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的内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18:48

媒体融合的内涵篇1

关键词:茶艺文化;新媒体时代;视觉设计;美学形态研究

引言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应用不断成熟,如今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理念已经实现了实质性改变。视觉设计对人们的吸引力也进一步增强,而传统的视觉设计方式不仅无法满足人们的兴趣,同时也不能满足信息传达的具体需求和内涵。在技术创新发展日益成熟的今天,多媒体技术已经对媒体传播形式和内涵实现了重要突破。正是传统媒介逐渐被新媒体所取代,需要我们在进行视觉设计时,要注重形式到内涵的创新和发展。新媒体时代,视觉设计艺术日益朝着综合化、多样化、内涵化方向发展。

1茶艺文化的内涵和形成过程分析

我国是传统茶文化国家,随着饮茶习惯与传统文化融合性不断加强,逐渐形成了内涵独立、体系全面的茶文化。通过对茶艺文化进行体系化认知,可以看到茶艺实际上是在人们饮茶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现象。茶艺作为当前一种文化体系,其形成基础是汉族文化,同时在形成过程中,也充分有效融入和借鉴了其他文化体系的内容,尤其是对其他文化艺术形式进行了有效融合吸收。茶艺文化中包含了茶叶品尝以及用艺术手段操作泡茶过程,同时也有对品茶环境的有效品味等。而选择不同的背景,其都有风格完全不同的茶艺形式予以展现,想要领略到茶艺文化的内涵,必须选择合适的环境,因此茶艺文化实际上是精神内涵与文化表现形式的全面统一。茶艺文化中融入了人们的精神寄托和美学理念,在茶艺文化形成过程中,其全面完善的融入了人们的审美价值观和精神寄托。因此,如果想要全面了解茶艺文化,就需要在了解其表现形式的基础上,了解其中所包含的价值理念。实际上,总体来说,茶艺文化主要包含以下内容:首先,茶艺文化是将茶与艺术的体系化融合。茶艺文化的基础就是人们通过使用茶道规范,结合艺术加工,从而将普通的饮茶习惯展现为一种技巧,从而将普通的饮茶习惯发展成为一种艺术,从而有效丰富了饮茶的内涵,同时也让人们感受到整个饮茶过程中所具备的美感。其次,茶艺也是一种生活艺术,整个茶艺文化体系内容多样,充满各种情感,其不仅向我们展现了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客观上提升了我们生活的艺术化品质。此外,茶艺文化,还是一种具有独立魅力的表现艺术,想要给予品茶人具体的艺术情感,就需要借助一定表演,通过视觉上的吸引力,增加人们的具体了解。当然,我们必须认识到茶艺文化中更重要的在于其中融入了丰富的情感理念,可以说茶艺文化就是人生品味的过程。对人们来说,想要感受到茶艺的内涵,那就必须细细品味感受其中所具备的价值理念,通过品味茶艺,从而实现自身心灵的有效升华。最后,我们必须认识到茶艺文化是一种独立的文化体系,其在形成过程中,通过充分有效融入传统民族文化内涵,同时也对其他文化艺术体系进行了有效借鉴,并且随着发展应用不断完善,茶艺文化体系逐渐成熟,其也对文学创作和艺术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2当前新媒体时代对视觉设计的全新要求

不可否认的是,新媒体时代正在到来。实际上,新媒体只是一个相对于传统媒体的统称,其内涵是不断变化的。当然与无线、移动技术和计算机、互联网媒介相关联的技术都可以成为新媒体。可以说在新媒体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成为新媒体。新媒体时代具有以下四个特征:其承载容纳的信息极其丰富、信息传播过程倾向碎片化、整个信息传播是在虚拟化环境下实施,以及其信息传播过程极其迅速及时。而在新媒体影响下,无论是消费者的视觉需求,还是其视觉影响都有着重要创新。在新媒体时代,其对视觉设计有着重要突破,可以说新媒体时代的视觉设计已经成为新一种极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新媒体视觉设计过程中,其主要通过的是数字技术和电子媒介,因此要想赋予整个设计应有的生命力和内涵,就必须结合时代特点,赋予其应有的价值。因此,需要我们先弄清设计美的具体内涵,从而有效指导新媒体时代的视觉设计工作。事实上,我们通常认为设计是一个创造性活动,通过围绕某一目的,从而制定相应设计理念和方案思路,进而实现具体设计。根据设计的具体内涵,可以认为设计实际上就是一种思想情感的有效表达。而整个设计活动,不仅要满足应用目的,也有融入人们的情感内涵,同时随着人们对设计的期待值不断提升,赋予设计活动的艺术价值和美的内涵也极为必要。在设计活动日益细致成熟的今天,人们关于设计美学内涵的认知也更加完善。关于设计美的认知,事实上是在设计理念不断成熟、持续发展的表现。所谓美感,实际上是人们对美好事物的主观认知。设计美不能割裂来看待,其美感是在设计活动不断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在设计活动开展的初期,其更在意的是实际应用,一直到当前注重设计形式美与内涵实际应用之间的有效融合,可以说人们对设计美的认知也进一步成熟,设计美的细节也进一步成熟。随着新媒体时展不断成熟,加上设计活动日益完善,人们对设计美的期待从简单的形式美感发展为整个设计功能属性应用过程中所带来的具体美感。同时,人们也在尝试去挖掘和探究这一设计美感背后所具备的价值和情感,探究设计美的本质和内涵。设计活动不仅是一种创造,更是一种将实用性需求与艺术性特点相结合的艺术形式。设计活动作为艺术形式的展现方式,其有着自身独立的境界内涵。总体来讲,设计境界中包含了满足应用需要,具有形式之美和情感内涵等。而这一内涵与茶艺文化的美学内涵实际上是一致的,无论茶艺文化如何展现,其基础是品茶,这一根源不能背离。而整个茶艺文化中也具有相应的观赏形式,同样,在茶艺文化形成过程中,也融入了丰富而成熟的价值理念。随着新媒体时代进一步发展,人们对是整个视觉设计美学形态的期待进一步加强。因此,将茶艺文化融入其中,不仅符合时展特点,同时也满足了人们对视觉设计美学内涵的期待。

3新媒体时代茶艺文化视觉设计美学形态的具体内涵

我国有着丰富而完善的茶艺文化,尤其是在人们对茶文化认识进一步成熟的今天,应用茶文化,融入茶文化,极为必要。而在新媒体时代,随着各种技术发展应用不断成熟,如今人们对视觉设计美学有着更高期待。茶艺文化与视觉设计有着融合上的可行性,其不仅符合新媒体时代对视觉设计美学形态的要求,同时也将有效提升视觉设计的整体水平。当前整个社会在科技迅猛发展推动下,其整体正在发生变化。技术创新发展直接催生的是新事物,直接影响的是设计理念的丰富和完善。可以说现阶段新媒体艺术设计形式不仅出现,而且逐渐发展成为社会主流。整个新媒体时代视觉设计中,不仅要注重的是现实与虚拟之间的结合,同时也需要将新技术与整个设计活动相结合。而且,还要让人们通过观赏设计内容,产生实质性感受。因此,在新媒体时代,其视觉设计美学内涵的感知更多是设计者与观赏者之间的互动,因此设计不仅要有视觉美,还要有真实感受。在新媒体时展日益成熟的今天,整个社会的物质元素也实现了极大发展,而茶艺文化的展现形式也可以更为直接。相对于以往的文字记载或者图片阐述来说,在新媒体发展应用日益成熟的今天,可以通过更为全面和体系化的方式来引导人们感受整个茶艺文化中所包含的美学内涵。而对于视觉设计美学形态来说,茶艺文化其不仅要展现出茶艺技术的美,还要融入必要的观赏美和艺术内涵的美。而每一个环节中都有其独立的价值内涵。也就是茶艺文化可以展现三种美学内涵的层次性融合,从而在展现其观赏效果的同时,整体提升其设计境界内涵。当然,通过新媒体途径所展现的茶艺文化,还需要展现出茶艺文化体系中所包含的情感内涵,这是其美学内涵最深层次的表现。基于新媒体时代特点,评判茶艺文化的视觉设计美学形态的标准有很多。尽管新媒体时代正在迅猛发展,但是在认知其美学形态时,仍然会使用一些传统的观念,而在新技术、新工艺发展的今天,人们的审美理念也会出现全新变化。其中不仅会融入新的价值理念,同时也会对历史、文化内涵以及自然环境等等一系列因素进行有效考虑。在新媒体时代,整个社会赋予视觉设计全新价值内涵和美学理念,尤其是整个视觉设计认知更注重人性化。通过对茶艺文化进行认知和理解,可以有效融入观赏者的情感,从而形成美的共鸣。因此,可以说,在新媒体时代,通过茶艺文化展现形式更加注重体验,其表现途径更加丰富,其美的情感内涵更容易被人们认知。

4结语

随着当前新媒体逐渐替代传统媒体,整个社会媒介环境发生重大变化,而在这一过程中,其整体视觉设计和人们的美学期待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对于人们来说,不仅对色彩搭配应用有了更期待,同时也希望整个设计过程中,具备相应文化内涵。因此,结合新媒体时展趋势,探究视觉设计美学形态研究极为必要。实际上,在新媒体时展过程中,人们对美学内涵的认知和理解从以往的实用性发展成为实用与艺术相结合的体系化内涵。但是当前多数视觉设计并没有适应这一需求。因此,将茶艺文化融入到新媒体时代,整个视觉设计将更具有内涵,同时也会吸引消费者感受到相应价值情感。

参考文献

[1]杨东娜.新媒体时代下视觉传达设计发展趋势研究[J].包装工程.2012(12):176-182.

[2]谭旭红.新媒体时代的视觉传达艺术设计———论新媒体艺术对视觉传达设计艺术的影响[J].东南学术,2013(4):229-235.

