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发展带来的问题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33:54

交通发展带来的问题篇1

关键词:交通运输;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一、我国目前交通运输的一些发展情况

(一)政府道路管理和交通运输本身发展间的联系有待加强和提高

交通运输的发展已经很好了,发展速度也很快,发展效果也很好。继续发展下去不免会有问题出现。对交通运输发展如果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也必须要及时解决。不能放着问题不去理会。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让这个行业方向变得专业规范一些。说到明确的专业和规范的问题,政府道路管理的相关部门应当参与并且确定发展方案。政府道路管理在交通运输这个方面上所面临的问题,如果能够有效并且及时的解决,那么就能够为区域经济的发展进步带来不可估量的作用。特别是对政府道路管理部门来说,就应该要重视交通运输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并且为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建立很规范的发展模式,不能够随意的任其发展。必须要强调管理规范在这中间的重要性和必然性。

(二)交通运输面临的一些问题

目前的交通运输也面临着一些需要关注的问题。虽然我们国家在整体的交通运输建设方面的水平和实力已经有了明显的进步,但和一些厉害的国家相比,还需要继续进步。传统的技术手段已经有了很好的运用和普及,但对于新的技术和想法还是欠缺很多。对我们来说,创新思维的不足是很普遍的现象,大多数的人都是能够很好的使用传统方法并且不断熟练,但如果要进行方法的改良和创新,运用新的思维去解决问题就变得有些难了。所以,在交通运输的问题上仍应该保持不断进步的态度,继续发展。

二、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与和相关要求

(一)积极作用

交通运输对每个人来说都不是什么陌生的词汇和字眼。因为每一个人每一天的生活生命中,都不能离开交通运输,只要你需要走出家门,你就已经参与到了交通运输中。这就说明交通运输对每个人的意义都是非常巨大的。而对政府道路管理部门来说,交通运输更是它们的核心工作,重视程度不用说也很容易就明白了。然而,除了关注交通运输发展的问题外,政府道路管理部门还必须要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问题。并不是那么简单的只是确保交通运输在发展就可以。他们必须要对所管辖在内区域的经济做出及时的评估。也就是说,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的有效拉动,是需要政府道路管理部门进行定期及时的整理和总结,并且运用大数据,做到及时的分析。能够对接下来的发展方向起到一定的指引作用。交通运输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其实非常容易理解。就现在的社会背景,交通工具的普及和便利,每家几乎都会有私人化的交通工具。正是因为要适应交通运输的发展,所以带动交通工具愈发的私有化,也就是带动了大家购买交通工具的想法。大家一旦花了钱,一旦进行了消费,我们就可以说经济得到了发展。同时,交通运输建设得越来越好,不仅是让每个人有了很好的享受,也对各地区间的交流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不同的地区之间因为交通的便利,因为可以有了实际上的交流,互相之间产生经济方面的交流。比如说互相运送本地的特产到另一个地区,互相消费,也互相收益。这样的话,两个区域之间的经济就已经有了交流,从而得到了发展。这种区域之间的经济交流以及区域自己的发展都是建立在交通运输发展的基础之上。如果没有交通运输发展这个很好的桥梁,是很难做到在实际的生活之中,让两个完全无法联系的区域间进行经济方面的交流和发展。所以,这就能看出来交通运输的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是有着积极作用的。除此之外,政府道路管理部门对交通运输的发展问题做出详细的规划和发展,让区域经济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所以,政府道路管理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个作用是制定计划,也是具体到实施问题和监督的问题上。

(二)面临的一些新的挑战

交通运输的发展一定是有用的,而且是很好的。但是除了发展也带去了不那么如意和顺利的方面,比如说因为发展的太好太迅速,其他和它相关的行业不能追上它发展的脚步。说到区域经济的问题上,也就是这个无法找到一个很好的节奏匹配交通运输的发展。从而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发展误区,也让整个经济环境较为困难。在我看来,这种情况如果不加以遏制或者是制约找到更好地发展节奏的话,就很有可能不知道该如何去发展,反而会迷失前进的方向。针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政府道路管理的部门稳定好交通运输的发展速度,找到适合交通运输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共同进行的最好方法。

交通发展带来的问题篇2

【关键词】城市交通规划规划现状问题可操作性对策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目前,城市薄弱的交通设施现状、密集的城市布局形态、高速的城市化和机动化进程、相对落后的城市交通规划等,都给复杂的城市交通带来了深刻地不利的影响。探索新形势下的城市交通规划发展问题,是建设现代化的城市交通规划体系所必需的。

1.我国城市交通规划发展中的问题

当前,我国许多大城市都面临着交通不畅以及由此带来的诸多问题,同时,这种大城市的通病也在向中小城市蔓延。整体来看,我国城市交通规划发展已经成为或多或少地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城市交通规划的发展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矛盾与问题。

1.1城市交通规划相对于落后城市的整体规划,缺乏整体的城市交通规划战略

城市交通规划是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当前城市整体化的研究更加偏重于对整个城市布局和经济的调控及带动作用,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城市交通的整体规划战略。比如我国大多数城市一直实行的“单中心—环路—放射性”城市交通规划模式就存在较多问题,在城市规模较小时问题不大。但是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这种城市交通规划模式就暴露出诸多的问题,直接的就是交通拥堵的问题。

1.2硬件设施容量不足,公共交通线网覆盖不均衡,线路设置不够优化,严重制约了城市交通的畅通程度

据统计,我国目前大城市的人均道路面积不足发达国家的三分之一,这种状况直接导致了道路交通的不畅。近几年来,虽然各大中城市都注重对道路的建设,但大部分只限于对新城区的道路建设,而对老城区的道路改造拓宽难度非常大、程度低、快速公交不快、专用车道不专、人车混用,缺乏立体化的道路体系。

1.3城市交通方式结构单一,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政策措施没有真正的落到实处,政策性地加剧了城市交通拥堵状况。

当前,我国大多数城市交通结构单一,市内交通主要限于公交车、自行车、摩托车、小汽车等。摩托车的管理力度不够,违规现象较为明显,带来的安全隐患较多。小汽车近年来增长势头很大,给城市交通规划带来的压力较为沉重。

1.4城市交通管理技术含量低,科技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近年来,我国虽然投入了相当多的资金来提高交通水平的科技化,但限于基础较差,交通管理技术含量明显不高。

1.5城市交通规划中对于交通管制的松懈,公共交通的服务质量及安全水平与群众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

总体来看,我国的各项交通法规应该是比较完善的,但是一定程度上而言,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等现象比较普遍。导致整个城市交通规划的体系化发展限于形式上的规划,而很难落到实处,甚至招致非议。

以上几个城市交通规划中的问题,是大中城市普遍的集中的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其根源在于城市长远的交通规划不够明确,相应的配套整治措施不够完善。

2.全面规划,健全现代化的城市交通规划体系

2.1将城市规划与城市交通规划同步实施,明确城市发展模式,宏观规划城市发展形态。

城市规划的目的是促进城市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而城市交通规划的目的是为城市发展所产生的交通需求服务,是支撑城市发展的血脉。所以城市交通规划是重中之重,二者是一个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

城市规划模式深深地影响着城市交通的布局,更对城市交通效率产生深远的影响。实践证明,“单中心—环路—放射性”发展模式对于城市的交通发展不是最好的选择,我国许多大中城市都面临着这种尴尬。所以城市交通的规划模式可以“主轴—网状”,通过将城市沿几条轴进行有计划的规划,这样有利于交通效率的提高和城市中心人口的转移,从而改善城市中心发展的交通拥堵等状况。

另外,除了整体性的城市交通规划之外,我们的城市交通规划应该出处体现环保和节约能源的要求:第一,优先规划发展效率高且又环保的项目(如地铁、公交等);第二,超前规划能够为汽车和公共交通提供较为节省能源和环保燃料的设施;第三,减轻交通队居民的噪声污染;第四,提供更多有利于不行和自行车出行的道路设施。

2.2不断提高城市交通硬件设施建设,健全多层次的交通线网络覆盖体系。

道路容量不足及设计水平不高是限制城市交通的一个瓶颈,建设城市现代化的交通系需要大量的基础性工作先行的。第一,大力加强道路硬件设施建设,优化交通线网覆盖体系。建设具有与城市规划相结合的网络体系;第二,合理规划快、慢道、立体车道以及专用车道等;第三,完善立体交通网络;第四,发展微循环道路系统。

