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化学工程与工艺的认识十篇化学工程与工艺的认识十篇

化学工程与工艺的认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18:07

化学工程与工艺的认识篇1

关键词:中职学校化工工艺专业课程教学

中等职业学校化工工艺专业的课程教学是向学生传授从事化工生产岗位操作所需的化工工艺专业知识,强化职业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职业品质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最终培养出能从事化工企业各岗位操作的技术工人。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基础产业之一,与国民经济各领域及民众生活密切相关。我国的化工行业发展很快,产品种类、数量大幅度增长,生产技术不断进步。南通地区化工行业是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也是未来最具增长潜力的优势产业之一。化工行业对化工技术工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我校化工工艺专业技术工人的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分析我校现有化工工艺专业中技生的课程教学

我校化工工艺专业中技生课程教学包括在校理论教学和下厂实习教学两部分。在校理论教学给予学生从事化工企业岗位操作所需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是必不可少的学习内容,安排在第一、第二学年。理论教学的学习内容基本适合中技生的学习和本地区化工企业的要求,但需要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性,需要实习教学的配合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下厂实习教学是技术工人培养计划的最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习教学,学生可以全面了解和认识化工生产过程、化工企业、环保安全等内容,巩固在校所学的专业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或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安排在第三学年。我校实习教学的形式为:①在指定的化工单位集中实习,实习程序固定,走过场较多,指导老师缺少工程实践经验。②在预就业单位跟班实习,它偏向于追求生产价值和经济利益,学生所学内容不多,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前两年进行理论学习,最后一学年下厂实习,造成了学生在理论学习中缺少化工工程的感性认识,下厂实习中又缺少再用心学习理论知识的机会,所以学生的课程学习达不到最佳效果。针对目前化工工艺专业的课程教学状况,我们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把握好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中的内容、时间和环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培养出高水平的化工工艺技术工人。

二、建议中技化工工艺专业课程教学的内容

中技化工工艺专业课程教学中的理论教学应系统地学习化工工艺专业所需的各门课程,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化工识图、电工电子基础、化工基础、分析化学、化工设备、化工电气与仪表、无机化工工艺、基本有机化工工艺、精细化工工艺、化工安全技术、化工环保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专业内容比较全面。另外,也需要学习文化基础课及职业指导等其他课程。课程的学习要体现出文化基础课为专业基础课服务,专业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的宗旨。目前我校的理论教学内容基本符合学生的学习要求。不过,针对如今的中技生学习基础较差、课堂学习能力不强的特点,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要简单易学,够用就好,突出实用性和趣味性,与实习教学紧密结合,依靠实习教学、教师课堂组织等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顺利地完成理论学习任务。

中技生更重要的是实习教学,根据技术工人培养计划的阶段性要求,从科学合理安排考虑,化工工艺专业的实习教学要分为化工认识实习和化工生产实习两个阶段进行。认识实习是让学生了解化工生产过程,接触各类单元操作过程和设备,使学生对化工生产过程及设备建立起感性认识。认识实习要从学生的兴趣和行业需求出发安排知识和技能点,先简单后复杂,循序渐进。认识实习的内容可选择如下项目:认识化学工业及化工生产;认识化工安全;认识化工管路和阀门;认识化工检测仪表;认识换热器;认识压力容器;认识塔设备;认识化工污染与化工环保,等等。认识实习过程可分为:①学生听实习老师讲授实习内容、要求、任务、安全,等等;②学生在老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的带领下进行现场观看,企业技术人员进行介绍和说明;③学生查阅资料,提出问题,同学之间或与老师、企业技术人员进行交流;④学生写实结,回答问题。通过认识实习,学生学到了化工工程知识,牢固树立起了专业观念,明确了理论学习的目的性,提高了专业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好后续的理论课程。生产实习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人才培养,而不是致力于追求生产价值和经济利益,它是让学生全面了解化工产品生产过程的岗位操作、设备仪表等,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培养创新能力、职业能力、社会能力,等等。生产实习过程为:①学生下到实习单位,企业技术人员作安全报告和技术讲解;②学生下到各生产车间岗位跟班实习;③学生轮换岗位进行跟班实习。在生产实习中,学生是准职业人,跟着师傅“做中学”、“学中做”,最后要能单独熟练地进行岗位生产操作。生产实习是一种真刀真枪的实践,企业要发挥其教育实践性及实用性,学生从学校走向企业,角色从学生变为准企业人。学生接受专业实践锻炼,接受对职业认识和职业精神的考核,接受对职业技术、职业应用能力和综合能力的检验。学生针对实习企业化工产品的生产过程,利用其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从工艺、设备、安全、环保、效益等方面进行了解、学习、操作,提高了专业素质和职业素质。通过生产实习,学生具备了职业技能,养成了良好的工作态度、职业素养,大幅度地提高了就业能力,为能成为真正的企业职业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合理安排课程教学的时间

课程教学时间应根据学校情况、课程特点、社会就业情况来合理安排,遵循科学的认知规律,更好地发挥各课程的培养作用。第一学期学生进行文化基础课及无机化学的学习;第二学期进行部分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第一阶段实习课程的学习;第三学期进行专业基础课、部分专业课、实习课程的学习;第四学期进行各工艺专业课的学习;第五、第六学期进行实习课程的学习。学生的认识实习要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分别在第二学期末和第三学期末,时间分别为一周左右。第一阶段的认识实习,学生可进行如下项目的实习:认识化学工业及化工生产;认识化工管路和阀门;认识换热器;认识塔设备,等等。学生已学习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化工基础、化工识图等课程,这时进行化工企业和具体岗位及设备的参观认识实习,学生就能很好地认识化工企业及化工生产过程,了解化工单元操作过程及设备,巩固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的兴趣。第二阶段的认识实习,学生可进行如下项目的实习:认识化工安全;认识化工检测仪表;认识压力容器;认识化工污染与化工环保,等等。学生已学习了化工设备、分析化学、化工安全与环保、化工电气与仪表等专业课程,这时进行化工企业的进一步认识实习,学生可全面认识化工生产过程,理解化工工程,简单了解工艺与反应设备,了解三废处理,为后续工艺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生产实习安排在第三学年,学生学习了无机化学工艺、基本有机化工工艺、精细化工工艺、工业分析等专业课程,已全面掌握了理解整个化工生产过程所需的理论知识,在生产实习中巩固、运用学过的专业知识,解释生产现象,较快地掌握岗位操作。经过如此的课程学习安排,学生的学习目的性明确,学习兴趣浓厚,既掌握了理论知识,又掌握了实践技能,达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四、合理选择实习教学的企业,加强生产实习的过程管理

化学工程与工艺的认识篇2

关键词:原位反应自生法复合材料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研究应用

一、前言

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本科教学工作中,本科学生在高年级就开始学习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其中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教学中,在讲述材料的制备工艺方法中讲述过原位反应自生法制备复合材料。原位反应自生法是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金属陶瓷复合材料,以及金属间化合物/陶瓷基复合材料的主要方法。原位反应自生法是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化学反应在基体内原位生成一种或几种增强相从而达到强化的目的。这种方法可得到增强体颗粒尺寸细小,热力学性能稳定,界面结合强度高的复合材料,是一种很有前途的颗粒增强复合材料制造工艺。原位反应自生法制备复合材料由于具有可以达到净近尺寸成形的优势,所以能够广泛应用于工程领域中。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本科课程教学中,在材料加工工程和材料制备方法中都讲述过原位反应合成技术。此外还可以将原位反应自生法制备复合材料作为一项实验教学内容安排学生进行实验,使学生认识和了解原位反应自生法制备复合材料的工艺过程。所以原位反应自生法制备复合材料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实践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首先讲述原位反应自生法制备复合材料的原理和制备工艺过程,并讲述原位反应自生法制备复合材料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实践中的研究和讨论。并对原位反应自生法制备复合材料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预测。