[3]程笑君.论视觉传达设计的创新[J].电化教育研究.2013(15):76-81.

[4]陈振平.视觉传达设计的现代化与国际化趋向[J].艺术教育,2014(21):222-226.

媒体融合的内涵篇2

影视作为一种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艺术形式存在,它的发展离不开对先进科技技术成果的吸收,而体现科学技术的发展也离不开影视艺术。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影视艺术实践中都纳入了全新数字媒体。无论是在影视艺术理论方面的转变,还是在审美接受范围方面的转变,全新数字媒体都有着重大影响力。尽管传统影视艺术与全新数字媒体具有紧密的关系,但本质上还是有很大的区别。传统影视艺术是根据物质作为基础,建立真实的世界。它的影视创造理念是将物质与现实在创作中予以还原。全新数字媒体则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将相关的数字内容进行组合,以此出现虚拟的视觉效果,从而使人感受虚拟的同时又觉得真实。传统影视艺术正是因为这一技术的应用,从而步入到崭新的时代。

二、传统影视艺术与数字媒体的冲突分析

随着科技不断的进步,虽然数字媒体被广泛应用到影视艺术中,但也出现了运用过度的现象,导致传统影视作品中对叙事特性的忽视,人们在享受数字媒体带来虚拟效果的特技时,也间接性扭曲了传统影视艺术中人文的内涵,从而使得传统影视作品缺乏内涵以及审美意义。

(一)过度运用全新数字媒体导致传统影视艺术面临失落的险境。在影视艺术创作出现局限于表面、不够深刻、相对肤浅的迹象,则是因为对全新数字媒体的过度应用。同时影视作品出现通俗、快速化、以大众消费为前提、以尽可能满足大部分消费者的需要为目的的现象,使其内涵不够深刻,过于肤浅,而人们对影视艺术也表现出表面化审美。导致了影视艺术面临着失落的险境。

(二)过分依赖全新数字媒体,忽视传统影视艺术作品中人文的内涵。随着科技不断的进步,数字媒体被广泛应用到影视艺术中,利用虚拟的特技以及人物来代替真人演员,影视艺术如果只重视虚拟的特技效果,而不考虑影视作品中的人文内涵,则会导致影视艺术太过肤浅、空洞,仅限于视觉游戏,同时也会导致影视艺术中的另一功能被弱化,即带给人们的感动以及人生的思考。

(三)过分应用全新数字媒体弱化了传统影视艺术中的道德功能。道德和价值观的导向是传统影视艺术中的功能,它的作用可视为具有社会性的教育与劝解,对于正处在迷茫与困惑阶段中的人给予正确的引导与帮助。而影视艺术对全新数字媒体的应用中,大多倾向的艺术作品是暴力、犯罪以及色情等,以此满足人们的欲望。而这种作品极大的影响着人类的道德与文明。

三、传统影视艺术与全新数字媒体的交融

(一)全新数字媒体与传统影视艺术人文内涵的交融。深厚的人文内涵是传统影视艺术的魅力之处,也是核心所在,如要在影视艺术上进一步表现人文内涵,则必须以更完善的技术作为支撑,因而可将全新数字媒体技术与传统影视艺术进行交融,通过先进的技术对影视艺术的人文内涵进一步表达。

(二)全新数字媒体与传统影视艺术本质以及审美意义的交融。由于传统影视艺术中对非现实内容的表现相对缺乏,如要拍摄科幻类的作品时传统影视艺术就比较困难,而解决这一问题最好的方式就是将全新数字媒体与传统影视艺术进行融合。全新数字媒体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将相关的数字内容进行组合,以此出现虚拟的视觉效果,使人感受虚拟的同时又觉得真实。因此全新数字媒体与传统影视艺术的融合能够将更好的影视作品展现出来。

四、结束语

媒体融合的内涵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内涵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ki.kjdkz.2016.10.037

abstractthe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inhighervocationalcollegesisthetrendofthetraditional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inhighervocationalcolleges.Buttheunderstandingofthecurrentisnotenough,anditsconnotationandunderstandingistobefurtherenhanced.thispaperarguesthattotrulyunderstandhighervocationalcollegemediaof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connotation,firsttogetridofthe"Fourmisunderstandings",basedontoestablish"threeconceptsoriented",toclearthe“fourinnerdimensions".

Keywordsvocationalcollege;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ofthemedia;connotation

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引发了社会生活各个层面的革命性变革,昭示了一个以信息传播为核心的传媒时代的到来。现代传媒在渗透到社会各个角落的同时,也在从各个层面改变和重塑社会生活。在这种新的时代条件下,传统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无可避免地遭遇了巨大挑战,面临着诸多新的问题和困难。适应新的形势发展,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内容、方法、途径,促进人才培养目标实现,践行立德树人的育人使命成为亟须研究的重大课题。而高职院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正是适应传媒时代的要求,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而来,但当前对其的认识还不够充分,对其内涵和理解更是有待增进。因此,在展开各种具体性研究前,对高职院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涵进行深入解读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

1解读之基:破除“四大观念误区”

在传媒时代背景下,着眼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关于传媒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还有待提升,关于传媒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更有待深化。基于此,高职院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内涵要得到广泛的了解和认同,首先要破除“四大观念误区”。

(1)狭隘论误区。这种观念误区主要基于高职学生的特点,从维护秩序保持稳定的角度,认为所谓高职院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对舆情强化监管,以期营造和谐氛围,突出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社会认识,认为高职院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只是为了加强监测和督管的新形式;二是教育认识,认为高职院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是排斥多元思潮共存,强化主流核心价值观一元控制,简单粗暴而有失灵活变通,关键是在不能充分了解洞悉高职学院心理的情况下开展教育。

(2)片面论误区。这种观念误区认为高职院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借助传播平台开展的思想教育活动。这种观念对传媒时代缺乏深刻的理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之所以被称之是革命性的,就在于它深刻地改变了社会生产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模式。现代传媒与社会生活并不是彼此独立的,而是彼此影响,相互融合的。片面论观念误区正是割裂了现代传媒与社会生活的统一性。

(3)机械论误区。这种观念误区认为高职院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将教育内容直接从通过现代传媒进行传播。在传媒时代条件下,高职院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当然不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复制”和“粘贴”,而应紧紧围绕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根据高职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基础和心理习惯进行重新“加工”和“包装”,从而既让学生喜闻乐见,又富教育实效。

(4)形式论误区。缺乏独立性是这种观念误区的核心认知,它认为高职院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只不过是传统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利用现代传媒的先进技术和传播方式而开展的教育活动,本身缺乏独立性,只是一种思想政治教育形式。这种观念只是单纯凸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对现代传媒的充分运用,而忽视了这种运用本身是带有生成性和发展性的,高职院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从初始就具有相融相生的延续性和独立性。

2解读之要:确立“三个理念导向”

媒体融合的内涵篇4

【关键词】影视艺术;数字媒体;冲突;融合

中图分类号:tn941.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2-0091-01

一、传统影视艺术与数字媒体的冲突

(一)二者的本质区别。数字媒体的出现,使得影视艺术在审美和技术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重大的变革。传统影视艺术与全新数字媒体虽然都是影视艺术的表现形式,但是二者之间存在本质上的区别。传统影视艺术是以真实的物质世界为基础的,通过对物质世界的还原与复制,并通过摄影机与演员的表演将故事再次展现出来,即“物质与现实的复原”,其重点在于叙事。然而全新数字媒体是通过计算机技术对数字进行组合从而营造出一种视觉虚拟场景效果,把观众带入虚拟世界。这种新奇的影视技术将人们带入了另一个全新的世界,在思维上、视觉画面上为观众带来了不同于传统影视艺术的享受,模糊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界限。然而,数字媒体的广泛应用给传统影视艺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画面、布景设计、角色以及其他元素因为全新数字媒体的出现需要重新找寻自己的位置,怎样将传统影视艺术与全新数字媒体进行互补,达到有机融合,需要影视媒体人不断地探索。

(二)过分利用全新数字技术,忽视影视艺术作品内涵。全新数字媒体的应用为影视作品带来了新的活力,但众多影视作品过分依赖于数字媒体,甚至对数字媒体技术盲目推崇。真人演员被虚拟数字人物所代替,虚拟数字人物虽然在演员造型、自然景观、演绎高难度动作上都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是虚拟数字人物毕竟是通过数字技术设计出来的,在表情动作上总是给人们一种规范化的感觉,因而不能充分展现原著中人物的个性。虽然数字媒体展现出的恢宏、奇特景观会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享受,但是影视作品最本质的人文精神内涵没有被充分展现出来。

(三)传统影视艺术面临失落的危险。在如今的影视制作行业内,人们纷纷以能够使用全新数字媒体技术为荣,大多数影视制作人都认为只要在影视作品中使用数字技术,作品的档次就会被提高,就能够获得更高的报酬,因此,影视行业中出现了滥用数字技术的现象。过分地利用数字新媒体技术会造成影视作品停留于表象,使作品失去内涵,导致观众对于艺术内涵的审美由深入走向肤浅。如果一直这样根据市场所呈现的错误趋势发展下去,传统影视艺术的魅力将会不复存在。

