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的隐私保护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31:20

网络时代的隐私保护篇1

冯西淳

                   (漳州师范学院政法系福建漳州363000)

摘要:当今时代是个网络新时代,随着网络新时代的到来,人们信息的快速流动的同时也出现了隐私空间被侵犯的情况。因此,如何防止和应对网络隐私权被侵犯的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从隐私权一词的来源及当今网络时代下出现的有关隐私权的问题,结合我国现行立法的规定和其他地方关于隐私权的立法,为探究我国隐私权的特别是当今网络下隐私权保护及出路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隐私权;网络隐私权;法律保护;立法完善

一.隐私权及网络隐私权的基础理论

(一)隐私权的概念及特征

在人格权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隐私权是较晚出现的一种权利类型。它的诞生与肖像权、名誉权、姓名权等人格权比起来诞生的时间更晚。[1]隐私权一语最早由美国法学学者布兰戴和沃伦于1890年在《哈佛法学评论》上发表《论隐私权一文》,该文章表明了由于文明的进化及社会压力的增大,使得人们对公开信息变得敏感,且认为这种敏感应该被保护。他们提出“保护个人的著作权以及其他智慧或情感的产物之原则,视为隐私权”的观点。随后,隐私权在世界范围内许多国家被承认并出台相关立法给予保护。现代隐私权的保护更走向国际化,许多国际公约也对隐私权做了相应的规定,如《世界人权宣言》第12条规定“任何人的私生活、家庭、住宅和通信不得任意干涉,他的荣誉和名誉不得加以攻击。人人有权享受法律保护,以免受这种干涉或攻击。”[2]隐私权一词从出现至今,没有一个公众普遍认可的定义。在我国,一些学者认为隐私权是自然人享有的对其个人的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信息、私人活动和私有领域进行支配的一种人格权,还有一些则认为,隐私权是公民享有的私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搜集、利用和公开等的一种人格权。这些观点都较为系统的阐释了隐私权的基本内容。但笔者认为,隐私权是一种私生活权,它包括信息及空间隐私权、个人资料安全利用权、私生活安宁权和隐私维护权五个方面。而网络环境下的隐私权的保护问题主要涉及的便是空间隐私权方面。

隐私权具有三个显著特征。首先,隐私权的主体具有专属性。隐私权的产生及存在都依附于特定人的精神活动,而特定的自然人享有该项权利时不能将其转让给他人。由于法人没有精神活动,因此并无隐私权可言。由此可见,隐私权的主体只限于自然人并只限于特定的自然人。其次,隐私权的隐秘性。这里包括两点,一是指隐私权客体的隐秘性即内容的隐秘性,其内容为当事人不愿他人知道或不便他人知道的个人信息,当事人不愿他人干涉或他人不便干涉的个人私事和当事人不愿他人侵入或他人不便侵入的个人领域。[3]二是指隐私权的主体享有对隐私内容的不公开性,法律保护这种隐私的存在,并排除他人干涉。再次,隐私权保护范围的限制性。隐私权的保护范围受公共利益的限制,也就是说我们所承认和保护的隐私是要既合法又合乎道德的规定的。在此外范围之外,任何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他人都有权干预和揭露。最后,隐私权具有可放弃性。隐私权的主体可以对自己的隐私进行披露,也可以放弃隐私权允许他人部分或全部了解自己的隐私,但同样的,要在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范围内。  (二)网络隐私权的概念和特征网络隐私权是传统隐私权新发展,是隐私权在网络时代下的新延伸。因此,就其本质来看网络隐私权并非是一种完全新型的隐私权。有学者认为,它主要是指“公民在网络中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犯、知悉、搜集、复制、公开和利用的一种人格权;也指禁止在网上泄露某些与个人有关的敏感信息,包括事实、图像、以及毁损的意见等。”它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基本内容。一为同意权;这点包括两层涵义,首先是同意使用权,即信息公布网站或其他个人原则上只有在征得信息所有人或信息主体同意后才可以对信息进行收集利用,这是信息主体方资讯自决表现的一种;其次是同意删除权,是指网站或个人收集第三人信息后,一旦出现法定事由或者约定的事由,信息所有人有权要求网站或者个人停止对其相关个人信息的处理和利用,并对信息进行彻底销毁。[4]二为保密权;保密权就是指信息的所有人有权要求网站采取足够且适当的措施以便保障其所收集的相关私密信息不会因外来风险而受到损害。三为确定权;是指信息主体有权要求方对其存在不正确、不完整的信息进行补充更正或修改;四是求偿权。是指如果信息一方因所的信息对信息主体造成了一定的损害,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或者双方约定进行补偿。

网络隐私权除了具有与传统隐私权相同的主体的专属性之外,还具有不同于传统隐私权的特性。第一,络隐私权的客体具有特殊性。客体为权利所指向的对象,网络隐私权的客体则为个人活动领域和个人信息,这里所指的个人活动领域和个人信息是指那些不愿不便公开的那部分。第二,网络隐私权与消费者保护联系在一起,其内容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网络的发展给人们提供了更多的便捷消费机会,带动了经济的发展,同时电子商务的兴起也改变了传统的交易方式,并对公民的隐私权保护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的一项调查显示,消费者在1998年最为关心的问题就是网络活动所产生的隐私权保护问题。[5]第三,侵权产生的容易性和后果的严重性。网络的高度开放性、快速流动性决定了个人信息一旦在网络上传播,任何人都将无法控制其巨大的影响力,使得侵权变得十分容易,并造成极其严重且无法弥补后果。四是侵权的空间特定性和管辖权的不确定性。网络隐私权的空间特定,即为网络,正是因为网络的虚拟性导致其地域特点不明显,当侵害网络隐私权的行为发生时,很难确定案件的管辖权。

二.我国对网络隐私权立法保护的现状

由于网络信息的流动性使得网络隐私权很容易受到侵害,而我国目前的法学界没有一套系统的保护隐私权的法律体系也没有关于隐私权的概念、特征、侵害形态、法律保护措施等具体相关规定。我国的《宪法》第38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人格尊严不容侵犯,禁止用任何方式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宪法》第39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第40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究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这些法律规定虽然提到了隐私权问题,但仅仅对隐私权问题做了根本性的保护,没有实际可操作性。我国《民法通则》没有直接规定对隐私权的保护问题,但法律保护公民的人格权为司法解释留下较大的空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1988年1月26日)第140条第1款规定:“以书面、口头等形式宣扬他人的隐私,或者捏造事实公然丑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名誉,造成一定影响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公民名誉行为”,这一司法解释进一步明确了公民隐私权利的保护范围,弥补了民法通则关于隐私权保护问题的空白。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审理名誉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1993年8月7日)中强调:“对未经他人同意,擅自公布他人的隐私材料或以书面、口头形式宣扬他人隐私,致人名誉受到损害的,应按照侵害他人名誉权处理”,虽然把隐私权范围扩大,但仍旧没明确的提出隐私权是一项独立的民事权利。[6]《妇女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等都有相关规定,但都只是在不同的领域所涉及的部分隐私权而已,很不全面。直到2010年7月1日新出台的《侵权责任法》从基本法的角度将“隐私权”写进了法律,规定了侵犯隐私权等民事权益要承担民事责任。这部法律虽然意义重大,但由于其规定简略,作为一种重要的人格权,这样是远不能够的。

三.关于我国网络隐私权的保护问题的建议

(一)建立相对完善的法律体系

科学技术的发展给公民的隐私权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随着近些年我国互联网的发展,相关法有很大的完善,但信息技术越来越重要的今天,仅靠这些法条来维系整个网络社会中的隐私权问题是不可能的,因此,我国要从立法方面出发,建立相对完善的法律体系。第一,确定隐私权独立的人格地位。我国目前的立法虽然有单独的将隐私权提出来,但却并未作为一种独立的人格权来保护,更没有相关立法来承认隐私权独立的人格权地位,不利于隐私权的保护。因此我国应将隐私权的概念、范围、法律地位和侵权后果写入相关法律当中,以保隐私权与其他人格权处相同地位。第二,完善相关的知识产权制度。若将网络中的个人隐私看做是人们自己创作的独立财产,则对隐私权保护的问题就能上升到知识产权层面。近些年来,网站侵权的案件越来越多,对知识产权方面的侵权则站了大部分。因此,完善相关的知识产权制度,使网站明确自身的权利和义务以及侵权行为和后果等对于预防和处理网络侵权都是有重要意义的。第三,制定专门的立法保护。我国目前法律相关隐私权条款规定都很泛泛,一旦出现隐私权被侵犯的情况也很难有个评判的标准。因此,对隐私权制定专门的立法条文来保护和规范,明确细化隐私权的相关内容,制定相关的权利范围及赔偿标准,在司法实践中比较有实际可操作性。第四,加强与国际之间的立法交流。互联网是没有国界的,在管辖权、国际司法协作等方面遇到新问题时,我国对隐私权的立法应当参照国际惯例或者国际通行的法律准则,注意国际人权保护和区域性人权保护、隐私权保护的合作与国内隐私权保护的互动和交流。[7]

(二)加强相关行业自律力量

由于我国目前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和建立网络运营者的行业自律标准,因此,行业自律就显得尤为重要。这里的自律,是指每一个网络参与者都应做到自我约束和控制,自我规范,不做不诚实守信和违反道德的事。目前的立法情况只有和行业道德相结合,才能更好地维持网络秩序,保护隐私权特别是网络隐私权。

(三)政府应加强监管和扶持力度

当下很多机构运用互联网来存储客户信息,许多人的身份证,电话,住址,甚至金融机构的银行卡密码等都储存在网络空间里,这给黑客等不法分子带来了可乘之机,人们的基本信息很难保障。因此,政府应对可以获取私人信息的数据库进行技术性处理,以保证公众信息的安全。同时,政府在保证信息主体知情权、选择权和请求权的基础上,应该大力扶植网络隐私保护产业。对这些产业加以保护,一方面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间接地保护了网络隐私权,完善了网络隐私权的保护制度。

  (四)个人的注意

网络中的个人隐私之所以被频繁窃取,除了网络自身的特点之外,还因为信息主体没有较高的防范意识。在个人资料的使用和处理等环节中正确并充分行使法律给予信息所有者的基本权利,对擅自使用或盗取个人信息的行为严厉制止,涉及法律层面的要运用法律武器积极维权,只有这样才能限制隐私被滥用,保护网络隐私权不受侵犯。

 

 

 

 

参考文献:

[1]刘风景.管仁林.人格权[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2]马特.袁雪石.人格权法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王利明主编.人格权法新论[m].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482-483

[4]赵清新.试析网络时代下的隐私权保护.行政与法[J].2012,8

[5]冯震宇,钱世杰.论网络电子商务发展与隐私权之保护[J].万国法律,1999.4.

[6]于雪峰.网络侵权法律应用指南[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

网络时代的隐私保护篇2

关键字:信息时代;网络隐私权;民法保护;"人肉搜索"

近几年我国在全球信息时代背景下,接连发生过多起"人肉搜索"事件,部分案件折射出我国公民网络隐私权受到严重侵犯。互联网普及带来的这些新问题,引发笔者思考民法是否有必要构建一个专门保护公民网络隐私权的体系?

