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保险在微观经济中的作用十篇保险在微观经济中的作用十篇

保险在微观经济中的作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28:19

保险在微观经济中的作用篇1

一、论风险问题

斯蒂格利茨对风险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他与罗斯柴尔德(m.rothschild)在70年代早期合作发表的一系列论文之中。

斯蒂格利茨在与罗斯柴尔德合作的论文《递增风险:定义》(1970)中,首先对风险的传统定义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新的定义方法。他们认为,人们通常用四种定义来说明一个随机变量(y)较另一个随机变量(x)具有更大的风险(假定二者均值相同),即:(1)随机变量y等于随机变量x加干扰项z(均值为零的噪音);(2)每一个风险规避者更偏好x,即对一个凹效用函数而言,eu(x)≥eu(y);(3)与随机变量x相比,随机变量y的概率密度函数在其尾部具有更大的权数;(4)随机变量y的方差大于x。通过对随机变量的偏序进行检验,他们指出前三种定义是等价的,而第四种定义则与之不同。为了更准确地把握风险的含义,他们还对“更高的风险”给出了一个正规的定义,即如果一个随机变量的密度函数是另一个随机变量的密度函数加上一个“保持均值不变的差”(meanpreservingspreads),则该随机变量具有更高的风险。其中,“保持均值不变的差”是一个均值为零的分段函数。斯蒂格利茨与罗斯柴尔德的这一定义,成为大多数论述风险问题文献的分析基础。

斯蒂格利茨在与罗斯柴尔德合作的《递增风险:经济影响》(1971)论文中,进一步对递增风险的经济影响及其具体应用进行了论述,分别就不确定性对储蓄收益率的影响、资产组合选择问题、厂商的生产问题和厂商多期计划问题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考察,其主要结论包括:(1)均方差分析方法一般会导致错误的结论、相关函数的凹行或凸性条件可以用阿罗-普拉特的相对和绝对风险规避概念进行表述;(2)厂商在不确定条件下的产出总是低于确定性条件下的产出,厂商对递增风险的最优反应是削减产量而非价格(这是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基石之一)。

这些发表于70年代早期的论文,奠定了斯蒂格利茨的学术地位、并部分地奠定他的研究方向和风格。有人曾经形象地指出:斯蒂格利茨的学术生涯,就是他关于风险和不完全信息的基本思想在整个经济学领域不断传播的过程。

二、委托-和道德风险、信息甄别、不完全竞争等理论

斯蒂格利茨对风险和不确定性的研究,直接导致了他对委托-及道德风险、信息甄别、不完全竞争等问题的研究。这些研究既是它对前述分析工具和基本思想的理论应用,又构成了他对各种具体经济问题进行分析的立足点。

1.委托-和道德风险。斯蒂格利茨利用不完全信息和非对称信息,对委托-及道德风险问题进行了研究。主要成果反映在其与阿诺特合著的《对道德风险的基本分析》(1998)、《道德风险与非市场制度》(1991)等论文之中。

斯蒂格利茨等认为,不完全信息和非对称信息的存在会引起委托-和道德风险问题。由于人和委托人的利益和行为动机可能不一致、且存在非对称信息,因此,人的行为可能不符合委托人的利益。他们指出,即使发生这种情况(对委托人而言,人的行动并非最优秀的),委托人可能仍然偏好人参与其中的结果、而非没人参与时的情形。例如在刑事审讯中,杀人嫌疑犯可能更偏爱雇用一个人(律师)所产生的结果(定罪为过失杀人)、而不是没有人时的结果(判处死刑)。当然,最符合委托人利益的结果(无罪释放)可能通过人的其它行动(例如向法官行贿、做伪证等)取得。由于委托人不能根据可观测到的信息完全推断人的真实行为,因而他对人的能力、人根据委托人的利益采取行动的程度等无法获得准确的了解。因此,斯蒂格利茨等将委托-关系的特征描述为:委托人由于部分非对称信息的存在而具有的风险的情形。

将努力函数引入分析模型,使得双方签订的合约对双方的偏好集和机会集产生了间接的影响、并使得市场活动更趋复杂。据此,阿诺特和斯蒂格利茨(1988)针对意外保险指出:“即使预期效用函数、努力程度与发生意外事故的概率的关系等基本函数是相当良好的,无差异曲线和可行集却也未必:无差异曲线不必是凸的、可行集必定不是凸的;价格-消费线和收入-消费线可能是不连续的;努力程度一般不是保险政策或商品价格等参数的单调函数或连续函数”。显然,不连续性将削弱人们对市场机制的自信。此外,他们认为非市场因素会使得道德风险问题进一步加剧。为此,阿诺特和斯蒂格利茨(1991)所得出的结论是:“当发生明显的市场失灵时,非市场因素至少部分具有克服市场缺陷的强烈动机”。

2.信息甄别模型。阿克洛夫的“旧车市场模型”和斯彭斯-的“劳动力市场模型”,分别对逆向选择的机理和信号传递的作用进行了分析;斯蒂格利茨则提出了信息甄别模型和保险市场模型,大大拓展了经济学界对逆向选择和信号理论的研究。

斯蒂格利茨在其所发表的《“信息甄别”理论、教育与收入分配》(1975)论文中,以“受教育水平”作为市场信号,对信息甄别的内在机制进行了研究。而在《质量依赖于价格的原因和后果》(1987)论文中,则考察了价格水平充当市场信号、并具有信息甄别作用的情形,尤其是对信息甄别问题给出了更一般的分析。斯蒂格利茨认为,价格水平除了传统经济理论通常所描述的作用外、还具有充当市场信号的功能-它传递信息并影响市场参与者的行为。在存在非对称信息的情况下,价格的变化具有两方面的效应:在信息不变的条件下沿着需求曲线的移动以及信息的变化引起的需求曲线本身的移动。例如,在保险市场上,愿意支付较高价格的投保者,往往具有更大的发生意外的可能性;保险公司可根据他们愿意支付的价格,将投保人甄别开来、并使不同类型的投保人选择不同的保险合同。

斯蒂格利茨的这类模型,具有四个突出的特点:(1)许多结论依赖于规模收益递增的假定;(2)所有模型均包含某种信息不对称;(3)当存在信息甄别时,某一市场价格上的供给和需求可能不会相等;(4)即使对于完全相同的商品,也会出现多种市场价格,即市场价格是一个分布、而非单一值。在信息甄别模型中,不完全信息和非对称信息可能使得市场失灵,使得市场均衡偏离最优水平。它们在劳动市场、信贷市场和保险市场上的应用,则为新凯恩斯主义对自由放任的质疑态度提供了微观基础。

3.不完全竞争。对不完全竞争的分析是斯蒂格利茨的另一项重要学术贡献。他在一系列相关论文中均将厂商模型化为面对风险(产出依赖于随机变量)、市场结构(行业中的厂商数量)内生地决定及采用博弈论思想(进入战略和退出战略等)的生产单位。

斯蒂格利茨在其与迪克西特合著的《垄断竞争与最优产品多样性》(1977)论文中指出,外部效应、规模经济和分配公正,是导致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的主要原因。为此,他们提出了一个针对规模经济的垄断竞争模型,对不同假设条件下的市场均衡与社会最优的关系进行了对比。他们首先将规模经济问题巧妙地转换为产品种类和产品数量的关系问题。他们认为,在存在规模经济的条件下,通过减少产品种类、增加每种产品的产出数量,能够降低企业成本、节省社会经济资源;与此同时,产品种类的减少将使得消费者产品消费种类的减少,从而引起社会福利损失(消费者更偏爱消费的多样性)。由此,他们将规模经济问题变为产品种类和产品数量问题,且其社会福利性质依赖于消费者效用函数的形式(因为效用函数反映了消费者对产品种类多样化的偏好状况)。

为了反映产品种类的多样化在消费者效用函数中的作用,并体现产品替代对消费者效用、从而对社会福利的影响,迪克西特和斯蒂格利茨构造了著名的“迪克西特-斯蒂格利茨效用函数”(后被人们引申为d-s生产函数,在现代内生增长理论、尤其是品种增加型或质量改进型的经济增长模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分别对固定替代弹性、可变替代弹性和非对称情形下的效用函数及其市场均衡同社会最优的对比进行了讨论。他们的研究表明:在固定替代弹性的情形下,垄断竞争市场的市场均衡和约束最优完全一致,即具有相同的企业数目、同样多的产品种类和产量;无约束最优拥有比市场均衡和约束最优更多的企业和更多的产品种类,但仍没有企业达到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因此,社会最优并不是将产出扩大到穷尽全部规模经济的情形。此外,他们还在固定替代弹性情形下,第一次严密地推导出了人们熟悉的张伯伦dd曲线和dd曲线。

三、保险市场、金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

将上述研究成果运用于保险、金融和劳动力等特定市场分析之中,是斯蒂格利茨对经济理论的另一项重要贡献。在斯蒂格利茨的研究中,这些市场均具有下述显著的特点:(1)每种市场的产出均具有一定的随机性,至少一方的市场交易者面临风险问题;(2)市场面临非对称信息;(3)每种市场均充满了委托-问题和道德风险问题;因此这些市场一般不会出清,其产出往往偏离最优水平。

1.保险市场。在与罗斯柴尔德合作的《竞争性保险市场的均衡》(1976)等论文中,斯蒂格利茨等人对非对称信息和不完全竞争下的保险市场进行了研究。在这类保险模型中,充满了不确定性和非对称信息。保险合同是在非对称信息下签订的,如果双方都知道合同后果,那么至少有一方将拒绝该合同。斯蒂格利茨将意外保险的消费者分为两类:高风险的消费者和低风险的消费者。市场双方对消费者的类型存在非对称信息:消费者了解自己的类型、保险公司则不知道消费者属于哪一类。在这种情况下,保险公司不仅要进行价格和数量决策,而且还必须就它提供的保险合同进行决策。

斯蒂格利茨和罗斯柴尔德(1976)指出,在竞争性的保险市场上,市场均衡是这样一组保险合同:“当消费者为最大化其预期效用而选择合同时:(1)在均衡集合中,不存在获得负预期利润的合同;(2)在均衡集合之外,不存在如果提供将获得负利润的合同。”由于高风险和低风险的消费者不会购买同样的保险合同,因此,不论市场是否是完全竞争的两类消费者不会联合起来。不过在不完全竞争的保险市场上,保险公司能够通过消费者的需求数量对消费者进行甄别。此外,由于消费者能够通过一定的措施、控制其发生意外的可能,因而保险市场上充满了道德风险。阿诺特和斯蒂格利茨在《道德风险的基本分析》(1988)论文中表明,保险市场中的非市场因素(例如家庭或社会对事故受害人的援助或捐助)能够抑制消费者对避免意外的措施的采取,从而导致一个更差的结果。

2.金融市场。斯蒂格利茨沿两种思路对金融市场进行了研究:一是对企业财务结构的论述,一是信贷配给模型。其中,第一种思路直接与莫迪利安尼-米勒定理相联系,第二种思路则突出了斯蒂格利茨的研究特色---对非对称信息、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的强调。斯蒂格利茨在《对莫迪利安尼-米勒定理的重新考察》(1969)一文中,对一般均衡情形下的莫迪利安尼-米勒定理的条件进行了概括,并在不使用风险等级概念的情况下,揭示了企业财务结构与企业价值的无关性。

在与韦斯合作的《不完全信息市场中的信贷配给》(1981)等论文中,斯蒂格利茨沿着与mm定理不同的新思路,对金融市场进行了分析。在这里,企业的财务政策受到银行信贷配给的约束。他们提出了一个存在非对称信息和逆向选择问题的信贷模型:企业知道其投资行为所蕴含的风险,银行则不了解借款企业的风险状况。风险较大的企业愿意以更高了利率借款,而利率的提高将使得低风险的企业退出该市场(产生逆向选择),从而使得银行放款的平均风险上升,并减少银行的预期利润;与此同时,利率和合同条款的变化,可能诱使高风险的企业从事风险更大的投资项目(成功的可能很小,但一旦成功则获得高额的回报)、进一步降低银行的预期利润(道德风险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将宁愿选择在较低利率水平上满足所有企业的借款申请。于是,就产生了信贷配给现象,它是市场信息甄别、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相结合的必然结果。金融市场上的信贷配给现象,说明了价格(即利率)调整的不充分和资源配置中数量约束(即信贷配给)的必要性。这一市场特征构成了新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货币理论的微观基础。

3.劳动力市场。在对劳动力市场的分析中,斯蒂格利茨突出了非对称信息(雇主对雇员生产率水平的不完全信息)在市场信息甄别、隐性工资合同和效率工资中的关键地位。斯蒂格利茨《欠发达国家的效率工资假说、劳动力剩余和收入分配》(1976)及其与夏皮罗合作的《作为工人纪律手段的均衡失业》(1984)等论文,是斯蒂格利茨研究劳动力市场的信息甄别和效率工资问题的重要论文。其中,夏皮罗和斯蒂格利茨(1984)从非对称信息的角度、对劳动力市场上效率工资的分析,以“夏皮罗-斯蒂格利茨模型”而具有相当的影响。其基本含义是:由于在雇员是否偷懒问题上,雇主和雇员之间存在非对称信息,因此,为诱使雇员不偷懒,雇主倾向于提供一个高于市场出清水平的工资(从而使得劳动力市场偏离瓦尔拉均衡)。

在斯蒂格利茨对劳动力市场的各类研究中,呈现出下述共同特征:(1)工资水平高于“工资等于劳动边际产品价值的假设”,从而存在失业现象;(2)由于雇主-雇员关系涉及非对称信息和委托问题,工资缺乏灵活性;(3)市场上会出现多重工资;(4)劳动力市场偏离帕累托最优状态。这些特征构成了新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它为政府对市场的适度干预提供了理论依据。

四、新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市场效率与微观基础

作为新凯恩斯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斯蒂格利茨对新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具体而言,斯蒂格利茨对风险、非对称信息(委托、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和不完全竞争等市场特征的研究,揭示了市场本身缺乏效率的可能;他对保险市场、金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等特定市场的分析,则直接构成其新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

1.市场效率与政府作用。在与格罗斯曼、纽伯里、格林沃尔德等人合作的一系列论文中,斯蒂格利茨等人对不完全信息和不完全市场的经济后果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尤其是80年表的论文),揭示了非对称信息和信息成本等的存在如何导致了帕累托效率的缺乏。例如,斯蒂格利茨在与纽伯里合作的《理性预期下的技术选择和市场均衡最优性》(1982)一文中指出,“在一个存在竞争市场的世界中,保险市场分配分配风险、产品市场分配产品;但在缺乏保险市场的情况下,仅存的产品市场不得不承担起这两种功能。……重要的一点是,只有在非常特定的情况下,市场配置才能在非常弱的意义上,实现我们的有约束帕累托最优概念中所隐含的最优性”。