2.3优先发展公交,合理限制城市小汽车行驶,严格管理摩托车。

在实际城市交通规划体系中,要优先设计公交线路。注重公交线路的建设,它的建设是城市交通规划体系的关键之处。积极探索研究城市公交的市场化运作模式,通过必要的政府监督真正使得市场承担起公交事业良性发展的大任,提高城市公交的管理水平。

2.4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城市交通管理的现代化水平。第一,建设完善的城市交通实时监控指挥系统,提高对交通运输的应急反应能力;第二,普及安装超速监测摄像仪器,加强各种机动车辆的监测,以规范其行使行为;第三,在收费点安装自动收费系统,提高车辆通过率,减少人为交通堵塞;第四,建设城市交通信息系统,以促进交通指挥的主动性,如疏导交通等情况。

2.5严格交通管理秩序,加大城市交通管理力度。第一,严格执行驾驶员技能培训;第二,加大交通违法的执法力度;第三,加强媒体宣传安全的力度。

3.结语

简而言之,要建立健全我国的城市交通规划体系,就必须根据我国城市交通规划的具体情况进行城市交通规划体系的编制。本文通过对城市交通规划发展中的种种问题的分析,给出具有可操作性的相关对策,以期对城市交通规划的良性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l]赵波平,孔令斌.城市交通一中国面临的挑战.[J].城市规划.1999(3).

[2]魏后凯.中国大城市交通问题及其发展政策.[J].城市发展研究2001(2).

交通发展带来的问题篇3

关键词:高速公路;交通运输;影响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3003402

0引言

现代社会是一个追求速度和效率高速运转的时期,高速公路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交通运输格局,缩短了交通运输的时间和空间距离,适应了人类社会的发展。1932年,第一条高速公路在德国建成通车以来,高速公路因其快速、高效、节能、舒适、安全等优势在全世界迅速得到了发展。高速公路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设施建设,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生产资料的合理布局、国土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合理开发、增强区域合作、改善投资环境、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交通出行消费等诸多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因此本文转换思路从以下角度进行了分析,首先是分析了现阶段我国高速公路的现状;其次是分析了我国现阶段高速公路的发展历程,最后是分析阐述了我国高速公路对于交通运输发展的影响。

1我国高速公路的发展历程

高速公路是在经济发展一定阶段必然产物,它的产生对整个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国高速公路的发展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取得了巨大成就,沪嘉高速公路作为我国第一条高速公路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随后高速公路得到了快速发展,沈大和京津高速的通车加快了地区间的经济、政治联系。随着国家对高速公路建设投入不断增大,每年建成的高速公路由几十公里上升到几千公里,近几年甚至高达10000公里。当前我国高速通车里程已经居世界第二。

2现阶段我国高速公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高速公路的建设对我国运输能力的提高具有非常重大的帮助,它改善了我国公路技术等级结构,改变了我国公路失业处于弱势地位的局面,同时也大大缩短了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融资渠道窄、资金缺口大,收费系统不完善。

当前,我国对高速公路建设的融资渠道比较单一,并且资金缺口比较大,现阶段管理体制下,高速公路投资主要有国家进行投资,实行收费还贷的模式。加上目前受国家稳健货币政策影响,银行贷款的筹资方式受到严重影响。近几年实行的股份制和合资建设,在高速公路建设资中又仅占一小部分,没有成熟的模式吸取社会上大量的闲散资金,导致公路建设资金供应量较少总体上存在着相当大的资金缺口。因此,资金是我国高速公路管理中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同时,高速公路建设主体并没有完全统一,在这就造成技术不统一,设施不统一,很多设备出现各自为政,不能相互兼容。目前我国高速公路在设施及互联网系统方面出现不配套、不相适应,很多高速公路的造价成本不统一,因此带来收费标准和收费年限的不同。同时对车辆类型划分也不统一,跨地域行驶不便。

(2)管理设施不完善、管理不规范。

我国人口众多,人口密集度也很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速公路的分布密度。目前一些人口和经济总量已达到相当规模的县级城市间还不通高速公路,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与我国经济发展、人口数量级资源需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同时一些现代化的设施不能得到充分利用,不能很好地发挥其作用。很多高速公路的监控设施及养护设备处于瘫痪和半瘫痪状态,给高速投资带来巨大损失。同时,一些急需的管理设施不足,无论是在政策上还是在资金上对高速运营管理认识不足和投入不够,使很多管理问题长期不能解决,阻碍了公路效益的发挥,造成了高速公路资源的闲置。

(3)环境问题突出。

高速公路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环境问题,这也是人们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高速公路在建设期间,对已经比较脆弱的环境带来更大的破坏,高速公路建设不当必然会对沿线的生态环境带来破坏。最为常见的问题就是选线不当对沿线生态环境带来负面影响;防护不当会造成水土流失,如坡面侵蚀与泥沙沉淀等;对自然风貌的破坏;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固体废弃物;通车后汽车尾气带来的污染。近几年来,高速公路建设的环境问题已引起各方的高度关注,加大了对高速沿线环境的保护力度,在选线、施工、运营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通过噪声屏障的设置,减少对沿线人民群众的噪声污染;通过路肩边坡的硬化,减少水土流失等等,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高速公路建设、运营带来的环境问题依然不同程度的存在。

3我国高速公路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1)促进交通运输量的快速增长。

我国多山丘、高原和盆地,地面崎岖,高速公路开通以前,尤其是在边远的山区或交通不便的川区,货运量和客运量基本上由省道公路承担,铁路运输所占运量极少,航空和水运则基本没有。因此,高速公路的开通将迅速而有效地缓解客货运输的紧张状况,在满足了现有交通量需要的同时,诱增新的交通量,并且转移铁路交通运输的压力。

(2)促进交通运输结构的不断改善。

高速公路的建设,对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大的帮助,能够让运输距离发生很大的改变,由传统的近距离运输转变为远距离运输,同时由于汽车等具有运输比较灵活,能够实现门到门的优势,这也让传统地域产品实现了长距离运输,例如,高速的建成可以让南北方的素材、水果等一些商品实现跨距离的运输,这样能够更好地促进交通运输结构的不断改善。运输业将随之适应这种变化,作新的整合和调整。

(3)促进综合运输通道的加快发展。

高速公路的建设能够更好地完善和加强综合运输通道,高速公路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它能够摆脱以往公路运输短途、零散以及高速公路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高速公路的发展正在成为公路建设的骨干力量。通过高速公路的建设来提高运输通道的综合发展。高速公路与其他运输工具相比,有着自己的优势,具有很强的辐射能力,通过与其连接的公路网,使汽车运输优势迅速向周边地区扩散而无需任何中转换装环节。

综上所述,高速公路的开通,对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影响是直接、积极而深远的,给整个运输产业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现在,我国交通运输行业有直接或间接增加就业岗位、减少就业压力,每年缴纳的各种税费也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因此,交通运输业应将得到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交通发展带来的问题篇4

【关键词】小城镇;发展布局;交通;特征

小城镇因为规模较小,其交通问题未能够引起重视,而小城镇大部分依赖于过境公路发展,在社会经济发展和机动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其用地形态布局和交通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一般而言,城市越大,与外界的联系越多,区内交通、区际交通越多,过境交通较少;相反,城市越小,对外的联系越弱,区内与区际交通越少,而过境交通量越大。根据统计,一般100万人以上城市,过境交通只占1%-9%,50-100万人的城市,过境交通占8%-14%,10-50万人的城市,过境交通占12%-28%,2-10万人的城镇,过境交通占14%-47%,而2万人以下的小城镇,过境交通高达60%以上。本文从小城镇现状布局与交通问题入手,分析了小城镇过境公路穿城布局的成因及正负效应,对小城镇交通问题特征、交通方式特征作出初步研究,并分析了小城镇布局以及交通发展趋势。

1.过境公路穿城布局的历史成因及其正负效应

1.1成因分析

过境公路穿城在我国的城镇当中具有很大的普遍性,由此影响到城镇的布局和发展;穿心式布局的形成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原因,主要是:

