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实训与技能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28:20

电工实训与技能篇1

[关键词]培养方案;电工技能实训;电类;非电类

[Doi]1013939/jcnkizgsc201550166

1引言

当前我国的经济呈高速增长趋势,电工应用技术得到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因而企业急需大量的具有实际操作技能的专业技术人员。实践教学在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教学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质量。但现在的高等教育仍存在着某些基础教学环节薄弱,特别是实验和实训环节的弱化,使得毕业生不具备相应的实践技能,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因此,大学本科教育需要开设以电工技术为理论的实践课程――电工技能实训,主要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制定培养方案

北京服装学院是艺工类专业结合的院校,我们既有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等电类专业,也有高分子材料、轻化工程、服装工程、工业设计等非电类工科专业,还有服装设计、艺术设计、会计学、广告学等文科艺术类专业。针对不同专业方向的培养目标我们分别制定了相应《电工技能实训》课程培养方案。

对于电类专业的学生,通过《电工技能实训》(电类专业)课程的学习及训练,使他们在掌握电路基本理论知识及完成电路实验课程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实践动手能力的训练,通过该实训课程使他们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及对仪器仪表的使用能力、数据与结果的分析处理能力,并具有一定的设计、安装、调试和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技能。

对于非电类工科专业的学生,通过《电工技能实训》(非电类工科专业)课程的学习及训练,使他们在掌握电工电子学理论知识及完成电工电子学实验课程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安全用电的训练及常用工具仪表的使用能力,并具有一定的电路图的识读、常用元件的识别与测试、基本焊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技能。

对于文科艺术类专业的学生,通过《电工技能实训》(文科艺术类专业)课程的学习及训练,使学生在掌握中学物理电学知识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安全用电常识的了解、电工工具的使用、电线的连接、通信线材的认识及开关与插座等多功能组合插座的使用能力、并具有一定的换接家庭用电器、保险元件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技能。

3相关实训内容的安排

针对不同专业的培养方案我们编写了《电工技能实训》(电类专业)实训指导书、《电工技能实训》(非电类工科专业)实训指导书和《电工技能实训》(文科艺术类专业)实训指导书。

(1)对于电类专业,在其实训指导书中安排了如下实训内容:

实训项目一日光灯的安装

目的及要求:进一步熟悉日光灯的构造和工作原理;练习安装日光灯电路和排除简单的故障。

实训项目二电灯的异地控制

目的及要求:熟悉实训工具的使用;掌握简单照明路线的基本接线;进行异地与三地照明控制系统设计。

实训项目三家用吊灯的控制

目的及要求:了解家用吊灯的构造和工作原理;了解吊灯数码分段开关的构造、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自行设计吊灯的连接电路及采用分控器的控制电路。

实训项目四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控制

目的及要求:进一步熟悉交流接触器、热继电器、按钮的结构及其在控制电路中的应用;学习异步电动机基本控制电路的连接;学习利用万用表检查控制电路的方法;初步培养分析和排除实际电路故障的能力。

实训项目五电路配线与安装

目的及要求:掌握常用照明灯具的选择与使用方法;掌握室内照明线路的配线方法;熟悉室内照明线路的安装操作。

实训项目六家用电器安装专题(以波轮式双桶洗衣机为例)

目的及要求:熟悉波轮式双桶洗衣机的结构;掌握波轮式双桶洗衣机的主要部件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熟悉波轮式双桶洗衣机的电路;学会检测洗涤电动机、脱水电动机及定时器的方法;掌握波轮式双桶洗衣机的常见故障和排除方法。

(2)非电类工科专业,在其实训指导书中安排了如下实训内容:

实训项目一安全用电的训练

目的及要求:掌握用电安全技术规程(包括电气装置检修规程和安全操作规程);学会防止低压触电的安全措施;掌握触电者的救护方法和电气设备的灭火方法;掌握漏电保护器的选型、安装与检测。

实训项目二常用工具和常用仪表的使用

目的及要求:掌握电工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并熟悉各类电工工具的安全知识;掌握使用常用电工仪表测量电压、电流、电阻的基本方法。

实训项目三导线的连接和绝缘恢复

目的及要求:掌握导线绝缘层剖削、连接和绝缘层恢复的方法;能正确使用合适的工具剖削导线绝缘层;能正确连接常用导线;能正确恢复接线头绝缘层。

实训项目四电路图的识读、常用元件的识别与测试

目的及要求:认识功能较简单的电路图;熟悉常用电子元器件的外形结构;掌握常用电子元器件参数的识别;掌握使用万用表测试常用电子元器件参数的方法。

实训项目五基本焊接训练及产品的焊接和调试

目的及要求:了解焊接工具的名称、型号、规格、用途,并掌握其使用方法;熟悉电子元件的安装方法及安装形式,引脚的处理与成型。

(3)文科艺术类专业,在其实训指导书中安排了如下实训内容:

实训项目一安全用电的训练

目的及要求:掌握用电安全技术规程;学会防止低压触电的安全措施;掌握触电者的救护方法和电气设备的灭火方法;掌握漏电保护器的选型、安装与检测。

实训项目二常用电工工具的使用

目的及要求:掌握电工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熟悉各类电工工具的安全知识;掌握使用常用电工仪表测量交流电压的基本方法。

实训项目三导线的连接及通信线材的认识

目的及要求:掌握导线绝缘层剖削、连接和绝缘层恢复的方法;能正确使用合适的工具剖削导线绝缘层;能正确连接常用导线。

实训项目四开关与插座及多功能组合插座的拆装

目的及要求:掌握常用的照明装置、开关、插座的安装;掌握单控开关、双控开关的安装、接线。

实训项目五照明电路的连接

目的及要求:熟悉电工工具的使用;掌握简单照明路线的基本接线。

4电工技能实训课程的特色

41构建前续课程与实训课程相结合的实践性教学体系

(1)对于电类专业的学生,有机地把电路实验与电工实训课程相结合,强化基础训练、注重培育创新能力。

(2)对于非电工科类专业的学生,把电工电子学与电工实训课程相结合,加强基础训练,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对于文科艺术类学生,把中学物理电学知识与电工实训课程相结合,进行基础训练,消除他们由于电知识的匮乏给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的诸多不便及存在的用电安全的隐患。

42设计分层次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

本着根据不同专业的培养方案,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注重创新的原则,组织不同层次电工实训内容。

(1)对于电类专业的学生,通过电工技能实训操作过程及对实训现象的观察分析和对仪器仪表的使用,使学生能够更加熟练地使用电工仪器仪表,正确设计电路并能准确测量电路参数,能整理分析数据、说明实训结果、排除实训中出现的故障并对实训中出现的现象进行合理解释。

(2)对于非电工科类专业的学生,通过电工技能实训操作过程及对实训中现象的观察分析,使学生掌握安全用电的相关知识,掌握常用工具和常用仪表的使用及导线的连接和绝缘恢复等方法,正确识别电路图,学习常用元件的识别与测试并进行基本焊接训练。能够运用理论知识对实训中出现的现象进行一定的分析判断、说明实训结果、撰写实训报告。

(3)对于文科艺术类专业的学生,通过电工技能实训操作过程及对实训中现象的观察分析,使学生掌握安全用电的常识,掌握常用电工工具的使用及导线的连接等方法,学习掌握开关与插座等多功能组合插座的使用。能够通过阅读教材或资料,做好实训前的预习;能够借助教材或仪器说明书正确使用常用仪器;能够正确纪录实训数据、说明实训结果、撰写实训报告。

(4)通过电工实训课程的训练,培养各个专业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主动研究的探索精神;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团结协作和爱护公共财产的优良品德。

43建立有学生参与的教研活动方法

在开展电工实训的教研过程中,注重倾听学生对实践教学及教改的意见和建议,有计划地组织有学生代表参加的教研活动,对于学生提出的合理要求和正确建议,给予采纳,及时调整实训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研的实效性。