对市场的这种判断,必然导致斯蒂格利茨对政府作用采取新凯恩斯主义的态度,强调适度政府干预的必要性。斯蒂格利茨在《政府的经济角色》(1986)一文中,对此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总结。斯蒂格利茨认为,信息不完全问题既遍及私人部门又遍及公共部门,因此,我们在承认政府干预经济、克服市场失灵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应看到政府干预的不足之处和公共失灵现象。斯蒂格利茨将“公共失灵”归结为五个方面:不完全信息和不完全市场是市场失灵的一个来源,同样普遍存在于公共部门;与政府强制力紧密相关所再分配,不仅会导致不公正。而且会产生寻租活动;当前政府带给未来政府的有效合同的局限性,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费;公共部门中产权让渡的其它缺陷,将限制有效的激励结构的构建;公共部门缺乏竞争,会削弱人们的积极性。

2.新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对于新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格林沃尔德和斯蒂格利茨曾在《对可供替代的宏观经济理论的考察》(1988)一文中作出了扼要的总结:“新凯恩斯主义理论通过多种方式,修改了传统凯恩斯主义的假设。不同的修改,可依据它们所关注的市场进行分类。对于劳动力市场,有三种理论方法,分别集中于隐性合同、搜寻和效率工资。其它方法集中于产品市场,试图依据菜单(调整)成本或不完全竞争解释价格刚性。还有一些理论针对资本市场,它们强调信贷配给和资本配给的作用。”

根据前文对不完全竞争的分析,当风险规避型厂商面临市场冲击时,通常会作出削减产量的决定;同时,劳动力市场上的隐性合同、效率工资和委托问题,会导致工资的刚性,从而降低厂商调整价格的能力。这样,必然会导致经济周期和失业现象。此外,斯蒂格利茨还在与格林沃尔德合作的一系列论文中,将前述信贷配给和资本配给等金融市场特征,转化为宏观经济现象,分析了金融市场的这些特征对产出水平和经济周期的影响。他们的分析表明,金融市场对产出水平的影响,不是通过凯恩斯主义的利率和资本的边际效率、而是通过自有资本约束和资本配给来实现的。

保险在微观经济中的作用篇2

关键词:宏观审慎管理;综述;启示

中图分类号:F8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265(2011)01-0014-06

本轮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各国深刻认识到,汲取国际金融危机教训、维护金融体系稳定,迫切需要加强和完善宏观审慎管理。美国、英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已将强化宏观审慎管理作为监管改革的重点,并对监管组织架构和监管制度进行了改革。我国“十二五”规划建议里,也把构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纳入其中。本文就宏观审慎管理的概念、特点及工具进行了梳理,期望通过探讨中央银行在组织架构中的作用,为我国宏观审慎管理制度的建设提供借鉴。

一、什么是宏观审慎管理

(一)宏观审慎管理的概念

“宏观审慎”一词的最早提出是在二十世纪70年代末期。1998年,imF在一份报告中最先将宏观审慎监管的理念用于监管金融体系,“宏观审慎监管”正式被提出并开始用于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2000年,时任国际清算银行总裁andrewCrockett在一次国际会议演讲中,提出了将金融稳定划分为两个层面的建议,即微观审慎层面的稳定和宏观审慎层面的稳定,并认为宏观审慎监管和微观审慎监管是金融监管安排中不可或缺的两个并存体系。ClaudioBorio(2003)对宏观审慎监管和微观审慎监管进行了详细区分,并提出了宏观审慎监管的两个维度。white(2004)将宏观审慎管理的内涵分为狭义和广义两个层次:狭义的宏观审慎管理特指宏观审慎监管,即使用审慎工具提高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性,在这里,宏观审慎只是审慎监管的一个子集;广义的宏观审慎管理则是指包括宏观审慎监管、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统一协调的整体框架,监管部门的宏观审慎操作成为宏观审慎管理框架的一个子集。

笔者认为,宏观审慎管理较为全面的概念是,主要以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为初衷,将金融体系视作一个整体,研究金融体系与宏观经济的联系以及金融体系内部的相互关联性,通过定性定量分析以及早期预警、宏观压力测试等手段,监测评估金融体系的脆弱性,识别金融风险在金融体系的跨行业、跨市场分布状况以及金融体系顺周期性对金融风险的放大,并有针对性地对监管准则、标准或指标进行调整,以期达到金融稳定并确保经济平稳发展的最终目标。

(二)宏观审慎管理和微观审慎监管的比较

微观审慎监管与宏观审慎管理是金融监管的不同层面,微观审慎监管更关注个体金融机构的安全与稳定,而宏观审慎管理更关注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二者不能割裂,更不能对立,离开任何一方都难以确保实现金融体系稳定。

1 均以防范风险为基础目标。但各有侧重。宏观审慎管理的初始目标是防范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保证金融风险的控制和金融系统的稳定,同时兼顾收益目标以及其他社会目标,并认为整体风险是由单个金融机构的行为累积引起的。以《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为代表的微观审慎监管强调的是维护单一金融机构的稳健经营,包括资本充足率、流动性等一系列监管指标,体现了金融稳定政策模式的传统理念,更关注的是银行个体风险的防控。

2 风险控制手段相互渗透。微观审慎监管依赖资本要求和会计准则,通过金融机构交易层面和客户层面风险计量的实现和优化去完善风险管理,以提高银行的安全和稳定性。宏观审慎管理政策工具和运行机制更加复杂,既包括宏观审慎管理工具,义包括数据搜集、分析等宏观审慎监测,宏观审慎管理工具中包含一部分或全部微观审慎监管工具。宏观审慎管理手段是对微观审慎监管手段的涵盖和综合,更是升华和延伸。

3 各自运行机制均存在不足。自下而上的微观审慎监管重在关注单个金融机构的稳定性,而金融系统内在的运动方式,决定了单纯通过微观审慎监管的汇总不能自动实现宏观审慎;自上而下的宏观审慎管理,虽然有利于减少系统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但不能保证单家银行在微观层面上不发生危机。因此,单单采取任何一种都有失偏颇。

(三)宏观审慎管理的政策目标

政策制定者的广泛共识是,宏观审慎政策的目标是减少系统性风险,增强金融体系的稳健性,最终目标接近于其他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国际清算银行全球金融体系委员会(CGFS)2010年的研究报告将宏观审慎管理的目标概括为并列的两个:一是增强金融体系的抗风险能力,使其在在经济萧条期和遭受其他冲击时能正常发挥金融中介的作用;二是通过实施逆周期调节,减轻金融周期的波动,主动抑制金融风险的形成和集聚,降低金融危机的概率和破坏程度。这两个目标相当于是宏观审慎管理的中间目标。宏观审慎管理实际上是在关注两个维度,一个是时期维度,一个是跨机构维度,这两个维度都可能引发金融系统性风险。国际清算银行总结的第一个目标实际上是要解决在一个时点上跨机构维度可能发生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第二个目标实际上是要解决由于顺周期性所导致的系统性风险。

二、为什么要加强宏观审慎管理

(一)系统性风险的本质特征决定了加强宏观审慎管理的必要性

国际清算银行(BiS)认为,系统性风险是一个参与者不能履约引起其他参与者的违约,由此引发链式反应从而导致广泛金融困难的可能性。国内学者翟金林(200i)和范小云(2006)认为系统性风险是由于系统性事件的大规模冲击导致大量金融机构或市场的逆效应诱发金融系统性危机的可能性:万阳松(2007)认为系统性风险是指一个或者多个银行出现流动性问题(如银行出现支付困难)或者被清算,并通过信用或信息渠道对其他银行产生冲击,从而在整个银行体系中所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从上述系统性风险的界定来看,虽然角度和内容有所不同,但都认为传染性和风险溢出性是其本质特征,结合前面我们的阐述,可以看出具有明显外部效应的系统性风险仅靠目前单一的机构监管是难以解决的,或者说微观审慎监管在系统性风险方面无能为力,系统性风险的本质特征决定了加强宏观审慎管理的必要性。

(二)当前导致金融体系系统性风险爆发的可能性增加

在当前金融全球化、自由化的大背景下,从美国次贷危机的成因和影响金融体系稳定的可能风险源看,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因素使金融系统性风险增加:

1 金融创新过度导致系统性风险加大。金融创新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可以通过增强金融体系配置资源的能力和效率,并利用适度的银行体系货币乘数效应和金融市场杠杆效应,实现推动实体经济有效增长、加快社会财富积累的一个动态过程(廖岷,

2008);另一方面,金融创新加大了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风险,使金融监管的难度加大,对金融体系的各个领域以及金融监管和金融调控形成了极大的挑战。金融创新特别是金融衍生品交易,一旦形成风险,杠杆作用可能最终造成整个社会的恐慌和动荡。同时,在金融创新过度的情况下,金融创新突破了金融产品供给的障碍,导致大量风险跨机构转移,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和脆弱性。

2 金融行为同质性加剧了金融市场不稳定性。就金融系统整体而言,金融的同质化风险是众多不同的市场微观主体基于同一制度规则要求、相同或相近的思维模式而采取相同或类似的行为,这类行为的作用力方向基本一致,不能彼此抵消。一方面同质化风险会催化金融泡沫膨胀,使系统缺乏收敛性,加剧整个金融体系的顺周期效应:另一方面金融行为的同质化可能导致风险暴露于相同或类似资产,在跨行业、跨机构维度上单个机构的风险易产生连锁反应,强化系统性风险的传播和蔓延。如果所有金融机构都采取相似的方式去应对某种风险暴露,则风险敞口很难覆盖,而且问题资产的流动性和融资流动性都会面临断裂的风险,金融市场会出现流动性不足的局面。即发生所谓的“拥挤交易”。

3 顺周期性的扩张加剧了金融体系的波动。金融体系的顺周期性指金融部门与实体经济之间的相互动态作用,可以放大实体经济周期的波动并引起或加剧金融体系的不稳定(FSF,2009)。一方面,金融体系风险本质上具有内生特征。由于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经济扩张时,风险认知能力下降、资产价格激增等因素相互作用,导致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过度膨胀,而萎缩时则反之。因此,金融系统具有潜在的倾向使金融持续、显著地偏离长期均衡,即金融失衡。另一方面,大量的研究显示,目前的金融制度和机制设计本身会加剧金融行为的顺周期性,如信用评级、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等。

4 金融全球化的发展促使风险在全球范围内的传递。金融全球化和自由化背景下,国家与国家之间的金融界线已经相当模糊,一个国家的金融波动会对其他国家的金融体系产生强大的外溢效应。据imF统计,上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共发生金融危机212起,而世界银行的研究也表明,近30年里金融危机发生的频率已远远高于以前。并呈上升之势。2007年以来,从美国次贷危机到希腊危机、迪拜危机、爱尔兰危机,一系列危机的接连爆发很大程度上就反映了当前局部金融体系风险的扩散和蔓延。

(三)现有的政策框架尚不完善,宏观审慎管理成为应对系统性风险的主要手段

对货币当局而言,金融体系只是货币政策传导的中间环节,政策着力点和目标上的偏差使货币政策在应对金融资产价格变动和金融失衡等方面明显不足。同时,近二三十年来货币政策目标单一化的趋势也削弱了宏观调控多重目标间的共存能力,不利于防范系统性风险。正如近年来世界主要国家的货币政策虽保持了通胀水平的总体稳定,但初级产品、资产价格和金融市场的波动却在明显加大,从2003年到2008年,包括食品、金属、能源等在内的imF初级产品价格指数大涨230%,其中石油上涨超过330%。趋向单二目标的货币政策框架,虽有助于增强货币政策的规则性和透明度,一定程度上克服动态不一致的问题,但当目标出现偏差或问题时,就有可能造成系统性的潜在风险。

与此同时,传统的微观审慎监管却存在很多不足:首先,就微观审慎角度而言,单个金融机构的行为或许是理性与稳健的,但是从宏观角度来看,金融机构整体行动却可能推动经济走向极端。从长远来看,微观审慎监管缺乏对整体金融体系的全面判断,无法确认系统性风险积聚的程度,无法隔离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间的传导问题。其次,存在“合成谬误”。单纯的微观审慎监管会忽略总杠杆率的上升和总信贷资源的错配,只有宏观定位的审慎监管才能应对全局性的金融风险。最后,无法反映风险的系统性。比如,银行贷款的回收率取决于整体的信贷状况,单个银行的债务状况取决于有多少家银行的融资行为是建立在同一抵押品上的,只有着眼于全局,才能清晰地观察到金融体系的风险。

总之,在现有货币政策框架和微观审慎监管之间存在政策操作上的空白,充斥着可能导致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各种因素,伴随全球金融加快发展和金融市场的快速膨胀,其对经济金融稳定的潜在影响也在日益扩大,亟需通过完善政策框架来积极应对。宏观审慎管理恰能有效弥补这一缺陷,因此开展相关研究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三、关于宏观审慎管理的工具

基于宏观审慎管理的两个目标维度,可将宏观审慎工具分为逆周期工具和增强金融机构抗风险能力工具两大类。前者主要解决顺周期性所导致的系统性风险,后者主要针对一个时点上跨机构维度上的系统性风险。目前理论和实践中比较流行的主要有:

(一)逆周期工具

1 建立逆周期资本要求。Kashyap和Stein(2004)认为建立逆周期资本缓冲对于整个宏观调控当局来说是一个最佳方案,既可以达到保护存款保险基金的微观目标,又可以达到在衰退时期继续保持正常的信用创造能力的宏观目标。此次金融危机以来,理论和实务界已基本达成共识,即应当引入针对具有逆周期特征的资本要求,促使银行在经济上行阶段增加资本、建立资本缓冲,供其在经济下滑、贷款损失增加时使用。

2 动态拨备。与逆周期的资本要求不同,动态拨备主要目的是应对可以预期的资产损失,主要是应对不可预期的经济周期波动造成资产损失。对于如何缓解贷款损失准备的顺周期性,目前的主流观点是采用跨周期的拨备计提方法,提高拨备计提的前瞻性。与资本计提原理相同,银行在经济上行期信用风险已经累积,因此应多提拨备,用来抵御预期损失和非预期损失;在经济下行期违约率上升时,可以用其抵御增加的信用损失,而不必因增提拨备而紧缩信贷,加剧实体经济下滑。

(二)增强金融体系应对冲击承受力的工具

增强金融体系应对冲击承受力的宏观审慎工具主要分为三类:一是限制杠杆率的工具,包括对金融系统整体的资本比率和信贷增长上限的限制等;二是限制流动性风险的工具,包括对金融系统整体的货币错配限制等:三是限制相互关联性的工具,包括集中度限制、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系统性资本金附加要求、设立中央交易对手方等。

1 杠杆率乘数。英国货币委员会前任委员Good-har提出 了限制杠杆率的工具:信贷和融资杠杆率增加函数。货币当局须首先设定一个通胀目标范围并据此制定出一个银行总资产增长目标。当银行信贷资产增长总量超出目标区域范围时,调高银行机构资本金乘数;反之,降低乘数。比如通胀范围为3.5%,银行信贷增长范围为8%~13%,若信贷增长率超过13%或低于8%,则调高或降低资本金乘数。