1.1.1与我国长时期较低的机动化水平相适应

"十一五"时期,在大规模投资的带动下,我国交通运输的线路网络和客货运量均快速增长,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0年底,我国高速公路网络进一步完善,农村公路建设步伐继续加快。截至"十一五"末,我国高速公路里程达到7.41万公里,居世界第二位,比"十五"末增加了3.31万公里,增长80.7%,年均增长12.6%。

虽然如此,由于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的制约,汽车作为运输的主力军大多发生在城市之间,为二、三产业服务,广大乡村及小城镇地区仍处于低机动化的运输阶段,畜力车、机动三轮车、拖拉机是地方运输的主力,速度慢,运输效率低。在低机动化阶段,城镇发展依赖于公路,沿路展开,许多市场干脆紧贴马路,熙熙攘攘的人群更增添市场的热烈气氛,在机动化程度较低的情况下,对交通的干扰还没有明显凸现。

1.1.2长期存在以路兴商、以路兴镇思想

交通对城镇发展的带动和促进作用大大刺激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要致富,先修路”,修路架桥被看作是地方经济发展的标志;一旦公路建成,两侧地段则成为最有价值的地方,“要先富,去占路”,以路兴商、以路兴镇,占路搞经营,成为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法宝。地方政府着眼于眼前的利益,往往要求公路部门在选线时选在从镇中心穿过,而不是只打球,“镇镇通公路”的建设结果是镇镇穿公路。在城镇发展的初期,机动化的程度比较低,过境公路穿城确实为城镇带来了工商业的繁荣,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有统计资料表明,我国建制镇90%以上是过境公路穿城的布局,中小城市也有许多是由过境公路穿城布局发展而来,而非公路穿城的乡镇大多比较落后和偏僻。随着社会经济和机动化的发展,公路穿城带来的问题越来越严重。

1.2穿心式布局的正负效应

所谓正效应,是指穿心式布局在一定时期对城镇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并且过境公路穿城的城镇发展快于其他地区,而用地布局与交通的矛盾则发生在可容忍的范围,未对城镇的发展造成大的影响。所谓负效应,是指随着机动化的发展,用地和交通的矛盾将越来越突出,沿路布局造成的外部成本大大上升,对城镇进一步的发展带来的制约作用超过促进作用。

然而,也应当看到,随着机动化程度的提高,正效应逐步下降,负效应渐渐上升;当负效应达到或者超过正效应的时候,就应当考虑过境公路外迁。

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机动化程度的提高,过境公路穿城所带来的边际效益下降,而过境交通与用地布局的矛盾则显得突出,对城镇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过去一段时期,国省道路穿越城镇而过,许多工厂企业在国省道路两侧呈带形分布,其局部地区社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国省道日益拥挤,过境交通与城镇布局的矛盾凸现出来,不得已只能将国省道外迁,而将原穿城部分改造为内部干道。

过境公路穿城的负效应还体现在对城镇内部道路系统的影响上,下面将结合城镇现状调查中凸现的问题进一步展开论述。

2.小城镇道路系统现状

2.1道路网问题特征

2.1.1密度较高,但干支结构不尽合理

一般小城镇只有干支两套道路系统,而由于历史形成的原因,大多数城镇仅仅有一两条穿城干道,其它道路相对狭窄;在发展过程中,支路间距不均匀,有的间距几十米,有的间距数百米,造成道路系统的先天失调。许多地段是先建房,后通路,造成道路开辟的随意性和无序性,曲折、错位的小路多,机动车难以通行。

而今城镇道路建设又出现贪大求洋的倾向,新建或者改造的道路不管实际需要如何,一律采取干道的做法,宽宽荡荡,而旧的道路依然狭窄、拥挤,形成旧城条条是支路,新区路路是干道的局面。

2.1.2路况差,不能适应机动化的发展

在低机动化时期,城镇机动交通以机动三轮车、拖拉机以及少量小型货车为主,车型小,速度慢,运量低;对道路的要求不高,在城乡所有道路上均可通行;而进入机动化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货运汽车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车辆速度快、车型大、运量高,对道路的要求也大大提高,城镇旧有的道路难以满足。还有许多道路桥梁的瓶颈,车辆难以通过。速度的提高打破了城镇原来的节奏,交通危险性增加;运量增大,旧有路面难以承载,造成道路的严重破坏。

交通发展带来的问题篇5

关键词:公路建设;山区公路;边坡稳定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U412.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631(2012)07-0049-0

1引言

近年来,随着公路建设步伐加快,公路等级不断提高,边坡防护建设工程中所遇到的岩土边坡安全稳定性问题也相应增多,并成为岩土工程中比较常见的技术难题。由于工程建设的需要,往往在一定程度上破坏或扰动原来较为稳定的岩土体而形成新的人工边坡,因而普遍存在着边坡稳定的问题需要解决。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山区高等级公路得到迅速发展。在山区修建高等级公路不可避免会遇到大量的深挖高填路基,就目前建设的高速公路情况看:一般情况下,100km长的山区高等级公路,挖填方路基段落长度占路线总长度的60%以上。已建高速公路最高的填方已达到50多米,最高的挖方边坡高度已超过100m。尽管山区高等级公路的建设越来越倡导环境保护,尽量避免深挖高填,但路基作为公路的主要结构,其边坡稳定问题不可避免。在山区复杂多变的地质条件下建设高等级公路,其边坡稳定性问题必将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高边坡岩土安全状况直接关系到公路交通运输安全。

2我国公路边坡稳定性研究的意义

我国幅员辽阔,地貌条件丰富复杂,尤其在西南山区,公路修建过程中遇到的边坡问题多且复杂,在我国公路网络建设的过程中,处理好边坡问题意义巨大,具体的讲,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2.1公路边坡安全稳定问题制约和阻碍了我国山区高等级公路的进一步发展。高等级公路在我国的建设历史已有近20年,山区高等级公路的建设也有10年,但边坡稳定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研究解决。近年来的工程实践表明,山区高等级公路最为普遍和突出的问题就是边坡安全稳定性问题,特别是在雨季,公路边坡的塌方、滑坡等地质灾害更为普遍,基本到了没有一条高等级公路不遇到或不出现边坡破坏问题的地步。边坡破坏带来一系列工程和环境问题,严重地中断了交通,甚至造成人员伤亡,给国家和人民经济造成巨大损失。边坡的表层破坏造成水土流失并进一步诱发边坡的浅层、深层破坏。按流失土壤的价值,西南地区一条100km长的4车道高速公路如不做好边坡防护,其水土流失所带来的损失将达到8000万元左右。边坡的浅层破坏造成边坡溜塌、落石,除带来水土流失问题外还危及行车安全,人员伤亡事故时有发生。贵州某高速公路边坡落石造成人员伤亡,重庆某公路边坡落石致3人死亡等等事故仍让人记忆犹新。边坡深层破坏带来的后果更加严峻,除在公路建设及养护期间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进行处置外,还往往会延误工期或中断交通。据不完全统计,西南地区100km长的高速公路用于防治边坡深层破坏的处治费用一般达到亿元左右,甚至达数亿元。处治后发生病害的边坡再进行治理,技术和施工难度增加。重庆某高速公路一个边坡的再治理费用就达到2000多万元。中断交通除给公路运营管理部门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外,还给用路者带来难以估量的间接损失。以一条50km长的高速公路为例,按日交通量3万辆计,交通中断一日所带来的通行收费损失就在150万元左右。山区公路边坡面广、量多,涉及面广和影响大,其安全稳定问题解决不好,将成为严重制约和阻碍山区公路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2.2公路边坡稳定和安全评价等技术问题至今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在我国山区高速公路建设的10年历程中,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学习,对公路边坡稳定及其加固处治技术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由于投入的人力和财力有限,加之山区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很多工作不深入,如:在边坡稳定评价方法上尚未结合公路边坡量多面广、面临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形成时间短等突出特点,建立起相对完善系统的方法;在边坡加固处治、边坡防护技术上,一方面已开发提出的方法没有形成完整的技术,难以推广应用;另一方面,现有技术尚不能适应更多复杂的边坡条件,需要进一步发展新的技术。总体来说,多局部、缺乏系统性,重应用、缺乏设计理论和方法使得公路边坡安全稳定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仍然是山区公路建设所面临和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2.3公路边坡安全评价和灾害预警在未来将面临更大的挑战。根据交通部有关西部地区公路交通现代化建设的“三阶段”规划,到2010年,公路一是要基本建成西部地区的国道主干线,即“五纵七横”中8条通过西部地区的国道主干线,除在建工程外还需开工建设近4000km,且大多按高速公路标准建设;二是要基本建成西部地区乡村公路通达工程,10年内建设里程约15万km;三是实施西部地区区域路网的改造,重点是西部开发省际公路通道建设,包括近2000km在建外,还有1万km需开工建设。在2005年初,为适应新的发展形势需要,我国又对未来30年的国家高速公路网进行了规划,即再用30年时间形成全国7条首都放射状、9条南北纵向和18条东西向共8.5万km高速公路,实现东部地区30分钟上高速、中部1小时上高速、西部2小时上高速的目标。到2004年末,全国共建成3.5万km高速公路,占规划总里程的40%以上。也就是说在未来30年,我国还将有5万km的高速公路需要建设。我国是多山的国度,即将建设的高等级公路绝大部分在山区。重庆地处我国中部和西部地区的结合部,是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重点地区,本世纪头20年,重庆在西部大开发中发展重点将以推动西南地区和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发展为目标,建设承东启西、通南达北、为整个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服务的快速通道,同时结合重庆市大城市带动大农村的需要,建设城乡一体、快速便捷、辐射内外的市域交通网,促进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全国综合运输网规划和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指导下,适当超前,着力打通出口,加快快速通道建设,建成长江上游交通枢纽。就公路交通而言,2010年基本建成二环八射高速公路骨架,实现一二级公路连通各区县,三四级公路连通各乡镇,并通达各行政村,形成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快速高效和安全畅通的市域公路网络体系,建成长江上游交通枢纽,基本实现6小时重庆。远期继续加强高速公路、高等级公路和农村公路的网络建设,并逐步建成三环十射三联线高速公路网,基本实现重庆市辖各区县政府所在地4小时左右到达重庆主城区。至2008年底,重庆市公路里程达到108632km,高速公路里程已达到1165km。从全国和重庆市来看,随着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其面临的地质条件越来越复杂,也将面临更为复杂多变的边坡问题。因此,开展公路边坡的安全评价及灾害预警研究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都非常必要。