一、网络隐私权概述

(一)隐私权概述

1890年,美国波士顿两位年轻律师塞缪尔·沃伦和路易斯·布兰代斯在《哈佛法律评论》(harvardlawreview)共同署名发表《隐私权》(therighttoprivacy)一文。[1]文中虽然没有明确提出隐私权的概念,但其意识到并指出隐私是人类人格和尊严的一部分,无疑是隐私理论的一大突破。目前,关于隐私权的定义还没有形成一个为公众所普遍认同的观点。本文认为,隐私权是指公民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搜集、利用和公开等的一种人格权。[2]

(二)网络隐私权概述

1.网络隐私权的概念

"网络隐私权"一词还并非法定术语,而是从学理角度基于传统隐私权概念引申出的一种新概念。关于网络隐私权的研究尚不成熟,国内和国际都未明确地对其下定义。我国学者赵华明认为,网络隐私权是指自然人在网上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犯、知悉、收集、复制、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也指禁止在网上泄露某些个人相关的敏感信息,包括事实、图像以及诽谤的意见等。[3]

2.网络隐私权的侵权形态

侵犯公民网络隐私权的行为多种多样,依据不同分类标准可以得出不同的分类结果。本文对网络隐私权侵权形态依据侵权主体的不同,分为以下几种:(1)政府部门对公民的侵权。(2)网络服务商对网络用户的侵权。(3)设备开发商对客户的侵权。(4)雇主对员工的侵权。(5)黑客对网络用户的侵权。(6)其他网民的侵权。笔者认为,并非所有的个人信息都属于隐私的范畴,只有一旦公布即会造成主体的人格尊严受损或社会评价降低的个人信息才属于隐私[4],才可能构成侵权。博客与播客等"自媒体"的产生,方便了网民的数据记载和传输,也使网络用户的个人数据受到严重的威胁。

二、我国网络隐私权的民法保护现状

(一)我国网络隐私权的民法保护现状

我国目前还没有关于网络隐私权保护的全国性专门立法,只是有一些公安部、文化部等部委局办制定的行政法规中有涉及网络隐私权保护的条款。民法对网络隐私权的保护是比照传统隐私权的,《侵权责任法》施行之前按照侵犯名誉权案件予以间接保护。《侵权责任法》施行之后改变了间接保护的状况,明确将隐私权纳入了受保护的民事权益范围,为网络隐私权的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侵权责任法》第36条是关于网络侵权的一般性规定,网络用户和网络服务提供者侵害他人的网络隐私,构成网络隐私权侵权,应当承担较重的侵权责任。两种连带责任的规定,更有利于保护公民的网络隐私权。

(二)我国网络隐私权的民法保护的反思

完善网络隐私权立法体系的首要问题就是在法律上明确隐私权作为独立民事权利的地位,即在《民法通则》或在制定民法典时将隐私权作为一项独立的人格权予以保护,并准确界定其定义。[5]然而,我国网络隐私权侵权纠纷日益增多,民法为网络隐私权提供的保护还存在许多缺陷和不足。我国缺乏对网络隐私权单独立法,对网络隐私权的保护依然参照传统隐私权,针对性不强,不足以应付日益复杂的网络隐私权侵权纠纷。

三、我国网络隐私权民法保护体系构建

我国对网络隐私权民法保护存在上文中的许多缺陷和不足,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考虑构建一个完整的网络隐私权民法保护的体系。目前我国正抓紧制定《民法典》,学界关于网络隐私权单独立法应采用何种立法架构尚存在争议。笔者认为,在中国现行立法状况下,应当先在《民法典》或者《民法通则》中对网络侵权行为作原则性规定,同时制定《隐私权保护法》,单列一章详细规定网络隐私权。

(一)《民法典》完善网络隐私权民法保护的一般规则

1.确立网络隐私权独立的人格权地位。笔者认为,在未来《民法典》或者《民法通则》总则中应当明确规定"自然人依法享有隐私权,是独立的人格权。

2.完善网络侵权原则性规定。《民法典》或《民法通则》有必要在总则部分对网络侵权作出原则性规定,应当作出如下完善:首先,明确规定网络侵权的主体。其次,赋予当事人具体的救济措施。当事人的救济措施应当更加具体化和多样化。

(二)《隐私权保护法》明确网络隐私权民法保护的具体规则

在基本法规定了网络侵权的一般规则前提下,鉴于我国隐私权侵权纠纷日益增多且日渐纷繁复杂,我国有必要单独制定《隐私权保护法》对隐私权侵权的具体规则作出规定,并且单列一章"网络隐私权"具体规定网络隐私权保护的构成要件、侵权归责原则及其违法性阻却事由和侵权责任承担等内容。

1.明确界定网络隐私权的构成要件。网络隐私权的构成要件包括权利客体、权利主体与义务主体及其相应的权利和义务。(1)权利客体:网络隐私权的客体当属网络隐私,《隐私权保护法》应当明确规定网络隐私权的保护范围,包括个人数据、个人私事和个人领域。(2)权利主体及其权利和义务:权利主体,是指网上个人数据、资料和信息的拥有者,其享有的权利包括知情权、选择权、控制权、安全请求权、利用限制权和赔偿请求权等,其义务主要为一些注意义务。(3)义务主体及其权利和义务:义务主体,主要包括政府部门、网络服务提供商、网络设备开发商、雇主、黑客和其他网民等,其应承担的义务主要有事先通知和征得权利人同意的义务、合法和合理地收集和利用个人数据的义务、采取科学合理的安全保障措施保证个人数据安全与完整的义务以及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不违法社会公共道德等义务,其征得用户许可后合法和合理取得个人数据就取得了在合理范围内使用个人数据的权利。

2.构建网络隐私权侵权归责原则及违法性阻却。

(1)归责原则:《隐私保护法》应当根据网络隐私权的特点适用过错推定责任,举证责任转而由侵权人承担。受害人仅需证明侵害人实施了不法侵害行为并给自己造成了损害结果即可,对侵害人的主观过错无需举证。

(2)违法性阻却:网络隐私权侵权的违法性阻却事由应当包括正当防卫、意外事件、受害人同意和社会公共利益需要等。

3.明确规定网络隐私权侵权责任。

笔者认为,《隐私权保护法》中应当规定网络隐私权的侵权责任,包括:停止侵害、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由于消除影响、恢复名誉一般是在公共场合进行的,可能再次在网络上继续公开、披露、宣扬或传播受害人的隐私对受害人再次伤害,因此不宜作为网络隐私侵权责任。

参考文献

[1]samueld.warren&louisd.brandeis,"therighttoprivacy",harvardlawreview.

[2]张新宝:《隐私权的法律保护》,群众出版社1997年版。

[3]赵华明:《论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载《北京大学学报》2002年(专刊)。

网络时代的隐私保护篇3

关键词:信息时代网络隐私权保护对策

2009年5月8日起,iD为garros的网友在上海宽带山论坛上,上传了上海海运学院殷虹的一些照片和视频供网友下载,而视频、图片的内容涉及身体隐私部位。这就是被网上热传的“海运女事件”。据garros介绍,自己与殷虹相爱了两年半,但在他的事业陷入低谷的时候,女友却投入别人的怀抱,因此要报复她。还有08年的“艳照门”事件、10年的“兽兽门”事件、“工行女”事件等等,由此可见,网络时代的隐私保护正越来越被我们关注,加强网络隐私权保护势在必行。本文试图通过对信息时代、网络隐私权的论述,分析欧、美网络隐私权的保护模式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探讨适合我国的网络隐私权保护对策。

一、信息时代概况

20世纪40年代中期,从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到计算机网络的出现,再到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普及,信息对整个社会的影响逐步被提高到一种绝对重要的地位,信息量,信息传播的速度,信息处理的速度以及应用信息的程度等都以几何级数的方式在增长,这标志着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

2010年7月1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tC)在京了《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中指出截至2010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4.2亿,互联网普及率持续上升增至31.8%,超过全球平均水平。目前在银行、超市、医院、学校、机关、企事业等单位几乎都实现了电子化办公。手机上网,网上购物等多种网络应用快速发展,信息网络已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并且会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深越来越紧密。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信息的世界里,每时每刻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正是这些信息带给了我们宝贵的资源。

与此同时,信息时代在带给人们繁荣、便利的同时,也存在很多不安全的因素,特别是网络的公开性和易窥窃性很容易使人们的隐私暴露于天下,个人隐私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艳照门”事件、“兽兽门”事件和“工行女”事件便是例证。如何有效地保护人们的网络隐私权,并使之与网络的飞速发展相适应已成为各国面临的崭新课题。

二、网络隐私权概述

本文所讲的网络隐私权是基于传统隐私权范围在信息时代网络环境下的延伸。我国目前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由于网络隐私权的本体“隐私权”的概念尚未被法律明确,所以仅从理论上分析网络隐私权。

1.网络隐私权的概念

网络隐私权是指自然人在网上享有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活动领域与个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公开及传播的一种人格权。

2.网络隐私权的范围

网络隐私权的保护范围,是我们保护网络隐私权的直接参照点,也是我们界定侵权案件的直接依据。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个人活动领域

网络虽然具有虚拟性,但跟现实社会一样,用户在网络中也拥有自己的领域。比如用户所拥有的连入互联网的计算机终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电脑。个人活动领域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①个人通信内容;②个人计算机数据资料的安全;③个人生活的安宁。

(2)个人信息

个人的收入、信用、财产、消费等信息,比如常用的QQ的账号与密码、信用卡号与密码、网上购物所用的淘宝账号及密码、网上银行账号与密码等有关个人经济秘密的隐私。除了这些,个人信息还应包括在我国户籍管理机构、社保管理机构以及金融机构等政府部门所登记的有关个人的姓名、年龄、住址、电话等信息。

3.网络隐私权的侵权特点

网络隐私权是隐私权在信息网络时代的一种派生,因此网络隐私权在遭到侵害时,其侵权特点也将呈现出与传统隐私侵权不同的特点。

(1)侵权方式更加便捷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网络成为一种越来越普遍的信息交流工具,任何一网的电脑所面对的都是整个世界,含有他人隐私的信息的非常便捷,可谓转瞬间就可以完成侵害过程。

(2)侵害手段多样化和高科技化,保护困难

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之一是越来越方便人们的使用,日新月异的高科技发展也给侵害隐私权者提供了更新的侵害手段,并且越来越重视“以人为本”,即使侵害人不具备很高深的计算机专业知识,也能利用信息技术实施侵害行为。

(3)侵害手段隐蔽

在计算机网络中,大部分的通讯者和用户往往是使用匿名的方式存在,大多数的网络用户并不希望自己的网上活动和真实身份被知晓,这也就造就许多“使用痕迹清除”类型的程序和软件的出现。隐蔽自己的真实信息,这就像一把双刃剑,对己固然很好,但同时也使得网络成了不法之徒侵害他人隐私的隐身之处,使得网络环境下对个人隐私权的侵害,成为一种“无形的侵害”,既找不到明显的侵害现场,也很难判明侵害的时间以及侵害人的真实身份。

(4)管辖权的不确定性

因为网络隐私权的载体是网络,是个虚拟的社会环境,地域性特点不明显。若是在网络环境下发生侵权行为,往往对侵权行为人难以追踪或是对侵权行为发生地、结果地等确定司法管辖权的连接点确定不明,这些导致网络隐私权侵权案件的管辖权具有不确定性。

三、保护网络隐私权的对策探讨

1.网络隐私权的保护模式探究

目前世界存在两种不同的保护模式且都较完备,仔细分析两者的利弊,对建立和完善我国的网络隐私权的保护将起到很强的借鉴作用。这两种模式其一为以美国为代表的行业自律模式,其一以欧盟为代表的立法规制模式。下面就这两种模式进行分别予以说明。

