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的内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32:49

技术创新的内涵篇1

创新理论最早是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1912年在他的《经济发展理论》中创立的。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日本依靠模仿创新迅速成为世界经济大国,而科技发达的美英等国在经历了1974至1975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后,普遍出现“滞涨”状况,为寻找发展经济的良方,国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研究逐渐升温。技术创新在20世纪70年代末已成为国际性的热门问题,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中国技术创新的研究和实践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国家先后实施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技术创新工程(实施期限从1996年至2010年)、知识创新工程等。目前,我国的技术创新理论与实践活动继续深入进行,特别是技术创新机制的建设正成为技术创新工作的中心环节。

本文认为,所谓技术创新机制是指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之间矛盾得以不断展开和解决的一系列动力、规则、程序和制度的复杂系统。这个系统由为技术创新项目进行方案设计、融资和投资的运行机制,协调多方力量共同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的协作机制,对技术创新项目进行风险控制、对创新人员进行有效激励以保证项目成功实施的保障机制,以及对技术创新效果进行绩效考核的评价机制等四个方面的基本机制以及上述每个机制的众多子机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构成的。而且,只有当这些机制之间协调时,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的效率才能达到最高。因此,各机制对国有企业技术创新效果的影响可以用一个简化的多元函数模型表示:

t=F(d1D,d2i,d3R,d4G)

其中,t表示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的效果,F表示函数关系,D表示决策机制,i表示投融资机制,R表示运行机制,G表示保障机制。由于以上各种机制对国有企业技术创新效果的影响程度不同,因此,本模型分别赋予它们不同权重系数d1,d2,d3,d4。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的效果是四种力共同作用的合力。这四种力都是一种矢量:既有力的作用大小,又有力的作用方向。只有当上述各力作用的方向一致时,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的效果才能达到最佳。

二、相对于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前,国有企业技术创新机制的特点

现代企业制度初步建立以后,我国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的背景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逐步深入,国有企业已经从政府的附属物变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其自身法人产权逐步得到落实,正在逐步建立自我激励、自我约束的机制,这使得国有企业第一次可能出于自身的利益要求(利润最大化)而不是政府的指令(完成国家计划)进行技术创新活动。也就是说,国有企业第一次真正成了技术创新的主体。第二,随着经济体制有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国家在绝大部分情况下已不再直接控制国有企业,而是通过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来管理经济,在这种情况下,国有企业就无法寻求政府的保护,它们直接面对的只能是市场,必须加入到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去,这使得国有企业面临的外部压力增大,同时,市场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了巨大需求,这又形成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巨大拉力。第三,由于世界经济日益一体化,科技进步的速度日益加快,国家为增强国内企业的竞争力,在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上逐渐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扶持力度,这使得科学技术对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的推力加大。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国有企业已经初步建立起来的技术创新机制,将随着近期环境的巨大变化而面临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在这一背景的影响下,国有企业的技术创新机制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运行机制权责并重。由于法人产权进一步落实后,国有企业拥有更大的自主权并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承担更大的责任;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企业降低成本的压力增大;加入wto以后,国有企业面临的竞争更为严峻等等原因,国有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频率、重要性势必大为增加,这必然要求国有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决策建立更为严格的程序,更为严密的组织,进行更为科学的论证。由于市场体系的进一步建立,各种融资渠道大为拓宽,国家对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直接投入却可能有所减少,国有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投入机制将更加多元化。

二是协作机制更加灵活。从协作机制来看,随着科技体制的改革,科研机构或被推向市场,或是与应用研究联系更密切,高校与企业的交往也日益增多;随着技术市场的发展及对外开放,企业从外部甚至国外引进技术的渠道大为拓宽;随着科技进步和市场需求变化的速度进一步加快,同行业企业之间在竞争之余,也越来越重视技术合作甚至结成技术联盟;同时,随着资本市场逐步走上正轨,企业还可以通过兼并来获取其它企业的技术。

三是保障机制更显重要。由于企业权力更大,肩负的责任更大,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更频繁、对企业的影响更大。这就要求国有企业建立起自己的技术创新保障机制并能稳定、可靠地运行,以提高技术创新成功的概率。

四是评估机制更加主动。随着国有企业作为自主竞争的经营主体地位的确立,由国家出面对国有企业技术创新进行评估的方式,将逐步转变为企业因市场竞争的压力而进行的自觉行为。

三、相对于私营企业,国有企业的技术创新机制的特点

既然国有企业所处的大都是关键性行业,政府对这些企业在同等条件下的控制要相对严格,与这些企业的联系要相对密切,对这些企业的支持力度也相对较大。再加上国有企业在中国本来就比私营企业起步早、规模大。这使得国有企业的技术创新机制相对于私营企业来说具有自己的特殊性。

一是决策链条较长但程序更加规范。在通常情况下,由于国有企业所从事的技术创新项目对国计民生的意义更为重大,国家与企业的联系更为密切。因此,政府有时甚至亲自参与国有企业技术创新项目的决策或者是国有企业的有些技术创新项目被纳入政府的统一规划中,这使得国有企业的决策链条较长,甚至导致对于企业来说,它没有成为某些技术创新项目的决策主体。但由于国有企业的规模通常较大(特别是战略调整后的国有企业),其决策机构、决策程序通常较私营企业规范。

二是融资渠道更加畅通。由于国有企业与政府的关系较为密切,国有企业通常更容易吸引到政府的投入;由于现在四大国有银行控制了大量的存贷款业务,而这四家银行及政策性银行无疑也受到政府的影响,国有企业更容易获得银行信贷;对于国有企业的上市融资,政府也会优先考虑。因此,国有企业的融资渠道相对通畅。

三是协作关系更易结成。由于不同国有企业的资产都属于全民所有,其所有权都由政府代表,它们之间的技术合作更容易得到政府的支持,技术联盟也更容易结成;处于类似的原因,产业界与科研院所的合作也更容易开展;即便在引进技术方面,它们也会获得比私营企业更多的照顾。

四是保障机制更加严格。由于国有企业自身体制上存在“所有者虚位”或称“所有者缺位”,企业的管理者在不能被正确激励的情况下,其决策行为有可能严重偏离所有者的利益。这同样反映在企业的技术创新上。因此,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国有企业必须建立更为严格的保障机制。

五是评价机制的政府色彩更浓。由于政府是国有企业的所有者代表,因此,长期以来政府主要行使着对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的评价权,而私营企业则根据市场的变化自主完成对本企业技术创新的评价。四、相对于一般中小企业,大型国有企业技术创新机制的特点

相对于一般中小企业来说,大型国有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更加复杂,对社会产生的影响也更加深远,表现在技术创新机制上,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多层次的技术创新决策机制。大型国有企业内部单位多,活动种类多,结构比较复。在每个层次、每个部门、每个环节上都有自己的创新问题。这些创新问题在性质上差异很大,很难由一个机构统一承担。因此,大型国有企业须在不同组织层次上建立相应的研究开发组织,形成多层次的技术创新决策机制。

二是多部门的技术创新协作机制。由于企业技术创新本质上不是一个纯技术的问题,而是一个如何适应市场需求的问题。这就要求企业的研究开发部门不仅必须与企业内部的销售部门和生产部门建立起密切的合作关系,并按生产和销售部门的要求展开研究和开发活动;还要与企业外部的销售和生产部门以及其它研究开发部门建立起密切的协作机制。然而,由于大型国有企业的规模庞大,体系复杂,上述协作机制的建立要远比小企业复杂得多。

三是多元化的产品服务经营领域。大型国有企业由于分散企业经营风险和充分运用自身经营资源的需要,其经营领域和产品线必然是多元化的。这就要求大企业经营的着力点在行业和市场,而不在具体的产品。因此,大型国有企业研究和开发的重点不是具体的产品,而是一个行业的基础技术或基础工艺。

四是多对象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这是因为大型国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基础不在企业领导人的个人判断,也不单纯在少数技术专家的灵感,而主要在于大型组织的群体力量、对技术发展和需求变动的长期跟踪和系统分析、项目决策上的科学程序,以及在长期训练和操作中培养起来的高素质操作工人。

