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经济与产业研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27:41

体育经济与产业研究篇1

关键词:体育产业经济带战略构想

1.建设体育产业经济带的意义

1.1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

自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进入了大发展大变革和产业结构大调整时期,传统产业逐渐减少比重,新型产业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体育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文化大发展离不开体育的繁荣。我国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各种产业升级换代逐步进行,第三产业崛起是不争的事实,文化服务行业将迎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体育作为一个朝阳产业正在被社会与市场认可,做强做大体育产业也是党中央殷切希望的,国务院已经制定了有利于体育产业发展的各种辅助政策。顺应这个时代的发展,体育产业必将迎来灿烂的明天。

1.2体育产业经济带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服务。

2011年9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河南省政府制定了配套的《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对中原经济区建设做了更详细的规划部署。河南省地处中原,地理位置优越,文化资源丰富,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也是对中国大的经济形势的总体部署的一部分,河南省的体育文化产业积淀丰厚,体育产业特别是传统体育文化产业是河南省的优质资源,其产业化进程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比如体育用品、文艺演出、媒体传播、旅游等,大力发展河南省体育文化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能促进中原经济区建设。

1.3是体育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

虽然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发展迅速,取得了一些骄人的成绩和效益,但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一系列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重要原因之一是产业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一是规模结构偏小,集中度低。如登封目前有点规模的武术馆校有48所,在校学员5万多人,但发展较好的只有塔沟、鹅坡、小龙和武僧团四个武术集团,其学员均超过6000人,其他大部分武术馆校都不超过1000人,还有近20家采用租赁或家庭式办学模式、仅几十人规模的武校,经营举步维艰。二是区域发展不平衡。与登封少林寺享有同等声誉的温县陈家沟是太极拳的发源地,早在改革开放初期,河南省就提出“打出开放的‘两拳’”,借力打造登封和温县地方发展的平台。岁月流逝,相距不过百里的两地却有了不同境况的差异。温县的武校,无论是建筑规模还是在校学员数量都无法与登封相媲美。由于没有人数庞大的武校作为产业基础,国内的太极拳产业一直不温不火。三是政府投入过多,社会投资偏少。地方政府在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开发上动辄几亿或几十亿,这样的做法对当地的形象与基础设施建设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对传统体育文化产业本身的发展效果不佳,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政府的“台子”搭好了,民间和社会资本不能顺畅进入,造成了“唱戏”和“看戏”的人少,造成冷场现象。建设产业带的目的是使河南的传统体育文化朝着规模化、集团化、产业化、规范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摆正当地政府在产业化中的位置,理顺投融资关系,按照传统体育文化产业自身发展规律建立一套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体系。

2.体育产业经济带是建设大中原经济的基础

2.1体育产业初具规模。

经过三十多年的高速发展,今天的登封市已经发展成在少林武术带动下,武术培训、产品、旅游和演艺齐头并进的局面。其中武术培训已成为当地的经济支柱。登封市的武校馆校常年在校学生已经达到5万人,仅此一项每年就为登封市带来3.5亿元的财政收入。在武术产品市场方面,已开发出武术器械、武术教具、竞赛用具、服装、武术旅游纪念品等10大类主导产品。在武术旅游方面,每年可吸引超过50万人次前来旅游。山地实景演出剧目《禅宗少林・音乐大典》成为登封文化演艺市场的一大亮点。从1991年起,连续成功举办8届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武术搭台,经济唱戏”颇有成效。太极拳是温县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名片,虽然和登封相比产业化发展稍逊一筹,但近几年发展迅猛,焦作市政府制定的《太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08~2013年)》使太极文化产业化走上了正轨,大有赶超登封之势。目前有太极馆校20余家,太极文化的相关产业链初步形成。“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流大赛”已连续举办了11届(前5届在温县)。温县紧紧围绕“根、村、拳、养生、产业”做文章,加快建设陈家沟太极拳文化旅游区。2011年,温县加快文化旅游项目建设步伐,总投资4亿元的中华国际太极拳文化交流中心项目,总投资18亿元的北京阜外医院河南分院、旅游养生基地、太极大学项目等陆续开工,让人看到了“未来拳乡”的发展大框架。以上两个“武术之乡”的产业化发展都比较成功,而且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这为建设“中原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带”奠定了坚实基础。

2.2传统体育产业特色相近。

河南省体育产业优先发展方向的确定,不仅在于理论上有依据,而且有实践的支撑,并根据河南省现有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而定。目前,河南省的体育产业以传统体育方面最突出,融合了河南省体育文化的传统和精髓,并带动了旅游、培训、体育器材等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河南省目前的国民生产总值在国内各省市中处于第5位。

3.1加强规划引导,形成“一个龙头、两个中心、五个城市支撑”的产业布局。

“大中原体育产业经济带”的具体构思为:一个龙头,两个中心,五个城市支撑。具体来讲就是以登封市的武术产业为龙头,以登封市和温县为中心,连带焦作和济源的篮球,并辐射郑州、洛阳、新乡。以发展体育文化产业为目标,在河南省政府的规划统领下,整合体育产业资源,并合理布局优化体育产业价值链。逐步形成开放、竞争、有序的体育文化市场体系;建成管理规范、调控有力、保障到位的体育文化政策法规体系;基本形成重点突出、结构合理、规划科学的体育文化产业创新体系和体育文化产业投融资创业体系。拥有若干个在全省具有突出竞争力,在国内市场具有较强实力和竞争力的体育文化企业、品牌和产业人才队伍,体育文化产品创作和创意能力显著增强。

3.2整合体育文化资源,加强经济带内区域合作。

在产业带内有丰富的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以前各地方都在为发展自身的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做产业规划,这就造成以地方利益为中心的重复建设、恶性竞争,致使资源的极大浪费。在发展初期确定有积极的作用和决定性的影响,但是当产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发展空间受阻,光靠地方政府的扶持和支持不能解决所有难题,发展起来就会遇到很多瓶颈。破解这些难题的途径,就是在更高层面上对这些资源进行规划与整合。河南省政府应构筑传统体育文化产业信息交流的有效平台,为各行业介入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创造机会。在产业带内各地方政府应加强区域内合作,以更开放的视野、更创新的思路通过构建体育与经济界广阔的交流合作平台,促进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信息的流通和传播,通过社会化、市场化的手段对项目资源进行整合推介与招商宣传。在为产业带内吸引多元投资的同时,为各界投资方提供优质的市场合作项目,达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

3.3着眼国际舞台,占领世界体育产业制高点。

目前全球约有5000万人习练少林武术。太极拳参练者有8000多万人,每年都有大批的国际爱好者到登封和温县参观学习,可以说河南的传统体育文化在世界上享有盛誉。这样非常优质的资源和雄厚的基础,河南现在还没有几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传统体育文化企业,这不能不让我们思考是不是经营策略或发展思路出现了问题。体育产业是一个朝阳产业,2010年中国体育产业产值突破2000亿,其中80%是体育用品,约占GDp的0.5%,美国体育产业对于美国经济的贡献占到11%。可以说,体育文化产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河南省在传统体育产业和一些延伸产业链上,完全可以发展一批具有世界竞争力的传统体育文化企业。

4.近期政策建议

4.1加快体育产业管理体制创新。

体育行政部门要把工作重点转移到贯彻国家方针、政策,研究制定体育行业政策和发展规划,依法加强行业管理和提供服务上。各级体育部门要全面实现“管办分离”,抓宏观产业指导和制定体育产业发展规划,强体育产业的政策研究,尽快建立起相对完善的体育产业政策体系,面向全社会搞好配套服务、加强市场监管,打造良好的体育产业发展平台。加快体育服务标准化建设,进一步促进体育行业协会有效发挥自律组织功能。

4.2加快体育产业的对外开放。

积极推进统一的体育大市场建设,积极发展外向型体育经济,放宽准入条件,以健身服务业、竞赛表演业等领域为龙头,加大、加快与外企集团的合资与合作,吸引更多外资进入国内体育市场。全力打造具有河南特色的体育项目,大力发展人民感兴趣的国际性体育项目,并以项目为载体,以企业为平台,以资本为纽带,逐步建立全方位的体育产业对外开放体系。

4.3出台政策支持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发展。

在产业结构升级、延长产业链、吸引社会资本进入等方面出台更灵活、更开放的政策,在财税、土地、产业准入等方面予以优惠政策。支持中原传统体育文化产业产业带城市之间、支撑城市之间的经济交流与协作;在产业带内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组织实施区域合作重大项目,促进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5.结语

加快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拓展体育发展空间,丰富城乡居民体育项目,促进人们强化体育锻炼意识,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建设大中原体育产业经济带的重点任务是,加快体育健身市场的发展;积极培育更多的体育人;做大做强世界品牌体育产业;把中原地区做成体育贸易区;利用经济区的发展,推进体育贸易与体育产业共同发展。加快出台中原体育产业的政策措施:加大投资的支持力度,完善体育贸易区税费优惠政策,加强体育设施建设和管理。形成一批有中原特色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体育产品的品牌;形成各种经营方式并存,各种经济成分竞相参与、共同兴办体育文化产业。使中原体育贸易较快发展,体育产业从业人数明显增加,体育产业增加值明显提高;形成体育文化与公共服务与市场服务相结合、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协调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国务院研究室科教文司和国家体委政策法规司编.体育经济政策研究[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11.14-102.

[2]张发强.对我国体育产业化的战略思考[C].国家体育政策法规司编.走向21世纪的思考论文集,1996.11:19-23.

[3]李明等.中外体育产业比较与思考[m].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10,第1版.

[4]蔡军等.对我国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的研究[J].体育科学,1999(4):57-60.

[5]李敦厚.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现状及思考[J].体育文史,1999(5):23-27.

[6]张翔.河南省体育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6):127.

[7]周进强,卢元镇等.体育产业成为我们国民经济新增长点研究[C].体育产业现状趋势对策.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1.

体育经济与产业研究篇2

关键词:体育产业;经济效益;分析;市场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F26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5)27-0030-02

体育产业是与人们的健康休闲和健身娱乐等密切相关的产业,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全民健身热潮的兴起,体育产业在现代经济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2013年全球体育产值为7.5万亿元,中国的体育产业的总产值约为3500亿元。现代经济中体育产业的地位,主要体现在体育产业的经济性质、发展规模以及实践经营效益状况方面。但长期以来,我国的体育产业一直按计划经济、政府主导和公益性的模式进行,在未来将应对体育消费需求与效益服务进行全面市场开发研究和实践,推动体育的社会化、产业化、市场化的有机融合。

一、体育产业的消费需求与经济效益分析

(一)体育消费增长与体育产业发展分析

当今社会由于现代科学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脑力劳动比重逐渐增加,以及工作、生活的压力等诸多因素,新陈代谢功能与体适能降低、神经衰弱等各种亚健康症状,同时,也导致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文明病”及“富贵病”的流行。人们在丰衣足食之后,对健康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对健身的消费需求不断增加,健康成为人们的基本目标,这也是人们的对幸福生活的一种追求,从而也加快了社会体育发展的前进步伐。

体育消费是现代生活消费的一部分,而体育消费则成为体育产业发展必不可少的因素。体育消费是人们用于体育活动及相关方面的消费,如购买运动器材等的实物型消费,或用于观看比赛的观赏型消费以及参加体育活动等参与型消费等。随着体育消费人口的增加,体育的参与型消费、产品消费和服务消费大大促进了体育产业的发展。体育消费增长是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和基本保证,而体育消费增长有赖于公众健身意识的增强和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以及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二)体育产业与微观层面经济效益分析

体育产业的经济效益是指人们开展体育活动和体育产业经营活动中所获得的经济利益,即所取得的经济收入和经济效益,反映体育产业的投入与产出的比率状况。一种表现为对社会经济的促进作用,另一种表现为体育经营者的经济收益。微观层面经济效益主要包括从事体育活动而直接获得的经济收益或体育单位经营的经济效益,例如,体育用品销售收入、体育广告费收入、体育劳务收入等方面;体育产业的市场化运作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推向市场的体育产品是商品,在市场条件下进行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在经营过程中遵循经济运行规律、公平竞争、自主经营的原则,通过体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体育用品和体育服务等来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促进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

体育产业的发展在以利益为导向下,不断提高经营个体的市场竞争力。通过公平竞争,优胜劣汰,整合和优化配置市场的体育资源,从而能够保证体育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前提下,实现良性发展。因此,从微观层面进行分析,体育产业的经营者必须降低劳动占有和劳动消耗,优化体育用品和服务质量,提高效率和市场竞争力,促进体育消费需求,进而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三)体育产业与宏观层面经济效益分析

