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专业发展现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28:19

经济学专业发展现状篇1

[关键词]职业院校;电子商务;就业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7.04.145

[中图分类号]G717;F71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7)04-0-02

当前,中国互联网产业在计算机技术的支撑下,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产业规模日益扩大,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提质增效的阶段。打开各类招聘网站和亲临各种人才招聘会的现场,能够看到完全不一样的场面。以前人头攒动的现场招聘会现在只有少数企业还在坚持参加,而随着网络的全覆盖和网络使用率的爆炸式发展,网络招聘和网上求职已成为当下用人单位和求职者的首选,这是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深入,网络的普及和发展带来的转变。信息时代,就业领域的另一个变化还体现在就业岗位的变化。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不断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不论是以前传统的工业生产领域还是时展的第三产业,无不与网络技术挂钩,所以,在就业岗位具体职位的需求和人才能力的要求方面都有了很大变化。以前企业人才招聘只需在传统的业务流程中需要用到专业对口人才,而现在大部分企业招聘信息都出现了大量需求网站管理、网络客服、网络营销、信息数据分析等新兴岗位,这就是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带来的人才需求的升级。而这一变化对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而言,是一大机会,有利于促进就业,是推动就业主动性的一个有力趋势。

电子商务专业的特性决定了它与网络时代同步发展的时效性。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必然会导致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由此,引发了就业结构和总量的巨大变化。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必然会影响到劳动力的就业格局,各行各业已经开始不同程度地进行网络融入,新兴领域的异军突起必然导致大量的人才缺口,所以,电子商务的人才培养也需要把握好发展的契机,以就业岗位人才需求为依据,调整和改进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方案,力求提升学生学习的成效,进而提高学生的就业水平。

1电子商务专业相关就业岗位的职业核心能力

分析近三年电子商务专业各层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统计,可得出目前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重点为网络营销、网络客服及运营、计算机等方向,其中通过调查还发现比较有发展前景的电子商务的就业方向为:移动电子商务、农村电子商务和跨境电子商务等。

通过网上招聘岗位要求和人才现场招聘会等渠道,得出了电子商务专业人才需求的特征,其具有一定的商务理论知识,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和网络基础知识,具有综合素质和应变能力,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学习能力。

2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就业现状分析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职业院校电子商务的人才培养也在不断进行,理论上说,这些毕业生在进入人才市场时会特别抢手,但事实并非如此,通过对近几年电子商务专业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统计分析,其就业率远低于应届毕业生就业的平均水平,这种状况不容乐观,也给职业院校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带来了巨大困扰。职业院校从发展定位上说,应该是可以培养出一大批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在就业领域应该是比纯理论型的学术型毕业生更加具有就业市场的优势,但是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不尽人意。

通过对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统计,还发现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具有不太高的就业率的同时,还有一部分毕业生从事的工作与所学的专业并不是特别贴近,严格来说,就是学校专业教育的知识部分比较是好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的,这对于职业学校来说,算是很大的资源浪费。职业院校努力人才培养,就是希望能够让学生掌握足够多的本领和专业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资本,事实却是毕业生的工作领域几乎不需要用到所学的专业知识,或者是需要重新根据岗位进行再次学习。

3电子商务专业就业岗位分析

通过对电子商务毕业生的问卷调查,可以得出以下可参考的电子商务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其中,互联网、电子商务相关的就业岗位所占比例最多,但还没有达到主流趋势。

通过进一步研究互联网、电子商务领域毕业生就业的情况,发现电子商务R笛生的就业方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岗位,具体如图2所示。其中,因为学生就业的岗位不太集中,分布比较零散,笔者从与电子商务专业相关的程度出发,具体有几类,第一类是电子支付、电子技术类的,比如银行的后台运作(网络运作)、企事业单位网站的网页设计、网站建设和维护、网络编辑、网站内容的维护等岗位,第二类是商务方向的营销和策划,比如网络营销(含国际贸易)、企业商品和服务的营销策划、电子商务活动的策划与运作、电子商务系统开发与维护工作等,第三类是服务领域的,比如客户关系管理、电子商务项目管理、呼叫中心的电话营销、电子商务助理等文职的工作。

4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

人才培养是为了给社会发展提供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人力资源,人才培养需要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才需求的质量和层次也在不断变化。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已经达到了不可估量的发展前景,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就需要根据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定位不断更新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从整体方向上而言,电子商务行业的人才需要培养、掌握现代商务管理、计算机及网络知识,能从事企、事业单位网站建设及管理、网络维护、网络营销及调研的技术性应用型专业人才。在专业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好电子商务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加强学生应用电子商务方面的基本训练,注重培养学生实际电子商务操作的能力。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训,提高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所应具备的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

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拥有什么样的知识结构、能力和素质,取决于职业学校人才的培养目标,而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需要立足未来就业岗位的需求。人才培养目标是职业学校根据社会人才需求的情况,并在一定的专业人才培养理念的指导下所制定的人才培养方向和目的。课程体系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构成、各门课程间的比例以及课程如何进行组织。电子商务专业知识的立足点是网络商务专业课程内容安排的基础,其与社会、企事业单位对电子商务人才需求紧密相关。因此,要结合社会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需求的特点,以就业为导向进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更好地培养专业人才。

学校的人才培养归根到底还是为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服务的,只有通过就业了解专业对接岗位的具体要求,才能真正实现人才培养与就业的零距离。我国经济社会在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发展的新常态下,电子商务专业的就业发展牵动着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与更新。职业学校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需要与时俱进,专业对接岗位的人才需求标准是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和就业指导的蓝本和依据,学生在校学习能力的提升是就业综合水平能力提升的关键环节。

主要参考文献

[1]王慧.电子商务新型就业岗位与职业规划分析[J].电子商务,2013(11).

[2]朱克炜.电子商务特色专业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8).

[3]魏昶,刘宝.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择业效能感调查[J].中国商贸,2015(1).

经济学专业发展现状篇2

【关键词】高职建筑经济管理培养目标定位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课题“建筑经济管理专业(财务管理与造价审计方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1]-JKGHaD-0462。

【中图分类号】tU-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7-0226-02

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是专业发展的首要问题,也是一个至关重要和值得研究的问题。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否准确,对专业教育的方向有直接的影响,必须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结合区域经济发展情况,确立准确的培养目标,制定科学可行的培养方案,才能培养出适合市场发展和经济发展要求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因此,本文从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定位的考虑因素入手,剖析建筑经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的定位,为建筑经济管理专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符合国家对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宏观定位

高职建筑经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应符合国家对高职培养的宏观定位,应为培养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在思想素质上应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思想道德修养,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文化素质上要求学生能应用语言文字等手段进行信息,思想,情感的交流与沟通,具备正确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求掌握建筑工程施工、建筑工程造价和建筑业财务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识与技术,具有建筑工程施工组织、工程造价管理、合同管理、建设项目可行性及投资效益评估、项目投资预算、工程成本控制和工程财务管理等能力的职业素养。

二、认清建筑行业发展现状,顺应建筑行业发展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建筑业经历了一个高速发展的过程,建筑业全行业始终处于持续扩张状态。行业销售额持续扩张,从业人数不断增加,行业内资质以上公司数量持续增长。资金和劳动力保持持续流入,这些都标志着建筑业经济发展势头的茁壮、旺盛,以及经济界对这种势头的认同。与此同时,也对建筑业的管理现状提出了质疑,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应用,促使建筑企业从劳动力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化,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也由过去的注重施工过程管理转向对整个项目的整体管理,工程造价控制和项目资金管理(即财务管理)运作成为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建筑管理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较低,且大多是只懂工程项目技术,不懂财务技术的人才居多,企业财务管理的问题不断涌现,甚至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高职建筑经济管理专业为建筑行业培养专门的技术人才,因此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应认清建筑行业发展现状,顺应建筑行业发展趋势。鉴于目前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且未来发展空间大,工程造价控制和项目资金管理(即财务管理)运作成为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建筑经济管理专业应以培养出兼顾工程造价和财务管理的复合型专业人才为目标。