二、原位反应自生法制备复合材料的原理和制备工艺过程

为了克服传统方法制备的复合材料存在增强体颗粒尺寸粗大,热力学不稳定以及界面结合强度低等缺点,出现了原位合成技术,即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化学反应在基体内原位生成一种或几种增强相从而达到强化的目的。原位自生法是通过原料粉末中的某些化学反应生成所需要的反应产物并通过热压烧结工艺制备出复合材料试样。原位反应自生法可得到增强体颗粒尺寸细小,热力学性能稳定,界面结合强度高的复合材料,是一种很有前途的颗粒增强复合材料制造工艺。目前报道的原位合成技术主要有原位反应热压烧结技术,原位复合技术,定向氧化技术,熔体浸渍技术,反应结合技术及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等。定向氧化合成技术是利用放热反应在金属或金属间化合物基体中原位分散金属间化合物或陶瓷颗粒或晶须的原位复合技术。原位自生法是通过反应物之间的反应生成所需要的反应产物并通过热压烧结工艺实现致密化。原位合成法是利用化学反应在原位生成补强组元-晶须或长径比较大的晶粒来补强基体材料的制备工艺。原位合成法主要具有如下优点:简化工艺,降低材料成本,实现特殊显微结构设计和获得特殊材料性能,具有很好的热力学稳定性。金属间化合物/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有原位复合技术和定向氧化技术以及原位反应热压烧结工艺。可以采用原位反应热压烧结工艺制备金属间化合物/陶瓷基复合材料。原位复合技术是由于金属间化合物反应的形成热相对较低,因而采用自蔓延燃烧时系统不易达到较高的绝热温度,故一般采用原位复合技术制备和合成复合材料。原位复合技术是利用放热反应在金属或金属间化合物基体中原位分散金属间化合物或陶瓷颗粒或晶须的原位复合技术。传统的方法是将粉末压坯在恒定速率下加热到可使反应自发的产生并在整个混合物中处处发生反应。定向氧化技术是定向金属氧化工艺可用于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原位反应热压烧结工艺是将原位反应和热压烧结工艺相结合制备致密的复合材料。

三、原位反应自生法制备复合材料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中的研究和应用

原位反应自生法主要用于制备金属陶瓷,金属间化合物,金属间化合物/陶瓷复合材料等。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教学课程中,其中材料加工工程和材料制备与合成方法讲述过原位反应自生法。原位反应自生法同粉末冶金技术和液相烧结技术一样都是材料制备技术。原位反应自生法同样是热加工工艺,原位反应自生法涉及到反应物高温化学反应制备产物的过程。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在有些专业课程中原位反应自生法只是作为了解,对于原位反应自生法制备复合材料的具体内容和制备工艺步骤的研究和应用了解很少。所以就需要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课程中增加一些关于原位反应自生法制备复合材料的实验课程。通过原位反应自生法制备复合材料的实践教学活动可以使学生认识和了解原位反应自生法制备复合材料的原理,制备工艺过程以及对经过原位反应自生工艺后得到的金属基复合材料烧结制品的物相组成,显微结构和性能进行研究,使学生通过对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研究过程可以加深学生对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学习的认识和了解。对于本科学生的教学实践课程,可以在本科学生的本科专业课程设计和本科毕业设计过程中安排采用原位反应自生工艺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和金属陶瓷复合材料的教学内容。例如采用原位反应自生工艺可以制备金属陶瓷复合材料,先将金属陶瓷粉末通过压力成型工艺制成坯体,并通过原位反应自生工艺和高温烧结工艺制备金属陶瓷复合材料。高温烧结工艺可采用常压烧结工艺,热压烧结工艺和放电等离子烧结工艺以及热等静压烧结工艺。采用原位反应合成工艺可以制备金属间化合物/陶瓷基复合材料,通常先将金属间化合物粉末和陶瓷粉末通过压力成型过程在一定压力下压制成具有一定形状和致密度的预制件,通过原位反应自生法和高温烧结工艺形成金属间化合物/陶瓷基复合材料。高温烧结工艺可采用常压烧结工艺,热压烧结工艺和放电等离子烧结工艺以及热等静压烧结工艺。有时将原位反应自生法和热压烧结工艺相结合制备致密的复合材料烧结块材。通过实验教学过程使学生认识和了解到原位反应自生法制备金属陶瓷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过程,提高学生对专业课程学习的认识和了解。使学生通过实验教学认识和了解了原位反应自生工艺制备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原理,使用方法和制备过程,以及对得到产物的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进行分析和测试。原位自生法可以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金属陶瓷复合材料等。采用原位反应自生法可以制备颗粒增强的金属基或陶瓷基复合材料。

原位反应自生工艺制备复合材料涉及到反应物在高温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反应产物的过程,原位反应合成技术操作过程比较简单,对设备要求较低,只需要高温烧结炉,可以进行现场操作,因此可以作为本科学生的实验课程教学内容,可作为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的辅助教学实验,也可以作为本科专业课程设计和本科毕业设计教学内容。使学生通过实践教学来加深对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的认识和掌握。使学生认识到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以及金属陶瓷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等,并使得学生对原位反应自生法得到的烧结制品进行分析和测试,使学生对材料的分析和检测水平有较大的提高。对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有很大的帮助。为本科学生以后的本科专业课程设计和本科毕业设计打下坚实的实验基础。

四、原位反应自生法制备复合材料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应用

原位反应自生法制备复合材料在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有着广泛的研究和应用。原位反应自生技术由于制备工艺简单,成本较低,对设备要求较低,只需要高温烧结炉,所以被广泛的应用到金属基复合材料,金属陶瓷复合材料,金属间化合物/陶瓷基复合材料等的合成与制备中。利用原位反应自生法可以开发新型的金属基复合材料和金属陶瓷复合材料以及金属间化合物/陶瓷基复合材料。采用原位反应自生技术可以开发出很多种类型的金属基复合材料和金属陶瓷复合材料。所研究和开发的材料种类也逐渐增多,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原位反应自生技术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与实践中也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原位合成技术已经成为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课程进行的实验内容。所以本文作者认为应该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教学实践中增加一些采用原位反应自生技术制备复合材料的实验课程。

五、结论

本文主要讲述原位反应自生法制备复合材料的原理和制备工艺过程,并详细讲述原位反应自生法制备复合材料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中的研究和应用。原位反应自生法广泛应用在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金属陶瓷复合材料等领域中。本文作者认为原位反应自生法制备复合材料可以应用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教学实践中,应该增加一些原位反应自生法制备复合材料的实验课程,扩大学生学习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认识了解能力,从而提高实践教学质量。通过原位自生法制备复合材料的实验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识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国军,金忠哲,岳雪峰.材料的原位合成技术[J].材料导报,1997(11):1-4