从宏观而言,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目标是为人类社会发展服务,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简单地说,就是要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体育产业的发展需要强化宏观调控,坚持体育产业资源的优化配置,服务经济发展。体育产业在宏观上层面的经济效益是良性的,而且经济结构调整和GDp均会产生较为积极的作用。体育产业已成为重要的经济体,促进内需的重要力量。我国体育消费市场非常可观,能够产生很可观的经济效益。衡量体育产业经济效益在于体育产业的经营中,尽量减少和降低经营成本,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如体育用品生产、体育服务、体育赛事营销等。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实施二十年来,体育健身服务业迅速发展,已成为体育产业中最具活力的部分。从宏观层面来讲,体育产业不仅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很好地拉动了内需,同时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创造了大量社会就业岗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则使“全民健身计划”得到了充分的法律保障,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公益性,全民健身的基础设施投入大,周期长,收益慢,需要国家加大投入,这些社会效益是属于国家宏观调控的范畴。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大众消费观念随之发生很大改变,对体育的消费需求也不断提高。

据统计,近年来我国体育产业以年均20%以上的增速发展,高于整体经济增长水平,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突破0.5%。数据显示,我国体育产业的从业人员达400万人,实现增加值3200亿元,占当年GDp的0.6%,低于发达国家的1%~3%。目前我国体育参与型消费、健身休闲业呈现出由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向西部欠发达地区、由城市向乡镇发展态势,健身休闲服务的内容不断丰富,新兴项目不断涌现。根据2014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到2025年中国体育产业产值将达5万亿元,新政策把全民健身上升到国家战略地位。

二、体育产业的市场化运作策略

(一)建立体育产业市场开发的网络平台

为促进体育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动体育产业的市场化运作,必须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开辟体育企业建设的新载体、新阵地,按照市场经济运作的规律,借助互联网平台开展服务营销,培育体育市场,引导体育消费,网络经济将促使体育产业运营进一步信息化、现代化和国际化,并以此推动体育产业化和市场化进程。

(二)借鉴国内外体育企业经营管理经验

在欧美等经济发达国家,体育产业已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体育产业的GDp产出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我国的经营机制需要制定相对应配套的政策、法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要求“形成国家与社会共同兴办的体育事业格局,走社会化、产业化道路”,2014年9月,国务院会议部署加快体育产业发展,促进体育消费推动大众健身,优化环境,支持社会力量办体育,盘活体育设施,简政放权,取消商业性和群众体育赛事审批等。我国体育产业的市场化运作要借鉴国内外体育产业管理模式,提高体育产业管理人员的经营管理水平和专业教练的执教水平,促进本土与国际健身界的对接、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国体育产业的成熟与发展。

(三)社区体育和社会力量推动体育市场化

社区体育和俱乐部体育都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新生事物,近年来,社区体育得到高速发展,消费人群主要以老年人为主,社区体育成为体育社会化的重要阵地。社区的公益性与健身俱乐部的经营性相结合,用经营性促公益性可能是个不错的选择。体育产业发展需要国家的资金投入,逐步增加对体育产业的资金投入力度。在宏观调控体育产业发展的过程中,重点在于吸引社会力量经营体育产业、优化体育产业布局、合理配置体育资源等,既有利于减轻国家的财政负担,又能加速全民健身产业的发展,促进全民健身的良性循环发展。

(四)创新健身形式内容和营造良好健身环境

为满足锻炼者的各种需求,健身的种类和练习的形式呈多样化的趋势,在训练方式和训练量方面都有针对性,不断创新全民健身形式内容,最大程度地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同时,健身环境也是影响参与者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俱乐部在采光、空气流通、环境等硬件设施上要凸显个性化的设计,提供优良的服务环境,营造良好氛围吸引消费者。以新时代全民健康需求为出发点,根据体育产业的经济、社会效益和市场规律,把握消费者的需求变化和日益个性化的趋势,针对性地开发市场需求的项目。体育产业专业人才的缺乏制约着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政府和高校应帮助企业培养既懂全民健身服务,又懂营销的专门人才。

(五)体育产业相关附属产品开发和品牌打造

目前,我国体育产业经营模式主要局限在体育用品、俱乐部经营、竞赛表演、健身指导员、教师、教练员培训等主体产业上,而发展较好的只有体育健身俱乐部的经营,其他产业如参与型的体育旅游等还未充分开发。实物型产品,包括运动鞋袜、演出训练服、健身器械、比赛音乐、音像制品和广告等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体育产业具有极大的市场化潜力,在品牌、规模和专业方面还有待加强,对相关产品的数量和质量都会有更高的需求,要使体育产业真正实现市场化,必须挖掘体育附属产品、体育服务、体育消费等的市场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凤新.中国大众体育消费问题探讨[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0,(5).

[2]黄瑞苑.论中国加入wto后体育产业的发展前景与挑战[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2).

体育经济与产业研究篇3

一、构架体育产业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从经济发展规律的角度出发,对人类社会的活动特点进行分析与研究,是我国科研部门与政府机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同时也是本文对体育产业进行探索与研究的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社会各部门的生产关系、再生产规律、竞争理论、垄断理论以及生产目的进行了全面且深入的阐述。是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制定产业政策以及产业经济分析的理论基础,同时也是对我国体育产业经济学理论进行深入分析的重要理论框架。 

(二)邓小平产业经济思想 

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国情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结合的产物,以社会主义实践经验与我国历史发展经验为基础并对优秀理论不断深入与丰富的重要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实践中的重要体现。邓小平产业经济思想是年20年代指导我国经济实践与产业政策的重要理论基础,同时也是未来指导我国经济建设以及产业发展的重要理论依据。尤其是在我国体育产业建设中,更加离不开邓小平产业经济思想对宏观建设方面的理论支持。

(三)产业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主要针对类型相同的各经济组织集团之间相互作用以及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当前我国产业经济学方面的探索与研究尚处于一个比较初级的阶段,是一门新兴学科,在我国科研机构的不断努力下,该学科在实践以及理论上的进步十分迅速。虽然当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学生体系,但由于研究起步较晚,实践经验较少。总体上来看,产业经济学重点探索某一领域内自身的发展规律以及不同企业之间部分与合作的一般规律,同时也研究某一领域与其他生产部门之间的合作关系。由于我国经济系统庞大而复杂,其中包含许多不同领域的子系统与细分产业,而这些产业依照自身所特有的属性和经济活动方式,在物料供应层次上各自体现出了较大的差异,子系统所承担的责任各不相同。产业经济学则从产业的角度出发对不同层次的研究对象所体现出来的经济活动特点以及区域子系统内所协作关系进行研究与分析。 

(四)西方经济学 

在我国产业经济学领域研究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研究成果都是以西方经济学的有关理论为基础,并在相关的理论支持下得出的。根据已往的实践经验来看,产业经济学无论是研究方法上还是在原理应用上都很大程度上受到西方经济学的影响。微观经济学中的市场结构理论是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重要框架;通过微观经济学的理论指导对市场行为中的均衡价格理论与厂商理论进行应用与分析;微观经济学中的市场绩效理论能够将生产与消费行为的分配理论与优先行为理论进行模拟。从宏观角度来看,市场关系结构与产业组织理论为研究对象,根本上是以微观经济学中的垄斷价格理论为基础,结合已往的研究结果进行深层次的挖掘而进行的探索。通过现代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可以对微观经济学与产业组织理论进行更加细致的划分与组合,将产业经济学中的各种微观与宏观现象有机结合起来。 

二、体育产业经济学的概念和研究对象 

当前我国的体育产业经济学主要从交换、流通以及生产三个方面出发,对相关的组织集团、经济活动与发展规律进行阐述。主要的研究对象包含体育产业政策、体育产业布局、体育产业结构以及体育产业组织等。其中体育产业组织即市场上从事体育类产品生产的社会组织集合,重点研究其在宏观的市场竞争与合作中各部门在利益关系上的发展规律与变化形态。体育产业结构即产业领域内所形成的的行业技术经济联系以及数量关系形式,不断变化的产业结构主要受到关联机制、就业结构以及需求结构的影响。体育产业关联即所生产的产品或在中间产品的投入过程中,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在结构联系、产品技术之间的形态,不同维度下,产业内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以产业结构的方式体现出来。在关联过程方面,体育产业结构是宏观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是否均衡的研究对象之一。体育产业布局即在某一时刻的生产力条件下,某一区域的空间组合情况与空间布局情况。其中体育产业空间结构是反映体育产业布局的重要体现,产业空间结构是否具有充足的合理性决定该区域能够充分发挥经济优势、促进体育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体育产业发展即该产业从开始建立到进行淘汰阶段之间不断发展以及改良的过程,同时也是体育产业在发展状态下中对企业领域产业影响的过程,其中主要包含体育产业发展周期以及发展规律等方面的有关因素。体育产业政策主要指的是某一区域内政府部门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的出发,利用经济学的有关理论,针对体育产业所提出的有利于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的有关措施。 

三、体育产业经济学的学科领域 

(一)体育产业组织理论 

体育产业组织理论是产业内部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明确不同生产部门的经济活动规律为主要目的。企业关系主要指的是某一特定行业内容不同企业之间在经济活动中所产生的行为关系、利益关系以及交易关系等,以上几方面的关系在不断变化与发展的过程中可能会对企业以及行业本身的发展与生态产生重要影响。

    (二)体育产业结构理论 

体育产业结构理论以体育产业结构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具体的经济活动中影响经济发展的有关因素与演变规律为基础,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关方案进行研究与分析。以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关需求为目标,对行业间的结构层次深化以及资源占有关系进行深入挖掘,并以研究结构为理论基础来对政府部门的政策优化工作以及产业结构规划工作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体育产业结构理论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研究对产业结构造成影响的决定性因素和来自各方面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第二,揭示在体育产业不断发展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一般规律;第三,寻找优化产业结构的具体操作方案;第四,从体育产业长期的发展需求出发,结构调整政策以及体育行业的选择进行科学有效的指导等。体育产业结构理论在对体育产业长期发展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一般规律进行研究与探索的同时还重点研究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规划的基本方案,并对基本方案的可行性进行专门的分析。 

(三)体育产业关联理论 

体育产业关联理论通常也被称为体育产业联系理论,相比于传统的体育产业结构理论,该理论能够对行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进行更加精确的量化描述,该理论的研究背景与理论基础介于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之间。产业关联理论主要对产业内容经济活动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投入产出关系进行量化的阐述,该理论在解决经济问题方面主要采用的计算方法为投入产出法。投入产出法通过投入产出模型与具体的经济活动所生成的投入产出表对投入产出关系进行描述。将某一特定区域内,以一段时期内的经济活动过程具体到行业内部的各个企业方面,在对企业之间经济技术关系进行反映的同时以量化的方式对单个企业的投入产出关系进行研究,选取投入产出特性、投入产出比以及波及效果等方面的结论。其中涉及效果主要包含资本需求、就业需求以及体育产业影响力等。 

(四)体育产业布局理论 

体育产业布局理论主要是对某一特定区域内体育产业布局与该区域中经济活动内存变化与外在表现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索与研究。特定区域内,政府部门需要根据自身的经济发展需求对体育产业内部各企业的生产关系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就必然会形成体育产业结构布局。而政府部门接下来政策调整方案的调整也一定要结当前该区域内合体育产业布局的有关特点来制定调整方案。因此,对体育产业布局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也是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良政策制定的重要研究项目之一。 

(五)体育产业发展理论 

当前我国下处于体育产业发展的黄金时期,研究人员一定要结合考虑体育产业发展政策、产业转移、发展周期以及发展规律等方面的问题。有关问题也需要对当前区域内体育产业的发展阶段与发展规律有一个全面的深入的认识,根据产业发展理论的基本内涵有针对性地制定产业政策,使企业长期的发展战略能够顺利实现。发展体育产业需要综合考虑到发展政策、资源配置、发展周期以及发展规律等方面的问题。其中挖掘体育产生的发展规律是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关键,需要根据不同阶段的行业形态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行业政策,才能起到增强产业发展的竞争能力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鸿声,史兵.体育产业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构架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3,02(08):17-19. 

[2]张小林,周道平,刘少英.体育旅游产业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构建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4,02(15):133-135. 