三、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建筑经济管理专业应当以社会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技能型、岗位型、应用型、职业型人才。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就必须以市场经济为导向,根据市场的发展规律,发展状况和人才的供求状况培养市场需要的人才。在专业建设上应采取务实的办学态度,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合理定位,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和合理的教学计划并加以实施。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工作的大力推进,建筑业的发展也也被推向了高潮,对建筑工程的管理技术也越来越高,对具备建筑工程成本核算、成本控制及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等综合素质的经济管理人员需求量加大,然而,从全国范围内看,目前仅有少数院校开设建筑经济管理专业,且培养目标定位单一,即:要么是造价员方向、要么是建筑会计方向,同时兼顾造价和财务的几乎没有,同时,我国高等院校建筑经济管理专业教育与企业实际发展相脱离,培养的学生缺乏实践能力,往往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缺乏明确、规范的实践能力培养目标和要求。因此,高职建筑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应把基本能力和专业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起来。

四、以建筑经济管理专业对应岗位群及能力分析为基础

建筑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应以对应岗位群及能力分析为基础。通过实际调查和走访,与行业企业人员共同分析建筑经济管理专业人员的具体工作岗位以及岗位工作的具体内容和完成这些工作应具备的核心能力素质要求,在此基础上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定位。整理研究建筑行业招聘岗位要求的资料,并针对性地走访了造价咨询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事务所、房地产开发企业、建筑施工企业,咨询业内人士,归纳出建筑经济管理专业对应岗位群及能力分析表,建筑经济管理专业所需要的职业能力总体上来说可以归结为两个部分,财务管理能力和工程造价能力。财务管理和工程造价管理能力紧密联系,互相补充。而工程项目资金管理能力即财务管理能力的有效发挥需依赖工程造价专业技能的支持。因此将建筑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财务管理和工程造价方向兼顾,既考虑了学生就业所需的能力,又兼顾了学生的职业发展,建筑企业的实际需要。

五、总结

通过对建筑行业发展现状、建筑市场人才需求和相关岗位群职业核心能力分析,建筑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适应建筑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的、熟悉相关法律法规,系统掌握财务管理和工程造价基本知识,工程造价控制和项目财务管理能力兼顾,能在造价咨询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事务所、房地产开发企业、建筑施工企业等各类企、事业单位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侯玉印等.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与导向[J].教育与职业,2005.

经济学专业发展现状篇3

关键词:就业专业设置本科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7-179-02

在当前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的背景下,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需求类型已逐步向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转变。专业设置的过程是调整学校与社会之间互动关系的过程,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与知识社会对教育供给的需求态势,专业设置合理与否关系到人才培养的合理性及学校的生存与发展。

一、高校人才培养与大学生就业现状

2012年本科专业目录调整后,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自得到了充分扩大。在当前形势下,保障与推动高校专业设置自的有效运行,成为教育行政部门及专家学者们瞩目的焦点。

王凤军{1}针对苏锡常地区毕业生就业状况与专业结构调整进行了研究,指出苏锡常地区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结构存在矛盾。苏州、无锡和常州处于长江三角洲的经济枢纽加工业和制造业发达,需要大量的制造类人才。但当地开设电子信息类专业的院校非常多,开设汽车类和机械制造类专业的院校很少。根据对当地院校各专业的就业率显示,电子信息、计算机类专业的毕业生对口就业率很低,而符合当地产业结构所设置的专业就业率处于明显优势地位,结果表明专业结构的调整和当地经济发展表现出明显的滞后现象。

王默忠{2}对海南大学现有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7个本科学科专业体系进行调查,并对各学科就业率与签约率呈现的特点及原因分析。灵活就业率高,签约率低是各学科就业呈现出的共性和最显著的特点。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初次就业率相差较大。工科的初次就业率最高,其他依次为理学、经济学、农学、管理学、文学、法学。毕业生普遍认为,专业设置应考虑学生的特质,增设更多的辅修专业、加强专业实践。

付玉华{3}对毕业生就业岗位与专业相关性、适应性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毕业生就业岗位与专业相关性较高,毕业生就业岗位与专业关联性较强。建议加强对区域经济建设所需人才需求趋势的分析预测,以指导调整专业课程及前瞻性地设置专业。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提出“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大学生是最具创新、创业潜力的群体之一”。高校专业的合理设置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途径。

二、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分析

在高校学科专业设置过程中,高校组织实体中的利益相关者,其利益诉求各有不同。这些利益的诉求反作用于高校学科专业的知识选择、结构调整、专业设置及课程体系的建构过程。由于各利益相关者的合力始终未能趋于平衡,导致出现多种问题{4}{5}。

1.学科专业设置趋同与社会经济发展脱节。高校在专业设置上通常依据学科专业目录,自主设置、调整学科专业。由于《专业目录》滞后于市场的多变性,因此高校的专业设置难以与社会经济相适应。而且,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高校在专业审批方面会因其所处的位置不同而产生不同结果,容易造成学校在专业设置与调整上与政府宏观调控方面不协调。

2.不同层次和不同区域的高校在专业及课程设置上的雷同。受地理位置、自然资源、政治环境和经济基础的影响,某些地区的产业结构会出现明显的地域优势和特色。毕业生就业程度受地区产业结构的选择性影响,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明显地域特色。为了适应经济的发展需要,这些具有地域特色的高校率先开出一些新的专业门类和课程。但是,由于专业设置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缺乏充分的了解,对不同专业的人才需求论证不充分,缺乏定期的科学预测和规划,造成了许多高校增设热门专业,从而出现热门专业“一窝蜂”上的现象,导致不少专业的毕业生供给远远大于市场需求的状况。

3.专业设置与结构布局未能形成明显的区域特征。我国高等教育施行二级管理三级办学,实际上是让不同的区域、部门按不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调整所管辖的高等教育布局结构、办学模式、专业设置与方向等问题。但从大多数省、市的高等教育情况来看,存在着高校区域布局不合理,学科和专业设置区域特征不鲜明等特点,使学科建设、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互适应的目标难以实现,并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三、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建议

1.专业设置前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在专业设置与调控的过程中,有些高校为了迎合市场需求盲目开设新专业,造成了许多新设专业的质量问题。为保障新专业的质量,教育部门应该根据产业分类和发展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合理进行专业分布和设置,保证冷热专业均衡发展。同时,专业设置前应建立专业重复审查以遏制专业设置的过分重复现象。

2.形成专业特色设置。在专业设置与建设时应考虑专业类型、目标定位、学生素质等方面要有与众不同之处,体现专业特色。以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市场、社会需求为导向,在全面分析学校现行的各项工作和活动的基础上,建立基于提升就业能力培养专业特色人才的培养模式。在进行了充分行业调研和与用人单位的沟通基础上,构建专业特色课程体系。

3.重视社会需求。按需设置是专业设置的原则之一。社会需求信息的获得和分析依然是高校专业设置的基础,尽管处于微观状态的高校所能研究的社会需求范围、视角有限,但是在对所处的地理区域、专业领域,都要进行相关专业的社会需求信息的调研、收集和分析。根据毕业生的就业信息,人才市场对人才培养规格及质量要求的变化对专业结构进行适时调整、优化。

[基金项目:黑龙省高等教育科学研究项目(课题编号:14G135);佳木斯大学教学研究项目(课题编号:JYLB2013-01,JYLa2012-007,JYLa2012-001);佳木斯大学教育科研项目(课题编号:JKB2012-008)](下转第182页)(上接第179页)

注释:

{1}王凤军.苏锡常地区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状况与专业结构调整研究.科技创业家[J],2015(5):168-169

{2}王默忠.海南大学本科生就业现状与专业设置的调查分析.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2011,29(3):136-144

{3}付玉华.毕业生就业岗位与专业相关性、适应性分析报告.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2013,29(7):178-179

{4}曾红权.利益相关者理论视野下高校学科专业设置问题治理研究.重庆高教研究[J],2015,3(2):35-38

{5}崔彦群,徐立清.国内外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研究综述.文教资料[J],2014,(17):65-67

(作者单位:1.佳木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7;2.吉林农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吉林长春130118)

经济学专业发展现状篇4

关键词:专业;可持续发展;内涵;特点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4)32-7684-02

abstract:thecoreofprofessionalhighervocationalcollegesconnotationconstruction,embodiesthetrainingspecificationsofrunningschoolorientationandtalent,professionalconstructionlevelreflectstheschoolrunninglevel,directlydeterminesthequalityoftalentcultivation.thispaperanalyzestheconnotationandcharacteristicsofsustainabledevelopmentofprofessionalhigheroccupationcolleges,putforwardtoseek"Chinacharacteristics"of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toimplementthestrategyofsustainabledevelopment,toprovidestrongtalentsguaranteeandintellectualsupportforin-depthrejuvenatingandtalent.