5结论

电工技能实训作为实践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不但可以将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而且还为学生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其重要性已被很多工科院校所认同。但实训内容、实训方法、实训手段等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探讨,以逐步提高电工技能实训的质量和效果。

本实训课程的进一步研究和实践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考虑。

(1)进一步改革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根据电气设备的技术发展,根据企业对电气人才的需求,及时更新教材内容,将新技术新工艺及时引入课堂。

(2)进一步探索与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实践性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

电工实训与技能篇2

关键词:维修电工;三阶段训练;探索

1 “三阶段训练法”的提出

针对上述问题,2003年9月,我们学校电工专业制订并实施了专业技能的“三阶段训练法”。在制订具体方案时,我们的主要依据有以下四个方面:①电工专业的教学大纲;②国家技能鉴定指南有关章节;③东莞市对维修电工专业职校生的技术要求。④结合本校电工专业的教学资源配备实际情况,我们把维修电工技能训练分成八个母模块,它们分别是:一、安全用电;二、电工工具及仪表;三、相关知识;四、室内线路;五、电子;六、电动机;七、电力拖动;八、机床线路。每个模块又分成若干个项目。按照三年制职校电工专业的教学计划(电工、机电、机械制造、数控专业第一学期专业课有《电工技术》;第二学期专业课有《电子技术》、《电工仪表》;第三学期专业课有《电力拖动》),充分考虑“三阶段训练法”的可操作性,我们把维修电工技能训练分成三个阶段,规定每学期为一个阶段。第四学期后半段一般为下单位生产实习,不安排校内实训。详见下表1。

表1中的内容以项目为基本单位,分解到三个阶段中。前二个阶段重点为专业技能基本素质训练阶段,通过这二个阶段的实训,使电工专业的学生能全面、熟练地掌握该专业的基本操作技能,为此后技能的进一步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后一个阶段为技能提高阶段,重点为专业技能综合素质的训练。按其所设置的技能训练内容,到第三阶段,所学的内容达到中级工水平,即学生在第三学期结束时,成绩合格的可以参加中级工的等级技术鉴定。

2 结构分析

(1)维修电工技能“三阶段训练法”共设置了八个母模块,二十六个项目,其训练内容紧紧抓住维修电工的技能要点,包括了历年来等级技能鉴定的各知识点与技能点,每个项目均具有典型性和启发性,既有基本技能的训练强化,又有综合技能的训练提高,构建了一个科学合理的技能训练体系。

(2)该方法分阶段设置,备阶段在安排内容时,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并紧密结合教学计划,充分考虑理论知识的教学进度和相应学科的授课时间。符合职业学校的教学规律。

(3)在测评技能训练成绩时,模拟国家技能鉴定中心的考试方法,试题难易程度相对稳定,每一阶段可选择的测评课题均在两个以上(带为备选)。

(1)维修电工技能“三阶段训练法”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充分考虑了以下三点:①要求学生毕业前达到国家技能签定中心的中级维修电工的标准。②满足本地区用人单位对维修电工专业毕业生提出的知识技能要求。③为该专业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3 实践后经验总结

经过近五年的实践,我们认为维修电工技能“三阶段训练法”主要有以下优点:

(1)激发了学生学专业知识的兴趣。以往,一年级学生在上专业基础课时,没有动手操作的机会,所学知识得不到运用,学生对专业知识兴趣不浓,理解不深。而当开始上技能训练课时,要用到的理论知识又已淡忘,训练效果不甚理想。“三阶段训练法”是一种贯穿始终的方法。学生一进校,就既学理论知识,又学操作技能,理论与实践始终密切结合,相互促进。在每个阶段中,我们都设置了两类项目,一类是基本技能,另一类是产品或者服务。例如第一阶段,1、2、3、7、8、9等项目属基本技能。5、6等项目属服务,9、10、11等项目属产品,当学生练习基本技能感到枯燥的时候,教师就让他们练习产品或者服务项目。由于产品或者服务是一种看得见的输出,能给予学生成就感,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被激发,学习劲头更足。在技能训练的同时,对理论知识的求知欲相应加强,学习效果比较理想。

(2)技能鉴定成绩稳步提高。“三阶段训练法”在起始阶段就注重专业基本功的训练,安排了足够多的时间练习基本操作技能,改变了以往为考试而练的模式,克服了因基本功不熟练使成绩波动大的弊端。从夯实基础抓起,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有序的技能训练,使技能鉴定成绩在稳定的前提下不断提高。

(3)有利于专业系列化设置,增强了专业适应面。“三阶段训练法”吸取了模块教学模式的优点,在专业大框架不变的前提下,教学机制灵活,易于开展专业系列化设置。同时,维修电工专业可以向电子、电气仪表、机电一体化等专业延伸。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三个阶段的前二个阶段可以基本不变,后一个阶段根据具体的培养目标作相应调整。除此外,电工专业本身也可根据毕业后的就业趋向灵活调整:如变成内外线电工、高低配值班电工。

(4)培养的学生专业素质全面、适应面广。“三阶段训练法”包含的内容广泛,涉及到的知识点多,对操作技能要求全面、具体。这就保证了学生在接受这种教学方法的过程中,专业上的潜力得到全面开发,专业素质得到锻炼和提高,扎实的基本功和熟练的操作技巧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从而拓宽了学生毕业时的择业范围,增强了其对不同工种的适应能力,也适应了快速发展的企业、工厂对电工在技术和能力上的需要。

4 结语

电工实训与技能篇3

关键词: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一体化技能训练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是技工院校电气维修方向传授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专业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的专业核心课。随着我国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型升级,许多技术含量、产品附加值较低的工厂已被现代化企业代替,市场对技工院校毕业生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这迫使技工院校对现有的专业课程体系不断进行改革。尤其是与制造业密切相关的电子、机电、数控等专业,更是积极开展课程建设,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各个环节入手,对专业核心课程的课堂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进行深层次研究与实践,以使专业教学更加贴近企业的实际生产情境,彻底改变过去技校毕业生只能从事低层次体力或简单重复劳动的状况。

由于电力拖动控制线路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自然成为当前课改、教研的重点。经过几年的摸索与实践,笔者学院机电、数控等系的专业教师经过反复摸索与实践,大胆地“请进来、走出去”,逐步形成一体化的技能训练模式。通过对多届学生理论、实训成的综合比较,以及学生通过维修电工国家职业标准的达标率,特别是对毕业生企业一线工作情况的调查反馈,笔者发现采用此种教学模式是十分有效的。

一、一体化技能训练的意义

一是,其适应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需要。当前教育改革特别是职业教育改革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总理多次指出职业教育改革对于经济建设的迫切性及特殊的现实意义,而一体化教学模式正是当前技工院校教学改革的方向与目标,并且适应企业一线的需要。市场的竞争其实就是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的竞争。以往人们往往将“人才”简单地定位于高学历、高职位、高收入,而忽视了企业一线的技术工人。事实证明,企业一线技术工人的技能素质直接影响到企业产品的质量,进而影响企业的品牌形象,这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是生死攸关的大问题。二是,适应了技校生职业发展的需要。一体化技能训练不仅关注技校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更加强调其将来职业发展所需的“关键能力”的提升,这就能使其将来就业有更多的选择和更大的空间。

二、一体化技能训练的内涵

传统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更多的是采用普通义务教育的教学模式,但其与技工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存在着很大差距,无法体现职业教育的“能力本位”特色。而一体化技能训练不仅将教师的课堂教学、学生的自主学习、技能训练、考核评价融为一体,还将学校校内师资的外聘与学生的进厂实习结合在一起,达到理论、实训一体以及学校、企业一体,从而真正实现学校教学与企业实际生产的“无缝对接”。这样培养出来的技校毕业生就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走上生产第一线,达到一线岗位群的技能要求,大大缩短企业的培训时间,降低企业的人力培训成本,深受企业的欢迎。现在该模式已被越来越多的技工院校采纳并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三、一体化技能训练实践