五是多目标的技术创新评价机制。评价大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益不仅要考虑其自身的经济效益,同时,由于大型国有企业还承担者部分中观职能,还要考虑其由于技术创新扩散而带来的社会效益。

五、国有企业技术创新机制的完善

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后,建立和完善技术创新机制便成为其继续深入发展的动力。而为了保证这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有必要进一步解决以下问题:

一是要大力加强政策倾斜。在当前市场发育不健全,市场机制作用不足的情况下,政府的激励政策对于有效诱导国有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进一步针对现实设计出税收、财政、金融等方面的扶持倾斜政策。

二是要尽快完善市场机制。对于我国的国有企业来说,由于现代企业制度已经初步建立,其市场竞争的主体地位已经初步确立。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将是对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的首要激励措施。

技术创新的内涵篇2

一、声乐表演艺术再创造的原则

实现声乐表演再创作需要以下原则:首先要将创造性与真实性相统一,这是基本原则和要求。二次创作最重要的是保持原作品的艺术精髓,表演者无论进行什么样的改变都应保持基本风格和基调。作品的艺术精髓是作品的艺术生命力,再创造者可以结合自己的想象力使作品内涵更加丰富,但一定要以原作品真实性为基础。这将成为作品改编是否成功的重要原因;其次,要坚持时代性和历史性的统一。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会有特定的生活环境,生活体验及精力,因此声乐表演的再创作就要站在时代的前沿;最后,要实现表现性和技巧性的和谐统一。技巧性与表现性大不相同,技巧性强调能力,而表现性则强调感情的投入。在我们熟知的综艺节目中,评委会点评歌者“很有技巧性,歌唱能力强”。而表现性则是除去歌声,歌者用他的神态眼神等感动观众,这样的歌者就具有极强的表现性。然而要成为一名成功的表演者就需要技巧性与表现性相结合。不仅有唱功还要有表现力,用两者去打动观众。

二、声乐表演的艺术再创造实践

(一)作品内涵的艺术表演把握

表演者只有将作品的内涵进行深入的分析和了解才能把握作品的精髓,并且更加准确的对作品进行再创作,将自己的观点与作品的联系更加密切。因此,教师在教学方面,可以先培养学生对声乐表演内涵的把握,多听多看前人是如何表演的,在学生把握作品精神内涵的基础上再根据自身经历,对作品进行合理的改变,将自己的真实情感融入其中,再现作品艺术魅力。

(二)创造艺术魅力的掌握

先前我国多以讲授式或模仿式这种形式单一的方法教学,效果并不太好,因为这种方式对侧重于模仿行,而感情表达就过于淡薄了,因此新时期的教学方式就更加注重学生对作品内涵的培养,教师多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对作品进行再创作,赋予作品新的生命。教师还会给学生一些评价与建议,鼓励学生再创作。

(三)歌唱艺术表演的掌握

提高歌唱者的歌唱艺术表演力是实现声乐表演再创作的重要部分。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首先,加强歌唱者的自身修养,艺术修养的提高不仅仅是学习艺术表演的相关知识,还应发现生活中的艺术,将艺术知识与生活相连接,从而改变和创造出全新的艺术表演。此外,艺术是相通的,在专注于自己的艺术类别的同时,还要深入生活,学习更多类别的艺术,如舞蹈、话剧、戏剧及国外艺术课程等;其次,增强自我歌唱表现力也是很重要的,在掌握基础技术技巧的基础上将歌者的感情进行传递和再现。歌唱者从学会“发声”,然后到“发出各种声音”最后学会“发出各种具有感情的声音”层层递进。歌者还要注意咬字和呼吸结合,通过声乐表演把简单的文字具象化,并且来诠释作品的内涵同时在情感表达上也要求歌者可以对作品进行深入的理解与分析。

技术创新的内涵篇3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必须适应第一线工作的需要,要坚持开放办学,坚持与企业合作办学,以特色立校,以特色强校,坚持产学结合。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没有层次的差异,有的只是类型和任务的不同。要使高职逐步走向名校,更要注重内涵建设。进行内涵建设,要遵循开放性原则,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坚持产学结合,提高教师能力,加强实训条件,加强学生考核,创新教育模式。

【关键词】素质教育高职特色技艺性开放办学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只有走内涵发展的路子,才能稳步发展,要改革教育理念,以素质教育为核心,重视特色专业建设,改革高职招生和培养模式,加强内部管理,搞好校企联合。

普通高等院校难以实现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而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实用型、技能型人才,按照市场的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应体现其职业性,按社会职业岗位需要来设置专业,专业的划分还要恰当,符合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将社会需求量大,能够起到支柱作用的专业设置为长线专业,而将需求量小的非支柱专业设置为短线专业。培养的人才必须适应第一线工作的各种需要,包括生产、管理、经营、服务等,并具有把技术和图纸转化为产品的能力。

高等职业教育要坚持开放办学,坚持与企业合作办学,注重结合社会实践,重视引进双师型教师,职业技术教育也要向高层次化方向迈进,不能仅仅满足于专科层次,也要定位于本科甚至研究生层次,以吸引优秀生源,从根本上改变高职高专比普通高校低一等的惯性思维。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是工学结合模式,也就是“在学习中工作”,或“在工作中学习”,也可以说成“边学习边工作”。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高职院校的核心内涵是质量,高职内涵由质量来体现。招生和毕业的学生的关系最好是严进严出,这样可以保证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宽进严出也可以培养出不错的人才,尽量避免严进宽出,绝对不能宽进宽出。

特色明显的高职院校,才能广受社会欢迎。高职特色主要体现在职业教育特色、地方行业特色、技术技能特色和市场导向特色等。我们强调职业教育的技术技能性特色,也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基本职业能力,包括职业道德教育和民族精神培养,包括具体技术技能、管理技能、应急处理能力、团队协作精神等等。

以特色立校,以特色强校,坚持产学结合,也就是“做中学”,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产学结合的课程内涵是“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

高职的特色包括职业性、地方性和时代性。

高等职业教育从其内涵已形成自己独有的完整体系,职业教育集就业教育、创业教育和终生教育于一体。职业教育的内涵随着社会进步而不断发展、不断完善。

职业教育其本质是适应社会需求。职业教育内容的系统性、广泛性是由社会职业结构的复杂性、多样性而决定的;也就是说职业学院设置的课程应与社会接轨。

职业技术教育包括技术教育、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等。教育与训练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不能替代。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其目标是适应市场需要,解决社会就业问题,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实用人才,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其中:思想政治教育是灵魂,基本的文化教育是基础,职业技能训练是特色。

职业教育就是创业教育。创业教育就是一种“创新”,具有探索性与开创性,要教会学生分析研究市场,设计创业方案,开展考核评估,激发学生的创业动机。培养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素质,发展学生的个性;创业教育还可以帮助高校毕业生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带动更多的就业。"

职业教育是终身教育。现代职业教育正在日益成为整个社会发展的基础,现代职业教育正在从终结教育转向阶段教育和终生教育,要同时满足就业和创业需求,包括职业预备教育和升学预备教育,形成岗前培训、再就业培训等一系列培训体系,促进职业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提高劳动者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职业教育依赖性强,变化周期短,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普通教育则具有相对独立性,也较为稳定。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既相同又相异,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

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没有层次的差异,有的只是类型和任务的不同。高等教育院校的目标是培养学术研究型和科学决策型,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技术应用型和技能实践型,高等职业教育讲究职业性专业设置,注重实践性教学,追求地方性办学。

目前企业高级技工和技师严重短缺,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科研、执法机构中从事各种事务运作和基层管理工作的合格人才匮乏,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缺少对软、硬件都较为精通的人员,我们迫切需要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来满足当前经济社会需要的这一类型人才,尤其是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不能象普通高校侧重于继承型教育,而是要强调对学生的实际能力要求,通过不断强化的实践教学和实际锻炼,让学生获得立足社会的实际能力,也就是具备科学的思维与技术能力,具备判别捕捉使用信息的能力,具有创新的意识等。