Keywords:professional,sustainabledevelopment,theconnotation,characteristics

1概述

社会发展靠经济,经济发展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教育质量靠专业建设。专业是高职院校与经济社会联系的桥梁,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是学校适应市场需求,拓宽就业渠道的关键环节。国务院近期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激发职业教育办学活力”。因此,高职院校如何推动专业与就业岗位对接、课程建设与国家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行业生产过程对接,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增强高职院校竞争力,已经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2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

专业作为高等职业院校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是高职院校服务于社会经济生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专业是一项全局的系统性工作,直接体现了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和发展方向,直接影响高职院校软件或硬件等教育资源的分配,直接影响行业人才结构和技术结构,影响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专业建设水平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也是保证人才销路的决定性因素。但是,随着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发展,社会分工的逐渐细化,提供了许多全新的就职岗位,也对专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事业等用人单位希望能获得更专业的服务,提高专业人才培养的含金量。另一方面,由于社会产业和行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变化,部分专业已经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出现了专业合并的发展趋势,甚至正在逐渐消亡。因此,必须考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调整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加强实验实训基地和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完善和提高专业知识结构和人才结构,增强专业活力,促进专业的可持续发展,才能提高高职院校的办学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更好地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服务。

2.1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从系统论的角度看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可持续性发展,是一个整体的、长期的、动态的、相互协调的发展过程。它应该包含以下内容:一是数量和规模的适度扩大,二是布局和结构的优化,三是绩效的提高,四是人才质量的提高,五是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发展是否有活力。只有当五个方面处于一种整体、长期、协调的互动关系时,我们就可定义高等职业院校专业是可持续的。

将“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可持续性发展”核心概念定义为:一是指立足于实际,推动共同发展;二是保持动态平衡,实现协调发展;三是指加强教育创新,保持高效发展;四是打破常规,促进多维发展。这四个要素彼此联系,相互作用,只有当各要素之间形成一种良好的互动时,呈现出整体、长期、协调的发展状态,高等职业院校专业的发展才是可持续的。

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可持续性发展水平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衡量:一是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各构成要素如规模、速度、质量和效益之间的发展状况;二是高等职业院校与各类型教育及人口间的比率,三是指高职专业适应社会经济、文化生活发展的程度。

将可持续发展理论引入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建设,认为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可持续性发展主要表现在高职专业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高职专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高职专业所培养人的可持续发展。高职专业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主要体现在高等职业院校专业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改善。高职专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在内涵上表现为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的协调统一,外延上表现为办学规模与生源数量、质量的基本适应。横向上表现为社会评估与内部评价的和谐统一,纵向上表现为人才培养与就业岗位的有效对接。人的可持续发展主要表现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岗位能力为主线,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养成和发展,促进学生现在与未来发展。

2.2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可持续发展的特点

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可持续性发展的核心是实现整体、长期、协调的发展。包括专业数量和规模的适度扩大,专业布局和结构的优化,专业绩效的提高,专业人才质量的提高,专业发展充满活力。只有当五个方面处于一种整体、长期、协调的互动关系时,我们就可以认为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发展是可以持续的。

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可持续性发展应该具有以下四个主要特点:(1)发展的规律性。制定高职专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战略必须遵循社会经济和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规律,立足现状,整合各方资源,调动和吸引社会积极参与,建立专业与社会、经济、人口和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模式。(2)目标的共同性。高等职业院校专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具有整体性和关联性,体现了持续性原则。它要求开展专业全国甚至全球范围内的深度合作,最终实现人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3)内容的创新性。要推动高职院校专业可持续发展,必须有计划、有目的、有序地在专业建设中深化理论研究,指导和服务专业建设,提高办学质量,保持专业持续发展的动力。(4)价值的正确性。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结束语

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持续发展的职业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在发达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开展和推广,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德国实行“双元制”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以区域经济和市场需求为服务导向,以职业培训为依据,学生主要满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直接需要。美国担负高职教育重任的主要是社区学院,其专业建设以人才市场供求变化为依据,专业建设兼具多元性、开放性、灵活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加拿大社区学院的专业建设重视校企合作、重视企业和学生的需求、重视评估。这些宝贵的经验为丰富我国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理论,解决我国高职专业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具有良好的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1]马树超,范唯.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丛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吴兵团,杨新宇.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现状、问题与对策:基于70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实证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09(12).

[3]姜乃强,李文胜.看高校专业调整知社会发展需求[n].中国教育报,2008-5-21(5).

经济学专业发展现状篇5

论文摘要:专业结构调整的状况体现了行业特色学校的办学水平、办学特色、社会声誉和核心竞争力。从专业结构调整面临的形势、专业结构调整的分析方法及主要对策三个方面探讨专业结构调整的主要路径和措施,进一步明确行业特色高校的专业结构调整优化的现实意义及主要作用。

行业特色高校主要指在世纪之交高教管理体制改革中划人省区市等为主管理的原行业部门所属、行业特色鲜明的高等学校川。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人,行业特色学校的专业调整不再局限在高等教育系统内部,而是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日渐成为与社会经济发展、提高教育质量、毕业生就业紧密联系的“引导点”,也成为贯彻落实国家的大政方针的重要举措。2007年开始,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开始推行“质量工程”,将“专业结构调整与专业认证”列为六大建设内容之首。在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理指出“继续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推进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引导高等学校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适应市场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高等学校的专业调整的战略地位更加突出。

一、专业结构调整面临的形势

(一)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突显了专业结构调整的时代特征和全局性、战略性的要求

1.高等教育竞争市场的形成,激发了高校调整专业结构的积极性

生源竞争市场已经形成,争夺生源关系到学校生存发展,现在的考生与家长从“能读书”、“能上大学”已经转化为“读好专业”、“上好大学”。除选择大学的声誉外,对优质教学资源的选择,对学科专业的精心选择,成为考生新的关注点。这种状况使得高校不得不发挥专业调整的主动性;同时,教育系统与社会机构已经从学校整体性评价转到对专业的认证与评估,以及现在较流行的学科专业排行榜,也使得学校更加注重专业的调整。

2.高等教育大众化影响高校学业教育水平、模式和内容

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大学毕业生逐渐从栋梁型人才转向一般的就业者。对行业特色高校来说,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成为其办学的主要目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系统地掌握某一学科知识理论已不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唯一价值取向,课程体系也不是按传统的、较单一的学理与本源知识结构完整性来设立,而是更加注重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注重人才培养活动、学生适应相关职业的素养和能力的提高。行业特色高校在学科设置、专业设置以及课程体系设置、课程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目标等方面更加注重以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为判断标准,以社会就业和进一步发展为目的。

3.产业结构演变和升级影响着专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传统的工业经济时代正在逐渐步人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增长已由过去的依靠资源投人转化为依靠社会化知识投人为基础。产业结构及其对人才的需求与学科专业设置密切相关,是行业特色高校专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外在动力。

4.区城经济发展对专业结构调整速度、规模和人才培养规格、数量、质量规划产生了较大影响

区域经济发展的两大支柱是人力资源和科技创新。高等教育成为了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源”。区域创新对知识资源要求在质和量上的双重提高,要求作为高智力和创新重要发源地的高等教育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担负起重要的责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应与其相适应,行业特色高校专业结构调整和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种类、质量目标应当符合本区域发展的总体要求。

(二)专业结构调整及优化成为行业特色高校建设发展的驱动力,是影响学校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

专业是紧密连接学校、学者、学生(“三学”)的纽带,专业建设水平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学水平与实力的重要标志,专业结构与布局是衡量学校办学能力与活力的重要指标。专业结构调整的状况从根本上反映和体现学校的办学水平、办学特色、学术地位和核心竞争力。所以,专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是学校“强身固本”的重要任务,是影响学校生存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适度拓宽专业覆盖面和服务面向,实现办学方向由单一学科向特色鲜明的多学科转型,成为行业特色高校强校之路。在专业结构调整中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充分发挥特色学科、主干学科的辐射与带动作用。一方面,不断加强符合行业需求的已有专业方向建设;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和催生引领行业发展的新兴学科专业方向,形成新的学科专业增长极,保持行业特色学科专业的优势地位。

二、专业结构调整与社会适应性状况分析方法

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适应性状况成为众多高校关注的重点,优质生源的争取和多年公布的就业率给学校带来了强烈紧迫感。科学地进行学习专业结构与社会适应度的分析是更有针对性和更有效的专业结构调整的基础。专业机构调整与社会适应性状况分析应主要考虑以下两个方面:

(一)开展专业结构现状分析及总体评价

1.专业建设与结构发展的沿革情况。重点要摸清行业特色学校专业的拓展与转型过程的管理,专业结构发展的不同阶段、现有门类、一级学科、二级学科及本科专业分布情况、总量及结构。

2.专业结构状况及主要特征。主要考量的因素是:主要特色及突出优势;在行业及区域经济发挥的主要作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专业发展与社会需求适应度分析

影响专业结构与社会需求适应度的主要是两个重要变量:某专业考生的第一志愿报考率(报考人数与招生计划人数之比,主要反映出考生对该专业的喜爱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考生对该专业的认识程度,以Q代表);该专业当年毕业生的签约率(签约率是毕业生就业动态的一个指标,它反映了学生就业过程中某一个时间段的就业状况,也初步反映出社会对该专业毕业生的需求或接受程度。签约率是就业率中的统计指标之一,以t代表)。以行业特色学校现有毕业生的专业作为样本,采用笛卡尔坐标系,以t为横坐标、Q为纵坐标,其分析方式见图1.