2 货币错配乘数。与银行资产负债错配率相关的函数,可以规定不同错配比率的资产负债对应不同的资本金乘数。例如,如果2年期的资产,其资金来源

是2年的负债,则乘数为1;若2年的资产对应1年的负债,则乘数为2。

3 系统重要性资本金附加要求。即按照每个金融机构对全局性风险的贡献程度不同设置不同的资本金附加要求。具体来讲,可以对那些一旦破产将会造成非常严重的系统性违约损失的金融机构,在一般性资本要求之外,再设立一个系统性资本金附加要求,一方面可以为整个系统提供追加性保险:另一方面可以激励此类机构调整其资产负债表以减少对全局的威胁,以期解决“大而不能倒”等问题。

总体来看,上述工具都在资本监管范围以内,属于微观审慎监管工具的改造或扩展,可以认为是宏观审慎理念在微观机构监管中的应用,我们认为这些工具仅仅是宏观审慎管理工具包的一部分,还应包括更为广泛的内容,如货币政策本身。由于相机抉择、逆风向行事是货币政策的重要特征,因此从这一角度讲货币政策工具本身即具有宏观审慎的属性,如动态的货币信贷供应通常被视为一种新的宏观审慎工具,而宏观审慎的利率政策也能起到平稳经济周期和防范系统性风险的作用。此外中央银行采用差别(动态)存款准备金率、定向央票、首付比例等工具引导货币信贷适度增长,也属于宏观审慎政策的重要工具。而许多央行实施的存款保险制度也能达到宏观审慎目的,如对“大而不能倒”等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征收较高的保险费。在对系统性风险的救助阶段,美联储采用的taF(定期资金招标工具)、tDwp(定期贴现措施)等流动性注资工具,类似我国的再贷款、再贴现也应是中央银行可采用的宏观审慎工具。

四、中央银行应在宏观审慎管理中发挥更重要作用

宏观审慎管理须在特定组织架构基础上组织实施。宏观审慎管理机构是宏观审慎管理活动组织者、政策制定者和决策者,要求政治上具有独立性、法律上具有保障性、职责上具有宏观性,并具备跨越多个金融机构和市场的知识、技能与经验。

(一)宏观审慎管理机构的组织模式

国际上行使宏观审慎管理职责的机构存在四种组织模式:一是宏观审慎管理机构拥有中央银行、金融监管者和财政部的所有功能。该种模式虽解决了外部协调成本问题,利于统一实施金融稳定管理政策,但对多数经济体而言存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监管政策职责混淆问题。二是微观审慎监管当局下设宏观审慎性管理职能部门。赞成者认为微观审慎监管当局具备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推动宏观审慎管理的实施,但反对者认为微观审慎监管当局的主要任务是维护个体金融机构的稳健经营,存在与系统性管理职能的矛盾,以常规微观监管手段承担宏观总量控制的职能,可能会扭曲常规监管应有的作用。三是央行接管宏观审慎管理权力,行使系统稳定管理者的职责。赞成者认为中央银行长期专注货币管理和宏观调控,具备经验和手段以前瞻性地把握和测度宏观经济趋势、运行拐点和总量风险,并且在建立低通胀的环境、维护金融市场运转和支付体系安全中起到关键作用,因此在宏观审慎管理方面具有独特功能。但是,有观点认为该种模式会损害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四是建立一个协调性宏观审慎管理委员会,委员会成员由财政部、央行、金融监管部门以及部分独立专家等组成。委员会下设工作小组,工作小组向委员会提供政策建议,委员会做出最终政策决定。

(二)中央银行应在宏观审慎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各国在危机后更明确讨论宏观审慎管理的框架和职能,设立专职维护系统性金融稳定的机构渐成趋势。上述四种模式各有优劣,宏观审慎管理职能具体由谁承担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但从国际上主要国家的做法和货币当局的职能特性考虑,作为宏观调控框架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央银行应在宏观审慎管理中扮演重要角色。

1 宏观审慎管理与货币政策的总体目标一致,货币政策应是金融稳定整体框架的一部分。实践表明,货币政策是逆周期的,而微观审慎监管,尤其是以《新巴塞尔协议》为依据的银行监管具有顺周期性。宏观审慎管理的“宏观流动性管理”本质与货币政策希望达成的目标具有一致性,逆周期宏观审慎管理政策通过缓解银行体系顺周期性风险累积而对实体经济融资功能产生影响,逆周期货币政策依靠保持经济平稳运行为金融体系稳定提供保证。

2 后危机时代的中央银行应对新的通胀形式,需要宏观审慎管理职能与货币政策职能的统一。由于现在的通货膨胀越来越表现为资产价格上涨型,所以过去单靠简单货币政策规则和利率等市场化工具就能实现调控目标的货币政策不再成立。从特点看,新资产杠杆容易导致流动性过度膨胀,从而会出现物价上涨、明斯基时刻(资产价格泡沫破灭)、费雪效应(债务一通缩效应)的叠加,即物价不稳定与金融不稳定共存现象。这表明,传统的货币政策调控工具对于此类通胀的治理实践中可能不可行,需要加入宏观审慎管理予以应对。

3 宏观流动性的涨缩调控与结构配置问题,需要中央银行去统筹考虑。所有的危机和风险表现形式本质上都是流动性问题。中央银行作为支付手段和金融市场即时流动性的唯一提供者决定了其在维护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过程中应发挥决定性作用。无论从宏观流动性管理,还是从宏观流动性最终来源看,宏观审慎管理都应该由中央银行来行使。金融危机时期可能出现流动性枯竭。而只有中央银行才是流动性的最后提供者(最后贷款人),中央银行如果没有事前监管权而只是在危机时充当付款人,不仅容易滋生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而且也容易贻误流动性注入的最佳时机,不利于防范系统性风险。

4 从中央银行自身职责看,在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中具有先天性便利条件。一是中央银行是宏观调控的主要机构之一,在评估宏观经济状况和宏观金融风险方面具有比较优势,能够借助于为制定货币政策而进行的经济和货币形势分析,来对本国金融领域的系统性风险从宏观层面进行审慎分析;二是中央银行拥有支付、清算、结算和信息的优势和资本,有利于发挥系统性风险监管者的作用:三是赋予中央银行宏观审慎性管理权力同中央银行维护金融稳定职能的权责是对应的。中央银行负有维护金融稳定的重任,宏观审慎性管理同金融稳定密切相关,赋予中央银行宏观审慎管理职能,促进宏观审慎性管理职能与维护金融稳定职能的统一,有利于落实中央银行防范系统性风险、维护金融稳定的政策措施。

五、对我国宏观审慎管理制度建设的启示

与国际当前金融监管趋势相比,我国的金融监管框架属于分业监管体制,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分别由银监会、保监会和证监会负责监管。同时,中国人民银行也在货币市场、资金清算、反洗钱、征信体系等领域进行监管,主要负责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以维护金融稳定。客观上讲,这一监管体系适应了当时国内金融体系发展的需要。但次贷危机的爆发暴露了这一监管体制的缺陷,说明滞后于金融混业经营和金融创新步伐的分业监管体制有可能助长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的发生。因此,在国际金融监管新趋势下,如何改革完善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建立适合我国

国情的宏观审慎管理架构,是监管当局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我们认为在涉及金融体系稳定问题上,既需要银监会、保监会和证监会对单个金融机构的审慎监管,也需要包括逆周期政策在内的利率、汇率和资本管理等政策的配合。结合我国国情和金融市场的发育状况,有必要首先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明确中央银行主导地位

目前理论界和政府多数赞成中央银行在宏观审慎管理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但对在多大程度和范围上发挥作用――是仅仅作为系统性风险的评估机构还是同时具备更为广泛的监管权上意见并不一致。然而对于我国而言,明确央行的主导地位有着坚实的基础:首先,央行一直以来承担着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体系稳定的职责,是货币政策制定和执行的唯一承载者,而货币政策本身又是金融稳定整体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央行是支付手段和金融市场即时流动性的唯一提供者,而市场流动性又决定了金融系统在面对冲击时的弹性与稳定性;再次,央行拥有支付、清算、结算和信息等的优势和资本,在系统性风险防范过程中有利于发挥自身优势;最后,央行承担最后贷款人的职责决定了其必须在风险防范和危机处置的过程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当前的金融监管格局下,明确央行宏观审慎管理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发挥中央银行的优势显得至关重要。

(二)明确微观审慎监管的管理方向,不断完善监管体系

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人们在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微观监管存在不足的同时,也对进一步提升微观监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如《巴塞尔协议Ⅲ》所展现的,应进一步完善微观监管指标体系,发挥微观审慎监管的基础性作用。因此,作为目前微观审慎监管的主导者,银监会应首先树立宏观监管意识,并从职责定位和监管方向上人手,进一步明确同中央银行在系统性风险防范等方面的分工,加强与中央银行等其他职能部门的沟通与配合,树立宏观监管意识,提高宏观政策水平,进一步完善各项监管体系。

(三)明确现阶段中国金融体系面临的系统性风险与海外成熟市场的差异

从系统性风险的角度来看,欧美国家的风险来源主要是由于高杠杆率和关联交易以及影子银行体系等带来的风险传染,而就当前主要从事传统金融业务的中国金融业来看,更多的系统性风险体现在微观个体商业模式上的同质化风险和宏观经济、宏观政策短期内大幅变动的风险。因此,与次贷危机后欧美国家关注的杠杆率指标、前瞻的拨备指标等方向不同,中国的宏观审慎管理更应关注如何引导银行业乃至整个金融业的深化,关注宏观经济大幅波动可能对金融体系造成的冲击等。

(四)注重解决和完善金融监管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问题,强化政策的协调配合

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政策的不稳定和不连贯也会影响宏观经济和金融体系的稳定,而现实中这些政策的目标又往往并不一致。比如,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而金融监管政策的目标却总离不开金融机构稳健运行和投资者利益保护等内容。目标的不一致容易导致政策之间缺乏协调性,为经济或金融危机的发生埋下隐患。同时,金融危机也表明,只有金融业监管机构和宏观审慎管理机构保持密切关系,才能在承受压力时有更迅速的反应并做出更好的决策。只有宏观监管部门与其他各部门充分协调与沟通,才能保证数据和信息的共享和利用。因此,加强和完善各项信息交流渠道,协调我国一行三会、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相关部门的政策立场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保险在微观经济中的作用篇3

中小企业是我国工业发展的重要一环,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历史经验证明,一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离不开占企业总数99%以上的中小企业的发展。相关数据表明,我国遍布一二三产业数以千万计的中小企业,创造了全国GDp50%以上,其所创造的最终产品与服务价值已占到全国的60%,所缴纳的税金为全国的50%,同时为城镇劳动力解决了75%以上的就业岗位。这些数据足以说明,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所占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整合保险资源,全面构建中小企业保险服务体系,尤其是要为小微企业量身打造适合他们需要的各类保险业务,能够为他们提供“所急、所求、所用”的资金服务,从而使其能够在最困难的时候,为其解“燃眉之急”,助“一臂之力”,提供高效、优质、便捷的保险服务。要善于从事务的对立面、差异性、因果关系中及时发现各种矛盾与问题,主动加快知识更新,放开手脚大胆突破,通过购买小微企业专项债券、设立投资基金、开展保单贷款服务等新方法、新理念、新思路,进一步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履约保证保险、贷款保证保险等产品,为其尽可能提供资金支持。

二、进一步创新保险资金应用方式,以多种形式为民生建设与重点工程提供支持

进一步发挥保险业对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支持作用,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也是当今时代推进和深化保险业进一步改革并且提高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就像指出的:“播下良种,精心管护,期待有好收成,并且把培育良种的经验推广开来。”我们要依据风险可控、先行先试、分步推进、逐步完善的方法,为各种市政建设、安居工程以及其他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基金支持,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盘活存量金融资产,支持保险资金参与信贷资产证券化,进一步优化金融配置。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成果为着力点,积极探索保险资金投资优先股等新型金融工具,在打造过程中认真掌控好风险,努力为实体经济提供长期的股权投资,“防患于未然”,审慎地化解融资成本高的问题。

三、进一步积极推动重点保险领域的新型业务发展,及时化解经济社会矛盾

首先,“民以食为天”。只有切实将“三农”问题放在重点保险领域的新型业务之首,才能确保农民、农村、农业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因此,要大力推进“三农”保险,对能够增强农业生产抗风险能力,关系到“菜篮子”工程保险、渔业保险、防灾、农产品质量以及天气预报指数等方面的新型险种,要积极引导,大胆探索,敢于失败,敢于冒风险。在反复实践中走出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推动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步伐。其次,要科技先行,积极发展科技保险业务。要把握科技发展的大方向,为各类科技企业的创业、融资、创新乃至企业并购等方面提供丰富的业务内容,为他们提供广覆盖、差异化、高效率的保险服务。积极支持科技型企业瞄准世界科技前沿领域和顶尖水平,敢于“跳起来摘桃子”,紧紧牵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从而推动我国科技水平的进一步提升。第三,要进一步推动出口信用保险业务的发展。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增长,中小企业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对外经贸活动。因此,要推动出口信用保险的发展,引进有条件的商业保险公司开展短期出口信用保险业务,大力提高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能力与覆盖面。第四,要全力发展责任保险,及时发现与了解由于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而引发的各类经济、社会矛盾,尽自己最大的可能和力量帮助政府与企业降低风险,缩小危害,化解矛盾。

四、进一步提高保险业全体人员的整体素质,增强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

保险在微观经济中的作用篇4

关键词:小微企业;风险管理;对策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而小微企业作为我国市场主体的一部分,由于小微企业规模小,经营分散,在经济出现较大波动时更容易受到冲击,进而影响到小微企业的发展。信贷作为小微企业融资的重要手段,在企业发展信贷业务的过程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会增加信贷风险,进而影响到小微企业的发展。为了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更好的生存下去,小微企业在发展信贷业务的过程中,就必须认识到信贷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加强信贷风险管理,确保企业资金安全。

一、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当前社会发展形势下,小微企业数量不断增多,小微企业的发展有效地推动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然而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融资难是制约小微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与一些大型企业、国有企业、外资企业相比,小微企业自身存在一定的劣势,对市场信息的掌握不够正确,进而影响到了小微企业的发展。尽管我国放宽了小微企业的准入门槛,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鼓励政策。银行企业也加大了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投入,逐步放宽小微企业信贷准入条件。但是,现阶段小微企业抗风险能力普遍弱,管理不健全,进而增加了小微企业信贷风险,不仅影响到银行企业的利益,同时也不利于小微企业的发展。为了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更好地生存下去,小微企业就必须全面做好信贷风险管理工作,确保企业资金链安全,进而推动企业的更好发展[1]。

二、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表现

1.竞争风险。

信贷作为小微企业融资的一个重要手段,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小微企业与大企业相比,有着严重的不足,小微企业自身的竞争实力略显不足,在经济出现波动时更容易受到冲击。同时,受市场的影响,小微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小微企业的利润空间非常小,进而不利于小微企业的发展。