在高职教育的发展规模日益扩大的背景下,质量內涵发展的重要性日益明显。目前高职教育发展要注重三个方面:培养职业素质;建立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师资队伍。

进行内涵建设,要遵循开放性原则,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坚持产学结合,提高教师能力,加强实训条件,加强学生考核,创新教育模式。

提升教学品质,形成高职教育特色,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增强高职教师的科研能力和素养,产生有份量、有影响、有特色的研究成果。

发扬学术民主,营造良好氛围,建设一种自由、宽容的学术环境,让一线教师主动参与教育科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面向教学一线,创建符合高职教育发展要求的教育科研新局面,形成有别于普通本科教育的高职教育科研风格。

加强高职院校的网络和基地建设,构造与教育科研相统一的新平台,提升高职教育科研水平,在高职院校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改革探索课程教学方式、考试评价制度等。

不断推进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改革教育体制、教学内容以及考试制度等,提高教师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培养教师专业教育以及科研的能力。

技术创新的内涵篇4

关键词:数字虚拟技术;环境;艺术设计

数字虚拟技术以信息技术为依托,改变了环境艺术设计的理念和手段,为环境艺术设计提供了新的设计方法,创新了环境艺术设计的形式。并且,数字虚拟技术的便利性和高效性促进了环境艺术设计的快速发展。但是,人们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对数字虚拟技术过度依赖,任何设计环节都依靠数字虚拟技术,缺乏对环境艺术设计的深入思考,导致环境艺术设计内涵缺失。并且,部分环境艺术设计师依靠数字虚拟技术过度追求商业利益,而忽视了环境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对数字虚拟技术的运用存在很多问题亟须解决。研究基于数字虚拟技术的环境艺术设计不仅能有效提高环境艺术设计的质量和效率,而且对环境艺术设计创新有着深刻意义。

1基于数字虚拟技术的环境艺术设计的特点

1.1设计方案的优越性

传统环境艺术设计主要依靠手工设计操作,设计细节的修改也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甚至需要重新设计。而基于数字虚拟技术的环境艺术设计的修改和完善十分方便,能够及时纠正环境设计中的局部问题和全局问题。具体来说,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运用虚拟数字技术可以省去复杂的人工设计操作,利用计算机辅助软件、计算机设备的物力特征等,自由选择设计的色温值和照明度,并通过设计预览来预览设计效果,及时发现设计中的不足。

1.2互动性

基于数字虚拟技术的环境艺术设计主要根据客户要求来进行,而设计过程中也会融入设计师的思想。但是,环境艺术作品的设计需要满足客户的要求,作品功能等要得到客户的同意。因此,基于数字虚拟技术的环境艺术设计需要与客户进行互动和沟通。并且,环境艺术设计的设计要素众多,如果在设计之前没有形成符合客户需求并正确表达设计思想的设计方案,很容易激化客户和设计师的矛盾而重新设计,浪费大量的资源。而基于数字虚拟技术的环境艺术设计能够利用先进技术让客户在设计软件上预览设计成果,并根据客户的意见对设计方案进行调整,进而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2基于数字虚拟技术的环境艺术设计原则

首先,目的性原则。基于数字虚拟技术的环境艺术设计必须坚持目的性原则,明确环境艺术设计的目标,并掌握设计内容、设计效果和设计环境,避免凭借设计师的主观意愿进行盲目性的环境艺术设计。其次,艺术性原则。基于数字虚拟技术的环境艺术设计需要坚持艺术性原则,明确环境艺术设计的艺术审美和艺术价值,积极创新环境艺术设计的艺术表现形式,为环境艺术设计发展增添活力。为此,环境艺术设计师应该充分运用自己的创作灵感和创作经验来创新艺术形式,向人们展示更加丰富多彩的环境艺术设计作品。另外,设计师应该熟练掌握数字虚拟技术,使用数字虚拟技术为环境艺术设计增添亮点。再次,集成性和交互性原则。基于数字虚拟技术的环境艺术设计具有较强的感染力,能够给受众以强烈的感官刺激。而基于数字虚拟技术的环境艺术设计的感染力和感官刺激来源于数字虚拟技术的集成性。数字虚拟技术集成了多种设计技术和设计软件,并对不同的设计技术机型优化组合,才能呈现出良好的设计效果。另外,基于数字虚拟技术的环境艺术设计具有较强的表现力,能够与受众进行互动和沟通,强化受众的情感体验。最后,真实性和科学性原则。基于数字虚拟技术的环境艺术设计主要面向社会公众,设计内涵必然会影响到社会发展。为提高环境设计的社会效益,基于数字虚拟技术的环境艺术设计必须坚持真实性和艺术性原则,采用科学的设计方法和现实生活中的设计材料,设计科学合理、符合社会现实的环境艺术作品。

3基于数字虚拟技术的环境艺术设计存在的问题

3.1过于依赖数字技术

数字虚拟技术、艺术、创意基于数字虚拟技术的环境艺术设计的核心要素,而在基于数字虚拟技术的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三种要素之间的有机整合并不是三种要素的简单叠加,而是运用基于数字虚拟技术将创意和艺术连接起来,创造具有艺术价值的创意产品。虽然数字虚拟技术比传统的手绘设计更加方便准确,但是数字虚拟技术也有一定的缺陷,会在一定程度上模糊设计线条和颜色,影响环境设计的整体效果。然而,在数字虚拟信息的支持下,环境艺术设计师为了节省设计时间和精力,过度依赖数字虚拟技术,忽视了环境艺术设计的艺术价值和情感表达。

3.2过度追求商业利益

虚拟数字技术创新了环境艺术设计的方式和途径,有效提高了环境艺术设计产品的价值含量,成为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常用技术。然而,基于数字虚拟技术的环境艺术设计十分重视数字虚拟技术带来的商业价值,数字虚拟技术成为环境艺术设计商业炒作的噱头。因此,在环境艺术设计发展过中为追求商业价值而过度重视数字虚拟技术的运用,忽视了环境艺术设计的审美内涵和艺术魅力。另外,还有部分环境艺术设计师在过度追求商业利益的过程中陷入了唯技术论的错误之中,一味使用数字虚拟技术而违背了环境艺术设计的本质属性,将数字虚拟技术放在第一位,忽视了艺术设计的内涵和审美。

3.3文化内涵缺失

基于数字虚拟技术的环境艺术设计将环境艺术设计与文化内涵相分离,忽视了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文化因素,导致环境艺术设计作品的文化内涵缺失。基于数字虚拟技术的环境艺术设计过度重视数字虚拟技术的应用,而忽视了环境艺术设计展示的时代风格和时代精神,虽然设计出了科技含量较高的产品,但是这些环境艺术设计产品由于文化内涵的缺失很难引起大众的情感共鸣。

4基于数字虚拟技术的环境艺术设计策略

4.1合理利用数字虚拟技术

首先,基于数字虚拟技术的环境艺术设计应该正确对待数字虚拟技术,充分认识到数字虚拟技术的辅助作用和服务地位,将艺术设计放在第一位,使数字虚拟技术为艺术设计服务。其次,环境艺术设计师应该合理利用数字虚拟技术,熟练掌握虚拟技术,充分了解数字虚拟技术的缺陷,避免数字虚拟技术缺陷对环境艺术设计效果的影响。最后,环境艺术设计师不能一味地依靠数字虚拟技术来进行环境艺术设计,而应该将数字虚拟技术与传统的手绘设计相结合,将数字虚拟技术作为设计的辅助手段,充分运用自己的创意和思维进行环境艺术设计。

4.2合理追求商业价值

基于数字虚拟技术的环境艺术设计应该科学处理环境艺术设计的社会效益和商业价值,合理追求环境艺术设计的商业价值。为此,环境艺术设计师不能一味地追求数字虚拟技术带来的商业价值而违背和环境艺术设计的本质,要在保证艺术设计内涵的基础上,运用数字虚拟技术来提高环境艺术设计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

参考文献:

[1]…何博知.虚拟现实技术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大众文艺,2012(07).

