学没有摆脱并且也不想摆脱柏拉图,是因为柏拉图构建了哲学理解世界的总体性框架和基本路径,即他区分并突显了存在的本体的世界(woadofbeing)和存在的形成的世界(woadofbecoming)。哲学作为对存在的理解方式,它是从本体的和形成的两个维度展开的:存在的本体的世界,是赫拉克利特所讲的“变中不变”的世界;存在的形成的世界,是赫拉克利特所讲的“不变中变”的世界。哲学就是从整体的角度来理解存在的两维世界;哲学的实践形态则是从具体的角度来理解存在的两维世界,因而,哲学达向实践领域的任何形态,都必然涉及存在的本体世界和存在的形成世界的理解。换言之,哲学的实践形态的展开同样面临对存在之本性、存在之认知和存在之伦理的理解问题。

以此来看环境哲学,它就是以哲学的方式来对我们存在于其中的环境的理解,即理解我们已知的环境及其已知环境的形成性智慧和本体性存在方式,由此形成环境本体论、环境认知论和环境实践论(图1)。

环境本体论包括环境本原论、环境本质论和环境生成论:环境本原论探讨,必然要发现宇宙创化力,具体地讲是宇宙野性狂暴创造力与理性约束秩序力之对立统一张力;环境生成论拷问必然要指向对环境自组织机能的把握;环境本质论考察必然要揭示环境之内在的生生本性和外在的自在方式。

环境认知论涉及三个方面:一是环境认知何以可能,包括认知环境的依据、前提、条件;二是如何认知环境,即环境认知的范式和路径;三是环境知识的生成机制与构建方法。

环境实践论是将环境哲学推向广阔领域,使之与人存在的方方面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开放性生成构建的世界。从总体讲,环境哲学的实践论之基本问题是环境伦理学问题,环境哲学的价值论探讨主要在这个领域的这个层面展开。环境伦理学就是构建环境哲学的实践价值论。在其实践价值论规范下,环境政治学、环境法学、环境经济学、环境美学、环境教育学等,构成了环境实践论的具体形式。概括地讲,环境哲学的实践论问题,涉及环境实践论的一般问题和环境实践论的具体问题,对这两个方面内容的整体探讨和把握,就构成环境哲学的实践论。

(2)环境哲学的科学来源及分类学定位。环境哲学作为哲学的实践形态,其指向实践的领域是环境。环境是被我们所意识的存在世界:环境始终是自在地存在世界,当它被我们所意识时,它就在我们的看待中成为环境;当未被我们所意识时,它就是存在世界(即自然世界)本身。

环境虽然是被我们所意识的存在世界,但它首先且最终还是其自在的存在世界。自在的存在世界,就是以自在方式而存在的世界,哪怕人充斥其间,它仍然以自在方式存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存在世界――无论是被我们所意识的存在世界,还是未被我们所意识的存在世界(即康德所讲的自在之物的世界)――都是科学所认知的世界。所以,科学构成了环境哲学的另一个来源。

科学与哲学,有本源上的联系,有认知层面的同构性,但存在两方面的根本性区别:

首先,哲学和科学都面对存在世界,但哲学在于理解存在世界,因而哲学构成对存在世界的理解方式;科学在于认知存在世界,因而科学构成对存在世界的认知方式。

哲学作为对存在世界的理解方式,重心在于对存在世界之问题的追问,所以哲学这种理解方式必启动理性直观,追求形而上学,达于先验演绎;科学作为对存在世界的认知方式,重心在于对存在世界之规律的发现,所以科学这种认知方式必启动感觉直观,追求经验实证,达于逻辑推理。

其次,哲学作为对存在世界的理解方式,是融形而上学、认知论、实践论于一体,敞开的是全景视域的方法论。与此不同,科学作为对存在世界的认知方式,主要停留于认知论领域。柏拉图揭示存在的本体的世界和存在的形成的世界,其实也是在为形而上学和认知论分界,或者说是在作哲学和科学分界:存在的本体的世界,感觉、经验、实证以及观念逻辑的推论等都将失效,因而,科学只能在存在的形成的世界中发挥功能,这就是亚里士多德之所以将形而上学定位为“物理学之后”的理由。

亚里士多德总结希腊哲学,以物理学为其主体形式,他所讲的“物理学之后”,其实可以理解为“物理学之上”,以此与“物理学之下”相对应:在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体系中,物理学之上,是形而上学,这是对存在的本体的世界理解的必由道路;与此相对,物理学之下,就是实践的科学,亚里士多德将其概括为政治学、伦理学、技艺学,并且认为在实践的科学中,政治学高于伦理学(近代笛卡儿在“大树”哲学体系中认为伦理学高于政治学)。由此,科学获得其严格的自为边界:向上,科学的边界是形而上学;向下,科学的边界是伦理学、政治学等实践的科学。

科学作为对存在的世界的认知方式,只关注存在的形成的世界,认知它何以可能和怎样认知它,为我们尽可能地理解不断形成的存在世界提供认知的基本知识、方式和方法。由于其边界的限定,科学侧重于训练我们的心智,拓展我们的感觉并提升我们的经验;面对心灵、情感、意愿、美等,科学则更多地显得无能为力,因为心灵、情感、意愿、美要以灵魂为本体、以自由意志为源泉、以生命激情为原动力,需要开启的是先验天赋,而形而上学为其提供了激励方法和理解方式。但实践之于社会,不仅需要经验,更需要理性;实践之于个体,始终是心灵、情感、意志、理性、感觉、经验接受价值引导的境遇性涌现行为(emergentbehavior)。所以,科学只能走向认知实践,如果要走向操作实践,必须与哲学结合,更具体地讲,必须与哲学之实践方式伦理学相结合。换言之,科学要从认知实践(思维与心智训练)达向操作实践,须接受伦理的规范,并且只有通过伦理规范才可进入政治、法律、经济、教育、文化等领域。

通过如上的思路清理,再回过头看环境哲学,环境哲学的关注对象是环境,但环境首先不是并且最终不是环境哲学的专有研究对象。在原初或者本来的意义上,环境是科学研究的对象,由此形成环境学,它由两部分内容组成:一是环境科学;二是环境哲学(图2)。

环境科学,是环境学的认知论,它关注环境存在演变的自生规律及运动机制。环境科学的基本形态是地球环境学和宇宙环境学,前者如地理学、地质学、海洋学、土壤学等,都属地球环境学的具体学科形态;后者如天文学、宇宙学、气候学、气象学等,是宇宙环境学的具体学科形态。整体地看,地球环境学和宇宙环境学各自不断辐射,形成了既相互交叉又相互独立的开放性的学科体系。其中,数学是环境科学的思维工具,物理学是环境科学的理论基础,环境史是环境科学的认知指南。

与此不同,环境哲学是环境学的实践形态,它关注的是环境存在演变的变异规律及其运动机制。换言之,环境科学是环境学的正面研究,它从不同方面、不同领域探讨环境自在运动的规律和机制,为人类提供了解环境、认知环境、实践环境的知识、方法、智慧;环境哲学则是环境学的反面研究,它从不同的方面和领域探讨环境逆向运动的规律和机制,为人类矫正自己对环境的错误认知和无度行为提供反思的智慧、方式和方法。这就是环境哲学在环境学中的基本定位。在这一明晰的定位下,环境哲学同样不是环境的领域性研究或方面性研究,而是对环境予以整体性的实践研究。