2.信用风险。

随着我国对小微企业的门槛不断放低,越来越多的小微企业也逐渐建立。信贷作为小微企业融资的一个重要手段,许多小微企业为了更好地发展,在发展信贷业务的同时,没有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水平,盲目的贷款。再加上小微企业对市场信息的掌握不全面,在发展过程中市场会出现破产、重组、倒闭的现象。另外,在小微企业信贷业务中,小微企业股权结构简单,企业主一股独大,对财务监管要求不高,财务数据的统计得不到重视,造成小微企业财务报表数据不完整、失真度大,财务报表往往没有经过审计,并且会计结算制度贯彻不严谨,变更会计制度比较随意,账目之间调整较大,进而增加了小微企业信贷的信用风险。

3.抵押担保风险。

就目前来看,银行对外贷款主要是根据企业的经济实力来操作的,而就小微企业而言,其那些经济实力雄厚的企业相比,企业向银行贷款成功的几率相对要低,而小微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资金,就会采取低压、担保等形式来进行贷款,虽然抵押物本身具备一定的价值,但是在这个经济不断发展的社会环境下,抵押物在前一段时间可能或存在较大的价值,但是受经济的影响,很容易出现价值的变化。另外,许多小微企业自身没有可实行的抵押物,往往会采取关联企业、客户之间相互担保,这种行为会增加信贷风险的发生,一旦企业经营不善,就会产生连锁反应,对所承担担保的企业的发展产生影响。

三、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对策

1.做好风险评估工作。

在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里,小微企业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在小微企业发展信贷业务过程中,为了更好地促进企业自身的发展,企业就必须积极的做好风险评估工作。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要立足市场,全面把握市场信息,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状况,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好风险评估工作,从而在信贷管理工作中有效的避免风险,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健全内部的管理监督体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政策对小微企业上市的门槛也不断放宽,越来越多的小微企业也在不断成立。就目前来看,我国许多小微企业会计监督普遍不到位,这跟我国小微企业还未意识到内部监督的重要性有关。一旦企业内部监督体制不完善,就会影响到会计信息质量,进而影响到企业的经济发展。为此,在小微企业信贷管理工作中,企业必须健全内部管理监督体制,加强信贷业务管理和监督。要对参与经济业务事项的所有过程的工作人员要相互分离,相互制约,要明确各部门之间的职责,对重要经济事项的决策要相互监督,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内部审计,进而确保会计信息质量,保证企业资金安全。

3.加强人员的管理。

在信贷风险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管理人员对风险意识的淡薄,就会增加信贷风险,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为此,企业必须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不断提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从而减小风险的发生[2-3]。只有具有风险意识的管理人员才能在决策做到科学决策,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对管理工作进行分析,对可行性方案都要通过市场调查、财务数据信息分析和预测企业的销售情况等,认真的分析评价,从中作最优决策方案选择,从而为企业的经济效益提供保障。

4.加强财务管理。

在小微企业当中,财务管理作为企业一项重要的工作,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就是在企业在进行各种财务活动时,进行引导性的作用,对企业财务活动的开展进行客观性的评价,为财务管理工作提供方向。为了确保企业稳定发展,在开展财务活动的过程中,不仅要认真地考虑到的自身发展,还要对获得的经济效益进行认真的考虑。通过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体系,为企业的投资决策把好关,确保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资金能够正常流通。同时,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会计要充分发挥财务的监督作用,依法办事,确保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资金正常流通。当前社会发展形势下,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生存下去,就必须有严格的财务管理来规范自身在经营活动中资金的使用,确保资产的保值、增值。实现利益最大化[4]。

5.创新管理理念。

长期以来,我国小微企业一直沿用传统的经营理念,在信贷风险管理中,管理观念落后、保守,不利于企业经济的发展。在发展信贷业务的过程中,小微企业要想获得更好的经济价值,就必须积极的转变管理理念,加大创新,加快服务产品的创新,大力拓展信贷业务以外的业务运用各种金融工具最大限度满足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帮助小微企业全面降低融资成本和运营成本,增强小微企业抗御风险的能力,从而防范和化解信贷业务风险[5]。另外,还必须加大担保的管理,要区分担保市场,确定监管对象,建立集合债券融资担保业务监管体系,担保企业要加强内部管理,规范企业的各种行为。同时,为了更好的促进小微企业的发展,加大担保方式的创新也极为必要。

四、结语

小微企业作为我国市场主体的一部分,发展信贷业务是小微企业融资、获得良好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然而在小微企业发展信贷业务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信贷风险,威胁到企业资金安全,不利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此,在信贷业务中,小微企业就必须加强信贷风险管理,减小企业信贷业务风险,进而推动企业的更好发展。

作者:齐吉单位:厦门大学

参考文献:

[1]王楠.吉林银行小微企业信贷业务风险管理研究[D].吉林大学,2013.

[2]安丰辉.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信贷业务风险管理研究[D].吉林大学,2015.

[3]来国伟.浅析小微企业信贷风险成因及相关对策[J].浙江金融,2013(09).

保险在微观经济中的作用篇5

关键词: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银行;机制

占全国企业总数达99%的小微企业,在我国整个经济发展进程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小微企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主要途径,是企业家创业成长的主要平台,是科技创新的重要进步力量,应当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全面提升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能力。支持小微企业健康发展,对于追求我国经济增长目标,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保存平稳较快发展,具有总要战略意义。近年来,政府非常重视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连续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小微企业的政策和措施,也取得一定的积极成效。但当前小微企业成本上升、融资困难等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如何进一步有效降低成本、提高收益率、促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可持续发展,是十分迫切的问题,应引起我们的关注。

一、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现状及成因分析

(一)小微企业融资需求与银行信贷产品供给不对称

小微企业经营规模大小不一,需求差异化程度高,缺少适应小微企业的信贷产品。小微企业经营比较活跃,但经营规模大小不一,融资需求也呈多样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产品范围包括:用于生产或投资经营活动的人民币授信业务,公司及个人的结算、存取款、汇款、票据等服务,以目标客户横向延伸的个人以及家庭财富管理业务(包括基金证券投资业务,个人、家庭保险以及理财、消费信贷和咨询等一揽子金融服务),以目标人群需求为重点的非金融增值服务等。而目前银行的主流信贷产品多源于中型企业金融服务模式,缺乏专门针对小微企业特点的信贷产品。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的金融政策,一些银行努力突出信贷重点,切实加大对小微企业信贷投放力度,进一步规范小微企业信贷服务,完善小微企业授信和风险管控工作,助推了小微企业发展。但是,针对小微企业资金需求快、频、急和多样化的特点,银行现有机制、产品和服务单一,供求匹配不对称的矛盾较突出,难以满足小微企业对金融服务的实际需要。例如,未能建立小微企业项目营销储备库,以及时对小微企业的项目、品种、行业等进行统计入库,动态管理,对符合信贷条件的迅速组织营销,对暂不具备营销条件的入库精心培育。

(二)小微企业与银行治理结构不匹配影响了银行业对小微企业的资金投入

小微企业大部分由个人或家族创建,其经营风格受企业主的影响明显,多数企业未建立现代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大量经营决策根据企业主的主观判断作出,缺乏足够的客观性;小微企业的财务制度不健全,多数企业的业务收支都是实收实付,缺乏必要的第三方监督,报表数据反映信息不准确,而银行方面由于小微企业征信平台构建不完善,难以得到全面完整的信用信息,对小微企业信贷资金使用监督困难;小微企业贷款往往金额较小,但时间要求非常紧迫,且在日后的业务中又经常频繁地发生,而银行现在的信贷业务流程、管理体系、及授权环节相对复杂,信贷业务的成本时间相对较大,难以满足小微企业客户的需求。另一方面小微企业也容易受到宏观调控形势、行业周期的影响,存在财务弹性小,在经济下行、市场衰退期很容易陷入危机;小微企业本身的制度支持不足,小微业务的责任追究、考核激励、服务管理等仍然停留于传统理念,一线业务人员无法摆脱责任“终身追究制”的后顾之忧,影响小微业务人员市场拓展的勇气和营销潜力,制度创新的不足制约了业务快速发展。以上因素都影响了银行业对小微企业的资金投入。

(三)小微企业贷款担保资源缺乏影响了自身的融资能力

小微企业担保能力普遍较差。多数小微企业可供抵押的土地、房产、机器设备等不动产普遍存在资产质量不高,评估值偏高等情况,特别是以购销为主的小微企业,受其所处行业特点影响,自有资产较少,担保能力较弱。如果通过担保公司融资,担保公司必须提供反担保,无疑是提高了企业融资担保的门槛,有些时候企业为了得到贷款就要找10多个自然人给予保证,因此,就很大程度增加了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降低了小微企业的融资能力,制约银行业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投入。有的银行提供贷款时甚至还要附加捆绑条件,使企业负担过重。连政策性银行,也要考虑经营效益和风险合规问题,很难为小微企业提供有效的融资服务。

(四)银行风险管理的理念和技术水平与小微企业金融风险特性不相适应

银行风险观念相对保守,仍然倾向于以抵押和担保方式发放贷款,产品定价偏低,报价方式落后,采用利率上浮等传统服务大企业的间接报价法,没有建立对小微企业的定价主导权。银行业务模式不适用小微企业的业务特点。如银行小微业务模式没有实现专业化、专门化,小微业务的销售与管理环节在职能、团队、流程和考核上没有实现分离和相互独立,一方面没有实现专业化的效率优势,另一方面蕴含着合规风险、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不利于业务的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售后服务尚未完全建立起来,资产管理手段有待加强,同时也缺少对小微企业客户的持续服务支持。

(五)银行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一是小微企业客户经理队伍人员不足,二是企业客户经理的业务素质有待提高。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新技术的推广运用,新项目不断产生,新企业不断上马,这给信贷人员的贷前调查、分析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求信贷人员既要懂市场分析、财务分析,又要掌握企业的经营概况,预测企业的市场行情。而银行一部分信贷人员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综合素质离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

(六)缺乏对小微企业的制度保障和风险补偿机制

由于政府对小微企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偏弱,缺乏法规制度的保障和约束。同时,担保公司自身也存在着一些不规范的行为,注册资本到位率低,使得担保公司难以正常运作,未能达到帮助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的目的。此外,小微企业风险补偿机制有待加强,政策执行落实未到位。如根据财政部关于小微企业和涉农不良贷款呆账核销有关问题的有关规定:“放宽小微企业和涉农贷款呆账认定条件,金融机构对单笔贷款额在500万元以下(含500万元)的,经追索1年以上,确实无法收回的小微企业和涉农不良贷款,可按照账销案存的原则自主核销”。可是在具体的呆账审核操作中,掌握政策的相关部门为考虑方方面面的原因,却把认定的小微企业呆账贷款,在批准核销后又作为利润征收所得税,这样就挫伤了对小微企业贷款投入的积极性。

二、创新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机制的建议与思考

(一)根据小微企业的特点,建立可匹配的小微企业贷款投放机制

根据小微企业的特点,建立低门槛、广覆盖、普惠制、可持续的小微企业贷款投放机制。对小微企业实行单独匹配资金、单独匹配规模、单独匹配经济资本额度,确保小微企业贷款优先投放,足额投放。梳理现有的贷款程序,删除或合并不必要的程序,建立简约的与小微企业无缝对接、零距离服务的贷款流程。设立小微企业贷款独立审批人,提高独立审批人贷审额度,减少贷款审批环节,压缩小微企业贷款的投放周期,提高办贷效率;建立差别化的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评价体系,进一步降低小微企业贷款风险拨备率,提高小微企业贷款风险容忍度,对于小微企业贷款风险只要操作合规,用途合法,即可免责,解除小微企业贷款从业人员的后顾之忧。此外,探索小微企业贷款的品种创新,根据小微企业规模小、总量低的特点,在现有贷款品种的基础上,积极开发适合小微企业需求的金融服务产品。为满足不同层次小微企业金融需求,加大小微企业信用贷款产品的推进力度,逐步建立起符合小微企业融资的多品种、多方式、多结构的立体化融资平台,为小微企业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

(二)加强对小微企业客户的贷后监控工作

将小微企业客户服务工作纳入到贷后监控工作中,使贷后监控工作与客户服务的采购结合,最终实现优质客户的价值得到挖掘,问题客户的风险得到控制。以“价格覆盖风险”为原则,综合考虑小微企业自身因素、贷款涉及因素、经济周期因素、区域因素、行业因素,在基准利率上附加违约补偿、期限溢价、损失率、客户调整等风险补偿要求,实际利率水平不仅保证收益能有效覆盖风险,而且还能保证较高的资产收益率水平。

(三)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构筑小微企业发展联动机制

政府应大力扶持国有及民营担保机构发展,引导和支持有实力、资金充裕的小微企业开展行业互保互助。金融机构要加强与小微企业贷款业务,形成小微企业、融资性担保机构与金融机构之间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良好格局。地方政府应建立小微企业贷款贴息制度,对小微企业贷款带一定比例给予财政贴息,减轻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提高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大银行的支持,也需要中小金融机构、小额贷款公司的不懈努力,更需要小微企业自身的管理进步和发展壮大。广大小微企业要练好内功,加强管理,提高自己的实力,提高自己的信誉度,不仅要及早进行产业升级、结构调整和科技创新,还要树立诚信观念,积极配合金融机构参加企业信用评级,树立合法经营、诚信立业观念,努力提升企业信用形象。

此外,政府应加大财政扶持力度。一是依法运用财政扶持手段,确保财政对小微企业的投入,对小微企业专项资金做出明确规定。完善财政资金使用方式,变分散使用为集中使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应,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充分运用税收优惠、缓征或先征后返等方式对小微企业进行间接扶持;二是加大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支持力度,进一步扩大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规模,鼓励各金融机构服务小微企业;三是完善小微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风险补偿政策,组建再担保机构,提高小微企业贷款担保风险补偿资金规模,重点服务小微企业贷款担保业绩突出的符合规范的担保机构进行风险补偿。

(四)建立小微企业诚信约束机制

一是建立项目诚信配合分析排查制度。从银企配合关系入手,建立贷款用途定期巡查、不定期专项抽查制度,明确检查的时限、内容和重点;将小微企业法定代表人和主要投资人的私人房产作为贷款抵押品,加重小微企业经营者的管理责任。如贷款投放前,在贷款合同中明确约定小微企业客户的销售货款归行率不得低于90%,对达不到销售货款归行比例要求的,视情况在下年度核减对该小微企业客户的信用等级或贷款额度,以达到消除贷款风险隐患、巩固信贷管理经营成果的目的。二是建立小微企业诚信违约退出机制。对存在未经关系行同意擅自处理抵(质)押物、对外欺诈行为、从事远期高风险交易、通过各种方式逃废债务、挪用贷款用于违规违法行为、没有履行贷款业务办理时的承诺等情况之一的小微企业,将其列入不良记录名单,采取各种有效手段提前收回贷款,并终止与其的信贷关系。通过以上方式,增强小微企业的诚信意识,以博取银行的金融支持。

参考文献:

[1]李瑞.小企业融资的国际经验比较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1(5)

[2]马章良.国际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经验及其有益启示[J].时代金融,2013(1)

[3]姚延中.浅议商业银行对小企业的贷款风险[J].经济师.2009(10)

[4]孔树东.国外中小企业融资经验及启示[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120-162.