1.处于第一象限即“双高”(考生填报率高、毕业生签约率高)要予以优先发展;处于第三象限即“双低”。(考生填报率较低、毕业生签约率较低)要作为近期重点“手术”对象,以调整;处于第二象限(即填报率高,但签约率较低)和第四象限(即填报率教低,但签约率高)以分类指导为主予以优化。

2.从图1中不仅直观看出处于每一象限的专业数量和比例,而且可以分析出每一象限的专业所属门类、二级类,对下一步的专业类型及结构调整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3.由于图1综合考虑了专业学生的进口(招生)与出口(就业),突破了单因素分析的局限,避免了只重视进口不重视出口的传统分析方式。

三、专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主要对策思考

(一)进一步明确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思想和甚本原则

1.指导思想。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为目标,以有利于促进学生就业为着眼点,重新审视学科专业的定位,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努力形成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市场经济体制相协调的,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的学科专业体系。

2.基本原则,包括:(1)主动适应、适度超前的原则;(2)科学规划、注重特色的原则;(3)动态调整、增改结合的原则。

3.调整思路。(1)优先发展与行业、区域经济密切相关的专业,以及毕业生就业形势好的专业。(2)积极培育和增设新兴、边缘、交叉学科专业。以学校优势特色学科为依托,整合相关专业的教学资源,重点培育和增设跨学科专业点,创建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新的专业。(3)调减近年来毕业生就业趋于饱和的专业计划;撤并社会需求量明显下降、专业内涵水平不高、办学效益较低且没有特别保护价值的专业点。(4)改造有发展前景和社会需求的传统学科专业。通过调整专业方向,积极引人现代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和现代技术,改革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之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实现传统学科专业的新发展。

(二)建立健全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运行机制

1.设置学科专业评估指导委员会或学科专业设置(调整)委员会,科学调控学校整体学科专业设置构架及各学院学科专业动态调整。

2.完善专业调整及优化运行机制。一是扩大大类招生,增加学生再选择专业机制。二是新专业设置和已有专业改造机制。三是行业、产业、企业学科专业咨询评建机制。四是特色专业培育机制。五是专业调整预警机制分三级:(1)警示级。如果专业报考人数连续三年处在末端、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三年处在末端,便进人专业誓示级。(2)黄牌级。专业处在警示级后,学校要对处在警示级专业进行评估,如果评估结果处在总专业数中的后三分之一的专业,正式成为黄牌警告专业。(3)红牌级。在黄牌警告专业如果连续两年没有改观,正式列人专业淘汰名单。通过分级机制和程序化、规范化的淘汰机制,可促进其他专业建设和发展。六是建立学科专业调整的跟踪机制。首先建立学科专业社会适应性的定期研究制度;其次建立学科专业信息内部网站。

3.加快专业的内涵建设,实施专业评估,促进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适应性。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及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若干学科专业先行先试(如选择图1中第二象限和第四象限的部分专业),改进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把职业资格证书课程融人教学计划之中,将证书课程大纲与专业教学大纲相衔接。以就业为导向,加强职业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培养,强化学生技能训练,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以市场为导向,活化专业的适应面,专业方向设置采取“拓宽”与“提质”并举,既注重原有专业适应面的拓宽,又要注重专业大类的嫁接。同时,在专业建设及机构调整过程中,先行推进行业特色高校内部的专业评估制度,逐步与专业市场准人与专业认证接轨。

经济学专业发展现状篇6

关键词:毕业生就业;高等教育;改革发展

高校毕业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反映着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体现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导向,而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必将推动高校毕业生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反映出的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问题

1.毕业生就业总量压力反映出高等教育发展规模与速度问题。近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连年大幅增加,2013年达到699万,再创历史新高,比2012年增加了19万人,比2003年增加了487万人,10年间增长了3.3倍。当前,高校毕业生已经成为社会新增就业的主要群体。以河南省为例,2013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约220万人,其中高校毕业生超过51万、中职毕业生近65万,而城镇就业岗位供给总量仅100万个,人力资源供需缺口在120万人以上。毕业生就业人数的不断增加和社会所能提供就业岗位数量的相对不足,造成了毕业生就业总量压力大。

2.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反映出人才培养模式问题。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型、服务型、实用型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大,而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质量尚不能完全适应市场需求。麦可思公司的《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本科中的工程、建筑、自动化等工科类专业和高职高专中的汽车技术、食品加工、热电管理等技工类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就业形势很好;而法学、艺术、心理学、社会、体育等文科类专业供大于求。不同专业间供需情况差异较大,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调整相对于经济社会发展来说具有滞后性、盲目性的特点,专业趋同、趋热现象依然存在。部分高校不能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需求的变化进行有效调整,所培养的毕业生不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3.毕业生就业质量反映出高等教育办学理念问题。一方面,在高等教育大众化、人才培养市场化的时代潮流中,部分高校的办学理念不能做到与时俱进,不能主动融入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互动的格局中,盲目追求规模扩张,片面追求办学效益,存在重招生轻就业、重研究轻应用、重学科建设轻人才培养、重专业教育轻能力培养等现象。另一方面,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调整学科专业设置、强化实践实训环节,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受办学条件的限制。部分高校往往是根据现有师资力量、设备条件、规模效益需求等核定招生规模、设置课程内容,所培养的毕业生不能很好地与实际岗位对接。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导向作用,推动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毕业生就业状况就是检验和衡量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是否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直接、最明显的标准。通过不断完善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反馈机制,做好毕业生就业状况跟踪调研,不同学历层次、专业类别的毕业生在行业、区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可以反映出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状况。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对学校的评价,可以反映出学校课程设置、教学质量、就业指导等多方面的状况。毕业生就业状况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明确的导向,也是落实教育部提出的毕业生就业与高校发展挂钩的要求,把毕业生就业状况作为高校质量评估、经费投入、专业设置、班子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2.桥梁作用,提升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和社会功能。毕业生就业是教育培养环节和社会需求环节的结合点,是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桥梁。高校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校园就业市场,搭建毕业生就业双选平台,开通毕业生服务重点产业、行业发展的直通车,将人才直接输送到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通过实施基层就业项目,为城乡基层发展引进人才,实施“三支一扶”“特岗教师”“大学生村干部”“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基层项目,使数百万毕业生成为新农村建设、西部大开发的中坚力量,为城乡基层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通过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深入开展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引导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实现自主创业,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3.推动作用,毕业生就业关系着高校的长远、健康发展。毕业生就业状况反映着高校的办学水平,毕业生就业质量反映着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毕业生就业的好坏也直接影响着高校生源的好坏,就业前景已经成为学生和家长在高考报志愿时的核心依据。近年,高校越来越认识到毕业生就业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意义,纷纷实施“一把手”工程,书记、校长亲自抓就业,实行“全程化、全员化”抓就业,把毕业生就业工作当作事关学校生存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

三、从高校毕业生就业角度看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途径

1.建立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人才需求预测和机制,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政府有关部门应对重点产业、行业人才需求搞好规划,建立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的中长期人才需求预测制度,在审批重大项目时积极发挥调控作用,结合电子信息、航空航材、高端制造、生物医药等战略新兴产业以及具有就业潜力的金融保险、特色物流、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科学预测并定期人才需求状况和职业能力标准。高校应主动与有关部门、行业对接,在制定学校发展规划、人才培养方案时充分调研,提高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