二、环境哲学研究的视野与范围

概括如上内容,环境哲学有两个来源:一是哲学;一是环境学。由此,两个来源使环境哲学获得了双栖性,即环境哲学既是理解方式的也是认知方式的,并且理解方式和认知方式必须统一,这种必须的统一最终只能通过实践的方式才能达成;具体地讲,环境哲学的理解方式和认知方式只有通过伦理的方式才能达成。

如图3所示,环境哲学的底座是哲学和环境学:哲学为环境哲学提供先验的和超验的理解方式和反思性的定性研究方法;环境学为环境哲学提供经验的认知方式和实证性的定量研究方法。

实证性的定量研究方法,贯穿价值中立、追求客观真实,它具体呈现为材料和数据的分析。环境哲学研究须立足于环境事实本身,真实反映环境变异、恶变或恢复、治理的基本状况及其可能性趋势,为此而必须收集材料、信息、资料、数据等,并用社会学的定量分析方法对材料、信息、资料、数据予以客观分析。否则,环境哲学研究就会蹈空现实、脱离实际、忽视事实。

实证性的定量研究方法让环境哲学研究落地,但落地并不等于生根,更不等于正确前行。因为落地生根需要土壤的培植,正确前行需要眼睛的明亮。此二者是实证性定量方法所不能自给的,它需要反思性的定性研究方法的帮助。“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各个学科都同时需要定性和定量研究,两者实际上不可能完全分割开,也不能把它们相互对立起来”,并且“定量分析通常是以定性分析的结果为基础,再对社会现象的变化过程、社会不同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数据分析,从而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结论”②。因为定性分析是发现本质、理解规律、把握方向,在环境哲学研究中,它具有奠定基础、提供土壤、发挥指南的功能。所以环境哲学研究必须是哲学与科学的统一,或是哲学的理解方式和科学的认知方式的统一。

在环境哲学中,哲学的理解方式与科学的认知方式的统一,需要有“统一”的方式或者工具,这就是伦理学的方式,因为伦理学既是实践的,更是理论的。伦理学的理论诉求,使它开辟形上道路而追求以理解的方式看世界;伦理学的实践诉求,使它开辟形下道路而追求以认知的方式看世界。并且,伦理学对实践的关注,并不仅仅停留于认知层面,还要指向操作实践并指导操作实践。所以,伦理学的实践方式既是认知实践的方式,也是操作实践的方式,是认知实践方式和操作实践方式的有机统一,这种统一最终由理解的方式为主导来完成。

由此不难看出,环境哲学作为哲学的实践形态和作为实践的理论形态,其学科构成的基本框架由环境本体论、环境认知论、环境伦理论和环境方法论四部分构成(图4)。

首先,环境本体论涉及环境存在论的全部问题。其次,环境认知论的展开,形成环境社会学、环境史学、环境人类学、环境文化学等具体的研究领域。再次,环境伦理论的展开形成一般研究和具体研究两个维度:(1)一般研究即环境伦理学,它关注伦理的基础问题,为具体研究提供价值系统、原理、原则及其规范要求;(2)以环境伦理学研究所提供的价值系统、原理、原则、规范为导向,其具体(或者说应用)研究的展开就形成环境社会学、环境政治学、环境法学、环境经济学、环境管理学、环境灾疫学、环境美学等。最后是环境方法论,主要探讨环境哲学研究的方法生成。环境问题,是一个开放性、形成性的复杂系统,对它展开哲学研究,必须探索和具备大科际整合方法。一般的科际整合方法,是对相邻或相近学科的理论资源、学科知识和方法予以整合运用。而大科际整合方法,是指因研究对象的复杂性而跨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学术三大领域,进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学术各领域智识、理论、方法的整合运用;这种整合最终将落实为原理分析和实证分析、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有机运用。客观地看,环境哲学方法论是异常复杂的问题,笔者将另文专论。

三、环境哲学的本体论问题

环境哲学始终是哲学的实践形态。哲学必为环境哲学研究提供思想的基础,这是哲学对环境哲学的基本要求,也是环境哲学对哲学本来的基本期待。因为从根本论,“哲学是一门思考的学科,包括对推理和争辩方法的思考。作为一门学科或一系列学科的哲学,涉及研究学科界线内工作用以进行的方法途径。这样一种哲学的核心基础是它的认识论或它的关于知识的理论,它提供诸如‘我们能知道什么?’和‘我们怎样才能知道它?’这类基本问题的答案。认识论包括知识的四个方面:它的性质――一个人所相信的是什么;它的类型――诸如自己体验的知识和别人描述的知识(第一手知识和第二手知识);它的客体――知识主题所反映的事实;以及它的起源。在哲学框架内与认识论联系在一起的是本体论,即关于存在的理论或关于什么可知的理论。在形而上学――关于超越于实际问题的世界之性质的争论――中,本体论的理论限定着‘什么可能存在’(例如像在宗教中那样)。然而在作为学术学科的哲学中,它与‘接受什么’[事实]有关。”“因此,每一种学科的哲学都既包含某种认识论又包括某种本体论――一个限定着‘我们能认识什么’和‘我们怎样才能最终认识它’的框架。它们一起被用来限定某种方法论,一套指示研究和争论将如何在学科内进行的规则和程序,即如何才能将信息收集并组织起来。”概括地讲,哲学所能为环境哲学研究提供的思想基础实际上涉及三个方面,即本体的、认知的和实践的。但这三者要真正对环境哲学发挥其功能,只能通过方法,而哲学的根本方法就是形而上学:环境哲学研究必须充分运用形而上学方法,这是因为环境哲学的基本问题仍然是形而上学的本体论问题。

运用形而上学方法来探讨环境的本体论问题,构成了环境哲学的奠基性任务。

环境哲学的首要本体论问题,是环境的本原论问题,即“环境何以产生”和“环境如何产生”的问题。

相对第一个问题论,环境可能因为人的生存而得到意识地突显,但环境始终先于人而产生,因为从宗教讲,人是众生物的神性方式;从科学论,人是众生物的进化方式,所以环境首先相对生命论:环境即生命得以存在的栖息地。从起源讲,环境虽然为众生物的诞生和存在提供了条件和土壤,但它本身却是自创化的:从宗教论,环境(宇宙天地)乃上帝创造的最初成果;从科学论,环境是(宇宙)自创化的结果。综合此二者,环境(被我们所意识的存在世界)不过是自创化的体现,其自创化的原初动力非它,乃无形的自然力:在上帝创世蓝图里面,“上帝”不过是自然力的神性表达;在科学创世图景里,推动宇宙大爆炸的是一个不知来源于何处的“致密炽热的奇点”。

无论从宗教观还是从科学论,环境起源论中蕴含着环境本原论:环境是无形之自然力自创化的呈现形态。这一无形的自然力是野性狂暴的创造力与理性约束的秩序力相共生所形成的创化张力。这种创化张力既创造了环境,又在创造环境的同时赋予环境以内在本性,由此形成环境本性。环境本性是环境自持存在的内在规定和外在方式:作为自持存在的内在规定,环境本性是环境自我秩序力量和自我创造力量的对立统一,即野性狂暴创造力与理性约束秩序力的对立统一张力构成了环境本性。作为自持存在的外在方式,环境是自在的,它以自持本性的方式敞开其存在。