(1)美国行业自律模式

美国倾向于通过网络行业自律的模式来实现对网上非法搜集个人隐私材料的控制。对美国而言,其采用行业自律模式明显有利于网络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增长。但是,这一模式也存在不少的缺陷:①对网络服务商的义务规定过于宽松,容易引发网络隐私权的侵权行为问题。②这种模式缺乏保证规定实施的机制。因为这种模式完全建立在行业自律的基础之上,依靠网络服务提供商和与之有关的其他产业的自觉行动来保证这些规定的执行。

(2)欧盟立法规制模式

欧盟主张立法规制模式,注重对于个人隐私权益的充分保护和尊重,通过法律的具体规定对网络服务提供商在网上的各种各样的搜集用户数据和隐私的行为提出一定的限制,使网络服务提供商在网上搜集用户隐私材料的行为更规范,相对于用户来讲更透明,使网上用户的个人隐私更容易得到保护。然而,这一模式也有其不可避免的负面影响。它增加了以网络服务提供商为代表的整个信息产业的成本,甚至会损害信息产业的利益并阻碍网络的发展。

2.我国网络隐私权保护对策探讨

就美国、欧盟两种不同模式的利弊,再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本文作者认为应以“法律规制为主,行业自律为辅”的模式才更适合中国的国情。具体对策构想如下:

(1)完善网络隐私权保护的立法

首先,追根溯源法律应明确“隐私权”的概念和范围,这样作为隐私权网络延伸的网络隐私权才能有“源”可依。可以说,有效保障网络隐私权要建立我国隐私权保护的立法体系、这要求明确隐私权的独立地位,把它与名誉权、通信秘密与自由、言论表达与自由,甚至是新闻出版自由这些已有权利之间的区别于联系界定清楚,把它在人格权中的位阶界定清楚。这样当公民的网络隐私权遭到侵犯时,受害人与相关执法部门就可以“有法可依”。

(2)成立网络隐私权保护的自律组织

这是行业自律模式在我国的具体体现,即依靠相关产业服务者或者产业实体通过制定行业自律规范的方式进行自我约束和行业监督,以实现对个人隐私的保护。建立我国的行业自律体系,应当充分发挥网络组织和机构的自我管理的作用,建立保护“网络隐私权”、规范网络活动的自治协会,在业内对“网络隐私权”的保护政策,将此政策作为最低标准规范企业的网络经营。参加协会的企业必须服从协会的监督和管理,遵守对于隐私权保护的行为准则。自律组织对于行业的不规范运营行为和其他一些可能侵害网络社会的行为进行监管和赋予一定的治理权限。

(3)建立专门隐私保护机构

计算机网络领域是一个高科技领域,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执法的,政府应当组建专门的信息安全监督部门对网络违法进行专门管理。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的做法,例如,可以考虑设立由精通网络知识与法律的专业人士组成的精干队伍,类似香港的“个人资料隐私专员分署”或美国的“电子隐私资讯中心”的专门机构来保护网络隐私权。

(4)教育公民个人增强网络隐私权自我保护意识

网络上侵犯公民隐私权的现象猖獗,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网民缺乏个人隐私权的保护意识。政府相关部门应通过多种途径对网民进行积极引导,如通过新闻媒体加大网上法律知识的宣传与普及工作,开办相关讲座进大、中学,让民众,尤其是大、中学生知晓网络隐私权所包含的具体内容,可能导致隐私侵权的行为及侵权发生后应该如何维权,从而强化其自我保护的能力。

本文通过对信息时代、网络隐私权的概述,分析欧、美网络隐私权的保护模式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适合我国的网络隐私权保护对策进行了探讨,在此希望具有中国特色的网络隐私权保护模式能够尽早诞生。

参考文献

[1]张新宝.隐私权的法律保护.北京群众出版社,1997.

[2]张新宝.互联网发展对隐私权保护的挑战与对策.中国民商法律网.2003-08-23.

[3]杨立新.关于隐私权及其法律保护的几个问题.人民检察.2000-08-28.

[4]齐勇.关于隐私权的几点思考.当代法学.2001(11).

[5]曹亦萍.社会信息化与隐私权保护.政法论坛.1998.

网络时代的隐私保护篇4

关键词:隐私权;网络;法律保护;我国

一、隐私权的概念

隐私权是指主体的自然人,正常生活中享有的私人资料的秘密性以及个人生活的安宁,不被他人非法干扰、公开、侵害、利用等的一种人格权利。同时,很重要的一点是,作为权利主体的自然人,有权决定是否对他人公开隐私,如果一旦决定公开,具体的范围、程度都有决定权。他人应遵守此规矩,并且一直服从下去,一旦打破,即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

隐私有主客观两方面的元素相互作用产生。客观方面的原因是指隐私理论上是属于某个特定的自然人单方面可操作的个人信息或可控制的范围,至于其是否与外借利益有关,并不影响其最终成为隐私。主观上,特定的自然人对如果不希望这些隐私被社会被外界知道,那就构成隐私。

随着互联网的诞生,信息在网络上可以飞速的传播,传递手段变得异常的简单和迅速,因此,网络隐私权随之应运而生,这是一种建立在传统之上的一种新的隐私权。我们所说的网络隐私权,在现代,主要包括个人信息和资料的隐私权的范畴。各个国家对网络隐私权都很重视,尤其是发达国家,已有较完善的隐私权保护法规和实施办法。个人资料不仅仅包括我们所说的家庭信息、财产信息,更包括年龄、血型、职业履历、婚姻情况、生活习惯、家庭住址、配偶情况、病历史等等个人隐私信息。

二、我国网络隐私权的历史渊源和现状

(一)我国网络隐私权的历史渊源

我国对隐私权的保护的相关法律开始的比较晚,七十年代才开始在宪法和其他法律法规里有所体现,但是也比较宽泛,没有明确的规定。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开始重视自己的隐私的保密性,也对法律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与此同时国家立法机构对此也高度重视,因此,我国现已初步建立起了一套隐私权相关的法律的保护系统,但是还不够完善,缺乏灵活性,后面我们会具体分析。

(二)我国网络隐私权的现有保护情况

网络改变了我们每一个的生活,与我们每天的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网络具有极大的开放性、互动性、虚拟性,而且非常复杂,这就导致了网络隐私权的侵权行为有着独有的特点,侵害的手段更加方便,手段也是多样化,并且更加隐蔽,导致了更严重的侵害后果,对此进行保护的难度非常之大,并且变化多端,控制起来难度更大。

我国公民对隐私权的意识起步也比较晚,意识相对薄弱,我国的隐私权的法律起步晚,并且还没有明确定该权利可以作为公民的非常独立的民事权利,没有确定隐私权的明确地位,只是采取了间接保护的方法,在相关的宪法中对公民的个人住址、公民个人隐私、通信私密性等的保护做了规定,刑法中也做了关于隐私权保护的规定,比较零散。

目前,我国网络服务商采取的网络隐私权保护措施基本是自律,各个网站自行出台自己的网络隐私保护办法和相关措施,这也推动了我国网络隐私权保护的进步,但是这不能认为等同于网络隐私权有了保证,还需要我国出台相关的法律完善和系统化这些零散的、不全面的零星的立法。发达国家在这方面做的比较超前和成熟稳定,比如美国,我国在行业的标准以及自律方面存在诸多的可见问题,各个网站的声明也比较简单,并且是网站单方规定的,不构成有效性,出现问题推责严重,没有形成良性的保障。

三、我国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存在的问题

我国虽已逐步建立了网络管理的相关规范性法律框架,但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也暴露出很多严重的缺陷和存在的问题:

(一)在我国,至今还没有一部法律直接将“隐私权”这个词写入到法律条款中,缺乏统一的法律规范管理,都是比较零散的保护条款。缺乏一个系统全面的保护公民隐私权的立法,以及相关的部门法。这直接影响到公民的隐私权的保护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这也是我国网络隐私权保护从一开始就缺乏深厚的法律基础。当立法滞后于时代进步后,当面对隐私权的法律问题时,我们无法可循。而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使得个人的隐私权遇到了极大的挑战,关系到每个人的利益,特别是网络隐私权的问题。现存的立法还无法满足对网络隐私权进行及时有效的法律规范。

(二)对于我国已有的网络隐私权保护的法律法规,缺乏实质性的规定,缺乏可操作性。如:“禁止利用互联网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非法截获、篡改、删除他人电子邮件或者其他数据资料,侵犯公民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如此等等。

四、对我国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的建议

(一)《侵权责任法》已于2010年7月1日起实施,这部法律中正式确认了隐私权属于公民人格权的一种,并且涉及到了网络隐私权的保护规范。但是,只有这一步规范性法律是远远不够的,在出台原则性的基本法律之后,相应的法规规章也应该相继出台来具体规范我国网络隐私权。

(二)网络隐私保护体系要有动态性,判例规则要根据具体案例,有灵活性和能与时俱进,这种方式可以更好的体现人民共同生活习惯的本质。如果法律相对瞬息万变的网络发展相对过于静态,容易与社会关系脱节,带来全新的侵犯网络隐私权的问题。发挥判例的作用来弥补网络成文法的不足,这在当今社会有着深远的意义,有助于法院通过典型判例来做判断,实现对网络隐私权的保护。

(三)学习其他隐私权保护法律完整的国家的立法及实务经验,完善我国法律行文。欧美发达国家走在了隐私立法的前列,尤其是网络环境保护下的隐私保护立法。通过一系列法规和指令,建构起了一套完备的网络隐私权保护的法律框架,为用户、网络服务商、政府等提供了清晰可循的原则。

因此,在考虑我国国情的基础上,比较世界先进国家的有关网络隐私权法律保护模式的基础上,从中吸取适用于我们的经验办法,形成适用于我国网络隐私权立法的基本框架和一般原则。逐渐建立完整的法律法规体系,保证独立的民事权利地位,为网络电子产业在快速发展开辟更为宽广的道路。

(四)加强网络隐私权保护的国际合作。我国法律在必须给公民完善有效的网络隐私权保护之外,同时需要和其他国家的法律机构建立完善的体系,加强保护我国公民的隐私权。尽快建立完善的网络隐私权的法律法规及其执行机制,自我约束自我保护,在国际上提出我们认可的网络隐私权保护标准,建立国际合作,加强国际电子商务对话,防止有不良分子通过我国法律空当进行侵害我公民隐私权的活动。与此同时,也能为我国互联网行业与国际市场接轨做好铺垫,为日后电子商务的持续快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这样才能保证公民的隐私权得到充分的保护,保证社会的长治久安。(作者单位:创新科存储技术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李德成.网络隐私权保护制度出论[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1.