技术创新的内涵篇5

内容摘要:本文试图对学者关于税收信息化定义和内涵的观点进行对比归纳,以助于对税收信息化定义和内涵的理解。税收信息化给税收管理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是目前税收管理方面的研究重点。但迄今为止,对于税收信息化,国内外尚未有统一公认的定义。

关键词:税收信息化定义内涵

一、问题提出

税收信息化作为一种信息化发展过程,给税收管理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我国近年税收信息化发展迅速,目前正处于税收信息化一体化建设的关键阶段。尽管税收信息化是目前税收管理领域的研究重点,国内学者对其研究较多,但众多专著和论文中缺乏专门针对税收信息化定义和内涵的讨论,大多仅仅简单提到税收信息化一词,重点多放在研究税收信息化的目标、不足、改进措施方面。作为一个出现频率很高的概念,人们对它的认识很不统一,有各种各样的理解,并且衍生出各种各样的概念。本文试图对学者对税收信息化的定义和内涵的观点进行对比归纳,以助于对税收信息化定义和内涵的理解。

二、税收信息化的几种定义

随着我国税收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人们对税收信息化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征管电算化、税收电子化、税收信息化这样的名称变化体现了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入。与税收信息化相关或类似的学术名词还有信息化税收管理、税务信息化、税收管理信息化,它们之间共同的也是最基本的特征都是信息化,所以这里不多加区分,仅以税收信息化一词涵盖。通过对已有税收信息化的定义和内涵进行对比分析,下文总结出了税收信息化定义的三种类型。

(一)税收信息化是信息技术在税务管理方面的应用

谭荣华认为,信息化是指在农业、工业、科学技术、国防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加速现代化的进程。税务信息化沿用信息化的一般概念,可以定义为,是指税务工作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税收与经济信息资源,加速税务现代化的过程。谭荣华主编的《税收信息化教程》大篇幅介绍什么是信息化,但并没有关于税收信息化的确切定义。

曾国祥在其主编的《税收管理学》中认为,税收信息化是指通过互联网、内联网和外联网技术,实现税收管理职能的电子化处理,为各级税务机关和纳税人提供税源管理、征收管理和稽查管理服务,为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提供税收信息服务、税收信息咨询和涉税指南服务。

曾飞、葛开珍更强调税务信息化中的信息化特征,他们认为税务信息化最重要的内涵或精髓在于,构建一个“虚拟机关”,即跨越时间、地点和部门的全方位的税务综合信息集合体。这个集合体至少要达到两个目标:使税务机关能够有效地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并将其整合到税收管理中去,实现税收管理的目标;税收信息的公开和可获得性,使全体税务人员能够更容易的获得各个方面的信息,提高税收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李晶同样从信息化的角度对税收信息化进行定义,并对税收信息化特征进行了具体的描述。她认为税收信息化是信息技术在税收领域的应用。真正完善的税收信息化,具有纳税申报、税款缴纳、文书传递、信息反馈、入库催缴、税务稽查、会计统计等税收服务功能,以及意见征询、广告宣传等其他功能,多种信息通过计算机网络最终实现共享和传输汇总。

税务机构是信息化各领域中信息技术的最大应用者之一,税收信息化也是信息化的重要前沿领域。上述定义的共同点在于都是通过信息化这一更广泛的概念范畴,对税收信息化下定义。比较起来,它们属于狭义上的税收信息化定义。这一类型的定义也有不足之处,强调信息技术在税收工作中的应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信息技术条件下,信息化所带来的税收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

(二)信息化是一场税收征管革命

税收信息化不单单是简单的把手工操作移植到计算机上,而是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一场税收管理革命,涉及到业务重组、机构重组、不同层次机构事权的重新调整。税收信息化=业务重组+机构重组+信息化。许善达强调税收信息化首先带来的是税收征管的变革。税收信息化从技术上保证了上级部门能及时获得真实完整的基层征管信息,为分解和上收税收执法权提供技术依托。

圩岸认为,税收信息化作为一场税收征管革命,其内涵可概括为“人—机器—人”,主要由两个有机部分组成,先是机器管人,获取详尽、准确、全面的税收信息,不受纳税人、执法者主观意志的影响;其次是人管机器,培养合格的执法者,建立良好的管理制度,最终实现税收管理的信息化。

胡小宁、钟玲认为,税收信息化是利用信息技术对税务机关的内部组织结构和业务运行方式的重组和改造。通过重组和改造,使税收征管体制更加科学、合理、高效,使税收管理从金字塔式的管理向扁平化的结构转变。

上述定义的共同点在于,相比信息技术在税收领域的应用,更加重视信息技术应用所带来的税收机构重组、业务重组,更注重信息化所依法的税收征管制度的创新。

该定义的不足之处在于,仅强调税收征管的改革创新,忽略了税收管理的其他部分。现阶段我国进行税收信息化的主要措施是进行税收信息一体化建设,实现建立“一个网络,一个平台,四个系统”的税收管理信息系统。税收征管系统仅仅是四个系统之一,另外还有税务行政管理应用系统(包含办公自动化、人事管理和行政监察),外部信息管理应用系统(进行外部信息交换和纳税服务)和决策支持管理系统(利用税收信息进行税收分析和决策)三个系统。上述定义在强调税收征管革命的同时,在某种程度上忽略了税收行政管理、纳税服务、税收决策等方面。

(三)税收信息化是信息技术支持下税收管理制度的创新

江苏南京市地方税务局课题组认为,税收信息化应定义为,是将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税务管理,深度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提高管理、监控、服务水平,并由此推动税务部门业务重组、流程再造、文化重塑,进而推进税务管理现代化建设的综合过程。

这一定义至少应包含以下内涵:税收信息化是税务管理改革与信息技术运用相互结合和互相促进的过程,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在税务管理中广泛地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税收信息化是技术创新的过程,同时也是管理创新的过程,将引发管理变革,推动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人文观念、组织模式、管理方式和业务流程;税收信息化的核心在于有效利用信息资源,只有广泛采集和积累信息,迅速流通和加工信息,有效利用和繁衍信息,才能通过信息资源开发提高管理、监控、服务效能;税收信息化以实现税务管理现代化为目标,它既是实现管理现代化的强大推动力,又是管理现代化有机的组成部分,因而税收信息化不仅包括税收征管业务的信息化,还应包括税务行政管理的信息化。

李伟认为,税收信息化的主要内涵在于,建立新形势下的现代化税收管理体系和税收管理制度,完成信息技术和管理科学支持下的征管制度创新、管理模式创新、为纳税人服务创新和经济调控手段创新。

税收信息化涵盖的内容包括:税收信息一体化;重大信息化工程项目运行管理和维护;新增项目和升级项目的总体设计、开发管理、技术维护;数据管理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科学决策服务;信息化基础设施的管理、维护、升级;制定整合策略,不断整合出现的新应用系统;建立日常工作制度、管理技术队伍和社会技术资源利用的渠道和机制;技术创新和基于信息化的制度创新的理论探讨和实践。

罗伟平认为,税收信息化是指利用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优化税务管理业务流程,整合、深度开发利用涉税信息资源,以提高税收决策质量、税务工作效率,为纳税人提供优质、高效、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的服务。它主要包括税务机关内部行政管理和征收管理手段电子化、税务机关同外部协作单位之间信息共享、税务机关同纳税人之间双向信息互动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这种定义不但包含了信息技术在税收领域的应用,也包含了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税收管理制度创新,属于一种广义上的税收信息化定义。它的内涵在某种程度上与税收管理制度现代化相近。税收管理现代化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经济管理过程,是税收信息化的总目标。税收信息化是税收管理现代化的根本推动力。