[5]宋琳.从商业银行角度浅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J].价值工程,2011(8)

[6]中国银监会.关于支持商业银行进一步改进小企业金融服务的通[R].银监发,(2011)59号

保险在微观经济中的作用篇6

摘要:构建宏观审慎监管的制度框架已成为我国金融监管改革的核心议题,而宏观审慎监管政策的实施涉及多方面的利害关系,因此急需解决金融业监管的协调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自2007年以来国际和国内金融监管趋势的变化,并阐释了宏观审慎监管的政策内涵及框架;其次分析了国内金融业协调监管的现状和不足,进一步说明了金融业协调监管机制的必要性;最后分别从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的有效结合、宏观审慎监管与宏观政策的协调配合以及宏观审慎监管的国际间合作三个方面提出了解决我国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下的协调监管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宏观审慎监管;微观审慎监管;协调监管

中图分类号:F830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76X(2013)04004905

在后危机时代,注重防范和应对系统性风险的积累和爆发,构建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已成为全球金融监管体系改革的关键环节。“十二五”规划也已明确提出,我国要构建逆周期的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建立健全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预警体系、评估体系和处置机制,这充分表明了我国金融监管方向和理念的重大变革。宏观审慎监管的政策目标就是维持金融体系的稳定,最大限度地降低金融危机对宏观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它既不等同于宏观的货币、财政政策,也不同于对微观层面金融机构的监管,因此,它不仅需要一系列对单个金融机构的审慎监管,同样也需要与汇率政策、利率政策、行业政策以及一些逆周期政策在内的调控和监管政策的配合。宏观审慎监管具体政策的实施涉及多方面的利害关系,因此如何解决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下金融业监管的协调问题,对于保证各政策层面宏观审慎监管目标的一致性、监管工具的有效性,以及监管政策的最终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金融监管趋势的变化:从微观审慎到宏观审慎

金融监管之中的微观审慎和宏观审慎概念的区分由来已久,国际清算银行总裁andrew早在2000年就曾明确提出将“金融稳定划分为微观审慎与宏观审慎两个维度”[1]。微观审慎监管关注个体金融机构经营的安全边际,它的目标是降低个体金融机构破产的风险;而宏观审慎监管更关注宏观层面的系统性风险,它的目标是降低整个经济体系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可能。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成为国际金融监管趋势变化的转折点。危机发生前,多数国家主流的监管理念来源于巴塞尔协议以资本监管为核心的监管思路,然而随着次贷危机的爆发,并迅速蔓延至全球,人们普遍意识到仅仅关注单一机构稳健性运营存在重大的缺陷,各国的金融监管由微观审慎转向了宏观审慎的监管理念。

1宏观审慎监管的提出和内涵

“宏观审慎监管”概念的提出,最早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1979年6月,库克委员会(CookeCommittee)在一份工作文件中首次提及了“宏观审慎”(macro-prudential)这一概念,当时主要针对的是国际银行业快速发展所面临的风险管理问题,强调与宏观经济方向有关的调控与监管。80年代中期,国际清算银行(BiS)也同样将这一概念运用在国际银行业,在公开文件中又正式提出了“宏观审慎监管”一词,主张维护整个金融系统安全稳定,降低整体的系统性风险[2]。但由于当时全球金融、经济一体化程度较低,系统性风险主要集中在银行,国际上普遍认为针对银行业的微观审慎监管足以维护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所以,宏观审慎监管仍不被人们所关注。直到90年代亚洲金融危机暴发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曾在1998年的一份报告中明确提出,微观审慎监管和宏观审慎监管是实现银行持续、有效监管的两种途径。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以后,国际社会重新反思传统金融监管方法的内在缺陷,并更加关注系统性风险的防范,“宏观审慎监管”一词开始广泛出现在金融文献中,并成为各国金融监管的重要议题。2009年下半年,中国人民银行一份有关货币政策的报告中首次提及“要将宏观审慎管理制度纳入宏观调控政策框架”。随后,央行多次强调我国应建立宏观审慎管理制度,降低并防范宏观层面的系统性风险。2012年3月,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的建设正式列入了“十二五”规划纲要。

虽然实践中各国都在强调宏观审慎监管,但其具体定义并没有一致意见。国际清算银行认为“宏观审慎监管是微观审慎监管的有益补充,其监管对象应为整个金融系统”[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专家报告认为,宏观审慎监管是指必须关注宏观经济走势对金融体系稳健的影响,保证金融体系的稳健性运营。2011年11月,针对目前对宏观审慎政策的内涵认识模糊、界定不清等问题,金融稳定理事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清算银行联合了《宏观审慎政策工具和框架》报告并提交给20国集团戛纳峰会。该报告对宏观审慎政策进行了明晰的界定,即“宏观审慎政策是指以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为目标,以运用审慎工具为手段,而且以必要的治理架构为支撑的相关政策。”[4]

2宏观审慎监管的政策框架

(1)宏观审慎监管的主体

在有关宏观审慎监管主体的研究中,普遍认为一国的中央银行应该作为核心主体负责宏观审慎监管的职能。一方面是因为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实施应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而中央银行是一国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的主体;另一方面,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宏观体系的现状和动态的了解更为迅速且掌握更多的信息,监管政策的制定更具针对性,政策的实施更具有效性。

为了更有效地实施宏观审慎监管,欧美等发达国家成立了专门的宏观审慎监管机构。美国成立了金融稳定监管委员会,委员会主要由美联储、财政部等其他金融机构的成员组成,主要任务是识别系统性风险、强化市场纪律,应对和解决影响金融体系稳定的风险隐患;欧洲央行和欧盟各国央行成立了欧盟系统风险委员会,它不仅是欧盟宏观审慎监管的最高级别决策机构,也是相关监管法律和规则制定主体。

(2)宏观审慎监管的工具

宏观审慎监管工具并不具备专属性,各国应结合各自国情和金融体系的特点进行设计和选择。2009年底,针对各国宏观审慎监管工具运用情况,全球金融体系委员会对33个国家的中央银行进行了调查。调查表明,各国央行已开始积极使用多种宏观审慎监管的工具,这些政策工具均具有普遍的逆周期性,即当信贷扩、经济位于上升通道时,监管工具的实施更为严苛;当信贷萎缩、经济低迷时,适度放松监管标准。

“目前可以将各国监管机构运用的宏观审慎监管工具分为三大类:一是主要以降低金融体系内在关联性和负外部性为目的的监管工具,这主要是指解决金融机构共同风险暴露问题的一系列监管措施;二是以降低杠杆和期限错配放大效应为目的的政策工具,具体如外币贷款限额和期限错配比例限制等;三是抑制信贷过度扩张和资产价格泡沫的政策工具,如对特定行业的监管资本要求、贷款成数和债务收入比例进行逆周期调整”[5]。

(3)宏观审慎监管的制度安排

宏观审慎监管的制度安排主要考虑如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建立统一的金融监管体制。国际上目前的金融监管体制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美国、法国等为代表的多头监管体制;另一类主要以英国、日本等国为代表的统一监管体制。我国目前实行的是“一行三会”的多头监管体制,在多头监管体制下,各个监管主体往往只关注各自职责范围内的局部金融风险,容易忽视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从而造成金融体系的风险积累。在新的宏观审慎监管体系下,建立统一的金融监管体制,有助于更好地将整个金融市场纳入监管体系。

第二,宏观审慎监管政策的决策和实施应采用相机抉择的方式。金融危机的爆发和蔓延往往具有偶然性和突发性,因此在宏观审慎监管在具体的决策和实施过程中,不仅需要按照已有的政策和规则进行操作,还需要根据危机的进展和未来的趋势对政策干预的力度和时机进行灵活地选择,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金融风险对宏观经济造成的成本。

二、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下监管协调的必要性分析

我国金融监管部门的协调机制最早可以追朔到“2000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和保监会联合建立了金融监管联席会议,并确定其主要职责是研究银行、证券和保险监管中的有关重大问题;协调银行、证券、保险业务创新及其监管问题;协调银行、证券、保险对外开放及监管政策;交流有关监管信息等”[6]。目前我国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框架主要由两个方面构成:一方面是针对金融监管协调机制而制定的法律制度,通过法律做出原则性的要求,明确协调监管的框架和制度;另一方面体现在协调监管的组织形式上,即“金融监管联席会议”。通过相关协议的签订,对协调监管的具体事宜,如权责的分配、信息采集、交流机制等做出明确的安排和规定。

我国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构建刚刚起步,并未制定针对宏观审慎监管专门的协调机制,同时我国目前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这主要体现在金融监管协调的法律体系不够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组织架构不合理,监管部门间缺乏有效的争议解决机制等问题。但同时,政府和央行等金融监管部门已意识到加强宏观审慎监管协调力度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从宏观审慎监管相关理论的发展和各国对此的实践经验不难看出,宏观审慎监管体系的构建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涉及政府、央行、金融机构等众多的监管主体和监管对象,还要考虑各个层面政策工具的制定和实施。因此这必然需要各个部门、各项政策的共同协作和协调配合。而金融协调监管是就为了更有效地实现各个层面监管的目标。在监管主体方面,通过协调机制促进监管当局之间信息交流与合作,避免监管决策和行动出现矛盾;在政策制定方面,完备的协调机制能够提高宏观审慎政策制定的准确性,拓宽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宏观政策制定者的视野,降低系统性风险;在监管工具实施方面,建立国内、国际层面监管的协调机制,能够抑制整个金融体系风险的积累,减少由于宏观审慎的政策差异可能导致的监管套利机会,提高宏观审慎监管的效率。总之,在我国宏观审慎监管框架构建的初级阶段,建立健全金融监管的协调机制尤为紧迫。

三、构建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下的金融业协调监管机制

1实现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的有效结合

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和蔓延已充分说明,仅仅关注个体金融机构经营的安全边际和运营风险难以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单一个体金融机构的经济行为即使是理性的,但整体金融机构决策的结果却并不是最优的,甚至会隐藏和积累风险,影响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从而陷入博弈的困境,即个体理性并不代表集体的理性。不难看出,一方面,传统的微观审慎监管对维护整体金融体系稳定的无力根本上在于缺少宏观的视野,不能以降低整体金融体系风险的角度进行决策,这就必然需要宏观的政策工具与之相匹配;另一方面,宏观审慎监管的基础是从系统的、宏观的视野进行审慎分析,识别并评估宏观层面的系统性风险,而这不可避免对微观层面的金融机构进行信息和数据的采集,在对个体金融机构考察和分析的基础上做出宏观层面的判断,因此需要在微观和宏观监管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协调机制,实现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的有效结合。

(1)实现监管指标的有效结合

建立宏观审慎的监管指标体系,调整已有的微观审慎监管指标。个体金融机构的监管指标具有明显的顺周期性,当经济处于上升周期时监管指标更容易收到正面的反馈,无法及时反映隐藏和积累的的风险;在经济处于下降周期时,又容易放大风险的负面效果,造成监管政策的过分保守。因此引入逆周期的宏观审慎监管指标体系,在经济上行时期提高监管指标的要求,衰退时期则采取更为宽松的监管指标,以抵消经济的波动;同时调整以往的微观审慎监管指标,指标的设定应顺应宏观审慎的要求,注重考察考察各监管机构的联动性指标,降低风险跨机构传播的可能性。

(2)建立微观监管机构之间信息交流和共享机制

各个金融监管机构之间忽略系统风险积累的根源在于各监管主体存在信息的不对称和过高的信息采集成本。因此,建立顺畅的、低成本的信息交流和共享机制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政府应建立信息交换与共享平台,并做出明确的制度安排。首先,加大对信息共享平台运作的技术支持,提升平台的信息化和科技化水准;其次,明确政府部门和金融监管机构间信息共享的具体方法和路径;最后,尽快建立金融监管信息相关的数据库。对宏观经济层面和各类金融机构所反馈和采集的信息进行动态的识别、采集和整理,并进行统一的标准化,提高数据的时效性和适用性。

(3)建立跨部门的协调监管机构,明确各监管主体的职责

改变我国目前“一行三会”分业监管的格局,成立跨部门的协调监管机构,进行统一的协调监管。在已有的“金融监管联席会议”的基础上,赋予该机构更明确的权力和职责,并提供相应的法律保障和制度安排;建立协调监管机构完善的组织架构和人员安排,划分与其他监管部门监管权责界限,提高协调监管机构的执行效率。

2实现宏观审慎监管政策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

宏观审慎监管政策与宏观经济政策都是调控宏观经济的重要手段,都以实现经济平稳运行为目标。但是二者存在明显的区别:宏观审慎监管政策与宏观经济政策来源于不同的政策框架和范畴。宏观审慎监管是属于金融监管范畴的概念,是为更好地实现金融监管而提出的,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是宏观经济管理的主要政策,本质上是管理和调控宏观经济的手段。但两者的调控对象基本上是一致的,因此在政策实施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交互影响。那么在二者实施过程中如何实现最佳的协调配合,发挥最大的效应,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1)宏观审慎监管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货币政策主要的政策目标是抑制通胀、实现经济增长和完全就业,货币政策的实施主体是以控制货币供给、调控利率等措施而实现其政策目标。因此,货币政策的实施与制定,既需要考虑货币供给的平衡,也应重视金融体系的稳定。但很多研究表明,经济增长、物价稳定与金融稳定的相关程度很低,货币政策当局往往更重视前两者政策目标的实现,而忽视金融资产价格的波动。成功的宏观审慎监管可以降低金融体系的整体风险,保障货币政策传导渠道通畅。同时,货币政策也可以通过对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的影响,保持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因此,宏观审慎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可以通过有效的协调配合,互相促进和补充,发挥更大的政策效果。

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相对独立程度是影响二者协调配合的关键因素之一。宏观经济运行状况以及信贷变动情况不同,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相对独立程度也将变化,从而二者之间协调配合方式也有所不同。在货币政策较稳健、信贷总量变动程度较小的情况下,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关联度下降,二者的政策目标、实施工具等相互的影响程度降低,但宏观审慎监管政策的灵活性将更高,对潜在风险的敏感程度更高。此时,央行及监管协调机构在货币政策稳定的前提下应更多地使用宏观审慎的监管方式保持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在经济失衡,货币政策过度紧缩或宽松的情况下,宏观审慎的监管政策将很难奏效。因此二者的协调合作应在审慎的货币政策的基础上的,同时货币政策的变动也应以宏观审慎监管的效果作为风向标,以避免相互冲突,抵消彼此的政策效果。

(2)宏观审慎监管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

财政政策通过政府支出、税收等手段调节社会需求,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运行。与货币政策相比,财政政策更偏好于实现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的目标,它更容易忽略宏观系统的稳定性和金融风险的积累。因此财政政策的实施更需要宏观审慎监管政策相配套。一方面,借助宏观审慎监管,可以及时识别和评估财政政策工具对金融体系稳定性的影响;另一方面,完善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也保证了财政政策调整的空间和运行环境的稳定性。