1.明确任务、要求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是一门集专门理论与技能训练于一体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处理电气控制线路各种问题的能力。因此课程训练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与电力拖动有关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分析解决一般技术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达到维修电工国家职业标准(中级)的要求。而教学要求的设定则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能力现状,既不能过低,也不能过高。因此,笔者认为学生应达到的要求包括掌握常用低压电器的功能、结构、基本原理、选用原则及其拆装维修方法,掌握电动机基本控制线路的构成、工作原理、分析方法及其安装、调试与维修,掌握常用生产机械电气控制线路的分析方法及其安装、调试与维修,熟悉电动机的自动调速系统的工作原理、分析方法及其调试与维修。

2.科学开展教学

电工实训与技能篇4

关键词:电力企业;培训;电工

电力企业电工队伍数量庞大、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而高素质的电工队伍是电力事业健康发展的保障,是电力企业实现品牌服务的基础力量,加强电工培训管理,全面提高电工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是电力企业和电工自身的迫切需求。

一、电工培训的理念和策略

(一)电工培训的理念

规范电工的管理,加强培训,是企业进一步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的内容之一。按照一体化用工和专业化管理的原则,把对电工的培训上升到为企业打造一支作战能力强的高技能人才队伍的认识上来,通过建立健全培训管理体系并有效实施,全面提升电工的整体素质,努力建设一支管理规范、爱岗敬业、技精效优的电工队伍。

(二)电工培训的策略

加强电工的培训,对于提高电力企业生产经营效率、维护国家电网公司品牌形象,以及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将电工纳入企业发展的总体战略,并在人力资源配置策略之中提前思考、系统安排,针对这一类人员的特点,完善各项管理制度,适应市场机制的要求,努力寻求管理成本与培训质量之间的平衡点,形成互动共赢的良性发展机制,以推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二、电工培训目标和项目

(一)电工的培训目标

培训开发,对企业而言是人力资源的再生产,对电工而言则是提升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的有效途径。电工培训指标包括:岗前培训率、持证上岗率、培训计划完成率、技术比武参赛率、继续教育参培率等。通过对电力企业生产经营业务分析,电工培训需求主要集中在电网安全教育、优质服务教育、信息化教育、基层管理者培训、和相关专业的高技能人才培训上。随着国家电网公司对电工管理力度的加大,全面提升电工的综合素质,扎实有效地开展电工的培训工作,上升到了企业决策的宏观层面,深刻的影响着电工培训目标的设定。电工培训目标的设定要以能力提升为核心、持证上岗为标准,整体轮训为主线,抓好电工的基础培训,切实提高电工素质。营造一个吸引人、留住人、培养人、发展人的良好内部环境,提升电工对企业的满意度和归属感,调动电工工作的积极性,为企业多做贡献,实现个人价值和企业价值的“和谐共赢”。

(二)电工的培训项目

根据电工培训目标和需求,开发策划出以下培训项目:

1、电工岗位轮训。按照《国家电网

公司农村供电所人员持证上岗培训大纲》的要求,分期、分批、分层次、分模块统一组织对农村供电所全员进行脱产轮训。对农村供电所长和电工开展模块轮训工作,同时,还应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农村供电所长对优质服务和营销管理方面的内容,进行广泛的交流活动,并宣传、学习国网公司金牌供电所的典型材料,分享成功经验;对从事抄表收费核算、客户受理、配电线路、装表接电等4类工作的电工进行岗位轮训,本着同工种、同基础、同需求的原则,参照工种、工作年限、技能等级等情况对报名人员进行分类轮训,应材施教。

2、电工技能专项培训。为切实提高企业生产一线主要工种电工的实际操作技能水平,对符合相应工种,中、高级技能鉴定等级申报条件的电工,借鉴全民员工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经验,分理论和实操两个阶段进行专项培训。采取学员自学和脱产培训相结合的形式,力争使参加培训的人员分别达到中、高级工职业资格水平,为他们搭建岗位成材之路。

3、电工技能竞赛。电工岗位知识和技能竞赛,是国家电网公司为适应电力企业发展,全面提高电工的岗位知识和专业技能而举办的全国性竞赛,它不仅是各网省公司电工技术精英展现技艺、切磋交流的竞赛,也是检验当前国家电网公司系统电工整体素质的竞赛,是电工技能培训的风向标。

三、电工的培训管理

电工培训工作应遵循培训和生产协调统一的原则、理论培训与实操集训相结合的原则和培训成绩与岗位业绩考核相结合的原则。人力资源部是电工培训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制定有关培训方案,指导开展电工培训工作,对电工培训的质量和效果进行考核和检查,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实施办法,加强与职业培训机构或相关院校的沟通,通过企业需求与就业培训相统一的“定制培训”,做到培训前移。企业的各相关专业部室是电工培训工作的配合部门,要配合人力资源部开展电工的培训,并进行技术指导。企业的培训机构和所属二级单位是电工培训工作的实施单位,负责各项培训业务的具体组织和实施,负责培训师资的配备、学员的日常管理、考试考核等工作,并对培训质量和效果承担责任。

四、培训实施

培训的宣传是培训前要做的首要工作。通过有效的、多层面的媒体传播手段,大力开展电工培训的宣传工作,要使各级领导了解认识电工培训工作的基本状况,充分认识电工培训开发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调动电工参加培训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一)做好电工培训的组织实施。在电工各项专业培训的实施过程中,应以提高学员技能水平为重点,突出技能水平培训。授课教师应选择具有多年教学经验及丰富实践经验的专职教师,此外还可从基层单位选聘优秀技能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充实师资队伍,保证师资力量。在教学方面,确定培训计划后,培训机构应立刻进行师资力量和培训设施的筹备工作,以使训练场地、师资队伍和教学内容等方面均能保证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为电工学员提供良好的软硬件学习环境。

(二)做好电工竞赛的组织实施。目前,国网公司每年都会组织电工技能比赛,包括理论考试和技能竞赛。通过比赛活动,进一步增强了电工的提高综合素质、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意识,展示了电工的精神风貌和刻苦学习知识、钻研专业技术、提高服务水平的风范。

(三)严格考核制度。加强对参培电工的培训考核,并将培训考核、鉴定结果应用于人员的使用和激励。送培单位与培训机构应密切配合,共同负责培训学员的考试、考核工作。学员培训成绩要通过信息系统反馈到学员所在单位,作为岗位业绩考核依据之一。技能培训取证班的结业考核,应采取与技能鉴定相结合的方式,理论和技能均合格者颁发相应等级的技能鉴定证书。将电工的培训与考核纳入全员培训与考核工作范畴统一安排,形成培训、考核与使用相统一的劳务用工培养机制。

综上所述,根据目前电工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水平,通过有效的培训手段,利用培训机构的培训资源优势,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工作,可全面提高电力企业电工的技能水平、安全意识和整体素质,为电力企业培养出一支高技能的电工队伍。

参考文献

电工实训与技能篇5

【关键词】技工院校维修电工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5)22-0041-03

当前,高技能人才缺乏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产业提升的瓶颈,如何加快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是技工院校的一项重要任务。技工院校是培养技能人才的重要渠道,是落实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重要载体。技工院校承担高级技能人才培养和开展各类职业培训的重要任务,是培养技能人才的中坚力量,同时应积极面向社会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成为劳动预备制培训、企业职工培训、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的重要基地。

什么是高技能人才?2007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对高技能人才内涵的界定是:高技能人才是在生产、运输和服务等领域岗位一线,熟练掌握专门知识和技术,具备精湛的操作技能,并在工作实践中能够解决关键技术和工艺的操作性难题的人员,主要包括技术技能劳动者中取得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资格及相应水平的人员。可分为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知识技能型三种。