三、结论

税收信息化作为信息化发展过程,包含三个层次的含义:一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生产方式,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二是利用信息技术强化信息采集、处理、传输、存储和信息资源的使用,提高管理、监控、服务的效能(信息化带来的税收征管的变化);三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使管理方式发生根本性变革,影响和促进人类发展和进步(税收管理制度的创新)。以上三种类型的税收信息化定义,一定程度上也是税收信息化在不同层次的概括。

税收信息化是信息化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和政府部门的其他信息化,和居民、企业的信息化密切相关。但迄今为止,国内外尚未对税收信息化做出公认的定义。本文通过对已有的几种税收信息化定义进行对比分析,力图厘清税收信息化的定义和内涵,以有助于对税收信息化的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谭荣华.税收信息化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中国税务学会学术研究委员会.税收信息化研究[m].中国税务出版社,2006

3.曾国祥.税收管理学[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4.曾飞,葛开珍.国外税收信息化管理的经验及借鉴[J].税务研究,2001(8)

5.李伟.新时期税收信息化工作实施策略[J].税务研究,2002(8)

6.江苏省南京市地方税务局课题组.税收信息化的发展目标与实施策略选择[J].税务研究,2002(12)

7.李晶.税收信息化应着重解决的若干问题[J].税务研究,2002(8)

8.钱冠林.税收信息化是中国税收征管的一场革命[J].中国税务,2002(3)

9.许善达.税收信息化是贯彻依法治税从严治队方针的必要条件[J].中国税务,2002(3)

技术创新的内涵篇6

关键词:文化建设;文化发展;文化科技;关系;内涵;外延

中图分类号:J02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议将推进文化科技创新作为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一个重要方面,并明确指出“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要发挥文化和科技相互促进的作用,深入实施科技带动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1]。由此可见,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是中央作出的重大部署,是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抓住科技发展进步的难得机遇,加快推进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

《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和《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纲要》中也强调加强文化科技创新,增强文化领域自主创新能力和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应该说文化科技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也是党和国家寄予了殷切希望的重要领域。文化科技要发展,首先必须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什么是文化科技?文化科技的内涵和外延到底是什么?只有解决了文化科技存在的根本性概念问题,才有可能抽丝剥茧、由外即里、从复杂的现象和表面中跳出来,找到文化科技发展的实质性问题和解决方案。文化科技是文化和科技的简称,因此我们有必要先来明确文化和科技这两个概念。

二、文化和科技的定义

1.文化

每一个概念都有一定的外延和内涵。一个概念的内涵指它的定义,而定义必须揭示这个概念所指该类事物的本质。概念的外延就是适合这个概念的一切对象的范围,要弄清楚一个概念的含义必须从内涵与外延两个方面着手。

由于文化本身具有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很难将文化给出一个准确地、清晰的定义。自20世纪初以来,不少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一直努力,试图从各自学科的角度来界定文化的概念。然而,迄今为止仍没有获得一个公认的、令人满意的定义。据统计有关“文化”的各种不同的定义至少有200多种。不同的学科对文化有着不同的理解。但是几乎各种论著都指出:文化的含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中国大百科全书》的社会学卷说:“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狭义的文化专指语言、文学、艺术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由此定义可以看出文化的广义含义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与社会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方面,或可认为它包括经济、政治、文化三者。狭义的文化是指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各种制度等。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把三者并列说:“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是有机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这段讲话将经济、政治和文化三者并列,就是承认文化不是经济、政治,而是经济、政治以外的东西,即精神活动及其产品。这恰符合前面提到的狭义文化的理解。有了这个认知,我们就可以进一步弄清楚它的内涵,即它的本质。因此,文化的内涵就是:文化是人类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归根到底是人类物质活动的反映。

文化的外延则不是很容易弄清楚的,无法把文化所具有的具体的分子一一指陈出来,惟一的办法只能是根据其内涵来分门别类地列举其各个组成部分。因为文化是一类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这样,我们就可以把文化的外延表述为若干类文化现象。为了对文化的外延有一个比较具体的理解,有学者用以下的文化现象来说明文化的外延问题[2]:第一类文化现象就是科学技术(这里指的主要是自然科学技术),它是一个社会的物质生产水平的直接反映并直接推动生产的发展,为了发展我国生产,我国应大力建设我国科学技术。第二类的文化现象是经济思想和经济理论。第三类文化现象是政治法律思想和理论。第四类文化现象是语言文字。第五类文化现象是道德伦理观念、善恶标准和道德伦理理论。第六类文化现象是宗教现象。第七类文化现象是文学艺术。第八类文化现象是哲学和社会学说。第九类文化现象是教育和教育思想。第十类文化现象是新闻出版事业。第十一类文化现象是公共文化设施及其活动。第十二类文化现象是民间文化。以上所谈十二个领域都是作为现实的经济政治之反映的文化现象,除此之外,在我国的文化中当然还包括从古代遗留下来的文化因素,即传统文化因素和从国外传播进行的文化因素,特别是西方文化因素。

2.科技

科学指研究自然现象及其规律的自然科学,技术泛指根据自然科学原理生产实践经验,为某一实际目的而协同组成的各种工具、设备、技术和工艺体系,但不包括与社会科学相应的技术内容。科技是科学与技术的简称,指利用“有关研究客观事物存在及其相关规律的学说”能为自己所用,为大家所用的知识。科学与技术是辩证统一体,技术提出课题,科学完成课题,科学是发现,是技术的理论指导;技术是发明,是科学的实际运用。

三、文化与科技关系

技术创新的内涵篇7

关键词:大足石刻世俗造像民族遗产数字化

检索:.cn

大足石刻反映两宋时期社会风俗内容的“两宋世风俗画迹”造像[1],以其浓厚的世俗信仰,纯朴的生活气息,在中国石窟艺术中独树一帜。[2]大足石刻艺术需要多元呈现方式,它自身的艺术特征、造型技巧、审美情趣等需要载体外输。随着数字艺术的迅猛发展,用数字化的方式加以研究大足石刻,这是传承与发展大足石刻艺术的新方式。

一、数字化艺术语境与大足石刻世俗造像

数字化艺术,广义上讲泛指使用数字、信息技术制作的各种形式的有独立审美价值的艺术作品,它是技术与艺术的融合。[3]这种新兴艺术的发展,使艺术的创作呈现一个多元化的发展格局,艺术家可以借助计算机进行艺术创作,鼠标、键盘代替“笔”,用虚拟空间代替实际空间等等。数字艺术特有的自生成原理,也使数字艺术的创作变得更为高效、精准、快捷,在兼顾一定的视觉美学定律基础上,形成了自身独有的艺术美感。

大足石刻世俗化的造型艺术风格是大足石刻艺术独特的审美风格,它蕴蓄着丰富的美学内涵,以数字化的视角解读,以新的需求加以表现大足石刻艺术,这是民族文化遗产数字化的具体体现。[4]

大足石刻艺术的数字化语境中,多元与传承是其中最强烈的特征语汇。多元的意义已不仅仅在方式上,更是在理念和内涵上;而传承也不仅仅是对传统和文化的继承,更是对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大足石刻的数字化传承是基于对大足石刻艺术所呈现的时代文化背景所发生的巨大变化的深刻思考,而数字化作为一种载体,成为这种思考的物化呈现和表述方式。

二、大足石刻世俗造像的数字化研究

研究大足石刻世俗造像,在注重其造型形式美的同时,其内在的精神内容和独特的审美内涵也是不容忽略的。本文用数字化研究大足石刻世俗造像主要注重于雕刻技法、内容和审美内涵这几个方面。

(一)雕刻技法

大足石刻在雕刻刀法上,有机的融合了直平刀法、凹入圆刀法、突起圆刀法诸种刀法技巧。大足石刻运用精炼的雕刻艺术语言,演示了如何将高高在上的“神”演化为亲切可感的“人”,[1]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用数字化研究大足石刻世俗造像,主要是采用大足石刻艺术与数字化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在数字模型的制作过程中模仿出大足石刻的雕刻刀法和造像的神态特征。如大足石刻造像中常见的突起圆刀法,可以通过数字艺术的自生成理论,在数字虚拟模型制作过程中通过计算机自生成起位、区域浮雕、堆料、去料、打磨等功能实现。(图1、2)