参考文献:

交通发展带来的问题篇6

关键词:客运交通;安全;道路状况

引言

我国拥有着面积广大的农村地区。农村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农村地区经济、社会活动日渐频繁,人们出行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从而给农村地区道路客运道路交通带来很大压力。特别是和城市发达的客运交通系统相比,农村地区道路客运交通无论是规模还是服务水平都存在一定差距。巨大的客运需求加速了农村道路交通事业的发展,但也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安全隐患。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存在缺陷、客运网络分布范围广、站点众多以及人们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等问题都对农村道路客运交通造成了负面影响。面对新的问题和困难,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问题分析,研究、发展安全防范策略,保证人们出行安全是当前交通管理部门的重要任务。

1农村客运交通安全事故原因分析

1.1农村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较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实现了高速发展。但由于国家宏观政策、资源配置等原因,农村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上和城市还存在很大差距,这种差距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都会存在,并给农村各项事业发展造成显著影响。在道路交通方面,农村地区路网工程建设缓慢,技术标准和施工质量也有所不足,许多道路在建设投入和后期维护、管理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或问题。比如有的农村道路宽度、路面质量等规格较低,不能满足当前日益增加的农村公路交通运输需求,道路负荷超过设计标准的情况比比皆是。这种情况不仅加剧了农村道路损耗速度,缩短道路使用寿命,还极易引发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给通行车辆和行人带来威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交通事业获得了巨大发展。但受历史原因和基础薄弱等因素的影响,农村道路交通事业发展水平还较为落后,对农村经济和社会活动的快速发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妨碍。

1.2农村道路客运车辆状况较差

由于缺乏对农村客运安全问题的足够重视以及管理方面的原因,农村道路交通客运车辆状况水平普遍较差。相对于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视,农村地区对于交通设施、设备的关注程度明显不够,不但公共交通网络建设步伐较慢,用于承担客运工作的车辆状况也较令人担忧。在选择客运车辆时,人们更加重视的是汽车的价格,从而使得二手车辆乃至接近报废的车辆更加受到欢迎,广泛应用在农村道路交通上。这些廉价车辆性能、质量普遍不高,有的还存在较多的故障隐患,运行安全远远得不到应有保障。部分地区对于农村客运交通车辆管理也缺乏足够重视,许多按照有关规定不应该用于客运交通的车辆别投入实际使用中。这种情况虽然可以降低运营成本,但同时造成了行车安全水平下降的问题。我国政府正逐渐认识到这个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严加整治,特别是加大了对违规使用和超载车辆的经济惩治力度,在很大程度上对农村客运交通安全事故起到了控制作用。但由于我国农村区域面积广大。客运线路分散,有限的行政检查资源难以起到决定性效果。目前我国交通部门通常使用在道路节点设立检查站的方法对来往车辆通行情况进行检查、控制,但部分违规超载车辆为了免于惩罚,在到达检查站之前驶离主干道,进入农村公路,给农村道路带来远超设计标准的运输负荷,公路状况进一步恶化,提高了农村道路的交通事故发生的几率。

1.3农村客运安全管理体制机制不完善

除了上述因素外,农村地区客运交通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方面也存在很多问题。道路客运经营企业为了实现更多的经济利益,降低运营成本,增加客源,在设置运行路线时尽可能地延长线路,将更多的村庄纳入经营范围内,这无疑会提高道路交通部门的管理难度。再加上传统观念中对农村道路客运一直存在一定程度的轻视,特别是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问题得不到足够的重视,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体系缺乏足够的制度保障和资源支持,相关措施落实不到位,管理力度偏弱,难以取得应有实效。

2强化农村道路客运安全措施相关建议

农村道路客运交通是农村地区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化农村道路客运交通安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迈出的重要一步。针对上文所述的各类问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采取措施,提高农村道路客运交通安全水平,推动农村道路客运交通事业的健康发展。

2.1降低农村道路客运运营成本,推动农村客运用车的升级换代

在农村道路客运管理方面,政府部门要充分承担起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责,通过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对农村客运企业提供资金补贴,专项用于客运车辆的购买和升级,促进农村客运车辆的质量、性能和安全水平的提升,物价部门可以对高品质客运车辆的票价进行一定程度的提升,加大利润空间,鼓励客运企业提高运营车辆层次。同时,加大对不符合交通客运相关规定的客运车辆的查处力度。通过正反两方面的措施促进农村客运用车的升级换代。

2.2引导客运经营者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增强农村客运市场活力

由于管理体制的不完善,农村客运经营的个人和企业普遍存在数量多,规模小的问题,不同客运经营企业之间差异很大,良莠不齐,进一步加大了农村客运交通的管理难度。针对这个问题,交通部门要通过科学的措施,去芜存精,引导广大农村客运经营企业向着规模化和集约化的方向发展。这样不仅可以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农村客运市场良性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客运服务,也为客运企业创造了更大的利润空间。

2.3大力推动农村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改善农村客运交通提供良好的硬件条件

良好的路网设施是道路交通安全运行的基础条件。各地政府和交通管理部门要加大农村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设置专项资金,推动新路建设和旧路的升级改造,做好道路日常维护,不断完善相关配套设施,提高路面等级。

3结束语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出行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正在逐步加快,农村地区的经济实现了飞速发展,带动了社会事业的不断进步。加强农村道路客运交通安全管理正当其时。道路交通部门要高度重视农村客运交通安全建设,想方设法加大资源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制度保障体系,强化管理力度,真正建立起农村道路客运交通安全管理体系,为农村地区人们的出行安全作出保证,为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交通发展带来的问题篇7

关键词:道路交通汽车尾气

1、概述

在新的发展时期,城市交通规划是政府指导城市交通发展的公共政策,应当体现中央宏观政策,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这既是城市交通发展也是事关城市健康发展的方向性问题。城市交通规划工作只有坚持这一方向,才能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对此进行认真研究和思考,是城市交通规划工作者的重大责任[1]。