随着电力电子工业的迅速发展,维修电工在各行各业中都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岗位,同时维修电工在我国也是一个比较大的职业(工种),每个企事业单位都离不开维修电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把维修电工列为首批实行劳动就业准入制度的工种之一,同时规定在全国范围内,从初级维修电工到高级技师都必须通过职业技能考核。

一社会化维修电工高技能人才培训现状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提出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明确了技工院校要坚持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并重,为突出技工院校办学特色,明确了技工院校培训的功能。

多年来,江苏省徐州技师学院深入开展校企合作,与企业融合度不断提高,与50多家知名企业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其中,“紧密型”合作企业35家。2009年以来,与徐州供电公司、徐州卷烟厂、徐工集团等多家大型企业开展校企合作,签订高技能人才培养协议,实施企业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根据企业岗位用工要求,开展针对性的维修电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培训班,实现了人才“订单式培养”。每年向企业输送维修电工高技能人才近千人,实现了高技能人才培训与生产的“无缝对接”。

二目前技工院校维修电工高技能人才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维修电工技能培训内容与企业岗位技能需求仍存在差距,维修电工高技能人才培训还不能完全满足企业岗位技能需求和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特点,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1.实训的方法与内容落后,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不能做到与时俱进

现有技能培训在方法上还未使用学科教学课程体系,只是按照课本上、大纲上的教学要求按部就班地进行理论上的传授,实践上的操作,教学内容上不能够做到与时代科技进步的融合。另外,教学过程还是一味地以教为主,采取灌输式、“填鸭式”这些落后的教学方法,而学员们只是被动地接受,所达到的效果极差,对于学员兴趣的培养起到严重消极影响。

2.实训设备投入不足,不能及时更新,落后于企业岗位实践要求

先进的实训设备是保证维修电工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对于目前大多数的院校或培训机构来说硬件设备的投入不足,没有硬件条件的支持,要想培养出新时代、新要求的技能型复合型人才是不可能的,只是现阶段技工院校社会化培训工作受到经费紧张的影响从而弱化了对现场实训、理论与现场相结合的实践的要求,使得实训技能培养的硬件条件落后于时代的要求、科技进步的发展,以至于培训出的维修电工人员在学习内容、学习形式上依然存在着落后的现象,没有掌握新科技的发展,在这种硬件条件落后、实训模式存在偏差的双重影响下,培养出的学员与时代的要求、与企业发展的需要依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第一,技工院校受传统办学思维的影响,重视全日制学生的培养,忽视社会化培训工作,所以教学设备的投入上重学制式教育,轻社会化培训。第二,维修电工培训涉及的知识模块很多,维修电工知识面宽,需要的设备及仪器仪表种类较多。另外,随着电气技术的迅速发展,对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导致电气设备更新换代较快,设备资金投入大。

3.师资队伍建设不完善,教师进修培训与企业实践制度落实不到位

建设一支理论基础扎实、技术应用能力较强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关键。目前技工院校普遍存在着“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的现状,大部分教师是从校门到校门,这些教师具有渊博的学识和深厚的理论基础,但自身的实践能力有待加强。对于企业的实际岗位来说,一方面院校教师不了解企业对人才需求和人才能力的要求,另一方面一般纯理论的课程无法满足员工岗位能力的提升。对于高技能人才培训来说,理论指导只是基础,操作能力的提高才是真正目的。而目前技工院校社会培训师资队伍在实际操作能力方面能够获得企业岗位实践的机会少之又少,这就需要建立培训教师的企业实践制度,促进教师技能提升。

4.维修电工高技能人才评价模式不适应企业要求

近年来,随着企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和产品的更新换代,企业对维修电工高技能人才的技能需求已经从传统的操作技能向提高科技含量和复合型技能转移。在现行的技能评价考核工作中,只注重通用性,忽视企业的具体要求,常常会遇到考核者参加考核的内容与其所在岗位工作脱节,造成一些确有实际工作能力和水平、受企业欢迎但不具备某些方面知识的人员得不到职业技能资格,但一些通过社会考核取得资格的人员却又不一定能得到企业承认的尴尬现象。培养维修电工高技能人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须加强对高技能人才的认识,打造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合理设置课程,加强校企合作,充分发挥校企双方的资源优势,进一步加强对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实践与探索,深入研究,使之不断完善。唯有如此,才能培养出企业适用、社会认可、市场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才能推动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三技工院校维修电工高技能人才培训的对策与措施

1.加强校企合作,完善维修电工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开展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突出专业技能训练,强化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要在培训过程中采用边授课边实训的教学模式,不仅提高了教学培训的效率,而且能够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开拓学员的思维,是切实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徐州技师学院不断拓展高技能人才培养渠道,自2009年以来与徐州供电公司采取校企合作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开展维修电工高级工、技师培训工作,旨在提升在职职工技能等级。主要采取的措施: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和岗位工作特点,由企业提出专业、工种培养需求,校企双方签订联合培养协议,共同制订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实训标准,各自发挥优势开展教学,学校负责理论教学,实习教学在企业完成。针对企业培训和学校教学的实际需要,校企之间既可进行教师互派,也可互聘教师担负教学任务。至今已为企业定向培养维修电工高技能人才1500余人。

2.加大实训设备投入,建设校内、外两个实训平台

第一,建立学院内部实训平台。徐州技师学院目前维修电工高技能人才培养硬件设备主要依托学院的实训基地平台,但随着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规模、层次、工种、专业范围的不断拓展,学院领导重视社会化职业培训工作,每年从培训收入中按比例拿出资金,用于增加实训设备的投入和更新,加强与各教学系共建实训基地,资源共享,逐步形成一个设备优良、功能齐全、制度完备、完全开放、服务一流的共同实训基地。第二,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平台。以职业标准和人才规格为依据、以企业生产模式和环境为依托、产学结合共建共享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

学校与企业签订共建实习基地协议书,建设集学做合一、生产与实训合一、教学与技术服务合一的紧密型校外实习基地。校企双方共同制订培训计划,学校负责实施,企业负责人才的选拔和使用,企业在合作中提供相应的实习设备、技术资料及必要的资金支持,学校制订实施专业教学计划,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使高技能人才培养贴近行业和企业对技能人才需求的实际。这样就做到企业实训场地、设备与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相适应,以专业、实用为原则,重点解决好培训内容与生产实际相匹配,实现维修电工高技能人才培养内容与岗位技能无缝对接。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健全教师培训制度

维修电工涉及知识面广,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发展变化迅速,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培训教师队伍,是提高维修电工高技能人才培训质量的前提和保障。

第一,技工院校要为专任教师建立成才的平台,加强校企合作,深入企业一线,多提供给培训教师有关行业内先进技术的调研学习和培训机会。提高教师的教学培训水平将教师从单一完成教学任务,推向与企业科研、生产相结合的实践中,在生产经营管理的磨炼中培养懂教育、懂管理、懂教学的高素质的专业教师。第二,企业内的专业人才担任学院的特聘教师,共同开发师资培训。企业选派实践经验比较丰富的工程师、高级技师作为学校兼课教师,技工院校须采用“内培外引,专兼结合”的办法,建立一支由本校教师和企业相关技术专家及生产一线高技能人才组成的、专兼职相结合的师资队伍。

4.创新高技能人才评价模式,保障人才评价质量

维修电工专业技能人才评价应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为依据,结合用工企业对高技能型人才需求的实际,探讨出适合企业生产和技术要求、为企业所认可并能使企业的高技能人才脱颖而出的评价方法。

建立新型维修电工高技能人才评价模式,共性的评价模块方面,主要包括企业对员工专业水平之外的关键能力要求,以及从国家的职业标准出发,该工种所要求的具有普遍性且最基本和最关键的专业技能方面的通用职业技能评价模块。在具有企业特点的个性评价模块方面,又包括工作业绩评价模块和企业生产岗位技术所要求具备的技能评价模块,主要结合对该企业所进行的工作岗位分析,建立该岗位要求的若干个技能指标模块,用以测评员工目前实际达到的技能水平。