二、传统影视艺术与数字媒体的交融

(一)全新数字媒体融入于传统影视艺术的本质与美学意义。影视作品能够给人们带来视觉与听觉上的享受,“真实性”是影视艺术最基本的美学原则。影视作品的魅力在于能够追溯呈现几百年、几千年甚至几亿年前现实社会的存在状态,也能将人们带入超未来、超现实的场景之中,观众通过观看影视作品能够看到与自身、现实完全不同的新世界,丰富了观众的精神生活。全新数字媒体的出现将原来固有的“物质现实复制就是电影”的旧观念打破,让不再可能呈现出来的现实世界重新真实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全新数字媒体技术为真实、生动再现非现实的场景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将影视作品中的想象与生活有机结合,呈现出自然、真实的现实生活感受。相反,全新数字技术也可以将真实的场景虚化,把人们带入虚幻的世界,把现实的世界完全颠覆,让无限的遐想与非凡的梦想不变为现实,将影视作品表现的空间推向了极致。数字媒体技术与通俗意义上的真实世界有机结合,呈现出全新意义上的超真实境界,让影视作品中的场景与现实场景分毫不差,甚至比真实世界更加真实可靠。全新数字媒体技术不断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与价值取向,将数字技术与传统影视艺术的优点相互融合,利用数字呈现的真实感以及演员纯熟精湛的艺术表现力,能够将影视作品演绎得更加真实、富有美感。

(二)全新数字媒体融入于传统影视艺术人文精神内涵之中。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的成功与否,在于人物精神内涵与观众是否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能否给观众带来一种精神上的激励、感动。传统影视艺术作品的魅力就在于其中表现的人文精神与艺术感染力。全新数字新媒体在展现作品人文精神上存在一定的缺陷,虚拟数字人物是依靠数字程序技术产生的,不能充分展现出人物个性,人物所需要表现的真实情感不能充分展现,从而使得影视作品最核心的艺术精神得不到充分的体现。将影视技术与艺术表现手段有机结合,才能达到艺术与内涵的完美融合。

参考文献:

[1]田文.传统影视艺术与全新数字媒体的冲突与交融[J].大众文艺,2010,(05):100-104.

媒体融合的内涵篇5

thefinancialcrisisof2008hasputthebrakeontheeconomyasawhole.Bothmediaandadvertisinghassufferedalotsofar,newmediaespeciallyisimpactedthemost.Chinesenewmediahasdevelopedrapidly,thereexistedsomequestionsinit,andforexample,resourcesaregrabbedandreuseitschannelsetc.therefore,itisnecessarytorecombinenewmediarightaway.inthecomingyear,allindustriesareexperiencingseverechallenges.itischallengeabletoraiseadvertisers’confidenceonmediaandmaintaingoodrelationshipwithitsconsumers.

2009年1月5日,健身领域新媒体率先进行行业内的资源整合。健身会所媒体运营商活跃传媒正式宣布,已于去年12月31日完成合并原分众传媒子公司律动传媒的交易,未来只保留活跃传媒品牌,成立新活跃。此举离2008年12月16日律动与分众解除收购合同仅半月,其重组速度之快,合并决策之果断,始未料及。

分合纵横,各有其因

2007年12月,分众以pe收购(私募股权)模式收购律动,引起业界注意。但是,分众以此模式真正完成收购则需要2-3年,并且双方可以在过程中协商解除合同,为日后发展埋下变数。果然,不到一年,律动“叛出家门”,“自愿”投奔活跃传媒。究其主因,引用原律动总裁,现任活跃传媒董事及Coo丁炳文的话即是“从分众旗下剥离,主要是与其合作利润不能得到保证……”而与活跃传媒合并,是希望“避免同业竞争,业务冲击,扩大利润空间”。

事实上,律动与活跃关于合并一事洽谈已半年有余。活跃传媒致力打造全国范围的健身媒体网络,律动传媒专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的资源建设,国内同类媒体则有四到五家。和其他领域的新媒体一样,健身领域媒体也存在着严重的同质竞争的问题――同资源,同渠道,同广告投放,同诉求渠道。不同之处仅仅在于,目前在健身媒体市场的竞争者均为国内品牌。由于前期铺设网络,外资几乎还无法涉足。

健身领域针对的精英群体,正如活跃传媒董事长张博涵所说:“从大众到分众、从分众到精众已经成为媒体发展的客观趋势。”但是精英群体与商务群体的区别就在于群体大小,商务领域媒体也许容得下四五十家同业媒体同时竞争,健身领域却难以消化四五家,其竞争更激烈,生存形势更恶劣。

再加上如今的经济形势,人人自危,不得不未雨绸缪。与其临阵拼杀,不如携手共渡难关。分和变数,俱源于此。

风云变幻,各获其利

活跃传媒董事长兼Ceo张博涵表示:“(全国)目前包括我们在内的新媒体约有七万多家,尽管现在经济低迷,但是却为行业整合特别是民营传媒公司提供了好的机会。”

据活跃传媒提供的数据,到目前为止,律动传媒的年收入近4000万元。2007年,活跃传媒的收入约6000多万元,利润额500多万元;2008年收入约为8000多万元。此次合并,业内两大龙头从对立到合作,结束了长达一年半的角逐。关于此前双方将采取现金加股票合并方式的传言,以及合并双方涉及的金额、股份比例等,张博涵和丁炳文均以商业机密为由不予透露。双方只表示,合并既有利于健身领域形成完整覆盖全国健身网络的媒体阵局,又可以削减渠道支出成本。

目前,新活跃员工增加到370人,并且暂时没有裁员计划。整合后,新活跃传媒拥有全国高档健身会所2100余家,包括中体倍力、亚历山大、斯巴顿等国内外品牌,一线二线城市资源占有率也从70%上升到90%。

同时,通过整合控制与削减业内竞争成本,活跃传媒在通缩时期将仍有能力清晰部署健身媒体发展的长期战略和阶段措施。广告主也可从中获得媒体质量提升、网络资源完善、服务保障齐备等益处。

活跃传媒董事长兼Ceo张博涵也在合并仪式上立下豪言:“新活跃传媒将带领健身媒体完成从资源竞争到价值竞争的战略转型,并致力打造国内新一代精众媒体平台。”

毫无疑问,无论平台如何精英化,广告主省下多少开支,最大的获利者最终是新活跃。不仅坐拥优势资源,更将拥有渠道定价权及规则制订权。一句话,江湖再大,还是老大说了算。

新人入门,上市暂缓

借势上位,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道理,新媒体人都刻在心里。只是新人刚入门,家中规矩不熟,怎好着急拉出来与人周旋?调和磨炼,少不得要先做一番工夫。

做工夫,要掏钱;没有钱,新媳妇再漂亮也打扮不起来。

活跃不缺钱。张博涵日前表示,公司于2008年4月从美国蓝驰创投基金融到的1000万美元,已于1月4日从境外正式到帐。2005年刚成立时,活跃传媒就获欧洲风险投资商Brainheart150万美元首轮融资。2008年1月,活跃传媒又获得Brainheart5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加上2009年1月这一笔,活跃传媒融资总额已超过1650万美元。财富不少,花钱也大方,新活跃在资源建设上,与健身房之间,采取的是“圈地买断的模式,而且都是以现金支付。”这样一来,好东西是握在手里了,可是怎么用,怎么拿到更好的,都得看形势。

“虽然现在是风险投资进入的好时机,但是他们很多也是买涨不买跌。未来公司有进一步上市计划,但目前不是我们上市的好时机。出于经济形势上的考虑,原准备上市的计划暂时放一放,不仅不扩张,而是采取对原有健身会所进行再处置和升级。”张博涵说“未来两年内都是苦练内功,例如进一步细分健身房周边商圈的广告客户需求,以期‘冬天’过去,使企业能上升一个台阶。”

的确,上市事大,不比简单买卖,活跃这样决定,可谓慎重,不知道这番功夫做完,要多少时日?无论如何,修炼内功总没有错。只有把眼下做好了,才能决策于未来;只有把自身基础打好了,才卖得出好价钱。

相关链接:

活跃、律动简介:

活跃,创立于2005年9月,张博涵带领活跃传媒涉足过酒吧、咖啡厅、餐厅、4S店等众多媒体领域,最后定位于健身会所媒体。

其定位主要得益于CtR针对高收入高消费人群的特征以及这个人群习惯聚集的场所为调研目的的一份报告,结论是健身会所媒体具有受众高端、环境干扰度低、触媒时间长、心情愉悦、接受广告信息度高等特点。健身场所是仅次于高尔夫球场的中高端人群聚集场所。

媒体融合的内涵篇6

关键词:媒介融合;传媒业;出版业

媒介融合是当代世界传媒业在技术变革及市场变化等因素推动下显现的重要发展趋势。媒介融合使得传媒产业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如何顺应媒介融合趋势,找到传媒业急剧变革时代新的发展方向和生存空间,则是包括出版业在内的所有传统传媒业门类都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媒介融合的内涵

现今媒介融合(mediaConvergence)这一概念从不同角度有着不同的理解和阐释。1983年,美国学者i・浦尔首次明确地使用了“融合”(Convergence)一词来描述数字技术条件下传播媒介呈现出的“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与现象。美国学者安德鲁・纳齐森2001年将媒介融合定义为“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显然,两位学者用媒介融合概念描述的是不同层面的现象,前者意指传播媒介的功能整合,而后者意指媒体组织融合。当前研究中,人们所言“媒介融合”涉及范围已非常广泛,几乎涵盖“一切媒介及其有关要素的结合、汇聚甚至融合”①。

结合当代世界传媒业的发展趋势来看,在传媒媒介层面,媒介融合表现为新兴的数字媒介集各类传统传播媒介的传播功能于一体,在传媒产业组织层面,媒介融合表现为传媒产业组织间并购重组为大型的传媒企业或传媒企业集团,在传媒产业层面,媒介融合表现为传媒产业与信息产业等相关产业间发生互相渗透,形成跨产业的新生融合市场。因此,可总结认为,媒介融合是当代数字化网络媒介对于各种传播功能的集成、传媒相关产业组织的集团化、传媒与相关产业间的交叉与渗透等融合趋势的总称。