2.强化实践育人和职业能力教育,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高校应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增加实践教学比重,系统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深入推进全面落实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对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确保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比重不少于总学时的50%,搭建实践育人平台,加强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优化产业结构输送更多高素质的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

3.完善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为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搭建平台。加强专兼职结合的高等学校职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开展高校就业指导人员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双向交流,提升就业指导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水平,针对毕业生差异化就业需求,分类开展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就业咨询和指导服务。加快毕业生就业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有效整合各类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就业信息资源,搭建高校、行业、企业、社会公共就业机构等人才供需信息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平台,使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更加快捷、高效地进行对接。同时,加强毕业生就业教育,引导广大毕业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成才观,切实转变就业观念,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4.持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社会需求与就业的良性互动。高校应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面向经济建设和区域发展主战场,超前部署重点产业相关专业设置和培养计划,加大学科和专业调整力度。在确定学校发展规模时,把毕业生就业状况作为重要参考。在年度招生计划安排时,对毕业生就业状况偏低的专业应严格控制或减少招生规模,对就业率连续两年低于平均水平的专业,调减招生计划或实行隔年招生,直至停止招生。在高校质量评估时,切实把毕业生就业状况纳入重要指标,实行“一票否决制”。在学校专业调整时,避免专业趋同性、重复性,加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力度。在学校领导班子考核时,把毕业生就业状况作为重要的考查指标。

参考文献:

[1]麦可思研究院.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经济学专业发展现状篇7

作者简介:李清玲,硕士研究生学历,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农业经济管理。

关键词:农林经济管理;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2;F303-4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8-000-01

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可谓是最早开设的一个专业项目,其专业在我做发展过程中为我国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自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也发生了变化,在今后的几十年中,我国城市化建设会不断的发展,所以这也就影响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发展生存空间。所以此专业教学体系要根据社会的变化来制定,使培养人才能够满足社会现代的发展需求。

一、创新改革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教学体系

传统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体系中,都是根据专业的培养目标及学年来进行分配及制定教学体系的,其中的实践教学体系主要有课程专业内容实践及综合实践等。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高校也在不断的扩招,原本不足的教学资源更加拮据,使得部分实践教学无法体系无法正常开展。这也就导致学生在进行实习实践过程中没有制度,只是走一个过程,使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并没有达到预想的目的。

所以学校就要根据社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教学和实践中引进一些具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及设备,比如eRp系统、营销管理系统等等,以提高学校农林经济管理实践教学的质量及效率。并且学校还可联系社会的发展趋势,科学的增加一些具有实践性的课程,并且根据学校的经济现状创建合理的实践教学基地,对农村及企业进行实习,以提高校内校外实践教学的质量。在此基础上还可创建科学、合理、完善的专业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创新改革完善的教学体系及实践教学体系。[1]

二、提高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质量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不仅仅是依靠学生或者教师来完成的,它是结合学生、教师、学校及相关企业这三者的综合系统,只有这三方都能够积极对待,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质量才能有效提高。其一,学校可以和外界相关企业或者单位签订协议,将企业中的部分业务进行承包,使学校教师带领学生根据企业所制定的要求来完成项目,重视项目的效率。企业能够在此过程中有效降低项目的经济成本;其二,学校可以要求教师的教学质量进一步的提高,对教师制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并且可以对其进行相应的奖励或者补贴,从而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及制动性;其三,学校可以对即将进入实习阶段的学生选择优秀的导师,使学生的每项实践环节都有教师的指导,以小团队的方式进行,这样不仅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增强教师的责任心,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结互助能力。学校还可建立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创新科研基金,多多开设此专业的竞赛活动,创建大学生创业基地,并且开展有效的法学生创业大赛,以鼓励大学生能够在学习基础上进行自主创业及搞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及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2]

三、根据社会的发展需求改革实践教学形式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市场竞争也愈来愈激烈,高校在学生与社会这两者方面的双向选择有着艰难的选择,学生必须要通过实习实践才能够进入社会,而学生的实习实践也是通过社会来进行的。所以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设计中,一定要根据社会的发展需求来进行,社会在变化的过程中其也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创建一些全新的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可以适应这个社会。

1.完善实践教学环节。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进入大二的时候,可以在专业课的基础上结合社会的发展现状增加一些实训类的教学实践内容。在大三的时候可以结合农业企业管理课程、农业企业营销课程等一些相关课程的教学实习,创建并完善实训基地,根据社会的发展来对实践教学进行调整,创建科学、合理的教学实习体系。

2.完善实践教学形式。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集农、经、管三者合一的特点,此专业也非常复杂。为了能够为社会的发展培养出应用型、综合型的发展人才,就要采用多种科学的实践教学形式。比如可以邀请城市农业企业中的相关领导及专业到学校进行专题演讲,使学生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或者可以使专业学生到农村或者企业进行参观学习,使学生能够对此专业有进一步了解;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使学生对农业相关企业和单位进行调查和研究,帮助学生解决自身在实践学习中碰到的一些问题,也使学生能够在大四的毕业论文中增加一些具体实践内容。[3]

3.完善实践教学内容。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中,不仅要突出此专业的培养人才的目标,还要符合现代社会对此专业人才的需求,并且还要使本专业的特色不流失。在实践教学内容的设计方面,要掌握社会的发展趋势及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发展趋势,使教学内容具有前瞻性。比如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城市化建设、新时代中的农民经济组织等等。全方面的考虑问题,这样才能使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能够跟进社会的发展进程,从而提高专业人才的竞争能力,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使专业人才更好的为地方及社会提供服务。

经济学专业发展现状篇8

关键词:经济转型;职业教育;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9.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9-131-0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这份纲要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也提出了要求,即职业教育要向终身教育发展,职业教育要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如今,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将实现经济体制的更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经济结构的提升,支柱产业的替换等。归根到底,就是将我国当前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升级甚至淘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从资源高耗型、环境污染型经济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经济转变,从一个制造大国转变为一个制造强国、创新大国,从而实现中国梦。

经济转型,将为职业教育注入新的动力,也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济转型的初期就是要淘汰大量的劳动密集的、能源消耗高产业,这对我们当前的以培养生产一线工人的职业教育来讲,是一个较大打击。那么,如何实现经济转型下,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是我们职业教育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1.职业教育的现状

职业教育发展至今,在方方面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也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基础,然而,职业教育仍然摆脱不了贡献与问题并存的局面。

1.1职业教育很难深入人心

职业教育,从字面来理解应该就是和一个人的职业有关,为人将来的职业打下扎实基础,而人要想在社会上生存,离不开谋生的手段,也就是人需要职业,所以职业教育应该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应该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育。然而,现实并非如此,职业教育尤其是我国当前的职业教育,只是成为那些初中或者高中毕业,没有高中上,没有大学上的孩子,在家长的无奈举措下,才不得已接受的教育。致使整个职业教育的生源质量出现参差不齐,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不强以及自身的素养普遍不高、职业学校面临着管理压力大等客观情况;在某种程度上看,职业教育嫣然成为了一个小小的”落难收容所”。

1.2职业教育特色不强

职业教育发展改革至今,除了能为经济发展提供基本的生产工人、服务行业人员以外,很难有其他的、较为突出的贡献,全国大大小小职业教育院校数以万计,但是专业大同小异,培养模式并无太大差异。虽然职业教育院校也有国家重点、省市重点等等,但其吸引力无法和国家重点普通高校、重点高中相提并论。主要是我们的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还是生产环节最底层的工人,尽管有一些高薪的工种,但是由于工作环境比较艰苦,吸引力也不是很强。当然,工作是不分高低,贵贱的,关键在于职业教育如何能改变目前现状,加强特色建设,在中国人的心目中真正有一席之地。

1.3职业教育在政府层面影响力不高

虽然国家目前投入职业教育的力度很大,但职业教育在政府层面影响力还是不如普通高等教育,这一点从不同层面的政府智库里面的专家学者就能看出来,大到国家,小到地方政府的智库中,很多都是普通高校的专家学者,职业院校的专家学者的比例相对少得多,所以职业教育在政府层面的影响力是不够的,当然,这种影响力也是与职业教育对关键经济作用,人才培养的力度有关的。