(二)内容选取

在石刻内容的选取上,选择能反映出世俗信仰、民间情趣和惩恶扬善的题材进行数字化创作。例如大足石刻反映世俗生活的典型造像,宝顶山20号的《养鸡女》,生动的再现了当时社会生活的真实瞬间,具有浓郁的世俗生活气息,体现一种无限“鲜活的世俗生活美”。诸如此类的世俗题材,运用于数字化的创作中,不仅仅只是以数字化的形式展现大足石刻的世俗文化,更为重要的是借以数字化这种艺术形式将世俗化形式下的宗教义理和强大的精神感召力量传达给大众。

(三)审美内涵

“审美的诱惑也来自事物内在的意蕴,来自它的文化内涵,来自它的历史感。”[6]从审美的角度看,大足石刻的世俗造型和形式突出地表现了当时的世俗民情,有着显著的世俗审美趣味。与此同时,它所承载的审美思想体现了那个变迁时代的文化思想特征以及传统的审美观念。大足石刻的世俗造像以世俗生活场景为主题,以世俗人物为主体。这不仅迎合了中国传统审美观,也是在艺术创作中人民性的体现。它以世俗化的形式内在表现了以佛教为主亦包括儒、道在内的宗教思想内容,这不仅更易于被大众接受和理解,其内在的宗教文化思想也在世俗审美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传播给了大众。大足石刻的世俗造像主要有圆雕和浮雕两种形式。浮雕观念的本质在于把立体的东西转变为单纯的视觉印象[7],因此用数字化来呈现石刻艺术,主要是借鉴大足石刻的世俗艺术形式,用数字艺术本身的特点和艺术魅力来表现石刻世俗文化。通过对大足石刻艺术形与意的提取,在数字化的视角下体现石刻的世俗文化形态与审美哲学。

三、数字化对大足石刻世俗造像的传承与发展

作为大足石刻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大足石刻的民间世俗造像给人一种生活化、易趣化的美感,因此呈现出了大足石刻独特的审美。它为数字创作提供了独特的艺术资源,或取其独具世俗意味的图案形式,或追求其在凹入和突起两种圆刀刀法上铸就的“神性”人性化雕刻技巧,这都为数字艺术的创新打下了殷实的基础。

宝顶山20号的《养鸡女》(图3)是大足石刻世俗生活美的鲜明代表,以数字化的表现手法来重新对其进行演绎,可使之在新的时空环境中焕发新的意义和内涵。图4是在计算机里构建的养鸡女虚拟数字模型。运用数字技术配合实践与空间的观念,为大足石刻养鸡女造像在虚拟的界面中创造新的表现形式,构建新的“真”图像。并形成可复制的无穷摹本,突破时空距离的限制,使石刻艺术通过计算机就能向大众传播丰富的感官信号。

在石刻造像的数字化表现手法上,大足石刻养鸡女造型的数字作品充分运用养鸡女安详宁静的表情和争食小鸡的动态达到生动的效果。同时,从作品中养鸡女和小鸡的处理技法,就可以看到大足石刻中常见的雕刻技法――一种融合直平刀法、凹入圆刀法、突起圆刀法诸刀法技巧的审美性极强的雕刻技法。在人物的形体处理上,借鉴了原石刻人物的形体处理方法,即不刻意寻求人体曲线的比例关系,而是将人体整体的动势、气韵加强,追求视觉感官上的“神似”,含蓄而自然。在突出表现原石刻浓郁的世俗风格的同时,其准确的造型又透露出数字艺术的神奇魅力。

结语

作为大足石刻艺术最具代表性的特征之一,世俗生活美造像所蕴含着其他造像不可比拟的美学价值和宗教寓意。它所传递的文化内涵和宗教义理至今受用。用数字化的语言形式来演绎大足石刻艺术的世俗之美,是一种艺术体验,将石刻丰富的内涵附于数字化载体之上传递给大众,满足了大众的文化和时代审美需求,使大足石刻艺术在新的平台中得以传承和发展,焕发出新的艺术生命力。

基金项目:数字化在大足石刻的传承和发展中的应用研究,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1YBYS092

注释

[1]龙红:《风俗的画卷――大足石刻艺术》,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1。

[2]王庆瑜、黎方银:《大足石刻:世界文化遗产》,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0-2。

[3]辜居一:《数字化艺术论坛》,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1。

[4]王耀希:《民族文化遗产数字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

[5]童登金:《大足石刻研究文集3》,北京,中国文物出版社,2002-8。

技术创新的内涵篇8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长效机制

人类的今天有赖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更是一个国家持久发展的动力。处于知识大爆炸的年代,高校有责任担起创新的担子。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开展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有利于国家创新体系的完善。

一、高校科技创新的内涵

创新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敢于摒弃旧想法旧事物、创立新思想新事物的精神。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就是坚持创新精神,依托高校,在老师的正确指导下,利用课余时间,主动地开展创新学习、创新研讨、创新实践等活动,其目的是为了促进高校人才的全面、激发青少年创作的热情、营造一个良好的高校学术氛围,具体内涵包括经济内涵、文化内涵、教育内涵、社会内涵。就经济内涵而言,大学生科技创新产生的科技成果可以直接用于生产中,并产生经济利益,例如1999年在重庆举办的第六届“挑战杯”,仅协议转让金额就达到一亿人民币,因此在知识经济的时代,经济内涵会越发凸显出它的重要性。文化内涵,科技创新活动属于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参加各种创新活动竞赛、讲座等多种校园科技创新活动,一方面发掘了学生的创作潜力,一方面营造了一个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教育内涵,科技创新实质上是一种人才培养方案,因此属于一项教学活动,学生是主体,老师是推动力。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活动,做到学习理论与科技实践并行,并且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成才观。社会内涵,大学是人才培养、科技创新集一体的社会活动场所,也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柱,大学生担负着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社会职责。总体来看,其内涵丰富,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社会实践的一部分。

二、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特征

由以上丰富的内涵可以看出大学生科技创新的特征具有丰富性、系统性、一致性。

1.活动丰富性

创新活动是一项复杂的实践活动,因此必然经历一个知识学习、提出想法、创新实践的过程。虽然大学生的学习有了自主性,科技创新需要遵循科学的一般规律,严格要求自己,符合学术活动规范,但因人而异也需尊重学生的个人想法。学生可以深入发掘自己的潜力,展现出自己的创新特质,这种展现方式具有丰富性。科技创新活动形式,既可以是竞赛类又可以是讲座类,具有多样性。此外活动涉及的关系具有复杂性,例如学生如何分配正常课堂学习与科技创新时间的问题,如何处理自主学习和老师指导学习间的关系,如何处理学校创新团队和个人的关系等等一系列问题。

2.系统性

高校科技创新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的系统,是国家科技创新系统的一个分支。这样的系统必然要求高校与国家的互动性、学校管理者与学生的互动性。高校是社会的一份子,为社会输入优秀的人才,因此高校的科技创新必然切合我国的实际状况,具有合理性、科学性、易操作性。科技创新竞赛,体现了团队合作精神,首先学校管理者应该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并对当今的市场有清楚的认识,起到市场导向的调节作用,其次领导者有责任晚上学生创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体制,最后老师在科技创新中对学生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提现专业的联合优势和互补缺陷的良好面貌。

3.一致性

高校科技创新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拉动经济的新增长点,增大社会的收益,因此此项活动必须立足于当地经济的发展,与当地的经济保持一致性。区域经济的发展源于理论和科技实践的创新,而高校就是创新的基地,它代表了当地的文化氛围和科技创新的人文修养,始终贯穿于当地经济创新中。当代经济的发展不竭动力在于创新,以及对劳动力和资金等的投入,高校一方面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高精尖的人才,也为当地的经济注入崭新的科技力量。以烟台大学为例,在02年5月,烟台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烟台高新区共同出资2000万元注册了“烟台三校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同年山东省将其列为省级大学科技园项目重点建设,这样就实现了政府、高校、企业的一体化和联动化,带动了烟台大学的学科建设,提高了大学的科研水平,同时也立足于本地促进了烟台高新区乃至烟台的经济发展。