环境哲学的本体论探讨所涉及的第二个维度是环境生成,这个问题具体表述为两个方面:环境是“怎样生成自身”和“如何生成它者”。

要真实地理解环境生成论的这两个基本方面,首先须重新理解“环境”与生命、存在物之间的内在关联性:环境是对生命、存在物的整体表述;生命、存在物是环境的构成内容。从其存在形态学论,环境是以自持(自在)的方式生成自身;但从其存在构成学论,环境是以自持的方式生成它者(包括它种生命、它种存在物)。

环境以自持的方式生成自身的同时生成它者,均源于环境的自在本性。环境的自在本性就是自我秩序和自我创造实现其对立统一的生生本性;这一生生本性的时间化敞开方式,就是自组织方式,它构成了环境生生不息创造自己,又生生不息地创造存在于其中的所有存在物、一切生命的基本方式。

环境哲学的本体论探讨所涉及的第三个维度,就是环境本质问题。基于环境本性和环境自组织之双重规定,环境的本质只能是生殖。环境,无论从存在的形态学论还是从存在的构成学论,生殖是其基本诉求。从存在的形态学论,环境必须自我生殖:环境的自我生殖是整体论的,它以整体动力向局部动力的完成方式来实现其整体生殖。从存在的构成学论,环境必须生殖它者:环境生殖它者是具体论的,它以局部动力向整体动力的回归方式来展开其具体生殖,比如敞开具体环境的生殖或具体物种、具体种群、具体群落的生殖。

环境生殖自身,推动环境自组织、自催化、自修复、自构建,实现环境的自我新陈代谢;环境生殖它者,推动环境敞开它组织、催化、修复、构建进程,实现环境之整体与具体的共生互生。

四、环境哲学的认知论问题

环境哲学的本体论构建为环境哲学的认知论探讨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基本视域和形而上学方法论。环境哲学的认知论问题涉及三个维度的内容。

环境认知论所关注的首要问题是“环境认知何以可能”,其目的是解决环境认知的依据、前提和条件等问题。

环境认知的依据何在?所涉及的实质问题:认知环境的真实逻辑起点在哪里?对这个问题的考察,有客观和主观两个维度:从客观论,认知环境的真实逻辑起点是存在世界,因为环境就是为人类所意识的存在世界,这个存在世界由自然(地球和宇宙)、地球生命和其他存在物、人三者共生性构成;从主观论,当我们存在于其中的存在世界一旦被我们所意识地突显,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我们存在于其中的存在世界本身出现了问题,并且其所出现的问题已经危及我们的安全存在,所以,业已出现的问题并且这些问题实际上危及到我们存在安全的存在世界,才构成认知环境的逻辑起点。换言之,环境问题才构成环境认知的逻辑起点。因而,考察环境问题生成的根源成为环境认知的必要前提。

考察环境问题生成的根源,必须有判断的客观依据,即什么样的环境才是正常的环境,什么样的环境才是问题环境。要寻找这一判别依据,首先必须考察环境(即存在世界)得以正常存在的内在原理,简称为环境原理。遵循环境原理而展开其存在的环境,是正常存在的环境;反之,脱离或者违背环境原理而运动的环境,就是逆生态化的问题环境。所以,环境原理构成了考察环境问题生成的客观依据。

环境认知论所关注的第二个基本问题,是环境认知的范式与途径问题。

环境认知是人对环境的认知,因而,环境认知本身就是构建认知范式。构建环境认知范式有两个基本方式,即主观性认知方式和客观性认知方式,由此形成两种认知范式,即主观性认知范式和客观性认知范式。前者采取二元分离的方式,将人与环境一分为二,形成主客对立的认知范式:人是环境认知的主体,它是自为的和为自己的;环境是环境认知的客体,它是异己的和为他的。在这种主客对立的认知范式中,环境是静止、无生命的,只具有使用价值,是人的任意使用物。与此相反,后者采取主客一体的方式,发现和把握人与环境的相互嵌含性:“从严格的字面意义上来说,你在环境之中,环境也在你之中。你的皮肤并不是一道将你和环境分离开来的屏障。相反,你的皮肤,就像你身上的其他器官一样,都是环境的一种延续。你是一个有机体,也就是说,是一种过程,进行着持续的交换,与环境中的其他力量进行着某种交易。你绝不是世界中孤立的看客,而是世界中活的生物。”从人与环境的相互嵌含角度人手,构建起生态整体的认知范式:在这种认知范式中,人与环境互为主体,因为环境本身是自组织的,是动态生成性的,它不以人的意愿为转移,因为环境首先是生命存在体,它以自在方式存在这一本原性位态决定了其存在价值是首要的、根本的,它为人所利用是有限度的,即环境被人所利用的前提是它必须确保自己的完整存在。

客观地看,主客对立的环境认知范式,是无视环境本性和自在方式的认知范式,它成为人类推动环境发生变异和逆生化的最终推手;与此相反,生态整体的认知范式,是尊重环境本性和自在方式的认知范式,它将规范人们按照环境法则而谋求生存及发展,其前提是始终维护环境的自生境功能。

以生态整体的认知范式为指南,环境认知探讨应该着手解决三重关系:一是整体与具体的关系;二是生命与人的关系;三是物理与生命的关系。对这三重关系的关注与探讨构成环境认知的宏观途径。

首先,环境认知应该改变由具体构建整体的认知路径,构建由整体构建具体的认知路径。这一认知路径的抽象表达就是整体存在的环境创化具体的生命和人,它实在地开启了整体动力向局部动力的实现和局部动力向整体动力的回归之双重路径。比如面对雾霾气候而探讨其形成及解决之道,客观地存在着具体主义和整体主义两种思路,前者从眼前的、感觉到的、直接的现象出发,把握推动气候失律、雾霾嗜掠的成因,总是具体的和单向度的,比如排放。因而,谋求解决的思路也是单一、具体和经验主义的,这就是治理,更具体地讲就是减排。后者则发现导致气候失律、雾霾嗜掠的原因是整体的和动态生成性的,它不仅是一个排放无度的问题,更是地球、大气层丧失自净化能力的问题。谋求其解决之道,不但要治理、减排,还需要恢复、化污。后者才是治本之道,前者仅是治表之策。治表与治本的有机统一,恰恰是整体动力向局部动力的实现和局部动力向整体动力的回归。

其次,环境认知应改变由人主宰地球生命的认知路径,重新恢复环境、生命、人三者的原本性关联:环境是生命的摇篮,生命是人的本体――人源于物种生命的进化,最终不能摆脱物种生命。因而,敬畏生命、热爱生命、尊重生命,既是通向环境认知的必由路径,也是人在世界中构建其共互存在之主体地位的正确途径。

其三,环境认知应改变自然与生命两分的认知路径,重新恢复自然与生命的内在生成关系,这种生成关系可抽象地表述为“自然为生命立法”。“自然为生命立法”这一法则可具体化为:第一,自然为人立法;第二,环境为人立法。