网络时代的隐私保护篇5

一、网络隐私权的内容及其侵犯特点

(一)网络隐私权的内容。网络隐私权是伴随着网络的出现而产生的,但它并非是一种新型的隐私权。虽然网络隐私权具有自己的特点,但它与传统隐私权仍有重叠的部分,因此可以说,它是隐私权在网络环境下的体现。

目前网络隐私权尚没有明确的概念,广义上讲应该是保护网络隐私不受侵害、不被公开的权利。其内涵包括:一是网络隐私不被了解的权利;二是自己的信息自己控制,对本人保存的有关个人数据拥有知情权;三是本人的数据如有错误,本人拥有修改的权利。其中所谓的网络隐私,应该是网络上未明确声明允许公开的所有有关个人的信息,具体来讲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1、个人登录的身份、健康状况。网络用户在申请注册时,服务商往往要求用户提供姓名、年龄、住址、身份证、工作单位等身份和健康状况,服务者得以合法地获得用户的这些个人隐私,服务者有义务和责任保守用户个人的这些秘密,未经授权不得泄露。

2、个人的信用和财产状况。包括:信用卡、电子消费卡、上网卡、上网账号和密码、交易账号和密码等。个人在上网、网上购物、消费、交易时,登录和使用的各种信用卡、账号均属个人隐私,不得泄露。

3、个人电脑内部资料。由于在网络上非法入侵行为相当多,因此必须保证在遭受入侵之后,个人电脑内部的资料也不会泄露。

4、邮箱地址。邮箱地址同样也是个人隐私,用户大多数不愿将之公开。掌握、搜集用户的邮箱,并将之公开或提供给他人,致使用户收到大量的广告邮件、垃圾邮件或遭受攻击,受到干扰,显然侵犯了用户的隐私权。

5、网络活动的踪迹。个人在网上的活动踪迹,如ip地址、浏览踪迹、活动内容,均属个人隐私。显示、跟踪并将该信息公之于众或提供给他人使用,也属侵权。

(二)网络隐私权的侵犯特点。当今时代,对网络隐私权的侵犯与对传统隐私权的侵犯,在形式上已有了很大的不同,具体表现在:

1、运用高科技手段。如,卫星覆盖技术、雷射监听、追踪软件,等等。科技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但同时也给探知和泄漏隐私提供了方便。特权和财富也不能躲避被侵犯的可能,高科技使隐私无处遁形,而且越是地位特殊、为媒体追踪目标的公众人物越难以逃脱。

2、手段更加隐蔽。足不出户就可以截听人家的电话,高高在上的卫星就可完成听、录、拍。微软视窗98操作系统的序列号、奔腾Ⅲ的序列号功能都可以让用户留下“痕迹”,使计算机用户的私人信息受到不正当的跟踪,而这些往往都是在难以察觉的状态下发生的。今天,信息设备的交互性越来越强大,这同时意味着我们随时随地“主动”留下了越来越多的个人信息,而且几乎没有意识到。

3、被侵犯对象范围扩大化。隐私权的主体是自然人。媒体活动出于自身的需要过去常追踪有“新闻价值”的目标,普通人一般来说不太会成为费尽心机窃听或偷窥的对象,普通人的隐私也不像公众人物的隐私那样有卖点。然而,网络时代的生活就连普通人的个人资料也成为被侵犯的对象。一些商家更希望通过获取个人资料,如年龄、性别、收入状况、消费习惯来扩大商机,因此这些个人资料在利益驱动下就成了待价而沽的商品。

4、危害程度严重。信息的便利也构成了个人隐私的极大威胁。互联网上没有权威,有的是平等的话语权和瞬间完成的、传播速度;网络是开放性的,信息一经上网,传播的范围就很广,造成的后果也较为严重。传统媒体的“道歉”、“申明”、“更正”之类的做法对网络来说,效果不明显。

二、国外网络隐私权立法保护现状

基于“任何对互联网的规制不应阻碍其发展”这一基本原则的坚守,各国因为对规范网上个人数据资料的收集使用等行为可能对电子商务和网络发展造成影响的估计不同及各国的网络隐私权现状和法律传统不同,对网络隐私权进行法律保护和救济的模式与侧重点也不同。一般可以分为业界自律与立法规制两类,分别以美国和欧盟两大互联网发达区域为代表。

(一)美国的业界自律模式。隐私权概念起源于美国,美国在隐私权保护意识与采取的措施方面都走在了世界前列。在立法方面,1967年通过了《信息自由法》,1974年正式制定了《隐私权法》,这部法律可视为美国隐私保护的基本法,它规定了美国联邦政府机构收集和使用个人资料的权限范围,并规定不得在未经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使用任何有关当事人的资料。

对于网络上个人数据及隐私权益的保护,美国政府更倾向于以业界自律的方式解决,较少有专门立法。FtC就该问题制定了四项“公平信息准则”,要求网站搜集个人信息时要发出通知,允许用户选择信息并自由使用信息,允许用户查看有关自己的信息并检查其真实性,要求网站采取安全措施保护未经授权的信息。1999年7月13日的报告甚至认为:“我们相信有效的业界自律机制是网络上保护消费者隐私权的最好的解决方案。”同时,主张对符合不同自律标准的网站颁发认证书规制互联网隐私权和数字信息,即网络隐私认证计划。

1996年底通过的《全球电子商务政策框架》指出:只有当个人隐私和信息流动带来的利益取得平衡时,全球信息基础设施上的商务活动才能兴旺起来。1999年5月美国通过《个人隐私权与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白皮书,阐述了对信息活动中公民个人隐私权进行保护的政策取向。此外,纽约州亦就备受争议的网上收集个人资料等问题提出新的立法建议,严禁企业收集并共享能够鉴别个人身份的资料。1997年初,康涅迪格州通过消费者隐私权法案,其中对采用电子邮件形式散发广告进行了限制。而2000年5月的联邦贸易委员会国会呈词表明:美国政府的业界自律模式立场已经有所动摇。

作为判例法国家,美国也通过判例确立了网络隐私权保护方面的一些原则。例如,在1993年加利福尼亚州BourkeVnissanmotor公司一案中,确立了email中隐私权保护的一般原则:“事先知道公司政策(知道email可被别人查阅)即可视为对隐私权无合理期望。且所有者、经营者对本网络的访问不构成截获。”1994年SteveJacksonGamesV美国特勤处一案中明确指出,国家机构未经授权不得私自阅读或删除私人的电子邮件,截获电子邮件数据更需获得法律执行令而非搜查令。

(二)欧盟的立法规制模式。与美国相比,欧盟更注重通过立法来保护个人资料的安全。欧盟议会1995年10月24日通过的《欧盟个人资料保护指令》,几乎包括了所有关于个人资料处理方面的规定。其目的在于保障个人自由和基本人权,尤其是个人隐私权益,以及确保个人资料在欧盟成员国之间的自由流通。根据该指令,资料控制者的义务主要有:保证资料的品质、资料处理合法、敏感资料的禁止处理与告知当事人等。资料当事人则享有接触权利与反对权利,并有权更正删除或封存其个人资料。1996年9月12日欧盟理事会通过的《电子通讯数据保护指令》是对《欧盟个人资料保护指令》的补充与特别条款。1998年10月有关电子商务的《私有数据保密法》亦开始生效。1999年欧盟委员会先后制定了《internet上个人隐私权保护的一般原则》、《关于internet上软件、硬件进行的不可见的和自动化的个人数据处理的建议》、《信息公路上个人数据收集、处理过程中个人权利保护指南》等相关法规,为用户和网络服务商(iSp)提供了清晰可循的隐私权保护原则,从而在成员国内建立起有关网络隐私权保护的统一的法律法规体系。

《欧盟个人资料保护指令》第25条规定:有关跨国资料传输时,个人资料不可以被传送到欧盟以外的国家,除非这个国家能够保证资料传送有适当程度的保障。由于美国并未以法律对网络隐私权保护加以规范,严格来讲并不符合第25条规定,使得对美国形成重要的非关税壁垒,对美国国内立法有一定的压力。经过两年多的谈判,欧盟与美国最终达成保护网上交易隐私协议。根据该协议,网上交易公司在收集个人信息时必须就相关信息的用途向用户发出通知,在该信息被用于最初收集目的以外的其他目的时也必须通知用户,用户还有权获得了解上述信息的网上途径。自我约束的网上交易公司如未经“安全港”监视机构批准就擅自开展业务,将会受到联邦贸易委员会、司法部以及州总检察官关于从事欺骗性经营活动的指控。这一协议也反映出电子商务环境下隐私权保护的国际化、全球化、一体化趋势。

《欧盟隐私及电子通讯指令》是在国际网络与电子通讯上增强消费者机密的关键,同时也是电子商务与信息社会成功的必要条件。这个指令完全技术中立,并给予消费者多样化的方法来保护他们的隐私与个人资料。例如:移动电话定位资料只能在使用者明确同意的前提下,业者才能拿来使用或传递。例外情况仅有:(1)传递定位资料给予救难单位;(2)传递定位资料给予法律执行单位,但仅限在国家安全与犯罪调查等严格条件下。

(三)其他保护模式。除了上述两种立法保护模式之外,还有一种“技术及消费者自我主导模式”,通过技术来保护网络隐私权,强调加强消费者的权利保护意识和结合使用相关软件,如“个人隐私选择平台(p3p)”等方式达到保护网络隐私权的目的。但由于这类系统或程序本身的安全性和可信度仍值得怀疑,因此这些工具性的技术软件并不能完全取代网络隐私保护的法律框架,而仅具有辅助保护作用。

三、国内网络隐私权立法保护现状

(一)国内网络隐私权立法状况。20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隐私权以及与之相关的一系列权利才开始规定于我国的宪法和其他法律中。由于至今未把隐私权作为公民的一项独立人格权加以保护,所以我国对隐私权采取间接保护的方式,即通过对于隐私权相关的一些权利,如肖像权、名誉权等保护隐私权。我国在法律上对于一般的隐私权尚缺乏细致的规定,对于网络个人隐私的保护问题更是鲜有涉及。

为了规范我国计算机信息网络的发展,有关部门曾相继出台了一些规定,其中也涉及到网络空间个人隐私权的法律保护问题。1997年12月8日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审定通过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实施办法》第18条规定:“冒用他人名义发出信息,侵犯他人隐私。”1997年12月30日公安部施行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第7条规定:“用户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规定,利用国际联网侵犯用户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2000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规定:“利用互联网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及非法截获、篡改、删除他人的电子邮件或者其他数据资料,侵犯公民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的,可以构成犯罪,依刑法追究刑事责任。”2000年10月8日信息产业部第4次部务会议通过的《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办法》第12条规定:“电子公告服务提供者应当对上网用户的个人信息保密,未经上网用户同意不得向他人泄露,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上述规定都是原则性的,太过于笼统,其保护手段无疑是相当脆弱的,不便于实际操作,根本无法为网络隐私权提供足够的保护。

(二)国内网络隐私权的法律问题。在隐私权保护法律基础与社会环境都还相当薄弱的中国,更谈不上对网络空间的个人隐私权进行完善的法律保护。同时,由于网络本身的开放性、全球性、不完善性,以及人们隐私权法律意识的淡薄,加之隐私权侵权案件的侦察、、取证、审判等方面都存在困难,使公民个人的网络隐私权无法得到基本的法律保护。就我国目前现状而言,网上消费者既无专门的网络隐私保护的规定可供适用,也无法求助于传统隐私权的保护手段进行救济。对网络隐私的保护仅仅限于国内一些网站形同虚设的隐私保护声明,但这些隐私政策公告大多内容简单,且不涉及对个人资料的使用说明以及相关的安全保证;相反,还附上了许多免责条款,其效果可想而知。

按照目前的法律,我国通常的做法是把隐私权纳入名誉权范围予以保护。侵犯他人名誉权只承担民事责任,而且往往是在被对方告上法庭后才会承担民事责任。法院有一些根据判例作出的司法解释,但如果被告败诉,接受的惩处也就是公开道歉、停止侵犯隐私权的行为,或者给予一定的精神补偿。显然,这样的保护方式不利于受害人隐私权的保护,这就从本质上降低了民法保护公民隐私权的效力。