[3]周波.论体育产业核心竞争力[D].湖南师范大学,2013. 

[4]罗华敏.关于我国体育产业统计指标体系完善问题的思考[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04(01):28-29. 

体育经济与产业研究篇4

关键词:体育经济体育产业体育竞赛业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1-035-02

一、引言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大力推进,我国体育事业的产业化和市场化进程非常迅猛,被誉为“朝阳产业”。以体育用品业为例,体育用品市场自2000年起,每年都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到2004年,整个市场规模达到42亿美元,到2008年,中国体育用品市场的规模达到62亿美元。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北京奥运会将在今后7年内拉动我国经济每年增长0.3个百分点,北京奥运会直接带动体育产业的收入约在30亿美元,而间接收入约在54亿美元左右。体育本身所蕴含的巨大经济能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体育经济的升温也掀起了体育经济学的研究热潮,在体育学界,体育经济学更是一个新鲜时髦的研究领域。体育学者纷纷投身体育经济研究,体育学院纷纷设立体育经济专业。热闹之余,冷静思考一番,到底应该如何定位体育经济学,体育产业理想的运行机制是什么,这都是亟需认真分辨的根本性问题。

二、体育经济学何以定位

体育经济需要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这就是体育经济学所要承担的研究任务。体育经济学就是以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探讨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产业的发展规律。目前我国的体育经济学还不成熟,还远远滞后于体育经济的实践步伐,还要更多地引进和借鉴欧美体育经济学的理论。表面上,体育经济学理所当然地被视为体育学下的一个学科专业,这似乎合情合理,其实不然。

1.属性定位。明确学科属性对于一个学科来讲是至关重要的,同样,对于体育经济学的学科属性,我们也要有个清醒的认识。关于体育经济学的学科属性,大概有三种观点,一种认为体育经济学具有体育学的属性,一种认为体育经济学具有经济学的属性,一种是认为体育经济学具有多学科交叉属性。其实,我们从体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和研究内容即可分辨它的学科属性。体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经济学原理,无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还是现代西方经济学,都属经济学范畴;体育经济学研究的内容有体育产业、体育市场、体育产品、体育供求、体育消费、体育投资,等等,这些都是经济学研究的固有课题,与体育学没有根本的关联。体育学基本的研究领域在运动训练和体育教学。由此,我们即可明确体育经济学具有的经济学属性,体育领域的经济现象只是一种阐释经济学原理的特例。所以,将体育经济学定位于体育学是不准确的。我们注意到,国内外对于体育经济学的研究思路是有很大区别的,国外体育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经济学问题,即研究的是经济学问题,只是利用体育领域中的现象来注释和阐释而已;而国内的体育经济学研究思路是利用经济学原理来解释体育领域中的经济问题和现象。这种区别的本质还在于:在体育经济学研究的初期,国内的研究思路对于发现问题能够起到一定积极的作用;而如果深入、发展下去,国外体育经济学研究思路将能够体现一定的优越性。我们认为将体育经济研究纳入经济学科的研究体系或真正进入其相关研究领域范畴,将是揭示经济、体育乃至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从体育经济学的经济学科属性角度入手,可以比较合理地确立体育经济的研究思路,从而构建和完善体育经济学的研究框架。体育经济学阐述的一定是经济学理论,只是将体育作为生动具体的例子加以运用,而非一个讨论经济学的体育理论。

2.研究定位。我国对体育经济学的研究起步较晚,自1985年于光远在全国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研讨会提出要研究体育运动的经济问题,正式提出了体育经济学的概念。其后,体育界学者首先开始了体育经济学的研究,并于1988年出版了我国第一部体育经济学专著《体育经济学》。本来,体育经济学是属于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但体育经济学长期落户在体育学,倒是个尴尬的局面。“目前的现状是,在经济学这个庞大的学科家族中,却没有体育经济学的一席之地。在其中经济学45个二级学科共166个三级学科中没有体育经济学科的影子”。体育经济学创立之初,体育学界的积极性最高,因为体育学者对于体育领域的经济问题有切身的感受和迫切的研究要求,而经济学界未必会产生共振。所以体育经济学能够首先在体育学界发展起来。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由于总体思路和知识结构的偏差,体育经济学也达到了一个发展瓶颈。实际上,体育学者研究体育经济学还是力不从心的。毕竟术业有专攻,体育学和体育经济学分属不同的学科领域。研究体育经济学的体育学者多数并非是经济学的科班出身,而是半路出家的。那种急功近利的研习虽然能够短期奏效,但很难达成深厚的经济学素养。体育学界研究体育经济学还有个弊端,就是很难改变体育为主的观念,容易把经济学原理当作是解决体育经济问题的手段,这对于体育经济学的长远发展是不利的。为此,将体育经济学还位于经济学领域,不论是研究的人员还是总体思路都以经济学作为出发点和落着点,对于体育经济学的完善应该是大有裨益的。

3.培养定位。由于体育经济学的兴起,许多体育院系也纷纷设立体育经济学专业。然而,体育院系到底是否具备相关的资质呢?与体育经济学情形类似,与体育新闻、体育传播等也是体育学的时髦专业,但是它们与体育学的学科属性完全不同。如上文所述,体育经济学的学科属性是经济学,体育学和经济学分属不同的学科领域,体育经济学涉及大量的经济学理论,体育学院培养体育经济学专业学生的师资则成了大问题。以上海体育学院为例,其体育经济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有“微观经济学、市场营销学、体育经济学、管理学、体育产业经营管理导论、体育公关与语言艺术、高等数学、经济法、会计学基础、管理信息系统、运动项目市场运作分析等,共16门”。显而易见,这些课程与体育学基本没有关系,体育学者很难胜任。解决的办法只有两个,要么体育学者自学或进修经济学理论,要么聘请经济学专业人士来担当此任。但这些做法都不是理想的模式。专业师资不尽如人意,学生的就业状况也不乐观。很显然,由体育院系培养的经济类毕业生很难得到社会的认同,人们更青睐财经院校的毕业生。近年来,随着体育产业的兴旺,已经有些综合性大学和财经院校开始设立体育经济专业,这种由办学模式对于完善体育经济学的人才培养倒是一个好的开端。

三、体育产业何以有效运行

作为体育经济的主要领域,体育产业一直以来都受到体育经济研究的高度重视。体育产业就是指“生产和经营体育商品的企业集合体”。它包括多种行业,比如体育竞赛业、体育健身业、体育用品业、体育场馆业、体育中介业、体育传媒业等。其中,体育竞赛业和体育健身业是体育产业的核心产业,真正地体现了体育产业的发展水平。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我国的体育产业得到了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然而,虽然达到一定的规模,当下的中国体育产业还远远不能令人满意。

1.现状不容乐观。体育产业经过30来年的发展,较之计划经济时代已经有了质的飞跃,中国这个潜力巨大的市场蕴含着无限的商机。然而,中国体育产业还没有在核心产业上打造有世界影响力的产品,体育产业结构极不合理,体育产业对GDp的功效率还很少,等等,这些都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目前,我国体育产业的大户是体育用品业,而它只是提供体育物质产品的产业,并不是提供体育专门服务的核心产业。过分依赖产业会导致体育产业结构失衡。欧美发达品牌出于降低成本的考虑把生产基地纷纷设在中国,中国现在好比是世界体育用品的代工厂,虽然总量可观但利润有限。中国本土的运动品牌虽然有长足进步但是与欧美大牌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体育用品业虽然产值巨大,但是主要也是为人打工。何况,它本来也不是体育核心产业。而在体育竞赛业这个体育产业的核心行业,国内联赛与欧美发达联赛相比,更是相形见绌。其无论是竞赛水平还是产业运作模式都是国内联赛无法企及的。我们熟知的美国的nBa、欧洲足球五大联赛,它们每年的电视转播收入动辄就是几亿美元,更不用说球员转会、广告代言等商业运作所带来的收益了。当然,这些与欧美100多年的体育竞赛的运作历史,以及成熟和规范的体育竞赛运行机制都直接相关。反观国内体育竞赛业,既没有深厚的体育竞赛文化,也没有合理有效的竞赛管理制度作为保障,难免落后于人。

2.体制束缚发展。我国的竞技体育一直是在举国体制的模式下运作的,具有明显的计划经济痕迹。国家对竞技体育的常抓不放也影响了体育竞赛业的快速发展和有序运作。我国的职业联赛是由各个项目的协会负责组织与管理,隶属国家体育总局直接领导,国家体育总局和各协会负责全面开发各项职业赛事运作。体育产业和体育事业事权不明、管办不分也就成了束缚体育竞赛业发展的制度障碍。以中超联赛为例,表面上中超联赛实行了俱乐部制,但是,俱乐部还没有真正成为自主经营的企业化职业俱乐部,还要受制于政府的职能部门,一切工作服从国家队,一切权利收归国有。中国足协和足球管理中心是“一套人马,两块牌子”。一方面,对足球运动员负有全面管理的职能;另一方面,在职业足球市场开发运作过程中又进行经营。所以,足球管理中心扮演了“官、商、民”三位一体的角色,它既办联赛又管联赛,还是仲裁者,这几乎是计划经济行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翻版。可想而知,在这种体制下,缺乏有效的监督、有序的运作、公平的竞争,难免滋生假球、黑哨等腐败行为。因此,运行体制不改,中国体育竞赛业很难有长足的进步。

3.理想运作模式。在举国体制下,运动员的训练竞赛全部由国家包办,虽省心省力但也失去了自主的权利。国家为运动员的培养投入了大量的物力财力,当然有权利要求运动员服从管理为国效力了。这种由国家独资的培养模式虽然成效辉煌,但却是不计成本的,管理模式也是僵化的,这对于职业联赛的制约非常明显。现有体制下,运动员的成功不可能脱离国家体育系统。像丁俊晖那样完全自费自主而达到顶级职业选手的情况还不多见,但是也为竞技体育运作模式多元化的设想提供了良好的范例。可以设想,如果在体育竞赛业中也全面实行真正的俱乐部体制,完全按市场机制运作各项目联赛,完全放手让市场机制来调节体育竞赛业的资源配置,除去人为操控的隐患,实行事权分明、管办分开,则不失为体育竞赛业的一个理想运作体制。韩国和日本在南非世界杯上的上佳表现,已经证明他们有能力和欧美强队抗衡,这根本上得益于他们国内联赛的不断完善。纵观世界足球强国,健康有序的联赛体制是保持高水平足球实力的根本要素之一。欧美发达联赛体制已经为我们树立了赶超的目标,日本和韩国的联赛体制也为我们提供了现实的样板。诚然,由于国情的不同、文化的差异,中国体育竞赛业要想完全实行市场机制,实际操作难度很大,牵涉面很广,不可能一蹴而就,这主要取决于政府的决心。然而,现实的难度并不能泯灭我们对理想的诉求。

四、结语

市场经济时代的到来,体育经济蓬勃发展,体育产业方兴未艾,这既是机遇更是挑战。体育经济的实践蹒跚地走在前面,体育经济的理论正急速追赶。体育经济学虽冠以体育的名号,但并不属体育学固有研究范畴。体育经济学应回归经济学领域,体育经济学的理论建设离不开经济学界的有效介入和真心参与。体育学界不必好高骛远、见异思迁,把握好自身的分内之事才是根本。体育产业是体育经济的主要领域,其核心产业非体育竞赛业和体育健身业莫属,而体育竞赛业更是核心之核心。目前我国体育竞赛业的状况实在令人堪忧,此时恰逢中国足坛的扫赌打黑风暴,更让人牵挂和忧心中国职业联赛的未来。欧美以成熟规范的联赛机制展现出的超高的竞赛水平和完善的商业运作模式,以及日本韩国借助国内足球联赛的有序开展,表现出的足球实力强劲的发展势头,无不为中国职业联赛的走向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参考文献:

1.江和平,张海潮主编.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报告(2008~2010).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2.白光斌.奥运经济对我国体育产业的影响.商场现代化,2009(1)

3.骆秉全编著.体育经济学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4.王子朴.体育经济学的学科属性刍议.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6(1)

5.周良君,陈小英,梁少霞.美国、德国与我国部分高校体育经济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比较.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6)

6.鲍明晓.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报告.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