二、传媒产业媒介融合的趋势与规律

英国学者西蒙・穆雷指出,在传媒产业层面,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美国家的传媒企业间通过整合重组实现的跨媒体所有权的集团化是当代媒介融合的一波重要浪潮。②当代欧美传媒业高度产业化和市场化,传媒市场竞争激烈,传媒企业间通过整合重组实现集团化运营对其生存与发展有着重大影响。现代经济学理论指出,企业作为经济组织,本质上是一种资源配置的机制,有助于实现社会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而传媒企业间的整合重组实际上就是传媒企业资产、传媒产业资源重新配置的过程,在欧美国家,这一过程主要通过资本化运作方式来达成。在欧美产业市场,企业间的整合重组主要通过针对企业的交易――企业并购来达成,传媒业包括出版业相关企业亦是如此。并购即兼并与收购的合称,是一种通过转移企业所有权或控制权的方式实现企业资本扩张和业务发展的经营手段。并购即是企业层面资本运作的重要方式之一。若干企业通过并购等资本运作方式或其他途径联合成为企业集团的过程或趋势即为“集团化”,集团化发展有助于企业实现规模经济、通过多元化实现范围经济、通过专业化获得核心竞争优势,同时可获得外部发展优势。

欧美传媒企业间的整合重组在19世纪末即已出现,在20世纪不断发生,20世纪90年代欧美传媒业集团化趋势则大范围显现,形成了一些规模空前的大型传媒集团。集团化作为重要的产业资源配置机制,会导致产业资源的集中化。欧美国家的传媒企业经过长期的集团化,已经出现极少数巨型传媒集团占据大部分产业资源和市场份额的现象,这些巨型传媒集团都有着在各自优势领域内寻求垄断经营的趋势,已成为欧美传媒产业市场的中坚力量,随着其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张,其并购其他传媒企业的实力就越强,成为欧美传媒业并购市场的主导者,事实上已成为欧美传媒业主要的战略投资者。集团化带来的产业资源集中度提高有利于传媒产业实现规模扩张、集约化经营,对于推动传媒产业的整体发展有着显著的作用。

对于传统媒体企业而言,进入新的传媒业务领域,或因传播技术发展需要实现业态转型(如数字化转型)时,集团化运作已被欧美传媒产业实践证明是效率较高的、切实可行的转型途径。具体而言,传统传媒企业或集团可通过并购等资本手段联合那些经营自身所缺的传媒业务的其他传媒企业,以及因应用新的传媒技术而快速崛起的新媒体企业,从而扩大自身经营领域和市场空间,获取最新的传媒生产力,保持和增强自身竞争优势。美国时代华纳等传媒集团的发展显示,其很多次大型并购都与开拓新的传媒业务领域和市场,或获得新的传播技术有关。另一方面,传媒企业或传媒集团仅通过自身现有资源进入新的业务领域,或仅靠自身在传播技术上实现转型升级这种自我发展方式是难以实现的,在西方传媒产业实践中也难觅实际案例。

当代传媒业在通过集团化整合产业资源的过程中,已逐步跨越原有产业领域和边界,与其他相关产业开展交叉整合,以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从而实现了传媒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间的融合。20世纪90年代期间,由于传媒业、文化娱乐业、信息产业间越来越密切的产业联系以及市场的交叉,这些行业的企业间的联合和并购渐趋增多。例如,1995年美国迪斯尼公司兼并了美国广播公司,一时成为全球最大的娱乐和传媒集团,意味着传统的大众传媒业与文化娱乐业的融合。2000年美国在线(aoL)并购时代华纳传媒集团,组建“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公司,则意味着传统媒体产业与信息技术产业的融合。传媒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领域的融合产生了新的交叉产业领域和市场,往往能够成为传媒产业和相关产业新的发展方向和效益增长点。在这个意义上,传媒企业突破产业边界的跨行业、跨领域整合不仅仅是规模扩张这样的“物理变化”,而且是能产生全新的产业增长点的“化学反应”。

三、媒介融合趋势下出版业的发展动向与机遇

出版业是传媒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媒介融合趋势下,出版业的发展与传媒业整体的发展趋势同步,有着类似的发展轨迹和发展规律。在产业层面,欧美国家出版业主导着当今世界出版市场,集团化同样也是当代欧美出版业融合发展趋势的重要体现。总体来看,欧美大型出版集团的集团化过程涵盖了四个阶段,即在本产业内的规模扩张阶段、跨媒体扩张阶段、跨行业的多元化发展阶段、国际化扩张阶段,目前已经形成若干资本实力极为雄厚、在全球出版市场占据重要份额和有着显著行业影响力的巨型跨国出版集团。

同时,在数字传播技术变革的推动下,欧美出版业当前正处在数字化转型进程中。20世纪90年代末及21世纪初,随着互联网等数字传播媒介的快速发展,传统媒介用户大量迁移到网络媒介上,世界各国传统出版业都受到了冲击,其进一步增长已遭遇发展瓶颈,在这一趋势下,实施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当前欧美出版业发展的重要新方向。以励德・爱思唯尔(Reedelsevier)集团为例。20世纪90年代后,励德・爱思唯尔集团首先成功地从纸质出版转型到数字出版领域,是世界范围内数字出版转型最为成功的出版商之一,而进入21世纪以来,又逐渐由Stm(科学、技术及医疗)专业出版商向专业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由出版业转战基于网络等新媒介的信息服务业。信息服务业是对相关行业或专业领域内的知识与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分析加工,并将结果提供给购买服务的特定客户以获取收益的新兴行业。③不仅是励德・爱思唯尔集团,因为近年来信息服务业市场的高收益性,不少欧美出版集团均凭借其原有内容资源优势,通过并购进入该市场领域,占据可观市场份额,获取高额利润。

当代欧美出版传媒集团还出现了专业化整合的新趋势,以培生(pearson)集团为例,培生集团自20世纪以来在长期的并购扩张过程中,前期实施主要是多元化发展战略,20世纪90年代期间明确了教育、商业信息和大众出版(或称消费出版)三大核心业务;但其进入21世纪后则越来越注重专业化,逐渐将原本为集团三大核心业务之一的教育上升为整个集团的主要业务,将其下一阶段主营方向确定为“全球教育业务”,即在全球范围内构建起教育产业链,产业链的核心一环则为教育出版业务。

总而言之,面对媒介融合大趋势,出版业应积极面对挑战,抓住发展机遇实现转型发展。首先,出版业实施数字化转型已势在必行。互联网作为融合媒介不仅集中了人类信息传播系统几乎所有的传播功能,也在集聚越来越多的使用者,这就要求出版企业将其生产的出版产品以数字化形式通过网络来进行传播销售,如果出版企业固守纸质出版的生产,那么很可能会面临市场份额的减少,进而面临生存与发展危机。因此当代出版企业都必须积极开展数字出版业务,实施数字化转型。目前,出版企业实施数字出版的技术条件与市场条件逐渐成熟,数字出版业市场有望快速增长,数字出版业务将成为出版业新的增长点,这是传统出版业实施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机遇。

值得注意的是,出版企业要实施数字化转型,销售传统出版物的数字化版本已并非唯一选择。在媒介融合趋势下,一些产业融合市场近年来正处于高增长与高收益发展阶段,出版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时,应积极关注这些新生的融合市场,条件具备时应积极开拓融合市场业务。当前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信息服务业市场。事实上,信息服务业可视为出版传媒业务的衍生业务,出版传媒企业原有的内容资源可成为开展信息服务业务的重要基础。对于我国出版企业或出版集团而言,也应通过数字化转型积极开拓信息服务业务,尤其在专业出版领域,我国出版企业值得尝试。进军信息服务业必须以内容资源的“大数据化”为前提,出版企业实现集团化发展,就可以在集团范围内聚合内容资源,形成大数据优势,为开展数字出版业务乃至进军信息服务业开辟有利条件。这也表明,实施数字化转型和集团化发展是密切相关、相互促进的,我国出版业集团化发展还应进一步有序推进,这有助于我国出版业的发展转型。

另一方面,媒介融合趋势下,出版业与其他相关产业发生交叉与渗透,也使得出版企业得以在更大的相关产业领域中寻找新的市场机会,获得新的市场定位和发展空间。培生集团的发展战略正是利用了这样的发展机遇。培生集团原有的教育出版虽然有着稳定和可观的经济收益,但发展空间已较为有限,培生以教育出版为基础,延伸拓展成教育产业链,便有了更大的市场空间。这对于我国出版业发展有重要启示。我国出版业集团化后,要实现快速发展,如果固守出版业务实难以达到发展目标,但可以以出版业务为基础,根据出版业务所属的更大科技、文化或教育领域,将集团主营业务拓展为涵盖出版业务的更大型的产业,通过并购等资本化运作手段打造包含出版业务的新的产业链与价值链,这无疑将使我国出版集团得以在更大的市场领域获得发展,而新的大型业务的开展也有助于反哺原有的出版业务,从而实现产业协同效应和范围经济优势。

(汪曙华,闽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师,中国传媒大学编辑出版专业博士;曾绚琦,闽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师)

本文系2013年度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媒介融合趋势下深化闽台出版业合作研究”(编号2013C057)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丁柏铨.媒介融合:概念、动因及利弊[J].南京社会科学,2011(11):92~98.