三、当前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开展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参与率低

笔者认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参与人数比例不高的原因在于以下几点。首先,受校园文化多元化的影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缺乏浓郁的学术氛围。当今大学校园中,校园活动丰富多彩,学生参与活动的选择余地日益宽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科技创新活动的参与度。许多学生缺乏科技创新意识和概念,创新思维能力弱,参加竞赛一般突击的成果比较多,并没有心思长期致力于某项研究,缺乏科学的热忱和执着。其次,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主动性较差,学生参加活动的课题一般为老师的现有课题,按照老师原有的思维创作,影响了学生自主创作的积极性。另外,广大教师特别是文科学院教师关注热情不高,参与指导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不高,造成了广大学生科技创新研究的盲目性、随意性、不均衡性。

据统计,有近86.2%的学生把课余的学习时间都用在复习功课上,只有7.5%的学生阅读课外书籍、进入实验室参与科研或者参加学校组织开展的各种课外科技创新活动[1]。

2.科技创新活动长效机制缺乏

目前,在学校的日益重视下,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的人数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但受资金、时间、比赛性质及科技创新活动短期不易出成果等诸多原因的影响,研究课题大都浅尝辄止,缺乏有效的接力,最终导致研究浮于表面,难出精品。首先存在资金问题,学校针对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并未出整的资金奖励制度,许多学生鉴于自筹资金的困难,不得不只停留在兴趣层面。针对科技创新的时间来说,许多高校以教学为主,课堂依然是第一阵地,学生完成老师的课堂作业是首要任务,因此严格控制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时间。科技竞赛中参加的作品多以论文形式见长,有突击成果的嫌疑,虽有创新意识但科技含量过低,而且在竞赛中缺乏团队精神,多是各自为战、专业单一,缺乏统筹策划理念。

3.大学生科技创新知识储备不足

创新思维、创新实践的能力及创新知识的储备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其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和可行性。大学扩招后,生源学习水平下降,部分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科技创新活动不仅需要扎实的基础还需要高端的专业技术,许多学生进入大学后仅有兴趣,但缺乏学习专业技术的时间和能力,主动性也比较差。据辽宁省2010年的一份调查报告称:54.8%大学生认为自身所掌握的知识不能满足科技创新活动的需要,所学专业知识和创新知识衔接不够,没有实现专业知识学习—开展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过程。47%的大学生不愿意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主要原因是专业知识所学不精。[2]

四,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长效机制

1.强化宏观领导,构建创新体系

高校应不断健全制度保障,建立学生科技创新制度的基本框架。首先,高校应该解放思想,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转变教学方式,以培养学生科技创新的兴趣,并加以正确的引导,改变以往的陈旧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创新。其次应成立学生科技活动专门领导小组及学生科技活动评审专家委员会,出台鼓励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条例和办法,制定大学生科技创新管理政策和大学生学科竞赛统筹等配套规章制度,创建激励体制,学校出资并且配合社会资金设立大学生创新活动基金,调动大学生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设行政管理和学术管理相协同的运行机制。首先建立学科带头人负责制,优化学科资源,以学术管理为主导;其次明确行政负责人的服务角色,以行政手段正确引导,主动维护学科带头人的权威,充分调动团队成员参与的积极性。

2.强化对科技创新活动的宣讲,开设与活动相关的创新课程

开展科技创新基础知识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科研选题、申报、立项操作的基本流程,了解各类科技竞赛的基本情况,引导更多的学生投身到科技创新活动中来;加强基本科技创新技能的训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打造创新队伍,搭建创新平台

学校应牵头鼓励学生积极组建科创类社团,打造创新队伍,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打造出一个良性竞争的平台。如建立学校科技创新协会并下设各学院分会。以此类科创社团为主体,通过举办品牌学术科技报告,各类科技创新讲座、科技创新成果展览等活动,激发学生的科研热情,给他们创建一个表现自己的平台,形成浓郁的科技创新氛围。

学校应鼓励各院系结合专业特点,筹建“科技创新人才实验室”,实验室是科技创新的基础,学校引进先进的实验设备,在实验室里汇聚人才、打造创新项目。实验室的强弱关系到学校的科技储备和创新能力的强弱,也是一个学校综合实力的象征。建立“科技创新人才档案”,树立典型,以此激励学生积极加入活动。通过表彰科技创新的优秀人才,使科技创新深入人心。总之身为高校,为学生的科技创新搭建平台,为同学提供科研所必须的场地、设备,通过采取多项措施来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

4.建立健全学生科研导师制

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是开展好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条件。教师是推动科技创新的关键点,他可以对科技创新各个环节进行把关,避免了学生的盲目性也避免了项目资金的浪费,保证了项目的可行性,引导学生正确的投入科技创新。据资料显示,在学生获得奖励(包括校级、省级、部级)的项目中,有近90%的项目在科研过程中得到了专业课教师的指导;尤其是获得高级别奖励(省级、部级)的项目,几乎100%得到过专业课教师的详细辅导甚至是教师的科研课题资助[2]。同时,应将指导创新和创新实践与老师和学生的切身利益挂钩,将指导学生创新活动作为考核指导教师工作量的项重要内容,将科技创新成果与学生奖学金、评优等挂钩,从而达到提高教师和学生积极性的目的。

5.依托当地企业

将高校的科技创新活动推广到社会,并应用于企业,带动企业的发展,反之企业又为高校科技创新提供资金和实践场所。学生的科技创新只有产业化才具有真正的意义,今年来山东省鼓励建立大学科技园,就是把学校的科技成果应用于实际,而企业以高校为依托发展经济。一方面企业可以利用高校人才、利用高校的创新技术孵化出新型工业模式,另一方面企业也可以利用技术创新收益进一步投资高校创新,拓宽高校创新资金的来源渠道。对于学生而言,一方面科技创新成果应用于社会,鼓励了他们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学生可以以企业为实践基地,进一步把自己的创新想法衍化为新的生产力。

6.引导科技创新市场化

高校科技成果只有投入到社会,并加以商业利用,才能使得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融入到整个国家创新系统之中。市场化的一个表现就是保证知识产权。这样才能促进技术流转和流行,让更多的人分享到科技创造带来的福祉,进而推动经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中的权利利用制度,主要通过转让和许可的方式,高校科技创新成果通过知识产权化,合理转让技术,使其转变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应用,从而转变为新的生产力。

参考文献:

[1]崔彬、谢伟.“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探索与实践”[j].继续教育研究.2009,(2).

技术创新的内涵篇9

关键词:新媒体;影视艺术;数字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J9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0-0143-01

一、新媒体环境下,影视艺术的数字化发展探析

(一)新媒体环境下,影视艺术的创作数字化

影视艺术数字化在创作方面的发展首先体现在前期准备中,如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促使officeword等文本处理软件随处可见,除了提高效率、便于存储和修改外,还可实现远程传输和共享,且后期开发的moviemagicScreenwriter专用剧本写作软件既拓展了创作剧本的方法,也显著改善了其效率和质量。影视艺术数字化在创作方面的发展其次体现在影视制作中,毕竟其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既检验准备工作是否完善,又为后续的影视处理奠定坚实基础。如真实环境与虚拟人物的融合,像《泰坦尼克号》中乘客坠海画面,就利用了虚拟人员的塑造。影视艺术数字化在创作方面的发展其次体现在影视优化处理中,即影视创作后期处理,如利用计算机动画技术既可以营造多彩的画面,也利于影视艺术文化的创新,其中二维动画适用于内容叙事,三维动画适用于动画电影和节目片头,像在《飞屋环游记》海报中应用计算机动画技术。