体育经济与产业研究篇5

1社会主义体育经济学研究急待深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991年全年国民生产总值为19580亿元,比上年增长7%;农业虽然部分地区遭到持大自然灾害,仍然夺得较好收成,全年农业总产值为8008亿元,比上年仍增长3%;工业增长较快,全年工业总产值为28225亿元,比去年增长14.2%/n体育事业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据统计,到1989年止,10年间创世界纪录216次,占建国以来创世界纪录总数的55%;获世界冠军361次,占建国以来冠军总数的92.2%。尤其是1990年我国成功的举办了第11届亚运会,又一次展示了我国人民改革开放,安定团结、生机勃勃的形像。据统计,在亚运精神的鼓午下,1991年在重大国际比赛中共获奖牌182块,86名运动员获得93个世界冠军,是我国历史上获得冠军最多的一年;有25人、1队50次创31项世界纪录,349队64次创49项亚洲纪录,123人、30队212次创127项全国纪录。目前我国体育总体实力,已是连续3届亚运会蝉联金牌总数第一,成为亚洲体育强国;在23、24届奥运会获得金牌数,分别居第4、第11名,已进入世界体育前10名的行列。总之,我国经济和体育运动的实践,呼唤着体育科学研究的深化,对杻会主义体育经济学理论的研究更需深化。

我国体育社会科学工作者对经济与体育相互依托、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等方面,已作了一定研究。据不完全统计,到1991年底为止,报刊已发表的有关体育经济学方面的研究论文已有250余篇;有张岩、张尚权主编的两本体育经济学专著出版;一些体育院校已开设了体育经济学必修和选修课,并编写了一些教材和讲议。这些情况表明,我国社会主义体育经济学的研究,已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填补了学科系列中的一个空白。对我国经济建设和体育运动实践,产生了积极的效能。

但是,社会主义体育经济学的研究,仍落后于我国经济与体育事业发展的要求,对社会主义体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和运行载体仍缺乏深入研究。为了促进、完善社会主义体育经济学这一新的学科,对它的理论基础和运行载体必须进行认真研究。

笔者认为,社会主义体育经济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新兴边缘性学科。它产生于80年代,是现代经济和体育交叉溶合发展的产物。它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以经济学科和体育学科交叉、渗透、溶合在一起的体育应用性科学。因此,它的理论基础,不能单一的以经济理论,或单一的体育学理论来理解,而应该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经济学和体育学三个方面,来研究认识社会主义体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2社会主义体育经济学的研究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

2.1我们从事任何科学研究,总是要在一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下进行观察、实验、分析、综合,并且根据一定的哲学观点进行总结、概括、得出结论。要对社会主义体育经济学进行正确的研究,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和基本原理作为理论基础。因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能够为指导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提供完备理论。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断地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发展的成就来充实自己,它是各门科学成果的哲学的概括和总结,因此它对任何学科的研究,都是唯一可靠的理论基础。

2.2矛盾分析的方法,是唯物辩证法具有核心意义的方法。它是社会主义体育经济学分析体育经济活动的基本认识方法。毛泽东指出:“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的关系,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关系。”“这一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2)可见,只有运用矛盾分析方法,才能正确把握体育与经济,体育领域内经济活动与整个国民经济活动的辩证关系。体育与经济的关系是,经济发展对体育起决定性的制约作用,而体育发展又对经济发展起着促进作用。体育领域内经济(包括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组织使用和社会经济活动,必须保持整体性、统一性;体育领域内的经济关系,是由社会经济关系决定和制约的,是社会物质生产关系在体育领域内的延伸。离开了社会关系的大环境对体育经济关系的制约,就不可能理解体育领域内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的本质,也不可能揭示经济活动的特点和规律。同样,离开了对体育领域内经济现象、经济活动的具体矛盾的分析,也不可能全面理解把握体育与经济的辩证关系。也就不能充分认识体育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2.3“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是社会主义体育经济学分析体育经济现象、经济过程,揭示体育经济本质、特点、规律的基本的认识论。马克思说:“不是人的意识决定人的存在,而是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他又说:“从来的哲学家只是各式各样的说明世界,但是重要的乃在于改造世界。”这是自有人类历史以来第一次正确的解释意识和存在的关系,我们研究社会主义体育经济学决不能忘记这个基本的哲学理论社会主义体育经济学的根本任务,就是从哲学的高度,从经济学的视角,总结探索我国体育领域中经济现象、经济过程的本质、特点和规律,为发展体育事业服务。因此,必须根据4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和反映论的理论,逐步建立、完善社会主义体育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和运行机制。逐步更新人们体育经济的观念,从而解放思想,开动脑筋,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3社会主义体育经济学的研究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经济学为基础

社会主义体f经济学,是从经济学的视角研究体育领域内经济现象、经济活动、经济过程中的经济关系,它是经济学的分支科学。因此,它的研究必然涉猎反映现代经济体系的各学科的知识..主要包括: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部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以及生产力经济学等。其中马克思主义理论经济学(即政治经济学),是其他经济学科的理论基础>反映体育部门经济问题的体育经济学,也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经济学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其主要理论是:

3.1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理抡,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石”。作为社会主义体育经济学,也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作为理论基础的核心理论依据。进人80年代以来,我国体育社会科学工作者,从社会主义体育经济的视角出发,根据“一般寓于特殊之中”的哲理,对于体育领域内的劳动和社会主义一般劳动过程的目的性、协作性、交换性、合理配置等多方面的客观要求,使我们得到两点重要启示:一是理论分析和研究的重点,应服从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二是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是一个可挖掘和丰富的宝库。我国现阶段,整个社会劳动是一个共同协作的大系统。能否协调有序的运转,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劳动价值的一般性质及其运行规律认识的完整程度;取决于我们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体育建设中的自觉程度。因此,我们必须从体育经济这个新视角,探索研究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在体育经济中的表现形式,从体f劳动的特殊中抽象还原出劳动价值,并加以系统的提炼和展开分析。这种研究既要基于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原著,又要跳出原著本身研究重点的局限性。从而使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得到新的发掘,以适应社会主义新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而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体育建设服务如体育劳动是什么性质的劳动?体育事业为什么成为第三产业?体育劳动能否创造使用价值和价值?体育劳动产品能否成为商品等问题,都需要从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中引深出来,作出符合实际的分析。

3.2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理论,关于劳务生产理论的分析,就是对劳动价值论的进一步引深,也为回答上述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论。马克思认为,划分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和劳动产品的物质规定性(指物质产品、精神产品、劳动服务)无关,而是同这种劳动借以实现的社会形式有关。马克思指出:“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始终是以货币所有者资本家的角度来分析的,而不是从劳动者的角度来分析的。”(4)从马克思上述分析中可见,区分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标准主要是从劳动从属于资本这一生产关系的角度去分析的,是同生产的物质产品的规定性无关,与生产领域和非生产领域也是无关的;只同这种劳动借以实现的社会生产关系有关,同是否生产出资本,是否生产剩余价值有关。理解这一点,对于划分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社会主义划分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必须从一般生产过程、商品经济、体现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角度三个层次上进行考察,做到物质规定性和社会规定性的二者统一。

根据马克思这一理论,笔者认为,对于体育事业是非生产性事业,体育工作者的劳动是非生产性劳动的传统观念,应当重新认识和突破。在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充分发展和社会分工进一步发展的条件下,满足人们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使用价值的内容和范围扩大了、既有物质形态的使用价值,也有以生活劳动服务形式存在的使用价值。因此,和社会主义生产本质相联系的生产劳动,不只是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而且在还包括非物质产品形式的各种劳务生产。所以在社会主义社会,凡是能够创造使用价值,满足人们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劳动,都应当属于生产或具有生产性的劳动。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体育事业与国民经济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体育与经济之间相互依托、相互渗透、相互推动的作用日趋明显。体育部门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生产体育劳务的独立部门。体育劳务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能增强人们体质,满足精神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如果体育劳务进人交换,也就具有了商品的属性,具有了价值。这样,体育部门就整体来说,也就成了体育劳务的生产部门,体育部门的工作劳动,也就成了生产劳动,体育部门也就取得了体育产业的资格。

3.3马克思关于社会再生产的理论,进一步说明了体育生产性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指出:“不管生产过程的社会形式怎样,它必须是连续不断的,或者说,必须周而复始地经过同样一些阶段。一个社会不能仃止消费,同样,它也不能仃止生产。因此,每一个社会生产过程,从它的经常联系和它的不断更新来看,同时也就是再生产过程可见,生产的和消费的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马克思再生产的理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物质资料生产与人类自身生产是相互制约的统一体,在这个统一体中,人是社会的主体,人的发展是社会活动的根本目的。所以,生产劳动同智育、体育、综合技术教育结合在一起,不但是提高社会生产力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人才的有效方法。这充分肯定了体育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体育最基本的功能就是提高劳动力的素质,直接或间接地服务于生产,与生产、交换、分配、消费产生密切的联系。因此,从社会再生产的过程看,体育机制必然最终转换为生产机制。

3.4研究社会主义体育经济学,主要是以我国体育与经济的关系为研究范围。对体育经济的研究,要以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理论为基础。体育经济作为整个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其发展方向必须和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方向,体育目的和生产目的保持一致;体育经济的发展必须符合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体育经济的运行机制必须纳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运行机制的轨道。体育经济要具有特殊的功能,为发展外向型经济服务,社会主义社会,人们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直接表现为国家、集体、劳动者个人之间的关系,而体育事业内部,竞技、训练、人材培养、输送选拔以及体育场、馆、池体育设施单位的经营管理,也必须坚持“三兼顾”利益原则特别是在贯彻按劳分配制度上,要充分注意到体育部门劳动的特点,和金牌与奖金挂钩的原则。

总之,离开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单单就体育领域中某些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就事论是,是难以从理论高度加以升华的。因而也就难以从理论上指导体育经济的实践,难以从体育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关系上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同时人们的观念就难以从体育事业是“单纯的消费型”“单纯的福利型”的传统观念中解放出来。

4社会主义体育经济学必须以体育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

体育经济学的运行载体是体育社会实践活动。因为体育经济学是体育学的分支科学,具有体育学的属性。体育学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人的体质,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为目的,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的学科。它主要研究体育现象、体育活动过程,揭示休育内部和外部的规律。所谓体育现象和体育过程,主要包括:竞技体育、身体锻炼、身体娱乐、狭义体育(指为增强体质,而进行的知识、技能、技术的传授道徳、意志品质的教育活动)等方面的体育现象和过程都是体育学研究之列。所谓体育内部规律,主要是指通过各种体育实践过程,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加强思想道德、意志品质教育的规律等。所谓外部规律,是指体育社会实践活动,对人类社会各个领域、行业、部门所起的作用和功能,乃至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关系的规律。

体育经济与产业研究篇6

关键词经济发达地区体育,体育理论建设,任务

***

十多年来我国社会体育、竞技体育、学校体育、体育科技以及体育物质技术条件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前三十年相比较,向前迈进了历史性的一步,尤其是在经济先行一步的沿海地区,体育事业的发展已登上了一个新台阶。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达地区体育发展的历史经验,从理论上探索体育事业在发展过程中的基本特征和在全面迈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面临的主要矛盾,有利于我们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体育事业发展的基本规律,明确体育理论建设的主要任务,使理论研究紧跟体育改革的社会实践,并提高理论对实践指导作用的力度和实效性,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我国体育理论新体系。

1经济发达地区体育发展的历史性变化与发展中面临的

主要矛盾

以广东珠江三角洲体育发展为例,由于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推动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也给珠江三角洲体育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体育事业的各方面以前所未有的建设速度和规模向前发展,体育事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突破了传统的体育经费投入单一化形式,形成了政府、社会和个人多种投入方式以及财政、社会赞助和发行等多元化渠道。

人们的健康观念和体育参与意识增强,温饱思健康,改变了居民传统生活方式,余暇体育人口增长迅速。

体育社团向实体方向转化,自主性和自我组织能力明显提高,初步形成社会化体育的基础。

城镇化带动了体育场馆设施的建设,朝着标准化、多功能的方向发展,成为区域现代化建设和文化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民健身的社会需求和体育消费结构的变化,促进了体育产业的改革和体育市场的蓬勃兴起,使体育经济的活动领域和规模逐步扩大。

体育人才的引进由急功近利逐步趋向长远投资,形成引进人才的多层次结构。纵观珠江三角洲地区体育发展的踪迹,经济社会改革的不同阶段对体育的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制约作用。这种制约关系构成了不同时期体育事业发展的矛盾,当前珠江三角洲地区体育发展的主要矛盾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1体育事业运作中的政府行为与体育社会化不相适应的矛盾