2、分析城市交通问题

2.1城市交通问题之污染

汽车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通运输工具之一。日前,全世界拥有汽车约5亿辆,平均10人一辆。汽车排出的有害气体在当前己取代了粉尘,成为大气环境的主要污染源。据不完全统计,世界每年由汽车排入大气的有害气体一氧化碳(也就是人常说的煤气达2亿多吨,太致占总毒气量的1/3以上,汽车多的美国和日本几乎达到1/2,成为城市大气中数量最大的毒气,而且它在大气中寿命很长,一般可保持二、三年。所以它是一种数量大,累积性强的毒气。汽车一般从三个地方排气。一是从排气管排出,约占总排放量的65%;二是从曲轴箱里泄漏出来,约占20%,人们坐在汽车里间到的汽油味就是从这里漏出来的;三是油箱、汽化器等系统泄漏的。据化验分析,汽车排出的废气中,约有150一200种不同化合物,其中对人体危害极大的就有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铅的化合物、碳等颗粒物质。这些有害气体扩散到环境中便造邦空气污染。一般说,汽车排气所造成的大气污染占整个大气污染60肠,最高达90炳。汽车排出的有害物质在强烈阳光照射下,会产生一系列复杂的光化学反应,生成二次污染物如臭氧、过氧酞基硝酸酷、醛类、二氧化氮等各种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同水蒸气在一起,在适当的条件下形成浅蓝色的刺激性烟雾,这种烟雾被称为光化学烟雾。由于它首次发生于洛杉矾,所以人们也把它叫作"洛杉矾烟雾"。洛杉矾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南部太平洋沿岸的滨海城市,是美国仅次于纽约和芝加哥的全国第三大商业城市。那里常年阳光明媚,气候温和,是风景优美的胜地。美国电影中的好莱坞,就在它的西北郊,美国政府的西部白宫圣克利门蒂,则在其东南郊。进入40年代后,随着工商业的发展,人们发现每当夏季和早秋,洛杉矾城市上空就会经常出一种不寻常的浅蓝色的烟雾,有时持续几天不散,使大气能见度大大降低。

2.2城市交通拥挤

几乎每个人都遇到过堵车,特别是上下班,和放长假时,如五一节,国庆节,寒、暑假等特殊的时段,大多数人都有过“沙丁鱼”的经历。相对于城市道路网的承载力来说,汽车数量过多,诱发了交通拥挤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说,交通拥挤是汽车社会的产物。在人们上下班的高峰期,交通拥挤现象尤为明显,据统计,上海市由于交通拥挤,各种机动车辆时速普遍下降,50年代初为25km,现在却降为15km左右。一些交通繁忙路段,高峰时车辆的平均时速只有3—4km交通阻塞导致时间和能源的严重浪费,影响城市经济的效率。目前,许多城市里的交通问题是通过局部路段、局部道路交叉口的拥挤堵塞反映出来的。

显然,按照西医“脚痛医脚,头痛医头”的观念,拓宽这些道路,在交叉口修建立交似乎是立竿见影的解决办法,但问题却很少这样简单。

2.3小结

分析了现在城市交通问题的严重性:一是汽车的污染问题,严重威胁市民正常的生活、

工作以及生命,是迫在眉睫要解决的问题;二是交通拥挤的问题,同样影响市民的正常出行,也是当下非常棘手的交通问题。接着深入的挖掘了城市交通问题出现如此状况的几点原因

3、城市交通问题的解决对策

城市道路是指城市范围内的道路,供各种车辆和行人通行并具备一定技术条件的交通设施,并形成和促进发展城市布局、提供通风、采光空间,作为上、下水道和煤气、电力、通信设施埋设通道的功能。因此面对如此问题,更新观念是当务之急。城市综合交通规划要全面考虑国家发展战略,必须落实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实现城市紧凑发展。在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时,要用城市交通规划来带动规划修编,公共交通优先政策的落实必须先调整城市交通规划的理念,而交通规划理念的调整却必须从规划布局做起,现在交通环境问题是当前城市交通规划的主导因素现在环境问题已经提到日程,我们的问题虽然刚刚暴露,但是必须关注。解决交通环境问题必须从交通理念上改变,比如,宽马路的问题。宽马路涉及路幅宽,带来的是路网间距大,这是城市规划和城市交通规划要反复思考的问题。现在交通效率低,很大一方面是道路路幅宽、路网密度低造成的,还有建设封闭性小区造成的。另外,盲目修立交桥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不成系统的立交桥使交通更加拥堵。因此,解决交通环境问题,必须用系统、综合的概念研究城市交通规划。

4、结束语

本文主要浅谈了目前城市的交通现状以及给城市市民带来的种种不便,本着改进现代化城市的心态作了一点微薄的议论,期望不久的将来中国能够快速的步入智能化交通规划当中。明间这么流传:要想富快修路这话一点不假,道路是现代社会的血脉,汽车是现代社会的重要工具,道路基础设施不足或汽车的过度使用,均可能造成现代社会的血脉梗阻,而危及社会的生存;而保守的发展政策一旦造成道路建设滞后,又将对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带来极大的制约。道路交通需要一个合理的发展程度,这取决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受制于资金、资源和环境的制约,需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对于道路交通来说,政府的发展战略和政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制定是一个协调各方面利益和目标的过程,需要采用现代大系统的观点和方法分析处理。

参考文献

【1】《成功班主任全书》,孙绵涛,人民日报出版社,2000年;

【2】王一冠国内外清洁汽车燃料的发展历程与展望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公司炼化部200524(3)

【3】管满泉从道路因素分析交通拥挤的成因和对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1(4)

【4】袁建光金正彪城市公共交通技术科学年度发展概况,智能交通技术和渌色燃料发动机的开发应用土木工程学报200538(8)

【5】全永 北京城市交通综合体系发展战略及对策·发展我国大城市交通的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193-195

【6】黄成城市交通出行方式对能源与环境的影响北京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公路交通科技200522(11)

【7】庄焰城市道路交通流三参数关系研究深圳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200522(4))

【8】公安部.建设部 关于实施全国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畅通工程”的意见·交通管理研究·2000(1)

【9】孟刚轮胎滚动阻力与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关系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甘肃高师学报200510(5)

交通发展带来的问题篇8

同志们:

下面,我就交通运输厅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搞好教育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是党的十八大作出的一项重大部署。中央高度重视,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央政治局会议多次研究,中央专门制定下发《意见》,中央政治局先行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发挥示范带动作用。6月18日,中央召开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进行动员部署,发表重要讲话,刘云山同志、赵乐际同志也提出了明确要求。的重要讲话,从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从实现党的执政使命、奋斗目标的高度,深刻论述了教育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明确了活动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和重点任务,为开展好教育实践活动提供了基本遵循,指明了正确方向。自治区党委对抓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做了统一部署和周密安排,李建华书记提出了重要的指导意见和明确的工作要求。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统一思想认识,切实增强开展好教育实践活动的自觉性、主动性。

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重大举措。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党从成立到现在,之所以能够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作风建设,始终高度重视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可以说,我们党的历史,是一部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历史。在新形势下,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尖锐地摆在我们面前。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净化党的肌体、净化党的队伍,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使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具有广泛、深厚、可靠的群众基础。

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是宁夏实现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现实需要,也是奋力推进我区交通运输科学发展的重要契机。党的十八大提出“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自治区也提出了建设和谐富裕新宁夏、实现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我区是西部地区、民族地区和经济欠发达省区,推进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扶贫开发的任务十分艰巨,加强民族团结、保持宗教和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十分艰巨。为实现这一目标,我区交通运输系统必须发挥职能作用、勇担历史使命,必须付出更加艰苦的努力,必须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劲头,追赶跨越、加快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紧紧依靠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以优良的作风凝聚党心民心、带动政风民风,就是要把全系统干部职工更好地凝聚起来,提振精气神、拧成一股劲,汇聚起推动我区交通运输科学发展、服务全区发展大局的强大力量。