[2]陶春虎,王守凯.制备金属间化合物的XD法[J].航空制造过程,1994(2):35-36

[3]黄世民.粉末冶金技术的应用与发展[J].航空工艺技术,1999(4):36-38

[4]杨晓光.粉末冶金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机械工程师,1996(增刊):63-64

[5]何慧,张晓花,杨渭.金属间化合物的机械合金化制备[J].山东冶金,2004,26(5):45-50

[6]李青虹,晋芳伟.机械专业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J].机电技术,2011(1):149-151

化学工程与工艺的认识篇3

关键词:化工工艺课程改革产学结合

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化工工艺类课程体系主要包括有机化工工艺、无机化工工艺、精细化工工艺三大部分。无机化工工艺涉及氨、硫酸、磷酸、纯碱、烧碱等无机产品的生产工艺:有机化工工艺涵盖了烃类、C1~C4系列(甲醇、乙酸、丙烯腈、芳烃等)等有机产品的生产工艺:精细化工工艺则主要介绍染料、涂料、胶黏剂、颜料、表面活性剂等精细化学品的生产工艺。

一、课程现状

目前多数高职化工工艺类课程的授课方式以教师的理论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对知识的感性认识不足;教材内容组织结构固定,不能体现地方化工企业工艺岗位群的知识需求。无法与地方化工企业主打产品的工艺形成良好对接:课程评价方法多以终结性的理论考试为主,考完就忘,谈不上对知识的理解运用。对此,为更好地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的发展之路”的高职办学指导思想,形成能力本位的课程模式,笔者认为有必要对高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化工工艺类课程体系进行改革。

二、课程改革的思路

1.精选内容,整合课程

自编教材本着高职教学“以应用为目的,必需够用为度,加强针对性实用性”的方针。建议将三门课程的传统内容进行整合。形成一门新的综合性化工工艺类课程,自编授课教材。

课程内容的选取以适应行业企业的需求为原则,注重与学生职业能力的良好对接。具体实施上:①对院校周边各化工企业进行调研,广泛听取企业或行业专家的意见。②大量收集毕业生的就业反馈信息,明确化工工艺岗位群的知识需求。③最终以区域经济发展和学生就业为导向,确定有机、无机、精细三种工艺内容的比例。教材中可适当加入企业文化、企业工艺技术发展过程等内容的介绍.为学生提供就业面试信息的同时.兼顾学生职业道德和人文素质的培养。

2.完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增大实践教学比例

应用化工技术是典型的工科专业,就业岗位对实践技能的要求远远超过理论知识,化工工艺作为专业核心课程.是培养和锻炼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因此,必须有完善配套的校内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进行实践教学,尽可能地实现工艺生产过程的再现,让学生接触实际的生产工艺流程。基于化工行业的特殊性,在校内建设真实的工艺生产流程是不实际的,所以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可以单元操作模拟、仿真实验室为主,最重要地还是要多发展校企合作企业,与企业密切接触,大力发展“厂中校”。加大现场教学的力度。

3.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实现“项目引导,教、学、做一体化”

教学方法上,课程整合后应由理论向实践逐步倾斜,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使教学方法和模式更加符合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可综合采用动画演示、视频播放、仿真教学、现场教学等多种方式。如一些危险性较大的生产工艺,可采用视频播放和仿真教学的方式;其它工艺过程,在客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地采用现场教学模式,以增强授课内容的直观性。具体教学实施过程。可将同一产品的生产工艺作为一个项目,充分利用校内外实习实训资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同步进行。或在完成理论教学之后,立即进行相关的实验或实训,理论与实践穿插进行。学生根据自己的就业倾向,可重点选修某些工艺项目,提高学习和就业针对性。

4.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提高授课效率

在教学团队的组成上,做到专兼职教师合理搭配。一方面充分发挥专职教师课堂理论教学的优势: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企业兼职教师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配合课程的现场教学。

5.建立合理有效的学生考核体系

新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实施手段必须有新的考核方式与之匹配。应改革传统的期中、期末考试制度,建立理论考试和实践动手相结合的学生评价体系。应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在保留一定比例理论考试的基础上,引入实地流程讲解、流程设计分析、小论文、仿真操作等考核方式,将实践技能的学习与考核和谐统一。

三、课程改革的意义

通过对三门工艺课程的整合,削枝强干,提高了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学生学习目标更加明确。自编的综合性工艺教材,便于体现工艺类知识的整体性和联系性,启发学生对比认识不同工艺的特点,形成合理、互通的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知识+技能”的全方位考核方式可弥补部分学生理论基础较差的现状,增加其学习的信心和动力。

校内外实践基地的建设,将理论教学、仿真训练、现场参观、实际操作融为一体,实现了“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有机结合,增强了学生对生产工艺流程的感性认识,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大大提高。教师在组织和实施现场教学的过程中,有机会参与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一方面提高实践能力,重构教学能力,提高双师素质:另一方面更加了解现代企业需要怎样的技术人才,使教学更加具有目的性、实用性。

课程体系的改革,使学校与企业的联系更加紧密。企业在为学校提供实习实训基地的过程中,可与学校签订“订单式教育”协议,共同参与选拔学生、组织教学、考核上岗等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围绕企业生产实际需要进行有效的量体裁衣,满足企业发展对专门人才的需求。节约新员工人职培训的时间和成本。学校在此过程中.有利于找准自身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提高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增强职业教育的生命力。最终实现行业企业与高职院校相互促进,区域经济与高职教育和谐发展。

化工工艺类课程作为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其课程体系和内容的改革,是提高该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是实现高职教育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势在必行。

化学工程与工艺的认识篇4

服装工程专业是以培养具有服装设计、服装结构工艺及服装经营管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可以在服装生产、销售等领域从事服装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经营管理、服装理论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在该专业的理论学习中,需要学生进行基础的工程通识知识学习,引导学生对工程问题的认识,进而激发学生对从设计到样衣、从材料到成衣过程中产生的工程问题的兴趣;而在实践教学中,应培养学生从每个环节和技能学习中感悟和认识到工程概念所具备的实施能力和创新能力[1]。工程意识是从事工程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的最重要、最基本的素质之一。探讨工科专业在实训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使之适应将来的社会需要,是摆在工科院校面前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服装工程专业就是要培养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在实训环节加强对学生工程意识的培养。目前,国内开设服装工程专业的高校大大小小也有几十所。该专业教育的起源和课程的设计,大都是按照学会一件实物衣服的制作,单一学习单一缝制展开的,从而造成学生对工业化、规模化、规范化、数字化、现代化的知识缺乏整体理解和认识。其具体表现如下:一是缺乏对本专业整体工程概念的理解与掌握,比如对工程要求的图纸基础知识和规范以及工程整体内涵知识域缺乏理解与掌握,造成毕业生偏重服装的款式设计和款式制作;二是对工艺知识、标准化知识、工程技术规范、工程成衣的误差概念等工程设计原理的掌握和使用比较生疏;三是对服装加工工程中设计与工艺、设备、环境的关系,工序设计的优化和先进性与功能的合理性、可行性、可维护性等关系考虑较少;四是对服装工程思维和科学思维的差别缺乏认识,比如对流水线工程设计的时间观念、成衣中工程设计的精确与“模糊度”的概念、产品开发的市场占有率等缺乏认识。[2]