可见,关于网络隐私的法律界定及惩罚,在我国法律体系中还处于模糊状态,还没有比较成形的法律,仅是在一些部门规章中有所涉及。目前,我国对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基本处于一种无法可依的状态。因此,根据我国网络隐私权的保护现状和文化道德特征,单独构建公民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四、构建我国网络隐私权法律保护体系

针对我国隐私权法律保护不足的现象,应在立足于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借鉴国外有关网络隐私权保护的经验与成果,对我国网络隐私权的保护加以立法,以明确网络隐私权保护的价值取向和具体法律方法。

(一)我国网络隐私权保护立法模式选择。从国外有关网络隐私权保护的立法趋势来看,主要是立法模式和业界自律模式的取舍。对两种不同模式的选择是基于个人隐私利益与行业利益选择的不同。我国网络隐私权立法必须注意国家利益、行业利益和个人隐私利益之间的合理平衡。鉴于我国的法律体制和一贯的法律传统,应采用综合模式,既要加强立法,也要从行业、技术等多个角度保护公民的网络隐私权。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网络隐私权的保护应该对证据法的相关问题予以重视,因为电子证据在收集、法律效力等方面与传统证据有很大的不同,若没有技术支持,将会出现无法获取的可能。为此,我国在保护网络隐私权方面还应坚持实体法与程序法并重的立法原则。

(二)将隐私权作为一项独立的人格权加以保护。我国现有立法,包括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等法律都涉及了对隐私权的保护,但作为根本法的宪法以及作为基本法的民法均未将隐私权列为独立的人格权,这就使得我国公民隐私权的保护遭到了极大地削弱。近来,备受关注的新中国第一部民法典草案中引人注目的亮点之一就是明确规定了隐私权并单列为一章,该草案第七章第25条和26条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隐私的范围包括私人信息、私人活动和私人空间。禁止以窥视、窃听、刺探、披露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明确规定隐私权为一项独立的人格权,有利于完善对公民人身权利的保护,对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民事法律制度,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都具有深远影响。

(三)规范网络隐私权保护的范围与内容。许多国家对网络隐私权保护的范围与内容都有明确的规定。就目前来看,网络隐私权的保护包括个人登录的身份与健康状况、个人的信用和财产状况、个人电脑内部资料、邮箱地址,等等。同时,由于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网络隐私权的内容在扩大,侵权行为的类型也在增多,所以规定的范围与内容亦应采取灵活的方式,即在相关法律条款中单列“其他导致侵害隐私权的行为”一项。

(四)侵犯公民网络隐私权行为的界定。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网络商业化程度的加深,公民的个人资料作为一种重要的网络资源,被收集和利用是不可避免的。这势必会对公民的网络隐私权造成侵害,同时这种侵害也呈现出许多新特点。因此,界定侵犯网络隐私权行为的构成要件应包括:(1)未经合法授权。主要包括未经法律授权、用户授权和超越授权范围。(2)该项隐私属个人真实信息。如果非个人真实信息,而是编造或虚构的“隐私”,则为侵犯名誉权或其他人身权。(3)主观上存在故意或过失。掌握或知悉了他人的网络隐私,就有义务和责任予以保密,若由于自己的疏忽或轻信可以避免而未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泄露了个人隐私的,也构成侵权。(4)造成了损害后果。包括物质和精神的损害,可以说所有侵犯他人网络隐私权的行为均可造成个人精神损害。(5)侵权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总之,为了防止侵权行为的发展,法律必须对网络行为加以规范。

(五)注意网络隐私权法律保护的国际协调。由于互联网是一个“开放性”的世界,因此规范网络秩序的相关法律在管辖权的确定、国际司法协作等方面就必然会遇到国际协调的问题。网络时代不同隐私权制度间的冲突和矛盾更为突出。美国隐私权的观念是建立在自由基础之上的,而欧洲是建立在人格尊严基础之上的,因此如果隐私权和言论自由发生冲突,美国强调隐私权和议论自由间冲突的平衡,而英法等欧洲国家则强调对隐私权的保护。可以看到,网络隐私权法律保护体系的构建是需要国际协调的。许多与因特网有关的法律只有通过地区性或者是全球性的合作才能有比较好的效果。所以,我国应尽快完善隐私权法律保护体系,并通过与国外相关立法的协调,提出我们认可的公民网络隐私权保护的要求与标准。这样做的意义在于尽快完善我国市场经济的法制环境,并为我国在国际上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网络时代的隐私保护篇6

中图分类号:D9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6)01-031-02

信息技术带领我国的经济发展,但同时也给我国带来了更大的挑战,个人隐私信息民法保护的措施得不到具体解决,一直困扰着众多的网民,严重阻碍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对信息时代下隐私权民法保护的研究势在必行。

一、信息时代下的隐私权

(一)隐私权的定义

隐私权属于公民的基本权利,传统的隐私权是指公民的个人生活和个人信息在法律的保护下,不受公开、利用以及侵扰的权利。隐私权也被定义为民事主体拥有支配、保密、利用、保护私人生活和信息的权利,该权利不允许任何人的非法干涉,但权利主体拥有权利决定权。在民事法律范畴中,隐私权指的是民事权利主体可以对合法的私人信息和领域进行自主支配,不受任何人的干涉和侵扰,并且当侵私权受到非法干涉损害时,民事权利主体可以寻求法律保护。

(二)网络隐私权的定义

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推动下,网络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人们在上网的时候通常会用到私人信息,由于我国网络及网络法律建设尚未完善,人们在网络上的隐私得不到很好的保护,“网络隐私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网络隐私权”概念研究处于初级阶段,虽非法定术语,但也拥有其特定的涵义及内容。

网络媒体的发展虽然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实现对公众问题的监督,但随着人们的个人信息在网络上的暴露,隐私权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从侵权主体的角度出发,网络隐私权主要可分为六类:一是国家政府侵犯公民的隐私;二是网络经营者侵犯用户的隐私;三是商业公司侵犯客户的隐私;四是硬件和软件供应商侵犯客户的隐私;五是黑客侵犯用户的隐私;六是其他方式侵犯人们的隐私。总之,只要权利主体个人生活和个人信息的公布对权利主体人权益、人格、尊严以及个人社会信誉造成了一定的损害,均可被认为侵权。

二、我国目前信息时代隐私权民法保护的现状

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很多电子商务部门迅速发展起来,其共同特点主要有:使用起来方便快捷,有利于群众接受,样式多,种类丰富,并且成本低因此很受网民的青睐,网民在进行网络购物时需要填写很多有关个人的信息,像姓名、联系方式、家庭地址等,方便送货上门,但是由于系统收藏大量的个人信息,其中也没有设置可靠的安全措施,没有相关的安全保护的政策,从而导致网民的隐私信息被泄露,隐私权严重受到伤害。介于这一点电子商务部门随之推出来隐私权保护的政策,但也只是表面功夫,泛泛而谈,并不能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互联网不断地发展,信息技术水平也随之提高,因此网民隐私权得到保护的问题亟待解决,要不断的设计新技术,从而实现网民隐私权得到保护的目的。

除此之外,我国有关网民隐私权颁布的法律法规还没有得到完善,虽然在《民法通则》中有所体现,但是对于网民隐私权保护的问题仍得不到根本上的保障,目前在网络上,个人隐私权被盗的现象越来越多,并且方法和手段也越来越高明,有关法律制度的不足也越来越凸显。

三、信息时代背景下隐私权保护存在的问题

(一)商业部门侵犯隐私权的行为

目前有很多的商业机构部门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大量违法搜集网民的个人隐私、个人资料信息,导致公民的个人信息随时都会面临被盗的情况,这严重威胁到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将隐私权视为人格权,公众的个人信息就可以防止非法被盗,公众的人格尊严得到保护。根据隐私人格权理论,如果未经他人允许的情况下非法侵害他人隐私,通过责令的办法来遏制侵犯个人隐私权的行为。但是如只是单纯的将隐私权看作人格权,一旦个人隐私被违法获取,不仅严重的侵害了个人的隐私权,而且也只是让侵权人对个人提供精神赔偿的责任要求,这并不能对个人起到安全保护的作用,除此之外还应该让侵权人承担对他人财产损害的责任,侵权人如果没有财产赔偿将无法遏制住侵权行为的产生,因为侵权人获得的经济收益将大于精神损失,只是警示赔偿起不到遏制的作用。

(二)没有完善的隐私侵犯的法律救济

所谓隐私侵权的法律定义是,如果他人的个人隐私遭到违法侵害后,则他人可以使用任何保护个人隐私的手段,主张个人的隐私权得到保护。保护隐私侵权的法律救济意思是,两大国家的法系要求侵权人对自己的行为对受害人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赔偿受害人精神、经济的损失,通过给予一定的金钱,使得受害人精神状态能够恢复到没有被伤害之前。伤害赔偿以外的补救方法,意思是指根据我国法律的具体情况,采取颁发各种保护措施,强制规定,处理诉讼以外的其它救济的方法,更加注重诉讼前期的补救方法。因为预防侵权行为的产生以及以防受害人的伤害损失过大是保护他人隐私权最好的办法。通过这些预防的措施来逐步的降低或减少其安全行为的产生,以保护受害人的安全。我国制定的有关隐私侵权的救济方法有“停止侵害”,意思是侵权人在实施违法侵权行为的时候,受害人可以依法制止侵权人伤害其人身的权利,但是前提是侵权行为正在进行中。

(三)隐私权的抗辩事由不健全

互联网时代虽然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信息,但是同时也使得我们的隐私受到严重的伤害。一旦互联网将他人的信息泄露,则其传播速度将不守人为控制,其带来的伤害也是无法挽回的。因此,网络平台对他人隐私的保护也是前所未有的挑战。另外隐私本身具备一个特点就是具有可减性,个人隐私是受限制的。公众与不公众人物的区分主要是靠事件来衡量。但是我国的法律制度中并没有与抗辩事由有关的,这就需要在后期立定相关法律来得以完善。在侵权行为的惩罚上,我国的法律制度过于抽象,不够具体,这使得执行起来很难掌握。我国对他人隐私的保护研究起步比较晚,因此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无法起到保护他人隐私的目的。

(四)社会公民缺乏对个人隐私权的保护意识

互联网时代他人隐私安全保护问题显得异常匮乏,而且在我国的公民对于个人隐私的保护意识还相当薄弱,对日常生活中的隐私侵权的行为不能给予足够的重视。首先人们不知怎样保护自己以及他人的隐私,甚至有的人会认为隐私受到侵害可能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没有得到惩处,所以就去侵害别人的隐私。另外公众也不知道怎样才能保护好自己的隐私不被侵害,当人民的隐私遭到侵害时还是不知怎样做才能制止,不能通过正规的法律渠道来保证自身的隐私不被侵害,这使得公众的个人隐私被窃取的现象频频发生,而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人们对个人隐私保护意识薄弱的现象不仅不能促进我国的法律制度得到更好的完善,反而会促进侵权行为的进一步产生,人们的生活得不到保障。

四、信息时代下有关隐私权民法保护的相关对策

(一)调整好商业机构的经济利益和隐私权之间的关系

商业部门要想获得发展,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在合法的范围内获取个人的信息,是受到法律保护的。很多商业机构获取信息后对个人的信息进行二次的利用。所谓二次利用意思是通过自身已经了解到的信息,通过有序的整理之后,在其它的方面可以使用。这样的行为是在已经合法获取他人信息之后进行的,其主要就是为了提供更合适的、更优质的服务,使得商家获取更好的经济效益。对于这样的行为国家需要进一步规范,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这样的措施没有受到所有消费者的反对,他们认为这样的行为可使得商家为他们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所以我国应该合理的规定个人信息的二次使用,而不能制止。