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是解决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作风问题的迫切要求。从总体上看,交通运输系统党员干部的作风是好的。这些年,广大党员干部先后参加创先争优、营造风清气正发展环境、干部“下基层”、“学党章、守纪律”等活动,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负重拼搏,埋头苦干,扎实工作,有力推动了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在有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也存在着一些作风不正、不实、行为不廉的问题,指出的“四风”问题,以及在全区大规模调查问卷和“群众评议机关和干部作风”中反映出的问题,其中一些在我厅也不同程度地存在,有些甚至比较严重,例如:在“庸、懒、散”方面,干部思想不够解放,工作创新意识有待加强;办事拖拉,工作效率不高;政策执行力不强,工作落实不到位。在“假、浮、蛮”方面,工作部署多、落实少;领导干部下基层仅满足于听汇报、看材料,不能真正深入群众、真心倾听群众呼声;缺乏从实际出发,按规律办事的意识;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有待提高。在“私、奢、贪”方面,讲排场、比阔气,公务消费大手大脚、铺张浪费等现象在有些部门和单位还有市场。执法不严、办事不公,拉关系、讲人情、做交易的现象并没有完全杜绝;热衷于做表面文章,虚报浮夸政绩的现象依然存在;服务群众意识不强,办事拖拉,推诿扯皮、效率不高,借机吃拿卡要,占小便宜的现象仍有发生;架子大、口气粗,对待群众态度冷漠,作风粗暴,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仅以近期开展的自治区主干道路大整治、大绿化工程为例,交通运输厅责无旁贷地承担着主力军的任务,厅属各职能部门理应成为抓紧落实、打开局面的排头兵,但事实求是地说,我们有关部门和单位行动迟缓,力度不大,至少到目前,我们在这项工作上距离自治区领导的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距离广大群众的期盼还有不小的差距,距离我们应当并且能够发挥的作用还有不小的差距。为什么工作布置下去,迟迟不见行动?为什么遇到一点困难,就停顿下来,找理由、找借口、谈条件,而不剖析主观原因?为什么有些单位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还只是习惯于高高在上地发号施令,而不善于走进群众、发动群众、带领群众解决问题,推动工作?这都是作风不达标,工作不在状态的反映,都是带“病”工作而不知“病”在何处的表现,都是典型的作风之弊、行为之垢,究其实质,都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这些情况,值得我们警醒、总结、反思,它反映了我们的干部在作风方面存在问题的普遍性、严峻性,也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对改进作风的热切希望。

交通运输系统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充分认识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自觉克服厌倦情绪,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积极参与、主动投入到教育实践活动中来,牢牢把握中央关于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安排和总要求,正确审视当前交通运输系统党员干部存在的“四风”问题,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切实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进行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

二、以整风精神,着力解决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对这次教育实践活动,中央和自治区党委都有明确要求。主要内容是为民、务实、清廉;重点是县处级以上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切入点是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进一步突出作风建设,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总要求是要达到“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效果;主要任务是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立群众观点,弘扬优良作风,解决突出问题,保持清廉本色,使党员干部思想进一步提高,作风进一步转变,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为民务实清廉形象进一步树立;基本原则是“五个坚持”,即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坚持批评和自我批评,坚持讲求实效、开门搞活动,坚持分类指导,坚持领导带头;时间安排是从下半年开始,自上而下分两批开展活动,每批大体安排半年时间,到明年七月份基本完成。按照自治区党委安排部署,我厅及所属各单位全部参加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自2013年7月开始到2013年12月基本完成。

这次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教育、听取意见是基础,查摆问题、开展批评是关键,整改落实、建章立制是根本。整个活动不分阶段、不搞转段,三个环节要贯通起来、衔接起来、贯穿始终。我们要按照“规定动作”扎实到位、“自选动作”突出特色的要求,扎扎实实地开展。一是要通过学习,着力解决群众观念问题。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党的光辉历史和优良传统,特别是要认真学习、认真研读的重要讲话、中央八项规定和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一系列重要文件,学习群众路线的重要论述。各活动单位要组织党员干部集中一段时间,深入学习、研究、讨论,把一些重大理论问题搞明白,把一些模糊认识搞清楚,使以百姓之心为心、密切联系群众入脑入心。二是要主动查摆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围绕为民务实清廉要求,对照“四风”方面的种种表现,通过群众提、自己找、上级点、互相帮,切实把问题找出来,找到点子上、找到关键处。要围绕为民务实清廉开展“群众路线大讨论”活动,引导党员干部弄清楚“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要深入分析问题,存在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危害有哪些,症结在哪里,特别是要对照党章、廉政准则,对照改进作风要求,对照群众期盼和先进典型,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真正红红脸、出出汗、排排毒。各活动单位和党员干部要深入基层,听取群众对本单位的意见、对党员干部的意见。征求意见不能走过场,要听真话、听实话。要在广泛征求意见、深入剖析的基础上,认真开展交流谈心活动,组织召开一次高质量的专题民主生活会。民主生活会要按照严肃认真、实事求是、民主团结的要求,打消自我批评怕丢面子、批评上级怕穿小鞋、批评同级怕伤和气、批评下级怕丢选票等顾虑,敢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讲真话、讲实话,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不避重就轻,不回避矛盾,互相提醒,互相帮助,触及思想深处,触及问题实质,真正达到“团结—批评—团结”的目的。三是要认真抓好整改落实。对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要坚持边查边改、立说立行。要制定整改落实方案,做到“四明确一承诺”,即明确整改项目和内容,明确整改目标和时限要求,明确整改措施和办法,明确整改责任领导、具体责任人和承办单位,作出整改承诺。对一些突出问题,要进行集中治理或专项整治。要坚持开门搞活动,让群众参与、监督和评判,知道我们怎么解决问题、怎么整改落实,使教育实践活动真正成为群众支持、群众检验、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

要通过教育实践活动,在作风建设上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这次教育实践活动,中央明确要求要聚焦到“四风”上。结合交通行业的特点,我厅教育实践活动要突出“除‘四风’、强服务,建设群众满意交通”这一载体,确保取得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效果。除“四风”,就是要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自治区实施意见为切入点:针对形式主义方面存在的问题,下决心改进学风文风会风,坚决取消一切没有实质内容、没有实际作用的会议、活动,可发可不发的文件一律不发,各级领导干部不参加没有实质意义的庆典、奠基、揭幕、剪彩、展览、表彰等活动;下决心解决调查研究走马观花的问题,领导干部下基层、到联系点要带着问题去,听真话、查实情、办实事,每年要接待1—2个重要上访案件,形成l—2份有价值的调研报告,推动l—2个涉及分管领域重大问题的解决;下决心解决华而不实、抓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坚持工作有安排、有部署、有督促、有检查,重点工作要有严格的时间进度表,一月一报告,一季度一分析,对于假情况、假数字、假政绩,要严肃处理。针对官僚主义方面存在的问题,坚决整治思想保守、不敢担当,消极应付、推诿扯皮、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对“庸、懒、散”的干部要进行批评教育或诫勉谈话,对一些精神萎靡不振、长期工作不在状态、不思进取的干部,要坚决调整。坚决整治“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衙门作风,对那些吃、拿、卡、要,给企业找麻烦、给工作对象设障碍,乃至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行为,对不给钱不办事、收了钱乱办事的干部,要发现一起、处理一起。文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要下决心转变政府职能,清理、精简审批事项,简化审批程序,着力打造服务型政府,为企业发展提供“源头活水”。针对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方面存在的问题,下决心解决一些干部讲排场、比阔气、贪图享受的问题,对超标准使用、占有公有住房的,超标准新配备使用公务用车的要限期清理,领导干部下基层、搞调研要轻车简从,不搞迎送。对不遵守公务接待有关规定,上下级和同级之间互相宴请、大吃大喝的,要予以通报或曝光,严重的要给予党纪政纪处分。要全面检查“三公”经费使用情况,清理检查“小金库”,严禁借开会、调研、考察、检查、培训等名义变相旅游。对违反规定干预或插手土地出让、工程招标,利用职权或职务上的影响谋取不正当利益,收受会员卡、商业预付卡和钱物等行为,纪检监察机关要严肃查处。强服务,就是要突出交通运输的基础性、先导性、服务性作用,进一步提高交通运输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的能力。建设群众满意交通,就是要落实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坚持以群众满意为根本标准,求真务实,艰苦奋斗,大力发展智能交通、绿色交通、平安交通,大力提升交通运输服务质量和水平,不断满足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