在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育管理体制中,我国体育改革的总目标应该是建立起一个对体育事业发展有极大促进作用的开放性体育体制,既要重视建立宏观调控的管理机制,更要重视形成依托社会办体育的运作机制,如果社会办体育没有相对完整的自我运作机制,体育社会化是化不起来的,现阶段珠江三角洲地区体育发展中,缺乏推动体育社会化运作机制形成的实质性举措,对简政放权,充分调动社会办体育的积极性产生制约影响。

1.2体育职能部门工作重点与整个社会体育发展趋势不相适应的矛盾

《体育法》的实施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颁布,将社会体育提到了突出的地位,这是社会主义体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为各级体育职能部门工作重点指明了方向。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各级体育职能部门的内部结构和互作重点时至今日仍然反映出竞技体育的主导色彩,开展社会体育的职能管理机构、人员配备和政策研究都势单力簿,全民健身计划难以落到实处。因此,各级政府体育职能部门首先要真正将推动全民健身计划为己任,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体育的积极性,要防止将全民健身当作一个球踢向社会。在强化宏观调控过程中,一方面要探索竞技体育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路子,在适合我国国情的情况下,实现竞技体育管理工作的分阶段性过渡,另一方面要从内部机构调整和政策研究入手,实现体育真正面向全社会的重点转移。

1.3体育事业发展与地区性体育立法不相适应的矛盾

从珠江三角洲地区体育发展的实践中,可以看出,一个地区体育工作开展的好坏,一个基层单位体育工作开展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与主要领导对待体育工作的态度有着直接的关系。不可否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体育事业仍然需要得到各级领导干部的重视和支持,但是如果把一个地区或是一个单位体育工作的希望寄托在某个领导对体育工作喜好程度上,就会不自觉地使体育事业发展滑入“人制”的轨道。在实现转制过程中要依照《体育法》这一发展体育事业的根本大法,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加大地方体育立法的步伐,强化各级领导的体育法制意识,并自觉依照体育法律法规,理顺体育事业发展中的多种关系,促进体育领域内的全面深化改革。

1.4体育产业的发展与体育市场规范化程度不相适应的矛盾

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善,生活方式及其结构的变化,推动了人们的体育意识和参与行为的变化,刺激了体育服务市场的迅猛发展,在珠江三角洲到处可见不同类型的康乐室、健身房、体育俱乐部和体育中心正在逐渐向社会开放,各类体育咨询和技术服务活动也异常活跃。但是由于有关部门的责权界定不明确和缺乏相应的规章制度,缺乏必要的政策措施引导和监管,使得目前体育市场的管理较为混乱,少数不法分子更是鱼目混珠,利用体育场所进行违法活动,影响了体育市场的健康发展。

1.5体育事业发展要求与各类体育人才素质不相适应的矛盾

随着体育事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向更大规模和更高水平的方向发展,对各类体育人才数量和质量要求也就越来越高。近年来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各类体育人才现状的调查研究表明,各级体委管理干部队伍素质不高,据该地区7个城市的统计,体育管理干部达到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38.5%,有相当一部分管理干部缺乏科学管理知识或是专业知识陈旧。体育经营管理人才十分缺乏,目前从事体育经营管理的干部大多数来自体育行政系统,不仅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也不具备相应的经营管理能力。处在珠江三角洲地的体育教师队伍也极不稳定,这些情况表明,必须下大力气抓好各类体育人才队伍的建设,提高各类体育人才的素质,否则将极大地制约珠江三角洲地区体育整体规模的发展。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体育理论建设面临的任务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指出,今后15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一总的要求对在改革开放重要发展阶段的经济发达地区的体育具有十分现实的指导意义,同时也为这些地区体育事业运作机制的转变,使体育工作由单纯重规模、重投入转为重质量、重实效指明了方向。

珠江三角洲地区体育发展的现状表明,在实现上述转变过程中,有许多重大问题需要在理论上得到澄清,中国体育理论建设在探索经济发达地区体育发展的实践基础上,要研究体育在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化过程中出现的基本问题,为先行一步地区的体育事业新的飞跃作好理论储备,为中、西部地区体育的起飞起到重要的借鉴作用。当前经济发达地区面临的一些基本问题必须引起体育理论工作者的注意,这些的基本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在协调发展中重点转移问题的研究

数十年来竞技体育作为我国体育工作的重点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在现阶段仍然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产生较大影响,但是竞技体育对群众体育整体发展的影响是有限的,特别是当前经济发达地区群众体育正随着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发展的需要而日益显示出重要地位,仍然将竞技体育作为我国体育事业的重点已不能适应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总理在八届三次全国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体育工作要坚持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的方针,把发展群众体育,推行全民健身计划,普遍增强国民体质作为重点。”为体育理论界探索体育事业内部关系的转化指明了方向,当前要系统研究经济发达地区群众体育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以及群众体育作为新时期我国体育工作重点的环境特征和变化依据,研究群众体育作为战略重点的转移机制,探索从观念状态转变为现实状态的操作途径,结合经济发达地区环境特征和有利基础,研究加快重点转移过程中体育体制改革的步伐。

2.2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的系统研究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颁布后,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这一庞大的民族体质建设工程如何运作,面临着理论和实践上必须解决的一系?形侍狻S捎谌窠∩砑苹氖凳┦艿骄谩⑸缁嵋约疤逵诓慷嘁蛩?的制约,必须重视全民健身计划实践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特别要从理论上研究和区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实施全民健身计划与计划经济体制下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两者之间在目标、原则、运作方式和评价标准等方面的根本差异,运用系统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积极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全民健身的新体制、新机制、新模式,加快完善全民健身的新体系。

2.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竞技体育发展问题的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积极拓宽竞技体育发展路子,率先在全国开创联合办队和发行体育的先河,使竞技体育发展的社会基础有了较大的改善,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重点转移和各级政府体育管理部门的职能转变,竞技体育的改革面临严峻的形势,竞技体育的组织体制、竞赛体制和人才体制都需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环境相适应,当前理论工作者要结合经济发达地区的环境变化特征,深入探索竞技体育普遍发展规律和特殊要求,依靠地域优势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竞技体育发展的多元模式,为竞技体育的改革提供理论依据,与实际工作者一道确保我国竞技体育在体制转变过程中的稳步发展。

2.4体育产业和体育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

作为经济增建设和社会发展较快的地区,珠江三角洲的体育产业包括体育、体育广告、体育旅游、体育技术劳务和体育的物质产品等方便都迅速发展壮大。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体育产业的发展一方面面临着速度和效益的矛盾,重发展、轻效益的现象比较严重,另一方面面临着培育与立法的矛盾,体育市场的管理较为混乱。因此当前从理论上要研究在体育产业迅速发展基础上形成的体育经济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研究调整体育内部经济活动机制和提高体育事业经济效益的途径,研究体育市场的法制建设、政策实施和规划制定等方面的综合配套措施,研究在管理上切实把提高效益作为体育事业发展的中心的具体措施。

3当前体育理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加快我国体育理论建设步伐的建议

3.1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经济发达地区的体育理论工作者,深入社会实践进行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批可喜的成果,对体育社会实践产生了一定影响,但在理论研究和发展建设中仍然存在着不足,这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我国体育理论建设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应该引起我们重视。

3.1.1体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程度低,体育理论的发展与体育社会实践的发展之间存在较大的距离,未能从总体上紧跟体育实践的发展步伐,比较多的理论研究仍停留在经济发达地区体育发展的经验总结阶段,未能根据当前转制的迫切需要提供有理论依据的发展对策措施。由于理论储备和指导不足,对包括全民健身计划实施在内的体育社会实践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3.1.2体育理论研究的重点方向和力量投入还未能紧跟我国体育事业战略重点的转移,重竞技、轻群体,重微观、轻宏观的现象在经济发达地区体育理论研究工作中比较严重,一些主要的体育科研机构基本上都还是以为竞技体育服务为主,群众体育科研未受重视,体育经济方面的研究仍然不力,与当前体育社会实践的发展方向不相适应。

3.1.3从全国范围来看,体育理论研究中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不协调。由于重应用、轻基础,使应用研究本身缺乏发展推动力,在学科分化过程中结构不够严谨,交叉现象严重,有的学科分化后的基础不牢,缺乏形成自身的科学基础体系,另一方面,在与其它学科结合形成的应用学科中,缺乏应用学科本身所必须具备的材料,尤其一些新产生的应用学科生搬硬套和空洞的现象比较严重。对体育理论研究和发展带来了一定影响。

3.1.4体育理论研究本身的质量有待提高。在搜集信息方面,缺乏完善、准确,还存在着以偏概全的现象,对辗转引用的材料,特别是将其它国家和地区的材料与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体育发展实际进行比较时,缺乏认真鉴别,研究结论未考虑对中、西部地区体育的起飞起到借鉴作用,在研究组织形式方面缺乏多学科的协作攻关,单兵作战的状况较为普遍,与体育科学研究的发展的趋势不相适应。

3.2建议

3.2.1要重视科研选题促进体育理论与体育实践的结合,使体育理论研究始终紧扣体育实践面临的问题。

3.2.2实现研究重点的转移和研究力量与队伍的调整,体育科研单位和体育院校要以群众体育和全民健身的科学研究为重点,加大经济发达地区群众体育研究的投入。

3.2.3要重视广泛吸引经济发达地区其它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在基础理论方面,形成牢固的基础,完善体育应用学科的体系,形成研究成果转化和推广机制。

3.2.4加强体育理论研究工作的协作攻关。建立若干个具有不同特点的体育理论研究基地或中心,如全民健身研究中心,竞技体育训练研究中心,实现人员流动,资源共享。

3.2.5重视体育理论研究队伍的建设。通过扩大培养硕士生、博士生的规模,加快体育理论研究人才队伍的建设。

参与文献

1魏振兰.珠江三角洲体育现状及发展战略研究.体育软科学研究论文集.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4,1~20

体育经济与产业研究篇7

关键词经济发达地区;体育发展,体育理论建设,任务

abstract:Sincetheunionreformandopenpolicy,taketheZhujiangDeltaasrepresentative'sourcountryeconomydevelopedareasportsdevelopment'spractice,hasanalyzedcurrentthecontradictionwhichthesportsdevelopmentfacestothesocialismmarkettransformationprocess,proposedthesportstheoryconstructionfacesthedutyandspeedsupourcountrysportstheoryconstructionprocesscertainmeasures.

keywordeconomydevelopedarea;Sportsdevelopment,sportstheoryconstruction,duty

前言

十多年来我国社会体育、竞技体育、学校体育、体育科技以及体育物质技术条件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前三十年相比较,向前迈进了历史性的一步,尤其是在经济先行一步的沿海地区,体育事业的发展已登上了一个新台阶。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达地区体育发展的历史经验,从理论上探索体育事业在发展过程中的基本特征和在全面迈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面临的主要矛盾,有利于我们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体育事业发展的基本规律,明确体育理论建设的主要任务,使理论研究紧跟体育改革的社会实践,并提高理论对实践指导作用的力度和实效性,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我国体育理论新体系。

1经济发达地区体育发展的历史性变化与发展中面临的

主要矛盾

以广东珠江三角洲体育发展为例,由于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推动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也给珠江三角洲体育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体育事业的各方面以前所未有的建设速度和规模向前发展,体育事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突破了传统的体育经费投入单一化形式,形成了政府、社会和个人多种投入方式以及财政、社会赞助和发行等多元化渠道。

人们的健康观念和体育参与意识增强,温饱思健康,改变了居民传统生活方式,余暇体育人口增长迅速。

体育社团向实体方向转化,自主性和自我组织能力明显提高,初步形成社会化体育的基础。

城镇化带动了体育场馆设施的建设,朝着标准化、多功能的方向发展,成为区域现代化建设和文化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民健身的社会需求和体育消费结构的变化,促进了体育产业的改革和体育市场的蓬勃兴起,使体育经济的活动领域和规模逐步扩大。

体育人才的引进由急功近利逐步趋向长远投资,形成引进人才的多层次结构。纵观珠江三角洲地区体育发展的踪迹,经济社会改革的不同阶段对体育的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制约作用。这种制约关系构成了不同时期体育事业发展的矛盾,当前珠江三角洲地区体育发展的主要矛盾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1体育事业运作中的政府行为与体育社会化不相适应的矛盾