2.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为经济转型做出贡献

2.1以经济转型为导向,加速专业结构调整

职业教育的优势之一是以市场需求设置专业,以往的职业教育发展缺乏统筹,不少职业院校盲目地迎合社会紧俏人才的需要,没有做好市场评估和人才预测,一哄而上开设“热门”专业,刚开始就业形势看似一片大好,可几年办下来之后,却发现问题越来越多,从而引发此类专业点过剩,导致毕业生就业难和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其中计算机、会计等专业就是典型的例子。还有些职业院校为了节省办学成本或片面地追求经济效益,大多开设一些经济、管理、商务和文法等专业,这些专业都“华而不实”,使得学生毕业后在就业市场上,很难找到一份自己当初所设想的工作,从而降低了学生、学生父母以及社会对职业教育的期望。因此,职业教育要以本次的经济转型为导向,加速专业结构调整。

2.1.1广泛调研,了解经济转型市场人才需求,提高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的吻合度。

2.1.2控制供过于求专业的招生规模,使专业招生规模与经济转型相适应。

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因而专业设置、专业人才培养规模必须与时俱进。在专业招生规模上,那些曾经的“热门”专业,如今大多已经呈现出饱和状态,因此,对于这些专业要严格控制招生规模,使得招生规模与经济转型期的市场需求相一致。

2.2以区域经济发展为基础,培养服务区域经济的实用人才

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突出,区域经济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基础,它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各种物质基础、环境基础,区域经济发展的状况直接影响职业教育发展的水平。当地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时,能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充足的物质基础,帮助学校教学设备的更新和教学条件的改善等,并能为其学生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进而推动职业教育规模的扩大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而当经济发展状况不佳时,势必会影响其对职业教育的投人,进而导致学校在专业建设、教学日常开支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经费的短缺,就业机会也相对减少,这些问题会影响职业教育的规模和质量。好的在职业教育发展较好的长三角以及珠三角地区,区域经济有着不可磨没的贡献。

在社会经济转型时期,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职业教育所培养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其经济发展重要保障。由于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因此,职业教育所培养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最能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因此,在社会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职业教育要以区域经济发展为基础,实现原先的培养熟悉劳动者和中初级人才模式向能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中高级人才模式转变。

2.3创新职业教育模式,提高职业教育的影响力

社会经济转型一部分,就是将原有的劳动密集的代工企业型经济,向创业型经济转变。要想大力发展创业型经济,除了要培养人的职业技能外,更要加强培养人的创业、创新能力。

创业型经济下的职业教育不能被认为仅仅是技术教育,更不能认为是传授单一定向化的、以工作为本的培训。职业教育要考虑为所有的社会职业人的创新、创业做准备,注重学生创业能力与职业技能双重能力。而创业、创新能力是一种核心能力,它对激发个人在各种工作领域的创造力和革新性至关重要。当代职业教育是培养具有高级技能或技术的人才、促进人与产业匹配的职业教育。而随着知识经济、创业型经济的到来,技术创新带来的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人才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职业教育必须培养出与产业升级、产业调整相适应,具有创新能力和高质量专业技能或技术的可再持续发展的职业人。

2.4政府积极引导,推动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与引导。政府是主办体,在教育政策的制定上起着决定性作用。一个地区职业教育搞得好不好,与地方政府的重视程度有着直接的关系。职业教育发展的规模,专业的设置,发展方向都需要当地政府部分引导和支持。因此,地方政府必须承担起推动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相应的责任。要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和产业结构现状,确立在职业教育中需要重点扶持的关键专业与特殊专业,在国家给予的各项政策之外,制定地方特殊政策,加大对职业教育资金、人才引进的扶持力度;可借鉴目前如火如荼的大学毕业生想进军的策略,从而提升早毕业院校毕业生就业。

职业教育必须依据市场的需要、行业发展、岗位群人才配置要求,根据国家以及地方政府的要求,制定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培养途径、教学模式等,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高质量的专业人才,以提高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健.地方政府在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的作用,《职教论坛》,2013年第4期

[2]邓佐明.珠海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吻合度研究,《职业技术教育》,2013年第2期

[3]高荣.苏州经济转型升级中职业教育发展的机遇、难点与建议《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2年第34期

经济学专业发展现状篇9

[论文摘要]国际贸易分工理论的发展已有200多年历史,期间经过古典阶段、新古典阶段、新贸易理论阶段和新兴古典阶段,反映了不同阶段国际贸易发展的特点。古典、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贡献主要是揭示了互利性的产业间贸易问题;新贸易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解释了产业内贸易现象,将贸易分工理论推进到新阶段;新兴古典贸易分工理论又将贸易分工理论推进到更高的发展阶段。新兴古典经济学的主要贡献在于回归了斯密的分工专业化思想,是对传统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一、分工专业化思想的梳理

1.斯密定理

著名的斯密定理指出,分工取决于市场范围的大小,分工的发展取决于市场范围的不断扩大,而市场范围的大小又取决于运输的条件。分工会带来专业化和专业的多样化,而这必然要求人们互相交易,互通有无。斯密定理直接地表述为市场范围扩大是分工深化的必要条件,市场范围扩大的关键因素是交易费用(盛洪,1994)。在斯密的理论体系中,市场需求被默认是外生的,市场范围的扩张只能停留在交易费用外生的水平上。斯密定理仅从市场需求方面静态地分析了分工演进机制,却没有将市场供给与市场需求两方结合起来研究分工演进机制。而在市场供给方面,降低交易费用可以刺激供给,有利于增加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因而,斯密定理的根本缺陷在于不能揭示分工演进的机制。

2.杨格定理

杨格定理在斯密定理的基础上,增加了市场需求层面上的分工演进机制的分析,将斯密定理动态化,从而形成了浑然一体的动态化分工演进机制。杨格定理认为,递增报酬的实现有赖于劳动分工的演进,不但市场大小决定分工的程度,而且市场大小由分工程度所制约,需求和供给是分工的两个侧面(杨格,1928),杨格补充了由交易费用外生分工,由分工内生市场规模的机制。可见,杨格定理动态地发展了斯密定理,提出了由分工到分工的累积循环的机制。斯密定理与杨格定理对分工及其演进的机制作了开创性的研究。分工是基于人们交换能力的专业化分工,交换能力是市场交换范围的制约因素,而交换范围又是分工深化的限制因素。斯密定理与杨格定理形成了一个分工自演进组织体系,分工与专业化产生于交易效率的提高,并反过来提高经济体系的总效用,但同时分工的出现是以交易费用的相伴而生为代价。前者是由静态市场规模推动的分工,后者则是由组织创新推动的分工;前者从市场需求角度出发,而后者从市场供给角度出发。综合二者可以较为合理地解释由分工到分工的自我演进机制,而这一机制中的契合点是交易费用。分工的自演进将市场规模动态化。分工和专业化能够大幅度地提高生产效率,这种提高是一种生产质量上的提升,能有效地扩大生产的可能性边界。交易费用是分工和专业化的关键因素,分工的细化会导致交易及其费用几何级数的增加(becker&murphy,1992)。

3.杨小凯的新兴古典经济学

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杨小凯1984,1991,1997),使人们能够生产的剩余产品日益增加,这是人们选择分工专业化带来的收益。交易费用的存在,使人们在交易中必然付出代价,人们必须在分工专业化和交易费用两者之间作出选择,寻找一个理想的均衡点。当分工与专业化所带来的收益超过支付交易费用所产生的损失时,人们会选择分工专业化经济,并通过市场进行交易,以满足人们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反之,当分工专业化所带来的收益低于支付交易费用所产生的损失时,人们会选择自给自足经济,即自己生产多种自己所需的产品并满足自己的消费,这时将没有商品交易。显而易见,分工专业化是推动国内贸易的基本原因,而要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繁荣市场,则必须通过必要的法律和规章制度,保障人们的合法财产与收入的安全性,努力提高交易效率,有效降低交易费用。只有分工的效率超过交易费用时,自给自足经济才会演变为分工经济。

随着交易费用的下降,分工就会在更高的层次和更大的规模上进行。如果我们从对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交易效率与交易