要通过教育实践活动,建立完善有关制度,形成加强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要对现有制度进行认真梳理,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该废除的废除,该修订完善的修订完善;对多年来经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管用实用的制度,要长期坚持下去。要根据工作的需要,研究制定新的制度。要结合教育实践活动,完善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的有关细则规定,健全干部作风状况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健全厉行节约、制止浪费制度,修订完善公务接待、公务用车配备使用、因公出国(境)管理规定,完善会议、培训、活动经费管理办法,严格党政机关领导干部住房、用车等工作生活待遇及国有企业负责人职务消费等方面制度的落实。

要通过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建设。要努力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定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坚强领导集体,把各级领导干部建设成为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奋发有为的执政骨干队伍。要结合教育实践活动,完善领导班子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完善重要决策调研论证制度,健全和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干部能上能下的机制,形成干部埋头干事、政绩群众评价、进步组织考虑的良好风气。

三、要把推进改革发展稳定的成果,作为检验教育实践活动、改进作风成效的重要标准

教育实践活动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干部受教育、发展上水平、群众得实惠。教育实践既要教育,更要实践。要以改进作风的成效推动各项工作,以推进发展、改善民生、维护稳定的实际效果检验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效,做到两不误两促进。

一是要把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效体现到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推动科学发展上。各单位和厅机关各处室要把推动发展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最大实践,以优良的作风推动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在这次教育实践活动中,要通过突出解决影响交通运输发展环境的问题,促进我区投资发展环境的改善。干部作风是一个地方、一个行业环境的直接体现,好的投资发展环境需要好的作风保障。自治区提出要把我区投资发展环境打造得在西部最优、比东部更优,创造最佳投资发展洼地、企业发展福地、干事创业基地。交通运输系统的干部更要通过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推动改革创新,勇于探索实验,抓住“两区”建设的有利时机,优化我区交通运输发展的政策环境。要简政放权,排查梳理,拿出过硬的措施,使交通运输发展环境有一个大的提升。要通过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全系统树立“人人都是投资环境”的意识,对那些不文明、不道德、影响交通运输形象、宁夏形象的行为,要进行专项教育。

二是要把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效体现到保障和改善民生上。下基层、接地气。深化机关干部“下基层”活动成果。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多到基层去,多到困难大、问题多、矛盾集中、群众意见大的地方去,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帮助群众解决具体困难。纾民困、解民忧。重点解决贫困群众的脱贫致富问题,推动扶贫开发取得实效。积极发挥交通运输系统职能作用,利用改造国省干线时机,大力支持六大慈善产业园连接线建设;抢抓交通运输部牵头负责六盘山片区扶贫攻坚机遇,努力改善贫困地区交通运输条件,让人民群众更充分地享受交通运输发展成果;充分落实行政村通油路政策,坚持将农村公路建设同“三农”发展及百万人口扶贫攻坚战略结合起来,重点建设通往经济交通中心的“出口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经济路”,连接交通闭塞行政村的“通畅路”。要通过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拓宽困难群众的致富门路,促使老百姓的收入有更好的保障、更大的提高。办实事、见成效。这些年,自治区坚持每年公开承诺为群众办30件实事,交通运输系统认真落实承担的各项任务,在群众中产生了很好的反响。各部门各单位要根据群众的需求,再研究确定一批为群众办的实事、好事,公开向群众作出承诺,立说立行,不打折扣,限期办结,取信于民,让群众感受到我们为民办事的诚心、看到教育实践活动取得的效果。

三是要把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效体现到创新社会管理、促进和谐稳定上。加强社会管理、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也是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一项重要任务。要通过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基层,积极开展大走访、大排查、大调处活动,特别是要耐心细致地做好教育群众、引导群众的工作,既要调解矛盾纠纷,也要宣传党的政策、宣传党和政府的工作,包括为改善民生所做的努力,释疑解惑、理顺情绪,把群众心里的疙瘩解开,把群众心里的怨气化解掉。对本系统、本单位存在的矛盾,要早发现、早协调、早处理,不能视而不见、麻木不仁、任由发展,或推诿扯皮、无所作为、简单上交。要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和交通安全责任制,开展平安单位、平安工地、平安校园等创建活动,努力建设平安交通、和谐交通。要在交通运输系统大力宣传、认真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社会稳定的生动局面。

开展好教育实践活动,关键在组织领导,关键在工作落实。各部门各单位要高度重视,精心安排,确保教育实践活动有序推进,达到预期目的。要认真组织实施。交通运输厅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要抓好全系统教育实践活动的指导、协调工作,统筹安排,分类指导,把握好活动的方向、节奏和标准。各活动单位要明确总要求,明确目标任务,精心谋划,周密组织,扎实推动活动开展。各单位要在本月20日前召开动员大会。要搞好载体设计。各单位要结合各自工作特点,从有利于解决“四风”问题入手,从有利于推动工作入手,做好“规定动作”,创新“自选动作”,特别是要设计若干个有效的教育实践活动载体,落实一些具体办法和措施,确保活动“不虚”、“不空”、“不偏”。要加强督导检查。厅3个督导组要主动沉下去,积极开展工作,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深入督导。对工作不力、行动迟缓的,要明确指出,责令改进;对走过场的,要严肃批评,责令重新进行。要营造浓厚氛围。大力宣传教育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取得的成效,宣传为民务实清廉的先进典型,并对一些反面典型进行曝光,扩大社会影响力,为教育实践活动营造浓厚氛围。

最后要特别强调,搞好教育实践活动,各级党组织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发挥带头作用,通过上级带下级、主要领导带班子成员、领导干部带一般干部,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交通运输系统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严格标准,坚持从自身做起:一要带头加强学习,先学一步,学深一步,带头建设学习型领导班子;二要带头深入调研,开门搞活动,了解真实情况,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找准存在问题;三要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开好高质量的专题民主生活会,提高班子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四要带头落实整改措施,加强制度建设,形成长效机制;五要带头遵守中央八项规定,贴近实际、贴近基层、贴近百姓,切实改进作风,在认真查摆的基础上,提出具体意见,请大家监督。

交通发展带来的问题篇9

关键词:城市交通;公共交通;交通发展

一、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现状

城市公共交通为普通百姓带来了便利跟实惠,在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保持社会稳定,满足人们出行需求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在我国城市公共系统中,公共汽车承担了城市绝大多数的客运量,虽然一些城市的轨道交通特别是地铁轻轨的建设速度在明显加快,但由于投资巨大,总的来说只有省会城市和发达地区才由此实力。

我国大城市公共交通面临着运营效率低、经营管理水平差和服务水平低等问题。由于公交车辆不足和城市公交路线的缺失,很多公交车难以驶入偏远市区、小区、工厂等边缘地带。而且现有的运营线路在人流高峰期仍显得车辆投入过少,发车间隔时间长,难以满足群众的出行。

二、城市公共交通存在问题

(一)公共交通发展恶性循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车的拥有量日趋增长,公共交通的“新鲜感”和“优惠感”已经退却,有购车能力的消费者逐步倾向于更加方便,舒适,自由的出行方式。如果这种消费理念达成共识,长此以往,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更自由舒适的出行方式,那么公共交通发展进一步受到阻碍,难以保障中低收入人群的日常出行。

(二)公共交通堵塞严重

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完善使得我国城市道路产生拥堵,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机动车保有量的增大,使得城市道路拥堵更加严重。生活中我们时常会看到私家车趁人不注意就非法占用的公交专用道,也常会听到公交车司机与私家车主在抢占道路资源中互相指责对方堵塞了交通这些现象的产生。

三、公共交通展望

为了更快、更有效的解决城市公共交通发展问题,仅仅开发有限的道路资源已经远远不能解决。

(一)合理地开发轨道交通

现在大多数城市都已经配备的公交车作为常用的城市公共交通工具,虽然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便捷,但随着车辆的增多,交通堵塞问题仍然得不到根本解决,所以应该大力发展运量大的轨道交通。