(二)新媒体环境下,影视艺术的推广数字化

推广是影视艺术发展的必要环节,数字电视也是数字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其抗干扰强、传输量大、效率高、节目多、收视效果显著,逐渐带动受众由传统的看电视转向用电视;此外,mp4、mp5、手机电视等移动数字媒体,更为人们带来了全新的娱乐体验,如《约定》、《白骨精传奇》等影视作品在手机电视中推广效果良好。

(三)新媒体环境下,影视艺术的产业数字化

首先是推动了三网融合,其次是加快了制播分离的进程,其不仅是新媒体环境下受众的审美新要求,也是新形势下影视艺术数字化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故影视艺术的创作门槛被打破,从而促使节目内容更为个性、自由、多元化。最后是产业盈利也渗透了数字化,如利用网络、电视、银幕、碟片等多种内容发行方式获取更高的收视率或票房,常见的有充分把握五一、暑期、十一等黄金档播放影视作品,发挥网络优势吸引观众,推行个性化的定制服务也十分常见,通过用户根据自身需求进行付费用于定制所需的节目,可实现双方的双赢。

二、新媒体环境下,影视艺术的数字化发展趋势

(一)兼顾艺术与技术的数字化影视艺术

数字技术在营造华丽精美或震撼人心影像画面的同时,也容易造成注重技术忽视内涵的现象,而由此创作的影视作品即使再美轮美奂也会显得空洞,这显然背离了影视艺术创作的根本,影视艺术数字化必然无法健康发展,故将来的数字化影视艺术应坚持艺术为本,科技为用的基本原则,可合理借鉴《疯狂的石头》、《盗梦空间》等优秀作品,做到艺术内涵浓郁,技术形式丰富,以此使影视作品更能经得住观众评判和岁月检验,从而稳健发展。

(二)兼顾本土化和国际化的数字化影视艺术

就当下而言,经济和文化的全球化发展日趋深入,如何在影视艺术数字化发展中既彰显本文文化又不阻碍其向国际市场进军尤为重要,毕竟这关系到我国影视产业和文化的长足发展,但对《大长今》《功夫之王》等类似影片的全球化不敢苟同,因为其虽为中国元素题材,且在国内市场盈利,可却是外国公司制作的,故我们应着力提高影视艺术创作质量和制作水平,对本土化和国际化实施双管齐下的理性战略,而不是顾此失彼。

(三)兼顾文化建设和商业利益的数字化影视艺术

影视艺术数字化既是一种艺术作品,也具有商业价值,但其作为一种文化产品,对受众观念、行为、习惯等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故其精神意义终归是要大于物质意义的。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要想推动数字化影视艺术长远发展,不仅要尊重市场规律和商业价值,更要提升作品内涵,彰显文化意义,这就要求在影视产业发展中,重塑文化内涵和商业内涵,注重引导理性的商业宣传,打造优质的影视作品,以此实现两者的协调发展。

此外,在新媒体的影响之下,还应要求影视编剧不断提高文学功底、人文素养,注重生活体验和感悟,强化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同时要求导演基于影视艺术制作的传统规律,掌握更多、更为先进的数字技术,以此为观众呈现优质影片。此外,观众还应学会熟练操作新媒介,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较高的鉴赏能力,以此为推动影视艺术数字化健康发展助一臂之力。

三、结束语

不可否认,新媒体与数字化的快速发展,对影视艺术的丰富创作、高效传播和增加效益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可见其影响巨大而深远,但作为新鲜事物,总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适应和调整,故从影视艺术数字化发展现状着手,引导新媒体正确、健康的服务于影视艺术是我们当下急需处理的现实问题。

技术创新的内涵篇10

关键词:城市;信息化;创新能力

本文系2014年度攀枝花学院社科联立项课题《资源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SKL2014a20。

一、创新型城市与城市创新能力的内涵

历史证明,创新是人类进步的动力之源。创新渗透在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创新的条件和机遇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随处可见。城市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是各类创新要素和资源的集聚地,因此建设创新型城市对区域和国家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推动力。创新型城市是指自主创新能力强、经济持续发展水平高、科技支撑引领作用突出、区域辐射带动作用显著的城市,其内涵一般体现在思想观念、机制体制、发展模式、文化制度、城市管理和企业管理等方面的创新。

创新能力是指在创新过程中,利用现代化信息与通信技术,持续不断地将知识、技术、信息等要素纳入社会生产过程中并产生、应用和扩散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等要素的一种能力。而城市创新能力是指一个城市将知识、技术、工艺、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等要素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新服务的能力,它是该城市保持持续发展和长期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其内涵主要体现在城市知识创新能力、制度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产业创新能力和服务创新能力等方面。

二、信息化与城市信息化的内涵

信息化的概念起源于日本,是由20世纪60年代的日本学者梅棹忠夫首先提出来的,而后被译成英文传播到西方。信息化是指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被高度开发应用,其在推动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该地区经济增长质量中所发挥的作用不断增大的过程。信息化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利用信息技术改造国民经济中各个组成部分,使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新生产力;二是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国民经济活动中信息采集、传输和利用的能力,提高人类各种行为的效率,推动人类社会进步。

城市信息化是信息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实质仍是信息化。城市是信息化的主要载体和依托,而城市信息化是指在国家信息化发展总体战略安排的基础之上,以城市为主体,依托信息基础设施,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提高城市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能力和辐射能力,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快速推进城市现代化的进程。城市信息化的内涵包括数字城市、电子政府、电子商务、智能建筑、智能交通等领域。

三、城市信息化与城市创新能力的关系

实践证明,城市信息化和城市创新都是促进城市发展与竞争力提高的核心推动力。然而,城市的信息化建设离不开城市创新,在城市信息化的整个过程中创新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城市创新能力是对信息化的改进与革新的能力。同理,城市创新也离不开城市信息化的支撑,城市信息化为城市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最新的技术和信息资源支持。因此,城市信息化和城市创新之间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

1.城市信息化支撑城市创新能力提升

一方面,信息技术是科技创新的支点。城市创新能力的核心力量是科技创新能力,在当今社会中,科技进步也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创新是需要科学技术为载体的,然而,当今是一个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就代表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成为了创新的支点,我们需要用信息技术来带动科技创新、制度和管理创新。一个城市的信息化水平就反映了该城市的信息技术发展水平。以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为代表的信息化在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战略中扮演着关键作用。同样,城市创新能力也需要信息技术来支撑。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主要载体,一个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就是科技进步。另一方面,信息化人才是城市创新的智力资源。创新是一个智力活动,它离不开人以及与人相关的因素。城市创新与人才密不可分。当今社会,城市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就是人才。一个城市的竞争优势来源于该城市的人才优势,而信息化人才也是创新人才资源,因此城市创新需要大量信息化人才的支持与推动。

2.城市创新促进城市信息化建设

首先,科技创新带动信息化。科技创新主要体现在技术创新方面,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是技术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科技创新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未来信息化发展进程中,取得关键信息技术领域自主创新,不仅可以带动其他技术领域的自主创新,而且能大力推动创新型城市的建设。其次,制度创新保障信息化。城市创新表现之一就是制度创新,而新的体制与机制能够保障和促进技术创新。如今,信息化正在极大地释放着城市的创造力和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学习、工作及生活方式。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在信息化发展战略中占据着突出的地位和作用。完善体制机制和推动科技创新对实现城市信息化战略的意义重大。最后,产业创新催生信息化。技术创新的基础在于产业的发展,技术创新想要结出丰硕的果实就必须依托产业的发展。技术创新离不开产业发展,要实现我国信息产业由大到强转化的必由之路就是要加快创新型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区的建设,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

四、结语

城市信息化与城市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两者之间呈螺旋上升的发展趋势。同时,两者是城市竞争力提升的双核驱动。城市创新离不开城市信息化的发展,城市信息化水平越高,城市创新能力越强。信息化不但能够完善一个城市的制度与政策环境,而且可以提升一个城市的管理与创新能力。同理,城市信息化进程也离不开城市创新。城市创新是城市信息化发展的肥沃土壤,只有基于城市创新的信息化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陈志成,白庆华.城市信息化战略与城市发展战略匹配性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