费用的关注中,站到更高的层面观察分工网络的交易费用问题,则有两点需要说明。一是经济系统的分工网络存在单位交易效率提高即交易费用下降与网络整体的总交易费用上升同时存在。这是因为,交易效率的提高体现为专业化生产的个体与个体之间单位交易费用的下降,单位交易费用的下降会促使更多交易行为的发生,同时使一些原本不能实现专业化的新的分工领域出现,这些新专业的出现,同样会带来交易量的增大。也就是说,在分工网络上,由于单位交易费用的下降,网络中原有点与点之间的连线变得更粗,因为交易量扩大;二是又会有新的节点出现,这些节点的出现使分工网络规模得以扩大,因此在单位交易费用下降的同时,总的交易次数可能会迅速上升,导致交易费用的总量也不断上升。另外,网络的扩展和复杂化又可能使其中的内生交易费用迅速上升。这些都反映了劳动分工发展和交易制度日益复杂的趋势。

事实上,经济学是解决两难冲突(tradeoff)的科学(杨小凯、黄有光,1993;杨小凯,1998;yang,2001),因为任何经济决策都是在约束条件中寻求最优,最优的决策事实上都是折衷的结果。现实生活中的最优状态(选择)一般总是中间状态,而不像传统经济学理论所主张的如“完全竞争”那种极端的理想状态。杨小凯和威尔斯(yangandwi11s,1990)的模型却表明,竞争程度的增加与分工经济不可两全。分工程度很高时,每个专业化生产领域的竞争程度就会受到影响,不可能一方面要求每个专业生产领域从事生产的人都很多,达到完全竞争状态,另一方面整个社会又具有同样很多的专业领域数量。因此,现实经济中,如果对交易费用进行深入的研究,既有一定程度的竞争又有一定程度垄断存在的中问状态。现实中的经济问题均可以放入两难冲突的分析框架,并从中内生出最终的均衡状态。

二、新兴古典解释贸易产生的新思路

新古典经济学在解释国内贸易产生的原因时,是假定在纯消费者和厂商绝对分离的前提下,而国际贸易之所以产生是因为国与国之间存在着外生的比较利益。这种传统新古典贸易理论把国内贸易与国际贸易分割开来,却难以阐明国内贸易何以发展到国际贸易,以及发达国家之间贸易量远远高于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问贸易量的原因。d—s模型可以解释为什么国际贸易主要发生在先天条件相近的发达国家之间,却不能内生地解释国内贸易向国际贸易的演变,因为按照这些理论,人们一开始应该选择的是国际贸易,而不是实际作为开始的国内贸易。以杨小凯等为代表的学者提出了与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既相承又具有开创性的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将贸易的起因归结为分工带来的专业化经济与交易费用两难冲突相互作用的结果,从而对贸易产生的原因给出了新的解释思路,为国际贸易和国内贸易提供了一个统一的理论分析框架是贸易理论的新发展。

新兴古典经济学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兴的经济学流派。新兴古典贸易理论依托新兴古典经济学的新框架,将贸易的起因归结为分工带来的专业化经济与交易费用两难冲突相互作用的结果,从而对贸易的原因给出新的解释思路,使贸易理论的核心重新回到分工引起的规模报酬递增,是一种内生动态优势模型,是贸易理论和贸易政策统一的模型,是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统一的模型,能够整合各种贸易理论,是贸易理论的新发展,重新归纳贸易理论的发展线路。新兴古典经济学弥补新古典经济学框架的重要缺陷,从每个个体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的现实出发分析个体的决策过程及其结果。基于个体是消费一生产者的新框架适合国家层次上对单个国家的分析,新兴古典经济学把对个体之间分工和贸易的分析用于分析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用分工经济和交易费用的两难冲突及其折衷解决的个体专业化决策思路重新考察国际贸易理论,用分工演进模型对贸易理论的基本问题给出新的解释,构成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的主要内容。新兴古典经济学派从消费者与生产者的统一出发,构建了贸易产生的内生化新体系。

基于库恩一塔克定理,经济学家杨小凯教授独创了超边际分析方法,并运用这种方法对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进行了全新的诠释;提出了新兴古典经济学。以分工与专业化为分析任何经济现象的出发点,面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具体经济问题构建贸易模型。这些模型在不同程度上解决了一国国内贸易如何发展到国际贸易的问题,把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统一到一个理论框架里.对国际贸易新兴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梁小民2003)。新兴古典经济学为贸易理论、增长理论、企业理论、交易费用经济学、产权经济学及宏观经济学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核心理论。杨小凯的研究成果涉及到基本经济理论和研究方法。构建了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完整体系。从而大大提高了经济学的解释力(张永生2002)。在新兴古典经济学中,交易费用对经济组织的拓扑性质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按照新兴古典贸易的理论,交易效率的提高会扩大市场容量,促进市场一体化,相互分割的局部市场将逐渐发展成一体化的市场,这时候。一个大的市场就折中分工好处与交易费用之间的两难冲突提供了更大余地,所以,国际贸易是国内贸易发展的结果,其市场容量取决于交易效率的高低。国际贸易之所以在国内贸易之后发展起来,是因为同国内贸易相比,国际贸易存在额外的交易费用。新兴古典经济学复活了古典经济学的精华分工理论,并将之加以数学分析工具,为经济学的学习提供了一种新的学习思路和分析工具。从而将传统贸易理论的基本思想纳入到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的框架之下,这在一定程度上将现有的贸易理论整合到统一框架下。杨小凯和黄有光的新兴古典经济学说重新为经济学确定了方向,将经济学从资源分配问题引向组织问题,为贸易理论、增长理论、企业理论、交易费用经济学、产权经济学及宏观经济学提供了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该理论体系还存在着较大的发展空间。

三、新兴古典分析框架的演变

新兴古典经济学是以分工与专业化为分析经济现象的出发点,所构建的一系列模型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经济问题,如交易费用模型可以解释贸易的出现等现象。文章这里用图1说明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框架。此图是新兴古典经济学中的基本分析工具,此图中,假定一个经济系统中有4个消费者一生产者,每个人必须消费4种产品,而且可以选择生产1,2,3或4种产品。没有市场存在,整个经济分成四个互不往来的部分,经济没有一体化,没有商业化,生产集中程度低,每个人的专业化水平低。若假定专业化可以通过加速熟能生巧边干边学的过程提高生产力,则在图1—1的自给自足,即国内贸易中每个人的生产力都很低,但是它却完全没有交易及其产生的交易费用。由于所有人的生产消费结构相同,经济结构的多样化程度很低,在图1—2的局部国际贸易状态中,每个人生产的产品种类数从4减至3,即专业水平上升,因此生产力上升,市场也从无到有。每个人的交易次数从o增至2,交易费用也从无到有。经济分为两个互不往来的部分,与自给自足相比,市场一体化程度上升。产品1或2的生产者人数也从自给自足时的4个减至2个,所以生产集中度上升,同时也出现两类生产贸易结构不同的专业,因而比自给自足时结构多样化程度上升。人与人之间的依赖性、每个人的贸易依存度、社会的商业化程度及市场个数都增加。图1—3则是一种完全国际贸易状态,每个人的贸易依存度、社会的商业化程度及市场个数都增加。每个人的专业化程度、社会结构的多样化程度、每个人的贸易依存度、社会的商品化程度、市场个数、经济一体化程度、生产集中程度、交易次数及总交易费用、每个人的生产率都比局部国际贸易时增加。

经济体系之所以能从自给自足状态演进到局部国际贸易状态乃至完全国际贸易状态,是由于在这类框架中有分工好处与分工产生的交易费用的两难冲突,故分工水平取决于交易效率的高低。交易效率越高,折衷这种两难冲突的空间就越大,分工水平也就越高。在一个静态模型里,当交易效率外生改进时,经济体系就会从自给自足向完全国际贸易演进。在一个动态均衡模型里,即使交易条件没有外生地得到改进,分工的演进也会白发地产生。上述两种现象,会作为分工演进的不同侧面同时产生。在这个过程中,市场是由于个人选择专业模式和水平的自利决策而内生出现的,需求和供给是分工的两个侧面。随着分工的演进,社会的商业化和市场化程度也会随之发生演进。经济体系从自给自足演进到局部国际贸易乃至完全国际贸易演进的方式(如图1所示。

如图1所示,随着交易效率的提高,贸易的范围不断扩大,互相独立的国内市场从多逐渐变少,最后变成一个统一的国际市场。由此可见,市场能够有效率地决定贸易品的种类和贸易的范围,即由于专业化经济程度的提高以及交易效率的提高而导致的交易范围的扩大,从而使贸易从国内扩大到国外。