实现宏观审慎监管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更好协调配合,首先,应保证政策实施主体间顺畅、良好的合作交流机制。中央和地方的财政当局制定和实施财政政策时应充分了解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工具的动态和监管反馈的最新信息,保证未来的财政政策适应经济和金融体系的平稳运行。宏观审慎监管的主体也应科学地评估未来财政政策对宏观经济平稳性的影响程度,适时调整宏观审慎监管政策,抵消财政政策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因此必须建立政策实施主体间的合作交流机制,明确彼此的权责,制定统一的解决方案。其次,财政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应保持一定的稳健性。政府在应对突发性的经济和社会危机时,为了重建信心,防止经济体系崩溃,往往过度使用财政政策,这将限制未来宏观审慎监管政策调整的余地,甚至造成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瓦解。

3宏观审慎监管工具的运用应实现最有效的国际合作

鉴于宏观审慎监管国际合作的不足,一些国际性的组织和金融机构开始积极地呼吁、指导各国宏观审慎监管的协调合作。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金融稳定论坛(FSF)早在2008年便就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达成协议,建立彼此的信息共享和沟通的机制,同时双方的合作框架还对宏观审慎监管方法、金额监管指标、资本金监管规则、跨境监管以及各国央行的宏观审慎监管等内容做出明确的安排和规定。我国在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方面也取得显著的成果,在开拓并巩固了与多个国家、地区金融监管机构的国际合作的同时,逐渐在国际领域的协调监管合作中由规则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规则的“制定者”。而目前,在宏观审慎监管方面,我国尚未进行相关的国际合作。未来我国应积极倡导、参与建立的宏观审慎监管的国际标准,并努力成为规则的主动制定者,最大限度减少我国宏观审慎监管的制度成本;同时,积极参与国际上的金融协调机构,共同治理和防范全球经济体系的风险;与贸易、金融往来密切的国家和地区共同建立信息共享和交流的平台,完善相应的制度建设,从而更有效地运用宏观审慎监管工具保持国内和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

参考文献:

[1]andrew,Cmarryingthemicro-andmacro-prudentialDimensionsofFinancialStability[Z]Basel,Switzerland,2000

[2]BiStheterm“macroprudential:originsandevolution”[J]BiSQuarterlyReview,2010,(3)

[3]BiSCyclesandtheFinancialSystem[R]71stannualReport,2001123-141

[4]imF-BiS-FSBmacroprudentialpolicytoolsandFrameworks[R]progressReporttoGzo,2011

[5]钟震宏观审慎监管相关研究综述[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2,(7):49-55

[6]贺聪,洪吴,王紫徽,等我国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反思与构建设想[J]浙江金融,2012,(4):13-16

[7]Borio,CtowardsamacroprudentialFrameworkforFinancialSupervisionandRegulation?[R]BiSworkingpaper,no128,2003

[8]perotti,e,Suarez,JLiquidityRiskChargesasamacroprudentialtool[J]mimeoUniversityofamster-dam,2009,(10)

[9]Hanson,S,Kashyap,a,Stein,JamacroprudentialapproachtoFinancialRegulation[J]theJournalofeconomicperspectives,2010,(1)

[10]Borio,C,Drehmann,mtowardsanopeationalFrameworkforFinancialStability:“Fuzzy”measurementanditsConsequences[R]BiSworkingpapers,no284,2009

保险在微观经济中的作用篇7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中小微企业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它们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市场经济稳健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小微企业暴露出的弱点和问题也越来越多,其面临的财务风险也在不断增加,而财务风险问题成为了制约我国中小微企业发展的首要问题,如何应对这些财务风险迫在眉睫。本文以企业财务管理和财务风险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企业财务风险的含义及特点,并明确了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要点,找出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从而针对性地提出了应对措施。

关键词:

中小微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1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理论概述

中小微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生存与发展对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小微企业面临着无时无刻无处不在的风险,因此,加强其财务风险控制对企业经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对财务风险控制进行分析研究,有助于促进企业对财务风险的控制和防范,对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加速资金周转,降低企业损失,为企业创造最大的收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依据财务管理和风险管理理论,从界定财务风险的概念入手,找出财务风险的问题和成因,借鉴有关研究成果,提出有效防范财务风险的对策和建议。研究发现,辨识中小微企业财务风险并进行有效控制是其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虽然不能消除风险及其影响,但可通过有效手段对财务风险加以防范。风险具有不确定性,其能够给企业的发展带来损失,但同时也会给企业的发展带来收入。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财务会计的各种操作和核算过程都会给企业的发展带来风险。财务风险又有学者称其为账面风险,主要是由于企业的信息的公布于其发展的真实信息之间的不确定性或者不一致而造成的企业的信息失真,从而导致企业的利益受到损害,同时也给企业之外的社会人士带来经济上的损失,比如股东等,错误的会计信息会给社会造成市场经济中的资源配置误差,不能够做到资源的合理优化分配,从而影响资源,造成资源的浪费,制约经济的快速发展。如果企业的会计风险一旦发生,那么失真的信息将会导致企业的发展和决策的失误,从而做出错误的判断。这样不仅会给企业造成损失,同时也会给投资者和企业的员工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从而影响了企业的形象和社会地位。随着当今社会的全面发展,市场经济下的竞争也日益显现出激烈化的趋势,财务险的发生的几率也呈现出了增大与复杂化的现象,这当前已成为了对企业发展产生影响的关键因素,并成为了被社会各界所持续关注的问题之一。

2中小微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2.1企业财务存在的风险分析通过对财务管理的综合考虑和归纳,我们认为中小微企业存在筹资渠道较少、筹资方式单一,综合管理能力、理财能力低下等问题,中小微企业抵御财务风险的能力比大企业低。随着市场竞争加剧,中小微企业在加强财务风险控制方面受到了阻碍,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融资方面。我国中小微企业受自身条件以及现行体制、政策影响,融资环境较差。首先,在直接融资这个层面来说,尽管现在国家每年都重点出台一些政策来扶持中小微企业的发展,但是现在上市公司的治理机制,决定了大部分中小微企业无法争取到上市的机会。再来看看债券市场,中小微企业一般达不到发行额度的要求,所以也难以发行债券。其次,在间接融资上,由于中小微企业本身素质不高、经营风险却很高、信用等级一般比较低等原因,难以满足金融机构的贷款条件。(2)投资方面。企业投资包括对内投资和对外投资。在对外投资上,中小微企业由于投资决策者缺乏相应的财务风险知识,胡乱扩张投资规模。有相当一部分的中小微企业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仅凭经验判断片面追求公司外延的扩大,忽略了公司的内涵与公司的核心竞争力,造成投资时资金的重大浪费,因此财务风险不断。在对内投资上,主要是对固定资产投资。不少中小微企业看到自己的产品滞销、技术落后、设备老化,并未对企业投资进行可行性和周密系统的研究和分析,以及决策者决策能力低下等原因,使得投资决策失误频繁发生,投资无法按期收回。(3)营运方面。营运是指企业日常的生产经营互动环节。中小微企业的生产管理粗放,生产过程中浪费严重,产品质量控制体系不健全,产品质量难以提高。生产管理水平不高也将增加企业流动资金的消耗,从而降低了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此外,由于中小微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缺失,现金管理不规范,支取存在着一定的随意性,缺乏安全制度保障,存货等其他营运资金管理水平低下,导致其财务风险监控不力,极易诱发财务危机。

2.2中小微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1)中小微企业风险意识淡薄。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小微企业的经营发展环境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多风险因素。中小微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意识普遍较差,增加了中小微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经营风险。一方面,由于企业经营管理者缺乏相应的风险管理知识,使得其忽视了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过分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风险管理。这就导致企业在面临财务风险时缺乏必要的准备和措施,一旦发生财务风险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另一方面,有一部分企业管理者认为财务风险管理属于财务部门,殊不知财务风险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不同的起因都可能导致财务危机。但是,由于财务部门职权所限,其并不能对所有的财务风险因素进行预测和控制,这就导致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可能处于较高水平。总之,由于缺乏风险管理意识,导致企业没有完善的财务风险管理措施,不能够将财务风险控制在安全范围之内。(2)中小微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混乱。中小微企业的内部控制不完善,是造成财务风险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在我国,大多数的中小微企业由于受到企业规模和法人知识水平的限制,因而在组织结构制度方面存在缺陷。很多中小微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相对简单,特别是很多都是家族式企业,企业上上下下的管理人员都是一家人,很多事情往往都是由家族最有威望的家长一人决定,因此容易形成“一言堂”的现象,更谈不上监督约束。即便是有些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了董事会,但是,这样的决策机构往往只是为了应付检查和相关规定,在公司经营发展决策上还是一个人或者几个人说了算。这样的内部结构,容易造成内部管理混乱,公私不能分明。(3)应收账款存在薄弱环节。应收账款占企业流动资金的数量大,从而造成了企业资金周转困难。企业在赊销产品时,发出存货,货款却不能同时收回,其中大部分中小微企业对逾期不还款的客户无法采取有效的措施,导致企业流动资金被大量占用,长此以往必将影响企业资金周转不畅,导致企业货币资金不足,从而迫使企业的发展停滞不前。(4)资本结构不合理。表面上看此类企业财务风险很小,但实质是此类企业财务策略过于保守,导致企业发展停滞不前,使企业丧失扩大发展的良机。风险型则不然,风险型资本结构的中小微企业通常融资规模较大,负债资金占全部资金的比例过高,这类型企业常因资产负债率过大,导致企业资不抵债,偿付能力不足,企业财务负担过重。中小微企业由于经营不够稳定,受市场波动的影响大,无法对企业做长远的规划,而且其自身实力弱、自由资金少、固定资产少、负债率高的经营特点也决定了流动资金对企业生产与经营更为重要。为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中小微企业需要迅速作出经营调整,信贷需求往往具有很强的随机性、紧迫性,因此,其外部筹措的资金大部分是迫于临时周转的压力而产生的短期借款,而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长期借款所占的比重较低。

3中小微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对策

3.1提高风险意识和素质水平复杂的市场环境,使得中小微企业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更加复杂,企业要通过对经营管理者进行知识培训,使其能够正确全面地认识企业的财务风险,掌握财务风险管理知识,这样才能使得企业经营管理者在进行财务风险管理时能够有的放矢,完善财务风险管理控制体系。另外,要使企业管理者认识到造成财务风险的危害性,将财务风险管理放到重要位置,通过引起企业上下对财务风险的重视,自觉加强财务风险防范和控制。

3.2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中小微企业财务管理混乱、投资经营决策不当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实施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不相容岗位的相互分离,相互制约,比如说企业的会计和出纳员不能由一个人或者有关系的两个人来执行监管,必须建立回避制度;企业会计执行人的直系亲属不得负责收银,建立成本预算制度,实施成本问责制,加强库存管理,固定资产、库存保管,建立资产管理书籍。

3.3强化应收账款的管理建立信用额度管理制度。信用额度是企业给客户信用产品的最大数量,是基于经济实力和企业客户愿意承担风险决定的,信用额度制度对管理,有助于降低商业风险水平,因此,建立特殊的信贷部门是非常必要的,企业信贷信用管理专业需要大量的调查、分析和专业化管理和控制,所以要建立独立的企业信用管理部门。信贷管理部门应在财务部门和销售部门的支持下,在信贷管理中起主导作用。加强坏账的管理。建立应收账款监控体系,管理者应该对应收账款的信用管理有一个全方位的认识,这就是常说的全过程管理。

3.4安排好企业资本结构在考虑企业融资的时候,必须确定企业的债务融资的微观因素,比如根据销售收入、盈利能力、行业特点等,还要根据金融市场的发展程度、利率、税收和各种融资渠道的融资成本和其他宏观微观的条件对企业的影响来制定融资策略,采取多元化的融资渠道,让小微型企业融资资本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低、优化其资本结构的目标。还要增加收入和债务清晰的流程,建立系统的信贷和债务定期检查以确保交易的真实、准确和完整。总之,中小微企业是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助推器,是经济成分的重要力量,全面认识和分析中小微企业财务风险,有效地辨识中小微企业财务风险,并进行规避,是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基于国内外学者对财务风险基础理论的研究,分析了中小微企业财务风险的类型及特点;剖析了中小微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以及现状,提出了中小微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确立了中小微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基本思路。

参考文献

[1]沈华来.关于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与财务风险防范的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5(24).

[2]田路.财务风险的分析与防范[J].现代经济信息,2015(22).

[3]迟洪涛.论审计风险与财务风险的相互关系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5(11).

保险在微观经济中的作用篇8

关键词:基层邮储;信贷投放;发展路径

作为基层二级分行,邮储银行安阳市分行充分利用邮政金融系统市场定位准确、网点较多、临近乡村地区、从业人员丰富等特殊优势,存款业务、业务、贴现业务等获得快速发展。与此同时,相对域内同业金融机构,邮储银行安阳市分行信贷业务发展较慢,贷款投放不足,存贷比率偏低,负债资金运作效率较差,直接拉低了安阳市整体信贷水平。

一、信贷投放的主要特点

(一)信贷投放明显不足。借助邮政金融系统物理网点众多、基层网点分布均匀、邮政金融合作机制、业务种类齐全等自身优势,邮储银行安阳市分行存款业务增势迅猛。截至2014年一季度末,该市分行各项存款余额2260448.68万元,较年初增加229010.54万元,增幅高达11.27%。然而,相对自身庞大的存款规模,该市分行同期贷款规模为258581万元,存贷比率仅有11.44%。对比域内其他同业金融机构,信贷投放明显不足。

(二)贴现业务推出较晚。随着2013年初票据中心成立,该市分行成功推出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业务。截至2014年一季度末,贴现及买断式转贴现余额6350.38万元。相对同业金融机构,由于邮储银行贴现业务开展较晚,邮政金融传统信贷产品有限产生的“可选项少”和银行类金融机构市场分割演化的“重存轻贷”直接制约信贷规模的扩大、盈利水平的提高和区域经济的扶持。

(三)微贷业务侧重乡村。截至2014年一季度末,该市分行小微贷款余额(小型企业、微型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192439.28万元,占到各项贷款余额的74.42%;小额贷款存量20450笔,信贷余额99484.1万元,其中县级及以下发放17967笔,信贷投放余额87277.08万元。“三农”和小微企业依然是邮储银行开展小额贷款业务的主要市场。

(四)小额贷款易发不良。截至2014年一季度末,该分行五级分类不良贷款余额1513.7万元,不良贷款率0.59%;源自小额贷款产生的不良贷款余额574.53万元,其中县域和农村地区为370.88万元,投放至县域地区的小额贷款产生不良占比较高。

二、信贷投放的实证分析

假设邮储银行安阳分行信贷资产取决于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两类因素,其中:内生变量包括贷款利率i和货币供应量m(这里仅涉及各项存款,剔除拆借资金);外生变量由n代表市场风险n1、信用风险n2、道德风险n3等组合因素,建立数理经济模型L=F(i,m,n),其中n=n1、n2、n3……,对该显函数进行全微分运算处理,得出:

L′=i′Fi′(i,m,n)+m′Fm′(i,m,n)+n′Fn′(i,m,n),进而替换为

L′=i+m+n,该等式表示信贷资产增长率L′由利率水平、货币供应量和组合风险水平共同决定。

(注:贷款利率与资产呈反方向变动关系,负负得正;各项存款作为信贷资金源泉,与资产呈同方向变动关系,正正得正;风险与资产呈反方向变动关系,负负得正)