环境认知论所关注的第三个基本问题是环境知识如何生成的问题,要实质性地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探讨环境知识生成构建的内在机制和方法。

环境认知范式的双重性,形成环境知识生成构建起两种不同的运行机制。采取主客对立的认知范式,环境知识生成构建的内在机制是人本中心论的:它以人为出发点和目的主观想象性地构建环境知识,比如人与环境的二元分离观、环境的非生命观、环境的使用价值观、环境利害观、单纯的环境治理观等,都是人本中心论的环境知识论内容。与此不同,采取生态整体的认知范式,环境知识生成构建的内在机制是自然中心论的:它以自然为出发点和目的来构建客观主义环境知识,因为环境的生成变化运动并不按照人的意愿而敞开,而是遵循宇宙律令、自然法则、生命原理而敞开。宇宙律令、自然法则、生命原理的整合化具象,就是环境白组织原理。具体地讲,环境知识的生成构建必须遵循环境自组织原理。

环境自组织原理揭示环境的存在敞开是自组织、自生长、自繁殖、自修复、自构建的,其内在运行机制却是自催化和竞争。环境自组织、自生长、自繁殖、自修复、自构建之实质就是自催化,其基本动力有二:一是环境本性,即构成环境的生命及其存在物之本性――生命本性和物性,它们共同构成环境自催化的本原性动力;二是环境序参数,“我们将认识到,单个组元好像一只无形之手促成的那样自行安排起来,但相反正是这些单个组元通过它们的协作才转而创建出这只无形之手。我们称这只使一切事物有条不紊地组织起来的无形之手为序参数”。所谓环境序参数,实质上就是环境随机变量,它构成环境自催化的外部动力。任何一个外在的环境随机变量,都因其复杂的开放性生成的环境系统对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性而对环境发生意想不到的改变作用。比如,太平洋上的一场龙卷风可能来源于几个月前伦敦上空的一只蝴蝶任意地扇动了几下翅膀。这只蝴蝶随意扇动的那几下翅膀(随机变量)通过几个月时间孕育龙卷风的过程,就是环境自催化的运行过程,但这一过程的生成却需要环境自在运动之内在本性的推动。

五、环境哲学的实践论问题

环境哲学对其本体问题的拷问,是为环境重建确立自身的依据和最终的理由;环境哲学对其认知问题的检讨,是为环境重建构建必备的智识体系。然而,无论其本体论拷问还是其认知论检讨,都必须走向实践的引导与规训,环境哲学才产生实际意义并获得应有的价值。所以,环境哲学需要上天,但上天的最终目的是入地:开启形上道路,仅是环境哲学的前提性工作;开辟形下的践行道路,才是环境哲学的目的性努力。

环境哲学对其实践道路的开辟方式,就是环境伦理学。

在环境哲学研究中,环境伦理学是最成熟又是问题最多的。客观地看,环境伦理学从诞生到发展的全过程,都是以论争的方式展开,并产生出许多的环境伦理观念、理念甚至理论,比如大地伦理理论、救生艇理论、公地悲剧理论、生态伦理学理论等。但这些有关环境的观念、理论都是由人类中心论与非人类中心论之争所催生出来的,它们都属于环境伦理学的外部性探讨成果,时至目前,有关环境伦理学的自身建设尚未起步。

环境伦理学研究所出现的这种状况,源于它对如下三个基本问题的忽视或无力解决:

(1)环境道德的基础何在?

(2)环境道德的边界何在?

(3)环境伦理与传统伦理的内在关联何在?

前两个问题是环境伦理学研究得以正确展开的前提性问题,解决的正确路径是从审查并定位“环境”概念人手:环境相对生命和存在物而论,它既是生命、存在物得以存在的土壤、平台,也是创造、繁衍生命、存在物的母体。环境是一个自在自为自生的生命体,它具有自组织、自生长、自繁殖、自修复、自构建的能力。以此来看,环境道德的基础在于环境本身;并且环境道德的边界亦在环境本身。因为环境作为被我们所意识的存在世界,它的宇观形态是涵摄了宇宙和地球的气候运动,它的宏观形态就是地球运动;而地球表面的生物群落、种群的生存运动以及人类的区域性活动,构成了不同尺度意义上的微观环境。

环境伦理学的核心问题是如何看待和处理传统伦理的问题,环境伦理学之人类中心论与非人类中心论之争的症结,恰恰是双方本能地采取一种二元对立的观念和“非此即彼”的方法,表现为“有我无你”的敌视和对抗。这种敌视和对抗的实质,恰恰是错误地定位环境伦理自身所致。

首先,环境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并不是环境本身,而是出现了无法自恢复的问题环境。客观地看,环境就是人、生命、存在物存在于其中的存在世界,这个使我们赖以存在于其中的存在世界之所以被我们所意识地关注,恰恰是因为它本身出现了问题,并且这些问题影响到了生命、存在物、当然包括人本身的安全存在。简单地讲,环境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问题环境或环境问题。环境伦理学研究的目的,就是找到环境问题形成的伦理根源和解决环境问题的伦理路径与方法。

环境的具体构成是生命和存在物,其中,最重要的是人,因为人的意识的进化使其成为一种在某些方面不断获得超越力量的生命存在形式。在这种状况下,环境出现危及生命和存在物安全存在的问题,表面看是环境问题,但实质上是只有当人及其存在普遍地出现了问题时,环境才形成问题。因而,环境伦理学所要为之努力的,表面上看是探求环境问题形成的根源和解决环境问题的伦理路径与方法,但实质上却是探求解决人的问题形成的根源和解决人的问题的伦理路径与方法。由此,环境伦理必然与传统伦理发生关联:环境伦理必须正视传统伦理,传统伦理必须融入环境伦理。

环境伦理必须正视传统伦理,涉及如何正视的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之道是必须确立其正确的认知,即环境问题的实质是人的问题,人的问题导致了环境问题,即当人将自己抬高到“尺度”和“惟一目的”的地位时,环境就成为人的附属物而获得纯粹单一的使用价值,由此价值引导所形成的人类活动就自然展开向自然进军、向环境开战,向存在世界要永不满足的财富和物质幸福。

环境伦理一旦正视传统伦理,必然要展开三个方面:一是正视传统伦理的偏执与弊病、错误与荒谬。传统伦理的唯人本中心论、物质幸福论和权力价值取向论,此三者从根本上异化了伦理,使其伦理功能发生了偏执与狭隘。二是正视传统伦理的功能。伦理对人及其由人缔造出来的社会具有规范、矫正、引导、激励功能,这种功能并不因为环境伦理的兴起而消失,而是因环境伦理的兴起而得到拓展和强化。三是正视传统伦理的基本内容的合理性及其对现实世界和人类发展的要求性,这主要体现在传统伦理的基本认知原理和行为规范准则始终体现了普遍的人性要求,并蕴含着能够显现和张扬的自然原理。

基于这三个方面的正视,环境伦理学研究必须慎重考量传统伦理,并寻求构建起对传统伦理资源――知识资源、理论资源、思想资源、方法资源――的正确处理。这种处理的最终呈现,就是传统伦理对环境伦理的融会和环境伦理对传统伦理的贯通。