媒体融合的内涵篇7

论文关键词:新媒体艺术,人文价值,解读,重要性

1新媒体艺术的重要性

新媒体艺术自其诞生起,受到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尽管至今对其概念进行界定,但是在不断实践创新中,人们能够更为深入的理解艺术作品中应用前沿科技的积极作用,通过社会前沿科技来表达艺术理念,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将电路传输和计算机有机整合在一起[1]。其中主要包括光盘、网络艺术、数字录像艺术等。就当前新媒体艺术发展现状来看,主要是借助现代化技术手段,诸如电影、电视以及网络广播等传播手段,以此作为艺术创作的素材,从而将艺术创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理念,通过作品的形式表现出来,更容易引起观众情感共鸣。由此看来,新媒体艺术同社会前沿科技是分不开的,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必然会赋予新媒体艺术崭新的内涵以及别样的色彩。

艺术的形成并非是在多种文化背景相互交融下形成的,尤其是在当前,新媒体艺术不仅将社会前沿科技和艺术有机整合,还将传统艺术和现代艺术融合在一起,以此为基础,通过特殊的艺术表现手法展现出来。新媒体艺术通过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展现艺术实践过程是一项重要内容,作为当代艺术重要载体,能够客观展现出现代艺术的信息密集特

点[2]。伴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大量社会前沿技术不断涌现,新媒体艺术也处于不断创新和完善过程中,并非是单纯的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纽带。所以说,想要更为全面合理的了解新媒体艺术,就需要赋予其崭新的文化内涵,同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

2人文价值同新媒体艺术之间的联系

1)学科体系分别独立。在当前时代背景下,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当人文价值同新媒体艺术共同作用在日常生活中时,两者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起来,计算机技术在生活各个领域的普及,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确定的问题。所以,需要充分明确艺术和科学两者之间存在的差别,不能将两者看作是一体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推动科技发展,不断创新和完善,衍生出更优秀的科学技术,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人文作品[3]。由此看来,人文价值同新媒体艺术之间的关系,可以形容为内涵交叉,但是学科体系独立,不能混为一谈。

2)相互融合和促进。艺术作品主要表达的是作者想要传递的理念和思想,只有融入人的某些独特思维,才能真正的看作是艺术创作,仅仅依靠社会前沿科学技术进行创造,会显得非常枯燥和单调,就像是没有了灵魂,作品没有了灵魂,是无法引起受众的情感共鸣的。所以,新媒体艺术家应坚持自身创作风格,将传统艺术手段展现出来,借助现代前沿科技辅助创作、加工,最终形成新媒体艺术作品。诸如现代舞蹈艺术,就是在传统艺术的基础上,通过电影或者电视镜头将其保存起来,以此来满足社会的需求,对未来发展起到深远影响。新媒体艺术创作,将传统艺术同现代科技完美的融合在一起,职业规划论文促使艺术更加直观、真实[4]。由此看来,传统艺术和新媒体艺术并非是独立存在的,两者存在紧密的联系,同时也是人文理念同科学技术的整合。反之,如果艺术家在作品创作时,并不采用现代前沿科技进行加工,那么创作出来的作品只能称之为艺术,只有有机整合传统艺术和先进技术才能够促使新媒体艺术获得更长远的发展。

3新媒体艺术的人文价值

艺术作品中饱含艺术家的创作思想和理念,只有将其同技术紧密结合,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艺术创作,单纯的依靠技术而创作出来的作品,不能称之为艺术,两者紧密结合才是新媒体艺术。诸如,在2012年广州亚运会中应用新媒体艺术,通过记者在现场的实地采访,将数据信息进行技术加工,最终传输到网络上,供人民群众了解。通过互联网传播新闻信息,不仅能够实现快速传播,还能够实现多样化的信息传播,覆盖范围更广。而且,一旦此种新闻信息传播方式出现问题,能够及时的进行完善和修改,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将传统艺术和技术整合在一起,进一步展现了新媒体艺术的

价值[5]。

科技快速发展为人们带来了全新的艺术体验,人们开始注重日常生产生活中审美能力的提升,渐渐地将市场和消费机制中引入了艺术领域。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对于艺术作品的评价不再是专家和学者的责任,人们开始有了参与评价的权利,能够亲身参与其中,诸如新媒体艺术传播的电影或者电视,均需要广大人民群众进行评价和分析,来影响其收视率和票房高低,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评价需要有一个衡量标准,只有保持对文化内涵深刻的认知,才能客观进行评价,提升审美能力。可以说,新媒体艺术就像一剂麻醉药,将人类生活中的负面作用消除,重新支配媒体,这是新媒体艺术在这个时代存在和发展的本质意义。新媒体艺术会将人们带入自我认知的环境中,帮助人们去探索自我价值,突破自我,实现自我超越。任何一个媒介对社会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任何一种技术的创新都是在已知事物中获取新的尺度。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传统艺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新媒体以其崭新的形式呈现在人民群众面前,不仅为艺术行业注入了新鲜活力,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不同领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可以说,新媒体艺术中所体现的人文价值,应通过吸收大量的人文元素,深刻揭露人类的生存本质,重新营造精神世界。新媒体艺术通过对传统艺术和科学技术的整合,赋予了传统艺术更为高尚的人文价值,能够更为深刻地揭露人文情怀,对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有着较为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黄浩锋.新媒体艺术传播中的人文价值[J].当代传播,2012(6):82-83,93.

[2]何滢赟.新媒体艺术中的时代人文价值浅析[J].美与时代(下),2012,12(6):92-94.

[3]张楠,詹琰.科学传播中新媒体艺术的文化诉求[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2(9):67-70.

媒体融合的内涵篇8

   对于这两个概念,国内外专家学者已分别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很多对比和辨析,提出了同一论、差异论、趋同论、涵盖论等不同观点,其中就有教育技术研究者明确提出:在信息技术整合几乎所有传媒手段的今天,媒介素养和信息素养已出现融合之势,现代教育技术可成为两者融合的桥梁。的确,两者在内涵上有很多交叉),在信息技术课程中融入媒介素养教育具有“先天优势”。我们也应该看到:一方面,目前以网络为基础的各种新生媒介对青少年产生了深刻影响,种种因青少年媒介素养缺失造成的不良后果日益严重,而高中学生的心智已经趋于成熟,所以提升他们的媒介素养的现实意义和紧迫程度不言而喻。另一方面,我国大陆地区对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和实践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学校中以独立式课程的形式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各种条件尚不成熟,如媒介素养教育未明确纳入中小学课程体系、缺乏专职教师和配套教材等。在这种情况下,借鉴其他国家与地区的经验,采用融入式课程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就成为比较适宜的选择方案。

   实际上,在中小学现有课程中(如语文、思想政治、信息技术等)融入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和实践正在逐步展开。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找到媒介素养教育的“融入点”似乎并不难,特别是“信息技术基础”、“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等课程模块均有相关的内容涉及媒介素养。但毕竟媒介素养教育有其自身的核心理念和目标指向,还需采取恰当的策略与方法。重视“双基”,拓展强化任何一种素养的养成和提升都必须以一定的知识与技能为基础。同样,媒介素养教育中也有媒介的基础知识、各种媒介制作传播的流程与技术、媒介信息的选择与利用等知识与技能方面的要求。因此,教师可以从“信息技术在各种现代媒介中的应用”、“利用信息技术获取有用媒介信息和参与媒介活动”、“新媒介的使用和影响”等方面,对信息技术教材相应部分的内容进行适当扩充。例如,在“信息技术及其影响”一节可以融入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介发展的知识,在“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一节可以融入书籍报刊排版印刷方面的基本知识,在“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一节可以从媒介素养的角度对作品的设计制作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突出重点,联系实际由于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比较宽泛,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必须有选择地突出某些重点内容进行融入式教学。据有关调查显示,网络、影视、手机是中学生们接触最多,感兴趣程度最高,受影响最深的几种媒介,这要求教学内容有所侧重并密切联系实际。

   例如,在教材的“多媒体技术应用”部分可重点突出图像、视频、动画这三类视觉元素在媒介中实际运用的过程与方法,在“网络技术应用”部分可重点突出信息搜索、网页制作、网络交流、信息安全等内容。因为这些重点内容涉及信息技术最热门的实际应用,所以在各类媒介中有大量鲜活典型的案例可供选取,教师可据此设计很多让学生乐于参与的案例分析、专题讨论或活动方案,锻炼他们鉴别和评价媒介信息的能力。创设情境,共同建构虽然媒介素养教育目前尚未形成严谨的体系结构,融入式的学习也可能容易让人觉得内容零散,难于形成整体印象,但是也应注重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协作交流的过程提升能力。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创设可视化的、真实而复杂的媒介情境,鼓励并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媒介工具,整合各种必要的媒介资源,掌握和提高学习各环节所需的信息技能。例如,可借助当前流行的web0网络技术搭建主题BBS、博客、wiki小组、moodle课程等学习平台,在良好的组织管理下,师生一起和编辑内容、提交问题或评论,既可以锻炼学生在信息获取、加工、管理等方面的能力,也会使学生必须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建构者和传播者,批判性地选择、质疑、评估自己发出或接受的信息,从而全面提升媒介素养。

   认真分析笔者学校现在使用的粤教版高中信息技术教材,根据其内容安排,笔者认为可从课堂教学、课程活动、综合实践三方面找到融入媒介素养教育的途径。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教师可结合媒介素养教育的要求,对每节教学内容进行具体分析,找出当中可以指向媒介素养的元素,精心挑选教学素材或案例并巧妙进行教学设计,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施以必要的引导,使媒介素养教育的诉求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体现。例如,在“网上的信息交流”一节列举普通民众通过手机、QQ和微博为媒体“报料”等案例,让学生不仅要从信息技术的角度看待网络的作用,还要从媒介素养的角度对网络本身作为一种媒介所带来的利弊、怎样提高自身媒介素养等方面进行深层次思考。

   在课程活动中融入教材的很多章节中都安排了“探究”、“实践”、“评价”和“综合活动”等环节,对这些课程活动可以通过转换问题对象、考查角度、完善或重新设计活动方案等方式把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有机融入其中。例如,阅读一期报纸或杂志的电子版,对比其与纸质版的差异(图文信息综合处理方面)。又如,对学校运动会的新闻采编、和评价(信息的加工与表达综合活动)。在课外实践中融入高中学生每学期都会参加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以及作品制作比赛。学生参与这些活动往往都需要信息技术教师的指导。如3D动画技术在影视作品中的应用研究、“远离烟草、健康生活”主题作品制作。学生在原始资料、数据或素材的收集阶段必然要通过各种渠道接触大量的媒介信息,在汇集研究成果、制作调查报告或创作作品时,也要运用多种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在此过程中,他们的信息素养和媒介素养会得到同步提升。