当前经济金融情况下,国内部分放开的贷款利率市场化在一定时期内对区域微观经济个体的影响较为有限,邮储银行的市场定位决定其负债资金运作效率未能充分释放,直接体现为信贷投放严重滞后于存款增长。由此,市场风险、信用风险、道德风险等构成的外生变量成为改善信贷投放的重要因素。

三、投放不足的主要“瓶颈”

(一)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左右信贷投放规模。宏观经济层面,中国经济整体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紧要关口,国家通过缓释平台贷款风险、严控房地产贷款风险、防范化解产能过剩风险等一系列措施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努力促进经济升级转型,有效提高经济发展效率和质量,最终实现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而房地产业、平台公司、“两高一剩”等与朝阳产业结构不相适应甚至相背离的行业信贷需求将会受到政策、法律、市场等多维度挤压和限制;宏观金融层面,传统银行面临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物联网金融、货币市场基金等金融创新的的巨大挑战,各类企业和居民个人等微观经济个体所保有的富余金融资产投融资渠道(资本市场、线上金融、民间借贷、衍生金融品市场等)愈加丰富,都将不可避免地分流商业银行的存贷业务,直接导致银行类金融机构传统信贷业务投放增速放缓乃至呈现不同程度相对下降,邮储银行信贷投放亦受影响。

(二)区域产业行业固化引致市场风险叠加。作为河南省传统重工业基地,安阳市钢铁、煤焦、水泥、化工、光伏等“两高一剩”行业因产业升级周期较长、滋生粉尘和大气污染、传统行业之间关联密切等深受诟病。受制于国内连续出台的关于淘汰落后产能及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政策影响,安阳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明显放缓,房地产市场交易量不断下降,导致下游围绕安阳钢铁、永兴钢铁、亚新钢铁等主要钢铁制造企业开展业务的钢贸公司周转困难,区域产业行业固化引致市场风险缓行叠加。这种情况下,包括钢贸公司在内的个别违约甚至于集体违约将成爆发态势,经济繁荣时期信贷投放所隐藏的不良因素亦将凸显。

(三)域内民间借贷危机催生信用风险累积。以安阳市为例,最近几年民间借贷资金链条断裂对安阳市整体经济产生严重负面效应,包括邮储银行在内的域内众多金融机构深受影响,宏观经济基本面持续低迷、微观经济个体资金周转欠佳、市场消极气氛传染趋广等不利因素催生信用风险缓行积聚。目前,该行通过排查发现多笔小额贷款客户因参与民间融资而导致贷款逾期情况。

(四)邮储自身市场定位决定信贷投放方向。成立以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通过研判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微观市场主体、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邮政储蓄特殊合作机制等客观因素,已将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等微观经济个体作为业务发展的主导方向,有别于国有大型银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和部分城商行等注重批发类业务和公司类客户的发展特点;外加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制约、邮储县域及以下网点分布广泛、小微企业整体抵抗风险能力偏差等因素,邮储银行自身的市场定位也决定其信贷投放主要面向兼具信贷需求较强和信贷风险易发等两类特点的“三农”和小微企业。

四、信贷业务的发展路径

(一)拓宽信贷投放渠道。基层邮储亟待提高信贷业务重视程度,鼓励相关信贷部门和业务人员实地调查,加强对域内节能环保、文化旅游、教育咨询、科技创新、保障性住房、产业集聚区等重点区域和民生工程的信贷支持力度,力求贷款平稳较快增长,保证负债资金运作效率,满足区域经济信贷需求。

(二)善于发挥微贷优势。在风险防范和科学甄别前提下,基层邮储要充分运用自身优势,积极寻找符合产业政策和行业政策、重信誉、有口碑、有市场、有效益、带动就业的小微企业,配合提供“扫街式”(逐区、逐街、逐户等)和“一条龙”(生产、加工、销售等)服务,“想小微之所想,急小微之所急”,深度拓宽微贷服务链条,切实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借以优化小微企业发展环境。

(三)动态丰富贷款品种。基层邮储要动态、适时、灵活丰富信贷产品,如针对邮储银行正在山东、黑龙江、辽宁、吉林、北京等地开展的农户宅基地产权、林权和土地承包经营权“三权”抵押,河南等其他地区基层邮储可以研究、充实、完善该项贷款品种;针对近些年部分地区出现的农民工集中返乡创业,基层邮储可以据实提供传统贷款、信用卡、应收账款质押、劳务中介担保授信等综合信贷产品,在巩固农村市场的同时借机使新型贷款产品迈向成熟,等等。

(四)梳理再造信贷流程。基层邮储授信、风险、内审等信贷业务相关部门梳理信贷流程,通过持续强化贷前调查力度、实地走访宽度、贷中检查准度和贷后检查深度,真实、客观、审慎、动态地反映客户生产经营、信贷资金需求、筹融资能力、企业家才能、供应链延伸等贷前实际,持续关注信贷资金流向、公司产权归属、企业财务管理、关联企业状况等贷后细节。将信贷视角延伸至供应链上下游和同质性行业,特别重视环保资质在规避政策风险和市场风险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将信贷规模的稳步提高与信贷质量的持续优化有机统一,远离“信贷扩张的同时往往伴随信贷质量的劣变”怪圈。(作者单位:郑州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参考文献:

保险在微观经济中的作用篇9

关键词:银行业;宏观审慎监管;研究

中图分类号:F83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31(2010)09-0055-04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0.09.12

2008年末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际上公认的一个重要教训就是监管机构在强化微观审慎监管要求的同时,忽略了宏观审慎监管的建设。危机后,如何防范、应对和处置系统性风险成为各国加强金融监管面临的主要研究课题,也是宏观审慎监管所强调的内容。

一、问题的提出

所谓宏观审慎监管,从金融体系整体而非单一机构角度实施的监管,并力图通过对风险相关性的分析、系统重要性机构的监管来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风险。而银行业宏观审慎监管是指以制度和措施防控银行业系统性风险,即如何识别和度量银行业系统性风险,如何防止风险在不同市场和机构之间传递,如何实现各类宏观审慎监管当局之间的协调与信息共享。再从宏观审慎监管的目的来看,其旨在防范系统性风险。中国人民银行作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部门,负有金融稳定之责,其加强宏观审慎监管属法理之中,但“三会”作为微观监管部门,也要提加强宏观审慎监管。一个更关键的问题在于目前“一行三会”的架构之间的宏观审慎监管是否能做到互通信息。从银行业监管角度来看,加强宏观审慎监管是否会偏废促进银行业的合法、稳健运行,维护公众对银行业的信心的监管目标,以及加强银行业宏观审慎监管是否会与中国人民银行及其他监管机构发生职责重叠,如果加强银行业宏观审慎监管着实必要,那么它是对付金融危机的应时之需,还是长期之策,银行业宏观审慎监管的工具又是什么,以及它监管的重点有哪些?本文将围绕以上问题展开研究。

二、银行业宏观审慎监管的必要性与特征分析

由于我国金融业在综合经营不深、对国际金融市场参与不深的情况下,银行业损失较小。虽然避过了金融危机,但并非说明我国的银行业监管能力超强。受国际金融危机启发,当前,我国银行业监管实行宏微观审慎监管相结合有其必要性,但同时在监管实践中也面临着重重障碍。

(一)传统系统风险理论与现实金融危机比较

传统的系统风险认识理论认为系统风险的爆发主要由银行而非其他金融机构引发的,银行作为存贷方的中介,其资产结构具有存短贷长的特征。因此,它的倒闭能够引发系统风险,而其他金融机构因自有资金和客户资金相分离,不具有银行这样的地位和作用,它的倒闭不会引发系统风险。但此次金融危机实况表明,正是投资银行等券商的先行倒闭继而殃及银行,在金融危机爆发伊始,与投资银行、保险公司等其他金融机构相比,商业银行系统遭受的损失的确较小,但伴随着危机的发展和影响的深入,以花旗为代表的国际大型银行也遭受了极大的损失。因此,银行之外的金融机构也会引发系统风险。

(二)宏观经济平稳与银行业有效监管比较

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有利于促进金融稳定与金融业的发展。为此,金融业的机体健康和安全稳健取决于其所置身的宏观经济环境。如果宏观经济环境不良,宏观经济政策缺失,那么金融审慎经营与审慎规制和监管免不了会受到宏观经济环境和政策的“绑架”而无法有效贯彻,最终贻害金融和实体经济自身。反之,银行业的稳健对金融稳定和宏观经济平衡起着重要作用。长期以来,我国金融市场一直是银行主导型市场,银行业资产占全部金融资产在90%以上,因此,我国金融风险主要来自银行系统。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银行体系的安全性,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银行业的稳健运行。

作为稳健经济环境的关键组成部分,有效的银行监管与有效的宏观经济政策一起构成了金融稳定的关键因素。从2008年末至2010年一季度末,为确保中央提出的“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政策目标的完成,央行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人民币各项贷款2009年新增9.59万亿元,2010年一季度新增2.6万亿元。巨额信贷背后,贷款集中度问题突出,不仅客户结构,而且期限也高度雷同。在这种情况下,单纯的针对个体的微观审慎监管已经不能完成对风险的全覆盖,宏观审慎监管提上日程,即更需关注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整体系统性风险。

(三)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比较分析

宏观审慎的诞生填补了宏观经济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和微观审慎监管之间的鸿沟。加强银行业宏观审慎监管,有助于降低银行业金融体系的顺周期性。作为一种新型的监管模式,其区别于微观审慎监管主要显现在不同的监管目标以及由此而采取的不同监管措施上。银行业宏观审慎监管的目标在于防范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维护金融体系的整体稳定,防止经济增长受影响;在监管内容上,银行业宏观审慎监管侧重在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整体行为以及金融机构之间相互影响力的监管上,同时关注宏观经济的不稳定因素;从具体监管对象上看,银行业宏观审慎监管更关注银行和以银行为主的金融集团的行为,以及金融市场整体趋势及其与宏观经济的相互影响。而基于金融创新使得风险转移的形式多样化和金融一体化背景下使商业银行面临着无法规避的系统风险,仅仅通过微观层面的审慎监管还不够,尚需要宏观层面的审慎监管。

(四)宏微观审慎监管与现有体制比较

坚持宏微观审慎监管有机结合,有助于实现两者相互促进,增强彼此的监管效果。如对于银行的信用风险敞口监管,微观审慎监管措施会关注该银行信贷资产的集中度和相关放贷政策,而宏观审慎监管措施则会关注银行业整体的信贷规模及其与有关资产价格的关系,并据以判断银行体系是否正在积累信用风险。而现有体制之困在于:一是多头监管风险。在传统的分业经营模式之下,不同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被严格限定在特定的领域之内,金融监管采取机构监管的多头监管模式,单家监管机构容易犯下“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错误。其一,在金融创新的推动下,当形式上不同业务种类的金融机构所提供的金融服务在经济功能上有相互替代的可能时,机构监管模式就很容易受到金融机构的规避与操纵,无法对金融机构实施有效的监管。其二,可能使得不同监管部门对同一宏观经济政策态度不同,进而影响金融监管与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结果,不利于协调机制发挥实效[1]。其三,基于多头监管产生的三家金融监管当局之间的协调与信息共享、监管当局、中央银行和其他宏观审慎部门之间的协调与信息共享,仍然限于表面化和形式主义,缺乏实际效果。“三会”曾在央行和财政部缺席情况下召开过两次监管联席会议,并以备忘录的形式表示对金融机构综合经营应实行“主监管”制度。但这一制度实际未获央行认可,实际也未真正实行[2]。“三会”之间的联席会议在召开两次后也未能持续。二是政策体制风险。我国金融的系统性风险当前主要表现在快速膨胀的资产泡沫,包括高昂的房地产价格,其根源是政策风险。政府作为金融与非金融资产的主要持有者和金融市场的监管者,金融机构仍然是政府所有或受政府控制,监管部门可以直截了当地干预这些机构的内部事务,包括向其派遣管理人员。此外,一些超大规模的金融集团、数量众多的担保公司、典当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机构也游离于审慎监管之外,存在一定的系统性风险隐患。

三、加强银行业宏观审慎监管的思路与对策

加强宏观审慎监管赋予了银行业监管部门新的职能,对银行业监管部门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这一问题上宏观审慎监管更多应体现为监管理念,而从政策实施操作上,加强宏观审慎监管应包括几方面:建立与宏观经济部门的合作关系;调整银行业监管机构内部职责;建立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完善系统性风险分析工具方法和培育宏观视野的监管人才。

(一)建立与宏观经济部门及其他监管机构间的良好合作关系

强调宏观审慎监管的政策理念认为,仅凭微观层面的努力难以实现金融体系稳定,监管当局有必要从经济活动、金融市场以及金融机构行为之间相互关联的角度,加强宏观经济管理部门、金融监管各部门之间的协调,这是当前强化宏观审慎监管的重要方式之一。从前述可知,金融危机扩散的原因之一是监管机构之间、监管部门与宏观经济管理部门之间信息不对称。因为分割式的监管体制和缺乏宏观协调外部关系容易导致重复监管、“监管真空”和政策相左。然而防范系统性风险,应对处理危机往往又超出了监管部门的能力范围。就单个的金融监管当局,主要的任务是维护具体的金融机构的稳健经营,其本质属于微观审慎的范畴。这些机构虽也涉及一部分宏观审慎职能,例如逆周期资本金监管制度,以及对金融机构同类组的某些监管政策等,但终究不会有整体图景。

银行业监管部门的持续监管也仅是金融安全网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最后贷款人、公共财政部门在处理应对危机中的功能是不可替代的。着眼于系统性风险的防范,必须从完善金融安全网的角度,建立与上述宏观经济部门的良好合作关系,以及加强监管部门沟通合作和明确问责制度,对防范系统性风险十分重要。具体而言,一方面银行业监管部门应与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部门建立良好的沟通与协调机制,统一各部门的判断和认识,降低部门判断的差异,避免可能导致实行的不同政策在目标上的冲突,如增进监管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与配合[3]。在同一金融市场环境条件下,货币政策、监管规则的基础是银行的稳健经营与银行业的稳定,决策的着力点在于“市场约束”下的资产价格。因此,需要共同加强对资产价格、金融风险的研判,增进信息沟通和共享,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最终实现整个金融体系稳定的目标。另一方面,不同监管部门在明确各自职责分工基础上的定期信息交流制度、经常联系机制及联席会议机制应继续贯彻和有效执行,并应进一步加强金融监管部门之间的合作与协调,力求发挥合力,使监管更加及时有效。

此外,银行业监管部门应具有适当的权力和工具以制约宏观经济政策制定者的行为,以保证协调能够发挥防范系统风险的实效,建议赋与银行业监管部门参与宏观经济政策决策的适当权限。