维修电工高技能人才培养,提高培训教学质量是关键,首先加强技工院校对高技能人才的认识,打造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合理设置课程,加强校企合作,充分发挥校企双方的师资、设备等资源优势,加强对培养维修电工高技能人才的实践与探索,深入研究,不断完善。唯有如此,才能培养出企业适用、社会认可、市场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才能推动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电工实训与技能篇6

[关键词]维修电工;技能训练;技能测试;培训机制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3-028-03

一、引言

近年来,公司设备大规模升级换代,现有设备均采用了国际上最先进控制技术。pLC、现场总线控制、驱动技术以及先进自动控制技术的引进让生产力得到极大提升,但同时也对电气维修工的技能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司为切实提高维修电工的技能水平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如师带徒、技能鉴定培训考核、各种委外培训。但以上各种手段,还不能有效保障维修电工技能持续提升,其培训存在不同漏点。为有效解决目前维修电工训练时间不够,训练内容不切合公司实际,训练内容不系统等难点,并利用该系统有效检验维修电工的真实水平和发掘人才;单位计划以国家职业标准为指导,以国家教育与培训部门所颁布的教学大纲、鉴定题库为依据,以职业技能各知识点技能点的实现为重点,结合当前生产实际,利用当前机电一体化的所有典型技术建立维修电工技能训练系统。

二、维修电工基本现状

1.单位目前在岗员工4500余人,而在岗的维修电工定员175人,占在岗员工近4%,但确保障了近200万箱卷烟生产的设备运行。截止2012年10月,单位目前维修电工岗位人员见下表

2.单位在岗员工平均年龄38岁,从卷烟生产的劳动强度和技术要求分析,不存在老龄化的问题,应能满足生产的血药。截止2012年10月,单位目前维修电工的年龄结构如下表

3.单位目前高技能人才较为缺乏,从事维修的近500人中,取得高级技师资格的人员不到20人,只占维修队伍的近4%。截止2012年10月,单位目前维修电工的技能水平如下表

单位目前高级工和中级工及以下人员合计127人,占总人数78%,技师、高级技师人员占22%,高技能人才缺乏,与公司教育培训规划40%以上为技师人员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

4.单位从事维修的近500人中,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占44.4%,中专、技校学历的占32.51%,高中及以下学历的占23.32%;学历结构偏低。中专中技学历人员中,较大一部分属于函授学历,接近50%的维修人员未受到系统的专业知识训练,能力提升受限。截止2012年10月,单位目前维修电工的文化程度如下表

目前单位大专以下人员为34人,占总人数21%,大专及以上占79%,从其文化程度和所学专业情况分析,能有效支持公司的人才队伍建设目标。

5.单位维修电工有效工作时间现状。随着单位陆续开展的技改和购买先进设备,使单位设备大规模升级换代,现有设备均采用了国际上最先进控制技术。因而目前单位设备故障率较低,卷包设备有效作业率保持在90%左右,制丝设备停机率为1.4%左右,故单位维修电工的有效工作时间不足50%。

6.单位维修电工目前培训现状。目前单位维修电工培训主要是送外培训,如与高校密切协作,进行钳工基础知识培训;与鉴定机构培训,进行职业鉴定培训;针对维修电工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难点和困难,与生产厂家联系,送外培训。

今年,随着用工分配制度改革深化,在聘任的技师和高级技师的任务工作单中,添加了带徒任务,加大了师带徒培训。

三、单位维修电工培养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单位四个分厂先后进行了整体技改和局部技改后,技术装备水平全面提升,四个分厂目前的设备在国内也处于领先水平。但随着先进设备的使用,其对维修电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目前维修电工人员现状分析,需解决以下几个问题,才能有效对接单位“一流竞争力卷烟制造基地”的战略目标。

(一)维修电工技能整体水平不高,不能有效支持单位十二五规划目标

从单位维修电工人员的年龄结构、文化程度分析,按目前鉴定的要求,技师及以上人员应该占维修电工人员的绝大多数,但实际情况是单位的技师及其以上人员只占维修队伍人员的21%。而按照单位的十二五教育培训规划目标,技师及其以上人员必须占到公司维修电工队伍40%以上,才能有效保障公司先进设备有效运行,支持单位十二五战略目标的实现。

从单位近几年鉴定情况和公司的发展历程来看,单位维修电工技师及以上人员缺乏主要有以下3个原因:

1.行业从1999年开展职业技能鉴定,但维修电工未包含在内,一直以来,维修电工基本是靠维修工志愿参加地方鉴定,这种局面直到公司2009年出台了《职业技能鉴定办法》以后才得到改善。

2.用工制度改革以前,职工的薪酬与其职业技能等级基本无关系,只和职工所在岗位有对接,取证与否,对职工的收入影响不大。这种情况也影响了职工申报职业鉴定的积极性。

3.单位维修电工的来源基本为大中专毕业生,历史上这类型职工都走的职称路线,以取工程师等职称为目标,但在单位成立之前,由于各种原因,职称评定工作未有效开展,也使部分职工对取证或评定职称失去兴趣。

(二)维修电工技能培训方式单一,缺乏完善的培训规划

从目前维修电工的培训现状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个问题,就是维修电工技能培训方式单一,缺乏完善的培训规划。一是单位缺乏实训设备,员工在工作间隙无法利用设备加强动手能力的培训,只能通过看图纸来熟悉,培训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不够。二是遇到维修难点和困难,只能送外培训,无法通过实训设备进行专研和攻关。三是维修电工的培训,基本靠送外培训,但送为培训有明显缺陷就是因工厂的生产导致送培人员少,费用高,其系统性不够,导致员工培训规划不完善。

(三)维修电工有效工作时间不足,不能从工作中有效提升技能水平

单位先进设备的引进,标志着单位设备具有多功能、高效率、高智能、高可靠性,同时又能省材料、省能源,并且产品轻、薄、细、小、巧,充分满足了生产的省力化、自动化需求。但同时也标志着机器电气故障减少,维修电工动手维修机器的时间减少,表明员工通过工作演练进行培训的时间减少,因而不能从工作中有效提升水平。

(四)社会鉴定机构鉴定的内容与工厂实际情况不符,不能有效检验维修电工技能水平

目前由于行业未开展维修电工技能鉴定工作,单位的鉴定工作主要依托社会力量。但从社会鉴定机构的培训教材和员工鉴定后反馈的情况看,其教材明显落后于现今主流技术,并且与工厂实际运用技术不符,不能有效检验单位检验维修电工技能水平。

四、通过建立维修电工技能训练测试系统持续提升维修电工技能水平

随着行业用工分配制度改革和持续深入以及单位相关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如《职工竞赛管理办法》、《职业技能鉴定管理办法》。职工的收入与其贡献和技能水平挂钩,从思想上解决了职工提升技能水平的问题。但要真正使职工提高技能水平,我们不仅要在制度上保障,也要利用国内先进培训模式并结合公司实际在硬件上给予支持。

目前,各大院校和国内各大中型企业都陆续建立职工(学生)训练中心,单位这套系统的设计将充分借鉴当前控制技术和这些现有训练测试系统的成果,尽量涵盖机电一体化的所有典型技术并结合车间实际将卷包、制丝、辅联、动力涉及的各种设备工作流程包含进来。卷烟生产的过程中,制丝、卷包、辅联以及动力虽然需要掌握的技术大同小异,但侧重点不同且具体器件也有差异,所以本项目的技术关键就是通过大量调查研究设计出的综合实验系统要求符合车间大部分电工工作实际,并能用于招聘、训练学习、技能考核等。