2在实训过程中培养工程意识

服装工程专业的实训过程是培养学生工程意识的重要环节。学生通过对服装制作过程的观察、了解,经过人脑的分析加工,能够产生优化工艺过程的意向及思考。同时,通过对不同的面料、不同的装饰、不同的款式、不同的工艺等细节的实际操作,能引起学生想改变的冲动,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新冲动。因此,在专业教学中高校教师需要把专业培养目标与岗位需求互相对接,把课程体系建设与岗位能力互相对接,把专业课程内容与行业技术互相对接,把课程标准与行业标准互相对接,从而全面了解服装工程专业的内涵和外延。此外,高校教师还需把学习服装加工整体过程作为载体,帮助学生快速建立正确的工程观念和意识思维,为以后更好地从事和开展工程实践活动奠定必要的基础。

2.1树立工程意识,积极开拓视野

实践教学和工程训练是培养学生建立、形成工程意识的重要手段和必要步骤。学生在技术工程和工艺实践教学环境中,能够接触到各种工艺过程,而且在工艺过程的各个环节中能够了解影响该环节的各种因素,从而帮助他们建立工程观念和工程意识。实践过程不仅打破了传统的“学会式”训练,锻炼了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增强了学生对工程的完整性认识,开拓了学生对行业的认识,同时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2模拟工厂环境,增强感性认识

在服装工程专业实训过程中,通过实训教师的现场讲解和演示,启发、指导学生进行各种独立操作,不仅可以迅速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还可以加深学生对工程实践的了解,增强他们的感性认识。实践与实验的设计,是服装教育工程实施培养训练的重要环节,而仅围绕缝制完成的工艺只是实训内容的一部分。在实训过程中摸拟工厂环境,从产品的设计、面料的选择到工艺的优化、质量的检测等过程可以让学生自己的团队独立完成,这会更加激发他们对工程整体的热情,为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奠定必要基础。如建立“校中厂”,引进共享企业的生产设备、技术、管理规范,将公寓化用品、学生校服的设计生产制作作为生产实习的内容并模拟企业实况进行生产实训,实现校内教学场所与生产车间的融合、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的融合、学生作业与实际产品的融合,引导学生熟悉工序环节规律、掌握制造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2.3提高实践技能,开展创新制作

创新意识是工程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训过程中,积极组织、引导学生开展创新制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体会工程的实质,只有通过动手实践才能感受工程要求,只有在工程的实质上和学生的感受中,才可能形成认识,也才可能产生创新的欲望,才会有创新的动力和源泉,这也是工程意识培养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服装工程专业实训过程中,学生以企业运作的方式参与服装产品设计、制作服装纸样、制定工艺流程,按企业标准化制作及质量检测,完成典型产品工艺设计的全流程,获得较为全面的工程训练。同时,在实训过程中,可以通过实践来激发学生的动手、动脑的工程意识,产生新的创新灵感。部分学生在这个环节上的确能表现出一些独特的见解与创新意识。

化学工程与工艺的认识篇5

关键词:刻漆;民间美术造型;民间工艺

中国民间美术课程进入高校课堂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老一辈理论家教育家钟敬文、吕胜中先生的系统整理下,中国民间美术课的理论系统及教学内容已达到相对的丰富和完善,目前,各大高校的民间美术课程的课堂教学结构多以欣赏式为主,然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资源信息如此普及全面化,教师所讲内容学生基本可以在网上搜寻到,常规的欣赏式的课堂教学结构显然不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知识需求,笔者认为虽有多媒体课件的专题性作品赏析与风格类别的评介,但不能与技能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显然并不能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民间美术课侧重理论知识的讲演势必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不利于民间美术教育的发展。因此,参照其他高校对于民间美术类课程的一些比较成功的教改案例,并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实验性的将刻漆技艺融入民间美术课程的教学内容中去,把中国民间美术课程变成以结合当地民间特色的工艺作为教学重点,采用理论与技能训练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以更适合当代中国大学教育的发展和要求。

1丰富了民间美术的教学内容,拓宽了学生的专业知识面

刻漆属于民间工艺,是民间美术中漆工艺的一种技法。体现为两种形态,一种是表现在器物上的装饰图案或纹样;另一种是刻漆画,即在黑色漆地上刻绘主题内容,以形成强烈的装饰效果的艺术表现形式。从近年来全国各高校所用的几种较权威的教科书看,民间美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平面造型类,如剪纸、皮影、年画等;二是立体造型类,如民间泥塑、石雕、木雕、砖雕等。事实上民间美术的种类远不止这几种,它的范围之广是任何一种美术形式所不可比的,如依材料所讲,除以纸、布、皮、竹、木、砖、泥、陶等为工艺原料的艺术外,还有漆工艺,明代《饰录》中,漆工艺包含有一百多种,其中刻漆工艺最为常见,主要体现在立体的各种器物上如刻漆屏风、刻漆桌椅、刻漆瓶等,也可表现为平面的装饰画。而在教学中学生既可以制作立体的刻漆器物,也可直接制作漆画,刻漆技艺的融入,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学生对民间美术就是指剪纸、年画、皮影等艺术的观念偏见,使他们真正意义上,感受到民间美术课程内容的丰富性与广泛性。

2凸显了民间美术课程的工艺性特征,有利于学生的专业技能的提高

依据教学大纲要求,民间美术课程的教学目标在于让学生了解民间美术的概念、基本特征与分类以及主要品类的历史流传与艺术特色,以便于学生学习掌握部分工艺制作方法,以期培养青年学生学习中国民间美术的兴趣和热情,进而提高他们对中国民族文化艺术的认识、修养和审美能力。民间美术课既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更要求学生能够活学活用,把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当前高校的民间美术课程的课堂教学结构基本为欣赏式,学生的技能训练相对弱化,民间美术课应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的实际技能的培养,比如一些地方高校将剪纸、木刻年画、印染等工艺融入民间美术课程中,效果很好。而笔者认为刻漆画也完全可以作为该课程的技法训练对象,现代刻漆画是脱离于漆器而独立而成的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制作工序类似版画技法,但又非常适合表现平面装饰风格,鼓励学生运用民间美术的造型方式以刻漆的独特语言表现出来,突破了传统刻漆仿工笔效果的表现局限,为刻漆画的发展带来了新的艺术活力。而大学生通过手工技能的训练,不仅更便于掌握了民间美术造型的基本特征和审美意蕴,也使他们对于民俗工艺文化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与了解,从而从心理肯定并热爱上本民族的民间工艺美术。

3加强高校学生对于民间美术的造型能力和审美素养的提升与进步

民间美术有着独特的造型与审美特点,如果单凭让学生通过图片观摩的方式去认识,那么只是蜻蜓点水,只知其表,不解其里。学生在创作中,也只会直接挪来搬用,并不利于学生艺术修养及作品艺术水平的提高。学生必须实际进行动手操作,在一步步练习制作的过程中,让他们获得具有享受这种脑力与体力相结合的学习状态,才能潜移默化的对其造型的特征、方法有着直观的认识和理解。而利用刻漆画可以很好地表现出民间美术的某些造型特征,比如主题形象展开造型法、时空综合造型法等等,完全适合于刻漆画表现,若只是黑白表现,则有一种二维和三维转换的效果,不是版画又具有版画的味道,不是剪纸但似乎又有剪纸的形式感觉。所以教师可要求学生在设计草图时可多借鉴民间美术中譬如年画、剪纸画的一些形式和构图方法,通过在漆板上的刻绘,使学生能够切身感受到刻漆画独具一格的艺术魅力,促进了大学生工艺技能及审美能力的提高。