传统伦理对环境伦理的融会和环境伦理对传统伦理的贯通之根本前提,是探究、发现和确立环境原理。环境原理的实质是自然原理,它由环境自生境原理和环境逆生化原理这正反两个维度构成:环境自生境原理,是由宇宙的自创生和它创生原理、自然的生变原理和生命的生生原理所构成的原理体系,也就是说,环境原理体系是由宇宙律令、自然法则和生命原理所构成;环境的逆生化原理,即是环境逆向编程的层累原理、突变原理和环境滑向自毁灭的边际效应原理。

以环境原理为规范和指南,传统伦理对环境伦理的融会,具体表现为环境伦理学为传统伦理打开视域空间,使传统伦理走出人本中心论的狭隘,获得环境视野和生命维度。

以环境原理为规范和指南,环境伦理对传统伦理的贯通,首先要求环境伦理学抛弃一切形式的观念偏见,以客观姿态审查环境、进入环境,并以环境原理为环境伦理的自然依据,构建环境伦理原理,使其能够涵摄制度社会和自然社会两个领域,并指导人的生存行动。

以环境原理为自然依据而构建起来的环境伦理原理有二:一是环境伦理的动力原理,这就是“生、利、爱”之人性原理,具体表述为生己、利己、爱己与生他、利他、爱他的对立统一原理。“生、利、爱”之人性原理,原本是传统伦理的基本原理,但当环境伦理赋予它环境视野之后,就获得了对自然世界和制度社会的双重指涉,因而,生、利、爱的主体及其指涉对象,不仅仅是人,也包括地球生命及其他存在物。二是环境伦理的认知规范原理,这就是权责对等原理。它同样是传统伦理原理,一旦为环境原理所贯通,则必然构成环境伦理的认知规范原理。

权责对等即权利与责任对等。在传统伦理体系中,权责对等是相对人与人、人与群体社会论,但在为环境原理所贯通的环境伦理世界里,权责对等既相对人与人、人与群体社会论,也相对人与地球生命、人与自然、人与环境论。由此,权责对等原理涵摄了自然社会和制度社会两个领域,构成了人进出自然社会和制度社会两个领域都必须遵守的规范原理。

权责对等原理之所以具有如上认知规范功能,在于它统摄了四个环境自生境法则,即存在关联法则、价值生成法则、顺性生存法则和成本支付法则。存在关联法则揭示环境与地球生命及其所有存在物之间存在着本原性的关联性,这种本原性的关联性使环境与地球生命及其存在物之间必须共在互存、共生互生。价值生成法则揭示了我们生存于其中的存在世界中,生命与生命、存在物与存在物之间所形成的这种本原性的存在关联性之实质,恰恰是其平等指向的价值生成链条。在这一价值生成链条上,每个生命、每个存在物都顺其本性生存,这种顺性生存法则可表述为在限度的竞争中有限度地适应。一旦因为强力或偶然的不得已等因素打破了这种竞争与适应相协调的限度时,则必然要为之担负责任,这就是成本支付的环境法则。这一环境法则运用到人类生活领域,就获得了三个维度的指涉与规范功能,这就是谁消费谁买单、谁污染谁付费、谁破坏谁恢复。

以“生、利、爱”之人性原理为动力指南的权责对等原理,不仅具有普遍的认知规范功能,更具有全面的行为规范功能,这是因为权责对等原理最终落实为利己不损他和利己亦利他两个环境伦理原则。这个“他”,既指他人,也指他物、他种存在。利己不损他这一环境伦理原则蕴含着环境利益的最大化再生诉求;利己亦利他这一环境伦理原则蕴含着环境利益的平等共享诉求。

对能源与环境的认识篇7

论文摘要面对当前严峻的环境破环状况,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提出“全球绿色新政”和“发展绿色经济”的倡议。各国政府目前不仅要采取积极的环保政策来控制环境的进一步破坏,同时,在恢复环境生态系统过程中提高社会中普遍成员的环保意识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手段。积极开展环境教育,并以环境教育法制化予以保障,从而使全社会成员树立绿色意识,同时提高环保法律意识,在全社会中建立普遍的环保意识使绿色发展成为可能。

一、绿色发展的内涵

2002年,联合国计划开发署了《2002中国人类发展报告:绿色发展,必选之路》,首次提出人口众多的中国应当选择“绿色发展”之路即“强调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统一协调”之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提出全球“绿色新政”的倡议,并于2009年4月公布了《全球绿色新政政策概要》,启动了“全球绿色新政及绿色经济计划”。2009年11月13日,在第二届“绿色经济与绿色责任”的中国绿色发展高层论坛上了《2009中国城市绿色发展报告》,会议对绿色发展的内涵做了具体的阐述:首先是生态环境响应,不能对自然系统结构与过程造成破坏,还要通过绿色的发展设计实现城市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善;其次是高效的资源利用效率;第三是城市居民可持续的消费行为;第四是城市生态环境良好、生态风险低,城市人与自然和谐;第五是人与人的和谐,城市社会平等不断进步。绿色发展是相对于传统“黑色”发展模式而言的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其核心目的都是为突破有限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制约,谋求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消耗的脱钩,实现发展与环境的双赢。①清华大学中国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认为:黑色发展是指高消费、高资源消耗、高污染排放;低附加值、低使用价值、低资源生产率的发展。主席在2009年底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的开幕式讲话中提出中国要“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研发和推广气候友好技术”。绿色发展,意味着从政策上鼓励发展绿色经济,在自然系统可自行恢复的限度内发展经济,以保护并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②

可见,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新政等都可以说都是绿色发展的应有之意。笔者认为“绿色发展”的要义在于“共赢”,即在现实中依靠技术进步来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污染排放率,将环境与发展从对立与冲突关系转向共赢关系,在保护自然生态系统过程中实现经济的不断增长,最终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如今促进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走绿色发展之路,已成为世界发展的新模式。

二、绿色发展与环境教育立法的关系

(一)环境教育概述

1970年国际保护自然与自然资源联合会首次使用“环境教育”一词,并进行了定义:“所谓环境教育,是一个认识价值、弄清概念的过程,其目的是发展一定的技能和态度。对理解和鉴别人类、文化和生物物理环境之间内在关系来说,这些技术和态度是必要的手段。环境教育还促使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行为准则做出决策。”美国是第一个制定《环境教育法》的国家,在该法中阐述到:“环境教育是处理人与其周围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关系的教育过程,这种关系包括人口、保护、交通、技术和城市以及对整个人文环境的区域规划。”我国《大百科全书》认为:“环境教育是借助于教育手段使人们认识环境,了解环境问题,获得治理环境污染和防止新的环境问题产生的知识和技能,并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上树立正确的态度,以便通过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保护人类环境。”1975年国际环境教育会议上通过的《贝尔格莱德:环境教育的全球纲领》指出,为了解决环境问题,必须以新的方式进行思考和行动,为此,环境教育的目的是要“促进全世界所有的人意识并且关注环境及其问题,并促使他们个人或群体具有解决当前问题、预防新问题的知识、技能、态度,并推动和投入到这项工作中去。”随着国际社会对环境与发展关系的关注,20世纪90年代后,环境教育的内涵从“人与环境”逐渐转向“环境与发展”,使环境教育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内涵。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21世纪议程》,它强调通过环境教育和培训,增强人类的环境和发展意识,特别是环境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