在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育管理体制中,我国体育改革的总目标应该是建立起一个对体育事业发展有极大促进作用的开放性体育体制,既要重视建立宏观调控的管理机制,更要重视形成依托社会办体育的运作机制,如果社会办体育没有相对完整的自我运作机制,体育社会化是化不起来的,现阶段珠江三角洲地区体育发展中,缺乏推动体育社会化运作机制形成的实质性举措,对简政放权,充分调动社会办体育的积极性产生制约影响。

1.2体育职能部门工作重点与整个社会体育发展趋势不相适应的矛盾

《体育法》的实施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颁布,将社会体育提到了突出的地位,这是社会主义体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为各级体育职能部门工作重点指明了方向。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各级体育职能部门的内部结构和互作重点时至今日仍然反映出竞技体育的主导色彩,开展社会体育的职能管理机构、人员配备和政策研究都势单力簿,全民健身计划难以落到实处。因此,各级政府体育职能部门首先要真正将推动全民健身计划为己任,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体育的积极性,要防止将全民健身当作一个球踢向社会。在强化宏观调控过程中,一方面要探索竞技体育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路子,在适合我国国情的情况下,实现竞技体育管理工作的分阶段性过渡,另一方面要从内部机构调整和政策研究入手,实现体育真正面向全社会的重点转移。

1.3体育产业的发展与体育市场规范化程度不相适应的矛盾

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善,生活方式及其结构的变化,推动了人们的体育意识和参与行为的变化,刺激了体育服务市场的迅猛发展,在珠江三角洲到处可见不同类型的康乐室、健身房、体育俱乐部和体育中心正在逐渐向社会开放,各类体育咨询和技术服务活动也异常活跃。但是由于有关部门的责权界定不明确和缺乏相应的规章制度,缺乏必要的政策措施引导和监管,使得目前体育市场的管理较为混乱,少数不法分子更是鱼目混珠,利用体育场所进行违法活动,影响了体育市场的健康发展。

1.4体育事业发展与地区性体育立法不相适应的矛盾

从珠江三角洲地区体育发展的实践中,可以看出,一个地区体育工作开展的好坏,一个基层单位体育工作开展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与主要领导对待体育工作的态度有着直接的关系。不可否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体育事业仍然需要得到各级领导干部的重视和支持,但是如果把一个地区或是一个单位体育工作的希望寄托在某个领导对体育工作喜好程度上,就会不自觉地使体育事业发展滑入“人制”的轨道。在实现转制过程中要依照《体育法》这一发展体育事业的根本大法,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加大地方体育立法的步伐,强化各级领导的体育法制意识,并自觉依照体育法律法规,理顺体育事业发展中的多种关系,促进体育领域内的全面深化改革。

1.5体育事业发展要求与各类体育人才素质不相适应的矛盾

随着体育事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向更大规模和更高水平的方向发展,对各类体育人才数量和质量要求也就越来越高。近年来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各类体育人才现状的调查研究表明,各级体委管理干部队伍素质不高,据该地区7个城市的统计,体育管理干部达到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38.5%,有相当一部分管理干部缺乏科学管理知识或是专业知识陈旧。体育经营管理人才十分缺乏,目前从事体育经营管理的干部大多数来自体育行政系统,不仅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也不具备相应的经营管理能力。处在珠江三角洲地的体育教师队伍也极不稳定,这些情况表明,必须下大力气抓好各类体育人才队伍的建设,提高各类体育人才的素质,否则将极大地制约珠江三角洲地区体育整体规模的发展。

转贴于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体育理论建设面临的任务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指出,今后15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一总的要求对在改革开放重要发展阶段的经济发达地区的体育具有十分现实的指导意义,同时也为这些地区体育事业运作机制的转变,使体育工作由单纯重规模、重投入转为重质量、重实效指明了方向。

珠江三角洲地区体育发展的现状表明,在实现上述转变过程中,有许多重大问题需要在理论上得到澄清,中国体育理论建设在探索经济发达地区体育发展的实践基础上,要研究体育在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化过程中出现的基本问题,为先行一步地区的体育事业新的飞跃作好理论储备,为中、西部地区体育的起飞起到重要的借鉴作用。当前经济发达地区面临的一些基本问题必须引起体育理论工作者的注意,这些的基本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在协调发展中重点转移问题的研究

数十年来竞技体育作为我国体育工作的重点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在现阶段仍然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产生较大影响,但是竞技体育对群众体育整体发展的影响是有限的,特别是当前经济发达地区群众体育正随着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发展的需要而日益显示出重要地位,仍然将竞技体育作为我国体育事业的重点已不能适应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李鹏总理在八届三次全国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体育工作要坚持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的方针,把发展群众体育,推行全民健身计划,普遍增强国民体质作为重点。”为体育理论界探索体育事业内部关系的转化指明了方向,当前要系统研究经济发达地区群众体育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以及群众体育作为新时期我国体育工作重点的环境特征和变化依据,研究群众体育作为战略重点的转移机制,探索从观念状态转变为现实状态的操作途径,结合经济发达地区环境特征和有利基础,研究加快重点转移过程中体育体制改革的步伐。

2.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竞技体育发展问题的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积极拓宽竞技体育发展路子,率先在全国开创联合办队和发行体育的先河,使竞技体育发展的社会基础有了较大的改善,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重点转移和各级政府体育管理部门的职能转变,竞技体育的改革面临严峻的形势,竞技体育的组织体制、竞赛体制和人才体制都需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环境相适应,当前理论工作者要结合经济发达地区的环境变化特征,深入探索竞技体育普遍发展规律和特殊要求,依靠地域优势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竞技体育发展的多元模式,为竞技体育的改革提供理论依据,与实际工作者一道确保我国竞技体育在体制转变过程中的稳步发展。

2.3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的系统研究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颁布后,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这一庞大的民族体质建设工程如何运作,面临着理论和实践上必须解决的一系?形侍狻S捎谌窠∩砑苹氖凳┦艿骄谩⑸缁嵋约疤逵诓慷嘁蛩?的制约,必须重视全民健身计划实践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特别要从理论上研究和区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实施全民健身计划与计划经济体制下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两者之间在目标、原则、运作方式和评价标准等方面的根本差异,运用系统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积极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全民健身的新体制、新机制、新模式,加快完善全民健身的新体系。

2.4体育产业和体育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

作为经济增建设和社会发展较快的地区,珠江三角洲的体育产业包括体育、体育广告、体育旅游、体育技术劳务和体育的物质产品等方便都迅速发展壮大。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体育产业的发展一方面面临着速度和效益的矛盾,重发展、轻效益的现象比较严重,另一方面面临着培育与立法的矛盾,体育市场的管理较为混乱。因此当前从理论上要研究在体育产业迅速发展基础上形成的体育经济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研究调整体育内部经济活动机制和提高体育事业经济效益的途径,研究体育市场的法制建设、政策实施和规划制定等方面的综合配套措施,研究在管理上切实把提高效益作为体育事业发展的中心的具体措施。

3当前体育理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加快我国体育理论建设步伐的建议

3.1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经济发达地区的体育理论工作者,深入社会实践进行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批可喜的成果,对体育社会实践产生了一定影响,但在理论研究和发展建设中仍然存在着不足,这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我国体育理论建设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应该引起我们重视。

3.1.1体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程度低,体育理论的发展与体育社会实践的发展之间存在较大的距离,未能从总体上紧跟体育实践的发展步伐,比较多的理论研究仍停留在经济发达地区体育发展的经验总结阶段,未能根据当前转制的迫切需要提供有理论依据的发展对策措施。由于理论储备和指导不足,对包括全民健身计划实施在内的体育社会实践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3.1.2从全国范围来看,体育理论研究中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不协调。由于重应用、轻基础,使应用研究本身缺乏发展推动力,在学科分化过程中结构不够严谨,交叉现象严重,有的学科分化后的基础不牢,缺乏形成自身的科学基础体系,另一方面,在与其它学科结合形成的应用学科中,缺乏应用学科本身所必须具备的材料,尤其一些新产生的应用学科生搬硬套和空洞的现象比较严重。对体育理论研究和发展带来了一定影响。

3.1.3体育理论研究的重点方向和力量投入还未能紧跟我国体育事业战略重点的转移,重竞技、轻群体,重微观、轻宏观的现象在经济发达地区体育理论研究工作中比较严重,一些主要的体育科研机构基本上都还是以为竞技体育服务为主,群众体育科研未受重视,体育经济方面的研究仍然不力,与当前体育社会实践的发展方向不相适应。

3.1.4体育理论研究本身的质量有待提高。在搜集信息方面,缺乏完善、准确,还存在着以偏概全的现象,对辗转引用的材料,特别是将其它国家和地区的材料与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体育发展实际进行比较时,缺乏认真鉴别,研究结论未考虑对中、西部地区体育的起飞起到借鉴作用,在研究组织形式方面缺乏多学科的协作攻关,单兵作战的状况较为普遍,与体育科学研究的发展的趋势不相适应。

3.2建议

3.2.1要重视科研选题促进体育理论与体育实践的结合,使体育理论研究始终紧扣体育实践面临的问题。

3.2.2实现研究重点的转移和研究力量与队伍的调整,体育科研单位和体育院校要以群众体育和全民健身的科学研究为重点,加大经济发达地区群众体育研究的投入。3.2.3要重视广泛吸引经济发达地区其它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在基础理论方面,形成牢固的基础,完善体育应用学科的体系,形成研究成果转化和推广机制。

3.2.4加强体育理论研究工作的协作攻关。建立若干个具有不同特点的体育理论研究基地或中心,如全民健身研究中心,竞技体育训练研究中心,实现人员流动,资源共享。

3.2.5重视体育理论研究队伍的建设。通过扩大培养硕士生、博士生的规模,加快体育理论研究人才队伍的建设。

参与文献

1魏振兰.珠江三角洲体育现状及发展战略研究.体育软科学研究论文集.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4,1~20

2何东民.顺德城乡居民生活变迁与体育发展相关系的社会学分析.体育交流软科学论文集.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4,83~92

体育经济与产业研究篇8

一、民族传统体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概况

近年来,关于民族传统体育经济发展的课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也有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加入到这个领域的研究。我们在中国知网中检索“民族传统体育”加上“经济”词条,得出的相关文章成百上千,仅是2001—2012年就有834篇,而且这方面的研究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从这些学者们的研究成果来看,大部分内容都是关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与区域旅游业的结合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研究等等,为促进区域经济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撑和实践上的指导借鉴[1]。

二、区域经济发展与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化之间的关系

1.区域经济的发展是民族传统体育向着产业化发展的良好契机。区域经济是一定地理范围内的经济发展,不仅受区域内的地理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到许多的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的影响。每个区域的经济都会受到自然条件、社会条件、经济条件、地域文化、国家政策等多方面的影响。我国推行的区域经济政策,是一种综合性协调增长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区域经济发展策略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随着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在消费总量中,物质消费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少,而精神文化的消费越来越高。人们的生活追求越来越高,正在形成享受型、发展型的生活观念,用一种更加理性的态度来面对生活,重视自身的精神文化熏陶,重视身体的健康成长,这种生活观念已经深入到广大人民群众之中,成为了新的生活趋向。在这种新观念的影响下,人们会培养主动锻炼身体的良好生活习惯,娱乐的方式也增加了很多体育锻炼的形式。因此,人们对体育活动的需求有所增加,消费成分中体育活动消费的比例也有所增长,在人们可支配收入中呈现出逐年增长的发展态势。人们生活观念、消费观念、娱乐观念的改变,为各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基础,也为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发展的契机[2]。2.区域经济的发展为民族传统体育的产业化方向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现如今,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越来越高,人们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不再为了基本的温饱担忧,娱乐休闲的时间也越来越多。娱乐消费在人们的总消费中占据着越来越大的比重,成为了区域经济一个新的突破口和增长点。人们还可以通过庆祝民族传统的节日来举行传统的民族体育项目活动,以民族节日为契机,激发出人们的民族情结,唤起人们对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热爱,号召人们积极参与,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产业化发展。由于体育爱好者有着比较明显的个体偏好,所以消费者大多有鲜明的消费个性,在选择体育锻炼方式和体育消费类型上有着较大的差异。人们对体育活动和体育消费有了新的认识,就会了解民族传统的体育项目,会发现在固定不变的竞技类体育项目之外,还有一些既刺激又有趣的独特的民族传统体育,群众的参与会让这些活动焕发出新的生机。3.区域经济的发展能够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产业化发展。区域经济的优势在于涉及面广、综合性强、有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一种先进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区域经济发展的促使之下,民族传统体育可以通过相关整合手段,促成产业化的发展规模。在某些先进的区域,已经有这方面的实验,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例如,他们将区域内的旅游业与民族传统体育结合起来,将传统体育活动作为民族特色,吸引游客,这就是一种非常明智的民族传统体育开发手段。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不仅仅是一种锻炼身体强健体魄的运动项目,它更多的是承载着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文化心理,是一种非常珍贵的文化资源。与其他的民俗文化史一样的,它能够向人们展示一个民族内在的精神和生活习惯,满足人们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有极大的娱乐性和趣味性激发人们长期参与锻炼的兴趣[3]。