4结语

我国高等美术院校各专业大多把民间美术课作为选修课开设,这里很容易让人产生误区,误以为民间美术课不及其他专业主修课重要,学生之所以去学习民间美术也仅仅是为了辅助其他专业的提升,即能够把民间美术的元素应用到专业的创作中去,使专业创作的形式更具民族性和多样化,当然也让一些面临失传的民间艺术能够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出来,不得不说这是一种可以保留传统艺术的较理想途径,但也间接地致使民间美术成为了止步不前、只能代表传统艺术的“资源库”,形有而质无,失去了民间美术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民间美术作为中国最具有民族特色也是存在最久远的传统艺术,最好的传承方式就是把民间美术融入日常使用的的物品中,让民间美术成为民众的工艺,高校作为艺术教育和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应注重和强调民间美术课程中的技艺训练部分,教师应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有限的课时内,缩小民间美术课的教学内容,突出一两种具有地域优势的工艺类别,高校的美术专业教育应与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紧密相连,尤其一些地处二三线城市的地方院校,应该着力发挥地方特有的文化资源优势,将美术教学与当地民间美术特色结合起来,地方高校应肩负起对当地民间文化资源的挖掘、传承和发展的重任。如忻州师范学院借助山西省悠久的漆文化历史,创造性地把刻漆工艺融入民间美术课程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民间美术课程的实训,加强课程的技艺训练使民间美术不再成为“纸上谈兵”,让学生从眼到手真正认识和了解中国传统的刻漆工艺,感受到中国民间艺术的博大与精深。

化学工程与工艺的认识篇6

关键词:认识实习化工类专业实践教学

一、认识实习的性质与目的

认识实习是高等院校工科专业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方式。通过认识实习,学生有了解社会、接触实际的机会,加深对专业背景和生产实际的了解,获得与本专业相关的实践知识技能。实习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把素质培养与人格培养纳入实习教学体系,通过探索实习有效手段与“产、学、研一体化”相结合的新模式、新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改善他们的心智模式,达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知识与能力融会贯通、素质与人格相互统一的目的。学生可以了解社会、工厂、企业,深入了解本专业,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提供感性认识。

认识实习应在学生学习完高等数学、普通物理、有机化学、无机化学、机械制图等基础课程之后进行,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过程工业生产状况,了解产品的工艺流程及主要设备、机械的结构原理;通过将学过的基础课程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形成初步的专业概念,为学习专业课奠定基础。

二、实习安排

实习指导方式:教师带队集中组织。

实习时间:第二学期期末进行,为期一周,其中实习动员、安全讲座0.5天,专业知识及化工产品生产工艺讲座0.5天,进厂实习3天,实结1天。

实习单位:认识实习选择在银川市周边具有典型生产工艺流程、机器及设备较齐全的几家大中型企业进行,如银川佳通轮胎有限公司、宁夏宝塔石化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宁夏化工厂、银川市第一污水处理厂等。

三、实习内容及方法

学生应以典型生产企业作为实习对象,了解生产的概况、产品生产工艺过程和生产原理,了解主要设备和机械的特点、构造和制造方法。以主要车间或工段为实习重点,一定程度地了解其具体的工艺流程和主要设备。

1.实习动员,讲明实习目的、任务、要求、实习安排、组织形式、实习纪律和考核方法。安全教育,以保证整个实习期间的安全。

2.邀请相关工厂技术人员讲解典型产品的生产工艺及生产流程。

3.在指导教师安排下,到工厂进行实习,具体了解产品的生产原理、工艺流程、设备结构、设备制造及工厂发展状况等。

4.学生进行实结,提出实习期间遇到的问题并提出想法和建议。

5.指导教师考查学生在实习期间的综合表现,评定实习成绩。

四、实习要求

1.了解作为工程技术人员应具备的专业技术知识和管理知识。

2.了解典型产品的化学反应、生产方法、概略的工艺流程,学会收集和记录实际生产过程中的数据。

3.了解主要生产设备在生产中的作用、加工工艺和制造过程、材料及防腐蚀措施等。

4.了解生产中的主要设备结构和用途。

5.获取生产中的检验知识,了解生产过程中的质量保证体系和全面质量管理。

6.培养运用基础课和技术基础课知识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建立初步的工程技术观点。

7.了解工厂的技术改造、革新和新工艺采用情况及现代化生产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

8.了解工厂的防火、防爆、供电、供水及三废治理情况。

实习期间,学生每天都应认真完成实习日记,包括每天的实习内容、现场数据采集、流程及设备简图、实习收获和体会等。

五、实习报告

工厂实习完毕,学生应独立完成约3000字左右的实习报告一份。实习报告的内容包括下面几个部分:

1.实习地点、时间。

2.实习工厂概况。

3.化工产品的生产原理和工艺流程方块图。

4.重点实习车间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

5.各实习车间主要设备及其技术特性。

6.主要设备的用途和结构简图。

7.工厂环境保护和三废治理情况。

8.实习体会和合理化建议等。

六、实习考核与成绩评定

学生认识实习成绩,由指导教师根据实习日记、实习报告和学生在实习期间的表现综合评定,必要时可进行笔试、口试或两者结合。实习成绩为百分制,其中实习表现占10%;实习单位评价占10%;实习日记占20%;实习报告占60%。

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实习成绩给予不及格且不及格者需在下一年继续跟队实习:

1.实习期间表现差,未达到实纲的基本要求,实习报告或总结不认真且有明显错误,考核时不能正确回答主要问题。

2.因病、因事缺席累计时间达实习规定时间三分之一及以上者。

3.旷工达到实习规定时间四分之一及以上者。

4.在实习期间不遵守纪律,违反实习单位和学校纪律,造成不良影响者。

七、认识实习的成果

1.使学生对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对专业的应用前景树立信心。

2.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学习工作人员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态度。

3.对今后的工作环境有初步的认识。

4.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尤其是银川佳通轮胎公司人力资源部工作人员,就本公司在人才招聘中发现的大学生眼高手低的就业观念对学生进行就业观念的教育,鼓励学生努力学习掌握扎实的理论功底,受到我系学生的欢迎。

5.增进企业与我系的协作关系,了解我区企业发展现状和对化工人才的需求。

八、认识实习的不足

1.应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意识教育,带队教师感到安全是实习顺利进行的保证。

2.我系在企业的选择上应尽量联系大中型企业,使认识实习有技术上的保证。但实习企业多为化工厂,所以在时间上要听从企业的安排,如遇企业生产不稳定、在检修期等不允许实习的情况,实习时间要顺延,这将严重影响认识实习教学质量,希望区内企业对我系学生认识实习予以支持。

3.学生在实习中工程实践训练不足,实习质量难以保证,实习效果不理想。

总之,认识实习是高等工科院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人才的一项重要的实践环节,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方式,教师一定要把它组织好、实施好。

参考文献:

化学工程与工艺的认识篇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7)14-0088-03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7.14.033

[本刊网址]http://hbxb.net

高等院校的青年大学生是我国未来发展的潜在中坚力量,他们具备的知识能量将促进我们人类的发展,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艺术类的大学生是青年大学生队伍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艺术类专业的特殊性,使得这些大学生相比综合类大学其他人文学科的专业的学生,显得个性更加鲜明,行为稍显敏感或者偏激。从艺术类专业大学生的特点出发,准确地把握这些学生们行为习惯以及心态等方面的规律,开展针对性较强的思想政治工作,是艺术类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急需研究的重要问题,通过何种方式优化艺术类大学生们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而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是有待于高校教育工作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方面的现状特点