笔者认为,虽然对环境教育的定义不统一,但环境教育究其本质而言,就是通过普及环保知识,树立正确的环境观,从而培养善待环境的态度,主动地、自觉地采取对环境友善的行为,通过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来保护人类环境。

(二)环境教育立法是普及公民环保意识的有效保障

环境危机的出现,很重要的原因在于社会成员环境意识、环境责任等素质的缺乏,而要解决环境危机,归根结底只有靠全面提高人的环保意识才能实现。现实中单纯依靠个人去认识环境、提高环保意识从而建立起普遍的社会环保意识是不现实的,且仅靠个人的环保意识来宣传环保起到的影响力也是微弱的,很难达到普遍的环保认同感。笔者认为以上问题只有靠环境教育才能完成,上文已论述了环境教育是普及公民环保意识的有效途径之一。但我国当前环境教育落不到实处,实效性差。我国在学校环境教育中,经济欠发达地区推广率低,高等教育中重视环境专业的教育,轻视非环境专业中的教育,从事环境教育的师资队伍落后、教学方法落后。社会教育在我国的状况也不乐观,政府作为主要的宣传教育组织者对环保知识宣传活动非常不到位,完全是“流于形式,走过场”,群众主动性不高,对环保意识的理解往往是被动的,肤浅的,环境教育的效果不佳。

所以,环境教育必须要有各方面的支持以保障它的顺利开展,否则也只能起到表面宣传作用,社会大众的环保意识很难得到普及。进行环境教育立法,用法律的强制力来保障环境教育的有序性和规范性,可以说环境教育立法是为环境教育服务的,它使环境教育有序健康地发展;环境教育发展了,在社会中普及环保意识的目的也即达到了。在环境教育过程中加强对绿色发展观的教育,使全社会成员具有绿色意识,同时提高环保法律意识,从而达到在全社会中形成普遍的环保意识。

(三)公民环保意识的普及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必要前提

环境保护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而是全社会的事情;不是哪一个国家才应该关心的,应该是全世界都应该关心的。如今中国生态学会等单位主办的中国绿色发展高层论坛,目标就是让绿色发展成为世界性话题,在全社会推进绿色发展,形成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为绿色发展提供全球化交流平台。因此,减少环境污染,实现绿色发展需要各个国家的相互配合。国家在具体实施绿色发展战略过程中一方面不仅需要制定各种政策,如鼓励绿色投资、绿色技术创新等经济政策,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等产业政策,征收能源税、环境税等法律政策,必要的辅助以行政手段来引导全社会绿色发展的大方向;另一方面,普遍建立公民环保意识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手段。环境意识的普遍提高是环境问题得以解决的最终途径。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曲格平先生曾提出建设绿色城市的6条标准,其中第6条就是“居民有强烈的环境意识”。在环境教育法的保障下积极有效的开展环境教育,普遍提高全社会的环保意识,树立绿色消费观,将绿色发展理念贯彻到人们的行为中去,彻底扭转不顾客观规律、急功近利、竭泽而渔的状况,使环保意识尤其是环境保护法律意识深入人心,从而时时以环保法律来指导日常行为,举报他人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达到及时依法治理环境和自觉保护环境的目的。环境教育在这其中发挥的作用是相当大的,只有全社会环保意识普遍提高,国家的绿色发展战略才能得到全社会的积极响应,使绿色发展成为可能。

三、国外环境教育立法对我国的启示

目前,世界范围内环境教育立法已成为环境保护和教育的重大课题,特别是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环境教育立法保障下,环境教育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对于还未形成环境教育法律体系的我国非常具有借鉴意义。

美国是最早进行环境教育立法的国家。1970年通过了世界上第一部《环境教育法》,标志着美国环境教育走上法制化轨道。该法保障各级各类教育中环境教育的实施与发展,规定了环境教育、技术援助、资金补助、教育管理等内容,让环境教育在法律范围内活动,为社会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1990年通过了《国家环境教育法案》,该法重申了国家对公众进行环境教育的责任和义务,突出强调国家、政府在推进环境教育方面的主导地位,对环境教育机构设置和职责做出明确规定,建立了多元和稳定的经费投入保障机制,鼓励社会参与到环境教育的研究和项目开发。1990年《国家环境教育法案》颁布后,环境保护署在该法的指引下,制定了《环境教育和培训计划》,不仅扩大了环境教育培训对象,还制定了环境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计划等。

日本是亚洲非常重视环境教育的一个国家。1974年制定了《自然保护》,强调了在全国范围内实自然保护教育的重要性,1993年制定了《环境基本法》,自此,日本的环境教育获得了自己的法律地位和保障。1994年公布了《环境基本计划》。1996年公布了《展望21世纪我国应有的教育》,将环境教育融入社会长期发展计划。2003年颁布了《增进环保热情及推进环境教育法》,该法明确了环境教育的基本理念、方针和措施,突出政府的主导作用,目的在于促进环境教育,提高每一位国民的环保热情。

国外环境教育立法对我国的启示有以下几方面:

1.明确国家和政府推进环境教育的职责。改善环境危机,必须提高全社会的环保意识,环境教育的作用是显然的。将环境教育提升到国家的高度,由国家积极组织,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通过对环境教育提供充足的财政支持、提供学习研究交流的场所等措施对建立社会普遍环保意识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成立一个专门管理全国环境教育事务的机构。我国尚没有专门的环境教育主管部门。这个机构最好是政府专门的职能部门,这样可以更好的利用国家管理公共事务的权力来发展环境教育。③

3.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和支持的教育模式。环境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公众的参与。通过环境教育立法,积极鼓励社会广泛参与环境保护,增进社会公众的环保热情,全社会共同保护环境,是环境教育的目的,也是环境教育立法要达到的目标。我们可以借鉴美国、日本的方式,如设立环境教育奖学金,对环境教育做出贡献的人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鼓励。

4.注重环境教育中的环境法律法规教育。这一层次环保意识的培养就是通过宣传和普及环境法规,规定公民对环境的权利和义务,自觉遵守国家环境保护的各项方针政策,从而不仅以身作则还有助于以自己的行动影响和教育他人。

综上所述,环境教育法制化是一个不可避免地趋势,只有依靠国家强制力,将环境教育提上立法日程,用法律意识来强化全民的环保意识,才能从根本上消除不断恶化的环境危机,逐步走向一条弘扬绿色文明,倡导绿色消费,引领绿色潮流的发展之路。

注释:

①.实施绿色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绿色经济与创新.2010.25(2).123.