三、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策略研究

1.加大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旅游业相结合的研究和投入力度。旅游业是当下的热门产业,被称为经济发展中长盛不衰的产业,其发展空间是无限的。所以,全球的每一个区域都在努力地发现和发掘具有地区特色的旅游资源,并进行全力投入,建设完善的旅游产业。每个区域因为不同的地理条件、自然资源以及历史文化,都具有各自的特色,都能够加以开发形成极具魅力的民族文化,足以丰富旅游业的发展内容。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然可以作为区域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开发项目。如何将民族传统体育中的趣味性、民族性、文化性充分地开发出来,使之适于旅游业的发展,实现完美的融合,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的重点。2.充分发挥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利用好地域优势资源。发展本民族的传统体育,首先要做的就是对区域内各民族的民族文化特色以及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科学准确的评估,不能照搬照抄其他区域的成果,这种全国一致、跟风随大溜的开发模式是不会有成效的,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又符合本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发展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核心理念就是要打造体育特色发展,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作为发展基础,以区域内的自然资源和社会文化资源作为平台,建设区域特色产业项目。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开发民族传统体育,在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发展中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4]。要全面发展好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就必须发掘出本地区的传统体育资源优势,先选择一些投资力度较小、建设难度小、见效快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从小的切入点出发,深入地挖掘出它的优势所在,将这一板块的投资集中在这些小项目中,整合成产业,做好宣传工作,吸引消费者的兴趣和热情,形成规模效应,为构建大规模的民族传统特色体育产业打好基础。此外,民族传统体育产业需要联合开发的支持,因此要提高联合开发的力度。想要利用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开发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就必须紧跟市场的潮流,以此为导向,将区域经济的经济增长视作发展目标,注重产品质量,联结各个区域的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事业,促进各个区域的合作与交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高本区域、本民族的传统体育竞争力,促进本区域本民族的传统体育事业发展,推动区域经济的良性发展[5]。3.制定科学合理的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发展模式。国家经济的发展要适合本国的特殊国情,区域经济的发展也要适合本区域的特殊情况。要发展健康的民族传统体育事业,就必须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发展模式。因此,首先对本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资源进行彻底深入地研究,一方面,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经验和模式,学习本国其他区域其他民族的开发成果;另一方面,还应该深入地研究本民族的特色资料和特殊民情,反复论证,制订出一个初步的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开发计划。再通过市场调查和市场规律研究,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合理化科学化的配置,充分发挥民族传统节日的作用,加大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播力度,争取让更多的本地群众和外地消费者参与到传统体育活动中来。区域内部以及周边各区域之间要互相合作、协调发展,联合起来进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共同开发,实现我国各区域各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发展。4.加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产业人才的培养。人才是最重要的发展因素,要想发展好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就必须要有专业的人才作为支撑。因此,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建设是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开发建设中的重中之重。区域经济的发展要依托民族传统体育,就必须要认识到体育产业经营管理方面专业人才的重要性,只有配备了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才能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区域经济条件下的民族传统体育产业需要的是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强大的实践能力、专业的管理能力,且熟知我国各民族的传统文化习俗特别是体育文化的人才,以此推动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快速健康地发展。

作者:金洁单位:西安文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彭效华,曾华.民族传统体育对经济发展的推动研究综述[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3,(8):33-34.

[2]李文军,杨文龙.浅谈民族传统体育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J].中国外资,2011,(14):191.

[3]方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特征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

体育经济与产业研究篇9

[论文关键词]小康社会;体育理论建设;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小康社会的进程加快,我国社会体育、竞技体育、学校体育、体育科技以及体育物质技术条件等方面有了质的提高,向前迈进了历史性的一步,尤其是在经济先行一步的沿海地区,体育事业的发展已登上了一个新台阶。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已进入小康社会地区体育发展的历史经验,从理论上探索体育事业在发展过程中的基本特征和在全面迈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面临的主要矛盾,有利于我们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体育事业发展的基本规律,明确体育理论建设的主要任务,使理论研究紧跟体育改革的社会实践,并提高理论对实践指导作用的力度和实效性,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我国体育理论新体系。

1进入小康阶段地区体育发展的历史性变化与发展中面临的主要矛盾

以上海体育发展为例,由于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推动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更早一步进入了小康社会,也给上海体育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体育事业的各方面以前所未有的建设速度和规模向前发展,体育事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突破了传统的体育经费投入单一化形式,形成了政府、社会和个人多种投入方式以及财政、社会赞助和发行等多元化渠道。

人们的健康观念和体育参与意识增强,温饱思健康,改变了居民传统生活方式,余暇体育人口增长迅速。体育社团向实体方向转化,自主性和自我组织能力明显提高,初步形成社会化体育的基础。

城镇化带动了体育场馆设施的建设,朝着标准化、多功能的方向发展,成为区域现代化建设和文化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民健身的社会需求和体育消费结构的变化,促进了体育产业的改革和体育市场的蓬勃兴起,使体育经济的活动领域和规模逐步扩大。

体育人才的引进由急功近利逐步趋向长远投资.形成引进人才的多层次结构。

2)纵观上海地区体育发展的踪迹,经济社会改革的不同阶段对体育的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制约作用。这种制约关系构成了不同时期体育事业发展的矛盾,当前上海地区体育发展的主要矛盾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体育事业运作中的政府行为与体育社会化不相适应的矛盾。在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育管理体制中,我国体育改革的总目标应该是建立起一个对体育事业发展有极大促进作用的开放性体育体制,既要重视建立宏观调控的管理机制,更要重视形成依托社会办体育的运作机制,如果社会办体育没有相对完整的自我运作机制,体育社会化是化不起来的,现阶段上海地区体育发腌中,缺乏推动体育社会化运作机制形成的实质性举措,对简政放权,充分调动社会办体育的积极性产生制约影响。

②体育职能部门工作重点与整个社会体育发疑趋势不相适应的矛盾。<体育法》的实施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颁布.将社会体育提到了突出的地位,这是社会主义体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为各级体育职能部门工作重点指明了方向。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各级体育职能部门的内部结构和互作重点时至今日仍然反映出竞技体育的主导色彩,开展社会体育的职能管理机构、人员配备和政策研究都势单力簿,全民健身计划难以落到实处。因此,各级政府体育职能部门首先要真正将推动全民健身计划为己任,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体育的积极性,要防止将全民健身当作一个球踢向社会。在强化宏观调控过程中,一方面要探索竞技体育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路子,在适合我国国情的情况下,实现竞技体育管理工作的分阶段性过渡,另一方面要从内部机构调整和政策研究人手,实现体育真正面向全社会的重点转移。

3)体育事业发展与地区性体育立法不相适应的矛盾

从上海地区体育发展的实践中,可以看出,一个地区体育工作开展的好坏,一个基层单位体育工作开展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与主要领导对待体育工作的态度有着直接的关系。不可否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体育事业仍然需要得到各级领导干部的重视和支持,但是如果把一个地区或是一个单位体育工作的希望寄托在某个领导对体育工作喜好程度上,就会不自觉地使体育事业发展滑人“人制”的轨道。在实现转制过程中要依照《:体育法》这一发展体育事业的根本大法,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加大地方体育立法的步伐,强化各级领导的体育法制意识,并自觉依照体育法律法规.理顺体育事业发展中的多种关系,促进体育领域内的全面深化改革。

4)体育产业的发展与体育市场规范化程度不杆l适应的矛盾

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善,生活方式及其结构的变化,推动了人们的体育意识和参与行为的变化,刺激了体育服务市场的迅猛发展,在上海到处可见不同类型的康乐室、健身房、体育俱乐部和体育中心正在逐渐向社会开放,各类体育咨询和技术服务活动也异常活跃。但是由于有关部门的责权界定不明确和缺乏相应的规章制度,缺乏必要的政策措施引导和监管,使得目前体育市场的管理较为混乱,少数不法分子更是鱼目混珠,利用体育场所进行违法活动,影响了体育市场的健康发展。

5)体育事业发展要求与各类体育人才素质不相适应的矛盾

随着体育事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向更大规模和更高水平的方向发展,对各类体育人才数量和质量要求也就越来越高。近年来对上海地区各类体育人才现状的调查研究表明,各级体委管理干部队伍素质不高,据该地区7个城市的统计,体育管理干部达到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41.3%,有相当一部分管理干部缺乏科学管理知识或是专业知识陈旧。体育经营管理人才十分块乏,目前从事体育经营管理的干部大多数来自体育行政系统,不仅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也不具备相应的经营管理能力。处在上海地的体育教师队伍也极不稳定,这些情况表明,必须下大力气抓好各类体育人才队伍的建发,提高各类体育人才的素质,否则将极大地制约上海地区体育整体规模的发展。

2加快建设小康社会对体育理论建设提出的要求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指出,今后i5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一总的要求对在改革开放重要发展阶段的经济发达地区的体育具有十分现实的指导意义,同时也为这些地区体育事业运作机制的转变,使体育工作由单纯重规模、重投入转为重质量、重实效指明了方向。

上海地区体育发展的现状表明,在实现上述转变过程中,有许多重大问题需要在理论上得到澄清,中国体育理论建设在探索经济发达地区体育发展的实践基础上.要研究体育在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化过程中出现的基本问题,为先行一步地区的体育事业新的飞跃作好理论储备,为中、西部地区体育的起飞起到重要的借鉴作用。

当前经济发达地区面临的一些基本问题必须引起体育理论工作者的注意,这些的基本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

在协调发展中重点转移问题的研究数十年来竞技体育作为我国体育工作的重点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在现阶段仍然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产生较大影响,但是竞技体育对群众体育整体发展的影响是有限的,特别是当前经济发达地区群众体育正随着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发展的需要而日益显示出重要地位,仍然将竞技体育作为我国体育事业的重点已不能适应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总理在八届三次全国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体育工作要坚持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的方针.把发展群众体育,推行全民健身计划,普遍增强国民体质作为重点。”为体育理论界探索体育事业内部关系的转化指明了方向,当前要系统研究经济发达地区群众体育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以及群众体育作为新时期我国体育工作重点的环境特征和变化依据,研究群众体育作为战略重点的转移机制,探索从观念状态转变为现实状态的操作途径,结合经济发达地区环境特征和有利基础,研究加快重点转移过程中体育体制改革的步伐。

2)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的系统研究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颁布后,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这一庞大的民族体质建设工程如何运作,面临着理论和实践上必须解决的一系?必须重视全民健身计划实践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特别要从理论上研究和区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实施全民健身计划与计划经济体制下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两者之间在目标、原则、运作方式和评价标准等方面的根本差异,运用系统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积极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全民健身的新体制、新机制、新模式,加快完善全民健身的新体系。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竞技体育发展问题的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地区积极拓宽竞技体育发展路子,率先在全国开创联合办队和发行体育的先河,使竞技体育发展的社会基础有了较大的改善,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重点转移和各级政府体育管理部门的职能转变,竞技体育的改革面临严峻的形势,竞技体育的组织体制、竞赛体制和人才体制都需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环境相适应,当前理论工作者要结合经济发达地区的环境变化特征,深入探索竞技体育普遍发展规律和特殊要求,依靠地域优势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竞技体育发展的多元模式,为竞技体育的改革提供理论依据,与实际工作者一道确保我国竞技体育在体制转变过程中的稳步发展。

4)体育产业和体育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

作为经济增建设和社会发展较快的地区,上海的体育产业包括体育、体育广告、体育旅游、体育技术劳务和体育的物质产品等方便都迅速发展壮大。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体育产业的发展一方面面临着速度和效益的矛盾,重发展、轻效益的现象比较严重,另一方面面临着培育与立法的矛盾,体育市场的管理较为混乱。因此当前从理论上要研究在体育产业迅速发展基础上形成的体育经济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研究调整体育内部经济活动机制和提高体育事业经济效益的途径,研究体育市场的法制建设、政策实施和规划制定等方面的综合配套措施,研究在管理上切实把提高效益作为体育事业发展的中心的具体措施。