(二)设立完善的有关隐私权的法律制度

随着网络时代的产生,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个人信息的价值也在不断的凸显出来,他人的信息被恶意窃取、买卖以及利用的现象时有发生,对于这种问题的产生一定要从辩证的角度出发,科学合理的对待。首先,商家如果为了其自身的经济利益对他人信息进行收集时,合情合理,但是必须考虑到所收集的信息是否会对他人带来伤害,信息是否安全。其次,个人信息的二次使用需进行合理的规范;最后,他人信息数据的交易很多情况下都是未经他人允许,在他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交易,根据这种现象必须制定合理的防范措施,由于公民很难找到信息被交易的证据,因此隐私保护难以实现,制定强制性的法律保护制度,完善诉讼的证据的种类,为公民辩护提供依据。

(三)完善相关的隐私权抗辩事由的法律制度

隐私权具有可见性的特点,个人隐私是受到限制的。假如我国相关部门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或者是新闻媒体通过舆论的办法对他人起到监督,对他人信息给予探知并且公开的情况下,这样的行为是正规的,并不属于违法行为,不是隐私权保护的范围之内的。我国法律中提出,如果未来社会的某种公共利益,行为人采取某种手段即使侵犯了他人的隐私,也有权不对他人承担赔偿的责任。给予行为人这样的特权,不仅保护了他人的利益,但更多的是起到保护社会公共利益的作用。抗辩事由是国家机关威力调查犯罪,保护社会安定,而侵犯他人信息的行为,因为是为了大众的利益,为了国家的安定,而伤害了个人利益,国家的利益高于个人的利益,但这些必须在正当理由下执行的。

(四)加强宣传教育,增强网民的隐私保护意识

增强公众网络使用时个人隐私保护的意识,大力加强公民对隐私保护的观念,树立公民现代的隐私观念。做到尊重他人隐私,而且保护自己的隐私。通过加强宣传树立隐私权观念,了解有关网络隐私保护的法律制度,学会使用加密软件系统,使得个人隐私得到合理的保护。对待网络上的任何表格都不得轻易地填写,以防个人信息泄露。特别是当消费者遇到奖品以及折扣等的诱惑时,一定要慎重抉择,经常清理电脑的缓存,换取密码达到信息保护的目的,以防信息泄露造成严重的损失。

网络时代的隐私保护篇7

[论文关键词]消费者网络隐私权;不足;构想

一、概述

(一)网络隐私权的概念

对于消费者的网络隐私权,笔者认为采用狭义上的概念更为贴切。狭义的网络隐私权指仅限于新型的个人资料(或个人数据)领域的资讯隐私权。具体而言,就是个人对于能够确定或影响其个人形象的资料或数据的收集加以限定,对其资料或数据进行查询及更正,接受资料收集的通知,确知资料是否存在等权利。换言之,资讯隐私权就是每个人对其所有的资料加以控制和支配,决定其是否公开以及公开范围的权利。

(二)网络隐私权的特点

第一,由于网络的流动性和便捷性,使得侵犯网络隐私权的行为更容易发生,且难以得到救济。

第二,侵权主体往往具备一定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侵权手段智能化且比较隐蔽,监管难度大。

第三,网络隐私主要是以数据形式保存的。

第四,网络隐私具有人格和财产双重属性。一方面,侵害隐私权会致使消费者遭受精神痛苦;另一方面,经营者会充分挖掘消费者个人数据的商业价值,并从中攫取利益。

最后,网络的开放性,模糊了国界和地域界限,将促使各国法律适用冲突的发生。而现行各国管辖制度是立足于地域基础之上,便无法有效适用于网络空间,这将加剧管辖冲突。

二、我国消费者网络隐私权法律保护之不足

消费者网络隐私权受侵害的主要形式体现在:对消费者个人信息的任意收集、任意传播和非法转让。这些行为亟待法律加以规制。而我国消费者网络隐私权法律保护之不足主要是由于对隐私权保护的法律体制不健全所引起的。具体说来:

第一,对于隐私权的保护,我国并无专门立法,只在宪法、刑法等法律文件中有个别规定,内容比较笼统、简单,也缺乏可操作性。况且,宪法中也未将隐私权作为一项基本人权予以保护。而对于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绝大多数属于管理性的行政立法,立法层次不高,并且较多地体现了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大量规章性质的行政立法易产生多头执法现象,出现“踢皮球”情况,不能实现有效保护。

第二,实践中,我国对隐私权是采用间接保护的方法。即由于具体法律条文中未将隐私权作为一项独立的基本权利,受害人不能以隐私权受侵害作为独立的诉因,而只能依赖其他诉因,比如名誉权受侵害,这不利于保护受害人隐私权,特别是在此权与彼权相交叉又不完全一致的情况下,侵权行为难以得到应有惩罚。

三、国外相关立法及借鉴

对于消费者网络隐私权的保护,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以美国为代表的以行业自律为主导的模式;二是以欧盟为代表的以法律规制为主导的模式。

(一)以美国为代表的以行业自律为主导的模式

在美国人的观念里,把公民的各项隐私收集起来是件极不安全的事,这种权力一旦被滥用,将会造成不可逆转的后果。并且出于对传统自由政策、现实经济利益和促进网络技术发展的考虑,美国更倾向于以行业自律来保护隐私权,而把法律手段作为辅助措施。具体说来,美国行业自律采取的主要手段有:(1)建设性的行业指导。目的在于指引、倡导行业中成员同意并执行其隐私政策。(2)网络隐私认证计划。这是对被许可在网站上张贴隐私认证的网站提出的要求,要求其必须遵守行为规则。该认证标志有商业信誉价值。(3)技术保护模式。通过技术性软件对消费者进行提示,告知其被收集的个人信息有哪些,且未经同意不得随意采集。(4)安全港模式。如2000年6月美国与欧盟签署的个人数据保护协议,被称为“安全港”协议。该协议有美国承诺保护欧洲消费者信息的性质。若美国公司未能履行信息保护义务,将被视为商业欺诈。

在立法方面,美国宪法和民法均涉及了保护公民隐私权的内容。制定了隐私权保护的基本法——《隐私权法》,该法将隐私权作为一项独立的人格权加以保护。而针对网络银行消费者隐私权保护的法律主要有:1979年的《公平信用报告法》,1978年的《金融隐私权法》,1999年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

该模式立足于美国国情,为网络交易的发展营造了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同时行业自律的灵活性也弥补了法律规制存在的暂时空白。但缺点在于强制力相对较弱。

(二)以欧盟为代表的以法律规制为主导的模式

欧盟国家采取的是以法律规制为主导的模式。1998年10月生效的《个人数据保护指令》是欧盟立法保护网络隐私权的典范,它有助于保障个人自由和基本人权,促进了个人信息在欧盟成员国间的自由流通。到了1999年,欧盟通过了《关于在信息高速公路上收集好传递个人数据的保护指令》。2000年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通过了《关于与欧共体和组织的个人数据处理相关的个人保护以及关于此种数据自由流动的规章》。

此种模式有较强的强制性,对于遏制相关侵权行为较为有效。其缺点在于不够灵活,不能有效应对新型的侵权行为方式,这也是法律后滞性的反映。社会的发展事实上也需要信息的合理流动,过分封闭不利于经济发展。同时法律的僵化在一定程度会上限制网络交易的拓展。

四、消费者网络隐私权法律保护之构想

从宏观上来讲,我国应当首先在《宪法》中确定隐私权为一项独立的人格权。在一般隐私权得到确认后,再对消费者网络隐私权在专门立法中做出具体规定。这就有助于突破传统的间接保护方式,转向直接保护方式。其次要立足于我国网络交易不成熟、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善、消费者和网络服务商隐私权意识不强的现实,选择“以法律规制为主,行业自律为辅”的保护模式。具体说来,我们应从以下方面实施保护:

(一)制定专门立法

1.界定网络隐私权的内容

费者应对与个人信息的一切相关情况享有知情权,并对个人信息享有使用权、支配权、收益权和安全请求权。消费者还应享有私人生活安宁的隐私权,即个人生活不被窥视、侵入和打扰的权利。当消费者网络隐私权受到侵害时,消费者应享有请求司法救济的权利,对于不法侵害造成的损失,还有权获得赔偿。

2.明确网络隐私权保护原则

应包括如下原则:

(1)依法搜集和使用原则。特别应注意不应超过合理目的搜集资料,更不得在事先确定的目的范围外使用。

(2)准确性原则。确保收集的个人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并及时更新。

(3)限制披露原则。一般来说,个人资料不得披露给任何第三方,除非有事先特别授权。

(4)安全保护原则。收集和使用借助先进技术,确保资料的存储和传输安全。

(5)个人参与原则。个人有权请求更改、删除、补充资料。

(6)责任承担原则。数据的保管机构对个人信息的处理负有责任。

3.实行举证责任倒置

网络信息具有虚拟性,由于信息不对称,消费者相对比较被动,实际举证能力也十分有限。因此,依据诚信原则分配消费者的举证责任,进一步扩大举证责任倒置的范围,以实现对消费者网络隐私权的保护就很有必要了。也就是说,当因侵权纠纷涉及到证据时,应由卖家或网站经营服务商来出示相关证据,如果卖家或网站经营服务商无法出示证据、或出示的证据不足以支持其立场,则应支持消费者的救济请求。

4.规定侵犯网络隐私权的法律责任

首先,侵害网络隐私权的行为属于侵权行为,其责任承担方式应参照《侵权责任法》中的规定。由于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都是公开进行,应当慎重使用。否则宣扬隐私将造成对消费者的二次伤害。所以,停止侵害、赔偿损失是较为合理的民事责任承担方式。

其次,明确惩罚和补偿机制。对于可用货币衡量的利益,应严格按照当事人所遭受的经济损失追究有过错方或推定过错方的责任,包括责任范围;对于精神损害等一些非货币损失,应建立专门的评估部门,制定统一标准,设置详细、合理的伤害等级及相应等级的惩罚措施,必要时可以引入惩罚性赔偿措施。

最后,应规定减轻和免除责任的情形。科学设置免责条款很有必要。主要是针对公共利益,紧急避险等特殊情况。当然,其中对于“公共利益”本身该如何界定,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二)鼓励行业自律

1.成立第三方认证机构——网络隐私保护认证机构

该机构应由商业部、信息产业部及个人隐私保护协会联合成立。定期监督、评估、认证网络经营者对个人隐私保护政策的执行情况,并授权通过认证的网络经营者使用其认证标志。

一旦网络经营者违反了保护隐私权的行为规则,或者被消费者投诉,就可能被取消认证。进而导致其信用水平降低,访问网站的消费者也会随之减少。通过此种方式,就能实现对网站的约束与强制,确保各网站遵守执行个人隐私保护政策。

2.发展网络信息中介机构

该机构的存在,为个人和服务商提供了便利,又能保证对个人信息相对合理的使用。其作用有二:一为收集个人信息资料,并与消费者签订个人资料收集、使用和保护的合同;二则代表消费者,向服务商局部地披露个人信息资料,并为消费者提供符合个人品味爱好的个性化服务。