(一)运用维修电工技能训练测试系统,招聘合适的人才

虽然目前单位维修电工只缺员12人,但考虑到单位技改后,大量先进设备的应用,单位现有维修电工有部分员工由于基础差、底子薄,且年龄偏大,随着单位的发展和生产实际的需要,部分维修电工会调整到其他岗位。因此,单位在今后几年内会招聘一些维修电工,充实维修队伍。

运用维修电工技能训练测试系统。一是我们可以测试招聘人员对常用电工工具、仪器仪表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二是我们可以测试招聘人员对常用低压电器(断路器、熔断器、按钮开关、各种继电器、接触器、启动器等)、传感器、常用电动机、变压器等的结构、特性、工作原理等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三是我们可以测试招聘人员电气识图和绘制简单电气控制图能力。通过这些测试,我们可以招聘到合适的员工到维修电工队伍上。

(二)建立维修电工培训规划,开展技能竞赛形成比学敢超文化氛围

建立了维修电工技能训练测试系统,我们充分利用其涵盖机电一体化的所有典型技术并结合单位车间实际包含了卷包、制丝、辅联、动力涉及的各种设备工作流程的特点。一是我们结合维修电工现状,制订每一个维修电工的训练规划及年度训练计划,利用训练测试系统持续提升其技能水平。二是利用训练测试系统,我们可以开展一系列与公司生产设备维修技术紧密相关的维修竞赛活动,通过奖励竞赛活动的优胜选手,营造必学赶超的学习氛围。

(三)利用维修电工技能训练测试系统,保障维修电工训练时间,提升技能水平

维修电工技能训练测试系统,涵盖机电一体化的所有典型技术并结合公司车间实际包含了卷包、制丝、辅联、动力涉及的各种设备工作流程。我们的职工在工作时,利用维修电工技能训练测试系统,按照维修电工训练手册,根据不同人员实际情况进行训练。一是训练维修电工对常用低压电器、气动元件、传感器、常用电动机等进行拆装、检修;二是训练维修电工对复杂电力拖动系统的快速识图、安装、调试、故障检修;三是训练维修电工对交流变频调速技术的熟练;四是训练维修电工对常用pLC(西门子S7-300/400、罗克韦尔/aB)的各功能模块的快速拆装、功能配置、故障检修;五是训练维修电工使用计算机辅助绘设计、仿真软件、组态软件、pLC(西门子/罗克韦尔)编程软件进行设计、组态、编程;六是训练维修电工掌握工业以太网、工业组态相关知识,熟练使用组态软件设计现场所需的组态程序。从而有效解决维修电工不能通过工作演练提升技能水平的问题。

(四)通过维修电工技能训练测试系统,有效检验维修电工技能水平

鉴于社会鉴定机构的培训教材明显落后于现今主流技术,并且与工厂实际运用技术不符,不能有效单位检验维修电工技能水平。我们一是通过维修电工技能训练测试系统,在维修电工参加社会鉴定前,对其依据公司依托系统开发的测试试题进行检验;二是通过加快维修电工培训教材的开发和建设,力争将与公司实际设备相符的考题纳入到社会鉴定机构的考题中,准确检验维修电工技能水平。

电工实训与技能篇7

论文关键词:实训基地建设 管理体制 措施 体会

论文摘要:以电工电子实训教学基地建设及管理为案例,从实训基地运行模式、管理体制和校企合作三个方面阐述了电工电子实训教学基地建设探究与体会。同时对实训基地的外在因素做了概要,管理规范所须力量,建设好实训基地不是一朝两夕的事。

实训基地的建设是实现中等职业教育目标的重要条件之一,是专业建设的重要保障。电工电子专业实训课是中职电类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技能中起着基础的作用。下面结合我校电工电子实训基地建设(以下简称“实训基地”)与管理的具体案例,谈谈几点体会。

我校建立了良好的教学环境是为了适应当前实训教学具有综合性、现场性、开放性和双主体性四个主要特征,最终能实现基本技能、专业技能、技术应用或综合技能三大实训教学任务。在实训教学中,为体现柔性教学的灵活性,往往在实训模块的设计上,充分考虑到中职学生的知识背景和接受能力,设计了基础实训(验证性)、提高型实训(综合性实训、应用性实训)和创新型实训等三种类型的实训项目,以全面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

我校实训基地承担近十门专业基础课的实训教学。从培养适应现代电子制造业高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出发,按照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三个层次的特点,把电工基础、电子组装工艺、电子测量实训教学目标定位为“验证性实训+电子专业基本技能培养”;把“模电、数电、pLC技术”实训目标定位在“验证性实训+技术应用能力培养”;把“电子创新实训、电力电子技术”实训功能定位为在“综合应用+创新能力培养”。

实训课程具体主要是这样安排的:电工基础、模拟电子、数字电子、电子创新都在电工电子基础实训室完成;电力拖动控制、电机与变压器在电机控制线路实训室进行;pLC技术、变频器与触摸屏技术在pLC自动化实训室完成;电力电子技术与传感器技术在现代控制系统实训室完成实训教学任务,单片机技术在单片机调试实训室配套相应的软件完成教学。由于实训课程的多变,留有机动调整的余地。

为了加强实训室建设和管理,保障学院的实训教学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提高办学效益。提高实训基地的课程开出率及改善实训有序开展的工作条件,在“引领技术,成就未来”的办学理念中,在管理体制方面主要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1实训基地及相关设备设施

以专业工种为基本单位,设立基地负责人制度,专门负责建设和场地管理。人选从具体从事专业实训工作的教师中产生,要求有较强专业技能,了解专业发展方向,有一定的组织管理经验和教科研水平。(亦可从学部理论教师中产生兼任实训基地专业管理人员)

2耗材及易损件采购及管理

采购由专业工种负责人上报需购清单于实训开放中心,统一由专业负责人协助资产管理中心进行采购。有关材料的管理设一总的管理员,所有的账目,钥匙统一保管,出库入库完整记录。中心通过基地项目负责人完成场地调整,资产清理、登帐等工作。

3实训教学管理

由实训中心统一管理,主要是日常场地设备安排,对与实训相关人员,由中心制定相应管理制度进行约束。教学人员理论实训交叉的,须遵守实训场地使用管理规定,全部或大部分课在实训室的,由实训中心负责管理。中心对项目发展建设把握思路,提出建设性建议。

4基地负责人职责

a.根据学校教学大纲的规定,承担实训教学任务。各项实训教学任务必须要有实训教材、实训教学大纲、实训指导书、实训项目记录,保证完成实训教学任务。b.实训室应积极承担科研任务,努力提高实训技术水平。c.负责仪器设备的管理、维护、检修等工作,并按规定进行定期校验,使仪器设备经常处于完好状态,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和完好率。d.组织各类与实训相关的活动5.其他:考虑到实训工作较为繁重,为明确各工种功能职责给予一定的补贴待遇。

为全方位地行使实验基地的各项职能,我们采取了几点措施:

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我校电子电工类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浙江工业及周边地区先进电子制造业的高技术应用型人才。要达到培训目标就必须保证实验室设备配备先进合理,而靠学校投入是很难实现的,如我校实验基地电子组装工艺实验室是由日东电缆衢州公司共建而成。我们主要从“定向班培养”模式方面实现共建。

日常事物管理——集成化管理理念就是体现节约、高效、实用的管理。节约是实训基地建设中的一条主线,我们采用人力资源合理的日常管理模式,由实训中心主任、实训室负责人和优秀学生构成管理团队,各专业课程负责教师担任实训室负责人,要求教师具有“双师”资格,这样能做到及时维护设备和及时修改实验项目,实现高效、实用的管理。全员参与教学管理实践教学是实训基地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具体的做法:①实训基地按学期由实训中心主任召集各专业负责人对实验教学目标体系、实验教学内容进行全面总结,并制定改进和完善计划;②各专业课程负责教师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并鼓励开展实验教学的新方法和手段的研究,并负责教学的监督和考核。