3当前体育理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加快我国体育理论建设步伐的建议

3.1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经济发达地区的体育理论工作者,深入社会实践进行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批可喜的成果,对体育社会实践产生了一定影响,但在理论研究和发展建设中仍然存在着不足,这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我国体育理论建设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应该引起我们重视。

1)体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程度低,体育理论的发展

与体育社会实践的发展之间存在较大的距离,未能从总体上紧跟体育实践的发展步伐,比较多的理论研究仍停留在经济发达地区体育发展的经验总结阶段,未能根据当前转制的迫切需要提供有理论依据的发展对策措施由于理论储备和指导不足,对包括全民健身计划实施在内的体育社会实践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2)体育理论研究的重点方向和力量投入还未能紧跟

我国体育事业战略重点的转移,重竞技、轻群体,重微观、轻宏观的现象在经济发达地区体育理论研究工作中比较严重,一些主要的体育科研机构基本上都还是以为竞技体育服务为主,群众体育科研未受重视,体育经济方面的研究仍然不力,与当前体育社会实践的发展方向不相适应。

3)从全国范围来看,体育理论研究中基础研究与应用

研究不协调。由于重应用、轻基础,使应用研究本身缺乏发展推动力,在学科分化过程中结构不够严谨,交叉现象严重,有的学科分化后的基础不牢,缺乏形成自身的科学基础体系,另一方面,在与其它学科结合形成的应用学科中,缺乏应用学科本身昕必须具备的材料,尤其一些新产生的应用学科生搬硬套和空洞的现象比较严重。对体育理论研究和发展带来了一定影响。

4)体育理论研究本身的质量有待提高。在搜集信息方面,缺乏完善、准确,还存在着以偏概全的现象,对辗转引用的材料,特别是将其它国家和地区的材料与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体育发展实际进行比较时,缺乏认真鉴别,研究结论未考虑对中、西部地区体育的起飞起到借鉴作用,在研究组织形式方面缺乏多学科的协作攻关,单兵作战的状况较为普遍,与体育科学研究的发展的趋势不相适应。

3.2建议

1)要重视科研选题促进体育理论与体育实践的结合,使体育理论研究始终紧扣体育实践面临的问题。

2)实现研究重点的转移和研究力量与队伍的调整,体育科研单位和体育院校要以群众体育和全民健身的科学研究为重点,加大经济发达地区群众体育研究的投入。

3)要重视广泛吸引经济发达地区其它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在基础理论方面,形成牢固的基础,完善体育应用学科的体系,形成研究成果转化和推广机制。

体育经济与产业研究篇10

关键词:中国;教育经济学;研究;特点;理论贡献

教育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初,教育经济学正式引入我国是在20世纪?0年代末80年代初,引进这门学科的社会背景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全国工作中心由原来的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为中心;二是国内经济增长和教育发展研究的需要,以及国外先进思想大量引进;三是1980年11月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芝加哥大学舒尔茨(t·w·Schultz)教授首次到中国讲学,介绍了人力资本理论。这些都促使教育经济学迅速传人中国,从此,我国开始有组织、有目的地开展了这门学科的研究。本文在回顾与评价教育经济学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的特点,并从教育与社会生产研究、教育财政研究和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几方面探讨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的理论贡献。

一、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的特点

回顾教育经济学在我国建立后的发展历程,它既是一个学科引进与创建的历程,也是一个学科研究内容不断深化和研究水平不断提高的历程。这一历程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1.学科研究具有组织性

前已述及,教育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引入我国。从此,全国有组织、有目的地开展了教育经济学研究。如1984年10月,成立了全国性学术团体——中国教育经济学研究会,并在它的指导下在全国成立了省、市教育经济学会;教育部还在部分商等学校增设该学科研究方向的硕士点、博士点等。这时期的研究,除了在研究内容上有着质的飞跃外,有组织地在全国广泛开展这门学科研究,则是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的重要特点。与美国、日本等国外教育经济学研究相比,这种组织性特点为我国教育经济学迅速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它使各种有利于这门学科研究的条件在短期内迅速成熟,从而促使这门年轻的学科在中国迅速建立,并快速发展。

2.选题和内容具有现实针对性

从研究选题和内容来看,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具有由最初的以探讨教育经济学基本理论问题为主,逐步转变到以研究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为主的特点。教育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自该学科在我国建立以来,学科研究立足实际、坚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一直是学科发展的宗旨。学科建立之初,人们研究的选题和内容自然多以学科的属性、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等基本理论问题为主,这对学科的建立与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然而,2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经历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产业结构调整和正在进行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时代变迁,教育也经历了一系列重大制度变革。在社会变革与发展中,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面向现实,研究选题和内容随之也由最初的以探讨教育生产属性、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关系、教育结构与经济结构、教育投资与效益等基本理论问题为主转变为以教育财政体制、教育产业化、教育市场与就业、教育与收入分配、教育公平与效率、弱势群体和贫困地区的教育差异等紧贴教育现实的重大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为主。

3.注重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

任何一门学科一个时期学术水准的高低,除了取决于研究内容外,还取决于研究方法科学与否。从研究方法看,起初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方法多采用价值研究、定性研究和比较研究等传统研究方法,随着研究内容现实性增强,则更多地采用实证研究、定量研究等现代研究方法,注重价值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如学科建立初期,一些研究多从价值角度用思辨理性分析方法探讨教育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也用比较方法研究教育投入与效益的差异问题。现在。在大量现实问题研究中,一些研究更注重用调查、量化的方法对教育经济现象进行较精确的定量描述研究,更加重视价值研究与事实研究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

二、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的主要理论贡献

自从教育经济学引入我国以后,20多年来,这门学科的研究,立足于经济改革和教育发展的现实,坚持为我国经济建设和教育发展服务,注重运用现代研究方法,取得了一大批优秀成果。这些成果表现为研究报告、论文、著作和教材等多种形式。其中有的丰富了教育经济学理论,有的被政府教育经济决策所采纳,有的直接影响社会、学校和个人的教育经济行为。它们既对我国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也从不同的方面作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

1.教育与社会生产研究

教育与社会生产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有何作用和地位?这既是研究教育与经济关系首先要弄清楚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也是教育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

我国对教育与社会生产之间关系的研究,主要从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教育的经济性能、教育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和地位、教育结构与经济结构相关性等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对有争议的问题开展了讨论。例如,1980年于光远在《经济研究》、《教育研究》杂志上连续刊登文章讨论了教育与生产关系问题。他在呼吁建立我国教育经济学的同时,分析了教育劳动与生产劳动、教育与生产力问题,首先提出了“三个基本”观点,即“教育劳动基本上是生产劳动,教育基本上是生产力。教育部门基本上是一个生产部门”。之后,厉以宁(1980)、邱渊(1986)、李建蔚(1985)等分别从“教育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教育的经济性能”和“教育生产性历史变迁”,等方面分析了教育与社会生产的密切关系,得出教育的生产性是财富之源的认识。另外,王洪全、张春茹(1984)从教育的专业结构必须适应经济的部门结构角度,也分析了教育与社会生产的关系。

但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处于初创的历史条件下,学术界对教育与社会生产关系的认识具有很大的分歧。分歧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教育是否生产力”和“教育事业发展是否由生产力所决定”的问题上,并对此开展了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的首次大讨论。讨论的主要内容如下:上面提到,1980年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运用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的理论分析了教育劳动与生产劳动、教育与生产力的问题,并在他的“三个基本”中提出了教育本身是生产力的观点。由此,还有人也认为,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甚至教育事业的发展也直接决定于生产力。对此,一些学者予以明确的否定。张家祥(i980)通过对教育作用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分析,提出了“教育不是生产力的组成部分”的否定观点。他认为,虽然人是生产力中最重要的因素和劳动者是生产力的组成部分,但是,在教育培养过程中的劳动者只能称为未来的劳动者。未来的劳动者不是直接的生产力,只有把未来劳动者转化成为生产过程中现实的劳动者,才能成为社会生产力的组成部分。因此。教育不是生产力的组成部分。它只是培养人才。或是将未来劳动者转化为现实劳动者的主要手段和基本途径。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直接决定于生产力”的观点,邱光(1980)也明确否定这种说法。他通过对社会历史和社会制度的分析,提出教育事业的发展(包括其规模和速度)不是直接决定于生产力,而是直接决定于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他认为。虽然教育事业发展与社会生产力具有紧密的联系,社会生产力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充足的条件和人们充分满足它的能力,但它只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前提,它不能直接决定着教育事业的发展,直接决定着教育事业发展的则是生产关系及社会制度。因为,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不是培养抽象的劳动力。仅有劳动能力而没有某种思想品德的人,或者说仅仅传授劳动经验或自然科学技术知识,而不培养某种思想品德的教育,实际上不是一个健全的劳动者,或者不是社会的完整的教育。我们不能因为教育起源于劳动,就把教育的永恒性看成教育仅仅出于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培养年轻一代的思想品德行为,并使之适应所处的由一定生产关系及社会制度构成的社会,这是任何社会、任何社会历史时代都赋予教育事业必须承担的基本任务。这次讨论的意义:(1)在理论上充分肯定了教育与经济的密切关系;(2)从理论上理清了教育与生产力、生产关系之间关系的差异;(3)从理论上明确了教育对社会生产增值的实现条件和范围。我们认为,这次讨论不仅有利于当时学术界正确认识教育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而且对今天的教育经济理论研究和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研究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教育财政研究

教育财政直接涉及政府、学校、学生及其家长的教育权利、责任及利益问题。我国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长期的探讨,富有成效的研究主要反映在教育投资、教育投资保障机制、教育财政体制等方面。

过去,我国教育投资不足,一是教育投资总量不足,二是教育投资结构不合理。多年来,我国学者对此做了大量的研究。1980年,千家驹首先通过国内外比较,分析了我国教育经费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严重偏低的现象。“六五”期间,厉以宁等(1988)通过对38个国家的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进行国际比较,研究了国际教育投资变动规律,并据此预测了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300一1000美元之间教育投资比例的下限,同时提出我国教育投资至2000年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应该达到4%的政策建议。之后,随着我国教育投资增长,我国实施义务教育和改革中等教育结构。有的学者又对教育投资的内部结构进行了研究。如王善迈(1989)针对1978—1987年10年教育经费增长与使用情况,提出了我国教育经费在初、中、高等教育分配不合理的问题。顾清扬(1990)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44个国家在1965—1985年21年间的教育经费分配结构分析,认为我国三级教育的数量结构是高等教育规模小,中等和初等教育规模大。教育投资结构也应高等教育小,中等和初等教育大。一些研究表明,我国三级教育经费分配,中小学生均教育经费比重较低,尤其是农村中小学经费严重不足。

在教育投资总量、结构问题研究基础上。如何建立稳定的教育投资保障机制。也是学术界努力探讨的一个问题。为了从根本上建立稳定的教育投资保障机制。198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研究会受国务院教育工作研讨小组委托,起草了《教育经费法》征求意见稿和《教育经费暂行条例》。韩宗礼(1996)依据颁布的《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有关条款,提出了建立各级财政教育支出所占比例随经济发展逐步提高的教育财政保障机制的建议。近年来,一些学者又在对如何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进行研究。如我国推行的“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改变了过去农民教育负担过重的状况,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来源从农民转为政府财政。王善迈、袁连生认为,为了充分发挥县级财政的作用,在加大中央和省级政府义务教育责任的同时,应该建立中央、省、地、县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并设计了财政转移支付模型以鼓励县级财政的努力。随着我国农村税费改革和免费义务教育的实施,现有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出现了许多新问题。面对新问题,范先佐(2006)认为,“以县为主”的教育财政体制不能切实保证农村义务教育的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的财政责任不能由基层政府承担,而应从“以县为主”转为“以省为主”,省级政府应该成为农村义务教育的主要财政责任承担者。

有关教育财政研究成果还有许多,这些成果有的已被政府采纳变为已经实施的政策,有的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反响。

3.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研究

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究竟有多大?这既是国外教育经济学长期不懈地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我国学者需要努力探讨的重要问题。

就现有研究成果看,我国教育经济计量研究,主要体现为对国外教育收益计量方法的借鉴和修正,运用我国的统计资料,估算我国一定时期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