据调查研究表明,艺术类专业的青年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方面普遍存在以下几个特点:自信自立,个性特点鲜明,思想较为开放,动手实践操作能力较强,自我要求较严格,相对应的也有现代化网络信息技术依赖性强,功利性较强并且心理抗击打能力较弱等。这些特点很大程度上都与学生们的专业学习经历与定位追求密切相关。

(一)缺乏坚定的理想信念,政治参与度低

对于个人而言,梳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与理想信念分不开的,由于当前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导致艺术类大学生们对政治事件的关心程度普遍不高,他们对于专业知识热情高涨,但是对于时事政治却缺乏关心。在学习的过程中,注重专业技能的训练,缺乏理论知识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容易导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偏离正确的轨道。

(二)自我意识强,能够与社会很好的融合,但缺乏社会责任意识

艺术类专业本身比较注重实践,基于此,学生们接触社会的机会较其他学科专业的学生多,但是大学生们的思想等方面尚不成熟,对社会的认知也就较为片面。另外,所有的艺术类大学生在高考时期都经历了艺术类的专业培训以及考试,很多学生从那个时期开始,离开父母家庭,和同学们一起学习和生活,参加学校专业培训,研究报名学校,参加各种考试,逐渐的步人社会。因此,经历过专业知识培训以及专业考试锻炼的艺术大学生们,自主意识较强,社会见识广泛,信息吸纳与反馈的速度较快,能够与社会较好的融合,这些对于艺术类大学生未来的学习创作而言,是很有帮助的。

然而,也正是因为艺术类大学生们很早开始接触社会,当时家长又将过多的注意力放在学生们的专业成绩上,而缺乏学生对社会认知的引导,导致艺术类学生对社会的了解较为片面,轻视对社会的继续深入认识,学生将精力主要放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以及个人专业技能的提高上,从而缺乏基础知识的学习以及对时事政治的关心,逐渐导致学生们思考问题从自我出发,缺乏社会责任意识,难以具备主人翁精神。

(三)专业能力较强,具有良好的创造性,但是文化基础相对薄弱

将艺术与技术结合起来使社会对于艺术类大学生的要求,注重多重学科的融合,但是艺术类的大学生相比其他专业的学生,文化知识掌握较为薄弱,高考入学时的文化成绩比较低,进而出现艺术类大学生的文化基础差,对文化的专业认知程度低,并且不够重视,甚至会抵触文化知识的学习,这些因素会使艺术类大学生在自身专业的发展过程中,难以挖掘潜力,发展空间受到局限。另一方面,艺术类大学生们的创造性很强,想象力丰富,热衷于专业课的学习,上课比较认真,对创作的作品赋予激情,能够积极地参加各种比赛,在专业的学习上面具有浓厚兴趣并充分发挥优势。

(四)缺乏自制力,仅仅对感兴趣的领域积极

艺术类大学生文化知识基础相对薄弱,导致他们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并且自觉性较差,加之很多艺术类大学生的家庭相对比较富裕,父母的娇惯也会导致学生们自我约束能力变差,自制力不足。学习上,艺术类专业的大学生入校的时候文化知识比较薄弱,有些学生对于学习又有些急功近利,并没有认识到文化知识在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性,学习起来比较吃力,另外缺乏自我约束能力以及自制力,最终会导致这些学生们在文化课的课堂上纪律较差。然而,在专业课的学习上,因为专业技能基础比较扎实,学习兴趣浓厚,学生们能够很快地进入学习状态,对专业课的重视程度,使专业课的课堂纪律较好,对老师的尊重程度更高,也能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自主性。对于艺术类大学生们感兴趣的校园文化艺术类比赛,学生们会积极主动的去报名参与,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以及优势。

二、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方面面临的难题

(一)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现代的艺术类大学生所处的社会时代特殊,为中国社会转型期,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众多方面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比如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市场的逐渐开放,以及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与渗透,艺术类的大学生无论从思想认识、行为习惯以及道德品质等方面都会受到影响,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些急功近利、功利心强、虚荣享乐、个人本位主义、投机取巧等扭曲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二)教育模式发展的影响

我??的教育领域逐渐完成了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实现了教育自身的改革与发展,从调查中可见,现代的艺术类大学生大多数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性是认可的,但是由于如今的大学生收到的新鲜事物影响较多,处于多元化的文化发展背景下,崇尚自由的发展,对高校传统、古板、僵化、形式单调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有些排斥的,导致教育的内容已经难以正确的引导学生们养成良好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另外,由于所学专业类别的特殊性,艺术类事物与元素是新鲜的,日新月异的,学生们的思想较为活跃,个性张扬,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教育方式与方法是需要与更新发展,与时俱进的。

(三)家庭环境的影响

艺术类大学生从小接触艺术类相关培训,家庭环境较为优越,从小学习艺术,比较自信,视野开阔,见识广泛,他们内心上渴望能够实现独立,但是从经济上又不得不依靠父母的支持,从小受到的家庭教育以及家庭所创造的顺利的环境,容易使学生们形成享乐主义,面对困难挫折的时候抵抗能力较弱,这给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带来一定的难度。

三、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

(一)创新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理想信念教育方式及内容

在艺术类专业这样特殊专业的学生教育中,注重理想信念的培养,首先,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引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系,培养有理想、有道德的社会青年力量。其次,可以尝试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思想与现代“两课”结合起来,使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所创新。众所周知,我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包括“仁义礼智信”这些基本信条,里面蕴含了许多经典的故事情节,是我们传统文化的精髓之所在,在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通过这些人物、故事等的讲解,丰富“两课”的教学内容,活跃教学形式,用新型方法培养学生们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二)提高对艺术类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相关教育的正对性

正确的认识艺术类大学生的特点,根据他们成长学习的经历以及社会经历,有针对性的开设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从内容和步骤上科学规划,帮助学生们克服自我意识发生膨胀这种现象,指导完成适合大学生不同个体的职业生涯规划。其次,由于艺术类专业的特殊性,社会岗位的需求有限,而且社会对于艺术毕业生的要求比较高,所以创业会成为艺术类大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途径,所以在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中,可以注意加强学生们创业知识与创业平台构建等方面知识的传授,创建校企合作模式。最后,探索创建艺术类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信息实时更新,促进职业生涯规划内容的可持续发展。

(三)将艺术形式与校园文化相结合,促进实践,引导学生们自我教育

首先,可以将校园文化活动与艺术形式紧密地结合起来,从内容上和形式上有所创新,激发艺术类大学生们参与校园活动的热情,积极主动的参与进来,增加校园文化活动的受众群体。其次,将社会实践活动与艺术形式紧密结合,让学生们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正确的认识自我,锻炼自我约束能力,提高个人能力,锻炼宽广的胸怀以及回报社会的主观意识。最后,将校园团体活动实践与艺术形式相结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加强团队合作精神,培养艺术类大学生们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增强他们的心理素质,这些对艺术类大学生们的发展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四)提高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工作能力