对能源与环境的认识篇8

关键词:物理教学人文素养自然环境节约能源

课堂教学不仅是学科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神殿。课堂教学潜藏着丰富的道德因素。因此,物理教育中注重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提倡学习方式多样性的同时,不能忽视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与自然环境的教育。重视学生的人品养成和全面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把物理教育的科学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功能结合起来,是物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

初中阶段的物理不但使学生获得了一些浅显的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而且也渗透了人文与科学自然观的品德教育。

一、物理教育中人文与自然环境的必要性

从培养学生全面的科学素质角度看,社会的发展、教育的改革,作为未来的公民,有必要在义务教育阶段经历基本科学探究过程,具有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让学生了解与物理知识有关的社会、环境、能源、资源等问题,乐于参加和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活动,形成健全的人格。保持对自然的兴趣,关心科学发展的前沿,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从世界科学教育发展的趋势看,“以人为本”的理念已逐渐被人们认可,人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科学教育不仅是让学生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也不满足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而是要全方位关注科学对人的品质、自然观、审美观等方面的影响。各国科学教育已关注到道德文化层面,强调人文素养的培养和自然环境的教育。科学教育不仅仅是知晓自然界的奥秘,而且具有保护环境的人文负载。

近几年,我们人类遭受了沙尘暴的肆虐,洪水的袭击,干旱的侵扰,都是我们人类无知的行为破坏了自然生态所造成的恶果。所以,对学生进行人文与环境的教育也是时代负于我们的责任。

二、物理教育中人文与环境教育的具体体现

1.保护生态,珍爱生命

自然生态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自然界的各大水系的源头、森林植被、湿地、耕地、生灵都需要我们去保护。

教材中介绍的火力发电、核电站,意义在于增强学生热爱自然、珍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利用水利发电的同时也采取了科学的措施保护着三峡的生态环境。

土耳其著名的环保专家库拉勒博士表示,其实大自然的生态均衡极为微妙,而且敏感,即使移动一棵树也会影响当地的生态环境。所以,教育学生保护生态环境从我做起,意识到爱护一草一木,不伤害生灵是每个人的义务和责任。

2.保护环境,控制污染

随着科技的飞跃发展,人类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环境保护问题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我国政府把环境教育融于了各科教学之中。

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一节中,让学生知道当今社会的四大公害:水污染、空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噪声的污染。认识到噪声会严重地影响人们的生理、心理健康,影响他人的工作、学习和休息,造成建筑物的破坏。

《内能的利用和环境保护》中讲到,由于燃烧石油、煤炭所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经化学变化形成的酸雨,污染环境,危害生态,会使林木的抗病虫能力降低,使湖泊中的鱼卵不能孵化。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加,使臭氧层遭到一定的破坏,造成了全球气温逐年升高的“温室效应”。大量使用化学原料生成的废料、汽车排放的废气、装饰材料中甲醛含量的超标,都可能危害人们的健康。

事实证明,环境的污染,正在危害地球上的生命。教育学生要养成保护环境从小事做起,提倡垃圾分类、废旧电池回收的良好习惯。

3.节约能源,合理利用资源

资源有用完的时候,能源有枯竭的日子。全世界都认识到节能是继石油、煤、水能、核能四种能源之后的第五种能源。美国人封存自己的矿藏资源,日本人保护自己的森林如同生命。我们没有理由不节约能源,保护我们人均很少的资源。

《内能的利用和环境保护》告诫学生,目前从燃烧中获得内能是人类使用的能源的主要来源,但燃料的利用给人类问,文明带来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危害,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能源的不科学获取,也可能会造成自然生态的破坏。

教材《蒸发》中介绍了用喷灌的方式,以减少水的渗漏和蒸发来节约水能。1度电的作用,教育学生节约每1度电,了解每转化1度电都要消耗很多资源。“高压输电”减少电能的损失、“热电联产”提高废弃的热量的利用,这些都是要让学生意识到节约能源就是节约资源。《开发海洋》《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再一次激励学生要学以致用,要开发和利用无污染、可再生能源,提高学生的节能意识。

三、人文与自然环境教育融于物理教学之中的途径

1.将物理学习和社会实际相联系

在教学中按教材内容的需要,适时适量的插入一些保护环境的例子。如介绍水力发电,可适当地介绍修建大坝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学习原子能,既让学生了解核技术可以用作医疗、能源,同时也必须向学生介绍核污染,核放射可以杀伤人类甚至毁灭地球。

2.看电视

有意识地让学生关注电视中人与自然环境的栏目,多看中央十套的《科学与教育》的节目,像探索、发现中的“极地跨越”“走进非洲”,让学生了解地球的环境资源,了解曾经水草丰富,牛羊遍地的撒哈拉怎样变成今天的干旱、环境恶劣的大沙漠。

3.阅读报刊

让学生留意报刊中一些有关自然环境的报道,由于学生阅读报刊的条件有限,所以教师平时要注意这方面素材的积累,配合教材内容,给学生增长一些见识。如《人民画报》中介绍的日本人处理垃圾的先进设备、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科学探险、沙尘暴的危害等图片,可以让学生传阅。

4.举行主题班会

让学生收集这方面的资料,讨论环境的污染会给人类带来什么危害,交流自己对生态平衡的认识,谈谈自己为保护环境的具体做法。

5.进行社会调查

通过网络查找,了解本地区、全国、全世界对环境、生态资源的保护状况,了解我国的“三北防护林工程”“三江源的保护工程”、兰州保护“母亲河”的具体措施。

对能源与环境的认识篇9

因素与KSaiBS人力资源开发模型结合,尝试性地提出企业在复杂动态的竞争环境下进行人力资源开发的相关策略,从而使企业建立内生的人力资源开发能力,以适应复杂动态的竞争环境。

关键词:动态能力;KSaiBS模型;人力资源开发

中图分类号:C93—03文献标志码:a

金融危机后,我国企业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环境以及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与转型,新技术、新产品开发速度加快,产品生命周期缩短,客户需求越来越高,都使得企业所处的环境复杂程度加大、变化加快。为适应复杂动态的商业环境,需要企业不断增强自身整合、建立和再配置内外部资源的能力。人力资源作为企业最宝贵的资源,同时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载体。如何在复杂动态的商业环境中去充分开发企业人力资源,达到人力资源调整、组织学习与动态能力及企业战略变革与复杂动态商业环境的匹配,获得企业组织的人力资源优势,已经成为企业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针对上述情况,以动态能力及以KSaiBS为基础的人力资源开发系统为理论基础,尝试性地探索了复杂动态的商业环境下,基于企业建立动态能力的人力资源开发策略,以期能对企业更好的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有所帮助。

1 动态能力理论的提出及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动态能力这个概念首先是由treece等提出来的。teece等将动态能力定义为“整合、构建和重置公司内外部能力,以适应快速的环境变化的能力”,“动态”是指企业对自身组织能力的更新,以使企业经营和环境变化保持一致。同时,teece等认为,企业的管理能力是以非交易方式所组织的管理行动,所组成的组织能力。因此,是企业竞争对手最难复杂的。根据teece等的这个观点,也就是说企业的组织能力是嵌入在企业独特的协调和组织活动之中的,然而组织能力的关键又取决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结构冲突的人力资源体系必然没有良好的组织能力,而具有组织柔性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才是取得组织能力的基础。因此,动态能力的提出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

eisenhardt和martin将市场划分为2种机制:一种是适度动态市场,在该市场中,变革的出现呈现线状且可以进行预见;另一种则是高度动态市场,在该市场中,变革的出现呈现非线性特点且难以预测。他们认为,与适度动态市场中的动态能力相比,高度动态市场中的动态能力更加依赖于适于特定环境的新资源。因此,市场机制对动态能力的影响主要体现在:①动态能力的稳定性将随着市场动态性的增强而减弱;②动态能力的特点将随着市场动态性增强而变化,更加难以保持和获得;③动态能力的偶然性和模糊性将会随着市场动态性增强而变化,在适度动态环境下因为其复杂和难以观察到而呈现模糊状态,而在高度动态市场中,却因为其简单性而呈现出模糊性。因此,企业为了适应复杂动态的市场环境,需要采取一系列有计划的、具有战略性意义的人力资源部署和管理行为。它的根本任务就是通过有效的人力资源的管理和开发,帮助组织迎接内外环境的挑战,创造价值,并确保获得竞争优势。通过人力资源的管理和开发,环境与组织各部分间的契合程度越高,组织行为的效率也越高。br>