(三)充分发挥政府职能

第一,政府应大力宣传网络道德建设,借助舆论宣传——未经许可收集或窃取他人信息的行为是不道德的,从源头上杜绝恶意的网络隐私侵权行为的措施。

网络时代的隐私保护篇8

【关键词】人肉搜索;法律;隐私

一、人肉搜索的发展

人肉搜索,近年来成为广为流传的网络词汇。根据最新百度百科解释,人肉搜索就是“利用现代信息科技,变传统的网络信息搜索为人找人、人问人、人碰人、人挤人、人挨人的关系型网络社区活动,变枯燥乏味的查询过程为一人提问、八方回应,一石激起千层浪,一声呼唤惊醒万颗真心的人性化搜索体验”。

人肉搜索发展至高潮阶段的代表性事件即是“死亡博客”事件。这一阶段的特征表现为:事件受关注程度更高,传统媒体在事件刚发生便积极介入报道,网络媒体还对此进行专题报道;人与计算机网络相互配合,黑客技术和人问人、人找人的传统方式联系更紧密;整个社会形成较广泛的关注度和规模效应。

二、人肉搜索与公民隐私权

隐私权一词最早发端于1890年,当时美国的两名律师塞缪尔・华伦和路易斯・布兰迪斯在《哈佛法律评论》上发表名为《隐私权》的文章,将隐私权描述为“不受侵扰的权利”(therighttobeletalone)。在网络时代,个人的隐私权更容易遭到侵犯,保护网络隐私权对维护网民合法权益、促进网络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网络功能的完善,互联网络已经成为现代人工作、生活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和朋友,但互联网带来负面效应的事例也屡见不鲜。人肉搜索利用网络侵犯隐私权的具体行为类型包括两种。

(1)利用网络安全存在的隐患窃取他人隐私。部分通晓网络技术的网民利用利用黑客技术、流氓软件、网页漏洞和病毒邮件等方式,通过侵入人肉搜索对象经常访问的网站获取他在网站注册时所登记填入的个人信息,并公布于人肉搜索的帖子里,该信息瞬间即可被成千上万的网民知晓并加以再传播,如此循环往复,即使网络管理员时刻警惕,也仍然难以避免小部分人的继续传播,给消除侵害带来的极大困难。

(2)擅自在网上宣扬和公布他人隐私。这是指在未经权利人的许可,即将权利人的个人隐私在网络上予以公开、传播的行为。隐私权人对自己的隐私有隐瞒权,也享有维护权,保护自己的隐私不被他人宣扬和公布。由于网络具有空前的自由性和广域性,从理论上说,几乎只要拥有计算机的网络用户都可能知悉网络上散布的隐私。在网上宣扬和公布他人隐私的行为表现为向被侵权人的熟人、朋友发送包含其隐私的电子邮件、在网络论坛中公然公布他人隐私信息、在公共聊天室里谈及他人隐私,以及利用即时聊天工具散布他人的个人信息等,这些行为在人肉搜索案例中对迅速定位被搜索人起到决定性作用,并且由于是在熟人、朋友之间传播隐私,对被搜索人造成的影响更深,造成的伤害更大。

在人肉搜索事件中,由于参与者众多,受害人往往在维权时难以正确判断侵权主体。受害人面临的两难问题在于时无法将参与该事件的全体网民一一作为被告,这一方面受到“法不责众”观念的影响和诉讼成本的限制,最重要的在于受害人无从确定侵权主体。侵犯他人网络隐私权的主体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网络服务商(internetServiceprovider,iSp);另一类是网络用户。

三、网络隐私保护建议

1.制定专门的网络隐私权保护法

由于当前对网络隐私权进行立法保护已经是各国通识,采取的立法模式不尽相同。有的国家主张修改现行法律;有的主张制定新的专门法。本文认为:在民事一般法里只需对一般隐私权进行规定,而对网络隐私权应当制定一部的网络隐私权保护专门法。肉搜索的侵权行为不宜通过刑法规制,正如社会学者周孝正所说,网络暴民并非真的暴民,因为处于虚拟的空间中,这种语言文字上的“暴”并不会对受害人的身体造成实质上的直接伤害。对网络服务商及其工作人员故意泄露或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则另当别论。

2.成立隐私保护机构

可以由国务院信息化办公室主办的以维护网络用户隐私权为首要目标的非营利性独立法人组织,具有一定的行政处罚权和相对独立权。机构应围绕维护网络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打击非法利用他人隐私进行牟利或破坏活动的不法分子为宗旨,机构的全国主管机关为国务院信息化办公室,在全国各地设立分支机构,受机构总部和省、市信息化办公室双重领导。该机构的经费可从国家财政和地方财政拨付、接受社会捐款、在核准范围内开展活动或服务的收入、利息以及其他合法收入等方式中获取。

参考文献

[1]王军.《网络传播法律问题研究》.群众出版社,2006

网络时代的隐私保护篇9

关键词:隐私权;个人信息数据;网络隐私权

abstract:networkprivacyiswiththeadventofnetworkandtheriseofanewconcept.ButbecauseoftheprovisionsonprivacylawsinChina,andlessofuserprivacyofusersinpractice,consciousnessofnetworkprivacyinvasionphenomenonismoreandmoreserious.tortsubjectbothnetworkinpidualusers,alsohavethenetworkoperators,equipmentsuppliers.thelegalprotectionofprivacyprotectionistheperfectwayabouttherelevantlegislation:oneisthefutureofthecivilcodeinthelegalstatusofprivacy,twoseparatenetworkprivacyisformulated,threeistodealwellwiththeinternationalco-operation.

Keywords:privacy;personalinformationdata;networkprivacy

网络隐私权一般是指公民在网上享有私人信息和网上行踪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犯、知悉、搜集、复制、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

一、我国法律对网络隐私权保护的现状

我国在上世纪的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才将隐私权和与之相关的一系列权利逐步开始规定在我国的宪法和其它的法律部门里。但至今为此,一直未将隐私权作为公民的一项独立的人格权予以保护,而只是简单地规定了与公民的隐私权有关的肖像权、名誉权。因此,我国对隐私权的保护采取的间接保护模式,这样所带来的结果是法律保护隐私权的实际效力减少,隐私权寻求法律保障的实际可诉性、可操作性大大降低,不利于受害者请求司法救济。涉及网络隐私权保护的相关规定过于笼统不便操作,根本无法为网络隐私权提供足够的保护。具体体现如下:1997年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第7条规定:“用户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规定,利用国际联网便犯用户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该办法还列举了各种危害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的行为:未经允许,进入计算机信息网络或者使用计算机信息网络资源;未经允许,对计算机信息网络功能进行删除、修改或者增加;未经允许,对计算机信息网络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侧除、修改或者增加;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其他危害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的行为。1998年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实施办法》第18条规定:“不得擅自进入未经许可的计算机系统,篡改他人信息;不得在网络上散发恶意信息,利用他人名义发出信息,侵犯他人隐私。”2000年的《全国人大常委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规定:利用互联网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及非法截获、篡改、删除他人的电子邮件或者其他数据资料,侵犯公民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的,可以构成犯罪,依刑法追究刑事责任。2000年《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规定:“电子公告服务提供者应当对上网用户的个人信息保密,未经上网用户同意,不得向他人泄露。”

上述这些规定只为网络隐私权提供了笼统地保护,不便于实际操作,因此,现实生活中也无法对公民的网络隐私权提供充分的保护,我国目前主要是通过行业自律的模式来保护网络隐私权。但是,这种模式在我国的效果并不理想,加之我国公民对于个人隐私权的保护意识不强,致使公民网络隐私权被侵犯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具体体现在如下三方面:

(一)用户个人侵犯网络隐私权的表现

1、在网络上擅自公布、传播他人隐私。隐私权人对自己的隐私享有隐瞒权,同时也享有维护权。在网络上擅自公布、传播他人隐私的实质侵犯了公民的网络隐私权。在网络上公布、传播他人隐私比起传统的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大众媒体不但成本低廉,而且传播面更广,传播速度更快,造成的后果也更为严重。如,2008年年初在互联网上炒得沸沸扬扬的“艳照门事件”就是一例典型的擅自公布他人隐私的恶性事件。好事之徒将他人的不雅照片上传到网络,致使成千上万的网民可以通过下载和在线的方式浏览。这一做法给当事人造成了巨大的身心痛苦,严重侵害了当事人的隐私权。

2、个人未经授权进入他人系统收集他人的个人信息数据。这类“侵权者”大多是黑客(hacker),他们可以利用各种技术手段窃取和篡改网络用户的私人信息,被侵权者几乎无法发现或知道黑客身份。当前黑客(hacker)侵入他人电脑,攻击他人网站,窃取、传播和篡改个人信息数据的事例屡见不鲜,对公民个人的网络隐私权构成极大的威胁。其侵权行为具体表现在破坏他人通信内容的安全(如偷偷打开用户发送的邮件,浏览个人信息)、个人数据资料的安全(侵入系统进行破坏,致使系统瘫痪、数据丢失)。黑客行为不但是对网络用户个人信息数据的侵犯,也对储存在政府或私人机构数据库中的个人数据构成威胁。

(二)网络经营者侵犯网络隐私权的表现

1、滥用Cookie非法获取、利用他人的隐私。几乎所有的大型网站为协助网络用户能更方便地浏览网站内容,并了解网络用户利用该网站的基本资讯,都会利用一种称为Cookie的技术,以便准确而及时的收集网络用户的信息。

Cookie为互联网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严重威胁着网络用户的隐私权。网络用户在浏览网页时可能并不希望他人知晓自己的兴趣、爱好等,但是网络用户却很少有选择的权利。如果在电脑中设置禁止使用Cookie,就无法享有网站的个性化服务,有些网站甚至无法登陆。大多数网站在收集个人信息时并不履行告知义务,网络用户无法得知个人信息数据正在被收集。个人信息数据经整理分析后,具有巨大的商业价值,网站可以用于推销自己的产品,或与其它商家进行数据交换,但是如果是未经同意的,这些做法就侵犯了用户的网络隐私权。

2、利用搜索引擎侵犯网络隐私权。对于大多数的用户来说,搜索引擎已成为网上冲浪不可或缺的工具,它使用户与任何问题的答案之间的距离变得只有单击一下鼠标那么近。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2008年中国搜索用户行为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底,中国搜索引擎用户规模达到2.03亿人,年增长率达33.6%。95%以上的搜索用户在搜索时都会有习惯使用的关键词类型。但是,搜索引擎同样存在着侵害用户网络隐私权的问题。以Google为例,Google也向所有登录其网页的用户发送Cookie文件,它还记录每一个网民在其上面搜索时提交的“关键词”。除此之外,Google还利用工具条对网民浏览过的每一个页面进行监视,而且当Google工具条的新版本时,它会悄悄地进入用户的电脑,直接对Google工具条进行升级。[5]这些行为都是对公民网络隐私权的侵害。

(三)设备供应商侵犯网络隐私权的表现

部分软硬件设备供应商在自己销售的产品中埋下伏笔,对消费者的个人信息数据进行收集。据报道,微软的windows98系统在办公软件word和excel文件上生成包含用户计算机信息的唯一的确认号码,通过这个“后门程序”,导致用户信息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微软数据库。intel公司则在其奔腾m处理器芯片上加上可进行远程识别的序列码,使用户私人信息可能受到不适当的跟踪。设备供应商开发出的各种互联网跟踪工具已经得到普遍应用,使得人们在网上的各种活动处于“网络侦探”的窥探之下,根本毫无隐私可言。如2008年广州和深圳发生的“资料门事件”。据报道,众为公司开发的一款名叫“亿家通”的物业管理软件,从2007年3、4月开始在广州各大楼盘“免费试用”。这种软件只要一连通到物业的信息库,所有存档的业主资料就会自动地“输出”到众为公司。而在这些资料中,包括业主的具体住址、手机号码,甚至身份证号码以及拥有几套房产等内容。按照报料人提供的资料显示,众为公司的内部数据库已经记录了包括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四地886个小区近150万户业主的家庭和个人资料,其中广州、深圳有上百万业主资料。