中职实训基地建设目前仍处于发展阶段,笔者认为不能将基地建设单纯看作是设备的建设,更不能单纯看作是本校学生实训基地的建设。组织专业教师针对性培训,提高技术力量,尽量争取各类基地经费的划拨,尽快适应及熟练运用所配置的培训设备,以保证基地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及实训质量的不断提高。

综上所述,中职实训基地建设不是一朝两夕的事情,需要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要管理好实训基地,必须要有一套科学的实训基地管理方案,要全体使用基地人员和谐构建。笔者也是借助学校的现状,与实训室建设与管理人员资源共享,以便交流。

参考文献

[1]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与思考,中国期刊网

[2]何新凤、曾柳娟、韦永森、黄平、王艳玲.电工电子与自动化技术高职实训基地建设研究,《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电工实训与技能篇8

【关键词】无线电装接工;考证;技能训练;体系构建

一、构建无线电装接工考证技能训练体系的意义

中职院校在无线电装接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电子装接安全知识与常用工的介绍、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手工焊接技术与工艺、初级无线电装接工电路理论与实践、中级无线电装接工电路理论与实践等等。中职院校在无线电装接课堂的教学中除了理论知识的教学,实训课程更是不可少,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与学生步入社会后能否适应企业的要求有着重要的关系。构建无线电装接工考证技能训练体系有利于无线电装接课程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实践经验的积累,有利于加快学生适应市场要求的步伐、有利于学校无线电装接竞争力的提升,有利于无线电装接工考证通过率的大幅提高。

二、当前无线电装接工考证技能训练体系中存在问题

当前无线电装接工考证技能训练体系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实训教学效果。下面从教学内容设置、教学设施等方面进行具体介绍。

(一)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

当前中职院校无线电装接课程中教学内容设置上的不合理,严重影响了无线电装接工考证技能训练体系的构建。部分中职院校在无线电装接工考证技能训练体系的构建与实施过程中并未对无线电装接课程特点以及学生特点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在无线电装接工考证技能训练体系内容上不符合无线电装接工考证技能训练的实际需求,造成无线电装接工考证技能训练课程与学生专业相脱离,严重影响了技能训练的教学效果。也有部分中职院校在技能训练体系的实施中分不清主次,不能突出重点,制约了技能训练教学效果。

(二)教学设施构建不合理

目前大部分中职院校在无线电装接工考证技能训练体系中存在教学设施构建不合理的问题。首先,无线电装接工考证技能训练体系中教学设施较为陈旧,更不上当前企业与市场的需求,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的内容与市场脱轨,达不到企业的要求。学生进入企业后不能很快的融入到工作当中,需要较长时间去学习新知识。其次,无线电装接教学设备不仅低效,而且所涉及的面非常的狭窄。很多中职院校在无线电装接工考证技能训练过程中用到的仪表、试验台等设备无法得到及时更新,有些无线电装接工考证技能训练设备甚至是十几年前的,不仅市场出现故障,而且功能已经达不到技能训练教学的需求,直接成了技能训练教学中的摆设。

(三)实训与行业脱节

中职院校教学环境相对封闭,与企业以及市场之间的互动教育交流较少。无线电装接技术与市场结合紧密,市场需求对汽车电子专业教学具有导向作用。当前部分中职院校开展的无线电装接工考证技能训练体系忽视了与行业发展的联系,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不符合市场需求,导致学生步入工作岗位后无法适应企业的要求。

三、无线电装接工考证技能训练体系构建的优化措施

无线电装接工考证技能训练体系构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合理设置教学内容、完善教学设施、加强与企业的交流。

(一)合理设置教学内容

无线电装接工考证技能训练体系在构建的过程中需要对各部分内容进行深化,要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保证教学内容与学生专业需求一致,从学生专业内容出发形成对应体系结构。教师要对实践教学实际进行全面分析,依照实训标准及要求形成现场模拟操作,从而达到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教师要在教学允许的范围内对实训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将重点内容进行重点实训,加大实训量,确保学生能够在实训中提升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教师要尽量实施实训基地开放性管理,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课余实训时间,提升日常实训培养效益。

(二)完善教学设施

对于中职院校无线电装接工考证技能训练体系的构建来说,教学设施的完善必不可少。中职院校培就是为了培养技术型人才,而技术的获得需要长时间的动手实践练习,若练习的工具达不到教学要求,练得再多也不会达到多好的效果。在教学设施的完善上应当充分研究当前市场对无线电装接专业的要求,根据市场需求采购必要的实训设施。

(三)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交流

本文认为,中职院校无线电装接工考证技能训练体系的构建不能闭门造车,应当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交流。一是将学生安排到对口实习单位进行为期2-4周的实习,让学生切身感受到企业的氛围,感知工作岗位对专业水平的要求高度;而是引入企业优秀的无线电装接工为学生讲课,将市场新需求,行业新动向带给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增加学生学习信息,提高学生考证通过率。

参考文献:

[1]钱春梅.浅谈无线电装接一体化教学方法[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05)

[2]孙丽华.理实一体化教学在无线电装接中的实践和应用[J].科技视界.2013(10)

[3]李光兰.工学结合职业技能培养方案创新研究――无线电装接与调试工培养方案设计[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2(12)

电工实训与技能篇9

【关键词】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职业能力

高职院校培养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动手能力强、创业与创新精神的高技能高素质专门人才,实训基地的建设是关键,因此积极主动融入区域地方经济,创新实训基地建设思路,突出职业能力培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当前职业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重庆科创职业学院依托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建设优势,进行广泛调研和详实分析,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取得了较好的建设成效。本文就该实训基地建设思路、方案等进行分析,旨在探索实践融日常教学与技能实践,具备教、练、培、鉴、赛等功能,实现校企资源共享、区域资源共享,充满企业文化工作氛围,积极发挥引导、辐射和示范作用的实训基地建设发展模式。

一、实训基地建设必要性分析

重庆科创职业学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作为学校特色专业,不仅沉淀了较好专业基础,多年来紧紧依重庆市及周边区县(特别是永川)区域经济发展,为重庆市和周边区县地区的机械、汽车制造、电子通讯等产业培养了大量的高技能型高素质专门人才,而且与致申科技(重庆)、东聚公司、广数机器人(重庆)、新浦、广达、东风小康、力帆等重庆地区的汽车制造、电子电气等大中型企业建立了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关系,为实训基地项目启动奠定了良好基础。项目启动前期,对实训基地建设的必要性进行了深入分析。

(一)产业发展的要求,产业发展对自动化技能人才的需求,需要建设功能完备的实训基地。近年来,重庆及周边地区的电子电气、汽车制造、模具数控技术等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行业和区域的经济发展为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建设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随着企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职业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二)订单培养的要求,提升“订单式”高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需要建设示范引领的实训基地。重庆科创职业学院与东聚电子电讯制品有限公司、东风小康公司、北汽公司、广达电脑、广数机器人等著名企业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组建了“东聚班”、“伟易达班”、“德昌班”,“斯比泰班”将企业文化、规章制度、生产工艺、检验技术等纳入教学计划中,为确保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高水平技能人才,确保学生成为拔尖技能人才,确保学生毕业后能迅速适应工作岗位要求,综合性实训基地建设非常重要。

(三)师资建设的要求,提升教师教科研水平和对外服务能力,需要建设理念新的实训基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学改革、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多媒体教学资源库建设、职业技能培训服务、职业技能鉴定、科技项目开发等工作正在全面开展,要保证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深化校企合作,师资队伍的整体教学与科研能力,对外服务能力是关键,需要完善的教学、研发、技术服务平台,需要紧跟技术发展趋势,理念新的实训基地。