媒体融合的内涵篇9

【关键词】蜀绣;涵化理论;文化传承;对外传播

蜀绣作为中国乃至世界丝绸文化中的精品和瑰宝,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2006年蜀绣被列为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传承和传播价值。

但是与蜀绣自身价值与中国经济整体发展水平相比,蜀绣的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与中国其他名绣,如苏绣、湘绣等相比,发展情况也不容乐观。

劳动力成本和原材料成本的上升,市场消费趋势的转变,直接影响到了蜀绣的传承与发展。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蜀绣的市场竞争形势也愈发严峻。目前,成都市蜀绣产业目前年产值仅2000余万元,从业人员只有800余人。蜀绣无论是横向还是纵向的发展都严重滞后。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蜀绣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历史文化、艺术、技艺及其产业政策等理论层面的探讨。蜀绣在高校的传承研究则很少,而关于蜀绣的对外传播方面的研究则基本上是一片空白。

如何使蜀绣为更多人所认识,如何使蜀绣的影响力超越西南地区,走向国际;如何使蜀绣在全球化背景中焕发出新的生机……这些问题则几乎无人认识和关注。

将传播学理论引入蜀绣推广中,可以使更多人认识了解蜀绣,并将蜀绣文化置于世界范围中进行讨论,并运用新媒体工具在推广蜀绣,对于蜀绣复兴具有积极意义。

促进蜀绣依托高校进行有效传承,并通过英语这种媒介走出国门,可以促进蜀绣在新的传播环境中进一步发展。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蜀绣的校园传承研究和学院的特色专业相结合,并依托学院国际部学生的专业和语言的双重优势,力图找到适合蜀绣的特色校园传承之路和对外传播方法。

一、蜀绣研究的现状

蜀绣距今已有近3000年的历史。西汉文学家扬雄在《绣补》一诗中最早提到“蜀绣”,晋代常璩在《华阳国志・蜀志》中,将蜀绣和蜀中其他的物产并成为“蜀中之宝”。清代道光时期,蜀绣已形成专业生产,成都市内发展有很多绣花铺,既绣又卖[1]。

由于地理位置和文化影响力,国内外学者关于刺绣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对苏绣和湘绣的研究上。在对蜀绣的研究中,较为权威的有《中国蜀绣》以及蜀绣大师郝淑萍的蜀绣图集。这些文献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蜀绣的历史渊源、原料、针法、纹样及布局、艺术品图案等领域,而其他方面关于蜀绣的书籍、论文、音像制品都十分缺乏。

段德强在《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研究――以蜀锦为例》一文中,用Swot方法分析了蜀锦当下的现状。针对蜀锦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挑战提出了一些保护和开发的建议和措施。

在蜀绣与传播学结合方面,王雪梅、谭丹在《新媒介下蜀绣“关系传播”探析――以蜀绣作为国礼承载关系为例》中,从新媒介"关系传播"的理论角度出发,论述了蜀绣进行“关系传播”的必要性。

自蜀绣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来,如何传承、保护和发展蜀绣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但对于蜀绣的校园传承方面的研究则主要是关于蜀绣如何通过职业教育来加以保护和传承:如四川新华职业学校就开设了蜀绣专业,进行了这方面的尝试。

二、涵化理论与蜀绣研究推广

涵化指向异文化学习和调整的发展过程[2]。

在人类学中,指不管人们愿意不愿意,只要发生文化接触,其社会文化就会发生变化。

在传播学中,涵化理论(Cultivationtheory)又称“培养理论”,“教养理论”,“涵化假设”,“涵化分析”等,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格伯纳(Gerbner)于1969年提出。其理论假设为,“那些花费了很多时间生活在电视世界中的人更可能以电视镜头所呈现的形象、价值观、描述、思想体系来看待现实世界(Realworld)[3]。电视媒介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社会认知模式。

电影具有较长的观看价值,寓教于乐;电视的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这都是对蜀绣的传播发展十分有利的条件。

而互联网的传播方式更具综合性。首先它将信息传播系统相互融合,呈现出文字、声音、影像交融的多媒体形态,同时还把个人媒体、小众媒体、大众媒体融为一体。互联网的传播者和受众可以进行互动,个人获取和传播信息更为方便,跨越国境的穿透性强。

从上述理论论述中,我们不难发现,在利用媒体工具推广蜀绣的过程中,面临着两次涵化的过程。

首先,电影、电视和互联网都是舶来品,其拍摄手法和传播手段无一不是西方文化的体现,在对蜀绣的研究、拍摄、传播中都会在传统的蜀绣文化融入西方文化色彩。

这必然在蜀绣的传播过程中烙印下深深的痕迹,特别是借由传媒类学校学生创作的作品。大学生是拍摄、传播技术的初学者,他们的年龄与阅历都处在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冲击、碰撞、融合中。文化间的涵化明显反应在他们的作品中,再通过他们的作品对蜀绣文化本身和蜀绣文化所呈现出的传播形态产生影响。

有人认为,西方文化对传统文化的涵化过程可能会对传统文化产生毁灭性的影响。这种担忧有一定道理,但并非必然,需要我们进行合理有效的处理和引导。蜀绣文化需要用贴合现代流行文化的方式吸引受众,才有可能达到有效的传播和传承。

另一方面,利用新媒体工具可以使地理位置遥远,文化差异巨大,对于蜀绣文化毫无了解的外国受众接触到蜀绣文化,进而对他们产生涵化影响。

要使得蜀绣真正走出国门,为外国人所了解、所接受,关键在于接触。只有让外国人有机会接触到蜀绣文化,才有可能使蜀绣迈出国际传播的第一步。而电视、电影无疑是可行的传播途径。

随着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兴起,大众传播拥有了互动性和参与性,这极大改变了传统电视影响的单向性和整体性。

在蜀绣文化的对外传播过程中,互联网是主要平台。蜀绣文化的传播者可以将影像、文本、音频等资料通过互联网向世界进行展示,使更多人认识蜀绣、热爱蜀绣。同时,观众认知的主动性在整个涵化过程中都对传播效果有着显著的作用,观众可以时时发问沟通,是传播者了解受众心理,从而调整传播策略,使蜀绣文化更有针对性,更具吸引力。

三、蜀绣文化对外传播发展建议

蜀绣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如何才能更好的传承和传播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在制定传播策略前,需认识到蜀绣的对外传播过程经历了两次涵化:第一次是西方文化对传统蜀绣文化的涵化;第二次是蜀绣文化对西方受众的涵化。

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提出四点建议:

第一,提高传播者的文化自觉意识

在传播蜀绣的视频音频资料制作过程中,既要吸收西方文化的精华,又要认识到传统文化的宝贵。互联网受众主要是青少年,最清楚他们兴趣喜好的是同年龄层次的青少年。所以蜀绣文化的天然传播者应该是传播类院校的学生。他们一方面掌握着拍摄的技巧,一方面控制着传播的内容,他们推进着蜀绣文化涵化的过程。

但在此过程中,需要把握好度。过度引入西方文化,将西方文化置于传统文化之上,甚至为了迎合西方文化而扭曲传统文化,都是本末倒置的行为。所以,提高传播者的素质,使传播院校的学生这一传播主体深入系统的了解蜀绣文化,提高自身文化自觉至关重要。

第二,加强国际文化传播人才的培养

传播本身就是一门科学研究,在大学教育中,不止要有精通拍摄技术和蜀绣传统文化的人,还应该要有在有了解传统文化、了解传播规律、了解对象国文化的人。

作为传播蜀绣文化的中介和桥梁,本身应具备民族性和国际性。要实现文化多元化,就离不开语言这个重要的媒介,离不开译介。这不仅可以让世界人民了解蜀绣,也是蜀绣走出去不可或缺的重要步骤,同是也是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

在对西方受众的涵化过程中,首先需要建立蜀绣文化产业。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新媒体的崛起与发展,文化制品呈现商品化趋势,国际文化交流日益产业化。在国内大力弘扬传统文化文化、使蜀绣文化在国内文化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同时,还应坚持发展外向型的民族文化产业。

发展蜀绣文化产业不仅有利于弘扬民族文化,更重要的是可以为蜀绣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坚实可靠的经济支撑,有效缓解蜀绣技艺从业人数少,产值低的窘境。

其次,积极利用新媒体工具,建立传播蜀绣文化的精品网站。

网站的内容、形式都应该因时应是,采取多种传播形式和传播手段,内容丰富,页面精美,互动流畅。

在受众方面,网站应分为两种,一种是针对海外华人和留学生的。在这一类网站上,以中文作为主要传播语言,将蜀绣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纽带,连接海外华人和留学生与祖国的血缘亲情。

另一钟是针对世界各国的外国人。在这一类网站上,应以英文为通用语言,各国母语作为主要传播语言,重在介绍蜀绣文化的历史文化渊源,以大量的图片视频资料,使初次接触蜀绣的外国人理解蜀绣文化,热爱蜀绣文化,进而对中华传统文化产生兴趣。

除此以外,还应加强与东亚国家的文化交流合作。中国、日本、韩国、朝鲜、越南在历史上同属于汉字文化圈,彼此间文化背景、文化认同程度高,审美情趣相似,更容易理解蜀绣文化蕴涵的历史与文化。在东亚的经济交流的基础上,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巩固文化之间的共性,形成合力,共同推广蜀绣文化。

运用新媒体媒体工具传播蜀绣文化,可以使外国民众认识蜀绣,了解蜀绣,对于蜀绣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有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有助于蜀绣的传承,更有助于中国文化的传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蜀绣的对外传播策略的研究,包括蜀绣的校园文化传承及其英译研究成果,也可以推而广之用于中国其他刺绣和文化的传播与传承。