转贴于二、保护公民网络隐私权的法律途径

由于网络信息传输的速度快,公民的个人隐私一旦被在网络上,可能在短短几个小时的时间内,世界各地的人们都会知晓。即使删除了,人们也可以通过转载的方式在短时间内把信息到世界各地,当事人即使采取了有效的措施也可能无法控制侵害的扩大。如,2008年发生的“艳照门”事件。虽然我国香港地区的有关部门已经采取措施制止事态的进一步恶化,但是照片已经被转载数次,有些已在世界各地的网站上。我国香港地区的有关部门可以采取要求在港注册的网站撤下照片、视屏等信息,禁止转载等措施,但是很多在国外注册的网站也刊载了相关内容,有关“艳照门”的私人信息已经无法避免的被公众知晓。因此,侵犯网络隐私权造成的后果比侵犯传统隐私权的后果更为严重,网络侵权问题不仅涉及到对网络用户隐私权等诸多权益的保护,而且关系到网络业界和整个信息产业的发展。因此,在我国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及“消费发展”的倡议下,从完善立法的角度对用户的网络隐私权予以确认,并制定、完善网络空间法律制度,对用户的网络隐私权予以有力、有效的保护则显得尤为迫切。(一)在未来的民法典中明确隐私权的法律地位

如前所述,由于我国民法并未承认隐私权的独立人格权的法律地位,这就造成了网络隐私权保护的底气不足,对网络隐私权的立法依据也不足。参照国际上对隐私权进行直接保护的通行做法,我国在对网络隐私权的保护进行立法规制之前,应当首先在民法中明确隐私权的应有地位,对隐私权定义、内容、侵权、行为、责任构成及责任承担明确规定。这一方面既可以化解目前隐私权所处的尴尬境地,另一方面又有利于增强公民对一般隐私权保护的意识。

(二)制定相关的网络隐私权保护法

由于《民法典》涉及的内容较多,不可能对网络隐私权的保护详加规定,为此需要制定一部专门的保护网络隐私权的法律。有的学者倾向于在不同的法规中对网络个人隐私权进行保护的分散立法体系,[7]从国外的情况来看,在网络空间这一具体领域如何对隐私权加以保护在理论上尚未形成统一的观点,在立法及实践中,有的国家通过扩大对隐私权保护的司法解释和创设判例对网上隐私权加以保护;有的国家则通过制定单行特别法的方式对网上隐私权加以保护,如英国的《数据保护法》,瑞士的《数据保护法》,瑞典的《数据法》。借鉴西方国家的一些立法实践,我国也应在《民法典》之下,制定专门的保护网络隐私权的单行特别法—《个人信息数据保护法》或《网络隐私权保护法》。

(三)注意处理好网络隐私权法律保护的国际合作

由于互联网是一个“开放性”的世界,因此规范网络秩序的相关法律在管辖权的确定、国际司法协作等方面就必然会遇到国际协调的问题,网络时代不同隐私权制度间的冲突和矛盾更为突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国际合作,制定统一的打击网络隐私侵权的标准,采取统一行动,才能最终有效地控制网络隐私侵权。

目前,欧美等发达国家在保护网络隐私权方面己经进行了有关的双边或多边协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我国由于技术相对落后及对网络隐私权的认识不足,在防范和保护网络隐私权方面的双边或多边协作还需大力加强,以适应网络信息时代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屈茂辉,凌立志.网络侵权行为法[m].湖南大学出版社,2002.第94页.

[2]张韬.中国搜索引擎用户规模达2.03亿[n].上海证券报,2009-03-06.(B05).

[3]赵永忠.谁偷窥了你的网络隐私[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第61页.

网络时代的隐私保护篇10

   论文关键词 开放平台 用户隐私权 宪政

一、网络开放平台的发展与用户隐私权法律保护的现实困境

(一)我国网络开放平台的现状与发展

在互联网时代,把网站的服务封装成一系列计算机易识别的数据接口开放出去,供第三方开发者使用,这种行为就叫做openapi,提供开放api的平台本身就被称为开放平台。原来的“一站式服务”必将无法满足网络服务商和网民用户的所有需求。2010年,国内的各大网络服务商如:新浪微博、百度、盛大、开心网、腾讯等相继尝试开放部分互联领域的api,进入网络平台的一种全新的模式,成为新的平台服务商提供者,2011年,国内开放平台将进入“爆发期”。开放平台的基础——用户数据共享,使与开放平台合作的不特定第三方应用开发者可以共享开放平台方的用户资料,用户基于对平台服务商的信任而签署用户协议,而这种模式会打破与开放平台建立的相对关系,成为新的开放平台服务商、第三方应用开发者、用户三方的法律关系。

(二)网络开放平台用户隐私权法律保护的现实困境

随著互联网的普及与网络开放平台的发展,带有网络特点的侵权案件频发。隐私权作为侵权客体之一,日益受到网络的青睐。人们在张开双臂迎接信息时代的同时却也敞开了自己隐私的大门。

1.技术困境

我们在面对的网络开放平台的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必然面临着黑客技术不断提高、各种病毒软件越来越难以清除、木马程序在人们不知不觉中控制着电脑鼠标、各种监控软件不断升级、记录、复制、窃取他人网络隐私成了轻而易举的事。开放平台的发展,使得网络隐私依托的载体不断升级,来源也变的无限多样化。开放平台用户的隐私可以瞬间布满网络空间的各个角落,难以追溯其原始来源,更难以控制其散播范围。

统一开放的标准是约束和规范国内互联网开放平台的先决条件。目前国内开放平台真伪难辨,内斗不断,急需对“开放”作出一个详细的界定。而网络技术的不断升级,加之网络空间的无限性以及对于键盘操控者身份的难以确定性,使得开放平台用户的网络隐私权受侵犯成了难以预防的技术难题。

2.文化法制传统和伦理困境

从中国自古文化与法制传统来看,法律从来都是社会中一种比较保守的力量,而不是一种变革的力量。封建家长制根深蒂固,儒家文化以”仁”、“礼”、中庸之道”为其核心,强调治理国家应当以德治为主,刑罚为辅,“礼”教化为主的法制观念深入人心。其次,目前我国尚未制定保护公民隐私权的专门法律,相关规定散见于《宪法》、《刑法》、《民法通则》、《物权法》和有关诉讼法、婚姻家庭的立法之中,大部分法律法规都是对西方法律规范的参考和借鉴后的生搬硬套,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现在网络开放平台的迅速崛起,这些没有成系统和体例的法律规范性文件缺乏独立的理论和见解,一些制度层面的问题有待解决。第三,“不破不立,不塞不流,不止不行”思想的束缚。在构建宪政制度保障网络开放平台的健康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一味强调立法的作用,而忽视改革的力量。

3.法律困境

从我国宪法的相关规定来看,对隐私权的保护主要体现在第38、39、40条。这些条款和规定从宪法学角度来看过于笼统,使得我们在部门法和特别法以及相应的司法解释中去完善对隐私权的保护有太大的活动空间,随着网络开放平台的迅速发展,必然会给网络开放平台用户隐私权的法律保护带来阻碍。其次,宪法关于人权的保护和尊重,是隐私权保护的基础,而人格尊严这个基本的法律范畴,虽然它包含的内容很广泛,但在网络开放平台发展的时代它当然应该通过解释而被赋予更多的内涵。

二、网络开放平台用户隐私权宪法保护的必要性

(一)现代政治文明的发展方向要求重视开放平台用户隐私权保护

规范网络开放平台用户隐私权保护,对推动政治文明的进步意义重大。政治文明指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和政治发展取得的成果,它包括政治制度和政治观念两个层面的内容。从宪政建设的角度来看,政治制度层面需要推动司法制度的近代化进程,在政治观念层面主要体现在人权、自由、平等、法治观念的普及、发展和增强。网络开放平台的发展,为公民提供了一个更加敞开、更加自由的窗口,极易使民众的“网上集会游行”,最终破坏民主。而现代政治文明以民主为核心逐渐从垂直政治走向平民政治。如果在网络开放平台下发生大规模的网民暴力,其对人权的破坏不亚于公权力。我们知道,传统集权政治建立的是垂直的权力关系,而在现代文明条件下,权力更加分散,更加平面化,因此,重视开放平台用户隐私权的宪法保护,与现代政治文明的方向是一致的。故从宪法高度统摄的网络隐私权保护规范,不仅可以防止、惩治网络暴民的破坏行为,也可以引导民众合理有序的发表意见,创建和谐健康的网络社会。

(二)对网络开放平台用户隐私权提供全面的保护,需要宪法统摄、弥补和指导部门法

首先,随着网络开放平台的不断发展带来的信息爆炸,大量的侵权行为因此发生,而这些侵权行为往往不是一个部门法或者一个权利系统能够解决的。解决以上问题,我们通常是比较被动的应对,或者通过调整部门法,制定新的规章条例等方法解决,造成的后果就是权力部门疲于应对,在操作过程中缺乏统一规范和判决标准,削弱了法律的权威。这种情况下,如果有了宪法的统摄和指导,协调各部门法规范,才能对网络隐私权提供全面的保护。其次,我们知道,法律本身具有滞后性,需要宪法的“原则性”、“概括性”来弥补具体法律中的太过具体以及疏漏。在出现法律“灰色地带”或者出现“法律空白”的情况下,可以运用宪法来指导司法行为和行政行为,以便更及时有效的保护网络开放平台用户的隐私权。

(三)网络开放平台用户隐私权保护是宪法保护的应有之义

宪法的首要目标是和终极价值是对人权的保护,侵犯网络开放平台用户隐私权,就是间接侵犯了开放平台用户的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这些权利都属于广泛的人权范畴意义。人权的保障最佳实现路径就是宪政,从世界范围来看,各国都是通过宪法或紧急状态法来保障人的人格和尊严等基本权利的。所以,网络开放平台用户隐私权保护是宪法保护的应有之义。

三、宪法视野下网络开放平台用户隐私权保护的建议

(一)完善我国的宪法及相关法律

首先,在宪政环境下,公民权利观念、自由观念、法治观念、权力制约观念等,都是不得不提的。无论在任何情况下,平等、自由的权利观念,都是法律特别是宪法追求的最高法律价值,但是没有任何限制的自由也是不可行的。要对网络开放平台用户隐私权进行全面保障,不可一蹴两就。首先,我们可以,吸收借鉴发达国家立法经验。从目前来看,无论是美国模式还是欧盟模式,都有我们可以学习借鉴的地方。我们可以在尊重法制传统的基础上,吸收和借鉴发达国家关于网络隐私权保护的立法成果,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网络产业服务。其次,可以在宪法中明确保护网络隐私权的重要性。近几年,开放平台用户隐私权被侵犯的案件与日俱增,立法机关是否可以考虑对典型案例进行宪法案例指导或者将其写入修正案,然后再逐步完善相关立法,这样对开放平台用户隐私权的保护会更具有操作性。

(二)抓紧网络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网络开放平台服务商自治,提高网络开放平台用户自我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