曾经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面提出:艺术的创作及其推进离不开德艺双馨的艺术工作者的努力,这更加明确了艺术类院校中辅导员的工作重心与工作重点。在艺术类高等院校里面,正是由于学生们个性上的特点,给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高校辅导员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有着重要意义,在传统的管理方式方法上勇于创新,要使思想政治管理工作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需要了解艺术类院校大学生的独特之处,能够有效地帮助辅导员进行及时引导,从而有的放矢,制定工作方法与策略。在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方式方法,平等公平的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尊重学生,重视他们的心理变化,提高学生们的心理素质,最终实现艺术类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整体提高。

化学工程与工艺的认识篇8

一、加强学生陶艺课程中市场意识的培养

教学与市场脱节是目前陶艺课程教育面临的最关键的问题。在课堂上,我们的专业教师传授给学生更多的是技巧与工艺,以为学生掌握了技巧与工艺便掌握了现代陶艺的一切,从而忽略了市场等其他意识的培养。然而学生缺乏市场概念,在课堂中学习就显得比较盲目,所以,我院开设了现代陶艺市场调研课程,安排学生到市场中去考察,了解现代都市的陶艺市场,了解现代室内设计的现状及动态,了解现代人们生活的审美动向,并使学生产生可浓厚的创作欲与求知欲。只有从市场调查的实际情况出发,做到产、学、研的有效结合,我们才能够从市场实践中得到陶艺课程的社会大检验。才能够把握陶艺课程与市场科学结合的命题。当然,很多人肯定会这么认为:学校是以教学为主体的机构,在传统思想中,学校是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地方,介入市场往往被认为是不务正业。学校因此与市场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以为这样可以保持学术的纯粹性,保持专业的纯粹性。然而,现代陶艺品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它已经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陶艺不仅是有实用价值,更重要的是它能美化生活,提高生活的品质。可以说,陶艺教育是社会化、市场化程度很高的一门学科,它的健康发展必须来源于社会与市场的支持,社会认知程度越高,它的生命力就越强。

我们认为,院校应该为学生陶艺课程与市场之间搭起沟通的桥梁,把市场上的各种信息反馈到课堂中,让学生了解市场的动态。学生根据市场的需求选择自己学习的方向,这样效果才可能好,才能做到教学课程的优化。学生的作品在市场中得到了认可,最大程度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与自信心。学校甚至还可以设立艺术展览机构,将学生的作品推向社会,使教学与市场产生互动效益,为教学带来新的活力。

二、注重现代陶艺课程中学生审美观念的培养

现代陶艺创作要反映当代文化背景和现代生活的本质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在现代生活中,陶艺的审美价值主要体现在独特的个性、自然性、亲和性等几个方面。在学生陶艺课中应该把培养学生独特的个性与认知陶艺的自然属性作为重要方向。

在社会个性化日益增强的趋势下,人们越来越喜欢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在如此的艺术大环境中,培养学生的个性创造便是陶艺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围绕着日常生活中实用美观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学生的艺术创造力,使陶艺呈现出艺术风格多样化以满足现代人们不同的审美需求。现代陶艺中个性化的创作不仅丰富了现代陶艺的风格,同时它引领了现代都市生活的时尚,提高了观赏者的审美认识。

陶艺自然属性中亲和性的审美特点表现在材料与人有着天然的亲和力上;同时也是人类情感语言与自然性的亲近融合,体现了人性与物性的统一。由于现代工业化生产模式席卷了手工业生产社会,造成人们生活在一个机械美、技术美的设计世界以及丧失人性的高度理性化的环境当中,导致人类审美的标准化、机械化、单一化,从而逐渐产生冷漠感和厌倦感。这时人们对自然越来越有家园般的珍惜和依赖,生活陶艺以其自身的陶瓷材质,给人以自然、质朴、亲切之感,适合了现代人类的审美心理,注入了生命的活力,释放了情感与心灵。同时,在现代陶艺教学中,我们着重强调保留陶的自然属性作为教学特色,提倡创作设计人性化的观念,让学生用心去关注自然、关注生活,关注陶艺本身的自然属性,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创作优秀而精美的作品去打动自己与别人,使陶艺在艺术生活及艺术市场中拥有更多的观众。

三、提高学生课程学习的工艺制作水平

化学工程与工艺的认识篇9

中国的工艺美术发展分为宫廷工艺美术和民间工艺美术两个方向。宫廷工艺美术讲究以贵为美,追求奢侈华丽,其价值在于以收藏为主;民间工艺美术则建立在实用主体的基础上,追求天然之美。中国正处于文化大发展时期,人们的审美层次逐渐提高,对民间工艺美术不仅提出了质量上的要求,审美情趣也不断地提升。中国民间工艺美术源自于劳动人民的生活创造,是以工艺美术艺人对生活的观察,总结出艺术经验,结合生活实际而创造出来的。民间工艺美术是建立在生活艺术的视角上所发展起来的审美层次。因此,其所创作的工艺美术作品更具有生活气息,给人以亲近感。但是,由于民间工艺美术多为家族集藏,其传播局限在小范围内,一些民间美术工艺作品虽被保留至今,但工艺技术已失传了。鉴于民间工艺美术所存在的与众不同的艺术价值,对民间工艺美术实施必要的保护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二民间工艺美术的课程内容

在中职教育中,民间工艺美术课程主要包括剪纸、漆画、蜡染、陶艺等。对课程内容的安排,要从美学的角度将材料和技术融入其中,同时还要考虑到环境的特点。按照中职教育的特点,以技术应用型为主,因此采用直观的教学方式使教学更具有感性色彩,可以有效地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从传统文化教育的角度出发,以视频的方式将这些民间工艺美术展示出来,使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充分地认识和理解,有助于学生从感性的角度认识民间工艺美术,理解民间工艺美术的内涵、价值和社会意义。以陶艺为例,其作为民间工艺美术专业课程之一,要开展现代教学,就要在多媒体辅助教学下,合理安排课程。基于陶艺中渗透出的浓厚文化韵味,在教学中要将传统内容与现代工艺美术材料和表现形式相结合。运用多媒体播放多样的陶艺工艺美术作品,将陶艺的传统制作过程以视频的方式播放出来。对学生开展教学,从现代美术工艺的角度出发,做到真实陶艺技术与模仿相结合,并做出明确的界定和评判。经过陶艺的比较式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对陶艺价值进行审美判断,并根据陶艺工艺美术的不断演进,对其价值变化加以认识。

三中职教学中民间工艺美术教学的意义

1.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关于民间工艺美术,张道一先生认为,与宫廷工艺美术相比,民间工艺美术从表象上来看是粗俗的,但粗俗并非拙劣,更不是平庸,而是散发着土性,但是不孤陋,散发着野性,但并非不驯,也许正是由于这些特性源自于民间的生产生活,因而充满了生命力。民间工艺美术所散发的这种生命活力,正是民间工艺美术的价值所在。中职学校作为实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基地,在工艺美术人才的培养上,更注重审美定位及工艺技法的培养,而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所忽视,导致民间工艺美术课程虽然课时较多,教学内容也丰富,但却没有激发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学生疏于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必然难以激发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在工艺美术创作上难以达到教育目的。在中职美术工艺教学中,其特殊性决定了教学模式的综合实践性。在开展民间工艺美术教学中,注重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有利于促进民间工艺美术的传承和发展。