在全球化不断推进的当代社会,麦克卢汉所提及的“地球村”概念已经深入人心。在这个日趋“狭小”的世界中,文化的多元化已经岌岌可危。蜀绣作为濒危的中国传统文化,应该得到有效的保护。而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不断推动蜀绣文化的传播,使更多人了解蜀绣,热爱蜀绣。

参考文献:

[1]朱华.蜀绣文化探讨[J].四川丝绸,2008(4)

[2]关世杰.国际传播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99

媒体融合的内涵篇10

(一)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medialiteracy)这一概念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的英国。当时的学者们认为需要提升受众的文化素养来区分电影中的流行与庸俗。在文化研究学派的重镇英国,精英们一开始对于大众媒介所营造的“平民”文化不屑一顾,当时的媒介素养指将精英文化凌驾于大众文化之上的一种“免疫”(immunity)的优越感,常指称文化素养。但之后大众传媒的发展远超出了人们的预期与控制,受众在媒介接触过程中对媒介的批判能力和抵制媒介控制的能力被认为是媒介素养培养的核心。因此,这一阶段的媒介素养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甄别媒介中的虚假信息以及对媒介的负面效应的批判上。进入到第三代移动通信时代之后,媒介素养的外延不断拓展,网络传播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成熟的模式、精良的内容俘获了大量受众的芳心,从而开启了媒介素养的另一种研究范式:双向互动的网络模式改变了传受关系,受众开始变成传者,开启了从娱乐到政治等多个领域的赋权(empowering)与参与(participating)模式。媒介使用权的下移给媒介素养研究带来了新内涵,数字思考力、网络信息使用与批判等能力成为了媒介素养的新内容。媒介素养培养范式先后经历了“免疫—甄别—批判—赋权”①的演进过程。

(二)融合视角

现代通信业和传播学的发展都受益于美国数学家克劳德香农(ClaudeShannon)。这位信息论的创始人对信息的概念加以简化,用“比特”作为衡量信息的单位,并提出了“信息熵”的重要概念,开启了当时的通信业、密码业以及后世的信息产业的华章。随着我们逐渐逼近香农定理的极限,网络上行和下行的速率持续提升,信噪比不断提高,融合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双重优势的电信传播模型更加契合罗杰斯提出的“创新的扩散”假设,充分考虑了个体在使用媒介中的互动过程和参与体验,取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美国从1996年《电信法》颁布伊始就开始了网络融合实践。法律的保障和美国通信行业协会(FCC)的自律使得电信运营商和广电运营商得以双向进入。英国政府于1997年做出政策性的决定,逐步取消对公众电信运营商经营广播电视业务的限制。日本也在管理体制上实现了电信与广电监管的融合。进入新世纪后,我国媒体融合也在加速,传统媒体也从内容提供商(Cp)向综合性信息服务商(iSp)转变。2019年6月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发放的四张5G商用牌照不仅授予了三大电信运营商,也授予了广播电视运营商。电信运营商与广电运营商的界限进一步模糊,随着国内网络融合、融媒体建设的制度性掣肘进一步消除,相信融合推进速度还会进一步加快。在5G技术规模化商用之际,移动通信网与广播电视网的双向融合向纵深拓展,社交媒体、物联网、智慧城市等成了电信业务的增值服务内容,融合的范畴更为宽广。既然媒介素养的底层技术发生了嬗变,诞生于大众传播时期的媒介素养研究必然需要更新。对于媒介素养的研究,需要将其置于通信与传播的融合框架之下,才可以认识其深刻内涵。

二、移动通信网络发展历程

1978年美国贝尔实验室成功研制出了全球第一个移动蜂窝电话系统并于1982年正式商用,标志着第一代(1G)移动通信系统正式出现②。由于设计以模拟技术为基础且采用了频分多址(FDma)的调制方式,1G移动通信只能传输语音,不仅不能提供数据业务,甚至无法支持漫游服务,而且通话保密性差。随着数字通信技术逐渐发展并替代模拟技术,在20世纪90年代,以时分多址(tDma)技术为核心技术的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2G)横空出世。尽管传输速率依然很低,而且网络不稳定,但是相比于1G通信,2G通信带来的体验是前所未有的,不仅语音通话质量高,短信(textmessage)所带来的能指“狂欢”也无以复加。同时,具有全球影响力和领导力的网络制式更是让全球移动漫游成为了可能。由于2G无法承载高数据速率的移动多媒体业务,面对新频谱、新标准、更快数据传输的需求,以码分多址(CDma)技术为代表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应运而生。国际电信联盟(itU)于2000年5月确定wCDma、CDma2000、tD-SCDma三大主流无线接口标准。在3G通信标准中,CDma是一种广为普及且声名显赫的标准,三大通信技术都碰触到了CD-ma的底层专利技术,从而造就了3G时代的最大赢家———CDma专利拥有者高通公司。CDma作为一种扩频多址数字式通信技术,多路信号只占用一条信道,因而极大地提高了带宽使用率,传输速率也大大提升。从3G时代开始,通信速率的提升也直接导致了实时图片传播的普及,而智能手机的出现则为3G插上了翱翔的翅膀。但遗憾的是,高速率数据传输,尤其是高清视频传输在3G通信中依然无法实现。因此,还在3G研发和应用的进程中,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已经开始酝酿,科学家们继续着对高速率和高质量数据传输的追求。相比3G时代较为统一的技术标准和占据优势的市场份额,4G通信标准的称谓稍显复杂。国际电信联盟将4G称之为imt-advanced技术,也有的将其称之为B3G、Beyondimt-2000,技术标准有Lte、Lte-advanced(含tD-Lte-advanced和FDD-Lte-advanced)、wirelessman-ad-vanced、wimaX等。尽管术语复杂,但是4G一般指的是基于正交频分复用多收发天线(oFDm-mimo)技术和空分多址(SDma)技术的通信过程,其传输容量更大、速率更快。从4G时代开始网民也正式从文字语音传播时代进化到了视频传播时代。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主导制定的tD-Lte-ad-vanced于2012年正式成为imt-advanced国际标准,从而实现了“1G空白、2G跟随、3G突破、4G并跑”的承诺,向通信强国迈进。从第一代到第四代通信技术,我们一直在对技术和标准进行更新、升级和加工,因而在通信技术的代际更迭中,“演进”是被提及最多的单词。但是,在4G向5G的过渡中,是继续演进(evolution)还是开创革命(revolution),在学界和业界则有争议。客观了解5G技术本身以及其衍生影响才是理性态度。5G网络已成功在28千兆赫(GHz)波段下达到了1Gbps的传输速率,相比之下,当前第四代长期演进(4GLte)服务的传输速率仅为75mbps。5G传输速率可以比4G快100倍,轻松看3D或4K电影。除了更快的网速,高可靠、低时延、低能耗、大连接是5G网络更形象的注解。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交流一般可以接受140毫秒的时延,但5G对于时延的最低要求则是1毫秒或者更低,这样就使得自动驾驶、工业互联网、智慧医疗、智慧家居等变成可能。媒介环境学派认为,媒介技术构建的环境机制,可以改变或重组人类社会的交往模式、工作模式与教育模式。④5G的通信技术加上日趋成熟的大数据及物联网技术,将会使人与人的通信转向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实时泛在连接,刷新了自古登堡印刷术问世以来的时间观与空间观,永远“在线”“在场”,如此革命性的技术突破显然不仅仅会对通信行业的上中下游带来改变,它形塑的应该是整个经济业态与社会关系。

三、融合视角下的媒介素养内涵嬗变

从通信、网络与新闻传播融合的大视角来看媒介素养,我们发现,1G到4G时代的媒介素养基本上是围绕了“物质世界信息化”来展开的,人们用数字化和信息化的方式来编码物质世界。受众从被媒介这个“魔弹”一击即中的机械对象演变成了技术赋权下书写各种能指符号的主体。而5G时代的媒介素养则重点转向了“信息世界物质化”;人工智能在沉寂了30年后重新成为显学。蕴含了人、机、物的5G使得当代媒介素养不仅界定困难,教育实践起来也更复杂。因此,从融合的视角来梳理、审视媒介素养,将为当下媒介素养实践提供理论指引。

(一)1G、2G时代的媒介素养:培养(formation)1G和2G时代的通信以语音为主,几乎没有数据交换,因此可以被理解成文本语音传播时代。“地球村(Globalvil-lage)”还是麦克卢汉笔下天马行空的想象。媒介素养在这一时期是一种渐进式的启蒙培养(formation),这种媒介素养培养有点类似新中国刚刚成立时的扫盲运动。尽管广播、电视和电话依然是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重要介质,但人们开始热衷于进网络聊天室,兴奋地与别人分享网名,在“赛博”空间中尽情释放自我。

(二)3G时代的媒介素养:涵养(cultivation)3G时代的语音通信开始向融合图片、视频的多媒体传播演进,图片传播的大幕拉开。以今天的眼光来看,3G时代的图片像素既不是高清,也谈不上生动。但在当时,图片符号经由手机传播带来的冲击力是无以复加的。3G时代智能手机的出现催生了增值服务,增值服务又促进了受众个性化传播,受众个性的释放则赋予了符号更丰富的意指,受众传者化的倾向愈发明显。这一时期的媒介素养教育不仅需要教会受众作为接受者如何使用媒介,更需要涵化(cultivate)受众作为传播者把关和多级传播的能力。