(二)加大监管力度及政策扶持力度

政府部门的监管在发展公共交通中发挥着主导性的地位和作用,要使城市公共交通更好更快的发展,首先要加大政府对城市公共交通的投资力度,以完善和先进的公共交通工具做基础。先做好相关的实施计划,审核可行后加大对先进交通工具的引进力度,使城市公共交通更加人性化、舒适化和先进化。其次,对公共车辆的维修和保养也需要投资更多的人力物力、制定更完善的制度。另外,无论是公交专用道,还是地铁运行轨道都要制定相关的法律制度来监管。虽然目前我国已经颁布了相关道路规定,但是并未真正确保公交路段的专用性,我国道路的监管力度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可以有效推动城市化进程,所以为了加快城市化进程,必须要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和规划,解决公共交通相关问题。

四、结语

城市公共交通在发挥城市功能,促进社会人文素质建设,科技文化发展等方面有着卓越的贡献。城市公共交通与城市化进程息息相关,作为城市的公民,应该做讲文明高素质的出行者,另外,政府部门亦应该加强相关法制法规的建设,促进公共交通的快速发展,减小现有城市道路压力。

参考文献:

交通发展带来的问题篇10

关键词:交通运输经济;挑战;应对策略

交通运输经济的发展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作为我国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纽带,交通运输经济发展面临的多种制约因素同时也将间接地对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产生影响。因此,要促进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必须要给予交通运输经济发展更高的重视,通过分析现阶段我国交通运输经济发展面临的各种挑战与难题,进一步探讨出对应的解决措施,以此推动交通运输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从而达到促进我国社会经济长足发展的目的。

一、经济发展与交通运输发展的关系

对于经济发展而言,交通运输的发展能够有效推动地区之间、城市之间乃至国际之间的经济发展,交通系统的完善能够拉动城市之间、地区之间、国家之间的联系,能够为物流、金融等多种贸易活动的往来创造基本交通条件,在交通运输经济的推动下,地区经济之间的发展能够突破地域空间的限制,提升经济实力。可见,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在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其次,对于交通运输的发展而言,经济发展也能够起到带动促进作用。地区经济发展的需求增大的同时,会对交通运输系统有更高的要求,进而会投入更多的经济用于交通运输系统建设,进而为交通运输行业的持续发展奠定经济基础。如城市经济的发展与扩张,会带动城市交通系统的发展与完善。

二、现阶段我国交通运输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交通运输经济发展受到的地区限制较大

我国国土面积非常大,同时具有地势复杂、地形多样的特点,这直接导致了我国地区之间各种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出现,如经济发展不平衡、教育发展不平衡等等,交通运输经济的发展也必然受其影响,存在着地区差异明显的问题。交通运输经济的这种地区差异明显的问题产生的原因,一方面来自于客观地形地貌的影响,导致交通设施建设存在建设难度大、安全问题突出、投资需求大等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交通运输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在于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方面,在很多偏远山区,经济水平欠发达、地形地势复杂多变,在交通设施的建设上不论是人力、物力还是财力,都需要更大的投入,而经济实力的不足,直接导致了偏远山区交通设施建设工作的搁浅。而在地形条件更好、经济发展水平更好地地区,交通运输经济具有更好地发展条件,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明显要优于偏远山区,这种地形地势及经济水平上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不利于交通运输业的持续发展。

(二)存在着资金短缺问题

正如前文所言,经济实力是影响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交通运输经济的发展一方面需要地区经济发展的带动,另一方面在交通设施的建设的各方面都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近年来,我国在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中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各个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但我国国土面积巨大,无法确保国家的资金投入能够做到面面俱到,因此很多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所需的资金依然存在较大空缺,交通运输经济的发展依然存在较大不足。此外,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变化,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所必要的原材料、人力成本等各种成本都有所上涨,这意味着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更庞大的资金投入,资金短缺问题加剧,同时交通运输经济的发展受到了更大制约。因此,就目前而言,我国交通运输经济发展面临的一大挑战就在于资金短缺方面。

(三)受突发事件的影响较大,缺乏相应的应对机制

在疫情爆发期间,国内的消费需求下降趋势明显,国际的贸易往来情况也不容乐观,消费需求和贸易往来作为推动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疫情期间的骤然下降对我国交通运输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加上人口流动率的降低,更加剧了交通运输经济发展困境。在此情况下,我国交通运输经济的发展呈现出无法有效应对突发事件影响的问题。此外,在疫情爆发期间,虽然普通消费需求降低影响了交通运输经济的发展,但防疫物资需求的大幅增长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者交通运输经济的发展,但在实际的防疫物资运输过程中,我国交通运输系统呈现出了多种漏洞与不足,如应急交通物流建设的不足、冷链等专业化交通运输设施的欠缺等等,说明了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还存在多种不足,不够完善的交通运输系统也是当前我国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的一大阻碍和挑战。

(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足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有效改善,在此形势下,我国汽车数量呈现出逐年攀升的趋势。私家汽车等交通工具数量的不断增加,一方面为我国交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另一方面也对我国在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着空前的压力。同时,受基础设施建设人员等人员技术水平、文化水平参差不平的影响,导致在实际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着建设水平不足、建设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我国交通经济的发展。此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有效开展还会受到经济水平的影响,因为资金投入的不足以及施工中监督意识与行为地欠缺,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基础设施建设的效果与质量,为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带来了极大阻碍,也对我国交通经济地发展产生了极大约束。

三、应对我国交通运输经济发展挑战的策略

(一)结合实际制定发展目标

为了促进我国交通运输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发展目标,确定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方向,并采取有效措施达成目标。首先,需要优化和提升交通部门的管理能力,充分发挥现代科技技术的优势作用,建立实时性更高的监控与管理系统,为交通运输经济的发展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其次,在认识到经济发展与交通运输经济发展关系的基础上,结合地区间的差异与特色情况制定经济发展目标,开展贴合实际的经济活动,建立地区特色经济产业链,拉动地区经济发展,提高地区经济水平,为地区交通运输经济的发展提供保障。如通过发展特色旅游经济等方式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从而推动地区交通运输经济发展。

(二)多渠道融资促进交通运输经济发展

资金短缺问题的解决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交通运输经济发展难题。在交通运输建设资金的保障上,一方面需要国家及政府的财政投入,另一方面也需要从更多渠道进行资金筹集。首先,应从节流方面入手缓解资金难题,通过落实成本管理措施、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健全采购制度等方式降低交通运输经济发展成本,实现对有限资金的利用最大化;其次,需加大资金的开源力度,结合地区经济发展特征拓展投资,吸引更多的投资方参与投资,获得更多的建设资金,以此达到提高交通运输建设效果的目的,推动交通运输经济的发展。

(三)完善相关机制,提高应对能力

应结合疫情影响对交通运输行业的机制建设进行完善,做好行业发展工作,促进行业经济发展。首先,应加大力度加快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的指导方针,加大基建投入并精准投放,提高对国民经济、国土开发、城市竞争力提升有推动作用的重点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其次,应积极推进新基建、新交通的创新研发与建设,如智慧化高端载运工具、智能交通、绿色智慧物流等等,提高交通运输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最后,应加强对专业性交通运输设施建设的重视。在疫情期间,防疫物资、粮油蔬菜等生活用品的运输需求有所提升,在突发情况下,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的保障需要通过加大对冷链物流运输等专业性交通运输设施的投入与建设得以实现。

(四)加强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与管理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交通经济发展水平,因此,要促进交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必须要加强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并给予一定的扶持,同时结合高效全面的管理达到提高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水平的目的。首先,应加强资金扶持,同样可通过结合国家财政投入以及当地经济发展特色进行投资引进,缓解当地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资金压力,为交通基础设施的良好建设提供基础保障;其次,应加强技术扶持,一方面在当地政府的组织下鼓励当地拥有先进施工技术的施工企业派遣施工技术人员代表进行施工技术指导,另一方面政府应发挥政府的号召作用,加大宣传,提高当地施工企业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扶持的自愿度,从而保障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的技术水平,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效果与质量;最后,应做好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施工管理,施工管理的有效开展应做到全面具体,既要做好对施工器材、施工材料及施工人员的管理,保障施工器材的可靠性,保障施工材料与实际施工需求的匹配性,保障使用人员的专业性。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