2.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工艺美术保护意识

受经济因素的影响,人们对文化的价值也习惯于从经济角度进行评价。观念的变化,必然使具有文化价值的民间工艺美术被现代化科技产品所取代。中国幅员辽阔,且为多民族国家,民间工艺美术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但民间工艺美术主要为家族式传承,致使多种工艺美术技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处于现代的社会,为了保护这些传统文化,就要注重教育这一有效途径,使一些极具传统文化色彩的民间工艺美术保留下来。以“五毒”图案为例,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一些地区流传着儿童肚兜上要绣上“五毒”图案,可以对儿童起到预防疾病、防御灾难的作用。这种工艺美术中,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如果失传,就难以对“五毒”图案真实地理解。通过民间美术教学,不仅使中国的民间工艺美术文化继续传承下去,而且还提高了学生的文化保护意识,从而提升其民间工艺保护的责任感。

四结束语

化学工程与工艺的认识篇10

关键词:磁性材料;专业研究素养;专业教学;实践教学

材料工程技术专业(磁性材料方向)主要从事磁性材料及器件制造、工艺技术管理、新产品开发、工艺研究、品质控制、生产管理、营销技术服务、对内及对外产品贸易、设备管理和维护等。由于该专业本科毕业生较少,磁性材料制造企业需要大量工艺技术人员,因此,工艺技术管理成为专业学生主要的就业岗位。该岗位的主要职责是从事现场生产工艺技术管理、生产工艺研究和改进、新材料及新产品的开发等。毕业生在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较好的专业技能基础上,还要具备一定的研究素养和较好的学习能力。

一、专业研究素养

研究是有目的的观察、分析和思考,并取得一定的成果。素养是素质和修养。专业素养是指从事专业工作的素质和修养,专业研究素养从属于专业素养,是一种专门的观察、分析和思考的活动和习惯。

经过多次与行业专家和企业负责人的沟通和讨论,结合职业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对材料专业学生专业研究素养界定如下:(1)具有一定的磁学专业知识。(2)掌握磁性材料生产工艺和操作技能。(3)具有一定的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和习惯。(4)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和思考的能力和习惯。(5)具有一定的独立能力、较强的责任心、团队精神和执着的品德。

二、专业研究素养培养途径

1.专业教学计划的改进

根据职业教育的目的和任务,结合行业需求,明确学生专业研究素养培养目标。改进课程设置,在基础课程《磁性材料基础》上增加《材料化学》和《磁性物理学》,结合学生从事工艺研究和新材料开发工作需要,适量加入自发磁化、磁畴结构和技术磁化等理论分析,增强学生磁学理论基础;将实训课程《永磁铁氧体材料生产工艺》调整为《永磁铁氧体材料生产与开发训练》,《软磁铁氧体材料生产工艺》调整为《软磁铁氧体材料生产与开发训练》,增加材料开发能力训练;开展工学结合,建立实习基地,将《磁性材料工艺控制技术》课程由实验室转移到企业生产现场,进行实地教学,强化学生工艺研究和工艺改进能力训练;开设《磁性材料研发技能训练》等选修课程,加强研究和开发能力训练。

2.实训基地建设

为增强学生感性认识,现场体验和认识产品生产过程,在学院领导和实训中心的支持下,专业教师多方努力,与五粮液集团鹏程电子器材有限公司达成协议,并于2009年10月20日举行了“实践教学基地”授牌仪式,由学院罗院长亲自授牌。

3.研究性学习习惯的培养

研究性学习就是以出研究成果为主要目的的学习。它是为了研究而进行的学习,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开展研究。教学中,引导学生培养研究性学习方法,并督促学生将这种学习方法转化为一种习惯。(1)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积极思考。(2)围绕研究目的阅读相关的资料。(3)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对资料进行分类组合,归纳总结,并形成自己的新认识、新见解。(4)学习过程中注重边学习边思考边做卡片。

研究性学习习惯,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可以及时了解行业发展动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

4.专业教学方法的探讨和改进

(1)行动导向教学法。学习和借鉴职业教学先进模式,充分认识专业工作特点,利用《铁氧体生产工艺技术》部级精品课程建设成果,在《永磁铁氧体生产工艺技术》、《软磁铁氧体生产工艺技术》、《金属磁生产工艺技术》和《磁路设计与磁性器件》课程教学中,充分采用行动导向法教学。根据教学项目,模拟生产现场环境,明确扮演角色引导学生表演,并结合案例研究,以追求学生个人和团队的行为表现为教学目标,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

(2)树枝图教学法。为增强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在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中,探讨和采用树枝图教学法。在充分认识树的形状和结构的基础上,将散乱的知识有机地形成一个整体。例如,将永磁铁氧体的生产工艺看成树干,备料、成型、烧结、磨加工、分类和包装工序则可以看作树枝,工序下的具体操作过程则可以看作树枝丫和树叶,而工序工艺参数则可以看作树的花朵,工序质量参数则看作树的果实。

(3)多途径提升能力。在专业教学过程中,专业教师在引导学生充分认识事物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事物进行解释和界定;并在充分认识事物特征的基础上,选择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描述。这样,一方面完成了对事物现象和本质的认识,另一方面,完成了对学生概念形成能力和分类描述能力的强化训练。为提升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在理论课程教学中,专业教师在进行归纳总结方法讲解和演示的基础上,尝试和坚持在每次课程前后、课程单元前后、课程结束前后,请学生进行课程内容总结,并引导进行完整性、准确性和重点性检查。为增强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在专业教学过程中,专业教师结合具体事例讲解制造质量、成本和效率的关系,引导学生建立和强化质量、成本和效率意识,并进行提高质量和效率、降低成本的方法训练。

5.聘请行业专家讲学

为拓展学生视野,了解行业发展动态,专业聘请浙江凯文磁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赵国法、广东惠州科力磁元公司高级工程师王守良、中国磁学研究院绵阳赛茂磁材公司高级工程师肖综等,举行定期和不定期讲学,认识行业现状、了解行业现存问题、探讨行业发展方向。专业教师引导学生对行业现存问题和发展方向进行思考,并组织学生讨论,形成方案和观点,提交老师评阅。

6.开展暑期实践活动

为加强学生专业认识,提升学生专业技能,专业教师充分利用磁性材料与器件行业协会平台,积极为学生联系暑期实践活动单位,并与单位沟通,共同确定传帮带师傅,跟踪学生学习成长情况。有条件时,给予学生能力范围内的项目和课题,指导和督促学生完成。

7.加强专业协会建设

在实训中心的大力支持下,加强专业实验室建设,鼓励学生加入材料专业协会。专业教师全力支持协会活动,指导学生阅读《磁性材料及器件》、《中国陶瓷工艺》等专业杂志,从事行业调查,了解行业动态,结合行业需求和个人兴趣,开展新材料开发和工艺改进试验活动。

8.加强毕业论文选题和撰写指导

进入专业学习的第二学年,鼓励学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行业动态和发展需求,结合个人的兴趣和特长,进行毕业论文题目选择,三个月后,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进行毕业论文选题讨论,并确定选题;在深入调查和广泛查阅资料的基础上,完成毕业论文写作;再根据论文类型,将学生分组,由专业教师组织进行小组讨论和质疑;学生修改后交老师评阅和组织答辩。

三、总结

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和努力,材料专业学生已获得磁性材料及器件行业协会和成员单位的认同,并受到用人单位的肯定和较高评价:“贵院材料专业学生,品德优良,行为规范,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较好的实践操作技能,具有较好的思考研究意识和素养,并具有较强的分析研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