经济学专业发展现状篇10

关键词:湖南高职教育;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策略

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策略研究极具现实意义。对于高职教育而言,它是统筹规划、均衡发展的必然举措;对于区域经济发展而言,它又是人才储备、和谐发展的重要前提。针对湖南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在此提出以下几种能够促进两者协调发展的策略供大家参考。

一、互动式协调发展策略

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分属于不同的领域,要想促进两者的协调发展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因此,在此提出了互动式协调发展策略供大家参考。所谓互动式协调发展策略有以下两个层面上的含义:在第一个层面上,所谓的“互动”是指区域经济发展与高职教育之间的相互影响;在第二个层面上,所谓的“互动”是指高职教育内部和区域经济各自内部的互动。对于前者而言,它也可以称之为是一种宏观上的互动;对于后者而言,它也就顺理成章地被称之为微观上的互动了。区域经济作为一个实体经济,在湖南省各地也具有发展不平衡的现状,而区域经济发展这种不平衡的现状则需要发展不平衡的高职教育与之互动。否则,两者之间就无法实现彼此的协调。例如,高等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上和地方产业发展的紧密度还有欠缺目前没有打造出一批与地方产业密切关联的特色专业随着长株潭‘两型社会”的发展和武广高速经济带初步形成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以及农副产品加工快速发展急需与之相符合的人才。[1]在这段引文里,通过其对湖南省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的对比,我们可以发现两者之间的发展不协调是一个客观的事实,并在此基础上,也可以发现互动性协调发展策略的重要性。因为,在这段引文里,作者描述的不协调现象正是互动性策略所强调的、宏观上的互动性研究的具体内容。互动性策略的另一个内容是微观上,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内部的适应性调整。对于两者的协调而言,可以有两条不同的途径来实现。第一条途径是通过宏观层面上的两者互调来实现;第二条途径是通过高职教育或区域经济内部的相互适应性调整来实现。例如,对于高职教育而言,它可以调整办学规模、调整课程设置、补充专业来完成。湘南地区包括郴州、衡阳和娄底三市,经济发展居全省中等水平。三市矿产资源存量丰富,娄底的冷水江是著名的锑都,而郴州则是有色金属之乡,加之旅游资源丰富,所以,各地区既要保持现有的高等职业院校布局还可考虑丰富专业设置,如在娄底市增加矿产加工类专业、在郴州设立旅游类专业等。[2]这也就是说,区域经济的发展与高职教育的调整都要依托本地所拥有的资源。因此,在分析清楚本地所拥有的资源基础上,高职教育也好,区域经济发展也罢,它们都可以通过自身的调整实现彼此和谐发展的目的。因此,对于互动性策略而言,辩证的理解尤为重要。互动式协调发展策略的内涵还应该有第三个层面上的分析,即针对特定区域而言,本地的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应该与其它省份或其他地域的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进行互动。也正是因为存在这样的互动,才又诞生了后边的另一个借鉴与创新策略。所以,在此虽然有提及,但对其第三个层面上的互动不作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二、合作式协调发展策略

合作式协调发展策略是另一个能够促进高职教育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策略。对于合作式协调发展策略而言,它也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首先,校企合作。高职教育不同于其它形式的教育,因为,高职教育的实践性最为明显。它需要毕业生既要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又要具备一定的实践技能。特别是后者,它更是高职教育研究者关注的内容之一。因此,以高职教育为中心任务的高职教育院校与在区域经济发展起核心作用的企业之间的合作教学备受研究者的青睐。因为,高职院校与作为区域经济主体的企业之间的相互合作是最能提升高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途径之一。关于这一点,有研究者这样说:综合职业能力是学生在真实工作情境中整体解决综合性专业问题的能力,是从事一门或若干相近职业所必备的本领,是现代社会中生存生活、从事职业活动和实现全面发展的主观条件,涵盖了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依赖于校企之间搭建的良好平台。[3]因此,校企合作是合作式策略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次,校校合作。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现状还可以通过高职院校之间的合作进行解决。在湖南的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高职院校之间也存在彼此的差异,而消除这些差异也可以在某种程度缓解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现状。例如,虽然针对张家界而言,虽然它本地缺少相应的、以旅游为核心的职业院校,但在其他各地却还有许多旅游专业很好的职业学院。因此,如果能够实现校与校之间的合作培养,那么对这一矛盾的解决还是非常有利的。

三、补短板式协调发展策略

补短板式的协调发展策略是针对高职院校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现状中那些突出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相对于高职院校而言,这种补短板式的协调策略主要包括:专业设置的调整、课程教学方式的调整、人才培养途径的改革、以及招生规模的缩减与扩大等;相对于区域经济发展而言,区域经济的管理者可以通过结构性设计、生态性发展以及供给侧结构改革等具体的途径来完成。补短板式协调发展策略与上边的互动式策略有明显的不同,它主要侧重于从高职教育自身或区域经济发展一方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因此,这个策略的运用更侧重于微观上的、某一方面的内部改革。在运用补短板策略的时候,一定要从多维的层面上,对湖南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短板”进行详细地分析:首先,高职教育办学规模与区域经济之间的短板及其表现。例如,办学规模与人才需求之间的相互匹配问题。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之所以不能及时就业,在一定程度就是两者不能相互匹配造成。因此,保持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无疑是最能保证及时就业的关键所在。但是,对于这样的短板应该辩证地分析,也正是这样的不匹配,才使许多优秀的毕业生优先获取了工作,从而在一定的层面上改变了入学就能毕业的局面。这为提升高职学生的自主学习无疑能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其次,高职教育系统内部的短板。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不协调,在表面上看是两者之间的事情。但这种不协调事实的产生还与高职教育系统内部短板密切相关。例如,专业设置的不合理,院校间的发展不平衡等。特别是后者,院校之间的发展不平衡更应该引起研究者的重视。因为,这种不平衡既表现在院校与其所在地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协调上,也表现在院校内部的不平衡上。再次,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有两种表现:第一个层面上,这种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表现在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而这种不平衡又可以分为多种多样的表现。例如,区域经济发展总量的不平衡、区域经济在结构上的不平衡,以及区域经济种类的不平衡等。在第二个层面上,这种不平衡是指特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但是无论是哪一种形式的不平衡,它都会在与高职教育相互联系中表现为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协调。

四、借鉴创新式协调发展策略

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现状存在于各个省份之内,它并非只是湖南省发展现状中的独有现象。因此,可以通过借鉴创作协调策略进行改革现状的实践。在具体的操作中,借鉴创新式策略有以下几点需要关注:第一点,从借鉴的地域上分析,借鉴的对象可以是湖南省内相关经验,也可以是湖南省外的相关经验。这也就是说,凡是可以借鉴的经验,无论是省内还是省外的,都值得研究借鉴。第二点,从借鉴的内容上讲,既可以借鉴省内高职院校之间合作办学的经验,也可以借鉴省外高职院校与企业创作培养人才方式的改革。凡是可以促进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经验都可作为相互参考的内容。例如,在广西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研究中,有研究者发现这样的事实:首先,结合高等教育的特点,根据所具备的耗散结构特点,在分析其基础之上,总结和探究了高等职业教育与广东省地区经济高效协调发展的外在联系;其次,结合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之间的作用和特点,以及高等职业教育在地区的不同发展,决断的差异性作用等层面,分析和探究区域经济高效协调发展的内在动力需求。[4]在这段引文里,作者针对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现状,提出了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相互对照的协调研究。而这正是上边提及的借鉴地域、借鉴内容等方面所分析的关键性内容。第三点,借鉴与创新的关系。由于借鉴地域、借鉴内容的差异,势必会导致这些借鉴的经验不能直接运用本地的协调实践。因此,这就需要研究者、管理者进行有创新式的改革后才能运用于本地的高职教育或区域经济发展之中。第四点,借鉴的效果上分析,不同的借鉴方式会产生不同的借鉴效果。对于发达地区的区域经济与不发达地域的区域经济而言,它们产生的原因是有所不同的。因此,他们改革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策略,一定不会适用于解决其它地区所面对的类似问题。因此,这就需要研究者在借鉴的过程中,创新式地应用。湖南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课题。因此,本文结合自己的工作提出了以上四种可以促进高职教育与区域协调发展的策略供大家参考、指正。

参考文献:

[1][2]汪华丽,田双喜,田艳媚.湖南省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探究[J].企业导报,2015(03).

[3]梁珍,顾丹.互动式校企合作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理论与实践[J].职教通讯,2016(05).