(三)4G时代的媒介素养:素养(literacy)得益于传输速率与通信技术的进步,4G时代拥有了文字、图片、视频一体化的多模态传播效果。数据量激增的负面效果是人们迷失在信息的海洋里,受困于“信息茧房”。在知识、信息乃至媒介技术本身都快速迭代的时代,我们赖以生存的社会和人际关系都日益媒介化。媒介和技术一起,消解了物理空间的区隔,填充了受众除了睡眠之外的所有时间,导致了“媒介化社会”的形成。媒介化伴随着泛在化、碎片化、娱乐化,对受众的媒介素养提出了很高要求。在4G时代,我们不仅需要学习,更需要在提升媒介素养(literacy)的前提下进行各种学习,培养网络理性,避免“网络谣言”和“后真相事件”。令人欣慰的是,由于多年的网络涵化,4G时代网民的网络理性、媒介管理和甄别能力加强,媒介素养的提升呈现出“自发”态势。

(四)5G时代的媒介素养:修养(culture)如果说4G时代的受众媒介素养尚属“自发”的行为,5G时代的受众媒介素养则会显现出“自为”的态势。因为5G技术将是像电力技术一样的通用技术,而且由于5G采用“微基站”模式,“泛在”感会更强,永远“在线”“在场”的无缝连接使得我们迅速进入了以用户为主的公共传播时代。在“人人都是麦克风”“物物可作麦克风”的全媒体时代,媒介素养将是一种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一种教养和修养(culture),用户通过“参与”媒介来实现理性公民的目标。

四、5G时代媒介素养教育模式

(一)“三位一体”模式

5G时代的媒介素养蕴含技术素养、符号素养与情感素养于一体。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与低延时的5G技术一起催生了革命性的聚合效应,受众的用户体验突破了瓶颈,更多的情感需求被数据发掘出来,人们对于语言、符号、机器的使用、理解和共生的能力都被纳入媒介素养的研究领域。

1.技术素养

技术革新一直是通信演进的重要力量,媒介技术也一直是媒介环境学派研究的焦点,学者们广泛认可传播技术对社会的再建构。传播技术改变的不仅是人类传递信息的方式,也必然带来更深层面的变革。技术媒介素养作为当代人的基本素养,就好比读写能力(literacy)一样,成为必修课。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13年的“媒体和信息素养(mediaandinformationLiteracy)”评估框架中所提到的那样,“每一个居民都需要和理解媒体和信息供应者的规则,以发挥他们在社会中的功能,了解更多来自虚拟世界的机会和威胁,学会管理资源。”⑤在pC时代,人类实现了数字化,通过pC机连接上互联网之后可以实现传播;在3G时代,人类实现了网络化,但在传播大容量视频的时候人们主要依赖wi-Fi;在5G时代,人类将实现智能化,借助人工智能的认知工具,跨越多屏不同媒介形式的整合传播生态得以建构,全息媒体变得可能,受众可以从微观与宏观、真实与虚拟、单模和多模等多个技术维度来强化传播效果。

2.符号素养

“符号”是符号学的基本概念,被认为是最小的意义单位。纵观电信传播的融合历史,超越语言范畴的符号始终是人们互动的基础,符号素养因此也构成了媒介素养的重要一环。互联网的聚合效应促进了个性的释放,个性的释放又给予多模态符号更广阔的表现空间。传播符号日益呈现出“立体、分众、多元”的趋势。从符号生成的角度来看,数字媒介素养将演进成基于计算思维的一种信息素养(informationliteracybasedoncomputationalthinking)。媒介符号素养将和穿衣吃饭一样关乎教养,成为基本素质,成为现代文明交往中的一种基本礼仪。在5G传播模型中,5G技术可以与不同需求耦合产生了更丰富的使用场景,大量的“语言-非语言(verbal-nonver-bal)”多模态符号组合借助全效媒体生产了更佳的用户体验。

3.情感素养

现代传播重视双向交流,无处不在的即时通信工具和社交网络进一步刺激了个体的情感需求。根据彭兰的研究,我国的媒介素养研究“主要是关注传统媒体或网络1.0时代的媒介素养,较少涉及社会化媒体对媒介素养提出的新挑战”⑥。随着5G时代的到来,受众传者化和公共传播的概念日益凸显,传统人际关系衍生成了“人-媒介-人”的三角关系,其中,个人的心理定位和社会角色等都在被重构。全员受众通过全程媒体实时获取信息并宣泄情感来实现情感诉求。但是遗憾的是,网络并非万能灵药。“抖音”“快手”等网络群体狂欢没有掩盖个体的数字化孤独和人际交往的情感性危机,也不能掩盖人本观念淡薄,情感素养亟需增强的事实。个体情感素养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其在媒介上的表现,所以许多发达国家都给予了媒介情感素养高度重视,将其列入教育序列。在以往的经验中,我们通常直接借鉴发达国家的媒介素养教育模式,本土化动力不足,实施可行力差。更要命的是,在我们的媒介素养教育实践刚有起色之际,新的传播方式和传播手段又扑面而来。我们需要坚持立足于中国本土语境,将“技术、符号与情感”有机联系在一起的“三位一体”融合模式,“三位一体”模式在媒介素养教育的“三位一体”融合模式中,提高受众的技术素养是前提,学习符号的正确理性使用是手段,但是提升情感素养才是目的。三种素养尽管重点不同但殊途同归,我们希望看到的是人们对于媒介公共领域的尊重和呵护,使用媒介的过程中充盈着理性精神。大量针对K12(6-17岁)年龄段儿童的媒介素养教育主要侧重于引导儿童如何使用数字媒介来助力移动学习。技术赋权的意义固然重大,但是对用户情感诉求的深刻关注,提升对媒介的使用能力、甄别能力和批判能力更应该是媒介素养教育的初心所在。

(二)分级教育模式

沿着“三位一体”融合模式继续思考,就是制定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策略。考虑到我国国情以及教育的循序性,媒介素养教育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坚持分级模式。分级模式有两层意思:一是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需循序渐进,二是提升媒介素养的对象需分层分级。

1.1G、2G时代的媒介素养教育

引导用户认知媒介,理解媒介的基本原理,学会抵制媒介的负面影响,初步实现对媒介的“免疫力”。值得一提的是,1G版本并未过时,只是现在需要提升媒介素养的用户日益低龄化。我们需要加强学前儿童的媒介素养研究和教育模式研究。与其视媒介为“洪水猛兽”,倒不如研发“疫苗”,多方协作构建科学的媒介素养教育体系,培养网民对媒介的理性态度。

2.3G时代的媒介素养教育

在理解的基础上锻炼对媒介的利用能力,尤其需要提升基于泛在媒介和移动媒介的学习和工作能力。由于缺乏针对性的课程,当代大学生在媒介行为管理和媒介创新素养等方面表现不佳。但我们相信,随着线上线下一体化教育(o2o)、慕课(mooCs)、教育云(educationcloud)等实践,我们的媒介利用能力还将深化。

3.4G时代的媒介素养教育

学会客观分析媒介,对泛在媒体内容理性批评,更加从容地应对媒介。随着社会化媒体向纵深发展,传播的性质已经从广播变成了窄播,分众用户直接接触高信度信源变得可能,用户既要生产内容,又要甄别内容;既要学习适应媒介,又要学习批评媒介,避免“娱乐至死”和“信息茧房”的发生。

4.5G时代的媒介素养教育

在物联网时代和大数据时代,大到人际关系链,小到生活习惯,数据将建构我们每一个主体。使用数据的受众在5G时代的主体性地位非常重要。5G时代的媒介应该更加数据化、可视化、智能化,人、社会和媒介之间的界限会进一步模糊,提升媒介也就是自我提升,人在媒介中“美人之美”、人与媒介“美美与共”的和谐场景可期。个体在使用媒介技术传播符号的同时,亦收获了情感回报。从1G到5G的媒介素养教育是从传播内容分析走向传播主体的情感分析,我们需要对标发达国家的媒介素养教育经验尽快出台符合我们国情的媒介素养评价量表和分级教育方案,媒介主管部门需要会同教育部门尽快将其融入进我国现有的国民教育序列框架之中,使之成为提升我们信息能力,缩小“数字鸿沟”的有力利器。

(三)融合模式

1.全球模式与在地经验的融合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报告,截至2018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02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7.7%;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7.88亿,网民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比例高达98.3%。⑦移动网络基础设施的迅速发展催生了大量的非原生网民,移动互联网话语权群体逐渐形成了弹幕文化、次元文化等亚文化类型,网络语词层出不穷,网络舆论来势汹汹,成为社会舆论的助推器。“喉舌”模式与回应社会舆论满足受众需求的模式一起组成了混合传播模式,构建了中国特殊的媒介价值取向。特殊的媒介价值观规定了我们的媒介素养教育必须将全球模式与在地经验进行融合。我们的媒介素养教育不能机械模仿北美模式,坚持强调媒介实用主义,也不能简单学习欧洲模式,过分重视媒介赋权批判精神。中国媒介素养教育必须尊重现实,既借鉴全球模式,亦考虑在地经验。在媒介素养的分级教育模式中,首先需要提升媒介素养的当属直接内容人员,也是广大用户最重要的信源———媒体从业者(1.0对象)。在信息获取渠道日益多元化的“地球村”里,如何有效地遏制谣言,媒体信源的权威非常关键。媒介素养教育的2.0对象是各级意见领袖。在数字化时代,人们使用微博、微信等媒介寻找归属,宣泄情感。在这当中,从娱乐明星到知名学者的各级意见领袖对广大网民的影响颇为重要。这些对其粉丝有重要影响力的、“类媒体”的意见领袖的微博和微信既是私器,亦是公器,其使用者亟需提升媒介素养。3.0对象是优先和较常使用媒介的各类窗口工作人员,如新闻发言人、电子政务者等。相比于宽泛的媒体报道,这些人的言行更关乎老百姓的直接利益,因而更容易引发选择性解码和对抗性解码。4.0对象则是所有人。随着传受关系日益模糊,人人都是网络上的重要节点,小蝴蝶引发的热带雨林大效应的案例并非罕见。可以说,人人时时需要有素养,网络处处需要有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