因此建设一个理念新、针对性强、满足现代电气自动化技能型人才培养需求、职场化氛围浓厚的自动化综合控制实训基地是非常必要的。

二、实训基地建设内容设计

实训基地以综合控制为目标,包含了自动化的核心控制技术,主要有先进的电气控制实训室、可编程序控制器实训室、电气传动实训室,因此整个实训基地主要由电气控制实训室、可编程序控制器实训室、电气传动实训室三个控制室和综合控制中心组成。

(一)电气控制实训室:电气控制技术实训室配置了自行研发的可编程控制、变频、调速等电子线路控制模块,以及电梯控制系统、模拟仿真等功能模块。实训室以实物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根据不同等级、不同模块分别着重于不同的操作技能实训,引入计算机自动设置、排除故障等功能;适用于电气类、电梯类职业以及相关专业人员的实训和鉴定。

(二)可编程序控制器实训室:pLC是可编程序控制(programmableLogicalController)的简称。它是一个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它采用可编程序的存储器,用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指令,并通过数字式或模拟式的输入、输出接口,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实验室配备高性能的西门子pLCS7-300和S7-200系统组成的教师机(3台)、学生机(30台),并通过服务器和24口网络路由器组成了完整网络型可编程控制器综合试验平台。同时配备了触摸屏、变频器、伺服电机等。

(三)电气传动实训室:对变配电系统进行操作控制,主要包括变电站的送电与停电操作、断路器就地及远方自动分合闸、倒闸操作等,可完成变配室值班电工技能培训,中、高级维修电工职业技能鉴定。通过监控系统及模拟屏可实时监控操作过程。

(四)综合控制中心:将三个分控制室的监控系统,通过先进网络技术、通信手段等接入控制中心的总监控系统,通过供配电模拟屏、生产线监控屏、生产工艺流程监控屏实现对每个控制室工作的实时监控。

通过自动化综合控制实训基地建设,可实现单独的供配电设计与操作、生产线安装与调试、工艺流程控制与运行调试,而且也可实现从电能配与变、过程控制、流程监控、工件(产品)装配、系统调试与运行维护等一体化功能,集中了电气控制、自动化控制的核心专业知识和技术,将有效提升学生综合专业能力,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三、实训基地建设成效总结

(一)基地投运后,实践教学质量提升。不仅已成为了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群)的理实一体化专业课程教学的主要基地,同时是学生进行“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维修电工”等职业技能培训的主要基地,是学生获取中、高级维修电工、UG、pLC等职业资格证书的鉴定基地,更是学生进行科技作品设计、开展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毕业设计的重要场所,对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每年可承接电气自动化专业(群)200多人次的技能实训,且可承担本校其它电类、汽车类专业近1000多人次的技能培训;学生就业竞争力显著提升,为行业和重庆区域经济建设培养了一批深受用人单位欢迎的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

(二)基地投运后,社会服务效果突出。由于系统装置的工业化、职场化氛围浓厚、生产线的真设备与真产品、过程控制的真系统与高仿真装置,完全符合电气、电子、机械、汽车等企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已成为企业职工职业技能的培训基地,与企业开展了横向课题合作等,提高了对外服务能力,进一步满足了东聚电子电讯制品有限公司、东风小康公司、北汽映象公司、广达电脑、广数机器人等现代化大型企业生产一线自动化人才的需求,促进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实验室建设与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F12).

[2]周兰菊,顾青.高职实训基地建设模式的探索与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9(14)

电工实训与技能篇10

变电检修是电网生产企业的六大专业之一,主要从事变电所一次设备的检修、调试、更换等维护工作。建设变电检修专业实训基地,可以更好的使该工种学员实现知识、技能等各方面的提高,满足电网企业对该工种人才的需要,更好的为电网企业服务。

一、变电检修专业实训基地的功能及特点

(一)变电检修专业实训及变电检修专业实训基地的功能

变电检修专业实训是该专业职业技能实际训练的简称,是指在中心能控制状态下,按照人才培养规律与目标,对学员进行该专业职业技术应用能力训练的教学过程。

变电检修专业实训基地是实训教学过程实施的实践训练场所,其基本功能为:完成变电检修专业实训教学与职业素质训导、变电检修专业职业技能训练与鉴定的任务,并逐步发展成为培养电网企业高级技能人才的实践教学、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和高新技术推广应用的重要基地。

(二)变电检修专业实训基地的特点

变电检修专业实训基地不同于一般实验室、实习车间,是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空间,主要功能是实现课堂无法完成的技能操作,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系统、规范、模拟实际岗位工作的基本技能操作训练。变电检修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应具有以下特点:

1.真实的工作环境

尽可能贴近电网企业变电检修工作的实际状况,努力体现真实的工作环境,让学员在一个真实的工作环境下按照未来专业岗位对变电检修专业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的要求,得到实际操作训练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2.高技术含量

紧跟电力工业时展前沿的综合性生产训练项目,体现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瞄准变电检修专业实际操作的职业岗位,在技术要求上要具有变电检修专业领域的先进性。使学员在实训过程中,学到和掌握变电检修专业领域中先进的技术、工艺、实际应用的本领。因此,变电检修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应使投入具有适度超前、适用范围广、可持续发展等特点。

3.专业特色鲜明

变电检修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在设计定位上要具有电网企业的专业特色。不仅一次设备的型号齐全,数量满足需要,工具质量可靠,试验设备完好,还要有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不仅可以为学员提供基本技能实训场所,而且还能承担变电检修专业各等级职业技能的培训鉴定任务,以鲜明的专业特色为电网企业服务。

4.提高利用率

应充分利用有限资源,最大限度地节约资金,尽可能使所建设的变电检修专业实训基地适用性强,不仅应用于变电检修专业培训,还可以用于高压电气安装、变电一次安装、变电站值班员、用电检查、农网配电营业、配电线路等工种的培训、鉴定考核,提高利用率。

二、变电检修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与运行效果

1.高起点、高标准,建设现代实训基地

目前,河南省电力公司农电培训中心的主要职能,是向行业主管单位的职工进行在职技能培训和复退军人的职前培训。在变电检修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前夕,中心领导就高度重视,数次安排相关老师到华北、东北、华东、华中、西北等十多个省市电力培训中心和我省的淅川县电业局等数十家县级供电企业考察,针对建设方案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分析和研究。重点讨论、分析和研究了建设方案的可行性。包括:项目预算是否合理,设备型号是否过时,按照实训、培训、鉴定等技能训练同时开展对设备数量的要求是否合适等一系列问题,走访学校、科研单位,深入供电企业和培训机构,确立了让学员在真实职业环境下得到职业技能和综合素养训练,提高实训项目高技术含量,体现新技术、新工艺,使之成为教学、培训、竞赛相结合的多功能实训基地。

中心专门辟出一栋四层教学楼,新建了两个实训大厅,装修了教室,安装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建成高压断路器检修实训室、高压隔离开关检修实训室、变压器检修实训室、电气试验实训室等十个现代实训教室,共计2500多平方米。

变电检修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满足了变电检修、高压电气安装、变电一次安装等相关专业的实训、鉴定需要,而且相关专业教师利用该实训基地进行自我培训提高也已经成效显著,相关供电企业也正密切联系,适时开办相关工种、相关专业的专题培训。

2.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和社会资源,跟踪现场生产技术

中心教学实训条件与变电检修专业建设已形成了一定规模。充分利用已有的实训资源,用较少投入,通过精心构想、设计、组织、实施便可见成效,是变电检修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一条重要途径。

中心将原有的高压试验室重新构建,减少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增加工艺性、设计性、综合性实训,于2009年招标购买了一大批与现场一致的新型试验仪器、设备,增加了试验项目,使学员在实训过程中,通过接线、操作、试验分析、结论判断等,尽可能贴近职业事实。学员既要按相关规程、规范操作,又要正确选择导线、材料、设备、工具,还要保证人身、设备安全,较好地实现了应用性和工艺规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