Subban提出动态能力能产生多样化业务的知识特性,知识的有用性来源于头脑的抽象能力,抽象能力帮助人们融会贯通,也就是知识具有跨越时空转移的特性。这样产生多样化的能力和知识是一致的,动态能力帮助公司具有先动优势,并及时适应动态环境。也是就说知识的学习与共享对动态能力至关重要。Subba认为动态能力的形成主要由2个因素决定的,一个因素是组织设计:建立有中层经理领导的自组织,可以促进企业业务多样化的动态能力。另一个因素是人力资源管理:从4个方面(人员挑选重视知识的宽度和深度;职位描述概念的丰富化;以培训来扩充员工现有知识的宽度和深度;奖励成功惩罚失败会不利于探索性学习)论述了对动态能力形成产生作用。

董俊武等认为能力可以看作企业知识的集合,而技术知识能够改变企业能力。企业改变能力的过程就是企业追求新知识的过程。改变能力的结果是企业建立了一套新的知识结构。

结合以上分析,可以发现,动态能力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之间是相互作用的过程,动态能力的提出需要企业人力资源的知识管理的更新速度加快,组织能力需要不断提高,建立组织柔性以便更好地适应复杂的企业动态环境:同时,人力资源学习能力的不断提高,人员协调和整合组织资源能力等的加强又能促成企业动态能力的形成。然而,复杂的动态环境是企业无法改变的客观因素。因此,企业只有从自身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出发,强化自身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同时,促进企业动态能力的形成,而企业动态能力的形成反过来必将进一步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能力的加强。由此,达到一个良性的循环系统,不断加强企业适应复杂动态环境的能力,从而建立持久的竞争优势。而加强与优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能力的重任就落在了人力资源开发上。

2 基于动态能力理论的人力资源开发模型分析

2.1传统人力资源开发与动态能力下的人力资源开发的比较研究

对能源与环境的认识篇10

关键词环境保护重要性教育宣传增强环保意识

一、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环境保护已定为我们的基本国策。环境保护的概念提出的比较早,我国的政府部门和有关机构针对环境保护问题制定了一系列的保护目标。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社会转型进程加快,政府部门根据资源环境现状,提出了诸多环境保护措施。对于每个社会公民来来说,随着并不是直接参与国家和社会的环保事业,但是我们可以在工作和生活中调整自身的行为,从小事入手,自觉的保护资源和环境。如:发现公共洗手间的水龙头没有关闭时,我们应该自觉的将其关上,再者,在使用电池后,我们应该对其进行分类整理,投递到专门的回收桶内,而不是直接丢入垃圾堆,还有,当我们在超市购物时,应该自觉备用购物袋,从而减少一次性的塑料袋的使用,诸如此类,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从生活中的小事入手,重视对环境的保护。

由此可见,环保意识是一个公民的综合素质的体现,是与公民自身的受教育水平相关的,所以相关部门要想搞好环境保护工作,那么就应该从思想教育方面入手,加强对环境保护工作的宣传,使公民自觉的参与到环保事业中去。从内容上看,环境保护工作不仅包括对动植物以及森林的保护,还包括对大气和水的保护以及防治,既包括各类大型的污染源的预防和治理,还包括各类细节的处理。环保工作的开展是以人类发展过程中的对资源的过度开采和利用为前提的,是对资源紧缺的一种保护措施。随着环保理念的宣传,环保意识已经被人们所接受。今天,提起环境保护,几乎没有人会反对,但是真正做到自觉长久地保护环境、保护资源,还有许多工作在等待着我们去做。笔者认为,首要的就是要在全民族中牢固地树立起环保意识,具体地说就是树立资源意识,生存意识。要让大家都认识到,保护环境与资源是和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保护环境不仅是关乎子孙后代的千秋大业,而且已经直接关系到人类社会今天的生存!只要我们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大家共同努力,持之以恒,就一定能为社会、为自己留下一片碧水蓝天。

二、培养环境保护意识,提倡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环境保护、生态建设,不是简单的从治理着手,而是要从改变人的行为模式出发,从而改变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双嬴。要实现这一目标,首要的是培养民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有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城市居民对改善生态环境的愿望和需求非常迫切,城市居民参与生态环境建设的热情高涨,这是个好现象。保护生态环境的主体是人,在污染、恶化环境方面,人类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在保护生态环境问题上,人类同样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环境保护工作离不开广大民众,要动员全社会民众力量参与环境保护,充分发挥公众舆论引导和监督作用。一是广泛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引导民众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性,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提倡、推广和适应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所要求的生产生活方式。二是公开环境保护现状、环境质量、企业环境行为等信息,确保公众的知情权。进一步健全信息公开平台,推行环境政务公开,对环境保护法律政策、项目审批和案件处理等予以公告公示。对于涉及公共环境利益的规划或项目还应当组织论证会、听证会,听取民众意见,接受民众的监督,切实保障民众的环境参与权和监督权。三是出台具体措施,确保民众能积极参与环境保护行动。

可以通过向社会聘请环境监督员、指导成立环境保护民间社团组织、鼓励民众检举揭发有关违反环境保护的行为,拓宽和畅通群众对环境问题的举报渠道,完善环境保护听证、公益诉讼等制度,为各种社会力量参与环境保护搭建平台。这样,争取实现民众从“要我环保”到“我要环保”的生态环境保护理念的转变,使民众发自内心意识到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进而自觉地参与环境保护,选择绿色环保的生产生活方式。

转变思想观念,营造全社会践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浓厚氛围。进行环境保护时,应该以保护优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环保方针。同时,国家应该加大对环保方面的投资力度,进而从战略上进行环境保护,及时调整环境保护的方向和重点。在进行环境保护时应当遵循自然规律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规律,要保护优先、科学防治,真正发挥资金的环境效益。

完善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激发政府、企业履行环境保护社会责任的积极性

一是建立资源开发和环境污染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全面改革资源税,开征环境保护税,推进主要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建立健全资源开发和环境污染的环境补偿机制。二是国家应对重要生态功能区和具有重要生态环境功能、主体功能区的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资源型城市转型示范区的区域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维持生态系统的经济社会的服务功能,确保区域生态安全和国家生态安全。

三、环境保护的有效对策

为了更好更快地发展经济,促使人类与大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良好相互协调,早日实现中国梦。根据以上分析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1.提高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程度

人民群众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是历史的推动者。所以说环境保护绝不是制定几个政策、发几个文件、开几次会议就能解决问题的,人民群众才是环境保护中的生力军,只有努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强化其环保责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形成一个上下联动的环境保护机制,才能把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落到实处,才能事半功倍。所以政府一定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大对广大群众的环保宣传力度,使得环保意识深入民心,环保知识了然于心。这样才能增强广大群众的环保决心和环保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