(二)调整银行业监管机构内部职责分工与结构

金融危机表明,无论是“双线多头”监管,还是“单一主体”监管,都不能防止金融危机的发生,阻止金融危机的传播,“最优的监管制度”并不存在。在我国现行的银行监管体制下,明确银行监管体系内部的审慎监管与业务监管职责分工。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层面应集中专注于宏观审慎监管,省级派出机构则应加强业务合规监管,实现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的内部协同,分局及监管办事处专注于微观审慎监管,应通过调整职责分工以控制银行体系的整体风险水平,使之与监管资本最低要求相适应。同时,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银行监管论坛等机构,完善监管政策目标的传导机制,改善银行监管的微观基础。

(三)建立宏观审慎监管框架

建立宏观审慎监管体系并不意味着原有的微观监管框架,而是在传统的微观审慎监管仍然需要继续推行的前提下,宏观审慎性监管的推进应考虑到整个银行业金融系统的稳定性。由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和金融体系具有内在的顺周期性,其重要表现是经济繁荣时期,银行增加贷款,促进经济进一步繁荣;经济衰退时期,银行收缩信贷,导致经济陷入更严重的衰退。因此,建立宏观审慎机制的目的就是要解决目前市场中的顺经济周期的机制,采取适当的逆周期政策、建立适当的逆周期机制,这也将成为未来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应消除这种顺周期性以及引入逆周期性的资本缓冲制度框架。资本缓冲制度的设计理念在于通过要求金融机构在经济条件良好时增加资本,在经济条件恶化时减少资本,从而以一种逆周期的方式执行资本充足规则。笔者以为,消除顺周期性和巩固银行资本的建议正是沿着有助于维护金融稳定的正确方向前进。但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来看,必须避免因强化监管规则而损害经济的稳定性。正因为如此,确保监管规则的灵活性非常重要,如应参照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具体条件,灵活把握执行资本充足规则的程序和时机。

同时,监管体制安排的宏观审慎取向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扩充。对单家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严格监管自然不能松动,但监管者还应投入更多资源用于对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之间关系以及机构与整个金融环境关系的研究上,包括研究银行的主营业务线是如何连接到更广泛的信贷媒介过程中、金融系统风险是在哪些领域逐渐聚集而高度集中的等问题。银行业监管机构应力争找到用有限的资源“反制”银行业系统风险积聚的办法,而在确定阶段性监管目标的时候必须现实一些[4]。根据竞争性市场原则,宏观审慎监管不应追求零失败目标,应允许无效的金融机构在竞争中退出市场。事实上,在一个动态变化的市场中,不可能期望通过监管完全消除所有的不稳定。

(四)选择宏观审慎监管策略、工具及重点

银行业是一个高负债、高杠杆、高风险的行业,对整个经济而言,银行及其提供的金融服务具有公共性质,有较强的外部性。因此,强化宏观审慎监管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方略,而不是当前危机期间的短期选择。宏观审慎监管应包括宏观审慎监管工具和宏观审慎监测,“工具”主要指监管者采取的行动,是一部分或全部微观审慎监管工具之和,如银监会新要求商业银行以备不时之需的及时调整商业发展计划、资本补充计划、利润分配和薪酬计划。实际上,宏观审慎监管的核心内容就是丰富和完善金融监管工具。“监测”主要侧重于市场分析,包括数据搜集和分析、预警系统及压力测试等,采用先进的系统性风险方法,这种分析要覆盖居民、企业、金融机构和政府的信贷及杠杆化情况。考虑到系统性风险中经常出现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及时掌握体系内银行业金融机构之间相互的头寸比例,特别是大型金融机构和国际金融机构之间的头寸监管将成为一种宏观审慎监管的工具。加强宏观审慎监管,运用宏观审慎监管工具完善银行业风险预警机制,改进银行业风险监测和压力测试。

在当前形势下,加强宏观审慎监管的重点应在于防范金融跨市场、跨领域发展可能潜藏的系统性风险。即关注那些能够产生系统性风险的集团内部不受监管的实体和不经营业务的控股公司;关注金融体系的结构,包括金融市场本身的结构、融资结构、投资者结构、金融工具结构、市场参与各方的资产负债结构等的脆弱性;关注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有效防范跨市场风险的传递和蔓延,尤其是对于创新金融产品,如理财产品等,要按照“风险可控、成本可算、信息充分披露”要求强化管理,以及要把与地方政府有关的业务全部纳入监控范围内。要进一步加强对大型银行的并表监管,提高商业银行的并表管理能力。通过这些措施,实现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的有效对接和有机配合,确保银行业稳健发展。

(五)培育具有宏观视野的监管人才

在现有的监管制度中引入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将会带来一些挑战。实施全面系统性风险监管要求监管者更专业,具备丰富的金融市场与机构专业知识,具备对市场和机构足够的认知、精确的分析、处理大量信息的能力,并能对市场上不关联的信息进行收集与处理。为此,银行业监管者要树立宏观监管意识,不断提高宏观政策水平,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

综上所述,建立宏观审慎监管体制是大势所趋。我国需要顺应这种调整趋势,建立和完善系统性风险应对和防范体系。当然,建立和完善宏观审慎监管除了需要在上述方面进行充分论证准备,现阶段我国的宏观审慎监管还涉及宏观经济金融运行、政策和文化因素。我国既不能过度监管,也要避免监管不足;既不能盲目推进、徒增成本,也要避免放松和迟缓改革。银行业监管机构以某种形式参与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是不可或缺的,也必将在宏观审慎监管中扮演重要角色。但这已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包勇恩,韩龙.论金融监管中的宏观审慎原则[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1):14.

[2]夏洪涛.强化中央银行宏观审慎监管权限的思考[J].武汉金融,2009(10):40.

[3]成家军.宏观审慎监管:概念、特点与政策框架[J].内蒙古金融研究,2009(7):12.

[4]努特・韦林克.金融监管安排:危机中的教训[J].中国金融,2009(5):19.

theresearchonimplementingmacroprudentialregulationofourbanking

HUanGHan-xing

(chinabankingregulatorycommissionfujianoffice,Fuzhou350004,China)

保险在微观经济中的作用篇10

论文关键词:宏观;审慎监管;货币政策;调控

0导语

为了保证我国经济金融发展的安全、稳定与效率,客观上需要建设审慎的金融监管体系。审慎的金融监管体系不否认金融监管,而是要加强金融监管,这种监管是建立在对尊重市场自主权的基础之上,是一种审慎的监管。同时要求有更为深入广泛的金融监管体系,这个体系应更多的从宏观角度对金融进行管理,尊重市场的调节和金融体系的效率,对市场的不完备进行补充。

1金融危机与宏观审慎监管的提出

1.1金融危机的爆发及原因评析

2007年引爆于美国的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债券市场危机持续升级,影响逐渐加剧,最终演变成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表面上看,此次危机爆发于金融体系最完善、金融创新最前沿以及金融理论和人才最丰富发达国家——美国,而且起端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债券市场这一金融创新领域。危机似乎不同于八、九十年代爆发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主要集中在货币和银行的危机。然而,imF前首席经济学家罗格夫等人根据有关金融危机的标准研究,通过将此次危机的资产价格、增长和政府债务等指标同二战以来发生的重大金融危机进行一系列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此次危机和以往的危机并无本质差别。

但是在客观忽略资产价格泡沫极度膨胀的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宏观经济理论,以及以资本监管为核心的微观审慎监管理论的指导下,形成的忽略金融监管的宏观政策框架,必然催生资产价格泡沫,积聚系统性风险,在金融体系内埋下重大隐患。泡沫一旦破灭,积聚的风险迅速释放,最终演变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给实体经济造成巨大的冲击。

1.2宏观审慎监管的提出

危机爆发后,国际理论界和实务界都对金融监管进行了深刻反思。为维护金融稳定,金融监管变革在所难免。综合G20、FSB、BiS和imF报告文件来看,金融监管改革目的是保证金融稳定,防止类似的危机的冲击,预防系统性风险。

改革主要集中在六大块:

(1)增加资本和提高资本质量,同时改善流动性和缓冲机制,缓解资本监管顺周期性。

(2)改革薪酬制度,维护金融稳定。

(3)增强会计准则实效性。

(4)改善场外衍生品交易市场。

(5)对具有系统性重要影响的金融机构妥善处置。

(6)加强全球金融监管合作,强化遵循统一监管标准。其他方面还包括对冲基金、信用评级公司和证券化等方面的监管和改革。部分改革已在逐渐付诸行动并进行了效果评估,有些改革尚处在讨论和研究阶段,监管改革的机遇与挑战并存。

当然,以往的微观审慎监管对于保证单一机构安全,从而保护金融消费者(存款者和投资者)的利益有着积极意义。但是由于微观监管的固有弱点表明了其不仅强化了顺周期性并且未能有效防范系统性风险,在保证单个金融机构安全的同时却有可能最终导致整个金融体系的崩溃。因而需要加强宏观审慎监管。

“宏观审慎监管”的概念提出已久,地位也随着此次危机的爆发显著上升。“宏观审慎监管”目前尚无明确定义。据已有的文献来看,宏观审慎监管主要是相对“微观审慎监管”而言,金融监管当局从金融体系而非单一机构的角度实施监管,降低金融危机发生的概念,维护金融稳定,密切关注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宏观审慎监管同微观审慎监管在监管目标、最终目标、风险性质的对待、机构间风险暴露相关性的重要性和审慎控制的实现方式上都有着本质区别。

当前,金融监管改革依然处在成型阶段。为维护金融稳定,总的改革趋势将向立足于微观审慎监管的宏观审慎监管模式的方向发展。其主要的新特征将体现在逆周期性监管政策工具的选用和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构建。

2我国当前金融监管体系存在的不足与改良

2.1我国当前金融监管体系的形成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金融监管模式也在不断变革。总得来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84年至1992年的统一监管体制时期,人民银行履行统一监管职能。

第二阶段为统一监管向分业监管的过渡时期。1992年10月证监会的成立标志分业监管的开始,1998年保监会的成立标志人民银行、证监会、保监会明确分工,分别对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进行监管的分业监管模式初步形成。

第三阶段为1998年后的分业监管体制时期。

其中2003年银监会的成立标志着我国“一行三会”为基本格局的金融监管体系最终形成,即分业多头监管的格局形成。为加强协调沟通、信息共享,形成安全有效的监管网络,监管联席会议制度被引入。2004年三会签署了《三大金融监管机构金融监管分工合作备忘录》,在明确各自职责分工的基础上,建立定期信息交流制度,经常联席会机制。然而监管联席会已长时间没召开,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目前主要由一位国务院副总理定期召开金融旬会来加强监管政策协调。

2.2我国金融监管体系的不足

尽管我国目前分业监管有利于提升监管专业化水平,有效防止了金融风险传染效应,但如同大部分分业监管模式一样,我国当前的监管体系存在不足。钱小安认为我国监管体系不足体现在监管重复与监管空缺并存、监管资源配置低效、监管协调机制较弱等方面。根据引发此次金融危机金融监管方面的缺失,从宏观审慎监管角度来看,我国金融体系存在三大方面的不足。

首先,缺乏稳健的宏观审慎分析平台。系统性风险的有效防范,必然需要对金融体系的数据信息进行整合、分析、检测和评估,发现金融系统不稳定性的来源,发出风险警示。这就需要一个专门的分析平台,一方面整合各微观部门的信息数据,另一方面同时整合分析宏观部门和微观部门的信息数据。而目前,我国并没有搭建这样一个平台。转贴于

其次,系统性风险防范不足,存在监管盲区。此次金融危机表明,由于缺乏对具有系统性重要影响的金融机构(集团)有效监管,致使这些金融机构过度承担风险,最终加剧金融危机程度。

最后,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工具不完备。有效的金融监管需要先进监管理念的同时,还需要有效的完备的金融监管政策工具。而无论是在时间维度上的逆周期监管政策,还是在行业维度上的对系统性风险的有效监控政策,我国都存在不足。

2.3我国宏观审慎监管的框架构建

在前面的章节中我们分析提出了我国在金融监管上存在的不足,因此在我国未来的金融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构建中,我们要提出针对性的对策。总得来看,我国宏观审慎监管框架有赖于宏观审慎分析平台的搭建、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工具的完善以及组织合理安排下的政策协调机制健全。

首先,搭建宏观审慎分析平台,建立预警机制。宏观审慎分析平台的构建,对系统性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和预警,对系统性风险的防范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在这一环节的构建大体可分为四步。首先确定平台,即明确微观和宏观数据整合分析的职能的具体承担部门,可以是“一行三会”当中一个也可以新建一个部门。其二,信息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平台构建后,相关职能部门就得强化对系统性风险相关信息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特别加强微观和宏观数据的有效整合,全面掌控系统性风险变化趋势。其三,系统性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即从金融体系宏观层面又从银行、证券和保险等行业微观层面加强对系统性风险的检测与评估,加大各行业微观层面风险评估对金融体系宏观层面风险评估的支持力度。

第二,完善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工具,建立危机处理机制。从时间维度上说,我国应完善包括逆周期贷款损失拨备和逆周期的信贷政策等在内的各种逆周期监管政策机制。同时,要加强对杠杆倍数的检测,从微观和宏观角度有效控制金融体系的风险过度承担。完善相机抉择机制,有效避免危机扩大和扩散。从行业维度上说,要加强对金融控股集团监管立法,完善对交叉性金融业务的监管政策工具,有效监管金融创新、金融衍生产品。完善危机处理机制,设计多层次的应急处理监管政策工具。加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最后,合理架构组织,健全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协调机制。组织结构铺排,各部门政策协调是宏观审慎监管框架能否成功搭建的最关键因素。首先,系统性风险信息的获得、预警机制的建立、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工具的设定需要各部门明确职责并加强沟通协作。其二,宏观审慎监管政策的制定和执行需要各部门的密切配合。组织架构设定对宏观审慎监管的效果有极大的影响。我国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中的组织安排,首先是确定宏观审慎分析平台,作为宏观审慎监管总的召集人;其次是三会要加强对各自监管行业的宏观审慎监管和微观审慎监管结合意识;其三,要加强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同宏观货币政策之间的协调;最后,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实施部门要加强同人民银行、财政部以及发改委等部门协调,制定科学的监管政策并有效执行,提高监管水平和效率,维护宏观金融稳定。

3宏观审慎监管与货币政策调控的联系

在金融监管中,有一项监管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即银行监管。这是由于:首先,银行业在金融体系占主体地位。其次,在各类金融机构中,银行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也是最容易引发金融危机的部门。因此,作为我国货币政策执行机构的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的监管必然在宏观的金融监管中占据极其重要的作用。

而在新的金融机制改革中,基于对资本充足率监管的要求,必然要改革在此前大行其道的硬约束监管机制。但在当前的新的金融运作形势下,对于资金的过于严格的监管可能会导致雁行的信贷减少,进而导致整个社会总投资的下降,这自然不是金融监管希望的结果。

但是在新的宏观审慎的监管机制下,政府实行货币调控政策则可以利用这样较为完整系统的机制来进行整体的调控,不仅可以提高货币政策在有效引导国民经济向更好的发展方向上进步,还可以在这一较为拔高的视角上有效的规避一些金融风险,更加有效的将我国经济引导至又好又快发展的康庄大道!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